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莲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进行中] 佛弟子(净莲),每日学习佛经串贴

[复制链接]

150

主题

492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606

[精进勋章]

21#
 楼主| 发表于 2023-8-30 13:27: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8-30 13:28 编辑

[华严经辑要]—— 十种发菩提心因缘,十种观众生而起大悲 ~ 华严经 离世间品用时 1 小时

==============================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发菩提心因缘。何等为十?所谓:

为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故,发菩提心;

为除灭一切众生苦聚故,发菩提心;

为与一切众生具足安乐故,发菩提心;

为断一切众生愚痴故,发菩提心;

为与一切众生佛智故,发菩提心;

为恭敬供养一切诸佛故,发菩提心;

为随如来教,令佛欢喜故,发菩提心;


为见一切佛色身相好故,发菩提心;

为入一切佛广大智慧故,发菩提心;

为显现诸佛力、无所畏故,发菩提心。


是为十。」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有十种发菩提心(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心,亦即发求取正觉成佛的心)因缘(因与缘。世间的一切事物,皆由因与缘的和合而生而有。因指主要的原因,缘指次要的助缘,例如稻谷,种子为因,泥土、雨露、空气、阳光、肥料、农作等等为缘,由此种种因缘的和合而生长出谷子来)。是哪十种呢?就是:

为教化(教,以善法教导他人;化,令远离恶法。为教导感化之意,即说法引导众生而令其受感化。如经上所言,转无上法轮教化诸菩萨;教化安立无数众生,令住无上正真之道。凡此皆属转恶为善、转凡化圣之教化)调伏(指内在之调和、控御身口意三业,制伏诸恶行。旨在令众生离过顺法,究竟出离)一切众生之故,发菩提心(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心,亦即发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为除灭一切众生苦聚之故,发菩提心(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心,亦即发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为与一切众生具足安乐(身安心乐也)之故,发菩提心(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心,亦即发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为断一切众生愚痴(又作痴、无明。即无智无明,闇愚迷惑,对事物不能下一适当判断。为六种根本烦恼之一,亦为三毒(贪、嗔、痴)之一)之故,发菩提心(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心,亦即发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为与一切众生佛智(佛陀的智慧)之故,发菩提心(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心,亦即发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为恭敬供养(又作供、供施、供给、打供。意指供食物、衣服等予佛法僧三宝、师长、父母、亡者等。供养初以身体行为为主,后亦包含纯粹的精神供养,故有身分供养、心分供养之分。据遗教经论载,饮食、衣服、汤药等,属身分供养;不共心供养、无厌足心供养、等分心供养等,属心分供养)一切诸佛之故,发菩提心(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心,亦即发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为随如来教,令佛欢喜(接于顺情之境而身心喜悦也)之故,发菩提心(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心,亦即发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为见到一切佛色身(指有形质之身,即肉身。反之,无形者称为法身,或智身。故具足三十二相之佛,系为有形之生身)相好(相,梵语 laks!aN!a,谓佛肉身所具足特殊容貌中之显而易见者,可分三十二相。好,梵语 vyan~jana,为佛肉身形貌之微细难见者,共有八十种好。两者并称,即为相好。为佛身所具之三十二相及八十种随形好。转轮圣王亦具有三十二相,然八十种好则仅佛菩萨所有。佛于过去世百大劫间,曾修相好业,故于此生成就相好)之故,发菩提心(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心,亦即发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为证入一切佛广大智慧之故,发菩提心(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心,亦即发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为显现诸佛力(佛之力用。佛具有二智,故亦称智力;以方便智能摄化众生,故亦称方便力;显示由佛果而起之力,故又称愿力)、无所畏惧之故,发菩提心(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心,亦即发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这些即为十种发菩提心因缘。」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发菩提心】: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心,亦即发求取正觉成佛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因缘】:因与缘。世间的一切事物,皆由因与缘的和合而生而有。因指主要的原因,缘指次要的助缘,例如稻谷,种子为因,泥土、雨露、空气、阳光、肥料、农作等等为缘,由此种种因缘的和合而生长出谷子来。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教化】:<一>梵语 pari-pac。教,以善法教导他人;化,令远离恶法。为教导感化之意,即说法引导众生而令其受感化。如经上所言,转无上法轮教化诸菩萨;教化安立无数众生,令住无上正真之道。凡此皆属转恶为善、转凡化圣之教化。与“开化”、“摄化”、“施化”、“劝化”等词同义。(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增一阿含经卷一、法华经卷四)
 <二>日本佛教用语。在佛前举行法会之际,所唱诵之一种赞歌。p4596FROM:【佛光大辞典】

【调伏】:(一)指内在之调和、控御身口意三业,制伏诸恶行。旨在令众生离过顺法,究竟出离。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中):“如法调伏诸众生力。”(二)指对外之教化,令三世怨敌、恶魔外道等舍恶降伏。谓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七上):“绍隆三宝能使不绝,降伏魔怨制诸外道。”
 在密教中,有不动、降三世、军荼利、大威德、金刚夜叉等五大明王,作忿怒之相,以之为本尊,令怨敌、恶魔信服之修法,称为调伏法(梵 abhica^raka),系五种或四种修法之一。(新华严经卷五、维摩经疏(净影)、华严经探玄记卷四)p6165FROM:【佛光大辞典】

【安乐】:(术语)身安心乐也。文句八下曰:“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愚痴】:梵语 moha 或 mu^d!ha。又作痴、无明。即无智无明,闇愚迷惑,对事物不能下一适当判断。为六种根本烦恼之一,亦为三毒(贪、嗔、痴)之一。(俱舍论卷四、顺正理论卷十一)p5455FROM:【佛光大辞典】

【佛智】:佛陀的智慧。智度论说:“佛智慧有二种:一者无上正智,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二者一切种智,名萨般若。”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供养】:梵语 pu^jana^,巴利语同。又作供、供施、供给、打供。意指供食物、衣服等予佛法僧三宝、师长、父母、亡者等。供养初以身体行为为主,后亦包含纯粹的精神供养,故有身分供养、心分供养之分。据遗教经论载,饮食、衣服、汤药等,属身分供养;不共心供养、无厌足心供养、等分心供养等,属心分供养。
 盖初期教团所受之供养以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等为主,称为四事供养。施予佛、塔庙、佛像、教法、比丘(尼)、僧团之房舍与土地为僧团经济之重要来源。所行之供养除财供养外,尚有法供养,如以恭敬供养、赞叹供养、礼拜供养等精神之崇敬态度亦称供养。密教则有涂香以洗清罪业、除去烦恼之说,并有供养仪轨(供养法式)之制定。初时甚而有以塔、庙作为祭祀对象之供养,称塔供养,至后世,一般对死者亦行塔供养,亦有以其他供物作为回向之情形。
 总括供养物之种类、供养方法与供养对象等,有各种不同之分类:(一)二种供养,据十住毗婆沙论卷一之说,有:(1)法供养,指善于听闻大乘正法,或广或略。(2)财供养,指饮食等四事供养。据大日经供养法疏说,有:(1)理供养,指以证入真实之理为供养。(2)事供养,指供养香花等。(二)三种供养,据普贤行愿品疏之说,有:(1)财供养,指供以世间之财宝、香花等之供养。(2)法供养,指起菩提心,而行自利、利他之二利。(3)观行供养,指行周遍含融观、事事无碍观等华严观行供养。十地经论卷三说,有:(1)利养供养,指衣服、卧具等。(2)恭敬供养,指香花、幡盖等。(3)行供养,指修行信行、戒行等之供养。(三)三业供养,法华文句卷三之一载,有身、口、意三业供养,即:(1)身业供养,身至诚礼敬诸佛菩萨。(2)口业供养,口发言称美诸佛菩萨功德。(3)意业供养,端心正意,想念诸佛菩萨相好庄严。(四)四种供养,(1)据大日经义释卷十一之说,有香花、合掌、慈悲、运心等四种供养。(2)据理趣释卷下之说,有菩提心供养、资粮供养、法供养、羯磨供养等四种瑜伽教之供养。(五)四事供养,(1)据增一阿含经卷十三之说,有衣被、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等四种供养。(2)据无量寿经卷下之说,有悬缯、燃灯、散花、烧香等四种供养。(3)据善见律毗婆沙卷十三之说,有饮食、衣服、汤药、房舍等四种供养。(六)五种供养,据苏悉地羯啰经卷下之说,有涂香(持戒)、花鬘(布施)、烧香(精进)、饮食(禅定)、燃灯(智慧)等五种供养;另加阏伽(净水,忍辱),即为六种供养。(七)十种供养,据法华经法师品之说,有花、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等十种供养。
 另据大藏法数之说,将缯盖、幢幡合并为幡盖,而加入合掌,成为十供养。若据菩萨地持经卷七所举之十种,则为:身供养、支提供养、现前供养、不现前供养、自作供养、他作供养、财物供养、胜供养、不染污供养、至处道供养等。
 此外,佛前之供物称佛供,神前之供物称神供。供养梵天、帝释天、功德欢喜天等,则称供天或天供。供于亡者,称追善供养。专供饿鬼者,称饿鬼供养。庆祝佛像开光者,称开眼供养。供养经者,称开题供养,又称经供养、一切经供养、书写供养,如书写维摩经而供养之,称维摩经供养。叩钟庆祝者,称钟供养。又就佛法僧三宝而言,供养佛,称佛供养、供佛;供养法,称法供养、行供养;供养僧,称僧供养、僧供。其中,招请百僧,设斋以供养者,称百僧供养、百僧供;招请千僧,设斋以供养者,称千僧供养,或称千僧斋、千僧供、千僧会;传说此种供养之功德无量。又供养之施主,称供养主。供养众僧,亦称供众、供赡。记载供养意义之讽诵文,称供养文。为供养求福所造之佛像,称供养佛。以灯明供养佛像、塔庙,则称供灯。于日本,在书写经典之后,以之供养、宣讲,称为供讲。(佛藏经卷下、无量寿经卷下、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佛本行集经卷一供养品、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五、大日经卷五秘密漫荼罗品、供养仪式、大智度论卷九十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卷上、法华经玄赞卷二本、梵网菩萨戒本疏卷二、大日经疏卷八、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卷三、释氏要览卷中、禅苑清规卷一赴粥饭法、卷三藏主、大明三藏法数卷七)((参见:四种供养)1803)p3065FROM:【佛光大辞典】

【欢喜】:(术语)梵语波牟提陀Pramudita%,接于顺情之境而身心喜悦也。法华经譬喻品曰:“欢喜踊跃。”【又】(人名)尊者名。释迦之弟子阿难陀A^nanda,译曰欢喜,庆喜。寄归传一曰:“薜舍初辞,魔王惑欢喜之志,熙连后唱,无灭显亡疑之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色身】:梵语 ru^pa-ka^ya,巴利语同。指有形质之身,即肉身。反之,无形者称为法身,或智身。故具足三十二相之佛,系为有形之生身。(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二、大乘义章卷十九)p2543FROM:【佛光大辞典】
【相好】:
相,梵语 laks!aN!a,谓佛肉身所具足特殊容貌中之显而易见者,可分三十二相。好,梵语 vyan~jana,为佛肉身形貌之微细难见者,共有八十种好。两者并称,即为相好。为佛身所具之三十二相及八十种随形好。转轮圣王亦具有三十二相,然八十种好则仅佛菩萨所有。佛于过去世百大劫间,曾修相好业,故于此生成就相好。大智度论卷二十九(大二五·二七四下):“若须八十随形好,何不皆名为相而别为好?答曰:相大严身。若说大者则已摄小。复次相粗而好细,众生见佛,则见其相,好则难见故。又相者余人共得,好者或共或不共,以是故相好别说。”依此则知,粗显者名相,细微者称好。又“好”在诸相之间,互相显发。释迦菩萨以其精进,而超九大劫,只经九十一劫即修习圆满相好业。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三○·五六八中):“当知如是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八十随好,菩萨若在种性地中,唯有种子依身而住;菩萨若在胜解行地,始能修彼能得方便;菩萨若在清净增上意乐地中,乃名为得;菩萨若在诸余上地,如是相好转胜清净;若在如来到究竟地,当知相好善净无上。”此即得相好之次第。(长阿含经卷一、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四、大乘百福庄严相经)p3900FROM:【佛光大辞典】

【佛力】:佛之力用。佛具有二智,故亦称智力;以方便智能摄化众生,故亦称方便力;显示由佛果而起之力,故又称愿力。法华经方便品(大九·五下):“佛力无所畏,解脱诸三昧,及佛诸余法,无能测量者。”(大智度论卷二、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p2606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十种观众生而起大悲。何等为十?所谓:

观察众生无依无怙而起大悲;

观察众生性不调顺而起大悲;

观察众生贫无善根而起大悲;

观察众生长夜睡眠而起大悲;

观察众生行不善法而起大悲;

观察众生欲缚所缚而起大悲;

观察众生没生死海而起大悲;

观察众生长婴疾苦而起大悲;

观察众生无善法欲而起大悲;

观察众生失诸佛法而起大悲。

是为十。

菩萨恒以此心观察众生。」

【善知识解说】

观察众生无依无怙而起大悲;
生死轮回 无依无靠

观察众生性不调顺而起大悲;
个性刚强 难以教化

观察众生贫无善根而起大悲;
缺乏善根 造做诸恶

观察众生长夜睡眠而起大悲;
愚痴无智 喜好睡眠 累劫生死轮回

观察众生行不善法而起大悲;
造做诸恶 堕三恶道

观察众生欲缚所缚而起大悲;
欲望执着所束缚 无法解脱

观察众生没生死海而起大悲;
沉没生死轮回大海

观察众生长婴疾苦而起大悲;
长期受到生死轮回疾病的痛苦

观察众生无善法欲而起大悲;
没有求取善法的欲望

观察众生失诸佛法而起大悲。
累劫轮回 没有办法遇到佛法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以十种观察众生而起大悲(悲,意为拔苦。诸佛菩萨不忍十方众生受苦而欲拔济之,其心称大悲,乃佛菩萨为救度众生痛苦之悲愍心)。是哪十种呢?就是:

观察(对境之系念,以智慧照察,正念观彼,如实修行,称为观察)众生无依无怙而起大悲(悲,意为拔苦。诸佛菩萨不忍十方众生受苦而欲拔济之,其心称大悲,乃佛菩萨为救度众生痛苦之悲愍心);

观察(对境之系念,以智慧照察,正念观彼,如实修行,称为观察)众生刚性不能调顺而起大悲(悲,意为拔苦。诸佛菩萨不忍十方众生受苦而欲拔济之,其心称大悲,乃佛菩萨为救度众生痛苦之悲愍心);

观察(对境之系念,以智慧照察,正念观彼,如实修行,称为观察)众生贫无善根(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而起大悲(悲,意为拔苦。诸佛菩萨不忍十方众生受苦而欲拔济之,其心称大悲,乃佛菩萨为救度众生痛苦之悲愍心);

观察(对境之系念,以智慧照察,正念观彼,如实修行,称为观察)众生长夜睡眠而起大悲(悲,意为拔苦。诸佛菩萨不忍十方众生受苦而欲拔济之,其心称大悲,乃佛菩萨为救度众生痛苦之悲愍心);

观察(对境之系念,以智慧照察,正念观彼,如实修行,称为观察)众生行不善法(指合呼于“善”之一切道理,即指五戒、十善、三学、六度。为“恶法”之对称。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二者虽有深浅之差异,而皆为顺理益世之法,故称为善法)而起大悲(悲,意为拔苦。诸佛菩萨不忍十方众生受苦而欲拔济之,其心称大悲,乃佛菩萨为救度众生痛苦之悲愍心);

观察(对境之系念,以智慧照察,正念观彼,如实修行,称为观察)众生欲结缚所缚(烦恼之异名。烦恼能系缚人,不使得自在,故曰缚)而起大悲(悲,意为拔苦。诸佛菩萨不忍十方众生受苦而欲拔济之,其心称大悲,乃佛菩萨为救度众生痛苦之悲愍心);

观察(对境之系念,以智慧照察,正念观彼,如实修行,称为观察)众生没入生死海(谓众生沉沦于生死迷界而轮回无穷,犹如大海之无边际,故称为生死海)而起大悲(悲,意为拔苦。诸佛菩萨不忍十方众生受苦而欲拔济之,其心称大悲,乃佛菩萨为救度众生痛苦之悲愍心);

观察(对境之系念,以智慧照察,正念观彼,如实修行,称为观察)众生长有婴疾苦而起大悲(悲,意为拔苦。诸佛菩萨不忍十方众生受苦而欲拔济之,其心称大悲,乃佛菩萨为救度众生痛苦之悲愍心);

观察(对境之系念,以智慧照察,正念观彼,如实修行,称为观察)众生没有善法欲(指缘无漏法而起之贪欲)而起大悲(悲,意为拔苦。诸佛菩萨不忍十方众生受苦而欲拔济之,其心称大悲,乃佛菩萨为救度众生痛苦之悲愍心);

观察(对境之系念,以智慧照察,正念观彼,如实修行,称为观察)众生失去诸佛法而起大悲(悲,意为拔苦。诸佛菩萨不忍十方众生受苦而欲拔济之,其心称大悲,乃佛菩萨为救度众生痛苦之悲愍心)。

这些即为以十种观众生而起大悲(悲,意为拔苦。诸佛菩萨不忍十方众生受苦而欲拔济之,其心称大悲,乃佛菩萨为救度众生痛苦之悲愍心

菩萨应当恒常以此心观察(对境之系念,以智慧照察,正念观彼,如实修行,称为观察)众生。」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悲】:梵语 maha^karuN!a^,巴利语同。悲,意为拔苦。诸佛菩萨不忍十方众生受苦而欲拔济之,其心称大悲,乃佛菩萨为救度众生痛苦之悲愍心。小乘有部以之为十八不共法之一,大乘法相宗则以之为佛百四十不共法之一。一般又以之为四无量心之一,如华严经所说之十种大悲心,及宝雨经所说之佛三十二种大悲心。此外,通常又以之与“大慈”并用,最常见者为表示观音之慈悲。然“大悲”一词,于诸经中之解释略有异同。
 (一)小乘之说,如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一、卷八十三、俱舍论卷二十七等所说,所谓大悲,乃缘于三界一切有情而起,为佛之世俗智,凡有五义,即:(1)资粮大,乃以大福德智慧之资粮而成办者。(2)行相大,此力能于三苦之境,作拔苦之行相。(3)所缘大,以三界之有情为所缘。(4)平等大,远离怨亲等之分别心,而普遍利乐一切有情。(5)上品大,大悲为诸法中之最上品,更为其余各种悲心所不可比。若以“大悲”与“悲”相较,则有八种之异:(1)自性异,大悲以智慧为体,悲以无嗔为体。(2)行相异,大悲缘“三苦”之行相,悲唯缘“苦苦”之行相。(3)所缘异,大悲通缘三界,悲唯缘欲界。(4)依地异,大悲依第四禅,悲通依于四禅。(5)依身异,大悲依佛身,悲依二乘之身。(6)证得异,大悲系远离有顶之惑而证得,悲则仅远离欲界之惑而证得。(7)救济异,大悲能成就救济之事,悲唯希望救济。(8)哀愍异,大悲能哀愍平等,悲则唯拔除欲界有情之苦,故其哀愍不平等。此外,成实论卷十二亦详释佛之大悲,所说与有部之说大致相同,惟成实论强调“先谈法空,后论大悲”,乃两者显著之差异。
 (二)大乘之说,新译华严经卷五十三于所列举二千普贤行法中,以大悲配于十住位,而举出菩萨生起大悲之十种缘由,即:(1)菩萨观察众生之所依怙而起大悲,(2)菩萨观察众生根性不调顺而起大悲,(3)菩萨观察众生缺乏善根而起大悲,(4)菩萨观察众生长夜惛眠而起大悲,(5)菩萨观察众生行诸不善法而起大悲,(6)菩萨观察众生为欲所缚而起大悲,(7)菩萨观察众生沉没于生死海中而起大悲,(8)菩萨观察众生长婴疾苦而起大悲,(9)菩萨观察众生不欲行善法而起大悲,(10)菩萨观察众生失诸佛法而起大悲。此外,宝雨经卷五、思益经卷三、大萨遮尼乾子经卷六、除盖障菩萨经卷八等,均载有如来三十二大悲(梵 dva^trim!s/at tatha^gatasya maha^karuN!a^h!)之说,即有情未能了达诸法实谛,又以妄执之故,长惛眠于无明之大夜,如来乃深切哀愍而起大悲,并为之摄化垂示。思益经并谓,说法、随宜、方便、法门、大悲等五者为如来所用之五力,乃一切二乘之所不能及。又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卷四十九等亦举出与上记类同之记载,所异者,瑜伽论强调,悲与大悲之别在于“极清净故”,即以第十地之菩萨及佛之慈悲称为大悲,余者之慈悲仅称为悲,盖因彼等尚未达于“极清净”之境地。由是,十住毗婆沙论卷一所举菩萨八法之中,有所谓高低大小之说,并提出“三缘慈悲”之论,即:有情缘之慈悲为小悲,法缘之慈悲为中悲,无缘之慈悲为大悲。(佛性论卷二、法华玄赞卷九、翻译名义大集第十章)((参见:慈悲)5805)p858 FROM:【佛光大辞典】

【观察】:对境之系念,以智慧照察,正念观彼,如实修行,称为观察。与“观”之义同。往生论注卷下解释观察之字义(大四○·八三六上):“心缘其事曰观,观心分明曰察。”华严经探玄记卷十谓,观察有内心照察与举目眄视二义。p6970 FROM:【佛光大辞典】

【善根】:梵语 kus/ala-mu^la,巴利语 kusala-mu^la。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据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罗经载,比丘知善、知善根,是谓成就见、得正见,于法得不坏净,入于正法中。无贪、无嗔、无痴三者为善根之体,合称为三善根。不善根(梵 akus/ala-mu^la)则为善根之相反,贪、嗔、痴等,即称三不善根,或称三毒。又善法为得善果之根本,故亦可称为善根。(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无量寿经卷上、佛本行经卷五降象品、悲华经卷八、旧华严经卷四卢舍那佛品、大宝积经卷七十八具善根品、入阿毗达磨论卷上、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七)((参见:三善根)622)p4888 FROM:【佛光大辞典】

【善法】:梵语 kus/ala^ dharma^h!。指合呼于“善”之一切道理,即指五戒、十善、三学、六度。为“恶法”之对称。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二者虽有深浅之差异,而皆为顺理益世之法,故称为善法。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五(大二四·三八二下):“国界人民,日见增长,善法无损。”(往生要集卷中)p4883 FROM:【佛光大辞典】

【缚】:(术语)烦恼之异名。烦恼能系缚人,不使得自在,故曰缚。大乘义章五本曰:“羁系行人故曰为缚。”梵语杂名曰:“缚,满驮,又缚诃。”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生死海】:谓众生沉沦于生死迷界而轮回无穷,犹如大海之无边际,故称为生死海。佛所行赞卷三(大四·二二中):“当乘智慧舟,超度生死海。”大般涅槃经义记卷四(大三七·七一五中):“如来得涅槃船,周旋往返,济度众生,故能于彼生死海中得作船师。”(摩诃止观卷一上)p2061 FROM:【佛光大辞典】

【善法欲】:梵语 kus/alo dharma-cchandah!。指缘无漏法而起之贪欲。俱舍论卷十九(大二九·一○二中):“若缘无漏,便非过失,如善法欲,不应舍离。(中略)住下地,心求上地,是善法欲,非谓随眠。”然窥基之成唯识论述记卷六末(大四三·四四四上):“萨婆多师缘无漏贪,是善法欲;今大乘说,爱佛、贪灭,皆染污收。”即以善法欲为小乘之善,大乘则认为皆系染污。(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一)p4884 FROM:【佛光大辞典】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492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606

[精进勋章]

22#
 楼主| 发表于 2023-8-30 18:22: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8-30 18:24 编辑

[华严经辑要]——  [十种律仪][十种无畏] ~ 华严经 离世间品用时 1 小时 30 分钟

==============================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律仪。何等为十?所谓:

于一切佛法不生诽谤律仪;

于一切佛所信乐心不可坏律仪;

于一切菩萨所起尊重恭敬律仪;

于一切善知识所终不舍爱乐心律仪;

于一切声闻、独觉不生忆念心律仪;

远离一切退菩萨道律仪;

不起一切损害众生心律仪;

修一切善根皆令究竟律仪;

于一切魔悉能降伏律仪;

于一切波罗蜜皆令满足律仪。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无上大智律仪。」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有十种律仪(律是戒律,仪是仪则,谓佛所制定的戒律可以使人防非止恶,乃是吾人立身处世的仪则)。是哪十种呢?就是:

对于一切佛法不生诽谤律仪(律是戒律,仪是仪则,谓佛所制定的戒律可以使人防非止恶,乃是吾人立身处世的仪则);

对于一切佛所信乐(听闻、信仰佛法,因而产生爱乐之心。谓于心忍许,更爱乐欲求之)心不可坏律仪(律是戒律,仪是仪则,谓佛所制定的戒律可以使人防非止恶,乃是吾人立身处世的仪则);

对于一切菩萨所起尊重恭敬律仪(律是戒律,仪是仪则,谓佛所制定的戒律可以使人防非止恶,乃是吾人立身处世的仪则);

对于一切善知识所终不舍爱乐(爱者亲爱,乐者乐欲,信乐世间出世间善法之意也)心律仪(律是戒律,仪是仪则,谓佛所制定的戒律可以使人防非止恶,乃是吾人立身处世的仪则);

对于一切声闻、独觉不生忆念(忆,忆持不忘之义;念,明记不忘之义。深刻于心内,记忆而不忘失,称为忆念)心律仪(律是戒律,仪是仪则,谓佛所制定的戒律可以使人防非止恶,乃是吾人立身处世的仪则);

远离一切退失菩萨道律仪(律是戒律,仪是仪则,谓佛所制定的戒律可以使人防非止恶,乃是吾人立身处世的仪则);

不起一切损害众生心律仪(律是戒律,仪是仪则,谓佛所制定的戒律可以使人防非止恶,乃是吾人立身处世的仪则);

修习一切善根(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皆令究竟(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律仪(律是戒律,仪是仪则,谓佛所制定的戒律可以使人防非止恶,乃是吾人立身处世的仪则);

对于一切魔悉能降伏律仪(律是戒律,仪是仪则,谓佛所制定的戒律可以使人防非止恶,乃是吾人立身处世的仪则);

对于一切波罗蜜(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皆令满足律仪(律是戒律,仪是仪则,谓佛所制定的戒律可以使人防非止恶,乃是吾人立身处世的仪则)。

这些即为十种律仪。

如果诸菩萨安住此法,则能获得无上大智(广大之智慧。通达一切之事理者)律仪(律是戒律,仪是仪则,谓佛所制定的戒律可以使人防非止恶,乃是吾人立身处世的仪则)。」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律仪】:律是戒律,仪是仪则,谓佛所制定的戒律可以使人防非止恶,乃是吾人立身处世的仪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信乐】:听闻、信仰佛法,因而产生爱乐之心。谓于心忍许,更爱乐欲求之。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八上):“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摄大乘论释卷九(大三一·二一三中):“于六度正教中,心决无疑,故名为信。如所信法,求欲修行,故名为乐。”此盖于心忍许,无有疑虑,信顺所闻之法而爱乐之,更进而如其所信,欲求修证世与出世之善,称为信乐。净土法门对于信乐之意义则解之为信净土(即愿乐往生)之义。(俱舍论光记卷四、观经散善义传通信卷一)((参见:三心)532)p3722 FROM:【佛光大辞典】

【爱乐】:(术语)爱者亲爱,乐者乐欲,信乐世间出世间善法之意也。唯识论六曰:“爱乐证修世出世善。”净土论曰:“爱乐佛法味。”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忆念】:梵语 smr!ti,巴利语 sati。忆,忆持不忘之义;念,明记不忘之义。深刻于心内,记忆而不忘失,称为忆念。一般系指念念不忘佛陀或诸佛之功德而言。日本净土真宗有时以此为信心之别名。(法蕴足论卷二、观无量寿经疏卷四、往生论注卷上)((参见:念)3206)p6220 FROM:【佛光大辞典】

【善根】:梵语 kus/ala-mu^la,巴利语 kusala-mu^la。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据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罗经载,比丘知善、知善根,是谓成就见、得正见,于法得不坏净,入于正法中。无贪、无嗔、无痴三者为善根之体,合称为三善根。不善根(梵 akus/ala-mu^la)则为善根之相反,贪、嗔、痴等,即称三不善根,或称三毒。又善法为得善果之根本,故亦可称为善根。(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无量寿经卷上、佛本行经卷五降象品、悲华经卷八、旧华严经卷四卢舍那佛品、大宝积经卷七十八具善根品、入阿毗达磨论卷上、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七)((参见:三善根)622)p4888 FROM:【佛光大辞典】

【究竟】:梵语 uttara,巴利语同。音译郁多罗。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前者如佛示现至高无上之真理,即称为究竟法身;大般涅槃显示佛教之最终目的,即称为究竟涅槃。后者如以不退之愿心而成就誓愿者,称为究竟愿,此乃赞仰弥陀本愿力之语。(胜鬘经一乘章、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十住毗婆沙论卷三)p2986 FROM:【佛光大辞典】


【波罗蜜】:梵语 pa^ramita^,巴利语 pa^rami^ 或 pa^ramita^。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
 梵语 pa^ramita^,有到达彼岸、终了、圆满等义;巴利语 pa^rami^,则有最上的、终极的等义。诸家对波罗蜜之译释各有说法。据弥勒菩萨所问经卷八载,波罗蜜通于已到、当到之义,即佛为已到彼岸,菩萨为当到彼岸。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载,到彼岸有三种之别,即:(一)随所修行而达于究竟无余。(二)入真如,以入真如为究竟,如众流以归海为终极。(三)得无等果,无别果胜于此果。盖菩萨所修之行,所入之理,及所得之果,皆究竟而圆满。又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波罗蜜多有五因缘,即无染著、无顾恋、无罪过、无分别、正回向等。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载,波罗蜜有十七义,如修习胜利、无所著、无所见、无患累等。据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载,有二十义,例如一切所知诸妙善法能到彼岸、于菩萨藏差别法门正安住义等。
 有关此岸、彼岸之说,各家亦异。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之六波罗蜜项载,即:(一)生死为此岸,究竟涅槃为彼岸。(二)生死涅槃有相为此岸,平等无相为彼岸。据大品经游意载,即:(一)小乘为此岸,大乘为彼岸。(二)魔为此岸,佛为彼岸。(三)世间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又谓成论师以有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众惑为此岸,种智为彼岸。
 依诸经论而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四波罗蜜等分别:(一)六波罗蜜,又作六度,为诸部般若经之说。指大乘菩萨所必须实践之六种修行。即:(1)布施波罗蜜,又作檀那(梵 da^na,巴同)波罗蜜、檀波罗蜜,谓全然施惠。(2)持戒波罗蜜,又作尸罗(梵 s/i^la)波罗蜜,谓全然持守教团之戒律。(3)忍辱波罗蜜,又作羼提(梵 ks!a^nti)波罗蜜,谓全然忍耐之意。(4)精进波罗蜜,又作毗梨耶(梵 vi^rya)波罗蜜,谓全然努力之意。(5)禅定波罗蜜,又作禅那(梵 dhya^na)波罗蜜,谓心全然处于一境。(6)智慧波罗蜜,又作般若(梵 prajn~a^)波罗蜜、慧波罗蜜、明度、明度无极,谓圆满之智慧,系超越人类理性之无分别之智慧;依此则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罗蜜,乃至修禅定而完成禅定波罗蜜,故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本,而称诸佛之母。
 (二)十波罗蜜,又作十度、十胜行,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等之说。六波罗蜜加如下之四波罗蜜,则为十波罗蜜,即:(1)方便波罗蜜,又作沤波耶(梵 upa^ya)波罗蜜,指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2)愿波罗蜜,又作钵罗尼陀那(梵 praN!idha^na)波罗蜜,谓得智慧(即菩提)后,救济众生的殊胜之愿。(3)力波罗蜜,又作波罗(梵 bala)波罗蜜,谓能正确判断所修所行的全然之能力。(4)智波罗蜜,又作若那(梵 jn~a^na)波罗蜜,谓享受菩提之乐,并教导众生得全然之智慧。
 (三)四波罗蜜,为胜鬘经颠倒真实章等之说。即:(1)常波罗蜜,谓全然永远性之波罗蜜。(2)乐波罗蜜,谓全然安稳性之波罗蜜。(3)我波罗蜜,谓全然主体性之波罗蜜。(4)净波罗蜜,谓全然清纯性之波罗蜜等,乃具足涅槃四种殊胜之特质(四德)。
 (四)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称位于东南西北方之四菩萨为四波罗蜜,即东方之金刚波罗蜜、南方之宝波罗蜜、西方之法波罗蜜、北方之业波罗蜜等。此外,南传之巴利语典籍,如所行藏(巴 Cariya^pit!aka)、佛种姓(巴Buddhavam!sa)、法句经注(巴 Dhammapadat!t!hakatha^)等,亦立十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持戒(巴 si^la)波罗蜜、出离(巴 nekkhamma)波罗蜜、般若(巴 pan~n~a^)波罗蜜、精进(巴 viriya)波罗蜜、忍辱(巴 khanti)波罗蜜、真谛(巴 sacca)波罗蜜、决意(巴 adhit!t!ha^na)波罗蜜、慈(巴 metta^)波罗蜜、舍(巴 upekkha^)波罗蜜等。(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华严经离世间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慧度经宗要、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一(智顗)、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良贲)、般若波罗蜜多经赞)p3445 FROM:【佛光大辞典】


【大智】:(术语)广大之智慧。通达一切之事理者。法华经序品曰:“普入佛慧通达大智。”维摩经佛国品曰:“大智本行皆成就。”同慧远疏曰:“言大智者是佛智也,佛慧深广故名大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无畏。何等为十?

佛子!菩萨摩诃萨悉能闻持一切言说,作如是念:『设有众生无量无边从十方来,以百千大法而问于我。我于彼问不见微少难可答相;以不见故,心得无畏,究竟到彼大无畏岸,随其所问悉能酬对,断其疑惑无有怯弱。』是为菩萨第一无畏

佛子!菩萨摩诃萨得如来灌顶无碍辩才,到于一切文字言音开示秘密究竟彼岸,作如是念:『设有众生无量无边从十方来,以无量法而问于我。我于彼问不见微少难可答相;以不见故,心得无畏,究竟到彼大无畏岸,随其所问悉能酬对,断其疑惑无有恐惧。』是为菩萨第二无畏

佛子!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空,离我、离我所,无作、无作者,无知者,无命者,无养育者,无补伽罗,离蕴、界、处,永出诸见,心如虚空,作如是念:『不见众生有微少相能损恼我身、语、意业。』何以故?菩萨远离我、我所故,不见诸法有少性相。以不见故,心得无畏,究竟到彼大无畏岸,坚固勇猛,不可沮坏,是为菩萨第三无畏

佛子!菩萨摩诃萨佛力所护、佛力所持,住佛威仪,所行真实,无有变易,作如是念:『我不见有少分威仪,令诸众生生诃责相。』以不见故,心得无畏,于大众中安隐说法,是为菩萨第四无畏

佛子!菩萨摩诃萨身、语、意业皆悉清净,鲜白柔和,远离众恶,作如是念:『我不自见身、语、意业而有少分可诃责相。』以不见故,心得无畏,能令众生住于佛法,是为菩萨第五无畏

佛子!菩萨摩诃萨,金刚力士、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帝释、梵王、四天王等常随侍卫,一切如来护念不舍。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我不见有众魔外道有见众生能来障我行菩萨道少分之相。』以不见故,心得无畏,究竟到彼大无畏岸,发欢喜心行菩萨行,是为菩萨第六无畏

佛子!菩萨摩诃萨已得成就第一念根,心无忘失佛所悦可,作如是念:『如来所说成菩提道文字句法,我不于中见有少分忘失之相。』以不见故,心得无畏,受持一切如来正法行菩萨行,是为菩萨第七无畏

佛子!菩萨摩诃萨智慧方便悉已通达,菩萨诸力皆得究竟,常勤教化一切众生,恒以愿心系佛菩提,而为悲愍众生故,成就众生故,于烦恼浊世示现受生、种族尊贵、眷属圆满、所欲从心、欢娱快乐,而作是念:『我虽与此眷属聚会,不见少相而可贪著,废我修行禅定、解脱,及诸三昧、总持、辩才、菩萨道法。』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法已得自在到于彼岸,修菩萨行誓不断绝,不见世间有一境界而能惑乱菩萨道者。以不见故,心得无畏,究竟到彼大无畏岸,以大愿力于一切世界示现受生,是为菩萨第八无畏

佛子!菩萨摩诃萨恒不忘失萨婆若心,乘于大乘行菩萨行,以一切智大心势力,示现一切声闻、独觉寂静威仪,作是念言:『我不自见当于二乘而取出离少分之相。』以不见故,心得无畏,到彼无上大无畏岸,普能示现一切乘道,究竟满足平等大乘,是为菩萨第九无畏

佛子!菩萨摩诃萨成就一切诸白净法,具足善根,圆满神通,究竟住于诸佛菩提,满足一切诸菩萨行,于诸佛所受一切智灌顶之记,而常化众生行菩萨道,作如是念:『我不自见有一众生应可成熟而不能现诸佛自在而成熟相。』以不见故,心得无畏,究竟到彼大无畏岸,不断菩萨行,不舍菩萨愿,随所应化一切众生现佛境界而化度之,是为菩萨第十无畏

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无畏。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诸佛无上大无畏,而亦不舍菩萨无畏。」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有十种无畏(系无所怖畏之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是哪十种呢?

佛子!菩萨摩诃萨悉能闻持(闻教法而忆持不忘,即陀罗尼也)一切言说,作如是(为表示诸法实相之语)念:『假设有众生无量无边从十方来,以百千大法而问询于我。我对于其所问,没有一点难以回答之相;以不见故,心得无畏,究竟(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到彼大无畏岸,随其所问全部能酬对,断除其疑惑没有怯弱。』是为菩萨第一无畏(系无所怖畏之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

佛子!菩萨摩诃萨获得如来灌顶(灌者大悲护念义,顶者佛果最上义,谓诸佛以大悲水灌顶,能使功德圆满之意)无碍辩才(善巧说法义之才能也),到于一切文字言音开示秘密究竟彼岸,作如是(为表示诸法实相之语)念:『假设有众生无量无边从十方来,以无量法而问询于我。我对于其所问,没有一点难以回答之相;以不见故,心得无畏,究竟(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到彼大无畏岸,随其所问全部能酬对,断除其疑惑无有恐惧。』是为菩萨第二无畏(系无所怖畏之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

佛子!菩萨摩诃萨了知一切法空(诸法缘起性空,为二空或三空之一。缘起性空是说宇宙间一切万法都是缘起的,缘起的诸法,其性本空,无真实的自体可得。菩萨得此法空智慧,就能破除法执),离我、离我所(指为我所有之观念。全称我所有。 即我之所有、我之所属之意。即以自身为我,谓自身以外之物皆为我所有。于佛教中,我与我所,被认为系一切世俗分别之基本分别,故为破除之对象),无作(指无因缘之造作。又指心无造作物之念,如无作三昧;或谓不假身口意之动作而自然相续之法,如无表色、无作戒等)、无作者,无知者,无命者,无养育者,无补伽罗(译为人、众生、数取趣、众数者。指轮回转生之主体而言。数取趣,意为数度往返五趣轮回者。乃外道十六知见之一。即“我”之异名。或单指人之意而言。佛教主张无我说,故不承认有生死主体之真实补特伽罗(胜义之补特伽罗),但为解说权便之故,而将人假名为补特伽罗(世俗之补特伽罗)),离蕴、界、处,永出诸见(即种种邪见,共计六十二种,系古代印度外道之妄执),心如虚空,作如是(为表示诸法实相之语)念:『不见众生有微少相能损恼我之身、语、意业。』为什么呢?因为菩萨远离我、我所(指为我所有之观念。全称我所有。 即我之所有、我之所属之意。即以自身为我,谓自身以外之物皆为我所有。于佛教中,我与我所,被认为系一切世俗分别之基本分别,故为破除之对象)之故,不见诸法有少性相。以不见故,心得无畏,究竟到彼大无畏岸,坚固勇猛,不可沮坏,是为菩萨第三无畏(系无所怖畏之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

佛子!菩萨摩诃萨为佛力(佛之力用。佛具有二智,故亦称智力;以方便智能摄化众生,故亦称方便力;显示由佛果而起之力,故又称愿力)所护、佛力所持,住佛威仪(行住坐卧应有的威德和仪则),所行真实(实修上所用,为“虚假不实”之对称。身口各异,言念无实,称为虚伪。若表里如一,更无虚妄,则为真实),没有变易,作如是(为表示诸法实相之语)念:『我不见有少分威仪,令诸众生生诃责相。』以不见故,心得无畏,于大众中安隐说法,是为菩萨第四无畏(系无所怖畏之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

佛子!菩萨摩诃萨身、语、意业全都清净,鲜白柔和,远离众恶,作如是(为表示诸法实相之语)念:『我不自见身、语、意业而有少分可诃责相。』以不见故,心得无畏,能令众生住于佛法,是为菩萨第五无畏(系无所怖畏之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

佛子!菩萨摩诃萨,金刚力士、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帝释、梵王、四天王等常随侍卫,一切如来护念不舍。菩萨摩诃萨作如是(为表示诸法实相之语)念:『我不见有众魔外道有见众生能来障碍我行菩萨道(菩萨所修之道,亦即自利利他之道,如修“六度”,即是修菩萨道)少分之相。』以不见故,心得无畏,究竟到彼大无畏岸,发欢喜心行菩萨行(菩萨自利利他圆满佛果的大行),是为菩萨第六无畏(系无所怖畏之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

佛子!菩萨摩诃萨已得成就第一念根(谓但念正道及诸助道,一心观想,不令邪妄得入,是名念根),心不会忘失佛所悦可,作如是(为表示诸法实相之语)念:『如来所说成菩提道文字句法,我不于中见有少分忘失之相。』以不见故,心得无畏,受持一切如来正法行菩萨行(菩萨自利利他圆满佛果的大行),是为菩萨第七无畏(系无所怖畏之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

佛子!菩萨摩诃萨智慧方便全都已通达(通于事理而无壅也),菩萨诸力皆得究竟,常勤教化一切众生,恒以愿心(佛愿救众生之心。众生愿成佛之心。总之为四弘誓愿之心也)系佛菩提,而为悲愍众生故,成就众生故,于烦恼浊世(原指乱世。于佛教则指尘世、凡界,乃谓充满五浊之恶世。五浊,即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示现受生、种族尊贵、眷属圆满、所欲从心、欢娱快乐,而作此念:『我虽与此眷属聚会,不见少相而可贪著,废我修行禅定、解脱,及诸三昧、总持、辩才、菩萨道(菩萨所修之道,亦即自利利他之道,如修“六度”,即是修菩萨道)法。』为什么呢?因为菩萨摩诃萨对于一切法已得自在到于彼岸,修菩萨行誓不断绝,不见世间有一境界而能惑乱菩萨道者。以不见故,心得无畏,究竟到彼大无畏岸,以大愿力(谓佛于因中发大誓愿,度诸众生于一切世界示现受生,是为菩萨第八无畏(系无所怖畏之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

佛子!菩萨摩诃萨恒久不忘失萨婆若(华译为“一切种智”,就是诸佛究竟圆满果位的大智慧)心,乘于大乘(系指能将众生从烦恼之此岸载至觉悟之彼岸之教法而言)行菩萨行(菩萨自利利他圆满佛果的大行),以一切智(指了知内外一切法相之智)大心(大乘心,或大愿心)势力,示现一切声闻、独觉寂静威仪,作此念言:『我不自见当于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界)而取出离少分之相。』以不见故,心得无畏,到彼无上大无畏岸,普能示现一切乘道,究竟满足平等大乘,是为菩萨第九无畏(系无所怖畏之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

佛子!菩萨摩诃萨成就一切诸白净法,具足善根,圆满神通,究竟住于诸佛菩提,满足一切诸菩萨行(菩萨自利利他圆满佛果的大行),于诸佛所受一切智(指了知内外一切法相之智)灌顶(灌者大悲护念义,顶者佛果最上义,谓诸佛以大悲水灌顶,能使功德圆满之意)之记,而常教化众生行菩萨道,作如此念:『我不自见有一众生应可成熟而不能显现诸佛自在而成熟相。』以不见故,心得无畏,究竟到彼大无畏岸,不断菩萨行(菩萨自利利他圆满佛果的大行),不舍菩萨愿,随所应化一切众生示现佛境界而化度(教化济度众生也)之,是为菩萨第十无畏(系无所怖畏之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

佛子!这些即为菩萨摩诃萨十种无畏(系无所怖畏之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

如果诸菩萨安住此法,则能获得诸佛无上大无畏,而也不舍菩萨无畏(系无所怖畏之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畏】:梵语 vais/a^radya,巴利语 vesa^rajja;或梵语 abhaya,巴利语同。又作无所畏。系无所怖畏之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佛、菩萨之无畏皆有四种,称四无畏、四无所畏。佛之四无畏即诸法现等觉无畏、一切漏尽无畏、障法不虚决定授记无畏、为证一切具足出道如性无畏。佛所具有之十八种功德法(十八不共法),即十力、四无畏、三念住、大悲。而四无畏与“十力”中之处非处智力、漏尽智力、业法集智力、遍趣行智力相配。十力复一一摄四无畏,故总为四十无畏。菩萨之四无畏,即能持无畏、知根无畏、决疑无畏、答报无畏。而华严经疏卷五十二记载菩萨十种无畏,即闻持无畏、辩才无畏、二空无畏、威仪无缺无畏、三业无过无畏、外护无畏、正念无畏、方便无畏、一切智心无畏、具行无畏。又密教行者发菩提心之时有六种功德,即善无畏、身无畏、无我无畏、法无畏、法无我无畏、一切法自性平等无畏六种,称为六无畏。(增一阿含经卷十九、卷四十二、大日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五、大日经疏卷三、大乘义章卷十一)((参见:六无畏)1294、“四无所畏”1773)p5101 FROM:【佛光大辞典】

【闻持】:(术语)闻教法而忆持不忘,即陀罗尼也。华严经三十三曰:“闻持无量诸佛正法。”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菩萨摩诃萨得闻持陀罗尼门。”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是】:<一>为六成就中之信成就。通常置于一经之首,例如“如是我闻”中之“如是”,乃表示深信此经所记载者,皆系佛陀亲口所说之教法。((参见:六成就)1266)
 <二>为表示诸法实相之语。例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所举之“十如是”,即是一例。十如是,谓诸法实相具有十种如是,即:(一)如是相,(二)如是性,(三)如是体,(四)如是力,(五)如是作,(六)如是因,(七)如是缘,(八)如是果,(九)如是报,(十)如是本末究竟等。此于智顗之法华文句卷三下,有详细之解释。((参见:十如是)427)
 <三>为对他人印可证明之语。亦即对他人之所说所解,加以肯定、赞成之意。例如“如是如是”一语。p2366 FROM:【佛光大辞典】


【究竟】:梵语 uttara,巴利语同。音译郁多罗。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前者如佛示现至高无上之真理,即称为究竟法身;大般涅槃显示佛教之最终目的,即称为究竟涅槃。后者如以不退之愿心而成就誓愿者,称为究竟愿,此乃赞仰弥陀本愿力之语。(胜鬘经一乘章、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十住毗婆沙论卷三)p2986 FROM:【佛光大辞典】

【灌顶】:灌者大悲护念义,顶者佛果最上义,谓诸佛以大悲水灌顶,能使功德圆满之意。佛教诸宗中,以密教特重灌顶,其作法系由上师以五瓶水(象征如来五智)灌弟子顶,显示继承佛位之意义。灌顶法有多种,主要为结缘灌顶、学法灌顶、传法灌顶三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辩才】:(杂语)善巧说法义之才能也。分别之有四种,谓之四无碍辩。净影大经疏上曰:“言能辩了,语能才巧,故曰辩才。”嘉祥法华疏二曰:“速疾应机名辩,言含文采曰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空】:诸法缘起性空,为二空或三空之一。缘起性空是说宇宙间一切万法都是缘起的,缘起的诸法,其性本空,无真实的自体可得。菩萨得此法空智慧,就能破除法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我所】:梵语 mama-ka^ra。指为我所有之观念。全称我所有。 即我之所有、我之所属之意。即以自身为我,谓自身以外之物皆为我所有。于佛教中,我与我所,被认为系一切世俗分别之基本分别,故为破除之对象。又我所分为相应我所、随转我所、不离我所,若执之,则称为我所见(执我所有之偏见)。凡我所见所执著之五取蕴法,皆源于此“我所”观念,故集异门足论卷十二谓(大二六·四一九下):“于五取蕴等,随观见我或我所,从此起忍欲慧观见。”(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注维摩诘经卷五、百法问答钞卷一)((参见:我所见)2940)p2940 FROM:【佛光大辞典】

【无作】:梵语 akarmaka 或 akr!trima。指无因缘之造作。又指心无造作物之念,如无作三昧;或谓不假身口意之动作而自然相续之法,如无表色、无作戒等。维摩诘所说经卷下(大一四·五五四下):“修学无相无作,不以无相无作为证。”(维摩诘所说经卷上、无量寿经卷下)((参见:无作三昧)5087、“无作戒”5087、“无表色”5097)p5086FROM:【佛光大辞典】

【补伽罗】:(术语)Pudgala,又作福伽罗。(参见:补特伽罗)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补特伽罗】:梵语 pudgala。<一>又作富特伽罗、弗伽罗、福伽罗。译为人、众生、数取趣、众数者。指轮回转生之主体而言。数取趣,意为数度往返五趣轮回者。乃外道十六知见之一。即“我”之异名。或单指人之意而言。佛教主张无我说,故不承认有生死主体之真实补特伽罗(胜义之补特伽罗),但为解说权便之故,而将人假名为补特伽罗(世俗之补特伽罗)。然部派佛教中,犊子部、正量部、经量部等,却承认补特伽罗为实有。又补特伽罗与人同义,如法蕴足论卷二将修行果位四双八辈称为四双八只补特伽罗。(大般若经卷四○九、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大智度论卷三十五、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三、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三、玄应音义卷二十二)
 <二>耆那教中,解作物质之义。具有色、香、味、触,其本质特点为缺乏意识,分二类:一为地、水、火、风等原子,系永恒不可分的;另一类则为原子所构成之复合体。p5270FROM:【佛光大辞典】

【诸见】:即种种邪见,共计六十二种,系古代印度外道之妄执。有关其分类,于诸经论中所说各异。注维摩诘经卷二(大三八·三四五上):“肇曰:‘诸见,六十二诸妄见也。’”(维摩诘经弟子品)((参见:六十二见)1241)p6302FROM:【佛光大辞典】

【佛力】:佛之力用。佛具有二智,故亦称智力;以方便智能摄化众生,故亦称方便力;显示由佛果而起之力,故又称愿力。法华经方便品(大九·五下):“佛力无所畏,解脱诸三昧,及佛诸余法,无能测量者。”(大智度论卷二、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p2606FROM:【佛光大辞典】

【威仪】:行住坐卧应有的威德和仪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真实】:<一>教法上之分类用语,与“方便权假”对称。天台判教以藏、通、别三教为方便之教,而以圆教为真实之教。
 <二>实修上所用,为“虚假不实”之对称。身口各异,言念无实,称为虚伪。若表里如一,更无虚妄,则为真实。p4225 FROM:【佛光大辞典】

【菩萨道】:菩萨所修之道,亦即自利利他之道,如修“六度”,即是修菩萨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萨行】:菩萨自利利他圆满佛果的大行,也就是布施等之六度。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念根】:谓但念正道及诸助道,一心观想,不令邪妄得入,是名念根。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通达】:(术语)通于事理而无壅也。金刚经曰:“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无量寿经下曰:“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愿心】:(术语)佛愿救众生之心。众生愿成佛之心。总之为四弘誓愿之心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浊世】:原指乱世。于佛教则指尘世、凡界,乃谓充满五浊之恶世。五浊,即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又五浊炽盛,浊人乱世,称为浊乱。阿弥陀经(大一二·三四八上):“娑婆国土,五浊恶世。”上记浊人一语,即指凡俗之人。十诵律卷四十九谓人有四种,即粗人、浊人、中间人、上上人。p6256FROM:【佛光大辞典】

【大愿力】:谓佛于因中发大誓愿,度诸众生。今已成佛,乘大愿力,示现十方世界,说法度生。现相品云: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是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亦云光明遍照。)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一切智】:梵语 sarvajn~a。指了知内外一切法相之智。音译为萨婆若、萨云然。系三智之一。关于其义,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大八·八四三上):“满足无漏界,常净解脱身,寂灭不思议,名为一切智。”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大三○·四九八下):“于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智无碍转,名一切智。”即如实了知一切世界、众生界、有为、无为事、因果界趣之差别,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者,称为一切智。又一切智对于一切种智有总、别二相之义,若依总义,则总称佛智,义同一切种智,如华严经大疏卷十六所载,如来以无尽之智,知无尽法,故称一切智。若依别义,则一切智为视平等界、空性之智,此即声闻、缘觉所得之智;一切种智为视差别界、事相之智,乃了知“平等相即差别相”之佛智,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二五·二五八下):“总相是一切智,别相是一切种智;因是一切智,果是一切种智;略说一切智,广说一切种智。一切智者,总破一切法中无明闇;一切种智者,观种种法门,破诸无明。(中略)佛自说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诸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大毗婆沙论卷十五、杂阿毗昙心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九)((参见:一切种智)19)p14FROM:【佛光大辞典】

【大心】:大乘心,或大愿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萨婆若】:华译为“一切种智”,就是诸佛究竟圆满果位的大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乘】:梵语maha^-ya^na。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又作上衍、上乘、胜乘、第一乘。为小乘(梵 hi^naya^na)之相反词。乘(梵 ya^na),即交通工具之意,系指能将众生从烦恼之此岸载至觉悟之彼岸之教法而言。有如次各说:
 (一)在阿含经,尊称佛陀之教说为“大乘”。
 (二)大乘、小乘之语,系释尊入灭后一段时期,大乘佛教兴起后,由于大、小乘对立而起之名词。一般而言,系大乘佛教徒对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之贬称,若由部派佛教之立场来看,大乘并非佛教。然由思想史之发展而言,小乘乃是大乘思想之基础。
 (三)小乘视释迦为教主,大乘则提倡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小乘仅否定人我之实在性,大乘且否定法我之实在性。小乘以自己之解脱为主要目标,故为自调自度(调指灭除烦恼;度指证果开悟)的声闻、缘觉之道。大乘认为涅槃有积极之意义,乃自利、利他,两面兼顾之菩萨道。
 (四)小乘中,有阿含经、四分律、五分律等,以及婆沙论、六足论、发智论、俱舍论、成实论等论。至于大乘,则有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等经,以及中论、摄大乘论等论。大乘教徒虽承认小乘三藏之价值,然以为不如大乘经之殊胜;而小乘教徒则不以大乘经论为佛说。
 (五)大乘所以殊胜之理由,菩萨善戒经卷七与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一皆曾列举七项,世亲之摄大乘论释卷六亦曾举出十一种理由。菩萨善戒经所说之“大乘”,要义如下:根据十二部经中之最上者毗佛略(梵 vaipulya,方等)之教法(法大),发菩提心(心大),领解其教法(解大),以清净心(净大),具足菩萨之福德与慧德(庄严大),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之修行(时大),具足相好而得无上菩提(具足大),此即大乘法门之核心要义。
 (六)印度之大乘,有中观、瑜伽二系统以及后期之密教。(1)初期大乘,约一世纪至五世纪,集中阐发“假有性空”之理论,逐步形成由龙树、提婆创始之中观学派。(2)中期大乘,约五世纪至六世纪,出现以说如来藏缘起与阿赖耶识缘起为特点,集中阐发“万法唯识”之各类佛经,从中形成由无著、世亲为始祖之瑜伽学派。(3)后期大乘,七世纪以后,佛教义学逐渐衰微,密教起而代之,至十三世纪初在印度绝迹。而由印度本土传出之大乘佛教,属北传佛教。
 (七)在我国,根据大乘诸经论所创之多数教派,如三论、涅槃、地论、净土、禅、摄论、天台、华严、法相、真言等为表示自宗之优越,而对大乘经典作种种分类与判断。例如,真言宗分显教、密教;华严宗及天台宗分权大乘(大乘中之方便教,立“五性各别说”之教)、实大乘(大乘中之真实教,主张一切均可成佛之教)。复有分有相大乘、无相大乘二种;或法相、破相、法性三大乘之说法。
 (八)我国及日本现行之佛教,均属大乘。
 (九)缅甸、泰国之佛教属古来之上座部系统;而西藏、蒙古所行之教,则属大乘系统。
 (十)天台宗将小乘经律论三藏称为三藏教(藏教)(华严宗则称之为小乘教)。又认为小乘中有“有门”(发智论、六足论等)、“空门”(成实论)、“亦有亦空门”(昆勒论,此论未传我国)以及“非有非空门”(迦旃延经,此亦未传至我国)等四门,称为小乘四门、或小乘四分。
 (十一)智顗之金光明玄义,立有理乘(一切存在之本质为真如理性)、随乘(随应对象而作用之智慧)、得乘(得证自悟、悟他之果位)等三大乘之说,依次相当于真性、观照、资成等三轨。(法华经卷二譬喻品、大宝积经卷二十八大乘十法会、放光般若经卷五叹衍品、金刚仙论卷二、入大乘论卷上、法华文句卷三下、大乘大义章卷下、大乘义章卷一、摩诃止观卷三下、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本)((参见:大乘经典)828、“小乘”925、“教相判释”4602、“昆勒门”5911)p807FROM:【佛光大辞典】

【灌顶】:灌者大悲护念义,顶者佛果最上义,谓诸佛以大悲水灌顶,能使功德圆满之意。佛教诸宗中,以密教特重灌顶,其作法系由上师以五瓶水(象征如来五智)灌弟子顶,显示继承佛位之意义。灌顶法有多种,主要为结缘灌顶、学法灌顶、传法灌顶三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化度】:(术语)教化济度众生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492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606

[精进勋章]

23#
 楼主| 发表于 2023-8-31 16:20: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8-31 16:22 编辑

[华严经辑要]—— 十种[修]和[勤修] ~ 华严经 离世间品(用时 1 小时 )

==============================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勤修。何等为十?所谓:

布施勤修,悉舍一切,不求报故;

持戒勤修,头陀苦行,少欲知足,无所欺故;

忍辱勤修,离自他想,忍一切恶,毕竟不生恚害心故;

精进勤修,身、语、意业未曾散乱,一切所作皆不退转,至究竟故;

禅定勤修,解脱三昧,出现神通,离一切欲烦恼斗诤诸眷属故;

智慧勤修,修习积聚一切功德无厌倦故;

大慈勤修,知诸众生无自性故;

大悲勤修,知诸法空,普代一切众生受苦无疲厌故;

觉悟如来十力勤修,了达无碍示众生故;

不退法轮勤修,转至一切众生心故。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大智慧勤修。」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有十种勤修。是哪十种呢?就是:

布施(即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与人之义。盖布施原为佛陀劝导优婆塞等之行法,其本义乃以衣、食等物施与大德及贫穷者;至大乘时代,则为六波罗蜜之一,再加上法施、无畏施二者,扩大布施之意义。亦即指施与他人以财物、体力、智慧等,为他人造福成智而求得累积功德,以致解脱之一种修行方法)勤修,因悉舍一切,不求报之故;

持戒(六波罗蜜之一。持戒即护持戒法之意,与“破戒”相对称。即受持佛所制之戒而不触犯)勤修,因头陀(即甩开衣服、饮食、住处等三种贪著的行法)苦行(很艰苦的修行方法),少欲知足,没有所欺之故;

忍辱(意译安忍、忍。忍耐之意。六波罗蜜之一,十波罗蜜之一。即令心安稳,堪忍外在之侮辱、恼害等,亦即凡加诸身心之苦恼、苦痛,皆堪忍之)勤修,因离自他想,忍一切恶,毕竟不生恚害心之故;

精进(又作精勤、勤精进、进、勤。谓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亦即依佛教教义,于修善断恶、去染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勤修,因身、语、意业未曾散乱,一切所作皆不退转,至究竟之故;

禅定(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勤修,因解脱三昧(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又一般俗语形容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之时,皆以“三昧”称之,盖即套用佛教用语而转意者,然已与原义迥然有别),出现神通(变化莫测谓之“神”,通达无碍谓之“通”,合起来说,就是即能使人莫测他之所以,又能为所欲为而毫无障碍),远离一切欲烦恼斗诤诸眷属之故;

智慧(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勤修,因修习积聚一切功德没有厌倦之故;

大慈(伟大的慈心)勤修,因知诸众生无自性之故;

大悲(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勤修,因了知诸法空,普代一切众生受苦没有疲厌之故;

觉悟如来十力(佛及菩萨所具十种之力用也)勤修,因了达无碍开示众生之故;

不退法轮(佛之说法,能摧破众生之恶,犹如轮王之轮宝,能辗摧山岳岩石。故谓之法轮。又佛之说法,不停滞于一人一处。展转传人,如车轮然。故譬为法轮)勤修,因转至一切众生心之故。

这些即为有十种勤修。

如果诸菩萨安住此法,则能获得如来无上大智慧勤修。」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布施】:梵语 da^na,巴利语同。音译为檀那、柁那、檀。又称施。或为梵语 daks!iN!a^ 之译,音译为达嚫(嚫又作[貝*親])、大嚫、嚫,意译为财施、施颂、嚫施。即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与人之义。盖布施原为佛陀劝导优婆塞等之行法,其本义乃以衣、食等物施与大德及贫穷者;至大乘时代,则为六波罗蜜之一,再加上法施、无畏施二者,扩大布施之意义。亦即指施与他人以财物、体力、智慧等,为他人造福成智而求得累积功德,以致解脱之一种修行方法。大乘义章卷十二解释布施之义:以己财事分散与他,称为布;惙己惠人,称为施。小乘布施之目的,在破除个人吝啬与贪心,以免除未来世之贫困,大乘则与大慈大悲之教义联结,用于超度众生。
 施财之人,称为檀越(梵 da^napati,布施主之意,意译为施主、檀那主,简称为檀那);而所施之财物,称为嚫资、嚫财、嚫金、嚫钱、堂嚫(对僧堂之僧施物之意)、俵嚫(分与施物之意)、信施(信徒施物之意)。此外,献上钱财,称为上嚫;施物供于佛前,称为下嚫。于日本,信者所属之寺院,称为檀那寺;而道场所属之信者,称为檀家、檀中、檀徒、檀方。
 布施乃六念之一(念施),四摄法之一(布施摄),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之一(布施波罗蜜、檀波罗蜜)。布施能使人远离贪心,如对佛、僧、贫穷人布施衣、食等物资,必能招感幸福之果报。又向人宣说正法,令得功德利益,称为法施。使人离开种种恐怖,称为无畏施。财施与法施称为二种施;若加无畏施,则称三种施。以上三施系菩萨所必行者。其中法施之功德较财施为大。布施若以远离贪心与期开悟为目的,则称为清净施;反之则称不清净施。至于法施,劝人生于人天之说教,称为世间法施;而劝人成佛之教法(三十七菩提分法及三解脱门),称为出世法施。此外,关于施、施波罗蜜之区别,据优婆塞戒经卷二载,声闻、缘觉、凡夫、外道之施,及菩萨在初二阿僧祇劫所行之施,称为施;而菩萨于第三阿僧祇劫所行之施,则称为施波罗蜜。
 据菩萨善戒经卷一序品载,在家菩萨行财施与法施;出家菩萨行笔施、墨施、经施、说法施等四施;而得无生忍之菩萨则具足施、大施、无上施等三施。俱舍论卷十八举出八种布施,即:随至施、怖畏施、报恩施、求报施、习先施、希天施、要名施、为庄严心等施。同书卷十八亦举出施客人、施行人、施病人、施侍病者、施园林、施常食、随时施等七种布施。旧译华严经卷十二“十无尽藏品”则有修习施、最后难施、内施、外施、内外施、一切施、过去施、未来施、现在施、究竟施等十施。上述乃就布施行为之内容、态度、目的等之不同,而有种种分类方式。又施者、受者、施物三者本质为空,不存任何执著,称为三轮体空、三轮清净。(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经、增一阿含经卷四、卷九、卷二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六九、卷五六九、菩萨地持经卷四、布施卷、大智度论卷十四、卷二十九、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九)((参见:达嚫)5677)p1901  FROM:【佛光大辞典】

【持戒】:戒,梵语 s/i^la,音译尸罗,六波罗蜜之一。持戒即护持戒法之意,与“破戒”相对称。即受持佛所制之戒而不触犯。大毗婆沙论卷四十四列举尸罗有清凉、安眠、数习、得定、严具、明镜、阶陛、增上等义,就清凉义而言,恶能热恼身心,戒则使之安适,故称清凉。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大一二·一一一○下):“持净戒者,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畜养人民奴婢畜生。(中略)当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苞藏瑕疵,显异惑众。于四供养,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应蓄积。此则略说持戒之相。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犯。”然护持戒法甚难,故诸律严诫犯戒,而设波罗夷、僧残等诸制戒。戒通于大小乘,置于三学之首,而大乘置之于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之第二。所持戒品,在家、出家及声闻、菩萨各异,如四分律载,比丘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戒。而在家众于一日一夜持八斋戒,特称持斋。
 诸经论所载持戒之功德利益甚多,如月灯三昧经卷六称菩萨持戒有十种利益:(一)满足一切智,谓修菩萨行者,能持禁戒,则身心清净,慧性明了,一切智行与誓愿,皆得满足。(二)如佛所学而学,谓佛初修道时,以戒为本,而得证果,菩萨修行,若能坚持净戒,则亦如佛之所学。(三)智者不毁,谓修菩萨行者,戒行清净,身口俱无过失,凡有智慧之人,皆喜乐赞叹而不加毁訾。(四)不退誓愿,谓修菩萨行者,坚持净戒,求证菩提,其誓愿弘深,勇猛精进而不退转。(五)安住于行,谓修菩萨行者,坚持戒律,身口意三业皆悉清净,于正行安住而不舍。(六)弃舍生死,谓修菩萨行者,因受持净戒,则无杀、盗、淫、妄等业,而能出离生死,永脱轮回之苦。(七)慕乐涅槃,谓修菩萨行者,坚持戒律,断绝妄想,故能厌恶生死之苦,而欣慕涅槃之乐。(八)得无缠心,谓修菩萨行者,其戒德圆明,心体光洁,解脱一切烦恼业缘,而无缠缚之患。(九)得胜三昧,谓修菩萨行者,持戒清净,心不散乱,则得三昧成就,定性现前,而超于诸有漏。(十)不乏信财,谓修菩萨行者,持守戒律,于诸佛具正信心,则能出生一切功德财法而无匮乏。大智度论卷十三分持戒之人有四种:(一)为得今世之乐,或为怖畏、称誉名闻而持戒,是为下人持戒。(二)为富贵、欢娱、适意,或期后世之福乐而持戒,是为中人持戒。(三)为求解脱涅槃而持戒,是为上人持戒。(四)为求佛道,怜悯众生,了知诸法求实相,不畏恶道,不求福乐之持戒,是为上上人持戒相。此外,依律宗,分一切戒为止持戒、作持戒二种。止持戒指五篇之诸止恶门,作持戒是说戒等之诸修善门。即四分律前后六十卷中之前三十卷为僧尼二部之戒本,属止持门;后三十卷为明示受戒、说戒等之二十犍度,属作持门。(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一圣行品、正法念处经卷二十二、四分律卷一、卷十七、卷二十七)((参见:六波罗蜜)1273、“戒”2896)p3816 FROM:【佛光大辞典】


【头陀】:华译为抖擞,即甩开衣服、饮食、住处等三种贪著的行法。修头陀行者要遵守十二条规则,叫做“十二头陀”。俗称行脚乞食的僧人为“头陀”,亦称行者。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苦行】:很艰苦的修行方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忍辱】:梵语 ks!a^nti,巴利语 khanti,西藏语 bzod-pa。音译羼提、羼底、乞叉底。意译安忍、忍。忍耐之意。六波罗蜜之一,十波罗蜜之一。即令心安稳,堪忍外在之侮辱、恼害等,亦即凡加诸身心之苦恼、苦痛,皆堪忍之。据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七载,忍辱含不忿怒、不结怨、心不怀恶意等三种行相。佛教特重忍辱,尤以大乘佛教为最,以忍辱为六波罗蜜之一,乃菩萨所必须修行之德目。
 声闻、缘觉二乘与菩萨虽皆行忍,其意大别,优婆塞戒经卷七羼提波罗蜜品谓二乘所行之忍辱,唯为忍辱,非波罗蜜,菩萨所行之忍辱则特称忍辱波罗蜜(梵 ks!a^nti-pa^ramita^,意译忍度)。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六安忍波罗蜜多品亦谓行观一切皆空之安忍,称为安忍波罗蜜,除外则为安忍;又存有自他或善恶分别之安忍仅为安忍,无此等分别则称安忍波罗蜜。解深密经卷四地波罗蜜多品记载忍辱波罗蜜之类别,包括耐怨害忍(能忍受他人所作之怨害)、安受苦忍(能忍受所受之众苦)、谛察法忍(能审谛观察诸法)等三种。又十善行中有忍辱行,即指忍受各种侮辱恼害而不起嗔恨心之修行。(长阿含经卷二十一战斗品、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四“十不善品”、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九福田相品、十诵律卷五十七、摄大乘论本卷中、唐译摄大乘论释卷七、大乘义章卷十二)((参见:六波罗蜜)1273、“波罗蜜”3445)p2892 FROM:【佛光大辞典】

【精进】:梵语 vi^rya,巴利语 viriya。音译作毗梨耶、毗离耶。又作精勤、勤精进、进、勤。谓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亦即依佛教教义,于修善断恶、去染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盖精进为修道之根本,俱舍宗以其为十大善地法之一,唯识宗则以为十一善心所之一。又精进为三十七道品中之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之一。另精进亦为六波罗蜜、十波罗蜜之一。
 关于精进与精进波罗蜜之别,诸经论中说法不一,据优婆塞戒经卷七毗梨耶波罗蜜品、大智度论卷十六等所举,精进乃指世间及三十七道品中之精进;精进波罗蜜则指菩萨为证佛道之精进。
 就精进之种类而论,诸经论中亦有多说,玆列举如下:(一)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六种精进,即:增减、增上、舍障、入真、转依、大利。同论另将三乘之精进配以上、中、下三品,即:声闻之精进为下品,缘觉之精进为中品,菩萨之精进则属上品;又以声闻、缘觉二乘小利之精进为下觉,菩萨大利之精进为上觉。(二)据大智度论卷十六将菩萨之精进分为身精进与心精进二种:精进虽为心数法,然由身力而出,故称身精进,如行布施、持戒是为身精进,而修忍辱、禅定、智慧是为心精进;勤修外事为身精进,内自专精为心精进;粗之精进为身精进,细之精进为心精进;为福德之精进为身精进,为智慧之精进为心精进等。(三)据大方广十轮经卷八精进相品举出世间、出世间二种精进。世间精进乃勤修布施、持戒等诸有漏业;出世间精进则勤修灭一切烦恼、惑障等诸无漏业。此外,成唯识论卷九举出被甲(被甲则勇)、摄善(修行善法)、利乐(利益众生)等三种精进。梁译摄大乘论卷中举出勤勇、加行、不下难坏无足等三种精进。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弘誓、发行、无下、不动、无厌等五种精进。旧华严经卷二十四举出不转、不舍、不染、不坏、不厌倦、广大、无边、猛利、无等等、救一切众生等十种精进。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二精进品亦举出自性、一切、难行、一切门、善士、一切种、遂求、此世他世乐、清净等九种精进。
 次就精进之功德利益而论,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七种,即:(一)得现法乐住,(二)得世间法,(三)得出世间法,(四)得资财,(五)得动静,(六)得解脱,(七)得菩提。又菩萨地持经卷二力品,亦举出四种精进之功德力。
 又一般慎身心、断酒肉之精进,称为精进洁斋。(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六度集经卷六、法华经序品、大宝积经卷四十五毗利耶波罗蜜多品、维摩经卷上、持世经卷三、卷四、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七、诸法集要经卷八精进品、大毗婆沙论卷八十、卷一四二、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八)p5883FROM:【佛光大辞典】

【禅定】:<一>禅,为梵语 dhya^na 之音译;定,为梵语 sama^dhi 之意译。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或谓禅为 dhya^na 之音译,定为其意译,梵汉并称作禅定。又色界之四禅与无色界之四定,合称四禅八定。(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参见:定)3171、“禅”6451)
 <二>与坐禅同义。五家参详要路门附录(大八一·六一五上):“夫修禅定者,先须厚敷蒲团,结跏趺坐。”((参见:坐禅)2838)p6463FROM:【佛光大辞典】

【三昧】:<一>梵语 sama^dhi 之音译,巴利语同。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定、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等。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又一般俗语形容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之时,皆以“三昧”称之,盖即套用佛教用语而转意者,然已与原义迥然有别。
 于佛典中,sama^dhi 译为等持时,“等”乃指离开心之浮(掉举)沈(惛沈),而得平等安详,“持”则指将心专止于一境之意,此即为将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之状态,称为心一境性。俱舍宗视之为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认为是五别境之一,且两宗均以之为心所之一,但经部与成实宗则认为心所并无别体。
 一般修行大都止心一处,不令散乱,而保持安静,此一状态称为三昧。达三昧之状态时,即起正智慧而开悟真理,故以此三昧修行而达到佛之圣境者,则称三昧发得或发定。旧译常将三摩地(梵 sama^dhi,三昧、等持)、三摩钵底(梵 sama^patti,等至、正受、正定、现前)及三摩呬多(梵 sama^hita,等引、胜定)混同,而一概译为三昧。实际上,三昧应指三摩地而言。
 有部认为凡是一切心共同之精神作用(即大地法),共通于定、散及善、恶、无记之三性,而仅限于一切有心位(不通于无心定)不乱心,且对一境地有集中之作用者,即称三摩地。对此,三摩钵底与三摩呬多则通于有心、无心,而仅局限于定(包含有心定、无心定而不通于散定)。
 俱舍论卷二十八谓,就所依止之定(等至)有四静虑(四禅)、四无色定、八等至、三等持之别。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乃以善等持(三摩地、三昧)为体;又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之根本等至(三摩钵底)有八种,故称八等至;三等持(三三昧)即: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等三种。此外亦指空、无相、无愿,或空空、无相无相、无愿无愿之三重等持(三重三昧)而言。
 二种三昧之中,第一种系以寻(寻求推度之粗杂的精神作用)与伺(伺察思惟之深细的精神作用)之有无,而分为:(一)初静虑(初禅)与未至定。此属有寻有伺三摩地。又作有觉有观三昧。(二)中间静虑(中间定),属无寻唯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有观三昧。(三)第二静虑(第二禅)之近分以上属无寻无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无观三昧。第二种则指观“人、法”皆空之三昧,称为空三昧。舍离差别相之三昧,称为无相三昧;舍离愿求之思之三昧,则称为无愿三昧。其次在三重三昧中,又有空空三昧、无相无相三昧、无愿无愿三昧等。
 据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一载,三昧乃四禅(四静虑)、八解脱以外之一切定。又谓唯三解脱门(无漏之空、无相、无愿三昧)和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称为三昧。同论又揭示定之范围较狭,三昧之范围则较广,依此,诸佛菩萨所得之定可视为三昧。大乘义章卷十三举出杂阿毗昙心论卷六、成实论卷十二、十地经论卷五等之说,而述明禅、定、三昧、正受、三摩伐(梵 sama^patti,巴同,等至)、解脱、奢摩他(梵 s/amatha,巴 samatha,止)等之差异。依其说法,则狭义之三昧指空等之三三昧,广义则指四无量心及其他诸定。
 阿含经认为四禅八定之外,另有空、无相、无愿等之三三昧(三解脱门)与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而大乘则有数百上千种种三昧之说。大乘经典之名称,以“三昧”为名者,即有般舟三昧经、首楞严三昧经、慧印三昧经、自誓三昧经、佛印三昧经、法华三昧经、念佛三昧经、月灯三昧经、金刚三昧经等多种,这些经典对标题所示之“三昧”均有详细说明。其中,般舟三昧,亦称诸佛现前三昧与佛立三昧。此外,法华经卷一曾举出无量义处三昧之名,旧译华严经卷六与卷四十四,有华严三昧、海印三昧、师子奋迅三昧之说。大品般若经卷三、卷五,亦有首楞严(健行)、宝印、师子游戏等百八三昧之说。
 天台宗在摩诃止观卷二上举出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等四种三昧之说;修此四种三昧之道场,称为四三昧院。此外,成实论卷十二,有一分修三昧(唯修定或慧之一方)、共分修三昧(兼修定、慧之有漏定)、圣正三昧(兼修定、慧之无漏定)等三三昧。
 南本涅槃经卷十三列出菩萨破除“二十五有”之二十五种三昧之名,法华经卷七之十六三昧,即为法华三昧之异名。又身发火焰之三昧,称为火界三昧、火定、火光三昧,有火葬尸骸之意。最胜之三昧,则称王三昧或三昧王三昧。日僧法然在其选择本愿念佛集中将念佛称为王三昧,又莹山绍瑾撰之坐禅用心记亦将坐禅称为王三昧。
 修三昧之堂,称三昧堂。依修三昧之种类而分,即有法华三昧堂、常行三昧堂、理趣三昧堂等。(杂阿含经卷十八、长阿含经卷九、卷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五、大品般若经卷一、卷二十三、大智度论卷二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十一、集异门足论卷六、佛地经论卷一、成唯识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三、圆觉经略疏注卷上、翻译名义集卷四上)((参见:百八三昧)2480、“定”3171)
 <二>在日本,火葬场、墓地,亦称为三昧。为祈求死者之冥福,大多在墓旁建立法华三昧堂,并延请僧侣修法华三昧。其法华三昧堂,可简称为三昧堂或三昧。p580 FROM:【佛光大辞典】

【神通】:变化莫测谓之“神”,通达无碍谓之“通”,合起来说,就是即能使人莫测他之所以,又能为所欲为而毫无障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智慧】: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慈】:伟大的慈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悲】:(术语)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涅槃经十一曰:“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中略)若无大悲者是则不名佛。”大日经一曰:“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根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力】:(名数)佛及菩萨所具十种之力用也。说(参见: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轮】:(术语)佛之说法,能摧破众生之恶,犹如轮王之轮宝,能辗摧山岳岩石。故谓之法轮。又佛之说法,不停滞于一人一处。展转传人,如车轮然。故譬为法轮。行宗记一上曰:“法轮者,摧业惑故。”维摩经佛国品曰:“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智度论八曰:“佛转法轮,或名法轮,或名梵轮。”同二十五曰:“佛转法轮,如转轮圣王转宝轮。(中略)转轮圣王手转宝轮,空中无碍。佛转法轮,一切世间天及人中无碍无遮,其见宝轮者诸灾恶害皆灭。遇佛法轮,一切邪见疑悔灾害皆悉消灭。王以是轮治四天下,佛以法轮治一切世间天及人。”嘉祥法华疏二曰:“无生正观,体可楷模,故名为法。流演圆通不系于一人,故称为轮。又无生正观无累不摧,亦是轮义。”维摩经慧远疏曰:“名四谛以为法轮,从喻名之。如转轮王所有轮宝能摧刚强,转下众生上升虚空。四谛如是,能摧众生恶不善法,转下众生上入圣道,故以为轮。”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修。何等为十?所谓:

诸波罗蜜









出离

示现

勤行匪懈

成等正觉

转正法轮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无上修修一切法。」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十种修。是哪十种呢?就是:

修诸波罗蜜(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

修习研学佛道;

修习智慧(谓既已闻法,思惟义趣,即当随顺修习,因此修习,能生无漏圣慧也);

修习法义;

修习佛法;

修习出离(出离生死而证涅槃);

修习示现(佛菩萨应众生的机缘而化现种种的身相);

修习勤行(谓勤于实践佛法,相当于八正道中的正勤,六波罗蜜中的精进)匪懈;

修习成就等正觉(译曰等正觉者,遍知者。如来十号之第三((参见:十号)),觉即知也。觉知遍于一切,是遍也。觉知契于理,是正也。谓遍正觉知一切法也。又三世诸佛之觉知平等,故曰等,离邪妄故曰等);

修习转正法轮(指真理的教法,亦即如来所说的教法)。

这些即为有十种修。

如果诸菩萨安住此法,则能获得无上修修一切法。」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波罗蜜】:梵语 pa^ramita^,巴利语 pa^rami^ 或 pa^ramita^。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
 梵语 pa^ramita^,有到达彼岸、终了、圆满等义;巴利语 pa^rami^,则有最上的、终极的等义。诸家对波罗蜜之译释各有说法。据弥勒菩萨所问经卷八载,波罗蜜通于已到、当到之义,即佛为已到彼岸,菩萨为当到彼岸。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载,到彼岸有三种之别,即:(一)随所修行而达于究竟无余。(二)入真如,以入真如为究竟,如众流以归海为终极。(三)得无等果,无别果胜于此果。盖菩萨所修之行,所入之理,及所得之果,皆究竟而圆满。又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波罗蜜多有五因缘,即无染著、无顾恋、无罪过、无分别、正回向等。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载,波罗蜜有十七义,如修习胜利、无所著、无所见、无患累等。据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载,有二十义,例如一切所知诸妙善法能到彼岸、于菩萨藏差别法门正安住义等。
 有关此岸、彼岸之说,各家亦异。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之六波罗蜜项载,即:(一)生死为此岸,究竟涅槃为彼岸。(二)生死涅槃有相为此岸,平等无相为彼岸。据大品经游意载,即:(一)小乘为此岸,大乘为彼岸。(二)魔为此岸,佛为彼岸。(三)世间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又谓成论师以有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众惑为此岸,种智为彼岸。
 依诸经论而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四波罗蜜等分别:(一)六波罗蜜,又作六度,为诸部般若经之说。指大乘菩萨所必须实践之六种修行。即:(1)布施波罗蜜,又作檀那(梵 da^na,巴同)波罗蜜、檀波罗蜜,谓全然施惠。(2)持戒波罗蜜,又作尸罗(梵 s/i^la)波罗蜜,谓全然持守教团之戒律。(3)忍辱波罗蜜,又作羼提(梵 ks!a^nti)波罗蜜,谓全然忍耐之意。(4)精进波罗蜜,又作毗梨耶(梵 vi^rya)波罗蜜,谓全然努力之意。(5)禅定波罗蜜,又作禅那(梵 dhya^na)波罗蜜,谓心全然处于一境。(6)智慧波罗蜜,又作般若(梵 prajn~a^)波罗蜜、慧波罗蜜、明度、明度无极,谓圆满之智慧,系超越人类理性之无分别之智慧;依此则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罗蜜,乃至修禅定而完成禅定波罗蜜,故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本,而称诸佛之母。
 (二)十波罗蜜,又作十度、十胜行,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等之说。六波罗蜜加如下之四波罗蜜,则为十波罗蜜,即:(1)方便波罗蜜,又作沤波耶(梵 upa^ya)波罗蜜,指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2)愿波罗蜜,又作钵罗尼陀那(梵 praN!idha^na)波罗蜜,谓得智慧(即菩提)后,救济众生的殊胜之愿。(3)力波罗蜜,又作波罗(梵 bala)波罗蜜,谓能正确判断所修所行的全然之能力。(4)智波罗蜜,又作若那(梵 jn~a^na)波罗蜜,谓享受菩提之乐,并教导众生得全然之智慧。
 (三)四波罗蜜,为胜鬘经颠倒真实章等之说。即:(1)常波罗蜜,谓全然永远性之波罗蜜。(2)乐波罗蜜,谓全然安稳性之波罗蜜。(3)我波罗蜜,谓全然主体性之波罗蜜。(4)净波罗蜜,谓全然清纯性之波罗蜜等,乃具足涅槃四种殊胜之特质(四德)。
 (四)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称位于东南西北方之四菩萨为四波罗蜜,即东方之金刚波罗蜜、南方之宝波罗蜜、西方之法波罗蜜、北方之业波罗蜜等。此外,南传之巴利语典籍,如所行藏(巴 Cariya^pit!aka)、佛种姓(巴Buddhavam!sa)、法句经注(巴 Dhammapadat!t!hakatha^)等,亦立十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持戒(巴 si^la)波罗蜜、出离(巴 nekkhamma)波罗蜜、般若(巴 pan~n~a^)波罗蜜、精进(巴 viriya)波罗蜜、忍辱(巴 khanti)波罗蜜、真谛(巴 sacca)波罗蜜、决意(巴 adhit!t!ha^na)波罗蜜、慈(巴 metta^)波罗蜜、舍(巴 upekkha^)波罗蜜等。(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华严经离世间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慧度经宗要、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一(智顗)、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良贲)、般若波罗蜜多经赞)p3445 FROM:【佛光大辞典】

【修学】:(术语)修习研学佛道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渐渐习学,悉当成佛。”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慧】:修慧者,由于修习而生智慧也。谓既已闻法,思惟义趣,即当随顺修习,因此修习,能生无漏圣慧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出离】:出离生死而证涅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示现】:佛菩萨应众生的机缘而化现种种的身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勤行】:谓勤于实践佛法,相当于八正道中的正勤,六波罗蜜中的精进。《僧伽吒经》卷三(大正13·969c)︰‘欲求涅槃者,当勤精进。’《无量寿经》卷下(大正12·274b)︰‘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又,《大智度论》卷八十一(大正25·631c)︰‘菩萨于忍中身心勤行四波罗蜜,是名精进。(中略)有二种精进︰(一)动相身心勤行,(二)灭一切戏论,故身心不动。’精进有行善与不作不善两义,而‘勤行’即相当于前者。[参考资料] (一)《翻译名义集》卷四〈众善行法〉;《释氏要览》卷中〈勤懈〉;《优婆塞戒经》卷一;《十住毗婆沙论》卷五;《佛遗教经》。(二)《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赞咏之礼〉。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等正觉】:(术语)梵语三藐三菩提,译曰等正觉,又三藐三佛陀,译曰等正觉者,遍知者。如来十号之第三((参见:十号)),觉即知也。觉知遍于一切,是遍也。觉知契于理,是正也。谓遍正觉知一切法也。又三世诸佛之觉知平等,故曰等,离邪妄故曰等。大经净影疏曰:“等正觉者,余经中亦名正遍知也。正是理,于理究照,故名遍知。今言等者,是彼遍也。称理名等。正者,还是余经正也。言其觉者,是彼知也。”资持记下三之二曰:“等正觉者,谓三世道同。正印简异邪妄。”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法轮】;指真理的教法,亦即如来所说的教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492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606

[精进勋章]

24#
 楼主| 发表于 2023-8-31 16:41:21 | 只看该作者
[华严经辑要]—— 十种求法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用时 30 分钟 )

==============================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求法。何等为十?所谓:

直心求法,无有谄诳故;

精进求法,远离懈慢故;

一向求法,不惜身命故;

为断一切众生烦恼求法,不为名利恭敬故;

为饶益自他一切众生求法,不但自利故;

为入智慧求法,不乐文字故;

为出生死求法,不贪世乐故;

为度众生求法,发菩提心故;

为断一切众生疑求法,令无犹豫故;

为满足佛法求法,不乐余乘故。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不由他教一切佛法大智慧]。」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有十种求法(志求正法也)。是哪十种呢?就是:

直心(指质直而无谄曲之心。乃一切万行之根本)求法(志求正法也),因没有谄诳之故;

精进(又作精勤、勤精进、进、勤。谓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亦即依佛教教义,于修善断恶、去染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求法(志求正法也),因远离懈慢(即懈惰怠慢,意谓不热衷于从事某项事物。又有懈怠憍慢之义)之故;

一向(意向于一处,无余念,无散乱之心也)求法(志求正法也),因不惜身命(指能舍身命。谓为求无上道,能舍去身命。佛教以救度众生,求无上菩提为目标,为此而不惜身命,即表示修行佛道之决心)之故;

为断除一切众生烦恼求法(志求正法也),因不为名利(指名声与利益。与“名闻利养”同义。盖名利能满足人之虚荣心及欲望,故若贪求无厌或过分执著,则易陷于名利之大海,而难以自拔,如此,心中充满私心欲望及患得患失等诸多烦恼,忧苦终日。故佛教各宗派皆强调修道者宜深戒名利,以免丧失清净菩提心,而阻断成佛之路)恭敬之故;

为饶益(给人丰饶的利益)自他一切众生求法(志求正法也),因不仅自利之故;

为证入智慧求法(志求正法也),因不乐于文字之故;

为出离生死求法(志求正法也),因不贪着世乐之故;

为度化众生求法(志求正法也),因发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之故;

为断一切众生疑求法(志求正法也),因令无犹豫之故;

为满足佛法求法(志求正法也),因不乐余乘(自宗之教称为宗乘,他宗之教称为余乘。乘,谓从此迷岸渡至彼悟岸之载乘物具,即教法。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即以法华圆教为真实乘,其他别教为带方便之教,为有余未了之说,故称余乘。此外,亦有指大乘以外之教为余乘者)之故。

这些即为有十种求法。

如果诸菩萨安住此法,则能获得[不由他教一切佛法大智慧]。」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求法】:(杂语)志求正法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直心】:指质直而无谄曲之心。乃一切万行之根本。诸经论广用此语,各处用例所诠指之旨趣虽有出入,然皆本其“正直无虚假”之意,而随各处经文大旨广申弘义。如维摩经中所说“直心是道场”、“直心是菩萨净土”,即指其不虚假;另如大乘起信论,以直心为十信成就菩萨所发三种心(直心、深心、大悲心)之一,即视之为正念真如妙法之心,而与观无量寿经所说之“至诚心”含意相同;六十华严卷二十三以之为清净纯一、专心企求佛道之“菩提心”;六祖坛经以之为自性显露之心;日本净土真宗则视之为“他力之信心”,即对弥陀本愿救度力的真实信赖、毫无犹豫疑滞之心。(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华严经疏卷十八、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参见:三心)532)p3458FROM:【佛光大辞典】

【精进】:梵语 vi^rya,巴利语 viriya。音译作毗梨耶、毗离耶。又作精勤、勤精进、进、勤。谓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亦即依佛教教义,于修善断恶、去染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盖精进为修道之根本,俱舍宗以其为十大善地法之一,唯识宗则以为十一善心所之一。又精进为三十七道品中之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之一。另精进亦为六波罗蜜、十波罗蜜之一。
 关于精进与精进波罗蜜之别,诸经论中说法不一,据优婆塞戒经卷七毗梨耶波罗蜜品、大智度论卷十六等所举,精进乃指世间及三十七道品中之精进;精进波罗蜜则指菩萨为证佛道之精进。
 就精进之种类而论,诸经论中亦有多说,玆列举如下:(一)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六种精进,即:增减、增上、舍障、入真、转依、大利。同论另将三乘之精进配以上、中、下三品,即:声闻之精进为下品,缘觉之精进为中品,菩萨之精进则属上品;又以声闻、缘觉二乘小利之精进为下觉,菩萨大利之精进为上觉。(二)据大智度论卷十六将菩萨之精进分为身精进与心精进二种:精进虽为心数法,然由身力而出,故称身精进,如行布施、持戒是为身精进,而修忍辱、禅定、智慧是为心精进;勤修外事为身精进,内自专精为心精进;粗之精进为身精进,细之精进为心精进;为福德之精进为身精进,为智慧之精进为心精进等。(三)据大方广十轮经卷八精进相品举出世间、出世间二种精进。世间精进乃勤修布施、持戒等诸有漏业;出世间精进则勤修灭一切烦恼、惑障等诸无漏业。此外,成唯识论卷九举出被甲(被甲则勇)、摄善(修行善法)、利乐(利益众生)等三种精进。梁译摄大乘论卷中举出勤勇、加行、不下难坏无足等三种精进。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弘誓、发行、无下、不动、无厌等五种精进。旧华严经卷二十四举出不转、不舍、不染、不坏、不厌倦、广大、无边、猛利、无等等、救一切众生等十种精进。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二精进品亦举出自性、一切、难行、一切门、善士、一切种、遂求、此世他世乐、清净等九种精进。
 次就精进之功德利益而论,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七种,即:(一)得现法乐住,(二)得世间法,(三)得出世间法,(四)得资财,(五)得动静,(六)得解脱,(七)得菩提。又菩萨地持经卷二力品,亦举出四种精进之功德力。
 又一般慎身心、断酒肉之精进,称为精进洁斋。(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六度集经卷六、法华经序品、大宝积经卷四十五毗利耶波罗蜜多品、维摩经卷上、持世经卷三、卷四、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七、诸法集要经卷八精进品、大毗婆沙论卷八十、卷一四二、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八)p5883FROM:【佛光大辞典】

【名利】:指名声与利益。与“名闻利养”同义。盖名利能满足人之虚荣心及欲望,故若贪求无厌或过分执著,则易陷于名利之大海,而难以自拔,如此,心中充满私心欲望及患得患失等诸多烦恼,忧苦终日。故佛教各宗派皆强调修道者宜深戒名利,以免丧失清净菩提心,而阻断成佛之路。(法华经序品、仁王经卷下(不空译)、大乘起信论)((参见:名闻利养)2262)p2257FROM:【佛光大辞典】

【一向】:(术语)意向于一处,无余念,无散乱之心也。六十华严经五曰:“一向信如来,其心不退转。”无量寿经下曰:“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善导之观经疏四曰:“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探玄记八曰:“情无异念,故云一向。”【又】一向者,全也、专也、偏也。药师经曰:“彼佛国土,一向清净,无有女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饶益】:给人丰饶的利益。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懈慢】:<一>即懈惰怠慢,意谓不热衷于从事某项事物。又有懈怠憍慢之义。
 <二>懈慢界之略称。又称懈慢国。即欲往生阿弥陀佛净土之修行人,因懈慢而生处之国土。(菩萨处胎经卷三)((参见:懈慢国)6222)p6222 FROM:【佛光大辞典】

【不惜身命】:指能舍身命。谓为求无上道,能舍去身命。佛教以救度众生,求无上菩提为目标,为此而不惜身命,即表示修行佛道之决心。p991 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余乘】:自宗之教称为宗乘,他宗之教称为余乘。乘,谓从此迷岸渡至彼悟岸之载乘物具,即教法。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即以法华圆教为真实乘,其他别教为带方便之教,为有余未了之说,故称余乘。此外,亦有指大乘以外之教为余乘者。(俱舍论卷二十三、瑜伽师地论释、法华文句卷四上)p6369FROM:【佛光大辞典】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492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606

[精进勋章]

25#
 楼主| 发表于 2023-8-31 17:03:40 | 只看该作者
[华严经辑要]——十种[明了法]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用时 30 分钟 )

==============================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明了法。何等为十?所谓:

随顺世俗生长善根,是童蒙凡夫明了法;

得无碍不坏信,觉法自性,是随信行人明了法;

勤修习法,随顺法住,是随法行人明了法;

远离八邪,向八正道,是第八人明了法;

除灭众结,断生死漏,见真实谛,是须陀洹人明了法;

观味是患,知无往来,是斯陀含人明了法;

不乐三界,求尽有漏,于受生法乃至一念不生爱著,是阿那含人明了法;

获六神通,得八解脱,九定、四辩悉皆成就,是阿罗汉人明了法;

性乐观察一味缘起,心常寂静,知足少事,解因自得,悟不由他,成就种种神通智慧,是辟支佛人明了法;

智慧广大,诸根明利,常乐度脱一切众生,勤修福智助道之法,如来所有十力、无畏、一切功德具足圆满,是菩萨人明了法。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大智明了法。」

==============================
善知识教导:由上面经文,
1.可反观自己的次第在哪
2.观察自己所要引渡的家人或朋友,他们能信受的次第在哪

==============================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有十种明了(完全明知其事理也)法。是哪十种呢?就是:

随顺世俗生长善根,是童蒙凡夫明了法;

得无碍不坏信,觉了一切诸法自性之性,是随信行(指声闻乘“见道”之钝根圣者。又作信行。从他人处听闻佛之教法而生信仰,由信仰而修行,称为随信行)人明了法;

勤修习法,随顺法住,是随法行(非依他人而自随正法修行,则称随法行)人明了法;

远离八邪(与八正道相反的八种邪道,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向八正道(又名八圣道,即八条圣者的道法),是第八人明了法;

除灭众结,断生死漏,见真实谛,是须陀洹(是声闻乘四果中之初果名。入流是初入圣人之流的意思,预流是预入圣者之流的意思)人明了法;

观味是患,知无往来,是斯陀含(系沙门四果之第二。又分为斯陀含向与斯陀含果,即预流果(初果)之圣者进而更断除欲界一品至五品之修惑,称为斯陀含向,或一来果向;若更断除欲界第六品之修惑,尚须由天上至人间一度受生,方可般涅槃,至此以后,不再受生,称为斯陀含果,或一来果。以其仅余下品之贪嗔痴,故又称薄贪嗔痴、薄地)人明了法;

不乐三界,求尽有漏,于受生法乃至一念不生爱著,是阿那含(声闻乘四果中的第三果名,华译为不还,或是不来,是断尽欲界的烦恼的圣人的通称。凡是修到此果位的圣人,未来当生于色界无色界,不再来欲界受生死,所以叫做“不还”)人明了法;

获六神通,得八解脱( 就是四禅八定。四禅是色界的四种禅定;八定是色界的四禅与无色界的四无色定),九定(就是九次第定 就是四禅+四无色+灭受想定(亦云灭尽定),九种之禅定)、四辩(即四无碍辩 又名四无碍解,或四无碍智,即法无碍智、义无碍智、词无碍智、乐说无碍。法无碍智是通达诸法的名字,分别无滞;义无碍智是了知一切法之理,通达无碍;词无碍智是通晓各种言语,能随意演说;乐说无碍是辩说法义,圆融无滞,为众生乐说自在)悉皆成就,是阿罗汉(声闻乘中的最高果位名,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人明了法;

性乐观察一味(指所有一切事(诸现象)理(本质)均平等无差别。通常指佛陀之教法而言)缘起,心常寂静,知足少事,解因自得,悟不由他,成就种种神通智慧,是辟支佛(意译作缘觉、独觉。又作贝支迦、辟支。为二乘之一,亦为三乘之一。乃指无师而能自觉自悟之圣者)人明了法;

智慧广大,诸根明利,常乐度脱一切众生,勤修福智(福德和智慧。佛菩萨之身,即以福德和智慧来作庄严的)助道之法,如来所有十力、无畏、一切功德具足圆满,是菩萨(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人明了法。

这些即为十种明了法。

如果诸菩萨安住此法,则能获得如来无上大智(广大之智慧。通达一切之事理者)明了法。」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明了】:(术语)完全明知其事理也。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菩萨于净身皆见世所有,唯独自明了,余人所不见。”无量寿经下曰:“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随信行】:梵语 s/raddha^nusa^rin。十八有学之一,二十七贤圣之一。为“随法行”之对称。指声闻乘“见道”之钝根圣者。又作信行。从他人处听闻佛之教法而生信仰,由信仰而修行,称为随信行。反之,非依他人而自随正法修行,则称随法行。据俱舍论卷二十三载,利根者在见道之位,称为随法行;钝根者在见道之位,称为随信行。于成实宗,随信行为三贤之位,随法行为四善根之位,皆系见道以前之人。(杂阿含经卷三十三、成实论卷一分别贤圣品、顺正理论卷六十五、大乘义章卷十七本、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p6349FROM:【佛光大辞典】

【八邪】:与八正道相反的八种邪道,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八正道】:又名八圣道,即八条圣者的道法。
    一、正见,即正确的知见。
    二、正思惟,即正确的思考。
    三、正语,即正当的言语。
    四、正业,即正当的行为。
    五、正命,即正当的职业或生活。
    六、正精进,即正当的努力。
    七、正念,即正确的观念。
    八、正定,即正确的禅定。修此八正道,便可证得阿罗汉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须陀洹】:旧译为入流,新译为预流,是声闻乘四果中之初果名。入流是初入圣人之流的意思,预流是预入圣者之流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斯陀含】:梵语 sakr!d-a^ga^min,巴利语 sakad-a^ga^min。又作沙羯利陀伽弥。意译作一来、一往来。系沙门四果之第二。又分为斯陀含向与斯陀含果,即预流果(初果)之圣者进而更断除欲界一品至五品之修惑,称为斯陀含向,或一来果向;若更断除欲界第六品之修惑,尚须由天上至人间一度受生,方可般涅槃,至此以后,不再受生,称为斯陀含果,或一来果。以其仅余下品之贪嗔痴,故又称薄贪嗔痴、薄地。
 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大二·六五三下):“云何名为邠陀利花沙门?或有一人,三结使尽,淫怒痴薄,成斯陀含果,来至此世,尽于苦际;若小迟者,来至此世,尽于苦际;若勇猛者,即于此间尽于苦际,犹如邠陀利花,晨朝剖花,向暮萎死,是谓邠陀利花沙门。”准此,可知同是一来果之圣者亦可细别为二:(一)其修行之功勇猛迅捷者,称为邠陀利花沙门。(二)修行之功较为迟缓钝下者,称为一来,即经中所谓之“小迟者”。又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载,得斯陀含果者未来过六万劫,当得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此即所谓“五果回心”之说。(杂阿含经卷四十一、卷四十七、中阿含卷八阿修罗经、卷九瞻波经、卷二十一说处经、卷四十七瞿昙弥经、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二十四、顺正理论卷六十四)((参见:五果回心)1114、“四向四果”1683)p4978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那含】:声闻乘四果中的第三果名,华译为不还,或是不来,是断尽欲界的烦恼的圣人的通称。凡是修到此果位的圣人,未来当生于色界无色界,不再来欲界受生死,所以叫做“不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八解脱】: 就是四禅八定。四禅是色界的四种禅定;八定是色界的四禅与无色界的四无色定。

【四辩】: 即四无碍辩 又名四无碍解,或四无碍智,即法无碍智、义无碍智、词无碍智、乐说无碍。法无碍智是通达诸法的名字,分别无滞;义无碍智是了知一切法之理,通达无碍;词无碍智是通晓各种言语,能随意演说;乐说无碍是辩说法义,圆融无滞,为众生乐说自在。FROM:【《佛学常见辞汇》】

【九定】: 就是九次第定 就是四禅+四无色+灭受想定(亦云灭尽定),九种之禅定。


【阿罗汉】:声闻乘中的最高果位名,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味】:梵语 eka-rasa,或 vimukty-eka-rasata^。指所有一切事(诸现象)理(本质)均平等无差别。通常指佛陀之教法而言。宝性论卷三(大三一·八三五下):“于如来法身无漏界中,一味一义,不相舍离。”p47 FROM:【佛光大辞典】


【辟支佛】:梵语 pratyeka-buddha 之音译。意译作缘觉、独觉。又作贝支迦、辟支。为二乘之一,亦为三乘之一。乃指无师而能自觉自悟之圣者。据大智度论卷十八、大乘义章卷十七本载,有二义:(一)出生于无佛之世,当时佛法已灭,但因前世修行之因缘(先世因缘),自以智慧得道。(二)自觉不从他闻,观悟十二因缘之理而得道。(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四、慧苑音义卷上)((参见:缘觉)6132)p5613FROM:【佛光大辞典】

【福智】:福德和智慧。佛菩萨之身,即以福德和智慧来作庄严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智】:(术语)广大之智慧。通达一切之事理者。法华经序品曰:“普入佛慧通达大智。”维摩经佛国品曰:“大智本行皆成就。”同慧远疏曰:“言大智者是佛智也,佛慧深广故名大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492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606

[精进勋章]

26#
 楼主| 发表于 2023-9-1 14:55: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9-1 14:56 编辑



[华严经辑要]—— 十种修行法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用时 40 分钟 )

==============================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修行法。何等为十?所谓:

恭敬尊重诸善知识修行法;

常为诸天之所觉悟修行法;

于诸佛所常怀惭愧修行法;

哀愍众生,不舍生死修行法;

事必究竟,心无变动修行法;

专念随逐[发大乘心诸菩萨众]精勤修学修行法;

远离邪见,勤求正道修行法;

摧破众魔及烦恼业修行法;

知诸众生根性胜劣,而为说法令住佛地修行法;

安住无边广大法界,除灭烦恼令身清净修行法。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如来无上修行法。」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有修行法(修止、修观等方法)。是哪十种呢?就是:

恭敬尊重诸善知识(能教导众生远离恶法和修行善法的人)修行法(修止、修观等方法);

常为诸天(欲界有六天,谓之六欲天。色界之四禅有十八天。无色界之四处有四天。其他有日天月天韦驮天等诸种天神。即诸天部也)之所觉悟(觉醒了悟之意。即体得真理、开发真智)修行法(修止、修观等方法);

对于诸佛所常怀惭愧(惭与愧。惭是对自己德学浅陋,常怀惭念而生善;愧是怕自己作恶受人讥评,生愧心而止恶)修行法(修止、修观等方法);

哀愍(哀者悲哀。愍者怜愍。见人苦而起之慈悲情也)众生,不舍生死修行法(修止、修观等方法);

事必究竟(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心没有变动修行法(修止、修观等方法);

专念(专心系念某一对象)随逐[发大乘心诸菩萨众]精勤修学修行法(修止、修观等方法);

远离邪见(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系八邪行之一,十恶之一,十随眠之一,五见之一。以为世间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而谓恶不足畏,善亦不足喜等之谬见,即是邪见。盖俱舍家谓拨无因果为邪见;唯识家则主张拨无因果及四见以外之所有邪执,均称为邪见),勤求正道(指中正之道,即趣向涅槃之正直大道;亦即无漏正真之道,系相对于邪道而言。又作正真道。广义言之,与邪道恶道相对之佛道即称正道;三乘所行之道亦称正道。狭义言之,则指正见、正业等八正道)修行法(修止、修观等方法);

摧破众魔及烦恼业修行法(修止、修观等方法);

了知诸众生根性(根者,能生之义;人性有生善业或恶业之力,故称根性)胜劣,而为说法令住于佛地(达到成佛的地位)修行法(修止、修观等方法);

安住无边广大法界(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能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名“理法界”),除灭烦恼令身清净修行法(修止、修观等方法)。

这些即为十种修行法。

如果诸菩萨安住此法,则能获得如来无上修行法(修止、修观等方法)。」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行法】:修止、修观等方法。《佛学词典》

【善知识】:能教导众生远离恶法和修行善法的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诸天】:(界名)欲界有六天,谓之六欲天。色界之四禅有十八天。无色界之四处有四天。其他有日天月天韦驮天等诸种天神。即诸天部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觉悟】:觉醒了悟之意。即体得真理、开发真智。据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载,觉悟乃是空无生无二,离自性之相。又六十华严经卷七(大九·四三七中):“又放光明名见佛,彼光觉悟命终者,念佛三昧必见佛,命终之后生佛前。”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大四四·二五八中):“虽于粗念住相而得觉悟,犹自眠于生相梦中,觉道未圆。”由此可知,觉悟有自了悟与从他而觉醒之别,其觉悟之程度亦有深浅不同。(六十华严经卷六、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六)p6798FROM:【佛光大辞典】

【惭愧】:惭与愧。惭是对自己德学浅陋,常怀惭念而生善;愧是怕自己作恶受人讥评,生愧心而止恶。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哀愍】:(术语)哀者悲哀。愍者怜愍。见人苦而起之慈悲情也。胜鬘经曰:“哀愍覆护我。”无量寿经下曰:“如来普慈哀愍,悉令度脱。”宝窟上末曰:“哀者悲也,愍者慈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究竟】:梵语 uttara,巴利语同。音译郁多罗。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前者如佛示现至高无上之真理,即称为究竟法身;大般涅槃显示佛教之最终目的,即称为究竟涅槃。后者如以不退之愿心而成就誓愿者,称为究竟愿,此乃赞仰弥陀本愿力之语。(胜鬘经一乘章、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十住毗婆沙论卷三)p2986FROM:【佛光大辞典】

【专念】:专心系念某一对象。长阿含经卷二(大一·一五中):“佛四神足已多修行,专念不忘。”又念虽有称念、心念二义,净土宗之专念则特指专称阿弥陀佛名号之修行。如善导之观经疏散善义中之“一心专念弥陀名号”一句即是。p4513 FROM:【佛光大辞典】

【邪见】:梵语 mithya^-dr!s!t!i,巴利语 miccha^-dit!t!hi。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系八邪行之一,十恶之一,十随眠之一,五见之一。以为世间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而谓恶不足畏,善亦不足喜等之谬见,即是邪见。盖俱舍家谓拨无因果为邪见;唯识家则主张拨无因果及四见以外之所有邪执,均称为邪见。
 另据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九载,五见虽同为邪推度,但因邪见之“无行相”过患特重,故特称之为邪见。又谓邪见坏事,谤因果及三宝,坏法恩、生恩,起法怨、生怨,并破坏现量,为暴恶之见,故别立此名。(俱舍论卷十九、成唯识论卷六、法蕴足论卷一、卷十、成实论卷十、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四十六、瑜伽师地论卷八)((参见:八邪行)283、“十善十恶”468、“五见”1099)p3033FROM:【佛光大辞典】

【正道】:指中正之道,即趣向涅槃之正直大道;亦即无漏正真之道,系相对于邪道而言。又作正真道。广义言之,与邪道恶道相对之佛道即称正道;三乘所行之道亦称正道。狭义言之,则指正见、正业等八正道。另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载,正道即无分别智。(长阿含经卷十四、大乘义章卷十六末、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下)((参见:八正道)280)p2002FROM:【佛光大辞典】

【根性】:根者,能生之义;人性有生善业或恶业之力,故称根性。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二之四(大四六·二○三下):“能生为根,数习成性。”据法华经科注载,三乘根性之中,以能断惑出界者为利。p4137FROM:【佛光大辞典】

【佛地】:达到成佛的地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界】: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能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名“理法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492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606

[精进勋章]

27#
 楼主| 发表于 2023-9-1 15:17: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9-1 16:28 编辑

[华严经辑要]—— 十种应常忆念清净法 ~ 华严经 佛不思议法品 (用时 20 分钟 )

==============================

-- [经文] --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应常忆念清净法。何等为十?所谓:

一切诸佛过去因缘,一切菩萨应常忆念;

一切诸佛清净胜行,一切菩萨应常忆念;

一切诸佛满足诸度,一切菩萨应常忆念;

一切诸佛成就大愿,一切菩萨应常忆念;

一切诸佛积集善根,一切菩萨应常忆念;

一切诸佛已具梵行,一切菩萨应常忆念;

一切诸佛现成正觉,一切菩萨应常忆念;

一切诸佛色身无量,一切菩萨应常忆念;

一切诸佛神通无量,一切菩萨应常忆念;

一切诸佛十力无畏,一切菩萨应常忆念。

是为十。」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有十种应常忆念(忆,忆持不忘之义;念,明记不忘之义。深刻于心内,记忆而不忘失,称为忆念)清净(外在的行为没有过失,内在的心境没有烦恼,叫做“清净”)法。是哪十种呢?就是:

一切诸佛过去因缘(因与缘。世间的一切事物,皆由因与缘的和合而生而有。因指主要的原因,缘指次要的助缘),一切菩萨应常忆念(忆,忆持不忘之义;念,明记不忘之义。深刻于心内,记忆而不忘失,称为忆念);(例如:佛陀本生故事,地藏菩萨的故事)

一切诸佛清净胜行(即殊胜之行为),一切菩萨应常忆念(忆,忆持不忘之义;念,明记不忘之义。深刻于心内,记忆而不忘失,称为忆念);

一切诸佛满足诸度(渡过之意。指从此处渡经生死迷惑之大海,而到达觉悟之彼岸),一切菩萨应常忆念(忆,忆持不忘之义;念,明记不忘之义。深刻于心内,记忆而不忘失,称为忆念);

一切诸佛成就大愿(指大悲愿力。即救度一切众生之大悲愿力),一切菩萨应常忆念(忆,忆持不忘之义;念,明记不忘之义。深刻于心内,记忆而不忘失,称为忆念);(例如:阿弥陀佛48愿,药师佛12大愿,普贤10愿)

一切诸佛积集善根(身口意三业之善,固不可拔,谓之根。又善能生妙果,生余善,故谓之根),一切菩萨应常忆念(忆,忆持不忘之义;念,明记不忘之义。深刻于心内,记忆而不忘失,称为忆念);

一切诸佛已具梵行(清净的行为,即断绝淫欲的行为。修梵行的人死后可生于梵天),一切菩萨应常忆念(忆,忆持不忘之义;念,明记不忘之义。深刻于心内,记忆而不忘失,称为忆念);

一切诸佛现成正觉(如来之实智,名为正觉。证语。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也。故成佛曰成正觉),一切菩萨应常忆念(忆,忆持不忘之义;念,明记不忘之义。深刻于心内,记忆而不忘失,称为忆念);

一切诸佛色身(指有形质之身,即肉身。反之,无形者称为法身,或智身。故具足三十二相之佛,系为有形之生身)无量,一切菩萨应常忆念(忆,忆持不忘之义;念,明记不忘之义。深刻于心内,记忆而不忘失,称为忆念);

一切诸佛神通(变化莫测谓之“神”,通达无碍谓之“通”,合起来说,就是即能使人莫测他之所以,又能为所欲为而毫无障碍)无量,一切菩萨应常忆念(忆,忆持不忘之义;念,明记不忘之义。深刻于心内,记忆而不忘失,称为忆念);

一切诸佛十力(佛及菩萨所具十种之力用也)无畏(系无所怖畏之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一切菩萨应常忆念(忆,忆持不忘之义;念,明记不忘之义。深刻于心内,记忆而不忘失,称为忆念)。

这些即为十种应常忆念(忆,忆持不忘之义;念,明记不忘之义。深刻于心内,记忆而不忘失,称为忆念)清净(外在的行为没有过失,内在的心境没有烦恼,叫做“清净”)法。」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忆念】:梵语 smr!ti,巴利语 sati。忆,忆持不忘之义;念,明记不忘之义。深刻于心内,记忆而不忘失,称为忆念。一般系指念念不忘佛陀或诸佛之功德而言。日本净土真宗有时以此为信心之别名。(法蕴足论卷二、观无量寿经疏卷四、往生论注卷上)((参见:念)3206)p6220FROM:【佛光大辞典】

【清净】:外在的行为没有过失,内在的心境没有烦恼,叫做“清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因缘】:因与缘。世间的一切事物,皆由因与缘的和合而生而有。因指主要的原因,缘指次要的助缘,例如稻谷,种子为因,泥土、雨露、空气、阳光、肥料、农作等等为缘,由此种种因缘的和合而生长出谷子来。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胜行】:即殊胜之行为。据成唯识论卷九载,菩萨之修行分为福胜行与智胜行两种。若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波罗蜜加以分析,就全体而言,六波罗蜜皆属于福胜行,或智胜行;分别而言,布施波罗蜜等五者均属福胜行,而智慧(般若)波罗蜜属智胜行。或谓前三者为福胜行,精进与禅定通于福智二胜行,般若则为智胜行。此外,华严宗谓,修游戏自在之菩萨具有十胜行;唯识宗谓,修十地之菩萨具有安住、依止等之十胜行(十波罗蜜);俱舍宗谓,欲生于梵辅天,须具有“供养如来驮都”、“供养四方僧伽”等之十胜行。(旧华严经卷三十九、俱舍论卷十八)((参见:十波罗蜜)449、“十胜行”467)p4860 FROM:【佛光大辞典】

【度】:渡过之意。指从此处渡经生死迷惑之大海,而到达觉悟之彼岸。出家为觉悟之第一步,故称出家为“得度”。又梵语 pa^ramita^,音译波罗蜜多,意译度、度彼岸,即从生死此岸到解脱涅槃之彼岸。(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大智度论卷十二)p3778FROM:【佛光大辞典】

【大愿】:<一>指佛、菩萨愿众生成佛之心广大深重。放光般若经卷三问僧那品(大八·二○上):“菩萨为众生故,起大誓愿言:‘我自当具足六波罗蜜,亦当教他人使具足六波罗蜜。’”
 <二>指大悲愿力。即救度一切众生之大悲愿力;为阿弥陀佛之本愿力。(胜鬘经卷十二、旧华严经卷二十三)p904 FROM:【佛光大辞典】

【善根】:(术语)身口意三业之善,固不可拔,谓之根。又善能生妙果,生余善,故谓之根。维摩经菩萨行品曰:“不惜躯命,种诸善根。”注曰:“什曰:谓坚固善心深不可拔,乃名根也。”大集经十七曰:“善根者,所谓欲善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梵行】:清净的行为,即断绝淫欲的行为。修梵行的人死后可生于梵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正觉】:(术语)梵语三菩提Sambodhi,此译正觉。如来之实智,名为正觉。证语。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也。故成佛曰成正觉。法华玄赞二曰:“三云正,菩提云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色身】:梵语 ru^pa-ka^ya,巴利语同。指有形质之身,即肉身。反之,无形者称为法身,或智身。故具足三十二相之佛,系为有形之生身。(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二、大乘义章卷十九)p2543FROM:【佛光大辞典】

【神通】:变化莫测谓之“神”,通达无碍谓之“通”,合起来说,就是即能使人莫测他之所以,又能为所欲为而毫无障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力】:(名数)佛及菩萨所具十种之力用也。说(参见: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畏】:梵语 vais/a^radya,巴利语 vesa^rajja;或梵语 abhaya,巴利语同。又作无所畏。系无所怖畏之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佛、菩萨之无畏皆有四种,称四无畏、四无所畏。佛之四无畏即诸法现等觉无畏、一切漏尽无畏、障法不虚决定授记无畏、为证一切具足出道如性无畏。佛所具有之十八种功德法(十八不共法),即十力、四无畏、三念住、大悲。而四无畏与“十力”中之处非处智力、漏尽智力、业法集智力、遍趣行智力相配。十力复一一摄四无畏,故总为四十无畏。菩萨之四无畏,即能持无畏、知根无畏、决疑无畏、答报无畏。而华严经疏卷五十二记载菩萨十种无畏,即闻持无畏、辩才无畏、二空无畏、威仪无缺无畏、三业无过无畏、外护无畏、正念无畏、方便无畏、一切智心无畏、具行无畏。又密教行者发菩提心之时有六种功德,即善无畏、身无畏、无我无畏、法无畏、法无我无畏、一切法自性平等无畏六种,称为六无畏。(增一阿含经卷十九、卷四十二、大日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五、大日经疏卷三、大乘义章卷十一)((参见:六无畏)1294、“四无所畏”1773)p5101 FROM:【佛光大辞典】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492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606

[精进勋章]

28#
 楼主| 发表于 2023-9-1 17:26: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9-1 17:29 编辑



[华严经辑要]—— 欲疾满足诸菩萨行,应勤修十种法 ~ 华严经 普贤行品 (用时 1小时 30 分钟 )

==============================

-- [经文] --

「佛子!若菩萨于诸菩萨起一瞋心,则成就如是等百万障门。何以故?佛子!我不见有一法为大过恶,如诸菩萨于余菩萨起瞋心者

是故,诸菩萨摩诃萨欲疾满足诸菩萨行,应勤修十种法。何等为十?所谓:

心不弃舍一切众生,
于诸菩萨生如来想,
永不诽谤一切佛法,
知诸国土无有穷尽,
于菩萨行深生信乐,
不舍平等虚空法界菩提之心,
观察菩提入如来力,
精勤修习无碍辩才,
教化众生无有疲厌,
住一切世界心无所著。
是为十。」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如果菩萨对于诸菩萨生起一瞋心,则会成就如是等百万障门。为什么呢?佛子!我没有见过有一法为大过恶,如诸菩萨对于余他菩萨生起瞋心者。

所以,诸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想要快速满足诸菩萨行(菩萨自利利他圆满佛果的大行,也就是布施等之六度),应勤修十种法。是哪十种呢?就是:

心不会弃舍一切众生,

对于诸菩萨生起如来想,

永远不诽谤一切佛法,

了知诸国土没有穷尽,

对于菩萨行(菩萨自利利他圆满佛果的大行,也就是布施等之六度)深生信乐(听闻、信仰佛法,因而产生爱乐之心。谓于心忍许,更爱乐欲求之),

不舍平等(对于差别之称。无高下浅深等之别曰平等)虚空(虚与空。虚与空都是无的别名。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法界(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能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名“理法界”)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之心,

观察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入如来力,

精勤修习无碍辩才(谓巧于辩述。单称辩。即善巧说法义之才能。佛、菩萨等于多劫中,由口业庄严之功力而具足各种辩才),

教化众生没有疲厌,

住于一切世界而心没有执着。

这些即为应勤修的十种法。」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行】:菩萨自利利他圆满佛果的大行,也就是布施等之六度。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信乐】:听闻、信仰佛法,因而产生爱乐之心。谓于心忍许,更爱乐欲求之。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八上):“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摄大乘论释卷九(大三一·二一三中):“于六度正教中,心决无疑,故名为信。如所信法,求欲修行,故名为乐。”此盖于心忍许,无有疑虑,信顺所闻之法而爱乐之,更进而如其所信,欲求修证世与出世之善,称为信乐。净土法门对于信乐之意义则解之为信净土(即愿乐往生)之义。(俱舍论光记卷四、观经散善义传通信卷一)((参见:三心)532)p3722  FROM:【佛光大辞典】

【平等】:(术语)对于差别之称。无高下浅深等之别曰平等。南史梁武帝纪曰:“幸同泰寺,设平等会。”五灯会元曰:“天平等,故常覆。地平等,故常载。日月平等,故四时常明。涅槃平等,故圣凡不二。人心平等,故高低无诤。”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虚空】:虚与空。虚与空都是无的别名。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界】: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能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名“理法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辩才】:谓巧于辩述。单称辩。即善巧说法义之才能。佛、菩萨等于多劫中,由口业庄严之功力而具足各种辩才,如四无碍辩、七辩、八辩、九辩等。四无碍辩即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辞无碍辩、辩无碍辩,又作四无碍解、四无碍智;广义指辩才无碍自在之解智,特别以其中之第四辩无碍辩为无碍自在、正确辩说之智。分析辩无碍辩,得如次七辩,即:(一)捷疾辩,于一切法无碍自在。(二)利辩,能深入通达。(三)不尽辩,说诸法实相,词不穷尽。(四)不可断辩,不为问难所断绝。(五)随应辩,随应众人要求而说法。(六)义辩,能说到达涅槃之种种利益。(七)一切世间最上辩,能说一切世间第一之大乘。以上七辩或作捷辩、迅辩、应辩、无疏谬辩、无断尽辩、凡所演说丰义味辩、一切世间最上妙辩。
 八辩指不嘶喝、不迷乱、不怖畏、不高慢、义具足、味具足、不拙涩、应时节辩才等。九辩指无著、无尽、相续、不断、不怯弱、不惊怖、不共、天人所重、无边辩才等。(大品般若经卷八、胜天王般若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五十五)p6873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安住此十法已,则能具足十种清净。何等为十?所谓:

通达甚深法清净,
亲近善知识清净,
护持诸佛法清净,
了达虚空界清净,
深入法界清净,
观察无边心清净,
与一切菩萨同善根清净,
不著诸劫清净,
观察三世清净,
修行一切诸佛法清净。
是为十。」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安住此十法后,则能具足十种清净(外在的行为没有过失,内在的心境没有烦恼,叫做“清净”)。是哪十种呢?就是:

通达(通于事理而无壅也)甚深(法之幽妙谓之深,深之极谓之甚)法清净(外在的行为没有过失,内在的心境没有烦恼,叫做“清净”),

亲近善知识(能教导众生远离恶法和修行善法的人)清净(外在的行为没有过失,内在的心境没有烦恼,叫做“清净”),

护持诸佛法清净(外在的行为没有过失,内在的心境没有烦恼,叫做“清净”),

了达(彻底理解之意。即对一切事理皆能了悟通达)虚空界(谓眼所见之大空也)清净(外在的行为没有过失,内在的心境没有烦恼,叫做“清净”),

深入法界(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能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名“理法界”)清净(外在的行为没有过失,内在的心境没有烦恼,叫做“清净”),

观察无边(广大而无边际也)心清净(外在的行为没有过失,内在的心境没有烦恼,叫做“清净”),

与一切菩萨同善根(身口意三业之善,固不可拔,谓之根。又善能生妙果,生余善,故谓之根),一切菩萨应常忆念(忆,忆持不忘之义;念,明记不忘之义。深刻于心内,记忆而不忘失,称为忆念)清净(外在的行为没有过失,内在的心境没有烦恼,叫做“清净”),

不著诸劫清净(外在的行为没有过失,内在的心境没有烦恼,叫做“清净”),

观察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凡已生已灭之法叫做“过去世”,已生未灭之法叫做“现在世”,未生未起之法叫做“未来世”)清净(外在的行为没有过失,内在的心境没有烦恼,叫做“清净”),

修行一切诸佛法清净(外在的行为没有过失,内在的心境没有烦恼,叫做“清净”)。

这些即为十种清净。」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清净】:外在的行为没有过失,内在的心境没有烦恼,叫做“清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通达】:(术语)通于事理而无壅也。金刚经曰:“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无量寿经下曰:“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甚深】:(术语)法之幽妙谓之深,深之极谓之甚。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又曰:“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随宜所说,意趣难解。”探玄记十一曰:“超情曰深,深极曰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知识】:能教导众生远离恶法和修行善法的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了达】:彻底理解之意。即对一切事理皆能了悟通达。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大九·三五中):“深入禅定,了达诸法。”八十华严卷三十七(大一○·一九五中):“了达三界依心有,十二因缘亦复然。”p166FROM:【佛光大辞典】

【虚空界】:(术语)谓眼所见之大空也。中阿含经三十六曰:“譬如月无垢,游于虚空界。”智度论一曰:“虚空界无量诸佛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界】: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能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名“理法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边】:(术语)广大而无边际也。起信论曰:“虚空无边,故世界无边。世界无边,故众生无边。众生无边,故心行差别亦复无边。”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根】:(术语)身口意三业之善,固不可拔,谓之根。又善能生妙果,生余善,故谓之根。维摩经菩萨行品曰:“不惜躯命,种诸善根。”注曰:“什曰:谓坚固善心深不可拔,乃名根也。”大集经十七曰:“善根者,所谓欲善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凡已生已灭之法叫做“过去世”,已生未灭之法叫做“现在世”,未生未起之法叫做“未来世”。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十法已,则具足十种广大智。何等为十?所谓:

知一切众生心行智,
知一切众生业报智,
知一切佛法智,
知一切佛法深密理趣智,
知一切陀罗尼门智,
知一切文字辩才智,
知一切众生语言、音声、辞辩善巧智,
于一切世界中普现其身智,
于一切众会中普现影像智,
于一切受生处中具一切智智。
是为十。」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安住此十法后,则能具足十种广大智(佛之智慧广大而不可思量,为最胜无上之智见,故称佛智为广大智)。是哪十种呢?就是:

了知一切众生心行(心为念念迁流者,故曰心行。又善恶之所念,谓之心行)之智(深明事理的智慧),

了知一切众生业报(应于善恶业因之苦乐果报。又业因与果报)之智(深明事理的智慧),

了知一切佛法之智(深明事理的智慧),

了知一切佛法深密理趣之智(深明事理的智慧),

了知一切陀罗尼门(华言总持,以其持善不散,持恶不生也。盖菩萨以总持之法,随顺一切众生言音,开导正信,令其灭诸恶心,而行一切善法,是为菩萨陀罗尼门)之智(深明事理的智慧),

了知一切文字辩才(谓巧于辩述。单称辩。即善巧说法义之才能。佛、菩萨等于多劫中,由口业庄严之功力而具足各种辩才)之智(深明事理的智慧),

了知一切众生语言、音声、辞辩善巧(各种巧妙的度人方法)之智(深明事理的智慧),

于一切世界中普现其身之智(深明事理的智慧),

于一切众会中普现影像之智(深明事理的智慧),

于一切受生处中具一切智(谓于一切内法内名,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亦能知能解;是名一切智。即声闻、缘觉之智也)之智(深明事理的智慧)。

这些即为十种广大智。」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广大智】:佛之智慧广大而不可思量,为最胜无上之智见,故称佛智为广大智。大日经卷三(大一八·一八中):“奇哉真言行,能具广大智。”大日经义释卷八(卍续三六·三九○下):“此广大梵音名[fan(vi)][fan(hz-rui)][fan(la)]毗富攞,以真言声普遍一切法界,与凭空等,无所不至;当知佛心亦然,故云广大智。”又八十华严经卷四十九载有知一切众生心行、知一切佛法、知一切文字辩才、于一切受生处中具一切智等十种广大智。((参见:十种广大智)495)p5987FROM:【佛光大辞典】

【心行】:(术语)心为念念迁流者,故曰心行。又善恶之所念,谓之心行。法华经方便品曰:“佛知彼心行,故为说大乘。”止观五曰:“广施法网之目,捕心行之鸟。”维摩经佛国品曰:“善知众生往来所趣及心所行。”,“六趣往行,善恶悉善知也。”【又】心中念念不忘为心行。禅宗明心见性,不使心有昏昧也。六祖坛经曰:“此须心行,不在口念。”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智】:深明事理的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业报】:(术语)应于善恶业因之苦乐果报。又业因与果报。宝积经九十六曰:“阎罗常告彼罪人,无有少罪我能加,汝自作罪今日来业报自招无代者。”南本涅槃经六曰:“是薄福人受业报故。”法华经序品曰:“善恶业缘,受报好丑。”宗镜录二十六曰:“命是一期之业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陀罗尼门】:梵语陀罗尼,华言总持,以其持善不散,持恶不生也。盖菩萨以总持之法,随顺一切众生言音,开导正信,令其灭诸恶心,而行一切善法,是为菩萨陀罗尼门。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辩才】:谓巧于辩述。单称辩。即善巧说法义之才能。佛、菩萨等于多劫中,由口业庄严之功力而具足各种辩才,如四无碍辩、七辩、八辩、九辩等。四无碍辩即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辞无碍辩、辩无碍辩,又作四无碍解、四无碍智;广义指辩才无碍自在之解智,特别以其中之第四辩无碍辩为无碍自在、正确辩说之智。分析辩无碍辩,得如次七辩,即:(一)捷疾辩,于一切法无碍自在。(二)利辩,能深入通达。(三)不尽辩,说诸法实相,词不穷尽。(四)不可断辩,不为问难所断绝。(五)随应辩,随应众人要求而说法。(六)义辩,能说到达涅槃之种种利益。(七)一切世间最上辩,能说一切世间第一之大乘。以上七辩或作捷辩、迅辩、应辩、无疏谬辩、无断尽辩、凡所演说丰义味辩、一切世间最上妙辩。
 八辩指不嘶喝、不迷乱、不怖畏、不高慢、义具足、味具足、不拙涩、应时节辩才等。九辩指无著、无尽、相续、不断、不怯弱、不惊怖、不共、天人所重、无边辩才等。(大品般若经卷八、胜天王般若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五十五)p6873FROM:【佛光大辞典】

【善巧】:各种巧妙的度人方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切智】:谓于一切内法内名,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亦能知能解;是名一切智。即声闻、缘觉之智也。(内法内名者,谓理内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盖佛教依理而说,故名理内也。外法外名者,即理外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盖外道等违理横计,故名理外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十智已,则得入十种普入。何等为十?所谓:

一切世界入一毛道,一毛道入一切世界;
一切众生身入一身,一身入一切众生身;
不可说劫入一念,一念入不可说劫;
一切佛法入一法,一法入一切佛法;
不可说处入一处,一处入不可说处;
不可说根入一根,一根入不可说根;
一切根入非根,非根入一切根;
一切想入一想,一想入一切想;
一切言音入一言音,一言音入一切言音;
一切三世入一世,一世入一切三世。
是为十。」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安住此十智后,则能得入十种普入。是哪十种呢?就是:

一切世界入一毛(楞严经卷四载,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即正报中现依报。因佛具足不思议神通之力,故能依中现正,正中现依,依正融通,事理无碍,大小相含,一多平等,故于一毛之端能现宝王刹)道,一毛道入一切世界;

一切众生身(众生身者,谓五蕴众共和合而生其身,即有情世间诸众生身也)入一身(身者,法身之意。盖十方诸佛无明之惑净尽,法性之体全彰,无有自他色相之异,故称一身),一身入一切众生身;

不可说劫入一念((喻)极短的时间。有说六十刹那为一念,有说九十刹那为一念,又有说一弹指顷便有六十念),一念入不可说劫;

一切佛法入一法(一切事物尽备法则,故总名为法),一法入一切佛法;

不可说处入一处,一处入不可说处;

不可说根入一根(一类之根性也),一根入不可说根;

一切根入非根(指非二十二根。六根、六境、六识等十八界中,色、声、香、味、触等五境与法界一分属于非根,其他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六识等则属二十二根之体),非根入一切根;

一切想入一想,一想入一切想;

一切言音入一言音,一言音入一切言音;

一切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凡已生已灭之法叫做“过去世”,已生未灭之法叫做“现在世”,未生未起之法叫做“未来世”)入一世,一世入一切三世。

这些即为十种普入。」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毛】:楞严经卷四载,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即正报中现依报。因佛具足不思议神通之力,故能依中现正,正中现依,依正融通,事理无碍,大小相含,一多平等,故于一毛之端能现宝王刹。p27 FROM:【佛光大辞典】

【众生身】:众生身者,谓五蕴众共和合而生其身,即有情世间诸众生身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众生身作自身,亦作国土身,乃至虚空身也。(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一身】:身者,法身之意。盖十方诸佛无明之惑净尽,法性之体全彰,无有自他色相之异,故称一身。如华严经所载,一切诸佛身,惟是一法身。p47FROM:【佛光大辞典】

【一念】:(喻)极短的时间。有说六十刹那为一念,有说九十刹那为一念,又有说一弹指顷便有六十念。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法】:(术语)一切事物尽备法则,故总名为法。一法者,犹言一事一物也,三藏法数四曰:“法即规则之义。”华严经十三曰:“惟以一法得出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根】:(术语)一类之根性也。妙玄一上曰:“一根一缘,同一道味。”【又】为眼等六根任何根之一。楞严经六曰:“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非根】:指非二十二根。六根、六境、六识等十八界中,色、声、香、味、触等五境与法界一分属于非根,其他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六识等则属二十二根之体。(俱舍论卷二、卷三)((参见:二十二根)171、“十八界”356)p3711FROM:【佛光大辞典】

【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凡已生已灭之法叫做“过去世”,已生未灭之法叫做“现在世”,未生未起之法叫做“未来世”。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观察已,则住十种胜妙心。何等为十?所谓:

住一切世界语言、非语言胜妙心,
住一切众生想念无所依止胜妙心,
住究竟虚空界胜妙心,
住无边法界胜妙心,
住一切深密佛法胜妙心,
住甚深无差别法胜妙心,
住除灭一切疑惑胜妙心,
住一切世平等无差别胜妙心,
住三世诸佛平等胜妙心,
住一切诸佛力无量胜妙心。
是为十。」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如是观察后,则能住十种胜妙心。是哪十种呢?就是:

住一切世界语言、非语言胜妙心,

住一切众生想念(思想念虑)无所依止(即依存而止住之意;或以某事物为所依而止住或执著)胜妙心,

住究竟虚空界(谓眼所见之大空也)胜妙心,

住无边法界(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能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名“理法界”)胜妙心,

住一切深密佛法胜妙心,

住甚深无差别(有为法其外相虽有种种差别,然其内情为一、如波之姿虽异,而其水性则一、故云无差别)法胜妙心,

住除灭一切疑惑(疑,指心生疑念而不能安定之状态;惑,指迷于对象而判断力颠倒)胜妙心,

住一切世间平等(对于差别之称。无高下浅深等之别曰平等)无差别(有为法其外相虽有种种差别,然其内情为一、如波之姿虽异,而其水性则一、故云无差别)胜妙心,

住三世诸佛平等(对于差别之称。无高下浅深等之别曰平等)胜妙心,

住一切诸佛力(佛之力用。佛具有二智,故亦称智力;以方便智能摄化众生,故亦称方便力;显示由佛果而起之力,故又称愿力)无量胜妙心。

这些即为住十种胜妙心。」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想念】:(术语)思想念虑。观无量寿经曰:“当起想念,正坐西面,谛观于日。”无量寿经下曰:“想念贪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依止】:即依存而止住之意;或以某事物为所依而止住或执著。又一般谓依赖于有力、有德者之处而不离,亦称为依止。法华经方便品(大九·八中):“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大乘庄严经论卷四述求品,谓依止(梵 a^s/raya)作意为十八种作意之一,同经卷八以依止(梵 nis/raya)为八无上之一。
 大乘庄严经论卷一种性品则列举菩萨种性之四种依止,即:(一)无量善根依止,(二)无量智慧依止,(三)一切烦恼障、智障得清净依止,(四)一切神通变化依止。又同经卷七度摄品载菩萨修习诸波罗蜜有五依止,即:(一)物依止(梵 upadhi-sam!nis/rita),(二)思惟依止(梵 manasika^ra-sam!nis/rita),(三)心依止(梵 a^s/aya-sam!nis/rita),(四)方便依止(梵 upa^ya-sam!nis/rita),(五)势力依止(梵 vibhutva-sam!nis/rita)。(杂阿含经卷二十四、广义法门经、小品般若经卷二塔品、大乘入楞伽经卷三、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五重显空性品、善见律毗婆沙卷四、辩中边论卷上辩相品、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一、法华玄义卷五上)p3051 FROM:【佛光大辞典】

【虚空界】:(术语)谓眼所见之大空也。中阿含经三十六曰:“譬如月无垢,游于虚空界。”智度论一曰:“虚空界无量诸佛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界】: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能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名“理法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差别】:(术语)有为法其外相虽有种种差别,然其内情为一、如波之姿虽异,而其水性则一、故云无差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疑惑】:疑,梵语 vicikitsa^,指心生疑念而不能安定之状态;惑,指迷于对象而判断力颠倒。与“疑惑”之用语相似者,另有疑惧、疑团,然“疑”与“惧”之含意并不尽同。盖所谓疑,系以理智寻思而不可理解真象、不能决定是非之心理状态;所谓惧,系由于情感无所依赖而产生之感觉状态。故知由于疑,会产生欲以哲理分析来解决之倾向,及以转换为直观作用之倾向;然由于惧,则易产生罪业意识与凡夫意识。要之,“疑”之特性,乃向外界之疑逐渐转为向内之疑,并因而形成一股疑团(执),乃至一股大疑团,此时即易于转换为直观之作用。故禅宗每每强调大疑乃参禅悟道所绝对必须者,譬如有一僧遗失其唯一之袈裟,寻而不得,念念不忘,片刻不舍而反覆寻觅,此称为真疑;反之,譬如今人对古人经历之疑团悬案妄附疑情,而未能彻底寻究,此称为模仿疑,而非真疑。若无真疑,则亦无参透大悟之日;例如于未失却之物,以为已然失却而欲寻求,虽压抑之,亦不由心,直至寝食难安,大疑自然现前,由是即有转换为悟道因缘之良机。p5843FROM:【佛光大辞典】

【平等】:(术语)对于差别之称。无高下浅深等之别曰平等。南史梁武帝纪曰:“幸同泰寺,设平等会。”五灯会元曰:“天平等,故常覆。地平等,故常载。日月平等,故四时常明。涅槃平等,故圣凡不二。人心平等,故高低无诤。”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力】:佛之力用。佛具有二智,故亦称智力;以方便智能摄化众生,故亦称方便力;显示由佛果而起之力,故又称愿力。法华经方便品(大九·五下):“佛力无所畏,解脱诸三昧,及佛诸余法,无能测量者。”(大智度论卷二、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p2606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十种胜妙心已,则得十种佛法善巧智。何等为十?所谓:

了达甚深佛法善巧智,
出生广大佛法善巧智,
宣说种种佛法善巧智,
证入平等佛法善巧智,
明了差别佛法善巧智,
悟解无差别佛法善巧智,
深入庄严佛法善巧智,
一方便入佛法善巧智,
无量方便入佛法善巧智,
知无边佛法无差别善巧智,
以自心自力于一切佛法不退转善巧智。
是为十。」

「佛子!菩萨摩诃萨闻此法已,咸应发心,恭敬受持。何以故?

菩萨摩诃萨持此法者,少作功力,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得具足一切佛法,悉与三世诸佛法等。」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住此十种胜妙心后,则得十种佛法善巧(善良巧妙之意。指佛菩萨教化众生之方法巧妙)智(深明事理的智慧)。是哪十种呢?就是:

了达(彻底理解之意。即对一切事理皆能了悟通达)甚深佛法善巧(善良巧妙之意。指佛菩萨教化众生之方法巧妙)智(深明事理的智慧),

出生广大佛法善巧(善良巧妙之意。指佛菩萨教化众生之方法巧妙)智(深明事理的智慧),

宣说种种佛法善巧(善良巧妙之意。指佛菩萨教化众生之方法巧妙)智(深明事理的智慧),

证入平等(对于差别之称。无高下浅深等之别曰平等)佛法善巧(善良巧妙之意。指佛菩萨教化众生之方法巧妙)智(深明事理的智慧),

明了差别佛法善巧(善良巧妙之意。指佛菩萨教化众生之方法巧妙)智(深明事理的智慧),

悟解无差别(谓诸法本性真如,而无差别。盖“有为法”之外相虽有种种差别,然其本性不异,如水波之相虽异,而其水性则一,谓之无差别)佛法善巧(善良巧妙之意。指佛菩萨教化众生之方法巧妙)智(深明事理的智慧),

深入庄严佛法善巧(善良巧妙之意。指佛菩萨教化众生之方法巧妙)智(深明事理的智慧),

一方便入佛法善巧(善良巧妙之意。指佛菩萨教化众生之方法巧妙)智(深明事理的智慧),

无量方便入佛法善巧(善良巧妙之意。指佛菩萨教化众生之方法巧妙)智(深明事理的智慧),

了知无边佛法无差别(谓诸法本性真如,而无差别。盖“有为法”之外相虽有种种差别,然其本性不异,如水波之相虽异,而其水性则一,谓之无差别)善巧(善良巧妙之意。指佛菩萨教化众生之方法巧妙)智(深明事理的智慧),

以自心自力于一切佛法不退转善巧(善良巧妙之意。指佛菩萨教化众生之方法巧妙)智(深明事理的智慧)。

这些即为十种佛法善巧智。」

「佛子!菩萨摩诃萨闻此法后,都应当发心(指发愿求无上菩提之心),恭敬受持。为什么呢?

因为菩萨摩诃萨持此法者,能够少作功力(励力而勤善事也),快速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都能获得具足一切佛法,悉与三世诸佛法等。」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巧】:善良巧妙之意。指佛菩萨教化众生之方法巧妙。又作善权。为善巧方便(梵 upa^ya-kaus/alya,音译作伛和俱舍罗)之略称。佛菩萨为顺应众生之能力素质,而运用种种方便(化他之说法方法),巧妙摄取教化众生,称为善巧摄化。为适应众生,而巧妙运用种种方法以救度之,此种方法,则称善巧方便。(大宝积经卷五十一、法华义疏卷四上)((参见:方便)1435)p4877FROM:【佛光大辞典】

【智】:深明事理的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了达】:彻底理解之意。即对一切事理皆能了悟通达。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大九·三五中):“深入禅定,了达诸法。”八十华严卷三十七(大一○·一九五中):“了达三界依心有,十二因缘亦复然。”p166FROM:【佛光大辞典】

【平等】:(术语)对于差别之称。无高下浅深等之别曰平等。南史梁武帝纪曰:“幸同泰寺,设平等会。”五灯会元曰:“天平等,故常覆。地平等,故常载。日月平等,故四时常明。涅槃平等,故圣凡不二。人心平等,故高低无诤。”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差别】:谓诸法本性真如,而无差别。盖“有为法”之外相虽有种种差别,然其本性不异,如水波之相虽异,而其水性则一,谓之无差别。p5106FROM:【佛光大辞典】

【发心】:又作初发意、新发意、新发心、初心、发意。<一>指发愿求无上菩提之心。发菩提心之略称。即发起求解脱苦难,往生净土或成佛之愿望。菩提心乃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长养之良田,发此心,勤行精进,以速证无上菩提。翻译名义集卷十二载有三种发心,即:(一)发大智心,欲以智慧广求一切佛法,普令众生皆得法喜之乐。(二)发大悲心,慈愍一切众生轮回生死,受种种苦,誓愿救拔。(三)发大愿心,依四弘誓愿,发无上菩提之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释氏要览所载三种发心为:(一)厌离有为发心,厌恶世间皆是有为之法,能招感三界生死之苦,欲求出离此苦,即发心修行。(二)所求菩提发心,宿有善本,具正知见,欲求出世妙道,即发心修行。(三)饶益有情发心,起慈悲心,愍念世间一切众生受生死苦,即发心修行,愿拔其苦而予其乐。((参见:菩提心)5200)
 <二>于日本净土真宗,指初入佛道,或新近出家得度之童男。p5162FROM:【佛光大辞典】

【功力】:(术语)励力而勤善事也。观佛三昧经六曰:“念佛功力,自然开悟。”六妙法门曰:“心慧开发,不加功力。”然则功力在我,我依念观音之功力,得观音利益也。然今人措我而直言观音之功力,不动之功力等。此时之功力,如言利益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492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606

[精进勋章]

29#
 楼主| 发表于 2023-9-2 13:42: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9-2 13:46 编辑

[华严经辑要]——十种清净施,戒,忍,精进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用时 2 小时 10 分钟)

==============================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施。何等为十?所谓:

平等施,不拣众生故;

随意施,满其所愿故;

不乱施,令得利益故;

随宜施,知上、中、下故;

不住施,不求果报故;

开舍施,心不恋着故;

一切施,究竟清净故;

回向菩提施,远离有为、无为故;

教化众生施,乃至道场不舍故;

三轮清净施,于施者、受者及以施物正念观察如虚空故。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清净广大施。 」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有十种清净(远离恶行之过失,远离烦恼之垢染,称为清净)施(把自己的东西布施给别人。施有三种,即财施、法施、无畏施)。是哪十种呢?就是:

平等(对于差别之称。无高下浅深等之别曰平等)施(把自己的东西布施给别人。施有三种,即财施、法施、无畏施),因不拣众生之故;

随意(又作随意事。即满足、喜悦之义)施(把自己的东西布施给别人。施有三种,即财施、法施、无畏施),因满其所愿之故;

不乱施(把自己的东西布施给别人。施有三种,即财施、法施、无畏施),因令得利益之故;

随宜(即随顺众生根器之所宜)施(把自己的东西布施给别人。施有三种,即财施、法施、无畏施),因了知上、中、下之故;

不住施(把自己的东西布施给别人。施有三种,即财施、法施、无畏施),因不求果报(即由过去业因所招感之结果。又作异熟、果熟、报果、应报、异熟果。有二种:(一)总报,即由引业(总报业)而来之果报,如人之生存即由前生引业而来。(二)别报,即人人个别之果报,系由满业(别报业)而来,又称满果,如同生而为人,则有男、女、贫、富之分,此即为别报)之故;

开舍施(把自己的东西布施给别人。施有三种,即财施、法施、无畏施),因心不恋着之故;

一切施(把自己的东西布施给别人。施有三种,即财施、法施、无畏施),因究竟(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清净(远离恶行之过失,远离烦恼之垢染,称为清净)之故;

回向(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于众生或庄严佛净土,叫做“回向”)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施(把自己的东西布施给别人。施有三种,即财施、法施、无畏施),因远离有为(为者造作之义,有造作,谓之有为。即因缘所生之事物,尽有为也。能生之因缘,是造作所生之事物者,所生之事物,必有此因缘之造作,故云有为法)、无为(为者造作之义,无因缘造作,曰无为,又无生住异灭四相之造作曰无为,即真理之异名也)之故;

教化众生施(把自己的东西布施给别人。施有三种,即财施、法施、无畏施),因乃至道场(谓佛成圣道之处)不舍之故;

三轮(指佛的身口意三业,因佛的身口意三业能摧破一切众生的惑业)清净施(指行布施时,于施者、受者、施物三者,不执著为实有,而达到空之境界,称为清净施),因于施者、受者及以施物正念观察如虚空之故。

这些即为十种清净施。

如果诸菩萨安住此法,则能获得如来无上清净(远离恶行之过失,远离烦恼之垢染,称为清净)广大施(把自己的东西布施给别人。施有三种,即财施、法施、无畏施)。 」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清净】:远离恶行之过失,远离烦恼之垢染,称为清净。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施】:把自己的东西布施给别人。施有三种,即财施、法施、无畏施。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平等】:(术语)对于差别之称。无高下浅深等之别曰平等。南史梁武帝纪曰:“幸同泰寺,设平等会。”五灯会元曰:“天平等,故常覆。地平等,故常载。日月平等,故四时常明。涅槃平等,故圣凡不二。人心平等,故高低无诤。”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随意】:梵语prava^raN!a^,巴利语 pava^raN!a^。音译钵剌婆剌拏、钵和罗、钵和兰。旧译自恣。又作随意事。即满足、喜悦之义。即于夏安居结束之日,令僧随他人之意发露忏悔所犯之过误,而自生喜悦。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二(大五四·二一七下):“钵剌婆剌拏,译为随意,亦是饱足义,亦是随他人意举其所犯。”(自誓三昧经、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一、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四、历代三宝纪卷十一)p6353 FROM:【佛光大辞典】

【随宜】:即随顺众生根器之所宜。又顺应人、时、处所宣说之法,称为随宜所说、随宜说法。法华经方便品(大九·五中):“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中略)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随宜所说,意趣难解。”p6348FROM:【佛光大辞典】

【果报】:梵语 vipa^ka。即由过去业因所招感之结果。又作异熟、果熟、报果、应报、异熟果。有二种:(一)总报,即由引业(总报业)而来之果报,如人之生存即由前生引业而来。(二)别报,即人人个别之果报,系由满业(别报业)而来,又称满果,如同生而为人,则有男、女、贫、富之分,此即为别报。
 就时间而言,则有三时业之三时报:(一)顺现报,即今生造业,今生报应之果报。又作现报。(二)顺生报,即今生造业,来生报应之果报。(三) 顺后报,即今生造业,再来生报应之果报。六道中,人、天二道系由持五戒、行十善而得之果报,故称为善果。然此善果仍有迷惘烦恼,故又称为颠倒善果。
 又严格言之,果与报之意义亦有差别,凡由同类因而生之等流果,称为果;凡由异熟因而生之异熟果,称为报。据法华经玄义卷二上载,习果为果,报果为报。又后生之烦恼称为习果,苦痛则称为报果;故贫富苦乐等皆为果报。(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中二、俱舍释论卷三、卷五、法苑珠林卷六十九、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注解、摩诃止观卷八下)p3323 FROM:【佛光大辞典】

【究竟】:梵语 uttara,巴利语同。音译郁多罗。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前者如佛示现至高无上之真理,即称为究竟法身;大般涅槃显示佛教之最终目的,即称为究竟涅槃。后者如以不退之愿心而成就誓愿者,称为究竟愿,此乃赞仰弥陀本愿力之语。(胜鬘经一乘章、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十住毗婆沙论卷三)p2986FROM:【佛光大辞典】

【回向】:同回向。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于众生或庄严佛净土,叫做“回向”。回向约可分为三类,即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有为】:(术语)为者造作之义,有造作,谓之有为。即因缘所生之事物,尽有为也。能生之因缘,是造作所生之事物者,所生之事物,必有此因缘之造作,故云有为法。本来自尔而非因缘所生者,谓之无为法。故有为者如言有因缘。大乘义章二曰:“为是集起造作之义,法有为作故,名有为。”俱舍论光记五曰:“因缘造作名为,色心等法,从因缘生,有彼为故,名曰有为。”俱舍论颂疏界品一曰:“为者作也,此有为法,众缘造作故名为,有彼为故,名为有为。”梵Asam!skr!ta。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为】:(术语)梵语Asam%skr!ta。为者造作之义,无因缘造作,曰无为,又无生住异灭四相之造作曰无为,即真理之异名也。此无为法有三种六种之别,三无为中之择灭无为,六无为中之真如无为,是正为圣智所证之真理。曰涅槃,曰法性,曰实相,曰法界,皆无为之异名也。无量寿经上曰:“无为泥洹之道。”清信士度人经曰:“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肇论曰:“无为者,取乎虚无寂寞,妙绝于有为。”探玄记四曰:“缘所起法名曰有为,无性真理名曰无为。”华严大疏十六曰:“以有所作为,故名有为。有为是无常,无所作为,故名无为。无为即是常也。”大乘义章二曰:“释有二:一对法外四相以释,色心等法为彼法外四相所为,虚空等三不同彼故,名曰无为。二对法体四相以释,色心等法一切皆有初生次住终异后灭前后集起,评之曰为,虚空等三无彼为故,名曰无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道场】:(术语)梵语菩提曼拏罗Bodhiman!d!ala,谓佛成圣道之处。中印度摩竭陀国尼连禅侧,菩提树下之金刚座是也。西域记八曰:“菩提树垣正中有金刚座。(中略)贤劫千佛坐之而入金刚定,故曰金刚座焉。证圣道所,亦曰道场。”又得道之行法,谓为道场。维摩经菩萨品曰:“直心是道场。(中略)三十七品是道场。”又供养佛之处,谓为道场。辅行二曰:“严道场者,场者俗中亦以为祭神处也。今以供佛之处名为道场。”又学道之处,谓为道场。注维摩经四曰:“肇曰:闲宴修道之处,谓之道场也。”隋炀帝时以为寺院之名。佛祖统纪三十九曰:“隋大业九年,诏改天下寺曰道场。”又为法座之异名。慈悲道场,水陆道场等是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轮】:1、指佛的身口意三业,因佛的身口意三业能摧破一切众生的惑业。
  2、神通轮、记心轮、教诫轮。神通轮又名神变轮,即佛以身业现出种种的神变,以引导众生起信正教;记心轮是佛以意业去识别他人的心;教诫轮又名正教轮,即佛以口业去教诫众生,使能依法修行。此三种是佛的身口意作用,首先以神通去化导众生,次以记心鉴机施教,最后则教诫以使众生起行正道。
  3、神足轮、说法轮、忆念轮。神足轮即神通轮;说法轮即教诫轮;忆念轮是佛使众生忆念教法,以便去邪归正。此三也是佛的身口意作用,为律藏所说。
  4、指风轮、水轮、金轮。
  5、指惑、业、苦。人们因惑造业,因业受苦,因苦又再起惑造业,如此好像车轮旋转一般,故谓之“三轮”。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清净施】:指行布施时,于施者、受者、施物三者,不执著为实有,而达到空之境界,称为清净施。(宝雨经卷一)((参见:三轮体空)681)p4670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戒。何等为十?所谓:

身清净戒,护身三恶故;

语清净戒,离语四过故;

心清净戒,永离贪、瞋、邪见故;

不破一切学处清净戒,于一切人、天中作尊主故;

守护菩提心清净戒,不乐小乘故;

守护如来所制清净戒,乃至微细罪生大怖畏故;

隐密护持清净戒,善拔犯戒众生故;

不作一切恶清净戒,誓修一切善法故;

远离一切有见清净戒,于戒无着故;

守护一切众生清净戒,发起大悲故。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无过失清净戒。 」

注:

护身三恶就是维护自己的身体行为不要犯三种罪恶即杀盗淫

离语四过就是远离四种言语罪过即恶口两舌(即挑拨离间) 妄语绮语(即无益语对于修行没有帮助的话例如谈论风花雪月的话)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有十种清净戒(谓无漏戒,能离烦恼染垢,是名清净戒。(无漏戒者,即声闻、缘觉无漏道品所发之戒也。))。是哪十种呢?就是:

身清净戒(谓无漏戒,能离烦恼染垢,是名清净戒),因护身三恶(维护自己的身体行为不要犯三种罪恶即杀盗淫)之故;

语清净戒(谓无漏戒,能离烦恼染垢,是名清净戒),因离语四过(远离四种言语罪过即恶口两舌(即挑拨离间) 妄语绮语(即无益语对于修行没有帮助的话例如谈论风花雪月的话))之故;

心清净戒(谓无漏戒,能离烦恼染垢,是名清净戒),因永离贪、瞋、邪见(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系八邪行之一,十恶之一,十随眠之一,五见之一。以为世间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而谓恶不足畏,善亦不足喜等之谬见,即是邪见。盖俱舍家谓拨无因果为邪见;唯识家则主张拨无因果及四见以外之所有邪执,均称为邪见)之故;

不破一切学处(意谓所学之处。一般指戒律。即比丘、比丘尼学习戒律时,所遵循之戒条,如五戒、八戒、十戒等,称为学处)清净戒(谓无漏戒,能离烦恼染垢,是名清净戒),因于一切人、天中作尊主之故;

守护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清净戒(谓无漏戒,能离烦恼染垢,是名清净戒),因不乐小乘(声闻缘觉的法门,以修身自利为宗旨,其最高果位为阿罗汉果及辟支佛果。声闻乘修四谛法,自凡夫至阿罗汉,论时间,速者三生,迟者六十劫,其修行的方便有七,得果有四。(参见:声闻乘)缘觉乘修十二因缘,自凡夫至辟支佛,论时间,速者四生,迟者一百劫,其修行重在悟证,悟所到处,便是证所到处,故无明显的位阶可言)之故;

守护如来所制清净戒(谓无漏戒,能离烦恼染垢,是名清净戒),因乃至对于微细罪也会生大怖畏(恐惧害怕之意)之故;

隐密(如来说法有显彰、隐密二意。“显彰隐密”为日本净土真宗用以解释观无量寿经所设判目之一。显彰,为语言文字分明显示者;隐密,为说者之本意密隐于文内者。显说为方便,密意为真实。此与以了义教为真实,以不了义教为方便者不同)护持清净戒(谓无漏戒,能离烦恼染垢,是名清净戒),因善于救拔犯戒众生之故;

不作一切恶清净戒(谓无漏戒,能离烦恼染垢,是名清净戒),因誓愿修习一切善法(合理益世之法,如五戒、十善是世间的善法,三学、六度是出世间的善法)之故;

远离一切有见(指执著于有之偏见。又作常见。即妄执世间万物皆具有恒常不变的实体之见解,如认为吾人固定不变,我体常存;又如主张“人常为人,畜生常为畜生,贫富恒常不变动”等说法,皆属有见)清净戒(谓无漏戒,能离烦恼染垢,是名清净戒),因于戒没有执着之故;

守护一切众生清净戒(谓无漏戒,能离烦恼染垢,是名清净戒),因发起大悲(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之故。

这些即为十种清净戒。

如果诸菩萨安住此法,则能获得如来无上无过失(谓菩萨不自贡高,言我持戒。见破戒人,亦不轻毁,令他愧耻。但一其心而持于戒也)清净戒(谓无漏戒,能离烦恼染垢,是名清净戒)。 」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清净戒】:谓无漏戒,能离烦恼染垢,是名清净戒。(无漏戒者,即声闻、缘觉无漏道品所发之戒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戒】:防非止恶的意思,不但恶事不可做,就是恶的念头也不许有。又名清凉,因人能止恶行善,则必心安理得,俯仰无愧,故心无热恼而得清凉。璎珞本业经说:“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邪见】:梵语 mithya^-dr!s!t!i,巴利语 miccha^-dit!t!hi。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系八邪行之一,十恶之一,十随眠之一,五见之一。以为世间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而谓恶不足畏,善亦不足喜等之谬见,即是邪见。盖俱舍家谓拨无因果为邪见;唯识家则主张拨无因果及四见以外之所有邪执,均称为邪见。
 另据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九载,五见虽同为邪推度,但因邪见之“无行相”过患特重,故特称之为邪见。又谓邪见坏事,谤因果及三宝,坏法恩、生恩,起法怨、生怨,并破坏现量,为暴恶之见,故别立此名。(俱舍论卷十九、成唯识论卷六、法蕴足论卷一、卷十、成实论卷十、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四十六、瑜伽师地论卷八)((参见:八邪行)283、“十善十恶”468、“五见”1099)p3033FROM:【佛光大辞典】

【学处】:梵语 s/iks!a^pada,巴利语 sikkha^pada。意谓所学之处。一般指戒律。即比丘、比丘尼学习戒律时,所遵循之戒条,如五戒、八戒、十戒等,称为学处。南传佛教称戒、定、慧三学为三学处。另据菩萨地持经卷一所载,菩萨有七学处,即:自利、利他、真实义、力、成熟众生、自熟佛法、无上菩提。此外,大日经卷六受方便学处品分显密而说所学之体,又译之为“学句”。(法蕴足论卷一学处品、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四、俱舍论卷十四、俱舍论光记卷十四)p6216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小乘】:声闻缘觉的法门,以修身自利为宗旨,其最高果位为阿罗汉果及辟支佛果。声闻乘修四谛法,自凡夫至阿罗汉,论时间,速者三生,迟者六十劫,其修行的方便有七,得果有四。(参见:声闻乘)缘觉乘修十二因缘,自凡夫至辟支佛,论时间,速者四生,迟者一百劫,其修行重在悟证,悟所到处,便是证所到处,故无明显的位阶可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怖畏】:梵语 vibhi^s!aN!a。恐惧害怕之意。依六十华严经卷三十四,未悟真理之众生有五种怖畏(恐怖):(一)不活畏,生活不安,常积资财。(二)恶名畏,恐他人讥谤而名誉受损。(三)死畏,畏惧命之将终。(四)恶道畏,又作恶趣畏。恐惧堕入地狱、饿鬼等恶趣。(五)大众威德畏,又作怯众畏。无自信而怯于出现大众之前等。若远离此五怖畏,称为五离怖畏。
 有学、无学之圣者,有小怖畏,而无大怖畏;佛则完全离怖畏。此外,虽有布施钱财之心,然担心布施后财物即将减少者,称为怖畏施,乃八施之一。((参见:五怖畏)1110)p3224FROM:【佛光大辞典】

【隐密】:如来说法有显彰、隐密二意。“显彰隐密”为日本净土真宗用以解释观无量寿经所设判目之一。显彰,为语言文字分明显示者;隐密,为说者之本意密隐于文内者。显说为方便,密意为真实。此与以了义教为真实,以不了义教为方便者不同。(演密钞卷二、教行证文类卷六本)p6535FROM:【佛光大辞典】

【善法】:合理益世之法,如五戒、十善是世间的善法,三学、六度是出世间的善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有见】:<一>梵语 astiva-nis/rita,巴利语 atthita^。指执著于有之偏见。又作常见。即妄执世间万物皆具有恒常不变的实体之见解,如认为吾人固定不变,我体常存;又如主张“人常为人,畜生常为畜生,贫富恒常不变动”等说法,皆属有见。法华玄赞卷四本(大三四·七二五中):“若有者,执我后身为有,常见也;若无者,执我后身为无,断见也。”(杂阿含经卷二、中阿含经卷二十六、法华经方便品、大智度论卷七、大毗婆沙论卷二○○、法华经义疏卷四)
 <二>梵语 sanidars/ana。为“无见”之对称。见,为眼观照根色之义;以色眼有“见”,故称有见。(俱舍论卷二)((参见:常见)4526)p2431  FROM:【佛光大辞典】

【大悲】:(术语)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涅槃经十一曰:“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中略)若无大悲者是则不名佛。”大日经一曰:“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根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过失戒】:谓菩萨不自贡高,言我持戒。见破戒人,亦不轻毁,令他愧耻。但一其心而持于戒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忍。何等为十?所谓:

安受呰辱清净忍,护诸众生故;

安受刀杖清净忍,善护自他故;

不生恚害清净忍,其心不动故;

不责卑贱清净忍,为上能宽故;

有归咸救清净忍,舍自身命故;

远离我慢清净忍,不轻未学故;

残毁不瞋清净忍,观察如幻故;

有犯无报清净忍,不见自他故;

不随烦恼清净忍,离诸境界故;

随顺菩萨真实智知一切法无生清净忍,不由他教,入一切智境界故。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一切诸佛不由他悟无上法忍。 」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有十种清净(远离恶行之过失,远离烦恼之垢染,称为清净)忍(即受他人之侮辱恼害等而不生嗔心,或自身遇苦而不动心,证悟真理,心安住于理上)。是哪十种呢?就是:

安心受诋毁侮辱清净(远离恶行之过失,远离烦恼之垢染,称为清净)忍(即受他人之侮辱恼害等而不生嗔心,或自身遇苦而不动心,证悟真理,心安住于理上),因护诸众生之故;

安心受刀杖清净(远离恶行之过失,远离烦恼之垢染,称为清净)忍(即受他人之侮辱恼害等而不生嗔心,或自身遇苦而不动心,证悟真理,心安住于理上),因善护自他之故;

不生嗔恚害人清净(远离恶行之过失,远离烦恼之垢染,称为清净)忍(即受他人之侮辱恼害等而不生嗔心,或自身遇苦而不动心,证悟真理,心安住于理上),因其心不动之故;

不责卑贱清净(远离恶行之过失,远离烦恼之垢染,称为清净)忍(即受他人之侮辱恼害等而不生嗔心,或自身遇苦而不动心,证悟真理,心安住于理上),因为上能宽之故;

有归咸救清净(远离恶行之过失,远离烦恼之垢染,称为清净)忍(即受他人之侮辱恼害等而不生嗔心,或自身遇苦而不动心,证悟真理,心安住于理上),因舍自身命之故;

远离我慢(恃我而自贡高,慢他也)清净(远离恶行之过失,远离烦恼之垢染,称为清净)忍(即受他人之侮辱恼害等而不生嗔心,或自身遇苦而不动心,证悟真理,心安住于理上),因不轻未学之故;

残毁不瞋清净忍,因观察如幻(幻,梵语 ma^ya^。幻师以种种技法变现象、马、人物等,使人如实见闻,称为幻;然此幻相幻事皆空而非实,故以之比喻一切诸法皆空,犹如幻相般之无实)之故;

有犯无报(无报者,谓由无记业,而受不善不恶之果报也)清净(远离恶行之过失,远离烦恼之垢染,称为清净)忍(即受他人之侮辱恼害等而不生嗔心,或自身遇苦而不动心,证悟真理,心安住于理上),因不见自他之故;

不随烦恼清净(远离恶行之过失,远离烦恼之垢染,称为清净)忍(即受他人之侮辱恼害等而不生嗔心,或自身遇苦而不动心,证悟真理,心安住于理上),因离诸境界之故;

随顺菩萨真实智了知一切法无生(不生不灭的意思,也就是涅槃的道理)清净(远离恶行之过失,远离烦恼之垢染,称为清净)忍(即受他人之侮辱恼害等而不生嗔心,或自身遇苦而不动心,证悟真理,心安住于理上),因不由他教,入一切智(指了知内外一切法相之智)境界之故。

这些即为十种清净忍。

如果诸菩萨安住其中,则能获得一切诸佛不由他悟无上法忍(忍者忍许之义,今谓信难信之理而不惑为忍。即施于所观之法而忍许也。依此忍许而离惑明理之智决定,谓之法智。故忍为断惑之位,属于因,智为证理之位,属于果。小乘之见道信忍欲界苦谛之理,谓之苦法忍,乃至信忍道谛之理,谓之道法忍。又大乘之菩萨于初地之见道信忍无生之理,谓之无生法忍,其他尚有种种之法忍)。 」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清净忍】:瑜伽四十二卷十四页云:云何菩萨清净忍?当知此忍、略有十种。谓诸菩萨遇他所作不饶益事、损恼违越,终不返报;亦不意愤;亦无怨嫌意乐相续恒常现前。欲作饶益,先后无异。非一益已,舍而不益。于有怨者,自往悔谢,终不令他生疲厌已,然后受谢。恐其疲厌,才谢便受。于不堪忍,成就增上猛利惭愧;依于堪忍于大师所,成就增上猛利爱敬。依不损恼诸有情故;于诸有情,成就猛利哀愍爱乐。一切不忍、并助伴法、皆得断故。离欲界欲。由此十相,当知菩萨所修行忍、清净无垢。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忍】:忍辱、忍耐、堪忍、忍许、忍可、安忍等意。即受他人之侮辱恼害等而不生嗔心,或自身遇苦而不动心,证悟真理,心安住于理上。依经论所载,忍有多种分类:
 (一)二忍:(1)生忍与法忍。据大智度论卷六载,虽受众生迫害或优遇,仍不执于其违顺之境而忍,又观众生无初、中、后之别,而在众生之上体认空理,不堕于断、常二边,不陷于邪见,此即生忍(又作众生忍);体认一切事物之实相为空,心安住于此真理之上而不动,此即法忍(又作无生法忍)。然同论卷十四、卷十五所说则稍有差异,谓忍耐众生之迫害、礼遇,称为生忍;对心法(即嗔恚、忧愁等属于心者)、非心法(即寒、暑、风、雨、饥、渴、老、病、死等不属于心者)之忍耐,称为法忍。(2)世间忍与出世间忍。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九福田相品谓,初心菩萨以有漏心,依诸果报福业,对所遇世间苦乐违顺之事加以忍耐,称为世间忍,即有相、有漏之安忍;大菩萨安住法性之理,自在表现各种作用,而无丝毫执著,称为出世间忍,即无相、无漏之安忍。(3)安受苦忍与观察法忍。据大明三藏法数卷五之说,前者即能安心忍受疾病、水火、刀杖等苦,而不为所动;后者即观察诸法体性虚幻,本无生灭,信解真实而心无妄动,安然忍可。
 (二)三忍:(1)忍辱波罗蜜分为三种,世亲摄大乘论释卷七载,三忍为:1.耐怨害忍,即受他人之怨憎恼害亦加以忍耐。2.安受苦忍,即为疾病、天灾所逼亦加以忍受。3.谛察法忍,又作观察法忍,即谛察诸法不生不灭之真理,心无妄动。其中,后者为前二者之所据。前二忍相当于大智度论所说之生忍,后者相当于法忍。据俱舍论光记卷二十六载,此三忍各以无嗔、精进、慧为体。又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二列举十八任持,以此三忍分别配于不舍有情任持、舍下劣心任持、无生法忍任持。(2)三法忍,证悟法理而安心,分为三种。依无量寿经卷上、月灯三昧经卷二等,三法忍即:1.音响忍,又作随顺音响忍。指听闻佛说法之音声,能知诸法道理,安住于法。2.柔顺忍,又作思惟随顺忍。指藉自己思惟,而随顺诸法之真理,安住于法。3.无生法忍,又作修习无生忍。即离相,顿契于法之真理而安住。有关得此三法忍之菩萨究应配于何阶位,诸说纷异,法位配以仁王经五忍中之前三忍,慧远配以同经五忍之中间三忍,新罗憬兴则配以同经中之第一伏忍之三位。(3)喜、悟、信三忍。即观阿弥陀佛,或信其本愿所得利益之无生法忍之三名。善导观经疏序分义解释经中“得无生法忍”之句,举出三忍之名,主张十信位菩萨所得之忍,绝非解行以上之忍。依此,日僧良忠称于十信位中所得之忍为信忍,又作十信中忍。是时欢喜而大悟,故名喜忍、悟忍。证空谓领解观门为无生忍,此乃信本愿所得之利益,故名信忍;亲鸾则作为得他力信之一念时之利益。(4)伏忍、柔顺忍、无生忍三忍。据天台宗,通教三乘与共之十地中,第一干慧地之菩萨为伏忍,第二性地之菩萨为柔顺忍,第三八人地、第四见地之菩萨名无生忍。
 (三)四忍。据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一载,四忍即:(1)无生法忍,忍可诸法之自性空寂本来无生。(2)无灭忍,忍可诸法本来不生无灭。(3)因缘忍,忍可诸法依因缘生,本来无自性。(4)无住忍,即心不住著而无异念相续。
 (四)五忍,依菩萨证悟法理而安心之程度所立之阶位。据仁王般若经卷上,五忍为:(1)伏忍,即已制伏烦恼,然尚未断灭。指地前之三贤位(十住、十行、十回向)。(2)信忍,即已得无漏信之初、二、三地菩萨。(3)顺忍,即顺理而趣向无生果之四、五、六地。(4)无生忍,即悟入诸法不生之理而安住之七、八、九地。(5)寂灭忍,即断诸惑而寂静安住之第十地及佛果。此外,前四忍各分上、中、下,后一忍分为上、下,合为十四忍。
 (五)六忍,又作六忍法。据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载,六忍为:(1)信忍,信一切法即空之忍。(2)法忍,认一切法即假之忍。(3)修忍,修中观,知一切法理事圆融之忍。(4)正忍,认确实中道之忍。(5)无垢忍,信证无烦恼染污之清净心之忍。(6)一切智忍,得一切智,忍可中道之法的最上忍。
 (六)十忍:(1)指菩萨忍受真理而得之十种安住心。据旧译华严经卷二十八之十忍品载,十忍即:随顺音声忍、顺忍、无生法忍、如幻忍、如焰忍、如梦忍、如响忍、如电忍、如化忍、如虚空忍。(2)指菩萨之十种忍受行。依宝云经卷一所记,十忍即:内忍、外忍、法忍、随佛教忍、无方所忍、修处处忍,非所为忍、不逼恼忍,悲心忍、誓愿忍。
 此外,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六又举出三十二种安忍,即:无贪、不害、无热恼、无嗔、无恨、无念、无诤、不染欲境、能护自他、顺菩提心、无分别心、不著生死、顺业果、身清净、口意清净、坚固不退、言说自在、无遍计、自觉圣智、将护彼意、修四梵行不随禅生、于人天乐得自在、相好圆满、梵音深妙、灭除诸恶、远离悭垢、除断嫉妒、舍诸怨贼、近菩提分、离诸不善、乐处寂静、获诸佛法。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二忍品则列举自性忍、一切忍、难行忍、一切门忍、善士忍、一切种忍、遂求忍、此世他世乐忍、清净忍等九种忍。经论中并谓“忍”具有为十利之本、诸佛神通之原、一切出家之力、伏诸恶、渡生死而至涅槃等功德利益。(长阿含经卷二十一战斗品、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四“十不善品”、佛遗教经、正法念处经卷六十观天品。大般若经卷三六六巧便行品、六度集经卷五。解深密经卷四地波罗蜜多品、三卷本大般涅槃经卷下、首楞严三昧经卷上、大宝积经卷四十五、大方等大集经卷十二无言菩萨品、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七、卷九十二、大智度论卷三十、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上)((参见:二忍)196、“十忍”438、“三法忍”571、“五忍”1097、“六忍”1265、“四忍”1697)p2889FROM:【佛光大辞典】

【我慢】:(术语)梵语Asmima%na,恃我而自贡高,慢他也。唯识论四曰:“我慢者,谓倨傲恃所执我。令心高举,故名我慢。”法华经方便品曰:“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实。”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幻】:为大品般若经所举十喻之一。幻,梵语 ma^ya^。幻师以种种技法变现象、马、人物等,使人如实见闻,称为幻;然此幻相幻事皆空而非实,故以之比喻一切诸法皆空,犹如幻相般之无实。(大智度论卷六)((参见:十喻)470、“幻”1390)p2345FROM:【佛光大辞典】

【无报】:无报者,谓由无记业,而受不善不恶之果报也。(无记业者,即不善不恶之业,无所记忆,故名无记。)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无生】:不生不灭的意思,也就是涅槃的道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切智】:梵语 sarvajn~a。指了知内外一切法相之智。音译为萨婆若、萨云然。系三智之一。关于其义,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大八·八四三上):“满足无漏界,常净解脱身,寂灭不思议,名为一切智。”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大三○·四九八下):“于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智无碍转,名一切智。”即如实了知一切世界、众生界、有为、无为事、因果界趣之差别,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者,称为一切智。又一切智对于一切种智有总、别二相之义,若依总义,则总称佛智,义同一切种智,如华严经大疏卷十六所载,如来以无尽之智,知无尽法,故称一切智。若依别义,则一切智为视平等界、空性之智,此即声闻、缘觉所得之智;一切种智为视差别界、事相之智,乃了知“平等相即差别相”之佛智,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二五·二五八下):“总相是一切智,别相是一切种智;因是一切智,果是一切种智;略说一切智,广说一切种智。一切智者,总破一切法中无明闇;一切种智者,观种种法门,破诸无明。(中略)佛自说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诸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大毗婆沙论卷十五、杂阿毗昙心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九)((参见:一切种智)19)p14FROM:【佛光大辞典】

【法忍】:(术语)忍者忍许之义,今谓信难信之理而不惑为忍。即施于所观之法而忍许也。依此忍许而离惑明理之智决定,谓之法智。故忍为断惑之位,属于因,智为证理之位,属于果。小乘之见道信忍欲界苦谛之理,谓之苦法忍,乃至信忍道谛之理,谓之道法忍。又大乘之菩萨于初地之见道信忍无生之理,谓之无生法忍,其他尚有种种之法忍。大经慧远疏曰:“心安法名之为忍。”又生法二忍之一。忍耐自风雨寒暑饥渴等非情法来之苦难,亦云法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精进。何等为十?所谓:

身清净精进,承事供养诸佛菩萨及诸师长,尊重福田不退转故;

语清净精进,随所闻法广为他说,赞佛功德无疲倦故;

意清净精进,善能入出慈、悲、喜、舍、禅定、解脱及诸三昧无休息故;

正直心清净精进,无诳无谄,无曲无伪,一切勤修无退转故;

增胜心清净精进,志常趣求上上智慧,愿具一切白净法故;

不唐捐清净精进,摄取布施、戒、忍、多闻及不放逸乃至菩提无中息故;

摧伏一切魔清净精进,悉能除灭贪欲、瞋恚、愚痴、邪见、一切烦恼、诸缠盖故;

成满智慧光清净精进,有所施为悉善观察,咸使究竟,不令后悔,得一切佛不共法故;

无来无去清净精进,得如实智,入法界门,身、语及心皆悉平等,了相非相,无所著故;

成就法光清净精进,超过诸地,得佛灌顶,以无漏身而示殁生、出家、成道、说法、灭度,具足如是普贤事故。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大清净精进。 」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有十种清净(远离恶行之过失,远离烦恼之垢染,称为清净)精进(谓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亦即依佛教教义,于修善断恶、去染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是哪十种呢?就是:

身清净(远离恶行之过失,远离烦恼之垢染,称为清净)精进(谓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亦即依佛教教义,于修善断恶、去染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因承事供养诸佛菩萨及诸师长,尊重福田(谓可生福德之田;凡敬侍佛、僧、父母、悲苦者,即可得福德、功德,犹如农人耕田,能有收获,故以田为喻,则佛、僧、父母、悲苦者,即称为福田)不退转之故;

语清净(远离恶行之过失,远离烦恼之垢染,称为清净)精进(谓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亦即依佛教教义,于修善断恶、去染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因随所闻法广为他人演说,赞叹佛功德没有疲倦之故;

意清净(远离恶行之过失,远离烦恼之垢染,称为清净)精进(谓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亦即依佛教教义,于修善断恶、去染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因善能入出慈、悲、喜、舍、禅定、解脱及诸三昧(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没有休息之故;

正直心(指质直而无谄曲之心。乃一切万行之根本)清净(远离恶行之过失,远离烦恼之垢染,称为清净)精进(谓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亦即依佛教教义,于修善断恶、去染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因无诳无谄,无曲无伪,一切勤修无退转之故;

增胜心清净(远离恶行之过失,远离烦恼之垢染,称为清净)精进(谓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亦即依佛教教义,于修善断恶、去染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因志常趣求上上智慧,愿具一切白净法之故;

不唐捐(虚弃也)清净(远离恶行之过失,远离烦恼之垢染,称为清净)精进(谓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亦即依佛教教义,于修善断恶、去染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因摄取(选择之意。谓摄物而取之)布施、戒、忍、多闻(多闻法文而受持也)及不放逸(即防范于恶事,专注于善法之精神作用。可用于对治放逸,成就一切善法,故“说一切有部”将其归纳于十大善地法之一)乃至菩提无没有中断、休息之故;

摧伏一切魔清净(远离恶行之过失,远离烦恼之垢染,称为清净)精进(谓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亦即依佛教教义,于修善断恶、去染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因悉能除灭贪欲、瞋恚、愚痴、邪见、一切烦恼、诸缠盖(缠与盖。缠与盖都是烦恼的别名,缠有十缠,盖有五盖)之故;

成满智慧光(指佛、菩萨之智慧鉴照所发出之光明。又称智光、内光。为“身光”、“外光”之对称)清净(远离恶行之过失,远离烦恼之垢染,称为清净)精进(谓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亦即依佛教教义,于修善断恶、去染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因有所施为悉善观察,咸使究竟,不令后悔,得一切佛不共法(又作不共佛法。指不共通之功德法。乃佛及菩萨所具足,而凡夫与二乘所无之殊胜特质)之故;

无来无去清净(远离恶行之过失,远离烦恼之垢染,称为清净)精进(谓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亦即依佛教教义,于修善断恶、去染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因得如实智(如诸法实相之智。知诸法实相之智。是唯佛所得之智也),入法界门,身、语及心皆悉平等,了相非相,无所著之故;

成就法光清净(远离恶行之过失,远离烦恼之垢染,称为清净)精进(谓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亦即依佛教教义,于修善断恶、去染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因超过诸地,得佛灌顶(灌者大悲护念义,顶者佛果最上义,谓诸佛以大悲水灌顶,能使功德圆满之意),以无漏(漏者烦恼之异名,漏泄之义,贪嗔等之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流注而不止,谓之漏。又漏为漏落之义,烦恼能令人漏落于三恶道谓之漏。因之谓有烦恼之法云有漏,离烦恼之法云无漏)身而示现殁生、出家、成道、说法、灭度,具足如是普贤(华严三圣之一,与文殊为释迦如来之二胁士。于佛教四大菩萨中,以“大行”著称。于华严会上说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故又是法界净土宗之始祖)事之故。

这些即为十种清净精进。

如果诸菩萨安住此法,则能获得如来无上大清净(远离恶行之过失,远离烦恼之垢染,称为清净)精进(谓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亦即依佛教教义,于修善断恶、去染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 」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精进】:梵语 vi^rya,巴利语 viriya。音译作毗梨耶、毗离耶。又作精勤、勤精进、进、勤。谓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亦即依佛教教义,于修善断恶、去染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盖精进为修道之根本,俱舍宗以其为十大善地法之一,唯识宗则以为十一善心所之一。又精进为三十七道品中之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之一。另精进亦为六波罗蜜、十波罗蜜之一。
 关于精进与精进波罗蜜之别,诸经论中说法不一,据优婆塞戒经卷七毗梨耶波罗蜜品、大智度论卷十六等所举,精进乃指世间及三十七道品中之精进;精进波罗蜜则指菩萨为证佛道之精进。
 就精进之种类而论,诸经论中亦有多说,玆列举如下:(一)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六种精进,即:增减、增上、舍障、入真、转依、大利。同论另将三乘之精进配以上、中、下三品,即:声闻之精进为下品,缘觉之精进为中品,菩萨之精进则属上品;又以声闻、缘觉二乘小利之精进为下觉,菩萨大利之精进为上觉。(二)据大智度论卷十六将菩萨之精进分为身精进与心精进二种:精进虽为心数法,然由身力而出,故称身精进,如行布施、持戒是为身精进,而修忍辱、禅定、智慧是为心精进;勤修外事为身精进,内自专精为心精进;粗之精进为身精进,细之精进为心精进;为福德之精进为身精进,为智慧之精进为心精进等。(三)据大方广十轮经卷八精进相品举出世间、出世间二种精进。世间精进乃勤修布施、持戒等诸有漏业;出世间精进则勤修灭一切烦恼、惑障等诸无漏业。此外,成唯识论卷九举出被甲(被甲则勇)、摄善(修行善法)、利乐(利益众生)等三种精进。梁译摄大乘论卷中举出勤勇、加行、不下难坏无足等三种精进。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弘誓、发行、无下、不动、无厌等五种精进。旧华严经卷二十四举出不转、不舍、不染、不坏、不厌倦、广大、无边、猛利、无等等、救一切众生等十种精进。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二精进品亦举出自性、一切、难行、一切门、善士、一切种、遂求、此世他世乐、清净等九种精进。
 次就精进之功德利益而论,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七种,即:(一)得现法乐住,(二)得世间法,(三)得出世间法,(四)得资财,(五)得动静,(六)得解脱,(七)得菩提。又菩萨地持经卷二力品,亦举出四种精进之功德力。
 又一般慎身心、断酒肉之精进,称为精进洁斋。(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六度集经卷六、法华经序品、大宝积经卷四十五毗利耶波罗蜜多品、维摩经卷上、持世经卷三、卷四、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七、诸法集要经卷八精进品、大毗婆沙论卷八十、卷一四二、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八)p5883FROM:【佛光大辞典】

【福田】:梵语puN!ya-ks!etra,巴利语 pun~n~a-kkhetta。谓可生福德之田;凡敬侍佛、僧、父母、悲苦者,即可得福德、功德,犹如农人耕田,能有收获,故以田为喻,则佛、僧、父母、悲苦者,即称为福田。据正法念处经卷十五、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三等载,佛为大福田、最胜福田,而父母为三界内之最胜福田。据优婆塞戒经卷三供养三宝品、像法决疑经、大智度论卷十二、华严经探玄记卷八等载,受恭敬之佛法僧等,称为敬田(恭敬福田、功德福田);受报答之父母及师长,称为恩田(报恩福田);受怜悯之贫者及病者,称为悲田(怜愍福田、贫穷福田)。以上三者,合称三福田。
 又据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五载,有所求而为者,称为有作福田,如父母、师长;无所求而为者,称为无作福田,如诸佛、菩萨等。以上二者称为二种福田。关于二种福田尚有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经所说之学人田(修行中之圣者),与无学人田(得究极之圣者);以及敬田与恩田,悲田与敬田等多种。另有阿毗昙甘露味论卷上布施持戒品所说之大德田(相当于敬田)、贫苦田(相当于悲田)、大德贫苦田等三种田。俱舍论卷十八则说趣田(畜生等)、苦田(贫者等)、恩田(父母等)、德田(佛等)等四种田。又智顗于菩萨戒义疏卷下列举出佛田、圣人田、僧田、和尚田、阿阇梨田、父田、母田、病田等八种田(八福田)。
 依成实论卷一福田品之说,二十七贤圣断尽贪、恚等诸烦恼,其心空而不起烦恼恶业,所得禅定皆清净而永离诸烦恼,弃舍忧乐,又能断除五种心缚,成就八种功德田,并以七定护持善心,灭尽七种漏,具足戒等七净法,成就少欲知足等八功德,复以能度彼岸、精勤求度等,称为福田。
 又据首楞严三昧经卷下载,具足“十法行”者称为真实福田,即:(一)住于空、无相、无愿之解脱门而不入法位,(二)见知四谛而不证道果,(三)行八解脱而不舍菩萨行,(四)能起宿住、死生、漏尽等三种智证明而行于三界,(五)能现声闻形色威仪而不随音教从他求法,(六)现辟支佛形色威仪而以无碍辩才说法,(七)常在禅定而能现行一切诸行,(八)不离正道而现入邪道,(九)深贪染爱而离诸欲一切烦恼,(十)入于涅槃而生死不坏不舍。
 由前述可知福田说有多种,然以佛及圣弟子为福田者为其根本,据此而称阿罗汉为应供,其后即有三宝之敬田、贫穷者之悲田等名称。我国向重敬、悲二田,多行供养惠施。依广弘明集卷二十八启福篇道宣之序言,今论福德乃以悲敬为始,悲则能哀矜苦趣之艰辛,欲愿拔济彼等出离;敬则知佛法难遇,能信仰弘布之。(杂阿含经卷三十五、长阿含卷六小缘经、小品般若经卷八、新华严经卷十三、四分律卷二、大智度论卷四、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二十三、无量寿经义疏卷上(慧远)、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五(法藏)、释氏要览卷中、法苑珠林卷二十一、卷三十三、翻译名义集卷四)p5852FROM:【佛光大辞典】

【三昧】: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直心】:指质直而无谄曲之心。乃一切万行之根本。诸经论广用此语,各处用例所诠指之旨趣虽有出入,然皆本其“正直无虚假”之意,而随各处经文大旨广申弘义。如维摩经中所说“直心是道场”、“直心是菩萨净土”,即指其不虚假;另如大乘起信论,以直心为十信成就菩萨所发三种心(直心、深心、大悲心)之一,即视之为正念真如妙法之心,而与观无量寿经所说之“至诚心”含意相同;六十华严卷二十三以之为清净纯一、专心企求佛道之“菩提心”;六祖坛经以之为自性显露之心;日本净土真宗则视之为“他力之信心”,即对弥陀本愿救度力的真实信赖、毫无犹豫疑滞之心。(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华严经疏卷十八、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参见:三心)532)p3458FROM:【佛光大辞典】

【缠盖】:缠与盖。缠与盖都是烦恼的别名,缠有十缠,盖有五盖。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唐捐】:(杂语)虚弃也。玄应音义曰:“唐,徒也。徒,空也。说文,捐,弃也。”庄子曰:“是求马于唐肆也。”法华经普门品曰:“福不唐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摄取】:梵语 parigraha。<一>又作摄取不舍。谓阿弥陀佛摄受护念念佛之众生而不舍。据观无量寿经载,阿弥陀佛之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摄受照护念佛之众生而不舍,故称摄取不舍,或称摄取照护、摄护。其光明之利益,称为摄取光益。善导之观经疏定散义举出念佛众生蒙摄取利益之三缘,此谓摄取三缘。即:(一)亲缘,谓佛与众生之意志、行为(即三业)相应。(二)近缘,谓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显现于其眼前。(三)增上缘,谓众生由念佛而消除其罪障,临终时,佛与圣众迎往净土。(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下(智顗)、安乐集卷下、往生礼赞偈)
 <二>选择之意。谓摄物而取之。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七中):“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令我于世速成正觉。”p6846FROM:【佛光大辞典】

【多闻】:(术语)多闻法文而受持也。维摩经菩萨品曰:“多闻是道场,如闻是行故。”圆觉经曰:“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不放逸】:梵语 aprama^da。心所之名。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即防范于恶事,专注于善法之精神作用。可用于对治放逸,成就一切善法,故“说一切有部”将其归纳于十大善地法之一。(俱舍论卷四、品类足论卷三)((参见:放逸)3276)p974 FROM:【佛光大辞典】

【智慧光】:指佛、菩萨之智慧鉴照所发出之光明。又称智光、内光。为“身光”、“外光”之对称。(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四、大智度论卷四十七、阿弥陀经通赞疏卷中)((参见:光明)2173)FROM:【佛光大辞典】

【不共法】:梵语 a^veN!ika-buddha-dharma。又作不共佛法。指不共通之功德法。乃佛及菩萨所具足,而凡夫与二乘所无之殊胜特质。在大小乘诸经论中,于此不共法颇有异同之说,一般系将佛之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及佛之大悲,合称为“十八不共法”。(大般若经卷四一一、自在王菩萨经卷下、文殊师利问经卷下嘱累品、大毗婆沙论卷十七、大智度论卷二十六)p966FROM:【佛光大辞典】

【如实智】:(术语)如诸法实相之智。知诸法实相之智。是唯佛所得之智也。智度论二十三曰:“如实智者,一切法总相别相,如实正知,无有挂碍。”同八十四曰:“如实智有何等相?答曰:有人言能知诸法实相。(中略)此中说如实智唯是诸佛所得。何以故?烦恼未尽者犹有无明,故不能知如实。二乘及大菩萨习未尽故,不能遍知一切法一切种,不名如实智。但诸佛于一切无明尽无遗余,故能如实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灌顶】:灌者大悲护念义,顶者佛果最上义,谓诸佛以大悲水灌顶,能使功德圆满之意。佛教诸宗中,以密教特重灌顶,其作法系由上师以五瓶水(象征如来五智)灌弟子顶,显示继承佛位之意义。灌顶法有多种,主要为结缘灌顶、学法灌顶、传法灌顶三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漏】:(术语)Ana%srava,漏者烦恼之异名,漏泄之义,贪嗔等之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流注而不止,谓之漏。又漏为漏落之义,烦恼能令人漏落于三恶道谓之漏。因之谓有烦恼之法云有漏,离烦恼之法云无漏。俱舍论二十曰:“诸境界中,流注相续,泄过不绝,故名为漏。”大乘义章五本曰:“流注不绝,其犹疮漏,故名为漏。”法华文句一曰:“毗昙云:漏落生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普贤】:华严三圣之一,与文殊为释迦如来之二胁士。于佛教四大菩萨中,以“大行”著称。于华严会上说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故又是法界净土宗之始祖。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492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606

[精进勋章]

30#
 楼主| 发表于 2023-9-3 12:22: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9-3 12:26 编辑

[华严经辑要]—— 十种清净禅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用时 40 分钟)

==============================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禅。何等为十?所谓:

常乐出家清净禅,舍一切所有故;

得真善友清净禅,示教正道故;

住阿兰若忍风雨等清净禅,离我、我所故;

离愦闹众生清净禅,常乐寂静故;

心业调柔清净禅,守护诸根故;

心智寂灭清净禅,一切音声、诸禅定刺不能乱故;

觉道方便清净禅,观察一切皆现证故;

离于味着清净禅,不舍欲界故;

发起通明清净禅,知一切众生根性故;

自在游戏清净禅,入佛三昧,知无我故。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如来无上大清净禅。 」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有十种清净(远离恶行之过失,远离烦恼之垢染,称为清净)禅(寂静审虑之意。指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极寂静以详密思惟之定慧均等之状态)。是哪十种呢?就是:

常乐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清净(远离恶行之过失,远离烦恼之垢染,称为清净)禅(寂静审虑之意。指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极寂静以详密思惟之定慧均等之状态),因舍一切所有之故;

得真善友(随顺于我而起善行者)清净(远离恶行之过失,远离烦恼之垢染,称为清净)禅(寂静审虑之意。指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极寂静以详密思惟之定慧均等之状态),因示教(示以善恶教其去恶就善也)正道(指中正之道,即趣向涅槃之正直大道;亦即无漏正真之道,系相对于邪道而言。又作正真道。广义言之,与邪道恶道相对之佛道即称正道;三乘所行之道亦称正道。狭义言之,则指正见、正业等八正道)之故;

住阿兰若(指适合于出家人修行与居住之僻静场所。又译为远离处、寂静处、最闲处、无诤处。即距离聚落一俱卢舍而适于修行之空闲处)忍风雨等清净(远离恶行之过失,远离烦恼之垢染,称为清净)禅(寂静审虑之意。指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极寂静以详密思惟之定慧均等之状态),因离我、我所(我所有之略,自身为我,自身外之万物谓为我所有。有我之情者,以为自身外之事物,皆我之所有也)之故;

离愦闹众生清净(远离恶行之过失,远离烦恼之垢染,称为清净)禅(寂静审虑之意。指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极寂静以详密思惟之定慧均等之状态),因常乐寂静(谓众生修习禅定,当远离愦闹,寂默一心,如理思惟,绝诸妄想,此为有依行也)之故;

心业调和柔顺清净(远离恶行之过失,远离烦恼之垢染,称为清净)禅(寂静审虑之意。指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极寂静以详密思惟之定慧均等之状态),因守护诸根之故;

心智(心与智。心为体,智为用,体用二者并举,故称心智)寂灭(即指度脱生死,进入寂静无为之境地。此境地远离迷惑世界,含快乐之意,故称寂灭为乐)清净(远离恶行之过失,远离烦恼之垢染,称为清净)禅(寂静审虑之意。指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极寂静以详密思惟之定慧均等之状态),因一切音声、诸禅定刺不能乱之故;

觉道(大觉之道。正觉之大道)方便清净(远离恶行之过失,远离烦恼之垢染,称为清净)禅(寂静审虑之意。指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极寂静以详密思惟之定慧均等之状态),因观察一切皆现证(现世就证悟妙果)之故;

离于味着清净(远离恶行之过失,远离烦恼之垢染,称为清净)禅(寂静审虑之意。指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极寂静以详密思惟之定慧均等之状态),因不舍欲界(三界之一,即有淫欲和食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至人界的四大部洲,下至八大地狱等,都属于欲界的范围)之故;

发起通明(于四禅四无色及灭尽定而观身息心三事之禅法也。修此禅者,必通观身息心之三故云通明,又能发六通三明故名通明,见止观九,法界次第上之下)清净(远离恶行之过失,远离烦恼之垢染,称为清净)禅(寂静审虑之意。指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极寂静以详密思惟之定慧均等之状态),因知一切众生根性之故;

自在游戏清净(远离恶行之过失,远离烦恼之垢染,称为清净)禅(寂静审虑之意。指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极寂静以详密思惟之定慧均等之状态),因入佛三昧(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知无我之故。

这些即为十种清净禅。

如果诸菩萨安住其中,则能获得如来无上大清净(远离恶行之过失,远离烦恼之垢染,称为清净)禅(寂静审虑之意。指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极寂静以详密思惟之定慧均等之状态)。 」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禅】:梵语 dhya^na,巴利语 jha^na。又作禅那、驮衍那、持阿那。意译作静虑(止他想,系念专注一境,正审思虑)、思惟修习、弃恶(舍欲界五盖等一切诸恶)、功德丛林(以禅为因,能生智慧、神通、四无量等功德)。寂静审虑之意。指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极寂静以详密思惟之定慧均等之状态。禅为大乘、小乘、外道、凡夫所共修,然其目的及思惟对象则各异。禅及其他诸定,泛称为禅定;又或以禅为一种定,故将修禅沉思称为禅思。
 盖佛道修行之纲要为戒定慧三学,持戒清净始可得禅定寂静,禅定寂静始能得真智开发。因禅定为佛教之主要修行,故大小乘经论皆广为说示之,而其种类亦繁多。在阿含及部派佛教,将禅以寻、伺、喜、乐之有无,而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等四种。色界四禅天乃修四禅者所生之处;为生于四禅天而修之四禅,称定静虑;生而即有,先天所得之四禅,则称生静虑。又有漏静虑与无漏静虑混合共修,谓杂修静虑,俱舍论卷二十四主张此乃限于阿罗汉或不还果位者所修。
 于大乘中,禅为六波罗蜜、十波罗蜜之一,即禅波罗蜜(禅定波罗蜜、静虑波罗蜜)。乃菩萨为获般若之实智,或为得神通所修者。关于菩萨之禅波罗蜜之修相及静虑之种别,可见之于诸经论,如菩萨地持经卷六及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三等载,禅波罗蜜有九种相:(一)自性禅,又作自性静虑。指静虑之自性,即将心集中于一对象之心一境性;或指由观心之自性所得之禅。(二)一切禅,又作一切静虑。为摄尽自行化他一切法之禅。(三)难禅,又作难行静虑。难修之禅之意,为利益无量之有情,舍去禅定之乐,还生欲界,乃至依止静虑,证悟无上菩提。(四)一切门禅,又作一切门静虑。门乃出入之意。一切禅定以此四禅为门,而自此出与入。(五)善人禅,又作善士静虑。不爱著禅定之乐,而与四无量心俱行之禅。此乃具有殊胜善根之众生所修,故称善人禅。(六)一切行禅,又作一切种静虑。摄尽大乘一切行,故称一切行禅。此有善禅、无记化化禅、止分禅、观分禅、自他利禅、正念禅、出生神通力功德禅、名缘禅、义缘禅、止相缘禅、举相缘禅、舍相缘禅、现法乐住第一义禅等十三种。(七)除烦恼禅,又作遂求静虑。除去众生种种苦恼之禅。(八)此世他世乐禅,又作此世他世乐静虑。使众生得现在、未来一切快乐之禅。(九)清净净禅,又作清净静虑。已断尽一切惑、业,得大菩提果,故谓清净,此又分为世间清净净不味不染污禅乃至烦恼智障断清净净禅等十种。以上唯菩萨所修之殊胜禅,称九种大禅。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载,成就静虑波罗蜜有五种相:(一)摄诸善法,令之不散。(二)常愿解脱,不执著于二边。(三)愿得神通,成就众生诸善根。(四)为净法界,蠲除心垢。(五)为断众生烦恼根本。此乃说明菩萨修静虑波罗蜜时所期之意愿。
 法华玄义卷四上载有世间禅、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等三种禅之说。其中,出世间上上禅复分为九种,即九种大禅。对此,出世间禅有如下四种禅:(一)观禅,如九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等,皆为观禅。即观照不净等境相之禅。(二)练禅,如九次第定。即锻炼有漏之禅,使其成为清净之无漏禅。(三)薰禅,如师子奋迅三昧。即薰熟诸禅,使其通达无碍、转变自在。(四)修禅,又作顶禅。即顺逆自在,超入超出之超越三昧。以上之四种禅简称为观练薰修。其中以修禅为最殊胜。又同书将根本旧禅、练禅、薰禅、修禅、九大禅等比喻为乳乃至醍醐等五味,而称四禅、四无量、四无色等三种禅定为十二门禅(天台宗仅言“味等至”为十二门禅)。此十二门禅为世间禅中之根本味禅;对此,天台宗以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禅(又作通明观、通明观禅。通观息、色、心三者,使之明净,又得六通与三明之四禅、四无色、灭尽定等九者)为世间之根本净禅。
 大乘入楞伽经卷三集一切法品谓,禅分四种:(一)声闻悟“人无我”之理,所修之“愚夫所行禅”。(二)菩萨悟“法无我”之理,而观察其义之“观察义禅”。(三)超越思虑及分别,心不起作用,立即如实悟真如之“攀缘真如禅”。(四)入如来之菩提,为众生而显示其不可思议作用之“诸如来禅”等。此外,华严宗五祖圭峰宗密(780~841)之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载,禅可分为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上禅等五种。注维摩诘经卷九举鸠摩罗什之说,谓禅有大乘禅、小乘禅、外道禅三种。
 中国各宗派均各依其教理而修禅定,另亦有行菩提达磨所传之禅。后者系源于楞伽经等之思想,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其宗旨在于阐扬经典以外,释尊以来以心传心之法。意即不依经典文字,专以坐禅及棒喝等方法,令众生悟其本来面目。此即禅传入中国后所成立之禅宗。唐代有牛头禅、北宗禅、南宗禅等流派;其后,南宗禅曾盛极一时。至临济、曹洞等宗,则各有其独特之宗风。依此,宗密分唐代之禅宗为三派(禅三宗):(一)么息妄修心宗,谓不顾外境,藉观内心,以灭除妄念之宗。(二)泯绝无寄宗,主张凡圣等一切法如梦如幻,而达于“无”之智亦不可得,故心无所寄,而本来为无;体达此理,即得解脱。(三)直显心性宗,体达一切现象之空、有悉为真如本性之宗。
 又宗密自教禅一致之立场,而主张菩提达磨所传之禅为最上上禅,或称如来清净禅。但主张教外别传之禅门祖师认为称呼达磨所传之禅为如来禅并不适当。盖自中唐以降,达磨禅为祖师传祖师之禅,依之则可谓祖师禅;又称为一味禅,意为纯粹之禅。而将宗密所立,贬为如来禅、五味禅。又祖师禅之徒,将诸善万行悉贬斥为有相,然亦因此产生反动思想,而有事理双修、禅净共行之主张。
 禅宗各派有互评宗风者,如临济大慧宗杲批评曹洞宏智正觉固守默念不动之禅风,缺乏活泼锐利之作用,乃为一种默照禅;而宏智则批评宗杲之禅风为滞于公案工夫之看话禅。宋末时,以坐禅期待开悟之待悟禅盛行,然宏智及日本之永平道元均教诫此风,认为坐禅即为佛行,乃是第一义。又如木头愚痴坐禅,唯默然而坐,心地未开者,被评为痴禅。(道行般若经卷二、六度集经卷七、六十华严卷三十八、大智度论卷十七、瑜伽师地论卷十二、卷六十三、俱舍论卷二十八、摩诃止观卷九上、卷九下、卷十上、敕修百丈清规卷四大众章、宗镜录卷三十六、万善同归集卷一、卷二、往生集卷下)((参见:四禅)1843、“如来禅”2360、“定”3171)p6451  FROM:【佛光大辞典】

【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友】:(杂语)梵语贺里也曩蜜怛罗Kalya%namitra,随顺于我而起善行者。探玄记六曰:“起我行,故名善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示教】:(杂语)示以善恶教其去恶就善也。华严经一曰:“示教众生遍一切。”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道】:指中正之道,即趣向涅槃之正直大道;亦即无漏正真之道,系相对于邪道而言。又作正真道。广义言之,与邪道恶道相对之佛道即称正道;三乘所行之道亦称正道。狭义言之,则指正见、正业等八正道。另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载,正道即无分别智。(长阿含经卷十四、大乘义章卷十六末、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下)((参见:八正道)280)p2002 FROM:【佛光大辞典】

【阿兰若】:梵语 araN!ya,巴利语 aran~n~a 之音译。又作阿练茹、阿练若、阿兰那、阿兰攘、阿兰拏。略称兰若、练若。译为山林、荒野。指适合于出家人修行与居住之僻静场所。又译为远离处、寂静处、最闲处、无诤处。即距离聚落一俱卢舍而适于修行之空闲处。其住处或居住者,即称阿兰若迦(梵 a^raN!yaka)。
 据慧苑音义卷上载,阿兰若有三种:(一)达磨阿兰若(梵 dharma-araN!ya),乃求菩提之道场。(二)摩登伽阿兰若(梵 ma^tan%ga-araN!ya),即坟场,或距村落一俱卢舍,即大牛之吼声不能听闻之处。(三)檀陀伽阿兰若(梵 daN!d!aka-araN!ya),即无人烟之沙碛。至后代,一般之寺院精舍亦称阿兰若,多位于远离繁嚣城市,而又便于出家、在家人出入之僻静郊野。此外,比丘为修行而常居于阿兰若,称阿兰若行,属于十二头陀行之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有部毗奈耶卷二十四、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五、大日经疏卷三、俱舍论光记卷十三、大乘义章卷十五、玄应音义卷二十三)p3697FROM:【佛光大辞典】

【我所】:(术语)我所有之略,自身为我,自身外之万物谓为我所有。有我之情者,以为自身外之事物,皆我之所有也。注维摩经五:“肇曰:我为万物主,万物为我所。生曰:有我之情,自外诸法,皆以为我之所有,是对我之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常乐寂静】:谓众生修习禅定,当远离愦闹,寂默一心,如理思惟,绝诸妄想,此为有依行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心智】:心与智。心为体,智为用,体用二者并举,故称心智。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大八·八二八上):“口常说法非无义,心智寂灭无缘照。”p1407FROM:【佛光大辞典】

【寂灭】:梵语 vyupas/ama,巴利语 vu^pasama。略作灭。即指度脱生死,进入寂静无为之境地。此境地远离迷惑世界,含快乐之意,故称寂灭为乐。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大二·六七二中):“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必不死,此灭最为乐。”概谓对生死之喧动不安而言,不生不死之寂静安稳即称为寂灭。又特指小乘之涅槃。僧传中,僧尼之死通称为“寂”,亦是寂灭之略称,含有进入涅槃之意;又常作示寂、入寂、圆寂。(杂阿含经卷二十二、北本涅槃经卷十、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大智度论卷九十四)((参见:涅槃)4149)p4505FROM:【佛光大辞典】

【觉道】:(术语)大觉之道。正觉之大道。维摩经佛国品曰:“始在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肇注曰:“大觉之道,寂灭无相,至味和神如甘露。”【又】七觉与八正道。法华经譬喻品曰:“根力觉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现证】:现世就证悟妙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欲界】:三界之一,即有淫欲和食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至人界的四大部洲,下至八大地狱等,都属于欲界的范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通明禅】:(术语)于四禅四无色及灭尽定而观身息心三事之禅法也。修此禅者,必通观身息心之三故云通明,又能发六通三明故名通明,见止观九,法界次第上之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昧】: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4-29 22:04 , Processed in 0.10868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