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慧慈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优婆塞戒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83

[禅定勋章]

51#
 楼主| 发表于 2023-9-1 08:40:14 | 只看该作者
二、什么是学?什么是学果?

善男子。菩提道者。即是学。即是学果。
云何名学。行菩提道未能具足不退转心。是名为学。已得不退。是名学果。
未得定有。是名为学。已得定有第三劫中。是名学果。

初阿僧祇劫犹故未能一切慧施一切时施一切众生施。
第二阿僧祇劫虽一切施。未能一切时施一切众生施。如是二处。是名为学。
第三阿僧祇劫能一切施一切时施一切众生施。是名学果。


[学习解说]:

善男子,修菩提道者,既是学,也是学果
什么是学呢,就是在修菩提道时,还没有具足不退转者叫学,已经获得不退转者叫学果
未获得定有者叫学,已经获得定有者叫学果

菩萨在初阿僧祇劫修行时,还做不到一切慧施(谓一切者,略有二种。一、内所施物,二、外所施物)、一切时施(末学注:随时随地布施)、一切众生施(末学注:不分别不执著、对一切众生平等布施)

菩萨在第二阿僧祇劫时,虽能一切施(谓一切者,略有二种。一、内所施物,二、外所施物),但不能一切时施,一切众生施,所以叫学

菩萨在第三阿僧祇劫时,便能一切施(谓一切者,略有二种。一、内所施物,二、外所施物)、一切时施、一切众生施,所以叫学果


名词解释:

【一切施】
p0002 瑜伽三十九卷一页云:云何菩萨一切施?谓一切者,略有二种。一、内所施物,二、外所施物。若诸菩萨,但舍己身;是名唯施内所施物。若诸菩萨,为愍食吐活命众生,数数食已,吐所饮食,而施与之;是名杂施内外施物。若诸菩萨,除上所说,施余一切所应施物;是名唯施外所施物。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学】
<一>指实地修行实践。亦即研究真理,以断妄惑。即修习戒、定、慧三者。杂阿含经卷十四(大二·九五中):“彼比丘厌离欲、灭尽向,是名为学。”(有部律破僧事卷七)
 <二>有学之略称。指尚未断尽妄惑,而仍须修习戒、定、慧之人。亦即证得阿罗汉果位以前之一切圣者。“有学”为“无学”之对称,无学指已证阿罗汉果,无更可修学者。(法华文句卷八上、法华义疏卷九(吉藏))p6214 FROM:【佛光大辞典】

【定有法三种】
p0808成唯识论二卷三页云:且定有法,略有三种。一、现所知法。如色心等。二、现受用法。如瓶衣等。如是二法,世共知有。不待因成。三、有作用法。如眼耳等。由彼彼用,证知是有。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善男子。菩萨修行施戒忍辱进定智时。是名为学。到于彼岸。是名学果。

善男子。有是惠施非波罗蜜。有波罗蜜不名为施。有亦惠施亦波罗蜜。有非惠施非波罗蜜。

善男子。是施非波罗蜜者。声闻缘觉一切凡夫外道异见。菩萨初二阿僧祇劫所行施。

是波罗蜜非惠施者。如尸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是。

亦是惠施亦波罗蜜者。菩萨第三阿僧祇劫所行施是。

非施非波罗蜜者。声闻缘觉持戒修定忍慈悲是。

善男子。非施非波罗蜜。是名为学。亦施亦波罗蜜。是名学果。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时,叫做学
已经到达彼岸(为“此岸”之对称。迷界为此方之岸,称此岸;悟界为彼方之岸,称彼岸。即以业与烦恼为中流,生死之境界为此岸,涅槃为彼岸)的,叫做学果

善男子,有些布施只是惠施不是波罗蜜;有些既是惠施又是波罗蜜;有些既不是惠施也不是波罗蜜

善男子,只是惠施不是波罗蜜者,如同声闻缘觉一切凡夫外道异见(指因烦恼而起之恶见解),及菩萨在第二阿僧祇劫时的一切施、但不能一切时施,一切众生施

是波罗蜜但非惠施者,如同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智慧波罗蜜

既是惠施又是波罗蜜者,如同菩萨在第三阿僧祇劫时能一切施、一切时施、一切众生施

既不是惠施也不是波罗蜜者,如同声闻缘觉者持戒、修定、忍辱和慈悲

善男子,既不是惠施也不是波罗蜜者叫学;既是惠施又是波罗蜜叫学果


名词解释:

【学】
修学戒定慧。在因位叫做“有学”,在果上则叫做“无学”。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异见】
(术语)差异之见界。善导之经疏四观曰:“不为一切别解别行异见异学异执之所退失倾动。”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异见】
指因烦恼而起之恶见解。四分律卷三十二(大二二·七八六下):“依于异见,乐于樔窟众生。以是乐于樔窟故,于缘起法甚深难解。”佛弟子应不为一切别解、别行、异见、异执、异学所迷而有所退失倾动。p5152 FROM:【佛光大辞典】

【彼岸】
<一>梵语 pa^ra,巴利语同。为“此岸”之对称。迷界为此方之岸,称此岸;悟界为彼方之岸,称彼岸。即以业与烦恼为中流,生死之境界为此岸,涅槃为彼岸。(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一上)
<二>梵语pa^ramita^。音译波罗蜜多。全称为到彼岸。即自迷界之此岸至悟界之彼岸。((参见:波罗蜜)3445)
<三>日本佛教用语。“彼岸会”之略称。((参见:彼岸会)3204)p3204 FROM:【佛光大辞典】

【波罗蜜】
梵语 pa^ramita^,巴利语 pa^rami^ 或 pa^ramita^。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
 梵语 pa^ramita^,有到达彼岸、终了、圆满等义;巴利语 pa^rami^,则有最上的、终极的等义。诸家对波罗蜜之译释各有说法。据弥勒菩萨所问经卷八载,波罗蜜通于已到、当到之义,即佛为已到彼岸,菩萨为当到彼岸。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载,到彼岸有三种之别,即:(一)随所修行而达于究竟无余。(二)入真如,以入真如为究竟,如众流以归海为终极。(三)得无等果,无别果胜于此果。盖菩萨所修之行,所入之理,及所得之果,皆究竟而圆满。又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波罗蜜多有五因缘,即无染著、无顾恋、无罪过、无分别、正回向等。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载,波罗蜜有十七义,如修习胜利、无所著、无所见、无患累等。据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载,有二十义,例如一切所知诸妙善法能到彼岸、于菩萨藏差别法门正安住义等。
 有关此岸、彼岸之说,各家亦异。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之六波罗蜜项载,即:(一)生死为此岸,究竟涅槃为彼岸。(二)生死涅槃有相为此岸,平等无相为彼岸。据大品经游意载,即:(一)小乘为此岸,大乘为彼岸。(二)魔为此岸,佛为彼岸。(三)世间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又谓成论师以有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众惑为此岸,种智为彼岸。
 依诸经论而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四波罗蜜等分别:(一)六波罗蜜,又作六度,为诸部般若经之说。指大乘菩萨所必须实践之六种修行。即:(1)布施波罗蜜,又作檀那(梵 da^na,巴同)波罗蜜、檀波罗蜜,谓全然施惠。(2)持戒波罗蜜,又作尸罗(梵 s/i^la)波罗蜜,谓全然持守教团之戒律。(3)忍辱波罗蜜,又作羼提(梵 ks!a^nti)波罗蜜,谓全然忍耐之意。(4)精进波罗蜜,又作毗梨耶(梵 vi^rya)波罗蜜,谓全然努力之意。(5)禅定波罗蜜,又作禅那(梵 dhya^na)波罗蜜,谓心全然处于一境。(6)智慧波罗蜜,又作般若(梵 prajn~a^)波罗蜜、慧波罗蜜、明度、明度无极,谓圆满之智慧,系超越人类理性之无分别之智慧;依此则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罗蜜,乃至修禅定而完成禅定波罗蜜,故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本,而称诸佛之母。
 (二)十波罗蜜,又作十度、十胜行,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等之说。六波罗蜜加如下之四波罗蜜,则为十波罗蜜,即:(1)方便波罗蜜,又作沤波耶(梵 upa^ya)波罗蜜,指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2)愿波罗蜜,又作钵罗尼陀那(梵 praN!idha^na)波罗蜜,谓得智慧(即菩提)后,救济众生的殊胜之愿。(3)力波罗蜜,又作波罗(梵 bala)波罗蜜,谓能正确判断所修所行的全然之能力。(4)智波罗蜜,又作若那(梵 jn~a^na)波罗蜜,谓享受菩提之乐,并教导众生得全然之智慧。
 (三)四波罗蜜,为胜鬘经颠倒真实章等之说。即:(1)常波罗蜜,谓全然永远性之波罗蜜。(2)乐波罗蜜,谓全然安稳性之波罗蜜。(3)我波罗蜜,谓全然主体性之波罗蜜。(4)净波罗蜜,谓全然清纯性之波罗蜜等,乃具足涅槃四种殊胜之特质(四德)。
 (四)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称位于东南西北方之四菩萨为四波罗蜜,即东方之金刚波罗蜜、南方之宝波罗蜜、西方之法波罗蜜、北方之业波罗蜜等。此外,南传之巴利语典籍,如所行藏(巴 Cariya^pit!aka)、佛种姓(巴Buddhavam!sa)、法句经注(巴 Dhammapadat!t!hakatha^)等,亦立十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持戒(巴 si^la)波罗蜜、出离(巴 nekkhamma)波罗蜜、般若(巴 pan~n~a^)波罗蜜、精进(巴 viriya)波罗蜜、忍辱(巴 khanti)波罗蜜、真谛(巴 sacca)波罗蜜、决意(巴 adhit!t!ha^na)波罗蜜、慈(巴 metta^)波罗蜜、舍(巴 upekkha^)波罗蜜等。(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华严经离世间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慧度经宗要、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一(智顗)、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良贲)、般若波罗蜜多经赞)p3445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83

[禅定勋章]

52#
 楼主| 发表于 2023-9-2 09:26:54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52楼~53楼用时约3小时)


善男子。夫菩提者。即是尽智无生智也。
为此二智勤心修集三十七品。是名为学。
得菩提已。是名学果。

自调诸根次调众生。是名为学。
自得解脱令众生得。是名学果。

修集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是名为学。
具足获得十八不共法。是名学果。

为利自他造作诸业。是名为学。
能利他已。是名学果。

习学世法。是名为学。
学出世法。是名学果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提有尽智(谓阿罗汉断三界见、思惑竟,即知我生已尽,梵行清净,是名尽智)无生智(指了知一切法无生之智。亦即灭尽一切烦恼,远离生灭变化之究极智慧;于四谛已自知苦、断集、修道、证灭,复更遍知无“知、断、修、证”之无漏智。又已遍知断尽欲、有、无明之三漏及结缚、随眠等不再生起,故称无生智)

菩萨为了得到尽智与无生智,勤修三十七道品(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其数共三十七品),叫做学
菩萨获得尽智、无生智,叫做学果

菩萨能够自己调伏诸根(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或信、勤、念、定、慧等五根。亦泛言一切善根),也能调伏众生,叫做学
菩萨不仅自己能够获得解脱,还能让众生获得解脱,叫做学果

菩萨修习十力(指如来十力,唯如来具足之十种智力)、四无所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四种无所惧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又作四无畏)、大悲三念,叫做学
菩萨具足成就十八不共法(十八种不共通之法。即不共通于声闻、缘觉,唯佛与菩萨特有之十八种功德法),叫做学果

菩萨为了自利利他而造诸善业,叫做学
菩萨能够利益众生的,叫做学果

学习世间法,叫做学
学习出世间法,叫做学果


名词解释:

【诸根】
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或信、勤、念、定、慧等五根。亦泛言一切善根。(无量寿经卷上、出曜经裨要品)p6307 FROM:【佛光大辞典】


【四无所畏】
梵语 catva^ri vais/a^radya^ni,巴利语 catta^ri vesa^rajja^ni。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四种无所惧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又作四无畏。
 <一>佛之四无所畏(梵 catva^ri tatha^gatasya vais/a^radya^ni),为十八不共法之一科。据增一阿含经卷十九、卷四十二等载,即:(一)诸法现等觉无畏(梵 sarva-dharma^bhisam!bodhi-vais/a^radya),又作一切智无所畏、正等觉无畏、等觉无畏。谓对于诸法皆觉知,住于正见无所屈伏,具无所怖畏之自信。(二)一切漏尽智无畏(梵 sarva^srava-ks!aya-jn~a^na-vais/a^radya),又作漏永尽无畏、漏尽无所畏、漏尽无畏。谓断尽一切烦恼而无外难怖畏。(三)障法不虚决定授记无畏(梵 antara^yika-dharma^nanyatha^tva-nis/cita-vya^karaN!a-vais/a^radya),又作说障法无畏、说障道无所畏、障法无畏。谓阐示修行障碍之法,并对任何非难皆无所怖畏。(四)为证一切具足出道如性无畏(梵 sarva-sam!pad-adhigama^ya nairya^N!ika-pratipat-tatha^tva-vais/a^radya),又作说出道无畏、说尽苦道无所畏、出苦道无畏。即宣说出离之道而无所怖畏。
 有关四无畏之体性,依俱舍论卷二十七载:(一)正等觉无畏,以十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一处非处智力同体。(二)漏永尽无畏,以十智中苦、集、道、他心等四智以外之六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十漏尽智力同体。(三)说障法无畏,以道、灭等二智以外之八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二业异熟智力同体。(四)说出道无畏,以灭智以外之九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七遍趣行智力同体。
 另据顺正理论卷七十五载,四无所畏中,前二者显示佛自利之圆德,一为智德,二为断德;后二者显示佛利他之圆德,一为修断德,二为修智德。(大智度论卷二、成实论卷一、杂阿毗昙心论卷六、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大乘义章卷十九、说无垢称经疏卷二本)
 <二>菩萨之四无所畏(梵 bodhisattva^na^m! catva^ri vais/a^radya^ni)。据大智度论卷五、大乘义章卷十一等载,即:(一)闻陀罗尼受持演说其义得无所畏(梵 dha^rani^-s/rutodgrahaN!a^rtha-nirdes/a-vais/a^radya),又作能持无所畏、总持无所畏、总持不忘说法无畏、闻法不忘失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一切闻能持故得诸陀罗尼故常忆念不忘故众中说法无所畏。谓菩萨能忆念教法,持之不忘,故于众中说法时对所说之义理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二)由证无我恼乱他相现行俱生不通达威仪路三业清净大守护成就无畏(梵 naira^tmya^dhigama^tpara-vihet!hana^-nimitta-samuda^ca^ra-sahaja^nadhigaterya^patha-trikarma-paris/uddha-maha^-raks!a-sam!panna-vais/a^radya),又作知根无所畏、尽知法药及知众生根欲性心说法无所畏、一切众生诸根利钝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知一切众生欲解脱因缘诸根利钝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故菩萨在大众中说法无所畏。谓了知众生根性之利钝,施与相应之说法,于此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三)常持法而不忘失毕竟通达慧方便救度有情见欢喜净诸障难无畏(梵 sadodgr!hi^ta-dharma^vismaraN!a-prajn~opa^ya-nis!t!ha^gata-sattva-nista^raN!a-prasa^da-sam!dars/ana-s/ubha^nantara^yika-vais/a^radya),又作答报无所畏、善能问答说法无畏、答法无所畏、以言词应答酬报其所问世无所畏、居一切众生听受问难应能随意如法而答故于众中诸法无所畏、不见若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有来难问令我不能如法答者不见如是少许相故于众中说法无所畏。谓对一切所问,能作如法便巧之答覆,更无所怖畏。(四)不忘失一切智心不于余乘而求出离能得圆满自在一切种利益有情无畏(梵 sarva-jn~ata^-citta^sam!pramos!a^nya-ya^na^nirya^N!a-sam!pu^rN!a-vas/ita^-sarva-pra^ka^ra-sattva^rtha-sam!pra^paN!a-vais/a^radya),又作决疑无所畏、能断物疑说法无畏、决一切不退无上心不杂于他乘度诸有情遂得真实无畏、一切众生听受问难随意如法答能巧断一切众生疑故菩萨在大众中说法无所畏。谓听受有情之问难,能如法为彼等分别解说,以开解物心及断除疑网,说法教导而无所怖畏。(大乘宝雨经卷四、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七、大智度论卷二十五)p1773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力】
梵语 das/a bala^ni。即十种智力。<一>指如来十力,唯如来具足之十种智力,即佛十八不共法中之十种。又作十神力。谓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称为力。十力即:(一)处非处智力,又作知是处非处智力、是处不是力、是处非处力。处,谓道理。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称为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称为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二)业异熟智力,又作知业报智力、知三世业智力、业报集智力、业力。谓如来于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业缘果报生处,皆悉遍知。(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又作静虑解脱等持等至发起杂染清净智力、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禅定解脱三昧净垢分别智力、定力。谓如来于诸禅定自在无碍,其浅深次第如实遍知。(四)根上下智力,又作知诸根胜劣智力、知众生上下根智力、根力。谓如来于诸众生根性胜劣、得果大小皆实遍知。(五)种种胜解智力,又作知种种解智力、知众生种种欲智力、欲力。谓如来于诸众生种种欲乐善恶不同,如实遍知。(六)种种界智力,又作是性力、知性智力、性力。谓如来于世间众生种种界分不同,如实遍知。(七)遍趣行智力,又作知一切至处道智力、至处道力。谓如来于六道有漏行所至处、涅槃无漏行所至处如实遍知。(八)宿住随念智力,又作知宿命无漏智力、宿命智力、宿命力。即如实了知过去世种种事之力;如来于种种宿命,一世乃至百千万世,一劫乃至百千万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姓名饮食、苦乐寿命,如实遍知。(九)死生智力,又作知天眼无碍智力、宿住生死智力、天眼力。谓如来藉天眼如实了知众生死生之时与未来生之善恶趣,乃至美丑贫富等善恶业缘。(十)漏尽智力,又作知永断习气智力、结尽力、漏尽力。谓如来于一切惑余习气分永断不生,如实遍知。(杂阿含经卷二十六、新译华严经卷十七、菩萨地持经卷十建立品、俱舍论卷二十七、大毗婆沙论卷三十)
 <二>菩萨之十力。指在十回向中,第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位之菩萨所具足之十种作用。十者即:深心力(直心力)、增上深心力(深心力)、方便力、智力(智慧力)、愿力、行力、乘力、神变力(游戏神通力)、菩提力、转法轮力等。同时,首楞严三昧经、大智度论卷二十五等亦各曾列举类似之十力。杂阿含经卷二十六举出自在王者力、断事大臣力、机关工巧力、刀剑贼盗力、怨恨女人力、啼泣婴儿力、毁呰愚人力、审谛黠慧力、忍辱出家力与计数多闻力等世间十力。(新译华严经卷五十六、大乘义章卷十四)p361 FROM:【佛光大辞典】


【大悲三念住】
佛以大悲摄化众生,常住于三种之念中,名大悲三念住,
一、众生信佛,佛不生欢喜心,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一念住。
二、众生不信佛,佛也不生忧恼,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二念住。
三、同时一类信,一类不信,佛知之亦不生欢喜与忧戚,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三念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八不共法】
十八种不共通之法。即不共通于声闻、缘觉,唯佛与菩萨特有之十八种功德法。
 <一>佛之十八不共法。全称十八不共佛法。(一)出自大品般若经卷五广乘品:(1)诸佛身无失,佛自无量劫来,持戒清净,以此功德满足之故,一切烦恼皆尽,故于身无失。(2)口无失,佛具无量之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众机宜而使皆得证悟之谓。(3)念无失,佛修诸甚深禅定,心不散乱,心于诸法无所著,得第一义之安稳。以上三法指身、口、意三业皆无过失。(4)无异想,佛于一切众生平等普度,心无简择。(5)无不定心,佛之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之胜定,摄心住善法中,于诸法实相中不退失。(6)无不知己舍心,于苦等之受,佛念念之中觉知其生住灭等相,而住于寂静平等。(7)欲无减,佛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8)精进无减,佛之身心精进满足,为度众生恒行种种方便,无有休息。(9)念无减,三世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满足,无有退转。(10)慧无减,指佛具一切智慧,又三世之智慧无碍故,于慧无缺减。(11)解脱无减,佛远离一切执著,具有为、无为二种解脱,一切烦恼之习悉尽无余,即于解脱无缺减。(12)解脱知见无减,佛知见诸解脱相,了了无闇障。(13)一切身业随智慧行。(14)一切口业随智慧行。(15)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以上三项,乃佛造作身、口、意三业时,先观察得失,后随智慧而行,故无过失,皆能利益众生。(16)智慧知见过去世无阂无障。(17)智慧知见未来世无阂无障。(18)智慧知见现在世无阂无障。上三者谓佛之智慧照知过去、未来、现在三世所有一切之事,皆通达无碍。
 (二)即指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大悲等十八种法。此十八种乃诸佛初成道时,于尽智位所修得之法,为余之圣者所无。即唯佛独得十力,除诸惑习气;得四无所畏,说法无怖畏;得三念住,不生欢戚心;得大悲,缘一切有情,得明三苦之行相。十力为:处非处智力、业异熟智力、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根上下智力、种种胜解智力、种种界智力、偏趣行智力、宿住随念智力、死生智力、漏尽智力。四无所畏为:正等觉无畏、漏永尽无畏、说障法无畏、说出道无畏。三念住为:于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于不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于恭敬听闻与不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
 (三)有余师所说佛之十八不共法。大智度论卷二十六举:一切智、功德无量、大悲、智慧中自在、定中自在、变化自在、记别无量、记别不虚、言无失、智慧无减、常施舍行、常观众生、不失念、无烦恼习、无有能如法出其失、无能见顶、足下柔软、得神通波罗蜜故,转众生心令欢喜得度。大抵此不共法皆以智慧为义。另外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之四十不共法品说佛四十不共法,卷十一说四十四不共法,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出佛一百四十不共法。(文殊师利问经卷下、大毗婆沙论卷十七)
 <二>菩萨之十八不共法。出自宝雨经卷四。即:(一)行施不随他教。(二)持戒不随他教。(三)修忍不随他教。(四)精进不随他教。(五)静虑不随他教。(六)般若不随他教。(七)行于摄事,能摄一切有情。(八)能解回向。(九)方便善巧为主,自在令一切有情有所修行,复能示现于最上乘而得出离。(十)不退大乘。(十一)善能示现于生死涅槃,而得安乐,言音善巧能随世俗。(十二)智为前导,虽现前起种种受生,而无所作,离诸过失。(十三)具足十善身语意业。(十四)为摄诸有情,恒不舍离,常能忍受一切苦蕴。(十五)能为示现一切世间之所爱乐。(十六)虽于众多苦恼愚夫及声闻中住,而不忘失一切智心,如宝坚固清净庄严。(十七)若受一切法王位时,以缯及水系灌其顶。(十八)能不舍离诸佛正法示现悕求。又新译华严经卷五十六离世间品出菩萨十不共之说,与宝雨经所载雷同。奋迅王问经卷下亦出菩萨十八不共法,亦有不少与前载相通者。(自在王菩萨经卷下、华严经疏卷五十二、大乘义章卷十六)p350 FROM:【佛光大辞典】

【三十七道品】
又名三十七菩提分法,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其数共三十七品,为修道的重要资粮,故名“三十七道品”。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十七道品】
道品,为梵语 bodhi-pa^ks!ika 之意译,又作菩提分、觉支,即为追求智慧,进入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又称三十七觉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次第趋于菩提,故称为菩提分法。三十七道品可分七科如下:
 (一)四念处,又作四念住。(1)身念处,即观此色身皆是不净。(2)受念处,观苦乐等感受悉皆是苦。(3)心念处,观此识心念念生灭,更无常住。(4)法念处,观诸法因缘生,无自主自在之性,是为诸法无我。
 (二)四正勤,又作四正断。(1)已生恶令永断。(2)未生恶令不生。(3)未生善令生。(4)已生善令增长。
 (三)四如意足,又作四神足。(1)欲如意足,希慕所修之法能如愿满足。(2)精进如意足,于所修之法,专注一心,无有间杂,而能如愿满足。(3)念如意足,于所修之法,记忆不忘,如愿满足。(4)思惟如意足,心思所修之法,不令忘失,如愿满足。
 (四)五根,根,即能生之意,此五根能生一切善法。(1)信根,笃信正道及助道法,则能生出一切无漏禅定解脱。(2)精进根,修于正法,无间无杂。(3)念根,乃于正法记忆不忘。(4)定根,摄心不散,一心寂定,是为定根。(5)慧根,对于诸法观照明了,是为慧根。
 (五)五力,力即力用,能破恶成善。(1)信力,信根增长,能破诸疑惑。(2)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心懈怠。(3)念力,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成就出世正念功德。(4)定力,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发诸禅定。(5)慧力,慧根增长,能遮止三界见思之惑。
  (六)七觉分,又作七觉支、七觉意。(1)择法觉分,能拣择诸法之真伪。(2)精进觉分,修诸道法,无有间杂。(3)喜觉分,契悟真法,心得欢喜。(4)除觉分,能断除诸见烦恼。(5)舍觉分,能舍离所见念著之境。(6)定觉分,能觉了所发之禅定。(7)念觉分,能思惟所修之道法。
 (七)八正道,又作八圣道、八道谛。(1)正见,能见真理。(2)正思惟,心无邪念。(3)正语,言无虚妄。(4)正业,住于清净善业。(5)正命,依法乞食活命。(6)正精进,修诸道行,能无间杂。(7)正念,能专心忆念善法。(8)正定,身心寂静,正住真空之理。(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卷二十八、俱舍论卷二十五、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六、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下)p506 FROM:【佛光大辞典】

【无生智】
(术语)声闻果十智之第十。阿罗汉之最极智也,已断三界之烦恼,证知我身更不受生于三界,阿罗汉果之智也。【又】大乘菩萨证无生之理之智也。往生论注下曰:“岂不能转生见为无生智乎?”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生智】
梵语 anutpa^dajn~a^na,巴利语 anuppa^da-n~n~a^N!a。二智之一,十智之一。指了知一切法无生之智。亦即灭尽一切烦恼,远离生灭变化之究极智慧;于四谛已自知苦、断集、修道、证灭,复更遍知无“知、断、修、证”之无漏智。又已遍知断尽欲、有、无明之三漏及结缚、随眠等不再生起,故称无生智。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三(大二六·三七六上):“无生智云何?谓如实知我已知苦,不复当知;我已断集,不复当断;我已证灭,不复当证;我已修道,不复当修。此所从生智、见、明、觉、解、慧、光、观,是名无生智。”
 盖此智于无学位圆满完成,获得“尽智”后,更以一切之圣道为因,圆满无学果,故为与非择灭之“得”俱生之无漏正智,此唯利根之圣者能成就。除欲界及有顶地之外,以其他之四根本定、未至定、中间定、下三无色定等九地为依地。(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五广乘品、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九、俱舍论卷二十四、卷二十六、辩中边论辩无上乘品、异部宗轮论、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五、品类足论卷一、显扬圣教论卷二)((参见:二智)215、“十智”472)p5080 FROM:【佛光大辞典】

【尽智】
谓阿罗汉断三界见、思惑竟,即知我生已尽,梵行清净,是名尽智。(梵语阿罗汉,华言无生,亦云无学。)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尽智】
梵语 ks!aya-jn~a^na,巴利语 khaya-n~a^N!a。二智之一,十智之一。于无学位所起之智慧。即已断尽一切烦恼,则知我已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亦即断尽烦恼时所生之自信智,属无漏智。据集异门足论卷三载,于四谛有所证悟,所从生之智、见、明、觉、解、慧、光、观等,皆称为尽智;若如实知已尽除欲漏、有漏、无明漏等,称为尽智;若如实知已尽除一切结缚、随眠、随烦恼、缠,称为尽智。其中,智、见、明、觉等,皆智慧之异名。俱舍论光记卷二十六(大四一·三八六上):“智谓决断,或谓重知。见谓推求,或谓现照。明谓照明,觉谓觉悟,解谓达解,慧谓简择,光谓慧光,观谓观察。智等八种并慧异名。”然就无漏智是否能知解“我已知苦”等,则诸师各持异说。(大毗婆沙论卷一○二、杂阿毗昙心论卷六、俱舍论卷二十六、顺正理论卷七十三、卷七十四、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三十五、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下)((参见:二智)215、“十智”472)p5846 FROM:【佛光大辞典】




为诸众生不惜身财。是名为学。
为诸众生亦不吝惜。身财寿命。是名学果。

能化众生作人天业。是名为学。
作无漏业。是名学果。

能施众生一切财物。是名为学。
能行法施是名学果。

能自破坏悭贪嫉妒是名为学。
破他悭贪嫉妒之心。是名学果。

受持五根修行忆念。是名为学。
教他修集成就具足。是名学果。


[学习解说]:

为了利益众生,不惜自己身体和财物,叫做学
为了利益众生,不惜舍弃自己生命和财物,叫做学果

教化众生修人天善法,叫做学
教化众生修无漏业(因之称有烦恼之法为有漏;称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为无漏,如涅槃、菩提,与一切能断除三界烦恼之法,均属无漏),叫做学果

能布施众生一切财物,叫做学
能对众生法布施(指宣说教法,利益众生),叫做学果

能破除自己悭贪和嫉妒,叫做学
能破除众生悭贪和嫉妒,叫做学果

自己受持五根,且忆念不忘,叫做学
能教导众生修习五根,忆念不忘并具足成就,叫做学果


名词解释:

【五根】
1、指眼等之五根,眼根能生眼识,耳根能生耳识,鼻根能生鼻识,
舌根能生舌识,身根能生身识。
2、指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因此五法是生圣道的根本,故名“五根”。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施】
梵语 dharma-des/ana^,巴利语 dhamma-desana^。指宣说教法,利益众生。为二施之一,三施之一。又作说教、说法、说经、谈义、劝化。与“唱导”同义。(大品般若经卷二十四、法华经卷七、大智度论卷一)((参见:布施)1901、“说法”5922)p3366 FROM:【佛光大辞典】

【无漏】
梵语 ana^sravah!。“有漏”之对称。漏,为漏泄之意,乃烦恼之异名。贪、嗔等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不止,故称为漏。又漏有漏落之意,烦恼能令人落入于三恶道,故称漏。因之称有烦恼之法为有漏;称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为无漏,如涅槃、菩提,与一切能断除三界烦恼之法,均属无漏。(俱舍论卷二十、大乘义章卷五本)((参见:有漏)2452)p5128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83

[禅定勋章]

53#
 楼主| 发表于 2023-9-2 09:29:10 | 只看该作者
三、菩萨如何自利利他

善男子。菩萨信根既自利已复利益他。自利益者不名为实。利益他者乃名自利。
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为利他故。于身命财不生悭吝。是名自利。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信根既能自利,又能利他
自利的菩萨不是实义菩萨,能发心利他者,其实就是自利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菩萨摩诃萨在利他的时候,对自己的身体、寿命、财物不会心生吝啬,所以是自利


名词解释:

【信根】
三十七道品中的五根之一。信为入理之根本,根者坚固不动之义;此系以信心坚固不动摇比喻草木之根。据释摩诃衍论卷一载,信有十义,即:澄净、决定、欢喜、无厌、随喜、尊重、随顺、赞叹、不坏、爱乐。根亦有十义,即:下转、隐密、出生、坚固、相续、出离、集成、茂叶、具足、高胜。p3720 FROM:【佛光大辞典】




菩萨定知若用声闻缘觉菩提教化众生。众生不受。
则以天人世乐教之。是名利他。利益他者即是自利。

菩萨不能自他兼利。唯求自利。是名下品。
何以故。如是菩萨于法财中生贪着心。是故不能自利益也。
行者若令他受苦恼自处安乐。如是菩萨不能利他。

若自不修施戒多闻。虽复教他。是名利他。不能自利。
若自具足信等五根。然后转教。是名菩萨自利利他。


[学习解说]:

菩萨(善知众生心性欲),确定知道如果用声闻、缘觉、菩提法教化,众生不能接受
菩萨便用人天善法和世间快乐教化他们,这就是利他,其实这种利他的方式也是自利

菩萨如果不能自他兼利,只为自己求利益,则是下品菩萨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样的菩萨在法财(精神之教法能滋润众生,为众生长养慧命之资粮,犹如世间之财宝,故喻称为法财)中有贪着心,所以无法真正获得自利

菩萨行者如果令他人受苦,而自己处于安乐中,这样的菩萨不可能利他

如果自己不修布施、持戒、多闻,能教他人如是去做,叫做利他,但是不能自利
如果自己具足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然后转教他人如是去做,叫做自利利他


名词解释:

【法财】
(喻)佛法好像财宝一样的利润众生。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财】
为“世财”之对称。即指佛法、教说等。盖精神之教法能滋润众生,为众生长养慧命之资粮,犹如世间之财宝,故喻称为法财。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七下):“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财施一切。”p3382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利益有二。一者现世。二者后世。
菩萨若作现在利益。是不名实。若作后世。则能兼利。

善男子。乐有二种。一者世乐。二者出世乐。福德亦尔。
菩萨若能自具如是二乐二福化众生者。是则名为自利利他。


[学习解说]:

善男子,利益有两种,一种是现世利益;一种是后世利益
菩萨若只修现世利益就不是实义菩萨,如果能修后世利益,则能现世后世同时获利

善男子,乐有两种,一种是世间乐;一种是出世间乐,福德也是一样
菩萨如果能具足世出世间两种乐以及世出世间两种福德,则能自利利他


名词解释:

【福德】
<一>指过去世及现在世所行之一切善行,及由于一切善行所得之福利。据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载,菩萨于法应无所住,须行不住色布施、不住声布施,乃至不住法布施等,由此不住相之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法华经方便品)
 <二>与善法同义。据法华经方便品载,于四众中,若比丘、比丘尼心怀增上慢,优婆塞心怀我慢,优婆夷心怀不信,如此则不能自见其过,于戒律有所缺漏。此类少有善法者,实不堪受持一佛乘之法。(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五)
 <三>指六度中之前五度,系相对于智慧而言。((参见:福智)5857)p5861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83

[禅定勋章]

54#
 楼主| 发表于 2023-9-3 10:35:28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54楼用时约3小时)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一法则能兼利。谓不放逸。
复有二法能自他利。一者多闻。二者思惟。
复有三法能自他利。一者怜愍众生。二者勤行精进。三者具足念心。
复有四法能自他利。谓四威仪。
复有五法能自他利。一者信根。二者持戒。三者多闻。四者布施。五者智慧。
复有六法能自他利。所谓六念。
复有七法能自他利。谓坏七慢。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如果修行不放逸,则能自利利他
另外还有两个法也能自利利他:一多闻、二思惟
还有三法也能自利利他:一怜悯众生、二、勤行精进、三具足念心(谓真信明了过去未来劫中,出生入死,忆念无忘)
还有四法也能自利利他:行、住、坐、卧都具有威仪
还有五法也能自利利他:一具足信根、二清净持戒、三广学多闻、四布施、五拥有智慧
还有六法也能自利利他: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还有七法也能自利利他,就是消除七种慢心:
(对于不如我的,我轻慢他,这叫“于劣计己胜”;对于和我相等的,我轻慢他,这叫做“于等计己等”)
过慢 (对方和我相等的,我以为胜过他,这叫做“于等计己胜”)
慢过慢 (对方胜过我的,我不承认,反说我胜过他甚多,这叫做“于胜计己胜”)
我慢 (执著于五蕴和合的身心,为我与我所,因而骄傲自大,叫做我慢)
增上慢 (修行者“未得言得,未证言证。”这叫做增上慢)
下劣慢 (自甘卑劣的人,对于胜过他的人,以为:“胜过我又该如何?”别人学佛修道,他以为:“我不信佛,还不是照样过日子?”此为自甘卑劣之慢)
邪慢 (于慢上起邪见,自己无德,反说︰“佛菩萨也不过如此”。甚至于不信因果,毁谤三宝,这叫邪慢)


名词解释:

【七慢】
(名数)一慢,于劣而谓己胜,于等而谓己等者。是于境虽称而以心高举,故名为慢也。二过慢,于等而谓己胜,于胜而谓己等者。三慢过慢,于他胜中,而谓己更胜者。四我慢,执有我有我所而使心高举者。五增上慢,未证得圣道而谓己证得者。六卑慢,于他多分胜中而谓己少分劣者。七邪慢,成就恶行,恃恶高举者。见俱舍论十九。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七慢】
这是由根本烦恼慢心所开展而来。七慢是:一、慢,对于不如我的,我轻慢他,这叫“于劣计己胜”;对于和我相等的,我轻慢他,这叫做“于等计己等”。二、过慢,对方和我相等的,我以为胜过他,这叫做“于等计己胜”。三、过过慢:对方胜过我的,我不承认,反说我胜过他甚多,这叫做“于胜计己胜”。四、我慢:执著于五蕴和合的身心,为我与我所,因而骄傲自大,叫做我慢。五、增上慢:修行者“未得言得,未证言证。”这叫做增上慢。六、卑劣慢:自甘卑劣的人,对于胜过他的人,以为:“胜过我又该如何?”别人学佛修道,他以为:“我不信佛,还不是照样过日子?”此为自甘卑劣之慢。七、邪慢: 于慢上起邪见,自己无德,反说︰“佛菩萨也不过如此”。甚至于不信因果,毁谤三宝,这叫邪慢。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增上慢】
梵语abhi-ma^na。即对于教理或修行境地尚未有所得、有所悟,却起高傲自大之心。如经论中常举示的未得谓得、未获谓获、未触谓触、未证谓证等,均属修行人生起增上慢之例。为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三、俱舍论卷十九等所说的七慢之一。又法华论卷下列举七种增上慢之心,详加解说,并分别以法华七喻配当、对治之,即:(一)颠倒求诸功德增上慢心,以火宅喻对治之。(二)声闻一向决定增上慢心,以穷子喻对治之。(三)大乘一向决定增上慢心,以云雨喻对治之。(四)实无谓有增上慢心,以化城喻对治之。(五)散乱增上慢心,以系珠喻对治之。(六)实有功德增上慢心,以顶珠喻对治之。(七)实无功德增上慢心,以医师喻对治之。
 此外,将他人与自己比较而产生自负高傲之心,亦称为增上慢,即通常所谓的“贡高我慢”。(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品类足论卷一辩五事品、俱舍论光记卷十九)((参见:慢)5812)p5965 FROM:【佛光大辞典】

【我慢】
(术语)梵语Asmima%na,恃我而自贡高,慢他也。唯识论四曰:“我慢者,谓倨傲恃所执我。令心高举,故名我慢。”法华经方便品曰:“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实。”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慢过慢】
慢过慢者,于胜争胜也。谓他本胜于己,而执己为胜,言我定能胜于他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过慢】
为七慢之一。与人相等时,则谓我胜于人;若他人胜于我时,则谓我与之齐等。此等恃己凌他、贡高自大之心,称为过慢。((参见:慢)5812)p5683 FROM:【佛光大辞典】

【信根】
三十七道品中的五根之一。信为入理之根本,根者坚固不动之义;此系以信心坚固不动摇比喻草木之根。据释摩诃衍论卷一载,信有十义,即:澄净、决定、欢喜、无厌、随喜、尊重、随顺、赞叹、不坏、爱乐。根亦有十义,即:下转、隐密、出生、坚固、相续、出离、集成、茂叶、具足、高胜。p3720 FROM:【佛光大辞典】

【六念】
<一>梵语 s!ad! anusmr!tayah!,巴利语 cha anussati-t!t!ha^na^ni。又作六随念、六念处、六念法。即:(一)念佛,念佛之大慈大悲无量功德。(二)念法,念如来所说三藏十二部经能利益大地众生。(三)念僧,念僧具足戒、定、慧,能为世间众生作良福田。(四)念戒,念戒行有大势力,能除众生之诸恶烦恼。(五)念施,念布施有大功德,能除众生之悭贪。(六)念天,念三界诸天皆因往昔修持净戒、布施、闻慧等之善根,而得此乐报。大小乘对于念天之解释不同。大乘依涅槃经之说,天有三种,即:(一)生天,谓三界之诸天。(二)净天,一切三乘之贤圣。(三)第一义天,即涅槃。又于此三种天之中,大乘之人仅念第一义天。(杂阿含经卷三十三、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八、卷二十五、观佛三昧海经卷六、大智度论卷二十二、大乘义章卷十二)
 <二>比丘所必须熟知之六种要事。即:(一)念知日月,念知受戒之月日。(二)念知食处,如全不受请食者,谓我常乞食等;如受请食者,谓我今自食无请处等。(三)念知夏腊,记忆受戒以后之腊数。(四)念知衣钵,念我三衣一钵具足,若有长物,则念我有长物,已说净。(五)念同别食,若与众同食之时,念我今与众僧同食;若别食时,念我今以某缘,与众别而独食。(六)念身康羸,若无病,则念我今无病,堪能行道;若有病,则念我今有病,应当治疗。(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三之二)p1271 FROM:【佛光大辞典】

【念心】
谓真信明了过去未来劫中,出生入死,忆念无忘。经云:无数劫中,舍身受身,皆能忆念,得无遗忘,名曰念心。(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四威仪】
梵语 catur-vidha^ i^rya^-patha^h!,巴利语 catta^ro iriya^-patha^。指行(梵 gamana,巴同)、住(梵 stha^na,巴 t!ha^na)、坐(梵 nis!adya^,巴 nisajja^)、卧(梵 s/aya,s/ayana,巴 sayana)四种威仪。为比丘、比丘尼所必须遵守之仪则,亦即日常之起居动作须谨慎,禁放逸与懈怠,以保持严肃与庄重。佛教中之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等,皆不出行、住、坐、卧四者,一般以行如风、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之四威仪,最为重要。
 关于四威仪之法规定制,于各经论及诸师多有戒制,兹就行、住、坐、卧四者而论:
  (一)行:据道宣之教诫律仪载,行走之时,不得垂手及左右顾视,必须直视前方七尺之地,勿踏虫蚁及急行,并不得与女子、醉酒者同行等。据大明三藏法数卷十八载,修道者于举止动步,心不外驰,无有轻躁,常在正念以成三昧,如法而行。此外,于一定区域内反覆往返之行走,称经行,系于饮食之后所行,藉以资养身心。
 (二)住:据教诫律仪之在师前立法条载,不得直立于师前后,不得距离太近或太远,并不得立于高处、上风处,必须侧立于师之额角七尺许处。据大明三藏法数卷十八载,修道者非时不住,于住时,随所住处常念供养三宝,赞叹经法,广为人说,思惟经义,此为如法而住。又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举出闹门间、屠杀处、祠祀处、桥下、桥头、四徼道、空闲处等七地,为恶鬼之住处,故不宜居住。
 (三)坐:据教诫律仪载,未唤坐,不得辄坐,不得同床共坐,若坐时脚未著地,则不得坐等。据大明三藏法数卷十八载,修道者跏趺宴坐,谛观实相,永绝缘虑,澄湛虚寂,端肃威仪,此为如法而坐。又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载,不得与女人连席而坐,于床上时,不得思念叹息世间事等。在佛教中,坐时必须陈敷坐具,通常皆用结跏趺坐、半跏趺坐等坐法,若疲劳时,可伸展一脚,但不得舒展两脚。然于密教,尚有多种坐法之说。
 (四)卧:据教诫律仪、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等载,卧时必须敷铺卧具,并以右手为枕,右胁向下,左手伏左膝,两足相叠,面当看外,不得看壁,且不得赤体、思惟恶事等。据大明三藏法数卷十八载,修道者非时不卧,为调摄身心乃暂卧,卧时右胁而宴安,不忘正念,心无昏乱,此为如法而卧。
 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五举出,仰卧为阿修罗之卧法、伏卧为饿鬼之卧法、左胁卧为贪欲人之卧法,三者应制止,仅准许右胁卧;若有恶眠、老病、右胁痈疮者,则不在此限。又右胁卧受到认许,乃因佛陀入灭之际,系头向北而面向西之右胁卧,故以此式为最上之卧法。上记之行、住、坐、卧四威仪,加上语、默二项,则为“六作”。
 此外,善导之观经疏散善义载,于行、住、坐、卧间,一心专念阿弥陀佛之名号,念念不舍,称为正定业。(中阿含卷十一频鞞娑逻王迎佛经、菩萨善戒经卷五、卷八、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十二、十诵律卷四十五、五分律卷二十七、大智度论卷一、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三之四、摩诃止观卷二之二、南海寄归传卷三)((参见:经行)5551)p1728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若沙门婆罗门长者男女。或大众中有诸过失。
菩萨见已先随其意。然后说法令得调伏。如其不能先随其意便为说法。是则名为下品菩萨。


[学习解说]:

善男子,如果沙门、婆罗门、长者、男众、女众在大众中有任何过失
菩萨应当先随顺众生的意思或根器,然后再为他们说法调伏
如果菩萨不能先随顺众生的意思或根器,就直接指出过失为他们演说正法,这样的菩萨则是下品菩萨



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乐近善友。二者不乐。
乐善友者能自他利。不乐近者则不能得自他兼利。

善男子。乐近善友复有二种。一乐供养。二不乐供养。
乐供养者能自他利。不乐供养不能兼利。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有两种:
一是乐于亲近善友;二是不乐亲近善友
乐于亲近善友的菩萨能自利利他,不乐亲近善友的菩萨不能自利利他

善男子,乐于亲近善友的人又有两种:
一是乐于供养;二是不乐供养
乐于供养的人能自利利他,不乐供养的人不能自利利他



乐供养者复有二种。一能听法。二不能听。
至心听者能自他利。不至心听则无兼利。

至心听法复有二种。一者能问二不能问。
能问义者能自他利。不能问者则不能得自利他利。

能问义者复有二种。一至心持。二不能持。
至心持者能自他利。不至心者则不能得自利他利。


[学习解说]:

乐于供养的人又有两种:一能至心听法;二不能至心听法
能至心听法的人能自利利他;不能至心听法的人不能自利利他

至心听法的人又有两种:一是善问;二不能善问
能善问法义的人能自利利他;不能善问法义的人不能自利利他

善问法义的人又有两种:一是至心受持,二是不能至心受持
能至心受持的人能自利利他;不能至心受持的人不能自利利他



至心持者复有二种。一者思惟。二不思惟
能思惟者能利自他。不思惟者则不得名自利他利。

能思惟者复有二种。一者解义。二不解义。
能解义者能自他利。不解义者则不得名能自他利。

解义之人复有二种。一如法住。二不如法住。
如法住者能自他利。不如法住者则不得名自利他利。


[学习解说]:

至心受持者又有两种:一是思惟,二是不思惟
能思惟者能自利利他,不能思惟者不能自利利他

思惟法义者又有两种:一是解义,二是不解义
能解义(善解如来所说诸经甚深法义)者能自利利他,不能解义者不能自利利他

解义的人又有两种:一是如法住,二是不如法住
如法住(指随顺佛所说之教法而不违背。亦指契合于正确之道理)者能自利利他,不能如法住者不能自利利他


名词解释:

【如法】
指随顺佛所说之教法而不违背。亦指契合于正确之道理。
 于密教之修法中,不少冠有“如法”一语者。例如:(一)如法爱染法,又作大爱染法。为日本东密安置如意宝珠而行之秘法。(二)如法佛眼法,乃以佛眼尊为本尊之修法。佛眼尊,指能生诸佛般若毕竟空之智的佛母。(三)如法北斗法,乃以北斗星为本尊之修法。北斗星,为诸星宿中最胜者。此外,尚有“如法尊胜法”、“如法尊星法”等。(无量寿经卷下、维摩经方便品、瑜只经)p2365 FROM:【佛光大辞典】

【解义】
解义者,谓善解如来所说诸经甚深法义也。盖依解以立行,修行以契理,则可以弘大教,可以证菩提,如佛弟子迦旃延善解契经是也。(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迦旃延,华言不空。)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如法住者复有二种。一者具足八智。二者不能具足。
何等八智。一者法智。二者义智。三者时智。四者知足智。五者自他智。六者众智。七者根智。八上下智。


[学习解说]:

如法住者又有两种:一是具足八智,二是不具足八智
八智分别是:一法智 (谓因观欲界苦谛,而断见惑之智明发),二义智,三时智,四知足智,五自他智,六众智,七根智,八上下智


名词解释:

【八智】
智即明了之义。一、苦法智,谓因观欲界苦谛,而断见惑之智明发也。二、苦类智,谓以色界、无色界苦谛,比类欲界苦谛观之,而断上二界见惑之智明发也。三、集法智,谓因观欲界集谛,而断见惑之智明发也。四、集类智,谓以色界、无色界集谛,比类欲界集谛观之,而断上二界见惑之智明发也。五、灭法智,谓因观欲界灭谛,而断见惑之智明发也。六、灭类智,谓以色界、无色界灭谛,比类欲界灭谛观之,而断上二界见惑之智明发也。七、道法智,谓因观欲界道谛,而其断惑之智明发也。八、道类智,谓以色界、无色界道谛,比类欲界道谛观之,而断上二界见惑之智明发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法智】
<一>梵语 dharma-jn~a^na。俱舍论卷二十六所列举十智之一。谓缘欲界之苦、集、灭、道四谛之理,而断此等欲界烦恼之无漏智,即称为法智。乃彻知佛法真理之智慧。((参见:十智)472)
 <二>(960~1028)即北宋天台宗高僧四明知礼。知礼一生致力于著述讲忏,弘传法华、金光明等经,主张“妄心观”,与慈云遵式并为宋代天台宗山家派之代表人物,被后世尊为天台宗第十七祖。师曾于真宗天禧四年(1020),蒙赐“法智大师”之号,故后人又称师为“四明法智”。(佛祖统纪卷五十)((参见:知礼)3464)
 <三>北宋曹洞宗僧。陕州(河南陕县)人,俗姓柏。于西京(河南洛阳)圣果寺出家,初学华严,后转习禅。先后参谒南阳谨、大洪善智等诸师,十年之间无所得。宣和三年(1121),宏智正觉于大洪山任首座时,师前往归投之,彻悟得法。历主常州(江苏武进)善权寺、秀州(浙江嘉兴)金粟寺。其余事迹、生卒年不详。遗有善权知禅师语要一卷(不全),收于续古尊宿语要卷二。(嘉泰普灯录卷十三、五灯会元卷十四、续传灯录卷二十四)p3392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83

[禅定勋章]

55#
 楼主| 发表于 2023-9-4 11:02:14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55楼用时约3小时)


是人具足如是八智凡有所说具十六事。
一者时说。二至心说。三次第说。四和合说。五随义说。六喜乐说。七随意说。八不轻众说。九不呵众说。十如法说。十一自他利说。十二不散乱说。十三合义说。十四真正说。十五说已不生憍慢。十六说已不求世报。

如是之人能从他听。从他听时具十六事。
一者时听。二者乐听。三者至心听。四者恭敬听。五者不求过听。六者不为论议听。七者不为胜听。八者听时不轻说者。九者听时不轻于法。十者听时终不自轻。十一听时远离五盖。十二听时为受持读。十三听时为除五欲。十四听时为具信心。十五听时为调众生。十六听时为断闻根

善男子。具八智者能说能听。如是之人能自他利。不具足者则不得名自利利他。


[学习解说]:

具有八种智慧的人,所说的法具有十六事
一时说;二真诚为众生说法;三依照众生根器次第说法;四和合说法;五随义说法;六欢喜心为众生说法;七随意说法;八不轻视众生而为说法;九为众生说法时从不呵责;十如法(指随顺佛所说之教法而不违背。亦指契合于正确之道理)说法;十一菩萨说法自他兼利;十二不以散乱心说法;十三合义说法;十四真正说;十五说法时不生憍慢心;十六菩萨说法不求世间回报

具足八种智慧的人,还能认真的从他人那里听闻佛法,在听法时具有十六事
一时听;二喜欢听;三至心听认真听;四恭敬心听;五不挑剔他人过失而听法;六不论议他人而听法;七不为胜过他人而听法;八听法时不轻视说法者;九听法时不轻视他人说的法;十听法时也不会轻视自己;十一听法时远离五盖(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法);十二听法是为了受持而听法;十三为除五欲(色声香味触也,能起人贪欲之心)而听法;十四为了具足信心而听法;十五为调伏众生而听法;十六为断除闻根而听法

善男子,具足八种智慧的菩萨,如果既能对众生说法,又能认真听闻他人说法,此人则能自利利他
反之,如果既不能说法,也不能听法者,则不能自利利他


名词解释:

【五欲】
(名数)色声香味触也,能起人贪欲之心,故称欲。释氏要览下曰:“五欲谓色声香味触也。智论云:五欲名华箭,又名五箭,破种种善事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盖】
五种的烦恼。盖就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盖覆人们的心性,使不生善法。五盖即: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如法】
指随顺佛所说之教法而不违背。亦指契合于正确之道理。
 于密教之修法中,不少冠有“如法”一语者。例如:(一)如法爱染法,又作大爱染法。为日本东密安置如意宝珠而行之秘法。(二)如法佛眼法,乃以佛眼尊为本尊之修法。佛眼尊,指能生诸佛般若毕竟空之智的佛母。(三)如法北斗法,乃以北斗星为本尊之修法。北斗星,为诸星宿中最胜者。此外,尚有“如法尊胜法”、“如法尊星法”等。(无量寿经卷下、维摩经方便品、瑜只经)p2365 FROM:【佛光大辞典】

【至心】
<一>即至诚之心、至极之心。无量寿经卷上有“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至心发愿,欲生我国”、“至心回向,欲生我国”等句,其中之“至心”即是专心、一心之意。善导之往生礼赞(大四七·四三九下):“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又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分至心为二:(一)初始学习求愿至心。(二)摄意专精,成就勇猛相应至心。此第二至心又分为一心、勇猛心、深心等三种。
<二>三信之一。为日本净土真宗之教义。阿弥陀佛第十八愿中所誓愿之至心、信乐、欲生等三心称为三信,其中之“至心”,净土宗认为,从心底诚心信仰阿弥陀佛即称至心;净土真宗则以为,信仰阿弥陀佛之信心,实际仍为阿弥陀佛所给予,此即弥陀之至心所致。((参见:三信)578)2538 FROM:【佛光大辞典】

【至诚心】
真诚至极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男子。能说法者复有二种。一者清净。二不清净。

不清净者复有五事。

一者为利故说。二者为报而说。三者为胜他说。四者为世报说。五者疑说。

清净说者复有五事。

一先施食然后为说。二为增长三宝故说。三断自他烦恼故说。四为分别邪正故说。五为听者得最胜故说。

善男子。
清净说者。名曰净洁。亦名正说。亦名实语。亦名法聚。


[学习解说]:

善男子,能说法者又有两种:一种是清净;二是不清净
不清净的人又有五事:一是为了获得利益而说法;二为了得到回报而说法;三为了胜过他人而说法;四为了求得世间果报而说法;五自己心中疑惑未除,却对众生说法

清净的人也有五事:一是先施食然后再为众生说法;二为增长佛法僧三宝而说法;三为断除自己和他人烦恼而说法;四为分辨正邪而说法;五为令听法者获得最殊胜的法而说法

善男子,不清净的说法者,又叫垢秽、卖法、污辱、错谬、失意
清净的说法者,又叫净洁、正说、实语、法聚



善男子。若具足知十二部经声论因论。知因知喻知自他取。是名正说。
听者有四。一者略闻多解。二者随分别解。三者随本意解。四者于一一字一一句解。

如来说法正为三人。不为第四。
何以故。以非器故。

如是四人分为二种。
一者熟。二者生。熟者现在调伏。生者未来调伏。


[学习解说]:

善男子,如果具足了知十二部经而为众生说法,就是正说

听法者有四种:一是略闻多解;二随分别解;三随本意解;四对一一字一一句解

如来说法只为前三种人,不为第四种人说法
为什么呢,因为第四种人并非法器(堪行佛道者,谓之法器)的缘故

这四种听法者,又分为成熟和未成熟两种
根器成熟的现在调伏,根器不成熟的放到将来调伏


名词解释:

【法器】
(术语)堪行佛道者,谓之法器。法华经提婆品曰:“女人垢秽,非是法器。”二祖慧可久事达磨。莫闻诲励。乃断臂,求法。师知是法器。付以衣钵。见山堂肆考。【又】僧道斋醮所用之乐器。谓之法器。如铙钹之属。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说】
(杂语)对于邪说而言。又对于傍说而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声论】
指计执“声为常住”之主张。又称声常住论、声论师。为印度哲学之一派系,主张观念之恒常性,而计执声之常住;谓声音为宇宙“实在”(reality)之存在,而吾人之语言,系由宇宙实在之声音而发显者,并非人为性之符号。
 此说本起源于梵书时代之祈祷,即祈祷有力量左右(支配)神之作用,因而构成祈祷之语言,有无限绝对之神秘力量。盖于印度之吠陀思想中,即主张吠陀乃先天常住,为一绝对真实者,故诠表吠陀之声亦为唯一之常住不变者,为诸法认识之规准,能决定所说之是非。此说自古即流行于婆罗门之间,特为波尔尼(梵 Pa^N!ini)以后文典派之重要依据,及至弥曼蹉派(梵 Mi^ma^m!sa^)、吠檀多派(梵 Veda^nta)等诸学派兴起,立声常住论,而衍生出声显论、声生论两派,主张一切声皆为常住不变。其中,声生论(梵 Janma-va^da,即声之生起论)主张并无本来实有之声性,待音响(梵 na^da)等缘而发生,生起之声称为声音;既发生之后,即成为常住。声显论(梵 Abhivyakti-va^da,即声之显论)则认为声之性本来实有常住,待音响等缘而显现;即谓声为常住,声音则为无常。依因明家、唯识家之说,此两派由计体多、计体一、计全分常(内外声皆常)、计一分常(内声常,外声无常),而各有四派,总计声论有八派之别。
 声显论为弥曼蹉派所说,摄于外道十六宗之第二“从缘显了宗”。有关声生论,或谓为弥曼蹉之一说,或为派名不详之某一学派所立,或谓胜论派所说等,并无定论。以上两派曾与胜论派、数论派、正理派及佛教等之声无常论相抗争,尤与胜论派之论争最为著称。佛教中如无著、世亲、陈那、护法等诸大论师皆曾驳破其说。如因明家驳声生论,即以“所作性之因”而论破之;驳声显论,则以“勤勇无间所发性之因”而论破之。
 弥曼蹉派、胜论派等所说之声,具有多义。声生论谓声有响音、声性、能诠三类,响音为无常,后二者为常;声显论认为声仅有能诠之义,计其为常住;胜论派则谓声仅为响音之义,主张其无常。由于对声之常、无常,论点互异,因而争论不已。降至后世,真言家倡导“声字实相义”,可能即受声常住论之影响。
 关于常住之声,其本性为何,于弥曼蹉经中未见说明。五世纪顷,吠檀多学者乌帕巴耳夏(梵 Upavars!a)认为字音(梵 varN!a)及声之本性,此种说法为弥曼蹉派学者萨跋罗斯马米(梵 S/abarasva^min)与后来之吠檀多学派所接受。又弥曼蹉学派主张声及其所表示之意义,二者之结合关系(梵 s/abda-artha-sambandha)为本性,而非为权巧之习惯性。又各个字音既为语之本体,则此字音何以能表示意义,对于此一问题,弥曼蹉派并无充分之考证。直至槃达阇里大疏(梵 Patan~jali Maha^bha^s!ya)以来,被文典派视为教条之史波达说(梵 sphot!a),始触及此一问题。所谓史波达,系由音声而开显(梵 sphut!yate),同时亦开显(梵 sphut!ati)意义之超感觉之原理,由此原理而言,音声乃意义之媒介;槃达阇里即以史波达为声之本质。六、七世纪顷,文典家伐[木*致]呵利(梵 Bhartr!hari)采取吠檀多思想,认为史波达系潜藏在现象内之超越的实在,亦即视史波达与梵同一。
 此外,有关声所表示之意义,亦为声论者重要之课题。或谓其表示个物,或谓其表示“类”,或采两者折衷之说;弥曼蹉经则反对声系表示个物,主张声表示“类”之意。
 如上所述,声论乃思辨声之本质、声表示之意义等之“语言哲学”,异于佛教所说声为外六处之一、声音为听觉之对象者。而由陈那所创唱,法称、宝称等所展开之“离(梵 apoha)说”,系以声论者之思辨为背景而成立,是故成为声论者与佛教徒间之一大论争。声论者主张声与其所表示之意义,两者间有肯定之关系,离说则持相反看法。以“牛”之声为例,此声非指个别之牛而言,乃表示牛之一类 ,然而离说并不直接、肯定的表示此意,而系否定非牛者(马等),自马等分离后,始得其所表示者。(成唯识论卷一、方便心论、瑜伽师地论卷六、显扬圣教论卷九、因明入正理论、因明正理门论、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末、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本、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末、卷中末、Prama^N!asamuccaya; Prama^N!ava^rttika; Tattvasam!graha; Apohasiddhi; Sarvadars/anasam!graha; Radhakrishnan: Indian Philosophy, vol. 2、印度中世精神史上(金仓圆照)、哲裇的思索の印度的展开(中村元))p6500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83

[禅定勋章]

56#
 楼主| 发表于 2023-9-5 10:28:47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56楼用时约3小时)


善男子。譬如树林凡有四种。
一者易伐难出。二者难伐易出。三者易伐易出。四者难伐难出。

在家之人亦有四种。
一者易调难出。二者难调易出。三者易调易出。四者难调难出。


[学习解说]:

善男子,譬如有四种树林
一种是容易砍伐但不容易运出;二是难以砍伐容易运出;三是既容易砍伐又容易运出;四是既难以砍伐又难以运出

在家人也有四种
一种是容易调伏但是难以生出离心;二是难以调伏但是容易生出离心;三是既好调伏又容易生出离心;四是既难调伏又难生出离心



如是四人分为三种。
一者呵责已调。二者濡语而调。三者呵责濡语使得调伏。

复有二种。一者自能调伏不假他人。二者自若不能请他令调。

复有二种。一者施调。二者咒调。是调伏法复有二时。一者喜时二者苦时。

为是四人说正法时有二方便。
一者善知世事。二者为其给使。

善男子。菩萨若知是二方便则能兼利。若不知者则不能得自利他利。


[学习解说]:

四种在家人又分为三种
一种是需要经过呵斥才可以调伏;二需要用柔软语调伏;三需要呵斥和柔软语同时调伏

四种在家人又有两种,一种是自己调伏不需要他人调伏;二是自己无法调伏需要他人帮忙调伏

四种在家人又有两种,一种是施调(调伏意念使不起恶。如以布施治悭贪,以持戒治破戒,以忍辱治嗔恚,以精进治懈怠,以禅定治散乱,以智慧治愚痴);二是咒调

为四种在家人说法时有两种方便
一善用世间法作为善巧方便为其说法;二不辞劳苦的为在家人服务或使用他们受益

善男子,菩萨如果能善知这两种方便则能自利利他,反之则不能自利利他


名词解释:

【调意】
调伏意念使不起恶。如以布施治悭贪,以持戒治破戒,以忍辱治嗔恚,以精进治懈怠,以禅定治散乱,以智慧治愚痴。隋代慧远之无量寿经疏卷上(大三七·一○二上):“修施治悭,名为调意。”又曹魏康僧铠译之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七中):“布施调意,戒忍精进,如是三昧,智慧为上。”p6166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为利他故先学外典。然后分别十二部经。
众生若闻十二部经。乃于外典生于厌贱。

复为众生说烦恼过烦恼解脱。叹善友德呵恶友过。赞施功德毁悭过失。
菩萨常寂赞寂功德。常修法行赞法行德。
若能如是是名兼利。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为了利益众生,因此先学习佛教以外的典籍,然后再分别(思量识别诸事理曰分别)十二部经(乃佛陀所说法,依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之十二种类)
众生如果听闻十二部经,就会对佛教外的典籍失去兴趣

然后菩萨再为众生解说烦恼的过失以及解脱烦恼的方法
并赞叹善友的德行,呵责恶友的过失,赞叹布施的功德,坏除悭贪的过失

菩萨常在安定中,而且常常赞叹安定的功德
菩萨常常如法实修,并且常常赞叹如法修行的功德
菩萨如果能做到以上这些修行,则能自利利他


名词解释:

【寂常】
无烦恼叫做“寂”,无生灭叫做“常”,寂常就是“涅槃”的境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行】
(术语)二行人之一。自思如法而行,谓之法行人。玄义十曰:“教门为信行人,观门为法行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二部经】
梵语 dva^das/a^n%ga-buddha-vacana。乃佛陀所说法,依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之十二种类。又作十二分教、十二分圣教、十二分经。即:(一)契经(梵 su^tra,音译修多罗),又作长行。以散文直接记载佛陀之教说,即一般所说之经。(二)应颂(梵 geya,音译祇夜),与契经相应,即以偈颂重覆阐释契经所说之教法,故亦称重颂。(三)记别(梵 vya^karaN!a,音译和伽罗那),又作授记。本为教义之解说,后来特指佛陀对众弟子之未来所作之证言。(四)讽颂(梵 ga^tha^,音译伽陀),又作孤起。全部皆以偈颂来记载佛陀之教说。与应颂不同者,应颂是重述长行文中之义,此则以颂文颂出教义,故称孤起。(五)自说(梵 uda^na,音译优陀那),佛陀未待他人问法,而自行开示教说。(六)因缘(梵 nida^na,音译尼陀那),记载佛说法教化之因缘,如诸经之序品。(七)譬喻(梵 avada^na,音译阿波陀那),以譬喻宣说法义。(八)本事(梵 itivr!ttaka,音译伊帝曰多伽),载本生谭以外之佛陀与弟子前生之行谊。或开卷语有“佛如是说”之经亦属此。(九)本生(梵 ja^taka,音译阇陀伽),载佛陀前生修行之种种大悲行。(十)方广(梵 vaipulya,音译毗佛略),宣说广大深奥之教义。(十一)希法(梵 adbhuta-dharma,音译阿浮陀达磨),又作未曾有法。载佛陀及诸弟子希有之事。(十二)论议(梵 upades/a,音译优波提舍),载佛论议抉择诸法体性,分别明了其义。此十二部,大小乘共通。然诸经或称惟方广为大乘独有之经;或谓除记别、自说、方广外,余九部皆属小乘经;或谓除因缘、譬喻、论议外,余九部皆属大乘经;或有以譬喻、本生、论议外之九部为九部经;又有以除自说、譬喻、论议外之九部为九部经。惟九部与十二部二种分类中,九部之说法较为古老,但却较有力。上所谓九部经,又作九分教、九部法。又此十二部究摄于经律论三藏之何者,诸论亦有异说。(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第八章(印顺))p344 FROM:【佛光大辞典】

【分别】
(杂语)思量识别诸事理曰分别,是为心心所之自性作用,故以为心心所之异名也。法华经曰:“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发智论一曰:“法归分别,圣归涅槃。”成实论三曰:“法归分别,真人归灭。”唯识述记七末曰:“言分别者,有漏三界心心所法,以妄分别为自体故。”俱舍光记二十曰:“毗婆阇(Vibha%jya)名分别。”三界之心心所以虚妄之分别为自性,即妄于无我无法之上,而分别我法也,故称之为分别之惑,断此分别之惑,谓之无分别慧。慈恩寺传七曰:“菩萨以分别为烦恼,而分别之惑坚类金刚,唯此经所诠无分别慧,乃能除断,故曰能断金刚般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外典】
佛教以外的典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常寂】
(术语)真体离无灭之相谓之常,绝烦恼之相谓之寂,唯识述记一本曰:“不生不灭绝名相于常寂之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在家菩萨先自调伏。若不调伏则不出家。
在家菩萨能多度人。出家菩萨则不如是。
何以故。若无在家则无三乘出家之人。三乘出家修道持戒诵经坐禅。皆由在家而为庄严。


[学习解说]:

在家菩萨应当先调伏自心,如果无法调伏自心就不叫出家
在家菩萨能度化很多人,出家菩萨则不能度很多人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没有在家人就没有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出家人
三乘出家人修习佛道,持戒、诵经、坐禅这些修行时,都需要在家人的庄严和护持

[学习笔记]:

这句“在家菩萨先自调伏。若不调伏则不出家。”
由此可见真正出家的是心出家,并非身出家
心与佛心相应(印),去除凡夫妄念,恢复清净光明才是通往出家的路
下面学习善知识慈悲教导:
何谓[菩萨出家]? ~ 大庄严法门经

文殊师利言。菩萨出家者。[非以自身剃发]名为[出家]。何以故。
若能发大精进为除一切众生烦恼是名[菩萨出家]
非以自身披着染衣名为出家。
勤断众生三毒染心是名出家。
非自持戒行名为出家。
能令毁禁安住净戒是名出家。
非以阿兰若处独坐思惟名为出家。
能于女色生死流转。以慧方便化令解脱是名出家。
非以自身守护律仪名为出家。
若能广起四无量心。安置众生是名出家。
非以自身修行善法名为出家。
能令众生增益善根是名出家。
非以自身得入涅槃名为出家。
为欲安置一切众生。入大涅槃是为出家。
非以自身除烦恼故名为出家。
勤断一切众生烦恼名为出家。
非以自能将护身心名为出家。
将护一切众生名为出家。
非以自解身心缚故名为出家。
为解一切众生身心缚故名为出家。
非以自身于生死怖畏得解脱故名为出家。
能除一切众生生死怖畏。令得脱者名为出家。
非以自乐涅槃名为出家。
勤行精进为令众生满足一切佛法故名为出家。

文殊师利言。女子。
出家者。[于一切众生起慈悲心]名为出家。
出家者。[不见一切众生恶。亦不取相]名为出家。
出家者。[不举他罪,有惭愧者,教令忏悔]是名出家。

女子。出家者难名为属他。菩萨不尔。身心自在无系属故。

女言。云何出家名为属他。

文殊师利言。
属戒者名为出家。破戒者不名出家。
属三昧者名为出家。乱心者不名出家。
属智慧者名为出家。愚痴者不名出家。
属解脱者名为出家。离解脱者不名出家。

女子言。文殊师利。云何菩萨名不属他。

文殊师利言。菩萨内自证法不从他学名不属他。何以故。菩萨于一切智即自开解故。

尔时文殊师利。说此出家法已。五百菩萨心生欢喜。即脱身上衣服璎珞奉文殊师利赞言。善哉善哉快说此法。我当修行。
何谓真出家 ~ 维摩诘经

佛告罗睺罗:「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罗睺罗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
忆念昔时,毗耶离诸长者子来诣我所,稽首作礼,问我言:『唯!罗睺罗!汝佛之子,舍转轮王位出家为 道,其出家者,有何等利?』
我即如法为说出家功德之利。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罗睺罗!不应说出家功德之利。所以者何?
无利、无功德,是为出家。有为法者,可说有利、有功德;
夫出家者,为无为法;无为法中,无利、无功德。

罗睺罗!出家者,无彼、无此、亦无中间;离六十二见,处于涅槃,智者所受,圣所行处;降伏众魔,度五道,净五眼,得五力,立五根;不恼于彼,离众杂恶,摧诸外道,超越假名;出淤泥,无系着,无我所,无所受,无扰乱,内怀喜,护彼意,随禅定,离众过。若能如是,是真出家。』

「于是维摩诘语诸长者子:『汝等于正法中,宜共出家。所以者何?佛世难值!』

「诸长者子言:『居士!我闻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

「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

「尔时三十二长者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名词解释:

【三乘】
1、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声闻乘又名小乘,其行人速则三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于闻如来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惑,可证阿罗汉果;缘觉乘又名中乘,其行人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破无明,终于悟十二因缘之理,可证辟支佛果;菩萨乘又名大乘,其行人于无数劫间,修六度行,更于百劫间,植三十二相福因,可证无上佛果。
2、小乘、中乘、大乘。小乘即声闻乘,中乘即缘觉乘,大乘即菩萨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83

[禅定勋章]

57#
 楼主| 发表于 2023-9-6 08:49:27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57楼~58楼用时约3.5小时)


善男子。有道有道庄严。
道者所谓法行。道庄严者所谓在家。
出家菩萨为在家者修行于道。在家之人为出家者而作法行。

在家之人多修二法。一者受。二者施。
出家之人亦修二法。一者诵。二者教。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兼有四法。受施诵教。
如是名为自利利他。


[学习解说]:

善男子,修行过程中有道(即至目的地之通路,或指踏行之道(轨路)。据俱舍论卷二十五谓,道即通往涅槃(菩提)之路,为求涅槃果之所依。准此,道乃意谓达成佛教终极目的之修行法则)和道庄严

道者,指法行如法修行
道庄严者,指的是在家人

在家人比出家人多修两种法:一是受持经法;二是布施
出家人也有两种法:一是诵习佛经;二是教化众生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如果具足受、施、诵、教这四法,则能自利利他


名词解释:

【法行】
(术语)二行人之一。自思如法而行,谓之法行人。玄义十曰:“教门为信行人,观门为法行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道】
<一>梵语 ma^rga,巴利语 magga。音译作末伽。即至目的地之通路,或指踏行之道(轨路)。据俱舍论卷二十五谓,道即通往涅槃(菩提)之路,为求涅槃果之所依。准此,道乃意谓达成佛教终极目的之修行法则。广义而言,亦指趣向果之通路,例如大智度论卷八十四谓,有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等四种道,人、天以十善、布施为道,而求世间之福乐;二乘以三十七道品为道,而求涅槃;菩萨以三十七道品、六波罗蜜为道,而求佛果。此外,惑、业、苦,称为三道;惑为业之通路(通入、能通),业为苦之通路,苦为惑之通路,三者如轮,循环不止(轮转)。复次,所谓三恶道、五道、六道等,即是依善恶业通入天、人、地狱等果,而产生个别之果报(道别)、循环(轮转)。然欲别于菩提之译为道者,乃特称菩提为果道,而称此道为因道。
 为至涅槃,须制伏烦恼,而在断此之道中,有“有漏道”与“无漏道”两种。(一)有漏道亦称世间道、世俗道,系同于上记的人天之道。又在三界九地中,除有顶地外,为断以下八地之修惑,在见道前之加行位(又作加行道)以有漏智实践六行观,即是属此。据俱舍宗之说,如此依有漏道而断除烦恼,是为有漏断,故主张有漏道为断道之一。然唯识宗主张,有漏道只能制伏烦恼现行(显势位),并未能断烦恼之种子(潜势位),故称之为伏道(能伏道)。(二)无漏道亦称出世间道、圣道,系以未至、中间、四根本、下三无色之九地为所依,而依无漏智断烦恼(无漏断)之道;唯识宗称之为断道,亦称为伏道。基于此,断道意即“能断除烦恼之道”,故又称“对治道”或“能治道”。若以有漏道、无漏道配于见、修、无学等三道来说明,则见道与无学道必是无漏道;修道既为无漏道,亦为有漏道。
 有关断除烦恼,证得真理之过程,俱舍宗、唯识宗分为四种道(四道)加以说明:(一)加行道,又称方便道,即为断除烦恼的准备之实践,然异于加行位称为加行道之义。(二)无间道,又称无碍道,即正断烦恼之道,同于前言之断道。此道之后(即无间)即可断除烦恼;基于无间隔之义,称作无间。(三)解脱道,即断除烦恼,证得解脱真理之道。(四)胜进道,又称胜道,即于解脱道,将进而断除后品烦恼(此时胜进道成为将断后品烦恼之加行道);或满足于已断之烦恼,不再断后品烦恼;或观察思惟已断之法。
 道之分类,除上举之外,另有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九所载之十一种道:观察事道、勤功用道、修治定道、现观方便道、亲近现观道、现观道、清净出离道、依根差别道、净修三学道、发诸功德道、遍摄诸道道。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举出:“善道、恶道”、“世间道、出世间道”、“定道、慧道”、“学道、无学道”、“向道、果道”等二种道,“声闻道、缘觉道、菩萨道”、“波罗蜜道、方便道、净世界道”、“初发意道、行菩萨道、成就众生道”等三种道,“天道、梵道、圣道、佛道”等四种道,六神通道、六波罗蜜道等六种道,七觉道、七想道等七种道,八正道、八背舍道等八种道,九次第道、九阿罗汉道等九种道,十无学道、十智道等十种道。
 此外,教道、证道、难行道、易行道等皆为一般所熟知之用语。同时,得圣道或无上道(佛之觉)者,称为得道。禅宗亦以道为辨明之意,由之,并称参禅、彻悟、开心眼为辨道或办道。(大智度论卷二十六、卷八十六、三无性论卷上、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二、卷十四、法华玄义释签卷九、大乘义章卷十八)((参见:定)3171)
<二>菩提之异译。p5620 FROM:【佛光大辞典】




菩萨若欲为众生说法界深义。先当为说世间之法。然后乃说甚深法界。
何以故。为易化故。

菩萨摩诃萨应护一切众生之心。若不护者则不能调一切众生。
菩萨亦应拥护自身。若不护身亦不能得调伏众生。

菩萨不为贪身命财。护身命财皆为调伏诸众生故。
菩萨摩诃萨先自除恶后教人除。若不自除能教他除。无有是处。
是故菩萨先应自施持戒知足勤行精进。然后化人。
菩萨若不自行法行。则不能得教化众生。


[学习解说]:

菩萨如果为众生解说法界深义,应当观察众生根器次第先解说世间法,然后在解说甚深法界实相
为什么要先解说世间法?为了善巧方便教化调伏众生的缘故

菩萨摩诃萨应当护念一切众生心,如果不能护念众生心则不能调伏一切众生
菩萨也应当保护好自己,如果不能保护自己也不能调伏众生

虽然说要保护好自己,但是菩萨从来不是为自己而贪恋这具色身、寿命和钱财
因为菩萨是为了能调伏和利益众生,所以要保护好自己

菩萨摩诃萨应当自己先断除恶业,然后转教他人断除恶业
如果自己没有断除,却教他人断除,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所以菩萨应当自己先实修布施、持戒、常精进,然后再教化他人
菩萨自己如果不能如法修行,则不能教化众生


名词解释:

【拥护】
扶持守护之意。指佛教之外护者守护佛、法、僧三宝等。据七佛经载,毗婆尸佛自兜率天降临阎浮提时,有四大天子,具足威德,身被甲胄,手执弓刀,拥护菩萨,不使人非人等侵害之。法华经卷七陀罗尼品(大九·五八下):“时释迦牟尼佛赞药王菩萨言:‘善哉!善哉!药王!汝愍念拥护此法师故,说是陀罗尼。’”又如金光明经卷一序品谓,信持金光明经者,有护世四王,及诸官属、无量夜叉众等,悉来拥护之。(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四、慧琳音义卷二十九)p6223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众生诸根凡有三种。菩萨诸根亦复三种。谓下中上。
下根菩萨能化下根不及中上。中根菩萨能化中下不及上根。上根菩萨能三种化。


[学习解说]:

善男子,众生有下中上三种,菩萨也有下中上三种
下等根器的菩萨能教化下根的人,不能教化中根及上根人
中等根器的菩萨能教化中根及下根人,不能教化上根的人
上等根器的菩萨则能教化下中上三种根器的人



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自利利他。是不为难。在家菩萨修是二利。是乃为难。
何以故。在家菩萨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有两种,一种在家;一种出家
出家菩萨修自利利他的法并不困难,在家菩萨会比较困难
为什么呢,因为在家菩萨多被恶业因缘缠绕的缘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83

[禅定勋章]

58#
 楼主| 发表于 2023-9-6 08:50: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7 14:51 编辑

自他庄严品第十一

一、菩萨具足八法能自他兼利以及如何具足八法?



善生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具足几法能自他利。
善男子。具足八法能自他利。

何等为八。
一者寿命长远。二者具上妙色。三者身具大力。四者具好种姓。五者多饶财宝。六者具男子身。七者言语辩了。八者无大众畏。


[学习解说]:

善生对佛说:世尊,菩萨自利利他需要具足几法?
佛说:善男子,菩萨具足八法能自利利他

一是长寿
二拥有美妙的相貌
三具有大身力(诸身勇猛强健轻捷,能有所办;是谓身力)
四生在富贵家庭
五财宝丰厚
六具有男子身
七辩才无碍(谓菩萨获大辩才,于大小乘种种诸法,随众生机,纵辩宣扬,悉使通达,皆无疑碍,是为辩才无碍)
八在大众中心无畏惧


名词解释:

【辩才无碍】
谓菩萨获大辩才,于大小乘种种诸法,随众生机,纵辩宣扬,悉使通达,皆无疑碍,是为辩才无碍。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身力及身劣】
p0677发智论二卷一页云:云何身力?答:诸身勇猛强健轻捷,能有所办;是谓身力。云何身劣?答:诸身不勇不猛不强不健不轻不捷,无所能办;是谓身劣。身力身劣、几处摄,几识识?答:一处摄。谓触处。二识识。谓身识及意识。如二力士相叉扑时,手腕才交,互知强弱。又如强者执弱者时,力之胜劣、相知亦尔。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身力】
谓菩萨之身,坚固清净,犹如金刚,火不能烧,刀不能断,于外道中最胜独尊,是为身力。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妙色】
美妙的色相。佛的报身和报土都有美妙的色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生言。世尊。何因缘故。菩萨得寿命长。乃至大众不生怖畏。
佛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无量世中慈心不杀。以是因缘获得长寿。
无量世中常施衣灯。以是因缘获得上色。
无量世中常坏憍慢。以是因缘生上种姓。
无量世中常施饮食。以是因缘身力具足。
无量世中常乐说法。以是因缘多饶财宝。
无量世中呵责女身。以是因缘得男子身。
无量世中至心持戒。以是因缘言语辩了。
无量世中供养三宝。以是因缘无大众畏。


[学习解说]:

善生继续问佛:世尊,菩萨要如何才能获得长寿以及在大众中心无畏惧?
佛说: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在无量世中因为慈悲,不忍心杀害众生,因此获得长寿的果报
菩萨在无量世中,因为常常布施衣物和明灯,因此拥有美妙相貌的果报
菩萨在无量世中,因为常常破除骄慢,因此能出生在贵族家庭
菩萨在无量世中,因为常常布施饮食,因此获得身力具足的果报
菩萨在无量世中,因为常常以欢喜心为众生说法,因此获得财宝丰厚的果报
菩萨在无量世中,因为常常呵责女人的业障身,因此生得男子身
菩萨在无量世中,因为常常至心持戒,因此获得辩才无碍的果报
菩萨在无量世中,因为常常供养佛法僧三宝,因此在大众中可以心无畏惧


名词解释:

【至心】
<一>即至诚之心、至极之心。无量寿经卷上有“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至心发愿,欲生我国”、“至心回向,欲生我国”等句,其中之“至心”即是专心、一心之意。善导之往生礼赞(大四七·四三九下):“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又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分至心为二:(一)初始学习求愿至心。(二)摄意专精,成就勇猛相应至心。此第二至心又分为一心、勇猛心、深心等三种。
<二>三信之一。为日本净土真宗之教义。阿弥陀佛第十八愿中所誓愿之至心、信乐、欲生等三心称为三信,其中之“至心”,净土宗认为,从心底诚心信仰阿弥陀佛即称至心;净土真宗则以为,信仰阿弥陀佛之信心,实际仍为阿弥陀佛所给予,此即弥陀之至心所致。((参见:三信)578)2538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83

[禅定勋章]

59#
 楼主| 发表于 2023-9-7 10:52: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9-7 14:55 编辑

(~接续楼上,59楼用时约3小时)

二、满足三种因缘令八法具足

如是八事有三因缘。
一者物净。二者心净。三者福田净。

云何物净。非偷盗物。非圣遮物。非众共物。非三宝物。非施一人回与多人。非施多人回与一人。不恼他得。不诳他得。不欺人得。是名物净。

云何心净。施时不为生死善果。名称胜他得色力财。不断家法眷属多饶。唯为庄严菩提故施。为欲调伏众生故施。是名心净。

云何福田净。受施之人远离八邪。名福田净。

善男子。以如是等三因缘故八法具足。


[学习解说]:

在这八法当中,又有三种因缘:
一是物净;二是心净;三是福田净

什么是物净?
物净是说布施的物品不能是偷盗来的;不能是公共财产;不能是属于佛、法、僧三宝之物;所施的物品不能是恼怒他人而得;不能是欺诳而得;不能是欺骗他人而得,这叫做物净

什么是心净?
心净是说布施时不是为了得到世间果报;不是为了胜过他人而获得身力、财物、相貌;只为庄严菩提而布施;为了调伏众生而布施;这叫做心净

什么是福田净?
福田净是说接受布施的人远离八邪(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叫做福田净

善男子,符合以上这三种因缘,则能具足八法


名词解释:

【八邪行】
“八正道”之对称。即身、语、意等所犯之八种误谬。又作八邪支、八邪法。略称八邪。即:(一)邪见,指不信因果、功德、父母、圣人等之见解。(二)邪志,又作邪思惟,指欲、恚、害等之思惟。(三)邪语,指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等。(四)邪业,指杀生、不与取、邪淫等。(五)邪命,指不如法之生活。(六)邪方便,又作邪精进,指为恶事所作之方便精勤。(七)邪念,指不如法之观念。(八)邪定,指非正定之定。以上八者,乃凡夫外道所常行,求涅槃者悉皆舍离。(杂阿含经卷二十八、中阿含经卷四十九、八正道经、维摩经弟子品)((参见:八正道)280)p283 FROM:【佛光大辞典】

【三宝物】
指属于佛、法、僧三宝之物。即:(一)佛物,如佛像、殿堂、香华、佛衣、幡盖之类,凡属佛之信施物,皆不得移作他用,移用者犯盗罪。四分律行事钞卷中之一举出四种佛物:(1)佛受用物,供给佛所受用之堂宇、衣服、床帐等。(2)施属佛物,施予佛之钱宝、田园、人畜等。(3)供养佛物,供养佛之香灯、华幡、供具等。(4)献佛物,供献予佛之医药、饮食等。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一则举出六种佛物,前四种与上记之四种相同,其余两种为:(1)佛宝物,专门供养佛之物。佛在世时,为佛之色身所用;佛入灭后,为佛之法身所用。(2)局佛物,即唯限于一佛之物,如供养释迦像者不得移作供养弥陀,或本欲造佛像之材不得用以刻造僧像或天神菩萨等像。
 (二)法物,如经卷、纸笔、箱函、簏巾之类,凡此经物,不可回改别用。四分律行事钞同卷又举出四种法物:(1)法受用物,指轴帙、箱巾、函帕等物。(2)施属法物,施予法之田园等。可分为二分,一分施予经,一分施予读诵经典者。(3)供养法物,如供养经卷之香花等。(4)献法物,如供养经卷之饮食等。菩萨戒本疏于上记之外,另举出两种,即:(1)法宝物,即置于塔中,专门用以供养法宝之物。(2)局法物,如欲书写大品经之材不得移作书写涅槃经。
 (三)僧物,指僧房、田园、衣钵、谷菜之类。僧物有二种,其一为常住物,如寺舍、树林、厨库等。其二为已定其处者,即不得移往他处之物。行事钞同卷举出四种僧物:(1)常住常住物,固定为一寺一所所分用之厨库、寺舍、众具、花果、树林、田园、仆畜。(2)十方常住物,如饭饼等为十方众僧所共用之物。(3)现前现前物,无论衣药房具等,凡为施主临时施予现前之僧,而由该僧受用之物。(4)十方现前物,如施主临时所施而为十方僧所分用之物。菩萨戒本疏则举出五种:(1)僧宝物,施主置于塔中以供养第一义谛僧之物。(2)常住僧物,即行事钞所说之常住常住物及十方常住物。(3)十方现前僧物。(4)众僧物,此二项合之,即行事钞所说之十方现前物。(5)己界局僧物,如施予此寺寺僧之物不得转施他寺。由是可知,于三宝物,若偷盗、转用、借贷不还,则依其轻重而治其罪。(显扬大戒论卷三、释氏要览卷中、摩诃止观卷八下、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八之三、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参见:佛物)2637、“法物”3362、“僧物”5736)p703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菩萨所以求于长命。欲为众生赞不杀故。
菩萨所以求上色者。为令众生见欢喜故。
菩萨所以求上种姓。为令众生生恭敬故。
菩萨所以求具足力。为欲持戒诵经坐禅故。
菩萨所以求多财宝。为欲调伏诸众生故。
菩萨所以求男子身。为欲成器成善法故。
菩萨所以求语辩了。为诸众生受法语故。
菩萨所以求不畏大众。为欲分别真实法故。

善男子。是故菩萨具足八法。能自他利。能如是行。是名实行。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之所以求长寿,是为了让众生赞叹慈心不杀所得的殊胜果报
菩萨之所以求美妙的相貌,是为了让众生见到后心生欢喜
菩萨之所以求生富贵家庭,是为了让众生生恭敬心
菩萨之所以求身力具足,是为了精进持戒、诵经、坐禅
菩萨之所以求丰厚的财宝,是为了调伏众生
菩萨之所以求男子身,是为了成就法器、成就善法
菩萨之所以求言语辩才无碍,是为了对众生法布施
菩萨之所以求无畏心,是为了给众生解说真实法义


名词解释:

【法器】
<一>凡能修行佛道者,称为法器。法华经提婆品(大九·三五下):“女身垢秽,非是法器。”山堂肆考亦载:“二祖慧可久事达磨,莫闻诲励,乃断臂求法,师知是法器,付以衣钵。”(大宝积经卷三十八、大集经卷十、释氏要览卷下)
 <二>广义而言,凡寺院内有关庄严佛坛,用于祈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或佛子所携行之念珠、锡杖等修道之资具,统称为法器。又称佛器、佛具、道具。狭义言之,特指置于佛前之小型佛器,尤指密教修法所用之器物。法器之种类繁多,其用途、大小、形状互异;即以同一名称之法器,亦每因制作材料、手法,或宗派、时代之异,而于形式上有迥然之别;一般所谓之佛教工艺美术者,概不外呼以法器为其代表。若以用途分类,则法器可大别为庄严具、供佛器、报时器、容置器、携行器及密教专用法具等六种。(一)庄严具,例如幡、天盖(伞)、斗帐、花鬘、佛龛、花瓶、香炉等可资庄严整饰佛堂道场之器物。(二)供佛器,例如香花、香炉、烛台、灯笼、佛饭器、茶汤器、水瓶(净瓶、军持)、花笼、盘、桌、几等可资日常勤行供养之器具。(三)报时器,例如梵钟、金鼓、磬、钲鼓、铜锣、铙钹、铃、木鱼、云板、鱼板等,可供寺院日常行事或临时集会之敲鸣用。此类法器除制作精美,特具美术价值外,其于制作时所刻载之作者姓名、年代、铭文等,更富于史料文献之意义。(四)容置器,例如舍利容器、经箱、经箧、袈裟箱、戒体箱等,可收藏或装置有关习道之具。(五)携行器,例如念珠(又称数珠、诵珠)、钵、锡杖、如意、尘尾、拂子等僧侣日常随身所持之物。其中,念珠为礼佛念诵时记数之用者,材料有菩提子、木患子(栾华子)、水晶、琥珀等多种。其形式、颗数等,亦因各宗派而不一。钵为僧侣手持以收受施食之容器,一般有铁钵、铜钵、磁钵等数种材料。锡杖之杖头为金属所制之轮状宝珠形,其间有数环相接,振之即相撞鸣,僧侣持之,既为圣智威仪之表帜,且可于荒野行脚时,振动警觉,驱遣毒蛇等物。另有长短仅二十公分之手锡,通常为法会时所持,振鸣之以和诵梵呗者。(六)密教法具,例如轮宝、羯磨金刚、金刚杵、金刚铃、金刚盘、六器(火舍、阏伽器、涂香器、华鬘器、灯明器、饭食器),及结界所用之四橛;凡上,总称为大坛具。其中,轮宝乃为转法轮之象征,有八辐轮、十二辐轮等数种。羯磨金刚又称羯磨杵,亦单称羯磨,呈三钴十字之状。金刚杵有独钴杵、三钴杵、五钴杵、九钴杵等诸种,其各钴(股)形状或呈鬼面,或为人形,钴之上方则呈握状,可供行者手持之用。金刚铃亦有独钴铃、三钴铃、五钴铃之别;若将以上三种铃安置于塔顶宝珠形之上端,则称为塔铃、宝铃。金刚盘为修法时安置金刚杵、金刚铃等物者。密教法具之用法、形状、种类等,均本自密教教义仪轨之规定,通常较显教各宗更具有浓厚之神秘性与象征性,例如以独钴表示一真如,三钴表示三密、三身或三部(即佛部、金刚部、莲华部)、五钴代表五智、五佛。此类密教法器大多为铜制镀金所成者,其铸造之精致,为古来鉴赏家所津津乐道者。p3424 FROM:【佛光大辞典】

【身力及身劣】
p0677发智论二卷一页云:云何身力?答:诸身勇猛强健轻捷,能有所办;是谓身力。云何身劣?答:诸身不勇不猛不强不健不轻不捷,无所能办;是谓身劣。身力身劣、几处摄,几识识?答:一处摄。谓触处。二识识。谓身识及意识。如二力士相叉扑时,手腕才交,互知强弱。又如强者执弱者时,力之胜劣、相知亦尔。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八法者。
具足受持十善之法。乐以化人。具足受持优婆塞戒。乐以化人。
虽得妙色终不以是而生憍慢。虽持净戒多闻精进大力好姓多饶财宝。
终不以此而生憍慢。不以幻惑欺诳众生。不生放逸修六和敬。
菩萨具足如是等法。虽复在家不异出家。如是菩萨终不为他作恶因缘。
何以故。惭愧坚故。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如果拥有这八法
那么同时也能具足受持十善法和具足受持优婆塞戒,并且常常欢喜将这些法教给众生

菩萨拥有这八法,虽然获得上等美妙的相貌,却从来不会心生骄慢
虽然清净持戒、广学多闻、精进修行、身份富贵、财宝丰厚
但是从来不会因此心生骄慢,不会拿虚幻的东西欺诳众生,不会放逸修行,常修六和敬(指六种和同爱敬。又作六慰劳法、六可憘法、六和。即求菩提、修梵行之人须互相友爱、敬重之六种事;亦即大乘佛教所称,菩萨与众生有六种和同爱敬:身、口、意、戒、施、见)
菩萨如果具足这些法,那么虽然在家,但与出家没有两样
为什么呢,因为菩萨常常心生惭愧的缘故


名词解释:

【六和敬】
指六种和同爱敬。又作六慰劳法、六可憘法、六和。即求菩提、修梵行之人须互相友爱、敬重之六种事;亦即大乘佛教所称,菩萨与众生有六种和同爱敬:(一)身和敬,指同礼拜等之身业和敬。(二)口和敬,指同赞咏等之口业和敬。(三)意和敬,指同信心等之意业和敬。(四)戒和敬,指同戒法之和敬。(五)见和敬,指同圣智之见解和敬。(六)利和敬,指同衣食等之利益和敬。又作行和敬、学和敬,即指同修行之和敬。或又作施和敬,即指同布施之行法和敬。又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举出:(一)身业同,(二)口业同,(三)意业同,(四)同戒,(五)同施,(六)同见等六者,称为六和敬。另据祖庭事苑卷五列举出“六和”,即:(一)身和共住,(二)口和无诤,(三)意和同事,(四)戒和同修,(五)见和同解,(六)利和同均。
 此外,据法界次第卷下之下记载,外同他善,称为和;内自谦卑,称为敬。菩萨与物共事,外则同物行善,内则常自谦卑,故称和敬。六和敬又作:(一)同戒和敬,菩萨通达实相正理,知罪不可得,然为安立众生于实相正理,故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戒善,未来必得菩提大果,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同戒和敬。(二)同见和敬,菩萨通达实相正理,而能了知诸法本无所得,亦无所知见,然为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见,故以方便善巧同一切知见,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因此知见,必得种智圆明,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同见和敬。(三)同行和敬,菩萨通达实相正行,而能了知无作无行,然为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行,故以方便善巧同修诸行,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诸行,渐积功德,当成佛道,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同行和敬。(四)身慈和敬,菩萨住于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身,常与众生一切乐事,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皆有佛性,未来必得金刚之身,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身慈和敬。(五)口慈和敬,菩萨以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口,常与众生说一切法,令其得乐,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皆有佛性,未来必得无上清净口业,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口慈和敬。(六)意慈和敬,菩萨住于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意,常知众生诸根性欲,与众生乐,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皆有佛性,未来必得心如佛心,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意慈和敬。(中阿含卷五十二周那经、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九、仁王般若经卷下、四分律卷五十、大乘义章卷十二)p1269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83

[禅定勋章]

60#
 楼主| 发表于 2023-9-7 15:02:20 | 只看该作者
三、受持优婆塞戒终不造恶业

善男子。在家之人设于一世。受持如是优婆塞戒。虽复后生无三宝处。终不造作诸恶因缘。
所以者何。二因缘故。一者智慧。二不放逸。

善男子。于后恶处不作恶事。有四因缘。
一者了知烦恼过故。二者不随诸烦恼故。三者能忍诸恶苦故。四者不生恐怖心故。
菩萨具足如是四法。不为诸苦一切烦恼之所倾动。

善男子。不动菩萨有五因缘。
一者乐修善法。二者分别善恶。三者亲近正法。四者怜愍众生。五者常识宿命。


[学习解说]:

善男子,在家人假如在一世当中有受持优婆塞戒
假如后世生到无有佛法僧三宝的地方,但始终都不会再造作恶业
为什么呢,一是因为受持优婆塞戒而有智慧,二是因为修行不放逸的缘故

善男子,此人(即使生到没有佛法僧的地方也)不会造作恶业的原因有四种:
一是了知烦恼的过患;二心不被烦恼所转;三能忍诸苦;四心无恐怖
菩萨如果具足这四法,则能不被一切苦恼及一切烦恼所转或束缚

善男子,不动菩萨有五种因缘:
一乐修善法;二能分别善恶;三亲近正法;四怜悯众生;五常知宿命(过去世之命运。即总称过去一生、无量生中之受报差别、善恶苦乐等情状)


名词解释:

【宿命】
过去世之命运。又称宿住。即总称过去一生、无量生中之受报差别、善恶苦乐等情状。若能知此情状,称为宿命通。凡夫不知宿命,故常憍慢,不畏造恶果报,不精进于万善。(恒水经、无垢称经卷二、平等觉经卷四、法苑珠林卷二十六)((参见:宿世)4509、“宿住随念智证通”4509)p4510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3 08:03 , Processed in 0.08737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