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续楼上)(本楼-66楼,合计用时4小时20分)
6,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 ~ 楞严经
★ 阿难整衣服,望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交集,欲益未来诸众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门,是中修行得无疑惑,常闻如来说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世尊!此诸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欲摄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场远诸魔事,于菩提心得无退屈?”
【学习解说:阿难整理衣服,望向大众,并合掌顶礼,心迹(谓心在内而迹现于外也)圆满光明,想要利益未来世(我们这个末法时代)众生的缘故,向佛陀跪拜顶礼说:大悲世尊,我现今已经悟入成佛法门,在此(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中修行,内心已经没有疑惑(知道可以决定成佛),
我常听如来说:"自己虽然还没有度脱生死苦海(出离轮回),但是已经想着要度化他人,这样是菩萨发心(注:修行有利益众生的发心很重要,能由此实践菩萨道,圆满自身的不足,而最终成佛);
而自己已经恢复圆满的觉性并且能令其他众生也获得觉悟的,就是如来应化来这个世间普渡众生的。”
现今,我虽然自身还没有度脱生死,但发愿度化末法时期的一切众生。世尊,(末法时期的)众生距离佛陀正法教化的时代越来越远,邪师说法像恒河里的沙子那样多的数不过来,我想要令自己和众生,能收摄自心进入三摩地(禅定中),应当怎样令道场安然而立,远离种种魔事的干扰,让已经发起的菩提心不再退转呢?”(相关阅读:
破除魔扰魔障(或非人鬼神干扰)很简单
十种[会遭受魔扰]与[不遭受魔扰]的情况 ~ 大般若经)
(注:因为佛陀具足智慧,所以佛的悲心不同于一般,称为大悲,请看《优婆塞戒经》里的教导(详见 如何修悲心(如何生起悲心) ~ 优婆塞戒经:一切善法悲为根本):
『善男子。有智之人应观非想非非想处所有定乐如地狱苦。一切众生等共有之。是故生悲。
善男子。未得道时作如是观。是名为悲。若得道已即名大悲。 (注: 我们还没得道,所以就是要像上面这样边观)
何以故。未得道时虽作是观。观皆有边。众生亦尔。既得道已观及众生皆悉无边。是故得名为大悲也。
未得道时悲心动转。是故名悲。既得道已无有动转。故名大悲。
未得道时未能救济诸众生故。故名为悲。既得道已能大救济。故名大悲。
未得道时不共慧行。是故名悲。既得道已与慧共行。故名大悲。
(注: 这边很清楚讲到,真正具足智慧才叫做大悲)』)】
——
【心迹】
(术语)谓心在内而迹现于外也。楞严经八曰:“六天形虽不动心迹尚交。”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圆明常寂照】
六祖惠能所说。谓心性本来是圆满光明与真常不变的,虽然是寂静不动,却能够遍照一切法界,虽然遍照一切法界,却仍旧还是寂静无动,此乃是无上涅槃之相。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摩地】
(术语)Sama%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新称三么地、三昧地;译曰定、等持、正定、一境性。心念定止故云定,离掉举故云等,心不散乱故云持,(参见:三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尔时,世尊于大众中称赞阿难:“善哉!善哉!如汝所问,安立道场救护众生末劫沉溺,汝今谛听,当为汝说!”阿难大众唯然奉教。
【学习解说:这是,世尊在大众之中称赞阿难尊者:很好,很好。你所问的,如何安置建立道场救护末法时期沉溺生死中的众生之事,你仔细的听,我将为你解说。阿难尊者和与会大众都恭敬等候佛陀的教诲。】
【安立】
(术语)安置建立之义。
无量寿经上曰:“教化安立,无数众生。”
俱舍论十一曰:“安立器世间。”
唯识论八曰:“安立真如。”
胜鬘宝窟上末曰:“安立者,始建曰安,终成为立。”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阿难尊者:你时常听我讲毗奈耶(即戒律)中,有三项决定(一定)不能改变的法义,具体是[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被命名为三无漏学(由此依此[戒定慧]三学修行,令日夜漏注的生死烦恼逐渐得到止息,必定能断见思烦恼,而最终实证无漏圣果(阿罗汉果))。
阿难!那我说的摄心为戒具体是怎样的呢?】
——
【毗奈耶】
(术语)Vinaya,一作鼻那夜,毗那耶,又云毗尼,鞞尼迦。三藏之一,谓佛所说之戒律。
译曰灭,或律,新译曰调伏。戒律灭诸过非,故云灭,如世间之律法,断决轻重之罪者,故云律,调和身语意之作业,制伏诸要行,故云调伏。
毗尼母论一曰:“毗尼,名灭。灭诸恶法,故名毗尼。”
大乘义章一曰:“言毗尼者是外国语,此翻为灭。”
行事钞中一曰:“毗尼,或云毗奈耶,或云毗那耶,此翻为律。或以灭翻从功能为号。终非正译,故以律翻之,乃当正义。”
义林章二本曰:“毗奈耶者,此云调伏。”
探玄记一曰:“毗奈耶,此云调伏。调者和御,伏者制灭,调和控御身语等业,制伏除灭诸恶行故。”
玄应音义十四曰:“毗尼,或言鞞泥迦,或言毗那耶,或云鼻那夜,或云毗奈耶,皆由梵音轻重声之讹转也。此译云离行,行并道也。谓此行能离恶道,因以名焉。”
【又】(书名)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之略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无漏学】
上来戒定慧三学,总称三无漏学。此三无漏学,为如来立教之大要。然非戒无以生定,非定无以生慧,三法相资,一不可缺,而皆称为无漏学者。若依此而修学,必断见思烦恼,而证无漏圣果也。
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6—a,【四个决定清净明诲——断淫心】
★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学习解说:如果有诸世界的六道众生,其心中能够不起淫念,那就不会随着这念淫心而接续不断的生生死死,否则即便是修行得到很多智慧禅定得以现前
但是因为心念不清净的关系,必定感召堕入恶道的果报,上品福报的是魔王,中品的是魔民,下品的则是魔女
这些诸魔也有各自的徒众,都各各说自己已经成就了无上道。我(指的释尊)灭度之后,多有这样的魔民在这个世间昌繁炽盛,广泛的施行淫欲做众生的善知识,令相信其贪爱邪见的众生堕入深坑失去了菩提路(成佛的道路)
所以,你教导世人(末法众生)修习修三昧禅定,首先应当断除淫心,这名叫[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决定,就是一定不变的意思,就是修行禅定一定要遵守的戒律,这样才不会因之着魔)】
——
【淫欲】
(术语)色欲也。圆觉经曰:“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行事钞中曰:“智论云:淫欲虽不恼众生,心心系缚,故为大罪。故律中淫欲为初。”按淫,除淫汤外,应均从女作淫。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尘劳】
(术语)烦恼之异名。贪嗔等之烦恼,坌秽真性,劳乱身心,谓为尘劳。
维摩慧远疏曰:“烦恼坌污,名之为尘。彼能劳乱,说以为劳。”
长水楞严疏一上曰:“染污故名尘,扰恼故名劳。”
止观一曰:“尘劳即是菩提。”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爱见】
(术语)执著于人而起爱也。
维摩经问疾品曰:“于诸众生,若起爱见大悲,即应舍离。”
什注曰:“见有众生,心生爱著,因此生悲,名为爱见大悲。”
又,爱与见二种之烦恼也。迷事之惑名爱,迷理之惑名见。如贪欲嗔恚等为迷事之惑。我见邪见等为迷理之惑。
楞严经六曰:“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
智度论七曰:“烦恼有二种:一属爱,二属见。”
同二十一曰:“众生有二分行,爱行见行。”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爱见】
随顺贪欲,是谓之爱。分别执着,是谓之见。
即眼耳鼻舌身五根,对色声香味触五尘,贪爱染着为爱。意根对于法尘,非理筹度,起诸邪见,如计断计常,执有执无等为见。
大概爱由任运而起,见由分别而起。
又贪着五欲为爱,执着所见为见。又迷于事为爱,如贪欲嗔恚等。迷于理为见,如有无断常等。
若穷究众生之所以缘起,不出此爱着见取二事。
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 “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石沙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途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学习解说:所以,阿难,如果不断除淫欲而修行禅定的行者,就像蒸煮沙石想要让其变成米饭,这样经过千百劫的时间也只能叫热沙(而不会由沙变饭)
为什么呢?因为这不是饭食的根本,只是能沙石本身。
就像你想用淫欲之身求取清净的佛身妙果,纵然看着像是获得了微妙的领悟,但是其本质是淫欲,根本上是淫欲所成,是生死轮回的因,必然无法出离[三途](血途、刀途、火途。血途是畜生道,因畜生常在被杀,或互相吞食之处;刀途是饿鬼道,因饿鬼常在饥饿,或刀剑杖逼迫之处;火途是地狱道,因地狱常在寒冰,或猛火烧煎之处。此三途就是三恶道的别名)的果报,哪里会是圆满成佛的实修实证之路呢?
只有使淫欲的根基从身心两个方面都彻底断除,并且连断除的想法都没有了,成佛才有真正的希望。
如我这样说的名为[佛说],不如我这样说的,就是魔王波旬所说。】
——
【三途】
血途、刀途、火途。血途是畜生道,因畜生常在被杀,或互相吞食之处;刀途是饿鬼道,因饿鬼常在饥饿,或刀剑杖逼迫之处;火途是地狱道,因地狱常在寒冰,或猛火烧煎之处。此三途就是三恶道的别名。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