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义菩萨品第八
(参考阅读:[[真假菩萨]] 什么叫[假名菩萨]?[实义菩萨]? ~优婆塞戒经)
一、什么叫假名菩萨?
★ 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说菩萨二种。一者[假名菩萨]。二者[实义菩萨]。云何名为[假名菩萨]。
[学习解说]:
善生问世尊,如佛所说菩萨有两种
一种叫假名菩萨,一种叫实义菩萨,请问世尊什么是假名菩萨?
★ 善男子。众生若发菩提心已。
乐受外术。及其典籍。持讽诵读。即以此法。教化众生。
(附注:喜欢外道法和外道经典,自己读诵修学,还教导其他众生)
为自身命。杀害他命。
(附注:为了自身利益,或饮食维持生命,而杀害生命贩卖或自食)
不乐修悲。乐于生死。
(附注:不欢喜好学慈悲心,着迷于世俗生死欲乐)
常造诸业。受生死乐。
(附注:时常造作种种生死轮回业,还以此为乐)
无有信心。于三宝所。
(附注:对佛法僧三宝没有信心)
生疑网心。护惜身命。
(附注:对佛法产生怀疑, 对身家性命产生执着贪惜)
不能忍辱。语言粗穬。
(附注:无法忍辱,说话恶口粗鲁低俗不雅)
悔恨放逸。于己身所。
(附注:身心放逸没有节度,恶性循环,心常懊悔怨恨,无法清净)
生自轻想。我不能得无上菩提。
(附注:因为身心放逸,久之失去雄猛力,产生自卑,所以认为自己无法得到无上菩提)
于烦恼中。生恐怖想。
(附注:1.因而陷入种种烦恼中,恶性循环下,思维不见光明,所以经常感到恐怖
或, 2.对于烦恼感到恐怖,没有菩萨断除烦恼的雄猛力)
亦不勤修坏结方便。
(附注: 不精进修行断除烦恼结的方法和方便)
常生悭贪嫉妒瞋心。
亲近恶友。懈怠乱心。
乐处无明。不信六度。不乐修福。不观生死。 (附注:不观察生死无常)
常乐受持他人恶语。
是名假名菩萨。
[学习解说]:
善男子,已发菩提心的菩萨 如果“喜欢外道法和外道经典,自己读诵修学,还教导其他众生”,就是假名菩萨
包括下面这些都是假名菩萨: “为了自身利益,或饮食维持生命,而杀害生命贩卖或自食” “不欢喜好学慈悲心,着迷于世俗生死欲乐” “时常造作种种生死轮回业,还以此为乐” “对佛法僧三宝没有信心” “对佛法产生怀疑, 对身家性命产生执着贪惜” “无法忍辱,说话恶口粗鲁低俗不雅” “身心放逸没有节度,恶性循环,心常懊悔怨恨,无法清净” “因为身心放逸,久之失去雄猛力,产生自卑,所以认为自己无法得到无上菩提” “1.因而陷入种种烦恼中,恶性循环下,思维不见光明,所以经常感到恐怖 或, 2.对于烦恼感到恐怖,没有菩萨断除烦恼的雄猛力” “不精进修行断除烦恼结的方法和方便”
常常心生悭贪、嫉妒、嗔恨心 常常亲近恶友,修行懈怠且散漫 不信六度(六种行之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涅槃安乐彼岸的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不修福德,“不观察生死无常” 常常听信恶人的话 以上这些都是假名菩萨
名词解释:
【六度】 六种行之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涅槃安乐彼岸的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布施能度悭贪,持戒能度毁犯,忍辱能度嗔恚,精进能度懈怠,禅定能度散乱,般若能度愚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善男子。复有众生发菩提心。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闻无量劫。苦行修道。然后乃得。闻已生悔。
虽修行道。心不真实。
无有惭愧。不生怜愍。 乐奉外道。杀羊祀天。 虽有微信。心不坚固。
为五欲乐。造种种恶。
猗色命财。生大憍慢。
所作颠倒。不能利益。
为生死乐。而行布施。
为生天乐。受持禁戒。
虽修禅定。为命增长。
是名假名菩萨。
[学习解说]:
善男子,又有众生已发菩提心,为求无上智慧者 1 但是当听闻成就佛道要经过无量劫修苦行时却心生后悔 2 虽然修行佛道,却不是用真心修行 3 无有惭愧心,对众生也没有怜悯心 4 信奉外道,杀羊祭祀 5 信心微弱,心不坚固 6 为了获得五欲快乐,而造作种种恶业,这些都是假名菩萨
名词解释:
【行道】 <一>指排列成行以绕行礼拜。一般指绕佛、绕堂而言。古代印度礼法,凡遇尊敬礼拜之情形,则行右绕佛像或塔之礼法。通常右绕一周、三周、七周,乃至百千周。右绕之外,亦有左绕之说,然一般皆以右绕为常法。我国与日本,遇到各宗重要法会时,均有行道之举。除绕行佛殿内、堂内等,更一面散花、诵经或唱梵呗。善导于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卷上,列举出有关“散华行道”之详细作法。又行道之时,回绕廊道,称为缘仪;绕旋庭院,称为庭仪。据大比丘三千威仪经卷上载,绕塔行道之时,应持守下列事项:(一)低头视地,(二)不得踩踏虫类,(三)不得顾视左右,(四)不得于塔前地上吐唾,(五)不得与塔中住人言谈。(大智度论卷六十七、释门归敬仪卷下、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大唐西域记卷二、法苑珠林卷三十七)((参见:右绕)1616) <二>指“经行”而言。即于坐禅之间,起身走动以舒缓身心之步行。((参见:经行)5551) <三>梵语 i^rya^patha。直译为“威仪路”。或指托钵行路之方式。此外亦泛指行、住、坐、卧等,比丘日常所应注意之四威仪。((参见:四威仪)1728) <四>修行佛道之意。p2563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