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学习:21楼共用时3.5小时)
4、断妄语——第四决定清净明诲
★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提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求彼礼忏贪其供养,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沈三苦海不成三昧。
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叹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
[学习解说]:
阿难,如果世界六道众生虽然身心已经断除杀盗淫,但是如果打大妄语,那么正定就不会清净,就会成为爱见魔,失去如来种,比如明明没有得道却说已经得道、没有证果却说已经证果、或者为了贪求世间名声而对人说自己已经证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或十地、或地前(菩萨修行过程中“十地”以前之阶位;即初地(十地中之第一地)以前之行位)诸位菩萨,这样说众生就会向他忏悔罪业,而他为的是贪求众生供养,殊不知这种人就是一颠迦(译为断善根、信不具足、极欲、大贪、无种性、烧种,即指断绝一切善根、无法成佛者),销灭佛种(指成佛之种子。即佛性,为得佛果之因),好比有人用刀砍断多罗木,佛记(佛就弟子身上,分别未来之果报,称为记别)这样的人将永远失去善根,堕入三恶道沉沦于苦海,无法成就正定
我灭度后,令诸菩萨及阿罗汉以应身(又称应佛、应身佛、应化身、应化法身。即佛为教化众生,应众生之根机而变化显现之身)在末法时期救度众生,比如应化为沙门(为出家者之总称)身、或白衣(俗人之别称)、或居士身、或人王身、或宰官身、或童男身、或童女身,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与所有众生同事、称赞佛乘(又作菩萨乘、大乘、如来乘。此系相对于声闻、缘觉二乘,而指菩萨乘;盖菩萨乃居于“真实成佛”之出发点以求佛道,故称为佛乘),令众生身心入于正定,但始终都不会说自己是真菩萨、真阿罗汉,不会泄露佛的密因,除非临命终有遗言需要交待可以说,否则就是犯大妄语
名词解释:
【白衣】
(杂名)俗人之别称。以天竺之波罗门及俗人,多服鲜白之衣故也。以是称沙门,谓之缁衣,或染衣。西域记二曰:“衣裳服玩无所裁制,贵鲜白,轻杂彩。”道宣律师感通录曰:“白衣俗服,佛严制断。”涅槃经疏十四曰:“西域俗尚穿白,故曰白衣。”遗教经曰:“白衣受欲,非行道人。”维摩经方便品曰:“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智度论十三曰:“白衣虽有五戒,不如沙门。”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沙门】
华译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沙门】
梵语 s/ramaN!a,巴利语 samaN!a。音译室罗末拏、舍啰摩拏、室摩那拏、沙迦懑囊。乃西域方言(龟兹语 sama^ne,于阗语 samana^)之转音。又作沙门那、沙闻那、娑门、桑门、丧门。意译勤劳、功劳、劬劳、勤恳、静志、净志、息止、息心、息恶、勤息、修道、贫道、乏道。为出家者之总称,通于内、外二道。亦即指剃除须发,止息诸恶,善调身心,勤行诸善,期以行趣涅槃之出家修道者。
据长阿含卷三游行经、大毗婆沙论卷六十六载,沙门可分类为下列四种:(一)胜道沙门,又作行道殊胜,如佛或独觉;以能自觉之故。(二)示道沙门,又作说道沙门、善说道义,指说道无误者,如舍利弗等;以能常随佛转大法轮之故。(三)命道沙门,又作活道沙门、依道生活,指依道而生者,如阿难等;以虽居“学位”然同于“无学”,多闻善持,具净戒禁,传法身慧命于世之故。(四)污道沙门,又作坏道沙门、为道作秽,指污染圣道而伪善者,如莫喝落迦比丘;以盗他财物之故。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亦举出四种沙门,谓胜道沙门即“诸善逝”,说道沙门即“说诸正法”者,活道沙门即“修诸善法”者,坏道沙门即“行诸邪行”者。此外,大宝积经卷一一二普明菩萨会亦列举形服沙门、威仪欺诳沙门、贪求名闻沙门、实行沙门等四种沙门。
沙门修持甚严,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列举五种毁辱:发长、爪长、衣裳垢坋、不知时宜、多有所论;大宝积经卷一一三沙门品更列沙门应远离之三十二垢及八法覆沙门行,三十二垢者:(一)欲觉。(二)嗔觉。(三)恼觉。(四)自赞。(五)毁他。(六)邪求利养。(七)因利求利。(八)损他施福。(九)覆藏罪过。(十)亲近在家人。(十一)亲近出家人。(十二)乐于众闹。(十三)未得利养作方便求。(十四)于他利养心生悕望。(十五)自于利养心不知足。(十六)于他利养中心生嫉妒。(十七)常求他过。(十八)不见己过。(十九)于解脱戒而不坚持。(廿)不知惭愧。(廿一)无恭恪意,心慢掉动,无有羞耻。(廿二)起诸结使。(廿三)逆十二因缘。(廿四)摄取边见。(廿五)不寂灭,不离欲。(廿六)乐于生死,不乐涅槃。(廿七)好乐外典。(廿八)五盖覆心,起诸烦恼。(廿九)不信业报。(卅)畏三脱门。(卅一)谤深妙法,不寂灭行。(卅二)于三宝中心不尊敬。八法覆沙门行者:(一)不敬顺师长。(二)不尊敬法。(三)不善思惟。(四)于所未闻法,闻已诽谤。(五)闻无众生、无我、无命、无人法后,心生惊畏。(六)闻一切行本来无生后,解有为法,不解无为法。(七)闻说次第法后,堕于大深处。(八)闻一切法无生、无性、无出后,而心迷没。
又沙门有四果之别,称四沙门果,即须陀洹果(三结断)、斯陀含果(三结断,贪恚痴薄)、阿那含果(五下分结尽)、阿罗汉果(贪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杂阿含经卷二十九、中阿含卷八阿修罗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五、佛般泥洹经卷上、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九、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四、十诵律卷六、玄应音义卷六、慧琳音义卷二十六)((参见:四种僧)1817、“阿那含”3623、“斯陀含”4978、“须陀洹”5360)p2972 FROM:【佛光大辞典】
【佛种】
<一>梵语 buddha-vam!s/a,巴利语 buddha-vam!sa。佛之种族、佛之系统。印度婆罗门教徒说四姓差别,以夸示其出身与系统;然佛弟子则皆由同一佛法而生,不问其种姓、家系,悉称佛子,其动机在喝破佛弟子之自觉。广义言之,凡信佛法者,皆称佛子;就系统之义而言,亦称为佛种、释种子。(长阿含卷六小缘经、大乘入楞伽经卷五、法华经卷二譬喻品、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三如来藏品、佛性论卷二、大乘庄严经论卷七)
<二>指成佛之种子。即佛性,为得佛果之因。因有四种:(一)众生本来具足之佛性,即缘起之理、中道之理、诸法性空之理等。(二)烦恼,维摩经卷中谓烦恼之外别无菩提,故一切错误之见解及烦恼,均是佛种。(三)菩提心,无菩提心之因,即不得佛果。(四)称名或闻名,依此因则能成佛。(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华手经卷二发心品、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一“四法品”、法华文句(会本)卷十二、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一)p2744 FROM:【佛光大辞典】
【密因】
<一>如来证悟了义之果德名秘密藏,而达到此秘密藏之因行,称为密因。密,乃经上所说之陀罗尼,非凡小所能知,故称密,密即因。楞严义疏卷八之二(大三九·九三三上):“三世果人入秘密藏,以此为因,密之因也。又此大定具一切行,而非凡小之所能知,故名为密。密即因也。”(首楞严经序、大日经卷五)
<二>指佛菩萨之本地。楞严义疏卷六之二(大三九·九一四下):“真圣利物,终不可测,以承佛制,不妄漏泄,此圣真因,唯圣自证,故云密因。”(首楞严经卷六)p4475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摩地】
(术语)Sama%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新称三么地、三昧地;译曰定、等持、正定、一境性。心念定止故云定,离掉举故云等,心不散乱故云持,(参见:三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乘】
<一>梵语 buddha-ya^na。又作菩萨乘、大乘、如来乘。此系相对于声闻、缘觉二乘,而指菩萨乘;盖菩萨乃居于“真实成佛”之出发点以求佛道,故称为佛乘。(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五、法华经卷二譬喻品)((参见:菩萨乘)5220)
<二>华严、法华说一切众生悉可成佛之教法,称为佛乘。此法不分二乘、三乘等,而说唯一成佛之法,故又称一乘。法华经方便品(大九·一四○上):“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法华玄义卷一、法华玄义释签卷一、三藏法数卷三十二)p2644 FROM:【佛光大辞典】
【应身】
梵语 nirma^N!a-ka^ya。又称应佛、应身佛、应化身、应化法身。即佛为教化众生,应众生之根机而变化显现之身。有数种分类:<一>二身之一。为“真身”之对称。大乘义章卷十九分佛身为真身、应身二种,而以随化所现之身,称为应身,其形有所在,故生彼此之别,诸根相好各有分限。故知此处乃统称应、化二身为应身。(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参见:二身)199)
<二>三身之一。(一)法、报二身之对称。同于变化身。大乘同性经卷下分佛身为报身、应身、真身三种,而以秽土成佛、当成佛、兜率以下,乃至住持一切正、像、末法所显现者,皆称为应身。此外,如摄大乘论(魏译)卷上以之与真身、报身共为三身,十地经论卷三以之与报身佛、法身佛共为三身佛。另天台宗于藏、通、别、圆之化法四教谓有能说之教主,乃立四佛。其中藏教之教主称劣应身,现丈六卑小之身,住于凡圣同居土;通教之教主称胜应身,又作带劣胜应身,乃丈六之佛,具神通变现自在,住于方便有余土。(二)法、化二身之对称。即指八相成道之佛,此佛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项背圆光,随机化现,忽有忽无。(三)法、化二身之对称。指为十地菩萨说法之佛身。(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二、梁译摄大乘论卷上、观经疏玄义分(善导))
<三>四身之一。法、报、化三身之对称。即为地前诸菩萨而现之佛身,此佛身系依定力而现起者,故不摄于五趣。(合部金光明经卷一)p6432 FROM:【佛光大辞典】
【佛记】
佛之悬记。又指佛之记别。佛预言当来之事,称为悬记。佛就弟子身上,分别未来之果报,称为记别。((参见:授记)4587)p2656 FROM:【佛光大辞典】
【一阐提】
梵语 icchantika 或 ecchantika 之音译。又作一阐底迦、一颠迦、一阐提柯、阐提。另有阿颠底迦、阿阐提或阿阐底迦等词,当为一阐提同类语之讹音。此语原意为“正有欲求之人”,故译为断善根、信不具足、极欲、大贪、无种性、烧种,即指断绝一切善根、无法成佛者。入楞伽经卷二分阐提为二,即:(一)断善阐提,即本来即缺解脱因者(断善根)。(二)大悲阐提,又作菩萨阐提,即菩萨本著救度一切众生之悲愿,而故意不入涅槃者。又大庄严论经卷一中,亦有二说,即:(一)有性阐提,借助佛力,终可成佛者。(二)无性阐提,无论至何时,皆不得成佛者。此外,在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则立有断善阐提、大悲阐提和无性阐提三者之说。其中,断善阐提乃属有性阐提一类。一阐提发心至难,有若天生之盲人难以治愈,故喻为生盲阐提。昔时,道生主张“阐提成佛”之说,遭受守旧僧徒之抨击,直至昙无谶译出大般涅槃经后,此类说法乃渐被接受。然法相宗仍主张有不能成佛之众生存在;天台、华严及其他大乘诸宗,则主张一切众生皆能成佛。故一阐提能否成佛,犹为教界争论之问题。(北本涅槃经卷九、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五、华严经疏卷二、玄应音义卷二十三)p85 FROM:【佛光大辞典】
【颠迦】
即指一颠迦(梵 icchantika),亦即一阐提。为无性有情之一。此类有情乐欲于生死而不欣求出离。据北本涅槃经卷二十六、卷三十二等载,一阐提,即拨无因果,执著善恶业与善恶报无关者;其说或指顺世外道等之徒。或有将阿阐底迦(梵 acchantika,不乐欲)、阿颠底迦(梵 a^tyantika,毕竟)二语讹作一阐提之同类语者。(翻译名义集卷二外道篇)((参见:一阐提)85)p6730 FROM:【佛光大辞典】
【地前】
指菩萨修行过程中“十地”以前之阶位;即初地(十地中之第一地)以前之行位。所谓十地,指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之最终十位;此十位能生成佛智并住持不动,荷负且化益一切众生,恰如大地能生成、住持并荷负万物。p2309 FROM:【佛光大辞典】
【爱见】
又作见著二法、爱见二行。爱与见之并称。即对事、对理所起之烦恼。分别言之,爱系属情意上之烦恼,由于执著事事物物,故易障道。见则指执著于错误之理论导致谬见,并妨碍悟道,为理知上之烦恼。(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五、维摩经疏庵罗记卷三十)p5459 FROM:【佛光大辞典】
★ 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栴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因地不直果招纡曲,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提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如我是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学习解说]:
所以,阿难,如果不断除大妄语,就好比有人将粪便当做旃檀使用,想要闻到它的香气是绝对不可能的,我教比丘直心(指质直而无谄曲之心。乃一切万行之根本)是道场,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也不能弄虚作假,更何况是自称已经得到上人(上德之人也。佛家谓内有德智。外有胜行。在人之上。故名上人)法?这就像穷人撒谎说自己是帝王而引来灭门之灾一样,更何况是法王(佛之尊称),如何能妄言盗取?
因地(从凡夫地初发心学佛,到圆满成佛以前,这一段过程都叫做“因地”)不真,果报一定歪曲,又怎能求得无上菩提?这就好比有人想用嘴咬自己的肚脐,有人能做到吗?
如果诸比丘的心能像直弦(其直如弦。比喻为人耿直)一样真实,就能入于正定,永远不会有魔事干扰,我印证这样的人能成就菩萨无上知觉,像我这样说的是佛说,不是这样说的则是波旬说
名词解释:
【直弦】
1.其直如弦。比喻为人耿直。— 在线汉语字典
【法王】
梵语 dharma-ra^ja。<一>佛之尊称。王有最胜、自在之义,佛为法门之主,能自在教化众生,故称法王。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五中):“佛为法王,尊超众圣,普为一切天人之师。”又释迦方志卷上(大五一·九五○上):“凡人极位,名曰轮王;圣人极位,名曰法王。”(长阿含卷三游行经、维摩经卷上佛国品、法华经卷五安乐行品)
<二>菩萨之尊称。据华严经卷二十七载,菩萨于受职时,诸佛以智水灌此菩萨顶;以其具足佛之十力,亦能转十善道,故称灌顶法王。又大宝积经卷九密迹力士会载,菩萨因具足四事,故有法王之称誉,四事即:(一)不舍道心。(二)劝化他人发意。(三)以诸德本劝助道心,所可闻者意广无极。(四)令一切释梵、四天王、诸声闻及缘觉地,至于无极无坏弘广无穷之业。(法华经卷六药王菩萨本事品)
<三>为冥界阎魔王之别名。阎魔王依法判定冥界众生之罪,故称法王。((参见:阎魔王)6340)
<四>乃西藏所传佛教首领之封号。始于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封萨迦派首领八思巴为大宝法王。明永乐四年(1406),明成祖征聘迦尔居派喇嘛哈立麻至北京,次年封哈立麻为“万行具足十方最胜圆觉妙智慧善普应佑国演教如来大宝法王西天自在佛”,简称“大宝法王”。此后又分别封萨迦派、格鲁派之上首喇嘛为大乘法王、大慈法王。((参见:大宝法王)906)
<五>日本约于奈良朝时,一时所设之官阶名。少僧都道镜出入宫中,为天皇所宠,帝赐予“大臣禅师”之号,又于天平神护二年(766)十月,授予法王之位。此外,又称圣德太子为圣德法王或大法王皇太子。p3339 FROM:【佛光大辞典】
【因地】
为“果地”之对称。地者,位地、阶位之意。指修行佛道之阶位。亦即指由因行至证果间之阶位。与“因位”同义。可分为二种:(一)对佛果之果位而言,等觉以下者悉为因地。如教行信证卷二之“法藏菩萨因位时”一语,系对阿弥陀佛之果地而言。盖法藏菩萨系阿弥陀佛于往昔因位时之名号。(二)对初地以上之菩萨而言,地前菩萨之阶位皆为因地。亦即对已证位者,称未证位者为因地。首楞严经卷五(大一九·一二八中):“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即是一例。((参见:果地)3322)p2275 FROM:【佛光大辞典】
【因地】
从凡夫地初发心学佛,到圆满成佛以前,这一段过程都叫做“因地”。经云:“因地不真,果招迂曲。”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上人】
(术语)上德之人也。佛家谓内有德智。外有胜行。在人之上。故名上人。晋时称释子多曰道人。至鲍明远始有秋日示休上人诗。能改斋漫录曰:“唐人多以僧为上人,如杜子美已上人茅屋是也。”摩诃般若经曰:“一心行阿耨菩提,心不散乱,是名上人。”十诵律曰:“人有四种:一粗人,二浊人,三中间人,四上人。”释氏要览上曰:“增一经云:夫人处世,有过能自改者名上人,律瓶沙王呼佛弟子为上人。”维摩经问疾品曰:“文殊师利白佛:世尊彼上人者难为酬对。”思益经二曰:“我等今来见佛并网明上人。”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威仪】
梵语 catur-vidha^ i^rya^-patha^h!,巴利语 catta^ro iriya^-patha^。指行(梵 gamana,巴同)、住(梵 stha^na,巴 t!ha^na)、坐(梵 nis!adya^,巴 nisajja^)、卧(梵 s/aya,s/ayana,巴 sayana)四种威仪。为比丘、比丘尼所必须遵守之仪则,亦即日常之起居动作须谨慎,禁放逸与懈怠,以保持严肃与庄重。佛教中之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等,皆不出行、住、坐、卧四者,一般以行如风、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之四威仪,最为重要。
关于四威仪之法规定制,于各经论及诸师多有戒制,兹就行、住、坐、卧四者而论:
(一)行:据道宣之教诫律仪载,行走之时,不得垂手及左右顾视,必须直视前方七尺之地,勿踏虫蚁及急行,并不得与女子、醉酒者同行等。据大明三藏法数卷十八载,修道者于举止动步,心不外驰,无有轻躁,常在正念以成三昧,如法而行。此外,于一定区域内反覆往返之行走,称经行,系于饮食之后所行,藉以资养身心。
(二)住:据教诫律仪之在师前立法条载,不得直立于师前后,不得距离太近或太远,并不得立于高处、上风处,必须侧立于师之额角七尺许处。据大明三藏法数卷十八载,修道者非时不住,于住时,随所住处常念供养三宝,赞叹经法,广为人说,思惟经义,此为如法而住。又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举出闹门间、屠杀处、祠祀处、桥下、桥头、四徼道、空闲处等七地,为恶鬼之住处,故不宜居住。
(三)坐:据教诫律仪载,未唤坐,不得辄坐,不得同床共坐,若坐时脚未著地,则不得坐等。据大明三藏法数卷十八载,修道者跏趺宴坐,谛观实相,永绝缘虑,澄湛虚寂,端肃威仪,此为如法而坐。又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载,不得与女人连席而坐,于床上时,不得思念叹息世间事等。在佛教中,坐时必须陈敷坐具,通常皆用结跏趺坐、半跏趺坐等坐法,若疲劳时,可伸展一脚,但不得舒展两脚。然于密教,尚有多种坐法之说。
(四)卧:据教诫律仪、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等载,卧时必须敷铺卧具,并以右手为枕,右胁向下,左手伏左膝,两足相叠,面当看外,不得看壁,且不得赤体、思惟恶事等。据大明三藏法数卷十八载,修道者非时不卧,为调摄身心乃暂卧,卧时右胁而宴安,不忘正念,心无昏乱,此为如法而卧。
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五举出,仰卧为阿修罗之卧法、伏卧为饿鬼之卧法、左胁卧为贪欲人之卧法,三者应制止,仅准许右胁卧;若有恶眠、老病、右胁痈疮者,则不在此限。又右胁卧受到认许,乃因佛陀入灭之际,系头向北而面向西之右胁卧,故以此式为最上之卧法。上记之行、住、坐、卧四威仪,加上语、默二项,则为“六作”。
此外,善导之观经疏散善义载,于行、住、坐、卧间,一心专念阿弥陀佛之名号,念念不舍,称为正定业。(中阿含卷十一频鞞娑逻王迎佛经、菩萨善戒经卷五、卷八、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十二、十诵律卷四十五、五分律卷二十七、大智度论卷一、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三之四、摩诃止观卷二之二、南海寄归传卷三)((参见:经行)5551)p1728 FROM:【佛光大辞典】
【直心】
指质直而无谄曲之心。乃一切万行之根本。诸经论广用此语,各处用例所诠指之旨趣虽有出入,然皆本其“正直无虚假”之意,而随各处经文大旨广申弘义。如维摩经中所说“直心是道场”、“直心是菩萨净土”,即指其不虚假;另如大乘起信论,以直心为十信成就菩萨所发三种心(直心、深心、大悲心)之一,即视之为正念真如妙法之心,而与观无量寿经所说之“至诚心”含意相同;六十华严卷二十三以之为清净纯一、专心企求佛道之“菩提心”;六祖坛经以之为自性显露之心;日本净土真宗则视之为“他力之信心”,即对弥陀本愿救度力的真实信赖、毫无犹豫疑滞之心。(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华严经疏卷十八、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参见:三心)532)p3458 FROM:【佛光大辞典】
【直心】
(术语)正直而无谄曲之心也。维摩经佛国品曰:“直心是菩萨净土。”同菩萨品曰:“直心是道场。”楞严经一曰:“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注维摩一“肇曰:直心者,谓质直无谄,此心乃是万行之本。什曰:直心,诚实心也,发心之始始于诚实。”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学习笔记]:
这段经文教导的是不可以打妄语,这是第四决定清净明诲
关于妄语戒,世尊进一步举例说明:
如果不断除大妄语,就好比有人将粪便当做旃檀使用,想要闻到它的香气是绝对不可能的!
又好比有个穷人撒谎说自己是帝王而引来灭门之灾一样,同理如果修行人打妄语,果报势必堕入三恶道
正所谓“因地不直果招纡曲”,简单说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
想成佛唯有用真心、直心才能获得佛果,而妄语、妄心肯定是行不通的
要知道佛可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因此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下面一同来学习:“什么是[曲心]?什么是[直心]?”
[大宝积经]经文节录如下
复次迦叶。
菩萨有[四曲心]。所应远离。何谓为四。
于佛法中心生疑悔。
于诸众生憍慢瞋恨。
于他利养起嫉妒心。
诃骂菩萨广其恶名。
(附注:菩萨是指修行中的凡夫菩萨,也就是发大乘心的菩萨行者
菩萨行者对于众生有引领佛法增上的功用,虽然,修行中的菩萨行者难免有过失,
但是,不应该诃骂菩萨,广泛宣传其恶名,这样会让众生失去学佛的信心
其实这是佛的苦心,要众生舍弃对立,
一方面要菩萨行者严以自律,以免落人口实
一方面要其他众生放下对立攻击,各自约束要求自己,学习广大宽大心)
迦叶。是为[菩萨四曲心所应远离]。
复次迦叶。
菩萨有[四直心之相]。何谓为四。
所犯众罪终不覆藏。向他发露心无盖缠。
(附注:一般人有过失,总是说更大的谎,或找各种理由,甚至强不认错
佛弟子应该不隐藏自己的罪过,向他人发露自己的罪过,不覆藏于心,业由心转)
若失国界身命财利。如是急事终不妄语。亦不余言一切恶事。
(附注:不因为身家性命财物受到威胁而妄语造恶,也不说一切恶事
如是因,如是果,前生恶业,所以今生受苦,可是凡夫今生受苦的时候,
却又为了身命财利去造恶业,所以恶性循环不已,
又或者富者不知道因果,今生造恶业,所以事业家庭由赢转衰,折损福报)
[骂詈][毁谤][挝打][系缚]种种伤害。受是苦时但自咎责。自依业报不瞋恨他。安住信力。
(附注:这点也是时常发生的事情,众生遇到上述种种苦报的时候,
不会检讨自己的因果业报,深自忏悔,反而心生瞋恨,怨天尤人,责怪他人)
若闻甚深难信佛法。自心清净能悉受持。
(附注:众生业障和执着深浅不同,所以对于佛法能接受的次第程度也不同
佛弟子对于自己不明白的佛法,应该先摄心清净,心若能清净,就逐渐能受持深法)
迦叶。是为[菩萨有四直心之相]。 ——[佛经心法]:什么是[曲心]?什么是[直心]?~大宝积经 直心
【直心】
(术语)正直而无谄曲之心也。维摩经佛国品曰:「直心是菩萨净土。」同菩萨品曰:「直心是道场。」楞严经一曰:「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注维摩一「肇曰:直心者,谓质直无谄,此心乃是万行之本。什曰:直心,诚实心也,发心之始始于诚实。」
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直心】
直心者,谓心常质直,离诸谄曲,能行正法,即是菩提之心也。
FROM:【明,一如《三藏法数》】
【直心】
正直而无谄曲的心。
FROM:【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什么叫做上品上生[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 观无量寿佛经
到这里,第四种清净明诲:断除大妄语,也学习了
末学回头在想:五戒中的戒杀、盗、淫、妄语,与四种清净明诲中的戒杀、盗、淫、妄语,区别在于“摄心为戒”上
五戒中更多时候是在行为上避免(更适合初学),而四种清净明诲更接近于根本在心念上断除(更适合心法实修者),末学理解这也是直心修行的一种体现
由此,结合下面这段教导举一反三,学生深深惭愧!
举例来说,佛陀在佛经中都有教导佛弟子对「疾病」的态度与面对的修行方法
但是,当佛弟子遇到病痛的时候,多数的佛弟子可能都是急于找世俗医生和吃药,而不是真正用佛法去面对和实修,
这不仅浪费了实修的机会,也考验出佛弟子是否「真信佛」和「真学佛」以及「真实修」
如果不能落实佛法的教导和实修,那怎能说自己是在学佛呢?又如何说自己是佛教徒呢?那可不是妄语吗?可不就是破五戒了吗?
关于这点,佛陀早在许多佛经(例如:「大般涅槃经」,「楞严经」)中都有斥责,并称这些人不是「真佛子」,
所以,「皈依仪式」和「真佛子」可是两回事,这要认识清楚!—— 学佛者的迷信与智信
相关阅读:
辨析:「大师」是佛的称号,「还愿」是民间信仰
辨别末法邪魔外道的第四清净明诲(默认或自称佛菩萨转世)楞严经义贯-成观法师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