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莲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进行中] 佛弟子(净莲),每日学习佛经串贴

[复制链接]

155

主题

506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924

[精进勋章]

111#
 楼主| 发表于 2024-3-26 16: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3-26 16:15 编辑

接续上楼继续学习 什么叫做障碍? 有哪些种类? 瑜伽师地论用时 1 小时 30分钟 以上

-- [经文] --

[掉乱]者。谓如有一根不寂静。诸根掉乱诸根嚣举。

于一切时[恶思所思][恶说所说][恶作所作]。不能安住思惟诸法。不能坚固思惟诸法。

由此因缘[毗钵舍那]不能圆满。不得清净。是名[掉乱毗钵舍那障]。

善知识解说:
因为[眼][耳][鼻][舌][身][意]其中一根贪着外境尘染,所以诸根皆乱,
所以在任何时刻[思想][言语][行为]都贪着在恶业染着上,无法安住思维正法,没有定力思维正法,
因此[毗钵舍那]不能圆满,不得清净,这就叫做[掉乱毗钵舍那障]

[末学解说]

所谓[掉乱]者。

就是如果有一根不寂静(脱离一切之烦恼叫做“寂”,杜绝一切之苦患叫做“静”,寂静即“涅槃”的境界)。则诸根掉乱,诸根嚣举。

便会于一切时,[恶思所思][恶说所说][恶作所作]。不能安住思惟诸法。不能坚固思惟诸法。

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毗钵舍那(华译为观,即观察或观见事理的意思)]不能圆满。不得清净。这名为[掉乱毗钵舍那障]。

注解:
【寂静】:脱离一切之烦恼叫做“寂”,杜绝一切之苦患叫做“静”,寂静即“涅槃”的境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毗钵舍那】:华译为观,即观察或观见事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如是二法障[奢摩他]。谓[多放逸]及[住非处]二法。

能障[毗钵舍那]。谓[乐自恃举]及以[掉乱]。


如是若[奢摩他障]若[毗钵舍那障]。总名[寂静障]。

如是名为障之[略义]。


[末学解说]

像这样的两种法障[奢摩他]。就是[多放逸]及[住非处]二法。

能障碍[毗钵舍那(华译为观,即观察或观见事理的意思)]。就是[乐自恃举]及以[掉乱]。

诸如此类,或是[奢摩他障],或是[毗钵舍那障]。总名为[寂静(脱离一切之烦恼叫做“寂”,杜绝一切之苦患叫做“静”,寂静即“涅槃”的境界)障]。

这些名为障碍之[略义]。

注解:
【毗钵舍那】:华译为观,即观察或观见事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寂静】:脱离一切之烦恼叫做“寂”,杜绝一切之苦患叫做“静”,寂静即“涅槃”的境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即此[略义]及前[广辨]。总略为一说名为[障]。


善知识解说:
以上[略义]和[广辨],总称叫做[障]


[末学解说]

以上这些[略义]以及前面之[广辨]。归总一种说法,名为[障]。

-- [经文] --

此[障]相违当知[无障]。谓即此障无性远离。不合不会说名[无障]。

善知识解说:
如果和上述讲的障碍相反,没有犯著,这就是[无障]


[末学解说]

与这些障碍相反的,应当知道即为[无障]。就是与这些障碍无性远离。不合、不会,名为[无障]。

===========================================

通过学习,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上述佛经中讲的这些障碍,是对修行佛法,解脱轮回,成就菩提的障碍
这些障碍形成的原因,呈现的方式,解决的方法......各有不同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相关内容

一、精进修行的障碍
一般来说,通常佛弟子想精进修行消业,
或刚一开始精进修行,可能就会产生一些障碍
例如,突然出现病痛,或原本的病痛加剧了,或家人障碍,
又或者,车丢了,钱包掉了,投资的事业损失了
又或者,有人开始脾气变差,和家人或同事吵架,...各式各样都有

其实,这是业障现前了

这有两个说法
1.一般有人会认为是冤亲债主障碍(不过建议采取第2.种方式看待比较好)
2.是佛菩萨开始考验佛弟子,开始让佛弟子重报轻受,若能通过就能消除重业

其实,每当佛弟子要精进修行,有的就会如此
(不过也不是每个人都如此,有的只是很繁忙,佛菩萨会看众生的因缘情况不同施予不同方便)——[略说]精进修行的障碍

二、解决业障现前的方法
不要让郁闷的习气一再的影响自己,造成恶性循环
多接触[善知识]和[慈善团体]以及[光明开朗的人]
随时在自己的房间或者工作的时候播放佛乐,这样可以随时增上慈悲心和清净心
佩带楞严咒,多处安置佛像和佛卡,让自己的生活随时融入在佛法中
要遵守戒律,要落实定课,就会逐渐上轨道,不会时常发生这种懈怠的情况
要学习转念,学习光明的念头,逐渐培养成光明定力,成就三昧禅定——[略说]初学佛, 时常哀声叹气,念佛诵经都提不起劲,这该怎么办?

以下参考看看

[转念]~学习用[光明心]和[善念]转变[恶业果报]
如何驱除[负面习气][黑暗思想]? ~ 光明心的导引
因为过去世造恶业,所以今生遭受苦报,
愚痴不明因果,没耐性,怨天尤人,这也过去世不信因果不信佛法的果报
只有到了愿意认错忏悔的时候,愿意相信因果相信佛法的时候,才会有转机

所以认识因果发露忏悔实在是第一步
——[探讨]初学佛常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而常产生退心,该如何解决?
真正明白的人就会知道"一切都是自己的业障",这是真的——为什么有人信佛?有人不信?有人灵验?有人不灵验?

三、面对困境的方法  
有些佛弟子生活上有困境,想靠世间法来改变,
以为生活条件改变后就能好好学佛这其实也是不明白因果业报
因果业报是由众生的心念而产生行为造作后和众生产生共业所造成的
所以根本就在于当下的心念,若不改变当下的起心动念,又如何改变因果业报呢
无法改变因果业报,又如何能靠世间法就能得到福报呢,所以这正说明众生颠倒
所以想改变自己的生活条件,就必须由因果去着手,根本做法就是改变自己的心念
例如,不贪心,不生气,待人和气,心不想坏事,见到人要起欢喜心常带微笑…..
这样做一个好人就能得到好人缘,广结善缘自然就容易得到帮助而事事顺利,就容易得到好报,
而当一个好人的基础就在于心念,要随时存好心,随时转恶念为善念,这就是佛陀讲的[四正勤]
只要随时把[四正勤]用在生活上,自然就会改善心念和行为,然后就能改变业报
更进阶的修行,就可以参阅佛经上讲的各种次第修行观照的法门
这样逐渐就能消除妄心,恢复真心佛性——[解析]佛教理论和现实情况根本照不上号?佛法和世间法是两回事?
佛弟子对于苦报或困难现前不要太急躁,自己的因果不要全推给佛菩萨
只要自己真心向佛,真正老实修行,佛菩萨就会在适当的时机帮忙
不是不帮忙,只是因为我们的福报还不够,而且我们的信心和断恶的决心也不够
佛菩萨可以帮助我们,但是佛菩萨有大智慧,知道什么时刻才是正确的时机
也知道我们现在是否有足够福报得到更好的职位或重业轻报
所以我们不应该对佛菩萨失去信心,也不应该怀疑佛菩萨的大智慧和慈悲方便——[解析]为什么初学者学佛遇到人生困难,所求没有马上满愿?
没有福报是因为业障,病苦也是业障,怨天尤人更是业障,不明白因果是根本业障
所谓业障就是因为自己智慧不足,不明究理,自己造业自己受苦
如是因,如是果
——[探讨]初学佛常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而常产生退心,该如何解决?

四、脱离六道轮回的方法
最终要脱离六道轮回仍是靠这个道理
就在于转化心念,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
您的念头决定您的去处
念佛往生也是这个道理——[法门实修]如何治愈自己的病痛?改善自己的生活?
痛苦其实是来自于五阴(五蕴,色受想行识)和六根
所以,[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才能度(消除)一切苦厄],所以佛法上常讲六根必须清净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于外境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起尘染,这样迷失本性(覆盖佛性)就会影响身心,产生痛苦
所以佛法上究竟解脱痛苦的方法就是清净六根, 放下对于六尘的执着,放下七情六欲,放下财色名食睡,
这要实际不断练习, 先冷静安静下来, 收摄六根, 不要乱想, 可以安住念佛或持咒
六根暂停歇息, 慢慢就能恢复平静,逐渐断除六根妄想, 逐渐佛性就会显露, 佛性的功能就能启发
佛性原本圆满的功德就能显露, 相由心生, 这时候身心就会调整为健康正常, 外在境遇也会改善

注: 此时,相(指身体和外在一切)由心(指心王,清净第八识,空如来藏,佛性)生
其实轮回也是由第八识所生,由第八识恶种子所生
——[略说]如何真正消除烦恼和痛苦?
众生如果天天执着在世俗名利是非,那就不可能解脱轮回
就会因为自己念力的作用,和同样念头的众生物以类聚,
交织成复杂的共业因果,共业念力的纠缠下,那就很难挣脱
想解脱,就要靠自己放下执着

所以,一切因果都是自己造成的
想改变,那也是要靠自己,怨不得别人

所以,佛法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想解脱,方法就是如此
——六道轮回的因果原理
佛陀在圆觉经上说爱欲是一切轮回的根源
因此,佛陀教导佛弟子

1。培养慈悲心,行善布施,让欲望升华,逐渐放下对世俗的贪着和执着
2。守持戒律,远离恶行,避免被贪嗔痴恶业一再腐蚀,这样心念才能逐渐清净
3。忍辱,能忍才能避免一再造恶,才能避免恶念恶行滚雪球般的变大
4。常行精进,透过实修实做,逐渐消除习气,产生定力
因为世俗的诱惑实在很多很大,所以要更多的实修功课来帮助自己不退转
5。要远离世俗纷扰处(尤其网路诤讼处),寻求寂静处(阿兰若处),以利禅定的修持
这点非常重要,因为世俗的引诱和干扰非常严重
透过日常生活和电视报纸杂志网路等媒体,就算佛弟子也难以抵挡诱惑和干扰
6。深入经藏,逐渐明白甚深实相,以出世间智慧破除世俗烦恼和疑惑
智慧是破除一切障碍的根本,所以实修者应逐渐深入甚深智慧

实修者对于以上六项重点都要一一检验和落实
这样逐渐落实六度才能有利修行,避免被世俗欲望所吞蚀,解脱生死轮回才能逐渐有把握

再者,对于四宏愿要能真实面对,好好落实,不要变成有口无心的口号

实修就要做好抉择,然后好好落实,这样才能逐渐看到成果
若是心口不一盲修瞎练或一曝十寒,那只是自欺欺人浪费时间

最后,请发愿求生极乐世界,这是最后的一道保障和宝藏
——爱欲是一切轮回的根源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506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924

[精进勋章]

112#
 楼主| 发表于 2024-3-27 11: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3-27 11:22 编辑

如何开化众生 ~ 佛说演道俗业经(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佛告长者。开化众生有四事。

一曰不信生死者则以现事祸福喻之。


二曰不信三宝显示大道。


三曰迷惑邪径指语三乘。佛道独尊而无有侣。


四曰三界所有悉如幻化无一真谛。


是为四。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孤独长者(为家主、居士之意。一般则通称富豪或年高德劭者为长者)。开化(教人开蒙化恶也)众生有四种事。

一是对不信生死者,则以现事祸福譬喻进行开导教化。

二是对不信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显示大道进行开导教化。

三是对迷惑邪道指语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声闻乘又名小乘,其行人速则三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于闻如来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惑,可证阿罗汉果;缘觉乘又名中乘,其行人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破无明,终于悟十二因缘之理,可证辟支佛果;菩萨乘又名大乘,其行人于无数劫间,修六度行,更于百劫间,植三十二相福因,可证无上佛果)。显示佛道(佛所证悟的道法,即无上菩提)独尊唯有一乘。

四是对三界众生,显示所有悉如幻化(常用作譬喻。如说诸法皆由因缘假和合而生,空无实性,是为假有,喻如幻化之物相),无一真谛(指真实不妄之义理。如谓世间法为俗谛,出世间法为真谛)。

就是这四种事。

注解:
【演道俗业经】:(经名)佛说演道俗业经,一卷。乞伏秦圣坚译。佛为给孤独长者说在家之三财与出家之三业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长者】:梵语 s/res!t!hin(音译室隶瑟[女*它]),或 gr!ha-pati(音译疑叻贺钵底);巴利语 set!t!hin,或 gaha-pati。为家主、居士之意。一般则通称富豪或年高德劭者为长者,如杂阿含经卷五所载,那拘罗长者已一二○岁,年耆而根熟。又增一阿含经卷三清信士品列举多位特出之长者,如第一智慧之质多长者,降伏外道之掘多长者,能说深法之优波掘长者,福德盛满之阇利长者,大檀越主之须达长者,门族成就之泯兔长者。然据翻译名义集卷二长者篇载,印度称豪族、富商巨贾为长者;此则异于前记阿含经之说法,亦大异于我国素以耆年高德者称为长者之风习。又日本所谓之长者,亦含有长老耆宿之意,如藤原氏长者、源氏长者等。
 此外,法华经文句卷五上举出三种长者,即:(一)世间长者,具有姓贵、位高、大富、威猛、智深、年耆、行净、礼备、上叹、下归等十德者。(二)出世长者,即指佛。佛生于真如实际之中,功成道著,十号无极,法财万德悉皆具满,十力雄猛而善能降伏诸魔与外道,于一心三智无不通达,故亦称出世佛大长者。(三)观心长者,即具有观心之智之大智者,其观心之智从实相而出,了知于三谛中含藏一切功德,而善能以正观之慧降伏染著之心,一一彻见中道与权实等事理诸法。(法华经卷二譬喻品、梵语杂名、法苑珠林卷五十六、慧苑音义卷下)((参见:长者十德)3601)p3600FROM:【佛光大辞典】

【开化】:(术语)教人开蒙化恶也。法华经序品曰:“是诸八王子,妙光所开化。”无量寿经上曰:“入众言音,开化一切。”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乘】:1、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声闻乘又名小乘,其行人速则三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于闻如来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惑,可证阿罗汉果;缘觉乘又名中乘,其行人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破无明,终于悟十二因缘之理,可证辟支佛果;菩萨乘又名大乘,其行人于无数劫间,修六度行,更于百劫间,植三十二相福因,可证无上佛果。
  2、小乘、中乘、大乘。小乘即声闻乘,中乘即缘觉乘,大乘即菩萨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佛道】:佛所证悟的道法,即无上菩提。梵语菩提,新译为觉,旧译为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幻化】:<一>谓幻术师变化所现无实体之物。常用作譬喻。如说诸法皆由因缘假和合而生,空无实性,是为假有,喻如幻化之物相。大智度论卷六(大二五·一○一下):“譬如幻化象马及种种诸物,虽知无实,然色可见,声可闻,与六情相对,不相错乱。诸法亦如是,虽空而可见可闻,不相错乱。”
 <二>幻与化。空法十喻之二。幻,谓幻术师之所作。化,谓佛、菩萨等神通力之变化。((参见:十喻)470)p1390FROM:【佛光大辞典】

【真谛】:<一>二谛之一,三谛之一。指真实不妄之义理。如谓世间法为俗谛,出世间法为真谛。((参见:二谛)244)
 <二>(499~569)五、六世纪间之著名译经僧。梵名 Parama^rtha。 音译作波罗末他、波罗末陀。又称拘罗那陀(梵 Kulana^tha)。西北印度优禅尼(梵 Ujjaini^)人,婆罗门种,姓颇罗堕(梵 Bha^rata)。聪敏强记,辩才不竭。少游诸国,历事诸师,精研四韦六论,贯练三藏五部,究明大乘之妙理。南朝梁代中大同元年(546)携经典抵中国南海。太清二年(548)入建业(南京)谒武帝,时值侯景之乱,遂潜行南归,辗转游历今苏、浙、赣、闽、广州等地,而所至译经不辍,每亦撰疏阐释经论理趣。陈太建元年示寂,世寿七十一。自梁武帝末至陈太建元年,共译经论纪传六十四部二七八卷,今仅存三十部,大多为佛教研究之重要典籍。与鸠摩罗什、玄奘、义净同称四大翻译家。其翻译之方法与学识,为我国佛教传译史上之泰斗。主要译作除转识论、大乘唯识论等唯识论典外,另有金光明经、摄大乘论、摄大乘论释、律二十二明了论、中边分别论、十七地论(此书乃瑜伽师地论之别出本)、俱舍论释、大乘起信论等。其中以摄大乘论、摄大乘论释影响最大,此二论乃南朝摄论学派之主要理论根据,真谛亦因之被尊为摄论宗之祖。(续高僧传卷一、摄大乘论序、大唐内典录卷四、卷五)p4228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佛于是颂曰。

不信生死祸福示      堕邪见者显大道


佛道独尊而无侣      三界悉空如幻化


[末学解说]

佛陀于是以偈颂说。

不信生死以祸福显示      堕入邪见者显示大道

佛道独尊唯有一乘法      三界皆虚空如同幻化

-- [经文] --

佛告长者。开化复有七事。

一曰悭贪者教令布施。


二曰犯恶者诲令奉戒。


三曰瞋恚者劝令忍辱。


四曰懈怠者化令精进。


五曰心乱者诲令定意。


六曰愚冥者教令至学智度无极。


七曰不知随时显权方便。


是为七。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孤独长者(为家主、居士之意。一般则通称富豪或年高德劭者为长者)。开化(教人开蒙化恶也)众生还有七种事。

一是对悭贪(悭吝贪著之意。即惜物而不布施与人,并贪求而无满足)者教导令其布施(以福利施与人也)。

二是对犯恶者教诲令其奉戒。

三是对瞋恚(谓于诸有情。欲为损害。内怀栽杌。乃至现为过患。总名瞋恚)者劝导令其忍辱(忍受诸侮辱恼害而无恚恨也,六波罗蜜之一)。

四是对懈怠(于断恶修善之事不尽力也)者教化令其精进(勇猛修善法,断恶法之心作用也)。

五是对心乱者教诲令其定意(与定心同)。

六是对愚冥者教导令其至学智度(般若译曰智,波罗蜜译曰度,习修实智之行法也)无极。

七是对不知者随时显示善权方便。

就是这七种事。

注解:
【悭贪】:梵语 ma^tsarya-ra^ga。悭吝贪著之意。即惜物而不布施与人,并贪求而无满足。法华经方便品(大九·八上):“若以小乘化,乃至于一人,我则堕悭贪。”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八一上):“以知法性体无悭贪故,随顺修行檀波罗蜜。”此悭贪之心,可以六度中之布施波罗蜜对治之。又俗称无情且苛酷为悭贪,盖系由悭吝贪著之义而转来者。(中阿含经卷三十一、菩萨本行经卷上、法华经文句卷四下)p5811FROM:【佛光大辞典】

【布施】:(术语)梵语曰檀那Da%na,译为布施。以福利施与人也。所施虽有种种,而以施与财物为本义。得大富乐之果。周语曰:“享祀时至,布施优裕。”文子自然篇曰:“为惠者布施也。”庄子外物篇曰:“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荀子哀公篇曰:“富有天下而无怨财,布施天下而不病贫。”韩非显学篇曰:“上征敛于富人,而布施于贫家,是夺力俭而与侈堕也。”淮南子道应训曰:“不义得之,又不能布施,患必至矣。”又齐俗训曰:“为义者,布施而德。”论衡定贤篇曰:“使谷食如水火,虽贪吝之人,越境而布施矣。”法界次第曰:“檀那秦言布施。”无量寿经曰:“布恩施惠。”大乘义章十一曰:“言布施者,以己财事分布与他,名之为布,惙己惠人目之为施。”维摩经佛国品曰:“布施是菩萨净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瞋恚】:谓于诸有情。欲为损害。内怀栽杌。乃至现为过患。总名瞋恚。FROM:【《阿毗达磨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

【忍辱】:(术语)梵语羼提Ks!a%nti,译曰忍辱,忍受诸侮辱恼害而无恚恨也,六波罗蜜之一。法界次第下之上曰:“羼提,秦言忍辱。内心能安忍外所辱境,故名忍辱。”维摩经佛国品曰:“忍辱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三十二相庄严,众生来生其国。”注“肇曰:忍辱和颜,故系以容相,而岂直形报而已。”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懈怠】:(术语)于断恶修善之事不尽力也。唯识百法随烦恼二十之一。俱舍七十五法,六大烦恼之一。唯识论六曰:“懈怠于善恶品修断事中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谓懈怠者滋长染,故于诸染事而策励,亦名懈怠。”俱舍论四曰:“怠谓懈怠,心不勇悍,是前所说勤所对治。”菩萨本行经上曰:“夫懈怠者,众行之累。居家懈怠者,则衣食不供,产业不举。出家懈怠,则不能出离生死之苦。”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精进】:(术语)又曰勤。小乘七十五法中大善地法之一,大乘百法中善心所之一。勇猛修善法,断恶法之心作用也。唯识论六曰:“勤谓精进,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辅行二曰:“于法无染曰精,念念趣求曰进。”慈恩上生经疏下曰:“精谓精纯无恶杂故,进谓升进不懈怠故。”华严大疏五曰:“精进,练心于法名之为精,精心务达目之为进。”维摩经佛国品曰:“精进是菩萨净土。”案汉书,召属县长吏,选精进掾史。注:精明而进趣也。此为精进二字之出处。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定意】:(术语)与定心同。无量寿经上曰:“不失定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智度】:(术语)六度之一。般若波罗蜜Prajn^a%pa%ramita%也。般若译曰智,波罗蜜译曰度,习修实智之行法也。维摩经佛国品曰:“善于智度,通达方便。”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佛于是颂曰。

悭者教布施  犯恶令奉戒 


瞋恚劝忍辱  懈怠劝精进 


乱者使定意  愚冥教令学 


智慧度无极  随时发善权


[末学解说]

佛陀于是以偈颂说

悭者教导布施  犯恶令其奉戒 

瞋恚劝导忍辱  懈怠劝导精进 

乱者使其定意  愚冥教导令学 

以智慧度无极  随时发起善权(善巧之权谋。犹言方便

注解:
【善权】:(术语)善巧之权谋。犹言方便。自誓三昧经曰:“善权随时,三十七品,具足佛事。”法华玄义二曰:“夫经论异说,悉是如来善权方便。”文句私记三末曰:“旧译以方便并为善权,若唐三藏翻为善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通过学习佛陀教导的四种事、七种事,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四种事是针对不同次第众生——不信生死者、不信三宝者、迷惑邪道指语三乘者、三界众生
进行开化的四种方法——显示祸福、显示大道、显示佛道独尊唯有一乘、显示皆为虚空如同幻化

七种事是针对不同次第众生——悭贪者、犯恶者、瞋恚者、懈怠者、心乱者、愚冥者、不知者
进行开化的七种方法——教导布施、令其奉戒、劝导忍辱、劝导精进、使其定意、教导令学、以智慧度无极,随时发起善权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相关内容

一、如何正确引导众生
首先要发大慈悲心,这样由发心和心法才能逐渐体会众生心
这要由平常就关怀众生,注意各种细节对众生的影响,善护念众生
这就是[华严经]或[大般涅槃经]上讲的菩萨智慧养成的方法
先发慈悲心,然后发大愿,也就是先立志
这样就能引导自己精进,就能引导自己思维方法去帮助众生
然后在实际引导众生的过程中逐渐成长智慧——[略说]如何引导众生学佛?该给什么经典?
这只要发起正确的大乘发心就能圆满解决和众生的关系——[问答]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如何在家人工作和修持间得到平衡圆满?
凡夫俗子智慧和福报都不圆满
若用强硬手段很容易误入歧途而且招引恶友或恶鬼神
所以,应该自己坚守戒律,以[慈悲心]和[清净心]来劝导众生
很多人以为自己用强硬手段或叫骂的方式就是为对方好,就以为自己是对的
其实这是自己颠倒了,是自己愚痴,是自己不明白有智慧的方法
佛弟子应该要相信慈悲柔和能度化众生,
这样才能增上修行真正逐渐增长智慧而能普渡众生成佛
而不是什么都要用吵架争辩或武力来达成
这样只会引发黑业和召引恶鬼神,自己堕入魔道而不自知
——[问答]如何劝化父母?
真正的弘法者,应该细究「字性」「法性」「众生性」,正确的运用,才容易顺利引导和解救众生。——弘法者应该在遣词用字上细心斟酌,避免错误引导和知见偏差

二、如何正确引导家人
精进实修虽然重要,但是因为自己和家人业障的关系
所以,一开始都会有种种困扰和障碍,

一方面是家人不了解,一方面则是因为自己智慧还不足,思维还不够开阔
这要渐进平衡处理,调整自己的发心,不可与家人疏离或争执或甚至结恶
不然那就失去修行和普渡众生的真义了

一般人可能以为修行一定要抛家弃子或出家,或完全独处念佛诵经

因为心态上狭隘了,不知道生活点滴都是修行,在于当下正念
所以,对于家人,或生活,或工作,或同事,或其他众生,就会格格不入
而总以为那些是障碍,不知道一切都是助缘
只要调整好正确的发心,心量放宽,不要把家人和众生当作负担
这样就能快乐的学佛,也才能真正落实[菩萨道]

因为[菩萨行者]是以[四无量心]为根本,[四摄法]和[六度万行]为法门
菩萨行者发起[大慈心][大悲心][大喜心][大舍心](大乘舍心是指不执着和不二,不是指舍离众生),因此对众生不离不弃
然后以[四摄法]摄受众生(详见后面补充说明)
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为修行
家人就是我们可以练习落实菩萨道的最小单位
如果连自己的家人都无法劝化改善,那又怎能说是在修行呢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
心念一宽,您就会有不同的视野,
您就会看见光明的方向
就会明白随处都能修行,随时都是在修行
因为大乘修行侧重心法心要的当下落实,这才是真正的摄心
——[问答]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如何在家人工作和修持间得到平衡圆满?
学佛不能得到家人的支持和认同,其实问题都是在于修行人自己
这其实是因为初学者是初学,所以自己本身要修正的问题很多,一时之间无法圆融又怪罪家人,所以才常会因为学佛而闹家庭纷争
其实一般人不懂佛法或不信佛法,这是很正常的,对于不懂不信的人,怪罪他们又有什么用呢?
初学者也是刚刚学习,和家人并没有多大差别,所以不用鄙视或怪罪家人,而是应该先改正和修正自己,让家人明白学佛确实是好的
[四摄法]就是帮助佛弟子摄受众生法门,如果修行人能落实[四摄法],就能有效的转变家人的态度和观念,成为佛化家庭

[四摄法]是属于菩萨道的普渡众生法门,特别适合在家佛弟子
在家佛弟子入世学佛,除了修行自己,也要与人为善,和家人亲友和乐相处
从中体会佛法的益处,让彼此都能有美好人生,以此为基础逐渐体会佛法深义,落实菩萨道而超越轮回
所以建议在家佛弟子都能了解[四摄法],好好落实[四摄法]

[四摄法]就是四种摄受众生的法门,就是[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

[布施摄]是对于钱财心重的人,用财施,对于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使双方情谊逐渐深厚,而达到度化对方的目的;
例如:对于家人或亲友可以不定时送一些小礼物,或随时微笑,适时关怀或鼓励或赞美,或布施劳力做家事,或和颜悦色适时的宣导正知见,
以上这些都是布施的范畴,以此维持彼此良好互动,增进感情和互信,这样就容易引导亲友信受佛法
所以,对家人不要吝啬布施小礼物,不要吝啬微笑和赞美,要布施劳力多做家事,要教导亲友吃素和因果
因此,不是布施外人才叫做布施,布施家人也是修行重要的一环,这点要弄清楚,才不会内外失衡,才不会令家人讨厌

[爱语摄]是随着众生的根性,以温和慈爱的言语相对,令他生欢喜心,感到我和蔼可亲而与我接近,以达到度化对方的目的;
嫌恶嘲讽挑拨恶口只会让自己成为令人讨厌的人,更不用说修行和普渡众生
因此,和亲友或众生说话,切忌嘲讽挑拨和恶言相向,这也是基本的十戒范畴.如果犯戒就不可能有定慧可言.
再者,嘴巴都管不好,怎能说自己是修行人呢?嘴巴管不好,都是自己的心念出了问题,应该先检讨自己,好好忏悔.
心美就能看到美好处,心好就能看到众生的好处,所以,不要吝啬赞美和鼓励以及关怀的言语
赞美鼓励以及关怀更容易使亲友和众生能接受自己

[利行摄]是以利益众生为重,以身口意诸行皆有利于人,以不在乎自己得失的利人行为,感化众生共修佛道,以达到度人的目的;
所以,日常生活中要多帮助人,只要是正业正行,都应该支持,并且平常应该多宣扬正确知见和正业以及正行
亲友或众生如果有任何一点一滴的善念或善行,都应该全力支持和帮忙,千万不可轻视或嘲笑或不在乎
例如:如果家人想放生或去佛寺或乐捐,那应该放下自己的私事或定课,陪家人行善
又或者,平常多宣扬正知见,帮助亲友和众生建立正行和善行的基础观念,促发众生能行善,这也是利行

[同事摄]就是与众生同事,要深入社会各阶层中,与各行各业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与其同事,在契机契缘的情况下,而度化之。
例如:多参与各种文化慈善或爱心活动,加入各种社会服务的义工或志工,关怀病人老人孤儿和弱势或伤残
如果能如此,这样的佛弟子必定是融入社会,受人爱戴和喜欢的人,
如此广结善缘的良好互动,定能得到互惠的回报,定能获得好的工作和伴侣,
也更能得道多助,更有实力能帮助众生,以及落实普渡众生的菩萨行
一般人找不到好工作和伴侣,这其实都是自己的问题,就是不懂[只要正向的付出,就会有正向的回报],就是不懂因果
如果自己是个光明乐观进取,有爱心有善心,帮助众生又工作认真的人,谁会不喜欢呢?
所以,只要努力正向的融入社会和人群,就能自利和利他,就能落实菩萨道.
对于家人或亲友或工作伙伴也是如此,学佛后不可就少了和家人说话或相处或少做家事
应该透过相处或共同做家事,或关怀健康上工作上学业上的情况,来增进引导家人学佛的机会

希望透过上述的说明,大家能更正面和深入的认识佛教和佛法,也更明白自己的人生和修行问题所在
因此,对于人生,不要抱怨,不用不平衡,凡事都有因果,想要有美好的果实和人生,就要自己努力耕耘
在家佛弟子如果能先好好学习四摄法,好好落实四摄法,
相信必定能得到家人亲友和工作伙伴的支持和认同,真正成就佛化家庭,成为人间菩萨
——改善自己和家人亲友同事关系的法门~[四摄法]
先讲因果报应和功德福报!
众生都有趋吉避凶之心,所以讲因果报应和如何获得功德福报,这就是最好的方便

很多经典都有讲「皈依」后可以消除多少业障、得到多少功德福报以及善神护法的护持,
例如:「地藏经」也有教导信奉「地藏菩萨」的功德利益,「普门品」则详述念「观世音菩萨」的好处
「阿弥陀经」则介绍念「阿弥陀佛」往生净土的功德利益,这些都是劝人皈依学佛或学经念佛的诱因。
佛经中讲的「皈依的功德与利益」转载于后

可以尽量鼓励父母去皈依、受五戒,这些听「出家法师」讲因果和持戒道理,比你自己讲还有用。
有些事情,该由别人或出家法师去说比较快又容易(身为子女容易讲不听或不好说),这样也是方便

所以,让父母有信任并追随的出家法师,这样会比较方便
不用自己一直讲,可以让父母多听多看出家法师的录音或录影或弘法电视
这样比自己说还有用(当然,对于实修者来说,演说能力也是要加强的,也要能劝化家人才行)

不过,也不用一下子要求太高,只要先让父母成为基本的佛弟子,
让父母愿意信佛念佛、愿意皈依三宝,愿意去佛寺佛七,愿意求生西方净土,这样就行了,
吃素方面,如果一开始无法全素,可以先从蛋奶素开始,进食前都要念佛供养超度
就是还可以吃蛋和奶,只要蛋不要吃太多还算可以(从食安和因果来说,蛋奶都有问题,还是少吃为妙)
如果没办法每天吃素,就从初一、十五或六斋日、十斋日开始
(这些当然都是以初学者来说,不要太勉强初学者。而对于真正的实修者,当然都要严谨持戒的)
——皈依的功德利益,&如何劝父母和家人皈依学?
只要您随时保持佛心,相随心转,慈眉善目,这样就能摄受家人一起学佛
其他众生看到您也会认同您赞叹您,您自然就会广结善缘,增长福慧
修行先做好自己的本分,这样才能逐渐引导家人一起学佛

末法时期很多女人没做好这点,以至于和家人闹翻天
这其实都走错了方向,堕入魔障

这样一意孤行,心怀对立甚至怨恨
[华严经]上说,[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生],难怪障碍横生
这样不仅度不了自己,也让家人对学佛起反感,
造成众生不信佛法和毁谤佛法,这样不是徒增罪过吗
——学佛应该循循善诱,切忌和家人起争执

相关内容
[诸经辑要]家人喜欢杀生,邪淫,偷盗,喝酒...,该怎么办?(如何让家人远离十恶业)

三、如何对病患做开示
按照[维摩诘经]的教导~教导我们行菩萨道如何对病患做开示
就是让病患放下对身体和一切世俗的执着
如果众生的心能放下(这需要善巧方便),这样其实病苦也会容易跟着放下,
相由心生,业随心转,这样就容易转变业力和病苦
然后按照药师经的教导,教导病患遵行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经中的救命法
先引导病患,让病患放下生死和家庭执着,开心的放生和吃素念佛行善布施,
教导病患忘记患病,对于痊愈也不要有所期望,专心乐观的念佛,放生也可以带来生命力
末法时期有个最方便的法门,就是教导众生求生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如何开导癌症末期病患,而能痊愈或求生极乐世界?

相关内容
行菩萨道,如何慰问病患?自己患病又如何调伏? ~ 维摩诘所说经
[真实故事选辑]罹患癌症名人,放生救命,也救了自己 ~ 药师经救命法

四、要时时提醒自己
佛经上讲行菩萨道的重点在于不退菩提心,只要不退菩提心就能解救众生,
剩下的只是个人因缘智慧方便善巧的问题,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而已
一切的不圆满,只要不退菩提心都能慢慢解决,所以不退菩提心是首要关键
再者,佛经上也说行菩萨道的最大问题就是瞋恨,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生
瞋心会退失菩提心,障碍彼此,菩萨行者若产生瞋恨,就不会想救度众生,就无法成佛
菩提心一退,行菩萨道过程中的种种不圆满就无法弥补改善,就会变成重罪
所以,菩提心是行菩萨道最重要的事情,而最重要的戒律就是戒瞋恨
菩萨行者若一起瞋心,必退菩提心
以上这些都是很多佛经上讲的,其中例如[华严经],请自行参考
佛经和佛法是让我们来教导我们自己,要求自己要做到
而不是拿佛法和佛经来教训别人的,如果能这样想清楚,又怎会生气呢?
自己信佛的人都做不到,怎能要求不信佛的人要相信佛法呢?何况是相信自己?
我们自己真的比对方强吗?其实是半斤八两
如果能这样好好想清楚,就会明白自己的卑微和不足,
就会发现我们自己其实和对方一样贡高我慢,一样不懂佛法

一个连自己的心都无法控制的人,会因为众生而生气的人,这种人能度化众生吗?
当然不行,所以请别高估自己了,我们应该注意的是自己的瞋恨心,而不是别人的愚痴
当我们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心,对众生生气无法释怀,
这样我们自己也不可能有智慧善巧能帮助人,自己也正是个愚痴的人
所以想度化别人,更应该先看看自己,自己是个什么样子?凭什么度化别人?
还是先弄清楚这些道理,控制好自己的心吧,
然后把[四无量心][六波罗蜜][四摄法]彻底分析落实,学习更多的善巧方便吧——[略说]如何劝导众生?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
行菩萨道不容易,随时需要战战兢兢,随时观照自己的身心状态
并且要随时注意遣词用字是否犯了十恶业
以避免我们自己的习气让许多没有智慧的众生犯了贪嗔痴
而一并连佛法和佛子都一起毁谤了
——[略说]网路弘法行菩萨道的考验
弘法者本身对于知见要够正,对原理要够清楚,要明白「法性」「字性」以及「众生性」
因此,在用字上要更小心,不要造成 1.「负面的心理引导」,和 2.「知见上的混淆偏差」
——弘法者应该在遣词用字上细心斟酌,避免错误引导和知见偏差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506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924

[精进勋章]

113#
 楼主| 发表于 2024-3-28 16: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3-28 16:09 编辑

财有三种 ~ 佛说演道俗业经(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佛言。财有三辈。

一曰下财。二曰中财。三曰上财。


[末学解说]

佛陀说。财有三类。

一是下财。二是中财。三是上财。

-- [经文] --

何谓下财。

有人治产积聚钱财。不敢衣食不修经戒。不能孝顺供养二亲。不乐随时给足妻子。欲其消息充饶饱赐。奴客徒使衣裁蔽形食系口腹。抱愚守惜如蜂爱蜜。不信先圣不奉高士沙门道人。不好布施种福为德。心自计常不虑对至。合者必散祸福自追。贪慕身地不觉恼恨。咄嗟没过入泥黎门。其身缘食四大虺盛。神寄其中假号为名。羸弱犹化危脆不固。不解非常倚世之荣。心怀万忧谓亦长生。心存吾我不达悉空。三界尚虚况人物乎。汲汲迭惑贪淫嫉妒。如斯行者。

[末学解说]

什么是下财。

有人治理产业来积聚钱财。舍不得衣食,不修经戒(经义与戒行)。不能孝顺,供养父母双亲。不乐于随时给足妻子。欲其消息,充饶饱赐。对于奴婢客人只使衣裁蔽形,食系口腹。愚痴吝惜如蜂爱蜜。不信先圣不奉高士(菩萨之旧译。系指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修六度万行之大乘众)沙门(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道人(得道之人,又修道之人也)。不喜欢布施,种福为德。心中爱计较,不考虑他人。合者必散,祸福自追。贪慕身地,不觉恼恨。咄嗟(呵叱;吆喝)没过,入泥黎(地狱)门。其身缘食,四大虺盛。神寄其中,假号为名。羸弱犹化,危脆不固。不明白非常(谓世相之无常也),倚世间之荣。心有千万忧,也认为可长生。心中只存吾我,不知道皆为空。三界尚为虚空,何况是人物呢。努力追求迭惑贪淫嫉妒。像这样行事者为下财。

注解:
【经戒】:(术语)经义与戒行。又经中所译之戒法。又戒为万世之常经,故曰经戒。无量寿经下曰:“奉持经戒,受行道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高士】:菩萨之旧译。系指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修六度万行之大乘众。(三教指归卷二)((参见:菩萨)5209)p4354FROM:【佛光大辞典】

【沙门】:华译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道人】:(术语)得道之人,又修道之人也。汉书京房传曰:“道人始去,涌水为灾。注云:道人有道术之人也。”地理志曰:“代郡道人县注云:本有仙人游其地,因以为名。”四十二章经曰:“道人见欲,必当远之。”释氏要览上曰:“智度论云:得道者,名为道人。余出家者,未得道者,亦名道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咄嗟】:叹息。 犹呼吸之间。谓时间仓卒;迅速。 呵叱;吆喝。(百度)

【泥黎】:佛教语。梵语的译音。意为地狱。在此界中,一切皆无,为十界中最恶劣的境界。(百度)

【虺】:传说中的一种毒蛇。(百度)

【汲汲】:形容心情急切,努力追求;热衷。(百度)

【非常】:(杂语)犹言无常,谓世相之无常也。无量寿经上曰:“见老病死悟世非常。”四十二章经曰:“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奉养父母安和至心。出辞还返不失颜色晨定暮省小心翼翼。念二亲恩而无穷极。给足妻子应时衣食。恩情归流与共同欢。妻子如是也终无私行。瞻视奴客眷属徒使不令饥乏。不信死后当复更生。谓死灭尽归于无形。供孝所生念乳养恩。给足妻子恋恩爱情。瞻视仆使欲得其力。不能奉敬沙门道人。不肯行善布恩施德。后当得福与众殊特。是谓中财。

[末学解说]

能够奉养父母,安宁平和有志诚之心。出辞还返不失颜色,晨定暮省小心翼翼,念二亲恩而无穷极。给足妻子应时衣食。恩情归流与共同欢。妻子也是如此,终无私行。尊重重视奴客眷属,徒使不令饥乏。不相信死后会再生。认为死灭尽,归于无形。供孝所生是因为念乳养恩。给足妻子是因为恋恩爱情。瞻视仆使是因为想要获得其力。不能奉敬沙门道人。不肯行善布恩施德。后当得福与众殊特。这就是中财。

注解:
【至心】:(术语)至诚之心也,又至极之心也,心源彻到也。晋书王嘉传曰:“候之者,至心则见之,不至心则隐形不见。”按,道经云至心朝礼,本此。无量寿经上曰:“至心信乐,欲生我国。”金光明经上曰:“至心念佛。”同文句二曰:“至心者彻到心源,尽心实际,故言至心。”同文句记曰:“至犹极也。”【《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佛于是颂曰。
常能念乳养  孝顺供二亲 
给足其妻子  随时不失节 
奴客及徒使  慰劳不加恶 
下侍皆顺从  遣行不违教 
不信后世生  闻之惊不喜 
自计身有常  长存不终亡 
三界如幻化  当识此辞章 
己所为罪福  从本而受之

[末学解说]

佛陀于是以偈颂说。
常能念乳养  孝顺供二亲 
给足其妻子  随时不失节 
奴客及徒使  慰劳不加恶 
下侍皆顺从  遣行不违教 
不信后世生  闻之惊不喜 
自计身有常  长存不终亡 
三界如幻化  当识此辞章 
己所为罪福  从本而受之

-- [经文] --

佛复告长者。上财业者。谓其人若有财宝能自衣食。孝顺父母不失时节。恒瞻颜色不令怀戚。出不犯禁入不违礼。造行清白不使污染。恭敬尊长谦逊智者。启受博闻等心不邪。下劣贫厄咸蒙仗荷。给赡妻子常令备丰。除诸邪念修以正治。消息奴使不令穷匮。不妄挝骂加之慈愍。奉敬先圣至学正士出家顺法沙门贤明。夙夜行礼不失其意。布施所乏使成道德。恣讲经典并化痴冥。以善​​方便不失其时。自安护彼一切众生。犹如牸牛食刍出乳。乳出酪酪出酥酥出醍醐。醍醐最柔特妙。其自安身愍哀十方。多所慈念多所安隐。诸天人民皆得蒙度。是人最尊无上无比为无俦匹为世大雄独步无侣。

[末学解说]

佛陀又告诉长者。上财业者。就是其人如果有财宝,能自衣食。始终随时孝顺父母。观察父母的情况不令其担忧害怕。出不触犯禁戒,入不违背礼仪。所作所为清白,不使污染。恭敬尊长,谦逊智者。启受博闻,平等不邪。下劣贫厄,咸蒙仗荷。给赡妻子,常令备丰。除诸邪念,修以正治。消息奴使不令穷匮。不妄挝骂,加之慈愍。奉敬先圣,至学正士,出家顺法,沙门贤明。夙夜行礼,不失其意。布施所乏,使成道德。恣讲经典,并化痴冥。以善​​方便,不失其时。自安护彼一切众生。犹如牸牛(母牛)食刍(喂牲畜的草)出乳。乳出酪,酪出酥,酥出醍醐(经过多次制炼的乳酪,味中第一,也可作药用医众病,在涅槃经中,把它比喻佛性,是五味之一)。醍醐最柔特妙。其自安身,愍哀十方。多所慈念,多所安隐。诸天人民,皆得蒙度。这样的人最尊,无上无比,为无俦匹,为世间大雄(为伟大之英雄之意。为佛之德号。因佛具有大智力,能降伏魔障,故称大雄),独步无侣。

注解:
【牸牛】:释义是母牛。(百度)

【刍】:喂牲畜的草(百度)

【醍醐】:经过多次制炼的乳酪,味中第一,也可作药用医众病,在涅槃经中,把它比喻佛性,是五味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雄】:梵语 maha^-vi^ra。为伟大之英雄之意。为佛之德号。因佛具有大智力,能降伏魔障,故称大雄。法华经从地踊出品(大九·四○中):“善哉!善哉!大雄世尊。”我国寺院大殿之供奉佛陀者,即称大雄宝殿。此外,耆那教之教主筏驮摩那(梵 Vardhama^na),亦被其教徒尊为大雄。((参见:耆那教)4283、“摩诃毗罗”6079)p867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佛于是颂曰。
若有众财业  以自好衣食 
供养孝父母  不失其颜色 
出游不犯禁  还返不违礼 
造行常清白  顺法不荒迷 
供敬奉尊长  谦逊明智者 
启受博闻士  等心不慕邪 
随时给妻子  各令得其所 
慈赐奴仆使  衣食常丰足 
奉沙门学士  布施授供养 
从受深妙法  弃捐痴聋盲 
愍伤十方人  不独为身行 
常自安其已  亦解一切厄 
譬如酥醍醐  本从刍草出 
既可用安身  身和无疾疹 
普哀众生类  其心常平一 
以是四等行  速逮成至佛

[末学解说]

佛于是颂曰。
若有众财业  以自好衣食 
供养孝父母  不失其颜色 
出游不犯禁  还返不违礼 
造行常清白  顺法不荒迷 
供敬奉尊长  谦逊明智者 
启受博闻士  等心不慕邪 
随时给妻子  各令得其所 
慈赐奴仆使  衣食常丰足 
奉沙门学士  布施授供养 
从受深妙法  弃捐痴聋盲 
愍伤十方人  不独为身行 
常自安其已  亦解一切厄 
譬如酥醍醐  本从刍草出 
既可用安身  身和无疾疹 
普哀众生类  其心常平一 
以是四等行  速逮成至佛

===========================================
通过学习佛陀教导的三类财,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这三类财,其实是行善业后的三类果报,有次第之分
先要有善心善念,才会有善行善举,方能有善报善果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相关内容

一、关于善根

在佛经故事谁没有善根后面的【省思】中:
经云:“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当知三果不知四果事,辟支佛犹不知佛境界,所以要多肯定众生的佛性,不可妄自菲薄,疑自、疑法、疑师。当知今生得成人身、得遇佛法、会善知识,都是无比殊胜难得的因缘!若不是过去生有所耕耘,今生怎能坐享其成!所以应当把握当下,增长福德智慧,如此精勤不懈,道业必能有所成就。

1.如何[不失善根]
梵天。菩萨有四法。[得先因力][不失善根]。何等四。
一者[见他人阙][不以为过]。
二者[于瞋怒人][常修慈心]。
三者[常说诸法因缘]。
四者[常念菩提]。
是为四。——如何[不失善根][不由他教][而能自行六波罗蜜]? ~ 思益梵天所问经

2.如何[摄诸善根]
复次迦叶。
菩萨有[四法摄诸善根]。何谓为四。
在空闲处离谄曲心。
(附注:不要居住在吵闹杂染处,以免扰乱凡心,尽量静心思维佛法,远离世俗虚假苟合的心)
诸众生中行四摄法而不求报。
(附注:行菩萨道普渡众生,应该实行四摄法才能有效的利益众生,而且过程中应该不求回报)
为求法故不惜身命。
(附注: 尽财力和精力,以求解脱轮回修证成佛,对世间物质欲望和肉身生命都没有执着)
修诸善根心无厌足。
(附注:修学各种能增上学佛善根和成就佛道的方法,精进不懈没有停止和满足)
迦叶。是为[菩萨四法摄诸善根]。——行菩萨道,有四法可[摄诸善根]和[无量福德庄严] ~ 大宝积经

3.如何[增长善根]
梵天。菩萨有四法。[增长善根]。何等为四。
一者[持戒]。
二者[多闻]。
三者[布施]。
四者[出家]。

是为四。——如何坚定学佛信心,而不疲惫不后悔,增长善根无所恐惧,成就一切善法?

二、善心善念善行可以转变业报

在佛经故事善恶果存乎一念间后面的【省思】中:
一个起心动念,都是未来果报的因,心起善念就感得光明的法界,感召诸佛菩萨、龙天护法的加被,诸事如意;心起恶念感得的是黑暗的法界,易招感诸事不顺遂。所谓“万法唯心造”,一切境界,无非是这念心所造作出来的结果。为人之道,就是要能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时时起善念,不起恶念、妄想,做任何事都能尽心尽力,凡事才能成就。古德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要轻忽了任何生活上的细行,点点滴滴都是未来成就的资粮。

任何遭遇都可以透过光明的想法而改变原有的业报
这就叫做[转念],要把[凡夫习惯的负面思考]转成[正向光明的思维]
这样业报就会转变,人生就会改善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
全看念头好坏驱使行为造作而成就不同的业报
所以我们对于任何事情应该存好心存好念
用善心善念就可以转变以前愚痴的业报——[转念]~学习用[光明心]和[善念]转变[恶业果报]
将一切善心行为和作为转向最伟大的目标,不要自私的执着于自己执着于小我
因为将思维转向弘远的大目标,所以就不会执着在自己身上,就不会因为执着自我而痛苦
心量开阔就会自由自在,心量开阔就能广结善缘得到众多的帮助—— [初学解答] 为什么要念佛? 为什么要持咒? 为什么要诵经? 为什么要回向?(感恩净慧师兄分享)

三、应广种善因

在佛经故事广植善因 获福无量后面的【省思】中: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因果是一切世间万事万物运作的定律,所谓「坐而言,不如起而行」,不必羡慕别人今生为何有种种善果。重要的是,相信「如是因,如是果」,从现在开始积极努力种善因,在因地上落实身口意三业清净,广修善法,净化心灵,善缘成就,就能够事事顺利,圆满光明的人生。

在佛经故事精勤修善得梵天之福后面的【省思】中:
佛法是以五戒十善为根本,当中就是因缘果报观念,与身口意在事上、理上的落实。能够持守五戒即与人道的因果、福报相应;进一步勤修十善,身不做杀、盗、淫,口不犯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念不起贪、瞋、痴三毒,未来的因果、福报就能与天道相应。

    若能成就四种功德:建佛塔寺、修缮寺院、护持僧团和合、请佛大转法轮,便是与四梵天王之福相应。 若能依照佛法真理,端正知见、修善积福、清净身口意三业,进一步请转法轮,劝请大善知识久住世间,令正法流布,使每一个人都能听闻佛法,因听闻佛法建立正知见,而离苦得乐,就是自利利他的菩萨行,修福、修慧,直至福慧庄严,就是趣向佛道的光明人生 。



四、要行善积福

在佛经故事那罗居民修善除病后面的【省思】中:
所谓“福祸由己,自助天助”,人之福祸,非天、非神所能给予,若知广植善因、行善积德,则贵人出、诸天佑,福自临门,不求而至。倘昧此理,纵求神、问卜,亦难遂所愿。故如何神机妙算、趋吉避凶,尽在一己修善积福!

行善布施很简单

日行一善很简单

现今物欲横流的时代,金钱物质挂帅
虽然表面以高傲和强势来武装自己
但是,人们强横的外表下,其实心灵非常空虚

现代人过度追求物质享乐,被物质表相所迷惑和控制
所以心灵的力量非常薄弱,经常因为小事就无法开解而生气吵架

虽说科技貌似进步
但是,以心灵科学或佛法所说的生命实相来说
又或以外星高等生命的精神科学来说
其实现代地球人的生命品质却非常落伍

如果您是修行人或佛弟子
每天出门能微笑待人,就是对众生最好的布施
可能对方长期郁闷疲惫或夫妻吵架或经济压力或工作不开心
压力可能即将爆发,正要想不开寻短
可能因为您的一个微笑,一个阳光的笑容
因此而吸引了对方,为他枯萎的心灵注入光明和希望
那您就是拯救了这一个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何况,您可能因此拯救了一个家庭,甚至逐渐影响了整个社会和国家
那您真是真正功德无量,是个真正的菩萨

把正向光明散播给众生,让众生循序解脱
您就是真正的大菩萨
——行善布施很简单;日行一善很简单

相关内容
[七佛通戒偈]~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转载】科学证实:善恶有能量频率&正向能量用之不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506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924

[精进勋章]

114#
 楼主| 发表于 2024-3-29 13: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3-29 13:24 编辑

初学道者始以何志(初学佛该如何立定志向?) ~ 佛说演道俗业经(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居士复问。

初学道者始以何志。

佛言。


先习五戒自归于三。

[末学解说]

居士又问。

初学道者应当如何立定志向呢

佛陀说。

应当先修习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生是不杀害有生命的动物;不偷盗是不盗取别人的财物;不邪淫是不作夫妇以外的淫事;不妄语是不说欺诳骗人的话;不饮酒是不吸食含有麻醉人性的酒类或毒品)、自归(自归三宝谓之自归)于三宝。

注解: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生是不杀害有生命的动物;不偷盗是不盗取别人的财物;不邪淫是不作夫妇以外的淫事;不妄语是不说欺诳骗人的话;不饮酒是不吸食含有麻醉人性的酒类或毒品。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自归】:(术语)自归三宝谓之自归,其授三归戒于弟子之人称为自归师。象器笺八曰:“观音忏法式,有导师香华自归三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何谓五戒。

一曰慈心恩仁不杀。


二曰清廉节用不盗。


三者贞良鲜洁不染。


四曰笃信性和不欺。


五曰要达志明不乱。


[末学解说]

什么是五戒呢。

一是慈心(对他人爱护、帮助、恻隐之心,称为“慈心”)恩仁不杀生(不杀生是不杀害有生命的动物)。

二是清廉节用不偷盗(不偷盗是不盗取别人的财物)。

三是贞良鲜洁不杂染(不邪淫是不作夫妇以外的淫事)。

四是笃信性和不欺诳(妄语是不说欺诳骗人的话)。

五是要达志明不乱性(不饮酒是不吸食含有麻醉人性的酒类或毒品)。

注解:
【慈心】:对他人爱护、帮助、恻隐之心,称为“慈心”。如方志敏《可爱的中国》:“这种哀叫,并不能感动那肥人和几个打手的慈心,他们反而哈哈的笑起来了。”佛教说菩萨修习“四无量心”,第一就是“慈心”。如《俱舍论》卷二九说:“无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舍。”“慈心”即为众生做善事,给予欢乐。佛家所说的“慈心”范围极大、对象极广。不分怨亲,故称“无量”。《大日经·住心品》说六十种心相,其中有“慈心”者,谓随顺慈法而修行。《增一阿含经》卷四七谓:修习“慈心”者,可得卧觉皆安、天护人爱、横灾不侵、得生梵天等种种善果。(李明权)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 [经文]
--

何谓三自归。

一曰归佛无上正真。


二曰归法以自御心。


三曰归众圣众之中所受广大。犹如大海靡所不包。


[末学解说]

什么是三自归(又称三归、三自归、三归戒、趣三归依。‘归依’又写作‘皈依’。‘三归依’指归依佛、法、僧三宝。归依三宝,是成为佛教徒的基本条件)呢。

一是归依佛,无上正真(归依佛是我依靠佛陀的指示而得进入正道)。

二是归依法,以自御心(归依法是我依靠教义而求得真理)。

三是归依众圣(谓小乘初果已上,大乘初地已上之断惑证理诸圣人也),众之中所受广大。犹如大海,容纳所有(归依僧是我依靠僧伽的引导而正信佛教)。

注解:
【三归依】:又称三归、三自归、三归戒、趣三归依。‘归依’又写作‘皈依’。‘三归依’指归依佛、法、僧三宝。归依三宝,是成为佛教徒的基本条件。此三宝有多种尊称,如云︰‘归依佛两足尊、归依法离欲尊、归依僧众中尊’;或‘归依佛陀两足中尊、归依达磨离欲中尊、归依僧伽诸众中尊’。

关于三归依的起源,《五分律》卷十五载,世尊成道后七日游化人间,受五百商客中的离谓与波利二人供养,并为彼等授二自归。不久,度五比丘,三宝具足。时,长者子耶舍为比丘,其父先受三自归,次受五戒成优婆塞。由此可知,佛成道之初三宝未具足时,仅授佛、法二归戒;耶舍比丘之父是第一位获授三归五戒的佛教徒。

归依,有救护、趣向之义。三归依有二种,即(1)受戒三归︰为受五戒等而先受三归;(2)翻邪三归︰非为受戒,仅受三归者。《毗尼母经》卷一(大正24·802b)︰
‘三归有二种︰一者为受五戒、十戒、八斋故受三归,乃至为受二百五十戒故受三归。二者直受三归。所以尔者,当尔之时,佛未制二百五十戒乃至八斋,以是义故,直说三归得受具也。’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三归】:又名三归依,即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归依佛是我依靠佛陀的指示而得进入正道;归依法是我依靠教义而求得真理;归依僧是我依靠僧伽的引导而正信佛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众圣】:(术语)谓小乘初果已上,大乘初地已上之断惑证理诸圣人也。唯识枢要上本曰:“道超群典,誉光众圣。”行宗记上之一曰:“众圣非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复有四法。

一曰道迹。二曰往还。三曰不还。四曰无着。


缘觉至佛无上大道。得天人身皆由之生。


次行四等四恩四辩六度无极大慈大哀得成大道。


前知无穷却睹无极。教训十方何智不逮。


[末学解说]

还有四法。

一是道迹。二是往还。三是不还。四是无着。

缘觉(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至佛,无上大道。得天人(又作天众。即住于欲界六天及色界诸天之有情。亦指住于天界或人界之众生)身,皆由此而生。

依次行四等(指增一阿含经序品、大乘义章卷十一末等所说之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盖从心而言,平等缘于一切,故称四等、四等心。若从所缘之境而言,其所缘之众生无量,故称四无量)、四恩(父母恩(家庭)、众生恩(社会)、国土恩(国家)、三宝恩(宗教))、四辩(是为诸菩萨说法之智辩,故约于意业而谓为解,谓为智,约于口业而谓为辩。一法无碍,名句文能诠之教法名为法,于教法无滞,名为法无碍。二义无碍,知教法所诠之义理而无滞,名为义无碍。三辞无碍,又云词无碍。于诸方言辞通达自在,名为辞无碍。四乐说无碍,又云辩说无碍。以前三种之智为众生乐说自在,名为乐说无碍。又契于正理起无滞之言说,名为辩无碍。无滞之言说即辩也)、六度(六种行之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涅槃安乐彼岸的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布施能度悭贪,持戒能度毁犯,忍辱能度嗔恚,精进能度懈怠,禅定能度散乱,般若能度愚痴),无极(无极,为无尽之意。因涅槃之妙理周遍法界,无处不至,故称无极)大慈大哀,得成大道。

前知无穷,却睹无极(无极,为无尽之意。因涅槃之妙理周遍法界,无处不至,故称无极)。教训十方,何智不逮。

注解:
【四法】:1、指法宝中的四法,即教法、理法、行法、果法。教是佛所说的言教;理是教中所诠的义理;行是依理而起修的行持;果是由行而证的觉果。
  2、指菩萨所修行的四法,即不舍菩提心、不舍善知识、不舍堪忍爱乐、不舍阿练若。
  3、指信、解、行、证。信者信佛所说;解者解其义理;行者付之实行;证者证佛所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天人】:又作天众。即住于欲界六天及色界诸天之有情。亦指住于天界或人界之众生。据经典记载,天人欢喜赞叹佛事,奏天乐,散天花,薰天香,飞行于虚空。以多披挂璎珞,飞于天空,故称为飞天,自印度以来,佛教多用以表现其庄严。于诸经中,甚少有关色界天人之记载,然欲界六天之记述则颇为详备。欲界天有火、金、青、赤、白、黄、黑等七种身色光明,清净微妙,无皮肉筋脉脂血髓骨等,可随意变现各种长短大小粗细等形象。其发柔软润泽,其齿白净方密。其去来行步,无边无碍,缓急自如。两目清澈,久视不瞬。欲界诸天仍有淫欲,其成淫事之法,夜摩诸天互执两手,兜率天彼此忆念,化乐诸天相互熟视,他化自在天则须共语,魔身诸天仅须相视。诸天之寿量竭尽时,必呈五种衰败之相,称天人五衰。有关天人之图像迄今仍存者,有印度秣菟罗博物馆所藏之“石造释迦说法像”,像中佛陀光背上刻有二飞天。敦煌千佛洞之壁画中,亦有散花奏乐之飞天图绘。浙江普陀落山法雨寺玉佛殿三尊像之后光中亦刻有飞天像,其天衣宛如火焰,栩栩如生。日本法隆寺、药师寺、冈寺、法界寺、平等院等名刹亦大多存有天人图像之壁画、屏风等。(起世经卷七之三十三天品、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阿閦佛国经卷上)((参见:天)1330、“天人五衰”1333)p1332FROM:【佛光大辞典】

【四等】:<一>指增一阿含经序品、大乘义章卷十一末等所说之慈(梵 maitri^)、悲(梵 karuN!a^)、喜(梵 mudita^)、舍(梵 upeks!a^)四无量心。盖从心而言,平等缘于一切,故称四等、四等心。若从所缘之境而言,其所缘之众生无量,故称四无量。((参见:四无量)1777)
 <二>指字、语、法、身之四等,能显示诸佛之道等同。据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三载,即:(一)字等,谓三世诸佛均称为佛。(二)语等,谓三世诸佛均以六十四种梵音演说。(三)法等,谓三世诸佛均得三十七品菩提分法。(四)身等,谓三世诸佛均有法、报、化三身。
 <三>指诸法、发心、道、慈悲之四等,能显示诸法体之平等。据往生论注卷上所举,即:(一)诸法等,谓诸法本来真如平等。(二)发心等,谓所依之理其性平等,故能发之心亦平等。(三)道等,谓发心平等,故所行之道亦平等。(四)慈悲等,谓所行之道平等,故所垂之慈悲亦平等。p1778FROM:【佛光大辞典】

【四恩】:父母恩(家庭)、众生恩(社会)、国土恩(国家)、三宝恩(宗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辩】:(术语)(参见:四无碍解)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无碍解】:(术语)又云四无碍智,四无碍辩。是为诸菩萨说法之智辩,故约于意业而谓为解,谓为智,约于口业而谓为辩。一法无碍,名句文能诠之教法名为法,于教法无滞,名为法无碍。二义无碍,知教法所诠之义理而无滞,名为义无碍。三辞无碍,又云词无碍。于诸方言辞通达自在,名为辞无碍。四乐说无碍,又云辩说无碍。以前三种之智为众生乐说自在,名为乐说无碍。又契于正理起无滞之言说,名为辩无碍。无滞之言说即辩也。智度论二十五曰:“四无碍智者:义无碍智,法无碍智,辞无碍智,乐说无碍智。”涅槃经十七曰:“菩萨摩诃萨,能如是知得四无碍:法无碍,义无碍,辞无碍,乐说无碍。”仁王经下曰:“得无碍解,法义词辩,演说正法。”俱舍论二十七曰:“无碍解总说有四:一法无碍解,二义无碍解,三词无碍解,四辩无碍解。”法华玄赞二曰:“四辩者,即四无碍解。”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六度】:六种行之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涅槃安乐彼岸的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布施能度悭贪,持戒能度毁犯,忍辱能度嗔恚,精进能度懈怠,禅定能度散乱,般若能度愚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极体】:指证得涅槃妙理之身体。无极,为无尽之意。因涅槃之妙理周遍法界,无处不至,故称无极。p5126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阿难问曰。此经何名。云何奉行。

佛言名曰解俗家。业三品之财出家修道无上正真。其要号曰演道俗业。


佛说如是。贤者阿难。给孤独居士。五百清信士。莫不欢喜。

[末学解说]

阿难问佛陀。此经叫什么名字。如何奉行(奉持佛陀教法而修行之,称为奉行)。

佛陀回答,此经名为解俗家。业三品之财(在家有三财,出家有三业,即三乘法也),出家修道,无上正真。其要号为演道俗业(佛为给孤长者说在家有三财,出家有三业,即三乘法也)。

佛陀演说完后。贤者阿难。给孤独居士。五百清信士(受三归五戒并具有清净信心的男子)。没有不欢喜的。

注解:
【奉行】:奉持佛陀教法而修行之,称为奉行。经文末尾均有“欢喜奉行”、“信受奉行”等字样。往生论注卷下(大四○·八四四上):“经始称‘如是’,彰信为能入;末言‘奉行’,表服膺事已。”p3135FROM:【佛光大辞典】

【演道俗业经】:乞伏秦沙门释圣坚译。佛为给孤长者说在家有三财,出家有三业,即三乘法也。FROM:【《阅藏知津》蕅益大师著】

【清信士】:受三归五戒并具有清净信心的男子,梵语叫做“优婆塞”。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通过学习以上内容,佛陀教导了初学佛该如何立定志向的方法:

“先修习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生是不杀害有生命的动物;不偷盗是不盗取别人的财物;不邪淫是不作夫妇以外的淫事;不妄语是不说欺诳骗人的话;不饮酒是不吸食含有麻醉人性的酒类或毒品)”
“自归于三(又称三归、三自归、三归戒、趣三归依。‘归依’又写作‘皈依’。‘三归依’指归依佛、法、僧三宝。归依三宝,是成为佛教徒的基本条件)”

“还有四法。一是道迹。二是往还。三是不还。四是无着。”

“依次行四等(指增一阿含经序品、大乘义章卷十一末等所说之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盖从心而言,平等缘于一切,故称四等、四等心。若从所缘之境而言,其所缘之众生无量,故称四无量)、四恩(父母恩(家庭)、众生恩(社会)、国土恩(国家)、三宝恩(宗教))、四辩(是为诸菩萨说法之智辩,故约于意业而谓为解,谓为智,约于口业而谓为辩。一法无碍,名句文能诠之教法名为法,于教法无滞,名为法无碍。二义无碍,知教法所诠之义理而无滞,名为义无碍。三辞无碍,又云词无碍。于诸方言辞通达自在,名为辞无碍。四乐说无碍,又云辩说无碍。以前三种之智为众生乐说自在,名为乐说无碍。又契于正理起无滞之言说,名为辩无碍。无滞之言说即辩也)、六度(六种行之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涅槃安乐彼岸的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布施能度悭贪,持戒能度毁犯,忍辱能度嗔恚,精进能度懈怠,禅定能度散乱,般若能度愚痴),无极(无极,为无尽之意。因涅槃之妙理周遍法界,无处不至,故称无极)大慈大哀,得成大道”

由此,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佛菩萨,善知识,老师都在教导,要树立正确的志向、目标、誓愿
就好像远行出前发要先明确最终目的地在哪里,完成工作前要先明确想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目的地或目标如果开始的设定就不正确,那所有的努力都将是无用的,无效的

在佛经故事发愿功德胜后面的【省思】中:
佛法云:「诸佛菩萨,莫不发诸誓愿而成正觉。」发愿,就好比是人生的向导,指引我们努力的方向。为佛弟子,当发大愿,以愿心为动力,依大愿而起大行,不畏前境,一路披荆斩棘,因大行而证大果,成就自利利他的菩萨行。

比如,为什么要念佛?
就像从小立志做大事,就会朝目标前进
因为佛有大智慧大慈悲,是真正觉悟者,
每个佛菩萨都曾经发过大愿,俱足大慈悲,
所以都是我们忆念学习成佛的目标,
因此我们一心念佛,仿效佛菩萨的大慈悲精神,
就像从小阅读伟人故事,受到精神的感染,
奋起向上,相由心生,业由心转,转凡成圣
透过时时忆想佛菩萨和念佛菩萨名号,仿效佛菩萨的精神,
我们由心性上逐渐改变,心常忆念佛菩萨的慈悲智慧和光明
借此逐渐由心改变我们的思想行为,真正逐渐把自己由凡夫转变佛
所以佛弟子应该随时念佛
——为什么要念佛? 为什么要持咒? 为什么要诵经? 为什么要回向?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相关内容

一、[佛教发愿]与[民间信仰发愿]
一般[民间上的发愿]就是类似[交易]
往往都是要求鬼神,如果让自己先得到某些利益,
就愿意做哪些回报,所以就叫做[还愿]


佛法讲的[发愿]和[愿力],和这些民间信仰是不同的

佛法讲的[发愿]是指立志做大事的心愿,这个大事就是成佛
[发愿]就是指立志以慈悲普渡众生和以智慧解脱轮回,自度度他成佛的志向
而这样的广大心就会让人有力量能持续,而且逐渐恢复佛性,显露佛性功德智慧和无上神通,这就是[愿力]
所以菩萨法有[四无量心]和[四弘愿]——[略说]佛教发愿和民间信仰发愿的不同

相关内容
「四弘誓愿」的法性原理内涵

二、[正确誓愿]与[邪见誓愿]
在佛经中,
佛陀经常教导我们要发起[菩萨宏愿]或[成佛的誓愿],或学习[诸佛菩萨的大愿]
例如,
常见的[普贤十大愿],或者[弥陀48愿],或[药师佛12大愿],或大悲心陀罗尼经[观音的誓愿]
这些都是属于[正确的誓愿]

另外,在佛经中
佛陀也告诉佛弟子哪些是[错误的誓愿],是属于[邪见誓愿]
例如,常见的民间杀生祭拜发誓,或外道誓愿,或吵架后发的恶誓,
或者好友相约去钓鱼或喝酒比赛之间的立誓...种种犯五戒的誓愿
——[略说]~[正确誓愿]和[邪见誓愿]
只要深入经藏,就会知道[普贤十愿]是诸佛共愿,是菩萨甚深大愿
这是菩萨行者成就菩萨大业而成佛的必要之愿
—— [辨析]普贤十愿导归极乐?!

三、慎重自己的誓愿,发愿的方向要正确
因果不虚,发什么心愿,就会引发导致什么果报
所以众生应该谨慎言行,慎重自己的誓愿
——[略说]~[正确誓愿]和[邪见誓愿]
发愿的方向要正确
一般众生通常不明白这点
发愿要发大愿,就是为了普渡众生,为了成就佛道
——[分析解说]发愿的方向要正确~您对菩萨有所求,但是您用什么因来求呢?
佛弟子发起自己愿意精进成佛和普渡众生,这才叫做[菩萨愿]
就像父母为了小孩,所以努力工作,想让小孩能顺利成长,心甘情愿,无怨无悔
行菩萨道也正是如此,
发愿的菩萨就像父母一样,视众生如子,希望一切众生都能顺利学佛成佛
所以自动自发,心愿和愿行力都力量非凡
这是因为心愿大,力量就大
就像父母为了小孩,工作就特别有力量和拼劲
——[略说]佛教发愿和民间信仰发愿的不同
其实不管如何,我们都应该尽力修行,光明回向一切众生,帮助众生脱离苦难
而且最真正受益的其实是修行人自己,因为真正发起大心才能真正解脱轮回真正成佛
所以发起大心帮助众生的同时,其实就是自我超越,对自己的利益最大
这就是学佛成佛的原理,也是为什么要发大心,要回向的原因
重点就在于心的转化,从凡夫心变成佛心
所以说佛法是心法,修行如果能认清这心要,修行才容易快速增上
—— [解答疑惑]超度到底有没有用?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506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924

[精进勋章]

115#
 楼主| 发表于 2024-3-30 21:3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3-30 22:25 编辑

[浅谈]<占察善恶业报经>的教导原理(用时 2 小时 以上)

善知识教导:本篇不是对此经的白话翻译, 而是略为旁白解说, 以供参考
主要还是让有心阅读者能有机会阅览经文


-- [经文] --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以神通力,示广博严净无碍道场,与无量无边诸大众俱,演说甚深根聚法门。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名坚净信,从坐而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白佛言:

「我今于此众中,欲有所问,谘请世尊,愿垂听许。」

佛言:

「善男子!随汝所问,便可说之。」

[末学解说]

我亲自听到佛这样说:

一时(指佛于某时说法之时期),婆伽婆(即具备众德为世所尊重恭敬者之意。亦即佛之尊称)一切之有智人,在王舍城(中印度摩羯陀国之都城。此城为佛陀传教中心地之一,附近有著名之释尊说法地:迦兰陀竹园、灵鹫山等)耆阇崛山(位于中印度摩羯陀国首都王舍城之东北侧,为著名的佛陀说法之地。其山名之由来,一说以山顶形状类于鹫鸟,另说因山顶栖有众多鹫鸟,故称之)中,以神通力(神为不测之义,通为无碍之义。不可测又无碍之力用,谓为神通或通力),示现广阔博大,庄严清净,自在通达而无障碍的道场,与无量无边诸大众一同,演说甚深根聚法门(指佛所说的法,因是众生超凡入圣的门户)。

这时,会中有一菩萨名为坚净信,从坐位起身,整理衣服,偏袒右肩,合掌对佛陀说:

「我现今在这些大众之中,有问题想要请问,恳请世尊,愿您能够垂听。」

佛陀说:

「善男子!你想要问的,现在可以问。」

注解:
【如是我闻】:我亲自听到佛这样说,为佛经五种证信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时】:梵语 ekasmim! samaye,巴利语 ekam! samayam!。指佛于某时说法之时期。诸经之首,皆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一语,乃经典序文六种成就之一。金刚仙论卷一(大二五·八○一上):“既曰我闻,说必有时,故次云一时。然时有多种,或有一念时,有日夜时,有百年时,有一劫时,有春秋冬夏时。今言一时者,非此等时(中略)。虽言一时,不云某年某月某日说,故不知何时也。”又据天台观经疏之说,时有二种,即:(一)迦罗,乃短时之意。又称实时。(二)三摩耶,长时之意。又称假时。然不论时之长短、假实,于佛说一经毕时,总称一时。(大智度论卷一、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法华经文句卷一)p63FROM:【佛光大辞典】

【婆伽婆】:梵语 bhagavat。<一>为诸佛通号之一。又作薄伽梵、婆伽梵、婆伽伴、薄阿梵、婆哦缚帝、婆哦缚底、薄伽跋帝。意译作有德、有大功德、有名声、众祐巧分别、能破、世尊。即具备众德为世所尊重恭敬者之意。亦即佛之尊称。
 关于婆伽婆之语义,于大智度论卷二、佛地经论卷一、法蕴足论卷二证净品等诸经论中,皆有引用或释义。又据佛地经论卷一、玄应音义卷三载,婆伽婆(薄伽梵)一名总摄众德,故将其置于经首。此即指诸经首之“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中之“佛”字,译自婆伽婆。由上所述,足证婆伽婆之名广为人知。此外,婆伽婆原无世尊之义,“世尊”一词为一般人所易解,故自古以来译者多以其为婆伽婆之意译。
 又据佛地经论卷一,举出薄伽梵六义,即:(一)自在义,(二)炽盛义,(三)端严义,(四)名称义,(五)吉祥义,(六)尊贵义。另据北本涅槃经卷十八,亦列举出婆伽婆七义,即:(一)能破烦恼。(二)能成就诸善法。(三)善解诸法义。(四)有大功德,无人能胜。(五)有大名闻,遍于十方。(六)能做种种大惠施。(七)于无量阿僧祇劫吐(即不受之义)女根,尽舍诸恶烦恼。此外,在印度一般人尊称神仙、贵人亦用婆伽婆一语,此时之婆伽婆则具有自在、正义、离欲、吉祥、名称、解脱等六义。((参见:世尊)1522)
 <二>为阿弥陀佛三十七号之一。于赞阿弥陀佛偈中载有“我顶礼婆伽婆”一语,即撷取诸佛之通号而立名,此乃因十方菩萨为恭敬歌颂阿弥陀佛无量广大之功德,故以具有大功德意味之婆伽婆名,赞叹阿弥陀佛。(增一阿含经卷十四、百论卷上、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大乘义章卷二十末、异部宗轮论述记、翻梵语卷一)p4453FROM:【佛光大辞典】

【智人】:(杂名)有智之人也。智度论十曰:“智人能知智,如蛇知蛇足。”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王舍城】:王舍,梵名 Ra^jagr!ha,巴利名 Ra^jagaha,音译曷罗阇姞利呬、罗阅只。或译王舍国。中印度摩羯陀国之都城。旧址位于恒河中游巴特那市(Patna)南侧比哈尔(Behar)地方之拉查基尔(Rajgir)。频婆娑罗王时,由上茅宫城(梵 Kus/a^grapura,音译矩奢揭罗补罗,又称旧王舍城、山城)迁至今地,为频婆娑罗王、阿阇世王、韦提希夫人等在位时之都城。此城为佛陀传教中心地之一,附近有著名之释尊说法地:迦兰陀竹园、灵鹫山等。相传佛陀入灭后第一次经典结集在此举行。其后,阿育王将摩羯陀国首都迁至华氏城。
 另据大唐西域记卷九所载,王舍城附近尚有佛陀伐那山、杖林、二温泉、伏醉象塔、毕钵罗石室、提婆达多入定石室、自杀比丘塔、佛舍利塔、阿难半身舍利塔、阿育王石柱等佛教遗迹多处。(善见律毗婆沙卷八、大智度论卷三)p1510FROM:【佛光大辞典】

【耆阇崛山】: 梵名 Gr!dhraku^t!a,巴利名 Gijjha-ku^t!a。又作只阇崛山、耆阇多山、崛山。意译作灵鹫山、鹫头、灵山。位于中印度摩羯陀国首都王舍城之东北侧,为著名的佛陀说法之地。其山名之由来,一说以山顶形状类于鹫鸟,另说因山顶栖有众多鹫鸟,故称之。梵语 gr!dhra 本为“贪食者”之意,其后转指兀鹫;此类鹫鸟羽翼略黑,头部灰白少毛,好食死尸,栖于林野。
 英国考古学家康林罕(A. Cunningham)据大唐西域记与高僧法显传之记载,推定其位置即今之贝哈尔州(Behar)拉查基尔(Rajgir)东南之塞拉吉里(Saila-giri)。另据近时之探查,则谓新旧王舍城之间有一向东绵延之山峡,山峡之北耸立一海拔千尺之秀峰,其南面之中腹大约二二四公尺处有一岩台,称为查塔吉里(Chata-giri),其处乃佛陀多次演说妙法之耆阇崛山。
 与佛陀同时代之摩羯陀国频婆娑罗王(梵 Bimbisa^ra)为闻法之故,曾大兴工程,自山腰至山顶,跨谷凌岩,编石为阶,广十余步,长约三公里。山顶有一佛陀昔日之说法台,然迄今仅存红砖墙基。此外,复有佛教古迹多处,如提婆达多投石击佛处、佛陀与舍利弗等诸声闻入定之石室、阿难遭受魔王娆乱之处、佛陀宣说法华经、大品般若经、金光明最胜王经、无量寿经等处。(大智度论卷三、大唐西域记卷九、法华经文句卷一上、玄应音义卷六)p4287
FROM:【佛光大辞典】

【神通】:(术语)神为不测之义,通为无碍之义。不可测又无碍之力用,谓为神通或通力。是为五种通之一,有五通,六通,十通之别。法华经序品曰:“此瑞神通之相。”大乘义章二十本曰:“神通者就名彰名,所为神异,目之为神。作用无拥,谓之为通。”(参见:神)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碍】:自在通达而无障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广博】:(杂语)所容多,所收周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严净】:国土庄严、清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门】:指佛所说的法,因是众生超凡入圣的门户,故称“法门”。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知识解说:
下面这段经文把末法现象讲的很清楚, 大家可熟读, 就知道自己确实如此


坚净信菩萨言:「如佛先说:

『若我去世,正法灭后,像法向尽,及入末世。如是之时,众生福薄,多诸衰恼,国土数乱,灾害频起,种种厄难,怖惧逼扰。我诸弟子失其善念,唯长贪、瞋、嫉妒、我慢。设有像似行善法者,但求世间利养名称,以之为主,不能专心修出要法。尔时众生睹世灾乱,心常怯弱,忧畏己身及诸亲属不得衣食充养躯命。以如此等众多障碍因缘故,于佛法中钝根少信,得道者极少。乃至渐渐于三乘中,信心成就者亦复甚鲜。所有修学世间禅定,发诸通业,自知宿命者,次转无有。如是于后,入末法中经久,得道获信、禅定、通业等一切全无。』

我今为此未来恶世,像法向尽及末法中,有微少善根者,请问如来。设何方便,开化示导,令生信心,得除衰恼。以彼众生遭值恶时,多障碍故,退其善心。于世间、出世间因果法中,数起疑惑,不能坚心专求善法。如是众生可愍可救。世尊大慈,一切种智!愿兴方便而晓喻之。令离疑网,除诸障碍,信得增长。随于何乘,速获不退。」

[末学解说]

坚净信菩萨问:「如佛陀先前所说:

『如果我去世,正法(正法时期,正者证也,佛虽灭度,法仪未改,有教,有行,有证果者,是名正法时期)灭后,像法(像法时期,像者似也,此时期,有教,有行,但证果的人已经很少)向尽,以及进入末世(末法时期,末者微也,此时期转为微末,只有教而无行,更无证果之人)。这个时期,众生福薄,有种种衰恼,国土数乱,灾害频起,种种厄难,怖惧逼扰。我佛诸弟子失去其善念,只增长贪、瞋、嫉妒、我慢。假如有像似行善法者,只求取世间利养(以利益保养身体)名称,以之为主,不能专心修出要法(简明显示教法中重要之意义)。这时众生看到世间灾乱,心常怯弱,担忧害怕自己及诸亲属不能得衣食来充养躯命。因为这些众多障碍因缘之故,在佛法中钝根(愚钝之根机,不堪成就佛道者)缺少信心,证得道果者极少。乃至渐渐在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声闻乘又名小乘,其行人速则三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于闻如来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惑,可证阿罗汉果;缘觉乘又名中乘,其行人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破无明,终于悟十二因缘之理,可证辟支佛果;菩萨乘又名大乘,其行人于无数劫间,修六度行,更于百劫间,植三十二相福因,可证无上佛果)中,信心成就者就更少有了。所有修学世间禅定(梵语禅那,华译为禅定,略有二种:一、世间禅,如色界无色界之四禅八定是;二、出世间禅,如三乘行人所修之禅定是),发种种通业,自知宿命者,逐渐没有了。在这之后,进入末法中再经过很长时间,则得道获信、禅定、通业等一切都会没有。』

我现今想要为这些未来恶世(即浊恶之世。此时烦恼、邪见炽盛,且人寿短促,苦多而乐少),像法向尽及末法中,有微少善根者,请问如来。有何种方便,能够开化(教人开蒙化恶也)示导(谓示现不思议神通力,以令他信伏,引入正法。‘示’,意为示现;‘导’,指引导。如示现神境智通,变一为多,变多为一,神力自在,令众生深心信伏,以引之趋入正法。或示现漏尽智通,随众生所宜,教诫教授。使之速令见谛,远离尘垢,于诸法中生净法眼,展转乃至诸漏永尽,令众生深心信伏,引导入正法等,此等皆称示导),令其生起信心,得以消除衰恼。因为那些众生遭值恶时,有诸多障碍的缘故,退转其善心。所以在世间、出世间因果法中,不断的生起疑惑,不能坚定信心专求善法(合理益世之法,如五戒、十善是世间的善法,三学、六度是出世间的善法)。这些众生可愍可救。世尊大慈,一切种智(佛之一切种智也。佛智知一切种种之法,名为一切种智)!愿您兴方便而晓喻之。令其能够断离疑网(疑惑交络譬如网),消除种种障碍,信得以增长。随于任何乘(运载之义,是譬喻佛法如渡船,能把众生从生死的此岸,运载到涅槃之彼岸去。乘有一乘、二乘、三乘、四乘、五乘之别),快速获得不退转。」

注解:
【正像末】:佛法共分为三个时期,即:正法时期、像法时期、末法时期。释尊法运期限,各经所载不同,古德多依用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之说。正法时期,正者证也,佛虽灭度,法仪未改,有教,有行,有证果者,是名正法时期;像法时期,像者似也,此时期,有教,有行,但证果的人已经很少;末法时期,末者微也,此时期转为微末,只有教而无行,更无证果之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利养】:以利益保养身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要法】:简明显示教法中重要之意义。从广文中摘出要义,特为日本佛教所重视,例如日莲宗以“妙法莲华经”五字为法华经之心,系代表佛陀一代重要之教说,称作要法五字。p3953FROM:【佛光大辞典】

【钝根】:(术语)愚钝之根机,不堪成就佛道者。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正见邪见,利根钝根。”指月录曰:此是接引钝根人语。未审接上根人复说何法?苏轼诗曰:“钝根仍落箭锋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乘】:1、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声闻乘又名小乘,其行人速则三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于闻如来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惑,可证阿罗汉果;缘觉乘又名中乘,其行人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破无明,终于悟十二因缘之理,可证辟支佛果;菩萨乘又名大乘,其行人于无数劫间,修六度行,更于百劫间,植三十二相福因,可证无上佛果。2、小乘、中乘、大乘。小乘即声闻乘,中乘即缘觉乘,大乘即菩萨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禅定】:1、梵语禅那,华译为禅定,略有二种:
  一、世间禅,如色界无色界之四禅八定是;
  二、出世间禅,如三乘行人所修之禅定是。
  2、禅与定。在外离一切相,叫做“禅”;在内心性不乱,叫做“定”。六祖坛经说:“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恶世】:即浊恶之世。此时烦恼、邪见炽盛,且人寿短促,苦多而乐少。据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恶世中有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等五浊,其时众生垢重,成就诸不善根,故诸佛以方便力应机示教,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乘之法。阿弥陀经(大一二·三四八上):“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盖正法时代,众生烦恼薄少,人人自行十善,且其寿命长达数万岁;反之,末法时代,恶世界、恶众生、恶见、恶烦恼、恶邪、无信炽盛之时,特称之为恶世或恶时。(安乐集卷上、观经疏散善义)p4946FROM:【佛光大辞典】

【开化】:(术语)教人开蒙化恶也。法华经序品曰:“是诸八王子,妙光所开化。”无量寿经上曰:“入众言音,开化一切。”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示导】:谓示现不思议神通力,以令他信伏,引入正法。‘示’,意为示现;‘导’,指引导。如示现神境智通,变一为多,变多为一,神力自在,令众生深心信伏,以引之趋入正法。或示现漏尽智通,随众生所宜,教诫教授。使之速令见谛,远离尘垢,于诸法中生净法眼,展转乃至诸漏永尽,令众生深心信伏,引导入正法等,此等皆称示导。

另依《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六九所载,菩萨见诸有情在地狱中受极苦报,即起救济之心,故有三种示导。
(1)神变示导︰指菩萨见地狱之苦,乃现神通力灭除汤、火、刀等种种苦具,令诸众生藉此神变,从地狱出,而生于天人中,受诸快乐。
(2)记说示导︰即菩萨怜悯地狱之苦,念念记忆众生不忘,乃为说法。令诸众生藉此法力出地狱。
(3)教诫示导︰指对地狱之众生起慈悲喜舍而为说法。令诸有情于菩萨处生净信心。由此因缘而从地狱出,得生天上人中。[参考资料] 《大毗婆沙论》卷一0三。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善法】:合理益世之法,如五戒、十善是世间的善法,三学、六度是出世间的善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种智】:(术语)佛之一切种智也。佛智知一切种种之法,名为一切种智。智度论二十七曰:“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辅行一曰:“觉者大明也,晓也,直也。今亦如是,十号具足,种智圆明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疑网】:(譬喻)疑惑交络譬如网。法华经方便品曰:“无漏诸罗汉,及求涅槃者,今皆堕疑网。”智度论二十七曰:“从诸佛闻法,断诸疑网。”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乘】:运载之义,是譬喻佛法如渡船,能把众生从生死的此岸,运载到涅槃之彼岸去。乘有一乘、二乘、三乘、四乘、五乘之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佛告坚净信言:「善哉!善哉!快问斯事,深适我意。今此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曰地藏,汝应以此事而请问之。彼当为汝建立方便,开示演说,成汝所愿。」

时坚净信菩萨复白佛言:「如来世尊,无上大智!何意不说,乃欲令彼地藏菩萨而演说之?」


[末学解说]

佛陀对坚净信菩萨说:「善哉!善哉!你问的事,深适我意。现今这些大众中,有位菩萨摩诃萨,名为地藏,你应以此事而请问之。地藏菩萨当会为你建立方便,开示演说,满足你所愿。」

此时坚净信菩萨又问佛陀:「如来世尊,无上大智!为何您不说,而让彼地藏菩萨演说呢?」

- [经文] --

善知识解说:
佛陀慈悲提醒~汝莫生高下想.众生常因此不能得到善知识的开导


佛告坚净信:

「汝莫生高下想。此善男子发心已来,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久已能度萨婆若海,功德满足。但依本愿自在力故,权巧现化,影应十方。虽复普游一切刹土常起功业,而于五浊恶世化益偏厚,亦依本愿力所熏习故,及因众生应受化业故也。彼从十一劫来,庄严此世界,成熟众生。是故在斯会中,身相端严,威德殊胜,唯除如来,无能过者。又于此世界所有化业,唯除遍吉(附注:就是普贤菩萨)、观世音等诸大菩萨,皆不能及。以是菩萨本誓愿力,速满众生一切所求,能灭众生一切重罪,除诸障碍,现得安隐。又是菩萨,名为善安慰说者。所谓,巧演深法,能善开导初学发意求大乘者,令不怯弱。以如是等因缘,于此世界,众生渴仰,受化得度。是故我今令彼说之。」

尔时,坚净信菩萨既解佛意已,寻即劝请地藏菩萨摩诃萨言:

「善哉,救世真士!善哉,大智开士!如我所问:


『恶世众生,以何方便而化导之,使离诸障,得坚固信?』

如来今者,为欲令汝说是方便。宜当知时,哀愍为说。」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坚净信菩萨:

「你不要生出高下想。这位善男子发心已来,经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长久以来已能度萨婆若(华译为“一切种智”,就是诸佛究竟圆满果位的大智慧)海,功德满足。只是依其本愿(指“因位”之誓愿。全称本弘誓愿。又作本誓、宿愿。即佛及菩萨于过去世未成佛果以前为救度众生所发起之誓愿。于因位发愿至今日得其果,故对“果位”而称本愿。又“本”作根本解,虽言菩萨之心广大,誓愿亦无量,唯以此愿为根本,故称“本愿”。广义言之,发愿之事端亦称弘誓)自在力的缘故,以菩萨相而权巧(如来之权谋,巧协于时机也)现化,影应十方。虽然会普游十方一切刹土常起功业,然而对五浊恶世之化益更加偏厚,这也是依其本愿力所熏习(吾人身口所作的善恶业,或是意所作的善恶思想,其气分都留在阿赖耶识里,叫做“种子”或“习气”,这种种子或习气在阿赖耶识中存留其作用,即叫做“熏习”)的缘故,以及因这里的众生应受化业的缘故。地藏菩萨从十一劫以来,庄严此世界,成熟众生。所以在此会中,身相端严,威德殊胜,唯除如来,没有谁能超过他。又在此世界所有化业,唯除遍吉(附注:就是普贤菩萨)、观世音等诸大菩萨,其他菩萨皆不能及。因为这位菩萨的本誓愿力,快速满足众生一切所求,能灭众生一切重罪,消除种种障碍,现得安隐。还是这位菩萨,名为善安慰说者。就是,善巧演示深法(深微妙之法也。诸法实相为深法之极),能善开导初学发意(同于发心)求取大乘者,令其不怯弱。正是因为这些因缘,在此娑婆世界,令众生渴仰(热切仰望之意。即指殷切之思慕与敬仰,如渴者之欲饮水。经典中常用以形容对佛、法之仰慕),受到教导得到度化。所以我现今让地藏菩萨来为你演说。」

这时,坚净信菩萨已经理解佛陀的用意,寻到并劝请地藏菩萨摩诃萨说道:

「善哉,救世真士!善哉,大智开士(开,明达之意。指开正道,以引导众生者;特指菩萨。盖菩萨明解一切真理,能开导众生悟入佛之知见,故有此尊称)!我想要问:

『恶世众生,应以什么方便进行度教导,使其脱离种种障碍,获得坚固之信呢?』

如来世尊,为恶世众生,想要请你演说这些方便。宜当知时,请您哀愍,为我们演说吧。」

注解:
【萨婆若】:华译为“一切种智”,就是诸佛究竟圆满果位的大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本愿】:梵语 pu^rva-praN!idha^na。指“因位”之誓愿。全称本弘誓愿。又作本誓、宿愿。即佛及菩萨于过去世未成佛果以前为救度众生所发起之誓愿。于因位发愿至今日得其果,故对“果位”而称本愿。又“本”作根本解,虽言菩萨之心广大,誓愿亦无量,唯以此愿为根本,故称“本愿”。广义言之,发愿之事端亦称弘誓。语出无量寿经卷上、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等。FROM:【佛光大辞典】

【权巧】:(杂语)如来之权谋,巧协于时机也。灵芝弥陀经疏上曰:“权巧赴机,行法非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熏习】:吾人身口所作的善恶业,或是意所作的善恶思想,其气分都留在阿赖耶识里,叫做“种子”或“习气”,这种种子或习气在阿赖耶识中存留其作用,即叫做“熏习”。起信论说:“熏习义者,如世间衣服实无有香,若人以香而熏习故,则有香气。”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深法】:(术语)甚深微妙之法也。诸法实相为深法之极。法华经序品曰:“世尊在大众敷演深法义。”无量寿经下曰:“闻深法欢喜信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发意】:(术语)同于发心。无量寿经上曰:“发无上正真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渴仰】:热切仰望之意。即指殷切之思慕与敬仰,如渴者之欲饮水。经典中常用以形容对佛、法之仰慕。中阿含卷九郁伽长者经(大一·四七九下):“尔时,世尊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大九·四三上):“诸比丘!如来难可得见,斯众生等闻如是语,必当生于难遭遇之想,心怀恋慕,渴仰于佛,便种善根。”又如安乐集卷上(大四七·四下):“听者端视如渴饮,一心入于语议中,闻法踊跃心悲喜,如是之人应为说。”亦表示闻法之意,即指信前求道之心切。此外,由渴仰之念而颔首闻法,称为渴仰首,为“解脱耳”之对称。(中阿含卷四十八牛角娑罗林经、大般涅槃经卷一、高僧法显传)p5064FROM:【佛光大辞典】

【开士】:梵语 bodhisattva。音译菩提萨埵。又作阐士。开,明达之意。指开正道,以引导众生者;特指菩萨。盖菩萨明解一切真理,能开导众生悟入佛之知见,故有此尊称。阿毗达磨识身足论卷一(大二六·五三一上):“开士威力如来藏,三界照明慧眼道。”释氏要览卷上(大五四·二六○下):“经中多呼菩萨为开士,前秦苻坚赐沙门有德解者,号开士。”可知开士亦为高僧之尊号。(玄应音义卷四)p5298FROM:【佛光大辞典】

===========================================

通过学习这段佛经内容
一是可以获知种种末法现象
如是之时,众生福薄,多诸衰恼,国土数乱,灾害频起,种种厄难,怖惧逼扰。我诸弟子失其善念,唯长贪、瞋、嫉妒、我慢。设有像似行善法者,但求世间利养名称,以之为主,不能专心修出要法。尔时众生睹世灾乱,心常怯弱,忧畏己身及诸亲属不得衣食充养躯命

末学反观自照,深深的忏悔!
正如善知识所讲:“确实如此”!

二是可以获知佛菩萨如何发心利益众生(坚净信菩萨恳请佛陀)
设何方便,开化示导,令生信心,得除衰恼。以彼众生遭值恶时,多障碍故,退其善心。于世间、出世间因果法中,数起疑惑,不能坚心专求善法。如是众生可愍可救。世尊大慈,一切种智!愿兴方便而晓喻之。令离疑网,除诸障碍,信得增长。随于何乘,速获不退

三是可以获知如何才能为众生演说(佛陀教导为何要让地藏菩萨来演说)
此善男子发心已来,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久已能度萨婆若海,功德满足。但依本愿自在力故,权巧现化,影应十方。虽复普游一切刹土常起功业,而于五浊恶世化益偏厚,亦依本愿力所熏习故,及因众生应受化业故也。彼从十一劫来,庄严此世界,成熟众生。是故在斯会中,身相端严,威德殊胜,唯除如来,无能过者。又于此世界所有化业,唯除遍吉(附注:就是普贤菩萨)、观世音等诸大菩萨,皆不能及。以是菩萨本誓愿力,速满众生一切所求,能灭众生一切重罪,除诸障碍,现得安隐。又是菩萨,名为善安慰说者。所谓,巧演深法,能善开导初学发意求大乘者,令不怯弱。以如是等因缘,于此世界,众生渴仰,受化得度。是故我今令彼说之

四是可以获知为何众生无法得到善知识的开导——因为“生高下想”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相关内容

一、末法时期的种种现象
我们所处的末法时期,诸比丘等比之前佛涅槃1000年时造恶更深,国王大臣长者居士也比之前更不恭敬三宝。但这个时候三宝的余势并未全灭。

仍有比丘比丘尼等,少欲知足,护持禁戒,修行静虑,爱乐多闻,受持如来三藏教法,广为四众分别演说,利益安乐无量有情。

复有国王、大臣、长者及居士等,爱惜正法,于三宝所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护持建立无所顾恋。

当知皆是不可思议诸菩萨等,以本愿力生于此时,护持如来无上正法,与诸有情作大饶益——[佛经学习] 末法时期仍有菩萨化身比丘比丘尼、国王大臣长者居士,来护持正法
佛教的现况却背道而驰,佛法从原本正法到约六祖时期的像法,逐渐迈入现在的末法初期
佛弟子则从正法的明白原理时期,转为执着文字和表相的现象的像法时期,
至今逐渐变成盲信盲从的末法时期,而被现代人认为是无知迷信
——正法与末法的反差现象
古人就算实修一辈子,也不敢随便评论真假;
现代人则相反,如果不随便评论一番,就显示不出自己有真才实学

这就是末法的乱象

老实说,佛经从古流传至今,相当不容易,过程中也可能很辛酸
可惜末法众生不知道珍惜,不知道前人的辛苦,还妄加评断,乱说真伪
如经上所说,末法大都是无智劣根沙门
就是后代的劣根沙门,因为自己没有实修和智慧,正是佛经中佛陀所批判的那些无智愚痴之人
这些人因此就毁谤这些真经和修持这些真经的人,以博取信众支持,才能得到供养

关于这点, 大家只要深入经藏,就会发现这些佛经居然都不被末法出家人所推崇
例如:大般涅槃经,谤佛经....,或甚至[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这是因为这些佛经都直指末法沙门的缺点,所以,末法比丘当然不敢宣扬或讲解,这也是末法的可悲之处
——末法乱象:妄论佛经真伪
末法时期,因为业障的关系,人生往往不能尽如人意
如果又被这些生活上种种困难给迷惑和障碍
这样很容易恶性循环,不容易脱离轮回
——让自己变成菩萨,和诸佛菩萨站在同一边,成为救度众生的人,而不是祈求救度的人

二、末法时期如何开示化导众生
佛经中说,这些演说原理和真相的实相义和真实法,只能对有智慧的众生说
而一般众生或初学者,可能大都从有所求的目的和表相来信奉佛教和寻求佛法的帮助

佛教应该是佛陀的教法,佛弟子应该深入明白佛陀所教导的原理和表相,而不是被当作神化的一般宗教
这样才有助于厘清和明白真相,也才能真正帮助自己和众生解脱
不然,如果执迷在文字表相或迷信,想真正解脱成佛,那要或会花更久的时间

例如:
为什么不能杀生和吃肉?为什么要吃素?真有鬼神?真有轮回?
为什么要拜佛或佛像?信佛?和念佛?佛教就只是念佛求往生?
为什么有种种戒律?为什么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这些难道众生都没有怀疑?或佛教不容许怀疑或质疑?
还是因为身为佛教徒,却自己也说不清楚或甚至不明白?
其实,有怀疑或疑问就应该为众生解说清楚,让众生明白原理和现象,而不是盲目和盲从,或断然的斥责怀疑或拒绝疑问
佛教徒如果自己都不明白或弄不清楚或盲信盲从,那又如何要求或教导家人或众生学佛?
依据众生资质和根器,给予不同次第的表相分析和原理解说,
这样才能令众生逐渐由表法而深入佛法的真谛,验证佛法的真实性,实证佛法的智慧

真正的实修者必定能逐渐明白一切表相和其原理,也能逐渐为众生解惑和演说,
因为这也是佛经上说的成佛必经过程,也是验证明师(非名师)的依据
——正法与末法的反差现象
末法的佛弟子多数可能都已经如佛经上所说[偏离佛法正道]
所以可能不被诸佛菩萨和护法所护持

虽然末法时期大家都强调要念佛, 念佛的人好像很多, 乍看下好像佛法很兴盛
可是强调求生极乐世界之下, 却好像佛法只剩下念佛往生, 宣扬经教的太少, 逐渐丧失佛法的全貌

老实说, 末法时期真正深入经藏探讨和实修, 并且宣扬经教佛义的出家人或在家人并不多
而且能宣扬[楞严经]和[大般涅槃经]来破邪显正的更少
出家人或佛弟子自己都不宣扬佛经了, 也难怪外道或者附佛外道的干扰和误导越来越严重

这一方面可能是佛弟子没有深入经藏,所以当然不知道,更不用说宣扬经论了
另一方面可能是大家都怕砸了自己的饭碗,或戳到自己的痛处,所以避重就轻,贪求供养

其实不只[楞严经]和[大般涅槃经],

还有很多佛经都谈到末法外道和附佛外道以及真假比丘真假菩萨的现象
可是如果佛弟子不深入经藏, 又如何能知道佛陀曾经谈及这些事情,
更不用说有正知见来辨别正邪, 以及遵守佛陀的教导了
所以,佛弟子的观念和行为当然偏离正法越来越远

因此,末法时期经常发现有许多佛弟子不合佛法的行为现象
例如,戒律不严谨,乱象横生,贪求供养,杂外道法, 这些都和深入经藏以及落实实修有关
事实不仅如此,
尤其,心术不正的破戒比丘就算知道楞严经和大般涅槃经,也因为私心贪求供养而不敢宣扬正法
甚至,说这些明辨正邪的佛经都非佛说,而这些末法乱象, 其实在佛经中佛陀都早有说明了

因此,末学建议佛弟子应该要求自己深入经藏,才能明辨正邪,逐渐匡正世俗乱象,振兴佛
——[略说]末法乱象&[深入经藏]的重要性
出家人的其中一项任务就是宣扬经教
结果,末法出家人自己都没有深入经藏,或者看到这些佛陀直指的缺点,更是不敢宣导这些佛经了,甚至毁谤这些佛经
所以,末法还能靠谁呢?反而是在家居士自己深入经藏才能发现这些问题

再者,末法众生,求自己福报的多,真心实修解脱普渡众生者少
能发心深入经藏已经很难得,而真的能深入阅读各种佛经的更难得
不仅深入经藏,还能通达无碍的,那就少之又少了
末法的各种乱象,佛经中都早就提出来了
不过,如果大家没有深入经藏,又怎会知道呢?
就算深入经藏,明白经中所说,又会被无智劣根愚人所毁谤
末法就是如此,娑婆就是如此——末法乱象:妄论佛经真伪

三、要向地藏菩萨学习,发心做一名在秽土(五浊恶世)中普渡众生的菩萨行者
如果众生真正发起大心,就会深入经藏,也会熟读「大悲莲华经」,并学习「释迦牟尼佛」累世在秽土中普渡众生和直至成佛
也会明白,如经中所说,真正发起大心在秽土中普渡众生的菩萨行者不仅不会退转,而且更会相应且相印于佛菩萨的愿力与加持而更加速成佛
发心在秽土(五浊恶世)中普渡众生的菩萨行者,不仅不会退转,反而更能突飞猛进
这点可能大大出乎一般凡夫众生的意料之外(因为一般众生都怕修行退转而求生净土)
而正因众生的凡夫性,当然无法深入经藏阅读和实修,当然也不可能明白这点,这就是常说的原理和相貌的道理,性相的原理
——辨析:自力?他力?
娑婆世界其实是实修者最好的地方
所以许多经上都说在娑婆世界比其他世界修行还快速
因为在这里直接面对苦难,直接正视自己心念的贪瞋痴
这要有莫大的勇气和吃苦的能力,但是实修增上也更快速
——[解析]感恩娑婆世界,实修不二法,当下即净土


四、消除我慢的方法
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修习书写是法华经者,
当知是人、则见释迦牟尼佛,如从佛口、闻此经典,
当知是人、供养释迦牟尼佛,
当知是人、佛赞善哉,
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佛手摩其头,
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佛衣之所覆,

如是之人,不复贪着世乐,不好外道经书、手笔,
亦复不喜亲近其人、及诸恶者,若屠儿、若畜猪羊鸡狗、若猎师、若炫卖女色,
是人心意质直,有正忆念,有福德力,
是人不为三毒所恼,亦复不为嫉妒、我慢、邪慢、增上慢、所恼,
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贤之行。
——妙法莲华经
念头如果不能心怀[慈悲][清净][平等][光明][感恩][恭敬][谦虚][关怀]
而随时都是[批判][对立][斗争][猜忌][报复][嘲笑][仇恨]
那离[三恶道]的日子就不远了
——放下世俗执着,创造清净安祥的气氛,而不是制造对立和纷争
佛陀正见,让自己和众生逐渐学习修改自己的错误
佛弟子应该心存正念善念,鼓励大家走往正道,给彼此机会

而不是以纰漏别人过去的错误来互相斗争

佛菩萨是要普渡众生,不是批斗众生
不论是凡夫或是外道或是魔眷,佛菩萨都会救度
——一切法都是佛法?分辨正邪也是分别心吗?分辨正邪而不取正邪           
放下情绪和偏执才能理智的学习,才能度过难关

[宽容]和[原谅]以及[互助]和[团结]才能突破人类的困境
[慈悲]和[智慧]才能真正引导自己和别人走往正确的道路
——放下世俗执着,创造清净安祥的气氛,而不是制造对立和纷争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506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924

[精进勋章]

116#
 楼主| 发表于 2024-3-31 13: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3-31 14:21 编辑

接续上楼继续学习 [浅谈]<占察善恶业报经>的教导原理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善知识解说:
下面这段讲的很清楚,为什么教导众生学习占察,就是为了适应下列状况的众生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语坚净信菩萨摩诃萨言:

「善男子!谛听。当为汝说。若佛灭后,恶世之中,诸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于世间、出世间因果法,未得决定信,

不能修学无常想、苦想、无我想、不净想,成就现前;

不能勤观四圣谛法及十二因缘法;

亦不勤观真如、实际、无生无灭等法。

以不勤观如是法故,不能毕竟不作十恶根本过罪。

于三宝功德种种境界,不能专信。于三乘中,皆无定向。

如是等人,若有种种诸障碍事,增长忧虑,或疑或悔,于一切处心不明了。多求多恼,众事牵缠,所作不定,思想扰乱,废修道业。

有如是等障难事者,当用木轮相法,占察善恶宿世之业、现在苦乐吉凶等事。

缘合故有,缘尽则灭。业集随心,相现果起。不失不坏,相应不差。如是谛占善恶业报,晓喻自心。于所疑事,以取决了。

若佛弟子,但当学习如此相法,至心归依,所观之事,无不诚谛。

不应弃舍如是之法,而返随逐世间卜筮、种种占相吉凶等事,贪著乐习。若乐习者,深障圣道。」

[末学解说]

这时,地藏菩萨摩诃萨对坚净信菩萨摩诃萨说:

「善男子!你谛听(受持经典之十种法行之一。即从心中明白地听闻佛法)。我来为你演说。如果佛陀灭度后,恶世之中,有种种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对于世间、出世间因果(因是种因,果是结果,由此因而得此果,是因果义。又因是所作者,果是所受者,种善因必得善果,种恶因必得恶报)法,未能得决定信(决定之信心。不杂疑念之信心),

不能修学(修习研学佛道也)无常想(观一切有为法皆新新生灭,无常变坏)、苦想(观一切有为法无常,常受三苦、八苦所逼迫)、无我想(观想一切法为苦,亦不自在;皆由因缘所生而无自性,故无我)、不净想(观想人身内三十六物、身外九孔,恶露常流不净),成就现前;

不能勤观四圣谛(苦集灭道之四谛也。为圣者所见之谛理,故名圣谛)法及十二因缘法(是说明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十二因缘是:无明(贪嗔痴等烦恼为生死的根本)、行(造作诸业)、识(业识投胎)、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胎儿长成眼等六根的人形)、触(出胎与外境接触)、受(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的感受)、爱(对境生爱欲)、取(追求造作)、有(成业因能招感未来果报)、生(再受未来五蕴身)、老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以上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业、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复始,至于无穷);

也不能勤观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实际(真实际极之意。即指绝离虚妄之涅槃实证;又指真如之理体)、无生无灭(谓诸法之实体无有生灭之相。与“无生灭”、“无生寂灭”同义。又以无生断离执著,故又称无生无著)等法。

因无法勤观如是法的缘故,而不能毕竟(又作究竟、至竟。即究极、至极、最终之意)不作十恶(又名十不善,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贪欲、嗔恚、愚痴)根本过罪。

对于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功德种种境界,不能专一相信。在三乘(声闻乘又名小乘,其行人速则三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于闻如来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惑,可证阿罗汉果;缘觉乘又名中乘,其行人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破无明,终于悟十二因缘之理,可证辟支佛果;菩萨乘又名大乘,其行人于无数劫间,修六度行,更于百劫间,植三十二相福因,可证无上佛果)中, 皆无定向。

像这样的人,就会有种种诸障碍事,增长忧虑,或疑惑或后悔,对于一切处心不能明了。多索求多烦恼,众事牵缠,所作不定,思想扰乱,废修道业。

有像这样的障难事者,应当用木轮相法,占察(占筮之法也。密教之秘法观我心为月轮或莲华,于其上观[8740]字,变阿字为如意宝珠,使其宝珠遍满法界,故其中一切善恶之相悉现,可以知其吉凶祸福)善恶宿世之业、现在苦乐吉凶等事。

缘合故有,缘尽则灭。业集随心,相现果起。不失不坏,相应不差。如是谛占善恶业报,晓喻自心。对于所疑惑之事,能帮助解决明了。

如果佛弟子,但当学习着这种相法,至心归依,所观之事,没有不真实的。

所以不应弃舍如是之法,反而去随逐世间卜筮、种种占相吉凶(指占卜命相,在佛教为五种邪命之一。佛陀禁止比丘学占卜而说人之吉凶以求利养)等事,贪著乐习。若乐习者,会很严重的障碍圣道(即无漏智所行之正道)。」

注解:
【谛听】:梵语 s/ravaN!a。受持经典之十种法行之一。即从心中明白地听闻佛法。(长阿含经卷二、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七付嘱品、显扬圣教论卷二)p6296FROM:【佛光大辞典】

【因果】:因是种因,果是结果,由此因而得此果,是因果义。又因是所作者,果是所受者,种善因必得善果,种恶因必得恶报。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决定信】:(术语)决定之信心。不杂疑念之信心。金刚经曰:“生决定信。”往生论注下曰:“念不相续故,不得决定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学】:(术语)修习研学佛道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渐渐习学,悉当成佛。”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常想】:(术语)十想之一、观想无常之理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想】:乃指十思想或十种观想。即:(一)无常想,观一切有为法皆新新生灭,无常变坏。(二)苦想,观一切有为法无常,常受三苦、八苦所逼迫。(三)无我想,观想一切法为苦,亦不自在;皆由因缘所生而无自性,故无我。(四)食不净想,观想诸世间之饮食皆从不净因缘所生,悉为不净物。(五)一切世间不可乐想,观想一切世间无任何乐趣,唯有过恶。(六)死想,观想死之相。(七)不净想,观想人身内三十六物、身外九孔,恶露常流不净。(八)断想,(九)离欲想,(十)尽想,后之三想,系为得涅槃菩提,而求断烦恼、舍离生死之迷、以及灭尽烦恼与生死等之观想。
 十想与九相观(即九想,为灭除贪欲而对人之死状所作九种不净观)之同异,大智度论卷二十一举出多说。或谓九相未得禅定,仍为淫欲所遮覆,而十想能除灭淫欲等三毒。或九相为初学,十想为成就。或谓十想与九相同为离欲,俱为涅槃。或谓九相为因,十想为果;或以九相为外门,十想为内门。(大品般若经卷一、大乘义章卷十四)p477FROM:【佛光大辞典】

【四圣谛】:(术语)苦集灭道之四谛也。为圣者所见之谛理,故名圣谛。又圣者正也,为正真之谛理,故名圣谛。涅槃经十二曰:“苦集灭道,是名四圣谛。”(参见:四谛)
    ┌苦 谛(迷的果,即苦果)┐
  四 │集 谛(迷的因,即苦因)┘─────世间的因果
  圣─┤
  谛 │灭 谛(悟的果,即乐果)┐
    └道 谛(悟的因,即乐因)┘─────出世间的因果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二因缘】: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缘起,是说明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十二因缘是:无明(贪嗔痴等烦恼为生死的根本)、行(造作诸业)、识(业识投胎)、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胎儿长成眼等六根的人形)、触(出胎与外境接触)、受(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的感受)、爱(对境生爱欲)、取(追求造作)、有(成业因能招感未来果报)、生(再受未来五蕴身)、老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以上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业、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复始,至于无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实际】:<一>梵语 bhu^ta-kot!i。真实际极之意。即指绝离虚妄之涅槃实证;又指真如之理体。金刚三昧经(大九·三七○上):“佛言,实际之法,法无有际,无际之心,则入实际。”又大智度论卷三十二(大二五·二九七下):“实际者,以法性为实,证故为际。如阿罗汉,名为住于实际。(中略)善入法性,是为实际。(中略)实际即涅槃。”中论卷四(大三○·三六上):“究竟推求世间、涅槃实际无生际,以平等不可得故,无毫厘差别。”此谓涅槃即实际,而生死与涅槃亦皆平等不可得而无毫厘之别。禅宗常用“实际理地”一语,表示超越断绝一切差别妄见的平等一如之世界,或真实究竟之境地。此外,一般则转申其义,相对于理论、空论,而以“实际”表示事实或实践之意。(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五实际品、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九十、大乘义章卷一、景德传灯录卷九沩山灵祐章)((参见:真如)4197)
 <二>唐代比丘尼。为马祖道一之法嗣。籍贯、年寿不详。乃激励俱胝和尚,使其有企慕大乘之心者。景德传灯录卷十一(大五一·二八八上):“俱胝和尚初住庵,有尼名实际,到庵戴笠子,执锡绕师三匝云:‘道得即拈下笠子。’三问,师皆无对,尼便去,师曰:‘日势稍晚,且留一宿。’尼曰:‘道得即宿。’师又无对,尼去。”(禅苑蒙求卷中)p5791FROM:【佛光大辞典】

【无生无灭】:略称无生。谓诸法之实体无有生灭之相。与“无生灭”、“无生寂灭”同义。又以无生断离执著,故又称无生无著。维摩经弟子品(大一四·五四一上):“诸法毕竟不生不灭。”仁王经卷上载,一切诸佛皆于般若波罗蜜多中“生”,于般若波罗蜜多中“化”,于般若波罗蜜多中“灭”,诸佛实生无所生,化无所化,灭无所灭。一切诸法固无生灭,由因缘和合而成;一切众生亦无生灭,实由诸法聚集和合而有蕴、处、界、相等。又中论卷二载,众缘和合而有生,因缘若散则灭,故无实在之生灭可言。又以无生灭之法性为体之佛身土,称为无生身、无生国。(不增不减经、北本涅槃经卷九、大智度论卷八、卷三十三、卷五十九、往生论注卷上)p5081FROM:【佛光大辞典】

【毕竟】:梵语 atyanta。又作究竟、至竟。即究极、至极、最终之意。远离烦恼污染之绝对清净真理(如涅槃、实相、空性等),称为毕竟净;佛为众生究竟之所归依处,故称毕竟依;绝对空称为毕竟空;佛所证为究极之悟境,非他所能类比,称为毕竟觉(意同无上觉);究竟法界理性之智慧,称为毕竟智;宇宙万有实为空无,故终无常住,称为毕竟无常住。(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七、卷四十、注维摩经卷十、往生论注卷下)p4736FROM:【佛光大辞典】

【十恶】:又名十不善,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贪欲、嗔恚、愚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乘】:1、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声闻乘又名小乘,其行人速则三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于闻如来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惑,可证阿罗汉果;缘觉乘又名中乘,其行人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破无明,终于悟十二因缘之理,可证辟支佛果;菩萨乘又名大乘,其行人于无数劫间,修六度行,更于百劫间,植三十二相福因,可证无上佛果。
  2、小乘、中乘、大乘。小乘即声闻乘,中乘即缘觉乘,大乘即菩萨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占察】(杂语)占筮之法也。密教之秘法观我心为月轮或莲华,于其上观[8740]字,变阿字为如意宝珠,使其宝珠遍满法界,故其中一切善恶之相悉现,可以知其吉凶祸福。大日经疏四曰:“当自观心莲华上如意宝珠内外明彻,彼谛观察时,所有之善恶悉于中现。”又曰:“此如意珠只是阿字引耳。”秘藏记末曰:“定未萌事,我心观月轮,轮上观阿字,变阿字成如意珠,宝珠遍满法界。”又有占察经所说之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占相吉凶】:指占卜命相,在佛教为五种邪命之一。佛陀禁止比丘学占卜而说人之吉凶以求利养。((参见:五邪命)1100)p1601FROM:【佛光大辞典】

【圣道】:<一>圣正之道。与“俗道”相对。即无漏智所行之正道,与“出世道”同义。杂阿含经卷二十二(大二·一六○中):“精勤修习者,能开发圣道。”(大方等大集经卷三、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俱舍论卷二十二、卷二十三、成唯识论卷五)<二>指八圣道支。又作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参见:八正道)280)p5585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欲学木轮相者,先当刻木如小指许,使长短减于一寸,正中令其四面方平,自余向两头斜渐去之。仰手傍掷,令使易转,因是义故,说名为轮。又依此相,能破坏众生邪见疑网,转向正道,到安隐处,是故名轮。其轮相者,有三种差别。何等为三?一者,轮相能示宿世所作善恶业种差别,其轮有十。二者,轮相能示宿世集业久近,所作强弱、大小差别,其轮有三。三者,轮相能示三世中受报差别,其轮有六。」

[末学解说]

「善男子!想要修学木轮相者,先要刻木如小指这么长,使长短减于一寸,正中令其四面方平,其余向两头斜渐去之。仰手傍掷,令使易转,因为这层意思,所以名为轮。又依此相,能破坏众生的邪见疑网,转向正道,到安隐处,所以名为轮。其轮相者,有三种差别。是哪三种呢?一者,轮相能示现宿世所作善恶业种(善恶业之可生苦乐果者。犹如世间之种子)之差别,其轮相有十种。二者,轮相能示现宿世集业久近,所作强弱、大小差别,其轮相有三种。三者,轮相能示现三世中受报差别,其轮相有六种。」

注解:
【轮相】:<一>指塔顶上之轮盘形建筑。又作相轮、承露盘、轮盖。在日本,相轮通常有九层,故又称九轮。经律中又有金刹、露盘等名称。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大五四·二二六下):“制底如小枣,上置轮相,竿若细针。”(翻译名义集卷七)((参见:承露盘)3254)<二>为佛三十二相之一。谓佛足跖如千辐轮之印纹。佛陀经常游履各地弘宣妙法,一如国王之乘宝车巡治国内,故有“佛举足时,足下千辐轮相”之语。p6186  FROM:【佛光大辞典】

【业种】:(杂语)善恶业之可生苦乐果者。犹如世间之种子。楞严经一曰:“业种自然,如恶叉聚。”止观四上曰:“业种虽久,久不败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善知识解说:
其实就是藉由轮相来教导众生善恶因果业报, 也呼应了前一段的说明


「若欲观宿世所作善恶业差别者,当刻木为十轮。依此十轮,书记十善之名。一善主在一轮,于一面记。次以十恶书对十善,令使相当,亦各记在一面。言十善者,则为一切众善根本,能摄一切诸余善法。言十恶者,亦为一切众恶根本,能摄一切诸余恶法。」

[末学解说]

「如果想要观宿世所作善恶业差别者,可以刻木为十轮。依此十轮,书记十善(十种的善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之名。一善主在一轮,于一面记。次以十恶书对十善,令使相当,亦各记在一面。言十善者,则为一切众善根本,能摄一切诸余善法。言十恶(又名十不善,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贪欲、嗔恚、愚痴)者,亦为一切众恶根本,能摄一切诸余恶法。」

注解:
【十善】:十种的善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恶】:又名十不善,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贪欲、嗔恚、愚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知识解说:
其实就是藉由轮相来教导十善十恶


「若欲占此轮相者,先当学至心总礼十方一切诸佛。因即立愿:『愿令十方一切众生,速疾皆得亲近供养,谘受正法。』

次应学至心敬礼十方一切法藏。因即立愿:『愿令十方一切众生,速疾皆得受持读诵,如法修行,及为他说。』

次当学至心敬礼十方一切贤圣。因即立愿:『愿令十方一切众生,速疾皆得亲近供养,发菩提心,志不退转。』

后应学至心礼我地藏菩萨摩诃萨。因即立愿:『愿令十方一切众生,速得除灭恶业重罪,离诸障碍。资生众具,悉皆充足。』

如是礼已,随所有香华等,当修供养。」

[末学解说]

「如果想要占察此轮相者,先要学至心总礼十方一切诸佛。因即立愿:『愿令十方一切众生,速疾皆得亲近供养,谘受正法。』

然后应学至心敬礼十方一切法藏(即法性的道理,因法性含藏无量的性德)。因即立愿:『愿令十方一切众生,速疾皆得受持读诵,如法修行,及为他说。』

然后当学至心敬礼十方一切贤圣(在凡夫之位的修行人叫做“贤”,已经断惑证真的人就叫做“圣”)。因即立愿:『愿令十方一切众生,速疾皆得亲近供养,发菩提心,志不退转。』

最后应学至心敬礼我地藏菩萨摩诃萨。因即立愿:『愿令十方一切众生,速得除灭恶业重罪,离诸障碍。资生众具,悉皆充足。』

这样敬礼之后,随所有香华等,当修供养。」

注解:
【法藏】:1、又名佛法藏,或如来藏,即法性的道理,因法性含藏无量的性德,故名。2、唐时高僧,本康居国(在今新疆省北部)人,武后赐号贤首,为华严宗之第三代祖。   3、(参见:法藏比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贤圣】:在凡夫之位的修行人叫做“贤”,已经断惑证真的人就叫做“圣”。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通过学习这段佛经内容
可以获知,地藏菩萨为了引导利益众生,教导学习占察之法

末学以自己次第思维
看似同样的一件事,因发心不同,导向就会不同

地藏菩萨教导的占察之法,是为了藉由轮相来教导众生善恶因果业报,从而引导救度这样的众生
佛灭后,恶世之中,诸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于世间、出世间因果法,未得决定信,不能修学无常想、苦想、无我想、不净想,成就现前;不能勤观四圣谛法及十二因缘法;亦不勤观真如、实际、无生无灭等法。以不勤观如是法故,不能毕竟不作十恶根本过罪。于三宝功德种种境界,不能专信。于三乘中,皆无定向。如是等人,若有种种诸障碍事,增长忧虑,或疑或悔,于一切处心不明了。多求多恼,众事牵缠,所作不定,思想扰乱,废修道业

而世间的卜筮、种种占相吉凶等事,是为了获得利养、满足自己的利益,这样的发心而乐习者,则会很严重的障碍圣道

善知识教导
依照佛经的教法来说,佛菩萨经常有转邪为正的妙行,或对同一事物提供正确的看法与修法
例如「优婆塞戒经」讲的外道拜「六方」(六个方向),佛陀则说佛教的「六方」是「六度(六波罗蜜)」或「六念」
又例如,同样面对一位美女,佛教则提供「白骨观」或「不净观」的修法(其实还有很多种观法),以破除执着
不仅如此,对于同样的经文或修法,佛陀则在《无量义经》中说过,无量众生会因为各自心量的差别,而有不同领悟与修行结果
——我与「六字大明咒」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算命】的相关内容

一、算命属于十恶业的邪见
如果人人都相信因果,而不是相信这些算命占卜的天机,就不会有这种问题
这都是修行次第不同,正知见不具足,才会有这些问题

就像人执迷于世俗欲乐,觉得哪些好玩,哪些快乐,哪些痛苦
觉得钱很重要,所以就会念头行为都在这些上面
这样就无法超越身为人的观念和肉体,就注定要轮回了
这也就是算命的定论,因为执着于世间相,所以就无法超越算命的定论
所以算命之说是无法解脱轮回的


事实上[算命]是沾了[因果]的光,有的才会稍微好像有道理
因为[因果]才是根本之道,算命沾了因果的光,才会让人觉得可信
就像[附佛外道]沾了[佛法]的光,所以就叫做[像似正法]或[相似佛法]
因为一般凡夫无法分辨错谬,所以延生的问题颇大
另外一点则是因为物以类聚,
有共同邪见的人就会聚集在一起,相信他们所认为的事情
因为心念妄想,第八识就引发产生神奇的共业

如果明白因果,
自然可由一个人的依报和行为,而知道一个人的福慧因缘和果报

就像一个人现在造杀业,就会有三恶道果报
或者现在身体残缺,那就是过去世有恶因
这佛弟子都知道这些道理,并不需要算命,这就是因果
这也是佛经上一直教导众生的


而算命的人只要结合因果,就会让一般愚痴的人觉得有道理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算命参杂因果或佛法,就说算命是对的,或说算命可以学习
因为[算命]就是[附佛外道],它有很多错误知见,

只是演化过程结合了少数的因果和佛法
如果学习外道或算命,就无法知道实相,
所以佛陀禁止佛弟子学习外道,信奉外道就不是佛弟子

这样明白了吗

有一点一定要知道的,外道知见或算命之说就是属于十恶业的邪见
这点佛弟子是要牢记的
邪见的果报只要看看佛经就知道了

二、为什么佛说佛弟子不要亲近或学习算命
算命是知见上的错误,对六道轮回真相不明白
知见上的错误就是十恶业中的邪见

会有这种缘分和所谓的天份,其实都是过去世的因缘,也就是外道因缘(邪见)
这种也容易引起外魔(精魅鬼怪),当我们因为错误知见而着迷就会引外魔(物以类聚)

请多阅读佛经(例如楞严经),断除外道知见

这样才能真正解脱,避免走了冤枉路
算命这种东西,内容很多
[姓名学][掌纹][面相][星相命盘](紫威斗术)[鸟卦][咖啡卦][塔罗牌]...非常多
为什么佛说佛弟子不要亲近或学习这些
因为这些都是在外相上执着打转,这些都是属于妄想的范畴
由妄想产生共业,执着于外相,就会觉得真实,这和我们的肉体或人生一样
金刚经讲破除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更何况这些外道术法
这些错误不究竟的思维妄想,无法究竟因果,末学看过的案例,下场大部分都很惨
上面师兄谈到了凡的问题,这也是倒果为因,
若不是因为愚痴,了凡哪里又会去算命呢? 又相信算命呢?
而了凡能走出算命正是因为遇到禅师讲佛陀正法啊

真正要明白因果,就应该从[如是因,如是果]去了解,从佛经上去了解
教导众生要检讨自己的过错,忏悔业障,决心改过, 断恶行善
而不是诉诸于那些算命法的探讨(例如,姓名学,星相)
也不是用这些外道思维和佛法做牵扯和混杂, 这种果报也是很严重的
有人说这也是方便法,其实方便这两个字不是让一般凡夫拿来乱用的
大家要多深入经藏才会了解可怕处, 所以还是多阅读佛经吧

佛经内容很多, 要让众生自己去看, 这对众生也不容易
要在这边把内容都贴出来, 怎么贴呢? 内容那么多,
就算贴了可能众生也不看,或看了头晕
所以能信最重要,相信佛说的,不要学习外道
算命是邪业,
不在于算的准或不准,
而在于错误知见会对修行产生影响造成障碍,而不断轮回

佛经上教导法界真相,和破除虚妄,以此让众生脱离轮回
例如:金刚经讲破除四相,我,人,众生,寿者(寿命)
算命是外道知见,是错误知见,执迷为真,无法脱离轮回,
所以佛陀告诫佛弟子不要算命

佛经上也讲,喜好算命之说,会造成邪智
这就是堕入虚假的妄想执着中,而无法明白正确知见,无法解脱轮回
这些在佛经中都讲的很清楚
劝众生还是多读佛经,不要接触算命,浪费时间
——从佛经(佛法)上来看,算命不论收不收费都是邪命邪见邪业

三、相关内容
优婆塞戒经~
受三归已。造作痴业。受外道法。自在天语。以是因缘。失于三归。

《占察善恶业报经》
世间卜筮种种占相吉凶等事贪着乐习。若乐习者深障圣道

《佛说十地经》
舍离种种占卜吉凶邪戒者见,其见正真

《大般涅槃经》
终不瞻相手脚面目。不以抓镜芝草杨枝钵盂髑髅而作卜筮。亦不仰观虚空星宿。

《梵网经》
不得摴蒲围棋波罗赛戏弹棋六博拍球掷石投壶八道行城。爪镜蓍草杨枝钵盂髑髅而作卜筮。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506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924

[精进勋章]

117#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11: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4-2 12:56 编辑

接续上楼继续学习 [浅谈]<占察善恶业报经>的教导原理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善知识解说: 这边开始引导学习占察的众生发起大乘心愿

「修供养者,仰念一切佛法僧宝,体常遍满,无所不在。愿令此香华,等同法性,普熏一切诸佛刹土,施作佛事。

又念十方一切供具,无时不有。我今当以十方所有一切种种香华、璎珞、幢幡、宝盖、诸珍妙饰、种种音乐、灯明、烛火、饮食、衣服、卧具、汤药,乃至十方所有一切种种庄严供养之具,忆想遥拟,普共众生奉献供养。

当念一切世界中有修供养者,我今随喜。若未修供养者,愿得开导,令修供养。

又愿我身,速能遍至一切刹土,于一切佛法僧所,各以一切种庄严供养之具,共一切众生等持奉献。供养一切诸佛法身、色身、舍利、形像、浮图、庙塔一切佛事,供养一切所有法藏及说法处,供养一切贤圣僧众,

愿共一切众生,修行如是供养已,渐得成就六波罗蜜、四无量心。深知一切法本来寂静,无生无灭,一味平等,离念清净,毕竟圆满。

又应别复係心供养我地藏菩萨摩诃萨。」

善知识解说:
上面这边讲的更清楚了,引导众生渐入六波罗蜜和四无量心而入平等不二, 所以整个过程就是一种次第引导, 不过, 初学者当然不会知道这些过程和原理, 因为他们只想知道占察结果


[末学解说]

「修行供养(意指供食物、衣服等予佛法僧三宝、师长、父母、亡者等。供养初以身体行为为主,后亦包含纯粹的精神供养,故有身分供养、心分供养之分)者,仰念一切佛法僧三宝,体常遍满,无所不在。愿令此香华,等同法性(诸法的本体、本性。这种诸法的本性,在有情方面,叫做“佛性”,在无情方面,叫做“法性”。法性也就是实相、真如、法界、涅槃的别名),普熏一切诸佛刹土,施作佛事(指凡诸佛之教化,谓之佛事)。

又念十方一切供具(又云供物。供佛菩萨等之香华饮食幡盖等事物也),无时不有。我今当以十方所有一切种种香华、璎珞、幢幡、宝盖、诸珍妙饰、种种音乐、灯明、烛火、饮食、衣服、卧具、汤药,乃至十方所有一切种种庄严供养之具,忆想遥拟,普共众生奉献供养(意指供食物、衣服等予佛法僧三宝、师长、父母、亡者等。供养初以身体行为为主,后亦包含纯粹的精神供养,故有身分供养、心分供养之分)。

当念一切世界中有修行供养者,我现今随喜(见人之善事,随之欢喜之心也)。若未修供养者,愿其能获得开导,令修供养(意指供食物、衣服等予佛法僧三宝、师长、父母、亡者等。供养初以身体行为为主,后亦包含纯粹的精神供养,故有身分供养、心分供养之分)。

又愿我身,速能遍至一切刹土,于一切佛法僧之处,各以一切种庄严供养之具,与一切众生共同等持(定的别名。梵语三摩地,华译为等持,即心安住于一境而平等维持之义)奉献。供养一切诸佛法身、色身、舍利、形像、浮图、庙塔一切佛事(指凡诸佛之教化,谓之佛事),供养一切所有法藏(又名佛法藏,或如来藏,即法性的道理,因法性含藏无量的性德)及说法处,供养一切贤圣僧众,

愿与一切众生共同,修行如是供养后,逐渐获得成就六波罗蜜(一、檀波罗蜜。檀者檀那之略,译曰布施,财施,无畏施,法施之大行也。二、尸罗波罗蜜。尸罗,译曰戒,在家出家小乘大乘等之一切戒行也。三、羼提波罗蜜。羼提,译曰忍辱,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等,及非情寒热饥渴等之大行也。四、毗梨耶波罗蜜。毗梨耶,译曰精进,精励身心进修前后之五波罗蜜也。五、禅波罗蜜。禅者禅那之略,译曰惟修,新曰静虑。又名三昧,译作定。思惟真理定止散乱之心之要法也。有四禅八定乃至百八三昧等之别。六、般若波罗蜜。般若,译曰智慧,通达诸法之智及断惑证理之慧也。菩萨修此六法,究竟自利利他之大行,到涅槃之彼岸,故称六波罗蜜)、四无量心(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与一切众生乐,名“慈无量心”;拔一切众生苦,名“悲无量心”;见人行善或离苦得乐,深生欢喜,名“喜无量心”;如上三心,舍之而不执著,或怨亲平等,不起爱憎,名“舍无量心”。因此四心普缘无量众生,引生无量之福,故名“无量心”。平等利益一切众生,故又名“四等心”。此四心若依禅定而修,则生色界梵天,故又名“四梵行”)。深知一切法本来寂静,无生无灭,一味(指所有一切事(诸现象)理(本质)均平等无差别。通常指佛陀之教法而言)平等,离念(离一切之妄念)清净,毕竟圆满。

又应别复係心供养我地藏菩萨摩诃萨。」

注解:
【供养】:梵语 pu^jana^,巴利语同。又作供、供施、供给、打供。意指供食物、衣服等予佛法僧三宝、师长、父母、亡者等。供养初以身体行为为主,后亦包含纯粹的精神供养,故有身分供养、心分供养之分。据遗教经论载,饮食、衣服、汤药等,属身分供养;不共心供养、无厌足心供养、等分心供养等,属心分供养。
 盖初期教团所受之供养以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等为主,称为四事供养。施予佛、塔庙、佛像、教法、比丘(尼)、僧团之房舍与土地为僧团经济之重要来源。所行之供养除财供养外,尚有法供养,如以恭敬供养、赞叹供养、礼拜供养等精神之崇敬态度亦称供养。密教则有涂香以洗清罪业、除去烦恼之说,并有供养仪轨(供养法式)之制定。初时甚而有以塔、庙作为祭祀对象之供养,称塔供养,至后世,一般对死者亦行塔供养,亦有以其他供物作为回向之情形。
 总括供养物之种类、供养方法与供养对象等,有各种不同之分类:(一)二种供养,据十住毗婆沙论卷一之说,有:(1)法供养,指善于听闻大乘正法,或广或略。(2)财供养,指饮食等四事供养。据大日经供养法疏说,有:(1)理供养,指以证入真实之理为供养。(2)事供养,指供养香花等。(二)三种供养,据普贤行愿品疏之说,有:(1)财供养,指供以世间之财宝、香花等之供养。(2)法供养,指起菩提心,而行自利、利他之二利。(3)观行供养,指行周遍含融观、事事无碍观等华严观行供养。十地经论卷三说,有:(1)利养供养,指衣服、卧具等。(2)恭敬供养,指香花、幡盖等。(3)行供养,指修行信行、戒行等之供养。(三)三业供养,法华文句卷三之一载,有身、口、意三业供养,即:(1)身业供养,身至诚礼敬诸佛菩萨。(2)口业供养,口发言称美诸佛菩萨功德。(3)意业供养,端心正意,想念诸佛菩萨相好庄严。(四)四种供养,(1)据大日经义释卷十一之说,有香花、合掌、慈悲、运心等四种供养。(2)据理趣释卷下之说,有菩提心供养、资粮供养、法供养、羯磨供养等四种瑜伽教之供养。(五)四事供养,(1)据增一阿含经卷十三之说,有衣被、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等四种供养。(2)据无量寿经卷下之说,有悬缯、燃灯、散花、烧香等四种供养。(3)据善见律毗婆沙卷十三之说,有饮食、衣服、汤药、房舍等四种供养。(六)五种供养,据苏悉地羯啰经卷下之说,有涂香(持戒)、花鬘(布施)、烧香(精进)、饮食(禅定)、燃灯(智慧)等五种供养;另加阏伽(净水,忍辱),即为六种供养。(七)十种供养,据法华经法师品之说,有花、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等十种供养。
 另据大藏法数之说,将缯盖、幢幡合并为幡盖,而加入合掌,成为十供养。若据菩萨地持经卷七所举之十种,则为:身供养、支提供养、现前供养、不现前供养、自作供养、他作供养、财物供养、胜供养、不染污供养、至处道供养等。
 此外,佛前之供物称佛供,神前之供物称神供。供养梵天、帝释天、功德欢喜天等,则称供天或天供。供于亡者,称追善供养。专供饿鬼者,称饿鬼供养。庆祝佛像开光者,称开眼供养。供养经者,称开题供养,又称经供养、一切经供养、书写供养,如书写维摩经而供养之,称维摩经供养。叩钟庆祝者,称钟供养。又就佛法僧三宝而言,供养佛,称佛供养、供佛;供养法,称法供养、行供养;供养僧,称僧供养、僧供。其中,招请百僧,设斋以供养者,称百僧供养、百僧供;招请千僧,设斋以供养者,称千僧供养,或称千僧斋、千僧供、千僧会;传说此种供养之功德无量。又供养之施主,称供养主。供养众僧,亦称供众、供赡。记载供养意义之讽诵文,称供养文。为供养求福所造之佛像,称供养佛。以灯明供养佛像、塔庙,则称供灯。于日本,在书写经典之后,以之供养、宣讲,称为供讲。(佛藏经卷下、无量寿经卷下、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佛本行集经卷一供养品、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五、大日经卷五秘密漫荼罗品、供养仪式、大智度论卷九十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卷上、法华经玄赞卷二本、梵网菩萨戒本疏卷二、大日经疏卷八、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卷三、释氏要览卷中、禅苑清规卷一赴粥饭法、卷三藏主、大明三藏法数卷七)((参见:四种供养)1803)p3065FROM:【佛光大辞典】

【法性】:诸法的本体、本性。这种诸法的本性,在有情方面,叫做“佛性”,在无情方面,叫做“法性”。法性也就是实相、真如、法界、涅槃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佛事】:(杂语)指凡诸佛之教化,谓之佛事。观无量寿经曰:“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曰:“于娑婆世界,施作佛事。”同注“什曰:佛事谓化众生。”同菩萨品曰:“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同注“肇曰:佛事者以有益为事耳。”又,害佛道谓之魔事,反之者则谓之佛事。放光般若经不和合品说魔事毕曰:“若有是善男子善女人,书持讽诵般若波罗蜜者,便具足五波罗蜜及萨云若巳,当知是为佛事。”【又】(仪式)佛忌、祈祷、追福等之法会谓之佛事,以是为托事而开示佛法之所作故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供具】:(物名)又云供物。供佛菩萨等之香华饮食幡盖等事物也。宝积经三十四曰:“赍持微妙供具,奉献如来及诸大众。”法华经曰:“于当来世,以诸供具,供养奉事。”往生要集中本曰:“随力办于华香供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随喜】:(术语)见人之善事,随之欢喜之心也。法华玄赞十曰:“随者顺从之名,喜者欣悦之称,身心顺从,深生欣悦。”修忏要旨曰:“随他修善,喜他得成。”胜鬘经曰:“尔时世尊,于胜鬘所说摄受正法大精进力,起随喜心。”又谓随己所喜,譬如布施,富施金帛,贫施水草,各随所喜,皆为布施。按五悔中有随喜一科,观行即五品经之第一为随喜品,法华经之随喜功德品,为说此随喜之功德者。又游谒寺院,亦曰随喜。杜甫诗曰:“时应清盥罢,随喜给孤园。”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等持】:定的别名。梵语三摩地,华译为等持,即心安住于一境而平等维持之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藏】:1、又名佛法藏,或如来藏,即法性的道理,因法性含藏无量的性德,故名。2、唐时高僧,本康居国(在今新疆省北部)人,武后赐号贤首,为华严宗之第三代祖。3、(参见:法藏比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六波罗蜜】:(名数)一、檀波罗蜜。檀者檀那之略,译曰布施,财施,无畏施,法施之大行也。二、尸罗波罗蜜。尸罗,译曰戒,在家出家小乘大乘等之一切戒行也。三、羼提波罗蜜。羼提,译曰忍辱,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等,及非情寒热饥渴等之大行也。四、毗梨耶波罗蜜。毗梨耶,译曰精进,精励身心进修前后之五波罗蜜也。五、禅波罗蜜。禅者禅那之略,译曰惟修,新曰静虑。又名三昧,译作定。思惟真理定止散乱之心之要法也。有四禅八定乃至百八三昧等之别。六、般若波罗蜜。般若,译曰智慧,通达诸法之智及断惑证理之慧也。菩萨修此六法,究竟自利利他之大行,到涅槃之彼岸,故称六波罗蜜。见法界次第下之上(梵名出次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无量心】: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与一切众生乐,名“慈无量心”;拔一切众生苦,名“悲无量心”;见人行善或离苦得乐,深生欢喜,名“喜无量心”;如上三心,舍之而不执著,或怨亲平等,不起爱憎,名“舍无量心”。因此四心普缘无量众生,引生无量之福,故名“无量心”。平等利益一切众生,故又名“四等心”。此四心若依禅定而修,则生色界梵天,故又名“四梵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味】:梵语 eka-rasa,或 vimukty-eka-rasata^。指所有一切事(诸现象)理(本质)均平等无差别。通常指佛陀之教法而言。宝性论卷三(大三一·八三五下):“于如来法身无漏界中,一味一义,不相舍离。”p47 FROM:【佛光大辞典】

【离念】:离一切之妄念。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次当称名,若默诵念。一心告言:『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如是称名,满足至千。

经千念已,而作是言:『地藏菩萨摩诃萨!大慈大悲!唯愿护念我及一切众生,速除诸障,增长净信,令今所观称实相应。』

作此语已,然后手执木轮,于净物上而傍掷之。如是欲自观法,若欲观他,皆亦如是。」

「应知占其轮相者,随所现业,悉应一一谛观思验。或纯具十善,或纯具十恶,或善恶交杂,或纯善不具,或纯恶不具。如是业因,种类不同,习气果报,各各别异,如佛世尊余处广说。


应当忆念思惟观察所现业种,与今世果报所经苦乐吉凶等事,及烦恼业习得相当者,名为相应;若不相当者,谓不至心,名虚谬也。」

善知识解说:
以上讲诚信至心才会相应


[末学解说]

「接下来应当称名,若默诵念。一心告言:『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如是称名,满足至千遍。

经过千便念诵后,而作是言:『地藏菩萨摩诃萨!大慈大悲!唯愿护念我及一切众生,速除诸障,增长净信(清净之信心也),令今所观称实相应(互相呼应。依瑜伽论之意,有三种的相应:一者,一切所缘之境,与心相应,名境相应;二者,行与理相应,名行相应;三者,三乘圣者,所修诸功德法,因果相符,名果相应。此三种相应,摄尽一切之法)。』

作此语后,然后手执木轮,于净物上而傍掷之。如是欲自观法,若欲观他,都是如此。」

「应知占察其轮相者,随所现业,都应当一一谛观思验。或纯具十善(十种的善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或纯具十恶(又名十不善,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贪欲、嗔恚、愚痴),或善恶交杂,或纯善不具,或纯恶不具。如是业因(善恶果报的原因。善业是乐果的因,恶业是苦果的因),种类不同,习气(由于吾人之思想及行为(尤以烦恼)经常生起,其熏习于吾人心中之习惯、气分、习性、余习、残气等,称为习气)果报(由于过去的业因而造成现在的结果,叫做“果”,又因为这果是过去的业因所召感的酬报,所以又叫做“报”,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果报的意义),各各别异,如佛世尊余处广说。

应当忆念思惟观察所现业种(善恶业之可生苦乐果者。犹如世间之种子),与今世果报所经苦乐吉凶等事,以及烦恼业习得相当者,名为相应(互相呼应。依瑜伽论之意,有三种的相应:一者,一切所缘之境,与心相应,名境相应;二者,行与理相应,名行相应;三者,三乘圣者,所修诸功德法,因果相符,名果相应。此三种相应,摄尽一切之法);若不相当者,就是不至心(至诚之心也,又至极之心也,心源彻到也),名虚谬也。」

注解:
【一心】:1、指真如的理体独一无二。2、专心一意。有事一心和理一心之分,修行时心意专一,叫“事一心”;入于实相,叫“理一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净信】:(术语)清净之信心也。仁王经中曰:“一念净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相应】:互相呼应。依瑜伽论之意,有三种的相应:一者,一切所缘之境,与心相应,名境相应;二者,行与理相应,名行相应;三者,三乘圣者,所修诸功德法,因果相符,名果相应。此三种相应,摄尽一切之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善】:十种的善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恶】:又名十不善,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贪欲、嗔恚、愚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业因】:善恶果报的原因。善业是乐果的因,恶业是苦果的因。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习气】:梵语 va^sana^,巴利语同。又作烦恼习、余习、残气。略称习。由于吾人之思想及行为(尤以烦恼)经常生起,其熏习于吾人心中之习惯、气分、习性、余习、残气等,称为习气。如由纳香之箧中取出香,箧内犹存香气;用以比喻虽灭除烦恼之正体(称为正使),尚存习惯气分。佛典中所记载,如难陀之淫习、舍利弗及摩诃迦叶之嗔习、卑陵伽婆跋之慢习、摩头婆私吒之跳戏习、憍梵钵提之牛业习等,均为习气之例;唯有佛乃能永断正使及其习气。
 唯识宗以习气为种子之异名,乃现行熏习之气分,具有产生思想、行为及其他一切有为法之能力,含藏于阿赖耶识中。又将习气分为三种,称为三种习气、三种熏习,即:(一)名言习气,指依名言(言语之表象)而熏成之种子(即名言种子),系使一切有为法各自产生之直接原因。亦即由名相概念熏于阿赖耶识形成之种子;此类种子反转过来即成为现实各种事物之原因。若就引生等流果(与因同种类之果)之观点而言,名言习气又称为等流习气。其中又可分依表义名言(以音声表义)与显境名言(缘虑对境之心、心所)而产生之二种习气。(二)我执习气,乃依我执而熏成之习气。亦即由吾人之“我见”熏习阿赖耶识而成之种子;此类种子即是吾人于现实生活中分别你、我及其他种种差别之原因。(三)有支习气,由有支(梵 bhava^n%ga),即三有(于三界之生存)之因(支即因之意)所熏成之善恶业种子。亦即吾人自身所作善恶诸业熏于阿赖耶识而成之种子;此类种子即是后世获得各种不同果报之原因。若就其招感异熟果(果报)之观点而言,有支习气又称为异熟习气。
 此外,诸善根积习之气分,亦称习气。如旧华严经卷四十离世间品所载,第十地之菩萨有菩提心习气(又称本气)、善根习气(成行气)、教化众生习气(下化)、见佛习气(上见)、于清净土受生习气(受生)、菩萨行习气(大行)、大愿习气(十愿)、波罗蜜习气(十度)、出生平等法习气(理智)、种种分别境界习气(量知)等,凡十种,皆由厌伏烦恼之故,于诸行积累熏习气分,方能究竟断伏烦恼,称为习气。除上记之外,另有等流习气与异熟习气,或名言种子与业种子等之分别。(大智度论卷二十七、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二、成唯识论卷八、十地经论卷十一、俱舍论光记卷一、大乘义章卷五本、华严经疏卷五十三)((参见:种子)5863)p4771FROM:【佛光大辞典】

【果报】:由于过去的业因而造成现在的结果,叫做“果”,又因为这果是过去的业因所召感的酬报,所以又叫做“报”,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果报的意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业种】:(杂语)善恶业之可生苦乐果者。犹如世间之种子。楞严经一曰:“业种自然,如恶叉聚。”止观四上曰:“业种虽久,久不败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至心】:(术语)至诚之心也,又至极之心也,心源彻到也。晋书王嘉传曰:“候之者,至心则见之,不至心则隐形不见。”按,道经云至心朝礼,本此。无量寿经上曰:“至心信乐,欲生我国。”金光明经上曰:“至心念佛。”同文句二曰:“至心者彻到心源,尽心实际,故言至心。”同文句记曰:“至犹极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通过学习这段佛经内容,可以获知

一是佛菩萨如何引导学习占察的众生发起大乘心愿

具体来说就是:“引导众生渐入六波罗蜜和四无量心而入平等不二

二是佛菩萨教导——“诚信至心才会相应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相关内容

一、关于六波罗蜜

以[不二法]行[六波罗蜜]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菩萨行者,如何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波罗蜜? ~ 思益梵天所问经

如何[不失善根][不由他教][而能自行六波罗蜜]? ~ 思益梵天所问经

六(度)波罗蜜 ~ [金刚三昧经]&[首楞严三昧经]

[六波罗蜜多] ~ 大般若经

二、关于四无量心

1.什么是四无量心?
王言。大师。何者如来四无量心。
答言。大王。四无量者。所谓慈心无量。悲心无量。喜心无量。舍心无量。

大王当知。沙门瞿昙。有十种无量大慈之心。
一者平等大慈。不选择一切众生故。
二者饶益大慈。能开天人善道涅槃闭诸恶趣故。
三者救护大慈。毕竟能度一切众生生死险难故。
四者哀愍大慈。不舍一切众生长养诸根故。
五者解脱大慈。灭诸众生烦恼热故。
六者出生菩提大慈。示诸众生无上涅槃大菩提故。
七者于诸众生无碍大慈。放大光明。普照一切众生界故。
八者虚空等大慈。救护一切诸众生故。
九者法缘大慈。觉悟一切诸众生等知真实法故。
十者无缘大慈。证离生死实法性故。
大王当知。是名慈心无量。


大王当知。沙门瞿昙。有十种无量大悲之心。
一者不共大悲。性大悲故。
二者不厌大悲。代一切众生受大苦故。
三者入一切恶道大悲。处在生死度众生故。
四者于诸天人受生大悲。示现诸法悉无常故。
五者不舍一切邪定众生大悲。于无量劫起大誓心庄严成就故。
六者不着己乐大悲。为与一切众生乐故。
七者不求报大悲。自心清净故。
八者除灭一切众生倒心大悲。说实法故。
九者说真法性大悲。知诸法界自性清净故。
十者说空空无所有大悲。不为诸客尘烦恼染故。
大王当知。是名悲心无量。

大王当知。沙门瞿昙。有十种无量大喜之心。
一者大喜。庆诸众生发菩提心故。
二者大喜。念诸众生舍诸有故。
三者大喜。于犯戒者不生恶心教化成就故。
四者大喜。于诸一切诤讼众生悉令和合得无上智故。
五者大喜。为诸众生常护正法故。
六者大喜。远离世间出世间故。
七者大喜。令诸众生不着一切资生之具常乐正法故。
八者大喜。不共一切难摧伏故。
九者大喜。不坏法界令诸众生常乐禅定解脱三昧相续不断故。
十者大喜。令诸众生专求寂静。除灭乱心得无上慧。远离邪见满足诸愿故。
是名喜心无量。


大王当知。沙门瞿昙。有十种无量大舍之心。
一者大舍。一切众生恭敬供养。心不加喜。一切众生轻慢毁辱不生恼故。
二者大舍。常行世间。不为世间八法所染故。
三者大舍。知器知时。于器非器心行平等故。
四者大舍。不与众生声闻辟支佛学无学法故。
五者大舍。远离一切烦恼习气故。
六者大舍。不叹修行二乘菩提厌生死故。
七者大舍。远离世间涅槃语。非离欲语。戏笑语。恼他语。声闻缘觉乃至一切障菩提语故。
八者大舍。若有众生待时受化。如来于中。暂时放舍故。
九者大舍。若有众生应受佛化。随彼应见种种色像。即能现故。
十者大舍。远离二法。无上无下。无取无舍。无虚无实。观察平等。安住真实。得净忍故。
是名舍心无量。


大王当知。沙门瞿昙。毕竟成就如是四无量心。是故我言。无有过失。——[介绍]四无量心... 节录自 法华部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

2.四无量心的实修观照法
慈观
明白众生的根器和执着,知道他们尚未能明白世间苦和学习佛法
因此不会对众生生气,就像知道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
就像对无知的小孩不会生气一样,只有疼惜爱惜,身心自在

悲观
明白众生苦,知道他们还无法明白世间苦,执着于欲乐烦恼,所以在苦的轮回中,
因此不会对众生生气,因为同情众生苦不忍苛责,只有耐性和更大的愿力来帮助众生

喜观
明白众生皆是佛菩萨示现,种种众生相,令我们自己烦恼转为菩提,只有心存感恩欢喜

以上三种是大乘观法,学佛要在道理上能够明白,然后转念安住,这样念佛持咒会比只用嘴巴还有用

舍观
明白众生本体佛性皆清净无染,自己佛性亦然,无我相众生相,无失亦无得,入甚深思维观照,当下解脱
这是实相般若的舍观,比一般的舍离心更超越——[分享]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实修观照法

相关内容
十种清净[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三、引导[六度波罗蜜][四无量心]的过程
学佛修行的过程,我们必须透过一些方法来引导

例如,[布施],放生,施食来培养慈悲心,同理心,舍离心,欢喜心,感恩心
透过[戒律]和学习[忍辱],来断除上述讲的批斗挑拨种种负面的心念和行为
透过[精进]实修~念佛,持咒,拜佛,和[三昧(禅定)]观修,
来熟悉心识作用的运作和控制,增长专心和[定力],破除负面心念
透过读诵佛经,学习法义,明白法界真相,增长[智慧],破除执着,
次第增上清净慈悲平等光明心,而逐渐恢复佛性成佛


这就是[大乘佛教][菩萨道][六度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过程

也是逐渐发起[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且深入[四无量心]的过程
透过上述六度的修行,逐渐生起[四无量心],深入[四无量心](佛门心法)
并且发起大愿心~
[四弘誓愿]1.众生无边誓愿度,2.烦恼无尽誓愿断,3.法门无量誓愿学,4.佛道无上誓愿成

然后以[四无量心][四弘誓愿][六度]为基础,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他,同事)来引导众生

逐渐让自己和众生都恢复佛性,这就是实修[首楞严三昧]的过程
——[略说]心法实修的过程 ~ 六度波罗蜜&四无量心&四弘誓愿&四摄法

四、关于至心
末学只简单的先教导您一件事情,
就是[学佛的正确心态]
就是[至心]和[光明心]
——收录网友与末学短消息问答,仅供参考52#
经上常说要至心,要一心,要至诚心——[略说]如何真正帮助因果业障病患?

五、关于相应或相印
发心开导别人,帮助众生解除疑惑而成佛
当您能发起这大心,就能与佛菩萨的悲愿智慧相应结合,
就能得到佛菩萨的加持——[进阶心法]能发起大心,就能与佛菩萨的悲愿智慧相应结合,就能不断突破
如果心不相应或相印,那就是一般表相所说的因缘不具足
其实根本原因就是心不相印,也就是众生还执着于贪瞋痴
所以无法解脱
——[略说]如何真正帮助因果业障病患?
信为功德母
遇到困难,只要真心全意恳切的忆念佛菩萨,就会逐渐改善的
不论您多么痛苦,只要全心投入,就像把身体投入大海那样的把身心投入法界光明
一切的黑暗或痛苦与大海和法界相较下都会变得微不足道
当下您会逐渐体会到法界光明的力量,逐渐把黑暗和痛苦完全淹没
内心会逐渐清凉,身体或人生的苦难也会逐渐消失的

不论您多么郁闷或痛苦,只要尝试把身心交给佛菩萨,与法界光明相印
您就能逐渐体会上面所说的境界
您可能需要一天两天三天或七天十天一个月去熟悉投入
只要用心投入,您会明白的
您会发现佛菩萨一直都在,就在我们身旁,无所不在
您将不在孤苦,真心融入,净土就在当下
真心相印,就会发现,常乐我净——真心相印,就会发现
有人执着于自己才是相应的,才是至心,认为别人不至心不相应,其实这是愚痴的想法
由[无量义经]来看,一即无量,众生的任何体会都是相应,只是次第不同
如果多深入经藏就会明白,众生心千奇百怪,
不是您才是相应的,而是每个人相应的情况都不同
因为地藏菩萨能明白一切众生心,而能和一切众生心相应
所以地藏菩萨和无量众生心都相应
如果不是如此,菩萨怎能算是神通广大呢
对于不同地方众生,言语习惯观念不同,菩萨的相应就不同
事实上就是如此,这要在实修上多深入经藏,多体谅众生才能明白——[略说]相应心


相关内容
[诸经辑要]修学佛法,不论[念佛][持咒][诵经][拜佛]一定要[至心][恭敬],切勿怀疑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506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924

[精进勋章]

118#
 楼主| 发表于 2024-4-2 13: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续上楼继续学习 [浅谈]<占察善恶业报经>的教导原理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善知识解说:

上面的经文内容也讲的很清楚,很重要, 说明不现的两种原因, 以及佛弟子应该如何面对相应的结果, 不过一般占察者似乎没有重视这些经文, 大家还是执著于表相的感应, 没有体会经文的涵义和教导

「若占轮相,其善恶业俱不现者,此人已证无漏智心,专求出离,不复乐受世间果报,诸有漏业展转微弱,更不增长,是故不现。

又纯善不具、纯恶不具者,此二种人,善恶之业所有不现者,皆是微弱未能牵果,是故不现。

若当来世佛诸弟子,已占善恶果报得相应者,于五欲众具得称意时,勿当自纵以起放逸。即应思念:『由我宿世如是善业故,今获此报。我今乃可转更进修,不应休止。』

若遭众厄种种衰恼不吉之事扰乱忧怖,不称意时,应当甘受,无令疑悔,退修善业。即当思念:『但由我宿世造如是恶业故,今获此报,我今应当悔彼恶业,专修对治及修余善。无得止住懈怠放逸,转更增集种种苦聚。』

是名占察初轮相法。」
  
[末学解说]

「如果占察轮相,其善业恶业都不显现者,说明此人已证得无漏(漏,为漏泄之意,乃烦恼之异名。贪、嗔等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不止,故称为漏。又漏有漏落之意,烦恼能令人落入于三恶道,故称漏。因之称有烦恼之法为有漏;称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为无漏,如涅槃、菩提,与一切能断除三界烦恼之法,均属无漏)智心(智慧之心),专求出离(出脱离之意。即离迷界、出生死轮回之苦,而成办佛道,以达于解脱之境,亦即出离三界之牢狱,了脱惑业之系缚,故一般有“出离三界”、“出离生死”、“出离得道”之惯用语),不再愿意受世间果报,种种有漏业(为“无漏业”之对称。指不离烦恼过非之诸善恶业。在黑白等四业中,以招欲界恶果之黑黑业、招色界善果之白白业及招欲界善果之黑白业等三业为有漏业;非黑非白业断尽前三业,是为无漏业)展转微弱,更不增长,所以不显现轮相。

又有纯善不具、纯恶不具者,这二种人,善恶之业所有不显现者,都是因微弱未能牵动其果,所以不显现轮相。

如果当来世佛诸弟子,已占察善恶果报获得相应者,对于五欲(色声香味触也,能起人贪欲之心,故称欲)众具得称意时,不应当自我放纵以生起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应当这样思念:『由于我宿世有这样善业(好的行为或造作,如五戒十善等善事是)的缘故,所以现今能获得此果报。我现今还要更加精进修行,不应休息停止。』

如果遭遇众厄种种衰恼不吉之事而被扰乱忧怖,不称意时,应当甘愿承受,不要有疑悔(疑念与后悔),退转修行善业(好的行为或造作,如五戒十善等善事是)。应当这样思念:『只是由于我宿世造作这样恶业的缘故,所以现今才获得此果报,我先今应当忏悔那些恶业(谓身、口、意所造乖理之行为。即指出于身、口、意三者之坏事、坏话、坏心等,能招感现在与未来之苦果。通常指造五逆、十恶等业),专修对治及修余善业。不能止住懈怠(为“勤”之对称。即指懒惰之状态。除意谓不积极修善行之精神作用外,并有积极行恶之含义)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转而更增长累集种种苦聚。』

这些名为占察初轮相法。」

注解:
【无漏】:梵语 ana^sravah!。“有漏”之对称。漏,为漏泄之意,乃烦恼之异名。贪、嗔等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不止,故称为漏。又漏有漏落之意,烦恼能令人落入于三恶道,故称漏。因之称有烦恼之法为有漏;称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为无漏,如涅槃、菩提,与一切能断除三界烦恼之法,均属无漏。(俱舍论卷二十、大乘义章卷五本)((参见:有漏)2452)p5128FROM:【佛光大辞典】

【智心】:(术语)智慧之心也。大日经一曰:“云何智心?谓顺修殊胜增上法。”大乘义章十九曰:“智心不怯,名为无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出离】:梵语 nais!kramya,巴利语 nekkhamma。超出脱离之意。即离迷界、出生死轮回之苦,而成办佛道,以达于解脱之境,亦即出离三界之牢狱,了脱惑业之系缚,故一般有“出离三界”、“出离生死”、“出离得道”之惯用语。又华严五教章卷三载,声闻修道之人有渐出离与顿出离之别。华严经卷五(大一○·二一下):“调伏众生,令究竟出离。”仁王经卷上(大八·八三七中):“天人俱修出离行,能习一切菩萨道。”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大一·九上):“赞叹出离为最微妙清净第一。”又据瑜伽师地论卷七十载,出离有二种,即:(一)出离三恶趣而趣向人天之善趣,(二)出离生死轮回而趣向三菩提。此外,巴利佛教有所谓十波罗蜜之说,其中之第六即出离波罗蜜(巴 nekkhamma-pa^ramita^)。(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三、显扬圣教论卷五、俱舍论卷十)p1563FROM:【佛光大辞典】

【有漏业】:为“无漏业”之对称。指不离烦恼过非之诸善恶业。在黑白等四业中,以招欲界恶果之黑黑业、招色界善果之白白业及招欲界善果之黑白业等三业为有漏业;非黑非白业断尽前三业,是为无漏业。(俱舍论卷十六)p2456FROM:【佛光大辞典】

【五欲】:(名数)色声香味触也,能起人贪欲之心,故称欲。释氏要览下曰:“五欲谓色声香味触也。智论云:五欲名华箭,又名五箭,破种种善事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疑悔】:有二义:(一)疑念与后悔。弥沙塞五分戒本(大二二·一九七下):“若比丘故令比丘生疑悔作是念,令彼比丘乃至少时恼,波逸提。”(二)失望。妙法莲华经卷五踊出品(大九·四一上):“勿得有疑悔,佛智叵思议。”p5843FROM:【佛光大辞典】

【善业】:好的行为或造作,如五戒十善等善事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恶业】:“善业”之对称。谓身、口、意所造乖理之行为。即指出于身、口、意三者之坏事、坏话、坏心等,能招感现在与未来之苦果。通常指造五逆、十恶等业。四十华严经卷四十(大一○·八四七上):“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恚、痴。”(六波罗蜜经卷五、俱舍论光记卷十三)((参见:善业)4894)p4950FROM:【佛光大辞典】

【懈怠】:梵语 kausi^dya,巴利语 kusi^ta。又作怠。心所之名。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为“勤”之对称。即指懒惰之状态。除意谓不积极修善行之精神作用外,并有积极行恶之含义。成唯识论卷六(大三一·三四中):“云何懈怠?于善恶品修断事中,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谓懈怠者滋长染,故于诸染事而策勤者,亦名懈怠。”
 据菩萨本行经卷上载,懈怠为众行之累,居家而懈怠者,则衣食匮乏,产业不举;出家而懈怠者,则不能出离生死。俱舍宗视懈怠为遍通于一切污心(不善心与有覆无记心)所起心所(即大烦恼地法)之一;唯识宗则以此为二十随烦恼之一。二宗俱以懈怠有其别体,为勤(即精进)所对治。(俱舍论卷四、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十一、成唯识论卷六、俱舍论光记卷四、成唯识论述记卷六下、释氏要览卷中)p6221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若欲占察过去往昔集业久近,所作强弱、大小差别者,当复刻木为三轮,以身口意各主一轮,书字记之。

又于轮正中,一面书一画,令粗长使彻畔。次第二面书一画,令细短使不至畔。次第三面作一傍刻如画,令其粗深。次第四面亦作傍刻,令使细浅。

当知善业庄严犹如画饰,恶业衰害犹如损刻。

其画长大者,显示积善来久,行业猛利,所作增上。

其画细短者,显示积善来近,始习基钝,所作微薄。

其刻粗深者,显示习恶来久,所作增上,余殃亦厚。

其刻细浅者,显示退善来近,始习恶法,所作之业,未至增上。或虽起重恶,已曾改悔,此谓小恶。」

[末学解说]

「善男子!如果想占察过去往昔集累之业的久近,所作强弱、大小差别者,应当再刻木为三轮,以身口意各主一轮,以书字记录之。

再于轮的正中,一面书一画,令粗长使彻畔。次第二面书一画,令细短使不至畔。次第三面作一傍刻如画,令其粗深。次第四面亦作傍刻,令使细浅。

应当知道善业(好的行为或造作,如五戒十善等善事是)庄严犹如画饰,恶业(谓身、口、意所造乖理之行为。即指出于身、口、意三者之坏事、坏话、坏心等,能招感现在与未来之苦果。通常指造五逆、十恶等业)衰害犹如损刻。

其画长大者,显示积善由来已久,行业(指身、口、意所造作之行为。又作作业)猛利,所作增上(增强其向上之势)。

其画细短者,显示积善近来,始习基钝,所作微薄。

其刻粗深者,显示习恶由来已久,所作增上(增强其向上之势),余殃亦厚。

其刻细浅者,显示退善近来,始习恶法,所作之业,未至增上。或虽起重恶,已曾改正忏悔,此称为小恶。」

注解:
【善业】:好的行为或造作,如五戒十善等善事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恶业】:“善业”之对称。谓身、口、意所造乖理之行为。即指出于身、口、意三者之坏事、坏话、坏心等,能招感现在与未来之苦果。通常指造五逆、十恶等业。四十华严经卷四十(大一○·八四七上):“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恚、痴。”(六波罗蜜经卷五、俱舍论光记卷十三)((参见:善业)4894)p4950FROM:【佛光大辞典】

【行业】:指身、口、意所造作之行为。又作作业。FROM:【佛光大辞典】

【增上】:增强其向上之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若占初轮相者,但知宿世所造之业善恶差别,而不能知积习久近、所作之业强弱大小,是故须占第二轮相。

若占第二轮相者,当依初轮相中所现之业。若属身者,掷身轮相;若属口者,掷口轮相;若属意者,掷意轮相。不得以此三轮之相一掷通占。应当随业主念,一一善恶,依所属轮,别掷占之。」

[末学解说]

「善男子!如果占察初轮相者,只知道宿世所造之业善恶差别,而不能了知积习久近、所作之业强弱大小,所以需要占察第二轮相。

如果占察第二轮相者,应当依照初轮相中所现之业。若属身者,掷身轮相;若属口者,掷口轮相;若属意者,掷意轮相。不得以此三轮之相一掷通占。而应当随业主念,一一善恶,依所属轮,分别掷占察之。」

-- [经文] --

「复次,若占初轮相中,唯得身之善,于此第二轮相中得身恶者,谓无至心,不得相应,名虚谬也。

又复不相应者,谓占初轮相中,得不杀业,及得偷盗业,意先主观不杀业,而于第二轮相中得身恶者,名不相应。」

[末学解说]

「再有,如果占察初轮相中,只得身之善,而在此第二轮相中得身恶者,就是没有至心,不得相应,名为虚谬也。

又有不相应者,就是占察初轮相中,得不杀业,及得偷盗业,意先主观不杀业,而在第二轮相中得身恶者,名为不相应。」

-- [经文] --

「复次,若观现在从生以来,不乐杀业,无造杀罪,但意主杀业,而于此第二轮相中得身大恶者,谓名不相应。自余口意中业不相应义,亦如是应知。」

[末学解说]

「再有,如果观现在从生以来,不乐于杀业,没有造杀罪,但意主杀业,而在此第二轮相中得身大恶者,就名为不相应。其余口意中业的不相应之义,应当知道也都是如此。」

===========================================

通过学习这段佛经内容,可以获知:

一、占察轮相不显现的两种原因

此人已证无漏智心,专求出离,不复乐受世间果报,诸有漏业展转微弱,更不增长,是故不现。

又纯善不具、纯恶不具者,此二种人,善恶之业所有不现者,皆是微弱未能牵果,是故不现。

二、佛弟子要如何面对相应的结果
若当来世佛诸弟子,已占善恶果报得相应者,于五欲众具得称意时,勿当自纵以起放逸。即应思念:
『由我宿世如是善业故,今获此报。我今乃可转更进修,不应休止。』

若遭众厄种种衰恼不吉之事扰乱忧怖,不称意时,应当甘受,无令疑悔,退修善业。即当思念:
『但由我宿世造如是恶业故,今获此报,我今应当悔彼恶业,专修对治及修余善。无得止住懈怠放逸,转更增集种种苦聚。』

对于[善][恶],应树立什么样的心念呢?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相关内容

一、善恶业报
所谓的[业],就是自己的心念行为造作
这包含众生[自己内在心识作用的习气],和[外在和众生互动形成的共业]

所谓[业障],就是因为负面的心念行为造作产生的习气和共业,
这[习气和共业]对[修行和解脱]所造成的[障碍和干扰]就是所谓的[业障]
——[问答]如何快速消业?(明白[业]和[业障]的原理)

在佛经故事善恶业报如影随形后面的【省思】中:
人一生中的造化,皆与因果业报息息相关。儒家言:“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又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一切众生皆是自作其业,自受其报。如何逢凶化吉、远离灾祸?先须明因识果。凡事从因上努力,修一切善,无善不修,断一切恶,无恶不断,常怀慈悲心、清净心,时时觉察、返照,使自心能清楚作主,以正念面对顺逆境界,不逃避、能承担,才是远离轮回桎梏的正确途径。

在佛经故事善恶业因 果报自召后面的【省思】中:
如佛所说:「众生之所作,善恶经百劫;因业不可坏,果报终自得。」因果真实不虚,行者当知此理,断恶修善,广积福慧资粮,以六度万行之因华,庄严无上佛果,进趣菩提。

在佛经故事精勤修善得梵天之福后面的【省思】中:
佛法是以五戒十善为根本,当中就是因缘果报观念,与身口意在事上、理上的落实。能够持守五戒即与人道的因果、福报相应;进一步勤修十善,身不做杀、盗、淫,口不犯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念不起贪、瞋、痴三毒,未来的因果、福报就能与天道相应。

    若能成就四种功德:建佛塔寺、修缮寺院、护持僧团和合、请佛大转法轮,便是与四梵天王之福相应。 若能依照佛法真理,端正知见、修善积福、清净身口意三业,进一步请转法轮,劝请大善知识久住世间,令正法流布,使每一个人都能听闻佛法,因听闻佛法建立正知见,而离苦得乐,就是自利利他的菩萨行,修福、修慧,直至福慧庄严,就是趣向佛道的光明人生 。

二、[善][恶]都是考验
一个真正的菩萨对于善恶平等无差别
不会因为善恶而起情绪的
(所以我们佛弟子也应该要学习这样的态度)
真正的实修者面对人生的各种情境,都会用佛法不断的提醒自己
用佛经上讲的种种正观去转化自己凡夫的知见和妄念
这都是要一点一滴实修出来的
一般人一开始当然会觉得困难,觉得不容易
不过,世界上或我们人生中的每一件事情,哪一件事情不是慢慢上手的呢?
所以,还是要一步一脚印,脚踏实地的做——[略说]念头的执着和造业,以及修行转念
善恶都是考验,顺逆都是助缘
钱财美女考验您的贪念
困苦灾难考验您的定力

[顺境]考验您的[精进道心]
[逆境]考验您的[不退决心]


凡夫[贪财畏苦],[爱美厌丑],[顺来沉溺],[逆来悲苦]
心随境转无法转境,因此沉沦于六道轮回虚妄之中

真实修者,不着两边,顺逆善恶,明白深义,皆利成就
——您懂修行吗?[善][恶]都是考验,[顺][逆]都是助缘
其实,这些[考验]和[助缘]的[善][恶]和[顺][逆]境界,
其实都是来自于佛弟子心中的执着
因为执着,所以有
1.善境界的诱惑,恶境界的考验
2.有顺境的贪染,有逆境的苦受
这些其实都来自于[第八识]的习气和执着
根本问题还是在于自己的妄心

不过在教导的过程中,需要给众生信心和攀缘增上修行的方便
所以,就会给众生~[善][恶]都是考验,[顺][逆]都是助缘~这样的说法
宣扬佛法就是如此,会依照不同次第因缘说法,
这种情况在佛经上比比皆是,不过这不是妄语
而是佛果圆满智慧的方便波罗蜜
——[考验]和[助缘]的原理:细谈[善][恶]都是考验,[顺][逆]都是助缘

三、断恶修善之法
众生之所以会堕入六道轮回,那是因为执着于世俗,而有种种的喜、怒、哀、乐、忧、虑、愁、苦
正因为喜、怒、哀、乐、忧、虑、愁、苦的念头来自于心,
所以,想要超越,就要藉由「心法」的修持来修正心念,去除或转化这些负面或执着的念头,就能逐渐超越世俗和六道轮回

心法的用意和功用,就在于:
让众生远离俗念、凡念、杂念、妄念、欲念、贪念、瞋念、苦念,而转为清净、平等、光明、自在、慈悲、圆满、无碍的正念
这就是常说的「转念」。

「转念」的方法通常有4个步骤,就是所谓的「四正勤」
1.如果有负面念头,就当下放空念头、断除负面念头
2.如果没有负面念头,就继续保持
3.如果没有正面念头,那就应该生起正面念头。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用微笑来让自己保持开心,这也能让别人开心。
4.如果已经有了正面念头,那就应该让正念持续增广。
例如藉由微笑而感染他人,或闭眼冥想深呼吸,让开心增广到宇宙深处,并进而引发其他正念,例如:清净、光明、慈悲、平等。

除了上面的4个步骤,在转念过程的心法的方法上,也有两个方向,那就是「定」「慧」的观照
也就是「解深密经」讲的「奢摩他」和「毗婆奢那」的修行
——「转念」与「定、慧修持」的法性原理
例如,多阅读思维佛经,或多看论坛上有益的帖子
让自己的观念能够进化,破除迷惑,这就是智慧上的成长
观念弄通了,自然就不再执着,
就能影响思想和行为,不再造做恶业,不再争执,不再因为执着而忿忿不平
这样自然就逐渐消除业障
——[问答]如何快速消业?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
所以修行的实修重点在于
忏悔心,清净心,光明心,慈悲心,欢喜心的如实印证,如此实证佛性本体
——[超度众生]和[功德回向]的内涵和原理
学习佛法,对于事情要学会正确发心
任何遭遇都可以透过光明的想法而改变原有的业报
这就叫做[转念],要把[凡夫习惯的负面思考]转成[正向光明的思维]
这样业报就会转变,人生就会改善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
全看念头好坏驱使行为造作而成就不同的业报
所以我们对于任何事情应该存好心存好念
用善心善念就可以转变以前愚痴的业报——[转念]~学习用[光明心]和[善念]转变[恶业果报]


相关内容
【转载】科学证实:善恶有能量频率&正向能量用之不竭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506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924

[精进勋章]

119#
 楼主| 发表于 2024-4-3 14: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4-3 14:38 编辑

接续上楼继续学习 [浅谈]<占察善恶业报经>的教导原理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禅定、无相智慧者,应当先观宿世所作恶业多少及以轻重。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之法。

所以者何?此人宿习恶心猛利故,于今现在必多造恶,毁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忏悔令其清净,而修禅定、智慧者,则多有障碍,不能剋获。或失心错乱,或外邪所恼,或纳受邪法,增长恶见。是故当先修忏悔法,若戒根清净,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则离诸障。」

善知识解说:
上面这段经文以前讲过了,很重要,大家要引以为戒,也要开示众生


[末学解说]

「善男子!如果未来世诸众生等,想要求取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禅定(在外离一切相,叫做“禅”;在内心性不乱,叫做“定”)、无相(于一切相,离一切相)智慧者,应当先要观宿世所作恶业多少以及轻重。如果恶业多厚者,不得马上修学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誓不再作)之法。

为什么呢?因为此人宿习(过去世的善恶习气)恶心猛利的缘故,所以于今现在必然多造恶,毁犯严重的禁戒。因为犯了重禁的缘故,如果不忏悔令其清净,而修习禅定、智慧者,就会多有障碍,不能剋获(战胜获得战利品)。或失心错乱,或外邪所恼,或纳受邪法(邪僻之道也),增长恶见(指邪恶之见解,亦即违背佛教真理之见解)。所以应当先修忏悔法,若戒根清净,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则能远离诸障。」

注解:
【禅定】:1、梵语禅那,华译为禅定,略有二种:一、世间禅,如色界无色界之四禅八定是;二、出世间禅,如三乘行人所修之禅定是。
2、禅与定。在外离一切相,叫做“禅”;在内心性不乱,叫做“定”。六祖坛经说:“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相】:1、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2、涅槃的别名,因涅槃离一切虚妄之相。涅槃经说:“涅槃名为无相,以何因缘名为无相?无十相故。何等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忏悔】: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誓不再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宿习】:过去世的善恶习气。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剋获】:战胜获得战利品也。(百度)

【邪法】:(术语)邪僻之道也。唐华严经十二曰:“若能了邪法如实不颠倒。”俱舍论十二曰:“邪法萦缠,嗔毒增上。”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恶见】:<一>梵语 mithya^-dr!s!t!i。又作不正见。略称见。为法相宗所立百法之一,属六烦恼之一。指邪恶之见解,亦即违背佛教真理之见解。据成唯识论卷六载,恶见以染慧为性,能障善见,恶见者多受诸苦。于俱舍论所说六随眠中之见随眠(梵 dr!s!t!y-anus/aya)、五浊中之见浊,均与恶见相同。依行相之差别,恶见分为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见,又称五恶见;于九结中,前三见为见结(梵 dr!s!t!isam!yojana),则后二见为取结(梵 para^mars/a-sam!yojana)。(俱舍论卷十九、显扬圣教论卷一、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参见:五见)1099)
 <二>在净土宗,特指自力疑心。善导观经疏散善义中举出贪嗔二河之譬喻,谓别解、别行、恶见之人,以虚妄之见解惑乱愿往生西方者之信心。日僧亲鸾之愚秃钞卷下谓,恶见人即指憍慢、懈怠、邪见、疑心之人。((参见:发遣招唤)5164)p4948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欲修忏悔法者,当住静处,随力所能,庄严一室。内置佛事及安经法,悬缯幡盖,求集香华,以修供养。

澡沐身体,及洗衣服,勿令臭秽。于昼日分,在此室内,三时称名。一心敬礼过去七佛及五十三佛。

次随十方面,一一总归,拟心遍礼一切诸佛所有色身、舍利、形像、浮图、庙塔、一切佛事。次复总礼十方三世所有诸佛。又当拟心遍礼十方一切法藏,次当拟心遍礼十方一切贤圣,然后更别称名礼我地藏菩萨摩诃萨。」

[末学解说]

「善男子!如果想修忏悔(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誓不再作)法者,应安住清净之处,随力所能,庄严一室。内置佛事(用以指举扬佛法之行事,如开眼、安座(安置佛像于堂内)、拈香、上堂、入室、普说、垂示等,均为佛事)及安置经法(金口之圣说,为万世之常法者。称为经法),悬缯幡盖,求集香华,以修供养。

澡沐身体,及洗衣服,勿令臭秽。于昼日分,在此室内,三时称名。一心敬礼过去七佛(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及五十三佛(阿弥陀佛在因位为法藏菩萨时,其师世自在王佛以前所出世的诸佛︰出自《无量寿经》(魏译)。五十三佛名依次为︰锭光、光远、月光、栴檀香、善山王、须弥天冠、须弥等曜、月色、正念、离垢、无著、龙天、夜光、安明顶、不动地、琉璃妙华、琉璃金色、金藏、焰光、焰根、地动、月像、日音、解脱华、庄严光明、海觉神通、水光、大香、离尘垢、舍厌意、宝焰、妙顶、勇立、功德持慧、蔽日月光、日月琉璃光、无上琉璃光、最上首、菩提华、月明、日光、华色王、水月光、除痴暝、度盖行、净信、善宿、威神、法慧、鸾音、师子音、龙音、处世)。

依次随十方面,一一总归,拟心遍礼一切诸佛所有色身、舍利、形像、浮图、庙塔、一切佛事。

再总礼十方三世所有诸佛。又当拟心遍礼十方一切法藏,次当拟心遍礼十方一切贤圣,然后更别称名礼我地藏菩萨摩诃萨。」

注解:
【佛事】:凡发扬佛德之事,称为佛事。又作立地。据维摩经卷下载,佛陀将一切事均视为佛事,以此表示佛之德性。于禅宗,用以指举扬佛法之行事,如开眼、安座(安置佛像于堂内)、拈香、上堂、入室、普说、垂示等,均为佛事。后世泛称于佛前举行之仪式为佛事,又称法事、法会,或指超度亡灵之诵经。
 此外,在葬仪中担任导师之人,称为佛事师。于禅林中之三佛事(奠茶、奠汤、秉炬)、五佛事(起龛、锁龛、奠茶、奠汤、秉炬)、九佛事(入龛、移龛、锁龛、挂真、对真小参、起龛、奠茶、奠汤、秉炬)等,分别由三人之佛事师、五人之佛事师、九人之佛事师负责。又在葬仪、法会中所得之金钱,称为佛事钱。敕修百丈清规卷七板帐式之夹注(大四八·一一五○上):“仍量唱衣钱多寡,则排日、俵嚫、讽经、看经、添奠茶汤、转龛骨等佛事。”又导入佛法之方便,称为佛事门或庄严门。(禅苑清规卷四殿主钟头、行持轨范卷三丧仪法、临济录示众)((参见:法会)3411)p2630FROM:【佛光大辞典】

【经法】:(术语)金口之圣说,为万世之常法者。称为经法。无量寿经下曰:“听受经法,欢喜无量。”毗奈耶杂事四曰:“善和苾刍,作吟讽声,赞诵经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七佛】:指过去的七佛,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十三佛】:阿弥陀佛在因位为法藏菩萨时,其师世自在王佛以前所出世的诸佛︰出自《无量寿经》(魏译)。五十三佛名依次为︰锭光、光远、月光、栴檀香、善山王、须弥天冠、须弥等曜、月色、正念、离垢、无著、龙天、夜光、安明顶、不动地、琉璃妙华、琉璃金色、金藏、焰光、焰根、地动、月像、日音、解脱华、庄严光明、海觉神通、水光、大香、离尘垢、舍厌意、宝焰、妙顶、勇立、功德持慧、蔽日月光、日月琉璃光、无上琉璃光、最上首、菩提华、月明、日光、华色王、水月光、除痴暝、度盖行、净信、善宿、威神、法慧、鸾音、师子音、龙音、处世。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 [经文] --

「如是礼已,应当说所作罪,一心仰告:

「『唯愿十方诸大慈尊,证知护念,我今忏悔,不复更造。愿我及一切众生,速得除灭无量劫来十恶、四重、五逆、颠倒、谤毁三宝,一阐提罪。』」


[末学解说]

「这样敬礼之后,应当说所作罪业,一心仰告:

「『唯愿十方诸大慈尊,证知护念,我现今忏悔(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誓不再作),不会再造作。愿我及一切众生,能快速得以消除无量劫以来所犯的十恶(又名十不善,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贪欲、嗔恚、愚痴)、四重(又名四重罪、四弃、四波罗夷罪等,即犯淫戒、犯盗戒、犯杀人戒、犯大妄语戒)、五逆(五种极逆于理的罪恶,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因此五种是极端罪恶的行为,任犯一种,即堕无间地狱,故又名“无间业”)、颠倒(倒见事理的意思,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等是)、谤毁三宝,一阐提(阐提迦的简称,是极难成佛的意思,有二种:起大邪见,断一切善根者,名断善阐提;大悲菩萨,发愿众生度尽,方成佛道,而众生至多,故亦成佛无期者,名大悲阐提)罪。』」

注解:
【十恶】:又名十不善,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贪欲、嗔恚、愚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重】:(参见:四重禁)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重禁】:又名四重罪、四弃、四波罗夷罪等,即犯淫戒、犯盗戒、犯杀人戒、犯大妄语戒。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逆】:(术语)又曰五无间业。罪恶极逆于理,故谓之逆。是为感无间地狱苦果之恶业,故谓之无间业。此有三乘通相之五逆,大乘别途之五逆,同类之五逆,提婆之五逆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逆罪】:五种极逆于理的罪恶,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因此五种是极端罪恶的行为,任犯一种,即堕无间地狱,故又名“无间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颠倒】:倒见事理的意思,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等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阐提】:一阐提迦的简称,是极难成佛的意思,有二种:起大邪见,断一切善根者,名断善阐提;大悲菩萨,发愿众生度尽,方成佛道,而众生至多,故亦成佛无期者,名大悲阐提。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应思惟:

『如是罪性,但从虚妄颠倒心起,无有定实而可得者,本唯空寂。愿我及一切众生速达心本,永灭罪根。』」

[末学解说]

「再应思惟:『像这样的罪性(业之本性也。罪业之本性者,空而不可得也),只因从虚妄颠倒心而起,无有定实而可得者,本来唯有空寂(谓远离诸法相之寂静状态)。愿我及一切众生能速达心本,永灭罪根(谓深植罪恶而不可拔者。或谓罪恶之行为乃招致罪报之根本,故称罪根)。』」

注解:
【罪性】:(术语)罪业之本性也。罪业之本性者,空而不可得也。止观四曰:“观罪性空者,了达贪欲嗔恚之心皆是寂静门。”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空寂】:谓远离诸法相之寂静状态。依法华经卷二信解品所说,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亦无灭,无大亦无小,无漏亦无为。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上):“不著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
 吉藏于维摩经义疏卷二有所解释,谓不著世间,即善能入于空寂而舍弃其心;亦即虽处于世间而常入空寂。又所谓善入,即出入自在而不乖离空寂之真义。
 此外,于禅林,有“空寂灵知心”一语,意指排遣主客对待所显现的灵妙之心。(杂阿含经卷十、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五、央掘魔罗经卷二、修行道地经卷五神足品、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八观心品、无量义经说法品、摩诃止观卷四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p3480FROM:【佛光大辞典】

【罪根】:谓深植罪恶而不可拔者。或谓罪恶之行为乃招致罪报之根本,故称罪根。((参见:罪)5563)p5564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次应复发劝请之愿:

『愿令十方一切菩萨,未成正觉者,愿速成正觉。若已成正觉者,愿常住在世,转正法轮,不入涅槃。』」

[末学解说]

「然后应再发劝请之愿:

『愿令十方一切菩萨,未成正觉者,愿速成正觉(如来之实智,名为正觉。证语。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也。故成佛曰成正觉)。若已成正觉者,愿常住在世,转正法轮(指真理的教法,亦即如来所说的教法),不入涅槃(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

注解:
【正觉】:(术语)梵语三菩提Sambodhi,此译正觉。如来之实智,名为正觉。证语。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也。故成佛曰成正觉。法华玄赞二曰:“三云正,菩提云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法轮】:指真理的教法,亦即如来所说的教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涅槃】: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次当复发随喜之愿:

『愿我及一切众生,毕竟永舍嫉妒之心,于三世中一切刹土,所有修学一切功德及成就者,悉皆随喜。』」

[末学解说]

「然后应再发随喜(见人之善事,随之欢喜之心也)之愿:

『愿我及一切众生,毕竟永舍嫉妒之心,对三世中一切刹土,所有修学一切功德及成就者,悉皆随喜(见人之善事,随之欢喜之心也)。』」

注解:
【随喜】:(术语)见人之善事,随之欢喜之心也。法华玄赞十曰:“随者顺从之名,喜者欣悦之称,身心顺从,深生欣悦。”修忏要旨曰:“随他修善,喜他得成。”胜鬘经曰:“尔时世尊,于胜鬘所说摄受正法大精进力,起随喜心。”又谓随己所喜,譬如布施,富施金帛,贫施水草,各随所喜,皆为布施。按五悔中有随喜一科,观行即五品经之第一为随喜品,法华经之随喜功德品,为说此随喜之功德者。又游谒寺院,亦曰随喜。杜甫诗曰:“时应清盥罢,随喜给孤园。”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次当复发回向之愿:

『愿我所修一切功德,资益一切诸众生等,同趣佛智,至涅槃城。』

如是发回向愿已,复往余静室,端坐一心,若称诵,若默念我之名号。当减省睡眠,若惛盖多者,应于道场室中旋绕诵念。」

[末学解说]

「然后应再发回向之愿:

『愿我所修一切功德,资益一切诸众生等,共同趣向佛智(佛陀的智慧),至涅槃城(指相对于迷界之悟界。“涅槃城”一语,就经论所载,可归纳为二义:(一)乃譬喻之语,盖涅槃系证得不生不灭,到达安乐解脱之圣者所居,故以城为喻。(二)指极乐世界,盖极乐系无为之涅槃界,故为证涅槃寂静妙果之都城
这样发回向愿后,在往余静室,端坐一心,或者称诵,或者默念我之名号。当减省睡眠,若是惛沉盖(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覆盖行者的清净心,使善心不能生起)多者,应于道场室中旋绕诵念。」

注解:
【佛智】:佛陀的智慧。智度论说:“佛智慧有二种:一者无上正智,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二者一切种智,名萨般若。”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涅槃城】:涅槃,梵语 nirva^N!a。指相对于迷界之悟界。“涅槃城”一语,就经论所载,可归纳为二义:(一)乃譬喻之语,盖涅槃系证得不生不灭,到达安乐解脱之圣者所居,故以城为喻。如楞伽经卷三(大一六·五○○中):“缘自觉了,向涅槃城。”大智度论卷二十(大二五·二○六上):“三十七品是趣涅槃道,行是道已,得到涅槃城。涅槃城有三门,所谓空、无相、无作。”皆以证悟后之境地称为涅槃城。并示空、无相、无作为涅槃因,能以智慧观此三门,或由三十七道品观诸法,即得声闻、辟支佛地,入菩萨位中,渐渐得成一切种智。(二)指极乐世界,盖极乐系无为之涅槃界,故为证涅槃寂静妙果之都城。如教内所习称之“毕命直入涅槃城”,即指命终后,往生极乐世界。然往生净土之首要条件为具有“深诚信心”,始能与阿弥陀佛相应。即信机、法二种,初信机,决定深信自身现为烦恼具足之凡夫,自无始劫来,漂溺五趣,循环不息,无有出离之缘;次信法,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成就四十八愿,摄受一切众生,无疑无虑,专念彼佛名号,上尽百年,下至一日或七日,仗彼佛之加被护念,定能往生极乐涅槃城。(长阿含经卷四、楞严经卷十)p4154  FROM:【佛光大辞典】

【盖】: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覆盖行者的清净心,使善心不能生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次至夜分时,若有灯烛光明事者,亦应三时恭敬供养,悔过发愿。

若不能办光明事者,应当直在余静室中,一心诵念。日日如是行忏悔法,勿令懈废。

若人宿世远有善基,暂时遇恶因缘而造恶法,罪障轻微,其心猛利,意力强者,经七日后,即得清净,除诸障碍。

如是众生等,业有厚薄,诸根利钝,差别无量。或经二七日后而得清净;或经三七日,乃至或经七七日后而得清净。

若过去、现在俱有增上种种重罪者,或经百日而得清净;或经二百日,乃至或经千日而得清净。

若极钝根,罪障最重者,但当能发勇猛之心,不顾惜身命想,常勤称念,昼夜旋绕,减省睡眠,礼忏发愿,乐修供养,不懈不废,乃至失命,要不休退。如是精进,于千日中必获清净。」

善知识解说:
以上是忏悔法和实修法, 这才是经中的重点, 藉由学习占察而教导真正的实修方法, 不过初学的众生大概都本末倒置, 只在乎占察和占察结果


[末学解说]

「然后至夜分时,如果有灯烛光明事者,也应当三时恭敬供养,悔过发愿。

如果不能办光明事者,应当直在余静室中,一心诵念。日日像这样行忏悔(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誓不再作)法,勿令懈废。

如果有人宿世远有善基,暂时遇恶因缘而造恶法,罪障轻微,其心猛利,意力强者,经七日后,能即得清净,消除诸障碍。

这些众生等,业障有厚薄,诸根有利钝,差别有无量。或者经二七日后而得清净;或者经三七日,乃至或者要经七七日后而获得清净。

如果过去、现在俱有增上种种重罪者,或者经百日而获得清净;或者经二百日,乃至或者要经千日而能获得清净。

如果是极钝根,罪障最重者,只要能发起勇猛之心,不顾惜身命想,常勤称念,昼夜旋绕,减省睡眠,礼忏发愿,乐修供养,不懈不废,乃至失命,也不休退。如是精进,于千日中必能获得清净。」

注解:
【忏悔】: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誓不再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通过学习这段佛经内容,可以获知:

一是为何要修忏悔法——因为:
此人宿习恶心猛利故,于今现在必多造恶,毁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忏悔令其清净,而修禅定、智慧者,则多有障碍,不能剋获。或失心错乱,或外邪所恼,或纳受邪法,增长恶见。是故当先修忏悔法,若戒根清净,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则离诸障

二是佛菩萨是通过占察来教导众生真正的实修方法——忏悔法和实修法(见上佛经内容)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相关内容

一、真心忏悔的重要性
向佛忏悔,那是因为佛是佛弟子的老师,弟子犯错,没有遵守佛教,所以向佛悔过(这是一般的表相原理,另有深义后述)
但是,有没有从事情和原理上分析自己的错误,从而领悟且迈向「正真」(正确和真实真理)
而且向自己所对不起的众生道歉(而成为正向的佛法眷属),这些才是忏悔的更深义理

另外,关于「向佛忏悔」,如果能在忏悔的过程中,虚心悔过,而逐渐显露真心,
那也是能领悟上述的甚深义理的,这才是向佛忏悔的甚深原理,
所以,「向佛忏悔」还是有次第之分的,而这次第则来自于有没有深入忏悔和真心忏悔

不论如何,对于一般人或佛弟子,反省、认错、忏悔、道歉与改过,这些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是人类提升进步与进化的重要因素,也是佛弟子修行成佛最基本的要求
如果不能真心忏悔和改过,那代表自己在精神和素质上难有往上提升的可能

如果「真心道歉」,那就要面对事主「说出口」:
对不起!我错了!我对您感到非常抱歉!请您能原谅我!我会虚心改过不再犯错!
如果老脸拉不下,说不出口,那算什么真心道歉和悔过呢?

真心就要有勇气面对自己的错误,就要面对事主,就要承受舆论或谴责以及自己犯错所造成的后果
能够真心面对,才能显示自己真的虚心接受和悔过
如果真的真心,那就能超越那些一般人所谓的难堪,就能超越自己的面子和虚荣心
如果自己真的更重视正确,真的有求真求正的精神,真的有改过向善的真心,那就会有勇气面对一切
如果自己还闪避或逃避,不能亲口道歉,那代表自己都没有真正接受自己犯错的事实,还谈什么道歉和悔过呢?

再者,从因果原理上来看,如果自己不愿或不肯或害怕面对正确和真实
这样的深层心念,久了,经过累世累积,就会使自己固执、懦弱和变笨,就会堕入黑暗面的种种业力和障碍之中
为什么会变笨?!
因为逃避面对正确的认知,自己反其道而行,就是自己堕入错误中而无法自觉,那就会变笨
这样就容易面对任何事情都做出错误的事情或决定
固执和懦弱也是同样道理

另外,知道为什么许多累世因果业障无法消除吗?为什么所谓的冤亲债主久缠不放吗?为什么那些因果业障病很难痊愈?
就是因为犯错的众生没有真心道歉和悔过以及真正改正
请大家换个角度,如果你被侵害了,如果对方没有真心亲口道歉,你真能博爱的原谅对方?
如果能做到,那就是自己解脱了,那代表很有修养、有宽大的胸怀,自己会因为无挂碍而逐渐迈向成佛之
道——真心忏悔的重要性&不能真心道歉的严重性
[真心忏悔]和[老实改过]就是最好的[转业]方法

修行应该先忏悔自己的罪过,而不是用[非人扰]来掩饰或逃避自己的过错和问题
只要当一个好人,一个善心柔和之人,只会人见人爱,又怎会有非人扰呢
所以应该诚心忏悔自己的过错,尤其对不起哪个人,就要当面向他认错
请求对方的原谅,而且真心改过,这样才能逐渐消除业障
——真心忏悔和老实改过就是最好的转业方法
真心最难得,真心也最有效
用这样的认知,到佛前跪拜(佛像或者佛卡)真实的发起惭愧忏悔心
忏悔自己的业障,然后发愿改过,发愿透过修学佛法来消除业障

忏悔后就应该发起信心,让自己成为清净慈悲光明的人,而且相信自己真的能做到,
这样就能逐渐和佛菩萨的清净慈悲光明相应而逐渐摆脱黑暗习气——[案例说明]如何消除业障? ~ `真心忏悔,真心改过`

二、心法实修第一步[惭愧忏悔心]
如何确保能真正消除累世业障呢?
1. 请先真心诚意的承认自己的错误,
2. 并且真心诚意忏悔过错,
3. 并且发愿断除恶业
这三点是许多佛经都是这样说的,是消业的根本

不过,其实,在末法时期,要众生认错实在是难事
1.有的人能够真正反省是自己的过错,而且当场道歉认错,
2.有的人虽然发现是自己错了,但是当场拉不下老脸,所以不认错
3.有的人会怀疑,我真的错了吗?我有吗?应该没有吧!
4.有的人表面上认错了,其实心里并没有,只是商业手段,其实心里谁也不服
5.有的人根本别指望他会认错,没有吵起来或打起来就算不错了

上面的事情,现实生活上时常发生
今生我们都1.不容易认错2.或不愿意认错3.或根本不觉得自己错了
何况是累世呢?
这样检讨起来,我们可以想想自己到底造了多少不肯认错的恶业呢?
而这些恶业直到苦报现前的时候,我们会承认错误吗?会真心忏悔吗?
答案是否定的,不肯认错就是凡夫的习气
直到死到临头,可能还是会说我又没造什么恶业,我是个好人
很多人都会这么说,直到学佛逐渐深入后,才会发现原来自己罪业重大

为什么我们的业障总是无法消除,而且必须一直承受苦的报应,上面讲的就是原因
因为[真心忏悔过错]是消业的第一步,不肯真心认错的人又如何能消业呢?
就像肉食是癌症的主因,不肯放弃肉食的人,又如何能让癌症痊愈呢?
不肯素食,却希望仅用药物或化疗能治愈癌症,很明显,现实答案是不可能的,
因为实际案例显示,西医的治疗方式完全无法让癌症痊愈
这是因为~错误没有从根本原因去解决,又如何期待能真正改正错误呢?

学佛也是一样,没有真心忏悔修正,却说自己已经念佛读经了,为什么没用?
为什么还是病痛苦难缠身,而抱怨和怀疑佛法,这却又多了毁谤的罪业
这样的例子真的很常见,问题就是出在于没有真心忏悔改正,

尤其过去世的业障看不见,所以一般人更难真心的忏悔过去世业障
没有真正的真心忏悔,那种交易式的修行,就称不上是真修行,
那种为了痊愈而做的修行,仅是功利心理下的少量付出罢了,并没有真心忏悔
那和真正的真心实修比较起来真是天地之别,

那一丁点的修行,因为没有真心忏悔的基础,功德当然少的可怜,更不用说要消重罪了
尤其累世业障非常多,今生不诚意的一点点修持当然无法消除累世业障
也因为如此无知,才会又造下毁谤的重罪

所以,信为功德母,忏悔是第一门,惭愧忏悔心是心法的第一步——[略说]如何确保能真正消除累世业障呢?心法实修第一步[惭愧忏悔心]

三、[惭愧忏悔心实修]的具体方法
[惭愧忏悔心实修]
最好藉由各种自己犯过的错误,深深的忏悔自己各种过失和贪瞋痴
若能以此次的震撼,真诚的忏悔自己的无知和我慢,这样会更快过关
若能因惭愧忏悔而哭泣落泪,最好增上[忏悔心],进而忏悔无始劫过失
跪拜忏悔,随[忏悔心]自然哭泣20-30分钟,深心忏尽,转发[勇猛心],断恶修善,

(这阶段是一定会大哭特哭的,如果没有这阶段,不算真忏,这可不是着悲魔,
这是真心佛前发露才会知道自己的卑微和过失,才会大哭流泪,实修过就会知道)
并发起[慈悲心]普渡众生和成佛的决心,入[光明心法]观想佛菩萨和法界光明
自己佛性本体光明和诸佛法身以及法界光明融合,
再以此整体光明回向照耀苦难众生,皆得清净自在光明解脱
这样就是[心法实修惭愧忏悔心]的过程,最后以[光明心法回向]做结尾
——[实修案例问答]真假菩萨&开悟&惭愧忏悔心实修

相关内容
如何忏悔,消除业障? ~ 金光明经 [忏罪法门]

七种忏悔心 ~ ﹝出慈悲水忏﹞

如何见到[本师释迦牟尼佛][多宝佛塔][普贤菩萨]?自行[忏悔][皈依][受菩萨戒]?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506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924

[精进勋章]

120#
 楼主| 发表于 2024-4-4 14:5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4-4 17:49 编辑

接续上楼继续学习 [浅谈]<占察善恶业报经>的教导原理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善男子!若欲知得清净相者,从始修行过七日后,应当日日于晨朝旦,以第二轮相具安手中,频三掷之。若身口意皆纯善者,名得清净。

如是未来诸众生等,能修行忏悔者,从先过去久远以来,于佛法中各曾习善,随其所修何等功德,业有厚薄种种别异。是故彼等得清净时,相亦不同。

或有众生得三业纯善时,不即更得诸余好相。或有众生得三业善相时,于一日一夜中,复见光明遍满其室。或闻殊特异好香气,身意快然。

或作善梦,梦中见佛色身来为作证,手摩其头,叹言:『善哉!汝今清净,我来证汝。』或梦见菩萨身来为作证,或梦见佛形像放光而为作证。

若人未得三业善相,但先见闻如此诸事者,则为虚妄诳惑诈伪,非善相也。

若人曾有出世善基,摄心猛利者,我于尔时,随所应度而为现身。放大慈光,令彼安隐,离诸疑怖。

或示神通种种变化,或复令彼自忆宿命所迳之事、所作善恶。或复随其所乐,为说种种深要之法。彼人即时于所向乘,得决定信,或渐证获沙门道果。」

善知识解说:
如果众生因为学习占察而实修,就会得到上述的印证之相


[末学解说]

「善男子!如果想要知道获得清净相者,从开始修行经过七日后,应当日日于晨朝旦,以第二轮相具安手中,连续三掷之。若是身口意皆为纯善者,名为获得清净(离恶行之过失,离烦恼之垢染,云清净)。

像这样的未来诸众生等,能修行忏悔者,是从早先过去久远以来,于佛法中各自曾经习善,随其所修何等功德,业有厚薄种种差别不同。所以彼等获得清净时,轮相也会不同。

或者有众生得三业(身口意三处之所作也。如身之所作,口之所语,意之所思是)纯善时,不即更得诸余好相。或者有众生得三业善相时,于一日一夜中,还能见到光明遍满其室。或者闻到特殊异好香气,身意快然。

或者作善梦,梦中见到佛色身来为作证,手摩其头,叹言:『善哉!你现今清净,我来为你作证。』或者梦见菩萨身来为作证,或者梦见佛形像放光而为作证。

如果其人未获得三业善相,但先见闻到如此诸事者,则为虚妄诳惑诈伪,并非善相也。

如果其人曾有出世善基,摄心(谓心专注于一境,令不昏沉散乱。即于禅观时,为使余念不生,选择闲静处,数息调心,以防驰散,使心安住摄止于一境之中)猛利者,我于此时,随所应度而为现身。放大慈光(指诸佛、菩萨大慈之光辉),令彼安稳,远离种种疑惑恐怖。

或者示现神通种种变化,或者再令彼自忆宿命所经过之事、所作善恶。或者再随其所乐,为说种种深要之法。彼人即时于所向乘(即指佛陀之教法),获得决定信(决定之信心。不杂疑念之信心),或者渐证获得沙门道果(修沙门行者之得果也)。」

注解:
【清净】:(术语)离恶行之过失,离烦恼之垢染,云清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业】:(名数)身口意三处之所作也。如身之所作,口之所语,意之所思是。其他三业有种种。(参见: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摄心】:谓心专注于一境,令不昏沉散乱。即于禅观时,为使余念不生,选择闲静处,数息调心,以防驰散,使心安住摄止于一境之中。禅宗对此之解说,据张说之大通禅师碑文举出北宗神秀之说,以摄心为定慧之前方便;而南宗神会则反对看心看净之坐禅,谓起心照外、摄心澄内皆障菩提,强调顿悟见性。(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大智度论卷五十、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二、卷五、宗镜录卷三十七、神会和尚遗集(胡适))p6845FROM:【佛光大辞典】

【慈光】:指诸佛、菩萨大慈之光辉。赞阿弥陀佛偈(大四七·四二一上):“慈光遐被施安乐,故佛又号欢喜光。”p5799FROM:【佛光大辞典】

【乘】:梵语 ya^na。音译为衍那。有乘物、运载、运度等意。指能乘载众生,运至彼岸者;亦即指佛陀之教法。乘有大乘、小乘、一乘、二乘、三乘、五乘等。真实之教称正乘;为导至真实教法所假设之方便教法,称为方便乘。又令转方便乘而修正乘者,称为救济乘。(证契大乘经卷上、大乘起信论、大乘四法经释、十住毗婆沙论卷一序品、梁译摄大乘论卷十五)p4021FROM:【佛光大辞典】

【决定信】:(术语)决定之信心。不杂疑念之信心。金刚经曰:“生决定信。”往生论注下曰:“念不相续故,不得决定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沙门果】:(术语)修沙门行者之得果也。俱舍论二十三曰:“言初果者谓预流果,此于一切沙门果中必初得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复次,彼诸众生若虽未能见我化身转变说法,但当学至心,使身口意得清净相已,我亦护念,令彼众生速得消灭种种障碍。

天魔波旬不来破坏,乃至九十五种外道邪师、一切鬼神,亦不来乱。所有五盖展转轻微,堪能修习诸禅智慧。」
  
[末学解说]

「再有,那些种种众生如果虽未能见到我化身转变说法,只要当学至心,使身口意获得清净相后,我也护念,令那些众生快速得以消灭种种障碍。

令天魔波旬(六欲天魔王的名字)不能来破坏,乃至九十五种外道邪师、一切鬼神,也不能来扰乱。所有五盖(五种的烦恼。盖就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盖覆人们的心性,使不生善法。五盖即: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法)展转(即顺次连续之意)轻微,而能够修习种种禅(即住心一境以静息念虑和思惟真理的意思)智慧。」

注解:
【波旬】:六欲天魔王的名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盖】:五种的烦恼。盖就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盖覆人们的心性,使不生善法。五盖即: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展转】:梵语 param!para^ 或 anupu^rva。又作转转。即顺次连续之意。顺次对照,称为展转相对,或展转相望。相互由他转生,则称为展转相生。p4086FROM:【佛光大辞典】

【禅】:禅那的简称。(参见:禅那)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禅那】:华译为禅定、静虑、思惟修等,即住心一境以静息念虑和思惟真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次,若未来世诸众生等,虽不为求禅定、智慧,出要之道,但遭种种众厄,贫穷困苦,忧恼逼迫者,亦应恭敬礼拜供养,悔所作恶,恒常发愿,于一切时一切处,勤心称诵我之名号,令其至诚。亦当速脱种种衰恼,舍此命已,生于善处。」
  
[末学解说]

「再有,如果未来世诸众生等,虽不为求取禅定、智慧,出要(与出离同义。要,含有愿、要道之意)之道,但遭遇种种灾难,贫穷困苦,忧恼逼迫者,也应当恭敬礼拜供养,忏悔所有作恶,恒常发愿,于一切时一切处,勤心称诵我之名号,令其至诚。也当快速脱离种种衰恼,舍此命后,生于善处(人界天上或诸佛净土曰善处)。」

注解:
【出要】:与出离同义。要,含有愿、要道之意,故世多称“出离之要道”、“出离生死之要法”等语。长阿含卷十三阿摩昼经(大一·八八上):“欲为秽污,上漏为患,出要(梵 nissaraN!a)为上,演布清净。”中阿含卷十九梵天请佛经(大一·五四七上):“此处出要,此出要更无出要过其上,有胜有妙有最者。”十地经论义记卷七(卍续七一·二四四下):“出要者,谓果为出,因为要道。”行事钞卷上一(大四○·四中):“慕存出要,无染于世。”摩诃止观卷七(大四六·九四上):“眠不安席,食不甘哺,如救头然,(中略)以求出要。”(中阿含卷二十四大因经、长阿含卷十一阿閦夷经、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三)((参见:出离)1563)p1557FROM:【佛光大辞典】

【善处】:(术语)人界天上或诸佛净土曰善处。法华经药草喻品曰:“现世安稳,后生善处。”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复次,未来之世,若在家、若出家诸众生等,欲求受清净妙戒,而先已作增上重罪,不得受者,亦当如上修忏悔法,令其至心,得身口意善相已,即应可受。

若彼众生欲习摩诃衍道,求受菩萨根本重戒,及愿总受在家、出家一切禁戒——所谓: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化众生戒——而不能得善好戒师,广解菩萨法藏。

先修行者,应当至心于道场内,恭敬供养,仰告十方诸佛菩萨,请为师证。一心立愿,称辩戒相,先说十根本重戒,次当总举三种戒聚,自誓而受,此亦得戒。」

善知识解说:
上述经文教导众生如何受戒

  
[末学解说]

「再有,未来之世,若是在家、若是出家种种众生等,想要求取受清净妙戒(相对小乘之“粗戒”而言,菩萨之大乘戒称为妙戒),因先前已作增上重罪,所以不能得受者,也应当如上修习忏悔法,令其至心(即至诚之心、至极之心),获得身口意善相后,即应可以得受清净妙戒。

如果有众生想要修习摩诃衍(译曰大乘。声闻缘觉二乘之教法为小乘,菩萨之教法为大乘)道,求受菩萨根本重戒,及愿总受在家、出家一切禁戒(佛制定之法律为禁非戒恶者。三藏中律藏专明之。有五戒八戒沙弥戒具足戒等之别)——所谓:摄律仪戒(是遵守佛法不作诸恶)、摄善法戒(是奉行一切之善)、摄化众生戒(是广修一切善法以利益众生)——而不能得善好戒师(又名戒和尚,即授戒的师父),广解菩萨法藏(又名佛法藏,或如来藏,即法性的道理,因法性含藏无量的性德,故名)。

先修行者,应当至心于道场内,恭敬供养,仰告十方诸佛菩萨,请为师证。一心立愿,称辩戒相(谓持戒表现之相状差别。如持五戒、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一一戒中各有差别,按其持犯之轻重,各有不同之相状。一般指切切实实遵守戒律之相状),先说十根本重戒,次当总举三种戒聚,自誓而受(大乘之菩萨戒,若无戒师时,许于佛前自誓而受大戒。而其得戒之验,须于梦中妙相也。是谓之自誓受戒),此种也可得戒(谓发得戒体之无表色于自身也。由他授戒法不发此无表色,则不名为得戒。具三师七证作白四羯磨之法而行之,谓之作法得,于佛前自誓而得之,名曰自誓得)。」

注解:
【妙戒】:相对小乘之“粗戒”而言,菩萨之大乘戒称为妙戒。((参见:小乘戒)936)p2846FROM:【佛光大辞典】

【至心】:<一>即至诚之心、至极之心。无量寿经卷上有“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至心发愿,欲生我国”、“至心回向,欲生我国”等句,其中之“至心”即是专心、一心之意。善导之往生礼赞(大四七·四三九下):“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又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分至心为二:(一)初始学习求愿至心。(二)摄意专精,成就勇猛相应至心。此第二至心又分为一心、勇猛心、深心等三种。
 <二>三信之一。为日本净土真宗之教义。阿弥陀佛第十八愿中所誓愿之至心、信乐、欲生等三心称为三信,其中之“至心”,净土宗认为,从心底诚心信仰阿弥陀佛即称至心;净土真宗则以为,信仰阿弥陀佛之信心,实际仍为阿弥陀佛所给予,此即弥陀之至心所致。((参见:三信)578)2538FROM:【佛光大辞典】

【摩诃衍】:(术语)具曰摩诃衍那Maha%ya%na,译曰大乘。声闻缘觉二乘之教法为小乘,菩萨之教法为大乘。慧苑音义上曰:“摩诃衍,具云摩诃衍那,言摩诃者此云大也,衍那者云乘也。”胜鬘经曰:“摩诃衍者,出世一切声闻缘觉世间出世间善法。”起信论曰:“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一者法,二者义。”智度论百曰:“摩诃衍是大乘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禁戒】:(术语)佛制定之法律为禁非戒恶者。三藏中律藏专明之。有五戒八戒沙弥戒具足戒等之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摄律仪戒是遵守佛法不作诸恶;摄善法戒是奉行一切之善;摄众生戒是广修一切善法以利益众生;。摄律仪戒与摄善法戒是自利,摄众生戒是利他,合自他两利叫做二利圆满,为大乘学者所应共持。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戒师】:又名戒和尚,即授戒的师父。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藏】:1、又名佛法藏,或如来藏,即法性的道理,因法性含藏无量的性德,故名。2、唐时高僧,本康居国(在今新疆省北部)人,武后赐号贤首,为华严宗之第三代祖。  3、(参见:法藏比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戒相】:谓持戒表现之相状差别。如持五戒、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一一戒中各有差别,按其持犯之轻重,各有不同之相状。一般指切切实实遵守戒律之相状。此乃南山行事钞所立戒四别之一。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中一下(大四○·二七四下):“相有形状,览而可别。前明戒法,但述功能;次明戒体,唯论业性;后明戒行,略示摄修。若非辨相,则法、体、行三,一无所晓,何以然耶?法无别法,即相是法;体无别体,总相为体;行无别行,履相成行;是故学者于此一门深须研考。”((参见:戒四别)2905)p2911FROM:【佛光大辞典】

【自誓受戒】:(术语)大乘之菩萨戒,若无戒师时,许于佛前自誓而受大戒。而其得戒之验,须于梦中妙相也。是谓之自誓受戒。梵网经曰:“若千里内无能授戒师,得佛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而要见妙相。”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得戒】:(术语)谓发得戒体之无表色于自身也。由他授戒法不发此无表色,则不名为得戒。具三师七证作白四羯磨之法而行之,谓之作法得,于佛前自誓而得之,名曰自誓得。其他虽有种种得戒之法,然不通于灭后之弟子。见义林章三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复次,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出家,及已出家,若不能得善好戒师,及清净僧众,其心疑惑,不得如法受于禁戒者,但能学发无上道心,亦令身口意得清净已。

其未出家者,应当剃发,被服法衣,如上立愿,自誓而受菩萨律仪三种戒聚,则名具获波罗提木叉出家之戒,名为比丘、比丘尼。

即应推求声闻律藏,及菩萨所习摩德勒伽藏,受持读诵,观察修行。

若虽出家,而其年未满二十者,应当先誓愿受十根本戒,及受沙弥、沙弥尼所有别戒。既受戒已,亦名沙弥、沙弥尼。

即应亲近供养给侍先旧出家,学大乘心,具受戒者,求为依止之师,请问教戒,修行威仪,如沙弥、沙弥尼法。

若不能值如是之人,唯当亲近菩萨所修摩德勒伽藏,读诵思惟,观察修行,殷勤供养佛法僧宝。

若沙弥尼年已十八者,亦当自誓受毘尼藏中式叉摩那六戒之法,及遍学比丘尼一切戒聚。其年若满二十时,乃可如上总受菩萨三种戒聚。然后得名比丘尼。

若彼众生,虽学忏悔,不能至心,不获善相者,设作受相,不名得戒。」

善知识解说:
上述经文教导众生如何得出家戒,所以这都是藉由占察方便引导众生学习 [因果业报] [十善十恶] [忏悔实修] 以及[受戒]


[末学解说]

「再有,未来世种种众生等,想要求出家,以及已出家,如果不能获得善好戒师(又名戒和尚,即授戒的师父),及清净僧众,其心疑惑,不得如法受于禁戒者,只要能学发无上道心,也令身口意得清净已。
其未出家者,应当剃发,被服法衣,如上立愿,自誓而受(大乘之菩萨戒,若无戒师时,许于佛前自誓而受大戒。而其得戒之验,须于梦中妙相也。是谓之自誓受戒)菩萨律仪三种戒聚(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摄律仪戒是遵守佛法不作诸恶;摄善法戒是奉行一切之善;摄众生戒是广修一切善法以利益众生;。摄律仪戒与摄善法戒是自利,摄众生戒是利他,合自他两利叫做二利圆满,为大乘学者所应共持),则名具获波罗提木叉出家之戒,名为比丘、比丘尼。

即应推求声闻律藏(声闻藏,诠释声闻之理行果),及菩萨所习摩德勒伽藏(菩萨藏,诠释菩萨之理行果),受持读诵,观察修行。

如果虽出家,而其年龄未满二十者,应当先誓愿受十根本戒,及受沙弥、沙弥尼所有别戒(即僧尼戒,又名具足戒)。既受戒(指通过一定之仪式,领受佛所制定之戒法)后,也名为沙弥、沙弥尼。

即应亲近供养给侍先旧出家,学大乘心,具受戒者,求为依止(依赖止住有力有德之处,而不离也)之师,请问教戒,修行威仪,如沙弥、沙弥尼法。

若不能值遇这样的人,只应当亲近菩萨所修摩德勒伽藏,读诵思惟,观察修行,殷勤供养佛法僧宝。

如果沙弥尼年龄已十八者,也应当自誓受毘尼藏中式叉摩那六戒之法,及遍学比丘尼一切戒聚。其年龄若满二十时,乃可如上总受菩萨三种戒聚。然后得名比丘尼。

如果有众生,虽修学忏悔法,但不能至心,不能获善相者,即使作受戒相,也不能名为得戒(谓发得戒体之无表色于自身也。由他授戒法不发此无表色,则不名为得戒。具三师七证作白四羯磨之法而行之,谓之作法得,于佛前自誓而得之,名曰自誓得)。」

注解:
【戒师】:又名戒和尚,即授戒的师父。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自誓受戒】:(术语)大乘之菩萨戒,若无戒师时,许于佛前自誓而受大戒。而其得戒之验,须于梦中妙相也。是谓之自誓受戒。梵网经曰:“若千里内无能授戒师,得佛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而要见妙相。”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摄律仪戒是遵守佛法不作诸恶;摄善法戒是奉行一切之善;摄众生戒是广修一切善法以利益众生;。摄律仪戒与摄善法戒是自利,摄众生戒是利他,合自他两利叫做二利圆满,为大乘学者所应共持。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律藏】:三藏之一。(参见:三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藏】:梵语 tri^N!i pit!aka^ni,巴利语 ti^N!i pit!aka^ni。又作三法藏。藏,梵语 pit!aka,意谓容器、谷仓、笼等。<一>指经藏、律藏、论藏。系印度佛教圣典之三种分类。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四述求品载,藏,“摄”之义,即总摄一切所应知之意。若依觉音之说,则藏为“谙记”之义,即以谙诵之法而师徒口传。另据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卷中载,藏为“器”之义,即容受所应知之一切教法之意。大众部与其他部派在三藏之外另加杂藏(本生因缘等),犊子部另加咒藏(真言、陀罗尼)而成立四藏。法藏部另加咒藏与菩萨藏,大众部之一说部另加杂集藏与禁咒藏,成实论加上杂藏与菩萨藏,六波罗蜜经加上般若波罗蜜多藏与陀罗尼藏,五者合称五藏。此外,经藏与律藏二者,或声闻藏与菩萨藏两者,并称为二藏。
 (一)经藏(梵 su^tra^nta-pit!aka,巴 sutta-pit!aka),音译素怛缆藏、修多罗藏,意译契经藏。佛所说之经典,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有关佛陀教说之要义,皆属于经部类。(二)律藏(梵 vinaya-pit!aka,巴同),音译毗奈耶藏、毗尼藏,意译调伏藏。佛所制定之律仪,能治众生之恶,调伏众生之心性;有关佛所制定教团之生活规则,皆属于律部类。(三)论藏(梵 abhidharma-pit!aka,巴 abhidhamma-pit!aka),音译阿毗达磨藏、阿毗昙藏,意译作对法藏。对佛典经义加以论议,化精简为详明,以决择诸法性相;为佛陀教说之进一步发展,而后人以殊胜之智慧加以组织化、体系化的论议解释。论藏又称论部,与摩呾理迦(或摩得勒伽,梵 ma^tr!ka^,巴 ma^tika^,意译作本母、论母)、优波提舍(梵 upades/a,巴 upadesa,意译作论议)具有密切之关系。
 据大毗婆沙论卷一载,三藏之所显与等流等各异,经藏乃次第之所显,律藏为缘起之所显,论藏为性相之所显;经藏为力之等流,律藏为大悲之等流,论藏为无畏之等流;经藏系种种杂说,律藏系讲说诸学处,论藏则分别诸法之自相与共相。
 大乘庄严经论卷四亦举出设立三藏之九种原因,即:(一)为对治疑惑,故设立修多罗。(二)为对治受用之二边,即令远离乐行之边、苦行之边,故设立毗尼。(三)为对治自心之见取,故设立阿毗昙。(四)为说三学,故设立修多罗。(五)为成就戒学、心学,故设立毗尼。(六)为成就慧学,故设立阿毗昙。(七)为讲说法及义,故设立修多罗。(八)为成就法及义,故设立毗尼。(九)为通达法及义,故设立阿毗昙。
 释氏要览卷中亦援引阿毗达磨集论之说,谓经藏乃用以对治疑烦恼,律藏对治受用二边之随烦恼,论藏对治自见取执之随烦恼。此外,西藏喇嘛教以三藏配于三毒,而谓律藏可断除贪欲,经藏可断除嗔恙,论藏可断除愚痴。
 有关三藏之次第,迄无定论,或谓若就三藏结集之先后而言,则其次第为经、律、论;若就行修之顺序而言,则为律、经、论。
 若将此三藏配于三学,则经相当于定学、律相当于戒学、论相当于慧学。同时,经亦包含戒、定、慧三学,律包含戒、定二学,论唯包含慧学。其他尚有由各方面立三藏之别者。原来三藏系指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之圣典,亦即小乘之三藏教(藏教),其后此语为大乘所引用,三藏遂有下乘(声闻乘)与上乘(菩萨乘)之别,合此即成为“六藏”。
 凡是以经立宗者,如华严宗、净土宗、密宗、日本日莲宗等,皆称为经宗;以律立宗者为律宗,如我国南山律宗;以论立宗者为论宗,如俱舍宗、成实宗、三论宗等。又精通三藏之各藏者,分别称为经师、律师或论师。造论弘扬佛教者,称为论主或论师。精通三藏之法师称为三藏法师、三藏比丘、三藏圣师,或单称三藏。在我国,三藏之翻译家亦称三藏,例如称玄奘三藏、真谛三藏等。(增一阿含经卷二、十诵律卷六十、分别功德论卷一、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一、唐译摄大乘论释卷一、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
 <二>分别为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人所说之教法,即声闻藏、缘觉藏、菩萨藏,合三者亦称三藏。(一)声闻藏,诠释声闻之理行果。(二)缘觉藏,又作辟支佛藏,诠释缘觉之理行果。(三)菩萨藏,诠释菩萨之理行果。(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卷中三藏品、阿阇世王经卷下、入大乘论卷上、大乘义章卷一、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
 <三>日本净土真宗,对净土三部经所说之教法(法门),亦称三藏。据“教行信证”一书之说,此三者即福智藏、福德藏、功德藏。(一)“福智藏”意即圆满成就智慧与福德二种庄严,乃指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从而谓开显大无量寿经所说弘愿真实之第十八愿之教。(二)“福德藏”即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定散诸行,从而谓开显第十九愿要门之方便教。(三)“功德藏”即阿弥陀经所说以自力回向之名号,从而谓开显第二十愿真门之方便教。p690FROM:【佛光大辞典】

【别戒】:即僧尼戒,又名具足戒。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受戒】:指通过一定之仪式,领受佛所制定之戒法。又作纳戒、禀戒。即遵守教团规定(戒、罚则)之行为。戒为无上菩提之本,而佛教之根本精神即在于戒律之尊严。FROM:【佛光大辞典】

【依止】:(术语)依赖止住有力有德之处,而不离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得戒】:(术语)谓发得戒体之无表色于自身也。由他授戒法不发此无表色,则不名为得戒。具三师七证作白四羯磨之法而行之,谓之作法得,于佛前自誓而得之,名曰自誓得。其他虽有种种得戒之法,然不通于灭后之弟子。见义林章三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通过学习这段佛经内容,可以获知:

一是藉由占察而知的种种印证之相

二是藉由占察方便教导众生如何受戒、得戒

三是藉由占察方便引导众生学习 [因果业报] [十善十恶] [忏悔实修]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相关内容

一、不受戒,或还未受戒,不代表可以任意妄为,不代表没有因果
时常看到有许多人问,如果自己还没受持戒律
五辛可以吃吗?酒可以喝吗?肉可以吃吗?
可以婚前性行为吗?可以杀盗淫妄酒吗?
可以恶口骂人吗?可以讲黄色(腥膻色)笑话吗?可以背后说人坏话吗?
可以拜神吗?可以信奉外道吗?........一大堆的可不可以

一些人以为,如果自己没有受戒,做了上面那些就没事

其实,不受戒,或者还未受戒,这不代表做了没有因果

有人误以为不受戒,或者还未受戒,这样就都可以做,以为没关系

其实,这些都是欲望执着,一样会障碍自己,一样会有因果
因果是本来就存在的,戒律则只是修行的方法
不守戒律,一样有因果业报,这是要认识清楚的

戒律是让有心修行解脱的佛弟子逐渐增上修行的方法
不是让一般人或佛弟子以为没有受持戒律就可以胡作非为的借口
持戒可以让自己有持戒的力量,佛菩萨的加持,护法鬼神的护持,帮助自己修行成就

千万不要以为不受戒就可以胡作非为,
地藏经说,娑婆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业,其实念念都有因果
如果习惯放纵自己,只会让自己逐渐失去自制的力量,逐渐被黑暗(负面)思维和欲望给蒙蔽
在念头上逐渐没有正念,没有觉察力,在行为上逐渐偏差,失去威仪

所以,为什么许多人自以为学佛了,可是生活一直没改善,
后来就开始抱怨佛菩萨,或者上网误导初学,说学佛后生活依然不见改善
这都是愚痴和邪见(错误知见),恶性循环,误导初学,业上加业,罪上加罪
——不受戒,或还未受戒,不代表可以任意妄为,不代表没有因果
不论是否受戒,因果就是因果,就算不受戒,一样是「如是因,如是果」
犯了恶因,就有恶果,如果受戒了还犯戒,这又是另一码的事情,一码归一码,是两回事
(关于因果,如果细说,这还要看其中情节的重大与否,或定业与否,或可转与否,才能决定果报的「定或可转」与大小)
也就是干坏事(恶因恶果)是一码,犯戒是另一码(本文暂时不对犯戒问题深入讨论)
就像,没受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的人,如果杀生,当然仍有杀生的果报
而不是说你没受戒就能杀生,也不是你没受戒就没有恶报

所以,我们不能告诉众生说:因为你没受戒,所以可以杀生或偷盗或邪淫或妄语
而是应该告诉众生正确的因果,而且因果是因果,戒律是戒律,
没受戒而造恶,当然有恶果;受戒了没持戒还犯戒,那是另一项因果
所以,上述案例就是很明显的「不净说法」,也是一种邪说和邪见(错误的说法和观点)

因此,这边要告诉大家:
不论你是否受戒和持戒,恶因都会有恶果,
不论是心念或行为,不论或大或小,都像蝴蝶效应,可能卷起更大的后果
当然,如果能当下心念转邪为正,那么后续的发展也可能转向或改变(这要看原本引起的外界反扑力量的大小)

所以说:「相由心生,业由心转」,心向恶,就可能逐渐导致恶果,心向正,就能逐渐转为善果
所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因为任何心念或小事,都可能像蝴蝶效应那样而逐渐扩大
——【不净说法的案例】没受戒,所以就能干坏事?!

二、持守戒律的作用
「守持戒律」就能避免接触外界染污而堕入欲望和执着的深坑
这是第一道防线,透过戒律,如果能有效的阻绝世俗杂染,那将能顺利进入到心念的修行
——「生命方程式:因果」&「实修的次第和原理」&「为什么修行?」
戒:戒律+[老实做功课]都算,戒就是规范,老实做功课就会因戒得定——[略说实修要点]戒定慧三学的实际修持需要平衡发展
[戒]就是避免接触各种让我们起贪瞋痴的因缘,这样就能避免造恶
这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定力和智慧,所以先要戒除各种犯恶的机会
——[闭关实修案例问答]~[戒][定][慧]实修略说
戒律是让有心修行解脱的佛弟子逐渐增上修行的方法
不是让一般人或佛弟子以为没有受持戒律就可以胡作非为的借口
持戒可以让自己有持戒的力量,佛菩萨的加持,护法鬼神的护持,帮助自己修行成就
——不受戒,或还未受戒,不代表可以任意妄为,不代表没有因果
[戒律]要遵守,这样才不会让一些世俗习气影响我们的清净
另外,多净心念佛可得[定],多了解佛经义理可得[智慧]
这样对于世俗自然就能够平静舒适的看待
——[略说实修要点]戒定慧三学的实际修持需要平衡发展
「戒律」就是帮助修行人能逐渐往「定」、「慧」增上次第而解脱轮回的规范
「戒」的用处在于约束那些无法控制自己心念和行为的人,以及在思想观念上无法有所超越的众生
这样的人或众生,就必须用戒来规范和约束,避免出现负面的心念或做出负面的事情而愈陷愈深,直到逐渐除去负面因子
———— 「戒、定、慧」的法性原理
在基础精进实修的修行阶段
五戒十善是根本,这一定要尽快圆满,才能免去修行过程中干扰和障碍

所以一定要
[断杀][吃素](尽量晚上不外出,以免不小心撞伤或踏死众生,也避免邪恶非人鬼神干扰)
[戒盗](除了偷盗,请注意一些公家的小东西可能平常随意拿走或放入自己口袋,或占用公物)
[戒酒](1.断除贪着,2.以免丧失自制力而犯错酿灾,或引发非人鬼神干扰)
[尽量禁口,默念佛号](避免四种[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口业)
[远离外道和恶友](才能断除世俗[贪][嗔][痴],才能断除[邪见]和非人鬼神干扰)
避免引起夫妻正淫以外的一切行为

或许您们之中有人已经发心好好修行,但是却还没落实上述要点
这就会有干扰和障碍,会有累世宿业果报现前,边修边漏,难以圆满
——[必修]五戒十善

三、对持戒应树立的心念
有人怕持戒,是因为怕犯戒后受到惩罚

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也是懦弱的心态和表现,是一种黑暗负面思维

其实,戒律就像我们的师长父母,就像善知识,可以砥砺我们保护我们

有师长父母和善知识(戒律)的教导可以避免走错路,
有父母师长(戒律)照顾的小孩是个宝,没有师长父母(戒律)教导才可怜呢

虽然我们犯错的时候,会受到师长父母善知识(戒律)的责备或惩罚

但是只要我们诚心向师长父母善知识(佛菩萨)悔过,真心诚意的忏悔

师长父母善知识(佛菩萨)还是会可怜我们原谅我们的,(佛法有很多忏罪法门)

因此,修行不要惧怕戒律,不要怕持戒,

怕持戒这正是愚痴的观念,修行正是要转变错误的观念,

要明白知道~戒是我们的善友,戒是我们的父母师长,

这样修行就会增上,不会变成懦弱不前的人——不要怕持戒~戒是我们的善友,戒是我们的父母师长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5-15 13:29 , Processed in 0.11579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