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佛法与生活」对话录

[复制链接]

1311

主题

7945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8838

[禅定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7-13 14:1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佛法与生活」对话录

转贴:首楞严三昧


提供几篇好文章给大家参考参考

http://www.yinshun.org/Enlightenment/1997/1997sep/1997sep1.htm

「佛法与生活」对话录
听闻正法

辜隐

生:有人说:「学佛修行要专精,一门深入,只要一经一佛一咒就好了」,为什么还要读经论例如『妙云集』?

师:你自己认为怎样?

生:我不知道,我是在流通佛法的录音带上听到的。

师:如果另外一卷录音带告诉你另外一种观念,你该如何是好?

生:我会分析比较看看,然后自己判断。

师:那就对了,所谓「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依法不依人」,正是这样的态度。你所知道的「一门深入」是什么意思?用意何在?

生:一门深入就是不要杂学杂修,因为「一法通,则法法皆通」。

师:你认为戒定慧是杂还是专?是三或是一?

生:一句佛号就具足了戒定慧。

师:你现在念一句佛号看看,有没有具足戒定慧?

生:现在还没有,通了以后就是了。

师:现在戒定慧是三,通了以后就是一。既然是三,怎么会变成一?这在逻辑上是不通的。

生:三即是一,非三亦非一。

师:你有这种观念,是看佛书得来、听佛法得来的,或是由念佛得来的呢?

生:以前看佛书得来的。

师:既然如此,研读经论或研读『妙云集』不也是「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吗?

生:可是,我觉得读『妙云集』对我的修行没有什么帮助,而且没有时间。

师:你现在如何修行?

生:目前工作很忙,偶而诵经、念佛,心会比较平静,但是杂念还是很多,离一心不乱还很遥远。

师: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

生:不知道。可不可以告诉我为什么?

师:修行的障碍很多,杂念只是结果,原因是没有透视诸法的真相,贪瞋痴慢疑种种烦恼都还在,自然无法「万缘放下,一心念佛」。

生:不是说:一句佛号,能消一切烦恼吗?

师:这只是一个观念,事实上,你现在消除了一切烦恼了吗?观念只能参考,事实才是真的,不要落入「文字障」、「所知障」之中。

生:我要怎样才能「放下」?

师:放下不是用说或用想的,它是有因有缘的,解行并重是有必要的,你愿不愿意重新来了解修行的原理和方法?这样对你修行的质量和效果会很有帮助。

生:那样要怎么做?您可不可提供我一些方法?

师:你可以照样诵经、念佛,另外再加上研读『妙云集』的『成佛之道』,这样对你会很有帮助。

生:印顺法师好像不赞成净土法门。

师:这是误会,导师只是根据经论原典,重新还原净土思想的原貌而已,这在『成佛之道』中有谈到。希望你自己去思考、体会,找出真正适合自己的修行之路,打开心胸,才能亲自见到真理。等你实际做了之后,有什么问题再来谈,好吗?

生:嗯,我想我可以试试看。

(请参阅:『成佛之道』:「闻法趣入」章)

http://www.yinshun.org/Enlightenment/1997/1997nov/1999nov7.htm

佛法与生活对话录
随缘自在

辜隐

生:我觉得工作压力很大,虽然尝试了放松和抒解压力的方法,但效果似乎很短暂,请问佛法如何处理这类的问题?

师: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生:我是电脑工程师,每天上班总有做不完的事,还得经常赶进度。

师:有压力时,你有没有观察身心的反应?是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呼吸困难、心跳加速,有时胃痛,心情焦燥,总觉得这样的生活很无奈,为了收入不能不做,人生真没意义。

师:你怎样放松自己、抒解压力?

生:有时找人聊天,有时做做运动或者从事休闲活动,也做过松弛训练,但是效果不甚理想。

师:其实,观念和心态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果观念和心态是紧的,就很难体验松的感觉,愈想放松便愈没有办法放松。在佛法中,如果能够放下执取的观念,让身心随顺因缘,自然流动,身体也会松下来。

生:我应该怎么做?

师:「我应该做某件事」的思考模式,基本上就带有执取的心态,如果体验到第一义谛的毕竟空,没有「我」、也没有「做」的实体,只有当下的因缘,身心一切如幻如化,惟有假名「我在做某件事」,这样就是佛法所说的的放下,身心自然就放松下来、自在安详了。

生:这很不容易。

师:你学过因缘观和怎样观因缘吗?

生:学过,是不是分析每一件事物都是各种因缘和合而成的?可是这样做之后,我并没有放下和自在的感觉。

师:仅仅思惟、观察、分析,是不够的。在平时就要保持正念正知,内心平静,对当下身心情境了了分明,才容易相应,领悟现前的缘生缘灭,进入真实的现观,不再是「想蕴」的作用而已。

生:这样就不会再感到压力了吗?

师:也许不是立刻,但只要观念和心态都能随顺因缘,就会觉得轻松多了。在工作中,只是专注于眼前的工作,没有情绪和杂念的干扰,就不会消耗精神和体力了,反正急也没有用,如果真的来不及,就要变通,采取应变的措施;随顺因缘不是消极,而是灵活不僵化的活在当下的因缘。

生:工作负担的确太重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师:必要时要考虑换工作,因为长期的超载工作,是违逆身心的因缘的,会产生不良的后果。佛法说:「诸行无常」,紧紧地抓住一个工作不放,是带有执取的,要好好省思生命的意义何在,因循旧有的模式是永远不会得到喜悦和自在的。

生:在工作中如何观照?

师:最自然的方式是将平时正念正知的功夫扩展到工作时段。虽然在工作时,很少有时间作观照,但可以在工作的空档,例如上洗手间、打完电话、送文件或电脑开机时,静静地观照自己的呼吸,活在当下的静与动之中,让身心重新充电,这是个很值得尝试的方法。

生:怎样放松比较容易?

师:你可以先检视自己的身体状态的松紧程度,肩膀如果不自觉的上提,就让它自然下垂,脸部紧绷,就让嘴部微张,体验脸部不用力的感觉,逐渐让身体放松、柔软下来,这是比较简单的方法,可以先做做看,再来调整。

http://www.yinshun.org/Enlightenment/1997/1997dec/1999dec7.htm

佛法与生活对话录
活在当下的因缘

辜隐

生:最近看到社会上发生一连串不幸事件,想到每件事物都是不确定,不可靠的,就对未来感到惶恐不安,变得紧张兮兮、疑神疑鬼的,我是该这样想:「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一切由他去吧?还是应该如履薄冰的事事小心,不管怎样,心里总是不安,该怎么办才好?

师:你知道为什么心不安吗?

生:因为有危险。

师:什么样的危险?

生:我担心经济不景气会让我失业,意外事故会受伤....。

师:在这种情况下,心就一定不安吗?

生:如果保持警觉,知道怎么应付,就比较不会那么不安。可是常常不知所措,而且受到伤害,遭到损失,所以很没有信心。

师:那么真正使你不安的是什么?

生:害怕因为失业或车祸而受到伤害和遭到损失。

师:使你害怕的内心因素是什么?

生:不愿意受到伤害和损失。

师:是什么样的心态和观念让我们抗拒伤害和损失?

生:保护自我,避免因为伤害和损失所带来的痛苦。

师:伤害和损失一定会带来痛苦吗?

生:噢!我知道了!我们会痛苦是因为我们想要保护自我,而事实上,无论我们如何努力,小心翼翼的保护它,还是无法完全避免受到伤害和损失。

师:对了,这就是事实的真相,如果你仔细思惟、观察,一切都由因缘和合而现起,它是无常的,也不是我可以完全支配、控制的,那么,你就可以接纳当下的因缘,无论是被伤害或得到帮助,有损失或获得什么,都以平常心看待,不迎不拒,就会自在多了。

生:我要怎么思惟、观察?

师:你思惟、观察看看,失业或开车发生意外,是你可以完全支配、控制不让它发生的吗?

生:我可以很注意,但是因为还有很多外在因缘,无法掌控,所以觉得担心。

师:既然一切由因缘来决定,不是由「我」来决定,担心有用吗?

生:没有用。

师:既然担心也没有用,你何不积极面对它!

生:事前的警觉性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是不是很重要?


师:是的!所谓:「真俗无碍」,在真谛上能当下观照缘起空寂、无常无我;在俗谛上也能学习处理事情世间的方便智,当然是更圆融的了。

生:怎样才能当下观照?

师:除了思惟、分析之外,还要时常保持正念、正知,处理事情理智而不情绪化,灵活而不拘泥既有的模式,这样就能观照当下的缘生缘灭!例如现在你想到失业,还会不会担心?

生:还会有一些。

师:试着观照看看,和担心在一起,心里还有些什么东西出现?

生:有一些念头如:万一失业,全家生活将陷入困境,美好生活被破坏,理想破灭,别人会看不起我....并且觉得焦虑。然后,脑海中出现另一个声音:不要怕,我还可以再找工作,我太太还有收入,家里也有一些积蓄,生活可以简单化,学习减少物质上的享受,充实心灵生活.....,其实,天无绝人之路,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只要好好把握现在,坦然面对困难,就可以了,何必担心呢!

师:事实上你现在好好的,并没有失业,担心只是「脑海」中的众多缘生缘灭的波浪之一而已,这就是「四念处」的观照。当一个人活在当下真实的因缘里,就能够看清真相,内心就自在而平静。不是吗?

生:很高兴,我现在明白「苦由心生」的道理了,谢谢老师的开导!

http://www.yinshun.org/Enlightenment/1997/1997oct/1999oct9.htm

「佛法与生活」对话录
佛法在生活中的运用

(请参阅『佛在人间』之「佛法是救世之仁」)

辜隐

生:我觉得最近学佛退步了!

师:什么事情让你有这种感觉?

生:我最近情绪不太好,昨天在公司跟同事争吵。

师:为什么会争吵?

生:因为他很过份,根本就是他自己的工作出错,还怪我没有配合他,害他被老板骂了一顿,所以就开始争辩,弄得很不愉快。

师: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生:我觉得他不应该怪到我这边来。

师:这种想法,你觉得有没有问题?

生:难道自己作错事,就要怪别人吗?

师:当然不是,我的意思是说,如果你一直认定「他不应该如何如何」,你的对事情的认知就会被局限,看不到其他的因缘。

生:什么因缘?

师:你看的只是「一件事情的对错」,没有看到彼此的想法和情绪反应。你再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吧!他开始的时候是怎么说的?

生:他说:「都是你!害惨我了····」

师:当时你和他的情绪反应是怎样的呢?

生:我和他都很生气。

师:你有没有看到生气的感觉是一种「苦」?

生:是的,很不舒服。

师:如果就在现在,你看见自己的「苦」,同时也看见对方的「苦」,这当中你如何将佛法带进去?

生:我会冷静地观察因缘,而不是彼此再激怒对方,陷入不停的争辩里。

师:你观察到什么?

生:他的情绪是因为一连串的事件引发的,而我的情绪又是被他引发的。

师:你觉得这当中,观念和解释是不是也算是因缘的一部份?

生:应该是的,那么我的观念和解释是什么?

师:譬如说:你也许认为,「犯错的人本来就应该被指责」「你凭什么怪我!」。

生:没错!我是这样想的,所以就和他争辩。

师:难道非争辩不可吗?

生:也可以不用争辩,可是很难做到。

师:这和你看事情的角度有关,如果能在对方指责你的时候,同时感受到对方内心的苦,就容易生起慈悲心,当心地柔软的时候,就比较能包容。

生:会不会太软弱?

师:这不是软弱,这时候,内心平静,没有预存任何观念,而能看清它的缘起,明白争执毫无益处,只是理智地处理眼前的事物,不再有情绪化的反应,这就是禅定和智慧。

生:会不会是非不分?

师;相对的「是非、对错、应该或不应该」还是有的,但这只是整体因缘的一部份,这些都不是绝对的。以这件事情做例子,在工作细节上,往往没有明确的分工,容易站在本位的立场来看事情,觉得错不在自己,同事认为你应该配合他;你觉得工作出错是他自己的事,与你无关;而老板认为员工作事不应该犯错。这些,在当事者而言都有他的理由,但也都是局限的、片面的观点。
如果从整体的因缘来观察,如果你的同事平时在工作上多和人沟通,你也能主动配合对方,而老板也能注意到员工之间工作协调的程度,适当的督导,事情将会做得比较圆满。这就是超越了个别的「是非、对错、应该或不应该」,而能体悟到什么是「缘起无自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5-6 08:40 , Processed in 0.05984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