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1-18 10:48 编辑
阿弥陀佛,感恩佛菩萨和善知识慈悲护念
也感恩各位师兄的用心分享,真的很令人感动
在这里,末学继续来分享自己初浅的体会。。。
为了避免自己嘴上说说,或以为(用想的)应该是如何就可以的 想要先来好好的检视自己目前的实际状况 可能有很多基础都没打稳,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一旦知道了,这样才能不断地自我调整及修正
因为,光是一开始的发心发愿是不够的,要让自己长达地安住在所发的那个心、且不走调,并如实行愿,这样才有用 所以从善知识教导的帖子中,先来回溯一下,并好好学习相关的帖子,以利让自己能够更加了解
一. 从大小乘的修法原理来看发心和心量的不同
【小乘法的建立基础在于苦上, 所以小乘法要众生去思维人生的虚妄,要众生知道人生如幻,这就是空法,以空来离苦】 【小乘的观念和实修过程会比较着重在自己身上,心量会比较窄化,心念也比较执着在苦难上】
【大乘的教导着重在众生上,在慈悲欢喜光明上,在真实成就上,在佛的幻化无边和无量佛国上,在整个法界上 所以,大乘行者的心量比较开阔,比较明亮,比较正向思维,也比较不着边际,也更多神通变化和无量方便】 【大乘佛经有无量方便和无量神通,全都以[信]为基础, 引导众生发起大心,而契入佛菩萨光明和佛国光明,甚至法界光明 以清净和光明来解脱一切苦难和执着,不着边际,不着两边,自在解脱,这才是真正的究竟结果】 【大乘的修法原理就在于心念上,所以说~相由心生,业由心转 佛法就是心法,发心和发愿就是大乘佛法的根本原理和方法】
犹记得多年前,末学刚开始进入净土学习的时侯,只知道每天要汇报修行定课,其它的都不清楚 所以不知道菩萨的发心是如何,更不知道要发心发愿 在净土几年,虽然自己没有特别想要求什么世俗福报及安乐 但那时的自己确实还是比较着重在自己身上,也就是会在意自己的觉受,所以心量狭小,也比较执着,所以在修行上也只是原地踏步 后来,是善知识提醒了末学有这方面的问题,末学才得以逐渐认知到 渐渐地,善知识也要末学认识及开始学习心法,但自己那时没有对此重视 现在想来,末学着实惭愧,末学业障深重,忏悔当时没有好好把握机会
回到主题上来说,从心量大小,就可得知是否着重在利益众生上面
此外,也要好好的问问自己,自己是真的有心要利益众生吗? 如果真的有心要利益众生,就必然会如实地去实践,这是无庸置疑的 倘若是真心的,那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呢? 所以,这才明白到,一切的源头都是自己的心不真 末学忏悔心不真,忏悔空口发空愿,忏悔没有把心愿实行、并落实成真
二. 大乘和小乘根器的判定
【根器的判定,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看「心」和「戒定慧」 就是看修行者自己的「心」:「发心」「心量」「信心」,以及「实修」上的「戒、定、慧」实际情况】
【根本上来说,或由法性原理上来说,「信心」、「发心」、「心量」才是修行大乘或小乘的判定根本】
【以「信心」来说,「信为功德母」,因此,如果不信大乘,那当然就不会是大乘根器 所以,能信大乘,才是大乘根器,例如:能信佛、菩萨、净土、以及大乘法门 反之,如果把对佛菩萨的信仰当迷信,那当然就不是大乘根器 所以,信或不信就能分辨,信是基础,信是功德母,能信才有后续的一切!】
读了这段内容,末学回答自己是信大乘的
【「信」了以后要看「发心」,如果虽信大乘,而发心不足,畏苦怕难,或接触小乘思想,那就可能退居小乘 这样就成了佛经上所说的焦芽败种,所以,对于初发心或初学大乘的行者,要小心呵护,避免退居小乘】
【以「发心」、或「发愿」来说,必须要俱备大乘发心,发起大乘菩提心,就是愿意「成佛」和「普渡众生」, 「普渡众生」和「成佛」都是大乘的目标,愿意这样发心,才是大乘根器 反之,如果以自我解脱和自己涅槃为主,那就是小乘根器 所以,由设定的目标,就能知道是大乘或小乘根器】
末学惭愧,末学本身其实是畏苦怕难的,发心也不足 但为了超越轮回习气的障碍,发愿解脱成佛度众生,就要持续发心利益众生,就要不怕苦不怕难,迎难而上,精进不懈
另外,对于一个初学菩萨道的佛弟子来说,佛陀在经上教导暂时先远离小乘行者和经典,以免退了初发心 善知识在这方面也有相关的教导
【以「心量」上来说,心量开阔,能「无我为人」,有「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能信大乘思想,愿意相信佛国净土 反之,如果局限在自己的苦难上,无法超越,而只求解脱自己的苦难,那就是小乘根器】
自己的心量有比以前好一些,也还在努力之中,也愿意朝向并学习「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
【所以,「信心」是最简单的筛子,而「发心」是看「目标」,「心量」则是看「心的容量」】 【这些就能简单的看出众生的根器,属于大乘或小乘,而且,这些可由观念行为上去推敲和启发,而让根器显露 因为,众生累世轮回,虽有累世因缘,但是可能今生蒙尘,因此需要点化。】
【再者,就是「实修」上的问题,这可由「戒、定、慧」的实际情况来判定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由「戒」来看,如果连最简单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都做不到,基础的「五戒」「十善」也做不到 就算俱备上面的「信心」和「发心」,但是根据实际情况,发现业障实在太深重】
【那就是虽有「大乘心」,但是,基础太差,仍要修学「大乘」和「小乘」的「共通法」,以补足基础「戒行」和「修行」 (附注:「大乘」和「小乘」的「共通法」就是「三十七道品」,这是基本的基础前行) 这就是下面经典所说的情况:
占察善恶业报经: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之法
所以者何?此人宿习恶心猛利故,于今现在必多造恶,毀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忏悔令其清净,而修禅定、智慧者,则多有障碍,不能克获。或失心错乱,或外邪所恼,或纳受邪法,增长恶见。是故当先修忏悔法,若戒根清净,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则离诸障。】
是的,末学连基础的五戒十善都做不好,根基很差,惭愧,自己业障实在太深重了 目前阶段还是要好好持戒及多加忏悔,也需要好好学习三十七道品,因为这是基本的基础前行
【关于「三十七道品」,是小乘的解脱法,但是也是大乘的基础法(因为许多学大乘的人根基很差) 例如:常见的四正勤或八正道,都是一般修行者常学习遵守和运用的】
三十七道品 [佛光大辞典 道品,为梵语 bodhi-pākṣika 之意译,又作菩提分、觉支,即为追求智慧,进入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又称三十七觉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次第趋于菩提,故称为菩提分法。三十七道品可分七科如下: (一)四念处,又作四念住。(1)身念处,即观此色身皆是不净。(2)受念处,观苦乐等感受悉皆是苦。(3)心念处,观此识心念念生灭,更无常住。(4)法念处,观诸法因缘生,无自主自在之性,是为诸法无我。 (二)四正勤,又作四正断。(1)已生恶令永断。(2)未生恶令不生。(3)未生善令生。(4)已生善令增长。 (三)四如意足,又作四神足。(1)欲如意足,希慕所修之法能如愿满足。(2)精进如意足,于所修之法,专注一心,无有间杂,而能如愿满足。(3)念如意足,于所修之法,记忆不忘,如愿满足。(4)思惟如意足,心思所修之法,不令忘失,如愿满足。 (四)五根,根,即能生之意,此五根能生一切善法。(1)信根,笃信正道及助道法,则能生出一切无漏禅定解脱。(2)精进根,修于正法,无间无杂。(3)念根,乃于正法记忆不忘。(4)定根,摄心不散,一心寂定,是为定根。(5)慧根,对于诸法观照明了,是为慧根。 (五)五力,力即力用,能破恶成善。(1)信力,信根增长,能破诸疑惑。(2)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心懈怠。(3)念力,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成就出世正念功德。(4)定力,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发诸禅定。(5)慧力,慧根增长,能遮止三界见思之惑。 (六)七觉分,又作七觉支、七觉意。(1)择法觉分,能拣择诸法之真伪。(2)精进觉分,修诸道法,无有间杂。(3)喜觉分,契悟真法,心得欢喜。(4)除觉分,能断除诸见烦恼。(5)舍觉分,能舍离所见念着之境。(6)定觉分,能觉了所发之禅定。(7)念觉分,能思惟所修之道法。 (七)八正道,又作八圣道、八道谛。(1)正见,能见真理。(2)正思惟,心无邪念。(3)正语,言无虚妄。(4)正业,住于清净善业。(5)正命,依法乞食活命。(6)正精进,修诸道行,能无间杂。(7)正念,能专心忆念善法。(8)正定,身心寂静,正住真空之理。〔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卷二十八、俱舍论卷二十五、大毘婆沙论卷九十六、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下〕p700
忏悔实修还很浅,各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愿好好努力持续增上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