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习经心得] 《心经》功德福报很大?能够破除魔扰?

[复制链接]

4434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847

[布施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6-22 12:08: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受持甚深般若系列的经典,功德是很大的,其中之一就是能见佛,更何况小小世间福报呢,具体经文如下:
有人欲见十方无量阿僧祇诸世界中[现在佛][法身]、[色身]
是人应[闻][受持][般若波罗蜜],[读诵]、[正忆念]、[为他人演说]。
如是善男子、善女人,当见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中诸佛[法身]、[色身]。
是善男子、善女人行[般若波罗蜜],亦应以法相修 [念佛三昧]
复次,善男子、善女人欲见现在诸佛,应当受是[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
——帖子详见:欲见现在诸佛,应当受持[般若波罗蜜]~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而【「心经」就是般若部经典的精华,是从般若经中节录而出】(详见:「般若波罗蜜多」),因此功德福报更是很大,

它的其中一个殊胜之处,是能够破除魔扰,这些[清净光明专辑]中也有相关教导
[心经]的功德福报很大,而且是很重要的心法
读诵的过程可以帮助自己增长智慧,放下对世俗的执着,这对您的处世很有帮助
[心经]对于增上光明心和放下尘染很重要,而且可以破除魔扰,所以才建议您要读心经
——帖子:法门实修帖 38楼

那么具体是怎样的原理~[心经]能破魔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魔」
关于「魔」,这是有各种不同相貌、次第、原理的说法的
其实,不仅魔,从佛法上来说,一切或一切法,从各种不同次第上来说,都会有不同层次、次第的说法
根据众生根器、因缘、(修行)次第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说法、教导或法门,
就像教导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方法和说法或深度当然也会不同

关于魔,从佛法上的根本或究竟上来说,
只要不是「清净光明本性」,不是「佛性」,
一切凡夫性、众生性之中的妄念,都可称为「魔」或「魔障」,
例如:产生贪念、嗔念或错误知见或邪见
(邪见,无法究竟解脱或背离正法的都可称为邪见,能究竟解脱或帮助解脱的知见称为正见)
因为心中非清净光明,那就可称为心有魔障,
而这不是外来的,是内心产生的,所以可称为「心魔」
内心如何产生的呢?
从「识」的原理来说,就是「第八识」中的恶种子,就是累世轮回所累积的错误知见,恶性循环
从原理或习气上来说,就是凡夫性、众生性,就是凡夫习气,就是凡夫特质
以现代科学来说,这属于心理现象,或和生理的交互影响

所以,以上,这是对于魔的其中一种说法,简单说就是常说的「心魔」
而因为众生都有凡夫知见观念,都不是真正俱足正见或佛的大智慧
所以,严格或实际上来说,基本上,也就是人人都会或都可能着魔的,都会陷入心中的魔障的
这是难免的,因为众生都有自己的观念和知见,而这些都不是究竟能解脱的观念和知见,都是凡夫俗见
所以,凡夫俗见通常就会背离佛法和正法,这时候就是陷入魔障,就是心魔
而如果用一般的说法,就是业障的一种,而业障则包含心念和行为以及外来的牵扯与干扰

所以,在「般若经」中说,如果菩萨行者犯了哪些错误,那就是魔事
这边说的「魔」,一开始并不是「外魔」,而是「心魔」,就是知见观念行为错误了
这通常不是指外魔,而是指心念、知见、行为上的错误
这就是魔障的一种,这是心念的障碍

但是,犯了错误的知见和行为的众生,可能因此引来「外魔」物以类聚,
可能被干扰或障碍或附体,或在心念和行为逐渐恶化而产生脱序的行为
而且,因为一般人大都无法看见外魔,所以,即使被影响了,也不知道
除非就是冤冤相报,故意来找麻烦的非人鬼神,不然通常不会现身(示出形象)

而外魔是怎么来的?怎么形成的?
其实,外魔也是错误知见和行为的众生转生而成的
所以,这是物以类聚的恶性循环
——帖子详见:「魔」是虚幻、空无的吗?(浅谈「空」、「虚幻」和「魔」)

由上面教导,我们了解了魔的定义、种类和成因等,那么对于下面将学习的“心经为何能破魔”的原因和方法,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了,

简单说-根本是在于佛性光明的圆满功德,能破除一切障碍和魔扰,

这边,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佛经]和[清净光明专辑]具体相关内容,体会甚深般若智慧、佛性光明的不可思议:



在「楞严经」中,一开始以「七处征心」来分析「心」,...最后才提到「佛性」「真如」「菴摩罗识」,这才是根本
但是,并没有以菩萨的心态和立场来修行,而是着重在「声闻次第」,以「阿难」尊者之类为教导对象
重点在「戒、定」上,说明:摄心为戒的修定(三昧)情况,来教导和说明三昧观行的心念变化和产生魔境的种种状况
不过,这并不是说「楞严经」是小乘经,而是心态上还没有提升和超越,也就是还在菩萨声闻共法的阶段,讲解心的原理和观行的现象
从「楞严经」来看,当时的部份弟子仍是害怕魔扰的,观行上也没有足够的正确知见,
所以,从次第上来看,「楞严经」是很符合一般实修者次第的实修宝典,可以加强和健全基础「戒、定」实修

但是,如果从「大般涅槃经」来看,佛即将涅槃,从「楞严」到「法华」到「涅槃」
「楞严经」分析「心」而提到「佛性」,但仅仅只是提到,没有深入讲解佛性和修法
「法华经」讲「唯一佛乘」,就是说只有成佛才是正途,才是唯一的「道」路,就是要菩萨发起成佛的佛乘「妙心」而显露「佛性」,
最后,佛陀在「涅槃经」清清楚楚的讲「佛性」,涅槃前,才说明「佛性」才是真正的根本

所以,「涅槃经」中说菩萨根本不怕魔,因为,以累世久修大乘的菩萨性,根本不怕魔扰,原理就在于「妙心」「佛性」
而怕魔的,是小乘以下的根器和次第才怕魔,所以,这也是以前讲「楞严经」的道理,强化这些众生的基础修行
「妙心」能破魔,因为,(「涅槃经」:)「佛性」就是「首楞严三昧」,能破一切魔道(可参阅「首楞严三昧经」)
也就是说,「佛性」才是真正的功德所在。不论是「楞严」或「法华」或「涅槃」,真正的功德就在于「佛性」!
因为「佛性」就是清净光明平等自在的所在,所以,能破一切障碍和魔扰。——帖子详见:由「法性原理」看「法华经」与「普门品」


「般若波罗蜜多」有几种面相的意义,就是「首楞严三昧」,就是「般若实相智慧」,就是「佛性」
「首楞严三昧」指功用、功能、状态,「般若实相智慧」则是指通达一切事相与原理的真实智慧,「佛性」则是指清净光明的本体

透过学习「首楞严三昧」,我们可以学习契入这些功用与状态
透过学习「般若实相智慧」,我们可以逐渐实证通达一切的智慧
透过认识「佛性」,我们可以学习逐渐契入清净光明的本体

当我们逐渐学习佛经中的正知见(佛陀的解脱智慧,对世俗的正确看法和观念),我们就可以逐渐提升智慧
藉由观念的改变和提升,并逐渐学习操作的方式与观行而契入光明的状态,而逐渐恢复清净光明的本体-「佛性」
这样,我们就能心无挂碍,远离颠倒梦想与恐怖,就能究竟解脱而契入涅槃

所以说,透过上述三种修行,我们可以逐渐心无挂碍,逐渐远离世俗的颠倒梦想,逐渐究竟涅槃

因此,佛弟子都应该逐渐贯彻上述三种方向的修行,
至少,要天天读诵或背诵心经,逐渐契入心经中的「般若波罗蜜多」,这样才能降伏世俗和累世凡夫习气的障碍
——帖子详见:「般若波罗蜜多」



破魔很简单,
魔的起源就是内心错误的观念,相由心生,因此产生魔扰.
所以端正自心就能破魔,这也是相由心生的因果,就这么简单
因为心念也是虚妄, 正心就能破除种种妄心的因果

简单说,妄心就会产生有为的妄心因果,
所以只要正心和真心就能破除魔境,
因为真心无际无量,魔无法测,魔扰就会消失,就像光明一现,黑暗即除

所以,请每天念[心经],每天进入[清净光明休息室]和[光明法坛],修融入光明法界的清净光明心
这用意是加强[清净光明念],避免例如:因为品读[楞严经]时期正念不足而害怕,就像有些初学者读[地藏经]也会害怕
这些都是因为[知见不正][发心不足],所以修行要按照次第增上,才不会因为担忧害怕而坏事
——帖子详见:初学者勿谈魔,应该多念佛想佛,多念清净光明慈悲平等



简单来说就是不要想任何非人鬼神和魔,不要想任何俗事或亲友,心念不要堕入贪瞋痴和七情六欲
总之,就是内心要如如不动,不论看到或听到或感觉或碰触到什么,都不理不管,都不着相
放下对自己肉体的贪着,心境应该保持清净光明平等慈悲,不贪不着,融入法界光明深处,这样就超越魔力的范围

初学者可透过念佛持咒和忆想佛菩萨来保持正念
禅观者可学习禅定的方法或观照正确法义来保持正观
因为魔就是错误的观念和执着,只要我们保持正观,这样就不会有心魔,也不会受到外魔干扰
所以,只要我们放开心胸,融入浩瀚无垠的法界光明,这样自然就能破除魔扰
因为魔就是执着,是有局限的,只要您能超越,不要挂碍自己的肉体,魔就无能为力
因此,只要随时保持正念正观,这样就能消除自己的妄想习气,就不会召引外魔,就不会有魔扰

总之,道理很简单,只要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门
所以,破除魔扰其实很简单,不是吗?——帖子详见:破除魔扰魔障(或非人鬼神干扰)很简单



如何破离四魔? 何谓魔业? ~ 大方等大集经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3 03:27 , Processed in 0.06170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