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1-16 08:24 编辑
(本次学习:51楼 共用时2小时)
3、佛为大众演说四谛十二因缘法,无量无边众生获得声闻果位
★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受十方诸梵天王及十六王子请,即时三转十二行法轮——若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及余世间所不能转——谓是苦,是苦集,是苦灭,是苦灭道;
及广说十二因缘法——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
[学习解说]:
这时,大通智胜如来应十方诸梵天王及十六王子祈请,马上为他们三转十二行法轮(指佛陀三转四谛之法轮:(一)示转,指示“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二)劝转,劝示“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三)证转,证示“此是苦,我已知,不复更知;此是集,我已断,不复更断;此是灭,我已证,不复更证;此是道,我已修,不复更修”。以每一转各具眼、智、明、觉四行相,故成十二行相
不论沙门、婆罗门,或是天、魔、梵及世间一切众生都不能转苦、苦集,苦灭,苦灭道这四谛法轮
以及十二因缘法,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
----------------------------------
[学习笔记]:
关于
十二因缘,其实是讲有情生命的缘起, 就是有情众生生死流转的12个过程
就是1.无明2.行3.识4.名色5.六入6.触7.受8.爱9.取10.有11.生12.老死
无明,是指过去世无始劫以来的烦恼
无明就是存在第八识, 第八识就像仓库, 就像生命不断轮回的记忆库
善恶种子都存在第八识中, 无明就是愚痴, 是相对于圆满的佛性
所以,十二因缘起于第八识1.无明(于第八识中)
然后进入第七识(行蕴,心念瀑布流) 2.行(这里的行就是行蕴,指第七识)
然后进入第六识(就是一般讲的意识) 3.识(这里是指第六识, 生成指意识已经投胎)
4.名色(名指第六识,色指第五识, 此时有意识和肉体, 但是眼耳鼻舌尚未生成)
5.六入(六根生成) 6.触(产生六触) 7.受(因为六触产生六种觉受分别)
8.爱(对六种觉受产生贪爱) 9.取(对六种觉受产生执取) 10.有(因执着而产生现业果报)
11.生(以前面的方式不断出生) 12.老死(不断以前面的方式老死) — [必修]十二因缘
相关阅读:大般涅槃经:甚深十二因缘
名词解释:
【三转十二行相】
梵语 tri-parivarta-dva^das/a^ka^ra-dharma-cakra-pravartana。又作当三转四轮十二行法轮、四谛法轮三会十二转说、三转十二行法轮。指世尊三转四谛之法轮,每一转各具四行相,故有十二行相。三转者,四谛各有示相转(肯定四谛,说此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劝相转(说此苦谛应知,集谛应断,灭谛应证,道谛应修)、证相转(说苦谛已知,集谛已断,灭谛已证,道谛已修)。此三转各具眼(梵 caks!us)、智(梵 jn~a^na)、明(梵 vidya^)、觉(梵 buddhi)等四行相,或三周循历四圣谛,故称十二行相。据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九载,眼智明觉有两义:(一)眼,即法智忍;智,即诸法智;明,即诸类智忍;觉,即诸类智。(二)眼,观见之义;智,决断之义;明,照了之义;觉,警察之义。
于每一谛中,皆有三转十二行相,故四谛合之,共有十二转四十八行相。如以苦谛言之,谓“此是苦”,为示相转;谓“应遍知此苦”,为劝相转;谓“已遍知此苦”,为证相转。此三转依次可配于见道、修道、无学道;如是一一而转,每一转皆各具眼、智、明、觉等四行相,故于一苦谛即有三转十二行相。(杂阿含经卷十五、四分律卷三十二、俱舍论卷二十四、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五、法华经玄赞卷四、俱舍论光记卷二十四)((参见:转法轮)6619)p694 FROM:【佛光大辞典】
【三转法轮】
<一>即三分释尊之教说为根本法轮、枝末法轮、摄末归本法轮。乃三论宗吉藏所立之判教名称。略称三法轮、三轮。(一)根本法轮,为大菩萨直接宣示悟境之根本教说。华严经所说一因一果之一乘教属之。(二)枝末法轮,为尚不能理解佛法之薄福钝根者,将佛陀一代四十余年之教法(一乘教)分为方便之三乘而说诸经。此由根本之一乘教分化而来,故称枝末。(三)摄末归本法轮,将枝末之三乘教法,归结于根本之一乘教,此即法华经之教说。
复次,如般若、净名等大乘经典,自其不废三乘之意义而言,可说是枝末法轮。或三乘入一乘之教,亦可称枝末法轮;若以直入一乘之教而言,则称为根本法轮。又三论宗之判教是:以声闻藏、菩萨藏二者为主,而以三转法轮为副。(法华经信解品、譬喻品、法华游意、中论疏卷一)
<二>指佛陀三转四谛之法轮:(一)示转,指示“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二)劝转,劝示“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三)证转,证示“此是苦,我已知,不复更知;此是集,我已断,不复更断;此是灭,我已证,不复更证;此是道,我已修,不复更修”。以每一转各具眼、智、明、觉四行相,故成十二行相。((参见:三转十二行相)694)p694 FROM:【佛光大辞典】
★ 佛于天人大众之中说是法时,六百万亿那由他人,以不受一切法故,而于诸漏心得解脱,皆得深妙禅定,三明、六通,具八解脱。第二、第三、第四说法时,千万亿恒河沙那由他等众生,亦以不受一切法故,而于诸漏心得解脱。从是已后,诸声闻众无量无边不可称数。
[学习解说]:
佛为天人大众说法时,有六百万亿那由他人因为“心无爱著,于诸漏心得解脱”,获得了深妙的禅定,三明(宿命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宿世的事;天眼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未来世的事;漏尽明是以圣智断尽一切的烦恼)、六通(为佛菩萨依定慧力所示现之六种无碍自在之妙用。即: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漏尽智证通),具八解脱((一)内有色想观诸色解脱,为除内心之色想,于外诸色修不净观。(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内心之色想虽已除尽,但因欲界贪欲难断,故观外不净之相,令生厌恶以求断除。(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为试练善根成满,弃舍前之不净观心,于外色境之净相修观,令烦恼不生,身证净解脱具足安住。(四)超诸色想灭有对想不思惟种种想入无边空空无边处具足住解脱,尽灭有对之色想,修空无边处之行相而成就之。(五)超一切空无边处入无边识识无边处具足住解脱,弃舍空无边心,修识无边之相而成就之。(六)超一切识无边处入无所有无所有处具足住解脱,弃舍识无边心,修无所有之相而成就之。(七)超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想非非想处具足住解脱,弃舍无所有心,无有明胜想,住非无想之相并成就之。(八)超一切非想非非想处入想受灭身作证具足住解脱,厌舍受想等,入灭一切心心所法之灭尽定),第二、第三、第四次说法时又有千万亿恒河沙那由他众生因为“心无爱著,于诸漏心得解脱”,从此以后声闻众生的数量多达无量无边不可称计
名词解释:
【八解脱】
梵语 as!t!au vimoks!a^h!,巴利语 at!t!ha vimokkha^。谓依八种定力而舍却对色与无色之贪欲。又作八背舍、八惟无、八惟务。八者即:(一)内有色想观诸色解脱,为除内心之色想,于外诸色修不净观。(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内心之色想虽已除尽,但因欲界贪欲难断,故观外不净之相,令生厌恶以求断除。(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为试练善根成满,弃舍前之不净观心,于外色境之净相修观,令烦恼不生,身证净解脱具足安住。(四)超诸色想灭有对想不思惟种种想入无边空空无边处具足住解脱,尽灭有对之色想,修空无边处之行相而成就之。(五)超一切空无边处入无边识识无边处具足住解脱,弃舍空无边心,修识无边之相而成就之。(六)超一切识无边处入无所有无所有处具足住解脱,弃舍识无边心,修无所有之相而成就之。(七)超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想非非想处具足住解脱,弃舍无所有心,无有明胜想,住非无想之相并成就之。(八)超一切非想非非想处入想受灭身作证具足住解脱,厌舍受想等,入灭一切心心所法之灭尽定。此中前二者依初禅与第二禅,治显色之贪,第三依第四禅修净观,皆以无贪为性。第四至第七依次以四无色之定善为性,第八依有顶地,以灭有所缘心为性。又初二者各分为二,第三分为四,合谓八胜处。(中阿含卷二十四大因经、俱舍论卷二十九、品类足论卷七)((参见:八胜处)296)p304 FROM:【佛光大辞典】
【六通】
指六神通(梵 s!ad! abhijn~a^h!),为佛菩萨依定慧力所示现之六种无碍自在之妙用。即: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漏尽智证通。(中阿含卷十九迦絺那经、长阿含卷九增一经)((参见:六神通)1290)p1292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明】
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宿命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宿世的事;天眼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未来世的事;漏尽明是以圣智断尽一切的烦恼。以上三者,在阿罗汉叫做“三明”,在佛即叫做“三达”。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不受一切法】
谓心无爱著,于诸漏心得解脱,而不取受一切法。(法华经化城喻品)p972 FROM:【佛光大辞典】
【那由他】
(杂语)Nayuta,又作那庾多,那由多,那术,那述。数目名,当于此方之亿。亿有十万,百万,千万三等。故诸师定那由多之数不同。本行经十二曰:“那由他,隋言数千万。”玄应音义三曰:“那术,经文作述,同食事反,或言那由他,正言那庾多。当中国十万也。光赞经云:亿,那述劫是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4、佛又用二万劫时间为大众演说大乘《妙法莲华经》
★ 尔时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而为沙弥,诸根通利,智慧明了,已曾供养百千万亿诸佛,净修梵行,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俱白佛言:‘世尊!是诸无量千万亿大德声闻,皆已成就。
世尊亦当为我等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我等闻已,皆共修学。世尊!我等志愿如来知见,深心所念,佛自证知。’尔时转轮圣王所将众中八万亿人,见十六王子出家,亦求出家。王即听许。
[学习解说]:
这时,十六位王子都以出家做沙弥,他们诸根(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或信、勤、念、定、慧等五根。亦泛言一切善根)通利(能通其事而无碍如利刃),智慧明了,曾经已经供养百千万亿诸佛,清净修行志求无上菩提
十六位王子一同对佛说:世尊,无量千万亿大德声闻已经获得成就,祈请世尊也为我们演说无上妙法,我们一定如法修学。世尊,我们志愿求证佛的正知正见,这是我们的心愿,佛是知道的
这时转轮圣王带领的众人中有八万亿人见到十六位王子出家也要求出家,转轮圣王答应了
名词解释:
【诸根】
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或信、勤、念、定、慧等五根。亦泛言一切善根。(无量寿经卷上、出曜经裨要品)p6307 FROM:【佛光大辞典】
【通利】
(术语)能通其事而无碍如利刃也。法华经序品曰:“虽读诵诸经而不通利。”同化城喻品曰:“诸根通利。”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沙弥】
梵语 s/ra^maN!eraka 或 s/ra^maN!era,巴利语 sa^maN!era。全称室罗摩拏洛迦、室罗末尼罗。又作室罗那拏。意译求寂、法公、息恶、息慈、勤策、劳之少者。即止恶行慈、觅求圆寂之意。为五众之一,七众之一。指佛教僧团(即僧伽)中,已受十戒,未受具足戒,年龄在七岁以上、未满二十岁之出家男子。同此,出家女子称沙弥尼(梵 s/ra^maN!erika^,巴 sa^maN!eri^)。以其勤于策励成为比丘、比丘尼者,故前者译为勤策(勤策男),后者译称勤策女。
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九以年龄区别沙弥为三种:(一)驱乌沙弥,年在七岁至十三岁之间,已有驱走晒谷场上乌鸟之能力。(二)应法沙弥,年在十四岁至十九岁之间,不久即可参与出家生活之沙弥。(三)名字沙弥,年龄已超过二十岁,然尚未受具足戒,仍为沙弥者。以上三者合称三沙弥。
沙弥所受之戒称勤策律仪,又称沙弥戒,凡十戒,即:(一)不杀戒,(二)不盗戒,(三)不淫戒,(四)不妄语戒,(五)不饮酒戒,(六)离高广大床戒,(七)离花鬘等戒,(八)离歌舞等戒,(九)离金宝物戒,(十)离非食时戒。
又据沙弥十戒法并威仪法载,沙弥日常须守十四事、七十二威仪。在佛教僧团中,首位沙弥为罗睺罗。至后世,对受持十戒之沙弥,称为法同沙弥,剃发而未持戒者,则称形同沙弥。此外,日本有所谓在家沙弥,系指剃发而有妻子之修行者。(四分律卷三十四、五分律卷十七、十诵律卷二十一、善见律毗婆沙卷十六、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四、俱舍论光记卷十四、释氏要览卷上、玄应音义卷二十三、翻译名义集卷三)((参见:七众)105)p2976 FROM:【佛光大辞典】
★ 尔时彼佛,受沙弥请,过二万劫已,乃于四众之中说是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说是经已,十六沙弥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皆共受持,讽诵通利。说是经时,十六菩萨沙弥皆悉信受;声闻众中,亦有信解;其余众生千万亿种,皆生疑惑。
佛说是经,于八千劫未曾休废。说此经已,即入静室,住于禅定八万四千劫。是时十六菩萨沙弥,知佛入室寂然禅定,各升法座,亦于八万四千劫,为四部众,广说分别妙法华经。一一皆度六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众生,示教利喜,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学习解说]:
这时,大通智胜佛接受沙弥的请求,经过二万劫后,在四众弟子中演说《妙法莲华》这部大乘经,这是一部教化菩萨的法门,是诸佛所护念的经典
说完这部经之后,十六位沙弥为了求得无上佛智都一心受持读诵通利。大通智胜佛演说这部经时,十六位菩萨沙弥都一心信受,声闻众生也都能够信解,其他众生都心生疑惑
大通智胜佛演说这部经用了八千劫的时间始终没有休息,说完这部经之后便去静室,安住在禅定中长达八万四千劫的时间,十六位菩萨沙弥知道佛在静室住于禅定中,便各自升起法座用八万四千劫的时间为众生演说这部《妙法莲华经》,分别度化了六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众生,示(即显示其义,如示人之善、不善,示事之应行、不应行,或分别生死与涅槃,三乘与六波罗蜜等义)教(教导其行,如教导众生舍恶行善)利(即获得义利,谓众生未得善法之味时,为免其心退,遂导之勤苦修行,则可得法味大利益)喜(即欢喜行成,谓随众生所行而赞叹之,使其心喜),令他们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
名词解释:
【示教利喜】
(术语)智度论五十四所谓,示者为示人之好丑善不善,应行不应行也。如生死为丑,涅槃为好,分别三乘,分别六波罗蜜,如是等名示。教者言汝舍恶行善,是教也。利者谓未得善法之味故心则退没,为说法引导而言,汝于因时勿求果,汝今虽勤苦,然报出时得大利益,导之以利,故名为利。喜者谓随其所行赞叹之,使其心喜,若乐布施者赞叹布施,则喜,故名为喜。诸佛菩萨以庄严此四事说法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示教利喜,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示教利喜】
为示、教、利、喜之并称。即佛陀说法教化之四种次第。又作示教赞喜、示教照喜。(一)示,即显示其义,如示人之善、不善,示事之应行、不应行,或分别生死与涅槃,三乘与六波罗蜜等义。(二)教,即教导其行,如教导众生舍恶行善。(三)利,即获得义利,谓众生未得善法之味时,为免其心退,遂导之勤苦修行,则可得法味大利益。(四)喜,即欢喜行成,谓随众生所行而赞叹之,使其心喜。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本(大四四·二七二中):“能起厌苦之心,信有涅槃,修习善根;以修善根成熟故,则值诸佛菩萨示教利喜,乃能进趣向涅槃道。”
又据净影之大乘起信论义疏下之上所载,以示教利喜配于四谛三转法轮,有二说:(一)示相当于“示转”,教相当于“劝转”,利、喜相当于“证转”。(二)示相当于“示苦”,教相当于“断集”,利相当于“修道”,喜相当于“证灭”等。(杂阿含经卷四、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卷二游行经、卷十三阿摩昼经、卷十七沙门果经、中阿含卷三伽蓝经、卷六梵志陀然经、教化病经、法华经卷三化城喻品、菩萨地持经卷二、大智度论卷五十四、法华义记卷七)p2144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