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1小时30分)
★ 尔时,世尊普告众中诸大菩萨及诸漏尽大阿罗汉:“汝等菩萨及阿罗汉,生我法中得成无学。吾今问汝,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
【学习解说:这时,世尊普遍的告知法会中的大菩萨和已经完全断除烦恼并发起大心的阿罗汉们:你们这些菩萨和阿罗汉,从我的法中生出,修行已经成就,到了无学的果位。
我问你们,最初发心了悟十八界,是以谁为圆通法门的?是用的什么方便法而契入三摩地(即禅定)的?】
(注:【六根,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是指六种肉体器官
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指六种肉体器官的觉知
就是人体透过六根,接受到的六种外境,于内产生六种觉知,就是六识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就是人体透过六根接受到的六种外境,称为六尘
以上 六根,六识,六尘 称为十八界】
详见:[必修]十二因缘)
★ 骄陈那五比丘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在鹿苑及于鸡园,观见如来最初成道,于佛音声悟明四谛。佛问比丘,我初称解,如来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圆,我于音声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音声为上!”
【学习解说:骄陈那等五位比丘当即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陀双足并且说到:我在鹿野苑(佛陀成道后初转法轮,说四谛法的地方)和鸡园(指鸡头摩寺),观看到如来最初成就佛道(成佛),听佛说法的音声明了[四谛]法而开悟。佛陀问比丘,我初次称已经于道得解,如来印可我,命名我为阿若多。佛陀说微妙法的音声周密圆融,我因为音声而实证获得阿罗汉。佛陀今日问获得圆通之法,就如我自己所实证的那样,以观照音声来修持是其中最上等的。】
——
【鸡园】字义是指鸡头摩寺。——摘自百度
【鹿野园】
(地名)Mr!gada%va,又名鹿野苑、仙人论处、仙人住处、仙人堕处、仙人鹿园、仙人园、仙园、鹿园、施鹿园、鹿林等,在中天竺波罗奈国,佛成道后,始来此说四谛之法,度憍陈如等五比丘,为古来仙人始说法处,故名仙人论处。为仙人之住处,故名仙人住处。昔有五百仙人见王之婇女发欲心失神通坠堕于此,故名仙人堕处。为诸鹿之住处,故名鹿林。梵达多王以此林施鹿,故名施鹿林。
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二曰:“问何故名仙人论处?答若作是说诸佛定于此处转法轮者,彼说佛是最胜仙人,皆是于此处初转法轮,故名仙人论处。若作是说诸佛非定于此转法轮者,彼说应言仙人住处,谓佛出世时有佛大仙及圣弟子仙众所住,佛不出世时有独觉仙所住。若无独觉时有世俗五通仙住,以此处恒有诸仙住已今住当住,故名仙人住处。有说:应言仙人堕处。昔有五百仙人飞行空中,至此遇退因缘一时堕落,问何故名施鹿林?答恒有诸鹿游止此林,故名鹿林。昔有国王名梵达多,以此林施与群鹿,故名施鹿林。”
西域记七曰:“波罗尼斯国大林中有窣堵波,是如来昔与提婆达多俱为鹿王断事之处。昔于此处大林之中有两群鹿各五百余。时此国王畋游原泽,菩萨鹿王前请王曰:大王校猎中原,纵燎飞天,凡我徒属命尽玆晨。不日腐臭无所充膳,愿欲次差日输一鹿。王有割鲜之膳,我延旦夕之命。王善其言回驾而返,两群之鹿更次输命,提婆群中有怀孕鹿次当就死,白其王曰:身虽应死,子未收也。鹿王怒曰:谁不宝命。雌鹿叹曰:吾王不仁,死无日矣。乃告急菩萨鹿王。鹿王曰:悲哉!慈母之心,恩及未形。吾今代汝,遂至王门。道路之人传声唱曰:彼大鹿王今来入邑,都人士庶莫不驰观。王闻之以为不诚,门者白至,王乃信然。曰鹿王何遽来耶?鹿曰:有雌鹿当死,胎子未产,心不能忍,敢以身代。王闻叹曰:我人身鹿也,尔鹿身人也。于此悉放诸鹿不复输命,即以其林为诸鹿薮,因而谓之施鹿林焉。鹿野之号自此而兴。”智度论十六所记与此同。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优波尼沙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观佛最初成道,观不净相生大厌离,悟诸色性以从不净,白骨微尘归于虚空,空色二无成无学道,如来印我名尼沙陀。尘色既尽妙色密圆,我从色相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色因为上!”
【学习解说:优波尼沙陀尊者随即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对佛陀说:我也是观照佛陀最初成佛之道,观察不净之相,在其中生起很大的厌离心,了悟色性是从不净生起的,白骨析分为微尘最后还归到虚空,最后空性色性都本空,以此实证了无学之道,如来对此印证我名为尼沙陀(尘性)。以智慧观照尘色尽除,严密圆融的妙色就会显现,我是从色相而实证获得阿罗汉的。佛陀今日问获得圆通之法,就如我自己所实证的那样,以观照色性来修持是其中最上等的。】
——
【优波尼沙陀】
资中,此云尘性,以观尘性空而得道故。亦名优波尼杀昙。
FROM:【《翻译名义集》南宋·法云 著】
★ 香严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闻如来教我谛观诸有为相。我时辞佛宴晦清斋,见诸比丘烧沉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我观此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著来无所从,由是意销发明无漏,如来印我得香严号。尘气倏灭妙香密圆,我从香严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香严为上!”
【学习解说:香严童子随即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对佛陀说:我听了如来教导我从实相义上来观察种种[有为](因缘所生,有生有灭)相的道理。之后我从佛陀处告辞,来到一家净室参加聚会,看到有比丘僧烧沉水香(略称沉香),香气入我鼻中我内心寂然(平静澄澈),我以智慧观照这香气不是木,不是空,不是烟,不是火,,由这样的观照令第六意识的分别执着消歇,发明了无漏(无烦恼)的智慧,如来印可我得到香严的名号。虚妄的尘气忽然灭除,本具的自性妙香周密圆融,我是从香严(妙香庄严中)实证获得阿罗汉果的。佛陀今日问获得圆通之法,就如我自己所实证的那样,以观照香严来修持是其中最上等的。】
——
【香严】
(术语)香光庄严之略。【又】(菩萨)维摩诘经曰:“有诸天子,皆号香严。”楞严经曰:“香严童子白佛言:见诸比丘,烧沈水香,香气来入鼻中。我观此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著,来无所从。由是意销,发无明漏,如来印我,得香严号。尘气倏灭,妙香蜜圆,我从香严,得阿罗汉。”【又】(人名)唐邓州香严山智闲禅师,就沩山灵佑禅师而契悟,法化盛行,死后敕谥袭灯大师。见宋高僧传十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谛】
(术语)真实不虚之义,言真实之道理不虚妄也。如俗事虚妄之道理,名为俗谛,涅槃寂静之道理,名为真谛。见此谛理者为圣者,不然为凡夫。大日经疏八曰:“谛者,即是如来真实句。”义林章二末曰:“谛者实义,有如实有,无如实无,有无不虚,名之为谛。”又曰:“事如实事,理如实理,事理不谬,名之为谛。”二谛义上曰:“谛是实义,有于凡实,空于圣实,是二皆实。”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清斋】
(术语)清净之持斋也。由下午至明旦不食,谓之斋。【又】释氏要览下曰:“今民俗以辰刻饮一杯水,终日不食,云清斋。”【又】谓茹素戒荤也。王维诗曰:“松下清斋折露葵。”【又】(杂名)楞严经曰:“我时辞佛,宴晦清斋。”(注)清斋,净室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沉香】
梵语 agaru, aguru, ka^la^guru, kr!s!N!a^garu,巴利语 agalu。音译阿伽嚧、阿伽楼、阿竭流、恶揭噜。意译不动。为沉水香之略称。又称黑沉香、蜜香。系采自热带所产瑞香科常绿乔木之天然香料。此香木学名 Aquilaria agallocha,材质甚重,为青白色。印度、波斯、暹罗、交趾及我国广东南部、海南岛等地均产之。其木朽败或伐采时,由中心木质部分渗出黑色树脂,即是沉香。其香浓郁,木心坚实,入水必沈,故称沉水香,可供药用,治疗风水肿毒。
沉香树种类甚多,以 Alo-exylonagallochum 为最佳,产于我国者称为 A. sinensis。据增广本草纲目卷三十四沉香条载,由于产地、形色等因素之不同,沉香亦有各种名称及等级,如称栈香、黄熟香、猬刺香、鸡骨香、海南沈、上沉香等。或谓上有黑色光泽之沉香,称为伽罗,系最上乘之香。(中阿含卷十五“三十喻经”、法华经卷六法师功德品、新华严经卷六十七、大智度论卷三十、翻梵语卷十、法苑珠林卷三十六、翻译名义集卷八)((参见:伽罗)2270)p2967
FROM:【佛光大辞典】
【寂然】
即指寂静无事之状态,或心中呈现平静澄澈之境地。维摩经卷上弟子品(大一四·五四○上):“法常寂然,灭诸相故。”(正法华经卷一)p4504
FROM:【佛光大辞典】
【妙香】
(杂语)殊妙之香也。增一经曰:“有妙香三种:谓多闻香戒香施香。此三香,逆风顺风,无不闻之。”杜甫诗曰:“心清闻妙香。”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