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8-16 21:49 编辑
二十一、无量寿佛国的众生智慧、身形都无差别,一样的容貌端正,超世稀有
★【“彼佛国土清净安隐,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其诸声闻、菩萨、人、天,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但因顺余方,故有人、天之名。颜貌端正,超世希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学习解说】
无量寿佛国国土清净安稳,充满着种种美妙和快乐,仅次于没有因缘造作的涅槃成佛之道
在无量寿佛国中的声闻乘众、菩萨众、人、天人都是智慧高明(具有独到见解,高超技艺的人),具足无量神通,他们的身形都一样,没有差别
但是因为要随顺世间人在认识上的方便,因此就有了人、天人的称号
他们个个容貌端正超过世间一切众生,容色微妙相好,没有人、天人之区分
他们的身体都是自然虚无之身(即指证得涅槃妙理之法身。虚无,为涅槃之异称,以涅槃离一切差别相,故称虚无。譬如佛身融通自在,离一切相,如光影,故称为虚无身。)
无极之体(指证得涅槃妙理之身体。无极,为无尽之意。因涅槃之妙理周遍法界,无处不至,故称无极。)
【词解】
【安隐】
1.安稳。安定;平静。 2.安稳。平安。
© 汉典
【泥洹】
即涅槃,又名灭度,是灭尽烦恼和度脱生死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为】
(术语)梵语Asam%skr!ta。为者造作之义,无因缘造作,曰无为,又无生住异灭四相之造作曰无为,即真理之异名也。此无为法有三种六种之别,三无为中之择灭无为,六无为中之真如无为,是正为圣智所证之真理。曰涅槃,曰法性,曰实相,曰法界,皆无为之异名也。无量寿经上曰:“无为泥洹之道。”清信士度人经曰:“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肇论曰:“无为者,取乎虚无寂寞,妙绝于有为。”探玄记四曰:“缘所起法名曰有为,无性真理名曰无为。”华严大疏十六曰:“以有所作为,故名有为。有为是无常,无所作为,故名无为。无为即是常也。”大乘义章二曰:“释有二:一对法外四相以释,色心等法为彼法外四相所为,虚空等三不同彼故,名曰无为。二对法体四相以释,色心等法一切皆有初生次住终异后灭前后集起,评之曰为,虚空等三无彼为故,名曰无为。”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高明】具有独到见解,高超技艺的人——摘自汉典
【洞达】 通晓;透彻——摘自汉典
【虚无身】
即指证得涅槃妙理之法身。虚无,为涅槃之异称,以涅槃离一切差别相,故称虚无。譬如佛身融通自在,离一切相,如光影,故称为虚无身。又往生极乐净土之人,契入涅槃妙理,亦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据吉藏所著无量寿经义疏载,以神通无所不至,故曰无极之体;色如光影,故云虚无之身。(无量寿经卷上)p5267
FROM:【佛光大辞典】
【无极体】
指证得涅槃妙理之身体。无极,为无尽之意。因涅槃之妙理周遍法界,无处不至,故称无极。p5126
FROM:【佛光大辞典】
★【佛告阿难:“譬如世间贫穷乞人在帝王边,形貌容状宁可类乎?”】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比如在世间有贫穷潦倒的乞丐站立在国王的身边,你会认为国王和乞丐他们的容貌形像状态是同一类的吗?
★【阿难白佛:“假令此人在帝王边,羸陋丑恶无以为喻,百千万亿不可计倍。所以然者?贫穷乞人底极厮下,衣不蔽形,食趣支命,饥寒困苦,人理殆尽。】
【学习解说】
阿难回答世尊说:假如有乞丐站在帝王的身边,他的身体瘦弱,容貌丑陋,无法用什么词来形容
与帝王相比,相差百千万亿倍也不止,为什么呢?
因为贫穷潦倒的乞丐地位是最低微的,常常衣不遮体,饮食只能支持活下来,但还是常常陷于饥寒交迫的困苦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做人的一些道德规范就消失殆尽
【词解】
【羸】
◎ 瘦弱:~瘦。~困(瘦弱困顿)。~顿。~弱。~惫。——摘自汉典
【底极】
终止;终极。
© 汉典
【厮下】
地位低贱。
© 汉典
【人理】
做人的道德规范。
© 汉典
【德本】
(术语)犹言善根。德者善也,本者根也,诸善万行之功德,为佛果菩提之本者。法华经序品曰:“于诸佛所植众德本。”无量寿经上曰:“消除诸漏,植众德本。”【又】德中之根本也,依是义而弥陀之名号名为德本。无量寿经上曰:“系念我国植诸德本。”教行信证六本曰:“德本者如来德号,此德号者一声称念,至德成满,众祸皆转,十方三世德号之本,故曰德本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唐得 】
徒得;白白得到。
© 汉典
★【皆坐前世不殖德本,积财不施、富有益悭,但欲唐得、贪求无厌,不信修善、犯恶山积。如是寿终,财宝消散,苦身积聚为之忧恼,于己无益,徒为他有。】
【学习解说】
为什么会贫穷困苦?这都是因为过去世不培植德本(犹言善根。德者善也,本者根也,诸善万行之功德,为佛果菩提之本者)
积聚了财富后不舍得布施给别人,家中虽然很富有但是却非常的吝啬,只想白白的得到更多的财富,贪得无厌,这贪心永远不会止息
平时不但不积极行善,增上福报,反而造下的恶业堆积如山
这样的人寿命终结时,他的财宝又带不去而自然消散
这样平时为积聚财富而苦心经营,为之烦恼忧愁,到了最后对自己一点利益都没有,白白的为他人所有。
【词解】
【贪求无厌】
贪婪求得,永无厌足止息
© 汉典
★【无善可怙,无德可恃,是故,死堕恶趣,受此长苦。罪毕得出生为下贱,愚鄙斯极示同人类。】
【学习解说】
因为平时没有累积善业功德,所以没有善业可以作为自己的依靠,也没有功德作为自己的依赖,因此死后就堕入到三恶道,长期在三恶道受苦。等到累世的罪业都受报以后投生为下贱之人,虽然示现人类,但是却愚昧丑陋
【词解】
【怙】◎ 依靠,仗恃——摘自汉典
【恃】依赖,仗着——摘自汉典
【愚鄙】
愚昧鄙陋。
© 汉典
★【所以世间帝王人中独尊,皆由宿世积德所致,慈惠博施,仁爱兼济,履信修善,无所违诤。是以寿终,福应得升善道,上生天上享兹福乐。积善余庆今得为人,遇生王家自然尊贵,仪容端正众所敬事,妙衣珍膳随心服御。宿福所追,故能致此。”】
【学习解说】
再来看世间帝王,他之所以在人群中独居首位,这都是由于帝王累世行善积德所获得的果报,对众生心生仁爱,时时的布施众生
这样的仁义与慈爱令天下民众、万物都得到了利益,笃守信用,时时勉励自己要多多的在世间行善,从来不与众生起违逆和争讼
所以在寿终的时候,因为累积的福报得以使他投生善道,在天上享受着这个因培植福报而带来的快乐
积善之人必定会恩泽未来世,所以今生投生于人,就会生在帝王家,获尊贵的身份
仪表容貌端正,被众人所恭敬奉事,美好的衣服珍贵的膳食随自己的心意都能获得
这都是自己累世积攒福报所获得的善报,所以今生才会这样大富大贵
【词解】
【独尊】
独受尊重;独居首位。
© 汉典
【慈惠 】
犹仁爱。
© 汉典
【博施 】
普遍施与;多多给予。
© 汉典
【仁爱 】宽人慈爱;爱护、同情的感情——摘自汉典
【兼济】
谓使天下民众﹑万物咸受惠益。
© 汉典
【修善 】
以善自勉,行善。
© 汉典
【积善余庆】
谓积德行善之家,恩泽及于子孙。语出《易•坤》:“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 汉典
【敬事】
敬慎处事。
恭敬奉事。
© 汉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