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佛言:“其五恶者,世间人民徙倚懈惰,不肯作善、治身修业,家室眷属饥寒困苦。父母教诲瞋目怒应,言令不和违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无子。取与无节,众共患厌,负恩违义,无有报偿之心。】
【学习解说】 佛继续说:第五种恶就是:世间人民徘徊懒惰之心炽盛,总是不肯做善事,不肯修身养性,消除业障,因为懈怠懒惰,导致家中亲眷受到饥寒交困之苦 对父母的劝导教诲总是怒目相视,态度恶劣,一开口说话就是吵架,恶言相加,总要违背父母的教导,与父母的意见相左 双方在一起就像怨家一样,令父母悲痛万分,不如没有这个儿子 总是伸手向别人要钱,而且没有节制,令家里的人都厌烦他 又总是做些忘恩负义的事,对先前有恩与他的人总是没有报答之心
【词解】
【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汉典
【治身】犹修身。© 汉典
【瞋目】瞪大眼睛表示愤怒© 汉典
【违戾】 1.违背。 2.抵触;不一致。 3.乖谬;不合情理。 © 汉典
【反逆】 1.相反。 2.叛逆;谋反。 3.北齐刑律有重罪十条,首为反逆,不在八议论赎之列。隋唐律承北齐制﹐置十恶之条﹐改称谋反。参阅《隋书.刑法志》。亦指谋反犯。 4.颠簸。 © 汉典
【无节】 1.谓无先验之明。一说谓不通礼节。 2.没有法度;不加节制。 3.没有节操。 4.指物体不分段,没有节。 © 汉典
【负恩】 1.谓承受恩德。 2.忘恩;背恩。 © 汉典
★【贫穷困乏不能复得,辜较纵夺放恣游散,串数唐得用自赈给。耽酒嗜美、饮食无度,肆心荡逸、鲁扈抵突,不识人情强欲抑制。见人有善憎嫉恶之,无义、无礼,无所顾录。自用职当不可谏晓,六亲眷属所资有无不能忧念。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师友之义,心常念恶、口常言恶、身常行恶,曾无一善。不信先圣诸佛经法、不信行道可得度世、不信死后神明更生、不信作善得善为恶得恶。欲杀真人,斗乱众僧,欲害父母、兄弟、眷属,六亲憎恶愿令其死。】
【学习解说】 因为懈怠懒惰又不行善,致使生活贫穷潦倒,虽然家中各种生活用品都缺乏,但是因为先前取与没有节制,又没有感恩之心,所以别人都不会再给与他 于是放纵任性的走上了搜刮众生钱财的叛逆之路,整日游手好闲,抢夺财物,把不义之财恣意挥霍,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整日沉迷于美酒佳人,饮食没有节制,肆意的放纵自己,又鲁莽跋扈,总是与别人起冲突,不管人情世故,总是强制约束别人,不令别人反对 见到行善之人不起敬仰之心反而心生嫉妒憎恨,对人不讲情义,也没有礼义廉耻,行事没有一丝的顾念,总是肆无忌惮,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听不进别人的劝导,总是刚愎自用 对自己家中的家人亲戚朋友的生活过的好不好不会有一丝的记挂,只想到自己是否够用 不会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内心也不存师长朋友平时谆谆教导的情义,心中常怀着恶念,口中常说着恶语,身体常行恶事,从来都不做一件善事
不相信先世圣人们所讲的经文法义教导,不相信修行佛法可以度脱三世之迷,不相信人死后,神识还会转生在六道轮回,不相信行善能得善业果报,作恶就会受到恶报的因果法则 因此,放纵自己的心念行为,不仅杀阿罗汉,破坏僧众团结,令他们生起争斗,还想杀害父母,兄弟、眷属,这样的行为,令亲属朋友们都对他生起憎恨之心,都希望他死去
【词解】 【辜较】 1.搜刮聚敛。指对财利的把持。 2.大略﹔大概。 3.比较。 4.查对﹔计点。 © 汉典
【 放恣】 放纵任性© 汉典
【唐得】 徒得;白白得到。 © 汉典
【肆心】 1.用心;尽心。 2.犹恣意。 © 汉典
【荡佚】 放纵;不受约束。 © 汉典
【抵突】 1.触犯;逼近。 2.率直;莽撞。 © 汉典
【抑制】约束;压制© 汉典
【顾录】 顾念收纳。 © 汉典
【晓谏】即规劝使明白。© 汉典
【度世】 <一>指度脱三世迷界之事。度即渡、出,犹言出世、出世间、离世间。如华严经离世间品,又称度世品经。 <二>指为自己名利、生计所作一切之生业。 <三>指济度世间之人。如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上):“能度诸世间。”(佛说无量寿经卷上)p3778 FROM:【佛光大辞典】
【真人】 阿罗汉之异名。以彼等乃修无伪真道者,故称真人。此外,伟大之修行者(佛陀),或趋向证得真谛法又不自贵、不贱他之圣人,皆称为真人。((参见:阿罗汉)3692)p4193 FROM:【佛光大辞典】
★【如是世人心意俱然,愚痴曚昧而自以智慧,不知生所从来、死所趣向。不仁、不顺,逆恶天地,而于其中悕望侥幸,欲求长生,会当归死。慈心教诲令其念善,开示生死善恶之趣自然有是,而不信之;】
【学习解说】 这样的世间人自己总是自满自足,实则愚痴蒙昧却自以为自己有智慧,不知道自己从何处来?死后又不知轮转到哪里? 对人不仁不义又不孝顺,所做之事已经违背了天地公理,违背了人伦道德 但是却还是希望自己能够长生不老,然而这怎么可能?像这样的恶念恶行,只有堕入三恶道的可能
善知识慈悲教导希望他能够心生善念,行善事,并为他开示生死轮回之道理 开示善恶业的果报,行善也必定投生善道,造作恶业必定堕入恶道的基本道理,但是众生愚昧对于因果却不相信
【词解】 【具然】自满自足貌——摘自百度
【会当】意思是该当——摘自百度
【归死】指的是接受死刑
★【苦心与语无益其人,心中闭塞意不开解。大命将终悔惧交至,不豫修善临穷方悔,悔之于后将何及乎?天地之间五道分明,恢廓窈冥浩浩茫茫,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学习解说】 别人苦口婆心的教导还是对他毫无受益,他的心中还是愚昧不开窍,还是无法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不相信人死后会根据自己的业力而轮回不同的六道,这样的人等到寿命终结的时候,肯定会后悔会恐惧 但是平时不事先修习种种善业,累积福德,等到临命终时方才后悔害怕,到那时一切都晚了
天地之间,天道、人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分的清清楚楚,什么样的业力投生到哪一道明明白白,不会有错 这一真理深奥开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祸福因果一脉相承,每一个人做了善恶业,必定会有相应的善恶果报,谁也替代不了谁
【词解】 【不豫 】不事先预备。© 汉典
★【数之自然应其所行,殃咎追命无得纵舍。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谁能知者?独佛知耳。教语开示,信用者少,生死不休,恶道不绝。】
【学习解说】 因为众生的恶行,灾祸自然就会跟随他要他的命,绝不会放纵和舍弃 善良的人常常行善事,就会得到福德,今后享受各种荣华富贵,这就是从乐入乐,从明入明 恶人常常造作恶业,就会受到恶的苦报,以后堕入恶道遭受无量痛苦,这就是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这样的因果报应谁才会知道呢?独独只有佛才能知道,但是对于佛的教导开示,相信的人并如实落实的众生实在太少 所以众生才会一直在轮回的道路上生生死死,不断轮回在三恶道中
【词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