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9-23 14:42 编辑
[华严经辑要]——菩萨为什么会示现在众生梦中? ~ 华严经 (用时 3 小时)
==============================
-- [经文] --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佛业。何等为十?所谓:
随时开导,是佛业;令正修行故。
梦中令见,是佛业;觉昔善根故。
为他演说所未闻经,是佛业;令生智断疑故。
为悔缠所缠者说出离法,是佛业;令离疑心故。
若有众生起悭吝心,乃至恶慧心、二乘心、损害心、疑惑心、散动心、憍慢心,为现如来众相庄严身,是佛业;生长过去善根故。
于正法难遇时,广为说法,令其闻已,得陀罗尼智、神通智,普能利益无量众生,是佛业;胜解清净故。
若有魔事起,能以方便现虚空界等声,说不损恼他法以为对治,令其开悟,众魔闻已威光歇灭,是佛业;志乐殊胜,威德大故。
其心无间,常自守护,不令证入二乘正位,若有众生根性未熟,终不为说解脱境界,是佛业;本愿所作故。
生死结漏一切皆离,修菩萨行相续不断,以大悲心摄取众生,令其起行究竟解脱,是佛业;不断修行菩萨行故。
▪[末学解说]▪
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有十种佛业。是哪十种呢?就是:
随时开导(开蒙而导之以佛道也),是佛业;因令众生正确修行之故。
梦中令见,是佛业;因能觉往昔善根(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之故。
为他人演说所未闻佛经,是佛业;因能生起智慧断除疑惑之故。
为悔(心所之名。即忏悔自己所造之业。与“恶作”一词同义)缠(烦恼之异名。以烦恼能使人之心身不自在故也)所缠者演说出离(超出脱离之意。即离迷界、出生死轮回之苦,而成办佛道,以达于解脱之境,亦即出离三界之牢狱,了脱惑业之系缚,故一般有“出离三界”、“出离生死”、“出离得道”之惯用语)法,是佛业;因能断离疑心(谓常收持不定等事,疑惑不能前进)之故。
如果有众生生起悭吝(贪心所摄。对于财物过分吝惜,自己不肯享用,亦不肯惠施他人。佛书译为悭。二十随烦恼之一)心,乃至恶慧心、二乘(乘为运载之意。运载众生度生死海之法,有二种之别,故称二乘)心、损害(二十随烦恼之一。进行残杀、放逐、鞭打等种种戕贼之行)心、疑惑(谓无正信之心,于正法中,犹豫无决,昏迷不了,是名疑惑)心、散动(纵心流散于诸妙欲,称为散动)心、憍慢(指自高傲物之心态)心,为其示现如来众相庄严身,是佛业;因能生长过去善根(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之故。
于正法(指真正之法。亦即佛陀所说之教法)难遇时,广为说法,令其闻知后,获得陀罗尼(意译总持、能持、能遮。即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之念慧力。换言之,陀罗尼即为一种记忆术)之智、神通(即依修禅定而得的无碍自在、超人间的、不可思议之作用)之智,普能利益无量众生,是佛业;因能胜解(又作信解。心所之名。信解者,谓此人根钝,而有信心,起发真解也)清净之故。
如果有魔事(障碍之事。即障碍修行、偏离正道之思想行为)起,能以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示现虚空界(谓眼所见之大空也)等声,演说不损恼他法以为对治,令其开悟(开智慧、悟道理的意思),众魔闻后威光歇灭,是佛业;因志乐殊胜,威德(可畏为威,可敬为德。既有威又有德,叫做“威德”)广大之故。
其心无有间断,常自守护,不令证入二乘(乘为运载之意。运载众生度生死海之法,有二种之别,故称二乘)正位(即达悟之位、无烦恼之境地,亦即声闻所得见证之无为涅槃。指小乘之涅槃),如果有众生根性未熟,终不为其演说解脱(离缚而得自在之义。解惑业之系缚,脱三界之苦果也)境界,是佛业;因本愿(全称本弘誓愿。又作本誓、宿愿。即佛及菩萨于过去世未成佛果以前为救度众生所发起之誓愿。于因位发愿至今日得其果,故对“果位”而称本愿。又“本”作根本解,虽言菩萨之心广大,誓愿亦无量,唯以此愿为根本,故称“本愿”)所作之故。
生死结漏(结与漏皆烦恼之异名。烦恼系缚心身,故云结,烦恼从眼耳等六根日夜漏泄,故云漏)一切皆断离,修菩萨行(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相续不断,以大悲心(悲名愍伤,即拔苦之心也。谓菩萨愍念一切众生受种种苦,常怀悲心,拯救济拔,令其得脱,是名大悲心)摄取众生,令其起行(由菩提心之中,发起身、口、意三业之行。于身─礼拜恭敬;于口─称名赞叹,于意─忆念观察。发起此三业之行,通常有五念门与五正行之说,前者指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等五者,后者指读诵、观察、礼拜、称名、赞叹供养等。若具至诚之心,起身口意三业之行,可于现世得亲缘等之利益,而于未来当得往生净土之愿)究竟解脱,是佛业;因不断修行菩萨行之故。
注解: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开导】:(术语)开蒙而导之以佛道也。无量寿经下曰:“随器开导,授与经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根】:梵语 kus/ala-mu^la,巴利语 kusala-mu^la。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据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罗经载,比丘知善、知善根,是谓成就见、得正见,于法得不坏净,入于正法中。无贪、无嗔、无痴三者为善根之体,合称为三善根。不善根(梵 akus/ala-mu^la)则为善根之相反,贪、嗔、痴等,即称三不善根,或称三毒。又善法为得善果之根本,故亦可称为善根。(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无量寿经卷上、佛本行经卷五降象品、悲华经卷八、旧华严经卷四卢舍那佛品、大宝积经卷七十八具善根品、入阿毗达磨论卷上、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七)((参见:三善根)622)p4888 FROM:【佛光大辞典】
【悔】:心所之名。即忏悔自己所造之业。与“恶作”一词同义。(成唯识论卷七)p4114FROM:【佛光大辞典】
【缠】:(术语)烦恼之异名。以烦恼能使人之心身不自在故也。大乘义章五本曰:“能缠行人,目之为缠。又能缠心,亦名为缠。”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出离】:梵语 nais!kramya,巴利语 nekkhamma。超出脱离之意。即离迷界、出生死轮回之苦,而成办佛道,以达于解脱之境,亦即出离三界之牢狱,了脱惑业之系缚,故一般有“出离三界”、“出离生死”、“出离得道”之惯用语。又华严五教章卷三载,声闻修道之人有渐出离与顿出离之别。华严经卷五(大一○·二一下):“调伏众生,令究竟出离。”仁王经卷上(大八·八三七中):“天人俱修出离行,能习一切菩萨道。”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大一·九上):“赞叹出离为最微妙清净第一。”又据瑜伽师地论卷七十载,出离有二种,即:(一)出离三恶趣而趣向人天之善趣,(二)出离生死轮回而趣向三菩提。此外,巴利佛教有所谓十波罗蜜之说,其中之第六即出离波罗蜜。(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三、显扬圣教论卷五、俱舍论卷十)p1563FROM:【佛光大辞典】
【六十心】:指凡夫心的六十种差别相。出自《大日经》卷一及《大日经疏》卷二。这是对凡夫心理所作的细密分析。兹略释如次︰ (1)贪心(h!dod-chags-kyi sems)︰谓随顺染法。 (2)无贪心(h!dod-chags-dan% bral-bah!i sems)︰谓随顺无染法。 (3)嗔心(she-sdan%-gi sems)︰谓随顺怒法。 (4)慈心(byams-pah!i sems)︰谓随顺修行慈法。 (5)痴心(gti-mug-gi sems)︰谓随顺修不观法,即不观前言善恶是非,遇便信受。 (6)智心(s/es-rab-kyi sems)︰谓顺修殊胜增上法,即是人于种种所说之中,皆以智简择胜上者而行之。 (7)决定心(gtan la phab-pah!i sems)︰谓尊教命如说奉行。 (8)疑心(the-tsom-gyi sems)︰谓常收持不定等事,疑惑不能前进。 (9)闇心(mun-par-gyur-pah!i sems)︰谓于无疑虑法,生疑虑解。 (10)明心(snan%-bar gyur-bah!i sems)︰谓无疑虑法,无疑虑修行。 (11)积聚心(sdud-pah!i sems)︰谓于一事生信解已,更闻种种殊异法,皆能合集为一。 (12)斗心(h!thab-pah!i sems)︰谓互相是非为性,闻他所说言教,常好辩论是非。 (13)诤心(rtsod-pah!i sems)︰谓于自己常内怀是非之心。如自思惟一义竟,辄复自设异端推求其失。 (14)无诤心(mi-rtsod-pah!i sems)︰谓是非俱舍者,其心不怀向背,虽先所宗习作如是见解,更闻异言以违合理,即受行之,或先以为是,闻他以为不善,即能改之。 (15)天心(lhah!i sems)︰谓心思随念成就,如诸天以先世果报故,若有所需,不加功力,随心而生。此心当自觉知勿贪世间悉地。 (16)阿修罗心(lha-ma-yin-gyi sems)︰谓乐处生死者,其果报似天,而行业住处不同,因深乐生死果报快乐,不能进取,应观无常苦为对治。 (17)龙心(kluh!i sems)︰谓思念广大资财,能障出世净心,故当思惟少欲知足无常等为对治。 (18)人心(mih!i sems)︰谓思念利他者,常思某甲于我有恩,我当以如是方便令得大利,某甲曾于我有所不益,今当报之。故当早求法利,不应纷纭思虑他缘。 (19)女心(bud-med-kyi sems)︰谓随顺欲法者,经云女人多欲百倍于男子,常念所经乐事,或想他容色姿态等,能令行者障蔽净心,故当以不净念处等观身实相为对治。 (20)自在心(dban%-phyug-gi sems)︰谓思惟欲我一切如意者。‘自在’即外道所事天神,能随念造诸众生及苦乐等事。当观诸法皆属众因缘,无有自在。 (21)商人心(thson%-pah!i sems)︰谓行者先务内外学问,令周备已,方复筹量,如商人先储聚货物,后思惟分用何处可得大利。当修捷疾智为对治。 (22)农夫心(shin%-pah!i sems)︰谓广闻道品而后求法,如学耕稼者,于未耕之前先咨询耕植耘耨等事。当修利智为对智。 (23)河心(thu-boh!i sems)︰此心性双依二边,或时修常,或时修断,或复邪正兼信,如河水双依两岸。当修专心一境为对治。 (24)陂池心(lten%-kah!i sems)︰此心譬如陂池,若众水流入,终无厌足,若名利集身,乃至所学法,终无厌足。当以少欲知足为对治。 (25)井心(khron-pah!i sems)︰谓凡所思惟好尚深远,所有善不善事,皆欲令人不能测量。当以缘起法门及善人相等显了易知之事为对治。 (26)守护心(kun-tu-srun%-bah!i sems)︰谓唯此心是实,余心皆不实,或己见为实,余见悉不实,此护己之心,如世人守护己身财物,故云守护心。当以兼护他人为对治。 (27)悭心(sor-snah!i sems)︰此心诸有所作,皆为自身,故财物伎艺,乃至善法,皆自藏吝于惠人。当以念施及无常为对治。 (28)狸心(byi-lah!i sems)︰谓此人虽遇闻种种法要,但作心领受记,持而不进行,如■狸伺捕禽鸟,屏息静住不务前进,待良缘会合,方勇健励行。又此人若受人恩惠,亦如■狸受人种种养育,不识恩分。故当以随闻即行、常念恩德为对治。 (29)狗心(khyih!i sems)︰谓闻少分善法,便以为行不可尽,不复更求胜事,如狗遇少分粗鄙之食,便生喜足。当以增上意乐为对治,想心如大海,少亦不拒,多亦不溢。 (30)迦楼罗心(namkhah!i-ldin%-gi sems)︰谓迦楼罗鸟常恃两翅挟辅其身,此心亦尔,常念多得朋党与辅翼相资以成大事,又因见人行善而后发心,不能独进,故当以勇健菩提心,如师子王不藉助伴为对治。 (31)鼠心(byi-bah!i sems)︰谓思惟断诸系缚者,如鼠见他箱箧绳系等,辄好咬啮损毁,然时啮时辍无趣为之,终至所有系属及成事,皆阻败无成。 (32)歌咏心(gluh!i sems)︰谓从他听闻正法,以种种文句庄严分别演说,以传法音,如世人度曲于他,复为他人奏出种种美妙之音。此多为声闻宿习,能障净心,故当念我当得内证自然之慧,普现色身而为演说为对治。 (33)舞心(gar-gyi sems)︰谓修习种种神变,现种种未曾有事,令前人心净悦眼,如世人之舞蹈。此多是五通余习,若偏尚如是悉地方便求愿,亦障净心,故当念除盖障三昧心无散动,勿贪世间少验。 (34)击鼓心(sil-sn~an-gi sems)︰谓习种种无碍辩才,击大法鼓以警悟众生。此亦能障净心,故当念早证无量语言陀罗尼,以天鼓妙音普告一切众,勿以世间小利妨大事因缘。 (35)室宅心(khyim-gyi sems)︰谓修习自护身法,如人造房舍以庇身,此心亦尔,当持戒修善,令今世后世远离恶道众苦。此多是声闻宿习,当念救护一切众生为对治。 (36)师子心(sen%-geh!i sems)︰谓修行一切无怯弱法,如师子于诸兽中,随所至处皆胜,无有怯弱,然易陷于己优人劣之境,妨碍净心,故当发释迦师子心,令一切众生遍胜,无有优劣之分。 (37)鸺鹠心(h!ug-pah!i sems)︰谓行者昼日虽有所闻,诵习昏愦不得其善巧,至暗夜思忆所为之事,便得明了,有如鸺鹠鸟于大明中无所能为,夜则六情爽利。当令所作意无昼夜之别以为对治。 (38)鸟心(bya-rog-gi sems)︰谓于一切处常怀惊怖之心,如乌鸟若人善心惠养,或时伺求其便,皆生猜畏之心。当修安定无畏心以为对治。 (39)罗刹心(srin-poh!i sems)︰谓于善中发起不善,如见人为善,皆作不善意解。应观功德利益不念彼矩为对治。 (40)刺心(tsher-mah!i sems)︰谓若行善事,便生追悔之心,若作恶事,复自思惟,亦怀惭惧,故常动虑不安,犹如处于棘丛中,一切多损妨。故当犯患时,宜速忏悔,勿生掉悔,若有为善,当心生庆幸以为对治。 (41)窟心(sa-h!og-gi sems)︰谓诸龙、阿修罗皆在地下或海底深窟中,多有神仙诸乐,能得长寿自在,因此,或念彼中多美女,端正同于诸天,无夭逝之忧,五欲自恣,或念留彼中,可得劫寿见未来诸佛,此皆窟心。当念如法修行,可于此生见法明道,乃至成佛。 (42)风心(rlun%-gi sems)︰谓于一切处遍种善根,如世间外道种种天尊及三乘诸行,皆悉崇信,犹如种子随风遍植一切处。当念石田不毛,虚费种子,当求良美福田膏腴之处,专意耕耨,所获必多。 (43)水心(chuh!i sems)︰谓顺修洗濯一切不善法,如水性清洁,虽暂为诸垢所污,澄之则净,又能洗除诸垢秽,故常发露垢恶,忏洗三业。此亦能障净心,故当观心实相,了从本来垢法不生,自能除一切盖障。 (44)火心(meh!i sems)︰谓此心造善时,如火性赫弈躁疾,须臾间,能成无量功德,造恶亦少时成极重业,故当思惟猛暴之心多所败伤,以柔和慈善之水方便令灭,而炽然善事务令恒久。 (45)泥心(h!dam-gyi sems)︰此是一向无明心,不能分别记忆诸事,犹如泥团。若淖溺泥泞,难事越度,当假藉桥梁方能度之,此心亦尔,须归凭善友,令方便开发,乃能渐去无知,还生慧性。 (46)显色心(tshon-rtsih!i sems)︰谓此心易为外境事缘所染,譬如青黄赤白等染色,素丝入之,便与同色。当念专求自证之法,不由他悟不为他缘所转。 (47)板心(s/in-leb-kyi sems)︰谓简择善法,随己力分,唯行一法,不慕余善法,犹如板行水中,随其分量受载诸物,过限则不能胜,终亦倾弃之。当发广大心学菩提行以对治。 (48)迷心(nor-pah!i sems)︰谓因迷乱故,意欲向东而更向西,如意欲学不净观,反取净相。当念专一其心,审谛安详无倒观察为对治。 (49)毒药心(dug-gi sems)︰谓不生善心亦不生恶心,乃至一切心不能起,一切任运而行,渐入无因无果中,如人中毒闷绝,转趣死地,无有生分。当发起大悲众善离断灭空为对治。 (50)罥索心(shags-pah!i sems)︰谓堕于断见我缚之中,如人为罥索所缚,乃至手足肢节不得动弹。此见能缚行者之心,应速以缘起正慧刀决除此障。 (51)械心(lcags-sgrog-gi sems)︰谓常好端坐,寂然住立,心为修定及观察法义所拘,如人双足为械所持,不能前进。当于一切时处,思惟修习,使静乱无间。 (52)云心(sbrin-gyi sems)︰谓有忧乐思虑之心,常滞于淫昏之中,犹如夏季三月霖雨特多。故当行舍心,离世间忧喜、随顺法喜为对治。 (53)田心(shin%-gi sems)︰谓好修事其身,令光洁严好,如人有良美之田,常修治耕垦,除诸杂秽,种种方便令得清净。当念回此功德,修事其心,以如是诸供养具,播植福田资成胜果。 (54)盐心(lan-tshvah!i sems)︰谓于所思事复加思念,如忆念欲色时,还复自推求,犹如盐性碱,凡所入处皆增盐味。故当安心谛理,使之穿彻为对治。 (55)剃刀心(spu-grih!i sems)︰谓以剃除鬓发之离俗出家相为满足,不求余行。当知此心最恶,能令一切善根不生,故应念一切圣贤所断者唯无明住地三毒之根,若能剃除此妄想,乃名真出家。 (56)弥卢等心(ri-rab-lta-buh!i sems)︰谓心如须弥山,高绝众峰,谓无人出其上者,乃至师、僧、父母所应尊敬处,皆不能低心相待。故当以忍辱谦卑,于一切众生作大师想为对治。 (57)海等心(rgya-mtsho lta-buh!i sems)︰谓于一切胜事,皆归之于己,如大海吞百川,谓余人皆无能比。故当念三贤十圣等无量大功德海,不应起大慢之心。 (58)穴等心(phug-ltar-buh!i sems)︰谓初发心受戒时,具足无缺,不久渐生漏法,犹如完坚之器,后遇缘穿穴,终无所堪任。以知性之多变,常令所为之事皆有始终为对治。 (59)受生心(skey-bar-h!gyur-bah!i sems)︰谓所修诸行,皆欲回向受生,故称受生心。然当知得果亦兼善恶,故当甄择善恶,除去不善,纯修白法,复以慧更去粗媭,乃至得成纯一清净醍醐妙果。 (60)猿猴心︰此心梵本不记。依《大日经疏》载为猿猴心,指行者之性躁动不安,多所攀缘,犹如猿猴之性,身心散乱常不暂住。当以不随动散之想,系缘一境为对治。 西藏文《大日经》则于第四十五心(泥心)之后,加浊心(rn~og-pah!i sems)而成六十心。《大日经疏》卷二云(大正39·600b)︰‘此六十心,或时行者本性偏多,或由行道用心发动先习,或一时杂起,或次第而生,当于一切时留心觉察,自然得顺菩提心。’此中,本性偏多指如猿猴心之散乱偏多,亦指多贪、多嗔等偏多。发动先习指如天心、阿修罗心、龙心、女心、自在心、农夫心、歌咏心、舞心、室宅心等,一时杂起或次第而生则指此六十心或一时俱起,或前后依次而生。 此六十心皆由我执所生,《大日经疏》卷二谓,若能了解十住心中之‘唯蕴无我心’,即可断除此六十心。[参考资料] 《大日经住心品疏私记》卷八;《大日经疏妙印钞》卷十三;《冠注住心品疏略解》卷七;《宗义决择集》卷二十二〈六十心见修二惑之事〉。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悭吝】:贪心所摄。对于财物过分吝惜,自己不肯享用,亦不肯惠施他人。佛书译为悭。二十随烦恼之一。
【二乘】:乘为运载之意。运载众生度生死海之法,有二种之别,故称二乘。<一>指大乘与小乘。佛陀一代所说之教法可大别为大、小二乘。佛为声闻、缘觉所说之法称小乘,佛为菩萨所说成佛之法称大乘。(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圣行品、梁译摄大乘论卷上) <二>声闻乘与缘觉乘。即小乘法分为二种:(一)直接听闻佛陀之教说,依四谛理而觉悟者,称声闻乘。(二)不必亲闻佛陀之教说,系独自观察十二因缘之理而获得觉悟者,称缘觉乘。(大宝积经卷二十八、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二、华严五教章卷一) <三>一乘与三乘。出自华严五教章卷一。(一)法华以前说声闻、缘觉、菩萨三乘证道有别,是为三乘。(二)法华会上,会三乘归于一佛乘,是为一乘。p206FROM:【佛光大辞典】
【损害】:二十随烦恼之一。进行残杀、放逐、鞭打等种种戕贼之行。 《佛学词典》
【疑惑】:谓无正信之心,于正法中,犹豫无决,昏迷不了,是名疑惑。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散动】:纵心流散于诸妙欲,称为散动
【憍慢】:梵语 adhi-ma^na,巴利语同。指自高傲物之心态。俱舍宗以憍为小烦恼地法之一,慢为不定地法之一、十随眠之一。唯识宗则以憍为随烦恼之一,慢为根本烦恼之一。二者之别,在憍以染著自法为先,令心傲逸无所顾性,即对自己之长处产生傲慢自大之心理;慢以称量自、他德类之差别,心自举恃,凌懱于他,即对他人心起高慢。若憍慢生,则长养一切杂染之法,心不谦下,由此则生死轮转,受无穷苦。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大一三·一三八上):“永断习气,摧憍慢山,拔生死树。”又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中):“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日本净土真宗即根据无量寿经,而确认憍慢众生难信弥陀之本愿。(法华经安乐行品、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三、俱舍论卷四、成唯识论卷六、大乘义章卷五)p6064FROM:【佛光大辞典】
【正法】:<一>梵语 sad-dharma,巴利语 saddhamma。指真正之法。亦即佛陀所说之教法。又作白法(梵 s/ukla-dharma)、净法,或称妙法。凡契当于佛法正理之法,皆称正法,如不取不著之法门、大菩萨之法。据大毗婆沙论卷一八三载,如来正法有世俗、胜义之别,世俗正法指名句文身,即经律论;胜义正法则指圣道,即无漏之根、力、觉支、道支。又俱舍论卷二十九以为世尊正法之体有教、证二种;教正法,指佛所说之经律论三藏;而三十七品等菩提分法,则为证正法。换言之,教正法即世俗正法之体,证正法即胜义正法之体。(杂阿含经卷二十五、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八、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五证劝品、杂阿毗昙心论卷十、大智度论卷三十四) <二>正、像、末三时之一。佛陀入灭后,教法住世,依之修行即能证果,称为正法。((参见:正像末)2002)p1992 FROM:【佛光大辞典】
【陀罗尼】:梵语 dha^raN!i^ 之音译。又作陀怜尼。意译总持、能持、能遮。即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之念慧力。换言之,陀罗尼即为一种记忆术。大智度论卷五、佛地经论卷五载,陀罗尼为一种记忆术,即于一法之中,持一切法;于一文之中,持一切文;于一义之中,持一切义;故由记忆此一法一文一义,而能联想一切之法,总持无量佛法而不散失。陀罗尼能持各种善法,能遮除各种恶法。盖菩萨以利他为主,为教化他人,故必须得陀罗尼,得此则能不忘失无量之佛法,而在众中无所畏,同时亦能自由自在的说教。有关菩萨所得之陀罗尼,诸经论所说颇多。及至后世,因陀罗尼之形式,类同诵咒,因此后人将其与咒混同,遂统称咒为陀罗尼。然一般仍以字句长短加以区分,长句者为陀罗尼,短句者为真言,一字二字者为种子。 关于陀罗尼之种类,依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八载,陀罗尼分为四类:(一)闻持陀罗尼,得陀罗尼者耳闻之事不忘。(二)分别知陀罗尼,能区别一切邪正、好丑之能力。(三)入音声陀罗尼,闻一切言语音声,欢喜而不嗔。(四)字入门陀罗尼,听闻阿罗波遮那等四十二字门,即可体达诸法实相;盖以悉昙四十二字门总摄一切言语之故。上述之前三者称为“三陀罗尼”。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举出四陀罗尼:(一)法陀罗尼,能记忆经句不忘。(二)义陀罗尼,能理解经义不忘。(三)咒陀罗尼,依禅定力起咒术,能消除众生之灾厄。(四)忍陀罗尼,通达诸法离言之实相,了知其本性,忍法性而不失。有关修得此四陀罗尼之法,详载于大乘义章卷十一。 天台宗据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之说,立有:旋陀罗尼、百千万亿旋陀罗尼、法音方便陀罗尼等三陀罗尼,而以之配于空、假、中三观。 咒,名为陀罗尼,故对经、律、论之三藏而言,集聚咒之记录,称作陀罗尼藏、明咒藏、秘藏等。乃五藏之一。基于此之陀罗尼,有大随求陀罗尼、佛顶尊胜陀罗尼等,以及应不同诸尊之特殊修法,依修法之目的而诵相应之陀罗尼。此外,密教中,于供养祖师或祈亡者冥福之法会,诵持尊胜陀罗尼,称为陀罗尼会、陀罗尼讲会。(贤愚经卷十阿难总持品、大宝积经卷四无上陀罗尼会、卷一一五无尽菩萨会、海龙王经卷二总持门品、总释陀罗尼义赞、慧苑音义卷一)p3607FROM:【佛光大辞典】
【神通】:梵语 abhijn~a^,巴利语 abhin~n~a^。音译作旬。又作神通力、神力、通力、通等。即依修禅定而得的无碍自在、超人间的、不可思议之作用。共有神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等五神通(五通、五旬、般遮旬),加漏尽通,共为六神通(六通)。此外,又特指神足通为神通。分别而言: (一)神足通,又称神境智证通、神境通、身如意通、如意通、身通等。据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八所载,神足通有三种,一为随心所欲,可至任何地方之能到(飞行),一为随意改变相状之转变(变化),另一为随意转变外界对境(六境)之圣如意(随意自在)。其中,后者唯佛所独具者。(二)天眼通,又称天眼智证通、天眼智通。即看透世间所有远近、苦乐、粗细等之作用。(三)天耳通,又称天耳智证通、天耳智通。即悉闻世间一切音声之作用。(四)他心通,又称他心智证通、知他心通。即悉知他人心中所想各种善恶等事之作用力(他心彻鉴力)。(五)宿命通,又称宿住随念智证通、宿住智通、识宿命通。即悉知自他过去世等各种生存状态之作用力。(六)漏尽通,又称漏尽智证通。即断尽烦恼,永不再生于迷界之悟力。 其中,以佛、阿罗汉所具有之三通(宿命通、天眼通、漏尽通)最为殊胜,故称为三明。天眼是彻见未来世众生的死生之时与各种情况之通力,称为死生智证明。据俱舍论卷二十七,六神通皆以慧为本质(自性),其中五神通系依修四禅而得,不唯圣者独有,凡夫亦可得;但漏尽通唯圣者可得。据大智度论卷二十八谓,菩萨有五通,佛有六通。成实论卷十六指出,佛教以外之外道亦可得五通。得五通之仙人,即称为五通仙人。此外,如鬼畜或诸天等之通力又分为与生俱有(生得)与修禅定而得(修得)二种。 据大乘义章卷二十本载,得神通之方法有四种,分别为:(一)生四禅天之果报而自然得之报通,(二)仙人依药力自由飞空之业通(由业所得之通力),(三)婆罗门依持咒所得之咒通,(四)依修禅定而得通力之修通,其中业通与咒通属于外道之神通。宗镜录卷十五广分通力为五种通(五通),即:(一)道通,悟中道之理后,以无心应物,而变现万有之通力。(二)神通,依禅定静心,观察思惟而知宿命等之通力。(三)依通,依药、护符或咒等而得之通力。(四)报通,依业之果报而得之通力。(五)妖通,妖怪所具之通力。(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四、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七、卷八、新华严经卷二十八“十通品”、集异门足论卷十五、大毗婆沙论卷七十)p4251FROM:【佛光大辞典】
【胜解】:梵语 adhimoks!a,巴利语 adhimutti。又作信解。心所之名。为俱舍七十五法中十大地法之一,唯识百法中五别境之一。殊胜之了解之义。即于所缘之境起印可之精神作用(即作出确定之判断)。然有关胜解一语,各家之解释互异,说一切有部与俱舍宗谓胜解为十大地法之一,能与一切心所相应,即于一切心品遍起。俱舍论卷四(大二九·一九上):“胜解,谓能于境印可。”即不论是与非、邪与正,皆能审决,为此心所之作用。如心对境时,其为花、为月,心即印可其为花、月,故一切心品必定有此心所。然唯识宗则以其为五别境之一,不能遍于一切心所。成唯识论卷五(大三一·二八中):“云何胜解?于决定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谓邪正等教理证力于所取境审决印持,由此异缘,不能引转,故犹豫境胜解全无,非审决心亦无胜解,由斯胜解非遍行摄。有说心等取自境时无拘碍,故皆有胜解,彼说非理。”此谓胜解于决定之境审决时,始能称其为胜解。若于犹豫之境,心存疑问,无法审决,则无胜解,故非遍行。 又上座部主张胜解即“决定”,而与“智相”无别。说一切有部则以“印可”为胜解之别作用,谓“印可”乃经由胜解以衍生之另一作用,故异于胜解或智相等;而“智相”之外别有其体。大毗婆沙论卷一○一谓择灭乃无为解脱之自性,胜解为有为解脱之自性。(品类足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十六、卷二十八)p4867FROM:【佛光大辞典】
【信解】:信解者,谓此人根钝,而有信心,起发真解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魔事】:障碍之事。即障碍修行、偏离正道之思想行为。魔逆经(大一五·一一二中):“有所兴业而有所作,则为魔事。若使志愿有所受取,而有所夺,则为魔事。假令所欲思想诸著识念求望,则为魔事。”(摩诃止观卷四下、万善同归集卷上)p6887FROM:【佛光大辞典】
【虚空界】:(术语)谓眼所见之大空也。中阿含经三十六曰:“譬如月无垢,游于虚空界。”智度论一曰:“虚空界无量诸佛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开悟】:开智慧、悟道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威德】:可畏为威,可敬为德。既有威又有德,叫做“威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解脱】:(术语)梵曰木底Multi木叉。Moks!a译曰解脱。离缚而得自在之义。解惑业之系缚,脱三界之苦果也。注维摩经一曰:“肇曰:纵任无碍,尘累不能拘,解脱也。”唯识述记一本曰:“解谓离缚,脱谓自在。”华严大疏五曰:“言解脱者,谓作用自在。”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问欲修何法,即得解脱?答:唯有顿悟一门,即得解脱。云何顿悟?答: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又曰:“但无忧憎心,即是二性空。二性空者,自然解脱也。”又曰:“云何解脱心?答无解脱心,亦无无解脱心,即名真解脱也。”传心法要下曰:“前际无去,今际无住,后际无来。安然端坐,任运不拘,方名解脱。”【又】涅槃之别称。以涅槃之体,离一切之系缚故也。唯识述记一本曰:“言解脱者,体即圆寂。由烦恼障缚诸有情恒处生死,证圆寂已能离彼缚,立解脱名。”俱舍论十八曰:“解脱涅槃,亦名无上。”大乘义章二曰:“涅槃果德,绝缚名脱。”同十八曰:“言解脱者,自体无累,名为解脱。又免羁缚,亦曰解脱。”梵语杂名曰:“解脱,梵语木底。”【又】禅定之别称。如三解脱,八解脱,不思议解脱。脱缚自在者禅定之德也。大乘义章十三曰:“八解脱者,名为解脱绝下缚故。”注维摩经一曰:“什曰:亦名三昧,亦名神足。或令修短改度或巨细相容,变化随意,于法自在,故名解脱。”【又】五分法身之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位】:即达悟之位、无烦恼之境地,亦即声闻所得见证之无为涅槃。 <一>指小乘之涅槃。维摩经问疾品(大一四·五四五下):“虽观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 <二>指法性。禅门中称普遍存在之真如为正位,乃诸法之本体;相对于现象差别之“傍位”一语。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二(大五一·三八○下):“僧问:‘正位中还有人成佛否?’师曰:‘谁是众生?’僧曰:‘若恁么即总成佛去也。’师曰:‘还我正位来。’僧曰:‘如何是正位?’师曰:‘汝是众生。’”(碧岩录第七十三则)p1987FROM:【佛光大辞典】
【本愿】:梵语 pu^rva-praN!idha^na。指“因位”之誓愿。全称本弘誓愿。又作本誓、宿愿。即佛及菩萨于过去世未成佛果以前为救度众生所发起之誓愿。于因位发愿至今日得其果,故对“果位”而称本愿。又“本”作根本解,虽言菩萨之心广大,誓愿亦无量,唯以此愿为根本,故称“本愿”。广义言之,发愿之事端亦称弘誓。语出无量寿经卷上、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等。 佛菩萨所发之本愿有多种,如一切菩萨悉发菩提心,以坚毅之弘誓救度众生,断除烦恼,累积德行,期于成就佛果,此称总愿,如四弘誓愿、二十大誓庄严等。若分别在净佛国土发大愿,各于十方净其国土,成就诸众生,或愿于秽土成佛,救度难化之众生,此等依诸菩萨各自之意乐所发之誓愿,称为别愿,如无量寿经卷上载述之阿弥陀佛(法藏菩萨)四十八愿(梵本作四十六愿,异译经典亦有作三十六愿或二十四愿者)、悲华经卷七所说释迦佛之五百大愿、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所说弥勒之奉行十善愿等皆为别愿。 另如道行般若经卷六怛竭优婆夷品所说之五愿、放光般若经卷十三梦中行品之二十九愿、阿閦佛国经卷上之二十愿等亦属别愿。其他,尚有特别为灭除众生诸病或拔尽一切苦恼、恐怖而立之志愿,如药师如来本愿经所说之十二愿、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所说之四十四愿、悲华经卷三之观世音救苦愿等。又有普贤菩萨十大愿,及旧译华严经所说初地及初学菩萨所发之十种行愿等,其中,现在初发之愿称为“唯发愿”,以别于因位发起之宿愿。 庐山慧远将弥陀四十八愿分为摄法身、摄净土、摄众生等三愿。善导大师解释第十八愿为称念阿弥陀佛之名(念佛)者即得往生净土之愿,亦即无论何等恶人皆可依此愿力而得救。净土宗即以第十八愿为“王本愿”。日本净土真宗开祖亲鸾则于四十八愿中将重要之八愿分为真愿与假愿,即十一、十二、十三、十七、十八、二十二等六愿为真,而十九、二十等二愿为假,称为真假八愿。同时,在第十八愿中,发誓念佛之众生若不能往生,则不取正觉(不成佛),故第十八愿亦称若不生者誓。 此外,为本愿所救济之目标、对象者,称为本愿实机或本愿正机,即指末代浊世之众生。本愿所誓行之念佛,称为本愿行。又赞叹阿弥陀佛为本愿功德聚,以弥陀系由因位之本愿而于永劫积聚功德之故。(悲华经卷二大施品、法华经譬喻品、大阿弥陀经卷上、大方等大集经卷十七虚空藏菩萨品、平等觉经卷一、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地藏本愿经、俱舍论卷九、往生论注、往生礼赞、安乐集、选择本愿念佛集)((参见:誓愿)5929、“愿”6726)p1976FROM:【佛光大辞典】
【结漏】:(术语)结与漏皆烦恼之异名。烦恼系缚心身,故云结,烦恼从眼耳等六根日夜漏泄,故云漏。(参见:烦恼)。撰集三藏传曰:“阿难尔时,坐一树下,灭结漏尽。”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行】:(术语)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悲心】:悲名愍伤,即拔苦之心也。谓菩萨愍念一切众生受种种苦,常怀悲心,拯救济拔,令其得脱,是名大悲心。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起行】:由菩提心之中,发起身、口、意三业之行。于身─礼拜恭敬;于口─称名赞叹,于意─忆念观察。发起此三业之行,通常有五念门与五正行之说,前者指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等五者,后者指读诵、观察、礼拜、称名、赞叹供养等。若具至诚之心,起身口意三业之行,可于现世得亲缘等之利益,而于未来当得往生净土之愿。(往生礼赞偈、观无量寿经疏卷四)p4323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菩萨摩诃萨了达自身及以众生本来寂灭不惊不怖而勤修福智无有厌足,
虽知一切法无有造作而亦不舍诸法自相,
虽于诸境界永离贪欲而常乐瞻奉诸佛色身,
虽知不由他悟入于法而种种方便求一切智,
虽知诸国土皆如虚空而常乐庄严一切佛刹,
虽恒观察无人无我而教化众生无有疲厌,
虽于法界本来不动而以神通智力现众变化,
虽已成就一切智智而修菩萨行无有休息,
虽知诸法不可言说而转净法-轮令众心喜,
虽能示现诸佛神力而不厌舍菩萨之身,
虽现入于大般涅槃而一切处示现受生,能作如是权实双行法,是佛业。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不由他教无上无师广大业。
▪[末学解说]▪
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了达(彻底理解之意。即对一切事理皆能了悟通达)自身及以众生本来寂灭(略作灭。即指度脱生死,进入寂静无为之境地。此境地远离迷惑世界,含快乐之意,故称寂灭为乐),不惊不怖,然而能勤修福智(福德与智慧之并称。据成唯识论卷九记载,菩萨所修诸胜行中,以慧为性者称为智,其余则称为福。菩萨为成就佛果,必须上求菩提(智业),下化众生(福业),因其所具备之福、智二行(福智二业),系成佛最胜之实践,故称为“二种胜行”。菩萨一切行为,虽总摄于福行与智行,若加以区别,则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度。此中,前五者属于福行,智慧属智行;或以前三者属福行,智慧属智行,而居中之精进、禅定则通于智行与福行)无有厌足,
虽了知一切法无有造作,然而也不会不舍诸法自相,
虽于诸境界永离贪欲(即对于自身所好之对境生喜乐之念,而起贪著之心及取得之欲望。与无明共为起三界轮回苦之根本烦恼),然而能常乐瞻奉诸佛色身(指有色有形之身。此词虽被广泛用来指肉身而言,但佛典中亦多用以指佛、菩萨的相好身。亦即相对于无色无形的法身,而称有色有形的身相为色身),
虽了知不由他悟入于法,然而能以种种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求取一切智(指了知内外一切法相之智),
虽了知诸国土皆如虚空,然而能常乐庄严一切佛刹(刹者土之义,佛刹者佛土佛国也),
虽恒观察无人无我(又作非身、非我。我,即永远不变(常)、独立自存(一)、中心之所有主(主)、具有支配能力(宰),为灵魂或本体之实有者),然而能教化众生没有疲厌,
虽于法界本来不动,然而能以神通智力(正智与神通力也。又正智之力用也)示现众变化,
虽已成就一切智智(指佛陀之智慧是一切智中之最殊胜者),然而能修菩萨行(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没有休息,
虽了知诸法不可言说,然而能转净法轮(指佛说法。佛的教法,如车轮旋转,能转凡成圣,能碾碎一切的烦恼,谓之“法轮”,故佛说法,度众生,即叫做“转法轮”)令众心喜,
虽能示现诸佛神力(又作神通力。谓佛菩萨所示现的种种神变不可思议之力),然而能不厌舍菩萨之身,
虽现入于大般涅槃,然而能于一切处示现受生,能作如是权实(适宜于一时的教法叫做“权”,究竟而不变的教法叫做“实”)双行法,是佛业。
这些即为十种佛业。
如果诸菩萨安住其中,则能获得不由他教无上无师(非由师教或外力而得)广大业。
注解: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了达】:彻底理解之意。即对一切事理皆能了悟通达。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大九·三五中):“深入禅定,了达诸法。”八十华严卷三十七(大一○·一九五中):“了达三界依心有,十二因缘亦复然。”p166FROM:【佛光大辞典】
【寂灭】:梵语 vyupas/ama,巴利语 vu^pasama。略作灭。即指度脱生死,进入寂静无为之境地。此境地远离迷惑世界,含快乐之意,故称寂灭为乐。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大二·六七二中):“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必不死,此灭最为乐。”概谓对生死之喧动不安而言,不生不死之寂静安稳即称为寂灭。又特指小乘之涅槃。僧传中,僧尼之死通称为“寂”,亦是寂灭之略称,含有进入涅槃之意;又常作示寂、入寂、圆寂。(杂阿含经卷二十二、北本涅槃经卷十、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大智度论卷九十四)((参见:涅槃)4149)p4505FROM:【佛光大辞典】
【福智】:福德与智慧之并称。据成唯识论卷九记载,菩萨所修诸胜行中,以慧为性者称为智,其余则称为福。菩萨为成就佛果,必须上求菩提(智业),下化众生(福业),因其所具备之福、智二行(福智二业),系成佛最胜之实践,故称为“二种胜行”。菩萨一切行为,虽总摄于福行与智行,若加以区别,则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度。此中,前五者属于福行,智慧属智行;或以前三者属福行,智慧属智行,而居中之精进、禅定则通于智行与福行。
又以菩萨自初发心修六度万行,具足所有福德,能显现法身,庄严佛果,故称福德庄严,略称福严,属利他之行;修习正智见,净尽无明,能显现法身,庄严佛果,故称智慧庄严,略称智严,属自利之行。菩萨若具足二种庄严而自利利他,则能知佛性。(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七、大乘义章卷十二、大乘入道次第、释门归敬仪卷中)p5857FROM:【佛光大辞典】
【贪欲】:梵语 lobha, ra^ga,abhidhya^。又称贪毒。略称贪。三毒之一,十不善之一,十大烦恼之一。与“渴爱”(梵 tr!s!N!a^)同义。即对于自身所好之对境生喜乐之念,而起贪著之心及取得之欲望。与无明共为起三界轮回苦之根本烦恼。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五上):“诸苦所因,贪欲为本。”((参见:贪)4792)p4793FROM:【佛光大辞典】
【色身】:指有色有形之身。此词虽被广泛用来指肉身而言,但佛典中亦多用以指佛、菩萨的相好身。亦即相对于无色无形的法身,而称有色有形的身相为色身。《俱舍论》卷二十七举佛的色身功德,其文云(大正29·141b)︰‘色身圆德有四种︰(一) 具众相,(二)具随好,(三)具大力,(四)内身骨坚越金刚,外发神光,踰百千日。’《菩萨善戒经》卷六论供养如来的十种方法,其中见佛色身而供养,称为供养色身;《观无量寿经》将观弥陀的真身,称为遍观一切色身想。把念观音、势至的真实相好身,分别称为观想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想、观大势至色身想等。又,《华严经大疏钞》卷七明身土的四依,其中论色身是依色相土。凡此皆为其用例。[参考资料] 《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二;《异部宗轮论》;《大乘义章》卷十九;《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二之三。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切智】:梵语 sarvajn~a。指了知内外一切法相之智。音译为萨婆若、萨云然。系三智之一。关于其义,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大八·八四三上):“满足无漏界,常净解脱身,寂灭不思议,名为一切智。”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大三○·四九八下):“于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智无碍转,名一切智。”即如实了知一切世界、众生界、有为、无为事、因果界趣之差别,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者,称为一切智。又一切智对于一切种智有总、别二相之义,若依总义,则总称佛智,义同一切种智,如华严经大疏卷十六所载,如来以无尽之智,知无尽法,故称一切智。若依别义,则一切智为视平等界、空性之智,此即声闻、缘觉所得之智;一切种智为视差别界、事相之智,乃了知“平等相即差别相”之佛智,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二五·二五八下):“总相是一切智,别相是一切种智;因是一切智,果是一切种智;略说一切智,广说一切种智。一切智者,总破一切法中无明闇;一切种智者,观种种法门,破诸无明。(中略)佛自说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诸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大毗婆沙论卷十五、杂阿毗昙心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九)((参见:一切种智)19)p14
FROM:【佛光大辞典】
【佛刹】:(术语)Budhaks!etra,刹者土之义,佛刹者佛土佛国也。大乘义章十九曰:“刹,是其天竺人语,此方无翻,盖乃处处之别名也。”慧苑音义上曰:“刹,具正云纥差怛罗,此曰土田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我】:梵语 ana^tman 或 nir-a^tman,巴利语 anattan。又作非身、非我。我,即永远不变(常)、独立自存(一)、中心之所有主(主)、具有支配能力(宰),为灵魂或本体之实有者。主张所有之存在无有如是之我,而说无我者,称为诸法无我;观无我者,称为无我观。无我系佛教根本教义之一,于三法印中,即有“无我印”。通常分为人无我、法无我二种:(一)有情(生者)不外是由五取蕴(即构成凡夫生存的物心两面之五要素)假和合而成,别无真实之生命主体可言,称为人无我,又称我空。(二)一切万法皆依因缘(各种条件)而生(假成立者),其存在本来即无独自、固有之本性(自性)可言,称为法无我,又称法空。
此外,尚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据阿含经典之说,一切万法之存在皆赖于各种条件之相互依存,此依存关系一旦有所变化,即产生幻灭、无常之现象;由于无常,故为苦;由于苦而不得自在,故为无我。
(二)说一切有部主张“我空法有”,即一方面认为“人无我”,另一方面又主张构成存在之要素各有其自性,故不说“法无我”。
(三)据成实论之说,五蕴中并无实在之自我,准此而观人无我者,称为人空观;又五蕴之法尽是无常,并无实在之自性,准此而观法无我者,称为法空观。
(四)一般言之,大乘佛教主张二无我,即我法二空(人法二空),然唯识宗依“三性说”而立“三无我”之说。即:(1)“遍计所执”之实我实法乃情有理无者,非为实在之我相,故称无相无我。(2)“依他起”之似我似法乃如幻假有者,异于被执之我相,故称异相无我。(3)“圆成实”之自相乃由无我(识之实性)所显之真如,故称自相无我。(杂阿含经卷一至卷三、卷十、大品般若经卷三、大方等大集经卷三十三、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三、大毗婆沙论卷九、卷十、俱舍论卷二十九、卷三十、成实论卷三、卷十二、大智度论卷二十二、辩中边论卷中、唯识二十论)((参见:人法二空)256、“我空法有”2941)p5087FROM:【佛光大辞典】
【智力】:(术语)正智与神通力也。又正智之力用也。无量寿经上曰:“魔率官属,而来逼试,制以智力,皆令降伏。”法华经普门品曰:“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切智智】:梵语 sarvajn~a-jn~a^na。指佛陀之智慧是一切智中之最殊胜者。音译作萨婆若那。一切智通于声闻、缘觉、佛三者,今为区别佛智与前二者,故称佛智为一切智智。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大八·八三七上):“自性清净,名本觉性,即是诸佛一切智智。”大日经卷六(大一八·四一中):“离一切分别及无分别,而彼无尽众生界,一切去来,诸有所作,不生疑心;如是无分别一切智智,等同虚空。”可知一切智智是智中之智,犹如虚空界,离一切分别;又如大地,为一切众生所依;又如风界,除去一切烦恼尘;又如火界,能烧一切无智之薪;又如水界,众生依之而欢乐;非但以一切种遍知一切法,亦知此法为究竟之常不坏相,不增不减,犹如金刚,故为究竟实际之实智,亦唯如来自证之解脱味。(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大日经义释卷一、大毗卢遮那经住心钞卷四)p16FROM:【佛光大辞典】
【菩萨行】:(术语)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转法轮】:指佛说法。佛的教法,如车轮旋转,能转凡成圣,能碾碎一切的烦恼,谓之“法轮”,故佛说法,度众生,即叫做“转法轮”。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神力】:梵语 r!ddhi,巴利语 iddhi 。又作神通力。谓佛菩萨所示现的种种神变不可思议之力。诸经中,多处载有佛菩萨显现神力之说,如法华经卷六如来神力品谓,世尊尝于百亿万人天众前,现大神力,出广长舌至于上梵世,其一切毛孔均放出无量无数色光,悉皆遍照十方世界。智顗之法华文句卷二十九(大三四·一四一下):“神名不测,力名干用;不测则天然之体深,干用则转变之力大。”窥基之法华经玄义赞卷十(大三四·八四一上):“妙用无方曰神,威势能摧为力。”p4244FROM:【佛光大辞典】
【权实】:适宜于一时的教法叫做“权”,究竟而不变的教法叫做“实”。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师智】:<一>梵语 anupadis!t!a-jn~a^na。指非藉他力,不待他人教而自然成就之智慧。与“自然智”为同义语。碧岩录第六十二则(大四八·一九三下):“以无师智,发无作妙用;以无缘慈,作不请胜友。”(法华经譬喻品、宗镜录卷九) <二>梵语 svayambhu^-jn~a^na。指无师独悟之智慧。如佛所证得之智慧,非由师教或外力而得;又如缘觉(独觉)圣者,观诸法因缘生灭,不待师教而证成觉智。(六十华严卷三十五)p5106FROM:【佛光大辞典】
============================================================
通过以上佛经,末学认真学习了十种佛业,分别是:
1.随时开导
2.梦中令见
3.为他演说所未闻经
4.为悔缠所缠者说出离法
5.若有众生起悭吝心,乃至恶慧心、二乘心、损害心、疑惑心、散动心、憍慢心,为现如来众相庄严身
6.于正法难遇时,广为说法,令其闻已,得陀罗尼智、神通智,普能利益无量众生
7.若有魔事起,能以方便现虚空界等声,说不损恼他法以为对治,令其开悟,众魔闻已威光歇灭
8.其心无间,常自守护,不令证入二乘正位,若有众生根性未熟,终不为说解脱境界
9.生死结漏一切皆离,修菩萨行相续不断,以大悲心摄取众生,令其起行究竟解脱
10.菩萨摩诃萨了达自身及以众生本来寂灭不惊不怖而勤修福智无有厌足,虽知一切法无有造作而亦不舍诸法自相,虽于诸境界永离贪欲而常乐瞻奉诸佛色身,虽知不由他悟入于法而种种方便求一切智,虽知诸国土皆如虚空而常乐庄严一切佛刹,虽恒观察无人无我而教化众生无有疲厌,虽于法界本来不动而以神通智力现众变化,虽已成就一切智智而修菩萨行无有休息,虽知诸法不可言说而转净法-轮令众心喜,虽能示现诸佛神力而不厌舍菩萨之身,虽现入于大般涅槃而一切处示现受生,能作如是权实双行法
末学最真实的体会是佛菩萨的大慈大悲这些佛业都紧紧围绕着救度众生、利益众生
这些佛业都充分表达显现了佛菩萨的发心、本愿
而这样的发心和本愿,其神通力量是不可思议的
佛经最后提到:“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不由他教无上无师广大业”
由此,结合善知识自身的例子(感恩焰光明师兄帮助)
我以前讲过,我年轻的时候(高中毕业开始),也想要找个年老的智者当师父
所以,从上大学前到大学毕业后,我到处看过许多,不论是民间或书籍或电视上
后来在当兵中实修,退伍后,发心开设佛教图书馆和读经班,也与各地佛法事业体或结缘处结缘
当时,随佛经的教导,只要透过佛经或论典,只要是历代祖师或对我修行有益的,都是我心中的老师
随着我以「印心」和「咒心」为法号,我的老师,没有时空的限制,只有智慧和心的相印
逐渐,我已经不再找以前年轻时候印象中的师父,也就是禅宗所谓的「迷时师度,悟时自度」
佛性才是最好的老师,又或者当下一切都是老师,一切都蕴含佛法,一切都能见真性——谁能当你师父呢?!
善知识即是靠自己学习领悟,没有“印象中的师父”,这是不是获得了“不由他教无上无师广大业”呢?
之所以能获得,是因为善知识所作所行,符合上述的佛业,比如“发心开设佛教图书馆和读经班”
是因为善知识的正知见:
“随佛经的教导,只要透过佛经或论典,只要是历代祖师或对我修行有益的,都是我心中的老师”
“佛性才是最好的老师,又或者当下一切都是老师,一切都蕴含佛法,一切都能见真性”
善知识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所以,我们应当努力去作上述的10种佛业,发心引导帮助利益众生,发愿恢复佛性成就佛果
认真学习善知识相关教导:
佛法讲的[发愿]是指立志做大事的心愿,这个大事就是成佛
[发愿]就是指立志以慈悲普渡众生和以智慧解脱轮回,自度度他成佛的志向
而这样的广大心就会让人有力量能持续,而且逐渐恢复佛性,显露佛性功德智慧和无上神通,这就是[愿力]
所以菩萨法有[四无量心]和[四弘愿]
由于发愿成佛和解救众生,所以和佛菩萨的悲愿一致
因此就更能得到佛菩萨的教导,真正增上菩提
所以佛弟子发起自己愿意精进成佛和普渡众生,这才叫做[菩萨愿]
就像父母为了小孩,所以努力工作,想让小孩能顺利成长,心甘情愿,无怨无悔
行菩萨道也正是如此,
发愿的菩萨就像父母一样,视众生如子,希望一切众生都能顺利学佛成佛
所以自动自发,心愿和愿行力都力量非凡
这是因为心愿大,力量就大
就像父母为了小孩,工作就特别有力量和拼劲——[略说]佛教发愿和民间信仰发愿的不同 佛经上讲,修行成佛,一切靠的都是佛力,而这佛力,从法性原理上来说,是佛力,也是佛性之力,无二无别
所以,在在都破除修行者和佛菩萨的分别,平等无二,心心相印
而一般众生为什么做不到呢?就是因为凡俗,就是因为心量次第不足
从众生的凡夫性来看,因为众生贪生怕死、畏苦怕难,也因此,十方佛建立十方净土以方便摄受凡夫众生
也因此,这些求生净土的众生大都不能发起真正的大菩萨心,也因此无法看到真正的大菩萨经典,例如「大悲莲华经」
「大悲莲华经」就是讲真正大菩萨发心在秽土(五浊恶世)成佛普渡众生的经典,而有别于一般凡夫的求生净土
当然,佛菩萨当然知道一般凡夫众生的凡夫性,知道凡夫都怕苦难和退转
知道凡夫众生无法发心在秽土中修行成佛,也因此建立一般常见的诸佛净土
而且诸大菩萨也率先往生净土,引导凡夫众生求生净土,这都是诸佛菩萨的慈悲和方便摄受
然而,如果众生真正发起大心,就会深入经藏,也会熟读「大悲莲华经」,并学习「释迦牟尼佛」累世在秽土中普渡众生和直至成佛
也会明白,如经中所说,真正发起大心在秽土中普渡众生的菩萨行者不仅不会退转,而且更会相应且相印于佛菩萨的愿力与加持而更加速成佛
所以,这就是众生性的差别,凡夫性和菩萨性的差别
众所皆知,凡夫畏苦怕难,害怕退转
然而,在佛经中所叙述,「不能怀疑自己做不到」,这就是「菩萨性」的其中一个特点
也因此,发心在秽土(五浊恶世)中普渡众生的菩萨行者,不仅不会退转,反而更能突飞猛进
这点可能大大出乎一般凡夫众生的意料之外(因为一般众生都怕修行退转而求生净土)
而正因众生的凡夫性,当然无法深入经藏阅读和实修,当然也不可能明白这点,这就是常说的原理和相貌的道理,性相的原理——辨析:自力?他力? 其实, 不论发愿去极乐世界
又或者如大悲莲华经所说, 真正的大悲菩萨发愿不断的在五浊恶世救度众生
其实真正发起无上菩提心的行者, 是不再会去担心他力自力的问题
一切都是行者的无上慈悲愿心, 而且诸佛如来必定护持
不论发愿去西方极乐, 又或者发愿生生世世回入娑婆恶世普渡众生
其实都是行者与诸佛, 彼此愿力的结合, 密不可分
所以, 弥陀经说~念弥陀经者能得到诸佛护念, 永不退转
而大悲莲华经也说~真正发起无上悲心的大悲行者,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普渡众生, 诸佛必定护念, 绝对不会退转
这点可能也是担心害怕自力他力,或没有深入经藏者所不知道的
为了众多不是累劫修行大乘菩萨道的初学者, 因为娑婆的末法太过辛苦
众生不堪受苦, 也没有实相智慧和定力, 更还没有发起真正大悲愿心
所以回入娑婆的菩萨劝我们往生极乐, 自己也发愿往生极乐, 示现带头作用
同样的, 我们也可以发现有许多的菩萨, 发大愿生生世世回入娑婆, 带领众生解脱轮回
佛菩萨的大悲愿心, 只要我们与之契合就会明白, 自力与他力~只是方便和过程的随顺说
如果能超越, 逐渐契入空有不着的实相中, 并且发愿命终往生极乐世界, 这样肯定莲品增上
就算发愿生生世世在娑婆普渡众生, 也不会退转的
至于如何选择, 有个例子, 就是地藏经中两个国王的故事
先发愿成佛或者众生未渡尽不成佛, 就是个先成佛或者先渡众生的好案例, 随喜
如果无法超越悟入实相, 还是担心自力他力问题, 那就求生极乐世界吧, 这本来就是佛为了众生准备的
众生心不真切, 所以劝众生发愿往生心要真切
同样的, 因为众生心不懂真正大悲, 所以害怕回入娑婆, 恐怕退转
所以, 如果能真正明白这些, 累世发起无上大悲愿心精进修行
我们必定每世在很年轻的时候, 就能得到诸佛护持, 契入佛性本心
一定会年轻的时候就忆念起过去世的修行本愿, 不会蹉跎岁月, 年老才学佛
其实在佛法修学的过程, 很多事情是后来才能慢慢体悟了解的
而这些在我们真正体会之前是完全无法想像的, 佛经也常讲到这个事实
除非我们已经累世修行, 不然, 我们还未体悟的境界, 在当下可能是完全无法接受的
而且可能也往往认为是不可行的, 并且认为别人和我们一样无法做到, 以少为足——自力?他力?
(未完待续)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