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焰光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焰光明),[每日一段.佛经跟读] 记录帖

[复制链接]

3996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4298

[布施勋章]

7#
 楼主| 发表于 2020-6-20 08:16:01 | 只看该作者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有业[作而不集] (虽造业但因忏悔,所以业不聚集)
若有众生。身口意等。造诸恶业。造已怖畏。惭愧远离。深自悔责。更不重造。是名作而不集。

有业[集而不作] (虽自不造业,但恶心劝人行恶,所以恶业聚集)
若有众生。自不作业。以恶心故。劝人行恶。是名集而不作。

有业[亦作亦集]
若有众生。造诸业已。心无改悔。而复数造。亦劝他人。是名亦作亦集。

有业[不作不集]
若有众生。自不造业。亦不教他。无记业等。是名不作不集。


摘自:[必读]贫富,长短命,多少病,美丑,智愚,六道轮回...种种因果报应


----------


[学习记录]


又有[业](指心念和行为的造作)[作而不集](善知识解说:虽造业但因忏悔,所以业不聚集)
例如有众生,身口意等,造作诸多的恶业,造恶之后心里感到恐怖害怕,生起惭愧心远离这些恶业,还能深刻的忏悔责备自己,不再重复造业,所以业不聚集。

(注:「业」是心念和行为的造作---详见  什么是【业】?什么是【业障】?如何【消除业障】?

身业通常有[杀盗淫]、口业通常有[两舌恶口妄语绮语]、意业通常有[贪嗔痴]。
而造恶业对应的果报是怎样的呢,请看《地藏经》的教导:造何种恶业会有何种果报? ~ 地藏王菩萨本愿经


又有[业](指心念和行为的造作)[集而不作]。(善知识解说:虽自不造业,但恶心劝人行恶,所以恶业聚集)
例如有众生,虽然自己不造业,但是以恶心劝他人行恶,所以恶业聚集。


又有[业](指心念和行为的造作)[亦作亦集]。(不但自己造业,不忏悔改过,还劝人行恶,所以恶业聚集)
例如有众生,不但自己造恶业,没有忏悔改过之心,一犯再犯;而且还劝人行恶,所以恶业聚集。


又有[业](指心念和行为的造作)[不作不集]。(不仅自己不造业,也不劝人造业,所以业不聚集)
例如有众生,不仅自己不造业,也不劝人造恶业和[无记]业等,所以业不聚集。

(【无记】
非善非恶,无可记别。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注:造恶业要受恶果报,作无记业则对解脱没有助益,所以都应该避免。相关阅读:佛不回答的十四个问题,称作”十四无记”,又称”十四难”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96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4298

[布施勋章]

6#
 楼主| 发表于 2020-6-19 11:33:20 | 只看该作者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有业能令众生尽地狱寿者 (指堕入地狱,受尽果报)
若有众生。造地狱业已。无惭无愧。而不厌离。心无怖畏。反生欢喜。又不忏悔。而复更造重增恶业。如提婆达多等。以是业故。尽地狱寿。

有业能令众生堕于地狱。至半而夭。不尽其寿 (指堕入地狱,果报过半才出)
若有众生。造地狱业。积集成已。后生怖畏。惭愧厌离。忏悔弃舍。非增上心。以是业故。堕于地狱。后追悔故。地狱半夭。不尽其寿。

有业能令众生堕于地狱。暂入即出 (指堕入地狱,不久即出)
若有众生。造地狱业。作已怖畏。起增上信。生惭愧心。厌恶弃舍。殷重忏悔。更不重造。如阿闍世王。杀父等罪。暂入地狱。即得解脱。

于是世尊。即说偈言。
 若人造重罪  作已深自责 
 忏悔更不造  能拔根本业 



摘自:[必读]贫富,长短命,多少病,美丑,智愚,六道轮回...种种因果报应


----------


[学习记录]


☛  又有一类业(「业」是心念和行为的造作,详见:什么是【业】?什么是【业障】?如何【消除业障】?),会让众生在地狱中受尽果报,地狱寿命才终结。(善知识的解说:指堕入地狱,受尽果报)
例如有众生,造作了要堕地狱的恶业之后,内心无[惭](羞耻自己罪过之精神作用)无[愧](怖畏己过,且引以为耻之精神作),不生厌离舍弃之心,对造恶受报内心不知感到恐怖害怕,反而对此心生欢喜,
又因为不知道忏悔的缘故,而又再造恶行,更增加了恶业,就像[提婆达多](造作了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放狂象、杀莲华色比丘尼、十爪毒手等五逆之事)(详见下方的名词解释)这类人等。
因为这样造业(完全没有悔过之心,而且重复造恶)的关系,需要苦报受尽地狱的寿命才能终结

(注:这类人恶心很强盛,不知道惭愧忏悔、停止造业,所以业报没有机会转化,所以要完全受尽地狱的果报,才能从地狱道脱离出来)

地藏菩萨本愿经中有讲到具体会堕入地狱的各类恶业:造何种恶业会有何种果报? ~ 地藏王菩萨本愿经
这些恶业中,以五逆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最深重,所要感召的果报也最剧烈,通常是堕入刑罚罪残酷、受报时间最长的阿鼻地狱(无间地狱)中长久受苦)



☛  又有一类业(「业」是心念和行为的造作),会让众生只需在地狱受原本寿命一半长的果报,就能夭亡而解脱出来,而不用受尽全部的寿长。(善知识的解说:指堕入地狱,果报过半才出)
例如有众生,造作了要堕入地狱的恶业之后,业报已经累积形成,之后内心感到恐怖害怕,生起惭愧厌离之心,发忏悔心想要舍弃恶业,不是一直在用增上心造业(不知悔过)(增上心,即强盛之心)
因为这样造作恶业的关系,虽然也要堕入地狱受报;但是因为造恶后心生忏悔的缘故,所以地狱寿命只要经受一半的时长,就能脱离地狱的苦报,而不用受尽原本业报感召的地狱寿命



☛  又有一类业(「业」是心念和行为的造作),会让众生堕到地狱道受报,但只是暂时堕入,不久就能解脱出来(善知识的解说:指堕入地狱,不久即出)
例如有众生,造作了堕地狱的恶业,作完之后马上心生恐怖害怕,以增上信(持续向上增进增强的信心),生起惭愧心,对所造恶行心生厌恶,想要舍弃,还至诚恳切的忏悔,并发愿不再造作。就像阿阇世王这类人,因为弑杀父亲等(五逆)罪,虽然暂时落入地狱受报,但随即能够获得解脱

(注:阿阇世王的案例,我们可以阅读学习《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来了解。

原本杀父是很重的五逆罪、无间地狱罪业,但是阿阇世王因为至诚恳切的忏悔和自责,并且发愿不再造恶,使得这样的重罪恶业也得到了减轻和转化,
所以真心忏悔、老实改过尤其重要,对于减轻和转化业障最为有效,是消业的首要。请看善知识的解说帖:[略说]如何确保能真正消除累世业障呢?心法实修第一步[惭愧忏悔心]



此时,世尊宣说偈颂(总结上述法义,以令大众对此能更明了)
如果有人造作深重罪业,作后能以深刻恳切的心自责悔过
这样真心忏悔,之后不复再做,则能(由心地中)连根拔除导致生死轮回的恶业果报


----------


【提婆达多】
梵名 Devadatta,巴利名同。又作提婆达兜、揥婆达多、地婆达多。或作调达。略称提婆、达多。意译作天热、天授、天与。为佛世时犯五逆罪,破坏僧团,与佛陀敌对之恶比丘。为释尊叔父斛饭王之子,阿难之兄弟(另有为甘露饭王、白饭王或善觉长者之子等异说)。幼时与释尊、难陀共习诸艺,其技优异,常与释尊竞争。佛陀成道后,随佛陀出家,于十二年间善心修行,精勤不懈。后因未能得圣果而退转其心,渐生恶念,欲学神通而得利养,佛陀不许,遂至十力迦叶处习得神通力,受摩揭陀国阿阇世太子之供养。由是,提婆愈加憍慢,欲代佛陀领导僧团,亦未得佛陀允许。此后提婆率五百徒众脱离僧团,自称大师,制定五法,以此为速得涅槃之道,遂破僧伽之和合。其所立之五法,诸书记载不一,据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十载,五法为不食乳酪、不食鱼肉、不食盐、受用衣时不截其缕绩(即用长布)、住村舍而不住阿兰若处。又据十诵律卷四、卷三十六载,五法为尽形寿受著衲衣、尽形寿受乞食之法、尽形寿受一食之法、尽形寿受露地坐法、尽形寿受断肉法。其他有关法义解释等,提婆亦倡其异说。
 提婆于摩揭陀国王舍城拥有独立教团,受阿阇世之礼遇,势力渐大,佛陀曾屡次告诫比丘众,勿贪提婆之利养。后提婆教唆阿阇世弑父,并谋藉新王之威势,为教法之王,阿阇世遂幽禁其父频婆沙罗王,而自登王位。提婆亦欲迫害佛陀,以五百人投石器击杀佛陀而未果。又于耆阇崛山投下大石,虽为金毗罗神接阻,然碎片伤佛足而出血。又趁佛陀入王舍城时,放狂象加害之,然象遇佛陀即归服,事亦不成。其时,舍利弗及目犍连劝谕提婆之徒众复归佛陀之僧团,阿阇世王亦受佛陀之教化,忏悔归依。提婆仍不舍恶念,扑打莲华色比丘尼至死,又于十指爪中置毒,欲由礼佛足而伤佛陀,但佛足坚固如岩,提婆反自破手指,乃于其地命终。古来以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放狂象、杀莲华色比丘尼、十爪毒手等五事为提婆之五逆,又特称破僧、伤佛、杀比丘尼三事为三逆。
 经典中多载提婆所为,谓提婆于命终之后堕地狱中。据大唐西域记卷六室罗伐悉底国条载,玄奘曾于祇园精舍废址之东,得见提婆生身堕于地狱之大坑。又据大唐西域记卷十羯罗拏苏伐剌那国条、高僧法显传所载,法显、玄奘游学印度之时,印度尚有遵行提婆达多之遗训者。另据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七载,提婆堕地狱后,佛陀谓其将历经一劫地狱之苦,并为授辟支佛记别。后世对提婆与释尊之关系,产生许多本生谈,如萨昙分陀利经及法华经卷四提婆达多品等,即记载提婆过去世为善知识,曾为释尊宣说大乘经典,释尊遂因而得以成佛;经中又载,提婆将于当来无量劫后成佛,号曰天王如来。(杂阿含经卷十六、卷十八、卷三十八、卷四十八、中阿含卷二十七阿奴波经、增一阿含经卷五、卷九、卷十一、卷十二、卷二十三、卷三十八、卷四十八、卷四十九、起世因本经卷十、十二游经、修行本起经卷上、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二、出曜经卷十四、卷十五,卷十六、卷二十五、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三、佛本行集经卷十三、菩萨本行经卷上、撰集百缘经卷四、贤愚经卷六、卷九、卷十三、大庄严论经卷十三、毗尼母经卷四、萨婆多部律摄卷四、有部毗奈耶卷十四、卷十五、摩诃僧祇律卷七、大毗婆沙论卷八十三、法华经文句卷八之四)p4960
FROM:【佛光大辞典】

【寿】
梵语 a^yus。与命(梵 ji^vita)、命根同义,故又称寿命。即指由先前所作之行为(即业力)而生于此世直至死亡之持续期间,具有执持我人身体之暖(即体温)与识(即心识)之作用。俱舍宗与唯识宗以命根为不相应行法之一。如此,则寿执持暖、识,暖、识复还执持寿,两者具有相依之关系,然临死时,寿、暖、识三者终必由肉体离去。
 有关“寿”与“命”之异同,诸论所说不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六共举出十四种说法,俱舍论卷三仅取其主要之三说,即:(一)寿与命无别,出自品类足论卷十五、发智论卷十四。(二)以先世之业果为寿,而以现在之业果为命,乃婆沙论之第十四说,即妙音尊者所说。(三)以一期久住为寿,而以刹那暂住为命,乃婆沙论之第六说。三说之中,俱舍论取第一说之立场,唯识家亦依此说,天台家取第三说,即出于唯识论述记卷二本、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四等。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七之三(大四六·三七四上):“一期为寿,连持曰命;一期连持,息风不断,故出入息,名为寿命。”另据俱舍论光记卷五之说,命者,活之义,所以彰显念念相续之义;寿者,期间之义,所以揭示一期住之义。
 关于寿命之体,印度胜论学派将之摄于十句义中“德句义”之“行”,所谓“行”,即势用之义,盖物之相续连持乃依“行力”,譬如箭离弦而未堕地之间有一恒行不息之势用。正量部主张寿命具有实体,经多时而住,故有情生存,其实体之初起为“生”,实体之终尽为“灭”,生灭之间为“住异”。又说一切有部主张寿具有别法,即为命根,有实体,能执持暖、识。经部亦认为寿有别法,然看法略异,乃以同分(诸有情之身形业用乐欲等辗转相似之因)被前业所引而住时之势分称为寿;譬如谷种等,由种子之力而出芽,乃至熟时不腐烂之相续势分。成实论与唯识论之说大致与经部相同,尤以唯识论之意,谓寿为亲生第八识之名言种子被前世之业所引而持身之差别功能。盖大小乘皆谓寿体即为命根,然命根之解释各异。
 据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五载,命又可分为三种:(一)报命,谓不舍暖、识,众同分不退之间,以不相应行为性,受前业果报之寿命,故称报命。(二)戒命,谓不破戒,故不失比丘法。盖比丘以戒行为生命,故以净戒为体,故戒命又称净命;反之,不依于戒,住于邪见而生活者,称为邪命。(三)慧命,谓依于不放逸,故不退正法而以正慧为生命。(俱舍论卷五、品类足论卷一、成唯识论卷一、摩诃止观卷四下、玄应音义卷二)((参见:寿暖识)5774)p5770
FROM:【佛光大辞典】

【惭】
(术语)大善地法之一。又十一善心所之一。心所名。自己反省,羞耻自己罪过之精神作用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愧】
愧即愧人,谓心常知愧,不为暴恶,悔昔过非,则能对治无愧,息诸恶业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厌离】
梵语 udvega 或 sam!vega。于物生厌而舍去之意。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上):“佛以一音演说法,或有恐畏或欢喜或生厌离,或断疑。”(成唯识论卷六)p5759
FROM:【佛光大辞典】

【怖畏】
梵语 vibhi^s!aN!a。恐惧害怕之意。依六十华严经卷三十四,未悟真理之众生有五种怖畏(恐怖):(一)不活畏,生活不安,常积资财。(二)恶名畏,恐他人讥谤而名誉受损。(三)死畏,畏惧命之将终。(四)恶道畏,又作恶趣畏。恐惧堕入地狱、饿鬼等恶趣。(五)大众威德畏,又作怯众畏。无自信而怯于出现大众之前等。若远离此五怖畏,称为五离怖畏。
有学、无学之圣者,有小怖畏,而无大怖畏;佛则完全离怖畏。此外,虽有布施钱财之心,然担心布施后财物即将减少者,称为怖畏施,乃八施之一。((参见:五怖畏)1110)p3224
FROM:【佛光大辞典】

【积集】积聚汇集。(摘自:汉典)

【增上心】
(术语)强盛之心。圆觉经曰:“一切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又】定心也。定心之势力强盛,故名。中阿含经二十五曰:“增上心经。”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夭】:1草木茂盛美丽。2 未成年的人死去:~折。(摘自:汉典)

【增上】
梵语 aupacayika, adhipati。即增胜上进之意,亦即加强力量以助长进展作用,令事物更形强大。据大毗婆沙论卷一载,若依增上心论道,是为素怛缆(经);若依增上戒论道,是为毗奈耶(律);若依增上慧论道,是为阿毗达磨(论)。唐译摄大乘论释卷一载,增上慧者,谓趋证智慧。上记之说皆系就其势用之增胜进展而言。
 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一、显扬圣教论卷一等,列举三种增上:(一)自增上,指自己之增上力,如不起恶业,故不堕恶趣。(二)世增上,指世间之增上力,如善业引致世间之赞叹,恶业引致世间之讥毁。(三)法增上,指正法之增上力,如为护持正法而不起恶业,且不令诸世间轻毁正法。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五,列举七种增上。同书卷十六次第解释之:(一)取增上,谓眼、耳等根对于能取境界,有增上之力。(二)生增上,谓男、女根对于生胎受孕,有增上之力。(三)住增上,谓命根对于色身等长住,有增上之力。(四)受用杂染增上,谓苦根、乐根、舍根等五受根对于得身不悦、心悦、身心非悦非不悦等所受用,有增上之力。又为贪嗔痴等所随眠之故,即谓乐为贪之所随眠,苦为嗔之所随眠,不苦不乐为痴之所随眠。(五)清净增上,谓信、精进、念等五根及未知欲知、知、知已等三根对于世间、出世间之清净法,有增上之力。(六)田增上,谓共业对于山、河等器世间之生起,有增上之力。(七)执受增上,谓地、水、火、风等四大种对于色、香等诸所造色,有增上之力。上记即说明二十二根各对其所对于之法皆具有增上力。
 此外,一切法各对自身以外其余诸法之生、住等不与障碍,或给与助力者,称为增上缘。能作因所得之果,称为增上果。又爱乐谛理之圣欲,称为增上忍法。三不善根之增盛,称为增上不善根。“见”之势用猛利,称为见增上;慧之增上,称为慧增上。其他尚有智增上、悲增上、信增上、念增上、见增上道、修增上道等。(大毗婆沙论卷十八、卷五十四、卷六十一、杂阿毗昙心论卷三、俱舍论卷二十、显扬圣教论卷十四)p5963
FROM:【佛光大辞典】

【殷重】1.繁重。 2.恳切深厚。(摘自:汉典)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96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4298

[布施勋章]

5#
 楼主| 发表于 2020-6-18 10:57:48 | 只看该作者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有业能令众生得[边地报]者 ([边地]指位居偏远贫穷之地)
若业于佛法僧净持戒人。及大众所。不增上心施。以此善根。愿生边地。以是愿故。即生[边地]。受净不净报。

有业能令众生得[中国报]者 ([中国]指位居中央之富饶大国)
若作业时。于佛法僧。清净持戒。梵行人边。及大众所。起于增上。殷重布施。以是善根。决定发愿求生中国。还得值佛。及闻正法。受于上妙清净果报。


摘自:[必读]贫富,长短命,多少病,美丑,智愚,六道轮回...种种因果报应


----------


[学习记录]

又有一类业(指心念和行为),能使众生感得投生到[边地]的果报。(善知识教导:[边地]指位居偏远贫穷之地)
如果有人在做此类善业的时候,布施供养佛法僧三宝、清净[持戒](受持戒律而不犯触)的出家人及僧众,但是所用的心不是[增上心](增胜上进,势用强盛之心),并且将由此种下的善根,发愿想要投生的是[边地],因为这样发愿的缘故,就会生到边地,所经受的果报也是清净报和不清净(下劣鄙陋)报参杂一起的

又有一类业(指心念和行为),能使众生感得投生到[中国]的果报(善知识教导:[中国]指位居中央之富饶大国)
如果有人在做此类善业的时候,布施供养佛法僧三宝、清净持戒修梵行的出家人及僧众,所用的是增上心(增胜上进,势用强盛之心)、态度恳切深厚,并将由此培植的善根,信心坚定的发愿求生[中国](居中央之富饶大国),这样[生中国]的愿心能满愿,还能值遇佛陀(遇值佛陀出世乃稀有而难得之事)、听闻能解脱轮回的正法、及享受上等微妙的清净果报(清净,即离恶行之过失,离烦恼之垢染)。


注:上面这两段经文比对,可以很清楚明白,发愿的心念和方向不同,所获得的果报也是很不同的。所以发愿的方向要正确,果报才不邪曲。相关阅读:[略说]~[正确誓愿]和[邪见誓愿]



----------


【持戒】
(术语)六度之一。受持戒律而不犯触也。
法华经譬喻品曰:“持戒清洁,如净明珠。”
维摩经佛国品曰:“持戒是菩萨净土。”
地持论八曰:“三十二相无差别因,皆由持戒所得。”
智度论谓有大力毒龙,以眼视人,弱者即死。以气嘘人,强者亦死。时龙受一日戒出家,入林树间,疲懈而睡。猎者见之喜曰:以此皮献国王,以为船饰可乎?便以杖案其头,刀剥其皮。龙自念:我今持戒,故不计此身,一心受剥,不生悔意。时日大热,欲趋大水。见诸小虫来食其身,为持戒故,不敢动。畜生尚能坚持禁戒,至死不犯,况复于人!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众】
梵语 maha^-sam!gha,sabha^ 或 maha^-sabha^,巴利语同。意译多数之众。一般指比丘等多人集会。又对上座长老而言,年少下腊者特称大众。(大品般若经卷四辩才品、法华经卷一序品、舍利弗问经、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九)p852
FROM:【佛光大辞典】

【增上心】
<一>即增胜上进,势用强盛之心。圆觉经(大一七·九一六下):“若诸末世一切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
<二>即禅定心,系息灭恶念所得之定心,此定心具有增上力。中阿含卷二十五增上心经(大一·五八八上):“若比丘欲得增上心者,当以数数念于五相,数念五相,已生不善念即便得灭;恶念灭已,心便常住,在内止息,一意得定。”又于同经卷四十黄芦园经载,得第一增上心,称为初禅;得第二增上心乃至第四增上心,则次第称第二乃至第四禅。
<三>又作增上心学。为三学之一。即指定学。定,有增上之力,能令心增进。(俱舍论卷二十八)p5964
FROM:【佛光大辞典】

【善根】
(术语)身口意三业之善,固不可拔,谓之根。又善能生妙果,生余善,故谓之根。
维摩经菩萨行品曰:“不惜躯命,种诸善根。”
注曰:“什曰:谓坚固善心深不可拔,乃名根也。”
大集经十七曰:“善根者,所谓欲善法。”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愿】
(术语)梵曰尼底Pranidhana,译曰愿。志求满足也。法界次第下之上曰:“自制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满足,故云愿也。”法窟上末曰:“于出世道悕求为愿,亦是期心为愿。”止观七下曰:“发愿者誓也。如许人物,若不分券,物则不定。施众生善,若不要心,或恐退悔,加之以誓。又无誓愿,如牛无御,不知所趣。愿来持行,将至行在。(中略)二乘生尽,故不须愿。菩萨生生化物,须总愿别愿。四弘是总愿。法华华严所说一一善行陀罗尼,别有别愿。”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不净】
(术语)污秽也,鄙陋也,丑恶也,过罪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梵行】
(术语)梵者清净之义,断淫欲之法为梵行,即梵天之行法也。修梵行则生梵天。
智度论曰:“断淫欲天皆名为梵天,说梵皆摄色界,以是故断淫行法名为梵行,离欲亦名梵,若说梵则摄四禅四无色定。”
同八曰:“有人行十善业道不断淫,今更赞此行梵天行断除淫欲,故言净修梵行。”
维摩经方便品曰:“示有妻子常修梵行。”
注曰:“肇曰:梵行,清净无欲行也。”
法华嘉祥疏七曰:“有人言:通取一切戒为梵行,别名断淫为梵行。故大品云:淫欲障生梵天,何况菩提。”
【又】涅槃名梵,证涅槃之万行,云梵行。
法华经序品曰:“具足清白梵行之相。”
法华嘉祥疏三曰:“梵行之相者,梵名涅槃,即根本法轮大涅槃也。行即万行,到大涅槃也。”
大日经疏十七曰:“梵谓涅槃。(中略)梵行谓修梵行者名。(中略)具大涅槃名为梵。”
【又】涅槃五行之一。梵者清净之义,菩萨利他之行,能为一切不善之对治,离过清净,故名梵行。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殷重】1.繁重。 2.恳切深厚。(摘自汉典)

【布施】
布施者,谓内外资财,以清净心悉能施之,而无吝惜也。(内资财,即身命法也。外资财,即世间财物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值佛】
<一>即遇佛。遇值佛陀出世乃稀有而难得之事,故宗门有“值佛难”一语。((参见:值佛难)4022)
 <二>日本曹洞宗之祖道元禅师承袭我国“默照禅”之传统,又进一步拈出“只管打坐”之说,强调坐禅时无须执著佛之形象,而直接念佛观想,放弃思量分别,只管坐禅,当下即可直证本来之自性,此亦为值佛之证验。(正法眼藏光明章)p4022
FROM:【佛光大辞典】

【清净】
(术语)离恶行之过失,离烦恼之垢染,云清净。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96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4298

[布施勋章]

4#
 楼主| 发表于 2020-6-17 05:53:26 | 只看该作者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有业能令众生得[决定报]者
若人于佛法僧。及持戒人所。以增上心施。以此善业。发愿回向。即得往生。是名[决定报业]。

有业能令众生得[不定报]者
若业非增上心作。更不修习。又不发愿回向受生。是名[不定报业]。



摘自:[必读]贫富,长短命,多少病,美丑,智愚,六道轮回...种种因果报应


----------


[学习记录]


有一种善业(业指的是心念和行为的作用),能够使众生感得[决定报](就是说,这个善业能获得的果报是一定的)
就是,如果有人能布施佛法僧三宝,以及布施持戒的修行人,并且布施的时候是增上心(也就是布施的心意很强,很坚定)
那么藉由这样的善业功德,发愿回向往生佛国净土,就能如愿往生。这叫做[决定报业]。


而另有一种业,能够使众生感得[不定报]。
就是,如果不以增上心(就是意愿不强,或是可有可无的心)来布施佛法僧三宝以及持戒的修行人,并且平时也没有多做这样布施供养的修行,而且也没有真心发愿要往生佛净土。这样行善所获得的的果报就不确定,这叫做[不定报业]。


(相关阅读:定业?不定业? ~ 大般涅槃经  
正愿必成,要相信自己正向心念的力量



【决定】
(术语)谓事定而无动也。无量寿经上曰:“决定必成无上正觉。”胜鬘经宝窟上末曰:“决定谓信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增上心】
(术语)强盛之心。圆觉经曰:“一切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又】定心也。定心之势力强盛,故名。中阿含经二十五曰:“增上心经。”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发愿】
谓发誓愿,要制其心,凡所修行,期证道果。若不要心,或恐退失,所谓若不发心,万事不成。是故诸佛菩萨,莫不发诸誓愿,而成正觉,是为发愿。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回向】
(术语)或作回向。回者回转也,向者趣向也,回转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于所期,谓之回向。期施自己之善根功德与于他者,回向于众生也。以己之功德而期自他皆成佛果者,回向于佛道也。
大乘义章九曰:“言回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回向。”
往生论注下曰:“回向者,回己功德普施众生,共见阿弥陀如来,生安乐国。”
止观七曰:“众生无善我以善施,施众生已,正向菩提,如回声入角,响闻则远,回向为大利。”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发愿回向】
(术语)唐善导观经疏释南无二字曰:“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习】
梵语 bha^vana^,巴利语同。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或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载,佛教之修行计有:(一)长时修,长时间修行。(二)无间修,不休不止之修行。(三)恭敬修,以虔诚恭敬心修行。(四)无余修,完全不缺之修行。唐代善导大师即以此作为净土宗之修行法则。(杂阿含经卷三、成实论卷十五修定品、俱舍论卷十八、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 p4046
FROM:【佛光大辞典】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96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4298

[布施勋章]

3#
 楼主| 发表于 2020-6-16 15:07:46 | 只看该作者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有十业。能令众生得[欲天报]
所谓具足修行增上十善。

有十业。能令众生得[色天报]
所谓修行有漏十善。与定相应。

有四业。能令众生得[无色天报]
一者过一切色想灭有对想等。入于[空处定]。
二者过一切空处定。入[识处定]。
三者过一切识处定。入[无所有处定]。
四者过无所有处定。入[非想非非想定]。
以是四业。得无色天报。



摘自:[必读]贫富,长短命,多少病,美丑,智愚,六道轮回...种种因果报应



__________



[学习记录]


『有十种业,能令众生感得生到[欲界天]的果报
就是十种善业都能修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不邪见)),并且清净程度(较人道)逐渐增上
随着受持清净程度的不同,对应由下而上投生到欲界六天(四天王天、忉利天、须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注:
此六天尚有行淫和五欲(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之事,所以无法脱离欲界。(具体可见楞严经 卷八

【欲界六天】
一、四天王天,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二、忉利天,梵语忉利,华言三十三。往世三十三人,同修胜业,同生此天。
三、须夜摩天,梵语须夜摩,华言善时分。谓此天时时唱快乐,故又云受五欲境,知时分故。
四、兜率陀天,梵语兜率陀,华言知足。谓此天于五欲境知止足故。
五、化乐天,谓此天自化五尘而娱乐故。
六、他化自在天,谓此天假他所化乐事,以成己乐,即欲界天主。(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又有十种业,能令众生感得生到[色界天]的果报
就是(在欲界天的基础上)继续增上修习有漏的十善业,(逐渐心念不再散乱),而与色界的四禅定相应,能分别生到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及五不还天』


注:
此色界十八天,已经断除了爱欲杂染的念头,获得了禅定力,脱离了欲界的引力。(各层天的具体情况,可以看楞严经 卷九的相关内容  )

从人道往上,一直到色界最高的阿迦腻吒天(也就是有顶天),都是依修十善业而成就的
十善业不仅仅是生天人和人的根本,也是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的共法,是成就佛道的基础,所以非常的重要。详见:为什么短命,多病,贫穷,眷属乖离,不贞,常吵架..... ~ 华严经十地品

【色界】
色即色质,谓虽离欲界秽恶之色,而有清净之色,始从初禅梵天,终至阿迦腻吒天,凡有一十八天,并无女形,亦无欲染,皆是化生,尚有色质,故名色界。(梵语阿迦腻吒,华言质碍究竟。一十八天者,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阿迦尼吒】
(界名)Akanis!t!ha,天名。旧称阿迦贰吒,阿迦尼吒,阿迦尼沙托。新称阿迦尼瑟吒,阿迦尼瑟搋。阿迦尼瑟揥。译曰色究竟。此天者色界十八天之最上天,为有形体之天处之究竟,故又云质碍究竟,色究竟天。又名有顶天。过此则无色界之天。仅有心识而无形体矣。
法华经序品曰:“下至阿鼻地狱,上至阿迦尼吒。”即全色界也。
慧苑音义上曰:“阿迦尼吒,具云阿迦尼瑟吒。言阿迦者,色也。尼瑟吒者,究竟也。言其色界十八天中,以最终极也。”
玄应音义六曰:“经中或作阿迦尼沙托,或作尼师吒,或作贰吒,皆讹也,正云阿迦扼瑟搋。译云:阿伽,言质碍。扼瑟搋,言究竟。谓色究竟天也。”
玄赞二曰:“阿迦扼瑟揥。”(巴Akanit!t!ha)。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又有四种业(即心念和行为),能令众生感得生到[无色界天]的果报

一是,超越了对地水火风四大假和为根本的色相(色蕴)的执着、对觉受(感觉感受,即受蕴)的执着,对种种境界的忆想贪着(想蕴),而进入到[空处定]
(谓行者厌患色质,有如牢狱,心欲出离,即修观智灭三种色故,不念种种相,入无边虚空处,心与虚空之法相应,是名空处定。(三种色者,可见有对色、不可见有对色、不可见无对色也。))

二是,超越了[空处定],而进入到[识处定]
(谓行者复厌虚空无边,缘多则散,能破于定,即舍虚空,转心缘识,心与识法相应,是名识处定)

三是,超越了[识处定],而进入到[无所有处定]
(谓行者复厌心识无边,缘多则散,能坏于定,唯有无心识处,心无依倚,乃名安隐,如是知已,即舍识处,系心无所有处,心与无所有法相应,是名无所有处定)

四是,超越了无所有处定,而进入到[非想非非想定]
(谓行者复厌无所有处定如痴如醉如眠如暗,无可爱乐;于是一心加功,忽然真实定发,不见有无相貌,泯然寂绝,清净无为,是名非有想非无想定。)』


注:
无色界天的行者执着定境,但是不究竟,仍是有漏之境。这样即便生[非想非非想处]。寿命很长有八万劫,但是因为心没有回小向大,所以仍然无法出离三界,天福享尽后,终究还是要落入三恶道。(详细可见楞严经 卷九

【四空处定】
﹝出法界次第﹞
此四通言空处定者,以其定体无形色,故名之为空,各依所证之境,名之为处。境法持心,心无分散,故名定也。
[一、空处定],谓行者厌患色质,有如牢狱,心欲出离,即修观智灭三种色故,不念种种相,入无边虚空处,心与虚空之法相应,是名空处定。(三种色者,可见有对色、不可见有对色、不可见无对色也。)
[二、识处定],谓行者复厌虚空无边,缘多则散,能破于定,即舍虚空,转心缘识,心与识法相应,是名识处定。
[三、无所有处定],谓行者复厌心识无边,缘多则散,能坏于定,唯有无心识处,心无依倚,乃名安隐,如是知已,即舍识处,系心无所有处,心与无所有法相应,是名无所有处定。
[四、非有想非无想定],前识处是有想,无所有处是无想。至此舍前有想,名非有想;舍前无想,名非无想。谓行者复厌无所有处定如痴如醉如眠如暗,无可爱乐;于是一心加功,忽然真实定发,不见有无相貌,泯然寂绝,清净无为,是名非有想非无想定。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有对想】
p0540
  瑜伽五十三卷十七页云:能取行碍,名有对想。
  二解 显扬二卷七页云:有对想者:谓彼所依四大想,及余所造色想。
  三解 集异门论十八卷十一页云:有对想者:云何有对想?答:四识身相应诸想等想,乃至广说;是名有对想。复次有说五识身相应诸想等想,乃至广说;是名有对想。复次有说嗔恚相应诸想等想,乃至广说;是名有对想。今此义中,四识身相应诸想等想,乃至广说;是名有对想。入此定时,彼有对想,已断,已遍知;已远离,已别远离;已调伏,已别调伏,已灭没,已破坏。是故说为灭有对想。
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非想非非想天】
无色界共有四天,此天即是无色界的第四层天,也是三界中的最高天,故又名“有顶天”。此天的禅定,无如下地的粗想,故曰“非想”,尚非无细想,故又曰“非非想”。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96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4298

[布施勋章]

2#
 楼主| 发表于 2020-6-15 03:29:28 | 只看该作者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有十业。能令众生得[人趣报]
一者不杀。
二者不盗。
三者不邪淫。
四者不妄语。
五者不绮语。
六者不两舌。
七者不恶口。
八者不贪。
九者不瞋。
十者不邪见。
于十善业。缺漏不全。
以是十业。得人趣报。



摘自:[必读]贫富,长短命,多少病,美丑,智愚,六道轮回...种种因果报应


----------


[学习记录]

有十种善业,能令众生获得生在[人道]的果报

(相关阅读:[必修]五戒十善


一是,不杀生。(善知识教导:[断杀][吃素](尽量晚上不外出,以免不小心撞伤或踏死众生,也避免邪恶非人鬼神干扰))
相关阅读:吃素才能真正避免杀生,才是真放生


二是,不偷盗。(善知识教导:[戒盗](除了偷盗,请注意一些公家的小东西可能平常随意拿走或放入自己口袋,或占用公物))


三是,不邪淫。(善知识教导:避免引起夫妻正淫以外的一切行为)


四是,不妄语。(善知识教导:[尽量禁口,默念佛号](避免四种[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口业))
五是,不绮语。
六是,不两舌。
七是,不恶口。
【妄语】
(术语)十恶之一。以欺他之意,作不实之言者。智度论十四曰:“妄语者,不净心欲诳他。覆隐实,出异语,生口业,是名妄语。”大乘义章七曰:“言不当实,故称为妄。妄有所谈,故名妄语。”涅槃经三十八曰:“一切恶事,虚妄为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绮语】
说无礼义、不正经的话。十恶之一。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绮语】
绮语者,谓乖背真实,巧饰言辞,令人好乐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两舌】
谓构合是非之言,向此说彼,向彼说此,令其争斗,故名两舌。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恶口】
恶口者,谓言语粗犷,毁辱他人,令其受恼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八是,不贪。(贪,就是欲望)(善知识教导:[远离外道和恶友](才能断除世俗[贪][嗔][痴],才能断除[邪见]和非人鬼神干扰))
九是,不嗔。(嗔,就是生气)
十是,不信受,也不宣扬邪见。(邪见,即对应的痴,就是无明,[不明白[法界真相]和[世俗一切现象的因果和原理],这就叫[无明]])
(关于什么是[贪][嗔][痴],以及对治的方法,具体请参阅:贪嗔痴与戒定慧三种次第修行的原理


守持以上这十种善业,但是尚未能圆满,还存在缺失,则感得投生为人的果报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6-12 22:44 , Processed in 0.06239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