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光明遍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光明遍照],学习《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卷四十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257

主题

8506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1974

[忍辱勋章]

11#
 楼主| 发表于 2023-10-6 21:12:03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复次善男子。言请转法轮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广大佛刹。一一刹中。念念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成等正觉。一切菩萨海会围绕。而我悉以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法轮。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常劝请一切诸佛。转正法轮。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学习解说】
普贤菩萨继续对诸菩萨及善财童子说:我所说的请转法轮
就是遍尽所有法界、所有虚空界,所有十方三世一切佛土极微尘中
乃至在每一粒微尘中都有不可说无数的佛刹如微尘那么多的广大佛土
每一个佛土在念念之中都有无数的不可称说如微尘一样多的诸佛成就正等正觉
十方世界一切菩萨如百川流入大海集聚在佛所,围绕在佛四周
而我以清净的身口意业,诚恳的殷请诸佛运用种种方便为众生转动那绝妙的不可思议的大法轮
让众生都能听闻到能够解脱轮回的佛法

像这样的恳请一直到虚空到了尽头,众生界消失尽,众生的业消除尽,众生的烦恼断尽
而我恳切劝请一切诸佛为众生说法的心没有穷尽,一念接着一念永远不会停止
尽管如此,而我的身语意业永远不会感到疲惫厌倦

【词解】
【极微】
梵语 parama^N!u。又作极微尘、极细尘。旧译邻虚。物质(色法)分析至极小不可分之单位,称极微。依俱舍论卷十二谓,以一极微为中心,集合上、下及四方等六方之极微而成一团,称作“微”,又称“微尘”,亦即合七极微为一微尘,始为天眼等之所见。微尘,梵语 aN!u-rajas,音译作阿拏、阿菟,又作阿耨尘。
 集合七微尘,谓一金尘,七金尘谓一水尘,七水尘谓一兔毛尘,七兔毛尘谓一羊毛尘,七羊毛尘谓一牛毛尘,七牛毛尘谓一隙游尘(又作向游尘)。金尘、水尘能够通过金中、水中之空隙,故尘有极微细之意。兔毛尘、羊毛尘、牛毛尘,乃表示尘如兔、羊、牛的毛端之微细。隙游尘则指如窗隙间,吾人肉眼可视之光中浮游细尘而言。
 极微集合形成具体物质之时,至少须具足地、水、火、风四大,与色、香、味、触四尘(四微)始能形成。因不能缺少其一,故称“八事俱生,随一不减”。(大毗婆沙论卷十三、卷七十五、卷一三六、大智度论卷十二、瑜伽师地论卷三、卷五十四、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本)p5479
FROM:【佛光大辞典】

【海会】
<一>禅宗谓丛林僧众。如百川之流入大海,众僧会于丛林,称为海会。
<二>谓诸尊圣众之会聚。以海比喻其德高、数众,故称海会。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一(大三六·五下):“云被难思之海会者,以深广故。谓普贤等众,行德齐佛,数广刹尘,故称为海。”
<三>总墓之名,即取海众同会一穴之义。又称海会塔。((参见:海会塔)4170)p4169
FROM:【佛光大辞典】

【妙法轮】
 (譬喻)佛所转之法轮,绝妙不可思议,故曰妙法轮。唐华严经一曰:“辩才大海亦无尽,能转清净妙法轮。”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念念相续】
指念佛行者所起之心念,能系住一处而不散乱,即后念继前念,相续不断,中间不杂余念。往生要集卷中(大八四·五六中):“或低头举手,或举身称名,外仪虽异,心念常存,念念相续,寤寐莫忘。”此外,念念相续,亦指连续不断的称念佛号。(杂阿毗昙心论卷三、观念法门)p3214
FROM:【佛光大辞典】


那么,什么是 转法轮呢?【《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和【佛光大辞典】中这样记载:

【转法轮】
 (术语)佛之教法,谓之法轮。说教法,谓之转法轮。轮者,转轮圣王之轮,宝,有回转与碾摧之二义,回转四天下,碾摧诸怨敌。佛之教法,亦回转一切众生界,摧破诸烦恼,故譬之曰法轮。轮者,譬说教法。转自心之法,而移他之心,恰如转车轮也。止观辅行一曰:“轮具二义:一者转义,二摧破义。以四谛轮转度与他摧破结惑,如王轮宝能坏能安。”嘉祥法华义疏曰:“流圆演通,不系于一人,故称为轮。无累不摧,亦是轮之义。”法华经方便品曰:“恭敬合掌礼,请我转法轮。”法华文句五曰:“转佛心中化他之法,度入他心,名转法轮。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转法轮】
梵语 dharma-cakra-pravartana,巴利语 dhamma-cakka-ppavattana。又作转梵轮。为八相成道之一。释尊一代化仪总有八种相,其中,转法轮即指释尊为令众生得道而说法。 cakra 一词本为印度古代之战车,以回转战车即可粉碎敌人,譬喻佛陀所说之教法于众生之中回转,即可破碎众生之迷惑。又转轮圣王转动金轮,以降伏怨敌;而释尊以说法降伏恶魔,故称转法轮。释尊成道后,最初在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比丘宣说四谛法,此为转法轮之始,称为初转法轮。
 关于初转法轮之时日,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为佛成道三七日之后。十地经论卷一载第二七日后。四分律卷三十一载六七日后。方广大庄严经卷十载七七日后。五分律卷十五载八七日后。大智度论卷七、卷三十四载五十七日后。
 相对于鹿野苑之初转法轮,大乘经典称自经为第二或第三度转法轮。大般若经卷十二无作品载,鹿苑四谛之法轮为初转,开说般若之法为第二法轮转。解深密经卷二无自性相品载,鹿苑之四谛说法为初时;般若皆空之说,为第二时;深密中道之教,为第三时。又真谛及玄奘立“三法轮”之说,初时之有教为转法轮,第二时之空教为照法轮,第三时之中道教为持法轮。吉藏所撰之法华游意复依法华经卷二之文,别立三法轮,谓华严一乘教为根本法轮,中间之三乘教为枝末法轮,法华之会三归一为摄末归本法轮。此等皆系就释尊说法之内容,而于转法轮立有诸种分别。
 此外,诸经论亦有就诸佛菩萨所说法之不同,而立法轮之名,如海龙王经卷三女宝锦受决品,谓宝锦女转无动轮、本无轮、无断轮、无著轮、无二轮、无言法轮、清净轮、断诸不调轮、无乱轮、至诚轮、空无轮等诸法轮。悲华经卷五载,菩萨成就四清净法,转虚空法轮、不可思议法轮、不可量法轮、无我法轮、无言说法轮、出世法轮、通达法轮等。旧华严经卷三十一载,一切诸佛转妙法轮、无量法轮、一切觉法轮、知一切法藏法轮、无著法轮、无碍法轮、一切世间灯法轮、示现一切智法轮、一切诸佛同一法轮等。
 新华严经卷五十九载,如来转法轮有十种事:(一)具足清净之四无畏,(二)出生四辩随顺之音声,(三)善能开阐四真谛之相,(四)随顺诸佛之无碍解脱,(五)能令众生之心皆净信,(六)能拔众生诸苦之毒箭,(七)大悲愿力之所加持,(八)随出音声普遍十方一切世界,(九)于阿僧祇劫说法不断,(十)随所说法,皆能生起根力觉道禅定解脱三昧等法。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本、法华经玄赞卷二、卷四等,广就五门分别法轮之体,即:八圣道为法轮之体;四圣谛、十二因缘、三性等诸法为法轮之境;五蕴之功德为法轮之眷属;闻思修三慧为法轮之因;菩提涅槃为法轮之果。
 又释尊转法轮之像,称转法轮像。说法之高座,称转法轮座。说法之堂宇,称转法轮堂。(杂阿含经卷十五、长阿含经卷一、增一阿含经卷十、卷十四、中本起经卷上、维摩诘所说经卷上佛国品、菩萨处胎经卷五、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十一、卷十二、四分律卷三十二、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一、卷八十二、大智度论卷一、卷五十二、卷六十五、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卷九十五、转法轮经忧波提舍、俱舍论光记卷二十四)((参见:法轮)3423)p6619
FROM:【佛光大辞典】

转法轮就是佛为了不断佛种,为了度脱众生,为众生打开求取佛法大门的方法,令众生心生欢喜,他也是成就佛道的一种事业

菩萨摩诃萨了达自身及以众生本来寂灭不惊不怖,而勤修福智无有厌足,
虽知一切法无有造作,而亦不舍诸法自相,
虽于诸境界永离贪欲,而常乐瞻奉诸佛色身,
虽知不由他悟入于法,而种种方便求一切智,
虽知诸国土皆如虚空,而常乐庄严一切佛刹,
虽恒观察无人无我,而教化众生无有疲厌,
虽于法界本来不动,而以神通智力现众变化,
虽已成就一切智智,而修菩萨行无有休息,
虽知诸法不可言说,而转净法轮令众心喜
虽能示现诸佛神力,而不厌舍菩萨之身,
虽现入于大般涅槃,而一切处示现受生,
能作如是权实双行法,是佛业。


末法众生根器顽劣,世尊总是根据众生学佛因缘,运用善巧方便教导众生,令众生逐渐体会领悟佛法的真谛,所以转法轮也是佛教导众生度脱生死的善巧方便法门

一切诸佛于一时中知一切时,具净善根,入于正位而无所著,于其日月、年劫、成坏,如是等时不住不舍,而能示现若昼若夜、初中后时、一日、七日、半月、一月、一年、百年、一劫、多劫、不可思劫、不可说劫,乃至尽于未来际劫,恒为众生转妙法轮,不断不退,无有休息,是为第七善巧方便。

况且乐转法轮也是菩萨行者在行菩萨道过程中的十种法乐之一,他能够摧灭一切异道法故,让众生安住在光明的正法中,学习真正的解脱之法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所乐。何等为十?所谓:

乐正念,心不散乱故;

乐智慧,分别诸法故;

乐往诣一切佛所,听法无厌故;

乐诸佛,充满十方无边际故;

乐菩萨,自在为诸众生以无量门而现身故;

乐诸三昧门,于一三昧门入一切三昧门故;

乐陀罗尼,持法不忘转授众生故;

乐无碍辩才,于一文一句经不可说劫分别演说无穷尽故;

乐成正觉,为一切众生以无量门示现于身成正觉故;

乐转法轮,摧灭一切异道法故。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诸佛如来无上法乐。」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7

主题

8506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1974

[忍辱勋章]

12#
 楼主| 发表于 2023-10-7 21:15: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10-7 21:23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复次善男子。言请佛住世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将欲示现般涅槃者。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我悉劝请。莫入涅槃。经于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为欲利乐一切众生。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劝请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学习解说】
普贤菩萨继续对与会菩萨众和善财童子说:我所说的请佛驻世就是
所有一切法界,一切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国中如微尘一样多的诸佛如来,他们将为众生示现寂灭
还有无论是所有一切的诸菩萨、声闻乘众(指听闻佛陀声教而证悟之出家弟子
缘觉众(指独自悟道之修行者。即于现在身中,不禀佛教,无师独悟,性乐寂静而不事说法教化之圣者。声闻与缘觉,称为二乘;若共菩萨,则为三乘
或有学乘者(即指为断尽一切烦恼,而修学无漏之戒、定、慧,及择灭之理者。亦即佛弟子虽能知见佛法,然尚有烦恼未断,必须有待修行学习戒、定、慧等法,以断尽烦恼,证得漏尽,以其尚有法可修学,故称有学。在小乘之四向四果中,前四向三果之圣者为有学,
或无学乘者(无学指已达佛教真理之极致,无迷惑可断,亦无可学者。声闻乘四果中之前三果为有学,第四阿罗汉果为无学。)
以及所有一切善知识,我都要劝请他们不要入寂静涅槃
恳请一切佛国中的佛世尊能够再驻世在世间无数劫而为众生转大法轮
让众生能不断的听闻到解脱的甚深佛法,利益世间一切众生

像这样一直到虚空界到了尽头、众生的业消除殆尽,众生的烦恼断尽,而我的劝请没有穷尽
我的念头一直都在念念劝请佛继续住世中,这个念头永远不会间断停止
尽管如此,因为我的身语意清净,所以永远不会感到疲惫厌倦

【词解】
【声闻】
梵语 s/ra^vaka,巴利语 sa^vaka。音译舍罗婆迦。又意译作弟子。为二乘之一,三乘之一。指听闻佛陀声教而证悟之出家弟子。大乘义章卷十七本解释声闻之名义有三,即:(一)就得道之因缘而释,闻佛之声教而悟解得道,称为声闻。(二)就所观之法门而释,如十地经论卷四说,我众生等,但有名故,说之为声,于声悟解,故称声闻。(三)就化他之记说而释,如法华经卷二信解品载说,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故称声闻。此三释中,前二者为小乘之声闻,第三则为菩萨,随义而称为声闻。
 声闻原指佛陀在世时之诸弟子,后与缘觉、菩萨相对,而为二乘、三乘之一。即观四谛之理,修三十七道品,断见、修二惑而次第证得四沙门果,期入于“灰身灭智”之无余涅槃者。声闻乘,乃专为声闻所说之教法。声闻藏,则为阐述其教说之经典。
 于诸经论中,声闻之种类有二种、三种、四种、五种之别。据解深密经卷二无自性相品载,有:一向趣寂声闻、回向菩提声闻等二种声闻。入楞伽经卷四载,有:决定寂灭声闻、发菩提愿善根名善根声闻、化应化声闻等三种声闻。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三有:变化声闻、誓愿声闻、法性声闻等三种声闻。世亲之法华论卷下则将声闻分类为决定声闻、增上慢声闻、退菩提心声闻、应化声闻等四种。
 另据法华文句卷四上所举,将声闻类分为五,称为五种声闻,即:(一)决定声闻,谓久习小乘,积劫道熟而证得小果。(二)退菩提声闻,谓此声闻本习大乘,积劫修道,然中间为厌生死,退大道心,取证小果。(三)应化声闻,谓诸佛菩萨为度化前二种声闻,故内秘佛菩萨之行,外现声闻之形,以劝诱小乘,令入大乘。(四)增上慢声闻,谓厌离生死,欣乐涅槃,修习小乘而以得少为满足,未得谓得,未证谓证。(五)大乘声闻,谓以佛道之声,令一切闻者不住于化城(喻小乘涅槃),终归大乘实相之理。
 以上所举,皆基于大乘教义所作之分类,然诸部阿含经典及发智论、六足论等诸论之中,则不持此等说法,彼所谓之声闻,仅指上述之趣寂声闻一种而已。此外,声闻一语,于阿含等原始圣典中,兼指出家与在家弟子;然至后世,则专指佛教教团确立后之出家修行僧。(杂阿含经卷三十一、长阿含经卷一、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七、卷八十、法华玄论卷一、卷四、卷七、大乘义章卷十七末、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法华文句卷一上)p6497
FROM:【佛光大辞典】

【缘觉】
梵语 pratyeka-buddha,巴利语 pacceka-buddha。音译钵剌医迦佛陀、毕勒支底迦佛、辟支迦佛、贝支迦佛、辟支佛。又作独觉、缘一觉、因缘觉。为二乘之一,三乘之一。指独自悟道之修行者。即于现在身中,不禀佛教,无师独悟,性乐寂静而不事说法教化之圣者。声闻与缘觉,称为二乘;若共菩萨,则为三乘。
 独觉之种类,依大毗婆沙、俱舍、瑜伽师地诸论,有部行独觉、麟角喻独觉二种。依俱舍论卷十二载,部行独觉指声闻时已证不还果,而欲达阿罗汉果时,离佛自修自悟者;麟角喻独觉指独居修行一百大劫,而积足善根功德之觉者。关于部行独觉,有一说认为原即指须陀洹等之声闻;另一说则谓彼等先为异生,曾修声闻之顺决择分,后自证道,由是而得独胜之名,此系基于本事经中苦行外仙效仿猕猴之威仪而独证之说,即阐明部行独觉乃异生凡夫之意。此中,部行独觉之得名,系由其在声闻修行之际,多居僧团中生活;麟角喻独觉则系独自于山间、林下修行,不结伴侣,故以麟角为喻。
 另依大智度论卷十八之意,辟支佛有二类:(一)独觉辟支佛,亦有二种:(1)小辟支迦佛,本是“学人”(即指“有学”,系相对于“无学”而言),在受生七次须陀洹之后来生于人间,而于无佛之世自证成道。(2)大辟支迦佛,即于百劫中增长福慧,而得三十一相、三十相、二十九相乃至一相之圣者。盖前者即相当于部行独觉中之得果声闻,后者相当于麟角喻独觉。(二)因缘觉辟支佛,系由先世福德愿行之果报,而不必从他人闻法即能自出智慧,藉飞花落叶等之小因缘而觉悟,相当于部行独觉中之异生凡夫。
 又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四明揭三种独觉之道,其第一种即相当于今所说之大辟支迦佛,第二种相当于因缘觉,第三种相当于小辟支迦佛。四教义卷三引用大智度论之文,谓犹如独觉有大小二种,因缘觉亦有大小二种,其说恐非允当。
 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卷四亦举出缘觉有三种之别:(一)缘觉之缘觉,此与“因果俱”相同。(二)声闻之缘觉,其中“因”系指声闻,“果”成缘觉。(三)菩萨之缘觉,其中“因”系指菩萨,“果”成缘觉。
 大乘义章卷十七对声闻、缘觉有四句分别:(一)是声闻而非缘觉,即声闻人。(二)是缘觉而非声闻,即麟角喻人。(三)是声闻亦是缘觉,即为部行。(四)是缘觉亦是声闻,即因缘觉。又声闻、缘觉相较,则有五同六异之说,五同即:(一)见理同,同见生空之理。(二)断障同,同断四住之烦恼。(三)修行同,同修三十七道品法。(四)得果同,同得尽智、无生智果。(五)证灭同,同证有余、无余涅槃。六异指:(一)根异,声闻为钝根,缘觉为利根。(二)所依异,声闻依师,缘觉不依师。(三)藉缘异,声闻藉教法为缘而得悟道,缘觉藉事相之现缘而悟道。(四)所观异,声闻观察四真谛法,缘觉观察十二因缘法。(五)向果异,声闻人中四向四果,缘觉人中一向一果。(六)通用异,声闻之人二千国土为通境界,缘觉之人三千国土为通境界。
 缘觉若与菩萨相较,则有一同十异,一同即入于圣位而永不退转,十异即:(一)因异,缘觉之宿善狭小,菩萨广大。(二)根异,缘觉为钝根,菩萨为利根。(三)心异,缘觉畏苦,菩萨不畏。(四)所解异,缘觉观十二因缘而悟解生空之理,菩萨观一切法而解二空。(五)起行异,缘觉修自利行,菩萨修自他二利行。(六)断障异,缘觉断烦恼障,菩萨能断烦恼、所知二障。(七)得果异,缘觉得小涅槃,菩萨得大涅槃。(八)起化异,缘觉仅现神通而不说法,菩萨能现神通,亦能宣说。(九)通用异,缘觉同于声闻仅一心一作,不能众心众作,而诸佛菩萨能于一时化现十方世界之一切色相、五趣之身等而施化用。(十)体义异,缘觉所有之身智功德悉皆无常、苦、无我、不净,菩萨之涅槃则常、乐、我、净。以上之比较系大乘家之说,小乘家则认为不论声闻、缘觉、菩萨等,最后均归于“灰身灭智”之状态。
 缘觉人唯有自利行,而无利他心,故不起大悲心救度众生,遂难登佛果位。此即缘觉之舍悲障。若自声闻而言,则缘觉为利根;若自菩萨而言,则缘觉为钝根。故旧华严经卷六等,相对于声闻之称为小乘,菩萨之称为大乘,遂将缘觉称为中乘;另于大品十地之中,称缘觉为“支佛地”,置之于“已辨地”之上,“菩萨地”之下。亦即通教十地中之第八地。以支佛地而言,本身便有十地之分类。(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二、贤愚经卷五、大毗婆沙论卷七、卷一八○、大智度论卷十九、卷二十八、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二、辟支佛因缘论卷一、出三藏记集卷一、瑜伽论略纂卷九、俱舍论光记卷二十三、慧苑音义卷上、玄应音义卷三、翻译名义集卷二)p6132
FROM:【佛光大辞典】

【有学】
梵语 s/aiks!a,巴利语 sekha。又称学人。即指为断尽一切烦恼,而修学无漏之戒、定、慧,及择灭之理者。亦即佛弟子虽能知见佛法,然尚有烦恼未断,必须有待修行学习戒、定、慧等法,以断尽烦恼,证得漏尽,以其尚有法可修学,故称有学。在小乘之四向四果中,前四向三果之圣者为有学,惟证得阿罗汉果之圣者,以其无法可修学,故称为无学。
 有学共有十八类,称为十八有学或十八学人,据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经所举,即: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身证、家家、一间、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中般、生般、有行般、无行般、上流般等十八类。此外,于成实论等经论中,尚有不同之分类。(俱舍论卷二十四、成实论卷一、顺正理论卷六十五、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参见:十八有学)351、“四向四果”1683、“无学”5138)p2458
FROM:【佛光大辞典】

【无学】
梵语 as/aiks!a。为“有学”之对称。虽已知佛教之真理,但未断迷惑,尚有所学者,称为有学。相对于此,无学指已达佛教真理之极致,无迷惑可断,亦无可学者。声闻乘四果中之前三果为有学,第四阿罗汉果为无学。(俱舍论卷二十四、法华玄赞卷一)((参见:九无学)147、“有学”2458)p5138
FROM:【佛光大辞典】)

【涅槃】
梵语 nirva^N!a,巴利语 nibba^na。又作泥洹、泥曰、涅槃那、涅隶槃那、抳缚南、匿缚喃。意译作灭、寂灭、灭度、寂、无生。与择灭、离系、解脱等词同义。或作般涅槃(般,为梵语 pari 之音译,完全之义,意译作圆寂)、大般涅槃(大,即殊胜之意。又作大圆寂)。原来指吹灭,或表吹灭之状态;其后转指燃烧烦恼之火灭尽,完成悟智(即菩提)之境地。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为佛教终极之实践目的,故表佛教之特征而列为法印之一,称“涅槃寂静”。佛教以外之教派虽亦有涅槃之说,然与佛教者迥异。佛教大乘、小乘对涅槃之解释,异说纷纭。总约之,可大别如下:
 (一)据部派佛教,涅槃即灭却烦恼之状态。其中复有有余(依)涅槃与无余(依)涅槃之分,前者是虽断烦恼,然肉体(意即残余之依身,略称“余依”或“余”)残存之情形;后者是灰身灭智之状态,即指一切归于灭无之状况。有部等主张涅槃乃一存在之实体,经量部等视涅槃为烦恼灭尽的状态之假名,而其本身并无实体。
 (二)中论等以实相为涅槃,实相又即为因缘所生法上之空性,故与生死世间无有区别。同时,南本涅槃经卷三指出涅槃具足如下八味,即常、恒、安、清净、不老、不死、无垢、快乐,称为涅槃八味。若以此配以涅槃四德,常、恒为常,安、快乐为乐,不老、不死为我,清净、无垢为净。唯识宗称涅槃有四种,即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与无住处涅槃四种。其中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略称本来清净涅槃、性净涅槃,谓一切事物之本来相即是真如寂灭之理体,乃指真如。无住处涅槃,即依于智慧,远离烦恼、所知二障,不滞生死之迷界,且因大悲救济众生,故在迷界中活动,又不滞于涅槃之境地。大乘佛教之涅槃教说即以此为特色。
 此外,地论宗、摄论宗谓涅槃分为性净涅槃与方便净涅槃(藉修道去除烦恼而得之涅槃)二种。天台宗则分为性净涅槃、圆净涅槃(相当于地论宗等之方便净涅槃)与方便净涅槃(佛以救渡众生故,示现假身,缘尽而入涅槃。又作应化涅槃)等三涅槃。
 (三)小乘之声闻、缘觉入无余涅槃,再回心转向大乘之教,称为无余还生。同时,涅槃乃超离一切差别相状者(有为之相),故又称离相。净土宗称弥陀净土为涅槃之城,亦称无为涅槃界。
 (四)出现此世为人的佛(特指释尊),其肉体之死,称涅槃、般涅槃、大般涅槃。入涅槃又称入灭、薪尽火灭(薪喻佛身或机缘,火喻智慧或佛身)。涅槃原意指释尊之成道,但今大抵皆作无余依涅槃之意。刻绘释尊入灭姿态之画像或雕像,称为涅槃像。举行追慕释尊之法会,称涅槃会、涅槃忌、常乐会等。后世称僧侣之死为圆寂、归寂、示寂、入寂等。(杂阿含经卷十八、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三、金光明最胜王经第一如来寿量品、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八、卷三十三、卷三十四、俱舍论卷六)p4149
FROM:【佛光大辞典】


学习注:
如来法身常住,无处不在,没有生老病死,佛在经文中教导:

佛入灭只是方便示现,其实,佛寿无量,佛成就首楞严三昧,所以可以同时示现不同佛国成佛救度众生

首楞严三昧经~
尔时坚意菩萨白佛言。世尊。实寿几何。几时当入毕竟涅槃。
佛言。坚意。东方去此世界三万二千佛土。国名庄严。是中有佛。号照明庄严自在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今现在说法。坚意。如照明庄严自在王佛寿命。我所寿命亦复如是。
世尊。是照明庄严自在王佛寿命几所。
佛告坚意。汝自往问。自当答汝。
即时坚意承佛神力。又以首楞严三昧力故。及自善根神通力故。如一念顷到彼庄严世界。头面礼彼佛足。右绕三匝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寿命几时当入涅槃。
彼佛答言。如彼释迦牟尼佛寿命。我所寿命亦复如是。坚意。汝欲知者。我寿七百阿僧祇劫。释迦牟尼佛寿命亦尔。

  尔时坚意菩萨心大欢喜。即还娑婆世界。白佛言。世尊。彼照明庄严自在王佛。寿七百阿僧祇劫。而告我言。如我寿命释迦牟尼佛寿命。亦复如是。

尔时阿难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我谓世尊于彼庄严世界以异名字利益众生。

尔时世尊赞阿难言。善哉善哉。汝以佛力能知是事。彼佛身者即是我身。以异名字于彼说法度脱众生。阿难。如是神通自在力者。皆是首楞严三昧势力。
尔时佛告坚意菩萨。坚意。以是事故。当知我寿七百阿僧祇劫。乃当毕竟入于涅槃。
时会大众。闻佛所说寿命如是不可思议。皆大欢喜得未曾有。白佛言。世尊。诸佛神力至未曾有。一切所行不可思议。于此现寿如是短命。而实于彼七百阿僧祇劫。


妙法莲华经~
尔时佛告大菩萨众:「诸善男子,今当分明宣语汝等,是诸世界,若著微尘及不著者、尽以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导利众生。」

「诸善男子,于是中间,我说燃灯佛等,又复言其入于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别。诸善男子,若有众生、来至我所,我以佛眼、观其信等、诸根利钝,随所应度,处处自说、名字不同、年纪大小,亦复现言、当入涅槃,又以种种方便、说微妙法,能令众生发欢喜心。诸善男子,如来见诸众生、乐于小法,德薄垢重者,为是人说,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我实成佛已来、久远若斯,但以方便、教化众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说。

「诸善男子,如来所演经典,皆为度脱众生,或说己身,或说他身,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示己事,或示他事,诸所言说,皆实不虚。所以者何。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无有生死、若退若出,亦无在世、及灭度者,非实非虚,非如非异,不如三界、见于三界,如斯之事,如来明见,无有错谬。以诸众生有种种性、种种欲、种种行、种种忆想分别故,欲令生诸善根,以若干因缘、譬喻、言辞、种种说法,所作佛事,未曾暂废。如是,我成佛已来、甚大久远,寿命无量阿僧祇劫,常住不灭。

既然佛寿无量,常住不灭,那么佛为什么要示现入灭呢?善知识教导:
(对于善知识真正实修的教导规划)不是每个人都能听得懂(因为智慧不足),或听了能接受(因为碍于面子)
所以佛说无诤,不用与众生争辩,只需要摄受能虚心接受和受教的人,毕竟,娑婆众生刚强难化,有缘才能得度
也因此,古云:乱世圣人隐。这是说:恶人当道,所以圣者只能隐藏起来教导真正有善根的人,避免正法失传
再者,就是隐藏起来才不会被恶人所陷害,还有,隐灭后,众生才会觉得珍惜和珍贵(因为眼前的总是不珍惜)
所以,娑婆恶世的佛寿只有几十年,和其他净土以劫来算的简直无法相比,这就是因为娑婆众生刚强难化福薄缘浅

佛经中也有这样教导:
是时妙幢菩萨独于静处作是思惟。以何因缘释迦牟尼如来寿命短促唯八十年。复作是念。如佛所说有二因缘得寿命长。云何为二。一者不害生命。二者施他饮食。然释迦牟尼如来。曾于无量百千万亿无数大劫。不害生命行十善道。常以饮食惠施一切饥饿众生。乃至己身血肉骨髓。亦持施与令得饱满。况余饮食。

时彼菩萨。于世尊所作是念时。以佛威力其室忽然广博严净。帝青琉璃种种众宝。杂彩间饰如佛净土。有妙香气。过诸天香芬馥充满。于其四面各有上妙师子之座。四宝所成以天宝衣而敷其上。复于此座有妙莲花。种种珍宝以为严饰。量等如来自然显现。于莲花上有四如来。东方不动。南方宝相。西方无量寿。北方天鼓音。是四如来各于其座跏趺而坐。放大光明周遍照耀王舍大城。及此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十方恒河沙等诸佛国土。雨诸天花奏诸天乐。

尔时于此赡部洲中及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以佛威力。受胜妙乐无有乏少。若身不具皆蒙具足。盲者能视。聋者得闻。痖者能言。愚者得智。若心乱者得本心。若无衣者得衣服。被恶贱者人所敬。有垢秽者身清洁。于此世间所有利益。未曾有事悉皆显现。

尔时妙幢菩萨。见四如来及希有事。欢喜踊跃合掌一心。瞻仰诸佛殊胜之相。亦复思惟释迦牟尼如来无量功德。惟于寿命。生疑惑心。云何。如来功德无量寿命短促。唯八十年。

尔时四佛。告妙幢菩萨言。善男子。汝今不应思忖如来寿命长短。何以故。善男子。我等不见诸天世间梵魔沙门婆罗门等人及非人。有能算知佛之寿量知其齐限。惟除无上正遍知者。

时四如来。欲说释迦牟尼佛所有寿量。以佛威力。欲色界天诸龙鬼神健闼婆阿苏罗揭路茶紧那罗莫呼洛伽。及无量百千亿那庾多菩萨摩诃萨。悉来集会入妙幢菩萨净妙室中。

-----------------

时妙幢菩萨。闻四如来说释迦牟尼佛寿量无限白言。世尊。云何如来示现如是短促寿量。

(附注:以下四佛说明释迦牟尼佛示现短寿的原因~ 因为若佛长寿,众生常见佛故不知道珍惜,所以示现短寿,众生对佛法才知道珍惜)

时四世尊告妙幢菩萨言。

善男子。彼释迦牟尼佛于五浊世。出现之时。人寿百年禀性下劣。善根微薄。复无信解。此诸众生。多有我见人见众生寿者。养育邪见我我所见断常见等。为欲利益此诸异生及众外道。如是等类令生正解速得成就无上菩提。是故释迦牟尼如来。示现如是短促寿命。

善男子。然彼如来欲令众生见涅槃已。生难遭想忧苦等想。于佛世尊所说经教。速当受持读诵通利。为人解说不生谤毁。是故如来现斯短寿。何以故。彼诸众生若见如来不般涅槃。不生恭敬难遭之想。如来所说甚深经典。亦不受持读诵通利为人宣说。所以者何。以常见佛不尊重故。

善男子。譬如有人见其父母。多有财产珍宝丰盈。便于财物不生希有难遭之想。所以者何。于父财物生常想故。

善男子。彼诸众生亦复如是。若见如来不入涅槃。不生希有难遭之想。所以者何。由常见故。善男子。譬如有人父母贫穷资财乏少。然彼贫人或诣王家或大臣舍。见其仓库种种珍宝悉皆盈满。生希有心难遭之想。时彼贫人为欲求财。广设方便策勤无怠。所以者何。为舍贫穷受安乐故。

善男子。彼诸众生。亦复如是。若见如来入于涅槃。生难遭想乃至忧苦等想。复作是念。于无量劫诸佛如来出现于世。如乌昙跋花时乃一现。彼诸众生发希有心起难遭想。若遇如来心生敬信。闻说正法生实语想。所有经典。悉皆受持。不生毁谤。

善男子。以是因缘。彼佛世尊。不久住世。速入涅槃。

善男子。是诸如来。以如是等善巧方便。成就众生。

尔时四佛。说是语已忽然不现。



那为什么要祈请佛住世呢?
所谓「请佛住世」就是请佛莫入涅槃,请佛久住世间,普贤菩萨十大愿之一即是「请佛住世」。无论是显教还是密教行者,一定要「请佛住世」,然后才可以「请佛转法轮」,因为一定要有佛住在世上,我们才可以见佛闻法。
其实佛菩萨都是以大悲心而想住世,佛根本没有生灭,只不过随众生的善根而示现生灭。古德云:「身、口、意三业清净,佛住世间。身、口、意三业不净,佛入涅槃。」如果我们以一个净心来观佛,就是真正的劝请佛住世间。
曾有两个著名的公案:佛陀三问阿难,阿难三不答,没有请佛住世;慧思禅师问所有的门徒,竟然又无一人请他老人家住世。所以释迦世尊惟有入涅槃,慧思禅师惟有坐化,实为佛门千古遗恨(下文详细案例)


文/中台世界

《四十二章经》云,人有二十难,其中之一难即是「生值佛世难」。佛法实为难遭难遇,为佛弟子,当至诚礼请诸佛世尊乃至一切贤圣僧,长久住世,作世间之明灯、人天之眼目,令众生修行有所依怙。

  昔日佛陀涅槃前,在毘舍离城,曾三次对阿难言:若得四神足者,可住世一劫。当时阿难为魔蔽心,而不知请佛住世。若当时阿难能请佛住世,吾人今日仍能亲见如来金色身、亲闻世尊梵音声。故行者当发愿,若知诸佛如来、菩萨、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将欲示现般涅槃时,应立即恭敬劝请莫入涅槃,以利乐一切众生。

  《法华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之知见即是人人本具之佛性、宗门所谓之本来面目。故知,诸佛住世之本怀,即为接引众生悟入此清净自性。《六祖坛经》云:「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因此,这念心清明作主,即是自性佛住世,是为请佛住世之究竟义。

http://big5.fsamtj.com/my/ShowPost.asp?ThreadID=366674 (见①)
佛及善知识身体不好的时候,佛弟子更应该加倍祈请,切莫作是念,彼为佛菩萨,生死应自在,何需我祈请?
如果没有祈请,这世间的法缘就断了,就灭了,末世的无量众生就苦了。当然,这其中也有魔的障碍其心的缘故,所以修行人时时要提起正念,这正念很重要,就能破魔之扰。或念佛或受持楞严咒心,也是保持正念的绝佳方法。
阿难就是因为正念被魔所屏,突然不能想起去祈请世尊,也如世间人一样,突然呆住了,结果没有把握机缘,能为千古的遗憾!如果当初阿难能提起正念,赶在波旬之前就劝请佛住世无量寿,则我们现在也可以看到佛在世间,也可以去请法了。现在看看这个佛经的故事,真是悲痛难忍啊!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7

主题

8506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1974

[忍辱勋章]

1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8 21:08: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10-9 08:48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50分)


【复次善男子。言常随佛学者。如此娑婆世界。毗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折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种种难行苦行。乃至树下成大菩提。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现种种佛身。处种种众会。】

【学习解说】
普贤菩萨继续对诸菩萨众以及善财童子说:我说的常随佛学就是
在这个娑婆世界成佛的毗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就勇猛精进学习各种佛法,实践六度波罗蜜
在修行的路上永不退却,在无始劫中已经有不可称说无数次的身命布施给众生
可以把自己身上的皮肤撕下来作为纸,把自己身上的骨头折断作为笔,在自己身上刺出血作为墨
以此纸笔墨来作为书写佛法经典的工具,使未来众生能够听闻到解脱轮回的方法

这样书写的经典犹如须弥山那样坚固高大,娑婆世界毗卢遮那如来为了尊重难得的佛法,就是这样不惜自己的身命
更何况那世间的王位,城市乡村,豪华的宫殿,幽静的园林,这一切世间种种所有,佛更是毫不犹豫的舍弃掉
经历种种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苦修行,承受种种苦难,终于在菩提树下圆满无上涅槃智慧,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示现种种神通变化,显现各种不同身份的佛身,召开各种不同次第的法会为众生演说不可思议的佛法

【词解】
【毗卢遮那】
<一>梵名 Vairocana。为佛之报身或法身。又作毗楼遮那、毗卢折那、吠嚧遮那。略称卢舍那、卢遮那、遮那。意译遍一切处、遍照、光明遍照、大日遍照、净满、广博严净。据一切经音义卷二十一载(大五四·四三四下):“毗卢遮那,案梵本毗字,(中略)此云种种也。毗卢遮那,云光明遍照也;言佛于身智,以种种光明,照众生也。或曰毗,遍也;卢遮那,光照也;谓佛以身智无碍光明,遍照理事无碍法界也。”原为太阳之意,象征佛智之广大无边,乃历经无量劫海之修习功德而得到之正觉。
 有关毗卢遮那佛,诸经之记载与各宗之解释各异。旧译华严经卷二卢舍那佛品谓,毗卢遮那佛修习无量劫海之功德,乃成正觉,住莲华藏世界(佛报身之净土),放大光明,照遍十方,毛孔现出化身之云,演出无边之契经海。梵网经卷上谓,毗卢遮那佛于百阿僧祇劫修行心地法门,成等正觉,住莲花台藏世界海,其台周遍有千叶(即千世界),毗卢遮那佛化千身释迦佛住千世界。于每一叶世界复有百亿之须弥山、百亿之日月、百亿之四天下,及百亿之菩萨释迦坐百亿之菩提树下,宣说菩萨之心地法门。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谓,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遍一切处,成就常乐我净之四波罗蜜,住于常寂光土。其中,旧华严经卷二、梵网经卷上所说之毗卢遮那佛为报身佛,观普贤菩萨行法经所说为法身佛。法相宗立毗卢舍那、卢舍那、释迦等三尊,称毗卢舍那为自性身,卢舍那为受用身,释迦为变化身。十佛名之中,有“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之称。天台宗亦立毗卢遮那、卢舍那、释迦等三尊,然以之次第配为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华严宗立十身具足融三世间之法界身云,而谓此三尊乃同一佛身。在密教,毗卢遮那佛与大日如来同体,或为大日如来之别名,乃理法身、智法身不二之体,有除暗遍明之义。(旧华严经卷四如来名号品、华严经探玄记卷三、法华经文句卷九下、大日经疏卷一、卷十六、金刚顶经义诀卷上)((参见:大日如来)767)   
 <二>西藏早期译经师。意译遍照护、大光明。前藏尼木人。系桑耶寺建成后,赞普乞栗双提赞(742~797)首度命藏人出家的七僧人之一。后被派往印度学密法,迎请印度僧无垢友、法称等至桑耶寺传法与译经。(王后遗教)p3858
FROM:【佛光大辞典】

【须弥】
 (杂名)Sumeru,又作修迷楼,苏弥楼,须弥楼,弥楼。新作苏迷卢,苏迷嚧。山名。一小世界之中心也。译言妙高,妙光,安明,善积,善高等。凡器世界之最下为风轮,其上为水轮,其上为金轮即地轮,其上有九山八海,即持双,持轴,担木,善见,马耳,象鼻,持边,须弥之八山八海与铁围山也,其中心之山,即为须弥山。入水八万由旬,出水八万由旬,其顶上为帝释天所居,其半腹为四王天所居,其周围有七香海七金山,其第七金山外有咸海,其外围曰铁围山,故云九山八海。赡部洲等四大洲在此咸海之四方。注维摩经一曰:“肇曰:须弥山,天帝释所住金刚山也。秦言妙高,处大海之中,水上方高三百三十六万里。”胜鬘宝窟中本曰:“须弥,此言妙高,亦名安明,亦言善积。林公须弥留,此言善高,三百三十六万里。西域记一曰:“苏迷卢山,唐言妙高山,旧曰须弥,又曰须弥娄,皆讹略也。四宝合成,在大海中。”慧琳音义一曰:“或云须弥,山弥楼山,皆梵音声转不正也。正云苏迷嚧,唐云妙高山。四宝所成,故曰妙。出过众山曰高,或云妙光山,以四色宝光明各异照世故,名妙光也。”玄应音义六曰:“须弥山亦言修迷楼山,正言苏弥卢,此译言妙光,亦云妙高山也。”俱舍论曰:“妙高山王四宝为体,谓如次四面北东南西,金,银,吠琉璃,颇胝迦宝。”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难行】
梵语 dus!kara-carya^。又作苦行。为“易行”之对称。于宗教修行上难以实践之行为,泛称为难行;反之,易修之行为,则称易行。如法华经卷四提婆达多品所载,释迦如来于无量劫以来,为求菩提道,累积“难行苦行”之功德,而未曾止息;及大般若经卷四二四远离品所言,菩萨为度诸有情,多修苦行,受诸重苦,然不起难行苦行之想。上记二经均以“难行”表示艰苦修行之意。另如佛典中经常记载之尼乾子外道等,亦以行“难行”之苦行著称。
 净土教根据龙树之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所说,将佛陀之教说分判为难行道与易行道二种法门,用来表示菩萨修行至不退位之二种法门。唐代道绰即依此立圣道、净土二门,而谓欲于此土入圣之修行,称为难行道,为自力之圣道门;而期待往生净土之修行,称为易行道,为他力之净土门。(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二、往生论注卷上、安乐集卷上、卷下)((参见:易行)3290)p6720
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
<一>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有关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有五种:(一)发心菩提,谓十信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至菩提果之因。(二)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制伏烦恼,降伏其心。(三)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即所谓般若波罗蜜相。(四)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亦不执著般若波罗蜜,灭除系缚之烦恼,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故称出到菩提。(五)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觉智。以上合称五种菩提。又法华经论卷下于佛之法、报、应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报佛菩提(报身菩提)与应佛菩提(应身菩提)等三种菩提。大乘义章卷十八区分无上菩提为方便菩提与性净菩提两种。此外,三菩提亦为天台宗之十种三法之一,即:(一)实相菩提,又作无上菩提。悟实相理之真性菩提。(二)实智菩提,又作清净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众生之作用。上之三者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无别。
 据往生净土论载,远离:(一)执著自我,(二)不欲令一切众生得安稳,(三)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种与菩提门相违之法。称为三远离心或三种离菩提障。同书又列举三清净心:(一)不为自己求安乐(无染清净心),(二)除众生苦而令其安乐(安清净心),(三)令众生赴菩提而予其永远之乐(乐清净心)。是为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之心。以上皆须依赖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门始可令远离或生起。
 又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称作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求无上菩提之心,称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意或菩提心。顺趣菩提三十七种之行品,称菩提分法。佛成道之处所,称为菩提道场、菩提场,其道场树称菩提树。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称为增上菩提。结讲念佛,广祈众生增进佛道,称为菩提讲。檀那所属之寺院,称为菩提寺、菩提所。(菩萨地持经卷三无上菩提品、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菩提心经卷一、旧华严经卷三十八、卷五十二、新华严经卷七十、维摩经卷上、大宝积经卷一、卷二十七、大智度论卷四十四、成唯识论卷一)
<二>即唐代时来华之菩提仙那。((参见:菩提仙那)5205)p5198
FROM:【佛光大辞典】

【佛身】
梵语 buddha-ka^ya,巴利语同。指佛之身。有关佛陀生身之殊胜及其实身之种种考察,称为佛身论。溯自释尊在世或灭后不久,世以释尊非为常人,其身超越常人而圆满、清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并具有殊胜之能力(十力、四无所畏)。此后至部派佛教时代,分别论者与大众部主张佛身无漏之说,其寿量、威力皆具有无限性;此或指佛之肉身(即生身)而言。然有部提出异论,主张佛之生身亦为烦恼之果,故仍属有漏;但承认佛所成就之十力、四无所畏等功德法,或佛之教法尽属无漏,此称为法身(梵 dharma-ka^ya)。法身者,乃佛之所以为佛之根据,即非肉眼所能见之理佛,如此之法身与生身合称为二身。有部等称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五者为五分法身,如此之功德法亦称作法身。
 大乘佛教兴起后,佛身论随之急速开展。先是法身内容之变化,谓法性真如为法身。据无著之金刚般若论卷上载,经典即言说法身;对此,依修行证得始示现之法身,称证得法身。故大乘佛教兴起后,始称真如理体为法身,更进而称生身为应身(梵 nirma^N!a-ka^ya),并在两者之间别立报身(梵 sam!bhoga-ka^ya),故在十地经论卷三、梁译摄大乘论卷下等成立法、报、应三身说:(一)法身,又作法佛、法身佛、法性身、自性身、如如佛、如如身、实佛、第一身、真身。大乘佛教虽完全承受有部之法身说,但其特色在以常住真实普遍平等理体之真如法性为法身,指佛陀之本身,或立如来藏为法身。(二)报身,又作报佛、报身佛、受用身、受法乐佛、受乐报佛、食身、应身、第二身。指悟真理而有功德(因行果德)之具体普遍之身。此身既非永远的真理之身,亦非无常的人格之身。在菩萨因位时所立之愿与修行,其结果显现受乐之佛,即为报身,如阿弥陀佛。报身以大慧、大定、大悲为体,具足无量之色相、功德与乐相,佛之净土系以此报身为因而成立,菩萨在净土受法乐,亦以报身为因。大智度论称之为法性身、真身、法性生身,而梁译摄大乘论卷上则称此为应身。(三)应身,又作应佛、应身佛、应身如来、应化身、应化法身。即佛陀之现身,乃为救济众生,应众生之根机(受教者先天之能力与性格)所显现之人格身,如释迦牟尼佛,通常其身长为一丈六尺(即丈六)。此三身之关系,如月之体、光、影,称为一月三身。具体言之,法身之理体是唯一、常住不变,故以月之体为喻;报身之智慧由法身之理体所生,能照明一切,故以月光为喻;应身具变化之作用,从机缘而现,故以月影映现水面为喻。
 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三谓(大三一·二四九下):“如来身亦有二种得:一、自性得,是法身;二、人功得,是应化两身。为显异人功所得,故立自性身。依止自性身,起福德智慧二行。二行所得之果,谓净土清净及大法乐。能受用二果,故名受用身。于他修行地中,由佛本愿自在力故,彼识似众生变异显现,故名变化身。”佛地经论卷七分受用身为自受用身与他受用身二种,合前之法身、应身,共称四身。大乘入楞伽经卷六偈颂品,分法(自性)、报(受用)、化(变化)、变化(等流)之四身说。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一,分化佛、报佛及如如平等智慧佛等三佛,其他合部金光明经卷一、解深密经卷五等亦各有三身之说。
 佛身论之问题,起于佛灭后,至部派时代乃生起论议,上座部基于现实立场而反对,大众部则尚理想。后大乘佛教兴起,更盛行菩萨成佛之说,对佛陀之考察渐次进展,以般若为始,维摩、首楞严、法华、涅槃、华严、大日等诸大乘经典皆发表深远之佛陀观,随而促进有关佛陀所说法及所住国土之理论,构成佛教教义之重要部分。(杂阿含经卷二十六、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增一阿含经卷二、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卷一七三、异部宗轮论、大智度论卷三十四、卷九十三、成唯识论卷十、佛性论卷四、般若灯论释卷十三)((参见:二身)199、“三身”555、“化身”1324、“四身”1699、“生身”2063)p2629
FROM:【佛光大辞典】




【或处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或处声闻及辟支佛众会道场。或处转轮圣王小王眷属众会道场。或处刹利及婆罗门长者居士众会道场。乃至或处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众会道场。处于如是种种众会。以圆满音。如大雷震。随其乐欲成熟众生。乃至示现入于涅槃。】

【学习解说】
世尊或者来到一切大菩萨们集聚的法会道场,为菩萨众演说甚深佛法
或者来到声闻乘众生和辟支佛聚集的法会道场,为大家演说适合他们根器的《四谛法》《观十二因缘》等等
或者来到转轮圣王以及各小王和他们眷属集结处的法会道场为他们演说无上真理
或者来到刹利、婆罗门长者、居士们集会的道场,为他们开示佛法
或者还来到天龙八部(。即:天(梵 deva)、龙(梵 na^ga)、夜叉(梵 yaks!a)、阿修罗(梵 asura)、迦楼罗(梵 garud!a)、乾闼婆(梵 gandharva)、紧那罗(梵 kim!nara)、摩睺罗迦(梵 mahoraga)。为守护佛法而有大力之诸神。)、人、非人等众生集聚的道场为他们开示佛法

佛陀来到这些不同的道场,以圆满之音声,发出震聋欲耳的声音
根据与会众生的根器次第,并随顺他们的喜乐分别为他们演说不同次第的佛法
直到这些众生都有了成就,明白法界真相,明白只有实修佛法才能真正的解脱自在,这样一直到佛为众生示现寂灭涅槃

【词解】
【辟支佛】
梵语 pratyeka-buddha 之音译。意译作缘觉、独觉。又作贝支迦、辟支。为二乘之一,亦为三乘之一。乃指无师而能自觉自悟之圣者。据大智度论卷十八、大乘义章卷十七本载,有二义:(一)出生于无佛之世,当时佛法已灭,但因前世修行之因缘(先世因缘),自以智慧得道。(二)自觉不从他闻,观悟十二因缘之理而得道。(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四、慧苑音义卷上)((参见:缘觉)6132)p5613
FROM:【佛光大辞典】

【缘觉】
梵语 pratyeka-buddha,巴利语 pacceka-buddha。音译钵剌医迦佛陀、毕勒支底迦佛、辟支迦佛、贝支迦佛、辟支佛。又作独觉、缘一觉、因缘觉。为二乘之一,三乘之一。指独自悟道之修行者。即于现在身中,不禀佛教,无师独悟,性乐寂静而不事说法教化之圣者。声闻与缘觉,称为二乘;若共菩萨,则为三乘。
 独觉之种类,依大毗婆沙、俱舍、瑜伽师地诸论,有部行独觉、麟角喻独觉二种。依俱舍论卷十二载,部行独觉指声闻时已证不还果,而欲达阿罗汉果时,离佛自修自悟者;麟角喻独觉指独居修行一百大劫,而积足善根功德之觉者。关于部行独觉,有一说认为原即指须陀洹等之声闻;另一说则谓彼等先为异生,曾修声闻之顺决择分,后自证道,由是而得独胜之名,此系基于本事经中苦行外仙效仿猕猴之威仪而独证之说,即阐明部行独觉乃异生凡夫之意。此中,部行独觉之得名,系由其在声闻修行之际,多居僧团中生活;麟角喻独觉则系独自于山间、林下修行,不结伴侣,故以麟角为喻。
 另依大智度论卷十八之意,辟支佛有二类:(一)独觉辟支佛,亦有二种:(1)小辟支迦佛,本是“学人”(即指“有学”,系相对于“无学”而言),在受生七次须陀洹之后来生于人间,而于无佛之世自证成道。(2)大辟支迦佛,即于百劫中增长福慧,而得三十一相、三十相、二十九相乃至一相之圣者。盖前者即相当于部行独觉中之得果声闻,后者相当于麟角喻独觉。(二)因缘觉辟支佛,系由先世福德愿行之果报,而不必从他人闻法即能自出智慧,藉飞花落叶等之小因缘而觉悟,相当于部行独觉中之异生凡夫。
 又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四明揭三种独觉之道,其第一种即相当于今所说之大辟支迦佛,第二种相当于因缘觉,第三种相当于小辟支迦佛。四教义卷三引用大智度论之文,谓犹如独觉有大小二种,因缘觉亦有大小二种,其说恐非允当。
 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卷四亦举出缘觉有三种之别:(一)缘觉之缘觉,此与“因果俱”相同。(二)声闻之缘觉,其中“因”系指声闻,“果”成缘觉。(三)菩萨之缘觉,其中“因”系指菩萨,“果”成缘觉。
 大乘义章卷十七对声闻、缘觉有四句分别:(一)是声闻而非缘觉,即声闻人。(二)是缘觉而非声闻,即麟角喻人。(三)是声闻亦是缘觉,即为部行。(四)是缘觉亦是声闻,即因缘觉。又声闻、缘觉相较,则有五同六异之说,五同即:(一)见理同,同见生空之理。(二)断障同,同断四住之烦恼。(三)修行同,同修三十七道品法。(四)得果同,同得尽智、无生智果。(五)证灭同,同证有余、无余涅槃。六异指:(一)根异,声闻为钝根,缘觉为利根。(二)所依异,声闻依师,缘觉不依师。(三)藉缘异,声闻藉教法为缘而得悟道,缘觉藉事相之现缘而悟道。(四)所观异,声闻观察四真谛法,缘觉观察十二因缘法。(五)向果异,声闻人中四向四果,缘觉人中一向一果。(六)通用异,声闻之人二千国土为通境界,缘觉之人三千国土为通境界。
 缘觉若与菩萨相较,则有一同十异,一同即入于圣位而永不退转,十异即:(一)因异,缘觉之宿善狭小,菩萨广大。(二)根异,缘觉为钝根,菩萨为利根。(三)心异,缘觉畏苦,菩萨不畏。(四)所解异,缘觉观十二因缘而悟解生空之理,菩萨观一切法而解二空。(五)起行异,缘觉修自利行,菩萨修自他二利行。(六)断障异,缘觉断烦恼障,菩萨能断烦恼、所知二障。(七)得果异,缘觉得小涅槃,菩萨得大涅槃。(八)起化异,缘觉仅现神通而不说法,菩萨能现神通,亦能宣说。(九)通用异,缘觉同于声闻仅一心一作,不能众心众作,而诸佛菩萨能于一时化现十方世界之一切色相、五趣之身等而施化用。(十)体义异,缘觉所有之身智功德悉皆无常、苦、无我、不净,菩萨之涅槃则常、乐、我、净。以上之比较系大乘家之说,小乘家则认为不论声闻、缘觉、菩萨等,最后均归于“灰身灭智”之状态。
 缘觉人唯有自利行,而无利他心,故不起大悲心救度众生,遂难登佛果位。此即缘觉之舍悲障。若自声闻而言,则缘觉为利根;若自菩萨而言,则缘觉为钝根。故旧华严经卷六等,相对于声闻之称为小乘,菩萨之称为大乘,遂将缘觉称为中乘;另于大品十地之中,称缘觉为“支佛地”,置之于“已辨地”之上,“菩萨地”之下。亦即通教十地中之第八地。以支佛地而言,本身便有十地之分类。(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二、贤愚经卷五、大毗婆沙论卷七、卷一八○、大智度论卷十九、卷二十八、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二、辟支佛因缘论卷一、出三藏记集卷一、瑜伽论略纂卷九、俱舍论光记卷二十三、慧苑音义卷上、玄应音义卷三、翻译名义集卷二)p6132
FROM:【佛光大辞典】

【声闻】
梵语 s/ra^vaka,巴利语 sa^vaka。音译舍罗婆迦。又意译作弟子。为二乘之一,三乘之一。指听闻佛陀声教而证悟之出家弟子。大乘义章卷十七本解释声闻之名义有三,即:(一)就得道之因缘而释,闻佛之声教而悟解得道,称为声闻。(二)就所观之法门而释,如十地经论卷四说,我众生等,但有名故,说之为声,于声悟解,故称声闻。(三)就化他之记说而释,如法华经卷二信解品载说,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故称声闻。此三释中,前二者为小乘之声闻,第三则为菩萨,随义而称为声闻。
 声闻原指佛陀在世时之诸弟子,后与缘觉、菩萨相对,而为二乘、三乘之一。即观四谛之理,修三十七道品,断见、修二惑而次第证得四沙门果,期入于“灰身灭智”之无余涅槃者。声闻乘,乃专为声闻所说之教法。声闻藏,则为阐述其教说之经典。
 于诸经论中,声闻之种类有二种、三种、四种、五种之别。据解深密经卷二无自性相品载,有:一向趣寂声闻、回向菩提声闻等二种声闻。入楞伽经卷四载,有:决定寂灭声闻、发菩提愿善根名善根声闻、化应化声闻等三种声闻。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三有:变化声闻、誓愿声闻、法性声闻等三种声闻。世亲之法华论卷下则将声闻分类为决定声闻、增上慢声闻、退菩提心声闻、应化声闻等四种。
 另据法华文句卷四上所举,将声闻类分为五,称为五种声闻,即:(一)决定声闻,谓久习小乘,积劫道熟而证得小果。(二)退菩提声闻,谓此声闻本习大乘,积劫修道,然中间为厌生死,退大道心,取证小果。(三)应化声闻,谓诸佛菩萨为度化前二种声闻,故内秘佛菩萨之行,外现声闻之形,以劝诱小乘,令入大乘。(四)增上慢声闻,谓厌离生死,欣乐涅槃,修习小乘而以得少为满足,未得谓得,未证谓证。(五)大乘声闻,谓以佛道之声,令一切闻者不住于化城(喻小乘涅槃),终归大乘实相之理。
 以上所举,皆基于大乘教义所作之分类,然诸部阿含经典及发智论、六足论等诸论之中,则不持此等说法,彼所谓之声闻,仅指上述之趣寂声闻一种而已。此外,声闻一语,于阿含等原始圣典中,兼指出家与在家弟子;然至后世,则专指佛教教团确立后之出家修行僧。(杂阿含经卷三十一、长阿含经卷一、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七、卷八十、法华玄论卷一、卷四、卷七、大乘义章卷十七末、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法华文句卷一上)p6497
FROM:【佛光大辞典】

【声闻】
 (术语)梵语,舍罗婆迦S/ra%vaka,为佛之小乘法中弟子,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于涅槃者也。是为佛道中之最下根。胜鬘宝窟上末曰:“声闻者,下根从教立名,声者教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转轮圣王】
梵语 cakra-varti-ra^jan,巴利语 raja cakkavattin。音译作斫迦罗伐辣底遏罗阇、遮迦罗跋帝、遮加越。意译作转轮王、转轮圣帝、轮王、飞行转轮帝、飞行皇帝。意即旋转轮宝(相当于战车)之王。王拥有七宝(轮、象、马、珠、女、居士、主兵臣),具足四德(长寿、无疾病、容貌出色、宝藏丰富),统一须弥四洲,以正法御世,其国土丰饶,人民和乐。
 转轮圣王出现之说盛行于释尊时代,诸经论将佛陀与之比拟之处甚多。杂阿含经卷二十七、大智度论卷二十五即以转轮圣王之七宝及其治化,与佛之七觉支等并举。或将佛陀说法称作转法轮,比拟转轮圣王之转轮宝。又大毗婆沙论等称转轮圣王之轮宝有金、银、铜、铁四种,分别有其轮王。仁王般若经卷上菩萨教化品、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等,据此说配于菩萨行位,以铁轮王为十信位,铜轮王为十住位,银轮王为十行位,金轮王为十回向位。法苑珠林卷四十三,举轮王有军轮王、财轮王、法轮王,阿育王等为军轮王,金轮至铁轮四王为财轮王,如来为法轮王。
 按转轮圣王多出现于太古时代,诸经论举其名者颇多,有顶生王、大善见王、民主善思王等,皆系实际于印度太古出世之王。此外,长阿含卷六转轮圣王修行经载,当来弥勒出现时,儴伽转轮圣王将出现。悲华经卷三大施品载,于删提岚界善持劫中,有无量净转轮圣王出现。如来智印经载,月髻佛出世时,慧起转轮圣王出现。又俱舍论卷十二载,转轮圣王出现于人寿无量岁至八万岁之时。然法华经玄赞卷四则谓金轮王一定在人寿八万岁以前出世,银轮王乃至铁轮王则不一定,如阿育王是铁轮王,而于人寿百岁时出世。(杂阿含经卷十五、中阿含卷十一“四洲经”、卷四十一梵摩经、长阿含卷十五究罗檀头经、卷十八转轮圣王品、大宝积经卷五十九、卷七十五、卷七十六、贤愚经卷八、卷十三、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卷一五○、卷一八三、大智度论卷四、卷二十四、卷八十二、大唐西域记卷一)p6624
FROM:【佛光大辞典】

【刹帝利】
梵语 ks!atriya。意译地主、王种。略作刹利。乃印度四姓阶级中之第二阶级,地位仅次于婆罗门,乃王族、贵族、士族所属之阶级,系从事军事、政治者。释尊即出身此阶级。((参见:四姓)1705)p3732
FROM:【佛光大辞典】

【婆罗门】
梵语 bra^hmaN!a。又作婆啰贺磨拏、婆罗欱末拏、没啰憾摩。意译净行、梵行、梵志、承习。印度四姓中,最上位之僧侣、学者阶级。为古印度一切知识之垄断者,自认为印度社会之最胜种姓。长阿含卷六小缘经、卷十五种德经、慧琳音义卷二十九等皆载此阶级由梵天之口生,颜貌端正,清净高洁,以习吠陀、司祭祀为业。依摩奴法典规定,四姓中婆罗门有六法,即学习吠陀、教授吠陀、为自己祭祀、为他人祭祀、布施、受施。故四姓中除最下之首陀罗族外,其余三姓皆得诵吠陀、自作祭祀,然为他人祭师、教他人吠陀、受施等则仅限于婆罗门。
 婆罗门一生可分四期:(一)梵行(梵 brahma-ca^rin)期,八岁就师,其后十二年学吠陀,习祭仪。(二)家住(梵 gr!ha-stha)期,返家结婚生子,祭祖灵,营俗务。(三)林栖(梵 va^na-prastha)期,年老则家产让子,栖居树林修苦行,专心思惟,入宗教生活。(四)遁世(梵 sam!nya^sin)期,绝世俗之执著,被粗衣,持水瓶,游行遍历。遁世期婆罗门之行法,其后为佛教沿用者不少,如游行、乞食、雨安居等即是;又此期行之婆罗门称比丘(梵 bhiks!u)、沙门(梵 s/ramaN!a)、游行者(梵 parivra^jaka)亦是例证。杂阿含经卷十七、卷二十九、中阿含卷四十八马邑经、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七等,更以沙门与婆罗门同义。长阿含卷十六“三明经”列有诵持流布吠陀之婆罗门阿吒摩、婆摩、婆摩提婆、婆婆悉、毗婆审、伊尼罗斯、蛇婆提伽、迦叶、阿楼那、瞿昙摩、首脂、婆罗损陀等。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更别婆罗门为三类,即:(一)生于婆罗门种之家者称为种姓婆罗门,(二)假呼为婆罗门者称为名想婆罗门,(三)驱摈恶不善法而行善行者称为正行婆罗门。(杂阿含经卷四、长阿含卷五典尊经、增一阿含经卷十一、卷四十六、金刚针论、成实论卷七“三业品”、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七、玄应音义卷卷十八)((参见:四姓)1705、“梵志”4632)p4463
FROM:【佛光大辞典】

【天龙八部】
又称八部众。即:天(梵 deva)、龙(梵 na^ga)、夜叉(梵 yaks!a)、阿修罗(梵 asura)、迦楼罗(梵 garud!a)、乾闼婆(梵 gandharva)、紧那罗(梵 kim!nara)、摩睺罗迦(梵 mahoraga)。为守护佛法而有大力之诸神。八部众中,以天、龙二众为上首,故标举其名,统称天龙八部。(无量寿经卷上、法华经卷四)((参见:八部众)296)p1368
FROM:【佛光大辞典】

【圆满】
梵语 paripu^rN!a。周遍充足,无所缺减之意。若指十八圆满而言,称十八圆满,或十八具足;谓诸佛(报身佛)所受用之国土,具足十八种功德事,即:显色圆满、形色圆满、分量圆满、方所圆满、因圆满、果圆满、主圆满、辅翼圆满、眷属圆满、住持圆满、事业圆满、摄益圆满、无畏圆满、住处圆满、路圆满、乘圆满、门圆满、依持圆满等。另于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五,举出善说法毗奈耶中具有行圆满、果圆满、师圆满等三种圆满。此外,如相好圆满、万德圆满、功德圆满、所愿圆满等,皆表各种周遍圆满、无所欠缺之意。(旧华严经卷五十五、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佛地经论卷一)p5413
FROM:【佛光大辞典】

【圆满】
圆满,指:①没有缺陷、漏洞,使人满意。完美无缺;完善。②浑圆丰满。
© 汉典



【如是一切我皆随学。如今世尊毗卢遮那。如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尘中。一切如来皆亦如是。于念念中。我皆随学。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学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学习解说】
佛陀为普度众生而所做所行的一切,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如今毗卢遮那佛在娑婆世界所做的一切,所有一切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土
乃至在极微尘中的一切如来也都如毗卢遮那佛那样
我一定生起正心正念,念念按照佛陀的示范教导
为了利乐一切众生而不断的努力精勤修行,学习普度众生
这样直到虚空界穷尽、众生界穷尽、众生烦恼断尽,我追随佛陀的心念却没有穷尽
后念接着前念相续不断不会停止,而我的身语意业永远不会感到疲惫厌倦



学习注:
关于常随佛学,善知识慈悲的为我们从阿难尊者恒常随佛学佛的实际案例中佐证随佛学的重要性,也从【法性原理】上来分析常随佛学而获得佛法上的利益

诸佛在成佛以前,因地(因就是相对于果,地就是阶段、位阶)修行的时候
都要发起「普贤十愿」(入普贤心),依照「普贤十愿」来修行(修普贤行),才能逐渐成佛

「普贤十愿」其中之一就是「常随佛学」,就是恒常跟随十方诸佛学习佛法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或许,和别人相比,我们并不聪明,进步的速度比别人慢
而且自己确实也如《地藏经》所说「累世的无明愚痴业障深重」!

但是,就像「阿难尊者」一样,只要紧紧的跟住佛陀,就能听闻(&见闻)无量的法门和智慧
虽然不是「智慧第一」的弟子,但是也能成为「听闻第一」的侍者,
就算自己目前仍然能力不足、实修不足,但是也能像在《楞严经》中般得到佛的救助和指导
而且在最后佛陀示灭转而让弟子传承教法的时候,也能依照教法快速提升自己和传承教法给众生

所以,佛经中,不论是佛陀教导初学者应该「亲近善知识」、或发起「普贤十愿」(常随佛学)的普贤行者(菩萨行者)
不论是初学、初发心或是久修菩萨,重点都应该紧紧的跟随智者(善知识、佛陀),才能不偏离正法且快速成长

根据「法性原理」来说,有「信心」才能常「亲近」(善知识)和常「随」(佛学)
相信「善知识」和「佛」,才能真正相信所教导的佛法
能相信、有信心,心才能真正与「善知识」和「佛」相应、甚至相印,也才能相应或相印于「法」
这样,法才能起真正的效用,而能转变凡心为佛心,才能真正得到心印(心的印证)
能印心,有心印,才能明白原理与相貌,这才算得到传承,也才能传承(他人)
所以,「达摩祖师」才对不同弟子分别说:你得到我的皮、你得到我的肉、你得到我的骨、你得到我的真髓!

另外,要记得今生命终求生「极乐世界」面见「阿弥陀佛」
这是落实「常随佛学」最方便的机会!



作为佛弟子,就应该要按照佛陀的教导来实修实证
随佛学佛,就要深入经藏,了知佛的教导
随佛学佛才能使自己的第八识中念念是正知见,才能在修行的过程中以正知见替代凡夫知见,以佛的正见破除种种邪见,
随佛学佛,才能恒常的沿着正确的修行之路而不会退转,直到真正的解脱轮回

学习完普贤菩萨的这一大愿,深深的体会到佛对众生的悲心无限,慈心无限,救渡众生的心无限,所以想要成就佛道,就应时常学习佛的悲心慈心救渡众生愿心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7

主题

8506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1974

[忍辱勋章]

14#
 楼主| 发表于 2023-10-9 21:10: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10-9 21:14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昨天学习普贤菩萨【常随佛学】这一大愿,佛的慈心悲心救度众生大愿心无限
众生就是要学习佛的慈悲喜舍无量之心,救度众生离苦得乐之大愿心
这才是常随佛学、自利利他、与众生共同走上解脱的正确修行之路

关于佛的慈心悲心喜心舍心,佛在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中这样教导
(深深感恩善知识慈悲节录,让众生能够有缘学习佛教导的四无量心,能够按照佛的教导如实遵照落实):

王言。大师。何者如来四无量心。

答言。大王。四无量者。所谓慈心无量。悲心无量。喜心无量。舍心无量。

大王当知。沙门瞿昙。有十种无量大慈之心。
一者平等大慈。不选择一切众生故。
二者饶益大慈。能开天人善道涅槃闭诸恶趣故。
三者救护大慈。毕竟能度一切众生生死险难故。
四者哀愍大慈。不舍一切众生长养诸根故。
五者解脱大慈。灭诸众生烦恼热故。
六者出生菩提大慈。示诸众生无上涅槃大菩提故。
七者于诸众生无碍大慈。放大光明。普照一切众生界故。
八者虚空等大慈。救护一切诸众生故。
九者法缘大慈。觉悟一切诸众生等知真实法故。
十者无缘大慈。证离生死实法性故。
大王当知。是名慈心无量。

大王当知。沙门瞿昙。有十种无量大悲之心。
一者不共大悲。性大悲故。
二者不厌大悲。代一切众生受大苦故。
三者入一切恶道大悲。处在生死度众生故。
四者于诸天人受生大悲。示现诸法悉无常故。
五者不舍一切邪定众生大悲。于无量劫起大誓心庄严成就故。
六者不着己乐大悲。为与一切众生乐故。
七者不求报大悲。自心清净故。
八者除灭一切众生倒心大悲。说实法故。
九者说真法性大悲。知诸法界自性清净故。
十者说空空无所有大悲。不为诸客尘烦恼染故。
大王当知。是名悲心无量。

大王当知。沙门瞿昙。有十种无量大喜之心。
一者大喜。庆诸众生发菩提心故。
二者大喜。念诸众生舍诸有故。
三者大喜。于犯戒者不生恶心教化成就故。
四者大喜。于诸一切诤讼众生悉令和合得无上智故。
五者大喜。为诸众生常护正法故。
六者大喜。远离世间出世间故。
七者大喜。令诸众生不着一切资生之具常乐正法故。
八者大喜。不共一切难摧伏故。
九者大喜。不坏法界令诸众生常乐禅定解脱三昧相续不断故。
十者大喜。令诸众生专求寂静。除灭乱心得无上慧。远离邪见满足诸愿故。
是名喜心无量。

大王当知。沙门瞿昙。有十种无量大舍之心。
一者大舍。一切众生恭敬供养。心不加喜。一切众生轻慢毁辱不生恼故。
二者大舍。常行世间。不为世间八法所染故。
三者大舍。知器知时。于器非器心行平等故。
四者大舍。不与众生声闻辟支佛学无学法故。
五者大舍。远离一切烦恼习气故。
六者大舍。不叹修行二乘菩提厌生死故。
七者大舍。远离世间涅槃语。非离欲语。戏笑语。恼他语。声闻缘觉乃至一切障菩提语故。
八者大舍。若有众生待时受化。如来于中。暂时放舍故。
九者大舍。若有众生应受佛化。随彼应见种种色像。即能现故。
十者大舍。远离二法。无上无下。无取无舍。无虚无实。观察平等。安住真实。得净忍故。
是名舍心无量。

大王当知。沙门瞿昙。毕竟成就如是四无量心。是故我言。无有过失。
ps 以上,大家看完了有觉得非常安定,或者非常感动吗

——[介绍]四无量心... 节录自 法华部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

末学看完这段经文,有一句话在脑中盘旋:原来佛是这样成佛的
无量劫以来,佛为了救度众生如是修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成就如此的慈悲喜舍大无量心,实在令世人感动敬佩,实在是世人学习的楷模
开山劈地很难,佛已经为众生打开了通道,就看众生愿不愿意往上走,只要愿意前行,就一定也能到达目的地
佛成佛时说:每个众生都有平等的佛性(大意),这个愿心也鼓舞着末学,一定要好好学习佛陀的四无量心,成就佛陀实证的四无量心


佛在法华经—离世间品中也有为众生开示这十种清净慈悲喜舍,可见修习慈悲喜舍的重要性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慈。何等为十?所谓:

等心清净慈,普摄众生无所拣择故;
饶益清净慈,随有所作皆令欢喜故;
摄物同己清净慈,究竟皆令出生死故;
不舍世间清净慈,心常缘念集善根故;
能至解脱清净慈,普使众生除灭一切诸烦恼故;
出生菩提清净慈,普使众生发求一切智心故;
世间无碍清净慈,放大光明平等普照故;
充满虚空清净慈,救护众生无处不至故;
法缘清净慈,证于如如真实法故;
无缘清净慈,入于菩萨离生性故。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广大清净慈。」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悲。何等为十?所谓:

无俦伴清净悲,独发其心故。
无疲厌清净悲,代一切众生受苦,不以为劳故。
难处受生清净悲,为度众生故。

善趣受生清净悲,示现无常故。
为邪定众生清净悲,历劫不舍弘誓故。
不着己乐清净悲,普与众生快乐故。
不求恩报清净悲,修洁其心故。
能除颠倒清净悲,说如实法故。
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本性清净、无染着、无热恼,以客尘烦恼故而受众苦;如是知已,于诸众生而起大悲,名:本性清净为说无垢清净光明法故。
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如空中鸟迹,众生痴翳不能照了;观察于彼,起大悲心,名:真实智为其开示涅槃法故。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广大清净悲。」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喜。何等为十?所谓:

发菩提心清净喜;
悉舍所有清净喜;
不嫌弃破戒众生而教化成就清净喜;
能忍受造恶众生,誓愿救度清净喜;
舍身求法不生悔心清净喜;
自舍欲乐,常乐法乐清净喜;
令一切众生舍资生乐,常乐法乐清净喜;
见一切佛恭敬供养无有厌足,法界平等清净喜;
令一切众生爱乐禅定、解脱、三昧游戏入出清净喜;
心乐具行顺菩萨道一切苦行,证得牟尼寂静不动无上定慧清净喜。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广大清净喜。」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舍。何等为十?所谓:

一切众生恭敬供养,不生爱着清净舍;
一切众生轻慢毁辱,不生嗔恚清净舍;
常行世间,不为世间八法所染清净舍;
于法器众生待时而化,于无法器亦不生嫌清净舍;
不求二乘学、无学法清净舍;
心常远离一切欲乐、顺烦恼法清净舍;
不叹二乘,厌离生死清净舍;
远离一切世间语,非涅槃语、非离欲语、不顺理语、恼乱他语、声闻独觉语,略说乃至一切障菩萨道语皆悉远离清净舍;
或有众生,根已成熟发生念慧而未能知最上之法,待时方化清净舍;
或有众生,菩萨往昔已曾教化至于佛地方可调伏,彼亦待时清净舍;
菩萨摩诃萨于彼二人,无高无下,无取无舍,远离一切种种分别,恒住正定,入如实法,心得堪忍清净舍。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如来无上广大清净舍。」——十种清净[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四无量心,是菩萨利益众生的广大之心
那么如何发起并且深入【四无量心】呢?

众所周知,众生累劫以来因为贪嗔痴深重,身语意不清净,第八识中已经埋藏了很多的凡夫的恶业种子,凡夫的心念已经根深蒂固,就如善知识教导的:

累劫累世以来,[心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正确的训练和控制
随着情绪躁动变化的凡夫心就像野兽般充满野性,没有理性与智慧



例如,现在功利社会下的一般人,每个人生活中遇到任何事情
可能不再用~乐观,阳光,欢愉,勇敢,负责,宽容,体贴,怜悯,慈悲的心态
而是常用~斗争,批判,指责,咒骂,恐吓,挑拨或悲观,逃避,惧怕的方式
大家已经逐渐忘失如何生起正面乐观的心念和感动

因此,学佛修行的过程,我们必须透过一些方法来引导

例如,[布施],放生,施食来培养慈悲心,同理心,舍离心,欢喜心,感恩心
透过[戒律]和学习[忍辱],来断除上述讲的批斗挑拨种种负面的心念和行为
透过[精进]实修~念佛,持咒,拜佛,和[三昧(禅定)]观修,
来熟悉心识作用的运作和控制,增长专心和[定力],破除负面心念
透过读诵佛经,学习法义,明白法界真相,增长[智慧],破除执着,
次第增上清净慈悲平等光明心,而逐渐恢复佛性成佛


这就是[大乘佛教][菩萨道][六度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过程

也是逐渐发起[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且深入[四无量心]的过程
透过上述六度的修行,逐渐生起[四无量心],深入[四无量心](佛门心法)
并且发起大愿心~
[四弘誓愿]1.众生无边誓愿度,2.烦恼无尽誓愿断,3.法门无量誓愿学,4.佛道无上誓愿成

然后以[四无量心][四弘誓愿][六度]为基础,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他,同事)来引导众生

逐渐让自己和众生都恢复佛性,这就是实修[首楞严三昧]的过程


略说]心法实修的过程 ~ 六度波罗蜜&四无量心&四弘誓愿&四摄法   

如何把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真正的运用在实修的过程中,善知识又为众生提供了具体的方法:

在修行过程中,由于我们尚未圆满,自己的凡夫习气还很深重
所以,在想要帮助家人学佛,或者普度众生的过程,可能会和众生有所争执
为了避免自己产生退心,这时候除了内省观照并忏悔自己的不圆满
可以练习下面四个观照转念法,去除自己心中的执着
或练习之前所讲的光明法,引导自己转凡性入佛性光明

慈观
明白众生的根器和执着,知道他们尚未能明白世间苦和学习佛法
因此不会对众生生气,就像知道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
就像对无知的小孩不会生气一样,只有疼惜爱惜,身心自在

悲观
明白众生苦,知道他们还无法明白世间苦,执着于欲乐烦恼,所以在苦的轮回中,
因此不会对众生生气,因为同情众生苦不忍苛责,只有耐性和更大的愿力来帮助众生

喜观
明白众生皆是佛菩萨示现,种种众生相,令我们自己烦恼转为菩提,只有心存感恩欢喜

以上三种是大乘观法,学佛要在道理上能够明白,然后转念安住,这样念佛持咒会比只用嘴巴还有用

舍观
明白众生本体佛性皆清净无染,自己佛性亦然,无我相众生相,无失亦无得,入甚深思维观照,当下解脱
这是实相般若的舍观,比一般的舍离心更超越

——分享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实修观照法

那么实修慈心有什么功德利益呢?
1,修习慈心,当得往生佛国净土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 该怎么回向?何谓[无上回向]? ~ 大集譬喻王经

2,修习慈心,能够在修习佛法路上得不退转
梵天。菩萨有四法。 [于诸佛法][得不退转]。何等四。
一者[受无量生死]。(附注:为了普渡众生,所以投生六道)
二者[供养无量诸佛]。
三者[修行无量慈心]。
四者[信解无量佛慧]。(附注:法门无量誓愿学,并且深入法义)
是为四。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7

主题

8506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1974

[忍辱勋章]

15#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0 21:07: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10-10 21:09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继续上面实修慈心的功德利益:

3,修习慈心,在行菩萨道中能增上菩提因缘,从而不会退失菩提之心
复愿诸佛及诸弟子。常于我所生欢喜心具五善根。若诸众生斫伐我身斩截手足头目支节。当于是人生大慈心深自喜庆。如是诸人为我增长菩提因缘。
.....


父母师长深生恭敬。怨憎之中生大慈心。
(附注: 对于怨恨憎恨自己的人, 仍能心生大慈)
......

善男子。若有能发如是愿者。是名菩萨终不退失菩提之心。亦名施主。
能见如来明了佛性。能调众生度脱生死。善能护持无上正法。能得具足六波罗蜜。
(附注: 能够像上面这样发愿的人,才能够称做[菩萨永远不退失菩提心], 也才是真正的大施主,
这样的人才能真正见佛法身明白佛性, 能够调伏度化众生脱离生死轮回, 能够真正的护持无上佛陀正法, 能够真正实践六波罗蜜,俱足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智慧])



4,修习慈心,是发起(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之妙法之一。

善男子。是名十二妙法。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此十二法者。乃能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善男子。复有十二种胜法。菩萨成就。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何等十二。
一者安隐心。为与一切众生乐故。发菩提心。
二者愍念心。他恶来加能忍将护不生异相故。发菩提心。
三者大悲心。为荷众生大重担故。发菩提心。
四者大慈心。为拔一切恶道苦故。发菩提心。

五者清净心。能于余乘不生愿乐故。发菩提心。
六者无染心。为离一切烦恼浊故。发菩提心。
七者光明心。为求无上自性清净光明照故。发菩提心。
八者幻心。能知诸法究竟无物故。发菩提心。
九者无物心。能知一切无所有故。发菩提心。
十者坚固心。于诸法中不可动故。发菩提心。
十一者不退心。能证诸法究竟尽故。发菩提心。
十二者度诸众生不生厌心。如说修行故。发菩提心。


佛言:“于一切众生,应行等心、慈心不异心、谦下心、安隐心、不瞋心、不恼心、不戏弄心、父母心、兄弟心与共语言。舍利弗,若菩萨欲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应如是学,应如是行。”


5,具足慈心是菩萨摩诃萨成就三十二法之必备条件:
菩萨摩诃萨成就三十二法得称菩萨。

云何为三十二?

一者、至心饶益众生,

二者、欲逮萨芸若智,

三者、自谦不毁他智,

四者、不慢一切众生,

五者、信心一切众生,

六者、爱念一切众生,

七者、至竟慈愍众生,

八者、等心怨亲,

九者、众生求于泥洹益以无量福,

十者、见众生欢喜与语,

十一者、已许无悔,

十二者、大悲普遍一切众生,

十三者、求法多闻无厌,

十四者、己之所犯知以为过,

十五者、见他所犯谏而不怒,

十六者、修行一切威仪礼节,

十七者、施不望报,

十八者、忍辱无碍,

十九者、精进求一切善根,

二十者、修习禅定出过无色,

二十一者、以权摄慧,

二十二者、四恩摄权,

二十三者、有戒无戒等以慈心,

二十四者、至心闻法,

二十五者、专止山泽,

二十六者、不乐世荣,

二十七者、不乐小乘乐大乘功德,

二十八者、远恶知识亲善知识,

二十九者、成就四梵居止,

三十者、依猗智慧,

三十一者、众生有行无行终不舍离,

三十二者、所说无二敬重真言,菩萨之心最为在前。

是谓,迦叶,菩萨摩诃萨成就三十二法得称菩萨


6,修习慈心可以有缘听闻到《法华经》中甚深法义,也是为众生宣讲【法华经】的要求和必要条件
妙法莲华经譬喻品~

告舍利弗,谤斯经者,若说其罪,穷劫不尽。
以是因缘,我故语汝,无智人中,莫说此经。

1.若有利根,智慧明了,多闻强识,求佛道者,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2.若人曾见,亿百千佛,植诸善本,深心坚固,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3.若人精进,常修慈心,不惜身命,乃可为说。
4.若人恭敬,无有异心,离诸凡愚,独处山泽,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5.又舍利弗,若见有人,舍恶知识,亲近善友,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6.若见佛子,持戒清洁,如净明珠,求大乘经,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7.若人无瞋,质直柔软,常愍一切,恭敬诸佛,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8.复有佛子,于大众中,以清净心,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说法无碍,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9.若有比丘,为一切智,四方求法,合掌顶受,但乐受持,大乘经典,乃至不受,余经一偈,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10.如人至心,求佛舍利,如是求经,得已顶受,其人不复,志求余经,亦未曾念,外道典籍,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告舍利弗,我说是相,求佛道者、穷劫不尽,如是等人,则能信解,汝当为说,妙法华经。


妙法莲华经:无智人中,莫说此经(法华经譬喻品,节录如下)

  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若有利根,智慧明了,多闻强识,求佛道者,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若人曾见,亿百千佛,植诸善本,深心坚固,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若人精进,常修慈心,不惜身命,乃可为说。
  若人恭敬,无有异心,离诸凡愚,独处山泽,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又舍利弗,
  若见有人,舍恶知识,亲近善友,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若见佛子,持戒清洁,如净明珠,求大乘经,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若人无瞋,质直柔软,常愍一切,恭敬诸佛,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复有佛子,于大众中,以清净心,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说法无碍,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若有比丘,为一切智,四方求法,合掌顶受,但乐受持,大乘经典,乃至不受,余经一偈,如是之人,乃
  可为说。
  如人至心,求佛舍利,如是求经,得已顶受,其人不复,志求余经,亦未曾念,外道典籍,如是之人,乃
  可为说。
  告舍利弗,我说是相,求佛道者、穷劫不尽,如是等人,则能信解,汝当为说,妙法华经。



7,修习慈心,能够快速证得正等正觉
佛告长者。有六法疾成正觉。
一曰身常行慈无怨无结。
二曰口常行慈演深慧义。
三者心慈仁和调隐哀念十方。

四曰护戒不造想求大乘之业。
五曰正观见十方空道俗不二。
六曰供足乏食救身之业以济危厄。
是为六。

佛于是颂曰。
 身常行慈心  未曾捶怨结 
 口恒修言愍  演深慧之谊 
 心和仁调隐  哀念诸十方 
 护戒不起想  正观十方空


8,修习慈悲心能令持戒清净
善生言世尊。有人受持如是戒已。云何当令是戒净耶。

佛言。善男子。有三法能净是戒。
一者[信佛法僧]。
二者[深信因果]。
三者[解心]。

复有四法。
一者[慈心]。
二者[悲心]。

三者[无贪心]。
四者[未有恩处。先以恩加]。

复有五法。
一者[先于怨所。以善益之]。
二者[见怖懅者。能为救护]。
三者[求者未索。先开心与]。
四者[凡所施处。平等无二]。
五者[普慈一切。不依因缘]。

复有四法。
一者[终不自轻言。我不能得菩提果]。
二者[趣菩提时。其心坚固]。
三者[精进勤修。一切善法]。
四者[造作大事。心不疲悔]。

复有四事。
一者[自学善法。学已教人]。
二者[自离恶法。教人令离]。
三者[善能分别。善恶之法]。
四者[于一切法。不取不着]。

复有四法。
一者[知有为法。无我我所]。
二者[知一切业。悉有果报]。
三者[知有为法。皆是无常]。
四者[知从苦生乐。从乐生苦]。

复有三法。
一者[于诸众生。心无取着]。
二者[施众生乐。其心平等]。
三者[如说而行]。

复有三法。
一者[能施众生乐因]。
二者[所作不求恩报]。
三者[自知定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有三法。
一者[为诸众生。受大苦恼]。
二者[次第受之]。
三者[中间不息。虽受是苦。心终不悔]。

复有三法。
一者[未除爱心。能舍所爱。施与他人]。
二者[未除瞋恚。有恶来加。而能忍之]。
三者[未除痴心。而能分别。善恶之法]。

复有三法。
一者[善知方便。能教众生。远离恶法]。
二者[知善方便。能教众生。令修善法]。
三者[化众生时。心无疲悔]。

复有三法。
一者[为令众生。离身苦时。自于身命。心不吝惜]。
二者[为令众生。离心苦时。自于身命。心不吝惜]。
三者[教化众生。修善法时。自于身命。心不吝惜]。

复有三法。
一者自舍己事先营他事。
二者营他事时不择时节。
三者终不顾虑辛苦忧恼。

复有三法。
一者[心无妒嫉]。
二者[见他受乐。心生欢喜]。
三者[善心相续。间无断绝]。

复有三事。
一者[见他少善。心初不忘]。(附注:看到别人少许善行,也不会忘怀别人的善举)
二者[毫末之慧。辄思多报]。(附注:对别人给予自己的少许恩惠,能回报更多.[慧]通[惠])
三者[于无量世。受无量苦。其心坚固。无退转想]。

复有三法。
一者[深知生死多诸过咎。犹故不舍一切作业]。(附注:为众生故,行菩萨万行)
二者[见诸众生。无归依者。为作归依]。(附注:当众生的表率,让众生依靠)
三者[见恶众生。心生怜愍。不责其过]。

复有三法。
一者[亲近善友]。
二者[闻法无厌]。
三者[至心咨受善知识教]。

复有九法。
远离三法(附注:贪瞋痴)。三时(附注:早中晚)不悔。平等慧施三种众生(附注:或指根器,或指三乘)。

复有四法。
所谓[慈][悲][喜][舍]。

善男子。菩萨若以[净法][净心]要在二时。
一佛出世时。二缘觉出时。

善男子。众生善法有三种生。
一从[闻生]。二从[思生]。三从[修生]。
闻思二种在二时中。从修生者不必尔也。

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如是净戒是不为难。
在家净戒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受完在家居士戒后,如何净戒? ~ 优婆塞戒经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7

主题

8506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1974

[忍辱勋章]

16#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1 21:08: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10-11 21:12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9,修习慈心,能得【法财长者】
复有三事。
一者。自省己过。
二者。善覆他罪。 (附注:善于以”隐恶扬善”来引导众生)
三者。乐修慈心。


10,对有过失、对己有怨怼众生生起慈心是菩萨行者的重要准则
(附注:以下四点也是非常重要的菩萨准则)
又诸菩萨即于如是修正行时。
1.于具功德诸有情所。常乐现前供养恭敬。
(附注:对有功德的众生恭敬供养)
2.于具过失诸有情所。常乐现前发起最胜悲心愍心。随能随力令彼除断所有过失。
(附注:对有过失的众生能发起悲悯心,随力断除众生的过失)
3.于己有怨诸有情所常起慈心。随能随力无谄无诳。作彼种种利益安乐。令彼怨者意乐加行所有过失及怨嫌心自然除断。
(附注:对怨恨自己的众生能发起慈心,真诚的利益怀怨者,令其安乐,令其自然消除怨嫌)
4.于己有恩诸有情所。善知恩故若等若增现前酬报。随能随力如法令其意望满足。虽无力能彼若求请。即于彼彼所作事业。示现殷重精勤营务。终不顿止彼所希求。云何令彼知我无力非无欲乐。
(附注:对于恩人,能以财力或劳力来尽力偿还)
如是等类当知名为[菩萨乘御][无戏论理]。 [依极真智][修正加行]
(附注:这才是菩萨无戏论真正有智慧的增上修行)



11,修习慈心能避免非人众生干扰
过去世我们与众生都有数不清的缘分, 所以难免共业干扰而有梦境
这只要我们多忏悔,
以慈心和光明心将功德回向众生, 就能消除共业干扰

12,修习慈心速能消除无始劫来诸恶业障,速能逮及诸忍之地,圆满无上正觉
佛子。若有众生。为求菩提。而修诸行。愿常安乐者。应修慈心以自调伏。
如是修习。于念念中。常具修行六波罗蜜。速能逮及诸忍之地。速得圆满无上正觉。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最上功德。庄严其身。 尽于未来。常住安乐。亦能除灭。一切众生无始已来诸业重障。
......


佛子。一切菩萨。皆应如是修习慈心。汝以修慈。名为慈者。
佛子。若善男子善女人。有得闻此修慈经者。则能销灭无始时来诸恶业障。离众病厄。为一切人之所爱敬。于其中间。或至临终。必得奉见十方诸佛。及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或得三昧。或得法忍。或得入于陀罗尼门。其心安隐。无有死畏。永离一切诸恶道苦。必生清净极乐佛国。


13,修习慈心悲心喜心舍心,能成就菩萨智慧布施
菩萨
若施于怨憎者。[慈]因缘故。
(能布施给怨恨讨厌自己的人,这代表有慈心)
若施苦者。[悲]因缘故。
(能布施给苦难的人,这代表有悲心)
若施有德者。[喜]因缘故。
(能布施给有德行的人,这代表有欢喜心)
若施眷属兄弟童仆。[舍]因缘故。
(能布施给眷属亲人下属,这代表有舍离心)
是名菩萨因智慧施。
(这就叫做菩萨发心智慧布施)




14,修习慈心,能对治嗔恚
云何名为[毕竟智药]。谓:
[不净观]治于[贪淫]。
以[慈心观]治于[瞋恚]。
以[因缘观]治于[愚痴]。
以行[空观]治诸[妄见]。
以[无相观]治诸[忆想分别缘念]。
以[无愿观]治于[一切出三界愿]。
以[四颠倒]治[一切倒]。
以诸[有为皆悉无常]。治[无常中计常颠倒]。
(附注: [无常中计常颠倒]就是”把[无常]当作[常]”的这种颠倒想,以下同理)
以[有为苦]治[诸苦中计乐颠倒]。
以[无我法]治[无我中计我颠倒]。
以[涅槃寂]治[不净中计净颠倒]。
以[四念处]治诸依倚1.[身]2.[受]3.[心]4.[法]。
行者观[身]顺[身相观]不堕[我见]。
顺[受相观]不堕[我见]。
顺[心相观]不堕[我见]。
顺[法相观]不堕[我见]。
是[四念处]能厌一切[身][受][心][法]开涅槃门。
以[四正勤]1.[能断已生诸不善法]。及2.[不起未生诸不善法]。 3.[未生善法悉能令生]。 4.[已生善法能令增长]。
取要言之。能[断一切诸不善法]。 [成就一切诸善之法]。
以[四如意足]治[身][心]重。坏身一相令得如意自在神通。
以[五根]治[无信][懈怠][失念][乱心][无慧]众生。
以[五力]障诸[烦恼力]。
以[七觉分]治诸法中[疑悔][错谬]。
以[八正道]治[堕邪道一切众生]。

迦叶。是为[菩萨毕竟智药]。菩萨常应勤修习行。



15,修习慈心能得现世乐
(功德果)
[怜愍]功德果者。
菩萨慈心为诸众生。坏恶心故修集慈心。能利众生心无悔恨。常修集故得现世乐。是故如来说慈功果。毒不能害刀不能伤。眠无恶梦诸天拥护。舍此身已得生初禅。是名怜愍功德果。


16,修习慈心,能调伏众生
(次第)
次第者。
菩萨摩诃萨[先修慈心]。为调众生故。
[次说软语]。为破恶业故。
见诸众生受恶业者。心不怖畏。生救护故。名为[勇健]。
为调众生故行[惠施]。
次说[不贪]及以[深义]。


17,修习慈心,是在家菩萨成就三法, 得不退转之一法

在家菩萨成就三法。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为三。

(1)
父母不信令其住信。 (附注:让父母信佛)
父母毁戒劝令住戒。 (附注:让父母守戒)
父母悭贪劝令住舍。 (附注:让父母布施舍贪)
赞叹无上正等菩提。为他说法。 (附注:赞叹成佛,为父母说佛法)
是为[第一得不退转无上菩提]。

(2)
复次迦叶。在家菩萨。
知[可供养][不可供养]。 [可供养者]而供养之。若[不可者]即不供养。然于彼所修习慈心
由成如是[第二法故。得不退转无上菩提]。

(3)
复次迦叶。在家菩萨勤苦积财。不令虚费无令散失。不浪与他宜坚举置。
而于[净戒]沙门婆罗门诸众生所。平等施之。与同法者无所障碍。

由成如是[第三法故。得不退转无上菩提]。



18,修习慈心能不失善根
梵天。菩萨有四法。[得先因力][不失善根]。何等四。
一者[见他人阙][不以为过]。
二者[于瞋怒人][常修慈心]。
三者[常说诸法因缘]。
四者[常念菩提]。
是为四。

梵天。菩萨有四法。[不由他教][而能自行六波罗蜜]。何等四。
一者[以施导人]。
二者[不说他人毁禁之罪]。
三者[善知摄法][教化众生]。
四者[解达深法]。
是为四。

梵天。菩萨有四法。能[转舍禅定][还生欲界]。何等四。
一者[其心柔软]。
二者[得诸根力]。
三者[不舍一切众生]。
四者[善修智慧方便之力]。
是为四。

.........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7

主题

8506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1974

[忍辱勋章]

17#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2 21:21:02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复次善男子。言恒顺众生者。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种种形状。种种相貌。种种寿量。种种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种种知见。种种欲乐。种种意行。种种威仪。种种衣服。种种饮食。】

【学习解说】
普贤菩萨继续对与会菩萨众以及善财童子说:我所说的恒顺众生就是:

所有一切法界,一切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国土世界
无论是卵生(为四生之一。指破卵壳而出生者,如鹅、雁、命命鸟等。
胎生(四生之一。如人类在母胎内完具身体而生者,劫初之人,男女未分,皆为化生,其后发淫情而生男女二根,始为胎生也
湿生(由湿气而生之意,如蟋蟀、飞蛾、蚊虫、蠓蚋、麻生虫等及某类人、龙等,以彼等依粪聚、注道、秽厕、腐肉、陈粥、丛草、池沼、江河等润湿之地出生
化生(本无而忽生之意。即无所依托,借业力而出现者)等种种不同种类的众生

不管他们凭借着地水火风四大而在世间居住着,或者凭借虚空和各树木花卉在此中安住着
不管他们是不同种类,不同的形状,不同的相貌,不同的寿命,不同的种族,不同的名号,不同的心(体)性
或者各种不同的自己的见解,不同的欲望享乐,不同的威德和仪表,不同的衣服穿着,不同的饮食

【词解】
【刹海】
全称刹土大海。指十方世界而言。俗称为宇宙。刹为梵语 ks!etra 之略译,意为刹土、国土;海为大海之意。((参见:刹)3731)p3733
FROM:【佛光大辞典】

【卵生】
梵语 aN!d!a-ja,巴利语同。为四生之一。指破卵壳而出生者,如鹅、雁、命命鸟等。佛经中载有卵生之人,例如俱舍论卷八之世罗(梵 S/ila)与邬波世罗(梵 Upas/aila)兄弟;又鹿母(梵 Mr!ga^ra-ma^tr!,毗舍佉夫人,弥伽长者之女)所生之三十二子、般遮罗王(梵 Pan~ca^lara^ja)之五百子等均是。(长阿含经卷十九、集异门足论卷九、顺正理论卷二十二、大毗婆沙论卷一二○、杂阿毗昙心论卷八,俱舍论卷九)((参见:四生)1680)p2818
FROM:【佛光大辞典】


【胎生】
 (术语)四生之一。如人类在母胎内完具身体而生者,劫初之人,男女未分,皆为化生,其后发淫情而生男女二根,始为胎生也。俱舍论八曰:“有情类生从胎藏是名胎生,如像马牛猪羊驴等。”【又】极乐有胎生化生二类,或生边地,或生莲内,而花不开,为不能见闻三宝恰如胎生之人在胎内,故名胎生。疑佛之他力而自力修行之人,受此报云。无量寿经下曰:“其胎生者,所处宫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各于其中受诸快乐,如忉利天上。(中略)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略论曰:“于五百岁中常不见闻三宝,安乐国土谓之边地,亦曰胎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湿生化生】
有情出生之方式有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四种。湿生,亦作因缘生。由湿气而生之意,如蟋蟀、飞蛾、蚊虫、蠓蚋、麻生虫等及某类人、龙等,以彼等依粪聚、注道、秽厕、腐肉、陈粥、丛草、池沼、江河等润湿之地出生。化生,为无所依托而自然藉业力生出者,此有一切之天众、地狱之有情、中有之有情及某类人。人与傍生趣各具四生。人之卵生,如邬波世罗由鹤卵出生;人之胎生,如今世之人;人之湿生如曼驮多(梵 Ma^ndha^ta)、遮卢(梵 Ca^ru)、邬波遮卢(梵 Upaca^ru)、鸽鬘、庵罗卫等;人之化生则仅见于劫初之人。((参见:四生)1680)p6447
FROM:【佛光大辞典】

【化生】
梵语 upapa^duka,巴利语 upapa^tika。本无而忽生之意。即无所依托,借业力而出现者。五趣之中,地狱、天及一切中有均唯属化生,人、傍生、鬼等三趣则有一部分为化生,如劫初之人为化生,龙、金翅鸟为傍生之化生者,鬼通胎、化二种,故五趣中以化生为最多。凡化生者,不缺诸根支分,死亦不留其遗形,即所谓顿生而顿灭,故于四生中亦最胜。据俱舍论卷九载,化生者,皆以爱染当生处而受其生。又依经中所载,生于净土者亦多为化生。(放光般若经卷十三梦中行品、无量寿经卷下(康僧铠译)、俱舍论卷八、往生论)((参见:四生)1680)p1323
FROM:【佛光大辞典】

【四大】
 (名数)地水火风也。依俱舍论言,此四大有假实二种,其实者,称为四界或四大界,假者,单云四大。实之四大,一地大,性坚,支持万物。二水大,性湿,收摄万物。三火大,性暖,调熟万物。四风大,性动,生长万物。此四者,以造作一切之色法,故谓之能造四大。其体触处所摄,唯为身根所得。身根触诸色而觉知坚湿暖动也。假之四大,则世间所称之地水火风也,此四大虽其实为地水火风及色声香味触九法之假和合,然其中坚性最增盛者名为地,乃至动性最增盛者名为风。要之实之四大为能造,假之四大属于所造也。若据成实论意,则无实之四大,唯有假之四大,以色香味触之四尘为一切色法之能造。四尘和合,方成四大。故四大唯为假法。要之一切有形有质之物,无非为四大之所造(俱舍),无非为四大之和合(成实),故称之为大也。或以之分为二种,称正报之人身为内之四大,或称为有识之四大,依报之诸色曰外之四大,或云无识之四大。圆觉经曰:“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又曰:“恒作此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于火,动转归于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璎珞经二曰:“四大有二种:一有识,二无识。”最胜王经五曰:“譬如机关由业转,地水火风共身,随彼因缘招异果,同在一处相违害,如四毒蛇居一箧。”梵Maha%bhu%ta。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色身】
梵语 ru^pa-ka^ya,巴利语同。指有形质之身,即肉身。反之,无形者称为法身,或智身。故具足三十二相之佛,系为有形之生身。(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二、大乘义章卷十九)p2543
FROM:【佛光大辞典】

【威仪】
<一>威严之态度。谓起居动作皆有威德有仪则。即习称之行、住、坐、卧四威仪。又于佛门中,出家之比丘、比丘尼,戒律甚多,且异于在家众,而有“三千威仪,八万律仪”和“僧有三千威仪、六万细行,尼有八万威仪、十二万细行”等之说。一般谓戒重威仪轻,若广义解之,则制教之戒无非皆亦威仪之义,例如二百五十戒中,唯四重禁为戒分,余之僧残等总为威仪分。又如离性罪称之为具足戒,其余之遮戒则属威仪,皆可为证。(菩萨善戒经卷五、大比丘三千威仪经,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下、八宗纲要卷上)((参见:四威仪)1728)p3771
FROM:【佛光大辞典】

【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闇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何以故。】

【学习解说】
也不管是生活居住在种种不同的村庄、不同的乡村、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宫殿的众生
甚至一切的天龙八部(即:天(梵 deva)、龙(梵 na^ga)、夜叉(梵 yaks!a)、阿修罗(梵 asura)、迦楼罗(梵 garud!a)、乾闼婆(梵 gandharva)、紧那罗(梵 kim!nara)、摩睺罗迦(梵 mahoraga)。为守护佛法而有大力之诸神)、人非人等众生

也无论是那些无足、二足,四足、多足类众生(无足有情者如蛇等,二足有情者谓人等,四足有情者如牛等,多足有情者如百足等
不管是有色(欲界与色界之有情有色身者。)无色(无有形色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销散之惑,起阴隐乱想之业。惑业暗昧,故感此生之报,即空散销沉之类是也)众生
有想(指具有感觉、认识、意志、思考等意识作用;或指具有此等作用之有情众生)无想(指全无想念之状态。或指入灭尽定,证得无想果者)等这些种类的众生

我都会随顺这些众生而分别投生到不同的众生类中,与他们为同类人随机去转化他们,度脱他们
为他们做各种事情,并用种种供品来供养他们,就如同供养自己的父母和师长
以及供养阿罗汉(指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而堪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此果位通于大、小二乘,然一般皆作狭义之解释,专指小乘佛教中所得之最高果位而言
甚至如恭敬供养诸佛如来那样,没有任何的区别

对于众生所受的病苦,我化作良医救治他们
对于那些违背道义走上歧路之人,我会随机运用善巧方便教化他们,慢慢的引导他走上正确的修行之路
我为正处在人生黑暗时刻的众生带去光明,为他们拨开迷雾,坚定修行解脱的信心
我会救济贫困的众生给与他们宝藏,使他们脱离贫穷病苦

菩萨行者就是应该这样以平等慈悲之心饶益一切众生

【词解】
【聚落】村落,人们聚居的地方。——摘自汉典

【城邑】 城市——摘自汉典

【宫殿】帝王处理朝政或宴居的建筑物——摘自汉典

【天龙八部】
又称八部众。即:天(梵 deva)、龙(梵 na^ga)、夜叉(梵 yaks!a)、阿修罗(梵 asura)、迦楼罗(梵 garud!a)、乾闼婆(梵 gandharva)、紧那罗(梵 kim!nara)、摩睺罗迦(梵 mahoraga)。为守护佛法而有大力之诸神。八部众中,以天、龙二众为上首,故标举其名,统称天龙八部。(无量寿经卷上、法华经卷四)((参见:八部众)296)p1368
FROM:【佛光大辞典】

【无足】
 (杂名)如蛇等。瑜伽论八十三曰:“无足有情者如蛇等,二足有情者谓人等,四足有情者如牛等,多足有情者如百足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有色】
 (术语)欲界与色界之有情有色身者。金刚经曰:“若有色,若无色。”天台之疏曰:“有色即欲色二界,无色即空处。”长水之刊定记四曰:“有色即以色为身,无色即以四蕴为身。”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色】
  无色者,无有形色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销散之惑,起阴隐乱想之业。惑业暗昧,故感此生之报,即空散销沉之类是也。(空散销沉者,色尽心亡,猒空绝想,沉冥幽隐,即无色界外道之类是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有想】
梵语 sam!jn~in,巴利语 san~n~in。为“无想”之对称。指具有感觉、认识、意志、思考等意识作用;或指具有此等作用之有情众生。据法华经随喜功德品所举,众生有有形、无形、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等多种。于金刚经中亦有“若有想、若无想”一语。此外,有想又指有想天,系有想众生所居之处。p2448
FROM:【佛光大辞典】

【无想】
梵语 asam!jn~a^。指全无想念之状态。或指入灭尽定,证得无想果者。或为无想天之略称。((参见:无想天)5123、“无想果”5124)p5123
FROM:【佛光大辞典】

【阿罗汉】
梵语 arhat,巴利语 arahant。为声闻四果之一,如来十号之一。又作阿卢汉、阿罗诃、阿啰呵、阿黎呵、遏啰曷帝。略称罗汉、啰呵。意译应、应供、应真、杀贼、不生、无生、无学、真人。指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而堪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此果位通于大、小二乘,然一般皆作狭义之解释,专指小乘佛教中所得之最高果位而言。若广义言之,则泛指大、小乘佛教中之最高果位。
 据成唯识论卷三载,阿罗汉通摄三乘之无学果位,故为佛之异名,亦即如来十号之一。另据俱舍论卷二十四举出,阿罗汉乃声闻四果(四沙门果)之一,为小乘之极果。可分为二种,即:(一)阿罗汉向,指尚在修行阶段,而趋向于阿罗汉果者。(二)阿罗汉果,指断尽一切烦恼,得尽智而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证入此果位者,四智圆融无碍而无法可学,故称无学、无学果、无学位;若再完成无学正见乃至无学正定之八圣道,以及无学解脱、无学正智等十种无漏法,则称为十无学支。
 关于阿罗汉之语义,据大智度论卷三、大乘义章卷十七本、翻译名义集卷一、卷二等举出杀贼、不生、应供三义,称为阿罗汉三义,为自古以来最常见之说。即:(一)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二)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三)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梵语 arhan,为梵语 arhat(阿罗汉)之单数主格,意译受供养、受尊敬,故上述三义中,以应供一义较为适切。此外,慧远于大乘义章卷二十末亦以应化一切众生、断尽诸惑等四义解释阿罗汉。又善见律毗婆沙卷四则举出打坏三界车辐、远离一切恶业、无覆藏等五种阿罗汉之释义。
 另就阿罗汉之种类而论,声闻四果中之阿罗汉,依其根性利钝之差别,可分为六种。据杂阿毗昙心论卷五、俱舍论卷二十五等所举,即:(一)退法阿罗汉,又作退相阿罗汉,指遭遇小恶缘即容易退失所得之果位者。(二)思法阿罗汉,又作死相阿罗汉,指由于忧惧退失果位而思自害者。(三)护法阿罗汉,又作守相阿罗汉,指能守护而不致退失果位者。(四)安住法阿罗汉,又作住相阿罗汉,指不退亦不进,而安住于果位者。(五)堪达法阿罗汉,又作可进相阿罗汉,指能迅速精进,而达于不动法者。(六)不动法阿罗汉,又作不坏相阿罗汉,指永不退失所得之法者。
 上述六种阿罗汉中,前五种为钝根者,故得时解脱或时爱心解脱,而后者系属利根者,故得不时解脱或不动心解脱。详言之,倘若能遇善因缘而得入定之解脱,称为时解脱;随时可入定,而无须等待某种特定因缘之解脱,称为不时解脱。又善护自己所得之阿罗汉果,并解脱烦恼者,称为时爱心解脱;不再由于烦恼而退失果位之解脱者,称为不动心解脱。此外,不动法阿罗汉以其利根之形成,又分为两种,即:(一)本来生就不动种性者,称为不退法阿罗汉、不退相阿罗汉。(二)由精进修行而达不动法者,称为不动法阿罗汉。此二者合上述之五者共为七种阿罗汉。若再加缘觉、佛,则总称九种阿罗汉,又称为九无学。
 另据中阿含经卷三十、成实论卷一等所举,以慧解脱、俱解脱取代缘觉、佛,而形成另一种九无学。其中,藉智慧力以解脱烦恼之阿罗汉,称为慧解脱阿罗汉。若得灭尽定,而于心、智慧两方面悉皆解脱之阿罗汉,则称俱解脱阿罗汉。此二者再加无疑解脱阿罗汉(在俱解脱中通达一切文义,而得四无碍解者),则成三种阿罗汉。(佛本行集经卷三十四、卷四十二、北本涅槃经卷十八、弥勒上生经、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十四、甘露味论卷上、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四、法华义记卷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三末、法华义疏卷一、大日经疏卷一、翻梵语卷一、玄应音义卷八)((参见:九无学)147、“六种性”1302、“四向四果”1683)p3692
FROM:【佛光大辞典】

【失道】违背道义;无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摘自汉典

【伏藏】
<一>指埋藏于地中之宝物。自古以来,印度、日本之大寺院均设有伏藏,内藏有金银珍宝及经典。在西藏亦曾掘得古代佛教之经籍,传闻此乃八、九世纪时,莲华生等将写好之佛教经典埋藏地下或山洞中,僧人娘尼玛俄色(1124~?)与古如却吉旺秋(1212~1273)先后掘得,称为上下两大伏藏。十五世纪时,热特那林巴汇集刻印,称南部伏藏;十六世纪时,仁增郭吉登曲坚发掘、刻印之典籍,称北部伏藏。其中包括五部遗教、莲华生遗教和医明要籍等。
 此外,弥勒下生成佛经载,弥勒当来下生之时,有乾陀罗国伊勒钵大藏、弥缇罗国般轴迦大藏、须罗吒国宾伽罗大藏、波罗捺国蠰佉大藏等四大藏自然踊出。(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九非常品、修行本起经卷上、佛本行经卷一、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四分律卷一、释迦方志卷上迦毕试国条)
<二>指伏藏之譬喻。即以贫女不知自家有伏藏,待智者教之始发掘。此即比喻众生不知自身具有佛性,待佛说法开示始能觉悟。(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七、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p2164
FROM:【佛光大辞典】


【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学习解说】
菩萨如果能够随顺(谓随从他人之意而不拂逆)众生,那就是随顺供养了诸佛,如果菩萨对于众生能够尊重治事,那就如同尊重治事如来一样,如果能令众生生起欢喜心,那就是令一切如来也欢喜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诸佛如来,就是以大悲心作为自己救渡众生的根本,诸佛如来正是因为众生的苦,而生起大悲心,也因为悲悯众生之心,生发出求取正觉之心的菩提心,正因为这种菩提心的生发而勤行精进,最终成就正等正觉

【词解】
【随顺】
谓随从他人之意而不拂逆。法华经卷一序品有供养诸佛、随顺(梵 a^nulomiki^)行大道、具六波罗密之说。同经卷四“五百弟子受记品”亦说,世尊甚奇特,所为极希有,随顺(梵 anuvartayante)世间若干之种性,以方便知见而为说法,拔出众生处处之贪著。
 新华严经卷三十七中亦有菩萨如是观一切法之自性清净,随顺(梵 anuloma)不违,得入第六现前地,得明利之随顺忍(梵 anulomiki^ ks!a^ntih!),而未得无生法忍等之记载。
 随顺一语,在佛、众生、教法皆可用之。于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八举出十种随顺学法,即不净想、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厌逆食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光明想、离欲想、灭想、死想;并言欲修习十想,须断十种障碍学法与违逆学法。又举出宿因、随顺教、如理加行、无间殷重所作、猛利乐欲、持瑜伽力、止息身心粗重、数数观察、无有怯弱、离增上慢等十种随顺学法,并一一加以解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二、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七成熟品、大乘庄严经论卷二成熟品、俱舍论卷四、法华经文句卷二上)p6352
FROM:【佛光大辞典】

【承事】治事;受事。© 汉典

【菩提心】
梵语 bodhi-citta。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作无上正真道意、无上菩提心、无上道心、无上道意、无上心、道心、道意、道念、觉意。即求无上菩提之心。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当得速成无上菩提。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正愿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及菩萨学之所依;大乘菩萨最初必须发起大心,称为发菩提心、发心、发意;而最初之发心,称初发心、新发意。求往生净土者,亦须发菩提心。无量寿经卷下谓,三辈往生之人皆应发无上菩提心。菩提心之体性,大日经卷一住心品谓,如实知自心,即为菩提。即以本有之自性清净心为菩提心。
 菩提心依种种缘而发,据菩萨地持经卷一载,发菩提心有四种缘,以如是四种缘为增上缘,欣乐佛之大智而发心,即:(一)见闻诸佛菩萨之不可思议神通变化。(二)虽未见神变,但闻说菩提及菩萨藏。(三)虽不闻法,但自见法灭之相,故护持正法。(四)不见法灭之相,但见浊世众生为烦恼所扰,而难得发心。另发菩提心经论卷上发心品载有四缘:(一)思惟诸佛,(二)观身之过患,(三)慈愍众生,(四)求最胜之果。无量寿经宗要以“四弘誓愿”作菩提心,且将之分为随事发心(由具体之事项而发)与顺理发心(由普通之真理而发)二种。大乘义章卷九对发心立三种之别:(一)相发心,见生死与涅槃之相,遂厌生死,发心求涅槃。(二)息相发心,知生死之本性寂灭,与涅槃无异;离差别相,始起平等之心。(三)真发心,知菩提之本性为自心,菩提即心、心即菩提,而归于自己之本心。摩诃止观卷一上谓,藏教、通教、别教,乃至圆教之菩萨各因推量生灭、无生、无量、无作之四谛理而发心,故称推理发心。大乘起信论则说信成就发心、解行发心、证发心等三种发心,于信成就发心所起之直心、深心、大悲心等三心,亦作三种发心。密宗主张,发心为阿字五转之一,复基于“菩提心论”行愿、胜义、三摩地等三种菩提心,而说四种发心:(一)信心,指对于求无上菩提毫无疑惑之心。以其为万行之基础,故又称白净信心。(二)大悲心,发白净信心后更立四弘誓愿。亦作行愿心、行愿菩提心。(三)胜义心,于诸教中选择殊胜之真实。亦作深般若心、胜义菩提心。(四)大菩提心,决定舍劣择胜之际,十方诸佛即现眼前证知,诸魔见此则退怯不前。亦作三摩地菩提心。以上四心虽一度区分,但本为一体,以至佛果间无须臾或离,此是为自行化他、世间出世间修诸尊之三密所得者,故称有相菩提心;然以本来有相即无相,如虚空离一切相,故与无相菩提心相契。
 于日本净土宗,源空著选择本愿念佛集,以为菩提心是杂行,而加以废斥。基于此理,净土宗镇西派区分为圣道门与净土门之菩提心,且谓菩提心为总安心、三心为别安心,而主张不应排斥发菩提心。另外,净土宗西山派区分为行门与观门之菩提心,主张废前者,后者即是“三心”。净土真宗则分为自力菩提心与他力菩提心,其中佛以本愿誓与众生信乐,即真实之信心为愿作佛心(愿成佛之自利之心)、度众生心(济度一切众生之利他之心),故称他力菩提心、净土大菩提心。(大品般若经卷九、旧华严经卷九、优婆塞戒经卷一、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大日经疏卷一、卷十四、摩诃止观卷一下)p5200
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心】
 (术语)菩提旧译为道,求真道之心曰菩提心。新译曰觉,求正觉之心曰菩提心。其意一也。维摩经佛国品曰:“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观无量寿经曰:“发菩提心深信因果。”智度论四十一曰:“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观经玄义分曰:“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大日经疏一曰:“菩提心,即是白净信心义也。”又曰:“菩提心,名为一向志求一切智智。”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7

主题

8506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1974

[忍辱勋章]

18#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3 21:07: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10-13 21:08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20分)


【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学习解说】
就好像在那空旷辽阔的原野中和沙滩之中,很一颗大很大的树王
只有在它的根部得到通透的水的浇灌滋润,那么这颗树上的枝叶、开的花、结的果才能繁荣茂密

同理,生死轮回中的辽阔旷野和沙漠上的菩提树,也如上面的这颗树王一样
世间一切众生就是大树的总根部,诸佛菩萨就是这颗树盛开的花朵和果实
如果我们用大悲之水浇灌众生这个总根部,使众生得到最大的利益,那么这颗菩提之树就会开出茂密的花和果实
如此菩萨行者就能成就诸佛如来的一切种智,开出智慧之花,结出智慧的果实,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菩萨行者,以大悲之心运用种种善巧方便来饶益救度众生
就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觉、无上正真道、无上正遍知
所以菩提觉性是属于众生,如果没有众生,那么一切菩萨该如何生起六度波罗蜜等菩萨法门来利益众生呢?
没有可以利益救度的众生,那么一切菩萨也就无法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词解】
【沙碛】沙滩;沙洲。沙漠。© 汉典

【旷野】空旷辽阔的原野© 汉典

【佛智】
梵语 buddha-jn~a^na,巴利语 buddha-n~a^N!a。佛特有之智慧。为最胜无上之智见,相当于一切种智。唯识法相以佛智有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等四智,密教则加法界体性智而成五智。(大智度论卷四十六、卷八十五、十住毗娑沙论卷十五、宗镜录卷三十三)((参见:五智)1161、“四智”1769)p2725
FROM:【佛光大辞典】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梵语 anuttara-samyak-sam!bodhi,巴利语 anuttara-samma^sambodhi 之音译。略称阿耨三菩提、阿耨菩提。意译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觉、无上正真道、无上正遍知。“阿耨多罗”意译为“无上”,“三藐三菩提”意译为“正遍知”。乃佛陀所觉悟之智慧;含有平等、圆满之意。以其所悟之道为至高,故称无上;以其道周遍而无所不包,故称正遍知。大乘菩萨行之全部内容,即在成就此种觉悟。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则译为“无上正真道意”。
 又梵语 anuttara-samyak-sam!buddha,音译阿耨多罗三藐三佛陀,意指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人,故一般译为“无上正等觉者”。此系佛陀之尊称。又可省略阿耨多罗,而仅作三藐三佛陀,或三耶三佛、三耶三佛陀等。(大智度论卷二、卷八十五、往生论注卷下、法华经文句卷二上、法华经玄赞卷二本、慧苑音义卷上、慧琳音义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参见:正遍知)2001、“正觉”2005)p3674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解。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菩萨如是随顺众生。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顺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学习解说】
善男子,你对随顺众生应该做这样的理解,对待一切众生都应该以平等心对待,而不是以贫贱高贵来区别对待
以一颗平等心对待一切众生,这样才能成就圆满的大悲心
能以此大悲心来饶益众生,就是因为行者就能随顺众生
这样的善功德就能成就供养诸佛如来的功德

菩萨以平等的大悲心来随顺众生,如是等虚空界穷尽,众生界穷尽,众生的业力穷尽,众生的烦恼断尽
我随顺众生的心愿没有穷尽,后念连着前念连续不断永远不会停止
尽管如此,我的身语意业永远都不会感到疲倦厌烦

【词解】
【念念相续】
指念佛行者所起之心念,能系住一处而不散乱,即后念继前念,相续不断,中间不杂余念。往生要集卷中(大八四·五六中):“或低头举手,或举身称名,外仪虽异,心念常存,念念相续,寤寐莫忘。”此外,念念相续,亦指连续不断的称念佛号。(杂阿毗昙心论卷三、观念法门)p3214
FROM:【佛光大辞典】


学习注:

菩萨行者随顺众生最重要的就是要【净觉随顺】而
[净觉随顺]是两个阶段,[净觉]是对内,就是[清净六根],[随顺]是对外,就是[普贤十愿]的[恒顺众生]


如果你是修行人,如果你想解脱,那就应该看看佛经怎么说,或听修行上有智慧的人讲的话
而不是把自己的未来「随顺」没有修行的人,难道你要和凡夫同流合污吗?
所谓「普贤十愿」的「恒顺众生」,那是指「普贤行」的菩萨行者在行菩萨道的过程,随顺众生根器,而使用不同次第的法门
反观一般人初学佛的情况,自己都还不能决定自己的未来,乱随顺众生,那只会搞死自己,难道众生杀生,你也杀生吗?
所以,真修行,有所为,有所不为,别乱来,胡搞瞎搞!


那么怎样才是有智慧的随顺众生呢?
就像圆觉经讲的净觉随顺,,要走钢索,,首先就要清净自己的念头,,保持清净心,,随顺一切外在环境
也像金刚经讲的破除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要忘了自我(我相),,也忘了外在一切(人相众生相),,更忘了生死(寿者相)
所以佛说法亦当舍,何况非法

对于外在险恶的环境和邪知邪见,,我们要能正确的分别,,而后来又能不分别执着,,心境平等
这就是净觉随顺和破除四相,,
先手握长铁杆保持平衡,,后来要能身我铁杆钢索一切都不执着
却又能不堕入外道邪见中,,也就是虽不执着,,却也不会掉下钢索,,而能自在的走向彼岸

学佛并不是要与外道为敌,,学佛是要普渡众生,,自己成佛,,让众生也脱离苦难
外道也是众生,,也是我们解救的对象,,所以对于任何众生,,不要还没有结善缘反而结了恶缘
如果心存众生恶,,这样很难在高空钢索上迈出步伐

自己想成佛,,心量要更大,,我们明白正法明白正确的解脱方式,,是让我们不要走错路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正法,,因为众生累劫轮回,,无明愚痴,,
所以,,我们应该要更平和,,对于不能接受的众生或者外道,,不要太心急
要做到圆觉经讲的净觉随顺,,做到金刚经讲的不着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所以真正的修行必须在行住坐卧中,,日常生活言行举止中,,反观自己的心念,,看看自己是否真正清净
心若不净,,就没有做到净觉,,而且通常我们不认同众生或者外道,,往往就不能随顺,,所以因此心不清净
就算我们想要做法布施,,但是心不清净,,这就没有做到三轮体空,,这样不仅无法做到无漏布施,,更可能结恶缘


事实上,,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甚深智慧,,所以,,对于一般众生而言,,求生极乐世界是比较容易的方法
如我们所见,,这世界外道邪见充斥,,没有大智慧的修行人又如何能清净平等慈悲的救度众生呢
所以,,
我们想帮助众生应该自己先学习清净心平等心,,能够净觉随顺不着四相,,
这样不仅现在就是真正在修行,,,以后往生极乐世界品位才会高
如果不能明白这点,,着于世间恶相苦相,,这样念佛求生,品位不容易高,,因为实相才是真实佛法的真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7

主题

8506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1974

[忍辱勋章]

19#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4 21:19:14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回说在上面楼层中普贤菩萨【随顺众生】之愿中有经文:
【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

说的是诸佛如来以悲心为根本,因为看到众生在世间的苦而生起大悲心,以此悲心而生发菩提心,最终成就正等正觉,所以随顺众生的功德就如随顺供养诸佛如来功德一样,那么什么是供养?众生应如何供养呢?

在【佛光大辞典】中这样描述:
【供养】
梵语 pu^jana^,巴利语同。又作供、供施、供给、打供。意指供食物、衣服等予佛法僧三宝、师长、父母、亡者等。供养初以身体行为为主,后亦包含纯粹的精神供养,故有身分供养、心分供养之分。据遗教经论载,饮食、衣服、汤药等,属身分供养;不共心供养、无厌足心供养、等分心供养等,属心分供养。
 盖初期教团所受之供养以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等为主,称为四事供养。施予佛、塔庙、佛像、教法、比丘(尼)、僧团之房舍与土地为僧团经济之重要来源。所行之供养除财供养外,尚有法供养,如以恭敬供养、赞叹供养、礼拜供养等精神之崇敬态度亦称供养。密教则有涂香以洗清罪业、除去烦恼之说,并有供养仪轨(供养法式)之制定。初时甚而有以塔、庙作为祭祀对象之供养,称塔供养,至后世,一般对死者亦行塔供养,亦有以其他供物作为回向之情形。
 总括供养物之种类、供养方法与供养对象等,有各种不同之分类:(一)二种供养,据十住毗婆沙论卷一之说,有:(1)法供养,指善于听闻大乘正法,或广或略。(2)财供养,指饮食等四事供养。据大日经供养法疏说,有:(1)理供养,指以证入真实之理为供养。(2)事供养,指供养香花等。(二)三种供养,据普贤行愿品疏之说,有:(1)财供养,指供以世间之财宝、香花等之供养。(2)法供养,指起菩提心,而行自利、利他之二利。(3)观行供养,指行周遍含融观、事事无碍观等华严观行供养。十地经论卷三说,有:(1)利养供养,指衣服、卧具等。(2)恭敬供养,指香花、幡盖等。(3)行供养,指修行信行、戒行等之供养。(三)三业供养,法华文句卷三之一载,有身、口、意三业供养,即:(1)身业供养,身至诚礼敬诸佛菩萨。(2)口业供养,口发言称美诸佛菩萨功德。(3)意业供养,端心正意,想念诸佛菩萨相好庄严。(四)四种供养,(1)据大日经义释卷十一之说,有香花、合掌、慈悲、运心等四种供养。(2)据理趣释卷下之说,有菩提心供养、资粮供养、法供养、羯磨供养等四种瑜伽教之供养。(五)四事供养,(1)据增一阿含经卷十三之说,有衣被、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等四种供养。(2)据无量寿经卷下之说,有悬缯、燃灯、散花、烧香等四种供养。(3)据善见律毗婆沙卷十三之说,有饮食、衣服、汤药、房舍等四种供养。(六)五种供养,据苏悉地羯啰经卷下之说,有涂香(持戒)、花鬘(布施)、烧香(精进)、饮食(禅定)、燃灯(智慧)等五种供养;另加阏伽(净水,忍辱),即为六种供养。(七)十种供养,据法华经法师品之说,有花、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等十种供养。
 另据大藏法数之说,将缯盖、幢幡合并为幡盖,而加入合掌,成为十供养。若据菩萨地持经卷七所举之十种,则为:身供养、支提供养、现前供养、不现前供养、自作供养、他作供养、财物供养、胜供养、不染污供养、至处道供养等。
 此外,佛前之供物称佛供,神前之供物称神供。供养梵天、帝释天、功德欢喜天等,则称供天或天供。供于亡者,称追善供养。专供饿鬼者,称饿鬼供养。庆祝佛像开光者,称开眼供养。供养经者,称开题供养,又称经供养、一切经供养、书写供养,如书写维摩经而供养之,称维摩经供养。叩钟庆祝者,称钟供养。又就佛法僧三宝而言,供养佛,称佛供养、供佛;供养法,称法供养、行供养;供养僧,称僧供养、僧供。其中,招请百僧,设斋以供养者,称百僧供养、百僧供;招请千僧,设斋以供养者,称千僧供养,或称千僧斋、千僧供、千僧会;传说此种供养之功德无量。又供养之施主,称供养主。供养众僧,亦称供众、供赡。记载供养意义之讽诵文,称供养文。为供养求福所造之佛像,称供养佛。以灯明供养佛像、塔庙,则称供灯。于日本,在书写经典之后,以之供养、宣讲,称为供讲。(佛藏经卷下、无量寿经卷下、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佛本行集经卷一供养品、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五、大日经卷五秘密漫荼罗品、供养仪式、大智度论卷九十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卷上、法华经玄赞卷二本、梵网菩萨戒本疏卷二、大日经疏卷八、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卷三、释氏要览卷中、禅苑清规卷一赴粥饭法、卷三藏主、大明三藏法数卷七)((参见:四种供养)1803)p3065
FROM:【佛光大辞典】

【(1)身业供养,身至诚礼敬诸佛菩萨。(2)口业供养,口发言称美诸佛菩萨功德。(3)意业供养,端心正意,想念诸佛菩萨相好庄严。】

学习到这里,忽然领悟到我们只要安住在正心正念之中,一念心系佛菩萨,就是与佛在一起,就是在供养诸佛菩萨,在累积自己的功德果报,增上修行的机缘,想想真是开心,所以平时的行住坐卧一定要学会安住在正念中,以正念代替妄念,正向果报无限

佛在不同的佛经中都有讲供养诸佛的好处:
1,
欲[得福]者,应[供养佛]。

2,
习恶众生,从纤毫间,便至无量。是诸众生有如此习,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宜为设福,以资前路。或悬幡盖及燃油灯。或转读尊经、或供养佛像及诸圣像,乃至念佛菩萨,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号,历临终人耳根,或闻在本识。是诸众生所造恶业,计其感果,必堕恶趣,缘是眷属为临终人修此圣因,如是众罪,悉皆消灭。

3,
善男子。
[菩萨摩诃萨]具足三事。则得名为[法财长者]。
一者。心不甘乐外道典籍。
二者。心不贪着生死之乐。 (附注:无法解脱生死轮回的快乐,意思指凡夫之乐)
三者。常乐供养佛法僧宝
—— 如何发无上大愿,成就无上法财? ~ 优婆塞戒经

4,
[作喜]菩萨言。若菩萨喜乐三法。谓[供养佛][演说法][教化众生]。是名菩萨。
——什么叫做菩萨?如何当菩萨? ~ 思益梵天所问经

5,
云何[菩萨方便善巧。令诸有情以少功力引摄广大无量善根]
谓诸菩萨方便善巧。
1.若有信解受邪斋戒乃至一月都不食等诸有情类。为说八支圣斋戒法。令其弃舍最极艰辛感非爱果受邪斋戒。劝令修学无极艰辛感大爱果受正斋戒。
2.若诸有情修自苦行精勤无懈。起邪方便欲求解脱。[为说中道][令离二边]使其趣入。
3.若诸有情求欲生天起邪方便。投岩赴火断饮食等。为其宣说无倒[静虑](附注:就是禅定)。令彼获于现法乐住。逮得当来无诸艰苦与喜乐俱生天胜果。
4.若诸有情信婆罗门吠地迦咒妄计。精勤受持读诵得究竟。净方便劝令于佛圣教受持读诵思惟其义。
5.又正为他如是如是宣扬开示如来所说甚深空性相应妙法。令彼发生勇决厌离猛利净信。但由如是一刹那顷厌离净信俱行善心。尚能摄受不可称数广大善根。况其相续。
6.又诸菩萨世间所有种种上妙珍宝香鬘诸供养具。起净信俱增上意乐。于佛法僧胜解供养。亦劝导他令行如是胜解供养。
7.又于十方一切世界一切供养佛法僧所。即以如是净信俱行增上意乐。周匝普缘深生随喜。亦劝导他作是随喜。
8.又诸菩萨恒常修习念佛念法乃至念天。亦劝导他令修[六念]。
9.又诸菩萨意言分别礼佛法僧。乃至命终时无虚度。亦劝导他行此礼业。
10.又诸菩萨普于十方一切有情一切福业悉皆随喜。亦劝导他作是随喜。
11.又诸菩萨普于十方一切有情。入广大悲增上意乐。愿以自身皆代彼受一切忧苦。亦劝导他兴此悲愿。
12.又诸菩萨过去现在一切误失一切违犯。以净调柔爱乐。随顺所学[戒]。[心]。[想]对十方佛世尊所。至诚发露悔往修来。亦劝导他令行是事。如是数数发露所犯。少用功力一切业障皆得解脱。
13.又诸菩萨已具神通得心自在。普于十方佛法僧所及有情处。化作众多种种化事。摄受无量大福德聚。
14.又诸菩萨恒常修习[慈悲喜舍]。亦劝导他作此修习。如是菩萨以少功力引摄广大无量善根诸胜妙果。



6,
菩萨[大愿]当知即从正愿所出。此复十种。

1.若诸菩萨愿于当来。以一切种上妙供具。供养无量无边如来。当知是名[第一大愿]。
2.若诸菩萨愿于当来。摄受防护诸佛世尊所有正法。传持法眼令无断坏。当知是名[第二正愿]。
3.若诸菩萨愿于当来。从覩史多天宫降下如前乃至入大涅槃。当知是名[第三大愿]。
4.若诸菩萨愿于当来。行一切种菩萨正行。当知是名[第四大愿]。
5.若诸菩萨愿于当来。普能成熟一切有情。当知是名[第五大愿]。
6.若诸菩萨愿于当来。一切世界皆能示现。当知是名[第六大愿]。
7.若诸菩萨愿于当来。普能净修一切佛土。当知是名[第七大愿]。
8.若诸菩萨愿于当来。一切菩萨皆同一种意乐加行趣入大乘。当知是名[第八大愿]。
9.若诸菩萨愿于当来。所有一切无倒加行皆不唐捐。当知是名[第九大愿]。
10.若诸菩萨愿于当来。速证无上正等菩提。当知是名[第十大愿]。



7,
菩萨摩诃萨知四颠倒。法无决定无有常相。是故能坏四怨恶心。
复次菩萨内身寂静。至心思惟常作是念。我设有财当以供养诸佛菩萨。若施法僧。是名菩萨智慧布施。有财无财常作如是系心思惟。法施亦尔。是名[一切施]。
——[布施]学问大,您真懂布施吗?行菩萨道有1.[施]2.[不施] ~ 菩萨善戒经

8,
诵经和拜佛的前置作业,若能以香或花供养,持净身口意真言
在这种过程中就能培养恭敬心和清净心的氛围,以及专注力
这样就不容易[妄念纷飞]或者[头昏打瞌睡]
所以有些仪轨或仪式,其实都是有其特别涵义的
用意就是在过程中产生一些感染力,制造一些氛围,
以便让众生能心情安定,逐渐培养众生的专注力
这样就不容易[妄念纷飞]或者[头昏打瞌睡]
所以就连打扫自家佛堂,供水供花供香,持净业真言,洒净施食等种种过程
这些都是重要的修行准备,这也是侍奉供养三宝的重要原因
就是藉由这些过程,来培养真心

9,
妙法莲华经(以下节录)
若欲住佛道,成就自然智,
常当勤供养,受持法华者。
其有欲疾得,一切种智慧,当受持是经,并供养持者。

10,
药师经云:
若复有人,忽得恶梦,见诸恶相;或怪鸟来集;或于住处百怪出现。此人若以众妙资具,
恭敬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者,恶梦、恶相诸不吉祥,皆悉隐没,不能为患。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7

主题

8506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1974

[忍辱勋章]

20#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5 21:47:08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11,
又复观察己身心相,无常,苦,无我,不净,如幻如化,是可厌离。
若能修学如是观者,速得增长净信之心,所有诸障,渐渐损减。何以故?
此人名为『学习闻我名者』,亦『能学习闻十方诸佛名者』;
名为『学至心礼拜供养我者』,亦『能学至心礼拜供养十方诸佛者』;
名为『学受持读诵大乘深经者』;名为『学远离邪见,于深正义中不堕谤者』;名为『于究竟甚深第一实义中学信解者』;
名为『能除诸罪障者』;名为『当得无量功德聚者』。
此人舍身,终不堕恶道、八难之处,还闻正法,习信修行,亦能随愿往生他方净佛国土。」

学习注:
从这段经文中就可以看出时时能够反观自心的重要性,观照世间虚幻不实,由此起厌离心,增长对佛法的净信之心,
按照佛陀教导精进修行,至心称诵佛号并且恭敬礼拜,消除业障增上福报功德,受持大乘经典,增上深入佛法正见,实证法界实相,从此不再轮回随愿往生净土


「所谓勤修习者,渐渐能向『一行三昧』,若到一行三昧者,则成广大微妙行心,名得『相似【无生法忍】』。
以能得闻我名字故,亦能得闻十方佛名字故;
以能至心礼拜供养我故,亦能至心礼拜供养十方诸佛故。
以能得闻大乘深经故,能执持书写供养恭敬大乘深经故,能受持读诵大乘深经故,
能于『究竟甚深第一实义』中不生怖畏,远离诽谤,得正见心,能信解故,决定除灭诸罪障故,现证无量功德聚故。
所以者何?
谓『无分别菩提心』,寂静智现,起发方便业种种愿行故,能闻我名者,谓得决定信利益行故,乃至一切所能者,皆得不退『一乘』因故。

若杂乱垢心,虽复称诵我之名字,而不名为闻,以不能生决定信解,但获世间善报,不得广大深妙利益。
如是杂乘垢心,随其所修一切诸善,皆不能得深大利益。」

学习注:
对佛菩萨生起至心至信,恭敬礼拜供养,受持大乘经典,生起种种愿行,真正落实心法实修,才能真正深入佛法,实证无量功德而不退转,相反以杂乱心修行,最多也只是获得一些世间福报,不能得到解脱的利益,所以


12,
佛言大王。(佛陀告诉大王)
于当来世诸国土中有信心[刹利][婆罗门][毗舍][首陀](印度四种阶级种姓)。
为供给供养如法比丘因缘故。若造[伽蓝](寺院之通称)静处。或[阿兰若处](远离热闹的清净处)起立房堂。施与如法比丘。或舍田宅园林奴婢种种所须资生杂物乃至汤药。以如是供养因缘故。彼诸施主于当来世。或生刹利婆罗门大姓等家。六欲诸天乃至有顶。或生他方净佛世界值佛闻法。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若复有人于我法中。为求福德涅槃道故。应当供养供给[如法比丘]。



13,
若[刹利][婆罗门]等。拥护[行法比丘]。不令彼恶比丘与共同住和合受用衣服饮食。是刹利等虽不布施修余功德。即是三世诸佛之大檀越。能持三世诸佛正法。是人命终生于他方净佛国土。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故大王。汝等[刹利][婆罗门]等。
应当拥护供养供给[行法比丘]。乃至法欲灭时所有[如法比丘]。应当拥护供养供给。以是因缘能令三宝久住不灭。若不拥护[如法比丘]我法即灭。若法在世能令人天充满恶道减少。


14,
复次贤护。
[如来天眼力]者。
如来常以清净天眼过于人眼。
见彼未来诸众生辈死此生彼。
其所受身或美或丑或善或恶。
所得诸色或好或恶或妙或粗。
或生善道或生恶趣。
又见众生所作诸业或善或恶。
有诸众生。具身恶业具口恶业具意恶业。诃骂圣人诽谤正法坏和合僧。

具足如是诸恶业故。身坏命终生于恶道。
又诸众生。具身善业具口善业具意善业。恭敬圣人尊重正法供养众僧。
具行如是诸善业故。命终得生人天善趣。

如是等事皆如实知。
贤护。如来以净天眼见诸众生死此生彼。乃至命终生于天上。是则[如来生死智力]。得是力已知真实处。于大众中作师子吼。转大梵轮昔所未转。
若彼世间若沙门婆罗门。若天若梵若魔若人。终无有能若斯转者。
贤护。是为[如来第八智力]。菩萨摩诃萨应当修学具足成满。



15,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
应种无量诸善根,
应集无量菩提具,
应修无量菩提因,
应学无量巧回向,
应化无量众生界,
应知无量众生心,
应知无量众生根,
应识无量众生解,
应观无量众生行,
应调伏无量众生,
应断无量烦恼,
应净无量业习,
应灭无量邪见,
应除无量杂染心,
应发无量清净心,
应拔无量苦毒箭,
应涸无量爱欲海,
应破无量无明暗,
应摧无量我慢山,
应断无量生死缚,
应度无量诸有流,
应竭无量受生海,
应令无量众生出五欲淤泥,
应使无量众生离三界牢狱,
应置无量众生于圣道中,
应消灭无量贪欲行,
应净治无量瞋恚行,
应摧破无量愚痴行,
应超无量魔网,
应离无量魔业,
应净治菩萨无量欲乐,
应增长菩萨无量方便,
应出生菩萨无量增上根,
应明洁菩萨无量决定解,
应趣入菩萨无量平等,
应清净菩萨无量功德,
应修治菩萨无量诸行,
应示现菩萨无量随顺世间行,
应生无量净信力,
应住无量精进力,
应净无量正念力,
应满无量三昧力,
应起无量净慧力,
应坚无量胜解力,
应集无量福德力,
应长无量智慧力,
应发起无量菩萨力,
应圆满无量如来力,
应分别无量法门,
应了知无量法门,
应清净无量法门,
应生无量法光明,
应作无量法照耀,
应照无量品类根,
应知无量烦恼病,
应集无量妙法药,
应疗无量众生疾,
应严办无量甘露供,
应往诣无量佛国土,
应供养无量诸如来,
应入无量菩萨会,
应受无量诸佛教,
应忍无量众生罪,
应灭无量恶道难,
应令无量众生生善道,
应以四摄摄无量众生,
应修无量总持门,
应生无量大愿门,
应修无量大慈、大愿力,
应勤求无量法常无休息,
应起无量思惟力,
应起无量神通事,
应净无量智光明,
应往无量众生趣,
应受无量诸有生,
应现无量差别身,
应知无量言辞法,
应入无量差别心,
应知菩萨大境界,
应住菩萨大宫殿,
应观菩萨甚深妙法,
应知菩萨难知境界,
应行菩萨难行诸行,
应具菩萨尊重威德,
应践菩萨难入正位,
应知菩萨种种诸行,
应现菩萨普遍神力,
应受菩萨平等法云,
应广菩萨无边行网,
应满菩萨无边诸度,
应受菩萨无量记别,
应入菩萨无量忍门,
应治菩萨无量诸地,
应净菩萨无量法门,
应同诸菩萨,安住无边劫供养无量佛严净不可说佛国土出生不可说菩萨愿


 善男子!菩萨
由善知识任持,不堕恶趣;
由善知识摄受,不退大乘;
由善知识护念,不毁犯菩萨戒;
由善知识守护,不随逐恶知识;
由善知识养育,不缺减菩萨法;
由善知识摄取,超越凡夫地;
由善知识教诲,超越二乘地;
由善知识示导,得出离世间;
由善知识长养,能不染世法;
由承事善知识,修一切菩萨行;
由供养善知识,具一切助道法;
由亲近善知识,不为业惑之所摧伏;
由恃怙善知识,势力坚固,不怖诸魔;
由依止善知识,增长一切菩提分法。


16,
善男子。若有修习身戒心慧如先所说。能观诸法同如虚空。不见智慧不见智者。不见愚痴不见愚者。不见修习及修习者。是名智者。如是之人则能修习身戒心慧。是人能令地狱果报现世轻受。
是人设作极重恶业。思惟观察能令轻微。作是念言我业虽重不如善业。譬如[叠*毛]花虽复百斤终不能敌真金一两。如恒河中投一升盐水无醎味饮者不觉。如巨富者虽多负人千万宝物。无能系缚令其受苦。如大香象能坏铁锁自在而去。
智慧之人亦复如是。常思惟言我善力多恶业羸弱。我能发露忏悔除罪恶业能修智慧。智慧力多无明力少。如是念已亲近善友修习正见。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十二部经。
见有受持读诵书写解说之者。心生恭敬兼以衣食房舍卧具病药花香。而供养之赞叹尊重所至到处称说其善不讼其短。供养三宝敬信方等大涅槃经。如来常恒无有变易。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是人能令地狱重报现世轻受。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3 03:21 , Processed in 0.10944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