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淨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淨慧,学习〈佛说阿弥陀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42

主题

8472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351

[持戒勋章]

21#
 楼主| 发表于 2024-6-10 21:11: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6-10 21:13 编辑

(21  用时, 3小时以上)


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在极乐国土中,有种种奇特、微妙、美丽、且光彩绚烂的鸟类
这些奇特的鸟类,不时地发出柔和高雅能悦众意的说法之音
在这些鸟类之中,其中有一种是共命鸟

何谓共命鸟?

命命鸟
[佛光大辞典]
梵语 jīvaj-jīvaka。音译耆婆耆婆、耆婆耆婆迦、时婆时婆迦。又称共命鸟、生生鸟。属于雉之一种,产于北印度,因鸣叫声而得名。此鸟之鸣声优美,迅翔轻飞,人面禽形;一身二首,生死相依,故称共命。佛典中,多以命命鸟与迦陵频伽等,同视为好声鸟。〔杂宝藏经卷三〕 p3127


根据末学所查到的佛学辞典所述,这种鸟极为特殊,一个身体却有两个头,生死相依,故称为共命鸟

关于共命鸟,在《杂宝藏经》中就有相关的经文,节录部份内容如下:
昔雪山中。有鳥名為共命。一身二頭。
一頭常食美果。欲使身得安隱。
一頭便生嫉妒之心。而作是言。彼常云何。食好美果我不曾得。即取毒果食之使二頭俱死。

往昔在雪山之中,有一只共命鸟,它是一个身体两个头,也就是共享一个身体
其中一个头经常食用甘美的果实,心想吃下这个既能解飢解渴,又能使身心安稳,就算自己单独吃,另外一个头同时也可以获得同样的好处和利益
不过另外一个头却不这么想,而是生起嫉妒心,他想到他自己都不曾吃到好吃的,心里就很不高兴
后来有一天,那个生起嫉妒心的头发现了有一个有毒的果实,心想终于等到报复的机会,他就很愚痴的把毒果实给吃下去了
结果吃下肚子里后毒性发作,两个头因而双双丧命

通过这则小故事的启发,让末学了解到
同样道理,我们目前所存在或接触的环境,人与人之间都是同体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彼此皆为互相依存
虽然每个人的果报、福德、因缘、智慧不同,所遇到的境遇也不同,性格、心念也不同
但因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有着相同的共业,彼此都是息息相关的,难免都会受到影响
所以应当要互相关怀,互相善待,互相照顾,而不是你是你,我是我,他是他

说到共业,什么是共业呢?
共业就是共同造作或相关的,所以叫做共业
基本上,只要有关系,都很难不相关,所以,在一起的众生就会有共业
不过,共业是很复杂的,因为每个人的关系和相关程度都不相同,方向(对立或同向)也不同

举例来说:
一个穷小孩,从小没钱吃饭,就想用偷的(这心念就是业),
后来真的去偷(这行为也是业,而且和被偷的人形成对立的共业关系),
一次两次后,克制不了,养成了偷的习惯(这是业力,就是错误的心念和行为逐渐形成一种习惯的力量)
后来结交了坏朋友,一起去偷(这又形成同向的共业,就是共同合伙犯罪),越偷越大(造作的共业逐渐扩大)
终于被邻居发现了,就讨厌这小孩(这是对立向的共业),报警抓这小孩入牢(这就形成的业报、果报)
而这穷小孩说自己才是主犯,帮他朋友脱部份的罪(而赢得这共犯的感激),所以,判刑较重,而这其实就是一种担业
而穷小孩的父母也被邻里讨厌而且要负担赔偿(这也是共业关系中的共业果报和担业)
上面这只是简单的说明案例,实际人生中或累世的业或共业当然要更复杂、甚至更难厘清
尤其,从累世轮回来说,我们和众生在过去世可能都是互为父母兄弟姊妹的亲属或朋友关系,因为种种恩恩怨怨和执着,才会累世纠缠
因此,共业难以厘清,担业(共同承担业力或果报)也是在所难免
所以,共业或担业其实是有的,因为众生只要活着,很难不和其他众生有相关
所以,共业或担业都是难免的或必然的

那么,我们应当要如何正观看待担业呢?
其实,
从修行的角度或佛菩萨的观点来说,修行是不应该害怕为众生担业(承担业力或业障或业报)的
以大乘普渡众生的发心和实践来说,入世或菩萨回入恶世都是必然的,帮助众生、解救众生,这本来就会和众生形成共业相关,也会有所承担
何况业或共业不一定就是坏的或负面的,也可以是正向的业和共业,也就是有所承担才能帮助众生转业,由恶转善,由邪转正
所以,真正的菩萨行者是不会害怕这些的,而真正的佛菩萨也一直在帮助众生和为众生承担
而且,更深入来说,众生都是法界的一份子,也不可能脱离共业(只有范围大小的差别,各种不同大小圈圈形成更大的圈圈),
所以,只能把业和共业转成正向,那才是正途,也就是要透过修行来转化,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如果没有修行,那就会堕入各种不同小圈圈的恶业轮回和果报中,不断循环

再者,担业只是部份承担,各自造业还是要承受各自大部份的果报
因为,心念和行为所造成的习气,这个习惯力、业力,还是要靠自己断除和转化,第八识的邪恶种子还是要靠自己消除
与众生所结的仇恨,也仍是要靠自己忏悔向善来得到谅解,所以,还是「个人造业个人担」,别人的担业毕竟是少部份

所以,会害怕担业或否认有担业,那是对业和共业以及担业的不了解,又或者外道的修行者才会怕担业,
而真正的菩萨行者哪会怕担业呢?学佛本来就是要帮助众生承担和转化的,而且从过程中更能自利利他,让彼此成长
而真正的菩萨能荷担如来家业,那更是大担当,不然观音哪来的千手千眼呢?
所以,真修行就不怕担业或扛业,真心扛(心量增上),反而能成就大业,心无所限量,才能真正成就佛业

也就是,必须愿意承担、愿意扛(这就是发心、发愿)
然后在扛的过程中(这就是实修过程),虽然辛苦,但是逐渐举起一片天,然后就会发现自己真的成长了或甚至成就了
所以,承担(担业)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所以问题在于心态,心正向,业就会正向,果也会正向
然后逐渐在学佛的过程中明白这些道理和种种原理以及现象(相貌),而这就是明了,就是智慧
——帖子详见:真有「担业」之说吗?!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8472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351

[持戒勋章]

22#
 楼主| 发表于 2024-6-11 19:43: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6-11 22:03 编辑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上述经文是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和修行方法
除了具备善根福德因缘,临命终持「阿弥陀佛」的名号来念佛,时间由一日到七日不等来成就一心不乱
如此,这样的人在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就会出现在这个人的面前,而且这个人命终的那一刹那,心不颠倒
如此就能够得到接引而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

关于[善根福德因缘]和[念佛至一心不乱],末学在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的相关内容来学习如下:

要超越业力解脱轮回,就该靠佛力而往生
可是靠佛力往生,要有条件
就是信愿行和净业三福,至少临命终一念念佛
可是临命终能否一念念佛的因素,在于众生的善根福德因缘,
善根福德因缘决定是否业力现前干扰正念,还是阿弥陀佛现前加持
问题就是在于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缘,这也是佛陀强调净业三福的关系


试想想,如果一个人临终不念佛,又没有善业福德,临终果报现前,这样如何往生
如果这样都能往生,那应该全部众生都能往生了,佛哪还要讲那么多,娑婆世界也没人了
所以净业三福是往生的助因,至心念佛是往生的主因,这些条件达成就能依靠佛力往生
——帖子详见:净业三福是往生的助因,信愿行至心念佛是往生的主因

由于可知,在临命终的关键时刻能否一念念佛,在于众生的善根福德因缘

所谓善根,是指相信因果、断恶修善、行善布施的根性,如果过去世和今生都能如此,那才叫有「善根」
但是,善根或善行并不能真正解脱轮回,而只是修行解脱的助缘(广结善缘)
——帖子详见:我是哪种根器?

至于福德,
以佛法的因果来看,众生如果福德不俱足,就算有智慧有能力,还是没有福报
因为福报是累世对布施众生(财施法施无畏施)的回馈,是一种累世的互动关系
因为过去世和众生结善缘,所以这些被布施的众生第八识就存在回馈的种子,善缘的种子
这些众生不是只有在人道,还可能遍布六道,所以菩萨和天人与鬼神都会帮助这个布施者
所以这个布施者,今生就能够事事顺利,这就是有福报的人
相反来说,如果一个人过去世广结恶缘,那今生不顺利的事情一定很多
因为六道中,除了地狱道的众生没办法,其余的都会想找这个人的麻烦,所以事事不顺
(世间智慧的因果则是另一个方向,这边先不讨论了)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虽然有世间智慧和能力,但是不见得有福报,例如怀才不遇
而有些人虽然不是很有智慧或能力,可是却能步步高升,享有福报
但是那些怀才不遇的人总认为不合理,认为那些人是靠吹捧,不是靠实力,怨天尤人
其实反观那些自认怀才不遇的人,往往不懂世俗应对,人缘关系并不良好
所以古人说以和为贵,广结善缘是非常有道理的,影响生生世世
上面讲这么多,就是福报的原理
所以今生除了智识和能力,想要有福报,就该朝向正确的方式来努力
但是佛弟子应该还要好好认清,福报并不能解脱轮回,
不过可以是普渡众生和成佛的助缘

如果明白了上述的原理,聪明人应该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当然就是多做一些增长福德的事情,
不过没福的人要花钱去布施或花时间去广结善缘,
这的确就要自己如实发心了,不然也难以办到
不过方法还是挺多的,也不一定要花大钱,或者甚至不用花钱
一般增长福德的事情就是多做一些世间的好事
例如,捐善款利益地方医疗文化各项建设,或照顾孤苦老人病患儿童
如果以宗教来看,还可以超度鬼神亡灵,戒除杀生,广行放生
如果以佛法来看,念佛持咒拜佛诵经,增上一切佛法,都可以增长福德和智慧,方法很多


以您的情况来看,
念[药师琉璃光如来]的[佛号]和[药师经][药师咒]都可以增上工作上的福慧
药师佛的法门就是增长现世世间福报和智慧的法门
[放生]也是药师经教导的一项重点,对于救命和与药师法相应都很重要
念楞严咒,或者文殊菩萨名号也都能增长智慧,其实任何经咒都行
因为诸佛本来就是福慧圆满,所以任何经咒和佛号都能增上福慧功德
——帖子详见:[略说]福德的因果原理 1#
佛弟子应该要明白福报的真正来源是什么?
就是一切的好缘,因此而得到六道众生的支持,这就是福报的来源 ——帖子详见:[略说]福德的因果原理 3#

再者,关于念佛至一心不乱,为何会有时间上的不同?
为什么经上说:有人要十日、或一日、或十念、或甚至一念?
这就是实修次第、功德能力、至心诚信的差别 ——帖子详见:「由大乘发心堕入小乘次第」的实际案例分析
同样念阿弥陀佛求往生,经中说一念二念乃至十念或一日二日乃至...,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
就是因为众生心念与弥陀相应的差别,也就是入心印心程度的差别,也是杂念妄想的差别,不能一心念佛,就有差别
——帖子详见:心念、信念&念佛持咒几次才有效?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8472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351

[持戒勋章]

23#
 楼主| 发表于 2024-6-11 21:07: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6-11 21:09 编辑

(22~23  用时, 5小时以上)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共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佛说阿弥陀经》,这部经又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因为只要有善男子善女人听到这部经或六方诸佛(一切诸佛)名号,听到后能够发心受持
那么,这样的善男子善女人将为一切诸佛所共同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其实,这也是顺着凡夫众生的凡夫性来说的
末学在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的相关内容来学习如下:

佛菩萨当然知道一般凡夫众生的凡夫性,知道凡夫都怕苦难和退转
知道凡夫众生无法发心在秽土中修行成佛,也因此建立一般常见的诸佛净土
而且诸大菩萨也率先往生净土,引导凡夫众生求生净土,这都是诸佛菩萨的慈悲和方便摄受
因为
众生心不真切, 所以劝众生发愿往生心要真切
同样的, 因为众生心不懂真正大悲, 所以害怕回入娑婆, 恐怕退转
同时也
为了众多不是累劫修行大乘菩萨道的初学者, 因为娑婆的末法太过辛苦
众生不堪受苦, 也没有实相智慧和定力, 更还没有发起真正大悲愿心
所以回入娑婆的菩萨劝我们往生极乐, 自己也发愿往生极乐, 示现带头作用

凡夫众生
就是因为凡俗,就是因为心量次第不足
从众生的凡夫性来看,因为众生贪生怕死、畏苦怕难,也因此,十方佛建立十方净土以方便摄受凡夫众生
也因此,这些求生净土的众生大都不能发起真正的大菩萨心,也因此无法看到真正的大菩萨经典,例如「大悲莲华经」
「大悲莲华经」就是讲真正大菩萨发心在秽土(五浊恶世)成佛普渡众生的经典,而有别于一般凡夫的求生净土

因为
如果众生真正发起大心,就会深入经藏,也会熟读「大悲莲华经」,并学习「释迦牟尼佛」累世在秽土中普渡众生和直至成佛
也会明白,如经中所说,真正发起大心在秽土中普渡众生的菩萨行者不仅不会退转,而且更会相应且相印于佛菩萨的愿力与加持而更加速成佛


所以,这就是众生性的差别,凡夫性和菩萨性的差别

然而,
在佛经中所叙述,「不能怀疑自己做不到」,这就是「菩萨性」的其中一个特点
也因此,发心在秽土(五浊恶世)中普渡众生的菩萨行者,不仅不会退转,反而更能突飞猛进
这点可能大大出乎一般凡夫众生的意料之外(因为一般众生都怕修行退转而求生净土)
而正因众生的凡夫性,当然无法深入经藏阅读和实修,当然也不可能明白这点,这就是常说的原理和相貌的道理,性相的原理
——帖子详见:辨析:自力?他力?

其实,
不论发愿去极乐世界
又或者如大悲莲华经所说, 真正的大悲菩萨发愿不断的在五浊恶世救度众生
其实真正发起无上菩提心的行者, 是不再会去担心他力自力的问题

一切都是行者的无上慈悲愿心, 而且诸佛如来必定护持
不论发愿去西方极乐, 又或者发愿生生世世回入娑婆恶世普渡众生
其实都是行者与诸佛, 彼此愿力的结合, 密不可分
所以, 弥陀经说~念弥陀经者能得到诸佛护念, 永不退转

而大悲莲华经也说~真正发起无上悲心的大悲行者,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普渡众生, 诸佛必定护念, 绝对不会退转
这点可能也是担心害怕自力他力,或没有深入经藏者所不知道的

要知道,
发心才能带领自己成就, 发心才能与诸佛建立起连结, 才能不退
如果发心去极乐世界后, 才学佛成佛, 那就是去极乐世界后才学
如果现在就发心成佛, 深入经藏和实相义谛, 并且命终往生极乐净土
这样就是今生就能深入佛智, 命终又能品位增上
自己无法发起大心的人, 可能往往认为别人也做不到
能真正发起大心的人, 可能也往往能鼓励他人发起大心
请不要看轻自己, 当我们能真正发起大心, 就能真正与佛菩萨的悲愿接轨, 真正不退转
不论娑婆或者极乐
——帖子详见:自力?他力?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8472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351

[持戒勋章]

24#
 楼主| 发表于 2024-6-12 20:26: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6-12 20:37 编辑

(24  用时, 3小时)

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

彼诸佛等,亦称说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学习上述经文。。。

第一段经文:
世尊称赞六方诸佛的不可思议功德,是指--
六方诸佛在他们各自的国土称扬赞叹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也劝他们自己国土的众生要相信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
而且受持这部阿弥陀经及诸佛名号,这样就会得到一切诸佛所共同护念,就能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二段经文:
而六方诸佛同时也在称赞世尊的不可思议功德,是指--
释迦牟尼佛累世在五浊恶世的娑婆世界普渡众生和修行直至成佛
不仅如此,世尊如今还为娑婆众生介绍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也劝娑婆众生要相信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
告诉众生往生极乐世界有很多利益和好处,教导众生求生极乐世界的修件和修行方法,并劝众生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而且受持这部阿弥陀经及诸佛名号,这样就会得到一切诸佛所共同护念,就能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简而言之,世尊就是将这个最方便殊胜的净土法门介绍给娑婆世界众生

但为什么经文中说这对娑婆世界及其众生是难信之法呢?

首先来了解一下娑婆世界及其众生是怎么样的

娑婆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娑婆世界的简称,娑婆华译为堪忍,因此世界的众生堪能忍受十恶三毒及诸烦恼而不肯出离,故名堪忍世界,或简称忍土。

娑婆(梵sahā、sabhā,藏mi-mjed)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又译沙诃、沙呵、娑呵、索呵、沙桴、沙捊、沙��等。意译堪忍、忍、能忍、杂会、杂恶或恐畏等。全称沙诃楼陀(sahā-loka-dhātt),指释尊所化之土,即吾人所居住之此一世界。《阿弥陀经》云(大正12‧348a)︰「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又,《悲华经》卷五亦云(大正3‧199c)︰「此佛世界当名娑婆,何因缘故名曰娑婆﹖是诸众生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是故彼界名曰忍土。」
娑婆原指阎浮提或一四天下,然《大智度论》卷四、《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等谓一佛以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为其所化之土,如此,则娑婆乃为百亿须弥山世界之总称。如《大唐西域记》卷一云(大正51‧869a)︰「索诃世界三千大千国土为一佛之化摄也,今一日月所照临四天下者,据三千大千世界之中,诸佛世尊皆此垂化,现生现灭,导圣导凡。」
关于「娑婆」之语义,《法华义疏》卷二云(卍续42‧645下)︰「娑婆世界此云杂恶,亦云杂会。」《玄应音义》卷三云︰「沙诃又云娑诃楼陀,或云娑婆,皆讹也。正言索诃,此云能忍,或言堪忍,一言杂会出界。」由此可知,古来有堪忍及杂会二说。
娑婆为五浊世界,其地之众生刚强难化。若能化度之,即得成就菩萨大行。易言之,娑婆亦不失为菩萨修行之好场所。如《维摩诘所说经》卷下〈香积佛品〉云(大正14‧553a)︰「此娑婆世界有十事善法,诸余净土之所无有,何等为十﹖以布施摄贫穷,以净戒摄毁禁,以忍辱摄瞋恚,以精进摄懈怠,以禅定摄乱意,以智慧摄愚痴,说除难法度八难者,以大乘法度乐小乘者,以诸善根济无德者,常以四摄成就众生,是为十。」又如《无量寿经》卷下云(大正12‧277c)︰「于此修善十日十夜,胜于他方诸佛国中为善千岁。」

五浊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命浊、众生浊、烦恼浊、见浊、劫浊。命浊是众生因烦恼丛集,心身交瘁,寿命短促;众生浊是世人每多弊恶,心身不净,不达义理;烦恼浊是世人贪于爱欲,瞋怒诤斗,虚诳不已;见浊是世人知见不正,不奉正道,异说纷纭,莫衷一是;劫浊是生当末世,飢馑疾疫刀兵等相继而起,生灵涂炭,永无宁日。

堪忍
[佛光大辞典]
梵语 ksama。堪耐忍受身心之压迫痛苦之意。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六(大一二‧七七九下):「不惜身命,堪忍众难。」即表此意。又梵语 sahā(音译娑婆),意译为堪忍;堪忍世界即指娑婆世界。此因娑婆世界之众生,忍受贪、瞋、痴三毒及诸苦恼,且诸菩萨为教化众生而忍受劳倦,故称堪忍世界。〔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五、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一、悲华经卷五、法华经卷七妙音菩萨品、法华文句卷二下、法华经玄赞卷二、翻译名义集卷七〕 p4925


也就是说,娑婆是个充满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的恶世,这里的众生刚强难化,不容易接受教化
尽管这里的生存环境很恶劣,但这里的众生却能忍受十恶三毒及种种烦恼痛苦而不肯出离

也正如
佛经上说:众生以苦为乐

意思是说,众生以错误的观念和方式生活着,沉溺在贪婪嗔恨物欲执着中,把这些痛苦的根源当作快乐

而把学佛修行这种能真正获得永恒快乐的事情当作迷信或无聊
——帖子详见:修行会无聊或无趣吗?

因为
以一般人来说,都希望过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
所以,大都觉得希望尽情吃肉、喝酒,尽情发展男女关系、随心所欲,希望有钱有闲整天玩乐
而且觉得这样的人生才舒畅,才有意义,才尽情尽兴、才幸福

所以,如果谈到信仰宗教、修行持戒或道德修养,
对一般人来说大都是不愿意的、退避三舍的,会认为何必拿宗教或修行或甚至道德来约束和限制自己
也因此,很多人宁愿当无神论者,也不愿意受到宗教信仰和道德观念的约束、限制和压力

而如果身为佛弟子、修行人,具有基础的佛法知见和因果道理,
应该大都能了解,上述那些世俗欲乐和执着,就是造成我们不断累世轮回的根源,因为执着,所以无法解脱轮回
这些欲望、执着、习气,往往引发杀生、抢夺、情感的仇恨和纠结,而导致恶业恶果
也往往会让人心念迷乱、执着、昏沉、丧志,而无法提升身心灵的真善美品质,障碍修行和成佛
——帖子详见:「实修」与「压力」

再者,世尊将这个最方便殊胜的净土法门介绍给娑婆世界众生
众生只要按照经中所教导的条件和修行方法,就能够乘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命终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因为这样的方法看起来实在是太方便了,但这对有些众生来讲就不容易相信

难易二道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名数)谓难行道与易行道也。龙树所立之名目。初地至不退位有二道。自力修行勤苦而后渐达佛位之困难,以如陆路步行之苦,故称之为难行道。反之而以信方便之念佛,得速至佛位之他力道,恰如水道乘船,无何等苦痛而乐?是名易行道。净土十疑论曰:「论曰于五浊恶世无量佛所,求阿鞞跋致,甚难可得。盖言娑婆世尘境麤疆,五欲障蔽,难入于道,故名难行道。谓凭信佛语,修行念佛三昧,求生净土,复乘阿弥陀佛愿力摄持,决定往生,故名易行土。

易行
[佛光大辞典]
为「难行」之对称。即得不退转所修难易二行之中,速得而易行之法。又龙树以称名为速得不退而易行之法,且其行必具信之条件。昙鸾之往生论注卷上(大四○‧八二六中):「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日本净土宗以三心具足之称名为易行,真宗不仅以口称之称名为易行,更以表现于弥陀他力回向之大信的称名为易行。〔十住毘婆沙论卷五易行品〕 p3290

净土宗
[国语辞典(教育部)]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唐代僧人善导依《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往生论》等经义创立。主张五浊恶世的众生要靠自力解脱很难,若乘佛的愿力,只要一心持念阿弥陀佛名号,死时便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再轮回。故以念佛为主要修行方法,以往生极乐世界为目的。净土宗奉东晋慧远为初祖,中唐以后广为流行,并传入日本。也称为「莲宗」。


所以说,释迦牟尼佛就是在这样充满五浊的娑婆世界普渡众生及修行成佛
而且还苦口婆心地为这里的众生说求生净土的法门,这是相当不容易的


以上,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2 17:05 , Processed in 0.06871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