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莲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进行中] 佛弟子(净莲),每日学习佛经串贴

[复制链接]

155

主题

5061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922

[精进勋章]

101#
 楼主| 发表于 2024-2-16 08:12: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2-16 08:14 编辑

(接续上楼  用时1小时以上)

--
[经文]
--

当知此中由[六种力]。方能成办[九种心住]。

一[听闻力]。

二[思惟力]。


三[忆念力]。


四[正知力]。


五[精进力]。


六[串习力]。


【善知识解说】
听闻是学习正法的第一个阶段,就像上述九种心住,都要先听闻,才能修学


思维是修行的第二个阶段,透过思维才能明白上述经文的意思,进而在修定遇到贪瞋痴的时候能起正思维


常忆念才能记住,心里记住不忘才好修行,才能随时起正念和正观


就是知见要正确,正知见就像人生的灯塔,有灯塔就不容易迷失方向


这是要接二连三不断的练习,用大量的练习来纠正习惯,就是勤能补拙,养成正面的习惯,就能抵御负面习惯,进而工夫成遍


[末学解说]

应当知道此中有[六种力]。方能完成[九种心住]。

一是[听闻(闻教法也)力]。

二是[思惟(思考)力]。

三是[忆念(记忆不忘也)力]。

四是[正知(于自身心时时观察)力]。

五是[精进(又叫做勤,即努力向善、向上)力]。

六是[串习(即对事物习惯性认识,见之不必分析)力]。

注解:
【听闻】:(杂语)闻教法也。最胜王经四曰:“若得听闻是经典,皆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华玄义六曰:“受戒之时,说此戒法,授于前人,前人听闻,即得发戒,师弟所由生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思惟】:思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忆念】:(术语)记忆不忘也。华严大疏钞三十四上曰:“摄法在心,故名忆念。”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知】:于自身心时时观察。        《藏汉佛学词典》

【精进】:又叫做勤,即努力向善、向上。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串习】;即对事物习惯性认识,见之不必分析。        《佛学名相》

-- [经文] --

1.2.初由[听闻][思惟]二力。[数闻][数思]增上力故。最初[令心于内境住]。及即于此[相续方便][澄净方便][等遍安住]。

3.如是于内系缚心已。由[忆念力][数数作意]。摄录其心令不散乱[安住][近住]。


4.从此已后由[正知力]调息其心。于其[诸相][诸恶]寻思[诸随烦恼]不令流散[调顺][寂静]。


5.由[精进力]设彼二种暂现行时能不忍受。寻即断灭除遣变吐。[最极寂静][专注一趣]。


6.由[串习力][等持]成满。


【善知识解说】
刚修「奢摩他」时要用「多听闻」「多思维」两种方式来增上心力,达到最初内观的「内住」状态,然后持续以此方便达到「等住」「安住」的阶段

如上学会内观降伏心念后,再不断的以计数忆念来增上忆念力,逐渐收摄心念而不散乱,就能达到「安住」「近住」的阶段

到此之后,由「正知见」的力量来调伏心念,对于外相和第八识恶念种子浮现能思维这些祸患而警惕不让心散乱,这就是「调顺」而逐渐「寂静」的阶段

在精进的过程如果外相干扰和恶念种子浮现而无法忍受,就立即断灭念头而把负面念头排除,这就达到「最极寂静」而逐渐「专注一趣」的阶段

然后经由不断的练习,而达到「等持」圆满的阶段

[末学解说]

1.2.最开始由[听闻][思惟]二力。因经过[数闻][数思]增上力的缘故。最初[令心于内境安住]。由此[相续方便][澄净方便],从而能够[等遍安住]。

3.如是于内境已能够系缚心。由[忆念力]经过[数数作意]。收摄其心令其不散乱,从而能够[安住][近住]。

4.从此已后由[正知力]调息其心。于其[诸相][诸恶]寻思[诸随烦恼(指随根本烦恼而起之烦恼)]不令其流散,从而能够[调顺][寂静]。

5.由[精进力]如果上述二种暂现行时不能忍受。发现后就立即断灭,除遣变吐。从而能够[最极寂静][专注一趣]。

6.由[串习力]最终令[等持]达成圆满。

注解:
【随烦恼】:梵语 upakles/a^,巴利语 upakkilesa。指随根本烦恼而起之烦恼。与“根本烦恼”相对称。又作随惑、枝末惑。据俱舍论卷二十一载,随烦恼有二义:(一)指随心生起而恼乱有情之一切烦恼。(二)指依根本烦恼而起之其他烦恼。书中共举出十九种随烦恼,并总括为三类,即:(一)大烦恼地法,指放逸、懈怠、不信、惛沈、掉举。(二)大不善地法,指无惭、无愧。(三)小烦恼地法,指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憍等十种,及不定地法中之睡眠、恶作。
 据成唯识论卷六载,随烦恼指根本烦恼之六大惑以外的二十种法,可分为三类,故又称“三随烦恼”。即:(一)小随烦恼,相对于俱舍论之小烦恼地法而立,指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等十种;此十种烦恼各别而起,故称小随烦恼。(二)中随烦恼,相对于俱舍论之大不善地法而立,指无惭、无愧;此二种烦恼遍于一切之不善心,称为中随烦恼。(三)大随烦恼,相对于俱舍论之大烦恼地法而立,指掉举、惛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等八种;此八种烦恼遍于一切染污心,而辗转与小、中随烦恼俱生,故称大随烦恼。(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三、品类足论卷一、成实论卷十随烦恼品、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华严经疏钞卷三十四)p6353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即于如是[九种心住]。当知复有[四种作意]。

一[力励运转作意]。

二[有间缺运转作意]。

三[无间缺运转作意]。

四[无功用运转作意]。


【善知识解说】
这就是初学者励志奋力修行定心的阶段

这是指初学者工夫不能成遍的阶段,而且不是无时无刻都在练习,属于间缺练习的阶段,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

这是指念念都在运转,都在练习,行住坐卧都在练习「奢摩他」

这是指已经工夫成遍,不需要奋力用功精进,平常随时都处于「奢摩他」的定静状态中

[末学解说]

即于如是[九种心住]。应当知道还有[四种作意](修定时引心趋境的四种警觉性

一是[力励运转作意心所之名。即突然警觉而将心投注某处以引起活动之精神作用)]。

二是[有间缺运转作意](在修止的第三至第七住心过程中,心力时有外散,须收回重新住于所缘境上的断续作意)。

三是[无间缺运转作意](修止的第八住心过程中,心力连续专注全无间断的作意)。

四是[无功用(略称无功。不借功用之意。即不加造作,自然之作用。亦即不假借身、口、意而任运自在之道)运转作意]。

注解:
【作意】:梵语 manaska^ra, manasi-ka^ra 或 manah!-ka^ra。心所之名。即突然警觉而将心投注某处以引起活动之精神作用。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为有部大地法之一,亦为法相宗五遍行之一。
 俱舍论卷七将作意分为三种:(一)自相作意,谓观某物有独自之相(自相)时之作意;如观色有变碍之相。(二)共相作意,谓观四谛之十六行相是共通于诸法之相时之作意。(三)胜解作意,即作不净观等种种观想时之作意。又欲界有闻所成、思所成、生所得等三种作意,色界有闻所成、修所成、生所得等三种作意,无色界仅有修所成、生所得等两种作意。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三载,诸瑜伽师若欲离于欲界之欲而勤修观行者,须经由下列七种作意方能离欲,即:了相、胜解、远离、摄乐、观察、加行究竟、加行究竟果等。
 此外,大乘庄严经论卷七谓,于根本等六心生起之后,继之则生起有觉有观、无觉有观、无觉无观等十一种之作意。六门教授习定论则举出励力荷负作意、有间荷负作意等四种作意。显扬圣教论卷三则谓,修无量之三摩地门,会生起有情无量作意、世界无量作意等五种作意,又缘七种遍满真如,则会生起流转真如作意、实相真如作意等七种作意。(成唯识论卷三、大毗婆沙论卷十一、卷十六、瑜伽师地论卷三、显扬圣教论卷一)((参见:三种作意)652)p2779 FROM:【佛光大辞典】

【四作意】:修定时引心趋境的四种警觉性。即:励力运转作意、有间缺运转作意、无间缺运转作意和无功用运转作意。        《噶举教派史略》

【有间缺运转作意】:1、九住心的四作意之一。在修止的第三至第七住心过程中,心力时有外散,须收回重新住于所缘境上的断续作意。
2、四作意之一。九住心中第三安住、第四近住、第五调顺、第六寂静、第七最极寂静,此五位中所修定心,常被昏沉、掉举间断,不能持久。《佛学词典》

【无间缺运转作意】:九住心的四作意之一。在修止的第八住心过程中,心力连续专注全无间断的作意。        《佛学词典》

【无功用】:梵语 an-a^bhoga。略称无功。不借功用之意。即不加造作,自然之作用。亦即不假借身、口、意而任运自在之道。为“有功用”之对称。八地以前之菩萨,于真如之境未得自在,而八地以上则可续起纯无漏而任运自在,故称无功用道。又于八地以上,得任运无功用智,自在利生,称为无功用地。然若就佛果而言,则八地以上属有功用,唯佛果为无功用。(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卷十四、佛性论卷三、大乘庄严经论卷三六门教授习定论、观经疏玄义分)((参见:有功用)2429)p5077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1.于[内住][等住]中。有[力励运转作意]。

2.于[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中。有[有间缺运转作意]。


3.于[专注一趣]中。有[无间缺运转作意]。


4.于[等持]中。有[无功用运转作意]。


【善知识解说】
下面是指「九种心住」对应于上面「四种作意」阶段的情况,如果没有特别精进,一般人大都处于前两种作意阶段就无法前进了

[末学解说]

1.在[内住][等住]中。有[力励运转作意]。

2.在[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中。有[有间缺运转作意]。

3.在[专注一趣]中。有[无间缺运转作意]。

4.在[等持]中。有[无功用运转作意]。

-- [经文] --

当知如是[四种作意]。于[九种心住]中是[奢摩他品]。

又即如是获得[内心奢摩他]者。于[毗钵舍那]勤修习时。


复即
由是[四种作意]。方能修习[毗钵舍那]。


故此亦是[毗钵舍那品]。


【善知识解说】
上面这些修行都是属于「奢摩他」的范畴

而且,透过修行「奢摩他」而得到内心静定的人,在修行[毗钵舍那]的时候,也是要用上面四种作意阶段来修行,所以上述四种作意阶段也属于[毗钵舍那]的修行范畴


[末学解说]

应当知道如是[四种作意](修定时引心趋境的四种警觉性。在[九种心住]中是[奢摩他(华译为止,即止息一切杂念的意思)品]。

之后,即如是获得[内心奢摩他]者。于[毗钵舍那(华译为观,即观察或观见事理的意思)]勤修习时。

也要由此[四种作意]。方能修习[毗钵舍那]。

所以这些也是[毗钵舍那品]。

注解:
【奢摩他】:华译为止,即止息一切杂念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毗钵舍那】:华译为观,即观察或观见事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5061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922

[精进勋章]

102#
 楼主| 发表于 2024-2-16 17:59:42 | 只看该作者
(接续上楼  用时 2 小时以上)

--
[经文]
--

当知此中由[六种力]。方能成办[九种心住]。

一[听闻力]。

二[思惟力]。


三[忆念力]。


四[正知力]。


五[精进力]。


六[串习力]。


【善知识解说】
听闻是学习正法的第一个阶段,就像上述九种心住,都要先听闻,才能修学


思维是修行的第二个阶段,透过思维才能明白上述经文的意思,进而在修定遇到贪瞋痴的时候能起正思维


常忆念才能记住,心里记住不忘才好修行,才能随时起正念和正观


就是知见要正确,正知见就像人生的灯塔,有灯塔就不容易迷失方向


这是要接二连三不断的练习,用大量的练习来纠正习惯,就是勤能补拙,养成正面的习惯,就能抵御负面习惯,进而工夫成遍


[末学解说]

应当知道此中有[六种力]。方能完成[九种心住]。

一是[听闻(闻教法也)力]。

二是[思惟(思考)力]。

三是[忆念(记忆不忘也)力]。

四是[正知(于自身心时时观察)力]。

五是[精进(又叫做勤,即努力向善、向上)力]。

六是[串习(即对事物习惯性认识,见之不必分析)力]。

注解:
【听闻】:(杂语)闻教法也。最胜王经四曰:“若得听闻是经典,皆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华玄义六曰:“受戒之时,说此戒法,授于前人,前人听闻,即得发戒,师弟所由生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思惟】:思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忆念】:(术语)记忆不忘也。华严大疏钞三十四上曰:“摄法在心,故名忆念。”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知】:于自身心时时观察。        《藏汉佛学词典》

【精进】:又叫做勤,即努力向善、向上。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串习】;即对事物习惯性认识,见之不必分析。        《佛学名相》

-- [经文] --

1.2.初由[听闻][思惟]二力。[数闻][数思]增上力故。最初[令心于内境住]。及即于此[相续方便][澄净方便][等遍安住]。

3.如是于内系缚心已。由[忆念力][数数作意]。摄录其心令不散乱[安住][近住]。


4.从此已后由[正知力]调息其心。于其[诸相][诸恶]寻思[诸随烦恼]不令流散[调顺][寂静]。


5.由[精进力]设彼二种暂现行时能不忍受。寻即断灭除遣变吐。[最极寂静][专注一趣]。


6.由[串习力][等持]成满。


【善知识解说】
刚修「奢摩他」时要用「多听闻」「多思维」两种方式来增上心力,达到最初内观的「内住」状态,然后持续以此方便达到「等住」「安住」的阶段

如上学会内观降伏心念后,再不断的以计数忆念来增上忆念力,逐渐收摄心念而不散乱,就能达到「安住」「近住」的阶段

到此之后,由「正知见」的力量来调伏心念,对于外相和第八识恶念种子浮现能思维这些祸患而警惕不让心散乱,这就是「调顺」而逐渐「寂静」的阶段

在精进的过程如果外相干扰和恶念种子浮现而无法忍受,就立即断灭念头而把负面念头排除,这就达到「最极寂静」而逐渐「专注一趣」的阶段

然后经由不断的练习,而达到「等持」圆满的阶段

[末学解说]

1.2.最开始由[听闻][思惟]二力。因经过[数闻][数思]增上力的缘故。最初[令心于内境安住]。由此[相续方便][澄净方便],从而能够[等遍安住]。

3.如是于内境已能够系缚心。由[忆念力]经过[数数作意]。收摄其心令其不散乱,从而能够[安住][近住]。

4.从此已后由[正知力]调息其心。于其[诸相][诸恶]寻思[诸随烦恼(指随根本烦恼而起之烦恼)]不令其流散,从而能够[调顺][寂静]。

5.由[精进力]如果上述二种暂现行时不能忍受。发现后就立即断灭,除遣变吐。从而能够[最极寂静][专注一趣]。

6.由[串习力]最终令[等持]达成圆满。

注解:
【随烦恼】:梵语 upakles/a^,巴利语 upakkilesa。指随根本烦恼而起之烦恼。与“根本烦恼”相对称。又作随惑、枝末惑。据俱舍论卷二十一载,随烦恼有二义:(一)指随心生起而恼乱有情之一切烦恼。(二)指依根本烦恼而起之其他烦恼。书中共举出十九种随烦恼,并总括为三类,即:(一)大烦恼地法,指放逸、懈怠、不信、惛沈、掉举。(二)大不善地法,指无惭、无愧。(三)小烦恼地法,指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憍等十种,及不定地法中之睡眠、恶作。
 据成唯识论卷六载,随烦恼指根本烦恼之六大惑以外的二十种法,可分为三类,故又称“三随烦恼”。即:(一)小随烦恼,相对于俱舍论之小烦恼地法而立,指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等十种;此十种烦恼各别而起,故称小随烦恼。(二)中随烦恼,相对于俱舍论之大不善地法而立,指无惭、无愧;此二种烦恼遍于一切之不善心,称为中随烦恼。(三)大随烦恼,相对于俱舍论之大烦恼地法而立,指掉举、惛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等八种;此八种烦恼遍于一切染污心,而辗转与小、中随烦恼俱生,故称大随烦恼。(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三、品类足论卷一、成实论卷十随烦恼品、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华严经疏钞卷三十四)p6353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即于如是[九种心住]。当知复有[四种作意]。

一[力励运转作意]。

二[有间缺运转作意]。

三[无间缺运转作意]。

四[无功用运转作意]。


【善知识解说】
这就是初学者励志奋力修行定心的阶段

这是指初学者工夫不能成遍的阶段,而且不是无时无刻都在练习,属于间缺练习的阶段,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

这是指念念都在运转,都在练习,行住坐卧都在练习「奢摩他」

这是指已经工夫成遍,不需要奋力用功精进,平常随时都处于「奢摩他」的定静状态中

[末学解说]

即于如是[九种心住]。应当知道还有[四种作意](修定时引心趋境的四种警觉性

一是[力励运转作意心所之名。即突然警觉而将心投注某处以引起活动之精神作用)]。

二是[有间缺运转作意](在修止的第三至第七住心过程中,心力时有外散,须收回重新住于所缘境上的断续作意)。

三是[无间缺运转作意](修止的第八住心过程中,心力连续专注全无间断的作意)。

四是[无功用(略称无功。不借功用之意。即不加造作,自然之作用。亦即不假借身、口、意而任运自在之道)运转作意]。

注解:
【作意】:梵语 manaska^ra, manasi-ka^ra 或 manah!-ka^ra。心所之名。即突然警觉而将心投注某处以引起活动之精神作用。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为有部大地法之一,亦为法相宗五遍行之一。
 俱舍论卷七将作意分为三种:(一)自相作意,谓观某物有独自之相(自相)时之作意;如观色有变碍之相。(二)共相作意,谓观四谛之十六行相是共通于诸法之相时之作意。(三)胜解作意,即作不净观等种种观想时之作意。又欲界有闻所成、思所成、生所得等三种作意,色界有闻所成、修所成、生所得等三种作意,无色界仅有修所成、生所得等两种作意。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三载,诸瑜伽师若欲离于欲界之欲而勤修观行者,须经由下列七种作意方能离欲,即:了相、胜解、远离、摄乐、观察、加行究竟、加行究竟果等。
 此外,大乘庄严经论卷七谓,于根本等六心生起之后,继之则生起有觉有观、无觉有观、无觉无观等十一种之作意。六门教授习定论则举出励力荷负作意、有间荷负作意等四种作意。显扬圣教论卷三则谓,修无量之三摩地门,会生起有情无量作意、世界无量作意等五种作意,又缘七种遍满真如,则会生起流转真如作意、实相真如作意等七种作意。(成唯识论卷三、大毗婆沙论卷十一、卷十六、瑜伽师地论卷三、显扬圣教论卷一)((参见:三种作意)652)p2779 FROM:【佛光大辞典】

【四作意】:修定时引心趋境的四种警觉性。即:励力运转作意、有间缺运转作意、无间缺运转作意和无功用运转作意。        《噶举教派史略》

【有间缺运转作意】:1、九住心的四作意之一。在修止的第三至第七住心过程中,心力时有外散,须收回重新住于所缘境上的断续作意。
2、四作意之一。九住心中第三安住、第四近住、第五调顺、第六寂静、第七最极寂静,此五位中所修定心,常被昏沉、掉举间断,不能持久。《佛学词典》

【无间缺运转作意】:九住心的四作意之一。在修止的第八住心过程中,心力连续专注全无间断的作意。        《佛学词典》

【无功用】:梵语 an-a^bhoga。略称无功。不借功用之意。即不加造作,自然之作用。亦即不假借身、口、意而任运自在之道。为“有功用”之对称。八地以前之菩萨,于真如之境未得自在,而八地以上则可续起纯无漏而任运自在,故称无功用道。又于八地以上,得任运无功用智,自在利生,称为无功用地。然若就佛果而言,则八地以上属有功用,唯佛果为无功用。(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卷十四、佛性论卷三、大乘庄严经论卷三六门教授习定论、观经疏玄义分)((参见:有功用)2429)p5077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1.于[内住][等住]中。有[力励运转作意]。

2.于[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中。有[有间缺运转作意]。


3.于[专注一趣]中。有[无间缺运转作意]。


4.于[等持]中。有[无功用运转作意]。


【善知识解说】
下面是指「九种心住」对应于上面「四种作意」阶段的情况,如果没有特别精进,一般人大都处于前两种作意阶段就无法前进了

[末学解说]

1.在[内住][等住]中。有[力励运转作意]。

2.在[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中。有[有间缺运转作意]。

3.在[专注一趣]中。有[无间缺运转作意]。

4.在[等持]中。有[无功用运转作意]。

-- [经文] --

当知如是[四种作意]。于[九种心住]中是[奢摩他品]。

又即如是获得[内心奢摩他]者。于[毗钵舍那]勤修习时。


复即
由是[四种作意]。方能修习[毗钵舍那]。


故此亦是[毗钵舍那品]。


【善知识解说】
上面这些修行都是属于「奢摩他」的范畴

而且,透过修行「奢摩他」而得到内心静定的人,在修行[毗钵舍那]的时候,也是要用上面四种作意阶段来修行,所以上述四种作意阶段也属于[毗钵舍那]的修行范畴


[末学解说]

应当知道如是[四种作意](修定时引心趋境的四种警觉性。在[九种心住]中是[奢摩他(华译为止,即止息一切杂念的意思)品]。

之后,即如是获得[内心奢摩他]者。于[毗钵舍那(华译为观,即观察或观见事理的意思)]勤修习时。

也要由此[四种作意]。方能修习[毗钵舍那]。

所以这些也是[毗钵舍那品]。

注解:
【奢摩他】:华译为止,即止息一切杂念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毗钵舍那】:华译为观,即观察或观见事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 [经文] --

云何四种[毗钵舍那]
谓有苾刍(比丘)依止[内心奢摩他]故。

于诸法中能1.[正思择]2.[最极思择]。3.[周遍寻思]4.[周遍伺察]。

是名[四种毗钵舍那]。

【善知识解说】这是说比丘如果依照「奢摩他」的修行方法而达到内心止静,然后面对生活或各种法门都能运用上述四种观行思维审查,就是四种「毗钵舍那」修行。

「苾刍」(简体)「苾刍」(正体)就是「比丘」,这是因为「出家比丘」信奉佛法,远离家庭和世俗,且受持戒律,业障较轻,因此能比「在家修行者」或「一般人」快速修行观行禅定而不会有严重障碍,至于「在家行者」若要修行成佛,也是要修观行的,但要和「出家比丘」有类似或同等的修行境界,减少业障,才不容易修观行的时候遭受严重的干扰和障碍

关于「诸法」,狭隘的说,「法」可以指方法或法门,但是广泛的说,「法」也可以指一切世相或一切相或法界,因为生活点滴中或六道中或法界中处处都有妙理

[末学解说]

什么是四种[毗钵舍那](华译为观,即观察或观见事理的意思)。

就是有苾刍(又作比丘,义为乞士,即出家受具足戒的人。苾刍原是一种香草,表明比丘之戒德芬芳)依止[内心奢摩他]的缘故。

于诸法中能1.[正思择]2.[最极思择]。3.[周遍寻思]4.[周遍伺察]。

这名为[四种毗钵舍那]。

-- [经文] --

云何名为能[正思择]
谓于净行所缘境界。或于善巧所缘境界。或于净惑所缘境界。能正思择尽所有性。

云何名为[最极思择]
谓即于彼所缘境界。最极思择如所有性。

云何名为
[周遍寻思]
谓即于彼所缘境界。由慧俱行有分别作意。取彼相状周遍寻思。

云何名为
[周遍伺察]
谓即于彼所缘境界。审谛推求周遍伺察。

又即如是[毗钵舍那]。由
[三门][六事差别所缘]。当知复有多种差别。

【善知识解说】就是面对清净的境界,或善巧方便的境界,或净惑混杂的境界,对于心和种种相或境界以及尘染,都能以「正知见」来思维和完整的拣择所有情况,这就叫「正思择」。简单说就是「以正知见来思维拣择」。

「所缘」就是指六根攀缘的六种尘染,就是「色」「声」「香」「味」「触」「法」,「楞严经」说藉由一根所缘而深入观行来断除杂染,这就叫「一门深入」

和上述「正思择」类似,但是,对于任何尘染和境界,都要最极至的深入正思维和拣择。简单说就是「以正知见做最深入的思维拣择」

除了由佛经取得的正知见,还要由「智慧」共同来分别判断和思维观察,根据「外相法相的相貌和状态」完整的思考判断。简单说就是「以正知见和智慧完整的思维一切境界」

和前者类似,但更深入探究原理,就是对所有尘染和境界,审慎求真的推敲,完整遍满的探究观察其中「原理内涵」和「相貌特征」以及「之间的相关性」。简单说就是「以正知见和智慧完整的探究查察一切境界」

上述四种情况虽然看起来差不多,不过实有深度广度和智能上的次第差别

再加上下面所谈「三门」「六事」的差别,可知「毗钵舍那」又有更多种的差别

[末学解说]

什么名为能[正思择]。
就是于净行所缘(缘是攀缘的意思,心识所攀缘的境界,叫做“所缘”)境界(自家势力所及之境土,又,我得之果报界域,谓之境界)。或于善巧(各种巧妙的度人方法)所缘境界。或于净惑所缘境界。能够正确思维拣择一切所有性。

什么名为[最极思择]。
就是于彼所缘境界。能够最极至正确思维拣择一切所有性。

什么名为[周遍寻思]。
就是于彼所缘境界。由智慧与正知见俱行而分别作意(心所之名。即突然警觉而将心投注某处以引起活动之精神作用)。取彼相状进行周遍寻思。

什么名为[周遍伺察]。
就是于彼所缘境界。认真审视推求,进行周遍伺察。

再有,如是[毗钵舍那]。还有[三门][六事差别所缘]。应当知道又有多种差别。

注解:
【毗钵舍那】:华译为观,即观察或观见事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苾刍】:又作比丘,义为乞士,即出家受具足戒的人。苾刍原是一种香草,表明比丘之戒德芬芳。(参见:四大圣树)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所缘】:缘是攀缘的意思,心识所攀缘的境界,叫做“所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境界】:(术语)Vis!aya,自家势力所及之境土,又,我得之果报界域,谓之境界。无量寿经上曰:“比丘白佛:斯义弘深,非我境界。”入楞伽经九曰:“我弃内证智,妄觉非境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巧】:各种巧妙的度人方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作意】:梵语 manaska^ra, manasi-ka^ra 或 manah!-ka^ra。心所之名。即突然警觉而将心投注某处以引起活动之精神作用。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为有部大地法之一,亦为法相宗五遍行之一。
 俱舍论卷七将作意分为三种:(一)自相作意,谓观某物有独自之相(自相)时之作意;如观色有变碍之相。(二)共相作意,谓观四谛之十六行相是共通于诸法之相时之作意。(三)胜解作意,即作不净观等种种观想时之作意。又欲界有闻所成、思所成、生所得等三种作意,色界有闻所成、修所成、生所得等三种作意,无色界仅有修所成、生所得等两种作意。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三载,诸瑜伽师若欲离于欲界之欲而勤修观行者,须经由下列七种作意方能离欲,即:了相、胜解、远离、摄乐、观察、加行究竟、加行究竟果等。
 此外,大乘庄严经论卷七谓,于根本等六心生起之后,继之则生起有觉有观、无觉有观、无觉无观等十一种之作意。六门教授习定论则举出励力荷负作意、有间荷负作意等四种作意。显扬圣教论卷三则谓,修无量之三摩地门,会生起有情无量作意、世界无量作意等五种作意,又缘七种遍满真如,则会生起流转真如作意、实相真如作意等七种作意。(成唯识论卷三、大毗婆沙论卷十一、卷十六、瑜伽师地论卷三、显扬圣教论卷一)((参见:三种作意)652)p2779 FROM:【佛光大辞典】

【三门】:<一>又作山门。为禅宗伽蓝之正门。三门有智慧、慈悲、方便三解脱门之义,或象征信、解、行三者,非必有三扇门。又三门建筑或系根据大智度论卷二十(大二五·二○七下)所载:“譬如城有三门,一人身不得一时从三门入,若入则从一门。诸法实相是涅槃城,城有三门:空、无相、无作。”(佛地经论卷一)
 <二>菩萨进趣菩提所修之三种法门。即:(一)智慧门,知进守退为智,知空无我为慧;依智故不求自乐,依慧故远离贪著。(二)慈悲门,拔苦为慈,与乐为悲;依慈故拔一切众生之苦,依悲故远离无安众生心。(三)方便门,正直为方,外己为便;依正直故生怜悯一切众生心,依外己故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以上,智慧门属自利,慈悲门属利他,方便门则自利利他双行。然三门虽分,实则不二,智即悲,悲即智,是为智悲双行以摄化众生而成方便门。(净土论、往生论注卷下)
 <三>三解脱门之略称。指得解脱至无余涅槃之空、无相、无愿等三种法门。((参见:三解脱门)644)p576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云何[三门毗钵舍那]

一[唯随相行毗钵舍那]。

二[随寻思行毗钵舍那]。


三[随伺察行毗钵舍那]。


【善知识解说】
就是只依照相来观行「毗钵舍那」。唯就是只,随就是依照,相就是法相

就是依寻思维来观行「毗钵舍那」

就是依照深入探究查察来观行「毗钵舍那」

[末学解说]

什么是[三门毗钵舍那(华译为观,即观察或观见事理的意思)]。

一是[只随相观行毗钵舍那]。

二是[随寻思观行毗钵舍那]。

三是[随伺察观行毗钵舍那]。

注解:
【毗钵舍那】:华译为观,即观察或观见事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云何名为[唯随相行毗钵舍那]

1.谓于所闻所受持法。或于教授教诫诸法。由等引地如理作意。暂尔思惟未思未量未推未察。如是名为[唯随相行毗钵舍那]。


2.若复于彼思量推察。尔时名为
[随寻思行毗钵舍那]

3.若复于彼既推察已。如所安立复审观察。如是名为
[随伺察行毗钵舍那]

是名[三门][毗钵舍那]。


【善知识解说】
就是依照经法所教导的观法,根据法门忆念观照,只暂时思维,而不思索探究查察,这样就叫「唯随相行毗钵舍那」。就是依照法相来观照,而不深入思维探究,这就比较像「三摩钵提」,例如:直接按照「白骨观」或「慈心三昧」或「观无量寿经」所教导的观法来观行,虽然其中观行也有短暂思维观照,但是没有思索推敲查察,所以叫「唯随相行毗钵舍那」。而下面两种就比较属于「禅那」

如果对于观照法门能寻求思维观察其中现象和道理,这就叫「随寻思行毗钵舍那」,就是要思考为什么?而不是只看着教本照做

这是说经过上述观察而得到道理,然后又再次审核观察觉悟更深或更细微的现象和道理,这就叫「随伺察行毗钵舍那」

以上叫三门「毗钵舍那」

[末学解说]

什么名为[唯随相行毗钵舍那]。

1.就是于所闻所受持之法。或于教授教诫之诸法。由等引(定名也。在定心专注之性曰等引。等谓身心之安和平等也。人若修定则依定力而引生此等,故名等引)地,如理(契合真理)作意(心所之名。即突然警觉而将心投注某处以引起活动之精神作用)。短暂思惟,没有更深入进行思维、考量、推究、观察。这样名为[唯随相行毗钵舍那]。

2.如果能再于彼进行思维、考量、推究、观察。这时名为[随寻思行毗钵舍那]。

3.如果能于彼进一步推究观察。如果安立再进行审核观察。这样名为[随伺察行毗钵舍那]。

这名为[三门][毗钵舍那](华译为观,即观察或观见事理的意思)。

注解:
【等引】:(术语)梵名三摩呬多Sama%hita,译曰等引。定名也。在定心专注之性曰等引。等谓身心之安和平等也。人若修定则依定力而引生此等,故名等引。唯识述记六上曰:“等持通定散。但专注境义。等引唯定心庆作意注故。言等引者。一引等故名等引。谓身心中所有分位安和之性平等之时名之为等。此由定力故此位生。引生等故名为等引。(中略)梵云三摩呬多。此云等引。三摩地,此云等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理】:契合真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作意】:梵语 manaska^ra, manasi-ka^ra 或 manah!-ka^ra。心所之名。即突然警觉而将心投注某处以引起活动之精神作用。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为有部大地法之一,亦为法相宗五遍行之一。
 俱舍论卷七将作意分为三种:(一)自相作意,谓观某物有独自之相(自相)时之作意;如观色有变碍之相。(二)共相作意,谓观四谛之十六行相是共通于诸法之相时之作意。(三)胜解作意,即作不净观等种种观想时之作意。又欲界有闻所成、思所成、生所得等三种作意,色界有闻所成、修所成、生所得等三种作意,无色界仅有修所成、生所得等两种作意。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三载,诸瑜伽师若欲离于欲界之欲而勤修观行者,须经由下列七种作意方能离欲,即:了相、胜解、远离、摄乐、观察、加行究竟、加行究竟果等。
 此外,大乘庄严经论卷七谓,于根本等六心生起之后,继之则生起有觉有观、无觉有观、无觉无观等十一种之作意。六门教授习定论则举出励力荷负作意、有间荷负作意等四种作意。显扬圣教论卷三则谓,修无量之三摩地门,会生起有情无量作意、世界无量作意等五种作意,又缘七种遍满真如,则会生起流转真如作意、实相真如作意等七种作意。(成唯识论卷三、大毗婆沙论卷十一、卷十六、瑜伽师地论卷三、显扬圣教论卷一)((参见:三种作意)652)p2779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5061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922

[精进勋章]

103#
 楼主| 发表于 2024-2-17 10:17:17 | 只看该作者
(接续上楼  用时共计 1 小时 30 分钟以上)

-- [经文] --

云何[六事差别所缘][毗钵舍那]

谓寻思时寻思六事。
一[义]。二[事]。三[相]。四[品]。五[时]。六[理]。

既寻思已复审伺察。

【善知识解说】

在寻思观行的过程中,寻思「义」「事」「相」「品」「时」「理」六项重点,思维后又再次审核探究查察,这就是[六事差别所缘][毗钵舍那]

[末学解说]

什么时[六事差别所缘(缘是攀缘的意思,心识所攀缘的境界,叫做“所缘”)][毗钵舍那](华译为观,即观察或观见事理的意思)。

就是依寻思维时,寻思六种事。一是[义]。二是[事]。三是[相]。四是[品]。五是[时]。六是[理]。

进行寻思之后,再进行审核探究观察。

注解:
【所缘】:缘是攀缘的意思,心识所攀缘的境界,叫做“所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毗钵舍那】:华译为观,即观察或观见事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云何名为1.[寻思于义]。
谓正寻思[如是如是语]有[如是如是义]。如是名为[寻思于义]。

云何名为2.[寻思于事]。
谓正寻思内外二事。如是名为[寻思于事]。

云何名为3.[寻思于相]。
谓正寻思诸法二相。一者[自相]。二者[共相]。如是名为[寻思于相]。

云何名为4.[寻思于品]。
谓正寻思诸法二品。一者[黑品]。二者[白品]。寻思[黑品]过失过患。寻思[白品]功德胜利。如是名为[寻思于品]。

云何名为5.[寻思于时]。
谓正寻思[过去][未来][现在]三时。寻思如是事曾在过去世。寻思如是事当在未来世。寻思如是事今在现在世。如是名为[寻思于时]。

云何名为6.[寻思于理]。
谓正寻思四种道理。一[观待道理]。二[作用道理]。三[证成道理]。四[法尔道理]。

【善知识解说】

以正见来正思维,观察语言文字和其义理以及可能相关或深入的道理,为什么这样说?其中意义用意目的和延伸涵意道理为何?例如:对佛说和经文文字或甚至一切文字言论,深入思考意义和道理,透过这样的思维观察而能放下执着和争执,这就叫「寻思于义」

以正见来正念思维,观察我们面对一境界时外相和心相的状态,观察外在事相以及所影响的心相,以此思维探究事情发生的原理和隐藏的意义以及和众生的相关性,透过这样的思维观察而能放下执着和争执,这就是「寻思于事」

以正见来正念思维,观察世间诸法都存在的两种相,一种是个别相,只个别存在,另一种是共同相,就是大家都有。若能观察世间种种相貌和差别,则有助于探究原理和相貌以及众生心和众生性,明白原理就不会因为无明而产生执着和争斗,而能达到心一境性。这就叫「寻思于相」

以正见来正念思维,观察世间一切的两种品类,就是邪恶和正直善良,思考邪恶的过失和祸害,思考正直善良的功德殊胜和利益,透过这样的思维观察而能断恶修善,并放下执着和争执,这就叫「寻思于品」

以正见来正念思维,观察世间一切[过去][未来][现在]三种时间的可能状态,透过思维观察其差别和原理,有助于放下执着,而达心一境性,这就叫「寻思于时」

以正见来正念思维观察「道理」有四种方向


[末学解说]

什么名为1.[寻思于义]。
就是依寻正确的知见思维[如是如是语]有[如是如是义]。这就名为[寻思于义]。

什么名为2.[寻思于事]。
就是依寻正确的知见思维内外二种事。这就名为[寻思于事]。

什么名为3.[寻思于相]。
就是依寻正确的知见思维诸法(指森罗万象的一切事物)二种相。一是[自相](各别不同的相叫做“自相”)。二是[共相](与他共同的相叫做“共相”)。这就名为[寻思于相]。

云何名为4.[寻思于品]。
就是正寻思诸法二种品(品,指品类)。一者[黑品](不善法之谓。黑,为染污不纯之意;不善之法,其性染污不纯,故称黑品)。二者[白品]。寻思[黑品]之过失过患。寻思[白品]之功德胜利。这就名为[寻思于品]。

什么名为5.[寻思于时]。
就是依寻正确的知见思维[过去][未来][现在]三时。寻思如是事曾在过去世。寻思如是事当在未来世。寻思如是事今在现在世。这就名为[寻思于时]。

什么名为6.[寻思于理]。
就是依寻正确的知见思维四种道理(万事万物之存在或变化,皆有其依准的法则,大略别之,可分为观待、作用、证成、法尔等四种)。一是[观待道理]。二是[作用道理]。三是[证成道理]。四是[法尔道理]。

注解:
【诸法】:指森罗万象的一切事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共相】:诸法有自相和共相二种,各别不同的相叫做“自相”,与他共同的相叫做“共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黑品】:不善法之谓。黑,为染污不纯之意;品,指品类。不善之法,其性染污不纯,故称黑品。又黑之意义,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一四载,其除染污之外,尚有“不可意”之义。故黑品亦谓不可意之法。(俱舍论卷十六、俱舍论光记卷十六)p5383 FROM:【佛光大辞典】

【四种道理】:万事万物之存在或变化,皆有其依准的法则,大略别之,可分为观待、作用、证成、法尔等四种。《解深密经》卷五,载此四种道理为:一、观待道理,又称相待道理。言诸行之所生要待众缘,譬如发芽,须待种子、时节、水田等缘。二、作用道理,又称因果道理。譬如眼等诸根为眼识等之所依而有作用,色等诸境为眼识等之所缘而有作用。三、证成道理,又称成就道理。谓由现量、比量及圣教量而证明成立之道理。如“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等。四、法尔道理,又称法然道理。指不论如来出世、或不出世,本来即存在于法界的自尔道理。譬如火之能烧、水之能润。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 [经文] --

当知此中
1.由[观待道理]寻思世俗以为世俗。寻思胜义以为胜义。寻思因缘以为因缘。


2.由[作用道理]寻思诸法所有作用。谓[如是如是法]有[如是如是作用]。


3.由[证成道理]寻思三量。一[至教量]。二[比度量]。三[现证量]。谓正寻思如是如是义。为有[至教]不。为[现证]可得不。为应[比度]不。


4.由[法尔道理]。于如实诸法成立法性。[难思法性][安住法性][应生信解][不应思议][不应分别]。如是名为[寻思于理]。


【善知识解说】
就是思维世俗道理,和佛法殊胜义理,以及因缘的道理,以观察这三项道理的方式来思维,这就叫寻思「观待道理」的「寻思于理」。也就是以「世俗」和「佛法解脱」以及「因缘」三种方向来思考解决众生问题,这就是寻思「观待道理」的「寻思于理」的「毗钵舍那」观行。这类观行思维也常见于末学的文章中,可自参考,这不是自赞,只是当作案例来说明

这就是针对「法门」和法门的「作用」和「功用」来思维其中原理和道理,这就叫寻思「作用道理」的「寻思于理」的「毗钵舍那」观行。这点也是末学文章中常探讨的,其实,由经文也可看出我们自己本身的修行在哪个阶段,深入经藏不但可以学习,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验证,更可以检验「非法」和「邪师」

就是依照三种测量方法来思维观照其原理,这就叫依照「证成道理」思维的「寻思于理」的「毗钵舍那」观行。
「三量」的量就是比较测量推敲,就是依照「至教」「比度」「现证」来类比对照,以此来思维是「至教」或「比度」还是「现证」。
1.「至教量」又称「圣教量」或「正教量」,「至教」就是至理之教,「圣教」就是圣贤的教导,「正教」就是正法之教,就是指佛陀或经中弟子所说的经教,加上「量」就是以「圣教」来测量对照,就是把「经教」当作尺来测量世俗之事或修行,看看是否符合佛陀所说的道理,以此判断正确与否。不过,教理有深浅,所以,「至教量」可分为三种:1.符合经论所说(不违背经论),2.符合解脱的方法(不违背解脱之法),3.符合不二实相 (不违背实相)
2.「比度量」又称「比量」,「比」就是比较,所以「比量」就是透过比较推敲之测量而得的道理。这种方式也常见于佛经中的各种比喻,佛陀也常用比喻引导众生明白道理。例如:以「金」藏于矿中,喻「佛性」被尘染所覆盖。或「以手指月」喻正确的方便引导,寻着引导就能见真月(真理),关于比量还有五种分类如下:这些方法都常见于佛经中
「瑜伽师地论」卷十五说五种比量,即:
(一)相比量,随所有之相状相属,由现在或先前所见而推度其境界。如见幢比知有车,见烟比知有火。
(二)体比量,现见一物之自体性而比类其不现见之体,或现见部分自体而比类其余部分,或以现在比类过去、以过去比类未来、以现在之近事比类远事,或以现在比类未来。
(三)业比量,以作用比知业之所依。如见远物不动摇而鸟居其上,比知是杌。
(四)法比量,以相邻相属之法比知其他相邻相属之法。如属无常比知是苦,属苦比知是空无我。
(五)因果比量,以因果展转之相比知。如见有行比知至他方,见至他方比知于前必定有行。
3.「现证量」,就是当场透过感官(眼耳)就能察觉验证的事情,这类的事情就称为「现证量」
由上述三种方式来思维道理,这就是「证成道理」思维方式的「寻思于理」的「毗钵舍那」观行

这就是思维诸法「法性」,思维关于法性的一切原理和相貌以及和众生的关系,众生的反应,众生心众生性。所以末学文章中常探讨众生心众生性,以及各种法门或事情的原理特性,这就是寻思「法尔道理」的「寻思于理」的「毗钵舍那」观行

[末学解说]

应当知道在此当中

1.由[观待道理](又称相待道理。言诸行之所生要待众缘,譬如发芽,须待种子、时节、水田等缘)寻思世俗(世者,隐覆真理之义,可毁坯之义;俗者,流俗之义,顺于人情之义。三界中之一切事,皆不离此二义,故曰世俗)以为世俗。寻思胜义(对于世间或世俗之语而有胜义之语,谓胜于世间世俗义之深妙理也)以为胜义。寻思因缘(因与缘。世间的一切事物,皆由因与缘的和合而生而有。因指主要的原因,缘指次要的助缘,例如稻谷,种子为因,泥土、雨露、空气、阳光、肥料、农作等等为缘,由此种种因缘的和合而生长出谷子来)以为因缘。

2.由[作用道理](又称因果道理。譬如眼等诸根为眼识等之所依而有作用,色等诸境为眼识等之所缘而有作用)寻思诸法(指森罗万象的一切事物)的所有作用(指人或法的力用,略称‘用’。如诸佛菩萨有自利利他之作用,识有了别作用,思心所有使造作之作用即是)。就是说[如是如是法]有[如是如是作用]。

3.由[证成道理](又称成就道理。谓由现量、比量及圣教量而证明成立之道理。如“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等)寻思三量(现量是用不著意识思索就能够直觉其存在,也就是直接之知,如人的手碰到火,立刻就知其存在是;比量是比度而知,也就是推理之知,如见远处有烟就知彼处必有火,听到隔壁有说话的声音,就知道里面必有人是;圣教量又名圣言量,是因为有圣人的言教才知道的意思)。一是[至教量]。二是[比度量]。三是[现证量]。就是正寻思如是如是义。为有[至教](至实之教,至极之教也)不。为[现证](现世就证悟妙果)可得不。为应[比度]不。

4.由[法尔道理](又称法然道理。指不论如来出世、或不出世,本来即存在于法界的自尔道理。譬如火之能烧、水之能润)。于如实诸法成立法性(诸法的本体、本性。这种诸法的本性,在有情方面,叫做“佛性”,在无情方面,叫做“法性”。法性也就是实相、真如、法界、涅槃的别名)。[难思法性][安住法性][应生信解][不应思议][不应分别]。如是名为[寻思于理]。

注解:
【四种道理】:(术语)解深密经五说四种之道理:一观待道理,有为法必因果对待,因生果,果由因生之不变道理也。二作用道理,因缘所生之有为法,必有成办事业之作用也。三证成道理,由现量与比量及圣教量而证明成立之道理也。如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是。四法尔道理,不关如来之出世不出世,本来安住于法界之自尔道理也。此中法尔道理乃总体,其余三道理乃其部分。法尔之一分现于因果之关系,名观待道理,现于事业之上,名作用道理,现于人之理想上,名证成道理。此三者,皆为可知之道理也。第四之法尔中,含此三者,皆有应以佛之无分别智冥契而不可知之道理。因而以五明对之,则观待作用之二道理,为工巧明,医方明,声明之所知,证成道理,乃因明之所知,法尔道理乃内明之所知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种道理】:万事万物之存在或变化,皆有其依准的法则,大略别之,可分为观待、作用、证成、法尔等四种。《解深密经》卷五,载此四种道理为:一、观待道理,又称相待道理。言诸行之所生要待众缘,譬如发芽,须待种子、时节、水田等缘。二、作用道理,又称因果道理。譬如眼等诸根为眼识等之所依而有作用,色等诸境为眼识等之所缘而有作用。三、证成道理,又称成就道理。谓由现量、比量及圣教量而证明成立之道理。如“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等。四、法尔道理,又称法然道理。指不论如来出世、或不出世,本来即存在于法界的自尔道理。譬如火之能烧、水之能润。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世俗】:世者,隐覆真理之义,可毁坯之义;俗者,流俗之义,顺于人情之义。三界中之一切事,皆不离此二义,故曰世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胜义】:(术语)对于世间或世俗之语而有胜义之语,谓胜于世间世俗义之深妙理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因缘】:因与缘。世间的一切事物,皆由因与缘的和合而生而有。因指主要的原因,缘指次要的助缘,例如稻谷,种子为因,泥土、雨露、空气、阳光、肥料、农作等等为缘,由此种种因缘的和合而生长出谷子来。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诸法】:指森罗万象的一切事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作用】:指人或法的力用,略称‘用’。如诸佛菩萨有自利利他之作用,识有了别作用,思心所有使造作之作用即是。
《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九云(大正27·200b)︰‘法未来未有作用,若至现在,便有作用。若入过去,作用已息。’《俱舍论》卷五云(大正29·28a)︰‘生作用在于未来,现在已生不更生故。诸法生已正现在时,住等三相作用方起。非生用时有余三用。’乃说明三世有为法中,仅现在法有作用,过去法与未来法则无。在四相中,生相的作用在未来,住、异、灭三相的作用则起于诸法已生的现在。又,《成唯识论》卷二云(大正31·9c)︰‘有生灭,若法非常能有作用,生长习气,乃是能薰。此遮无为前后不变,无生长用故,非能薰。’即阐述无为法离生、住、异、灭四相,不为世所迁流,故皆无作用。

此外,禅宗认为现前作用乃即体之作用,认识此作用即为见性(认识佛性)。《景德传灯录》卷三〈菩提达磨〉条曾藉波罗提与异见王之间的问答,论述此‘作用见性’之理。谓佛性即在现前作用之中,而作用有身、人、见、闻、香、谈论、执捉、运奔八种,该摄法界。其文云(大正51·218b)︰

‘时王正问宗胜。忽见波罗提乘云而至,愕然忘其问答,曰︰乘空之者是正是邪?答曰︰我非邪正,而来正邪;王心若正,我无邪正。王虽惊异而骄慢方炽,即摈宗胜令出。
波罗提曰︰王既有道,何摈沙门?我虽无解,愿王致问?王怒而问曰︰何者是佛?答曰︰见性是佛。王曰︰师见性否?答曰︰我见佛性。王曰︰性在何处?答曰︰性在作用。王曰︰是何作用,我今不见。答曰︰今见作用,王自不见。王曰︰于我有否?答曰︰王若作用,无有不是,王若不用,体亦难见。王曰︰若当用时,几处出现?答曰︰若出现时,当有其八。王曰︰其八出现,当为我说。
波罗提即说偈曰︰“在胎为身,处世名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精魂。”王闻偈已,心即开悟,乃悔谢前非。’

另外,性相家论及作用与行相、功能之异同。即俱舍家不以心、心所能缘的作用为行相,而唯识家则谓行相乃见分能缘的作用。但唯识家亦有分别作用与行相的意义者,如《成唯识论了义灯》卷四(本)云(大正43·726a)︰‘行相显自取境功能,作用显他依止功能。’意谓如作意警觉心,思令造作,系属作用。如受领顺违,想取像等,则为行相。又,小乘有部有二说,一说以作用与功能全同;另一说谓功能广通三世,作用限于现在,故作用是功能,功能则未必是作用。[参考资料] 《大乘起信论》;《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本);《成唯识论》卷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末)、卷三(本);《俱舍论光记》卷五;《顺正理论》卷十四。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三量】: 1、现量、比量、圣教量。现量是用不著意识思索就能够直觉其存在,也就是直接之知,如人的手碰到火,立刻就知其存在是;比量是比度而知,也就是推理之知,如见远处有烟就知彼处必有火,听到隔壁有说话的声音,就知道里面必有人是;圣教量又名圣言量,是因为有圣人的言教才知道的意思。2、现量、比量、非量。现量和比量如前所说,非量谓心、心所缘境时,判断错误,如见绳以为是蛇,见月明以为天亮等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至教】:(杂语)至实之教,至极之教也。唯识述记一末曰:“言至教者至实教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现证】:现世就证悟妙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性】:诸法的本体、本性。这种诸法的本性,在有情方面,叫做“佛性”,在无情方面,叫做“法性”。法性也就是实相、真如、法界、涅槃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如是[六事差别所缘][毗钵舍那]。及前[三门][毗钵舍那]。略摄一切[毗钵舍那]。

问何因缘故建立如是[六事差别毗钵舍那]。
答依[三觉]故如是建立。

何等[三觉]。
一[语义觉]。二[事边际觉]。三[如实觉]。

1.寻思义故起[语义觉]。
2.寻思其事及自相故起[事边际觉]。
3.寻思共相品时理故起[如实觉]。

修瑜伽师唯有尔所所知境界所谓语义及所知事。尽所有性如所有性。

【善知识解说】
像这些「六事」和「三门」「毗钵舍那」就大致包含一切「毗钵舍那」

如何修行「六事差别毗钵舍那」? 就是依照「三觉」来达成:
1.明白经文语意的道理,2.真正透过实修来明白,3.逐渐真正修证而明白

就是在经文中寻求和思维道理

就是在修行过程中,思维观察此修行事相和自己心相

除了「义」「事」,然后并思维观察一切「相」「品」「时」「理」,而通达明白

修行「瑜伽师地论」的瑜伽观行,应该对于各种境界的情况或文字义理或任何知见和事情,都要能尽所有可能性完整的明白和修行

[末学解说]

像这样的[六事差别所缘][毗钵舍那]。以及前面[三门][毗钵舍那]。大略包括了一切[毗钵舍那](华译为观,即观察或观见事理的意思)。为什么因缘故建立如是[六事差别毗钵舍那]。
要问是由何种因缘之故能建立这样的[六事差别毗钵舍那]。
则回答,是依照[三觉]之故来建立的。
是哪[三觉]呢。一是[语义觉]。二是[事边际觉]。三是[如实觉]。

1.寻思义理而生起[语义觉]。
2.寻思其事相及自相(各别不同的相叫做“自相”)而生起[事边际觉]。
3.寻思共相(与他共同的相叫做“共相”)品时理而生起[如实觉]。

修习瑜伽师(观行者之总名也。瑜伽为相应之义)唯有对一切所知境界,所谓语义以及所知事。都尽可能了知所有性,并如其所有性实修。

注解:
【毗钵舍那】:华译为观,即观察或观见事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觉】:<一>指三种恶觉。又作三不善觉、三恶觉、三界。乃凡夫所具三种障碍禅定之恶觉。即:(一)欲觉,又作贪觉,对世间可贪之事思量而起欲心。(二)嗔觉,又作恚觉,对世间怨憎之事思量而起嗔心。(三)害觉,又作恼觉,生憎嫉之心,起恼害他人之念。(杂阿含经卷二十四、大方等大集经卷十七、品类足论卷五)((参见:三想)636)
 <二>指三种善觉。又作三善觉。即:(一)离欲觉,又作出觉,可用以对治欲觉。(二)无恚觉,又作无嗔觉,可用以对治嗔觉。(三)无害觉,可用以对治害觉。(长阿含经卷八、品类足论卷五、成实论卷十四善觉品)
 <三>为妙觉果佛所具足之三觉,即:(一)自觉,谓觉知三世一切诸法常、无常等,悟性真空,了惑虚妄,功成妙智,道证圆觉,故称自觉。(二)觉他,谓运无缘之慈,度诸众生,令离生死苦,得涅槃乐。(三)觉行圆满,又作觉满,谓三惑净尽,众德悉备,位登妙觉,行满果圆。阿罗汉具自觉,菩萨具自觉、觉他二觉,佛具三觉。(品类足论卷五、观经玄义分卷一、无量寿经义疏卷上)
 <四>大乘起信论所说之本觉、始觉、究竟觉。(一)本觉,指一切众生本来固有之自性清净心。(二)始觉,依本觉内薰与教法外薰而妄心渐起契于本觉之知觉者。(三)究竟觉,始觉中与本觉极其一致者。p705FROM:【佛光大辞典】

【瑜伽师】:(术语)观行者之总名也。瑜伽为相应之义。相应有五义。(参见:瑜伽)。其中多取第二行瑜伽之义,观行即禅定相应之人,名为瑜伽师。又此名虽通于显密二教。然多以名密教之观行者。盖总即别名也。唯识述记二本曰:“此言瑜伽,法相应称,取与理相应。多说唯以禅定为相应,瑜伽之师即依士释。师有瑜伽名瑜伽师,即有财释。”圆觉大钞七本曰:“瑜伽者,此云相应。此有五义,故不别翻。谓一与境,二与行,三与理,四与果,五与机相应也。虽有多说,今唯以禅定为相应也。师者即观行人,是师之称,如云禅师。”俱舍光记业品一曰:“瑜伽师,即观行者异名也。”梵Yoga%ca%rya。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5061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922

[精进勋章]

104#
 楼主| 发表于 2024-2-18 11:49: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2-18 11:59 编辑

(接续上楼  用时共计 1 小时 以上 )

===========================================

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相关内容:

一、关于奢摩他
奢摩他,就是静的法门,是自我安定的力量,就是寂灭
就是止观的止的工夫, 修止成定就是一般讲的禅定
最简单通俗的方法就是静坐, 其实不仅于静坐, 只要能心静都是
例如念佛,拜佛,持咒,诵经,只要能让我们心静,这些都算是
不过末法时期,众生心不清净,戒律不净,修学禅定大都容易着魔境,
所以建议戒律必须精严,并且先学楞严经咒,弄清楚50魔
其实只要工夫到家就能一念入寂
——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毗婆奢那
「奢摩他」就是「止」
「契经、应诵、记别、讽诵、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就是所谓的12部经
透过「听」「说」「意念」「知见」对12部经的通透了解,在净处中静思,心系正念相续不断,而达身心轻安的状态,这叫作「奢摩他」——「奢摩他」和「毘婆舍那」
有时候当我们忙碌的要命,最后终于结束,在这突然停下的当下,我们可能会有短暂的放空
又或者我们很久没喝水渴的要命,当喝到水的一刹那会有短暂特别明显的安定
又或者我们躺在舒适的草皮上或沙滩上,会有远离尘嚣甚至肉体的特殊安祥的感觉
又或者饿了好久后终于饱餐一顿,那一刻会有忘我的感觉

其实这短暂的放空或者安祥或者忘我,就是来自于欲望被满足的短暂当下
当下的欲望因为满足了,所以没了,而下一个欲望尚未产生,意识因为累了,所以短暂停止思维
我们平常念念相续的烦恼因此停止了
这边就是我要讲的重点,欲望止歇时候的安定,这就是[止],[止][观]的[止]
也就是佛法讲的[奢摩他],就是[静]的功夫, 也就是佛法讲的"歇即菩提"
——[止观初探]正视心识作用,由观照心念探讨"楞严经: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二、关于毘婆舍那
「毘婆舍那」就是「观」
透过「奢摩他」修止而得身心轻安,然后在内观「三摩地」定中,正思维种种心念影像,观察甚深义解,舍离凡夫心念和贪着的表相,
在「三摩地」定中万相所明白的义理中,能正思维且最细思维和正分别择取,并且最广泛思维和观察觉察心念忍乐慧见观的种种细微道理
例如:「生忍」「法忍」「无生法忍」三忍,世俗欲乐或法乐,世俗慧或解脱慧和佛慧,世俗见和佛法各种知见,以及种种观照法门
能做到这样,叫作菩萨行者能善修「毘钵舍那」观照
——「奢摩他」和「毘婆舍那」
如果我们能正观这个当下(这就是[止][观]的[观]),深入止观的功夫(就是深入当下寂静和觉照的功夫)——[止观初探]正视心识作用,由观照心念探讨"楞严经: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三、「奢摩他」与「毘婆舍那」修行者有何不同

多修习「奢摩他」止静资粮的人,就是在加行的时候常喜欢一人独处,简单清净不忙碌的安静生活,怕杂乱吵闹的人群和交际,恒常居住在安静的屋内。若以此法超越凡俗而入圣道,称为「奢摩他」行者
多修习「毘婆舍那」观行资粮的人,就是在加行的时候常喜欢读诵经论,用心思维三藏典籍,
对于一切法的个别相貌或共有相貌,反覆不断的观察。若以此法超越凡俗而入圣道,则称为「毘婆舍那」行者
如果是利根(聪利)的修行者,叫「毘婆舍那」行者;如果是钝根(愚钝)的修行者,叫「奢摩他」行者。
利根者可直接由观察思维分别诸相诸法而成就,而钝根者则需先修静定安心,才能逐渐思维诸法和诸相
所以,心能否真正明白诸法诸相,是否有真正智慧,都需靠观察思维而明白,而这过程快慢与否就是「利」「钝」差别的依
——「奢摩他」和「毘婆舍那」

四、什么是三摩钵提?
三摩钵提,就是观想忆念,就是观出形象,
只要静坐念佛拜佛持咒诵经中,有加入观想忆念佛菩萨形象和佛国净土都算在内
佛经中很多讲三昧的经典其实都是三摩钵提,观无量寿经也是,
初修就是观想忆念,成就后就是神通幻化利益众生
所以三摩钵提是幻化诸有的法门, 也就是神通法门
——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毗婆奢那

五、关于“三摩钵提”和“三摩地”
三摩地的意思就是三昧,正定,泛指禅定,这是一种通称
禅定的细分和深入的程度不同,请参阅圆觉经,解深密经,大般涅槃经
同样以奢摩他来说,初浅的介绍"奢摩他"和甚深的"奢摩他"也不太一样
这点只要参阅圆觉经的奢摩他和解深密经的奢摩他就会发现
不过,这要有实际实修的体会比较能够明白
这边只是介绍,如果佛友们有这部分实修经验,而且因缘到了,
应该看到经文会比较容易明白
三摩钵提请参阅圆觉经

介绍网友可以网路上找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
请注意是花严经,不是华严经
这是讲弥勒菩萨的慈心三昧,是很殊胜的三昧法
另外,观无量寿经也是一个三昧修法,很明白的,就是圆觉经讲的三摩钵提法
观无量寿经很重要,经上说可以成就念佛三昧
还有,观普贤菩萨行法经(法华部)这也是一个三昧修法,也是三摩钵提法,可以成就法华三昧
以上提供佛经上的三个三昧修法案例
——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毗婆奢那

六、相关修行方法
[圆觉经]所教导的三种大乘净观成佛法门
[奢摩他](这就是止静),[三摩钵提](这就是观想),[禅那](这就是觉义,不二)
这全部都是转念的法门,透过三种不同方式,达到转化或破除妄念的目的

第一种,就是置心一处(取静),(这只是最初浅的奢摩他,其实甚深的奢摩他如同禅那)
例如,持名念佛,或观鼻(不做生灭义理观照,只是置心一处,不做观想)
初学者一开始可能需要安静的地方(通俗一般来说就是安静的地方打坐),
比较熟悉后,地方吵不吵闹是没差别的(随处一刹那的时间都能运用,不限定要坐)

再者,就是透过观想忆想,转妄心为清净心,讲白一点就是幻想,这也是神通法
例如,观无量寿经中的观想法,或者慈心三昧的修法,或者所谓光明定,
又或者诵经随闻入观(观想置身法会现场)
初学者一开始可能需要闭起眼睛,又或者先观像来加强印象,熟练后张开眼睛也没问题
场地姿势也没有限制,随处都行

另外,就是思维觉观义理,破除世俗虚妄(两边对立虚妄)
这是指观照佛经上讲的种种不同次第法义,观照生灭空有对立两边,以破除妄心
例如,最初浅的就是观照呼吸数息生灭两边不着,
甚深的义理例如,甚深四谛,甚深十二缘起,不二法,第一义谛,
又或者随文入观,思维[心经][般若经]等经的法义
初学者可取佛经上的一四句偈,随时观照日常生活中心态执着的对立两边
这没有场地时间任何一切限制,基本上就是张开眼觉观,开放式的状态下保持觉性


所以这些基本上都要熟悉佛经内容,才能正确且随时的练习观想或觉照实义
因此,熟读佛经,深入经藏是相当重要的,这样对于法门和义理才能融会贯通

以上透过这些净观的方法来达到禅定的状态,
这时候妄心消除,佛性的圆满功德就会逐渐显露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因为佛心显露,所以当下业障逐渐清净
所以就能让身心转为清净,原本身心的业障痛苦就会逐渐消失
所以常保持清净心就能让自己身心状态保持健康

讲了这么多,让我们用上面的案例来稍微说明一下
例如,
生气的时候,佛陀教导我们觉察没有来者与受者,
这属于义理的觉察,这样就能破除生气的妄心,
当然方法不只一种,上述三种类别的种种方法都可以
例如,念佛也行,光明定也行...

对于冷热问题可以修学[光明定],或者[观照生灭]破除冷热,也可以[置心一处修习止静]

蚊子叮咬(痒)的时候可以修学[慈心三昧],[光明定]也行

肚子饿的时候可以采用[奢摩他]的方式让烦恼[止静],
这时候烦恼业障就会止息,就不会感到饥饿

男女欲望来的时候,急忙烦躁的时候,担心害怕的时候,口欲来的时候,购物欲来的时候,
修止静或观想都行或者思维生灭虚幻

意见冲突的时候,修慈悲观或觉照生灭虚幻法义

生病的时候,太亮太吵睡不着的时候,想睡觉的时候,闻到臭味的时候,闻到美食的时候
这些念佛持咒或光明定或觉照生灭虚幻法义都行

看到美女俊男的时候,被毁谤或称赞的时候,为钱愁苦烦恼的时候,
遇到灾难的时候,为了婚姻生子苦恼的时候,
这些可以思维观照佛经讲的六道轮回法界真相的法义

昏沉的时候,修[光明定]或者[慈心三昧],浮躁的时候,修[止静]

被鬼神非人干扰的时候,这应该[观照实义]或者[慈悲观][慈心三昧]或者[光明定]都行

拥有神通的时候,享受轻安快乐的时候,自以为实证的时候
这些应该[观照实相义],以破除贪着

以上这些状态只要多练习,就会由浅入深,
觉观的能力就会逐渐变好,不容易堕入迷惑执着之中
日常生活就能逐渐随时保持在(或近于)禅定觉照的状态

基本上原理和行法就是如此,
至于佛弟子自己的领会和运用有多深
这就要看个人因缘根器和业障深浅影响的不同了
——[分析解说]禅定觉观的实修练习
想要去除尘染妄想,只要透过不断的练习心法,逐渐用正念取代妄念
随时用心法观照各种次第的佛心,而取代凡夫妄心,这样就能逐渐显露真心佛性


所以,这边讲出了~佛法最重要法门就是心法,就是正观,正确的心法观照
必须要依照个人次第情况,随时练习不同次第的心法观照,
这样才能逐渐消除妄想,显露真心

其实这种做[佛心观照]的佛法是非常科学的
以现代的名词来说就是[冥想],这已经运用在许多专业领域的教学课程当中

例如,登山者的训练,他们不可能每次都上高山训练,必须在平地就做好训练
其中很重要的训练课程就是[冥想],必须[冥想]自己在高山上,然后抵御各种恶劣的情况
又例如登入月球的太空人,或者飞行驾驶人员也都要做一定的[冥想]课程,
以帮助他们进入各种可能面临的情境氛围中,以便虚拟的适应和解决各种问题
这种[冥想]的教学方式,又被称作为[虚拟情境教学]
其实这就是佛法讲的[观想][观照],这也是[三昧禅定]和[神通]的基础
——[分析解说]心法次第的观照实修
禅观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这需要按照[根器]和[次第]来逐渐提升,才不会有错误
一般人需要透过一些初学方便,
1.让观照的时候生理呈现正确的状态
2.让观照更有效率
然后逐渐的增上禅观次第

禅观是会影响生理状态的
您的状况是因为您的心境没有达到您所观照义理的次第
而且生理状态没有适当的禅观次第引导
所以潜意识的用了错误的生理运作
您在思维义理的时候,心境没有达到那个层次
而惯性的生理错误的过于集中在脑部运作,所以才会气冲脑
所以心念是很重要的

您的问题有两个方式可以改善
1.先调整心境,
至高的禅是以心为主,而不是思维,思维是还在不明白的次第
您因为侧重思维义理,所以才会气冲脑,
所以真正的禅不是坐出来的也不是想出来的
真正的禅在于佛心,清净心,慈悲心,光明心
在于佛性

2.运用[方便次第]调整[生理次第],
您思维义理现观“一切法无自性”的时候应该要放下自我,放轻松
深吸一口气,然后缓慢的往下吐气,藉由往下吐气的时候放下身心
让身心状态放松,
其实这种方法很多,例如慈心三昧观照法界光明,而不要集中在自己身上
这就是要舍掉自己,让自己和法界融合,
这样的心量和观照就不会因为侧重自己而生理产生问题

所以佛经上的三昧观照都是有原理和次第的
为什么要回向法界,为什么要发广大心,这都是有心理和生理的意义和影响的
——[案例说明]禅观实修的案例解说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5061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922

[精进勋章]

105#
 楼主| 发表于 2024-3-20 16:00: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3-20 16:03 编辑

云何为[福]?云何为[智]? ~ 瑜伽师地论用时 2 小时 以上

====================================

-- [经文] --

云何为[福]。

云何为[智]。

谓略说[福]即是三种波罗蜜多。

一[施]波罗蜜多。

二[戒]波罗蜜多。

三[忍]波罗蜜多。

[智]唯一种波罗蜜多。谓[慧]波罗蜜多。

[末学解说]

什么为[福](又作功德、福德。指能够获得世间、出世间幸福之行为。阿含经将善行分为出世间无漏梵行(清净行)与世间有漏福德二种。福德即指布施等行为,系成为生天之因的在家修行)。

什么为[智](又作智慧。即对一切事物之道理,能够断定是非、正邪,而有所取舍者,称为智。后转指断烦恼主因之精神作用而言。如对其作严密之区别,智乃包摄于慧(梵 prajn~a^)之作用中;但一般多将智与慧视为同义,或合称为智慧)。

大乘则将六度之行分为福、智二业,而将以智慧为体之行为以外的一切,称为福业,且视之为成佛之因,此乃通于出世间之福的一例——【佛光大辞典】

简略来说,[福]即是三种波罗蜜多(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

一是[施]波罗蜜多(为六波罗蜜之一,十波罗蜜之一。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等三种,能对治悭吝,除灭贫穷。财施者,施财货予他人;法施者,为他人说法教化;无畏施者,令他人安心,使不怖畏。菩萨以此施人,故特称施波罗蜜)。

二是[戒]波罗蜜多(意指行为、习惯、性格、道德、虔敬。为三学之一,六波罗蜜之一,十波罗蜜之一。修唯识行,入修道位,修十种胜行,十胜行即是十波罗蜜多。其中第二是戒波罗蜜多。戒有三种:一律仪戒,即严守戒律仪则,以防止过非。二摄善法戒,即摄持应修应证的一切善法。三饶益有情戒,即拔济众苦,利乐有情)。

三是[忍]波罗蜜多(即受他人之侮辱恼害等而不生嗔心。忍是六波罗蜜多之一,及十波罗蜜多之一。修唯识行,入修道位,修十种胜行,十胜行即是十波罗蜜多,其中第三是忍波罗蜜多。忍有三种:一耐怨害忍,即菩萨对一切众生都不起烦恼,即令众生无端以怨敌加害,亦能忍耐。二安受苦忍,即菩萨对风雨寒暑老病死等,非人力所能抗拒的一切苦难,都能安然忍受。三谛察法忍,即谛审观察一切法本来不生,今亦不灭的真理,而安忍不动)。

[智]则只有唯一种波罗蜜多。就是[慧]波罗蜜多(智慧波罗蜜,又作般若(梵 prajn~a^)波罗蜜、慧波罗蜜、明度、明度无极,谓圆满之智慧,系超越人类理性之无分别之智慧;依此则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罗蜜,乃至修禅定而完成禅定波罗蜜,故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本,而称诸佛之母)。

注解:
【福】:梵语 puN!ya,巴利语 pun~n~a。又作功德、福德。指能够获得世间、出世间幸福之行为。阿含经将善行分为出世间无漏梵行(清净行)与世间有漏福德二种。福德即指布施等行为,系成为生天之因的在家修行。FROM:【佛光大辞典】

【智】:梵语 jn~a^na,巴利语 n~a^N!a。音译为若那、阇那。又作智慧。即对一切事物之道理,能够断定是非、正邪,而有所取舍者,称为智。后转指断烦恼主因之精神作用而言。如对其作严密之区别,智乃包摄于慧(梵 prajn~a^)之作用中;但一般多将智与慧视为同义,或合称为智慧。在俱舍七十五法及唯识百法中,智、见、忍三者同为慧之作用,对“见”为推求、推度,“忍”为认可、忍可而未断其疑可言,“智”则是更进一步,无疑地了知决断。FROM:【佛光大辞典】

【波罗蜜多】:(术语)又曰播啰弭多,(参见:波罗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波罗蜜】:梵语 pa^ramita^,巴利语 pa^rami^ 或 pa^ramita^。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FROM:【佛光大辞典】

【施波罗蜜】:梵语 da^na-pa^ramita^。又作布施波罗蜜、檀波罗蜜、檀那波罗蜜。为六波罗蜜之一,十波罗蜜之一。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等三种,能对治悭吝,除灭贫穷。财施者,施财货予他人;法施者,为他人说法教化;无畏施者,令他人安心,使不怖畏。菩萨以此施人,故特称施波罗蜜。又菩萨之施波罗蜜有九种相。即:自性施、一切施、难行施、一切门施、善士施、一切种施、遂求施、此世他世乐施、清净施。(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卷二、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九)((参见:六波罗蜜)1273)p3829FROM:【佛光大辞典】

【戒波罗蜜】:意指行为、习惯、性格、道德、虔敬。为三学之一,六波罗蜜之一,十波罗蜜之一。修唯识行,入修道位,修十种胜行,十胜行即是十波罗蜜多。其中第二是戒波罗蜜多。戒有三种:一律仪戒,即严守戒律仪则,以防止过非。二摄善法戒,即摄持应修应证的一切善法。三饶益有情戒,即拔济众苦,利乐有情。参阅“十波罗蜜多”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忍波罗蜜多】:
即受他人之侮辱恼害等而不生嗔心。忍是六波罗蜜多之一,及十波罗蜜多之一。修唯识行,入修道位,修十种胜行,十胜行即是十波罗蜜多,其中第三是忍波罗蜜多。忍有三种:一耐怨害忍,即菩萨对一切众生都不起烦恼,即令众生无端以怨敌加害,亦能忍耐。二安受苦忍,即菩萨对风雨寒暑老病死等,非人力所能抗拒的一切苦难,都能安然忍受。三谛察法忍,即谛审观察一切法本来不生,今亦不灭的真理,而安忍不动。(参见:十波罗密多)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 [经文] --

若依[精进]修行[布施]。受护[净戒]。
及修[慈]等[四种无量]。
如是等类所有精进名为[福分]。

若依[精进]习[闻][思][修]所成[三慧]。

修[蕴]善巧
修[界]善巧。
修[处]善巧
修[缘起]善巧。
修[处][非处]善巧。
修能观察。
[苦]为真苦
[集]为真集。
[灭]为真灭
[道]为真道。
及于一切[善][不善]法
有[罪][无罪]。
若劣若胜。若黑若白。
并广分别缘生法中。皆能如实思择观察。
如是等类所有精进名为[智分]。

[末学解说]

如果依靠[精进]修行[布施]。持守[净戒](清净之戒行)。
以及修行[慈]等[四种无量](佛菩萨慈悲喜舍之四德也。与乐之心为慈,拔苦之心为悲,喜众生离苦获乐之心曰喜,于一切众生舍恳亲之念而平等一如曰舍。缘无量众生而起此心,谓之无量。与一切众生乐,名“慈无量心”;拔一切众生苦,名“悲无量心”;见人行善或离苦得乐,深生欢喜,名“喜无量心”;如上三心,舍之而不执著,或怨亲平等,不起爱憎,名“舍无量心”。因此四心普缘无量众生,引生无量之福,故名“无量心”)。
诸如此类的所有精进,名为[福分](福者,功德之义;得福德之部分,即称为福分。如招感世俗幸福之五戒、十善等行法)。

如果依靠[精进]修习[闻][思][修]所成[三慧](闻慧、思慧、修慧。闻慧是听闻佛法能生智慧;思慧是思惟佛理能生智慧;修慧是勤修禅定能生智慧)。
修习[蕴](阴覆之义,谓色心之法,荫覆真理也。新译曰蕴。积集之义,谓色心之法,法大小前后等积集而成自体也)善巧(善良巧妙之方便也
修习[界](性的意思,亦即事物固有的自性、本体)善巧(善良巧妙之方便也)。
修习[处](为心、心所生长门之义。心王、心所以处为所依,缘处而生长,若离处,则不得生长)善巧(善良巧妙之方便也
修习[缘起](事物之待缘而起也。一切之有为法,皆自缘而起者)善巧(善良巧妙之方便也)。
修习[处][非处]善巧(善良巧妙之方便也)。
修习能观察(以智慧来观想、察看)。
[苦](苦谛是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苦是现实宇宙人生的真相)为真苦
[集](集谛的集是集起的意思,是说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样来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是由于凡夫自身的愚痴无明,和贪欲嗔恚等烦恼的掀动,而去造作种种的不善业,结果才会招集种种的痛苦)为真集。
[灭](灭谛是说明涅槃境界才是多苦的人生最理想最究竟的归宿的真理,因涅槃是常住、安乐、寂静的境界)为真灭
[道](道谛是说明人要修道才能证得涅槃的真理,道有多种,主要是指修习八正道)为真道。
以及于一切[善](指其性安稳,能于现在世、未来世中,给与自他利益之白净法。与不善、无记(非善亦非不善)合称三性。其中,善为白法(清净之意),不善为黑法(污浊之意)。广义言之,“善”指与善心相应之一切思想行为,凡契合佛教教理者均属之;狭义则指法相宗心所法之一,包括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不善](违理而损害现世及未来世者,名为不善。五逆十恶是也。是在现在损害自他,在未来感苦果而损害己心身,故为不善)法
有[罪][无罪]。
若劣若胜。若黑若白。
并广分别缘生法(指由缘而生者,或谓其理法)中。全都能够如实思择观察。
诸如此类的所有精进,名为[智分]。

注解:
【净戒】:<一>指清净之戒行。法华经序品(大九·四下):“精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
 <二>于密教,为金刚界法所采用十七种杂供养之一。即戒波罗蜜,为六度之一,行六度以表供养,称为六种供养,摄于十七种杂供养中。若依印契之名,称为香身契。香身,即以香涂身,能消除热恼,有清凉之作用;戒有防非止恶之德,义同涂香,故以涂香为净戒。印相为三昧耶涂香。(莲华部心仪轨、略出念诵经卷四)p4699FROM:【佛光大辞典】

【四无量】:(名数)佛菩萨慈悲喜舍之四德也。与乐之心为慈,拔苦之心为悲,喜众生离苦获乐之心曰喜,于一切众生舍恳亲之念而平等一如曰舍。缘无量众生而起此心,谓之无量。又曰四等,四梵行。俱舍论二十九曰:“无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舍,言量者。无量有情为所缘故。引无量福故。感无量果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无量心】: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与一切众生乐,名“慈无量心”;拔一切众生苦,名“悲无量心”;见人行善或离苦得乐,深生欢喜,名“喜无量心”;如上三心,舍之而不执著,或怨亲平等,不起爱憎,名“舍无量心”。因此四心普缘无量众生,引生无量之福,故名“无量心”。平等利益一切众生,故又名“四等心”。此四心若依禅定而修,则生色界梵天,故又名“四梵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福分】:为“道分”之对称。系“二分”之一。福者,功德之义;得福德之部分,即称为福分。如招感世俗幸福之五戒、十善等行法。反之,招感出世果之发菩提心行,则称为道分。华严五教章卷二(大四五·四九○下):“以小乘中偏修智分不修福分,是故临成佛时,更于百劫别修彼业。”p5851FROM:【佛光大辞典】

【三慧】:闻慧、思慧、修慧。闻慧是听闻佛法能生智慧;思慧是思惟佛理能生智慧;修慧是勤修禅定能生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蕴】:(术语)梵名塞建陀Skandha,旧译曰阴。阴覆之义,谓色心之法,荫覆真理也。新译曰蕴。积集之义,谓色心之法,法大小前后等积集而成自体也。色蕴,心蕴等。义林章五本曰:“梵云塞建陀,唐言蕴,旧译名阴(于禁反)。此阴是荫覆义,若言荫者,梵本应云钵罗婆陀。(中略)或翻为聚,故法华云:五众之生灭,此亦不然。若言众者,梵本应云僧伽。或翻为聚,此亦不然。若言聚者,梵本应云曷罗陀。”俱舍论光记一之余同。俱舍论一曰:“聚生门种族,是蕴处界义。”颂疏界品一曰:“聚谓积聚,即是蕴义。”然新译之仁王经上,并用二义。曰:“色名色蕴,心名四蕴。皆积聚性,隐覆真实。”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巧】:(术语)善良巧妙之方便也。佛地论七曰:“称顺机宜,故名善巧。”文句二曰:“显善权曲折,明观行精微。”文句私记三末曰:“旧译以方便并为善权,若唐三藏翻为善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界】:1、差别的意思,亦即事物彼此差别,不相混杂。2、性的意思,亦即事物固有的自性、本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处】:梵语 a^yatana,巴利语同。音译阿耶怛那。处,旧译为入。为心、心所生长门之义。心王、心所以处为所依,缘处而生长,若离处,则不得生长。一切诸法分为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三科,其中六根、六境合为十二处。亦即指以六根为所依、六境为所缘,根与境为能生长心、心所作用之处所,故称十二处或十二入。法界次第卷上载,旧译入者,为“涉入”之义,根、尘(即境)相对则产生“识”,故识系依根、尘而为“能入”,根、尘即是识之“所入”。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三除列生门之义,更举生路、藏、仓、经、杀处、田、池、流、海、白、净等十一义。(俱舍论卷一、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参见:三科)589)p4782FROM:【佛光大辞典】

【缘起】:
(术语)事物之待缘而起也。一切之有为法,皆自缘而起者。中论疏十末曰:“缘起者体性可起,待缘而起,故名缘起。”法华经方便品曰:“佛种从缘起。”俱舍论九曰:“诸支因分,说名缘起,由此为缘能起果故。诸支果分,说缘已生,由此皆从缘所生故。”维摩经佛国品曰:“深入缘起,断诸邪见。”大日经三曰:“缘起甚深难可见。”【又】事物之起因。辅行一之一曰:“述此缘起,凡有十意。”【又】述事起由来之书名。如显戒论缘起。付法藏缘起。三国佛法传通缘起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观察】:以智慧来观想、察看。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苦集灭道】:(术语)即四谛也。苦集二者如上。灭者谓灭生死苦果之涅槃。道者谓可得涅槃果之正道。盖苦集灭道者为世间与出世间,即生死与涅槃之一双因果,苦为生死之果,集为生死之因,灭为涅槃之果,道为涅槃之因也。但先果而后因者,以果显著易知,因幽微难知故也。此四种之理,皆是真实,故云谛。声闻乘之人,观此四谛之理厌生死,乐涅槃,以断烦恼(集谛)而证涅槃(灭谛)也。(参见:四谛)。按法界次第云:苦以逼恼为义。一切有为心行,常为无常患累之所迫恼,故名为苦。集以招聚为义。若心与结业相应,未来定能招集生死之苦,故名为集。灭以灭无为义。结业既尽,则不为生死之患累,故名为灭。道以能通之义。有二种:一正道。实观三十七道品,三解脱门,缘理慧行,名为正道。二助道。得解观中种种诸对治法及诸禅定,皆是助道。此二相扶,能通涅槃。故名为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圣谛】:又名四真谛,或四谛法,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是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苦是现实宇宙人生的真相;集谛的集是集起的意思,是说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样来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是由于凡夫自身的愚痴无明,和贪欲嗔恚等烦恼的掀动,而去造作种种的不善业,结果才会招集种种的痛苦;灭谛是说明涅槃境界才是多苦的人生最理想最究竟的归宿的真理,因涅槃是常住、安乐、寂静的境界;道谛是说明人要修道才能证得涅槃的真理,道有多种,主要是指修习八正道。此四圣谛括尽了世出世间的两重因果,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灭是果,是悟界的因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梵语 kus/ala,巴利语 kusala。指其性安稳,能于现在世、未来世中,给与自他利益之白净法。与不善、无记(非善亦非不善)合称三性。其中,善为白法(清净之意),不善为黑法(污浊之意)。广义言之,“善”指与善心相应之一切思想行为,凡契合佛教教理者均属之;狭义则指法相宗心所法之一,包括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FROM:【佛光大辞典】

【不善】:(杂语)违理而损害现世及未来世者,名为不善。五逆十恶是也。是在现在损害自他,在未来感苦果而损害己心身,故为不善。如三途之苦果,彼虽在现在损害身心,然更无为之招未来世之损害者,故非不善。唯识论五曰:“能为此世他世违损,故名不善。恶趣苦果,虽于此世能为违损。非于他世,故非不善。”大乘义章七曰:“恶法违损,称曰不善。”胜鬘宝窟上末曰:“十恶破戒违理,名为不善。”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缘生法】:梵语 prati^tyasamutpanna-dharma,巴利语pat!iccasamuppanna-dhamma。指由缘而生者,或谓其理法。杂阿含经卷十二(大二·八四中):“云何缘生法?谓无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来自所觉知,成等正觉,为人演说,开示显发,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缘生有老死。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来自觉知,成等正觉,为人演说,开示显发,谓缘生故,有老病死忧悲恼苦,此等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尔,法不离如,法不异如,审谛真实、不颠倒,如是随顺缘起,是名缘生法。谓无明、行、识、名色、六入处、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是名缘生法。”盖依缘而生之缘起支或其理法,称为缘生法。俱舍论卷九将杂阿含经之因缘法译为缘起法,缘生之法译为缘已生法,将十二缘起诸支之因分解释为缘起,果分解释为缘已生。瑜伽师地论卷十亦云(大三○·三二五下):“诸行生起法性,是名缘起,即彼生已,说名缘生。”中论卷一因缘品第十三、十四颂,则从诸法无自性之立场,说明果与缘之关系,谓(大三○·三中):“若果从缘生,是缘无自性;从无自性生,何得从缘生?果不从缘生,不从非缘生;以果无有故,缘、非缘亦无。”
 缘起系梵语 prati^tyasamutpa^da 之意译,旧译为因缘;缘生则为梵语 prati^tyasamutpanna 之意译。缘生、缘起、因缘等三词互为通用之例极多。唐朝玄奘所译摄大乘论释卷二中说分别自性及分别爱非爱二缘起,然梁代真谛所译摄大乘论释卷二则于该处译为分别自性与分别爱非爱二种缘生,即为此类译例。此外,隋代达磨笈多译之缘生论一卷,为唐代不空所译大乘缘生论一卷之同本异译,其内容则为解说十二缘起。(大生义经、毗婆尸佛经卷上、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十七、信佛功德经、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五、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十二、品类足论卷六、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三、俱舍论卷五、卷七、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十四、顺正理论卷二十八、阿毗昙心论卷一行品、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二、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四、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六、因缘心论颂)p6124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若依[静虑]修习[慈]等[四种无量]。如是等类所有静虑名为[福分]。

若依[静虑]能修如前精进中说[蕴]善巧等。如是等类所有[静虑]名为[智分]。

如是[福][智]略有六种。一一分别应知无量。

[末学解说]

如果依靠[静虑](静坐思惟,亦即禅定)修习[慈]等[四种无量](佛菩萨慈悲喜舍之四德也。与乐之心为慈,拔苦之心为悲,喜众生离苦获乐之心曰喜,于一切众生舍恳亲之念而平等一如曰舍。缘无量众生而起此心,谓之无量。与一切众生乐,名“慈无量心”;拔一切众生苦,名“悲无量心”;见人行善或离苦得乐,深生欢喜,名“喜无量心”;如上三心,舍之而不执著,或怨亲平等,不起爱憎,名“舍无量心”。因此四心普缘无量众生,引生无量之福,故名“无量心”)。诸如此类的所有静虑,名为[福分]。

如果依靠[静虑](静坐思惟,亦即禅定)能修习如前面精进中所说的[蕴]善巧等。诸如此类的所有[静虑],名为[智分]。

像这样的[福](又作功德、福德。指能够获得世间、出世间幸福之行为。阿含经将善行分为出世间无漏梵行(清净行)与世间有漏福德二种。福德即指布施等行为,系成为生天之因的在家修行)[智](又作智慧。即对一切事物之道理,能够断定是非、正邪,而有所取舍者,称为智。后转指断烦恼主因之精神作用而言。如对其作严密之区别,智乃包摄于慧(梵 prajn~a^)之作用中;但一般多将智与慧视为同义,或合称为智慧)大概有六种。一一分别,应当知道为无量。

注解:
【静虑】:静坐思惟,亦即禅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无量】:(名数)佛菩萨慈悲喜舍之四德也。与乐之心为慈,拔苦之心为悲,喜众生离苦获乐之心曰喜,于一切众生舍恳亲之念而平等一如曰舍。缘无量众生而起此心,谓之无量。又曰四等,四梵行。俱舍论二十九曰:“无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舍,言量者。无量有情为所缘故。引无量福故。感无量果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无量心】: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与一切众生乐,名“慈无量心”;拔一切众生苦,名“悲无量心”;见人行善或离苦得乐,深生欢喜,名“喜无量心”;如上三心,舍之而不执著,或怨亲平等,不起爱憎,名“舍无量心”。因此四心普缘无量众生,引生无量之福,故名“无量心”。平等利益一切众生,故又名“四等心”。此四心若依禅定而修,则生色界梵天,故又名“四梵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福】:梵语 puN!ya,巴利语 pun~n~a。又作功德、福德。指能够获得世间、出世间幸福之行为。阿含经将善行分为出世间无漏梵行(清净行)与世间有漏福德二种。福德即指布施等行为,系成为生天之因的在家修行。FROM:【佛光大辞典】

【智】:梵语 jn~a^na,巴利语 n~a^N!a。音译为若那、阇那。又作智慧。即对一切事物之道理,能够断定是非、正邪,而有所取舍者,称为智。后转指断烦恼主因之精神作用而言。如对其作严密之区别,智乃包摄于慧(梵 prajn~a^)之作用中;但一般多将智与慧视为同义,或合称为智慧。在俱舍七十五法及唯识百法中,智、见、忍三者同为慧之作用,对“见”为推求、推度,“忍”为认可、忍可而未断其疑可言,“智”则是更进一步,无疑地了知决断。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云何[福因]。云何[智因]。略说应知福因智因总有三种。
一者于[福]于[智]能[得]能[住]能[增长欲]。
二者于[福]于[智]善能随顺[无违背缘]。
三者于[福]于[智]先已串习。

此中随顺[无违背缘]者。谓[颠倒缘不现在前不会遇性]。 [不颠倒缘正现在前正会遇性]。
若遇恶友倒说福智。或倒作意颠倒而取。名[颠倒缘现前会遇]。与此相违所有白品当知名为[不颠倒缘现前会遇]。
若于[福][智]能[得]能[住]。及能[增长勤修习][障远离不起]。当知是名[无违背缘]。
若诸菩萨于此三种[福][智]因中。随有所阙当知不能生福生智。

[末学解说]

什么是[福因]。什么是[智因]。简略来说应知福因、智因总共有三种。
一是对于[福](又作功德、福德。指能够获得世间、出世间幸福之行为。阿含经将善行分为出世间无漏梵行(清净行)与世间有漏福德二种。福德即指布施等行为,系成为生天之因的在家修行)对于[智](又作智慧。即对一切事物之道理,能够断定是非、正邪,而有所取舍者,称为智。后转指断烦恼主因之精神作用而言。如对其作严密之区别,智乃包摄于慧(梵 prajn~a^)之作用中;但一般多将智与慧视为同义,或合称为智慧)能[得]、能[住]、能[增长欲]。
二是对于[福](又作功德、福德。指能够获得世间、出世间幸福之行为。阿含经将善行分为出世间无漏梵行(清净行)与世间有漏福德二种。福德即指布施等行为,系成为生天之因的在家修行)对于[智](又作智慧。即对一切事物之道理,能够断定是非、正邪,而有所取舍者,称为智。后转指断烦恼主因之精神作用而言。如对其作严密之区别,智乃包摄于慧(梵 prajn~a^)之作用中;但一般多将智与慧视为同义,或合称为智慧)善能随顺[无违背缘]。
三是对于[福](又作功德、福德。指能够获得世间、出世间幸福之行为。阿含经将善行分为出世间无漏梵行(清净行)与世间有漏福德二种。福德即指布施等行为,系成为生天之因的在家修行)对于[智](又作智慧。即对一切事物之道理,能够断定是非、正邪,而有所取舍者,称为智。后转指断烦恼主因之精神作用而言。如对其作严密之区别,智乃包摄于慧(梵 prajn~a^)之作用中;但一般多将智与慧视为同义,或合称为智慧)先已串习(即对事物习惯性认识,见之不必分析)。

这其中随顺[无违背缘]者。就是[颠倒缘不现在前不会遇性]。 [不颠倒缘正现在前正会遇性]。
如果遇到恶友颠倒说福智。或颠倒作意(心所名。相应于一切之心而起者,具使心惊觉而趣所缘之境之作用)颠倒而取。名为[颠倒缘现前会遇]。与此相违背的所有白品,应当知道其名为[不颠倒缘现前会遇]。
如果对于[福][智],能[得]能[住]。以及能[增长勤修习][障远离不起]。应当知道这名为[无违背缘]。
如果诸菩萨在这三种[福][智]的原因中。随有所缺失,应当知道则不能生福、生智。

注解:
【福】:梵语 puN!ya,巴利语 pun~n~a。又作功德、福德。指能够获得世间、出世间幸福之行为。阿含经将善行分为出世间无漏梵行(清净行)与世间有漏福德二种。福德即指布施等行为,系成为生天之因的在家修行。FROM:【佛光大辞典】

【智】:梵语 jn~a^na,巴利语 n~a^N!a。音译为若那、阇那。又作智慧。即对一切事物之道理,能够断定是非、正邪,而有所取舍者,称为智。后转指断烦恼主因之精神作用而言。如对其作严密之区别,智乃包摄于慧(梵 prajn~a^)之作用中;但一般多将智与慧视为同义,或合称为智慧。在俱舍七十五法及唯识百法中,智、见、忍三者同为慧之作用,对“见”为推求、推度,“忍”为认可、忍可而未断其疑可言,“智”则是更进一步,无疑地了知决断。FROM:【佛光大辞典】

【串习】:即对事物习惯性认识,见之不必分析。        《佛学名相》

【作意】:(术语)心所名。相应于一切之心而起者,具使心惊觉而趣所缘之境之作用。俱舍论四曰:“作意,谓能令心惊觉。”成唯识论三曰:“作意,谓能惊心为性,于所缘境引心为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云何[福果]。云何[智果]。
谓诸菩萨依止福故虽复长时流转生死。不为极苦之所损恼。又随所欲能摄众生为作义利。
依止智故所摄受福是正非邪。又能起作种种无量善巧事业。乃至究竟当证无上正等菩提。
如是略说[福果][智果]。如其所应当知四种品类差别复有无量。

应知此中若[异熟体]。若[异熟因]。若[异熟果]。
如是一切皆依于[福]从[福]所生。 [福]复依[智]从[智]所起。
是故二种于证无上正等菩提虽俱是胜。而于其中[福]为最胜[智]为无上。
若诸菩萨于福于智随阙一种。决定不能证于无上正等 菩提。
是名[菩萨因摄果摄自利利他]。

[末学解说]

什么是[福果]。什么是[智果]。
就是诸菩萨因依止(即依存而止住之意;或以某事物为所依而止住或执著)福,所以虽然还在长时流转生死。但不为极苦之所损恼。又随所欲能摄受众生为其作义利(义与利相应,义必有利,故曰义利)。
因依止(即依存而止住之意;或以某事物为所依而止住或执著)智,所以摄受福是正非邪。又能起作种种无量善巧事业。乃至究竟而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如此简略解说[福果][智果]。如其所应当了知四种品类差别复有无量。

应知在此当中若是[异熟(依过去之善恶而得之果报总名,谓果异于因之性质而成熟也)体]。若是[异熟因](谓行善恶因,得善恶报,异世而熟,故名异熟因)。若是[异熟果](异熟果者,谓果报异时成熟,即第八识也。以此识能含藏一切诸法种子,而成熟诸根识之果也。如眼等诸根,由昔作善恶之因,今报得苦乐之果。若今作善恶之因,亦感当来苦乐之果,是名异熟果)。
如是一切全都依于[福],从[福]所生。 [福]又依于[智],从[智]所起。
所以这二种对于证得无上正等菩提,都同样重要、殊胜。而在其中[福]为最胜,[智]为无上。
如果诸菩萨于福、于智,缺少一种。决定不能证于无上正等菩提。
这名为[菩萨因摄果摄自利利他]。

注解:
【依止】:即依存而止住之意;或以某事物为所依而止住或执著。又一般谓依赖于有力、有德者之处而不离,亦称为依止。法华经方便品(大九·八中):“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大乘庄严经论卷四述求品,谓依止(梵 a^s/raya)作意为十八种作意之一,同经卷八以依止(梵 nis/raya)为八无上之一。FROM:【佛光大辞典】

【义利】:(术语)义与利相应,义必有利,故曰义利。佛地经论一曰:“义利。现益名义,当益名利。”大日经疏七曰:“于一一真言,皆具能成就一切义利。”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异熟】:(术语)旧译果报,新译异熟。依过去之善恶而得之果报总名,谓果异于因之性质而成熟也。如善业感乐果,恶业感苦果,是乐果非善性而为无记性(非善非恶曰无记),对于善性之业可云异类(善性与无记性类异也)。苦果对于恶业,苦果非恶性而为无记性,是亦因与果异性质也(苦乐二果皆为无记性)。因之名曰异熟果。【又】因与果必隔世于异时而熟之义。俱舍论六曰:“异类而熟,是异熟义。”唯识述记二之末曰:“言异熟者,或异时而熟,或变异而熟,或异类而熟。”补注十一曰:“新云异熟,旧云果报。”梵Vipa%ka。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异熟因】:谓行善恶因,得善恶报,异世而熟,故名异熟因。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异熟果】:异熟果者,谓果报异时成熟,即第八识也。以此识能含藏一切诸法种子,而成熟诸根识之果也。如眼等诸根,由昔作善恶之因,今报得苦乐之果。若今作善恶之因,亦感当来苦乐之果,是名异熟果。(诸根者,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5061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922

[精进勋章]

106#
 楼主| 发表于 2024-3-21 17:00: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3-21 20:10 编辑

什么叫做障碍? 有哪些种类? 瑜伽师地论用时 2小时  以上

====================================

-- [经文] --

云何[无障]。

谓此[无障]略有二种。


一者[依内]。


二者[依外]。

我当先说依内外障。与彼相违当知即是二种[无障]。


善知识解说:
先说[依内障]和[依外障],相反的情况就是两种[无障]

[末学解说]

什么是[无障]。

这[无障]简要来说有二种。

一是[依内](谓如有一、于其先世,不曾修福。不修福故;不能时时获得随顺资生众具。所谓衣食诸坐卧具病缘医药、及余什具。有猛利贪、及长时贪,有猛利嗔、及长时嗔,有猛利痴、及长时痴。或于先世积集造作多疾病业。由彼为因,多诸疾病。或由现在行不平等,由是因缘,风热痰癊,数数发动。或有宿食、住在身中,或食粗重,多事多业,多有所作,多与众会,乐著事业,乐著语言,乐著睡眠,乐著喧众,乐相杂住,乐著戏论,乐自举恃,掉乱放逸,居止非处。如是等类、应知一切名依内障)。

二是[依外](谓如有一、依不善士。由彼因缘,不能时时获得随顺教授教诫。或居恶处。于此住处,若昼日分,多有种种喧杂众集诸变异事。若于夜分,多有种种高声大声大众喧杂。复有种种猛利辛楚风日恶触。或有种种人及非人怖畏惊恐。如是等类、应知一切名依外障)。

我先来解说依内、外障。两种相反的情况,应当知道即是二种[无障]。

注解:
【依内障】:瑜伽二十五卷十页云:云何名依内障?谓如有一、于其先世,不曾修福。不修福故;不能时时获得随顺资生众具。所谓衣食诸坐卧具病缘医药、及余什具。有猛利贪、及长时贪,有猛利嗔、及长时嗔,有猛利痴、及长时痴。或于先世积集造作多疾病业。由彼为因,多诸疾病。或由现在行不平等,由是因缘,风热痰癊,数数发动。或有宿食、住在身中,或食粗重,多事多业,多有所作,多与众会,乐著事业,乐著语言,乐著睡眠,乐著喧众,乐相杂住,乐著戏论,乐自举恃,掉乱放逸,居止非处。如是等类、应知一切名依内障。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依外障】:瑜伽二十五卷十一页云:云何名依外障?谓如有一、依不善士。由彼因缘,不能时时获得随顺教授教诫。或居恶处。于此住处,若昼日分,多有种种喧杂众集诸变异事。若于夜分,多有种种高声大声大众喧杂。复有种种猛利辛楚风日恶触。或有种种人及非人怖畏惊恐。如是等类、应知一切名依外障。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内障】:指吾人心内之障碍,即贪欲、嗔恚、愚痴等诸烦恼。往生要集卷上(大八四·三七中):“或有依内障不得食鬼,谓口如针孔,腹如大山,纵逢饮食,无由啖之。”p1238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云何名[依内障]

谓如有一于其先世不曾修福。


不修福故。不能时时获得随顺资生众具。

所谓衣食诸坐卧具病缘医药及余什具。

善知识解说:
因为过去世不修福,所以没有福报获得生活上的各种维生器具财物和医药

[末学解说]

什么名为[依内障](谓如有一、于其先世,不曾修福。不修福故;不能时时获得随顺资生众具。所谓衣食诸坐卧具病缘医药、及余什具。有猛利贪、及长时贪,有猛利嗔、及长时嗔,有猛利痴、及长时痴。或于先世积集造作多疾病业。由彼为因,多诸疾病。或由现在行不平等,由是因缘,风热痰癊,数数发动。或有宿食、住在身中,或食粗重,多事多业,多有所作,多与众会,乐著事业,乐著语言,乐著睡眠,乐著喧众,乐相杂住,乐著戏论,乐自举恃,掉乱放逸,居止非处。如是等类、应知一切名依内障)。

就是如果有一于其先世(同前世。过去世也)不曾修福。

因没有修福的缘故。而不能时时获得随顺资生(衣食住之具,以资助人之生命者)的众具。

就是衣、食等种种坐卧具,病缘医药,以及其他什具。

注解:
【依内障】:瑜伽二十五卷十页云:云何名依内障?谓如有一、于其先世,不曾修福。不修福故;不能时时获得随顺资生众具。所谓衣食诸坐卧具病缘医药、及余什具。有猛利贪、及长时贪,有猛利嗔、及长时嗔,有猛利痴、及长时痴。或于先世积集造作多疾病业。由彼为因,多诸疾病。或由现在行不平等,由是因缘,风热痰癊,数数发动。或有宿食、住在身中,或食粗重,多事多业,多有所作,多与众会,乐著事业,乐著语言,乐著睡眠,乐著喧众,乐相杂住,乐著戏论,乐自举恃,掉乱放逸,居止非处。如是等类、应知一切名依内障。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先世】:(术语)同前世。过去世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资生】:(杂语)衣食住之具,以资助人之生命者。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资生业等,皆顺正法。”智度论十九曰:“正命者,一切资生活命之具,悉正不邪。”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有猛利贪及长时贪。

有猛利瞋及长时瞋。

有猛利痴及长时痴。

善知识解说:
又因为强烈与长时间的贪瞋痴


[末学解说]

又有猛利贪(谓诸有情,不知世间诸欲,是众苦之本,但勇猛贪求无有厌足。由此恶行,所以轮回诸趣也)及长时间的贪欲。

又有猛利瞋(谓诸有情,于世间一切违逆之境,不能安心忍受,而但忿怒嗔恚,不知止息。由此恶行,所以轮回诸趣也)及长时间的嗔恚。

又有猛利痴(谓诸有情,于一切境,迷惑不了,起诸邪见,蔑裂正法。由此恶行,所以轮回诸趣也)及长时间的愚痴。

注解:
【猛利贪欲】:谓诸有情,不知世间诸欲,是众苦之本,但勇猛贪求无有厌足。由此恶行,所以轮回诸趣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猛利嗔恚】:谓诸有情,于世间一切违逆之境,不能安心忍受,而但忿怒嗔恚,不知止息。由此恶行,所以轮回诸趣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猛利愚痴】:谓诸有情,于一切境,迷惑不了,起诸邪见,蔑裂正法。由此恶行,所以轮回诸趣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或于先世积集造作多疾病业。由彼为因多诸疾病。

或由现在行不平等。由是因缘风热痰癊数数发动。


善知识解说:
或又因为累世累积的各种疾病业报,又因为现在多造恶业心不清净平等,所以各种疾病都现行

[末学解说]

或者于过去世累积造作了诸多疾病业报。因为这个原因而有诸多疾病。

或者由于现在之行不平等。因为这样的因缘而有风热痰癊数数发动。

-- [经文] --

或有宿食住在身中。

或食粗重多事多业。

多有所作多与众会。

乐着事业乐着语言。

乐着睡眠乐着喧众。

乐相杂住乐着戏论。

乐自举恃掉乱放逸居止非处。

如是等类应知一切名[依内障]。


善知识解说:
或者有的因为堕落于追求世间财色名食睡,喜欢世间事业和喧哗戏论,喜欢放浪形骸常在不良场所游荡

这些都叫做[依内障],自己心性行为不学好所产生的障碍


[末学解说]

或者有宿食(指隔夜之食物。依戒律有比丘禁食宿食之戒,称为食残宿戒)住在身中。

或者食粗重多事多业。

多有所作,多与众会。

乐于执着事业,乐于执着语言。

乐于执着睡眠,乐于执着喧众。

喜乐相杂住,乐于执着戏论(含有游戏性和不切实际的言论)。

喜乐自我举恃,掉乱(谓如有一、根不寂静,诸根掉乱,诸根嚣举。于一切时,恶思所思,恶说所说,恶作所作。不能安住思惟诸法,不能坚固思惟诸法),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居于止非处。

诸如此类,应知这一切都名为[依内障]。

注解:
【宿食】:指隔夜之食物。依戒律有比丘禁食宿食之戒,称为食残宿戒。十诵律卷四(大二三·二六下):“啖宿食、不受食、不受残食法,广问如上种种恶不净事。”又前一日剩余之冷饭,称为宿冷饭。p4510
FROM:【佛光大辞典】

【戏论】:含有游戏性和不切实际的言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掉乱】:瑜伽二十五卷十三页云:言掉乱者:谓如有一、根不寂静,诸根掉乱,诸根嚣举。于一切时,恶思所思,恶说所说,恶作所作。不能安住思惟诸法,不能坚固思惟诸法。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及善知识的解说,总体意思即是
自己心性行为不学好所产生的障碍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即是由自己内心的种种妄念而产生的障碍
由这些妄念,贪嗔痴产生的障碍,其实也是日常所说的烦恼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关于[烦恼]的相关内容

一、为什么会有烦恼呢?
在佛经中早就讲的很清楚了
凡夫烦恼不断,从出生开始就因为不懂解脱智慧
而随世俗烦恼而轮回——[略说]您很多烦恼吗?
就像公园那么大、或世界的山水无尽,都可以随时尽情的游览和欣赏。
(如果心无贪着和挂碍,欣赏图片就能心满意足)
但是,人们就贪心、自私,这划圈、那划限(或线),把自己圈限在自己的小圈圈,
然后又担心受怕的守护和防备,这不是自寻烦恼吗?
——真正的自由自在VS现代人的病态:用伪装伤害自己&划地自限自寻烦恼

二、对待烦恼的正确心念
老实说, 众生要求太多做得太少, 所以烦恼痛苦不断
心无所求, 自然烦恼就会停歇
有人说”什么都不求,那我要怎么活下去,怎么当人?”
其实学佛就不是为了当人, 学佛就是要解脱轮回啊
——[略说]如何真正消除烦恼和痛苦?
事实上,众生都已经累世不断重复遭遇这些问题
但是,为什么还让累世习气困扰自己
为什么还要作茧自缚
请您好好思维,确认要不要斩断这些烦恼
就像禅宗二祖断臂的决心,
而且这也才得到达摩认为[慧可]的认可
——[略说]您很多烦恼吗?
不执着的人最富有,世界尽收眼底,享受世界的美却不执着、不占有,
这样就不用担心害怕,才是真正的自由自在。

所以有句话说:「攥紧手,你什么都得不到;放开手,你拥有整个世界!」。

心念会影响来生,如果心无贪执与挂碍,就能超越人间限制而飞升转生天道或往生净土。
相反,如果处处贪心、执着,那就会被自己的心念局限在苦处,而堕入恶道中。
——真正的自由自在VS现代人的病态:用伪装伤害自己&划地自限自寻烦恼
重点在于实做才能真正有收获
就像世俗的任何事情,都要经过努力才可能有成就
修行学佛也是如此,自己修了才知道,这就是因果
做世俗事,得到的就是世俗果
做修行事,得到的就是解脱果和佛果
——一般人有哪些烦恼?这些烦恼的本质是什么呢?
因为认清烦恼(欲望)是虚妄, 所以能放下, 而能(顿然或渐修)成就菩提, 这才叫做烦恼即菩提, 也就是先找到问题点, 认清问题, 然后解决问题, 所以说烦恼处就是菩提处, 而不是放纵欲望, 以为纵欲能够得到菩提

这在楞严经初发心二决定义讲的很清楚, 这是从思维上去超越, 所以能放下

还做不到的人, 只好守戒律, 多念佛修定, 让身心慢慢清净
常见的错解"烦恼即菩提"和“净秽一如”

三、如何消除烦恼?
一般不懂佛法的初学者,最好最容易见效的方法大略几种

1.听佛乐,透过听觉效果,这会让人心旷神怡
2.看佛像,透过视觉效果,这会让人心旷神怡
3.念佛,按部就班一声佛号一声心,让人心情稳定,而且念佛功德不可思议
4.静坐,培养放下烦恼的能力,以及精神统一专注力
5.诵经, 例如[心经], 透过义理思维,心情自然开阔,[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也是个依靠
6.专心持咒, 持咒摄心消业的功用效果也很明显, 例如,大悲咒
7.在家中布置佛堂,安置佛经,或门上挂贴佛法的神咒或贴纸,这可普渡众生,又可防止恶心的非人干扰
8.阅读佛教讲因果的经典,明白世俗因果,行善断恶,就可消除烦恼
9.阅读佛教讲世俗生灭虚幻的义理经典,可断除对世俗的执着,因此消除烦恼
10.参与各种佛教慈悲救助护生放生的活动,透过实际参与救助众生,就能体会人生的意义,消除自己的烦恼


以上如果能够找个[静室]或到[佛寺],效果会更好——[简单方法]一般不懂佛法的初学者,如何藉由佛法消除世俗烦恼?
五浊恶世杂染深重,想要在其中生活,就要随时补充佛法良药
要平常养成多读帖子的习惯,这样就能解除疑惑,才不会被世俗烦恼所淹没
——[佛友案例]和[末学亲身经历]~提供给正因生活困难而烦恼难过的人参考
请您先练习下面的光明心法,以此为终身学习根本

如何驱除[负面习气][黑暗思想]? ~ 光明心的导引

在人生的长远过程中,以上述心法为根本心法
然后配合每个阶段自己想学习的[拜佛]或[念佛]或[持咒]或[诵经]
一次一种即可,随您喜欢
逐渐增上后可以调整份量
——[问答]学佛已经十年了,烦恼依旧。如何开始下苦功修行?


(未完待续)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5061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922

[精进勋章]

107#
 楼主| 发表于 2024-3-22 11:45: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3-23 16:33 编辑

接续上楼继续学习 什么叫做障碍? 有哪些种类? 瑜伽师地论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云何名[依外障]
谓如有一依[不善士]。由彼因缘不能时时获得随顺教授教诫。

善知识解说:
因为亲近依止恶知识,所以学习了坏习气,不能接受好的教导


[末学解说]

什么名为[依外障](谓如有一、依不善士。由彼因缘,不能时时获得随顺教授教诫。或居恶处。于此住处,若昼日分,多有种种喧杂众集诸变异事。若于夜分,多有种种高声大声大众喧杂。复有种种猛利辛楚风日恶触。或有种种人及非人怖畏惊恐。如是等类、应知一切名依外障)。

就是如果有跟随[不善士]。因为彼因缘,而不能时时获得随顺教授(教法授道也)教诫(教之诫之也)。

注解:
【依外障】:瑜伽二十五卷十一页云:云何名依外障?谓如有一、依不善士。由彼因缘,不能时时获得随顺教授教诫。或居恶处。于此住处,若昼日分,多有种种喧杂众集诸变异事。若于夜分,多有种种高声大声大众喧杂。复有种种猛利辛楚风日恶触。或有种种人及非人怖畏惊恐。如是等类、应知一切名依外障。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善士】:云何为善士?谓佛及弟子。又诸所有补特伽罗。具戒具德。离诸瑕秽。成调善法。堪绍师位。成就胜德。知羞悔过。善守好学。具知具见。乐思择爱称量。喜观察性。聪敏具觉。慧息追求有慧类。离贪趣贪灭。离嗔趣嗔灭。离痴趣痴灭。调顺趣调顺。寂静趣寂静。解脱趣解脱。越度趣越度。妙觉趣妙觉。涅槃趣涅槃。乐调顺谛。离憍放逸。好慧忍辱柔和。升直道如见。专自调伏。专自寂静。专自涅槃。为才支身。游诸国邑王都聚落。求衣食等具。质直具。调顺具足。质直及调顺具。忍辱具。柔和具足。忍辱及柔和具。供养具。恭敬具足。供养及恭敬具。正行具。守根具足。正行及守根具。轨范具。所行具足。轨范及所行具。信尸罗。及闻舍慧。自具净信。亦能劝励安立有情。同具净信。自具尸罗。及闻舍慧。亦能劝励安立有情。同具尸罗。及闻舍慧。是名善士。何故名善士。以所说善士。离非善法。成就善法。具足成就四念住四正胜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故名善士。FROM:【《阿毗达磨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

【依止】:依赖止住。即依止有力有德者之外,而且永不舍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教授】:(术语)教法授道也。宋译楞伽经一曰:“现方便而教授。”辅行四之三曰:“宣传圣言,名之为教。训诲于义,名之为授。”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教诫】:(杂语)教之诫之也。无量寿经下曰:“佛语教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或居恶处于此住处。

若昼日分多有种种喧杂众集诸变异事。

若于夜分多有种种高声大声大众喧杂。

复有种种猛利辛楚风日恶触。

善知识解说:
住在不好的地方,白天吵闹多是非怪事,晚上也不安宁众生喧闹吵杂,或者住处不能遮阳避雨,饱受气候之苦


[末学解说]

或者居住恶处,在此住处。

或有白日多有种种喧杂众集种种变异之事。

或于夜晚多有种种高声大声大众喧杂。

又有种种猛烈艰辛苦楚风日之恶触。

-- [经文] --

或有种种[人]及[非人]怖畏惊恐。

如是等类应知一切名[依外障]。

如是广辨内外障已。

善知识解说:

或者时常有坏人和非人的干扰恐怖

这些都叫做[依外障],由外在干扰产生的障碍

如上面所说,已经广泛说明了内外障


[末学解说]

或者有种种[人]及[非人(对于人而谓天龙八部及夜叉,恶鬼之冥众,总为非人)]怖畏(恐惧害怕之意)惊恐。

诸如此类,应知这一切名为[依外障](谓如有一、依不善士。由彼因缘,不能时时获得随顺教授教诫。或居恶处。于此住处,若昼日分,多有种种喧杂众集诸变异事。若于夜分,多有种种高声大声大众喧杂。复有种种猛利辛楚风日恶触。或有种种人及非人怖畏惊恐。如是等类、应知一切名依外障)。

如此这些,已广泛的对内外障进行了说明。

注解:
【非人】:(杂名)对于人而谓天龙八部及夜叉,恶鬼之冥众,总为非人。法华经提婆品曰:“天龙八部,人与非人。”药师经曰:“无有非人,夺其精气。”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怖畏】:梵语 vibhi^s!aN!a。恐惧害怕之意。依六十华严经卷三十四,未悟真理之众生有五种怖畏(恐怖):(一)不活畏,生活不安,常积资财。(二)恶名畏,恐他人讥谤而名誉受损。(三)死畏,畏惧命之将终。(四)恶道畏,又作恶趣畏。恐惧堕入地狱、饿鬼等恶趣。(五)大众威德畏,又作怯众畏。无自信而怯于出现大众之前等。若远离此五怖畏,称为五离怖畏。
 有学、无学之圣者,有小怖畏,而无大怖畏;佛则完全离怖畏。此外,虽有布施钱财之心,然担心布施后财物即将减少者,称为怖畏施,乃八施之一。((参见:五怖畏)1110)p3224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复云何知此中略义。

谓于此中略有三障。

一[加行障]。

二[远离障]。

三[寂静障]。

[末学解说]

再有,应知在此当中还有什么略义。

就是于此当中有三种障。

一是[加行障](谓若此障,会遇现前;于诸善品所有加行,皆无堪能,亦无势力。此复云何?谓常疹疾,困苦重病,风热痰癊,数数发动;或有宿食,住在身中;或被蛇蝎百足蚰蜒之所蛆螫;或人非人之所逼恼;又不能得衣食卧具病缘医药及余什具。如是等类,应知一切名加行障)。

二是[远离障](谓食粗重,多事多业,多有所作。或乐事业;由此因缘,爱乐种种所作事业。后彼事中,其心流散。或乐语言;由此因缘,虽于远离断寂静修,有所堪能,有大势力;然唯读诵,便生喜足。或乐睡眠;由此因缘,惛沉睡眠,常所缠绕。为性懈怠;执睡为乐,执倚为乐,执卧为乐。或乐喧众;由此因缘,乐与在家及出家众,谈说种种王论、贼论、食论、饮论。妙衣服论、淫女巷论、诸国土论、大人传论、世间传论、大海传论。如是等类能引无义,虚绮论中,乐共谈说,枉度时日。又多爱乐数与众会。彼彼事中,令心散动,令心扰乱。或乐杂住;由此因缘,诸在家众,及出家众,若未会遇;思慕欲见。若已会遇;不欲别离。或乐戏论;由此因缘,乐著世间种种戏论。于应趣向,好乐前行。于远离中,喜舍善轭。如是等类众多障法、应知一切、名远离障。若有此障,会遇现前;难可舍离阿练若处山林旷野边际卧具所有贪著,亦不能居阿练若处冢间树下空闲静室)。

三是[寂静障](谓寂静者、即奢摩他、毗钵舍那。有奢摩他障,有毗钵舍那障。云何奢摩他障?谓诸放逸、及住非处。由放逸故;或惛沉睡眠、缠绕其心。或唯得奢摩他,便生爱味。或于下劣性,心乐趣入。或于闇昧性、其心乐著。由住如是非处所故;人或非人、諠杂扰乱。他所逼恼,心外驰散。如是名为奢摩他障。当知此障、能障寂静。云何毗钵舍那障?谓乐自恃举、及以掉乱。乐自恃举者:谓如有一、作是思惟:我生高族,净信出家;非为下劣。诸余苾刍、则不如是。由此因缘,自高自举,陵蔑于他。如是我生富族,净信出家;非为贫匮。我具妙色,喜见端严;多闻闻持,其闻积集;善巧言词,语具圆满。诸余苾刍、则不如是。由此因缘,自高自举,陵蔑于他。彼由如是自高举故;诸有苾刍、耆年多智、积修梵行,不能时时恭敬请问。彼诸苾刍、亦不时时为其开发未开发处,为其显了未显了处;亦不为其殷到精恳、以慧通达甚深句义、方便开示。乃至令其智见清净如是名为乐自恃举毗钵舍那障。又如有一、唯得少分下劣智见、安隐而住。彼由如是少分下劣智见安住,便自高举。自高举故;便生喜足,更不上求。是名乐自恃举所住毗钵舍那障。言掉乱者,谓如有一、根不寂静,诸根掉乱,诸根嚣举。于一切时,恶思所思,恶说所说,恶作所作。不能安住思惟诸法,不能坚固思惟诸法。由此因缘,毗钵舍那、不能圆满,不得清净。是名掉乱毗钵舍那障。如是二法、障奢摩他。谓多放逸,及住非处。二法能障毗钵舍那。谓乐自恃举,及以掉乱。如是若奢摩他障、若毗钵舍那障、总名寂静障)。

注解:
【加行障】:瑜伽二十五卷十一页云:云何加行障?谓若此障,会遇现前;于诸善品所有加行,皆无堪能,亦无势力。此复云何?谓常疹疾,困苦重病,风热痰癊,数数发动;或有宿食,住在身中;或被蛇蝎百足蚰蜒之所蛆螫;或人非人之所逼恼;又不能得衣食卧具病缘医药及余什具。如是等类,应知一切名加行障。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远离障】:瑜伽二十五卷十二页云:云何远离障?谓食粗重,多事多业,多有所作。或乐事业;由此因缘,爱乐种种所作事业。后彼事中,其心流散。或乐语言;由此因缘,虽于远离断寂静修,有所堪能,有大势力;然唯读诵,便生喜足。或乐睡眠;由此因缘,惛沉睡眠,常所缠绕。为性懈怠;执睡为乐,执倚为乐,执卧为乐。或乐喧众;由此因缘,乐与在家及出家众,谈说种种王论、贼论、食论、饮论。妙衣服论、淫女巷论、诸国土论、大人传论、世间传论、大海传论。如是等类能引无义,虚绮论中,乐共谈说,枉度时日。又多爱乐数与众会。彼彼事中,令心散动,令心扰乱。或乐杂住;由此因缘,诸在家众,及出家众,若未会遇;思慕欲见。若已会遇;不欲别离。或乐戏论;由此因缘,乐著世间种种戏论。于应趣向,好乐前行。于远离中,喜舍善轭。如是等类众多障法、应知一切、名远离障。若有此障,会遇现前;难可舍离阿练若处山林旷野边际卧具所有贪著,亦不能居阿练若处冢间树下空闲静室。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寂静障】:瑜伽二十五卷十二页云:云何寂静障?谓寂静者、即奢摩他、毗钵舍那。有奢摩他障,有毗钵舍那障。云何奢摩他障?谓诸放逸、及住非处。由放逸故;或惛沉睡眠、缠绕其心。或唯得奢摩他,便生爱味。或于下劣性,心乐趣入。或于闇昧性、其心乐著。由住如是非处所故;人或非人、諠杂扰乱。他所逼恼,心外驰散。如是名为奢摩他障。当知此障、能障寂静。云何毗钵舍那障?谓乐自恃举、及以掉乱。乐自恃举者:谓如有一、作是思惟:我生高族,净信出家;非为下劣。诸余苾刍、则不如是。由此因缘,自高自举,陵蔑于他。如是我生富族,净信出家;非为贫匮。我具妙色,喜见端严;多闻闻持,其闻积集;善巧言词,语具圆满。诸余苾刍、则不如是。由此因缘,自高自举,陵蔑于他。彼由如是自高举故;诸有苾刍、耆年多智、积修梵行,不能时时恭敬请问。彼诸苾刍、亦不时时为其开发未开发处,为其显了未显了处;亦不为其殷到精恳、以慧通达甚深句义、方便开示。乃至令其智见清净如是名为乐自恃举毗钵舍那障。又如有一、唯得少分下劣智见、安隐而住。彼由如是少分下劣智见安住,便自高举。自高举故;便生喜足,更不上求。是名乐自恃举所住毗钵舍那障。言掉乱者,谓如有一、根不寂静,诸根掉乱,诸根嚣举。于一切时,恶思所思,恶说所说,恶作所作。不能安住思惟诸法,不能坚固思惟诸法。由此因缘,毗钵舍那、不能圆满,不得清净。是名掉乱毗钵舍那障。如是二法、障奢摩他。谓多放逸,及住非处。二法能障毗钵舍那。谓乐自恃举,及以掉乱。如是若奢摩他障、若毗钵舍那障、总名寂静障。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 [经文] --

云何[加行障]
谓若此障会遇现前。于诸善品所有加行。皆无堪能亦无势力。

善知识解说:
障碍现前,自己身心没有能力抵抗,也没有财物药物帮


[末学解说]

什么是[加行障](谓若此障,会遇现前;于诸善品所有加行,皆无堪能,亦无势力。此复云何?谓常疹疾,困苦重病,风热痰癊,数数发动;或有宿食,住在身中;或被蛇蝎百足蚰蜒之所蛆螫;或人非人之所逼恼;又不能得衣食卧具病缘医药及余什具。如是等类,应知一切名加行障)。

就是若此障遇到现前。对于诸善品所有加行(修行人准备进入修道之正位时,须加一段之力而修行,叫做“加行”)。都没有能力抵抗也无势力支持。

注解:
【加行障】:瑜伽二十五卷十一页云:云何加行障?谓若此障,会遇现前;于诸善品所有加行,皆无堪能,亦无势力。此复云何?谓常疹疾,困苦重病,风热痰癊,数数发动;或有宿食,住在身中;或被蛇蝎百足蚰蜒之所蛆螫;或人非人之所逼恼;又不能得衣食卧具病缘医药及余什具。如是等类,应知一切名加行障。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加行】:修行人准备进入修道之正位时,须加一段之力而修行,叫做“加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此复云何。谓
1.常疹疾困苦重病。风热痰癊数数发动。


2.或有宿食住在身中。或被蛇蝎百足蚰蜒之所蛆螫。

3.或[人][非人]之所逼恼。

4.又不能得衣食卧具病缘医药及余什具。

如是等类应知一切名[加行障]。

善知识解说:

疾病困扰

毒虫困扰

人和非人的干扰

财物和医药不足的困扰

这些障碍就叫做[加行障]


[末学解说]

都是什么呢?就是
1.常疹疾困苦重病。风热痰癊数数发动。

2.或有宿食住在身中。或被蛇蝎百足蚰蜒之所蛆螫。

3.或被[人][非人]之所逼恼。

4.又不能得衣食卧具病缘医药及余什具。

诸如此类,应知这一切名为[加行障]。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及善知识的解说
可以获知日常中遇到疾病困扰、毒虫困扰、人和非人的干扰、财物和医药不足等困扰
这些困扰其实都是障碍,而表相所呈现出来的,其实都是有原因的,就如老师曾教导过

...遭遇地震了也还不知道忏悔自己吗?

还在认为那是别人的事?那是大家的事?

你生命当中所经历到的“大家”也只是你经历中的影像罢了!

由此,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对于我们遇到的各种好事坏事,好人坏人,好境坏境...等等
一方面,应知道这些表相,都事出有因,是果报、业报
灾难是一种过去恶因,现在果报的显示方式——什么叫做因果报应?那里来的怨家债主?
如果是正信佛弟子,就是以因果来看事情——[正信][正因][正行],所得的就是[正果]
因为因缘果报是法界中自然的程序和法则,就像种下什么种子,就得到什么果实
或像数学或物理的公式,或化学变化的反应式,或星球的运转原理
这些在宇宙中都有一定的定律轨则
——正视并反省苦难的本源,随时用正面宽广的心态迎接未来

所以,应当真心的忏悔,应当「向佛忏悔」
如果您现在正遭受逆缘,那只能说明您之前没有好好正念修持,所以才有现在后果
现在该如何呢?
就是忏悔业障,然后好好提起正念,用佛心修持,
用[忏悔心][慈悲心][欢喜心][感恩心]感化众生
用[清净心][光明心][平等心]排除妄念
——[略说]念头的执着和造业,以及修行转念
真心最难得,真心也最有效
用这样的认知,到佛前跪拜(佛像或者佛卡)真实的发起惭愧忏悔心
忏悔自己的业障,然后发愿改过,发愿透过修学佛法来消除业障

忏悔后就应该发起信心,让自己成为清净慈悲光明的人,而且相信自己真的能做到,
这样就能逐渐和佛菩萨的清净慈悲光明相应而逐渐摆脱黑暗习气——[案例说明]如何消除业障? ~ `真心忏悔,真心改过`
向佛忏悔,那是因为佛是佛弟子的老师,弟子犯错,没有遵守佛教,所以向佛悔过(这是一般的表相原理,另有深义后述)
但是,有没有从事情和原理上分析自己的错误,从而领悟且迈向「正真」(正确和真实真理)
而且向自己所对不起的众生道歉(而成为正向的佛法眷属),这些才是忏悔的更深义理

另外,关于「向佛忏悔」,如果能在忏悔的过程中,虚心悔过,而逐渐显露真心,
那也是能领悟上述的甚深义理的,这才是向佛忏悔的甚深原理,
所以,「向佛忏悔」还是有次第之分的,而这次第则来自于有没有深入忏悔和真心忏悔

不论如何,对于一般人或佛弟子,反省、认错、忏悔、道歉与改过,这些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是人类提升进步与进化的重要因素,也是佛弟子修行成佛最基本的要求
如果不能真心忏悔和改过,那代表自己在精神和素质上难有往上提升的可能
——真心忏悔的重要性&不能真心道歉的严重性

一方面,应明白它们也是虚妄,假相,不要堕入其中
就像「金刚经」所讲的,那些事情就如露水和闪电般的短暂和虚幻,在永恒中一闪即过
那些只是不断轮回中的小插曲,是轮回中的假相罢了,就像梦境中,如果太当真,这梦就不容易醒,而如果能醒来,就能明白梦境虚幻
——帖子详见:现实VS真实,真相VS实相(感恩焰光明师兄分享)

所以,应当学会转念
人生中,不论是好事或者坏事都可以帮助自己和别人成就智慧
重要的是~
如何从[错误]和[正确]的经验中,带给别人解脱困难和痛苦的智慧
如何走出[对欲望的贪爱]和[对悲惨的执着],得到真正的[清净自在解脱]
任何遭遇都可以透过光明的想法而改变原有的业报
这就叫做[转念],要把[凡夫习惯的负面思考]转成[正向光明的思维]
这样业报就会转变,人生就会改善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
全看念头好坏驱使行为造作而成就不同的业报
所以我们对于任何事情应该存好心存好念
用善心善念就可以转变以前愚痴的业报——[转念]~学习用[光明心]和[善念]转变[恶业果报]

同时,当下的心念非常重要
众生喜欢问自己[生活上][工作上][经济上][婚姻上][健康上][家庭中]的种种问题
如果阅读本篇文章至此的您真的有智慧
那您也能解决上述种种一切问题了

如何解决呢?
就是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
所以您的人生还痛苦吗?
如果还是,那代表您对这道理还不透彻,
还没有好好落实[佛法实修]和[佛法心法]

末学讲解佛法,喜欢让众生知道[原理]和[方法],
让众生知道[真相]和[学习的方便法]

什么是[真相]呢?
就是[心念]决定众生[轮回]或[成佛]
[心念]是一切的根本,
这也是末学常讲心法的原因,因为这是根本

心念的原理,就是~
由众生六根受到外尘(外相)影响,产生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各种感官觉受,产生种种意念或思想观念,这些念头就会成为潜意识,然后逐渐成为第八识的习气或无明(无智愚痴)种子
不论是痛苦或快乐,都逐渐形成强烈的执着
而又由这第八识累积的无明习气,累世影响众生的观念和行为
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
这样就造成轮回,这就是轮回的真相

什么是轮回的根本呢?
就是[贪欲][瞋念][愚痴]
什么是[贪][瞋][痴]呢?
就是负面的心念

什么是成佛的根本呢?
就是慈悲心,清净心,平等心,光明心,不二心
就是种种正面的心念

所以说[[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略说]为什么常说众生根器因缘不同,所以成就或果报不同?
如果您正面临一些苦难,请不要过度烦恼和哀怨,或怪罪和迁怒他人
请您重新调整您面对事情和人生的心态和方向,静心思维检讨,虚心接受他人的逻辑和建议
因为,我们可能一直用错误的观念和态度在面对或处理生活上的各种事情
而现在,这可能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抉择,是一个反省和选择正确人生的好机会

请您正视并反省苦难的本源,随时用正面宽广的心态迎接未来
而且时常自我反省就容易习惯反观自照,就容易解脱负面思维和情绪
这样我们就会有和佛菩萨一样能看清法界真相的智慧
就能解脱过去长期负面心态所造成的痛苦人生,跳出累世轮回的深渊——正视并反省苦难的本源,随时用正面宽广的心态迎接未来

(未完待续)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5061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922

[精进勋章]

108#
 楼主| 发表于 2024-3-23 20:11: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3-24 10:16 编辑

接续上楼继续学习 什么叫做障碍? 有哪些种类? 瑜伽师地论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云何[远离障]

谓[食粗重][多事][多业][多有所作]或[乐事业]。

由此因缘爱乐种种所作事业。彼彼事中其心流散或乐语言。

由此因缘虽于远离断寂静修有所堪能有大势力。

善知识解说:
这边讲的大略就是喜好[财][色][名][食][睡]


喜欢世间种种事业,内心放逸散漫,喜欢聊天,讲一些没有意义的话

因为这样,所以远离寂静的修行,所以没有定力,对于障碍没有抵抗的能力


[末学解说]

什么是[远离障](谓食粗重,多事多业,多有所作。或乐事业;由此因缘,爱乐种种所作事业。后彼事中,其心流散。或乐语言;由此因缘,虽于远离断寂静修,有所堪能,有大势力;然唯读诵,便生喜足。或乐睡眠;由此因缘,惛沉睡眠,常所缠绕。为性懈怠;执睡为乐,执倚为乐,执卧为乐。或乐喧众;由此因缘,乐与在家及出家众,谈说种种王论、贼论、食论、饮论。妙衣服论、淫女巷论、诸国土论、大人传论、世间传论、大海传论。如是等类能引无义,虚绮论中,乐共谈说,枉度时日。又多爱乐数与众会。彼彼事中,令心散动,令心扰乱。或乐杂住;由此因缘,诸在家众,及出家众,若未会遇;思慕欲见。若已会遇;不欲别离。或乐戏论;由此因缘,乐著世间种种戏论。于应趣向,好乐前行。于远离中,喜舍善轭。如是等类众多障法、应知一切、名远离障。若有此障,会遇现前;难可舍离阿练若处山林旷野边际卧具所有贪著,亦不能居阿练若处冢间树下空闲静室)。

就是[食粗重][多事][多业][多有所作]或[乐事业]。

由于这样的因缘而爱乐种种所作事业。在那些事中,其心流散或乐于语言。

由于这样的因缘而远离寂静(脱离一切之烦恼叫做“寂”,杜绝一切之苦患叫做“静”,寂静即“涅槃”的境界)修行,所以无法有大势力。

注解:
【远离障】:瑜伽二十五卷十二页云:云何远离障?谓食粗重,多事多业,多有所作。或乐事业;由此因缘,爱乐种种所作事业。后彼事中,其心流散。或乐语言;由此因缘,虽于远离断寂静修,有所堪能,有大势力;然唯读诵,便生喜足。或乐睡眠;由此因缘,惛沉睡眠,常所缠绕。为性懈怠;执睡为乐,执倚为乐,执卧为乐。或乐喧众;由此因缘,乐与在家及出家众,谈说种种王论、贼论、食论、饮论。妙衣服论、淫女巷论、诸国土论、大人传论、世间传论、大海传论。如是等类能引无义,虚绮论中,乐共谈说,枉度时日。又多爱乐数与众会。彼彼事中,令心散动,令心扰乱。或乐杂住;由此因缘,诸在家众,及出家众,若未会遇;思慕欲见。若已会遇;不欲别离。或乐戏论;由此因缘,乐著世间种种戏论。于应趣向,好乐前行。于远离中,喜舍善轭。如是等类众多障法、应知一切、名远离障。若有此障,会遇现前;难可舍离阿练若处山林旷野边际卧具所有贪著,亦不能居阿练若处冢间树下空闲静室。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寂静】:脱离一切之烦恼叫做“寂”,杜绝一切之苦患叫做“静”,寂静即“涅槃”的境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然唯读诵便生喜足或乐睡眠。

由此因缘惛沉睡眠常所缠绕。为性懈怠执睡为乐。执倚为乐执卧为乐。

善知识解说:
稍有读诵一点点经典就已经满足,不深入经藏,又或者喜欢睡觉

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被昏沉睡觉所困,个性懈怠喜欢睡觉,身心没有定力,喜欢依靠或躺卧


[末学解说]

然而只读诵便生出满足,或乐于睡眠。

由于这样的因缘而常被惛沉(心不明了,痴分所摄,身心粗重,无堪能性之识)睡眠所缠绕。为性懈怠(懒惰),喜欢睡眠。喜欢依靠,喜欢躺卧。

注解:
【惛沉】:心不明了,痴分所摄,身心粗重,无堪能性之识。        《佛学词典》

【懈怠】:懒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或乐喧众。由此因缘乐与在家及出家众。

谈说种种王论贼论。食论饮论。妙衣服论淫女巷论。诸国土论大人传论。世间传论大海传论。

如是等类能引无义。虚绮论中乐共谈说抂度时日。

善知识解说:
又或者喜欢和大众喧闹,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时常和在家或者出家众,戏论政治盗贼饮食衣服女人或者街头巷尾的杂事,喜欢讲各国时事,或政商名流谈论的话题,或世间流传的各种事情, 喜欢谈论这些[虚无][没有意义][无法了生死]的事情,浪费时间虚度时日


[末学解说]

或者喜欢喧众。由于这样的因缘,喜欢与在家及出家众。

谈说种种王论贼论。食论饮论。妙衣服论淫女巷论。各种国土论大人传论。世间传论大海传论。

诸如此类,谈论一些没有意义的事,喜欢在虚妄绮论中谈说,虚度时日。

-- [经文] --

又多爱乐数与众会。彼彼事中令心散动。令心扰乱。

或乐杂住。由此因缘诸在家众及出家众。若未会遇思慕欲见。若已会遇不欲别离。

或乐戏论。由此因缘乐着世间种种戏论。于应趣向好乐前行。于远离中喜舍善轭。

善知识解说:
又喜欢聚会,因为上述那些事情,让心志涣散动荡

喜欢杂住,出家在家住在一起或者住的太近,所以产生情欲执着,不忍离别

喜欢戏论空谈,没有实修,所以依照兴趣谈论世间种种没意义的话题,而远离善法

[末学解说]

又很喜欢与众人聚会。由这些事令心散动(纵心流散于诸妙欲,称为散动)。令心扰乱。

或者喜欢杂住。由于这样的因缘,诸位在家众及出家众。如果没遇到,会思慕想要遇见。如果已经遇到,便不想分离。

或者喜欢戏论(含有游戏性和不切实际的言论)。由于这样的因缘,喜欢执着世间种种戏论。对于有兴趣的,好乐前行。对于善轭喜舍远离。

注解:
【散动】:纵心流散于诸妙欲,称为散动。

【戏论】:含有游戏性和不切实际的言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如是等类众多障法。应知一切名[远离障]。

若有此障会遇现前。难可舍离[阿练若处]山林旷野边际卧具所有贪着。

亦不能居[阿练若处]冢间树下空闲静室。

善知识解说:
这些障碍就叫做[远离障]

[末学解说]

诸如此类,众多障法。应当知道这一切名为[远离障]。

如果由这样的障碍,遇到现前。便难可舍离[阿练若处(指适合于出家人修行与居住之僻静场所。又译为远离处、寂静处、最闲处、无诤处。即距离聚落一俱卢舍而适于修行之空闲处)]山林旷野边际卧具所有贪着。

也不能居于[阿练若处]冢间树下空闲静室。

注解:
【阿练若】:(术语)(参见:阿兰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兰若】:梵语 araN!ya,巴利语 aran~n~a 之音译。又作阿练茹、阿练若、阿兰那、阿兰攘、阿兰拏。略称兰若、练若。译为山林、荒野。指适合于出家人修行与居住之僻静场所。又译为远离处、寂静处、最闲处、无诤处。即距离聚落一俱卢舍而适于修行之空闲处。其住处或居住者,即称阿兰若迦(梵 a^raN!yaka)。
 据慧苑音义卷上载,阿兰若有三种:(一)达磨阿兰若(梵 dharma-araN!ya),乃求菩提之道场。(二)摩登伽阿兰若(梵 ma^tan%ga-araN!ya),即坟场,或距村落一俱卢舍,即大牛之吼声不能听闻之处。(三)檀陀伽阿兰若(梵 daN!d!aka-araN!ya),即无人烟之沙碛。至后代,一般之寺院精舍亦称阿兰若,多位于远离繁嚣城市,而又便于出家、在家人出入之僻静郊野。此外,比丘为修行而常居于阿兰若,称阿兰若行,属于十二头陀行之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有部毗奈耶卷二十四、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五、大日经疏卷三、俱舍论光记卷十三、大乘义章卷十五、玄应音义卷二十三)p3697FROM:【佛光大辞典】


===========================================

通过学习这段佛经内容,末学体会这些障碍会令众生
“远离寂静的修行”,“远离善法”,远离“阿练若处”,所以叫做【远离障】
由此反观自照,反省自身,这些障碍,自己日常中也是常常有,常常做啊
末学惭愧!深深忏悔自己的业障,愚痴,习气太重了!
结合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相关内容

一、以[财色名食睡]来检讨自己的修行
[钱财]方面就是看您能否抵挡钱财的诱惑,是否能舍
例如,当您很有钱的时候,您能否全盘布施给众生,还是仍急着赚更多钱
当您没钱的时候,您是否还能真正布施出您所剩的一点点财物,
或是因为自己没钱,所以完全不肯布施,
又例如您捡到一袋钱,您会如何处理,
或您是不是急着想要赚钱而没时间修行
这些都可测试修行人对钱财的执着,
这些梦中也都可能会出现考验

[色]方面,除了男女色欲外,就是对于爱漂亮的执着
例如,能否抵挡俊男美女的诱惑,以及对于脸上化妆和外表装扮的执着

[名]方面就是名誉
例如,能否接受毁谤或称赞而都不动心
如果可以,夫妻间就不会吵架了,人与人之间也不会有纷争了

[食]方面,
例如,您能不能吃素,断肉,或对食物没有贪欲执着,或不暴饮暴食

[睡]方面,就是不贪睡,甚至能禅定入睡,或睡梦中修定
——[六根清净][净觉随顺][第一义]怎么修呢?如何检讨自己的[贪嗔痴][财色名食睡]?

二、应尽量远离一切世俗杂染
如果真心想学佛修行解脱轮回,那就应该尽量减少(逐渐断除)各种世俗杂染的干扰和障碍
因为世俗的各种七情六欲贪着和烦恼,都会造成强大的轮回引力,让众生不断的执着和轮回
就像下面这些事情,一迷恋或陷入进去,整天的思绪就可能都投入在里面,浪费许多时间
有些也可能令人投注一生的心力,一生都追逐不放手,也因此烦恼一生
世俗的一切对于修行解脱来说有太多太多的干扰和障碍,有时就算只是要放松消除压力而参与上述的任何一项(俗事太多无法一一列出)
却可能因此浪费更多时间且增加许多烦恼和恶习,没得到放松和休息,却可能因此让身心更疲惫
因此,如果真心想修行解脱,应该尽量减少世俗的各项杂染,尤其应该减少看电视和连续剧,多把时间用在摄心修持上
这样才容易逐渐控制心猿意马的心念,心念才能逐渐减少妄念,才能有利于日后禅定的修学和真正的解脱——初学修行应该尽量远离一切世俗杂染

三、想要入世必须具备什么?
想入世间,就要有能够面对世俗一切的正观和觉察能力,避免自己堕入人间情欲和世俗纷扰而无法自拔
而能在正观下观察众生性和一切相一切法性,逐渐成就妙观察智平等性智等等,也明白更圆满的普渡众生方法
不过,这当然不仅要俱备一定基础实修能力,还要熟悉各种大乘心法观照法门,这样才能真正在世俗中觉照,不然可能反堕入虚妄和欲望中
——大乘菩萨道心法次第的实修者该如何看电视和世间一切?

四、修行会无聊吗?
佛经上说:众生以苦为乐
意思是说,众生以错误的观念和方式生活着,沉溺在贪婪嗔恨物欲执着中,把这些痛苦的根源当作快乐
而把学佛修行这种能真正获得永恒快乐的事情当作迷信或无聊无趣

其实修行(过程)并不会无聊或无趣
乐趣是一种观念和习气,不同的认同和认知,就会对不同的事情感到乐趣
就像,坏人对坏事会感到有乐趣,但是,好人对好事才会有乐趣
就像,喜欢吸烟或吸毒或吃榴莲的人,觉得吸烟或吸毒或吃榴莲有乐趣
不喜欢吸烟和吸毒或吃榴莲的人,觉得吸烟和吸毒或吃榴莲没有一点乐趣
也就是说,乐趣会因为观念或习气(瘾)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所以,修行并不会无聊或无趣
而且,如果您对法界实相(宇宙真相)和生命轮回的真相有正确的认识,
那修行反而是最有意义和乐趣的事情,就像科学家义无反顾的探索生命和宇宙的根源
何况,在修行过程中会有考验和成长,修行内容也非常丰富
修行不仅能学习和验证无量法门,逐渐明白法界和生命的各种原理与现象
还能从普渡无量众生的过程中得到各种经验智慧和心得体会
学习无量法门加上普渡无量众生,再加上法界(宇宙)中有无量佛菩萨和佛国净土
修行成就后有无量化身,所以修行过程哪可能会无趣或无聊呢?

经过上面的介绍和实修过程,如果您还是觉得修行会无聊
那代表您对凡夫欲望太沉迷,对世俗的凡情和烦恼太执着
这也代表您对法界实相和生命轮回的真相没有真切清楚的认识和体会
对实修也可能没有真正用心去落实和体验,对众生没有真正去关怀和救度
对佛菩萨没有真正信奉,没有真诚的信心,对佛国净土没有真正的向往
不然,又怎会觉得修行无聊无趣呢?

其实,狭隘的人生反而才是痛苦和无趣的,不是吗?
想想,大多数人的人生都是忙碌一生,生活在各种压力和烦恼之中,
生活在为了个人私欲和无止尽贪婪而起的种种斗争中,生活在追求各种肤浅的表相,
而让许多丑陋的负面心念污染了自己的心灵,逐渐失去心灵的清净光明自在,这样的人生会有趣吗?
如果没有透过修行来提升和解脱轮回,这样不断的轮回受苦,这不是自作孽吗?

所以,观念决定走向,正确的法界人生观,才能引导众生得到真正美好的未来
学佛修行而解脱轮回痛苦,这才是不论您在任何生命型态中最有意义的事情,
可以提升您的心量和智慧,扩展您的视野和观念,让您解脱各种烦恼与痛苦,迈向美好的永恒
——修行会无聊或无趣吗?

五、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真正的幸福,应该要能解决生老病死和悲欢离合以及一切烦恼,这才能称为真正的幸福.
而不是像一般人没弄清楚幸福的真相,就满脑子金钱的乱窜.

所以,想追求幸福,应该先弄清楚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真相,才不至于弄错了方向而徒劳无功.

幸福是什么呢?
有人认为:大热天能喝到一杯冰水就是一种幸福,或天冷的时候能洗个热水澡喝个热汤就是幸福;
或傍晚能和家人一起到公园散步聊天就是幸福,或能和家人一起吃晚饭谈谈心就是幸福;
而对长期失眠的人来说,能睡个好觉就是幸福;对病患来说,没病就是幸福.

所以,幸福并不奢侈,并不需要大量的金钱,而是需要真心感受和相互关怀.
因此,还为了金钱而忙碌不已的您,是不是应该停下脚步来关心您的家人和彼此的健康呢?

如果更进一步,以佛法穿透时空和轮回的思维来说,
幸福是明白生命真相和人生意义后,当下的清净自在解脱,没有担心害怕和忧愁,不被世俗和物质所束缚.
想想,这是不是更超越更进化呢?难道您不想明白和追求这种真正超越的幸福吗?

所以,幸福是一种真正的超越,精神超越物质,超越世俗和轮回的真正解脱,真正的清净自在.

如果您相信世间有轮回,有因果,有鬼神,有高等外星文明,有佛菩萨,有人类未知的多维时空,
那您是不是也应该拓展您的思维,好好重新思维幸福的定义,给自己一个向上提升的机会呢?

如果您能给自己机会,或许您能发现生命的另一番面貌,有全新的惊奇和体会,
更会希望将这个消息分享给您的家人和朋友以及一切众生,让大家都能体验真正的幸
——真正的幸福
幸福是身心的和谐满足和愉悦
如果人类的心过份贪婪,那就难以满足,纵使过度开发而把地球资源破坏殆尽,也难以真正幸福
所以,真正的幸福应该避免过份着墨在物质上,而应该反观在自己的精神状态上
由理性良知智慧,让彼此的心灵都获得满足,这才是真正的幸福

例如: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份关怀,一个问候,都能传递真正的幸福!
而如果人们都把时间都花在对于物质的追求上,
而在平常生活中没有真正和周遭的家人、朋友、同事做心灵的互动,提升彼此的心灵智慧
那么,这样其实正和真正的幸福背道而驰,当然也无法真正得到幸福
——为什么科技不能带给人类幸福?

(未完待续)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5061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922

[精进勋章]

109#
 楼主| 发表于 2024-3-24 18:04: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3-26 14:56 编辑

接续上楼继续学习 什么叫做障碍? 有哪些种类? 瑜伽师地论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云何[寂静障]

[寂静]者。即[奢摩他][毗钵舍那]

[奢摩他障]。有[毗钵舍那障]

[末学解说]

什么是[寂静障](谓寂静者、即奢摩他、毗钵舍那。有奢摩他障,有毗钵舍那障。云何奢摩他障?谓诸放逸、及住非处。由放逸故;或惛沉睡眠、缠绕其心。或唯得奢摩他,便生爱味。或于下劣性,心乐趣入。或于闇昧性、其心乐著。由住如是非处所故;人或非人、諠杂扰乱。他所逼恼,心外驰散。如是名为奢摩他障。当知此障、能障寂静。云何毗钵舍那障?谓乐自恃举、及以掉乱。乐自恃举者:谓如有一、作是思惟:我生高族,净信出家;非为下劣。诸余苾刍、则不如是。由此因缘,自高自举,陵蔑于他。如是我生富族,净信出家;非为贫匮。我具妙色,喜见端严;多闻闻持,其闻积集;善巧言词,语具圆满。诸余苾刍、则不如是。由此因缘,自高自举,陵蔑于他。彼由如是自高举故;诸有苾刍、耆年多智、积修梵行,不能时时恭敬请问。彼诸苾刍、亦不时时为其开发未开发处,为其显了未显了处;亦不为其殷到精恳、以慧通达甚深句义、方便开示。乃至令其智见清净如是名为乐自恃举毗钵舍那障。又如有一、唯得少分下劣智见、安隐而住。彼由如是少分下劣智见安住,便自高举。自高举故;便生喜足,更不上求。是名乐自恃举所住毗钵舍那障。言掉乱者,谓如有一、根不寂静,诸根掉乱,诸根嚣举。于一切时,恶思所思,恶说所说,恶作所作。不能安住思惟诸法,不能坚固思惟诸法。由此因缘,毗钵舍那、不能圆满,不得清净。是名掉乱毗钵舍那障。如是二法、障奢摩他。谓多放逸,及住非处。二法能障毗钵舍那。谓乐自恃举,及以掉乱。如是若奢摩他障、若毗钵舍那障、总名寂静障)。

所谓[寂静(脱离一切之烦恼叫做“寂”,杜绝一切之苦患叫做“静”,寂静即“涅槃”的境界)]者。即是[奢摩他(华译为止,即止息一切杂念的意思)][毗钵舍那(华译为观,即观察或观见事理的意思)]。

有[奢摩他障]。有[毗钵舍那障]。

注解:
【寂静障】:瑜伽二十五卷十二页云:云何寂静障?谓寂静者、即奢摩他、毗钵舍那。有奢摩他障,有毗钵舍那障。云何奢摩他障?谓诸放逸、及住非处。由放逸故;或惛沉睡眠、缠绕其心。或唯得奢摩他,便生爱味。或于下劣性,心乐趣入。或于闇昧性、其心乐著。由住如是非处所故;人或非人、諠杂扰乱。他所逼恼,心外驰散。如是名为奢摩他障。当知此障、能障寂静。云何毗钵舍那障?谓乐自恃举、及以掉乱。乐自恃举者:谓如有一、作是思惟:我生高族,净信出家;非为下劣。诸余苾刍、则不如是。由此因缘,自高自举,陵蔑于他。如是我生富族,净信出家;非为贫匮。我具妙色,喜见端严;多闻闻持,其闻积集;善巧言词,语具圆满。诸余苾刍、则不如是。由此因缘,自高自举,陵蔑于他。彼由如是自高举故;诸有苾刍、耆年多智、积修梵行,不能时时恭敬请问。彼诸苾刍、亦不时时为其开发未开发处,为其显了未显了处;亦不为其殷到精恳、以慧通达甚深句义、方便开示。乃至令其智见清净如是名为乐自恃举毗钵舍那障。又如有一、唯得少分下劣智见、安隐而住。彼由如是少分下劣智见安住,便自高举。自高举故;便生喜足,更不上求。是名乐自恃举所住毗钵舍那障。言掉乱者,谓如有一、根不寂静,诸根掉乱,诸根嚣举。于一切时,恶思所思,恶说所说,恶作所作。不能安住思惟诸法,不能坚固思惟诸法。由此因缘,毗钵舍那、不能圆满,不得清净。是名掉乱毗钵舍那障。如是二法、障奢摩他。谓多放逸,及住非处。二法能障毗钵舍那。谓乐自恃举,及以掉乱。如是若奢摩他障、若毗钵舍那障、总名寂静障。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寂静】:脱离一切之烦恼叫做“寂”,杜绝一切之苦患叫做“静”,寂静即“涅槃”的境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奢摩他】:华译为止,即止息一切杂念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毗钵舍那】:华译为观,即观察或观见事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云何[奢摩他障]

谓1.[诸放逸]及2.[住非处]。

善知识解说:
这就是讲心放逸散乱,或者心住非处,就是心执着于不对的地方


[末学解说]

什么是[奢摩他障]呢。

就是指1.[种种放逸(即放纵欲望而不精勤修习诸善之精神状态)]及2.[住于非处(如欲邪行罪中说)]。

注解:
【放逸】:梵语 prama^da。心所(心的作用)之名。略称逸。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即放纵欲望而不精勤修习诸善之精神状态。俱舍宗谓放逸系与一切染污心(不善心与有覆无记心)相应而起之心所,系属大烦恼地法;唯识宗谓此属八大随惑之一。反之,防杜诸恶而专注于修善之精神作用,称为不放逸。俱舍宗以不放逸为一切善心生起的心所,系属大善地法;唯识宗亦以之为善心所。(成唯识论卷六、品类足论卷三、入阿毗达磨论卷上、顺正理论卷十一)((参见:大随烦恼)890)p3276FROM:【佛光大辞典】

【非处】:如欲邪行罪中说。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 [经文] --

1.由[放逸]故

[末学解说]

第一种,因为[放逸(即放纵欲望而不精勤修习诸善之精神状态)]的缘故

注解:
【放逸】:梵语 prama^da。心所(心的作用)之名。略称逸。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即放纵欲望而不精勤修习诸善之精神状态。俱舍宗谓放逸系与一切染污心(不善心与有覆无记心)相应而起之心所,系属大烦恼地法;唯识宗谓此属八大随惑之一。反之,防杜诸恶而专注于修善之精神作用,称为不放逸。俱舍宗以不放逸为一切善心生起的心所,系属大善地法;唯识宗亦以之为善心所。(成唯识论卷六、品类足论卷三、入阿毗达磨论卷上、顺正理论卷十一)((参见:大随烦恼)890)p3276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2.或惛沉睡眠缠绕其心。

或唯得[奢摩他]便生爱味。

或于下劣性心乐趣入。

或于暗昧性其心乐着。

由住如是[非处]所故。

[人]或[非人]喧杂扰乱。

他所逼恼心外驰散。

如是名为[奢摩他障]。


当知此障能障寂静

善知识解说:
这样就会被[人]或[非人]所干扰


[末学解说]

第二种,或者是因惛沉睡眠而缠绕其心。

或者是因只获得[奢摩他(华译为止,即止息一切杂念的意思)]便生出爱味(言爱味者,谓于是中、遍生贪著)。

或者是因对下劣性而心乐于趣入。

或者是因对暗昧性其心乐于执着。

由于住在这类[非处(如欲邪行罪中说)]之所的缘故。

而被[人]或[非人]喧杂扰乱。

因这些干扰逼恼,所以心外驰散。

以上这些名为[奢摩他障]。

应当知道此障,能障碍寂静(脱离一切之烦恼叫做“寂”,杜绝一切之苦患叫做“静”,寂静即“涅槃”的境界)。

注解:
【爱味】:瑜伽六十二卷五页云:言爱味者,谓于是中、遍生贪著。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奢摩他】:华译为止,即止息一切杂念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非处】:如欲邪行罪中说。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寂静】:脱离一切之烦恼叫做“寂”,杜绝一切之苦患叫做“静”,寂静即“涅槃”的境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通过学习这段佛经内容,【奢摩他障】有两种
一是种种放逸,二是住于非处,由此反省自身,深深的忏悔!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相关内容

一、关于【放逸】

(一)在佛经故事放逸的祸害后面的【省思】中:
“放逸”即好逸恶劳之谓,潜藏的惰性如同慢性毒药,善用各种包装,一点一滴腐蚀人们的志气、消磨事相的作为──在家则学业不就、事业不成,出家则道业不克、三界不出。故佛言:“常行精进”,用精进克服内心贪懒的欲望,才能到达究竟安乐的宝所。

(二)在佛经故事佛赞不放逸法后面的【省思】中:
经云:“若有无量善法可得,彼一切以不放逸为本,不放逸为习,因不放逸生,不放逸为首;不放逸者,于诸善法为最第一。”一般人善恶念夹杂,起起伏伏,作不了主,所以常常陷入烦恼困境中。因此,若能不放逸,系住善法、正念,达到“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不仅能克服烦恼障碍,更能坚固道念,保住法身慧命,生生世世,不退菩提。

(三)为什么会产生【放逸】这样的情况呢?

1.首先以众生自己内在来说
这是自己累世业障太重,第八识累积的无明种子深厚
没有智慧显露清净自性,而让懈怠懒散的习气现行,黑暗郁结的思维情绪浮现


2.另外,由楞严经我们知道娑婆世界中有各种灾变,经文如下
是娑婆界。有八万四千灾变恶星。二十八大恶星而为上首。复有八大恶星以为其主。作种种形出现世时。能生众生种种灾异。

遇到这些灾变,天气异常的时候,例如特别闷热,或者磁场怪异
这时候就会令人疲倦提不起精神丧失精神意志力
所以这是其中的一种外在影响


3.另外一种外在影响,就是非人干扰,关于非人干扰的经文相当多
这也会影响人的身心状态,造成懈怠懒散不愿意精进修行

[诸经辑要]为什么会被鬼神非人干扰夺精气?

人身有两苦[内苦][外苦], & 为什么有非人干扰 ~ 大宝积经

书写读诵解说是首楞严三昧,于人非人无有恐怖,复得二十不可思议功德~首楞严三昧经

[诸经辑要] 被附身,或被恶鬼精魅干扰,或太岁恶星问题,而精神异常或重病,怎么办?】——[略说]为什么念佛诵经没动力很懒散,该怎么办?
(四)应当要如何对治呢?

【这种情况如果自己不能察觉,又或者虽然知道却又放纵习气,
这样会逐渐累积恶因缘形成恶业果报,就看恶业现前吃苦的时候能不能醒悟了
这种众生通常就是意志力薄弱的众生,可能多从恶道来,例如畜生道,所以意志力薄弱
这要特别小心,因为愚痴久了会更愚痴,所以不要让自己随便被打败
一直自怨自艾是没用的,一定要自己振作起来

通常,这要有善知识在旁要求警惕才能改善,如果能有师父严厉教导才不会浪费人生】

想要对治这些情况,还是要提起精神好好努力,做个有志气的人
把种种修行方法都落实,这样就不会被外在所干扰
尤其要逐渐修持三昧定力,这样就能安住三昧中,不会受到干扰


此外,要清楚的认识到轮回的可怕,所以自己要有坚决的决心脱离轮回才行
所以发愿应该要发大愿,就是决心成佛,不要只求世俗果报
如果能发起大愿,才能真正逐渐解脱轮回而成佛

最后提供这个方法,大家只要勤于练习就能改善,而且逐渐成就三昧力
[转念]~学习用光明心和[善念]转变[恶业果报]

如何驱除[负面习气][黑暗思想]? ~ 光明心的导引
】——[略说]为什么念佛诵经没动力很懒散,该怎么办?

随时注意自己的贪瞋痴, 因此能够随时与佛经相应, 有所体会
随时关怀众生, 依照众生根器, 给予方便救度, 所以随时对于法门有更深的体会
随时提高自己对修学佛经的广度和深度, 深入经藏, 融会贯通, 实际运用在自度度人上面
随时以成就佛道为第一目标, 所以孜孜不倦

因此, 佛弟子学佛的过程中, 要不断检视自己的发心, 不断的修正, 迈向深心和大愿心
例如可以普贤十大愿为根本愿, 这也是诸佛成佛的共愿, 请参普贤行愿品
最重要是落实
】——[解答]为什么学佛或读经会失去感觉?

二、关于【非处】

在上面佛经中,【非处】主要指:
惛沉睡眠,以少为足,喜欢执着于下劣性、暗昧性

(一)有什么办法能够[少睡觉]呢?
心想佛菩萨的光明佛光,让自己心情稳定,
这样一心念佛就能减少睡眠和能量损失,而且增长智慧和工作效率
启发佛性原本就俱足的光明圆满功德,自然身心就会呈现最好状态——[问题解答]有什么办法让我能够[精进修行][少睡觉]呢?
关于降伏睡眠和贪吃,这不是告诉您不用睡觉和吃东西
而是说如果知道法界真相,对六道轮回的观念正确
就能因为放下世俗执着,而身心清净而自然减少睡眠和饮食的需求和贪念
少欲就能少烦恼少执着少生气
自然就少疲累,就能少食少睡

学习正知见,多正思维和正观
这样就能少欲清净
——关于降伏睡眠和贪吃
修行人如果能随时保持清净心,慈悲心,欢喜心,光明心,平等心
尽量安住在佛性原本的光明圆满中,肉身(报身随念而转,相由心生)就不会有太大的损耗
佛经上说一个真正有德行的修行人,广读经藏,深入实修般若智慧和方便波罗蜜
天人也会暗中不断的护持,增益其力气,让修行人不至于疲惫(金光明经)
所以,不要做损耗想,甚至念头观念都不可以有,念念佛,念念光明,这样就是在真修行——回答佛弟子问"能量杂乱不断散失, 该怎么办, 该怎么补充?"

(二)关于“以少为足”
1.通常,佛经中常说的是指:
把粗浅(粗糙浅薄)或初浅(初学浅薄)或微末少量的修行当作足够或圆满,不知道或不愿增上进步。
2.就是世俗中的安贫乐道。

本篇所要谈的是第一个意思:以偏概全,或以少为足,而故步自封
就是安于现况而驻足不前,就是自觉「现在还不错」而失去往前的动力。
或不知修行的次第(层次)、纲领,而以少为多、以少为足,自以为满足。
或将低次第的修行当作是高次第的修行,或是将部份的修行当成是全面圆满的修行。

任何事情,除了极少数人能自动自发,不断往目标进步
大部份人则是:刚开始修行的时候总是信心或大话满满,但是,经过不久,一切逐渐顺心后,就容易安于现状了。
(一般来说,刚开始都会有障碍,但是,经过努力,以及冤亲债主认可或达成共识,就容易趋于平顺)
以学佛来说,成佛才是最终目标,如果您遇到这种停在阶梯上不动、不往上爬的学生或佛弟子,
如果您是老师或佛菩萨,或天人或非人鬼神冤(怨)亲债主等,您会怎么做呢?
(可以先自己思考看看,例如:想像自己在后面拿着一条鞭子...)


通常,可能有下列几种方式:
1.原理劝说:有些人用讲的就会听,听了就会做,或可能在生活中或梦中透过各种因缘提醒点悟
2.软语诱导:用更大的利益,引导学生或众生往前迈进
3.严厉督促斥责或处罚:这个可以自己想想,您会如何修理这样的学生或弟子?想想就会知道答案了
4.让他久了自己摔下来:因为逐渐累积沉重的业障,久了就会业障现前,就会惊讶而自己再爬上去或思考摔下的原因

就如佛经所说:「罪业不重,不生娑婆」。
这是说,业障深重的众生,因为因果的关系,所以同样聚集在一处受苦,一方面也是因为念力的关系,物以类聚。
所以,一般来说,娑婆世界的众生都是业障深重的。
因此,如果修行不持续努力,很容易就会被世俗的欲望和习气所淹没
——以少为足
至于「知道得越少,见解越少越好。只须依止善知识与一两部经典,而不必广研经论」
这也是针对特殊根器,就是特别愚钝的人来说,就像佛陀当时教导「周利槃特」:扫地扫地扫心地
如果把上述所问套在所有众生和修行上,那就错的离谱了,也显示对佛法和修行没有正确认识

真正的修行,要「戒、定、慧」逐次增上且均衡(请参阅《大般涅槃经》)——[辨析]修行知道越少越好,只须依止善知识与一两部经典,不必广研经论!?

(三)应断除一切负面思维、心念

要知道
负面心态对于解脱是个阻碍,
不仅影响身心健康,可能还决定日后往生或投生何处
众生的知见,原先是世俗的,所以不能解脱——如何放下欲望和仇恨?如何解脱非人干扰?~转念,正观,解脱

所以
正确的修行者,心中应该学习舍弃一切恶念(负面思维、不光明的念头)
这样就必定能成为学佛成佛的助力,一切都会化险为夷,都会回归清净与光明,痛苦也会转为安乐
自己也就能真正逐渐契入佛性本心,真正学佛成佛了
—— 一心向善、学佛成佛,才能缔造你我双赢的美好未来
就要藉由「心法」的修持来修正心念,去除或转化这些负面或执着的念头,就能逐渐超越世俗和六道轮回

心法的用意和功用,就在于:
让众生远离俗念、凡念、杂念、妄念、欲念、贪念、瞋念、苦念,而转为清净、平等、光明、自在、慈悲、圆满、无碍的正念
这就是常说的「转念」——「转念」与「定、慧修持」的法性原理

(未完待续)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5061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922

[精进勋章]

110#
 楼主| 发表于 2024-3-25 16:56: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3-25 17:01 编辑

接续上楼继续学习 什么叫做障碍? 有哪些种类? 瑜伽师地论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云何[毗钵舍那障]

谓1.[乐自恃举]及以2.[掉乱]。


[末学解说]

什么是[毗钵舍那(华译为观,即观察或观见事理的意思)障]。

就是1.[乐自恃举]及以2.[掉乱]。

注解:
【毗钵舍那】:华译为观,即观察或观见事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掉乱】:瑜伽二十五卷十三页云:言掉乱者:谓如有一、根不寂静,诸根掉乱,诸根嚣举。于一切时,恶思所思,恶说所说,恶作所作。不能安住思惟诸法,不能坚固思惟诸法。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 [经文] --

[乐自恃举]者。

谓如有一作是思惟。我生高族净信出家非为下劣。诸余比丘则不如是。由此因缘自高自举陵蔑于他。


如是我生富族净信出家非为贫匮。我具妙色喜见端严多闻闻持。其闻积集善巧言词语具圆满。诸余比丘则不如是。

由此因缘自高自举陵蔑于他。彼由如是自高举故。诸有比丘耆年多智积修梵行。不能时时恭敬请问。

彼诸比丘亦不时时为其开发未开发处。为其显了未显了处。

亦不为其殷到精恳以慧通达甚深句义。方便开示乃至令其智见清净。

如是名为[乐自恃举][毗钵舍那障]。

又如有一唯得少分下劣智见安隐而住。彼由如是少分下劣智见安住。便自高举。自高举故。便生喜足更不上求。是名[乐自恃举所住毗钵舍那障]。

善知识解说:

简单说,以上就是高傲自傲产生的障碍,例如,因为出身尊贵,或者富贵,或长的好看,或外表和行为端正,或多闻多持,或者学识丰富很会讲话,因为这些原因自得意满,傲气逼人,无法恭敬请教真正通达的人,所以无法达到真正清净,也没有真正明白深义,没有实证大智慧,这就叫做[乐自恃举][毗钵舍那障]

[末学解说]

[乐自恃举]者。

就是指,如果有一种这样的思惟。比如,我生于高族,净信(清净之信心也)出家,非为下劣。种种其他比丘则并不是如此。由此因缘而自高自举,陵蔑于他。

像我这样生于富族,净信出家的,并非为贫匮。我具有妙色,喜见端严,多闻闻持。其闻积集善,巧言词语都具足圆满。种种其他比丘则并不是如此。由此因缘而自高自举,陵蔑于他。

因为如是自我高举的缘故。所以诸有比丘,耆年多智,积修梵行(清净的行为,即断绝淫欲的行为。修梵行的人死后可生于梵天)。不能时时恭敬请问。

那些诸比丘也不会时时为其开发未开发处。为其显了未显了处。

也不会为其殷到精恳以智慧通达甚深句义。方便开示乃至令其智见清净。

这些名为[乐自恃举][毗钵舍那障]。

再有,如果只获得很少下劣的智见安隐而住。因为如是少分下劣智见而安住。便会自高举。因为自高举的缘故。便会生出喜足更不上求。这些名为[乐自恃举所住毗钵舍那障]。

注解:
【净信】:(术语)清净之信心也。仁王经中曰:“一念净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梵行】:清净的行为,即断绝淫欲的行为。修梵行的人死后可生于梵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通过学习这段佛经内容可以获知,贡高我慢是一类障碍
这类障碍会令众生“无法达到真正清净,也没有真正明白深义,没有实证大智慧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相关内容

一、我慢之危害

在佛经故事婆罗门除慢心证阿罗汉后面的【省思】中:

所谓“我慢高山,法水不入”,骄慢往往障蔽了自性智慧。如果我们能清净这念心,念念都起善念,恭敬长上,尽心供养;对下谦卑,善加安慰劝导。消除了我慢山,智慧法水才得以流通无碍。

二、十种慢业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慢业。何等为十?所谓:

于师、僧、父母、沙门、婆罗门、住于正道向正道者,尊重福田所而不恭敬,是慢业;

或有法师获最胜法,乘于大乘,知出要道,得陀罗尼,演说契经广大之法无有休息,而于其所起高慢心,及于所说法不生恭敬,是慢业;

于众会中闻说妙法不肯叹美令人信受,是慢业;

好起过慢,自高陵物,不见己失,不知自短,是慢业;

好起过过慢,见有德人应赞不赞,见他赞叹不生欢喜,是慢业;

见有法师为人说法,知是法、是律、是真实、是佛语为嫌其人亦嫌其法,自起诽谤亦令他谤,是慢业;

自求高座,自称法师,应受供给,不应执事,见有耆旧久修行人不起逢迎、不肯承事,是慢业;

见有德人颦蹙不喜,言辞粗犷,伺其过失,是慢业;

见有聪慧知法之人不肯亲近恭敬供养,不肯谘问:『何等为善?何等不善?何等应作?何等不应作?作何等业,于长夜中而得种种利益安乐?』愚痴顽很,我慢所吞,终不能见出要之道,是慢业;

复有众生慢心所覆,诸佛出世不能亲近恭敬供养,新善不起,旧善消灭,不应说而说,不应诤而诤,未来必堕险难深坑,于百千劫尚不值佛,何况闻法!但以曾发菩提心故,终自醒悟,是慢业。

是为十。」—— 华严经 离世间品

三、消除我慢的方法
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修习书写是法华经者,
当知是人、则见释迦牟尼佛,如从佛口、闻此经典,
当知是人、供养释迦牟尼佛,
当知是人、佛赞善哉,
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佛手摩其头,
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佛衣之所覆,

如是之人,不复贪着世乐,不好外道经书、手笔,
亦复不喜亲近其人、及诸恶者,若屠儿、若畜猪羊鸡狗、若猎师、若炫卖女色,
是人心意质直,有正忆念,有福德力,
是人不为三毒所恼,亦复不为嫉妒、我慢、邪慢、增上慢、所恼,
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贤之行。
——妙法莲华经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若怀有贡高我慢之心,便容易堕入对立相
若堕入了对立相,便容易生起诤心
佛在经上说:诤心必定堕恶趣

善知识教导
念头如果不能心怀[慈悲][清净][平等][光明][感恩][恭敬][谦虚][关怀]
而随时都是[批判][对立][斗争][猜忌][报复][嘲笑][仇恨]
那离[三恶道]的日子就不远了
——放下世俗执着,创造清净安祥的气氛,而不是制造对立和纷争
一些喜欢批判别人的人
如果自己没有真正严谨修行,无法观心自在,没能真正破魔(这要平等无二,消除对立相才行)
自己就可能也正堕入批判的陷阱中,可能因为心念和行为的偏差,而遭受非人鬼神或魔的干扰
——魔扰解析:魔怎么干扰人?其中一点就是引发你的诤论心和对立心

所以,作为佛弟子应当
佛弟子应该要宣扬佛陀正见,让自己和众生逐渐学习修改自己的错误
佛弟子应该心存正念善念,鼓励大家走往正道,给彼此机会

而不是以纰漏别人过去的错误来互相斗争

佛菩萨是要普渡众生,不是批斗众生
不论是凡夫或是外道或是魔眷,佛菩萨都会救度
——一切法都是佛法?分辨正邪也是分别心吗?分辨正邪而不取正邪           
放下情绪和偏执才能理智的学习,才能度过难关

[宽容]和[原谅]以及[互助]和[团结]才能突破人类的困境
[慈悲]和[智慧]才能真正引导自己和别人走往正确的道路
——放下世俗执着,创造清净安祥的气氛,而不是制造对立和纷争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5-15 11:17 , Processed in 0.09649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