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殊师利言。如是。天子。菩萨毗尼犹如大海。所有毗尼无不纳受。所谓声闻毗尼。缘觉毗尼。菩萨毗尼。一切毗尼。
天子言。文殊师利。所言毗尼。毗尼者为何等义。
文殊师利言。天子。毗尼毗尼者。调伏烦恼。为知烦恼故名毗尼。
天子言。文殊师利。云何当修调伏烦恼。云何知烦恼。
文殊师利言。若自妄想。若他妄想。自他妄想不正忆念。自想他想颠倒不实。诸见所缚无明为首。如是则能发生烦恼。若不自妄想。不他妄想。不自他妄想。专正忆念不自想他想。断于颠倒不住诸见。除去无明不行二行。如是则便不起烦恼。烦恼不起是毕竟毗尼。天子。是名毕竟毗尼。若以圣智知于烦恼。虚妄诈伪是无所有。无主无我无所系属。无来处去处。无方非无方。非内非外非中可得。无聚无积无形无色。如是名为知于烦恼。天子。如人知于毒蛇种性。能寂彼毒。如是若知结使种性。能寂烦恼。
天子问言。云何名为烦恼种性。
文殊师利言。妄想是烦恼种。若不妄想则便不起。若其不起则非烦恼。若无烦恼则无窟宅。若无窟宅则无所烧。亦无所住。若无所住名毕竟毗尼。如是名为知烦恼种性。——帖子详见:第一义菩萨戒 ~ 清净毗尼方广经
上述经文中,佛陀为何要把[调伏烦恼]制定为菩萨要遵守的毗尼(毗尼即戒律),甚至是究竟戒律呢?末学思维,很重要的原因在于
菩萨行者【如果参杂了爱染心,就会执着于生死而有疲惫和讨厌或喜乐的七情六欲凡心】,
这样的大悲心就不是真正的大悲心,仍是有着凡情的凡夫心,因为心不纯净有染着,也就是还有轮回的因子,那就还是不免会堕落、会流转生死,堕入在共业的漩涡中。
所以,要清楚知道,凡情就是无明执着,是愚痴无智的表现。众生就因为生生世世执迷在种种情绪化的妄想颠倒中而造恶不断, 所以烦恼不断,轮回不断。
关于心念决定众生未来的走向,《楞严经》中有明确的教导:
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
情少想多。轻举非远。即为飞仙。大力鬼王。飞行夜叉。地行罗刹。游于四天。所去无碍。其中若有善愿善心。护持我法。或护禁戒。随持戒人。或护神咒。随持咒者。或护禅定。保绥法忍。是等亲住如来座下。
情想均等。不飞不坠。生于人间。想明斯聪。情幽斯钝。
情多想少。流入横生。重为毛群。轻为羽族。
七情三想。沉下水轮。生于火际。受气猛火。身为饿鬼。常被焚烧。水能害己。无食无饮。经百千劫。
九情一想。下洞火轮。身入风火二交过地。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狱。
纯情即沉。入阿鼻狱。若沉心中。有谤大乘。毁佛禁戒。诳妄说法。虚贪信施。滥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狱。——帖子详见:为什么不要杀生,也不能自杀 ~ 心念的惯性作用
由经文教导可知,众生无论是脱离轮回往生净土,还是流转在六道中的任何一道,都是和(当下)心念密不可分的,
众生无明情执越重就堕得越深(入三恶道),反之心智清明少执着则能飞升天上,或甚至往生净土,都是以心念为根本的,
所以,我们随时练习正观断除凡情,令心念清净光明智慧祥和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学佛最重要的就是要转化心念的执着,要转凡心为清净无染的佛心,这是解脱的最根本,
并且还要有信心、要相信自己光明能感化和引导众生也恢复光明佛性,这样才能真正自利利他!正如[清净光明专辑]教导的
佛法是心法
[拜佛][念佛][持咒][诵经]和种种佛法功课
这些都是为了转凡心为佛心
转化的过程就是在消除业障
学佛就是学习逐渐恢复光明佛性,
由自己光明而感化和引导众生也恢复光明佛性 如果您自己都认为不可能,那就不可能
因为您的心已经堕入凡夫心
凡夫心救不了自己,也无法救众生——帖子详见: [心法实修问答]心念的魔障
回说,由这段教导 末学还想到,真正的大悲心就是圆满智慧的心,因为六根的六尘烦恼已经断除,没有了爱染与执着,就纯是佛性本具的圆满智慧在起作用,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就是圆满诠释佛性的甚深经典,是《大般若经》的精髓所在,而这段最精髓的经文又是以大悲心的最杰出典范-观自在菩萨(观世音菩萨)为开头的,
足以说明,最具大悲心者,也正是最具圆满智慧者;越甚深的智慧,就相应会有越深沉的慈悲。所以,佛心就是[大慈][大悲],就是[悲][智]不二。
所以,行者真的想要成佛就必然要实修般若智慧,也就是真的想成佛,就要不断的增上,随时反观自照,破除自己当下的执着(不论是外相或观念认知,甚至情绪),朝真正的「佛智」迈进——帖子详见:学佛者的迷信与智信 而只要真正契入佛智,就能知实相、不堕入虚幻,就能达成真正的不二,自然就能超越爱染大悲,就能最终成就如观世音菩萨一样真实无伪的无上大悲。
说到,
[真正的不二]是指~
虽能分辨美丑和苦乐的表相,却不会堕入美丑和苦乐的执着,能知实相,不堕入虚幻
也就是不会堕入苦受中而觉得很痛苦,也不会陷入享乐的欲望中而沉迷于幻境
所以这样的觉者当然不会堕入酒色财气中,也不会堕入人生的苦难感受中
所以菩萨能入六道普渡众生而不觉苦
所以贪着酒色财气的人绝不可能是实证不二的人
举个简单容易明白的例子
就像狗会吃屎,人不会,所以狗是狗,人是人
同样的道理,所以佛菩萨是佛菩萨,众生是众生,因为众生贪着欲望——帖子详见:[不二]的探讨 对于“不二”,末学心里是很向往的,但“不二”绝不是嘴上说说的,
而是要按照佛法的教导一点一滴一步一脚印真实去做到的,这样心念才能逐渐真无漏,才能逐渐不起爱染烦恼,
最关键是在于“随时反观自照,尽量做到当下六根不着六尘(详见:无二法&诤讼)”(这就是实修过程,是非常重要的,是智慧显露的必由之路),
由此想到,之前末学看过[清净光明专辑]中善知识慈悲分享的帖子:【转载[视频] :科学与佛教汇合之处】,里面列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心识原理):
讲的是,在梦中,出现了一个自己和一头大象,梦中我们以为这些都是真的,而当醒来,则梦中的我和大象原本都不存在,都是因梦(因心念的投射)而有。
其实不单梦境因众生心念投射而有,我们以为真实的[自我]和现实生活也是相似的道理,也都是[相由心生],会随心念的改变而变化,也是如梦如幻,
也就是无论是肉身的我,还是观念上的我,都是虚妄不真实的,
「自我」是众生在六道轮回中执着虚妄下而形成观念见解上的我,以及因念而投生成为肉体这个我——帖子详见:「真我」与「假我」 而与“这个我”(正报)相关的外境,则是依报,同样是由众生的心念执著引发「第八识」的神通变现而有,只是众生的「第八识」力量是由欲望执着所发动,因此累世轮回无法解脱。
所以,佛陀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婆心切切慈悲教导我们要保持正观:
其实这就是在教导我们要“随时反观自照,尽量做到当下六根不着六尘”,
这样如实实修,内心才能逐渐放下对外境尘染的无明执着,让心念导向真实、回归本具清净与光明,
这样真正净化了第八识,就能契入“真正不二”的光明佛心而解脱自在,并且还能以此清净光明心-感化和引导众生也恢复光明佛性(这就是心念的正向同化作用,就是光明心法)!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