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楼主 |
发表于 2020-7-16 09:13:06
|
只看该作者
如何修[慈愍观]? ~ 瑜伽师地论
(附注:有了上述的基础,下面末学会更少说明)
云何[勤修慈愍观者。寻思六事差别所缘毗钵舍那]。
(附注: 再次说明~ [六事]是指: 一[义]。二[事]。三[相]。四[品]。五[时]。六[理]。)
谓依慈愍增上正法听闻受持增上力故。
由欲利益安乐意乐。于诸[有情][作意]与乐发起[胜解]。是[慈愍相]。
(附注:上面讲的很清楚,此观的对象就是[有情],是对[有情]发起[思维]和[胜解])
若能如是解了其义。
如是名为[于诸慈愍寻思其义]。 (附注:这是第一事差别所缘毗钵舍那)
彼既如是[解了义已]
复能思择。
此为[亲品]此为[怨品]此[中庸品]。 (附注:[有情]有三种品类,就是[亲][怨][中庸])
是[一切品]皆他相续之所摄故。于中发起外事胜解。
又若[亲品]名为[内事]。 [怨][中庸]品名为[外事]。
如是名为[于诸慈愍寻思其事]。 (附注:这是第二事)
(附注:以下就是第三事)
复能思择
如是三品。若无苦乐欲求乐者愿彼得乐。
今于此中[有饶益相]名为[亲品]。 [不饶益相]名为[怨品]。 [俱相违相]名[中庸品]。
如是三品若无苦乐欲求乐者。略有三种欲求乐心差别可得。
一者欲求欲界诸乐。
二者欲求色界有喜勇悦诸乐。
三者欲求离喜诸乐。
如是若于欲乐匮乏。愿彼皆得无罪欲乐。
若于有喜离喜诸乐有所匮乏。当知亦尔。
是名[寻思慈愍自相]。
复审思择
若诸[亲品]若诸[怨品]若[中庸品]。我于其中皆当发起相似性心平等性心。
何以故。
我若作意与[亲品]乐此未为难。
于[中庸品]作意与乐亦未甚难。
若于[怨品]作意与乐乃甚为难。 (附注:到这边[作意]两字应该很清楚了吧,多看就会了解)
我于[怨品]尚应作意愿与其乐。何况[亲品]及[中庸品]而不与乐。
何以故。
此中都无能骂所骂。能瞋所瞋。能弄所弄。能打所打。唯有音声唯有名字。
又我此身随所生起。有色粗重四大所造。随所住处便为如是触所逼恼。
略有二触。谓[音声触]。及[手足块刀杖等触]。
是身及触皆是无常。能为如是不饶益者亦是无常。
又复一切有情之类皆有生老病死等法。本性是苦。
故我不应于本性苦诸有情上。更加其苦而不与乐。
又亦不应[不与怨家作善知识][不摄一切有情之类]以为自体。
又世尊言。我不观见如是种类有情可得。无始世来经历生死长时流转。不互相为或父或母兄弟姊妹。若轨范师若亲教师。若余尊重似尊重者。由是因缘一切[怨品]无不皆是我之[亲品]。
又[怨][亲]品无有决定真实可得。
何以故。
亲品余时转成怨品。怨品余时转成亲品。是故一切无有决定。
(附注:这句话太重要了,不断的六道轮回中,一切怨亲都会不停转换,亲人结仇就变怨,反之同理)
故我今者应于一切有情之类。皆当发起[平等性心][平等性见]。及起相似利益意乐安乐意乐与乐胜解。
是名[寻思慈愍共相]。
(附注:以上是第三事,有[自][共]两[相])
复审思择。
我若于彼不饶益者。发生瞋恚便为颠倒。黑品所摄。是有诤法。广说如前。我若于彼不起瞋恚便无颠倒。白品所摄。是无诤法。广说如前。
如是名为[寻思慈愍黑品白品]。 (附注:这是第四事)
复审思择。
诸过去世求欲得乐有情之类。彼皆过去。我当云何能与其乐。诸现在世有情之类。我今愿彼尽未来世于一切时常受快乐。
是名[寻思诸慈愍时]。 (附注:这是第五事)
(附注:以下是第六事)
复审思择。
此中都无我及有情或求乐者或与乐者。唯有诸蕴唯有诸行。于中假想施设言论。
此求乐者。此与乐者。又彼诸行业烦恼等以为因缘。如是名[依观待道理寻思慈愍]。
若于慈愍善修善习善多修习能断瞋恚。如是名[依作用道理寻思慈愍]。
如是之义有至教量。我内智见现转可得。比度量法亦有可得。如是名[依证成道理寻思慈愍]。
又即此法成立法性。难思法性安住法性。谓[修慈愍能断瞋恚]。
不应思议不应分别应生胜解。如是名[依法尔道理寻思慈愍]。
是名[勤修慈愍观者。寻思六事差别所缘毗钵舍那]。
(附注:以上就是慈愍观的修法)
祝福慧增上 身心安祥
阿弥陀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