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莲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净莲],学习《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50

主题

492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606

[精进勋章]

21#
 楼主| 发表于 2024-3-8 20:37: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3-8 20:49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继续学习思维药师佛十二大愿

-- [经文] --

第三大愿: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

【善知识解说】
只要常念药师佛名号, 就能得到药师佛的庇佑, 生活无缺乏

[末学解说]

第三大愿:
愿我来世(意指死后将来之世。为三世之一。全称未来世)得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一切有情众生都能够获得无尽所受用物,不令众生,有所乏少。

注解:
【来世】:意指死后将来之世。为三世之一。全称未来世。又作来生、后生、后世。据金刚经载,世尊于过去世得燃灯佛授记,并谓世尊于“来世”当得成佛。又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有(大九·一九中)“现世安隐,后生善处”之语。此外,直接将来之世,特称顺来生;将来之次世,称来来生;永远之未来,则称未来永劫,略称来劫。一般则指死后之未来。(胜鬘经如来真实义功德章、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四)p3048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药师佛慈悲,发愿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生活无缺乏
由此,不禁联想到日常生活中,身边众生的愿望有千万种
求财,求名,求利,求婚姻,求健康,求平安......大都紧紧围绕世俗的种种
而求解脱,求光明,求清净,求成佛,却真的很少很少
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关于[正确发愿]的相关内容

一、发愿的方向要正确
很多佛经上都说佛菩萨可以满足我们各种愿望
但是条件是什么?这要弄清楚
就是拼命的做经上所讲的功课
而且在业障和您的付出尚未达到平衡之前
所求通常是不能如愿的

所以发愿的方向要正确
一般众生通常不明白这点
发愿要发大愿,就是为了普渡众生,为了成就佛道
这样的方式而去满足自己的生活上的小愿
这样用大愿牵动小愿,所求才最容易圆满
——[分析解说]发愿的方向要正确~您对菩萨有所求,但是您用什么因来求呢?
在佛经中
佛陀也告诉佛弟子哪些是[错误的誓愿],是属于[邪见誓愿]
例如,常见的民间杀生祭拜发誓,或外道誓愿,或吵架后发的恶誓,
或者好友相约去钓鱼或喝酒比赛之间的立誓...种种犯五戒的誓愿

另外,[[如果真的有地狱,我心甘情愿的下地狱! ]]这句话也很常见,
这句话在论坛上出现过好几次,所以请勿对号入座,真的是出现太多次了
这种话人人都会说,可是人人都看不到未来世的果报
真正到了未来世,只是徒增一些哀怨抱怨的人而已,并不会真正心甘情愿

这些[错误的誓愿]或[邪见誓愿]都会造成重大的恶业果报,所以不可不慎

因果不虚,发什么心愿,就会引发导致什么果报
所以众生应该谨慎言行,慎重自己的誓愿
——[略说]~[正确誓愿]和[邪见誓愿]
佛弟子发起自己愿意精进成佛和普渡众生,这才叫做[菩萨愿]
就像父母为了小孩,所以努力工作,想让小孩能顺利成长,心甘情愿,无怨无悔
行菩萨道也正是如此,
发愿的菩萨就像父母一样,视众生如子,希望一切众生都能顺利学佛成佛
所以自动自发,心愿和愿行力都力量非凡
这是因为心愿大,力量就大
就像父母为了小孩,工作就特别有力量和拼劲
——[略说]佛教发愿和民间信仰发愿的不同
"先发大愿,先构思行菩萨道普渡众生的蓝图,先学习付出"
这种处处为了利益众生的菩萨行为,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困境
因为佛菩萨会根据众生的愿力,而给予最大的鼓励和支持
不能真正发起大愿和落实菩萨道的人,只好让因果业报去磨难这些人
直到他们慢慢明白~"慈悲愿力才能改变苦报的因果业力"

所以,1[放下虚幻的人生执着],以及2[发起无上的光明愿力]
这才能真正解脱困苦,不然若是为了生活的困难,这容易迷上加迷
先是苦迷,后来改变了有钱了是乐迷,轮回不已

让自己变成菩萨,和诸佛菩萨站在同一边,成为救度众生的人,而不是祈求救度的人
这样才能快速的转变旧业,从黑暗转为光明

请您找出末学讲光明法(光明心导引)的那篇文章,用心的学习

如果能够以上面的观念为基础
不论是现世生活财富,或是临命终想往生净土,都是很容易的

[楞严咒]和[药师经]都能满足现世财富和往生净土,所以不用担心
重点是~和佛菩萨同一等级的发心,这才能串联起一切功德
——让自己变成菩萨,和诸佛菩萨站在同一边,成为救度众生的人,而不是祈求救度的人

二、什么是正确的誓愿?
在佛经中,
佛陀经常教导我们要发起[菩萨宏愿]或[成佛的誓愿],或学习[诸佛菩萨的大愿]
例如,
常见的[普贤十大愿],或者[弥陀48愿],或[药师佛12大愿],或大悲心陀罗尼经[观音的誓愿]
这些都是属于[正确的誓愿]
——[略说]~[正确誓愿]和[邪见誓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四弘誓愿」的法性原理内涵
佛法讲的愿力和发愿
和一般民间信仰的发愿并不同

一般[民间上的发愿]就是类似[交易]
往往都是要求鬼神,如果让自己先得到某些利益,
就愿意做哪些回报,所以就叫做[还愿]

佛法讲的[发愿]和[愿力],和这些民间信仰是不同的

佛法讲的[发愿]是指立志做大事的心愿,这个大事就是成佛
[发愿]就是指立志以慈悲普渡众生和以智慧解脱轮回,自度度他成佛的志向
而这样的广大心就会让人有力量能持续,而且逐渐恢复佛性,显露佛性功德智慧和无上神通,这就是[愿力]
所以菩萨法有[四无量心]和[四弘愿]

由于发愿成佛和解救众生,所以和佛菩萨的悲愿一致
因此就更能得到佛菩萨的教导,真正增上菩提
——[略说]佛教发愿和民间信仰发愿的不同
什么是学佛?
就是透过发起[无上菩提心]普渡众生而成佛
重点是~
在普渡众生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圆满,
而在帮助众生的过程中,先改正自己的缺失而逐圆满了自己,自己就成佛了
所以是因为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让自己成佛了
——[略说]如何劝导众生?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
我们虽然不是一般世俗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也不是有钱有权势的名人或贵妇,不是政商名流,更不是高帅富

但是,我们是发心普渡众生的菩萨行者,这才是法界中最难得最珍贵的
而且,这才是突破六道轮回的根本因素
——不追求高帅富,愿当生生世世普渡众生的菩萨行者
末学的弘法目的和心愿是为了~
培养众生成为能救度众生的菩萨行者(这是末学十多年前的发愿)
这样让众多的菩萨行者能承担起各地的佛法事业
——法门实修帖 208#
[修行]最重要的就是[发心]和[发愿]
而且一开始就要[究竟发心]和[究竟发愿]
何为究竟?
就是[楞严经]讲的初发心第一决定义
就是[以成佛为根本发心]
让自己的[因地]就是[为了成佛而学佛]
这样目标就不会偏颇,果报不曲

而[光明心法]就是以[发心]和[发愿]为主
所以第一个愿就是[与佛心相印],转凡心为佛心,恢复根本[佛性]

发大心不容易啊!
所以[大乘][小乘]的差别就在[发心]
(而真正[显][密]的差别也在心,就在[深心].
[发心即显],[深心即密],[深心]就是[不二])
所以,[华严经]说见到[普贤菩萨]不容易
只有真正发起[普贤愿]才可能见到[普贤菩萨]
[楞严经]也说[普贤]法门初学不易,就是因为[发大心]对初学不容易

再者如果看过[大悲莲华经]就知道
真正发起大悲愿心的菩萨行者就不会退转,就算在五浊恶世也一样
——法门实修帖 217#

[发大誓愿]有五种 ~ 菩萨善戒经

三、发起愿心后,要如何做呢?
除了一开始发起的愿心,还要看接着有没有退心,有没有愿行,有没有真正把心愿实行,并落实成真
有发心,不退心,有愿行,才能逐渐在落实的学习过程中,摄心持戒和内观(定),而由「戒」和「定」
慢慢体会法门的其中原理和相貌(「法性」),以及以此法门普渡众生互动过程中的「众生性」
这就是「慧」,就是「智慧」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以此「戒定慧」实修而逐渐契入「佛性」本心
由修行的过程,逐渐显露「佛性」的根本「清净」「光明」和「智慧」,这样才会真正解脱成佛
——「四弘誓愿」的法性原理内涵
把强大的心愿愿力转注入光明心,让自己细致而稳定,
这样您才会在生活上许多细微的事情,以及各式样实修
都能有安定心来观察增上
这样才会逐渐圆满——法门实修帖 210#
先发心,然后实修逐渐圆满无上菩提心
就像小孩发愿当医生
小孩当然不懂如何当医生或医生的真实生活
但是小孩发愿后努力学习,长大的过程中不断学习
逐渐就能真正当医生
发菩提心也是如此
先发一个愿景,一个自己愿意成佛和普渡众生的愿景,然后就会逐渐成佛,成佛才会知道圆满的菩提心
——法门实修帖 215#
众生应该发起[与佛心相印]的愿力,愿意恢复佛性
也就是发起大乘菩提心,或四无量心慈悲喜舍
这样才能逐渐契入心法,体会光明心
——法门实修帖 231#
真正的菩萨行者不畏世俗,不畏苦难,能自度度他
所以必须在佛法实修上更精进更次第增上
在世俗上也要从事正当且适当的工作养活自己,温饱即可,不用花太多时间
并且藉由入世,学习普渡众生的方法,与众生同事,劝导大家学佛
所以一位菩萨行者, 心志目标远大,毅力不摇,目光如炬,能看清能知道自己的未来,永远不会疑惑
——法门实修帖 232#

以上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492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606

[精进勋章]

22#
 楼主| 发表于 2024-3-9 18:12: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3-9 18:23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继续学习思维药师佛十二大愿

-- [经文] --

第四大愿: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声闻独觉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善知识解说】
由此愿可看出, 如果有亲人行邪道, 或者自己要脱离邪道, 也可以求药师佛, 又可以让小乘行者发大乘心, 转为大乘

[末学解说]

第四大愿:
愿我来世(意指死后将来之世。为三世之一。全称未来世)得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时,如果一切众生有行邪道(非理之行法也)者,都能令其安住于菩提道中;如果行声闻(为佛之小乘法中弟子,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于涅槃者也。是为佛道中之最下根)独觉(又曰缘觉。即辟支。常乐寂静,独自修行,修行功成,于无佛之世,自己觉悟而离生死者,谓之独觉。此有麟角喻部行二种,独身无伴侣,如麟一角,为前者,有伴侣而同一独悟,为部行。出于无佛世,不藉佛之教法,则一也。是不依佛之声教,故胜于声闻,自脱生死而止,不能兼济他,故不及佛。即大中小三乘之中乘也)乘(即交通工具之意,系指能将众生从烦恼之此岸载至觉悟之彼岸之教法而言)者,都能以大乘(灰身灭智,求空寂之涅槃之教为小乘,开一切智之教曰大乘)而安立之。

注解:
【来世】:意指死后将来之世。为三世之一。全称未来世。又作来生、后生、后世。据金刚经载,世尊于过去世得燃灯佛授记,并谓世尊于“来世”当得成佛。又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有(大九·一九中)“现世安隐,后生善处”之语。此外,直接将来之世,特称顺来生;将来之次世,称来来生;永远之未来,则称未来永劫,略称来劫。一般则指死后之未来。(胜鬘经如来真实义功德章、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四)p3048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邪道】:(杂语)非理之行法也。金刚经曰:“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声闻】:(术语)梵语,舍罗婆迦S/ra%vaka,为佛之小乘法中弟子,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于涅槃者也。是为佛道中之最下根。胜鬘宝窟上末曰:“声闻者,下根从教立名,声者教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独觉】:(术语)又曰缘觉。即辟支。常乐寂静,独自修行,修行功成,于无佛之世,自己觉悟而离生死者,谓之独觉。此有麟角喻部行二种,独身无伴侣,如麟一角,为前者,有伴侣而同一独悟,为部行。出于无佛世,不藉佛之教法,则一也。是不依佛之声教,故胜于声闻,自脱生死而止,不能兼济他,故不及佛。即大中小三乘之中乘也。俱舍论十二曰:“言独觉者,谓现身中离禀至教,唯自悟道,以能自调不调他故。”又曰:“诸独觉有二种殊:一者部行,二者麟角喻。部行独觉先是声闻,得胜果时转为独胜。(中略)由本事中说,一山处总有五百苦行外仙,有一猕猴曾与独觉相近而住,见彼威仪,展转游行至外仙,现先所见独觉威仪,诸仙睹之咸生敬慕,须臾皆证独觉菩提。(中略)麟角喻者,谓必独居。”(参见:缘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乘】:梵语maha^-ya^na。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又作上衍、上乘、胜乘、第一乘。为小乘(梵 hi^naya^na)之相反词。乘(梵 ya^na),即交通工具之意,系指能将众生从烦恼之此岸载至觉悟之彼岸之教法而言。FROM:【佛光大辞典】

【大乘】:梵语摩诃衍,译作大乘。大,简小之称。乘,运载之义。灰身灭智,求空寂之涅槃之教为小乘,开一切智之教曰大乘。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学习第四大愿时,不禁感叹,末学在没有学习修行佛法前,也就是没进入清净光明净土前
即使自己听到邪见,也不会知道那是邪见,即使遇到是邪道的人,也不会知道此人是邪道
记得很早的时候,曾经被认识的长辈带去一个据说能被附身的人那里算命,当时根本不知道这是邪道
而算命的这个人也不觉得她自己是邪道,相当的牛气,因为有很多愚痴众生都去求她算命
现在回想起来,自己真是愚痴,业障深重,可悲又可怜
要知道:
算命是知见上的错误,对六道轮回真相不明白
知见上的错误就是十恶业中的邪见

会有这种缘分和所谓的天份,其实都是过去世的因缘,也就是外道因缘(邪见)
这种也容易引起外魔(精魅鬼怪),当我们因为错误知见而着迷就会引外魔(物以类聚)

请多阅读佛经(例如楞严经),断除外道知见

这样才能真正解脱,避免走了冤枉路
算命这种东西,内容很多
[姓名学][掌纹][面相][星相命盘](紫威斗术)[鸟卦][咖啡卦][塔罗牌]...非常多
为什么佛说佛弟子不要亲近或学习这些
因为这些都是在外相上执着打转,这些都是属于妄想的范畴
由妄想产生共业,执着于外相,就会觉得真实,这和我们的肉体或人生一样
金刚经讲破除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更何况这些外道术法
这些错误不究竟的思维妄想,无法究竟因果,末学看过的案例,下场大部分都很惨
真正要明白因果,就应该从[如是因,如是果]去了解,从佛经上去了解
教导众生要检讨自己的过错,忏悔业障,决心改过, 断恶行善
而不是诉诸于那些算命法的探讨(例如,姓名学,星相)
也不是用这些外道思维和佛法做牵扯和混杂, 这种果报也是很严重的
有人说这也是方便法,其实方便这两个字不是让一般凡夫拿来乱用的
大家要多深入经藏才会了解可怕处, 所以还是多阅读佛经吧

佛经内容很多, 要让众生自己去看, 这对众生也不容易
要在这边把内容都贴出来, 怎么贴呢? 内容那么多,
就算贴了可能众生也不看,或看了头晕
所以能信最重要,相信佛说的,不要学习外道
算命是邪业,
不在于算的准或不准,
而在于错误知见会对修行产生影响造成障碍,而不断轮回

佛经上教导法界真相,和破除虚妄,以此让众生脱离轮回
例如:金刚经讲破除四相,我,人,众生,寿者(寿命)
算命是外道知见,是错误知见,执迷为真,无法脱离轮回,
所以佛陀告诫佛弟子不要算命

佛经上也讲,喜好算命之说,会造成邪智
这就是堕入虚假的妄想执着中,而无法明白正确知见,无法解脱轮回
这些在佛经中都讲的很清楚
劝众生还是多读佛经,不要接触算命,浪费时间
——从佛经(佛法)上来看,算命不论收不收费都是邪命邪见邪业

深深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引导末学学习修行佛法,来到清净光明净土,遇到恩师!
才知道明白,自己一直都在犯错,身口意一直都在造业,却不自知,真的太可怕了!
善知识教导
我们每个人不可能一开始就正知正见
而且很多人都是一开始接触民间信仰,有善恶鬼神观念,然后才逐渐学佛的

所以每个人都会有很多初期的凡夫错误知见
等到学佛后,才逐渐慢慢修正
——遵从佛经教导[分辨正邪,不取正邪],请勿恶心批斗
末学诚心的忏悔!深深的感恩!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关于[正邪][外道]等相关内容

一、[正邪]
关于正邪
其实正邪只是一种概念, 意思是说正邪其实也是虚妄的
大家可能会很错愕, 初学佛不是要佛弟子明辨正邪吗
怎么现在又说正邪也是虚妄呢

让末学举一些例子来说明

关于[正][邪]这对立词,还有[苦乐][好坏][善恶]
我们可以用这些案例来说明正邪是虚妄
(以下就是相貌的案例解说)

例如:
当我们看到大水引发的灾难,世人就会觉得大水很可怕
或看到飞机失事,也会感到非常恐怖
但是,如果我们想想喝水的清凉解渴,或洗个舒服的热水澡,或想想飞机的便利
我们又会觉得有水和飞机是很幸福的事情
其实这些[苦][乐]的念头只在一瞬间
你当下想它,它就有,下一秒不想它,它就没有,所以苦乐是虚妄,念头是虚妄
念头如果沉迷于这些苦乐善恶正邪的虚妄中,这就是轮回业
所以地藏经说娑婆众生念念无不是业

这两个例子是要告诉大家,性本清净,飞机和水也是如此
但是痛苦的经验或灾难却会形成负面的思维和概念甚至烙印
美好的事情也可能令人沉溺于欲望之中,或陷入无尽的追求中

关于正邪,也是如此
正邪只是六道现象中的两面,只是两种概念,
就像[坠机的灾难]和[飞机的便利]两种对立性的概念,相对于本性清净,这些只是虚妄
不过,这不是说没有正邪,而是说,如果您没有超越概念和虚妄,就是陷入对立两边的两者之中
就像水和飞机法性清净,但是有种种现象,您如果没有超越,那就是堕入其中
当您还不能超越这些现象和正邪,那就是堕入现象中,那就是堕入正邪的两者之一
有人错解空法,错以为没有正邪,既然没有正邪,那就为非作歹
其实当您为非作歹的时候,那不就堕入邪之中了吗
所以,如果没有透析本性而超越万相,那就是堕入其中

因此,不论是痛苦或美好,或正邪,这些都只是清净本性外的感官虚妄现象
这些种种现象,就是六道中的轮回万象,若不能超越,那就是轮回
如果众生执着于这些感官现象,就无法见性,就无法解脱轮回
而修行就是学习面对真正的真实,学习超越这些六道万相

以上的道理,对于以前没听过的人可能是新奇的或难以接受的或觉得有道理的
不论如何,如果大家能尝试着进入清净冥想,就能逐渐从这些[苦乐][好坏][善恶][正邪]的对立中解脱
就能逐渐明白清净本性的真实,就能逐渐脱离外表假象的虚妄
就能逐渐体会超越物质肉体世界的精神能量世界的真实

再讲个很有力的案例,是个佛教徒喜欢讲的案例
那就是电影《骇客任务》(黑客帝国)(英语:The Matrix)
虽然母体中的一切都是假象,但是在人类的感官下一切都是那么真实
最终,主角超越那些假象,所以在母体中变得能穿透能飞翔,变得无所不能
其实这电影讲的母体中的一切,就是影射六道轮回的一切假象
这也是佛菩萨藉由现代方便,引导导演以电影来告诉众生这个真实的概念

总之,超越肉体感官的一切苦乐
您才能逐渐体会清净本性,才能逐渐迈向解脱之道

世俗人求[美],良知者行[善],智者则见[真]
就算您一时不能超越世俗美丑好坏等执着,
只要您有向上求善求真之心,最后一定能契入真善和见真
所以佛教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因为行善是见真的基础
——正邪
如果不能在法性上透澈明白,就无法判定正邪
不明就里(究理),就无法引众生走入正道,也不能真正成佛
所以,对于众生,是正是邪,这要由次第法的法性上来看,是否能运用次第逐渐转而究竟
如果不能究竟透澈法性,就会迷失,就会堕入邪道或魔道
所以,是正是邪,问题在于是否真正明白(法性与究竟)
如果没有真正明白,空有正法表相也会变成邪法

如果真正明白,就算外表是邪,也能引导邪人转邪为正
所以,初学者或不明究竟者,1.请勿随意批评隐于恶处转邪为正的圣者,2.或散播看似正法的邪法,以免自招因果重罪!——文字游戏VS慈悲智慧(简单的外道辨识方法)

二、[明辨是非正邪]却[不取是非正邪]
现在末法时期,乱象很多,是非不分,不辨正邪
更有许多人看到外表是出家相,就一味的跟随
所以末法被附佛外道所欺骗的社会事件和犯罪案例很多
例如,骗财骗色,性侵犯
而且这些[假和尚]或[附佛外道],往往以[不能批评出家人]来当做盾牌

如果大家有深入经藏就会发现,
批评出家人最多的就是佛陀自己(称赞出家最多的也是佛陀自己)
佛陀在佛经上讲了很多末法现象,批判了末法出家的很多错误思想和行为
这些都是为了明示众生,避免众生走上歧路
所以大家应该要深入经藏,就能发现那些错谬

因此,学佛不是让您变成[不明是非][不辨正邪]的呆子,
而是要能[明辨是非正邪]却[不取是非正邪]
也就是先以正法为学习,最后不取法相,就是不执着法相
就是达成不二,不执着两边
——学佛不是让您变成不明是非不辨正邪的呆子,而是要能[分辨正邪]却[不取正邪]
佛法讲不要分别执着,这是指放下世俗执着,让心清净
而不是教您不要分辨正邪去干坏事,不然佛陀怎么还要规定戒律呢?
就像好人心中没有妄想杂念,所以不会做坏事,又能明辨是非善恶,这才是真正不执着
而坏人总是想着坏勾当,这才是真正的分别执着
一般人总是弄不清楚这些逻辑,更不用谈[甚深智慧]的[不二法门]了
而[外道]和[附佛外道]最会用错解来愚弄无知众生,引入邪魔外道,成为魔眷属
——[解析]一切法都是佛法?[分辨正邪]也是[分别心]吗?

三、由邪见而堕入[外道]
[外道]则是那些无法解脱生死轮回的宗教思想,这在佛教上来说就是[外道]
而那些外道自以为的真理,事实上却无法解脱死生,并不是真正的真理
这种外道错误的知见,佛陀就称之为[邪见]
——[略说]佛教对于世俗技术和外道的看法
什么是邪见?
在佛法上来说,错误的知见观念,造成众生无法解脱轮回,这就是邪见
——[倒果为因的邪见]为何行凶做恶的人都多子多福!?
末法时期,众生智慧不够,经常如此错解而产生邪见,堕入附佛外道
佛经上讲了很多[外道],例如,[华严经],[楞严经],[大般涅槃经],....都讲了很多外道
[瑜伽师地论]也讲了[像似正法],就是指现在的[附佛外道]
这些[外道]和[附佛外道]或[没深入佛法的一般人],往往都错解经义
——[解析]一切法都是佛法?[分辨正邪]也是[分别心]吗?
例如外道迷信拜六方(东西南北上下),
佛在很多佛经中一再破除这种外道拜六方的错误知见(阿含经,优婆塞戒经...)
为了纠正这种错误的外道思想,佛陀用引导的方式,而引入正确的佛教拜六方,
例如,六度波罗蜜才是佛教的六方,要佛弟子修行六度波罗蜜,又或者,
佛教导众生用正确的方法面对父母师长妻子属下...,(分别代表六方)
这些才是正确的佛教六方观念,而不是用那种神道思想去拜东西南北上下六方

佛陀在经藏中,有很多类似这种分别外道邪见的演说
大家要深入经藏就会明白
在古时候智识未开的年代,佛陀为了破除邪见,已经用各种方法引导众生往正法
现代智识时代,如果还有人引用过去愚民时代的外道做法(例如,替身多玛),这就实在颠倒了
多阅读佛经,就能看到佛陀转变错误外道思想的做法
由这些例子就能分辨什么是正法,什么是外道错误知见
知见的错误是很严重的,这就是十恶业中的邪见
果报就是堕入三恶道——[外道知见]和[佛法正见]如何分别?
学佛的过程,如果种种引导的方便和表法,不能逐渐带领众生明白真正的佛法和解脱原理,
而执着在表相上或错误的知见上,那就是错误的教法,就是外道邪见
——由礼拜的方式,探讨是否如法,是佛教正法,还是外道法

四、对外道应持的态度
如实知诸法, 即舍染法相
舍染法相已, 证于清净法
不观有为过, 懈怠放逸害
诸法常不动, 离相名菩萨

用这段偈, 要来解说” 真菩萨对邪魔外道的真正态度”, 这点非常重要

对于邪魔外道, 菩萨的心态是不同于一般[凡夫]和[声闻]的

先用个例子来解说

对于小孩, 我们会告诉他, 不要靠近大水沟, 不要去危险的地方, 不要靠近恶狗
不要靠近一切危险的事物和环境

对于比较大一点的青少年, 我们可能会开始教育他怎么保护自己, 例如防身术, 或拿棍子

如果是大人(成人), 水沟根本没有危险性, 恶狗也不是威胁, 就算自己走山路, 也没什么危险,
因为大人都懂了, 也知道该怎么做, 不会让自己陷入危险之中


这边讲的[小孩]就是一般[五欲凡夫], [青少年]就是[声闻行人]或者[初学菩萨],[大人]就是真正[大乘菩萨]

因为一般[五欲凡夫]执着很重, 造作诸多恶业, 五戒无法持守,正确知见完全不知道

所以教导这些小孩(五欲凡夫), 诸恶莫做, 众善奉行, 要行十善, 远离十恶业, 不要接触恶人和恶法, 免得自己被影响


对于[声闻]或者[初学菩萨], 则教导分辨邪魔外道的方法, 和安定自心与降魔之法

至于[菩萨种性大乘久修菩萨], 因为已经供养礼拜无量万亿佛, 不畏一切魔毒
菩萨[舍染法相已], [证于清净法], 虽然对外示现同[凡夫][声闻] 持戒精进,但是实已清净,
虽然劝众生远离邪魔外道, 但是于心无分别, 无有法相, 对众生皆平等性,
虽然劝众生远离外道, 但是对于[外道有为生灭法]和[众生所犯的过错], 能够[不观有为过]和[懈怠放逸害]
[大乘久修菩萨]于[诸法常不动], 于一切相, 离一切相,所以名[菩萨]
——菩萨对邪魔外道的真正态度~以[深密解脱经]之偈文来说明
佛弟子应该要宣扬佛陀正见,让自己和众生逐渐学习修改自己的错误
佛弟子应该心存正念善念,鼓励大家走往正道,给彼此机会

而不是以纰漏别人过去的错误来互相斗争

佛菩萨是要普渡众生,不是批斗众生
不论是凡夫或是外道或是魔眷,佛菩萨都会救度

每个人都有不堪回首的累世过去和今生过往
就算是走错路的人,佛菩萨都希望众生能回头

佛经中种种分辨正邪和魔扰的方法,只是让大家不要堕入邪魔外道
如果某些人有这些堕入邪见魔扰的情况,我们可以警告众生

但是,却不是以恶心来批斗
佛菩萨仍以各种方式来引导一切众生回头
而不是像众生堕入在分别执着的两边
——遵从佛经教导[分辨正邪,不取正邪],请勿恶心批斗
不论是对非人鬼神和魔或外道或大小乘
都是以清净平等的心态去看待和面对,厘清一些现象和原理方法
而保持清净心和平等心去修行,如此而已
简单说,就是以超然的态度,不堕入执着的去明白六道和法界的表相和真相
这样才能更圆满的适应根器和因缘来救度众生
——[菩萨行者的清净平等心]理性的分析说明&不堕入对立和仇视
末学认为,这对于真正实修菩萨道的行者来说,
菩萨行者自己应该深入心法次第,实修般若深义,破除四相执着
关于这点,[大般若经]也讲了如何引导度化外道的方法,就是要学习[不二]才能逐渐做到
这对于一般人确实是不容易的,但是这就是需要实修的地方
如何在正邪对立的地方,自己觉照不二,而能平等对待众生,依照众生的根器来调教
——保持不二的心,恢复正觉,虽明辨正邪,但是不取正邪
如果大家没有深入佛法,没有佛法的智慧能辨别外道和外道行者
又或者不知道这修行人到底修行是否正确,是否已经堕入外道或有外道鬼神干扰
而且这种修行人自己往往并不知道或不承认,因为就像喝醉酒的人不会说自己醉了,犯罪的人也不会承认
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这是物以类聚,这类众生不认为自己错了,再者,鬼神施以心念控制,所以修行者不觉

这边告诉大家一个容易由表相辨识鬼神外道的方法,因为这类鬼神附体或干扰或物以类聚,都有一些特征
为什么会有特征?简单说就是习惯、习气
这类已经陷入鬼神相应或干扰和附体的修行人有什么容易辨识的习气呢?
就是习惯打嗝,甚至把打嗝当练气练功
如果遇到这种修行者,那就该小心了,应该远离,才不会被误导,或成为他旁边鬼神侵犯的对象

那么,为什么这类修行者会堕入这种鬼神相应或干扰的情况呢?
就是因为知见不正确,就是修行的知见不正确,没有深入佛法,而堕入外道的迷信中
另外就是贪嗔痴的相应,就容易和鬼神起相应,而逐渐受外道鬼神影响而影响知见和观念
再者,就是累世已经信奉外道,所以,今生虽然有修行之心
但是,容易因为过去世的因缘和惯性以及共业,而又再次学习外道的思想观念和仪式

所以,在佛法上,远离外道是很重要的,这是十恶业中的邪见因缘,影响非常深远,非常严重
因此,佛弟子应该随时小心检视自己的心态,并观察众生,避免误交损友

除了上述打嗝的习气外,其实还有很多辨识的方法,只要大家深入佛经学习,就会知道
因为,心念不正确,就会有相应的外在行为,就容易看出心念的正邪————文字游戏VS慈悲智慧(简单的外道辨识方法)
佛经当然有说佛菩萨会深入外道去引导众生走出外道邪见
如何引导众生走出邪见呢, 就是要教导正知正见
而不是让外道邪见一直充斥世间,
所以不管在华严或者楞严,涅槃法华般若都是如此
佛都要佛弟子宣扬佛法破除外道邪见
——男女行淫双修是怛特罗外道, 不是密

五、正确引导众生
建议您把[[楞严经]][50阴魔]读清楚就会明白
如果还能深入甚深经典,明白实相义,就更能明白外道和附佛外道的错谬
——[解析]一切法都是佛法?[分辨正邪]也是[分别心]吗?
最好的方法还是教导众生自己深入经藏,
因为佛陀讲的最正确,只要读经,佛菩萨就会护持引导修行增上
等到自己的知见逐渐正确圆满,自然就能分辨世俗的知见,就不会被迷惑
所以,很多佛经,包含[法华经]也是说要远离外道和世论书籍


尤其现在很多附佛外道都会参杂佛法,
可是佛弟子不能因为[附佛外道]有参杂佛法就亲近
所以佛经上讲[像似正法]([相似佛法]),就是教导众生要远离,才不会被迷惑
佛经上说发大心行菩萨道的行者,也会研究[外道]和[附佛外道](台湾很开放,所以各种资料都有)
不过,不是为了学习他们的方法,而是为了知道外道和附佛外道的错误知见,以便正确的引导众生——关于[附佛外道]和[像似正法]
种种乱象是不可能由外在去改变的,能改变的就是我们自己的心境
实证不二法,显露真性佛性,这样就能达到众生平等的状态

佛菩萨自己不也正是如此吗?
您想想佛菩萨自己又是如何去看待众生的,这样就明白了
佛菩萨对待众生的态度,就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态度

所以,保持不二的心,恢复正觉,虽明辨正邪,但是不取正邪,
这样您就能从乱象中脱困,就能自在的来去,自在的引导众生
——保持不二的心,恢复正觉,虽明辨正邪,但是不取正邪
若一念开示楞严于末法众生能灭四重十重罪

楞严经云:
若复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罗夷。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靡不经历。
能以一念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未学。是人罪障。应念销灭。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

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眼耳鼻舌,皆为净土。男女二根,即是菩提涅槃真处。彼无知者,信是秽言。此名蛊毒魇胜恶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

口中常说神通自在。或复令人傍见佛土。鬼力惑人,非有真实。赞叹行淫,不毁粗行。将诸猥媟,以为传法此名天地大力山精,海精风精河精土精,一切草木积劫精魅。或复龙魅。或寿终仙,再活为魅,或仙期终,计年应死,其形不化,他怪所附。年老成魔,恼乱是人。

是十种魔,于末世时,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体。或自现形。皆言已成正遍知觉。赞叹淫欲,破佛律仪。先恶魔师,与魔弟子,淫淫相传。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则九生。多逾百世。令真修行,总为魔眷。命终之后,必为魔民。失正遍知,堕无间狱。

汝今未须先取寂灭。纵得无学,留愿入彼末法之中,起大慈悲,救度正心深信众生,令不着魔,得正知见。我今度汝已出生死。汝遵佛语,名报佛恩。

汝等必须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开悟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楞严经讲的很清楚,把男女行淫当作佛法传承,这是着魔
佛说按照楞严经这样说就是佛说,不按照楞严经就是魔说
佛陀告诉我们要将这些事情告诉末法众生,这样才是报佛恩
——破邪显正报佛恩

相关内容

弄清楚[比丘][佛子]的定义,才能明辨正邪,不再受骗
魔与魔说&常见着魔现象&如何避免着魔&如何度化外道魔眷



以上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492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606

[精进勋章]

23#
 楼主| 发表于 2024-3-10 16:13: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3-10 16:21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继续学习思维药师佛十二大愿

-- [经文] --

第五大愿: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无量无边有情,于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设有毁犯,闻我名已还得清净,不堕恶趣!

【善知识解说】
因为药师佛这个大愿, 如果我们常念药师佛, 如实修法, 就能成就一切戒, 就算毁犯, 如果念佛不懈, 就能得到清净, 不堕入三恶道

[末学解说]

第五大愿:
愿我来世(意指死后将来之世。为三世之一。全称未来世)得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时,如果有无量无边众生,于我法中修行梵行(清净的行为,即断绝淫欲的行为。修梵行的人死后可生于梵天),一切众生皆令其获得不缺戒(谓修行之人,毁犯净戒,如器已缺,无所堪用。若能恒自守护,如爱明珠,则能摄一切戒,是名不缺戒)、具足三聚戒(此三种戒,能摄一切大乘诸戒,故名三聚戒。一摄律仪戒。受持五八十具等一切之戒律者。二摄善法戒。以修一切善法为戒者。三摄众生戒);假设有毁犯,闻我名后能够还得清净,不堕入恶趣(与恶道同义)!

注解:
【来世】:意指死后将来之世。为三世之一。全称未来世。又作来生、后生、后世。据金刚经载,世尊于过去世得燃灯佛授记,并谓世尊于“来世”当得成佛。又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有(大九·一九中)“现世安隐,后生善处”之语。此外,直接将来之世,特称顺来生;将来之次世,称来来生;永远之未来,则称未来永劫,略称来劫。一般则指死后之未来。(胜鬘经如来真实义功德章、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四)p3048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梵行】:清净的行为,即断绝淫欲的行为。修梵行的人死后可生于梵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不缺戒】:谓修行之人,毁犯净戒,如器已缺,无所堪用。若能恒自守护,如爱明珠,则能摄一切戒,是名不缺戒。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三聚戒】:(术语)一摄律仪戒。受持五八十具等一切之戒律者。二摄善法戒。以修一切善法为戒者。三摄众生戒。又云饶益有情戒。以饶益一切众生为戒者。是华严梵网占察璎珞等经,瑜伽唯识等论所说。此三者积聚,故云三聚。戒有大小,十戒二百五十戒等为小乘戒,十重四十八轻戒三聚戒等为大乘戒。又有在家出家之别。五戒八戒为在家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为出家,三聚戒。为道俗通行戒。即大乘之菩萨无论出家在家,皆受之也但在家之菩萨,凡受此三聚以为心者,谓之通受。出家之菩萨,其初别受摄律仪戒,即二百五十戒及十重等(摄律仪之中有一切大小之戒),是名别受。次乃总受之三聚也。此通受之有二种:一者从他得,唯对于师而得。二者自誓得,唯于佛像前以善心自誓而得。皆不要白四羯磨之作法也。唯识论九曰:“戒学有三:一律仪戒,谓正远离所应离法。二摄善法戒,谓正证应修证法。三饶益有情戒,谓正利乐一切有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聚戒】:﹝出菩萨戒义疏并法苑珠林﹞
  聚,集也。戒,禁戒也。此三种戒,能摄一切大乘诸戒,故名三聚戒。法苑珠林云:大圣度人,功唯在戒。庄严论云:初律仪戒以禁防为体,后摄善、摄生二戒,以勤勇为体。
  [一、摄律仪戒],摄律仪戒者,谓一切律仪,无不聚摄也。律即法律,是禁止之义;仪即仪式,是轨范之义。法苑珠林云:摄律仪者,要唯有四:一者不得为利养故,自赞毁他。二者不得故悭,不施前人。(即外人也。)三者不得嗔心打骂众生。四者不得谤大乘经典。持此四法,无恶不离,故名摄律仪戒。
  [二、摄善法戒],摄善法戒者,所行之行,能摄一切善法也。谓身口意所作善法及闻思修三慧,布施等六度之法,无不聚摄,故名摄善法戒。(三慧者,一闻慧,谓闻法而生智慧也;二思慧,谓思惟而生智慧也;三修慧,谓修习而生智慧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三、摄众生戒],摄众生戒者,谓能摄受一切众生也。能摄之行,即是慈悲喜舍。慈名爱念,能与众生乐故;悲名怜愍,能拔众生苦故;喜名喜庆,庆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故;舍名无憎无爱,常念众生,同得无憎无爱故。以此等法,摄诸众生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恶趣】:与恶道同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由第五大愿可以看出戒律非常重要!
观察身边的众生对戒律有着不同的观念与表现,比如:
有的人只知道有法律,根本不知道有戒律这回事,所以根本不会守戒
有的人知道有戒律,但觉得守与不守也没有人监督,所以会表面守戒,但私下不守
有的人遵守戒律,是为了想求得利益,或怕受到惩罚,发心不正,所以很难持守住戒律
有的人严守戒律,为了获得恢复清净自性,最终成就佛道,所以守戒并不难,且自然而成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关于[戒律]的相关内容

一、戒律的内涵
[戒]的内涵就是规范,用以设限,避免众生犯下错误,而又因习气和欲望而一再犯错

就像小学生或中学生不知道数学或物理公式的原理内涵
这时候就是用记忆死背公式,只要套用公式就能得到正确的解答
等到高中或大学甚至更深的研究才会探讨原理和内涵

学佛也是相同的原理
初学者先学习基本因果报应和该遵守的戒律
只要遵守[戒律],就像套用公式,就能得到一定次第的结果
然后才逐渐深入探讨和明白因果以及佛法的种种原理与内涵

因此,初学者应该遵守[戒律],来减少世俗杂染,以降低习气的干扰和障碍
——[戒定慧]与[定慧等观]

二、戒律的制定原则
1.违反世俗正当风气和法律、或会引起负面观感者,都不应该做,都应该约束,另外,用以管理僧团,制定僧俗礼节
2.会影响修行和禅定者,随修行次第增上,要逐渐消除细部的负面习气,才真有能力增上修行(观行、禅定)
3.会引起六道轮回的负面因果者,这也是要随修行次第而逐渐修正,逐渐戒除一切会堕入六道轮回的负面因子
———— 「戒、定、慧」的法性原理

三、戒律的作用
戒:戒律+[老实做功课]都算,戒就是规范,老实做功课就会因戒得定——[略说实修要点]戒定慧三学的实际修持需要平衡发展
[戒]就是避免接触各种让我们起贪瞋痴的因缘,这样就能避免造恶
这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定力和智慧,所以先要戒除各种犯恶的机会
——[闭关实修案例问答]~[戒][定][慧]实修略说
戒律是让有心修行解脱的佛弟子逐渐增上修行的方法
不是让一般人或佛弟子以为没有受持戒律就可以胡作非为的借口
持戒可以让自己有持戒的力量,佛菩萨的加持,护法鬼神的护持,帮助自己修行成就
——不受戒,或还未受戒,不代表可以任意妄为,不代表没有因果
[戒律]要遵守,这样才不会让一些世俗习气影响我们的清净
另外,多净心念佛可得[定],多了解佛经义理可得[智慧]
这样对于世俗自然就能够平静舒适的看待
——[略说实修要点]戒定慧三学的实际修持需要平衡发展
「戒律」就是帮助修行人能逐渐往「定」、「慧」增上次第而解脱轮回的规范
戒律对于佛弟子或修行人来说,就变成像世俗法律,必须去遵守,也就是:戒律就是佛弟子的法律。
「戒」的用处在于约束那些无法控制自己心念和行为的人,以及在思想观念上无法有所超越的众生
这样的人或众生,就必须用戒来规范和约束,避免出现负面的心念或做出负面的事情而愈陷愈深,直到逐渐除去负面因子
———— 「戒、定、慧」的法性原理
在基础精进实修的修行阶段
五戒十善是根本,这一定要尽快圆满,才能免去修行过程中干扰和障碍

所以一定要
[断杀][吃素](尽量晚上不外出,以免不小心撞伤或踏死众生,也避免邪恶非人鬼神干扰)
[戒盗](除了偷盗,请注意一些公家的小东西可能平常随意拿走或放入自己口袋,或占用公物)
[戒酒](1.断除贪着,2.以免丧失自制力而犯错酿灾,或引发非人鬼神干扰)
[尽量禁口,默念佛号](避免四种[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口业)
[远离外道和恶友](才能断除世俗[贪][嗔][痴],才能断除[邪见]和非人鬼神干扰)
避免引起夫妻正淫以外的一切行为

或许您们之中有人已经发心好好修行,但是却还没落实上述要点
这就会有干扰和障碍,会有累世宿业果报现前,边修边漏,难以圆满
——[必修]五戒十善

四、持戒的功德利益
善男子。菩萨复有十二种[持戒]得大利益。菩萨应行[尸波罗蜜]。
何等十二。


一者持戒。能摄一切诸善根故。菩萨应行尸波罗蜜。
二者持戒。入菩萨道故。菩萨应行尸波罗蜜。
三者持戒。解脱一切烦恼缚故。菩萨应行尸波罗蜜。
四者持戒。能过一切诸恶道故。菩萨应行尸波罗蜜。
五者持戒。能拔恶道苦众生故。菩萨应行尸波罗蜜。
六者持戒。身口意业不为诸佛如来诃故。菩萨应行尸波罗蜜。
七者持戒。诸佛如来常赞叹故。菩萨应行尸波罗蜜。
八者持戒。能入诸有不放逸故。菩萨应行尸波罗蜜。
九者持戒。即施众生无怖畏故。菩萨应行尸波罗蜜。
十者持戒。成就身口意业善故。菩萨应行尸波罗蜜。
十一者持戒。能得于诸法中随顺自在故。菩萨应行尸波罗蜜。
十二者持戒。成就第一彼岸功德波罗蜜业故。菩萨应行尸波罗蜜。


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十二种修行[尸波罗蜜]。得大利益。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波罗蜜的功德~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

在佛教故事持戒的功德后面的《省思》中写道:
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佛陀亲制的戒法,近能保护佛弟子,消灾解厄、遇难呈祥;远能作为清净三业、得道证果的基石。受持戒律,顶戴奉持,真心敬信三宝,功德果报如是殊胜、不可思议。除了自身持戒清净,更能转劝亲友、同事一起学佛、持戒,不但自己获益,也能福佑他人。戒法思能真实利益人生,值得每个人学习、受持、推广。

在佛教故事贫人持戒得福后面的《省思》中写道:
大智度论》云:「大恶病中,戒为良药;大恐怖中,戒为守护;死闇冥中,戒为明灯;于恶道中,戒为桥梁;死海水中,戒为大船。」戒能让我们防非止恶,调伏烦恼习气,清净三业,获得安乐。

在佛教故事斋戒自守 获胜如佛后面的《省思》中写道:
欲脱生死,欲破业障,欲成菩提,欲证佛果,依戒得入。行诸善法、严持净戒,非但为诸天所赞叹,能于六斋日中行善除恶,持戒清净,所获功德更与诸佛无异。因为持戒不犯,行诸善法,即能远离贪瞋痴,除灭杀盗淫,而烦恼漏尽,得证菩提,去心垢染,见本法身。

五、如何能不犯戒呢?
对于比较有善根或慧根的人来说,基本上就不会去想或做那些负面的事情,
所以,这是心念、观念、思想、知见上的问题,也就是属于心量和心法的问题(也就是定、慧上面的问题)
这样的人基本上或根本上就不会去做那些犯罪或犯戒的「事」,所以当然就不会犯「戒」
对于在心念心量上或思想观念上次第较高的人或众生来说,
就算不用细部去明白或遵守各种戒律,也可能根本就不会犯戒,就如人不会像狗去吃屎
就像法律是为罪犯而订定的,戒律是对无法净心、违反解脱知见和世俗法的众生而订定的
所以,「楞严经」说:「摄心为戒」。也就是说,心才是戒的根本,如果戒相不戒心,那是本末倒置了,或没有落实到根本上。
对于心性清净的人来说,正因心量超越世俗一切,所以本心可以超越戒律之上,而达到「定」、「慧」的次第
—— 「戒、定、慧」的法性原理
每个人都有过去世累劫的业障
所以今生初学佛都会有许许多多的障碍,可能吃素,或持戒,或出家,都会出现障碍
我们当然没办法一下子全部改善,就像修行成佛也会经过菩萨的十种次第
怎样才能显示出自己修行成佛的决心呢?就是不断进步
要有勇猛心,逐渐不断进步,不要让种种杂音成为停顿的借口
这样相信就会越来越好的
——这样相信就会越来越好的
例如:知道抽烟会毒害身体,所以就会不抽烟,就不会成瘾,不需要戒烟
这就是观念正确,所以不会养成坏习气,自然就不需要戒烟

又例如:对动物或众生有爱心,就不会杀生吃肉,所以就不需要用戒律来要求
这就是因为智慧超越戒律,有正确的知见和观念自然就不会做坏事,无需受持戒律就自然成戒

所以有智慧,就不会贪求吃肉和抽烟,就不会因为吃肉和抽烟的问题而引发生气
所以有智慧就不愚痴,就不会有贪欲,也不会争执而引发嗔心和生气
人生中的种种问题都是如此

虽然如此,但是,不是每个人一开始就能接受正确知见和观念的教导
所以大多数众生都早已经受到世俗错误知见和观念的污染,而且累世已经沾染了种种恶习
也因此,就算后来听到正确的知见和观念,可能无法接受
就算接受,可能也无法断除累世所累积的欲望和习气

这时候就需要[戒]和[定]的帮助,需要靠戒律来约束,和修持定力来降伏欲望和习气

因此,众生都需要靠[戒][定][慧]的修持来帮助自己解脱六道轮回的束缚

慧的修持就是正确观念和知见的培养,并且让正确的知见和观念深深刻入脑海,取代错误知见和观念
定的修持就是让心念保持清净自在安定,不会堕入错误的情绪中
戒的修持就是规范自己,避免让自己接触或堕入容易引发错误情绪和观念的环境
——贪嗔痴与戒定慧三种次第修行的原理
没有智慧(理解)和禅定(不动心)的情况下,

要一个人光用戒律把持,这确实是比较不容易的

所以佛经上除了讲种种戒律规范,要我们以这些为基础

佛还讲种种三昧净观修法,这就是帮助我们更有定力能摆脱习气的烦恼

佛更要我们深入经藏,这就是要我们透过般若智慧而能真正解脱
真正的大智慧(佛),在完全明白,没有烦恼的情况下,
自然就在禅定中(因为完全明白没有烦恼,所以自在安定),
戒律也自成(因为完全明白,所以不会造恶,所以不犯戒)
——[问题解析]喝酒的问题 ~ 以戒定慧来看

六、对于戒律我们应当持有正确的心念
有人怕持戒,是因为怕犯戒后受到惩罚

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也是懦弱的心态和表现,是一种黑暗负面思维

其实,戒律就像我们的师长父母,就像善知识,可以砥砺我们保护我们

有师长父母和善知识(戒律)的教导可以避免走错路,
有父母师长(戒律)照顾的小孩是个宝,没有师长父母(戒律)教导才可怜呢

虽然我们犯错的时候,会受到师长父母善知识(戒律)的责备或惩罚

但是只要我们诚心向师长父母善知识(佛菩萨)悔过,真心诚意的忏悔

师长父母善知识(佛菩萨)还是会可怜我们原谅我们的,(佛法有很多忏罪法门)

因此,修行不要惧怕戒律,不要怕持戒,

怕持戒这正是愚痴的观念,修行正是要转变错误的观念,

要明白知道~戒是我们的善友,戒是我们的父母师长,

这样修行就会增上,不会变成懦弱不前的人——不要怕持戒~戒是我们的善友,戒是我们的父母师长
不论是否受戒,因果就是因果,就算不受戒,一样是「如是因,如是果」
犯了恶因,就有恶果,如果受戒了还犯戒,这又是另一码的事情,一码归一码,是两回事
(关于因果,如果细说,这还要看其中情节的重大与否,或定业与否,或可转与否,才能决定果报的「定或可转」与大小)
也就是干坏事(恶因恶果)是一码,犯戒是另一码(本文暂时不对犯戒问题深入讨论)
就像,没受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的人,如果杀生,当然仍有杀生的果报
而不是说你没受戒就能杀生,也不是你没受戒就没有恶报

所以,我们不能告诉众生说:因为你没受戒,所以可以杀生或偷盗或邪淫或妄语
而是应该告诉众生正确的因果,而且因果是因果,戒律是戒律,
没受戒而造恶,当然有恶果;受戒了没持戒还犯戒,那是另一项因果
所以,上述案例就是很明显的「不净说法」,也是一种邪说和邪见(错误的说法和观点)
——【不净说法的案例】没受戒,所以就能干坏事?!
其实,不受戒,或者还未受戒,这不代表做了没有因果

有人误以为不受戒,或者还未受戒,这样就都可以做,以为没关系

其实,这些都是欲望执着,一样会障碍自己,一样会有因果
因果是本来就存在的,戒律则只是修行的方法
不守戒律,一样有因果业报,这是要认识清楚的
千万不要以为不受戒就可以胡作非为,
地藏经说,娑婆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业,其实念念都有因果
如果习惯放纵自己,只会让自己逐渐失去自制的力量,逐渐被黑暗(负面)思维和欲望给蒙蔽
在念头上逐渐没有正念,没有觉察力,在行为上逐渐偏差,失去威仪
——不受戒,或还未受戒,不代表可以任意妄为,不代表没有因果

七、如果破戒该怎么办呢?

药师琉璃光如来
第五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无量无边有情,于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设有毁犯,闻我名已还得清净,不堕恶趣!

修行不力(破戒,愚痴...),请持楞严咒


以上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492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606

[精进勋章]

24#
 楼主| 发表于 2024-3-11 17:33: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3-11 17:52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继续学习思维药师佛十二大愿

-- [经文] --

第六大愿: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其身下劣,诸根不具,丑陋、顽愚、盲、聋、瘖、哑、挛躄、背偻、白癞、颠狂、种种病苦;闻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诸根完具,无诸疾苦。

【善知识解说】
关于这个大愿, 有个相关故事, 清朝玉琳国师的前世就是面貌丑陋的僧人, 因为面貌丑陋, 令众生厌恶, 因此无法宏扬佛法, 所以一生读诵药师经, 终于下辈子相貌美好,就是玉琳国师, 这段因缘故事也和一位大官的千金小姐有关, 有兴趣的可以参看玉琳大师传

[末学解说]

第六大愿:
愿我来世(意指死后将来之世。为三世之一。全称未来世)得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时,如果一切有情,其身下劣,诸根(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或信、勤、念、定、慧等五根。亦泛言一切善根)不具足,丑陋、顽愚(指顽劣而愚钝的人)、盲、聋、瘖、哑、挛躄(手脚屈曲不能行动 )、背偻(驼背)、白癞(诸麻风病分类之一种)、颠狂(言谈举止违背常情)、有种种病苦;得闻我名后,一切此类众生都能获得端正颜貌、聪慧灵敏,诸根完整,没有种种疾苦。

注解:
【来世】:意指死后将来之世。为三世之一。全称未来世。又作来生、后生、后世。据金刚经载,世尊于过去世得燃灯佛授记,并谓世尊于“来世”当得成佛。又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有(大九·一九中)“现世安隐,后生善处”之语。此外,直接将来之世,特称顺来生;将来之次世,称来来生;永远之未来,则称未来永劫,略称来劫。一般则指死后之未来。(胜鬘经如来真实义功德章、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四)p3048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诸根】: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或信、勤、念、定、慧等五根。亦泛言一切善根。(无量寿经卷上、出曜经裨要品)p6307FROM:【佛光大辞典】

【顽愚】:指顽劣而愚钝的人。(摘自百度)

【挛躄】:拼音为luán bì,基本意思是手脚屈曲不能行动 。(摘自百度)

【背偻】:背部弯曲;驼背。(摘自百度)

【白癞】:诸麻风病分类之一种。(摘自百度)

【颠狂】:言谈举止违背常情。(摘自百度)

由第六大愿看到这些病苦:
其身下劣,诸根不具,丑陋、顽愚、盲、聋、瘖、哑、挛躄、背偻、白癞、颠狂、种种病苦
不禁感叹,娑婆世界的众生真是好苦啊!太可怜了!
然而这些苦,并不是无中生有的,都是众生自己种的因而得到的果
如果众生能够知道这个真相,能够相信因果,能够修行佛法
就能够脱离苦难,不再受苦,还能够获得真正的解脱自在,这该有多好啊
药师佛慈悲,发愿救度众生,帮助众生,利益众生
末学也发心要向佛菩萨学习,去帮助利益一切众生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首先要明白:
会遇到人生种种苦难或难事,这都是我们本身的因果业报
许多人求佛菩萨是用求的,就是单纯要求佛菩萨要给自己好处
而不是真正有用足够的善行和修行去转变因果和恶业,没有真正去改变心态和行为
这样佛菩萨能给我们福报吗?当然不行,因为,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我们还没有足够的善行或修行和福报的时候,佛菩萨不能给我们好报,不会让我们重业轻报
佛菩萨反而认为苦难才能让人更精进去修行,让人真正认识和体会因果,真正信因果
(这是在佛经上讲的很清楚的,请参考[瑜伽师地论])——[解析]为什么初学者学佛遇到人生困难,所求没有马上满愿?
想要消除自己过去世所结的仇恨和恶业,先要从自己发愿[断恶][修善]开始
先要求自己一点一滴慢慢做起,这样才能[逐渐]改变

先把自己错误的思想和行为纠正,弥补以前错误思想行为所犯的罪过
补偿自己的过失...., 这样做一个好人, 这样的人才有权利(有因果)得到福报
想要福报,要自己栽培,这不会凭空而生, 恶果也是如此, 也是自己造的
——[问题解析] 如何能尽快改善自己的所有情况?
没有福报是因为业障,病苦也是业障,怨天尤人更是业障,不明白因果是根本业障
所谓业障就是因为自己智慧不足,不明究理,自己造业自己受苦
如是因,如是果
——[探讨]初学佛常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而常产生退心,该如何解决?
因为过去世造恶业,所以今生遭受苦报,
愚痴不明因果,没耐性,怨天尤人,这也是过去世不信因果不信佛法的果报
只有到了愿意认错忏悔的时候,愿意相信因果相信佛法的时候,才会有转机
——[探讨]初学佛常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而常产生退心,该如何解决?

所以应当这样做: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宁愿吃苦,宁愿受恶报,也不愿再做恶业
先有这样的决心,就算吃苦或受之前的恶报也无怨无悔,这样才正确
用这样的心态过真实的人生,然后清净心念佛诵经
这样佛菩萨就会看到我们向善断恶的真心和决心
这样念佛诵经就很容易转变恶业恶报,就很容易重业轻报

我们应该先调整心态,就算受恶报也不要失去信心,甘愿承受
然后努力念佛诵经持咒行善回向一切苦难众生,这样转业比较快速
用大心大愿帮助众生,然后牵动自己的小愿,这样才容易转变——[解析]为什么初学者学佛遇到人生困难,所求没有马上满愿?
多读佛经,学习佛的思想行为,弄清楚因果的道理,
凡事问自己,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是否有问题, 这样才能真正的转变
佛弟子应该深入经藏,寻求正法以解脱轮回,然后宣扬正法,教导众生学习佛法
正信的佛弟子虽然知道六道众生实有,而能随缘度众不贪着
为了真正解脱,必须了解六道皆是相由心生,勿贪着或执着相上,
当知业由心转,常保持清净心,慈悲心,光明心,平等心,欢喜心,好好修行,才能解脱轮回
——[问题解析] 如何能尽快改善自己的所有情况?
请务必先认识自己的因果业报,明白会有这种果报,是以前或过去世造了恶因
为什么短命,多病,贫穷,眷属乖离,不贞,常吵架..... ~ 华严经十地品
[必读]贫富,长短命,多少病,美丑,智愚,六道轮回...种种因果报应

承认自己错误的过去,然后发露忏悔业障,愿意诚心改过
如何忏悔,消除业障? ~ 金光明经 [忏罪法门]

能吃素尽量吃全素,能守五戒尽量就守五戒
然后多念佛诵经持咒行善布施放生,每天施食,这样必定会天天改善
每个月就都会逐渐发现有全然不同的人生

[诸经辑要]怎样得富贵,远离饥渴贫穷?
[诸经辑要]~消除一切重罪业障的方法——[探讨]初学佛常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而常产生退心,该如何解决?

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关于[利益众生]的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真实利益?

由此,如何能恢复清净圆满自在的佛性呢?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
所以不论[拜佛][念佛][持咒][诵经][打坐][施食][超度][回向],或一切外在行法
[重点]都在于[收摄凡心],[契入佛心],然后[恢复佛性]
这才是我们心应该放的位置,就是[放在契入佛心的心境上]

例如~
[清净心][平常心][欢喜心][慈悲心][感恩心][光明心][平等心][舍离心][惭愧心][忏悔心]...
每个人可以依照自己的相应次第和情况,运用上述的心境来[念佛][拜佛][持咒][施食][超度][回向]
而且把这心境,把这心法的修持和自己相应的佛菩萨做紧密的结合
至心诚心的心念佛菩萨的名号,用这样的方式来念佛和拜佛
心想佛菩萨光明佛光照耀自己全身,让自己全身都清净光明,消除业障
并且自己发起无上大愿,希望自己能像佛菩萨一样光明自在解脱成佛
也以此光明遍照(回向)一切众生,让众生都脱离苦难,清净自在解脱成佛


以上这就是[光明心法]
就是念佛拜佛持咒诵经打坐绕佛和回向,种种一切行法的根本心法和心要
就是恢复清净圆满自在的佛性
——[略说]如何念佛,拜佛,持咒,诵经,施食,超度,回向? 一切行法的根本心法和心要
累世所累积的妄念习气,是无法靠其他外力清除的
全要由自己先相信佛法,然后依法修行,从实修中逐渐清除自己累世所累积的妄念种子和习气
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任何成就(不论世俗成就或修行成就),都必须自己真才实料的去面对和突破以及增上次第
由这些过程逐渐显露原本圆满的佛性,才能逐渐成佛
——超度和成佛是两回事

二、为何做不到[利益众生]?
1.没有发心
因为没有悲心为众生解决疑难,所以就不会在这方面有所努力,当然就没有成就

2.没有思想智慧(心灵空洞)
这是指观念和知见,尤其是正确的观念和知见(这才叫做智慧)
如果有正确的观念和知见,对于世俗问题当然就能提出正确的见解
所以,无法为众生演说佛法或无法写出好文章,这是因为智慧不足思想空洞
对佛弟子来说,这就是读的佛经太少,如果多吸收佛经上的正知见,就不会有此情况

3.没有经验体会
一方面,如果自己缺乏实修和经验,当然无法验证佛法上的智慧
自己缺乏实修体会,讲起话当然就缺乏自信,讲的话当然也没有组织和力量
——为什么写不出好文章来利益众生?或无法为众生演说佛法?

三、为何要[利益众生]?
什么是学佛?
就是透过发起[无上菩提心]普渡众生而成佛
重点是~
在普渡众生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圆满,
而在帮助众生的过程中,先改正自己的缺失而逐渐圆满了自己,自己就成佛了
所以是因为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让自己成佛了——[略说]如何劝导众生?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
为了众生的问题而思维种种普渡众生的方法,这样才能真正度了自己成就自己——为什么写不出好文章来利益众生?或无法为众生演说佛法?
~"先发大愿,先构思行菩萨道普渡众生的蓝图,先学习付出"
这种处处为了利益众生的菩萨行为,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困境
因为佛菩萨会根据众生的愿力,而给予最大的鼓励和支持
不能真正发起大愿和落实菩萨道的人,只好让因果业报去磨难这些人
直到他们慢慢明白~"慈悲愿力才能改变苦报的因果业力"——让自己变成菩萨,和诸佛菩萨站在同一边,成为救度众生的人,而不是祈求救度的人
我们确实需要去救度众生,而且是用[真心]
其实这[真心]就是在救度自己,会因此圆满契入佛性本然而成佛
——简单说明~[念佛][持咒][诵经]的[方便义]和[究竟实义]

四、如何[利益众生]?
佛菩萨的做法正是引导众生自己修行,这就是真正的慈悲和智慧——[回答]为什么佛菩萨不现神通救世呢?佛菩萨不可以替我们超度亲人吗?
我们[人]和[天人]以及各种[众生],能不能受益,这都是要透过劝化的,
而让众生心生忏悔和善念,放下仇恨,追求解脱轮回的修行方法
这样才是真正的受益,佛菩萨做的就是这件工作
忏悔心,清净心,光明心,慈悲心,欢喜心
这样就能生起真实功德(佛性)而令众生受益
——[超度众生]和[功德回向]的内涵和原理
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四无量心中的大乘实相义舍观
观照众生佛性本然圆满光明,众生和我们自己都平等圆满,
这样菩萨行者在行菩萨道遇到种种困难的时候(例如众生很难度,刁难我们)
这时候就该用这个光明舍观, 就能够释怀了
或者直接观照刚刚上面讲的金刚经实义,也能够放下度化众生的执着
——简单说明~[念佛][持咒][诵经]的[方便义]和[究竟实义]
不论是对非人鬼神和魔或外道或大小乘
都是以清净平等的心态去看待和面对,厘清一些现象和原理方法
而保持清净心和平等心去修行,如此而已
简单说,就是以超然的态度,不堕入执着的去明白六道和法界的表相和真相
这样才能更圆满的适应根器和因缘来救度众生
——[菩萨行者的清净平等心]理性的分析说明&不堕入对立和仇视

如何驱除[负面习气][黑暗思想]? ~ 光明心的导引

五、要时时提醒自己
佛经上讲行菩萨道的重点在于不退菩提心,只要不退菩提心就能解救众生,
剩下的只是个人因缘智慧方便善巧的问题,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而已
一切的不圆满,只要不退菩提心都能慢慢解决,所以不退菩提心是首要关键
再者,佛经上也说行菩萨道的最大问题就是瞋恨,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生
瞋心会退失菩提心,障碍彼此,菩萨行者若产生瞋恨,就不会想救度众生,就无法成佛
菩提心一退,行菩萨道过程中的种种不圆满就无法弥补改善,就会变成重罪
所以,菩提心是行菩萨道最重要的事情,而最重要的戒律就是戒瞋恨
菩萨行者若一起瞋心,必退菩提心
以上这些都是很多佛经上讲的,其中例如[华严经],请自行参考
佛经和佛法是让我们来教导我们自己,要求自己要做到
而不是拿佛法和佛经来教训别人的,如果能这样想清楚,又怎会生气呢?
自己信佛的人都做不到,怎能要求不信佛的人要相信佛法呢?何况是相信自己?
我们自己真的比对方强吗?其实是半斤八两
如果能这样好好想清楚,就会明白自己的卑微和不足,
就会发现我们自己其实和对方一样贡高我慢,一样不懂佛法

一个连自己的心都无法控制的人,会因为众生而生气的人,这种人能度化众生吗?
当然不行,所以请别高估自己了,我们应该注意的是自己的瞋恨心,而不是别人的愚痴
当我们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心,对众生生气无法释怀,
这样我们自己也不可能有智慧善巧能帮助人,自己也正是个愚痴的人
所以想度化别人,更应该先看看自己,自己是个什么样子?凭什么度化别人?
还是先弄清楚这些道理,控制好自己的心吧,
然后把[四无量心][六波罗蜜][四摄法]彻底分析落实,学习更多的善巧方便吧——[略说]如何劝导众生?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
行菩萨道不容易,随时需要战战兢兢,随时观照自己的身心状态
并且要随时注意遣词用字是否犯了十恶业
以避免我们自己的习气让许多没有智慧的众生犯了贪嗔痴
而一并连佛法和佛子都一起毁谤了——[略说]网路弘法行菩萨道的考验
弘法者本身对于知见要够正,对原理要够清楚,要明白「法性」「字性」以及「众生性」
因此,在用字上要更小心,不要造成 1.「负面的心理引导」,和 2.「知见上的混淆偏差」
真正的弘法者,应该细究「字性」「法性」「众生性」,正确的运用,才容易顺利引导和解救众生——弘法者应该在遣词用字上细心斟酌,避免错误引导和知见偏差

以上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492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606

[精进勋章]

25#
 楼主| 发表于 2024-3-12 11:59: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3-12 12:30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继续学习思维药师佛十二大愿

-- [经文] --

第七大愿: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善知识解说】
这个大愿就是一般人念药师佛和药师经的主要原因了, 一个是为了解除病苦, 一个是为了家中能富裕丰足, 所以大家应该多念药师佛名号,和药师经,还有药师咒, 这是佛慈悲众生的法门, 所以大乘法中多有诸佛名号功德法门

[末学解说]

第七大愿:
愿我来世(意指死后将来之世。为三世之一。全称未来世)得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时,如果一切有情有众病逼切,无法救治不能归还,没有医生没有药品,没有亲人没有家园,贫穷多苦;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都能消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资具即资生之具),悉皆丰足,乃至证得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坐于道场,断诸烦恼,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无上菩提)。

注解:
【来世】:意指死后将来之世。为三世之一。全称未来世。又作来生、后生、后世。据金刚经载,世尊于过去世得燃灯佛授记,并谓世尊于“来世”当得成佛。又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有(大九·一九中)“现世安隐,后生善处”之语。此外,直接将来之世,特称顺来生;将来之次世,称来来生;永远之未来,则称未来永劫,略称来劫。一般则指死后之未来。(胜鬘经如来真实义功德章、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四)p3048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资具自在】:资具即资生之具。谓菩萨能以无量珍宝、种种资具,严饰一切世界,清净无碍,是名资具自在。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坐于道场,断诸烦恼,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无上菩提。(等觉者,去后妙觉佛位犹有一等,胜前诸位,得称为觉。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由第七大愿,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世间众生求健康,求安宁,想要解除病苦,想要富裕丰足
药师佛便慈悲护念众生,随顺众生而发愿给予其帮助
这是一种法门,一种方便
由此引导、救度众生信佛学佛从而获得解脱自在

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关于[法门]的相关内容

一、应当「法门无量誓愿学」
许多修行上的初学者,或心量狭隘的修行者,总是喜欢询问或寻求最简单容易的法门
其实,烦恼无尽,法门当然就无量,烦恼不同,对治的法门就不同,烦恼有深浅,法门当然也有深浅
所以,哪来一个最简单容易又能对治一切众生一切烦恼和不同深浅的究竟法门呢?
就算有这种法门,或一般人以为就是「念佛法门」,但是,其实,就算是法门的表相表法相同,
但是实修过程中,随着修行者次第深浅的不同,其中法门的心法和深浅次第也是不同的
必定会随着修行者的根器因缘和次第,而存在不同的根本心法,或甚至表法的
所以,同样是「念佛」,有「持名」,或「忆念」,或「观相」,或「观想」,或「实相」等种种不同方法和心法
又例如:不同佛菩萨虽有各自本愿和法门,但是,对于不同众生和烦恼以及一切法和法性原理都是能通达的,所以能普渡众生
因此,如果真正想成佛,那么必定要明白一切众生性和烦恼,就要明白一切法和法性,
那么就要发起「法门无量誓愿学」,不应该再有所排斥——「四弘誓愿」的法性原理内涵
虽然我们的佛性本俱足光明圆满,但是因为我们被尘染覆盖无法显露佛性功德
因此,我们必须学习佛菩萨教导的方法,学习无量心法,而逐渐让自己契入真心,显露佛性
这些心法佛心,例如:惭愧忏悔心,感恩心,欢喜心,舍离心,慈悲心,清净心,平等心,光明心....
——[分析解说]心法次第的观照实修

二、佛法最重要法门就是心法,就是正观,正确的心法观照
这种做[佛心观照]的佛法是非常科学的
以现代的名词来说就是[冥想],这已经运用在许多专业领域的教学课程当中
例如,登山者的训练,他们不可能每次都上高山训练,必须在平地就做好训练
其中很重要的训练课程就是[冥想],必须[冥想]自己在高山上,然后抵御各种恶劣的情况
又例如登入月球的太空人,或者飞行驾驶人员也都要做一定的[冥想]课程,
以帮助他们进入各种可能面临的情境氛围中,以便虚拟的适应和解决各种问题
这种[冥想]的教学方式,又被称作为[虚拟情境教学]
其实这就是佛法讲的[观想][观照],这也是[三昧禅定]和[神通]的基础
不论是您提到您想学习的慈悲心,或是末学提到的各种佛心的修行观照
这必须靠我们平常就多练习观照冥想,例如,多看慈悲的故事,或多去容易引起慈悲心的场合,
让我们的八识田中多种下这些慈悲种子,这样我们就能随时运用这些种子做观想,

就是经常回忆这些慈悲故事,让自己进入情境当中,
然后运用[四正勤]进入观想中,让自己的慈悲心逐渐扩大,
这样八识田中的慈悲种子就会不断增长


所以,心法观照的道理就是如此,可以让我们八识田转为清净而毕竟成佛
因此,末学才会不断的提出心法观照的重要性
基本的练习方法,就是末学常讲的那篇帖子~[光明心的导引]

如何驱除[负面习气][黑暗思想]? ~ 光明心的导引
如果有人因为念佛,或持咒,或诵经,或参加法会,或看到佛像,突然感动流泪
不论任何情况,只要您因为佛法而感动,甚至生活上任何感动的事情
这些都能利用来练习[慈悲观照],而且以[四正勤]的原则入[冥想],让这种心境扩大增长

这就是心法的实际观照修学,任何心法入观都是如此,可以举一反三——[分析解说]心法次第的观照实修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
修行的目的就是转化我们的[凡夫心]为[佛心],这样就能成佛
所以修行应该重视[心法]的导入,这样才能究竟成就——[略说]念佛次第&心法次第
佛法中观想的目的在于~
让自己保持正念正观,而能取代凡夫观念思维执着,逐渐解脱

大乘观照实修的观想重点在于~
以佛心:清净心慈悲心感恩心欢喜心光明心平等心
回向自己和众生都恢复佛性光明圆满自在而成佛
以此观心,而逐渐真正契入佛性本心
(这只要多参照讲三昧观行的佛经就会明白.例如[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的[慈心三昧])

只要您的观想是像上述这样,是直心,不邪曲,也不执着于表相
只要是个符合恢复自性清净,显露佛性的方法
这就是一个修行过程中的好观想,是方便许可的
一切都导引向[佛]和[佛性]的清净圆满光明,这样就不会有错

先落实基础修行,先知道且相信众生都有光明圆满的佛性
先发起清净心慈悲心感恩心欢喜心平等心光明心的观修,逐渐契入佛性
以后阅读[圆觉经][解深密经][楞伽经][大般涅槃经][瑜伽师地论]...,
就能够明白体会经文中三昧观照实修的方法和原理
——[法门实修]提供初学佛者,尽快消业,快速成长的实修方法36#

三、忏罪法门
信为功德母,忏悔是第一门,惭愧忏悔心是心法的第一步
众生要消业障,就要真发心修行,没有真心,又如何消除真业呢
因此真正的实修必定要懂心法,由心下手才是真修
发起[惭愧忏悔心]发露忏悔,然后发起[勇猛心]改过,并且发起[大愿心]普渡众生,然后以[清净慈悲光明心]启发自性与法界诸佛菩萨佛性相印,然后发起[回向心]普照一切众生,转化众生凡心为佛心
这样就是一个一连串各种心的心法修持,这种过程可以修至少30分钟以上
有机会随时要这样练习——[略说]如何确保能真正消除累世业障呢?心法实修第一步[惭愧忏悔心]

如何忏悔,消除业障? ~ 金光明经 [忏罪法门]

四、不二法门

不二法门 ~ 维摩诘所说经

[真正的不二]是指~
虽能分辨美丑和苦乐的表相,却不会堕入美丑和苦乐的执着,能知实相,不堕入虚幻
也就是不会堕入苦受中而觉得很痛苦,也不会陷入享乐的欲望中而沉迷于幻境

所以这样的觉者当然不会堕入酒色财气中,也不会堕入人生的苦难感受中
所以菩萨能入六道普渡众生而不觉苦
[不二]的道理就是~明白一切法与非法,了解众生的根器次第,也知道引导众生解脱的方法,但是心无挂碍, 也就是佛菩萨能分辨是非善恶正邪,知道众生堕落的习气,也知道引导众生断除习气的方法,又能心无挂碍
[不二]的练习方法就是来自于日常生活,
这就是[圆觉经]上[禅那]的修行法,就是[觉照不二]
——[问答]不二的探讨
种种乱象是不可能由外在去改变的,能改变的就是我们自己的心境
实证不二法,显露真性佛性,这样就能达到众生平等的状态
保持不二的心,恢复正觉,虽明辨正邪,但是不取正邪,
这样您就能从乱象中脱困,就能自在的来去,自在的引导众生
——保持不二的心,恢复正觉,虽明辨正邪,但是不取正邪
佛法上真正甚深次第的真善,那是必须超越凡俗的是非对错和认知的,如果执持任何一边而起任何执念,这必定无法脱离轮回的
任何不同次第的执持善恶,都会随不同次第的善恶,而分别堕入六道中的恶道,或飞生六道中的善道,都无法真正解脱
只有真正不着两边的「不二」和「中道」才能真正的自在解脱轮回,这才是真正的清净自在

因此,虽然对于众生性和法性以及诸法万相都能明白,但却不堕入执念之中,能清净自在,光明自处,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和解脱
也就是能明白一切六道众生的脾气习性和因果报应原理以及一切相的法性原理,而不堕入任何一种习性和执着之中,这才能真正自在解脱
——执持各自是非对错的轮回VS真正不二中道智慧的解脱
实修者应该是为了解脱轮回和普渡众生而实修
所以福报善境并不是一个可靠的环境,还可能是个堕落的温床
如何在苦难和善境界之间实修不退,这才是实修者应该实修的真正工夫
这就是不二,不苦于苦,不乐于乐,不因苦而苦,不因乐而乐
以正面的心念,感恩[娑婆世界]和[一切众生]给您的考验
提升清净心光明心,体验不二法,光明不思议,当下即净土
——[解析]感恩娑婆世界,实修不二法,当下即净土

五、改善自己和家人亲友同事关系的法门
[四摄法]就是帮助佛弟子摄受众生法门,如果修行人能落实[四摄法],就能有效的转变家人的态度和观念,成为佛化家庭
[四摄法]是属于菩萨道的普渡众生法门,特别适合在家佛弟子
在家佛弟子入世学佛,除了修行自己,也要与人为善,和家人亲友和乐相处
从中体会佛法的益处,让彼此都能有美好人生,以此为基础逐渐体会佛法深义,落实菩萨道而超越轮回
所以建议在家佛弟子都能了解[四摄法],好好落实[四摄法]
[四摄法]就是四种摄受众生的法门,就是[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改善自己和家人亲友同事关系的法门~[四摄法]

六、菩萨法门「施(自)身血」
施血喂蚊子,这是属于菩萨行者的心法修行,虽然很基础,但是对一般众生却可能是很困难的
因为,这修行过程需要让自己生起和增广下面心量:
1.对待一切众生要有「慈悲心」和「怜悯心」,以此施血维持众生性命,这样就能逐渐广结善缘而能救度众生
2.对于这样救助众生的事情要怀「欢喜心」,乐于行善布施,这样就容易接收一切正面的光明能量
3.众生平等,生命都一样尊贵和值得尊重,要心怀这样的「平等心」,这样心量就容易增广,而能广结善缘
4.要俱备「舍离心」,就是舍离身体和世俗执着的心态和观念,这样才能破除累世执着而形成的六道轮回引力,才容易往生净土
5.要有「清净心」和「光明心」,这是修行成佛的基本观照禅定力,以这样的心念不断练习契入真心佛性,才容易解脱成佛
6.不断生起上述心念,并且深入观行冥想,无限扩展心量,这样就能逐渐增上菩萨道的心法修行

所以,许多世俗人难以明白的修行方法,以一般世俗眼光来看可能是有争议的,
这是因为世俗众生不明白因果轮回和生命真相,累世执着和业障都很深重,负面心态根深蒂固,
所以,无法从心中生起慈悲心和光明心,更无法让光明心量和正面能量无限扩散,也因此无法转化负面看法和因果

因为心态负面且容易敌对,所以容易引发和触发累世负面因缘和业力,而产生负面的结果
所以,一般人或初学的修行者被蚊子叮可能就会引发世俗常见疾病,这是因为累世业障和负面心态以及狭小心量而造成的结果

但是,反观逐渐清净累世业障的菩萨道行者,因为大乘发心,不畏艰苦,而能转化自己和众生的负面情绪,凝聚正面光明的力量,
因此修行过程中大都没有负面结果,就算有负面干扰和业障现前,只要正向发心,不堕入负面思维,扩展光明心,就都能很快转化业力

所以说:佛法是心法,相由心生,业由心转。法界也是由众生的心态和心量,而呈现相对应的因果境界
如果众生对世俗太执着,执着得太细微或太多,那束缚和烦恼以及负面的力量也会变得更细更强烈更多

因此,如果初学菩萨道的修行者,一开始无法施血喂蚊子,那也不应该杀生,
应该断除自己累世第八识心中的杀念种子,这样才能逐渐断除杀生和杀念所造成的恶业因果
而施血的修行可改为捐血(港台称捐血,大陆称献血),并以下面佛经教导的方法融入心法修行中
以下介绍佛经中教导「施自身血」时,如何发心和回向的修行方法
[佛经心法]施身血时的心法实修(发心和发愿回向) ~ 华严经                        ——华严经:菩萨法门「施(自)身血」

[功德法门]~[诸经辑要]教您解决人生各种困难



以上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492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606

[精进勋章]

26#
 楼主| 发表于 2024-3-13 11:48: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3-13 11:55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继续学习思维药师佛十二大愿

-- [经文] --

第八大愿: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女人为女百恶之所逼恼,极生厌离,愿舍女身;闻我名已,一切皆得转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善知识解说】
诸佛慈悲, 知道为女人苦, 所以不仅念药师佛能转女成男, 几乎所有大乘法都能转女成男, 念阿弥陀佛也是如此, 法华经也是如此, 当然这是指下辈子, 不过现世相貌就会转为庄严圆满, 所以, 如果是真修行相貌都会变好看的

[末学解说]

第八大愿:
愿我来世(意指死后将来之世。为三世之一。全称未来世)得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时,如果有女人被女子百恶之所逼恼,极生厌离(于物生厌而舍去之意),愿舍弃女人之身;得闻我名后,一切此类众生皆能获得转女成男,具足丈夫(指成年男子,或诸根圆具之男子)相,乃至证得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坐于道场,断诸烦恼,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无上菩提)。

注解:
【来世】:意指死后将来之世。为三世之一。全称未来世。又作来生、后生、后世。据金刚经载,世尊于过去世得燃灯佛授记,并谓世尊于“来世”当得成佛。又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有(大九·一九中)“现世安隐,后生善处”之语。此外,直接将来之世,特称顺来生;将来之次世,称来来生;永远之未来,则称未来永劫,略称来劫。一般则指死后之未来。(胜鬘经如来真实义功德章、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四)p3048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厌离】:梵语 udvega 或 sam!vega。于物生厌而舍去之意。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上):“佛以一音演说法,或有恐畏或欢喜或生厌离,或断疑。”(成唯识论卷六)p5759FROM:【佛光大辞典】

【丈夫】:梵语 purus!a。音译补卢沙、富楼沙、浮溜沙、布路沙。又译作士夫。指成年男子,或诸根圆具之男子。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二之二谓,人中之最胜者为丈夫。华严经探玄记卷八援引涅槃经,举出丈夫之义有四,即:自正、正他、能随问答、善解因缘义。另如瑜伽师地论亦载有丈夫之七义,为:长寿久住、妙色端严、无病少恼、非仆非女非半择迦、智慧猛利、发言威肃、有大宗业。小乘之七圣称七丈夫或七士夫。佛身所具之三十二相,即称大丈夫相,或大人相。又佛乃人中之雄,故亦称大丈夫。(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三、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p714FROM:【佛光大辞典】

【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坐于道场,断诸烦恼,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无上菩提。(等觉者,去后妙觉佛位犹有一等,胜前诸位,得称为觉。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由第八大愿,末学从中想到自己在不同时期,对“相由心生”有不同的理解
在没有学习修行佛法时,没有学习正知见时,对“相由心生”的理解是
如果心善,面相就会和善,就会好看,反之则会有凶相,恶相
而在学习佛法,正知见之后,才明白,这个[相]可不仅仅指的是面相
这个[相]有可能是人,是物,是一件事,是一种境......
关于“相由心生”,善知识教导:
就是心念决定正报和依报
就是意念决定自己和外在环境的存在形式——什么是相由心生?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对表法、心法是否真正了解明白呢?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关于[表法][心法]的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表法]?[心法]?
[表法]就是用戒律来告诉你不可以吃肉,不然会有因果报应
那你就要遵守戒律,用忍(六度中的忍辱)的方式来抗拒吃肉的念头
又例如以要求打坐姿势的方式来学习禅定,由外而内

[心法]就是用(告诉您)正确的知见和观念以及观想方式来保持正观和清净自在
就是让心慈悲和清净安定,自然就会不想吃肉
禅定的方式也是如此,由内观而外,心清净光明,外在就会合乎表法
——什么是[表法]?[心法]?[甚深心法]?[显]?[密]?
佛法是心法
依照众生因缘次第不同而有不同的引导方式和过程,这就是表法
——什么是相由心生?

二、[表法]、[心法]各自的作用
[表法]就是由表相来规范
[心法]就是以心来引导和转化
——什么是[表法]?[心法]?[甚深心法]?[显]?[密]?
一切表法都在引导不同众生逐渐契入心法,就是逐渐入佛种智——什么是相由心生?
修行其实有两个方向
一是从表法上来精进增上修行次第

三、不同次第众生学习[表法][心法]的不同走向
以[九品往生]来说
[上品生]以大乘方便摄受能学习心法(发心和深法为主)的众生,所以往生后的走向是菩萨果位
[中品生]以大乘方便摄受能学习表法(戒律为主)的众生,所以往生后的走向是小乘果位
[下品生]以大乘方便摄受能信的业重(为恶但忏悔生信)众生,往生后大都在花苞中
详情请参阅[观无量寿佛经]
——什么是[表法]?[心法]?[甚深心法]?[显]?[密]?
不过实修心法并不会比学表法来的轻松
因为一切因果障难都是来自于自心
实修心法就是正视挑战自己的妄心
所以心法实修的考验也是挺辛苦了
不过确实比较直接了,不用在表相上打转

通过上述学习,可以知道
学习心法并不会比学习表法来的轻松,考验也挺辛苦
但学习心法会比较直接,不走曲路,成就会比较快速
从心法原理来看,因为直接面对心性,
所以,心念的光明或黑暗都是马上呈现,就是当下考验

又,既然真心发心实修,佛菩萨当然也会马上考验
考验愈多,反省越多,就愈清楚愈明白心法和一切相一切法的原理和相貌
——心法实修很快速,因为任何教过的东西,很快(马上)就会考验

善知识和恩师,一直都在教导学习心法
帮助我们从根本、根源入手,直接切入病根
能够学习修持心法,要珍惜,感恩
心法要看缘分,
确实很多人修行一辈子也不明白心法的修持
就算是末学今生的家人也不一定就能修持心法
所以您要珍惜要感恩佛菩萨
——[精进实修案例]心法体会阶段
因为众生根器因缘业障不同,
如果不是过去世曾经修持深法而且累世修菩萨行深入一切法门
通常一般众生今生初学佛都只是学习一般佛法的表法,
而不知道心法或不明白心法的原理和修持,可能一生都仅在表法上打转
而且许多佛弟子虽然皈依了,可能连基础的老实修行都谈不上,浑浑噩噩过一生——[浅谈]心法修持

我们应当按照佛菩萨、善知识和老师的教导
直面问题,断除妄念,实修心法,自利利他
万法唯心.相由心生,业由心转,当下就是佛法,舍弃当下无佛法可寻,即是轮回——[略说]心法就是佛法,也是世间法
心法就在当下每一刻
实际做就对了
做就不会空想,也能降服妄想
佛陀讲的,我们老实做,这就是实修
随时都在实修,就不会浪费时间
真正实修,很快,每一种法门就都能实修上手——心法就在当下每一刻
佛法是心法
[拜佛][念佛][持咒][诵经]和种种佛法功课
这些都是为了转凡心为佛心
转化的过程就是在消除业障
学佛就是学习逐渐恢复光明佛性,
由自己光明而感化和引导众生也恢复光明佛性
——[心法实修问答]心念的魔障
什么是佛门心法?
佛法的心法其实就是~
先透过佛陀的教导,明白法界真相,生命的实相
明白[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
然后透过[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作用的正确修行引导,
由正确的心念观行,逐渐清净第八识,而恢复佛性成佛

这种解脱轮回方法就是佛法的心法——[略说]什么是因果轮回?佛?佛法?佛教?佛门心法?
只要练习心法,入心观照,逐渐契入本心,就算只是相似心
也能转化业力果报,这个业报身自然就会转化,就能痊愈
这就是所谓的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一切唯心造

明白这佛性心要,这才是成佛的根本道理
——[法门实修]提供初学佛者,尽快消业,快速成长的实修方法62#

以上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492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606

[精进勋章]

27#
 楼主| 发表于 2024-3-14 11:28: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3-15 15:46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 1 小时 30分钟 以上 )

继续学习思维药师佛十二大愿

-- [经文] --

第九大愿: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令诸有情出魔罥网,解脱一切外道缠缚;若堕种种恶见稠林,皆当引摄置于正见,渐令修习诸菩萨行,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善知识解说】
这个大愿可能是一般人所没注意到的, 就是能出破解脱一切魔和外道的束缚, 而入于正见, 所以如果有人着魔或者被外道所控制, 诚心念药师佛名号必得解脱,这真的非常重要, 其实一切佛菩萨都有这种大愿和能力, 重点在于我们的信心和恒心, 至诚必成

[末学解说]

第九大愿:
愿我来世(意指死后将来之世。为三世之一。全称未来世)得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时,令一切众生能够出破魔罥网,解脱一切外道缠缚;如果堕入种种恶见(指邪恶之见解,亦即违背佛教真理之见解)稠林(以譬烦恼。种种之烦恼,交络繁茂,如稠林也),皆能引导摄受其置于正见,逐渐令其修习种种菩萨行(菩萨自利利他圆满佛果的大行,也就是布施等之六度),快速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即无上正等正觉。菩提即是觉)!

注解:
【来世】:意指死后将来之世。为三世之一。全称未来世。又作来生、后生、后世。据金刚经载,世尊于过去世得燃灯佛授记,并谓世尊于“来世”当得成佛。又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有(大九·一九中)“现世安隐,后生善处”之语。此外,直接将来之世,特称顺来生;将来之次世,称来来生;永远之未来,则称未来永劫,略称来劫。一般则指死后之未来。(胜鬘经如来真实义功德章、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四)p3048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恶见】:<一>梵语 mithya^-dr!s!t!i。又作不正见。略称见。为法相宗所立百法之一,属六烦恼之一。指邪恶之见解,亦即违背佛教真理之见解。据成唯识论卷六载,恶见以染慧为性,能障善见,恶见者多受诸苦。于俱舍论所说六随眠中之见随眠(梵 dr!s!t!y-anus/aya)、五浊中之见浊,均与恶见相同。依行相之差别,恶见分为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见,又称五恶见;于九结中,前三见为见结(梵 dr!s!t!isam!yojana),则后二见为取结(梵 para^mars/a-sam!yojana)。(俱舍论卷十九、显扬圣教论卷一、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参见:五见)1099)
 <二>在净土宗,特指自力疑心。善导观经疏散善义中举出贪嗔二河之譬喻,谓别解、别行、恶见之人,以虚妄之见解惑乱愿往生西方者之信心。日僧亲鸾之愚秃钞卷下谓,恶见人即指憍慢、懈怠、邪见、疑心之人。((参见:发遣招唤)5164)p4948 FROM:【佛光大辞典】

【稠林】:(譬喻)以譬烦恼。种种之烦恼,交络繁茂,如稠林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入邪见稠林。”止观九曰:“无明戏论翳如来藏稠烦恼林。”同十曰:“邪画日增,生死月甚,如稠林曳曲木,何得出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行】:菩萨自利利他圆满佛果的大行,也就是布施等之六度。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上正等菩提】:即无上正等正觉。菩提即是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由第九大愿可以明白,正见是多么的重要
以末学自己为例,没有学习佛法,没有树立正知见之前
不知道因果,不知道轮回,不知道真相
以世俗的知见而行,以苦为乐,以错为对
现在反过头去看过去的自己,太可怜可悲了
因为知见从根本上是错误的,行为自然也是错误的

举个例子
世俗中,孩子降生百天后都要摆满月酒席来宴请亲朋好友
这种观念、知见,在凡夫中根深蒂固,却不知道是错误的
为什么呢?在《地藏经》中讲的很清楚
是阎浮提人,初生之时,不问男女,或欲生时,但作善事,增益舍宅。自令土地无量欢喜,拥护子母,得大安乐,利益眷属。或已生下,慎勿杀害,取诸鲜味,供给产母。及广聚眷属,饮酒食肉,歌乐弦管,能令子母,不得安乐。何以故?是产难时,有无数恶鬼,及魍魉精魅,欲食腥血。是我早令舍宅土地灵祇,荷护子母,使令安乐,而得利益。如是之人,见安乐故,便合设福,答诸土地。翻为杀害,集聚眷属,以是之故,犯殃自受,子母俱损。

如果不学习地藏经,就不会知道上述知见是错误的
知见错误就会造业,当然也会由此承受相应的果报
因果并不是虚幻,而是科学和真理,就像化学作用或作用力反作用力般的一报还一报,这就是因果
所以,众生必须为自己的心念和行为负责,因为因果终将有报应,想有善果,就先要有善因
「如是因,如是果」,「因果不虚」,「因果」就是一种起始过程终至结果的真实道理——正确的「生」和「死」!?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关于[知见]的相关内容

一、知见错误会有什么的影响
或负面的[观念](想法,念头,知见,认知)
会产生身心(或内外)两种负面的影响

1.错误或负面的想法会造成悲观,或愤怒,或怀疑,或忌妒,或傲慢,或痴迷等种种负面心理
这些心理因素或情绪反应就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人类大多数的病痛都是如此
再者,因为错误的观念,所以用错误的生活方式,因此引起更大的外在伤害
这两种内外的伤害,就造成众生的苦难

2.除了上述影响,错误或负面的想法,例如:悲观,或愤怒,或怀疑,或忌妒,或傲慢,或痴迷
还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或对立,或冲突,或争执,或仇恨,或报复,或杀害
甚至造成战争等更大的毁灭伤害

上述两种情况如果没有导正,
就容易一再循环或像蝴蝶效应,而引起种种更大的负面效应和结果
——错误观念的负面影响与正观的重要性
人有人所错误的知见和行为,如是因,如是果,所以生为人
鬼道和其他一切众生也是如此,各自因为其各自的错误知见和行为,
所以分别生为各类众生,各有其爱欲和恐惧害怕之处
因为错误知见,众缘和合,所以呈现各种果报——知见错误,所以有[喜怒哀乐][爱欲][恐惧][害怕],所以轮回
很多外道或者附佛外道都是福报挺大的,这是因为过去世修福得来的福报
可是却没有学习正确知见,所以沦为魔道
——[略说]吃素虽然有福报,更要学习佛法正知见
想修禅定要有善知识教导,也要先做到基础修行,更要有完整健全的知识
所以要先由佛经学习正确的方法,按部就班增上,才不会出问题
您的这种现象,也算是[楞严经]讲的[50阴魔境]中[受阴]出问题的现象
这都是因为没有正确完整健全的实修知识和观念,自己乱修行,就会有这种结果
尤其外道或附佛外道更是如此,以错误的知见去修持,
就会走入外道的偏执当中,无法真正解脱轮回——[略说实修事前须知]戒律与禅定的基础知识和观念
世俗的颠倒知见和观念,容易在不知不觉中使人沉沦和堕落——世俗的颠倒知见和观念,容易在不知不觉中使人沉沦和堕落
知见的错误是很严重的,这就是十恶业中的邪见
果报就是堕入三恶道
——[外道知见]和[佛法正见]如何分别?

二、要消除错误知见
先消除错误的认知, 才能真正解脱轮回, 走向光明——知见错误,所以有[喜怒哀乐][爱欲][恐惧][害怕],所以轮回
例如外道迷信拜六方(东西南北上下),
佛在很多佛经中一再破除这种外道拜六方的错误知见(阿含经,优婆塞戒经...)
为了纠正这种错误的外道思想,佛陀用引导的方式,而引入正确的佛教拜六方,
例如,六度波罗蜜才是佛教的六方,要佛弟子修行六度波罗蜜,又或者,
佛教导众生用正确的方法面对父母师长妻子属下...,(分别代表六方)
这些才是正确的佛教六方观念,而不是用那种神道思想去拜东西南北上下六方
——[外道知见]和[佛法正见]如何分别?
吃素如果不是因为慈悲心,不是因为关怀众生,
而且没有学习佛法正确知见,不了解或不信因果轮回,
往往福报大了以后,
1.下辈子成为富有的人,却不慈悲也不信因果,
受到世俗诱惑后,开始造恶业,最后还是堕入三恶道,还是生死轮回
2.福报大到可以生天,可是知见不正确,成为天魔外道,
所以很多外道或者附佛外道都是福报挺大的,这是因为过去世修福得来的福报
可是却没有学习正确知见,所以沦为魔道
——[略说]吃素虽然有福报,更要学习佛法正知见
错误的观念要纠正,避免大家不断误解误导——[略说]初学过程的一些正常现象和几个错误知见
众生愚痴无明,所以,许多观念都是和佛法上的正知见相反的颠倒的.

例如: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菩萨会慎重的检视自己的心念,深怕错误的心念而造成错误的后果.
所以,菩萨特别慎重反观自己的贪嗔痴.
众生则相反,尽情的贪嗔痴,却又害怕贪嗔痴的恶果.

又例如:菩萨不怕死亡,但是众生都怕死亡.
死亡只是每一段生命的过程,并不是终结,但是众生无明,都怕死.

又例如:菩萨乐于出家,但是众生都害怕出家.
出家是成佛的正因,是天大的喜事.
但是众生无明,一有家人想出家就哭天喊地的,好像发生什么不幸的事情.

又例如:烟酒容易害人害己,可是众生就是喜欢烟酒,还用种种冠冕堂皇的话来误导世人.

所以,如果佛弟子不把时间多花在吸收佛经上的正知见.
而喜欢游乐和世俗话题,或喜欢闲逛世俗商圈,或喜欢看电视和泡沫剧或电玩,或喜欢逛世俗论坛和凡夫博客.
那只是浪费自己修行成就的时间,勾动自己的欲望和情绪,徒增凡夫俗见的干扰和障碍
——世俗的颠倒知见和观念,容易在不知不觉中使人沉沦和堕落
六道轮回中的众生,每一生每一世都难免一死
死了又生,生了又死,不断的在六道中轮回
如果知见观念上没有提升,没能从精神上得到超越和解脱
那就会不断的堕入各种相中,而不断的轮回受苦——随时正观清净光明,当下身心自在

三、什么是正知见?不是正知见?
正(知)见:就是正确的知见和观念见解。什么才是正确知见呢?什么不是正知见呢?
依照不同修行阶段的不同修行次第(层次)来说,就是能从恶(道)转善(道),由凡入圣,最后能真正解脱六道轮回的才称为「正知见」
所以,如果是外道修行和外道观念,不能究竟解脱,那就不是正知见,更不用说一般凡夫俗见和世俗见解了
当然,违反世俗人间法律的也都算是错误知见和行为,因为人属于三善道之一,违犯人间法律基本就是堕入三恶道的果报
又例如:不认为十恶业是恶的观念,或喜好十种恶业,这些也是错误的知见,都不是正知见
例如认为杀生吃肉无关紧要,这就不是正知见,或认为没有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这也不是正知见,
或认为没有佛菩萨,或认为不需要修行,或认为学佛是迷信,这些观念也都不是正知见
——认识「八正道」和「正确的职业」

四、要树立正确的知见
学习正确的知见和观念,随时保持正观
这样就能改善自己的身心情况,甚至改变家庭和社会以及一切众生
——错误观念的负面影响与正观的重要性
「世论」并不符合「圆满的佛知见」
佛弟子应该自己深入经藏和实修,才能真正明白,才能契入佛道
——辨正:「世论」与「佛知见」
如果我们修行了,就应该把这些观念导正才行,可别让自己和众生又堕入错误的观念.
纵使自己无法分辨,那也应该降低世俗杂染,多深入经藏,
这样才能逐渐以佛法正见取代凡夫俗见
——世俗的颠倒知见和观念,容易在不知不觉中使人沉沦和堕落
转念就是知见的转化
众生的知见,原先是世俗的,所以不能解脱
必须透过接受佛法知见,逐渐以佛法知见来取代自己原有的世俗知见,这就是转念
就是用正确的念头(也就是正念)来转化错误的知见或感觉,这就是转念
学佛就是转变知见,用佛法的知见来转换原本的错误知见
这样就能逐渐放下执着,就能迈向解脱之路——如何放下欲望和仇恨?如何解脱非人干扰?~转念,正观,解脱
真正的实修者,不在乎财富或世俗情欲,也不在乎病痛死亡
而是让自己能以正确的知见和观念,让自己随时保持清净光明的正观
因此,人生中即使遇到各种世俗变故,或人情冷暖,或意外事故,或重病和死亡
也能觉悟生死,以清净光明正观,让身心契入光明安乐中而消除痛苦,进而往生净土
当下具备正确的知见观念,并且随时保持正观,让身心清净光明,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如果修行人或佛弟子当下不能正观,而随着世俗团团转,那要如何解脱呢——随时正观清净光明,当下身心自在

以上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492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606

[精进勋章]

28#
 楼主| 发表于 2024-3-15 15:46: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3-15 16:03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继续学习思维药师佛十二大愿

-- [经文] --

第十大愿: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王法所加,缚录鞭挞,系闭牢狱,或当刑戮,及余无量灾难凌辱,悲愁煎逼,身心受苦;若闻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脱一切忧苦!

【善知识解说】
这个大愿和观世音菩萨很相似, 所以我们在现世如果遇到这些苦难, 诚心念佛或念观世音菩萨名号, 必得解脱苦难

[末学解说]

第十大愿:
愿我来世(意指死后将来之世。为三世之一。全称未来世)得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时,如果诸有情被王法所加,缚录鞭挞,关进牢狱,或当被刑戮(刑罚或处死免于刑戮横遭刑戮),以及余他无量灾难凌辱,悲愁煎逼,身心受苦;如果得闻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之故,皆能获得解脱一切忧苦!

注解:
【来世】:意指死后将来之世。为三世之一。全称未来世。又作来生、后生、后世。据金刚经载,世尊于过去世得燃灯佛授记,并谓世尊于“来世”当得成佛。又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有(大九·一九中)“现世安隐,后生善处”之语。此外,直接将来之世,特称顺来生;将来之次世,称来来生;永远之未来,则称未来永劫,略称来劫。一般则指死后之未来。(胜鬘经如来真实义功德章、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四)p3048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刑戮】:刑罚或处死免于刑戮横遭刑戮。(摘自百度)

由第十大愿善知识的解说,可以得知
若能诚心念佛,便可解脱苦难,念佛就是这么直接,厉害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关于[念佛]的相关内容

一、为什么念佛?
就像从小立志做大事,就会朝目标前进
因为佛有大智慧大慈悲,是真正觉悟者,
每个佛菩萨都曾经发过大愿,俱足大慈悲,
所以都是我们忆念学习成佛的目标,
因此我们一心念佛,仿效佛菩萨的大慈悲精神,
就像从小阅读伟人故事,受到精神的感染,
奋起向上,相由心生,业由心转,转凡成圣
透过时时忆想佛菩萨和念佛菩萨名号,仿效佛菩萨的精神,
我们由心性上逐渐改变,心常忆念佛菩萨的慈悲智慧和光明
借此逐渐由心改变我们的思想行为,真正逐渐把自己由凡夫转变佛
所以佛弟子应该随时念佛
而且透过实际念佛转凡心为佛心的过程,
得到和法界一切佛菩萨以及一切众生相应共鸣(认可与帮忙,就是所谓加持)
因此能逐渐成就佛法大事业,这种威力就是功德
所以念佛能成就大功德
——[初学解答] 为什么要念佛? 为什么要持咒? 为什么要诵经? 为什么要回向?
「念佛」其实是快乐的事情,真懂念佛,就会知道念佛是快乐的
念佛是清净、光明、圆满、欢喜、自在、快乐的,是慈悲、平等、感恩、智慧、无碍的
因为「佛」就是如此,而且众生的「佛性」也是如此,
因此,「念佛」能启发众生的「佛性」,让自己逐渐与「佛」相同的清净、光明、圆满、自在、快乐
——常乐念佛,欢喜念佛
念佛是心念,心念的提升,则可逐渐转变身心状态和品质,近可转变身心状态,远可有利于命终转生的飞升或往生净土
初学可藉由口唸和计次来转化凡俗心念和世俗妄想,随次第增上后而逐渐提升为心念和进阶的观行
藉由念佛,念念想念佛菩萨的光明和清净,念念想念佛菩萨的慈善,
这样「相由心生,业由心转」,就能逐渐舍离世俗妄想和杂染,而逐渐提升身心次第,提升当下与来生的生命的型态
——【法性原理解析】生命的次第与真相&吃斋念佛诵经有什么用?
不要忽视「拜忏」「拜佛」「念佛」「持咒」「诵经」等种种功课和定课实修
大量的这些功课或每天定课都可以训练和测试自己的心念心力,这是成就定力的基本实修
不仅如此,这也是佛菩萨观察众生有没有真心实修的一项依据,这些实修不足,就难得到认可,也难学习更深心印和更高次第的观修
而且,如果实修不足,心力定力太差,知见不正确,也容易因此吸引或受到外界或非人鬼神的干扰(这会相互吸引和影响)
又或者天人也会给予考验(这也是佛经中曾说过的)
——世智辩聪&不要轻忽「拜忏」「拜佛」「念佛」「持咒」「诵经」
念佛持咒的目的在于恢复清净心,恢复佛性原本的光明圆满,恢复佛性原本的智慧——[分析说明]学校上课学习的时候能不能一边念佛?

二、念佛功徳不可思议
如果您很有心, 可以常常念诵35佛名,或者53佛名,或者88佛名,或者千佛名经
贤劫千佛也因念53佛名而成佛, 请详见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及余一切众生。得闻是五十三佛名者。是人于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不堕恶道。
若复有人能称是五十三佛名者。生生之处常得值遇十方诸佛。
若复有人能至心敬礼五十三佛者。除灭四重五逆及谤方等皆悉清净。
以是诸佛本誓愿故。于念念中即得除灭如上诸罪。

可看出念佛功徳不可思议..... 还有消百万亿劫罪的请自己寻宝呵

以下引自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  元魏天竺三藏吉迦夜译

阿逸菩萨。长跪叉手前白佛言。宁有一事菩萨摩诃萨。于此事中具大乘愿住不退转。疾成无上正真道不。

佛言有。阿逸。北方有世界名曰丰严。其国有佛。号德内丰严王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佑度人无量。其有得闻斯佛名者。欢喜信乐持讽诵念而为作礼。其人皆当得不退转。疾成无上正真之道。却一亿劫生死之罪。其有供养五千佛者。此辈阿逸。尔乃得闻德内丰严王如来名号。
.........
阿逸菩萨复白佛言。宁有一法得不退转。疾成无上正真道不。
佛言有。阿逸。北方去此不可计数诸佛刹土。有世界名曰金刚坚固。其国有佛。号金刚坚强消伏坏散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佑度人无量。其有得闻金刚坚强消伏坏散如来名者。欢喜信乐持讽诵念尽心供养。斯等皆当住不退转。疾成无上正真之道。却于十万亿那术劫生死之罪。超然在后。其佛如来功德无量弘誓乃尔。我自过去无数劫前。锭光如来兴出于世。于彼佛所而得闻此金刚坚强消伏坏散如来名号。得超十万亿那术劫生死之罪。
阿逸当知。若我不从锭光闻斯佛名者。我今故未得成正觉。
——念佛功徳不可思议 ~ "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里面消业最多的两个佛号
念佛信佛学佛也是这道理,
就是让我们随时放下世俗的杂念,以清净光明平等宏观的智慧来提升自己,
这样不仅当下就能摆脱凡俗和黑暗,也能逐渐达到脱离六道轮回的境界——信佛念佛能有福慧和功德的原理

在佛经故事念佛功德后的【省思】中写道:
所谓“念佛一句,福增无量;礼佛一拜,罪灭恒沙。”念佛是平实简单的行门,不限年纪、空间、时间,行住坐卧皆可用功。在称念佛号的当下,心念收摄专注,念念清楚明白,最后念而无念,达到能所俱空,进而契悟本具的菩提自性,人生自是无量光、无量寿。

三、如何念佛?
须菩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念佛]
菩萨摩诃萨[念佛],不以色念,不以受想行识念。
何以故?是[色]自性无,[受][想][行][识]自性无。若[法]自性无,是为[无所有]。
何以故?无忆故,是为[念佛]。」——如何修学[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念佛应该藉由念珠,每拨动一次念珠,都忆念菩萨的功德(例如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普渡众生)
由这样一颗颗串起的念珠,让我们的心念也能成片,都串起菩萨功德,念念都能不忘菩萨功德
由这样念念不断的忆念菩萨功德,转化我们的凡夫心成为菩萨心,这样就能逐渐成就像「阿弥陀佛」那样的无量功德
因为「阿弥陀佛」是「观世音菩萨」的本尊,(请参阅「大悲心陀罗尼经」)
所以,以「观世音菩萨」为修行基础,以「阿弥陀佛」为成就的目标
佛弟子应该要像这样按照次第修行,而不要超越次第修行和说法,这样就能由数珠而入心念佛,逐渐成就实义功德。

至于数珠念佛,您要怎么跨越任何一颗珠子或换不换方向,那都没有关系
因为佛法是心法,念佛在于转化凡心为佛心,在于转化妄念、邪见为正念和正知见——辨析:数珠念佛不能越过母珠?!
想要普渡众生,
[快速念佛]和[慢速念佛]以及其他各种念佛方式是都要会的
这是为了普渡不同众生,而且逐渐增上定力修持
所以都要学习过,都要知道其中的不同
这样才能适应不同众生,给予不同教导

不过如果是自己自修,每个人的情况会有所不同
有人一开始习惯慢才能专心
有人一开始习惯快才能专心
不过重点就是让自己保持在佛号上,不要产生妄念
以此来训练自己的心力和定力,避免堕入世俗杂念当中——[快速念佛][慢速念佛][观相念佛][观佛号(观字)念佛][忆念诸佛法身][正观觉照]
1.在精进实修时期
在念佛方面
末学都是念[南无]+[佛菩萨的名号],
佛菩萨的名号很多,
末学都有各种名号实修相应的经历

其实念佛应该要知道念佛的用意
,
(请参考下面帖子
也要知道[南无]两字的意思,就是[真心归命],这才是[皈依]
而且更要在念佛的时候,真心归命于佛
而不是嘴念心不念


但是,实际上,许多人念佛,连[南无]的意思都不了解
而且大都是嘴念心不念,没有真心归命
所以祖师才会强调[南无]两字的意义
希望大家能念[南无]+[佛号]
并且在念佛的时候,真心归命于佛


2.到了心法实修时期
这就不一定要加上[南无]两字了
因为明白心法的时候,当下念佛或随时都是真心皈依
而且这时候强调心法相印的各种修法,例如三昧觉观
所以重点在于心念和法义的相印和觉悟
所以佛经上讲甚深佛法的时候,
念佛都是破除佛号和佛相的
而是注重在正念实相,逐渐达到[不二]的次第
所以这时候不管有没有念南无两字,
其实都是真心恭敬归命于佛的
——[南无]+[佛菩萨的名号]和念佛字数的问题解析
在出声方面
1.默念(增强忆念的能力,增进三昧力,也用在不适合出声念的场合或睡觉时或气虚时)
2.小声念(一般所谓的金刚持,对治散乱心,集中注意力)
3.大声念(运用在领众唱诵和退斥精魅鬼怪魔扰,有时可消除气虚状态)

在快慢方面
1.就像慢慢敲木鱼一样,慢慢一声一声佛号稳定的念佛(有些初学者这样才能安心静心)
2.就像木鱼敲的很快一样,要非常快速的口念佛而进入心念佛(有些初学者必须要这样的方法才能对治散乱心和妄念)
上述两种也都是佛寺共修的方法
3.只敲一下木鱼,棒子就停在木鱼上面,修行者的心,一念佛就黏在佛号上,一念不断
(这是比较深入的方法了,这是奢摩他的练习方法,一念寂灭安住佛号,一开始可以闭眼练习,这是奢摩他的最初练习状态,后来可以睁开眼,在日常生活中进入圆觉经讲的禅那状态,更详细的修行要参照佛经,以及依照不同情况个别说明讲解)

张眼闭眼

初学的时候可以闭眼比较容易专心

避免睡着可以微张眼

如果昏沉想睡觉就张开眼

破除外扰的时候先闭眼专注后张眼

练习[奢摩他]寂静禅定的时候先闭眼

练习[三摩钵提]幻化观照的时候先闭眼

练习[禅那]实相观照的时候张开眼
——[略说]念佛持咒的几个实修细节
不论念佛拜佛持咒诵经施食超度回向....,一切法的根本重心在于心法
所以佛经上经常强调[至心][诚心][深心],
也常讲到[清净心][慈悲心][平等心][欢喜心]....
藉由这些心法修持,逐渐转凡心为佛心,逐渐显露根本佛性而成佛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
所以不论[拜佛][念佛][持咒][诵经][打坐][施食][超度][回向],或一切外在行法
[重点]都在于[收摄凡心],[契入佛心],然后[恢复佛性]
这才是我们心应该放的位置,就是[放在契入佛心的心境上]

例如~
[清净心][平常心][欢喜心][慈悲心][感恩心][光明心][平等心][舍离心][惭愧心][忏悔心]...
每个人可以依照自己的相应次第和情况,运用上述的心境来[念佛][拜佛][持咒][施食][超度][回向]
而且把这心境,把这心法的修持和自己相应的佛菩萨做紧密的结合
至心诚心的心念佛菩萨的名号,用这样的方式来念佛和拜佛
心想佛菩萨光明佛光照耀自己全身,让自己全身都清净光明,消除业障
并且自己发起无上大愿,希望自己能像佛菩萨一样光明自在解脱成佛
也以此光明遍照(回向)一切众生,让众生都脱离苦难,清净自在解脱成佛


以上这就是[光明心法]
就是念佛拜佛持咒诵经打坐绕佛和回向,种种一切行法的根本心法和心要
就是恢复清净圆满自在的佛性
——[念佛,拜佛,持咒,诵经,打坐,施食,放生,超度,回向]一切行法的根本心法和心要

四、念佛的方式
[快速念佛]
举例来说,就像[拇指指甲]和[食指指甲]快速碰撞(或者如快速敲打木鱼)
每一碰撞都要一次念佛,也就是每一闪都是一次念佛
在非常快速下,达到几乎念念都是佛号,
虽然如此,其实还是有非常短暂的空隙
这是心力和定力的专注训练


[慢速念佛]
非常缓慢的念佛,虽慢但是如流水不断
不断故念念都是佛号
这是念佛不疾不徐,稳定力的展现

以上这都是以佛号为念的念佛方式
这两者只要念佛的心力和定力逐渐专心增上就会达成
这都是以念佛来训练三昧定力的基础

如果上面两种方式已经熟练
就可以增上到逐渐[一念到底][不中断]的念佛
也就是佛号整个就在脑海中,不曾分离

这样基本上就很容易以念佛的定力
达到[圆觉经]讲的[奢摩他]的境界

心力如果训练的不错

再者还有[观相念佛]或[观佛号(观字)]的念佛方式
就是直接脑海中印出[佛像]或[佛号字体],而不消失

或甚至只是[憶念诸佛法身][正观觉照]

这些其实只要发心就能逐渐达成,
重点在于多练习,以及心法的体会
——[快速念佛][慢速念佛][观相念佛][观佛号(观字)念佛][忆念诸佛法身][正观觉照]
[快速念佛]是念佛速度很快,几乎达到念念都是佛号,以这样来排除妄念
[慢速念佛]也很重要,慢速念佛要放松,要很慢,但是却不中断,这也是一种寂静的稳定力
这两种都要会,都会了以后再学最后一种,就是一念到底,念头不间断的[三昧观照念佛]—
[略说]快速念佛&慢速念佛&观照念佛
关于念佛,念佛是有次第的,如果在口舌持名上,没有往下一次第,这样就不容易进步

举个例子
把您拇指和食指的两个指甲快速碰触又离开,
尽量做到非常快速点到为止又分离的情况,这样看看您一分钟能点几下
又或者点滑鼠,非常快速的点击,看看一分钟能点几下
念佛就是要练习到这样,跟上这种快速的点击,而逐渐让自己念念分明都是佛号

慢慢的念佛当然也是一种方法
但是快速的念佛也是非常重要的方法
最后要进入到拇指和食指只有一点击就粘住停止,一念佛号永不分离
——[问答]念佛观想拜佛等问题

五、快速念佛和慢速念佛的修行原理
以一般的情况来说
一开始,先要求[字字分明],也就是每个字都要口念清晰稳定
如果心力足够,如果够专注,
就能口齿清晰且逐渐加快速度,达到一小时约一万以上

可能有人以为念佛不应该求快,其实这是不懂修行的次第和原理
如果明白各种不同次第修行方法,知道如何[增上修行](也就是所谓的[加行])
就会知道~其实加快速度并不是为了求快或求数量,而是要训练自己的心力
透过快速或慢速的念佛,都可以训练念佛的专注力和稳定力
就像我们学开车,
透过快速练习可以练习开车的技术,
透过慢速练习,也可以训练开车控速的稳定力

所以念佛一样可以透过[快速]或[慢速]念佛来考验念佛的功力
一般来说,这对于业障比较重的人,通常是无法短时间内达成的
大部分来说,这都要业障比较轻的人才能做到
因为业障比较轻,所以心力智慧和专注力或口调都会比较没有障碍
——[念佛精进实修]案例说明,快速念佛和慢速念佛的修行原理

六、正确的念佛观念
其实念佛不是只能用[嘴巴]或[念头]去[持名号],
其实把[念佛]当成只是口持或念持名号,这样其实是很狭隘的念佛方法
进阶的观想或观照念佛,可以是念头的一种感觉,或想像,或忆念,或氛围,
这是一种精神状态,而不一定需要口持或念持名号,(不过学习过程中当然可以持名念佛)
就像您看到您的母亲(或您想您母亲的时候),您知道他就是您的母亲,
但是您不会口叫您母亲的名字,也不会心念您母亲的名字
您的母亲直接就在您的心里,就在您的脑袋里,根本不用去念母亲的名字
这就是真正[观想][观照]念佛的道理,是一种正观,
不过[正观]有很多形式,又例如还有[实相念佛],所以目前先不详细说明
虽然讲了上面这些,但是实际的修行还是要按部就班才能增上
千万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把基础练好才行
——[法门实修]每天早上刚睡醒时的重要实修观行&观想念佛
同样念阿弥陀佛求往生,经中说一念二念乃至十念或一日二日乃至...,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
就是因为众生心念与弥陀相应的差别,也就是入心印心程度的差别,也是杂念妄想的差别,不能一心念佛,就有差别
这道理也常发生在一般念佛持咒上,真正的实修者念佛持咒很有效,而一般初学者往往不得力,也难超度鬼神或亡者,因为不相应
也就是戒定慧实修不足,功德不匹配,没有真正戒行和定力修行,智慧不足,心不相应,更无法相印,以致无法承藉佛力
——心念、信念&念佛持咒几次才有效
念佛是帮助我们恢复佛性本体,藉由高数量高时间的练习,让我们对念佛更熟练更有体会
所以重点在于过程,在于这种修练的过程,这过程中您就会慢慢进步,就会慢慢深入佛心
这样佛性逐渐显露,自然业障消除,佛性功德不可思议,当然就能自在念佛
这样念佛的功力自然就会提升,而且自然就会明白念佛不同次第的种种方法
所以是靠念佛来启发佛性本体,然后由佛性本体的显露,自然就明白念佛的次第方法
——[略说]念佛的速度与数量

以上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492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606

[精进勋章]

29#
 楼主| 发表于 2024-3-16 22:43: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3-16 22:53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继续学习思维药师佛十二大愿

-- [经文] --

第十一大愿: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 若诸有情饥渴所恼,为求食故造诸恶业;得闻我名,专念受持,我当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而建立之。

【善知识解说】
大家都知道的, 念药师佛可以解救病苦, 不过, 药师佛本愿的另一个重点就是让众生能现世安乐, 远离一切苦恼, 所以, 如果众生想现世生活无缺乏和病苦, 可以一心念药师佛

[末学解说]

第十一大愿:
愿我来世(意指死后将来之世。为三世之一。全称未来世)得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时, 如果一切众生受饥渴所恼,为求取食物之故而造作种种恶业;得闻我名,专念(专注念于一境也)受持(领受忆持),我当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即妙法之滋味。又作佛法味、法智味。佛所说之法门,其义趣甚深,须细细咀嚼体得,方生快乐,故以美味譬之,称为法味)毕竟(即究极、至极、最终之意)安乐(身安心乐也)而建立之。

注解:
【来世】:意指死后将来之世。为三世之一。全称未来世。又作来生、后生、后世。据金刚经载,世尊于过去世得燃灯佛授记,并谓世尊于“来世”当得成佛。又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有(大九·一九中)“现世安隐,后生善处”之语。此外,直接将来之世,特称顺来生;将来之次世,称来来生;永远之未来,则称未来永劫,略称来劫。一般则指死后之未来。(胜鬘经如来真实义功德章、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四)p3048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专念】:(经名)专注念于一境也。无量寿经下曰:“一向专念无量寿佛。”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受持】:领受忆持。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味】:即妙法之滋味。又作佛法味、法智味。佛所说之法门,其义趣甚深,须细细咀嚼体得,方生快乐,故以美味譬之,称为法味。天亲之净土论(大二六·二三一上):“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新译华严经卷二十五(大一○·一三六上):“愿一切众生,得无量法味,了达法界。(中略)愿一切众生,法味增益,常得满足。”(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梁高僧传卷八)p3357 FROM:【佛光大辞典】

【毕竟】:梵语 atyanta。又作究竟、至竟。即究极、至极、最终之意。远离烦恼污染之绝对清净真理(如涅槃、实相、空性等),称为毕竟净;佛为众生究竟之所归依处,故称毕竟依;绝对空称为毕竟空;佛所证为究极之悟境,非他所能类比,称为毕竟觉(意同无上觉);究竟法界理性之智慧,称为毕竟智;宇宙万有实为空无,故终无常住,称为毕竟无常住。(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七、卷四十、注维摩经卷十、往生论注卷下)p4736 FROM:【佛光大辞典】

【安乐】:(术语)身安心乐也。文句八下曰:“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由药师佛第十一大愿善知识的解说可知,
药师佛本愿的另一个重点就是让众生能现世安乐, 远离一切苦恼
而这一点对娑婆世界的众生似乎更加有吸引力,大多人都更看重是否现在就能获得利益
感恩药师佛慈悲,根据众生所需所求,给与方便、帮助,引导、救度众生获得解脱自在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众生追求的现世利益,并不究竟,因为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
就好像在茫茫大海中,你只是上了船,但还没有安全的上岸
所以,应当知道自己真正的目标是什么?善知识教导:
一般的凡夫俗子所追求的世俗是不会长久的,到头来只是空只是痛苦,
学佛才是真正能解脱轮回的福报
——初学佛,如何面对世俗眼光?

末学的目标是:解脱轮回,成就佛道,利益众生
有了明确的目标后,就知道为什么要学习佛法了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关于[学佛]的相关内容

一、为什么学佛?
学佛是为了真正解脱而成佛
佛法确定能成佛
但是众生尚未真心发愿成佛,也没有真正落实戒定慧实修
所以是以凡夫心来念佛持咒诵经
因此还是会有凡夫果报

佛法是心法,只有逐渐转凡心为佛心,
才能真正体会佛法的好处
才能真正实证佛法的奥妙
才能真正领会佛法的真实不虚
——学佛未能如经上的治疗效果,原因何在?
[学佛成佛],最主要就在于[心的解脱]
因为肉体的果报身,也是由心而生,由[第八识]的无明妄念结合众缘所生
学佛就是为了消除第八识的无明习气,逐渐恢复清净的第八识,
就是[楞严经]上讲的[菴摩罗识],也就是俗称的第九识

楞严经~
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

金刚三昧经~
诸佛如来,常以一觉而转诸识,入菴摩罗
学佛就是为了让自己和众生都恢复原本佛性光明自在圆满——[法门实修]提供初学佛者,尽快消业,快速成长的实修方法136
正信的宗教则是维持人类和平和发展的重要基石,不仅让人心灵得到滋养,也维护社会安定

人皆有情,人活着最重要的就是有心,有慈悲,有关怀,有体谅,有宽恕,有乐观,有光明

所以,佛法讲心法,正信的宗教也教导正向的心念和行为,这些才能创造真正的幸福人生和和谐社会

这些才是对人类对众生最重要的内涵,而不是整天把心思放在物质欲望和物质科技上

如果迷信物质迷信科学,那只会让人心堕落,物质科技反而可能摧毁人类文明,这才是真正的迷和着迷

所以,如果亲朋间有人信佛学佛,千万别再说什么太着迷这种话,别再犯这种口业和邪见上的因果

佛法才是真正的超科学,才能带领众生超越世俗和轮回
——辨析:学佛不要太着迷?! & 迷信科学
世俗人不懂佛法,用过各种世俗方法都无法解决
最终还是要求助于佛法
因为佛法能解释一切世俗人所不知道的现象
佛法通达于宇宙法界

而且世俗人无智,
如果没有佛法的智慧,当然看不到自己事实上存在很多问题
例如因果和业障病,例如解脱轮回
——[解析​​]学佛的人问题很多?学佛了反而烦恼更多?
人生真的如风花雪月一样虚幻, 所以有人就觉得该学佛了
智识份子想研究思维佛法真理, 让心开解超越, 村民村妇则想求佛菩萨保佑, 免离灾难
佛菩萨有求必应, 不管您的身份地位, 不管您想思维真理, 还是追求幸福
人人都应该重新思维人生和生命的意义, 积极找出究竟解脱的方法
佛法就是最好的选择——[初学探讨]为什么学佛? 学佛是消极? 还是积极?
为什么修行?(可先参考「法界真相」一文)
因为生命并不因为死亡而终结,而是不断的依照心念差别而流转和轮回,真实的现象就是如此
而修行就是为了避免不断的轮回而受苦,避免不断的在轮回中恶性循环,执着表相而不知道真相和解脱的方法

在不断轮回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因为没能接受能够超越轮回的正确知见
而导致累世沉沦于世俗的种种欲望和执着,或叛逆斗争或怀疑不信或恶口毁谤等恶习

因为这些邪恶的观念,相由心生,可能因此而堕入恶道,或因错误的邪见而误导修行
可能因为世苦而昏头转向,甚至茫然无觉,这样就很难解脱,而使解脱之路遥遥无期

「守持戒律」就能避免接触外界染污而堕入欲望和执着的深坑
这是第一道防线,透过戒律,如果能有效的阻绝世俗杂染,那将能顺利进入到心念的修行

「修学禅定」就能运用自力的心念能力保持安定而从习气中逐渐解脱
透过心念的修行,逐渐能控制自己的心念,不再随世俗七情六欲而流转

「觉照智慧」就能由正确的知见和观念逐渐破除错误的认知和邪见而不再堕入恶道
世俗知见令人沉沦于执着而轮回,错误的修行观念(外道知见或邪见)则令人误入歧途,不仅白费工夫,而且无法解脱成佛
只有正确的修行观念才是修行解脱的关键,才能指引走向正确解脱成佛的目标
——「生命方程式:因果」&「实修的次第和原理」&「为什么修行?」
学佛不是[修心] [修性]?

[佛性本心]本自圆满,[清净自性]不生不灭

修行是修[凡夫妄心]恢复[佛性本心]
修行是修[凡夫习性]恢复[清净自性]
——[解析]学佛不是[修心] [修性]?

二、检视自身是否真正在学佛
实修者都应该经常(随时)记录修行心得、功课记录、心要感悟,如果真用心、真能反观自照,随时随处都会有体会
更应该订定实修计划表,验证自己所学,避免自己懈怠,并且定期做检讨报告,以愿行来证明自己真正在学佛
——为什么要你们写报告?
大家只要反观自照,扪心自问,就能发现自己是不是「真学佛」,还是为了世俗福报而「迷信学佛」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自己的真实修行状态,再用上述关于疾病的举例,来说明下面各种不同次第的情况:
例如:「佛弟子」面对「疾病」,是急于求助「世俗医生」和「药物」,只有「吃药」才安心
还是除了「吃药」之外,为了痊癒而念佛持咒的「表相修法」,「口念心不念」,念念还是病苦和担心害怕
或是,虽然「用心念佛」「求佛」,但是观念上仍害怕疾病,对疾病不能用佛经教导的「正观」来看待,不知道「相由心生」的道理
又或,虽然听过或知道种种经文中的「文字」道理,但是「心念」上没有实修,不懂或没有落实「心法」上的「正观」实修
(关于「正观」,可参考「维摩诘经」或「持世经」)
又或者,能「正观」看待疾病,不在乎生死,以佛经中教导的「心要」来念佛和持咒,以便逐渐契入真正的佛道
(关于持「大悲咒」的「心要」,可参考「大悲心陀罗尼经」,有人可能念了一辈子的大悲咒也不知道大悲咒的心法心要,仍是表相修法)

生老病死,人人都会经历,真正遇到,就能知道自己是否真正在学佛了,
而结果当然由平常的修行就能看出来了,因为,这就是因果
不过,实际情况下往往令人感叹,许多人遇到考验却糊涂了,仍不肯认错和忏悔,就像醉汉闹事却仍说自己没醉
这就是平常修行没有「正知见」和「正观」,所以往往遇到考验的时候仍然无法提起「正念」,而只会不断的犯糊涂和耍赖,
这就是自己的因果,如是因,如是果,自己要为自己负责,自己要承受自己没有真信智信和真实实修的后果,迷信的后果
所以,真想脱离生死轮回,真想成佛,还是要当下随时落实才行,真正的佛法智慧,才会有真正的佛智结果
——学佛者的迷信与智信
如果您是佛弟子,要知道:学佛是让对方打从心底佩服你.
让对方觉得你在观念知见上确实超越自己,让对方愿意学习你听从你
——女人学佛后,如何扮演好老婆的角色?
许多佛弟子都如此
只是曾经皈依三宝,或者多年前曾经学习过佛法
就以为自己已经学习多年,其实,大都得到好处早就懈怠了
又或者因为结婚后堕入于凡夫生活多年,现在又来怪佛菩萨

所以,正确的说,应该是多年前曾经学佛,可是懈怠了多年——[辨正解析]为什么学佛多年却没有改善生活,智慧也没有增长,对人生也不透彻?
一般人一开始学佛都是为了改善家庭和自己的经济和情感或疾病问题
等到问题改善解决了, 就会失去学佛的重心
这是因为发心不够大,多以己利为目标, 或者只读少数佛经, 所以容易停滞

大菩萨就不一样,大菩萨以成佛和普渡众生为目的,
大菩萨发四宏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所以,不会退心,不会失去学佛的真正重心, 这就是大菩萨和一般人初发心以及发愿的不同

所以大菩萨会
随时注意自己的贪瞋痴, 因此能够随时与佛经相应, 有所体会
随时关怀众生, 依照众生根器, 给予方便救度, 所以随时对于法门有更深的体会
随时提高自己对修学佛经的广度和深度, 深入经藏, 融会贯通, 实际运用在自度度人上面
随时以成就佛道为第一目标, 所以孜孜不倦

因此, 佛弟子学佛的过程中, 要不断检视自己的发心, 不断的修正, 迈向深心和大愿心
例如可以普贤十大愿为根本愿, 这也是诸佛成佛的共愿, 请参普贤行愿品
最重要是落实
——[解答]为什么学佛或读经会失去感觉?

三、学习佛法的次第
学佛的次第有几个阶段
这看妙法莲华经就会明白
经中佛时常说要佛弟子读诵,解义,受持,为人演说

在大般涅槃经中佛陀也说学佛成佛有四个阶段
亲近善知识,听闻佛法,思维佛法,实修佛法
——学佛成佛有四个阶段....佛经为什么需要一遍又一遍的读诵?

四、学佛的各种情况
1.迷的阶段(贪求功德的阶段)-只想从读经得到功德,只是为了得到世俗利益
例如:为了治病、或财富、或考试功名、或事业、或长寿、或求生孕子女...
如果为了上述各种利益而诵经,那都是为了私自的世俗利益,还没真正走进学佛的正途

2.学识探求阶段(仅是当学问的阶段)-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或符合(提高)自己的学识地位
这是一种把修行当作知识学问来学习,毕竟,佛教佛法流传数千年,学者要是不懂,那太肤浅
所以,一些学者会针对佛教和佛法做一些了解和研究,而不是真正在修行、或想修行
而往往,没有真心和实修,研究和探求的结果也仅止于片面和肤浅,无法真正进入文字中的实修真义
  ——读经(或学佛)的各种情况

五、应如何学习佛法
让我们反省看看,我们学佛到底学了什么?
想解脱成佛,是真正学了佛的解脱智慧,还是只学了一些表相着迷?
(迷就会轮回,着迷于不同表相或观念,就会以此因而轮回,详细的「六道轮回」状况请参考「楞严经」
很多佛经中也都有描述种种末法乱象,和没有实修或别有居心的相似佛法,
佛子当深入经藏,明白佛法根本和佛智的原义就能辨别,以免受骗,误入歧途)
如是因,如是果,由因见果,不可不慎  
——学佛者的迷信与智信
佛弟子学佛,虽不是学世俗法,但是在制度和方法上也应该效法世俗教育的制度和方法,这样在学习上会更有效率
以目前世俗教育的制度和方法来看(例如分年级避免不同次第干扰),是符合佛法的次第说法原则的,所以,佛弟子和佛教学校可以仿效
请注意:这不是佛法本身有什么不足,而是末法众生在学习佛法上没有按照佛经所教导的次第说法原则
所以,关于世间法,属于原则原理的东西,经过时代的淬炼和进步,有些也是可取的
不过,这不是说佛法有欠缺,而是学佛或弘法的人不够深入佛法
所以,没有把佛法原本就有的内涵运用出来
也就是末法真正懂佛法的不多,所以在佛法的教导上呈现一团乱的现象
不过,也不是真的末法没人了,在许多有体制的出家僧团中,这些仍是很严格的
——为什么要你们写报告?
其实学习佛法的过程由浅入深
过程中我们会接触过很多修行人或法师,或视频或书籍
每个法师或修行人都有心得,可能值得学习,但是或许也存在问题
这些对于初学者确实能帮助学习基础佛法,但是其中也有危险
因为修行人或法师不是圆满的,还没成佛,可能潜在许多不正确知见
所以还是要以佛经为主,
这不是说不能看,而是要小心明辨,一边学习,一边研判,这样才不容易出错
所以还是以佛经为主,念佛求生西方净土比较保险
不然误入歧途可就麻烦了
明x法师讲念佛的部分可以参考学习,但是末学不能说他全部的见解都正确
佛弟子应该以佛经为根本才对,因为只有佛才正确,
这样就不会因为信任世间人(不论在家或出家人)而走错路
就像某些法师讲慈悲放生,这很好,
但是末学不会认为他们全部的知见都正确
学佛是要让自己有明辨和解脱的智慧,
而不是去完全相信某些人或某个人(不论在家或出家)
就算您对末学也是如此,您应该依据佛经的教导才对
只有佛才是智慧圆满的,才值得我们完全信任
——学佛是要让自己依据佛经而有明辨和解脱的智慧,而不是去完全相信某人
学佛不是让您变成[不明是非][不辨正邪]的呆子,
而是要能[明辨是非正邪]却[不取是非正邪]
也就是先以正法为学习,最后不取法相,就是不执着法相
就是达成不二,不执着两边
——学佛不是让您变成不明是非不辨正邪的呆子,而是要能[分辨正邪]却[不取正邪]
在家佛弟子学佛不是整天往外跑而忽略家人或忘失工作,不尽责任,或对工作眼高手低
应该从眼前着手,由家人着手,由本务着手,把份内的工作给做好
除了要落实基础修行功课,但是也做好基本为人的道理
[略说]学佛要望高望远,培养远大的目标,但是更应该脚踏实地,从眼前做起
学佛的初发心是非常重要的
如是因,如是果
如果是追求世俗利益,这样的发心往往得到利益后,就懈怠了
一个人会求福(求治病求财求子女求婚姻...),代表今生的福报本来就不够
如果丰衣足食还会念佛诵经求佛菩萨吗?
所以求福的人往往满愿后就懈怠了,又因为今生福报本来就不多
所以福报很快就享尽,苦报马上就现前,
又因为对佛法不透彻,当然就没有智慧明白人生问题

所以越是没有福报的人更不能懈怠

何况佛法的智慧最终是要解脱轮回,所以智慧通达之前是没有懈怠的理由的
不然只会一再的堕入轮回

再者,有些人是以外道的观念在学佛,所以往往无法透彻,得到圆满的果报
所以,学佛的发心要正确,学佛的方向要正确
这样才不会后悔——[辨正解析]为什么学佛多年却没有改善生活,智慧也没有增长,对人生也不透彻?

六、应引导众生学佛
我们学佛要引导一切众生都学佛,
这包含种种外道鬼神和学习外道的一般人

而且众生从不信佛或一开始学习外道,到后来学佛,
这都需要时间和过程,不是所有人一开始就能学佛

所以,行菩萨道的佛弟子
于心要清净无障碍,要有宽大的胸襟来接纳引导众生
让大家一起欢喜学佛
而且有义务告诉大家分辨清楚[实相]和[方便]
——[问答]学佛后,如何处置以前的神像?
学佛就是用真心去感化众生,如此而已

过程当然辛苦不容易,这是因为我们自己也有深刻执着的关系
在这实修过程的痛苦中,不断破除我们的执着
这样我们就能逐渐实证而没有痛苦


有了上述的原则和观念
学佛就很简单了,
只要把持原则我们可以生出种种方便法来帮助自己和众生——[问答]妻子反对我学佛,怎么办?
如何劝(家)人皈依学佛?
先讲因果报应和功德福报!
众生都有趋吉避凶之心,所以讲因果报应和如何获得功德福报,这就是最好的方便
——皈依的功德利益,&如何劝父母和家人皈依学佛?
先发慈悲心,然后发大愿,也就是先立志
这样就能引导自己精进,就能引导自己思维方法去帮助众生
然后在实际引导众生的过程中逐渐成长智慧—
[略说]如何引导众生学佛?该给什么经典?
学佛和弘法,最好就是由法义让众生自己提升,学会自己有能力改善自己的人生
而不用透过互相接触联系而产生各种修行上的障碍
重点在于法义,就像佛经就是佛陀留下的法宝,我们好好阅读实修佛经就行了
我们的心应该系念在佛菩萨和佛经上,而不是放在一般凡夫身上或其话语上(末学就是凡夫)——[法门实修]提供初学佛者,尽快消业,快速成长的实修方法137

以上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492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2606

[精进勋章]

30#
 楼主| 发表于 2024-3-17 17:46: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3-17 18:43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继续学习思维药师佛十二大愿

-- [经文] --

第十二大愿: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 若诸有情贫无衣服,蚊虻寒热,昼夜逼恼;若闻我名,专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种种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宝庄严具,华鬘、涂香,鼓乐众伎,随心所翫,皆令满足。

【善知识解说】
这边讲的一样是药师佛满足众生生活需求的大愿, 所以贫困的众生更应该多念药师佛, 祈求佛力加持, 另外, 布施众生头脑骨髓手脚血, 这是菩萨的大愿,如果您真的无法布施血, 还不能忍受蚊子的叮咬, 这样可以念药师佛, 虽然不是为了上面所说的衣服, 但是也一定有用的

[末学解说]

第十二大愿:
愿我来世(意指死后将来之世。为三世之一。全称未来世)得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时, 如果诸有情贫穷没有衣服,因蚊虻寒热,而昼夜逼恼;如果得闻我名,专念(专注念于一境也)受持(领受忆持),如其所好即能获得种种上妙衣服,也能获得一切宝庄严具,华鬘(印度风俗男女多以花结贯饰首或身,谓之俱苏摩摩罗Kusumama%la%,因而以为庄严佛前之具)、涂香,鼓乐众伎,随心所翫,皆令其满足。

注解:
【来世】:意指死后将来之世。为三世之一。全称未来世。又作来生、后生、后世。据金刚经载,世尊于过去世得燃灯佛授记,并谓世尊于“来世”当得成佛。又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有(大九·一九中)“现世安隐,后生善处”之语。此外,直接将来之世,特称顺来生;将来之次世,称来来生;永远之未来,则称未来永劫,略称来劫。一般则指死后之未来。(胜鬘经如来真实义功德章、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四)p3048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华鬘】:(物名)印度风俗男女多以花结贯饰首或身,谓之俱苏摩摩罗Kusumama%la%,因而以为庄严佛前之具。大日经入漫荼罗具缘品之余曰:“持真言行者,供养诸圣尊,当奉悦意华。洁白黄朱色,钵头摩青莲,龙华奔那伽,计萨罗末利,(中略)是等鲜妙华。吉祥众所乐,采集以为鬘。”玄应音义一曰:“梵言俱苏摩,此译云华、摩罗,此译云鬘。按西国结鬘师,多用苏摩那华,行列结之,以为条贯。无问男女贵贱,皆此庄严或首或身,以为饰好。”西域记二曰:“首冠华鬘,身佩璎珞。”苏悉地经三曰:“若欲成就华鬘法者,取阇底华作鬘。”然庄严佛前之华鬘,有以种种之宝刻其形者。守护国界经曰:“以种种宝,用作华鬘,而为庄严。”陀罗尼集经六曰:“若月无花,刻花安之。”支那日本之风土,难得适当之花,故专用金属所刻之华鬘。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由药师佛的十二大愿,感受到佛陀对众生的慈悲心犹如父母爱子,无私,无量
同时,末学也非常惭愧,自己的慈悲心为何不能像佛菩萨、善知识和恩师一般
为何总有个小我在斤斤计较,为何无法平等对待每一个众生,末学深深的忏悔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关于[慈悲]的相关内容

一、关于慈悲

【慈悲】:慈与悲。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涅槃经说:“大慈大悲,名为佛性。”观无量寿经也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也,以无缘慈,摄诸众生。”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慈悲】:慈,梵语 maitrya,maitri^,巴利语 metti;悲,梵语 karuN!a,巴利语同。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佛陀之悲乃是以众生苦为己苦之同心同感状态,故称同体大悲。又其悲心广大无尽,故称无盖大悲(无有更广、更大、更上于此悲者)。
 大智度论卷二十九将慈、悲赅摄于四无量心中,而分别称为慈无量与悲无量。另据大智度论卷四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五等载,慈悲有三种:(一)生缘慈悲,又作有情缘慈、众生缘慈。即观一切众生犹如赤子,而与乐拔苦,此乃凡夫之慈悲。然三乘(声闻、缘觉、菩萨)最初之慈悲亦属此种,故亦称小悲。(二)法缘慈悲,指开悟诸法乃无我之真理所起之慈悲。系无学(阿罗汉)之二乘及初地以上菩萨之慈悲,又称中悲。(三)无缘慈悲,为远离差别之见解,无分别心而起的平等绝对之慈悲,此系佛独具之大悲,非凡夫、二乘等所能起,故特称为大慈大悲(梵 maha^-maitri^-maha^-karuN!a^)、大慈悲。以上三种慈悲,并称为三缘慈悲、三种缘慈,或三慈。(菩萨地持经卷七、十地经论卷二、佛地经论卷五、大毗婆沙论卷十七、卷八十二、十住毗婆沙论卷一、顺正理论卷七十八、往生论注卷下)p5805FROM:【佛光大辞典】

在佛经故事佛始起慈心因缘后面的【省思】中写道:
《观无量寿佛经》云:“佛心者,大慈悲心是。”《涅槃经》云:“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对众生发起慈悲心,是修行学佛的初步,也是成佛不可或缺的资粮。

在佛经故事慈悲的鹿王后面的【省思】中写道:
慈悲是一种心念,慈能予乐,悲能拔苦。佛法中提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因为感同身受的心念,能令我们积极的兴悲拔苦。

在佛经故事波斯匿王的慈悲胸怀后面的【省思】中写道:
慈悲是一种自利利他之行,对他人宽恕就是在为过去解冤释结、为今世广结善缘、为未来累积福德。

在佛经故事慈悲化鲸度众生面的【省思】中写道:
什么时候才能放下“我”?唯有把别人看得比自己更重要的时候!如同母亲对自己的小孩,无怨无悔的付出,慈母的光辉令人动容。菩萨视众生如己子,不也是同样的胸怀?只是菩萨无私,所爱的没有亲疏之别。因为把大众看得比自己更重要,“我执”的烦恼自然放下,不仅成就自己菩萨的志业,也度化了众生。

在佛经故事慈心不杀 世世无患后面的【省思】中写道:
【《大智度论》云:“诸余罪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世间众生莫不贪生怕死,爱惜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们要秉承佛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长养平等不二的慈悲心,不但不杀生,还要积极地护生、救生,令一切众生皆能远离怖畏,获得安乐。

在佛经故事慈力伏象除厄本生缘后面的【省思】中写道:
所谓“心生万法”,一个友善的微笑,就像和煦的朝阳,能带给周遭的人温暖及喜乐。慈悲,就具有这样的力量,不论面对什么样的人,只要改变自己的态度,以诚恳之心与人相处,久之,人际关系必能渐入佳境

在佛经故事佛以慈心降毒龙入缽后面的【省思】中写道:
慈悲是化除瞋心的良药,行者当克己慈忍,不因逆境而起瞋造业,亦善护念他人,以慈悲心利乐一切有情,便能时时拥有平和安详、清净光明的心境。

在佛经故事佛恒修慈心最为胜后面的【省思】中写道:
瞋恚有如毒火,能坏一切善法功德,损人害己,为堕三涂恶道之根由。广行慈悲能对治瞋毒,令心柔和。若能于待人接物中恒起慈心,生活中处处是道场,透过觉察、觉照,以慈心转化瞋恼,当烦恼消融与清净心相应,必能体会佛陀所言,修行慈心是世间第一殊胜法门。

二、真正明白慈悲
许多人在自己当父母后,才发觉和体会当父母的辛苦和难处,
也才惊觉自己以前真的不孝顺,开始反省自己过去的错误,而开始想要弥补父母。

在佛法修行的过程中,许多道理也是如此
一般人或初修行者,大都认为自己没什么过错,
或认为自己也算是个好人,或甚至认为自己也很慈悲、或懂感恩。

不过,只有真正逐渐深入修行,才会逐渐发觉,原来自己错了!
原来自己今生从小至今或累世以来,都有很多坏习惯,
也犯了杀盗淫妄等各种罪业,更有很多毁谤正道和佛法的重罪。

如果没有如此反省,那代表修行没有深入和增上,
可能因为业障或世俗杂染和诱惑,而使修行停滞或退转,
所以不懂反省,没能看到自己的问题和错误,也因此无法修正和进步。

经过逐渐深入的学习和认知,会随着逐渐深入而逐渐明了,
而逐渐发现累世以来种种粗重和细微的过错和罪业。

所以,越是深入学习,越没人能高傲自满的认为自己是好人,
而是会越发谦卑和仁慈,越能慈悲和体谅众生,因为大家都曾经一样糟糕。

这样深入修行,直到成佛,才会圆满智慧,
才完全明白过去种种粗重和细微的心念以及原理和现象,
才能说真正一切圆满,真正明白慈悲和感恩。

所以,只有当自己深入修行,逐渐深入菩萨道,明白法性、众生性,成为真正的法华和普贤行者
才会像「开始当父母后」的道理,才会逐渐真正明白菩萨的慈悲,也才逐渐学会真正感恩佛菩萨。
——【慈悲与感恩】在自己当父母后,才发觉...
如果文字能利益众生,让众生断恶修善并启发解脱的智慧,那这样的文字就是慈悲和智慧——文字游戏VS慈悲智慧(简单的外道辨识方法)
不论世俗问题或非人鬼神问题都是如此,普渡众生都要有宽大的胸怀和智慧,理性平稳的开导众生
就像处理超度事件,有时候会需要和非人沟通,我们也必须能安稳平等的看待和说明事情
所以,一切问题或困难都是很好的练习和考验,不用因为苦难而懊恼或烦恼,检讨反省过后,下次做好就行了

透过这样的事情,以后也更能慈悲众生,因为你会发现,原来自己也是这样一点一滴慢慢进步的,
所以,经历、解决各种困难或问题的事情,自己以后也能更有耐心、更圆满的引导和帮助众生——提升生命的次第、超越凡间的苦难与病痛!

三、慈悲心实修导引
修行就是要自己做了才会真正知道,
要自己透过[念佛][拜佛][持咒][诵经]来和佛菩萨光明相应,而降服忧虑和烦恼
然后发起同体大悲的精神,透过自己实修体验,教导众生一起学佛脱离苦难
这样实修才会懂得[惭愧]和[忏悔],才会懂得[谦卑]和[感恩]
也才会真正得到[法喜]和[清净],真正体会[光明]和[自在]
您可以藉由对众生的感动,发起[慈悲心]而为众生流泪,借此提升发起[大慈悲愿力]普渡众生,而不是一定要先发[忏悔心]来透彻自己的过失——[精进实修分享与问答]妙观察智&戒定慧&慈悲心实修导引
透过医疗和放生的过程
我们自己和众生都对世俗免于恐惧,
得到安心,结了善缘,放下仇恨,种下了善因
甚至发起[慈悲心][光明心][解脱心],甚至成佛的[无上菩提心]
——[略说]放生的意义

四、慈观,悲观之实修观照法
慈观
明白众生的根器和执着,知道他们尚未能明白世间苦和学习佛法
因此不会对众生生气,就像知道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
就像对无知的小孩不会生气一样,只有疼惜爱惜,身心自在


悲观
明白众生苦,知道他们还无法明白世间苦,执着于欲乐烦恼,所以在苦的轮回中,
因此不会对众生生气,因为同情众生苦不忍苛责,只有耐性和更大的愿力来帮助众生——分享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实修观照法

以上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4-29 18:09 , Processed in 0.12055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