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莲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进行中] 佛弟子(净莲),每日学习佛经串贴

[复制链接]

150

主题

492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606

[精进勋章]

51#
 楼主| 发表于 2023-9-21 08:46: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9-21 12:54 编辑

[华严经辑要]——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心 ~ 华严经   (用时 3 小时)

==============================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心。何等为十?所谓:

精勤心,一切所作悉究竟故;

不懈心,积集相好福德行故;

大勇健心,摧破一切诸魔军故;

如理行心,除灭一切诸烦恼故;

不退转心,乃至菩提终不息故;

性清净心,知心不动无所著故;

知众生心,随其解欲令出离故;

令入佛法大梵住心,知诸众生种种解欲,不以别乘而救护故;

空、无相、无愿、无作心,见三界相不取着故;

卍字相金刚坚固胜藏庄严心,一切众生数等魔来乃至不能动一毛故。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大智光明藏心。」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有十种心(泛指一切无形的精神作用)。是哪十种呢?就是:

精勤心,因一切所作悉究竟(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之故;

不懈心,因积集相好福德(指修人天善行所感得的福分。福德与功德不同,外修事功的有漏善是“福德”,内证佛性无漏智才是“功德”)行之故;

大勇健心,因催破一切诸魔军(谓恶魔之军兵。以军譬喻魔众之势力,故称魔军)之故;

如理行(谓八支圣道。名为如理。佛弟子众。于此中行。名如理行。又世尊说四念住四正胜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及正定并资并具。名为如理)心,因除灭一切诸烦恼之故;

不退转(所修行之功德善根,只有向前,不会再退后和转变)心,因乃至菩提终不停息之故;

性清净(指远离因恶行所致之过失烦恼)心,因知心不动无所著之故;

知众生心,因随其解欲令出离(超出脱离之意。即离迷界、出生死轮回之苦,而成办佛道,以达于解脱之境)之故;

令入佛法大梵住心(安住于道的心),因知诸众生种种解欲,不以别乘(即指佛陀之教法)而救护之故;

空(一切存在之物中,皆无自体、实体、我等,此一思想即称空。亦即谓事物之虚幻不实,或理体之空寂明净)、无相(无形相之意)、无愿、无作(指无因缘之造作。又指心无造作物之念,如无作三昧;或谓不假身口意之动作而自然相续之法,如无表色、无作戒等)心,因见三界相不取着之故;

卍字(意译作吉祥海云、吉祥喜旋。为佛三十二相之一,八十种好之一。乃显现于佛及十地菩萨胸臆等处之德相)相金刚坚固胜藏庄严心,因一切众生数等魔来乃至不能动一毛之故。

这些即为十种心。

如果诸菩萨安住此法,则能获得如来无上大智(广大之智慧。通达一切之事理者)光明藏(即光明之宝库)心。」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心】1、泛指一切无形的精神作用,包括八识心王和五十一心所。
  2、心是集起之义,集是指阿赖耶识中所积集的善恶种子,起是指这些善恶种子遇到缘就会生起现行(起作用),所以阿赖耶识就叫“心”。唯识论说:“杂染清净,诸法种子之所集起,故名为心。……彼心即是此第八识。”
  3、佛教所说的心,是指我们自性本来具足的真心,这真心超越时间,不落空间,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法尔如是,迷为众生,悟则成佛。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究竟】:梵语 uttara,巴利语同。音译郁多罗。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前者如佛示现至高无上之真理,即称为究竟法身;大般涅槃显示佛教之最终目的,即称为究竟涅槃。后者如以不退之愿心而成就誓愿者,称为究竟愿,此乃赞仰弥陀本愿力之语。(胜鬘经一乘章、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十住毗婆沙论卷三)p2986FROM:【佛光大辞典】

【福德】:指修人天善行所感得的福分。福德与功德不同,外修事功的有漏善是“福德”,内证佛性无漏智才是“功德”。又,修道若著相而修,那是“福德”,若离一切相,修一切善,才是“功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魔军】:谓恶魔之军兵。以军譬喻魔众之势力,故称魔军。魔,乃梵语 ma^ra(魔罗)之略称,又作恶魔,意译为杀者、障碍。佛陀成道之际,魔王及其眷属来作种种障碍,然均为菩萨所降伏。普曜经卷五、方广大庄严经卷九载,魔王于妨碍菩萨成道时,魔王千子之中,有归依菩萨之五百子与妨碍成道之五百子相争。普曜经卷六、方广大庄严经卷九亦谓,魔王命魔女对菩萨行种种媚惑,更令夜叉与众恶鬼作多种变化,以恼乱菩萨,然菩萨均一一破此魔之军众而成道。有关降魔之故事,在佛本行集经卷二十九、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佛所行赞卷三等之佛传经典中,均有记载。
 又佛本行集经卷二十五视烦恼为魔军,谓魔波旬有欲贪、不欢喜、饥渴寒热、爱著、睡眠、惊怖恐畏、狐疑惑、嗔恚忿怒、竞利争名、愚痴无知、自誉矜高、恒常毁他人等十二种魔军。后期大乘经论亦见此说,如大智度论卷五说欲、忧愁、饥渴、爱、眠睡、怖畏、疑、含毒、虚妄之名闻利养、自高慢他等十军。均系以种种烦恼譬喻为魔之军势,而说菩萨降伏彼等而成道。p6887FROM:【佛光大辞典】


【如理行】:谓八支圣道。名为如理。佛弟子众。于此中行。名如理行。又世尊说四念住四正胜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及正定并资并具。名为如理。如世尊言。此一趣道。令诸有情。皆得清净。超诸愁叹。灭诸忧苦。证如理法。
FROM:【《阿毗达磨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


【不退转】:所修行之功德善根,只有向前,不会再退后和转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清净】:梵语 s/uddha, vis/uddha, paris/uddha,巴利语 suddha, visuddha, parisuddha。音译毗输陀、输陀、尾戍驮、戍驮。略称净。或作梵摩(梵 brahma,巴同)。指远离因恶行所致之过失烦恼。一般常用身语意三种清净。
 有关清净之种类,于诸经论中,均有详载,如下:(一)无性之摄大乘论释卷二就烦恼之伏断述及二种清净:(1)世间清净,由有漏道之修行能暂时压抑现行之烦恼,称为世间清净。(2)出世间清净,由无漏道之修行能完全灭尽烦恼,称为出世间清净。(二)世亲净土论则分为:(1)器世间清净,令环境变成清净。(2)众生世间清净,住于其地众生变为圣众。二者系显依、正二报皆清净。(三)大智度论卷七十三列举三种清净,即:(1)心清净,修学般若不起染心、嗔心等。(2)身清净,心既清净常得化生,故身清净。(3)相清净,得具足相好庄严身。(四)梁译摄大乘论卷中谓四种清净,即:本来自性清净、无垢清净、至得道清净与道生境界清净。(五)究竟一乘宝性论卷四说二种清净,谓本来自性清净分为二,即:(1)自性清净,万法皆空,本来即清净。(2)离垢清净,离烦恼而成为清净。(六)显扬圣教论卷三列举尸罗、心、见、度疑、道非道智见、行智见、行断智见、无缘寂灭、国土等九种清净。(七)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七列举三昧、智慧、神通、现身、多闻等各有八种清净。(大品般若经卷十二叹净品、大宝积经卷十四、卷三十九、无上依经卷上、集异门足论卷六、释净土群疑论卷一)p4667FROM:【佛光大辞典】


【出离】:梵语 nais!kramya,巴利语 nekkhamma。超出脱离之意。即离迷界、出生死轮回之苦,而成办佛道,以达于解脱之境,亦即出离三界之牢狱,了脱惑业之系缚,故一般有“出离三界”、“出离生死”、“出离得道”之惯用语。又华严五教章卷三载,声闻修道之人有渐出离与顿出离之别。华严经卷五(大一○·二一下):“调伏众生,令究竟出离。”仁王经卷上(大八·八三七中):“天人俱修出离行,能习一切菩萨道。”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大一·九上):“赞叹出离为最微妙清净第一。”又据瑜伽师地论卷七十载,出离有二种,即:(一)出离三恶趣而趣向人天之善趣,(二)出离生死轮回而趣向三菩提。此外,巴利佛教有所谓十波罗蜜之说,其中之第六即出离波罗蜜(巴 nekkhamma-pa^ramita^)。(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三、显扬圣教论卷五、俱舍论卷十)p1563FROM:【佛光大辞典】

【住心】:安住于道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乘】:梵语 ya^na。音译为衍那。有乘物、运载、运度等意。指能乘载众生,运至彼岸者;亦即指佛陀之教法。乘有大乘、小乘、一乘、二乘、三乘、五乘等。真实之教称正乘;为导至真实教法所假设之方便教法,称为方便乘。又令转方便乘而修正乘者,称为救济乘。(证契大乘经卷上、大乘起信论、大乘四法经释、十住毗婆沙论卷一序品、梁译摄大乘论卷十五)p4021FROM:【佛光大辞典】

【空】:梵语 s/u^nya。与“有”相对。音译为舜若。意译空无、空虚、空寂、空净、非有。一切存在之物中,皆无自体、实体、我等,此一思想即称空。亦即谓事物之虚幻不实,或理体之空寂明净。自佛陀时代开始即有此思想,尤以大乘佛教为然,且空之思想乃般若经系统之根本思想。
 空可大别为人空与法空两者。人空,意谓人类自己无其实体或自我之存在;法空,则谓一切事物之存在皆由因缘而产生,故亦无实体存在。天台大师智顗与嘉祥大师吉藏皆以小乘佛教所说之空,系观察分析一切事物而入空,故称析空观。相对于此,大乘佛教则针对小乘佛教之析空观而另立体空观,即观一切存在事物的理法之当体即是空之法。
 又小乘仅见“空”,而不见“不空”,故被称为“但空”。大乘则不仅见及一切存在悉为空,且兼及不空之一面,故称“不但空”、“中道空”。盖作一切法皆空之观者,称为空观。空非虚无(偏空),观空就是发现真实之价值,故真空就是妙有。反之,将“空”视为虚无,则称为恶取空。兹列举诸家所作空之分类如下:
 (一)二空:(1)依中论卷四观邪见品及成唯识论卷一等说,分为人空与法空。人空,意谓在有情个体之中无实我之存在,故人空又称我空、众生空、生空、人无我等。法空,意谓由因缘所生之一切法无实体之存在,故又称法无我。小乘说人空而不说法空,大乘则主张人法二空(又作人法二无我、我法二空)。(2)依成实论卷十身见品之说,分为析空与体空。析空,意谓将存在之事物分析至最后不可得时,则为空。体空,则意谓一切存在之本身即是空,故不须分析,当体即空。小乘与成实宗主张析空,大乘则主张体空。(3)依三论玄义之说,分为但空与不但空。但空,意谓仅偏于空而不知空之真义与妙有之境。不但空,意谓了知空之真义与承认妙有之境的中道空,此乃自观一切法无自性而获得之空。
 (二)三空:(1)依辩中边论卷中及显扬圣教论卷十五等,法相宗认为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中之每一性均有空义,故谓之三空。即凡夫所妄执之境为遍计所执性,该性本来空无,此即“无性空”。而由因缘所生之法即依他起性,与遍计所执性不同而非完全“无”,然亦非如众生妄情所认为之“有”,此即“异性空”。至于真如为圆成实性,系由观人、法二空所显之自性,此为“自性空”。(2)依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卷一之说,指人空、法空、俱空(人、法二空)等三空。
 (三)四空:大集经卷五十四及大品般若经卷五等所说,指法法相空(法相空)、无法无法相空(无法相空)、自法自法相空(自法相空)与他法他法相空(他法相空)等四空。
 (四)六空:(1)内空,谓眼、耳等六内处(六根)为空,又作受者空、能食空。(2)外空,谓色、声等六外处(六境)皆空,又作所受空、所食空。(3)内外空,又作身空、自身空。(4)空空,谓所观之空亦是空,故又称能照空。(5)大空,十方世界为空,又作身所住处空。(6)第一义空,在诸法之外,无有所谓实相之自性,亦作胜义空、真实空、真境空。语出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十六。
 (五)七空:(1)相空,谓诸法之自相与共相均空,又作自相空。(2)性自性空,谓诸法之自性即空,又作自性空。(3)行空,谓五蕴远离我及我所,而由因缘所生。(4)无行空,谓五蕴之中未曾有涅槃,又作不行空。(5)一切法离言说空,谓一切法无法以言语形容而为空。(6)第一义圣智大空,由果位圣智所见之第一义空。(7)彼彼空,谓你我彼此互为空,一般所说的“无”即相当于此空,为浅义之空。语出四卷本楞伽经卷一。
 (六)十空:指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散坏空、本性空、无际空、胜义空、空空等十种。其中,有为空,谓有为法即空。无为空,谓无为法即涅槃为空。散坏空,谓因缘假和合之物,终将离散与破坏,又作散空。本性空,谓自性为空,又作性空。无际空,谓无始以来存在之一切法皆属空,又作无始空、无前后空。语出大毗婆沙论卷八。
 (七)十一空:指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无始空、性空、无所有空、第一义空、空空、大空等十一种。其中,无所有空,谓由于一切法无自性,无法求得,故亦作不可得空。语出北本涅槃经卷十六。
 (八)十六空:指内空、外空、内外空、大空、空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无散空、本性空、相空、一切法空、无性空、无性自性空等十六种。其中,毕竟空,谓诸法毕竟是空之穷极空。无散空,谓积集之善根不会散失,然并非执于善根之空,又作不舍离空、不舍空。相空,谓三十二相与八十种好皆为空。一切法空,谓一切佛法为空。无性空,谓由于人、法二空,故不可执著任何一物。无性自性空,谓无性与自性皆空。语出辩中边论卷上。
 (九)十八空:指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等十八种。其中,诸法空,谓一切诸法皆空。无法空,谓过去、未来诸法皆空。有法空,谓现在诸法皆空。语出大品般若经卷三、大集经卷五十四、大智度论卷三十一。
 此外,尚有十二空、十四空、十九空、二十空等诸种分类,而以十八空为著。
 我国在魏晋时代虽已传译道行、放光等诸般若经典,而尚未译出中论等论著,加以当时清谈之风极盛,故多有附会老庄思想以阐释般若经所说之毕竟无所得空,惟立论有失“空”之实义。据出三藏记集卷八毗摩罗诘提经义疏序载,当时成立之本无异宗、即色宗、心无宗、识含宗、幻化宗、缘会宗等,皆系以上记之“格义”方式宣说般若性空之宗派。(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十四、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五、大智度论卷三十八、菩提心论、十八空论、大乘义章卷一至卷四、维摩经义记卷三、华严法界观门、中观论疏卷二末)((参见:本体)1983、“空有论争”3473)p3467FROM:【佛光大辞典】

【无相】:<一>梵语animitta。无形相之意。为“有相”之对称。大宝积经卷五(大一一·二九上):“一切诸法本性皆空,一切诸法自性无性。若空无性,彼则一相,所谓无相。以无相故,彼得清净。若空无性,彼即不可以相表示。”此即谓一切诸法无自性,本性为空,无形相可得,故称为无相。另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师子吼菩萨品载,涅槃无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相、住相、坏相、男相、女相等十相,故涅槃又称无相。
 此外,赖宝之真言名目载,无相有浅略、深秘二义,即:(一)诸法之体性,如幻虚假,自性为空,一相不存,无色无形,此为浅略之无相。(二)一相之中虽具一切相,然不留一相;此非为无色无形之无相,乃系具一切之相而无一相之义,故为深秘之无相。前者表示显教遮情之意,后者为真言表德之义。另就“教”而言,可分有相教、无相教;就“行”而言,可分有相行、无相行;就“观”而言,可分有相观、无相观;就“土”而言,可分有相土、无相土。(大品般若经卷十、卷二十一、卷二十二、大智度论卷十八、卷六十一,百论卷上舍罪福品)((参见:有相无相)2437)
 <二>(684~762)唐代禅僧。俗姓金,世称金和上、东海大师。原为新罗王族,于新罗之群南寺出家受戒后,开元十六年(728)随入唐使航海来华。谒玄宗,住禅定寺,未久入蜀,至德纯寺,欲师事处寂,时处寂因病不得引见,然无相燃一指供养,遂得留止二年。二十四年,处寂遣人唤无相,付嘱从智诜所传之达磨衣,遂隐山中修头陀行。后应请开禅法,住成都府净众寺,化导二十年。天宝末年玄宗入蜀曾召见之,礼锡丰隆。宝应元年(762)五月,将信衣付嘱予无住,十九日坐化,世寿七十九。师于每年十二月及正月设道场说法,先引声教念佛,次说无忆、无念、莫忘三句。后世之净众宗,即指无相之法系。其传承及教旨,见于宗密“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圆觉经大疏钞卷三下、宋高僧传卷十九、神僧传卷七、历代法宝记、景德传灯录卷四、禅学思想史卷上(忽滑谷快天)、支那净土教理史(望月信亨)、禅宗史研究(宇井伯寿))p5103FROM:【佛光大辞典】

【无作】:梵语 akarmaka 或 akr!trima。指无因缘之造作。又指心无造作物之念,如无作三昧;或谓不假身口意之动作而自然相续之法,如无表色、无作戒等。维摩诘所说经卷下(大一四·五五四下):“修学无相无作,不以无相无作为证。”(维摩诘所说经卷上、无量寿经卷下)((参见:无作三昧)5087、“无作戒”5087、“无表色”5097)p5086FROM:【佛光大辞典】

【卍字】:梵语 s/ri^vatsalaks!ana。又作万字、万字、卍卍字。音译作室利靺蹉洛刹曩。意译作吉祥海云、吉祥喜旋。为佛三十二相之一,八十种好之一。乃显现于佛及十地菩萨胸臆等处之德相。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六、大般若经卷三八一等,均记载佛之胸前、手足、腰间等处有卍字。于今印度阿摩罗婆提(梵 Amara^vati^)出土之佛足石,亦刻有数个卍字。
 卍之形,原是古代印度表示吉祥之标志。除印度外,波斯、希腊均有此类符号,通常被视为太阳、电光、火、流水等之象征。在古代印度,佛教、婆罗门教、耆那教均使用之。最早时,古印度人认为此一符号乃存于梵天、毗湿笯(梵 Vis!N!u)吉栗瑟拏(梵 Kr!s!N!a)胸部之旋毛,而普遍视之为吉祥、清净、圆满之标相。在佛教,卍字为佛及十地菩萨胸前之吉祥相,其后渐成为代表佛教之标志。
 卍字之汉译,古来有数说,鸠摩罗什、玄奘等诸师译为“德”字,菩提流支则译为“万”字,表示功德圆满之意。另于宋高僧传卷三则谓,卍字译为“万”并非取其意译,而系准其音。然卍字之音,初时不入经传,至武则天长寿二年(693)始制定此字读为“万”,而谓其乃“吉祥万德之所集”。
 然“卍”本为一种记号,而非一字。历来之所以联读为“卍字”者,一方面固因习惯使然,最主要者则因自梵文译成汉文时之讹误。盖梵语laks!aN!a,音译作洛刹曩,为“相”之义;另一梵语 aks!ara,音译作恶刹罗,为“字”之义。或因洛刹曩、恶刹罗两音相近,遂将其字义混同。准此而言,则卍字、万字应作卍相、万相,始符其梵语本义。
 相当于“卍”字之梵语不只一字,以新华严经为例,全经之卍字共有十七处,皆读为“万”,然以梵本对勘之,则其原语共有四种:(一)s/ri^vatsa,音译作室利靺蹉,意译作吉祥臆、吉祥犊。新华严经卷四十八(大一○·二五三下):“如来胸臆有大人相,形如卍字,名吉祥海云。”其中,“卍”之原语即为 s/ri^vatsa,系指毛发等旋转重叠如海云之相。(二)nandy-a^varta,音译作难提迦物多,意译为喜旋。新华严经卷二十七(大一○·一四六上):“其发右旋,光净润泽,卍字严饰。”其中,“卍”之原语即为 nandy-a^varta,系指佛发右旋之相。(三)svastika,音译作塞缚悉底迦、濊佉阿悉底迦,意译为有乐。新华严经卷二十七(大一○·一四四中):“愿一切众生得如卍字发,螺文右旋发。”其中,“卍”字之原语即为 svastika,含有“有乐”之义,意指毛发右旋,自成纹样,令见者咸得欣悦之相。(四)pu^rN!aghat!a,音译作本囊伽吒,意译为增长。新译华严经卷二十七(大一○·一四八中):“愿一切众生得轮相指,指节圆满,文相右旋,愿一切众生得如莲华卍字旋指。”其中,“卍”之原语即为 pu^rN!aghat!a,为“满瓶”之义,意指佛之头部或指节等处圆满隆起之相。由是可知,上举四相之中,除 pu^rN!aghat!a 之外,其余三者皆与毛发有关,然三者之语义亦略有差异,惟诸经论所译一概皆作“卍”字,实与梵本语义有所出入。
 卍字自古即有左右旋之别,于印度教,男性神多用卍表示,女性神多用卍表示。于佛教,现存于鹿野苑之古塔,其上之卍字全为“卍”,该塔系阿育王时代之建筑物,为纪念佛陀昔时于此入定而建者。在西藏,喇嘛教徒多用卍,棒教徒则用卍。我国历代左右旋混用各半,慧琳音义与高丽大藏经皆主张卍,日本大正藏亦准之而采用卍,然宋、元、明三版藏经均用卍。卍字产生左右旋之纷歧,主要系由于“立场”之差异。盖经中多处有“右旋”之说,且佛眉间白毫亦宛转右旋,又如礼敬佛菩萨时亦需右绕而行,故“右旋”一词已成定说,惟究竟以“卍”为右旋,抑或以“卍”为右旋,则是争论之关键。若以卍字置于吾人之前,而以吾人之立场观望卍字,右旋则成卍;然若以卍字本身之立场而言,则卍乃符右旋之方向。(普曜经卷二、十地经论卷十二、毗奈耶杂事卷十三、慧苑音义卷二、经律异相卷五、法苑珠林卷三十五、翻译名义集卷六、祖庭事苑卷四、曼荼罗の研究、卍字之变迁及び分布(堀谦德,东亚之光第六之三))p2202FROM:【佛光大辞典】

【大智】:(术语)广大之智慧。通达一切之事理者。法华经序品曰:“普入佛慧通达大智。”维摩经佛国品曰:“大智本行皆成就。”同慧远疏曰:“言大智者是佛智也,佛慧深广故名大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光明藏】:即光明之宝库。亦即指如来之身。思益经卷一(大一五·三四上):“如来身者,即是无量光明之藏。”又自己之本心,破除无知,发挥真如之光,吸光明于其中,亦称光明藏。千手陀罗尼经(大二○·一○九中):“当知其人即是光明身,一切如来光明照故。”p2178FROM:【佛光大辞典】

============================================================

菩萨摩诃萨的这10种“心”,似乎与我们平日中学习过心法中讲到的那些心不太相同

菩萨摩诃萨有的10种“心”:
精勤心,不懈心,大勇健心,如理行心,不退转心,性清净心,知众生心,令入佛法大梵住心,空、无相、无愿、无作心,卍字相金刚坚固胜藏庄严心

我们日常学习过心法中讲到的“心”:
[清净心],[平常心],[欢喜心],[慈悲心],[感恩心],[光明心],[平等心],[舍离心],[惭愧心],[忏悔心]...

通过学习,末学有以下体会:

1.有的“心”叫法不同,实质相同
比如,性清净心与清净心,二者从文字上的叫法虽不同,但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二者都是指自性清净之心

2.有些“心”相辅相成,相互作用
比如,精勤心,不懈心,大勇健心,如理行心,与[惭愧心],[忏悔心],[光明心],[欢喜心]
精进勤思,修行不懈怠,勇猛无畏,按照符合义理的行为而行;自我反省而惭愧,诚心忏悔自身业障,光明无量消除一切黑暗,欢喜舒悦自在
它们之间既联系紧密,又互相促进;既可以单独而立,又可以融合而形成更巨大的力量

3.所有“心”的目标一致,方向一致
比如,知众生心,不退转心,令入佛法大梵住心,空、无相、无愿、无作心,卍字相金刚坚固胜藏庄严心,与[平等心],[慈悲心],[舍离心],[平常心],[感恩心]
那么,这个一致的目标、方向是什么呢?
末学理解,即是:求取佛的智慧,恢复自性光明,获得解脱自在,证得无上佛果

上述的这些“心”,是一个一个的阶梯,是一把一把的钥匙,是一剂一剂的良药,是一滴一滴的甘露......
所以,要将自己的妄心,凡夫心,世俗心修炼、修正、修习,努力成为上述这些“心”,从而成就我们达成最终目标

学习善知识的相关教导:
什么是佛门心法?
佛法的心法其实就是~
先透过佛陀的教导,明白法界真相,生命的实相
明白[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
然后透过[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作用的正确修行引导,
由正确的心念观行,逐渐清净第八识,而恢复佛性成佛

这种解脱轮回方法就是佛法的心法

其实心法并不稀奇,
我们每个人随时都在使用
因为我们每个人随时都在用这颗心(心识作用)
每分每秒心识作用都不停息,不断的起心动念
只不过一般人并不明白其原理和作用,而且都用在负面的方向
所以我们凡夫每天都在错误的使用心法
因为一般人常用的是凡夫心,大都是负面黑暗的思维心绪
例如,贪心,嗔心,痴心,爱欲心,仇恨心,烦恼心,恐惧心,狂妄心,傲慢心,忌妒心…
又因为累劫累世这些凡夫心不停的积习增长,
所以我们不断的堕入情绪,执着表相虚妄而生死轮回

佛菩萨和圣者因为明白法界和生命的真相
所以用的是正确的心法,例如:慈悲心清净心光明心平等心无染心…
因此能解脱虚妄和轮回,而且能在法界中自由自在的变化
——[略说]什么是因果轮回?佛?佛法?佛教?佛门心法?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
所以不论[拜佛][念佛][打坐],或一切外在行法
重点都在于收摄凡心,契入佛心,然后恢复佛性
这才是我们心应该放的位置,就是放在契入佛心的心境上

例如~
[清净心][平常心][欢喜心][慈悲心][感恩心][光明心][平等心][舍离心][惭愧心][忏悔心]...
每个人可以依照自己的相应次第和情况,运用上述的心境来[念佛][拜佛]
而且把这心境,把这心法的修持和自己相应的佛菩萨做紧密的结合
至心诚心的心念佛菩萨的名号,用这样的方式来念佛和拜佛
心想佛菩萨光明佛光照耀自己全身,让自己全身都清净光明,消除业障
并且自己发起无上大愿,希望自己能像佛菩萨一样光明自在解脱成佛
也以此光明遍照(回向)一切众生,让众生都脱离苦难,清净自在解脱成佛


以上这就是[光明心法]
就是念佛拜佛持咒诵经打坐绕佛和回向,种种一切行法的根本心法和心要
就是恢复清净圆满自在的佛性
——[略说]如何念佛,拜佛,持咒,诵经,施食,超度,回向? 一切行法的根本心法和心要
佛法是心法
依照众生因缘次第不同而有不同的引导方式和过程,这就是表法
一切表法都在引导不同众生逐渐契入心法,就是逐渐入佛种智

对于一切自身和外在环境的不顺遂和苦难
应该反观自心,调整增上
这样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就能改变正报和依报
发起佛心,就能逐渐成佛
——什么是相由心生?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
修行的目的就是转化我们的[凡夫心]为[佛心],这样就能成佛
所以修行应该重视[心法]的导入,这样才能究竟成就——[略说]念佛次第&心法次第
我们每个人的佛性都和佛菩萨的佛性平等无二,
本来我们都应该和佛菩萨一样神通自在
但是因为我们第八识累积太多这些无明妄念种子,
所以无法见性,无法像佛菩萨一样光明自在神通自如


虽然我们的佛性本俱足光明圆满,但是因为我们被尘染覆盖无法显露佛性功德
因此,我们必须学习佛菩萨教导的方法,学习无量心法,而逐渐让自己契入真心,显露佛性
这些心法佛心,例如:惭愧忏悔心,感恩心,欢喜心,舍离心,慈悲心,清净心,平等心,光明心....


就像刚刚讲的,无明妄想是累世不断累积而成的,
想要去除尘染妄想,只要透过不断的练习心法,逐渐用正念取代妄念
随时用心法观照各种次第的佛心,而取代凡夫妄心,这样就能逐渐显露真心佛性


所以,这边讲出了~佛法最重要法门就是心法,就是正观,正确的心法观照
必须要依照个人次第情况,随时练习不同次第的心法观照,
这样才能逐渐消除妄想,显露真心——[分析解说]心法次第的观照实修
[佛性本心]本自圆满,[清净自性]不生不灭

修行是修[凡夫妄心]恢复[佛性本心]
修行是修[凡夫习性]恢复[清净自性]
——[解析]学佛不是[修心] [修性]?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492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606

[精进勋章]

52#
 楼主| 发表于 2023-9-22 10:00: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9-23 14:42 编辑

[华严经辑要]——菩萨为什么会示现在众生梦中? ~ 华严经    (用时 3 小时)

==============================

-- [经文] --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佛业。何等为十?所谓:

随时开导,是佛业;令正修行故。

梦中令见,是佛业;觉昔善根故。

为他演说所未闻经,是佛业;令生智断疑故。

为悔缠所缠者说出离法,是佛业;令离疑心故。

若有众生起悭吝心,乃至恶慧心、二乘心、损害心、疑惑心、散动心、憍慢心,为现如来众相庄严身,是佛业;生长过去善根故。

于正法难遇时,广为说法,令其闻已,得陀罗尼智、神通智,普能利益无量众生,是佛业;胜解清净故。

若有魔事起,能以方便现虚空界等声,说不损恼他法以为对治,令其开悟,众魔闻已威光歇灭,是佛业;志乐殊胜,威德大故。

其心无间,常自守护,不令证入二乘正位,若有众生根性未熟,终不为说解脱境界,是佛业;本愿所作故。

生死结漏一切皆离,修菩萨行相续不断,以大悲心摄取众生,令其起行究竟解脱,是佛业;不断修行菩萨行故。


[末学解说]

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有十种佛业。是哪十种呢?就是:

随时开导(开蒙而导之以佛道也),是佛业;因令众生正确修行之故。

梦中令见,是佛业;因能觉往昔善根(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之故。

为他人演说所未闻佛经,是佛业;因能生起智慧断除疑惑之故。

为悔(心所之名。即忏悔自己所造之业。与“恶作”一词同义)缠(烦恼之异名。以烦恼能使人之心身不自在故也)所缠者演说出离(超出脱离之意。即离迷界、出生死轮回之苦,而成办佛道,以达于解脱之境,亦即出离三界之牢狱,了脱惑业之系缚,故一般有“出离三界”、“出离生死”、“出离得道”之惯用语)法,是佛业;因能断离疑心(谓常收持不定等事,疑惑不能前进)之故。

如果有众生生起悭吝(贪心所摄。对于财物过分吝惜,自己不肯享用,亦不肯惠施他人。佛书译为悭。二十随烦恼之一)心,乃至恶慧心、二乘(乘为运载之意。运载众生度生死海之法,有二种之别,故称二乘)心、损害(二十随烦恼之一。进行残杀、放逐、鞭打等种种戕贼之行)心、疑惑(谓无正信之心,于正法中,犹豫无决,昏迷不了,是名疑惑)心、散动(纵心流散于诸妙欲,称为散动)心、憍慢(指自高傲物之心态)心,为其示现如来众相庄严身,是佛业;因能生长过去善根(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之故。

于正法(指真正之法。亦即佛陀所说之教法)难遇时,广为说法,令其闻知后,获得陀罗尼(意译总持、能持、能遮。即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之念慧力。换言之,陀罗尼即为一种记忆术)之智、神通(即依修禅定而得的无碍自在、超人间的、不可思议之作用)之智,普能利益无量众生,是佛业;因能胜解(又作信解。心所之名。信解者,谓此人根钝,而有信心,起发真解也)清净之故。

如果有魔事(障碍之事。即障碍修行、偏离正道之思想行为)起,能以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示现虚空界(谓眼所见之大空也)等声,演说不损恼他法以为对治,令其开悟(开智慧、悟道理的意思),众魔闻后威光歇灭,是佛业;因志乐殊胜,威德(可畏为威,可敬为德。既有威又有德,叫做“威德”)广大之故。

其心无有间断,常自守护,不令证入二乘(乘为运载之意。运载众生度生死海之法,有二种之别,故称二乘)正位(即达悟之位、无烦恼之境地,亦即声闻所得见证之无为涅槃。指小乘之涅槃),如果有众生根性未熟,终不为其演说解脱(离缚而得自在之义。解惑业之系缚,脱三界之苦果也)境界,是佛业;因本愿(全称本弘誓愿。又作本誓、宿愿。即佛及菩萨于过去世未成佛果以前为救度众生所发起之誓愿。于因位发愿至今日得其果,故对“果位”而称本愿。又“本”作根本解,虽言菩萨之心广大,誓愿亦无量,唯以此愿为根本,故称“本愿”)所作之故。

生死结漏(结与漏皆烦恼之异名。烦恼系缚心身,故云结,烦恼从眼耳等六根日夜漏泄,故云漏)一切皆断离,修菩萨行(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相续不断,以大悲心(悲名愍伤,即拔苦之心也。谓菩萨愍念一切众生受种种苦,常怀悲心,拯救济拔,令其得脱,是名大悲心)摄取众生,令其起行(由菩提心之中,发起身、口、意三业之行。于身─礼拜恭敬;于口─称名赞叹,于意─忆念观察。发起此三业之行,通常有五念门与五正行之说,前者指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等五者,后者指读诵、观察、礼拜、称名、赞叹供养等。若具至诚之心,起身口意三业之行,可于现世得亲缘等之利益,而于未来当得往生净土之愿)究竟解脱,是佛业;因不断修行菩萨行之故。

注解: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开导】:(术语)开蒙而导之以佛道也。无量寿经下曰:“随器开导,授与经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根】:梵语 kus/ala-mu^la,巴利语 kusala-mu^la。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据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罗经载,比丘知善、知善根,是谓成就见、得正见,于法得不坏净,入于正法中。无贪、无嗔、无痴三者为善根之体,合称为三善根。不善根(梵 akus/ala-mu^la)则为善根之相反,贪、嗔、痴等,即称三不善根,或称三毒。又善法为得善果之根本,故亦可称为善根。(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无量寿经卷上、佛本行经卷五降象品、悲华经卷八、旧华严经卷四卢舍那佛品、大宝积经卷七十八具善根品、入阿毗达磨论卷上、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七)((参见:三善根)622)p4888
FROM:【佛光大辞典】

【悔】:心所之名。即忏悔自己所造之业。与“恶作”一词同义。(成唯识论卷七)p4114FROM:【佛光大辞典】

【缠】:(术语)烦恼之异名。以烦恼能使人之心身不自在故也。大乘义章五本曰:“能缠行人,目之为缠。又能缠心,亦名为缠。”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出离】:梵语 nais!kramya,巴利语 nekkhamma。超出脱离之意。即离迷界、出生死轮回之苦,而成办佛道,以达于解脱之境,亦即出离三界之牢狱,了脱惑业之系缚,故一般有“出离三界”、“出离生死”、“出离得道”之惯用语。又华严五教章卷三载,声闻修道之人有渐出离与顿出离之别。华严经卷五(大一○·二一下):“调伏众生,令究竟出离。”仁王经卷上(大八·八三七中):“天人俱修出离行,能习一切菩萨道。”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大一·九上):“赞叹出离为最微妙清净第一。”又据瑜伽师地论卷七十载,出离有二种,即:(一)出离三恶趣而趣向人天之善趣,(二)出离生死轮回而趣向三菩提。此外,巴利佛教有所谓十波罗蜜之说,其中之第六即出离波罗蜜。(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三、显扬圣教论卷五、俱舍论卷十)p1563FROM:【佛光大辞典】

【六十心】:指凡夫心的六十种差别相。出自《大日经》卷一及《大日经疏》卷二。这是对凡夫心理所作的细密分析。兹略释如次︰
(1)贪心(h!dod-chags-kyi sems)︰谓随顺染法。
(2)无贪心(h!dod-chags-dan% bral-bah!i sems)︰谓随顺无染法。
(3)嗔心(she-sdan%-gi sems)︰谓随顺怒法。
(4)慈心(byams-pah!i sems)︰谓随顺修行慈法。
(5)痴心(gti-mug-gi sems)︰谓随顺修不观法,即不观前言善恶是非,遇便信受。
(6)智心(s/es-rab-kyi sems)︰谓顺修殊胜增上法,即是人于种种所说之中,皆以智简择胜上者而行之。
(7)决定心(gtan la phab-pah!i sems)︰谓尊教命如说奉行。
(8)疑心(the-tsom-gyi sems)︰谓常收持不定等事,疑惑不能前进。
(9)闇心(mun-par-gyur-pah!i sems)︰谓于无疑虑法,生疑虑解。
(10)明心(snan%-bar gyur-bah!i sems)︰谓无疑虑法,无疑虑修行。
(11)积聚心(sdud-pah!i sems)︰谓于一事生信解已,更闻种种殊异法,皆能合集为一。
(12)斗心(h!thab-pah!i sems)︰谓互相是非为性,闻他所说言教,常好辩论是非。
(13)诤心(rtsod-pah!i sems)︰谓于自己常内怀是非之心。如自思惟一义竟,辄复自设异端推求其失。
(14)无诤心(mi-rtsod-pah!i sems)︰谓是非俱舍者,其心不怀向背,虽先所宗习作如是见解,更闻异言以违合理,即受行之,或先以为是,闻他以为不善,即能改之。
(15)天心(lhah!i sems)︰谓心思随念成就,如诸天以先世果报故,若有所需,不加功力,随心而生。此心当自觉知勿贪世间悉地。
(16)阿修罗心(lha-ma-yin-gyi sems)︰谓乐处生死者,其果报似天,而行业住处不同,因深乐生死果报快乐,不能进取,应观无常苦为对治。
(17)龙心(kluh!i sems)︰谓思念广大资财,能障出世净心,故当思惟少欲知足无常等为对治。
(18)人心(mih!i sems)︰谓思念利他者,常思某甲于我有恩,我当以如是方便令得大利,某甲曾于我有所不益,今当报之。故当早求法利,不应纷纭思虑他缘。
(19)女心(bud-med-kyi sems)︰谓随顺欲法者,经云女人多欲百倍于男子,常念所经乐事,或想他容色姿态等,能令行者障蔽净心,故当以不净念处等观身实相为对治。
(20)自在心(dban%-phyug-gi sems)︰谓思惟欲我一切如意者。‘自在’即外道所事天神,能随念造诸众生及苦乐等事。当观诸法皆属众因缘,无有自在。
(21)商人心(thson%-pah!i sems)︰谓行者先务内外学问,令周备已,方复筹量,如商人先储聚货物,后思惟分用何处可得大利。当修捷疾智为对治。
(22)农夫心(shin%-pah!i sems)︰谓广闻道品而后求法,如学耕稼者,于未耕之前先咨询耕植耘耨等事。当修利智为对智。
(23)河心(thu-boh!i sems)︰此心性双依二边,或时修常,或时修断,或复邪正兼信,如河水双依两岸。当修专心一境为对治。
(24)陂池心(lten%-kah!i sems)︰此心譬如陂池,若众水流入,终无厌足,若名利集身,乃至所学法,终无厌足。当以少欲知足为对治。
(25)井心(khron-pah!i sems)︰谓凡所思惟好尚深远,所有善不善事,皆欲令人不能测量。当以缘起法门及善人相等显了易知之事为对治。
(26)守护心(kun-tu-srun%-bah!i sems)︰谓唯此心是实,余心皆不实,或己见为实,余见悉不实,此护己之心,如世人守护己身财物,故云守护心。当以兼护他人为对治。
(27)悭心(sor-snah!i sems)︰此心诸有所作,皆为自身,故财物伎艺,乃至善法,皆自藏吝于惠人。当以念施及无常为对治。
(28)狸心(byi-lah!i sems)︰谓此人虽遇闻种种法要,但作心领受记,持而不进行,如■狸伺捕禽鸟,屏息静住不务前进,待良缘会合,方勇健励行。又此人若受人恩惠,亦如■狸受人种种养育,不识恩分。故当以随闻即行、常念恩德为对治。
(29)狗心(khyih!i sems)︰谓闻少分善法,便以为行不可尽,不复更求胜事,如狗遇少分粗鄙之食,便生喜足。当以增上意乐为对治,想心如大海,少亦不拒,多亦不溢。
(30)迦楼罗心(namkhah!i-ldin%-gi sems)︰谓迦楼罗鸟常恃两翅挟辅其身,此心亦尔,常念多得朋党与辅翼相资以成大事,又因见人行善而后发心,不能独进,故当以勇健菩提心,如师子王不藉助伴为对治。
(31)鼠心(byi-bah!i sems)︰谓思惟断诸系缚者,如鼠见他箱箧绳系等,辄好咬啮损毁,然时啮时辍无趣为之,终至所有系属及成事,皆阻败无成。
(32)歌咏心(gluh!i sems)︰谓从他听闻正法,以种种文句庄严分别演说,以传法音,如世人度曲于他,复为他人奏出种种美妙之音。此多为声闻宿习,能障净心,故当念我当得内证自然之慧,普现色身而为演说为对治。
(33)舞心(gar-gyi sems)︰谓修习种种神变,现种种未曾有事,令前人心净悦眼,如世人之舞蹈。此多是五通余习,若偏尚如是悉地方便求愿,亦障净心,故当念除盖障三昧心无散动,勿贪世间少验。
(34)击鼓心(sil-sn~an-gi sems)︰谓习种种无碍辩才,击大法鼓以警悟众生。此亦能障净心,故当念早证无量语言陀罗尼,以天鼓妙音普告一切众,勿以世间小利妨大事因缘。
(35)室宅心(khyim-gyi sems)︰谓修习自护身法,如人造房舍以庇身,此心亦尔,当持戒修善,令今世后世远离恶道众苦。此多是声闻宿习,当念救护一切众生为对治。
(36)师子心(sen%-geh!i sems)︰谓修行一切无怯弱法,如师子于诸兽中,随所至处皆胜,无有怯弱,然易陷于己优人劣之境,妨碍净心,故当发释迦师子心,令一切众生遍胜,无有优劣之分。
(37)鸺鹠心(h!ug-pah!i sems)︰谓行者昼日虽有所闻,诵习昏愦不得其善巧,至暗夜思忆所为之事,便得明了,有如鸺鹠鸟于大明中无所能为,夜则六情爽利。当令所作意无昼夜之别以为对治。
(38)鸟心(bya-rog-gi sems)︰谓于一切处常怀惊怖之心,如乌鸟若人善心惠养,或时伺求其便,皆生猜畏之心。当修安定无畏心以为对治。
(39)罗刹心(srin-poh!i sems)︰谓于善中发起不善,如见人为善,皆作不善意解。应观功德利益不念彼矩为对治。
(40)刺心(tsher-mah!i sems)︰谓若行善事,便生追悔之心,若作恶事,复自思惟,亦怀惭惧,故常动虑不安,犹如处于棘丛中,一切多损妨。故当犯患时,宜速忏悔,勿生掉悔,若有为善,当心生庆幸以为对治。
(41)窟心(sa-h!og-gi sems)︰谓诸龙、阿修罗皆在地下或海底深窟中,多有神仙诸乐,能得长寿自在,因此,或念彼中多美女,端正同于诸天,无夭逝之忧,五欲自恣,或念留彼中,可得劫寿见未来诸佛,此皆窟心。当念如法修行,可于此生见法明道,乃至成佛。
(42)风心(rlun%-gi sems)︰谓于一切处遍种善根,如世间外道种种天尊及三乘诸行,皆悉崇信,犹如种子随风遍植一切处。当念石田不毛,虚费种子,当求良美福田膏腴之处,专意耕耨,所获必多。
(43)水心(chuh!i sems)︰谓顺修洗濯一切不善法,如水性清洁,虽暂为诸垢所污,澄之则净,又能洗除诸垢秽,故常发露垢恶,忏洗三业。此亦能障净心,故当观心实相,了从本来垢法不生,自能除一切盖障。
(44)火心(meh!i sems)︰谓此心造善时,如火性赫弈躁疾,须臾间,能成无量功德,造恶亦少时成极重业,故当思惟猛暴之心多所败伤,以柔和慈善之水方便令灭,而炽然善事务令恒久。
(45)泥心(h!dam-gyi sems)︰此是一向无明心,不能分别记忆诸事,犹如泥团。若淖溺泥泞,难事越度,当假藉桥梁方能度之,此心亦尔,须归凭善友,令方便开发,乃能渐去无知,还生慧性。
(46)显色心(tshon-rtsih!i sems)︰谓此心易为外境事缘所染,譬如青黄赤白等染色,素丝入之,便与同色。当念专求自证之法,不由他悟不为他缘所转。
(47)板心(s/in-leb-kyi sems)︰谓简择善法,随己力分,唯行一法,不慕余善法,犹如板行水中,随其分量受载诸物,过限则不能胜,终亦倾弃之。当发广大心学菩提行以对治。
(48)迷心(nor-pah!i sems)︰谓因迷乱故,意欲向东而更向西,如意欲学不净观,反取净相。当念专一其心,审谛安详无倒观察为对治。
(49)毒药心(dug-gi sems)︰谓不生善心亦不生恶心,乃至一切心不能起,一切任运而行,渐入无因无果中,如人中毒闷绝,转趣死地,无有生分。当发起大悲众善离断灭空为对治。
(50)罥索心(shags-pah!i sems)︰谓堕于断见我缚之中,如人为罥索所缚,乃至手足肢节不得动弹。此见能缚行者之心,应速以缘起正慧刀决除此障。
(51)械心(lcags-sgrog-gi sems)︰谓常好端坐,寂然住立,心为修定及观察法义所拘,如人双足为械所持,不能前进。当于一切时处,思惟修习,使静乱无间。
(52)云心(sbrin-gyi sems)︰谓有忧乐思虑之心,常滞于淫昏之中,犹如夏季三月霖雨特多。故当行舍心,离世间忧喜、随顺法喜为对治。
(53)田心(shin%-gi sems)︰谓好修事其身,令光洁严好,如人有良美之田,常修治耕垦,除诸杂秽,种种方便令得清净。当念回此功德,修事其心,以如是诸供养具,播植福田资成胜果。
(54)盐心(lan-tshvah!i sems)︰谓于所思事复加思念,如忆念欲色时,还复自推求,犹如盐性碱,凡所入处皆增盐味。故当安心谛理,使之穿彻为对治。
(55)剃刀心(spu-grih!i sems)︰谓以剃除鬓发之离俗出家相为满足,不求余行。当知此心最恶,能令一切善根不生,故应念一切圣贤所断者唯无明住地三毒之根,若能剃除此妄想,乃名真出家。
(56)弥卢等心(ri-rab-lta-buh!i sems)︰谓心如须弥山,高绝众峰,谓无人出其上者,乃至师、僧、父母所应尊敬处,皆不能低心相待。故当以忍辱谦卑,于一切众生作大师想为对治。
(57)海等心(rgya-mtsho lta-buh!i sems)︰谓于一切胜事,皆归之于己,如大海吞百川,谓余人皆无能比。故当念三贤十圣等无量大功德海,不应起大慢之心。
(58)穴等心(phug-ltar-buh!i sems)︰谓初发心受戒时,具足无缺,不久渐生漏法,犹如完坚之器,后遇缘穿穴,终无所堪任。以知性之多变,常令所为之事皆有始终为对治。
(59)受生心(skey-bar-h!gyur-bah!i sems)︰谓所修诸行,皆欲回向受生,故称受生心。然当知得果亦兼善恶,故当甄择善恶,除去不善,纯修白法,复以慧更去粗媭,乃至得成纯一清净醍醐妙果。
(60)猿猴心︰此心梵本不记。依《大日经疏》载为猿猴心,指行者之性躁动不安,多所攀缘,犹如猿猴之性,身心散乱常不暂住。当以不随动散之想,系缘一境为对治。
西藏文《大日经》则于第四十五心(泥心)之后,加浊心(rn~og-pah!i sems)而成六十心。《大日经疏》卷二云(大正39·600b)︰‘此六十心,或时行者本性偏多,或由行道用心发动先习,或一时杂起,或次第而生,当于一切时留心觉察,自然得顺菩提心。’此中,本性偏多指如猿猴心之散乱偏多,亦指多贪、多嗔等偏多。发动先习指如天心、阿修罗心、龙心、女心、自在心、农夫心、歌咏心、舞心、室宅心等,一时杂起或次第而生则指此六十心或一时俱起,或前后依次而生。
此六十心皆由我执所生,《大日经疏》卷二谓,若能了解十住心中之‘唯蕴无我心’,即可断除此六十心。[参考资料] 《大日经住心品疏私记》卷八;《大日经疏妙印钞》卷十三;《冠注住心品疏略解》卷七;《宗义决择集》卷二十二〈六十心见修二惑之事〉。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悭吝】:贪心所摄。对于财物过分吝惜,自己不肯享用,亦不肯惠施他人。佛书译为悭。二十随烦恼之一。

【二乘】:乘为运载之意。运载众生度生死海之法,有二种之别,故称二乘。<一>指大乘与小乘。佛陀一代所说之教法可大别为大、小二乘。佛为声闻、缘觉所说之法称小乘,佛为菩萨所说成佛之法称大乘。(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圣行品、梁译摄大乘论卷上)
 <二>声闻乘与缘觉乘。即小乘法分为二种:(一)直接听闻佛陀之教说,依四谛理而觉悟者,称声闻乘。(二)不必亲闻佛陀之教说,系独自观察十二因缘之理而获得觉悟者,称缘觉乘。(大宝积经卷二十八、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二、华严五教章卷一)
 <三>一乘与三乘。出自华严五教章卷一。(一)法华以前说声闻、缘觉、菩萨三乘证道有别,是为三乘。(二)法华会上,会三乘归于一佛乘,是为一乘。p206FROM:【佛光大辞典】

【损害】:二十随烦恼之一。进行残杀、放逐、鞭打等种种戕贼之行。        《佛学词典》

【疑惑】:谓无正信之心,于正法中,犹豫无决,昏迷不了,是名疑惑。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散动】:纵心流散于诸妙欲,称为散动

【憍慢】:梵语 adhi-ma^na,巴利语同。指自高傲物之心态。俱舍宗以憍为小烦恼地法之一,慢为不定地法之一、十随眠之一。唯识宗则以憍为随烦恼之一,慢为根本烦恼之一。二者之别,在憍以染著自法为先,令心傲逸无所顾性,即对自己之长处产生傲慢自大之心理;慢以称量自、他德类之差别,心自举恃,凌懱于他,即对他人心起高慢。若憍慢生,则长养一切杂染之法,心不谦下,由此则生死轮转,受无穷苦。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大一三·一三八上):“永断习气,摧憍慢山,拔生死树。”又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中):“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日本净土真宗即根据无量寿经,而确认憍慢众生难信弥陀之本愿。(法华经安乐行品、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三、俱舍论卷四、成唯识论卷六、大乘义章卷五)p6064FROM:【佛光大辞典】

【正法】:<一>梵语 sad-dharma,巴利语 saddhamma。指真正之法。亦即佛陀所说之教法。又作白法(梵 s/ukla-dharma)、净法,或称妙法。凡契当于佛法正理之法,皆称正法,如不取不著之法门、大菩萨之法。据大毗婆沙论卷一八三载,如来正法有世俗、胜义之别,世俗正法指名句文身,即经律论;胜义正法则指圣道,即无漏之根、力、觉支、道支。又俱舍论卷二十九以为世尊正法之体有教、证二种;教正法,指佛所说之经律论三藏;而三十七品等菩提分法,则为证正法。换言之,教正法即世俗正法之体,证正法即胜义正法之体。(杂阿含经卷二十五、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八、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五证劝品、杂阿毗昙心论卷十、大智度论卷三十四)
 <二>正、像、末三时之一。佛陀入灭后,教法住世,依之修行即能证果,称为正法。((参见:正像末)2002)p1992
FROM:【佛光大辞典】

【陀罗尼】:梵语 dha^raN!i^ 之音译。又作陀怜尼。意译总持、能持、能遮。即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之念慧力。换言之,陀罗尼即为一种记忆术。大智度论卷五、佛地经论卷五载,陀罗尼为一种记忆术,即于一法之中,持一切法;于一文之中,持一切文;于一义之中,持一切义;故由记忆此一法一文一义,而能联想一切之法,总持无量佛法而不散失。陀罗尼能持各种善法,能遮除各种恶法。盖菩萨以利他为主,为教化他人,故必须得陀罗尼,得此则能不忘失无量之佛法,而在众中无所畏,同时亦能自由自在的说教。有关菩萨所得之陀罗尼,诸经论所说颇多。及至后世,因陀罗尼之形式,类同诵咒,因此后人将其与咒混同,遂统称咒为陀罗尼。然一般仍以字句长短加以区分,长句者为陀罗尼,短句者为真言,一字二字者为种子。
 关于陀罗尼之种类,依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八载,陀罗尼分为四类:(一)闻持陀罗尼,得陀罗尼者耳闻之事不忘。(二)分别知陀罗尼,能区别一切邪正、好丑之能力。(三)入音声陀罗尼,闻一切言语音声,欢喜而不嗔。(四)字入门陀罗尼,听闻阿罗波遮那等四十二字门,即可体达诸法实相;盖以悉昙四十二字门总摄一切言语之故。上述之前三者称为“三陀罗尼”。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举出四陀罗尼:(一)法陀罗尼,能记忆经句不忘。(二)义陀罗尼,能理解经义不忘。(三)咒陀罗尼,依禅定力起咒术,能消除众生之灾厄。(四)忍陀罗尼,通达诸法离言之实相,了知其本性,忍法性而不失。有关修得此四陀罗尼之法,详载于大乘义章卷十一。
 天台宗据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之说,立有:旋陀罗尼、百千万亿旋陀罗尼、法音方便陀罗尼等三陀罗尼,而以之配于空、假、中三观。
 咒,名为陀罗尼,故对经、律、论之三藏而言,集聚咒之记录,称作陀罗尼藏、明咒藏、秘藏等。乃五藏之一。基于此之陀罗尼,有大随求陀罗尼、佛顶尊胜陀罗尼等,以及应不同诸尊之特殊修法,依修法之目的而诵相应之陀罗尼。此外,密教中,于供养祖师或祈亡者冥福之法会,诵持尊胜陀罗尼,称为陀罗尼会、陀罗尼讲会。(贤愚经卷十阿难总持品、大宝积经卷四无上陀罗尼会、卷一一五无尽菩萨会、海龙王经卷二总持门品、总释陀罗尼义赞、慧苑音义卷一)p3607FROM:【佛光大辞典】

【神通】:梵语 abhijn~a^,巴利语 abhin~n~a^。音译作旬。又作神通力、神力、通力、通等。即依修禅定而得的无碍自在、超人间的、不可思议之作用。共有神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等五神通(五通、五旬、般遮旬),加漏尽通,共为六神通(六通)。此外,又特指神足通为神通。分别而言:
 (一)神足通,又称神境智证通、神境通、身如意通、如意通、身通等。据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八所载,神足通有三种,一为随心所欲,可至任何地方之能到(飞行),一为随意改变相状之转变(变化),另一为随意转变外界对境(六境)之圣如意(随意自在)。其中,后者唯佛所独具者。(二)天眼通,又称天眼智证通、天眼智通。即看透世间所有远近、苦乐、粗细等之作用。(三)天耳通,又称天耳智证通、天耳智通。即悉闻世间一切音声之作用。(四)他心通,又称他心智证通、知他心通。即悉知他人心中所想各种善恶等事之作用力(他心彻鉴力)。(五)宿命通,又称宿住随念智证通、宿住智通、识宿命通。即悉知自他过去世等各种生存状态之作用力。(六)漏尽通,又称漏尽智证通。即断尽烦恼,永不再生于迷界之悟力。
 其中,以佛、阿罗汉所具有之三通(宿命通、天眼通、漏尽通)最为殊胜,故称为三明。天眼是彻见未来世众生的死生之时与各种情况之通力,称为死生智证明。据俱舍论卷二十七,六神通皆以慧为本质(自性),其中五神通系依修四禅而得,不唯圣者独有,凡夫亦可得;但漏尽通唯圣者可得。据大智度论卷二十八谓,菩萨有五通,佛有六通。成实论卷十六指出,佛教以外之外道亦可得五通。得五通之仙人,即称为五通仙人。此外,如鬼畜或诸天等之通力又分为与生俱有(生得)与修禅定而得(修得)二种。
 据大乘义章卷二十本载,得神通之方法有四种,分别为:(一)生四禅天之果报而自然得之报通,(二)仙人依药力自由飞空之业通(由业所得之通力),(三)婆罗门依持咒所得之咒通,(四)依修禅定而得通力之修通,其中业通与咒通属于外道之神通。宗镜录卷十五广分通力为五种通(五通),即:(一)道通,悟中道之理后,以无心应物,而变现万有之通力。(二)神通,依禅定静心,观察思惟而知宿命等之通力。(三)依通,依药、护符或咒等而得之通力。(四)报通,依业之果报而得之通力。(五)妖通,妖怪所具之通力。(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四、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七、卷八、新华严经卷二十八“十通品”、集异门足论卷十五、大毗婆沙论卷七十)p4251FROM:【佛光大辞典】

【胜解】:梵语 adhimoks!a,巴利语 adhimutti。又作信解。心所之名。为俱舍七十五法中十大地法之一,唯识百法中五别境之一。殊胜之了解之义。即于所缘之境起印可之精神作用(即作出确定之判断)。然有关胜解一语,各家之解释互异,说一切有部与俱舍宗谓胜解为十大地法之一,能与一切心所相应,即于一切心品遍起。俱舍论卷四(大二九·一九上):“胜解,谓能于境印可。”即不论是与非、邪与正,皆能审决,为此心所之作用。如心对境时,其为花、为月,心即印可其为花、月,故一切心品必定有此心所。然唯识宗则以其为五别境之一,不能遍于一切心所。成唯识论卷五(大三一·二八中):“云何胜解?于决定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谓邪正等教理证力于所取境审决印持,由此异缘,不能引转,故犹豫境胜解全无,非审决心亦无胜解,由斯胜解非遍行摄。有说心等取自境时无拘碍,故皆有胜解,彼说非理。”此谓胜解于决定之境审决时,始能称其为胜解。若于犹豫之境,心存疑问,无法审决,则无胜解,故非遍行。
 又上座部主张胜解即“决定”,而与“智相”无别。说一切有部则以“印可”为胜解之别作用,谓“印可”乃经由胜解以衍生之另一作用,故异于胜解或智相等;而“智相”之外别有其体。大毗婆沙论卷一○一谓择灭乃无为解脱之自性,胜解为有为解脱之自性。(品类足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十六、卷二十八)p4867FROM:【佛光大辞典】

【信解】:信解者,谓此人根钝,而有信心,起发真解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魔事】:障碍之事。即障碍修行、偏离正道之思想行为。魔逆经(大一五·一一二中):“有所兴业而有所作,则为魔事。若使志愿有所受取,而有所夺,则为魔事。假令所欲思想诸著识念求望,则为魔事。”(摩诃止观卷四下、万善同归集卷上)p6887FROM:【佛光大辞典】

【虚空界】:(术语)谓眼所见之大空也。中阿含经三十六曰:“譬如月无垢,游于虚空界。”智度论一曰:“虚空界无量诸佛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开悟】:开智慧、悟道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威德】:可畏为威,可敬为德。既有威又有德,叫做“威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解脱】:(术语)梵曰木底Multi木叉。Moks!a译曰解脱。离缚而得自在之义。解惑业之系缚,脱三界之苦果也。注维摩经一曰:“肇曰:纵任无碍,尘累不能拘,解脱也。”唯识述记一本曰:“解谓离缚,脱谓自在。”华严大疏五曰:“言解脱者,谓作用自在。”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问欲修何法,即得解脱?答:唯有顿悟一门,即得解脱。云何顿悟?答: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又曰:“但无忧憎心,即是二性空。二性空者,自然解脱也。”又曰:“云何解脱心?答无解脱心,亦无无解脱心,即名真解脱也。”传心法要下曰:“前际无去,今际无住,后际无来。安然端坐,任运不拘,方名解脱。”【又】涅槃之别称。以涅槃之体,离一切之系缚故也。唯识述记一本曰:“言解脱者,体即圆寂。由烦恼障缚诸有情恒处生死,证圆寂已能离彼缚,立解脱名。”俱舍论十八曰:“解脱涅槃,亦名无上。”大乘义章二曰:“涅槃果德,绝缚名脱。”同十八曰:“言解脱者,自体无累,名为解脱。又免羁缚,亦曰解脱。”梵语杂名曰:“解脱,梵语木底。”【又】禅定之别称。如三解脱,八解脱,不思议解脱。脱缚自在者禅定之德也。大乘义章十三曰:“八解脱者,名为解脱绝下缚故。”注维摩经一曰:“什曰:亦名三昧,亦名神足。或令修短改度或巨细相容,变化随意,于法自在,故名解脱。”【又】五分法身之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位】:即达悟之位、无烦恼之境地,亦即声闻所得见证之无为涅槃。
 <一>指小乘之涅槃。维摩经问疾品(大一四·五四五下):“虽观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
 <二>指法性。禅门中称普遍存在之真如为正位,乃诸法之本体;相对于现象差别之“傍位”一语。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二(大五一·三八○下):“僧问:‘正位中还有人成佛否?’师曰:‘谁是众生?’僧曰:‘若恁么即总成佛去也。’师曰:‘还我正位来。’僧曰:‘如何是正位?’师曰:‘汝是众生。’”(碧岩录第七十三则)p1987FROM:【佛光大辞典】

【本愿】:梵语 pu^rva-praN!idha^na。指“因位”之誓愿。全称本弘誓愿。又作本誓、宿愿。即佛及菩萨于过去世未成佛果以前为救度众生所发起之誓愿。于因位发愿至今日得其果,故对“果位”而称本愿。又“本”作根本解,虽言菩萨之心广大,誓愿亦无量,唯以此愿为根本,故称“本愿”。广义言之,发愿之事端亦称弘誓。语出无量寿经卷上、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等。
 佛菩萨所发之本愿有多种,如一切菩萨悉发菩提心,以坚毅之弘誓救度众生,断除烦恼,累积德行,期于成就佛果,此称总愿,如四弘誓愿、二十大誓庄严等。若分别在净佛国土发大愿,各于十方净其国土,成就诸众生,或愿于秽土成佛,救度难化之众生,此等依诸菩萨各自之意乐所发之誓愿,称为别愿,如无量寿经卷上载述之阿弥陀佛(法藏菩萨)四十八愿(梵本作四十六愿,异译经典亦有作三十六愿或二十四愿者)、悲华经卷七所说释迦佛之五百大愿、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所说弥勒之奉行十善愿等皆为别愿。
 另如道行般若经卷六怛竭优婆夷品所说之五愿、放光般若经卷十三梦中行品之二十九愿、阿閦佛国经卷上之二十愿等亦属别愿。其他,尚有特别为灭除众生诸病或拔尽一切苦恼、恐怖而立之志愿,如药师如来本愿经所说之十二愿、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所说之四十四愿、悲华经卷三之观世音救苦愿等。又有普贤菩萨十大愿,及旧译华严经所说初地及初学菩萨所发之十种行愿等,其中,现在初发之愿称为“唯发愿”,以别于因位发起之宿愿。
 庐山慧远将弥陀四十八愿分为摄法身、摄净土、摄众生等三愿。善导大师解释第十八愿为称念阿弥陀佛之名(念佛)者即得往生净土之愿,亦即无论何等恶人皆可依此愿力而得救。净土宗即以第十八愿为“王本愿”。日本净土真宗开祖亲鸾则于四十八愿中将重要之八愿分为真愿与假愿,即十一、十二、十三、十七、十八、二十二等六愿为真,而十九、二十等二愿为假,称为真假八愿。同时,在第十八愿中,发誓念佛之众生若不能往生,则不取正觉(不成佛),故第十八愿亦称若不生者誓。
 此外,为本愿所救济之目标、对象者,称为本愿实机或本愿正机,即指末代浊世之众生。本愿所誓行之念佛,称为本愿行。又赞叹阿弥陀佛为本愿功德聚,以弥陀系由因位之本愿而于永劫积聚功德之故。(悲华经卷二大施品、法华经譬喻品、大阿弥陀经卷上、大方等大集经卷十七虚空藏菩萨品、平等觉经卷一、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地藏本愿经、俱舍论卷九、往生论注、往生礼赞、安乐集、选择本愿念佛集)((参见:誓愿)5929、“愿”6726)p1976FROM:【佛光大辞典】

【结漏】:(术语)结与漏皆烦恼之异名。烦恼系缚心身,故云结,烦恼从眼耳等六根日夜漏泄,故云漏。(参见:烦恼)。撰集三藏传曰:“阿难尔时,坐一树下,灭结漏尽。”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行】:(术语)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悲心】:悲名愍伤,即拔苦之心也。谓菩萨愍念一切众生受种种苦,常怀悲心,拯救济拔,令其得脱,是名大悲心。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起行】:由菩提心之中,发起身、口、意三业之行。于身─礼拜恭敬;于口─称名赞叹,于意─忆念观察。发起此三业之行,通常有五念门与五正行之说,前者指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等五者,后者指读诵、观察、礼拜、称名、赞叹供养等。若具至诚之心,起身口意三业之行,可于现世得亲缘等之利益,而于未来当得往生净土之愿。(往生礼赞偈、观无量寿经疏卷四)p4323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菩萨摩诃萨了达自身及以众生本来寂灭不惊不怖而勤修福智无有厌足,

虽知一切法无有造作而亦不舍诸法自相,

虽于诸境界永离贪欲而常乐瞻奉诸佛色身,

虽知不由他悟入于法而种种方便求一切智,

虽知诸国土皆如虚空而常乐庄严一切佛刹,

虽恒观察无人无我而教化众生无有疲厌,

虽于法界本来不动而以神通智力现众变化,

虽已成就一切智智而修菩萨行无有休息,

虽知诸法不可言说而转净法-轮令众心喜,

虽能示现诸佛神力而不厌舍菩萨之身,

虽现入于大般涅槃而一切处示现受生,能作如是权实双行法,是佛业。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不由他教无上无师广大业。

[末学解说]

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了达(彻底理解之意。即对一切事理皆能了悟通达)自身及以众生本来寂灭(略作灭。即指度脱生死,进入寂静无为之境地。此境地远离迷惑世界,含快乐之意,故称寂灭为乐),不惊不怖,然而能勤修福智(福德与智慧之并称。据成唯识论卷九记载,菩萨所修诸胜行中,以慧为性者称为智,其余则称为福。菩萨为成就佛果,必须上求菩提(智业),下化众生(福业),因其所具备之福、智二行(福智二业),系成佛最胜之实践,故称为“二种胜行”。菩萨一切行为,虽总摄于福行与智行,若加以区别,则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度。此中,前五者属于福行,智慧属智行;或以前三者属福行,智慧属智行,而居中之精进、禅定则通于智行与福行)无有厌足,

虽了知一切法无有造作,然而也不会不舍诸法自相,

虽于诸境界永离贪欲(即对于自身所好之对境生喜乐之念,而起贪著之心及取得之欲望。与无明共为起三界轮回苦之根本烦恼),然而能常乐瞻奉诸佛色身(指有色有形之身。此词虽被广泛用来指肉身而言,但佛典中亦多用以指佛、菩萨的相好身。亦即相对于无色无形的法身,而称有色有形的身相为色身),

虽了知不由他悟入于法,然而能以种种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求取一切智(指了知内外一切法相之智),

虽了知诸国土皆如虚空,然而能常乐庄严一切佛刹(刹者土之义,佛刹者佛土佛国也),

虽恒观察无人无我(又作非身、非我。我,即永远不变(常)、独立自存(一)、中心之所有主(主)、具有支配能力(宰),为灵魂或本体之实有者),然而能教化众生没有疲厌,

虽于法界本来不动,然而能以神通智力(正智与神通力也。又正智之力用也)示现众变化,

虽已成就一切智智(指佛陀之智慧是一切智中之最殊胜者),然而能修菩萨行(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没有休息,

虽了知诸法不可言说,然而能转净法轮(指佛说法。佛的教法,如车轮旋转,能转凡成圣,能碾碎一切的烦恼,谓之“法轮”,故佛说法,度众生,即叫做“转法轮”)令众心喜,

虽能示现诸佛神力(又作神通力。谓佛菩萨所示现的种种神变不可思议之力),然而能不厌舍菩萨之身,

虽现入于大般涅槃,然而能于一切处示现受生,能作如是权实(适宜于一时的教法叫做“权”,究竟而不变的教法叫做“实”)双行法,是佛业。

这些即为十种佛业。

如果诸菩萨安住其中,则能获得不由他教无上无师(非由师教或外力而得)广大业。

注解: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了达】:彻底理解之意。即对一切事理皆能了悟通达。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大九·三五中):“深入禅定,了达诸法。”八十华严卷三十七(大一○·一九五中):“了达三界依心有,十二因缘亦复然。”p166FROM:【佛光大辞典】

【寂灭】:梵语 vyupas/ama,巴利语 vu^pasama。略作灭。即指度脱生死,进入寂静无为之境地。此境地远离迷惑世界,含快乐之意,故称寂灭为乐。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大二·六七二中):“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必不死,此灭最为乐。”概谓对生死之喧动不安而言,不生不死之寂静安稳即称为寂灭。又特指小乘之涅槃。僧传中,僧尼之死通称为“寂”,亦是寂灭之略称,含有进入涅槃之意;又常作示寂、入寂、圆寂。(杂阿含经卷二十二、北本涅槃经卷十、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大智度论卷九十四)((参见:涅槃)4149)p4505FROM:【佛光大辞典】

【福智】:福德与智慧之并称。据成唯识论卷九记载,菩萨所修诸胜行中,以慧为性者称为智,其余则称为福。菩萨为成就佛果,必须上求菩提(智业),下化众生(福业),因其所具备之福、智二行(福智二业),系成佛最胜之实践,故称为“二种胜行”。菩萨一切行为,虽总摄于福行与智行,若加以区别,则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度。此中,前五者属于福行,智慧属智行;或以前三者属福行,智慧属智行,而居中之精进、禅定则通于智行与福行。
 又以菩萨自初发心修六度万行,具足所有福德,能显现法身,庄严佛果,故称福德庄严,略称福严,属利他之行;修习正智见,净尽无明,能显现法身,庄严佛果,故称智慧庄严,略称智严,属自利之行。菩萨若具足二种庄严而自利利他,则能知佛性。(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七、大乘义章卷十二、大乘入道次第、释门归敬仪卷中)p5857FROM:【佛光大辞典】

【贪欲】:梵语 lobha, ra^ga,abhidhya^。又称贪毒。略称贪。三毒之一,十不善之一,十大烦恼之一。与“渴爱”(梵 tr!s!N!a^)同义。即对于自身所好之对境生喜乐之念,而起贪著之心及取得之欲望。与无明共为起三界轮回苦之根本烦恼。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五上):“诸苦所因,贪欲为本。”((参见:贪)4792)p4793FROM:【佛光大辞典】

【色身】:指有色有形之身。此词虽被广泛用来指肉身而言,但佛典中亦多用以指佛、菩萨的相好身。亦即相对于无色无形的法身,而称有色有形的身相为色身。《俱舍论》卷二十七举佛的色身功德,其文云(大正29·141b)︰‘色身圆德有四种︰(一) 具众相,(二)具随好,(三)具大力,(四)内身骨坚越金刚,外发神光,踰百千日。’《菩萨善戒经》卷六论供养如来的十种方法,其中见佛色身而供养,称为供养色身;《观无量寿经》将观弥陀的真身,称为遍观一切色身想。把念观音、势至的真实相好身,分别称为观想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想、观大势至色身想等。又,《华严经大疏钞》卷七明身土的四依,其中论色身是依色相土。凡此皆为其用例。[参考资料] 《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二;《异部宗轮论》;《大乘义章》卷十九;《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二之三。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切智】:梵语 sarvajn~a。指了知内外一切法相之智。音译为萨婆若、萨云然。系三智之一。关于其义,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大八·八四三上):“满足无漏界,常净解脱身,寂灭不思议,名为一切智。”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大三○·四九八下):“于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智无碍转,名一切智。”即如实了知一切世界、众生界、有为、无为事、因果界趣之差别,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者,称为一切智。又一切智对于一切种智有总、别二相之义,若依总义,则总称佛智,义同一切种智,如华严经大疏卷十六所载,如来以无尽之智,知无尽法,故称一切智。若依别义,则一切智为视平等界、空性之智,此即声闻、缘觉所得之智;一切种智为视差别界、事相之智,乃了知“平等相即差别相”之佛智,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二五·二五八下):“总相是一切智,别相是一切种智;因是一切智,果是一切种智;略说一切智,广说一切种智。一切智者,总破一切法中无明闇;一切种智者,观种种法门,破诸无明。(中略)佛自说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诸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大毗婆沙论卷十五、杂阿毗昙心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九)((参见:一切种智)19)p14
FROM:【佛光大辞典】

【佛刹】:(术语)Budhaks!etra,刹者土之义,佛刹者佛土佛国也。大乘义章十九曰:“刹,是其天竺人语,此方无翻,盖乃处处之别名也。”慧苑音义上曰:“刹,具正云纥差怛罗,此曰土田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我】:梵语 ana^tman 或 nir-a^tman,巴利语 anattan。又作非身、非我。我,即永远不变(常)、独立自存(一)、中心之所有主(主)、具有支配能力(宰),为灵魂或本体之实有者。主张所有之存在无有如是之我,而说无我者,称为诸法无我;观无我者,称为无我观。无我系佛教根本教义之一,于三法印中,即有“无我印”。通常分为人无我、法无我二种:(一)有情(生者)不外是由五取蕴(即构成凡夫生存的物心两面之五要素)假和合而成,别无真实之生命主体可言,称为人无我,又称我空。(二)一切万法皆依因缘(各种条件)而生(假成立者),其存在本来即无独自、固有之本性(自性)可言,称为法无我,又称法空。
 此外,尚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据阿含经典之说,一切万法之存在皆赖于各种条件之相互依存,此依存关系一旦有所变化,即产生幻灭、无常之现象;由于无常,故为苦;由于苦而不得自在,故为无我。
 (二)说一切有部主张“我空法有”,即一方面认为“人无我”,另一方面又主张构成存在之要素各有其自性,故不说“法无我”。
 (三)据成实论之说,五蕴中并无实在之自我,准此而观人无我者,称为人空观;又五蕴之法尽是无常,并无实在之自性,准此而观法无我者,称为法空观。
 (四)一般言之,大乘佛教主张二无我,即我法二空(人法二空),然唯识宗依“三性说”而立“三无我”之说。即:(1)“遍计所执”之实我实法乃情有理无者,非为实在之我相,故称无相无我。(2)“依他起”之似我似法乃如幻假有者,异于被执之我相,故称异相无我。(3)“圆成实”之自相乃由无我(识之实性)所显之真如,故称自相无我。(杂阿含经卷一至卷三、卷十、大品般若经卷三、大方等大集经卷三十三、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三、大毗婆沙论卷九、卷十、俱舍论卷二十九、卷三十、成实论卷三、卷十二、大智度论卷二十二、辩中边论卷中、唯识二十论)((参见:人法二空)256、“我空法有”2941)p5087FROM:【佛光大辞典】

【智力】:(术语)正智与神通力也。又正智之力用也。无量寿经上曰:“魔率官属,而来逼试,制以智力,皆令降伏。”法华经普门品曰:“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切智智】:梵语 sarvajn~a-jn~a^na。指佛陀之智慧是一切智中之最殊胜者。音译作萨婆若那。一切智通于声闻、缘觉、佛三者,今为区别佛智与前二者,故称佛智为一切智智。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大八·八三七上):“自性清净,名本觉性,即是诸佛一切智智。”大日经卷六(大一八·四一中):“离一切分别及无分别,而彼无尽众生界,一切去来,诸有所作,不生疑心;如是无分别一切智智,等同虚空。”可知一切智智是智中之智,犹如虚空界,离一切分别;又如大地,为一切众生所依;又如风界,除去一切烦恼尘;又如火界,能烧一切无智之薪;又如水界,众生依之而欢乐;非但以一切种遍知一切法,亦知此法为究竟之常不坏相,不增不减,犹如金刚,故为究竟实际之实智,亦唯如来自证之解脱味。(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大日经义释卷一、大毗卢遮那经住心钞卷四)p16FROM:【佛光大辞典】

【菩萨行】:(术语)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转法轮】:指佛说法。佛的教法,如车轮旋转,能转凡成圣,能碾碎一切的烦恼,谓之“法轮”,故佛说法,度众生,即叫做“转法轮”。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神力】:梵语 r!ddhi,巴利语 iddhi 。又作神通力。谓佛菩萨所示现的种种神变不可思议之力。诸经中,多处载有佛菩萨显现神力之说,如法华经卷六如来神力品谓,世尊尝于百亿万人天众前,现大神力,出广长舌至于上梵世,其一切毛孔均放出无量无数色光,悉皆遍照十方世界。智顗之法华文句卷二十九(大三四·一四一下):“神名不测,力名干用;不测则天然之体深,干用则转变之力大。”窥基之法华经玄义赞卷十(大三四·八四一上):“妙用无方曰神,威势能摧为力。”p4244FROM:【佛光大辞典】

【权实】:适宜于一时的教法叫做“权”,究竟而不变的教法叫做“实”。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师智】:<一>梵语 anupadis!t!a-jn~a^na。指非藉他力,不待他人教而自然成就之智慧。与“自然智”为同义语。碧岩录第六十二则(大四八·一九三下):“以无师智,发无作妙用;以无缘慈,作不请胜友。”(法华经譬喻品、宗镜录卷九) <二>梵语 svayambhu^-jn~a^na。指无师独悟之智慧。如佛所证得之智慧,非由师教或外力而得;又如缘觉(独觉)圣者,观诸法因缘生灭,不待师教而证成觉智。(六十华严卷三十五)p5106FROM:【佛光大辞典】

============================================================
通过以上佛经,末学认真学习了十种佛业,分别是:
1.随时开导
2.梦中令见
3.为他演说所未闻经
4.为悔缠所缠者说出离法
5.若有众生起悭吝心,乃至恶慧心、二乘心、损害心、疑惑心、散动心、憍慢心,为现如来众相庄严身
6.于正法难遇时,广为说法,令其闻已,得陀罗尼智、神通智,普能利益无量众生
7.若有魔事起,能以方便现虚空界等声,说不损恼他法以为对治,令其开悟,众魔闻已威光歇灭
8.其心无间,常自守护,不令证入二乘正位,若有众生根性未熟,终不为说解脱境界
9.生死结漏一切皆离,修菩萨行相续不断,以大悲心摄取众生,令其起行究竟解脱
10.菩萨摩诃萨了达自身及以众生本来寂灭不惊不怖而勤修福智无有厌足,虽知一切法无有造作而亦不舍诸法自相,虽于诸境界永离贪欲而常乐瞻奉诸佛色身,虽知不由他悟入于法而种种方便求一切智,虽知诸国土皆如虚空而常乐庄严一切佛刹,虽恒观察无人无我而教化众生无有疲厌,虽于法界本来不动而以神通智力现众变化,虽已成就一切智智而修菩萨行无有休息,虽知诸法不可言说而转净法-轮令众心喜,虽能示现诸佛神力而不厌舍菩萨之身,虽现入于大般涅槃而一切处示现受生,能作如是权实双行法

末学最真实的体会是佛菩萨的大慈大悲这些佛业都紧紧围绕着救度众生、利益众生
这些佛业都充分表达显现了佛菩萨的发心、本愿
而这样的发心和本愿,其神通力量是不可思议的

佛经最后提到:“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不由他教无上无师广大业”
由此,结合善知识自身的例子(感恩焰光明师兄帮助)
我以前讲过,我年轻的时候(高中毕业开始),也想要找个年老的智者当师父
所以,从上大学前到大学毕业后,我到处看过许多,不论是民间或书籍或电视上
后来在当兵中实修,退伍后,发心开设佛教图书馆和读经班,也与各地佛法事业体或结缘处结缘
当时,随佛经的教导,只要透过佛经或论典,只要是历代祖师或对我修行有益的,都是我心中的老师
随着我以「印心」和「咒心」为法号,我的老师,没有时空的限制,只有智慧和心的相印
逐渐,我已经不再找以前年轻时候印象中的师父,也就是禅宗所谓的「迷时师度,悟时自度」
佛性才是最好的老师,又或者当下一切都是老师,一切都蕴含佛法,一切都能见真性
——谁能当你师父呢?!
末学都是孤军奋战呢,一切都是靠自己学习领悟——[佛友案例]和[末学亲身经历]~提供给正因生活困难而烦恼难过的人参考

善知识即是靠自己学习领悟,没有“印象中的师父”,这是不是获得了“不由他教无上无师广大业”呢?
之所以能获得,是因为善知识所作所行,符合上述的佛业,比如“发心开设佛教图书馆和读经班”
是因为善知识的正知见:
“随佛经的教导,只要透过佛经或论典,只要是历代祖师或对我修行有益的,都是我心中的老师”
“佛性才是最好的老师,又或者当下一切都是老师,一切都蕴含佛法,一切都能见真性”
善知识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所以,我们应当努力去作上述的10种佛业,发心引导帮助利益众生,发愿恢复佛性成就佛果

认真学习善知识相关教导:
佛法讲的[发愿]是指立志做大事的心愿,这个大事就是成佛
[发愿]就是指立志以慈悲普渡众生和以智慧解脱轮回,自度度他成佛的志向
而这样的广大心就会让人有力量能持续,而且逐渐恢复佛性,显露佛性功德智慧和无上神通,这就是[愿力]
所以菩萨法有[四无量心]和[四弘愿]

由于发愿成佛和解救众生,所以和佛菩萨的悲愿一致
因此就更能得到佛菩萨的教导,真正增上菩提


所以佛弟子发起自己愿意精进成佛和普渡众生,这才叫做[菩萨愿]
就像父母为了小孩,所以努力工作,想让小孩能顺利成长,心甘情愿,无怨无悔
行菩萨道也正是如此,
发愿的菩萨就像父母一样,视众生如子,希望一切众生都能顺利学佛成佛
所以自动自发,心愿和愿行力都力量非凡
这是因为心愿大,力量就大
就像父母为了小孩,工作就特别有力量和拼劲
——[略说]佛教发愿和民间信仰发愿的不同
佛经上讲,修行成佛,一切靠的都是佛力,而这佛力,从法性原理上来说,是佛力,也是佛性之力,无二无别
所以,在在都破除修行者和佛菩萨的分别,平等无二,心心相印

而一般众生为什么做不到呢?就是因为凡俗,就是因为心量次第不足
从众生的凡夫性来看,因为众生贪生怕死、畏苦怕难,也因此,十方佛建立十方净土以方便摄受凡夫众生
也因此,这些求生净土的众生大都不能发起真正的大菩萨心,也因此无法看到真正的大菩萨经典,例如「大悲莲华经」
「大悲莲华经」就是讲真正大菩萨发心在秽土(五浊恶世)成佛普渡众生的经典,而有别于一般凡夫的求生净土

当然,佛菩萨当然知道一般凡夫众生的凡夫性,知道凡夫都怕苦难和退转
知道凡夫众生无法发心在秽土中修行成佛,也因此建立一般常见的诸佛净土
而且诸大菩萨也率先往生净土,引导凡夫众生求生净土,这都是诸佛菩萨的慈悲和方便摄受

然而,如果众生真正发起大心,就会深入经藏,也会熟读「大悲莲华经」,并学习「释迦牟尼佛」累世在秽土中普渡众生和直至成佛
也会明白,如经中所说,真正发起大心在秽土中普渡众生的菩萨行者不仅不会退转,而且更会相应且相印于佛菩萨的愿力与加持而更加速成佛

所以,这就是众生性的差别,凡夫性和菩萨性的差别

众所皆知,凡夫畏苦怕难,害怕退转
然而,在佛经中所叙述,「不能怀疑自己做不到」,这就是「菩萨性」的其中一个特点
也因此,发心在秽土(五浊恶世)中普渡众生的菩萨行者,不仅不会退转,反而更能突飞猛进
这点可能大大出乎一般凡夫众生的意料之外(因为一般众生都怕修行退转而求生净土)
而正因众生的凡夫性,当然无法深入经藏阅读和实修,当然也不可能明白这点,这就是常说的原理和相貌的道理,性相的原理
——辨析:自力?他力?
其实, 不论发愿去极乐世界
又或者如大悲莲华经所说, 真正的大悲菩萨发愿不断的在五浊恶世救度众生
其实真正发起无上菩提心的行者, 是不再会去担心他力自力的问题
一切都是行者的无上慈悲愿心, 而且诸佛如来必定护持
不论发愿去西方极乐, 又或者发愿生生世世回入娑婆恶世普渡众生
其实都是行者与诸佛, 彼此愿力的结合, 密不可分
所以, 弥陀经说~念弥陀经者能得到诸佛护念, 永不退转
而大悲莲华经也说~真正发起无上悲心的大悲行者,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普渡众生, 诸佛必定护念, 绝对不会退转
这点可能也是担心害怕自力他力,或没有深入经藏者所不知道的

为了众多不是累劫修行大乘菩萨道的初学者, 因为娑婆的末法太过辛苦
众生不堪受苦, 也没有实相智慧和定力, 更还没有发起真正大悲愿心
所以回入娑婆的菩萨劝我们往生极乐, 自己也发愿往生极乐, 示现带头作用
同样的, 我们也可以发现有许多的菩萨, 发大愿生生世世回入娑婆, 带领众生解脱轮回
佛菩萨的大悲愿心, 只要我们与之契合就会明白, 自力与他力~只是方便和过程的随顺说

如果能超越, 逐渐契入空有不着的实相中, 并且发愿命终往生极乐世界, 这样肯定莲品增上
就算发愿生生世世在娑婆普渡众生, 也不会退转的
至于如何选择, 有个例子, 就是地藏经中两个国王的故事
先发愿成佛或者众生未渡尽不成佛, 就是个先成佛或者先渡众生的好案例, 随喜

如果无法超越悟入实相, 还是担心自力他力问题, 那就求生极乐世界吧, 这本来就是佛为了众生准备的

众生心不真切, 所以劝众生发愿往生心要真切
同样的, 因为众生心不懂真正大悲, 所以害怕回入娑婆, 恐怕退转

所以, 如果能真正明白这些, 累世发起无上大悲愿心精进修行
我们必定每世在很年轻的时候, 就能得到诸佛护持, 契入佛性本心
一定会年轻的时候就忆念起过去世的修行本愿, 不会蹉跎岁月, 年老才学佛

其实在佛法修学的过程, 很多事情是后来才能慢慢体悟了解的
而这些在我们真正体会之前是完全无法想像的, 佛经也常讲到这个事实
除非我们已经累世修行, 不然, 我们还未体悟的境界, 在当下可能是完全无法接受的
而且可能也往往认为是不可行的, 并且认为别人和我们一样无法做到, 以少为足
——自力?他力?


(未完待续)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492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606

[精进勋章]

53#
 楼主| 发表于 2023-9-23 17:50: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9-24 15:03 编辑

(接续上楼)  (用时 2 小时 40 分钟)

==============================
华严经 普贤菩萨云~

-- [经文] --

善男子!若有众生未种善根,及种少善根声闻、菩萨,犹尚不得闻我名字,况见我身!

善男子!若有众生得闻我名,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复退转;

若见若触,若迎若送,若暂随逐,乃至梦中见闻我者,皆亦如是。

或有众生,一日一夜忆念于我即得成熟;

或七日七夜、半月一月、半年一年、百年千年、一劫百劫,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劫,忆念于我而成熟者;

或一生、或百生,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生,忆念于我而成熟者;

或见我放大光明,或见我震动佛刹,或生怖畏,或生欢喜,皆得成熟。

善男子!我以如是等佛刹微尘数方便门,令诸众生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

[末学解说]

善男子!如果有众生没有种善根(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以及种少善根,那么即使声闻、菩萨,犹尚不能得闻我名字,何况见我身!

善男子!如果有众生得闻我名字,能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不再退转;

若见我、若触我,若迎我、若送我,若暂随逐我,乃至梦中见闻我者,也都能如此。

或有众生,一日一夜忆念(忆,忆持不忘之义;念,明记不忘之义。深刻于心内,记忆而不忘失,称为忆念)于我,即得成熟;

或七日七夜、半月一月、半年一年、百年千年、一劫百劫,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之多劫,忆念于我而成熟者;

或一生、或百生,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之多生,忆念于我而成熟者;

或见我放大光明,或见我震动佛刹,或生怖畏,或生欢喜,皆得成熟。

善男子!我以如是等佛刹微尘数之多的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门,令诸众生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得不退转。

注解:
【善根】:梵语 kus/ala-mu^la,巴利语 kusala-mu^la。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据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罗经载,比丘知善、知善根,是谓成就见、得正见,于法得不坏净,入于正法中。无贪、无嗔、无痴三者为善根之体,合称为三善根。不善根(梵 akus/ala-mu^la)则为善根之相反,贪、嗔、痴等,即称三不善根,或称三毒。又善法为得善果之根本,故亦可称为善根。(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无量寿经卷上、佛本行经卷五降象品、悲华经卷八、旧华严经卷四卢舍那佛品、大宝积经卷七十八具善根品、入阿毗达磨论卷上、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七)((参见:三善根)622)p4888FROM:【佛光大辞典】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忆念】:梵语 smr!ti,巴利语 sati。忆,忆持不忘之义;念,明记不忘之义。深刻于心内,记忆而不忘失,称为忆念。一般系指念念不忘佛陀或诸佛之功德而言。日本净土真宗有时以此为信心之别名。(法蕴足论卷二、观无量寿经疏卷四、往生论注卷上)((参见:念)3206)p6220FROM:【佛光大辞典】

【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一、结合主楼菩萨为什么会示现在众生梦中? ~ 华严经 内容

之所以菩萨会示现于梦中,是一种方便门
目的是帮助众生能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不再退转
虽然是一种方便门,但也并不是随意想开就能开的,是需要一把“钥匙”的
而这把“钥匙”,即是“善根”
上面的佛经讲到,如果没有善根,或很少的善根,不要说见到,连名字都无法得闻

什么是善根呢?有以下这些释义:
【善根】:(术语)身口意三业之善,固不可拔,谓之根。又善能生妙果,生余善,故谓之根。维摩经菩萨行品曰:“不惜躯命,种诸善根。”注曰:“什曰:谓坚固善心深不可拔,乃名根也。”大集经十七曰:“善根者,所谓欲善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根】:好的根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根】:梵语 kus/ala-mu^la,巴利语 kusala-mu^la。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据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罗经载,比丘知善、知善根,是谓成就见、得正见,于法得不坏净,入于正法中。无贪、无嗔、无痴三者为善根之体,合称为三善根。不善根(梵 akus/ala-mu^la)则为善根之相反,贪、嗔、痴等,即称三不善根,或称三毒。又善法为得善果之根本,故亦可称为善根。(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无量寿经卷上、佛本行经卷五降象品、悲华经卷八、旧华严经卷四卢舍那佛品、大宝积经卷七十八具善根品、入阿毗达磨论卷上、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七)((参见:三善根)622)p4888FROM:【佛光大辞典】

【善根】:即善之根本。又称善本、德本。指能生出善法的根本。将善以树根为喻,故名善根。如依《俱舍论》所说,则善根是指行者入见道位时,能生无漏智的根本。《入阿毗达磨论》卷上云(大正28·982b)︰‘能为根,生余善法,故名善根。’同书又举出善根的种类,云(大正28·982b)︰‘善根有三种,. 一无贪,是违贪法;(二)无嗔,是违嗔法;(三)无痴,是违痴法。’此三者称为‘三善根’,为善之自性,亦为对治‘三不善根’之三种心所。[参考资料] 旧译《华严经》卷四〈卢舍那佛品〉、卷十五〈金刚幢菩萨十回向品〉;《大宝积经》卷七十八〈具善根品〉;《大悲经》卷三〈善根品〉、〈殖善根品〉、卷五〈殖善根品〉;《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六〈善根品〉;《大智度论》卷三十;《成唯识论》卷六。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善根】: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的根本。指身、口、意三业之善法而言。善能生妙果,故谓之根,谓善之根性。《维摩诘经·菩萨行品》云:“护持正法,不惜躯命;种诸善根,无有疲厌。”南朝陈·徐陵《上智者禅师书》:“既善根微弱,冀愿力庄严。”《旧唐书·高祖纪》:“弘宣胜业,修植善根。”(超凡)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善根】:身口意三业之善,固不可拔,谓之根。又善能生妙果,生余善,故谓之根。《维摩经菩萨行品》曰:“不惜躯命,种诸善根。”注曰:“什曰:谓坚固善心深不可拔,乃名根也。”
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那么,如何能够增长善根呢?
梵天。菩萨有四法。[增长善根]。何等为四。
一者[持戒]。
二者[多闻]。
三者[布施]。
四者[出家]。

是为四。——如何坚定学佛信心,而不疲惫不后悔,增长善根无所恐惧,成就一切善法?

如何能够摄诸善根呢?
菩萨有[四法摄诸善根]。何谓为四。
在空闲处离谄曲心。
(附注:不要居住在吵闹杂染处,以免扰乱凡心,尽量静心思维佛法,远离世俗虚假苟合的心)
诸众生中行四摄法而不求报。
(附注:行菩萨道普渡众生,应该实行四摄法才能有效的利益众生,而且过程中应该不求回报)
为求法故不惜身命。
(附注: 尽财力和精力,以求解脱轮回修证成佛,对世间物质欲望和肉身生命都没有执着)
修诸善根心无厌足。
(附注:修学各种能增上学佛善根和成就佛道的方法,精进不懈没有停止和满足)
迦叶。是为[菩萨四法摄诸善根]。——行菩萨道,有四法可[摄诸善根]和[无量福德庄严] ~ 大宝积经

如何能够不失善根呢?
梵天。菩萨有四法。[得先因力][不失善根]。何等四。
一者[见他人阙][不以为过]。
二者[于瞋怒人][常修慈心]。
三者[常说诸法因缘]。
四者[常念菩提]。
是为四。——如何[不失善根][不由他教][而能自行六波罗蜜]? ~ 思益梵天所问经

二、以上佛经的后面,讲到了“成熟”,由此进行思维

常会看到佛经或善知识的正贴中提到,要视众生根器、机缘等是否成熟,方可解说相关佛经或义理
而这个“成熟”,末学理解
有可能表示整体都符合条件或标准了,有可能表示个别一项符合条件或标准了
有可能表示全程都符合条件或标准了,有可能表示某个阶段符合条件或标准了
总而言之,都是符合条件或标准了,可以进入或增上了
上面佛经中讲,想要得以成熟,成熟者
可以通过忆念普贤菩萨,见普贤菩萨放大光明,见普贤菩萨震动佛刹,或生怖畏,或生欢喜
结合日常的修行,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1.要脚踏实地

善知识教导
学佛要望高望远,培养远大的目标,但是更应该脚踏实地,从眼前做起,低处着手

其实,从基础开始学起,等到您一阶一阶爬上去,到时候就算您第一次读大经深经也会懂
不然您在底层望向高处永远也看不清楚,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今生能够快速成就的人(高僧大德)都是因为过去世就已经学习了,所以很快能跳到高处
(这个道理在深经里面佛陀都有说明)
如果您不是,就应该老实由基础开始,这样才会顺利,也不会有挫折而产生退心
如果您是,那也应该快速完成这些基础课程

所以
1.有空可以尽量多[阅读思维不同佛经],越符合自己程度的越好,这样可以辅助了解下面定课专修的课程

2.如果[定课课诵佛经],应该单纯专注在一两部佛经上,等完全熟悉了,大约至少1-2年至3-5年,经过1.[课诵熟练经文],2.[思维解义归纳要点],3.[实际修行运用在生活上],4.[为人演说宣扬佛法],四个阶段都完全熟悉了才更换下一次课诵的佛经,这样才算完整的实修一部佛经

上面这样的课程,如果您累世已经有实修,又或者按部就班,而且今生够努力,那就会很快速,会缩短时程
在家佛弟子学佛不是整天往外跑而忽略家人或忘失工作,不尽责任,或对工作眼高手低
应该从眼前着手,由家人着手,由本务着手,把份内的工作给做好
除了要落实基础修行功课,但是也做好基本为人的道理
——[略说]学佛要望高望远,培养远大的目标,但是更应该脚踏实地,从眼前做起
从基础开始学起,等到您一阶一阶爬上去,到时候就算您第一次读也会懂
不然您在底层望向高处永远也看不清楚,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今生能够快速成就的人都是因为过去世就已经学习了,所以很快能跳到高处

如果您不是,就应该老实由基础开始,这样才会顺利也不会有挫折——[略说]不懂实修次第方法而造成修行混乱的状态
如果做不到,就不要好高骛远,而要回归学佛的基本过程
就是1.听闻读诵,2.思维解义,3.生活上受持实修法义,4.为人演说
而在这些过程当中,要以佛经上常讲的[拜佛][念佛][持咒][诵经]来增上修行——修行最重要在于老实,能够按部就班持续,才能真正增上

2.要自信自强

如何坚定学佛信心?
佛告思益梵天。菩萨有四法。[坚固其心][而不疲倦]。何等四。
一者[于诸众生起大悲心]。
二者[精进不懈]。
三者[信解生死如梦]。
四者[正思量佛之智慧]。

菩萨有此四法。坚固其心而不疲倦。——如何坚定学佛信心,而不疲惫不后悔,增长善根无所恐惧,成就一切善法?

善知识教导
正愿必成,由小见大,要相信自己正向心念的力量——正愿必成,要相信自己正向心念的力量
只要一心向善、学佛成佛,不论世界如何变化
一切相、遭遇、逆缘、讥谤、苦受、危机,都可以成为学佛成佛的助缘、踏脚石和转机
关键就在于当下的心态是否正确,是否契入佛心,还是随凡夫心随波逐流——一心向善、学佛成佛,才能缔造你我双赢的美好未来
成佛则是要靠自己修行,靠自己消除贪嗔痴,佛菩萨只能引导和教导,没办法代替众生修行和成佛
自己的贪嗔痴和妄念,就是要靠自己学习消除
只有靠自己转念和认清法界实相,逐渐消除贪嗔痴,这样才能成佛
这才是科学,这才是真正的原理,真正的原理在佛经中都有说明
想成佛,就是要靠自己实修,清除第八识中的妄念种子,这样才能成佛
能不能成佛,靠的是众生自己要转念,要转邪为正,要消除妄念和习气,要纠正错误的认知和观念
而不是靠佛菩萨的神通就能成佛的,如果可以,那大家都不用修行,都让佛菩萨超度成佛就好了,还要那么麻烦吗?
所以,真实上就是不可能靠神通成佛,
想成佛必须靠智慧解脱,就是自己在知见观念和实力上提升,恢复到佛性的状态
这过程就必须靠自己实修来消除妄念和习气,如此让佛性显露,就能逐渐成菩萨,最后成佛——超度和成佛是两回事



(未完待续)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492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606

[精进勋章]

54#
 楼主| 发表于 2023-9-24 13:39: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9-24 15:01 编辑

(接续上楼)  (用时 2 小时 )

==============================
华严经~

-- [经文] --

得令一切众生乃至于梦中增长善根解脱门.....

如来自在无有边,如云普遍于世间,


乃至现梦令调伏,此是香幢所观见。


......

[末学解说]

得以令一切众生乃至于梦中增长善根(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解脱门(得入解脱境界之门,即称解脱门;乃指脱离三界之苦而令得悟之门。此外,空、无相、无愿等三种禅定,为通往涅槃之门户,故亦称为解脱门).....

如来自在(进退无碍,谓之自在。又心离烦恼之系缚,通达无碍。谓之自在)没有边际,如同云普遍于世间,

乃至示现于令其调伏(指内在之调和、控御身口意三业,制伏诸恶行。旨在令众生离过顺法,究竟出离),此是香幢(为旗之一种,用以庄严佛菩萨及道场。与一般所称之“幡”、“幡”,无何区别;然有依形状作区别,谓圆桶状者为幢,长片状者为幡)所观见。

......

注解:
【善根】:梵语 kus/ala-mu^la,巴利语 kusala-mu^la。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据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罗经载,比丘知善、知善根,是谓成就见、得正见,于法得不坏净,入于正法中。无贪、无嗔、无痴三者为善根之体,合称为三善根。不善根(梵 akus/ala-mu^la)则为善根之相反,贪、嗔、痴等,即称三不善根,或称三毒。又善法为得善果之根本,故亦可称为善根。(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无量寿经卷上、佛本行经卷五降象品、悲华经卷八、旧华严经卷四卢舍那佛品、大宝积经卷七十八具善根品、入阿毗达磨论卷上、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七)((参见:三善根)622)p4888FROM:【佛光大辞典】

【解脱门】:得入解脱境界之门,即称解脱门;乃指脱离三界之苦而令得悟之门。此外,空、无相、无愿等三种禅定,为通往涅槃之门户,故亦称为解脱门。俱舍论卷二十八(大二九·一四九下):“于中无漏者,名三解脱门,能与涅槃为入门故。”大乘义章卷二(大四四·四八九上):“涅槃果德,绝缚名脱;空、无相等,与脱为门,名解脱门。”p5604FROM:【佛光大辞典】

【自在】:(术语)进退无碍,谓之自在。又心离烦恼之系缚,通达无碍。谓之自在。法华经序品曰:“尽诸有结,心得自在。”唯识演秘四末曰:“施为无拥,名为自在。”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调伏】:(一)指内在之调和、控御身口意三业,制伏诸恶行。旨在令众生离过顺法,究竟出离。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中):“如法调伏诸众生力。”(二)指对外之教化,令三世怨敌、恶魔外道等舍恶降伏。谓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七上):“绍隆三宝能使不绝,降伏魔怨制诸外道。”
 在密教中,有不动、降三世、军荼利、大威德、金刚夜叉等五大明王,作忿怒之相,以之为本尊,令怨敌、恶魔信服之修法,称为调伏法(梵 abhica^raka),系五种或四种修法之一。(新华严经卷五、维摩经疏(净影)、华严经探玄记卷四)p6165FROM:【佛光大辞典】

【幢】:梵语 dhvaja,巴利语 dhaja。音译为驮缚若、驮嚩若、脱阇。又作计都(梵 ketu)。又作宝幢、天幢、法幢。为旗之一种,用以庄严佛菩萨及道场。与一般所称之“幡”、“幡”(梵 pata^ka^,巴 pat!a^ka^),无何区别;然有依形状作区别,谓圆桶状者为幢,长片状者为幡。翻译名义大集即将 ketu 译为幢,将 pata^ka^ 译为幡。
 大日经疏卷九(大三九·六七三上):“梵云驮嚩若,此翻为幢;梵云计都,此翻为旗,其相稍异。幢但以种种杂彩摽帜庄严,计都相亦大同,而更加旗旗密号,如兵家画作龟龙鸟兽等种种类形,以为三军节度。”
 依大日经疏之说,驮缚若与计都之形态、大小相同,惟特别强调计都与军旗之关连,谓如同王或将军于旗上加种种动物之印记,佛菩萨所用者即附以印有代表佛菩萨之文字的垂饰。另依日本高田修所译之巴利语本生经所载,幢、幡皆为军旗之意。谓王、将军以军旗之幢,统领军旅以向敌军;而佛陀以智慧之幢,抵御一切烦恼之魔军。以幢象征摧破之义,故被视为庄严具,用于赞叹佛菩萨及庄严道场。
 于密教之庄严具中,一说幢与幡相同,如灌顶三昧耶戒场所用之幡称为幢,乃以三、四段方形之布,其上连以三角形之钩镮,复以四、五段布缝合于幢身,于方形布之四角及顶端之三角形布中央各垂挂一条帛,最下复垂以四个条帛,各方形布并绘上佛菩萨之三昧耶形。一说幢为竿柱高高突出之旗,乃密教大菩提心之标帜。又于幢竿之顶端安上如意宝珠者,则称为宝幢、如意幢、摩尼幢。又称与愿印,乃宝生如来、金刚幢菩萨、除盖障菩萨、地藏菩萨等之三昧耶形。在日本,则幢与幡乃为同一物。(佛所行赞卷一、八十华严经卷二十六、无量寿经卷上、大日经疏卷六、慧琳音义卷二十九、大悲胎藏三昧耶曼荼罗图、密教法具便览)p5980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得随一切众生心所乐令见佛于梦中为说法解脱门.....

如来色相无有穷,变化周流一切刹,


乃至梦中常示现,雷幢见此生欢喜。


.......

[末学解说]

得以随顺一切众生心所乐令见佛于梦中为其说法(即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解脱门(得入解脱境界之门,即称解脱门;乃指脱离三界之苦而令得悟之门。此外,空、无相、无愿等三种禅定,为通往涅槃之门户,故亦称为解脱门).....

如来色相(指色身之相貌现于外而可见者。如诸佛菩萨为方便摄化众生,而权假显现色身相貌)无有穷尽,变化周流一切刹(意译为土田、土、国、处,即指国土,或合梵汉称为“刹土”。一般所熟知之“佛刹”即佛土之意),

乃至于梦中常示现(即显示、显现之意),雷幢见此生欢喜。
.......

注解:
【说法】:梵语 dharma-des/ana^,巴利语 dhamma-desana^。即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与说教、说经、演说、法施、法读、法谈、谈义、赞叹、劝化、唱导等同义。佛之说法乃应众生之能力、根机等,各施以适当之教法,以达完全效果。又于一座说法中,佛以一音演说教法,听者各依其根机而理解之深浅互异。据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二载,佛以五力而有五种说法情况,即:(一)言说,指以契合真理之言说,说三世、世间与出世间、有罪无罪、有漏无漏等法。(二)随宜,指随应众生之能力、性质而说偏圆、渐顿之教法。(三)方便,即善巧方便,说布施能得大富、持戒能升天等,使众生修之,而得以脱离苦海。(四)法门,即宣说殊胜法,显示菩提之道。(五)大悲,指为救度众生,以大悲心导引之,为执著于“无”者说“有”、执著于嗔恚者说慈悲等。
 宣说经论者有五种人,称为五说或五种说人。据大智度论卷二所举,五种说人为佛、佛弟子、仙人、诸天、化人(佛、菩萨或罗汉等,隐其本相,示现种种形像而说法者)。善导之观经疏玄义分则举出佛、圣弟子、天仙、鬼神、变化等五种。在佛十大弟子中,富楼那尊者即被誉为“说法第一”。此外,据澄观之华严经疏卷一所举,佛、菩萨、声闻、众生、器界(山河、大地等)五种,宣说华严经中之教法,称为五类说或五类说法。又据一行之大日经疏卷七所举,说真言者,有如来、菩萨金刚、二乘、诸天、地居天等五种。
 说法属于法施,为出家者应行之布施行为。又据五分律卷二十六载,于自恣之终夜,应行说法、经呗(配合节拍歌咏经文)等教团行事。有关说法所应注意之事项,据法华经卷四法师品所载,说法者应入如来之室(大慈悲之意)、著如来之衣(柔和忍辱之意)、坐如来之座(诸法空之意)。优婆塞戒经卷二亦举出时说、至心说、次第说、和合说、随义说等十六事。有关说法之仪式,详见佛本行集经卷四十九说法仪式品。此外,经论中亦载有听法者所应注意之事;凡说者与听者须注意之事项,统称为说听方轨。
 据优婆塞戒经卷二载,说法有清净、不清净二种。凡先施食而后说法,或为增长三宝、断自他烦恼、分别正邪、使听法者得最胜而说法,称为清净说法;反之,凡存有利己心、与他人竞争之心,或为报、为世报,或有疑而说法,均为不净说法。我国举行斋会时之说法,称为唱导;梁高僧传卷十三即载有善于唱导之高僧传记。
 日本自平安朝后期以降,出现专门以唱导技术为家业者,其中部分逐渐俗化,与说经祭文、佛寺缘起等配合节拍而宣说,复配以三弦而歌咏之。(大品般若经卷二十四“四摄品”、法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四分律卷五十二、五分律卷十八、十住毗婆沙论卷七、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大智度论卷一、卷二十八、显扬圣教论卷十七、法华经玄义卷六上、法苑珠林卷二十三)((参见:唱导)4418)p5922FROM:【佛光大辞典】

【色相】:<一>即形质相状。为宇宙间一切色法的本质之一。无论有情生命或器世间,均有其形质相状。楞严经卷三(大一九·一一五下):“色相既无,谁明空质?”
 <二>指色身之相貌现于外而可见者。如诸佛菩萨为方便摄化众生,而权假显现色身相貌。即华严经卷一所载,无边色相,圆满光明。p2547FROM:【佛光大辞典】

【刹】:<一>梵语 ks!etra 之略译。又作纥差呾罗、刹多罗、差多罗、刹摩。 意译为土田、土、国、处,即指国土,或合梵汉称为“刹土”。一般所熟知之“佛刹”即佛土之意。
 <二>梵语 laks!ata^ 之略译。全称剌瑟胝。 意谓标志、记号。指旗杆或塔之心柱。一般称寺院谓寺刹、梵刹、金刹或名刹等,盖佛堂前自古有建幡竿(即刹)之风,故得此名。僧人对语时,称对方之寺为宝刹。p3731FROM:【佛光大辞典】

【示现】:梵语 pra^tiha^ya。 即显示、显现之意。于诸经典中论及示现者,例如旧华严经卷二十三、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四载,诸佛、菩萨为教化众生,而变现种种身形。如佛陀之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观音菩萨之三十三身等。此外,色界之“色”,一般多作物质之义,然其语意中含有变碍。示现之义。俱舍论卷二(大二九·七上):“十八界中,色界有见,以可示现此彼差别。”俱舍论卷八亦谓,色乃变碍、示现之义。
 诸经所载有关种种示现之名相及阐释极多,如中阿含卷三十五伤歌逻经所列举之三示现,即:(一)如意足示现(梵 r!ddhi-pra^tiha^rya,巴 iddhi-pa^t!iha^riya),又作神足变化示现、神足变化、神通示现、神足教化、无量神足、神通变现、神力神变、神境神变、神变示导、神通轮、神变轮、身轮。谓沙门梵志具有大威德、大福祐等,能以一身变为无数,又以无数身复合为一,行于壁中犹如行空,履于水上犹如平地,结跏趺坐而上升犹如鸟之飞翔天空,无碍自在。此系以六通中之“神境通”为其自性。(二)占念示现(梵 a^des/ana^-pra^tiha^rya,巴 a^desana^-pa^t!iha^riya),又作他心示现、言教教化、观察他心神足、观他心、知他心随意说法、记说变现、记说神变、记心示导、记心轮、他心轮、意轮等。谓沙门梵志以他相、他念、他思、他说,占他意、过去、现在、未来、心、心所有之法等。此系以六通中之“他心通”为其自性。(三)教训示现(梵 anus/a^sana-pra^tiha^rya,巴 anusa^sana-pa^t!iha^riya),又作教诫示现、漏尽示现、训诲示现、教诫神足、教诫变现、教导神变、教诫神变、教诫示导、教诫轮、说法轮、口轮等。谓沙门梵志之道迹已行,灭尽诸烦恼,得心解脱、慧解脱,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不再轮回受生,并将所证所知者告示他人,又辗转至无量百千之人。此系以六通中之“漏尽通”为其自性。盖六通之中,唯以上三通为三种示现之自性,故最为殊胜。
 另于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末,将上记三种示现分别称为神变轮、记心轮、教诫轮,并详辨其相:(一)神变之相,包括能变、能化二种,能变又分十八种,能化又分二种。(二)记心之相,包括有缠、有染、劣中胜之三界五趣之心等六种之记。(三)教诫之相,包括遮止、开许等五种。又类此之三示现,系如来身口意三业之德用,此盖以他心轮为如来之意业,神通轮为如来身业,说法轮为如来口业,由是而令众生脱离烦恼恶业,趣向正道。(杂阿含经卷八、长阿含经卷八、卷十六、增一阿含经卷十五、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六九、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俱舍论卷二十七、法华玄论卷一)((参见:权化)6891)p2144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此诸菩萨,悉能遍往亲近供养;

于念念中,以梦自在,示现法门,开悟世界海微尘数众生


念念中,以示现一切诸天没生法门,开悟世界海微尘数众生;


念念中,以说一切菩萨行法门,开悟世界海微尘数众生;


念念中,以普震动一切刹叹佛功德神变法门,开悟世界海微尘数众生;


念念中,以严净一切佛国土显示一切大愿海法门,开悟世界海微尘数众生;


念念中,以普摄一切众生言辞佛音声法门,开悟世界海微尘数众生;


念念中,以能雨一切佛法云法门,开悟世界海微尘数众生;


念念中,以光明普照十方国土周遍法界示现神变法门,开悟世界海微尘数众生;


念念中,以普现佛身充遍法界一切如来解脱力法门,开悟世界海微尘数众生;


念念中,以普贤菩萨建立一切众会道场海法门,开悟世界海微尘数众生。


如是普遍一切法界,随众生心,悉令开悟。


[末学解说]

这些诸菩萨,全都能遍往亲近供养;

于念念(即刹那刹那,意谓极其短暂之时间。经典中常以念念一词,形容现象界生、住、异、灭之迁流变化)中,以梦自在,示现(即显示、显现之意)法门(即佛法、教法。佛所说,而为世之准则者,称为法;此法既为众圣入道之通处,复为如来圣者游履之处,故称为门),开悟(开智慧、悟道理的意思)世界海(即十佛摄化之诸种世界。为“国土海”之对称)微尘数之多的众生;

念念(即刹那刹那,意谓极其短暂之时间。经典中常以念念一词,形容现象界生、住、异、灭之迁流变化)中,以示现(即显示、显现之意)一切诸天没生法门(即佛法、教法。佛所说,而为世之准则者,称为法;此法既为众圣入道之通处,复为如来圣者游履之处,故称为门),开悟(开智慧、悟道理的意思)世界海(即十佛摄化之诸种世界。为“国土海”之对称)微尘数之多的众生;

念念(即刹那刹那,意谓极其短暂之时间。经典中常以念念一词,形容现象界生、住、异、灭之迁流变化)中,以说一切菩萨行(菩萨自利利他圆满佛果的大行,也就是布施等之六度)法门(即佛法、教法。佛所说,而为世之准则者,称为法;此法既为众圣入道之通处,复为如来圣者游履之处,故称为门),开悟(开智慧、悟道理的意思)世界海(即十佛摄化之诸种世界。为“国土海”之对称)微尘数之多的众生;

念念(即刹那刹那,意谓极其短暂之时间。经典中常以念念一词,形容现象界生、住、异、灭之迁流变化)中,以普震动一切刹赞叹佛功德神变法门(即佛法、教法。佛所说,而为世之准则者,称为法;此法既为众圣入道之通处,复为如来圣者游履之处,故称为门),开悟(开智慧、悟道理的意思)世界海(即十佛摄化之诸种世界。为“国土海”之对称)微尘数之多的众生;

念念(即刹那刹那,意谓极其短暂之时间。经典中常以念念一词,形容现象界生、住、异、灭之迁流变化)中,以严净(谓诸佛国土之庄严清净)一切佛国土显示一切大愿海法门(即佛法、教法。佛所说,而为世之准则者,称为法;此法既为众圣入道之通处,复为如来圣者游履之处,故称为门),开悟(开智慧、悟道理的意思)世界海(即十佛摄化之诸种世界。为“国土海”之对称)微尘数之多的众生;

念念(即刹那刹那,意谓极其短暂之时间。经典中常以念念一词,形容现象界生、住、异、灭之迁流变化)中,以普摄一切众生言辞佛音声法门(即佛法、教法。佛所说,而为世之准则者,称为法;此法既为众圣入道之通处,复为如来圣者游履之处,故称为门),开悟(开智慧、悟道理的意思)世界海(即十佛摄化之诸种世界。为“国土海”之对称)微尘数之多的众生;

念念(即刹那刹那,意谓极其短暂之时间。经典中常以念念一词,形容现象界生、住、异、灭之迁流变化)中,以能雨一切佛法云((喻)佛说法如云,普荫一切众生,令之清凉自在)法门(即佛法、教法。佛所说,而为世之准则者,称为法;此法既为众圣入道之通处,复为如来圣者游履之处,故称为门),开悟(开智慧、悟道理的意思)世界海(即十佛摄化之诸种世界。为“国土海”之对称)微尘数之多的众生;

念念(即刹那刹那,意谓极其短暂之时间。经典中常以念念一词,形容现象界生、住、异、灭之迁流变化)中,以光明普照十方国土周遍法界示现神变法门(即佛法、教法。佛所说,而为世之准则者,称为法;此法既为众圣入道之通处,复为如来圣者游履之处,故称为门),开悟(开智慧、悟道理的意思)世界海(即十佛摄化之诸种世界。为“国土海”之对称)微尘数之多的众生;

念念(即刹那刹那,意谓极其短暂之时间。经典中常以念念一词,形容现象界生、住、异、灭之迁流变化)中,以普现佛身充遍法界一切如来解脱力法门(即佛法、教法。佛所说,而为世之准则者,称为法;此法既为众圣入道之通处,复为如来圣者游履之处,故称为门),开悟(开智慧、悟道理的意思)世界海(即十佛摄化之诸种世界。为“国土海”之对称)微尘数之多的众生;

念念(即刹那刹那,意谓极其短暂之时间。经典中常以念念一词,形容现象界生、住、异、灭之迁流变化)中,以普贤菩萨建立一切众会道场海法门(即佛法、教法。佛所说,而为世之准则者,称为法;此法既为众圣入道之通处,复为如来圣者游履之处,故称为门),开悟(开智慧、悟道理的意思)世界海(即十佛摄化之诸种世界。为“国土海”之对称)微尘数之多的众生;

如是普遍一切法界,随众生心,悉令开悟(开智慧、悟道理的意思)。

注解:
【念念】:即刹那刹那,意谓极其短暂之时间。经典中常以念念一词,形容现象界生、住、异、灭之迁流变化。维摩经方便品(大一四·五三九中):“是身如电,念念不住。”楞伽经卷四(大一六·五○九上):“念念正受,离一切性自性相正受,非声闻缘觉。”(宝积经卷九十六、无量义经)((参见:一念)48)p3214FROM:【佛光大辞典】

【示现】:梵语 pra^tiha^ya。 即显示、显现之意。于诸经典中论及示现者,例如旧华严经卷二十三、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四载,诸佛、菩萨为教化众生,而变现种种身形。如佛陀之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观音菩萨之三十三身等。此外,色界之“色”,一般多作物质之义,然其语意中含有变碍。示现之义。俱舍论卷二(大二九·七上):“十八界中,色界有见,以可示现此彼差别。”俱舍论卷八亦谓,色乃变碍、示现之义。
 诸经所载有关种种示现之名相及阐释极多,如中阿含卷三十五伤歌逻经所列举之三示现,即:(一)如意足示现(梵 r!ddhi-pra^tiha^rya,巴 iddhi-pa^t!iha^riya),又作神足变化示现、神足变化、神通示现、神足教化、无量神足、神通变现、神力神变、神境神变、神变示导、神通轮、神变轮、身轮。谓沙门梵志具有大威德、大福祐等,能以一身变为无数,又以无数身复合为一,行于壁中犹如行空,履于水上犹如平地,结跏趺坐而上升犹如鸟之飞翔天空,无碍自在。此系以六通中之“神境通”为其自性。(二)占念示现(梵 a^des/ana^-pra^tiha^rya,巴 a^desana^-pa^t!iha^riya),又作他心示现、言教教化、观察他心神足、观他心、知他心随意说法、记说变现、记说神变、记心示导、记心轮、他心轮、意轮等。谓沙门梵志以他相、他念、他思、他说,占他意、过去、现在、未来、心、心所有之法等。此系以六通中之“他心通”为其自性。(三)教训示现(梵 anus/a^sana-pra^tiha^rya,巴 anusa^sana-pa^t!iha^riya),又作教诫示现、漏尽示现、训诲示现、教诫神足、教诫变现、教导神变、教诫神变、教诫示导、教诫轮、说法轮、口轮等。谓沙门梵志之道迹已行,灭尽诸烦恼,得心解脱、慧解脱,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不再轮回受生,并将所证所知者告示他人,又辗转至无量百千之人。此系以六通中之“漏尽通”为其自性。盖六通之中,唯以上三通为三种示现之自性,故最为殊胜。
 另于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末,将上记三种示现分别称为神变轮、记心轮、教诫轮,并详辨其相:(一)神变之相,包括能变、能化二种,能变又分十八种,能化又分二种。(二)记心之相,包括有缠、有染、劣中胜之三界五趣之心等六种之记。(三)教诫之相,包括遮止、开许等五种。又类此之三示现,系如来身口意三业之德用,此盖以他心轮为如来之意业,神通轮为如来身业,说法轮为如来口业,由是而令众生脱离烦恼恶业,趣向正道。(杂阿含经卷八、长阿含经卷八、卷十六、增一阿含经卷十五、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六九、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俱舍论卷二十七、法华玄论卷一)((参见:权化)6891)p2144FROM:【佛光大辞典】

【法门】:梵语 dharma-parya^ya。即佛法、教法。佛所说,而为世之准则者,称为法;此法既为众圣入道之通处,复为如来圣者游履之处,故称为门。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本(大四四·二五二中):“轨生物解曰法,圣智通游曰门。”法界次第亦谓“门谓能通”,故知门之一词,实为通入之义。其次,门者,亦含差别之意;以佛所说之法义有种种差别,故称“如来开法门,闻者得笃信”、“以种种法门,宣示佛道”。如是,法门一词既可作为佛所说教法之总称,而以“不二法门”总括其教说之绝对性;亦可以“八万四千法门”含摄其重重无尽之个别性,以应众生千差万别,重重无尽之烦恼;盖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故佛乃为之说八万四千法门。
 法门既可无尽无量,故以大海比喻其深广浩瀚,不可测量,称为法门海。唐译华严经卷二(大一○·七中):“佛刹微尘法门海,一言演说尽无余。”准此,一切菩萨初发心时,即以“法门无量誓愿学”一语为四弘誓愿中之一愿,而缘四圣谛中之道谛,以广学无尽之法门。(增一阿含经卷十、维摩经卷八、法华经方便品、华严大疏卷二、摩诃止观卷一)p3363FROM:【佛光大辞典】

【菩萨行】:菩萨自利利他圆满佛果的大行,也就是布施等之六度。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严净】:谓诸佛国土之庄严清净。法华经序品(大九·三下):“为欲说此,为当授记,示诸佛土,众宝严净。”(禅苑清规卷一)p6736FROM:【佛光大辞典】

【法云】:(喻)佛说法如云,普荫一切众生,令之清凉自在。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开悟】:开智慧、悟道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世界海】:即十佛摄化之诸种世界。为“国土海”之对称。据华严五教章卷三载,世界海有三类,即:(一)莲华藏庄严世界海,又作莲华藏世界、华藏界。相当于十佛之境界,系就“证入生”之位而言。(二)三千界外十重世界海,又作界外十重世界海、十重世界。相当于地上菩萨之境界,系就“解行生”之位而言。(三)无量杂类世界海,又作杂类世界。即以须弥山形,乃至众生形等遍满法界、彼此无碍之世界,系就“见闻生”之位而言。又于上记三种世界海中,关于杂类世界之形类,新旧华严经各举出九种(旧华严)与二十种(新华严)之多。(旧华严经卷四卢舍那佛品、新华严经卷八华藏世界品、华严经探玄记卷三)((参见:国土海世界海)4431)p1521FROM:【佛光大辞典】

============================================================

-- [经文] --

菩萨善戒经~宋罽宾三藏求那跋摩译

香象王菩萨言。世尊我能于后恶世之中示众生梦令坏烦恼

[末学解说]

香象王菩萨说到,世尊我能于今后恶世(即浊恶之世。此时烦恼、邪见炽盛,且人寿短促,苦多而乐少)之中,示众生梦令坏烦恼(又作惑。使有情之身心发生恼、乱、烦、惑、污等精神作用之总称。人类于意识或无意识间,为达到我欲、我执之目的,常沉沦于苦乐之境域,而招致烦恼之束缚。在各种心的作用中,觉悟为佛教之最高目的;准此而言,妨碍实现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通称为烦恼)。

注解:
【恶世】:即浊恶之世。此时烦恼、邪见炽盛,且人寿短促,苦多而乐少。据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恶世中有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等五浊,其时众生垢重,成就诸不善根,故诸佛以方便力应机示教,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乘之法。阿弥陀经(大一二·三四八上):“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盖正法时代,众生烦恼薄少,人人自行十善,且其寿命长达数万岁;反之,末法时代,恶世界、恶众生、恶见、恶烦恼、恶邪、无信炽盛之时,特称之为恶世或恶时。(安乐集卷上、观经疏散善义)p4946FROM:【佛光大辞典】

【烦恼】:梵语 kles/a,巴利语 kilesa。音译吉隶舍。又作惑。使有情之身心发生恼、乱、烦、惑、污等精神作用之总称。人类于意识或无意识间,为达到我欲、我执之目的,常沉沦于苦乐之境域,而招致烦恼之束缚。在各种心的作用中,觉悟为佛教之最高目的;准此而言,妨碍实现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通称为烦恼。佛陀欲使众生了解烦恼所致之恐怖情形,遂以各种立场表示之。自其作用而言,有随眠(梵 anus/aya)、缠(梵 paryavastha^na)、盖(梵 nivaraN!a)、结(梵 sam!yojana)、缚(梵 bandhana)、漏(梵 a^srava)、取(梵 upa^da^na)、系(梵 grantha)、使、垢、暴流、轭、尘垢、客尘等各种名称。其用法有广狭二义,若加以分类,则极为复杂。一般以贪、嗔、痴三惑为一切烦恼之根源。
 俱舍与唯识学于阐发心的作用之理论,最具组织性。通常将烦恼分为根本烦恼(本惑、根本惑)、枝末烦恼(随惑、随烦恼)二种。根本烦恼又分为贪、嗔、痴(无明)、慢、疑、见(恶见)等六烦恼(随眠);其中,见又可分为有身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种,合称为十烦恼(十使)。见有推察探求之性质,其作用猛利,自古称为五利使,其他称为五钝使。唯识学中,与第七识相应而起之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称为四根本烦恼。枝末烦恼系伴随根本烦恼而起之从属者,在俱舍中有放逸、懈怠等十九种;唯识中除去二种,另加上失念、散乱、不正知等,共二十种。俱舍论以妨碍觉悟之烦恼,称为烦恼障;虽能离弃烦恼障,然未能得到无余涅槃之障碍,称为解脱障。唯识论则以我执为根本者,称为烦恼障;妨碍正智之产生者,称为所知障。迷惑于佛教普遍之真理者,称为迷理惑;迷惑于具体个别事象的人类情意者,称为迷事惑。若以修行阶段之差异而区别,迷惑于佛教之真理者,称为见惑;迷惑于现象上之事物者,称为修惑。前者在见道位灭除者共有八十八使;后者在修道位灭除的贪、嗔、痴、慢等,共有八十一种,此系俱舍所说,唯识则谓一一二使与十六种。
 其他另有见烦恼、爱烦恼(有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等三烦恼)之说。天台宗亦有见思(见惑、思惑)、尘沙(妨碍化导)、无明等三惑之说。此外,尚有三漏、三结、四暴流、四取、五盖、五结、六垢、七流、九结、十缠等各种分类,或称为百八烦恼,或因计算方法不同而有各种异说,例如八万四千烦恼。(入阿毗达磨论卷上、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三、卷四十六、卷六十、俱舍论卷二十、卷二十一、佛性论卷三、成唯识论卷六)p5515FROM:【佛光大辞典】

============================================================

结合主楼菩萨为什么会示现在众生梦中? ~ 华严经 主题
上面的佛经中,讲到于梦中
“增长善根解脱门.....”;“为说法解脱门.....”;“示现法门”
从而能够“令调伏”;“常示现”;“开悟世界海微尘数众生”;“令坏烦恼
由此,学习关于“梦”的相关内容

一、什么叫做梦?
什么叫做梦?
梦其实就是乱想
梦就是代表自己心中的欲望和愚痴的念头
更深入来说
梦只是累劫以来,存在第八识的无明习气种子现行
所以造成第六意识的思维幻想
而这种累劫的业力都和过去世其他众生有共业因缘
所以梦中都会有其他众生,和各种环境场合
这都只是自己累劫和众生共业干扰所产生的意念,
只是念头的综合想像
——[解析]什么叫做梦?梦其实就是乱想,白天幻想叫白日梦,睡觉幻想就叫梦
梦境都只是心念作用交织而成的结果——[案例说明]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千万勿以民间外道方式解梦

二、梦的因缘
梦多是心识所现,众生杂染深重,和其他众生的共业也多
所以梦境多是众多因缘和合而显现,我们凡夫很难真正明白因缘
所以大都只要检视自己的贪瞋痴即可,因为梦境都是贪瞋痴三毒所成
自己远离贪瞋痴三毒就不会有乱七八糟的梦境
如果有三昧正定,也就不会受到外在干扰,而出现外在干扰的梦
但是过去世我们与众生都有数不清的缘分,所以难免共业干扰而有梦境
这只要我们多忏悔,以慈心和光明心将功德回向众生,就能消除共业干扰
方法请参照诸多佛经,例如药师经地藏经金光明经

所有的梦,任何恶梦或者梦到鬼怪,或者好梦
这在地藏经,药师经,大宝积经...很多经典都有提到,无法在这边详列
可能有下列几种情况

1.众生因缘成熟,佛菩萨在梦中示现各种梦境,这是对众生的因缘教化
(注1:这在[华严经]和[菩萨善戒经]就有提到佛菩萨能入众生梦境教化众生,好梦恶梦都有可能,这要看众生因缘,这一般只在初学时期方便接引众生学佛.)
(注2:楞严经说~如果众生不吃素守戒,又贪求感应,天魔也可能假冒佛菩萨在梦中出现)


2.非人鬼神干扰障碍(因为众生本身过去世和今世造恶业的关系,所以有非人众生报复干扰)

3.邪魔外道干扰
(因为修行者本身过去世和今世曾经接触邪魔外道或贪求神通附体的关系,所以受到精魅鬼神非人的干扰,请参阅楞严经,飞精附人)

4.众生的过去世或者今世已故眷属或者有缘相遇的非人众生,请求帮助脱离恶道(
请参阅地藏经)

5.众生八识种子翻覆显现,
这就是过去世和今生的所有记忆涌现,形成妄念流,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境的显现,其实也是烦恼的翻现,透过正观来转恶梦,就能消业,例如[僧伽吒经]所说,这是消业的情况

6.修行过程的梦中发相,
可能是代表修行受到肯定的好相,也可能是魔扰(行者自认修持不错),例如,地藏经(21日梦中开智慧灌顶),法华经(修持法华而梦见...),大般若经(不退转相)都有提到


梦的因缘,情况很多,很复杂
一般来说如果定力和功德力不够,可能容易受到外界干扰
所以初学者只要发起大乘心,心想慈悲光明,多诵经回向即可,例如地藏经

如果业障逐渐清净,或逐渐有些三昧定力(清净心光明心和寂静的修持),或功德力(善业,善缘,福报,修习大乘菩提,六度万行),这样通常就不会受到外界干扰,这时候的梦境就会比较是单纯过去世所留下的八识恶种子浮现

一般来说,劝人不要胡思乱想,这是正确的,
因为不论物质和念头都是生灭的,都是虚妄的
不过,虽然虚妄,但是众生执有太深重,所以还是会受[有]的影响
例如我们都还有这个肉身,都还会饿会痛,我们还是要吃要喝,还会生病
人与人之间还是会互相影响,打人或被打都会痛,也会生彼此的气
这是本身没有功德定力,以及与众生共业影响,所以人还是会受鬼道影响
所以认为一切都是虚妄,而否定有外界干扰,这也是不透彻的
(这种差别就像两边,就像佛菩萨与六道众生都是实有的)

除非修行不错,有三昧力和功德力,才能逐渐不受到外界干扰所影响
这种最简单的修持,就要靠刚刚讲的,多念佛,不要胡思乱想,认为一切都是虚妄
不过在功德和定力养成之前,可能还是先多忏悔多诵经回向消业,解开怨结,或者满足有缘众生的需求,这样直接沟通会来的比较直接快速
——[诸经辑要] 梦~的佛经引证和解方法
梦形成的原因很多,
可能因果,可能虚妄,可能干扰,可能教化,可能求助
——[案例解析]佛弟子如何自己解析梦境?

三、梦的相关原理
佛菩萨神通广大、智慧方便不可思议,当然可以利用梦境教导众生,这在佛经中也是有说明的
但是,非人鬼神当然也会用感应或梦境来迷惑众生,这同样在佛经中都有说明的,以前也讲过多次

这问题的根本问题在于,因为你相信这些感应或梦境或幻境
所以,佛菩如果要帮你,可能也会用这种方式
但是,非人鬼神想要迷惑干扰你,也同样是用这种方式
所以,想要真正解决此一问题,那就要自己超越,超越这些表相
回到一切的本质和修行的根本上
——超越梦境与妄想执着
[梦境]是虚妄?[真实的人生]不虚妄吗?
不论是梦境,或是众生所认为的真实人生
其实都是自己与众生共业的结果,都是由妄想所筑构

不过因为众生尚未成就佛果,本身就在因果共业中
所以并不能完全否定这共业,而认为一切都虚妄没有业
应该正视共业之因,就是烦恼,若无烦恼,自然果报清净
而不是如楞严经上讲的着魔情况,认为无因无果,一切俱空
——梦境是虚妄?真实的人生不虚妄吗? 罪性本空&真妄不二
梦的种类非常多,大都是心念习气业障和共业显现
佛弟子应该检讨自己的贪嗔痴心念,觉照正观
这样才是正确的修行,这样才能透过梦而消业


[消业]就是转化自身心念而清净,这就是消业
进而转化众生心念,让众生心念清净,这就是[消除共业]
——[问答]如何消除恶梦?梦境总结解说

四、执着于梦的危害
对于修行人来说,如果开始执着梦境,尤其自以为的预梦,
因为执着梦境,很容易就会被非人鬼神所诱导和控制,而产生干扰或着魔的情况
修行人如果执着梦境,就像执着禅定中的幻境,或执着神通
只会逐渐被非人鬼神或天魔所利用而着魔
——执着自以为的预梦,易堕入魔扰

五、应当如何对待“梦”
佛弟子对于梦境的正确理解,应该是~
1.用梦来检讨自己的修行,
2.而不是像外道算命或预言一样推测自己的吉凶
——[案例解析]佛弟子如何自己解析梦境?
所有梦境,可能
1.有时候真的是众生和我们有缘,可能是1.过去世亲人2.结怨仇的人(恶梦)
2.或是今生缘分,
3.或是第八识种子现前的乱想乱梦
4.也有可能是佛菩萨对您的梦中考验

不管是上述哪种情况,我们不用去理会到底哪一种
不要陷入梦境当中,遇到任何梦境,
只要如实的生起[光明心][清净心][慈悲心][欢喜心][平等心]
念您平常念的佛号或者佛咒,
这样1.就能超度他,2.或者退斥干扰,3.就能消除业障,4.就能通过考验——[略说]梦中遭遇和考验,如何应对?
应该以正念、正思维、正知见去分析看待梦境,
而不是堕入梦境的表相中,那反而会走向魔障

修行要从根本去改进才是真修行,不能依靠一个梦境就不修行了或退转了,
所以,就算真是佛菩的示现,梦境也只是佛菩让众生安心或精进的方便,
但是,如果修行者或众生没有正向发心与实修,那也是不会真正改变的,相也会转变
——超越梦境与妄想执着
佛弟子梦中遇到恶事或求助的众生
这只要梦中起清净心光明心念佛持咒就能消除恶事
或梦中念佛持咒超度众生,这样就行了
如果梦中不知道要念佛持咒,那表示自己不懂或修行不够用功——[问答]如何消除恶梦?梦境总结解说
佛弟子应该要知道~[相由心生]
由累世所累积的第八识无明种子而生形成种种幻相和梦境

因此佛弟子对于梦应该要有正确的认识
应该检查自己的起心动念,是否有贪嗔痴
而不是以外道或民间信仰的方式去解梦
例如预测吉凶祸福


此外,
梦境除了可能是自己的心识作用
梦境也可能是佛菩萨为了教导众生
所以对众生的心念投射,用以启发众生善根或考验佛弟子的修行
或累世亲人发起心念的求助
或非人鬼神发起心念的干扰


只要佛弟子保持清净心光明心慈悲心,就能通过考验或不受到干扰——梦的案例之一]自己的心识作用
对于梦境不要往吉凶祸福去思维,
那是外道思维的方式,就像算命一样
那些攀缘都是错误的
只会让自己堕入虚幻,迷失在轮回当中
一般人梦中的人物并不是现实中的人
那些只是由您的心识记忆配合梦中妄念所变现的,是虚幻的

如果您是精进或因缘成熟或懈怠的佛弟子
佛菩萨为了考验或引发众生善根
所以可能利用您熟悉的人物在梦中示现来考验或度化您的,也可能以佛菩萨的形象,或其他各种形象,或好坏的梦境都可能,这要看众生的因缘根器

如果是接触(附佛)外道或贪图神通或业障深重的人
梦境就可能和非人鬼神干扰有关,就算是好梦,也可能是魔扰

总之,佛经上讲的这些原则,
自己多思维慢慢就会明白
自己就能检查自己的心念和行为了
根本不用问别人
这也是末学为大家解析梦境的用意
希望大家用正确的方式来认识梦境
检查自己的心念和行为
这样对修行才有帮助
——梦境只是心的各种念头的综合显现
佛弟子用佛法正确的认知梦境的因果即可——[案例说明]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千万勿以民间外道方式解梦
在实修的过程,日常生活和梦中的考验会越来越深入和细致
透过这些过程,实修者就会越来越明白实修的种种方法和原理
也更明白佛经的意思和实相义与方便法
——光明心的考验

(未完待续)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492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606

[精进勋章]

55#
 楼主| 发表于 2023-9-25 16:15: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9-25 17:09 编辑

(接续上楼)  (用时 2 小时 )

==============================
地藏菩萨本愿经~

-- [经文] --

若未来世,善男子善女人,于大乘经典,深生珍重,发不思议心,欲读欲诵。

纵遇明师教视令熟,旋得旋忘,动经年月,不能读诵。

[末学解说]

如果未来世(三世之一。就刹那之三世而言。以现在一刹那为中心,后刹那以往为未来世,就一期之三世而言,今生已后之生为未来世),善男子善女人,对于大乘经典(指大乘佛教徒所信奉之经典),深生珍重,发不思议(甚深之理及希奇之思虑在言议之外)心,欲读欲诵。

但纵使遇到明师,教视令熟,却旋得旋忘,动经年月,不能读诵。

注解:
【未来世】:(术语)三世之一。就刹那之三世而言。以现在一刹那为中心,后刹那以往为未来世,就一期之三世而言,今生已后之生为未来世。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乘经典】:大乘经,梵语 maha^ya^na-su^tra。指大乘佛教徒所信奉之经典。又作大乘修多罗、菩萨契经、方等经、大方等经。即大智度论所谓“声闻藏、菩萨藏”中之“菩萨藏”。大体而言,小乘经典即指阿含经或南传之尼柯耶(巴 nika^ya),为部派佛教及今之南传佛教徒所信奉。此类经典以外,尚有数量甚多之经典则为大乘经典。以大正大藏经为例,其中所收之经(律、论除外),阿含部及本缘部内之一部分为小乘经典,其余之般若部、法华部、华严部、宝积部、涅槃部、大集部、经集部、密教部等所含之经书,皆为大乘经典。大乘经所说之主要内容,为成佛之途径、菩萨道之内涵,及六波罗蜜、佛性等教义,凡此皆非小乘佛教之义理所侧重者。而北传中日韩等国之佛教徒,虽不排斥阿含经,然所信大体以大乘经典为主。
 关于大乘经典之经卷部帙,兹列举如下:据历代三宝纪卷十五所举,宋世众经别录立大乘录、小乘录、大小乘不判录等之别,其中,大乘录总计四三八部九一四卷;李廓之魏世众经目录则立大小乘之经、律、论等之别,其中,大乘经目录二一四部;宝唱之梁世众经目录立有大乘经、小乘经、异译经等之别,大乘经二六二部六七四卷;隋代法经之众经目录将大小乘之经、律、论各分为一译、异译、失译、别生、疑惑、伪妄等六种,其中,大乘修多罗总计七八四部一七一八卷。同书卷十三大乘录入藏目,将大乘经典分为有译、失译二种,合计四六九部一二八七卷。此外,开元释教录卷十九入藏录,则举出大乘经典有五一五部二一七三卷。
 盖大乘经典出现于世之年代虽不详,然就东汉桓帝、灵帝时,竺佛朔、支娄迦谶等人传译道行经、般舟三昧经、首楞严经等,及龙树菩萨于大智度论中援引六波罗蜜经、法华经、十地经、网明菩萨经、禅经、菩萨本起经等而论,则恐系从佛陀入灭后五百年顷,渐次出现于世,而至龙树时代,已成重要之经典行世。此等大乘经典,虽经古来诸多论师主张并非佛陀所直接宣说者,然皆不外根据佛陀所说之教理而来,并进一步发挥佛法之微言大义,阐明其一一之实义,复深入印证考察而加以整理记述,故大乘经典可谓集佛陀教法之大成者。(增一阿含经卷一序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七、大宝积经卷九十二、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二、大智度论卷四十六、大乘庄严经论卷一、成唯识论卷三、大乘义章卷一、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二十九)((参见:小乘经典)937、“修多罗藏”4040、“经”5548)p828 FROM:【佛光大辞典】

【不思议】:(杂语)甚深之理及希奇之思虑在言议之外,谓之不思议。(参见:不可思议)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是善男子等,有宿业障,未得消除,故于大乘经典,无读诵性。

如是之人,闻地藏菩萨名、见地藏菩萨像,具以本心恭敬陈白,

以香华、衣服、饮食、一切玩具,供养菩萨。

[末学解说]

这样的善男子等,有宿业(过去世所造之善恶业因。又称宿作业。即指于现世感宿业之果报,而现世之行业又成为来世招果报者)障,未得消除,所以对于大乘经典(指大乘佛教徒所信奉之经典),没有读诵性。

像这样的人,如果能闻地藏菩萨名、见地藏菩萨像,全都以本心(指本性,即自己本来之真如心性)恭敬陈白,

以香华、衣服、饮食、一切玩具,供养(指供食物、衣服等予佛法僧三宝、师长、父母、亡者等。供养初以身体行为为主,后亦包含纯粹的精神供养,故有身分供养、心分供养之分)菩萨。

注解:
【宿业】:梵语 pu^rva-karma,巴利语 pubba-kamma。过去世所造之善恶业因。又称宿作业。即指于现世感宿业之果报,而现世之行业又成为来世招果报者。惟一般多以宿业指恶业因,另以宿善指善业因。(长阿含经卷二十二世本缘品,俱舍论卷十八)((参见:宿善)4511)p4511FROM:【佛光大辞典】

【本心】:指本性,即自己本来之真如心性。又作本身。六祖坛经(大四八·三四九上):“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顿悟入道要门论卷上(卍续一一○·四二一上):“问:‘其心似何物?’答:‘其心不青不黄、不赤不白、不长不短、不去不来、非垢非净、不生不灭,湛然常寂,此是本心形相也,亦是本身。本身者,即佛身也。’”1950FROM:【佛光大辞典】

【供养】:梵语 pu^jana^,巴利语同。又作供、供施、供给、打供。意指供食物、衣服等予佛法僧三宝、师长、父母、亡者等。供养初以身体行为为主,后亦包含纯粹的精神供养,故有身分供养、心分供养之分。据遗教经论载,饮食、衣服、汤药等,属身分供养;不共心供养、无厌足心供养、等分心供养等,属心分供养。
 盖初期教团所受之供养以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等为主,称为四事供养。施予佛、塔庙、佛像、教法、比丘(尼)、僧团之房舍与土地为僧团经济之重要来源。所行之供养除财供养外,尚有法供养,如以恭敬供养、赞叹供养、礼拜供养等精神之崇敬态度亦称供养。密教则有涂香以洗清罪业、除去烦恼之说,并有供养仪轨(供养法式)之制定。初时甚而有以塔、庙作为祭祀对象之供养,称塔供养,至后世,一般对死者亦行塔供养,亦有以其他供物作为回向之情形。
 总括供养物之种类、供养方法与供养对象等,有各种不同之分类:(一)二种供养,据十住毗婆沙论卷一之说,有:(1)法供养,指善于听闻大乘正法,或广或略。(2)财供养,指饮食等四事供养。据大日经供养法疏说,有:(1)理供养,指以证入真实之理为供养。(2)事供养,指供养香花等。(二)三种供养,据普贤行愿品疏之说,有:(1)财供养,指供以世间之财宝、香花等之供养。(2)法供养,指起菩提心,而行自利、利他之二利。(3)观行供养,指行周遍含融观、事事无碍观等华严观行供养。十地经论卷三说,有:(1)利养供养,指衣服、卧具等。(2)恭敬供养,指香花、幡盖等。(3)行供养,指修行信行、戒行等之供养。(三)三业供养,法华文句卷三之一载,有身、口、意三业供养,即:(1)身业供养,身至诚礼敬诸佛菩萨。(2)口业供养,口发言称美诸佛菩萨功德。(3)意业供养,端心正意,想念诸佛菩萨相好庄严。(四)四种供养,(1)据大日经义释卷十一之说,有香花、合掌、慈悲、运心等四种供养。(2)据理趣释卷下之说,有菩提心供养、资粮供养、法供养、羯磨供养等四种瑜伽教之供养。(五)四事供养,(1)据增一阿含经卷十三之说,有衣被、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等四种供养。(2)据无量寿经卷下之说,有悬缯、燃灯、散花、烧香等四种供养。(3)据善见律毗婆沙卷十三之说,有饮食、衣服、汤药、房舍等四种供养。(六)五种供养,据苏悉地羯啰经卷下之说,有涂香(持戒)、花鬘(布施)、烧香(精进)、饮食(禅定)、燃灯(智慧)等五种供养;另加阏伽(净水,忍辱),即为六种供养。(七)十种供养,据法华经法师品之说,有花、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等十种供养。
 另据大藏法数之说,将缯盖、幢幡合并为幡盖,而加入合掌,成为十供养。若据菩萨地持经卷七所举之十种,则为:身供养、支提供养、现前供养、不现前供养、自作供养、他作供养、财物供养、胜供养、不染污供养、至处道供养等。
 此外,佛前之供物称佛供,神前之供物称神供。供养梵天、帝释天、功德欢喜天等,则称供天或天供。供于亡者,称追善供养。专供饿鬼者,称饿鬼供养。庆祝佛像开光者,称开眼供养。供养经者,称开题供养,又称经供养、一切经供养、书写供养,如书写维摩经而供养之,称维摩经供养。叩钟庆祝者,称钟供养。又就佛法僧三宝而言,供养佛,称佛供养、供佛;供养法,称法供养、行供养;供养僧,称僧供养、僧供。其中,招请百僧,设斋以供养者,称百僧供养、百僧供;招请千僧,设斋以供养者,称千僧供养,或称千僧斋、千僧供、千僧会;传说此种供养之功德无量。又供养之施主,称供养主。供养众僧,亦称供众、供赡。记载供养意义之讽诵文,称供养文。为供养求福所造之佛像,称供养佛。以灯明供养佛像、塔庙,则称供灯。于日本,在书写经典之后,以之供养、宣讲,称为供讲。(佛藏经卷下、无量寿经卷下、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佛本行集经卷一供养品、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五、大日经卷五秘密漫荼罗品、供养仪式、大智度论卷九十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卷上、法华经玄赞卷二本、梵网菩萨戒本疏卷二、大日经疏卷八、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卷三、释氏要览卷中、禅苑清规卷一赴粥饭法、卷三藏主、大明三藏法数卷七)((参见:四种供养)1803)p3065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以净水一盏,经一日一夜安菩萨前,然后合掌请服,回首向南。

临入口时,至心郑重,服水既毕,

慎五辛酒肉,邪淫妄语,及诸杀害,一七日或三七日。

[末学解说]

以净水一盏,经一日一夜安置于菩萨前,然后合掌请服,回首向南。

临入口时,至心郑重,服水既毕,

慎五辛(指五种有辛味之蔬菜。又作五荤。与酒、肉同为佛弟子所禁食之物)酒肉,邪淫(又作欲邪行。为十恶之一。即在家者不可为之恶行之一,以男性而言,指与妻子以外之女性行淫,又虽与妻子,但行于不适当之时间、场所、方法等,亦为邪淫)妄语(特指以欺人为目的而作之虚妄语。妄语戒为五戒、十戒之一),及诸杀害,一个七日或三七日(三个七日,即二十一天)。

注解:
【五辛】:辛,梵语 parivyaya,西藏语 spod(药味之义)。指五种有辛味之蔬菜。又作五荤。与酒、肉同为佛弟子所禁食之物。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载,此五种之辛,熟食者发淫,生啖者增恚,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然诸饿鬼等则舐其唇吻,常与鬼住而福德日销;大力魔王现作佛身为其说法,毁犯禁戒,赞淫怒痴,令人命终为魔眷属,永堕无间地狱,故求菩提者当断世间之五种辛菜。
 关于五辛有诸多异说,然可约略归为如下两说:(一)指大蒜、革葱、慈葱、兰葱、兴渠等五种,此为梵网经卷下等所举。然诸家对五辛之解说,亦颇不同。据菩萨戒义疏卷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二、义寂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下本、智周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四等载:大蒜,即是葫菱、家蒜。革葱(茖葱),即是薤、山葱、革山葱。慈葱,即是葱、胡葱、[卄/糾]葱、春葱。兰葱,即是炝、小蒜、家葱、野生。兴渠,即是蒠蒺、芸薹、[卄/考]咾子、阿魏药、殑渠卢、形具。
 (二)指蒜、葱、兴渠、炝、薤等五种,为菩萨戒义疏卷下、宋高僧传卷二十九慧日传、智周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四、法藏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四等所举。
 此外,翻译名义大集亦举出:蒜(梵 las/una)、葱(梵 lata^rka)、小根菜(梵 pala^N!d!u)、炝(梵 gr!n~jana)、兴渠(梵 hin%gu)等五种。又大藏法数卷三十一举出:葱、薤、蒜、韭、胡荽等五种。
 据弘赞之梵网经菩萨戒略疏卷四载,大蒜又称葫,汉朝张骞出使大宛国时持回,为今人所常食者。另就兴渠之梵名而论,翻译名义大集举出两说:(1)形具(梵 hin%gu),又作兴旧、兴宜、形虞、兴瞿。依辞典之解释,形具为从 Asa foetida 之根取出之物,可供作药用及调味用,其学名为 Ferula asa foetida。(2)殑渠卢(梵 guggula, guggulu),译作蔓菁。为 Amyris agallochum 树之渗出物,可供作香料、药用。据宋高僧传卷二十九慧日传载,我国不产此物,而产于于阗,根粗如细蔓菁之根而白,其臭如蒜。另据玄应音义卷十九举出,兴渠出于阇乌荼娑佗那国。又据演培之梵网经菩萨戒本讲记载,其原产地在伊朗及北印度。
 禁食五辛之戒律虽为修行者所应严格持守,然若因重病而非食五辛不得痊愈者,佛陀亦特别开许。据诸经要集卷二十所引僧祇律、十诵律、五分律等之记载,因病食蒜之比丘,应在七日中别居于一僻静之小房内,不得卧僧床褥,复不得至大众方便处、讲堂处、佛塔、僧堂等处,亦不得就佛礼拜,仅能在下风处遥礼,于七日满后,需澡浴熏衣,方得入众。
 此外,道家将炝、薤、蒜、芸薹、胡荽等五辛列为禁食,练形家则以小蒜、大蒜、薤、芸薹、胡荽等五辛为禁食。(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一、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入楞伽经卷八、菩萨戒经会疏集注卷六、法苑珠林卷九十二、释氏要览卷中、翻译名义集卷三什物篇、慧琳音义卷六十八)p1099FROM:【佛光大辞典】

【邪淫】:梵语 ka^ma-mithya^ca^ra,巴利语 ka^mesu miccha^ca^ra。又作欲邪行。为十恶之一。即在家者不可为之恶行之一,以男性而言,指与妻子以外之女性行淫,又虽与妻子,但行于不适当之时间、场所、方法等,亦为邪淫。据中阿含卷五十晡利多经载,邪淫者必受现世及后世之恶报。((参见:邪淫戒)3035)p3034FROM:【佛光大辞典】

【妄语】:十恶之一。又作故妄语、虚妄语、虚诳语、妄舌、虚伪、欺。特指以欺人为目的而作之虚妄语。妄语戒为五戒、十戒之一。据四分律卷十一所载,妄语为波逸提(必须向众僧忏悔之罪),此系小妄语(虚伪不实);另据同书卷二载,未至菩提而妄言得菩提(即妄称证得佛道)者,即犯波罗夷(为教团驱逐之大罪),此系大妄语(未得言得,未证谓证)。此外,据大智度论卷十三载,犯妄语戒而无惭愧心者,自断于至涅槃及生天之道,并有口气臭、善神远离等十种罪过,此称为妄语十罪。(杂阿含经卷三十三、优婆塞五戒相经、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四、顺正理论卷三十六、大智度论卷十四、大乘义章卷七、卷十二)((参见:律)3789)p2343FROM:【佛光大辞典】

【三七日】:三个七日,即二十一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是善男子善女人,于睡梦中,具见地藏菩萨现无边身,于是人处,授灌顶水。

其人梦觉,即获聪明,应是,一历耳根,即当永记经典,更不忘失一句一偈。

[末学解说]

这样的善男子、善女人,于睡梦中,都能见到地藏菩萨示现无边身(佛之身量无边际也),于此人处,授灌顶(灌者大悲护念义,顶者佛果最上义,谓诸佛以大悲水灌顶,能使功德圆满之意)水。

其人梦醒后,即可获得聪明,应是,一历耳根,随即当永记经典(即佛陀所宣说教法,经阿难等结集之,初以口传,后以文字记载,举凡文句、书籍,均称为经典),更不会忘失一句一偈(规定字数句数,以三字乃至八字为一句,以四句为一偈。见偈字下)。

注解:
【无边身】:(术语)佛之身量无边际也。西域记九曰:“有婆罗门,闻释迦佛身长丈六,常怀疑惑未之信也。乃以丈六竹杖欲量佛身,恒于杖端出过丈六,如是增高莫能穷实,遂投杖而去,因植根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灌顶】:灌者大悲护念义,顶者佛果最上义,谓诸佛以大悲水灌顶,能使功德圆满之意。佛教诸宗中,以密教特重灌顶,其作法系由上师以五瓶水(象征如来五智)灌弟子顶,显示继承佛位之意义。灌顶法有多种,主要为结缘灌顶、学法灌顶、传法灌顶三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经典】:即佛陀所宣说教法,经阿难等结集之,初以口传,后以文字记载,举凡文句、书籍,均称为经典。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中):“菩萨经典,究畅要妙。”法华经卷一序品(大九·二下):“圣主师子,演说经典,微妙第一。”p5551FROM:【佛光大辞典】

【一偈】:(杂语)规定字数句数,以三字乃至八字为一句,以四句为一偈。见偈字下。涅槃经二十二曰:“一偈之力,尚能如是。”法华经法师品曰:“妙法华经,一偈一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通过学习这段佛经,末学有以下收获:

一、自身的业障会影响,或者说会障碍我们修行佛法,如上面讲到的:

纵遇明师教视令熟,旋得旋忘,动经年月,不能读诵”,“有宿业障,未得消除,故于大乘经典,无读诵性

而作为佛弟子,更要充分认识到业障的危害性,善知识教导:
佛弟子如果没有趁年轻修行吃苦消业,随着年纪渐增,生理退化,心力不足负面的力量就会显得强大,累世的负面习气现行,修行就很容易退转,甚至严重的往下沉沦

关于「业障」,在清净光明专辑中善知识有很多相关的教导,再次学习其中部分内容

(一)什么是「业」?
就是一切心念和行为的造作

(二)什么是「业障」?
就是障碍修行成就的一切(心念和行为造作),都叫「业障」
就是1.自己的负面习气(心念和行为)和恶种子(不断轮回过程中的深层心识记录),
2.以及累世和众生互动所产生的负面作用力,就是障碍修行成佛的一切恩怨情仇,
这些会在人生过程的每个当下中障碍修行,所以叫作「业障」
所以,业障不是年老才会现前,而是当下随时都在、都会现前,只是年纪大后会更难抵挡更明显,所以特别叮咛
——趁早修行,才能避免「业障现前」而退转&如何突破业障?
[业障]分成A[自己对自己的障碍]和B[其他众生对自己的障碍]

A:自己的部分,分成:
1.[心理障碍](无明,愚痴,没有世间智和出世间智)
2.[业报身造成痛苦所形成的障碍](现在的身体好坏都是业报身,是因果所造成),自己的愚痴无明会不断造成错误的生活方式,这就是患病的原因(例如,没有世间智慧好好照顾身体)

B:外在的部分,这包含周遭一切众生和非人的干扰障碍(共业干扰,就是来自1.结怨2.或爱欲杂染障碍的亲戚朋友或非人,这也是因为没有因果观念,到处结怨而造成亲友或非人干扰报仇)
——浅谈[业障],和[学佛不同次第阶段,该如何面对业障,消除苦难和病痛]?

(三)什么叫「业障现前」?
其实,业障不是年老才会现前,会说年老,只是因为年老的时候难以抵挡,比较明显

(四)什么叫「吃苦消业」?
就是借由精进实修,来反转并消除自己累世所累积的负面习气(第八识的恶种子)
在这精进的过程,因为累世的负面习气和错误知见的障碍,实修就犹如逆流而上,过程中就会觉得苦(所以才叫吃苦)
不过,如果真能努力突破负面习气和恶种子,恶的因子消除,往后当然是光明大道,所以才叫消业
道理虽然如此,但是众生累世所累积的恶因子非常多(从粗重到细微),
所以,要趁早修行且真正努力消业,这样才能避免年老力衰的时候,业障现前无力无心抵挡而退转

(五)如何突破业障,面对业障?
最好就是趁年轻真正吃苦修行,因为年轻才有体力和心力,比较容易突破障碍——趁早修行,才能避免「业障现前」而退转&如何突破业障?
1.初学佛者如果精进念佛或读诵佛经,佛菩萨都会帮忙众生解除苦难
这是佛菩萨对众生慈悲,让初学的众生有信心,所以初学者对此都有一些感应
这是最初修行次第的型态,就是有求必应

2.但是后来,佛菩萨为了让众生明白物质和肉体生灭不实,朝向真正实修的心理层面迈进
而且加上众生的业障果报太多,所以还是会适时不断浮现苦难和病痛(这也是为了教化众生)
这时候,佛弟子应该修持的就是真正去认识物质和肉体生灭虚幻的事实,这时候该学习破除有执和
破除我执,对于生命的执着应该要有些认识,应该逐渐学习金刚经讲的破除四相
如果这阶段,佛弟子能对苦对肉体执着能逐渐放下,这样业障就会逐渐消除,就能获得清净,修行就会迈向下一阶段
——浅谈[业障],和[学佛不同次第阶段,该如何面对业障,消除苦难和病痛]?

(六)如何修行突破障碍?
就是不断的以成佛的正知见来消除累世所累积的妄念和错误知见
并且透过实修种种佛事:念佛、持咒、拜佛、诵经、布施、持戒、忍辱、禅定...和一切善业来反转一切错误的心念和行为
——趁早修行,才能避免「业障现前」而退转&如何突破业障?

二、佛经中教导了解决此类问题的具体方法,即是:

闻地藏菩萨名、见地藏菩萨像,具以本心恭敬陈白,更以香华、衣服、饮食、一切玩具,供养菩萨。以净水一盏,经一日一夜安菩萨前,然后合掌请服,回首向南。临入口时,至心郑重,服水既毕,慎五辛酒肉,邪淫妄语,及诸杀害,一七日或三七日

关于消除业障的方法,佛经中,清净光明专辑也教导过许多

比如:如何忏悔,消除业障? ~ 金光明经 [忏罪法门]

比如:
真心最难得,真心也最有效
用这样的认知,到佛前跪拜(佛像或者佛卡)真实的发起惭愧忏悔心
忏悔自己的业障,然后发愿改过,发愿透过修学佛法来消除业障

忏悔后就应该发起信心,让自己成为清净慈悲光明的人,而且相信自己真的能做到,
这样就能逐渐和佛菩萨的清净慈悲光明相应而逐渐摆脱黑暗习气

而且真实的开始做早晚定课,逐渐落实佛法实修
慢慢逐渐的开始吃素或者守五戒,这样就能逐渐改善

所谓的非人或者过去世结怨者,就会受到您真心和光明的影响
他们也会开始学佛,自然就能放下仇恨而得到超度
所以彼此心念转变,放下仇恨和执着,彼此才能真正都得度——[案例说明]如何消除业障? ~ `真心忏悔,真心改过`

三、地藏菩萨大慈大悲,怜悯众生,便会:
于睡梦中,具见地藏菩萨现无边身,于是人处,授灌顶水”

之后这类众生就能够:
其人梦觉,即获聪明,应是经典,一历耳根,即当永记,更不忘失一句一偈

地藏菩萨以这种方便,神通来帮助众生,救度众生

不禁想起了善知识的教导:
智慧无碍谓之神,平等大悲谓之通

最厉害的神通是智慧,最神奇的法术是慈悲
——神通有用吗

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由此学习相关内容

1.什么是神通呢?
其实,你的念头就是你的神通,念头就是神通,心念就是神通,这样懂吗!

任何众生都一样,都有神通,这讲过很多次了
神通的本体就是众生的「第八识」,众生都有神通,每个轮回都是神通,都是「第八识」的神通作用
这些,在佛经中早就讲清楚了

众生都一直在用自己的神通,因为心念没停过,每个心念都在创造自己的未来,神通并没有停过
每个生命的正报和一切外在依报都是众生自己第八识的神通作用创造出来的
众生心都是妄念,所以,就是以妄念造就自己的轮回业报,随着自己的妄念,一直轮回,神通并没有停止

2.为什么「慈悲」和「智慧」才是真正最强大的法术和神通呢?
如果你有智慧,你就能自己明白上面这些道理,如果真慈悲,你就会有救度众生的心念,不论在梦中或生活中
而且,真正的神通,不局限于产生什么光帮众生解决病苦,(这就像医生只能医病,但佛法才能解轮回苦)
而是透过任何身口意或文字,能帮助众生生起正念而觉悟,这才是真正的大神通,真正的智慧神通,能解轮回苦,才是真慈悲
所以,重要的就是心念和智慧的传达,这才是真正的神通,所以,透过第八识的展现,神通可以是任何形式,不可思议

3.要树立关于[神通]的正知见
神通不是什么神奇的事情,也不是一般以为的那些才是神通
如果真明白神通的法性原理,就会知道,其实,神通无所不在,
因为,神通只是心念的作用,第八识的展现,无所不在
所以,不要小看任何一个负面和正面心念,不要小看心念的力量
因为,放眼所及,全都是心念作用的展现,全都是第八识展现的神通
不论是迷是悟,神通随时都在,只是随众生心念不同,产生的结果不同
而一般所认为的法术神通,不论是天人的或者非人鬼神外道的,按照实相来说,那些也是虚幻的,懂吗!
一般人所最在意的神通,其实也是虚幻的,因为那同样是相对于六道众生执着,而所产生的第八识神通作用
也因此,一切邪法的神通作用,在「佛性」根本的「首楞严三昧」下都不会起作用,也就是「漏尽通」才是根本
也就是大家都有神通,但是,最后就是看谁虚幻谁才真实啰!
——闲聊「神通」

(未完待续)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492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606

[精进勋章]

56#
 楼主| 发表于 2023-9-26 11:17: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9-26 11:19 编辑

(接续上楼)  (用时  小时 )

==============================
妙法莲华经~

-- [经文] --

读是经者,常无忧恼,又无病痛,颜色鲜白,不生贫穷、卑贱丑陋。

众生乐见,如慕贤圣,天诸童子、以为给使。

刀杖不加,毒不能害,若人恶骂,口则闭塞。

游行无畏,如师子王,智慧光明,如日之照。

[末学解说]

读诵此经者,常常没有忧恼,又无病痛,颜色鲜白,不会生为贫穷、卑贱、丑陋。

众生乐于见到,如同仰慕贤圣(贤,即善和之意,指见道以前调心离恶之人;谓凡夫离恶而未发无漏智,不证理亦未断惑,系见道以前之位。圣,即会于正理之意,指证见谛理,舍异生性之人;谓舍去凡夫之性,发无漏智而证理断惑,属见道以后之位。要之,以有漏智修善根者,称为贤者;以无漏智证见正理者,称为圣者),天上诸童子(随侍佛、菩萨、诸天者,亦称为童子)、以为给使。

刀杖不能相加,毒不能伤害,如果人恶骂,口则闭塞。

游行(即遍历修行。巡行各地参禅闻法,或说法教化之谓)无畏(系无所怖畏之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如同师子王(如来之说法能灭一切戏论,于一切外道邪见无所畏惧,如狮子王咆吼,百兽皆慑伏,故以狮子王喻之),智慧光明,如同日光之照。

注解:
【贤圣】:贤(梵 bhadra)与圣(梵 a^rya)之并称。贤,即善和之意,指见道以前调心离恶之人;谓凡夫离恶而未发无漏智,不证理亦未断惑,系见道以前之位。圣,即会于正理之意,指证见谛理,舍异生性之人;谓舍去凡夫之性,发无漏智而证理断惑,属见道以后之位。要之,以有漏智修善根者,称为贤者;以无漏智证见正理者,称为圣者。
 盖佛道修行者有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之别,而此三乘复有贤圣位之分。(一)兹就大小乘诸经论所说之声闻乘而论其贤圣之别:(1)据中阿含经卷三十所列,以十八学人(有学)与九无学合为二十七贤圣。1.十八学人,即:信行、法行、信解脱、见到、身证、家家、一种、向须陀洹、得须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中般涅槃、生般涅槃、行般涅槃、无行般涅槃、上流色究竟。2.九无学,即:思法、升进法、不动法、退法、不退法、护法、实住法、慧解脱、俱解脱。又成实论卷一分别贤圣品亦立二十七贤圣,惟其名称与解释与中阿含所说互有异同。
 (2)据俱舍论卷二十二以下之分别贤圣品载,于见道以前立七贤,见道以后立四圣及七圣。1.七贤,即:五停心、别相念住、总相念住、暖、顶、忍、世第一法。2.四圣,即: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3.七圣,即: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身证、慧解脱、俱解脱。若以见道、修道、无学道等三道与四圣、七圣相配列,则见道即是上记四圣中初果向位中之钝根(随信行),及利根(随法行);修道即前三果后三向位中之钝根(信解),及利根(见至);无学道乃第四果中之钝根(慧解脱),及利根(俱解脱)。至于在此身中得灭尽定之第三果之圣者,则称为“身证”。故总合上记之七贤、七圣,共为十四类。
 (3)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与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本等亦立二十七贤圣,即:信解、见至、身证、慧解脱、俱解脱、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极七返、家家、一间、中般、生般、无行般、有行般、上流般、退法、思法、护法、住法、堪达法、不动法。其中,亦以前十八项为有学,后九项为无学。又此一配列法系将随信行与随法行摄于见道以前之方便位,故若再加此二项,则总为二十九贤圣。
 (二)次将声闻、缘觉(辟支佛)、菩萨等三乘共摄于“十地”,而论其贤圣之别,此即大品般若经卷十七灯炷深奥品与大智度论卷七十五等所说之“三乘共十地”,即:干慧地、性地、八人地、见地、薄地、离欲地、已作地、辟支佛地、菩萨地、佛地等十地;其中,以初二地为贤,后八地为圣。另如大方等大集经卷八海慧菩萨品亦列举“出离九种性而入于佛种性”之说。所谓九种性,即:凡夫性、信行性、法行性、八忍性、须陀洹性、斯陀含性、阿那含性、阿罗汉性、辟支佛性,再加佛种性,则共为十性;其中,以初三性为贤,后七性为圣。要之,其旨趣大致与三乘共十地之说相同。
 (三)若仅就菩萨位次而言者,如成唯识论卷九所举,总立菩萨位为五位,即: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习位、究竟位。并以修习大乘顺解脱分之善根(即暖位等四善根位以前)之三十心为资粮位;以修大乘顺决择分之善根(即暖、顶、忍、世第一法等四位)为加行位;以见道初地之“入心”为通达位;以初地之“住心”以后,至第十地之“金刚无间道”为修习位;以佛果为究竟位。其中,即以初二位为贤,后三位为圣。另如华严经所说之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妙觉位等菩萨四十一位,即以前三十位为贤,十地及妙觉为圣。此外,仁王般若经卷上教化品,别于十住位之前另有十信位之说,故总为五十一位;而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则详举五十二位之名,即:十心、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其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三十心为贤,十地、等觉、妙觉等十二阶位为圣。
 准之上记所叙,贤圣之别,诸经论虽皆有其定说,然亦不宜一概判然定夺之,而仅应别其范围之宽、狭、通、局,如大乘义章卷十七本所说,贤之范围“通”而圣之范围“局”,以贤之范围“通”,故自修道之始至修道之终皆可谓之为贤者,如经中常言“贤者舍利弗”、“贤者须菩提”,非谓舍利弗、须菩提定然仅属贤位而不属圣位之人;以圣之范围“局”,故谓见道以前为凡夫位之贤者,而见道以上始可谓之为圣者。另如俱舍论贤圣品于广说七贤七圣之时,即通称为贤圣(梵 a^rya-pudgala)。(旧华严经卷八、卷十一、卷十五、卷二十三、大毗婆沙论卷五十四、杂阿毗昙心论卷五、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五十七至卷七十二、法华经玄义卷九下、四教义卷二至卷六、俱舍论光记卷二十二)((参见:菩萨阶位)5221)p6180FROM:【佛光大辞典】


【童子】:梵语 kuma^ra,巴利语同。音译作鸠摩罗。或梵语 kuma^raka,音译鸠摩罗伽。<一>四岁或八岁以上,未满二十岁,且尚未剃发得度之男子,称为童子、童儿、童真;女子则称童女。(旧华严经卷四十五入法界品、大智度论卷二十九、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受戒轨则条)
 <二>指菩萨。菩萨为如来之王子,因其如世间童子之无淫欲念,故称为童子。
 <三>随侍佛、菩萨、诸天者,亦称为童子。如随侍文殊菩萨者为请召、计设尼、救护慧、乌波计设尼、光网、地慧幢、无垢光、不思议慧等八大童子。又不动明王亦有八大童子随侍。
 <四>日本古来于诸种法会、庭仪之际,必有随伴之幼童,随时受使唤,称为童子。p5168 FROM:【佛光大辞典】

【游行】:即遍历修行。巡行各地参禅闻法,或说法教化之谓。又作飞锡、游方,禅宗称为行脚。一般游行之僧侣,称为行脚僧。有部毗奈耶出家事卷三谓,已度五夏(安居)以上之比丘,熟知有犯无犯、重罪轻罪,复能持守钵喇底木叉而宣说者,得游行人间,随处受学;若未满五夏者,纵娴三藏,不得游行受学。另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五所载,长游行之人有五种艰难:(一)不诵法教,(二)忘失所诵之教,(三)不得定意,(四)已得三昧复忘失,(五)闻法不能持。(中阿含卷五师子吼经、长阿含卷一大本经、释氏要览卷下)((参见:行脚)2562)p5619FROM:【佛光大辞典】

【无畏】:梵语 vais/a^radya,巴利语 vesa^rajja;或梵语 abhaya,巴利语同。又作无所畏。系无所怖畏之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佛、菩萨之无畏皆有四种,称四无畏、四无所畏。佛之四无畏即诸法现等觉无畏、一切漏尽无畏、障法不虚决定授记无畏、为证一切具足出道如性无畏。佛所具有之十八种功德法(十八不共法),即十力、四无畏、三念住、大悲。而四无畏与“十力”中之处非处智力、漏尽智力、业法集智力、遍趣行智力相配。十力复一一摄四无畏,故总为四十无畏。菩萨之四无畏,即能持无畏、知根无畏、决疑无畏、答报无畏。而华严经疏卷五十二记载菩萨十种无畏,即闻持无畏、辩才无畏、二空无畏、威仪无缺无畏、三业无过无畏、外护无畏、正念无畏、方便无畏、一切智心无畏、具行无畏。又密教行者发菩提心之时有六种功德,即善无畏、身无畏、无我无畏、法无畏、法无我无畏、一切法自性平等无畏六种,称为六无畏。(增一阿含经卷十九、卷四十二、大日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五、大日经疏卷三、大乘义章卷十一)((参见:六无畏)1294、“四无所畏”1773)p5101FROM:【佛光大辞典】


【师子王】:又作狮子王、师子兽王。如来之说法能灭一切戏论,于一切外道邪见无所畏惧,如狮子王咆吼,百兽皆慑伏,故以狮子王喻之。(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二、无量寿经卷下)((参见:师子吼)4091)p4091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若于梦中,但见妙事。

见诸如来,坐师子座,诸比丘众、围绕说法。

又见龙神、阿修罗等,数如恒沙,恭敬合掌、自见其身,而为说法。


又见诸佛、身相金色,放无量光、照于一切,以梵音声、演说诸法。

佛为四众,说无上法,见身处中,合掌赞佛,闻法欢喜、而为供养,得陀罗尼,证不退智。


[末学解说]

若是于梦中,能见妙事。

见到诸如来,坐于师子座,诸比丘众、围绕说法。

又见到龙神(八部众之一。又作龙众。因其具有神力,故称龙神。或指龙王而言)、阿修罗(阿修罗为印度最古诸神之一,系属于战斗一类之鬼神,经常被视为恶神,而与帝释天(因陀罗神)争斗不休,以致出现了修罗场、修罗战等名词)等,数量如同恒河沙之多,恭敬合掌、自见其身,而为说法。

又见到诸佛、身相金色,放无量光、照于一切,以梵音(佛菩萨之音声。即佛报得清净微妙之音声,亦即具四辩八音之妙音)声、演说诸法。

佛为四众(指列座于佛陀说法会上听法之四类大众,即:(一)发起众,指能鉴知时机发起集会,或发起瑞相、问答等,以安排佛陀说法者。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舍利弗曾三次请佛说法。(二)当机众,指宿缘纯熟,适闻正教,而于会座上得度者。即听闻经法立受证悟之益者。(三)影响众,指从他方佛土来助佛陀教化之古往诸佛菩萨,隐其圆极之果而示现当机众之形相,如影之随形,如响之应声,以匡辅法王,庄严法座。(四)结缘众,指宿善福薄根机下劣者,虽未获立即证悟之益,然以见佛闻法之故,已结下将来得度之因缘),演说无上法(即涅槃,因涅槃在一切法中是至高无上的),见到自身处于其中,合掌赞佛,闻法欢喜、而为供养(意指供食物、衣服等予佛法僧三宝、师长、父母、亡者等),获得陀罗尼(华译为总持,总是总摄一切法,持是能持无量义。也就是能掌握一切法的总纲领的意思),证得不退智。

注解:
【龙神】:八部众之一。又作龙众。因其具有神力,故称龙神。或指龙王而言。法华经卷一(大九·三下):“诸天、龙神、人及非人,香华伎乐,常以供养。”p6386FROM:【佛光大辞典】

【阿修罗】:梵名 Asura。略称修罗。为六道之一,八部众之一,十界之一。又作阿须罗、阿索罗、阿苏罗、阿素罗、阿素洛、阿须伦、阿须轮。意译为非天、非同类、不端正。旧译不酒、不饮酒,或系误译。阿修罗为印度最古诸神之一,系属于战斗一类之鬼神,经常被视为恶神,而与帝释天(因陀罗神)争斗不休,以致出现了修罗场、修罗战等名词。
 据增一阿含经卷三阿须伦品载,其身形广长八万四千由旬,口纵广千由旬。另于长阿含经卷二十阿须伦品、大楼炭经卷二阿须伦品、起世因本经卷五,均详载其住处与事迹。有关阿修罗之业因,诸经多举出嗔、慢、疑等三种生因,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则列举十种阿修罗之生因:(一)身行微恶,(二)口行微恶,(三)意行微恶,(四)起憍慢,(五)起我慢,(六)起增上慢,(七)起大慢,(八)起邪慢,(九)起慢慢,(十)回诸善根。此外,阿修罗所持有之琴,特称为阿修罗琴。阿修罗欲听闻何种曲调,则曲音自然弹出。此亦阿修罗所具有之褔德。
 阿修罗之形像有多种说法,或谓九头千眼,口中出火,九百九十手,六足,身形为须弥山之四倍;或谓千头二千手、万头二万手、三头六手;或谓三面青黑色,忿怒裸形相,六臂。(长阿含经卷十、卷二十一、大智度论卷十、卷十一、卷三十、佛地经论卷六、观音经义疏记卷四、法华经文句卷二、慧苑音义卷上、翻译名义集卷二)p3651   FROM:【佛光大辞典】

【梵音】:<一>又作梵声。佛菩萨之音声。即佛报得清净微妙之音声,亦即具四辩八音之妙音。佛三十二相中即有梵音相。据大智度论卷四,佛之梵音如大梵天王所出之声,有五种清净之音:(一)甚深如雷。(二)清彻远播,闻而悦乐。(三)入心敬爱。(四)谛了易解。(五)听者无厌。(法华经卷七妙音菩萨品、无量寿经卷下)
 <二>为梵呗之一种。((参见:四个法要)1827)p4634FROM:【佛光大辞典】

【四众】:梵语 catasrah! pars!adah!,巴利语 catasso parisa^。<一>指构成佛教教团之四种弟子众。又称四辈、四部众、四部弟子。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或仅指出家四众,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中阿含卷二十二秽品经、法华经卷一、四辈经)
 <二>指列座于佛陀说法会上听法之四类大众,即:(一)发起众,指能鉴知时机发起集会,或发起瑞相、问答等,以安排佛陀说法者。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舍利弗曾三次请佛说法。(二)当机众,指宿缘纯熟,适闻正教,而于会座上得度者。即听闻经法立受证悟之益者。(三)影响众,指从他方佛土来助佛陀教化之古往诸佛菩萨,隐其圆极之果而示现当机众之形相,如影之随形,如响之应声,以匡辅法王,庄严法座。(四)结缘众,指宿善福薄根机下劣者,虽未获立即证悟之益,然以见佛闻法之故,已结下将来得度之因缘。(法华文句卷二下、大明三藏法数卷十五)
 <三>指阿育王时代,佛法之大众共分为四类,此四众因共议大天五事而形成上座部与大众部。四众即:(一)龙象众,又称大国众,指大天之流,即引发论争者。(二)边鄙众,又称外边众,指大天之门徒。(三)多闻众,指持戒广学之凡夫,集众援助上座。(四)大德众,指四果之圣众。此外,异部宗轮论述记除上记之外,尚有二种解说。(部执异论、异部宗轮论、三论玄义检幽集卷五)
 <四>指人、天、龙、鬼之四众。又称四辈。p1763FROM:【佛光大辞典】

【无上法】:即涅槃,因涅槃在一切法中是至高无上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供养】:梵语 pu^jana^,巴利语同。又作供、供施、供给、打供。意指供食物、衣服等予佛法僧三宝、师长、父母、亡者等。供养初以身体行为为主,后亦包含纯粹的精神供养,故有身分供养、心分供养之分。据遗教经论载,饮食、衣服、汤药等,属身分供养;不共心供养、无厌足心供养、等分心供养等,属心分供养。
 盖初期教团所受之供养以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等为主,称为四事供养。施予佛、塔庙、佛像、教法、比丘(尼)、僧团之房舍与土地为僧团经济之重要来源。所行之供养除财供养外,尚有法供养,如以恭敬供养、赞叹供养、礼拜供养等精神之崇敬态度亦称供养。密教则有涂香以洗清罪业、除去烦恼之说,并有供养仪轨(供养法式)之制定。初时甚而有以塔、庙作为祭祀对象之供养,称塔供养,至后世,一般对死者亦行塔供养,亦有以其他供物作为回向之情形。
 总括供养物之种类、供养方法与供养对象等,有各种不同之分类:(一)二种供养,据十住毗婆沙论卷一之说,有:(1)法供养,指善于听闻大乘正法,或广或略。(2)财供养,指饮食等四事供养。据大日经供养法疏说,有:(1)理供养,指以证入真实之理为供养。(2)事供养,指供养香花等。(二)三种供养,据普贤行愿品疏之说,有:(1)财供养,指供以世间之财宝、香花等之供养。(2)法供养,指起菩提心,而行自利、利他之二利。(3)观行供养,指行周遍含融观、事事无碍观等华严观行供养。十地经论卷三说,有:(1)利养供养,指衣服、卧具等。(2)恭敬供养,指香花、幡盖等。(3)行供养,指修行信行、戒行等之供养。(三)三业供养,法华文句卷三之一载,有身、口、意三业供养,即:(1)身业供养,身至诚礼敬诸佛菩萨。(2)口业供养,口发言称美诸佛菩萨功德。(3)意业供养,端心正意,想念诸佛菩萨相好庄严。(四)四种供养,(1)据大日经义释卷十一之说,有香花、合掌、慈悲、运心等四种供养。(2)据理趣释卷下之说,有菩提心供养、资粮供养、法供养、羯磨供养等四种瑜伽教之供养。(五)四事供养,(1)据增一阿含经卷十三之说,有衣被、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等四种供养。(2)据无量寿经卷下之说,有悬缯、燃灯、散花、烧香等四种供养。(3)据善见律毗婆沙卷十三之说,有饮食、衣服、汤药、房舍等四种供养。(六)五种供养,据苏悉地羯啰经卷下之说,有涂香(持戒)、花鬘(布施)、烧香(精进)、饮食(禅定)、燃灯(智慧)等五种供养;另加阏伽(净水,忍辱),即为六种供养。(七)十种供养,据法华经法师品之说,有花、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等十种供养。
 另据大藏法数之说,将缯盖、幢幡合并为幡盖,而加入合掌,成为十供养。若据菩萨地持经卷七所举之十种,则为:身供养、支提供养、现前供养、不现前供养、自作供养、他作供养、财物供养、胜供养、不染污供养、至处道供养等。
 此外,佛前之供物称佛供,神前之供物称神供。供养梵天、帝释天、功德欢喜天等,则称供天或天供。供于亡者,称追善供养。专供饿鬼者,称饿鬼供养。庆祝佛像开光者,称开眼供养。供养经者,称开题供养,又称经供养、一切经供养、书写供养,如书写维摩经而供养之,称维摩经供养。叩钟庆祝者,称钟供养。又就佛法僧三宝而言,供养佛,称佛供养、供佛;供养法,称法供养、行供养;供养僧,称僧供养、僧供。其中,招请百僧,设斋以供养者,称百僧供养、百僧供;招请千僧,设斋以供养者,称千僧供养,或称千僧斋、千僧供、千僧会;传说此种供养之功德无量。又供养之施主,称供养主。供养众僧,亦称供众、供赡。记载供养意义之讽诵文,称供养文。为供养求福所造之佛像,称供养佛。以灯明供养佛像、塔庙,则称供灯。于日本,在书写经典之后,以之供养、宣讲,称为供讲。(佛藏经卷下、无量寿经卷下、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佛本行集经卷一供养品、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五、大日经卷五秘密漫荼罗品、供养仪式、大智度论卷九十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卷上、法华经玄赞卷二本、梵网菩萨戒本疏卷二、大日经疏卷八、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卷三、释氏要览卷中、禅苑清规卷一赴粥饭法、卷三藏主、大明三藏法数卷七)((参见:四种供养)1803)p3065FROM:【佛光大辞典】

【陀罗尼】:华译为总持,总是总摄一切法,持是能持无量义。也就是能掌握一切法的总纲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佛知其心,深入佛道,即为授记、成最正觉。

汝善男子,当于来世,得无量智、佛之大道,国土严净,广大无比,亦有四众、合掌听法。

又见自身、在山林中,修习善法,证诸实相,深入禅定,见十方佛。


[末学解说]

佛了知其心,深入佛道,即为授记(区别、分析、发展之意。本指分析教说,或以问答方式解说教理;转指弟子所证或死后之生处;后专指未来世证果及成佛名号之预言(又作预记))、成最正觉(指最上至极之佛果。以其智慧与真理相契,故称正觉。又菩萨虽有随分之正觉,然位未至极,故不能称最;唯佛具有全分能觉之妙智,故称最正觉)。

你等善男子,当于来世,获得无量智慧、佛之大道,国土庄严清净,广大无比,也有四众(指列座于佛陀说法会上听法之四类大众,即:(一)发起众,指能鉴知时机发起集会,或发起瑞相、问答等,以安排佛陀说法者。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舍利弗曾三次请佛说法。(二)当机众,指宿缘纯熟,适闻正教,而于会座上得度者。即听闻经法立受证悟之益者。(三)影响众,指从他方佛土来助佛陀教化之古往诸佛菩萨,隐其圆极之果而示现当机众之形相,如影之随形,如响之应声,以匡辅法王,庄严法座。(四)结缘众,指宿善福薄根机下劣者,虽未获立即证悟之益,然以见佛闻法之故,已结下将来得度之因缘)、合掌听法。

又见到自身、在山林中,修习善法(指合呼于“善”之一切道理,即指五戒、十善、三学、六度。为“恶法”之对称。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二者虽有深浅之差异,而皆为顺理益世之法,故称为善法),证诸实相(原义为本体、实体、真相、本性等;引申指一切万法真实不虚之体相,或真实之理法、不变之理、真如、法性等。此系佛陀觉悟之内容,意即本然之真实,举凡一如、实性、实际、真性、涅槃、无为、无相等,皆为实相之异名。以世俗认识之一切现象均为假相,唯有摆脱世俗认识才能显示诸法常住不变之真实相状,故称实相),深入禅定(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见到十方诸佛。

注解:
【授记】:梵语 vya^karaN!a,巴利语 veyya^karaN!a。音译毗耶佉梨那、弊迦兰陀、和伽罗那、和罗那。又作授决、受决、受记、受别、记别、记别、记说、记。十二部经之一,九部经之一。区别、分析、发展之意。本指分析教说,或以问答方式解说教理;转指弟子所证或死后之生处;后专指未来世证果及成佛名号之预言(又作预记)。如长阿含卷五阇尼沙经载,佛记伽伽罗大臣(巴 Kakkata)命终后生天,其余五十人得斯陀含,五百人得须陀洹。授记主要指证言未来成佛之意,最著名者,如释尊于过去世得燃灯佛之授记,又如弥勒曾经受释尊之授记,阿含经载有此说法。及至大乘经典,成佛授记之说更为普遍,如无量寿经记载,法藏比丘经世自在王佛授记,而成阿弥陀佛;法华经卷二记载,舍利弗等声闻之授记;法华经卷四记载,恶人提婆达多,与一般视作不可成佛之女人皆获授记。
 授记成佛之种类甚多,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大别之为人与时两种差别授记:(一)人差别授记,就授记时间于发菩提心之前后而言,有未发心授记、已发心授记;就授记者是否显现于受记者面前而言,有现前授记、不现前授记。(二)时差别授记,系依至成佛期间之一定或不一定而言,可分为有数时授记、无数时授记。又据大日经卷一所载,授记佛果完成,是为完全授记,称为无余记;而授记未来能灭尽诸障,是为不完全授记,称为有余记。首楞严三昧经卷下举四种授记,即:未发心而与授记、发心即与授记、密授记、现前授记。宝雨经卷六则举现前授记、不现前授记、秘密记等三种。大智度论卷七十六载有现前、不现前二种授记。旧华严经卷三十九离世间品载十种授记,又同经卷三十七明示十种自知授记法。菩萨璎珞经卷九无著品载如来大众之中菩萨授决,就觉知、不觉知而分成八种;于法华文句卷七上详释之。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如来性品有速记、远记二种,前者为发速愿,故与速记,后者即为护正法者,故授远记;于法华义疏卷八详释之并说通记、别记之异。
 授记之条件,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载有国土名、佛名、时节、劫名、眷属、正法存续期间等六项,然诸经所记,广略不同。授记之形式,一般皆以佛先现微笑由面门放光照十方,其次上座弟子请问微笑因缘,以为发端。又关于为何授记,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六举出三种原由,即:(一)菩萨多修功德,证得法性,故授记。(二)修证阶位较浅之小菩萨,其成佛之种性尚未决定,时或生疑,为去除其疑,坚固其道心,乃为之授记。(三)令欣求佛果者见此授记,欣己当来亦可得此成佛之授记。另于五佛顶三昧陀罗尼经卷三载有如来授记之印咒。(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佛本行集经卷四受决定记品、菩萨地持经卷八菩萨功德品、成实论卷一“十二部经品”、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六)((参见:预言)5700)p4587FROM:【佛光大辞典】

【最正觉】:梵语 abhisambuddha。指最上至极之佛果。以其智慧与真理相契,故称正觉。又菩萨虽有随分之正觉,然位未至极,故不能称最;唯佛具有全分能觉之妙智,故称最正觉。法华经卷五从地踊出品(大九·四一中):“我于伽耶城,菩提树下坐;得成最正觉,转无上法轮。”(无量寿经卷上、发菩提心经论卷上、华严经疏卷一、华严经探玄记卷二)p5042FROM:【佛光大辞典】

【四众】:梵语 catasrah! pars!adah!,巴利语 catasso parisa^。<一>指构成佛教教团之四种弟子众。又称四辈、四部众、四部弟子。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或仅指出家四众,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中阿含卷二十二秽品经、法华经卷一、四辈经)
 <二>指列座于佛陀说法会上听法之四类大众,即:(一)发起众,指能鉴知时机发起集会,或发起瑞相、问答等,以安排佛陀说法者。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舍利弗曾三次请佛说法。(二)当机众,指宿缘纯熟,适闻正教,而于会座上得度者。即听闻经法立受证悟之益者。(三)影响众,指从他方佛土来助佛陀教化之古往诸佛菩萨,隐其圆极之果而示现当机众之形相,如影之随形,如响之应声,以匡辅法王,庄严法座。(四)结缘众,指宿善福薄根机下劣者,虽未获立即证悟之益,然以见佛闻法之故,已结下将来得度之因缘。(法华文句卷二下、大明三藏法数卷十五)
 <三>指阿育王时代,佛法之大众共分为四类,此四众因共议大天五事而形成上座部与大众部。四众即:(一)龙象众,又称大国众,指大天之流,即引发论争者。(二)边鄙众,又称外边众,指大天之门徒。(三)多闻众,指持戒广学之凡夫,集众援助上座。(四)大德众,指四果之圣众。此外,异部宗轮论述记除上记之外,尚有二种解说。(部执异论、异部宗轮论、三论玄义检幽集卷五)
 <四>指人、天、龙、鬼之四众。又称四辈。p1763FROM:【佛光大辞典】

【善法】:梵语 kus/ala^ dharma^h!。指合呼于“善”之一切道理,即指五戒、十善、三学、六度。为“恶法”之对称。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二者虽有深浅之差异,而皆为顺理益世之法,故称为善法。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五(大二四·三八二下):“国界人民,日见增长,善法无损。”(往生要集卷中)p4883FROM:【佛光大辞典】

【实相】:梵语 dharmata^、bhu^ta-tathata^。原义为本体、实体、真相、本性等;引申指一切万法真实不虚之体相,或真实之理法、不变之理、真如、法性等。此系佛陀觉悟之内容,意即本然之真实,举凡一如、实性、实际、真性、涅槃、无为、无相等,皆为实相之异名。以世俗认识之一切现象均为假相,唯有摆脱世俗认识才能显示诸法常住不变之真实相状,故称实相。据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六、大智度论卷三十二之意,一切诸法之各别相(如地之坚相、水之湿相、火之热相)皆为虚妄,一一皆可破可坏;相对于此,无漏智所证之实相则离虚妄之诸相而平等一如,在妄情之中,实相悉皆不可得。
 在鸠摩罗什之翻译中,“实相”亦包含空之意义,龙树以来强调为佛教真谛之内容。而“诸法实相”之说,为大乘佛教之标帜(即法印),亦即相对于小乘佛教所立之三法印(无常、无我、涅槃),大乘佛教所立者称为实相印。一切诸法之真实相状,称为诸法实相,其内容虽依各宗而异,然自其各宗之立场判断,凡被视为最后而究竟者,俱以此语表示之。此实相之相状,一般认为不得以言语或心推测之。在此一立场发展之下,至天台宗,则以最完全的自我发现,谓之诸法实相,亦即泯除本质(理)与现实(事)之差别,一切诸法完全调和之世界,于迷妄之凡夫中,亦可体现崇高之佛境界,表现出现象即实在、差别即平等之精神。禅宗以为诸法实相乃佛祖之现成或本来面目;净土宗以阿弥陀佛之名号为实相法;密宗则有声字实相之说。又日本日莲宗将实相解释为本门之题目等,将真如之实相引至现实,论二者之融合相即,此即自理论上阐明大乘佛教肯定现实之态度。(中论卷三、大般涅槃经疏卷三三十、注维摩诘经卷三、大日经疏卷一、往生论注卷下、维摩经义记卷四末、法华经文句记卷四中)p5787FROM:【佛光大辞典】

【禅定】:<一>禅,为梵语 dhya^na 之音译;定,为梵语 sama^dhi 之意译。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或谓禅为 dhya^na 之音译,定为其意译,梵汉并称作禅定。又色界之四禅与无色界之四定,合称四禅八定。(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参见:定)3171、“禅”6451)
 <二>与坐禅同义。五家参详要路门附录(大八一·六一五上):“夫修禅定者,先须厚敷蒲团,结跏趺坐。”((参见:坐禅)2838)p6463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492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606

[精进勋章]

57#
 楼主| 发表于 2023-9-26 16:47: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9-26 17:08 编辑

(接续上楼)  (用时 2 小时 )

==============================
妙法莲华经~

-- [经文] --

读是经者,常无忧恼,又无病痛,颜色鲜白,不生贫穷、卑贱丑陋。

众生乐见,如慕贤圣,天诸童子、以为给使。

刀杖不加,毒不能害,若人恶骂,口则闭塞。

游行无畏,如师子王,智慧光明,如日之照。

[末学解说]

读诵此经者,常常没有忧恼,又无病痛,颜色鲜白,不会生为贫穷、卑贱、丑陋。

众生乐于见到,如同仰慕贤圣(贤,即善和之意,指见道以前调心离恶之人;谓凡夫离恶而未发无漏智,不证理亦未断惑,系见道以前之位。圣,即会于正理之意,指证见谛理,舍异生性之人;谓舍去凡夫之性,发无漏智而证理断惑,属见道以后之位。要之,以有漏智修善根者,称为贤者;以无漏智证见正理者,称为圣者),天上诸童子(随侍佛、菩萨、诸天者,亦称为童子)、以为给使。

刀杖不能相加,毒不能伤害,如果人恶骂,口则闭塞。

游行(即遍历修行。巡行各地参禅闻法,或说法教化之谓)无畏(系无所怖畏之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如同师子王(如来之说法能灭一切戏论,于一切外道邪见无所畏惧,如狮子王咆吼,百兽皆慑伏,故以狮子王喻之),智慧光明,如同日光之照。

注解:
【贤圣】:贤(梵 bhadra)与圣(梵 a^rya)之并称。贤,即善和之意,指见道以前调心离恶之人;谓凡夫离恶而未发无漏智,不证理亦未断惑,系见道以前之位。圣,即会于正理之意,指证见谛理,舍异生性之人;谓舍去凡夫之性,发无漏智而证理断惑,属见道以后之位。要之,以有漏智修善根者,称为贤者;以无漏智证见正理者,称为圣者。
 盖佛道修行者有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之别,而此三乘复有贤圣位之分。(一)兹就大小乘诸经论所说之声闻乘而论其贤圣之别:(1)据中阿含经卷三十所列,以十八学人(有学)与九无学合为二十七贤圣。1.十八学人,即:信行、法行、信解脱、见到、身证、家家、一种、向须陀洹、得须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中般涅槃、生般涅槃、行般涅槃、无行般涅槃、上流色究竟。2.九无学,即:思法、升进法、不动法、退法、不退法、护法、实住法、慧解脱、俱解脱。又成实论卷一分别贤圣品亦立二十七贤圣,惟其名称与解释与中阿含所说互有异同。
 (2)据俱舍论卷二十二以下之分别贤圣品载,于见道以前立七贤,见道以后立四圣及七圣。1.七贤,即:五停心、别相念住、总相念住、暖、顶、忍、世第一法。2.四圣,即: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3.七圣,即: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身证、慧解脱、俱解脱。若以见道、修道、无学道等三道与四圣、七圣相配列,则见道即是上记四圣中初果向位中之钝根(随信行),及利根(随法行);修道即前三果后三向位中之钝根(信解),及利根(见至);无学道乃第四果中之钝根(慧解脱),及利根(俱解脱)。至于在此身中得灭尽定之第三果之圣者,则称为“身证”。故总合上记之七贤、七圣,共为十四类。
 (3)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与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本等亦立二十七贤圣,即:信解、见至、身证、慧解脱、俱解脱、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极七返、家家、一间、中般、生般、无行般、有行般、上流般、退法、思法、护法、住法、堪达法、不动法。其中,亦以前十八项为有学,后九项为无学。又此一配列法系将随信行与随法行摄于见道以前之方便位,故若再加此二项,则总为二十九贤圣。
 (二)次将声闻、缘觉(辟支佛)、菩萨等三乘共摄于“十地”,而论其贤圣之别,此即大品般若经卷十七灯炷深奥品与大智度论卷七十五等所说之“三乘共十地”,即:干慧地、性地、八人地、见地、薄地、离欲地、已作地、辟支佛地、菩萨地、佛地等十地;其中,以初二地为贤,后八地为圣。另如大方等大集经卷八海慧菩萨品亦列举“出离九种性而入于佛种性”之说。所谓九种性,即:凡夫性、信行性、法行性、八忍性、须陀洹性、斯陀含性、阿那含性、阿罗汉性、辟支佛性,再加佛种性,则共为十性;其中,以初三性为贤,后七性为圣。要之,其旨趣大致与三乘共十地之说相同。
 (三)若仅就菩萨位次而言者,如成唯识论卷九所举,总立菩萨位为五位,即: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习位、究竟位。并以修习大乘顺解脱分之善根(即暖位等四善根位以前)之三十心为资粮位;以修大乘顺决择分之善根(即暖、顶、忍、世第一法等四位)为加行位;以见道初地之“入心”为通达位;以初地之“住心”以后,至第十地之“金刚无间道”为修习位;以佛果为究竟位。其中,即以初二位为贤,后三位为圣。另如华严经所说之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妙觉位等菩萨四十一位,即以前三十位为贤,十地及妙觉为圣。此外,仁王般若经卷上教化品,别于十住位之前另有十信位之说,故总为五十一位;而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则详举五十二位之名,即:十心、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其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三十心为贤,十地、等觉、妙觉等十二阶位为圣。
 准之上记所叙,贤圣之别,诸经论虽皆有其定说,然亦不宜一概判然定夺之,而仅应别其范围之宽、狭、通、局,如大乘义章卷十七本所说,贤之范围“通”而圣之范围“局”,以贤之范围“通”,故自修道之始至修道之终皆可谓之为贤者,如经中常言“贤者舍利弗”、“贤者须菩提”,非谓舍利弗、须菩提定然仅属贤位而不属圣位之人;以圣之范围“局”,故谓见道以前为凡夫位之贤者,而见道以上始可谓之为圣者。另如俱舍论贤圣品于广说七贤七圣之时,即通称为贤圣(梵 a^rya-pudgala)。(旧华严经卷八、卷十一、卷十五、卷二十三、大毗婆沙论卷五十四、杂阿毗昙心论卷五、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五十七至卷七十二、法华经玄义卷九下、四教义卷二至卷六、俱舍论光记卷二十二)((参见:菩萨阶位)5221)p6180FROM:【佛光大辞典】


【童子】:梵语 kuma^ra,巴利语同。音译作鸠摩罗。或梵语 kuma^raka,音译鸠摩罗伽。<一>四岁或八岁以上,未满二十岁,且尚未剃发得度之男子,称为童子、童儿、童真;女子则称童女。(旧华严经卷四十五入法界品、大智度论卷二十九、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受戒轨则条)
 <二>指菩萨。菩萨为如来之王子,因其如世间童子之无淫欲念,故称为童子。
 <三>随侍佛、菩萨、诸天者,亦称为童子。如随侍文殊菩萨者为请召、计设尼、救护慧、乌波计设尼、光网、地慧幢、无垢光、不思议慧等八大童子。又不动明王亦有八大童子随侍。
 <四>日本古来于诸种法会、庭仪之际,必有随伴之幼童,随时受使唤,称为童子。p5168 FROM:【佛光大辞典】

【游行】:即遍历修行。巡行各地参禅闻法,或说法教化之谓。又作飞锡、游方,禅宗称为行脚。一般游行之僧侣,称为行脚僧。有部毗奈耶出家事卷三谓,已度五夏(安居)以上之比丘,熟知有犯无犯、重罪轻罪,复能持守钵喇底木叉而宣说者,得游行人间,随处受学;若未满五夏者,纵娴三藏,不得游行受学。另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五所载,长游行之人有五种艰难:(一)不诵法教,(二)忘失所诵之教,(三)不得定意,(四)已得三昧复忘失,(五)闻法不能持。(中阿含卷五师子吼经、长阿含卷一大本经、释氏要览卷下)((参见:行脚)2562)p5619FROM:【佛光大辞典】

【无畏】:梵语 vais/a^radya,巴利语 vesa^rajja;或梵语 abhaya,巴利语同。又作无所畏。系无所怖畏之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佛、菩萨之无畏皆有四种,称四无畏、四无所畏。佛之四无畏即诸法现等觉无畏、一切漏尽无畏、障法不虚决定授记无畏、为证一切具足出道如性无畏。佛所具有之十八种功德法(十八不共法),即十力、四无畏、三念住、大悲。而四无畏与“十力”中之处非处智力、漏尽智力、业法集智力、遍趣行智力相配。十力复一一摄四无畏,故总为四十无畏。菩萨之四无畏,即能持无畏、知根无畏、决疑无畏、答报无畏。而华严经疏卷五十二记载菩萨十种无畏,即闻持无畏、辩才无畏、二空无畏、威仪无缺无畏、三业无过无畏、外护无畏、正念无畏、方便无畏、一切智心无畏、具行无畏。又密教行者发菩提心之时有六种功德,即善无畏、身无畏、无我无畏、法无畏、法无我无畏、一切法自性平等无畏六种,称为六无畏。(增一阿含经卷十九、卷四十二、大日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五、大日经疏卷三、大乘义章卷十一)((参见:六无畏)1294、“四无所畏”1773)p5101FROM:【佛光大辞典】


【师子王】:又作狮子王、师子兽王。如来之说法能灭一切戏论,于一切外道邪见无所畏惧,如狮子王咆吼,百兽皆慑伏,故以狮子王喻之。(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二、无量寿经卷下)((参见:师子吼)4091)p4091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若于梦中,但见妙事。

见诸如来,坐师子座,诸比丘众、围绕说法。

又见龙神、阿修罗等,数如恒沙,恭敬合掌、自见其身,而为说法。


又见诸佛、身相金色,放无量光、照于一切,以梵音声、演说诸法。

佛为四众,说无上法,见身处中,合掌赞佛,闻法欢喜、而为供养,得陀罗尼,证不退智。


[末学解说]

若是于梦中,能见妙事。

见到诸如来,坐于师子座,诸比丘众、围绕说法。

又见到龙神(八部众之一。又作龙众。因其具有神力,故称龙神。或指龙王而言)、阿修罗(阿修罗为印度最古诸神之一,系属于战斗一类之鬼神,经常被视为恶神,而与帝释天(因陀罗神)争斗不休,以致出现了修罗场、修罗战等名词)等,数量如同恒河沙之多,恭敬合掌、自见其身,而为说法。

又见到诸佛、身相金色,放无量光、照于一切,以梵音(佛菩萨之音声。即佛报得清净微妙之音声,亦即具四辩八音之妙音)声、演说诸法。

佛为四众(指列座于佛陀说法会上听法之四类大众,即:(一)发起众,指能鉴知时机发起集会,或发起瑞相、问答等,以安排佛陀说法者。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舍利弗曾三次请佛说法。(二)当机众,指宿缘纯熟,适闻正教,而于会座上得度者。即听闻经法立受证悟之益者。(三)影响众,指从他方佛土来助佛陀教化之古往诸佛菩萨,隐其圆极之果而示现当机众之形相,如影之随形,如响之应声,以匡辅法王,庄严法座。(四)结缘众,指宿善福薄根机下劣者,虽未获立即证悟之益,然以见佛闻法之故,已结下将来得度之因缘),演说无上法(即涅槃,因涅槃在一切法中是至高无上的),见到自身处于其中,合掌赞佛,闻法欢喜、而为供养(意指供食物、衣服等予佛法僧三宝、师长、父母、亡者等),获得陀罗尼(华译为总持,总是总摄一切法,持是能持无量义。也就是能掌握一切法的总纲领的意思),证得不退智。

注解:
【龙神】:八部众之一。又作龙众。因其具有神力,故称龙神。或指龙王而言。法华经卷一(大九·三下):“诸天、龙神、人及非人,香华伎乐,常以供养。”p6386FROM:【佛光大辞典】

【阿修罗】:梵名 Asura。略称修罗。为六道之一,八部众之一,十界之一。又作阿须罗、阿索罗、阿苏罗、阿素罗、阿素洛、阿须伦、阿须轮。意译为非天、非同类、不端正。旧译不酒、不饮酒,或系误译。阿修罗为印度最古诸神之一,系属于战斗一类之鬼神,经常被视为恶神,而与帝释天(因陀罗神)争斗不休,以致出现了修罗场、修罗战等名词。
 据增一阿含经卷三阿须伦品载,其身形广长八万四千由旬,口纵广千由旬。另于长阿含经卷二十阿须伦品、大楼炭经卷二阿须伦品、起世因本经卷五,均详载其住处与事迹。有关阿修罗之业因,诸经多举出嗔、慢、疑等三种生因,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则列举十种阿修罗之生因:(一)身行微恶,(二)口行微恶,(三)意行微恶,(四)起憍慢,(五)起我慢,(六)起增上慢,(七)起大慢,(八)起邪慢,(九)起慢慢,(十)回诸善根。此外,阿修罗所持有之琴,特称为阿修罗琴。阿修罗欲听闻何种曲调,则曲音自然弹出。此亦阿修罗所具有之褔德。
 阿修罗之形像有多种说法,或谓九头千眼,口中出火,九百九十手,六足,身形为须弥山之四倍;或谓千头二千手、万头二万手、三头六手;或谓三面青黑色,忿怒裸形相,六臂。(长阿含经卷十、卷二十一、大智度论卷十、卷十一、卷三十、佛地经论卷六、观音经义疏记卷四、法华经文句卷二、慧苑音义卷上、翻译名义集卷二)p3651   FROM:【佛光大辞典】

【梵音】:<一>又作梵声。佛菩萨之音声。即佛报得清净微妙之音声,亦即具四辩八音之妙音。佛三十二相中即有梵音相。据大智度论卷四,佛之梵音如大梵天王所出之声,有五种清净之音:(一)甚深如雷。(二)清彻远播,闻而悦乐。(三)入心敬爱。(四)谛了易解。(五)听者无厌。(法华经卷七妙音菩萨品、无量寿经卷下)
 <二>为梵呗之一种。((参见:四个法要)1827)p4634FROM:【佛光大辞典】

【四众】:梵语 catasrah! pars!adah!,巴利语 catasso parisa^。<一>指构成佛教教团之四种弟子众。又称四辈、四部众、四部弟子。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或仅指出家四众,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中阿含卷二十二秽品经、法华经卷一、四辈经)
 <二>指列座于佛陀说法会上听法之四类大众,即:(一)发起众,指能鉴知时机发起集会,或发起瑞相、问答等,以安排佛陀说法者。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舍利弗曾三次请佛说法。(二)当机众,指宿缘纯熟,适闻正教,而于会座上得度者。即听闻经法立受证悟之益者。(三)影响众,指从他方佛土来助佛陀教化之古往诸佛菩萨,隐其圆极之果而示现当机众之形相,如影之随形,如响之应声,以匡辅法王,庄严法座。(四)结缘众,指宿善福薄根机下劣者,虽未获立即证悟之益,然以见佛闻法之故,已结下将来得度之因缘。(法华文句卷二下、大明三藏法数卷十五)
 <三>指阿育王时代,佛法之大众共分为四类,此四众因共议大天五事而形成上座部与大众部。四众即:(一)龙象众,又称大国众,指大天之流,即引发论争者。(二)边鄙众,又称外边众,指大天之门徒。(三)多闻众,指持戒广学之凡夫,集众援助上座。(四)大德众,指四果之圣众。此外,异部宗轮论述记除上记之外,尚有二种解说。(部执异论、异部宗轮论、三论玄义检幽集卷五)
 <四>指人、天、龙、鬼之四众。又称四辈。p1763FROM:【佛光大辞典】

【无上法】:即涅槃,因涅槃在一切法中是至高无上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供养】:梵语 pu^jana^,巴利语同。又作供、供施、供给、打供。意指供食物、衣服等予佛法僧三宝、师长、父母、亡者等。供养初以身体行为为主,后亦包含纯粹的精神供养,故有身分供养、心分供养之分。据遗教经论载,饮食、衣服、汤药等,属身分供养;不共心供养、无厌足心供养、等分心供养等,属心分供养。
 盖初期教团所受之供养以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等为主,称为四事供养。施予佛、塔庙、佛像、教法、比丘(尼)、僧团之房舍与土地为僧团经济之重要来源。所行之供养除财供养外,尚有法供养,如以恭敬供养、赞叹供养、礼拜供养等精神之崇敬态度亦称供养。密教则有涂香以洗清罪业、除去烦恼之说,并有供养仪轨(供养法式)之制定。初时甚而有以塔、庙作为祭祀对象之供养,称塔供养,至后世,一般对死者亦行塔供养,亦有以其他供物作为回向之情形。
 总括供养物之种类、供养方法与供养对象等,有各种不同之分类:(一)二种供养,据十住毗婆沙论卷一之说,有:(1)法供养,指善于听闻大乘正法,或广或略。(2)财供养,指饮食等四事供养。据大日经供养法疏说,有:(1)理供养,指以证入真实之理为供养。(2)事供养,指供养香花等。(二)三种供养,据普贤行愿品疏之说,有:(1)财供养,指供以世间之财宝、香花等之供养。(2)法供养,指起菩提心,而行自利、利他之二利。(3)观行供养,指行周遍含融观、事事无碍观等华严观行供养。十地经论卷三说,有:(1)利养供养,指衣服、卧具等。(2)恭敬供养,指香花、幡盖等。(3)行供养,指修行信行、戒行等之供养。(三)三业供养,法华文句卷三之一载,有身、口、意三业供养,即:(1)身业供养,身至诚礼敬诸佛菩萨。(2)口业供养,口发言称美诸佛菩萨功德。(3)意业供养,端心正意,想念诸佛菩萨相好庄严。(四)四种供养,(1)据大日经义释卷十一之说,有香花、合掌、慈悲、运心等四种供养。(2)据理趣释卷下之说,有菩提心供养、资粮供养、法供养、羯磨供养等四种瑜伽教之供养。(五)四事供养,(1)据增一阿含经卷十三之说,有衣被、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等四种供养。(2)据无量寿经卷下之说,有悬缯、燃灯、散花、烧香等四种供养。(3)据善见律毗婆沙卷十三之说,有饮食、衣服、汤药、房舍等四种供养。(六)五种供养,据苏悉地羯啰经卷下之说,有涂香(持戒)、花鬘(布施)、烧香(精进)、饮食(禅定)、燃灯(智慧)等五种供养;另加阏伽(净水,忍辱),即为六种供养。(七)十种供养,据法华经法师品之说,有花、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等十种供养。
 另据大藏法数之说,将缯盖、幢幡合并为幡盖,而加入合掌,成为十供养。若据菩萨地持经卷七所举之十种,则为:身供养、支提供养、现前供养、不现前供养、自作供养、他作供养、财物供养、胜供养、不染污供养、至处道供养等。
 此外,佛前之供物称佛供,神前之供物称神供。供养梵天、帝释天、功德欢喜天等,则称供天或天供。供于亡者,称追善供养。专供饿鬼者,称饿鬼供养。庆祝佛像开光者,称开眼供养。供养经者,称开题供养,又称经供养、一切经供养、书写供养,如书写维摩经而供养之,称维摩经供养。叩钟庆祝者,称钟供养。又就佛法僧三宝而言,供养佛,称佛供养、供佛;供养法,称法供养、行供养;供养僧,称僧供养、僧供。其中,招请百僧,设斋以供养者,称百僧供养、百僧供;招请千僧,设斋以供养者,称千僧供养,或称千僧斋、千僧供、千僧会;传说此种供养之功德无量。又供养之施主,称供养主。供养众僧,亦称供众、供赡。记载供养意义之讽诵文,称供养文。为供养求福所造之佛像,称供养佛。以灯明供养佛像、塔庙,则称供灯。于日本,在书写经典之后,以之供养、宣讲,称为供讲。(佛藏经卷下、无量寿经卷下、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佛本行集经卷一供养品、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五、大日经卷五秘密漫荼罗品、供养仪式、大智度论卷九十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卷上、法华经玄赞卷二本、梵网菩萨戒本疏卷二、大日经疏卷八、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卷三、释氏要览卷中、禅苑清规卷一赴粥饭法、卷三藏主、大明三藏法数卷七)((参见:四种供养)1803)p3065FROM:【佛光大辞典】

【陀罗尼】:华译为总持,总是总摄一切法,持是能持无量义。也就是能掌握一切法的总纲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佛知其心,深入佛道,即为授记、成最正觉。

汝善男子,当于来世,得无量智、佛之大道,国土严净,广大无比,亦有四众、合掌听法。

又见自身、在山林中,修习善法,证诸实相,深入禅定,见十方佛。


[末学解说]

佛了知其心,深入佛道,即为授记(区别、分析、发展之意。本指分析教说,或以问答方式解说教理;转指弟子所证或死后之生处;后专指未来世证果及成佛名号之预言(又作预记))、成最正觉(指最上至极之佛果。以其智慧与真理相契,故称正觉。又菩萨虽有随分之正觉,然位未至极,故不能称最;唯佛具有全分能觉之妙智,故称最正觉)。

你等善男子,当于来世,获得无量智慧、佛之大道,国土庄严清净,广大无比,也有四众(指列座于佛陀说法会上听法之四类大众,即:(一)发起众,指能鉴知时机发起集会,或发起瑞相、问答等,以安排佛陀说法者。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舍利弗曾三次请佛说法。(二)当机众,指宿缘纯熟,适闻正教,而于会座上得度者。即听闻经法立受证悟之益者。(三)影响众,指从他方佛土来助佛陀教化之古往诸佛菩萨,隐其圆极之果而示现当机众之形相,如影之随形,如响之应声,以匡辅法王,庄严法座。(四)结缘众,指宿善福薄根机下劣者,虽未获立即证悟之益,然以见佛闻法之故,已结下将来得度之因缘)、合掌听法。

又见到自身、在山林中,修习善法(指合呼于“善”之一切道理,即指五戒、十善、三学、六度。为“恶法”之对称。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二者虽有深浅之差异,而皆为顺理益世之法,故称为善法),证诸实相(原义为本体、实体、真相、本性等;引申指一切万法真实不虚之体相,或真实之理法、不变之理、真如、法性等。此系佛陀觉悟之内容,意即本然之真实,举凡一如、实性、实际、真性、涅槃、无为、无相等,皆为实相之异名。以世俗认识之一切现象均为假相,唯有摆脱世俗认识才能显示诸法常住不变之真实相状,故称实相),深入禅定(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见到十方诸佛。

注解:
【授记】:梵语 vya^karaN!a,巴利语 veyya^karaN!a。音译毗耶佉梨那、弊迦兰陀、和伽罗那、和罗那。又作授决、受决、受记、受别、记别、记别、记说、记。十二部经之一,九部经之一。区别、分析、发展之意。本指分析教说,或以问答方式解说教理;转指弟子所证或死后之生处;后专指未来世证果及成佛名号之预言(又作预记)。如长阿含卷五阇尼沙经载,佛记伽伽罗大臣(巴 Kakkata)命终后生天,其余五十人得斯陀含,五百人得须陀洹。授记主要指证言未来成佛之意,最著名者,如释尊于过去世得燃灯佛之授记,又如弥勒曾经受释尊之授记,阿含经载有此说法。及至大乘经典,成佛授记之说更为普遍,如无量寿经记载,法藏比丘经世自在王佛授记,而成阿弥陀佛;法华经卷二记载,舍利弗等声闻之授记;法华经卷四记载,恶人提婆达多,与一般视作不可成佛之女人皆获授记。
 授记成佛之种类甚多,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大别之为人与时两种差别授记:(一)人差别授记,就授记时间于发菩提心之前后而言,有未发心授记、已发心授记;就授记者是否显现于受记者面前而言,有现前授记、不现前授记。(二)时差别授记,系依至成佛期间之一定或不一定而言,可分为有数时授记、无数时授记。又据大日经卷一所载,授记佛果完成,是为完全授记,称为无余记;而授记未来能灭尽诸障,是为不完全授记,称为有余记。首楞严三昧经卷下举四种授记,即:未发心而与授记、发心即与授记、密授记、现前授记。宝雨经卷六则举现前授记、不现前授记、秘密记等三种。大智度论卷七十六载有现前、不现前二种授记。旧华严经卷三十九离世间品载十种授记,又同经卷三十七明示十种自知授记法。菩萨璎珞经卷九无著品载如来大众之中菩萨授决,就觉知、不觉知而分成八种;于法华文句卷七上详释之。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如来性品有速记、远记二种,前者为发速愿,故与速记,后者即为护正法者,故授远记;于法华义疏卷八详释之并说通记、别记之异。
 授记之条件,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载有国土名、佛名、时节、劫名、眷属、正法存续期间等六项,然诸经所记,广略不同。授记之形式,一般皆以佛先现微笑由面门放光照十方,其次上座弟子请问微笑因缘,以为发端。又关于为何授记,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六举出三种原由,即:(一)菩萨多修功德,证得法性,故授记。(二)修证阶位较浅之小菩萨,其成佛之种性尚未决定,时或生疑,为去除其疑,坚固其道心,乃为之授记。(三)令欣求佛果者见此授记,欣己当来亦可得此成佛之授记。另于五佛顶三昧陀罗尼经卷三载有如来授记之印咒。(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佛本行集经卷四受决定记品、菩萨地持经卷八菩萨功德品、成实论卷一“十二部经品”、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六)((参见:预言)5700)p4587FROM:【佛光大辞典】

【最正觉】:梵语 abhisambuddha。指最上至极之佛果。以其智慧与真理相契,故称正觉。又菩萨虽有随分之正觉,然位未至极,故不能称最;唯佛具有全分能觉之妙智,故称最正觉。法华经卷五从地踊出品(大九·四一中):“我于伽耶城,菩提树下坐;得成最正觉,转无上法轮。”(无量寿经卷上、发菩提心经论卷上、华严经疏卷一、华严经探玄记卷二)p5042FROM:【佛光大辞典】

【四众】:梵语 catasrah! pars!adah!,巴利语 catasso parisa^。<一>指构成佛教教团之四种弟子众。又称四辈、四部众、四部弟子。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或仅指出家四众,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中阿含卷二十二秽品经、法华经卷一、四辈经)
 <二>指列座于佛陀说法会上听法之四类大众,即:(一)发起众,指能鉴知时机发起集会,或发起瑞相、问答等,以安排佛陀说法者。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舍利弗曾三次请佛说法。(二)当机众,指宿缘纯熟,适闻正教,而于会座上得度者。即听闻经法立受证悟之益者。(三)影响众,指从他方佛土来助佛陀教化之古往诸佛菩萨,隐其圆极之果而示现当机众之形相,如影之随形,如响之应声,以匡辅法王,庄严法座。(四)结缘众,指宿善福薄根机下劣者,虽未获立即证悟之益,然以见佛闻法之故,已结下将来得度之因缘。(法华文句卷二下、大明三藏法数卷十五)
 <三>指阿育王时代,佛法之大众共分为四类,此四众因共议大天五事而形成上座部与大众部。四众即:(一)龙象众,又称大国众,指大天之流,即引发论争者。(二)边鄙众,又称外边众,指大天之门徒。(三)多闻众,指持戒广学之凡夫,集众援助上座。(四)大德众,指四果之圣众。此外,异部宗轮论述记除上记之外,尚有二种解说。(部执异论、异部宗轮论、三论玄义检幽集卷五)
 <四>指人、天、龙、鬼之四众。又称四辈。p1763FROM:【佛光大辞典】

【善法】:梵语 kus/ala^ dharma^h!。指合呼于“善”之一切道理,即指五戒、十善、三学、六度。为“恶法”之对称。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二者虽有深浅之差异,而皆为顺理益世之法,故称为善法。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五(大二四·三八二下):“国界人民,日见增长,善法无损。”(往生要集卷中)p4883FROM:【佛光大辞典】

【实相】:梵语 dharmata^、bhu^ta-tathata^。原义为本体、实体、真相、本性等;引申指一切万法真实不虚之体相,或真实之理法、不变之理、真如、法性等。此系佛陀觉悟之内容,意即本然之真实,举凡一如、实性、实际、真性、涅槃、无为、无相等,皆为实相之异名。以世俗认识之一切现象均为假相,唯有摆脱世俗认识才能显示诸法常住不变之真实相状,故称实相。据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六、大智度论卷三十二之意,一切诸法之各别相(如地之坚相、水之湿相、火之热相)皆为虚妄,一一皆可破可坏;相对于此,无漏智所证之实相则离虚妄之诸相而平等一如,在妄情之中,实相悉皆不可得。
 在鸠摩罗什之翻译中,“实相”亦包含空之意义,龙树以来强调为佛教真谛之内容。而“诸法实相”之说,为大乘佛教之标帜(即法印),亦即相对于小乘佛教所立之三法印(无常、无我、涅槃),大乘佛教所立者称为实相印。一切诸法之真实相状,称为诸法实相,其内容虽依各宗而异,然自其各宗之立场判断,凡被视为最后而究竟者,俱以此语表示之。此实相之相状,一般认为不得以言语或心推测之。在此一立场发展之下,至天台宗,则以最完全的自我发现,谓之诸法实相,亦即泯除本质(理)与现实(事)之差别,一切诸法完全调和之世界,于迷妄之凡夫中,亦可体现崇高之佛境界,表现出现象即实在、差别即平等之精神。禅宗以为诸法实相乃佛祖之现成或本来面目;净土宗以阿弥陀佛之名号为实相法;密宗则有声字实相之说。又日本日莲宗将实相解释为本门之题目等,将真如之实相引至现实,论二者之融合相即,此即自理论上阐明大乘佛教肯定现实之态度。(中论卷三、大般涅槃经疏卷三三十、注维摩诘经卷三、大日经疏卷一、往生论注卷下、维摩经义记卷四末、法华经文句记卷四中)p5787FROM:【佛光大辞典】

【禅定】:<一>禅,为梵语 dhya^na 之音译;定,为梵语 sama^dhi 之意译。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或谓禅为 dhya^na 之音译,定为其意译,梵汉并称作禅定。又色界之四禅与无色界之四定,合称四禅八定。(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参见:定)3171、“禅”6451)
 <二>与坐禅同义。五家参详要路门附录(大八一·六一五上):“夫修禅定者,先须厚敷蒲团,结跏趺坐。”((参见:坐禅)2838)p6463FROM:【佛光大辞典】

============================================================

结合主楼 菩萨为什么会示现在众生梦中? ~ 华严经 主题
学习时,末学联想到佛经中描绘的景象,无比殊胜,无比赞叹,无比向往
末学也希望自己如善男子一般,能听到诸佛演说无上法
也愿自己能受到佛陀的授记、成就最正觉
也愿能于来世,获得无量智、佛之大道,国土严净,广大无比,亦有四众、合掌听法
也愿自身在山林中,修习善法,证诸实相,深入禅定,见到十方诸佛
想要实现这些愿望,佛陀慈悲,教导了方法,即是诵持《妙法莲华经》
由此机缘,学习清净光明专辑相关内容

一、为什么读「法华经」(即妙法莲华经)
虽然信佛、信佛法是「正信」,能解脱轮回和成佛,是正确的(反之,如果相信无法解脱的外道邪见,那则是「邪信」)
但是,信佛、学佛中的多数人大都还是属于「迷信」(虽信但仍迷,不知所以然)、和「愚信」(虽信但无知、无智、不明白原理),
而非真正深入实修的智信(有智慧明原理)、实信(明白实义)、真信(见性见真)

例如:有人常说:我真的相信!但是,要他说明为什么?有什么道理?是什么原理?却讲不出来,这就是「迷信」和「愚信」
不过,这并不是佛法或正法有问题,而是学习者、信奉者的问题,就是自己没有深入学习和了解,而容易使别人对正法产生误解

虽然如此,但是,如果能信,不论是上述的「迷信」还是「愚信」,都还算是有「善根」,还是能逐渐进步的,
所以说:「信为功德母」,因为,能信还是一切的根本,能信就会忏悔和改进,能信就还有机会学习和进步,逐渐变成「智信」
所以,如果能信「法华经」,虽然智慧不足、虽然外行,但是,也能因为信,而得到相应于本身次第的效益
「法华经」上讲难信难解,问题就在于「法性原理」上,
如果「众生心」没达到真正「大乘发心」和「菩萨性」的标准,「智慧」不到理解「甚深法」的次第,那是很难理解这问题的
也因此,因为众生心量差别,读任何佛经,就会产生理解次第上的差别,所以,「法华经」前先讲「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讲的就是众生无量,众生心的差别也无量,无量差别的众生心,对佛经、佛法、佛陀说法而有不同无量解,产生无量义
因此,菩萨行者应该要明白这个法性原理,明白众生心、性,更深入甚深法性,这样才能真正普渡众生和成佛

所以,如果连「无量义经」都无法真正弄明白,那更不用说「法华经」了,读「法华经」往往就变成「低次第」的求佛菩萨、求功德
而只有真正大乘次第的大乘发心菩萨行者,才会真正明白「法华经」的义涵,明白「法华经」的教法,真正落实「法华行」
请问「法华经」说什么?是什么?(又或者金刚经、心经、华严经、楞严经...说什么?或代表什么?)
......(请先思维,想想自己读过哪些佛经,自己能讲出这些佛经在讲什么或要讲什么吗?)
......(然后再想想,以自己的情况,能称为深入经藏吗?是真正实修的佛弟子吗?)
......
其实,光这样一个问题,就能考验出一个人和修行者对「法华经」的认识,也能看出修行者的次第
任何事情或佛经或修行都一样,只要一问,甚至一看(或观察),就能知道众生有没有内涵、有没有实修

如果修行者连上面这个问题都回答不出来,或根本没想过这问题,那代表修行根本不用心,修行还很敷浅(肤浅)和初浅、粗浅
如果还能讲出一些内容,那代表,可能还有点心去读佛经,不过,这算不了什么,就像现代人不出国,也能讲出好几个国家名字
如果能讲出很多内容,嗯,那可能有用心去读和记忆,这样在普通人中还算好的,但是对实修者来说,只是很普通的
当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还有另一种就是:很抱歉,还没读过这本经,不知道讲些什么

如果是真正能契入「法性原理」的实修者,如果真心实修深入佛法和普渡众生,
就能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读经、要深入经藏?读经有什么目标?要从佛经中学到什么?重点是什么?
因此,就能很简单且简短扼要(也能长篇大论)的讲出每一本佛经的「心要」和「实修方法」与「运用方法」
也就是,学习佛经,要能明白每一本佛经的用意、目的是什么?(要教导和成就何种根器?何种法门次第?成就目标为何?)
心要(心法、根本)是什么?法门是什么(有哪些戒行、禅定观行和智慧法义)?
普渡众生的方法是什么?有哪些案例?(例如有哪些菩萨示现教导、有哪些故事)
对于上面说的这些,如果没有心(解脱成佛和普渡众生),就不会去想,也不会了解,当然也不会去做
——由「法性原理」看「法华经」与「普门品」

二、妙法莲华经的重要性
妙法莲华经是大经,非常重要
您目前仅是读诵和跪拜就能消除重业,重业轻报
更何况以后真正落实法华经,广行方便普渡众生
所以法华经上说,修法华经能尽速成佛,
能上品上生往生极乐世界(请参考药王菩萨本事品
)——妙法莲华启妙心~修学[法华经]非常殊胜
「法华经」是真正菩萨行者普渡众生和成佛的教本,是用来教导菩萨次第的佛子,发起大心,开启妙心,显露佛性,行诸妙法。——由「法性原理」看「法华经」与「普门品」

三、什么样的人能修[法华经]?
修学[法华经]非常殊胜
法华经上说,能修法华经者都是累世久修菩萨道的人
——妙法莲华启妙心~修学[法华经]非常殊胜

四、[法华经]的要旨是什么?
末学所领悟的「妙法莲华经」心要、精髓就是:「妙法莲华启妙心」——由「法性原理」看「法华经」与「普门品」
[法华经]就是教导众生当菩萨而成佛的佛经
众生皆有佛性,行菩萨道,广行一切方便普渡众生,让众生都恢复佛性,这就是[法华经]的要旨

所以末学以前常说~妙法莲华启妙心
就是说~透过妙法莲华经开启佛性本心
广行一切妙法,让众生都恢复佛性本心

这就是妙法莲华经的要旨
也是能够快速成佛的原因
也是能上品上生极乐世界的原因
所以学佛如果能明白心法,成就是很快速的
——妙法莲华启妙心~修学[法华经]非常殊胜

五、「法华经」强调的重点是什么?
「法华经」一开头、然后一再重复的重点就是「一佛乘」
从方便品(指出以前都是方便)、譬喻品、药草喻品、化城喻品,都是为了说明以前的法门都只是方便,真正的只有成佛一路,就是「一佛乘」
然后,在种种「授记品」中不断的为佛弟子授记,这就是为了加强佛子的信心,有信心,才能由信而逐渐契入「佛乘」而成佛
——由「法性原理」看「法华经」与「普门品」

六、「法华经」为什么有大功德,有什么不可思议功德?
答案就在于「佛性」,也就是以「法华经」让菩萨行者真正发起「菩萨妙心」,契入「佛性」而成佛,这样才是「一佛乘」
「法华经」讲「唯一佛乘」,就是说只有成佛才是正途,才是唯一的「道」路,就是要菩萨发起成佛的佛乘「妙心」而显露「佛性」,
最后,佛陀在「涅槃经」清清楚楚的讲「佛性」,涅槃前,才说明「佛性」才是真正的根本——由「法性原理」看「法华经」与「普门品」
「妙法莲华经」让真正的大乘菩萨行者开启「妙心」「佛性」,而由「妙心」「佛性」又能生一切「妙法」,而能普渡一切众生成佛。
这才是「妙法莲华经」的真正功德,真正实践「一佛乘」。
话说,如果学佛、学经而不能实践,没有真正功用,那又学来做什么呢?
所以,开启「妙心」,行「妙法」,实践「一佛乘」,让众生都能显露「佛性」,这才是真正的真实功德。
——由「法性原理」看「法华经」与「普门品」

七、如何阅读[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修学的方式也不一定要从头读到尾
因为那么大一部经,可能还没读完,就因为中途弄不清楚佛义或觉得无趣而放弃了
所以,可以先读功德利益的部分,增上佛弟子的发心和信心
——[略说]如何阅读佛经?例如,楞严经,法华经

八、如何成为真正的大乘法华菩萨行者?
如果要成为真正的大乘法华菩萨行者,除了「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还有许多重要的章节
例如:「法师品」和「安乐行品」以及「普贤菩萨劝发品」
另外,许多菩萨品,则都是重要的案例教导,是菩萨自己亲身示现「法华行」
例如:「常不轻菩萨品」、「药王菩萨本事品」、「妙音菩萨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妙庄严王本事品」

不同的发心和次第,就有不同的学习方向和目标
一般人和初学者,可能是透过知道、学习这些菩萨品,来求菩萨保佑
但是,真正的「法华菩萨行者」,则是透过这些菩萨品来学习当菩萨,实践「一佛乘」,这就是差别所在,也是真正真实功德所在。


补充说明:
其实末学以前就曾经讲过,「妙法莲华经」就是在讲「方便(度)波罗蜜」,而且法华经的经文中就已经有提到
「方便度波罗蜜」是什么?其实,其中奥秘,自己实修深入心法、深入菩萨道就会知道
一般来说,多数大乘佛经只谈到「六度波罗蜜」,但是,少数会超过「六度」而讲到「十度波罗蜜」,例如:法华经、华严经
「六度波罗蜜」只是一般菩萨行者的基础,真正要晋升为「大菩萨」,就要由六度扩充到十度,增加「方便度」、「愿度」、「力度」、「智度」
所以,「妙法」就是「方便度波罗蜜」的展现,也就是真正发起大心,由六度开始扩展到十度,往成佛的「一佛乘」迈进
——由「法性原理」看「法华经」与「普门品」

九、宣说「法华经」的要求和条件


(未完待续)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492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606

[精进勋章]

58#
 楼主| 发表于 2023-9-27 11:21: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9-27 20:05 编辑

(接续上楼)  (用时 2 小时 30 分钟)

==============================
佛说梦相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增上慢品

-- [经文] --

尔时佛告具寿善现。

若菩萨摩诃萨。乃至梦中亦不爱乐称赞声闻及独觉地。于三界法亦不起心爱乐称赞。

常观诸法如梦如响如像如幻如阳焰如光影如变化事如寻香城。虽如是观察而不证实际。


当知是菩萨有不退转相。

[末学解说]

这时,佛陀告诉具寿(乃对佛弟子、阿罗汉等之尊称。又作贤者、圣者、尊者、净命、长老、慧命。音译阿瑜率满。指具足智慧与德行,得受尊敬之人。其后不限于佛弟子,凡祖师或先德,亦可称具寿)善现(须菩提的译名),如果菩萨摩诃萨

乃至于梦中也不爱乐称赞声闻(闻佛说四谛法之音声而悟道的人)及独觉(又名缘觉,或辟支佛,是于无佛之世靠自己觉悟的力量而脱离生死的人)地。对于三界法也不会起心爱乐称赞。

常观诸法(又作万法。现代语称之为存在、一切现象等。其义有二:(一)指一切有为、无为等万法,而与特指有为法之“诸行”含义不同;此系较为广义之用法。(二)指一切现象界之诸法,包含心、色上之一切万法,然如“涅槃”等无为法则不包含在内)如梦、如响、如像、如幻、如阳焰、如光影、如变化事、如寻香城(指无实体而出现于空中之楼阁、山川、林野。传系乾闼婆神于空中所化现之城郭,故称乾闼婆城。或即指海上、沙漠及热带原野中,空气之密度产生差异时,由于光线折射所出现之海市蜃楼,经典常以之比喻不实之法。又称西域乐人为乾闼婆,彼等乐人常以幻术幻作城郭,亦称为乾闼婆城),虽这样观察然而却不证实际(真实际极之意。即指绝离虚妄之涅槃实证;又指真如之理体)。

应当知道这样的菩萨有不退转相(大乘从加行道暖位至修道后际位中一切菩萨随上中下根器所证功德不退失相:离色蕴等法实执相、诸疑永净相、八无暇永尽相、自他力趋善法相、五盖永尽相、清净相、虫不附体相等)。

注解:
【具寿】:梵语 a^yus!mat,巴利语 a^yasmant。乃对佛弟子、阿罗汉等之尊称。又作贤者、圣者、尊者、净命、长老、慧命。音译阿瑜率满。指具足智慧与德行,得受尊敬之人。其后不限于佛弟子,凡祖师或先德,亦可称具寿。梵语 a^yus!mat,具有世间寿命及出世之法身慧命之义,故旧译慧命,系就其法身慧命而言;亦即谓比丘异于世俗者,除爱色身之恒寿外,更以智慧之命为宝。然就新、旧译之得失而言,荆溪湛然以“慧命”之译为胜,慈恩窥基则以“具寿”之译为妥。法华玄赞卷六(大三四·七七一上):“慧命者,应云具寿。世俗之徒,皆爱身恒之寿;圣者之辈,并宝智慧之命。叹愿双成,故言具寿。单言慧命,义便阙也。”又长老唤少年亦用具寿。(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十九、卷三十八)p3079FROM:【佛光大辞典】

【善现】:须菩提的译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声闻】:闻佛说四谛法之音声而悟道的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独觉】:又名缘觉,或辟支佛,是于无佛之世靠自己觉悟的力量而脱离生死的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诸法】:梵语 sarva-dharma^h!。又作万法。现代语称之为存在、一切现象等。其义有二:(一)指一切有为、无为等万法,而与特指有为法之“诸行”含义不同;此系较为广义之用法。(二)指一切现象界之诸法,包含心、色上之一切万法,然如“涅槃”等无为法则不包含在内。(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理趣经、俱舍论卷六)p6302FROM:【佛光大辞典】

【寻香城】:(杂语)(参见:乾闼婆城)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乾闼婆城】:梵语 gandharva-nagara。又作揵闼婆城、健达缚城、巘达缚城。略作婆城、干达城、干城。意译寻香城。指无实体而出现于空中之楼阁、山川、林野。传系乾闼婆神于空中所化现之城郭,故称乾闼婆城。或即指海上、沙漠及热带原野中,空气之密度产生差异时,由于光线折射所出现之海市蜃楼,经典常以之比喻不实之法。又称西域乐人为乾闼婆,彼等乐人常以幻术幻作城郭,亦称为乾闼婆城。大智度论卷六(大二五·一○三中):“可眼见,无有实,是名揵闼婆城。”(新华严经卷四十二、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卷二、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二、慧苑音义卷下、枳橘易土集卷九)p4372FROM:【佛光大辞典】

【实际】:<一>梵语 bhu^ta-kot!i。真实际极之意。即指绝离虚妄之涅槃实证;又指真如之理体。金刚三昧经(大九·三七○上):“佛言,实际之法,法无有际,无际之心,则入实际。”又大智度论卷三十二(大二五·二九七下):“实际者,以法性为实,证故为际。如阿罗汉,名为住于实际。(中略)善入法性,是为实际。(中略)实际即涅槃。”中论卷四(大三○·三六上):“究竟推求世间、涅槃实际无生际,以平等不可得故,无毫厘差别。”此谓涅槃即实际,而生死与涅槃亦皆平等不可得而无毫厘之别。禅宗常用“实际理地”一语,表示超越断绝一切差别妄见的平等一如之世界,或真实究竟之境地。此外,一般则转申其义,相对于理论、空论,而以“实际”表示事实或实践之意。(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五实际品、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九十、大乘义章卷一、景德传灯录卷九沩山灵祐章)((参见:真如)4197)
 <二>唐代比丘尼。为马祖道一之法嗣。籍贯、年寿不详。乃激励俱胝和尚,使其有企慕大乘之心者。景德传灯录卷十一(大五一·二八八上):“俱胝和尚初住庵,有尼名实际,到庵戴笠子,执锡绕师三匝云:‘道得即拈下笠子。’三问,师皆无对,尼便去,师曰:‘日势稍晚,且留一宿。’尼曰:‘道得即宿。’师又无对,尼去。”(禅苑蒙求卷中)p5791FROM:【佛光大辞典】

【不退转相】:大乘从加行道暖位至修道后际位中一切菩萨随上中下根器所证功德不退失相:离色蕴等法实执相、诸疑永净相、八无暇永尽相、自他力趋善法相、五盖永尽相、清净相、虫不附体相等。

-- [经文] --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

梦见如来应正等觉。有无数量百千俱胝那庾多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

既闻法已善解义趣。解义趣已精进修行。法随法行。及和敬行。并随法行

当知是菩萨有不退转相。

[末学解说]

再有善现,如果菩萨摩诃萨

梦见如来应正等觉(真正普遍平等的觉悟,亦即佛的觉悟)。有无数量百千俱胝(意译为亿。乃印度数量之名)那庾多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

既闻法(又作听法、闻经。谓听闻佛之教法。凡从佛直接闻法、从高僧闻法、从经典闻法等,均通称为闻法)后,善解义趣(义理之所归趣也)。解义趣后,精进修行。法随法行(自思如法而行)。及和敬行(指六种和同爱敬。又作六慰劳法、六可憘法、六和。即求菩提、修梵行之人须互相友爱、敬重之六种事;亦即大乘佛教所称,菩萨与众生有六种和同爱敬:(一)身和敬,指同礼拜等之身业和敬。(二)口和敬,指同赞咏等之口业和敬。(三)意和敬,指同信心等之意业和敬。(四)戒和敬,指同戒法之和敬。(五)见和敬,指同圣智之见解和敬。(六)利和敬,指同衣食等之利益和敬。又作行和敬、学和敬,即指同修行之和敬。或又作施和敬,即指同布施之行法和敬)。并随法行(自思如法而行)。

应当知道这样的菩萨有不退转相(大乘从加行道暖位至修道后际位中一切菩萨随上中下根器所证功德不退失相:离色蕴等法实执相、诸疑永净相、八无暇永尽相、自他力趋善法相、五盖永尽相、清净相、虫不附体相等)。

注解:
【正等觉】:真正普遍平等的觉悟,亦即佛的觉悟。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俱胝】:梵语 kot!i,巴利语同。又作拘胝、俱致、拘梨。意译为亿。乃印度数量之名。玄应音义卷五载,俱致,或称俱胝,即中土所称之“千万”,或“亿”。圆测之解深密经疏卷六(卍续三四·四四四上):“俱胝,传释有三,一者十万,二者百万,三者千万。”可见历代所译之殊异。FROM:【佛光大辞典】

【闻法】:又作听法、闻经。谓听闻佛之教法。凡从佛直接闻法、从高僧闻法、从经典闻法等,均通称为闻法。闻法乃信教入道之第一步,非易期得,诸经论多说闻法为世间难事,故称为闻法难,由闻法所得之智慧,称作闻慧;系三慧(闻、思、修)之一。有关闻法之功德利益,正法念处经卷六十三列举心生欢喜、随所思惟等三十二种,毗尼母经卷六列举生信心、因信心欢喜等九种。(无量寿经卷下、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五、旧华严经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四)((参见:三慧)670、“四难”1851)p5899FROM:【佛光大辞典】

【义趣】:(术语)义理之所归趣也。法华经方便品曰:“了达诸义趣。”玄赞三曰:“是所说义,何所归趣?”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行】:(术语)二行人之一。自思如法而行,谓之法行人。玄义十曰:“教门为信行人,观门为法行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和敬】:六和敬。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六和敬】:指六种和同爱敬。又作六慰劳法、六可憘法、六和。即求菩提、修梵行之人须互相友爱、敬重之六种事;亦即大乘佛教所称,菩萨与众生有六种和同爱敬:(一)身和敬,指同礼拜等之身业和敬。(二)口和敬,指同赞咏等之口业和敬。(三)意和敬,指同信心等之意业和敬。(四)戒和敬,指同戒法之和敬。(五)见和敬,指同圣智之见解和敬。(六)利和敬,指同衣食等之利益和敬。又作行和敬、学和敬,即指同修行之和敬。或又作施和敬,即指同布施之行法和敬。又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举出:(一)身业同,(二)口业同,(三)意业同,(四)同戒,(五)同施,(六)同见等六者,称为六和敬。另据祖庭事苑卷五列举出“六和”,即:(一)身和共住,(二)口和无诤,(三)意和同事,(四)戒和同修,(五)见和同解,(六)利和同均。
 此外,据法界次第卷下之下记载,外同他善,称为和;内自谦卑,称为敬。菩萨与物共事,外则同物行善,内则常自谦卑,故称和敬。六和敬又作:(一)同戒和敬,菩萨通达实相正理,知罪不可得,然为安立众生于实相正理,故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戒善,未来必得菩提大果,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同戒和敬。(二)同见和敬,菩萨通达实相正理,而能了知诸法本无所得,亦无所知见,然为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见,故以方便善巧同一切知见,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因此知见,必得种智圆明,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同见和敬。(三)同行和敬,菩萨通达实相正行,而能了知无作无行,然为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行,故以方便善巧同修诸行,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诸行,渐积功德,当成佛道,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同行和敬。(四)身慈和敬,菩萨住于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身,常与众生一切乐事,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皆有佛性,未来必得金刚之身,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身慈和敬。(五)口慈和敬,菩萨以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口,常与众生说一切法,令其得乐,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皆有佛性,未来必得无上清净口业,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口慈和敬。(六)意慈和敬,菩萨住于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意,常知众生诸根性欲,与众生乐,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皆有佛性,未来必得心如佛心,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意慈和敬。(中阿含卷五十二周那经、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九、仁王般若经卷下、四分律卷五十、大乘义章卷十二)p1269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

梦见如来应正等觉具三十二大士夫相。八十随好圆满庄严。常光一寻周匝照曜。

与无量众腾踊虚空。现大神通说正法要化作佛事。令往他方无边佛土施作佛事

当知是菩萨有不退转相。

[末学解说]

再有善现,如果菩萨摩诃萨

梦见如来应正等觉(真正普遍平等的觉悟,亦即佛的觉悟)具三十二大士夫相,八十随好圆满庄严,常光一寻(化身佛之常光明,其径一丈也,是为常光,故不别言放光)周匝照曜。

与无量众腾踊虚空,示现大神通,演说正法精华要义化作(佛菩萨以神力变化造作种种之身,又种种之事物也)佛事(凡发扬佛德之事,称为佛事),令往他方无边佛土施作佛事(凡发扬佛德之事,称为佛事)。

应当知道这样的菩萨有不退转相(大乘从加行道暖位至修道后际位中一切菩萨随上中下根器所证功德不退失相:离色蕴等法实执相、诸疑永净相、八无暇永尽相、自他力趋善法相、五盖永尽相、清净相、虫不附体相等)。

注解:
【常光一丈】:(术语)又云常光一寻。化身佛之常光明,其径一丈也,是为常光,故不别言放光。智度论八曰:“问云:如来何故常光一丈?答曰:今众生薄福钝根,目不堪其光故,若放多光则失眼根,若众生利根福重,佛则放无量光明。”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要】:佛法的精华要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化作】:(术语)佛菩萨以神力变化造作种种之身,又种种之事物也。法华经妙音品曰:“于是妙音菩萨,不起于座,身不动摇,而入三昧。以三昧力,于耆阇崛山,去法座不远,化作八万四千众宝莲华。”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事】:凡发扬佛德之事,称为佛事。又作立地。据维摩经卷下载,佛陀将一切事均视为佛事,以此表示佛之德性。于禅宗,用以指举扬佛法之行事,如开眼、安座(安置佛像于堂内)、拈香、上堂、入室、普说、垂示等,均为佛事。后世泛称于佛前举行之仪式为佛事,又称法事、法会,或指超度亡灵之诵经。
 此外,在葬仪中担任导师之人,称为佛事师。于禅林中之三佛事(奠茶、奠汤、秉炬)、五佛事(起龛、锁龛、奠茶、奠汤、秉炬)、九佛事(入龛、移龛、锁龛、挂真、对真小参、起龛、奠茶、奠汤、秉炬)等,分别由三人之佛事师、五人之佛事师、九人之佛事师负责。又在葬仪、法会中所得之金钱,称为佛事钱。敕修百丈清规卷七板帐式之夹注(大四八·一一五○上):“仍量唱衣钱多寡,则排日、俵嚫、讽经、看经、添奠茶汤、转龛骨等佛事。”又导入佛法之方便,称为佛事门或庄严门。(禅苑清规卷四殿主钟头、行持轨范卷三丧仪法、临济录示众)((参见:法会)3411)p2630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

梦见狂贼破坏村城。或见火起焚烧聚落。或见师子虎狼猛兽毒蛇恶蝎欲来害身。

或见怨家欲斩其首。或见父母兄弟姊妹妻子亲友临当命终。或见自身寒热饥渴及余苦事之所逼恼。

见如是等可怖畏事。不惊不惧亦不忧恼。从梦觉已即能思惟。三界非真皆如梦见。

我证无上正等觉时。当为有情说三界法一切虚妄皆如梦境。令诸有情不生执着

当知是菩萨有不退转相。

[末学解说]

再有善现,如果菩萨摩诃萨

梦见狂贼破坏村城,或见到火起焚烧聚落,或见到师子虎狼猛兽毒蛇恶蝎要来伤害其身。

或见到怨家要斩其首,或见到父母兄弟姊妹妻子亲友临当命终,或见到自身被寒热、饥渴及其余苦事逼迫烦恼。

见到这等恐惧害怕之事,不惊、不惧也不忧恼。从梦中觉醒后,随即能够思惟,三界非真实,皆如梦中所见。

我证得无上正等觉之时,应当为有情(旧译为众生。即生存者之意)演说三界法一切虚妄(虚假、非真实之意),皆如梦境。令诸有情不生执着(即由虚妄分别心封执坚着我及法等。亦即将虚妄非实的人我及万法,执以为实有自性。执之着之,而起种种迷妄颠倒、虚伪不实之见解)。

应当知道这样的菩萨有不退转相(大乘从加行道暖位至修道后际位中一切菩萨随上中下根器所证功德不退失相:离色蕴等法实执相、诸疑永净相、八无暇永尽相、自他力趋善法相、五盖永尽相、清净相、虫不附体相等)。

注解:
【怖畏】:梵语 vibhi^s!aN!a。恐惧害怕之意。依六十华严经卷三十四,未悟真理之众生有五种怖畏(恐怖):(一)不活畏,生活不安,常积资财。(二)恶名畏,恐他人讥谤而名誉受损。(三)死畏,畏惧命之将终。(四)恶道畏,又作恶趣畏。恐惧堕入地狱、饿鬼等恶趣。(五)大众威德畏,又作怯众畏。无自信而怯于出现大众之前等。若远离此五怖畏,称为五离怖畏。
 有学、无学之圣者,有小怖畏,而无大怖畏;佛则完全离怖畏。此外,虽有布施钱财之心,然担心布施后财物即将减少者,称为怖畏施,乃八施之一。((参见:五怖畏)1110)p3224FROM:【佛光大辞典】

【有情】:梵语 sattva,巴利语 satta。音译作萨多婆、萨埵缚、萨埵。旧译为众生。即生存者之意。关于“有情”与“众生”二语间之关系,诸说不一,或谓“有情”系指人类、诸天、饿鬼、畜生、阿修罗等有情识之生物。依此,则草木金石、山河大地等为非情、无情。而“众生”则包括有情及非情二者。然另一说则认为“有情”即是“众生”之异名,二者乃体一而名异,皆包括有情之生物及非情之草木等。此外,有情之异称有“有识”(如有识凡夫)、“有灵”(如有灵之类)等多种。(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俱舍论宝疏卷一、玄应音义卷二十三)((参见:众生)4748)p2441FROM:【佛光大辞典】

【虚妄】:虚假、非真实之意。或略作妄。其义细别有三,即:(一)梵语 a-santa-bha^va,乃非实在之意。如妄法、妄境、妄有。(二)梵语 vitatha,即非理迷执之意。如妄识、妄心、妄念、妄执、妄情、妄分别等。(三)梵语 mr!s!a^,乃虚诳之意。如妄语、妄言。(法华经卷一方便品、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成唯识论卷九)p5261FROM:【佛光大辞典】

【执着】:谓封执坚着。又单称‘执’或‘着’,亦称‘计着’。即由虚妄分别心封执坚着我及法等。亦即将虚妄非实的人我及万法,执以为实有自性。执之着之,而起种种迷妄颠倒、虚伪不实之见解。如《大乘入楞伽经》卷四〈无常品〉云(大正16·611a)︰
‘大慧!于一切法,如言取义,执着深密,其数无量。如所谓相执着、缘执着、有非有执着、生非生执着、灭非灭执着、乘非乘执着、为无为执着、地地自相执着、自分别现证执着、外道宗有无品执着、三乘一乘执着。大慧!此等密执,有无量种,皆是凡愚自分别,执而密执着。此诸分别,如蚕作茧。以妄想丝,自缠缠他,执著有无,欲乐坚密......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 [经文] --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

乃至梦中见有地狱傍生鬼界诸有情类。便作是念我当精勤修菩萨行。速趣无上正等菩提。我佛土中无有地狱傍生鬼界恶趣之名。

从梦觉已亦作是念。善现当知。是菩萨摩诃萨当作佛时。彼佛土中定无恶趣。所以者何。若梦若觉诸法无二无二分故

当知是菩萨有不退转相。

[末学解说]

再有善现,如果菩萨摩诃萨

乃至在梦中见到有地狱、傍生(即畜生,旁者不正之义,言彼因行不正,故得不正之生)、鬼界,诸有情(谓“有情”系指人类、诸天、饿鬼、畜生、阿修罗等有情识之生物。依此,则草木金石、山河大地等为非情、无情)类。便作此念,我应当精勤修菩萨行(菩萨自利利他圆满佛果的大行,也就是布施等之六度),快速趣向无上正等菩提(即无上正等正觉。菩提即是觉)。我佛土中没有地狱、傍生、鬼界恶趣(众生以恶业之因而趣之所)之名。

从梦中觉醒后,也作此念。善现,应当知道,这样的菩萨摩诃萨当作佛时,其佛土中一定没有恶趣(众生以恶业之因而趣之所)。为什么呢?因为不论是于梦中或觉醒时,对于诸法无二(指对一切现象应无分别,或超越各种区别)无二分之故。

应当知道这样的菩萨有不退转相(大乘从加行道暖位至修道后际位中一切菩萨随上中下根器所证功德不退失相:离色蕴等法实执相、诸疑永净相、八无暇永尽相、自他力趋善法相、五盖永尽相、清净相、虫不附体相等)。

注解:
【傍生】:又作旁生,即畜生,旁者不正之义,言彼因行不正,故得不正之生。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有情】:梵语 sattva,巴利语 satta。音译作萨多婆、萨埵缚、萨埵。旧译为众生。即生存者之意。关于“有情”与“众生”二语间之关系,诸说不一,或谓“有情”系指人类、诸天、饿鬼、畜生、阿修罗等有情识之生物。依此,则草木金石、山河大地等为非情、无情。而“众生”则包括有情及非情二者。然另一说则认为“有情”即是“众生”之异名,二者乃体一而名异,皆包括有情之生物及非情之草木等。此外,有情之异称有“有识”(如有识凡夫)、“有灵”(如有灵之类)等多种。(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俱舍论宝疏卷一、玄应音义卷二十三)((参见:众生)4748)p2441FROM:【佛光大辞典】

【菩萨行】:菩萨自利利他圆满佛果的大行,也就是布施等之六度。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上正等菩提】:即无上正等正觉。菩提即是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恶趣】:(术语)众生以恶业之因而趣之所。俱舍论世间品曰:“趣谓所往。”即地狱畜生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不二】:又作无二、离两边。指对一切现象应无分别,或超越各种区别。据大乘义章卷一载,一实之理妙寂离相,如如平等,亡于彼此,故称为不二。又为真如、法性之别名。然主要系作为认识论与方法论而受重视。中论等总结般若思想,以“不生亦不灭”等八不表明法性之本质,并作为不执偏见、契合法性之佛教认识,此称中道观。p960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

梦中见火烧地狱等诸有情类。或复见烧城邑聚落。便发誓愿。

若我已受不退转记。当得无上正等菩提。愿此大火即时顿灭变为清凉。

若此菩萨作是愿已。梦中见火即时顿灭。当知已得不退转记。

若此菩萨作是愿已。梦中见火不即顿灭。当知未得不退转记。

[末学解说]

再有善现,如果菩萨摩诃萨

梦中见到火烧地狱等诸有情(谓“有情”系指人类、诸天、饿鬼、畜生、阿修罗等有情识之生物。依此,则草木金石、山河大地等为非情、无情)类。便作此念,我应当精勤修菩萨行(菩萨自利利他圆满佛果的大行,也就是布施等之六度)类。或又见到火烧城邑聚落,便发誓愿。

如果我已受不退转记,当得无上正等菩提(即无上正等正觉。菩提即是觉),愿此大火即时顿灭,变为清凉。

如果此菩萨作此誓愿后,梦中见到火即时顿灭,应当知道其已获得不退转记。

如果此菩萨作此誓愿后,梦中见火没有即时顿灭,应当知道其还未获得不退转记。

注解:【有情】:梵语 sattva,巴利语 satta。音译作萨多婆、萨埵缚、萨埵。旧译为众生。即生存者之意。关于“有情”与“众生”二语间之关系,诸说不一,或谓“有情”系指人类、诸天、饿鬼、畜生、阿修罗等有情识之生物。依此,则草木金石、山河大地等为非情、无情。而“众生”则包括有情及非情二者。然另一说则认为“有情”即是“众生”之异名,二者乃体一而名异,皆包括有情之生物及非情之草木等。此外,有情之异称有“有识”(如有识凡夫)、“有灵”(如有灵之类)等多种。(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俱舍论宝疏卷一、玄应音义卷二十三)((参见:众生)4748)p2441FROM:【佛光大辞典】

【无上正等菩提】:即无上正等正觉。菩提即是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这段佛经主要讲了,由六种梦中境象说明,像这样的菩萨摩诃萨有不退转相、得不退转记

这六种分别是:
1.梦中亦不爱乐称赞声闻及独觉地。于三界法亦不起心爱乐称赞。常观诸法如梦如响如像如幻如阳焰如光影如变化事如寻香城。虽如是观察而不证实际。
2.梦见如来应正等觉。有无数量百千俱胝那庾多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既闻法已善解义趣。解义趣已精进修行。法随法行。及和敬行。并随法行
3.梦见如来应正等觉具三十二大士夫相。八十随好圆满庄严。常光一寻周匝照曜。与无量众腾踊虚空。现大神通说正法要化作佛事。令往他方无边佛土施作佛事
4.梦见狂贼破坏村城。或见火起焚烧聚落。或见师子虎狼猛兽毒蛇恶蝎欲来害身。或见怨家欲斩其首。或见父母兄弟姊妹妻子亲友临当命终。或见自身寒热饥渴及余苦事之所逼恼。见如是等可怖畏事。不惊不惧亦不忧恼。从梦觉已即能思惟。三界非真皆如梦见。我证无上正等觉时。当为有情说三界法一切虚妄皆如梦境。令诸有情不生执着
5.梦中见有地狱傍生鬼界诸有情类。便作是念我当精勤修菩萨行。速趣无上正等菩提。我佛土中无有地狱傍生鬼界恶趣之名。从梦觉已亦作是念。善现当知。是菩萨摩诃萨当作佛时。彼佛土中定无恶趣。所以者何。若梦若觉诸法无二无二分故
6.梦中见火烧地狱等诸有情类。或复见烧城邑聚落。便发誓愿。若我已受不退转记。当得无上正等菩提。愿此大火即时顿灭变为清凉。若此菩萨作是愿已。梦中见火即时顿灭。当知已得不退转记。若此菩萨作是愿已。梦中见火不即顿灭。当知未得不退转记。

以上这六种境象,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也是作为菩萨行者当要做的

因这几日一直围绕 菩萨为什么会示现在众生梦中? ~ 华严经 学习相关的佛经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昨晚末学也做梦了,梦中自己一直在学习佛经,思维佛经
但醒来后,对学习的具体是什么佛经,思维的是什么内容,却记不清了
与上述第五种境象相比,菩萨摩诃萨在梦醒之后,依然能作与梦中同样的心念
与上述第四种境象相比,菩萨摩诃萨在梦醒之后,还能思维梦中境象,并发起菩提心
这就是差距啊!

上述佛经中有一句讲到:“若梦若觉诸法无二无二分故
末学体会,真正的菩萨摩诃萨,就可以不论是在梦中或是觉醒时,都能做到“不二”
由此,学习善知识相关教导

1.什么是真正的不二?
[真正的不二]是指~
虽能分辨美丑和苦乐的表相,却不会堕入美丑和苦乐的执着,能知实相,不堕入虚幻
也就是不会堕入苦受中而觉得很痛苦,也不会陷入享乐的欲望中而沉迷于幻境

所以这样的觉者当然不会堕入酒色财气中,也不会堕入人生的苦难感受中
所以菩萨能入六道普渡众生而不觉苦

所以贪着酒色财气的人绝不可能是实证不二的人
举个简单容易明白的例子
就像狗会吃屎,人不会,所以狗是狗,人是人
同样的道理,所以佛菩萨是佛菩萨,众生是众生,因为众生贪着欲望
)
佛法的智慧是真正能引导众生解脱轮回,有智慧有方便, 明辨是非正邪,却不取正邪, 这才是[不二]——[不二]的探讨
实修者应该是为了解脱轮回和普渡众生而实修
所以福报善境并不是一个可靠的环境,还可能是个堕落的温床
如何在苦难和善境界之间实修不退,这才是实修者应该实修的真正工夫
这就是不二,不苦于苦,不乐于乐,不因苦而苦,不因乐而乐
——
[解析]感恩娑婆世界,实修不二法,当下即净土

2.[不二]的练习方法
就是来自于日常生活,
这就是[圆觉经]上[禅那]的修行法,就是[觉照不二],
所以[禅宗]的修行很简单,就在生活点滴中,
[六祖坛经]中的[三十六对法]就是在破除对立)
——[不二]的探讨
实修不二的人,
除了上述讲的自己不堕入恶念恶习,不堕入贪瞋痴
还要对于有恶念和恶习的人(也就是俗称做坏事的人)不会感到生气,这样叫做不执恶
同样的,对于外道或魔,
也不会感到任何不平或排斥或害怕
所以,如果还会因为世间的是非善恶或正邪,
而生气或执着或反感或恐惧,或路见不平而义愤填膺,
这样就是执着于过程的表相
所以,真正实修不二的人,了解一切只是过程的现象,
并不会因此而陷入情绪当中,而能正确的引导众生

因此,如果您已经开始深入心法实修
当我们在引导众生或家人学佛的过程
我们除了要能明辨是非善恶和正邪,
明白修行正确的次第方法和原理
更要让自己不堕入这些过程的分别和表相之中
这样才是[不二],
才是明白[是非][善恶][正邪],而不取[是非][善恶][正邪]
——光明心法进阶次第&不二

3.[不二]的道理
明白一切法与非法,了解众生的根器次第,也知道引导众生解脱的方法,但是心无挂碍, 也就是佛菩萨能分辨是非善恶正邪,知道众生堕落的习气,也知道引导众生断除习气的方法,又能心无挂碍
实证者或佛菩萨当然明明白白没有疑惑,
可是却不会堕入这些自认成就的情绪和执着当中,这就是不二
所以历代开悟者他们当然知道自己开悟了, 也能看出别人开悟了没,
可是却心无挂碍不会堕入其中,这就是不二

这些当然有次第高下, 而我们只是学习当中, 实修者应该要能明辨自己的状态,不堕入凡夫妄想中
——[不二]的探讨

4.为何应保持不二之心
这对于真正实修菩萨道的行者来说,
菩萨行者自己应该深入心法次第,实修般若深义,破除四相执着
关于这点,[大般若经]也讲了如何引导度化外道的方法,就是要学习[不二]才能逐渐做到
这对于一般人确实是不容易的,但是这就是需要实修的地方
如何在正邪对立的地方,自己觉照不二,而能平等对待众生,依照众生的根器来调教


种种乱象是不可能由外在去改变的,能改变的就是我们自己的心境
实证不二法,显露真性佛性,这样就能达到众生平等的状态

佛菩萨自己不也正是如此吗?
您想想佛菩萨自己又是如何去看待众生的,这样就明白了
佛菩萨对待众生的态度,就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态度

所以,保持不二的心,恢复正觉,虽明辨正邪,但是不取正邪,
这样您就能从乱象中脱困,就能自在的来去,自在的引导众生
——保持不二的心,恢复正觉,虽明辨正邪,但是不取正邪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492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606

[精进勋章]

59#
 楼主| 发表于 2023-9-28 16:32: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9-28 16:34 编辑

[华严经辑要]——大菩萨为什么示现出家~ 华严经离世间品  (用时 2 小时)

==============================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十事故,示现出家。何等为十?所谓:

为厌居家故,示现出家;

为着家众生令舍离故,示现出家;

为随顺信乐圣人道故,示现出家;

为宣扬赞叹出家功德故,示现出家;

为显永离二边见故,示现出家;

为令众生离欲乐、我乐故,示现出家;

为先现出三界相故,示现出家;

为现自在不属他故,示现出家;

为显当得如来十力、无畏法故,示现出家;

最后菩萨法应尔故,示现出家。


是为十。

菩萨以此调伏众生。」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以十事故,示现出家(即出离家庭生活,专心修沙门之净行;亦兼指出家修道者,与沙门、比丘同义。为“在家”之对称。又以出家乃远离世俗之尘,故又称出尘。出家须剃落须发,抛弃服饰,并穿著坏色之衣,故出家又称落饰、剃发、落发染衣、剃发染衣、剃染、落染。在七众弟子中,除优婆塞与优婆夷二众属在家众外,其余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等五众皆为出家众,称为出家五众)。是哪十种呢?就是:

为厌居家之故,示现(佛菩萨应众生的机缘而化现种种的身相)出家;

为着家众生令舍离之故,示现出家;

为随顺信乐(听闻、信仰佛法,因而产生爱乐之心)圣人(指证得圣智,而在见道位以上之人;此因见道位以上之人终将完成无漏之圣智,故称之)道之故,示现出家;

为宣扬赞叹出家功德之故,示现出家;

为显永离二边见(指常断二边见。无常误认为有常是常见;非灭误认为断灭是断见)之故,示现出家;

为令众生离欲乐(五欲之乐也)、我乐之故,示现出家;

为先现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相之故,示现出家;

为现自在不属他之故,示现出家;

为显当得如来十力(如来之十力也。详见注解)、无畏法之故,示现出家;

最后菩萨法应尔之故,示现出家。

这些即为十种事。

菩萨以此调伏(指内在之调和、控御身口意三业,制伏诸恶行。旨在令众生离过顺法,究竟出离)众生。」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出家】:梵语 pravrajya^。音译作波吠你耶。即出离家庭生活,专心修沙门之净行;亦兼指出家修道者,与沙门、比丘同义。为“在家”之对称。又以出家乃远离世俗之尘,故又称出尘。出家须剃落须发,抛弃服饰,并穿著坏色之衣,故出家又称落饰、剃发、落发染衣、剃发染衣、剃染、落染。在七众弟子中,除优婆塞与优婆夷二众属在家众外,其余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等五众皆为出家众,称为出家五众。
 出家自古即行于印度,早在吠陀时代即有舍世舍家以求解脱者。尔后婆罗门教徒承其风尚,多入山林闲寂之处专心修道。佛教则以释尊之出家学道为其滥觞,其后以出家人组织教团。有关释尊出家之记事,详载于修行本起经卷下、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等。
 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三、二十四中列举二十六种不被允许出家者,如太小、太老、负债者、外道等。中阿含卷三十六何苦经说出家、在家各有自在与不自在之苦乐,如在家以金银、畜牧等不增长之不自在为苦,出家以随贪欲嗔痴自在任运为苦。大宝积经卷八十二郁伽长者会亦广说在家、出家之得失,如在家尘污多,出家妙好;在家具缚,出家无碍;在家摄恶,出家摄善;在家怯弱,出家无怯;在家顺流,出家逆流。又大智度论卷十三阐明在家与出家有行道难易之别,若居家欲专道业,则家业废,故为难;若出家离俗,绝诸纷乱,一向专心行道,故为易。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七揭示出家、在家菩萨修学功德之胜劣,皆谓出家功德较在家广大。另外贤愚经卷四亦说出家功德无穷尽。
 然大乘并不拘于形服持戒,而系以发菩提心及修利他行为出家要谛,故反对声闻僧单以剃发得戒为出家之本义。维摩诘所说经弟子品(大一四·五四一下):“‘我闻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大庄严法门经卷下(大一七·八三○中):“菩萨出家者,非以自身剃发名为出家,(中略)非以自身守护律仪名为出家;若能广起四无量心,安置众生,是名出家。”
 凡欲出家者,必先生起善法之心,而后从师剃除须发,披著袈裟,受持戒法。出家又有身出家心不出家、心出家身不出家、身心俱出家三种之别;小乘之比丘、大乘之菩萨僧属身心俱出家者;大乘之菩萨居士,如维摩诘、贤护则属心出家身不出家者。  
  又出家为释迦八相之一,自古表现于雕画之作品颇多,尤以印度马德拉斯(Madras)阿摩罗婆提(Amara^vati^)大塔栏楯上所刻者为现存最古之作,系描绘车匿牵犍陟,帝释执盖跟从之光景。中印度山琦(Sanchi)大塔东门上,亦见释尊出家始末详细之浮雕。我国江苏栖霞寺、山西灵岩窟寺中,刻出释尊至闲静处,脱宝冠与车匿,自以利剑剃发之状。(大庄严法门经卷下、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一、卷四十七、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受戒轨则条)p1558  FROM:【佛光大辞典】

【示现】:佛菩萨应众生的机缘而化现种种的身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信乐】:听闻、信仰佛法,因而产生爱乐之心。谓于心忍许,更爱乐欲求之。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八上):“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摄大乘论释卷九(大三一·二一三中):“于六度正教中,心决无疑,故名为信。如所信法,求欲修行,故名为乐。”此盖于心忍许,无有疑虑,信顺所闻之法而爱乐之,更进而如其所信,欲求修证世与出世之善,称为信乐。净土法门对于信乐之意义则解之为信净土(即愿乐往生)之义。(俱舍论光记卷四、观经散善义传通信卷一)((参见:三心)532)p3722  FROM:【佛光大辞典】

【圣人】:<一>梵语 a^rya。又称圣者、圣。指证得圣智,而在见道位以上之人;此因见道位以上之人终将完成无漏之圣智,故称之。
 <二>指佛、菩萨及权化之人(方便示现为人,而德高者)。
 <三>对高僧或硕德之尊称。印度人即尊称诸论师为“圣者”;日本对高僧亦尊称为“圣人”。p5577FROM:【佛光大辞典】

【二边】:1、指常断二边见。无常误认为有常是常见;非灭误认为断灭是断见。
  2、有边和无边。边是边际的意思。世间一切的事物,必假众缘和合而生,无有自性,虽无自性,但不能说是无,是名“有边”;又世间一切的事物,皆假众缘和合而生,原无自性,无自性,则一切法皆空,不能说是有,是名“无边”。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欲乐】:(术语)五欲之乐也。最胜王经一曰:“以诸如来断诸欲乐,不取一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力】:(术语)如来之十力也。一、知觉处非处智力,处者道理之义,知物之道理非道理之智力也。二、知三世业报智力,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之智力也。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知诸禅定及八解脱三三昧之智力也。四、知诸根胜劣智力,知众生根性之胜劣与得果大小之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知一切众生种种知解之智力也。六、知种种界智力,于世间众生种种境界不同而如实普知之智力也。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如五戒十善之行至人间天上八正道之无漏法至涅槃等,各知其行因所至也。八、知天眼无碍智力,以天眼见众生生死及善恶业缘无障碍之智力也。九、知宿命无漏智力,知众生宿命又知无漏涅槃之智力也。十、知永断习气智力,于一切妄惑余气,永断不生能如实知之智力也。出智度论二十五,俱舍论二十九。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调伏】:(一)指内在之调和、控御身口意三业,制伏诸恶行。旨在令众生离过顺法,究竟出离。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中):“如法调伏诸众生力。”(二)指对外之教化,令三世怨敌、恶魔外道等舍恶降伏。谓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七上):“绍隆三宝能使不绝,降伏魔怨制诸外道。”
 在密教中,有不动、降三世、军荼利、大威德、金刚夜叉等五大明王,作忿怒之相,以之为本尊,令怨敌、恶魔信服之修法,称为调伏法(梵 abhica^raka),系五种或四种修法之一。(新华严经卷五、维摩经疏(净影)、华严经探玄记卷四)p6165FROM:【佛光大辞典】

============================================================

菩萨摩诃萨为十种事而示现出家以调伏众生,分别是:

为厌居家;为着家众生令舍离;为随顺信乐圣人道;为宣扬赞叹出家功德;为显永离二边见;为令众生离欲乐、我乐;为先现出三界相;为现自在不属他;为显当得如来十力、无畏法;最后菩萨法应尔。

由此,学习清净光明专辑中的相关内容:

一、何谓出家?
入出家者。
亲近善友诸佛菩萨信心得生。
得信心故舍离世法。受持修行出世之法。
出世法者。谓菩萨戒。
若不能受。名字沙门不名出家。

断欲法故乃名出家。
不受如是菩萨戒者。不名毕竟永断欲法。

断一切爱名为出家。
受毕竟乐名为出家。
乐易行道名为出家。
增长佛法名为出家。
乐持禁戒名为出家。
是名入出家。——菩萨善戒经

二、何谓[菩萨出家]?
文殊师利言。菩萨出家者。[非以自身剃发]名为[出家]。何以故。
若能发大精进为除一切众生烦恼是名[菩萨出家]
非以自身披着染衣名为出家。
勤断众生三毒染心是名出家。
非自持戒行名为出家。
能令毁禁安住净戒是名出家。
非以阿兰若处独坐思惟名为出家。
能于女色生死流转。以慧方便化令解脱是名出家。
非以自身守护律仪名为出家。
若能广起四无量心。安置众生是名出家。
非以自身修行善法名为出家。
能令众生增益善根是名出家。
非以自身得入涅槃名为出家。
为欲安置一切众生。入大涅槃是为出家。
非以自身除烦恼故名为出家。
勤断一切众生烦恼名为出家。
非以自能将护身心名为出家。
将护一切众生名为出家。
非以自解身心缚故名为出家。
为解一切众生身心缚故名为出家。
非以自身于生死怖畏得解脱故名为出家。
能除一切众生生死怖畏。令得脱者名为出家。
非以自乐涅槃名为出家。
勤行精进为令众生满足一切佛法故名为出家。

文殊师利言。女子。
出家者。[于一切众生起慈悲心]名为出家。
出家者。[不见一切众生恶。亦不取相]名为出家。
出家者。[不举他罪,有惭愧者,教令忏悔]是名出家。

女子。出家者难名为属他。菩萨不尔。身心自在无系属故。

女言。云何出家名为属他。

文殊师利言。
属戒者名为出家。破戒者不名出家。
属三昧者名为出家。乱心者不名出家。
属智慧者名为出家。愚痴者不名出家。
属解脱者名为出家。离解脱者不名出家。——大庄严法门经

三、何谓真出家?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罗睺罗!不应说出家功德之利。所以者何?
无利、无功德,是为出家。有为法者,可说有利、有功德;
夫出家者,为无为法;无为法中,无利、无功德。
罗睺罗!出家者,无彼、无此、亦无中间;离六十二见,处于涅槃,智者所受,圣所行处;降伏众魔,度五道,净五眼,得五力,立五根;不恼于彼,离众杂恶,摧诸外道,超越假名;出淤泥,无系着,无我所,无所受,无扰乱,内怀喜,护彼意,随禅定,离众过。若能如是,是真出家。』——维摩诘经

四、出家之前请注意....大般涅槃经

五、出家后有哪些事情不能做? ~ 大般涅槃经

六、佛对出家僧的开示(想出家可先参考) ~ 五苦章句经

七、出家修行与在家出行的差别
[戒][定][慧]三学是修行成佛的必修课程
以下就藉由[戒][定][慧]来探讨[在家修行]与[出家修行]的差别.

先说戒律,
戒律是一切修行的基础,所以,任何修行都一定要先守戒.
如果没有以戒律为基础,修定就会出问题,就容易着魔.
这是因为一般人的贪嗔痴,如果没有先透过戒律来消除.
而直接学禅定,就容易因为错误知见(邪见)和贪嗔痴而陷入魔障,而召引外魔干扰或附体.
所以,戒律非常重要.

至于禅定,
想修禅定,依照佛经来说,一定要寻求阿兰若处,就是真正的清净地,这样才能排除干扰和障碍.

一般在家修行,因为世俗烦恼和干扰障碍很多,所以,世俗家中并不是真正的清净处.
例如:食衣住行,吃喝玩乐,财色名食睡,男女,电视..,生活中充斥各种诱惑.
又例如:工作,家庭,经济,儿女,病痛,灾难,各种争吵和烦恼.(出家则能减少掉大半,而且有正确的方法可排解)
所以,在家修行大都没有修禅定的条件,而且大部分人连戒律都没做好,基础也不足.
因此,如果急于修禅定,大都会陷入魔扰中,或着魔而变成外道或附佛外道.

所以,一般来说,出家人才有修禅定的条件和基础.
出家就必定要落实戒律,这样就俱足修禅定的基础.
出家能舍除一切世俗烦恼欲求和干扰障碍,所以,出家后才容易达成阿兰若处(清净地)这个条件.
而且,出家后由佛经中学习正确的观念和知见(这属于智慧),这样才能由正确的观念知见来学习正确的禅定.
所以,刚刚说,出家才容易具备学习禅定的各种条件和基础.

至于智慧,
不同佛经中的观念和知见,就是各种不同次第的智慧.
所以,智慧要由佛经中来获取,就是按照修行次第,逐渐深入广览群经.
不过,这对一般世俗人来说,因为工作家庭等种种人生烦恼,所以往往无法按照次第实修,无法深入经藏.
所以,如果能出家,在智慧的修持方面也是占很大优势的

综合以上说明,可以看出:

相较下,在家修行则困难重重.
如果不是像[维摩诘居士]这种真正菩萨示现的大居士.
([居士]一词是不能随便乱用的,末法大都乱用,请自查佛学辞典)
一般的在家修行,大都变成只求往生净土,而不能在现世当下有更大的发心和进展.
这也是一般祖师劝在家佛弟子至少要求往生净土的原因,因为在家修行确实障碍多,容易退转——[在家修行]与[出家修行]的差别
[在家菩萨]。住于慈愍不恼害心。应修二施。何者为二。
一者[法施]。
二者[财施]。


[出家菩萨]应修四施。何等为四。
一者[笔施]。
二者[墨施]。
三者[经本施]。
四者[说法施]。
——[在家菩萨][出家菩萨][无生法忍菩萨]如何布施? ~ 大宝积经

八、出家修行的功德
佛陀一再在佛经上说出家修行最好,出家有无量功德.
除非您是大菩萨再来,像维摩诘居士一样,不然在家修行真的诸多障难,这点在[优婆塞戒经]讲得很清楚.

出家就像去极乐世界一样,往生极乐世界是个保障,避免累世轮回,
同样的,出家也是在娑婆不堕落的保障
——等老了再出家?或老了再学佛?或老了才吃素?

九、应如何在家修行?
一般人可能以为修行一定要抛家弃子或出家,或完全独处念佛诵经
因为心态上狭隘了,不知道生活点滴都是修行,在于当下正念
所以,对于家人,或生活,或工作,或同事,或其他众生,就会格格不入
而总以为那些是障碍,不知道一切都是助缘


其实大乘修行,连常见的外道或非人干扰或魔扰,或苦报或逆缘,一切都是成就我们的助缘
只要心念思维一开阔,反而能增上修行次第

若是心念心量一缩小封闭,那就可能成了小乘的发心了
所以大小乘的差异就在于发心,在于心量开阔的不同,所以智慧不同
因此,菩萨以慈悲智慧胜

[菩萨行者]是以[四无量心]为根本,[四摄法]和[六度万行]为法门
菩萨行者发起[大慈心][大悲心][大喜心][大舍心](大乘舍心是指不执着和不二,不是指舍离众生),因此对众生不离不弃
然后以[四摄法]摄受众生(详见后面补充说明)
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为修行
家人就是我们可以练习落实菩萨道的最小单位
如果连自己的家人都无法劝化改善,那又怎能说是在修行呢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
心念一宽,您就会有不同的视野,
您就会看见光明的方向
就会明白随处都能修行,随时都是在修行
因为大乘修行侧重心法心要的当下落实,这才是真正的摄心
——[问答]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如何在家人工作和修持间得到平衡圆满?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492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606

[精进勋章]

60#
 楼主| 发表于 2023-9-29 11:37: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9-29 14:57 编辑

[华严经辑要]——诸佛世尊有十种速疾法(见佛的功德利益) ~ 华严经 佛不思议法品  (用时 2 小时)

==============================

-- [经文] --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速疾法。何等为十?所谓:

一切诸佛若有见者,速得远离一切恶趣;

一切诸佛若有见者,速得圆满殊胜功德;

一切诸佛若有见者,速能成就广大善根;

一切诸佛若有见者,速得往生净妙天上;

一切诸佛若有见者,速能除断一切疑惑;

一切诸佛若已发菩提心而得见者,速得成就广大信解永不退转,能随所应教化众生,若未发心即能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一切诸佛若未入正位而得见者,速入正位;

一切诸佛若有见者,速能清净世、出世间一切诸根;

一切诸佛若有见者,速得除灭一切障碍;

一切诸佛若有见者,速能获得无畏辩才。

是为十。」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诸佛世尊有十种速疾法。是哪十种呢?就是:

一切诸佛(总括三世十方诸佛之称)若有见到者,能速得远离一切恶趣(即由恶业所感,而应趣往之处所);

一切诸佛(总括三世十方诸佛之称)若有见到者,能速得圆满殊胜功德(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

一切诸佛(总括三世十方诸佛之称)若有见到者,速能成就广大善根(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

一切诸佛(总括三世十方诸佛之称)若有见到者,能速得往生(去娑婆世界往弥陀如来之极乐净土,谓之往,化生于彼土莲华中,谓之生)净妙(清净微妙也)天上;

一切诸佛(总括三世十方诸佛之称)若有见到者,速能除断一切疑惑(疑,指心生疑念而不能安定之状态;惑,指迷于对象而判断力颠倒);

一切诸佛若已发菩提心而得以见到者,能速得成就广大信解(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永不退转,能随所应教化众生,若未发心即能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心;

一切诸佛若未入正位(即达悟之位、无烦恼之境地,亦即声闻所得见证之无为涅槃)而得以见到者,能速入正位;

一切诸佛(总括三世十方诸佛之称)若有见到者,速能清净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根(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或信、勤、念、定、慧等五根。亦泛言一切善根);

一切诸佛(总括三世十方诸佛之称)若有见到者,能速得除灭一切障碍(谓随所数习诸烦恼故,随所有惑皆得相续增长坚固,乃令相续远避涅槃,此遍行因,非唯令相似烦恼增长。所以者何?若有随习贪等烦恼,皆令瞋等一切烦恼相续增长坚固,由此深重缚故障解脱得,是故建立遍行因);

一切诸佛(总括三世十方诸佛之称)若有见到者,速能获得无畏辩才(谓巧于辩述。单称辩。即善巧说法义之才能)。

这些即为十种速疾法。」

注解:
【一切诸佛】:(术语)总括三世十方诸佛之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恶趣】:梵语 durgati,巴利语 duggati。又作恶道。为“善趣”之对称。趣,为往到之义。即由恶业所感,而应趣往之处所。据俱舍论卷八载,五趣之体为无覆无记,又五趣摄于有情数;即谓由善恶业所招感之异熟无记之果体,名之为趣,故说一切有部主张“趣”不通于善、染及器世界。
 一般以地狱、饿鬼、畜生三趣称为三恶趣,又称三途、三恶道,为纯粹恶业趣往之处;其中,依嗔恚趣往地狱,依贪欲趣往饿鬼,依愚痴趣往畜生。相对于三恶趣,阿修罗、人、天等三趣称为三善趣,为行善业者所趣往之处。三恶趣若加阿修罗,即为四恶趣。三恶趣加人、天即为五恶趣,又称五恶道、五趣;其中阿修罗包括在饿鬼、畜生、天上三处,或为地狱所摄。五恶趣再加阿修罗即称六道,又称六趣。人类亦可谓于六道中轮回生灭。此六道若以现实人生取譬,嗔恚即为地狱,贪欲即为饿鬼,愚痴即为畜生,斗争即为阿修罗,喜悦则分别为人间、天上。古印度人一生最大之愿望,乃不欲再度受生至人间,故视人道与天道均为恶趣。但此恶趣义摄入佛教之后,恶趣专指地狱、饿鬼、畜生三道,天、人为二善道。此外,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一愿为无三恶趣愿,第二愿为不更恶趣愿,此二愿皆为大悲拔苦之愿。(无量寿经卷下、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九、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二、俱舍论光记卷八、俱舍论宝疏卷八、玄应音义卷四、慧琳音义卷四十八、选择本愿念佛集卷上)p4950FROM:【佛光大辞典】

【功德】:梵语 guN!a。音译作惧曩、麌曩、求那。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景德传灯录卷三有如下记载,梁武帝问于菩提达磨(大五一·二一九上):“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盖此仅为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虽有非实。所谓真功德,乃净智妙圆、体自空寂,不求于世。往生论注卷上亦详论虚伪、真实之二种功德。大乘义章卷九(大四四·六四九下):“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胜鬘宝窟卷上本(大三七·一一中):“恶尽曰功,善满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又功德之深广喻为海,称功德海(梵 guN!a-sa^gara),其贵重如宝而谓功德宝(梵 guN!a-ratna),其他尚有功德藏、功德聚、功德庄严、功德林等多种名称。(维摩义记卷一(慧远)、仁王般若经疏卷上一(吉藏))((参见:利益)2809)p1566FROM:【佛光大辞典】

【善根】:梵语 kus/ala-mu^la,巴利语 kusala-mu^la。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据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罗经载,比丘知善、知善根,是谓成就见、得正见,于法得不坏净,入于正法中。无贪、无嗔、无痴三者为善根之体,合称为三善根。不善根(梵 akus/ala-mu^la)则为善根之相反,贪、嗔、痴等,即称三不善根,或称三毒。又善法为得善果之根本,故亦可称为善根。(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无量寿经卷上、佛本行经卷五降象品、悲华经卷八、旧华严经卷四卢舍那佛品、大宝积经卷七十八具善根品、入阿毗达磨论卷上、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七)((参见:三善根)622)p4888FROM:【佛光大辞典】

【往生】:(术语)去娑婆世界往弥陀如来之极乐净土,谓之往,化生于彼土莲华中,谓之生。往生之言虽通于诸受生,而诸教所劝之行,偏在极乐,故常以为对于极乐之别名,是净土门之至要骨目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无量寿经下曰:“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观无量寿经曰:“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净妙】:(杂语)清净微妙也。法华譬喻品曰:“是皆一相一种,能生净妙第一之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疑惑】:疑,梵语 vicikitsa^,指心生疑念而不能安定之状态;惑,指迷于对象而判断力颠倒。与“疑惑”之用语相似者,另有疑惧、疑团,然“疑”与“惧”之含意并不尽同。盖所谓疑,系以理智寻思而不可理解真象、不能决定是非之心理状态;所谓惧,系由于情感无所依赖而产生之感觉状态。故知由于疑,会产生欲以哲理分析来解决之倾向,及以转换为直观作用之倾向;然由于惧,则易产生罪业意识与凡夫意识。要之,“疑”之特性,乃向外界之疑逐渐转为向内之疑,并因而形成一股疑团(执),乃至一股大疑团,此时即易于转换为直观之作用。故禅宗每每强调大疑乃参禅悟道所绝对必须者,譬如有一僧遗失其唯一之袈裟,寻而不得,念念不忘,片刻不舍而反覆寻觅,此称为真疑;反之,譬如今人对古人经历之疑团悬案妄附疑情,而未能彻底寻究,此称为模仿疑,而非真疑。若无真疑,则亦无参透大悟之日;例如于未失却之物,以为已然失却而欲寻求,虽压抑之,亦不由心,直至寝食难安,大疑自然现前,由是即有转换为悟道因缘之良机。p5843FROM:【佛光大辞典】

【信解】:(术语)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法华经序品曰:“种种信解,种种相貌。”同嘉祥疏二曰:“信解者,始名为信,终称为解。又钝根为信,利根为解。”同七曰:“信破邪见,解破无明。”【又】七贤之第三。(参见:七贤)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正位】:即达悟之位、无烦恼之境地,亦即声闻所得见证之无为涅槃。
 <一>指小乘之涅槃。维摩经问疾品(大一四·五四五下):“虽观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
 <二>指法性。禅门中称普遍存在之真如为正位,乃诸法之本体;相对于现象差别之“傍位”一语。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二(大五一·三八○下):“僧问:‘正位中还有人成佛否?’师曰:‘谁是众生?’僧曰:‘若恁么即总成佛去也。’师曰:‘还我正位来。’僧曰:‘如何是正位?’师曰:‘汝是众生。’”(碧岩录第七十三则)p1987FROM:【佛光大辞典】

【诸根】: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或信、勤、念、定、慧等五根。亦泛言一切善根。(无量寿经卷上、出曜经裨要品)p6307FROM:【佛光大辞典】

【障碍】:障碍者,谓随所数习诸烦恼故,随所有惑皆得相续增长坚固,乃令相续远避涅槃,此遍行因,非唯令相似烦恼增长。所以者何?若有随习贪等烦恼,皆令瞋等一切烦恼相续增长坚固,由此深重缚故障解脱得,是故建立遍行因。FROM:【《阿毗达磨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

【辩才】:谓巧于辩述。单称辩。即善巧说法义之才能。佛、菩萨等于多劫中,由口业庄严之功力而具足各种辩才,如四无碍辩、七辩、八辩、九辩等。四无碍辩即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辞无碍辩、辩无碍辩,又作四无碍解、四无碍智;广义指辩才无碍自在之解智,特别以其中之第四辩无碍辩为无碍自在、正确辩说之智。分析辩无碍辩,得如次七辩,即:(一)捷疾辩,于一切法无碍自在。(二)利辩,能深入通达。(三)不尽辩,说诸法实相,词不穷尽。(四)不可断辩,不为问难所断绝。(五)随应辩,随应众人要求而说法。(六)义辩,能说到达涅槃之种种利益。(七)一切世间最上辩,能说一切世间第一之大乘。以上七辩或作捷辩、迅辩、应辩、无疏谬辩、无断尽辩、凡所演说丰义味辩、一切世间最上妙辩。
 八辩指不嘶喝、不迷乱、不怖畏、不高慢、义具足、味具足、不拙涩、应时节辩才等。九辩指无著、无尽、相续、不断、不怯弱、不惊怖、不共、天人所重、无边辩才等。(大品般若经卷八、胜天王般若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五十五)p6873FROM:【佛光大辞典】


=================================================

这10种速疾法,分别为:
1.速得远离一切恶趣;
2.速得圆满殊胜功德;
3.速能成就广大善根;
4.速得往生净妙天上;
5.速能除断一切疑惑;
6.已发菩提心而得见者,速得成就广大信解永不退转,能随所应教化众生,若未发心即能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7.速入正位;
8.速能清净世、出世间一切诸根;
9.速得除灭一切障碍;
10.速能获得无畏辩才。

想要快速,甚至立即获得以上利益,必须要达到的前提条件
即是:见到一切诸佛
那么,如何才能见到佛陀呢?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见佛。何等为十?所谓:

于安住世间成正觉佛无著见;

愿佛出生见;

业报佛深信见;

住持佛随顺见;

涅槃佛深入见;

法界佛普至见;

心佛安住见;

三昧佛无量无依见;

本性佛明了见;

随乐佛普受见。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常得见无上如来。】——十种见佛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应这样去努力:

一、常忆念佛

善知识教导
遇到困难,只要真心全意恳切的忆念佛菩萨,就会逐渐改善的
不论您多么痛苦,只要全心投入,就像把身体投入大海那样的把身心投入法界光明
一切的黑暗或痛苦与大海和法界相较下都会变得微不足道
当下您会逐渐体会到法界光明的力量,逐渐把黑暗和痛苦完全淹没
内心会逐渐清凉,身体或人生的苦难也会逐渐消失的

不论您多么郁闷或痛苦,只要尝试把身心交给佛菩萨,与法界光明相印
您就能逐渐体会上面所说的境界
——真心相印,就会发现

忆念佛陀,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比如:
称念佛号,观照佛像,学习、思维佛菩萨的本愿、事迹等等
这些方式为何能够帮助众生呢?
透过时时忆想佛菩萨和念佛菩萨名号,仿效佛菩萨的精神,
我们由心性上逐渐改变,心常忆念佛菩萨的慈悲智慧和光明
借此逐渐由心改变我们的思想行为,真正逐渐把自己由凡夫转变佛
——[初学解答] 为什么要念佛? 为什么要持咒? 为什么要诵经? 为什么要回向?

再有,我们应当明白:
佛不是单一的,佛有十方佛,而且都可幻化无量,有无量变化
十方宇宙世界中都有许多佛,释迦牟尼佛只是化身出生在地球上而成的佛
所以,以地球人类的角度来看,除了释迦牟尼佛之外,其他佛也可算是外星人

更正确的说,佛是存在于整个虚空宇宙中,没有所谓外星或本星的差别,或所谓娑婆世界和他方世界(例如极乐世界)的差别
虽然宇宙十方世界都有佛,但是,佛不因世界而局限,虽以世界而成佛,但这只是佛普渡众生的一项方便

再者,也不可用地球人称「人」的称谓来称佛,因为真正的佛不是人,以人身为佛,只是佛渡化众生无量变化中的一种变化
因为,真正的佛可视为是一种精神的能量体,以佛法来说不生不灭
(符合地球科学的「能量守恒」或「能量不灭」原理)
但也能随时变化成地球人类,或变化成各种众生所习惯的相化或物质化形象或生命
(这由爱因斯坦的「质能互变」理论就能明白佛或菩萨的法报化三身变化,例如:观世音菩萨32应化身)
所以,佛可存在于地球人类不可见的「反物质」或「暗物质」空间,当然也可存在于人类可见的物质空间中

有了「反物质」和「暗物质」的观念,相信可以帮助许多人消除对佛经或佛法中无法明白的种种疑惑
其实,佛经中讲的更多,如果多多深入研究,就能豁然开朗且融会贯通

其实,心念会是突破眼睛(五官)执障的重点
透过心念的超越,在精神上就能超越物质的局限,而逐渐进入质能互变的领域(最简单的证明就是身心都变好了,细致了好看了)
所以说「佛法是心法」,一切佛法以心为重,相由心生,业由心转,用心才能看到真实世界,正确的心念才能超越物质世界和六道轮回
——「眼见为凭」的迷信

二、常练习与佛相应

末学体会,与佛相应,最重要的便是自心与佛心相应
比如,自己的发心是否与佛心相应?
自己的愿心是否与佛心相应?
自己的慈悲心、清净心、光明心......是否与佛心相应?

如何才能与佛心相应呢?
很多修行都是修行人与菩萨之间的事情
这些独自案例,旁人很难用自己的角度来理解
菩萨神通广大,自然知道众生心,知道如何引导众生
所以,每个人只要对于佛菩萨有信心,都会有自己的沟通方式
因为佛法是心法,众生心千差万别,所以法无定法
这种甚深因缘和智慧只有佛菩萨才能明白——[略说]相应心
发心开导别人,帮助众生解除疑惑而成佛
当您能发起这大心,就能与佛菩萨的悲愿智慧相应结合——[进阶心法]能发起大心,就能与佛菩萨的悲愿智慧相应结合,就能不断突破

善知识和老师一直都在教导我们的方法——光明心法

1.如何驱除[负面习气][黑暗思想]? ~ 光明心的导引

2.[光明心法]进阶说明

3.光明心法进阶次第&不二

4.[浅谈]心法修持

5.[分析解说]心法次第的观照实修

老师慈悲教导(大致意思):

【依止清净光明本具佛心,对于众生有难度,那么
就依止自己所相应的佛菩萨
佛菩萨代表的就是清净光明本具佛心
让自己深深地沉浸在佛菩萨的光明中,就像惊恐的小孩投进母亲的怀抱
放松而自在】

【多实修就能增上,就能够相应乃至相印了
如果无法相印,就多做功课消业
修行的道路上,不要气馁,只要按照佛法的教导持续前行,就会一直进步
修行就是净心的过程
只管净心
佛菩萨一切都会安排好】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4-29 23:41 , Processed in 0.12530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