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慧慈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无量寿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62

[禅定勋章]

41#
 楼主| 发表于 2023-12-5 11:30:07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41楼~42楼共用时4小时)

十二、极乐世界菩萨具有如是无量功德

“旷若虚空,大慈等故;摧灭嫉心,不望胜故。
专乐求法,心无厌足;常欲广说,志无疲倦。
击法鼓、建法幢、曜慧日、除痴闇、修六和敬、常行法施,志勇精进,心不退弱。
为世灯明、最胜福田,常为师导等无憎爱。
唯乐正道无余欣戚,拔诸欲刺以安群生,功德殊胜莫不尊敬,灭三垢障游诸神通。
因力、缘力、意力、愿力、方便之力、常力、善力、定力、慧力、多闻之力、施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力、正念止观诸通明力、如法调伏诸众生力,如是等力一切具足。
身色相好,功德、辩才具足庄严,无与等者。
恭敬供养无量诸佛,常为诸佛所共称叹。
究竟菩萨诸波罗蜜,修空无相无愿三昧、不生不灭诸三昧门,远离声闻缘觉之地。


[学习解说]:

菩萨的心如同空旷的虚空,充满了慈悲与平等,因此能摧灭嫉妒心,无有争强好胜之心

菩萨专心乐求正法,对于正法不生厌恶、不以少为足;菩萨常常为众生说法、从不疲倦

菩萨能够击法鼓、建法幢、曜慧日、破除愚痴、修六和敬、常常法布施,勇猛精进,心不退转

菩萨是世间众生的明灯、是众生最殊胜的福田,菩萨常作一切众生的导师,平等护念一切众生

菩萨只对正法生欢喜心,能拔欲望的毒刺以便利益群生,菩萨的功德非常殊胜,没有一个众生不尊敬的,菩萨已灭贪嗔痴三毒,神通自在游化世间

菩萨具足十三力:因力(宿世之善根力)、缘力(善智识之教诲力)、意力(如理作意之力)、愿力(求菩提之力)、方便之力(依法巧修之力)、常力(常依法而修之力)、善力(正修之善根力)、定力(修止成就之力)、慧力(修观成就之力)、多闻之力(多闻信正法之力)、施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力、正念止观诸通明力(即成就正念、正观六通三明之力)、如法调伏诸众生力(即如法调伏刚强众生之力)

菩萨拥有与无量寿佛一样的身色相貌,功德具足,辩才无碍,没有人能与之相等

菩萨供养无量诸佛,而且常为诸佛共同称叹

菩萨究竟获得诸波罗蜜(到达彼岸),修空、无相、无愿三昧、不生不灭诸三昧,远离声闻缘觉的境地


名词解释:

【十三力】
西方净土之菩萨,具足十三力,而能自利利他。即:(一)因力,宿世之善根力。(二)缘力,善智识之教诲力。(三)意力,如理作意之力。(四)愿力,求菩提之力。(五)方便力,依法巧修之力。(六)常力,常依法而修之力。(七)善力,正修之善根力。(八)定力,修止成就之力。(九)慧力,修观成就之力。(十)多闻力,多闻信正法之力。(十一)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力。(十二)正念、正观诸通明力,即成就正念、正观六通三明之力。(十三)如法调伏诸众生力,即如法调伏刚强众生之力。(无量寿经卷下)p362 FROM:【佛光大辞典】

【慧力】
(术语)五力之一。言智慧有能除烦恼之力用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定力】
(术语)五力之一。禅定之力用,能破诸乱想者。无量寿经下曰:“定力禅力。”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力】
(术语)修善之力用。由善所得之力。无量寿经下曰:“常力,善力。”净影疏曰:“依法正修,名为善力。”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常力】
(术语)菩萨十三力之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方便力】
(术语)方便之力用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愿力】
指本愿之力用。又作本愿力、大愿业力、宿愿力。谓菩萨在“因位”所发本愿之力用至果位而显其功。在净土宗专指阿弥陀佛之愿力,如观无量寿经、往生论、往生论注卷下、观经疏卷一等所说。日本净土真宗有愿力回向之说,此系指众生往生净土之因,或获得往生之果报,皆仰仗佛陀之愿力。因此种力量为凡夫所无法思议者,故称愿力不可思议。又因其作用乃是自然而然者,故称为愿力自然。而由此种愿力所成就之净土,则称“愿力成就净土”。相对于众生之自力及释尊之佛力,日本净土宗西山派特别称弥陀之力为愿力。此外,如来本愿所与之信心,称为愿力信心。((参见:本愿力)1977)p6727 FROM:【佛光大辞典】

【意力】
(术语)求正觉之意思。无量寿经下曰:“意力愿力。”同净影疏曰:“求佛之心,名为意力。”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缘力】
指助缘之力量。相对于“因力”而言。佛家以为夙世有修习正法之善因,今生复听闻正法而助其善因之发动,此力量称为缘力。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中):“因力、缘力、意力、愿力,(中略)如法调伏诸众生力,如是等力,一切具足。”p612
FROM:【佛光大辞典】

【因力】
(术语)于物之生正为原因之力。对于缘力而言。无量寿经下曰:“因力缘力。”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不生不灭】
乃“生灭”之相对词。为常住之意。形容涅槃时,亦每以“不生不灭”表之。据般若心经谓,此世一切之存在有“无实体”之特性,不生亦不灭。此一思想萌芽于佛教以前之印度社会,后成为佛教根本教义之一。p965 FROM:【佛光大辞典】

【力】
(杂语)力用也,梵语,么攞Bala。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力】
梵语 bala,音译波罗;或 bala^na,音译末丽囊。机能、能力之意。(一)指十波罗蜜中之第九,即称力波罗蜜。(二)指思择力、修习力。(三)自力、他力。(四)指产生菩提心之力有自力、他力、因力、方便力等四力。((参见:二力)169、“十波罗蜜”449、“四力”1628)p321 FROM:【佛光大辞典】

【欣戚】
p0829瑜伽十八卷八页云:云何欣戚?谓如有一,于佛所证法毗奈耶,率尔得生须臾正信;不善观察前后得失,忽然自励,便弃家法,往趣非家。既出家已;与凡道俗,共相杂住。遂于去来货财亲友,追念思慕,忧戚缠心。或复有一非由正信,亦非自励往趣非家;然或为王之所驱迫,乃至或为不活邪畏之所恐怖,舍离居家。既出家已;于其正信诸婆罗门居士等边,时时多获利养恭敬,深生爱味。窃作念言:吾此一方,善哉奇要,无劳稼穑,不事商贾,少致艰辛,足堪活命。彼缘如是利养恭敬,便自欣悦,安然而住。 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阿难!彼诸菩萨成就如是无量功德,我但为汝略言之耳;若广说者,百千万劫不能穷尽。”

[学习解说]:

阿难,极乐世界的菩萨能成就如是种种功德,我今日只是简略介绍,如果详细说的话,即使经历百千万劫也说不尽



佛告弥勒菩萨、诸天、人等:“无量寿国声闻、菩萨功德智慧不可称说,又其国土微妙安乐清净若此,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然,著于无上下,洞达无边际?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去,往生安养国。横截五恶趣,恶趣自然闭;升道无穷极,易往而无人。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获极长生,寿乐无有极?

[学习解说]:

佛告诉弥勒菩萨和人天大众:无量寿佛国土中声闻和菩萨的功德与智慧不可称说,另外他们的国土如此微妙殊胜、安乐清净,众生为何不尽力行善业呢,至心念佛积善业者自然往生极乐世界,如果能勤行精进,必定能超越生死,往生极乐世界

国中声闻和菩萨不会堕入五恶道,恶道之门自然关闭,只要发愿往生人人都能往生极乐世界,众生何不放弃世间俗事,只要勤行精进念佛就能顺利往生,就能拥有无量寿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62

[禅定勋章]

42#
 楼主| 发表于 2023-12-5 11:30: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12-6 11:18 编辑

十三、正观世间财物皆是无常变坏,当舍既舍,一心念佛

然世人薄俗,共诤不急之事。于此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以自给济。无尊、无卑,无贫、无富,少、长、男、女共忧钱财,有无同然,忧思适等。屏营愁苦,累念积虑,为心走使,无有安时——有田忧田、有宅忧宅,牛、马、六畜、奴婢、钱财、衣、食、什物,复共忧之——重思累息,忧念愁怖,横为非常、水、火、盗贼、怨家、债主焚漂劫夺,消散磨灭,忧毒忪忪,无有解时。结愤心中不离忧恼,心坚意固适无纵舍,或坐摧碎身亡命终,弃捐之去莫谁随者。

[学习解说]:

然而世人福薄,每天在这五浊恶世中忙忙碌碌经营世事,不论贫富、尊卑、男女、老少都为钱而忧虑,没有安宁时

有田地者为了田地而忧虑,有家宅者为了家宅而忧虑,有牛、马、六畜、奴婢、钱财、衣、食、杂物者同样会为了这些东西而忧虑

担心这些东西被水灾、火灾损失,被盗贼、怨家、债主劫夺,整天忧心忡忡难以释怀,由于整天忧愁苦恼,妄念坚固,样样舍不得放不下,拥有再多临到命终时,没有一样能带得走,终要全部舍去

[学习笔记]:

正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反之如果能正观世间万物皆我所用,非我所属,就能广行布施,增上戒定慧,远离生死,获得解脱


名词解释:

【什物】
又作十物、什器、什宝。什即杂、聚之意。指寺院中之各种法物。在印度,僧众个人之随身物称轻物,僧团全体之所有物称重物。其后,重物引申为僧院生活与修行之资具,我国自古称之为什物、资财。又什物中特别贵重者称法宝物。(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第三十一、新华严经卷二十八、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卷三十六、卷三十九、显扬圣教论卷六、玄应音义卷二)p1221 FROM:【佛光大辞典】




尊贵、豪富亦有斯患,忧惧万端,勤苦若此,结众寒热与痛共俱。贫穷下劣困乏常无,无田亦忧欲有田、无宅亦忧欲有宅,无牛、马、六畜、奴婢、钱财、衣、食、什物亦忧欲有之。适有一复少一、有是少是,思有齐等;适欲具有便复糜散。如是忧苦当复求索,不能时得思想无益,身心俱劳,坐起不安,忧念相随,勤苦若此,亦结众寒热与痛共俱。或时坐之终身夭命,不肯为善、行道、进德,寿终身死当独远去,有所趣向善恶之道,莫能知者。

[学习解说]:

即使是尊贵富有的人同样也有很多忧愁烦恼,甚至为了拥有更多钱财造下很多罪业

贫穷下劣的人因为物资匮乏,没有田地者希望得到田地,没有家宅者希望得到家宅,没有牛、马、六畜、奴婢、钱财、衣、食、杂物者希望都能拥有,而且还希望都能拥有很多很多

如果无法得到这些财物就整天思来想去如何得到,弄的身心疲劳,坐立不安,忧心忡忡,每天如此,直到命终也不肯转变念头,一心向善修行积功累德,真正等到命终后就会随业受报堕入恶道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62

[禅定勋章]

43#
 楼主| 发表于 2023-12-6 10:59:36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43楼~44楼共用时4小时)

十四、如何正观并超越世间凡情,避免结恶以及免遭恶道苦报

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家室、中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或时心诤有所恚怒,今世恨意微相憎嫉,后世转剧至成大怨。所以者何?世间之事更相患害,虽不即时应急相破,然含毒畜怒结愤精神,自然克识不得相离,皆当对生更相报复。

人在世间贪爱的欲望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善恶变化、殃福异处,宿豫严待,当独趣入。远到他所莫能见者,善恶自然追行所生。窈窈冥冥别离久长,道路不同会见无期,甚难甚难复得相值。何不弃众事,各曼强健时,努力勤修善,精进愿度世,可得极长生?如何不求道,安所须待,欲何乐乎?


[学习解说]:

世间众生父子之间、或兄弟、或夫妇、或家里的亲属之间都应当相互尊敬和爱护,不要相互嫉妒和憎恨,大家要和颜悦色,不要相互敌对

如果因为争论而心生嗔恨,那么今生原本只是很小的怨结,到了来世就会变成大怨,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世间的事情都是互相报偿的,如果不能及时解结,就会在来世因缘成熟时,互相报复

人们在世间种种贪欲中都是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当苦报来临时才知道一切业障都要自己承受没有任何人可以取代,不论善恶、福祸都要自己独自面对

因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虽然今生关系很亲近,但是各自受报的道路都不相同,想要再次相见,遥遥无期,很难很难再相聚

因此为何不舍弃世间凡情,趁着身体强健时,努力断恶修善,勇猛精进,发愿自度度他,这样便能获得无量寿命,为何不这样上求佛道,体会法喜的快乐呢?


[学习笔记]:

藉由这段经文,末学想到善知识讲过修行要趁早的教导:
佛弟子如果没有趁年轻修行吃苦消业,随着年纪渐增,生理退化,心力不足
负面的力量就会显得强大,累世的负面习气现行,修行就很容易退转,甚至严重的往下沉沦
所以,要趁早修行且真正努力消业,这样才能避免年老力衰的时候,业障现前无力无心抵挡而退转
因为年轻才有体力和心力,比较容易突破障碍
如果能趁早修行且真正消业(消除粗重甚至细微的负面习气),这样年老比较不容易退转
不然,年老后退转的很多,面临死亡那刻退转的更多,因为这时候更难突破累世黑业
所以,修行应该趁早,更应该兢兢业业,不要懈怠
虽然可以依靠佛力,念佛求生净土,但是,自己如果不努力,心力不足,恶业黑业过多过大,也是难与佛相应而往生净土的
虽然念佛往生是最容易的方便法门,但是如果自己没有一点本钱,又造一堆恶业拖累,想往生也难

所以,没有任何事情是可以不付出而白吃的,想解脱还是要趁早努力才好 —— 趁早修行,才能避免「业障现前」而退转&如何突破业障?



名词解释:

【度世】
<一>指度脱三世迷界之事。度即渡、出,犹言出世、出世间、离世间。如华严经离世间品,又称度世品经。
<二>指为自己名利、生计所作一切之生业。
<三>指济度世间之人。如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上):“能度诸世间。”(佛说无量寿经卷上)p3778 FROM:【佛光大辞典】

【克识】
(术语)克者必也,识者记也。有天神必记识人之善恶也。无量寿经下曰:“自然克识不得相杂。”又曰:“天神克识,列其名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是,世人不信作善得善、为道得道,不信人死更生、惠施得福,善恶之事都不信之,谓之不然终无有是。但坐此故,且自见之,更相瞻视,先后同然。转相承受父余教令,先人祖父素不为善、不识道德,身愚神闇,心塞意闭。死生之趣、善恶之道,自不能见,无有语者;吉凶祸福,竞各作之,无一怪也。生死常道转相嗣立,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妇更相哭泣,颠倒上下无常根本,皆当过去不可常保。教语开导,信之者少,是以生死流转无有休止。

[学习解说]:

世间众生不相信善因结善果,不相信人死后还会再次随业投生,这些善恶果报的事情他们都不相信,也不以为然,甚至有人认为根本没有因果这回事

这些众生从先人祖父开始就从不做善事,不懂道德,愚痴无明,心门闭塞,所以不知生死轮回和善恶果报的事情,也没有人跟他们说凶吉祸福的道理,所以无知造业,甚至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在这生死轮回过程中,或者父亲哭儿子,或儿子哭父亲,或者兄弟、夫妇相互哭泣,时常颠倒,要知道今生的关系不可能常常保持长久



如此之人,曚冥抵突,不信经法,心无远虑,各欲快意;痴惑于爱欲,不达于道德;迷没于瞋怒,贪狼于财色。坐之不得道,当更恶趣苦,生死无穷已,哀哉甚可伤。或时室家,父子、兄弟、夫妇,一死一生更相哀愍,恩爱、思慕、忧念结缚,心意痛着迭相顾恋,穷日卒岁无有解已。教语道德心不开明,思想恩好不离情欲。惛曚闭塞,愚惑所覆,不能深思熟计、心自端政、专精行道、决断世事,便旋至竟年寿终尽不能得道,无可奈何。

[学习解说]:

这种愚痴无明的人不信经法,心无大志,只考虑眼前利益,殊不知因果丝毫不爽,他们愚痴迷惑,贪爱五欲,嗔恨心重,对于世间财色更是贪得无厌,不懂得修行消业,不断造作恶业,这样换来的必定是堕入恶道受苦,无穷无尽

如果遇到父子、兄弟、夫妇其中死去一人,就会特别悲痛,各种恩爱、思念忧郁的情绪都会出现,每天忧心忡忡哀伤不已,心中始终无法释怀,总是被凡情缠敷和蒙蔽,被无明愚痴障碍,不能深思熟虑佛法的道理,不能端心正念,精进修行和决定断除一切世间俗事,所以直到临命终也不能得道,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总猥愦扰皆贪爱欲,惑道者众、悟之者寡,世间匆匆,无可聊赖。尊卑、上下、贫富、贵贱,勤苦匆务各怀杀毒,恶气窈冥为妄兴事,违逆天地不从人心,自然非恶先随与之。恣听所为待其罪极,其寿未尽便顿夺之。下入恶道,累世怼苦展转其中,数千亿劫无有出期。痛不可言,甚可哀愍。

[学习解说]:

世间众生都贪爱五欲,所以迷惑的人特别多,而觉悟的人却很少,不论尊卑、上下、贫富、贵贱都在为了世间利益而造作恶业,违背天地良心做事,自然会先感召到恶报,往往寿命还没到人就已经死了,死后又随业流转堕入恶道受苦,经过数千亿劫累世不得出离,痛苦不堪,实在是令人哀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62

[禅定勋章]

44#
 楼主| 发表于 2023-12-6 11:00:11 | 只看该作者

十五、世间之事无可乐者,应当勤行精进,发愿往生

佛告弥勒菩萨、诸天人等:“我今语汝世间之事,人用是故,坐不得道。当熟思计远离众恶,择其善者勤而行之。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遇佛在世当勤精进,其有至愿生安乐国者,可得智慧明达、功德殊胜;勿得随心所欲,亏负经戒在人后也。傥有疑意不解经者,可具问佛,当为说之。

[学习解说]:

佛告诉弥勒菩萨以及其他众生:我今日说的这些世间因果之事,如果做了就不能得道,所以应当深思熟虑远离这些恶业,应当选择勤行善业,要知道世间一切爱欲及荣华富贵不可能长久保存,终会离去,所以不应当把这些东西当做是快乐的源泉

能遇到佛住世间,应当勤行精进,如果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者必定满愿,还能令智慧充满,和得到殊胜的功德,所以不要随心所欲被习气转,不要辜负经中的教导,落在人后,如果有任何疑问,可以向佛请教,佛必定会为你们解说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62

[禅定勋章]

45#
 楼主| 发表于 2023-12-7 11:10:44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45楼~47楼共用时4小时)

十六、弥勒菩萨赞佛功德,以及感恩教诫令大众心得开明

弥勒菩萨长跪白言:“佛威神尊重,所说快善,听佛经者贯心思之。世人实尔如佛所言,今佛慈愍显示大道,耳目开明长得度脱,闻佛所说莫不欢喜。诸天、人民、蠕动之类,皆蒙慈恩解脱忧苦。佛语教诫甚深甚善,智慧明见八方、上下、去来今事,莫不究畅。今我众等所以蒙得度脱,皆佛前世求道之时谦苦所致。恩德普覆,福禄巍巍,光明彻照达空无极;开入泥洹,教授典揽威制消化,感动十方无穷无极。佛为法王尊超众圣,普为一切天人之师,随心所愿皆令得道。今得值佛,复闻无量寿声,靡不欢喜,心得开明。

[学习解说]:

弥勒菩萨长跪合掌对佛说:佛的威神令人尊重,听佛讲经贯澈身心,世间众生的确如佛所说的这样

感恩佛慈悲为我们开示成佛之道,让我们耳目开明获得度脱,听佛说法令我们都生起大欢喜心,诸天、人民以及虫类众生都蒙佛慈悲加持解脱忧愁和苦恼

佛对我们的教诫,义理至深至善,佛的智慧通达三世,今日我们之所以能够得到度脱,都是因为佛前世一心志求佛道,难行能行所致

佛的恩德能普覆一切众生,福禄功德巍巍广大,引导众生入佛知见,拥有佛的大智慧,教授我们经典的要义,十方一切众生无不感动至极

佛是法王最尊最圣,佛是一切天人的导师,能随顺众生所愿方便说法,令众生获得道果,今日能够遇到佛,又听闻无量寿佛的名号,众生无不心生欢喜,得到心开意解


[学习笔记]:

关于称赞佛功德,感恩善知识节录分享: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精进
..............

语清净精进,随所闻法广为他说,赞佛功德无疲倦故;


普贤菩萨十大愿之第二愿也是教导我们要称赞如来,赞佛能得到无量功德

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名词解释:

【教授】
(术语)教法授道也。宋译楞伽经一曰:“现方便而教授。”辅行四之三曰:“宣传圣言,名之为教。训诲于义,名之为授。”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典揽】
指撮取经典之要义而说明之。典,指经典;揽,指撮要。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五中):“开入泥洹,教授典揽。(中略)典揽智慧,众道之要。”又净影寺慧远亦于无量寿经疏中谓,善解经典而揽知众义,称为典揽。p3082 FROM:【佛光大辞典】

【蠕动】
(杂名)总称无足而动之虫。即腹行之虫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告弥勒:“汝言是也。若有慈敬于佛者,实为大善。天下久久乃复有佛,今我于此世作佛,演说经法,宣布道教,断诸疑网;拔爱欲之本,杜众恶之源。游步三界无所拘阂,典揽智慧众道之要,执持纲维昭然分明,开示五趣度未度者,决正生死泥洹之道。

[学习解说]:

佛告诉弥勒菩萨:你说的对,众生如果能够诚心恭敬诸佛,这实在是大善

佛要很久很久才出现在世间,今日我在娑婆世界作佛,为你们演说经法,断除疑惑和无明知见

拔出众生贪爱的根本,杜绝恶业的源头,游化三界无有障碍,为还在轮回中的众生开示法义,令他们决定出离生死究竟获得涅槃(又名灭度,是灭尽烦恼和度脱生死的意思)


名词解释:

【泥洹】
即涅槃,又名灭度,是灭尽烦恼和度脱生死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弥勒当知,汝从无数劫来修菩萨行,欲度众生,其已久远,从汝得道至于泥洹不可称数。汝及十方诸天、人民一切四众,永劫已来展转五道,忧畏勤苦不可具言,乃至今世生死不绝,与佛相值听受经法,又复得闻无量寿佛。快哉甚善,吾助尔喜。

[学习解说]:

弥勒你应当知道,你在无数劫以来修菩萨行,救度众生,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了,从你得道到涅槃还有不可称数的时间

你和十方诸天人民一切众生永劫以来辗转五道,一直到今生也没有出离生死轮回,今日与佛相遇,听佛演说经法,又听闻无量寿佛名号,实在是件利好的善事,我很高兴且会帮助你们成就佛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62

[禅定勋章]

46#
 楼主| 发表于 2023-12-7 11:11:04 | 只看该作者

十七、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者,若心生怀疑则生边地,五百岁听不到佛法

汝今亦可自厌生、死、老、病、痛苦、恶露、不净、无可乐者,宜自决断。端身正行,益作诸善;修己洁体,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里相应;人能自度,转相拯济;精明求愿,积累善本。虽一世勤苦须臾之间,后生无量寿佛国快乐无极,长与道德合明,永拔生死根本,无复贪恚、愚痴、苦恼之患。欲寿一劫、百劫、千亿万劫,自在随意皆可得之,无为自然次于泥洹之道。汝等宜各精进求心所愿,无得疑惑中悔自为过咎,生彼边地七宝宫殿,五百岁中受诸厄也。

[学习解说]:

你们自己要厌弃生老病死种种痛苦,要下定决心断除对种种贪欲,应当正观世间一切无可乐者,端身正行,广做善业,清除贪嗔痴,如法实修言行合一,既能自度也能度众生,要求愿往生极乐世界,应当积累往生的资粮(信愿行和净业三福)

你们只要一世勤苦修行,很快就能往生极乐世界,那时候就会得到无量无边的快乐,彻底拔出生死的根本,不在被贪嗔痴所牵绊,寿命随意自在,一劫百劫千亿劫都可以,自然接近涅槃的境界
你们各自都要精进修行,求愿往生极乐世界,不要疑惑让自己心生后悔,心有怀疑只能生到边地(指极乐净土之边地。又称疑城、胎宫。即以疑惑心修诸功德之人,应其机感,死后于净土受生之处。生于边地,五百岁中不得见闻三宝),五百岁听不到佛法


名词解释:

【边地】
<一>梵语 mleccha。音译弥戾车。又作边夷无所知者、卑贱。指不能见闻佛法之边隅下贱之种族。((参见:弥戾车)6417)
<二>指极乐净土之边地。又称疑城、胎宫。即以疑惑心修诸功德之人,应其机感,死后于净土受生之处。生于边地,五百岁中不得见闻三宝。((参见:边地胎生)6708、“边地懈慢”6708)p6707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62

[禅定勋章]

4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7 11:11:15 | 只看该作者

十八、端心正意,不造恶业,受持五善,方能舍五恶、去五痛、离五烧

弥勒白佛:“受佛重诲,专精修学,如教奉行,不敢有疑。”
佛告弥勒:“汝等能于此世端心正意,不作众恶,甚为至德,十方世界最无伦匹。所以者何?诸佛国土天人之类自然作善,不大为恶,易可开化。今我于此世间作佛,处于五恶、五痛、五烧之中,为最剧苦。教化群生令舍五恶、令去五痛、令离五烧;降化其意令持五善,获其福德度世长寿泥洹之道。


[学习解说]:

弥勒菩萨对佛说:我们接受佛的深重教诲,专心精进修学,信受奉行,心不怀疑

佛告诉弥勒菩萨:你们能在娑婆世界端心正意,不造作恶业,就能得到大福德,十方世界都无法与之相比

为什么呢,因为其他佛土众生自然行善,极少数会有不善的事情发生,所以那里的众生很容易开导和教化

今日我在这五浊恶世中作佛,身处五恶(指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五痛(造五恶者,于现世之中,王法治其罪,身遭厄难,称为五痛)、五烧(以此五恶,于未来世三途受报,称为五烧)之中,都是为了教化这里的众生舍弃五恶、去除五痛、远离五烧,令他们能够降伏恶念,受持五善,如此才能获得种种福德,往生极乐世界,得到无量寿命和究竟涅槃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62

[禅定勋章]

48#
 楼主| 发表于 2023-12-8 10:30:43 | 只看该作者
(48楼~49楼共用时4小时以上)


十九、何谓五恶?五痛?五烧?

1、第一种恶:杀生所要承受的痛和烧


佛言:“何等为五恶?何等五痛?何等五烧?何等消化五恶、令持五善,获其福德度世长寿泥洹之道?

“其一恶者,诸天、人民、蠕动之类。欲为众恶莫不皆然。强者伏弱转相克贼,残害杀戮迭相吞噬,不知修善恶逆无道,后受殃罚自然趣向。神明记识犯者不赦,故有贫穷、下贱、乞丐、孤独、聋盲、喑哑、愚痴、憋恶,至有尪狂不逮之属。又有尊贵、豪富、高才、明达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积德所致。

世有常道、王法、牢狱不肯畏慎,为恶入罪受其殃罚,求望解脱难得免出。世间有此目前现事,寿终后世尤深尤剧,入其幽冥转生受身。譬如王法痛苦极刑,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转贸其身、改形易道,所受寿命或长或短,魂神精识自然趣之。当独值向相从共生,更相报复无有止已,殃恶未尽不得相离,展转其中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天地之间自然有是,虽不即时卒暴应至,善恶之道会当归之。是为一大恶、一痛、一烧,勤苦如是。


[学习解说]:

佛问:什么是五恶?五痛?五烧?如何使众生消除五恶,受持五善,令福德增长,获得无量寿,究竟涅槃?

第一个恶说的是诸天、人民、蠕动之类的众生,强者欺负弱者,残害杀戮、相互吞食众生肉,不知修善造作杀业,果报自然趣向恶道,神明(天神地祇也,不测曰神,灵明如镜曰明)也无法帮助犯罪的人赦免罪业,因此才会有贫穷、下贱、乞丐、孤独、聋盲、喑哑、愚痴、憋恶等等这样的人,反之那些尊贵、富有、高才、明达的人也是由于宿世慈悲孝顺,修善积德感召的善报

世间的王法和牢狱的惩罚都不能令众生心生畏惧,如果真的被法律制裁想要从牢狱中出来会很难,这就是造作恶业在世间所要承受的果报,命终后果报还会更加深重,会堕入三恶道继续受苦,譬如遭受世间法律的刑罚那样极其痛苦,三恶道也有无量的苦恼,恶报未尽是不可能出离的,会在恶道中辗转,无有出期,很难获得解脱,因此如果真的堕入三恶道,可以说是痛不可言

天地之间自然有因果法则,虽然杀生的人不是马上受报,但善恶究竟是真实不虚的,早晚都会受报,这是第一种恶和所承受的痛和烧


[学习笔记]:

华严经

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
为什么不要杀生,也不能自杀 ~ 心念的惯性作用 2#

关于杀生,善知识教导:佛弟子或想修行解脱轮回的人是不可以杀生吃肉的
不论是自己杀还是他人杀,全都是杀业的共犯
杀业必堕入恶道,这是无庸置疑的,因为任何经上都是这样说

在佛法中,关于把杀生吃肉合法化的邪见,其实是很容易分辨的
可是,初学佛的众生或一般佛弟子总是不能明辨正邪

如果您正是上面说的这种人,还贪恋肉食或被邪见所迷惑
那您应该好好看看末学下面的分析


以下分几个方面来说明

简单说,以[贪][嗔][痴]三毒来说,
吃肉就是自己对肉食还有[贪恋],
另外因为[愚痴]所以不能明辨正邪,对一些说可以吃肉的邪说产生迷惑
所以吃肉的佛弟子自己已经犯了上述三毒中的两种
三毒是堕入三恶道的根源,三毒不除,终究堕入恶道


若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来说
就是没有[慈][悲]众生,所以才会吃众生肉
另外也是没有真正发起[舍离心],才会吃众生肉
所以,没有了四无量心,您还算是发心的佛子吗?


若以[四弘愿]来说
那就是没有真正发起[断除烦恼]的宏愿,不然怎会还留下吃肉的障碍和烦恼呢
那也是没有真正发起[渡尽一切众生]的宏愿,才会吃众生肉,和众生结怨
也是没有真正发起[成就佛道]的大愿,才会贪恋肉食
没有了四弘愿,您还算是大乘佛子吗?


再者,以[戒][定][慧]来看
杀生吃肉就是没有守[戒],所以嘴巴上讲修行,其实是盗用佛法行苟且之事
从定来看,断除不了心中对肉食的渴望,那就是没有[定力]
从慧来看,因为破戒杀生吃肉,放纵自己而没有定力,且和众生结下累世恶缘,那就是没有[智慧]
没有了戒定慧,那算是哪门子修行呢?


如果再从[三十七道品],或者[四正勤]或[八正道]来看
杀生吃肉都一样是不符合修行的表现
这是连基础修行都没做好了
最后由心法原理来看
1.如果您还贪恋肉食,那就是不能断欲,不能断欲就是不能断苦,不能断苦就是[定力]不足
2.如果您还执意认为可以吃肉,那就是知见不正确,对六道轮回真相不明白,那就是没有[智慧]
如果您还有善根想要脱离轮回,那就要先守[戒],然后修[定],且改正[观念]和[知见](这就是由[闻慧]来[修慧])
如果您不是如此,而执意要吃肉
那您自己和众生共同心念的力量,就会形成共业,让您无法脱离轮回 ——
[辨析]佛弟子或想修行解脱轮回的人可不可以杀生吃肉

参考阅读:
不管从佛法,健康,环保,慈悲来看,都不应该有任何藉口再吃肉 请入内看各种证据
雷久南博士研究的见证及其启示 ~ 业障与吃素
为什么不要杀生,也不能自杀 ~ 心念的惯性作用
造何种恶业会有何种果报? ~ 地藏王菩萨本愿经
吃素才能真正避免杀生,才是真放生



名词解释:

【五恶】
五种恶。(一)杀生,(二)偷盗,(三)邪淫,(四)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五)饮酒。又五戒所防即为上述之五恶;造此五恶,于现世中,王法治罪,身遭厄难,称为五痛;以此五恶,于未来世三途受报,称为五烧。(优婆塞五戒威仪经、四天王经、无量寿经义疏卷下(慧远))p1161 FROM:【佛光大辞典】

【幽冥】
(术语)虽为有理,而幽远非常识所及之处。又,三恶道无真理光之处(即冥土)。无量寿经下曰:“寿终后世,尤深尤剧。入其幽冥,转生受身。”八十华严经十一曰:“一一毛孔现光明,普遍虚空发大音,所有幽冥靡不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常道】
(杂语)寻常之道理也。无量寿经下曰:“生死常道转相嗣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神明】
(术语)天神地祇也,不测曰神,灵明如镜曰明。无量寿经下曰:“日月照明,神明记识。”贤劫经一曰:“诸天神明,人与非人,爱重至德。”药师经曰:“解奏神明,呼诸魍魉。”大方等陀罗尼经一曰:“当以神明为证。”又言众生之识性。释门归敬仪中曰:“开神明之正路,通正道之明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神明】
无法思惟分别者,称为神;能照见者称为明。(一)指天地之诸神,诸神能明白察知善恶邪正,确实无误,故有此称。(二)指众生之神识(灵魂、精神之主体)。p4249 FROM:【佛光大辞典】



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者,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一大善也。

[学习解说]:

譬如大火焚烧身体一样痛苦,如果此人能制心一处,端身正行,只管行善,不造诸恶,这样的人便能获得福德,往生极乐净土,究竟涅槃,这是第一大善


名词解释:

【度世】
(术语)度者渡也,出也,如言出世。出过世间之谓也。无量寿经上曰:“超过世间诸所有法,心常谛住度世之道。”同下曰:“获其福德度世长寿泥洹之道。”述文赞中曰:“谛者安也,度者出也,即出世道之别名故。”大经净影疏下曰:“度世长寿泥洹道者,后生弥陀,终得涅槃。”【又】济度世间之人也。维摩经佛国品曰:“能度诸世间。”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62

[禅定勋章]

49#
 楼主| 发表于 2023-12-8 10:32:11 | 只看该作者

2、第二种恶:偷盗所要承受的痛和烧

佛言:“其二恶者,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室家、夫妇——都无义理,不顺法度。奢淫憍纵,各欲快意,任心自恣,更相欺惑。心口各异、言念无实、佞谄不忠、巧言谀媚、嫉贤谤善,陷入怨枉。主上不明任用臣下、臣下自在机伪多端,践度能行知其形势。在位不正为其所欺,妄损忠良不当天心。臣欺其君、子欺其父,兄弟、夫妇、中外知识更相欺诳,各怀贪欲、瞋恚、愚痴,欲自厚己、欲贪多有,尊卑、上下心俱同然。

破家亡身不顾前后,亲属内外坐之灭族。或时室家、知识、乡党、市里、愚民、野人转共从事,更相剥害,忿成怨结。富有悭惜不肯施与,爱保贪重心劳身苦,如是至竟无所恃怙,独来独去无一随者。

善恶、祸福追命所生,或在乐处、或入苦毒,然后乃悔,当复何及?世间人民心愚少智,见善憎谤不思慕及,但欲为恶妄作非法,常怀盗心悕望他利,消散磨尽而复求索。邪心不正,惧人有色,不豫思计,事至乃悔。

今世现有王法牢狱,随罪趣向受其殃罚。因其前世不信道德、不修善本,今复为恶,天神克识别其名籍,寿终神逝下入恶道,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展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是为二大恶、二痛、二烧,勤苦如是。


[学习解说]:

佛说:第二恶说的是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之间不讲道理,也不听从佛法的教化,他们奢侈骄慢和放纵自己,为了各自的贪欲而造作偷盗的恶业,随心所欲,甚至相互欺骗,他们想的和做的往往口是心非,对人也不忠诚,喜欢花言巧语,嫉妒贤者,毁谤善人,甚至陷害和冤枉他人,身在其位不作其(正)事,所以常常被手下的人欺骗,臣欺君、子欺父、兄弟、夫妇之间也是相互欺骗,人人怀着贪欲、瞋恚、愚痴,自私自利,希望拥有越多越好,不论身份尊卑还是上司或下属都贪欲深重

偷盗的人最后往往都是家破人亡,或者与家人、或与朋友等愚痴的人凑到一起一同偷盗,最后因为分赃不均反目成仇。富有的人因为悭贪吝啬不肯布施,守护那些不义之财劳心劳神,直到命终时无有任何依靠,独来独往没有一样能带走的

唯有善恶祸福追随此人,善业多者会生到善道,恶业多者会生到恶道,往往这时才悔不当初,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世间众生就是这么愚痴缺少智慧,见到善人不能见贤思齐,反而加以毁谤和伤害,只想着偷盗并挥霍这些不义之财,因为这种邪心不正,很害怕被别人看到,不事先想清楚后果,事后后悔莫及

偷盗的人现世就会被法律制裁,遭受牢狱之灾,这都是因为前世不信因果、不修善业,今生既然做了恶业,天神都会记录此人所做的善恶事,丝毫不会夹杂,命终之后就会随业牵引堕入恶道,遭受很多苦报,辗转其中,生生世世轮回无有出期,很难获得解脱,可不堪言,这是第二种恶和所承受的痛和烧


[学习笔记]:
[戒盗](除了偷盗,请注意一些公家的小东西可能平常随意拿走或放入自己口袋,或占用公物) —— [必修]五戒十善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
引用别人的文章,或者引用佛经,请说明清楚出处
如果不说明清楚自己是引用,而让别人误会,
别人因此而赞叹和仰慕自己,而且自己因此而自得意满或起贪求心
这就是欺骗和偷盗 ——
[细说因果]引用别人的文章,或者引用佛经,请说明清楚

如果已经造恶业的众生,应当如何消除业障呢?
对于外在与众生互动形成的共业果报(对外):
例如,累世对众生所做的杀业偷盗邪淫妄语恶口咒骂两舌离间挑拨...
以惭愧心和真诚心,忏悔过错,甘愿承受累世共业形成的一切果报,决心不再犯,
并且积极发起正向的大心大愿,普渡众生,转化外在共业干扰和障碍
[[想要业障快速消除]]
这要靠发心,靠真心,要靠发起修正自我,真心成佛和普渡众生的决心
佛菩萨会看众生的根器因缘,就是看众生的发心发愿和承受力来教导众生
如果佛弟子真的发起无上菩提心,愿意精进修行快速消业
佛菩萨就会依照众生的发愿和根器来教导和考验众生

所以只要佛弟子真心发露忏悔改过,精进实修
过程中(生活中或梦中)就会快速的接受各种考验和磨练
逐渐消除自己的习气和众生对自己的仇怨
逐渐改变自己的心念和行为,也逐渐转化众生对自己的观感
这样就能快速消除自己念头上的习气障碍和外在共业的干扰和障碍


总之,真心忏悔改过,发起大心,决心成佛和普渡众生,并且精进实修,体会心法,这样就能在实修的过程中快速消业或转业 —— [问答]如何快速消业?

名词解释:

【克识】
克,必之意;识,记之意。谓天神记录人所做之善恶时,必无丝毫之夹杂。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下):“自然克识,不得相离。”又同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六中):“天神克识,别其名籍。”p3730 FROM:【佛光大辞典】

【义理】
(术语)适于理之道也。八十华严经二十一曰:“修多罗文句义理,无有忘失。”思益经力说品曰:“随其义理不随章句言辞。”成实论众法品曰:“佛法皆有义理,外道法无义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度】
(杂语)法者法规,度者度量也。无量寿经下曰:“都无义理,不顺法度。”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者,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二大善也。

[学习解说]:

譬如大火焚烧身体一样痛苦,如果此人能制心一处,端身正行,只管行善,不造诸恶,这样的人便能获得福德,往生极乐净土,究竟涅槃,这是第二大善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62

[禅定勋章]

50#
 楼主| 发表于 2023-12-9 08:25: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12-10 10:02 编辑

(50楼~52楼共用时4小时)


3、第三种恶:邪淫及所要承受的痛和烧

佛言:“其三恶者,世间人民相因寄生,共居天地之间,处年寿命无能几何。上有贤明长者、尊贵豪富,下有贫穷㒋贱、尪劣愚夫,中有不善之人常怀邪恶,但念淫妷,烦满胸中,爱欲交乱坐起不安,贪意守惜但欲唐得。眄睐细色邪态外逸,自妻厌憎私妄出入,费损家财事为非法,交结聚会兴师相伐,攻劫杀戮强夺不道。

恶心在外不自修业,盗窃趣得欲击成事,恐势迫胁归给妻子,恣心快意极身作乐。或于亲属不避尊卑,家室中外患而苦之,亦复不畏王法禁令。

如是之恶著于人鬼,日月照见、神明记识,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展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是为三大恶、三痛、三烧,勤苦如是。

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者,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三大善也。


[学习解说]:

佛说:第三种恶是说世间众生共同居住在天地之间,寿命也不是很长久,上至贤明的长者、尊贵的富人,下到贫穷下贱的愚夫,中有不善之人,他们心中常常怀有邪恶的淫念,烦恼充满胸中,爱欲交错,坐立不安,男女之间眉目传情,表现出各种邪态,他们厌恶自己的妻子,损耗家里的钱财,这都是非法的事情

这种人心在外面沾花惹草不修善业,甚至恐吓和威胁妻子以取得财物,然后放纵和挥霍,这种人或者对亲属行淫,甚至不管对方身份如何,更不将法律放在眼里,其实邪淫者所做的事情不论人鬼、天地诸神都清楚知道,所以才会有三恶道以及种种苦报,邪淫的人会在三恶道中累生累世辗转轮回求出无期,他们所遭受的痛苦无法用言语形容,这是第三种恶和所感召的痛以及烧

譬如大火焚烧身体一样痛苦不堪,如果此人能制心一处,端身正行,只管行善,不造诸恶,这样的人方能获得福德,往生极乐净土,究竟涅槃,这是第三大善


[学习笔记]:
关于「邪淫」,众生可能不是很清楚或有所疑问
因此,以下深入详细说明

「邪淫」其实有广义和狭义的差别
广义来说,「邪」就是心术不正、知见错误,「淫」就是贪念,
所以,最最严格来说,只要是「不清净的贪念」都属于「邪淫」
狭义来说,「邪淫」是指男女之间的淫欲问题,这又有严谨和普通的差别

严谨来说,只要有任何一点点淫欲,就无法脱离六道轮回(这点可以参考「楞严经」)
因为,六道中的任何欲望,欲之所牵就会造成六道轮回的引力和束缚
所以,严谨来说,淫就是淫,不论正淫或邪淫都会造成六道轮回
按照佛经的说法,邪淫会堕落为畜生,正淫则为人,少淫则可能生欲界天
所以,只要有男女之淫,连「高等天人」(色界天、无色界天)都当不成,更不用说解脱六道轮回

然而,如果从初学修行的角度来说,可以慢慢深入修行,所以「五戒」中允许「人天善道」的「正淫」
也就是,正当夫妻关系,在正当的场合和时间,才能允许夫妻间的情欲关系,
除此之外,一切都属于邪淫(包含一切色情行业或影片和图书,不论从事或购买阅读观赏都属邪淫范畴)

所以,按照人天善法的标准来说,其实现今风气下,绝大多数人都犯了邪淫,都有堕入「畜生道」的可能
尤其从事色情行业危害世俗更大,果报也因此更严重,而一般人如果沉迷,原本可能的福报和功名都会被删除
因此,如果没有信奉因果、修学佛法、修善断恶,或求生西方极乐净土,都很难有翻转的可能 ——
我是哪种根器?

邪淫者的六种恶报:
淫邪有六变当知。何谓六?
(附注:邪淫会产生夫妻家庭六种灾变)
不自护身、(附注:邪淫会让自己迷失,身心不专,所以自身就会有灾难)
不护妻子、(附注:因为邪淫,所以对妻子不会全心照顾,夫妻容易不和)
不讲家属、(附注:因为邪淫,心思不在家中,所以思想行为逐渐远离家属,失去照顾和沟通)
以疑生恶、(附注:心不正,所以多疑,这样就会延生很多坏事,所以家庭不安)
怨家得便、(附注:自己的仇家或怨亲债主就会趁机报复)
众苦所围。(附注:邪淫会导致种种苦难上门)
已有斯恶则废事业,未致之财不获,既获者消,宿储耗尽。
(附注:如果造作这六种恶事,这样工作事业就会走下坡,本来将会得到的财富,就没办法得到,已经得到的财富,则会消失,本来储蓄的钱财,就会消耗殆尽) ——
[诸经辑要]夫妻如何相处?

另外,
有魔扰者都是没有清净戒律,没有吃素,或者犯邪淫...
所以真的要免除魔扰,真的要吃素, 要戒行清净
这样求生净土也比较顺遂, 不会有障碍 ——
吃素问题~ 如果生在以畜牧业为主或者严重缺少蔬菜的地域该怎么办?
要知道[[断除第八识的贪瞋痴恶习种子,恢复光明圆满的佛性]]才能成佛
而且由此就可知道[贪着淫欲]或[沾染杀生吃肉习气]是不可能成佛的,更不可能是佛法 ——
[不二]的探讨

该如何断除淫欲呢?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恶生浊乱法灭时, 淫欲火盛心迷倒, 
弃背妻婿外贪染,昼夜邪思无暂停, 
若能称诵大悲咒,淫欲火灭邪心除。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贪瞋痴等皆猛利故,造作杀生,或不与取,或欲邪行,或虚诳语,或粗恶语,或离间语,或杂秽语,或贪,或瞋,或复邪见,十恶业道
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
一切烦恼悉皆销灭,远离十恶,成就十善,于诸众生起慈悲心及利益心。


楞严经~
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净。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未精进者。令得精进。无智慧者。令得智慧。不清净者。速得清净。不持斋戒。自成斋戒。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瞋。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妙法莲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
欲修习是法华经,于三七日中、应一心精进,满三七日已,我当乘六牙白象,与无量菩萨而自围绕,以一切众生所喜见身、现其人前、而为说法,示教利喜,亦复与其陀罗尼咒,得是陀罗尼故,无有非人、能破坏者,亦不为女人之所惑乱,我身亦自常护是人,惟愿世尊听我说此陀罗尼咒。」

即于佛前而说咒曰:

阿檀地, 檀陀婆地, 檀陀婆帝, 檀陀鸠舍隶, 檀陀修陀隶, 修陀隶, 修陀罗婆底,佛驮波膻祢, 萨婆陀罗尼阿婆多尼, 萨婆婆沙阿婆多尼, 修阿婆多尼, 僧伽婆履叉尼, 僧伽涅伽陀尼, 阿僧祇, 僧伽波伽地, 帝隶阿惰僧伽兜略, 阿罗帝婆罗帝, 萨婆僧伽三摩地伽兰地, 萨婆达磨修波利刹帝, 萨婆薩埵楼驮憍舍略阿冕伽地, 辛阿毗吉利地帝 ——
[诸经辑要]如何断除淫欲?

参考阅读:[诸经辑要]如何避免[夫妻不忠出轨]? [妻子红杏出墙]?或[丈夫金屋藏娇]?


名词解释:

【五恶】
五种恶。(一)杀生,(二)偷盗,(三)邪淫,(四)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五)饮酒。又五戒所防即为上述之五恶;造此五恶,于现世中,王法治罪,身遭厄难,称为五痛;以此五恶,于未来世三途受报,称为五烧。(优婆塞五戒威仪经、四天王经、无量寿经义疏卷下(慧远))p1161 FROM:【佛光大辞典】

【神明】
无法思惟分别者,称为神;能照见者称为明。(一)指天地之诸神,诸神能明白察知善恶邪正,确实无误,故有此称。(二)指众生之神识(灵魂、精神之主体)。p4249 FROM:【佛光大辞典】

【贤明】
(术语)贤圣,明哲。无量寿经下曰:“贤明长者,尊贵豪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3 07:07 , Processed in 0.09390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