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6-9 08:47 编辑
(本次学习:21楼 共用时2小时)
19、法界通化
★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学习解说]:
须菩提,你认为如果有人用遍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此人所得福德多不多
是的,世尊,此人所得福德非常多
须菩提,如果有人认为福德是实有的,如来就不说得福德多了,如果有人认为福德并非实有,如来才说得福德多
[学习笔记]:
经文 “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为什么佛说如果有人认为福(功)德是实有,则不说得福(功)德多,如果认为福(功)德不是实有,如来才说得福(功)德多
因为认为福(功)德实有的人,就是着我人众生寿者相,就是有漏的,世尊为了避免众生在相上执着,才说没有福(功)德
最有名的就是梁武帝问达摩
"我造了那么多佛寺塔庙, 供养那么多僧侣, 功德有多大"
达摩说 “一点功德也没有” — 有没有功德?有漏和无漏功徳?
为什么达摩祖师要说梁武帝一点功德没有呢?
因为,
如果问别人自己有没有功德, 那就可看出没有实证工夫, 不明白实相, 所以祖师说就是一点功德都没有了
就像金刚经上讲的,不能自认为证果,有所证就是著相,既然着相就是没有证果
所以金刚经讲”不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所住而生其心”,”见相非相,即见如来” — 有没有功德?有漏和无漏功徳?
因此,世尊对于不着我人众生寿者相的人才说得福(功)德多,因为这些众生不再被表相迷惑,修行是无漏的,是逐渐走入实相的行者
写到这里,末学突然想到(以当前次第理解与思维),世尊这种说法方式,其实也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一种表现
正因为世尊心中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法,才能随众生心而次第解说,令十方法界一切众生各自受益得解脱!
因此,回到经文,主要是讲《法界通化分》
意思是“遍周法界。一化(同一化益之意)普通。七宝福田。宁如四句。故受之以法界通化分。FROM:《禅宗语录辞典》 宋·释普济 撰V1.31”
所以,如果众生
有机会领悟佛法甚深智慧,又或者该破除他的傲慢,
那我们或许会跟他说“你一点功德也没有”
如果这个人没有领悟甚深智慧的慧根, 仍需加强对佛法的信心,
那我们或许会跟他说“您有功德, 要多做功德”
这是佛法智慧和慈悲度生的差别, 这在很多佛经都可以发现
有很多佛经慈悲的告诉我们有大功德,这都是期望我们老实去做,多做
有些般若智慧佛经则不断的破除我们执着的功德相, 让我们更接近实证 — 有没有功德?有漏和无漏功徳? 学佛如果深入到了实相般若的佛经,
例如,金刚经,金刚三昧经,维摩诘经,般若经... 就会发现
经上说真正以实相般若,来实行六度波罗蜜,或十度波罗蜜, 才是无漏功徳
经上说未能以实相般若来做的都是有漏功徳,
所谓有漏功徳, 就是人天福报, 不能解脱六道断生死 — 有没有功德?有漏和无漏功徳?
名词解释:
【一化】
<一>指佛陀一代之教化或一时之教化。观经妙宗钞有“一时一化”之语。
<二>同一化益之意。法华文句记卷七中(大三四·二八五中):“若会已后,同沾一化;民无二主,国无二王。”p21 FROM:【佛光大辞典】
【福德】
指修人天善行所感得的福分。福德与功德不同,外修事功的有漏善是“福德”,内证佛性无漏智才是“功德”。又,修道若著相而修,那是“福德”,若离一切相,修一切善,才是“功德”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通化】
(术语)弘通教化也。道宣律师感通录曰:“罗什师今位阶三贤,所在通化。”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丞相张无尽居士《嘉泰普灯录》】
金刚经三十二分说
非法无以谈空。非会无以说法。万法森然曰因。一心应感曰由。故首之以法会因由分。从空起慧。请答双彰。故受之以善现起请分。宗绝正邪。乘无大小。随三根而化度。简异说而独尊。故受之以大乘正宗分。得宗而行。不住于相。故受之以妙行无住分。行行皆如。谓之实见。故受之以如理实见分。见而信之。善根深固。故受之以正信希有分。无得之得。是名真得。无说之说。是名真说。故受之以无得无说分。无得无说。怖于沈空。一切诸佛皆从此出。故受之以依法出生分。果虽有四。相本无二。故受之以一相无相分。清净心生。是名净土。庄严诸相即非庄严。故受之以庄严净土分。有为之福。限量有穷。无为之福。殊胜无比。故受之以无为福胜分。是经所在。天龙敬事。故受之以尊重正教分。至道无名。假之方便。以是名字。行者受持。故受之以如法受持分。闻经解义。深悟实相。故受之以离相寂灭分。受持读诵。自利利他。功德无边。不可称量。故受之以持经功德分。恒沙罪业。一念消除。果报不虚。岂经多劫。故受之以能净业障分。本来无我。安得有人。为度彼人。故权立我。故受之以究竟无我分。一眼摄五眼。一沙摄恒河沙。一世界摄多世界。一心摄若干心。故受之以一体同观分。遍周法界。一化普通。七宝福田。宁如四句。故受之以法界通化分。三身具足。诸相圆成。人法俱忘。即非具足。故受之以离色离相分。终日谭空。不谭一字。若云有说。即谤如来。故受之以非说所说分。无上正知。实无少法。法无所得。正遍历然。故受之以无法可得分。一法存心。情生高下。净心修善。法法何穷。故受之以净心行善分。施宝如山。山非无尽。大身妙智。斯即宝山。故受之以福智无比分。化门建立。未脱筌蹄。以要言之。实无所化。故受之以化无所化分。色见声求。是行邪道。于兹妙契。独露真常。故受之以法身非相分。相而无相。空且不空。亘古亘今。孰云断灭。故受之以无断无灭分。大心成忍。本自无贪。世福甚多。云何有受。故受之以不受不贪分。去来坐卧。无不如如。故受之以威仪寂静分。信心不断。斯即微尘。信宝遍充。是名世界。界尘一合。法尔如然。故受之以一合离相分。四见俱非。是名四见。故受之以知见不生分。一念发心。获福亦尔。应身化物。岂得已哉。真佛流通。能事毕矣。故受之以应化非真分终焉(此经第十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大帝本云。应生无所住心。三十二分。无法可得。平等王本云。众生深信分。语虽小异。意亦大同。不必易也)。
东林善法堂记
元祐二年七月八日。庐山东林禅寺善法堂成。其为间七。其高为丈者五。深而为尺者九十。其广十有一丈。六年三月。无尽居士自河北来。东林徒众七百人。以弼恩度而为上首。皆于现在老人照觉禅师亲近供养。深得法要。决择邪正。消陨知解。一心精进。扶竖宗教。于是以弼等和南稽首白居士言。我此善法堂。盖尝走四方。求士大夫纪录营建。昭示来世。终无一人能承当者。何以故。此堂雄丽。难形摹故。我师说法。难凑泊故。今居士适至。是我山中天龙.药叉.人.非人等。三岁守护。以待居士也。居士其舍诸。居士曰。汝等说法。与过去诸佛异。非我名言意识之所测度。吾无得而记焉。何以故。毗卢遮那佛说十住品于须弥顶上。帝释于其殿内安置普光明藏师子之座。说十行品于夜摩天宫。时分天王于其殿上化作宝莲华师子之座。说十回向品于兜率陀天。知足天王于其殿上敷摩尼藏师子之座。天住于佛住而未离乎住。故说法乎地中之天。而忉利是矣。其座则安置之。而未至于化者也。行行皆真而超然绝俗。故说法乎空中之天。而夜摩是矣。其座则化之。而未至于敷者也。化则依空矣。而非所以入有也。真则自利矣。而非所以利他也。心也回真而入俗。运智而行悲。使上而超之。可以出乎欲顶。下而即之。可以同乎万物。故说法乎天中之天而兜率是矣。其座敷而布之。则安置能化。盖有不足言者矣。古佛之说法也。观根之时。依土立义。可以科。可以释。今子之师。建潭潭之堂。巍巍之座。法鼓在左。杖拂在右。以忉利言之乎。则无住为住。以夜摩言之乎。则无行为行。以兜率言之乎。则本自无向。今亦无回。虽然。尝试为汝议乎其涯。彼妙湛灵明。旷虚粹精。莫之与将。莫之与迎。未始有梦。而未始有觉也。未始有淳。而未始有漓也。未始有坏。而未始有成也。未始有污。而未始有净也。胶胶以生。林林以形。生死苦乐之变。循环乎去来。诸佛为之种种譬喻方便。为之说三乘。为之说五教。河沙句偈。不足以胜其情而夺其识。其究竟也。以清净法眼。涅槃妙心。无相实相。正法眼藏。拨去文字。教外别传。嘱付饮光。宛转传授。以至今日。当法堂未建。法座未登。掣电呈机。犹成第二。学人上来。颇复何用。然则建斯堂也。登斯座也。法竟可说乎。法竟不可说乎。且夫居其堂正。则知其位正。知其位正。则知其眼正。知其眼正。则知其根正。知其根正。则知其识正。知其识正。则知其尘正。知其尘正。则知其耳正。知其耳正。则知其鼻正。知其鼻正。则知其舌正。知其舌正。则知其身正。知其身正。则知其意正。如是乃至十方虚空。八万四千陀罗尼门。莫不皆正。古之所谓此处最吉祥者。其意在此。其亦是乎。而自少室之后。曹溪以来。散之四方。分为五派。师异训。人殊习。祖师之道微矣。请略言之。月里麒麟。溪边石笋。寒松庭柏。日里看山。雨声鸠声。迷逢达磨。拨尘见佛。渔父栖巢。吐舌退身。抬眸一瞬。举拳竖指。击拂敲床。叉手当胸。展开双掌。或谓之曰道眼。或谓之曰根尘。或谓之曰向上。或谓之曰末后。斯皆顺风扬灰于驰突之场。浚渠流恶于眢废之井。禅师于是也大奋迅定。驾无碍慧。主宾问答。纵夺取与。庶几乎惑者有解。而执者有破。垢者有涤。而病者有瘳。然则有其事者。则必有其理。有其实者。则必有其名。庄严妙善而不可不建者。堂也。方便诱诲而不可不说者。法也。垂信示后而不可不为者。记也。东林众以记累吾亦不善乎。东林律寺改为十方。其本末具于余语录序。兹得以略云。时岁四月二十四日记。FROM:【《禅宗语录辞典》 【宋·释普济 撰】V1.31】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