佛灭度后约百年,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为佛教的大护法,不仅施行仁政,亦供养三宝,护持正法,令得流布。一日,阿育王于佛成道的菩提树前受持八关斋戒,并准备种种宝盖、幢幡、上好饮食……,欲供养佛陀的成道弟子,感三十万比丘云集至此,其中十万比丘已证阿罗汉,更感宾头卢尊者及无量阿罗汉次第入座。阿育王欢喜踊跃,请问宾头卢尊者佛陀在世时之种种言行教化后,以千瓷香汤灌浴菩提树,使之倍复严好,生长茂盛。
当时有位上座比丘,名为耶奢,是大阿罗汉,具足六神通。耶奢比丘告诉阿育王说:“大王,今天有众多比丘僧聚集于此处,当发至诚恭敬之心,为作供养。”阿育王听到后,诚心受教,于是从上座比丘起至每位僧众,皆亲手供养妙馔佳肴。
当时有二位沙弥自阿育王手中接得食物后,各以众多食材和合而成的欢喜丸互相投掷。阿育王看见了,笑而说道:“这二位沙弥在玩小孩子的游戏呢!”一一供养完后,随即回到上座比丘面前。
耶奢比丘告诉阿育王:“大王,千万不要起不敬信心。”阿育王回答:“我没有生不敬信心,只是见二位沙弥以欢喜丸相互丢掷,好像世间的孩子般,以泥团互掷。”耶奢比丘说:“这二位沙弥是已解脱生死的阿罗汉,他们正互相供养对方食物。”阿育王听了大增信心,心想:“现在这二位沙弥能辗转相施,我亦当发心布施绢及木绵,供养一切僧众。”
二位沙弥知阿育王心中所思,对彼此说:“我们应令大王倍增敬信。”于是,一位沙弥拿个锅子给阿育王,另一位则带来了染草。阿育王问二位沙弥:“给我锅子和染草,作何用途?”二位沙弥说:“大王因我们的缘故,发心施与众僧绢及木绵,我们为助大王染成袈裟的颜色,方便供养众僧。”
阿育王欢喜不已,心想:“我只是起心动念,尚未说出口,这二位通达之士即以他心通得知。”由此信心倍增,以无比恭敬之心,顶礼现前僧众,并说道:“我孔雀之族姓,所有内外眷属皆因此惠施因缘,获大利益。今日值遇此大好福田,当善加把握因缘,欢喜布施供养。”
于是阿育王告诉二位沙弥说:“我因二位得以布施僧衣;施僧衣后,更发愿以三衣和四亿万两珍宝供养一切僧众;供养后,更以四十亿万两珍宝,赎取阎浮提一切宫人、婇女、太子及群臣。”
阿育王以敬信心,发心布施,所作功德,无可计量。
典故摘自《杂阿含经.卷二十三》
省思
敬信佛法,是一切福德之本。吾人可自思忖:于平日供养三宝、布施道场,乃至发心救贫济弱时,是否心存恭敬?当效法阿育王之精神,不论是上奉诸佛菩萨,下济一切众生,布施的心唯有敬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