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进行中] 佛弟子焰光明,学习〈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415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8477

[布施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8-27 10:24: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大慈弥勒菩萨
南无大慈弥勒菩萨
南无大慈弥勒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缘起:深入经藏共修
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并记录在[实修佛堂](习经堂)和[光明佛堂](品经堂)的纪录帖中

次序依照下列三个原则
1.内容篇幅:由小到大
2.内容深浅:由浅至深
3.方便和戒定慧:本愿功德门(由佛本愿功德和方便,消灾解难),戒行门(遵守戒律),观行门(练习定力观照),智慧门(心要&甚深不二):四种次序由浅入深

正在品读的先读完,其余如果还没品读的,请按照次序补齐——帖子详见: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每个实修者,都应该深入经藏和实修,对佛、佛法、佛经「以心印心」,
这样,就会依照「次第」和「众生性」而明白符合自己次第的心要,这也是「无量义经」的「无量义」。
——帖子详见:由「法性原理」看「法华经」与「普门品」

弟子焰光明,发心学习[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祈愿在诸佛菩萨和师长们慈悲护念加持下,把善知识在上述【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帖子中列出的经文都学习一遍,

祈愿透过经文的思维学习,并结合日常实修,能真正增上智慧,愿早日与佛菩萨心心相印,长成合格的有能力护持一方的菩萨行者!


以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冥阳救苦地藏王菩萨
南无冥阳救苦地藏王菩萨
南无冥阳救苦地藏王菩萨

深深感恩  顶礼

[注:本篇为末学当前次第下的思维解说(会随实修而继续深入理解和修改完善),目前仅供参考]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5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8477

[布施勋章]

2#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10:27:56 | 只看该作者
【习经目录】

(编辑中,阿弥陀佛。。。)


一、学习[清净光明专辑]中「慈心三昧」相关的内容(3#—)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5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8477

[布施勋章]

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22:51:10 | 只看该作者
一、学习[清净光明专辑]中「慈心三昧」相关的内容(本楼用时约2.5小时)


1,
小乘的思想环绕在苦上面,
因为畏苦,所以离苦,所以是出离心厌世心
所以思维世间一切是苦,一切都是生灭无常,一切都不实都是空
所以小乘追求厌世离苦的小乘空境涅槃

反观大乘思想,则完全不同
大乘的思想在于空有不二,在于佛性(涅槃经:常乐我净)
所以是清净心慈悲心欢喜心平等心光明心无畏心勇猛心

大乘菩萨普渡众生,所以为了众生入六道而不畏苦,自性光明自在,于外则广行方便
大乘的涅槃则是离空有两边的真正大涅槃

以上可知大乘小乘发心和修行的差别
所以,佛陀在经上要初学大乘的佛弟子暂时先远离小乘行者和经典
以免退了初发心

在观法上来说
小乘观不净观白骨观,观四谛义

大乘则观四无量心,观实相印,观法就非常多了,
以下经文分别有从实义,三昧观照,方法上来说明的不同
例如

是名三净观,若能勤修习,是名佛出世 ~ 圆觉经

若欲疾成无上菩提。应当修学如是甚深无上大乘无量义经 ~ [无量义]观法

作是观者,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 观无量寿经(16观经)

[慈心三昧]令诸菩萨。不经勤苦。而能速疾证佛菩提...[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

维摩诘所说经[大乘菩萨道解脱法]~『尽』『无尽』解脱法门: 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观佛实相 ~ 维摩诘所说经——帖子详见:[探讨]小乘是大乘的基础?  2楼

[学习笔记]:[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慈心三昧),是重要的大乘观照法。是大乘行者的必修。是落实[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必修。







2,
一般凡夫或一般佛弟子的状态
大都就是~不断的犯错,不断的悔恨

而佛法中比较高明的做法是

藉由练习发起慈悲心清净心光明心
而逐渐启发佛性原本就俱足的圆满功德
因此而消除习气,解脱世俗的诱惑和干扰

慈心三昧讲的很清楚,
这就是一个很简单不用勤苦的方法
如果您觉得自己习气很严重
那就选择一个最简单的净心法门
让自己的心清净,就能逐渐生起光明的力量
心有力量后, 就能逐渐稳定修行

讲了很多次了
清净光明休息室或光明心法,或慈心三昧
这一定要修持


心是根本
——帖子详见:常见的错误修行方式,和[愤怒相] 2楼

[学习笔记]:末学阅读思维这段节录的内容,内心就会惭愧忏悔,自己就很容易流露所谓的[愤怒相],这其实就是堕入习气而不自知,

如果不能反观自照,久之习气日深,就可能吸引相同习气的非人干扰或依附,这样就会物以类聚,日益削减福慧 ,甚至堕入恶道,影响是很深远的,

所以应当按照[佛经]和[清净光明专辑]的教导,诚心修正自己的习气,转嗔恨为慈悲,转凡心为佛心,这样才是真学佛,才能真正自利利他。

而具体的方法可以是:清净光明休息室光明心法,或慈心三昧







3,
许多不明白[心法]和[禅定]的人,常会对末学讲的[心法实修]产生怀疑
认为不应该用凡夫心[作意]

其实这正是这些人不明白实修原理
只要熟读佛经,就会知道[作意]是必然的,
不是不可以,而是方向要正确,这样才是正观
如果熟读[楞严经]就会知道还是要由六根起修,才能清净第八识,这是必然的过程
所以[作意]本来就是实修法,请继续参考下面帖子就会明白


请看看以下的经文,您就会知道要不要[作意]了
其实[作意]是本来就要学的,是禅定的基础

为证心一境性及断喜乐。当勤修习[四种作意] ~ 瑜伽师地论

[止观次第实修]: 九种[奢摩他],四种[毗钵舍那] ~ 瑜伽师地论

[禅观实修]:[不净观],[慈愍观],[缘起观],[界差别观],[数息观] ~ 瑜伽师地论


或者再看看下面的[慈心三昧]修法,就会知道[心法观修]是怎么一回事

[慈心三昧]令诸菩萨。不经勤苦。而能速疾证佛菩提...[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帖子详见:您懂实修吗? 懂[作意]吗?

[学习笔记]:慈心,对于初学来说,相对比较容易体会一些。所以,【心法观修】从慈心入手,会比较容易上手。

而[慈心三昧]就教导了具体的“修慈”的观修方法,经文也不长,是大乘行者初学[心法观修]的范本。







4,
修行人也可以靠心念的作用来影响身体状态
例如:进入医院或屠宰场,或通过疾病区,或经过坟场,或夜行荒山野岭,
或经过外道鬼神区,又或者自己已经有感染疾病的征兆
这些种种情况,为了自身安全,避免病菌入侵或鬼神干扰
就可以观照光明,入观自己佛性本体光明圆满,然后放光,观照身体光明圆满,排除一切障碍
这样就可以消除一些可能引发的疾病或干扰

以上,这就是很基本的心法光明实修应用
更进一步,可以增上心量和光明,帮助家人和病患,改善身心状态
这就是佛经上讲的[三摩钵提],就是三昧神通的原理

其实,这只要看看佛经上的慈心三昧,就能知道观照的方法

观照的方法和方向很多,请自己参考以前的经文帖和解说帖
——帖子详见:[实修技巧和原理解说]很基本的心法光明实修应用-自体防护

[学习笔记]:累世轮回,众生都是习惯执着表相,遇到问题也都是惯于从表相入手去解决,但只要没解决轮回,这些问题还是会层出不穷,重复显现。

这是因为众生不明白“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的法界真相。而且,即便能了解这一原理,但是因为累世习气的关系,还是无法真正树立信心,

因此,对于佛法上教导的,由心转化业障的方法,没有坚定去实践,这样佛心(佛性)本具的功德效用就难以发挥,就难以形成正向的循环。

所以,信心真的很重要,信心能创造奇迹。「信为功德母」。如[清净光明专辑]教导的:
佛法是心法,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
根据心念的共振共鸣原理,请参阅:
[视频]:科学与佛教汇合之处
就是心念的第六识意念作用,会和第八识起交互作用,而和法界起不可思议的神通作用。
按佛经说法:佛菩萨和凡夫众生的差别就是第八识净化和堕落的差别结果。第八识有造作一切的神通功用。
也就是说:当您真心相信,心就会产生作用和功能,就会和法界的真理产生相应的共振共鸣作用,就会产生真正的功德。
所以,佛经上说:信为功德母。——帖子详见:佛经中讲的种种功德是真的吗?







5,
关于苦,以因果来说就是因果报应(这点请详见讲因果的佛经)
以心法来说,苦念和苦受其实也是虚妄,众生以虚妄为实,所以承受苦果(这点请详见讲般若的经典)
以实修和菩萨方便来说,苦只是某些引导众生方法过程中的方便和工具,而不是目的(这点请详见[瑜伽师地论])

所以,修行不是一定要吃苦,而是看苦有没有正面引导众生的教育意义,而且要能适当的运用才行
因此,佛陀也提供不辛苦的方法,例如: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讲的慈心三昧(注:[花]不是错字)
而且,其实心法就是不辛苦的方法,心法就是观察觉照的方法,就是解脱负面心念的方法——帖子详见:修行苦吗?

[学习笔记]:类似的道理,
就像之前讲过的逆水行舟,会有苦,其实是因为心念有负面的思维,有冲击,就会苦
如果舍弃负面黑暗思维,心光明,自然就没有苦,这就是心法,就是光明心法
——帖子详见:修行上的「真考验」

可知,是否感受到苦,关键在于心念。“心光明,自然就没有苦”。慈心三昧的观修能令行者入慈心、解脱负面心念,所以这样的修持就不苦。

但是菩萨行者本着【法门无量誓愿学】的目标,因此,对于
觉苦也是一种训练,
菩萨透过对苦的觉察和思维,就能知道对治苦的方法和方便,就能解救众生离苦
所以菩萨行者能观察自己的无明习气而得智慧方便,以利益众生
——帖子详见:[知苦&觉苦] 苦只是一种习气&觉苦也是一种训练

末学思维,这种“观察自己的无明习气而得智慧方便”的修持,属于达成「六事差别毗钵舍那」“三觉”修持的第2种情况
问何因缘故建立如是[六事差别毗钵舍那]?
答依[三觉]故如是建立。
何等[三觉]?一[语义觉]。二[事边际觉]。三[如实觉]。
(说明:如何修行「六事差别毗钵舍那」? 就是依照「三觉」来达成:
1.明白经文语意的道理,2.真正透过实修来明白,3.逐渐真正修证而明白)


1.寻思「义」故起[语义觉]。
(说明:就是在经文中寻求和思维道理)
2.寻思其「事」及自「相」故起[事边际觉]。
(说明:就是在修行过程中,思维观察此修行事相和自己心相)

3.寻思共「相」「品」「时」「理」故起[如实觉]。
(说明:除了「义」「事」,然后并思维观察一切「相」「品」「时」「理」,而通达明白)——帖子详见:瑜伽师地论:[毗钵舍那]四种慧行

所以,实修者要保持觉性,随时观察所修持法门和自己内心状况之间的关系,这是行者明白法门原理和众生性(心)的一种重要方法。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以上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冥阳救苦地藏王菩萨
南无冥阳救苦地藏王菩萨
南无冥阳救苦地藏王菩萨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5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8477

[布施勋章]

4#
 楼主| 发表于 2024-9-2 17:06:58 | 只看该作者
[清净光明专辑]中与「慈心三昧」相关的内容学习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2.5小时)


6,
要如何正观来看电视或面对世间的一切呢?
其实就是要改变看电视的当下念头和习惯,不是用凡夫的心念思维和状态去看电视,
而是用佛经中所教导的佛法法义的思维角度去看电视(这必须深入经藏,汲取并熟记一切大乘经典中的要义和观照法门,随时入观)
这样您在看电视的时候,就不是像凡夫一样用凡情在看电视,而是在进行大乘内观的修行
就是当下发起四无量心和四弘愿在进行观照和修行,在进行大乘法的觉察和分析,
这样就不容易堕入一般的凡夫想,而能用佛法正观去观察电视的内容,观照觉察分析一切相和一切法性以及众生性
其实不仅看电视,诸如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或梦境中,如果能用佛法所教导的法义去看人间的一切和梦中境相,那就不容易堕入凡俗之中
而且,随时用佛法法义观看世间,这样您对佛法的体会就会愈来愈深入,对法义和世俗一切相以及众生性的体会就会逐渐贯通

所以,想入世普渡众生,必须真心发起「四无量心」和「四弘誓愿」以及成就「大乘菩提」的决心
并且至少要熟悉并熟练许多大乘经论中所教导的法义和其中所教导的观照法门,这样才能在入世学习中,不因世俗尘染的干扰和障碍而退转

那么至少要熟悉和熟练哪些大乘经典法义和观照法门呢?
以下先提出一些给有缘的实修者参考(以下只简单介绍,请自行详阅并修学经典的全部内容),
除下面提到的少数佛经,另外请自行深入大乘经藏,学习各种法义和观行内容

要学习禅观妙门,以便行菩萨道,应该先遵守下面经文的告诫(戒):

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 ~ 楞严经

要学习观照(定),应该先明白佛法就是心法:相由心生,业随心转,万法唯心
【诸经辑要】佛法就是心法

「金刚经」系统经典:破除四相,有为观,无为观。 这应该是最基本的

「圆觉经」:三净观。经中说这也是任何想成佛的众生都需要学习的

「无量义经」:无量义观。

「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
[慈心三昧]令诸菩萨。不经勤苦。而能速疾证佛菩提

「菩萨念佛三昧经」
正念诸法真实之相。是名念佛 ~ 菩萨念佛三昧经

「大宝积经」
云何为[正观]。所谓[真实思惟诸法] ~ 大宝积经

「瑜伽师地论」或「解深密经」
如何修学菩萨道? ~ 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为证「心一境性」及断喜乐。当勤修习四种作意
瑜伽师地论:[奢摩他]九种心住
瑜伽师地论:[毗钵舍那]四种慧行
[禅观实修]:不净观,慈愍观,缘起观,界差别观,数息观

「维摩诘所说经」
不二法门 ~ 维摩诘所说经
观佛实相 ~ 维摩诘所说经
『尽』、『无尽』解脱法门: 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佛藏经」
真念佛 ~ 佛藏经 鸠摩罗什译
念处&四念处 ~ 佛藏经
空名无念,是名为空,空念亦空,是名为空~ 佛藏经
第一义中无善知识无恶知识 ~ 佛藏经

「持世经」
如何[正观五阴],[观五受阴细微生灭相]? ~ 持世经
学佛修行,如何能转身成就不断之念,乃至成佛 ~ 持世经
学佛修行,如何能能修集一切法分别章句慧 ~ 持世经
学佛修行,如何能得念力 ~ 持世经

「占察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云何巧说深法?
『一实境界』实修者二种观道:『唯心识观』,『真如实观』~《占察善恶业报经》

以上提供参考——帖子详见:大乘菩萨道心法次第的实修者该如何看电视和世间一切?

[学习笔记]:随时入观大乘经典中的要义和观照法门,对于大乘行者是非常重要的。

能帮助我们“当下发起四无量心和四弘愿在进行观照和修行,在进行大乘法的觉察和分析,

这样就不容易堕入一般的凡夫想,而能用佛法正观去观察电视的内容,观照觉察分析一切相和一切法性以及众生性
”,

这是深入佛法的关键,是必修。[慈心三昧]以及上述经典,都是我们要学习大乘必修经典,只有真正把这些熟悉牢记,才能顺利进行大乘内观的修行。

末学一定好好思维学习落实体会!深深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感恩护法圣众慈悲护持!







7,
根据您的问题,
末学以[圆觉经]讲的[三净观](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
来做实修运用的简单说明,以及说明三者的差别
这样让大家更明白~佛经上的这些名相如何运用在实修上
用这些方法来消除您所谓习气的问题

如[圆觉经]所说,这三种方法都是契入实义的方便法,
由这三种方法,大家就可逐渐实修直到实证[不二]

以初浅的[奢摩他]来说
这是学习让自己静心的方法,
一般来说就是人或心念先离开问题处,
让自己有时间或空间运用平常练习[奢摩他]的方式来保持稳定
例如夫妻吵架,先离开现场,运用平常实修取静的方式来平息自己
方式例如静坐或念佛或打木鱼
所以,以初浅的[奢摩他]来说,这并没有觉照,这是取静而定
但是在佛经中更高深的[奢摩他]就并非如此,这边先不做讨论

以初浅的[三摩钵提]来说
这就是学习让自己[转念]的方法,让自己做[正向观照]
让自己转到好的观念和想法和氛围上
例如,夫妻吵架的时候,可以做慈心三昧观照,或观想佛光普照


以[禅那]来说
就是当下心念放下对立两边的执着,就是[不二]
例如,工作上遇到不如意,或夫妻有口角,种种心念上的分别执着
自己要能面对而放下心中对两边的执着
这必须要平常多学习实相义佛经,多思维实相义,多思维体会人生
这样才能在生活中的每个当下都拿出来运用
就是随时入实相义思维,而不执着两边
这就是当下面对问题,当下觉照
老实说,这确实不容易,
但是还是要练习,而且不是做不到,多练习逐渐就会进步,就会清晰

如[圆觉经]所说,以上三种都可练习,或先单独练习一种或两种——帖子详见:[略说]以三净观消除习气

[学习笔记]:总体来说,[圆觉经]的三净观,都是能帮助心念上先断除恶念(妄念),

三摩钵提是透过做正向观照来转念(慈心三昧是具体的观修方法之一,也是适合初学的观修方法,但实则能由浅入深,引导我们深入实相。[圆觉经]的三净观都是如此。),

禅那则是透过观照实相义来放下心念执着,相比较来说,禅那的修行更彻底,透过法义的观修,帮助众生断除无明,真正圆满智慧而解脱。


不过,凡夫众生因为累世习惯了负面心念和轮回的思维方式,一开始实践可能确实不容易,“但是还是要练习,而且不是做不到,多练习逐渐就会进步,就会清晰”,
真正的实修者,如何修行面对不合理的对待,或人生的各种境界呢?
就是真正要把佛经上的法义实际运用出来,运用在生活上,运用在每分每秒
真正的实修者面对人生的各种情境,都会用佛法不断的提醒自己
用佛经上讲的种种正观去转化自己凡夫的知见和妄念
这都是要一点一滴实修出来的
一般人一开始当然会觉得困难,觉得不容易
不过,世界上或我们人生中的每一件事情,哪一件事情不是慢慢上手的呢?
所以,还是要一步一脚印,脚踏实地的做——帖子详见:[略说]念头的执着和造业,以及修行转念

佛法就是心法,当我们发心实做,佛菩萨随即会给予慈悲引导,如果不发心,不直接去做,那佛菩萨要如何随缘指导呢?

所以,作为有志解脱的大乘行者,当如实发起【法门无量誓愿学】在内的四弘誓愿






8,
其实,心法的修行不一定要以苦来修,苦可以是表法和表相,例如佛陀累世菩萨行以身布施供养众生
但是,也可以不用苦来修,例如:「慈心三昧」,或「光明定」,或「香积佛」的香积饭,又或者最简单的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净土」
不论表相如何,以「大乘心法」来说,「内在的观行」一定是慈悲、清净、光明、圆满、欢喜、喜乐的,
就是逐渐回到「佛性」本体,就是「大般涅槃经」讲的:(真)常(真)乐(真)我(真)净。
——帖子详见:以「法性原理」和「众生性」来看『苦行』的真假与可否

[学习笔记]:

读到这段教导很欢喜,和深深感受到善知识的慈悲。

心法的实修,不一定要以苦来修,例如:「慈心三昧」,或「光明定」,或「香积佛」的香积饭,又或者最简单的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净土」(相关学习:如何当下生起「欢喜心」,恢复「清净」、「自在」、与「光明」?

但“苦可以是表法和表相,例如佛陀累世菩萨行以身布施供养众生”,就是虽然以「大乘心法」来说,「内在的观行」一定是慈悲、清净、光明、圆满、欢喜、喜乐的

但对于表法和表相的苦,也能给出圆满的教法和示范。所以,实修者透过实修契入大乘心法后,也不舍弃能引导众生的方便,例如修苦行--佛陀累世菩萨行以身布施供养众生,

这样是为引导不同因缘根器的众生,所以,大乘佛法的修法是很圆满圆融的。深深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深深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再者,之所以
会有苦,其实是因为心念有负面的思维,有冲击,就会苦
如果舍弃负面黑暗思维,心光明,自然就没有苦,这就是心法,就是光明心法
——帖子详见:修行上的「真考验」

所以,光明心法也不用苦来修,是适合初学的简单易行的修学法,但也是甚深观照法,由浅入深,能至不二。






9,
娑婆世界是个五浊恶世,众生刚强难化,想要在六道轮回中解脱成佛,那就要学习佛法。
学习佛法的过程,由浅入深,先学习消除自身烦恼和业障,然后逐渐深入更深更高的次第,学习自度度人的方法和原理。
也就是先从「遵守戒律、分辨善恶、断恶修善」开始,消除粗重的业障、烦恼习气和世俗欲望杂染,
业障逐渐清净后,然后要明白「佛法是心法,万法唯心」而进入「定、慧」修行(可参阅「大般涅槃经」:定慧等观)  
逐渐深入心法的「定、慧」修行后,由「定、慧」的思维观照而逐渐明白法性、众生性、一切性,
也就是逐渐明白一切原理(性就是原理),如此而能明白「不二」、「中道」的甚深佛法原理。

[学习笔记]:

「定、慧」的思维观照是心法实修者的必修,透过“「定、慧」的思维观照而逐渐明白法性、众生性、一切性,
也就是逐渐明白一切原理(性就是原理),如此而能明白「不二」、「中道」的甚深佛法原理。”

所以,上面这些定慧观照的经典要熟读([慈心三昧]是初学相对比较简单容易着手学习的经典),日常中才能熟练观修,不为境所转(不堕入世俗思维),才能逐渐明白法性、众生性、一切性,也就是逐渐明白一切原理,随而明白「不二」、「中道」的甚深佛法原理。可知,深入经藏观修(实修),是契入「不二」、「中道」的根本。

再者,
不论[念佛][拜佛][持咒]或[诵经],或者面对世俗任何现象
只要以光明心法发起真实恢复佛性本体的心愿
祈愿诸佛法身光明引导我们自己的自性光明,而显露佛性
这样就能逐渐光明自在的面对一切世俗,而不着四相
所以平常要多练习光明心法~佛性光明观照
就能破除表相,恢复自性光明圆满,清净自在——帖子详见:保持不二的心,恢复正觉,虽明辨正邪,但是不取正邪






10,
如果有人觉得观照很困难
其实也可以根据慈心三昧,直接观法身光明就好了
法身无相,直接觉照自心光明即可
——帖子详见:[解答]为什么初学佛者念佛诵经持咒,身体会有一些酸麻酥抖动等种种的感觉 3楼

[学习笔记]:
以光明心法,清净光明遍照,让自己和众生都身心自在即可
这也是为了让众生更方便更简单更容易学习
观想不是每一种都要表相化,这样很累,心力愿力清净力不够就会更累
而是可以义理性的氛围化,意境化,简单化,万有归一
——帖子详见:法门实修帖 77楼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以上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冥阳救苦地藏王菩萨
南无冥阳救苦地藏王菩萨
南无冥阳救苦地藏王菩萨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9-20 12:30 , Processed in 0.07448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