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光明遍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光明遍照],学习《佛说无量寿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228

主题

6594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982

[忍辱勋章]

51#
 楼主| 发表于 2023-9-10 21:11: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9-13 21:56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四十八、第三大恶业——邪淫业
【佛言:“其三恶者,世间人民相因寄生,共居天地之间,处年寿命无能几何。上有贤明长者、尊贵豪富,下有贫穷㒋贱、尪劣愚夫,中有不善之人常怀邪恶,但念淫妷,烦满胸中,爱欲交乱坐起不安,贪意守惜但欲唐得。】

【学习解说】
佛说,世间上第三大恶业就是邪淫,世间的人们因为相互的业因而投生在这个世上
他们共同居住在这个娑婆世界的天地之间,留在这个世间的寿命没有多少年,是非常短的
无论是有智慧有能力的人,还是年纪大辈分高的长者,或是高贵而值得尊敬的人或是那些大富豪
又或是贫穷低贱之人、身体羸弱之人、愚昧之人,或者种种不修习善业之人
他们的内心常常怀着一颗淫欲的邪恶之心,因为淫欲心炽盛,所以烦恼充满了心中
在爱欲心的驱使下淫念心起身体产生交媾,之后才会想到邪淫的可怕而内心感到坐立不安
那些人贪心的意念十足,已经得到的不想放弃,想要好好占有,但是心中还想着能够再从外面猎到一些美色

【词解】
【相因 】相袭;相承。相关;相互依托。© 汉典

【几何】多少(用于反问)——摘自汉典

【贤明】有智慧、有能力的© 汉典

【尊贵】高贵而值得尊敬——摘自汉典

【豪富】大富翁,巨富——摘自汉典

【长者】年纪大、辈份高的人——摘自汉典

【尪劣】1.孱弱;怯弱。© 汉典

【交乱】共乱。© 汉典

【唐得】徒得;白白得到。© 汉典



【眄睐细色邪态外逸,自妻厌憎私妄出入,费损家财事为非法,交结聚会兴师相伐,攻劫杀戮强夺不道。恶心在外不自修业,盗窃趣得欲击成事,恐势迫胁归给妻子,恣心快意极身作乐。】

【学习解说】
这些好色之徒双眼总是色溜溜的左右顾盼,邪魅的龌龊相流露在外,令人一目了然
这些人对自己的妻子就产生了厌恶憎恨的念头,私底下邪恶的念头总是会冒出来,心念开始不安分
因为总是在外沾花惹草,不仅会耗损家中的财产,而且会为了心中的情人干出一些违法的事情
恶友们相互勾结,在一起聚会时,有时会因为一个女人互不相让,大打出手
甚至会兴师问罪相互攻击掠夺,互相杀戮,豪取抢夺这些邪淫之人的所作所为,他们的名声已经传播在外,为世人所唾弃
而且这些好色之徒没有正当的固定的职业,常常囊中羞涩
所以时常以偷盗为业,甚至把偷盗作为一种兴趣,想把偷盗来作为自己的事业
却把恐惧担心胁迫等留给了在家的妻子,每天为他担惊受怕
而他自己却用偷盗来的金钱在外过着花天酒地,随心所欲、寻欢作乐的生活

【词解】
【眄睐 】1.顾盼。 2.眷顾。© 汉典

【细色】犹美色。© 汉典

【攻劫】攻击掠夺。犹攻讦。© 汉典


【兴师】 兴兵;起兵,兴师问罪© 汉典

【交结 】
(1) 交往;交朋友
(2)相互连接
(3)认识;相互勾结
© 汉典

【恣心】随心,任情。© 汉典

【快意 】心情舒畅;称心如意——摘自汉典



四十九、造作邪淫业的众生虽然不畏王法禁令,但是因果业报如影随形,是一定要受报的,后世之报也是如此
【或于亲属不避尊卑,家室中外患而苦之,亦复不畏王法禁令。如是之恶著于人鬼,日月照见、神明记识,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展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是为三大恶、三痛、三烧,勤苦如是。】

【学习解说】
这些邪淫之人不但在外荒淫无度,对于自己的亲属也是不回避长幼尊卑,做着毫无人性之事
他的这些行为,令家中的所有亲戚都为他而苦恼心寒
这些邪淫之人甚至不惧怕国家的律法和禁令

像这样的恶业,人鬼皆知,这些恶业,不但太阳和月亮都在照彻着
神明也已经把他们做的这些恶业记录下来了,而且所做的恶业也已经刻入自己的第八识中
所以这些邪淫之人必定会堕入在三恶道受无量无边的痛苦,并不断的轮回辗转各个恶道中
无量劫中都不能出离,无法解脱,这种痛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邪淫业是恶业中的第三大恶业,在现世之中要承受律法的惩罚,身遭厄难,在未来世则要承受轮回三恶道的苦报

【词解】
【尊卑】
1.贵贱;位分的高低。 2.指长辈和晩辈。© 汉典

【禁令】禁止某种活动的法令

【神明】神灵;神祗——摘自汉典



五十、端正心念,不邪淫,是人生第三大善业
【“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者,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三大善也。”】

【学习解说】
(堕入三恶道)这样的苦报非常的激烈,就如大火焚烧人身一样痛苦
相反人如果能在世间专注一心,降伏自己恶的意念,端正自己的身心,让自己时时起正念正行
造作种种善业,远离种种恶业,那么此人一定能够获得无量的功德福报,也一定能度脱生死,往生极乐世界成就佛道
断除邪淫业,这是人生中的第三大善业

【词解】
【一心制意】是佛教术语,谓专注一心时,能制伏意念所起..——摘自百度
【泥洹 】即涅盘。© 汉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8

主题

6594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982

[忍辱勋章]

52#
 楼主| 发表于 2023-9-11 21:36: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9-13 21:58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五十一、第四大恶业——妄语
【佛言:“其四恶者,世间人民不念修善,转相教令共为众恶。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谗贼、斗乱,憎嫉善人、败坏贤明,于傍快喜。】

【学习解说】
佛又说:世间第四大恶业就是妄语
娑婆世间人民心中想的不是要修习善业累积功德,而是互相影响一起造作种种恶业
常犯两舌(即于两者间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破坏彼此之和合)、恶口(新译粗恶语。即口出粗恶语毁訾他人
妄言(谓以虚诞之言,欺诳他人)、绮语(又作杂秽语、无义语。指一切淫意不正之言词。)等口业
还恶意的出言不逊、诽谤中伤﹐残害善良之人,使不明真相的众生相互发起争斗
自己做不到对众生起善心,还常常憎恨嫉妒那些行善之人,在背后挑拨离间
攻击那些有智慧有能力的贤明之士,以此来败坏他们的名声,看到自己挑拨成功,则在暗处暗暗自喜

【词解】

【转相】
递相,互相,表示一个轮迭连续的动作或行为。
© 汉典

【两舌】
梵语 pais/unya,巴利语 pisuN!a^-va^ca^。即于两者间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破坏彼此之和合。又作离间语、两舌语。为十恶业之一。四分律卷十一,以两舌语为“波逸提”之第三;智顗之菩萨戒义疏卷下,将两舌戒配于梵网四十八轻戒中之第十九戒。然成实论卷八之五戒品中则不以两舌为五戒之一,谓两舌属微细过,守护不易;且两舌系由妄语分出,若说妄语,则已含摄于内,故不以两舌为戒。两舌之罪,能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亦得弊恶眷属与不和眷属之果报。(杂阿含经卷三十七、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六十华严经卷二十四十地品、十诵律卷九、瑜伽师地论卷八、俱舍论卷十六)((参见:十善十恶)468)p3070
FROM:【佛光大辞典】

【恶口】
为十恶之一。新译粗恶语。即口出粗恶语毁訾他人。据大乘义章卷七载,言辞粗鄙,故视为恶;其恶从口而生,故称之为恶口。法界次第初门卷上(大四六·六六九下):“恶言加彼,令他受恼,名为恶口。”另据法华经卷六常不轻菩萨品载,若恶口骂詈诽谤,其人将获大罪报。(无量寿经卷下、俱舍论卷十六)p4946
FROM:【佛光大辞典】

【妄言】
  谓以虚诞之言,欺诳他人,故名妄言。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绮语】
梵语 sam!bhinna-prala^pa。又作杂秽语、无义语。指一切淫意不正之言词。十恶之一。成实论卷八以非实语、实语而不以时、实语以时而随顺衰恼、实语以时而言无本末义理无次等皆为绮语。又瑜伽师地论卷八载,绮语之别称有非时语、非实语、非义语、非静语、不思量语、不静语、杂乱语、非有教语、非有喻语、非有法语等。(成实论卷九、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九、卷六十、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上)((参见:十善十恶)468)p5888
FROM:【佛光大辞典】

【谗贼 】
1.诽谤中伤﹐残害良善。 2.指好诽谤中伤残害良善的人。
© 汉典

【贤明 】有智慧、有能力的© 汉典




【不孝二亲、轻慢师长,朋友无信,难得诚实。尊贵自大谓己有道,横行威势侵易于人,不能自知,为恶无耻,自以强健欲人敬难,不畏天地、神明、日月,不肯作善,难可降化。自用偃蹇谓可常尔,无所忧惧,常怀憍慢。】

【学习解说】
这些妄语之人在家不孝顺父母双亲,轻视怠慢自己的老师长辈,对朋友不真诚,总是言而无信
说话总是高傲自大觉得自己很有成就,看不起别人
对不服自己的人就运用暴力横行镇压,令其屈服,从此为自己所用
对于这种残忍的行为他自己却毫不感到惭愧,不以这种恶的行为羞耻,反倒自以为自己很有成就
总是想着要别人都来敬重自己,这些妄语之人自命不凡,不惧天地,不畏神明、不做善事,刚愎自用、骄横傲慢
对什么都无有恐惧,狂妄自大,而这些可以说是他们一贯的作风,这一类人实在是难以降服教化

【词解】
【轻慢】轻视怠慢© 汉典



五十二、妄语的现世报和后世报
【如是众恶,天神记识,赖其前世颇作福德,小善扶接营护助之;今世为恶福德尽灭,诸善神鬼各去离之,身独空立无所复依。寿命终尽诸恶所归,自然迫促共趣夺之。又其名籍记在神明,殃咎牵引当往趣向,罪报自然无从舍离。但得前行入于火镬,身心摧碎、精神痛苦,当斯之时悔复何及?】

【学习解说】
这样的恶人,做了那么多的恶业,天上的神明都看在眼里,而且这些恶业也都已经刻入到了他的第八识
这些人今世之所以能为所欲为,完全是凭借着前世做过的一些善事而集聚了一些福德
今世才得以用这些小善福德来扶持帮助照拂他;

但是这些妄语之人在今世为非作歹,造作种种恶业,前世集聚的一些福报也已经被消耗殆尽
所以先前护持他的善神善鬼也都各自离他而去,从此他只剩下孤零零的一个人站立在那里没有人可以依靠

等到他临命终时,平时自己造作的妄言、两语、两舌 、绮语等等恶业全都又归结到他自己的身上
正是这些恶业,自然就把曾经所炫耀的一切都夺走了
又因为他造下的恶业神明都有记载,他的福报也已用尽,那么因为因果报应法则
他曾经所造下的恶业因缘就会牵引着他的神识走入三恶道
他要遭受的罪报自然是逃不脱的,没有人能够为他代受
这类人只能跟随着自己的业力一直往前走,入于地狱中的油锅狱火之中,身心遭受摧裂破碎的剧痛,精神也是万分的痛苦
这时候再后悔自己生前不该妄言、两舌、恶口、绮语,已经是来不及了,该受报的还是要受报

【词解】
【偃蹇】(2) 骄横;傲慢——摘自汉典

【赖】
倚靠,仗恃:依~。仰~。百无聊~(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摘自汉典

【扶接 】扶持,帮助。© 汉典

【营护】
1.照拂。 2.特指护理。 3.保护;救护。 4.庇护;袒护。
© 汉典

【迫促 】急迫;紧促——摘自汉典



【天道自然,不得蹉跌,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展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是为四大恶、四痛、四烧,勤苦如是。】
【学习解说】
天地间的自然规律就是这样,不会失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因此这些妄语之人就会随着在世间造恶的轻重程度堕入到三恶道中相应的恶道,承受无量无边的苦恼
并不断的轮回辗转各个恶道中,无量劫中都不能出离,无法解脱,这种痛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四恶业,是世间第四大恶业,不仅要承受现世痛苦报还要在未来世承受轮回三恶道的苦报

【词解】
【天道】自然规律——摘自汉典
【蹉跌】 失足跌倒,比喻失误



五十三、不妄语、恶口、两舌、绮语是人生中的第四大善业

【“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四大善也。”】

【学习解说】
(堕入三恶道)这样的苦报非常的激烈,就如大火焚烧人身一样痛苦,钻入骨髓之痛
相反人如果能在世间专注一心,降伏自己恶的意念,端正自己的身心
让自己时时起正念正行,造作种种善业,远离种种恶业
那么此人一定能够获得无量的功德福报,也一定能度脱生死,往生极乐世界成就佛道
断除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这是人生中的第四大善业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8

主题

6594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982

[忍辱勋章]

53#
 楼主| 发表于 2023-9-12 20:36: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9-13 21:59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40分)

五十四、世间第五恶:懈怠懒惰,不修善,沉迷世间众生欲乐,不信因果六道轮回,造作诸多恶业,必堕恶道

【佛言:“其五恶者,世间人民徙倚懈惰,不肯作善、治身修业,家室眷属饥寒困苦。父母教诲瞋目怒应,言令不和违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无子】

【学习解说】
佛说:世间上的第五大恶就是:世间的人民生性懒惰懈怠,总是安于现状
即使身心承受巨大的苦痛,也不肯下决心行善,并且不想通过修行来获得福报
他们这一类人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使得家中的眷属们过着饥寒困苦的生活
他们对于自己父母的教诲不但不接受,还常常瞪着一双恐怖的眼睛,对着父母大肆咆哮,说出来的脏话不堪入耳
那种以极强的抵触心里来反抗父母的教导,就像过去世的冤亲债主,像这样的儿子还不如没有来的更好

【词解】
【徙倚】徘徊,来回地走,逡巡。——摘自汉典

【治身 】犹修身。© 汉典

【家室】妻子或配偶 。家属——摘自汉典

【眷属】家眷,亲属——摘自汉典

【瞋目 】瞪大眼睛表示愤怒

【违戾】1.违背。 2.抵触;不一致。 3.乖谬;不合情理。© 汉典

【反逆】
1.相反。 2.叛逆;谋反。 3.北齐刑律有重罪十条,首为反逆,不在八议论赎之列。隋唐律承北齐制﹐置十恶之条﹐改称谋反。参阅《隋书.刑法志》。亦指谋反犯。 4.颠簸。© 汉典



取与无节,众共患厌,负恩违义,无有报偿之心。贫穷困乏不能复得,辜较纵夺放恣游散,串数唐得用自赈给。耽酒嗜美、饮食无度,肆心荡逸、鲁扈抵突,

【学习解说】
这些人因为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总是向家中索取财物,而且挥霍无度,没有节制
使得家中所有的眷属都讨厌他,这样的人还总是忘恩负义,对于别人对他的宽容根本就没有想要报答的心

家中财产被他挥霍的一无所有,变得穷困潦倒,见家中已经拿不出财产供其挥霍
就放纵自己用暴力抢夺别人的财产,并把这些抢夺来的财产悉数用在自己身上
他们整天沉湎在酒色之中,花天酒地,饮食没有一点节制,在酒精的作用下,肆无忌惮
意识渐渐散失,这些人的行为嚣张跋扈,经常与人发生打斗等冲突

【词解】
【无节】
1.谓无先验之明。一说谓不通礼节。 2.没有法度;不加节制。 3.没有节操。 4.指物体不分段,没有节。
© 汉典

【辜较】
1.搜刮聚敛。指对财利的把持。 2.大略﹔大概。 3.比较。 4.查对﹔计点。
© 汉典

【放恣】 放纵任性——摘自汉典

【游散】 闲逛——摘自汉典

【耽酒 】谓极好饮酒。© 汉典

【荡逸】
1.同"荡佚"。 2.毁坏散失。
© 汉典




【不识人情强欲抑制。见人有善憎嫉恶之,无义、无礼,无所顾录。自用职当不可谏晓,六亲眷属所资有无不能忧念。

【学习解说】
这样的人,不明白人情世故,也不知道因果定律,见到有人比他强就想要通过不法手段去干扰破坏,不让别人超过他
自己不行善,看到有人行善就会憎恨嫉妒别人,并且以种种恶言恶行去伤害对方
做人没有一点仁义道德,没有礼节规矩,对自己的言行无所顾虑,从来不为别人考虑
认为自己的钱财自己用很正当,别人不用劝谏和知晓
对于自己的家庭以及亲眷,他们有没有可用的钱财一点都不会担忧牵挂
这也说明这类人的极度自私

【词解】
【职当】犹正当﹐正处于。© 汉典




【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师友之义,心常念恶、口常言恶、身常行恶,曾无一善。不信先圣诸佛经法、不信行道可得度世、不信死后神明更生、不信作善得善为恶得恶。欲杀真人,斗乱众僧,欲害父母、兄弟、眷属,六亲憎恶愿令其死。】

【学习解说】
他们一点都不会考虑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也不顾师长的教育之恩,不顾朋友之间的友谊
他们常常心怀恶念,口中常常是恶言恶语,又常常干着伤害别人的恶业,从来不曾做过一件善事
他们不相信佛的教导,也不相信修行佛法能够度脱生死,不相信人死后不是没有了,而是他的灵魂还会按照自己的业力投生各处
不愿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样的因果法则

这些恶人还想要杀害那些已经证道的阿罗汉、辟支佛以及诸佛菩萨,破坏僧众团结
欲杀害父母、兄弟、亲人眷属,六亲不认,而且非常的憎恨这些六亲眷属,总是希望他们也能够早点消失
这样的知见行为就已经犯下最重的五逆之罪,未来世的果报就是堕入地狱道中承受剧烈的苦报

【词解】
【不惟 】不仅;不但。岂非。不思虑。——摘自汉典

【真人】
阿罗汉之异名。以彼等乃修无伪真道者,故称真人。此外,伟大之修行者(佛陀),或趋向证得真谛法又不自贵、不贱他之圣人,皆称为真人。((参见:阿罗汉)3692)p4193
FROM:【佛光大辞典】

【六亲】
指父、母、兄、弟、妻、子等六种亲属。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七上):“六亲眷属,所资有无,不能忧念。”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二(大四○·二一下):“厌三界之无常,辞六亲之至爱。”((参见:父六亲)1503、“母六亲”2008)p1311
FROM:【佛光大辞典】



 【“如是世人心意俱然,愚痴曚昧而自以智慧,不知生所从来、死所趣向。不仁、不顺,逆恶天地,而于其中悕望侥幸,欲求长生,会当归死。】

【学习解说】
像这种有着邪知邪见之人,他们的心识完全都一样,明明是自己愚痴,内心昏暗,却不觉得
还偏偏自以为自己比别人有智慧,他们不知道因果轮回,不知自己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
他们为人不讲仁义道德,不孝父母师长,违背天地良知,造下种种恶业
就是这种恶业累累之人也妄想自己侥幸能够长生不老,千方百计的寻求各种不死的方法
殊不知,善有善报,恶又恶报,像这种恶业缠身的人又怎能长生不老呢?
根据因果报应法则,他们必将随着自己造下的恶业而堕入恶道承受无尽的苦报

【词解】
【曚昧】昏暗模糊。© 汉典

【不仁】不讲仁德——摘自汉典

【归死】接受死刑,请死。© 汉典



【慈心教诲令其念善,开示生死善恶之趣自然有是,而不信之;苦心与语无益其人,心中闭塞意不开解。大命将终悔惧交至,不豫修善临穷方悔,悔之于后将何及乎?】

【学习解说】
菩萨行者慈悲的教导这些人,想要让他们能够转入善道
慈悲的为他们开示生死六道轮回、善恶之因果报应都是客观存在的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以做人应该向善不应造恶,可是那些人总是不相信这样的教导

正因为不相信,圣者苦口婆心的劝导还是无法使他受益
这就是众生的愚痴无智,内心闭塞,对于法界的真相毫无所知
所以在世间一味的造作恶业,等到临命终时,在自己的恶业牵引下堕入到三恶道时,此时内心就非常的后悔恐惧
可是平时不修善,到最后才幡然后悔,已经是来不及了

【词解】
【闭塞】堵塞不通——摘自汉典

【不豫 】
不事先预备。
不犹豫。
不怕烦。
天子有病的讳称。
不高兴。
泛称尊长有疾。
不参与。
© 汉典


【天地之间五道分明,恢廓窈冥浩浩茫茫,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学习解说】
天地轮回之间,清清楚楚的划分为五道,即天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这世间宽阔深奥无边无际
无论是善业所获得的福报抑或是恶业所应承担的恶报,这之间总是相互相成,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善恶业的果报总是由行善、造恶的众生自己或受益或承担苦痛,没有谁能够来代替自己受苦

【词解】
【恢廓】宽阔,扩展——摘自汉典

【窈冥】深奥。也作“杳冥”——摘自汉典

【浩浩】广阔宏大,浩浩的宇宙——摘自汉典

【茫茫 】 辽阔旷远的样子;模糊不清楚——摘自汉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8

主题

6594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982

[忍辱勋章]

54#
 楼主| 发表于 2023-9-13 21:59: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9-13 22:14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五十五、不听佛陀教导,不行善,不修行,必将承受现世报和后世报

【“数之自然应其所行,殃咎追命无得纵舍。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学习解说】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平时的所言所行而得到相应的果报,这是自然而然无可厚非的事情自己造下的恶业就要承受在将来灾祸来临时,不会获得额外的宽恕

有善心的人在过去世时时行善,累积了众多的善业,那么今世就一定会获得很大的福报,一生平安顺遂尊贵富有
所以以行善为乐最终收获的也是快乐,因为知道因果报应,所以今世更是严格的守护自心,不造作恶业
坚信只有修行才能解脱轮回成就佛道这一条光明大道

而过去世时时造作恶业之人,今世就会投生在贫穷困苦的家庭,因为不明白贫穷困苦的因果原理,所以今世继续造恶
那么就一定会受到恶的果报,让自己苦上加苦,因为这些人愚昧无知,不明法界真相,不信佛法才是解脱的唯一途径
所以不修习善行,还时时陷在贪嗔痴中,这样就会堕入到三恶道受诸苦行,累劫不得出离

【词解】
【殃咎】灾祸。© 汉典

【纵舍】
1.亦作"纵舍"。 2.追踪与舍弃。 3.释放;宽放。
© 汉典

【冥】
昏暗:幽~。~蒙。晦~。
深奥,深沉:~思。~想。~心。
糊涂,愚昧:~顽不灵。
迷信的人称人死后进入的世界:~界。~府。~婚。~衣。~寿。——摘自汉典



【谁能知者?独佛知耳。教语开示,信用者少,生死不休,恶道不绝。】

【学习解说】
对于法界真相,因果报应这些事情谁能够知晓明了呢?恐怕除了佛陀能够明了,没有其他人了
所以,佛陀成佛后,为了众生明白法界真相,从而修行解脱,就不辞辛劳
展转各国各地为众生开示演说法界真相,因果业报,教导众生能够断恶修善,修习解脱方法
可是众生愚昧,对于佛陀的这些开示教导,能够相信并且按照佛陀的教导落实实修的人真是少之又少
所以众生还是累世都在生死轮回中无法停下来,受诸无量无边的苦难



【如是世人难可具尽,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展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是为五大恶、五痛、五烧,勤苦如是。】

【学习解说】
像以上这样不信因果造作恶业的世间之人难以计数,正是因为他们不信因果,不断的造作恶业
自然就会堕入在三恶道中受种种苦难,并且在不断的辗转中,不断的变换形相
在地狱中的受报结束,就变换身相展转到饿鬼道受罪,等这一期的受报结束,又变换身形展转到畜生道受报
这样生生世世累劫以来都无有出离解脱的日子,他们在三恶道中所承受的苦痛真的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不信因果,自以为是,造作诸多恶业,就是世间人的第五大恶业
不仅要承受现世痛苦报还要在未来世承受轮回三恶道的苦报

【词解】
【五痛五烧】
由造五恶所受之果报。依慧远之无量寿经义疏卷下载,五恶指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造五恶者,于现世之中,王法治其罪,身遭厄难,称为五痛;其于未来世三途受报,称为五烧。又憬兴之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下谓,痛是苦受,烧是苦具,二者皆为地狱之报。(无量寿经卷下、灌顶经卷一)p1163
FROM:【佛光大辞典】



五十六、言行一致,所做至诚,只做善事,不做恶业这就是人生中的第五大善业
【“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念,言行相副、所作至诚,所语如语、心口不转,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者,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五大善也。”】

【学习解说】
(堕入三恶道)这样的苦报非常的激烈,就如大火焚烧人身一样痛苦,犹如钻入骨髓之痛
相反人如果能在世间专注一心,降伏自己恶的意念,端正自己的身心,让自己时时起正念正行
言行一致,真心实意,说的和做的完全相符合,只做善事,绝不造做种种恶业
那么这样的人一定能够获得无量的功德福报,也一定能度脱生死,往生极乐世界成就佛道
言行一致,只做善事,不做恶业这就是人生中的第五大善业



五十七、佛陀教导众生:但作众恶不修善本,或今世先受病苦之报,身死随行入三恶道
【佛告弥勒:“吾语汝等,是世五恶勤苦若此,五痛、五烧展转相生,但作众恶不修善本,皆悉自然入诸恶趣。】

【学习解说】
世尊告诉弥勒菩萨:我告诉你们这世上的五大恶业,就是要让你们明白
做此五恶,必将在现世中受到法律的制裁,身遭厄难,而且未来世在轮回中就要展转三恶道,受三恶道的种种苦,
凡是造作种种恶业,而不断恶修善,那么这些人自然就会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中备受众苦,无有出期

【词解】
【五痛五烧】
由造五恶所受之果报。依慧远之无量寿经义疏卷下载,五恶指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造五恶者,于现世之中,王法治其罪,身遭厄难,称为五痛;其于未来世三途受报,称为五烧。又憬兴之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下谓,痛是苦受,烧是苦具,二者皆为地狱之报。(无量寿经卷下、灌顶经卷一)p1163
FROM:【佛光大辞典】

【善本】
 (术语)同于善根,植善固而不拔之意。【又】善为菩提之本也。法华经序品曰:“已于千万佛所,植诸德本。”无量寿经下曰:“善人无善本,不得闻此经。”胜鬘经上末曰:“善本,本亦因也。欲以此善为菩提根,故名为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或其今世先被殃病,求死不得、求生不得,罪恶所招示众见之。身死随行入三恶道,苦毒无量自相燋然。】

【学习解说】
造作众恶之人或者先在今生被种种病苦所折磨,遭遇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绝望境地
造作种种恶业所感召的苦果众生都看在眼里
等到身体死亡,他的魂识随着自己造下的恶业而被牵引到三恶道,在那里就要遭受剧烈无比的痛苦,
所以受报的众生身心就会显得无比的憔悴、痛苦难过

【词解】
【苦毒】1.痛苦;苦难。 2.痛恨。© 汉典

【燋然 】憔悴貌。© 汉典

【怨结】
1.怨气郁结。 2.指郁结的怨气。 3.结下怨仇。
© 汉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8

主题

6594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982

[忍辱勋章]

55#
 楼主| 发表于 2023-9-14 20:38: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9-15 09:00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以上)

【至其久后共作怨结,从小微起遂成大恶,皆由贪着财色、不能施慧,痴欲所迫、随心思想,烦恼结缚无有解已,厚己诤利无所省录。富贵荣华当时快意,不能忍辱不务修善,威势无几随以磨灭】

【学习解说】
经历无量劫后的某一世,双方在轮回中相遇,因为刻在第八识中的恶业种子显露,双方相见互相敌视对立,弄得身心憔悴
这样的深仇大恨其实都是因为平时造作的小小恶业不断叠加而引发的大恶

因为过去世贪得无厌、贪恋钱财,沉溺美色、不仅不肯把财物布施给贫穷的人,更不会把智慧教导给众生
这种被自己的愚痴、欲望所逼迫,随顺自己贪得无厌、损人利己的恶念,导致自己整天被种种烦恼缠缚身心,没有开解的日子
总想着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常常与人起争执之心,在他的第八识中就没有功德可以记录,唯有业力被记载下来

争得的荣华富贵只是一时的让自己感到快乐满足,不愿修习忍辱心,也不行善累积功德,这样福报用尽,他在世间作威作福的日子也随之磨灭

【词解】
【结缚】 佛教语。烦恼。佛教认为烦恼系缚身心,故名。 ——摘自百度

【省录 】省察。视察并登记。记忆;注意。© 汉典




【身生劳苦久后大剧。天道施张自然纠举,纲纪罗网上下相应,焭焭忪忪当入其中。古今有是,痛哉可伤!”】

【学习解说】
就像身体如果总是处在劳苦中,那么时间久了就会生大病一样
长期造作恶业,天神们也都看在眼里,必然会督查纠正他的恶行
而且因果报应是自然规律,只要行恶,必将受到恶的果报
到那时世间的法律和自然因果的法则一起启动,他就要承受恶的果报
受完世间刑罚的果报后,死后也只是无依无靠,战战兢兢,孤独地、惶恐地再到三恶道受报

这样的例子从古至今都有,真的是令人痛心

【词解】
【天道】
六道之一,三善道之一。指住于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之天人。亦指自然之道、主宰天地之神、日月星辰、太阳等。(无量寿经卷下、大度智论卷五十四)((参见:天上)1334)p1363
FROM:【佛光大辞典】

【施张】
1.施行。 2.张开;展开。 3.安放;铺陈。
© 汉典

【纠举】1.亦作"糾举"。 2.督察举发。© 汉典

【纲纪】治理,法律制度——摘自汉典

【罗网】
连缀众宝珠所作之网。系仿佛土、天界等皆有众宝庄严之罗网,故用以庄严佛殿或悬挂于佛像上。此名称见于诸经典,如法华经卷二譬喻品(大九·一四下):“真珠罗网,张施其上。”阿弥陀经亦谓极乐国土有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此外,显密各宗之经、论、仪轨等,多以罗网表示庄严物或供养物。(长阿含卷二十世记经、法华经卷四见宝塔品、陀罗尼集经卷三)p6682
FROM:【佛光大辞典】

【茕茕忪忪】“茕茕”是孤单,没有依靠的样子;忪音中,“忪忪”是恐惧的样子。整句话意思: 无依无靠,战战兢兢;孤独地、惶恐地——摘自百度



五十八、众生应奉持佛陀教导,端心正行,断除生死众恶之本,终得解脱成就佛道
【佛语弥勒:“世间如是,佛皆哀之。以威神力摧灭众恶,悉令就善弃捐所思,奉持经戒、受行道法,无所违失,终得度世泥洹之道。”】

【学习解说】
佛对弥勒菩萨说:世间的众生如此愚昧,不行善不学佛法造作种种恶业,最终堕入三恶道受苦
佛对他们的这种愚昧行为都极其的悲悯,时时以自己的威德神通力来摧毁灭除众生的种种恶念恶行
使他们全部能够一心向善,丢弃掉自己过去世的种种恶念恶行转而修习善法
奉持佛陀的经教,严持佛陀制定的戒律,受持佛陀教导的种种修行方法,没有任何的违背和过失
这样的众生,最终都能解脱生死,往生极乐世界而成就佛道

【词解】
【威神力】
威德和神通的力量。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摧灭】1.摧毁消灭。© 汉典

【违失】
处事失当;过失。
© 汉典

【泥洹】
即涅槃,又名灭度,是灭尽烦恼和度脱生死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佛言:“汝今诸天人民及后世人,得佛经语当熟思之,能于其中端心正行,主上为善、率化其下,转相敕令各自端守,尊圣敬善、仁慈博爱。】

【学习解说】
佛继续对弥勒菩萨说:你以及今天与会的天人大众以及未来世的众生
听闻到佛讲的这些经文后,应当对经文的义理做深思熟虑的思惟
并且能够在经文的教导下依教奉行,端正自己的心念,保持正念正行

如果是主政者,自己就更应该广修善业,时时行善,以此来为自己的属下做好表率作用
教化属下也广修善业,这样互相展转教化,使得人人都能端正守护自己的心念
善念善行,不造作诸恶,形成一种人人都尊重贤圣的智者,敬重行善之人,内心充满了对一切众生的广博的仁爱慈善

【词解】
【主上】 古代臣子对君主的称呼——摘自汉典

【率化】归顺。© 汉典

【转相】
递相,互相,表示一个轮迭连续的动作或行为。
© 汉典

【仁慈】仁爱慈善——摘自汉典

【博爱】广泛地爱一切人,特别是对朋友或同胞的爱;兼爱——摘自汉典



【佛语教诲无敢亏负,当求度世拔断生死众恶之本,永离三涂无量忧畏苦痛之道。汝等于是广殖德本,布恩施慧,勿犯道禁,忍辱、精进、一心、智慧转相教化,
为德立善

【学习解说】
对于佛的教导要一丝不苟的落实,不要有一点的错过,这样才不会辜负佛的教诲
所以应当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断除生死轮回的根本,永远离开三恶道,以免承受无量无边的痛苦忧愁

你们应该在此娑婆世界广泛的培植立德之本,布施众生解脱智慧,广行六度波罗蜜
不要违反佛陀教戒,修习忍辱、精进、布施、禅定、智慧
这样才能有智慧的辗转教化众生也修习善业,广积福慧功德,解脱生死轮回成就佛道

【词解】
【亏负】有辜负和使吃亏两层含义。© 汉典

【度世】
<一>指度脱三世迷界之事。度即渡、出,犹言出世、出世间、离世间。如华严经离世间品,又称度世品经。
<二>指为自己名利、生计所作一切之生业。
<三>指济度世间之人。如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上):“能度诸世间。”(佛说无量寿经卷上)p3778
FROM:【佛光大辞典】



【德本】
 (术语)犹言善根。德者善也,本者根也,诸善万行之功德,为佛果菩提之本者。法华经序品曰:“于诸佛所植众德本。”无量寿经上曰:“消除诸漏,植众德本。”【又】德中之根本也,依是义而弥陀之名号名为德本。无量寿经上曰:“系念我国植诸德本。”教行信证六本曰:“德本者如来德号,此德号者一声称念,至德成满,众祸皆转,十方三世德号之本,故曰德本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转相】
递相,互相,表示一个轮迭连续的动作或行为。
© 汉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8

主题

6594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982

[忍辱勋章]

56#
 楼主| 发表于 2023-9-15 20:59: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9-15 21:01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五十九、在娑婆世界斋戒的功德胜过无量寿佛国为善百年的功德
正心正意,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为自然,皆积众善,无毛发之恶,】

【学习解说】
让自己生起正心正意,以至诚清净之心斋戒一日一夜的功德,远远胜过在极乐世界为善百年的功德,这时为什么呢?
因为在无量寿佛国的国土中,一切都是秉承阿弥陀佛的愿力自然而成,众生都没有贪嗔痴之念
并且全都能够积极行善,累积功德,内心全都没有一点点的恶念,更不会有造恶的事情发生

相反在娑婆世界的众生因为世俗欲望深重,贪恋世间爱欲,我执深重
想到要行善的众生是少之又少的,所以在娑婆世界能够清净斋戒的功德真是非常的大

【词解】
【斋戒】
广义言之,指清净身心,而慎防身心之懈怠;狭义而言,则指八关斋戒,或特指过午不食之戒法。斋之梵语为 upos!adha,巴利语 uposatha,音译乌逋沙他、布萨陀婆,略译为布萨。原为古印度之祭法,即每隔十五日举行一次集会,令各自忏悔罪过、清净身心,于此日,祭主并行断食而住于清净戒之法。至佛陀时代,尼乾子等外道亦沿用此风,集会一处而持断食等四戒;由是,佛陀亦允于僧团中采用此一行事,此乃僧团布萨之由来。
 准此可知,“斋”之本意原为清净之谓,后渐转指不过中食(过午不食)之法;能持守此法者,称为持斋;持斋期间所食之物,或法会时所供养之食,称为斋食。此外,以食物供养僧侣亦称为斋;此类之法会则称斋会。于原始佛教、部派佛教时代,斋食乃特指午前所食之食(又称中食),午后食者即非斋法,此系就其“食时”而言;至大乘佛教时代,乃以慈悲禁杀之意,转而侧重于“食体”,故以素食为斋,如我国佛教徒多将素食习称为“吃斋”、“持斋”;然严格言之,其与戒律中“斋”之本意并无直接关系。
 中阿含卷十四大天[木*奈]林经、增一阿含经卷十六等,举出每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等六日为六斋日,惟不以断食等苦行为旨,而强调忏悔、清净等精神。于此六日必集僧众诵呗说戒经,使比丘安住于净戒中以长养善法;在家二众亦须于六斋日持守八戒而增长善法。又杂阿含经卷五十、长阿含经卷二十忉利天品等,于六斋日外,另举出每年正月、五月、九月等“三长斋月”之说。
 盖凡有持斋,则必有戒,故斋戒二字自古并称。上文所述即为斋戒之广义含义,狭义言之,即指中阿含卷五十五持斋经中所谓“圣八支斋”者,亦即今日教内习称之八关斋戒(又称八关斋、八戒),此一戒律乃专供优婆塞、优婆夷等在家二众于一日一夜受持出家之戒。其内容于诸经所举颇有异说,然通常所谓之八戒者列举如下:(一)离杀生。(二)离不与取,“不与取”系指未经他人允诺而自行取用他人之物,亦即偷盗之意。(三)离非梵行,梵行即清净不淫之行。(四)离虚诳语,举凡两舌、恶口、妄言、绮语等均属之。(五)离饮诸酒,酒能乱性昏智,妨碍修行,故须远离。(六)离眠坐高广严丽床座,不坐卧于一尺六寸以上或宽大华丽之床座,以免养尊处优,习于放逸。(七)离涂饰香鬘及歌舞观听,即不以香花、花鬘佩戴于身,不以香油等涂抹于身,不作歌舞倡伎,亦不无故前往观听。(八)离食非时食,即上记所谓之不过中食,此系八戒中之最重要者。
 此外,菩萨善戒经亦列举: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自赞毁他、不悭惜财法、不嗔受悔、不谤乱正法等八种。大智度论卷十三则举出:不恼害、不劫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语、不绮语、不饮酒等八者。诸经中举出多种有关持守八斋戒之功德者,例如中阿含卷五十五持斋经、增一阿含经卷十六均谓,受持者于命终后必生于欲界六天,不堕三途八难;优婆塞戒经卷五之八戒斋品亦云,可除去五逆罪,并灭除其余一切之罪障。
 我国儒家自古亦有斋戒之说,论语谓:“斋必变食,居必迁坐。”盖古人于祭祀之前,必先变食迁坐,以自齐洁。“斋”字于古经传中与“齐”字通用,系取其“齐一意志”之义。礼记曲礼所谓:“齐戒以告鬼神。”礼记祭义谓:“致齐于内,散齐于外;齐之日,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志意,思其所乐,思其所嗜。”易经系辞注亦云:“洗心曰齐,防患曰戒。”准此而言,则儒家重视斋时“虔笃专注、齐一意志”之意,与佛教之斋戒强调忏悔、清净之意,可谓不谋而合。(中阿含卷三十六瞿默目揵连经、起世因本经卷二、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五分律卷十八、十诵律卷二十二、摩诃僧祇律卷十七、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四、佛祖统纪卷三十三、卷三十七)p6546
FROM:【佛光大辞典】

【无为】
 (术语)梵语Asam%skr!ta。为者造作之义,无因缘造作,曰无为,又无生住异灭四相之造作曰无为,即真理之异名也。此无为法有三种六种之别,三无为中之择灭无为,六无为中之真如无为,是正为圣智所证之真理。曰涅槃,曰法性,曰实相,曰法界,皆无为之异名也。无量寿经上曰:“无为泥洹之道。”清信士度人经曰:“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肇论曰:“无为者,取乎虚无寂寞,妙绝于有为。”探玄记四曰:“缘所起法名曰有为,无性真理名曰无为。”华严大疏十六曰:“以有所作为,故名有为。有为是无常,无所作为,故名无为。无为即是常也。”大乘义章二曰:“释有二:一对法外四相以释,色心等法为彼法外四相所为,虚空等三不同彼故,名曰无为。二对法体四相以释,色心等法一切皆有初生次住终异后灭前后集起,评之曰为,虚空等三无彼为故,名曰无为。”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自然】
指不假任何造作之力而自然而然、本然如是存在之状态。佛典中屡用“自然”、“法尔”、“自然法尔”等语,其义概分如下:(一)就佛教表示其自身真理之立场而言,如觉悟之世界为脱离有无分别,本来空无自性,其自身独立存在,而绝对自由,称为无为自然;或如经由善恶行为,依循因果法则而产生结果,称为业道自然;如依自身之法则,视之为如实之表现,称为法尔。依日本净土真宗之祖亲鸾所说,舍离自心分别而悟入弥陀之法则,称为自然法尔;依本愿而救度众生者,则称为愿力自然。据无量寿经卷上载,极乐世界乃无为自然世界,往生该国土者,即受有自然虚无之身。
(二)从佛教批判外道之立场而言,系用以否定自然外道之自然无因论(否认万物依因缘所生)。如六师外道中之末伽梨拘赊梨子、阿奢多翅舍钦婆罗等即妄执此类自然无因论,而与佛教所说之自然法尔判然有别。((参见:自然法尔)2532、“法尔”3419)p2531
FROM:【佛光大辞典】

【毛发】比喻细小、细微——摘自百度



六十、在娑婆世界修善的功德胜过他方诸佛国为善千年的功德

【于此修善十日十夜,胜于他方诸佛国中为善千岁。所以者何?他方佛国为善者多、为恶者少,福德自然,无造恶之地。唯此间多恶无有自然,勤苦求欲转相欺殆,心劳形困饮苦食毒,如是匆务未尝宁息。】

【学习解说】
另外在娑婆世界修习善行十日十夜所获得的功德,就要远远胜过在他方佛国世界中行善一千年。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他方佛国国土中,大都是修习行善之人,他们都是善言善行,造作恶业的人是少之又少
所以他们所获得的福报功德是自然而成,在这些佛国国土中,根本就没有造作恶业的地方和机缘

唯有在娑婆世界,这里的众生因为贪嗔痴深重,又不知修习善业,所以大都都是在造作恶业,自然就没有福报功德
他们一生辛辛苦苦的不是在修习解脱的方法,而是沉浸在求取获得种种世间欲望之中
甚至为了获得更多的个人利益,众生之间不断的相互欺诈
他们整天生活在尔虞我诈的氛围中,所以令身心劳累、憔悴,更可悲的是,因为自己造作恶业,将来还要吞下堕入三恶道的苦果
这样匆忙的去追求自己的利益、做损人利己的事情从来都不曾停止过

【词解】
【欺殆】1.欺诈。© 汉典

【转相】
递相,互相,表示一个轮迭连续的动作或行为。
© 汉典

【形困】形容人非常疲倦,无法集中精力。——摘自百度



六十一、佛哀悯众生,苦心教诲众生应断恶修善,才能拔除生死之苦而解脱
【吾哀汝等天人之类,苦心诲喻教令修善,随器开导授与经法,莫不承用,在意所愿皆令得道。】

【学习解说】
我因为悲悯你们这些天人之类的众生,所以苦口婆心的以种种比喻来善巧方便的教导你们一定要修行善业
并且根据众生的根器开导传授各类经文以及修行的方法,这些方法都是佛沿用下来的
如果你们能够净下心认真修习,这些经文方法都能够使你们解脱六道轮回之苦,成就佛道

【词解】
【诲谕】1.亦作"诲喻"。 2.教诲晓喻。© 汉典

【在意】留心,注意——摘自汉典

【承用】因袭,沿用。© 汉典



【佛所游履,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

【学习解说】
凡是佛传授佛法游历过的地方,无论是一个国家、一座城市或者是人群聚集的山村,没有不被佛的教到所感化
他们纷纷皈依佛陀,学习善行,天下呈现一片平和柔顺,日月清明,风调雨顺,不起种种灾祸病疫
国家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国与国之间平安相处,不起战争,崇尚道德,人与人之间讲究仁义,人人都修习谦卑礼让

【词解】
【游履】犹游历。© 汉典

【邑】城市,都城:城~。都~。——摘自汉典

【丘聚】人群聚集居住之处。© 汉典

【蒙化 】受教化。© 汉典

【和顺】
 (杂语)平和柔顺也。无量寿经下曰:“天下和顺,日月清明。”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灾疠】
1.亦作"灾厉"。 2.病疫;病灾。
© 汉典



【佛言:“我哀愍汝等诸天人民,甚于父母念子。今吾于此世作佛,降化五恶、消除五痛、绝灭五烧,以善攻恶,拔生死之苦,令获五德,升无为之安。】

【学习解说】
佛说:我哀悯你以及诸天人大众之心,超过了父母想念儿子的心
现在我在这个娑婆世界成佛,就是要教导众生降伏消除这世间五恶
不再承受世间的种种苦痛,消除现世之报
灭绝因为造作恶业而堕入三恶道承受剧烈的苦痛的五烧恶报
修习善行,用善心善念取代恶心恶念,这样才能拔除掉生死轮回之苦而解脱
我要使世间的一切众生通过修善、学习佛法都能实证种种五德,从而安住在无为的快乐中

【词解】
【五德】
<一>释尊说无量寿经,入大寂定,现五德之瑞相。即:(一)住奇特法,(二)住佛所住,(三)住导师行,(四)住最胜道,(五)行如来德五种,称为五德。(无量寿经卷上)
<二>于结夏安居毕日,举行自恣举罪,选任此自恣举罪者,必具二种五德,即:(一)自恣五德,即不爱、不恚、不怖、不痴、自恣不自恣知。(二)举罪五德,即知时、真实、利益、柔软、慈心。(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四)
<三>指戒师五德。即:(一)持戒,(二)十腊,(三)解律藏,(四)通禅思,(五)慧藏穷玄。(天台戒疏卷上)
<四>瞻病五德。即看护病人应行之五德。(一)知病人之可食不可食,(二)不嫌恶病人之大小便利唾吐,(三)有慈悲心不为衣食,(四)能理汤药等,(五)能为病人说法。(四分律卷四十一)p1195
FROM:【佛光大辞典】

【五德】
 (名数)有种种之五德。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为】
 (术语)梵语Asam%skr!ta。为者造作之义,无因缘造作,曰无为,又无生住异灭四相之造作曰无为,即真理之异名也。此无为法有三种六种之别,三无为中之择灭无为,六无为中之真如无为,是正为圣智所证之真理。曰涅槃,曰法性,曰实相,曰法界,皆无为之异名也。无量寿经上曰:“无为泥洹之道。”清信士度人经曰:“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肇论曰:“无为者,取乎虚无寂寞,妙绝于有为。”探玄记四曰:“缘所起法名曰有为,无性真理名曰无为。”华严大疏十六曰:“以有所作为,故名有为。有为是无常,无所作为,故名无为。无为即是常也。”大乘义章二曰:“释有二:一对法外四相以释,色心等法为彼法外四相所为,虚空等三不同彼故,名曰无为。二对法体四相以释,色心等法一切皆有初生次住终异后灭前后集起,评之曰为,虚空等三无彼为故,名曰无为。”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六十二、佛灭之后,经道渐灭,众生再次不断造恶,告诫众人应依教奉行,无得违反
【吾去世后经道渐灭,人民谄伪复为众恶,五烧、五痛还如前法,久后转剧不可悉说,我但为汝略言之耳。”】

【学习解说】

在我寂灭之后的末法时期,我宣说的经法道义也会逐渐的消失,那时的人们又会变得谄媚奸诈虚伪,又造作种种恶业,所以又会遭受世间现世五痛之苦和堕入三恶道的五烧之后世恶报,造作恶业久了,要承受的恶报也越来越大,这样的痛苦真的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今天只是为你们简单的说了一下

【词解】
【谄伪】谄媚诈伪。© 汉典

【五痛五烧】
由造五恶所受之果报。依慧远之无量寿经义疏卷下载,五恶指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造五恶者,于现世之中,王法治其罪,身遭厄难,称为五痛;其于未来世三途受报,称为五烧。又憬兴之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下谓,痛是苦受,烧是苦具,二者皆为地狱之报。(无量寿经卷下、灌顶经卷一)p1163
FROM:【佛光大辞典】



【佛告弥勒:“汝等各善思之,转相教诫,如佛经法,无得犯也。”】


【学习解说】
佛告诉弥勒:你们与会大众要好好的善于思惟我今天的教导,并且要不断的相互提醒,相互告诫
对于佛所说的经法要好好的学习领会并落实实修,不得毁犯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8

主题

6594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982

[忍辱勋章]

57#
 楼主| 发表于 2023-9-16 20:34: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9-17 09:31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于是,弥勒菩萨合掌白言:“佛所说甚善。世人实尔,如来普慈哀愍悉令度脱,受佛重诲不敢违失。”】

【学习解说】
听完佛陀的教导叮嘱,弥勒菩萨合掌恭敬的对佛说:佛对我们的教导叮嘱实在是太重要了
世间的人就如佛陀说的那样,贪嗔痴深重,贪恋世俗欲望,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之利,造作种种恶业
如来悲悯众生,慈悲的教导转化众生的恶心恶念,让他们都能修习善业,深入佛法,最终都能让众生解脱轮回
我们承接佛的殷切教导,对于佛的教导不敢有任何的违背和过失,也要像佛那样,引导众生断恶修善,修习善法累积功德而解脱

【词解】
【违失】处事失当;过失。© 汉典


六十三、阿难尊者以至诚心恭敬恳求阿弥陀佛示现德相以及佛国净土和菩萨众
【佛告阿难:“汝起更整衣服,合掌恭敬,礼无量寿佛。十方国土诸佛如来,常共称扬赞叹彼佛,无著无阂。”
     于是,阿难起整衣服,正身西向,恭敬合掌,五体投地礼无量寿佛。白言:“世尊!愿见彼佛安乐国土及诸菩萨声闻大众。”】


【学习解说】
佛转而对阿难尊者说:你现在起来好好的整理好自己的袈裟,再合掌恭敬的礼拜在西方的阿弥陀佛
十方国土世界的诸佛如来,都经常共同称赞阿弥陀佛的无量功德,阿弥陀佛随缘度化众生,没有执着没有无碍

于是,阿难尊者站起来整理好衣服,身体面对正西方,恭敬合掌,五体投地的面向西方礼拜阿弥陀佛后说:
阿弥陀佛!我至诚的恳求能够瞻仰到您的相貌以及佛国净土的面貌和那里的菩萨声闻大众



【说是语已,即时无量寿佛放大光明,普照一切诸佛世界,金刚围山、须弥山王、大小诸山,一切所有皆同一色。譬如劫水弥满世界,其中万物沉没不现,滉漾浩汗唯见大水;彼佛光明亦复如是,声闻、菩萨一切光明皆悉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

【学习解说】
等到阿难尊者恳求的话说完,霎时阿弥陀佛身上放出无量光明,这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一切诸佛世界
无论是金刚围山、须弥山王、以及大大小小的各座山
所有的地方全都在阿弥陀佛的光明照耀下都呈现同一种金色,熠熠生辉,光芒四射

就如同当世界坏灭时,水从地下水轮涌出,弥漫了整个世界,世间的一切万物都沉没在水底下不见了身影
只见一片汪洋大海无边无际,没有其他一切

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也是如此,在阿弥陀佛的光明照射下
从极乐世界的声闻众、菩萨众身上散发出的光明全部被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所掩盖,只见到阿弥陀佛的光明
无限闪耀无比盛大显赫

【词解】
【金刚围山】
梵名 Cakrava^d!aparvata,巴利名 Cakkava^^la-pabbata。又作铁围山、轮围山、金刚山。即围绕于须弥四洲之外海,由铁所成之山。以铁性坚固,故称金刚。((参见:铁围山)6878)p3561
FROM:【佛光大辞典】

【须弥山】
须弥,梵名 Sumeru,巴利名同。又作苏迷卢山、须弥卢山、须弥留山、修迷楼山。略作弥楼山(梵 Meru)。意译作妙高山、好光山、好高山、善高山、善积山、妙光山、安明由山。原为印度神话中之山名,佛教之宇宙观沿用之,谓其为耸立于一小世界中央之高山。以此山为中心,周围有八山、八海环绕,而形成一世界(须弥世界)。
 佛教宇宙观主张宇宙系由无数个世界所构成,一千个一世界称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合小千、中千、大千总称为三千大千世界,此即一佛之化境。每一世界最下层系一层气,称为风轮;风轮之上为一层水,称为水轮;水轮之上为一层金,或谓硬石,称为金轮;金轮之上即为山、海洋、大洲等所构成之大地;而须弥山即位于此世界之中央。
 据长阿含经卷十八阎浮提洲品记载,须弥山高出水面八万四千由旬,水面之下亦深达八万四千由旬。其山直上,无所曲折,山中香木繁茂,山四面四埵突出,有四大天王之宫殿,山基有纯金沙。此山有上、中、下三级“七宝阶道”,夹道两旁有七重宝墙、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其间之门、墙、窗、栏、树等,皆为金、银、水晶、琉璃等所成。花果繁盛,香风四起,无数之奇鸟,相和而鸣,诸鬼神住于其中。须弥山顶有三十三天宫,为帝释天所居住之处。
 据立世阿毗昙论卷二数量品记载,以须弥山为中心,外围有八大山、八大海顺次环绕,整个世界之形相团圆,有如铜烛盘。须弥山周遭为须弥海所环绕,高为八万由旬,深入水面下八万由旬,基底呈四方形,周围有三十二万由旬,继之为八山,山与山之间,隔著七海。八山之山名顺次为:由乾陀(梵 Yugandha^ra,巴 Yugandhara)、伊沙陀(梵 I^s!a^dhara,巴 I^sadhara)、诃罗置(梵 Khadiraka,巴 Karavi^ka)、修腾娑(梵 Sudars/ana,巴 Sudassana)、阿沙干那(梵 As/vakarN!a,巴 AssakaN!N!a)、毗那多(梵 Vinataka,巴同)、尼民陀(梵 Nimim!dhara,巴 Nemindhara),铁围山(梵 Cakrava^d!a,巴 Cakkava^^la)。七海之前六海名称,即随其所环绕之山而得名。第七山外有咸海,其外有铁围山。须弥四洲:弗婆提、瞿陀尼、阎浮提、郁单越,各位于咸海中之东西南北四方,吾等众生即居住于南面之阎浮提洲。然关于八大山之名称及顺次,于长阿含经卷十八阎浮提洲品、大楼炭经卷五灾变品之记载,略有不同。(杂阿含经卷十六、长阿含经卷十九至卷二十二、正法念处经卷十八、大毗婆沙论卷六十九、大智度论卷九、瑜伽师地论卷二、俱舍论卷十一、卷十二、华严经疏卷十七)((参见:九山八海)127)p5364  
FROM:【佛光大辞典】

【劫水】
世界坏灭时所起大三灾之一。彼时,水由地下水轮涌出,注大洪雨,雨滴甚粗,或如车轴,或如杵,历多年而不止,第二禅天以下,尽为浸没而败坏。(长阿含卷二十一世记经三灾品、观无量寿经)p2814
FROM:【佛光大辞典】


【滉漾】释义为广阔无涯。释义1. 形容广阔无涯。2. 荡漾。3. 指浮动的水。4. 闪动;摇动。——摘自汉典

【浩汗】释义是水盛大貌,形容盛大繁多。——摘自汉典

【显赫】权势、名声等盛大显著的——摘自汉典



【尔时,阿难即见无量寿佛,威德巍巍如须弥山王,高出一切诸世界上,相好光明靡不照耀。此会四众一时悉见,彼见此土亦复如是。】

【学习解说】在光明中,阿难尊者立即见到了阿弥陀佛的高大形象
只见佛的威严德相,高大壮观就如须弥山王一样,高出世界上一切万物
从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中无不照射出无量光明
此时与会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也全部都清清楚楚的看到了阿弥陀佛威严德相、极乐世界佛国净土以及净土中的所有菩萨众

【词解】
【威德】
 (术语)可畏为威,可爱为德。法华嘉祥疏七曰:“畏则为威,爱则为德。又折伏为威,摄受为德。”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巍巍】 高大壮观的样子——摘自汉典

【相好】
相,梵语 laks!aN!a,谓佛肉身所具足特殊容貌中之显而易见者,可分三十二相。好,梵语 vyan~jana,为佛肉身形貌之微细难见者,共有八十种好。两者并称,即为相好。为佛身所具之三十二相及八十种随形好。转轮圣王亦具有三十二相,然八十种好则仅佛菩萨所有。佛于过去世百大劫间,曾修相好业,故于此生成就相好。大智度论卷二十九(大二五·二七四下):“若须八十随形好,何不皆名为相而别为好?答曰:相大严身。若说大者则已摄小。复次相粗而好细,众生见佛,则见其相,好则难见故。又相者余人共得,好者或共或不共,以是故相好别说。”依此则知,粗显者名相,细微者称好。又“好”在诸相之间,互相显发。释迦菩萨以其精进,而超九大劫,只经九十一劫即修习圆满相好业。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三○·五六八中):“当知如是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八十随好,菩萨若在种性地中,唯有种子依身而住;菩萨若在胜解行地,始能修彼能得方便;菩萨若在清净增上意乐地中,乃名为得;菩萨若在诸余上地,如是相好转胜清净;若在如来到究竟地,当知相好善净无上。”此即得相好之次第。(长阿含经卷一、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四、大乘百福庄严相经)p3900
FROM:【佛光大辞典】



六十四、世尊通过与阿难尊者的一问一答,让众生来认识极乐世界的种种殊胜微妙

【尔时,佛告阿难及慈氏菩萨:“汝见彼国,从地已上至净居天,其中所有微妙严净自然之物,为悉见不?”
    阿难对曰:“唯然,已见。”】

【学习解说】
这时,佛告诉阿难尊者以及弥勒菩萨:你们见到的无量寿佛国,从地面上开始一直到净居天
在这其中所有的自然之物都是无比的微妙庄严洁净,不知你们是否都有看到?
阿难尊者回答:是的,世尊,我们都已经看到了

【词解】
【五净居天】
净居,梵名 S/uddha^va^sa,为净业圣人之所居。<一>指显教中色界第四禅天中之五天,为证声闻第三果之阿那含果圣者所生之处。又作五不还天、五净居处、五那含天、五净居。即:(一)无烦天(梵 Avr!ha),又作阿惟潘、阿鞞丽舍、阿浮呵那。此天苦乐两灭,心境不交,则无一切烦杂。(二)无热天(梵 Atapa),又作阿答和、阿陀波、阿答波。为无一切热恼之处。(三)善见天(梵 Sudr!s/a),又作须提舍、修提舍。此天由定慧之中,见十方世界圆遍澄凝,更无尘象及一切沈垢。(四)善现天(梵 Sudars/ana),又作须陀施尼、须提舍那。此天以妙精明见现前,陶铸一切像而空无障碍。(五)色究竟天(梵 Akanis!t!ha),又作阿迦腻吒、阿迦尼吒。此天究尽诸色几微之处,为色界天最胜之处。据楞严经卷九载,上述五天皆横列在第四禅天中,然彼四禅天仅能闻此五天之名,而不能知见;如世间圣地道场中,多有罗汉所居,而人不能知见。
 另据俱舍论卷二十四载,由杂修五品,可感生于五净居。五品指杂修第四静虑之五品,即:(一)下品,谓杂修第四静虑者,初起多念无漏,次起多念有漏,后复起多念无漏,如此旋还,后复渐减,至三心现前,便得静虑成备。(二)中品,即六心现前。(三)上品,即九心现前。(四)上胜品,即十二心现前。(五)上极品,即十五心现前。如是五品杂修静虑,可次第感无烦、无热、善见、善现、色究竟之五净居。同论又举出关于能感之力的两种说法,即:(一)以无漏势力熏修有漏,而感生于五净居。(二)由信、进、念、定、慧等五根,次第增上,以感生于五净居。
 此外,据论事(巴 Katha^vatthu)载,五净居天人之寿量分别为:无烦天一千劫,无热天二千劫,善见天四千劫,善现天八千劫,色究竟天一万六千劫。又据四阿鋡暮抄解卷下载,五净居之数原为三天,即修提舍(善见天)、须提舍那(善现天)、鞞首陀(梵 Vis/uddha,清净天),其中清净天又分为阿鞞丽舍(无烦天)、阿答波(无热天)、阿迦腻吒(色究竟天)三天,故总为五净居。(中阿含经卷九、长阿含经卷二十、起世经卷八、首楞严经卷九、集异门足论卷十四、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卷一七五、顺正理论卷六十五)
 <二>指密教中位列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东方最北之五尊。又称五净居众、五天子。即:(一)自在天子,配于色究竟天。(二)普华天子,配于善见天。(三)光鬘天子,配于善现天。(四)意生天子,又称满意天子,配于无热天。(五)名称远闻天子,又称遍音声天子,配于无烦天。(大日经卷四密印品、卷五秘密漫荼罗品、广大仪轨卷中、大日经疏卷五、卷十三、卷十六)p1150
FROM:【佛光大辞典】
     

 【“汝宁复闻无量寿佛大音宣布一切世界化众生不?”
        阿难对曰:“唯然,已闻。”】


【学习解说】
世尊又问:你们有没有再次听闻到无量寿佛用大音声为十方一切世界众生宣扬佛法
教导十方一切世界去除一切世间之欲,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吗?
阿难尊者回答:是的,世尊,我们已经听到了
  

 【“彼国人民乘百千由旬七宝宫殿无所障阂,遍至十方供养诸佛,汝复见不?”
       对曰:“已见。”】


【学习解说】
世尊接着又问:在极乐世界中的人民,他们每天乘着七宝宫殿,途中经历百千有旬的路程毫无障碍,来到十方世界供养一切诸佛,你们看见了吗?
阿难尊者回答:我们已经看到

【词解】
【由旬】
梵语 yojana 之音译,巴利语同。意译合、和合、应、限量、一程、驿等。又作逾阇那、 逾缮那、瑜膳那、俞旬、由延。为印度计算里程之单位。盖梵语 yojana 乃“附轭”之义,由语根 yuj 而来的名词;即指公牛挂轭行走一日之旅程。另据大唐西域记卷二载,一由旬指帝王一日行军之路程。
 有关由旬之计数有各种不同说法:(一)就由旬换算拘卢舍而言:印度之国俗系采取四拘卢舍为一由旬。于佛典中,亦有以四拘卢舍为一由旬者,如方广大庄严经卷四现艺品、摩登迦经卷下明时分别品等为其例;然佛典大多以八拘卢舍为一由旬,如有部毗奈耶卷二十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俱舍论卷十二等所载皆是。(二)若配合我国之里数亦有异说:据大唐西域记卷二载,旧传之一由旬可换算为四十里,印度之国俗为三十里,佛教为十六里;慧苑音义卷下载为十六或十七余里。另据义净之有部百一羯磨卷三之夹注载,印度之国俗为三十二里,佛教为十二里。
 此外,近代学者富烈特(J. Flect)与弗斯特(Major Vost)二人,分别基于印度之一肘(梵 hasta)为半码或少于半码来换算为英哩,故若依富烈特之说,并换算为公里,则旧传之一由旬为十九点五公里,印度之国俗为十四点六公里,佛教为七点三公里;若依弗斯特之说,则旧传为二十二点八公里,印度国俗为十七公里,佛教为八点五公里。(摩诃僧祇律卷九、翻梵语卷十、注维摩诘经卷六、玄应音义卷二、卷三、慧琳音义卷一、卷二十七、J. Flect: Yojana andli (J.R.A.S. 1906))p2075
FROM:【佛光大辞典】



 【“彼国人民有胎生者,汝复见不?”
  对曰:“已见。”
      “其胎生者所处宫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各于其中受诸快乐,如忉利天,亦皆自然。”】


【学习解说】
世尊又问:无量寿佛国中有胎生(极乐有胎生化生二类,或生边地,或生莲内,而花不开,为不能见闻三宝恰如胎生之人在胎内,故名胎生。疑佛之他力而自力修行之人,受此报云)的人民,你们看见了吗?
阿难尊者回答:已经看见了
在极乐世界胎生的人们,他们所住的宫殿大小不以,它们有的有一百由旬,有的有五百由旬
那里的众生都能够在那里享受到种种的快乐,就如在忉利天的天人们,也是自然的享受这各种天乐

【词解】
【胎生】
 (术语)四生之一。如人类在母胎内完具身体而生者,劫初之人,男女未分,皆为化生,其后发淫情而生男女二根,始为胎生也。俱舍论八曰:“有情类生从胎藏是名胎生,如像马牛猪羊驴等。”【又】极乐有胎生化生二类,或生边地,或生莲内,而花不开,为不能见闻三宝恰如胎生之人在胎内,故名胎生。疑佛之他力而自力修行之人,受此报云。无量寿经下曰:“其胎生者,所处宫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各于其中受诸快乐,如忉利天上。(中略)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略论曰:“于五百岁中常不见闻三宝,安乐国土谓之边地,亦曰胎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8

主题

6594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982

[忍辱勋章]

58#
 楼主| 发表于 2023-9-17 21:22: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9-17 21:30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六十五、极乐世界中胎生化生众生的由来 
【尔时,慈氏菩萨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彼国人民胎生化生?”】【学习解说】
这时,弥勒菩萨请教世尊:世尊!是什么样的因缘在无量寿佛国的人民有胎生和化生之分

【词解】
【胎生】
 (术语)四生之一。如人类在母胎内完具身体而生者,劫初之人,男女未分,皆为化生,其后发淫情而生男女二根,始为胎生也。俱舍论八曰:“有情类生从胎藏是名胎生,如像马牛猪羊驴等。”【又】极乐有胎生化生二类,或生边地,或生莲内,而花不开,为不能见闻三宝恰如胎生之人在胎内,故名胎生。疑佛之他力而自力修行之人,受此报云。无量寿经下曰:“其胎生者,所处宫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各于其中受诸快乐,如忉利天上。(中略)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略论曰:“于五百岁中常不见闻三宝,安乐国土谓之边地,亦曰胎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化生】
梵语 upapa^duka,巴利语 upapa^tika。本无而忽生之意。即无所依托,借业力而出现者。五趣之中,地狱、天及一切中有均唯属化生,人、傍生、鬼等三趣则有一部分为化生,如劫初之人为化生,龙、金翅鸟为傍生之化生者,鬼通胎、化二种,故五趣中以化生为最多。凡化生者,不缺诸根支分,死亦不留其遗形,即所谓顿生而顿灭,故于四生中亦最胜。据俱舍论卷九载,化生者,皆以爱染当生处而受其生。又依经中所载,生于净土者亦多为化生。(放光般若经卷十三梦中行品、无量寿经卷下(康僧铠译)、俱舍论卷八、往生论)((参见:四生)1680)p1323
FROM:【佛光大辞典】


【佛告慈氏:“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于此诸智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此诸众生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加趺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

【学习解说】
佛告诉弥勒菩萨:如果有众生在修习佛法时,心怀疑惑,以疑惑之心修习种种佛法功德
虽然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但是不明了佛的五种智慧,即
(一)佛智总称佛之一切种智。)
(二)不思议智(谓佛智能以少作多、以近作远、以轻为重、以长为短,反之亦可,故称不思议智。)
(三)不可称智(谓佛智泯绝称谓,非相非形,超越对待。)
(四)大乘广智(谓佛无所不知,无烦恼不断,无善不备,无众生不度。)
(五)无等无伦最上胜智(谓佛智如实而不虚妄,得如实三昧,常在深定,遍照万法,无与伦比,如法而照,其照无量。)


对于佛的种种智慧都不是绝对的相信反而生起疑惑之心
但是这些众生还是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道理
所以愿意修习善法,做诸善事,累积功德,能够发愿往生无量寿国

这些众生就会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七宝宫殿中
他们的寿命五百岁,不能见到佛、不能听闻到佛讲经说法
也不能见到在极乐世界的菩萨声闻圣众,这些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就是胎生

如果有众生明白并且绝对的深信佛的一切智慧乃至无等无伦最上胜智(谓佛智如实而不虚妄,得如实三昧,常在深定,遍照万法,无与伦比,如法而照,其照无量。)
修行十善,做诸功德,以绝对的信心回向西方极乐世界
这些众生就会往生到七宝莲花中自然化身,莲花开时,只见众生在莲花中结跏趺而坐
片刻之间,他们的身体放出无量光明,而且他们的智慧功德与极乐世界的诸菩萨一样,也具足种种的功德智慧

【词解】
【五智】
梵语 pan~ca jn~a^na^ni。<一>密教开立大日如来之智体为五,称为五智,而以五智配当五佛、五部。此系菩提心论、秘藏记等所说。(一)法界体性智(梵 dharma-dha^tu-svabha^va-jn~a^na),第九阿摩罗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之智,即世间、出世间等诸法体性之智。配列于中央大日如来与佛部。(二)大圆镜智(梵 a^dars/a-jn~a^na),第八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之智,即显现法界万象圆明无垢之智。配列于东方阿閦如来与金刚部。又作金刚智。(三)平等性智(梵 samata^-jn~a^na),第七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之智,即具现诸法平等性之智。配列于南方宝生如来与宝部。又作灌顶智。(四)妙观察智(梵 pratyaveks!aN!a^-jn~a^na),第六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之智,即巧妙观察众生机类而自在说法之智。配列于西方阿弥陀佛与莲华部。又作莲华智、转法轮智。(五)成所作智(梵 kr!tya^nus!t!ha^na-jn~a^na),前五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之智,即成办自他所作事业之智。配列于北方不空成就佛与羯磨部。又作羯磨智。以上系就金刚界之情形而言;若就胎藏界而言,则五智所配列者,次第为大日如来、宝幢如来、开敷华如来、无量寿如来、天鼓雷音如来。此五智又有别相、各具二义:(一)别相,以五智配当五佛、五部,是为别相之义。(二)各具,一切佛各具五智,是为各具之义。此即密教特有之“而二不二,即离不谬”之深旨。(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卷二、金刚顶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略述金刚顶瑜伽分别圣位法门、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佛成佛仪轨、即身成佛义)
 <二>指佛所得之五种智。出于无量寿经卷下、略论安乐净土义。即:(一)佛智,总称佛之一切种智。(二)不思议智,谓佛智能以少作多、以近作远、以轻为重、以长为短,反之亦可,故称不思议智。(三)不可称智,谓佛智泯绝称谓,非相非形,超越对待。(四)大乘广智,谓佛无所不知,无烦恼不断,无善不备,无众生不度。(五)无等无伦最上胜智,谓佛智如实而不虚妄,得如实三昧,常在深定,遍照万法,无与伦比,如法而照,其照无量。又两卷无量寿经宗要复以不思议智配于成所作智,不可称智配于妙观察智,大乘广智配于平等性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配于大圆镜智。(无量寿经义疏卷下(慧远)、无量寿经义疏(吉藏)、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下)
 <三>圣者所证得之五种智。出于成实论卷十六。即:(一)法住智,了知诸法生起之智。(二)泥洹智,了知诸法灭尽之智。(三)无诤智,与他无诤之智。(四)愿智,于诸法中无障碍之智。(五)边际智,得最上智,于增损寿命之中可得自在力。p1161
FROM:【佛光大辞典】

【不了佛智】
谓于佛智之不可思议存疑,未能了悟如来所以为大、为尊之原因。(无量寿经卷下(曹魏康僧铠译))p960
FROM:【佛光大辞典】

【佛智】
梵语 buddha-jn~a^na,巴利语 buddha-n~a^N!a。佛特有之智慧。为最胜无上之智见,相当于一切种智。唯识法相以佛智有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等四智,密教则加法界体性智而成五智。(大智度论卷四十六、卷八十五、十住毗娑沙论卷十五、宗镜录卷三十三)((参见:五智)1161、“四智”1769)p2725
FROM:【佛光大辞典】

【不思议智】
 (术语)佛之智慧。深广而不可思议故云。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不可称智】
 (术语)谓佛之智慧也。众多无量而称说不能尽,故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乘】
梵语maha^-ya^na。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又作上衍、上乘、胜乘、第一乘。为小乘(梵 hi^naya^na)之相反词。乘(梵 ya^na),即交通工具之意,系指能将众生从烦恼之此岸载至觉悟之彼岸之教法而言。有如次各说:
 (一)在阿含经,尊称佛陀之教说为“大乘”。
 (二)大乘、小乘之语,系释尊入灭后一段时期,大乘佛教兴起后,由于大、小乘对立而起之名词。一般而言,系大乘佛教徒对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之贬称,若由部派佛教之立场来看,大乘并非佛教。然由思想史之发展而言,小乘乃是大乘思想之基础。
 (三)小乘视释迦为教主,大乘则提倡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小乘仅否定人我之实在性,大乘且否定法我之实在性。小乘以自己之解脱为主要目标,故为自调自度(调指灭除烦恼;度指证果开悟)的声闻、缘觉之道。大乘认为涅槃有积极之意义,乃自利、利他,两面兼顾之菩萨道。
 (四)小乘中,有阿含经、四分律、五分律等,以及婆沙论、六足论、发智论、俱舍论、成实论等论。至于大乘,则有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等经,以及中论、摄大乘论等论。大乘教徒虽承认小乘三藏之价值,然以为不如大乘经之殊胜;而小乘教徒则不以大乘经论为佛说。
 (五)大乘所以殊胜之理由,菩萨善戒经卷七与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一皆曾列举七项,世亲之摄大乘论释卷六亦曾举出十一种理由。菩萨善戒经所说之“大乘”,要义如下:根据十二部经中之最上者毗佛略(梵 vaipulya,方等)之教法(法大),发菩提心(心大),领解其教法(解大),以清净心(净大),具足菩萨之福德与慧德(庄严大),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之修行(时大),具足相好而得无上菩提(具足大),此即大乘法门之核心要义。
 (六)印度之大乘,有中观、瑜伽二系统以及后期之密教。(1)初期大乘,约一世纪至五世纪,集中阐发“假有性空”之理论,逐步形成由龙树、提婆创始之中观学派。(2)中期大乘,约五世纪至六世纪,出现以说如来藏缘起与阿赖耶识缘起为特点,集中阐发“万法唯识”之各类佛经,从中形成由无著、世亲为始祖之瑜伽学派。(3)后期大乘,七世纪以后,佛教义学逐渐衰微,密教起而代之,至十三世纪初在印度绝迹。而由印度本土传出之大乘佛教,属北传佛教。
 (七)在我国,根据大乘诸经论所创之多数教派,如三论、涅槃、地论、净土、禅、摄论、天台、华严、法相、真言等为表示自宗之优越,而对大乘经典作种种分类与判断。例如,真言宗分显教、密教;华严宗及天台宗分权大乘(大乘中之方便教,立“五性各别说”之教)、实大乘(大乘中之真实教,主张一切均可成佛之教)。复有分有相大乘、无相大乘二种;或法相、破相、法性三大乘之说法。
 (八)我国及日本现行之佛教,均属大乘。
 (九)缅甸、泰国之佛教属古来之上座部系统;而西藏、蒙古所行之教,则属大乘系统。
 (十)天台宗将小乘经律论三藏称为三藏教(藏教)(华严宗则称之为小乘教)。又认为小乘中有“有门”(发智论、六足论等)、“空门”(成实论)、“亦有亦空门”(昆勒论,此论未传我国)以及“非有非空门”(迦旃延经,此亦未传至我国)等四门,称为小乘四门、或小乘四分。
 (十一)智顗之金光明玄义,立有理乘(一切存在之本质为真如理性)、随乘(随应对象而作用之智慧)、得乘(得证自悟、悟他之果位)等三大乘之说,依次相当于真性、观照、资成等三轨。(法华经卷二譬喻品、大宝积经卷二十八大乘十法会、放光般若经卷五叹衍品、金刚仙论卷二、入大乘论卷上、法华文句卷三下、大乘大义章卷下、大乘义章卷一、摩诃止观卷三下、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本)((参见:大乘经典)828、“小乘”925、“教相判释”4602、“昆勒门”5911)p807
FROM:【佛光大辞典】



【“复次,慈氏!他方诸大菩萨发心欲见无量寿佛,恭敬供养及诸菩萨声闻之众。彼菩萨等命终得生无量寿国,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弥勒当知,彼化生者智慧胜故。其胎生者皆无智慧,于五百岁中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诸声闻众,无由供养于佛、不知菩萨法式、不得修习功德,当知此人宿世之时无有智慧,疑惑所致。”】

【学习解说】
世尊又对弥勒菩萨说:他方世界的各位大菩萨们发心想见到供养阿弥陀佛
并且恭敬供养阿弥陀佛以及极乐世界的诸菩萨声闻圣众
那么这些菩萨们等到命终后就能往生到极乐世界,在七宝莲花池中的七宝莲花中自然化身

弥勒,你应当知道,这些在莲花中化身的菩萨众
都是因为他们很有智慧,而且对于佛的智慧深信不疑,所以就能花开见佛

而那些胎生的众生都是没有智慧,对于佛的智慧也都持怀疑态度
所以只能生在极乐世界边地中的七宝宫殿中,在五百年中不能见到阿弥陀佛
不能听闻阿弥陀佛讲经说法,不能见到极乐世界中的菩萨声闻圣众
他们没有机缘能够供养十方诸佛,不知道菩萨做法仪式,不能修习种种功德,只能先消除自己累世的恶业

这些人获得如此的果报就是因为过去世没有智慧,怀疑佛的智慧,对佛的教导持怀疑的态度所导致的

【词解】
【法式】
 (术语)作法仪式也。维摩经问疾品曰:“一切菩萨法式悉知。”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六十六、佛以譬喻的方法来阐述众生都不愿意生在极乐边地
【佛告弥勒:“譬如转轮圣王别有宫室,七宝庄饰,张设床帐,悬诸缯幡。若有诸小王子得罪于王,辄内彼宫中,系以金锁,供给饮食、衣服、床蓐、华香、伎乐,如转轮王无所乏少。于意云何?此诸王子宁乐彼处不?”
对曰:“不也,但种种方便求诸大力欲自勉出。”】

【学习解说】
世尊告诉弥勒菩萨:就比如转轮圣王另外有一处宫殿
也是用七宝装饰而成,宫殿里面铺设了床帐,也悬挂着缯幡
如果有小王子们犯错得罪了转轮圣王,那么转轮圣王就会让犯错误的小王子们住在这个宫殿中
并且在宫殿门外系上金锁,这样小王子就不能出来了
但每天也供给小王子们饮食、衣服、床褥、花、香、音乐
这些生活上的享乐与转轮圣王所用一样,什么都不会缺少
那你觉得怎么样?这些小王子们是否乐意住到这个宫殿中呢?

弥勒菩萨回答:不会的,他们肯定不乐意住在这个宫殿中
他们一定会利用种种方便祈求有大力量的人来救他们离开这个七宝宫殿,会勉励(尽一切力量)的出来

【词解】
【伎乐】
<一>梵语 va^dya。又作妓乐。音乐之义。长阿含卷十一善生经举出伎乐有六失,即:求歌、求舞、求琴瑟、波内卑、多罗槃、首呵那。然法华经卷一序品、无量寿经卷下载,以香华、伎乐作为供养。此即禁止以娱乐为目的之伎乐,而许以供养为目的之伎乐。(大唐西域记卷一)
<二>为日本雅乐之一种。又作吴乐。三国时代自吴国经朝鲜传入日本,故称吴乐。(日本书纪卷二十二、卷二十九、圣德太子传历卷下)p2159
FROM:【佛光大辞典】



【佛告弥勒:“此诸众生亦复如是。以疑惑佛智生彼宫殿,无有刑罚乃至一念恶事,但于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得供养修诸善本。以此为苦,虽有余乐犹不乐彼处。】

【学习解说】
佛告诉弥勒菩萨:这些生在极乐世界边地的众生也与这些小王子一样
他们因为怀疑佛的智慧,没有深信佛的教导而生在极乐世界边地的七宝宫殿中
虽然没有任何刑罚,甚至没有做恶事的念想,但是这些人在五百年中不能见佛法僧三宝
不能恭敬供养诸佛菩萨,所以就无法修习善业福报
他们都以此为苦,虽然在宫殿中有其他的快乐,但是他们都不喜欢住在这个宫殿中



六十七、只有认识自己的错误并深自忏悔,明信诸佛智慧,才能莲花化身,不失大利
【若此众生识其本罪,深自悔责求离彼处,即得如意,往诣无量寿佛所恭敬供养,亦得遍至无量无数诸如来所修诸功德。弥勒当知,其有菩萨生疑惑者,为失大利。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

【学习解说】
如果这些众生能够认识自己所犯下的罪过,自己之所以会生在边地
实在是因为自己不深信佛的教导,怀疑佛的智慧所致
并且深深忏悔自己的愚痴无知无智,恳求阿弥陀佛能够让自己离开这个边地宫殿
那么阿弥陀佛就会加持满足众生之愿,使他们也能够在莲花中化生
并且来到阿弥陀佛处恭敬供养阿弥陀佛,在阿弥陀佛的佛力加持下
也能够自在的到十方世界恭敬供养无量无数诸佛如来,以此来修习获得种种功德福报

弥勒,你应当知道,如果在极乐世界的菩萨对佛的智慧生起疑惑,那么就会失去广大的利益
所以,一切众生都应明了深信诸佛无与伦比的无上智慧

【词解】
【本罪】
1.原来的刑罚。 2.本人罪行。
© 汉典

【大利】
 (术语)广大之利益。无量寿经下曰:“当知此人为得大利。”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上】
 (术语)谓无有过于此者。善见律一曰:“无上者。诸法无能胜也。”华严大疏钞十三曰:“无有能过者,故号为无上。”净土论注曰:“无上者,此道穷理尽性,更无过者。”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8

主题

6594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982

[忍辱勋章]

59#
 楼主| 发表于 2023-9-18 20:31: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9-18 20:40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以上)

六十八、十方世界无数无量佛国国土有无数无量的菩萨往生到极乐世界

【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于此世界有几所不退菩萨生彼佛国?”】

【学习解说】
弥勒菩萨问佛说:世尊,在这个娑婆世界有多少不退转菩萨能往生到无量寿佛国呢?

【词解】
【不退菩萨】
 (术语)阿毗跋致之菩萨也。阿毗跋致,译曰不退,于无上菩提不退转也。分别之有三种四种之异。法华经序品曰:“不退诸菩萨,其数如恒沙。”同譬喻品曰:“有得缘觉,不退菩萨。”(参见:不退)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告弥勒:“于此世界有六十七亿不退菩萨往生彼国。一一菩萨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次如弥勒者也;诸小行菩萨及修习少功德者不可称计,皆当往生。”】

【学习解说】
世尊告诉弥勒菩萨:在这个娑婆世界有六十七亿不退转菩萨能往生到无量寿佛国
这些菩萨他们曾经都已经供养了无量无数诸佛,积累了很大的功德,他们修行的次第也已经都与你一样了
至于那些修习小乘行法的菩萨和那些功德比较少的众生那真是多的不可计数,他们都将往生无量寿佛国

【词解】
【小行】
<一>小乘之修行;相对于大乘之行法,故称小行。
<二>小便之异名。又作小解、小遗。释氏要览卷下(大五四·三○○上):“小行,往小便。(中略)(小便也,律言小行)”p923
FROM:【佛光大辞典】



【佛告弥勒:“不但我刹诸菩萨等往生彼国,他方佛土亦复如是。其第一佛名曰远照,彼有百八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二佛名曰宝藏,彼有九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三佛名曰无量音,彼有二百二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四佛名曰甘露味,彼有二百五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五佛名曰龙胜,彼有十四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六佛名曰胜力,彼有万四千菩萨皆当往生。其第七佛名曰师子,彼有五百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八佛名曰离垢光,彼有八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九佛名曰德首,彼有六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十佛名曰妙德山,彼有六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十一佛名曰人王,彼有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十二佛名曰无上华,彼有无数不可称计诸菩萨众——皆不退转,智慧勇猛,已曾供养无量诸佛,于七日中即能摄取百千亿劫大士所修坚固之法——斯等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十三佛名曰无畏,彼有七百九十亿大菩萨众、诸小菩萨及比丘等不可称计皆当往生。”】

【学习解说】
佛又告诉弥勒菩萨:不但在我驻世的这个娑婆世界的诸菩萨众能往生到无量寿佛国,在他方国土的诸菩萨众也都是这样,能往生到无量寿佛国
一、从远照佛佛国中往生到极乐世界的有一百八十亿菩萨
二、从宝藏佛佛国中往生到极乐世界的有九十亿菩萨
三、从无量音佛佛国中往生到极乐世界的有二百二十亿菩萨
四、从甘露味佛的佛国中往生到极乐世界的有二百五十亿菩萨
五、从龙胜佛的佛国中往生到极乐世界的有十四亿菩萨
六、从胜力佛的佛国中往生到极乐世界的有一万四千菩萨
七、从师子佛的佛国中往生到极乐世界的有五百亿菩萨
八、从离垢光佛的佛国中往生到极乐世界的有八十亿菩萨
九、从德首佛的佛国中往生到极乐世界的有六十亿菩萨
十、从妙德山佛的佛国中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也有六十亿菩萨
十一、从人王佛的佛国中往生到极乐世界的有十亿菩萨
十二、从无上华佛的佛国中更是有多到数也数不清的诸菩萨众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些菩萨众各个都已经证得不退转果位,智慧勇猛,因为已经供养了无量无数诸佛,累积了诸多功德,在七日中就能摄取百千亿劫菩萨所修习的坚固的不退转之法,这些菩萨都将往生极乐世界
十三、从无畏佛的佛国中有七百九十亿大菩萨往生到极乐世界,更有无量无数不可计数的诸小菩萨以及比丘都能往生极乐世界

【词解】
【大士】
1.德行高尚的人。 2.佛教对菩萨的通称。 3.特指观世音菩萨。 4.对高僧的敬称。
© 汉典



【佛语弥勒:“不但此十四佛国中诸菩萨等当往生也,十方世界无量佛国其往生者亦复如是,甚多无数。我但说十方诸佛名号及菩萨、比丘生彼国者,昼夜一劫尚未能竟,我今为汝略说之耳。”】

【学习解说】
佛告诉弥勒菩萨:不但这十四佛国中的诸菩萨等都能往生极乐世界
十方世界无数无量的佛国中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菩萨众也是这样,有无数无量的菩萨众都能往生到极乐世界
我如果一直说十方世界诸佛国以及佛国的菩萨众、比丘往生极乐世界的
就是白天黑夜不停的说,说上一劫也不能说完,今天我只是为你简单的说一下



六十九、世尊教导众生一定要受持读诵修行这部《无量寿经》
【佛语弥勒:“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是故,弥勒!设有大火充满三千大千世界,要当过此。闻是经法,欢喜信乐,受持读诵,如说修行。所以者何?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若有众生闻此经者,于无上道终不退转,是故应当专心信受持诵说行。吾今为诸众生说此经法,令见无量寿佛及其国土一切所有,所当为者皆可求之,无得以我灭度之后复生疑惑。】

【学习解说】
佛告诉弥勒菩萨:十方世界的众生有能听闻到阿弥陀佛的名号的,内心生起无比的欢喜
只要乃至一念阿弥陀佛名号,那么这人就能获得很大的利益,获得无上功德

所以,弥勒!假使三千大千世界被大火团团包围了,你们也应当想方设法冲出大火去听经闻法
以无比的欢喜之心信受佛的教导,好好受持读诵这部经典,并且要按照佛经的教导如法去修行,为什么呢?

因为这部经典非常殊胜,有许多的菩萨想要听闻这部《无量寿经》都不能得到
如果有众生能听闻到这部经典,那么他们在成佛的路上就永远不会退转
所以你们应当一心深信并且受持读诵这部经,而且要为众生演说并且按照经文所说的如法去落实修行

我在今天为诸众生宣说这部经文,令众生见到无量寿佛的威仪德相以及观见到极乐世界佛国净土中的一切所有
不要以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是人人都可以求到的

之所以让你们见到阿弥陀佛以及极乐净土
就是让你们在我灭度之后不要对阿弥陀佛的大愿力和极乐净土再生起怀疑之心

【词解】
【无上道】
指最上无比大道之佛道。盖如来所得之道,无有出其上者,故称无上道。具体称为菩提。又与正觉、无上正等觉、无上菩提同义。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中):“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又为“无上道心”之略称。指愿求无上道之心。又称为菩提心。据众许摩诃帝经卷二载,叙述菩萨求无上道一事,在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中,说明得值遇弥勒而闻法,求无上道成不退转。此种求无上道之心,即称无上道心。(出曜经卷十四、大宝积经卷二十五、弥勒大成佛经、法华经疏(吉藏))((参见:菩提心)5200)p5073
FROM:【佛光大辞典】



七十、世尊悲悯众生,当所有经道灭尽时,特意留下这部念佛法门再驻世一百岁
【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学习解说】
在未来世的末法时期,佛陀宣讲的一些经典都将灭尽
我因为悲悯世间众生陷于苦中无法出离,特意再留这部《无量寿经》驻世一百岁
让众生能够听闻到阿弥陀佛和他的佛国净土,并如法去修行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如果有众生正好看到这部《无量寿经》时
只要按照经中教导至心称念阿弥陀佛佛号,就能让自己往生净土的愿望得到满足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8

主题

6594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982

[忍辱勋章]

60#
 楼主| 发表于 2023-9-19 20:25: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9-19 21:15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2小时)

七十一、对于佛经的教导,应当深信,并且按照佛经教导,如是作、如是说、如是教,如法修行

【佛语弥勒:“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菩萨胜法诸波罗蜜得闻亦难;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是故我法,如是作、如是说、如是教,应当信顺,如法修行。”】

【学习解说】
佛告诉弥勒菩萨:如来驻世是非常难得的,能够生在如来驻世遇见佛就更加难得佛宣讲的佛法也是难得难闻,能够听闻佛宣讲的六度波罗蜜等菩萨修行胜法更是难得
还有在世间能够遇到真正的善知识也是非常的难

对于初学者,能够遇到真正的善知是多么幸运,这是为什么呢?
众生因为累世都在六道中轮回,不学习佛法,凡夫习气深重,如果没有善知识的引导,即使今生能够有缘听闻佛法而修行,也可能会盲修瞎练而错失修行的因缘,正是因为有了善知识的正确引导,逐渐增上佛法正见,依照自己的根器按部就班的修行学习,这样在修行的路上也不会因为遇到障碍而退失,善知识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是带领我们走向解脱的明灯,所以我们应该多多亲近善知识,佛在佛经中也已经教导众生要亲近善知识

复次善男子。汝因此故。
求善知识。勿于身心而生疲倦。
见善知识。勿生厌足。
请问善知识。勿惮劳苦。
亲近善知识。勿怀退转。
供养善知识。无令间断。
随顺善知识教诲。不应违逆。
于善知识所有功德。不应疑惑。
闻善知识演说出离门。应生决定。
见善知识随顺烦恼行。勿生嫌怪。
于善知识所生深信心不应变改。
——【善知识】 ~ 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华严)

佛经上也讲了亲近善知识的功德利益
善男子!菩萨因善知识,
听闻一切菩萨诸行,
成就一切菩萨功德,
出生一切菩萨大愿,
引发一切菩萨善根,
积集一切菩萨助道,
开发一切菩萨法光明,
显示一切菩萨出离门,
修学一切菩萨清净戒,
安住一切菩萨功德法,
清净一切菩萨广大志,
增长一切菩萨坚固心,
具足一切菩萨陀罗尼辩才门,
得一切菩萨清净藏,
生一切菩萨定光明,
得一切菩萨殊胜愿,
与一切菩萨同一愿,
闻一切菩萨殊胜法,
得一切菩萨秘密处,
至一切菩萨法宝洲,
增一切菩萨善根芽,
长一切菩萨智慧身,
护一切菩萨深密藏,
持一切菩萨福德聚,
净一切菩萨受生道,
受一切菩萨正法云,
入一切菩萨大愿路,
趣一切如来菩提果,
摄取一切菩萨妙行,
开示一切菩萨功德,
往一切方听受妙法,
赞一切菩萨广大威德,
生一切菩萨大慈悲力,
摄一切菩萨胜自在力,
生一切菩萨菩提分,
作一切菩萨利益事。

  善男子!菩萨
由善知识任持,不堕恶趣;
由善知识摄受,不退大乘;
由善知识护念,不毁犯菩萨戒;
由善知识守护,不随逐恶知识;
由善知识养育,不缺减菩萨法;
由善知识摄取,超越凡夫地;
由善知识教诲,超越二乘地;
由善知识示导,得出离世间;
由善知识长养,能不染世法;
由承事善知识,修一切菩萨行;
由供养善知识,具一切助道法;
由亲近善知识,不为业惑之所摧伏;
由恃怙善知识,势力坚固,不怖诸魔;
由依止善知识,增长一切菩提分法。

何以故?善男子!善知识者,
能净诸障,
能灭诸罪,
能除诸难,
能止诸恶,
能破无明长夜黑暗,
能坏诸见坚固牢狱,
能出生死城,
能舍世俗家,
能截诸魔网,
能拔众苦箭,
能离无智险难处,
能出邪见大旷野,
能度诸有流,
能离诸邪道,
能示菩提路,
能教菩萨法,
能令安住菩萨行,
能令趣向一切智,
能净智慧眼,
能长菩提心,
能生大悲,
能演妙行,
能说波罗蜜,
能摈恶知识,
能令住诸地,
能令获诸忍,
能令修习一切善根,
能令成办一切道具,
能施与一切大功德,
能令到一切种智位,
能令欢喜集功德,
能令踊跃修诸行,
能令趣入甚深义,
能令开示出离门,
能令杜绝诸恶道,
能令以法光照耀,
能令以法雨润泽,
能令消灭一切惑,
能令舍离一切见,
能令增长一切佛智慧,
能令安住一切佛法门。

  善男子!善知识者,
如慈母,出生佛种故;
如慈父,广大利益故;
如乳母,守护不令作恶故;
如教师,示其菩萨所学故;
如善导,能示波罗蜜道故;
如良医,能治烦恼诸病故;
如雪山,增长一切智药故;
如勇将,殄除一切怖畏故;
如济客,令出生死暴流故;
如船师,令到智慧宝洲故。
善男子!常当如是正念思惟诸善知识。

而能够在听闻到佛法后能够如法修行也是很难,如果能够听闻经典后,深信经文的教导并且愿意受持读诵,这也是最最难得的

所以对我所说的这部经典,你们应当如实去做,如实去为众生演说、如实去教导众生,应当深信阿弥陀佛发下的弘大愿力,一心念佛,发愿往生极乐净土,只有深信不疑惑,并且坚定不移的如法修行,就一定能够往生极乐净土

【词解】
【波罗蜜】
梵语 pa^ramita^,巴利语 pa^rami^ 或 pa^ramita^。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
 梵语 pa^ramita^,有到达彼岸、终了、圆满等义;巴利语 pa^rami^,则有最上的、终极的等义。诸家对波罗蜜之译释各有说法。据弥勒菩萨所问经卷八载,波罗蜜通于已到、当到之义,即佛为已到彼岸,菩萨为当到彼岸。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载,到彼岸有三种之别,即:(一)随所修行而达于究竟无余。(二)入真如,以入真如为究竟,如众流以归海为终极。(三)得无等果,无别果胜于此果。盖菩萨所修之行,所入之理,及所得之果,皆究竟而圆满。又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波罗蜜多有五因缘,即无染著、无顾恋、无罪过、无分别、正回向等。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载,波罗蜜有十七义,如修习胜利、无所著、无所见、无患累等。据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载,有二十义,例如一切所知诸妙善法能到彼岸、于菩萨藏差别法门正安住义等。
 有关此岸、彼岸之说,各家亦异。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之六波罗蜜项载,即:(一)生死为此岸,究竟涅槃为彼岸。(二)生死涅槃有相为此岸,平等无相为彼岸。据大品经游意载,即:(一)小乘为此岸,大乘为彼岸。(二)魔为此岸,佛为彼岸。(三)世间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又谓成论师以有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众惑为此岸,种智为彼岸。
 依诸经论而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四波罗蜜等分别:(一)六波罗蜜,又作六度,为诸部般若经之说。指大乘菩萨所必须实践之六种修行。即:(1)布施波罗蜜,又作檀那(梵 da^na,巴同)波罗蜜、檀波罗蜜,谓全然施惠。(2)持戒波罗蜜,又作尸罗(梵 s/i^la)波罗蜜,谓全然持守教团之戒律。(3)忍辱波罗蜜,又作羼提(梵 ks!a^nti)波罗蜜,谓全然忍耐之意。(4)精进波罗蜜,又作毗梨耶(梵 vi^rya)波罗蜜,谓全然努力之意。(5)禅定波罗蜜,又作禅那(梵 dhya^na)波罗蜜,谓心全然处于一境。(6)智慧波罗蜜,又作般若(梵 prajn~a^)波罗蜜、慧波罗蜜、明度、明度无极,谓圆满之智慧,系超越人类理性之无分别之智慧;依此则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罗蜜,乃至修禅定而完成禅定波罗蜜,故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本,而称诸佛之母。
 (二)十波罗蜜,又作十度、十胜行,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等之说。六波罗蜜加如下之四波罗蜜,则为十波罗蜜,即:(1)方便波罗蜜,又作沤波耶(梵 upa^ya)波罗蜜,指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2)愿波罗蜜,又作钵罗尼陀那(梵 praN!idha^na)波罗蜜,谓得智慧(即菩提)后,救济众生的殊胜之愿。(3)力波罗蜜,又作波罗(梵 bala)波罗蜜,谓能正确判断所修所行的全然之能力。(4)智波罗蜜,又作若那(梵 jn~a^na)波罗蜜,谓享受菩提之乐,并教导众生得全然之智慧。
 (三)四波罗蜜,为胜鬘经颠倒真实章等之说。即:(1)常波罗蜜,谓全然永远性之波罗蜜。(2)乐波罗蜜,谓全然安稳性之波罗蜜。(3)我波罗蜜,谓全然主体性之波罗蜜。(4)净波罗蜜,谓全然清纯性之波罗蜜等,乃具足涅槃四种殊胜之特质(四德)。
 (四)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称位于东南西北方之四菩萨为四波罗蜜,即东方之金刚波罗蜜、南方之宝波罗蜜、西方之法波罗蜜、北方之业波罗蜜等。此外,南传之巴利语典籍,如所行藏(巴 Cariya^pit!aka)、佛种姓(巴Buddhavam!sa)、法句经注(巴 Dhammapadat!t!hakatha^)等,亦立十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持戒(巴 si^la)波罗蜜、出离(巴 nekkhamma)波罗蜜、般若(巴 pan~n~a^)波罗蜜、精进(巴 viriya)波罗蜜、忍辱(巴 khanti)波罗蜜、真谛(巴 sacca)波罗蜜、决意(巴 adhit!t!ha^na)波罗蜜、慈(巴 metta^)波罗蜜、舍(巴 upekkha^)波罗蜜等。(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华严经离世间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慧度经宗要、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一(智顗)、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良贲)、般若波罗蜜多经赞)p3445
FROM:【佛光大辞典】



 【尔时,世尊说此经法,无量众生皆发无上正觉之心,万二千那由他人得清净法眼,二十二亿诸天人民得阿那含,八十万比丘漏尽意解,四十亿菩萨得不退转,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于将来世当成正觉。尔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大光普照十方国土,百千音乐自然而作,无量妙华芬芬而降。】

【学习解说】
当时,世尊说完这部《无量寿经》,与会的无量众生都发起无上正觉(真正之觉悟)之心
与会中的一万二千那由他人获得了清净的法眼(指彻见佛法正理之智慧眼,为五眼之一
有二十二亿天人们证得了阿那含果位,有八十万比丘已经以圣智断尽烦恼,使得心开意解
四十亿菩萨在成佛的路上已经不会再退转
他们发愿以弘扬佛法帮助众生解脱生死来庄严自己成佛的功德,这些菩萨必定在将来世成就正等正觉

当时,当菩萨们在心中发下大愿后,三千大千世界发出六种震动,佛光普照十方一切佛国国土
虚空中自然而然的奏响起成百上千种音乐,音乐声宛转悠扬,美妙动听
又从天空中飘下无量无数殊妙美丽香气芬芳的旃檀罗华,沁人心脾

【词解】
【无上】
 (术语)谓无有过于此者。善见律一曰:“无上者。诸法无能胜也。”华严大疏钞十三曰:“无有能过者,故号为无上。”净土论注曰:“无上者,此道穷理尽性,更无过者。”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觉】
<一>梵语 samyak-sam!bodhi,巴利语 samma^-sambodhi。意指真正之觉悟。又作正解、等觉、等正觉、正等正觉、正等觉、正尽觉。等者,就所证之理而言;尽者,就所断之惑而言。即无上等正觉、三藐三菩提之略称。梵语sambodhi之意译,音译三菩提。谓证悟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即如来之实智,故成佛又称“成正觉”。阿弥陀佛在往昔十劫即成就正觉,最初成佛之瞬间即称为正觉一念。又极乐净土之莲花,为依弥陀如来成就正觉所成之花,故称正觉花。
 以上系就正觉之广义而言。若狭义言之,则特指释尊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觉悟缘起之法,证得解脱。长阿含卷二游行经(大一·一五下):“佛昔于郁鞞罗尼连禅水边,阿游波尼俱律树下,初成正觉。”又于华严宗所判之五教中,释尊之初成正觉,在“小乘教”系指释迦生身之实成,在“始教”则指八相化身之示现,在“终教”则谓十地行满之报身,在“顿教”则称法身之初成,在“圆教”乃意味遍满因陀罗网无边世界念念初初之成正觉。(杂阿含经卷十二、中阿含卷五十六罗摩经、往生论注卷上、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参见:正遍知)2001、“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674)
 <二>(1091~1157)宋代曹洞宗僧。隰州(山西)人。俗姓李。十一岁出家,十四岁受具足戒,十八岁出游参学。一日,闻僧诵法华经,至“父母所生眼,悉见三千界”文,瞥然有省。既而闻丹霞子淳之道誉,遂往参礼咨询,言下释然,时年二十三。及丹霞退居唐州大乘寺,师亦随之。宣和二年(1120),迁住大洪寺,亦相随掌理笺记。翌年,迁首座之职,复于圆通寺照阐提席下任分座。未久,应长芦寺真歇之请而住寺开法。当时有众一千七百,见师秉拂提唱,悉皆叹服。留居六年,转至泗洲普照寺弘法,并承嗣丹霞衣钵。
 建炎元年(1127),移住舒州太平寺,后转江州之圆通、能仁两寺。又游云居山,参谒圆悟克勤,勤与安定郡王,共请师住持长芦寺。建炎三年,渡浙江而至明州,礼拜普陀山,过天童山时,郡守恳请住持天童寺。九月,受敕命住持灵隐寺。十月,再还天童。住于天童,前后垂三十年,整备伽蓝,严饬清规,世称天童和尚,誉为天童中兴之祖。时值北宋末年之乱世,宗风不振,流弊百端;师乃特为举扬正传之禅宗宗风,并提倡“坐禅”、“默照”之禅风,世称之默照禅、宏智禅。绍兴二十七年九月示寂,享年六十七。诏谥“宏智禅师”。所著天童百则颂古为元代万松行秀“从容录”之依据,另有宏智广录九卷、宏智觉禅师语录四卷、宏智和尚语要一卷等(续传灯录卷十七、五灯会元卷十四、佛祖历代通载卷三十、大明高僧传卷五)p2005  
FROM:【佛光大辞典】

【那由他】
数目字,相等与今天的亿数,亦有说为千亿的,各说不同。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清净法眼】
 (术语)清净之法眼也,法眼为五眼之一。小乘之声闻于见道观见四圣谛,大乘之菩萨于初地观见二空之理之智也。无量寿经下曰:“万二千那由他人,得清净法眼。”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眼】
菩萨之眼,能够清楚的见到一切法妙有的道理,为五眼之一。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眼】
<一>梵语 dharma-caks!u,巴利语 dhamma-cakkhu。指彻见佛法正理之智慧眼。系五眼之一。此眼能见一切法之实相,故能分明观达缘生等差别法。菩萨为度众生,以清净法眼遍观诸法,能知能行,得证是道;又知一切众生之各各方便门,故能令众生修行证道。(大品般若经卷二、无量寿经卷下、大智度论卷三十三、瑜伽师地论卷十四)((参见:五眼)1151)
 <二>日本僧位之一种。全称法眼大和尚位。即授以僧都僧官之阶位。此僧位于日本贞观六年(864),与法印、法桥等同时制定,并授以僧都僧官之阶位。至弘安八年(1285),始比照于五位殿上人之位。后来佛像之雕刻师等,亦可被任此位。(释家官班记卷下、三代宝录卷十六、卷四十三)
 <三>(885~958)法眼文益禅师。五代僧。为我国法眼宗之祖。南唐国主李氏曾赐以“净慧大师”之号,入寂后,谥号“大法眼”。((参见:文益)1429)p3386
FROM:【佛光大辞典】

【五眼】
梵语 pan~ca caks!u^m!s!i,巴利语 pan~ca cakkhu^ni。指五种眼力。即:(一)肉眼(梵 ma^m!sa-caks!us),为肉身所具之眼。(二)天眼(梵 divya-caks!us),为色界天人因修禅定所得之眼,此眼远近前后,内外昼夜上下皆悉能见。(三)慧眼(梵 prajn~a^-caks!us),为二乘人之眼,能识出真空无相;亦即能轻易洞察一切现象皆为空相、定相。(四)法眼(梵 dharma-caks!us),即菩萨为救度一切众生,能照见一切法门之眼。(五)佛眼(梵 buddha-caks!us),即具足前述之四种眼作用之佛眼,此眼无不见知,乃至无事不知、不闻;闻见互用,无所思惟,一切皆见。
 天台家说因位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四者,果位有佛眼。又藏、通、别、圆四教于五眼之义各不相同。密教则认为五眼无优劣之分,主张前四眼之德皆与佛眼相等。此外,真言家特重佛眼,将其佛格化,称为佛眼尊。(大品般若经卷二、无量寿经卷下、文殊师利问经卷下、大智度论卷三十三、卷三十九、华严经疏卷五十七、大乘义章卷二十、三观义卷上)p1151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那含】
梵语 ana^ga^min。旧译作阿那伽弥、阿那伽迷。略称那含。意译不还、不来、不来相。乃声闻四果中第三果之圣者。彼等已断尽欲界九品之惑,不再还来欲界受生。此阶位之圣者中,若九品之惑全部断尽,则称阿那含果;若断除七品或八品,则称阿那含向;若断除七、八品,而所余之一、二品尚须对治成无漏之根,更须一度受生至欲界,称为一间(梵 ekavi^cika)。又于阿那含果中,复有五种不还、七种不还、九种不还等别。(中阿含经卷三伽蓝经、大智度论卷三十二、大乘义章卷十一、慧苑音义卷上)((参见:五种不还)1176)p3623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那含】
 (术语)Ana%ga%min,译曰不还。不来。断尽欲界烦恼之圣者名。此圣者未来当生于色界无色界,不再生欲界,故曰不还。大乘义章十一曰:“阿那含者,此名不还。小乘法中,更不还欲界受身,名阿那含。”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那含果】
  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即第三果也。谓此人断欲界后三品思惑尽,更不来欲界受生,故名不来。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漏尽】
梵语 a^srava-ks!aya, ks!i^na-a^srava。漏,烦恼之异称。以圣智断尽烦恼,称为漏尽。与“无漏”同义。大智度论卷三(大二五·八○中):“三界中三种漏已尽无余,故言漏尽。”(瑜伽师地论卷二、俱舍论卷二十四、卷二十五)((参见:无漏)5128)p5826
FROM:【佛光大辞典】

【不退转】
 (术语)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略云不退,即梵语之阿毗跋致也。无量寿经上曰:“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十住毗婆娑论曰:“若人疾欲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法华经序品曰:“此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觉】
<一>梵语 samyak-sam!bodhi,巴利语 samma^-sambodhi。意指真正之觉悟。又作正解、等觉、等正觉、正等正觉、正等觉、正尽觉。等者,就所证之理而言;尽者,就所断之惑而言。即无上等正觉、三藐三菩提之略称。梵语sambodhi之意译,音译三菩提。谓证悟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即如来之实智,故成佛又称“成正觉”。阿弥陀佛在往昔十劫即成就正觉,最初成佛之瞬间即称为正觉一念。又极乐净土之莲花,为依弥陀如来成就正觉所成之花,故称正觉花。
 以上系就正觉之广义而言。若狭义言之,则特指释尊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觉悟缘起之法,证得解脱。长阿含卷二游行经(大一·一五下):“佛昔于郁鞞罗尼连禅水边,阿游波尼俱律树下,初成正觉。”又于华严宗所判之五教中,释尊之初成正觉,在“小乘教”系指释迦生身之实成,在“始教”则指八相化身之示现,在“终教”则谓十地行满之报身,在“顿教”则称法身之初成,在“圆教”乃意味遍满因陀罗网无边世界念念初初之成正觉。(杂阿含经卷十二、中阿含卷五十六罗摩经、往生论注卷上、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参见:正遍知)2001、“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674)
 <二>(1091~1157)宋代曹洞宗僧。隰州(山西)人。俗姓李。十一岁出家,十四岁受具足戒,十八岁出游参学。一日,闻僧诵法华经,至“父母所生眼,悉见三千界”文,瞥然有省。既而闻丹霞子淳之道誉,遂往参礼咨询,言下释然,时年二十三。及丹霞退居唐州大乘寺,师亦随之。宣和二年(1120),迁住大洪寺,亦相随掌理笺记。翌年,迁首座之职,复于圆通寺照阐提席下任分座。未久,应长芦寺真歇之请而住寺开法。当时有众一千七百,见师秉拂提唱,悉皆叹服。留居六年,转至泗洲普照寺弘法,并承嗣丹霞衣钵。
 建炎元年(1127),移住舒州太平寺,后转江州之圆通、能仁两寺。又游云居山,参谒圆悟克勤,勤与安定郡王,共请师住持长芦寺。建炎三年,渡浙江而至明州,礼拜普陀山,过天童山时,郡守恳请住持天童寺。九月,受敕命住持灵隐寺。十月,再还天童。住于天童,前后垂三十年,整备伽蓝,严饬清规,世称天童和尚,誉为天童中兴之祖。时值北宋末年之乱世,宗风不振,流弊百端;师乃特为举扬正传之禅宗宗风,并提倡“坐禅”、“默照”之禅风,世称之默照禅、宏智禅。绍兴二十七年九月示寂,享年六十七。诏谥“宏智禅师”。所著天童百则颂古为元代万松行秀“从容录”之依据,另有宏智广录九卷、宏智觉禅师语录四卷、宏智和尚语要一卷等(续传灯录卷十七、五灯会元卷十四、佛祖历代通载卷三十、大明高僧传卷五)p2005  
FROM:【佛光大辞典】

【六种震动】
指大地震动之六种相。又作六变震动、六反震动。略称六震、六动。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依地动之方向,举出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边涌中没、中涌边没等六相。新华严经卷十六、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一等则举出动、起、涌、震、吼、击(摇)等六相,各相复分小、中、大等三种,故计有动、遍动、等遍动、起、遍起、等遍起、涌、遍涌、等遍涌、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击、遍击、等遍击等十八相。大方广大庄严经卷二则举出摇动、极摇动、遍摇动、扣击、极扣击、遍扣击、移转、极移转、遍移转、涌覆、极涌覆、遍涌覆、出声、极出声、遍出声、边涌中没中涌边没、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等十八相。
 长阿含经卷二游行经载有地动之八种因缘:(一)地在水上,水止于风,风止于空,空中大风自起则大水扰,大水扰则普地震动。(二)得道之比丘、比丘尼及大神尊天,观水性多,观地性少,欲知试力则普地震动。(三)若菩萨由兜率天降神母胎,专念不乱,普地大动。(四)菩萨始出母胎,从右胁生,专念不乱,则普地震动。(五)菩萨初成无上正觉,地大震动。(六)佛初成道转无上法轮,则普地震动。(七)佛之说教将毕,欲舍性命,则普地震动。(八)如来于无余涅槃界般涅槃时,地大震动。同经卷二亦载有大地震动之六时:(一)佛入胎时,(二)出胎时,(三)成道时,(四)转法轮时,(五)由天魔劝请将舍性命时,(六)入涅槃时。(菩萨念佛三昧经卷一、大智度论卷八、法华经文句卷二下)((参见:六震)1310)p1307
FROM:【佛光大辞典】



 【佛说经已,弥勒菩萨及十方来诸菩萨众,长老阿难、诸大声闻,一切大众,闻佛所说靡不欢喜。】

【学习解说】
佛为众生说完这部《无量寿经》,与会的弥勒菩萨以及十方佛国的一切诸菩萨众、还有长老阿难尊者、诸大声闻众,以及一切与会大众,听闻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这部殊胜的念佛法门后,内心无不欢喜雀跃,内心都发愿一定要好好受持这部经典

【词解】
【大声闻众】
p0241
佛地经论二卷十一页云:闻佛言音而入圣道,故名声闻。并出家僧,故名为众。一切皆是最极利根波罗蜜多种姓声闻,故名为大。有义,皆住无学果位,故名为大。如实义者,皆是不定种姓声闻,得小果已,趣大菩提;故名为大。或众多数,故名为大。如今大众。
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无量寿经卷下


(本篇学习完毕  
感恩佛菩萨 感恩善知识  感恩老师 感恩护法圣众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5-4 08:34 , Processed in 0.10354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