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已晚。
    灯光下,来客端正而年轻的面庞透露着远行的疲惫。
    主人关切地询问陌生人:
    “年轻人啊,怎么会大老远来到这里?”
    来客回答:
    “我是舍卫国人。在我们的城内,不论男女老幼,都尊奉佛法,持守五戒、广行十善。然而,我在一次拜访昔日同窗的因缘下,无法婉拒对方家人殷勤劝酒,于是喝酒破戒。父母知道我毁犯佛戒,又违逆两位老人家的谆谆教诲,所以,把我赶出家门……。我能在这里借宿一宿吗?”
    主人欣然同意,来客也就住了下来。
    事实上,这户人家并不寻常,
    好客的主人长久以来侍奉三位鬼神,
    经年累月,即使散尽家财,也依旧虔诚如初。
    鬼神为报答主人的恩德,
    遂盗取国库里的珍稀宝物,搬运到庭院里,归主人享用。
    收留来客的这一晚,
    主人正忙着打点饭食祭拜鬼神,以表示谢意。
    这些事,来客自然是毫不知情。
    夜半时分,月亮高悬天际,鬼神依约来接受祭祀。
    还没踏入大门,
    一见来客正在客房中休息,就惊慌失措狂奔而去。
    “各位大神,请留步!怎么转身就走?”
    主人又是跪拜又是追赶,气喘吁吁的问道。
    谁知,鬼神们也上气不接下气,惊恐的回答:
    “你贵客光临,我们那能越雷池一步?”
    说完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天亮了。
    一边用早斋,主人一边将昨夜的情况一五一十告诉来客,想知道鬼神畏惧来客的原因。
    来客笑答:
    “我虽然破酒戒,尚守其他四戒,天神卫护,自然鬼神不敢有所侵犯!”
    主人闻言,立刻请问三皈五戒的含义,
    来客欢喜地为他一一说明,并告诉主人,
    舍卫国中有佛住世,可以前去亲近供养并求受三皈五戒。
    于是,主人收拾行李,当天就动身启程。
    这一路走来实在不轻松,眼见天色不早,但一路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只有不远处孤伶伶的一户人家,主人决定叩门请求收容。
    门咦地一声打开了,是一名貌美少妇,妇人一开口便拒绝:
    “我的丈夫是啖人鬼,这里很危险的,你快点走吧!”
    主人想起“三皈五戒”的妙用,情急之下便称说:“我受了三皈五戒,没什么好害怕的!”硬是住了下来。
    少妇确实有说不出口的苦衷,
    她本是良家妇女,却被啖人鬼强掳到此处,结为夫妇。
    但是,这天,啖人鬼丈夫竟一夜未归,
    少妇甚是意外,但也不便多说,次日,默默送主人出门。
    主人环顾四周,大惊失色:
    一地尽是碎散的尸骨!
    而且,处处可见啃食过的痕迹!
    “真是后悔啊!”
    假如留在家里,过丰衣足食的太平日子,根本不会遇上这种恐怖的怪事。
    但是,被少妇的美貌所吸引,贪染不舍,于是起了邪念:
    “不如顺便带走这名少妇,远离这个阴森骇人的地方,打道回府!”
    念头一动,主人又开口要求再留宿一晚……
    少妇喃喃说道:
    “也许真如你说的,受了三皈五戒就有善神守护,昨晚真是幸运,但是你必定逃不过今夜,我丈夫就要回来了,你还是赶快走吧!”
    主人不但不相信少妇的警告,连戒律都置之脑后。
    然而,护戒善神也在主人心起恶念这当下一个接一个离去,
    一但失去戒神的卫护,啖人鬼立刻冲进家门。
    千钧一发之际,少妇将主人藏到一口大瓮里。
    狼狈步入家门的啖人鬼,敏锐地嗅出满室新鲜的人肉味,立刻问道:
    “你那来的人肉?”
    少妇故作镇静,缓缓回答道:
    “我足不出户,那来什么人肉?你昨晚怎么没回来?去那儿了?”
    “你还问?就是因为你留佛弟子过夜,护戒神把我赶到四十里外的地方,都是你害的!”鬼嘟哝着抱怨起来。
    躲在瓮中的主人听到这里,已经六神无主,浑身发抖,把三皈五戒忘得一干二净。
    少妇也不反驳,再度开口:
    “那就算是如此,你怎么空手而还?”
    “被戒神驱赶,又露宿荒郊野外,受这么大的刺激,心神不宁,那来多余的精力去找人肉?”鬼觉得少妇不体贴,开始生闷气。
少妇不理会鬼的情绪,试探性地问:
    “什么是佛戒啊?”
    “你别再问东问西,我饿死了,赶快把人肉端上来再说!这佛戒是无上真实的戒,我那敢随便说?”
    “你说说看嘛!说完我就把肉送上来。”禁不起少妇再三央求,鬼便将五戒一一说出。
    啖人鬼每诵一戒,聪明的少妇和瓮中的主人就诚心受持一戒,
    等鬼诵完,二人均已正心皈依三宝、信受五戒了。
    天帝释知道二人真心向佛,马上派遣五十名善神保护他们。
    这样一来,鬼马上又疾走他方,转眼不见踪影。
    二人明白逃过劫难,决定一起动身前往舍卫国觐见佛陀;
    在路上,遇到四百九十八位旅人,
    彼此打过招呼之后,方知一行人刚从佛身旁离开。
    “佛说的经教,我们实在听不懂,只好各自回家。你们呢?”
    二人把上述奇遇详加叙述之后,强调鬼神对戒行清高的人十分敬畏。
    众旅人聆听完,对佛法充满信心,决定一起回去觐见佛陀。
    于是,这五百人,见佛、听法、出家,断除所有烦恼,同证阿罗汉果。
                                                                                        典故摘自:《阿育王经》
省思
    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
    佛陀亲制的戒法,近能保护佛弟子,消灾解厄、遇难呈祥;远能作为清净三业、得道证果的基石。受持戒律,顶戴奉持,真心敬信三宝,功德果报如是殊胜、不可思议。除了自身持戒清净,更能转劝亲友、同事一起学佛、持戒,不但自己获益,也能福佑他人。戒法思能真实利益人生,值得每个人学习、受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