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心经,关联学习了【净施与不净施《大智度论》】这篇帖子,从中明白,所谓的净施与不净施,根本是心念上的差别造成的,如[清净光明专辑]中教导的
这边我们具体来学习一下有哪些情形是属于[不净施],与之相反的则是属于[净施]
★[1]直施无所为: 直接把钱丢下,不是真心为了穷困的人,也没有表示关怀
学习注:由这条教导,末学想到了《地藏菩萨本愿经》的相关经文:
佛告地藏菩萨:“南阎浮提,有诸国王、宰辅大臣、大长者、大刹利、大婆罗门等,若遇最下贫穷,乃至癃残喑哑,聋痴无目,如是种种不完具者。是大国王等,欲布施时,若能具大慈悲,下心含笑,亲手遍布施,或使人施,软言慰喻。是国王等,所获福利,如布施百恒河沙佛功德之利。何以故?缘是国王等,于是最贫贱辈,及不完具者,发大慈心,是故福利,有如此报:百千生中,常得七宝具足,何况衣食受用?
这段经文也说明了,布施的关键是在于心念,如果能发大慈心,真心关怀众生、真心为了众生好,则功德无量,就是净施,否则就是不净施。
所以,我们虽然不是奔着布施果报而行布施的,但也要明白一切都是“相由心生”,如果「心」用对了,功德福报自然而至,
反之如果心念不对,也自然会有相应的恶业果报,不可不慎!
★[2]有为求财故施: 为了得到好的果报,想求财而布施,并不是真心助人而布施
学习注:这点说的布施者,就是冲着布施的果报去的,想要透过布施来求财,这就仍是在贪着物欲钱财,并不是真心助人而布施的,
这样就难以达成甚至是违背布施的一个重要方向的,即:
透过布施,可以消除自己对物质的欲望和执着,除去悭贪吝啬的个性
因为,贪着世俗物质也是轮回的原因,因此,降低物欲也是修行解脱轮回的重点之一
所以,布施也是用来逐渐断除自己对欲望的贪着而解脱轮回的一项修行——帖子详见:辨析:「真发心」「真布施」不怕「假和尚」?!
所以,知道和正视布施对于解脱的原理很重要,这样才能依之修行,而达到透过布施来逐渐断除自己对欲望的贪着而解脱轮回的目的,
而不知道原理,就会盲修瞎练,就会始终无法走出轮回的迷途(相关学习:为什么要谈「法性原理」?)。
★[3]愧人故施: 因为对不起对方或别人,所以用布施减轻心中愧疚,并不是真心布施
学习注:这是心有愧疚而做的布施,也就是别有目的的布施,并非纯净无私发心的布施,所以是不净施。
★[4]为嫌责故施: 因为大家都布施,自己没布施会被嫌弃责备,所以也跟随布施
学习注:这是怕别人嫌弃或责备所做的布施,不是发自内心正向意愿的自发布施,是被动的布施,这样因地不真,果报也必然曲折。
★[5]畏惧故施: 因为害怕对方,所以施与对方,并不是心怀善意布施
学习注:这是心怀畏惧所做的布施,也是属于被迫做的布施,并非属于善心善意所做的布施,所以心念上也是不纯净的,因此是不净施。
★[6]欲取他意故施: 为了顺从他人的意思,或者让对方接受自己而布施,欲取他意就像太监猜测皇帝的心意
学习注:为了顺从他人的意思,或是让对方接受自己而行布施,这也是别有目的的布施,是曲心的表现,并不是纯净直心的布施(相关学习:[佛经心法]:什么是[曲心]?什么是[直心]?~大宝积经),
末学体会,这样的心念在布施中是比较容易出现的,所以,行者当随时清净自心,反观自照,以纯净真挚的心来做布施,这样才是真实修,才不违背佛陀教导的本怀,才容易透过布施修来逐渐恢复本具佛性!
★[7]畏死故施: 因为怕死而布施或捐出钱财,可能重病希望转业,或者路上遇到强盗,所以钱全拿出来
学习注:这是因为众生执着的生命受到了威胁,想要延续生命,所以才做的布施,也是别有目的的布施,发心并不纯真,是不净施。
作为实修者,不但不能因为贪生怕死,而做交易式的布施,
甚至还要进阶实修,透过法义的观照实修,破除对物质、身体和生命等一切执着,
如此才能成为寂静清净的实修者,这是成佛的必修,这些佛经里都是有明确教导的
彼比丘若欲至[阿兰若处]。应当思惟八法。何等八。
一者[我当舍身]。(附注:修行寂静禅定,首先一定要破除我身的执着,即金刚经讲的我相人相)
二者[应当舍命]。(附注:再来就是破除我命的执着,就是金刚经的寿者相,圆觉经的寿命相)
三者[当舍利养]。(附注:再来就是舍掉一切物质欲望需求)
四者[离于一切所爱乐处]。(附注:再来就是舍掉一切感官觉受贪着)
五者[于山间死当如鹿死]。(附注:这一样是破除我命)
六者[阿兰若处当受阿兰若行]。(附注:在寂静处要真正让内心寂静清净,表里如一)
七者[当以法自活]。(附注:思维佛法禅观而活,不是像凡夫靠饮食而活)
八者[非以烦恼自活]。(附注:不是像凡夫整天烦恼物质欲望而活)
迦叶。是名八法。
阿兰若比丘所应思惟。思惟已当至阿兰若处。——帖子详见:什么是[阿兰若比丘]?[阿兰若法]?(如何修寂静禅定?) ~ 大宝积经
再者,末学体会,透过这些经文的学习,我们由此观照自心,也能观察[众生心][众生性],这也是智慧累积的过程。深深感恩佛陀慈悲教导!深深感恩善知识慈悲解说!
★[8]狂人令喜故施: 为了让有权势的人高兴而捐钱,就是贿赂有权势的人
学习注:这就是累世趋炎附势的习气在起作用,或是因为想要求助有权有势的人,达成自己的私人目的,由此而做的布施,是不净施。
★[9]自以富贵故应施: 因为自己很有钱,为了符合身份地位,表示自己很有钱而布施,并不是出自真正的爱心
学习注:执着假我(相关学习:「真我」与「假我」),就会错误用心,无法发露真正的爱心,所以所做的布施就是不净施。
因此,唯有发露慈悲大我,打开真心,做出的布施才会是真正纯净的,心是根本!共勉!
★[10]诤胜故施: 因为和人诤论,为了言语上胜过对方,所以布施,就是因为赌气输赢而布施
学习注:因为赌气输赢所做的布施,这其中贪嗔痴三毒都具有了,
因为贪胜所以想要胜过对方,如果不如意,过程中就会生气,而不知道贪和嗔都是轮回的因子就是痴(无明),因此,以贪嗔痴的心做的布施当然就是不净施。
★[11]妒瞋故施: 因为瞋恨忌妒而布施,并不是怜悯贫穷者而布施
学习注:因为瞋恨和妒忌做的布施,这是从凡夫的知见认知情绪出发做的意气之事,并非真正怜悯贫穷者所做的布施,
所以,有时候表相上看着都是布施,但是背后的心念甚至可能是完全相反的,
所以最究竟的判断也应该从观察了知布施者的心念目的入手,这样自然能知晓是净施还是不净施,因为一切都是「相由心生」、「心迹无所遁形」。
★[12]憍慢自高故施: 布施只是为了显示和满足自己的憍慢自大和高傲,显示自己高人一等
学习注:众生累世轮回,过程中累积了很多的错误知见,例如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众生有这些错误知见,就会相应而生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些在众生来看是多么的真实啊?!
但是佛经上怎么教导的呢?《金刚经》中佛陀婆心切切的慈悲叮咛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就是告诉我们不要执着世间一切不断变化的现象,这些都属于有为法,追求这些虚妄现象,结果最终是落空,但是所造作的业力却始终如影随形,实在不可不慎!
要说,连我们深深执着的这个色身也是属于有为法的范畴,这些都无法长久,是无常的,所以都不应该执着,只有人人本具的佛性才是[真][常],是真正的皈依处(相关学习:【真密&真皈依】涅槃经:「如来秘藏真实义」、「真归依处」即是「佛性」)
所以,如果能多这样正念观照,自然就能逐渐放下我执,随而放下针对我执而产生的傲慢等负面心念,当然也就不会为了要满足自己的傲慢心和自大心而不净布施了。
由此可知,这其中最关键的根源在于知见,唯有以正知见入佛知见,并依之修行,将心引导向真实,才能逐渐消融一切负面心念与情绪,解脱一切贫病困苦累世轮回!
★[13]为名誉故施: 为了让自己有好名誉好名声,所以布施
学习注:这也同样是有四相的缘故,所以就会衍生出来其他各种执着,而做出不净施。
★[14]为咒愿故施: 因为有所求,为了诅咒或者发愿而布施,并不是真心可怜贫穷者而布施
学习注:这也是从自我的角度做出的所谓布施行为,不是真心可怜贫穷者而布施。
由此也可知,菩萨行者要做出正确的行为,当随时反观自照,检视自己是否在秉持“不为自己求安乐,但为众生得离苦”的绝对崇高信念!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15]解除衰求吉故施: 希望摆脱贫穷衰弱,为了求吉祥而布施
学习注:这也是常见的不净施。但也可以是运用众生有“趋吉避凶”的想法,来引导众生透过“布施行”来进入“佛门”的方便,不过后续要能导正,并且引导增上,这样才能真正对解脱有助益。
★[16]为聚众故施: 布施只是为了召集民众,其实自己别有目的,只是为了接下来的名利
学习注:这是一开始,为了召集民众而做布施,实则还是想获得更多的名利,是别有目的的布施,即不净施,是我们需要明辨的!
★[17]轻贱不敬施: 布施的时候,轻视贫穷者(接受者),或者言语不敬,认为对方低贱不如自己
学习注:这也是因为知见错误,有四相的执着,不明白众生佛性平等的实相(相关学习:众生平等,&实相与差别相),才有凡夫妄心分别执着,而做轻贱不敬的布施。
以上初浅学习演说,深深感恩佛陀慈悲教导,深深感恩善知识慈悲节录解说!
以上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