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修桥行善却被雷劈死? 
 
转载自:网络 
 
 
这件事发生在北宋年间,有个村子里住着个10来岁、腿有残疾、父母双亡的孩子,孩子能活下来,全凭邻居施舍。 
 
这个村子前面有条河,虽然村民、路人、尤其是老人涉水而过时都很不方便,而且每年河床涨水更无法通行,但没人想过要修桥,因为太费时费力了。 
 
只有这个孩子在天天捡石头,堆在河边。 
 
人们看到后,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孩子说:“我要修一座石桥,为村民们行走方便。” 
 
村民们听了以后哈哈大笑:“这孩子净说疯话。” 
 
 
可是,日复一日,石头堆成了小山,人们被孩子的精神所感动,纷纷加入造桥的行动中。 
 
桥在建造的过程中,孩子在一次凿石头中崩瞎了双眼。人们都怪老天爷不公平:这孩子已经很可怜了,他一心为大家,却遭到这样的报应! 
 
但是孩子却没有半点怨言,伤势好了后,仍重新回到造桥大军中,干着力所能及的活。 
 
 
在大家终于修好桥时,原本就一条腿残疾、双眼失明的孩子脸上却露出了欢乐的笑容。 
 
然而,这天,天空中却下起了暴雨,电闪雷鸣,大家都跑去躲雨时,一声震耳欲聋的雷声过后,大家发现孩子早已被巨雷击中,倒地身亡了! 
 
在场的所有人都哀叹: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 
 
 
天眼揭秘:前世因果 
 
就在这时,被人们誉为青天大老爷的包拯路过此处,百姓拦住包青天,为孩子鸣不平,包拯写下“宁行恶勿行善”六个字后拂袖而去,回到京城后他反复思索这件事。 
 
一天,皇上让包拯进宫,原来,前两天,皇上新得了一位龙子,包拯仔细看了看,孩子的小手上正有自己写的“宁行恶勿行善”。 
 
包拯大惊,赶忙伸手去擦,小皇子手上的字迹瞬间无影无踪。他不知道的是,皇子手上在他眼中是字,在别人眼中却是胎记。 
 
 
皇上见皇子手上的胎记被包相公抹去,唯恐抹去了福根,便不依不饶的斥责包拯。包拯连忙跪下,口称“罪臣该死”,然后将自己在气头上题字一事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晚上,神人托梦告诉包拯:这个孩子前世作恶多端,罪业非常大,为了还清罪业,只有经历三世恶报才可以。 
 
原本安排:第一世以残疾之身孤苦伶仃;第二世以双眼瞎了却残生;第三世遭雷击暴尸荒野。 
 
可那孩子却一心向善,一直做好事,于是,他一世还了三世的业。 
 
 
种善因必得善果 
 
孩子专行善事,为自己积攒了无边的福报,不但三世恶业一世还,还能转世成为皇子,享受无边的福分,足以见得:行善不见善,前世有缺欠。做恶不见恶,前世有余德。 
 
其实,世间万物都逃不过因果,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事果,今生作者是! 
 
 
佛在《优婆塞戒经》中阐述地很明白:“是业四种:一者现报,二者生报,三者后报,四者无报。” 
 
业力成熟是需要时间的。好人遭受恶报不见得是今生的果报,很有可能是在还前世造的恶业! 
 
行善、修行的好人,由于正在承受过去世作恶应受的恶报而病苦、受灾难,以致于看不到行善应有的善报,其实他们的苦虽已因善行而减轻、减短,但是自己却不知道。 
 
 
要切记: 
 
财富从布施中来,贫穷从悭贪中来。 
 
长寿从慈悲中来,短命从杀生中来。 
 
尊贵从持戒中来,卑劣从破戒中来。 
 
庄严从忍辱中来,丑陋从瞋恚中来。 
 
高位从恭敬中来,下位从憍慢中来。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因果通于三世,我们一定要:养善性、存善心、行善事、与人为善、劝人行善!您种的所有的善因,都会结得善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