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莲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净莲),学习〈佛说无量寿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21#
 楼主| 发表于 2024-7-25 14:44: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7-26 18:42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


-
- [经文] --

佛告阿难:

“世间帝王有百千音乐,自转轮圣王乃至第六天上伎乐音声,展转相胜千亿万倍。

第六天上万种乐音,不如无量寿国诸七宝树一种音声千亿倍也。

亦有自然万种伎乐,又其乐声无非法音,清畅哀亮,微妙和雅,十方世界音声之中最为第一。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

“世间帝王有百千种音乐,从转轮圣王(简称转轮王,或轮王,为世间第一有福之人,于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出现,统辖四天下)乃至到第六天(欲界之天有六重,他化自在天位于第六,因而谓为第六天。是欲界之顶上也)上的伎乐(又作妓乐。音乐之义。长阿含卷十一善生经举出伎乐有六失,即:求歌、求舞、求琴瑟、波内卑、多罗槃、首呵那)音声,逐级相胜,千亿万倍。

而第六天上的万种乐音,不如无量寿国诸七宝树的一种音声,超过其千亿倍。

这里有自然万种伎乐(又作妓乐。音乐之义。长阿含卷十一善生经举出伎乐有六失,即:求歌、求舞、求琴瑟、波内卑、多罗槃、首呵那),又有乐声都在演绎着法音(说法之音声),清畅哀亮,微妙和雅,在十方世界音声之中最为第一。

注解:
【转轮圣王】:简称转轮王,或轮王,为世间第一有福之人,于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出现,统辖四天下。有四种福报:
  一、大富,珍宝、财物、田宅等众多,为天下第一;
  二、形貌庄严端正,具三十二相;
  三、身体健康无病,安稳快乐;
  四、寿命长远,为天下第一。
转轮王出现时,天下太平,人民安乐,没有天灾人祸。此乃由过去生中,多修福业,可惜不修出世慧业,所以仅成为统治世界有福报之大王,却不能修行悟道证果。参考轮王条。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第六天】:(界名)欲界之天有六重,他化自在天位于第六,因而谓为第六天。是欲界之顶上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伎乐】:<一>梵语 va^dya。又作妓乐。音乐之义。长阿含卷十一善生经举出伎乐有六失,即:求歌、求舞、求琴瑟、波内卑、多罗槃、首呵那。然法华经卷一序品、无量寿经卷下载,以香华、伎乐作为供养。此即禁止以娱乐为目的之伎乐,而许以供养为目的之伎乐。(大唐西域记卷一)
 <二>为日本雅乐之一种。又作吴乐。三国时代自吴国经朝鲜传入日本,故称吴乐。(日本书纪卷二十二、卷二十九、圣德太子传历卷下)p2159FROM:【佛光大辞典】

【法音】:(术语)说法之音声也。无量寿经上曰:“常以法音觉诸世间。”法华经譬喻品曰:“闻此法音,心怀踊跃。”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其讲堂、精舍、宫殿、楼观,皆七宝庄严,自然化成。

复以真珠、明月摩尼众宝,以为交络覆盖其上。

[末学解说]

无量寿国中的讲堂、精舍、宫殿、楼观,皆由七宝(金、银、琉璃、玻璃、珊瑚、玛瑙、砗磲)庄严,自然化成。

再以真珠、明月摩尼众宝(摩尼者宝珠之总名,明月者其别名也,其光如明月故名),相互交织,覆盖其上。

注解:
【七宝】:(名数)诸经论所说少异。法华经受记品曰:“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七宝合成。”无量寿经上就树说七宝:“金、银、琉璃、玻璃、珊瑚、玛瑙、砗磲。”智度论十曰:“有七种宝:金、银、毗琉璃、颇梨、车渠、马瑙、赤真珠(此珠极贵非珊瑚也)。”阿弥陀经曰:“亦以金Suvarn!a,银Ru%pya,琉璃Vaidu%rya,玻璃Sphat!ika,砗磲Musa%ra-galva,赤珠Rohita-mukta,玛瑙As/magarbha,而严饰之。”般若经以金、银、琉璃、砗磲、玛瑙、虎珀、珊瑚、为七宝。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明月摩尼】:(物名)摩尼者宝珠之总名,明月者其别名也,其光如明月故名。无量寿经上曰:“复以真珠明月摩尼众宝以为交露。”六要钞六本曰:“明月珠者摩尼也,摩尼之中有明月珠,明月珠者即上所言月光摩尼。千手经说日精摩尼月精摩尼,其月精者此珠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内外左右有诸浴池,或十由旬,或二十、三十乃至百千由旬,

纵广深浅皆各一等,八功德水湛然盈满,清净香洁,味如甘露。

黄金池者,底白银沙;白银池者,底黄金沙;水精池者,底琉璃沙;琉璃池者,底水精沙;

珊瑚池者,底琥珀沙;琥珀池者,底珊瑚沙;砗磲池者,底玛瑙沙;玛瑙池者,底砗磲沙;

白玉池者,底紫金沙;紫金池者,底白玉沙,或有二宝、三宝乃至七宝转共合成。

其池岸上有旃檀树,华叶垂布,香气普熏,

天优钵罗华、钵昙摩华、拘牟头华、分陀利华,杂色光茂弥覆水上。

[末学解说]

这些建筑的内、外、左、右,有种种浴池,或者十由旬(是印度计里程的单位。有大中小三种:大由旬约八十里;中由旬约六十里;小由旬约四十里),或者二十、三十乃至百千由旬,

这些浴池纵、广、深、浅,各个不同,皆有八功德水(乃指具有八种殊胜功德之水。又作八支德水、八味水、八定水。佛之净土有八功德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所谓八种殊胜,即: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饥渴、长养诸根)湛然盈满,清净香洁,味如甘露。

黄金池者,池底为白银沙;白银池者,池底为黄金沙;水精池者,池底为琉璃沙;琉璃池者,池底为水精沙;

珊瑚池者,池底为琥珀沙;琥珀池者,池底为珊瑚沙;砗磲池者,池底为玛瑙沙;玛瑙池者,池底为砗磲沙;

白玉池者,池底为紫金沙;紫金池者,池底为白玉沙,或者有二宝、三宝乃至七宝(金、银、琉璃、玻璃、珊瑚、玛瑙、砗磲)共同建造而成。

其池岸上有旃檀树(本草纲目称为白檀、檀香。属檀香科。为常绿之乔木,干高数丈,其材芳香,可供雕刻;研根为粉末,可为檀香,或制香油,叶长约五公分,枪锋状对生,房状花。球形核果,大如蚕豆,熟时呈黑色,颇富汁液,核甚坚硬,竖之有三凸陵),华叶垂布,香气普熏,

天上的优钵罗(译曰青莲花)华、钵昙摩(意译作赤莲华、红莲华)华、拘牟头(译作黄莲华)华、分陀利(正开敷之白色莲华)华,杂色光茂,弥覆于水面之上。

注解:
【由旬】:是印度计里程的单位。有大中小三种:大由旬约八十里;中由旬约六十里;小由旬约四十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八功德水】:乃指具有八种殊胜功德之水。又作八支德水、八味水、八定水。佛之净土有八功德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所谓八种殊胜,即: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饥渴、长养诸根。同时,包围须弥山之七内海,亦有八功德水充满其中,彼具有:甘、冷、软、轻、清净、无臭、饮不伤喉、饮不伤腹等八特质。(阿弥陀经、弥勒大成佛经、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三、俱舍论卷十一)p279 FROM:【佛光大辞典】

【七宝】:(名数)诸经论所说少异。法华经受记品曰:“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七宝合成。”无量寿经上就树说七宝:“金、银、琉璃、玻璃、珊瑚、玛瑙、砗磲。”智度论十曰:“有七种宝:金、银、毗琉璃、颇梨、车渠、马瑙、赤真珠(此珠极贵非珊瑚也)。”阿弥陀经曰:“亦以金Suvarn!a,银Ru%pya,琉璃Vaidu%rya,玻璃Sphat!ika,砗磲Musa%ra-galva,赤珠Rohita-mukta,玛瑙As/magarbha,而严饰之。”般若经以金、银、琉璃、砗磲、玛瑙、虎珀、珊瑚、为七宝。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旃檀树】:旃檀,梵语 candana,巴利语同。又作栴檀树、真檀树、栴陀那树、栴弹那树、栴檀那树、真檀。本草纲目称为白檀、檀香。属檀香科。为常绿之乔木,干高数丈,其材芳香,可供雕刻;研根为粉末,可为檀香,或制香油,叶长约五公分,枪锋状对生,房状花。球形核果,大如蚕豆,熟时呈黑色,颇富汁液,核甚坚硬,竖之有三凸陵。玄应音义卷二十三谓有赤、白、紫诸种。慧琳音义卷三谓,此香出南海,有白、赤二种,而以赤檀为上品。又慧琳音义卷二十一引慧苑音义卷上所载,谓白檀可疗治热病,赤檀可袪除风肿,皆能除疾安身,故又译为“与乐”。又有牛头旃檀(梵 gos/i^rs!a-candana)、蛇心檀(梵 uragasa^ra-candana),前者呈灰黄色,香气浓郁,古人用以雕刻佛像,如优填王以此香木所刻之佛像,举世闻名;后者又称乌洛迦旃檀,以其特具消除蛇毒之效,故称之。(中阿含卷三十四喻经、大智度论卷十、大唐西域记卷二、卷十。FROM:【佛光大辞典】

【优钵罗】:(植物)Utpala,又作乌钵罗,沤钵罗,优钵剌。花名。译曰青莲花,黛花,红莲花。慧苑音义上曰:“优钵罗,具正云尼罗乌钵罗,尼罗(Nila)者此云青。乌钵罗者花号也,其叶狭长,近下小圆,向上渐尖,佛眼似之经多为喻,其花茎似藕稍有刺也。”玄应音义三曰:“优钵剌,又作沤钵罗,此译云黛花也。”法华玄赞一曰:“优钵罗者,此云红莲花。”大日经疏十五曰:“优钵罗花,有赤白二色,又有不赤不白者,形如泥卢钵罗花。”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钵昙摩】:(植物)Padma,花名。见钵头摩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钵头摩华】:钵头摩,梵语 padma,巴利语 paduma。意译作赤莲华、红莲华。又作钵特摩华、般头摩华、波头摩华。其学名为 Nelumbium speciosum,系产于东印度、波斯、西藏、中国内地、缅甸、北澳大利亚及日本沼泽区之睡莲科植物。其根茎肥大,可供食用,柄内之细丝可作灯心。印度自古以来,视此花为水生植物中最高贵之花,于诸佛典中,亦每誉之为七宝中之一宝。又于诸经论中,常与拘物头华、优钵罗华、芬陀利华并举,此外亦为佛、菩萨之宝座·或观世音等手中所执之严身之具。(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大日经疏卷十五、慧苑音义卷上、卷下)((参见:莲华)6146)p5689 FROM:【佛光大辞典】

【拘物头华】:拘物头,梵语 kumuda,巴利语同。属睡莲科。又作俱物头华、究牟地华、矩母那华、究牟地华、句文罗华。花茎有刺,色白或赤,叶稍短。其白色者,学名 Nymphaea esculenta,茎细滑,可供食用;其赤色者,学名 Nymphaea rudra。慧琳音义卷三谓,拘物头华即赤莲华,呈深朱色,甚具香味,非人间所有。于续高僧传卷二、翻译名义集卷八等,皆译作黄莲华。大日经疏卷十五则谓,俱物头乃青色之莲华。FROM:【佛光大辞典】

【分陀利】:(植物)Pun!d!arika,又作芬陀利,分陀利迦,分荼利迦,分荼利华,奔荼利迦。正开敷之白色莲华也。西土之莲,有青黄赤白四种。又随未敷,开,落之三时而异名(莲华部详说之),分陀利为白莲华之正开敷者,又此华最大,花瓣数百,一名百叶华,妙法莲华经之莲华即此白莲华,八叶之分陀利华也。又此华多出于阿耨达池,人间无有,故称为人中好华,希有华等。玄应音义三曰:“分陀利,又作芬,此云白莲华。”慧苑音义上曰:“芬陀利,此云白莲华。亦曰百叶花也。”慧琳音义三曰:“奔荼利迦,古云芬陀利,正音本拏哩迦花,唐云白莲花,其色如雪如银,光夺人目,其香亦大,多出彼池(无热),人间无有。”华严疏钞八曰:“芬陀利者即白莲华,亦是正敷荣时也。”大日经疏十五曰:“分陀利迦,花可有百叶,叶叶相承,圆整可爱。”观经散善义曰:“言分陀利者,名人中好华,亦名希有华,亦名人中上上华,亦名人中妙好华,此华相传名蔡华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彼诸菩萨及声闻众若入宝池,意欲令水没足,水即没足;

欲令至膝,即至于膝;欲令至腰,水即至腰;

欲令至颈,水即至颈;欲令灌身,自然灌身;

欲令还复,水辄还复。

[末学解说]

彼佛土中的诸位菩萨及声闻众,如若进入宝池,想要令水没足,水即可没足;

想要令水至膝,即可至于膝;想要令水至腰,水即可至腰;

想要令水至颈,水即可至颈;想要令水灌全身,自然可灌全身;

想要令池水复原,水即可复原。

-- [经文] --

调和冷暖,自然随意;开神悦体,荡除心垢;清明澄洁,净若无形;

宝沙映彻,无深不照;微澜回流,转相灌注;安详徐逝,不迟不疾

[末学解说]

宝池中的八功德水,可随意自动调和冷暖;能够开神悦体,荡除心垢(烦恼为心之垢秽,故曰心垢);清明澄洁,净若无形;

宝沙晶莹剔透,不论宝池多深都可照见;微澜回流,转相灌注;安详徐缓,不迟不疾。

注解:
【心垢】:(术语)烦恼为心之垢秽,故曰心垢。无量寿经下曰:“开神悦体,荡除心垢。”憬兴疏曰:“心垢者,烦恼之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波扬无量自然妙声,随其所应莫不闻者。

或闻佛声,或闻法声,或闻僧声,

或寂静声、空无我声、大慈悲声、波罗蜜声,

或十力、无畏、不共法声,

诸通慧声、无所作声、不起灭声、无生忍声,

乃至甘露灌顶众妙法声。

[末学解说]

池水的微波扬起无量自然妙声,随众生所相应,而各自闻到不同的妙声。

或者闻到了佛声,或者闻到了法声(说妙法之音声),或者闻到了僧声,

或者是寂静声、空无我声(极乐八功德池之波声,说空无我之妙法)、大慈悲(大慈大悲)声、波罗蜜(译言究竟,到彼岸,度无极,又单译曰度。以名菩萨之大行者,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名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涅槃之彼岸,故名到彼岸。因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名度无极)声,

或者是十力(佛及菩萨所具十种之力用)、无畏(心中无所怖畏)、不共法(如来之功德与他不同。故名不共法)声,

种种通慧(神通与智慧。又诸神通以慧为体,故云通慧,通即慧也)声、无所作声、不起灭声、无生忍(安住于无生无灭之理而不动)声,

乃至如甘露灌顶(灌者大悲护念义,顶者佛果最上义,谓诸佛以大悲水灌顶,能使功德圆满之意)的众妙法(第一最胜之法不可思议,曰妙法)声。

注解:
【法声】:(杂语)说妙法之音声也。贤愚经十三曰:“五百群雁爱敬法声,即共飞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空无我声】:(杂语)极乐八功德池之波声,说空无我之妙法。无量寿经上曰:“波扬无量自然妙声,(中略)或寂静声,空无我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慈悲】:(术语)大慈大悲也。观无量寿经曰:“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波罗蜜】:(术语)Pa%ramita%,又作波罗蜜多,播啰弭多。译言究竟,到彼岸,度无极,又单译曰度。以名菩萨之大行者,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名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涅槃之彼岸,故名到彼岸。因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名度无极。法华次第下之上曰:“此六通云波罗蜜者,并是西土之言,秦翻经论多不同。今略出三翻,或翻云事究竟,或翻云到彼岸,或翻云度无极。菩萨修此六法,能究竟通别二种因果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云事究竟。乘此六法能从二种生死此岸到二种涅槃彼岸,谓之到彼岸。因此六法能度通别二种事理诸法之广远,故云度无极也。若依别释,三翻各有所主。若依通释则三翻虽异,意同无别也。”大乘义章十二曰:“波罗蜜者,是外国语。此翻为度,亦名到彼岸。(中略)波罗者岸,蜜者是到。”俱舍光记十八曰:“波罗,此云彼岸,蜜多此云到。菩萨能到自乘所往圆满功德彼岸处故。”智度论十二曰:“问曰:云何名檀波罗蜜?答曰:檀义如上说。波罗(秦言彼岸)蜜(秦言到)是名渡布施河得到彼岸。复次此岸名悭贪,檀名河中,彼岸名佛道。”慧琳音义一曰:“播啰弭多,唐云彼岸到,今回文云到彼岸。”仁王经良贲疏上一曰:“言波罗者,梵语也。此云彼岸,对彼说此,此岸者何?于四谛中已起苦集而为此岸,未起苦集而为中流,涅槃菩提即灭道谛而为彼岸。(中略)言蜜多者,梵语也。此具二义。离义到义,于生死中离此到彼。”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力】:(名数)佛及菩萨所具十种之力用也。说(参见: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畏】:心中无所怖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不共法】:(术语)如来之功德与他不同。故名不共法。通论之则一切之功德悉名不共。故地持论中说百四十之不共法。今依一门说十八之不共法,而大小乘之法各异。梵Aven!ika-buddhadharma。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通慧】:(术语)神通与智慧。又诸神通以慧为体,故云通慧,通即慧也。俱舍论二十七曰:“如是六通解脱道摄。慧为自性。”无量寿经上曰:“诸通慧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生忍】:(术语)安住于无生无灭之理而不动也。仁王经说五忍,此为第四。或为初地之证名,或为七八九地之悟名。智度论五十曰:“无生忍法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同八十六曰:“乃至作佛不生恶心,是故名无生忍。”大乘义章十二曰:“理寂不起,称曰无生。慧安此理,名无生忍。”仁王经良贲疏曰:“言无生者,谓即真理。智证真理,名无生忍。”楞严经长水疏一下曰:“了法无生,印可决定,名无生忍。”同八上曰:“真如实相,名无生法。无漏真智,名之为忍。得此智时,忍可印持,法无生理,决定不谬。境智相冥,名无生忍。”大乘义章十二曰:“如龙树说,初地已上亦得无生。若依仁王及与地经,无生在七八九地。”天台观经疏曰:“无生忍是初地初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灌顶】:灌者大悲护念义,顶者佛果最上义,谓诸佛以大悲水灌顶,能使功德圆满之意。佛教诸宗中,以密教特重灌顶,其作法系由上师以五瓶水(象征如来五智)灌弟子顶,显示继承佛位之意义。灌顶法有多种,主要为结缘灌顶、学法灌顶、传法灌顶三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妙法】:(术语)梵语曰萨达磨,萨达刺摩Saddharma,第一最胜之法不可思议,曰妙法。法华玄义序曰:“妙者,褒美不可思议之法也。”维摩经佛国品曰:“以斯妙法济群生。”法华经方便品曰:“我法妙难思。”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如是等声,称其所闻,欢喜无量,

随顺清净离欲寂灭真实之义,

随顺三宝、力、无所畏、不共之法,

随顺通慧菩萨、声闻所行之道。

无有三塗苦难之名,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其国名曰安乐

[末学解说]

像这样的妙法声,能令所有闻知者,欢喜无量,

随顺(信他之教,从他之意)清净,远离欲望,获得寂灭(其体寂静,离一切之相,故云寂灭)真实(法离迷情,绝虚妄,云真实)之义,

随顺(信他之教,从他之意)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力(机能、能力之意)、无所畏(不由他缘,自觉法故;名无所畏)、不共之法(指不共通之功德法。乃佛及菩萨所具足,而凡夫与二乘所无之殊胜特质。在大小乘诸经论中,于此不共法颇有异同之说,一般系将佛之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及佛之大悲,合称为“十八不共法”),

随顺(信他之教,从他之意)通慧(神通与智慧。又诸神通以慧为体,故云通慧,通即慧也)菩萨、声闻所行之道。

这里没有三塗(义同三恶道之地狱、饿鬼、畜生,乃因身口意诸恶业所引生之处)苦难之名,只有自然快乐之音,所以其国土名为安乐。

注解:
【随顺】:(术语)信他之教,从他之意也。文句二曰:“供养诸佛者,只是随顺佛语。”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寂灭】:(术语)寂灭为梵名涅槃Nirva%na之译语,其体寂静,离一切之相,故云寂灭。法华经序品曰:“或有菩萨见寂灭法。”维摩经佛国品曰:“知一切法皆悉寂灭。”注曰:“肇曰:去相故言寂灭。”同弟子品曰:“法本不然,今则无灭,是寂灭义。”无量寿经上曰:“超出世间,深乐寂灭。”智度论五十五曰:“灭三毒及诸戏论故名寂灭。”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实】:(杂语)法离迷情,绝虚妄,云真实。大乘义章二曰:“法绝情妄为真实。”法华经宝塔品曰:“如所说者,皆是真实。”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通慧】:(术语)神通与智慧。又诸神通以慧为体,故云通慧,通即慧也。俱舍论二十七曰:“如是六通解脱道摄。慧为自性。”无量寿经上曰:“诸通慧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力】:梵语 bala,音译波罗;或 bala^na,音译末丽囊。机能、能力之意。(一)指十波罗蜜中之第九,即称力波罗蜜。(二)指思择力、修习力。(三)自力、他力。(四)指产生菩提心之力有自力、他力、因力、方便力等四力。((参见:二力)169、“十波罗蜜”449、“四力”1628)p321FROM:【佛光大辞典】

【无所畏】:瑜伽九十三卷九页云:不由他缘,自觉法故;名无所畏。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不共法】:梵语 a^veN!ika-buddha-dharma。又作不共佛法。指不共通之功德法。乃佛及菩萨所具足,而凡夫与二乘所无之殊胜特质。在大小乘诸经论中,于此不共法颇有异同之说,一般系将佛之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及佛之大悲,合称为“十八不共法”。(大般若经卷四一一、自在王菩萨经卷下、文殊师利问经卷下嘱累品、大毗婆沙论卷十七、大智度论卷二十六)p966FROM:【佛光大辞典】

【三涂】:又作三途。即火涂、刀涂、血涂,义同三恶道之地狱、饿鬼、畜生,乃因身口意诸恶业所引生之处。(一)火涂,即地狱道,或以于彼处受苦之众生常为镬汤炉炭之热所苦,或以彼处火聚甚多,故称火涂。(二)刀涂,即饿鬼道,以于彼处之众生常受刀杖驱逼等之苦,故称刀涂。(三)血涂,即畜生道,以于彼处受苦之众生,强者伏弱,互相吞啖,饮血食肉,故称血涂。至若“涂”之义有二:一为残害,如涂炭;一为所趣,即梵本无量寿经之阿波耶伽底(apaya-gati,意译恶趣、恶道)。(大明三藏法数卷十一、翻译名义集卷七、释氏要览卷中)((参见:三恶趣)625)p636FROM:【佛光大辞典】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可以获知

1.无量寿国七宝树发出的音乐声在十方世界音声之中最为第一。

2.无量寿国中的讲堂、精舍、宫殿、楼观,皆由七宝庄严自然化成。

3.无量寿国的宝池,功德水以及其发出的自然妙声之功德利益。

其中,无量寿国的众生会随其相应,而各自闻到不同的妙声。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这个【相应】
是指根据其不同的根器、因缘...相对应的,是根据其不同的心念相对应的

佛土具足一切妙音,这是佛陀的慈悲与方便
但能闻知的内容,则取决于众生自己

善知识教导
佛经上讲,修行成佛,一切靠的都是佛力,而这佛力,从法性原理上来说,是佛力,也是佛性之力,无二无别
所以,在在都破除修行者和佛菩萨的分别,平等无二,心心相印
众所皆知,凡夫畏苦怕难,害怕退转
然而,在佛经中所叙述,「不能怀疑自己做不到」,这就是「菩萨性」的其中一个特点
也因此,发心在秽土(五浊恶世)中普渡众生的菩萨行者,不仅不会退转,反而更能突飞猛进
这点可能大大出乎一般凡夫众生的意料之外(因为一般众生都怕修行退转而求生净土)
而正因众生的凡夫性,当然无法深入经藏阅读和实修,当然也不可能明白这点,这就是常说的原理和相貌的道理,性相的原理
——辨析:自力?他力?

所以,要做凡夫,还是菩萨行者,这个选择权在众生自己
是怀疑自己做不到,还是坚定不移,这个选择权也在自己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22#
 楼主| 发表于 2024-7-26 18:38: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7-26 18:39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

-
- [经文] --

阿难,彼佛国土诸往生者,具足如是清净色身,诸妙音声神通功德。

所处宫殿、衣服、饮食,众妙华香庄严之具,犹第六天自然之物。

若欲食时,七宝钵器自然在前,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明月真珠,如是诸钵随意而至,百味饮食自然盈满。

虽有此食,实无食者;但见色闻香,意以为食,自然饱足;身心柔软,无所味著;事已化去,时至复现。

[末学解说]

阿难,无量寿佛国土的往生(去娑婆世界往弥陀如来之极乐净土,谓之往,化生于彼土莲华中,谓之生)者,具足这样的清净色身(指有形质之身,即肉身。反之,无形者称为法身,或智身。故具足三十二相之佛,系为有形之生身),以及种种妙音声,神通,功德。

所处的宫殿、衣服、饮食,各种殊妙华香庄严之具,如同第六天(欲界之天有六重,他化自在天位于第六,因而谓为第六天。是欲界之顶上也)的自然之物。

如若想要饭食时,七宝钵器自然便会出现在面前,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明月真珠,这类诸钵会随意而至,百味饮食会自然盈满。

虽有此食,而实际上并无饭食;只是见到饭食的色,闻其香,意念上以为食,便自然饱足;这些往生者会身心柔软,不执着食味;完毕后自会消失化去,需要时又会自动再现。

注解:
【往生】:(术语)去娑婆世界往弥陀如来之极乐净土,谓之往,化生于彼土莲华中,谓之生。往生之言虽通于诸受生,而诸教所劝之行,偏在极乐,故常以为对于极乐之别名,是净土门之至要骨目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无量寿经下曰:“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观无量寿经曰:“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色身】:梵语 ru^pa-ka^ya,巴利语同。指有形质之身,即肉身。反之,无形者称为法身,或智身。故具足三十二相之佛,系为有形之生身。(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二、大乘义章卷十九)p2543 FROM:【佛光大辞典】

【第六天】:(界名)欲界之天有六重,他化自在天位于第六,因而谓为第六天。是欲界之顶上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味著】:(术语)执著食味也。无量寿经下曰:“虽有此食,实无食者。但见色闻香,自然饱食,身心柔软,无所味著。”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彼佛国土,清净安隐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

其诸声闻、菩萨、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

颜貌端正,超世希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末学解说]

无量寿佛的国土,清净安稳,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泥洹为涅槃之变音,涅槃离一切之有为造作,故曰无为)之道。

其国土中的诸声闻、菩萨、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达,都为同一类,形貌容状没有不同,但因随顺各方方便,所以才有天人之名。

他们颜貌端正,超越世间众生,甚是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极乐净土众生之身体,达悟涅槃无极之理之身也)。

注解:
【无为泥洹】:(术语)泥洹为涅槃之变音,涅槃离一切之有为造作,故曰无为。无量寿经上曰:“无为泥洹之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极之体】:(术语)极乐净土众生之身体,达悟涅槃无极之理之身也。无量寿经曰:“颜貌端正,超世希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佛告阿难:“譬如世间贫穷乞人在帝王边,形貌容状宁可类乎?”

阿难白佛:“假令此人在帝王边,羸陋丑恶,无以为喻,百千万亿不可计倍。

[末学解说]

佛告诉阿难:“譬如世间贫穷乞人在帝王的旁边,形貌容状,是否会相同呢?”

阿难回答佛陀:“假如这样的人在帝王旁边,其羸陋丑恶,不能与帝王相比,他们之间相差百千万亿不可计倍。

-- [经文] --

所以然者?

贫穷乞人底极斯下,衣不蔽形,食趣支命,饥寒困苦,人理殆尽。

皆坐前世不植德本,积财不施,富有益悭;

但欲唐得,贪求无厌;不信修善,犯恶山积。

如是寿终,财宝消散,苦身聚积为之忧恼,

于己无益,徒为他有,无善可怙,无德可恃。

是故死堕恶趣受此长苦,罪毕得出生为下贱,愚鄙斯极示同人类。

[末学解说]

为什么呢?

因为贫穷乞人,低下卑微,衣不能遮体,食需要乞讨,饥寒困苦,人理殆尽。

之所以如此,是因其前世不植种德本(犹言善根。德者善也,本者根也,诸善万行之功德,为佛果菩提之本者),积攒财宝不与布施,即使富有却极为悭吝;

只想要得到,贪求无厌;不信因果,不修善业,造作恶业,累积如山。

做了这些直到寿命终止,财宝消散,苦身聚积,为之忧恼,
对于自己没有任何利益,白白拥有这些,但却没有善可依靠,没有德可依恃。

所以死后堕入恶趣,受相应无量苦报,罪报完毕得以离开恶道,会生为下贱之人,极为愚痴粗鄙。

注解:
【德本】:(术语)犹言善根。德者善也,本者根也,诸善万行之功德,为佛果菩提之本者。法华经序品曰:“于诸佛所植众德本。”无量寿经上曰:“消除诸漏,植众德本。”【又】德中之根本也,依是义而弥陀之名号名为德本。无量寿经上曰:“系念我国植诸德本。”教行信证六本曰:“德本者如来德号,此德号者一声称念,至德成满,众祸皆转,十方三世德号之本,故曰德本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所以世间帝王人中独尊?

皆由宿世积德所致,慈惠博施,仁爱兼济,履信修善,无所违争。

是以寿终,福应得升善道,上生天上,享兹福乐。

积善余庆,今得为人,乃生王家自然尊贵,仪容端正,众所敬事,妙衣珍膳随心服御,宿福所追故能致此。

[末学解说]

所以,为什么世间帝王,会为人中独尊呢?

这是因其宿世(宿即久、旧、古之意。宿世即前生、前世、过去世之意)积累福德所致,慈悲惠心,广为布施,宽仁慈爱兼有,履守信用修习善业,没有违和争斗。

做了这些直到寿命终止,随其应得福报升至善道,上生天上,享受福乐。

积善余庆,今得为人,会生于王家,自然尊贵,仪容端正,被众人敬仰,妙衣珍膳,随心服御,这都是宿福(宿世之福德善根)所追,所以才由此相应果报。

注解:
【宿世】:梵语 pu^rva,巴利语 pubba。宿即久、旧、古之意。宿世即前生、前世、过去世之意。宿世之生存状态,称为宿命;宿世所有之习惯,称为宿习;宿世所结之因缘,称为宿因、宿缘。宿世所造之业,称为宿业、宿行。就业之善恶,于宿世行善业,称为宿善;而于宿世专造恶业,不造善业者,称为无宿善。依宿世业因而感之果报,称为宿报。宿世心所执著不离之善恶性贺,称为宿执。宿昔之意愿、宿昔之怨意,称为宿意。(法华经卷七妙庄严王本事品、无量寿经卷下、兴起行经卷下食马麦宿缘经、梁高僧传卷三求那跋摩传、续高僧传卷十七智顗传)p4509FROM:【佛光大辞典】

【宿福】:(术语)宿世之福德善根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我等宿福庆,今得值世尊。”同妙庄严王品曰:“宿福深厚,生值佛法。”无量寿经上曰:“宿福所追故能致此。”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佛告阿难:

“汝言是也。计如帝王,虽人中尊贵,形色端正;

比之转轮圣王,甚为鄙陋,犹彼乞人在帝王边也。

转轮圣王,威相殊妙天下第一;

比之忉利天王,又复丑恶不得相喻万亿倍也。

假令天帝,比第六天王,百千亿倍不相类也。

设第六天王,比无量寿佛国菩萨、声闻,光颜容色不相及逮,百千万亿不可计倍。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

“你说的对。计便如帝王,虽为人中尊贵,形色端正;

但相比之转轮圣王,则甚为鄙陋,犹如乞人在帝王旁边。

而转轮圣王(简称转轮王,或轮王,为世间第一有福之人,于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出现,统辖四天下),威相殊妙,第一;

但相比之忉利天王(梵语忉利,华言三十三,即帝释天主,居须弥山顶。谓发光地菩萨,修行三地法门,成大功德,多作三十三天之主。以大方便,化诸众生,及诸天众,舍离贪欲,住于善道,故云忉利天王),又显得丑恶,相差万亿倍。

假如令天帝相比第六天王,则相差不止百千亿倍。

假设第六天(欲界之天有六重,他化自在天位于第六,因而谓为第六天。是欲界之顶上也)王,相比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声闻,则光颜、容色相差百千万亿,不可计倍。

注解:
【转轮圣王】:简称转轮王,或轮王,为世间第一有福之人,于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出现,统辖四天下。有四种福报:
  一、大富,珍宝、财物、田宅等众多,为天下第一;
  二、形貌庄严端正,具三十二相;
  三、身体健康无病,安稳快乐;
  四、寿命长远,为天下第一。
转轮王出现时,天下太平,人民安乐,没有天灾人祸。此乃由过去生中,多修福业,可惜不修出世慧业,所以仅成为统治世界有福报之大王,却不能修行悟道证果。参考轮王条。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忉利天王】:梵语忉利,华言三十三,即帝释天主,居须弥山顶。谓发光地菩萨,修行三地法门,成大功德,多作三十三天之主。以大方便,化诸众生,及诸天众,舍离贪欲,住于善道,故云忉利天王。(帝释,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梵语须弥,华言妙高。)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第六天】:(界名)欲界之天有六重,他化自在天位于第六,因而谓为第六天。是欲界之顶上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可以获知:

一、无量寿佛国土的往生者
1.“具足如是清净色身,诸妙音声神通功德。
2.“为食,自然饱足;身心柔软,无所味著。
3.“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
4.“颜貌端正,超世希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二、无量寿佛国土中
1.“宫殿、衣服、饮食,众妙华香庄严之具,犹第六天自然之物。
2.“若欲食时,七宝钵器自然在前,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明月真珠,如是诸钵随意而至,百味饮食自然盈满。
3.“清净安隐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

三、为何会有贫穷乞人与世间帝王之分呢?

因为
皆坐前世不植德本,积财不施,富有益悭;但欲唐得,贪求无厌;不信修善,犯恶山积
皆由宿世积德所致,慈惠博施,仁爱兼济,履信修善,无所违争

所以
如是寿终,财宝消散,苦身聚积为之忧恼,于己无益,徒为他有,无善可怙,无德可恃。是故死堕恶趣受此长苦,罪毕得出生为下贱,愚鄙斯极示同人类。
是以寿终,福应得升善道,上生天上,享兹福乐。积善余庆,今得为人,乃生王家自然尊贵,仪容端正,众所敬事,妙衣珍膳随心服御,宿福所追故能致此。


由此,不禁感叹,这便是因果啊!

关于【因果】的专题学习,具体可以参考:
透过《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因果】相关内容

要知道:
这个因果不是谁规定的,也不是谁给您的
这个因果现象是自己给自己的——[解析]因果苦报的原理&罪性本空
善法感召善道的享福果报,恶法感召恶道的痛苦果报
这就是六道轮回的原理,就像水往低处流,六道轮回就是众生心念流转而投生的现象——自杀的因果和真相
什么才是真正「深信因果」?
就是,你真正明白「法性原理」的时候,你能「见性」的时候(这个「性」包含法性、佛性、众生性)
这时候,你看到因,就会知道果,又或者,你看到果,就会知道因,因为,因果道理就是如此
等你明白法性原理的时候,你「见性」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因和果
这时候,才能称为真正「深信因果」
(也就是,真正的深信,那应该是你能真正明白其原理与相貌,而不是你什么都不懂,只是单纯相信
如果是「你什么都不懂,只是单纯相信」,这以前说过,这叫善根,属于愚信、迷信,就是还没开窍还迷惑不懂
如果能明白原理与相貌,能印证,真正懂,这叫智信)

又或者,你看到法,你会知道法的原理、法性,反之,你知道原理、法性,你也就能由原理、法性而生出法门
又或者,你看到众生相、众生的行为,你就会知道众生心(心念)、众生性(特性习惯)、众生欲(欲望),
反之,你知道众生(或某人)的众生心、众生性、众生欲,你也就能知道众生相和行为
这些,在大乘佛经中都有描述,都是实修菩萨该修学的

不过,又如佛经(大般涅槃经)上佛说(意思是说):
「佛才能真正完全明白佛性,不同次第的菩萨对佛性则有不同次第的理解和体会程度」

而「愚迷者」呢?
愚迷者因为不信因果、不明因果,所以,自己犯错了,受苦报了,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就是因为不信因果、不明因果,不明白法性原理,没有见性,所以,无知无觉,整个在混沌之中,随业流转——「深信因果」的法性原理
[菩萨畏因]
菩萨行者做任何事情都会保持正念,避免恶念邪念的恶因造成以后的恶果
对于任何果报都能诚心接受,不起对立和恶念或执着分别,不再纠结自缚
这样放下自然不造新业,心念放下自然就得到解脱
这才是真正的信佛者,真正深信因果——[略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您确定您真正[信佛][信因果]吗?)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23#
 楼主| 发表于 2024-7-27 22:30:1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用时 2 小时 )


-
- [经文] --

佛告阿难:

“无量寿国,其诸天人衣服、饮食、华香、璎珞,缯盖、幢幡、微妙音声,

所居舍宅、宫殿、楼阁,称其形色高下大小,或一宝、二宝,乃至无量众宝,随意所欲,应念即至。

又以众宝妙衣遍布其地,一切天人践之而行。

无量宝网弥覆佛土,皆以金缕、真珠、百千杂宝奇妙珍异,庄严校饰周匝四面。

垂以宝铃,光色晃曜尽极严丽。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

“无量寿国,其国土中诸天人的衣服、饮食、华香、璎珞,缯盖、幢幡、微妙音声,

其所居住的舍宅、宫殿、楼阁,不论是其形、色、高、下、大、小,或以一种珍宝、二种珍宝,乃至无量众宝建造,随心意所想,全都能够应念即至。

又以众宝妙衣,遍布其地,一切天人在上面行走。

无量珍宝交织而成的宝网,弥覆着佛土,宝网皆是以金缕、真珠、百千杂宝、奇妙珍异,庄严校饰于周围四面。

宝网垂挂着宝铃,光色晃曜,极尽庄严美丽。

还有下垂的宝铃,五彩缤纷,光明晃耀,庄严美丽。

-- [经文] --

自然德风,徐起微动。

其风调和,不寒不暑,温凉柔软,不迟不疾,

吹诸罗网及众宝树,演发无量微妙法音,流布万种温雅德香。

其有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

风触其身,皆得快乐,譬如比丘得灭尽三昧。

[末学解说]

无量寿国有自然德风(指极乐世界具足万德之清风),徐徐吹起微动。

其风调和,不冷不热,温凉柔软,不慢不快,

德风吹动诸宝网及众宝树,演奏发出无量微妙法音,流布出万种温雅德香(谓德之馨如香)。

其有闻知者,尘劳(烦恼之异名。贪嗔等之烦恼,坌秽真性,劳乱身心,谓为尘劳)垢习(烦恼之习气也。垢者烦恼之秽,习者习性),自然不会生起。
德风接触到其身,便皆可获得快乐,譬如比丘获得灭尽三昧(又曰灭尽定。灭尽六识心心所之禅定也)一般。

注解:
【德风】:指极乐世界具足万德之清风。无量寿经说:“自然德风起微动,其余风调和,不寒不暑,温凉柔软,不迟不疾。”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德香】:(术语)谓德之馨如香也。无量义经曰:“道风德香熏一切。”无量寿经下曰:“流布万种温雅德香。”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尘劳】:(术语)烦恼之异名。贪嗔等之烦恼,坌秽真性,劳乱身心,谓为尘劳。维摩慧远疏曰:“烦恼坌污,名之为尘。彼能劳乱,说以为劳。”长水楞严疏一上曰:“染污故名尘,扰恼故名劳。”止观一曰:“尘劳即是菩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垢习】:(术语)烦恼之习气也。垢者烦恼之秽,习者习性也。无量寿经上曰:“尘劳垢习,自然不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灭尽三昧】:(术语)又曰灭尽定。灭尽六识心心所之禅定也。(参见:灭尽定)。无量寿经下曰:“风触其身,皆得快乐。譬如比丘得灭尽三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又风吹散华遍满佛土,随色次第而不杂乱,柔软光泽馨香芬烈。

足履其上,蹈下四寸,随举足已,还复如故。

华用已讫,地辄开裂,以次化没,清净无遗。

随其时节,风吹散华,如是六反。

[末学解说]

再有,具足万德的清风吹动,鲜花散落,遍满佛土,随颜色次第,而不杂乱,柔软光泽,馨香芬烈。

脚踩在上面,会下沉四寸,随着举足后,又会恢复如初。

鲜花用过后,大地便会裂开,以次序化没,清洁干净,没有一点遗落。

随着其时节,德风再次吹动,散落鲜花,又会像上面一样,如此反复六次。

-- [经文] --

又众宝莲华周满世界,一一宝华百千亿叶。

其华光明无量种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黄朱紫光色赫然,炜烨焕烂,明曜日月。

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

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

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说微妙法。

如是诸佛,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

[末学解说]

再有,无量佛国中有众宝莲华,周满世界,一一(犹言逐一)宝华有百千亿叶。

其宝莲华的光明有无量种颜色,青色莲华发出青光,白色莲华发出白光,玄黄朱紫,光色赫然,炜烨焕烂,光芒显耀如日月。

一一(犹言逐一)宝莲华中,发出三十六百千亿光。

一一(犹言逐一)光中,现出三十六百千亿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

一一(犹言逐一)诸佛,又放出百千光明,普为十方世界演说微妙法。

像这样的诸佛,各各安立(安立亦名成立,谓菩萨由后得智,于所通达诸法境界,能立正教,令他修行也)无量众生于佛之正道(谓佛所说之经,旨意深奥,无作无为,无行无得,自然合道,是为正道)。

注解:
【一一】:(杂语)犹言逐一也。首楞严经曰:“现一一形,诵一一咒。”观无量寿经曰:“一一指端有八万四千画,犹如印文,一一画有八万四千色,一一色有八万四千光,其光柔软,普照一切。”梵网经开题曰:“一一字字,一一句句,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智轨曰:“即以陀罗尼文字,右旋布列心月轮面上观,一一字皆如金色,一一字中,流出光明,遍照无量无边世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道】:谓佛所说之经,旨意深奥,无作无为,无行无得,自然合道,是为正道。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安立】:安立亦名成立,谓菩萨由后得智,于所通达诸法境界,能立正教,令他修行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佛告阿难:

“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

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

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

“其有众生往生于无量寿国者,皆能住于正定(谓人摄诸散乱,身心寂静,正住真空之理,决定不移,是名正定)之聚。

为什么呢?因为彼佛国中,没有诸邪聚(邪性定聚)及不定聚(三聚之一。此性或可为邪,或可为正,无一定之向,故名不定性聚,诸圣人名正性定聚,造五无间业者名定性邪聚,凡夫是不定性聚也)。

十方恒河沙数之多的诸佛如来,全都共同赞叹无量寿佛之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注解:
【正定】:谓人摄诸散乱,身心寂静,正住真空之理,决定不移,是名正定。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邪聚】:(术语)邪性定聚也。无量寿经下曰:“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参见:三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不定聚】:(术语)与不定性聚同。无量寿经下曰:“彼佛国土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不定性聚】:(术语)三聚之一。此性或可为邪,或可为正,无一定之向,故名不定性聚,诸圣人名正性定聚,造五无间业者名定性邪聚,凡夫是不定性聚也。俱舍论九曰:“正邪定余名不定,彼待二缘可成二故。”同颂疏曰:“不定性者,除正邪外所余有情。遇圣入圣,遇邪入邪,名不定性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末学解说]

诸有众生闻知无量寿佛的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喻)极短的时间。有说六十刹那为一念,有说九十刹那为一念,又有说一弹指顷便有六十念),至心回向(同回向。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于众生或庄严佛净土,叫做“回向”),发愿往生极乐净土,即能获得往生(去娑婆世界往弥陀如来之极乐净土,谓之往,化生于彼土莲华中,谓之生。往生之言虽通于诸受生,而诸教所劝之行,偏在极乐,故常以为对于极乐之别名,是净土门之至要骨目也),住于不退转(所修行之功德善根,只有向前,不会再退后和转变);唯除五逆(罪恶极逆于理,故谓之逆。是为感无间地狱苦果之恶业,故谓之无间业),诽谤正法(诽谤佛法。正法即佛法,诽谤佛法的人叫做“谤法阐提”,因其罪至重,故很难成佛)者不行。

注解:
【一念】:(喻)极短的时间。有说六十刹那为一念,有说九十刹那为一念,又有说一弹指顷便有六十念。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回向】:同回向。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于众生或庄严佛净土,叫做“回向”。回向约可分为三类,即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往生】:(术语)去娑婆世界往弥陀如来之极乐净土,谓之往,化生于彼土莲华中,谓之生。往生之言虽通于诸受生,而诸教所劝之行,偏在极乐,故常以为对于极乐之别名,是净土门之至要骨目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无量寿经下曰:“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观无量寿经曰:“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不退转】:所修行之功德善根,只有向前,不会再退后和转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逆】:(术语)又曰五无间业。罪恶极逆于理,故谓之逆。是为感无间地狱苦果之恶业,故谓之无间业。此有三乘通相之五逆,大乘别途之五逆,同类之五逆,提婆之五逆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诽谤正法】:诽谤佛法。正法即佛法,诽谤佛法的人叫做“谤法阐提”,因其罪至重,故很难成佛。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可以获知无量寿佛的国土中:

1.“其诸天人衣服、饮食、华香、璎珞,缯盖、幢幡、微妙音声,所居舍宅、宫殿、楼阁,称其形色高下大小,或一宝、二宝,乃至无量众宝,随意所欲,应念即至。

2.“以众宝妙衣遍布其地,一切天人践之而行。

3.“无量宝网弥覆佛土,皆以金缕、真珠、百千杂宝奇妙珍异,庄严校饰周匝四面。垂以宝铃,光色晃曜尽极严丽。

4.“自然德风,徐起微动。其风调和,不寒不暑,温凉柔软,不迟不疾,吹诸罗网及众宝树,演发无量微妙法音,流布万种温雅德香。其有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风触其身,皆得快乐,譬如比丘得灭尽三昧。

5.“风吹散华遍满佛土,随色次第而不杂乱,柔软光泽馨香芬烈。足履其上,蹈下四寸,随举足已,还复如故。华用已讫,地辄开裂,以次化没,清净无遗。随其时节,风吹散华,如是六反。

6.“众宝莲华周满世界,一一宝华百千亿叶。其华光明无量种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黄朱紫光色赫然,炜烨焕烂,明曜日月。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说微妙法。如是诸佛,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

7.“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8.“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极乐净土真是太美好了!上述佛土中的每一种描述,都令人无限向往!
佛陀讲:“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这些看似简单的条件,其实不简单
关键词:信心欢喜,一念,至心回向
每一个对照看看,自己能否真正做到呢?
只要掺杂着虚假、妄念、贪嗔痴......就是不具备条件的

但换一个角度,这些条件很难吗?其实也不难
只要学会转化心念,清净心念,修习心法,是可以做到的

极乐世界如此美好,想去吗?
答案是:想去!

既然想去,就先要相信极乐世界的存在,相信阿弥陀佛!
相信之后,有了信心,就能发心;有了发心,就会有动力
有了动力,就会努力修行佛法,从而做到“信心欢喜”“一念”“至心回向”

是否难易,是否成就,终究还是取决于自己!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24#
 楼主| 发表于 2024-8-13 11:36: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8-13 17:03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30分钟 )


-
- [经文] --

佛告阿难:

“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

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

此等众生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

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应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

十方世界的诸天(指三界二十八天。欲界有六天,谓之六欲天。色界之四禅有十八天。无色界之四处有四天)人民,其中有至心(至诚的心)发愿往生无量寿国,一般有三辈(往生弥陀净土的人,其道业之深浅有上中下三辈)。

其上辈(即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的人)者,舍离俗家,弃断欲望,而作沙门(为出家者之总称,通于内、外二道。亦即指剃除须发,止息诸恶,善调身心,勤行诸善,期以行趣涅槃之出家修道者),发起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一向(意向于一处,无余念,无散乱之心)专念无量寿佛,修习种种功德,发愿往生至彼国。

这类众生临寿终时,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因阿弥陀佛的寿命无量),与诸大众会出现在其人面前,立即跟随彼佛往生其国,能于七宝华(谓由七宝所成之莲华)中自然化生(本无而忽生之意),住于不退转(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智慧(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勇猛,神通(变化莫测谓之“神”,通达无碍谓之“通”,合起来说,就是即能使人莫测他之所以,又能为所欲为而毫无障碍)自在(进退无碍,谓之自在)。

所以,阿难,如有众生,想要在今世见到无量寿佛,应发起无上菩提之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修行功德(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发愿往生彼国。

注解:
【诸天】:指三界二十八天。(参见:二十八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诸天】:(界名)欲界有六天,谓之六欲天。色界之四禅有十八天。无色界之四处有四天。其他有日天月天韦驮天等诸种天神。即诸天部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至心】:至诚的心。无量寿经说:“至心信乐,欲生我国。”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辈】:无量寿经说,往生弥陀净土的人,其道业之深浅有上中下三辈:
  一、上辈,即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的人;
  二、中辈,既不能出家修大功德,但能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和立塔像,饭食沙门,多少有修善的人;
  三、下辈,但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乃至十念的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沙门】:梵语 s/ramaN!a,巴利语 samaN!a。音译室罗末拏、舍啰摩拏、室摩那拏、沙迦懑囊。乃西域方言(龟兹语 sama^ne,于阗语 samana^)之转音。又作沙门那、沙闻那、娑门、桑门、丧门。意译勤劳、功劳、劬劳、勤恳、静志、净志、息止、息心、息恶、勤息、修道、贫道、乏道。为出家者之总称,通于内、外二道。亦即指剃除须发,止息诸恶,善调身心,勤行诸善,期以行趣涅槃之出家修道者。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向】:(术语)意向于一处,无余念,无散乱之心也。六十华严经五曰:“一向信如来,其心不退转。”无量寿经下曰:“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善导之观经疏四曰:“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探玄记八曰:“情无异念,故云一向。”【又】一向者,全也、专也、偏也。药师经曰:“彼佛国土,一向清净,无有女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因阿弥陀佛的寿命无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七宝华】:谓由七宝所成之莲华。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八中):“得生无量寿国,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p124FROM:【佛光大辞典】

【化生】:梵语 upapa^duka,巴利语 upapa^tika。本无而忽生之意。即无所依托,借业力而出现者。五趣之中,地狱、天及一切中有均唯属化生,人、傍生、鬼等三趣则有一部分为化生,如劫初之人为化生,龙、金翅鸟为傍生之化生者,鬼通胎、化二种,故五趣中以化生为最多。凡化生者,不缺诸根支分,死亦不留其遗形,即所谓顿生而顿灭,故于四生中亦最胜。据俱舍论卷九载,化生者,皆以爱染当生处而受其生。又依经中所载,生于净土者亦多为化生。(放光般若经卷十三梦中行品、无量寿经卷下(康僧铠译)、俱舍论卷八、往生论)((参见:四生)1680)p1323FROM:【佛光大辞典】

【不退转】:(术语)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略云不退,即梵语之阿毗跋致也。无量寿经上曰:“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十住毗婆娑论曰:“若人疾欲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法华经序品曰:“此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智慧】: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神通】:变化莫测谓之“神”,通达无碍谓之“通”,合起来说,就是即能使人莫测他之所以,又能为所欲为而毫无障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自在】:(术语)进退无碍,谓之自在。又心离烦恼之系缚,通达无碍。谓之自在。法华经序品曰:“尽诸有结,心得自在。”唯识演秘四末曰:“施为无拥,名为自在。”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功德】:(术语)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大乘义章九曰:“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天台仁王经疏上曰:“施物名功,归已曰德。”胜鬘经宝窟上本曰:“恶尽言功,善满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佛告阿难:

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

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燃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

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也。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

其中辈(既不能出家修大功德,但能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和立塔像,饭食沙门,多少有修善的人)者,十方世界的诸天(指三界二十八天。欲界有六天,谓之六欲天。色界之四禅有十八天。无色界之四处有四天)人民,其中有至心(至诚的心)发愿往生无量寿国。

虽然不能成为沙门(为出家者之总称,通于内、外二道。亦即指剃除须发,止息诸恶,善调身心,勤行诸善,期以行趣涅槃之出家修道者)大修功德(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当发起无上菩提之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一向(意向于一处,无余念,无散乱之心)专念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因阿弥陀佛的寿命无量),多少修善(断恶行善也。又对于性善之称,本有之善曰性善,修成之善曰修善),奉持斋戒(清除心的不净叫做“斋”,禁止身的过非叫做“戒”,斋戒就是守戒以杜绝一切嗜欲的意思),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燃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回者回转也,向者趣向也,回转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于所期,谓之回向。期施自己之善根功德与于他者,回向于众生也。以己之功德而期自他皆成佛果者,回向于佛道也)发愿往生彼国。

这类人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会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化如同真佛,与诸大众出现在其人面前,立即跟随化佛(佛菩萨等以神通力化作之佛形也)往生其国,住于不退转(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其功德(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智慧(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次于上辈者。

注解:
【三辈】:无量寿经说,往生弥陀净土的人,其道业之深浅有上中下三辈:
  一、上辈,即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的人;
  二、中辈,既不能出家修大功德,但能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和立塔像,饭食沙门,多少有修善的人;
  三、下辈,但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乃至十念的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诸天】:指三界二十八天。(参见:二十八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诸天】:(界名)欲界有六天,谓之六欲天。色界之四禅有十八天。无色界之四处有四天。其他有日天月天韦驮天等诸种天神。即诸天部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至心】:至诚的心。无量寿经说:“至心信乐,欲生我国。”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沙门】:梵语 s/ramaN!a,巴利语 samaN!a。音译室罗末拏、舍啰摩拏、室摩那拏、沙迦懑囊。乃西域方言(龟兹语 sama^ne,于阗语 samana^)之转音。又作沙门那、沙闻那、娑门、桑门、丧门。意译勤劳、功劳、劬劳、勤恳、静志、净志、息止、息心、息恶、勤息、修道、贫道、乏道。为出家者之总称,通于内、外二道。亦即指剃除须发,止息诸恶,善调身心,勤行诸善,期以行趣涅槃之出家修道者。FROM:【佛光大辞典】

【功德】:(术语)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大乘义章九曰:“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天台仁王经疏上曰:“施物名功,归已曰德。”胜鬘经宝窟上本曰:“恶尽言功,善满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向】:(术语)意向于一处,无余念,无散乱之心也。六十华严经五曰:“一向信如来,其心不退转。”无量寿经下曰:“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善导之观经疏四曰:“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探玄记八曰:“情无异念,故云一向。”【又】一向者,全也、专也、偏也。药师经曰:“彼佛国土,一向清净,无有女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因阿弥陀佛的寿命无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修善】:(术语)断恶行善也。又对于性善之称,本有之善曰性善,修成之善曰修善。修善即性善,实大乘之通谈也。(参见:性恶)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斋戒】:清除心的不净叫做“斋”,禁止身的过非叫做“戒”,斋戒就是守戒以杜绝一切嗜欲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回向】:(术语)或作回向。回者回转也,向者趣向也,回转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于所期,谓之回向。期施自己之善根功德与于他者,回向于众生也。以己之功德而期自他皆成佛果者,回向于佛道也。大乘义章九曰:“言回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回向。”往生论注下曰:“回向者,回己功德普施众生,共见阿弥陀如来,生安乐国。”止观七曰:“众生无善我以善施,施众生已,正向菩提,如回声入角,响闻则远,回向为大利。”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化佛】:(术语)佛菩萨等以神通力化作之佛形也。观无量寿经曰:“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中略)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陀恒河沙化佛。”是佛变现之化佛也。法华经普门品曰:“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观无量寿经曰:“当观观世音菩萨,此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中略)其圆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释迦牟尼佛,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萨。”是菩萨变现之化佛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不退转】:(术语)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略云不退,即梵语之阿毗跋致也。无量寿经上曰:“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十住毗婆娑论曰:“若人疾欲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法华经序品曰:“此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智慧】: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佛告阿难:

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

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

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

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

其下辈(但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乃至十念的人)者,十方世界的诸天(指三界二十八天。欲界有六天,谓之六欲天。色界之四禅有十八天。无色界之四处有四天)人民,其中有至心(至诚的心)发愿往生无量寿国。

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当发起无上菩提之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一向(意向于一处,无余念,无散乱之心)专意乃至十念(1、念十声的南无阿弥陀佛。2、念十口气的南无阿弥陀佛),念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因阿弥陀佛的寿命无量),发愿往生其国。

如若闻知深法(甚深微妙之法也。诸法实相为深法之极),欢喜信乐(听闻、信仰佛法,因而产生爱乐之心),不生疑惑,乃至只有一念忆念无量寿佛,以其至诚心(至,专也;诚,实也。谓此土众生,欲生彼国,当发专至诚实之心,正念真如,求愿往生,故名至诚心)发愿往生其国。

这类人临寿终时,会梦见彼佛,也能够获得往生(去娑婆世界往弥陀如来之极乐净土,谓之往,化生于彼土莲华中,谓之生);其功德(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智慧(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次于中辈者。

注解:
【三辈】:无量寿经说,往生弥陀净土的人,其道业之深浅有上中下三辈:
  一、上辈,即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的人;
  二、中辈,既不能出家修大功德,但能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和立塔像,饭食沙门,多少有修善的人;
  三、下辈,但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乃至十念的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诸天】:指三界二十八天。(参见:二十八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诸天】:(界名)欲界有六天,谓之六欲天。色界之四禅有十八天。无色界之四处有四天。其他有日天月天韦驮天等诸种天神。即诸天部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至心】:至诚的心。无量寿经说:“至心信乐,欲生我国。”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功德】:(术语)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大乘义章九曰:“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天台仁王经疏上曰:“施物名功,归已曰德。”胜鬘经宝窟上本曰:“恶尽言功,善满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向】:(术语)意向于一处,无余念,无散乱之心也。六十华严经五曰:“一向信如来,其心不退转。”无量寿经下曰:“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善导之观经疏四曰:“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探玄记八曰:“情无异念,故云一向。”【又】一向者,全也、专也、偏也。药师经曰:“彼佛国土,一向清净,无有女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念】:1、念十声的南无阿弥陀佛。2、念十口气的南无阿弥陀佛。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因阿弥陀佛的寿命无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深法】:(术语)甚深微妙之法也。诸法实相为深法之极。法华经序品曰:“世尊在大众敷演深法义。”无量寿经下曰:“闻深法欢喜信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信乐】:听闻、信仰佛法,因而产生爱乐之心。谓于心忍许,更爱乐欲求之。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八上):“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摄大乘论释卷九(大三一·二一三中):“于六度正教中,心决无疑,故名为信。如所信法,求欲修行,故名为乐。”此盖于心忍许,无有疑虑,信顺所闻之法而爱乐之,更进而如其所信,欲求修证世与出世之善,称为信乐。净土法门对于信乐之意义则解之为信净土(即愿乐往生)之义。(俱舍论光记卷四、观经散善义传通信卷一)((参见:三心)532)p3722  FROM:【佛光大辞典】

【至诚心】:至,专也;诚,实也。谓此土众生,欲生彼国,当发专至诚实之心,正念真如,求愿往生,故名至诚心。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往生】:(术语)去娑婆世界往弥陀如来之极乐净土,谓之往,化生于彼土莲华中,谓之生。往生之言虽通于诸受生,而诸教所劝之行,偏在极乐,故常以为对于极乐之别名,是净土门之至要骨目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无量寿经下曰:“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观无量寿经曰:“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智慧】: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佛告阿难:

无量寿佛威神无极,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诸佛如来,莫不称叹。

于彼东方恒河沙佛国,无量无数诸菩萨众,皆悉往诣无量寿佛所,恭敬供养,及诸菩萨、声闻之众,听受经法,宣布道化;

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

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因阿弥陀佛的寿命无量)威神(为势力或品位之义。灭绝凡念俗虑之品格者。意指佛菩萨等,为凡夫之智所无法测知,不可思议之德行。威,即威德,对外能令人敬畏;神,即神力,对内难以测度)无极,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诸佛如来,没有不称诵赞叹的。

在彼东方恒河沙数一般的佛国,无量无数诸菩萨众,全都前往到无量寿佛之所,进行恭敬供养(奉养的意思,对上含有亲近、奉事、尊敬的意思),同时诸菩萨、声闻之众,在佛所听受经法(为万世之常法者。称为经法),宣布道化(以道法而教化他也);

南西北方、四维(东西南北四方之中间曰四维)、上、下的佛国,都是如此。

注解:
【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因阿弥陀佛的寿命无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威神】:梵语 anubha^va。为势力或品位之义。灭绝凡念俗虑之品格者。意指佛菩萨等,为凡夫之智所无法测知,不可思议之德行。威,即威德,对外能令人敬畏;神,即神力,对内难以测度。如佛陀,其端正姝好,犹如星中之月,光耀暐晔,晃若金山,可谓相好具足,威神巍巍。(中阿含卷六教化病经、卷八未曾有法经、法华经卷七普贤菩萨劝发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p3770 FROM:【佛光大辞典】

【供养】:奉养的意思,对上含有亲近、奉事、尊敬的意思,对下含有同情、怜惜、爱护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经法】:(术语)金口之圣说,为万世之常法者。称为经法。无量寿经下曰:“听受经法,欢喜无量。”毗奈耶杂事四曰:“善和苾刍,作吟讽声,赞诵经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道化】:(术语)以道法而教化他也。无量寿经下曰:“听受经法,宣布道化。”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维】:(杂名)东西南北四方之中间曰四维。无量寿经曰:“照东方恒沙佛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东方诸佛国, 其数如恒沙, 彼土菩萨众, 往觐无量觉。

南西北四维, 上下亦复然, 彼土菩萨众, 往觐无量觉。


[末学解说]

这时,世尊以偈颂演说:

东方的诸佛国,其数量如同恒河之沙一般,其佛土中的菩萨众,都往觐(即往诣佛国见佛)无量觉(无量寿佛之略号)。

南、西、北、四维(东西南北四方之中间曰四维), 上下,都是如此,这些佛土的菩萨众,都往觐(即往诣佛国见佛)无量觉(无量寿佛之略号)。

注解:
【往觐五益】:往觐,即往诣佛国见佛。往觐五益,指由十方国土往诣安养界见无量寿佛,而得神通、受记、不退、起愿、供佛等五种利益。据净影之无量寿经义疏所释,即:(一)神通益,到彼国便得六种神通自在,此依佛之六神通愿而得成就。(二)受记益,受佛之记别,得成佛果等觉之位。(三)不退益,至彼国必住于不退位。(四)起愿益,至彼国而起至诚之愿,亦即起摄国土之愿,愿己之国土如同佛国;起摄众生之愿,愿度一切众生;起摄法身之愿,愿名闻十方。(五)供佛益,得自在往来于十方无量诸佛土,并供养诸佛。p3203FROM:【佛光大辞典】

【无量觉】:(术语)无量寿佛之略号。无量寿经下曰:“彼土菩萨众,往觐无量觉。”平等觉经曰:“无量觉授其决,我前世有本愿,一切人闻说法,皆悉来生我国。”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维】:(杂名)东西南北四方之中间曰四维。无量寿经曰:“照东方恒沙佛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一切诸菩萨, 各赍天妙华, 宝香无价衣, 供养无量觉。

咸然奏天乐, 畅发和雅音, 歌叹最胜尊, 供养无量觉。

[末学解说]

一切诸菩萨,各自怀着天上的妙华,宝香,无价天衣,恭敬供养(奉养的意思,对上含有亲近、奉事、尊敬的意思)无量觉(无量寿佛之略号)。

咸然奏天乐(天然自然,乐胜身胜,故名为天。修十善者,生于天上,而受种种殊胜妙乐,故名天乐),畅发和雅音(谓诸梵天,心离欲染,爱乐律仪,而其音声柔和典雅,离诸粗犷,是名和雅音),歌颂赞叹最胜尊(尊中之至极,称佛),恭敬供养(奉养的意思,对上含有亲近、奉事、尊敬的意思)无量觉(无量寿佛之略号)。

注解:
【赍】:怀着 。(百度)

【供养】:奉养的意思,对上含有亲近、奉事、尊敬的意思,对下含有同情、怜惜、爱护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量觉】:(术语)无量寿佛之略号。无量寿经下曰:“彼土菩萨众,往觐无量觉。”平等觉经曰:“无量觉授其决,我前世有本愿,一切人闻说法,皆悉来生我国。”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天乐】:天然自然,乐胜身胜,故名为天。修十善者,生于天上,而受种种殊胜妙乐,故名天乐。(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和雅音】:谓诸梵天,心离欲染,爱乐律仪,而其音声柔和典雅,离诸粗犷,是名和雅音。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最胜尊】:(术语)尊中之至极,称佛。无量寿经上曰:“愿我功慧力,等此最胜尊。”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究达神通慧, 游入深法门, 具足功德藏, 妙智无等伦。

慧日朗世间, 消除生死云, 恭敬绕三匝, 稽首无上尊。

见彼严净土, 微妙难思议, 因发无量心, 愿我国亦然。

[末学解说]

究竟通达神通智慧,游入深法门(诸法之深义,有无量之门,故云深法门),具足功德藏(功德之宝藏),妙智(称佛智之不可思议也)无与伦比。

慧日(以日光比喻佛之智慧普照众生,能破无明生死痴闇)朗照世间,消除生死云(以云比喻生死之暗昧。佛教以惑、业、苦等三道为生死流转之因果,此三道能遮覆本性,犹如云能覆盖虚空之日月),恭敬绕三匝(指右旋三周。乃敬礼之一种,源自印度仪式。即对尊者或佛塔,向右旋绕三周,以表仰望之诚。有绕一周,复绕三周者;或因宿愿、别请,而随顶礼者之意数绕之),稽首(为佛教礼法之一。即以头著地之礼。我国周礼所载之九拜中,稽首为最恭敬之行礼法。佛教之稽首,弯背曲躬,头面著地,以两掌伸向被礼拜者之双足,故又称为接足礼(接著对方之足)。此种以头额触地之礼拜,为印度之最高礼节。所谓接足作礼、头面礼足、五体投地等即指此而言。在佛教中,稽首与归命同义,若区别之,则稽首属身,归命属意)无上尊(人天中,佛最尊胜,故号无上尊)。

一切诸菩萨见到彼庄严净土,微妙不可思议,因此发起无量心,愿我的佛国也能够如同无量寿国一般。

注解:
【深法门】:(术语)诸法之深义,有无量之门,故云深法门。无量寿经下偈曰:“究达神通慧,游入深法门,具足功德藏,妙智无等伦。”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功德藏】:功德之宝藏。无量寿经说:“具足功德藏,妙智无等伦。”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妙智】:(术语)称佛智之不可思议也。无量寿经上曰:“妙智无等伦。”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慧日】:梵语 jn~a^na-diva^kara。以日光比喻佛之智慧普照众生,能破无明生死痴闇。与“慧光”、“慧照”等同义。法华经卷七普门品(大九·五八上):“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闇,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无量寿经卷下、华严经探玄记卷二)FROM:【佛光大辞典】

【生死云】:以云比喻生死之暗昧。佛教以惑、业、苦等三道为生死流转之因果,此三道能遮覆本性,犹如云能覆盖虚空之日月。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二下):“慧日照世间,消除生死云。”(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下)p2061FROM:【佛光大辞典】

【三匝】:又作三市。指右旋三周。乃敬礼之一种,源自印度仪式。即对尊者或佛塔,向右旋绕三周,以表仰望之诚。有绕一周,复绕三周者;或因宿愿、别请,而随顶礼者之意数绕之。至后世禅宗公案中,参诣者每于问答后,即礼拜宗师,绕三匝而行。六祖坛经机缘品第七(大四八·三五七下)即有“绕师三匝,振锡而立”之句。((参见:右绕)1616)p541FROM:【佛光大辞典】

【稽首】:为佛教礼法之一。即以头著地之礼。我国周礼所载之九拜中,稽首为最恭敬之行礼法。佛教之稽首,弯背曲躬,头面著地,以两掌伸向被礼拜者之双足,故又称为接足礼(接著对方之足)。此种以头额触地之礼拜,为印度之最高礼节。所谓接足作礼、头面礼足、五体投地等即指此而言。在佛教中,稽首与归命同义,若区别之,则稽首属身,归命属意。(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卷一、大乘义章卷四、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释门归敬仪卷下、玄应音义卷二十四、释氏要览卷中)p6117FROM:【佛光大辞典】

【无上尊】:(术语)人天中,佛最尊胜,故号无上尊。无量寿经上曰:“吾当于世为无上尊。”涅槃经二曰:“当念勤精进,顶礼无上尊。”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应时无量尊, 动容发欣笑, 口出无数光, 遍照十方国,

回光围绕身, 三匝从顶入, 一切天人众, 踊跃皆欢喜。

[末学解说]

此时无量尊(无量寿佛之异称), 动容发出欣笑, 口中放出无数光, 遍照十方国土,

回光围绕佛身,三匝从顶而入,一切天人众,踊跃皆欢喜。

注解:
【无量尊】:(佛名)无量寿佛之异称。无量寿经下曰:“应时无量尊,动容发欣笑。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大士观世音, 整服稽首问, 白佛何缘笑? 唯然愿说意。

梵声犹雷震, 八音畅妙响: 当授菩萨记, 今说仁谛听。

[末学解说]

大士观世音,整理服饰稽首(为佛教礼法之一。即以头著地之礼。我国周礼所载之九拜中,稽首为最恭敬之行礼法。佛教之稽首,弯背曲躬,头面著地,以两掌伸向被礼拜者之双足,故又称为接足礼(接著对方之足)。此种以头额触地之礼拜,为印度之最高礼节。所谓接足作礼、头面礼足、五体投地等即指此而言。在佛教中,稽首与归命同义,若区别之,则稽首属身,归命属意)来问,佛陀是为何因缘而笑呢? 唯然愿世尊解说深意。

梵声(如来之梵音也)犹同雷震, 八音(又作八种清净音、八种梵音声、八梵。谓如来所出音声,言辞清雅,具有八种殊胜功德,令诸众生闻即解悟)畅妙响: 当授菩萨记, 现今演说,你等认真听。

注解:
【稽首】:为佛教礼法之一。即以头著地之礼。我国周礼所载之九拜中,稽首为最恭敬之行礼法。佛教之稽首,弯背曲躬,头面著地,以两掌伸向被礼拜者之双足,故又称为接足礼(接著对方之足)。此种以头额触地之礼拜,为印度之最高礼节。所谓接足作礼、头面礼足、五体投地等即指此而言。在佛教中,稽首与归命同义,若区别之,则稽首属身,归命属意。(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卷一、大乘义章卷四、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释门归敬仪卷下、玄应音义卷二十四、释氏要览卷中)p6117FROM:【佛光大辞典】

【梵声】:(术语)如来之梵音也。无量寿经下曰:“梵声犹雷震,八音畅妙响。”(参见:梵音)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八音】:又作八种清净音、八种梵音声、八梵。谓如来所出音声,言辞清雅,具有八种殊胜功德,令诸众生闻即解悟。即:(一)极好音,又作最好声、悦耳声。谓一切诸天、二乘、菩萨,虽各有好音,却未达极境,唯佛音声能令闻者无厌,得入妙道,为好中之最。(二)柔软音,又作濡软声、发喜声。谓佛以慈善为心,所出音声巧顺物情,能令闻者喜悦,皆舍刚强之心。(三)和适音,又作和调声、和雅声。谓佛常居中道,妙解从容,所出音声和雅调适,能令闻者心皆融适,因声会理。(四)尊慧音,又作入心声。谓佛德位尊高,慧心明彻,所出音声能令闻者尊重,慧解开明。(五)不女音,又作无厌声。谓佛住首楞严定,有大雄之德,所出音声能令一切闻者敬畏,天魔外道,莫不归伏。(六)不误音,又作分明声。谓佛智圆明,照了无碍,所出音声谛审真实,无有差谬,能令闻者各获正见。(七)深远音,又作深妙音。谓佛智幽深,行位高极,所出音声自近而远,彻至十方,令近声非大,远闻不小,皆悟甚深幽远之理。(八)不竭音,又作易了声。谓如来愿行无尽,住于无尽法藏,所出音声令闻者寻其语义,无尽无穷。以上乃就佛音之德而言。
 另如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卷八,举出不男音、不女音、不强音、不软音、不清音、不浊音、不雄音、不雌音等八种,此系就佛音之体而言,同经卷七所列见苦、向苦、见习、向习、见尽、向尽、见道、向道等八音,乃就佛音之用而言。(中阿含卷四十一梵摩经、梵摩渝经、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七、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下)p292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十方来正士, 吾悉知彼愿, 志求严净土, 受决当作佛。

觉了一切法, 犹如梦幻响, 满足诸妙愿, 必成如是刹。

[末学解说]

十方世界而来的正士(菩萨之异称。即离却迷执邪见,正见法理而求正道之大士),我全都了知你等之愿,志求庄严净土,受决(同受记。谓受决定之记别也)当要作佛。

觉了(觉悟了知事理也)一切法,犹如梦幻响,满足诸妙愿,必能成就如同无量佛国一般的净土。

注解:
【正士】:菩萨之异称。即离却迷执邪见,正见法理而求正道之大士。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上):“当授菩萨记,今说仁谛听;十方来正士,吾悉知彼愿。”(维摩诘所说经卷上)((参见:菩萨)5209)p1985FROM:【佛光大辞典】

【受决】:(术语)同受记。谓受决定之记别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觉了】:(术语)觉悟了知事理也。无量寿经下曰:“佛眼具足,觉了法性。”楞严经一曰:“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知法如电影, 究竟菩萨道, 具诸功德本, 受决当作佛。

通达诸法性, 一切空无我, 专求净佛土, 必成如是刹。


[末学解说]

了知一切法如同电影(以电喻法之无常迅速,以影譬无实体),究竟菩萨道(圆满自利利他二利而成佛果之菩萨道也),具足种种功德本,受决(同受记。谓受决定之记别也)当要作佛。

通达一切法性(诸法的本体、本性。这种诸法的本性,在有情方面,叫做“佛性”,在无情方面,叫做“法性”。法性也就是实相、真如、法界、涅槃的别名),一切空无我,专求清净佛土,必能成就如同无量佛国一般的净土。

注解:
【电影】:(譬喻)以电喻法之无常迅速,以影譬无实体。无量寿经下曰:“知法如电影,究竟菩萨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道】:(术语)圆满自利利他二利而成佛果之菩萨道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汝等所行是菩萨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受决】:(术语)同受记。谓受决定之记别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性】:诸法的本体、本性。这种诸法的本性,在有情方面,叫做“佛性”,在无情方面,叫做“法性”。法性也就是实相、真如、法界、涅槃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可以获知:

1.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有上、中、下三类众生。

2.十方世界无量无边诸佛如来都赞叹无量寿佛。

3.十方世界诸菩萨众都愿到无量寿佛这里,恭敬供养,听受经法,宣布道化。

三类众生相同的是,都能往生至无量寿国
不同的是,获得往生的方式不同;寿终时见佛的方式不同;其功德、智慧不同
佛陀慈悲,给与不同次第众生不同的方便,众生可以对照检视自己的次第,获得往生

可参考相关学习专题
透过《佛说阿弥陀经》,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发愿】【往生】相关内容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25#
 楼主| 发表于 2024-8-14 10:19: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8-14 16:53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30 分钟 )

-
- [经文] --

诸佛告菩萨, 令觐安养佛, 闻法乐受行, 疾得清净处。

至彼严净国, 便速得神通, 必于无量尊, 受记成等觉。

其佛本愿力, 闻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国, 自致不退转。

[末学解说]

诸佛告诉菩萨,应至极乐净土觐见佛、供养佛,闻知法乐(即法味之乐。听受佛法之法味,以长养法身之慧命而生喜乐,故称法乐。又行善积德以自娱,亦称法乐)信受奉行,快速获得清净之处。

至无量寿佛的庄严净国,能速得神通(变化莫测谓之“神”,通达无碍谓之“通”,合起来说,就是即能使人莫测他之所以,又能为所欲为而毫无障碍),必定于无量尊(无量寿佛之异称),受记(从佛处接受将来必当作佛的记别)成等觉(佛的别称。等是平等,觉是觉悟,诸佛平等觉悟一切,故名“等觉”)。

因无量寿佛之本愿力(指本愿之力用。略作愿力。又作宿愿力、大愿业力。即诸佛菩萨于过去世未成佛以前之“因位”所起誓愿之力用,于果位而得发显成就。依天亲菩萨之往生论所说,佛之本愿力,能速疾成满如大宝海之无量而殊胜之功德),闻其名号想要往生(去娑婆世界往弥陀如来之极乐净土,谓之往,化生于彼土莲华中,谓之生)者,都能到达彼国,自然便能不退转(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

注解:
【法乐】:<一>即法味之乐。听受佛法之法味,以长养法身之慧命而生喜乐,故称法乐。又行善积德以自娱,亦称法乐。唯识论卷十(大三一·五七下):“自受用(中略),尽未来际,恒自受用广大法乐。”(维摩经菩萨品、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三)
 <二>指于佛前转读讲论诸经论、唱诵经文、陀罗尼等,乃使佛菩萨得法乐之意。
 <三>俗于法事之后有舞乐,亦称为法乐。p3422FROM:【佛光大辞典】

【神通】:变化莫测谓之“神”,通达无碍谓之“通”,合起来说,就是即能使人莫测他之所以,又能为所欲为而毫无障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量尊】:(佛名)无量寿佛之异称。无量寿经下曰:“应时无量尊,动容发欣笑。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受记】:从佛处接受将来必当作佛的记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等觉】:1、佛的别称。等是平等,觉是觉悟,诸佛平等觉悟一切,故名“等觉”。2、大乘五十二阶位中,第五十一位,名为等觉,即十地位满,将证佛果的菩萨,其功德和智慧差不多与佛相等了,故名“等觉”,又名“一生补处”,或“金刚心菩萨”。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本愿力】:指本愿之力用。略作愿力。又作宿愿力、大愿业力。即诸佛菩萨于过去世未成佛以前之“因位”所起誓愿之力用,于果位而得发显成就。依天亲菩萨之往生论所说,佛之本愿力,能速疾成满如大宝海之无量而殊胜之功德。又据唐代善导大师之观无量寿经疏卷一所说,一切善恶之凡夫,无不凭借阿弥陀佛之大愿力为增上缘,而得往生净土。
 或将本愿与力分开为二,谓本愿指因位之誓愿,力指果上之神力。如昙鸾于往生论注解释“观佛本愿力”一文中所说(大四○·八四○上):“依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今日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愿以成力,力以就愿,愿不徒然,力不虚设,力愿相符,毕竟不差,故曰成就。”(观无量寿经、俱舍论卷九)((参见:本愿)1976)p1977FROM:【佛光大辞典】

【往生】:(术语)去娑婆世界往弥陀如来之极乐净土,谓之往,化生于彼土莲华中,谓之生。往生之言虽通于诸受生,而诸教所劝之行,偏在极乐,故常以为对于极乐之别名,是净土门之至要骨目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无量寿经下曰:“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观无量寿经曰:“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不退转】:(术语)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略云不退,即梵语之阿毗跋致也。无量寿经上曰:“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十住毗婆娑论曰:“若人疾欲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法华经序品曰:“此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菩萨兴至愿, 愿己国无异, 普念度一切, 名显满十方。

奉事亿如来, 飞化遍诸刹, 恭敬欢喜去, 还到安养国。

[末学解说]

菩萨发起至诚誓愿,愿自己的国土与无量寿国没有差异,普念救度一切众生,名显满遍十方世界。

奉事(奉命服侍)无量诸佛,飞化(飞行游化也,化谓神出鬼没之变化)周遍诸刹(意译为土田、土、国、处,即指国土,或合梵汉称为“刹土”。一般所熟知之“佛刹”即佛土之意),恭敬欢喜而去,然后再返回至安养(西方极乐国之异名)国。

注解:
【至愿】:(杂语)至诚之誓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菩萨兴至愿。”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奉事】:(杂语)奉命服侍也。无量寿经上曰:“释梵奉事,天人归仰。”观无量寿经曰:“孝养父母,奉事师长。”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飞化】:(术语)飞行游化也,化谓神出鬼没之变化。无量寿经下曰:“飞化遍诸刹。”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刹】:<一>梵语 ks!etra 之略译。又作纥差呾罗、刹多罗、差多罗、刹摩。 意译为土田、土、国、处,即指国土,或合梵汉称为“刹土”。一般所熟知之“佛刹”即佛土之意。
 <二>梵语 laks!ata^ 之略译。全称剌瑟胝。 意谓标志、记号。指旗杆或塔之心柱。一般称寺院谓寺刹、梵刹、金刹或名刹等,盖佛堂前自古有建幡竿(即刹)之风,故得此名。僧人对语时,称对方之寺为宝刹。p3731 FROM:【佛光大辞典】

【安养】:(界名)西方极乐国之异名,无量寿经下曰:“诸佛告菩萨,令觐安养佛。”义寂疏曰:“安心养身,故曰安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若人无善心, 不得闻此经, 清净有戒者, 乃获闻正法。

曾更见世尊, 则能信此事, 谦敬闻奉行, 踊跃大欢喜。

憍慢弊懈怠, 难以信此法, 宿世见诸佛, 乐听如是教。

[末学解说]

如若人没有善心(指与惭、愧二法及无贪、无嗔、无痴等三善根相应而起之一切心、心所),则不能得闻此经,只有清净守戒者,才能获闻正法(真正之道法)。

曾经更能见到世尊者,则能相信此事,谦虚恭敬闻奉行(奉持佛陀教法而修行之,称为奉行),踊跃大欢喜。

如若憍慢(指自高傲物之心态)过失懈怠(即指懒惰之状态。除意谓不积极修善行之精神作用外,并有积极行恶之含义),则难以信奉此法,如若宿世见诸佛,则乐听如是教。

注解:
【善心】:指与惭、愧二法及无贪、无嗔、无痴等三善根相应而起之一切心、心所。那先比丘经卷上即有(大三二·六九七上)“以善心念正法”一语。(大方便佛报恩经卷六)p4876FROM:【佛光大辞典】

【正法】:(术语)真正之道法也。理无差曰正。以三宝中之法宝,教理行果之四者为体。无量寿经上曰:“弘宣正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奉行】:奉持佛陀教法而修行之,称为奉行。经文末尾均有“欢喜奉行”、“信受奉行”等字样。往生论注卷下(大四○·八四四上):“经始称‘如是’,彰信为能入;末言‘奉行’,表服膺事已。”p3135FROM:【佛光大辞典】

【憍慢】:梵语 adhi-ma^na,巴利语同。指自高傲物之心态。俱舍宗以憍为小烦恼地法之一,慢为不定地法之一、十随眠之一。唯识宗则以憍为随烦恼之一,慢为根本烦恼之一。二者之别,在憍以染著自法为先,令心傲逸无所顾性,即对自己之长处产生傲慢自大之心理;慢以称量自、他德类之差别,心自举恃,凌懱于他,即对他人心起高慢。若憍慢生,则长养一切杂染之法,心不谦下,由此则生死轮转,受无穷苦。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大一三·一三八上):“永断习气,摧憍慢山,拔生死树。”又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中):“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日本净土真宗即根据无量寿经,而确认憍慢众生难信弥陀之本愿。(法华经安乐行品、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三、俱舍论卷四、成唯识论卷六、大乘义章卷五)p6064FROM:【佛光大辞典】

【懈怠】:梵语 kausi^dya,巴利语 kusi^ta。又作怠。心所之名。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为“勤”之对称。即指懒惰之状态。除意谓不积极修善行之精神作用外,并有积极行恶之含义。成唯识论卷六(大三一·三四中):“云何懈怠?于善恶品修断事中,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谓懈怠者滋长染,故于诸染事而策勤者,亦名懈怠。”
 据菩萨本行经卷上载,懈怠为众行之累,居家而懈怠者,则衣食匮乏,产业不举;出家而懈怠者,则不能出离生死。俱舍宗视懈怠为遍通于一切污心(不善心与有覆无记心)所起心所(即大烦恼地法)之一;唯识宗则以此为二十随烦恼之一。二宗俱以懈怠有其别体,为勤(即精进)所对治。(俱舍论卷四、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十一、成唯识论卷六、俱舍论光记卷四、成唯识论述记卷六下、释氏要览卷中)p6221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声闻或菩萨, 莫能究圣心, 譬如从生盲, 欲行开导人。

如来智慧海, 深广无涯底, 二乘非所测, 唯佛独明了。

[末学解说]

声闻(为佛之小乘法中弟子,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于涅槃者也。是为佛道中之最下根)或菩萨,都不能究竟明白圣心(佛心),譬如跟从生盲(指生而即盲之人),想去开导他人。

如来智慧海(如来智慧之深广,譬如海也),深广无涯底,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界)无法测知,唯有佛陀能够明了。

注解:
【声闻】:(术语)梵语,舍罗婆迦S/ra%vaka,为佛之小乘法中弟子,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于涅槃者也。是为佛道中之最下根。胜鬘宝窟上末曰:“声闻者,下根从教立名,声者教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圣心】:(术语)佛心也。无量寿经下曰:“声闻或菩萨,莫能究圣心。”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生盲】:指生而即盲之人。地藏十轮经(大一三·七五四中):“生五浊无佛世界,生盲生聋,喑哑无舌。”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二上):“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见日没。”(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九、顺正理论卷五十)p2065FROM:【佛光大辞典】

【智慧海】:(譬喻)如来智慧之深广,譬如海也。无量寿经下曰:“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假使一切人, 具足皆得道, 净慧知本空, 亿劫思佛智。

穷力极讲说, 尽寿犹不知, 佛慧无边际, 如是致清净。

[末学解说]

假使一切人,具足皆得道(又作得度。道,指三乘各断惑证理之智慧;得道,即三乘行戒、定、慧而证得道果。亦即得无漏之圣道,或菩萨之无生法忍、无上菩提佛果,故通常又与“成佛”一词并用,而称“成佛得道”),净慧了知本空(谓诸法本来性空;即一切万物之本性皆空),亿劫思维佛智(佛陀的智慧)。

即使穷力极尽讲说,寿终也无法了知,佛陀的智慧无边无际,佛的智慧才能致清净。

注解:
【得道】:又作得度。道,指三乘各断惑证理之智慧;得道,即三乘行戒、定、慧而证得道果。亦即得无漏之圣道,或菩萨之无生法忍、无上菩提佛果,故通常又与“成佛”一词并用,而称“成佛得道”。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谓入此法位,不复堕凡夫之数,称为得道人,一切世间事欲坏其心,然不能令其动,闭三恶趣门,入诸菩萨数中。
 得道之因缘有多种,据大智度论卷三十四所说,或依佛说法得道,或遇佛放无量光明得道,或由佛遍身毛孔散发出众妙香,使众生闻之而得道等,概皆依众生因缘不同而得道方式有别。又得道必依欲界之身,故于三界之中,欲界众生自然印有得道之因缘;无色界以无身之故,不得听闻正法;色界之众生执著胜定之乐,无苦受,无厌心,故亦难得道。(中阿含卷二十九请请经、大智度论卷三、卷八、俱舍论卷二十四、杂阿毗昙心论卷五)p4555FROM:【佛光大辞典】

【本空】:谓诸法本来性空;即一切万物之本性皆空。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中):“净慧如(知)本空,亿劫思佛智。”p1962FROM:【佛光大辞典】

【佛智】:佛陀的智慧。智度论说:“佛智慧有二种:一者无上正智,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二者一切种智,名萨般若。”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寿命甚难得, 佛世亦难值, 人有信慧难, 若闻精进求,

闻法能不忘, 见敬得大庆, 则我善亲友, 是故当发意。

设满世界火, 必过要闻法, 会当成佛道, 广度生死流。

[末学解说]

寿命(人的一期生命)非常难得,佛世(指佛陀在世教化之时代。然欲值佛世甚难,此系众生八难之一)更难以值遇,人有信慧(五根中之信根与慧根也。信以破邪见,慧以断无明)很难,如若闻法,应当精进求取,

闻法能不忘,觐敬获得大庆(即深信弥陀之摄取一切众生,凡愿往生者,纵业未了,亦得蒙佛接引;此一真实信心,相续不断),则为我的善亲友,所以应当发意(同于发心)。

假设满世界大火,要超越,必定要闻法,才会成就佛道,才能广度生死流(以生死能令人漂没,故称为生死流)。

注解:
【寿命】:人的一期生命。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佛世】:指佛陀在世教化之时代。然欲值佛世甚难,此系众生八难之一。((参见:八难)318)p2618FROM:【佛光大辞典】

【信慧】:(术语)五根中之信根与慧根也。信以破邪见,慧以断无明。无量寿经下曰:“寿命甚难得,佛世复难值,人有信慧难。”教行信证行卷曰:“佛在世甚难值,有信慧不可致。”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庆喜心】:指净土行者由于弥陀以大悲摄取而产生之大欢喜心。即深信弥陀之摄取一切众生,凡愿往生者,纵业未了,亦得蒙佛接引;此一真实信心,相续不断,生大欢喜心,故称大庆喜心。p880
FROM:【佛光大辞典】

【发意】:(术语)同于发心。无量寿经上曰:“发无上正真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生死流】:以生死能令人漂没,故称为生死流。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中):“设满世界火,必过要闻法,会当成佛道,广济生死流。”p2061FROM:【佛光大辞典】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可以获知:

1.到达极乐世界,能快速获得清净,证得神通,得到佛陀的授记。

2.因佛陀之本愿力,所有发愿往生极乐的众生,能够到达极乐净土,获得不退转。

3.诸菩萨发愿,愿自己能建造如极乐净土一般的佛国,普度一切众生。

4.只有清净守戒,过去世见过佛的众生,才能得闻正法,信奉此经。

5.佛的智慧无边无际,佛的智慧能致清净,只有佛陀能够真正明了佛的智慧。

6.当要发愿,精进求取正法,成就佛道,广度生死流。

由此,结合老师发起的光明互动你为什么学佛
为了能够求取正法,从而成就佛道,广度生死流

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正法】相关内容

一、末法时期,众生对于【正法】的认识
科学越是进步,愈能解释一切现象和其原理,
现代人也都知道对事情要深入剖析,要透彻其内涵,明白原理和表相,也唯有这样,才能令人相信
相较下,佛教的现况却背道而驰,佛法从原本正法到约六祖时期的像法,逐渐迈入现在的末法初期
佛弟子则从正法的明白原理时期,转为执着文字和表相的现象的像法时期,
至今逐渐变成盲信盲从的末法时期,而被现代人认为是无知迷信——正法与末法的反差现象

二、怎样才能称为是【正法】
如果从佛法的原理和相貌上来看,想探究是否是符合佛教正法,是否是究竟解脱法,还是外道法
那重要的应该是表相所引导的正向意义和心意,这如果能符合正法的标准,才能称为如法或正法
学佛应该要明白佛法的原理和方便,这样才是正信学佛
如果迷信表相,而不明白解脱的原理,那是无法真正解脱轮回的
因此,不论是[忏悔][拜佛][念佛][持咒][诵经]等种种佛法修行,都要由表相方便逐渐明白佛法甚深原理
这样才是正法,才如法,才能真正迈向成佛之路——由礼拜的方式,探讨是否如法,是佛教正法,还是外道法

二、不了知、不明白【正法】的影响
如果佛弟子本身不明就里(或不明究理),导致错误的观念和行为,而令众生不信任佛法或佛教,无非也是一种罪过
---------------------------------------------------------------------
附注:
不明就里(不明白内情,这才是成语)
不明究理(没有深入探究原理,虽非成语,但不能说是错误的文字,中文博大精深)
有些把佛菩萨当神拜,把佛教当神教
有些执着在文字和表相上起争论,不能透知其中真理,偏离了正法的原义和文字表法的原意
这样而自认是佛教徒或佛弟子,或自认是在弘扬佛法,其实和佛陀教导众生明白实相的目的已经相去甚远
如果佛弟子自己都如此,又如何期望众生能明白佛法
佛弟子应该深入经藏了解各种佛法,好好宣扬和解说各种佛法
而不是用自己肤浅的了解,为了倡导一种法而毁谤了另一佛法
如果[执一非余]([华严经]说这样也是一种魔扰),这样八万四千佛法只会变得越来越少
末法中,许多文章都会乱下标题,或以自己的意思乱解佛说
若是流通宣扬一些错误知见和观念,无疑就是宣扬邪见或毁谤正法
无形之中自造罪业而不自知,那是真愚痴——辨析:勿以度鬼为正行?!明辨正法,破斥[勿以度鬼为正行]

三、为什么要学习、思维【正法】
佛教应该是佛陀的教法,佛弟子应该深入明白佛陀所教导的原理和表相,而不是被当作神化的一般宗教
这样才有助于厘清和明白真相,也才能真正帮助自己和众生解脱
不然,如果执迷在文字表相或迷信,想真正解脱成佛,那要或会花更久的时间

例如:
为什么不能杀生和吃肉?为什么要吃素?真有鬼神?真有轮回?
为什么要拜佛或佛像?信佛?和念佛?佛教就只是念佛求往生?
为什么有种种戒律?为什么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这些难道众生都没有怀疑?或佛教不容许怀疑或质疑?
还是因为身为佛教徒,却自己也说不清楚或甚至不明白?
其实,有怀疑或疑问就应该为众生解说清楚,让众生明白原理和现象,而不是盲目和盲从,或断然的斥责怀疑或拒绝疑问
佛教徒如果自己都不明白或弄不清楚或盲信盲从,那又如何要求或教导家人或众生学佛?
依据众生资质和根器,给予不同次第的表相分析和原理解说,
这样才能令众生逐渐由表法而深入佛法的真谛,验证佛法的真实性,实证佛法的智慧

真正的实修者必定能逐渐明白一切表相和其原理,也能逐渐为众生解惑和演说,
因为这也是佛经上说的成佛必经过程,也是验证明师(非名师)的依据——正法与末法的反差现象
请佛子要小心明辨才好,对于世俗的文章要有[择法眼]啊!
对于世俗中有所偏差的佛法观念要试图导正,以正视听
这样才是[真弘法]——辨析:勿以度鬼为正行?!明辨正法,破斥[勿以度鬼为正行]
末法时期还有很多错误观念需要厘清
这都要大家多努力,多宣扬和说明——大乘小乘的法缘原理~[小乘观不净无常苦,大乘观光明圆满乐]

四、如何学习、明白【正法】
最好的方法还是教导众生自己深入经藏,
因为佛陀讲的最正确,只要读经,佛菩萨就会护持引导修行增上
学佛也是一样,不用急着去分辨别人,或去看他们的书籍或文章,
应该自己先深入经藏,增上自己的修行次第和知见
这样自己就能培养出分辨正邪的能力——关于[附佛外道]和[像似正法]
如果没有深入佛法,就无法明白佛法的各种法门和其深浅次第原理,就无法明白法性
如果自己没有发「四无量心」和「四弘誓愿」,就不会入世解救众生的种种烦恼和痛苦,就不会学无量法
可参阅:「四弘誓愿」的法性原理内涵
如果没有深入修行,没有深入诸法,没有深入「众生界」,当然也无法明白「众生性」和「法性」——以「法性原理」看大乘和小乘根器
学习佛法的过程,由浅入深,先学习消除自身烦恼和业障,然后逐渐深入更深更高的次第,学习自度度人的方法和原理。
也就是先从「遵守戒律、分辨善恶、断恶修善」开始,消除粗重的业障、烦恼习气和世俗欲望杂染,
业障逐渐清净后,然后要明白「佛法是心法,万法唯心」而进入「定、慧」修行(可参阅「大般涅槃经」:定慧等观)  
逐渐深入心法的「定、慧」修行后,由「定、慧」的思维观照而逐渐明白法性、众生性、一切性,
也就是逐渐明白一切原理(性就是原理),如此而能明白「不二」、「中道」的甚深佛法原理。
——为什么要谈「法性原理」?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26#
 楼主| 发表于 2024-8-15 16:45: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8-15 16:49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


-
- [经文] --

佛告阿难:

彼国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除其本愿为众生故——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普欲度脱一切众生。

阿难!彼佛国中诸声闻众身光一寻,菩萨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萨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

无量寿国的菩萨,全部当为究竟(事理之至极)一生补处(原为“最后之轮回者”之义。谓经过此生,来生定可在世间成佛。略称补处。即指菩萨之最高位─等觉菩萨。一般皆称弥勒为一生补处之菩萨)——除非是因其本愿,为众生之故——以弘誓(佛菩萨弘大之誓)功德而自庄严,普欲度脱一切众生。

阿难!在无量寿佛的国土中,诸声闻(为佛之小乘法中弟子,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于涅槃者也。是为佛道中之最下根)众,身上的光明为一寻(乃古代之长度单位。伸张两臂为一寻,约等于八尺或六尺。亦有称七尺者),菩萨的光明可照耀百由旬。有二位菩萨为最尊第一,其威神光明可普照三千大千世界(系为古代印度人之宇宙观。又作一大三千大千世界、一大三千世界、三千世界。谓以须弥山为中心,周围环绕四大洲及九山八海,称为一小世界,乃自色界之初禅天至大地底下之风轮,其间包括日、月、须弥山、四天王、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世天等。此一小世界以一千为集,而形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集成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集成大千世界,此大千世界因由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所集成,故称三千大千世界)。

注解:
【究竟】:(术语)梵字Uttara之译,事理之至极也。三藏法数六曰:“究竟犹至极之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生补处】:梵语 eka-ja^ti-pratibaddha。原为“最后之轮回者”之义。谓经过此生,来生定可在世间成佛。略称补处。即指菩萨之最高位─等觉菩萨。一般皆称弥勒为一生补处之菩萨。据弥勒上生经等记载,弥勒菩萨现居于兜率天,待此生尽,则下生于人间,以补释迦之佛位。此词又作一生所系,指仅此一生被系缚于迷界,来生即可成佛,故有此称。另据无量寿经记卷上之说,一生补处之菩萨又分为四位次:(一)住于正定位之菩萨。(二)接近于佛地之菩萨。(三)住于兜率天之菩萨。(四)由兜率天至人间下生而成佛。(菩萨本业经十地品、大日经具缘真言品、弥勒上生经宗要)p30 FROM:【佛光大辞典】

【弘誓】:(术语)具曰弘誓愿。谓佛菩萨弘大之誓也。无量寿经上曰:“发斯弘誓,建此愿已,一向专志庄严妙土。”同下曰:“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法华经普门品曰:“弘誓深如海。”文句十下释之曰:“弘,广也。誓,约也。广制要心,故言弘誓。”辅行一之三曰:“僧那西音,此云弘誓。”法界次第下之上:“广普之缘,谓之为弘。自制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满足,故云愿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声闻】:(术语)梵语,舍罗婆迦S/ra%vaka,为佛之小乘法中弟子,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于涅槃者也。是为佛道中之最下根。胜鬘宝窟上末曰:“声闻者,下根从教立名,声者教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寻】:乃古代之长度单位。伸张两臂为一寻,约等于八尺或六尺。亦有称七尺者。p69 FROM:【佛光大辞典】

【由旬】:是印度计里程的单位。有大中小三种:大由旬约八十里;中由旬约六十里;小由旬约四十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千大千世界】:(术语)须弥山为中心,七山八海交互绕之,更以铁围山为外郭,是曰一小世界,合此小世界一千为小千世界,合此小世界一千为中千世界,合此中千世界一千为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之数量为一○○○○○○○○○也。大千世界之上有三千者,示此大千世界,成自小千中千大千三种之千也。内容即一大千世界。以此一大千世界为一佛之化境。且此三千大千世界之广,恰等于第四禅天,成坏必同时焉。见智度论七,佛地论六。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千大千世界】:系为古代印度人之宇宙观。又作一大三千大千世界、一大三千世界、三千世界。谓以须弥山为中心,周围环绕四大洲及九山八海,称为一小世界,乃自色界之初禅天至大地底下之风轮,其间包括日、月、须弥山、四天王、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世天等。此一小世界以一千为集,而形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集成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集成大千世界,此大千世界因由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所集成,故称三千大千世界。然据正确推定,所谓三千世界实则为十亿个小世界,而三千大千世界实为千百亿个世界,与一般泛称无限世界、宇宙全体之模糊概念实有差距。又于佛典之宇宙观中,三千世界乃一佛所教化之领域,故又称一佛国。(观无量寿经卷十二、俱舍论卷十一、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二、往生要集卷八十四)p523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阿难白佛:

彼二菩萨其号云何?

[末学解说]

阿难问佛陀:

那二位菩萨的名号是什么呢?

-- [经文] --

佛言:

一名观世音,二名大势至。


是二菩萨于此国土修菩萨行,命终转化生彼佛国。

[末学解说]

佛陀说:

一位名为观世音,另一位名为大势至。

这二位菩萨于此娑婆国土修菩萨行(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命终转而化生(谓依托无所,忽然而生者。如诸天,诸地狱,及劫初之人是也)至彼佛国。

注解:
【菩萨行】:(术语)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化生】:(术语)四生之一。谓依托无所,忽然而生者。如诸天,诸地狱,及劫初之人是也。俱舍论八曰:“有情类,生无所托,是名化生。如那落迦天中有等,具根无缺,支分顿生,无而欻有,故名为化。”大乘义章八本曰:“言化生者,如诸天等,无所依托,无而忽起,名曰化生。若无依托,云何得生?如地论释,依业故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智慧成满,深入诸法,究畅要妙,神通无碍,诸根明利。

其钝根者成就二忍,其利根者得阿僧祇无生法忍。

又彼菩萨乃至成佛不更恶趣,神通自在常识宿命,除生他方五浊恶世,示现同彼如我国也。

[末学解说]

阿难!如果有众生往生于无量寿国,全部都能具足三十二相(佛或转轮圣王之内德,表彰于身相者有三十二),智慧(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成满,深入诸法(与万法同),究畅要妙(诸法之要处,真理之妙旨也),神通(变化莫测谓之“神”,通达无碍谓之“通”,合起来说,就是即能使人莫测他之所以,又能为所欲为而毫无障碍)无碍,诸根(信勤念定慧之五根,其他一切之善根也)明利(聪明锐利也)。

其钝根者能够成就二忍(一、音响忍,又作随顺音声忍、生忍。指听闻教法而得心安。系在十信位者,寻声而悟解,故称音响忍。二、柔顺忍,又作思惟柔顺忍、柔顺法忍。乃随顺真理,赖一己之思考而得悟。系三贤位者,伏其业惑,令六尘无性不生,故称柔顺忍),其利根者能够获得阿僧祇(华译为无央数,是多到没有数目可以计算的意思)无生法忍(简称无生忍。无生法是指不生不灭之真如实相理体,真智安住在此理上,不再退堕,叫做“无生法忍”)。

还有,佛国中的那些菩萨一直到成佛这个过程中都不会再堕入恶趣,神通(变化莫测谓之“神”,通达无碍谓之“通”,合起来说,就是即能使人莫测他之所以,又能为所欲为而毫无障碍)自在,常识宿命(宿世之生命也。佛谓世人于过去世皆有生命,或为天或为人,或为饿鬼畜生,展转轮回,谓之宿命。能知宿命者,谓之宿命通),除非是发愿度众生而生于他方世界五浊恶世(住劫中人寿二万劫已后,而有浑浊不净之法五种:一、劫浊,谓至二万岁已后见等之四浊起时也。二、见浊,身见边见等之见惑也,劫浊时之众生盛起之。三、烦恼浊,贪嗔痴等一切修惑之烦恼,劫浊时之众生盛起之。四、众生浊,劫浊时之众生为见浊烦恼浊之结果,人间之果报渐衰,心钝体弱,苦多福少也。五、命浊,此亦为前二浊之结果,寿命渐缩少,乃至十岁也,此中以劫浊为总,以他四浊为别),为示现与众生一样,如同我示现于娑婆世界一般。

注解:
【三十二相】:(名数)佛或转轮圣王之内德,表彰于身相者有三十二。(参见:三字部三十二相)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智慧】: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诸法】:(术语)与万法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要妙】:(术语)诸法之要处,真理之妙旨也。无量寿经下曰:“深入诸法,究畅要妙。”净影疏曰:“得其宗要,知其妙旨。”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神通】:变化莫测谓之“神”,通达无碍谓之“通”,合起来说,就是即能使人莫测他之所以,又能为所欲为而毫无障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诸根】:(术语)信勤念定慧之五根,其他一切之善根也。无量寿经曰:“诸根智慧。”慧远疏曰:“信勤念等,名为诸根。若通论之,一切善法,悉名诸根,如涅槃说。”又眼耳鼻舌身之五根也。无量寿经上曰:“诸根悦豫。”慧远疏曰:“眼等五根,同现喜相。”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明利】:(术语)聪明锐利也。无量寿经下曰:“神通无碍,诸根明利。”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法忍】:又作三忍。谓悟解三种法理且认证之。忍者体悟、认识事理而心安之意。三忍是:一、音响忍,又作随顺音声忍、生忍。指听闻教法而得心安。系在十信位者,寻声而悟解,故称音响忍。二、柔顺忍,又作思惟柔顺忍、柔顺法忍。乃随顺真理,赖一己之思考而得悟。系三贤位者,伏其业惑,令六尘无性不生,故称柔顺忍。三、无生法忍,又作修习无生忍、无生法忍。谓契合真理。即七地以上者,离一切相而证悟实相。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二忍】:菩萨所修之二种忍。<一>生忍与法忍。(一)生忍,又作众生忍。忍,即忍耐之意。谓菩萨于一切众生不嗔不恼,如慈母爱子;又若众生虽以种种恶害加之,菩萨皆能忍耐不起嗔恚;或受众生种种恭敬供养,心亦不起贡高染著,称为生忍。(二)法忍,又作无生法忍。忍,即安忍之意。无生法,本指不生不灭之法,今仅就不生而言,故称无生。菩萨于无生之法,忍可忍乐,不动不退,称为法忍。(大智度论卷六)
 <二>安受苦忍与观察法忍。(一)谓安受疾病、水火、刀杖等诸苦而不动心,称为安受苦忍。(二)谓观察诸法,体性虚幻,本无生灭,信解真实,心无妄动,安然忍可,称为观察法忍。(菩萨地持经卷五)
 <三>世间忍与出世间忍。(一)谓初心菩萨缘众生之有取有相,依诸果报、福业等,所发起有漏、有相之安忍。以彼等遭遇世间种种苦乐违顺之事,而能安忍,故称世间忍。(二)乃大菩萨由于利他平等之大悲,所发起无漏无相之安忍。由此相契于无为寂灭之理,心无染著,任运无作而无诸行,安忍一切苦乐违顺之境,而不见诸法生灭之相,故称出世间忍。(大乘地藏十轮经卷九)((参见:忍)2889)p196
FROM:【佛光大辞典】

【阿僧祇】:华译为无央数,是多到没有数目可以计算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生法忍】:简称无生忍。无生法是指不生不灭之真如实相理体,真智安住在此理上,不再退堕,叫做“无生法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宿命】:(术语)宿世之生命也。佛谓世人于过去世皆有生命,或为天或为人,或为饿鬼畜生,展转轮回,谓之宿命。能知宿命者,谓之宿命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浊恶世】:(参见:五浊)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浊】:(名数)又名五滓,五浑等。住劫中人寿二万劫已后,而有浑浊不净之法五种:一、劫浊,谓至二万岁已后见等之四浊起时也。二、见浊,身见边见等之见惑也,劫浊时之众生盛起之。三、烦恼浊,贪嗔痴等一切修惑之烦恼,劫浊时之众生盛起之。四、众生浊,劫浊时之众生为见浊烦恼浊之结果,人间之果报渐衰,心钝体弱,苦多福少也。五、命浊,此亦为前二浊之结果,寿命渐缩少,乃至十岁也,此中以劫浊为总,以他四浊为别。劫浊中有四浊,以四浊之故为劫浊也,又四浊中以见浊,烦恼浊,二者为浊之自体,此二者成众生浊与命浊之二者也。文句四下曰:“劫浊无别体,劫是长时,刹那是短时,但约四浊立此假名。众生浊亦无别体,揽见慢果报上立此假名。烦恼浊指五钝使为体,见浊指五利使为体,命浊指连持色心为体。”同文句记曰:“准悲华经,八万至三万亦不有浊,至二万岁为五浊始。”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三曰:“言五浊者:一劫浊,劫浊无别体,但四浊聚于此时。悲华云:从灭劫人寿二万岁时为劫浊。二见浊,五利使。三烦恼浊,五钝使。四众生浊,亦无别体,揽前利钝果报立此假名。五命浊,连持色心,摧年促寿。”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阿弥陀经曰:“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佛语阿难:

彼国菩萨承佛威神,一食之顷往诣十方无量世界,恭敬供养诸佛世尊,

随心所念,华香、伎乐、缯盖、幢幡,无数无量供养之具自然化生,应念即至,珍妙殊特非世所有。

转以奉散诸佛、菩萨、声闻大众,在虚空中化成华盖,光色晃耀,香气普熏。

其华周圆四百里者,如是转倍,乃覆三千大千世界,随其前后以次化没。

其诸菩萨佥然欣悦,于虚空中共奏天乐,以微妙音歌叹佛德,听受经法欢喜无量。

供养佛已、未食之前,忽然轻举还其本国。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

无量寿国的菩萨,承借佛之威神(为势力或品位之义。灭绝凡念俗虑之品格者。意指佛菩萨等,为凡夫之智所无法测知,不可思议之德行。威,即威德,对外能令人敬畏;神,即神力,对内难以测度),能够在一食之顷(指短促之时间。又作一食之顷)到达十方无量世界,恭敬供养诸佛世尊,

可随心所念,华香、伎乐、缯盖、幢幡,无数无量供养之具能够自然化生,应念即至,珍妙殊特非世间所有。

将这些转以奉散诸佛、菩萨、声闻大众,在虚空中化成华盖(华,即花、花鬘等;盖,即遮阳之伞。以花装饰而成之伞盖,称为华盖),光色晃耀,香气普熏。

其华周圆四百里者,如是转倍,乃至覆盖三千大千世界,再随其前后逐渐依次化没。

其诸菩萨全都欢欣喜悦,于虚空中共奏天乐(天人之伎乐也),以微妙音,歌叹佛德(佛身所具之圆满功德),听受经法,欢喜无量。

供养佛陀后、未食之前,忽然轻举返还其本国。

注解:
【威神】:梵语 anubha^va。为势力或品位之义。灭绝凡念俗虑之品格者。意指佛菩萨等,为凡夫之智所无法测知,不可思议之德行。威,即威德,对外能令人敬畏;神,即神力,对内难以测度。如佛陀,其端正姝好,犹如星中之月,光耀暐晔,晃若金山,可谓相好具足,威神巍巍。(中阿含卷六教化病经、卷八未曾有法经、法华经卷七普贤菩萨劝发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p3770 FROM:【佛光大辞典】

【一食顷】:梵语 eka-purobhakta。指短促之时间。又作一食之顷。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下):“彼国菩萨承佛威神,一食之顷,往诣十方无量世界。”法华经序品(大九·四上):“时会听者亦坐一处,六十小劫身心不动,听佛所说,谓如食顷。”皆为短暂时间之例。又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四七初分嘱累品,按时间之长短依次分为一日夜、一日、半日、一时、食顷、须臾、俄尔、瞬息顷,故知一食顷乃介于一时及须臾之间。(大宝积经卷三十七、法华义疏卷二(吉藏)、法华经玄赞卷二末、慧琳音义卷三)p59FROM:【佛光大辞典】

【华盖】:梵语 pus!pa-cchatra。华,即花、花鬘等;盖,即遮阳之伞。以花装饰而成之伞盖,称为华盖。又作花盖。相传我国古代神话中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如花状之物出现于黄帝头顶上,称为华盖。故后世帝王所用之伞,别称华盖。
 在印度、西域等地,气候炙热,人多持伞盖遮阳,伞上或以花装饰之,一般通称为华盖。又密教修法中,用于灌顶之伞盖,亦有于上悬佩花鬘之作法。又佛教建筑中,如经幢、石塔之顶上,有雕刻精细如伞状之盖,亦称华盖,又称宝盖。(瞿醯经卷下分别护摩品、无量寿经卷下、法华玄赞卷二)p5234FROM:【佛光大辞典】

【天乐】:(杂名)天人之伎乐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四王诸天,为供养佛,常击天鼓,其余诸天,作天伎乐。”【又】(术语)三乐之一。生欲界诸天所受之欢乐也,修十善业者生天感之。见大宝积经一百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德】:梵语 buddha-guN!a。佛身所具之圆满功德。其圆德有三:(一)因圆德,包括无余修、长时修、无间修、尊重修四种。(二)果圆德,有智圆、断圆、威势圆、色身圆四德。(三)恩圆德,即能令众生永离三恶趣与生死,或安置众生于善趣与三乘。此外,佛亦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等别德。复次,大慈大悲、大喜大舍、随心三摩地、四智二智、离诸习气、若远若近游止自在无有障碍、于一芥子能纳无量诸妙高山,如是无量无边功德,诸佛如来悉皆具足。(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一、菩萨璎珞经卷十一、俱舍论卷二十七、大智度论卷二)p2747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佛语阿难:

无量寿佛为诸声闻、菩萨大众颁宣法时,都悉集会七宝讲堂,广宣道教,演畅妙法,莫不欢喜,心解得道。

即时四方自然风起,普吹宝树出五音声,雨无量妙华随风周遍,自然供养如是不绝。

一切诸天皆赍天上百千华香、万种伎乐供养其佛及诸菩萨、声闻大众,普散华香、奏诸音乐,前后来往更相开避。

当斯之时,熙然快乐不可胜言。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

无量寿佛为诸声闻、菩萨大众宣讲佛法时,都集会在七宝讲堂(说法讲经之堂舍),广宣道教(正道之教),演畅(谓演说阐明义理。又作宣扬)妙法(微妙的佛法),莫不欢喜,心解得道(又作得度。道,指三乘各断惑证理之智慧;得道,即三乘行戒、定、慧而证得道果。亦即得无漏之圣道,或菩萨之无生法忍、无上菩提佛果,故通常又与“成佛”一词并用,而称“成佛得道”)。

即时四方自然风起,普吹宝树发出五音(我国古传之五种音调。又作五声、五调子。即宫、商、角、征、羽)声,如下雨般撒落无量妙华随风周遍,自然供养如是不绝。

一切诸天(欲界有六天,谓之六欲天。色界之四禅有十八天。无色界之四处有四天。其他有日天月天韦驮天等诸种天神。即诸天部也)皆带着天上百千华香、万种伎乐来供养其佛及诸菩萨、声闻大众,普散华香、奏诸音乐,前后来往,更相开避。

当下此时,光明快乐,无法用言语表达。

注解:
【讲堂】:(堂塔)说法讲经之堂舍。无量寿经下曰:“无量寿佛,为诸声闻菩萨大众班定法时,都悉集会七宝讲堂,广定道教演畅妙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道教】:(术语)正道之教也。无量寿经上曰:“出兴于世,光阐道教。”同下曰:“宣布道教,断诸疑网。”其后魏寇谦之以为神仙道之名。(参见:道士)。惟蒙古人尚称佛教为道教。蒙古源流四曰:“崇祀昭释迦牟尼佛于上方福地,大施金银宝贝于释迦牟尼佛,极加敬重。修明道教。”又曰:“遵依从前道教而行,遂赖道教,获享安逸。”案此书中称佛教为道教处甚多,略录一二以例其余。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演畅】:谓演说阐明义理。又作宣扬。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大九·三五中):“演畅实相义,开阐一乘法,广导诸众生,令速成菩提。”又同义语有“演说”、“演道”、“演布”等。(杂阿含经卷十二、长阿含经卷二、灌顶经卷十二、阿弥陀经、俱舍论卷一)p5824FROM:【佛光大辞典】

【妙法】:1、微妙的佛法。
  2、古德解说妙法莲华经之妙,约有四义:
  一、巧妙,是指本经巧开方便门、巧示真实相;
  二、胜妙,是说本经能示诸法甚深的理事和自在的神力;
  三、微妙,是指本经所说一乘果法,无德不圆,无染不净;
  四、绝妙,是指本经所说一乘法相,纯圆独妙,不可思议。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得道】:又作得度。道,指三乘各断惑证理之智慧;得道,即三乘行戒、定、慧而证得道果。亦即得无漏之圣道,或菩萨之无生法忍、无上菩提佛果,故通常又与“成佛”一词并用,而称“成佛得道”。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谓入此法位,不复堕凡夫之数,称为得道人,一切世间事欲坏其心,然不能令其动,闭三恶趣门,入诸菩萨数中。
 得道之因缘有多种,据大智度论卷三十四所说,或依佛说法得道,或遇佛放无量光明得道,或由佛遍身毛孔散发出众妙香,使众生闻之而得道等,概皆依众生因缘不同而得道方式有别。又得道必依欲界之身,故于三界之中,欲界众生自然印有得道之因缘;无色界以无身之故,不得听闻正法;色界之众生执著胜定之乐,无苦受,无厌心,故亦难得道。(中阿含卷二十九请请经、大智度论卷三、卷八、俱舍论卷二十四、杂阿毗昙心论卷五)p4555 FROM:【佛光大辞典】


【五音】:我国古传之五种音调。又作五声、五调子。即宫、商、角、征、羽。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七一上):“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即说极乐净土之七宝诸树,清风吹时,出五音之声。五音之中,宫为土声,其音最浊,为壹越调,配于中央。商为金声,次浊,为平调,配于西方。角为木声,半清半浊,为双调,配于东方。征为火声,微清,为黄钟调,配于南方。羽为水声,其音最清,为盘涉调,配于北方。后世密教遂以五音配列五智、五佛、五部、五色等,宫表中央法界体性智,商表西方妙观察智,角表东方大圆镜智,征表南方平等性智,羽表北方成所作智。(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八之二、净土五会念佛法事仪赞、汉书律历志第一上、通典卷一四三、隋书音乐志第九)p1124FROM:【佛光大辞典】

【诸天】:(界名)欲界有六天,谓之六欲天。色界之四禅有十八天。无色界之四处有四天。其他有日天月天韦驮天等诸种天神。即诸天部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可以获知:
1.往生到无量寿佛国的菩萨众都能获得一生补处。2.往生到无量寿佛国的菩萨众身光能照百由旬。
3.往生到无量寿佛国的菩萨众具足三十二相,智慧充满,深入法义,神通无碍,诸根明利。
4.往生到无量寿佛国的菩萨众至成佛都不会再堕入恶趣,神通自在常识宿命。
5.往生到无量寿佛国的菩萨众能随心所念,恭敬供养诸佛世尊。
6.往生到无量寿佛国的菩萨众能够获得无量寿佛宣讲佛法,心解得道,熙然快乐不可胜言。

不禁赞叹,这无量寿国,极乐净土可真好啊!
应当介绍给更多的众生知道,令其求生净土!
这也是我们要学佛的原因、目标

善知识教导:
佛弟子都应该详读此篇,并品读「弥陀48愿」与「无量寿经」,
然后介绍给众生,求生净土,如此才能让自己和众生真正获得大利
佛弟子如果连佛菩萨的本愿都没有熟读和学习,那还学什么佛呢?
学佛最重要的就是以诸佛本愿为自己的本愿,佛菩萨都因此而成就,详见《大悲莲华经》——为什么要念佛、命终求生「极乐世界」?

相关专题学习
透过《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正确发愿】相关内容
透过《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中十二大愿,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发愿】相关内容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27#
 楼主| 发表于 2024-8-16 09:56: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8-16 16:39 编辑



(学习用时 3 小时 )

-
- [经文] --

佛语阿难:

生彼佛国诸菩萨等,所可讲说常宣正法,随顺智慧无违无失。

于其国土所有万物,无我所心,无染著心,

去来进止情无所系,随意自在,无所适莫,无彼无我,无竞无讼。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

生于无量寿佛国土的诸菩萨等,都能够讲说,常宣正法(真正之道法),随顺智慧(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没有违和过失。

对于其国土的所有万物,能够无我所(指为我所有之观念。全称我所有。 即我之所有、我之所属之意。即以自身为我,谓自身以外之物皆为我所有。于佛教中,我与我所,被认为系一切世俗分别之基本分别,故为破除之对象。又我所分为相应我所、随转我所、不离我所,若执之,则称为我所见(执我所有之偏见))心,无染著(谓由于贪爱等烦恼,心中有所染污与执著)心,

去来进止,情没有系缚,随意自在,没有适莫(适,指适意;莫,指不适意),无他、无我,无比较、无争讼。

注解:
【正法】:(术语)真正之道法也。理无差曰正。以三宝中之法宝,教理行果之四者为体。无量寿经上曰:“弘宣正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智慧】: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我所】:梵语 mama-ka^ra。指为我所有之观念。全称我所有。 即我之所有、我之所属之意。即以自身为我,谓自身以外之物皆为我所有。于佛教中,我与我所,被认为系一切世俗分别之基本分别,故为破除之对象。又我所分为相应我所、随转我所、不离我所,若执之,则称为我所见(执我所有之偏见)。凡我所见所执著之五取蕴法,皆源于此“我所”观念,故集异门足论卷十二谓(大二六·四一九下):“于五取蕴等,随观见我或我所,从此起忍欲慧观见。”(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注维摩诘经卷五、百法问答钞卷一)((参见:我所见)2940)p2940 FROM:【佛光大辞典】

【染著】:谓由于贪爱等烦恼,心中有所染污与执著。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大一·八上):“深见因缘者,更不外求师;能于阴界入,离欲无染著。”又中阿含卷四十五心经(大一·七○九上):“尔时有一比丘,独安静处,宴坐思惟,心作是念:‘谁将世间去?谁为染著?谁起自在?’”新华严经卷七十八(大一○·四三三下):“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服菩提心延龄之药,于无数劫,修菩萨行,心无疲厌,亦无染著。”(长阿含卷十释提桓因问经、不退转法轮经卷二声闻辟支佛品、大智度论卷十二)p3841F ROM:【佛光大辞典】

【适莫】:适,指适意;莫,指不适意。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下):“去来进止,情无所系,随意自在,无所适莫;无彼无我,无竞无讼。”无量寿经义疏卷下(大三七·一一○上):“于众生所,无适适之亲,无莫莫之疏,名无适莫。”p6189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于诸众生得大慈悲饶益之心,柔润调伏无忿恨心,离盖清净无厌怠心,

等心、胜心、深心、定心,爱法乐法喜法之心,灭诸烦恼离恶趣心。

[末学解说]

对于诸众生,能够得大慈悲饶益(给人丰饶的利益)之心,柔润,调伏,没有忿恨之心,断离盖(指烦恼,因烦恼覆障善心,故称为盖。有五种,即:贪欲盖、嗔恚盖、惛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合称五盖),获得清净,没有厌怠之心,

等心(于一切众生怨亲平等之心。又诸行等修之心)、胜心(修殊胜之行之心)、深心(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定心(修禅行而远离乱意),爱法、乐法、喜法之心,灭除诸烦恼、远离恶趣之心。

注解:
【饶益】:给人丰饶的利益。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盖】:梵语 a^varaN!a,覆障之义。指烦恼,因烦恼覆障善心,故称为盖。有五种,即:贪欲盖、嗔恚盖、惛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合称五盖。FROM:【佛光大辞典】

【等心】:(术语)于一切众生怨亲平等之心。又诸行等修之心。无量寿经下曰:“等心胜心深心。”智度论八曰:“等心者,是于一切众生中无怨无恚。”探玄记二曰:“无思益物,故云等心。”大经净影疏曰:“诸行齐修,故曰等心。”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胜心】:(术语)修殊胜之行之心也。无量寿经曰:“等心胜心深心。”净影疏曰:“所行务上,名为胜心。”高僧传六曰:“发胜心于旷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深心】:梵语 adhya^s/aya。为三心之一。又称深信。此词于佛典中之语义,颇有异解。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中):“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中略)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六十华严经卷二十四中列举十种深心之名(大九·五五一上):“何等为十?一净心,二猛利心,三厌心,四离欲心,五不退心,六坚心,七明盛心,八无足心,九胜心,十大心。”观无量寿经载,若有众生欲往生净土,若发三心即便往生,深心即为其一。善导释为深信之心。另外亦指凡夫执迷之深固,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八十华严经卷三十五、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大智度论卷七十一)((参见:三心)532)p4658 FROM:【佛光大辞典】

【定心】:(术语)修禅行而远离乱意也。无量寿经下曰:“深心定心。”智度论二十六曰:“定心者,定名一心不乱。乱心中不能得见实事,如水波荡,不得见面。如风中灯,不能得点。”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究竟一切菩萨所行,

具足成就无量功德,得深禅定诸通明慧,

游志七觉,修心佛法。

[末学解说]

究竟(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一切菩萨所行,

具足成就无量功德,得深禅定(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诸通(通,自在无碍之义。诸通,指佛、菩萨、外道、仙人等所得种种自在无碍之神通)明慧(即三明与三慧。三明指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为三事通达无碍之智明;三慧指闻慧、思慧、修慧,为简择事理之三种精神作用,乃断除烦恼、证得涅槃之过程),

游志七觉(为五根五力所显发的七种觉悟),修心佛法。

注解:
【究竟】:梵语 uttara,巴利语同。音译郁多罗。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前者如佛示现至高无上之真理,即称为究竟法身;大般涅槃显示佛教之最终目的,即称为究竟涅槃。后者如以不退之愿心而成就誓愿者,称为究竟愿,此乃赞仰弥陀本愿力之语。(胜鬘经一乘章、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十住毗婆沙论卷三)p2986FROM:【佛光大辞典】

【七觉】:(名数)(参见:七觉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七觉分】:又名七菩提分、七觉支、七等觉支,为五根五力所显发的七种觉悟。
    一、择法菩提分,即以智慧简择法的真伪;
    二、精进菩提分,即以勇猛心,力行正法;
    三、喜菩提分,即心得善法,而生欢喜;
    四、轻安菩提分,即除去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松安乐;
    五、念菩提分,即时刻观念正法,而令定慧均等;
    六,定菩提分,即心唯一境,而不散乱;
    七、舍菩提分,即舍离一切虚妄之法,而力行正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禅定】:<一>禅,为梵语 dhya^na 之音译;定,为梵语 sama^dhi 之意译。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或谓禅为 dhya^na 之音译,定为其意译,梵汉并称作禅定。又色界之四禅与无色界之四定,合称四禅八定。(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参见:定)3171、“禅”6451)
 <二>与坐禅同义。五家参详要路门附录(大八一·六一五上):“夫修禅定者,先须厚敷蒲团,结跏趺坐。”((参见:坐禅)2838)p6463FROM:【佛光大辞典】

【诸通】:通,自在无碍之义。诸通,指佛、菩萨、外道、仙人等所得种种自在无碍之神通。有五通、六通、十通之别。(大乘义章卷二十本)p6308FROM:【佛光大辞典】

【明慧】:即三明与三慧。三明指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为三事通达无碍之智明;三慧指闻慧、思慧、修慧,为简择事理之三种精神作用,乃断除烦恼、证得涅槃之过程。般泥洹经卷上(大一·一七九下):“天下人民,闻佛经道,志意开解,深入思惟,皆得明慧。”(无量寿经卷下)((参见:三明)569、“三慧”670)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肉眼清彻,靡不分了;

天眼通达,无量无限;

法眼观察,究竟诸道;

慧眼见真,能度彼岸;

佛眼具足,觉了法性。

[末学解说]

肉眼(乃五眼之一。指人之肉眼。凡夫以此肉眼可分明照见色境)清彻,能分别明了;

天眼(天上人的眼,能够看得很远,为五眼之一。天眼有两种,一种是从福报得来,如天人;一种则是从苦修得来,如阿那律所得的天眼是)通达,能无量无限;

法眼(指彻见佛法正理之智慧眼。系五眼之一。此眼能见一切法之实相,故能分明观达缘生等差别法。菩萨为度众生,以清净法眼遍观诸法,能知能行,得证是道;又知一切众生之各各方便门,故能令众生修行证道)观察,能究竟(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诸道;

慧眼(指智慧之眼。为二乘所证之眼。为三眼之一,五眼之一。了知诸法平等、性空之智慧,故称慧眼。因其照见诸法真相,故能度众生至彼岸)见真,能度彼岸(此岸指生灭,彼岸指不生不灭之涅槃);

佛眼(指诸佛照破诸法实相,而慈心观众生之眼。系五眼之一。谓诸佛具有肉、天、慧、法四眼之用,乃至无事不见、无事不知、无事不闻,闻见互用,无所思惟,一切皆见)具足,能觉了(觉悟了知事理)法性(诸法的本体、本性。这种诸法的本性,在有情方面,叫做“佛性”,在无情方面,叫做“法性”。法性也就是实相、真如、法界、涅槃的别名)。

注解:
【肉眼】:乃五眼之一。指人之肉眼。凡夫以此肉眼可分明照见色境。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上):“肉眼清彻,靡不分了。”然肉眼有诸多障碍,据大智度论卷三十三载,肉眼能清晰照见近处之景物,于远处者则否;照见眼前之景物时,即无法同时照见背后者;能照见外在者,却无法照见内在者;白昼时能照见诸物,黑夜中则否。反之,佛菩萨以修行之功德,能照见一切诸法及其实相。(大智度论卷三十九、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四、宗镜录卷五十五)((参见:五眼)1151)p2512FROM:【佛光大辞典】

【天眼】:天上人的眼,能够看得很远,为五眼之一。天眼有两种,一种是从福报得来,如天人;一种则是从苦修得来,如阿那律所得的天眼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眼】:<一>梵语 dharma-caks!u,巴利语 dhamma-cakkhu。指彻见佛法正理之智慧眼。系五眼之一。此眼能见一切法之实相,故能分明观达缘生等差别法。菩萨为度众生,以清净法眼遍观诸法,能知能行,得证是道;又知一切众生之各各方便门,故能令众生修行证道。(大品般若经卷二、无量寿经卷下、大智度论卷三十三、瑜伽师地论卷十四)((参见:五眼)1151)
 <二>日本僧位之一种。全称法眼大和尚位。即授以僧都僧官之阶位。此僧位于日本贞观六年(864),与法印、法桥等同时制定,并授以僧都僧官之阶位。至弘安八年(1285),始比照于五位殿上人之位。后来佛像之雕刻师等,亦可被任此位。(释家官班记卷下、三代宝录卷十六、卷四十三)
 <三>(885~958)法眼文益禅师。五代僧。为我国法眼宗之祖。南唐国主李氏曾赐以“净慧大师”之号,入寂后,谥号“大法眼”。((参见:文益)1429)p3386FROM:【佛光大辞典】

【究竟】:梵语 uttara,巴利语同。音译郁多罗。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前者如佛示现至高无上之真理,即称为究竟法身;大般涅槃显示佛教之最终目的,即称为究竟涅槃。后者如以不退之愿心而成就誓愿者,称为究竟愿,此乃赞仰弥陀本愿力之语。(胜鬘经一乘章、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十住毗婆沙论卷三)p2986FROM:【佛光大辞典】

【慧眼】:梵语 prajn~a^-caks!us。指智慧之眼。为二乘所证之眼。为三眼之一,五眼之一。了知诸法平等、性空之智慧,故称慧眼。因其照见诸法真相,故能度众生至彼岸。大智度论卷三十三(大二五·三○五下):“为实相故求慧眼,得慧眼,不见众生,尽灭一异相;舍离诸著,不受一切法;智慧自内灭,是名慧眼。”(维摩经卷中、六十华严经卷一、无量寿经卷下、思益经卷三、大乘义章卷二十)((参见:三眼)616、“五眼”1151)p6044FROM:【佛光大辞典】

【彼岸】:梵语波罗,华译为彼岸,此岸指生灭,彼岸指不生不灭之涅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佛眼】:指诸佛照破诸法实相,而慈心观众生之眼。系五眼之一。谓诸佛具有肉、天、慧、法四眼之用,乃至无事不见、无事不知、无事不闻,闻见互用,无所思惟,一切皆见。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上):“佛眼具足,觉了法性。”法华文句卷四下(大三四·六○上):“佛眼圆通,举胜兼劣;又四眼入佛眼,皆名佛眼。”法华经方便品(大九·九中):“舍利弗当知,我以佛眼观,见六道众生,贫穷无福慧。”(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四、瑜伽师地论卷十四、大智度论卷三十三、大乘义章卷二十末、无量寿经钞卷六)p2721 FROM:【佛光大辞典】

【觉了】:(术语)觉悟了知事理也。无量寿经下曰:“佛眼具足,觉了法性。”楞严经一曰:“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性】:诸法的本体、本性。这种诸法的本性,在有情方面,叫做“佛性”,在无情方面,叫做“法性”。法性也就是实相、真如、法界、涅槃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以无碍智为人演说,等观三界空无所有。

志求佛法,具诸辩才,除灭众生烦恼之患。

[末学解说]

以无碍智(自在无碍的智慧,即佛的智慧)为人演说,等观(一切平等观念事理)三界,空无所有。

专志勤求佛法,具足种种辩才(善巧说法义之才能),除灭众生烦恼之患。

注解:
【无碍智】:自在无碍的智慧,即佛的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等观】:(术语)一切平等观念事理也。无量寿经下曰:“等观三界,空无所有。”涅槃经一曰:“等观众生,如视一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辩才】:(杂语)善巧说法义之才能也。分别之有四种,谓之四无碍辩。净影大经疏上曰:“言能辩了,语能才巧,故曰辩才。”嘉祥法华疏二曰:“速疾应机名辩,言含文采曰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从如来生,解法如如。

善知集灭,音声方便;

不欣世语,乐在正论。

修诸善本,志崇佛道。

知一切法皆悉寂灭,生身、烦恼二余俱尽。

[末学解说]

从如来生,解法如如(如于真如,是不动、寂默、平等不二、不起颠倒分别的自性境界。因是如理智所证得的真如,故说“如如”)。

善知集灭,音声方便;

不欣乐世语(世间之言语论说。此对于世间之正法而言),欣乐在正论(正者对邪而言。正法之论议)。

修习诸善本(同于善根,植善固而不拔之意),志愿崇尚佛道(佛所证悟的道法,即无上菩提)。

了知一切法皆悉寂灭(即指度脱生死,进入寂静无为之境地。此境地远离迷惑世界,含快乐之意,故称寂灭为乐),生身(诸佛菩萨的身体,有法身和生身两种,他们所证得的理体叫做“法身”,为了济度众生而托于父母胎生的肉身叫做“生身”。又佛菩萨以神通力一时变现的肉身,也叫做“生身”,或“意生身”,即随意变化而现的身)、烦恼二余(乃指生身之苦与烦恼之残余而言。若再加业之残余,则为三余。往生极乐世界之人,皆已灭此二余)全都断尽。

注解:
【音声】:音声即声尘也。谓憍陈那等,在鹿苑中,闻佛说四谛之法,密悟圆理,了达一切声尘,本然清净,无动无静,皆是常住圆妙之音,于是得入圆通。故云如我所证,音声为上。(梵语憍陈那,华言已知。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如如】:如于真如,是不动、寂默、平等不二、不起颠倒分别的自性境界。因是如理智所证得的真如,故说“如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世语】:(杂名)世间之言语论说。此对于世间之正法而言。无量寿经下曰:“不欣世语,乐在正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论】:(术语)正者对邪而言。正法之论议也。无量寿经下曰:“不欣世语,乐在正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本】:(术语)同于善根,植善固而不拔之意。【又】善为菩提之本也。法华经序品曰:“已于千万佛所,植诸德本。”无量寿经下曰:“善人无善本,不得闻此经。”胜鬘经上末曰:“善本,本亦因也。欲以此善为菩提根,故名为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道】:佛所证悟的道法,即无上菩提。梵语菩提,新译为觉,旧译为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寂灭】:略作灭。即指度脱生死,进入寂静无为之境地。此境地远离迷惑世界,含快乐之意,故称寂灭为乐。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大二·六七二中):“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必不死,此灭最为乐。”概谓对生死之喧动不安而言,不生不死之寂静安稳即称为寂灭。又特指小乘之涅槃。僧传中,僧尼之死通称为“寂”,亦是寂灭之略称,含有进入涅槃之意;又常作示寂、入寂、圆寂。(杂阿含经卷二十二、北本涅槃经卷十、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大智度论卷九十四)((参见:涅槃)4149)p4505FROM:【佛光大辞典】

【生身】:诸佛菩萨的身体,有法身和生身两种,他们所证得的理体叫做“法身”,为了济度众生而托于父母胎生的肉身叫做“生身”。又佛菩萨以神通力一时变现的肉身,也叫做“生身”,或“意生身”,即随意变化而现的身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二余】:乃指生身之苦与烦恼之残余而言。若再加业之残余,则为三余。往生极乐世界之人,皆已灭此二余。无量寿经卷下(一二·二七四上):“生身烦恼,二余俱尽。”p249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闻甚深法,心不疑惧,常能修行。

其大悲者,深远微妙,靡不覆载,究竟一乘至于彼岸。

决断疑网,慧由心出。于佛教法,该罗无外。

[末学解说]

闻知甚深法,心不会怀疑恐惧,常能修行。

其大悲(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者,深远微妙,普度一切众生,究竟(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一乘(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乘是车乘,以喻佛的教法,教法能乘载人至涅槃的彼岸,所以叫做“乘”)至于彼岸(此岸指生灭,彼岸指不生不灭之涅槃)。

决断疑网(疑惑之情交织如网,故称疑网),智慧由心而出。于佛教法,全都包含其中。

注解:
【大悲】:(术语)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涅槃经十一曰:“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中略)若无大悲者是则不名佛。”大日经一曰:“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根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究竟】:梵语 uttara,巴利语同。音译郁多罗。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前者如佛示现至高无上之真理,即称为究竟法身;大般涅槃显示佛教之最终目的,即称为究竟涅槃。后者如以不退之愿心而成就誓愿者,称为究竟愿,此乃赞仰弥陀本愿力之语。(胜鬘经一乘章、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十住毗婆沙论卷三)p2986FROM:【佛光大辞典】


【一乘】: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乘是车乘,以喻佛的教法,教法能乘载人至涅槃的彼岸,所以叫做“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彼岸】:梵语波罗,华译为彼岸,此岸指生灭,彼岸指不生不灭之涅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疑网】:疑惑之情交织如网,故称疑网。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下):“心怀大欢喜,疑网皆已除。”八十华严卷十四贤首品(大一○·七二中):“断除疑网出爱流,开示涅槃无上道。”据道隐之本典略赞谓,网有三义:(一)难脱,如鱼鸟为网所罗,难以脱出。(二)覆障,如门前张罗雀之网而障碍人之出入。(三)隐蔽,如网蔽碍眼目使不能见。盖佛法之大海以信能入,信为佛道之源、功德之母,然因疑情能隐蔽信眼,障碍信奉正法,遂不能出离生死,故喻之如网。(法华经方便品、大无量寿经卷下、大智度论卷二十七)p5844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智慧如大海,三昧如山王。

慧光明净,超踰日月,清白之法具足圆满。

[末学解说]

智慧如大海,三昧如山王(谓山之最高者。在诸山中为王)。

慧光(慧智之光)光明清净,超越日月,清白(即清白之法、清白业。指佛所显示之教法。又为无漏善法之总称。皆取其远离烦恼垢染之意,而称为清白)之法具足圆满。

注解:
【三昧】: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山王】:(杂语)谓山之最高者。在诸山中为王也。无量寿经下曰:“智慧如大海,三昧如山王。”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弥楼山,摩诃弥楼山等诸山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慧光】:(术语)慧智之光也。无量寿经下曰:“慧光明净,超逾日月。”【又】(人名)北齐名僧,为律宗大家。又译十地论于洛阳,为地论宗之鼻祖。门下弟子甚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清白】:即清白之法、清白业。指佛所显示之教法。又为无漏善法之总称。皆取其远离烦恼垢染之意,而称为清白。法华经序品列为七善之一。(如幻三昧经卷下、无量寿经卷上)p4662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犹如雪山,照诸功德等一净故;

犹如大地,净秽好恶无异心故;

犹如净水,洗除尘劳诸垢染故;

犹如火王,烧灭一切烦恼薪故;

犹如大风,行诸世界,无障碍故;

犹如虚空,于一切有,无所著故;

犹如莲华,于诸世间无染污故;

[末学解说]

犹如雪山,因能照诸功德等一清净之故;

犹如大地,因对净秽好恶无差异心之故;

犹如净水,因能洗除尘劳种种垢染之故;

犹如火王,因能烧灭一切烦恼薪(烦恼烧于智慧之火,故譬以薪)之故;

犹如大风,因能行于诸世界无障碍之故;

犹如虚空,因对于一切有能无所著之故;

犹如莲华,因对于世间一切无染污之故;

注解:
【烦恼薪】:(譬喻)烦恼烧于智慧之火,故譬以薪。无量寿经下曰:“犹如火王烧灭一切烦恼薪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犹如大乘,运载群萌出生死故;

犹如重云,震大法雷,觉未觉故;

犹如大雨,雨甘露法,润众生故;

如金刚山,众魔外道不能动故;

如梵天王,于诸善法最上首故;

如尼拘类树,普覆一切故;

如优昙钵华,希有难遇故;

如金翅鸟,威伏外道故;

如众游禽,无所藏积故;

犹如牛王,无能胜故;

犹如象王,善调伏故;

如师子王,无所畏故。

[末学解说]

犹如大乘,因能运载群萌出离生死之故;

犹如重云,因可震大法雷觉了未觉之故;

犹如大雨,因能雨甘露法(如来所训示的真理教法,因其教法能令众生获得解脱和涅槃)润泽众生之故;

如金刚山,因众魔外道不能动之故;

如梵天王,因在诸善法中最上首之故;

如尼拘类树,因能普覆一切之故;

如优昙钵华,因希有难遇之故;

如金翅鸟,因能威伏外道之故;

如众游禽,因无所藏积之故;

犹如牛王,因无能胜之故;

犹如象王,因善调伏之故;

如师子王,因无所畏之故。

注解:
【甘露法】:(喻)如来所训示的真理教法,因其教法能令众生获得解脱和涅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旷若虚空,大慈等故,摧灭嫉心不忌胜故。

专乐求法,心无厌足。

常欲广说,志无疲倦。

击法鼓,建法幢。

曜慧日,除痴闇。

[末学解说]

因旷若虚空,大慈(伟大的慈心)等故,能摧灭嫉心、不争强好胜。

专乐求法,心无厌足。

常欲广说,志无疲倦。

击法鼓(扣鼓诫兵进众以譬佛之说法为诫众进善者),建法幢(妙法高耸,如幢之上出,故曰法幢。又如猛将之建幢旗以譬佛菩萨之说法,能伏魔军而得胜也)。

照耀慧日(佛智能照世之盲冥,故比之于日),断除痴闇(无明之闇惑)。

注解:
【大慈】:伟大的慈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鼓】:(譬喻)扣鼓诫兵进众以譬佛之说法为诫众进善者。法华经序品曰:“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无量寿经上曰:“扣法鼓,吹法蠃。”大集经五十六曰:“法幢当摧折,法鼓声亦绝。”大经慧远疏曰:“严鼓诫兵,说教诫人。”同嘉祥疏曰:“扣鼓诫兵,合佛说法以集众,欲进趣于善。”【又】禅林之器。法堂设二鼓,其东北角之鼓,谓之法鼓,西北角之鼓,谓之茶鼓。见象器笺十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幢】:(譬喻)妙法高耸,如幢之上出,故曰法幢。又如猛将之建幢旗以譬佛菩萨之说法,能伏魔军而得胜也。无量寿经上曰:“建法幢,震法雷。”涅槃经十九曰:“法殿欲崩,法幢欲倒。”大经慧远疏曰:“宣说证法,证法高胜,如幢上出”同嘉祥疏曰:“建幢是战胜之相,譬说法降魔得胜也。”祖庭事苑七曰:“诸佛菩萨建立法幢,犹如猛胜建诸幢帜,降伏一切诸魔军。”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慧日】:(譬喻)佛智能照世之盲冥,故比之于日。无量寿经下曰:“慧日照世间,清除生死云。”法华经方便品曰:“慧日大圣尊。”同普门品曰:“慧日破诸闇,能伏灾风火。”【又】(人名)唐慧日三藏,青州东莱人。姓辛氏。幼见义净三藏从印度归,羡慕之。嗣圣十九年,决志西游。三年达印度境。拜圣迹,求梵本,历访诸方智识,经十三年,归途具阅艰难,深厌阎浮之苦。欲速见佛。遍问天竺三藏,学者所说,无不赞净土。又感观音灵告,遂有净土往生志愿。开元七年达长安。在天凡十八年,经历七十余国,所赍甚多。玄宗敕赐慈愍三藏之号。天宝七年寂。年六十九。所著有往生净土集三卷。见宋高僧传二十九佛祖统纪四十等。【又】元慧日禅师,姓沈氏,号东明。明州定海人。为直翁法嗣。至大元年,应日本聘东渡,大扬曹洞之宗风。日本高僧传等有传。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痴闇】:(术语)无明之闇惑。唐华严经二曰:“如来智慧无边缘,一切世间莫能测,永灭众生痴闇心。”金光王童子经曰:“远离诸烦恼,痴闇云翳除。”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修六和敬、常行法施,志勇精进,心不退弱。

为世灯明、最胜福田,常为师导等无憎爱。

唯乐正道无余欣戚,拔诸欲刺以安群生,功德殊胜莫不尊敬,灭三垢障游诸神通。

[末学解说]

修习六和敬(指六种和同爱敬。又作六慰劳法、六可憘法、六和。即求菩提、修梵行之人须互相友爱、敬重之六种事;亦即大乘佛教所称,菩萨与众生有六种和同爱敬)、常行法施(即以自己所闻知的佛法去向人演说),志勇精进,心不退弱。

成为世间灯明(以标佛之智波罗蜜)、最胜福田(田以生长为义,人若行善修慧,犹如农夫于田中下种,必能获得福慧之善报,故名“福田”),常为众生做师导,平等没有憎爱。

唯欣乐于正道,没有其余欣戚,拔除诸欲刺,以安稳众生,其功德殊胜没有不尊敬的,灭除三垢(三毒之异名。贪嗔痴也)障碍,游行诸神通。

注解:
【六和敬】:指六种和同爱敬。又作六慰劳法、六可憘法、六和。即求菩提、修梵行之人须互相友爱、敬重之六种事;亦即大乘佛教所称,菩萨与众生有六种和同爱敬:(一)身和敬,指同礼拜等之身业和敬。(二)口和敬,指同赞咏等之口业和敬。(三)意和敬,指同信心等之意业和敬。(四)戒和敬,指同戒法之和敬。(五)见和敬,指同圣智之见解和敬。(六)利和敬,指同衣食等之利益和敬。又作行和敬、学和敬,即指同修行之和敬。或又作施和敬,即指同布施之行法和敬。又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举出:(一)身业同,(二)口业同,(三)意业同,(四)同戒,(五)同施,(六)同见等六者,称为六和敬。另据祖庭事苑卷五列举出“六和”,即:(一)身和共住,(二)口和无诤,(三)意和同事,(四)戒和同修,(五)见和同解,(六)利和同均。
 此外,据法界次第卷下之下记载,外同他善,称为和;内自谦卑,称为敬。菩萨与物共事,外则同物行善,内则常自谦卑,故称和敬。六和敬又作:(一)同戒和敬,菩萨通达实相正理,知罪不可得,然为安立众生于实相正理,故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戒善,未来必得菩提大果,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同戒和敬。(二)同见和敬,菩萨通达实相正理,而能了知诸法本无所得,亦无所知见,然为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见,故以方便善巧同一切知见,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因此知见,必得种智圆明,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同见和敬。(三)同行和敬,菩萨通达实相正行,而能了知无作无行,然为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行,故以方便善巧同修诸行,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诸行,渐积功德,当成佛道,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同行和敬。(四)身慈和敬,菩萨住于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身,常与众生一切乐事,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皆有佛性,未来必得金刚之身,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身慈和敬。(五)口慈和敬,菩萨以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口,常与众生说一切法,令其得乐,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皆有佛性,未来必得无上清净口业,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口慈和敬。(六)意慈和敬,菩萨住于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意,常知众生诸根性欲,与众生乐,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皆有佛性,未来必得心如佛心,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意慈和敬。(中阿含卷五十二周那经、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九、仁王般若经卷下、四分律卷五十、大乘义章卷十二)p1269 FROM:【佛光大辞典】

【法施】:三施之一,即以自己所闻知的佛法去向人演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灯明】:(物名)神佛前所奉之灯火也。六种供具之一。以标佛之智波罗蜜。菩萨藏经曰:“百千灯明忏悔罪。”无量寿经下曰:“为世灯明最胜福田。”同净最疏曰:“自具智慧,能生物解,名世灯明。”罥索经十九曰:“如是真言,三遍加持灯明,献供养之,持法者,观蠲诸暗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福田】:田以生长为义,人若行善修慧,犹如农夫于田中下种,必能获得福慧之善报,故名“福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垢】:(术语)三毒之异名。贪嗔痴也。无量寿经下曰:“消除三垢冥,广济众厄难。”净影疏下曰:“小乘法,化教断三毒名除三垢。”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因力、缘力、意力、愿力、方便之力、

常力、善力、定力、慧力、多闻之力、

施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力、

正念止观诸通明力、如法调伏诸众生力,如是等力一切具足。

[末学解说]

因力(宿世之善根力)、缘力(善智识之教诲力)、意力(如理作意之力)、愿力(求菩提之力)、方便之力(依法巧修之力)、

常力(常依法而修之力)、善力(正修之善根力)、定力(修止成就之力)、慧力(修观成就之力)、多闻之力(多闻信正法之力)、
十一、,成就五度之力也。十二、,成就正念正观六通三明之力也。十三、如法调伏诸众生力,如法调伏刚强众生之力也

施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力(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力,成就五度之力

正念止观诸通明力(正念正观诸通明力,成就正念正观六通三明之力)、如法调伏诸众生力(如法调伏刚强众生之力)如是等力,一切具足。

注解:
【十三力】:(名数)一、因力,宿世之善根力也。二、缘力,善智识之教诲力也。此因缘和合,能起行。三、意力,如理作意之力也。四、愿力,求菩提之力也。五、方便力,依法巧修之力也。六、常力,常依法而修之力也。七、善力,正修之善根力也。八、定力,修止成就之力也。九、慧力,修观成就之力也。十、多闻力,多闻信正法之力也。十一、也。十二、正念正观诸通明力,成就正念正观六通三明之力也。十三、如法调伏诸众生力,如法调伏刚强众生之力也。西方净土之菩萨,具足此十三力,能自利利他。见无量寿经下,同净影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因力】:乃万物生成时直接之力。为“缘力”之对称。俱舍论卷二(大二九·七下):“又诸根生非由有用,若有因力,无用亦生。”同论卷十七(大二九·八九中):“若由因力,彼断善根,将死时续;若由缘力,彼断善根,将生时续。”(无量寿经卷下)p2270FROM:【佛光大辞典】

【缘力】:指助缘之力量。相对于“因力”而言。佛家以为夙世有修习正法之善因,今生复听闻正法而助其善因之发动,此力量称为缘力。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中):“因力、缘力、意力、愿力,(中略)如法调伏诸众生力,如是等力,一切具足。”p6123FROM:【佛光大辞典】

【意力】:(术语)求正觉之意思。无量寿经下曰:“意力愿力。”同净影疏曰:“求佛之心,名为意力。”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愿力】:指本愿之力用。又作本愿力、大愿业力、宿愿力。谓菩萨在“因位”所发本愿之力用至果位而显其功。在净土宗专指阿弥陀佛之愿力,如观无量寿经、往生论、往生论注卷下、观经疏卷一等所说。日本净土真宗有愿力回向之说,此系指众生往生净土之因,或获得往生之果报,皆仰仗佛陀之愿力。因此种力量为凡夫所无法思议者,故称愿力不可思议。又因其作用乃是自然而然者,故称为愿力自然。而由此种愿力所成就之净土,则称“愿力成就净土”。相对于众生之自力及释尊之佛力,日本净土宗西山派特别称弥陀之力为愿力。此外,如来本愿所与之信心,称为愿力信心。((参见:本愿力)1977)p6727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身色相好,功德、辩才具足庄严,无与等者。

恭敬供养无量诸佛,常为诸佛所共称叹。

究竟菩萨诸波罗蜜,修空无相无愿三昧、不生不灭诸三昧门,远离声闻缘觉之地。

阿难!彼诸菩萨成就如是无量功德,我但为汝略言之耳;若广说者,百千万劫不能穷尽。

[末学解说]

身色相好,功德、辩才具足庄严,无与等者。

恭敬供养无量诸佛,常被诸佛所共同称叹。

究竟(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菩萨诸波罗蜜(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修习空无相无愿三昧(空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法都是缘生的,也都是虚妄不实的;无相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形相都是虚妄假有;无愿三昧又名无作三昧,即观一切法幻有,而无所愿求)、不生不灭(乃“生灭”之相对词。为常住之意。形容涅槃时,亦每以“不生不灭”表之。据般若心经谓,此世一切之存在有“无实体”之特性,不生亦不灭)诸三昧门(指进入佛所具无量三昧之门户。佛之三昧,无量无数,菩萨无法尽得,或闻是心而萌生退意,故佛说三昧门,入一门即统摄无量三昧,如牵衣一角,举衣皆得),远离声闻缘觉之地。

阿难!无量寿国的诸菩萨成就这样的无量功德,我只是简略为你等演说;如若广说,则百千万劫也不能穷尽。

注解:
【究竟】:梵语 uttara,巴利语同。音译郁多罗。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前者如佛示现至高无上之真理,即称为究竟法身;大般涅槃显示佛教之最终目的,即称为究竟涅槃。后者如以不退之愿心而成就誓愿者,称为究竟愿,此乃赞仰弥陀本愿力之语。(胜鬘经一乘章、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十住毗婆沙论卷三)p2986FROM:【佛光大辞典】

【波罗蜜】:梵语 pa^ramita^,巴利语 pa^rami^ 或 pa^ramita^。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
 梵语 pa^ramita^,有到达彼岸、终了、圆满等义;巴利语 pa^rami^,则有最上的、终极的等义。诸家对波罗蜜之译释各有说法。据弥勒菩萨所问经卷八载,波罗蜜通于已到、当到之义,即佛为已到彼岸,菩萨为当到彼岸。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载,到彼岸有三种之别,即:(一)随所修行而达于究竟无余。(二)入真如,以入真如为究竟,如众流以归海为终极。(三)得无等果,无别果胜于此果。盖菩萨所修之行,所入之理,及所得之果,皆究竟而圆满。又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波罗蜜多有五因缘,即无染著、无顾恋、无罪过、无分别、正回向等。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载,波罗蜜有十七义,如修习胜利、无所著、无所见、无患累等。据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载,有二十义,例如一切所知诸妙善法能到彼岸、于菩萨藏差别法门正安住义等。
 有关此岸、彼岸之说,各家亦异。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之六波罗蜜项载,即:(一)生死为此岸,究竟涅槃为彼岸。(二)生死涅槃有相为此岸,平等无相为彼岸。据大品经游意载,即:(一)小乘为此岸,大乘为彼岸。(二)魔为此岸,佛为彼岸。(三)世间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又谓成论师以有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众惑为此岸,种智为彼岸。
 依诸经论而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四波罗蜜等分别:(一)六波罗蜜,又作六度,为诸部般若经之说。指大乘菩萨所必须实践之六种修行。即:(1)布施波罗蜜,又作檀那(梵 da^na,巴同)波罗蜜、檀波罗蜜,谓全然施惠。(2)持戒波罗蜜,又作尸罗(梵 s/i^la)波罗蜜,谓全然持守教团之戒律。(3)忍辱波罗蜜,又作羼提(梵 ks!a^nti)波罗蜜,谓全然忍耐之意。(4)精进波罗蜜,又作毗梨耶(梵 vi^rya)波罗蜜,谓全然努力之意。(5)禅定波罗蜜,又作禅那(梵 dhya^na)波罗蜜,谓心全然处于一境。(6)智慧波罗蜜,又作般若(梵 prajn~a^)波罗蜜、慧波罗蜜、明度、明度无极,谓圆满之智慧,系超越人类理性之无分别之智慧;依此则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罗蜜,乃至修禅定而完成禅定波罗蜜,故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本,而称诸佛之母。
 (二)十波罗蜜,又作十度、十胜行,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等之说。六波罗蜜加如下之四波罗蜜,则为十波罗蜜,即:(1)方便波罗蜜,又作沤波耶(梵 upa^ya)波罗蜜,指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2)愿波罗蜜,又作钵罗尼陀那(梵 praN!idha^na)波罗蜜,谓得智慧(即菩提)后,救济众生的殊胜之愿。(3)力波罗蜜,又作波罗(梵 bala)波罗蜜,谓能正确判断所修所行的全然之能力。(4)智波罗蜜,又作若那(梵 jn~a^na)波罗蜜,谓享受菩提之乐,并教导众生得全然之智慧。
 (三)四波罗蜜,为胜鬘经颠倒真实章等之说。即:(1)常波罗蜜,谓全然永远性之波罗蜜。(2)乐波罗蜜,谓全然安稳性之波罗蜜。(3)我波罗蜜,谓全然主体性之波罗蜜。(4)净波罗蜜,谓全然清纯性之波罗蜜等,乃具足涅槃四种殊胜之特质(四德)。
 (四)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称位于东南西北方之四菩萨为四波罗蜜,即东方之金刚波罗蜜、南方之宝波罗蜜、西方之法波罗蜜、北方之业波罗蜜等。此外,南传之巴利语典籍,如所行藏(巴 Cariya^pit!aka)、佛种姓(巴Buddhavam!sa)、法句经注(巴 Dhammapadat!t!hakatha^)等,亦立十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持戒(巴 si^la)波罗蜜、出离(巴 nekkhamma)波罗蜜、般若(巴 pan~n~a^)波罗蜜、精进(巴 viriya)波罗蜜、忍辱(巴 khanti)波罗蜜、真谛(巴 sacca)波罗蜜、决意(巴 adhit!t!ha^na)波罗蜜、慈(巴 metta^)波罗蜜、舍(巴 upekkha^)波罗蜜等。(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华严经离世间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慧度经宗要、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一(智顗)、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良贲)、般若波罗蜜多经赞)p3445  FROM:【佛光大辞典】


【空无相无愿】:(术语)(参见:三三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三昧】:三种的三昧、即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三昧是定的意思。空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法都是缘生的,也都是虚妄不实的;无相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形相都是虚妄假有;无愿三昧又名无作三昧,即观一切法幻有,而无所愿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昧门】:指进入佛所具无量三昧之门户。佛之三昧,无量无数,菩萨无法尽得,或闻是心而萌生退意,故佛说三昧门,入一门即统摄无量三昧,如牵衣一角,举衣皆得。(大智度论卷二十八)p582
FROM:【佛光大辞典】


【不生不灭】:乃“生灭”之相对词。为常住之意。形容涅槃时,亦每以“不生不灭”表之。据般若心经谓,此世一切之存在有“无实体”之特性,不生亦不灭。此一思想萌芽于佛教以前之印度社会,后成为佛教根本教义之一。p965 FROM:【佛光大辞典】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可以获知:
1.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常说正法,随顺智慧,无违无失,情无所系,随意自在
2.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慈悲众生,至心求道,身心清净,灭除烦恼,远离恶道
3.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究竟一切菩萨所行,获得甚深禅定,通达三明三慧
4.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等观三界空无所有,志求佛法具诸辩才,以音声方便教导众生
5.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了知一切诸法都为寂灭,能断除生身的苦报和未尽的烦恼
6.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闻知甚深佛法不怀疑不惊惧,以一乘之教法度众生至涅槃彼岸
7.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智慧光明清净净,清白之法具足圆满
8.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为世间明灯,最胜福田,功德殊胜,众生无不尊敬
9.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圆满具足种种功德[力]
10.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相好庄严,功德辩才具足,诸佛赞叹,究竟波罗蜜,修习无量三昧法门

不禁赞叹,极乐净土的菩萨好厉害,末学也想和他们一样
由此发愿,弟子净莲命终愿往生极乐净土,见佛随佛学佛
愿以一切善心功德回向,与法界众生同生净土、同成佛道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28#
 楼主| 发表于 2024-8-17 15:48: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8-18 15:13 编辑



(学习用时 4 小时 )

-
- [经文] --

佛告弥勒菩萨、诸天、人等:

“无量寿国声闻、菩萨功德智慧不可称说,

又其国土微妙安乐清净若此,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然,著于无上下,洞达无边际?

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去,往生安养国。

横截五恶趣,恶趣自然闭;升道无穷极,易往而无人。

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获极长生,寿乐无有极?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诸天、人等:

无量寿国中的声闻、菩萨,其功德(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智慧(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不可称说,

再有,无量寿佛的国土如此微妙、安乐、清净,为何不努力为善,专念佛道的自然,追求洞达其无上下、无边际的境界呢?

众生都宜勤奋精进,自己努力求取,必定能获得超绝去,往生至安养(西方极乐国之异名)国。

横截(谓横断三界五趣生死之流,而往生于极乐世界)五恶趣(又名五趣,或五道,即地狱、饿鬼、畜生、人、天等五种境界),恶趣就自然关闭了;升道有无穷法门,每个人都可以达到。

无量寿国没有逆违,只要你种下了因,自然能获得其果,为何不弃离世事(人世间的一切活动),勤行(指努力修行。与“勤行精进”同义)求取道德(正法名为道。得道而不失,谓为德),从而获得极长生(极乐之寿命),寿乐(即长寿与安乐)没有极限呢?

注解:
【功德】:(术语)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大乘义章九曰:“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天台仁王经疏上曰:“施物名功,归已曰德。”胜鬘经宝窟上本曰:“恶尽言功,善满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智慧】: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安养】:(界名)西方极乐国之异名,无量寿经下曰:“诸佛告菩萨,令觐安养佛。”义寂疏曰:“安心养身,故曰安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横截】:谓横断三界五趣生死之流,而往生于极乐世界。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中):“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横截五恶趣,恶趣自然闭,升道无穷极。”p6248 FROM:【佛光大辞典】

【五恶趣】:又名五趣,或五道,即地狱、饿鬼、畜生、人、天等五种境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世事】:人世间的一切活动。        

【勤行】:指努力修行。与“勤行精进”同义。又指在佛前礼拜读经。日本指一般朝夕之课诵行持;此时之仪式作法称为勤式,勤式每因宗派不同而互异。(十住毗婆沙论卷五、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赞咏之礼条)p5395 FROM:【佛光大辞典】

【道德】:(术语)正法名为道。得道而不失,谓为德。无量寿经下曰:“长与道德合明。”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长生】:(术语)极乐之寿命也。无量寿经下曰:“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获极长生,寿乐无有极。”又曰:“何不弃众事,各曼强健时,努力勤修善,精进愿度世,可得极长生。”教行信证信卷曰:“信心者,则是长生不死之神方。”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寿乐】:即长寿与安乐。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中):“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获极长生,寿乐无有极。”p5774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然世人薄俗,共诤不急之事。

于此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以自给济。

无尊、无卑,无贫、无富,少、长、男、女共忧钱财,有无同然,忧思适等。

屏营愁苦,累念积虑,为心走使,无有安时——有田忧田、有宅忧宅,

牛、马、六畜、奴婢、钱财、衣、食、什物,复共忧之——重思累息,忧念愁怖,

横为非常、水、火、盗贼、怨家、债主焚漂劫夺,消散磨灭,忧毒忪忪,无有解时。

结愤心中不离忧恼,心坚意固适无纵舍,或坐摧碎身亡命终,弃捐之去莫谁随者。

[末学解说]

然而世人(世间之人。对于出世间之人而言)福德浅薄,随俗流转,都会追逐重视无关解脱的不急之事。

在此剧恶极苦之中,为了自己的世俗利益勤身营务。

不论尊、卑,不论贫、富,不论少、长、男、女,都会忧思钱财,有也担忧,没有也担忧,忧思都是一样的。

总是为其愁苦,处心积虑,心被役使,没有安稳的时候——有田会忧田、有宅会忧宅,

牛、马、六畜、奴婢、钱财、衣、食、什物,都会担忧——沉重的思虑不能停息,极度的担忧和害怕,

担心发生横事,这些财物会被非常、水、火、盗贼、怨家、债主、大火、大水所劫夺,消散失去,所以忧愁痛苦,惊恐不安,没有放松解开的时候。

心中愤恨抑郁,不能脱离忧恼,心顽固执着于不能割舍,直到摧碎身心而命终,留下的这些,没有任何一样可以随其带走。

注解:
【世人】:(杂语)世间之人。对于出世间之人而言。无量寿经下曰:“如是世人不信作善得善为道得道。”心地观经报恩品曰:“世人为子造诸罪,堕三途长受苦。”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尊贵、豪富亦有斯患,忧惧万端,勤苦若此,结众寒热与痛共俱。

贫穷下劣困乏常无,无田亦忧欲有田、无宅亦忧欲有宅,无牛、马、六畜、奴婢、钱财、衣、食、什物亦忧欲有之。

适有一复少一、有是少是,思有齐等;适欲具有便复糜散。

如是忧苦当复求索,不能时得思想无益,身心俱劳,坐起不安,忧念相随,勤苦若此,亦结众寒热与痛共俱。

或时坐之终身夭命,不肯为善、行道、进德,寿终身死当独远去,有所趣向善恶之道,莫能知者。


[末学解说]

即使尊贵、豪富也有这样的忧患,忧愁恐惧在很多方面,也勤苦于这些地方,因此结众寒热,与痛苦同在。

而贫穷、下劣者,穷苦缺乏,常一无所有,无田也忧愁,因为想有田、无宅也忧愁,因为想有宅,无牛、马、六畜、奴婢、钱财、衣、食、什物都会忧愁,因为都想拥有。

有了这一种,还觉得少那一种、有了这样,还少了那样,希望全部都有;若随心所欲都拥有了,又开始担忧会消散失去。

像这样忧苦,不断的求取索要,不能获得时,思想无益,身心俱劳,坐起不安,忧念相随,勤苦在此,也因此结众寒热,与痛苦同在。

或当时坐着命终,不肯行善、修习佛道、积累福德,寿终身死会独自远去,是趣向善道还是恶道,无人能知。

注解:
【行道】:<一>指排列成行以绕行礼拜。一般指绕佛、绕堂而言。古代印度礼法,凡遇尊敬礼拜之情形,则行右绕佛像或塔之礼法。通常右绕一周、三周、七周,乃至百千周。右绕之外,亦有左绕之说,然一般皆以右绕为常法。我国与日本,遇到各宗重要法会时,均有行道之举。除绕行佛殿内、堂内等,更一面散花、诵经或唱梵呗。善导于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卷上,列举出有关“散华行道”之详细作法。又行道之时,回绕廊道,称为缘仪;绕旋庭院,称为庭仪。据大比丘三千威仪经卷上载,绕塔行道之时,应持守下列事项:(一)低头视地,(二)不得踩踏虫类,(三)不得顾视左右,(四)不得于塔前地上吐唾,(五)不得与塔中住人言谈。(大智度论卷六十七、释门归敬仪卷下、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大唐西域记卷二、法苑珠林卷三十七)((参见:右绕)1616)
 <二>指“经行”而言。即于坐禅之间,起身走动以舒缓身心之步行。((参见:经行)5551)
 <三>梵语 i^rya^patha。直译为“威仪路”。或指托钵行路之方式。此外亦泛指行、住、坐、卧等,比丘日常所应注意之四威仪。((参见:四威仪)1728)
 <四>修行佛道之意。p2563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家室、中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

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

或时心诤有所恚怒,今世恨意微相憎嫉,后世转剧至成大怨。

[末学解说]

世间的人民,父子、兄弟、夫妇、家室、中外亲属,应当相互尊敬友爱,不要相互憎恨嫉妒;

要互相帮助支持,不要贪惜(即众生愚痴,不知罪福之因果,故贪爱吝惜财物,而无施与他人之心);言色常要柔和,不要对立抵触。

也许当时心中有诤而嗔恚生气,今世有了恨意,虽然憎嫉微小,但后世会转重,乃至变成大怨。

注解:
【贪惜】:即众生愚痴,不知罪福之因果,故贪爱吝惜财物,而无施与他人之心。灌顶经卷十二(大二一·五三三上):“世人愚痴,但知贪惜,宁自割身肉而啖食之,不肯持钱财布施,求后世之福。”(无量寿经卷下)p4793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所以者何?

世间之事更相患害,虽不即时应急相破,然含毒畜怒结愤精神,自然克识不得相离,皆当对生更相报复。

[末学解说]

为什么呢?

因为世间之事,相互作用,互为因果,虽然没有即时显现,当下反应,然而含毒畜怒,结愤之精神,自然会克识(克,必之意;识,记之意。谓天神记录人所做之善恶时,必无丝毫之夹杂),不会相离,都会对生(对面而生)而相互报复。

注解:
【克识】:克,必之意;识,记之意。谓天神记录人所做之善恶时,必无丝毫之夹杂。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下):“自然克识,不得相离。”又同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六中):“天神克识,别其名籍。”p3730FROM:【佛光大辞典】

【对生】:对面而生。在行者对面虚空中圆满生起坛场。预备坛场入于采粉,智宗入于一切,并行供赞。        《佛学词典》

-- [经文] --

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善恶变化、殃福异处,宿豫严待,当独趣入。远到他所莫能见者,善恶自然追行所生。

[末学解说]

人在世间爱欲(即贪爱之法。与爱著、爱染、爱执同义)之中,独自生、独自死,独自去、独自来,当会随其所行,趣(指众生以自己所作之行为(业)所导趋来生之生存或生存世界而言)向苦乐之地,都由其自身决定,没有他人可以代替。

随其善恶变化、祸殃福报也各不相同,之前的所作所为都会严格对待,自己做的自己负责,独自趣入该去的地方。即使远到其他地方,没有能见者,善恶之报也会自然追行到所其生之处。

注解:
【爱欲】:梵语 ka^ma,巴利语同。即贪爱之法。与爱著、爱染、爱执同义。古代印度人认为人生之三大目的为法(梵 dharma)、利(梵 artha)、爱等,即指真理之了解、财物之蓄积、性爱之享受。关于爱欲,有所谓之爱欲经(梵 Ka^ma-su^tra),此经被公认为世界闻名之性爱指南,上流人士亦经由此指南而获得性生活之指导。
 原始佛教教团乃为以僧侣(比丘)为主之教团,而性欲则属人类仅次于食欲之一种本能,故于僧侣教团中,制定严格之戒律,以超脱爱欲为修行者之重要修行德目。进入大乘佛教时期,由于在家信众参与教团,禁止爱欲成为不可能,仅能对在家信众加以善巧方便之限制。
 所谓烦恼即菩提,乃是藉爱欲或其他能动摇人类心志之本能,在其不断干扰中,去修证而进入了生脱死之悟境。p5461 FROM:【佛光大辞典】

【趣】:梵语 gati,巴利语同。意译道。指众生以自己所作之行为(业)所导趋来生之生存或生存世界而言。趣之分类大致有:(一)六趣,指地狱、饿鬼、畜生(傍生)、阿修罗(修罗)、人、天等,又称六道。(二)五趣,六趣若去除阿修罗则为五趣,又称五道。大乘多说六趣,说一切有部则说五趣。说五趣时,即将阿修罗含摄于饿鬼、天等趣之中。又五趣亦称为五恶趣,乃相对于无漏净土而言,即有漏秽土,亦即迷之世界。(三)将上记之六趣区分为善、恶二类:(1)善趣,即指天、人、阿修罗等三趣,均为善业所生,故称三善趣,又称三善道。(2)恶趣,即指地狱、饿鬼、畜生等三趣,均为恶业所生,故称三恶趣,又称三恶道。又三恶趣亦称三涂、三途(涂、途,道之意,又为涂炭之意),即指火涂、刀涂、血涂三者,通常依序相当于地狱、饿鬼、畜生。又三恶趣加阿修罗,则为四恶趣。
 此外,有关“趣”之义,诸典籍之诠释各异。据俱舍论卷八释为所往之义。大乘义章卷八末载,趣乃相对“因”而言,因能向果,而果为因趣,故称为趣。又摄大乘论释(无性)卷四解释六十二见趣之趣,系指品类之义。((参见:六道)1298)p6184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窈窈冥冥别离久长,道路不同会见无期,甚难甚难复得相值。

何不弃众事,各曼强健时,努力勤修善,精进愿度世,可得极长生?

如何不求道,安所须待,欲何乐乎?

[末学解说]

渺茫恍惚,别离久长,因各自的道路不同,所以会见无期,甚难甚难再能得以相遇。

为何不舍弃世间俗事,各自趁着强健之时,努力勤修善业,精进发愿度世(指度脱三世迷界之事。度即渡、出,犹言出世、出世间、离世间),从而获得极长生(人的寿命长存)呢?

何不求取佛道,安止于修行,静待花开,获得真正永恒的快乐呢?

注解:
【度世】:<一>指度脱三世迷界之事。度即渡、出,犹言出世、出世间、离世间。如华严经离世间品,又称度世品经。
 <二>指为自己名利、生计所作一切之生业。
 <三>指济度世间之人。如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上):“能度诸世间。”(佛说无量寿经卷上)p3778 FROM:【佛光大辞典】

【长生】:人的寿命长存。无量寿经说:“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获极长生,寿乐无有极。”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在上述佛经中,佛陀教导众生:
1.应当精进修行,努力自己求之
2.应当弃离世间俗事,勤行求取正法
3.应当与家人相互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
4.应当趁着强健时,努力勤修善业,精进发愿度世
5.应当求取佛道,安止于修行,静待花开,获得真正永恒的快乐

同时,也告诉众生:
1.世间之人福德浅薄,随俗流转,都会追逐重视无关解脱的不急之事
2.不肯行善、修习佛道、积累福德,寿终身死会独自远去,是趣向善道还是恶道,无人能知
3.今世有了恨意,虽然憎嫉微小,但后世会转重,乃至变成大怨
4.众生因各自趣入的道路不同,所以会见无期,甚难甚难再能得以相遇
5.随其善恶变化、祸殃福报也各不相同,之前的所作所为都会严格对待
6.自己做的自己负责,独自趣入该去的地方。即使远到其他地方,没有能见者,善恶之报也会自然追行到所其生之处

一、由此反省检视自己
是否在追逐那些“不急之事”?
是否对家人心中有诤、憎嫉?
是否执着于爱欲、世俗之情?
是否安止于修行,正确发心?
......

末学诚心忏悔!差距甚远啊!
对于“不急之事”,还是习气深重,不自觉的就会关注、会追逐
对于家人,有时对其言行,还是心中不屑或反感,甚至有憎嫉
对于世俗之情,尚不能断离,尤其是对孩子,常会被转动心念
对于修行,距离精进有很大的差距,常满足于现状,不愿前进
......

就如佛经所教导的
自己的所作所行,要对自己负责,没人能代替
善恶之果报,永远都会追随着你,有因就有果
所以,该怎样做?该如何做?自己要清楚明白   
修行定要靠自己好好思维反省和记录,不要抄袭或只复制转贴,那没什么用!
只要自己心念真正随时当下都在思维佛法和反观自照,随时肯定都有想法可以记录。
根据这些当下的心念和想法,再根据自己所读佛经正知见相互对照,思维体会后,就能写出自己的文章;
而这个过程:摄心为戒、净心反观自照、深入思维佛法,就具备「戒、定、慧」实修,就能增上修行。——如何真正增上修行?

二、佛经中讲:“如何不求道,安所须待,欲何乐乎?
结合老师发起的光明互动你为什么学佛
为了能够获得真正永恒的快乐,获得真正的幸福

学佛解脱轮回才能解除痛苦,得到真正永恒的快乐——您快乐吗? 快乐其实很简单!
「攥紧手,你什么都得不到;放开手,你拥有整个世界!」。

心念会影响来生,如果心无贪执与挂碍,就能超越人间限制而飞升转生天道或往生净土。
相反,如果处处贪心、执着,那就会被自己的心念局限在苦处,而堕入恶道中。
——真正的自由自在VS现代人的病态:用伪装伤害自己&划地自限自寻烦恼
应该要能解决生老病死和悲欢离合以及一切烦恼,这才能称为真正的幸福
想追求幸福,应该先弄清楚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真相,才不至于弄错了方向而徒劳无功
以佛法穿透时空和轮回的思维来说,
幸福是明白生命真相和人生意义后,当下的清净自在解脱,没有担心害怕和忧愁,不被世俗和物质所束缚.
想想,这是不是更超越更进化呢?难道您不想明白和追求这种真正超越的幸福吗?

所以,幸福是一种真正的超越,精神超越物质,超越世俗和轮回的真正解脱,真正的清净自在.

如果您相信世间有轮回,有因果,有鬼神,有高等外星文明,有佛菩萨,有人类未知的多维时空,
那您是不是也应该拓展您的思维,好好重新思维幸福的定义,给自己一个向上提升的机会呢?

如果您能给自己机会,或许您能发现生命的另一番面貌,有全新的惊奇和体会,
更会希望将这个消息分享给您的家人和朋友以及一切众生,让大家都能体验真正的幸福.
让大家明白:真正有净土!真正有极乐世界!
——真正的幸福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29#
 楼主| 发表于 2024-8-18 17:36: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8-20 10:00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


-
- [经文] --

如是,世人不信作善得善、为道得道,不信人死更生、惠施得福,善恶之事都不信之,谓之不然终无有是。

但坐此故,且自见之,更相瞻视,先后同然。

[末学解说]

就是这样,世间之人不相信作善得善、为道得道(又作得度。道,指三乘各断惑证理之智慧;得道,即三乘行戒、定、慧而证得道果),不相信人死有轮回、惠施能得福,善恶之事都不相信,认为始终都没有因果。

不但固执己见,且以自己的知见相互影响,逐渐同化。

注解:
【得道】:又作得度。道,指三乘各断惑证理之智慧;得道,即三乘行戒、定、慧而证得道果。亦即得无漏之圣道,或菩萨之无生法忍、无上菩提佛果,故通常又与“成佛”一词并用,而称“成佛得道”。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谓入此法位,不复堕凡夫之数,称为得道人,一切世间事欲坏其心,然不能令其动,闭三恶趣门,入诸菩萨数中。
 得道之因缘有多种,据大智度论卷三十四所说,或依佛说法得道,或遇佛放无量光明得道,或由佛遍身毛孔散发出众妙香,使众生闻之而得道等,概皆依众生因缘不同而得道方式有别。又得道必依欲界之身,故于三界之中,欲界众生自然印有得道之因缘;无色界以无身之故,不得听闻正法;色界之众生执著胜定之乐,无苦受,无厌心,故亦难得道。(中阿含卷二十九请请经、大智度论卷三、卷八、俱舍论卷二十四、杂阿毗昙心论卷五)p4555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转相承受父余教令,先人祖父素不为善、不识道德,身愚神闇,心塞意闭。

死生之趣、善恶之道,自不能见,无有语者;吉凶祸福,竞各作之,无一怪也。

[末学解说]

转相承受,迭代传教,先人祖父,素不为善、不识道德(有关人类行为善恶、正邪之原理),身愚(谓于身造恶者)神闇(神为精神,闇为痴闇。谓不信之人也),心阻塞意闭合。

死生之趣、善恶之道,自己不能见到,也没有人告诉他们;吉凶祸福,自然而有,没有什么奇怪的(不相信因果报应)。

注解:
【道德】:有关人类行为善恶、正邪之原理。其原语为拉丁语之 mors,系与 a$ethos(习俗)同义;盖习俗乃道德与法律之基础,其中,法律为社会活动中之规范,道德则为人类社会生活规范中必要的个人规制。孔子提倡以仁、德为中心之人伦关系,基督教、佛教等诸宗教亦极重视道德力量。基督教强调以神爱之中的博爱精神而爱邻人,从而展开其伦理思想。佛教则诫恶劝善,并禁止杀生、偷盗等十恶业(十不善业)。于佛教之基本精神中,所谓德,自获其利之意;所谓道,利益他人之意。又如七佛通戒偈云(大二·五五一上):“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由之,即可理解佛教之人伦道德观。(超日明三昧经卷下、无量寿经卷下、大智度论卷十五、辩正论卷五(法琳)、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丙文帝诏令玄奘法师翻老子为梵文事(道宣))p5656 FROM:【佛光大辞典】

【身愚】:(术语)谓于身造恶者。无量寿经下曰:“身愚神闇。”嘉祥疏曰:“身造恶,故曰身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神闇】:(术语)神为精神,闇为痴闇。谓不信之人也。无量寿经下曰:“身愚神闇”嘉祥疏曰:“心不信故曰神闇。”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生死常道转相嗣立,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妇更相哭泣,颠倒上下无常根本,皆当过去不可常保。

教语开导,信之者少,是以生死流转无有休止。

[末学解说]

生死常道(寻常之道理也)转相接续而立,或是父哭子、或是子哭父,或是兄弟、夫妇互相哭泣,颠倒上下,无常(无有常住)是根本,皆会成为过去,不可常保。

教语(佛教众生之语言)进行开导,能相信者非常少,所以生死流转(即轮回,谓众生在六道中此死彼生,轮转不息),没有休止。

注解:
【常道】:(杂语)寻常之道理也。无量寿经下曰:“生死常道转相嗣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常】:无有常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教语】:(术语)佛教众生之语言。无量寿经下曰:“教语开导,信之者少。”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生死流转】:即轮回,谓众生在六道中此死彼生,轮转不息。        

-
- [经文] --

如此之人,曚冥抵突,不信经法,心无远虑,各欲快意;

痴惑于爱欲,不达于道德;迷没于瞋怒,贪狼于财色。

[末学解说]

像这样的人,昏曚愚昧很重,不相信佛经法义,心没有远虑,只想要当下眼前的快意;

痴惑(心性痴闇,惑于理者)于爱欲(即贪爱之法。与爱著、爱染、爱执同义),不达于道德(有关人类行为善恶、正邪之原理);迷没(因迷情而没于非理之中)于瞋怒,贪狼(比喻贪欲之深有如狼之特性。以狼性多贪,故喻多贪者为狼,称为贪狼)于财色。

注解:
【痴惑】:(术语)心性痴闇,惑于理者。止观五曰:“无明痴惑,本是法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爱欲】:梵语 ka^ma,巴利语同。即贪爱之法。与爱著、爱染、爱执同义。古代印度人认为人生之三大目的为法(梵 dharma)、利(梵 artha)、爱等,即指真理之了解、财物之蓄积、性爱之享受。关于爱欲,有所谓之爱欲经(梵 Ka^ma-su^tra),此经被公认为世界闻名之性爱指南,上流人士亦经由此指南而获得性生活之指导。
 原始佛教教团乃为以僧侣(比丘)为主之教团,而性欲则属人类仅次于食欲之一种本能,故于僧侣教团中,制定严格之戒律,以超脱爱欲为修行者之重要修行德目。进入大乘佛教时期,由于在家信众参与教团,禁止爱欲成为不可能,仅能对在家信众加以善巧方便之限制。
 所谓烦恼即菩提,乃是藉爱欲或其他能动摇人类心志之本能,在其不断干扰中,去修证而进入了生脱死之悟境。p5461FROM:【佛光大辞典】

【道德】:有关人类行为善恶、正邪之原理。其原语为拉丁语之 mors,系与 a$ethos(习俗)同义;盖习俗乃道德与法律之基础,其中,法律为社会活动中之规范,道德则为人类社会生活规范中必要的个人规制。孔子提倡以仁、德为中心之人伦关系,基督教、佛教等诸宗教亦极重视道德力量。基督教强调以神爱之中的博爱精神而爱邻人,从而展开其伦理思想。佛教则诫恶劝善,并禁止杀生、偷盗等十恶业(十不善业)。于佛教之基本精神中,所谓德,自获其利之意;所谓道,利益他人之意。又如七佛通戒偈云(大二·五五一上):“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由之,即可理解佛教之人伦道德观。(超日明三昧经卷下、无量寿经卷下、大智度论卷十五、辩正论卷五(法琳)、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丙文帝诏令玄奘法师翻老子为梵文事(道宣))p5656 FROM:【佛光大辞典】

【迷没】:因迷情而没于非理之中。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五上):“不达于道德,迷没于嗔怒。”((参见:迷情)4332)p4331 FROM:【佛光大辞典】

【贪狼】:比喻贪欲之深有如狼之特性。以狼性多贪,故喻多贪者为狼,称为贪狼。如同狐之本性多疑,故有“狐疑”之语。(无量寿经卷下)p4793 FROM:【佛光大辞典】


-
- [经文] --

坐之不得道,当更恶趣苦,生死无穷已,哀哉甚可伤。

或时室家,父子、兄弟、夫妇,一死一生更相哀愍,

恩爱、思慕、忧念结缚,心意痛着迭相顾恋,穷日卒岁无有解已。

[末学解说]

坐之不能得道(又作得度。道,指三乘各断惑证理之智慧;得道,即三乘行戒、定、慧而证得道果),寿终堕入恶趣受苦,生死无穷无尽,真是可悲可怜。

比如家中的父子、兄弟、夫妇,其中有一人死去,活着的另一人,就会哀伤难过,

恩爱、思慕、忧念便会生成烦恼,心意痛苦,反复不断的回顾眷恋,即使时间如水流逝,也无法解开释怀。

注解:
【得道】:又作得度。道,指三乘各断惑证理之智慧;得道,即三乘行戒、定、慧而证得道果。亦即得无漏之圣道,或菩萨之无生法忍、无上菩提佛果,故通常又与“成佛”一词并用,而称“成佛得道”。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谓入此法位,不复堕凡夫之数,称为得道人,一切世间事欲坏其心,然不能令其动,闭三恶趣门,入诸菩萨数中。
 得道之因缘有多种,据大智度论卷三十四所说,或依佛说法得道,或遇佛放无量光明得道,或由佛遍身毛孔散发出众妙香,使众生闻之而得道等,概皆依众生因缘不同而得道方式有别。又得道必依欲界之身,故于三界之中,欲界众生自然印有得道之因缘;无色界以无身之故,不得听闻正法;色界之众生执著胜定之乐,无苦受,无厌心,故亦难得道。(中阿含卷二十九请请经、大智度论卷三、卷八、俱舍论卷二十四、杂阿毗昙心论卷五)p4555 FROM:【佛光大辞典】

【结缚】: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系缚吾人的心身,使不得解脱出离生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 [经文] --

教语道德心不开明,思想恩好不离情欲。

惛曚闭塞,愚惑所覆,不能深思熟计、心自端政、专精行道、决断世事,

便旋至竟年寿终尽不能得道,无可奈何。

[末学解说]

教语(佛教众生之语言)道德(有关人类行为善恶、正邪之原理)而心却无法开明,思念爱想世间恩好而不能断离情欲。

因惛曚闭塞,被愚痴迷惑所覆盖,而不能深思熟计、心自端政、专精行道(修行佛道之意)、决断世事(人世间的一切活动),

很快便到了年老,寿终,没有得道(又作得度。道,指三乘各断惑证理之智慧;得道,即三乘行戒、定、慧而证得道果),也无可奈何。

注解:
【教语】:(术语)佛教众生之语言。无量寿经下曰:“教语开导,信之者少。”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道德】:有关人类行为善恶、正邪之原理。其原语为拉丁语之 mors,系与 a$ethos(习俗)同义;盖习俗乃道德与法律之基础,其中,法律为社会活动中之规范,道德则为人类社会生活规范中必要的个人规制。孔子提倡以仁、德为中心之人伦关系,基督教、佛教等诸宗教亦极重视道德力量。基督教强调以神爱之中的博爱精神而爱邻人,从而展开其伦理思想。佛教则诫恶劝善,并禁止杀生、偷盗等十恶业(十不善业)。于佛教之基本精神中,所谓德,自获其利之意;所谓道,利益他人之意。又如七佛通戒偈云(大二·五五一上):“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由之,即可理解佛教之人伦道德观。(超日明三昧经卷下、无量寿经卷下、大智度论卷十五、辩正论卷五(法琳)、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丙文帝诏令玄奘法师翻老子为梵文事(道宣))p5656 FROM:【佛光大辞典】

【行道】:<一>指排列成行以绕行礼拜。一般指绕佛、绕堂而言。古代印度礼法,凡遇尊敬礼拜之情形,则行右绕佛像或塔之礼法。通常右绕一周、三周、七周,乃至百千周。右绕之外,亦有左绕之说,然一般皆以右绕为常法。我国与日本,遇到各宗重要法会时,均有行道之举。除绕行佛殿内、堂内等,更一面散花、诵经或唱梵呗。善导于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卷上,列举出有关“散华行道”之详细作法。又行道之时,回绕廊道,称为缘仪;绕旋庭院,称为庭仪。据大比丘三千威仪经卷上载,绕塔行道之时,应持守下列事项:(一)低头视地,(二)不得踩踏虫类,(三)不得顾视左右,(四)不得于塔前地上吐唾,(五)不得与塔中住人言谈。(大智度论卷六十七、释门归敬仪卷下、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大唐西域记卷二、法苑珠林卷三十七)((参见:右绕)1616)
 <二>指“经行”而言。即于坐禅之间,起身走动以舒缓身心之步行。((参见:经行)5551)
 <三>梵语 i^rya^patha。直译为“威仪路”。或指托钵行路之方式。此外亦泛指行、住、坐、卧等,比丘日常所应注意之四威仪。((参见:四威仪)1728)
 <四>修行佛道之意。p2563FROM:【佛光大辞典】

【世事】:人世间的一切活动。

【得道】:又作得度。道,指三乘各断惑证理之智慧;得道,即三乘行戒、定、慧而证得道果。亦即得无漏之圣道,或菩萨之无生法忍、无上菩提佛果,故通常又与“成佛”一词并用,而称“成佛得道”。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谓入此法位,不复堕凡夫之数,称为得道人,一切世间事欲坏其心,然不能令其动,闭三恶趣门,入诸菩萨数中。
 得道之因缘有多种,据大智度论卷三十四所说,或依佛说法得道,或遇佛放无量光明得道,或由佛遍身毛孔散发出众妙香,使众生闻之而得道等,概皆依众生因缘不同而得道方式有别。又得道必依欲界之身,故于三界之中,欲界众生自然印有得道之因缘;无色界以无身之故,不得听闻正法;色界之众生执著胜定之乐,无苦受,无厌心,故亦难得道。(中阿含卷二十九请请经、大智度论卷三、卷八、俱舍论卷二十四、杂阿毗昙心论卷五)p4555 FROM:【佛光大辞典】

-
- [经文] --

总猥愦扰皆贪爱欲,惑道者众、悟之者寡,世间匆匆,无可聊赖。

尊卑、上下、贫富、贵贱,勤苦匆务各怀杀毒,恶气窈冥为妄兴事,

违逆天地不从人心,自然非恶先随与之。恣听所为待其罪极,其寿未尽便顿夺之。

下入恶道,累世怼苦展转其中,数千亿劫无有出期。痛不可言,甚可哀愍。


[末学解说]

归总这些束缚带来的困扰,全都是因贪着爱欲(即贪爱之法。与爱著、爱染、爱执同义),被迷惑者多、能觉悟者少,世间匆匆,没有什么可寄托依赖的。

尊卑、上下、贫富、贵贱,都在勤苦的追逐,各自怀着杀毒,恶气(即郁勃不显于外,于心内固结不解之气)窈冥(阴暗),为妄心而兴事,

违逆天地,不从人心,自然就会有是非恶事,现前跟随。如若肆意妄为不思悔改,等待其罪重至极,便会寿命未尽而顿夺之。

下入恶道(即指生前造作恶业,而于死后趣往之苦恶处所。系对所趣之依身及器世界之总称,主要指地狱),累世受苦,辗转其中,数千亿劫没有出离之期。痛苦不可言说,甚可哀愍。

注解:
【爱欲】:梵语 ka^ma,巴利语同。即贪爱之法。与爱著、爱染、爱执同义。古代印度人认为人生之三大目的为法(梵 dharma)、利(梵 artha)、爱等,即指真理之了解、财物之蓄积、性爱之享受。关于爱欲,有所谓之爱欲经(梵 Ka^ma-su^tra),此经被公认为世界闻名之性爱指南,上流人士亦经由此指南而获得性生活之指导。
 原始佛教教团乃为以僧侣(比丘)为主之教团,而性欲则属人类仅次于食欲之一种本能,故于僧侣教团中,制定严格之戒律,以超脱爱欲为修行者之重要修行德目。进入大乘佛教时期,由于在家信众参与教团,禁止爱欲成为不可能,仅能对在家信众加以善巧方便之限制。
 所谓烦恼即菩提,乃是藉爱欲或其他能动摇人类心志之本能,在其不断干扰中,去修证而进入了生脱死之悟境。p5461FROM:【佛光大辞典】

【恶气】:即郁勃不显于外,于心内固结不解之气。大无量寿经卷下谓,各怀杀毒,恶气窈冥,即表此意。此外,禅林中,禅师为达到使他人觉醒之目的,以恶劣之态度所说之言语,称为恶气息;其“气息”之意,系指言语。(大慧普觉禅师书卷下)p4950FROM:【佛光大辞典】

【窈冥】:阴暗貌。(百度)

【恶道】:为“善道”之对称。与“恶趣”同义。道,为通之义。即指生前造作恶业,而于死后趣往之苦恶处所。系对所趣之依身及器世界之总称,主要指地狱。在六道之中,一般以地狱、饿鬼、畜生三者称为三恶道,阿修罗、人间、天上则称为三善道。此外,四恶道指地狱、饿鬼、畜生及阿修罗;五恶道则指地狱、饿鬼、畜生、人间、天上。(无量寿经卷下、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大乘义章卷八末)((参见:恶趣)4950)p4950   FROM:【佛光大辞典】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可以获知:
1.世间众生,不信因果,没有正知见,不但更相瞻视,先后同然,而且转相承受,父余教令
2.虽然以教语开导众生,但相信者非常少,所以生死流转,没有休止
3.众生痴惑于爱欲,各怀杀毒,为妄兴事,最终下入恶道,累世怼苦展转其中,数千亿劫无有出期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30#
 楼主| 发表于 2024-8-19 16:20:0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用时 3 小时 )

-
- [经文] --

佛告弥勒菩萨、诸天人等:

我今语汝世间之事,人用是故,坐不得道。

当熟思计远离众恶,择其善者勤而行之。


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诸天、人等:

我现今告诉你等世间之事,人们痴惑爱欲,不信因果,不修佛法,因而无法解脱、得道(又作得度。道,指三乘各断惑证理之智慧;得道,即三乘行戒、定、慧而证得道果)。

所以,应当深思远虑,远离众恶,选择善业,勤而行之。

爱欲(即贪爱之法。与爱著、爱染、爱执同义)、荣华,不可能永远保持,总会分别、消失,都不是真正的快乐、幸福。

注解:
【得道】:又作得度。道,指三乘各断惑证理之智慧;得道,即三乘行戒、定、慧而证得道果。亦即得无漏之圣道,或菩萨之无生法忍、无上菩提佛果,故通常又与“成佛”一词并用,而称“成佛得道”。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谓入此法位,不复堕凡夫之数,称为得道人,一切世间事欲坏其心,然不能令其动,闭三恶趣门,入诸菩萨数中。
 得道之因缘有多种,据大智度论卷三十四所说,或依佛说法得道,或遇佛放无量光明得道,或由佛遍身毛孔散发出众妙香,使众生闻之而得道等,概皆依众生因缘不同而得道方式有别。又得道必依欲界之身,故于三界之中,欲界众生自然印有得道之因缘;无色界以无身之故,不得听闻正法;色界之众生执著胜定之乐,无苦受,无厌心,故亦难得道。(中阿含卷二十九请请经、大智度论卷三、卷八、俱舍论卷二十四、杂阿毗昙心论卷五)p4555 FROM:【佛光大辞典】

【爱欲】:梵语 ka^ma,巴利语同。即贪爱之法。与爱著、爱染、爱执同义。古代印度人认为人生之三大目的为法(梵 dharma)、利(梵 artha)、爱等,即指真理之了解、财物之蓄积、性爱之享受。关于爱欲,有所谓之爱欲经(梵 Ka^ma-su^tra),此经被公认为世界闻名之性爱指南,上流人士亦经由此指南而获得性生活之指导。
 原始佛教教团乃为以僧侣(比丘)为主之教团,而性欲则属人类仅次于食欲之一种本能,故于僧侣教团中,制定严格之戒律,以超脱爱欲为修行者之重要修行德目。进入大乘佛教时期,由于在家信众参与教团,禁止爱欲成为不可能,仅能对在家信众加以善巧方便之限制。
 所谓烦恼即菩提,乃是藉爱欲或其他能动摇人类心志之本能,在其不断干扰中,去修证而进入了生脱死之悟境。p5461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遇佛在世当勤精进,其有至愿生安乐国者,可得智慧明达、功德殊胜;

勿得随心所欲,亏负经戒在人后也。


傥有疑意不解经者,可具问佛,当为说之。


[末学解说]

如能值遇佛陀在世,当要勇猛精进,其中发起志诚之愿往生至无量寿国者,可以获得智慧(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明达(明是明了的意思,达是通达的意思)、功德(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殊胜;

不要随心所欲,亏负经戒(经义与戒行),落于人后。

倘若有疑意,不能理解明白经义者,可具体请问佛陀,当会为其进行解说。

注解:
【智慧】: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明达】:明是指三明,达是指三达。在阿罗汉叫做“三明”,在佛则叫做“三达”。明是明了的意思,达是通达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功德】:(术语)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大乘义章九曰:“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天台仁王经疏上曰:“施物名功,归已曰德。”胜鬘经宝窟上本曰:“恶尽言功,善满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经戒】: (术语)经义与戒行。又经中所译之戒法。又戒为万世之常经,故曰经戒。无量寿经下曰:“奉持经戒,受行道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弥勒菩萨长跪白言:

佛威神尊重,所说快善,听佛经者贯心思之。

世人实尔如佛所言,今佛慈愍显示大道,


耳目开明长得度脱,闻佛所说莫不欢喜。

诸天、人民、蠕动之类,皆蒙慈恩解脱忧苦。

[末学解说]

弥勒菩萨长跪,对佛陀说:

世尊威神(为势力或品位之义。灭绝凡念俗虑之品格者。意指佛菩萨等,为凡夫之智所无法测知,不可思议之德行。威,即威德,对外能令人敬畏;神,即神力,对内难以测度)尊重,所演说的内容能令众生快速获益,听佛经者,可入心思维。

世人的实作就如佛陀所言,现今世尊慈悲哀愍,显示大道,

帮助众生耳目开明,长得度脱(超越生死之苦,解脱烦恼。为得度解脱之略称。又作得脱。即脱离三界流转之境界,而达涅槃之彼岸),闻佛所说,没有不欢喜的。

诸天、人民、蠕动(总称无足而动之虫。即腹行之虫也)之类,全都获得佛陀的慈恩(施慈悲之恩德于人),解脱忧苦。

注解:
【威神】:梵语 anubha^va。为势力或品位之义。灭绝凡念俗虑之品格者。意指佛菩萨等,为凡夫之智所无法测知,不可思议之德行。威,即威德,对外能令人敬畏;神,即神力,对内难以测度。如佛陀,其端正姝好,犹如星中之月,光耀暐晔,晃若金山,可谓相好具足,威神巍巍。(中阿含卷六教化病经、卷八未曾有法经、法华经卷七普贤菩萨劝发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p3770 FROM:【佛光大辞典】

【度脱】:超越生死之苦,解脱烦恼。为得度解脱之略称。又作得脱。即脱离三界流转之境界,而达涅槃之彼岸。(佛说无量寿经卷上、法华经序品)p3779 FROM:【佛光大辞典】


【蠕动】:(杂名)总称无足而动之虫。即腹行之虫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慈恩】:(术语)施慈悲之恩德于人也。无量寿经下曰:“蠕动之类,皆蒙慈恩。”【又】(人名)唐法相宗窥基,住京兆大慈恩寺,后世称之曰慈恩大师。(参见:窥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佛语教诫甚深甚善,智慧明见八方、上下、去来今事,莫不究畅。

今我众等所以蒙得度脱,皆佛前世求道之时谦苦所致。

恩德普覆,福禄巍巍,光明彻照达空无极;

开入泥洹,教授典揽威制消化,感动十方无穷无极。

[末学解说]

佛语(佛之言说。与佛说、金口等同义)教诫(教之诫之也),甚深甚善,智慧(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明见八方、上下、过去未来当今之事,全都能够究竟明白。

现今我众等,所以得到度脱(超越生死之苦,解脱烦恼。为得度解脱之略称。又作得脱。即脱离三界流转之境界,而达涅槃之彼岸),皆是因为佛陀前世求道之时谦苦的功德所致。

世尊的恩德(为佛所具足的三种德相之一。如来乘大愿力而救度众生,故对众生有大恩德)普覆,福禄(总称世出世之福利功德)巍巍,光明彻照,达空无极;

开示证入泥洹(即涅槃,又名灭度,是灭尽烦恼和度脱生死的意思),教导授予典揽(指撮取经典之要义而说明之。典,指经典;揽,指撮要),威制消化,感动十方,无穷无极。

注解:
【佛语】:佛之言说。与佛说、金口等同义。依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五载,佛之所说有随自意语、随他意语、随自他意语之三语。佛语法门经以无身无身行、无口无口行、无意无意行、非行非非行、非谤非不谤、不生不起、无想无处、无往无没、非寂非行等为佛语。又佛教之专门语,亦称为佛语。(长阿含卷十二清净经、观经疏散善义)p2746FROM:【佛光大辞典】

【教诫】:(杂语)教之诫之也。无量寿经下曰:“佛语教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智慧】: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度脱】:超越生死之苦,解脱烦恼。为得度解脱之略称。又作得脱。即脱离三界流转之境界,而达涅槃之彼岸。(佛说无量寿经卷上、法华经序品)p3779 FROM:【佛光大辞典】

【恩德】:为佛所具足的三种德相之一。如来乘大愿力而救度众生,故对众生有大恩德。(大日经卷六、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八)((参见:三德)668)p4108FROM:【佛光大辞典】

【福禄】:(杂语)总称世出世之福利功德。无量寿经下曰:“福禄巍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泥洹】:即涅槃,又名灭度,是灭尽烦恼和度脱生死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典揽】:指撮取经典之要义而说明之。典,指经典;揽,指撮要。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五中):“开入泥洹,教授典揽。(中略)典揽智慧,众道之要。”又净影寺慧远亦于无量寿经疏中谓,善解经典而揽知众义,称为典揽。p3082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佛为法王尊超众圣,普为一切天人之师,随心所愿皆令得道。

今得值佛,复闻无量寿声,靡不欢喜,心得开明。

[末学解说]

佛陀为法王(佛于法自在。称曰法王),尊贵超越众圣,普为一切天、人之师,随心所愿,皆令众生得道(又作得度。道,指三乘各断惑证理之智慧;得道,即三乘行戒、定、慧而证得道果)。

现今得以值遇佛陀,又能闻知无量寿经,无不欢喜,心得开明。

注解:
【法王】:(术语)佛于法自在。称曰法王。法华经譬喻品曰:“我为法王,于法自在。”同药王品曰:“如来是诸法之王。”维摩经佛国品曰:“已于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释迦方志上曰:“凡人极位名曰轮王,圣人极位名曰法王。”维摩经慧远疏曰:“佛于诸法得胜自在,故名法王。”【又】(职位)元世祖尊蕃僧八思巴为大宝法王西天佛子。明代因之。西藏封法王者三人。曰大宝法王,大乘法王,大慈法王。皆红教喇嘛也。清代虽无法王之名号。然如青海等处有诺们罕。即法王之义。【又】(杂名)国王崇奉佛法,亦称佛王。阿育王经一曰:“八万四千塔一时俱成,王起塔已,守护佛法,时诸人民谓为阿育法王。”即其例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得道】:又作得度。道,指三乘各断惑证理之智慧;得道,即三乘行戒、定、慧而证得道果。亦即得无漏之圣道,或菩萨之无生法忍、无上菩提佛果,故通常又与“成佛”一词并用,而称“成佛得道”。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谓入此法位,不复堕凡夫之数,称为得道人,一切世间事欲坏其心,然不能令其动,闭三恶趣门,入诸菩萨数中。
 得道之因缘有多种,据大智度论卷三十四所说,或依佛说法得道,或遇佛放无量光明得道,或由佛遍身毛孔散发出众妙香,使众生闻之而得道等,概皆依众生因缘不同而得道方式有别。又得道必依欲界之身,故于三界之中,欲界众生自然印有得道之因缘;无色界以无身之故,不得听闻正法;色界之众生执著胜定之乐,无苦受,无厌心,故亦难得道。(中阿含卷二十九请请经、大智度论卷三、卷八、俱舍论卷二十四、杂阿毗昙心论卷五)p4555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佛告弥勒:

汝言是也。若有慈敬于佛者,实为大善。

天下久久乃复有佛,今我于此世作佛,演说经法,宣布道教,断诸疑网;拔爱欲之本,杜众恶之源。

游步三界无所拘阂,典揽智慧众道之要,执持纲维昭然分明,开示五趣度未度者,决正生死泥洹之道。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弥勒菩萨:

你说的对。如若有慈心,能恭敬于佛者,实为大善。

天下要经过很久的时间,才能值遇佛陀出世,现今我于此世作佛,演说佛经法义,宣布正道之教,断除种种疑网(疑惑之情交织如网,故称疑网);拔掉爱欲(即贪爱之法。与爱著、爱染、爱执同义)之根本,杜绝众恶之源头。

游步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没有任何限制障碍,典揽(指撮取经典之要义而说明之。典,指经典;揽,指撮要)智慧(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众道(谓三乘之行法也)之要义,执持纲领戒律,昭然分明,开示(开是开佛知见,示是示佛知见)五趣(又曰五恶趣,五道等。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人,五天),救度未得解脱者,决定正确出离生死的泥洹(即涅槃,又名灭度,是灭尽烦恼和度脱生死的意思)之道。

注解:
【道教】:(术语)正道之教也。无量寿经上曰:“出兴于世,光阐道教。”同下曰:“宣布道教,断诸疑网。”其后魏寇谦之以为神仙道之名。(参见:道士)。惟蒙古人尚称佛教为道教。蒙古源流四曰:“崇祀昭释迦牟尼佛于上方福地,大施金银宝贝于释迦牟尼佛,极加敬重。修明道教。”又曰:“遵依从前道教而行,遂赖道教,获享安逸。”案此书中称佛教为道教处甚多,略录一二以例其余。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疑网】:疑惑之情交织如网,故称疑网。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下):“心怀大欢喜,疑网皆已除。”八十华严卷十四贤首品(大一○·七二中):“断除疑网出爱流,开示涅槃无上道。”据道隐之本典略赞谓,网有三义:(一)难脱,如鱼鸟为网所罗,难以脱出。(二)覆障,如门前张罗雀之网而障碍人之出入。(三)隐蔽,如网蔽碍眼目使不能见。盖佛法之大海以信能入,信为佛道之源、功德之母,然因疑情能隐蔽信眼,障碍信奉正法,遂不能出离生死,故喻之如网。(法华经方便品、大无量寿经卷下、大智度论卷二十七)p5844FROM:【佛光大辞典】

【爱欲】:梵语 ka^ma,巴利语同。即贪爱之法。与爱著、爱染、爱执同义。古代印度人认为人生之三大目的为法(梵 dharma)、利(梵 artha)、爱等,即指真理之了解、财物之蓄积、性爱之享受。关于爱欲,有所谓之爱欲经(梵 Ka^ma-su^tra),此经被公认为世界闻名之性爱指南,上流人士亦经由此指南而获得性生活之指导。
 原始佛教教团乃为以僧侣(比丘)为主之教团,而性欲则属人类仅次于食欲之一种本能,故于僧侣教团中,制定严格之戒律,以超脱爱欲为修行者之重要修行德目。进入大乘佛教时期,由于在家信众参与教团,禁止爱欲成为不可能,仅能对在家信众加以善巧方便之限制。
 所谓烦恼即菩提,乃是藉爱欲或其他能动摇人类心志之本能,在其不断干扰中,去修证而进入了生脱死之悟境。p5461FROM:【佛光大辞典】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典揽】:指撮取经典之要义而说明之。典,指经典;揽,指撮要。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五中):“开入泥洹,教授典揽。(中略)典揽智慧,众道之要。”又净影寺慧远亦于无量寿经疏中谓,善解经典而揽知众义,称为典揽。p3082FROM:【佛光大辞典】


【智慧】: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纲维】:负责领导、维持寺院诸事之职僧。据义楚六帖卷六师徒教戒部载,纲维即指寺主、上座、维那,余者但名知事。依此,五代时寺之三纲称纲维。(续高僧传卷十智琳传、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七、不空三藏表制集卷三)((参见:三纲)664)p5889FROM:【佛光大辞典】

【众道】:(术语)谓三乘之行法也。无量寿经下曰:“众道之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开示悟入】:开是开佛知见,示是示佛知见,悟是悟佛知见,入是入佛知见,此开示悟入乃是佛出世的本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趣】:(名数)又曰五恶趣,五道等。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人,五天。文句十二曰:“从一至一,故名为趣。”无量寿经曰:“开示五趣,度未度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泥洹】:即涅槃,又名灭度,是灭尽烦恼和度脱生死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弥勒当知,汝从无数劫来修菩萨行,欲度众生,其已久远,从汝得道至于泥洹不可称数。

汝及十方诸天、人民一切四众,永劫已来展转五道,忧畏勤苦不可具言,乃至今世生死不绝,

与佛相值听受经法,又复得闻无量寿佛。快哉甚善,吾助尔喜。

[末学解说]

弥勒,应当知道,你从无数劫以来,修菩萨行(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想要救度众生,其实已经很长时间了,从你得道(又作得度。道,指三乘各断惑证理之智慧;得道,即三乘行戒、定、慧而证得道果)直到泥洹(即涅槃,又名灭度,是灭尽烦恼和度脱生死的意思),无法称数。

你与十方诸天、人民一切四众(指出家之四众,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永劫已来,辗转五道(为有情往来之所,故曰道。有五处:一地狱道,二饿鬼道,三畜生道,四人道,五天道。与五趣同),忧畏勤苦,无法详说,乃至于今世也尚未断离生死,

现在能与佛陀相值遇,听闻受持经法,还能得闻无量寿佛。快哉甚善,我为你等欢喜。

注解:
【菩萨行】:(术语)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得道】:又作得度。道,指三乘各断惑证理之智慧;得道,即三乘行戒、定、慧而证得道果。亦即得无漏之圣道,或菩萨之无生法忍、无上菩提佛果,故通常又与“成佛”一词并用,而称“成佛得道”。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谓入此法位,不复堕凡夫之数,称为得道人,一切世间事欲坏其心,然不能令其动,闭三恶趣门,入诸菩萨数中。
 得道之因缘有多种,据大智度论卷三十四所说,或依佛说法得道,或遇佛放无量光明得道,或由佛遍身毛孔散发出众妙香,使众生闻之而得道等,概皆依众生因缘不同而得道方式有别。又得道必依欲界之身,故于三界之中,欲界众生自然印有得道之因缘;无色界以无身之故,不得听闻正法;色界之众生执著胜定之乐,无苦受,无厌心,故亦难得道。(中阿含卷二十九请请经、大智度论卷三、卷八、俱舍论卷二十四、杂阿毗昙心论卷五)p4555 FROM:【佛光大辞典】

【泥洹】:即涅槃,又名灭度,是灭尽烦恼和度脱生死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众】:1、佛说法时听众共有四类,即
  一、发起众,发起讲经的人;
  二、当机众,听法就能获益的人;
  三、影响众,如他方来助佛宣扬佛法的菩萨;
  四、结缘众,如一般下根的薄福众生。
  2、指出家之四众,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道】:(名数)为有情往来之所,故曰道。有五处:一地狱道,二饿鬼道,三畜生道,四人道,五天道。与五趣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汝今亦可自厌生、死、老、病、痛苦、恶露、不净、无可乐者,宜自决断。

端身正行,益作诸善;修己洁体,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里相应;人能自度,转相拯济;精明求愿,积累善本。

[末学解说]

你现今可自厌生、死、老、病、痛苦、恶露(指身上所出不洁之津液。如脓、血、尿、屎等。恶,为憎厌之义;露,即津液)、不净(污秽也,鄙陋也,丑恶也,过罪也)、这些不是真正的快乐,应当自行决断。

端身正行,益作种种善业;修己洁体,洗除心垢(烦恼为心之垢秽,故曰心垢);言行忠实守信,表里相应一致;人能度自身,也能度他人;精明(精良明白也,谓心意之清洁)求愿,积累善本(同于善根,植善固而不拔之意)。

注解:
【恶露】:巴利语 asubha。指身上所出不洁之津液。如脓、血、尿、屎等。恶,为憎厌之义;露,即津液。据心地观经载,自见己身,三十六物恶露不净。又无量寿经卷下谓,生、老、病、死皆苦,且恶露不净,故无可乐者。p4952FROM:【佛光大辞典】

【不净】:(术语)污秽也,鄙陋也,丑恶也,过罪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心垢】:(术语)烦恼为心之垢秽,故曰心垢。无量寿经下曰:“开神悦体,荡除心垢。”憬兴疏曰:“心垢者,烦恼之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精明】:(杂语)精良明白也,谓心意之清洁。无量寿经下曰:“精明求愿。”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本】:(术语)同于善根,植善固而不拔之意。【又】善为菩提之本也。法华经序品曰:“已于千万佛所,植诸德本。”无量寿经下曰:“善人无善本,不得闻此经。”胜鬘经上末曰:“善本,本亦因也。欲以此善为菩提根,故名为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虽一世勤苦须臾之间,后生无量寿佛国快乐无极,

长与道德合明,永拔生死根本,无复贪恚、愚痴、苦恼之患。

欲寿一劫、百劫、千亿万劫,自在随意皆可得之,无为自然次于泥洹之道。

汝等宜各精进求心所愿,无得疑惑中悔自为过咎,生彼边地七宝宫殿,五百岁中受诸厄也。

[末学解说]

虽一世勤苦,但其实只是须臾之间,今后往生至无量寿佛国,便能快乐无极,

长与道德合明,永拔生死根本,不再有贪恚、愚痴、苦恼之患。

寿命想要一劫、百劫、千亿万劫,自在随意,皆可获得,无为(无因缘的造作,即真如的别名)自然(亦曰法尔,任运天然。言离人为之造作法之自性自然也。又言无因而自然也。后者为自然外道之邪执),仅次于泥洹(即涅槃,又名灭度,是灭尽烦恼和度脱生死的意思)之道。

你等应当各自精进,求心所愿,不要疑惑,中途反悔,就会因为自己的过咎,投生于边地(阎浮提洲之边隅,谓之边地。又弥陀之净土有边地,五百岁中不得见闻三宝,名为懈慢界。亦曰胎宫)七宝宫殿,五百岁中,承受诸厄。

注解:
【无为】:无因缘的造作,即真如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自然】:(术语)又曰自尔,亦曰法尔,任运天然。言离人为之造作法之自性自然也。又言无因而自然也。后者为自然外道之邪执。无量寿经下曰:“天道自然。”又曰:“无为自然。”法华玄义二之一曰:“果是任运酬善心而生,报是自然受乐。”同释签曰:“言自然者此言通用,何必外计?即任运之异名耳。”楞严经二曰:“彼外道等常说自然,我说因缘。”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泥洹】:即涅槃,又名灭度,是灭尽烦恼和度脱生死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边地】:(杂名)阎浮提洲之边隅,谓之边地。又弥陀之净土有边地,五百岁中不得见闻三宝,名为懈慢界。亦曰胎宫。略论曰:“五百岁中常不见闻三宝,安乐国土,谓之边地,亦曰胎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弥勒白佛:

受佛重诲,专精修学,如教奉行,不敢有疑。

[末学解说]

弥勒菩萨对佛陀说:
领受佛陀殷重教诲,当专精修学,按照世尊教导奉行(奉持佛陀教法而修行之,称为奉行),不敢有任何怀疑。

注解:
【奉行】:奉持佛陀教法而修行之,称为奉行。经文末尾均有“欢喜奉行”、“信受奉行”等字样。往生论注卷下(大四○·八四四上):“经始称‘如是’,彰信为能入;末言‘奉行’,表服膺事已。”p3135FROM:【佛光大辞典】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可以获知:
1.世间之事,无法长久,不能断离生死,更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
2.佛陀出世,甚难值遇,应当勇猛精进,修行佛法,不要疑惑,中途反悔
3.众生当如教奉行,专精修学,才能往生无量寿佛国,快乐无极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3 07:39 , Processed in 0.11770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