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光明遍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光明遍照],学习《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卷四十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228

主题

6594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982

[忍辱勋章]

31#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6 21:04:50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我能深入于未来  尽一切劫为一念
  三世所有一切劫  为一念际我皆入】

【学习解说】
我能够在未来际也深入到佛所说的妙法当中,穷尽未来一切劫数,我的念头只为深入佛法这一个念头
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中所有的一切时劫中,为这一念我都进入三世一切劫中


【我于一念见三世  所有一切人师子
  亦常入佛境界中  如幻解脱及威力
  于一毛端极微中  出现三世庄严刹
  十方尘刹诸毛端  我皆深入而严净
     所有未来照世灯  成道转法悟群有
  究竟佛事示涅槃  我皆往诣而亲近】

【学习解说】
我就在这一念中能够看到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所有的一切诸佛如来
我也常常能深入到佛的境界中,感受得到佛的境界就像幻术一样,不断的变化,还有无穷大的威力使人得以解脱
在一根极其细小的汗毛的端口也能出现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中庄严的佛刹
在毛端上如微尘一样多的十方佛刹,我也都要一一以庄严清净之心而去深入
照亮世间所有一切未来的佛世尊,在成就佛道后为众生转法轮,以此来利益众生,使众生走上学佛解脱之路
等到在世间所有得度的众生度完,未得度的也已种下善根后,佛就会示现涅槃寂静,如此我也要前往佛涅槃处去亲近佛



【速疾周遍神通力  普门遍入大乘力
  智行普修功德力  威神普覆大慈力】

【学习解说】
让我能快速普遍的获得神通力,能普遍的深入种种大乘佛法的力量
以智慧能普遍的修习佛的种种功德之力,能以威神之光普遍的覆盖守护众生生起的大慈悲力

【词解】
【周遍 】普遍,遍及© 汉典


  
【遍净庄严胜福力  无著无依智慧力
  定慧方便诸威力  普能积集菩提力
  清净一切善业力  摧灭一切烦恼力
  降伏一切诸魔力  圆满普贤诸行力】

【学习解说】
愿我周遭修行道场都具足庄严清净,获得最殊胜的福报力、能够不执着没有所依具足最殊胜的智慧力
能够使禅定力、智慧力、方便法门所示现巨大威力,能够普遍积聚的成就正等正觉之力
能够获得清净一切善业之力,能够催灭世间众生一切烦恼的力量
能够获得降伏一切邪魔干扰的力量

有了这些殊胜的力量,就能圆满普贤菩萨的十种大愿力

【菩提】
<一>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有关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有五种:(一)发心菩提,谓十信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至菩提果之因。(二)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制伏烦恼,降伏其心。(三)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即所谓般若波罗蜜相。(四)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亦不执著般若波罗蜜,灭除系缚之烦恼,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故称出到菩提。(五)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觉智。以上合称五种菩提。又法华经论卷下于佛之法、报、应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报佛菩提(报身菩提)与应佛菩提(应身菩提)等三种菩提。大乘义章卷十八区分无上菩提为方便菩提与性净菩提两种。此外,三菩提亦为天台宗之十种三法之一,即:(一)实相菩提,又作无上菩提。悟实相理之真性菩提。(二)实智菩提,又作清净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众生之作用。上之三者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无别。
 据往生净土论载,远离:(一)执著自我,(二)不欲令一切众生得安稳,(三)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种与菩提门相违之法。称为三远离心或三种离菩提障。同书又列举三清净心:(一)不为自己求安乐(无染清净心),(二)除众生苦而令其安乐(安清净心),(三)令众生赴菩提而予其永远之乐(乐清净心)。是为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之心。以上皆须依赖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门始可令远离或生起。
 又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称作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求无上菩提之心,称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意或菩提心。顺趣菩提三十七种之行品,称菩提分法。佛成道之处所,称为菩提道场、菩提场,其道场树称菩提树。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称为增上菩提。结讲念佛,广祈众生增进佛道,称为菩提讲。檀那所属之寺院,称为菩提寺、菩提所。(菩萨地持经卷三无上菩提品、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菩提心经卷一、旧华严经卷三十八、卷五十二、新华严经卷七十、维摩经卷上、大宝积经卷一、卷二十七、大智度论卷四十四、成唯识论卷一)
 <二>即唐代时来华之菩提仙那。((参见:菩提仙那)5205)p5198
FROM:【佛光大辞典】

【普能严净诸刹海  解脱一切众生海
  善能分别诸法海  能甚深入智慧海
  普能清净诸行海  圆满一切诸愿海
  亲近供养诸佛海  修行无倦经劫海】

【学习解说】
如果众生能够普遍的庄严清净十方如微尘那样多的佛刹,能够使如大海那样多的众生都得以解脱
而且能够善于分别如大海那样多的佛法并且能够教导众生,能够很深入的入佛教导的甚深无边的智慧之海
而且普遍能够以清净心修持如大海那样深的佛法而实证佛法,这样就能圆满普贤菩萨的一切大愿力
时时的亲近供养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如来,这样在历经如大海一样多的劫数中修也行不会感到一丝的疲倦



【三世一切诸如来  最胜菩提诸行愿
  我皆供养圆满修  以普贤行悟菩提】

【学习解说】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修习最为殊胜的能快速成就正等正觉的种种行愿
我都以欢喜心供养诸佛如来,以此功德来圆满自己修习普贤十大行愿,并以此十种行愿来证悟求取佛道



【一切如来有长子  彼名号曰普贤尊
  我今回向诸善根  愿诸智行悉同彼
  愿身口意恒清净  诸行刹土亦复然
  如是智慧号普贤  愿我与彼皆同等】

【学习解说】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都有修行功德圆满的佛子,他的名号称普贤尊者
我今天把自己的所有善根都回向普贤尊者,愿我的一切智慧都能够与普贤尊者相同
愿我的身业、口业、意业能够恒久的获得清净,我的一切种种的菩提行、一切十方佛刹也都能够清净
像上面那样的智慧才可能名号普贤,愿我与普贤菩萨无论在智慧上、在身口意清净上都能够相同



【我为遍净普贤行  文殊师利诸大愿
  满彼事业尽无余  未来际劫恒无倦
  我所修行无有量  获得无量诸功德
  安住无量诸行中  了达一切神通力】

【学习解说】
我为了把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行和文殊师利菩萨的种种大愿心以清净心来修习
也为了能够把二位菩萨利益众生的所行也都能圆满学习
我在未来际中的恒久的劫数中都会孜孜不倦的努力学习实践
我所修行的时间、修行的佛法没有限量,因此我能够获得无量无边的修行功德
我安住在无量无边的佛法实践中,已经明了通达了一切神通力

【神通】
【神通】
梵语 abhijn~a^,巴利语 abhin~n~a^。音译作旬。又作神通力、神力、通力、通等。即依修禅定而得的无碍自在、超人间的、不可思议之作用。共有神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等五神通(五通、五旬、般遮旬),加漏尽通,共为六神通(六通)。此外,又特指神足通为神通。分别而言:
 (一)神足通,又称神境智证通、神境通、身如意通、如意通、身通等。据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八所载,神足通有三种,一为随心所欲,可至任何地方之能到(飞行),一为随意改变相状之转变(变化),另一为随意转变外界对境(六境)之圣如意(随意自在)。其中,后者唯佛所独具者。(二)天眼通,又称天眼智证通、天眼智通。即看透世间所有远近、苦乐、粗细等之作用。(三)天耳通,又称天耳智证通、天耳智通。即悉闻世间一切音声之作用。(四)他心通,又称他心智证通、知他心通。即悉知他人心中所想各种善恶等事之作用力(他心彻鉴力)。(五)宿命通,又称宿住随念智证通、宿住智通、识宿命通。即悉知自他过去世等各种生存状态之作用力。(六)漏尽通,又称漏尽智证通。即断尽烦恼,永不再生于迷界之悟力。
 其中,以佛、阿罗汉所具有之三通(宿命通、天眼通、漏尽通)最为殊胜,故称为三明。天眼是彻见未来世众生的死生之时与各种情况之通力,称为死生智证明。据俱舍论卷二十七,六神通皆以慧为本质(自性),其中五神通系依修四禅而得,不唯圣者独有,凡夫亦可得;但漏尽通唯圣者可得。据大智度论卷二十八谓,菩萨有五通,佛有六通。成实论卷十六指出,佛教以外之外道亦可得五通。得五通之仙人,即称为五通仙人。此外,如鬼畜或诸天等之通力又分为与生俱有(生得)与修禅定而得(修得)二种。
 据大乘义章卷二十本载,得神通之方法有四种,分别为:(一)生四禅天之果报而自然得之报通,(二)仙人依药力自由飞空之业通(由业所得之通力),(三)婆罗门依持咒所得之咒通,(四)依修禅定而得通力之修通,其中业通与咒通属于外道之神通。宗镜录卷十五广分通力为五种通(五通),即:(一)道通,悟中道之理后,以无心应物,而变现万有之通力。(二)神通,依禅定静心,观察思惟而知宿命等之通力。(三)依通,依药、护符或咒等而得之通力。(四)报通,依业之果报而得之通力。(五)妖通,妖怪所具之通力。(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四、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七、卷八、新华严经卷二十八“十通品”、集异门足论卷十五、大毗婆沙论卷七十)p4251
FROM:【佛光大辞典】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学习解说】
文殊师利菩萨具足勇猛无比的智慧,普贤菩萨的智慧也如文殊菩萨一样勇猛有力
我在今天把我的所有善根都回向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希望能够跟随这二位菩萨常常修学一切的佛法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8

主题

6594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982

[忍辱勋章]

32#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7 21:38: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10-27 21:46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学习解说】
普贤十愿是十方三世诸佛所称赞的最殊胜的成佛大愿
我今天要将所有的善根全部回向十方法界,为的就是能够如实的发起并实证普贤菩萨那最殊胜的十种成佛大愿

学习注:
所以,善知识常常教导众生要发大愿,因为大愿心能够消除大业障

【发大愿可以超越妄心而恢复清净佛性本心
所以普贤十愿是诸佛共愿,就是成佛必发之愿,必行之愿
故称为普贤愿行,普贤十大愿
所以普贤十大愿可以消除一切重罪业障,上品上生极乐世界
普贤十大愿是上层心法,菩萨的成佛心法
所以[楞严经]上说[普贤心法],初心不能入】

【如果佛弟子能发起大心
就能迅速超越我执和业障,迅速超越身心的痛苦,迅速成就
这就是修普贤十愿能上品上生极乐世界的道理
也是心法次第实修的高明之处】


只要深入经藏,就会知道[普贤十愿]是诸佛共愿,是菩萨甚深大愿
这是菩萨行者成就菩萨大业而成佛的必要之愿,所以修持者能往生[极乐世界]

诸佛在成佛以前,因地(因就是相对于果,地就是阶段、位阶)修行的时候
都要发起「普贤十愿」(入普贤心),依照「普贤十愿」来修行(修普贤行),才能逐渐成佛



★   【愿我临欲命终时  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  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  现前成就此大愿
  一切圆满尽无余  利乐一切众生界】

【学习解说】
惟愿自己在临命终时,已经除尽身上不利于清净往生的一切障碍
使我能够有功德因缘得到阿弥陀佛的亲自接引,一刹那间就能往生极乐世界
我既然已经往生到了极乐世界,那么普贤菩萨的十种大愿就一定能够修行成就
等到我圆满了一切大愿,我一定来到世间利益世间一切众生

学习注:
这样的往生就是上品上生,关于如何上品上生,佛经上这样教导: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 何等为三? 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

『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 何等为三? 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 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

『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菩萨授手迎接。 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 』

『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 』

『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 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授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 』

『是名上品上生者。 』



看到了上品上生的殊胜,所以,我们一定要在世间好好准备,清净持戒,努力修行,如此才能上品往生,同时能够获得佛的授记,请看


【彼佛众会咸清净  我时于胜莲华生
  亲睹如来无量光  现前授我菩提记
  蒙彼如来授记已  化身无数百俱胝
  智力广大遍十方  普利一切众生界】

【学习解说】
在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那里的法会都是非常的清净,我在如此清净的庄严法会上在莲花中化生
亲眼目睹了从如来身上放出无量豪光,看到阿弥陀佛现身我的面前,授记我成佛的名号
我承蒙阿弥陀佛的成佛授记后,就化生无量无数的成千上百亿的化身
智慧和神通力都十分的广大,那些化身都周遍十方法界,普遍的利益十方世界一切众生

【俱胝】
<一>梵语 kot!i,巴利语同。又作拘胝、俱致、拘梨。意译为亿。乃印度数量之名。玄应音义卷五载,俱致,或称俱胝,即中土所称之“千万”,或“亿”。圆测之解深密经疏卷六(卍续三四·四四四上):“俱胝,传释有三,一者十万,二者百万,三者千万。”可见历代所译之殊异。
 <二>唐代僧。生卒年、俗姓、乡籍等均不详。属南岳怀让之系统。常诵俱胝(准胝)观音咒,世人遂称之俱胝。尝止于浙江婺州金华,后因无以答覆实际尼之质问,遂起勇猛精进之心。未久,大梅法常之法嗣天龙禅师到庵,师乃迎礼具陈其事,天龙竖一指而示之,师当下大悟。其后凡有参学僧前来问法,师皆竖一指以答之,世称“俱胝一指”、“一指禅”。于入寂前,尝谓(大五一·二八八上):“吾得天龙一指头禅,一生用不尽。”(景德传灯录卷十一、五灯会元卷四、祖堂集卷十九、无门关第三则)((参见:俱胝一指)4034)p4033
FROM:【佛光大辞典】


  
【乃至虚空世界尽  众生及业烦恼尽
  如是一切无尽时  我愿究竟恒无尽】

【学习解说】
这样的利益众生一直到虚空界穷尽,众生的烦恼、业力穷尽
我利益众生的一切愿心没有穷尽的时候,我的种种的愿心也是恒久不变没有穷尽



【十方所有无边刹  庄严众宝供如来
  最胜安乐施天人  经一切刹微尘劫
  若人于此胜愿王  一经于耳能生信
  求胜菩提心渴仰  获胜功德过于彼】

【学习解说】
十方世界所有无量无边的佛刹,都用庄严的珍宝来供养如来
把最殊胜的安乐布施给天人们,这样经过一切如微尘那样多的佛刹经过如微尘那样多的时劫
如果有人对这种最殊胜的大愿王,一经耳朵听闻到就能马上生起信心
而且对于向求取这种能成佛的愿心非常的渴望敬仰
那种渴求实证愿王之心的功德要远远胜过前面用庄严的珍宝供养如来,用最好的安乐布施天人的功德



【即常远离恶知识  永离一切诸恶道
  速见如来无量光  具此普贤最胜愿】

【学习解说】
能够听闻到这十大愿,就能长久的远离恶知识,永远不会堕入到恶道中
也能够快速的看到如来身上发出的无量光明,生发具足如普贤菩萨那样最殊胜的大愿



 【此人善得胜寿命  此人善来人中生
  此人不久当成就  如彼普贤菩萨行】

【学习解说】
这个人能听闻到普贤十愿的众生能得到好长好长的寿命,并不会受到病苦的折磨,这人也善于居住在天上或者生到世间,不会受到苦恼
这人在不久就能深入佛法,就如普贤菩萨那样发起大愿在世间修行菩萨道



★  【往昔由无智慧力  所造极恶五无间
  诵此普贤大愿王  一念速疾皆销灭】

【学习解说】
不管过去世是否有无智慧,也不管过去世是否造作五无间罪
只要今世能够读诵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那么只在一念间就能快速的消除过去世所造恶业的罪报



★  【族姓种类及容色  相好智慧咸圆满
  诸魔外道不能摧  堪为三界所应供
  速诣菩提大树王  坐已降伏诸魔众
  成等正觉转法轮  普利一切诸含识】

【学习解说】
这个人的种族、姓氏、种类以及容貌、形相、智慧都会变得非常的圆满
任何天魔外道都不能催灭他,这个人实在是能成为被三界众生所供养
此人因为读诵普贤十大愿,发起大心,所以能够快速的来到菩提树下,坐在菩提树下的蒲团中,降伏种种天魔的干扰侵害
因为身心格外清净,所以在菩提树下成就正等正觉,为众生转法轮,普遍的为众生宣扬佛法,利益世间一切有情众生

【词解】
【含识】
梵语 sattva,巴利语 satta。音译萨埵。意译有情、众生。即指含有心识之有情众生。指一切生物。又作含灵、含生、含类、含情、禀识。以一切众生皆有心识,故称含识;此总摄六道之有情众生。四十华严卷二(大一○·六七○中):“普转妙法轮,利益诸含识。”大宝积经卷三十七(大一一·二一五中):“假使三界诸含灵,一切变成声闻众。”(俱舍论卷十二、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四之一)p2833
FROM:【佛光大辞典】



★  【若人于此普贤愿  读诵受持及演说
  果报唯佛能证知  决定获胜菩提道
  若人诵此普贤愿  我说少分之善根
  一念一切悉皆圆  成就众生清净愿】

【学习解说】
如果有众生对于普贤菩萨的这个普贤十愿能够读诵受持并且能为众生演说
因为修这普贤十愿的功德,他所能获得的果报只有佛才能够证知明白,决定众生能够获得真正的无上正等正觉
如果有众生能够诵持普贤十愿这个大愿王,那么我只要说这十大愿中一小部分的善根
在一念之间,读诵普贤十愿的一切功德也都会圆满,都能成就众生心中清净的愿望

【词解】
【菩提】
<一>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有关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有五种:(一)发心菩提,谓十信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至菩提果之因。(二)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制伏烦恼,降伏其心。(三)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即所谓般若波罗蜜相。(四)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亦不执著般若波罗蜜,灭除系缚之烦恼,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故称出到菩提。(五)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觉智。以上合称五种菩提。又法华经论卷下于佛之法、报、应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报佛菩提(报身菩提)与应佛菩提(应身菩提)等三种菩提。大乘义章卷十八区分无上菩提为方便菩提与性净菩提两种。此外,三菩提亦为天台宗之十种三法之一,即:(一)实相菩提,又作无上菩提。悟实相理之真性菩提。(二)实智菩提,又作清净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众生之作用。上之三者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无别。
 据往生净土论载,远离:(一)执著自我,(二)不欲令一切众生得安稳,(三)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种与菩提门相违之法。称为三远离心或三种离菩提障。同书又列举三清净心:(一)不为自己求安乐(无染清净心),(二)除众生苦而令其安乐(安清净心),(三)令众生赴菩提而予其永远之乐(乐清净心)。是为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之心。以上皆须依赖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门始可令远离或生起。
 又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称作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求无上菩提之心,称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意或菩提心。顺趣菩提三十七种之行品,称菩提分法。佛成道之处所,称为菩提道场、菩提场,其道场树称菩提树。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称为增上菩提。结讲念佛,广祈众生增进佛道,称为菩提讲。檀那所属之寺院,称为菩提寺、菩提所。(菩萨地持经卷三无上菩提品、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菩提心经卷一、旧华严经卷三十八、卷五十二、新华严经卷七十、维摩经卷上、大宝积经卷一、卷二十七、大智度论卷四十四、成唯识论卷一)
 <二>即唐代时来华之菩提仙那。((参见:菩提仙那)5205)p5198
FROM:【佛光大辞典】



 【我此普贤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

【学习解说】
我的这个普贤十愿殊胜的修行功德,能够得到非常大的福报,我把这些福报全部都回向法界一切众生
唯愿沉溺在世间六道轮回的苦难深重的众生,也能修习普贤十愿,这样就能快速的往生无量寿佛的极乐世界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于如来前。说此普贤广大愿王清净偈已。善财童子。踊跃无量。一切菩萨皆大欢喜。如来赞言。善哉善哉。尔时世尊。与诸圣者菩萨摩诃萨。演说如是不可思议解脱境界胜法门时。文殊师利菩萨而为上首。诸大菩萨。及所成熟。六千比丘。弥勒菩萨而为上首。贤劫一切诸大菩萨。无垢普贤菩萨而为上首。一生补处住灌顶位诸大菩萨。及余十方种种世界。普来集会。一切刹海极微尘数诸菩萨摩诃萨众。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等。而为上首。诸大声闻。并诸人天一切世主。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学习解说】
那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来到如来前,说完了普贤广大十愿王的清净偈诵,会场中的善财童子生起无限的欢喜,内心雀跃着,一切与会中的菩萨众也都非常的欢喜,这时如来看到普贤菩萨不断教导众生要修习普贤十愿,获得无量功德,也对普贤菩萨称赞道:善哉善哉

那时世尊就为与会的菩萨摩诃萨们演说这个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的殊胜法门时,文殊师利菩萨坐在最上首,还有大菩萨们以及修行有成就的六千比丘,弥勒菩萨坐在上首,还有贤劫中化生出来的一切大菩萨众,无垢菩萨、普贤菩萨坐在上首,还有已经证得一生补处(谓经过此生,来生定可在世间成佛)菩萨以及已经安住在灌顶之位的所有大菩萨,以及其他十方世界的种种菩萨们都来集会,以及一切如海水一样多的佛刹中的如微尘那样多的菩萨摩诃萨们中,大智舍利弗、大神通摩诃目犍连等坐在上首,一切已经证得大声闻圣者、以及人、天人中的一切国王,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一切大众听闻佛所说的佛法,都非常的欢喜,并且都发愿要好好受持,依教奉行

【词解】
【贤劫】
梵语 bhadrakalpa。音译[颱-台+(盋-皿)]陀劫、陂陀劫、波陀劫。指三劫之现在住劫。贤,梵语 bhadra(跋陀),又译作善;劫,梵语 kalpa(劫波)之略称,又译作时分。即千佛贤圣出世之时分。全称现在贤劫。谓现在之二十增减住劫中,有千佛贤圣出世化导,故称为贤劫,又称善劫、现劫。与“过去庄严劫”、“未来星宿劫”合称三劫。
 悲华经卷五对贤劫一语有所解释(大三·一九九下):“此佛世界当名娑婆。(中略)何因缘故劫名善贤?是大劫中多有贪欲、嗔恚、愚痴、憍慢众生,有千世尊,成就大悲,出现于世。”又据贤劫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千佛因缘经等载,拘留孙、拘那含牟尼、迦叶、释迦、弥勒以下,直至楼至等千佛,次第于贤劫中兴出。
 关于贤劫之时量,于诸经论中各有异说:(一)据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卷上、三弥勒经疏、瑜伽论劫章颂等载,一增劫一减劫,是为一中劫;而住劫二十劫为贤劫之量。(二)据元晓之弥勒上生经宗要载,据传六十四劫为一大劫,此乃贤劫之量。(三)据唐代遁伦之瑜伽论记卷一下载,亦有主张百千大劫之长时为贤劫者。然上记说法以第一说为通说。(长阿含经卷一、大悲经卷三、俱舍论卷十二、大智度论卷三十八、法华经文句卷八下)((参见:劫)2811)p6174
FROM:【佛光大辞典】

【一生补处】
梵语 eka-ja^ti-pratibaddha。原为“最后之轮回者”之义。谓经过此生,来生定可在世间成佛。略称补处。即指菩萨之最高位─等觉菩萨。一般皆称弥勒为一生补处之菩萨。据弥勒上生经等记载,弥勒菩萨现居于兜率天,待此生尽,则下生于人间,以补释迦之佛位。此词又作一生所系,指仅此一生被系缚于迷界,来生即可成佛,故有此称。另据无量寿经记卷上之说,一生补处之菩萨又分为四位次:(一)住于正定位之菩萨。(二)接近于佛地之菩萨。(三)住于兜率天之菩萨。(四)由兜率天至人间下生而成佛。(菩萨本业经十地品、大日经具缘真言品、弥勒上生经宗要)p30
FROM:【佛光大辞典】

【灌顶】
<一>梵语 abhis!ecana 或 abhis!eka。即以水灌于头顶,受灌者即获晋升一定地位之仪式。原为古代印度帝王即位及立太子之一种仪式,国师以四大海之水灌其头顶,表示祝福。
 据旧华严经卷二十七“十地品”载,菩萨于十地中之第九地入第十法云地时,诸佛以智水灌其顶,以为受法王职之证明,此称受职灌顶,或称授职灌顶。又据旧华严经卷八菩萨十住品、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名字品等,十住之第十位,称为灌顶住。或据大事(梵 Maha^vastu,记述释尊之事迹及本生等)所说,菩萨十地之第十地,名为灌顶地,灌顶位则特指十地以上之等觉阶位而言。
 密教所行之灌顶,总称为秘密灌顶(略称密灌)。佛教诸宗中,以密教特重灌顶,其作法系由上师以五瓶水(象征如来五智)灌弟子顶,显示继承佛位之意义。灌顶作法之种类繁多,主要为结缘灌顶、学法灌顶、传法灌顶三种。即:(一)结缘灌顶,不论僧俗、机根等,为广结佛缘之灌顶。受者投花于坛上诸尊佛像,选定有缘之佛(投华得佛)为本尊,而后唱佛名号,由上师三度灌以瓶水,授一印(印契)、一明(陀罗尼)。(二)学法灌顶,又称受明灌顶、弟子灌顶、许可灌顶。对于欲学密教之弟子,先选定人、时、处,并准备作法,再授以有缘一尊之仪轨明法。(三)传法灌顶,又称传教灌顶、付法灌顶、阿阇梨灌顶。如法修行之人,欲为人师,或欲得阿阇梨位者,则授以大日如来之仪轨明法。此种灌顶为传真言之最极奥秘,又可分印法灌顶、事业灌顶、以心灌顶三种。(1)印法灌顶,又作秘印灌顶、手印灌顶、离作业灌顶。弟子诚心求真言行,但以资财短缺,无法整备一切所需,此时师以慈心观其心行,可略去诸作业,授以本尊秘印,行灌顶仪式。(2)事业灌顶,又作作业灌顶、具支灌顶。弟子于灌顶七日前诚心礼拜忏悔,师亦于七日间持诵,然后设坛、供诸种香花果物,授以秘印。此种灌顶须财力丰足者方能行之。(3)以心灌顶,又称心授灌顶、秘密灌顶、瑜只灌顶。用于师与弟子俱成就三昧耶戒之情况。即不于心外另设坛场,而在阿阇梨内心建立曼荼罗,入其心坛而授以灌顶。
 又行灌顶所在之室,称为灌室。接受灌顶,称为受灌。设曼陀罗之道场以行灌顶仪式,则称密坛灌顶。灌顶之际所授之印契与陀罗尼,即称灌顶印明。
 密教之受戒,皆须行灌顶,故受真言三昧耶戒,称为授戒灌顶。又于灌顶之际,若受者欲由灌顶消除灾障、成就悉地,则烧香花、乳木等种种供物,修护摩法,此即灌顶护摩。其修法之次数或供物种类有种种不同,今日本东密在金刚界修法终了后,于初夜、后夜中间同行此修法,称为中间护摩。此外,为利益水中之鱼类,密教以灌顶幡或塔婆流入河海,此种行事称流灌顶,或称流水灌顶。(贤愚经卷十三顶生王品、大日经卷一具缘品、卷五秘密漫荼罗品、卷七持诵法则品、蕤呬耶经卷下分别护摩品、苏悉地羯啰经卷下本尊灌顶品、大日经疏卷三、卷十五、卷十六、华严经探玄记卷五)
 <二>为灌顶幡之略称。((参见:灌顶幡)6855)
 <三>(561~632)隋代僧。临海章安人,俗姓吴。世称章安大师。((参见:章安)4835)p6853
FROM:【佛光大辞典】

(本篇学习暂时完结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5-4 01:51 , Processed in 0.07045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