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1-21 16:46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以上 )
自他庄严品第十一
-- [经文] --
善生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具足几法能自他利?
善男子!具足八法,能自他利。何等为八?
一者、寿命长远,
二者、具上妙色,
三者、身具大力,
四者、具好种姓,
五者、多饶财宝,
六者、具男子身,
七者、言语辩了,
八者、无大众畏。
▪[末学解说]▪
善生(为佛陀时代印度王舍城长者之子,俗称善生童子)问:世尊!菩萨摩诃萨具足哪些法而能够自利利他(自利,乃利己之意,即为自身之功德而努力修行,以此所产生之善果而自得其利;利他,乃利益他人之意,即非为己利,而为救济诸有情而致力行善)呢?
善男子!具足八种法,能够自利利他。是哪八种呢?
分别是:一者、寿命长远,
二者、具上妙色(美妙的色相。佛的报身和报土都有美妙的色相),
三者、身具大力(诸身勇猛强健轻捷,能有所办;是谓身力),
四者、具好种姓(系依种族、职业、地域等将社会区分为各种尊卑贵贱阶级之制度,为一世袭、封闭而不平等之社会制度),
五者、多饶财宝,
六者、具男子身,
七者、言语辩了(谓菩萨获大辩才,于大小乘种种诸法,随众生机,纵辩宣扬,悉使通达,皆无疑碍),
八者、没有大众畏(畏,即无所畏也。谓菩萨修行大乘,智力内充,明了决定,于大众中广说一切法义,既决定无失,则无所恐惧)。
注解:
【善生】:梵名 Si^n%ga^laka。音译尸迦罗越。为佛陀时代印度王舍城长者之子,俗称善生童子。佛见其学婆罗门每朝洗浴礼拜六方之法,遂教以佛法之六方礼。(善生子经)p4878 FROM:【佛光大辞典】
【自利利他】:自利,梵语 sva^rtha,巴利语 attattha;利他,梵语 para^rtha,巴利语 parattha。又作自益益他、自利利人、自行化他、自利他利、自他二利、自他利(梵 sva-para^rtha)。同义语尚有自觉觉他、自信教人信等。自利,乃利己之意,即为自身之功德而努力修行,以此所产生之善果而自得其利;利他,乃利益他人之意,即非为己利,而为救济诸有情而致力行善。以上二者合称二利,通于世间、出世间二法,成办二者之利益,乃大乘佛教之目的,即佛之世界,称为自利利他圆满。相对于此,小乘则偏于自利方面。
据成唯识论卷九载,菩萨所修之胜行随意乐之力,通于一切自他利行。若依别相而论,则六度、菩提分等属自利行;四种摄事、四无量等属利他行。菩萨地持经卷一自他利品,列有十种自利利他行:(一)纯(梵 kevala),(二)共(梵 para-sam!boddha),(三)安(梵 hita^nvaya,利益种类),(四)乐(梵 sukha^nvaya,安乐种类),(五)因摄(梵 hetu-sam!gr!hi^ta),(六)果摄(梵 phala-sam!gr!hi^ta),(七)此世(梵 aihika),(八)他世(梵 a^mutrika),(九)毕竟(梵 a^tyantika),(十)不毕竟(梵 ana^tyantika)。
发菩提心经论卷上,就六度之行一一解释自、他二利之意义:(一)修行布施,能流布善名,随所生之处而财宝丰盈,此为自利;能令众生得心满足,教化调伏其悭吝,此为利他。(二)修行持戒,能远离一切诸恶过患,常生善处,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不犯恶业,此为利他。(三)修行忍辱,能远离众恶,达于身心安乐之境,此为自利;能化导众生趋于和顺,此为利他。(四)修行精进,能得世间、出世间之上妙善法,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勤修正法,此为利他。(五)修行禅定,能不受众恶而心常悦乐,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修习正念,此为利他。(六)修行智慧,能远离无明,断除烦恼障、智慧障,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皆得调伏,此为利他。
佛之三身中,自性身通于自、他二利,受用身中之自受用身属于自利,他受用身及变化身则属于利他。又佛之三德、四弘誓愿、三聚净戒等,亦各有自利利他之义。
此外,唐代净土宗大德昙鸾于往生论注卷下,对利他与他利二者有所区别,谓利他乃立于佛之观点而言,他利则立于众生立场而言。日本净土真宗开祖亲鸾承此说而主张自利即自力,利他即他力之意。依其所著愚秃钞卷下载,至诚心有二种,即众生虔诚所起之真实心,与佛发愿救度众生所起之真实心二种。前者为自力之真实心,称为自利真实;后者乃他力之真实心,称为利他真实;二者合称二利真实。(未曾有因缘经卷下、无量寿经卷上、无上依经卷上菩提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卷下、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往生论、大藏法数卷五)p2522 FROM:【佛光大辞典】
【妙色】:美妙的色相。佛的报身和报土都有美妙的色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身力】:谓菩萨之身,坚固清净,犹如金刚,火不能烧,刀不能断,于外道中最胜独尊,是为身力。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种姓制度】:种姓,英语、法语 caste,德语 kaste。系依种族、职业、地域等将社会区分为各种尊卑贵贱阶级之制度,为一世袭、封闭而不平等之社会制度。以印度为最著。西元十六世纪,葡萄牙人来到印度西岸之马拉巴海岸区,发现印度人之特殊社会型态而称之为种姓制度。caste 一语或由拉丁语中之 castus(纯血),与葡萄牙语中之 casta(血统)等语演变而来。
印度自吠陀时代,因出生之身分、阶级,职业等之不同,而定其种姓,因此乃构成一特异之社会阶级制度。古代印度社会分为僧侣(梵 bra^hmaN!a,婆罗门)、王侯武士(梵 ks!atriya,刹帝利)、农工商庶民(梵 vais/ya,吠舍)、贱民(梵s/u^dra,首陀罗)等四等种姓,其后逐渐产生分歧之副种姓与杂种阶级,而呈现出宗教、历史、社会之复杂型态。此外,更由于种族、宗教、职业之差异,至目前种姓数目已达两千至三千之多。不同种姓之间严禁通婚、共食,且具有极其繁杂之戒律与风俗。FROM:【佛光大辞典】
【辩才无碍】:谓菩萨获大辩才,于大小乘种种诸法,随众生机,纵辩宣扬,悉使通达,皆无疑碍,是为辩才无碍。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畏大】:畏,即无所畏也。谓菩萨修行大乘,智力内充,明了决定,于大众中广说一切法义,既决定无失,则无所恐惧,故名畏大。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善生言:世尊!何因缘故菩萨得寿命长,乃至大众不生怖畏?
佛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
无量世中慈心不杀,以是因缘,获得长寿。
无量世中常施衣灯,以是因缘,获得上色。
无量世中常坏憍慢,以是因缘,生上种姓。
无量世中常施饮食,以是因缘,身力具足。
无量世中常乐说法,以是因缘,多饶财宝。
无量世中呵责女身,以是因缘,得男子身。
无量世中至心持戒,以是因缘,言语辩了。
无量世中供养三宝,以是因缘,无大众畏。
▪[末学解说]▪
善生问:世尊!是什么样的因缘能够令菩萨得寿命长,乃至于大众中不生怖畏呢?
佛陀回答:善男子!菩萨摩诃萨
在无量世中慈心(谓人不杀众生,爱惜物命,令众得安,是名慈心)不杀,因为这样的因缘,而能够得长寿。
在无量世中常布施衣灯,因为这样的因缘,而能够得上妙色(美妙的色相。佛的报身和报土都有美妙的色相)。
在无量世中常坏除憍慢(烦恼名。五上分结之一。自高凌物之心也),因为这样的因缘,而能够生于上种姓(系依种族、职业、地域等将社会区分为各种尊卑贵贱阶级之制度,为一世袭、封闭而不平等之社会制度)。
在无量世中常布施饮食,因为这样的因缘,而能够身力(诸身勇猛强健轻捷,能有所办;是谓身力)具足。
在无量世中常乐于说法(即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因为这样的因缘,而能够多饶财宝。
在无量世中呵责女身,因为这样的因缘,而能够得男子身。
无量世中至心持戒(谓人心常念戒,忆持无忘,不作诸恶,是名持戒),因为这样的因缘,而能够言语辩了(谓菩萨获大辩才,于大小乘种种诸法,随众生机,纵辩宣扬,悉使通达,皆无疑碍)。
在无量世中供养三宝(供养佛者得大福德。速成阿耨菩提。令诸众生皆获安乐。供养法者。增长智慧证法自在。能了知诸法实性。供养僧者。增长无量福德资粮。致成佛道),因为这样的因缘,而能够无大众畏(畏,即无所畏也。谓菩萨修行大乘,智力内充,明了决定,于大众中广说一切法义,既决定无失,则无所恐惧)。
注解:
【慈心】:谓人不杀众生,爱惜物命,令众得安,是名慈心。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妙色】:美妙的色相。佛的报身和报土都有美妙的色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憍慢】:(术语)烦恼名。五上分结之一。自高凌物之心也。大乘义章五末曰:“自举凌物,称曰憍慢。”俱舍论四曰:“慢对他心举,憍由染自法,心高无所顾。”大集经二十曰:“摧憍慢山,拔生死树。”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身力】:谓菩萨之身,坚固清净,犹如金刚,火不能烧,刀不能断,于外道中最胜独尊,是为身力。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种姓制度】:种姓,英语、法语 caste,德语 kaste。系依种族、职业、地域等将社会区分为各种尊卑贵贱阶级之制度,为一世袭、封闭而不平等之社会制度。以印度为最著。西元十六世纪,葡萄牙人来到印度西岸之马拉巴海岸区,发现印度人之特殊社会型态而称之为种姓制度。caste 一语或由拉丁语中之 castus(纯血),与葡萄牙语中之 casta(血统)等语演变而来。
印度自吠陀时代,因出生之身分、阶级,职业等之不同,而定其种姓,因此乃构成一特异之社会阶级制度。古代印度社会分为僧侣(梵 bra^hmaN!a,婆罗门)、王侯武士(梵 ks!atriya,刹帝利)、农工商庶民(梵 vais/ya,吠舍)、贱民(梵s/u^dra,首陀罗)等四等种姓,其后逐渐产生分歧之副种姓与杂种阶级,而呈现出宗教、历史、社会之复杂型态。此外,更由于种族、宗教、职业之差异,至目前种姓数目已达两千至三千之多。不同种姓之间严禁通婚、共食,且具有极其繁杂之戒律与风俗。FROM:【佛光大辞典】
【说法】:梵语 dharma-des/ana^,巴利语 dhamma-desana^。即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与说教、说经、演说、法施、法读、法谈、谈义、赞叹、劝化、唱导等同义。佛之说法乃应众生之能力、根机等,各施以适当之教法,以达完全效果。又于一座说法中,佛以一音演说教法,听者各依其根机而理解之深浅互异。据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二载,佛以五力而有五种说法情况,即:(一)言说,指以契合真理之言说,说三世、世间与出世间、有罪无罪、有漏无漏等法。(二)随宜,指随应众生之能力、性质而说偏圆、渐顿之教法。(三)方便,即善巧方便,说布施能得大富、持戒能升天等,使众生修之,而得以脱离苦海。(四)法门,即宣说殊胜法,显示菩提之道。(五)大悲,指为救度众生,以大悲心导引之,为执著于“无”者说“有”、执著于嗔恚者说慈悲等。
宣说经论者有五种人,称为五说或五种说人。据大智度论卷二所举,五种说人为佛、佛弟子、仙人、诸天、化人(佛、菩萨或罗汉等,隐其本相,示现种种形像而说法者)。善导之观经疏玄义分则举出佛、圣弟子、天仙、鬼神、变化等五种。在佛十大弟子中,富楼那尊者即被誉为“说法第一”。此外,据澄观之华严经疏卷一所举,佛、菩萨、声闻、众生、器界(山河、大地等)五种,宣说华严经中之教法,称为五类说或五类说法。又据一行之大日经疏卷七所举,说真言者,有如来、菩萨金刚、二乘、诸天、地居天等五种。
说法属于法施,为出家者应行之布施行为。又据五分律卷二十六载,于自恣之终夜,应行说法、经呗(配合节拍歌咏经文)等教团行事。有关说法所应注意之事项,据法华经卷四法师品所载,说法者应入如来之室(大慈悲之意)、著如来之衣(柔和忍辱之意)、坐如来之座(诸法空之意)。优婆塞戒经卷二亦举出时说、至心说、次第说、和合说、随义说等十六事。有关说法之仪式,详见佛本行集经卷四十九说法仪式品。此外,经论中亦载有听法者所应注意之事;凡说者与听者须注意之事项,统称为说听方轨。
据优婆塞戒经卷二载,说法有清净、不清净二种。凡先施食而后说法,或为增长三宝、断自他烦恼、分别正邪、使听法者得最胜而说法,称为清净说法;反之,凡存有利己心、与他人竞争之心,或为报、为世报,或有疑而说法,均为不净说法。我国举行斋会时之说法,称为唱导;梁高僧传卷十三即载有善于唱导之高僧传记。
日本自平安朝后期以降,出现专门以唱导技术为家业者,其中部分逐渐俗化,与说经祭文、佛寺缘起等配合节拍而宣说,复配以三弦而歌咏之。(大品般若经卷二十四“四摄品”、法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四分律卷五十二、五分律卷十八、十住毗婆沙论卷七、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大智度论卷一、卷二十八、显扬圣教论卷十七、法华经玄义卷六上、法苑珠林卷二十三)((参见:唱导)4418)p5922
FROM:【佛光大辞典】
【辩才无碍】:谓菩萨获大辩才,于大小乘种种诸法,随众生机,纵辩宣扬,悉使通达,皆无疑碍,是为辩才无碍。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持戒】:谓人心常念戒,忆持无忘,不作诸恶,是名持戒。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供养三宝】:大方广不思议境界经云。供养佛者得大福德。速成阿耨菩提。令诸众生皆获安乐。供养法者。增长智慧证法自在。能了知诸法实性。供养僧者。增长无量福德资粮。致成佛道。FROM:【《释氏要览》(宋 道诚集)】
【畏大】:畏,即无所畏也。谓菩萨修行大乘,智力内充,明了决定,于大众中广说一切法义,既决定无失,则无所恐惧,故名畏大。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如是八事,有三因缘:一者、物净,二者、心净,三者、福田净。
云何物净?非偷盗物,非圣遮物,非众共物,非三宝物,非施一人回与多人,非施多人回与一人,不恼他得,不诳他得,不欺人得,是名物净。
云何心净?施时不为生死善果,名称胜他,得色、力、财,不断家法,眷属多饶;唯为庄严菩提故施,为欲调伏众生故施,是名心净。
云何福田净?受施之人远离八邪,名福田净。
善男子!以如是等三因缘故,八法具足。
▪[末学解说]▪
这八事,有三种因缘(为因与缘之并称。因,指引生结果之直接内在原因;缘,指由外来相助之间接原因。依此,因缘又有内因外缘、亲因疏缘之称。广义而言,因即意谓因与缘,包含内因与外缘):一者、物净,二者、心净(谓菩萨修习梵行,离诸烦恼,于一切法不生取着之心,是名心净),三者、福田(田以生长为义,人若行善修慧,犹如农夫于田中下种,必能获得福慧之善报,故名“福田”)净。
什么是物净呢?布施之物不是偷盗物,不是圣遮物,不是众共物,不是三宝物,不是布施一人回与多人,也不是布施多人回与一人,不是恼他而得,不是诳他而得,不是欺人而得,这称为物净。
什么是心净呢?布施时不是为了生死善果(好的果报),不是为了名称胜他,不是为了得色、力、财,不断家法,眷属多饶;而是为了庄严菩提而布施,为了调伏众生而布施,这称为心净。
什么是福田净呢?接受布施之人远离八邪(与八正道相反的八种邪道,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这称为福田净。
善男子!因有这样的三种因缘,上述八法能够具足。
注解:
【因缘】:<一>梵语 hetu-pratyaya。为因与缘之并称。因,指引生结果之直接内在原因;缘,指由外来相助之间接原因。依此,因缘又有内因外缘、亲因疏缘之称。广义而言,因即意谓因与缘,包含内因与外缘。
一切万有皆由因缘之聚散而生灭,称为因缘生、缘生、缘成、缘起。因此,由因缘生灭之一切法,称为因缘生灭法;而由因与缘和合所产生之结果,称为因缘和合。一切万有皆由因缘和合而假生,无有自性,此即“因缘即空”之理。若以烦恼为因,以业为缘,能招感迷界之果;以智为因,以定为缘,则能招感悟界之果。
此外,俱舍论卷六、卷七等,举出六因四缘之说,六因即:能作因、俱有因、相应因、同类因、遍行因、异熟因。四缘即: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其中,六因中之能作因为四缘中之增上缘,其余五因则为四缘中之因缘。然唯识家则以六因中之同类因通于因缘与增上缘,以其余五因为增上缘。同类因,为引生等流果之原因,故又称自种因。亦即俱舍论等以异性之因引生异性之果为因缘之义;唯识家则以种现相望之因果,及种子之自类相续为因缘之义。(杂阿含经卷一、大乘入楞伽经卷二、中论卷四观四谛品、大毗婆沙论卷十六、大乘起信论、成唯识论卷二、瑜伽师地论卷三、卷五、卷三十八、显扬圣教论卷十八)((参见:因)2269、“缘”6123)
<二>因即缘之义。指四缘中之因缘。因系引生一切诸法之直接内在原因,与诸法有亲密之关系,故称亲因缘。凡具有因缘之状态者,称为因缘性。((参见:四缘)1832)
<三>梵语 nida^na 之意译。又作缘起。为十二部经之第六。((参见:尼陀那)1888)p2301 FROM:【佛光大辞典】
【心净】:谓菩萨修习梵行,离诸烦恼,于一切法不生取着之心,是名心净。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福田】:田以生长为义,人若行善修慧,犹如农夫于田中下种,必能获得福慧之善报,故名“福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果】:好的果报。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八邪】:与八正道相反的八种邪道,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菩萨所以求于长命,欲为众生赞不杀故。
菩萨所以求上色者,为令众生见欢喜故。
菩萨所以求上种姓,为令众生生恭敬故。
菩萨所以求具足力,为欲持戒、诵经、坐禅故。
菩萨所以求多财宝,为欲调伏诸众生故。
菩萨所以求男子身,为欲成器成善法故。
菩萨所以求语辩了,为诸众生受法语故。
菩萨所以求不畏大众,为欲分别真实法故。
▪[末学解说]▪
善男子!菩萨之所以求长命,是为了能令众生赞叹慈心不杀的缘故。
菩萨之所以求上妙色(美妙的色相。佛的报身和报土都有美妙的色相),是为了能令众生见到欢喜的缘故。
菩萨之所以求上种姓(系依种族、职业、地域等将社会区分为各种尊卑贵贱阶级之制度,为一世袭、封闭而不平等之社会制度),是为了能令众生生恭敬心的缘故。
菩萨之所以求具足身力(诸身勇猛强健轻捷,能有所办;是谓身力),是为了能引导众生持戒(谓人心常念戒,忆持无忘,不作诸恶,是名持戒)、诵经、坐禅的缘故。
菩萨之所以求多财宝,是为了能引导众生调伏一切众生的缘故。
菩萨之所以求男子身,是为了能引导众生成就法器、成就善法的缘故。
菩萨之所以求语辩了(谓菩萨获大辩才,于大小乘种种诸法,随众生机,纵辩宣扬,悉使通达,皆无疑碍),是为了能令众生领受法语(即说示正法之言语。又指佛陀之教说)的缘故。
菩萨之所以求不畏大众(畏,即无所畏也。谓菩萨修行大乘,智力内充,明了决定,于大众中广说一切法义,既决定无失,则无所恐惧),是为了能令众生分别真实法的缘故。
注解:
【妙色】:美妙的色相。佛的报身和报土都有美妙的色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身力】:谓菩萨之身,坚固清净,犹如金刚,火不能烧,刀不能断,于外道中最胜独尊,是为身力。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种姓制度】:种姓,英语、法语 caste,德语 kaste。系依种族、职业、地域等将社会区分为各种尊卑贵贱阶级之制度,为一世袭、封闭而不平等之社会制度。以印度为最著。西元十六世纪,葡萄牙人来到印度西岸之马拉巴海岸区,发现印度人之特殊社会型态而称之为种姓制度。caste 一语或由拉丁语中之 castus(纯血),与葡萄牙语中之 casta(血统)等语演变而来。
印度自吠陀时代,因出生之身分、阶级,职业等之不同,而定其种姓,因此乃构成一特异之社会阶级制度。古代印度社会分为僧侣(梵 bra^hmaN!a,婆罗门)、王侯武士(梵 ks!atriya,刹帝利)、农工商庶民(梵 vais/ya,吠舍)、贱民(梵s/u^dra,首陀罗)等四等种姓,其后逐渐产生分歧之副种姓与杂种阶级,而呈现出宗教、历史、社会之复杂型态。此外,更由于种族、宗教、职业之差异,至目前种姓数目已达两千至三千之多。不同种姓之间严禁通婚、共食,且具有极其繁杂之戒律与风俗。FROM:【佛光大辞典】
【辩才无碍】:谓菩萨获大辩才,于大小乘种种诸法,随众生机,纵辩宣扬,悉使通达,皆无疑碍,是为辩才无碍。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持戒】:谓人心常念戒,忆持无忘,不作诸恶,是名持戒。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法语】:即说示正法之言语。又指佛陀之教说。瑜伽师地论卷八十八谓,如来依观待道理、作用道理、因成道理、法尔道理等四道理宣说正法;由此,如来亦称为“法语者”。故依循道理宣说正法,即谓说法语。
至我国唐、宋时代,有以韵语演说佛法而成所谓“偈”者,后来亦由此而演变成以散文作契合佛法之修行法语,做为进道助勉作用。后世禅家则专指诸祖之教示与禅师开示之机语为法语。(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五、大宝积经卷八十二、大般若经卷五六九、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卷六、摩诃僧祇律卷二十六、考信录卷四、禅关策进诸祖法语节要、禅林象器笺经录门)p3420 FROM:【佛光大辞典】
【畏大】:畏,即无所畏也。谓菩萨修行大乘,智力内充,明了决定,于大众中广说一切法义,既决定无失,则无所恐惧,故名畏大。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善男子!是故菩萨具足八法能自他利,能如是行,是名实行。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八法者,
具足受持十善之法,乐以化人;
具足受持优婆塞戒,乐以化人。
虽得妙色,终不以是而生憍慢;
虽持净戒、多闻、精进、大力、好姓、多饶财宝,终不以此而生憍慢。
不以幻惑欺诳众生,不生放逸,修六和敬。
菩萨具足如是等法,虽复在家,不异出家。
如是菩萨终不为他作恶因缘,
何以故?惭愧坚故。
▪[末学解说]▪
善男子!所以菩萨具足八法能够自利利他(自利,乃利己之意,即为自身之功德而努力修行,以此所产生之善果而自得其利;利他,乃利益他人之意,即非为己利,而为救济诸有情而致力行善),能这样修行,称为实行。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这八法者,
具足受持十善(十种的善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之法,并乐于以十善法教化众生;
具足受持优婆塞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并乐于以优婆塞戒教化众生。
虽得妙色(美妙的色相。佛的报身和报土都有美妙的色相),但始终不会因此而生憍慢(烦恼名。五上分结之一。自高凌物之心也);
虽持净戒(清净的戒行)、多闻(即多闻经法教说而受持之意)、精进(又作精勤、勤精进、进、勤。谓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亦即依佛教教义,于修善断恶、去染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大身力(诸身勇猛强健轻捷,能有所办;是谓身力)、好种姓(系依种族、职业、地域等将社会区分为各种尊卑贵贱阶级之制度,为一世袭、封闭而不平等之社会制度)、多饶财宝,但始终不会因此而生憍慢。
不以幻惑(惑体虚妄无实,故谓之幻)欺诳众生,不生放逸(即放纵欲望而不精勤修习诸善之精神状态),修习六和敬(即求菩提、修梵行之人须互相友爱、敬重之六种事;亦即大乘佛教所称,菩萨与众生有六种和同爱敬。详见下方注解)。
菩萨具足这些法,虽然在家,但与出家没有不同。
像这样的菩萨始终不会为他造作恶因缘,
为什么呢?因为惭愧(惭与愧。惭是对自己德学浅陋,常怀惭念而生善;愧是怕自己作恶受人讥评,生愧心而止恶)坚固的缘故。
注解:
【自利利他】:自利,梵语 sva^rtha,巴利语 attattha;利他,梵语 para^rtha,巴利语 parattha。又作自益益他、自利利人、自行化他、自利他利、自他二利、自他利(梵 sva-para^rtha)。同义语尚有自觉觉他、自信教人信等。自利,乃利己之意,即为自身之功德而努力修行,以此所产生之善果而自得其利;利他,乃利益他人之意,即非为己利,而为救济诸有情而致力行善。以上二者合称二利,通于世间、出世间二法,成办二者之利益,乃大乘佛教之目的,即佛之世界,称为自利利他圆满。相对于此,小乘则偏于自利方面。
据成唯识论卷九载,菩萨所修之胜行随意乐之力,通于一切自他利行。若依别相而论,则六度、菩提分等属自利行;四种摄事、四无量等属利他行。菩萨地持经卷一自他利品,列有十种自利利他行:(一)纯(梵 kevala),(二)共(梵 para-sam!boddha),(三)安(梵 hita^nvaya,利益种类),(四)乐(梵 sukha^nvaya,安乐种类),(五)因摄(梵 hetu-sam!gr!hi^ta),(六)果摄(梵 phala-sam!gr!hi^ta),(七)此世(梵 aihika),(八)他世(梵 a^mutrika),(九)毕竟(梵 a^tyantika),(十)不毕竟(梵 ana^tyantika)。
发菩提心经论卷上,就六度之行一一解释自、他二利之意义:(一)修行布施,能流布善名,随所生之处而财宝丰盈,此为自利;能令众生得心满足,教化调伏其悭吝,此为利他。(二)修行持戒,能远离一切诸恶过患,常生善处,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不犯恶业,此为利他。(三)修行忍辱,能远离众恶,达于身心安乐之境,此为自利;能化导众生趋于和顺,此为利他。(四)修行精进,能得世间、出世间之上妙善法,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勤修正法,此为利他。(五)修行禅定,能不受众恶而心常悦乐,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修习正念,此为利他。(六)修行智慧,能远离无明,断除烦恼障、智慧障,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皆得调伏,此为利他。
佛之三身中,自性身通于自、他二利,受用身中之自受用身属于自利,他受用身及变化身则属于利他。又佛之三德、四弘誓愿、三聚净戒等,亦各有自利利他之义。
此外,唐代净土宗大德昙鸾于往生论注卷下,对利他与他利二者有所区别,谓利他乃立于佛之观点而言,他利则立于众生立场而言。日本净土真宗开祖亲鸾承此说而主张自利即自力,利他即他力之意。依其所著愚秃钞卷下载,至诚心有二种,即众生虔诚所起之真实心,与佛发愿救度众生所起之真实心二种。前者为自力之真实心,称为自利真实;后者乃他力之真实心,称为利他真实;二者合称二利真实。(未曾有因缘经卷下、无量寿经卷上、无上依经卷上菩提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卷下、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往生论、大藏法数卷五)p2522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善】:十种的善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优婆塞戒】:(术语)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妙色】:美妙的色相。佛的报身和报土都有美妙的色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憍慢】:(术语)烦恼名。五上分结之一。自高凌物之心也。大乘义章五末曰:“自举凌物,称曰憍慢。”俱舍论四曰:“慢对他心举,憍由染自法,心高无所顾。”大集经二十曰:“摧憍慢山,拔生死树。”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净戒】:清净的戒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多闻】:梵语 bahu-s/ruta。即多闻经法教说而受持之意。佛十大弟子中,以阿难尊者为多闻第一。又“五五百年”中之第三五百年为多闻坚固之时代。另于异部宗轮论述记,以“广诵众经,善持佛语诸经”者为佛弟子四众中之“多闻众”。然据圆觉经载,末世之众生希望成道,但不求悟解,唯广求多闻以增长我见,如此多闻反成其害。
据月灯三昧经卷六载,多闻有十种利益,即:(一)知烦恼资助,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知自身及众生所有一切烦恼之惑,皆能资助业因,而受当来果报,故求出离,不为所惑。(二)知清净助,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悉知一切清净梵行,皆能资助菩提之道,故精勤修习,以证无上佛果。(三)远离疑惑,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及外道邪魔等论,悉皆明了通达,无所疑惑。(四)作正直见,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一切邪正之法无不明了,若有众生邪见邪论者,则为其宣说正直知见,以端正其非心。(五)远离非道,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善恶果报、诸法同缘等理,无不明了通达,故杀盗等一切非法之道,皆能远离而不为。(六)安住正路,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一切邪正诸法无不明了,故不为非道所惑,于如来正法,常得安住而不退。(七)开甘露门,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能深入如来之藏,了知无上法味,复以此普润众生,令其善根增长,是为开甘露门。(八)近佛菩提,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常勤修习,则知戒、定、慧之行能趣入圣果,故心常在道,精勤无怠,因而近于佛果菩提。(九)为作光明,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知众生皆为无明所覆,常受长夜之苦,故以智慧之灯作诸光明,令众生出离幽闇。(十)不畏恶道,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晓知万法乃体本空寂、无苦无乐,故发广大之心,随类化度一切众生,纵遇险难恶道亦无所畏惧。(杂阿含经卷一、中阿含卷三十六瞿默目犍连经、卷四十五心经、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五、大智度论卷三)p2330 FROM:【佛光大辞典】
【精进】:梵语 vi^rya,巴利语 viriya。音译作毗梨耶、毗离耶。又作精勤、勤精进、进、勤。谓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亦即依佛教教义,于修善断恶、去染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盖精进为修道之根本,俱舍宗以其为十大善地法之一,唯识宗则以为十一善心所之一。又精进为三十七道品中之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之一。另精进亦为六波罗蜜、十波罗蜜之一。
关于精进与精进波罗蜜之别,诸经论中说法不一,据优婆塞戒经卷七毗梨耶波罗蜜品、大智度论卷十六等所举,精进乃指世间及三十七道品中之精进;精进波罗蜜则指菩萨为证佛道之精进。
就精进之种类而论,诸经论中亦有多说,玆列举如下:(一)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六种精进,即:增减、增上、舍障、入真、转依、大利。同论另将三乘之精进配以上、中、下三品,即:声闻之精进为下品,缘觉之精进为中品,菩萨之精进则属上品;又以声闻、缘觉二乘小利之精进为下觉,菩萨大利之精进为上觉。(二)据大智度论卷十六将菩萨之精进分为身精进与心精进二种:精进虽为心数法,然由身力而出,故称身精进,如行布施、持戒是为身精进,而修忍辱、禅定、智慧是为心精进;勤修外事为身精进,内自专精为心精进;粗之精进为身精进,细之精进为心精进;为福德之精进为身精进,为智慧之精进为心精进等。(三)据大方广十轮经卷八精进相品举出世间、出世间二种精进。世间精进乃勤修布施、持戒等诸有漏业;出世间精进则勤修灭一切烦恼、惑障等诸无漏业。此外,成唯识论卷九举出被甲(被甲则勇)、摄善(修行善法)、利乐(利益众生)等三种精进。梁译摄大乘论卷中举出勤勇、加行、不下难坏无足等三种精进。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弘誓、发行、无下、不动、无厌等五种精进。旧华严经卷二十四举出不转、不舍、不染、不坏、不厌倦、广大、无边、猛利、无等等、救一切众生等十种精进。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二精进品亦举出自性、一切、难行、一切门、善士、一切种、遂求、此世他世乐、清净等九种精进。
次就精进之功德利益而论,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七种,即:(一)得现法乐住,(二)得世间法,(三)得出世间法,(四)得资财,(五)得动静,(六)得解脱,(七)得菩提。又菩萨地持经卷二力品,亦举出四种精进之功德力。
又一般慎身心、断酒肉之精进,称为精进洁斋。(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六度集经卷六、法华经序品、大宝积经卷四十五毗利耶波罗蜜多品、维摩经卷上、持世经卷三、卷四、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七、诸法集要经卷八精进品、大毗婆沙论卷八十、卷一四二、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八)p5883FROM:【佛光大辞典】
【身力】:谓菩萨之身,坚固清净,犹如金刚,火不能烧,刀不能断,于外道中最胜独尊,是为身力。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种姓制度】:种姓,英语、法语 caste,德语 kaste。系依种族、职业、地域等将社会区分为各种尊卑贵贱阶级之制度,为一世袭、封闭而不平等之社会制度。以印度为最著。西元十六世纪,葡萄牙人来到印度西岸之马拉巴海岸区,发现印度人之特殊社会型态而称之为种姓制度。caste 一语或由拉丁语中之 castus(纯血),与葡萄牙语中之 casta(血统)等语演变而来。
印度自吠陀时代,因出生之身分、阶级,职业等之不同,而定其种姓,因此乃构成一特异之社会阶级制度。古代印度社会分为僧侣(梵 bra^hmaN!a,婆罗门)、王侯武士(梵 ks!atriya,刹帝利)、农工商庶民(梵 vais/ya,吠舍)、贱民(梵s/u^dra,首陀罗)等四等种姓,其后逐渐产生分歧之副种姓与杂种阶级,而呈现出宗教、历史、社会之复杂型态。此外,更由于种族、宗教、职业之差异,至目前种姓数目已达两千至三千之多。不同种姓之间严禁通婚、共食,且具有极其繁杂之戒律与风俗。FROM:【佛光大辞典】
【幻惑】:(术语)惑体虚妄无实,故谓之幻。释签四之一(科本)曰:“菩萨以幻法门破彼幻术。”【又】以幻术惑人之心也。观无量寿经曰:“幻惑咒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放逸】:梵语 prama^da。心所(心的作用)之名。略称逸。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即放纵欲望而不精勤修习诸善之精神状态。俱舍宗谓放逸系与一切染污心(不善心与有覆无记心)相应而起之心所,系属大烦恼地法;唯识宗谓此属八大随惑之一。反之,防杜诸恶而专注于修善之精神作用,称为不放逸。俱舍宗以不放逸为一切善心生起的心所,系属大善地法;唯识宗亦以之为善心所。(成唯识论卷六、品类足论卷三、入阿毗达磨论卷上、顺正理论卷十一)((参见:大随烦恼)890)p3276 FROM:【佛光大辞典】
【六和敬】:指六种和同爱敬。又作六慰劳法、六可憘法、六和。即求菩提、修梵行之人须互相友爱、敬重之六种事;亦即大乘佛教所称,菩萨与众生有六种和同爱敬:(一)身和敬,指同礼拜等之身业和敬。(二)口和敬,指同赞咏等之口业和敬。(三)意和敬,指同信心等之意业和敬。(四)戒和敬,指同戒法之和敬。(五)见和敬,指同圣智之见解和敬。(六)利和敬,指同衣食等之利益和敬。又作行和敬、学和敬,即指同修行之和敬。或又作施和敬,即指同布施之行法和敬。又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举出:(一)身业同,(二)口业同,(三)意业同,(四)同戒,(五)同施,(六)同见等六者,称为六和敬。另据祖庭事苑卷五列举出“六和”,即:(一)身和共住,(二)口和无诤,(三)意和同事,(四)戒和同修,(五)见和同解,(六)利和同均。
此外,据法界次第卷下之下记载,外同他善,称为和;内自谦卑,称为敬。菩萨与物共事,外则同物行善,内则常自谦卑,故称和敬。六和敬又作:(一)同戒和敬,菩萨通达实相正理,知罪不可得,然为安立众生于实相正理,故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戒善,未来必得菩提大果,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同戒和敬。(二)同见和敬,菩萨通达实相正理,而能了知诸法本无所得,亦无所知见,然为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见,故以方便善巧同一切知见,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因此知见,必得种智圆明,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同见和敬。(三)同行和敬,菩萨通达实相正行,而能了知无作无行,然为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行,故以方便善巧同修诸行,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诸行,渐积功德,当成佛道,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同行和敬。(四)身慈和敬,菩萨住于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身,常与众生一切乐事,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皆有佛性,未来必得金刚之身,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身慈和敬。(五)口慈和敬,菩萨以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口,常与众生说一切法,令其得乐,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皆有佛性,未来必得无上清净口业,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口慈和敬。(六)意慈和敬,菩萨住于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意,常知众生诸根性欲,与众生乐,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皆有佛性,未来必得心如佛心,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意慈和敬。(中阿含卷五十二周那经、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九、仁王般若经卷下、四分律卷五十、大乘义章卷十二)p1269 FROM:【佛光大辞典】
【惭愧】:惭与愧。惭是对自己德学浅陋,常怀惭念而生善;愧是怕自己作恶受人讥评,生愧心而止恶。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可以知道
菩萨能够具足八法,始终不造作恶因缘,是因为:“惭愧坚故”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即是惭愧心坚固
善知识教导:
信为功德母,忏悔是第一门,惭愧忏悔心是心法的第一步
因为
没有真正的真心忏悔,那种交易式的修行,就称不上是真修行
应当知道
在末法时期,要众生认错实在是难事
1.有的人能够真正反省是自己的过错,而且当场道歉认错,
2.有的人虽然发现是自己错了,但是当场拉不下老脸,所以不认错
3.有的人会怀疑,我真的错了吗?我有吗?应该没有吧!
4.有的人表面上认错了,其实心里并没有,只是商业手段,其实心里谁也不服
5.有的人根本别指望他会认错,没有吵起来或打起来就算不错了
上面的事情,现实生活上时常发生
今生我们都1.不容易认错2.或不愿意认错3.或根本不觉得自己错了
何况是累世呢?
这样检讨起来,我们可以想想自己到底造了多少不肯认错的恶业呢?
而这些恶业直到苦报现前的时候,我们会承认错误吗?会真心忏悔吗?
答案是否定的,不肯认错就是凡夫的习气
直到死到临头,可能还是会说我又没造什么恶业,我是个好人
很多人都会这么说,直到学佛逐渐深入后,才会发现原来自己罪业重大——[略说]如何确保能真正消除累世业障呢?心法实修第一步[惭愧忏悔心 透过实修才让佛弟子知道,原来自己是那么的不堪
末法时期很多人都很高傲,以为自己什么都懂,
事实上,自己根本没有实修过,而且真的不懂
等到自己真正想实做,真正面临的时候,就会出现这种现象
这就是自己根本没有心力和定力,也是佛菩萨给的最好教训
借此破除众生的贡高我慢,让众生真正发起惭愧忏悔心
所以此刻或此阶段,最好的修行就是拜忏,
透过自己猛然的错愕,明白自己的无知和不足,而真实的发起惭愧忏悔心
如果能深入心法,藉由[四正勤]增上增广,这样就会是个很好的修行
也就能尽快突破困境
这时期,一开始众生还是会怀疑自己真的那么不行吗?
大都还是不肯死心塌地的忏悔
所以会直到真正完全的发露忏悔才会消除重大业障
如果能把握时机,真心彻底发露,这样就能深入心法,重业轻报
但是如果还是不能放下脸面,这样就会变成分期付款,
对心法的体会就难以透彻,或根本无法体会
这就会变成要花比较久的时间才能通过这关卡
这就是所谓根器不同,也是我执和我慢坏事——[实修案例问答]真假菩萨&开悟&惭愧忏悔心实修
如何实修【惭愧忏悔心】呢?
例如,有些人参加法会或看到佛像会痛哭流泪,可是却不懂心法实修,觉得丢脸或惊讶就忍住了
如果懂心法而且能运用这些机会,
这样就可以透过[四正勤]来增广各种不同次第的心法修持
例如发起[惭愧忏悔心]发露忏悔,然后发起[勇猛心]改过,并且发起[大愿心]普渡众生,然后以[清净慈悲光明心]启发自性与法界诸佛菩萨佛性相印,然后发起[回向心]普照一切众生,转化众生凡心为佛心
这样就是一个一连串各种心的心法修持,这种过程可以修至少30分钟以上
有机会随时要这样练习 佛心的心法修持可以由一种心引入,
只要多练习逐渐深入增上,慢慢有机会就会修持到其他的心法,
所以不用担心也不用急,把一种心修持好,其他的慢慢就会遇到 很多佛弟子一辈子也不明白心法实修
就像很多人一辈子都不学佛不信佛
就像很多佛弟子,要修行多年或甚至好几辈子才会学般若深法
佛法的次第增上就是这样,很难得,很珍贵,要看信心和发心
这些都需要佛菩萨的教导,或善知识的引导 [惭愧忏悔心实修]
最好藉由各种自己犯过的错误,深深的忏悔自己各种过失和贪瞋痴
若能以此次的震撼,真诚的忏悔自己的无知和我慢,这样会更快过关
若能因惭愧忏悔而哭泣落泪,最好增上[忏悔心],进而忏悔无始劫过失
跪拜忏悔,随[忏悔心]自然哭泣20-30分钟,深心忏尽,转发[勇猛心],断恶修善,
(这阶段是一定会大哭特哭的,如果没有这阶段,不算真忏,这可不是着悲魔,
这是真心佛前发露才会知道自己的卑微和过失,才会大哭流泪,实修过就会知道)
并发起[慈悲心]普渡众生和成佛的决心,入[光明心法]观想佛菩萨和法界光明
自己佛性本体光明和诸佛法身以及法界光明融合,
再以此整体光明回向照耀苦难众生,皆得清净自在光明解脱
这样就是[心法实修惭愧忏悔心]的过程,最后以[光明心法回向]做结尾——[实修案例问答]真假菩萨&开悟&惭愧忏悔心实修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