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楼主 |
发表于 2023-11-21 10:21:29
|
只看该作者
(5楼共用时4小时以上)
★ 龙王!举要言之,行十善道,
以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对龙王说:总之,修行十善道者
如果能严谨持戒,则能获得一切佛法的功德利益,所愿皆得满足
[学习笔记]:想要所愿得到圆满,一定要按照佛陀教导如法修行,尤其
在基础精进实修的修行阶段
五戒十善是根本,这一定要尽快圆满,才能免去修行过程中干扰和障碍
所以一定要
[断杀][吃素](尽量晚上不外出,以免不小心撞伤或踏死众生,也避免邪恶非人鬼神干扰)
[戒盗](除了偷盗,请注意一些公家的小东西可能平常随意拿走或放入自己口袋,或占用公物)
[戒酒](1.断除贪着,2.以免丧失自制力而犯错酿灾,或引发非人鬼神干扰)
[尽量禁口,默念佛号](避免四种[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口业)
[远离外道和恶友](才能断除世俗[贪][嗔][痴],才能断除[邪见]和非人鬼神干扰)
避免引起夫妻正淫以外的一切行为
或许您们之中有人已经发心好好修行,但是却还没落实上述要点
这就会有干扰和障碍,会有累世宿业果报现前,边修边漏,难以圆满 —— [必修]五戒十善
★ 忍辱庄严故,得佛圆音,具众相好;
[学习解说]:
如果能够忍辱不嗔,则能得到像佛一样圆妙的声音,相貌端庄美好
★ 精进庄严故,能破魔怨,入佛法藏;
[学习解说]:
如果勇猛精进,则能破除魔怨(指恶魔。因恶魔向人行恶,为人之怨敌,故称魔怨),入佛法藏(法,谓法性;藏,为含藏。又作佛法藏、如来藏,意指如来藏中含摄无量之妙德)
★ 定庄严故,能生念、慧、惭、愧、轻安;
[学习解说]:
如果勤修禅定,则能生起正念、智慧、惭愧心、身心轻安(一种在禅定中感到身心轻松安祥的状态)
★ 慧庄严故,能断一切分别妄见;
[学习解说]:
如果能学习出世间智慧,则能断除一切妄见,断除虚妄不实的分别与执着
★ 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
悲庄严故,愍诸众生,常不厌舍;
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
舍庄严故,于顺违境,无爱恚心
[学习解说]:
如果修习慈心,则能对一切众生不起恼害心
如果修习悲心,则能怜悯一切众生,常常不会厌弃和舍离众生
如果修习喜心,见到所有修善的众生,则能生随喜之心,不生嫉妒心
如果修习舍心,遇到顺境也能不贪,遇到逆境也能不恼
相关阅读:
分享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实修观照法
十种清净[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 四摄庄严故,常勤摄化一切众生;
[学习解说]:
如果能修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时常能摄受教化一切众生
[学习笔记]:
[四摄法]是属于菩萨道的普渡众生法门,特别适合在家佛弟子
在家佛弟子入世学佛,除了修行自己,也要与人为善,和家人亲友和乐相处
从中体会佛法的益处,让彼此都能有美好人生,以此为基础逐渐体会佛法深义,落实菩萨道而超越轮回
所以建议在家佛弟子都能了解[四摄法],好好落实[四摄法]
[四摄法]就是四种摄受众生的法门,就是[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
[布施摄]是对于钱财心重的人,用财施,对于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使双方情谊逐渐深厚,而达到度化对方的目的;
例如:对于家人或亲友可以不定时送一些小礼物,或随时微笑,适时关怀或鼓励或赞美,或布施劳力做家事,或和颜悦色适时的宣导正知见,
以上这些都是布施的范畴,以此维持彼此良好互动,增进感情和互信,这样就容易引导亲友信受佛法
所以,对家人不要吝啬布施小礼物,不要吝啬微笑和赞美,要布施劳力多做家事,要教导亲友吃素和因果
因此,不是布施外人才叫做布施,布施家人也是修行重要的一环,这点要弄清楚,才不会内外失衡,才不会令家人讨厌
[爱语摄]是随着众生的根性,以温和慈爱的言语相对,令他生欢喜心,感到我和蔼可亲而与我接近,以达到度化对方的目的;
嫌恶嘲讽挑拨恶口只会让自己成为令人讨厌的人,更不用说修行和普渡众生
因此,和亲友或众生说话,切忌嘲讽挑拨和恶言相向,这也是基本的十戒范畴.如果犯戒就不可能有定慧可言.
再者,嘴巴都管不好,怎能说自己是修行人呢?嘴巴管不好,都是自己的心念出了问题,应该先检讨自己,好好忏悔.
心美就能看到美好处,心好就能看到众生的好处,所以,不要吝啬赞美和鼓励以及关怀的言语
赞美鼓励以及关怀更容易使亲友和众生能接受自己
[利行摄]是以利益众生为重,以身口意诸行皆有利于人,以不在乎自己得失的利人行为,感化众生共修佛道,以达到度人的目的;
所以,日常生活中要多帮助人,只要是正业正行,都应该支持,并且平常应该多宣扬正确知见和正业以及正行
亲友或众生如果有任何一点一滴的善念或善行,都应该全力支持和帮忙,千万不可轻视或嘲笑或不在乎
例如:如果家人想放生或去佛寺或乐捐,那应该放下自己的私事或定课,陪家人行善
又或者,平常多宣扬正知见,帮助亲友和众生建立正行和善行的基础观念,促发众生能行善,这也是利行
[同事摄]就是与众生同事,要深入社会各阶层中,与各行各业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与其同事,在契机契缘的情况下,而度化之。
例如:多参与各种文化慈善或爱心活动,加入各种社会服务的义工或志工,关怀病人老人孤儿和弱势或伤残
如果能如此,这样的佛弟子必定是融入社会,受人爱戴和喜欢的人,
如此广结善缘的良好互动,定能得到互惠的回报,定能获得好的工作和伴侣,
也更能得道多助,更有实力能帮助众生,以及落实普渡众生的菩萨行
一般人找不到好工作和伴侣,这其实都是自己的问题,就是不懂[只要正向的付出,就会有正向的回报],就是不懂因果
如果自己是个光明乐观进取,有爱心有善心,帮助众生又工作认真的人,谁会不喜欢呢?
所以,只要努力正向的融入社会和人群,就能自利和利他,就能落实菩萨道.
对于家人或亲友或工作伙伴也是如此,学佛后不可就少了和家人说话或相处或少做家事
应该透过相处或共同做家事,或关怀健康上工作上学业上的情况,来增进引导家人学佛的机会 —— 改善自己和家人亲友同事关系的法门~[四摄法]
★ 念处庄严故,善能修习四念处观;
[学习解说]:
如果能修念处(即以智慧观察对境,而留住意念于此),则能观修四念处(念即想念,处即身受心法也。一、身念处,谓观此色身,皆是不净也。二、受念处,谓观领受好恶等事,悉皆是苦也。三、心念处,谓观此识心生灭无常也。四、法念处,谓观诸法从因缘生,皆无有我也)
★ 正勤庄严故,悉能断除一切不善法,成一切善法;
[学习解说]:
如果修四正勤(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则能断除一切不善法,成就一切善法
★ 神足庄严故,恒令身心轻安、快乐;
[学习解说]:
如果能修四神足(又名四如意足,是三十七道品中四正勤所修的行品,也就是用四种定力摄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四神足者:欲神足是欲望成就,勤神足是精进无间,心神足是一心正念,观神足是心不驰散),则能令身心始终都获得轻安和快乐
★ 五根庄严故,深信坚固,精勤匪懈,常无迷忘,寂然调顺,断诸烦恼;
[学习解说]:
如果能摄受五根(眼、耳、鼻、舌、身),则能获得信心坚固,勤行精进,远离懈怠,调伏身心,断除一切烦恼
★ 力庄严故,众怨尽灭,无能坏者;
[学习解说]:
如果修习五力(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则能将一切“怨贼”全部消灭,修行安稳增上
★ 觉支庄严故,常善觉悟一切诸法;
[学习解说]:
如果修习七觉支(谓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则能常常善思惟,觉悟一切佛法
★ 正道庄严故,得正智慧常现在前;
[学习解说]:
如果修习八正道者(一、正见,谓能见真理也。二、正思惟,谓心无邪念也。三、正语,谓言无虚妄也。四、正业,谓白净善业也。五、正命,谓依法乞食活命也。六、正精进,谓修诸道行无间杂也。七、正念,谓专心忆念善法也。八、正定,谓一心住于真空之理也),则能令智慧常常现前
★ 止庄严故,悉能涤除一切结使;观庄严故,能如实知诸法自性;
[学习解说]:
如果修习止(音译作奢摩他、舍摩他。又作止寂、等观。为禅定之另一称谓。即止息一切想念与思虑,而心归于专注一境之状态),则能洗涤并清除一切烦恼及障碍;如果修习观(观察妄惑之谓,又达观真理也。即智之别名。梵之Vipas/yana%(毗婆舍那)),则能如实了知诸法自性(末学理解为法性原理)
★ 方便庄严故,速得成满为、无为乐。
[学习解说]:
如果懂得善巧方便或深浅次第的修行者,则能很快获得有为及无为的快乐
名词解释:
【八正道】
梵语 a^rya^s!t!a^n%gika-ma^rga。八种求趣涅槃之正道。又作八圣道、八支正道、八圣道分、八道行、八直行、八正、八道、八支、八法、八路。乃三十七道品中,最能代表佛教之实践法门,即八种通向涅槃解脱之正确方法或途径。释尊转法轮时,所说离乐欲及苦行之二边,趋向中道者,即指此八正道。八者即:(一)正见,又作谛见。即见苦是苦,集是集,灭是灭,道是道,有善恶业,有善恶业报,有此世彼世,有父母,世有真人往至善处,去善向善,于此世彼世自觉自证成就。(二)正思惟,又作正志、正分别、正觉或谛念。即谓无欲觉、恚觉及害觉。(三)正语,又作正言、谛语。即离妄言、两舌、恶口、绮语等。(四)正业,又作正行、谛行。即离杀生、不与取等。(五)正命,又作谛受。即舍咒术等邪命,如法求衣服、饮食、床榻、汤药等诸生活之具。(六)正精进,又作正方便、正治、谛法、谛治。发愿已生之恶法令断,未生之恶法令不起,未生之善法令生,已生之善法令增长满具。即谓能求方便精勤。(七)正念,又作谛意。即以自共相观身、受、心、法等四者。(八)正定,又作谛定。即离欲恶不善之法,成就初禅乃至四禅。
八圣道乃众生从迷界之此岸渡到悟界之彼岸所持之力,故以船、筏为譬,有八道船、八筏之称;又如车轮之辐、毂、辋相互助车转动,故亦譬称八轮。又此为圣者游行之所,故又作八游行、八由行。反之,邪见、邪思、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称为八邪、八邪行。(中阿含卷七分别圣谛经、四谛论卷四、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六)p280 FROM:【佛光大辞典】
【八正道】
不邪曰正,能通曰道。一、正见,谓能见真理也。二、正思惟,谓心无邪念也。三、正语,谓言无虚妄也。四、正业,谓白净善业也。五、正命,谓依法乞食活命也。六、正精进,谓修诸道行无间杂也。七、正念,谓专心忆念善法也。八、正定,谓一心住于真空之理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七觉支】
梵语 saptabodhyan%ga^ni。又称七等觉支、七遍觉支、七菩提分、七菩提分宝、七觉分、七觉意、七觉志、七觉支法、七觉意法,略称七觉。乃三十七道品中第六品之行法。觉,意谓菩提智慧;以七种法能助菩提智慧开展,故称觉支。七者即:(一)念觉支,心中明白,常念于禅定与智慧。(二)择法觉支,依智慧能选择真法,舍弃虚伪法。(三)精进觉支,精励于正法而不懈。(四)喜觉支,得正法而喜悦。(五)轻安觉支,又作猗觉支,指身心轻快安稳。(六)定觉支,入禅定而心不散乱。(七)舍觉支,心无偏颇,不执著而保持平衡。(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六、大乘义章卷十六末)p125 FROM:【佛光大辞典】
【四神足】
又名四如意足,是三十七道品中四正勤所修的行品,也就是用四种定力摄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四神足者:欲神足是欲望成就,勤神足是精进无间,心神足是一心正念,观神足是心不驰散。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正勤】
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此四正勤就是精进,精进努力修习此四种道法,以策励身口意,断恶生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念处】
念即想念,处即身受心法也。一、身念处,谓观此色身,皆是不净也。二、受念处,谓观领受好恶等事,悉皆是苦也。三、心念处,谓观此识心生灭无常也。四、法念处,谓观诸法从因缘生,皆无有我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诸法自性有三种】
p1355瑜伽六十四卷十四页云:谓诸法自性,略有三种。一、遍计所执自性,二、依他起自性,三、圆成实自性。遍计所执自性者:谓诸所有名言安立诸法自性。依假名言,数数周遍计度诸法而建立故。依他起自性者:谓众缘生,他力所起。诸法自性,非自然有,故说无性。圆成实自性者:谓如前说。 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结使】
烦恼之异称。诸烦恼缠缚众生,不使出离生死,故称结;驱役而恼乱众生,故称使。结有九种,使有十种,称为九结十使。大智度论卷一(大二五·五八下):“一切众生为结使病所烦恼,无始生死已来,无人能治此病者。”(大智度论卷五、大乘义章卷五本)((参见:九结)148、“五利使”1096、“五钝使”1164)p5181 FROM:【佛光大辞典】
【观】
(术语)观察妄惑之谓,又达观真理也。即智之别名。梵之Vipas/yana%(毗婆舍那),又Vidars/ana%也。观经净影疏曰:“观者,系念思察,说以为观。”大乘义章二曰:“粗思名觉,细思名观。”净名经三观玄义上曰:“观以观穿为义,亦是观达为能,观穿者即是观穿见思恒沙无明之惑,故名观穿也。观达者达三谛之理。”游心法界记曰:“言观者观智,是法离诸情计故名为观也。”止观五曰:“法界洞朗,咸皆大明,名之为观。”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观】
观者,观察也。谓修观之时,于一一观法中,善能观察一一法相,而不证彼小乘寂灭解脱,直趣无上菩提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方便】
梵语 upa^ya,巴利语同。音译作沤波耶。十波罗蜜之一。又作善权、变谋。指巧妙地接近、施设、安排等。乃一种向上进展之方法。诸经论中常用此一名词,归纳之,其意义可分为下列四种,即:(一)对真实法而言,为诱引众生入于真实法而权设之法门。故称为权假方便、善巧方便。即佛菩萨应众生之根机,而用种种方法施予化益。(二)对般若之实智而言,据昙鸾之往生论注卷下举出,般若者,达如之慧;方便者,通权之智。以权智观照于平等实智所现之差别。(三)权实二智皆系佛菩萨为一切众生,而尽己身心所示化之法门。(四)为证悟真理而修之加行。
慧远之大乘义章卷十五之十二巧方便义、窥基之法华玄赞卷三等,举出四种方便,即:(一)进趣方便,如见道前之七方便等,即趣向菩提之准备(加行),亦即加行道。(二)权巧方便,如二智中之方便智等,以实无三乘之法门,而为应物权现之。(三)施造方便(即施为方便),如十波罗蜜中之方便波罗蜜等,即为达成理想目的所作的善巧之事。(四)集成方便,如十地经论之六相说,诸法同体巧相集成,即诸法之本质均同,一中即具一切,一切之中亦成于一,彼此巧妙地相集互立。上述之加行道,旧译方便道,即见道位之加功用行;据成唯识论述记卷九末载,所谓加行,乃为别于佛之善巧方便,而显二者之差异。此外,加行道单配于四善根。
权巧方便,指佛以方便智施设三乘法门等;此方便智又称权智,即佛为引导众生,而施以筹谋假设之智。权巧方便与施造方便二者,皆属佛之善巧方便。善巧方便以四智中之“成所作智”为体,又称方便善巧、善权方便、善方便、巧方便、权方便、胜方便、善巧、善权、巧便等。所有教说,自其宣讲之观点而言,一切无非是方便施设,然其中有直接阐释菩提本身,表其真实之意图者,称为真实教;基于此,为使导入真实,而因应众生显示种种方法者,称为方便教(方便假门、权门),其方便称为化前方便、权假方便等;对此,他种方便则称为异方便;觉佛果后之方便,称为果后方便。此外,相对于法报称为“果极法身”者,有应化称为“方便法身”之用语;相对于真实之因行所酬之土称为“实报土”者,有修方便道所感之土称为“方便有余土”之用语;相对于般若称为“实智”者,有利他之化用称为“方便智”之用语;相对于一乘称为“正乘”者,有三乘称为“方便乘”之用语。
施造方便,指十波罗蜜中之方便波罗蜜(梵 upa^ya-kaus/alya,音译沤和拘舍罗)。即菩萨于一切所为作善巧修习。据大乘义章卷十五,将施造方便分为三种,即:(一)教道方便,谓于世之所行巧能修习。(二)证道方便,谓能舍情相而证入实际。(三)不住方便,谓不执著于空有、染净、自他等相对差别之见解。同书又举出,菩萨地持经之十二巧方便,即属上述教道方便之说。
据菩萨地持经卷七载,菩萨之十二巧方便,分为起内佛法(即向内修证佛法)之六方便,及外成众生(即向外教导众生)之六方便。起内佛法之六方便,即:(一)悲心顾念一切众生。(二)于生死、有为法等诸行,如实了知而生厌离之心。(三)求无上菩提之智。(四)依念众生,舍离生死。据大乘义章卷十五所释,菩萨依念众生欲济拔之,若自我不出生死之苦,则无以能度,故依念众生而舍生死。然据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载,菩萨以顾恋众生之故,而不舍生死。(五)以无染心安住于生死之轮转,了知生死虚妄无实,故能无染而常处其中。(六)依求佛智之心而炽然精进。菩萨以上述之前三行为本,后三行则为菩萨依前三行而显示之方便。外成众生之六方便,即:(一)教众生以少善回求菩提一切种德,以回向故,令众生以微少善根而得无量果。(二)教众生舍邪归正、舍小归大,而以如此之微少方便,令众生起无量善。(三)令坏法之众生除其暴虐,度化之,令生信心。(四)令处中众生(无信者)生解,而导入佛教正信。(五)令已入众生(已信者)起行,而使其成就。(六)令已熟众生(已发菩提心者)得解脱而证果。
上述之前二种化他之行为“起行善巧”,后四种化他之行为“摄人善巧”。就后四种中另有六种巧方便行,能令众生怀持佛法破除敝害而得解脱,即:(一)随顺方便,因应众生之性质根机,次第教导,令其悟入。(二)立要方便,众生有求时,即以利益为誓约而令其修善。(三)报恩方便,菩萨先施恩于众生,若众生欲报恩时,菩萨不受而劝令修善。(四)异相方便,对不受教者示现嗔责、恐怖等相,以令其止恶修善。(五)逼迫方便,菩萨化现为王或为尊主,于已所摄之人民眷属逼令其修善。(六)清净方便,菩萨八相成道,以身作则,引导众生入于清净之行。
据地藏十轮经卷十之说,方便又分为执著善巧方便之有所得者与远离执著之无所得者;或世间善巧方便与出世间善巧方便等二种方便。旧译华严经卷四十在二千普贤行法中,谓地上之菩萨行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大慈、大悲、觉悟、转不退法轮等十种方便。大乘起信论于信成就发心举出行根本方便、能止方便、发起善根(增长)方便与大愿平等方便等四种方便。其他诸经论亦可见种种的方便之称。
天台宗智顗之法华文句卷七举出法用、能通、秘妙等三种方便,其中,应藏、通、别三教之对象所施与者,为法用方便;方便能通真实之门者,为能通方便;法华以前权教之秘因法华圆教而开显,此秘即妙,为秘妙方便。同书复举出体外、同体二方便,真实体外之方便,称为体外方便;方便即真实,称为同体方便,又称体内方便。诸佛之随他意语、随自意语即属于后者。此外,摩诃止观卷四上,就藏、通、别、圆四教而别方便之远近。即:藏教以三贤为远方便,以四善根为近方便;通教以十信为远方便,以三贤为近方便;圆教以名字之二十五方便及观行五品为远方便,以相似之六根清净为近方便。
净名经疏卷三举出自行、化他、自他等三种方便。其中,诸佛及四十一位菩萨能悟知不可思议的二谛之理,即为自行方便;于藏通别三教及圆教有门已了然之诸菩萨,不断除烦恼,而平等地在界内、界外宣扬种种教法,即为化他方便;合以上二者,即所谓自他方便。
此外,据摩诃止观卷四上、卷四下载,为修圆顿止观之准备,须先具备具五缘、呵五欲、弃五盖、调五事、行五法等二十五种方便(二十五方便)。所谓具五缘即:持戒清净、衣食具足、闲居静处、息诸缘务、得善知识。呵五欲即劝修行者必须诃责色、声、香、味、触等五欲。弃五盖即指弃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等五种烦恼心。调五事即调和食、眠、身、息、心五者。行五法即行能生善法之欲、精进、念、巧慧、一心等五法。(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大般若经卷三二八、旧华严经卷三十七、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十地经论卷一、法华经义疏卷四、法华文句(会本)卷七、法华经文句卷三上、大乘义章卷十九)p1435 FROM:【佛光大辞典】
【止】
梵语 s/amatha,巴利语 samatha,音译作奢摩他、舍摩他。又作止寂、等观。为禅定之另一称谓。即止息一切想念与思虑,而心归于专注一境之状态。天台宗以止配于空、假、中三观,而分为三止:(一)体真止,体得一切皆空之止。为对应于空观之止。(二)方便随缘止,又作系缘守境止。即菩萨以方便随应众生诸场合,安住假谛之理而不动之止。为对应于假观之止。(三)息二边分别止,兼有第二与第一之义,但不偏于空有二边(两极端),系住于中道之止。为对应于中观之止。
摩诃止观卷三上载,止有三义:(一)息之义,即令一切恶觉恶观寂然不起之相;此系就“所破”之观点而言。(二)停之义,即令心缘于谛理之中,系念现前而停住不动之状态;此系就“能止”之观点而言。(三)对不止止之义,即以非生非灭、非垢非净之“法性”而称为止;此系就“谛理”之观点而言。
此外,一般常将“止”与“定”(即三摩地)视为同一者,然若据瑜伽论略纂卷五所说,则两者仍有其相异之处,即三摩地通于定、散,复通于染、净。奢摩他仅于定位中有,而于散心中则无;仅于净位中有,而于不净中则无;仅于“有心位”中有,而于“无心位”中则无。又通常将止、观二者并称为止观,谓摄持心念,归止一处,以防止神识飞飏散动,并遮止邪念妄想之生起,此称为止;若能进一步开启正智以观照诸法,则称为观。故知虽将二者并举为一词,然相形之下,前者(止)之意义偏向消极性、防遮性,后者(观)则具积极性、建设性之意义。(杂阿含经卷二十一、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一、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二、大乘起信论、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法界次第卷上)((参见:止观)1476)p1473 FROM:【佛光大辞典】
【五力】
梵语 pan~ca bala^ni,巴利语同。指五种力用。<一>三十七道品中之第五科。即由信等五根之增长所产生之五种维持修行、达到解脱之力量。(一)信力(梵 s/raddha^-bala),对三宝虔诚,可破除一切邪信。(二)精进力(梵 vi^rya-bala),修四正勤,可断除诸恶。(三)念力(梵 smr!ti-bala),修四念处以获正念。(四)定力(梵 sama^dhi-bala),专心禅定以断除情欲烦恼。(五)慧力(梵 prajn~a^-bala),观悟四谛,成就智慧,可达解脱。此五者均有破恶之力,故称为“五力”。其内容与五无漏根相同,为佛教之实践道。其实践上,系由前者循序渐进至于后者。(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大智度论卷十九、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一、俱舍论卷二十五、法华玄义释签卷一、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下)((参见:五根)1137)
<二>如来说法之五种力用。(一)言说力,如来虽说三世垢净、世出世、有罪无罪、有漏无漏、有为无为等种种法,而此言说如幻人之说,无有决定,乃至如虚空而无生灭,其言说即不言说。(二)随宜力,如来随宜而为种种说法。如说垢法为净法,或说净法为垢法;说生死即涅槃,或说涅槃即生死。(三)方便力,如为令众生行布施,而说布施为得大富之因。(四)法门力,如说六根等诸法皆是解脱之门。(五)大悲力,如来为使众生信解诸法无我,起三十二种大悲广为说法。(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二、持心梵天所问经卷一、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卷二、华严经探玄记卷三)
<三>唯识不判之五种力用,又作五力难判。(一)定力,如来之大寂定力能普应十方。(二)通力,如来之神通力变化无穷,随感而应。(三)借识力,二禅以上无寻伺、语言,若欲说法应用,则借初禅之眼、耳、身三识而成己用。(四)大愿力,如来之大愿力能度旷劫众生。(五)法威德力,指如来之应化威德力,演一音则普应群机,施一法则众魔皆伏,利生无尽,功德难量。此五力皆为不可思议之胜用,与识法不相应,故称唯识不判之五力。(宗镜录卷四十八、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五)
<四>那先比丘经所立之五力。即制眼、制耳、制鼻、制口、制身等五种力量。p1043 FROM:【佛光大辞典】
【念处】
(术语)念为能观之智,处为所观之境,以智观察境曰念处。梵Smr!tyupastha%na。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妄见】
(术语)虚妄不实之分别也。我见边见等是也。南本涅槃经八曰:“为除世间诸妄见故。”俱舍论九曰:“一切妄见皆转倒摄。”大乘义章三曰:“唯心妄见,故说为妄。”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轻安】
是一种在禅定中感到身心轻松安祥的状态。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佛法藏】
(术语)如来藏也,如来藏中藏恒沙之佛法,故名佛法藏,即真如之理体也。维摩经法供养品曰:“能令众生入佛法藏。”无量寿经上曰:“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同净影疏曰:“如来藏中,过恒沙法,名佛法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藏】
<一>法,谓法性;藏,为含藏。又作佛法藏、如来藏,意指如来藏中含摄无量之妙德。
<二>法,教法之意;藏,含藏之意。指佛陀所说之教法;以教法含藏多义,故称法藏。或指含藏此等教说之圣教、经典等;经典含藏众多之法门,故有此称。
<三>纳藏经典之府库亦称法藏,或宝藏、经藏、轮藏、经堂。((参见:经藏)5557)
<四>梵名 Dharma^kara。音译作昙摩迦、昙摩迦留。意译作法宝处、法处、法积、作法。为阿弥陀佛未成佛时之法名。又称法藏比丘。据无量寿经卷上所载,过去久远劫前,世自在王如来之时,有一国王听闻佛说法后,即发无上正真道意,乃弃王位出家,号曰法藏。其高才勇哲,超异于世,未久即见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法藏乃发四十八大愿。以其所闻教法护持不失,聚集众多,故无量寿经译作“法藏”(梵 dharma^kara,乃法的积聚,或本源处之义),唐代所译之大宝积经卷十七无量寿如来会译作“法处”,宋代所译之大乘无量寿庄严经译作“作法”,大智度论则译作“法积”。((参见:阿弥陀佛)3680)
<五>(546~629)隋唐僧。颍川颍阴人,俗姓荀。二十二岁出家。因通鲜卑语,受知于北周武帝。后入终南山紫盖峰,独栖安禅。建德年间,武帝大肆灭佛。至宣帝即位,师上京请复佛法,常敕令蓄发,为菩萨僧,作陟峙寺主,师严拒不从。后复隐遁山林。至隋代,文帝兴复佛法,师始复出,为太平宫寺上座。唐贞观三年示寂,世寿八十四。(续高僧传卷十九)
<六>(643~712)唐代僧。为华严宗第三祖。字贤首,号国一法师。又称香象大师、康藏国师。俗姓康,祖先康居国人,至其祖父,举族迁至中土,居于长安。早年师事智俨,听讲华严,深入其玄旨。智俨示寂后,乃依薄尘剃度,时年二十八。初以能通西域诸国语与梵文经书,遂奉命参与义净之译场,先后译出新华严经、大乘入楞伽经等十余部。尝为武后讲华严十玄缘起之深义,而指殿隅金狮子为喻,武后遂豁然领解,后师乃因之撰成金师子章。师一生宣讲华严三十余遍,致力于华严教学之组织大成,又注释楞伽、密严、梵网、起信等经论,并仿天台之例,将佛教各种思想体系分类为五教十宗,而推崇华严之组织乃最高者,华严哲学于现实世界中乃属理想世界之实现。于玄宗先天元年十一月,示寂于大荐福寺,世寿七十。著作甚多,计有华严经探玄记二十卷、华严料简、华严五教章、大乘密教经疏四卷、梵网经疏、大乘起信论疏、华严纲目、华严玄义章等二十余部。弟子主要有宏观、文超、智光、宗一、慧苑等。(贤首大师碑传、宋高僧传卷五、佛祖统纪卷二十九、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五)
<七>(1573~1635)明代临济宗僧。梁溪(位于江苏无锡)人,俗姓苏。号汉月,字于密。十五岁出家,长好禅旨,读高峰语录有疑,潜心参究,历十余年。一日,闻折竹声大悟。天启四年(1624),至金粟寺参诣密云圆悟,蒙其印可付法。开法于苏州虞山中之三峰清凉禅寺(三峰禅院),世称三峰藏公。其后,历住北禅大慈寺、杭州安稳寺,苏州圣恩寺等名刹。师聪敏绝伦,负操任气,学贯佛儒。潜心禅修,沉思有年,见地遂异,倡为新说。著五宗源,指责当世曹洞宗抹杀五家宗旨,仅单传释迦拈华一事,而强调自威音王以来,无一言一法非五家宗旨之符印。一时诸方惊疑,论诤遂起。圆悟曾寄书告诫之,然不能夺其意。后于崇祯八年七月示寂,世寿六十二。清代雍正年间,帝以政令指其教为魔说,毁其书,黜其徒,三峰一脉遂绝。其所著广录三十卷、弘戒法仪三卷、语录三十卷等,迄今仍流传于丛林间。(五灯严统卷二十四、五灯全书卷六十五)p3428 FROM:【佛光大辞典】
【魔怨】
指恶魔。因恶魔向人行恶,为人之怨敌,故称魔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八(大八·九○○上):“安处不动,犹若金刚,以智慧剑斩烦恼贼、破生死军、摧伏魔怨、荷负一切,令诸众生皆得解脱。”(说无垢称经卷二、卷六)p6887 FROM:【佛光大辞典】
【圆音】
圆妙之声音,指佛语。楞严经卷二(大一九·一一一上):“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此外,据法华玄义释签与唯识论载,此土之众生耳根较利,释尊遂依音声,假立名、句、文等,而宣演大法,称为圆音一演;若于诸佛国土,则依光明妙香味等而为说法。(大乘起信论、释摩诃衍论卷一)p5403 FROM:【佛光大辞典】
★ 龙王!当知此十善业,乃至能令十力、无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圆满。是故汝等应勤修学!
龙王!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药草、卉木、丛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长。
此十善道亦复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一切佛法,咸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对龙王说:要知道修行此十善业能令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及一切佛法都获得圆满,因此你们应当勤行精进
这十善法就好比是一切城邑和村落要依靠大地建立才能安稳;又好比一切药草、花卉、丛林要依靠大地而生长
十善法也是这样,是获得一切人天道的根本修行,是一切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一切佛法,都共同成就的善法
[学习笔记]:
另外,感恩善知识节录分享与解说《华严经》中的相关教导,令我们可以对照检讨不足之处以及发心和增上修行次第:「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
『十不善业道,是地狱、畜生、饿鬼受生因;
十善业道,是人、天乃至有顶处受生因。
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以智慧修习,心狭劣故,怖三界故,阙大悲故,从他闻声而解了故,成声闻乘。
(附注: 修行十善业, 虽然有微薄的智慧,知道世间无常,但是心量狭小,恐怖六道生死轮回,缺乏普渡众生的大悲心,这类人因为听闻佛法而明白生死无常,因此成了声闻乘行者)
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不从他教,自觉悟故,大悲方便不具足故,悟解甚深因缘法故,成独觉乘。
(附注: 修行十善业, 喜欢清净修行,不需要别人教导自己也能领悟世间和出世间道理,但是心量狭小,缺乏普渡众生的大悲心和方便善巧,这类人因为自己悟解十二缘起法,因此成了独觉乘行者)
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心广无量故,具足悲愍故,方便所摄故,发生大愿故,不舍众生故,希求诸佛大智故,净治菩萨诸地故,净修一切诸度故,成菩萨广大行。
(附注: 修行十善业, 喜欢清净修行, 心量广大,有普渡众生的大悲心和方便善巧, 而且发起大愿心,不舍离一切众生, 发愿自己能成诸佛的大智慧, 这类人因为实修菩萨各种次第和六度万行,因此成了大乘菩萨行者)
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一切种清净故,乃至证十力、四无畏故,一切佛法皆得成就。是故我今等行十善,应令一切具足清净;如是方便,菩萨当学。』,—— 为什么短命,多病,贫穷,眷属乖离,不贞,常吵架..... ~ 华严经十地品
★ 佛说此经已,娑竭罗龙王及诸大众,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学习解说]:
佛说完这部经以后,娑竭罗龙王及诸大众,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都心生欢喜,信受奉行
(本篇学习完毕
感恩佛菩萨 感恩善知识 感恩护法圣众
阿弥陀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