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莲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进行中] 佛弟子(净莲),每日学习佛经串贴

[复制链接]

155

主题

506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925

[精进勋章]

91#
 楼主| 发表于 2024-2-6 15:16: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2-6 16:18 编辑

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用时 2 小时 以上)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

-- [经文] --

善男子。众生恩者。 即无始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

[末学解说]

善男子。众生恩(系因一切众生无始以来转经百千劫,而于多生之中互为父母,故亦有恩)者。 即无始以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为有情往来之所,故曰道。有五处:一地狱道,二饿鬼道,三畜生道,四人道,五天道),转经百千劫。于多生之中互为父母。

注解:
【四恩】:四种恩惠之意。<一>指母恩、父恩、如来恩、说法法师恩。据正法念处经卷六十一之说,父母有生身、长养之恩,故其恩难报;如来应等正觉乃三界中最殊胜,为度脱生死之无上大师,故其恩难报;说法法师以说法之力,令憍慢者得调伏,故其恩难报。(法苑珠林卷五十)
 <二>指父母恩、众生恩、国王恩、三宝恩。依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之解说:(一)父母恩,指父有慈恩,母有悲恩。其中,母更有十德:(1)大地,所依之母胎。(2)能生,经万苦而生产。(3)能正,调理五根。(4)养育。(5)智者。(6)庄严。(7)安隐。(8)教授。(9)教诫。(10)与业,咐嘱家业。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三则谓,父母为三界中最胜之福因。(二)众生恩,系因一切众生无始以来转经百千劫,而于多生之中互为父母,故亦有恩。(三)国王恩,指国王统领山河大地,若失正治,则人无所依,若施以正化,则八大恐怖不入其国。以是因缘,得以成就能照、庄严、与乐、伏怨、离怖、任贤、法本、持世间、业主、人主等十德。(四)三宝恩,即佛、法、僧三宝之不思议之恩。佛宝具足无上大功德田、无上大恩德、无足二足及多足众生中之尊、如优昙花之千载难遇、于三千大千世界独一出现、圆满世间及出世间之功德并为一切义所依等六种微妙功德,依之常能利乐一切众生,故称佛宝不思议之恩。法宝有四种,即:(1)教法,能破无明、烦恼、业障等一切无漏之声、名、句、文等。(2)理法,论有、无之诸法。(3)行法,戒、定、慧之行。(4)果法,有为、无为之果。此四种法宝能引导众生出离生死海而达彼岸。三世诸佛皆依“法”修行,断一切障,得成菩提,尽未来际以利益众生,故未得解脱之众生更应深敬法宝,故称法宝不思议之恩。僧宝有三类,即:(1)菩萨僧。(2)声闻僧。(3)凡夫僧,成就别解脱戒,并具足一切正见,能广为大众开示圣道者。此三类僧宝亦称真福僧。此外,尚有一类称福田僧,即于佛之舍利、形像,及佛所制之戒,深生敬信,且能令自他皆无邪见,更能宣扬正法,赞叹一乘;又深信因果,常发善愿;随时悔过犯、除业障者。以上四类僧宝皆恒利有情,心无暂舍,故称僧宝不思议之恩。上述所论之四恩,皆通于世间及出世间。(教乘法数卷十三、释净土群疑论探要记卷七、四恩孝顺钞)((参见:恩)4106)
 <三>指师长恩、父母恩、国王恩、施主恩。(智觉禅师自行录、释氏要览卷中)
 <四>指天下恩、国王恩、师尊恩、父母恩。(大藏法数卷二十三)p1747FROM:【佛光大辞典】

【五道】:(名数)为有情往来之所,故曰道。有五处:一地狱道,二饿鬼道,三畜生道,四人道,五天道。与五趣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昔生生中有大恩故。犹如现在父母之恩等无差别。

[末学解说]

因为互为父母的缘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因为往昔生生之中有大恩之故。所以如同现在父母之恩,平等没有差别。

-- [经文] --

如是昔恩犹未能报。或因妄业生诸违顺。以执着故反为其怨。何以故。无明覆障宿住智明。不了前生曾为父母。所可报恩互为饶益。无饶益者名为不孝

[末学解说]

像这样的往昔之恩尚且未能报答。或因妄业(虚妄造恶的业因)而生种种违顺(违境与顺境之并称。又作顺违。感苦之境界,称为违境,即与自己之身心相违悖,以致引起痛苦、不快或嗔恚之环境皆属之)。因执着(指片面而孤立地理解并固执事物的妄情和妄想)之故反为其怨家。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无明(谓闇钝之心无照了诸法事理之明。即痴之异名也)覆盖障碍了宿住智明(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宿世的事)。不能了知前生(过去世之身)曾为父母。所以能报恩的,互为饶益(给人丰饶的利益)。不能饶益者,名为不孝。

注解:
【妄业】:虚妄造恶的业因。缘觉经说:“有妄业故有流转。”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违顺】:违境与顺境之并称。又作顺违。感苦之境界,称为违境,即与自己之身心相违悖,以致引起痛苦、不快或嗔恚之环境皆属之。反之,感乐之境界,称为顺境。成唯识论卷三(大三一·一一下):“受谓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往生要集卷上(大八四·四六上):“以贪、嗔境顺违多故,自起烦恼,返堕恶道。”(法界次第卷上)p5679FROM:【佛光大辞典】


【执着】:指片面而孤立地理解并固执事物的妄情和妄想。如《大般若经》卷七一:“能如实一切法相而不执着故,复名摩诃萨。”又如《菩提心论》:“凡夫执着名闻利养资生之具,务以安身。”众生虚妄的“执着”是很多的,主要是“我执”和“法执”。简单地说:“我执”就是固执常一不变的主宰之“我”,从而产生种种“我见”。“法执”就是固执外境实有,从而产生虚妄分别的“法见”。后亦以“执着”谓固执而不知变通。如《水浒传》第二二回:“我只怕雷横执着,不会周全人,倘或见了兄长,没个做圆活处。”今又以“执着”指坚定不移。如:他执着地追求艺术的创新。(李明权)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无明】:(术语)梵语阿尾你也Avidya%,谓闇钝之心无照了诸法事理之明。即痴之异名也。本业经上曰:“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大乘义章二曰:“于法不了为无明。”同四曰:“言无明者,痴闇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俱舍论十曰:“明所治无明。(中略)其相云何?谓不了知谛宝业果。”(四谛三宝业因果报)。唯识论六曰:“云何为痴?于诸事理迷闇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宿住智正明】:(术语)俱舍论所说三明之一。(参见:三明)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宿命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宿世的事;天眼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未来世的事;漏尽明是以圣智断尽一切的烦恼。以上三者,在阿罗汉叫做“三明”,在佛即叫做“三达”。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前生】:(术语)过去世之身。唐音戊签曰:“郑还古吉州道中诗,若有前生债,今朝不懊还。”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饶益】:给人丰饶的利益。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以是因缘诸众生类。于一切时亦有大恩。实为难报。如是之事名众生恩。

[末学解说]

因为这样的因缘(因与缘。世间的一切事物,皆由因与缘的和合而生而有。因指主要的原因,缘指次要的助缘),诸众生类。在任何时候都有大恩。实为难以报答。如同这样的事,名为众生恩。

注解:
【因缘】:因与缘。世间的一切事物,皆由因与缘的和合而生而有。因指主要的原因,缘指次要的助缘,例如稻谷,种子为因,泥土、雨露、空气、阳光、肥料、农作等等为缘,由此种种因缘的和合而生长出谷子来。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结合清净光明专辑的相关内容学习:

一、为何应孝顺?
因为如果不懂孝顺父母,或对父母无法孝顺,那也不可能尊敬其他长者,因为这是同理心
如果看到父母逐渐老迈,身体衰老,行动不便,正常人就会尽心体贴照顾
因此,进而能体会其他老人身体老化的难处,所以,生活中能同情老人和帮助老人
再者,或因为父母对自己的付出而能体会一般老人前半生对社会的贡献,进而能尊敬老人

这些同理心和感恩心就是身为人的基础,有这样的心才会投生为人
这是心念和投生的原理,就像一些数学或物理或化学原理
如果没有这种同理心和感恩心,那就会相由心生,投生为相对应的其他生物或六道中的其他众生

因此,对于逐渐败坏的社会现象,我们会规劝人们要孝顺父母,要有同理心和感恩心

以上这只是身为人的基本道理

二、不同心量会有不同的结果
以佛法来说,更要把同理心和感恩心扩展到一切众生,不能只执着于自己的家人
所以佛法教导出家学道,这就是为了自己和一切众生都能解脱轮回,
超越自己和家人的爱欲,行菩萨道,平等普渡众生,这样才能逐渐真正解脱轮回

因为心量不同,所以相由心生,因为各自不同的心念,轮回投生或解脱就因为心量次第不同而不同


三、什么才是真正的孝顺呢?
帮助家人能解脱轮回,帮助累世父母能解脱轮回,帮助一切众生解脱轮回(因为众生都是累世父母)
这才是真正的孝顺

而想要完成这个真正孝顺的目标,那就要自己先深入佛法,明白究竟解脱的道理和方法
那就要先逐渐减少甚至断除自己的世俗欲望和干扰,不然难以深入佛法
并且在生活中逐渐落实各种实修,如果自己都做不到,那又如何解救众生
只有自己实修实证才能赢得家人和众生的信任和支持
才能真正解救众生,才能真正落实孝道
所以,没有落实佛法实修,那才是真正不孝

四、如何快速让自己修行成就呢?
那就要
1.随时阅读佛经和正见善文
2.随时思维法义
3.随时在生活中落实实修
4.随时为众生演说佛法
因为上述四点而能快速贯通一切佛法
——真正的孝顺

五、为何应生起感恩心?
[感恩心]是[大乘心],[体谅众生苦][体谅众生执迷不悟]也是[大乘心]
如果您能藉此机会生起大乘心且增上大乘心,这样就是个很好的心法实修——[心法实修-转念]菩萨行者,不论遇到逆缘或顺缘都是好缘,心念一转,就能发起[感恩心]
感恩心是种美德,是种善良的心,是种能痊愈外在病痛和内心伤痛的心
感恩心让我们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心法是佛法的根本,心法是成佛的心要,不过一般佛弟子不明白这道理和实修成佛的原理
有些人很顺利就能得到好工作,这是过去世的福报,不过如果没有学佛,那还是轮回
有人以为是靠自己努力完成的和别人无关,这是因为没有宿命通,所以不知道过去世因果
而活在自己认为的表相世界中,这样的人如果不知道感恩,逐渐就会失去人缘,善果就会耗尽
众生就是活在自以为的表相中,用凡夫心拼命计较算计世俗表相的一切,
却不知道世俗一切和自己的肉身都是自己心识执着造作而产生的,因此不断的轮回
凡夫众生自以为靠自己能力获得一切,而和众生起比较竞争争执对立,而失去心的感动和能力
其实这正是对世间的执着,是一种置入性的思维,在表相上不停打转,不断抓执堕入,所以轮回

反之,
用善心感恩心慈悲心清净心平等心去善待自己和众生,放下一切,这样才能真正解脱轮回
所以,真正实修者能对任何一细微处和众生心都能完全明白,因为这是心的能力
是感恩心清净心慈悲心平等心光明心的能力
——[略说心法]感恩心与拍马屁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506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925

[精进勋章]

92#
 楼主| 发表于 2024-2-7 11:19: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2-7 11:21 编辑

如何五体投地礼敬十方诸佛?~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 (用时 1 小时 30 分钟以上)

==============================
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
大唐三藏那提译

-- [经文] --

离垢慧菩萨既闻佛许。踊跃无量而白佛言。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于如来所。云何恭敬礼拜供养。

佛言。离垢慧。善哉善哉。汝多悲愍。饶益安乐一切人天。当善谛听为汝解说。

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于佛所起礼敬者。先应发愿作如是言。

我今至心顶礼十方诸佛。普入一切诸胜法中。

我今五轮于佛作礼。为断五道离于五盖。

愿诸众生常得安住。无坏五通。具足五眼。

愿我右膝着地之时。令诸众生得正觉道。

愿我左膝着地之时。令诸众生于外道法不起邪见。悉得安立正觉道中。

愿我右手着地之时。犹如世尊坐金刚座。右手指地震动现瑞。证大菩提。今我亦尔。共诸众生同证觉道。

愿我左手着地之时。令诸外道难调伏者。以四摄法而摄取之。令入正法。

愿我首顶着地之时。令诸众生离憍慢心。悉得成就无见顶相。

离垢慧。是为五轮作礼之相。

次礼十方现在诸佛。应作是言。……

[末学解说]

离垢慧菩萨既得闻佛陀的许可。便踊跃无量对佛陀说。
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佛称在家出家之男女曰善男子善女人。善者,美其信佛闻法也)等。来到如来处所。应当如何恭敬礼拜供养呢。

佛陀回答。离垢慧。善哉善哉。你很悲愍(谓如是已发心菩萨、于十方世界或三种退堕苦有情,或五趣定苦有情,或四种极苦有情,或六种重苦苦有情,或三种相苦苦有情,诸如是所;令离苦行,不害为性)。为了饶益(给人丰饶的利益)安乐(身安心乐也)一切人天(人道和天道)。你认真谛听(即从心中明白地听闻佛法),为你来解说。

如果善男子及善女人。想要于佛所起礼敬(礼拜恭敬)者。先应发愿(立下誓愿)作这样的言说。

我现今至心(至诚的心)顶礼(以我最高之顶,礼佛最低之足,这是一种最崇高的敬礼)十方诸佛。普入一切诸胜法中。

我现今五轮(五体之异名。两臂两膝及头之五处,皆圆,故云五轮。此五轮著地作礼,为礼之至极)向佛陀作敬礼。为断除五道(为有情往来之所,故曰道。有五处:一地狱道,二饿鬼道,三畜生道,四人道,五天道。与五趣同)离开五盖(五种的烦恼。盖就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盖覆人们的心性,使不生善法。五盖即: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法)。

愿诸众生能常得安住。不会破坏五通(指修四根本静虑所得五种超自然之能力。又作五神通。神,乃指不可思议之意。通,为自由自在之意。一般所谓之五通,即指:(一)神境智证通,又作神境通、神足通、身如意通、如意通、身通。谓不论何处皆能来去自如。(二)天眼智证通,又作天眼智通、天眼通。谓能见常人之眼所不能见者。(三)天耳智证通,又作天耳智通、天耳通。谓能听常人不能听闻之音声。(四)他心智证通,又作他心智通、知他心通、他心通。谓能明了他人内心之动向。(五)宿住随念智证通,又作宿住智通、识宿命通、宿命通。谓能了知过去之事)。具足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肉眼是肉身凡夫的眼,遇昏暗,遇阻碍,就不能见;天眼是天人的眼,远近昼夜,都能得见;慧眼是声闻的眼,能看破假相,识得真空;法眼是菩萨的眼,能澈了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法门;佛眼是如来的眼,有了佛眼便兼有前面的四种眼,能无事不知,无事不见,一切法中,佛眼常照)。

愿我右膝着地之时。能令诸众生获得正觉(如来之实智,名为正觉。证语。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也。故成佛曰成正觉)道(菩提。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

愿我左膝着地之时。能令诸众生对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法不起邪见(谓邪心取理,颠倒妄见,不信因果,断诸善根,作阐提行,是名邪见)。都获得安稳立于正觉(如来之实智,名为正觉。证语。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也。故成佛曰成正觉)道(菩提。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中。

愿我右手着地之时。犹如世尊坐金刚座(佛成等正觉时之座处。在摩朅陀国佛陀伽耶菩提树下。上达地面,下据金轮)。右手指地,大地震动(大地震动有三种之六种震动)现瑞(即指显现瑞相之义。如佛陀将临教化时,放光明、大地震动等,表现出种种瑞相)。得证大菩提(伟大的正觉。菩提即正觉的意思。声闻缘觉都有菩提但不大,唯有佛的智能伟大而圆满,故名“大菩提”)。现今我也能一样。与诸众生一同共证觉道(指正觉之道。又作觉路。即觉证成佛之大道)。

愿我左手着地之时。能令种种外道难以调伏(调伏身口意三业而制伏诸恶行也。又调理恶魔使降伏我也。又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者。以四摄法(一布施摄。谓若有众生乐财则布施财,若乐法则布施法,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我受道也。二爱语摄。谓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附我受道也。三利行摄。谓起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使由此生亲爱之心而受道也。四同事摄。谓以法眼见众生根性,随其所乐而分形示现,使同其所作沾利益,由是受道也)而摄取(摄取不舍)之。令入正法(真正之道法也)。

愿我首顶着地之时。能令诸众生断离憍慢(烦恼名。五上分结之一。自高凌物之心也)心。都得以成就无见顶相(指佛八十种相好之第六十六种。为梵语 us!N!i^s!as/iraskata^(肉髻相)之意译。谓佛顶高至不得见之相)。

离垢慧。这就是五轮(五体之异名。两臂两膝及头之五处,皆圆,故云五轮。此五轮著地作礼,为礼之至极)作礼之相。

再礼敬十方现在诸佛。应作这样的言说。……

注解:
【善男子】:(术语)佛称在家出家之男女曰善男子善女人。善者,美其信佛闻法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悲愍】:显扬二卷二十页云:悲愍者:谓如是已发心菩萨、于十方世界或三种退堕苦有情,或五趣定苦有情,或四种极苦有情,或六种重苦苦有情,或三种相苦苦有情,诸如是所;令离苦行,不害为性。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饶益】:给人丰饶的利益。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安乐】:(术语)身安心乐也。文句八下曰:“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人天】:人道和天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谛听】:梵语 s/ravaN!a。受持经典之十种法行之一。即从心中明白地听闻佛法。(长阿含经卷二、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七付嘱品、显扬圣教论卷二)p6296FROM:【佛光大辞典】

【礼敬】:(杂语)礼拜恭敬也。法华经提婆品曰:“龙王女忽现于前,头面礼敬。”普贤行愿品曰:“一者礼敬诸佛。”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发愿】:立下誓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至心】:至诚的心。无量寿经说:“至心信乐,欲生我国。”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顶礼】:以我最高之顶,礼佛最低之足,这是一种最崇高的敬礼。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轮】:(术语)五体之异名。两臂两膝及头之五处,皆圆,故云五轮。此五轮著地作礼,为礼之至极。(参见:五体)。【又】世界之成立为五轮。依俱舍等之说则最下为虚空轮,其上为风轮,其上为水轮,其上为金刚轮(即金刚际,地轮也),此上载九山八海。即于五大中除火大之一,而为四轮所成。轮者以此四层各为周圆之形故也。【又】密教之通称,地水火风空之五大为五轮。此五大,法性之德具足圆满,故云轮。世界为此五轮所成。大日经疏十四曰:“一切世界皆是五轮之所依持,世界成时,先从空中而起风,风上起火,火上起水,水上起地,即是曼荼罗安立次第。”(参见:五大)。【又】金刚界之五解脱轮也。【又】佛之五指也。楞严经一曰:“我实观五轮指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道】:(名数)为有情往来之所,故曰道。有五处:一地狱道,二饿鬼道,三畜生道,四人道,五天道。与五趣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盖】:五种的烦恼。盖就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盖覆人们的心性,使不生善法。五盖即: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通】:五种神通。<一>梵语 pan~ca^bhijn~a^。指修四根本静虑所得五种超自然之能力。又作五神通。神,乃指不可思议之意。通,为自由自在之意。一般所谓之五通,即指:(一)神境智证通(梵 r!ddhi-vis!aya-jn~a^na-sa^ks!a^tkriya^bhijn~a^),又作神境通、神足通、身如意通、如意通、身通。谓不论何处皆能来去自如。(二)天眼智证通(梵 divya-caks!ur-jn~a^na-sa^ks!a^tkriya^bhijn~a^),又作天眼智通、天眼通。谓能见常人之眼所不能见者。(三)天耳智证通(梵 divya-s/rotra-jn~a^na-sa^ks!a^tkriya^bhijn~a^),又作天耳智通、天耳通。谓能听常人不能听闻之音声。(四)他心智证通(梵 cetah!-parya^ya-jn~a^na-sa^ks!a^tkriya^bhijn~a^),又作他心智通、知他心通、他心通。谓能明了他人内心之动向。(五)宿住随念智证通(梵 pu^rve-niva^sa^nusmr!ti-jn~a^na-sa^ks!a^tkriya^bhijn~a^),又作宿住智通、识宿命通、宿命通。谓能了知过去之事。
 五通之中,神境智证通等前四者通于有漏,唯为世俗智所摄。他心智通则通于无漏,摄于法智、类智、道智、世俗智及他心智等五智。又五通乃由四根本静虑所生起,故不独限于圣者,异生凡夫亦能得之。得此五种神通之仙人,称为五通仙。天竺外道修有漏之禅定而得五通名甚伙。佛陀则曾经禁止其弟子显现各种神通。(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六、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七、卷八、大方等大集经卷十九、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一、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八、成实论卷十六)((参见:三明)569)
 <二>一切通力之分类有五:(一)道通,证中道之理后能起大用,于无心之中应和万物,随缘万化,一如水月、空花、影像之无定体。(二)神通,可于静心之中通照万物,记持宿命,种种分别,皆随定力。(三)依通,悉知术法而缘用于身,故能乘符往来,或藉药饵之力产生灵变。(四)报通,依果报而有之通力,能预知鬼神之事,变化诸天之形,了知中阴有情托生之处,并能隐变神龙。(五)妖通,老狐狸、木石等之精化,可附于人神,并具奇异之聪慧。(宗镜录卷十五、大藏法数卷二十七)p1153 FROM:【佛光大辞典】

【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肉眼是肉身凡夫的眼,遇昏暗,遇阻碍,就不能见;天眼是天人的眼,远近昼夜,都能得见;慧眼是声闻的眼,能看破假相,识得真空;法眼是菩萨的眼,能澈了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法门;佛眼是如来的眼,有了佛眼便兼有前面的四种眼,能无事不知,无事不见,一切法中,佛眼常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正觉】:(术语)梵语三菩提Sambodhi,此译正觉。如来之实智,名为正觉。证语。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也。故成佛曰成正觉。法华玄赞二曰:“三云正,菩提云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道】:
  1、能通的意思。通向天、人、阿修罗的是三善道,通向地狱、饿鬼、畜生的是三恶道。
  2、真理的意思。
  3、即梵语所说的菩提或涅槃。
  4、修行的方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邪见】:谓邪心取理,颠倒妄见,不信因果,断诸善根,作阐提行,是名邪见。(阐提,梵语具云一阐提,华言信不具,外道名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觉道】:<一>指正觉之道。又作觉路。即觉证成佛之大道。与“菩提道”同义。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一九下):“始在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禅苑清规卷七亡僧条(卍续一一一·四五七下):“用表攀违,上资觉路。”(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
 <二>为“七觉支”与“八正道”之合称。七觉支,即七种助长开发菩提智慧之方法。八正道,即八种求趣涅槃之正道。p6800 FROM:【佛光大辞典】

【金刚座】:(杂名)佛成等正觉时之座处。在摩朅陀国佛陀伽耶菩提树下。上达地面,下据金轮。一大石之顶平圆板者。俱舍论十一曰:“唯此洲中有金刚座,上穷地际,下据金轮。一切菩萨将登正觉,皆坐此座上,起金刚喻定。以无余依及余处,有坚固力,能持此故。”智度论三十四曰:“地皆是众生虚诳业因缘报故有,是故不能举菩萨欲成佛时实相智慧身,是时坐处变为金刚。有人言:土在金轮上,金轮在金刚上。从金刚际出如莲华台,直上持菩萨坐处令不陷没,以是故,此道场坐处名为金刚。”西域记八曰:“菩提树垣正中有金刚座,昔贤劫初与大地俱起,据三千大千世界之中。下极金轮,上侵地际。金刚所成,周百余步。贤劫千佛坐之而入金刚定,故曰金刚座焉。证圣道所,亦曰道场。(中略)自入末劫,正法寖微。沙土弥覆,无复得见。佛涅槃后,诸国君王传闻佛说金刚座量,遂以两躯观自在像南北标界,东面而坐。闻诸耆旧曰:此菩萨像身没不见,佛法当尽。今南隅菩萨没过胸臆矣。”梵Vajia-a%sana。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震动】:(杂语)大地震动有三种之六种震动。(参见:六种震动)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现瑞】:即指显现瑞相之义。如佛陀将临教化时,放光明、大地震动等,表现出种种瑞相。又就法华经序品中叙述雨花、放光等六瑞之一段经文,而特称为现瑞序。依自性法身如来之加持而显现瑞相三身以教化未悟之众生,称为现瑞加持。大日经疏卷一(大三九·五七九中):“世尊往昔大悲愿故,(中略)住于自在神力加持三昧,普为一切众生示种种诸趣所喜见身,说种种性欲所宜闻法,随种种心行开观照门。”p4730 FROM:【佛光大辞典】

【大菩提】:伟大的正觉。菩提即正觉的意思。声闻缘觉都有菩提但不大,唯有佛的智能伟大而圆满,故名“大菩提”。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调伏】:(术语)调伏身口意三业而制伏诸恶行也。又调理恶魔使降伏我也。又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唐华严经五曰:“调伏众生,令究竟出离。”探玄记四曰:“调者调和,伏者制伏。谓调和控御身口意业,制伏除灭诸恶行故。”维摩经净影疏曰:“调令离恶,离过顺法,故名调伏。”无量寿经下曰:“如法调伏诸众生力。”同嘉祥疏曰:“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摄法】:(名数)一布施摄。谓若有众生乐财则布施财,若乐法则布施法,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我受道也。二爱语摄。谓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附我受道也。三利行摄。谓起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使由此生亲爱之心而受道也。四同事摄。谓以法眼见众生根性,随其所乐而分形示现,使同其所作沾利益,由是受道也。仁王经中曰:“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梵Catuh-sam%graha-vestu。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摄取】:梵语 parigraha。<一>又作摄取不舍。谓阿弥陀佛摄受护念念佛之众生而不舍。据观无量寿经载,阿弥陀佛之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摄受照护念佛之众生而不舍,故称摄取不舍,或称摄取照护、摄护。其光明之利益,称为摄取光益。善导之观经疏定散义举出念佛众生蒙摄取利益之三缘,此谓摄取三缘。即:(一)亲缘,谓佛与众生之意志、行为(即三业)相应。(二)近缘,谓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显现于其眼前。(三)增上缘,谓众生由念佛而消除其罪障,临终时,佛与圣众迎往净土。(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下(智顗)、安乐集卷下、往生礼赞偈)
 <二>选择之意。谓摄物而取之。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七中):“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令我于世速成正觉。”p6846FROM:【佛光大辞典】

【正法】:(术语)真正之道法也。理无差曰正。以三宝中之法宝,教理行果之四者为体。无量寿经上曰:“弘宣正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憍慢】:(术语)烦恼名。五上分结之一。自高凌物之心也。大乘义章五末曰:“自举凌物,称曰憍慢。”俱舍论四曰:“慢对他心举,憍由染自法,心高无所顾。”大集经二十曰:“摧憍慢山,拔生死树。”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见顶相】:指佛八十种相好之第六十六种。为梵语 us!N!i^s!as/iraskata^(肉髻相)之意译。谓佛顶高至不得见之相。优婆塞戒经卷一(大二四、一○四○上):“得无见顶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头顶礼拜一切圣贤、师长、父母,尊重赞叹,恭敬供养,是故获得无见顶相。”(观无量寿经、楞严经卷七)((参见:八十种好)268)p5088FROM:【佛光大辞典】

===========================================

结合清净光明专辑的相关内容学习:

1.要在恭敬心中求佛法
末法众生业重,不信佛法,不尊重法,
所以许多法就会因为众生不信或怀疑或轻视而消逝
——佛法真的需要在恭敬心中求
佛经上说~佛法在恭敬心中求
佛法中也常说~我慢高山,法水不入
所以求法者应该要多注意自己的用字
至少由文字中表现出自己的诚心和谦卑恭敬
这样才能得到善知识的开导
不然,实修者一眼就能看出发问者的傲慢习气
因此可能就不会回答问题,而会让这发问者因果自负
就是透过现实生活苦报现前,让求法者来磨练消业
等到吃苦后,逐渐放下傲慢心,逐渐有求法的谦下心和恭敬心后,才会给予指导——[略说]求法须知

修学佛法,不论[念佛][持咒][诵经][拜佛]一定要[至心][恭敬],切勿怀疑

2.要恭敬经典
我们研究佛法的人,对于安放经书的常识应该知道。譬如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无论是哪一部,我们应该看着这一切经典比我们的生命更重要,看着这一切经典比任何珍宝更重要。 《金刚经》上说:「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所以经典是佛的法身所在处。

助印经典、阅读经书、恭敬经书,皆可启发无限的智慧;但若对经书不恭敬,也能令人堕落不如意处。安置经书所应注意事项,略说如下:

    * 佛经是法宝,为众生离苦的指南,应尊重恭敬,若有破损,应速修补,不可烧毁或丢弃。经典所在之处皆有龙天护佑,若任其损坏废置,罪过无量。
    * 佛经要放在其他书籍的上面。举凡经、律、论其放置层次,由上而下依次为:原文经典、经典注解、一般佛学书籍、圣贤的言论、教化性书籍、一般书籍。
    * 经书上不可涂写,不得一边谈说杂话、吃东西,一边看经书。
    * 经书应恭敬放于清净高处,不可随意扔放床上、座椅上、矮桌几上,及不净处。
    * 如手捧或装于口袋携持时,不得低于腰部,不可挟腋下。
    * 不可在看经的桌面上,摆置杂物,或躺着看经书,更不可以污手触经。
    * 不得口吹经上灰尘,应以专用净布拭去。
    * 书房和睡房若是同一间(限单身净房),睡觉时应用干净的布将经书盖好,且要安置在头的那一边。
    * 不可在经典所在的地方,有种种污秽行为。
    * 中断不看时,应夹放纸条做记号。不可折页、折角,或经书面朝下,做「人」字形搁置。
    * 看经应专心,若有杂念,应先阖上经典,净念后,再阅读。
    * 若无暇阅读,应转送他人,广为流通。
    * 不可在洗手间内看经。
    * 勿以口水沾指翻经页
——恭敬经典

3.[佛弟子]要常[恭敬合掌]
合掌问讯是一般佛教徒的礼节
但是这个表法有什么意义呢?

学佛除了要知道各种[表法](表相之法)
更要了解表法的内涵和意义也就是[心法]
因为[佛法]是[心法],[佛法]是藉由[表法]转变[凡心]为[佛心]的方法

所以,为什么[佛弟子]要常[恭敬合掌]呢?

如果对象是[佛菩萨]
[恭敬合掌]是代表对[佛菩萨]的[恭敬心][至诚心][感恩心][皈依心][不二心][信心]

如果对象是[佛弟子]和[一切众生]
代表对[佛弟子]和[一切众生]的[恭敬心]和[谦和心]以及[平等心]
因为[普贤十大愿]教导我们应该[礼敬诸佛],
[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所以都应该对一切众生[恭敬合掌]
[妙法莲华经]中的[常不轻菩萨]就是最好的案例——为什么[佛弟子]要常[恭敬合掌]?~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4.要以正确的心念[礼拜]
如果以世俗观念来看,有些医生认为某些宗教礼拜的方式,也可算是一项好的运动方式

不过,如果从宗教的立场来看,仪式和意义或各种见解可能就复杂多了

关于所谓俗称的磕大头,拜大忏,磕长头,大礼拜
也就是现在西藏流传的拜佛方式,或印度东南亚某些礼拜方式
因为这种礼拜方式在内地流传,而被现在一般人认为这就是所谓的五体投地(五轮投地)

其实,传统汉传的佛教拜佛方式并不是如此,
佛经中也有正确的指导,指导五轮顶礼的意义,身体和意义有相对应的姿势
这点也因此引起一些佛子的辨正,认为汉传的五轮顶礼才是正确的五体投地或正确的拜法

不论争辩如何,至于何种才是正法,这应该要由原理去分析

所以,我们可以先来探讨[礼敬]或[礼拜]的意义

从各种宗教或民族来看,世界各地有各种不同表示礼敬或礼拜的方式,各种礼拜的方式或姿势或仪式可能都不一样,

但是,如果从佛法的原理和相貌上来看,想探究是否是符合佛教正法,是否是究竟解脱法,还是外道法
重要的应该是表相所引导的正向意义和心意,这如果能符合正法的标准,才能称为如法或正法

所以,如果执着在表相,而认为某种礼拜方式才是正确,才能消大业,才会有福报
而不明白礼拜或拜佛的真义或次第意义,那这样就是心外求法,不明白因果和消业的真正原理
那就是佛法中所说的:心外求法,即是外道

所以,学佛的过程,如果种种引导的方便和表法,不能逐渐带领众生明白真正的佛法和解脱原理,
而执着在表相上或错误的知见上,那就是错误的教法,就是外道邪见

因此,世俗中常争辩的知见和观念是否正确,这如果从究竟佛义和原理来看,马上就能弄清楚看明白

就像佛陀在[优婆塞戒经]中讲到的[礼拜六方],外道常有礼拜东西南北上下六方的仪式
佛陀为了扭转这种错误的外道礼拜六方信仰,佛陀告诉佛弟子,佛法也有礼拜六方,
但是,佛教的礼拜六方,这六方是指[六度波罗蜜],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种修行
佛陀以[六度波罗蜜]来教导众生学习正确的解脱方法,纠正一般众生迷信的礼拜外道六方

所以,学佛应该要明白佛法的原理和方便,这样才是正信学佛
如果迷信表相,而不明白解脱的原理,那是无法真正解脱轮回的
因此,不论是[忏悔][拜佛][念佛][持咒][诵经]等种种佛法修行,都要由表相方便逐渐明白佛法甚深原理
这样才是正法,才如法,才能真正迈向成佛之路
——由礼拜的方式,探讨是否如法,是佛教正法,还是外道法

5.学习佛经故事:敬与不敬之别

有一天,佛陀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为大众说法。众弟子当中有一位长老比丘,竟然在佛陀说法的时候,将脚伸得长长地睡着了。另一位年仅八岁、名叫修摩那的沙弥,则在离世尊不远的地方端身正坐,专注听法。

    世尊远远地看见这位舒脚而眠的老比丘,又看见一旁端坐听法、静心思惟的沙弥,说了一首偈子:

    “所谓长老者,未必剃发须,虽复年齿长,不免于愚行。
   若有见谛法,无害于群萌,舍诸秽恶行,此名为长老。
   我今为长老,未必先出家,修其善本业,分别于正行。
   设有年幼少,诸根无漏缺,此谓名长老,分别正法行。”

    世尊问弟子们:“你们有没有看见那位舒脚安睡的比丘?”大众回答:“是的,我们都看到了。”

    世尊告诉大众:“这位比丘在过去五百世中都投生为龙,今生虽然投生为人,但由于对三宝没有恭敬心,命终之后,将再度堕为龙身。”

    世尊再问:“你们是否看见那位在附近端坐听法,并专心思惟法义的八岁沙弥?”众人回答:“是的,世尊,我们都看到了。”

    世尊开示大众:“这位沙弥将在七日之后得四神足,了悟四谛的道理,善修四正勤,并能于四禅境界中得到安详自在。为什么呢?因为他对三宝十分恭敬。诸位比丘,你们要谨记在心,不论何时何地都应当恭敬三宝。”


综上学习,就如佛经故事后的【省思】中所讲:
之所以应该恭敬三宝,是因为若无三宝利乐有情,众生将长久沉沦于六道之中,不得出离。由佛出世而有正法,长劫轮回六道的众生因僧众传佛心灯而能听经闻法,更因依法修行而得离苦得乐。虔诚礼敬三宝,不但是出自对三宝的感恩之心,也能让佛法深植心中,获得真实的利益

所以,我们应当:
时时反省检讨,是否因为随顺习气而忽视了该有的恭敬心;是否经常因为觉得麻烦,而省略了应有的礼仪?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506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925

[精进勋章]

93#
 楼主| 发表于 2024-2-8 14:12: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2-8 15:25 编辑

四种声闻 ~ 瑜伽师地论(用时 2 小时 30 分钟以上)

==============================
瑜伽师地论
弥勒菩萨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 [经文] --

云何名为四种声闻。

一者变化声闻。

二者增上慢声闻。

三者回向菩提声闻。

四者一向趣寂声闻。


[末学解说]

什么叫做四种声闻(为佛之小乘法中弟子,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于涅槃者也。是为佛道中之最下根)呢。

一是变化(转换旧的形状叫做“变”,由无而忽有叫做“化”。变化是指佛菩萨的神通力,能变化出种种的事物)声闻。

二是增上慢(言我得增上之法而起慢心也。如未得圣道,谓为已得是也。七慢之一)声闻。

三是回向(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于众生或庄严佛净土,叫做“回向”)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声闻。

四是一向(意向于一处,无余念,无散乱之心也)趣寂(二乘人趣向寂灭之涅槃,谓之趣寂。五性中之声闻定性独觉定性也)声闻。

注解:
【声闻】:(术语)梵语,舍罗婆迦S/ra%vaka,为佛之小乘法中弟子,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于涅槃者也。是为佛道中之最下根。胜鬘宝窟上末曰:“声闻者,下根从教立名,声者教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变化】:转换旧的形状叫做“变”,由无而忽有叫做“化”。变化是指佛菩萨的神通力,能变化出种种的事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增上慢】:(术语)言我得增上之法而起慢心也。如未得圣道,谓为已得是也。七慢之一。俱舍论十九曰:“于未证得殊胜德中,谓已证得,名增上慢。”法华经方便品曰:“此辈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有如是失。”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回向】:同回向。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于众生或庄严佛净土,叫做“回向”。回向约可分为三类,即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向】:(术语)意向于一处,无余念,无散乱之心也。六十华严经五曰:“一向信如来,其心不退转。”无量寿经下曰:“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善导之观经疏四曰:“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探玄记八曰:“情无异念,故云一向。”【又】一向者,全也、专也、偏也。药师经曰:“彼佛国土,一向清净,无有女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趣寂】:(术语)二乘人趣向寂灭之涅槃,谓之趣寂。五性中之声闻定性独觉定性也。唯识述记八本曰:“彼趣寂者,心乐趣寂,为此心拘驰流无相,不趣无上正等菩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变化声闻]者。为欲化度。由彼所化诸有情故。或诸菩萨或诸如来化作声闻。

[增上慢声闻]者。谓但由[补特伽罗](附注:有情众生)无我智。及执着邪法无我智。计为清净。

[回向菩提声闻]者。谓从本来是极微劣慈悲种姓。由亲近如来住故。于广大佛法中起大功德想。熏修相续。虽到究竟住无漏界。而蒙诸佛觉悟引入方便开导。由此因故便能发趣广大菩提。彼于如是广大菩提。虽能发趣由乐寂故。于此加行极成迟钝。不如初始发心有佛种性者。

[一向趣寂声闻]者。谓从本来是最极微劣慈悲种性故。一向弃背利益众生事故。于生死苦极怖畏故。唯有安住涅槃意乐。毕竟不能趣大菩提。


[末学解说]

[变化声闻]者。是指为了化度(教化济度众生)。因为要那些化度诸有情(又名众生,即一切有情识的动物)的缘故,或是诸菩萨或是诸如来变化作的声闻。

[增上慢声闻](谓自得增上之法,而轻慢于他。此种声闻,厌恶生死,欣乐涅槃,因修戒定慧之道,少有所得,便谓证果;此即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是名增上慢声闻)者。是指只将[补特伽罗](附注:有情众生)无我智。以及执着邪法(邪僻之道也)无我智。计为清净(外在的行为没有过失,内在的心境没有烦恼,叫做“清净”)。

[回向菩提声闻]者。是指从本来是极微劣的慈悲种姓。因为亲近如来住的缘故。对于广大佛法中生起大功德想。熏修(熏是熏习,修是修行,即以德熏身而修行的意思)相续。虽到达究竟(事理之至极也)住无漏界(清净无烦恼的境界,即涅槃)。然而这是因蒙诸佛觉悟引入方便开导。由此因故便能发起趣向广大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他们对于如是广大菩提。虽然能够发起趣向乐寂之故。但于此加行(修行人准备进入修道之正位时,须加一段之力而修行,叫做“加行”)极成迟钝。不如初始发心有佛种性(能生佛果的种子、体性)者。

[一向趣寂声闻]者。是指从本来是最极微劣慈悲种性之故。一向弃背利益众生事之故。于生死苦极怖畏之故。唯有安住涅槃意乐(心意获得满足而生快乐)。毕竟(即究极、至极、最终之意)不能趣向大菩提(伟大的正觉。菩提即正觉的意思。声闻缘觉都有菩提但不大,唯有佛的智能伟大而圆满,故名“大菩提”)。

注解:
【变化声闻】:如四种声闻中说。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化度】:(术语)教化济度众生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有情】:又名众生,即一切有情识的动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增上慢声闻】:谓自得增上之法,而轻慢于他。此种声闻,厌恶生死,欣乐涅槃,因修戒定慧之道,少有所得,便谓证果;此即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是名增上慢声闻。(梵语涅槃,华言灭度。)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邪法】:(术语)邪僻之道也。唐华严经十二曰:“若能了邪法如实不颠倒。”俱舍论十二曰:“邪法萦缠,嗔毒增上。”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清净】:外在的行为没有过失,内在的心境没有烦恼,叫做“清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回向菩提声闻】:瑜伽七十六卷十一页云:若回向菩提声闻种姓补特伽罗;我亦异门说为菩萨。何以故?彼既解脱烦恼障已;若蒙诸佛等觉悟时;于所知障、其心亦可当得解脱。由彼最初、为自利益,修行加行,脱烦恼障;是故如来施设彼为声闻种姓。二解 如四种声闻中说。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熏修】:熏是熏习,修是修行,即以德熏身而修行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究竟】:(术语)梵字Uttara之译,事理之至极也。三藏法数六曰:“究竟犹至极之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漏界】:清净无烦恼的境界,即涅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加行】:修行人准备进入修道之正位时,须加一段之力而修行,叫做“加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佛种性】:能生佛果的种子、体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向趣寂声闻】:瑜伽七十六卷十一页云:善男子!若一向趣寂声闻种姓补特伽罗;虽蒙诸佛施设种种勇猛加行,方便化导;终不能令当坐道场,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何以故?由彼本来,唯有下劣种姓故;一向慈悲薄弱故;一向怖畏众苦故。由彼一向慈悲薄弱,是故一向弃背利益诸众生事。由彼一向怖畏众苦,是故一向弃背发起诸行所作。我终不说一向弃背利益众生事者,一向弃背发起诸行所作者,当坐道场,能得无上正等菩提。是故说彼名为一向趣寂声闻。二解 如四种声闻中说。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意乐】:心意获得满足而生快乐。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毕竟】:梵语 atyanta。又作究竟、至竟。即究极、至极、最终之意。远离烦恼污染之绝对清净真理(如涅槃、实相、空性等),称为毕竟净;佛为众生究竟之所归依处,故称毕竟依;绝对空称为毕竟空;佛所证为究极之悟境,非他所能类比,称为毕竟觉(意同无上觉);究竟法界理性之智慧,称为毕竟智;宇宙万有实为空无,故终无常住,称为毕竟无常住。(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七、卷四十、注维摩经卷十、往生论注卷下)p4736FROM:【佛光大辞典】

【大菩提】:伟大的正觉。菩提即正觉的意思。声闻缘觉都有菩提但不大,唯有佛的智能伟大而圆满,故名“大菩提”。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由此机缘,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关于大乘与小乘相关内容:

一、大乘小乘的法缘原理
小乘的法缘基础就是苦,因为厌苦而想要离苦,因为觉苦(发觉苦)而觉苦(研究苦和解脱苦)
所以小乘教导探究众生苦的原因和离苦的方法,就是[四圣谛]~苦集灭道
或教导人生一切因缘和合的原理,就是[十二因缘]
并且以[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来引导众生离苦和解脱
再以[37道品]来解说种种细节和方法,例如:正道法(例如[八正道])和解脱法(例如[四正勤])
因为这样的道理很贴近人生,很有逻辑,所以被一般学者或知识分子所接受

不过,其实这样的教法(小乘法)并不是终点,
只要深入经藏,就能很明白的知道,小乘的解脱最后并没有说明清楚最后的结果
这是因为小乘解脱并不是终点,只是一个化城,一个中继站,只是一个过程
所以当然小乘经中没有清楚说明最终结果,阿罗汉涅槃后呢?不知道了
这结果要由大乘经才能明白后续的修行,也就是[回小向大],转学大乘法而成佛
这才是最终的结果,这些在大乘经中都说得很清楚

我们都知道,六道轮回累劫不休,生命其实没有终结,只是不断轮回
而小乘法成就阿罗汉之后呢?没了吗?变成什么了?难道成就后就消失了?那不是断灭吗?
所以,小乘法确实只是一个过程法门,要转为学习大乘法才能知道真相和真实

佛法不是断灭法,不会由轮回不止的生命变成断灭,而是要转为学习大乘法,逐渐进入到真实的解脱状态
所以小乘不是终点,那不是真正的解脱,所以称为[有余涅槃],而不是真正的涅槃~大乘的[大般涅槃](无余涅槃)

刚刚说过,小乘法的建立基础在于苦上,
所以小乘法要众生去思维人生的虚妄,要众生知道人生如幻,这就是空法,以空来离苦
整个过程就是先感知苦,然后厌苦,接着观空,然后离苦
所以先让众生去感受人生的苦,体会人生如梦,生灭不实,终究是空,最后观空离苦
这就是[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小乘的观法全部建立在这些[苦]和[空]的基础上
以现代的说法来说,就是建立在负面思维的基础上,转而空化
所以小乘的观念和实修过程会比较着重在自己身上,心量会比较窄化,心念也比较执着在苦难上

相反的,大乘的教导着重在众生上,在慈悲欢喜光明上,在真实成就上,在佛的幻化无边和无量佛国上,在整个法界上
所以,大乘行者的心量比较开阔,比较明亮,比较正向思维,也比较不着边际,也更多神通变化和无量方便
也因此,这比较不被学者和知识分子所信任,而被当作神话或迷信
但是这样的大乘观念却被慈善家或传统华人所接受,
因为慈善家的心量比学者和知识分子更开阔,而传统华人都有慈善的大乘精神
大乘的精神是全球最重要的正向力量
这股正向的力量,反而是避免功利社会人心逐渐败坏的最大且最重要的力量

因为大乘的观念广大无量无边,有无量变化,所以世人难以理解,以为迷信
因此,大乘的基础建立在[信]上,只有信才能深入大乘,所以经上说~[信为功德母]
所有的大乘功德本愿经,都叙述着法界无量众生和不可思议现象,以及诸佛菩萨
这些唯有[信]才能逐渐深入,唯有[信]才能由无量方便逐渐契入真实
因为大乘所显露和教导的就是无量和真实,直接引导众生契入实际,不着在苦难上,而是以[信]解脱
所以,大乘行者只要能信佛,能相信念佛持咒诵经的功德,以此遵守大乘慈悲和戒行,就能往生净土
这完全建立在正向的基础上来离苦,以广大发心的氛围和共鸣方式来契入宽广的法界
以广大心量的方式超越苦难和执着,逐渐契入光明和实相而自在,自在即解脱,无量无边
这不是断灭,而是真实,这和小乘讲的贴身的苦和解脱苦的方法全然不同
大乘的教导是直接用信任佛菩萨的方式,以信来引导进入光明而离苦,以光明自在逐渐契入真实而达成真正的解脱
这用凡夫的智慧和逻辑是无法明白的,所以被小智或无智众生认为是迷信
不过,这种正向观念的精神疗法已经逐渐被医学和科学所重视,不再是迷信

所以大乘佛经有无量方便和无量神通,全都以[信]为基础,
引导众生发起大心,而契入佛菩萨光明和佛国光明,甚至法界光明
以清净和光明来解脱一切苦难和执着,不着边际,不着两边,自在解脱,这才是真正的究竟结果
这个究竟结果就是所有大乘佛经最后的结果,所以大乘佛经完全能解释小乘经论没办法解释的结果

心念的力量不可思议
大乘的修法原理就在于心念上,所以说~相由心生,业由心转
佛法就是心法,发心和发愿就是大乘佛法的根本原理和方法
只要有信心,就能逐渐明白和体会

以上简单说明大小乘原理,就是~[小乘观不净无常苦,大乘观光明圆满乐]
这只要详阅[大般涅槃经]就会明白
——大乘小乘的法缘原理~[小乘观不净无常苦,大乘观光明圆满乐]

二、修行大乘或小乘的判定根本

由法性原理上来说,「信心」、「发心」、「心量」才是修行大乘或小乘的判定根本

以「信心」来说,「信为功德母」,因此,如果不信大乘,那当然就不会是大乘根器
所以,能信大乘,才是大乘根器
,例如:能信佛、菩萨、净土、以及大乘法门
反之,如果把对佛菩萨的信仰当迷信,那当然就不是大乘根器
所以,信或不信就能分辨,信是基础,信是功德母,能信才有后续的一切!

「信」了以后要看「发心」,如果虽信大乘,而发心不足,畏苦怕难,或接触小乘思想,那就可能退居小乘
这样就成了佛经上所说的焦芽败种,所以,对于初发心或初学大乘的行者,要小心呵护,避免退居小乘

以「发心」、或「发愿」来说,必须要俱备大乘发心,发起大乘菩提心,就是愿意「成佛」和「普渡众生」,
「普渡众生」和「成佛」都是大乘的目标,愿意这样发心,才是大乘根器
反之,如果以自我解脱和自己涅槃为主,那就是小乘根器

所以,由设定的目标,就能知道是大乘或小乘根器

以「心量」上来说,心量开阔,能「无我为人」,有「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能信大乘思想,愿意相信佛国净土
反之,如果局限在自己的苦难上,无法超越,而只求解脱自己的苦难,那就是小乘根器
所以,「信心」是最简单的筛子,而「发心」是看「目标」,「心量」则是看「心的容量」
这些就能简单的看出众生的根器,属于大乘或小乘,而且,这些可由观念行为上去推敲和启发,而让根器显露
因为,众生累世轮回,虽有累世因缘,但是可能今生蒙尘,因此需要点化。

另可参阅:「觉有情」
大乘和小乘的差别,就在于修行者所俱备的心量,菩萨道行者必须能苦众生苦、能解众生难(苦难和疑难)
也就是,我们的观念、心态、发心、愿望和行为,才是决定我们是大乘或小乘行者的真正因素


此外,可参阅「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的说明:
如是一切声闻、独觉,依止此轮求涅槃道,故此二种非大乘器。所以者何?
1.由彼依止下劣行故,非大乘器。
2.由彼执取自诸蕴行,惊怖厌患,自求解脱一切忧苦,不求解脱一切有情而修行故,非大乘器。
3.由彼依止自诸界行,惊怖厌患,自求解脱一切忧苦,不求解脱一切有情而修行故,非大乘器。
4.由彼摄受自诸处行,惊怖厌患,自求解脱一切忧苦,不求解脱一切有情而修行故,非大乘器。
5.由彼系属有系属行,于诸有情不乐摄受,无有慈悲,有系属故,非大乘器。
6.由彼观他,具受众苦,舍而不救,但为自身求解脱故,非大乘器。
7.由彼自断诸烦恼首,不乐断除一切有情诸烦恼首,非大乘器。
8.由彼不能驭大乘轮趣菩提故,非大乘器。
9.由彼不能随大光轮趣菩提故,非大乘器。
10.由彼喜乐独一无侣,入涅槃城而修行故,非大乘器。


(其实讲大小乘差别的大乘佛经很多)
[诸经辑要]云何名大乘?

悕望功德利,而发菩提心者,不名发大乘~ 思益梵天所问经————以「法性原理」看大乘和小乘根器


三、大乘与小乘实修方面的不同

这可由「戒、定、慧」的实际情况来判定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由「戒」来看,如果连最简单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都做不到,基础的「五戒」「十善」也做不到
就算俱备上面的「信心」和「发心」,但是根据实际情况,发现业障实在太深重
那就是虽有「大乘心」,但是,基础太差,仍要修学「大乘」和「小乘」的「共通法」,以补足基础「戒行」和「修行」
(附注:「大乘」和「小乘」的「共通法」就是「三十七道品」,这是基本的基础前行)
这就是下面经典所说的情况:
占察善恶业报经: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之法

所以者何?此人宿习恶心猛利故,于今现在必多造恶,毀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忏悔令其清净,而修禅定、智慧者,则多有障碍,不能克获。或失心错乱,或外邪所恼,或纳受邪法,增长恶见。是故当先修忏悔法,若戒根清净,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则离诸障。

关于「三十七道品」,是小乘的解脱法,但是也是大乘的基础法(因为许多学大乘的人根基很差)
例如:常见的四正勤或八正道,都是一般修行者常学习遵守和运用的
同样是「三十七道品」,在不同次第,就有不同的教导,底下提供两则经文证明:


妙法莲华经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彼佛法中有王,名妙庄严,其王夫人、名曰净德,有二子,一名净藏,二名净眼。是二子、有大神力,福德智慧,久修菩萨所行之道,所谓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方便波罗蜜,慈悲喜舍,乃至三十七品助道法、皆悉明了通达。又得菩萨净三昧、日星宿三昧、净光三昧、净色三昧、净照明三昧、长庄严三昧、大威德藏三昧,于此三昧、亦悉通达。」菩萨善戒经:菩萨[第一义修集三十七品]?[舍摩他]?[毗婆舍那]?————以「法性原理」看大乘和小乘根器

四、大乘与小乘观行方法的不同
大乘有大乘的思想观念(法义)和观行方法,如果错用小乘观法,那会缩减大乘心,甚至退失大乘心,在精神上也容易错乱
基本的差别就是:
小乘观:不净、无常、苦;(白骨观、不净观)
大乘观:光明、圆满、乐(当然还有很多,例如:清净、慈悲、平等、欢喜、感恩、不二、中道,法门更多)

在「智慧思想」上,小乘是「三法印」,大乘是「一实印」....

简单说,就是发心、心量的不同,相信的教法和思想也会不同,而这些差别都是来自于累世因缘(第八识无明、善恶种子的影响)
——以「法性原理」看大乘和小乘根器
关于小乘的观照法,大家只要深入经藏就会知道不外如下
例如:苦观,不净观,白骨观,无常观,无我观,空观,观五阴虚妄...

之前讲过,小乘的观法都建立在苦和负面思维上
因为种种苦难,所以才求解脱之法

所以就有苦观,观照诸苦,以此厌离世间,以此明白世间不实,以求解脱
观自身不净,以断除对自我的贪着,观世间不净,以断除对世间和情欲的追逐
观白骨(这中间有好几个细部过程,请参阅瑜伽师地论),以断除对男欢女爱的迷恋
观世间无常,以断除对世间的执着
观诸法无我,观空(身空,世间空,一切空),以破除身心障碍
这一切都以自己为出发点,断除一切障碍自己的诱惑
所以小乘法以戒律为首重,以断除一切杂染,成就自身解脱为目的

反观大乘的观法
观四无量心~慈悲喜舍,观佛像佛相,观佛菩萨光明,观佛国净土,观法界光明,观一切众生光明圆满,观光明不二实相,观常乐我净
(可参阅[观无量寿佛经],[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观普贤行法经],[大般涅槃经],[华严经]...)
一切都在启发众生的发心,一切都在引导众生契入光明圆满的共鸣
因为大乘不可思议,难懂难信,所以大乘以信为首要,以发心发愿为首要,直接以宽广清净的心量契入光明实相,以自利利他为目的
——大乘小乘的法缘原理~[小乘观不净无常苦,大乘观光明圆满乐]

五、大乘与小乘的共法
大小乘除了观念不同,还是有共法的
所以大乘行者也学37道品,或八正道,或四正勤
因为这些都是基本工夫
这读法华经就会知道,如下
「彼佛法中有王,名妙庄严,其王夫人、名曰净德,有二子,一名净藏,二名净眼。是二子、有大神力,福德智慧,久修菩萨所行之道,所谓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方便波罗蜜,慈悲喜舍,乃至三十七品助道法、皆悉明了通达。又得菩萨净三昧、日星宿三昧、净光三昧、净色三昧、净照明三昧、长庄严三昧、大威德藏三昧,于此三昧、亦悉通达。」

在许多大乘佛经中,也都会讲37道品,例如大集经或宝积经
但是,大都以[大乘义]或[实相义]来诠释,而不是以小乘的观念来说法
这点在[大般涅槃经]也讲得很清楚
[大般涅槃经]中讲的[四圣谛]和[十二因缘]是属于[甚深四圣谛]和[甚深十二因缘]
而不是一般小乘行者所理解的四圣谛和十二因缘

所以[无量义经]上说,同样的名相,因为众生根器智慧不同,所以产生无量义
因此佛陀告诫有大乘心的初学者,避免接触小乘经论和行者
这就是为了避免初学者的大乘心和大乘观念受到误导而堕入小乘

末学以前常说[小乘观不净无常苦,大乘观光明圆满乐]
不过很多佛弟子没有深入经藏和实修,所以可能无法明白和体会

小乘和大乘的根本差异就是心量和观念(知见,认知)的不同
所以,就算有些佛法名相相同,在心量和观念上还是不同的
虽然如此,不过小乘和大乘还是有共同的法门和观念,例如因果——大乘小乘的法缘原理~[小乘观不净无常苦,大乘观光明圆满乐]

六、如何正确对待小乘?
对于「初学大乘者」,要学习共法,强化基础
但是,对于小乘的个别思想,「大乘初学者」不应该学习和接受,避免堕入小乘,这点在很多大乘佛经都是这样教导的,例如:上面的大般若经说妙法决定业障经、法华经、维摩诘所说经:欲行大道,莫示小径...等。
至于,对于久修的大乘行者,则要明白一切法,一切法性,所以也是通达小乘的,
所以,有些小乘声闻其实是菩萨示现的,用以度化小乘根器。举例经文如下:


《首楞严三昧经》:
「我于尔时满一小劫。三百六十亿世。作辟支佛身示入涅槃。于诸大城。一一皆以辟支佛乘。度脱三十六亿众生。舍利弗。菩萨如是。以辟支佛乘。入于涅槃而不永灭。」『文殊师利』说是语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光明遍照。
千亿诸天供养『文殊师利』法王子。雨诸天华。皆作是言:「是实希有。我等今日得大善利。见佛世尊。及见文殊师利法王子。又闻说是首楞严三昧。世尊。文殊师利法王子成就如是未曾有法。住何三昧能现如是未曾有法?」
佛告诸天:「文殊师利法王子住首楞严三昧。能作如是希有难事。菩萨住此三昧。为作信行而不随他信。亦作法行。而于法相转于法轮不退不失。...」
——以「法性原理」看大乘和小乘根器
以大乘行者来说,
如果是初学者,那就应该避免接触小乘经论和行者
这在很多大乘佛经中都是这样教导的(请查旧帖,这讲过很多次了)
这是为了避免初发心的大乘行者因为接触小乘经论和行者而退失大乘心或毁谤大乘

如果是久修的菩萨行者,因为已经累世坚固大乘心,不会退失大乘心,而且能明辨大小乘的差异
又为了能普渡一切有缘众生,所以必须学习和明白无量法门,以适应不同众生
因此也应该明白小乘的观念和教法
——大乘小乘的法缘原理~[小乘观不净无常苦,大乘观光明圆满乐]

相关佛经
[解析]欲学大乘正法,先要勤修声闻独觉法?

为何行菩萨道,不应与小乘行者,交往,或共住,或议论,不能瞋忿粗言恶口? ~ 大般若经

初学菩萨道的佛弟子,不该接触小乘人和小乘经论 ~ 说妙法决定业障经

维摩诘所说经:欲行大道,莫示小径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506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925

[精进勋章]

94#
 楼主| 发表于 2024-2-9 16:41: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2-12 10:35 编辑

云何『法供养』『最上法供养』~ 维摩诘所说经(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维摩诘所说经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经文] --

『世尊!诸供养中,法供养胜,云何为法供养?』

「佛言:『善男子!法供养者,


诸佛所说深经,一切世间难信难受,微妙难见;


清净无染,非但分别思惟之所能得;


菩萨法藏所摄,陀罗尼印印之;


至不退转,成就六度;


善分别义,顺菩提法,众经之上;


入大慈悲,离众魔事,及诸邪见;


顺因缘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命;


空、无相、无作、无起;


能令众生坐于道场,而转法轮;


诸天、龙、神、乾闼婆等,所共叹誉;


能令众生入佛法藏;


摄诸贤圣一切智慧;


说众菩萨所行之道;


依于诸法实相之义;


明宣无常、苦、空、无我、寂灭之法;


能救一切毁禁众生;


诸魔、外道、及贪著者,能使怖畏;


诸佛贤圣所共称叹;


背生死苦,示涅槃乐;


十方三世诸佛所说;


若闻如是等经,信解、受持、读诵,以方便力,为诸众生分别解说,显示分明,守护法故,


是名法之供养。

[末学解说]

『世尊!诸供养中,法供养(佛说百千法门,众生随而信解修行,长养法身,守护大法,并以之施与众生,称为法供养)最为殊胜,什么是法供养呢?』

「佛陀说:『善男子!法供养者,

诸佛所说深经(为诸大乘经典之通称。此等经典宣说诸法实相深理,故称深经),一切世间(时间和空间之谓,说明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的时间叫做世;指出东、西、南、北、上、下等十方的空间叫做间。所谓世间,也就是宇宙的意思。在佛教里,不光是指森罗万象的大地为世间,宇宙和人生,统名之为世间,众生所依靠的宇宙国土,叫做“器世间”,众生由惑造业所感的有生死存亡的色身叫做“有情世间”)难以相信难以受持,微妙难以遇见;

清净无染(超越一切之烦恼、执著,而保持清净之心性,即称无染),不只是分别(思量识别诸事理曰分别,是为心心所之自性作用,故以为心心所之异名也)思惟(思量所对之境而分别之也)就能够获得的;

菩萨法藏(即法性的道理,因法性含藏无量的性德)所摄,陀罗尼印(四种陀罗尼中忍陀罗尼法之印。忍者安住于实相之理也)印之;

至于不退转(所修行之功德善根,只有向前,不会再退后和转变),成就六度(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进度。禅定度。智慧度。到彼岸名之度);

善分别法义,随顺菩提法,在众经之上;

入大慈悲(大慈大悲也),远离众魔事(恶魔所作的事,如干扰障碍人们修道是),以及诸邪见(谓邪心取理,颠倒妄见,不信因果,断诸善根,作阐提行,是名邪见);

随顺因缘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命;

空、无相、无作(无因缘的造作。与无为同义)、无起(无生之异名。无生法忍一名无记法忍。无因生果名为无起,又作无生);

能令众生坐于道场,而转法轮(指佛说法。佛的教法,如车轮旋转,能转凡成圣,能碾碎一切的烦恼,谓之“法轮”,故佛说法,度众生,即叫做“转法轮”);

诸天、龙、神、乾闼婆(谓不啖酒肉,唯香资阴,是帝释天乐神也)等,所共同赞叹称誉;

能令众生入佛法藏(如来藏也,如来藏中藏恒沙之佛法,故名佛法藏,即真如之理体也);

摄诸贤圣(在凡夫之位的修行人叫做“贤”,已经断惑证真的人就叫做“圣”)一切智慧;

说众菩萨所行之道;

依于诸法实相(诸法,世间与出世间之一切万法,乃差别之现象、随缘之事;实相,其真实之体相,乃平等之实在、不变之理。为大乘佛教之表记,相对于小乘之三法印而称大乘一法印)之义;

明宣无常、苦、空、无我、寂灭(没有烦恼叫做“寂”,没有生死叫做“灭”,没有烦恼和生死的境界,即是涅槃)之法;

能救一切毁禁众生;

诸魔、外道、及贪著(多求而无厌叫做“贪”,贪心很坚固叫做“著”)者,能使其怖畏(恐惧害怕之意);

诸佛贤圣所共同称叹;

背离生死之苦,示现涅槃之乐;

十方三世诸佛所说;

如果得闻如是等经,因能够信解(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受持、读诵,以方便力,为诸众生分别解说,显示分明,守护法的缘故,

这名为法之供养。

注解:
【法供养】:<一>二种供养之一。又作法供。佛说百千法门,众生随而信解修行,长养法身,守护大法,并以之施与众生,称为法供养。华严经卷四十普贤行愿品(大一○·八四五上):“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又指大乘义章所说十种供养中之至处道供养。意谓佛果是其所至之处,供养之行能至彼处,故称至处道。大乘义章卷十四(大四四·七四二中):“此至处道供养,维摩经中名法供养,地论之中名行供养。”
 <二>即供养法,指供养佛、法、僧三宝中之法宝。即供养佛所说之教理行法,或供养经卷。p3356  FROM:【佛光大辞典】

【深经】:为诸大乘经典之通称。此等经典宣说诸法实相深理,故称深经。与“深藏”一语同义。维摩经法供养品(大一四·五五六中):“诸佛所说深经。”(安乐集卷上)p4660 FROM:【佛光大辞典】

【世间】:时间和空间之谓,说明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的时间叫做世;指出东、西、南、北、上、下等十方的空间叫做间。所谓世间,也就是宇宙的意思。在佛教里,不光是指森罗万象的大地为世间,宇宙和人生,统名之为世间,众生所依靠的宇宙国土,叫做“器世间”,众生由惑造业所感的有生死存亡的色身叫做“有情世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染】:染,染污、不净之意,指烦恼、执著之妄念,及所执之事物等。超越一切之烦恼、执著,而保持清净之心性,即称无染。FROM:【佛光大辞典】

【分别】:(杂语)思量识别诸事理曰分别,是为心心所之自性作用,故以为心心所之异名也。法华经曰:“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发智论一曰:“法归分别,圣归涅槃。”成实论三曰:“法归分别,真人归灭。”唯识述记七末曰:“言分别者,有漏三界心心所法,以妄分别为自体故。”俱舍光记二十曰:“毗婆阇(Vibha%jya)名分别。”三界之心心所以虚妄之分别为自性,即妄于无我无法之上,而分别我法也,故称之为分别之惑,断此分别之惑,谓之无分别慧。慈恩寺传七曰:“菩萨以分别为烦恼,而分别之惑坚类金刚,唯此经所诠无分别慧,乃能除断,故曰能断金刚般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思惟】:(术语)思量所对之境而分别之也。无量寿经上曰:“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又对于定心之无思无想而定前一心之思想,谓之思惟。观无量寿经曰:“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善导序分义曰:“言我思惟者,即是定前方便,思想忆念彼国依正二报四种庄严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藏】:又名佛法藏,或如来藏,即法性的道理,因法性含藏无量的性德,故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陀罗尼印】:(术语)四种陀罗尼中忍陀罗尼法之印。忍者安住于实相之理也。大乘之深经皆以此陀罗尼印印之。维摩经法供养品曰:“陀罗尼印印之。”注“什曰:总持有无量,实相即总持之一。若经中说实相,实相即是印,以实相印封此经则为深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不退转】:所修行之功德善根,只有向前,不会再退后和转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六度】: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进度。禅定度。智慧度。到彼岸名之度。西国正音名波罗蜜。波罗者言彼岸。蜜之言到。彼岸到也。若不达三事之空。虽行六种之善。但名为施。但名为戒。不得为波罗蜜 FROM:【《法门名义集》唐·李师政 撰】

【大慈悲】:(术语)大慈大悲也。观无量寿经曰:“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魔事】:恶魔所作的事,如干扰障碍人们修道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邪见】:谓邪心取理,颠倒妄见,不信因果,断诸善根,作阐提行,是名邪见。(阐提,梵语具云一阐提,华言信不具,外道名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无作】:无因缘的造作。与无为同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起】:(术语)无生之异名。无生法忍一名无记法忍。无因生果名为无起,又作无生。无量寿经下曰:“无作无记,观法如化。”同慧远疏下曰:“无因可生,云无起。故维摩云:虽行无记而起善行,故知无起约因以说。”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转法轮】:指佛说法。佛的教法,如车轮旋转,能转凡成圣,能碾碎一切的烦恼,谓之“法轮”,故佛说法,度众生,即叫做“转法轮”。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乾闼婆】:梵语乾闼婆,华言香阴。谓不啖酒肉,唯香资阴,是帝释天乐神也。(阴,即身也。帝释,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佛法藏】:(术语)如来藏也,如来藏中藏恒沙之佛法,故名佛法藏,即真如之理体也。维摩经法供养品曰:“能令众生入佛法藏。”无量寿经上曰:“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同净影疏曰:“如来藏中,过恒沙法,名佛法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贤圣】:在凡夫之位的修行人叫做“贤”,已经断惑证真的人就叫做“圣”。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诸法实相】:诸法,世间与出世间之一切万法,乃差别之现象、随缘之事;实相,其真实之体相,乃平等之实在、不变之理。为大乘佛教之表记,相对于小乘之三法印而称大乘一法印。根据大品般若经卷十七深奥品与法华经卷一方便品所说,诸法实相唯佛所自证究尽,非名字、语言所能显示。盖外道、声闻等亦皆期望就诸法究明其真实相,然般若等经则以彼等所说未达究尽,而以不可得空为第一义真实谛。
 大智度论卷十八认为诸法实相即般若波罗蜜。谓世俗所说之诸法实相,仅为安国保家,并非真实;外道所说之诸法实相,皆堕于邪见法中,心有爱著,故非真实;声闻法中虽以无常、苦、空、无我等观诸法之实相,然彼等仅自求解脱老、病、死苦,不为一切众生,不具足智慧,故未能究尽实相;唯有菩萨于初发心即发大弘誓,起大慈悲,供养一切诸佛,以大利智舍弃净观不净观、乐观苦观等妄见心力之诸观,而观诸法之非净非不净,乃至非我非无我;复舍如上诸观,达于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此乃究竟之诸法实相。
 中论卷三观法品、大智度论卷十五、思惟略要法等,亦以远离不生、不灭、不断、不常等诸戏论,心行处灭,即诸法实相。三论宗嘉祥大师于大乘玄论卷四谓,实相乃般若实智之所照。天台宗智顗于摩诃止观卷一上谓,实相乃圆顿止观所观之境。盖中论与大智度论皆说“毕竟空”为诸法实相,而智顗却以中道为实相,并于法华经玄义卷八下、卷九上举出十二种实相之异名,例如妙有、如如、虚空佛性、非有非无中道等。故各宗对诸法实相之解释纷纭,另如净土宗以阿弥陀佛之名号为诸法实相,真言宗以阿字本不生为诸法实相,华严宗以一真法界为诸法实相,法相宗以圆成实性为诸法实相,成实宗以皆空为诸法实相,有部宗以苦、空、无常、无我为诸法实相。
 诸大乘思想中,最能独立表现诸法实相说者,首推龙树系之教义,其下又分立中论与大智度论两派。兹列举承袭此二思潮之三论宗与天台宗以说明之:
 (一)三论宗,依般若经说,特重中论(大三○·一中)“: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之八不颂文。认为不可得空为诸法实相,此乃超越肯定、否定的绝对否定之不思议之理;亦即以为破尽一切迷妄时,即见不可得之真理。
 (二)天台宗对诸法实相有三重解释:(1)初重,认为依因缘所生之一切现象(诸法),系依因缘假现而无实体者;因诸法之本质为空理(实相),故称诸法实相。(2)第二重,空与有之一切称为诸法,另立超越空与有,而绝对肯定之中道之理(实相),此即为诸法实相。(三)第三重,现象世界之一切事事物物契合即空、即假、即中三谛之实相之理,此乃诸法即实相,而谓诸法实相。以上前二重系大乘偏教(偏于一边之教,指小乘及大乘中之权教)之说法;后一重乃大乘圆教之说法。
 此外,禅宗认为,诸法实相指诸佛或历代祖师悟道表现之本来面目。(大宝积经卷七十八具善根品、诸法无行经、佛藏经卷上诸法实相品、坐禅三昧经卷下、大日经疏卷一、大乘大义章卷中、注维摩经卷二、法华义记卷二、四念处卷三、三论玄义、宗镜录卷四十)p6305FROM:【佛光大辞典】

【寂灭】:没有烦恼叫做“寂”,没有生死叫做“灭”,没有烦恼和生死的境界,即是涅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贪著】:多求而无厌叫做“贪”,贪心很坚固叫做“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怖畏】:梵语 vibhi^s!aN!a。恐惧害怕之意。依六十华严经卷三十四,未悟真理之众生有五种怖畏(恐怖):(一)不活畏,生活不安,常积资财。(二)恶名畏,恐他人讥谤而名誉受损。(三)死畏,畏惧命之将终。(四)恶道畏,又作恶趣畏。恐惧堕入地狱、饿鬼等恶趣。(五)大众威德畏,又作怯众畏。无自信而怯于出现大众之前等。若远离此五怖畏,称为五离怖畏。
 有学、无学之圣者,有小怖畏,而无大怖畏;佛则完全离怖畏。此外,虽有布施钱财之心,然担心布施后财物即将减少者,称为怖畏施,乃八施之一。((参见:五怖畏)1110)p3224 FROM:【佛光大辞典】

【信解】:(术语)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法华经序品曰:“种种信解,种种相貌。”同嘉祥疏二曰:“信解者,始名为信,终称为解。又钝根为信,利根为解。”同七曰:“信破邪见,解破无明。”【又】七贤之第三。(参见:七贤)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又于诸法,如说修行,随顺十二因缘,离诸邪见,得无生忍,

决定无我,无有众生,


而于因缘、果报,无违、无诤,离诸我所。


依于义,不依语;


依于智,不依识;


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依于法,不依人。


随顺法相,无所入,无所归。


无明毕竟灭故,诸行亦毕竟灭;


乃至生毕竟灭故,老死亦毕竟灭。


作如是观,十二因缘无有尽相,不复起见,是名最上法之供养。』」


[末学解说]

又于诸法,如说修行(谓既能思惟正法之义,当如所说而修其行,则能脱烦恼生死之苦,证真空寂灭之道也),随顺十二因缘(是说明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十二因缘是:无明(贪嗔痴等烦恼为生死的根本)、行(造作诸业)、识(业识投胎)、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胎儿长成眼等六根的人形)、触(出胎与外境接触)、受(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的感受)、爱(对境生爱欲)、取(追求造作)、有(成业因能招感未来果报)、生(再受未来五蕴身)、老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以上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业、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复始,至于无穷),断离诸邪见(谓邪心取理,颠倒妄见,不信因果,断诸善根,作阐提行,是名邪见),证得无生忍(安住于无生无灭之理而不动也),

决定无我,无有众生,

而对于因缘、果报,没有违和、没有诤论,离诸我所(我所有的简称。有我见的人,对于身外之物都认为“我所有”,叫做“我所”)。

依于义,不依语;

依于智,不依识;

依了义经(说理非常透彻和究竟的经典),不依不了义经(谓隐覆实义,而为方便之说,不明了开显法性实义经典。小乘及权大乘之诸经是也);

依于法,不依人。

随顺法相((术语)诸法一性殊相,殊别之相,由外可见,谓之法相),无所入,无所归。

无明(不明白道理,亦即愚痴的别名)毕竟灭故,诸行(谓一切事物时刻都在无常变化之中。行就是“变化”的意思。见诸行无常条)亦毕竟灭;

乃至生毕竟灭故,老死亦毕竟灭。

作如是观,十二因缘没有穷尽之相,也不再有生起之见,这名为最上法之供养。』」

注解:
【如说修行】:谓既能思惟正法之义,当如所说而修其行,则能脱烦恼生死之苦,证真空寂灭之道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十二因缘】: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缘起,是说明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十二因缘是:无明(贪嗔痴等烦恼为生死的根本)、行(造作诸业)、识(业识投胎)、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胎儿长成眼等六根的人形)、触(出胎与外境接触)、受(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的感受)、爱(对境生爱欲)、取(追求造作)、有(成业因能招感未来果报)、生(再受未来五蕴身)、老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以上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业、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复始,至于无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生忍】:(术语)安住于无生无灭之理而不动也。仁王经说五忍,此为第四。或为初地之证名,或为七八九地之悟名。智度论五十曰:“无生忍法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同八十六曰:“乃至作佛不生恶心,是故名无生忍。”大乘义章十二曰:“理寂不起,称曰无生。慧安此理,名无生忍。”仁王经良贲疏曰:“言无生者,谓即真理。智证真理,名无生忍。”楞严经长水疏一下曰:“了法无生,印可决定,名无生忍。”同八上曰:“真如实相,名无生法。无漏真智,名之为忍。得此智时,忍可印持,法无生理,决定不谬。境智相冥,名无生忍。”大乘义章十二曰:“如龙树说,初地已上亦得无生。若依仁王及与地经,无生在七八九地。”天台观经疏曰:“无生忍是初地初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我所】:我所有的简称。有我见的人,对于身外之物都认为“我所有”,叫做“我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了义经】:说理非常透彻和究竟的经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不了义经】:(经名)谓隐覆实义,而为方便之说,不明了开显法性实义经典。小乘及权大乘之诸经是也。涅槃经六曰:“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中略)不了义经是声闻乘。”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相】:(术语)诸法一性殊相,殊别之相,由外可见,谓之法相。维摩经佛国品曰:“善解法相,知众生根。”大乘义章二曰:“一切世谛有为无为,通名法相。”【又】法相宗之略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诸行】:谓一切事物时刻都在无常变化之中。行就是“变化”的意思。见诸行无常条。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明】:不明白道理,亦即愚痴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相关内容:

一、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又叫十二缘起,或叫做十二支

就是1.无明2.行3.识4.名色5.六入6.触7.受8.爱9.取10.有11.生12.老死

没有学习唯识学的人,由上面这样看来,很难真正了解十二因缘

因为,这要对八识,五蕴,六根,有所深入了解,才能明白十二因缘

如果能深入经藏,贯通楞严经,密严经,解深密经...等这些讲佛性,八识,和三昧的佛经
就容易明白十二因缘的内涵

六根,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是指六种肉体器官
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指六种肉体器官的觉知
就是人体透过六根,接受到的六种外境,于内产生六种觉知,就是六识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就是人体透过六根接受到的六种外境,称为六尘
以上 六根,六识,六尘 称为十八界

八识就是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加上第七识(末那识) 第八识(阿赖耶识)
第八识就是善恶种子记忆储存库, 就像电脑的硬碟
第七识就是种子形成的意识流, 佛经说第七识像瀑布像流水
就像电脑开机后的记忆体里面有无限的运算程式序形成程式流
六根就像滑鼠,萤幕,键盘...等等, 如果想成机器人的构造,就更容易了解

五蕴 又称五阴 就是 色,受,想,行,识
六识作用,就相当于色受想, 行则是第七识, 识是指第八识
五蕴就是心经讲的照见五蕴皆空的五蕴,  这个照见是指实相观照
五蕴也是楞严经讲的五阴魔的五蕴, 共有50种魔境
六根作用的色受想共有30种魔境, 行蕴10种, 第八识还要净除10种
基本上, 如果六根不净, 会受外在影响, 就会着外魔
所以, 如果六根不净, 一般的外道禅定一定会着外魔
就算六根清净, 还有行识共20种外道知见魔境, 很容易变成20种外道
所以, 如果不想着魔, 只能学佛, 学习佛讲的正观三昧

回说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其实是讲有情生命的缘起, 就是有情众生生死流转的12个过程

就是1.无明2.行3.识4.名色5.六入6.触7.受8.爱9.取10.有11.生12.老死

无明,是指过去世无始劫以来的烦恼
无明就是存在第八识, 第八识就像仓库, 就像生命不断轮回的记忆库
善恶种子都存在第八识中, 无明就是愚痴, 是相对于圆满的佛性

所以,十二因缘起于第八识1.无明(于第八识中)
然后进入第七识(行蕴,心念瀑布流) 2.行(这里的行就是行蕴,指第七识)
然后进入第六识(就是一般讲的意识) 3.识(这里是指第六识, 生成指意识已经投胎)
4.名色(名指第六识,色指第五识, 此时有意识和肉体, 但是眼耳鼻舌尚未生成)
5.六入(六根生成) 6.触(产生六触) 7.受(因为六触产生六种觉受分别)
8.爱(对六种觉受产生贪爱) 9.取(对六种觉受产生执取) 10.有(因执着而产生现业果报)
11.生(以前面的方式不断出生) 12.老死(不断以前面的方式老死)
——十二因缘

二、学习佛经故事:四法供养为最上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曾经驻锡于过去四佛弘法之处——拘深瞿师园。

    有一天,优填王带着舍弥夫人和五百位婇女正将前往拘深瞿师园游玩。当时舍卫城中有位比丘,心中忽然起念:“很久没有见到世尊了,应该要前往礼敬、承受、问讯。”当他乞食毕,就以神足飞行虚空,到了拘深瞿师园,便在闲静之处,结跏趺坐,端身正意,一心系念。

    这时舍弥夫人和五百位婇女到了林中,遥见比丘以神足飞到树下静坐,便不约而同走向比丘,以恭敬心头面礼足,在前合掌站立,五百位夫人也都向比丘顶礼,并合掌围绕着比丘。优填王远远见到此景,心中想:“那里面一定有鹿群,或者有其他野兽。”便乘着马往五百夫人的方向急驰飞奔。

    舍弥夫人遥见优填王驾马奔来,心里便想:“大王现在看起来相貌凶暴,说不定会伤害这位比丘!”于是夫人高高挥举右手,大声对优填王说:“大王!这是位比丘,请不要惊吓他啊!”优填王听到,便下马舍弓,来到比丘面前,对着比丘说:“比丘!为本王说法!”比丘以睁眼仰视了优填王后,默然无语。优填王又对比丘说:“赶快为本王说法!”然而,比丘还是默默地仰视着国王,一语不发。

    这时优填王心中想:“我可以问问这个比丘关于禅修的事情,如果他为我说法,我这一辈子将供养他饮食、衣被、卧具、医药,如果他不肯为我说法,那么我就杀了他!”因此优填王又对他说道:“比丘!为我说法!”然而这位比丘依然是默无回应。

    拘深瞿师园的树神,知道优填王心中的恶念,便在远处化现鹿群,分散国王的注意力。国王见到鹿群便想:“算了!不要理会这沙门!”优填王手捉弓箭,乘上快马,朝着鹿群飞奔而去。

    大王离去后,夫人们问道:“比丘!今天您是要去哪里啊?”比丘答:“要到过去四佛曾经修行的地方,亲觐世尊!”夫人们说:“现在正是时候,赶快去吧!不要留在这里。倘若被大王杀害,那他的罪业就深重了!”

    于是,比丘便从座而起,收整衣钵,在虚空中飞行离去。夫人们见比丘在虚空中高飞,远远地便对优填王高呼:“大王!请看!这位比丘有大神足呢!他在虚空中飞行自在。比丘尚有此神通力,那佛陀就更不用说了!”

    比丘到了拘深瞿师园佛陀之处,放下神足通,以常凡法恭敬徒步来到世尊面前,顶礼佛足在一面坐。世尊问:“比丘!你在舍卫城里结夏安居、随时乞食,感到劳倦吗?”比丘答:“世尊,我在舍卫城里用功、乞食,心里没有劳倦。”佛又问:“那今天怎么会来到这里呢?”“我是特地前来亲觐世尊,问讯起居。”

    世尊对比丘说:“你现在来到过去四佛居住过的地方见佛,刚刚还能从优填王的手里脱逃,实在是奇特难得!你为什么不对优填王说法呢?优填王已经对你说:‘比丘,为我说法!’你为什么不肯为他说法呢?如果你能为他说法,优填王自然法喜充满,就会尽其一生供养你饮食、衣被、卧具、医药。”比丘回答:“当时国王想问坐禅一事,所以没有回答他。”佛问:“为什么不向优填王开示坐禅之法?”

    比丘回报:“优填王能在禅定法上得到什么利益呢?他性情凶暴,毫无慈悲心,所杀害的众生,数量难以算计;心中更是三毒炽盛,常耽溺于五欲的深渊中;也不曾听闻正法,可说习气垢重、障惑无知,更聚集了诸多的恶业;倚仗着王权威势之力,贪着财宝,心中憍慢目中无人,像盲人失去视力,这样的人如何修习禅定?禅定法门,是诸法之中最微妙清净的,心粗秽浊之人,如何能够听懂?禅者隐微没有形相,难以觉知,只有聪慧明达的智者,才能体会当中的妙义。因为这缘故,所以才不向优填王说法。”

    听完比丘的回答,世尊开示说:“衣服脏了、旧了,要用水洗涤才会干净。欲心炽盛,要思惟不净观的道理,方可化除;暴恚瞋怒之时,要修习慈心来转化;愚痴闇钝的人,就要缘虑十二因缘的道理,除尽痴闇;比丘啊!你当时为何不好好地为优填王说法呢?当时如果能为他说法,让他心生欢喜,就好比世间的大火,再怎么炽盛,都可以方便除灭,更何况是人呢?”比丘听完佛的开示后,沉默不语。

    佛陀为在座的比丘们开示:“如来处世,甚为希有难得,如果有天、龙、鬼神、干达婆等来向佛请问妙义,佛都会一一为他们广说法要,使他们心开意解;如果是国王、大臣或一般的老百姓来请法,无论是刹利四姓哪一种姓,佛也会以平等心开示。为什么呢?因为佛已经成就四无所畏的功德,说法无有怯弱;佛已得四禅,于一切禅定之法,无不融通自在,也有四神足,功德不可计量,亦行四等心,所以如来说法无有怯弱,通达无碍,是罗汉、辟支佛所不能及。诸位比丘!你们要勤求方便,修习四等心,慈、悲、喜、舍,善护念众生。比丘们!应当如是学习。”

    “如果要做父母兄弟眷属及一切众生的善知识,就要教导众生行此四法供养,方能得到真实的功德。是哪四事呢?第一、要教导众生恭敬于佛,因为如来是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是一切世间、天人的导师,度人无量不可称计,最为尊贵;第二、要教导众生修习正真之法,除秽恶之行,这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做的事;第三,要教导众生供养僧众,因为和合的比丘僧团,有四双八辈、十二贤士等,成就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是故如来圣众乃世间无上福田;第四,要以方便劝化众生,奉守如来戒法,修习贤圣之行,趣向清净无为的解脱道。如果有比丘想要修习道法,就要在这四事上用心行持。以法供养三宝,是最尊、最上,无能及者。所以比丘们!当如是学习。”

    比丘们听完佛陀开示,个个法喜充满,依教奉行。

为什么法供养为无上供养呢?如上面故事后的【省思】中所讲
故事中,佛言:“法之供养三尊,最尊、最上,无能及者。”如理修行,为法供养;随缘化度众生,使其归信三宝,修行正法,离苦得乐,亦是以法供养三宝;事上修行、理上契悟,终能圆融事理,契合佛心。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若时节因缘成熟,皆能证悟自性,所以诸佛菩萨以大悲心不舍一众生,为众生作得度解脱因缘,创造缘起,令有缘众生皆能修福修慧,在利他当中完成自利,这也是庄严菩提、报佛恩德的无上供养!

三、要以慈、悲、喜、舍护念众生
慈观
明白众生的根器和执着,知道他们尚未能明白世间苦和学习佛法
因此不会对众生生气,就像知道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
就像对无知的小孩不会生气一样,只有疼惜爱惜,身心自在

悲观
明白众生苦,知道他们还无法明白世间苦,执着于欲乐烦恼,所以在苦的轮回中,
因此不会对众生生气,因为同情众生苦不忍苛责,只有耐性和更大的愿力来帮助众生

喜观
明白众生皆是佛菩萨示现,种种众生相,令我们自己烦恼转为菩提,只有心存感恩欢喜

以上三种是大乘观法,学佛要在道理上能够明白,然后转念安住,这样念佛持咒会比只用嘴巴还有用

舍观
明白众生本体佛性皆清净无染,自己佛性亦然,无我相众生相,无失亦无得,入甚深思维观照,当下解脱
这是实相般若的舍观,比一般的舍离心更超越——分享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实修观照法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506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925

[精进勋章]

95#
 楼主| 发表于 2024-2-10 14:38:46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在娑婆世界修行一生,胜过在其他佛国世界百千劫修行?(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维摩诘所说经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经文] --

维摩诘言:

此土菩萨,于诸众生,大悲坚固,诚如所言。然其一世饶益众生,多于彼国百千劫行。 所以者何?

此娑婆世界,有十事善法,诸余净土之所无有,何等为十?

以布施摄贫穷;

以净戒摄毁禁;


以忍辱摄嗔恚;


以精进摄懈怠;
以禅定摄乱意;

以智慧摄愚痴;


说除难法度八难者;


以大乘法度乐小乘者;


以诸善根济无德者;


常以四摄成就众生;

是为十。」

[末学解说]

维摩诘(菩萨名。略云维摩。其义为净名。净者清净无垢之谓。名者名声远布之谓)说道:

此娑婆国土中的菩萨(菩提萨埵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有情识者]),对种种众生,救他人苦之心广大坚固,所言所行诚实质直。

然而娑婆国土的菩萨在这一世修行给予众生的丰足利益,要超过在其他国土百千劫(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计算的极长时间)的修行。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这个娑婆世界(此界众生,甚能堪忍,故名。又作杂恶杂会者,谓三恶五趣杂会也。娑婆为三千大千世界之总名,是一佛摄化之境土也),有十种善法(合理益世之法,如五戒、十善是世间的善法,三学、六度是出世间的善法),是种种其余净土中所没有的,是哪十种呢?

以布施(以福利施与人也。所施虽有种种,而以施与财物为本义。得大富乐之果)摄贫穷;

以净戒(清净之戒行也)摄毁禁;

以忍辱(忍受诸侮辱恼害而无恚恨也,六波罗蜜之一)摄嗔恚(谓于不可意之境,无所爱乐,而自生嗔忿也);

以精进(勇猛修善法,断恶法之心作用也)摄懈怠(懒惰);

以禅定(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摄乱意;

以智慧(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摄愚痴(心性闇昧,无通达事理之智明也);

说除难法度(法者法规,度者度量也)八难(见佛闻法有障难八处也,又名八无暇。谓修道业无闲暇也。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郁单越(新作北拘卢洲),以乐报殊胜,而总无苦故也;五长寿天,色界无色界长寿安稳之处;六聋盲喑哑;七世智辨聪;八佛前佛后,二佛中间无佛法之处)者;

以大乘法(菩萨所修的道法)度乐小乘(声闻缘觉的法门,以修身自利为宗旨,其最高果位为阿罗汉果及辟支佛果)者;

以诸善根(身口意三业之善,固不可拔,谓之根。又善能生妙果,生余善,故谓之根)济度无德者;

常以四摄(一布施摄。谓若有众生乐财则布施财,若乐法则布施法,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我受道也。二爱语摄。谓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附我受道也。三利行摄。谓起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使由此生亲爱之心而受道也。四同事摄。谓以法眼见众生根性,随其所乐而分形示现,使同其所作沾利益,由是受道也)成就众生;

这些即为十种善法。」

注解:
【维摩诘】:(人名)菩萨名。略云维摩。其义为净名。净者清净无垢之谓。名者名声远布之谓。唐诗人王维字摩诘。即以此菩萨之名为其名字也。(参见:维摩)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有情】:
(术语)Sattva,梵语曰萨埵。旧译曰众生。新译曰有情。有情识者,有爱情者。总名动物。唯识述记一本曰:“梵言萨埵,此言有情,有情识故。(中略)又情者爱也,能有爱生故。(中略)言众生者,不善理也,草木众生。”大日经疏十七曰:“有情者梵音索哆,是著义。又名萨埵,是有情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悲】:
(术语)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涅槃经十一曰:“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中略)若无大悲者是则不名佛。”大日经一曰:“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根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饶益】:
(术语)丰足利人也。法华经譬喻品曰:“饶益诸子等与大车。”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劫】:
梵语劫簸的简称,译为时分或大时,即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计算的极长时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娑婆世界】:
刹土无量,名称亦可无量。若就释尊应化本生刹土而言,则所谓娑婆世界也。娑婆又作沙诃,堪忍之义,故译作忍土。此界众生,甚能堪忍,故名。又作杂恶杂会者,谓三恶五趣杂会也。娑婆为三千大千世界之总名,是一佛摄化之境土也。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善法】:
合理益世之法,如五戒、十善是世间的善法,三学、六度是出世间的善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布施】:(术语)梵语曰檀那Da%na,译为布施。以福利施与人也。所施虽有种种,而以施与财物为本义。得大富乐之果。周语曰:“享祀时至,布施优裕。”文子自然篇曰:“为惠者布施也。”庄子外物篇曰:“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荀子哀公篇曰:“富有天下而无怨财,布施天下而不病贫。”韩非显学篇曰:“上征敛于富人,而布施于贫家,是夺力俭而与侈堕也。”淮南子道应训曰:“不义得之,又不能布施,患必至矣。”又齐俗训曰:“为义者,布施而德。”论衡定贤篇曰:“使谷食如水火,虽贪吝之人,越境而布施矣。”法界次第曰:“檀那秦言布施。”无量寿经曰:“布恩施惠。”大乘义章十一曰:“言布施者,以己财事分布与他,名之为布,惙己惠人目之为施。”维摩经佛国品曰:“布施是菩萨净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净戒】:(术语)清净之戒行也。法华经序品曰:“精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忍辱】:(术语)梵语羼提Ks!a%nti,译曰忍辱,忍受诸侮辱恼害而无恚恨也,六波罗蜜之一。法界次第下之上曰:“羼提,秦言忍辱。内心能安忍外所辱境,故名忍辱。”维摩经佛国品曰:“忍辱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三十二相庄严,众生来生其国。”注“肇曰:忍辱和颜,故系以容相,而岂直形报而已。”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嗔恚】:谓于不可意之境,无所爱乐,而自生嗔忿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精进】:(术语)又曰勤。小乘七十五法中大善地法之一,大乘百法中善心所之一。勇猛修善法,断恶法之心作用也。唯识论六曰:“勤谓精进,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辅行二曰:“于法无染曰精,念念趣求曰进。”慈恩上生经疏下曰:“精谓精纯无恶杂故,进谓升进不懈怠故。”华严大疏五曰:“精进,练心于法名之为精,精心务达目之为进。”维摩经佛国品曰:“精进是菩萨净土。”案汉书,召属县长吏,选精进掾史。注:精明而进趣也。此为精进二字之出处。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懈怠】:懒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禅定】:<一>禅,为梵语 dhya^na 之音译;定,为梵语 sama^dhi 之意译。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或谓禅为 dhya^na 之音译,定为其意译,梵汉并称作禅定。又色界之四禅与无色界之四定,合称四禅八定。(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参见:定)3171、“禅”6451)
 <二>与坐禅同义。五家参详要路门附录(大八一·六一五上):“夫修禅定者,先须厚敷蒲团,结跏趺坐。”((参见:坐禅)2838)p6463 FROM:【佛光大辞典】

【智慧】: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愚痴】:(术语)三毒之一。梵曰慕何Moha,译曰痴。心性闇昧,无通达事理之智明也。与无明同。瑜伽论八十六曰:“痴异名者,亦名无智,亦名无见,亦名非现观,亦名惛昧,亦名愚痴,亦名无明,亦名黑闇。”法界次第上之上曰:“迷惑之性,立之为痴。若迷一切事理,无明不了,迷惑妄取,起诸邪行,即是痴毒,亦名无明。”大乘义章五本曰:“闇惑名痴。”华严大疏钞二十曰:“迷于四谛,皆曰愚痴。”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度】:(杂语)法者法规,度者度量也。无量寿经下曰:“都无义理,不顺法度。”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八难】:(名数)谓见佛闻法有障难八处也,又名八无暇。谓修道业无闲暇也。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郁单越(新作北拘卢洲),以乐报殊胜,而总无苦故也;五长寿天,色界无色界长寿安稳之处;六聋盲喑哑;七世智辨聪;八佛前佛后,二佛中间无佛法之处。维摩经方便品曰:“菩萨成佛时,国土无有三途八难。”同天台疏三曰:“言八难者:三恶道为三,四北郁单越,五长寿天,六盲聋喑哑,七世智辩聪,八佛前佛后。”净心诫观法曰:“四百四病以夜食为本,三途八难以女人为本。”大乘义章八末广说其相。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乘法】:菩萨所修的道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小乘】:声闻缘觉的法门,以修身自利为宗旨,其最高果位为阿罗汉果及辟支佛果。声闻乘修四谛法,自凡夫至阿罗汉,论时间,速者三生,迟者六十劫,其修行的方便有七,得果有四。(参见:声闻乘)缘觉乘修十二因缘,自凡夫至辟支佛,论时间,速者四生,迟者一百劫,其修行重在悟证,悟所到处,便是证所到处,故无明显的位阶可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根】:(术语)身口意三业之善,固不可拔,谓之根。又善能生妙果,生余善,故谓之根。维摩经菩萨行品曰:“不惜躯命,种诸善根。”注曰:“什曰:谓坚固善心深不可拔,乃名根也。”大集经十七曰:“善根者,所谓欲善法。”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摄法】:(名数)一布施摄。谓若有众生乐财则布施财,若乐法则布施法,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我受道也。二爱语摄。谓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附我受道也。三利行摄。谓起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使由此生亲爱之心而受道也。四同事摄。谓以法眼见众生根性,随其所乐而分形示现,使同其所作沾利益,由是受道也。仁王经中曰:“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成就】:<一>梵语 samanva^gama,巴利语 samanna^gama。为“得”之一种。即已得而现在相续不失之意。乃说一切有部之教义,然有部之论师亦有持异说者。于俱舍论卷四载,“成就”与“获”均属于“得”之一种。未得或已失而今得,称为获;已得而至今相续不失,则称为成就。然大毗婆沙论卷一五七则以得、获、成就等三者异声而同义。另据同论卷一六二载,得与成就之差别有“未得而得名得,已得而得名成就”、“初得而得名得,得已不断名成就”等七说。(顺正理论卷十二、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六、俱舍论光记卷四)((参见:得)4548)
  <二>梵语 sam!panna,巴利语同。具足、所有、支配之意,即具足七宝或戒、定、慧等,且于此自在,是谓成就。或为完成志愿之意。密教以此为悉地(梵 sidhi)之意译。(中阿含卷五成就戒经、长阿含经卷十八转轮圣王品、阿弥陀经、俱舍论卷四)
  <三>即印度名著 Sa^dhaN!a^。本书之副题为 Realization of Life(生命之实现)。近代印度文学家、思想家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 1861~1941)撰。系辑录其于一九一三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多次之演讲稿而成书。本书内容包括有:个人与宇宙之关系、灵魂之意识、恶之问题、自之我问题、美之实现、无限者之实现等八篇。主要阐示:(一)西方都市文化产生“他”与“我”、人与自然之对立;而印度文化则产生人与自然融合一体之意识。现象界虽然呈现千形百状,然真理唯有一个;吾人只要体悟其一,即悟一切。(二)人生之悲剧,系由于以有限之条件,欲升达无限世界之结果,故须实践奥义书中“舍离一切乃可获得一切”之真理;佛陀所说之舍弃自我,即如油灯之舍油而照明;所谓解脱,无非是从无知与贪欲之中脱离而出。文中充满复兴印度精神之热情与理论。FROM:【佛光大辞典】

===========================================

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相关内容:

一、关于娑婆世界
娑婆世界就是一种物以类聚的五浊恶世,是由同类恶心恶业众生所共同吸引和干扰而成就的痛苦世界——[心净,则国土净]的原理

二、娑婆世界是实修者最好的地方
娑婆世界中修行不易,
但若能一念乃至十念往生西方弥陀净土,无非是个最方便最容易的选择虽然如此,
但若能在娑婆中学习破除虚妄而见性,
无论在修行次第和成就速度或往生净土的品位,自非一般行者可比拟
由经上可知,释迦牟尼佛就是最好的证例
—— [众生平等]和[怨亲平等]
发心在秽土(五浊恶世)中普渡众生的菩萨行者,不仅不会退转,反而更能突飞猛进
这点可能大大出乎一般凡夫众生的意料之外(因为一般众生都怕修行退转而求生净土)
而正因众生的凡夫性,当然无法深入经藏阅读和实修,当然也不可能明白这点,这就是常说的原理和相貌的道理,性相的原理
—— 辨析:自力?他力?

三、为什么呢?
因为在这里直接面对苦难,直接正视自己心念的贪瞋痴
这要有莫大的勇气和吃苦的能力,但是实修增上也更快速
——[解析]感恩娑婆世界,实修不二法,当下即净土

四、所以在娑婆世界中,应当
以正面的心念,感恩[娑婆世界]和[一切众生]给您的考验
提升清净心光明心,体验不二法,光明不思议,当下即净土
—— [解析]感恩娑婆世界,实修不二法,当下即净土
在累世六道轮回中,多数的时间(劫就是时间单位)往往都是堕入三恶道(畜生、饿鬼、地狱)中受苦
只有很短暂的时间和机会,才有可能回到人道中投胎,成为人身
也因此应该把握成为人的时候,这时候才有机会好好学习佛陀所留下的经典,才能因此而修行解脱轮回之苦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可以由自己学习转念,发起正向心来改变自己和周遭环境,随着正向心的增上,正报和依报就会随之改善
这样大家就能慢慢体会佛经上讲的[心净,则国土净]的道理
只要您慢慢契入甚深观照,就能明白娑婆世界也是净土,无处不是净土
——[心净,则国土净]的原理
只有非常少数的菩萨发愿生生世世在[不净土](秽土,五浊恶世)中普渡众生,
并且发愿在秽土中成佛,让众生有机会在五浊恶世中见佛
佛说这样的菩萨才叫做大菩萨(菩萨摩诃萨,大士),才真正叫做大悲菩萨,
这也就是大悲莲华经称为大悲的原因
释迦牟尼佛就是如此,读过此经才会真正明白释迦牟尼佛的大悲
也才会真正对本师释迦牟尼佛五体投地,令佛弟子感受到佛恩的深刻
——什么是[菩萨深重大悲]?[菩萨]和[大士]的区别~大悲莲华经

五、关于这段佛经(感恩净慧师兄分享

刚开始是介绍维摩诘居士入定后,看到有一个佛国净土名为「众香国」,那里有一尊佛名为「香积如来」
若和十方诸佛世界人天之香来相比的话,众香国的香气是属于第一名的
众香国,国如其名,所有的一切都是以香来作楼阁,经行香地,苑园皆香,其食香气周流十方无量世界,所以此佛国的特色就是以香著名的

接着,维摩诘居士派遣化身使者去众香国向香积如来顶礼问安,也从众香国请了一些香饭回来

在众香国的菩萨们看到这个化身使者,叹未曾有,从来不知道有娑婆世界,然后就开始对娑婆世界产生好奇

众香国的菩萨们在请示香积如来后,决定和化身使者一起回到娑婆世界来拜访维摩诘居士和诸菩萨们

就这样,众香国的菩萨们来到了维摩诘居士这里,这两方的菩萨们就开始进行文化交流了。。。

菩萨们都很好奇,就互问对方的国土是以什么方式来说法的

众香国的菩萨们说他们那边是以香来传法的

维摩诘居士说娑婆世界这里的众生刚强难化,因为这里众生的个性就是这样,所以这里的佛就只好说刚强之语来调伏这里的众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让众生害怕而改恶习

众香国的菩萨听了后,对这里的佛和菩萨们十分赞叹,觉得真是了不起!  就说释迦牟尼佛早已圆满无所贫乏,然而却隐藏无量自在之力,屈下示现贫乏之相,只为来适应众生令众生获得度脱;而这里的菩萨也是不畏劳苦,以无量大悲来到娑婆世界,协助释迦牟尼佛来教化众生,真的是很不容易呀!

维摩诘居士回答说,是的,在娑婆世界的菩萨,对于救度众生的大悲心愿是非常坚固的,也如同您们刚才所说的那样在娑婆世界度脱众生真的很不容易,也因此,在这个娑婆世界用一生来行菩萨道,光是这样,就胜过在其他的佛国净土在百千劫这么长的时间里行菩萨道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这个娑婆世界有十种善法可以来行菩萨道,这是在其他的佛国净土所没有的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506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925

[精进勋章]

96#
 楼主| 发表于 2024-2-11 17:23: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2-11 17:46 编辑

何处是道场?何谓道场? ~ 维摩诘所说经(用时 2 小时 以上)

==============================

金刚经科仪宝卷~

-- [经文] --

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箇灵山塔  好去灵山塔下修

在家菩萨智非常  闹市丛中作道场
心地若能无罣碍  高山平地总西方

[末学解说]

佛就在灵山不用远求 灵山其实就在你的心头
人人都自己的灵山塔 都能够去灵山塔下修行

在家菩萨(如维摩居士不存梵仪而修佛道者。但受五戒八戒或十善戒)智慧非常 能在闹市丛中作道场(群众学道的场所
心地(心为万法之本,能生一切诸法,故曰心地。又,修行者依心而近行,故曰心地。又,三业中,心业最胜,故曰心地)若能没有罣碍   高山平地任何地方都是西方净土

注解:
【在家菩萨】:(术语)如维摩居士不存梵仪而修佛道者。但受五戒八戒或十善戒。优婆塞戒经三曰:“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道场】:1、群众学道的场所。2、佛寺。3、成道的地方。4、供养佛的地方。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心地】:(术语)心为万法之本,能生一切诸法,故曰心地。又,修行者依心而近行,故曰心地。又,三业中,心业最胜,故曰心地。心地观经八曰:“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以此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楞严经二曰:“本元心地。”止观五上曰:“心定如地不可动。”大日经疏三曰:“如世人举趾动足皆依于地,菩萨亦如是依心进行,故名此心为地。”天台戒疏上曰:“三业之中,意业为主,身口居次,据胜为论,故为心地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维摩诘所说经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不可思议解脱经,净名经,玄奘译本"说无垢称经")
节录如下(附注:一一当下皆是道场)


-- [经文] --

『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

发行是道场,能办事故


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


菩提心是道场,无错谬故


布施是道场,不望报故


持戒是道场,得愿具故


忍辱是道场,于诸众生心无碍故


精进是道场,不懈退故


禅定是道场,心调柔故


智慧是道场,现见诸法故


慈是道场,等众生故


悲是道场,忍疲苦故


喜是道场,悦乐法故


舍是道场,憎爱断故


神通是道场,成就六通故


解脱是道场,能背舍故


方便是道场,教化众生故


四摄是道场,摄众生故


多闻是道场,如闻行故


伏心是道场,正观诸法故


三十七品是道场,舍有为法故


谛是道场,不诳世间故


缘起是道场,无明乃至老死皆无尽故


诸烦恼是道场,知如实故


众生是道场,知无我故


一切法是道场,知诸法空故


降魔是道场,不倾动故


三界是道场,无所趣故


师子吼是道场,无所畏故


力、无畏、不共法是道场,无诸过故


三明是道场,无余碍故


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成就一切智故


如是,善男子!


菩萨若应诸波罗蜜教化众生,诸有所作,举足下足,当知皆从道场来,住于佛法矣!』

[末学解说]

『直心(正直而无谄曲的心)即是道场(群众学道的场所),因为能没有虚假的缘故;

发心修行即是道场(群众学道的场所),因为能成就事业(末学理解为佛法事业的缘故

深心(求法之心深重,云深心,又求深高佛果之心云深心,又于深因种德难拔云深心)即是道场(群众学道的场所),因为能增益功德(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的缘故

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即是道场(群众学道的场所),因为没有错谬的缘故

布施即是道场(群众学道的场所),因为没有希望报恩的缘故

持戒即是道场(群众学道的场所),因为得愿具足的缘故

忍辱即是道场(群众学道的场所),因为对于诸众生心无挂碍的缘故

精进即是道场(群众学道的场所),因为不懈怠退转的缘故

禅定即是道场(群众学道的场所),因为心调和柔顺的缘故

智慧即是道场(群众学道的场所),因为现见(言现见者。谓正修习世尊所说苦集灭道。现观道时。于现法中。即入苦集灭道。现观故名现见)诸法的缘故

慈即是道场(群众学道的场所),因为平等众生的缘故

悲即是道场(群众学道的场所),因为忍受疲苦的缘故

喜即是道场(群众学道的场所),因为欢悦乐法的缘故

舍即是道场(群众学道的场所),因为憎爱(憎怨爱亲也)断离的缘故

神通即是道场(群众学道的场所),因为成就六通(三乘圣者所得到的神通一共有六种,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的缘故

解脱即是道场(群众学道的场所),因为能背舍(新曰八解脱。再加八胜处十一切处,谓之三法。此三法为远离三界贪爱一具之出世间禅也的缘故

方便即是道场(群众学道的场所),因为教化众生的缘故

四摄即是道场(群众学道的场所),因为摄受众生的缘故

多闻即是道场(群众学道的场所),因为如闻修行的缘故

伏心即是道场(群众学道的场所),因为正观(观与经合,则称正见,即正观也)诸法的缘故

三十七品(又名三十七菩提分法,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其数共三十七品,为修道的重要资粮,故名“三十七道品”)即是道场(群众学道的场所),因为舍有为法(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的缘故

谛(真实不虚的道理的意思)即是道场(群众学道的场所),因为不欺诳世间的缘故

缘起(事物之待缘而起也。一切之有为法,皆自缘而起者)即是道场(群众学道的场所),因为无明乃至老死皆无尽的缘故

诸烦恼即是道场(群众学道的场所),因为能了知如实(真如实相的简称的缘故

众生即是道场(群众学道的场所),因为能了知无我(无有实我的缘故

一切法即是道场(群众学道的场所),因为能了知诸法空(诸法缘起性空,为二空或三空之一。缘起性空是说宇宙间一切万法都是缘起的,缘起的诸法,其性本空,无真实的自体可得。菩萨得此法空智慧,就能破除法执的缘故

降魔(降伏恶魔)即是道场(群众学道的场所),因为不倾动的缘故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即是道场(群众学道的场所),因为无所趣向的缘故

师子吼((喻)佛在大众之中演说佛法,心中毫无怖畏,有如师子作吼)即是道场(群众学道的场所),因为无所怖畏的缘故

力(机能、能力之意)、无畏(心中无所怖畏)、不共法(又作不共佛法。指不共通之功德法。乃佛及菩萨所具足,而凡夫与二乘所无之殊胜特质。在大小乘诸经论中,于此不共法颇有异同之说,一般系将佛之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及佛之大悲,合称为“十八不共法”)即是道场,因为无诸过的缘故

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宿命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宿世的事;天眼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未来世的事;漏尽明是以圣智断尽一切的烦恼)即是道场(群众学道的场所),因为无余碍的缘故

一念(极短的时间)知一切法即是道场(群众学道的场所),因为成就一切智(谓于一切内法内名,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亦能知能解;是名一切智的缘故

如是,善男子!

菩萨如果相应诸波罗蜜(译言究竟,到彼岸,度无极,又单译曰度。以名菩萨之大行者,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名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涅槃之彼岸,故名到彼岸。因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名度无极)教化众生,种种有所作,举足下足,则应当知道皆从道场群众学道的场所来,住于佛法矣!』

注解:
【道场】:1、群众学道的场所。2、佛寺。3、成道的地方。4、供养佛的地方。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直心】:正直而无谄曲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办事】:禅寺中从事杂务者之总称。如寮元、寮主、副寮、延寿堂主、净头、化主、园主、磨主、水头、炭头、庄主、监收等皆称之。(敕修百丈清规卷四列职杂务条、禅林象器笺职位门)p6316 FROM:【佛光大辞典】

【深心】:(术语)三心之一。求法之心深重,云深心,又求深高佛果之心云深心,又于深因种德难拔云深心。观无量寿经曰:“二者深心。”净影疏曰:“求心殷重,故曰深心。”天台疏曰:“深者佛果深高,以心往求,故曰深心。”维摩经佛国品曰:“深心即是净土。”注曰:“肇曰:树心众德深固,故难拔,深心也。”同菩萨品曰:“深心即是道场,增长功德故。”【又】谓凡夫迷之深固也。法华经方便品曰:“知诸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随其本性以种种因缘,(中略)方便力故而为说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功德】:(术语)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大乘义章九曰:“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天台仁王经疏上曰:“施物名功,归已曰德。”胜鬘经宝窟上本曰:“恶尽言功,善满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现见】:言现见者。谓正修习世尊所说苦集灭道。现观道时。于现法中。即入苦集灭道。现观故名现见。
  若正修习世尊所说苦集灭道。现观道时。非现法中。即入苦集灭道。现观世尊正法可非现见。以正修习世尊所说苦集灭道。现观道时。于现法中。即入苦集灭道现观。故佛正法名为现见。
  又正修习世尊所说。能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道时。于现法中。即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一切随眠。故名现见。
  若正修习世尊所说。能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道时。非现法中。即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一切随眠。世尊正法。可非现见。以正修习世尊所说。能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道时。于现法中。即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一切随眠故佛正法名为现见。
  又正修习世尊所说。能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灭道时于现法中。即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诸随眠灭。故名现见。
  若正修习世尊所说。能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灭道时。非现法中。即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诸随眠灭。世尊正法。可非现见以正修习世尊所说。能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灭道时。即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诸随眠灭。故佛正法名为现见。FROM:【《阿毗达磨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

【憎爱】:(杂语)憎怨爱亲也。无量寿经下曰:“当为导师,等无憎爱。”圆觉经曰:“认四颠倒为实我体,由此便生憎爱二境。”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六通】:三乘圣者所得到的神通一共有六种,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背舍】:即八背舍。(参见:八背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八背舍】:(名数)新曰八解脱。再加八胜处十一切处,谓之三法。此三法为远离三界贪爱一具之出世间禅也。智度论二十一曰:“背舍为初门,胜处为中行,一切处为成就也,三种观足,即是观禅体成就。”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观】:(术语)对于邪观之称。观与经合,则称正见,即正观也。观无量寿经曰:“作是观者名为正观。”【又】离痴而见法,曰正观。无量寿经上曰:“正念正观。”同净影疏曰:“离痴见法,名为正观。”【又】三论宗多用正观中观之名。以八不名为中观,无得名为正观。三论玄义曰:“以无得正观为宗。”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十七道品】:又名三十七菩提分法,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其数共三十七品,为修道的重要资粮,故名“三十七道品”。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有为法】: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谛】:真实不虚的道理的意思,如世俗虚妄的道理,叫做“俗谛”,涅槃寂静的道理就叫做“真谛”。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缘起】:(术语)事物之待缘而起也。一切之有为法,皆自缘而起者。中论疏十末曰:“缘起者体性可起,待缘而起,故名缘起。”法华经方便品曰:“佛种从缘起。”俱舍论九曰:“诸支因分,说名缘起,由此为缘能起果故。诸支果分,说缘已生,由此皆从缘所生故。”维摩经佛国品曰:“深入缘起,断诸邪见。”大日经三曰:“缘起甚深难可见。”【又】事物之起因。辅行一之一曰:“述此缘起,凡有十意。”【又】述事起由来之书名。如显戒论缘起。付法藏缘起。三国佛法传通缘起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实】:真如实相的简称。(参见:真如实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我】:1、无有实我。2、忘却自己。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空】:诸法缘起性空,为二空或三空之一。缘起性空是说宇宙间一切万法都是缘起的,缘起的诸法,其性本空,无真实的自体可得。菩萨得此法空智慧,就能破除法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降魔】:降伏恶魔。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师子吼】:(喻)佛在大众之中演说佛法,心中毫无怖畏,有如师子作吼。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力】:梵语 bala,音译波罗;或 bala^na,音译末丽囊。机能、能力之意。(一)指十波罗蜜中之第九,即称力波罗蜜。(二)指思择力、修习力。(三)自力、他力。(四)指产生菩提心之力有自力、他力、因力、方便力等四力。((参见:二力)169、“十波罗蜜”449、“四力”1628)p321FROM:【佛光大辞典】

【无畏】:心中无所怖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不共法】:梵语 a^veN!ika-buddha-dharma。又作不共佛法。指不共通之功德法。乃佛及菩萨所具足,而凡夫与二乘所无之殊胜特质。在大小乘诸经论中,于此不共法颇有异同之说,一般系将佛之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及佛之大悲,合称为“十八不共法”。(大般若经卷四一一、自在王菩萨经卷下、文殊师利问经卷下嘱累品、大毗婆沙论卷十七、大智度论卷二十六)FROM:【佛光大辞典】

【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宿命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宿世的事;天眼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未来世的事;漏尽明是以圣智断尽一切的烦恼。以上三者,在阿罗汉叫做“三明”,在佛即叫做“三达”。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念】:(喻)极短的时间。有说六十刹那为一念,有说九十刹那为一念,又有说一弹指顷便有六十念。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切智】:谓于一切内法内名,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亦能知能解;是名一切智。即声闻、缘觉之智也。(内法内名者,谓理内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盖佛教依理而说,故名理内也。外法外名者,即理外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盖外道等违理横计,故名理外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波罗蜜】:(术语)Pa%ramita%,又作波罗蜜多,播啰弭多。译言究竟,到彼岸,度无极,又单译曰度。以名菩萨之大行者,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名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涅槃之彼岸,故名到彼岸。因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名度无极。法华次第下之上曰:“此六通云波罗蜜者,并是西土之言,秦翻经论多不同。今略出三翻,或翻云事究竟,或翻云到彼岸,或翻云度无极。菩萨修此六法,能究竟通别二种因果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云事究竟。乘此六法能从二种生死此岸到二种涅槃彼岸,谓之到彼岸。因此六法能度通别二种事理诸法之广远,故云度无极也。若依别释,三翻各有所主。若依通释则三翻虽异,意同无别也。”大乘义章十二曰:“波罗蜜者,是外国语。此翻为度,亦名到彼岸。(中略)波罗者岸,蜜者是到。”俱舍光记十八曰:“波罗,此云彼岸,蜜多此云到。菩萨能到自乘所往圆满功德彼岸处故。”智度论十二曰:“问曰:云何名檀波罗蜜?答曰:檀义如上说。波罗(秦言彼岸)蜜(秦言到)是名渡布施河得到彼岸。复次此岸名悭贪,檀名河中,彼岸名佛道。”慧琳音义一曰:“播啰弭多,唐云彼岸到,今回文云到彼岸。”仁王经良贲疏上一曰:“言波罗者,梵语也。此云彼岸,对彼说此,此岸者何?于四谛中已起苦集而为此岸,未起苦集而为中流,涅槃菩提即灭道谛而为彼岸。(中略)言蜜多者,梵语也。此具二义。离义到义,于生死中离此到彼。”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相关内容:

一、[在家修行]与[出家修行]的差别
先说戒律,
戒律是一切修行的基础,所以,任何修行都一定要先守戒.
如果没有以戒律为基础,修定就会出问题,就容易着魔.
这是因为一般人的贪嗔痴,如果没有先透过戒律来消除.
而直接学禅定,就容易因为错误知见(邪见)和贪嗔痴而陷入魔障,而召引外魔干扰或附体.
所以,戒律非常重要.

至于禅定,
想修禅定,依照佛经来说,一定要寻求阿兰若处,就是真正的清净地,这样才能排除干扰和障碍.

一般在家修行,因为世俗烦恼和干扰障碍很多,所以,世俗家中并不是真正的清净处.
例如:食衣住行,吃喝玩乐,财色名食睡,男女,电视..,生活中充斥各种诱惑.
又例如:工作,家庭,经济,儿女,病痛,灾难,各种争吵和烦恼.(出家则能减少掉大半,而且有正确的方法可排解)
所以,在家修行大都没有修禅定的条件,而且大部分人连戒律都没做好,基础也不足.
因此,如果急于修禅定,大都会陷入魔扰中,或着魔而变成外道或附佛外道.

所以,一般来说,出家人才有修禅定的条件和基础.
出家就必定要落实戒律,这样就俱足修禅定的基础.
出家能舍除一切世俗烦恼欲求和干扰障碍,所以,出家后才容易达成阿兰若处(清净地)这个条件.
而且,出家后由佛经中学习正确的观念和知见(这属于智慧),这样才能由正确的观念知见来学习正确的禅定.
所以,刚刚说,出家才容易具备学习禅定的各种条件和基础.

至于智慧,
不同佛经中的观念和知见,就是各种不同次第的智慧.
所以,智慧要由佛经中来获取,就是按照修行次第,逐渐深入广览群经.
不过,这对一般世俗人来说,因为工作家庭等种种人生烦恼,所以往往无法按照次第实修,无法深入经藏.
所以,如果能出家,在智慧的修持方面也是占很大优势的.

综合以上说明,可以看出:

相较下,在家修行则困难重重.
如果不是像[维摩诘居士]这种真正菩萨示现的大居士.
([居士]一词是不能随便乱用的,末法大都乱用,请自查佛学辞典)
一般的在家修行,大都变成只求往生净土,而不能在现世当下有更大的发心和进展.
这也是一般祖师劝在家佛弟子至少要求往生净土的原因,因为在家修行确实障碍多,容易退转.

所以,如果真想学佛成佛,就要落实戒定慧,而且最好能出家.
这样基础和条件才容易俱足,修行效果才会倍增,才不会浪费太多时间.
而且在求往生净土方面,福慧资粮也更充足,更容易达成.

虽然如此,不过现在末法时期,部分可能有许多变质的情况
所以,如果想出家,还是要慎选真正清净正信的佛门道场
而一般在家弟子,如果能就近建立清净正信的共修道场
那无疑也是末法对在家弟子的一大方便
——[在家修行]与[出家修行]的差别

二、在家居士如何修行?
这只要发起正确的大乘发心就能圆满解决和众生的关系
一般人可能以为修行一定要抛家弃子或出家,或完全独处念佛诵经
因为心态上狭隘了,不知道生活点滴都是修行,在于当下正念
所以,对于家人,或生活,或工作,或同事,或其他众生,就会格格不入
而总以为那些是障碍,不知道一切都是助缘


其实大乘修行,连常见的外道或非人干扰或魔扰,或苦报或逆缘,一切都是成就我们的助缘
只要心念思维一开阔,反而能增上修行次第

若是心念心量一缩小封闭,那就可能成了小乘的发心了
所以大小乘的差异就在于发心,在于心量开阔的不同,所以智慧不同
因此,菩萨以慈悲智慧胜


让我们想想,菩萨中示现出家的有几个呢
一般熟悉的菩萨中大概只有[地藏菩萨]吧,
其他[文殊][普贤][观音][大势至][维摩诘][弥勒](不是讲布袋和尚喔)....
都是示现没有剃头的在家相
这是因为菩萨是以普渡众生为发心

除非您今生选择不结婚,或出家修行[小乘解脱道]
不然,修行[大乘菩萨道]不一定要出家,而且应该以入世度化众生为修行
(另外关于大乘出家,请参考后面补充说明)

尤其您今天是个在家居士,
就要做好身为人父人夫的责任(请参考[优婆塞戒经]和其他经典,以及后面补充说明)
因此,
只要调整好正确的发心,心量放宽,不要把家人和众生当作负担
这样就能快乐的学佛,也才能真正落实[菩萨道]

因为[菩萨行者]是以[四无量心]为根本,[四摄法]和[六度万行]为法门
菩萨行者发起[大慈心][大悲心][大喜心][大舍心](大乘舍心是指不执着和不二,不是指舍离众生),因此对众生不离不弃
然后以[四摄法]摄受众生(详见后面补充说明)
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为修行
家人就是我们可以练习落实菩萨道的最小单位
如果连自己的家人都无法劝化改善,那又怎能说是在修行呢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
心念一宽,您就会有不同的视野,
您就会看见光明的方向
就会明白随处都能修行,随时都是在修行
因为大乘修行侧重心法心要的当下落实,这才是真正的摄心
——[问答]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如何在家人工作和修持间得到平衡圆满?
超越的方法有三种,就是戒定慧
[戒]就是避免接触各种让我们起贪瞋痴的因缘,这样就能避免造恶
这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定力和智慧,所以先要戒除各种犯恶的机会
[定]就是运用观照能力保持定力,不堕入凡夫思维习气当中
通常的方式就是运用念佛持咒和心法观照来保持正观正念
[慧]就是由佛经的义理和心法次第修持,逐渐让我们真心体会正智
1.例如:以惭愧忏悔心的心法修持来说
由心法修持的惭愧忏悔心,藉由感动的案例,运用[四正勤]增广
然后思维忏悔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如果能真正发起,而逐渐深心明白惭愧忏悔心
能真正将心比心,这样就会有谦卑心和感恩心,对众生就会有同情心同理心
这样自然我们对于各种现象就不会起贪瞋痴
2.又例如:以[实相觉照心]来说,
对于法界实相的明白,就会深入不二心,就不会对各种事相起执着
修行就是要自己做了才会真正知道,
要自己透过[念佛][拜佛][持咒][诵经]来和佛菩萨光明相应,而降服忧虑和烦恼
然后发起同体大悲的精神,透过自己实修体验,教导众生一起学佛脱离苦难
这样实修才会懂得[惭愧]和[忏悔],才会懂得[谦卑]和[感恩]
也才会真正得到[法喜]和[清净],真正体会[光明]和[自在]
以[戒]力来约束自己不要犯贪瞋痴,以[四正勤]断除恶念,增广善念
以[定]力来让自己随时保持正观禅定清净自在
以[慧]力来让自己随时思维正法觉照实相破除世俗虚妄
这些都是要平常就要
1. 遵守戒律,以增上戒力
2. 定课实修,来增上定力
3. 阅读思维佛经法义,来破除执着和迷惑,以增上智慧
例如佛经上时常提到
1.世俗虚妄,我们何必和众生一般见识,人生短短几十年,
应该护念自己的心念才对,这样才能解脱轮回
2.如果我们和众生执着争执结恶缘,这样不仅自己无法突破凡夫心
更无法普渡众生,如何行菩萨道成佛呢?又如何解救亲人和众生呢?
我们如果能经常思维这些道理,就能帮助我们避免陷入凡夫的思维和执着
所以,
别人不做的事情,由自己来做,这就是[承担力],
这样可以避免争执和结恶缘,这就是[包容力]
由自己的刻苦耐劳,最后可以引发众生善心而和自己同事,这就是[摄受力]
自己又可以借此机会实修学习佛法,在平凡中见真实,这就是[实践力]
这些生活上琐碎的事情,其实都是学习菩萨道的方法
[真修行],就能藉由生活上平凡的事情,来圆满成就菩萨道——[实修案例]在家精进实修21天实例问答(上集:1-10天)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506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925

[精进勋章]

97#
 楼主| 发表于 2024-2-12 12:55: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2-12 13:08 编辑

如何在娑婆世界行菩萨道无过失,而能往生净土?(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维摩诘所说经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经文] --

维摩诘言:

菩萨成就八法,于此世界行无疮疣,生于净土。何等为八?


饶益众生而不望报;


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所作功德,尽以施之;


等心众生,谦下无碍;


于诸菩萨,视之如佛;


所未闻经,闻之不疑;


不与声闻而相违背;


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于其中调伏其心;


常省己过,不讼彼短,恒以一心求诸功德;


是为八。」

[末学解说]

维摩诘(菩萨名。略云维摩。其义为净名。净者清净无垢之谓。名者名声远布之谓)说:

「菩萨成就八种法,能于此世界行菩萨道而没有过失,往生于净土(圣人所住的国土,因这种国土没有五浊的垢染,所以叫做“净土”)。是哪八种法呢?

饶益(给人丰饶的利益)众生而不望其报恩;

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生死海之法,总为苦我恼我者,一无安稳之自性),所作功德(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全部予以布施;

平等心待众生,谦和卑下没有障碍;

对于诸菩萨,能视之如佛陀;

对所未闻的经典,能闻之不疑;

能不与声闻(闻佛说四谛法之音声而悟道的人)而相违背;

不嫉妒彼供养,不抬高自己的利益,而于其中调伏(调伏身口意三业而制伏诸恶行也。又调理恶魔使降伏我也。又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其心;

常常反省自己的过失,不讼他人的短处,持之以恒以一心(专心一意)求取种种功德(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

就是这八种法。」

注解:

【维摩诘】:(人名)菩萨名。略云维摩。其义为净名。净者清净无垢之谓。名者名声远布之谓。唐诗人王维字摩诘。即以此菩萨之名为其名字也。(参见:维摩)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八法】:1、又名八风。(参见:八风)  2、地、水、火、风为四大,色、香、味、触为四微,人身是由四大假合而有,四大又由四微所成,所以总称为“八法”。3、指教、理、智、断、行、位、因、果之八法。教者,即佛所说之教法;理者,即教所诠之谛理;智者,即行人所发之观解;断者,即真智所断之烦恼;行者,即学者所修之行法;位者,即次第趣入之位次;因者,即正感证果之因体;果者,即所证得之圣果。以上八者,称为“八法”,而一切之法门,皆不离此八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疮疣】:羽求切,结病也。《释名》曰“疣,丘也,出皮上,聚高如地之有丘。”FROM:【祖庭事苑】

【净土】:圣人所住的国土,因这种国土没有五浊的垢染,所以叫做“净土”。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饶益】:给人丰饶的利益。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苦恼】:(术语)生死海之法,总为苦我恼我者,一无安稳之自性。无量寿经下曰:“贪恚愚痴,苦恼之患。”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功德】:(术语)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大乘义章九曰:“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天台仁王经疏上曰:“施物名功,归已曰德。”胜鬘经宝窟上本曰:“恶尽言功,善满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声闻】:闻佛说四谛法之音声而悟道的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调伏】:(术语)调伏身口意三业而制伏诸恶行也。又调理恶魔使降伏我也。又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唐华严经五曰:“调伏众生,令究竟出离。”探玄记四曰:“调者调和,伏者制伏。谓调和控御身口意业,制伏除灭诸恶行故。”维摩经净影疏曰:“调令离恶,离过顺法,故名调伏。”无量寿经下曰:“如法调伏诸众生力。”同嘉祥疏曰:“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心】:1、指真如的理体独一无二。2、专心一意。有事一心和理一心之分,修行时心意专一,叫“事一心”;入于实相,叫“理一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相关内容:

一、要做发心普渡众生的菩萨行者
我们是发心普渡众生的菩萨行者,这才是法界中最难得最珍贵的
而且,这才是突破六道轮回的根本因素

世俗的财富权势都脱离不了贪嗔痴,
在这污秽的娑婆世界,人心险恶,
财富和权势往往是斗争的根源,难以用在正途和良善上,
所以,追求或拥有财富和权势,往往就是六道轮回或堕入三恶道的的根本原因

因此,不用羡慕拥有那些引发罪恶的东西,更不要盲目追求
其实,人人都有更珍贵的本质,那就是佛性
一种原本就光明圆满,能超越世俗和轮回的本质
如果您发觉它善用它,让佛性流露和盈满,让生活中充满佛性的光辉
您就能超越世俗和轮回, 永远快乐自在的来去十方世界
——不追求高帅富,愿当生生世世普渡众生的菩萨行者

二、如何在娑婆世界行菩萨道?
因为众生无量,众生心无量,众生根器因缘造业都不同
所以有众生界有复杂的六道轮回现象
也因此行菩萨道要明白各种众生的因果现象和适应的修行法门
——[菩萨行者的清净平等心]理性的分析说明&不堕入对立和仇视
行菩萨道不容易,随时需要战战兢兢,随时观照自己的身心状态
并且要随时注意遣词用字是否犯了十恶业
以避免我们自己的习气让许多没有智慧的众生犯了贪嗔痴
而一并连佛法和佛子都一起毁谤了


再者,还要随时接受邪见众生诸魔眷属的毁谤和干扰
这都是增上三昧禅定和智慧观照的好时机
也是一般凡人不明白菩萨道行者伟大和困难的地方


论说别人容易,自己行道困难
真行道者真智慧,好争论者多愚痴
——[略说]网路弘法行菩萨道的考验
佛弟子修行[菩萨道],
不论家人信不信佛,都不应该讨厌家人
不论众生信不信佛,或信不信受自己的修行
都应该以[四摄法]摄取家人和一切众生,包含一切外道和附佛外道
让众生成为自己的[修行眷属][佛法眷属],缔结累世善缘,以便让众生能对佛法生信实修而不退转
不过在您还没达到[法华经][安乐行品]讲的[四个安乐行]之前
还是应该先遵守[第一安乐行]中的~远离一切[外道]和[附佛外道]
这样才能避免因为接触邪见而堕落——[华严经]行菩萨道应以世、出世间种种方便摄取一切众生成为眷属
修持[菩萨道]是很奥妙的,
菩萨道的修持是靠发起大乘心,所以任何地方都能行菩萨道,
就看您自己能不能有智慧利用当下的种种缘分(不管好坏),转念而发起大乘心
如果心态正确的,您就会知道正确的方法,自己就会知道该做些什么
心态正确了,佛菩萨就会暗中加持您,增上您的修行,也会改变您的环境和家人
您就能够逐渐体会到佛菩萨的用心,和心法实修的重要
这样您会更了解[[感恩心]],更了解心法
也更感恩佛菩萨和一切众生

菩萨道的方法很多,[四无量心],[四弘愿],[六度波罗蜜],[四摄法]
这些您都要尽量逐渐去了解修持和体会,这样您就能逐渐解决一切问题

如果您感觉到这些都很困难,那就多[拜忏],多向佛菩萨[忏悔]哭诉吧
能每天不断忏悔的人,就能逐渐消业,佛菩萨也会可怜他的
这也是实修[忏悔心]的过程

再者,也因为自己体会到这些都很困难,当然对其他众生也很困难
所以就更能[体谅]众生啊!怎么还会怪罪众生呢?
(也因此末学能不断的为众生解释这些实修问题,因为末学知道这些对你们都很难
如果您能做到这些,您就会明白什么叫做慈悲,也会真心的感恩佛菩萨和众生)

因此,这样就会超越[忍辱心],就不用因为强加忍辱而感到痛苦了
所以[大乘心]和[心法]的修持可以超越[苦]和[忍辱]的——[心法实修-转念]菩萨行者,不论遇到逆缘或顺缘都是好缘,心念一转,就能发起[感恩心]
"先发大愿,先构思行菩萨道普渡众生的蓝图,先学习付出"
这种处处为了利益众生的菩萨行为,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困境
因为佛菩萨会根据众生的愿力,而给予最大的鼓励和支持
不能真正发起大愿和落实菩萨道的人,只好让因果业报去磨难这些人
直到他们慢慢明白~"慈悲愿力才能改变苦报的因果业力"

所以,1[放下虚幻的人生执着],以及2[发起无上的光明愿力]
这才能真正解脱困苦,不然若是为了生活的困难,这容易迷上加迷
先是苦迷,后来改变了有钱了是乐迷,轮回不已

让自己变成菩萨,和诸佛菩萨站在同一边,成为救度众生的人,而不是祈求救度的人
这样才能快速的转变旧业,从黑暗转为光明——让自己变成菩萨,和诸佛菩萨站在同一边,成为救度众生的人,而不是祈求救度的人

三、如何做真正的菩萨行者?
真正的菩萨行者有深空的智慧,但是也有普渡众生的方便
可以运用佛经上佛说的消除非人附体干扰的方法
让这些人对佛法生起信心,逐渐退除附体干扰
然后才逐渐学习甚深佛法,而不是将之拒在门外

谈空大家都会谈,但是几个能有甚深定力的
没吃没喝或者病苦的时候能空掉吗? 自己难道对[财][色][名][食][睡]都能空吗?
自己难道对[女色][名利][财富][婚姻][事业][家庭][病苦]都没问题?都能空?都能见相非相?
有谁临命终不用靠[阿弥陀佛]接引的呢?
自己如果还做不到,就应该多同情众生的苦难,教导众生依靠佛力加持
毕竟要靠自己的定力和空性智慧来空掉这些苦难真的很难
就是因为业障深重,所以才受到非人干扰啊
又如何要求这些人能空呢?
或者一开始就讲[金刚经]~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业重凡夫他们能明白吗?
所以还是依靠佛力才能解脱

我们自己如果没遇过非人干扰,
那是因为没有太重大的业障,或者自己没自觉
但是对于被干扰者,和非人,要有怨亲平等的慈悲
——真正的菩萨行者有深空的智慧,但是也有普渡众生的方便
实修念佛持咒超度,这是实修者必定要实修的基本功课,也是菩萨行者的必要发心
不仅能借此发露[慈悲心],还能破除[恐惧心],生起无量[光明心]——[实修超度]实修者的必修功课&菩萨行者的必要发心
1.不要怪罪众生,菩萨行者应该反省自己的不足,
为什么自己没有方便善巧和智慧威德力能劝化众生?

2.对于众生的愚痴应该不起烦恼,保持不二才能看清楚状况

3.能真正做到慈悲引导让众生不起恶念,这才是真慈悲,
而不是只会用言语讥讽或文字辩论,变成激怒众生的帮凶

关于这点,佛经上讲的很好,如下,但是大多数佛弟子没有依教奉行

行菩萨道该怎么讲话? 怎么净修口业?  ~ 华严经

4.由论坛上的种种现象就可以看出,
大多数人对于佛法只会嘴巴上说说,并没有依教奉行,
毕竟真能实修并不容易,自己都做不到,又有什么资格教训别人呢?
能明白这点,就会有谦卑心了,就不会诤论了
——[略说]真菩萨行者,不要怪罪众生
身为佛法的实修者更应该时常反观自照检讨自己
好好想我们平常生活中,是否以不好的心念或表情或举动,对待了周遭的亲友同事和一切众生

如果我们不愿意别人那样对待我们,我们也不应该那样对待他们
如果我们是个修行人,那更应该随时反问自己的心念和行为,是否真正广结善缘,还是缔结恶缘而不自知

佛法就是心法,而心法就是像上面这样的心念法门
虽然许多人自称佛弟子,但是您真正学佛了吗?
您懂心法吗?您知道您的起心动念吗?您扩展您的心量了吗?
您能转化自己的凡夫心念契入佛法的清净光明氛围吗?并进而引导周遭的人融入光明吗?
——「佛门菩萨心法」:知众生心,知众生性
佛经上教导了很多方法,
诸如:五戒,十善,四谛,十二缘起观,八正道,37道品,四无量心,六波罗蜜,四摄法,菩萨万行
念佛,拜佛,持咒,诵经,放生,施食....

如果没有实做实修,而还在哀怨或抱怨的,
这些佛法对您就是理论,您对佛法和因果就是还没有真正相信和深信


如果实做实修,佛法就是能解脱的法界真理,这些就能帮助众生自己解脱轮回
只有真正实修体会,才会真正深信不疑,不哀不怨
——[略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您确定您真正[信佛][信因果]吗?)
陀在经上教导菩萨行者应该要学习[开悟]众生,就是让众生能[破迷开慧]
这种情况就像[布施],菩萨行者不断的布施众生
同样的,经上教导菩萨要不断运用各种机缘[开悟]众生,让众生[破迷显慧]
如何能做到究竟明白?
这重点在于发心,要发起最究竟根本的心,
就是毕竟成佛的决心,恢复佛性本体的真心
这样就能在修行过程中得到佛菩萨的引导,逐渐以本心看清世俗

这说来不是什么大道理,就是站的更高看的更远,如此而已
末法时期很多人都很高傲,以为自己什么都懂,
事实上,自己根本没有实修过,而且真的不懂
等到自己真正想实做,真正面临的时候,就会出现这种现象

这就是自己根本没有心力和定力,也是佛菩萨给的最好教训
借此破除众生的贡高我慢,让众生真正发起惭愧忏悔心
所以此刻或此阶段,最好的修行就是拜忏,
透过自己猛然的错愕,明白自己的无知和不足,而真实的发起惭愧忏悔心
如果能深入心法,藉由[四正勤]增上增广,这样就会是个很好的修行
也就能尽快突破困境

这时期,一开始众生还是会怀疑自己真的那么不行吗?
大都还是不肯死心塌地的忏悔
所以会直到真正完全的发露忏悔才会消除重大业障
如果能把握时机,真心彻底发露,这样就能深入心法,重业轻报
但是如果还是不能放下脸面,这样就会变成分期付款,
对心法的体会就难以透彻,或根本无法体会
这就会变成要花比较久的时间才能通过这关卡
这就是所谓根器不同,也是我执和我慢坏事
最好藉由各种自己犯过的错误,深深的忏悔自己各种过失和贪瞋痴
若能以此次的震撼,真诚的忏悔自己的无知和我慢,这样会更快过关
若能因惭愧忏悔而哭泣落泪,最好增上[忏悔心],进而忏悔无始劫过失
跪拜忏悔,随[忏悔心]自然哭泣20-30分钟,深心忏尽,转发[勇猛心],断恶修善,
(这阶段是一定会大哭特哭的,如果没有这阶段,不算真忏,这可不是着悲魔,
这是真心佛前发露才会知道自己的卑微和过失,才会大哭流泪,实修过就会知道)
并发起[慈悲心]普渡众生和成佛的决心,入[光明心法]观想佛菩萨和法界光明
自己佛性本体光明和诸佛法身以及法界光明融合,
再以此整体光明回向照耀苦难众生,皆得清净自在光明解脱
这样就是[心法实修惭愧忏悔心]的过程,最后以[光明心法回向]做结尾
——[实修案例问答]真假菩萨&开悟&惭愧忏悔心实修
学佛或者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直乱冲,不是随着世俗团团转
这样很容易迷失本心,本末倒置

应该每天拨出时间,好好净心清净,安静思维
这样才能回归本来的愿心道路,才能找到真正恢复佛性的道路
只要能有清净心,就会有智慧,世俗的一切就会变的简单容易


学佛应该要先随时恢复自己的清净心,这样才有普渡众生的可能
这样的方向才会正确,才不会执着于表相

我们中国人都很喜欢金刚经,但是[金刚经]上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是很难的,想想您现在是不是执着了呢
想要推广素食普渡众生就要有金刚心
真正有大菩萨的实力才能真正普渡众生

佛菩萨要度您,是度您的心
表相的一切作为都是为了转凡心为佛心

若是执着于表相,而迷失本心,那就本末倒置了

真正明白本心的大菩萨才能有大作为——[浅谈]真正明白本心的大菩萨才能有大作为

相关学习
如何修学菩萨道? ~ 瑜伽师地论

何谓[菩萨出家]?  ~  大庄严法门经

大菩萨为什么示现出家~ 华严经离世间品

行菩萨道,有四种[善知识][善等侣]和四种[恶知识][恶等侣] ~ 大宝积经

行菩萨道,有四种[败坏之相][善顺之相],四种[错谬][正道] ~ 大宝积经

行菩萨道,四种[退失]和[不退]菩提心,[增长]或 [减损]善法的方法~大宝积经

行菩萨道,如何学习大宝积经?如何快速圆满佛道? ~ 大宝积经

[新发意菩萨]如何次第修行?应学[六波罗蜜]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初学菩萨道的佛弟子,不该接触小乘人和小乘经论~ 说妙法决定业障经

[[真假菩萨]] 什么叫[假名菩萨]? [实义菩萨]? ~ 优婆塞戒经

末法时期为什么有人自称菩萨? ~ 大宝积经

成就[三十二法]名为[菩萨]~ 大宝积经

何谓[新学菩萨]和[久修菩萨]?  ~  维摩诘所说经

什么是[菩萨深重大悲]? [菩萨]和[大士]的区别 ~ 大悲莲华经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506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925

[精进勋章]

98#
 楼主| 发表于 2024-2-13 13:38: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2-13 13:47 编辑

一乘 ~ 深密解脱经(用时 2 小时 以上)

==============================

深密解脱经~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本经另一译本 解深密经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 [经文] --

观世自在菩萨白佛言:

世尊。如世尊说。声闻乘大乘是为一乘。


世尊。何意作如是说。


[末学解说]

观世自在(观世音菩萨的别名,因此菩萨时常观察世界而自在拔苦与乐)菩萨对佛陀说:

世尊。如世尊所说。声闻乘(谓声闻之人,闻佛声教,修苦集灭道四谛之法,而悟真空涅槃之理。以此之法,运出三界,故名声闻乘)大乘(乘,运载之义。灰身灭智,求空寂之涅槃之教为小乘,开一切智之教曰大乘)是为一乘(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乘是车乘,以喻佛的教法,教法能乘载人至涅槃的彼岸,所以叫做“乘”)。

世尊。为什么这样说呢。

注解:
【观世自在】:观世音菩萨的别名,因此菩萨时常观察世界而自在拔苦与乐。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乘】: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乘是车乘,以喻佛的教法,教法能乘载人至涅槃的彼岸,所以叫做“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声闻乘】:谓声闻之人,闻佛声教,修苦集灭道四谛之法,而悟真空涅槃之理。以此之法,运出三界,故名声闻乘。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大乘】:梵语摩诃衍,译作大乘。大,简小之称。乘,运载之义。灰身灭智,求空寂之涅槃之教为小乘,开一切智之教曰大乘。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 [经文] --

佛言:

观世自在。我声闻乘中说种种法。所谓五阴。内六入。外六入。


如是等我说彼法界一味。而彼声闻不能觉知。是故我说有种种乘。

观世自在。如有众生闻说如是分别执着。彼人不知一乘之体。取种种乘而证彼法。异异而取迭共诤论。
我意如是。应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种种诸法相  我依一理说 

 生于下劣解  我说名[二乘](附注:[声闻乘][缘觉乘]) 
 如闻声分别  而不知彼义 
 故诸乘相违  憍慢众生诤 
 知诸地妙相  及诸愿生处 
 此胜相对治  我说是[大乘]

[末学解说]

佛陀说:

观世自在(观世音菩萨的别名,因此菩萨时常观察世界而自在拔苦与乐)。我声闻乘(谓声闻之人,闻佛声教,修苦集灭道四谛之法,而悟真空涅槃之理。以此之法,运出三界,故名声闻乘)中说的种种法。就是五阴(五蕴的旧译,阴是障蔽的意思,能阴覆真如法性,起诸烦恼)。内六入(六根入六尘,叫做“六入”,即: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六入是六根的别名,入是涉入之义,谓根境互相涉入)。外六入。

如这些,便是我所说彼法界一味(如来之教法,譬如甘味。教法之理趣,唯一无二。故名一味)。而彼声闻不能觉知。所以我说有种种乘(乘是车乘,以喻佛的教法,教法能乘载人至涅槃的彼岸,所以叫做“乘”)。

观世自在。比如有众生闻说如是而分别执着。彼人不知道一乘(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之体。取种种乘(乘是车乘,以喻佛的教法,教法能乘载人至涅槃的彼岸,所以叫做“乘”)而证彼教法。因各个不同教法而取,从而一同产生了诤论(诤,止也。谓以言论互止其失也。或因诸欲更相侵夺而起,或因身口恶行互相讥毁而起,或因有无等见彼此执着而起,皆由未离欲界贪嗔痴惑,坚执缚着;更相发忿,而起斗诤,兴种种论,故名诤论)。

我表达的意思就是这样。应当了知明白。

这时,世尊说出偈言。

 种种诸法相(诸法一性殊相,殊别之相,由外可见,谓之法相)  我依一理(谓诸法皆同于一理。宇宙一切诸理,无始无终,不增不减,同一平等,故称一理。又理性融摄,其大无外;诸法虽殊,理原是一。理虽是一,而能统贯诸法;诸法虽殊,莫不本呼一理。事理融通,法法无碍,是则世间、出世间法皆不外此一理)演说 

 生于下劣(谓饮酒之人,威仪不整,动止轻薄,人所贱恶也)的次第来解义  我说这种名为[二乘](见下方注解) 

 如通过闻声进行分别  而不知彼义理 

 就会令诸乘(乘是车乘,以喻佛的教法,教法能乘载人至涅槃的彼岸,所以叫做“乘”)相违背  产生憍慢令众生诤论

 了知诸地之妙相  以及诸愿之生处 

 此胜相能够对治  我说这才是[大乘](乘,运载之义。灰身灭智,求空寂之涅槃之教为小乘,开一切智之教曰大乘

注解:
【五阴】:五蕴的旧译,阴是障蔽的意思,能阴覆真如法性,起诸烦恼。见五蕴条。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六入】:六根入六尘,叫做“六入”,即: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六入是六根的别名,入是涉入之义,谓根境互相涉入。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味】:(术语)如来之教法,譬如甘味。教法之理趣,唯一无二。故名一味。法华经药草喻品曰:“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涅槃经五曰:“又解脱者,名为一味。”深密经四曰:“遍一切一味相胜义谛。”三藏法数四曰:“一味者喻法华一乘三教也。”法华经义疏八曰:“一味谓一智味,合上一雨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诤论】:诤,止也。谓以言论互止其失也。或因诸欲更相侵夺而起,或因身口恶行互相讥毁而起,或因有无等见彼此执着而起,皆由未离欲界贪嗔痴惑,坚执缚着;更相发忿,而起斗诤,兴种种论,故名诤论。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法相】:(术语)诸法一性殊相,殊别之相,由外可见,谓之法相。维摩经佛国品曰:“善解法相,知众生根。”大乘义章二曰:“一切世谛有为无为,通名法相。”【又】法相宗之略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理】:谓诸法皆同于一理。宇宙一切诸理,无始无终,不增不减,同一平等,故称一理。又理性融摄,其大无外;诸法虽殊,理原是一。理虽是一,而能统贯诸法;诸法虽殊,莫不本呼一理。事理融通,法法无碍,是则世间、出世间法皆不外此一理。法华文句记卷六中(大三四·二六三上):“由一理故,遍通一切。”p66 FROM:【佛光大辞典】

【下劣】:谓饮酒之人,威仪不整,动止轻薄,人所贱恶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二乘】:﹝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乘即运载之义。谓二乘之人,乘四谛、十二因缘之法,运出三界生死,至于涅槃,故名为乘。(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十二因缘者,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声闻乘〕,闻佛声教,故曰声闻,谓此人以四谛为乘,知苦、断集、慕灭、修道,由观四谛,出离生死,至于涅槃,故名声闻乘。
  〔二、缘觉乘〕,因观十二因缘,觉悟真空之理,名曰缘觉。谓此人以十二因缘为乘,由观因缘生灭,即悟非生非灭,出离生死,至于涅槃,故名缘觉乘。FROM:【明,一如《三藏法数》】


-- [经文] --

尔时观世自在菩萨白佛言:
世尊。[深密解脱修多罗]中。此法门者名为何等。云何奉持。

佛告观世自在菩萨言:
观世自在。此修多罗名[地波罗蜜了义法门]。汝今应当如是受持。

说此地波罗蜜了义经时。七万五千菩萨得[大乘光明三昧]。

[末学解说]

这时,观世自在菩萨对佛陀说:
世尊。[深密解脱修多罗(华译契经。契是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根机;经是线的意思,贯穿法义,使不散失)]中。此法门者名为什么?如何奉持呢。

佛陀告诉观世自在菩萨说:
观世自在。此修多罗(华译契经。契是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根机;经是线的意思,贯穿法义,使不散失)名[地波罗蜜了义法门]。你现今应当如是受持(受者领受,持者忆持。以信力故受,以念力故持)。

演说此地波罗蜜(即菩萨于“十地”阶位所修波罗蜜行之檀、戒、忍辱、精进、禅那、般若、方便、愿、力、智等十波罗蜜。凡修行圆满此地波罗蜜,即证佛果)了义经(说理非常透彻和究竟的经典)时。七万五千菩萨证得[大乘光明三昧(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注解:
【修多罗】:华译契经。契是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根机;经是线的意思,贯穿法义,使不散失。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受持】:(术语)受者领受,持者忆持。以信力故受,以念力故持。是法华五种法师行之一也。胜鬘宝窟上本曰:“始则领受在心曰受,终则忆而不忘曰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地波罗蜜】:即菩萨于“十地”阶位所修波罗蜜行之檀、戒、忍辱、精进、禅那、般若、方便、愿、力、智等十波罗蜜。凡修行圆满此地波罗蜜,即证佛果。(大日经疏卷一)p2309 FROM:【佛光大辞典】

【了义经】:说理非常透彻和究竟的经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乘光明定】:成唯识论九卷十六页云:一、大乘光明定。谓此能发照了大乘理教行果智光明故。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三昧】: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相关内容:

一、关于[一门深入]
所谓的[一门深入]绝对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利用广大的资源来成就专业和专门
就像[金字塔],要建设到顶端,那要有稳固庞大的基础才行
就像一个企业的老板,一定要有弘观的国际观,才能站稳在世界潮流之中

学佛也是如此,
如果我们心量小,就可能只是一门专业领域的小职员,就是佛法上的自了汉
如果我们心量大,就可能成为有社会和国际影响力的大老板,成为佛法上普渡众生的大菩萨

如果没有深入经藏,明白各种基础佛法知识和基础实修方法,又如何帮助我们通达诸经和深入实修呢?
所以佛陀才会讲的那么多佛经,因为每一本佛经都是我们自己成佛过程中的重要参考

所以,
所谓的[一门深入],这一门就是[佛门]
想深入[佛门],那就要遵行佛陀的教导~[深入经藏]与[法门无量誓愿学]


若非如此,大家想想,您由一本经能通达诸经吗?
您光由一本佛经就能知道各种经藏中该遵守的各种戒律吗?
您光由一本佛经就能知道该如何学习各种三昧禅定吗?
您光由一本佛经就能明白佛经中的甚深智慧和修法吗?
您光由一本佛经就能知道不同佛菩萨的名号和本愿功德吗?
您由一本[阿弥陀经]能知道[八关斋戒]的戒条和实修内容吗?
能知道[药师经]上的本愿功德吗?能知道[善财53参]吗?能知道[普贤十大愿]吗?
如果可以,那佛陀就不用讲那么多佛经

就像光读小学课本能懂大学课程吗?
其实,我们在任何学习过程都需要广泛的阅读和思维以及学习
这样才能触类旁通,让自己对[专业]或[专门]有更圆满的体会和了解
学佛更是如此,要有广大的心量和学习,才能成就佛果

谈到[一门深入],其实这是以[方法]上来说,
不过许多人弄错了意思,把[一门]变成所学的东西只能一种,其实这是天大的错误

[一门深入]一词来自[楞严经]
在[楞严经]上说这一门是指[根门],[根]就是[六根]
意思是说:可以选择由六根的任何一根来当作修行中专注破除执障的一种方法
所谓[一门深入]只是说您可以选择除执修定的一个方法
而不是要您不要学习种种经藏和佛法知识以及菩萨万行


所以初学者一开始可以选定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
就如同[圆觉经]上讲的25种观修法,初学者可以选择自己容易契入的
但是熟练后,就可以学习其他方法,逐渐落实法门无量誓愿学,落实菩萨道,法法圆通
这样日后才能随时依照众生次第而以不同方法来帮助和解救众生


举例来说
就像我们吃饭可以选择拿筷子或刀叉或用手抓
您可以选定一种方法,这就是[楞严经]上讲的[一门]
但是这不是说您只吃一种菜或只吃饭
拿筷子或刀叉,这只是学习过程的方法,就像吃饭时选择的一种进行的方法
而吃饭当然要吃各种食物,营养才会均衡,才能有好的成长和发育

学佛也是如此,[一门]的道理是指方法上而不是只能吃一种食物
这点大家要弄清楚,才不会错解经义,造成万世佛冤

又如同穿衣服一样,难道小时候的衣服能一直穿到长大?!
我们从小到大,会随着年龄增长和成长发育而换不同大小的衣服
甚至进入社会工作之后,也会随着场合而改变衣服样式
学佛也是如此,自修时期会随着修行次第增上而改变法门
就算表法相同,心法心要也必定随次第而改变
行菩萨道阶段,也会随着普渡众生的方便而换不同的方便法门
菩萨修行从初地到十地也必定要学习菩萨万行


所以千万不要狭隘的错解了[一门深入]
既然入佛门,当知法门无量,万法唯心,切勿以少为足,画地自限

总而言之
其实[一门深入]只是就方法上来说,并不是全部
如果把[一门深入]当作全部,那其实是障碍了自己,遮蔽了自己

就像爬山,您可能需要一支拐杖来当作攀爬的辅助工具,有人则可能喜欢用绳索,或有人干脆开车
这就是所谓的[一门],它只是一种达成目的过程中的方法和工具,它不是你真正要获得的东西
这些方法和工具只是用来帮助您学习成长,增上定力和智慧

就像上山的过程,您会有不同的视野,会看到很多东西,会学到很多东西,会增广您的见闻和智慧
但是,如果您只是专注在拐杖或绳索上,那您将浪费山上的一切
因为您弄错了方向和目的,弄错了应该关注的焦点

就像有许多人到了风景区,却忙着拍照,却没有好好放松心情欣赏风景
这就弄错了方向和目的,浪费了亲身体验的机会

学佛也是如此,那个[门]只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反观自照,增上智慧
而不是死敲[门],就像死敲木鱼一样

就像之前说过的,吃饭的时候您可以选择用筷子或刀叉或汤匙
但是目的是为了吃饭,要营养均衡,而不是专注在筷子或刀叉上

所以,学佛应该藉着这个[门],这个拐杖或绳索,好好的在上山过程中综观一切体会一切
透过这一门(拐杖或绳索)的帮助,逐渐[深入经藏],这样才能[智慧如海]——辨析:[一门深入][一经通,一切经通][夹杂]
一门深入,就是佛弟子常困惑或分别执着的一个问题
有些佛弟子们开始分别,一门是哪个门,,认为自己一门深入,而无视其他法门
甚至否定其他门,,只赞扬自己的法门,,
众生愚痴,,,当知都是佛陀教法,,切勿随意论谤,,免堕恶道

如果是真正愿意荷担如来家业的佛子,,何不,念佛,与,深入经藏,都好好实行呢
——[略说]只要念佛就好?一门深入?一经通经经通?
真正的修行,在方法上,可以先单纯,但是在见解知见上,必须要求正确和深入,所以必须深入经藏
方法上可先单纯,这是指修定方面,因为修行如果没有戒行和定力做支持,单靠「闻慧」很容易就破功
所以,在定力修持上,可以先念佛或持咒或诵经,而且单就一佛名或一咒或一经
所以,「一佛名或一咒或一经」,这是指初学者在「定力」修持上,而不是指「知见」只摄略一两本佛经

就像,我们在世俗的任何学习,从小学到大学,我们可以先只用「母语」来学习各种知识,这样可以方便我们学习
「母语」就是学习世俗知识的基础支撑,就像刚刚讲的定力,修行上,初学者也要有基础定力,来深入修行
而各种知识,就像各种经论一样,就像我们依靠母语学习各种知识,我们依靠一种定力修行而一样可以深入学习佛法正知见
而且,逐渐深入修行后,就要学习无量法门和各种三昧观行,就像我们可能学其他语言
所以,不是指不用深入经藏,不是只有读一两本经就好,就像世俗中,我们也不可能读一两本书就懂一切
——[辨析]修行知道越少越好,只须依止善知识与一两部经典,不必广研经论!?

二、为何佛陀要讲解各种法门呢?
佛陀在各种不同佛经中讲解各种法门或道理,就是为了适应各种不同根器、心量、因缘、次第的众生
让众生都能随顺自己的根器、次第、心量、因缘,而做适当的修行,然后再随各自精进的情况而逐渐提升
所以,面对各种问题,如果我们能学习以佛陀所教导的智慧和观念知见去思考,就能逐渐开解与开悟
更能因此站在适当的高度,学习来开解众生、普渡众生,逐渐和佛陀有一样高度的圆满智慧
——以「法性原理」来看「夹杂」与「杂行」
必须深入经藏和佛法,明白「法性」和「众生性」,
这样才能以「无量法门」普渡「无量众生」,也才能成佛
因为明白众生心、性、欲,所以,就见解和法门上来说,肯定是不会少的
——[辨析]修行知道越少越好,只须依止善知识与一两部经典,不必广研经论!?
不同修行次第,解说佛法就不太相同
一般众生执着于[有],我执深重,
所以用许多表法为方便善巧来引导众生,逐渐教导因果报应,行善断恶,
之后根据其根器
有的逐渐教导[不净][无常][苦][空](小乘空义)的小乘法
有的引导发起大乘心行菩萨道普渡众生,自利利他
最后又以[空][有]不着,引入实相义不二法,
又能以[妙法莲华经]行[方便波罗蜜]普渡众生,故称为圆,真正空有不二
——不二法门 ~ 维摩诘所说经

三、为何佛陀又讲唯一佛乘法呢?
佛陀所有说法只有说一义,,就是要众生能入实相
但是因为众生根器不同,所以产生无量义(详见,无量义经)
不是法有问题或是法有分别,,而是众生的分别执着
佛度众生依然有方便法,有五乘法,有三乘法,有二乘法,有唯一佛乘法
这种法法的分别,其实是智慧尚未通达的众生才会存在这种问题
初学者不明白方便,,小乘不明白大乘,罗汉和菩萨不能明白诸佛的究竟实相
——[略说]只要念佛就好?一门深入?一经通经经通?

四、不要「执一非余」
如果堕入争执,而犯了「华严经」中所说的「执一非余」(执著一种法门、方法或说法,而否定其他修行方法与说法)
那反而可能不仅障碍了自己(心量与智慧因此而局限,难以深入甚深智慧与妙行),也误导了他人,不可不慎!
就像有人能担十斤,有人则能担百斤,佛法也因此随顺众生次第而有不同法门(这也是「普贤十愿」)

所以,不论是一般凡夫重罪众生,或累世修行的菩萨行者,或学习菩萨万行的初发心菩萨行者
都有各自的方法可以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或甚至十方净土
而这些原理与相貌,只要佛弟子逐渐深入经藏与修行,就能逐渐明白
而且,在行菩萨道的过程,能随顺众生次第,引导适当的修行法门

例如:初学者学习一切善法,断恶修善,
或学习基础佛法知识,或比较简单容易学习的基础佛经(例如:十善业道经、地藏经)
这些都是可以的,都是助行、正行,都能增长善根与正知见(世俗的妄念与邪见才是修行中真正的夹杂)
如同小学、中学到大学,初学者要学的当然很多,不过,只要按部就班学习和落实即可
——以「法性原理」来看「夹杂」与「杂行」
至于文字上您要如何拆解,只要符合实相义都是可以的
同样一个句子可以拆成几种白话,但是都符合实相义
因为中国文字很奥妙,拆前拆后都可以
这在禅宗公案都有

另外,这只是文字解,就算初学者意思懂了
这和实修还是天差地远, 这只要反观自己对财色名食睡的欲望就明白了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自己读过或者了解这种实义,就已经实证
另外还有一种人不能真正明白实相义,堕入一切都空,
而不老实修行破除自己种种贪着,也不普渡众生,这都是出问题的


所以,大般涅槃经上说根器如果不符合,这些经文可能成为毒药
所以在此提醒您

修行要符合根器,若有困难,无法明白,切勿毁谤深法,最好先修忏悔
——[问题解答] 请教: 无量义经~如何解释: "无相不相。不相无相。名为实相。"
对[只要念佛就好][一门深入][一经通,经经通]..等,众生的种种分别执着
其实佛在经中也讲众生要念佛,,要一门深入,,但是这不是教你不要吃饭,一切事情都不干,,因为佛也讲广读大乘,,深入经藏
如果是一切事情都不干,,那是属于特别的闭关,,佛经上有设定期限,,例如,圆觉经的三净观,和,[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的念一切佛现前三昧
这种闭关必须在一定时间内(注:例如三个七天)诸行无犯而且成就一些瑞相,,就像成就楞严道场的闭关,,也是如此,稍有过失,就会失败,,修三昧没有瑞相,也不算成功

这和一般人众业缠身心不清净的念佛是两回事,,当然,如果您能舍离一切俗世,专心念佛,这样当然很好

另外,,佛陀在种种佛经上告诉我们要读诵受持为人演说,,难道都不用学了吗,不用说了吗,,
都可以丢了,,留一本就好了,,因为一经通经经通,,是这样吗,,所以不要再打迷糊仗了
我们自己如果没弄清楚,,也别误导众生呢

对于众生的种种疑惑和错误知见,要能发愿去破除,,为众生解惑,,搞清楚方便和究竟,,这样就能成就妙观察
智——[略说]只要念佛就好?一门深入?一经通经经通?

五、要「法门无量誓愿学」
许多修行上的初学者,或心量狭隘的修行者,总是喜欢询问或寻求最简单容易的法门
其实,烦恼无尽,法门当然就无量,烦恼不同,对治的法门就不同,烦恼有深浅,法门当然也有深浅
所以,哪来一个最简单容易又能对治一切众生一切烦恼和不同深浅的究竟法门呢?
就算有这种法门,或一般人以为就是「念佛法门」,但是,其实,就算是法门的表相表法相同,
但是实修过程中,随着修行者次第深浅的不同,其中法门的心法和深浅次第也是不同的
必定会随着修行者的根器因缘和次第,而存在不同的根本心法,或甚至表法的
所以,同样是「念佛」,有「持名」,或「忆念」,或「观相」,或「观想」,或「实相」等种种不同方法和心法
又例如:不同佛菩萨虽有各自本愿和法门,但是,对于不同众生和烦恼以及一切法和法性原理都是能通达的,所以能普渡众生
因此,如果真正想成佛,那么必定要明白一切众生性和烦恼,就要明白一切法和法性,
那么就要发起「法门无量誓愿学」,不应该再有所排斥
——「四弘誓愿」的法性原理内涵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506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925

[精进勋章]

99#
 楼主| 发表于 2024-2-14 13:58: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2-14 14:00 编辑

为证心一境性及断喜乐。当勤修习[四种作意] ~ 瑜伽师地论(用时 2 小时 以上)

==============================

-- [经文] --

云何[修作意]

谓初修业者始修业时。于如是所安立普遍相中。由一境性及净诸障。离邪加行学正加行。彼应最初作如是念。我今为证心一境性及断喜乐。当勤修习[四种作意]。

何等为四。

一[调练心作意]。

二[滋润心作意]。


三[生轻安作意]。


四[净智见作意]。


【善知识解说】

什么叫「修作意」?就是初修行者刚开始修行的时候,面对世俗一切相,必须要把心念专注在单一境界上,以便能净除种种障碍,以此远离种种邪见和行为,学习正知见和正行,初学者在最初修行的时候应该要这样保持正念

为了实证内心能保持在正念观照而断除世俗喜乐,应该修学四种佛法的正念观照)
(词解:三昧(梵文:समाधि Samādhi),又译三摩地、三摩提,意译为等持、正心行处、「心一境性」,佛教术语,意指专注于所缘境,而进入心不散乱的状态,皆可称为三摩地

[末学解说]

什么是[修作意]呢?

就是初修业者开始修业时。对于如是所安立的普遍相中。由一种境界性而清净诸障碍。远离邪加行(修行人准备进入修道之正位时,须加一段之力而修行,叫做“加行”),学习正加行。彼应最初作如是念。我现今为证得心一境性及断除喜乐(眼等五识无分别而悦豫,谓之乐,意识分别而悦豫,谓之喜)。应精进修习[四种作意(为心所之名,即令心警觉之精神作用)]。

是哪四种呢?。

一[调练心作意](调练者,调停练习也。谓于可厌恶之法调停练习,令心厌离也)。

二[滋润心作意](湿润者,湿长沃润也。谓于可观尚之法,湿长沃润,令心忻乐也)。

三[生轻安作意](轻安者,身轻心安也。谓于可厌之法令心厌离,于可欣之法令心欣乐,安住寂静,身心轻安也)。

四[净智见作意](净智者,即清净之智慧也。谓此智慧照了诸法皆空,即得内心寂静,由寂静故,而见真实之理也)。

注解:
【加行】:修行人准备进入修道之正位时,须加一段之力而修行,叫做“加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喜乐】:(术语)眼等五识无分别而悦豫,谓之乐,意识分别而悦豫,谓之喜。五受中之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意】:(术语)心所名。相应于一切之心而起者,具使心惊觉而趣所缘之境之作用。俱舍论四曰:“作意,谓能令心惊觉。”成唯识论三曰:“作意,谓能惊心为性,于所缘境引心为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种作意】:(名数)一调练心作意,调练者,调停练习也。谓于可厌恶之法调停练习,令心厌离也。二湿润心作意,湿润者,湿长沃润也。谓于可观尚之法,湿长沃润,令心忻乐也。三生轻安作意,轻安者,身轻心安也。谓于可厌之法令心厌离,于可欣之法令心欣乐,安住寂静,身心轻安也。四净智见作意,净智者,即清净之智慧也。谓此智慧照了诸法皆空,即得内心寂静,由寂静故,而见真实之理也。出瑜伽论三十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种作意】:作意(梵 manas-ka^ra),为心所之名,即令心警觉之精神作用。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一举出四种作意,即:(一)调练心作意,谓于可厌患之法,调停练习,令心厌离。(二)滋润心作意,谓于可欣尚之法,滋长沃润,令心欣乐。(三)生轻安作意,谓于可厌之法,令心厌离;于可欣之法,令心欣乐,安住寂静,以对治身心粗重,生起身心轻安。(四)净智见作意,谓以清净之智慧,照了诸法皆空,即得内心寂静,由寂静之故,而见真实之理。p1802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云何1.[调练心作意]
谓由此作意于可厌患法令心厌离。是名[调练心作意]。

云何2.[滋润心作意]
谓由此作意于可欣尚法令心欣乐。是名[滋润心作意]。

云何3.[生轻安作意]
谓由此作意于时时间于可厌法令心厌离。于时时间于可欣法令心欣乐。已安住内寂静无相无分别中一境念转。由是因缘对治一切身心粗重。能令一切身心适悦。生起一切身心轻安。是名[生轻安作意]。

云何4.[净智见作意]
谓由此作意于时时间即用如是内心寂静为所依止。由内静心数数加行。于法观中修增上慧。是名[净智见作意]。

【善知识解说】
这就是「四正勤」中的第一个,就是发现心中有恶念,就断除,让心念脱离恶念,脱离恶念就叫「调练心作意」

这也是「四正勤」中的让心念生起善念,生起善念喜乐就叫作「滋润心作意」)
(补充说明:一般的初学者或不精进的佛弟子大都长久处在这前两种状态中,可能皈依了一辈子也没有好好修行,只能提醒自己断除恶念和内心要常想正念,如果是老实修行和勤行精进者,遵守戒律,能断除粗重杂染,就能逐渐进入比较细微的修行,而能感受到下面所讲的轻安)


就是透过「调练心作意」断除恶念和「滋润心作意」生起善念而让心念安住在寂静没有形象和分别的状态中,在这种状态下能对治一切身心的烦恼杂染和沉重不适现象,而令身心感到舒适喜悦,生出种种身心轻爽安乐的状态,这就叫「生轻安作意」
(补充说明:这种轻安状态只能算是修观行的基本状态,如果连这种轻安都达不到,那就不可能进入更深入的三昧禅定修行,那也代表自己的日常生活杂染和恶习太多,粗重烦恼太多,又或者实修观行的时间太少,所以不能达到「生轻安作意」)

这是说达到上述轻安寂静的状态后,仍然静心增上修行而在观行中增上智慧,这就叫「净智见作意」
(补充说明:达到这种观行状态,就能逐渐启发智慧,明白佛经文句的意思或更深入的义理,以及世俗间或生活间的点滴佛法道理)
(补充说明:
一般来说要达到上述四种观行,并不一定要坐着,观行的重点在于心念,身体则可坐卧行走或拜或跪都行,
当然,「跪」比较辛苦而适用于谦卑忏悔随后入观,「坐」比较舒适不容易睡着而适合普遍的三昧正观,
「卧」则容易睡着但若不睡则可增加观行的机会和时间所以适合有经验者,「拜」则要体力和劳动但可增上身心健康,
「行」则可能分心但和「拜」同可练习「动禅」且方便进行但要注意行进间安全。
另外,初学者不易契入观行,应该挑选安静的房间,避免干扰,如果熟练,各种状态则都能进行观照修行

上面是指「身体姿势」,至于「心念」上,念头可专注在「念佛」或「持咒」或「义观」或「相观」或「观字」
所以,心念可专注在佛号或佛咒上,或法义的思维观照或观念境界上,或佛像佛国形象的观想上,或佛号的文字上或种子字上
观照的方式原理,可以取「静」(就是「奢摩他」)或取「相」(就是「三摩钵提」)或取「义」(就是「禅那」)
摄取的方式,可以透过「六根」来进行,也就是佛经讲的都摄六根,最常运用的就是透过「眼根」和「耳根」或「意根」来摄取
所以,可透过「观看」佛像或种子字或佛名号,或「听」佛曲佛号佛咒,或「意念」佛像佛号佛国佛事或义理如慈悲喜舍或不二)


[末学解说]

什么是1.[调练心作意]。
即是由此作意(为心所之名,即令心警觉之精神作用)对于可厌患之法调停练习,令心厌离。这名为[调练心作意]。

什么是2.[滋润心作意]。
即是由此作意(为心所之名,即令心警觉之精神作用)对于可欣尚之法滋长沃润,令心欣乐。这名为[滋润心作意]。

什么是3.[生轻安作意]。
即是由此作意(为心所之名,即令心警觉之精神作用)对于时时间可厌之法,令心厌离。对于时时间可欣之法,令心欣乐。已安住内心寂静(脱离一切之烦恼叫做“寂”,杜绝一切之苦患叫做“静”,寂静即“涅槃”的境界),无相无分别中一境念转。由此因缘对治一切身心粗重。能令一切身心适悦。生起一切身心轻安(心所名。与善心相应而起,使心堪于其事,使身轻乐安稳之心作用也)。这名为[生轻安作意]。

什么是4.[净智见作意]。
即是由此作意(为心所之名,即令心警觉之精神作用)对于时时间即用如是内心寂静为所依止(依赖止住。即依止有力有德者之外,而且永不舍离)。由内静心数数加行(修行人准备进入修道之正位时,须加一段之力而修行,叫做“加行”)。于法观中修增上智慧。这名为[净智见作意]。

注解:
【四种作意】:(名数)一调练心作意,调练者,调停练习也。谓于可厌恶之法调停练习,令心厌离也。二湿润心作意,湿润者,湿长沃润也。谓于可观尚之法,湿长沃润,令心忻乐也。三生轻安作意,轻安者,身轻心安也。谓于可厌之法令心厌离,于可欣之法令心欣乐,安住寂静,身心轻安也。四净智见作意,净智者,即清净之智慧也。谓此智慧照了诸法皆空,即得内心寂静,由寂静故,而见真实之理也。出瑜伽论三十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种作意】:作意(梵 manas-ka^ra),为心所之名,即令心警觉之精神作用。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一举出四种作意,即:(一)调练心作意,谓于可厌患之法,调停练习,令心厌离。(二)滋润心作意,谓于可欣尚之法,滋长沃润,令心欣乐。(三)生轻安作意,谓于可厌之法,令心厌离;于可欣之法,令心欣乐,安住寂静,以对治身心粗重,生起身心轻安。(四)净智见作意,谓以清净之智慧,照了诸法皆空,即得内心寂静,由寂静之故,而见真实之理。p1802
FROM:【佛光大辞典】


【寂静】:脱离一切之烦恼叫做“寂”,杜绝一切之苦患叫做“静”,寂静即“涅槃”的境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轻安】:(术语)心所名。与善心相应而起,使心堪于其事,使身轻乐安稳之心作用也。俱舍论四曰:“轻安者,谓心堪任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依止】:依赖止住。即依止有力有德者之外,而且永不舍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相关内容:

一、关于[作意]
许多不明白[心法]和[禅定]的人,常会对末学讲的[心法实修]产生怀疑
认为不应该用凡夫心[作意]

其实这正是这些人不明白实修原理
只要熟读佛经,就会知道[作意]是必然的,不是不可以,而是方向要正确,这样才是正观
如果熟读[楞严经]就会知道还是要由六根起修,才能清净第八识,这是必然的过程
所以[作意]本来就是实修法——您懂实修吗?懂[作意]吗?

二、关于禅定

1.什么是禅定
所谓的禅定,基本上是指一心不乱,指清净心没有妄念的状态——[分析解说]禅定觉观的实修练习
禅这个字并不简单,可以有两个涵义
如果代表禅宗所讲的甚深佛法,,禅就是甚深智慧觉照,就是佛教讲的实相
如果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四种禅天来看,,禅则是天界的定,俗称禅定
何名为禅定?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
如果禅是指佛教讲的实相,禅就不是透过坐禅来取得的,也没有得不得的问题
因为,实相的甚深义理就是甚深般若波罗蜜,无来无去,不可思议境地,不可得,亦不可说
就是心经讲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这句话的甚深般若波罗蜜,
能明白实相就能够照见五蕴皆空,而且能度一切苦厄,因为一切苦也是空
实相的意义就是心经的全部文字,其内涵也在金刚经,小品般若经,大般若经,维摩诘经里面
所以,禅就是实相,就是深般若波罗蜜,就是心经,就是般若经,就是首楞严三昧

大般涅槃经说,首楞严三昧就是金刚三昧,就是师子吼三昧,就是般若波罗蜜,就是佛性
这些都是以不同的方式角度,在说明诠释同一件事情,只要我们多读一些佛经就会明白
例如,楞严经,首楞严三昧经,金刚经,金刚三昧经,心经,小品般若经,大般若经,
涅槃经,密严经,维摩诘经,解深密经,大日经,六祖坛经,圆觉经,,三种版本楞伽经
所以,真正明白禅,也就明白佛性,也明白首楞严三昧和金刚三昧,也明白般若波罗蜜
简单来说,禅就是心经讲的”照见五蕴皆空,心无挂碍”,般若经讲的”两边不着,亦非中间”

心经说般若波罗蜜是大神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般若经说般若波罗蜜是诸佛之母
楞严咒则被称为咒中之王,首楞严三昧被称为楞严大定,是最高佛定,楞严咒心能生一切佛
这是因为般若波罗蜜就是首楞严三昧,就是佛性,,

佛性就是佛法的真密,就是首楞严三昧,就是甚深般若波罗蜜,,
其实,禅就是密,所以,佛在楞严经说持楞严咒如同入坛,
佛在首楞严三昧经中又说,首楞严三昧甚难,所以少有菩萨学习,菩萨多学其余三昧
首楞严三昧只有十地以上的菩萨摩诃萨才会,不是小菩萨就能得证的
楞严经中的金刚藏菩萨在密严经中承佛威力以首楞严三昧入诸佛密严国土,即实相境地
我们一般人修行六度波罗蜜,因为无法做到三轮体空,所以是属于有漏的,,所以我们尚未成就波罗蜜,只是练习修行六度
但是,甚深佛法讲的方便并不是有漏的,方便加上波罗蜜三字是指佛菩萨不可思议的无漏实相方便力,这在金刚三昧经或首楞严三昧经中皆有说明,,法华经的义旨也是在讲方便波罗蜜


因此,对禅有些了解后,我们就知道,禅在于行住坐卧间,禅在于当下了悟,住实相境地,
住亦无住故为真实,亦非真实,以无所得故,方便来说,以这样的精神境界,就能超越物质,
以现代科学来方便说,就如同爱因斯坦的质能互变理论
这样的实相境地就能摆脱物质束缚回归能量,又能以能量自由变化为物质
所以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又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因为,是虚是实,也非虚非实,这才是真实相
而凡夫执着于物质和肉体生命,所以,意识所执,肉体生命终结后又随意识执着堕落而生
这是因为不知道没有真实生灭的缘故,也就是不知道实相

经过这些了解,就能明白,禅是内在的了悟,对外在的透澈,,
所以禅宗各种明心见性的方式都有,而不是用坐禅(静坐)来获得的,
所以禅不是坐来的,禅是由心悟,,坐只能算是其中的一种身体表相

以上讲的禅是指禅宗的禅,是指甚深佛法的意思
——什么是禅? 您坐禅吗? 禅是坐出来的吗?
简单说,禅是禅,定是定,禅和定是两回事,只不过常摆在一起
虽然禅是禅,定是定,但是,因为一般人不明白,不同种类的修行人观念也不同
所以,经常把「禅」当作「禅定」,把「禅定」当作「定」

其实,禅是指观念,定是指安定
禅定就是指透过观念来达到身心安定

以禅宗来说,禅是专指佛法上的不二正观,禅就是觉,就是观念上的通达,因为通达而定,才叫作禅定
关于禅,可以详阅楞伽经上的说明和分类

定则不一定指佛法上的定,定的方式很多,也有次第程度和是否圆满究竟上的差别
简单说可能有:佛定,菩萨定,缘觉罗汉定,天人外道定,凡夫定
举例来说,人类都需要睡眠和饮食,以此来维生,这是最正常的人类观念
不过,后来人类也发现,冬眠不需要饮食也可长期维生,又例如太空旅行的维生装置,也可以不透过饮食长期维生(虽然有维生的营养液)
而事实上,定就是比人类高级的生命型态的维生方式,是透过精神观照而维持身心安定的方式

按照外星科学来说,人类算是很不进步的生命型态
按照佛法来说,地球的人类是五浊恶世业障深重的众生
因为地球人类对种种物欲的执着,所以这种生命型态就是靠睡眠和吃东西来维生
如果是比较高级的生命,就是靠「定」来维持身心状态
而且禅定在外表上也不一定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或任何型态
因为这些不被愚痴的人类所理解,所以说禅定是超科学,超乎人类科学和想像
所以,像佛菩萨这样的超高级生命型态(超高级有情众生),就是随时保持在各种高级禅定上
而且因为物以类聚或科学不足和身心能力不足,地球人类通常看不到不同维度众生或外星生命型态或佛菩萨
一方面是人类能力不足,一方面是佛菩萨也不是以人类所能理解的生命型态存在着
——禅定的超科学佛法原理

2.禅,禅定的次第
以[楞伽经]来说,[禅]有四种次第(请自己搜索末学的经文帖)
简单说,[禅]包含[高等的实相义禅],或[一般的禅定]——[略说实修事前须知]戒律与禅定的基础知识和观念
禅定的方式深浅次第各有不同,简略来说大略有几个方式
就是
[圆觉经]所教导的三种大乘净观成佛法门
[奢摩他](这就是止静),[三摩钵提](这就是观想),[禅那](这就是觉义,不二)
这全部都是转念的法门,透过三种不同方式,达到转化或破除妄念的目的

第一种,就是置心一处(取静),(这只是最初浅的奢摩他,其实甚深的奢摩他如同禅那)
例如,持名念佛,或观鼻(不做生灭义理观照,只是置心一处,不做观想)
初学者一开始可能需要安静的地方(通俗一般来说就是安静的地方打坐),
比较熟悉后,地方吵不吵闹是没差别的(随处一刹那的时间都能运用,不限定要坐)

再者,就是透过观想忆想,转妄心为清净心,讲白一点就是幻想,这也是神通法
例如,观无量寿经中的观想法,或者慈心三昧的修法,或者所谓光明定,
又或者诵经随闻入观(观想置身法会现场)
初学者一开始可能需要闭起眼睛,又或者先观像来加强印象,熟练后张开眼睛也没问题
场地姿势也没有限制,随处都行

另外,就是思维觉观义理,破除世俗虚妄(两边对立虚妄)
这是指观照佛经上讲的种种不同次第法义,观照生灭空有对立两边,以破除妄心
例如,最初浅的就是观照呼吸数息生灭两边不着,
甚深的义理例如,甚深四谛,甚深十二缘起,不二法,第一义谛,
又或者随文入观,思维[心经][般若经]等经的法义
初学者可取佛经上的一四句偈,随时观照日常生活中心态执着的对立两边
这没有场地时间任何一切限制,基本上就是张开眼觉观,开放式的状态下保持觉性


所以这些基本上都要熟悉佛经内容,才能正确且随时的练习观想或觉照实义
因此,熟读佛经,深入经藏是相当重要的,这样对于法门和义理才能融会贯通
——[分析解说]禅定觉观的实修练习

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毗婆奢那

是名三净观,若能勤修习,是名佛出世~圆觉经

[止观次第实修]:九种[奢摩他],四种[毗钵舍那]~瑜伽师地论

3.修习禅定需注意
以佛法来说,不论[大乘][小乘]或[在家][出家],
是一定要先[持戒]才能修[禅定]的,因为这样才不会出问题,
(这在末学的帖子中讲过很多次了,您可以多搜索就会明白)
所以[菩萨道][六度]的顺序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初地菩萨]到[六地菩萨]的主修也分别是这六项,这参考[华严经十地品]就会知道
如果是[小乘解脱道]来说,更是注重[戒律],因为只是自度,不需要普渡众生的方便
[解脱道]注重自己解脱,所以更是要断除一切行为和心念的杂染
[菩萨道]则注重[发起大乘心普渡众生]和[不退转],所以有种种方便
[解脱道]观察[不净][无常][苦],以[出离]和[厌世]为发心
[菩萨道]则是[广大包容][光明圆满法界],特别注重[大乘发心]
相较下,[解脱道]是比较刻苦的,但是[菩萨道]发心更大更超越一切苦
所以想要修行禅定,不论大小乘必定都要先降低或断除[凡夫恶心]和[世俗心]
不然,[打坐]或[观想]的过程,就容易因为[恶劣心]或[世俗心],而引发种种幻境,甚至引来外在非人鬼神的干扰或魔扰
所以,佛经上教导的[解脱道比丘],都是持戒,舍弃一切,自己在野外安静处修禅定的
[解脱道]的重点就是要舍弃一切,[菩萨道]的重点则是发起普渡众生的心
菩萨道行者,不论[在家]或[出家],也都是要由基础修行做起,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
[出家人]因为舍弃家庭和世俗,所以才有条件比较快速学习[禅定]
想修禅定要有善知识教导,也要先做到基础修行,更要有完整健全的知识
所以要先由佛经学习正确的方法,按部就班增上,才不会出问题——[略说实修事前须知]戒律与禅定的基础知识和观念
一般人喜欢静坐,其实并不懂修行
末法凡夫妄念多,世俗杂染多,
想靠静坐来修行其实效果很不好,
而且又可能有干扰或引来鬼神魔扰
这是因为戒律不净,世俗杂染妄念多的关系
所以,应该以拜佛和经行绕佛念佛,或诵经当作前行或主修
等到业障清净多了再静坐,又或者当作拜佛和绕佛的收尾修行亦可
前行的意思就是先修拜佛绕佛诵经后才稍微打坐
主修的意思是先修拜佛绕佛诵经为主,先不修静坐,
等业障消除大半后,身心清净才修静坐——[略说]如何静坐(打坐)?如何静坐才不会出问题?
修行戒定慧,一定要遵守戒律,然后要学习正确的禅定方式,这样才不会着魔——[问答]修行佛法中或修行禅定中着魔是怎么一回事?
就算想学禅定,也要有正确的修行方法,正确的发心,和安全的场合,
例如,正信佛教的佛寺,有法师教导,有龙天护法护持,这样才能保证安全

又或者,对佛法已经有深入了解,茹素守戒清修,在正信清净的佛堂内,持楞严咒护持,这样才能避免误入歧途


所以,不管是代表甚深佛法的禅,又或者天界禅定的禅,,
都不是不守清规戒律,吃肉喝酒,贪名利财色,妄想神通的凡夫自修能随便获得的
就算是真有持戒断欲的修行人,只要贪着神通,又或者自以为证道,马上就会招引魔鬼附体,
着魔而且自己不知道,自己说自己已经得证了,开始招揽一堆信徒,
这就是楞严经讲的着50种魔的情况

因此,修行人最好要正信皈依佛法僧,多读佛经,多听经闻法,清净少欲,如实持戒
想静坐念佛恢复精神这样可以,,但是千万不要用有所求的心去静坐,
静坐中不管见到什么都要一心不乱如如不动,不贪不惊,,这样才不会出差错

另外,静坐也没什么稀奇或者神奇的,,
如果现实生活或者梦中都做不到一心不乱如如不动
那也别妄想静坐中能真正禅定或者能证道,
因为境境皆同,一种境中做不到,其他境还是一样的
还是老实念佛持戒修行比较实在,
只要您日常生活遇到各种考验都能不动心,就能成就禅定
不然静坐只是打妄想或者枯坐,谈到枯坐,您能比赖蛤蟆一动都不动还厉害吗
如果枯坐能成就,,那自然界一堆动物昆虫都成就了
如果枯坐能成就,,也不会有那些在天界定中,却跳不出六道轮回的天人了

另外禅定也不是静坐练气功,您想想那些天人还有气功吗,
天人是意生身,没有肉身,还运什么气,根本就没有气脉,
所以禅定也不是练气,一般民间信仰的修行人可千万别搞错了

(注:,这在楞严经上讲十种仙人的地方有提到,,这叫做别链生理,,修错了方向
在左道密教中,,也是在修这个,,所谓的气脉明点男女双修,都是这个,,
无奈现代人对于密很盲从,,却不知道真密,,就像很多人想出家,,却不知道什么是真出家
很多人学佛,,却只是在表相打转,,没有深入经藏看看佛说些什么,,却以为自己真的在学佛)

以上,只不过是末学个人义理上的了解,完全没有实证,,请有缘人遵照佛经修学才是
——什么是禅? 您坐禅吗? 禅是坐出来的吗?
修行佛法应该先注重[布施],[持戒],[忍辱],[精进],
以及听闻佛法,读诵佛经,思维解义,断恶修善,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上面讲的这些都能逐渐做好,自然就能逐渐清净达到[自净其意]
这时候才修禅定,就不容易因为业障,而产生种种状况
例如,楞严经讲的50阴魔境
因为,如果俗念欲望众多,这样修打坐禅定,身心不容易柔软和清净
而起容易因妄念和执着,而招引非人鬼神干扰

所以,一般民间自修者,或外道的修行人,大都因此而著魔
这种著魔,不是说疯掉,而是因为被飞精附人,而变成邪人
这不是一定完全被附体,而是非人鬼神在旁,引发错误的修行知见和行为
例如,50阴魔中的各种错误知见,这些情况很多样复杂
所以,有的是暂时互利型态,有的可能就是完全被掌控
因此想修禅定,应该先做好种种基础
先把[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给做好,先把佛经给读清楚(例如楞严经)
这样才能避免堕入打坐过程的种种危险中
——[问答]打坐

4.如何修习禅定
禅定不是一定要透过所谓的打坐禅坐来练习
其实任何时刻随时随地都能练习禅定
哪怕是等公车的一小段时间或坐公车上闭眼的一刹那
甚至想打瞌睡,或睡觉,或洗澡,或吃饭的时候,
或骑车,或者开车,或上课,或上班,
甚至蹲厕所,或坐在马桶上,或者正在电脑前上网
全都能练习禅定觉观
问题只在于每个当下您有没有把方法给用上,
有没有随时利用时机练习
所有[妄心][贪瞋痴][无明][欲望]生起的时候都可以练习禅定,
例如,生气的时候可以察觉怒气,这时候可以练习禅定
感觉冷的时候,感觉热的时候,蚊子叮咬(痒)的时候,肚子饿的时候,男女欲望来的时候
急忙烦躁的时候,担心害怕的时候,口欲来的时候,购物欲来的时候,意见冲突的时候
生病的时候,太亮太吵睡不着的时候,想睡觉的时候,闻到臭味的时候,闻到美食的时候
看到美女俊男的时候,被毁谤或称赞的时候,为钱愁苦烦恼的时候,昏沉的时候,浮躁的时候
遇到灾难的时候,为了婚姻生子苦恼的时候,被鬼神非人干扰的时候,拥有神通的时候
享受轻安快乐的时候,自以为实证的时候

以上种种情况都是练习禅定觉观的好时机,而且也有各种不同对治的方法
一般人因为把上述的种种情况当作正常,因为生为人,所以自然的视为正常
所以,毫无警觉,不知道随时都应该保持禅定,又或者放纵自己,没有随时练习禅定
例如,
生气的时候,佛陀教导我们觉察没有来者与受者,
这属于义理的觉察,这样就能破除生气的妄心,
当然方法不只一种,上述三种类别的种种方法都可以
例如,念佛也行,光明定也行...

对于冷热问题可以修学[光明定],或者[观照生灭]破除冷热,也可以[置心一处修习止静]

蚊子叮咬(痒)的时候可以修学[慈心三昧],[光明定]也行

肚子饿的时候可以采用[奢摩他]的方式让烦恼[止静],
这时候烦恼业障就会止息,就不会感到饥饿

男女欲望来的时候,急忙烦躁的时候,担心害怕的时候,口欲来的时候,购物欲来的时候,
修止静或观想都行或者思维生灭虚幻

意见冲突的时候,修慈悲观或觉照生灭虚幻法义

生病的时候,太亮太吵睡不着的时候,想睡觉的时候,闻到臭味的时候,闻到美食的时候
这些念佛持咒或光明定或觉照生灭虚幻法义都行

看到美女俊男的时候,被毁谤或称赞的时候,为钱愁苦烦恼的时候,
遇到灾难的时候,为了婚姻生子苦恼的时候,
这些可以思维观照佛经讲的六道轮回法界真相的法义

昏沉的时候,修[光明定]或者[慈心三昧],浮躁的时候,修[止静]

被鬼神非人干扰的时候,这应该[观照实义]或者[慈悲观][慈心三昧]或者[光明定]都行

拥有神通的时候,享受轻安快乐的时候,自以为实证的时候
这些应该[观照实相义],以破除贪着

以上这些状态只要多练习,就会由浅入深,
觉观的能力就会逐渐变好,不容易堕入迷惑执着之中
日常生活就能逐渐随时保持在(或近于)禅定觉照的状态
——[分析解说]禅定觉观的实修练习
多拜佛念佛,多思维反观自照,慢慢定力就会变好
要有[法忍心]坚固修法的信心和恒心——[略说]如何静坐(打坐)?如何静坐才不会出问题?
[禅观]是需要有明白的人教导,按照[根器]和[次第]逐渐增上的

禅观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这需要按照[根器]和[次第]来逐渐提升,才不会有错误
一般人需要透过一些初学方便,
1.让观照的时候生理呈现正确的状态
2.让观照更有效率
然后逐渐的增上禅观次第

禅观是会影响生理状态的
您的状况是因为您的心境没有达到您所观照义理的次第
而且生理状态没有适当的禅观次第引导
所以潜意识的用了错误的生理运作
您在思维义理的时候,心境没有达到那个层次
而惯性的生理错误的过于集中在脑部运作,所以才会气冲脑
所以心念是很重要的

您的问题有两个方式可以改善
1.先调整心境,
至高的禅是以心为主,而不是思维,思维是还在不明白的次第
您因为侧重思维义理,所以才会气冲脑,
所以真正的禅不是坐出来的也不是想出来的
真正的禅在于佛心,清净心,慈悲心,光明心
在于佛性

2.运用[方便次第]调整[生理次第],
您思维义理现观“一切法无自性”的时候应该要放下自我,放轻松
深吸一口气,然后缓慢的往下吐气,藉由往下吐气的时候放下身心
让身心状态放松,
其实这种方法很多,例如慈心三昧观照法界光明,而不要集中在自己身上
这就是要舍掉自己,让自己和法界融合,
这样的心量和观照就不会因为侧重自己而生理产生问题

所以佛经上的三昧观照都是有原理和次第的
为什么要回向法界,为什么要发广大心,这都是有心理和生理的意义和影响
——[案例说明]禅观实修的案例解说
禅定不是一定像世俗所想的要打坐入定才叫做禅定
而是,可以是一种动态的观照神通状态,或动态的不二状态
佛菩萨的各种神通变化就是动态中的禅定
所以禅定不在于表相,而是在于心,在于佛性的显露

所以如果凡夫杂染沉重,
不论是在一般生活中,或睡梦中,或打坐中,或死亡后的中阴状态
凡夫心都是同一个,不会因为您在打坐中,就有什么不同
所以,如果平常生活中容易与人吵架,或看到美女就受不了,
或受不了病苦,或为了生活和钱财苦闷烦恼
或睡梦中总是做恶梦或淫梦,无法超越降服
如果是上述这种情况,这样就算打坐中,或临命终,或中阴状态
其实还是一样的结果,仍然无法超越各种妄想执着,因为心是同一个
所以,禅定是日常生活中任何时刻都可以练习的,
行住坐卧,睡梦打坐,病苦或临命终或中阴都行
因为这是心的清净定力,症结不在于表相
末学自己的实修体会
以光明心法+念佛或持咒心
这样不论是日常生活任何事情
或洗冷水澡或睡觉或打坐或拜佛
都是修禅定很棒的方法
——[问答]打坐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506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925

[精进勋章]

100#
 楼主| 发表于 2024-2-15 21:03: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2-16 07:16 编辑

[止观次第实修]: 九种[奢摩他],四种[毗钵舍那] ~ 瑜伽师地论(用时 2 小时 以上)

==============================

-- [经文] --

若于[九种心住]中[心一境性]。是名[奢摩他品]
若于
[四种慧行]中[心一境性]。是名[毗钵舍那品]

【善知识解说】
如果在后面经文中九种心住的情况下达到「内心专注于单一境界上」或称为「三昧」或「三摩地」或「禅定」,这样就叫「奢摩他修行的品类」

如果在后面经文中四种慧观的情况下达到「内心专注于单一境界上」或称为「三昧」或「三摩地」或「禅定」,这样就叫「毗钵舍那修行的品类」

[末学解说]

如果于[九种心住]中[心一境性](为定名之一。乃定之自性。以止住心于一境之状态为定,故又称心一境性。与等持之体相同)。这名为[奢摩他(华译为止,即止息一切杂念的意思)品]。

如果于[四种慧行]中[心一境性](为定名之一。乃定之自性。以止住心于一境之状态为定,故又称心一境性。与等持之体相同)。这名为[毗钵舍那(华译为观,即观察或观见事理的意思)品]。

注解:
【心一境性】:梵语 cittaika^grata^。音译质多翳迦阿羯罗多。为定名之一。乃定之自性。以止住心于一境之状态为定,故又称心一境性。与等持之体相同。(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五本)((参见:定)3171)p1396 FROM:【佛光大辞典】

【奢摩他】:华译为止,即止息一切杂念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毗钵舍那】:华译为观,即观察或观见事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云何名为[九种心住]
谓有苾刍(比丘)令心
1.[内住]2.[等住]。 3.[安住]4.[近住]。5.[调顺]6.[寂静]7.[最极寂静]。8.[专注一趣]。及以9.[等持]。
如是名为[九种心住]。

云何1.[内住]
谓从外一切所缘境界。摄录其心系在于内令不散乱。此则最初系缚其心。令住于内不外散乱。故名[内住]。

云何
2.[等住]
谓即最初所系缚心。其性粗动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故。次即于此所缘境界。以相续方便澄净方便。挫令微细遍摄令住。故名[等住]。


云何3.[安住]
谓若此心虽复如是[内住][等住]。然由失念于外散乱。复还摄录安置内境。故名[安住]。

云何
4.[近住]
谓彼先应如是如是亲近念住。由此念故[数数作意]内住其心。不令此心远住于外。故名[近住]。

云何
5.[调顺]
谓种种相令心散乱。所谓色声香味触相。及贪瞋痴男女等相故。彼先应取彼诸相为过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于彼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故名[调顺]。


云何6.[寂静]
谓有种种欲恚害等诸恶寻思贪欲盖等诸随烦恼。令心扰动。故彼先应取彼诸法为过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于诸寻思及随烦恼。止息其心不令流散。故名[寂静]。

云何名为7.[最极寂静]
谓失念故即彼二种暂现行时。随所生起诸恶寻思及随烦恼能不忍受。寻即断灭除遣变吐。是故名为[最极寂静]。

云何名为8.[专注一趣]
谓有[加行]有[功用]。无缺无间[三摩地]相续而住。是故名为[专注一趣]。

云何9.[等持]
谓[数修][数习][数多修习]为因缘故。得无[加行]无[功用]任运转道。由是因缘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运相续无散乱转。故名[等持]。

【善知识解说】
这是讲修学「奢摩他」过程的九种状况,或称阶段,或称次第

面对外在一切相和一切境界,寻单一缘而收摄自心,藉此让心系念于内在深处,不让心散乱,这就叫「内住」,也就是初学「内观」,藉由外缘而收摄自心,学习制伏乱心。关于「所缘境界」,例如:自古以来的敲「木鱼」或数「念珠」都是一种所缘方式,「所缘」就是指六根攀缘的六种尘染,就是色声香味触法,「楞严经」说藉由一根所缘而深入观行来断除杂染,这就叫「一门深入」

在初学内观制伏乱心的时候,因为心性粗重散乱而无法让内观的工夫成遍或等同,所以再次依所缘境界为方便,持续让心逐渐澄净,让粗重心逐渐细微,以便让心能定住,这就叫「等住」。此外,「功夫」是指「武功」,所以应该用「工夫成遍」,就像「下工夫」,「成遍」是按照古文和经文来用,意指遍满,现代人则习惯用「工夫成片」,而「功夫成片」则是误用,所以如果不是指武功,应该用「真工夫」

虽然不断依照所缘而内观,并持续加强练习而等住,但是由于偶尔失去正念,心跑到世俗外境上,这就要再收摄乱心回复到内观的境界上,这就叫「安住」

这是指要勤于修行内观,随时亲近不远离观照心念而安定的修行,因为这原因,所以心中必须计算数量来让心安住其内,不让心跑到外处,这就叫「近住」,也就是透过计数而让心随时亲近修定。「数数」:第一个数(发音同「属」)是动词,就是要计算,第二个数(发音同「树」)是名词,就是数量,这就像现在一般数羊帮助睡眠的方式一样,「计数念佛」或称「数数念佛」也是这道理

这就是直接面对乱心的根源,对于外相色声香味触和男女而起的贪瞋痴,应该直接正视,对这些应该生起罪过和危害的想法,这样想才能增加自己的抵抗力,面对这些世俗相才能制伏乱心而不流散,这就叫「调顺」,就是心因为外相而乱了,就调整而归顺

之前的「调顺」是面对外相而引起的,此处则是因为内在的念头想法而引起的贪瞋痴,这时同样应该生起罪过和危害的想法,以便增上抵抗力而止息乱心,这就叫「寂静」

突然失去正念而使上述两种烦恼现行,不过却能马上直接断除恶念和烦恼,就叫「最极寂静」,也就是说断就断,发现妄念就能马上断除,这对初学者可能不容易,但是,只要熟练,其实是可以的,念头既然可以突然跑出去,也是可以瞬间转回来的,因为是瞬间,不需要调顺,也不是安住,所以称为「最极寂静」,例如:一般人常感到疲累,但是疲累也是个念头,马上就能断除

这是指本身很勤于修行定观的方法,而且有了「真工夫」和能在生活中实际运用,修行没有中断而念念能持续在三昧禅定的状态中,这就叫「专注一趣」。「加行」:「加」指增上,「行」指修行,「加行」就是精进努力修行。「功用」:「功」是指成功,就是下工夫而有「功」,「用」是指实用运用,能融入生活中实用运用

这是说透过各种数量次第的实修和学习的缘故,而成为不需要精进加行和运用功能就能工夫成遍,在生活点滴中自然而然念念都处于「奢摩他」境界,随时随地都能在三昧禅定中。这种不需要加行和功用,而心随时都能持续在三昧状态没有任何散乱的情况,这就叫「等持」


[末学解说]

什么名为[九种心住]呢。
就是苾刍(又作比丘,义为乞士,即出家受具足戒的人。苾刍原是一种香草,表明比丘之戒德芬芳)令心
1.[内住]2.[等住]。 3.[安住]4.[近住]。5.[调顺]6.[寂静]7.[最极寂静]。8.[专注一趣]。及以9.[等持]。
这名为[九种心住]。

什么是1.[内住]。
就是因从外面一切所缘(缘是攀缘的意思,心识所攀缘的境界,叫做“所缘”)境界(自家势力所及之境土,又,我得之果报界域,谓之境界)。能收摄其心系在于内令心不散乱。此则为最初之系缚其心。令住于内而不外散乱。所以名为[内住]。

什么是2.[等住]。
就是因最初所系缚(拘束之意。又作结缚。指众生之身心为烦恼、妄想或外界事物所束缚而失去自由,长时流转于生死之中)心。其性粗动而未能令其[等住][遍住]的缘故。所以接着于此所缘境界。以相续(因果次第而不断绝也。有为法无一常住,世人但认因果连续为常住耳)方便、澄净方便。挫令粗重之心转为微细,周遍摄受令心安住。所以名为[等住]。

什么是3.[安住]。
就是若此心虽然如是[内住][等住]。然而由于失念(大乘百法中随烦恼二十之一。使心散乱,于所缘之境不能明记之心所也)于外境散乱。因而要再收摄其心安置于内境。所以名为[安住]。

什么是4.[近住]。
就是因彼先应如是如是(为对他人印可证明之语。亦即对他人之所说所解,加以肯定、赞成之意)亲近念住(念,谓如实无误察知法相之慧,与观相合;住谓即于慧所察知之处一心安住,与止相合)。由此念住之缘故,[数数作意]而内住其心。能不令此心远住于外处。所以名为[近住]。

什么是5.[调顺]。
就是因种种外相令心散乱。所谓色声香味触之相。以及贪瞋痴、男女等相之缘故。因而彼先应取彼诸相为过患(过咎与灾患)之想。因为由这样想而增上力的缘故。能对于彼诸相,折挫其心,不令其流散。所以名为[调顺]。

什么是6.[寂静]。
就是因有种种欲恚害等诸恶,寻思贪欲盖等诸随烦恼(指随根本烦恼而起之烦恼)。令心扰动。因而彼先应取彼诸法为过患(过咎与灾患)之想。因为由这样想而增上力的缘故。能对于诸寻思及随烦恼(指随根本烦恼而起之烦恼)。止息其心不令其流散。所以名为[寂静]。

什么名为7.[最极寂静]。
就是因失念的缘故,即上面二种情况暂现行时。随所生起诸恶而寻思及随烦恼(指随根本烦恼而起之烦恼),能够不忍受,立即断灭,除遣变吐。所以名为[最极寂静]。

什么名为8.[专注一趣]。
就是因有[加行(修行人准备进入修道之正位时,须加一段之力而修行,叫做“加行”)]有[功用(谓身口意之动作也)]。能没有短缺没有间断[三摩地(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相续而住。所以名为[专注一趣](为求令心自然运转,精勤用功,相续安住)。

什么是9.[等持](即心安住于一境而平等维持之义)。
就是因[数修][数习][数多修习]为因缘的缘故。获得无[加行(修行人准备进入修道之正位时,须加一段之力而修行,叫做“加行”)]无[功用(谓身口意之动作也)]而能任运(听任自然发展,不加人工造作)转道。由这样的因缘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任运(听任自然发展,不加人工造作)相续无散乱转。所以名为[等持]。

注解:
【苾刍】:又作比丘,义为乞士,即出家受具足戒的人。苾刍原是一种香草,表明比丘之戒德芬芳。(参见:四大圣树)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所缘】:缘是攀缘的意思,心识所攀缘的境界,叫做“所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境界】:(术语)Vis!aya,自家势力所及之境土,又,我得之果报界域,谓之境界。无量寿经上曰:“比丘白佛:斯义弘深,非我境界。”入楞伽经九曰:“我弃内证智,妄觉非境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系缚】:梵语 bandhana,巴利语同。拘束之意。又作结缚。指众生之身心为烦恼、妄想或外界事物所束缚而失去自由,长时流转于生死之中。据长阿含卷八众集经所载,系缚众生之身心者有四,即贪欲、嗔恚、戒盗、我见等四烦恼。此外,印度数论学派立有自性缚、布施缚、变异缚等三种系缚。(鞞婆沙论卷二、金七十论卷中、大藏法数卷二十)((参见:四缚)1839、“系”6670)p6671 FROM:【佛光大辞典】

【相续】:(术语)因果次第而不断绝也。有为法无一常住,世人但认因果连续为常住耳。俱舍论四曰:“何名相续,谓因果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失念】:(术语)大乘百法中随烦恼二十之一。使心散乱,于所缘之境不能明记之心所也。唯识六曰:“失念,于所缘境不能明记为性,能障正念散乱所依为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是】:<一>为六成就中之信成就。通常置于一经之首,例如“如是我闻”中之“如是”,乃表示深信此经所记载者,皆系佛陀亲口所说之教法。((参见:六成就)1266)
 <二>为表示诸法实相之语。例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所举之“十如是”,即是一例。十如是,谓诸法实相具有十种如是,即:(一)如是相,(二)如是性,(三)如是体,(四)如是力,(五)如是作,(六)如是因,(七)如是缘,(八)如是果,(九)如是报,(十)如是本末究竟等。此于智顗之法华文句卷三下,有详细之解释。((参见:十如是)427)
 <三>为对他人印可证明之语。亦即对他人之所说所解,加以肯定、赞成之意。例如“如是如是”一语。p2366FROM:【佛光大辞典】

【念住,念处】:念,谓如实无误察知法相之慧,与观相合;住谓即于慧所察知之处一心安住,与止相合。一译念处。

【随烦恼】:梵语 upakles/a^,巴利语 upakkilesa。指随根本烦恼而起之烦恼。与“根本烦恼”相对称。又作随惑、枝末惑。据俱舍论卷二十一载,随烦恼有二义:(一)指随心生起而恼乱有情之一切烦恼。(二)指依根本烦恼而起之其他烦恼。书中共举出十九种随烦恼,并总括为三类,即:(一)大烦恼地法,指放逸、懈怠、不信、惛沈、掉举。(二)大不善地法,指无惭、无愧。(三)小烦恼地法,指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憍等十种,及不定地法中之睡眠、恶作。
 据成唯识论卷六载,随烦恼指根本烦恼之六大惑以外的二十种法,可分为三类,故又称“三随烦恼”。即:(一)小随烦恼,相对于俱舍论之小烦恼地法而立,指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等十种;此十种烦恼各别而起,故称小随烦恼。(二)中随烦恼,相对于俱舍论之大不善地法而立,指无惭、无愧;此二种烦恼遍于一切之不善心,称为中随烦恼。(三)大随烦恼,相对于俱舍论之大烦恼地法而立,指掉举、惛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等八种;此八种烦恼遍于一切染污心,而辗转与小、中随烦恼俱生,故称大随烦恼。(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三、品类足论卷一、成实论卷十随烦恼品、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华严经疏钞卷三十四)p6353FROM:【佛光大辞典】

【过患】:(杂语)过咎与灾患。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加行】:修行人准备进入修道之正位时,须加一段之力而修行,叫做“加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专注一趣】:第八住心。为求令心自然运转,精勤用功,相续安住。        《藏汉佛学词典》

【功用】:(术语)谓身口意之动作也。八十华严经三十七曰:“自然而行,不假功用。”起信论净影疏上曰:“为功用所得,故名功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摩地】: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等持】:定的别名。梵语三摩地,华译为等持,即心安住于一境而平等维持之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任运】:听任自然发展,不加人工造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5-15 16:37 , Processed in 0.10342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