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莲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进行中] 佛弟子(净莲),每日学习佛经串贴

[复制链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11#
 楼主| 发表于 2023-8-23 17:19: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8-24 10:34 编辑

[华严经辑要]——为什么短命,多病,贫穷,眷属乖离,不贞,常吵架........... ~ 节录八十华严十地品用时 2 小时 30 分钟

==============================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护持十善业道,常无间断,复作是念:

『一切众生堕恶趣者,莫不皆以十不善业;

是故我当自修正行,亦劝于他,令修正行。何以故?若自不能修行正行,令他修者,无有是处。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像这样护持十善业道(十种良善的行为是通向善处的道路),恒常没有间断,同时作这样的心念:

『一切众生堕入恶趣(众生以恶业之因而趣之所)者,莫不都是造作十不善业(十种不良善的行为,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贪欲、嗔恚、愚痴);

所以我应当自修正行(指不邪曲之行。即以佛之教化为基准之正当行为,与“邪行”相对;或对杂行、助行而言正行),也应劝导他人,令其修习正行。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自己不能修行正行,而要令他人修行者,这是不可能的。』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善业道】:十种良善的行为是通向善处的道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恶趣】:(术语)众生以恶业之因而趣之所。俱舍论世间品曰:“趣谓所往。”即地狱畜生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不善业】:十种不良善的行为。(参见:十恶)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恶】:又名十不善,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贪欲、嗔恚、愚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正行】:指不邪曲之行。即以佛之教化为基准之正当行为,与“邪行”相对;或对杂行、助行而言正行。又由直接原因而成之行称为正行,由间接原因而成之行称为助行。
 据八正道经载,不谛见、不谛念、不谛语、不谛治、不谛求、不谛行、不谛意、不谛定等,称为道八邪行;反之,谛见、谛念,乃至谛意、谛定等,则称为道八正行。据中阿含卷三十八鹦鹉经及大智度论卷四十八等载,与外道凡夫之邪行相对的八正道等即属正行。
 诸家列有数种正行说。如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四举出三种正行即:于佛宝应修供养承事正行、于法宝所应修瑜伽方便正行、于僧宝所应修共受财法正行。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以六波罗蜜为正行,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正行。辩中边论卷下就十波罗蜜行之“相”分别为六种正行,即:最胜、作意、随法、离二边、差别、无差别正行。中边分别论卷下则就上述之作意正行分出十种正行,即:书写、供养、施与他、若他读诵一心听闻、自读、自如理取名句味及义、如道理及名句味显说、正心闻诵、空处如理思量、已入意为不退失故修习。法华经玄赞卷八以法华经卷四法师品所谓之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供养等,称为正行六种法师。
 净土宗大德善导之观经疏散善义中,谓修习五种往生阿弥陀佛净土之行业为五正行。即:(一)读诵,读诵净土之圣典。(二)观察,观想阿弥陀佛之相好。(三)礼拜,礼拜阿弥陀佛。(四)称名,称念阿弥陀佛之名号。(五)赞叹供养,赞叹阿弥陀佛之功德。反之,若以阿弥陀佛以外诸佛菩萨为礼拜、观想等之对象者,则称杂行。五正行中“称名”一项特别符合弥陀之本愿,故称正定业,其余四项则称助业、助行,二者因相对而作此称。若在专修念佛(称名)之外,兼修其他四行者,则称助正兼行。又就往生净土之“正因”,而言正行。此外,密教中,则于加行之后所修之行业称正行。(转法轮经、般泥洹经卷下、大方等大集经卷三十、解深密经卷三、大智度论卷五十六、卷八十七、辩中边论述记卷中、法苑珠林卷十七)((参见:正因正行)1985)p1986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

十不善业道,是地狱、畜生、饿鬼受生因;


十善业道,是人、天乃至有顶处受生因。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这位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

『十不善业(十种不良善的行为,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贪欲、嗔恚、愚痴)道,是地狱(六道中最苦的地方,因其位置在地下,故名地狱。分为三类:一        名根本地狱,有八热及八寒之别,是为十六大地狱。二名近边地狱,即八热四门的十六游增地狱。三名孤独地狱,在山间、旷野、树下、水滨、场所无定,为各人别业所感,因此苦报寿命,亦各不同,若论受苦,根本最甚,近边次之,孤独又次)、畜生(指鸟兽虫鱼等一切动物。畜生之名乃由人畜养之意而得,主要指家畜家禽。新译称之为傍生,乃取其形不如人之直,傍横且傍行之义)、饿鬼(六道之一,即时常遭受饥饿的鬼类。其中略有威德的,成为山林冢庙之神,能得祭品或人间的弃食,无威德的,则常不得食,甚至口中因渴出火)受生之因;

十善业(指身口意三业中所行的十种善行为。称为十善,又作十善业道。此十善业道有身、语、意三方面,身善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语善业即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善业即不贪、不嗔、不痴)道,是人、天(人道和天道)乃至有顶处(色界之第四处,本名色究竟天。此在有形世界之最顶,故称有顶(此外无色界有无形之世界))受生之因。

注解:
【十不善业】:十种不良善的行为。(参见:十恶)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恶】:又名十不善,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贪欲、嗔恚、愚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善业】:指身口意三业中所行的十种善行为。称为十善,又作十善业道。此十善业道有身、语、意三方面,身善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语善业即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善业即不贪、不嗔、不痴。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地狱】:1、六道中最苦的地方,因其位置在地下,故名地狱。分为三类:一        名根本地狱,有八热及八寒之别,是为十六大地狱。二名近边地狱,即八热四门的十六游增地狱。三名孤独地狱,在山间、旷野、树下、水滨、场所无定,为各人别业所感,因此苦报寿命,亦各不同,若论受苦,根本最甚,近边次之,孤独又次之。
  2、所处的地方,若只有苦受而没有喜乐的环境,皆可比喻之为地狱。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畜生】:梵语 tiryan~c,巴利语 tiraccha^na。音译为底栗车。又作傍生、横生、畜生道、傍生趣。五道之一,六道之一,三恶道之一。指鸟兽虫鱼等一切动物。畜生之名乃由人畜养之意而得,主要指家畜家禽。新译称之为傍生,乃取其形不如人之直,傍横且傍行之义。傍生是无智闇钝且其本处在大海中,后转而遍于人、天及地狱等。瑜伽师地论卷四(大三○·二九七中):“傍生趣更相残害,如羸弱者为诸强力之所杀害,由此因缘受种种苦。以不自在,他所驱驰,多被鞭挞,与彼人、天为资生具,由此因缘,具受种种极重苦恼。”
 正法念处经卷十八举出畜生总共有三十四亿种,并广述其相貌、色类、行食之不同、群飞之相异、憎爱之违顺、伴行之双只、同生共游等。另据大智度论卷三十载,依畜生之住处,可分为空行、陆行、水行三种,又依昼夜可分昼行、夜行、昼夜行三类。又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俱舍论卷八等载,畜生、人趣共具胎、卵、湿、化等四生,其寿命或一日一夜,或如龙王等之一中劫,各有不同。(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二、立世阿毗昙论卷七、俱舍论卷十一、杂阿毗昙心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八本)p4188FROM:【佛光大辞典】

【饿鬼】:六道之一,即时常遭受饥饿的鬼类。其中略有威德的,成为山林冢庙之神,能得祭品或人间的弃食,无威德的,则常不得食,甚至口中因渴出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人天】:人道和天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有顶】:(界名)天名。色界之第四处,本名色究竟天。此在有形世界之最顶,故称有顶(此外无色界有无形之世界),有顶之有,如有唐有宋之有,法华经序品曰:“从阿鼻狱,上至有顶。”法华经义疏二曰:“长行云阿迦尼吒(译言色究竟天),今称有顶者。楼炭经云:阿迦尼吒,在有色之顶也。”【又】无色界之第四处,非想非非想天也。是位于世界之最顶,故称有顶。妙句解六曰:“非非想天,名为有顶。是于三界有漏世间,极顶之故。”往生要集上本曰:“乃至有顶,轮回无期。”梵Akanis!t!ha,巴Akanit!t!ha。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以智慧修习,心狭劣故,怖三界故,阙大悲故,从他闻声而解了故,成声闻乘

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不从他教,自觉悟故,大悲方便不具足故,悟解甚深因缘法故,成独觉乘


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心广无量故,具足悲愍故,方便所摄故,发生大愿故,不舍众生故,希求诸佛大智故,净治菩萨诸地故,净修一切诸度故,成菩萨广大行

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一切种清净故,乃至证十力、四无畏故,一切佛法皆得成就。
是故我今等行十善,应令一切具足清净;如是方便,菩萨当学。』

[善知识解说]

修行十善业, 虽然有微薄的智慧,知道世间无常,但是心量狭小,恐怖六道生死轮回,缺乏普渡众生的大悲心,这类人因为听闻佛法而明白生死无常,因此成了声闻乘行者

修行十善业, 喜欢清净修行,不需要别人教导自己也能领悟世间和出世间道理,但是心量狭小,缺乏普渡众生的大悲心和方便善巧,这类人因为自己悟解十二缘起法,因此成了独觉乘行者

修行十善业, 喜欢清净修行, 心量广大,有普渡众生的大悲心和方便善巧,  而且发起大愿心,不舍离一切众生, 发愿自己能成诸佛的大智慧, 这类人因为实修菩萨各种次第和六度万行,因此成了大乘菩萨行者

[末学解说]

又修习此上品十善业道,以智慧修习,可心量狭劣,恐怖三界,缺乏大悲(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但能从他处闻声而解了(会得道理也)之故,而成就了声闻乘(指能成就声闻果之四谛法门。乘,为运载之意,指能乘载众生至彼岸者;即指佛陀之教法。声闻之人由观四谛之理而出离生死,以达涅槃,故称四谛法门为声闻乘。又指声闻之机类)。

又修习此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不需要他人教导,自己能够觉悟,可大悲(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不具足(具备满足之略称,但能悟解甚深因缘法之故,而成就了独觉乘(谓住独觉法性;为令自身证寂灭故;不由师教,发正愿已,修方便行)。

又修习此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心广无量,因具足悲愍之故,方便所摄之故,发生大愿之故,不舍众生之故,希求诸佛大智(广大之智慧。通达一切之事理者)之故,清净修治菩萨诸地之故,清净修行一切诸度之故,而成就了菩萨广大行(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

又修习此上品十善业道,因一切种清净之故,乃至证得十力(指如来所具有的十种力用)、四无畏(一、一切智无所畏,佛于大众中明言我为一切智人而无畏心也。二、漏尽无所畏,佛于大众中明言我断尽一切烦恼而无畏心也。三、说障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惑业等诸障法而无畏心也。四、说尽苦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戒定慧等诸尽苦之正道而无畏心也)之故,一切佛法皆得成就。

所以我现今等行十善,应令一切具足清净;像这样的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菩萨应当修学。』

注解:
【大悲】:(术语)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涅槃经十一曰:“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中略)若无大悲者是则不名佛。”大日经一曰:“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根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解了】:(术语)会得道理也。深密经二曰:“于我甚深密意言说如实解了。”南本涅槃经十九曰:“解了实相空无所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具足】:<一>具备满足之略称。法华经普门品(大九·五八上):“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此外,具足依义,谓如来具足世间、出世间法,为众生之所依。又具足三千,乃一毫之内具足三千之略称,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之相即相入。楞伽师资记序(大八五·一二八三中):“一毫之内具足三千大千,一尘之中容受无边世界。”(无量寿经卷上、六十华严经性起品、大乘义章卷十四)
 <二>梵名 PurN!aka。音译富兰那迦。意译满足、具足。乃佛陀弟子之一。为波罗奈城之长者,与耶舍长者、离垢、善实、牛王等为友。后闻耶舍归佛出家修行,乃与离垢等相携诣佛所出家,终成阿罗汉。(佛本行集经卷三十六)p3077FROM:【佛光大辞典】


【声闻乘】:为二乘之一,三乘之一,五乘之一。指能成就声闻果之四谛法门。乘,为运载之意,指能乘载众生至彼岸者;即指佛陀之教法。声闻之人由观四谛之理而出离生死,以达涅槃,故称四谛法门为声闻乘。又指声闻之机类。(称赞大乘功德经、法华玄论卷七、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末)((参见:二乘)206)p6499FROM:【佛光大辞典】

【独觉乘】:独觉乘。谓住独觉法性;为令自身证寂灭故;不由师教,发正愿已,修方便行。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菩萨行】:(术语)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智】:(术语)广大之智慧。通达一切之事理者。法华经序品曰:“普入佛慧通达大智。”维摩经佛国品曰:“大智本行皆成就。”同慧远疏曰:“言大智者是佛智也,佛慧深广故名大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力】:指如来所具有的十种力用。
  一、知觉处非处智力,即能知一切事物的道理和非道理的智力;
  二、知三世业报智力,即能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的智力;
  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即能知各种禅定及解脱三昧等的智力;
  四、知诸根胜劣智力,即能知众生根性的胜劣与得果大小的智力;
  五、知种种解智力,即能普知众生种种境界不同的智力;
    六、知种种界智力,即能普知众生种种境界不同的智力;
  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即能知一切众生行道因果的智力;
  八、知天眼无碍智力,即能以天眼见众生生死及善恶业缘而无障碍的智力;
  九、知宿命无漏智力,即知众生宿命及知无漏涅槃的智力;
  十、知永断习气智力,即于一切妄惑余气,永断不生,能如实知之的智力。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无畏】:(名数)一、一切智无所畏,佛于大众中明言我为一切智人而无畏心也。二、漏尽无所畏,佛于大众中明言我断尽一切烦恼而无畏心也。三、说障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惑业等诸障法而无畏心也。四、说尽苦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戒定慧等诸尽苦之正道而无畏心也。见智度论二十五、法界次第下之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
十不善业道,上者地狱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饿鬼因。于中,

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
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
一者短命,二者多病。

偷盗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
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
一者贫穷,二者共财不得自在。

邪淫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
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
一者妻不贞良,二者不得随意眷属。

妄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
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
一者多被诽谤,二者为他所诳。

两舌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
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
一者眷属乖离,二者亲族毙恶。

恶口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
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
一者常闻恶声,二者言多诤讼。

绮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
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
一者言无人受,二者语不明了。

贪欲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
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
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无厌。

瞋恚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
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
一者常被他人求其长短,二者恒被于他之所恼害。

邪见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
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生邪见家,二者其心
曲。』

[善知识解说]

[杀生]的罪报就是堕入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
如果还有余福能生在人中,就会1.短命,或者2.多病


[偷盗]的罪报就是堕入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
如果还有余福能生在人中,就会1.贫穷,或者2.共同的财产无法自由运用,甚至失去,也就是可能被倒会

[邪淫]的罪报就是堕入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
如果还有余福能生在人中,就会1. 妻子或丈夫不忠贞,或者2.找不到结婚的对象,或者对象无法令人满意,或者夫妻时常争吵不如意


[妄语]的罪报就是堕入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
如果还有余福能生在人中,就会1. 时常被毁谤,或者2.时常被人欺骗


[两舌]的罪报就是堕入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
如果还有余福能生在人中,就会1.家人时常争吵或者分离,或者2.被亲族所讨厌或陷害


[恶口]的罪报就是堕入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
如果还有余福能生在人中,就会1.经常被人恶骂或流传坏名声,或者2.一讲话就会和人吵架,甚至上法院打官司

[绮语]的罪报就是堕入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
如果还有余福能生在人中,就会1. 说话没人接受,没人愿意听,不被认同,或者2.说话时常讲不清楚意思,或者时常被误会误解

[贪欲]的罪报就是堕入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
如果还有余福能生在人中,就会1. 内心时常不知足而烦恼痛苦,或者2.因为欲望很重,贪得无厌无法满足而烦恼痛苦


[瞋恚]的罪报就是堕入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
如果还有余福能生在人中,就会1. 常被别人所批评,名誉不好,或者2.时常被人惹生气或伤害,身心苦恼不自在


[邪见]的罪报就是堕入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
如果还有余福能生在人中,就会1.出生在外道邪见的家庭,无法听闻学习正法,或者2.因为知见错误,待人处世内心时常虚伪不真实,担心害怕,想法偏激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这位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

『十不善业(十种不良善的行为,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贪欲、嗔恚、愚痴)道,上者为堕入地狱道之因,中者为堕入畜生道之因,下者为堕入饿鬼道之因。在这其中,

杀生(即杀害人畜等一切有情之生命。乃十恶业之第一,五戒之一,八戒之一,十戒之一。大乘佛教为避免杀生,而禁止食肉,更进而以放生为其积极表征。依大智度论卷十三之说,诸罪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世间惜命亦为第一。断人畜之生命,不论亲自下手杀,或教人杀,皆属同罪。比丘杀人,犯四波罗夷,自杀则结偷兰遮罪;自伤形体,结突吉罗罪;杀害畜生,得波逸提(忏悔罪)。凡犯杀戒者,死后将堕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即使生于人间,亦不免多病短命)之罪能令众生堕入地狱、畜生、饿鬼;
若生于人道中,则会得二种果报(由于过去的业因而造成现在的结果,叫做“果”,又因为这果是过去的业因所召感的酬报,所以又叫做“报”,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果报的意义),一者短命(短命者,谓因前世伤害物命,令其不得以尽天年,故感今生自身亦短命也),二者多病(多病者,谓因前世恼害众生,令其不得自在,故感今生自身亦多疾病也)。

偷盗(不与而取,称为偷盗。新译作不与取。乃力取或盗取他人财物之意。于身、口、意十种恶行为(十恶)中,与杀生、邪淫同属身业。偷盗为戒律所严禁,若犯偷盗,严重者如盗五钱以上,则犯波罗夷罪(如断头之重罪),在十恶、五戒中,为仅次于杀生之重罪)之罪也会令众生堕入三恶道(一、地狱道,成上品十恶业者趣之。二、饿鬼道,成中品十恶业者趣之。三、畜生道,成下品十恶业者趣之);
若生于人道中,则会得二种果报(由于过去的业因而造成现在的结果,叫做“果”,又因为这果是过去的业因所召感的酬报,所以又叫做“报”,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果报的意义),一者贫穷(贫穷者,谓因前世盗他财物,令彼空乏,故感今生自亦贫穷也),二者共同财产不能自由使用。

邪淫(又作欲邪行。为十恶之一。即在家者不可为之恶行之一,以男性而言,指与妻子以外之女性行淫,又虽与妻子,但行于不适当之时间、场所、方法等,亦为邪淫)之罪也会令众生堕入三恶道(一、地狱道,成上品十恶业者趣之。二、饿鬼道,成中品十恶业者趣之。三、畜生道,成下品十恶业者趣之);
若生于人道中,则会得二种果报(由于过去的业因而造成现在的结果,叫做“果”,又因为这果是过去的业因所召感的酬报,所以又叫做“报”,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果报的意义),一者妻子丈夫不贞良,二者不能得到如意眷属。

妄语(妄语者,谓好造虚言诳惑他人也)之罪也会令众生堕入三恶道(一、地狱道,成上品十恶业者趣之。二、饿鬼道,成中品十恶业者趣之。三、畜生道,成下品十恶业者趣之);
若生于人道中,则会得二种果报(由于过去的业因而造成现在的结果,叫做“果”,又因为这果是过去的业因所召感的酬报,所以又叫做“报”,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果报的意义),一者常常被诽谤,二者为他人所欺诳。

两舌(谓构合是非之言,向此说彼,向彼说此,令其争斗,故名两舌)之罪也会令众生堕入三恶道(一、地狱道,成上品十恶业者趣之。二、饿鬼道,成中品十恶业者趣之。三、畜生道,成下品十恶业者趣之);
若生于人道中,则会得二种果报(由于过去的业因而造成现在的结果,叫做“果”,又因为这果是过去的业因所召感的酬报,所以又叫做“报”,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果报的意义),一者与眷属背离或分离,二者被亲族厌恶。

恶口(恶口者,谓言语粗犷,毁辱他人,令其受恼也)之罪也会令众生堕入三恶道(一、地狱道,成上品十恶业者趣之。二、饿鬼道,成中品十恶业者趣之。三、畜生道,成下品十恶业者趣之);
若生于人道中,则会得二种果报(由于过去的业因而造成现在的结果,叫做“果”,又因为这果是过去的业因所召感的酬报,所以又叫做“报”,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果报的意义),一者常闻恶声,二者言多有诤讼。

绮语(绮语者,谓乖背真实,巧饰言辞,令人好乐也)之罪也会令众生堕入三恶道(一、地狱道,成上品十恶业者趣之。二、饿鬼道,成中品十恶业者趣之。三、畜生道,成下品十恶业者趣之);
若生于人道中,则会得二种果报(由于过去的业因而造成现在的结果,叫做“果”,又因为这果是过去的业因所召感的酬报,所以又叫做“报”,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果报的意义),一者所说之言无人接受,二者讲话不明了不清楚。

贪欲(又称贪毒。略称贪。三毒之一,十不善之一,十大烦恼之一。与“渴爱”同义。即对于自身所好之对境生喜乐之念,而起贪著之心及取得之欲望。与无明共为起三界轮回苦之根本烦恼)之罪也会令众生堕入三恶道(一、地狱道,成上品十恶业者趣之。二、饿鬼道,成中品十恶业者趣之。三、畜生道,成下品十恶业者趣之);
若生于人道中,则会得二种果报(由于过去的业因而造成现在的结果,叫做“果”,又因为这果是过去的业因所召感的酬报,所以又叫做“报”,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果报的意义),一者心不知足,二者贪得无厌。

瞋恚(谓于诸有情。欲为损害。内怀栽杌。乃至现为过患。总名瞋恚)之罪也会令众生堕入三恶道(一、地狱道,成上品十恶业者趣之。二、饿鬼道,成中品十恶业者趣之。三、畜生道,成下品十恶业者趣之);
若生于人道中,则会得二种果报(由于过去的业因而造成现在的结果,叫做“果”,又因为这果是过去的业因所召感的酬报,所以又叫做“报”,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果报的意义),一者常被他人批评长短,二者总是被他人所恼害(谓于亲财等匮乏中,因自邪计所生诸苦,修厌背想)。

邪见(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系八邪行之一,十恶之一,十随眠之一,五见之一。以为世间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而谓恶不足畏,善亦不足喜等之谬见,即是邪见。盖俱舍家谓拨无因果为邪见;唯识家则主张拨无因果及四见以外之所有邪执,均称为邪见)之罪也会令众生堕入三恶道(一、地狱道,成上品十恶业者趣之。二、饿鬼道,成中品十恶业者趣之。三、畜生道,成下品十恶业者趣之);
若生于人道中,则会得二种果报(由于过去的业因而造成现在的结果,叫做“果”,又因为这果是过去的业因所召感的酬报,所以又叫做“报”,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果报的意义),一者短命(短命者,谓因前世伤害物命,令其不得以尽天年,故感今生自身亦短命也若生于人道中,则会得二种果报(由于过去的业因而造成现在的结果,叫做“果”,又因为这果是过去的业因所召感的酬报,所以又叫做“报”,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果报的意义),一者生于邪见之家,二者其心谄曲(为欺瞒他人而故作娇态,曲顺人情)。』

注解:
【十不善业】:十种不良善的行为。(参见:十恶)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恶】:又名十不善,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贪欲、嗔恚、愚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果报】:由于过去的业因而造成现在的结果,叫做“果”,又因为这果是过去的业因所召感的酬报,所以又叫做“报”,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果报的意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短命】:短命者,谓因前世伤害物命,令其不得以尽天年,故感今生自身亦短命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多病】:多病者,谓因前世恼害众生,令其不得自在,故感今生自身亦多疾病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三恶道】:(名数)依恶业可往来之处有三所。名为三恶道。一、地狱道,成上品十恶业者趣之。二、饿鬼道,成中品十恶业者趣之。三、畜生道,成下品十恶业者趣之。法华经方便品曰:“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无量寿经上曰:“人天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贫穷】:贫穷者,谓因前世盗他财物,令彼空乏,故感今生自亦贫穷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杀生】:梵语 pra^N!a^tipa^ta。即杀害人畜等一切有情之生命。乃十恶业之第一,五戒之一,八戒之一,十戒之一。大乘佛教为避免杀生,而禁止食肉,更进而以放生为其积极表征。依大智度论卷十三之说,诸罪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世间惜命亦为第一。断人畜之生命,不论亲自下手杀,或教人杀,皆属同罪。比丘杀人,犯四波罗夷,自杀则结偷兰遮罪;自伤形体,结突吉罗罪;杀害畜生,得波逸提(忏悔罪)。凡犯杀戒者,死后将堕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即使生于人间,亦不免多病短命。
 不杀生系依慈悲心及避免犯下杀生恶业二理由。从原始佛教至大乘佛教,皆强调之,更成为佛教徒最重要之实践德目。于印度,多有立于佛教立场实行不杀生之国王。我国佛教,于梵网经、金光明经、涅槃经、楞伽经等诸经中,所说不杀生、不食肉之教导,影响甚钜;又儒家亦倡说恻隐之心为“仁”之端,慈爱普及于禽兽,故古来行仁政之君主,亦敕禁杀之令,以示博爱之德,多行于斋会之时,或灵刹附近。佛祖统纪卷五十二放生禁杀条,列举各种禁止杀生之例。如梁文帝、北魏献文帝、隋文帝、宋真宗等曾行禁杀、放生;又如智者大师曾化导一千余处,令舍弃渔捕;另如四明之延庆法智法师每年以放生庆祝佛诞。(梵网经卷下、顺正理论卷四十二、大毗婆沙论卷十八)p4655FROM:【佛光大辞典】

【偷盗】:梵语 adatta^da^na,巴利语 adinna^da^na。不与而取,称为偷盗。新译作不与取。乃力取或盗取他人财物之意。于身、口、意十种恶行为(十恶)中,与杀生、邪淫同属身业。偷盗为戒律所严禁,若犯偷盗,严重者如盗五钱以上,则犯波罗夷罪(如断头之重罪),在十恶、五戒中,为仅次于杀生之重罪。据旧华严经卷二十四“十地品”之说,偷盗之罪能令众生堕于三恶道,若生于人中,亦必得二种果报,一为贫穷,二为失财不得自在。(十不善业道经、俱舍论卷十六、法界次第卷上之上)((参见:十善十恶)468)p4384FROM:【佛光大辞典】

【邪淫】:梵语 ka^ma-mithya^ca^ra,巴利语 ka^mesu miccha^ca^ra。又作欲邪行。为十恶之一。即在家者不可为之恶行之一,以男性而言,指与妻子以外之女性行淫,又虽与妻子,但行于不适当之时间、场所、方法等,亦为邪淫。据中阿含卷五十晡利多经载,邪淫者必受现世及后世之恶报。((参见:邪淫戒)3035)p3034FROM:【佛光大辞典】

【妄语】:妄语者,谓好造虚言诳惑他人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两舌】:谓构合是非之言,向此说彼,向彼说此,令其争斗,故名两舌。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恶口】:恶口者,谓言语粗犷,毁辱他人,令其受恼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绮语】:绮语者,谓乖背真实,巧饰言辞,令人好乐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贪欲】:梵语 lobha, ra^ga,abhidhya^。又称贪毒。略称贪。三毒之一,十不善之一,十大烦恼之一。与“渴爱”(梵 tr!s!N!a^)同义。即对于自身所好之对境生喜乐之念,而起贪著之心及取得之欲望。与无明共为起三界轮回苦之根本烦恼。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五上):“诸苦所因,贪欲为本。”((参见:贪)4792)p4793FROM:【佛光大辞典】

【瞋恚】:谓于诸有情。欲为损害。内怀栽杌。乃至现为过患。总名瞋恚。FROM:【《阿毗达磨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

【恼害】:恼害者:谓于亲财等匮乏中,因自邪计所生诸苦,修厌背想。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邪见】:梵语 mithya^-dr!s!t!i,巴利语 miccha^-dit!t!hi。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系八邪行之一,十恶之一,十随眠之一,五见之一。以为世间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而谓恶不足畏,善亦不足喜等之谬见,即是邪见。盖俱舍家谓拨无因果为邪见;唯识家则主张拨无因果及四见以外之所有邪执,均称为邪见。
 另据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九载,五见虽同为邪推度,但因邪见之“无行相”过患特重,故特称之为邪见。又谓邪见坏事,谤因果及三宝,坏法恩、生恩,起法怨、生怨,并破坏现量,为暴恶之见,故别立此名。(俱舍论卷十九、成唯识论卷六、法蕴足论卷一、卷十、成实论卷十、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四十六、瑜伽师地论卷八)((参见:八邪行)283、“十善十恶”468、“五见”1099)p3033FROM:【佛光大辞典】

【谄曲】:梵语 van%ka, kuhana。为欺瞒他人而故作娇态,曲顺人情。法华经方便品(大九·八中):“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实。”又对物无所执著,称为无谄曲。金七十论卷上(大五四·一二五一上):“尼夜摩亦五:一不杀,二不盗,三实语,四梵行,五无谄曲。”(无量寿经卷上、菩萨地持经卷五、十住毗婆沙论卷八、十地经论卷二)p6167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佛子!十不善业道能生此等无量无边众大苦聚,是故菩萨作如是念:

『我当远离十不善道,以十善道为法园苑,爱乐安住,自住其中,亦劝,他人令住其中。』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十不善业道能生出这些无量无边众大苦聚,所以菩萨应当作如是念:

『我应当远离十不善(十种不良善的行为,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贪欲、嗔恚、愚痴)道,以十善(指身口意三业中所行的十种善行为。称为十善,又作十善业道。此十善业道有身、语、意三方面,身善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语善业即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善业即不贪、不嗔、不痴)道为法园苑,爱乐(谓信爱欲乐。即信乐世间、出世间善法之意,属无染污之爱)安住,自住其中,也劝导他人,令其安住其中。』
注解:
【爱乐】:谓信爱欲乐。即信乐世间、出世间善法之意,属无染污之爱。俱舍论卷四谓,爱乃爱乐,其体即是信。成唯识论卷六谓,信以爱乐为相。净土论谓爱乐佛法味者,即爱乐净土之法味。p5462FROM:【佛光大辞典】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12#
 楼主| 发表于 2023-8-24 15:17: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8-24 15:25 编辑

[华严经辑要]—— 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生 ~ 华严经 普贤行品用时 2 小时 45 分钟

==============================

-- [经文] --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复告诸菩萨大众言:

「佛子!如向所演,此但随众生根器所宜,略说如来少分境界。何以故?


诸佛世尊,为诸众生~ “无智作恶,计我、我所,执着于身,颠倒疑惑,邪见分别,与诸结缚恒共相应,随生死流远如来道”故,出兴于世。

[末学解说]

这时,普贤菩萨(又作遍吉菩萨。我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文殊菩萨为释迦如来之胁士。即文殊驾狮子侍如来之左侧,普贤乘白象侍右侧。若以此二胁士表法,文殊师利显智、慧、证,普贤显理、定、行,共诠本尊如来理智、定慧、行证之完备圆满。文殊、普贤共为一切菩萨之上首,常助成宣扬如来之化导摄益。以此菩萨之身相及功德遍一切处,纯一妙善,故称普贤)摩诃萨又告诉诸菩萨大众说到: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如来向众生演说,只会随众生之根器(修道者能力亦有高下,故以根器喻之,俗谓学道者为有根器即此义)所适宜而进行,所以略说如来之少分境界。为什么呢?

诸佛世尊,因为诸众生~ “没有智慧作恶,计我、我所(指为我所有之观念。全称我所有。 即我之所有、我之所属之意。即以自身为我,谓自身以外之物皆为我所有。于佛教中,我与我所,被认为系一切世俗分别之基本分别,故为破除之对象。又我所分为相应我所、随转我所、不离我所,若执之,则称为我所见(执我所有之偏见)。凡我所见所执著之五取蕴法,皆源于此“我所”观念),执着(指片面而孤立地理解并固执事物的妄情和妄想)于身,颠倒(倒见事理的意思,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等是)疑惑(指心生疑念而不能安定之状态;惑,指迷于对象而判断力颠倒),邪见(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系八邪行之一,十恶之一,十随眠之一,五见之一。以为世间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而谓恶不足畏,善亦不足喜等之谬见,即是邪见。盖俱舍家谓拨无因果为邪见;唯识家则主张拨无因果及四见以外之所有邪执,均称为邪见)分别(思量识别诸事理曰分别,是为心心所之自性作用,故以为心心所之异名也),与诸结缚(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系缚吾人的心身,使不得解脱出离生死)恒共相应(即契合之义),随生死流(以生死能令人漂没,故称为生死流),远离如来道”的缘故,而出现于世间。

注解:
【普贤菩萨】:普贤,梵名 Samantabhadra,或 Vis/vabhadra。音译三曼多跋陀罗菩萨、三曼陀[颱-台+(盋-皿)]陀菩萨、邲输[颱-台+(盋-皿)]陀菩萨。又作遍吉菩萨。我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文殊菩萨为释迦如来之胁士。即文殊驾狮子侍如来之左侧,普贤乘白象侍右侧。若以此二胁士表法,文殊师利显智、慧、证,普贤显理、定、行,共诠本尊如来理智、定慧、行证之完备圆满。文殊、普贤共为一切菩萨之上首,常助成宣扬如来之化导摄益。以此菩萨之身相及功德遍一切处,纯一妙善,故称普贤。
 普贤之名始出于三曼陀罗菩萨经,后广见诸经而成普遍之信仰。据法华经普贤劝发品载,普贤菩萨乘六牙白象,守护法华之行者。台宗二百题卷十立有相普贤论题,依礼忏诵经之有相行,达成感见普贤之旨。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卷四十说普贤菩萨十种广大之行愿,即: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经中一一述此十大愿,明其功德无量,临命终时,得此愿王引导,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然此十大愿为一切菩萨行愿之标帜,故亦称普贤之愿海。以此菩萨之广大行愿,一般称为大行普贤菩萨。
 在密教中,普贤与金刚萨埵同体,列于金胎两部曼荼罗中,是为密教普贤。金刚界曼荼罗中,为贤劫十六尊之一,安置于北方四菩萨之最下位。密号普摄金刚。种子[fan(ah!)](ah!)。三昧耶形为剑形。形像依会之不同而有别,微细会左手握拳安腰,右手执利剑;供养会以二手执莲花举于胸前,莲花上有利剑。胎藏界曼荼罗中,列于中台八叶院之东南隅,身呈白肉色,戴五佛宝冠,左手以拇指、食指执莲花,莲上有火焰围绕之利剑;右手臂伸开仰掌,屈无名指、小指。种子[fan(am!)](am!)。三昧耶形为莲上剑。密号真如金刚。此外,尚有以普贤延命菩萨为本尊之修法,称为普贤延命法。
 我国四川峨眉山夙为普贤菩萨之道场,传为晋代蒲翁所开创,于圣寿万年寺安置普贤之像,宋太宗敕造二丈金铜像,并建大阁以安置,尔后崇信甚盛。(旧华严经卷六十入法界品、大智度论卷九、法华义疏卷十二、大日经疏卷一、卷九)((参见:普贤)5000)p5002  FROM:【佛光大辞典】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根器】:植物之根能生长枝干花叶,器物能容物,然所生所容,有大小、多寡之不同;修道者能力亦有高下,故以根器喻之,俗谓学道者为有根器即此义。大日经疏卷九(大三九·六七一中):“观众生,量其根器而后与之。”p4139FROM:【佛光大辞典】

【我所】:梵语 mama-ka^ra。指为我所有之观念。全称我所有。 即我之所有、我之所属之意。即以自身为我,谓自身以外之物皆为我所有。于佛教中,我与我所,被认为系一切世俗分别之基本分别,故为破除之对象。又我所分为相应我所、随转我所、不离我所,若执之,则称为我所见(执我所有之偏见)。凡我所见所执著之五取蕴法,皆源于此“我所”观念,故集异门足论卷十二谓(大二六·四一九下):“于五取蕴等,随观见我或我所,从此起忍欲慧观见。”(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注维摩诘经卷五、百法问答钞卷一)((参见:我所见)2940)p2940FROM:【佛光大辞典】

【执着】:指片面而孤立地理解并固执事物的妄情和妄想。如《大般若经》卷七一:“能如实一切法相而不执着故,复名摩诃萨。”又如《菩提心论》:“凡夫执着名闻利养资生之具,务以安身。”众生虚妄的“执着”是很多的,主要是“我执”和“法执”。简单地说:“我执”就是固执常一不变的主宰之“我”,从而产生种种“我见”。“法执”就是固执外境实有,从而产生虚妄分别的“法见”。后亦以“执着”谓固执而不知变通。如《水浒传》第二二回:“我只怕雷横执着,不会周全人,倘或见了兄长,没个做圆活处。”今又以“执着”指坚定不移。如:他执着地追求艺术的创新。(李明权)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颠倒】:倒见事理的意思,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等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疑惑】:疑,梵语 vicikitsa^,指心生疑念而不能安定之状态;惑,指迷于对象而判断力颠倒。与“疑惑”之用语相似者,另有疑惧、疑团,然“疑”与“惧”之含意并不尽同。盖所谓疑,系以理智寻思而不可理解真象、不能决定是非之心理状态;所谓惧,系由于情感无所依赖而产生之感觉状态。故知由于疑,会产生欲以哲理分析来解决之倾向,及以转换为直观作用之倾向;然由于惧,则易产生罪业意识与凡夫意识。要之,“疑”之特性,乃向外界之疑逐渐转为向内之疑,并因而形成一股疑团(执),乃至一股大疑团,此时即易于转换为直观之作用。故禅宗每每强调大疑乃参禅悟道所绝对必须者,譬如有一僧遗失其唯一之袈裟,寻而不得,念念不忘,片刻不舍而反覆寻觅,此称为真疑;反之,譬如今人对古人经历之疑团悬案妄附疑情,而未能彻底寻究,此称为模仿疑,而非真疑。若无真疑,则亦无参透大悟之日;例如于未失却之物,以为已然失却而欲寻求,虽压抑之,亦不由心,直至寝食难安,大疑自然现前,由是即有转换为悟道因缘之良机。p5843FROM:【佛光大辞典】

【邪见】:梵语 mithya^-dr!s!t!i,巴利语 miccha^-dit!t!hi。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系八邪行之一,十恶之一,十随眠之一,五见之一。以为世间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而谓恶不足畏,善亦不足喜等之谬见,即是邪见。盖俱舍家谓拨无因果为邪见;唯识家则主张拨无因果及四见以外之所有邪执,均称为邪见。
 另据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九载,五见虽同为邪推度,但因邪见之“无行相”过患特重,故特称之为邪见。又谓邪见坏事,谤因果及三宝,坏法恩、生恩,起法怨、生怨,并破坏现量,为暴恶之见,故别立此名。(俱舍论卷十九、成唯识论卷六、法蕴足论卷一、卷十、成实论卷十、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四十六、瑜伽师地论卷八)((参见:八邪行)283、“十善十恶”468、“五见”1099)p3033FROM:【佛光大辞典】

【分别】:(杂语)思量识别诸事理曰分别,是为心心所之自性作用,故以为心心所之异名也。法华经曰:“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发智论一曰:“法归分别,圣归涅槃。”成实论三曰:“法归分别,真人归灭。”唯识述记七末曰:“言分别者,有漏三界心心所法,以妄分别为自体故。”俱舍光记二十曰:“毗婆阇(Vibha%jya)名分别。”三界之心心所以虚妄之分别为自性,即妄于无我无法之上,而分别我法也,故称之为分别之惑,断此分别之惑,谓之无分别慧。慈恩寺传七曰:“菩萨以分别为烦恼,而分别之惑坚类金刚,唯此经所诠无分别慧,乃能除断,故曰能断金刚般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结缚】: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系缚吾人的心身,使不得解脱出离生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相应】:(术语)即契合之义。净土论注上曰:“相应者,譬如函盖相称也。”演秘钞七曰:“相应字,泛指契合义。”然梵语有二:一欲吃多Yukta,谓事物之契合也。如心心所之相应是也。二瑜伽Yoga,或瑜只,谓契合于理也。如瑜伽论瑜伽宗之名及三密相应,境智相应是也(但欲吃多,瑜伽皆为梵语根Yuj之变化)。起信论曰:“以离念境界唯证相应故。”华严论曰:“一念相应一念佛,一日相应一日佛。”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生死流】:以生死能令人漂没,故称为生死流。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中):“设满世界火,必过要闻法,会当成佛道,广济生死流。”p2061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佛子!我不见一法为大过失,如诸菩萨于他菩萨起瞋心者。

何以故?佛子!若诸菩萨于余菩萨起瞋恚心,即成就百万障门故。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我不见一法(意谓一事、一物,乃对万法而言。此“法”表存在、事物之意,并非“法则”之义)则为大过失,如诸菩萨对其他菩萨生起瞋心者。

为什么呢?佛子!如果诸菩萨对其余菩萨生起瞋恚(谓于诸有情。欲为损害。内怀栽杌。乃至现为过患。总名瞋恚)心,就会成就百万障碍。

注解:
【一法】:<一>意谓一事、一物,乃对万法而言。此“法”表存在、事物之意,并非“法则”之义。
 <二>指唯一无二之绝对法。即人人本具之真如法性。六十华严卷五(大九·四二九中):“文殊法常尔,法王唯一法;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p51FROM:【佛光大辞典】

【瞋恚】:谓于诸有情。欲为损害。内怀栽杌。乃至现为过患。总名瞋恚。FROM:【《阿毗达磨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

-- [经文] --

何等为百万障?所谓:

不见菩提障;

不闻正法障;

生不净世界障;

生诸恶趣障;

生诸难处障;

多诸疾病障;

多被谤毁障;

生顽钝诸趣障;

坏失正念障;

阙少智慧障;

[末学解说]

哪些为百万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呢?就是:

不能见菩提(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不能听闻正法(真正之道法也)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生于不净(污秽、鄙陋、丑恶、过罪等之总称)世界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生于诸恶趣(众生以恶业之因而趣之所)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生于诸难处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多有诸疾病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多被谤毁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生于顽钝诸趣(众生所往之国土,名为趣。诸趣,即总称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等六趣)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坏失正念(正确的念头。不生邪念,忆念正道,叫做“正念”)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缺少智慧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注解:
【障】:又作碍,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大乘义章》卷五曰:“能障圣道,说以为障”。障之名数,有二障、三障、四障、五障、十重障多种,见有关分释条。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正法】:(术语)真正之道法也。理无差曰正。以三宝中之法宝,教理行果之四者为体。无量寿经上曰:“弘宣正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不净】:污秽、鄙陋、丑恶、过罪等之总称。五停心观中,有观自身、他身不净之观法,称为不净观。((参见:七种不净)114)p991FROM:【佛光大辞典】

【恶趣】:(术语)众生以恶业之因而趣之所。俱舍论世间品曰:“趣谓所往。”即地狱畜生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诸趣】:众生所往之国土,名为趣。诸趣,即总称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等六趣。楞伽经卷四(大一六·五一一上):“堕生死海,诸趣旷野,如汲井轮。”p6310FROM:【佛光大辞典】

【正念】:正确的念头。不生邪念,忆念正道,叫做“正念”。八正道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眼障;耳障;鼻障;舌障;身障;意障;

恶知识障;恶伴党障;

乐习小乘障;

乐近凡庸障;

不信乐大威德人障;

乐与离正见人同住障;

生外道家障;

住魔境界障;

离佛正教障;

不见善友障;

[末学解说]

眼睛之障;耳朵之障;鼻子之障;舌头之障;身体之障;意念之障;

恶知识(即说恶法与邪法,使人陷于魔道之恶德者)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恶伴党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乐于修习小乘(声闻缘觉的法门,以修身自利为宗旨,其最高果位为阿罗汉果及辟支佛果。声闻乘修四谛法,自凡夫至阿罗汉,论时间,速者三生,迟者六十劫,其修行的方便有七,得果有四。(参见:声闻乘)缘觉乘修十二因缘,自凡夫至辟支佛,论时间,速者四生,迟者一百劫,其修行重在悟证,悟所到处,便是证所到处,故无明显的位阶可言)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乐于亲近凡庸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不信乐(听闻、信仰佛法,因而产生爱乐之心。谓于心忍许,更爱乐欲求之)大威德(可畏为威,可敬为德。既有威又有德,叫做“威德”)人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乐于与脱离正见(正确的见解,亦即离诸邪知邪见的如实知见)之人同住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生于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家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住于魔境界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远离佛正教(所说契于正理。谓之正教)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不能见善友(随顺于我而起善行者)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注解:
【恶知识】:梵语 pa^pa-mitra。为“善知识”之对称。又作恶友、恶师、恶师友。即说恶法与邪法,使人陷于魔道之恶德者。法华经卷二譬喻品载,对舍离恶知识而亲近善友之人,方可为其说法。又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记载,菩萨摩诃萨于恶象等,其心并无怖惧,于恶知识则生畏惧之心。长阿含卷十一善生经举出六恶友,即方便生欺(说种种欺诈)、好喜屏处(喜好隐秘之处所)、诱他家人(诱拐他家之人)、图谋他物(谋取他人之财产)、财利自向(图利自己)、好发他过(好指摘他人缺点)等;又举出亲恶友之四事,即饮酒时友、博戏时友、淫逸时友、歌舞时友。此外,日僧亲鸾在愚秃钞卷下,解释善导观经疏散善义中所举二河譬喻中所说之恶友,谓恶友指杂毒虚假之人,即指妨害往生净土门旨趣之异学、异见、别解、别行等之人。(维摩诘经卷上、尸迦罗越六方礼经)p4948 FROM:【佛光大辞典】

【小乘】:声闻缘觉的法门,以修身自利为宗旨,其最高果位为阿罗汉果及辟支佛果。声闻乘修四谛法,自凡夫至阿罗汉,论时间,速者三生,迟者六十劫,其修行的方便有七,得果有四。(参见:声闻乘)缘觉乘修十二因缘,自凡夫至辟支佛,论时间,速者四生,迟者一百劫,其修行重在悟证,悟所到处,便是证所到处,故无明显的位阶可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信乐】:听闻、信仰佛法,因而产生爱乐之心。谓于心忍许,更爱乐欲求之。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八上):“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摄大乘论释卷九(大三一·二一三中):“于六度正教中,心决无疑,故名为信。如所信法,求欲修行,故名为乐。”此盖于心忍许,无有疑虑,信顺所闻之法而爱乐之,更进而如其所信,欲求修证世与出世之善,称为信乐。净土法门对于信乐之意义则解之为信净土(即愿乐往生)之义。(俱舍论光记卷四、观经散善义传通信卷一)((参见:三心)532)p3722  FROM:【佛光大辞典】

【威德】:可畏为威,可敬为德。既有威又有德,叫做“威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正见】:正确的见解,亦即离诸邪知邪见的如实知见,为八正道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正教】:(术语)所说契于正理。谓之正教。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友】:(杂语)梵语贺里也曩蜜怛罗Kalya%namitra,随顺于我而起善行者。探玄记六曰:“起我行,故名善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善根留难障;

增不善法障;

得下劣处障;

生边地障;

生恶人家障;

生恶神中障;

生恶龙、恶夜叉、恶乾闼婆、恶阿修罗、恶迦楼罗、恶紧那罗、恶摩睺罗伽、恶罗刹中障;

不乐佛法障;

习童蒙法障;

乐着小乘障;

[末学解说]

善根(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留难(邪魔来留止人之善事,此为修行之障难,故称为留难)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增加不善法(合理益世之法,如五戒、十善是世间的善法,三学、六度是出世间的善法)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得下劣处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生于边地(阎浮提洲之边隅,谓之边地。又弥陀之净土有边地,五百岁中不得见闻三宝,名为懈慢界。亦曰胎宫)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生于恶人(即不善之人。指身、口、意行恶之人,尤指否认佛教正理而不信受者而言)家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生于恶神中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生于恶龙(恶龙神也)、恶夜叉(译言能啖鬼,捷疾鬼,勇健,轻捷,秘密等)、恶乾闼婆(谓不啖酒肉,唯香资阴,是帝释天乐神也)、恶阿修罗(六道之一,华译为非天,因其有天之福而无天之德,似天而非天。又译作无端,因其容貌很丑陋。又译作无酒,言其国酿酒不成。性好斗,常与帝释战,国中男丑女美,宫殿在须弥山北,大海之下)、恶迦楼罗(华译为金翅鸟,它取龙为食,为八部众之一)、恶紧那罗(旧译曰人非人,疑神。新译曰歌神。即乐神名。八部众之一)、恶摩睺罗伽(华言大腹行。罗什法师云是地龙而腹行,又云是大蟒神而腹行也)、恶罗刹(恶鬼的总名,男的叫“罗刹娑”,女的叫“罗刹私”,或飞空,或地行,喜欢食人的血肉)中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不乐于佛法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修习童蒙法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乐于执着小乘(声闻缘觉的法门,以修身自利为宗旨,其最高果位为阿罗汉果及辟支佛果。声闻乘修四谛法,自凡夫至阿罗汉,论时间,速者三生,迟者六十劫,其修行的方便有七,得果有四。(参见:声闻乘)缘觉乘修十二因缘,自凡夫至辟支佛,论时间,速者四生,迟者一百劫,其修行重在悟证,悟所到处,便是证所到处,故无明显的位阶可言)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注解:
【善根】:梵语 kus/ala-mu^la,巴利语 kusala-mu^la。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据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罗经载,比丘知善、知善根,是谓成就见、得正见,于法得不坏净,入于正法中。无贪、无嗔、无痴三者为善根之体,合称为三善根。不善根(梵 akus/ala-mu^la)则为善根之相反,贪、嗔、痴等,即称三不善根,或称三毒。又善法为得善果之根本,故亦可称为善根。(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无量寿经卷上、佛本行经卷五降象品、悲华经卷八、旧华严经卷四卢舍那佛品、大宝积经卷七十八具善根品、入阿毗达磨论卷上、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七)((参见:三善根)622)p4888 FROM:【佛光大辞典】

【留难】:邪魔来留止人之善事,此为修行之障难,故称为留难。往生论注卷上(大四○·八三二下):“第六天魔常于佛所,作诸留难。”(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p4190FROM:【佛光大辞典】

【善法】:合理益世之法,如五戒、十善是世间的善法,三学、六度是出世间的善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边地】:(杂名)阎浮提洲之边隅,谓之边地。又弥陀之净土有边地,五百岁中不得见闻三宝,名为懈慢界。亦曰胎宫。略论曰:“五百岁中常不见闻三宝,安乐国土,谓之边地,亦曰胎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恶人】:即不善之人。指身、口、意行恶之人,尤指否认佛教正理而不信受者而言。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谓,未来世之恶人,虽闻佛说一乘之法,但迷惑而不信受,破法堕于恶道。善导于观念法门一书中举出五种恶性之人,即:(一)谤真行伪,(二)谤正行邪,(三)谤是行非,(四)谤实行虚,(五)谤善行恶。又梵网经卷下、菩萨戒义疏卷下等,对恶人严加指斥,谓不受菩萨戒者,皆是恶人,名为畜生,如无心之木石。日本净土教对于此等恶人有救济之说,如净土真宗特称恶人为“恶人正机”,主张恶人为正所被之根机,以为恶人即是阿弥陀佛所摄化之对象。(无量寿经卷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六)p4945FROM:【佛光大辞典】

【恶龙】:(异类)恶龙神也。仁王经下曰:“恶鬼恶龙。”同良贲疏曰:“恶鬼疾疫,恶龙旱涝。”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夜叉】:(异类)Yaks!a,又曰阅叉。新作药叉,夜乞叉。译言能啖鬼,捷疾鬼,勇健,轻捷,秘密等。玄应音义三曰:“阅叉或云夜叉,皆讹也。正言药叉,此译云能啖鬼,谓食啖人也。又云伤者,谓能伤害人也。”法华玄赞二曰:“夜叉,此云勇健。飞腾空中,摄地行类诸罗刹也。罗刹,云暴恶,亦云可畏。彼皆讹音,梵语正云药叉罗刹婆。”注维摩经一:“什曰:夜叉,秦言贵人,亦言轻捷。有三种:一在地,二在虚空,三天夜叉也。”净名疏二曰:“夜叉者,皆是鬼道。夜叉,此云轻疾。”慧苑音义下曰:“夜叉,此云祠祭鬼,谓俗间祠祭以求恩福者也。旧翻捷疾鬼也。”梵语杂名曰:“夜叉,药乞叉。”大日经疏一曰:“西方谓夜叉为秘密,以其身口意速疾隐秘难可了知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乾闼婆】:梵语乾闼婆,华言香阴。谓不啖酒肉,唯香资阴,是帝释天乐神也。(阴,即身也。帝释,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阿修罗】:六道之一,华译为非天,因其有天之福而无天之德,似天而非天。又译作无端,因其容貌很丑陋。又译作无酒,言其国酿酒不成。性好斗,常与帝释战,国中男丑女美,宫殿在须弥山北,大海之下。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迦楼罗】:又作迦留罗,华译为金翅鸟,它取龙为食,为八部众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紧那罗】:(天名)Kim%nara,又作紧捺罗,紧陀罗,甄陀罗,真陀罗,紧捺洛。旧译曰人非人,疑神。新译曰歌神。即乐神名。八部众之一。注维摩一曰:“什曰:秦言人作人。似人而头上有角,人见之言:人耶非人耶?故因以名之。亦天伎神也,小不及乾闼婆。”文句二下曰:“紧那罗,亦云真陀罗,此云疑神。似人而有一角,故号人非人。天帝法乐神,居十宝山。”玄赞二曰:“梵云紧捺洛,此云歌神。紧那罗,讹也。”玄应音义三曰:“甄陀罗,甄之人反,又作真陀罗,或作紧那罗,正言紧捺罗,此译云是人非人也。”慧琳音义十一曰:“真陀罗,古作紧那罗,音乐天也。有微妙音响,能作歌舞。男则马首人身能歌,女则端正能舞。次此天女,多与干达婆天为妻室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摩睺罗伽】:梵语摩睺罗伽,华言大腹行。罗什法师云是地龙而腹行,又云是大蟒神而腹行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罗刹】:恶鬼的总名,男的叫“罗刹娑”,女的叫“罗刹私”,或飞空,或地行,喜欢食人的血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不乐大乘障;

性多惊怖障;

心常忧恼障;

爱着生死障;

不专佛法障;

不喜见闻佛自在神通障;

不得菩萨诸根障;

不行菩萨净行障;

退怯菩萨深心障;

不生菩萨大愿障;

[末学解说]

不乐于大乘(系指能将众生从烦恼之此岸载至觉悟之彼岸之教法而言)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性子多惊怖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心常常忧恼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爱执着于生死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不专于佛法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不喜见闻(指人的感觉作用和认识能力。佛教认为,人有“六识”。“见”是眼识的作用,“闻”是耳识的作用,“觉”是鼻识、舌识和身识的作用,“知”是意识的作用)佛自在神通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不能获得菩萨诸根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不能行菩萨清净行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退怯菩萨深心(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不能生菩萨大愿(愿众生成佛之心也。又,佛愿救众生之心也)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注解:
【大乘】:梵语maha^-ya^na。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又作上衍、上乘、胜乘、第一乘。为小乘(梵 hi^naya^na)之相反词。乘(梵 ya^na),即交通工具之意,系指能将众生从烦恼之此岸载至觉悟之彼岸之教法而言。有如次各说:
 (一)在阿含经,尊称佛陀之教说为“大乘”。
 (二)大乘、小乘之语,系释尊入灭后一段时期,大乘佛教兴起后,由于大、小乘对立而起之名词。一般而言,系大乘佛教徒对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之贬称,若由部派佛教之立场来看,大乘并非佛教。然由思想史之发展而言,小乘乃是大乘思想之基础。
 (三)小乘视释迦为教主,大乘则提倡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小乘仅否定人我之实在性,大乘且否定法我之实在性。小乘以自己之解脱为主要目标,故为自调自度(调指灭除烦恼;度指证果开悟)的声闻、缘觉之道。大乘认为涅槃有积极之意义,乃自利、利他,两面兼顾之菩萨道。
 (四)小乘中,有阿含经、四分律、五分律等,以及婆沙论、六足论、发智论、俱舍论、成实论等论。至于大乘,则有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等经,以及中论、摄大乘论等论。大乘教徒虽承认小乘三藏之价值,然以为不如大乘经之殊胜;而小乘教徒则不以大乘经论为佛说。
 (五)大乘所以殊胜之理由,菩萨善戒经卷七与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一皆曾列举七项,世亲之摄大乘论释卷六亦曾举出十一种理由。菩萨善戒经所说之“大乘”,要义如下:根据十二部经中之最上者毗佛略(梵 vaipulya,方等)之教法(法大),发菩提心(心大),领解其教法(解大),以清净心(净大),具足菩萨之福德与慧德(庄严大),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之修行(时大),具足相好而得无上菩提(具足大),此即大乘法门之核心要义。
 (六)印度之大乘,有中观、瑜伽二系统以及后期之密教。(1)初期大乘,约一世纪至五世纪,集中阐发“假有性空”之理论,逐步形成由龙树、提婆创始之中观学派。(2)中期大乘,约五世纪至六世纪,出现以说如来藏缘起与阿赖耶识缘起为特点,集中阐发“万法唯识”之各类佛经,从中形成由无著、世亲为始祖之瑜伽学派。(3)后期大乘,七世纪以后,佛教义学逐渐衰微,密教起而代之,至十三世纪初在印度绝迹。而由印度本土传出之大乘佛教,属北传佛教。
 (七)在我国,根据大乘诸经论所创之多数教派,如三论、涅槃、地论、净土、禅、摄论、天台、华严、法相、真言等为表示自宗之优越,而对大乘经典作种种分类与判断。例如,真言宗分显教、密教;华严宗及天台宗分权大乘(大乘中之方便教,立“五性各别说”之教)、实大乘(大乘中之真实教,主张一切均可成佛之教)。复有分有相大乘、无相大乘二种;或法相、破相、法性三大乘之说法。
 (八)我国及日本现行之佛教,均属大乘。
 (九)缅甸、泰国之佛教属古来之上座部系统;而西藏、蒙古所行之教,则属大乘系统。
 (十)天台宗将小乘经律论三藏称为三藏教(藏教)(华严宗则称之为小乘教)。又认为小乘中有“有门”(发智论、六足论等)、“空门”(成实论)、“亦有亦空门”(昆勒论,此论未传我国)以及“非有非空门”(迦旃延经,此亦未传至我国)等四门,称为小乘四门、或小乘四分。
 (十一)智顗之金光明玄义,立有理乘(一切存在之本质为真如理性)、随乘(随应对象而作用之智慧)、得乘(得证自悟、悟他之果位)等三大乘之说,依次相当于真性、观照、资成等三轨。(法华经卷二譬喻品、大宝积经卷二十八大乘十法会、放光般若经卷五叹衍品、金刚仙论卷二、入大乘论卷上、法华文句卷三下、大乘大义章卷下、大乘义章卷一、摩诃止观卷三下、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本)((参见:大乘经典)828、“小乘”925、“教相判释”4602、“昆勒门”5911)p807 FROM:【佛光大辞典】

【见闻】:指人的感觉作用和认识能力。佛教认为,人有“六识”。“见”是眼识的作用,“闻”是耳识的作用,“觉”是鼻识、舌识和身识的作用,“知”是意识的作用。见《大智度论》卷四十。又如《佛报恩经讲经文》:“防恶人,看险路,见闻觉知必嫉妒。”至于“见闻”一词,更为习见。通常指见到和听到的,犹言耳闻目睹。如清·方朝《藐姑山》诗:“日月愁关锁,风雷乱见闻。”亦指知识与经验。如《老残游记》第十回:“我们从小读诗,题目里就有《箜篌引》,却不知道是这个样子,请先生弹两声,以广见闻,如何?”在佛经上,“见闻”一般专指见佛闻法,如《法华经·序品》有“见闻若斯”之语。(李明权)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深心】:梵语 adhya^s/aya。为三心之一。又称深信。此词于佛典中之语义,颇有异解。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中):“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中略)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六十华严经卷二十四中列举十种深心之名(大九·五五一上):“何等为十?一净心,二猛利心,三厌心,四离欲心,五不退心,六坚心,七明盛心,八无足心,九胜心,十大心。”观无量寿经载,若有众生欲往生净土,若发三心即便往生,深心即为其一。善导释为深信之心。另外亦指凡夫执迷之深固,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八十华严经卷三十五、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大智度论卷七十一)((参见:三心)532)p4658 FROM:【佛光大辞典】

【大愿】:(术语)愿众生成佛之心也。又,佛愿救众生之心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不发一切智心障;

于菩萨行懈怠障;

不能净治诸业障;

不能摄取大福障;

智力不能明利障;

断于广大智慧障;

不护持菩萨诸行障;

乐诽谤一切智语障;

远离诸佛菩提障;

乐住众魔境界障;

[末学解说]

不能发起一切智心(智慧之心也)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于菩萨行懈怠(为“勤”之对称。即指懒惰之状态。除意谓不积极修善行之精神作用外,并有积极行恶之含义)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不能净治(即密教修法,于道场召请本尊圣众,先清净空中道路,为除诸障碍而诵真言。又称净治道路、净治路、治路)诸业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不能摄取大福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智力(正智与神通力也。又正智之力用也)不能明利(聪明锐利也)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断于广大智慧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不护持菩萨诸行(指为达到菩提而于身、口、意所作之善行为)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乐于诽谤一切智语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远离诸佛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乐于安住众魔境界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注解:
【智心】:(术语)智慧之心也。大日经一曰:“云何智心?谓顺修殊胜增上法。”大乘义章十九曰:“智心不怯,名为无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懈怠】:梵语 kausi^dya,巴利语 kusi^ta。又作怠。心所之名。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为“勤”之对称。即指懒惰之状态。除意谓不积极修善行之精神作用外,并有积极行恶之含义。成唯识论卷六(大三一·三四中):“云何懈怠?于善恶品修断事中,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谓懈怠者滋长染,故于诸染事而策勤者,亦名懈怠。”
 据菩萨本行经卷上载,懈怠为众行之累,居家而懈怠者,则衣食匮乏,产业不举;出家而懈怠者,则不能出离生死。俱舍宗视懈怠为遍通于一切污心(不善心与有覆无记心)所起心所(即大烦恼地法)之一;唯识宗则以此为二十随烦恼之一。二宗俱以懈怠有其别体,为勤(即精进)所对治。(俱舍论卷四、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十一、成唯识论卷六、俱舍论光记卷四、成唯识论述记卷六下、释氏要览卷中)p6221 FROM:【佛光大辞典】

【净治】:即密教修法,于道场召请本尊圣众,先清净空中道路,为除诸障碍而诵真言。又称净治道路、净治路、治路。苏悉地轨分别记载佛、莲华、金刚等三部之真言,而以金刚部净治路真言为三部所通用。p4701FROM:【佛光大辞典】

【智力】:(术语)正智与神通力也。又正智之力用也。无量寿经上曰:“魔率官属,而来逼试,制以智力,皆令降伏。”法华经普门品曰:“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明利】:(术语)聪明锐利也。无量寿经下曰:“神通无碍,诸根明利。”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诸行】:<一>指一切有为法。所谓行(梵 sam!ska^ra,巴 san%kha^ra),即表示由因缘和合而造作者。根本佛教中,诸行与“一切”、“诸法”同义。然于部派佛教,则认为诸行仅指有为法,而“一切”、“诸法”不仅指有为法,亦包含无为法。
 依存因缘形成之有为法,并非永久不变,而为时常变化流动者(即无常),故谓诸行无常。北本涅槃经卷十四所揭之无常偈,即以“诸行无常”为句首。诸行无常系三法印之一,为佛教之根本思想。(俱舍论卷二十二、中论观行品、法华玄义卷十)
 <二>指为达到菩提而于身、口、意所作之善行为。又作万行。行(梵 carya^,巴 cariya^)乃动作、行为之意。在净土教,将念佛以外之善行称为诸行,亦称定散诸行、余行。而以诸行得往生极乐者,称为诸行往生。日本净土宗派中,又有主张阿弥陀佛本愿之真意即在诸行往生之说,称为诸行本愿义;仅依诸行,则无法往生之说,即称诸行不生义。(释净土群疑论卷四、安乐集卷下)p6299 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不专修佛境界障;

不决定发菩萨弘誓障;

不乐与菩萨同住障;

不求菩萨善根障;

性多见疑障;

心常愚暗障;

不能行菩萨平等施故,起不舍障;

不能持如来戒故,起破戒障;

不能入堪忍门故,起愚痴、恼害、瞋恚障;

不能行菩萨大精进故,起懈怠垢障;

[末学解说]

不专修(谓专门修习一事。反之,混合其他而修,则称为杂修。在净土宗系指往生极乐世界之修行而言,亦即行为及心境皆与往生净土之正道契合,而专心奉侍阿弥陀佛之行持)佛境界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不决定发起菩萨弘誓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不乐于与菩萨同住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不求取菩萨善根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性子多见疑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心常常愚痴黑暗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因不能行菩萨平等施之故,而起不舍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因不能持如来戒之故,而起破戒(破坏佛所制的戒律)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因不能入堪忍(堪耐忍受身心之压迫痛苦之意)门之故,而生起愚痴、恼害、瞋恚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因不能行菩萨大精进(又作精勤、勤精进、进、勤。谓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亦即依佛教教义,于修善断恶、去染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之故,而起懈怠(即指懒惰之状态。除意谓不积极修善行之精神作用外,并有积极行恶之含义)垢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注解:
【专修】:谓专门修习一事。反之,混合其他而修,则称为杂修。在净土宗系指往生极乐世界之修行而言,亦即行为及心境皆与往生净土之正道契合,而专心奉侍阿弥陀佛之行持。通常指读诵、观察、礼拜、称名、赞叹、供养等五正行;或指以正信心修五正行中之“称名”,此又称专修念佛。反之,杂修系指称念其他佛、菩萨之杂行,或因五正行中正定业称名以外之行为(助业),为往生之因而共修称名(助正兼行)。又保持专修及杂修之心,称为专杂执心;而助正兼行之心,称为助正间杂心。
 善导之往生礼赞偈论辨专修与杂修之长短得失,谓专修有四得,杂修有十三失。专修者必得往生,故谓千无一失;杂修者必不得往生,此谓千中无一、万不一生。p4513 FROM:【佛光大辞典】

【破戒】:破坏佛所制的戒律。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堪忍】:梵语 ks!ama。堪耐忍受身心之压迫痛苦之意。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六(大一二·七七九下):“不惜身命,堪忍众难。”即表此意。又梵语 saha^(音译娑婆),意译为堪忍;堪忍世界即指娑婆世界。此因娑婆世界之众生,忍受贪、嗔、痴三毒及诸苦恼,且诸菩萨为教化众生而忍受劳倦,故称堪忍世界。(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五、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一、悲华经卷五、法华经卷七妙音菩萨品、法华文句卷二下、法华经玄赞卷二、翻译名义集卷七)p4925FROM:【佛光大辞典】

【精进】:梵语 vi^rya,巴利语 viriya。音译作毗梨耶、毗离耶。又作精勤、勤精进、进、勤。谓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亦即依佛教教义,于修善断恶、去染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盖精进为修道之根本,俱舍宗以其为十大善地法之一,唯识宗则以为十一善心所之一。又精进为三十七道品中之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之一。另精进亦为六波罗蜜、十波罗蜜之一。
 关于精进与精进波罗蜜之别,诸经论中说法不一,据优婆塞戒经卷七毗梨耶波罗蜜品、大智度论卷十六等所举,精进乃指世间及三十七道品中之精进;精进波罗蜜则指菩萨为证佛道之精进。
 就精进之种类而论,诸经论中亦有多说,玆列举如下:(一)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六种精进,即:增减、增上、舍障、入真、转依、大利。同论另将三乘之精进配以上、中、下三品,即:声闻之精进为下品,缘觉之精进为中品,菩萨之精进则属上品;又以声闻、缘觉二乘小利之精进为下觉,菩萨大利之精进为上觉。(二)据大智度论卷十六将菩萨之精进分为身精进与心精进二种:精进虽为心数法,然由身力而出,故称身精进,如行布施、持戒是为身精进,而修忍辱、禅定、智慧是为心精进;勤修外事为身精进,内自专精为心精进;粗之精进为身精进,细之精进为心精进;为福德之精进为身精进,为智慧之精进为心精进等。(三)据大方广十轮经卷八精进相品举出世间、出世间二种精进。世间精进乃勤修布施、持戒等诸有漏业;出世间精进则勤修灭一切烦恼、惑障等诸无漏业。此外,成唯识论卷九举出被甲(被甲则勇)、摄善(修行善法)、利乐(利益众生)等三种精进。梁译摄大乘论卷中举出勤勇、加行、不下难坏无足等三种精进。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弘誓、发行、无下、不动、无厌等五种精进。旧华严经卷二十四举出不转、不舍、不染、不坏、不厌倦、广大、无边、猛利、无等等、救一切众生等十种精进。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二精进品亦举出自性、一切、难行、一切门、善士、一切种、遂求、此世他世乐、清净等九种精进。
 次就精进之功德利益而论,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七种,即:(一)得现法乐住,(二)得世间法,(三)得出世间法,(四)得资财,(五)得动静,(六)得解脱,(七)得菩提。又菩萨地持经卷二力品,亦举出四种精进之功德力。
 又一般慎身心、断酒肉之精进,称为精进洁斋。(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六度集经卷六、法华经序品、大宝积经卷四十五毗利耶波罗蜜多品、维摩经卷上、持世经卷三、卷四、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七、诸法集要经卷八精进品、大毗婆沙论卷八十、卷一四二、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八)p5883 FROM:【佛光大辞典】

【懈怠】:梵语 kausi^dya,巴利语 kusi^ta。又作怠。心所之名。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为“勤”之对称。即指懒惰之状态。除意谓不积极修善行之精神作用外,并有积极行恶之含义。成唯识论卷六(大三一·三四中):“云何懈怠?于善恶品修断事中,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谓懈怠者滋长染,故于诸染事而策勤者,亦名懈怠。”
 据菩萨本行经卷上载,懈怠为众行之累,居家而懈怠者,则衣食匮乏,产业不举;出家而懈怠者,则不能出离生死。俱舍宗视懈怠为遍通于一切污心(不善心与有覆无记心)所起心所(即大烦恼地法)之一;唯识宗则以此为二十随烦恼之一。二宗俱以懈怠有其别体,为勤(即精进)所对治。(俱舍论卷四、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十一、成唯识论卷六、俱舍论光记卷四、成唯识论述记卷六下、释氏要览卷中)p6221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不能得诸三昧故,起散乱障;

不修治般若波罗蜜故,起恶慧障;

于处、非处中无善巧障;

于度众生中无方便障;

于菩萨智慧中不能观察障;

于菩萨出离法中不能了知障;

不成就菩萨十种广大眼故,眼如生盲障;

耳不闻无碍法故,口如哑羊障;

不具相好故,鼻根破坏障;

不能辨了众生语言故,成就舌根障;

[末学解说]

因不能证得诸三昧之故,而起散乱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因不修治般若波罗蜜(意译作慧到彼岸、智度、明度、普智度无极。或称慧波罗蜜多、智慧波罗蜜。为六波罗蜜之一,十波罗蜜之一。即照了诸法实相,而穷尽一切智慧之边际,度生死此岸至涅槃彼岸之菩萨大慧,称为般若波罗蜜)之故,而起恶慧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于处、非处中无善巧(善良巧妙之意。指佛菩萨教化众生之方法巧妙。又作善权。为善巧方便之略称。佛菩萨为顺应众生之能力素质,而运用种种方便(化他之说法方法),巧妙摄取教化众生,称为善巧摄化。为适应众生,而巧妙运用种种方法以救度之,此种方法,则称善巧方便)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于度众生中无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于菩萨智慧中不能观察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于菩萨出离(超出脱离之意。即离迷界、出生死轮回之苦,而成办佛道,以达于解脱之境,亦即出离三界之牢狱,了脱惑业之系缚,故一般有“出离三界”、“出离生死”、“出离得道”之惯用语)法中不能了知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因不能成就菩萨十种广大眼之故,而有眼睛犹如生盲(指生而即盲之人)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因耳不能闻知无碍(在通达而无碍也,自在涉入而无碍也,自在融通而为一体也。如灯光互相涉入,是无碍之相也)法之故,而有口如哑羊((譬喻)羊之哑者,譬至愚之人也)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因不具相好(极好的相貌。一切菩萨修满了三大阿僧祇劫之后,还要再修各种的相好,修了一百种福,才能成就一种的相好,这是在成佛之前修的,要种得相好满足了,才可以成佛)之故,而有鼻根破坏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因不能辨了众生语言之故,而有成就舌根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注解:
【般若波罗蜜】:梵语 prajn~a^-pa^ramita^。又作般若波罗蜜多、般罗若波罗蜜。意译作慧到彼岸、智度、明度、普智度无极。或称慧波罗蜜多、智慧波罗蜜。为六波罗蜜之一,十波罗蜜之一。即照了诸法实相,而穷尽一切智慧之边际,度生死此岸至涅槃彼岸之菩萨大慧,称为般若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为六波罗蜜之根本,一切善法之渊源,故又称诸佛之母。般若即慧,声闻、缘觉虽有所得,然彼等唯求速趣涅槃,不穷智之边际,故不能得般若波罗蜜;唯菩萨求一切智,遂以之达于彼岸,称具足般若波罗蜜。此般若波罗蜜于成佛时转为一切种智,故般若波罗蜜不属于佛,不属于声闻、辟支佛,亦不属于凡夫,唯属于菩萨。关于般若波罗蜜之自性,大智度论卷十一举出多种说法。
 又大乘庄严经论卷八详述般若波罗蜜之自性、因、果、业、相应及其品类,谓般若波罗蜜以正择出世间之法为其自性,以定持为其因,以获得善解脱为其果,以无上正择为其命,以正说正法为其业,以一切法之上首为其相应,以世间、出世间、大出世间为其品类。关于般若波罗蜜之修习法,诸经所举甚多,如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举出五法,大乘宝云经卷二举出十法,另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七波罗蜜多品、大智度论卷四、大品般若经卷八散花品等亦有述说。又诸经中亦多赞叹般若波罗蜜,及其异名者。(大品般若经卷十四佛母品、六度集经卷八、放光般若经卷四摩诃衍品、大智度论卷十八、卷四十三)((参见:般若)4301)p4304 FROM:【佛光大辞典】

【善巧】:善良巧妙之意。指佛菩萨教化众生之方法巧妙。又作善权。为善巧方便(梵 upa^ya-kaus/alya,音译作伛和俱舍罗)之略称。佛菩萨为顺应众生之能力素质,而运用种种方便(化他之说法方法),巧妙摄取教化众生,称为善巧摄化。为适应众生,而巧妙运用种种方法以救度之,此种方法,则称善巧方便。(大宝积经卷五十一、法华义疏卷四上)((参见:方便)1435)p4877 FROM:【佛光大辞典】

【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出离】:梵语 nais!kramya,巴利语 nekkhamma。超出脱离之意。即离迷界、出生死轮回之苦,而成办佛道,以达于解脱之境,亦即出离三界之牢狱,了脱惑业之系缚,故一般有“出离三界”、“出离生死”、“出离得道”之惯用语。又华严五教章卷三载,声闻修道之人有渐出离与顿出离之别。华严经卷五(大一○·二一下):“调伏众生,令究竟出离。”仁王经卷上(大八·八三七中):“天人俱修出离行,能习一切菩萨道。”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大一·九上):“赞叹出离为最微妙清净第一。”又据瑜伽师地论卷七十载,出离有二种,即:(一)出离三恶趣而趣向人天之善趣,(二)出离生死轮回而趣向三菩提。此外,巴利佛教有所谓十波罗蜜之说,其中之第六即出离波罗蜜(巴 nekkhamma-pa^ramita^)。(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三、显扬圣教论卷五、俱舍论卷十)p1563 FROM:【佛光大辞典】

【生盲】:指生而即盲之人。地藏十轮经(大一三·七五四中):“生五浊无佛世界,生盲生聋,喑哑无舌。”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二上):“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见日没。”(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九、顺正理论卷五十)p2065 FROM:【佛光大辞典】

【哑羊】:(譬喻)羊之哑者,譬至愚之人也。梵Ed!amu%ka。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碍】:(术语)又云无阂,无碍。自在通达而无碍也,自在涉入而无碍也,自在融通而为一体也。如灯光互相涉入,是无碍之相也。维摩经佛国品曰:“心常安住无阂解脱。”往生论注下曰:“无碍者,谓知生死即涅槃,如是等入不二门无碍相也。”即身成佛义曰:“无碍者,涉入自在义。”往生要集中本曰:“我所有三道,与弥陀佛万德,本来空寂,一体无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相好】:极好的相貌。一切菩萨修满了三大阿僧祇劫之后,还要再修各种的相好,修了一百种福,才能成就一种的相好,这是在成佛之前修的,要种得相好满足了,才可以成佛。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轻贱众生故,成就身根障;

心多狂乱故,成就意根障;

不持三种律仪故,成就身业障;

恒起四种过失故,成就语业障;

多生贪、瞋、邪见故,成就意业障;

贼心求法障;

断绝菩萨境界障;

于菩萨勇猛法中心生退怯障;

于菩萨出离道中心生懒惰障;

于菩萨智慧光明门中心生止息障;

[末学解说]

因轻贱众生之故,而有成就身根(即指身识所依,取触境无见有对之净色。此指身体内之净色根,而非谓肉体之扶尘根)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因心多狂乱之故,而有成就意根(意根所对之境则为心法,对法境即产生意识)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因不持三种律仪((一)别解脱律仪,又作别解脱戒。即欲缠戒,为八众应受持之戒条。(二)静虑生律仪,又作静虑律仪或定共戒。即色缠戒,乃依静虑而生者。(三)道生律仪,又作无漏律仪或道共戒。系圣人所成就之律仪)之故,而有成就身业(指身所造作之业。可分为善、恶、无记三种。身恶业指杀生、偷盗、邪淫;反之,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即为身善业。非善非恶而无感果之力者,则为无记之身业)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因恒起四种过失(详见注解)之故,而有成就语业(即口之所语,如妄语、绮语等是恶语业,如爱语、实语等是善语业)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因多生贪、瞋、邪见(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系八邪行之一,十恶之一,十随眠之一,五见之一。以为世间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而谓恶不足畏,善亦不足喜等之谬见,即是邪见。盖俱舍家谓拨无因果为邪见;唯识家则主张拨无因果及四见以外之所有邪执,均称为邪见)之故,而有成就意业(意即依心王之业;业为造作之义,广义而言,包含一切或善或恶或无记等之行为动作)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贼心求法(志求正法也)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断绝菩萨境界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于菩萨勇猛法中心生退怯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于菩萨出离(超出脱离之意。即离迷界、出生死轮回之苦,而成办佛道,以达于解脱之境,亦即出离三界之牢狱,了脱惑业之系缚,故一般有“出离三界”、“出离生死”、“出离得道”之惯用语)道中心生懒惰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于菩萨智慧光明门中心生停止休息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注解:
【身根】:梵语 ka^yendriya,巴利语同。五根之一,六根之一,十二处之一,十八界之一,二十二根之一。略作身。即指身识所依,取触境无见有对之净色。此指身体内之净色根,而非谓肉体之扶尘根。
 关于身之语义,据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载,此盖取梵语 ka^ya(音译迦耶)之积集义、依止义。其他眼根等之大种及造色虽皆亦积集,而身根为诸根多法所依止,多法皆积集于身根,故特称迦耶。
 此身根,在十二处中称为身处(梵 ka^ya^yatana),在十八界中称为身界(梵 ka^ya-dha^tu)。通常所谓之身,皆总指肉团而言,与身根不同。在婆沙等诸论中,筋肉等称为扶尘根,对于有能触作用之身根,则称之为胜义根。又身根唯欲色二界存有,无色界则无。大毗婆沙论卷九十载地狱身根不同于人等身根,谓地狱中解诸肢节,乃至糜烂,亦有身根。(大毗婆沙论卷一四四、瑜伽师地论卷三、卷五十四、成唯识论卷十、俱舍论卷四、俱舍论光记卷二至卷四、成唯识论述记卷三本、卷十末、佛家名相通释卷上(熊十力))p3017FROM:【佛光大辞典】

【意根】:<一>梵语 mana-indriya。六根之一,二十二根之一。“根”为能生之义。六根中之前五根所对之境为四大(地、水、火、风)所形成之色法;意根所对之境则为心法,对法境即产生意识。((参见:六根)1284)
 <二>又作意地。即指第六识。((参见:意识)5449)p5446FROM:【佛光大辞典】

【三种律仪】:说一切有部将律仪(即防护)分为三类:(一)别解脱律仪(梵 pra^timoks!a-sam!vara),又作别解脱戒。即欲缠戒,为八众应受持之戒条。(二)静虑生律仪(梵 dhya^na-sam!vara),又作静虑律仪或定共戒。即色缠戒,乃依静虑而生者。(三)道生律仪(梵 ana^srava-sam!vara),又作无漏律仪或道共戒。系圣人所成就之律仪。此三种律仪,加上断律仪,则为四种律仪,又称四戒。(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九、俱舍论卷十四、顺正理论卷三十六)((参见:别解脱律仪)2806、“戒”2896、“无漏律仪”5130、“静虑律仪”6360)p654FROM:【佛光大辞典】

【身业】:梵语 ka^ya-karman,巴利语 ka^ya-kamma。三业之一。指身所造作之业。可分为善、恶、无记三种。身恶业指杀生、偷盗、邪淫;反之,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即为身善业。非善非恶而无感果之力者,则为无记之身业。
 身业又有表业、无表业之别,表业指有所表示之动作,如举手、投足等皆是;无表业指无表示之业,但由表业之力,自生防非、止善等势力。小乘说一切有部谓身、语二业共称思已业,主张表业以形色为体,无表业以无表色为体。经部则主张表业以思心所(即指动身思)为体,无表业以思心所之种子为体。大乘唯识家亦以动发胜思(动身思、发语思)为业体,主张表业、无表业皆为假立,非是实有;即谓表业乃就手足等色相生灭相续之似有表示而假立者,无表业系就思心所种子之分位而假立者。成实宗则立业体为非色非心法。(众事分阿毗昙论卷五、俱舍论卷一、卷十三、成唯识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三、顺正理论卷三十三、成实论卷七、俱舍论光记卷十三、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本、大乘义章卷七、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末)((参见:业)5494)p3018FROM:【佛光大辞典】

【四种过失──有漏四种过失】:﹝出瑜伽师地论﹞
  有漏者,谓漏落三界生死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不寂静过失],谓诸众生,随逐根尘,起诸妄想,颠倒散乱,而无禅定之功,不能断惑证果,是为不寂静过失。
  [二、内外变异过失],谓诸众生,由内心乱想,外境迁流,心境相应,更互变异,所谓心随境起,境逐心生,烦恼缠绵,不能解脱,是为内外变异过失。
  [三、发起恶行过失],谓诸众生,由烦恼妄惑,造诸杀盗淫妄种种恶业,轮转生死,无有出期,是为发起恶行过失。
  [四、摄受因过失],谓诸众生,由造种种恶业之因,摄取未来苦果,展转轮回,不能解脱,是为摄受因过失。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语业】:三业之一,即口之所语,如妄语、绮语等是恶语业,如爱语、实语等是善语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邪见】:梵语 mithya^-dr!s!t!i,巴利语 miccha^-dit!t!hi。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系八邪行之一,十恶之一,十随眠之一,五见之一。以为世间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而谓恶不足畏,善亦不足喜等之谬见,即是邪见。盖俱舍家谓拨无因果为邪见;唯识家则主张拨无因果及四见以外之所有邪执,均称为邪见。
 另据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九载,五见虽同为邪推度,但因邪见之“无行相”过患特重,故特称之为邪见。又谓邪见坏事,谤因果及三宝,坏法恩、生恩,起法怨、生怨,并破坏现量,为暴恶之见,故别立此名。(俱舍论卷十九、成唯识论卷六、法蕴足论卷一、卷十、成实论卷十、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四十六、瑜伽师地论卷八)((参见:八邪行)283、“十善十恶”468、“五见”1099)p3033 FROM:【佛光大辞典】

【意业】:梵语 manas-karman。三业之一。意即依心王之业;业为造作之义,广义而言,包含一切或善或恶或无记等之行为动作。俱舍论卷十三(大二九·五五上):“思谓意业。”盖思为造作之义,令心王造作善、恶、无记等,故意业即与“思”同义。又据成唯识论卷四举出,思可分为审虑思、决定思、动发胜思三种。其中,与审虑、决定二者相应而造作者,称为意业。
 此外,据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七所举,意业具有如下二种心:(一)精进心,即发菩提心修习善业,而远离一切懈怠之心。(二)退转心,即于诸善法不能进修,或暂时发心修行,而常生退屈之心。((参见:三业)638、“思”3807)p5447 FROM:【佛光大辞典】

【求法】:(杂语)志求正法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出离】:梵语 nais!kramya,巴利语 nekkhamma。超出脱离之意。即离迷界、出生死轮回之苦,而成办佛道,以达于解脱之境,亦即出离三界之牢狱,了脱惑业之系缚,故一般有“出离三界”、“出离生死”、“出离得道”之惯用语。又华严五教章卷三载,声闻修道之人有渐出离与顿出离之别。华严经卷五(大一○·二一下):“调伏众生,令究竟出离。”仁王经卷上(大八·八三七中):“天人俱修出离行,能习一切菩萨道。”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大一·九上):“赞叹出离为最微妙清净第一。”又据瑜伽师地论卷七十载,出离有二种,即:(一)出离三恶趣而趣向人天之善趣,(二)出离生死轮回而趣向三菩提。此外,巴利佛教有所谓十波罗蜜之说,其中之第六即出离波罗蜜(巴 nekkhamma-pa^ramita^)。(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三、显扬圣教论卷五、俱舍论卷十)p1563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于菩萨念力中心生劣弱障;

于如来教法中不能住持障;

于菩萨离生道不能亲近障;

于菩萨无失坏道不能修习障;

随顺二乘正位障;

远离三世诸佛菩萨种性障。 」

[末学解说]

于菩萨念力(指由勤修而念住于所缘之境,能抗外来之障碍而至无念)中心生劣弱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于如来教法(指佛所说的一切经典理论)中不能住持(久住护持佛法之意)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于菩萨离生(脱离生死)道不能亲近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于菩萨无失坏道不能修习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随顺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界)正位(即达悟之位、无烦恼之境地,亦即声闻所得见证之无为涅槃)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远离三世诸佛菩萨种性(即佛及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人各具有可能证得菩提之本性)之障(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 」

注解:
【念力】:梵语 smr!ti-bala^ni,巴利语 sati-bala^ni。为五力之第三。指由勤修而念住于所缘之境,能抗外来之障碍而至无念。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七之一(大四六·三六四上):“念力持谛,破边邪想,不令三惑之所破坏。”遗教经载,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亦不为所害。(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参见:五力)1043)p3207 FROM:【佛光大辞典】

【教法】:指佛所说的一切经典理论,为四法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住持】:原为久住护持佛法之意,后指掌管一寺之主僧。又作住持职。略称住职。本称维那、寺主,宋代以后之禅林广用住持之职名。佛教传入我国之初,习禅者唯以道相授受,或岩居穴处,或寄居律寺,未有住持之名,直至唐代,禅风渐兴,徒众日增,百丈怀海始设住持之制,严传师法,奉其师为住持,尊称长老。后亦称方丈。
 于禅院,住持在一日中主要之种种行持,称为“住持日用”,据敕修百丈清规卷上住持章所载,其中包括:(一)上堂,在法堂对大众说法。(二)晚参,晚上在法堂对大众说法垂示。(三)小参。(四)普说。(五)入室。(六)告香,对新挂单僧说法开示。(七)念诵。(八)巡寮。(九)肃众,即监督大众。(十)训童行。(十一)对行者之训示。(十二)受法衣。(十三)迎待尊宿。(十四)施主请升座斋僧。(十五)受嗣法者之茶点接待。(十六)嗣法师遗书至。另于禅林象器笺卷六所载住持之职责,则概括为说法、安众、修造等三大项。
 若住持离开中位(尊师位),而转居他席时,此种情形通常是改就东序之上首位,称为“住持转位”。此外,住持寺务之繁忙,乃一般人所难了解者,称为“住持事繁(烦)”。于禅林中,此语常被用于接化参学者时,师家不愿直接回答参学者之问题,仅以“住持事繁”保留其解答。一般前任住持称前住,现任称现住,后任称后住,已故之住持则称故住。其后道教亦采此制,而称道观之负责人为住持。此外,禅院之住持所用之记录簿,称为住持帖。
 禅林宝训卷四(大四八·一○三四下):“住持之体有四焉,一道德,二言行,三仁义,四礼法。”同书又谓(大四八·一○三七下):“住持有三莫:事繁莫惧、无事莫寻、是非莫辨;住持人达此三事,则不被外物所惑矣!”(大乘义章卷十、祖庭事苑卷八、法苑珠林卷三十、释氏要览卷下)p2602 FROM:【佛光大辞典】

【离生】:脱离生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正位】:即达悟之位、无烦恼之境地,亦即声闻所得见证之无为涅槃。
 <一>指小乘之涅槃。维摩经问疾品(大一四·五四五下):“虽观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
 <二>指法性。禅门中称普遍存在之真如为正位,乃诸法之本体;相对于现象差别之“傍位”一语。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二(大五一·三八○下):“僧问:‘正位中还有人成佛否?’师曰:‘谁是众生?’僧曰:‘若恁么即总成佛去也。’师曰:‘还我正位来。’僧曰:‘如何是正位?’师曰:‘汝是众生。’”(碧岩录第七十三则)p1987 FROM:【佛光大辞典】

【种性】:梵语 gotra。又作种姓。即佛及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人各具有可能证得菩提之本性。此有先天具足不变者,与后天修行而得者二种,前者称为本性住种性,略称性种性,后者称为习所成种性,略称习种性。说一切有部等部派不认为众生具有先天之性得佛性,故仅说后者;大乘唯识宗则承认五姓有先天上之区别,故说性种性,此外亦说习种性,此乃属于护法之学派。换言之,种性究属先天或后天,在唯识十大论师中已有异说。据成唯识论卷二载,由于对种子之见解有所差异,护月主张“本有性种性”(先天),难陀主张“新熏习种性”(后天),护法则对以上两者皆表认同。唯识宗大抵采用护法之说,天台宗、华严宗等则主张一切众生本具佛性。唯识宗复承认三乘有种性,可分为二种性,即至得三乘果之有种性(有性)与完全无法脱离迷界之无种性(无性),并从中再细分五姓之区别,允许“无性有情”之存在。
 有时亦转用种性之意义,以表示菩萨修行之阶位。如仁王般若经卷上立三种性之说,即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依序可配于大乘菩萨修行阶位中之十信心、十住心与十坚心。又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立有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圣种性、等觉性、妙觉性等六种性,依序可配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阶位;其中除妙觉性,其余五项并称五种性。此外,大集经卷八等亦列举十种性,即:(一)凡夫性。(二)信行性,听闻善知识之教,而如是信受奉行之三贤位。(三)法行性,信奉佛说及善知识之教而修行之四善根位。(四)八忍性,即具有八忍七智之见道位。(五)须陀洹性。(六)斯陀含性。(七)阿那含性。(八)阿罗汉性。(九)辟支佛性。(十)佛种性。(解深密经卷二无自相性品、入楞伽经卷二、菩萨地持经卷一种性品、佛性论卷一、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一、卷三十五、华严经探玄记卷五)((参见:五种性)1179、“六种性”1302)p5870 FROM:【佛光大辞典】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13#
 楼主| 发表于 2023-8-25 11:55: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8-25 12:01 编辑

[华严经辑要]—— 行菩萨道该怎么讲话? 怎么净修口业? ~ 华严经用时 2 小时

==============================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语。何等为十?所谓:

柔软语,使一切众生皆安隐故;

甘露语,令一切众生悉清凉故;

不诳语,所有言说皆如实故;

真实语,乃至梦中无妄语故;

广大语,一切释、梵、四天王等皆尊敬故;

甚深语,显示法性故;

坚固语,说法无尽故;

正直语,发言易了故;

种种语,随时示现故;

开悟一切众生语,随其欲乐令解了故。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微妙语。

[善知识解说]

行菩萨道,说话必定善护念众生,令众生安稳,不引起众生的贪心瞋心痴心妄想

行菩萨道,说出的话必定让众生远离烦恼,起正思维,获得身心清净

行菩萨道,说话必不夸张狂妄或气势凌人

行菩萨道,说话必真实,必定不说谎,不戏论,就算梦中也是如此

行菩萨道,因为发心广大,大愿大行,所以说话必定志向广大意义深远,必定被天人所尊敬

行菩萨道,对于有智慧的众生,必定开示甚深佛义,令众生明白佛性法性

行菩萨道,道心坚固,说话必定以为众生开示佛法为重点,所以说法无尽

行菩萨道,说话必定正直不谄曲,让众生感受到真心,不会猜忌

行菩萨道,适应众生各种生活中的情况,开导众生,所以说种种语

行菩萨道,依照众生的根器,说话必定让众生感到开心法喜,有所领悟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有十种语。是哪十种呢?就是:

柔软语(心意柔和而随顺于道,称为柔软;柔和之言语,能悦人心性,称为柔软语),而能使一切众生都能安隐(与安稳同);

甘露(意译作不死、不死液、天酒。即不死之神药,天上之灵酒。吠陀中谓苏摩酒为诸神常饮之物,饮之可不老不死,其味甘之如蜜,故称甘露。亦以甘露比喻佛法之法味与妙味长养众生之身心)语,而能令一切众生都能清凉没有烦恼;

不诳语,而能所有言说都如实(如,契合之义;实,真实之义。谓真实之教法,契合于真实之道理者,称为如实);

真实(实修上所用,为“虚假不实”之对称。身口各异,言念无实,称为虚伪。若表里如一,更无虚妄,则为真实)语,而能乃至梦中都没有妄语(特指以欺人为目的而作之虚妄语);

广大(谓如来三昧普遍包容,无法不备,众生世界,不离一心,是名广大)语,而能令一切释、梵、四天王等都尊敬;

甚深(法之幽妙谓之深,深之极谓之甚)语,而能显示法性(指诸法之真实体性。亦即宇宙一切现象所具有之真实不变之本性);

坚固(如树之根株不能拔者云坚,从他物不变原态者云固。谓心念之不变不动也)语,而能说法无尽;

正直(谓方正质直,即指远离邪曲之心)语,而能发言易了;

种种语,而能随时示现(即显示、显现之意);

开悟一切众生语,而能随其欲乐令解了(会得道理也)。

这些即为十种语。

如果诸菩萨能够安住此法,则能获得如来无上微妙语。

注解: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柔软语】:心意柔和而随顺于道,称为柔软;柔和之言语,能悦人心性,称为柔软语。大集经卷六(大一三·三七下):“于众生中常柔软语故,得梵音相。”p3842 FROM:【佛光大辞典】

【安隐】:(术语)与安稳同。宗镜录曰:“安隐快乐者,则寂静妙常。世事永息者,则攀援心断。”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甘露】:<一>梵语 amr!ta,巴利语 amata。音译阿密哩多、阿蜜栗多。意译作不死、不死液、天酒。即不死之神药,天上之灵酒。吠陀中谓苏摩酒为诸神常饮之物,饮之可不老不死,其味甘之如蜜,故称甘露。亦以甘露比喻佛法之法味与妙味长养众生之身心。密教则称真言两部不二之灌顶水为不死甘露。注维摩经卷七(大三八·三九五上):“什曰‘诸天以种种名药著海中,以宝山摩之,令成甘露,食之得仙,名不死药。’(中略)生曰:‘天食为甘露味也,食之长寿,遂号为不死食也。’”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七一上):“八功德水,湛然盈满,清净香洁,味如甘露。”(金光明经文句卷五、大日经疏卷十三、大日经疏演奥钞卷十一、玄应音义卷二十二)
 <二>阿弥陀佛三名(无量寿、无量光、甘露)之一。密教称阿弥陀佛为甘露王。((参见:甘露王如来)2053)p2052 FROM:【佛光大辞典】

【如实】:<一>如,契合之义;实,真实之义。谓真实之教法,契合于真实之道理者,称为如实。例如如实修行、如实行者等。与“如法”、“如说”等同义。
 <二>为真如之异名。又作真如实相。谓诸法之理体,乃真实不变,平等无异,故称如实。此处之“如”,乃平等之义。((参见:如)2344、“真如”4197)<三>指如其本来面目(实际)者。p2376 FROM:【佛光大辞典】

【真实】:<一>教法上之分类用语,与“方便权假”对称。天台判教以藏、通、别三教为方便之教,而以圆教为真实之教。
 <二>实修上所用,为“虚假不实”之对称。身口各异,言念无实,称为虚伪。若表里如一,更无虚妄,则为真实。p4225 FROM:【佛光大辞典】

【妄语】:十恶之一。又作故妄语、虚妄语、虚诳语、妄舌、虚伪、欺。特指以欺人为目的而作之虚妄语。妄语戒为五戒、十戒之一。据四分律卷十一所载,妄语为波逸提(必须向众僧忏悔之罪),此系小妄语(虚伪不实);另据同书卷二载,未至菩提而妄言得菩提(即妄称证得佛道)者,即犯波罗夷(为教团驱逐之大罪),此系大妄语(未得言得,未证谓证)。此外,据大智度论卷十三载,犯妄语戒而无惭愧心者,自断于至涅槃及生天之道,并有口气臭、善神远离等十种罪过,此称为妄语十罪。(杂阿含经卷三十三、优婆塞五戒相经、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四、顺正理论卷三十六、大智度论卷十四、大乘义章卷七、卷十二)((参见:律)3789)p2343FROM:【佛光大辞典】

【广大】:谓如来三昧普遍包容,无法不备,众生世界,不离一心,是名广大。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甚深】:(术语)法之幽妙谓之深,深之极谓之甚。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又曰:“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随宜所说,意趣难解。”探玄记十一曰:“超情曰深,深极曰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性】:梵语 dharmata^,巴利语 dhammata^。指诸法之真实体性。亦即宇宙一切现象所具有之真实不变之本性。又作真如法性、真法性、真性。又为真如之异称。法性乃万法之本,故又作法本。大智度论卷三十二即以一切法之总相、别相同归于法性,谓诸法有各各相(即现象之差别相)与实相。所谓各各相,例如蜡炙火溶,顿失以前之相,以其为不固定者,故分别求之而不可得;不可得故空(无自性),即说空为诸法之实相。对一切差别相而言,因其自性是空,故皆为同一,称之为“如”。一切相同归于空,故称空为法性。又如黄石之中具有金之性质,一切世间法中皆具涅槃之法性,故说此诸法本然之实性为法性,此与圆觉经所谓“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同义。释尊曾于大宝积经卷五十二开示诸法实性之义,谓法性无有变异,无有增益,无作无不作;复于一切处通照平等,于诸平等中善住平等,不平等中善住平等,于诸平等不平等中妙善平等;又谓法性无有分别,无有所缘,于一切法能证得究竟体相。故若有依趣法性者,则诸法性无不依趣。一般对法性与如来藏加以区别,即广指一切法之实相为法性,然亦有主张法性与如来藏同义之说。如大般若经卷五六九法性品说如来之法性与大乘止观法门卷一等即属此说。(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一、菩萨地持经卷一、成唯识论卷二、大智度论卷二十八、大乘玄论卷三)((参见:真如)4197、“真理”4221)p3358 FROM:【佛光大辞典】

【坚固】:(术语)如树之根株不能拔者云坚,从他物不变原态者云固。谓心念之不变不动也。法华经曰:“妙光教化今坚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直】:谓方正质直,即指远离邪曲之心。据净土宗昙鸾所撰往生论注卷下之解释,菩萨依正直心,怜愍一切众生。于天台宗,每以佛所说之教法为唯一成佛之法,而称之为正直。p1995 FROM:【佛光大辞典】

【示现】:梵语 pra^tiha^ya。 即显示、显现之意。于诸经典中论及示现者,例如旧华严经卷二十三、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四载,诸佛、菩萨为教化众生,而变现种种身形。如佛陀之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观音菩萨之三十三身等。此外,色界之“色”,一般多作物质之义,然其语意中含有变碍。示现之义。俱舍论卷二(大二九·七上):“十八界中,色界有见,以可示现此彼差别。”俱舍论卷八亦谓,色乃变碍、示现之义。
 诸经所载有关种种示现之名相及阐释极多,如中阿含卷三十五伤歌逻经所列举之三示现,即:(一)如意足示现(梵 r!ddhi-pra^tiha^rya,巴 iddhi-pa^t!iha^riya),又作神足变化示现、神足变化、神通示现、神足教化、无量神足、神通变现、神力神变、神境神变、神变示导、神通轮、神变轮、身轮。谓沙门梵志具有大威德、大福祐等,能以一身变为无数,又以无数身复合为一,行于壁中犹如行空,履于水上犹如平地,结跏趺坐而上升犹如鸟之飞翔天空,无碍自在。此系以六通中之“神境通”为其自性。(二)占念示现(梵 a^des/ana^-pra^tiha^rya,巴 a^desana^-pa^t!iha^riya),又作他心示现、言教教化、观察他心神足、观他心、知他心随意说法、记说变现、记说神变、记心示导、记心轮、他心轮、意轮等。谓沙门梵志以他相、他念、他思、他说,占他意、过去、现在、未来、心、心所有之法等。此系以六通中之“他心通”为其自性。(三)教训示现(梵 anus/a^sana-pra^tiha^rya,巴 anusa^sana-pa^t!iha^riya),又作教诫示现、漏尽示现、训诲示现、教诫神足、教诫变现、教导神变、教诫神变、教诫示导、教诫轮、说法轮、口轮等。谓沙门梵志之道迹已行,灭尽诸烦恼,得心解脱、慧解脱,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不再轮回受生,并将所证所知者告示他人,又辗转至无量百千之人。此系以六通中之“漏尽通”为其自性。盖六通之中,唯以上三通为三种示现之自性,故最为殊胜。
 另于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末,将上记三种示现分别称为神变轮、记心轮、教诫轮,并详辨其相:(一)神变之相,包括能变、能化二种,能变又分十八种,能化又分二种。(二)记心之相,包括有缠、有染、劣中胜之三界五趣之心等六种之记。(三)教诫之相,包括遮止、开许等五种。又类此之三示现,系如来身口意三业之德用,此盖以他心轮为如来之意业,神通轮为如来身业,说法轮为如来口业,由是而令众生脱离烦恼恶业,趣向正道。(杂阿含经卷八、长阿含经卷八、卷十六、增一阿含经卷十五、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六九、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俱舍论卷二十七、法华玄论卷一)((参见:权化)6891)p2144FROM:【佛光大辞典】

【解了】:(术语)会得道理也。深密经二曰:“于我甚深密意言说如实解了。”南本涅槃经十九曰:“解了实相空无所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净修语业。何等为十?所谓:   

[乐听闻如来音声]净修语业;

[乐闻说菩萨功德]净修语业;

[不说一切众生不乐闻语]净修语业;

[真实远离语四过失]净修语业;

[欢喜踊跃赞叹如来]净修语业;

[如来塔所高声赞佛如实功德]净修语业;

[以深净心施众生法]净修语业;

[音乐歌颂赞叹如来]净修语业;

[于诸佛所听闻正法不惜身命]净修语业;

[舍身承事一切菩萨及诸法师而受妙法]净修语业。

是为十。
  
[善知识解说]

行菩萨道,喜欢听闻佛经中佛的种种开示

行菩萨道,喜欢听闻并且为众生演说佛经中种种菩萨功德

行菩萨道,应该适应众生根器和因缘,不说一切众生不喜欢听到的话

行菩萨道,应该真正断除四种说话的过失,[妄语][恶口][两舌][绮语]

行菩萨道,应该欢喜踊跃赞叹如来愿行功德以及各种感应和事迹

行菩萨道,应该立佛塔,并且高声赞叹诸佛真实功德

行菩萨道,应该以深清净心,时常为众生说法,不论结果如何,都不影响清净心

行菩萨道,应该多运用歌曲音乐来歌诵如来功德,让众生能以音乐的方式来领受佛法

行菩萨道,应该不顾身命的积极求取佛陀正法, 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世俗杂染上

行菩萨道,应该积极供养亲近菩萨和法师,以便学习妙法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有十种净修语业(言语之作业。有善有恶。妄言绮语等为恶语业,爱语实语等为善语业)。是哪十种呢?就是:

[乐于听闻如来音声(人于耳根者,称为音声。佛济度众生之事业,或以光明,或以佛身,或以香饭、衣服、卧具等,总称为佛事。在娑婆世界中,不依他种方法,而独以音声为说法,称为音声佛事)]净修语业(言语之作业。有善有恶。妄言绮语等为恶语业,爱语实语等为善语业);

[乐于听闻、演说菩萨之功德(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净修语业(言语之作业。有善有恶。妄言绮语等为恶语业,爱语实语等为善语业);

[不说一切众生不乐于听闻之语]净修语业(言语之作业。有善有恶。妄言绮语等为恶语业,爱语实语等为善语业);

[真实远离话语之四过失([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净修语业(言语之作业。有善有恶。妄言绮语等为恶语业,爱语实语等为善语业);

[欢喜踊跃赞叹如来]净修语业(言语之作业。有善有恶。妄言绮语等为恶语业,爱语实语等为善语业);

[建立如来塔所,高声赞叹诸佛如实(又作真如实相。谓诸法之理体,乃真实不变,平等无异,故称如实)功德]净修语业(言语之作业。有善有恶。妄言绮语等为恶语业,爱语实语等为善语业);

[以深净心(即清净之心。又作清净心。系指清净之信仰心、清明离垢之心,或指众生本具之自性清净心)布施众生佛法]净修语业(言语之作业。有善有恶。妄言绮语等为恶语业,爱语实语等为善语业);

[音乐歌颂赞叹如来]净修语业(言语之作业。有善有恶。妄言绮语等为恶语业,爱语实语等为善语业);

[于诸佛之处听闻正法(指真正之法。亦即佛陀所说之教法。又作白法、净法,或称妙法。凡契当于佛法正理之法,皆称正法,如不取不著之法门、大菩萨之法)不惜身命(指能舍身命。谓为求无上道,能舍去身命)]净修语业(言语之作业。有善有恶。妄言绮语等为恶语业,爱语实语等为善语业);

[舍身供养亲近一切菩萨及诸法师而能领受妙法(第一最胜之法不可思议,曰妙法)]净修语业(言语之作业。有善有恶。妄言绮语等为恶语业,爱语实语等为善语业)。

这些即为十种净修语业。

注解: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语业】:(术语)三业之一。言语之作业。有善有恶。妄言绮语等为恶语业,爱语实语等为善语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音声佛事】:人于耳根者,称为音声。佛济度众生之事业,或以光明,或以佛身,或以香饭、衣服、卧具等,总称为佛事。在娑婆世界中,不依他种方法,而独以音声为说法,称为音声佛事。(维摩经香积佛品、金光明玄义卷二)p3991 FROM:【佛光大辞典】

【功德】:梵语 guN!a。音译作惧曩、麌曩、求那。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景德传灯录卷三有如下记载,梁武帝问于菩提达磨(大五一·二一九上):“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盖此仅为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虽有非实。所谓真功德,乃净智妙圆、体自空寂,不求于世。往生论注卷上亦详论虚伪、真实之二种功德。大乘义章卷九(大四四·六四九下):“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胜鬘宝窟卷上本(大三七·一一中):“恶尽曰功,善满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又功德之深广喻为海,称功德海(梵 guN!a-sa^gara),其贵重如宝而谓功德宝(梵 guN!a-ratna),其他尚有功德藏、功德聚、功德庄严、功德林等多种名称。(维摩义记卷一(慧远)、仁王般若经疏卷上一(吉藏))((参见:利益)2809)p1566FROM:【佛光大辞典】

【如实】:<一>如,契合之义;实,真实之义。谓真实之教法,契合于真实之道理者,称为如实。例如如实修行、如实行者等。与“如法”、“如说”等同义。
 <二>为真如之异名。又作真如实相。谓诸法之理体,乃真实不变,平等无异,故称如实。此处之“如”,乃平等之义。((参见:如)2344、“真如”4197)
 <三>指如其本来面目(实际)者。p2376 FROM:【佛光大辞典】

【净心】:<一>梵语 vis/uddha-citta,西藏语 rnam-par-dag-pah!i sems。即清净之心。又作清净心。系指清净之信仰心、清明离垢之心,或指众生本具之自性清净心。法华经卷四提婆达多品载,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听闻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净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堕地狱、饿鬼、畜生,而生于十方佛前。佛般泥洹经卷上列有净心、思心、智心等三心,净心即尸大,思心即三摩提,智心即崩慢若。所谓尸大心,即不淫、不怒、不贪;所谓三摩提,即摄心不令走失;所谓崩慢若,即心中无爱欲,且能持佛禁戒。新华严经卷三十五亦于所举十种深心之中列有清净心(梵 s/uddha-citt'a^s/aya-manasika^ra,藏 dag-pah!i sems-kyi bsam-pa yid-la bya-ba,清净心意乐作意之意)。唐代道宣之“净心诫观法”释名篇载,所谓净心,即于现行烦恼、诸种病患等,修习对治,即时能随分解脱,垢染渐灭,心转明净,发生定慧,起大乘清净之信心,趋向菩提种性住处,以今微因,后当感果。(新华严经卷七十三、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七、金刚三昧经)
 <二>(1929~  )台湾台中人,俗姓萧,名鸿川。二十岁,依斌宗和尚出家,并随受古籍经典。年二十六,受具足戒于新竹狮头山元光寺。民国六十六年(1977),修毕日本佛教大学函授部课程。历任台北十普寺监院、佛教三藏学院督学、中国佛教杂志主编及社长、高雄佛教分会理事长等职。并任光德寺、高雄佛教莲社、林溪禅寺等住持。创办之佛教事业有净觉之声电台空中布教、净觉佛学院、净觉佛教研究所、净觉育幼院、净觉月刊。又担任中国佛教会理事、台湾省佛教分会理事长、净觉佛教研究所所长等职。师长于戒坛法规,近十余年间,台湾各地启建戒幢,多聘师为开堂和尚。p4693 FROM:【佛光大辞典】

【正法】:<一>梵语 sad-dharma,巴利语 saddhamma。指真正之法。亦即佛陀所说之教法。又作白法(梵 s/ukla-dharma)、净法,或称妙法。凡契当于佛法正理之法,皆称正法,如不取不著之法门、大菩萨之法。据大毗婆沙论卷一八三载,如来正法有世俗、胜义之别,世俗正法指名句文身,即经律论;胜义正法则指圣道,即无漏之根、力、觉支、道支。又俱舍论卷二十九以为世尊正法之体有教、证二种;教正法,指佛所说之经律论三藏;而三十七品等菩提分法,则为证正法。换言之,教正法即世俗正法之体,证正法即胜义正法之体。(杂阿含经卷二十五、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八、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五证劝品、杂阿毗昙心论卷十、大智度论卷三十四)
 <二>正、像、末三时之一。佛陀入灭后,教法住世,依之修行即能证果,称为正法。((参见:正像末)2002)p1992 FROM:【佛光大辞典】

【不惜身命】:指能舍身命。谓为求无上道,能舍去身命。佛教以救度众生,求无上菩提为目标,为此而不惜身命,即表示修行佛道之决心。p991 FROM:【佛光大辞典】

【妙法】:(术语)梵语曰萨达磨,萨达刺摩Saddharma,第一最胜之法不可思议,曰妙法。法华玄义序曰:“妙者,褒美不可思议之法也。”维摩经佛国品曰:“以斯妙法济群生。”法华经方便品曰:“我法妙难思。”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佛子!若菩萨摩诃萨以此十事净修语业,则得十种守护。何等为十?所谓:   

天王为首,一切天众而为守护;

龙王为首,一切龙众而为守护;

夜叉王为首,

干闼婆王为首,

阿修罗王为首,

迦楼罗王为首,

紧那罗王为首,

摩睺罗伽王为首,

梵王为首,一一皆与自己徒众而为守护;

如来法王为首,一切法师皆悉守护。

是为十。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以此十事净修语业,则能获得十种守护,是哪十种呢?就是:

天王(欲界六天中最低一层天,在须弥山半腰之四方,有天主四人,叫做“四天王”,即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为首,一切天众而为其守护;

龙王(为龙中威德特胜者,系对其眷属而称为王。传说释尊诞生时,有难陀、跋难陀二龙王为其灌沐。又法华经卷一序品举出难陀、跋难陀、娑伽罗、和修吉、德叉迦、阿那婆达多、摩那斯、优钵罗等八大龙王,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一则举出七龙王。诸龙王能兴云布雨,令诸众生之热恼消灭)为首,一切龙众而为其守护;

夜叉(译言能啖鬼,捷疾鬼,勇健,轻捷,秘密等)王为首,

干闼婆(谓不啖酒肉,唯香资阴,是帝释天乐神也)王为首,

阿修罗(六道之一,华译为非天,因其有天之福而无天之德,似天而非天。又译作无端,因其容貌很丑陋。又译作无酒,言其国酿酒不成。性好斗,常与帝释战,国中男丑女美,宫殿在须弥山北,大海之下)王为首,

迦楼罗(华译为金翅鸟,它取龙为食,为八部众之一)王为首,

紧那罗王(旧译曰人非人,疑神。新译曰歌神。即乐神名。八部众之一)为首,

摩睺罗伽(华言大腹行。罗什法师云是地龙而腹行,又云是大蟒神而腹行也)王为首,

梵王(大梵天王之异称也。又总称色界之诸天)为首,一一皆与自己徒众而为守护;

如来法王(佛之尊称。王有最胜、自在之义,佛为法门之主,能自在教化众生,故称法王)为首,一切法师(指通晓佛法又能引导众生修行之人。又作说法师、大法师。广义之法师,通指佛陀及其弟子;狭义则专指一般通晓经或律之行者,称为经师或律师。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八载,佛菩萨及其大弟子等,皆知深妙之法,又知众生根机之利钝而为之演说,故称大法师)皆悉守护。

这些即为十种守护。

注解: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天王】:欲界六天中最低一层天,在须弥山半腰之四方,有天主四人,叫做“四天王”,即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龙王】:梵语 na^gara^jah!。音译那伽罗惹。为龙中威德特胜者,系对其眷属而称为王。传说释尊诞生时,有难陀、跋难陀二龙王为其灌沐。又法华经卷一序品举出难陀、跋难陀、娑伽罗、和修吉、德叉迦、阿那婆达多、摩那斯、优钵罗等八大龙王,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一则举出七龙王。诸龙王能兴云布雨,令诸众生之热恼消灭。
 此外,据僧护经载,海龙王变为人形而出家修行,然于睡眠中不能隐形而现龙身,故佛为此而说龙于初生、临终、交媾、嗔怒、睡眠等时,必为本形,不能化为异类之身。(新华严经卷四十三、大集经卷五十八须弥藏分)((参见:龙)6375)p6378FROM:【佛光大辞典】

【夜叉】:(异类)Yaks!a,又曰阅叉。新作药叉,夜乞叉。译言能啖鬼,捷疾鬼,勇健,轻捷,秘密等。玄应音义三曰:“阅叉或云夜叉,皆讹也。正言药叉,此译云能啖鬼,谓食啖人也。又云伤者,谓能伤害人也。”法华玄赞二曰:“夜叉,此云勇健。飞腾空中,摄地行类诸罗刹也。罗刹,云暴恶,亦云可畏。彼皆讹音,梵语正云药叉罗刹婆。”注维摩经一:“什曰:夜叉,秦言贵人,亦言轻捷。有三种:一在地,二在虚空,三天夜叉也。”净名疏二曰:“夜叉者,皆是鬼道。夜叉,此云轻疾。”慧苑音义下曰:“夜叉,此云祠祭鬼,谓俗间祠祭以求恩福者也。旧翻捷疾鬼也。”梵语杂名曰:“夜叉,药乞叉。”大日经疏一曰:“西方谓夜叉为秘密,以其身口意速疾隐秘难可了知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乾闼婆】:梵语乾闼婆,华言香阴。谓不啖酒肉,唯香资阴,是帝释天乐神也。(阴,即身也。帝释,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阿修罗】:六道之一,华译为非天,因其有天之福而无天之德,似天而非天。又译作无端,因其容貌很丑陋。又译作无酒,言其国酿酒不成。性好斗,常与帝释战,国中男丑女美,宫殿在须弥山北,大海之下。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迦楼罗】:又作迦留罗,华译为金翅鸟,它取龙为食,为八部众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紧那罗】:(天名)Kim%nara,又作紧捺罗,紧陀罗,甄陀罗,真陀罗,紧捺洛。旧译曰人非人,疑神。新译曰歌神。即乐神名。八部众之一。注维摩一曰:“什曰:秦言人作人。似人而头上有角,人见之言:人耶非人耶?故因以名之。亦天伎神也,小不及乾闼婆。”文句二下曰:“紧那罗,亦云真陀罗,此云疑神。似人而有一角,故号人非人。天帝法乐神,居十宝山。”玄赞二曰:“梵云紧捺洛,此云歌神。紧那罗,讹也。”玄应音义三曰:“甄陀罗,甄之人反,又作真陀罗,或作紧那罗,正言紧捺罗,此译云是人非人也。”慧琳音义十一曰:“真陀罗,古作紧那罗,音乐天也。有微妙音响,能作歌舞。男则马首人身能歌,女则端正能舞。次此天女,多与干达婆天为妻室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摩睺罗伽】:梵语摩睺罗伽,华言大腹行。罗什法师云是地龙而腹行,又云是大蟒神而腹行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梵王】:(天名)大梵天王之异称也。又总称色界之诸天。法华经方便品曰:“诸梵王及诸天帝释。”毗奈耶杂事二十曰:“梵王捧伞,天帝持拂。”(参见:大梵天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王】:梵语 dharma-ra^ja。<一>佛之尊称。王有最胜、自在之义,佛为法门之主,能自在教化众生,故称法王。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五中):“佛为法王,尊超众圣,普为一切天人之师。”又释迦方志卷上(大五一·九五○上):“凡人极位,名曰轮王;圣人极位,名曰法王。”(长阿含卷三游行经、维摩经卷上佛国品、法华经卷五安乐行品)
 <二>菩萨之尊称。据华严经卷二十七载,菩萨于受职时,诸佛以智水灌此菩萨顶;以其具足佛之十力,亦能转十善道,故称灌顶法王。又大宝积经卷九密迹力士会载,菩萨因具足四事,故有法王之称誉,四事即:(一)不舍道心。(二)劝化他人发意。(三)以诸德本劝助道心,所可闻者意广无极。(四)令一切释梵、四天王、诸声闻及缘觉地,至于无极无坏弘广无穷之业。(法华经卷六药王菩萨本事品)
 <三>为冥界阎魔王之别名。阎魔王依法判定冥界众生之罪,故称法王。((参见:阎魔王)6340)
 <四>乃西藏所传佛教首领之封号。始于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封萨迦派首领八思巴为大宝法王。明永乐四年(1406),明成祖征聘迦尔居派喇嘛哈立麻至北京,次年封哈立麻为“万行具足十方最胜圆觉妙智慧善普应佑国演教如来大宝法王西天自在佛”,简称“大宝法王”。此后又分别封萨迦派、格鲁派之上首喇嘛为大乘法王、大慈法王。((参见:大宝法王)906)
 <五>日本约于奈良朝时,一时所设之官阶名。少僧都道镜出入宫中,为天皇所宠,帝赐予“大臣禅师”之号,又于天平神护二年(766)十月,授予法王之位。此外,又称圣德太子为圣德法王或大法王皇太子。p3339 FROM:【佛光大辞典】

【法师】:梵语 dharma-bha^N!aka,巴利语 dhamma-kathika。指通晓佛法又能引导众生修行之人。又作说法师、大法师。广义之法师,通指佛陀及其弟子;狭义则专指一般通晓经或律之行者,称为经师或律师。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八载,佛菩萨及其大弟子等,皆知深妙之法,又知众生根机之利钝而为之演说,故称大法师。
 关于法师之资格,据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一、十住毗婆沙论卷七、澄观之华严经疏卷四十三等所载,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法师十德,即:善知法义、能广宣说、处众无畏、无断辩才、巧方便说、法随法行、威仪具足、勇猛精进、身心无倦、成就忍力等十德。具足此十法,则能成就众相圆满。(二)行四法,即:(1)广博多学,能持一切言词章句。(2)善知世间、出世间诸法生灭之相。(3)得禅定智慧,于诸种经法中,能随顺而无诤。(4)不增不减如法而行,言行一致。
 就法师之类别而论,据法华经卷四法师品、卷六法师功德品载,依法师之专长及其弘法之差异可分为受持、读经、诵经、解说、书写等五种,称为五种法师。然后世则演成书写、供养、施他、听、披读、受持、正开演、说、诵、思修等十种法师。
 此外,我国称道安、慧远等学问德行高深者为法师,然对鸠摩罗什、玄奘等对翻译经藏有卓然贡献之大译经师,则多称三藏法师,以别于禅师、律师等称呼。(杂阿含经卷一、卷十二、梵网经卷下、五分律卷三、十地经论卷十一、顺正理论卷四十四、法华文句卷八上、释氏要览卷上)((参见:五种法师)1181)p3378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得此守护已,则能成办十种大事。何等为十?所谓:   

一切众生皆令欢喜,

一切世界悉能往诣,

一切诸根皆能了知,

一切胜解悉令清净,

一切烦恼皆令除断,

一切习气皆令舍离,

一切欲乐皆令明洁,

一切深心悉使增长,

一切法界悉令周遍,

一切涅槃普令明见。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获得此守护,则能办成十种大事。是哪十种呢?就是:

一切众生皆令欢喜(接于顺情之境而身心喜悦也),

一切世界悉能往诣,

一切诸根(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或信、勤、念、定、慧等五根。亦泛言一切善根)皆能了知,

一切胜解(殊胜之了解之义。即于所缘之境起印可之精神作用(即作出确定之判断))悉令清净,

一切烦恼(使有情之身心发生恼、乱、烦、惑、污等精神作用之总称。人类于意识或无意识间,为达到我欲、我执之目的,常沉沦于苦乐之境域,而招致烦恼之束缚。在各种心的作用中,觉悟为佛教之最高目的;准此而言,妨碍实现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通称为烦恼)皆令除断,

一切习气(由于吾人之思想及行为(尤以烦恼)经常生起,其熏习于吾人心中之习惯、气分、习性、余习、残气等,称为习气。如由纳香之箧中取出香,箧内犹存香气;用以比喻虽灭除烦恼之正体(称为正使),尚存习惯气分。佛典中所记载,如难陀之淫习、舍利弗及摩诃迦叶之嗔习、卑陵伽婆跋之慢习、摩头婆私吒之跳戏习、憍梵钵提之牛业习等,均为习气之例;唯有佛乃能永断正使及其习气)皆令舍离,

一切欲乐(五欲之乐也。色声香味触也,能起人贪欲之心,故称欲)皆令明洁,

一切深心(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悉使增长,

一切法界(指意识所缘对象之所有事物。为十八界之一。据俱舍论卷一载,受、想、行三蕴与无表色、无为法,称为法界;于十二处之中,则称为法处。然十八界中其他之十七界亦称为法,故广义泛指有为、无为之一切诸法,亦称为法界。就字义而言,界有“种族生本”之义,例如山中藏有金银等种种矿脉,一身之中具足眼等诸法,各各自类相续而生。又界或为“种类各别”之义,即诸法的自性各异之意)悉令周遍,

一切涅槃(原来指吹灭,或表吹灭之状态;其后转指燃烧烦恼之火灭尽,完成悟智(即菩提)之境地。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为佛教终极之实践目的,故表佛教之特征而列为法印之一,称“涅槃寂静”)普令明见。

注解: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欢喜】:(术语)梵语波牟提陀Pramudita%,接于顺情之境而身心喜悦也。法华经譬喻品曰:“欢喜踊跃。”【又】(人名)尊者名。释迦之弟子阿难陀A^nanda,译曰欢喜,庆喜。寄归传一曰:“薜舍初辞,魔王惑欢喜之志,熙连后唱,无灭显亡疑之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诸根】: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或信、勤、念、定、慧等五根。亦泛言一切善根。(无量寿经卷上、出曜经裨要品)p6307FROM:【佛光大辞典】

【胜解】:梵语 adhimoks!a,巴利语 adhimutti。又作信解。心所之名。为俱舍七十五法中十大地法之一,唯识百法中五别境之一。殊胜之了解之义。即于所缘之境起印可之精神作用(即作出确定之判断)。然有关胜解一语,各家之解释互异,说一切有部与俱舍宗谓胜解为十大地法之一,能与一切心所相应,即于一切心品遍起。俱舍论卷四(大二九·一九上):“胜解,谓能于境印可。”即不论是与非、邪与正,皆能审决,为此心所之作用。如心对境时,其为花、为月,心即印可其为花、月,故一切心品必定有此心所。然唯识宗则以其为五别境之一,不能遍于一切心所。成唯识论卷五(大三一·二八中):“云何胜解?于决定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谓邪正等教理证力于所取境审决印持,由此异缘,不能引转,故犹豫境胜解全无,非审决心亦无胜解,由斯胜解非遍行摄。有说心等取自境时无拘碍,故皆有胜解,彼说非理。”此谓胜解于决定之境审决时,始能称其为胜解。若于犹豫之境,心存疑问,无法审决,则无胜解,故非遍行。
 又上座部主张胜解即“决定”,而与“智相”无别。说一切有部则以“印可”为胜解之别作用,谓“印可”乃经由胜解以衍生之另一作用,故异于胜解或智相等;而“智相”之外别有其体。大毗婆沙论卷一○一谓择灭乃无为解脱之自性,胜解为有为解脱之自性。(品类足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十六、卷二十八)p4867FROM:【佛光大辞典】

【烦恼】:梵语 kles/a,巴利语 kilesa。音译吉隶舍。又作惑。使有情之身心发生恼、乱、烦、惑、污等精神作用之总称。人类于意识或无意识间,为达到我欲、我执之目的,常沉沦于苦乐之境域,而招致烦恼之束缚。在各种心的作用中,觉悟为佛教之最高目的;准此而言,妨碍实现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通称为烦恼。佛陀欲使众生了解烦恼所致之恐怖情形,遂以各种立场表示之。自其作用而言,有随眠(梵 anus/aya)、缠(梵 paryavastha^na)、盖(梵 nivaraN!a)、结(梵 sam!yojana)、缚(梵 bandhana)、漏(梵 a^srava)、取(梵 upa^da^na)、系(梵 grantha)、使、垢、暴流、轭、尘垢、客尘等各种名称。其用法有广狭二义,若加以分类,则极为复杂。一般以贪、嗔、痴三惑为一切烦恼之根源。
 俱舍与唯识学于阐发心的作用之理论,最具组织性。通常将烦恼分为根本烦恼(本惑、根本惑)、枝末烦恼(随惑、随烦恼)二种。根本烦恼又分为贪、嗔、痴(无明)、慢、疑、见(恶见)等六烦恼(随眠);其中,见又可分为有身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种,合称为十烦恼(十使)。见有推察探求之性质,其作用猛利,自古称为五利使,其他称为五钝使。唯识学中,与第七识相应而起之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称为四根本烦恼。枝末烦恼系伴随根本烦恼而起之从属者,在俱舍中有放逸、懈怠等十九种;唯识中除去二种,另加上失念、散乱、不正知等,共二十种。俱舍论以妨碍觉悟之烦恼,称为烦恼障;虽能离弃烦恼障,然未能得到无余涅槃之障碍,称为解脱障。唯识论则以我执为根本者,称为烦恼障;妨碍正智之产生者,称为所知障。迷惑于佛教普遍之真理者,称为迷理惑;迷惑于具体个别事象的人类情意者,称为迷事惑。若以修行阶段之差异而区别,迷惑于佛教之真理者,称为见惑;迷惑于现象上之事物者,称为修惑。前者在见道位灭除者共有八十八使;后者在修道位灭除的贪、嗔、痴、慢等,共有八十一种,此系俱舍所说,唯识则谓一一二使与十六种。
 其他另有见烦恼、爱烦恼(有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等三烦恼)之说。天台宗亦有见思(见惑、思惑)、尘沙(妨碍化导)、无明等三惑之说。此外,尚有三漏、三结、四暴流、四取、五盖、五结、六垢、七流、九结、十缠等各种分类,或称为百八烦恼,或因计算方法不同而有各种异说,例如八万四千烦恼。(入阿毗达磨论卷上、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三、卷四十六、卷六十、俱舍论卷二十、卷二十一、佛性论卷三、成唯识论卷六)p5515FROM:【佛光大辞典】

【习气】:梵语 va^sana^,巴利语同。又作烦恼习、余习、残气。略称习。由于吾人之思想及行为(尤以烦恼)经常生起,其熏习于吾人心中之习惯、气分、习性、余习、残气等,称为习气。如由纳香之箧中取出香,箧内犹存香气;用以比喻虽灭除烦恼之正体(称为正使),尚存习惯气分。佛典中所记载,如难陀之淫习、舍利弗及摩诃迦叶之嗔习、卑陵伽婆跋之慢习、摩头婆私吒之跳戏习、憍梵钵提之牛业习等,均为习气之例;唯有佛乃能永断正使及其习气。
 唯识宗以习气为种子之异名,乃现行熏习之气分,具有产生思想、行为及其他一切有为法之能力,含藏于阿赖耶识中。又将习气分为三种,称为三种习气、三种熏习,即:(一)名言习气,指依名言(言语之表象)而熏成之种子(即名言种子),系使一切有为法各自产生之直接原因。亦即由名相概念熏于阿赖耶识形成之种子;此类种子反转过来即成为现实各种事物之原因。若就引生等流果(与因同种类之果)之观点而言,名言习气又称为等流习气。其中又可分依表义名言(以音声表义)与显境名言(缘虑对境之心、心所)而产生之二种习气。(二)我执习气,乃依我执而熏成之习气。亦即由吾人之“我见”熏习阿赖耶识而成之种子;此类种子即是吾人于现实生活中分别你、我及其他种种差别之原因。(三)有支习气,由有支(梵 bhava^n%ga),即三有(于三界之生存)之因(支即因之意)所熏成之善恶业种子。亦即吾人自身所作善恶诸业熏于阿赖耶识而成之种子;此类种子即是后世获得各种不同果报之原因。若就其招感异熟果(果报)之观点而言,有支习气又称为异熟习气。
 此外,诸善根积习之气分,亦称习气。如旧华严经卷四十离世间品所载,第十地之菩萨有菩提心习气(又称本气)、善根习气(成行气)、教化众生习气(下化)、见佛习气(上见)、于清净土受生习气(受生)、菩萨行习气(大行)、大愿习气(十愿)、波罗蜜习气(十度)、出生平等法习气(理智)、种种分别境界习气(量知)等,凡十种,皆由厌伏烦恼之故,于诸行积累熏习气分,方能究竟断伏烦恼,称为习气。除上记之外,另有等流习气与异熟习气,或名言种子与业种子等之分别。(大智度论卷二十七、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二、成唯识论卷八、十地经论卷十一、俱舍论光记卷一、大乘义章卷五本、华严经疏卷五十三)((参见:种子)5863)p4771 FROM:【佛光大辞典】

【欲乐】:(术语)五欲之乐也。最胜王经一曰:“以诸如来断诸欲乐,不取一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欲】:(名数)色声香味触也,能起人贪欲之心,故称欲。释氏要览下曰:“五欲谓色声香味触也。智论云:五欲名华箭,又名五箭,破种种善事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深心】:梵语 adhya^s/aya。为三心之一。又称深信。此词于佛典中之语义,颇有异解。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中):“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中略)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六十华严经卷二十四中列举十种深心之名(大九·五五一上):“何等为十?一净心,二猛利心,三厌心,四离欲心,五不退心,六坚心,七明盛心,八无足心,九胜心,十大心。”观无量寿经载,若有众生欲往生净土,若发三心即便往生,深心即为其一。善导释为深信之心。另外亦指凡夫执迷之深固,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八十华严经卷三十五、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大智度论卷七十一)((参见:三心)532)p4658 FROM:【佛光大辞典】

【法界】:梵语dharma-dha^tu,巴利语 dhamma-dha^tu。音译为达磨驮都。指意识所缘对象之所有事物。为十八界之一。据俱舍论卷一载,受、想、行三蕴与无表色、无为法,称为法界;于十二处之中,则称为法处。然十八界中其他之十七界亦称为法,故广义泛指有为、无为之一切诸法,亦称为法界。就字义而言,界有“种族生本”之义,例如山中藏有金银等种种矿脉,一身之中具足眼等诸法,各各自类相续而生。又界或为“种类各别”之义,即诸法的自性各异之意。
 于华严宗,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八举出法界有如下三义:(一)生圣法之因,(二)诸法之真实体性,(三)诸法各持分齐,可区别相状。亦即指真如或指一切诸法。同时,依普贤行愿而入之法界,计有有为法界、无为法界、亦有为亦无为法界、非有为非无为法界、无障碍法界等五门之义,故立法法界、人法界、人法俱融法界、人法俱泯法界、无障碍法界等五重之别。法界之种类固然繁多,然一切终归于一真法界,此即诸佛众生本源之清净心,亦称为一心法界、一真无碍法界。
 若自现象与本体观之,则可分为四义,称为四法界:(一)法指万法,界谓分界;诸法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乃构成一千差万别之现象界,称为事法界。(二)诸法之现象虽繁多,然其真实体性则常住不变,平等一如,超越语言文字,为寂然圣智之境,称为理法界。(三)所有现象界与本体界具有一体不二之关系,其一一之法,相即相入,一与多无碍,法尔圆融,称为理事无碍法界。(四)一切现象界互为作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重重无尽,事事无碍,称为事事无碍法界。此外,就法界之当相而言,一切法互为一体化(相即),其作用互和无碍(相入),故说事事无碍、重重无尽的缘起,称为法界缘起。观此种法界之构造,即称法界观。
 密教以地、水、火、风、空、识等六大为法界之体性,谓此为大日如来之三摩耶身。其宫殿称为法界宫,其定位称为法界定,其印称为法界定印,其加持力称为法界加持。并说五智五佛,以大日如来表示法界体性智。此外,万法宛然悉具,称为多法界。然差别之万法由理平等之立场而言,乃归于无相全一,此即一法界,合多法界称为一多法界。若配于金刚界与胎藏界等两部而加以说明,金刚界为智差别之多法界,胎藏界为理平等之一法界。自修行言之,修行至菩提之上转门为多法界,而化他之下转门乃从菩提之极果教导众生之作用,为一法界。由于两部之大经(大日经与金刚顶经)具有上下两转,故兼含一多法界;然金刚顶经系之金刚智以多法界为表,大日经系之善无畏则反以一法界为表,然而两师俱师事龙智,乃系传承相同之一多法界,故其内证为一。
 此外,天台宗以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十界,总称为十法界。此系由各相差别的分齐之义而言。又法界亦为诸法实相十二名之一,十二名即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杂阿含经卷十六、大宝积经卷二十三被甲庄严会、大般若经卷三六○、旧华严经卷一、卷三、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一、大乘起信论、辩中边论卷上、菩提心论)p3367FROM:【佛光大辞典】

【涅槃】:梵语 nirva^N!a,巴利语 nibba^na。又作泥洹、泥曰、涅槃那、涅隶槃那、抳缚南、匿缚喃。意译作灭、寂灭、灭度、寂、无生。与择灭、离系、解脱等词同义。或作般涅槃(般,为梵语 pari 之音译,完全之义,意译作圆寂)、大般涅槃(大,即殊胜之意。又作大圆寂)。原来指吹灭,或表吹灭之状态;其后转指燃烧烦恼之火灭尽,完成悟智(即菩提)之境地。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为佛教终极之实践目的,故表佛教之特征而列为法印之一,称“涅槃寂静”。佛教以外之教派虽亦有涅槃之说,然与佛教者迥异。佛教大乘、小乘对涅槃之解释,异说纷纭。总约之,可大别如下:
 (一)据部派佛教,涅槃即灭却烦恼之状态。其中复有有余(依)涅槃与无余(依)涅槃之分,前者是虽断烦恼,然肉体(意即残余之依身,略称“余依”或“余”)残存之情形;后者是灰身灭智之状态,即指一切归于灭无之状况。有部等主张涅槃乃一存在之实体,经量部等视涅槃为烦恼灭尽的状态之假名,而其本身并无实体。
 (二)中论等以实相为涅槃,实相又即为因缘所生法上之空性,故与生死世间无有区别。同时,南本涅槃经卷三指出涅槃具足如下八味,即常、恒、安、清净、不老、不死、无垢、快乐,称为涅槃八味。若以此配以涅槃四德,常、恒为常,安、快乐为乐,不老、不死为我,清净、无垢为净。唯识宗称涅槃有四种,即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与无住处涅槃四种。其中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略称本来清净涅槃、性净涅槃,谓一切事物之本来相即是真如寂灭之理体,乃指真如。无住处涅槃,即依于智慧,远离烦恼、所知二障,不滞生死之迷界,且因大悲救济众生,故在迷界中活动,又不滞于涅槃之境地。大乘佛教之涅槃教说即以此为特色。
 此外,地论宗、摄论宗谓涅槃分为性净涅槃与方便净涅槃(藉修道去除烦恼而得之涅槃)二种。天台宗则分为性净涅槃、圆净涅槃(相当于地论宗等之方便净涅槃)与方便净涅槃(佛以救渡众生故,示现假身,缘尽而入涅槃。又作应化涅槃)等三涅槃。
 (三)小乘之声闻、缘觉入无余涅槃,再回心转向大乘之教,称为无余还生。同时,涅槃乃超离一切差别相状者(有为之相),故又称离相。净土宗称弥陀净土为涅槃之城,亦称无为涅槃界。
 (四)出现此世为人的佛(特指释尊),其肉体之死,称涅槃、般涅槃、大般涅槃。入涅槃又称入灭、薪尽火灭(薪喻佛身或机缘,火喻智慧或佛身)。涅槃原意指释尊之成道,但今大抵皆作无余依涅槃之意。刻绘释尊入灭姿态之画像或雕像,称为涅槃像。举行追慕释尊之法会,称涅槃会、涅槃忌、常乐会等。后世称僧侣之死为圆寂、归寂、示寂、入寂等。(杂阿含经卷十八、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三、金光明最胜王经第一如来寿量品、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八、卷三十三、卷三十四、俱舍论卷六)p4149FROM:【佛光大辞典】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14#
 楼主| 发表于 2023-8-26 12:22: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8-26 12:24 编辑

[华严经辑要]——

十种[退失佛法],应当远离 ~ 华严经 离世间品用时 1 小时

十种成就佛法~ 华严经 离世间品

==============================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退失佛法,应当远离。何等为十?所谓:

轻慢善知识退失佛法;

畏生死苦退失佛法;

厌修菩萨行退失佛法;

不乐住世间退失佛法;

耽著三昧退失佛法;

执取善根退失佛法;

诽谤正法退失佛法;

断菩萨行退失佛法;

乐二乘道退失佛法;

嫌恨诸菩萨退失佛法。

是为十。

若诸菩萨远离此法,则入菩萨离生道。」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有十种退失佛法,应当远离。是哪十种呢?就是:

轻慢(轻人之慢也)善知识(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之人)而退失佛法;

畏惧生死苦而退失佛法;

厌修菩萨行(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而退失佛法;

不乐住于世间(时间和空间之谓,说明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的时间叫做世;指出东、西、南、北、上、下等十方的空间叫做间。所谓世间,也就是宇宙的意思。在佛教里,不光是指森罗万象的大地为世间,宇宙和人生,统名之为世间,众生所依靠的宇宙国土,叫做“器世间”,众生由惑造业所感的有生死存亡的色身叫做“有情世间”)而退失佛法;

执着三昧(意译为等持、定、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等。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又一般俗语形容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之时,皆以“三昧”称之)而退失佛法;

执取善根(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而退失佛法;

诽谤正法(正法为佛法。诽谤佛法也。其罪最重,永不可成佛,故曰谤法阐提(阐提为不成佛之义))而退失佛法;

断菩萨行(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而退失佛法;

乐于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界)之道而退失佛法;

嫌恨诸菩萨而退失佛法。

这些即为十种退失佛法。

如果诸菩萨能够远离此法,则能入菩萨离生(即永离三界之生。三乘之人,入于见道,了见谛理,断尽见惑,永离三界之生,称为正性离生。而此类圣者出离生死之正性,称为正性离生性,略称离生性)之道。」

注解: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轻慢】:(术语)轻人之慢也。法华经不轻菩萨品曰:“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知识】:梵语 kalya^N!amitra,巴利语 kalya^N!a-mitta。音译作迦罗蜜、迦里也曩蜜怛罗。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之人。又作知识、善友、亲友、胜友、善亲友。反之,教导邪道之人,称为恶知识。据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七常啼品载,能说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之法及一切种智,而使人欢喜信乐者,称为善知识。华严经入法界品记述善财童子于求道过程中,共参访五十五位善知识(一般作五十三位善知识),即上至佛、菩萨,下至人、天,不论以何种姿态出现,凡能引导众生舍恶修善、入于佛道者,均可称为善知识。又释氏要览卷上引瑜伽师地论,举出善知识具有调伏、寂静、惑除、德增、有勇、经富、觉真、善说、悲深、离退等十种功德。另据四分律卷四十一载,善亲友须具备难与能与、难作能作、难忍能忍、密事相告、递相覆藏、遭苦不舍、贫贱不轻等七个条件,即所谓“善友七事”。
 经论中胪举善知识之各种类别,据智顗之摩诃止观卷四下载,善知识有如下三种:(一)外护,指从外护育,使能安稳修道。(二)同行,指行动与共,相互策励。(三)教授,指善巧说法。据圆晖之俱舍论颂疏卷二十九载,与法者为上亲友,与财、法者为中亲友,仅与财者为下亲友,以上称为三友。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八亦举出人、法、人法合辨等三种善知识。
 旧华严经卷三十六离世间品则说十种善知识,即:能令安住菩提心善知识、能令修习善根善知识、能令究竟诸波罗蜜善知识、能令分别解说一切法善知识、能令安住成熟一切众生善知识、能令具足辩才随问能答善知识、能令不著一切生死善知识、能令于一切劫行菩萨行心无厌倦善知识、能令安住普贤行善知识、能令深入一切佛智善知识。(杂阿含经卷二十七、卷三十六、卷四十五、中阿含卷十即为比丘说经、长阿含卷五阇尼沙经,增一阿含经卷十一善知识品、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三、法华经卷七妙庄严王本事品、大智度论卷七十一、卷九十六)((参见:知识)3466)p4884 FROM:【佛光大辞典】

【菩萨行】:(术语)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世间】:时间和空间之谓,说明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的时间叫做世;指出东、西、南、北、上、下等十方的空间叫做间。所谓世间,也就是宇宙的意思。在佛教里,不光是指森罗万象的大地为世间,宇宙和人生,统名之为世间,众生所依靠的宇宙国土,叫做“器世间”,众生由惑造业所感的有生死存亡的色身叫做“有情世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耽著】:持续的沉溺眷恋,通常指执着于某种事物,放不下,沉湎其中而不能自拔。(百度)

【三昧】:<一>梵语 sama^dhi 之音译,巴利语同。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定、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等。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又一般俗语形容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之时,皆以“三昧”称之,盖即套用佛教用语而转意者,然已与原义迥然有别。
 于佛典中,sama^dhi 译为等持时,“等”乃指离开心之浮(掉举)沈(惛沈),而得平等安详,“持”则指将心专止于一境之意,此即为将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之状态,称为心一境性。俱舍宗视之为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认为是五别境之一,且两宗均以之为心所之一,但经部与成实宗则认为心所并无别体。
 一般修行大都止心一处,不令散乱,而保持安静,此一状态称为三昧。达三昧之状态时,即起正智慧而开悟真理,故以此三昧修行而达到佛之圣境者,则称三昧发得或发定。旧译常将三摩地(梵 sama^dhi,三昧、等持)、三摩钵底(梵 sama^patti,等至、正受、正定、现前)及三摩呬多(梵 sama^hita,等引、胜定)混同,而一概译为三昧。实际上,三昧应指三摩地而言。
 有部认为凡是一切心共同之精神作用(即大地法),共通于定、散及善、恶、无记之三性,而仅限于一切有心位(不通于无心定)不乱心,且对一境地有集中之作用者,即称三摩地。对此,三摩钵底与三摩呬多则通于有心、无心,而仅局限于定(包含有心定、无心定而不通于散定)。
 俱舍论卷二十八谓,就所依止之定(等至)有四静虑(四禅)、四无色定、八等至、三等持之别。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乃以善等持(三摩地、三昧)为体;又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之根本等至(三摩钵底)有八种,故称八等至;三等持(三三昧)即: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等三种。此外亦指空、无相、无愿,或空空、无相无相、无愿无愿之三重等持(三重三昧)而言。
 二种三昧之中,第一种系以寻(寻求推度之粗杂的精神作用)与伺(伺察思惟之深细的精神作用)之有无,而分为:(一)初静虑(初禅)与未至定。此属有寻有伺三摩地。又作有觉有观三昧。(二)中间静虑(中间定),属无寻唯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有观三昧。(三)第二静虑(第二禅)之近分以上属无寻无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无观三昧。第二种则指观“人、法”皆空之三昧,称为空三昧。舍离差别相之三昧,称为无相三昧;舍离愿求之思之三昧,则称为无愿三昧。其次在三重三昧中,又有空空三昧、无相无相三昧、无愿无愿三昧等。
 据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一载,三昧乃四禅(四静虑)、八解脱以外之一切定。又谓唯三解脱门(无漏之空、无相、无愿三昧)和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称为三昧。同论又揭示定之范围较狭,三昧之范围则较广,依此,诸佛菩萨所得之定可视为三昧。大乘义章卷十三举出杂阿毗昙心论卷六、成实论卷十二、十地经论卷五等之说,而述明禅、定、三昧、正受、三摩伐(梵 sama^patti,巴同,等至)、解脱、奢摩他(梵 s/amatha,巴 samatha,止)等之差异。依其说法,则狭义之三昧指空等之三三昧,广义则指四无量心及其他诸定。
 阿含经认为四禅八定之外,另有空、无相、无愿等之三三昧(三解脱门)与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而大乘则有数百上千种种三昧之说。大乘经典之名称,以“三昧”为名者,即有般舟三昧经、首楞严三昧经、慧印三昧经、自誓三昧经、佛印三昧经、法华三昧经、念佛三昧经、月灯三昧经、金刚三昧经等多种,这些经典对标题所示之“三昧”均有详细说明。其中,般舟三昧,亦称诸佛现前三昧与佛立三昧。此外,法华经卷一曾举出无量义处三昧之名,旧译华严经卷六与卷四十四,有华严三昧、海印三昧、师子奋迅三昧之说。大品般若经卷三、卷五,亦有首楞严(健行)、宝印、师子游戏等百八三昧之说。
 天台宗在摩诃止观卷二上举出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等四种三昧之说;修此四种三昧之道场,称为四三昧院。此外,成实论卷十二,有一分修三昧(唯修定或慧之一方)、共分修三昧(兼修定、慧之有漏定)、圣正三昧(兼修定、慧之无漏定)等三三昧。
 南本涅槃经卷十三列出菩萨破除“二十五有”之二十五种三昧之名,法华经卷七之十六三昧,即为法华三昧之异名。又身发火焰之三昧,称为火界三昧、火定、火光三昧,有火葬尸骸之意。最胜之三昧,则称王三昧或三昧王三昧。日僧法然在其选择本愿念佛集中将念佛称为王三昧,又莹山绍瑾撰之坐禅用心记亦将坐禅称为王三昧。
 修三昧之堂,称三昧堂。依修三昧之种类而分,即有法华三昧堂、常行三昧堂、理趣三昧堂等。(杂阿含经卷十八、长阿含经卷九、卷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五、大品般若经卷一、卷二十三、大智度论卷二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十一、集异门足论卷六、佛地经论卷一、成唯识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三、圆觉经略疏注卷上、翻译名义集卷四上)((参见:百八三昧)2480、“定”3171)
 <二>在日本,火葬场、墓地,亦称为三昧。为祈求死者之冥福,大多在墓旁建立法华三昧堂,并延请僧侣修法华三昧。其法华三昧堂,可简称为三昧堂或三昧。p580FROM:【佛光大辞典】

【善根】:梵语 kus/ala-mu^la,巴利语 kusala-mu^la。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据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罗经载,比丘知善、知善根,是谓成就见、得正见,于法得不坏净,入于正法中。无贪、无嗔、无痴三者为善根之体,合称为三善根。不善根(梵 akus/ala-mu^la)则为善根之相反,贪、嗔、痴等,即称三不善根,或称三毒。又善法为得善果之根本,故亦可称为善根。(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无量寿经卷上、佛本行经卷五降象品、悲华经卷八、旧华严经卷四卢舍那佛品、大宝积经卷七十八具善根品、入阿毗达磨论卷上、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七)((参见:三善根)622)p4888FROM:【佛光大辞典】

【诽谤正法】:(术语)正法为佛法。诽谤佛法也。其罪最重,永不可成佛,故曰谤法阐提(阐提为不成佛之义)。无量寿经上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净土论上曰:“经云:五逆罪人,堕阿鼻大地狱中,具受一切重罪。诽谤正法人,堕阿鼻大地狱中。此劫若尽,复转至他方阿鼻大地狱中,如是展转经百千阿鼻大地狱,佛不记得出时节,以诽谤正法罪极重故。”又正法者即是佛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离生】:即永离三界之生。三乘之人,入于见道,了见谛理,断尽见惑,永离三界之生,称为正性离生。而此类圣者出离生死之正性,称为正性离生性,略称离生性。俱舍论卷二十三(大二九·一二○下):“得世第一法,虽住异生位,而能趣入正性离生。”(万善同归集卷六)((参见:正性离生)1991)p6713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成就佛法。何等为十?所谓:

不离善知识成就佛法;

深信佛语成就佛法;

不谤正法成就佛法;

以无量无尽善根回向成就佛法;

信解如来境界无边际成就佛法;

知一切世界境界成就佛法;

不舍法界境界成就佛法;

远离诸魔境界成就佛法;

正念一切诸佛境界成就佛法;

乐求如来十力境界成就佛法。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成就如来无上大智慧。」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有十种成就(为“得”之一种。即已得而现在相续不失之意)佛法。是哪十种呢?就是:

不离善知识(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之人)而成就佛法;

深信(以深固之心信法也)佛语(佛之言说。与佛说、金口等同义)而成就佛法;

不诽谤正法(真正之道法也)而成就佛法;

以无量无尽善根(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回向(同回向。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于众生或庄严佛净土,叫做“回向”)而成就佛法;

信解(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如来境界(佛教认为“境界”乃是意识所现出来的“相分”)无边际而成就佛法;

了知一切世界(又名世间,即有情众生所住的国土。佛经以过去现在未来为“世”,东西南北上下为“界”,由此可见有情众生所居住的国土,不但有东西南北上下之分界,而且是有生灭的,不是永恒存在的东西)境界(指“十八界”中的“六境”(亦名六尘),包括色、声、香、味、触、法,是眼、耳、鼻、舌等六根展开活动的对象。“境界”相当于人们所说的客观世界)而成就佛法;

不舍法界(指意识所缘的一切境界。十八界之一。法界的‘法’,原有轨持之意。即一切事物都能保持各自的特性,互不相繁,且能让人理解其究为何物。‘界’,有种族、分齐之意,即分门别类的不同事物,各守其不同的界限)境界而成就佛法;

远离诸魔境界而成就佛法;

正念(正确的念头。不生邪念,忆念正道,叫做“正念”)一切诸佛境界而成就佛法;

乐求如来十力(如来之十力也。一、知觉处非处智力,处者道理之义,知物之道理非道理之智力也。二、知三世业报智力,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之智力也。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知诸禅定及八解脱三三昧之智力也。四、知诸根胜劣智力,知众生根性之胜劣与得果大小之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知一切众生种种知解之智力也。六、知种种界智力,于世间众生种种境界不同而如实普知之智力也。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如五戒十善之行至人间天上八正道之无漏法至涅槃等,各知其行因所至也。八、知天眼无碍智力,以天眼见众生生死及善恶业缘无障碍之智力也。九、知宿命无漏智力,知众生宿命又知无漏涅槃之智力也。十、知永断习气智力,于一切妄惑余气,永断不生能如实知之智力也)境界而成就佛法。

这些即为十种而成就佛法。

如果诸菩萨能够安住此法,则能获得成就如来无上大智慧(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

注解: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成就】:<一>梵语 samanva^gama,巴利语 samanna^gama。为“得”之一种。即已得而现在相续不失之意。乃说一切有部之教义,然有部之论师亦有持异说者。于俱舍论卷四载,“成就”与“获”均属于“得”之一种。未得或已失而今得,称为获;已得而至今相续不失,则称为成就。然大毗婆沙论卷一五七则以得、获、成就等三者异声而同义。另据同论卷一六二载,得与成就之差别有“未得而得名得,已得而得名成就”、“初得而得名得,得已不断名成就”等七说。(顺正理论卷十二、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六、俱舍论光记卷四)((参见:得)4548)
  <二>梵语 sam!panna,巴利语同。具足、所有、支配之意,即具足七宝或戒、定、慧等,且于此自在,是谓成就。或为完成志愿之意。密教以此为悉地(梵 sidhi)之意译。(中阿含卷五成就戒经、长阿含经卷十八转轮圣王品、阿弥陀经、俱舍论卷四)
  <三>即印度名著 Sa^dhaN!a^。本书之副题为 Realization of Life(生命之实现)。近代印度文学家、思想家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 1861~1941)撰。系辑录其于一九一三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多次之演讲稿而成书。本书内容包括有:个人与宇宙之关系、灵魂之意识、恶之问题、自之我问题、美之实现、无限者之实现等八篇。主要阐示:(一)西方都市文化产生“他”与“我”、人与自然之对立;而印度文化则产生人与自然融合一体之意识。现象界虽然呈现千形百状,然真理唯有一个;吾人只要体悟其一,即悟一切。(二)人生之悲剧,系由于以有限之条件,欲升达无限世界之结果,故须实践奥义书中“舍离一切乃可获得一切”之真理;佛陀所说之舍弃自我,即如油灯之舍油而照明;所谓解脱,无非是从无知与贪欲之中脱离而出。文中充满复兴印度精神之热情与理论。(A. Chakravarty, Macmillan: A Tagore Reader, 1961、タゴ─ル生诞百年祭记念论文集)p2928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知识】:梵语 kalya^N!amitra,巴利语 kalya^N!a-mitta。音译作迦罗蜜、迦里也曩蜜怛罗。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之人。又作知识、善友、亲友、胜友、善亲友。反之,教导邪道之人,称为恶知识。据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七常啼品载,能说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之法及一切种智,而使人欢喜信乐者,称为善知识。华严经入法界品记述善财童子于求道过程中,共参访五十五位善知识(一般作五十三位善知识),即上至佛、菩萨,下至人、天,不论以何种姿态出现,凡能引导众生舍恶修善、入于佛道者,均可称为善知识。又释氏要览卷上引瑜伽师地论,举出善知识具有调伏、寂静、惑除、德增、有勇、经富、觉真、善说、悲深、离退等十种功德。另据四分律卷四十一载,善亲友须具备难与能与、难作能作、难忍能忍、密事相告、递相覆藏、遭苦不舍、贫贱不轻等七个条件,即所谓“善友七事”。
 经论中胪举善知识之各种类别,据智顗之摩诃止观卷四下载,善知识有如下三种:(一)外护,指从外护育,使能安稳修道。(二)同行,指行动与共,相互策励。(三)教授,指善巧说法。据圆晖之俱舍论颂疏卷二十九载,与法者为上亲友,与财、法者为中亲友,仅与财者为下亲友,以上称为三友。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八亦举出人、法、人法合辨等三种善知识。
 旧华严经卷三十六离世间品则说十种善知识,即:能令安住菩提心善知识、能令修习善根善知识、能令究竟诸波罗蜜善知识、能令分别解说一切法善知识、能令安住成熟一切众生善知识、能令具足辩才随问能答善知识、能令不著一切生死善知识、能令于一切劫行菩萨行心无厌倦善知识、能令安住普贤行善知识、能令深入一切佛智善知识。(杂阿含经卷二十七、卷三十六、卷四十五、中阿含卷十即为比丘说经、长阿含卷五阇尼沙经,增一阿含经卷十一善知识品、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三、法华经卷七妙庄严王本事品、大智度论卷七十一、卷九十六)((参见:知识)3466)p4884 FROM:【佛光大辞典】

【深信】:(术语)以深固之心信法也。维摩经佛国品曰:“深信坚固,犹如金刚。”教行信证信卷曰:“深心即是深信,深信即是坚固深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语】:佛之言说。与佛说、金口等同义。依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五载,佛之所说有随自意语、随他意语、随自他意语之三语。佛语法门经以无身无身行、无口无口行、无意无意行、非行非非行、非谤非不谤、不生不起、无想无处、无往无没、非寂非行等为佛语。又佛教之专门语,亦称为佛语。(长阿含卷十二清净经、观经疏散善义)p2746 FROM:【佛光大辞典】

【正法】:(术语)真正之道法也。理无差曰正。以三宝中之法宝,教理行果之四者为体。无量寿经上曰:“弘宣正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根】:梵语 kus/ala-mu^la,巴利语 kusala-mu^la。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据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罗经载,比丘知善、知善根,是谓成就见、得正见,于法得不坏净,入于正法中。无贪、无嗔、无痴三者为善根之体,合称为三善根。不善根(梵 akus/ala-mu^la)则为善根之相反,贪、嗔、痴等,即称三不善根,或称三毒。又善法为得善果之根本,故亦可称为善根。(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无量寿经卷上、佛本行经卷五降象品、悲华经卷八、旧华严经卷四卢舍那佛品、大宝积经卷七十八具善根品、入阿毗达磨论卷上、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七)((参见:三善根)622)p4888FROM:【佛光大辞典】

【回向】:同回向。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于众生或庄严佛净土,叫做“回向”。回向约可分为三类,即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信解】:(术语)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法华经序品曰:“种种信解,种种相貌。”同嘉祥疏二曰:“信解者,始名为信,终称为解。又钝根为信,利根为解。”同七曰:“信破邪见,解破无明。”【又】七贤之第三。(参见:七贤)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境界】:本指疆域,佛教讲境界有两种意义:一指“十八界”中的“六境”(亦名六尘),包括色、声、香、味、触、法,是眼、耳、鼻、舌等六根展开活动的对象。“境界”相当于人们所说的客观世界,然而,佛教认为“境界”乃是意识所现出来的“相分”。《起信论》谓:“以能见故,境界妄现。”又指学佛修行所达到的境地。如《无量寿经》谓:“斯义弘深,非我境界。”后来,或以“境界”泛指景象。如元·耶律楚材《再和呈景贤》诗:“我爱北天真境界,乾坤一色雪花霏。”或以泛指思想、艺术所达到的境地、意境。如云:思想境界很高。又如:诗中的境界很美。(李明权)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世界】:又名世间,即有情众生所住的国土。佛经以过去现在未来为“世”,东西南北上下为“界”,由此可见有情众生所居住的国土,不但有东西南北上下之分界,而且是有生灭的,不是永恒存在的东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界】:指意识所缘的一切境界。十八界之一。法界的‘法’,原有轨持之意。即一切事物都能保持各自的特性,互不相繁,且能让人理解其究为何物。‘界’,有种族、分齐之意,即分门别类的不同事物,各守其不同的界限。在小乘七十五法中,此法界摄四十六心所、十四不相应行、无表色及三无为等六十四法;但在大乘百法中,摄五十一心所、二十四不相应行、六无为及法处所摄色等八十二法。另一说谓法界总摄一切法。十八界中除去其中之‘法界’外,其余之十七界亦称法界。

关于此法界,有多种不同说法。兹略述如下︰

(1)大乘佛教谓法界意味诸法之根源。即全宇宙的存在,其根源可以法界表示,而其根源不外是真理本身,因此法界与真如同义。

(2)华严宗用法界来表示现象与本体之相即。即就现象与本体而言,法界可分为四种︰{1}事法界,指万有诸法,一一事相有差别,有分齐。{2}理法界,指诸法同一理性,平等一如,无有差别。{3}理事无碍法界,谓理由事显,事中含理,相即相入,法尔圆融无碍。{4}事事无碍法界,指一切事法,各有分齐,各守自性,事事相望,多缘互应,一多相即,大小互容,重重无尽。

(3)天台宗约四圣六凡,而说十法界。即{1}地狱法界,指犯上品五逆十恶,受寒热叫唤苦的最下境界。{2}畜生法界,犯中品五逆十恶,受‘吞啖杀戮苦’的境界。{3}鬼法界,犯下品五逆十恶,受饥渴苦的境界。{4}阿修罗法界,行下品十善,得通力自在的境界。{5}人法界,修五戒及中品十善,受人中苦乐的境界。{6}天法界,修上品十善及禅定,生于天界,受静妙乐的境界。{7}声闻法界,为入涅槃,依佛声教修四谛观法的境界。{8}缘觉法界,为入涅槃,修十二因缘观的境界。{9}菩萨法界,为得无上菩提修六度万行的境界。{10}佛法界,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法界。天台宗以为法界包含世界与法性二义,从而主张十界互具。

(4)密教以六大为法界之体性,认为万法宛然悉具,称为多法界,然而差别之万法由理平等之立场而言,乃归于一,遂立一多法界说。

◎附︰吕澄〈法界释义〉(摘录自《吕澄佛学论着选集》卷一)
(前略)奘师在印听讲《瑜伽论》三遍,及其返也,开首译之,可见其精神所在。但由此论以知奘师学之所得,仍属困难。今观其译毕《瑜伽论》后即译《佛地经论》(回国后四年译),乃知其学心得之所在矣。是论释义主要皆为戒贤之作(民十四年对勘番译得知)。亲光(亲光即明友。光即明,亲即友也,亦如清辩之为分别明也)稍有补充,亲光即波颇三藏,故知波颇实得戒贤学之真传。《庄严经论》四智三身之说,勘之梵本文字不具,但亲光之《佛地经论》有之,可知此出波颇之意也。此中曲折直至最近数年始得究明,宗奘师之学者,应先知此而于《佛地经论》不可不三置意也。

次谈义理。此经以‘佛地’为名,顾名思义可知其内容要点所讲为佛之境界,即以‘五法’释此境界。‘五法’谓‘法界’与‘四智’,初之‘长行’,‘五法’并举,而结颂独提‘法界’,可知‘法界’之重要。奘师所学既在此经,亦可知其学根本亦在‘法界’也,《经》谈‘法界’有虚空十喻,意就三方面说︰

(1)佛以法界为体性,法界即涅槃界,是即以涅槃为体性,乃明佛之所以为佛也。小乘亦具此义(即以涅槃为体性),或谓以菩提为体性也(分别论者)。

(2)法界遍于有情心相续中,为有情所同具,即所谓一切有情皆有佛性(如来藏),意明佛与有情皆据法界,即所依等同也。

(3)法界由共相(二空)所显(平等相为共相),法界本身非共相而为共相之所显也。

合此三义以观法界,可知法界者即无差别遍一切有情心而为共相之所显者也。在众生边说即心法性(如来藏)而已;在如来边说即圆满证得此法性心而已。是故第一义明佛之圆满证得;第二义明心与心性非一非异,而为生佛之所同依;第三义明法界由共相显,即示入道之门也。云何入道?谓由观共相而显法界也。

奘师译此经论用字特多,如以法界为理、为真(真如)、为实(实体)、为性(实性)。是等用字,于后来中国思想上发生影响极大,贤首一宗理事之说,即从此出,宋明理学于此亦不无关系。然有真实了解以运用此诸字者,惟奘师本人而已。奘师之以法界为理者,此理非共相而为自相(实相)。故可以加真字(即真理)、实字(即实体之理),无有歧义。盖理谓一切法如,事即一切法,实则理事所指同一,如人有名有号。从佛方见法为理;从有情观之即为事(理事平等平等)。有情之上希于佛,须从事上见理(即事之理相),而入佛道。佛之教化众生,须从理上见事(设施事相),而有种种言教安立。如是理事,皆指一法,而意味不同也。此奘师采用理字真义之所在,故知法界实义,必须研究《佛地经论》,始可得其真也。
[参考资料] 旧译《华严经》卷一、卷三;《大般若经》卷五六七〈法界品〉;《俱舍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一;《成唯识论》卷十;《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八;《辩中边论》卷上;《大乘起信论》;高崎直道《如来藏思想》第一章。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正念】:正确的念头。不生邪念,忆念正道,叫做“正念”。八正道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力】:(术语)如来之十力也。一、知觉处非处智力,处者道理之义,知物之道理非道理之智力也。二、知三世业报智力,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之智力也。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知诸禅定及八解脱三三昧之智力也。四、知诸根胜劣智力,知众生根性之胜劣与得果大小之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知一切众生种种知解之智力也。六、知种种界智力,于世间众生种种境界不同而如实普知之智力也。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如五戒十善之行至人间天上八正道之无漏法至涅槃等,各知其行因所至也。八、知天眼无碍智力,以天眼见众生生死及善恶业缘无障碍之智力也。九、知宿命无漏智力,知众生宿命又知无漏涅槃之智力也。十、知永断习气智力,于一切妄惑余气,永断不生能如实知之智力也。出智度论二十五,俱舍论二十九。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力】:指如来所具有的十种力用。
  一、知觉处非处智力,即能知一切事物的道理和非道理的智力;
  二、知三世业报智力,即能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的智力;
  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即能知各种禅定及解脱三昧等的智力;
  四、知诸根胜劣智力,即能知众生根性的胜劣与得果大小的智力;
  五、知种种解智力,即能普知众生种种境界不同的智力;
    六、知种种界智力,即能普知众生种种境界不同的智力;
  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即能知一切众生行道因果的智力;
  八、知天眼无碍智力,即能以天眼见众生生死及善恶业缘而无障碍的智力;
  九、知宿命无漏智力,即知众生宿命及知无漏涅槃的智力;
  十、知永断习气智力,即于一切妄惑余气,永断不生,能如实知之的智力。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智慧】: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15#
 楼主| 发表于 2023-8-26 15:47: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8-26 15:52 编辑

[华严经辑要]—— 十种佛业 ~ 华严经 离世间品用时 1 小时

==============================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佛业。何等为十?所谓:

随时开导,是佛业;令正修行故。

梦中令见,是佛业;觉昔善根故。

为他演说所未闻经,是佛业;令生智断疑故。

为悔缠所缠者说出离法,是佛业;令离疑心故。

若有众生起悭吝心,乃至恶慧心、二乘心、损害心、疑惑心、散动心、憍慢心,为现如来众相庄严身,是佛业;生长过去善根故。

于正法难遇时,广为说法,令其闻已,得陀罗尼智、神通智,普能利益无量众生,是佛业;胜解清净故。

若有魔事起,能以方便现虚空界等声,说不损恼他法以为对治,令其开悟,众魔闻已威光歇灭,是佛业;志乐殊胜,威德大故。

其心无间,常自守护,不令证入二乘正位,若有众生根性未熟,终不为说解脱境界,是佛业;本愿所作故。

生死结漏一切皆离,修菩萨行相续不断,以大悲心摄取众生,令其起行究竟解脱,是佛业;不断修行菩萨行故。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有十种佛业。是哪十种呢?就是:

随时开导众生,是佛业;因能令其正确修行之故。

梦中令见诸佛,是佛业;因能觉往昔善根(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之故。

为他演说所未闻佛经,是佛业;因能令其生出智慧断除疑惑之故。

为悔缠所缠者演说出离(超出脱离之意。即离迷界、出生死轮回之苦,而成办佛道,以达于解脱之境,亦即出离三界之牢狱,了脱惑业之系缚)法,是佛业;因能令起断离疑心之故。

若有众生生起悭吝(贪心所摄。对于财物过分吝惜,自己不肯享用,亦不肯惠施他人)心,乃至恶慧心、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界)心、损害心、疑惑(指心生疑念而不能安定之状态;惑,指迷于对象而判断力颠倒)心、散动(纵心流散于诸妙欲,称为散动)心、憍慢(指自高傲物之心态)心,为其示现如来众相庄严身(庄严,端庄严饰也。谓眼耳鼻舌庄严于身,然后完美,于此诸根,若阙一者,便成残陋。若不缺者,全美增胜,是为庄严身也),是佛业;因能生长过去善根(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之故。

于正法(指真正之法。亦即佛陀所说之教法。又作白法、净法,或称妙法。凡契当于佛法正理之法,皆称正法,如不取不著之法门、大菩萨之法)难遇时,广为说法,令其闻知后,获得陀罗尼(即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之念慧力)智慧、神通(即依修禅定而得的无碍自在、超人间的、不可思议之作用)智慧,普能利益无量众生,是佛业;因能胜解(殊胜之了解之义。即于所缘之境起印可之精神作用(即作出确定之判断))清净之故。

如果有魔事(障碍之事。即障碍修行、偏离正道之思想行为)起,能以方便现虚空界等声,演说不损害他法进行对治(针对病情而治疗,亦即以道断除烦恼的意思),令其开悟(开智慧、悟道理的意思),众魔闻后威光歇灭,是佛业;因能志向殊胜(事之超绝而稀有者,称为殊胜),威德(可畏为威,可敬为德。既有威又有德,叫做“威德”)大之故。

其心无间(无有间断),常自守护,不令证入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界)正位(小乘之涅槃也),如果有众生根性未熟,终不为其演说解脱(意谓解放,指由烦恼束缚中解放,而超脱迷苦之境地。以能超度迷之世界,故又称度脱;以得解脱,故称得脱。广义言之,摆脱世俗任何束缚,于宗教精神上感到自由,均可用以称之)境界,是佛业;因本愿(指“因位”之誓愿。全称本弘誓愿。又作本誓、宿愿。即佛及菩萨于过去世未成佛果以前为救度众生所发起之誓愿。于因位发愿至今日得其果,故对“果位”而称本愿。又“本”作根本解,虽言菩萨之心广大,誓愿亦无量,唯以此愿为根本,故称“本愿”。广义言之,发愿之事端亦称弘誓)所作之故。

生死结漏(结与漏。结与漏都是烦恼的别名)一切皆断离,修习菩萨行(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相续不断,以大悲心(悲名愍伤,即拔苦之心也。谓菩萨愍念一切众生受种种苦,常怀悲心,拯救济拔,令其得脱,是名大悲心)摄取众生,令其起行究竟(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解脱,是佛业;因能不断修行菩萨行之故。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根】:梵语 kus/ala-mu^la,巴利语 kusala-mu^la。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据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罗经载,比丘知善、知善根,是谓成就见、得正见,于法得不坏净,入于正法中。无贪、无嗔、无痴三者为善根之体,合称为三善根。不善根(梵 akus/ala-mu^la)则为善根之相反,贪、嗔、痴等,即称三不善根,或称三毒。又善法为得善果之根本,故亦可称为善根。(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无量寿经卷上、佛本行经卷五降象品、悲华经卷八、旧华严经卷四卢舍那佛品、大宝积经卷七十八具善根品、入阿毗达磨论卷上、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七)((参见:三善根)622)p4888FROM:【佛光大辞典】

【出离】:梵语 nais!kramya,巴利语 nekkhamma。超出脱离之意。即离迷界、出生死轮回之苦,而成办佛道,以达于解脱之境,亦即出离三界之牢狱,了脱惑业之系缚,故一般有“出离三界”、“出离生死”、“出离得道”之惯用语。又华严五教章卷三载,声闻修道之人有渐出离与顿出离之别。华严经卷五(大一○·二一下):“调伏众生,令究竟出离。”仁王经卷上(大八·八三七中):“天人俱修出离行,能习一切菩萨道。”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大一·九上):“赞叹出离为最微妙清净第一。”又据瑜伽师地论卷七十载,出离有二种,即:(一)出离三恶趣而趣向人天之善趣,(二)出离生死轮回而趣向三菩提。此外,巴利佛教有所谓十波罗蜜之说,其中之第六即出离波罗蜜(巴 nekkhamma-pa^ramita^)。(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三、显扬圣教论卷五、俱舍论卷十)p1563 FROM:【佛光大辞典】

【悭吝】:贪心所摄。对于财物过分吝惜,自己不肯享用,亦不肯惠施他人。佛书译为悭。二十随烦恼之一。        

【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疑惑】:疑,梵语 vicikitsa^,指心生疑念而不能安定之状态;惑,指迷于对象而判断力颠倒。与“疑惑”之用语相似者,另有疑惧、疑团,然“疑”与“惧”之含意并不尽同。盖所谓疑,系以理智寻思而不可理解真象、不能决定是非之心理状态;所谓惧,系由于情感无所依赖而产生之感觉状态。故知由于疑,会产生欲以哲理分析来解决之倾向,及以转换为直观作用之倾向;然由于惧,则易产生罪业意识与凡夫意识。要之,“疑”之特性,乃向外界之疑逐渐转为向内之疑,并因而形成一股疑团(执),乃至一股大疑团,此时即易于转换为直观之作用。故禅宗每每强调大疑乃参禅悟道所绝对必须者,譬如有一僧遗失其唯一之袈裟,寻而不得,念念不忘,片刻不舍而反覆寻觅,此称为真疑;反之,譬如今人对古人经历之疑团悬案妄附疑情,而未能彻底寻究,此称为模仿疑,而非真疑。若无真疑,则亦无参透大悟之日;例如于未失却之物,以为已然失却而欲寻求,虽压抑之,亦不由心,直至寝食难安,大疑自然现前,由是即有转换为悟道因缘之良机。p5843 FROM:【佛光大辞典】

【散动】:纵心流散于诸妙欲,称为散动。

【憍慢】:梵语 adhi-ma^na,巴利语同。指自高傲物之心态。俱舍宗以憍为小烦恼地法之一,慢为不定地法之一、十随眠之一。唯识宗则以憍为随烦恼之一,慢为根本烦恼之一。二者之别,在憍以染著自法为先,令心傲逸无所顾性,即对自己之长处产生傲慢自大之心理;慢以称量自、他德类之差别,心自举恃,凌懱于他,即对他人心起高慢。若憍慢生,则长养一切杂染之法,心不谦下,由此则生死轮转,受无穷苦。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大一三·一三八上):“永断习气,摧憍慢山,拔生死树。”又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中):“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日本净土真宗即根据无量寿经,而确认憍慢众生难信弥陀之本愿。(法华经安乐行品、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三、俱舍论卷四、成唯识论卷六、大乘义章卷五)p6064 FROM:【佛光大辞典】

【庄严身】:庄严,端庄严饰也。谓眼耳鼻舌庄严于身,然后完美,于此诸根,若阙一者,便成残陋。若不缺者,全美增胜,是为庄严身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正法】:<一>梵语 sad-dharma,巴利语 saddhamma。指真正之法。亦即佛陀所说之教法。又作白法(梵 s/ukla-dharma)、净法,或称妙法。凡契当于佛法正理之法,皆称正法,如不取不著之法门、大菩萨之法。据大毗婆沙论卷一八三载,如来正法有世俗、胜义之别,世俗正法指名句文身,即经律论;胜义正法则指圣道,即无漏之根、力、觉支、道支。又俱舍论卷二十九以为世尊正法之体有教、证二种;教正法,指佛所说之经律论三藏;而三十七品等菩提分法,则为证正法。换言之,教正法即世俗正法之体,证正法即胜义正法之体。(杂阿含经卷二十五、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八、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五证劝品、杂阿毗昙心论卷十、大智度论卷三十四)<二>正、像、末三时之一。佛陀入灭后,教法住世,依之修行即能证果,称为正法。((参见:正像末)2002)p1992FROM:【佛光大辞典】

【陀罗尼】:梵语 dha^raN!i^ 之音译。又作陀怜尼。意译总持、能持、能遮。即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之念慧力。换言之,陀罗尼即为一种记忆术。大智度论卷五、佛地经论卷五载,陀罗尼为一种记忆术,即于一法之中,持一切法;于一文之中,持一切文;于一义之中,持一切义;故由记忆此一法一文一义,而能联想一切之法,总持无量佛法而不散失。陀罗尼能持各种善法,能遮除各种恶法。盖菩萨以利他为主,为教化他人,故必须得陀罗尼,得此则能不忘失无量之佛法,而在众中无所畏,同时亦能自由自在的说教。有关菩萨所得之陀罗尼,诸经论所说颇多。及至后世,因陀罗尼之形式,类同诵咒,因此后人将其与咒混同,遂统称咒为陀罗尼。然一般仍以字句长短加以区分,长句者为陀罗尼,短句者为真言,一字二字者为种子。
 关于陀罗尼之种类,依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八载,陀罗尼分为四类:(一)闻持陀罗尼,得陀罗尼者耳闻之事不忘。(二)分别知陀罗尼,能区别一切邪正、好丑之能力。(三)入音声陀罗尼,闻一切言语音声,欢喜而不嗔。(四)字入门陀罗尼,听闻阿罗波遮那等四十二字门,即可体达诸法实相;盖以悉昙四十二字门总摄一切言语之故。上述之前三者称为“三陀罗尼”。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举出四陀罗尼:(一)法陀罗尼,能记忆经句不忘。(二)义陀罗尼,能理解经义不忘。(三)咒陀罗尼,依禅定力起咒术,能消除众生之灾厄。(四)忍陀罗尼,通达诸法离言之实相,了知其本性,忍法性而不失。有关修得此四陀罗尼之法,详载于大乘义章卷十一。
 天台宗据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之说,立有:旋陀罗尼、百千万亿旋陀罗尼、法音方便陀罗尼等三陀罗尼,而以之配于空、假、中三观。
 咒,名为陀罗尼,故对经、律、论之三藏而言,集聚咒之记录,称作陀罗尼藏、明咒藏、秘藏等。乃五藏之一。基于此之陀罗尼,有大随求陀罗尼、佛顶尊胜陀罗尼等,以及应不同诸尊之特殊修法,依修法之目的而诵相应之陀罗尼。此外,密教中,于供养祖师或祈亡者冥福之法会,诵持尊胜陀罗尼,称为陀罗尼会、陀罗尼讲会。(贤愚经卷十阿难总持品、大宝积经卷四无上陀罗尼会、卷一一五无尽菩萨会、海龙王经卷二总持门品、总释陀罗尼义赞、慧苑音义卷一)p3607FROM:【佛光大辞典】

【神通】:梵语 abhijn~a^,巴利语 abhin~n~a^。音译作旬。又作神通力、神力、通力、通等。即依修禅定而得的无碍自在、超人间的、不可思议之作用。共有神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等五神通(五通、五旬、般遮旬),加漏尽通,共为六神通(六通)。此外,又特指神足通为神通。分别而言:
 (一)神足通,又称神境智证通、神境通、身如意通、如意通、身通等。据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八所载,神足通有三种,一为随心所欲,可至任何地方之能到(飞行),一为随意改变相状之转变(变化),另一为随意转变外界对境(六境)之圣如意(随意自在)。其中,后者唯佛所独具者。(二)天眼通,又称天眼智证通、天眼智通。即看透世间所有远近、苦乐、粗细等之作用。(三)天耳通,又称天耳智证通、天耳智通。即悉闻世间一切音声之作用。(四)他心通,又称他心智证通、知他心通。即悉知他人心中所想各种善恶等事之作用力(他心彻鉴力)。(五)宿命通,又称宿住随念智证通、宿住智通、识宿命通。即悉知自他过去世等各种生存状态之作用力。(六)漏尽通,又称漏尽智证通。即断尽烦恼,永不再生于迷界之悟力。
 其中,以佛、阿罗汉所具有之三通(宿命通、天眼通、漏尽通)最为殊胜,故称为三明。天眼是彻见未来世众生的死生之时与各种情况之通力,称为死生智证明。据俱舍论卷二十七,六神通皆以慧为本质(自性),其中五神通系依修四禅而得,不唯圣者独有,凡夫亦可得;但漏尽通唯圣者可得。据大智度论卷二十八谓,菩萨有五通,佛有六通。成实论卷十六指出,佛教以外之外道亦可得五通。得五通之仙人,即称为五通仙人。此外,如鬼畜或诸天等之通力又分为与生俱有(生得)与修禅定而得(修得)二种。
 据大乘义章卷二十本载,得神通之方法有四种,分别为:(一)生四禅天之果报而自然得之报通,(二)仙人依药力自由飞空之业通(由业所得之通力),(三)婆罗门依持咒所得之咒通,(四)依修禅定而得通力之修通,其中业通与咒通属于外道之神通。宗镜录卷十五广分通力为五种通(五通),即:(一)道通,悟中道之理后,以无心应物,而变现万有之通力。(二)神通,依禅定静心,观察思惟而知宿命等之通力。(三)依通,依药、护符或咒等而得之通力。(四)报通,依业之果报而得之通力。(五)妖通,妖怪所具之通力。(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四、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七、卷八、新华严经卷二十八“十通品”、集异门足论卷十五、大毗婆沙论卷七十)p4251 FROM:【佛光大辞典】

【胜解】:梵语 adhimoks!a,巴利语 adhimutti。又作信解。心所之名。为俱舍七十五法中十大地法之一,唯识百法中五别境之一。殊胜之了解之义。即于所缘之境起印可之精神作用(即作出确定之判断)。然有关胜解一语,各家之解释互异,说一切有部与俱舍宗谓胜解为十大地法之一,能与一切心所相应,即于一切心品遍起。俱舍论卷四(大二九·一九上):“胜解,谓能于境印可。”即不论是与非、邪与正,皆能审决,为此心所之作用。如心对境时,其为花、为月,心即印可其为花、月,故一切心品必定有此心所。然唯识宗则以其为五别境之一,不能遍于一切心所。成唯识论卷五(大三一·二八中):“云何胜解?于决定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谓邪正等教理证力于所取境审决印持,由此异缘,不能引转,故犹豫境胜解全无,非审决心亦无胜解,由斯胜解非遍行摄。有说心等取自境时无拘碍,故皆有胜解,彼说非理。”此谓胜解于决定之境审决时,始能称其为胜解。若于犹豫之境,心存疑问,无法审决,则无胜解,故非遍行。
 又上座部主张胜解即“决定”,而与“智相”无别。说一切有部则以“印可”为胜解之别作用,谓“印可”乃经由胜解以衍生之另一作用,故异于胜解或智相等;而“智相”之外别有其体。大毗婆沙论卷一○一谓择灭乃无为解脱之自性,胜解为有为解脱之自性。(品类足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十六、卷二十八)p4867 FROM:【佛光大辞典】

【魔事】:障碍之事。即障碍修行、偏离正道之思想行为。魔逆经(大一五·一一二中):“有所兴业而有所作,则为魔事。若使志愿有所受取,而有所夺,则为魔事。假令所欲思想诸著识念求望,则为魔事。”(摩诃止观卷四下、万善同归集卷上)p6887 FROM:【佛光大辞典】

【对治】:针对病情而治疗,亦即以道断除烦恼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开悟】:开智慧、悟道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殊胜】:事之超绝而稀有者,称为殊胜。如吾人常赞叹极乐净土因缘殊胜,因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普度众生,凡有一念之善者皆可往生净土,莲花化生,实乃稀有之事。p4144 FROM:【佛光大辞典】

【威德】:可畏为威,可敬为德。既有威又有德,叫做“威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间】:无有间断。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正位】:(术语)小乘之涅槃也。维摩经问疾品曰:“虽观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肇曰:正位取证之位也。”同慧远疏曰:“声闻见证无为涅槃为入正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解脱】:梵语 vimoks!a(音译作毗木叉、毗目叉)或 vimukti(音译作毗木底)或 mukti,巴利语 vimutta 或 vimokkha 或 vimutti。又作木叉、木底。意谓解放,指由烦恼束缚中解放,而超脱迷苦之境地。以能超度迷之世界,故又称度脱;以得解脱,故称得脱。广义言之,摆脱世俗任何束缚,于宗教精神上感到自由,均可用以称之。如从三界束缚中获得解脱,分别称为欲缠解脱、色缠解脱、无色缠解脱。由修习所断烦恼之不同,可分为见所断烦恼解脱、修所断烦恼解脱等。特殊而论,指断绝生死原因,不再拘于业报轮回,与涅槃、圆寂之含意相通。
 佛教原以涅槃与解脱表示实践道之终极境地,其后乃逐渐形成种种分类而加以考究。例如:有为解脱(指阿罗汉|得解脱者|能明白了解心之作用,即胜解)与无为解脱(涅槃),或性净解脱(指众生本具离烦恼之清净本性)与障尽解脱(由于现实之烦恼污染本来之清净,故今断其烦恼而得解脱),或心解脱(指心离贪爱)与慧解脱(以智慧观照,而远离无明),或慧解脱(阿罗汉未至得灭尽定者)与俱解脱(阿罗汉至得灭尽定者),或时解脱与不时解脱等二解脱。此外,另有烦恼解脱、邪见解脱等十解脱。
 由耳闻佛法而得解脱,特名耳为“解脱耳”。解脱味,意指解脱之真味,由于解脱之境地乃平等无差别,故又称一味。以小乘佛教而言,得解脱最速需经三生,故有“三生解脱”之说。同时,称如来为真解脱(真实之解脱),称阿罗汉为一分解脱。一分解脱非真实究竟之解脱,盖如执著于得解脱者,则将不饶益他人,故亦称为“堕于解脱深坑者”。(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五、显扬圣教论卷十三、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p5602F ROM:【佛光大辞典】

【本愿】:梵语 pu^rva-praN!idha^na。指“因位”之誓愿。全称本弘誓愿。又作本誓、宿愿。即佛及菩萨于过去世未成佛果以前为救度众生所发起之誓愿。于因位发愿至今日得其果,故对“果位”而称本愿。又“本”作根本解,虽言菩萨之心广大,誓愿亦无量,唯以此愿为根本,故称“本愿”。广义言之,发愿之事端亦称弘誓。语出无量寿经卷上、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等。
 佛菩萨所发之本愿有多种,如一切菩萨悉发菩提心,以坚毅之弘誓救度众生,断除烦恼,累积德行,期于成就佛果,此称总愿,如四弘誓愿、二十大誓庄严等。若分别在净佛国土发大愿,各于十方净其国土,成就诸众生,或愿于秽土成佛,救度难化之众生,此等依诸菩萨各自之意乐所发之誓愿,称为别愿,如无量寿经卷上载述之阿弥陀佛(法藏菩萨)四十八愿(梵本作四十六愿,异译经典亦有作三十六愿或二十四愿者)、悲华经卷七所说释迦佛之五百大愿、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所说弥勒之奉行十善愿等皆为别愿。
 另如道行般若经卷六怛竭优婆夷品所说之五愿、放光般若经卷十三梦中行品之二十九愿、阿閦佛国经卷上之二十愿等亦属别愿。其他,尚有特别为灭除众生诸病或拔尽一切苦恼、恐怖而立之志愿,如药师如来本愿经所说之十二愿、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所说之四十四愿、悲华经卷三之观世音救苦愿等。又有普贤菩萨十大愿,及旧译华严经所说初地及初学菩萨所发之十种行愿等,其中,现在初发之愿称为“唯发愿”,以别于因位发起之宿愿。
 庐山慧远将弥陀四十八愿分为摄法身、摄净土、摄众生等三愿。善导大师解释第十八愿为称念阿弥陀佛之名(念佛)者即得往生净土之愿,亦即无论何等恶人皆可依此愿力而得救。净土宗即以第十八愿为“王本愿”。日本净土真宗开祖亲鸾则于四十八愿中将重要之八愿分为真愿与假愿,即十一、十二、十三、十七、十八、二十二等六愿为真,而十九、二十等二愿为假,称为真假八愿。同时,在第十八愿中,发誓念佛之众生若不能往生,则不取正觉(不成佛),故第十八愿亦称若不生者誓。
 此外,为本愿所救济之目标、对象者,称为本愿实机或本愿正机,即指末代浊世之众生。本愿所誓行之念佛,称为本愿行。又赞叹阿弥陀佛为本愿功德聚,以弥陀系由因位之本愿而于永劫积聚功德之故。(悲华经卷二大施品、法华经譬喻品、大阿弥陀经卷上、大方等大集经卷十七虚空藏菩萨品、平等觉经卷一、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地藏本愿经、俱舍论卷九、往生论注、往生礼赞、安乐集、选择本愿念佛集)((参见:誓愿)5929、“愿”6726)p1976 FROM:【佛光大辞典】


【结漏】:结与漏。结与漏都是烦恼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萨行】:(术语)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悲心】:悲名愍伤,即拔苦之心也。谓菩萨愍念一切众生受种种苦,常怀悲心,拯救济拔,令其得脱,是名大悲心。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究竟】:梵语 uttara,巴利语同。音译郁多罗。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前者如佛示现至高无上之真理,即称为究竟法身;大般涅槃显示佛教之最终目的,即称为究竟涅槃。后者如以不退之愿心而成就誓愿者,称为究竟愿,此乃赞仰弥陀本愿力之语。(胜鬘经一乘章、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十住毗婆沙论卷三)p2986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菩萨摩诃萨了达自身及以众生本来寂灭不惊不怖,而勤修福智无有厌足,

虽知一切法无有造作,而亦不舍诸法自相,

虽于诸境界永离贪欲,而常乐瞻奉诸佛色身,

虽知不由他悟入于法,而种种方便求一切智,

虽知诸国土皆如虚空,而常乐庄严一切佛刹,

虽恒观察无人无我,而教化众生无有疲厌,

虽于法界本来不动,而以神通智力现众变化,

虽已成就一切智智,而修菩萨行无有休息,

虽知诸法不可言说,而转净法轮令众心喜,

虽能示现诸佛神力,而不厌舍菩萨之身,

虽现入于大般涅槃,而一切处示现受生,

能作如是权实双行法,是佛业。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不由他教无上无师广大业。」

[末学解说]

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了达(彻底理解之意。即对一切事理皆能了悟通达)自身及以众生本来寂灭(即指度脱生死,进入寂静无为之境地。此境地远离迷惑世界,含快乐之意,故称寂灭为乐)不惊不怖,而能勤修福智(福德与智慧之并称)没有厌足,

虽了知一切法没有造作,而能舍离诸法(又作万法。现代语称之为存在、一切现象等)自相(为“共相”之对称。又作自性。指自体个别之体相。亦即不与他相共通,而具有自己一定之特质者,称为自相),

虽于诸境界永离贪欲,而能常乐瞻奉诸佛色身(指有形质之身,即肉身。反之,无形者称为法身,或智身。故具足三十二相之佛,系为有形之生身),

虽知不由他悟入于法,而能以种种方便求取一切智慧,

虽知诸国土皆如虚空,而能常乐庄严一切佛刹(刹者土之义,佛刹者佛土佛国也),

虽恒观察无人无我,而能教化众生没有疲厌,

虽于法界本来不动,而能以神通智力(正智与神通力也。又正智之力用也)示现各种变化,

虽已成就一切智智(智中之智,亦即佛之一切智),而能修菩萨行(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无有休息,

虽知诸法(又作万法。现代语称之为存在、一切现象等)不可言说,而能转清净法轮令众心喜,

虽能示现诸佛神力(又作神通力。谓佛菩萨所示现的种种神变不可思议之力),而能不厌舍菩萨之身,

虽示现入于大般涅槃(译义摩诃为大,是赞美寂静之德,般为入,是归趣之义,涅槃为灭,是灭烦恼及身心之义,那为息,是安息之义,合之为大入灭息,简称为大般涅槃,是指佛度世已毕,归于圆寂的意思),而能一切处示现受生,

能作如是权实(权,权谋、权宜之义,指为一时之需所设之方便;实,真实不虚之义,系指永久不变之究极真实。权,又作善权、权方便、善权方便、假、权假;实,又作真、真实。两者合称权实、真假等)双行法,是佛业。

这些即为十种佛业。

如果诸菩萨能够安住其中,则能获得不由他教无上无师广大业。」

注解:
【了达】:彻底理解之意。即对一切事理皆能了悟通达。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大九·三五中):“深入禅定,了达诸法。”八十华严卷三十七(大一○·一九五中):“了达三界依心有,十二因缘亦复然。”p166 FROM:【佛光大辞典】

【寂灭】:梵语 vyupas/ama,巴利语 vu^pasama。略作灭。即指度脱生死,进入寂静无为之境地。此境地远离迷惑世界,含快乐之意,故称寂灭为乐。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大二·六七二中):“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必不死,此灭最为乐。”概谓对生死之喧动不安而言,不生不死之寂静安稳即称为寂灭。又特指小乘之涅槃。僧传中,僧尼之死通称为“寂”,亦是寂灭之略称,含有进入涅槃之意;又常作示寂、入寂、圆寂。(杂阿含经卷二十二、北本涅槃经卷十、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大智度论卷九十四)((参见:涅槃)4149)p4505FROM:【佛光大辞典】

【福智】:福德与智慧之并称。据成唯识论卷九记载,菩萨所修诸胜行中,以慧为性者称为智,其余则称为福。菩萨为成就佛果,必须上求菩提(智业),下化众生(福业),因其所具备之福、智二行(福智二业),系成佛最胜之实践,故称为“二种胜行”。菩萨一切行为,虽总摄于福行与智行,若加以区别,则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度。此中,前五者属于福行,智慧属智行;或以前三者属福行,智慧属智行,而居中之精进、禅定则通于智行与福行。
 又以菩萨自初发心修六度万行,具足所有福德,能显现法身,庄严佛果,故称福德庄严,略称福严,属利他之行;修习正智见,净尽无明,能显现法身,庄严佛果,故称智慧庄严,略称智严,属自利之行。菩萨若具足二种庄严而自利利他,则能知佛性。(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七、大乘义章卷十二、大乘入道次第、释门归敬仪卷中)p5857FROM:【佛光大辞典】

【诸法】:梵语 sarva-dharma^h!。又作万法。现代语称之为存在、一切现象等。其义有二:(一)指一切有为、无为等万法,而与特指有为法之“诸行”含义不同;此系较为广义之用法。(二)指一切现象界之诸法,包含心、色上之一切万法,然如“涅槃”等无为法则不包含在内。(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理趣经、俱舍论卷六)p6302 FROM:【佛光大辞典】

【自相】:<一>梵语 sva-laks!aN!a 或 svabha^va。为“共相”之对称。又作自性。指自体个别之体相。亦即不与他相共通,而具有自己一定之特质者,称为自相;此系唯识宗所说。据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末载,诸法之自体,唯证智可知而不可言喻者,是为自相;而诸法之体性,为假智所缘,且可藉语言诠解者,是为共相。由此可知,自相系现量之所得,非以分别之假智能得知,而必须依证真之智慧方能证知。然若依假智,而对共相加以层层之探讨分析,则解析至终极时,亦可辨知诸法之自相。如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末、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本等,即详细阐述此一例证。
 关于自相与自性之关系,若就二者皆指诸法各自之本体(包含体相与体性)而言,则二者可视为一。然若细分之,则二者可分为二,如十八空中,诸法各自之相状之空,称为自相空,而体性之空,则称为自性空。(杂阿毗昙心论卷一、佛地经论卷六、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八、卷三十九、卷四十二、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末)((参见:共相)2195、“自性”2524)
 <二>因明用语。于因明中,以自相为现量(透过感官之直接反映,尚未加入概念之思惟分别活动)之对象。陈那之集量论谓现量即离分别,而将能认识共相之分别知(比量)与无分别之现量截然区别之。万事万物皆具有自相与共相二性,例如青色,于其个别事体称为自相之青色;又如花之青、果之青、衣之青等之青色乃是通于自他之性,故称共相。再如火之自相,于现时刻虽具备燃烧之能力;然共相之火则于现实上无燃烧之作用。故知自相所具之能力为刹那灭,且为不与他物共通而独自之相。因此可谓自相系被斥于一切物,亦不随时空而变化者。此外,于因明论式中,因明家多将宗(命题)之前陈(主词)称为自相或自性,而将宗之后陈(述词)称为差别。(瑜伽师地论卷十五、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六、正理滴论、释量论、摄真实论、摄真实论莲华戒释、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下本)
 <三>为第八阿赖耶识所具三相之一。即指阿赖耶识的自体之相。((参见:赖耶三相)6314)p2528 FROM:【佛光大辞典】

【色身】:梵语 ru^pa-ka^ya,巴利语同。指有形质之身,即肉身。反之,无形者称为法身,或智身。故具足三十二相之佛,系为有形之生身。(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二、大乘义章卷十九)p2543 FROM:【佛光大辞典】

【佛刹】:(术语)Budhaks!etra,刹者土之义,佛刹者佛土佛国也。大乘义章十九曰:“刹,是其天竺人语,此方无翻,盖乃处处之别名也。”慧苑音义上曰:“刹,具正云纥差怛罗,此曰土田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智力】:(术语)正智与神通力也。又正智之力用也。无量寿经上曰:“魔率官属,而来逼试,制以智力,皆令降伏。”法华经普门品曰:“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智智】:智中之智,亦即佛之一切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萨行】:(术语)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神力】:梵语 r!ddhi,巴利语 iddhi 。又作神通力。谓佛菩萨所示现的种种神变不可思议之力。诸经中,多处载有佛菩萨显现神力之说,如法华经卷六如来神力品谓,世尊尝于百亿万人天众前,现大神力,出广长舌至于上梵世,其一切毛孔均放出无量无数色光,悉皆遍照十方世界。智顗之法华文句卷二十九(大三四·一四一下):“神名不测,力名干用;不测则天然之体深,干用则转变之力大。”窥基之法华经玄义赞卷十(大三四·八四一上):“妙用无方曰神,威势能摧为力。”p4244FROM:【佛光大辞典】

【大般涅槃】:梵语摩诃般涅槃那,译义摩诃为大,是赞美寂静之德,般为入,是归趣之义,涅槃为灭,是灭烦恼及身心之义,那为息,是安息之义,合之为大入灭息,简称为大般涅槃,是指佛度世已毕,归于圆寂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权实】:权,权谋、权宜之义,指为一时之需所设之方便;实,真实不虚之义,系指永久不变之究极真实。权,又作善权、权方便、善权方便、假、权假;实,又作真、真实。两者合称权实、真假等。权教与实教、权智与实智、权因与实因、权果与实果、权人与实人、权化与实化等为对称用语。实教,乃据实述出佛陀自内证之法,系为究极根本之教;权教,乃为导人入于实教所设之方便教法,至实教境地后则当废权教。实智,又作真实智、如实智,乃如实明白之智;权智,又作方便智,为导度他人而起之智慧。实因,指圆顿之行;权因,指藏、通、别三教之行。实果,指三德秘藏之大涅槃;权果,指丈六金身等化现。实人,即实在之人;权人,即权化之人,乃佛菩萨等为引导众生,而假现人或天之相貌。实化,即佛开三乘而归一乘之教化;权化,即佛分一乘而说三乘之教化。
 天台宗认为法华经所说之圆教为实教,其余诸经所说之藏、通、别三教均属权教,故称三权一实。其关系若以莲华三喻来表示,即:为实施权(为莲故华)、开权显实(华开莲现)、废权立实(华落莲成)。其中唯法华经能明权之为权之理,而彰显真实究竟。就佛证悟之本体而言,权、实二教均为平等,称为权实同体。就佛教化众生之作用言,权、实二教所说之修行方法与觉悟之程度有所差异,故谓权实异体。
 法华文句卷三上载,所有事物存在状态可以权实四句表示,即:一切法皆权、一切法皆实、一切法亦权亦实、一切法非权非实。又法华玄义卷七之十不二门中,立有权实不二门,谓自人之立场而言,菩萨乃至地狱等九界为权,而佛界为实,称为九权一实;自教之立场而言,虽有“三权一实”之区分,然当观权实为圆融无差别。
 法华文句卷三下举十种相对事物以表示权实,称为十双权实。即:(1)事理,由众生本具之真如无相平等之理(实),能产生心意识等各种差别现象之事(权)。(2)理教,综合事理而用言语来表现之理(实),能立其理而说明之教(权)。(3)教行,由其教理(实),产生实践之行(权)。(4)缚脱,由行而分为受迷妄束缚之缚(权),与脱离迷妄之脱(实)。(5)因果,随顺真理之脱为趣入菩提之因(权),因此能得开悟之果(实)。(6)体用,由其果遂有真如之本体(实),以及真如之作用,即能显现教化众生之用(权)。(7)渐顿,依教化之作用,有逐次引导众生之渐(权)与立即令众生开悟之顿(实)。(8)开合,渐是由顿开展出之差别教法(权),终遂与顿合一(实)。(9)通别,依开合之差别,所得教法之利益有普通(权)与特别(实)。(10)悉檀,因利益有差别,则分为四种悉檀。前三者属世间门(权),后一属出世间门(实)。
 藏、通、别、圆四教各具足上列之十双,共有四十种权实。要约而言,可归纳为自行、化他、自他三种权实。自行权实,为自内证之法,有权有实。化他权实,为教化、教导众生之方法,有权实之区别。自他权实,谓自证与化导两法并用。(正法华经卷一、法华玄论卷四、摩诃止观卷三下、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三之四、四教义卷十二、出三藏记集卷八)((参见:五时八教)1132、“开会”5310)p6894 FROM:【佛光大辞典】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16#
 楼主| 发表于 2023-8-27 10:52: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8-27 10:54 编辑

[华严经辑要]—— 十种慢业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用时 1 小时

==============================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慢业。何等为十?所谓:

于师、僧、父母、沙门、婆罗门、住于正道向正道者,尊重福田所而不恭敬,是慢业;

或有法师获最胜法,乘于大乘,知出要道,得陀罗尼,演说契经广大之法无有休息,而于其所起高慢心,及于所说法不生恭敬,是慢业;

于众会中闻说妙法不肯叹美令人信受,是慢业;

好起过慢,自高陵物,不见己失,不知自短,是慢业;

好起过过慢,见有德人应赞不赞,见他赞叹不生欢喜,是慢业;

见有法师为人说法,知是法、是律、是真实、是佛语为嫌其人亦嫌其法,自起诽谤亦令他谤,是慢业;

自求高座,自称法师,应受供给,不应执事,见有耆旧久修行人不起逢迎、不肯承事,是慢业;

见有德人颦蹙不喜,言辞粗犷,伺其过失,是慢业;

见有聪慧知法之人不肯亲近恭敬供养,不肯谘问:『何等为善?何等不善?何等应作?何等不应作?作何等业,于长夜中而得种种利益安乐?』愚痴顽很,我慢所吞,终不能见出要之道,是慢业;

复有众生慢心所覆,诸佛出世不能亲近恭敬供养,新善不起,旧善消灭,不应说而说,不应诤而诤,未来必堕险难深坑,于百千劫尚不值佛,何况闻法!但以曾发菩提心故,终自醒悟,是慢业。

是为十。」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有十种慢(即比较自己与他人之高低、胜劣、好恶等,而生起轻蔑他人之自恃之心,称为慢;亦即轻蔑、自负之意)业(义译造作,其实就是行为。有情的行为有三方面,即是身、语、意三行,行为的后果就是业。身、语、意三者的种种造作,有善、恶、无记三性之分,而以善恶之业为因,可招感来生苦乐之果)。是哪十种呢?就是:

对于导师、僧人、父母、沙门(为出家者之总称,通于内、外二道。亦即指剃除须发,止息诸恶,善调身心,勤行诸善,期以行趣涅槃之出家修道者)、婆罗门(印度四姓中,最上位之僧侣、学者阶级。为古印度一切知识之垄断者,自认为印度社会之最胜种姓)、住于正道(指中正之道,即趣向涅槃之正直大道;亦即无漏正真之道,系相对于邪道而言。又作正真道。广义言之,与邪道恶道相对之佛道即称正道;三乘所行之道亦称正道。狭义言之,则指正见、正业等八正道)向正道者,尊重福田(谓可生福德之田;凡敬侍佛、僧、父母、悲苦者,即可得福德、功德,犹如农人耕田,能有收获,故以田为喻,则佛、僧、父母、悲苦者,即称为福田)所而不恭敬(自谦而尊重礼敬于他人),是慢(即比较自己与他人之高低、胜劣、好恶等,而生起轻蔑他人之自恃之心,称为慢;亦即轻蔑、自负之意)业(义译造作,其实就是行为。有情的行为有三方面,即是身、语、意三行,行为的后果就是业。身、语、意三者的种种造作,有善、恶、无记三性之分,而以善恶之业为因,可招感来生苦乐之果);

或有法师(指通晓佛法又能引导众生修行之人。又作说法师、大法师。广义之法师,通指佛陀及其弟子;狭义则专指一般通晓经或律之行者,称为经师或律师)获最胜法门,乘于大乘(即交通工具之意,系指能将众生从烦恼之此岸载至觉悟之彼岸之教法而言)法,了知出离之要道(主要之道),得到陀罗尼(华译为总持,总是总摄一切法,持是能持无量义。也就是能掌握一切法的总纲领的意思),演说契经(契合众生的根机,又契合真理的经文,即佛经)广大之法没有休息,而于其所生起高慢之心,及于所说佛法不生恭敬(自谦而尊重礼敬于他人),是慢(即比较自己与他人之高低、胜劣、好恶等,而生起轻蔑他人之自恃之心,称为慢;亦即轻蔑、自负之意)业(义译造作,其实就是行为。有情的行为有三方面,即是身、语、意三行,行为的后果就是业。身、语、意三者的种种造作,有善、恶、无记三性之分,而以善恶之业为因,可招感来生苦乐之果);

于众会中闻说妙法(微妙的佛法),不肯称叹赞美令人相信接受,是慢(即比较自己与他人之高低、胜劣、好恶等,而生起轻蔑他人之自恃之心,称为慢;亦即轻蔑、自负之意)业(义译造作,其实就是行为。有情的行为有三方面,即是身、语、意三行,行为的后果就是业。身、语、意三者的种种造作,有善、恶、无记三性之分,而以善恶之业为因,可招感来生苦乐之果);

喜好生起过慢(与人相等时,则谓我胜于人;若他人胜于我时,则谓我与之齐等。此等恃己凌他、贡高自大之心,称为过慢),自我贡高恃己凌他,不能见到自己的过失,不能知道自己的短处,是慢(即比较自己与他人之高低、胜劣、好恶等,而生起轻蔑他人之自恃之心,称为慢;亦即轻蔑、自负之意)业(义译造作,其实就是行为。有情的行为有三方面,即是身、语、意三行,行为的后果就是业。身、语、意三者的种种造作,有善、恶、无记三性之分,而以善恶之业为因,可招感来生苦乐之果);

喜好生起过过慢(对方胜过我的,我不承认,反说我胜过他甚多,这叫做“于胜计己胜”),见到有德在人应赞叹却不赞叹,见到他人赞叹而不生欢喜,是慢(即比较自己与他人之高低、胜劣、好恶等,而生起轻蔑他人之自恃之心,称为慢;亦即轻蔑、自负之意)业(义译造作,其实就是行为。有情的行为有三方面,即是身、语、意三行,行为的后果就是业。身、语、意三者的种种造作,有善、恶、无记三性之分,而以善恶之业为因,可招感来生苦乐之果);

见到有法师(指通晓佛法又能引导众生修行之人。又作说法师、大法师。广义之法师,通指佛陀及其弟子;狭义则专指一般通晓经或律之行者,称为经师或律师)为人说法,知道是法(指一切的事物。一切的事物,不论大的小的,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叫做“法”,不过有形的是叫做“色法”,无形的是叫做“心法”)、是律(含有调伏、灭、离行、善治等义。乃制伏灭除诸多过恶之意。此乃佛陀所制定,而为比丘、比丘尼所须遵守的有关生活规范之禁戒。即于修道生活中,针对实际、具体上之需要而定之规范,此谓随犯随制(随缘制戒)。佛弟子之出家众如犯恶行,佛陀则必教诫:今后同样之行为不可再犯,如再犯,则处罚。后乃成为僧伽之规定,故律必附有处罚之规定。律乃为应出家众而制定者,是被动者,故与戒应有所区别,然后世常将其混同使用)、是真实(实修上所用,为“虚假不实”之对称。身口各异,言念无实,称为虚伪。若表里如一,更无虚妄,则为真实)、是佛语(佛之言说。与佛说、金口等同义),因为嫌弃其人也嫌弃其法,自己起诽谤也令他人诽谤,是慢(即比较自己与他人之高低、胜劣、好恶等,而生起轻蔑他人之自恃之心,称为慢;亦即轻蔑、自负之意)业(义译造作,其实就是行为。有情的行为有三方面,即是身、语、意三行,行为的后果就是业。身、语、意三者的种种造作,有善、恶、无记三性之分,而以善恶之业为因,可招感来生苦乐之果);

自求高座(仿自释尊成道时所坐之金刚宝座,而于说法、讲经、说戒、修法时,设置一个较通常席位为高之床座。其形状依律之规定,大小各异。大多为一、二公尺平方,三十至五十公分高。我国讲经法师,依古式,必登高座讲经或说法,称开大座),自称法师(指通晓佛法又能引导众生修行之人。又作说法师、大法师。广义之法师,通指佛陀及其弟子;狭义则专指一般通晓经或律之行者,称为经师或律师),应接受供给,不应当执事(指执掌事务者),见到有耆旧(即年老德高,道行深湛之老者)久修行人不起身逢迎、不肯承事,是慢(即比较自己与他人之高低、胜劣、好恶等,而生起轻蔑他人之自恃之心,称为慢;亦即轻蔑、自负之意)业(义译造作,其实就是行为。有情的行为有三方面,即是身、语、意三行,行为的后果就是业。身、语、意三者的种种造作,有善、恶、无记三性之分,而以善恶之业为因,可招感来生苦乐之果);

见到有德之人,颦蹙(皱着眉头)不高兴,言辞粗鲁强横,观察其过失,是慢(即比较自己与他人之高低、胜劣、好恶等,而生起轻蔑他人之自恃之心,称为慢;亦即轻蔑、自负之意)业(义译造作,其实就是行为。有情的行为有三方面,即是身、语、意三行,行为的后果就是业。身、语、意三者的种种造作,有善、恶、无记三性之分,而以善恶之业为因,可招感来生苦乐之果);

见到有聪慧知法之人,不肯亲近、恭敬、供养,不肯咨询请教:『什么为善?什么为不善?什么应当作?什么不应当作?做什么而造业,如何能于长夜中获得种种利益安乐?』愚痴(即无智无明,闇愚迷惑,对事物不能下一适当判断。为六种根本烦恼之一,亦为三毒(贪、嗔、痴)之一)凶恶而暴戾,我慢(谓视“我”为一己之中心,由此所执之“我”而形成憍慢心)所吞,始终不能见到出离之道,是慢(即比较自己与他人之高低、胜劣、好恶等,而生起轻蔑他人之自恃之心,称为慢;亦即轻蔑、自负之意)业(义译造作,其实就是行为。有情的行为有三方面,即是身、语、意三行,行为的后果就是业。身、语、意三者的种种造作,有善、恶、无记三性之分,而以善恶之业为因,可招感来生苦乐之果);

再有众生为慢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六根本烦恼所之一.慢者傲慢,自以为处处优于他人,高人一等)覆盖,诸佛出世不能亲近、恭敬、供养,新善不起,旧善消灭,不应说而说,不应诤而诤,未来必堕险难深坑,于百千劫尚且不能不值遇佛陀,何况闻法(听闻佛的教法)!但以曾经发起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的缘故,最终自我醒悟,是慢(即比较自己与他人之高低、胜劣、好恶等,而生起轻蔑他人之自恃之心,称为慢;亦即轻蔑、自负之意)业(义译造作,其实就是行为。有情的行为有三方面,即是身、语、意三行,行为的后果就是业。身、语、意三者的种种造作,有善、恶、无记三性之分,而以善恶之业为因,可招感来生苦乐之果)。

这些即为十种慢业。」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慢】:梵语 ma^na,巴利语同。心所(心之作用)之名。俱舍宗以之为四十六心所中的八不定地法之一,唯识宗则以之为五十一心所中的六根本烦恼之一。即比较自己与他人之高低、胜劣、好恶等,而生起轻蔑他人之自恃之心,称为慢;亦即轻蔑、自负之意。
 慢有种种分类,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三、俱舍论卷十九列举七慢:(一)慢,对劣于自己之人,认为自己较殊胜;而对与自己同等之人,谓与自己同等而令心起高慢。(二)过慢(梵 ati-ma^na),对与自己同等之人,硬说自己胜过对方;对胜过自己之人,亦偏说对方与自己同等。(三)慢过慢(梵 ma^na^ti-ma^na),对胜过自己之人,起相反之看法,认为自己胜过对方。(四)我慢(梵 a^tma-ma^na),乃七慢之根本慢。于五蕴假和合之身,执著我、我所,恃我而起慢。内执有我,则一切人皆不如我;外执有我所,则凡我所有的皆比他人所有的高上。(五)增上慢(梵 adhi-ma^na),于尚未证得之果位或殊胜之德,自认为已经证得。(六)卑慢(梵 u^na-ma^na),对于极优越之人,却认为自己仅稍劣于其人;或虽已完全承认他人之高胜,而己实卑劣,然绝不肯虚心向其人学习。(七)邪慢(梵 mithya^-ma^na),无德而自认为有德。
 八慢,即指慢、大慢、慢慢、我慢、增上慢、不如慢、邪慢、傲慢等。
 九慢,又作九慢类。即:(一)我胜慢类,即对与自己同等之人,认为自己胜过对方之过慢心。(二)我等慢类,乃对与自己同等之人生起“我与彼同等”之慢心。(三)我劣慢类,对胜过自己之人,生起“我为劣”之卑慢心。(四)有胜我慢类,对胜过自己之人,生起“彼胜我”之卑慢心。(五)有等我慢类,对与自己相等之人,生起“彼与我同等”之慢心。(六)有劣我慢类,系对与自己相等之人,生起“彼劣于我”之过慢心。(七)无胜我慢类,对与自己同等之人,认为其人未必胜过我之慢心。(八)无等我慢类,对与自己同等之人,认为其人比我差劣之过慢心。(九)无劣我慢类,对多分胜于我者,生起我比其人为少分劣之卑慢心。此系俱舍论卷十九根据发智论卷二十所举出者。
 上记之九慢摄于前述七慢中之慢、过慢、卑慢三种。即我等慢类、有等我慢类、无胜我慢类等三项摄属于慢,我胜慢类、有劣我慢类、无等我慢类等三项摄属于过慢,我劣慢类、有胜我慢类、无劣我慢类等三项则摄属于卑慢。于品类足论卷一载有关于九慢之阐释,书中举出“我胜慢”之例子,谓我胜慢系由慢、过慢、慢过慢三者而出,此系依观“境”之劣、等、胜而分别之:(一)若观“劣境”而谓己为胜,此为慢。(二)若观“等境”而谓己胜,此为过慢。(三)若观“胜境”而谓己胜,此为慢过慢。其余之八慢亦可准此而别。
 法藏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五列举聪明、世智、高贵、耆年、大姓、高门、解、福、富、宝等十慢;法华经论卷下更以法华七喻配七种增上慢。此外,憍慢之妄惑,称为慢惑,为十大惑之一;自慢而心举,称为慢举。(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九、卷五十、俱舍论卷四、成唯识论卷四、俱舍论光记卷四、卷十九、摩诃止观卷五上、成唯识论述记卷六末)p5812 FROM:【佛光大辞典】

【业】:业的梵语 Karman,音译羯磨,义译造作,其实就是行为。有情的行为有三方面,即是身、语、意三行,行为的后果就是业。身、语、意三者的种种造作,有善、恶、无记三性之分,而以善恶之业为因,可招感来生苦乐之果。故《俱舍论》曰:造作名业;《成唯识论》曰:“能感后有诸业名业”。业之为物,颇难了解,它无形无相,无质无量,但起心动意,皆成业种,支配著有情未来的命运。近代学人梁启超,于其《佛陀时代与原始佛教教理纲要》一书中,有一段解释“业”的文字,文曰:“业,梵名音译为羯磨,用现在的话来解释,大约是各人凭自己的意志力,不断的活动。活动反应的结果,造成自己的性格,这性格又成为将来活动的根抵,支配自己的运命。从支配运命那一点说,名曰业果或业报。业是永远不灭的,除非业尽——意志停止活动。活动若转一个方向,业便也转个方向而存在,业果业报决非以一期生命的死亡而终了,死亡不过是这色身循物理的法则由聚而散。生命并不是纯物质的,所以各人所造业,并不因物质的身体之死亡而消灭,死亡之后,业力会自己驱引自己换一个别的方向别的形式,又形成一个新生命。这种转变形态名曰轮回。懂得轮回道理,便可以证明业力不灭的原则。”如果以现代的观念语言来诠释业,业就是身心行为的后果。身心行为无非是思想、语言、动作,这在佛法中称为身、语、意三业。我人的日常行为有其惯性,此称为业习。此行为惯性有指导身心活动倾向之势用,称之为业力。我人的习性,有先天俱有的,有后天养成的。先天俱有者,应是多生以来生活经验熏习所成;后天养成的,当与今生生活环境与行为习惯性有关。先天后天的习气形成我人的性格,性格复支配我人的行为,又形成未来的性格,所以业力是一种支配我人命运的力量。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沙门】:梵语 s/ramaN!a,巴利语 samaN!a。音译室罗末拏、舍啰摩拏、室摩那拏、沙迦懑囊。乃西域方言(龟兹语 sama^ne,于阗语 samana^)之转音。又作沙门那、沙闻那、娑门、桑门、丧门。意译勤劳、功劳、劬劳、勤恳、静志、净志、息止、息心、息恶、勤息、修道、贫道、乏道。为出家者之总称,通于内、外二道。亦即指剃除须发,止息诸恶,善调身心,勤行诸善,期以行趣涅槃之出家修道者。
 据长阿含卷三游行经、大毗婆沙论卷六十六载,沙门可分类为下列四种:(一)胜道沙门,又作行道殊胜,如佛或独觉;以能自觉之故。(二)示道沙门,又作说道沙门、善说道义,指说道无误者,如舍利弗等;以能常随佛转大法轮之故。(三)命道沙门,又作活道沙门、依道生活,指依道而生者,如阿难等;以虽居“学位”然同于“无学”,多闻善持,具净戒禁,传法身慧命于世之故。(四)污道沙门,又作坏道沙门、为道作秽,指污染圣道而伪善者,如莫喝落迦比丘;以盗他财物之故。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亦举出四种沙门,谓胜道沙门即“诸善逝”,说道沙门即“说诸正法”者,活道沙门即“修诸善法”者,坏道沙门即“行诸邪行”者。此外,大宝积经卷一一二普明菩萨会亦列举形服沙门、威仪欺诳沙门、贪求名闻沙门、实行沙门等四种沙门。
 沙门修持甚严,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列举五种毁辱:发长、爪长、衣裳垢坋、不知时宜、多有所论;大宝积经卷一一三沙门品更列沙门应远离之三十二垢及八法覆沙门行,三十二垢者:(一)欲觉。(二)嗔觉。(三)恼觉。(四)自赞。(五)毁他。(六)邪求利养。(七)因利求利。(八)损他施福。(九)覆藏罪过。(十)亲近在家人。(十一)亲近出家人。(十二)乐于众闹。(十三)未得利养作方便求。(十四)于他利养心生悕望。(十五)自于利养心不知足。(十六)于他利养中心生嫉妒。(十七)常求他过。(十八)不见己过。(十九)于解脱戒而不坚持。(廿)不知惭愧。(廿一)无恭恪意,心慢掉动,无有羞耻。(廿二)起诸结使。(廿三)逆十二因缘。(廿四)摄取边见。(廿五)不寂灭,不离欲。(廿六)乐于生死,不乐涅槃。(廿七)好乐外典。(廿八)五盖覆心,起诸烦恼。(廿九)不信业报。(卅)畏三脱门。(卅一)谤深妙法,不寂灭行。(卅二)于三宝中心不尊敬。八法覆沙门行者:(一)不敬顺师长。(二)不尊敬法。(三)不善思惟。(四)于所未闻法,闻已诽谤。(五)闻无众生、无我、无命、无人法后,心生惊畏。(六)闻一切行本来无生后,解有为法,不解无为法。(七)闻说次第法后,堕于大深处。(八)闻一切法无生、无性、无出后,而心迷没。
 又沙门有四果之别,称四沙门果,即须陀洹果(三结断)、斯陀含果(三结断,贪恚痴薄)、阿那含果(五下分结尽)、阿罗汉果(贪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杂阿含经卷二十九、中阿含卷八阿修罗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五、佛般泥洹经卷上、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九、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四、十诵律卷六、玄应音义卷六、慧琳音义卷二十六)((参见:四种僧)1817、“阿那含”3623、“斯陀含”4978、“须陀洹”5360)p2972FROM:【佛光大辞典】


【婆罗门】:梵语 bra^hmaN!a。又作婆啰贺磨拏、婆罗欱末拏、没啰憾摩。意译净行、梵行、梵志、承习。印度四姓中,最上位之僧侣、学者阶级。为古印度一切知识之垄断者,自认为印度社会之最胜种姓。长阿含卷六小缘经、卷十五种德经、慧琳音义卷二十九等皆载此阶级由梵天之口生,颜貌端正,清净高洁,以习吠陀、司祭祀为业。依摩奴法典规定,四姓中婆罗门有六法,即学习吠陀、教授吠陀、为自己祭祀、为他人祭祀、布施、受施。故四姓中除最下之首陀罗族外,其余三姓皆得诵吠陀、自作祭祀,然为他人祭师、教他人吠陀、受施等则仅限于婆罗门。
 婆罗门一生可分四期:(一)梵行(梵 brahma-ca^rin)期,八岁就师,其后十二年学吠陀,习祭仪。(二)家住(梵 gr!ha-stha)期,返家结婚生子,祭祖灵,营俗务。(三)林栖(梵 va^na-prastha)期,年老则家产让子,栖居树林修苦行,专心思惟,入宗教生活。(四)遁世(梵 sam!nya^sin)期,绝世俗之执著,被粗衣,持水瓶,游行遍历。遁世期婆罗门之行法,其后为佛教沿用者不少,如游行、乞食、雨安居等即是;又此期行之婆罗门称比丘(梵 bhiks!u)、沙门(梵 s/ramaN!a)、游行者(梵 parivra^jaka)亦是例证。杂阿含经卷十七、卷二十九、中阿含卷四十八马邑经、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七等,更以沙门与婆罗门同义。长阿含卷十六“三明经”列有诵持流布吠陀之婆罗门阿吒摩、婆摩、婆摩提婆、婆婆悉、毗婆审、伊尼罗斯、蛇婆提伽、迦叶、阿楼那、瞿昙摩、首脂、婆罗损陀等。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更别婆罗门为三类,即:(一)生于婆罗门种之家者称为种姓婆罗门,(二)假呼为婆罗门者称为名想婆罗门,(三)驱摈恶不善法而行善行者称为正行婆罗门。(杂阿含经卷四、长阿含卷五典尊经、增一阿含经卷十一、卷四十六、金刚针论、成实论卷七“三业品”、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七、玄应音义卷卷十八)((参见:四姓)1705、“梵志”4632)p4463  FROM:【佛光大辞典】


【正道】:指中正之道,即趣向涅槃之正直大道;亦即无漏正真之道,系相对于邪道而言。又作正真道。广义言之,与邪道恶道相对之佛道即称正道;三乘所行之道亦称正道。狭义言之,则指正见、正业等八正道。另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载,正道即无分别智。(长阿含经卷十四、大乘义章卷十六末、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下)((参见:八正道)280)p2002  FROM:【佛光大辞典】

【福田】:梵语puN!ya-ks!etra,巴利语 pun~n~a-kkhetta。谓可生福德之田;凡敬侍佛、僧、父母、悲苦者,即可得福德、功德,犹如农人耕田,能有收获,故以田为喻,则佛、僧、父母、悲苦者,即称为福田。据正法念处经卷十五、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三等载,佛为大福田、最胜福田,而父母为三界内之最胜福田。据优婆塞戒经卷三供养三宝品、像法决疑经、大智度论卷十二、华严经探玄记卷八等载,受恭敬之佛法僧等,称为敬田(恭敬福田、功德福田);受报答之父母及师长,称为恩田(报恩福田);受怜悯之贫者及病者,称为悲田(怜愍福田、贫穷福田)。以上三者,合称三福田。
 又据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五载,有所求而为者,称为有作福田,如父母、师长;无所求而为者,称为无作福田,如诸佛、菩萨等。以上二者称为二种福田。关于二种福田尚有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经所说之学人田(修行中之圣者),与无学人田(得究极之圣者);以及敬田与恩田,悲田与敬田等多种。另有阿毗昙甘露味论卷上布施持戒品所说之大德田(相当于敬田)、贫苦田(相当于悲田)、大德贫苦田等三种田。俱舍论卷十八则说趣田(畜生等)、苦田(贫者等)、恩田(父母等)、德田(佛等)等四种田。又智顗于菩萨戒义疏卷下列举出佛田、圣人田、僧田、和尚田、阿阇梨田、父田、母田、病田等八种田(八福田)。
 依成实论卷一福田品之说,二十七贤圣断尽贪、恚等诸烦恼,其心空而不起烦恼恶业,所得禅定皆清净而永离诸烦恼,弃舍忧乐,又能断除五种心缚,成就八种功德田,并以七定护持善心,灭尽七种漏,具足戒等七净法,成就少欲知足等八功德,复以能度彼岸、精勤求度等,称为福田。
 又据首楞严三昧经卷下载,具足“十法行”者称为真实福田,即:(一)住于空、无相、无愿之解脱门而不入法位,(二)见知四谛而不证道果,(三)行八解脱而不舍菩萨行,(四)能起宿住、死生、漏尽等三种智证明而行于三界,(五)能现声闻形色威仪而不随音教从他求法,(六)现辟支佛形色威仪而以无碍辩才说法,(七)常在禅定而能现行一切诸行,(八)不离正道而现入邪道,(九)深贪染爱而离诸欲一切烦恼,(十)入于涅槃而生死不坏不舍。
 由前述可知福田说有多种,然以佛及圣弟子为福田者为其根本,据此而称阿罗汉为应供,其后即有三宝之敬田、贫穷者之悲田等名称。我国向重敬、悲二田,多行供养惠施。依广弘明集卷二十八启福篇道宣之序言,今论福德乃以悲敬为始,悲则能哀矜苦趣之艰辛,欲愿拔济彼等出离;敬则知佛法难遇,能信仰弘布之。(杂阿含经卷三十五、长阿含卷六小缘经、小品般若经卷八、新华严经卷十三、四分律卷二、大智度论卷四、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二十三、无量寿经义疏卷上(慧远)、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五(法藏)、释氏要览卷中、法苑珠林卷二十一、卷三十三、翻译名义集卷四)p5852 FROM:【佛光大辞典】

【恭敬】:梵语 satka^ra,巴利语 sakka^ra。自谦而尊重礼敬于他人。恭敬通于身口意三业。十住毗婆沙论卷二(大二六·二九上):“恭敬,名念其功德,尊重其人。”此就意业而言。同论卷二又云(大二六·三○中):“恭敬,名尊重礼拜,迎来送去,合掌亲侍。”乃指身业而言。又同论卷二(大二六·三○中):“以小乘法教化众生,名为供养;以辟支佛法教化众生,名为奉给;以大乘法教化众生,名为恭敬。”此以口业之说法教化而名恭敬。
 另据大唐西域记卷二记载,古印度行致敬之仪有九种:(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平拱合掌,(五)屈膝,(六)长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西方要决卷下主张,净土之行人须修五种恭敬:(一)恭敬有缘之圣人,(二)恭敬有缘之像教,(三)恭敬有缘之善知识,(四)恭敬同缘之伴,(五)恭敬三宝。(佛性论卷一缘起分、大智度论卷三十)p4106 FROM:【佛光大辞典】

【法师】:梵语 dharma-bha^N!aka,巴利语 dhamma-kathika。指通晓佛法又能引导众生修行之人。又作说法师、大法师。广义之法师,通指佛陀及其弟子;狭义则专指一般通晓经或律之行者,称为经师或律师。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八载,佛菩萨及其大弟子等,皆知深妙之法,又知众生根机之利钝而为之演说,故称大法师。
 关于法师之资格,据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一、十住毗婆沙论卷七、澄观之华严经疏卷四十三等所载,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法师十德,即:善知法义、能广宣说、处众无畏、无断辩才、巧方便说、法随法行、威仪具足、勇猛精进、身心无倦、成就忍力等十德。具足此十法,则能成就众相圆满。(二)行四法,即:(1)广博多学,能持一切言词章句。(2)善知世间、出世间诸法生灭之相。(3)得禅定智慧,于诸种经法中,能随顺而无诤。(4)不增不减如法而行,言行一致。
 就法师之类别而论,据法华经卷四法师品、卷六法师功德品载,依法师之专长及其弘法之差异可分为受持、读经、诵经、解说、书写等五种,称为五种法师。然后世则演成书写、供养、施他、听、披读、受持、正开演、说、诵、思修等十种法师。
 此外,我国称道安、慧远等学问德行高深者为法师,然对鸠摩罗什、玄奘等对翻译经藏有卓然贡献之大译经师,则多称三藏法师,以别于禅师、律师等称呼。(杂阿含经卷一、卷十二、梵网经卷下、五分律卷三、十地经论卷十一、顺正理论卷四十四、法华文句卷八上、释氏要览卷上)((参见:五种法师)1181)p3378FROM:【佛光大辞典】

【大乘】:梵语maha^-ya^na。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又作上衍、上乘、胜乘、第一乘。为小乘(梵 hi^naya^na)之相反词。乘(梵 ya^na),即交通工具之意,系指能将众生从烦恼之此岸载至觉悟之彼岸之教法而言。有如次各说:
 (一)在阿含经,尊称佛陀之教说为“大乘”。
 (二)大乘、小乘之语,系释尊入灭后一段时期,大乘佛教兴起后,由于大、小乘对立而起之名词。一般而言,系大乘佛教徒对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之贬称,若由部派佛教之立场来看,大乘并非佛教。然由思想史之发展而言,小乘乃是大乘思想之基础。
 (三)小乘视释迦为教主,大乘则提倡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小乘仅否定人我之实在性,大乘且否定法我之实在性。小乘以自己之解脱为主要目标,故为自调自度(调指灭除烦恼;度指证果开悟)的声闻、缘觉之道。大乘认为涅槃有积极之意义,乃自利、利他,两面兼顾之菩萨道。
 (四)小乘中,有阿含经、四分律、五分律等,以及婆沙论、六足论、发智论、俱舍论、成实论等论。至于大乘,则有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等经,以及中论、摄大乘论等论。大乘教徒虽承认小乘三藏之价值,然以为不如大乘经之殊胜;而小乘教徒则不以大乘经论为佛说。
 (五)大乘所以殊胜之理由,菩萨善戒经卷七与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一皆曾列举七项,世亲之摄大乘论释卷六亦曾举出十一种理由。菩萨善戒经所说之“大乘”,要义如下:根据十二部经中之最上者毗佛略(梵 vaipulya,方等)之教法(法大),发菩提心(心大),领解其教法(解大),以清净心(净大),具足菩萨之福德与慧德(庄严大),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之修行(时大),具足相好而得无上菩提(具足大),此即大乘法门之核心要义。
 (六)印度之大乘,有中观、瑜伽二系统以及后期之密教。(1)初期大乘,约一世纪至五世纪,集中阐发“假有性空”之理论,逐步形成由龙树、提婆创始之中观学派。(2)中期大乘,约五世纪至六世纪,出现以说如来藏缘起与阿赖耶识缘起为特点,集中阐发“万法唯识”之各类佛经,从中形成由无著、世亲为始祖之瑜伽学派。(3)后期大乘,七世纪以后,佛教义学逐渐衰微,密教起而代之,至十三世纪初在印度绝迹。而由印度本土传出之大乘佛教,属北传佛教。
 (七)在我国,根据大乘诸经论所创之多数教派,如三论、涅槃、地论、净土、禅、摄论、天台、华严、法相、真言等为表示自宗之优越,而对大乘经典作种种分类与判断。例如,真言宗分显教、密教;华严宗及天台宗分权大乘(大乘中之方便教,立“五性各别说”之教)、实大乘(大乘中之真实教,主张一切均可成佛之教)。复有分有相大乘、无相大乘二种;或法相、破相、法性三大乘之说法。
 (八)我国及日本现行之佛教,均属大乘。
 (九)缅甸、泰国之佛教属古来之上座部系统;而西藏、蒙古所行之教,则属大乘系统。
 (十)天台宗将小乘经律论三藏称为三藏教(藏教)(华严宗则称之为小乘教)。又认为小乘中有“有门”(发智论、六足论等)、“空门”(成实论)、“亦有亦空门”(昆勒论,此论未传我国)以及“非有非空门”(迦旃延经,此亦未传至我国)等四门,称为小乘四门、或小乘四分。
 (十一)智顗之金光明玄义,立有理乘(一切存在之本质为真如理性)、随乘(随应对象而作用之智慧)、得乘(得证自悟、悟他之果位)等三大乘之说,依次相当于真性、观照、资成等三轨。(法华经卷二譬喻品、大宝积经卷二十八大乘十法会、放光般若经卷五叹衍品、金刚仙论卷二、入大乘论卷上、法华文句卷三下、大乘大义章卷下、大乘义章卷一、摩诃止观卷三下、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本)((参见:大乘经典)828、“小乘”925、“教相判释”4602、“昆勒门”5911)p807FROM:【佛光大辞典】

【要道】:(术语)主要之道也。大宝积经百五曰:“三世诸佛世尊要道。”广百论释论八曰:“是利自他正真要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陀罗尼】:华译为总持,总是总摄一切法,持是能持无量义。也就是能掌握一切法的总纲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契经】:契合众生的根机,又契合真理的经文,即佛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妙法】:1、微妙的佛法。
  2、古德解说妙法莲华经之妙,约有四义:
  一、巧妙,是指本经巧开方便门、巧示真实相;
  二、胜妙,是说本经能示诸法甚深的理事和自在的神力;
  三、微妙,是指本经所说一乘果法,无德不圆,无染不净;
  四、绝妙,是指本经所说一乘法相,纯圆独妙,不可思议。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过慢】:为七慢之一。与人相等时,则谓我胜于人;若他人胜于我时,则谓我与之齐等。此等恃己凌他、贡高自大之心,称为过慢。((参见:慢)5812)p5683 FROM:【佛光大辞典】

【过过慢】:七慢之一,对方胜过我的,我不承认,反说我胜过他甚多,这叫做“于胜计己胜”。(参见:七慢)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法】:指一切的事物。一切的事物,不论大的小的,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叫做“法”,不过有形的是叫做“色法”,无形的是叫做“心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律】:梵语 vinaya。音译为毗奈耶、毗那耶、鼻奈耶。又作毗尼、比尼。含有调伏、灭、离行、善治等义。乃制伏灭除诸多过恶之意。此乃佛陀所制定,而为比丘、比丘尼所须遵守的有关生活规范之禁戒。即于修道生活中,针对实际、具体上之需要而定之规范,此谓随犯随制(随缘制戒)。佛弟子之出家众如犯恶行,佛陀则必教诫:今后同样之行为不可再犯,如再犯,则处罚。后乃成为僧伽之规定,故律必附有处罚之规定。律乃为应出家众而制定者,是被动者,故与戒应有所区别,然后世常将其混同使用。FROM:【佛光大辞典】

【真实】:<一>教法上之分类用语,与“方便权假”对称。天台判教以藏、通、别三教为方便之教,而以圆教为真实之教。
 <二>实修上所用,为“虚假不实”之对称。身口各异,言念无实,称为虚伪。若表里如一,更无虚妄,则为真实。p4225FROM:【佛光大辞典】

【佛语】:佛之言说。与佛说、金口等同义。依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五载,佛之所说有随自意语、随他意语、随自他意语之三语。佛语法门经以无身无身行、无口无口行、无意无意行、非行非非行、非谤非不谤、不生不起、无想无处、无往无没、非寂非行等为佛语。又佛教之专门语,亦称为佛语。(长阿含卷十二清净经、观经疏散善义)p2746FROM:【佛光大辞典】

【高座】:仿自释尊成道时所坐之金刚宝座,而于说法、讲经、说戒、修法时,设置一个较通常席位为高之床座。其形状依律之规定,大小各异。大多为一、二公尺平方,三十至五十公分高。我国讲经法师,依古式,必登高座讲经或说法,称开大座。(善见律毗婆沙卷一、类聚名物考卷二十七)p4358 FROM:【佛光大辞典】

【执事】:梵语 vaiya^vr!tyakara,巴利语 veyya^vaccakara。指执掌事务者。据长阿含经卷一所载,以阿难常随侍释迦牟尼佛,称之为执事弟子。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五则称之为侍者。又大智度论卷六所说之执事比丘即指维那。于禅宗,乃指属于东序,主掌寺中诸事务之知事的别称。(尸迦罗越六方礼经、贤劫经卷七、大般涅槃经卷中、四分律卷七)((参见:知事)3461)p4443 FROM:【佛光大辞典】

【耆旧】:又作长老、老宿、耆宿。即年老德高,道行深湛之老者。集异门足论卷四,谓有生年之尊长耆旧,称为生年上座。毗尼母经则谓法腊过五十以上,且为国王、长者、出家人所尊重者称为耆旧长宿。又敕修百丈清规大众章日用规范条(大四八·一一四五下):“古云:‘衩袒登溷,草履游山,莫践法堂,回互耆旧。’”(敕修百丈清规住持章迁化祭次条、禅林象器笺称呼门)p4288 FROM:【佛光大辞典】

【愚痴】:梵语 moha 或 mu^d!ha。又作痴、无明。即无智无明,闇愚迷惑,对事物不能下一适当判断。为六种根本烦恼之一,亦为三毒(贪、嗔、痴)之一。(俱舍论卷四、顺正理论卷十一)p5455FROM:【佛光大辞典】

【我慢】:梵语 a^tma-ma^na。谓视“我”为一己之中心,由此所执之“我”而形成憍慢心。为七慢之一,九慢之一。成唯识论卷四(大三一·二二中):“我慢者,谓踞傲恃所执我,令心高举,故名我慢。”
 数论外道立我慢为二十五谛之一,由大谛(万象所变现最初之法,即决智)中觉用之变易而起。(成唯识论卷六、金七十论卷上、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俱舍论卷十九、俱舍论光记卷十九)((参见:我慢谛)2943、“慢”5812)p2943 FROM:【佛光大辞典】

【慢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六根本烦恼所之一.慢者傲慢,自以为处处优于他人,高人一等。《成唯识论》曰:“云何为,恃已于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慢者自尊自大,轻举憍扬,不知谦卑,轻蔑他人。”《俱舍论把慢区分为七或九种,唯识宗承“七慢”之说。见《成唯识论》卷六。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闻法】:听闻佛的教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17#
 楼主| 发表于 2023-8-27 14:11: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8-27 14:14 编辑

[华严经辑要]—— 十种智业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用时 1 小时

==============================

-- [经文] --

「若诸菩萨离此慢业,则得十种智业。何等为十?所谓:

信解业报,不坏因果,是智业;

不舍菩提心,常念诸佛,是智业;

近善知识恭敬供养,其心尊重终无厌怠,是智业;

乐法、乐义无有厌足,远离邪念,勤修正念,是智业;

于一切众生离于我慢,于诸菩萨起如来想,爱重正法如惜己身,尊奉如来如护己命,于修行者生诸佛想,是智业;

身、语、意业无诸不善,赞美贤圣,随顺菩提,是智业;

不坏缘起,离诸邪见,破暗得明,照一切法,是智业;

十种回向随顺修行,于诸波罗蜜起慈母想,于善巧方便起慈父想,以深净心入菩提舍,是智业;

施、戒、多闻、止观、福慧,如是一切助道之法常勤积集无有厌倦,是智业;

若有一业为佛所赞,能破众魔烦恼斗诤,能离一切障、盖、缠、缚,能教化调伏一切众生,能随顺智慧摄取正法,能严净佛刹,能发起通明,皆勤修习无有懈退,是智业。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如来一切善巧方便无上大智业。」

[末学解说]

「如果菩萨断离这些慢业,则能获得十种智(又作智慧。即对一切事物之道理,能够断定是非、正邪,而有所取舍者,称为智。后转指断烦恼主因之精神作用而言。如对其作严密之区别,智乃包摄于慧之作用中;但一般多将智与慧视为同义,或合称为智慧)业(义译造作,其实就是行为。有情的行为有三方面,即是身、语、意三行,行为的后果就是业。身、语、意三者的种种造作,有善、恶、无记三性之分,而以善恶之业为因,可招感来生苦乐之果)。是哪十种呢?就是:

信解(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业报(业与报并称。意为业之报应或业之果报。谓由身口意之善恶业因所必招感之苦乐果报。或指业因与果报。又作业果),不坏因果(指原因与结果。亦即指因果律),是智(又作智慧。即对一切事物之道理,能够断定是非、正邪,而有所取舍者,称为智。后转指断烦恼主因之精神作用而言。如对其作严密之区别,智乃包摄于慧之作用中;但一般多将智与慧视为同义,或合称为智慧)业(义译造作,其实就是行为。有情的行为有三方面,即是身、语、意三行,行为的后果就是业。身、语、意三者的种种造作,有善、恶、无记三性之分,而以善恶之业为因,可招感来生苦乐之果);

不舍离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常忆念诸佛,是智(又作智慧。即对一切事物之道理,能够断定是非、正邪,而有所取舍者,称为智。后转指断烦恼主因之精神作用而言。如对其作严密之区别,智乃包摄于慧之作用中;但一般多将智与慧视为同义,或合称为智慧)业(义译造作,其实就是行为。有情的行为有三方面,即是身、语、意三行,行为的后果就是业。身、语、意三者的种种造作,有善、恶、无记三性之分,而以善恶之业为因,可招感来生苦乐之果);

亲近善知识,恭敬供养,其心尊重始终都没有厌怠,是智(又作智慧。即对一切事物之道理,能够断定是非、正邪,而有所取舍者,称为智。后转指断烦恼主因之精神作用而言。如对其作严密之区别,智乃包摄于慧之作用中;但一般多将智与慧视为同义,或合称为智慧)业(义译造作,其实就是行为。有情的行为有三方面,即是身、语、意三行,行为的后果就是业。身、语、意三者的种种造作,有善、恶、无记三性之分,而以善恶之业为因,可招感来生苦乐之果);

乐与佛法、乐于法义而没有厌足,远离邪念,勤修正念(正确的念头。不生邪念,忆念正道,叫做“正念”),是智(又作智慧。即对一切事物之道理,能够断定是非、正邪,而有所取舍者,称为智。后转指断烦恼主因之精神作用而言。如对其作严密之区别,智乃包摄于慧之作用中;但一般多将智与慧视为同义,或合称为智慧)业(义译造作,其实就是行为。有情的行为有三方面,即是身、语、意三行,行为的后果就是业。身、语、意三者的种种造作,有善、恶、无记三性之分,而以善恶之业为因,可招感来生苦乐之果);

对于一切众生断离我慢(谓视“我”为一己之中心,由此所执之“我”而形成憍慢心),对于诸菩萨生起如来想,喜爱珍重正法(指真正之法。亦即佛陀所说之教法。又作白法、净法,或称妙法。凡契当于佛法正理之法,皆称正法,如不取不著之法门、大菩萨之法)如同爱惜自己的身体,尊敬供奉如来如同爱护自己的性命,对于修行者生诸佛想,是智(又作智慧。即对一切事物之道理,能够断定是非、正邪,而有所取舍者,称为智。后转指断烦恼主因之精神作用而言。如对其作严密之区别,智乃包摄于慧之作用中;但一般多将智与慧视为同义,或合称为智慧)业(义译造作,其实就是行为。有情的行为有三方面,即是身、语、意三行,行为的后果就是业。身、语、意三者的种种造作,有善、恶、无记三性之分,而以善恶之业为因,可招感来生苦乐之果);

身、语、意业(能动身思,说名身业。能发语思,说名语业。审决二思,意相应故;作动意故;说名意业)无诸不善,赞美贤圣(在凡夫之位的修行人叫做“贤”,已经断惑证真的人就叫做“圣”),随顺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是智(又作智慧。即对一切事物之道理,能够断定是非、正邪,而有所取舍者,称为智。后转指断烦恼主因之精神作用而言。如对其作严密之区别,智乃包摄于慧之作用中;但一般多将智与慧视为同义,或合称为智慧)业(义译造作,其实就是行为。有情的行为有三方面,即是身、语、意三行,行为的后果就是业。身、语、意三者的种种造作,有善、恶、无记三性之分,而以善恶之业为因,可招感来生苦乐之果);

不坏缘起,断离诸邪见(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系八邪行之一,十恶之一,十随眠之一,五见之一。以为世间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而谓恶不足畏,善亦不足喜等之谬见,即是邪见。盖俱舍家谓拨无因果为邪见;唯识家则主张拨无因果及四见以外之所有邪执,均称为邪见),破除黑暗获得光明,遍照一切法,是智(又作智慧。即对一切事物之道理,能够断定是非、正邪,而有所取舍者,称为智。后转指断烦恼主因之精神作用而言。如对其作严密之区别,智乃包摄于慧之作用中;但一般多将智与慧视为同义,或合称为智慧)业(义译造作,其实就是行为。有情的行为有三方面,即是身、语、意三行,行为的后果就是业。身、语、意三者的种种造作,有善、恶、无记三性之分,而以善恶之业为因,可招感来生苦乐之果);

十种回向(一回自而向他,二回少而向多,三回自之因行向他之因行,四回因而向果,五回劣而向胜(六原缺),七回事而向理,八回差别之行而向圆融之行,九回世而向出世,十回顺理之事行而向理所成之事。此十义中,前三者回向于众生,次三者回向于菩提,次二者回向于实际,次二者通于菩提及实际)随顺修行,于诸波罗蜜(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生起慈母想,于善巧方便(即随顺机宜而施设的巧妙智用)生起慈父想,以深净心(又作清净心。系指清净之信仰心、清明离垢之心,或指众生本具之自性清净心)入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处,是智(又作智慧。即对一切事物之道理,能够断定是非、正邪,而有所取舍者,称为智。后转指断烦恼主因之精神作用而言。如对其作严密之区别,智乃包摄于慧之作用中;但一般多将智与慧视为同义,或合称为智慧)业(义译造作,其实就是行为。有情的行为有三方面,即是身、语、意三行,行为的后果就是业。身、语、意三者的种种造作,有善、恶、无记三性之分,而以善恶之业为因,可招感来生苦乐之果);

布施、持戒、多闻(多闻法文而受持也)、止观(止是止息一切妄念,观是观察一切真理。止属于定,观属于慧,止观就是定慧双修的意思)、福慧(又称福观。即福德与智慧二种庄严。福者修六度中之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善业,属利他;慧者智慧,即观念真理,属自利),如是一切助道之法,常精进积累汇集而没有厌倦,是智(又作智慧。即对一切事物之道理,能够断定是非、正邪,而有所取舍者,称为智。后转指断烦恼主因之精神作用而言。如对其作严密之区别,智乃包摄于慧之作用中;但一般多将智与慧视为同义,或合称为智慧)业(义译造作,其实就是行为。有情的行为有三方面,即是身、语、意三行,行为的后果就是业。身、语、意三者的种种造作,有善、恶、无记三性之分,而以善恶之业为因,可招感来生苦乐之果);

如果一业为佛所赞叹,能破除众魔烦恼斗诤,能断离一切障(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障碍圣道)、盖(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覆盖行者的清净心,使善心不能生起)、缠(指心之缠缚,能妨碍修善。为烦恼(尤指随烦恼)之异名)、缚(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系缚人们的身心,使不得自在),能教化调伏一切众生,能随顺智慧摄取正法,能庄严清净佛刹,能发起通明,全部精进修习而没有懈怠退转,是智(又作智慧。即对一切事物之道理,能够断定是非、正邪,而有所取舍者,称为智。后转指断烦恼主因之精神作用而言。如对其作严密之区别,智乃包摄于慧之作用中;但一般多将智与慧视为同义,或合称为智慧)业(义译造作,其实就是行为。有情的行为有三方面,即是身、语、意三行,行为的后果就是业。身、语、意三者的种种造作,有善、恶、无记三性之分,而以善恶之业为因,可招感来生苦乐之果)。

这些即为十种智业。

如果诸菩萨安住其中,则能获得如来一切善巧方便(即随顺机宜而施设的巧妙智用)无上大智(又作智慧。即对一切事物之道理,能够断定是非、正邪,而有所取舍者,称为智。后转指断烦恼主因之精神作用而言。如对其作严密之区别,智乃包摄于慧之作用中;但一般多将智与慧视为同义,或合称为智慧)业(义译造作,其实就是行为。有情的行为有三方面,即是身、语、意三行,行为的后果就是业。身、语、意三者的种种造作,有善、恶、无记三性之分,而以善恶之业为因,可招感来生苦乐之果)。」

注解:
【智】:梵语 jn~a^na,巴利语 n~a^N!a。音译为若那、阇那。又作智慧。即对一切事物之道理,能够断定是非、正邪,而有所取舍者,称为智。后转指断烦恼主因之精神作用而言。如对其作严密之区别,智乃包摄于慧(梵 prajn~a^)之作用中;但一般多将智与慧视为同义,或合称为智慧。在俱舍七十五法及唯识百法中,智、见、忍三者同为慧之作用,对“见”为推求、推度,“忍”为认可、忍可而未断其疑可言,“智”则是更进一步,无疑地了知决断。
 佛教经论中,对智所作之分类极多。如瑜伽师地论卷八十八举出正智、邪智二种,正智即由佛之正教如理作意所生之智,邪智即由外道邪教非理作意所生之智。佛教教义中,以获得正智为首要之务,视其为悟界之真因。在大小二乘所共通之修道要行戒、定、慧三学中,戒能使身、口、意三业清净,而使三昧之定现前,由定则可发得无漏圣智之慧,故以智为究竟。观四谛之理或观十二因缘之理,皆为智;修六度之行,亦以般若波罗蜜之智为究竟;而至佛果所得之菩提、涅槃中,菩提即指究竟之智,涅槃为其所证之理,故大小乘对智之论述极为广泛。
 在小乘论部中,发智论卷七至卷十施设智蕴,举出一智乃至八智、十智、四十四智、七十七智等,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三至卷一一一,对此广加解释;成实论卷十五、卷十六举出二智、四智、五智、六智、八智、十智、四十四智、七十七智等;阿毗昙心论卷四及杂阿毗昙心论卷六说明三智、四智、十智;俱舍论卷二十六、卷二十七亦说明二智、四智、六智、八智、九智、十智。
 其中,二智指有漏智与无漏智。有漏智即与烦恼密结之智,无漏智即断绝烦恼关系之智。有部等部派佛教,于无漏智中另立法智与类智二种。法智即观察欲界苦、集、灭、道四谛之智;类智则是类似法智之智,乃观察上二界(色界、无色界)四谛之智。四谛中之每一谛均有此二智,合计则为八智,即:苦法智、集法智、灭法智、道法智、苦类智、集类智、灭类智、道类智。若法智与类智无差别,则对每一四谛而言,即有苦智、集智、灭智、道智四种。八智中之前七智属于见道,第八智(道类智)属于修道。无学圣者之八智,即谓尽智、无生智。尽智乃我人体现四谛所尽知之智,亦即遍知“我已知苦,已断集、证灭、修道”之无漏智。无生智乃尽知我人已体现四谛,更无体现者之智,即遍知“我已知苦,更无所知之苦”等之无漏智。世俗智乃缘世俗对象所起之智,故属有漏智。他心智乃知他人现在之心、心所之智,通于有漏智与无漏智。以上之法智、类智、苦智、集智、灭智、道智、世俗智、他心智等八智,加尽智、无生智,合称为十智。
 所谓四十四智,即在十二因缘中,就无明以外之十一支,各观四谛之智,即:知老死智、知老死集智、知老死灭智、知趣老死灭行智,乃至知行智、知行集智、知行灭智、知趣行灭行智。
 七十七智亦为就无明以外之十一支,各观三世顺逆及其法性常住之智,即:知生缘老死智、知非不生缘老死智、知过去生缘老死智、知彼非不生缘老死智、知未来生缘老死智、知彼非不生缘老死智、法住智,乃至知无明缘行智、知彼非不无明缘行智、知过去无明缘行智、知彼非不明缘行智、知未来无明缘行智、知彼非不无明缘行智、法住智。
 大毗婆沙论卷一○六中,除前举法智、类智、他心智、世俗智、苦智、集智、灭智、道智八智之外,另举出法住智、涅槃智、死生智、漏尽智、宿住随念智、妙愿智、尽智、无生智等八智。其中,法住智即知诸法生起之因之智;涅槃智即知灭之智;通达未来后际之法为死生智;缘漏尽之法而通达涅槃性为漏尽智;通达过去前际之法为宿住随念智;不动罗汉起妙智,了如其愿,称为妙愿智。
 成实论卷十六之五智品举出法住智、泥洹智、无诤智、愿智、边际智等五智。无诤智即以法住智与泥洹智修心,而至于无所诤之阿罗汉智;愿智即于诸法中无障碍之智;边际智即于得最上智之后,于增损寿命等事亦获得自在力之智。以上诸说,主要在分别说明观三界四谛之理,断见修二惑,得尽智、无生智,证阿罗汉果而入涅槃之过程。
 大乘经典中,入楞伽经卷五举出世间智、出世间智、出世间上上智三种。其中,外道凡夫执著一切诸法之有无,为世间智;声闻、缘觉等虚妄分别自相、同相,为出世间智;佛、菩萨观察一切诸法不生不灭,离有无二见,为出世间上上智。
 据大智度论卷二十三所载,于小乘十智之外,加佛之如实智,而为十一智;即以十智为三乘共有之智,如实智则为佛所独有之智。
 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说道慧、道种慧、一切智、一切种智等四智;同经卷九大明品举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等三智。其中,道慧即知一道则趣向于涅槃之智;道种慧即知二道乃至无量道门,而知皆为一道、并无差别之智;一切智即知诸法之总相,而未能尽知别相之智;一切种智则为尽知总相与别相之智。
 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谓一切智为二乘之智,道种智为菩萨之智,一切种智为佛所得之智。
 十波罗蜜中,第六为般若波罗蜜,第十为智波罗蜜。依解深密经卷四地波罗蜜多品之意,智波罗蜜为方便助伴,慧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则为正智。
 成唯识论卷九将智波罗蜜分为受用法乐智、成熟有情智二种。由六度成立妙智,受用法乐,称为受用法乐智;依受用法乐智令一切有情皆成熟,而获得大饶益,称为成熟有情智。
 据旧华严经卷八之十住品所载,十住中第十灌顶住之菩萨,其所成就之悉能震动无量世界智有十智。在灌顶住菩萨之胜进分(更向上进次之阶位)所学之三世智,亦有十智。
 大乘玄论卷四举出实智与权智之二智。实智为真实智,亦称如实智;乃照见绝对真实平等无差别之道理(真如)之智,与真智、如理智、根本智、无分别智相同。权智亦称方便智,乃有关相对差别之方便教及现象之智,与俗智、如量智相同。
 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成唯识论卷九等,举出根本、后得二智。根本智即契证真如之智,又称如理智、无分别智、真智、胜义智、正体智。后得智即在根本智之后,再起反照世间通俗事象世界之智,又称如量智、分别智、俗智、世俗智。根本智与后得智、加行智(准备阶段之智),则称三智。
 大乘唯识宗又立四智,指至佛果时,有漏心转回(转依)八识所得之四种无漏智。即:(一)大圆镜智,系转有漏第八阿赖耶识所得之无漏智。其变现犹如大圆镜之如实映现万物,故称大圆镜智,简称为镜智。(二)平等性智,系转有漏第七末那识所得之无漏智。此智可悟人我彼此平等,而与大慈悲相应,故称平等性智,简称为平等智。(三)妙观察智,系转有漏第六意识所得之无漏智。此为观察一切对境无滞碍,而能自在说法,断诸疑惑之智,故称妙观察智,简称为观智。(四)成所作智,系转有漏前五识所得之无漏智。此智乃为利益众生,而示现种种变化之妙业动作,即成就本愿力所应作之事,故称为成所作智,简称为作事智。
 以上四智中之大圆镜智,如金刚之坚固,有碎物之力,任何顽迷烦恼均可破之,故密教称之为金刚智。密教以此四智加法界体性智,则为五智,即别开大日如来圆满之智,为转众生九识所得之智。此时,转第九阿摩罗识所得之法界体性智,则为五智之第一。五智可配合于五大(空、地、火、水、风)、五佛(大日如来、阿閦如来、宝生如来、阿弥陀如来、不空成就如来)及五部(佛部、金刚部、宝部、莲华部、羯磨部)。
 据无量寿经卷下所载,佛之智有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等五种,此亦名五智。其中,佛智乃共通全体智之总名,其他四智则系有特殊性之别名。此四智依序与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等四智配合。
 显扬圣教论卷十七举出十八种现观智,即:闻所生智、思所生智、修所生智、顺决择分智、见道、修道、究竟道、不善清净世俗智、善清净世俗智、胜义智、不善清净行有分别智、善清净行有分别智、善清净行无分别智、成所作前行智、成所作智、成所作后智、声闻等智、菩萨等智。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三则举出信解智、道理智、不散智、内证智、他性智、下智、上智、厌患智、不起智、无生智、智智、究竟智、大义智等十三智。其中,前三智为三慧所生之智,内证智为胜义智,他性智为他心智,下智为法智,上智为类智,厌患智至智智等四智为四谛智,究竟智为尽无生智,大义智为大乘菩萨之智。
 此外,有关智之力用,其譬喻用语有智火、智炬、智光、智剑、智镜、智海、智船等。(杂阿含经卷十五、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三、旧华严经卷三卢舍那佛品、卷二十四“十地品”、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佛地经、舍利弗阿毗昙论卷九至卷十一、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卷八、阿毗昙甘露味论卷下、瑜伽师地论卷十、卷十三、卷三十八、卷六十九、梁译摄大乘论卷下、佛性论卷二、卷三、大乘庄严经论卷三、成唯识论卷十、大乘起信论、俱舍论光记卷二十六、成唯识论述记卷十、大乘义章卷九、卷十、法华玄义卷二上、华严经探玄记卷三、卷五)p5009FROM:【佛光大辞典】

【业】:业的梵语 Karman,音译羯磨,义译造作,其实就是行为。有情的行为有三方面,即是身、语、意三行,行为的后果就是业。身、语、意三者的种种造作,有善、恶、无记三性之分,而以善恶之业为因,可招感来生苦乐之果。故《俱舍论》曰:造作名业;《成唯识论》曰:“能感后有诸业名业”。业之为物,颇难了解,它无形无相,无质无量,但起心动意,皆成业种,支配著有情未来的命运。近代学人梁启超,于其《佛陀时代与原始佛教教理纲要》一书中,有一段解释“业”的文字,文曰:“业,梵名音译为羯磨,用现在的话来解释,大约是各人凭自己的意志力,不断的活动。活动反应的结果,造成自己的性格,这性格又成为将来活动的根抵,支配自己的运命。从支配运命那一点说,名曰业果或业报。业是永远不灭的,除非业尽——意志停止活动。活动若转一个方向,业便也转个方向而存在,业果业报决非以一期生命的死亡而终了,死亡不过是这色身循物理的法则由聚而散。生命并不是纯物质的,所以各人所造业,并不因物质的身体之死亡而消灭,死亡之后,业力会自己驱引自己换一个别的方向别的形式,又形成一个新生命。这种转变形态名曰轮回。懂得轮回道理,便可以证明业力不灭的原则。”如果以现代的观念语言来诠释业,业就是身心行为的后果。身心行为无非是思想、语言、动作,这在佛法中称为身、语、意三业。我人的日常行为有其惯性,此称为业习。此行为惯性有指导身心活动倾向之势用,称之为业力。我人的习性,有先天俱有的,有后天养成的。先天俱有者,应是多生以来生活经验熏习所成;后天养成的,当与今生生活环境与行为习惯性有关。先天后天的习气形成我人的性格,性格复支配我人的行为,又形成未来的性格,所以业力是一种支配我人命运的力量。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信解】:(术语)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法华经序品曰:“种种信解,种种相貌。”同嘉祥疏二曰:“信解者,始名为信,终称为解。又钝根为信,利根为解。”同七曰:“信破邪见,解破无明。”【又】七贤之第三。(参见:七贤)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业报】:业与报并称。意为业之报应或业之果报。谓由身口意之善恶业因所必招感之苦乐果报。或指业因与果报。又作业果。此为佛教之重要基本观念。据成实论卷七载,业报有善、不善、无记三种,善得爱报,不善得不爱报,无记则不报;此即佛教所主张之必然业报法则。于此法则中,业不但为受身因缘,万物亦从业因生。盖于业与异熟、等流、离系、士用、增上等五种果之关系中,有漏之善、不善有异熟、等流之诸果,无记及无漏之业,则唯有等流、离系等果而无异熟果。又其中唯有漏之善、不善业所招之异熟果称为业报。
 大宝积经卷九十六(大一一·五四二中):“阎罗常告彼罪人,无有少罪我能加,汝自作罪今自来,业报自招无代者。”成实论卷八之三受报业品(大三二·二九八上):“善业得乐报,不善业得苦报,不动业得不苦不乐报。”
 于业报之中,决定个人贫富、寿夭、命运之业,称为满业。决定人之共性与共同物质生活条件之业,称为引业。又如受生为人、畜等果报之总相,称为总报;如虽同受生为人,然有贵贱、智愚、美丑等差别,则称为别报。又果报之主体,即有情之身心,称为正报;有情所依之国土、什器等,称为依报。又国土、山河等为多人所共同受用之果报,系由共业所招感,故称共报。具体说明此一内容者,为十二因缘与五道(或六道)轮回。(中阿含经卷三、卷十四、卷三十四、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杂阿毗昙心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四、卷一二五)((参见:业)5494)p5500 FROM:【佛光大辞典】


【因果】:梵语 hetu-phala。指原因与结果。亦即指因果律。为佛教教义体系中,用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之基本理论。盖一切诸法之形成,“因”为能生,“果”为所生;亦即能引生结果者为因,由因而生者为果。以时间之因果关系而言,因在前,果在后,此称为因果异时;但若就空间而言,则如束芦之相倚相依之情形,此乃广义之因果关系,称为因果同时。
 古代印度之外道,有关因果之论点可分为四类,佛教称之为外道四执,或简称四执:(一)邪因邪果,即将万物生起之原因归于大自在天之能力。(二)无因有果,即承认现存的现象世界为果,但以此果之因难以探究,故否定此果之起因。(三)有因无果,即承认现存的现象世界为因,但以此因之结果难以探究,故否定此因之结果。(四)无因无果,即否定因果二者。
 上记之外,佛教以外的古代印度思想界,尚有二种因果论之说,即:(一)因中有果论,主张果所显现之现象世界必内具于因中,此乃婆罗门教与数论学派之思想;亦即认为因中常具有果性,故以因与果之性质相等。(二)因中无果论,系与婆罗门教对立之一般思想界及胜论学派所提倡。即主张结合众多独立之根本要素,方能生起现象世界;亦即认为因中未必具有果性,而须藉众多的因相互和合始能产生果,故认为因与果之性质并不相等。此论说亦可称为果中有因论。
 佛教之因果论大抵可分为大小乘二系统,小乘以俱舍宗为典型,提出四缘、六因、五果之说;大乘则以唯识宗为代表,以四缘、十因、五果为其因果论之主要内容,而于四缘、五果之阐释,大小二乘之观点亦相迥异。以唯识家而言,既认为宇宙万有皆由含藏于阿赖耶识中之种子所变现,而由种子变现成诸法之间,须经由“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种子生种子”等的“三法两重”之因果关系,展转作用而变现为森罗万象。其中,种子生种子之关系为因果异时;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之关系为因果同时。此外,于六因、五果之中,异熟因与异熟果之关系,以及同类因、遍行因与等流果之关系,皆为因果异时。至于俱有因、相应因与士用果之关系,则为因果同时。又能作因与增上果之关系,通于因果异时与因果同时。又同类因与等流果之关系,系以自类之法为因,引生等同流类之果,故称自类因果。
 众生之行为能引生异时之因果,即善之业因必有善之果报,恶之业因必有恶之果报,此称善因善果、恶因恶果。然严格言之,应称为善因乐果、恶因苦果。此乃因由善恶二业所招感之果报,系属非善非恶之“无记性”;而所谓善、恶,乃特指必定招感果报之因法,故不宜以善果、恶果为果报之称。此种因果之理,俨然而不乱,称为因果报应。若无视因果之理的存在,而落入否认因果之思想见解中,即称“拨无因果”。又若从实践修道上论因果关系,则由修行之因能招感成佛之果,此称为修因得果、修因感果、酬因感果。
 此外,由善恶之业因而招感乐苦之果报,此种因果系异熟因与异熟果之因果关系;又由福德(世间的善业)而招感人天乐果,此为福因与福果之因果关系;又由修习智慧能招感觉悟之果报,此为智因与智果之因果关系。上述三种因果关系,称为三因三果。又一般所谓的三世因果、因果报应等,多系指异熟因与异熟果之因果关系而言。
 盖一切法皆由因果之理而生成坏灭,十界迷悟之显现,即由此因果关系所成,而产生世间之因果、出世间之因果、迷界之因果、悟界之因果等分别。若就四谛而言,其苦、集二谛为世间迷界之因果,灭、道二谛则为出世间悟界之因果。要之,此因果之理实乃佛教重要之基本教理,于诸经典中即常对此理加以阐释说明,并以善恶之因果报应如影随形而相续不绝,来劝导人修行佛道,超脱有漏之境界,以达于无漏之寂静地。(无量寿经卷下、俱舍论卷六、阿毗达磨发智论卷一、卷十五、大毗婆沙论卷十、卷十一、卷十六、瑜伽师地论卷五、卷三十八、显扬圣教论卷十八、成唯识论卷三、卷七、卷八、大乘义章卷三、卷四)((参见:十因)418、“五果”1112、“六因”1256、“四缘”1832、“因”2269、“种子”5863)2293 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正念】:
正确的念头。不生邪念,忆念正道,叫做“正念”。八正道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我慢】:梵语 a^tma-ma^na。谓视“我”为一己之中心,由此所执之“我”而形成憍慢心。为七慢之一,九慢之一。成唯识论卷四(大三一·二二中):“我慢者,谓踞傲恃所执我,令心高举,故名我慢。”
 数论外道立我慢为二十五谛之一,由大谛(万象所变现最初之法,即决智)中觉用之变易而起。(成唯识论卷六、金七十论卷上、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俱舍论卷十九、俱舍论光记卷十九)((参见:我慢谛)2943、“慢”5812)p2943 FROM:【佛光大辞典】

【正法】:梵语 sad-dharma,巴利语 saddhamma。指真正之法。亦即佛陀所说之教法。又作白法(梵 s/ukla-dharma)、净法,或称妙法。凡契当于佛法正理之法,皆称正法,如不取不著之法门、大菩萨之法。据大毗婆沙论卷一八三载,如来正法有世俗、胜义之别,世俗正法指名句文身,即经律论;胜义正法则指圣道,即无漏之根、力、觉支、道支。又俱舍论卷二十九以为世尊正法之体有教、证二种;教正法,指佛所说之经律论三藏;而三十七品等菩提分法,则为证正法。换言之,教正法即世俗正法之体,证正法即胜义正法之体。(杂阿含经卷二十五、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八、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五证劝品、杂阿毗昙心论卷十、大智度论卷三十四)FROM:【佛光大辞典】

【身语意三业】:成唯识论一卷十四页云:世尊经中说有三业。拨身语业。岂不违经?不拨为无,但言非色。能动身思,说名身业。能发语思,说名语业。审决二思,意相应故;作动意故;说名意业。起身语思,有所造作,说名为业。是审决思所游履故;通生苦乐异熟果故;亦名为道。故前七业道、亦思为自性。或身语表、由思发故;假说为业。思所履故;说名业道。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贤圣】:在凡夫之位的修行人叫做“贤”,已经断惑证真的人就叫做“圣”。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邪见】:梵语 mithya^-dr!s!t!i,巴利语 miccha^-dit!t!hi。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系八邪行之一,十恶之一,十随眠之一,五见之一。以为世间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而谓恶不足畏,善亦不足喜等之谬见,即是邪见。盖俱舍家谓拨无因果为邪见;唯识家则主张拨无因果及四见以外之所有邪执,均称为邪见。
 另据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九载,五见虽同为邪推度,但因邪见之“无行相”过患特重,故特称之为邪见。又谓邪见坏事,谤因果及三宝,坏法恩、生恩,起法怨、生怨,并破坏现量,为暴恶之见,故别立此名。(俱舍论卷十九、成唯识论卷六、法蕴足论卷一、卷十、成实论卷十、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四十六、瑜伽师地论卷八)((参见:八邪行)283、“十善十恶”468、“五见”1099)p3033 FROM:【佛光大辞典】

【十种回向】:(名数)上三种开为十种:一回自而向他,二回少而向多,三回自之因行向他之因行,四回因而向果,五回劣而向胜(六原缺),七回事而向理,八回差别之行而向圆融之行,九回世而向出世,十回顺理之事行而向理所成之事。此十义中,前三者回向于众生,次三者回向于菩提,次二者回向于实际,次二者通于菩提及实际。见华严大疏钞二十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波罗蜜】:梵语 pa^ramita^,巴利语 pa^rami^ 或 pa^ramita^。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
 梵语 pa^ramita^,有到达彼岸、终了、圆满等义;巴利语 pa^rami^,则有最上的、终极的等义。诸家对波罗蜜之译释各有说法。据弥勒菩萨所问经卷八载,波罗蜜通于已到、当到之义,即佛为已到彼岸,菩萨为当到彼岸。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载,到彼岸有三种之别,即:(一)随所修行而达于究竟无余。(二)入真如,以入真如为究竟,如众流以归海为终极。(三)得无等果,无别果胜于此果。盖菩萨所修之行,所入之理,及所得之果,皆究竟而圆满。又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波罗蜜多有五因缘,即无染著、无顾恋、无罪过、无分别、正回向等。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载,波罗蜜有十七义,如修习胜利、无所著、无所见、无患累等。据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载,有二十义,例如一切所知诸妙善法能到彼岸、于菩萨藏差别法门正安住义等。
 有关此岸、彼岸之说,各家亦异。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之六波罗蜜项载,即:(一)生死为此岸,究竟涅槃为彼岸。(二)生死涅槃有相为此岸,平等无相为彼岸。据大品经游意载,即:(一)小乘为此岸,大乘为彼岸。(二)魔为此岸,佛为彼岸。(三)世间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又谓成论师以有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众惑为此岸,种智为彼岸。
 依诸经论而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四波罗蜜等分别:(一)六波罗蜜,又作六度,为诸部般若经之说。指大乘菩萨所必须实践之六种修行。即:(1)布施波罗蜜,又作檀那(梵 da^na,巴同)波罗蜜、檀波罗蜜,谓全然施惠。(2)持戒波罗蜜,又作尸罗(梵 s/i^la)波罗蜜,谓全然持守教团之戒律。(3)忍辱波罗蜜,又作羼提(梵 ks!a^nti)波罗蜜,谓全然忍耐之意。(4)精进波罗蜜,又作毗梨耶(梵 vi^rya)波罗蜜,谓全然努力之意。(5)禅定波罗蜜,又作禅那(梵 dhya^na)波罗蜜,谓心全然处于一境。(6)智慧波罗蜜,又作般若(梵 prajn~a^)波罗蜜、慧波罗蜜、明度、明度无极,谓圆满之智慧,系超越人类理性之无分别之智慧;依此则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罗蜜,乃至修禅定而完成禅定波罗蜜,故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本,而称诸佛之母。
 (二)十波罗蜜,又作十度、十胜行,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等之说。六波罗蜜加如下之四波罗蜜,则为十波罗蜜,即:(1)方便波罗蜜,又作沤波耶(梵 upa^ya)波罗蜜,指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2)愿波罗蜜,又作钵罗尼陀那(梵 praN!idha^na)波罗蜜,谓得智慧(即菩提)后,救济众生的殊胜之愿。(3)力波罗蜜,又作波罗(梵 bala)波罗蜜,谓能正确判断所修所行的全然之能力。(4)智波罗蜜,又作若那(梵 jn~a^na)波罗蜜,谓享受菩提之乐,并教导众生得全然之智慧。
 (三)四波罗蜜,为胜鬘经颠倒真实章等之说。即:(1)常波罗蜜,谓全然永远性之波罗蜜。(2)乐波罗蜜,谓全然安稳性之波罗蜜。(3)我波罗蜜,谓全然主体性之波罗蜜。(4)净波罗蜜,谓全然清纯性之波罗蜜等,乃具足涅槃四种殊胜之特质(四德)。
 (四)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称位于东南西北方之四菩萨为四波罗蜜,即东方之金刚波罗蜜、南方之宝波罗蜜、西方之法波罗蜜、北方之业波罗蜜等。此外,南传之巴利语典籍,如所行藏(巴 Cariya^pit!aka)、佛种姓(巴Buddhavam!sa)、法句经注(巴 Dhammapadat!t!hakatha^)等,亦立十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持戒(巴 si^la)波罗蜜、出离(巴 nekkhamma)波罗蜜、般若(巴 pan~n~a^)波罗蜜、精进(巴 viriya)波罗蜜、忍辱(巴 khanti)波罗蜜、真谛(巴 sacca)波罗蜜、决意(巴 adhit!t!ha^na)波罗蜜、慈(巴 metta^)波罗蜜、舍(巴 upekkha^)波罗蜜等。(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华严经离世间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慧度经宗要、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一(智顗)、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良贲)、般若波罗蜜多经赞)p3445 FROM:【佛光大辞典】

【净心】:<一>梵语 vis/uddha-citta,西藏语 rnam-par-dag-pah!i sems。即清净之心。又作清净心。系指清净之信仰心、清明离垢之心,或指众生本具之自性清净心。法华经卷四提婆达多品载,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听闻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净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堕地狱、饿鬼、畜生,而生于十方佛前。佛般泥洹经卷上列有净心、思心、智心等三心,净心即尸大,思心即三摩提,智心即崩慢若。所谓尸大心,即不淫、不怒、不贪;所谓三摩提,即摄心不令走失;所谓崩慢若,即心中无爱欲,且能持佛禁戒。新华严经卷三十五亦于所举十种深心之中列有清净心(梵 s/uddha-citt'a^s/aya-manasika^ra,藏 dag-pah!i sems-kyi bsam-pa yid-la bya-ba,清净心意乐作意之意)。唐代道宣之“净心诫观法”释名篇载,所谓净心,即于现行烦恼、诸种病患等,修习对治,即时能随分解脱,垢染渐灭,心转明净,发生定慧,起大乘清净之信心,趋向菩提种性住处,以今微因,后当感果。(新华严经卷七十三、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七、金刚三昧经  FROM:【佛光大辞典】

【多闻】:(术语)多闻法文而受持也。维摩经菩萨品曰:“多闻是道场,如闻是行故。”圆觉经曰:“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止观】:止与观。止是止息一切妄念,观是观察一切真理。止属于定,观属于慧,止观就是定慧双修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福慧】:又称福观。即福德与智慧二种庄严。福者修六度中之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善业,属利他;慧者智慧,即观念真理,属自利。华严五教章卷二(大四五·四九○下):“此终教中论其实行,从初发意即福慧双修,故成佛时无别修也。”(法华经方便品、摩诃止观卷六、禅苑清规卷六受书)((参见:福智)58570FROM:【佛光大辞典】

【障】: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障碍圣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盖】: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覆盖行者的清净心,使善心不能生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缠】:梵语 paryavastha^na。指心之缠缚,能妨碍修善。为烦恼(尤指随烦恼)之异名。无惭、无愧、嫉、悭、悔、睡眠、掉举、惛沈等八随烦恼,称为八缠。八缠加忿、覆,则为十缠。又经部称烦恼之种子(潜势位)为随眠;对此,谓烦恼之现行(显势位)为缠。(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七、卷五十、品类足论卷一、杂集论卷七、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九)p6857FROM:【佛光大辞典】

【缚】: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系缚人们的身心,使不得自在。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巧方便】:又作方便善巧、善权方便、权巧方便、善方便、巧方便、权方便。或单称为善巧、善权、巧便、方便。即随顺机宜而施设的巧妙智用。

《大方便善巧方便经》卷一云(大正12·166a)︰
‘云何是菩萨摩诃萨善巧方便?愿佛世尊广分别说。佛告智上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汝今当知,具善巧方便菩萨摩诃萨,以一方便普令一切众生如理修行。何以故?具善巧方便菩萨摩诃萨,乃至于彼傍生异类诸恶趣中,菩萨亦以平等一切智心施其方便。即以如是善根回向一切众生,令诸众生修行二法。何等为二?所谓一切智心、回向心。善男子!如是名为菩萨摩诃萨善巧方便。’

依世亲《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所载,‘菩萨巧方便回向’系将礼拜等五种修行方式所集的一切功德善根,用于发愿摄取一切众生往生安乐佛国。即菩萨自己以善巧智力施设种种方便,将自己的善根回向施予一切众生,期许饶益众生,此即为善巧方便。

吉藏《法华义疏》卷四(上)述说佛开三乘法以摄受众生即为方便善巧,文云(大正34·482b)︰
‘外国称伛和拘舍罗。伛和称为方便,拘舍罗名为胜智。谓方便胜智也。(中略)方便是善巧之名,善巧者智用也。理实无三,以方便力是故说三,故名善巧。问︰无三说三,云何名善巧?答︰由无三说三,众生遂得实益,故名善巧。’

又,《佛地经论》认为善巧方便之体是四智中的成所作智。该论卷七云(大正26·324c)︰
‘经曰︰身语及心化,善巧方便业。论曰︰有义此显成所作智。谓智能起身语心化,称顺机宜,故名善巧,加行不绝,故名方便,此即名业。’

此外,《大宝积经》卷五十一〈菩萨藏会〉曾揭‘十种善巧’之说,此十种即︰蕴法善巧、界法善巧、处法善巧、谛法善巧、无碍解善巧、依趣善巧、资粮善巧、道法善巧、缘起善巧、一切法善巧。其他,如《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有十二种方便善巧之说法,卷四十七又提出十种;《成唯识论》卷九则提出回向、拔济二种。[参考资料]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卷上;《大般若经》卷三二八~卷三三0、卷三三八~卷三四一、卷五八五;旧译《华严经》卷三十七、卷三十八;《正法华经》卷一〈善权品〉;《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五;《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七、卷五十七。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18#
 楼主| 发表于 2023-8-28 15:41: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8-28 15:42 编辑

[华严经辑要]—— 十种[发心]和[深心]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用时 1 小时

==============================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发心。何等为十?所谓:

我当度脱一切众生心;

我当令一切众生除断烦恼心;

我当令一切众生消灭习气心;

我当断除一切疑惑心;

我当除灭一切众生苦恼心;

我当除灭一切恶道诸难心;

我当敬顺一切如来心;

我当善学一切菩萨所学心;

我当于一切世间一一毛端处现一切佛成正觉心;

我当于一切世界击无上法鼓,令诸众生随其根欲悉得悟解心。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如来无上大发起能事心。」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有十种发心(指发愿求无上菩提之心。发菩提心之略称。即发起求解脱苦难,往生净土或成佛之愿望。菩提心乃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长养之良田,发此心,勤行精进,以速证无上菩提)。是哪十种呢?就是:

发起我应当度脱(超越生死之苦,解脱烦恼。为得度解脱之略称。又作得脱。即脱离三界流转之境界,而达涅槃之彼岸)一切众生之心;

发起我应当令一切众生除断烦恼(使有情之身心发生恼、乱、烦、惑、污等精神作用之总称。人类于意识或无意识间,为达到我欲、我执之目的,常沉沦于苦乐之境域,而招致烦恼之束缚。在各种心的作用中,觉悟为佛教之最高目的;准此而言,妨碍实现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通称为烦恼。佛陀欲使众生了解烦恼所致之恐怖情形,遂以各种立场表示之。自其作用而言,有随眠、缠、盖、结、缚、漏、取、系、使、垢、暴流、轭、尘垢、客尘等各种名称。其用法有广狭二义,若加以分类,则极为复杂。一般以贪、嗔、痴三惑为一切烦恼之根源)之心;

发起我应当令一切众生消灭习气(由于吾人之思想及行为(尤以烦恼)经常生起,其熏习于吾人心中之习惯、气分、习性、余习、残气等,称为习气。如由纳香之箧中取出香,箧内犹存香气;用以比喻虽灭除烦恼之正体(称为正使),尚存习惯气分)之心;

发起我应当断除一切疑惑(指心生疑念而不能安定之状态;惑,指迷于对象而判断力颠倒)之心;

发起我应当除灭一切众生苦恼(生死海之法,总为苦我恼我者,一无安稳之自性)之心;

发起我当除灭一切恶道(道,为通之义。即指生前造作恶业,而于死后趣往之苦恶处所。系对所趣之依身及器世界之总称,主要指地狱)诸难之心;

发起我应当敬顺(敬他顺他之命也)一切如来之心;

发起我应当善学一切菩萨所学之心;

发起我应当于一切世间一一毛端处示现一切佛成正觉(意指真正之觉悟。谓证悟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即如来之实智,故成佛又称“成正觉”。以上系就正觉之广义而言。若狭义言之,则特指释尊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觉悟缘起之法,证得解脱)之心;

发起我应当于一切世界击无上法鼓(譬喻佛说之法如鼓,可诫众进善;犹如扣鼓可诫兵前进),令诸众生随其根欲都能获得悟解之心。

这些即为十种发心。

如果诸菩萨能够安住其中,则能获得如来无上大发起能事之心。」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发心】:又作初发意、新发意、新发心、初心、发意。<一>指发愿求无上菩提之心。发菩提心之略称。即发起求解脱苦难,往生净土或成佛之愿望。菩提心乃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长养之良田,发此心,勤行精进,以速证无上菩提。翻译名义集卷十二载有三种发心,即:(一)发大智心,欲以智慧广求一切佛法,普令众生皆得法喜之乐。(二)发大悲心,慈愍一切众生轮回生死,受种种苦,誓愿救拔。(三)发大愿心,依四弘誓愿,发无上菩提之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释氏要览所载三种发心为:(一)厌离有为发心,厌恶世间皆是有为之法,能招感三界生死之苦,欲求出离此苦,即发心修行。(二)所求菩提发心,宿有善本,具正知见,欲求出世妙道,即发心修行。(三)饶益有情发心,起慈悲心,愍念世间一切众生受生死苦,即发心修行,愿拔其苦而予其乐。((参见:菩提心)5200)
 <二>于日本净土真宗,指初入佛道,或新近出家得度之童男。p5162 FROM:【佛光大辞典】

【度脱】:超越生死之苦,解脱烦恼。为得度解脱之略称。又作得脱。即脱离三界流转之境界,而达涅槃之彼岸。(佛说无量寿经卷上、法华经序品)p3779 FROM:【佛光大辞典】

【烦恼】:梵语 kles/a,巴利语 kilesa。音译吉隶舍。又作惑。使有情之身心发生恼、乱、烦、惑、污等精神作用之总称。人类于意识或无意识间,为达到我欲、我执之目的,常沉沦于苦乐之境域,而招致烦恼之束缚。在各种心的作用中,觉悟为佛教之最高目的;准此而言,妨碍实现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通称为烦恼。佛陀欲使众生了解烦恼所致之恐怖情形,遂以各种立场表示之。自其作用而言,有随眠(梵 anus/aya)、缠(梵 paryavastha^na)、盖(梵 nivaraN!a)、结(梵 sam!yojana)、缚(梵 bandhana)、漏(梵 a^srava)、取(梵 upa^da^na)、系(梵 grantha)、使、垢、暴流、轭、尘垢、客尘等各种名称。其用法有广狭二义,若加以分类,则极为复杂。一般以贪、嗔、痴三惑为一切烦恼之根源。
 俱舍与唯识学于阐发心的作用之理论,最具组织性。通常将烦恼分为根本烦恼(本惑、根本惑)、枝末烦恼(随惑、随烦恼)二种。根本烦恼又分为贪、嗔、痴(无明)、慢、疑、见(恶见)等六烦恼(随眠);其中,见又可分为有身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种,合称为十烦恼(十使)。见有推察探求之性质,其作用猛利,自古称为五利使,其他称为五钝使。唯识学中,与第七识相应而起之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称为四根本烦恼。枝末烦恼系伴随根本烦恼而起之从属者,在俱舍中有放逸、懈怠等十九种;唯识中除去二种,另加上失念、散乱、不正知等,共二十种。俱舍论以妨碍觉悟之烦恼,称为烦恼障;虽能离弃烦恼障,然未能得到无余涅槃之障碍,称为解脱障。唯识论则以我执为根本者,称为烦恼障;妨碍正智之产生者,称为所知障。迷惑于佛教普遍之真理者,称为迷理惑;迷惑于具体个别事象的人类情意者,称为迷事惑。若以修行阶段之差异而区别,迷惑于佛教之真理者,称为见惑;迷惑于现象上之事物者,称为修惑。前者在见道位灭除者共有八十八使;后者在修道位灭除的贪、嗔、痴、慢等,共有八十一种,此系俱舍所说,唯识则谓一一二使与十六种。
 其他另有见烦恼、爱烦恼(有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等三烦恼)之说。天台宗亦有见思(见惑、思惑)、尘沙(妨碍化导)、无明等三惑之说。此外,尚有三漏、三结、四暴流、四取、五盖、五结、六垢、七流、九结、十缠等各种分类,或称为百八烦恼,或因计算方法不同而有各种异说,例如八万四千烦恼。(入阿毗达磨论卷上、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三、卷四十六、卷六十、俱舍论卷二十、卷二十一、佛性论卷三、成唯识论卷六)p5515 FROM:【佛光大辞典】

【习气】:梵语 va^sana^,巴利语同。又作烦恼习、余习、残气。略称习。由于吾人之思想及行为(尤以烦恼)经常生起,其熏习于吾人心中之习惯、气分、习性、余习、残气等,称为习气。如由纳香之箧中取出香,箧内犹存香气;用以比喻虽灭除烦恼之正体(称为正使),尚存习惯气分。佛典中所记载,如难陀之淫习、舍利弗及摩诃迦叶之嗔习、卑陵伽婆跋之慢习、摩头婆私吒之跳戏习、憍梵钵提之牛业习等,均为习气之例;唯有佛乃能永断正使及其习气。
 唯识宗以习气为种子之异名,乃现行熏习之气分,具有产生思想、行为及其他一切有为法之能力,含藏于阿赖耶识中。又将习气分为三种,称为三种习气、三种熏习,即:(一)名言习气,指依名言(言语之表象)而熏成之种子(即名言种子),系使一切有为法各自产生之直接原因。亦即由名相概念熏于阿赖耶识形成之种子;此类种子反转过来即成为现实各种事物之原因。若就引生等流果(与因同种类之果)之观点而言,名言习气又称为等流习气。其中又可分依表义名言(以音声表义)与显境名言(缘虑对境之心、心所)而产生之二种习气。(二)我执习气,乃依我执而熏成之习气。亦即由吾人之“我见”熏习阿赖耶识而成之种子;此类种子即是吾人于现实生活中分别你、我及其他种种差别之原因。(三)有支习气,由有支(梵 bhava^n%ga),即三有(于三界之生存)之因(支即因之意)所熏成之善恶业种子。亦即吾人自身所作善恶诸业熏于阿赖耶识而成之种子;此类种子即是后世获得各种不同果报之原因。若就其招感异熟果(果报)之观点而言,有支习气又称为异熟习气。
 此外,诸善根积习之气分,亦称习气。如旧华严经卷四十离世间品所载,第十地之菩萨有菩提心习气(又称本气)、善根习气(成行气)、教化众生习气(下化)、见佛习气(上见)、于清净土受生习气(受生)、菩萨行习气(大行)、大愿习气(十愿)、波罗蜜习气(十度)、出生平等法习气(理智)、种种分别境界习气(量知)等,凡十种,皆由厌伏烦恼之故,于诸行积累熏习气分,方能究竟断伏烦恼,称为习气。除上记之外,另有等流习气与异熟习气,或名言种子与业种子等之分别。(大智度论卷二十七、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二、成唯识论卷八、十地经论卷十一、俱舍论光记卷一、大乘义章卷五本、华严经疏卷五十三)((参见:种子)5863)p4771FROM:【佛光大辞典】

【疑惑】:疑,梵语 vicikitsa^,指心生疑念而不能安定之状态;惑,指迷于对象而判断力颠倒。与“疑惑”之用语相似者,另有疑惧、疑团,然“疑”与“惧”之含意并不尽同。盖所谓疑,系以理智寻思而不可理解真象、不能决定是非之心理状态;所谓惧,系由于情感无所依赖而产生之感觉状态。故知由于疑,会产生欲以哲理分析来解决之倾向,及以转换为直观作用之倾向;然由于惧,则易产生罪业意识与凡夫意识。要之,“疑”之特性,乃向外界之疑逐渐转为向内之疑,并因而形成一股疑团(执),乃至一股大疑团,此时即易于转换为直观之作用。故禅宗每每强调大疑乃参禅悟道所绝对必须者,譬如有一僧遗失其唯一之袈裟,寻而不得,念念不忘,片刻不舍而反覆寻觅,此称为真疑;反之,譬如今人对古人经历之疑团悬案妄附疑情,而未能彻底寻究,此称为模仿疑,而非真疑。若无真疑,则亦无参透大悟之日;例如于未失却之物,以为已然失却而欲寻求,虽压抑之,亦不由心,直至寝食难安,大疑自然现前,由是即有转换为悟道因缘之良机。p5843FROM:【佛光大辞典】

【苦恼】:(术语)生死海之法,总为苦我恼我者,一无安稳之自性。无量寿经下曰:“贪恚愚痴,苦恼之患。”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恶道】:为“善道”之对称。与“恶趣”同义。道,为通之义。即指生前造作恶业,而于死后趣往之苦恶处所。系对所趣之依身及器世界之总称,主要指地狱。在六道之中,一般以地狱、饿鬼、畜生三者称为三恶道,阿修罗、人间、天上则称为三善道。此外,四恶道指地狱、饿鬼、畜生及阿修罗;五恶道则指地狱、饿鬼、畜生、人间、天上。(无量寿经卷下、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大乘义章卷八末)((参见:恶趣)4950)p4950 FROM:【佛光大辞典】

【敬顺】:(术语)敬他顺他之命也。法华经安乐行品曰:“敬顺佛故,发大誓愿。”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觉】:梵语 samyak-sam!bodhi,巴利语 samma^-sambodhi。意指真正之觉悟。又作正解、等觉、等正觉、正等正觉、正等觉、正尽觉。等者,就所证之理而言;尽者,就所断之惑而言。即无上等正觉、三藐三菩提之略称。梵语sambodhi之意译,音译三菩提。谓证悟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即如来之实智,故成佛又称“成正觉”。阿弥陀佛在往昔十劫即成就正觉,最初成佛之瞬间即称为正觉一念。又极乐净土之莲花,为依弥陀如来成就正觉所成之花,故称正觉花。
 以上系就正觉之广义而言。若狭义言之,则特指释尊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觉悟缘起之法,证得解脱。长阿含卷二游行经(大一·一五下):“佛昔于郁鞞罗尼连禅水边,阿游波尼俱律树下,初成正觉。”又于华严宗所判之五教中,释尊之初成正觉,在“小乘教”系指释迦生身之实成,在“始教”则指八相化身之示现,在“终教”则谓十地行满之报身,在“顿教”则称法身之初成,在“圆教”乃意味遍满因陀罗网无边世界念念初初之成正觉。(杂阿含经卷十二、中阿含卷五十六罗摩经、往生论注卷上、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参见:正遍知)2001、“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674)FROM:【佛光大辞典】

【法鼓】:<一>譬喻佛说之法如鼓,可诫众进善;犹如扣鼓可诫兵前进。法华经序品(大九·三下):“吹大法螺,击大法鼓。”(大集经卷五十六、无量寿经卷上)
 <二>禅宗寺院使用的大鼓之一。法堂设二鼓,其东北角之鼓,称为法鼓;西北角之鼓,称为茶鼓。法鼓乃于法会之前告知大众之用,或用于住持之上堂、小参、普说、入室之际。(禅林象器笺呗器门)p3417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深心。何等为十?所谓:

不染一切世间法深心;

不杂一切二乘道深心;

了达一切佛菩提深心;

随顺一切智智道深心;

不为一切众魔外道所动深心;

净修一切如来圆满智深心;

受持一切所闻法深心;

不著一切受生处深心;

具足一切微细智深心;

修一切诸佛法深心。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一切智无上清净深心。」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有十种深心(又称深信。此词于佛典中之语义,颇有异解。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是哪十种呢?就是:

不染着一切世间法(指自惑业因缘所生之三界有情、非情等一切法,此等诸法皆为有漏无常。四谛中之苦、集二谛属世间法。一切世间法中,以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者,特称为八世)之深心(又称深信。此词于佛典中之语义,颇有异解。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

不掺杂一切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界)道之深心(又称深信。此词于佛典中之语义,颇有异解。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

了达(彻底理解之意。即对一切事理皆能了悟通达)一切佛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之深心(又称深信。此词于佛典中之语义,颇有异解。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

随顺一切智智(智中之智也,特称佛之一切智。指佛陀之智慧是一切智中之最殊胜者)道之深心(又称深信。此词于佛典中之语义,颇有异解。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

不为一切众魔外道(于佛教外立道者。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者)所动之深心(又称深信。此词于佛典中之语义,颇有异解。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

清净修习一切如来圆满智慧(乃原始的明觉,也是开悟(自心本性不再受到障蔽)时所显现的智慧)之深心(又称深信。此词于佛典中之语义,颇有异解。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

受持(指领受于心,忆而不忘)一切所闻法之深心(又称深信。此词于佛典中之语义,颇有异解。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

不着于一切受生处之深心(又称深信。此词于佛典中之语义,颇有异解。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

具足一切微细智慧之深心(又称深信。此词于佛典中之语义,颇有异解。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

修行一切诸佛法之深心(又称深信。此词于佛典中之语义,颇有异解。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

这些即为十种深心。

如果诸菩萨能够安住其中,则能获得一切智(指了知内外一切法相之智)无上清净(指远离因恶行所致之过失烦恼)之深心(又称深信。此词于佛典中之语义,颇有异解。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深心】:梵语 adhya^s/aya。为三心之一。又称深信。此词于佛典中之语义,颇有异解。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中):“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中略)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六十华严经卷二十四中列举十种深心之名(大九·五五一上):“何等为十?一净心,二猛利心,三厌心,四离欲心,五不退心,六坚心,七明盛心,八无足心,九胜心,十大心。”观无量寿经载,若有众生欲往生净土,若发三心即便往生,深心即为其一。善导释为深信之心。另外亦指凡夫执迷之深固,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八十华严经卷三十五、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大智度论卷七十一)((参见:三心)532)p4658 FROM:【佛光大辞典】

【世间法】:梵语 loka-dharma,巴利语 loka-dhamma。指自惑业因缘所生之三界有情、非情等一切法,此等诸法皆为有漏无常。四谛中之苦、集二谛属世间法。一切世间法中,以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者,特称为八世间法,又称八风。p1526FROM:【佛光大辞典】

【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了达】:彻底理解之意。即对一切事理皆能了悟通达。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大九·三五中):“深入禅定,了达诸法。”八十华严卷三十七(大一○·一九五中):“了达三界依心有,十二因缘亦复然。”p166 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智智】:(术语)智中之智也,特称佛之一切智。(参见:一切智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切智智】:梵语 sarvajn~a-jn~a^na。指佛陀之智慧是一切智中之最殊胜者。音译作萨婆若那。一切智通于声闻、缘觉、佛三者,今为区别佛智与前二者,故称佛智为一切智智。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大八·八三七上):“自性清净,名本觉性,即是诸佛一切智智。”大日经卷六(大一八·四一中):“离一切分别及无分别,而彼无尽众生界,一切去来,诸有所作,不生疑心;如是无分别一切智智,等同虚空。”可知一切智智是智中之智,犹如虚空界,离一切分别;又如大地,为一切众生所依;又如风界,除去一切烦恼尘;又如火界,能烧一切无智之薪;又如水界,众生依之而欢乐;非但以一切种遍知一切法,亦知此法为究竟之常不坏相,不增不减,犹如金刚,故为究竟实际之实智,亦唯如来自证之解脱味。(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大日经义释卷一、大毗卢遮那经住心钞卷四)p16 FROM:【佛光大辞典】

【外道】:(术语)于佛教外立道者。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者。资持记上之一曰:“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别行邪法。”天台净名疏一之本曰:“法外妄解,斯称外道。”三论玄义上曰:“至妙虚通,目之为道。心游道外,故名外道。”圆觉经集注中曰:“心行理外,故名外道。”梵网经上曰:“天魔外道,相视如父母。”法华经譬喻品曰:“未曾念外道典籍。”圆觉经曰:“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身心。”外道之种类不一。百论有“二天三仙”,四宗论及入大乘论有“四外道”,维摩经,涅槃经等有“六师”,唯识论有“十三外道”,瑜伽论有“十六外论师”,外道小乘涅槃论有“二十种”,大日经有“三十种”,涅槃经,僧祇律等有“九十五种”,华严经,智度论等有“九十六种”。以下逐项详说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圆满智慧】: 乃原始的明觉,也是开悟(自心本性不再受到障蔽)时所显现的智慧。梵文之发音为“佳那”。FROM:【《英汉-汉英-英英佛学辞典》中华佛典宝库 编】

【受持】:梵语 udgrahaN!a。指领受于心,忆而不忘。可分三方面:(一)受持戒律,无论出家、在家者,一旦领受佛所制定之戒法,即须誓愿持守,不得有违。(二)受持经典,乃十种法行、法华五种法师行之一。即受学经典之际,发净信解,以恭敬心阅读,并须时时讽诵、忆念。又信受佛之教法,称受持佛语;信受某部经典,如信受法华经,称受持法华。于日本日莲宗,谓行者于唱诵“南无妙法莲华经”之经题、受持法华经之际,立即可由凡夫身转为佛身,称为受持妙法成佛,略称受持成佛。(三)受持三衣,据释氏要览卷上载,僧众得受三衣后,须依法于适当之时、地穿著,如入聚落、听法等,得著大衣;于净处、习诵等,得著七条衣;于任何处所,得著五条衣。(妙法莲华经普贤劝发品、陀罗尼品、胜鬘宝窟卷上本、得度略作法、从容录第三则)p3106 FROM:【佛光大辞典】

【一切智】:梵语 sarvajn~a。指了知内外一切法相之智。音译为萨婆若、萨云然。系三智之一。关于其义,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大八·八四三上):“满足无漏界,常净解脱身,寂灭不思议,名为一切智。”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大三○·四九八下):“于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智无碍转,名一切智。”即如实了知一切世界、众生界、有为、无为事、因果界趣之差别,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者,称为一切智。又一切智对于一切种智有总、别二相之义,若依总义,则总称佛智,义同一切种智,如华严经大疏卷十六所载,如来以无尽之智,知无尽法,故称一切智。若依别义,则一切智为视平等界、空性之智,此即声闻、缘觉所得之智;一切种智为视差别界、事相之智,乃了知“平等相即差别相”之佛智,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二五·二五八下):“总相是一切智,别相是一切种智;因是一切智,果是一切种智;略说一切智,广说一切种智。一切智者,总破一切法中无明闇;一切种智者,观种种法门,破诸无明。(中略)佛自说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诸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大毗婆沙论卷十五、杂阿毗昙心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九)((参见:一切种智)19)p14FROM:【佛光大辞典】

【清净】:梵语 s/uddha, vis/uddha, paris/uddha,巴利语 suddha, visuddha, parisuddha。音译毗输陀、输陀、尾戍驮、戍驮。略称净。或作梵摩(梵 brahma,巴同)。指远离因恶行所致之过失烦恼。一般常用身语意三种清净。
 有关清净之种类,于诸经论中,均有详载,如下:(一)无性之摄大乘论释卷二就烦恼之伏断述及二种清净:(1)世间清净,由有漏道之修行能暂时压抑现行之烦恼,称为世间清净。(2)出世间清净,由无漏道之修行能完全灭尽烦恼,称为出世间清净。(二)世亲净土论则分为:(1)器世间清净,令环境变成清净。(2)众生世间清净,住于其地众生变为圣众。二者系显依、正二报皆清净。(三)大智度论卷七十三列举三种清净,即:(1)心清净,修学般若不起染心、嗔心等。(2)身清净,心既清净常得化生,故身清净。(3)相清净,得具足相好庄严身。(四)梁译摄大乘论卷中谓四种清净,即:本来自性清净、无垢清净、至得道清净与道生境界清净。(五)究竟一乘宝性论卷四说二种清净,谓本来自性清净分为二,即:(1)自性清净,万法皆空,本来即清净。(2)离垢清净,离烦恼而成为清净。(六)显扬圣教论卷三列举尸罗、心、见、度疑、道非道智见、行智见、行断智见、无缘寂灭、国土等九种清净。(七)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七列举三昧、智慧、神通、现身、多闻等各有八种清净。(大品般若经卷十二叹净品、大宝积经卷十四、卷三十九、无上依经卷上、集异门足论卷六、释净土群疑论卷一)p4667 FROM:【佛光大辞典】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19#
 楼主| 发表于 2023-8-28 17:10: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8-28 17:15 编辑

[华严经辑要]—— 十种清净[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用时 1 小时 30 分钟

==============================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慈。何等为十?所谓:

等心清净慈,普摄众生无所拣择故;

饶益清净慈,随有所作皆令欢喜故;

摄物同己清净慈,究竟皆令出生死故;

不舍世间清净慈,心常缘念集善根故;

能至解脱清净慈,普使众生除灭一切诸烦恼故;

出生菩提清净慈,普使众生发求一切智心故;

世间无碍清净慈,放大光明平等普照故;

充满虚空清净慈,救护众生无处不至故;

法缘清净慈,证于如如真实法故;

无缘清净慈,入于菩萨离生性故。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广大清净慈。」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有十种清净慈(愿给一切众生安乐的心,也就是仁爱心的无限扩大)。是哪十种呢?就是:

等心(于一切众生怨亲平等之心。又诸行等修之心)清净慈(愿给一切众生安乐的心,也就是仁爱心的无限扩大),因能普摄众生而无所拣择之故;

饶益(予人法益之意)清净慈(愿给一切众生安乐的心,也就是仁爱心的无限扩大),因能随有所作皆令欢喜之故;

摄物同己清净慈(愿给一切众生安乐的心,也就是仁爱心的无限扩大),因能究竟(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皆令出生死之故;

不舍世间清净慈(愿给一切众生安乐的心,也就是仁爱心的无限扩大),因能心常缘念集善根(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之故;

能至解脱(意谓解放,指由烦恼束缚中解放,而超脱迷苦之境地。以能超度迷之世界,故又称度脱;以得解脱,故称得脱。广义言之,摆脱世俗任何束缚,于宗教精神上感到自由,均可用以称之)清净慈(愿给一切众生安乐的心,也就是仁爱心的无限扩大),因能普使众生除灭一切诸烦恼(使有情之身心发生恼、乱、烦、惑、污等精神作用之总称。人类于意识或无意识间,为达到我欲、我执之目的,常沉沦于苦乐之境域,而招致烦恼之束缚。在各种心的作用中,觉悟为佛教之最高目的;准此而言,妨碍实现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通称为烦恼。佛陀欲使众生了解烦恼所致之恐怖情形,遂以各种立场表示之。自其作用而言,有随眠、缠、盖、结、缚、漏、取、系、使、垢、暴流、轭、尘垢、客尘等各种名称。其用法有广狭二义,若加以分类,则极为复杂。一般以贪、嗔、痴三惑为一切烦恼之根源)之故;

出生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清净慈(愿给一切众生安乐的心,也就是仁爱心的无限扩大),因能普使众生发求一切智心之故;

世间无碍(自在通达而无碍也,自在涉入而无碍也,自在融通而为一体也)清净慈(愿给一切众生安乐的心,也就是仁爱心的无限扩大),因能放大光明平等普照之故;

充满虚空(虚与空。虚与空都是无的别名。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清净慈(愿给一切众生安乐的心,也就是仁爱心的无限扩大),因能救护众生无处不至之故;

法缘(思惟离人我相一味平等之法理也。例如慈悲。深见诸法因缘生之理而起平等之慈悲谓之法缘之慈)清净慈(愿给一切众生安乐的心,也就是仁爱心的无限扩大),因能证于如如(如于真如,是不动、寂默、平等不二、不起颠倒分别的自性境界。因是如理智所证得的真如,故说“如如”)真实法之故;

无缘(佛观一切皆空,而不以特定之人为对象,故佛之慈悲特称无缘大慈;其慈心遍及一切众生,乃为慈悲中之最尊者)清净慈(愿给一切众生安乐的心,也就是仁爱心的无限扩大),因能入于菩萨离生性(出离生死的正性,亦即得道之圣者,通达谛理,断见思惑,永离三界之生死的正性)之故。

这些即为十种清净慈。

如果诸菩萨能够安住此法,则能获得如来无上广大清净慈(愿给一切众生安乐的心,也就是仁爱心的无限扩大)。」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慈】:愿给一切众生安乐的心,也就是仁爱心的无限扩大。涅槃经说:“慈即如来,如来即慈。”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等心】:(术语)于一切众生怨亲平等之心。又诸行等修之心。无量寿经下曰:“等心胜心深心。”智度论八曰:“等心者,是于一切众生中无怨无恚。”探玄记二曰:“无思益物,故云等心。”大经净影疏曰:“诸行齐修,故曰等心。”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饶益】:<一>予人法益之意。维摩诘所说经卷上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上):“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诸众生。”
 <二>富裕、丰足之意。为娑婆世界东南方之世界名称。华严经卷十二如来名号品(大一○·五九下):“诸佛子!此娑婆世界东南方,次有世界,名为饶益。如来与彼,或名现光明。”p6884 FROM:【佛光大辞典】

【究竟】:梵语 uttara,巴利语同。音译郁多罗。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前者如佛示现至高无上之真理,即称为究竟法身;大般涅槃显示佛教之最终目的,即称为究竟涅槃。后者如以不退之愿心而成就誓愿者,称为究竟愿,此乃赞仰弥陀本愿力之语。(胜鬘经一乘章、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十住毗婆沙论卷三)p2986 FROM:【佛光大辞典】

【善根】:梵语 kus/ala-mu^la,巴利语 kusala-mu^la。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据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罗经载,比丘知善、知善根,是谓成就见、得正见,于法得不坏净,入于正法中。无贪、无嗔、无痴三者为善根之体,合称为三善根。不善根(梵 akus/ala-mu^la)则为善根之相反,贪、嗔、痴等,即称三不善根,或称三毒。又善法为得善果之根本,故亦可称为善根。(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无量寿经卷上、佛本行经卷五降象品、悲华经卷八、旧华严经卷四卢舍那佛品、大宝积经卷七十八具善根品、入阿毗达磨论卷上、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七)((参见:三善根)622)p4888 FROM:【佛光大辞典】

【解脱】:梵语 vimoks!a(音译作毗木叉、毗目叉)或 vimukti(音译作毗木底)或 mukti,巴利语 vimutta 或 vimokkha 或 vimutti。又作木叉、木底。意谓解放,指由烦恼束缚中解放,而超脱迷苦之境地。以能超度迷之世界,故又称度脱;以得解脱,故称得脱。广义言之,摆脱世俗任何束缚,于宗教精神上感到自由,均可用以称之。如从三界束缚中获得解脱,分别称为欲缠解脱、色缠解脱、无色缠解脱。由修习所断烦恼之不同,可分为见所断烦恼解脱、修所断烦恼解脱等。特殊而论,指断绝生死原因,不再拘于业报轮回,与涅槃、圆寂之含意相通。
 佛教原以涅槃与解脱表示实践道之终极境地,其后乃逐渐形成种种分类而加以考究。例如:有为解脱(指阿罗汉|得解脱者|能明白了解心之作用,即胜解)与无为解脱(涅槃),或性净解脱(指众生本具离烦恼之清净本性)与障尽解脱(由于现实之烦恼污染本来之清净,故今断其烦恼而得解脱),或心解脱(指心离贪爱)与慧解脱(以智慧观照,而远离无明),或慧解脱(阿罗汉未至得灭尽定者)与俱解脱(阿罗汉至得灭尽定者),或时解脱与不时解脱等二解脱。此外,另有烦恼解脱、邪见解脱等十解脱。
 由耳闻佛法而得解脱,特名耳为“解脱耳”。解脱味,意指解脱之真味,由于解脱之境地乃平等无差别,故又称一味。以小乘佛教而言,得解脱最速需经三生,故有“三生解脱”之说。同时,称如来为真解脱(真实之解脱),称阿罗汉为一分解脱。一分解脱非真实究竟之解脱,盖如执著于得解脱者,则将不饶益他人,故亦称为“堕于解脱深坑者”。(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五、显扬圣教论卷十三、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p5602FROM:【佛光大辞典】

【烦恼】:梵语 kles/a,巴利语 kilesa。音译吉隶舍。又作惑。使有情之身心发生恼、乱、烦、惑、污等精神作用之总称。人类于意识或无意识间,为达到我欲、我执之目的,常沉沦于苦乐之境域,而招致烦恼之束缚。在各种心的作用中,觉悟为佛教之最高目的;准此而言,妨碍实现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通称为烦恼。佛陀欲使众生了解烦恼所致之恐怖情形,遂以各种立场表示之。自其作用而言,有随眠(梵 anus/aya)、缠(梵 paryavastha^na)、盖(梵 nivaraN!a)、结(梵 sam!yojana)、缚(梵 bandhana)、漏(梵 a^srava)、取(梵 upa^da^na)、系(梵 grantha)、使、垢、暴流、轭、尘垢、客尘等各种名称。其用法有广狭二义,若加以分类,则极为复杂。一般以贪、嗔、痴三惑为一切烦恼之根源。
 俱舍与唯识学于阐发心的作用之理论,最具组织性。通常将烦恼分为根本烦恼(本惑、根本惑)、枝末烦恼(随惑、随烦恼)二种。根本烦恼又分为贪、嗔、痴(无明)、慢、疑、见(恶见)等六烦恼(随眠);其中,见又可分为有身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种,合称为十烦恼(十使)。见有推察探求之性质,其作用猛利,自古称为五利使,其他称为五钝使。唯识学中,与第七识相应而起之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称为四根本烦恼。枝末烦恼系伴随根本烦恼而起之从属者,在俱舍中有放逸、懈怠等十九种;唯识中除去二种,另加上失念、散乱、不正知等,共二十种。俱舍论以妨碍觉悟之烦恼,称为烦恼障;虽能离弃烦恼障,然未能得到无余涅槃之障碍,称为解脱障。唯识论则以我执为根本者,称为烦恼障;妨碍正智之产生者,称为所知障。迷惑于佛教普遍之真理者,称为迷理惑;迷惑于具体个别事象的人类情意者,称为迷事惑。若以修行阶段之差异而区别,迷惑于佛教之真理者,称为见惑;迷惑于现象上之事物者,称为修惑。前者在见道位灭除者共有八十八使;后者在修道位灭除的贪、嗔、痴、慢等,共有八十一种,此系俱舍所说,唯识则谓一一二使与十六种。
 其他另有见烦恼、爱烦恼(有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等三烦恼)之说。天台宗亦有见思(见惑、思惑)、尘沙(妨碍化导)、无明等三惑之说。此外,尚有三漏、三结、四暴流、四取、五盖、五结、六垢、七流、九结、十缠等各种分类,或称为百八烦恼,或因计算方法不同而有各种异说,例如八万四千烦恼。(入阿毗达磨论卷上、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三、卷四十六、卷六十、俱舍论卷二十、卷二十一、佛性论卷三、成唯识论卷六)p5515 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碍】:(术语)又云无阂,无碍。自在通达而无碍也,自在涉入而无碍也,自在融通而为一体也。如灯光互相涉入,是无碍之相也。维摩经佛国品曰:“心常安住无阂解脱。”往生论注下曰:“无碍者,谓知生死即涅槃,如是等入不二门无碍相也。”即身成佛义曰:“无碍者,涉入自在义。”往生要集中本曰:“我所有三道,与弥陀佛万德,本来空寂,一体无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虚空】:虚与空。虚与空都是无的别名。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缘】:(术语)三缘之一。思惟离人我相一味平等之法理也。例如慈悲。深见诸法因缘生之理而起平等之慈悲谓之法缘之慈。涅槃经十四曰:“法缘者,不见父母妻子亲属,见一切法皆从因缘生,是名法缘。”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如】:如于真如,是不动、寂默、平等不二、不起颠倒分别的自性境界。因是如理智所证得的真如,故说“如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缘】:<一>即无遇佛、闻法之机缘。系“有缘”之对称。无见佛闻法之机缘者难证菩提,故谓“无缘之众生难度”。后世转指无亲戚、故旧等之缘者为无缘。无人祭祀之灵魂称无缘佛;其墓称无缘墓、无缘冢、义冢等。又过去世未曾与我结缘之佛,亦称无缘佛。
 <二>无对象之谓。佛观一切皆空,而不以特定之人为对象,故佛之慈悲特称无缘大慈;其慈心遍及一切众生,乃为慈悲中之最尊者。(中阿含卷五十七箭毛经、景德传灯录卷四)((参见:慈悲)5805)
 <三>指无因论者主张人所为之一切皆无因、无缘;此属于邪见。(中阿含卷三度经)p5136 FROM:【佛光大辞典】

【离生性】:出离生死的正性,亦即得道之圣者,通达谛理,断见思惑,永离三界之生死的正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悲。何等为十?所谓:

无俦伴清净悲,独发其心故。

无疲厌清净悲,代一切众生受苦,不以为劳故。

难处受生清净悲,为度众生故。

善趣受生清净悲,示现无常故。

为邪定众生清净悲,历劫不舍弘誓故。

不着己乐清净悲,普与众生快乐故。

不求恩报清净悲,修洁其心故。

能除颠倒清净悲,说如实法故。

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本性清净、无染着、无热恼,以客尘烦恼故而受众苦;如是知已,于诸众生而起大悲,名:本性清净为说无垢清净光明法故。

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如空中鸟迹,众生痴翳不能照了;观察于彼,起大悲心,名:真实智为其开示涅槃法故。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广大清净悲。」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有十种清净悲(恻怆他人之苦而欲救济之之心也)。是哪十种呢?就是:

无俦伴(同伴,伴侣)清净悲(恻怆他人之苦而欲救济之之心也),因能独发其心之故。

无疲厌清净悲(恻怆他人之苦而欲救济之之心也),因能代一切众生受苦,不以为劳之故。

难处受生清净悲(恻怆他人之苦而欲救济之之心也),因能为度众生之故。

善趣(谓由善之业因而趣往之所在,即指天界等。又称善处、善道。相对于恶趣、恶处、恶道)受生清净悲(恻怆他人之苦而欲救济之之心也),因能示现无常(即谓一切有为法生灭迁流而不常住。一切有为法皆由因缘而生,依生、住、异、灭四相,于刹那间生灭,而为本无今有、今有后无,故总称无)之故。

为邪定(邪定聚之略称。即指造作五无间业之人;此等众生以造作恶业之故,必定堕于地狱,必定处于邪中)众生清净悲(恻怆他人之苦而欲救济之之心也),因能历劫不舍弘誓(弘大的誓愿)之故。

不着于己乐清净悲(恻怆他人之苦而欲救济之之心也),因能普与众生快乐之故。

不求恩报清净悲(恻怆他人之苦而欲救济之之心也),因能修洁其心之故。

能除颠倒(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也。是为无明之所使然,倒见事理也)清净悲(恻怆他人之苦而欲救济之之心也),因能说如实(为真如之异名。又作真如实相。谓诸法之理体,乃真实不变,平等无异,故称如实)法之故。

菩萨摩诃萨了知一切法本性清净、无染着、无热恼,以客尘烦恼故而受众苦;如是知已,对于诸众生而起大悲(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名:本性清净,因能为说无垢清净光明法之故。

菩萨摩诃萨了知一切法如空中鸟迹,众生痴翳不能照了;观察于彼,起大悲心(悲名愍伤,即拔苦之心也。谓菩萨愍念一切众生受种种苦,常怀悲心,拯救济拔,令其得脱,是名大悲心),名:真实智,因能为其开示涅槃法之故。

这些即为十种清净悲。

如果诸菩萨能够安住此法,则能获得如来无上广大清净悲(恻怆他人之苦而欲救济之之心也)。」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悲】:(术语)梵语Karun!a%,或跛哩泥嚩Parideva,恻怆他人之苦而欲救济之之心也。大乘义章十一曰:“爱怜名慈,恻怆曰悲。”又曰:“慈能与乐,悲能拔苦。”梵语杂名曰:“悲,跛哩泥嚩。”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俦伴】:同伴,伴侣(百度)

【善趣】:梵语 svarga-gati。谓由善之业因而趣往之所在,即指天界等。又称善处、善道。相对于恶趣(梵 dur-gati)、恶处、恶道。中阿含卷十二(大一·五○三上):“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以净天眼出过于人,见此众生死时好色、恶色,或妙、不妙,往来善处及不善处,随此众生之所作业,见其如真。若此众生成就身恶行、口意恶行,诽谤圣人,邪见成就邪见业,彼因缘此,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若此众生成就身妙行、口意妙行,不诽谤圣人,正见成就正见业,彼因缘此,身坏命终,必升善处,乃生天上。’”故知生于善趣或恶趣,皆以善、恶之行业为基准。关于善恶趣之范围,大智度论卷三十谓,六道中,地狱、畜生、饿鬼等,属于恶趣;天、人、阿修罗等,属于善趣。此为通说。俱舍论卷十八则以人、天二者为善趣。(杂阿含经卷四十二、大宝积经卷三十八菩萨藏会、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卷中、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不退转法轮经卷一序品、大毗婆沙论卷一七六)p4896 FROM:【佛光大辞典】

【大悲】:(术语)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涅槃经十一曰:“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中略)若无大悲者是则不名佛。”大日经一曰:“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根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悲心】:悲名愍伤,即拔苦之心也。谓菩萨愍念一切众生受种种苦,常怀悲心,拯救济拔,令其得脱,是名大悲心。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无常】:梵语 anitya,或 anityata^,巴利语 anicca。音译阿你怛也。为“常住”之对称。即谓一切有为法生灭迁流而不常住。一切有为法皆由因缘而生,依生、住、异、灭四相,于刹那间生灭,而为本无今有、今有后无,故总称无常。据大智度论卷四十三举出二种无常,即:(一)念念无常,指一切有为法之刹那生灭。(二)相续无常,指相续之法坏灭,如人寿命尽时则死灭。另据辩中边论卷中所举,就遍、依、圆三性而有无性无常、生灭无常、垢净无常之别。即:(一)遍计所执性,其体全无,称无性无常、无物无常。(二)依他起性,依他缘生之诸法有生灭起尽,称生灭无常、起尽无常。(三)圆成实性,其位乃由垢转变成净,故称垢尽无常、有垢无垢无常。上述之说,不仅以缘生有为之诸法为无常,且认为圆成实性之法亦含有转变无常之义。又据显扬圣教论卷十四成无常品,举出无性无常、失坏无常、转异无常、别离无常、得无常、当有无常等六种;另举出刹那门、相续门、病门、老门、死门、心门、器门、受用门等八种无常。又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六则明示十二种无常之相,即:非有相、坏灭相、变异相、别离相、现前相、法尔相、刹那相、相续相、病等相、种种心行转相、资产兴衰相、器世成坏相。另入楞伽经卷七无常品中载有外道之八种无常。
 此外,观世相之无常,称无常观、非常观;说明无常旨趣之偈颂,称无常偈;安置病僧之堂院,称无常院、无常堂、延寿堂。(杂阿含经卷一、卷十、卷四十七、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法句经卷上、维摩经卷上、大智度论卷十九、卷二十三、瑜伽师地论卷十八、成唯识论卷八)((参见:常无常)4530)p5109 FROM:【佛光大辞典】

【邪定】:有二义,即:<一>错误之禅定。又作邪禅。据解脱道论卷二分别定品所载,定有二种:邪定、正定。所谓“邪定”,即指不善一心之错误禅定。
 <二>邪定聚之略称。即指造作五无间业之人;此等众生以造作恶业之故,必定堕于地狱,必定处于邪中。((参见:邪定聚)3034)p3034  FROM:【佛光大辞典】

【弘誓】:
弘大的誓愿。无量寿经说:“发斯弘誓,建此愿已,一向专志,庄严妙土。”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颠倒】:(术语)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也。是为无明之所使然,倒见事理也。圆觉经曰:“一切众生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维摩经观众生品曰:“虚妄分别孰为本。答曰:颠倒想为本。”注曰:“什曰:有无见反于法相,名为颠倒。”宗镜录七十八曰:“颠倒是烦恼根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实】:<一>如,契合之义;实,真实之义。谓真实之教法,契合于真实之道理者,称为如实。例如如实修行、如实行者等。与“如法”、“如说”等同义。
 <二>为真如之异名。又作真如实相。谓诸法之理体,乃真实不变,平等无异,故称如实。此处之“如”,乃平等之义。((参见:如)2344、“真如”4197)
<三>指如其本来面目(实际)者。p2376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喜。何等为十?所谓:

发菩提心清净喜;

悉舍所有清净喜;

不嫌弃破戒众生而教化成就清净喜;

能忍受造恶众生,誓愿救度清净喜;

舍身求法不生悔心清净喜;

自舍欲乐,常乐法乐清净喜;

令一切众生舍资生乐,常乐法乐清净喜;

见一切佛恭敬供养无有厌足,法界平等清净喜;

令一切众生爱乐禅定、解脱、三昧游戏入出清净喜;

心乐具行顺菩萨道一切苦行,证得牟尼寂静不动无上定慧清净喜。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广大清净喜。」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有十种清净喜(即心中适悦之相)。是哪十种呢?就是:

发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清净喜(即心中适悦之相);

悉舍所有清净喜(即心中适悦之相);

不嫌弃破戒(破坏佛所制的戒律)众生而教化成就清净喜(即心中适悦之相);

能忍受造恶众生,誓愿救度清净喜(即心中适悦之相);

舍身求法不生悔心清净喜(即心中适悦之相);

自舍欲乐(五欲之乐也),常乐于法乐(即法味之乐。听受佛法之法味,以长养法身之慧命而生喜乐,故称法乐。又行善积德以自娱,亦称法乐)清净喜(即心中适悦之相);

令一切众生舍弃资生(衣食住之具,以资助人之生命者)乐,常乐于法乐(即法味之乐。听受佛法之法味,以长养法身之慧命而生喜乐,故称法乐。又行善积德以自娱,亦称法乐)清净喜(即心中适悦之相);

见一切佛恭敬供养没有厌足,法界平等清净喜(即心中适悦之相);

令一切众生爱乐禅定、解脱、三昧游戏(即将心专注于一境。游戏三昧者,犹如无心之游戏,心无牵挂,任运自如,得法自在。亦即言获得空无所得者,进退自由自在,毫无拘束)入出清净喜(即心中适悦之相);

心乐具行顺菩萨道一切苦行(即断除肉体欲望,堪忍诸种难忍之苦行),证得牟尼(亦指智,乃牟尼之性质。依小部经义释载,牟尼之智包括:慧、知解、简择、思察、贤明、善巧、辨别、慧灯、正见等)寂静不动无上定慧(禅定与智慧。三学中之二法也。摄乱意为定,观照事理为慧。又名止观)清净喜(即心中适悦之相)。

这些即为十种清净喜。

如果诸菩萨能够安住此法,则能获得如来无上广大清净喜(即心中适悦之相)。」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喜】:梵语 su-manas。即心中适悦之相。为五受之一,称为喜受;又为二十二根之一,称为喜根。依俱舍论卷三载,初静虑、第二静虑及欲界等,其心悦之行相粗动,具有喜贪,称之为“喜”;第三静虑之心悦,其行相安静,已离喜贪,则称为“乐”。成唯识论卷五则谓,初静虑与第二静虑之近分及欲界,其心悦称为“喜”;而在初静虑、第二静虑之根本之心悦,既可称为“喜”,亦可称为“乐”。
 经典中所谓“踊跃欢喜”等语,即表示听闻佛陀说法时之状态。大乘菩萨十地中之第一地,即是欢喜地。据世亲十地经论卷二载,欢喜分为三种,有心喜、体喜、根喜。次举九种:(一)敬欢喜,指恭敬三宝之喜。(二)爱欢喜,指乐观真如法之喜。(三)庆欢喜,指自觉所悟殊胜之喜。(四)调柔欢喜,指遍益身心之喜。(五)踊跃欢喜,指遍益身心,满足之喜。(六)堪受欢喜,指见己接近觉悟之喜。(七)不坏欢喜,指调伏、解说、论议时,心不动摇之喜。(八)不恼欢喜,指教化摄取众生,慈悲调柔之喜。(九)不嗔欢喜,指众生威仪不正亦能不怒之喜。(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九、卷一四二、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七、俱舍论光记卷三、成唯识论述记卷五本、百法问答钞卷一、唯识论同学钞卷五之四)((参见:欢喜)6898)p4899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破戒】:破坏佛所制的戒律。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欲乐】:(术语)五欲之乐也。最胜王经一曰:“以诸如来断诸欲乐,不取一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乐】:<一>即法味之乐。听受佛法之法味,以长养法身之慧命而生喜乐,故称法乐。又行善积德以自娱,亦称法乐。唯识论卷十(大三一·五七下):“自受用(中略),尽未来际,恒自受用广大法乐。”(维摩经菩萨品、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三)
 <二>指于佛前转读讲论诸经论、唱诵经文、陀罗尼等,乃使佛菩萨得法乐之意。
 <三>俗于法事之后有舞乐,亦称为法乐。p3422 FROM:【佛光大辞典】

【资生】:(杂语)衣食住之具,以资助人之生命者。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资生业等,皆顺正法。”智度论十九曰:“正命者,一切资生活命之具,悉正不邪。”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游戏三昧】:又作游戏三昧。三昧乃三摩地之意,为禅定之异称,即将心专注于一境。游戏三昧者,犹如无心之游戏,心无牵挂,任运自如,得法自在。亦即言获得空无所得者,进退自由自在,毫无拘束。六祖坛经第八顿渐品(大四八·三五八下):“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p5619FROM:【佛光大辞典】

【苦行】:梵语 dus!kara-carya^ 或 tapas。即断除肉体欲望,堪忍诸种难忍之苦行。主要指印度诸外道为求生天而行诸苦行。佛教之苦行,称为头陀。依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六载,诸外道之苦行有自饿法、投渊赴火、自坠高岩、常翘一脚、五热炙身、常卧于灰土、棘刺、编椽、树叶、恶草、牛粪等之上;又有受持牛戒、狗鸡雉戒、以灰涂身、长发为相等诸多苦行法。而现今印度教徒犹有修此类惨痛之苦行,以期生天者。
 释尊修苦行六年,日食一麻一麦,终乃觉悟苦行非圣道,纵受天报,仍在轮回,未得解脱,故断然中止苦行。然佛本生谭及诸经论所载之种种勤苦修行,或施舍国城妻子,或抉眼与人,或割肉喂鹰,或投身饲虎,或截头首、捐髓脑等,所谓六波罗蜜之行,乃属菩萨利他大悲之圣行,自不同于外道无益之苦行。至后世,佛教中之布施、慈悲等,以佛道为目的之难行、荒行,均称苦行。又寺内之净人,亦称苦行。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大五一·四三三中):“本寺厨中有二苦行,曰寒山子、拾得。”(大智度论卷八、卷十六、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四、法苑珠林卷八十三)p3943 FROM:【佛光大辞典】

【牟尼】:<一>梵语 muni,巴利语同。又作文尼、茂泥。即寂默(止静烦恼)、寂、贤人、仁、仙之意。乃谓尊贵殊胜之圣者或仙人。
 muni 一语,于古印度梨俱吠陀时代后期已存在,意谓领受灵感,或指进入恍惚状态者、圣者、隐遁者、仙人、寂默行者等。至奥义书时代,以婆罗门四住期(梵 a^s/rama)中之第三林栖期、第四游行期之修行者为牟尼,特别是指开悟之托钵游行的第四期圣者。
 佛教中,牟尼亦有圣者、仙人、寂默者等意。依玄应音义卷十八之解释,牟尼,即通达内外而久居山林之修心学道者。如释迦牟尼(梵 Sa^kya-muni)、拘那含牟尼(梵 Kanaka-muni)等,即指圣者。阿育王在法敕文中,劝导僧俗诵读七经,其中之牟尼偈(梵 Muni-ga^tha^),或为巴利本“经集”中之牟尼经(Muni-sutta),经中以牟尼为真实比丘之意。又巴利本法句经第二六八、二六九,称择善斥恶者为牟尼。巴利本小部经义释,以具有慧、知解等智者为牟尼,并列举在家牟尼、非家牟尼、有学牟尼、无学牟尼、辟支牟尼、牟尼牟尼等六种分别。
 <二>梵语 mauna,巴利语 mona。又作牟那。系 muni 之形容词。亦指智,乃牟尼之性质。依小部经义释载,牟尼之智包括:慧、知解、简择、思察、贤明、善巧、辨别、慧灯、正见等。(巴利本中部优波离经)
 <三>梵语 mauneya,巴利语 moneyya。又作牟尼位、牟尼性、牟尼行、寂默。该语在梨俱吠陀后期已出现。与上述之<二>意同。我国与日本,古来多以 muni 属事牟尼,mauneya 属理牟尼。理牟尼,自原始佛教以来,有所谓三牟尼(巴 ti^N!i moneyya^ni)之说,指身牟尼、语牟尼、意牟尼,又称三寂默。据集异门足论卷六之解释,谓无学之身律仪为身寂默,无学之语律仪为语寂默,无学之心为意寂默。(俱舍论卷十六、成唯识论卷十、大日经疏卷一、卷十二、成唯识论述记卷十末、异部宗轮论述记)p2476 FROM:【佛光大辞典】

【定慧】:(术语)禅定与智慧。三学中之二法也。摄乱意为定,观照事理为慧。又名止观。法华经序品曰:“佛子定慧具足。”无量寿经上曰:“如来定慧,究畅无极。”六波罗蜜多经八曰:“佛果大菩萨,定慧为明本。”六祖坛经曰:“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舍。何等为十?所谓:

一切众生恭敬供养,不生爱着清净舍;

一切众生轻慢毁辱,不生嗔恚清净舍;

常行世间,不为世间八法所染清净舍;

于法器众生待时而化,于无法器亦不生嫌清净舍;

不求二乘学、无学法清净舍;

心常远离一切欲乐、顺烦恼法清净舍;

不叹二乘,厌离生死清净舍;

远离一切世间语,非涅槃语、非离欲语、不顺理语、恼乱他语、声闻独觉语,略说乃至一切障菩萨道语皆悉远离清净舍;

或有众生,根已成熟发生念慧而未能知最上之法,待时方化清净舍;

或有众生,菩萨往昔已曾教化至于佛地方可调伏,彼亦待时清净舍;

菩萨摩诃萨于彼二人,无高无下,无取无舍,远离一切种种分别,恒住正定,入如实法,心得堪忍清净舍。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如来无上广大清净舍。」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有十种清净舍(即远离惛沈之沉没与掉举之躁动,为不浮不沈,保持平静、平等之精神作用或状态)。是哪十种呢?就是:

对一切众生恭敬供养,不生爱着(爱者恩爱亲爱之谓,著者执着贪着之谓。深执着恩爱之境而难离情,是谓爱着)清净舍(即远离惛沈之沉没与掉举之躁动,为不浮不沈,保持平静、平等之精神作用或状态);

对一切众生轻慢毁辱,不生嗔恚(谓于违情之境,不顺己意,心生忿怒也)清净舍(即远离惛沈之沉没与掉举之躁动,为不浮不沈,保持平静、平等之精神作用或状态);

常行世间,不为世间八法(即:利、无利、名闻、不名闻、论议、无论议、苦、乐)所染清净舍(即远离惛沈之沉没与掉举之躁动,为不浮不沈,保持平静、平等之精神作用或状态);

对于法器(堪行佛道者)众生等待时机而教化,对于无法器(堪行佛道者)众生也不好生嫌清净舍(即远离惛沈之沉没与掉举之躁动,为不浮不沈,保持平静、平等之精神作用或状态);

不求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学、无学(在声闻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第四果阿罗汉为无学。有学是还要上进修学的意思,无学就是学道圆满不更修学的意思)法清净舍(即远离惛沈之沉没与掉举之躁动,为不浮不沈,保持平静、平等之精神作用或状态);

心常远离一切欲乐、顺于烦恼法清净舍(即远离惛沈之沉没与掉举之躁动,为不浮不沈,保持平静、平等之精神作用或状态);

不赞叹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界),厌离生死清净舍(即远离惛沈之沉没与掉举之躁动,为不浮不沈,保持平静、平等之精神作用或状态);

远离一切世间语,非涅槃语、非离欲语、不顺理语、恼乱他语、声闻独觉语,略说乃至一切障碍菩萨道语皆悉远离清净舍(即远离惛沈之沉没与掉举之躁动,为不浮不沈,保持平静、平等之精神作用或状态);

或有众生,根已成熟发生念慧,但还未能了知最上之法,等待时机方可教化清净舍(即远离惛沈之沉没与掉举之躁动,为不浮不沈,保持平静、平等之精神作用或状态);

或有众生,菩萨往昔已曾教化还需至于佛地,方可调伏,也要等待时机清净舍(即远离惛沈之沉没与掉举之躁动,为不浮不沈,保持平静、平等之精神作用或状态);

菩萨摩诃萨对于彼二人,无高无下,无取无舍,远离一切种种分别,恒住正定(正确的禅定。身心清净,入无漏定,叫做“正定”),入如实(为真如之异名。又作真如实相。谓诸法之理体,乃真实不变,平等无异,故称如实)法,心得堪忍(是不堪忍受的痛苦都甘心的忍受的意思)清净舍(即远离惛沈之沉没与掉举之躁动,为不浮不沈,保持平静、平等之精神作用或状态)。

这些即为十种清净舍。

如果诸菩萨能够安住其中,则能获得如来无上广大清净舍(即远离惛沈之沉没与掉举之躁动,为不浮不沈,保持平静、平等之精神作用或状态)。」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舍】:梵语 upeks!a^,巴利语 upekkha^ 或 upekha^。音译忧毕叉。意即平静、无关心。<一>全称行舍。俱舍宗以舍为遍一切善心共起的心所之一(十大善地法),唯识宗则列为善心所之一。即远离惛沈之沉没与掉举之躁动,为不浮不沈,保持平静、平等之精神作用或状态。
 关于舍之说法,俱舍论卷四、品类足论卷四皆谓,“舍”即平等正直、无警觉之性,而住于寂静之心;于唯识大乘则认为依于精进、无贪、无嗔、无痴等四法,令心远离掉举等障而住于寂静、无有杂染之心境。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五、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以“舍”为七觉支中之舍觉支,为“奢摩他品”所摄。摩诃止观卷三上,转用此义而以舍为中道观之异名。(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成唯识论卷六)
 <二>三受之一,五受之一。又称舍受、不苦不乐受(梵 aduh!kha^sukha-vedana^)、不苦不乐觉。即非苦非乐的下意识之印象感觉。伴有舍受之禅定,称舍俱定(巴 upekkha^-sahagata-sama^dhi),指色界第四禅定、四无色定及依舍俱欲界善净心之欲界定。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五以三受业配三界九地,广果系之善业及无色界系之善业为顺不苦不乐受业。又于八识中,前六识皆与三受相应,第七、第八两识仅与舍受相应。成实论卷六辩三受品依杂阿含经卷十七之意,谓乐受中有贪使,苦受中有嗔使,不苦不乐受中有无明使。又不苦不乐受,其相寂灭,如无色定,以寂灭之故,烦恼细行,凡夫以为解脱,故以之为无明使。又巴利佛教中以舍为十波罗蜜之一。(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三、俱舍论卷三、成唯识论卷五、清净道论卷三)((参见:三受)559)
 <三>舍失之义。为“得”之对称。即已得而今舍失之。与“不成就”同义。(大毗婆沙论卷六十三、卷一一七、杂阿毗昙心论卷四、俱舍论卷二十一)
 <四>悉昙字[fan(s-a)](s/a)。为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四十二字门之一。又作舍、赊、奢、奢、赦、柘、设、烁、铄。舍字门,一般多举寂静、寂静不可得之义。盖由梵语 s/a^nta(赊多)、s/a^nti(扇底)转释而来,意译寂静、寂灭;乃取自二字之字头 s/a(舍)。大日经疏卷二谓(大三九·六五五中):“奢字门,一切诸法本性寂故。”方广大庄严经卷四、大方等大集经卷十、海意菩萨所问经卷十二、文殊师利问经卷上字母品等,皆以唱舍字时,出一切奢摩他毗钵舍那之声,此即由梵语 s/amatha(止)-vipas/yana(观)转释而来。文殊问经字母品第十四载舍为信进念定慧(梵 s/raddha-virya-smr!ti-sama^dhi-prajn~a^)之义。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八解释此字为远离三箭之义。新华严经卷七十八载唱奢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瑜伽金刚顶经释字母品、大品般若经卷六、大智度论卷四十八、大日经疏卷七)p4590 FROM:【佛光大辞典】

【爱着】:爱者恩爱亲爱之谓,著者执着贪着之谓。深执着恩爱之境而难离情,是谓爱着。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嗔恚】:嗔恚者,谓于违情之境,不顺己意,心生忿怒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八法】:<一>地、水、火、风等四大,与色、香、味、触等四微,总称为八法。(一)地大,地以坚碍为性,谓眼耳鼻舌身等,称为地大。如发毛爪齿、皮肉筋骨者,皆归于地。(二)水大,水以润湿为性,如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三)火大,火以燥热为性,谓身中暖气称为火大。(四)风大,风以转动为性,谓出入息及身动转称为风大。(五)色微,谓眼所见种种诸色,以其微细,故称色微。(六)香微,谓鼻所嗅种种诸香,以其微细,故称香微。(七)味微,谓舌所尝种种诸味,以其微细,故称味微。(八)触微,谓身体所觉种种诸触,以其微细,故称触微。(圆觉经)
 <二>乃指世间八法。即:利、无利、名闻、不名闻、论议、无论议、苦、乐。(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九、阴持入经)
 <三>指八正道之略称,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参见:八正道)280)p287 FROM:【佛光大辞典】

【法器】:(术语)堪行佛道者,谓之法器。法华经提婆品曰:“女人垢秽,非是法器。”二祖慧可久事达磨。莫闻诲励。乃断臂,求法。师知是法器。付以衣钵。见山堂肆考。【又】僧道斋醮所用之乐器。谓之法器。如铙钹之属。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学】:在声闻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第四果阿罗汉为无学。有学是还要上进修学的意思,无学就是学道圆满不更修学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正定】:正确的禅定。身心清净,入无漏定,叫做“正定”。八正道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如实】:<一>如,契合之义;实,真实之义。谓真实之教法,契合于真实之道理者,称为如实。例如如实修行、如实行者等。与“如法”、“如说”等同义。
 <二>为真如之异名。又作真如实相。谓诸法之理体,乃真实不变,平等无异,故称如实。此处之“如”,乃平等之义。((参见:如)2344、“真如”4197)
 <三>指如其本来面目(实际)者。p2376 FROM:【佛光大辞典】

【堪忍】:梵语娑婆,华译为堪忍,是不堪忍受的痛苦都甘心的忍受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20#
 楼主| 发表于 2023-8-29 17:12: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8-29 17:16 编辑

[华严经辑要]—— [十种如山增上心][十种无下劣心]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用时 2 小时

==============================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十种如山增上心。何等为十?

佛子!菩萨摩诃萨常作意勤修一切智法,是为第一如山增上心

恒观一切法本性空无所得,是为第二如山增上心

愿于无量劫行菩萨行,修一切白净法,以住一切白净法故,知见如来无量智慧,是为第三如山增上心

为求一切佛法故,等心敬奉诸善知识,无异希求,无盗法心,唯生尊重,未曾有意,一切所有悉皆能舍,是为第四如山增上心

若有众生骂辱、毁谤、打棒、屠割,苦其形体,乃至断命,如是等事悉皆能受,终不因此生动乱心、生嗔害心,亦不退舍大悲弘誓,更令增长无有休息何以故?菩萨于一切法如实出离,舍成就故;证得一切诸如来法,忍辱柔和已自在故。是为第五如山增上心

菩萨摩诃萨成就增上大功德,所谓:天增上功德、人增上功德、色增上功德、力增上功德、眷属增上功德、欲增上功德、王位增上功德、自在增上功德、福德增上功德、智慧增上功德。虽复成就如是功德,终不于此而生染著,所谓:不著味、不著欲、不著财富、不著眷属;但深乐法,随法去、随法住、随法趣向、随法究竟,以法为依、以法为救、以法为归、以法为舍,守护法、爱乐法、希求法、思惟法佛子!菩萨摩诃萨虽复具受种种法乐,而常远离众魔境界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于过去世发如是心:『我当令一切众生皆悉永离众魔境界,住佛境界故。』是为第六如山增上心

菩萨摩诃萨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于无量阿僧祇劫行菩萨道精勤匪懈,犹谓:『我今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行菩萨行,亦不惊、亦不怖、亦不畏。虽能一念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为众生故,于无量劫行菩萨行无有休息,是为第七如山增上心

菩萨摩诃萨知一切众生性不和善,难调难度,不能知恩,不能报恩是故为其发大誓愿,欲令皆得心意自在,所行无碍,舍离恶念,不于他所生诸烦恼,是为第八如山增上心

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非他令我发菩提心,亦不待人助我修行。我自发心,集诸佛法,誓期自勉,尽未来劫行菩萨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我今修菩萨行,当净自心亦净他心,当知自境界亦知他境界,我当悉与三世诸佛境界平等。』是为第九如山增上心

菩萨摩诃萨作如是观:『无有一法修菩萨行,无有一法满菩萨行,无有一法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无有一法供养恭敬一切诸佛,无有一法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成、今成、当成,无有一法已说、今说、当说,说者及法俱不可得,而亦不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何以故?菩萨求一切法皆无所得,如是出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于法虽无所得,而勤修习增上善业,清净对治,智慧圆满,念念增长,一切具足。其心于此不惊不怖,不作是念:『若一切法皆悉寂灭,我有何义求于无上菩提之道?』是为第十如山增上心

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十种如山增上心。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如来无上大智山王增上心。」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意译为“无上”,“三藐三菩提”意译为“正遍知”。乃佛陀所觉悟之智慧;含有平等、圆满之意。以其所悟之道为至高,故称无上;以其道周遍而无所不包,故称正遍知),有十种如山增上心(即增胜上进,势用强盛之心)。是哪十种呢?就是:

佛子!菩萨摩诃萨常常作意(集中精神,令心警觉)精勤修行一切智慧法,是为第一如山增上心(即增胜上进,势用强盛之心)。

恒常观察一切法本性(指固有之性德。即常住不变之绝对真实性)空无所得,是为第二如山增上心(即增胜上进,势用强盛之心)。

发愿于无量劫(多到无可计量的劫数)行菩萨行(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修习一切白净法,因住于一切白净法之故,知见(指依自己之思虑分别而立之见解。与智慧有别,智慧乃般若之无分别智,为离思虑分别之心识。惟作佛知见、知见波罗蜜时,则知见与智慧同义)如来无量智慧,是为第三如山增上心(即增胜上进,势用强盛之心)。

为求取一切佛法之故,等心(诸行等修之心)敬奉诸善知识,无异希求,无盗法心,唯生尊重,未曾有意,一切所有全部都能舍离,是为第四如山增上心(即增胜上进,势用强盛之心)。

如果有众生骂辱、毁谤、打棒、屠割,苦其形体,乃至断命,像这样的诸事全都能忍受,始终不因此而生动乱心、生嗔害心,也不退舍大悲(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弘誓,反而更令其增长,没有休息。为什么呢?因为菩萨对于一切法能够如实出离(超出脱离之意。即离迷界、出生死轮回之苦,而成办佛道,以达于解脱之境),舍成就之故;能够证得一切诸如来法,忍辱(忍受各种侮辱而不起嗔恚恼恨)柔和已自在之故。是为第五如山增上心(即增胜上进,势用强盛之心)。

菩萨摩诃萨成就增上大功德(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即是:天增上功德、人增上功德、色增上功德、力增上功德、眷属增上功德、欲增上功德、王位增上功德、自在增上功德、福德增上功德、智慧增上功德。虽然成就了这些功德,但始终不于此而生染著(谓由于贪爱等烦恼,心中有所染污与执著),即是:不执着味、不执着欲、不执着财富、不执着眷属;但深乐法(乐求妙法也),随法去、随法住、随法趣向、随法究竟,以法为依、以法为救、以法为归、以法为舍,守护法、爱乐法、希求法、思惟法。佛子!菩萨摩诃萨虽复具受种种法乐(即法味之乐。听受佛法之法味,以长养法身之慧命而生喜乐,故称法乐。又行善积德以自娱,亦称法乐),而常远离众魔境界。为什么呢?因为菩萨摩诃萨于过去世发起这样的心:『我应当令一切众生全都永远脱离众魔境界,能住于佛境界。』是为第六如山增上心(即增胜上进,势用强盛之心)。

菩萨摩诃萨为求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意译为“无上”,“三藐三菩提”意译为“正遍知”。乃佛陀所觉悟之智慧;含有平等、圆满之意。以其所悟之道为至高,故称无上;以其道周遍而无所不包,故称正遍知),已于无量阿僧祇劫(无数劫也。劫者年时名),行菩萨道精勤没有懈怠,犹谓:『我现今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意译为“无上”,“三藐三菩提”意译为“正遍知”。乃佛陀所觉悟之智慧;含有平等、圆满之意。以其所悟之道为至高,故称无上;以其道周遍而无所不包,故称正遍知)心。』行菩萨行(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也不惊、也不怖、也不畏。虽能一念((喻)极短的时间)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意译为“无上”,“三藐三菩提”意译为“正遍知”。乃佛陀所觉悟之智慧;含有平等、圆满之意。以其所悟之道为至高,故称无上;以其道周遍而无所不包,故称正遍知),然为了众生的缘故,于无量劫行菩萨行(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没有休息,是为第七如山增上心(即增胜上进,势用强盛之心)。

菩萨摩诃萨了知一切众生性不和善,难以调伏,难以度化,不能知恩,不能报恩,所以为其发大誓愿,想要令众生皆能得心意自在,所行无碍,舍离恶念,不于他所生诸烦恼,是为第八如山增上心(即增胜上进,势用强盛之心)。

菩萨摩诃萨还作此念:『不是他人令我发起菩提心,也不等待他人来助我修行。我自己发心,集诸佛法,誓期自勉,尽未来劫行菩萨道(菩萨所修之道,亦即自利利他之道,如修“六度”,即是修菩萨道),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意译为“无上”,“三藐三菩提”意译为“正遍知”。乃佛陀所觉悟之智慧;含有平等、圆满之意。以其所悟之道为至高,故称无上;以其道周遍而无所不包,故称正遍知)。所以我现今修菩萨行(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应当清净自心,也清净他心,应当了知自境界,也了知他境界,我应当悉与三世诸佛境界平等。』是为第九如山增上心(即增胜上进,势用强盛之心)。

菩萨摩诃萨作这样观:『没有一法修菩萨行,没有一法满菩萨行,没有一法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没有一法供养恭敬一切诸佛,没有一法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意译为“无上”,“三藐三菩提”意译为“正遍知”。乃佛陀所觉悟之智慧;含有平等、圆满之意。以其所悟之道为至高,故称无上;以其道周遍而无所不包,故称正遍知)已成、今成、当成,没有一法已说、今说、当说,说者及法都不可得,而也不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为什么呢?因为菩萨求取一切法皆无所得,如是出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意译为“无上”,“三藐三菩提”意译为“正遍知”。乃佛陀所觉悟之智慧;含有平等、圆满之意。以其所悟之道为至高,故称无上;以其道周遍而无所不包,故称正遍知)。所以,对于法虽无所得,而能精勤修习,增上善业(即能招感善果之身、口、意业),清净对治,智慧圆满,念念增长,一切具足。其心于此不惊不怖,不作此念:『如果一切法皆悉寂灭,我有什么理由去求取无上菩提之道呢?』是为第十如山增上心(即增胜上进,势用强盛之心)。

佛子!这些即为菩萨摩诃萨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意译为“无上”,“三藐三菩提”意译为“正遍知”。乃佛陀所觉悟之智慧;含有平等、圆满之意。以其所悟之道为至高,故称无上;以其道周遍而无所不包,故称正遍知)十种如山增上心(即增胜上进,势用强盛之心)。

如果诸菩萨安住其中,则能获得如来无上大智(广大之智慧。通达一切之事理者)山王增上心(即增胜上进,势用强盛之心)。」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语 anuttara-samyak-sam!bodhi,巴利语 anuttara-samma^sambodhi 之音译。略称阿耨三菩提、阿耨菩提。意译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觉、无上正真道、无上正遍知。“阿耨多罗”意译为“无上”,“三藐三菩提”意译为“正遍知”。乃佛陀所觉悟之智慧;含有平等、圆满之意。以其所悟之道为至高,故称无上;以其道周遍而无所不包,故称正遍知。大乘菩萨行之全部内容,即在成就此种觉悟。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则译为“无上正真道意”。
 又梵语 anuttara-samyak-sam!buddha,音译阿耨多罗三藐三佛陀,意指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人,故一般译为“无上正等觉者”。此系佛陀之尊称。又可省略阿耨多罗,而仅作三藐三佛陀,或三耶三佛、三耶三佛陀等。(大智度论卷二、卷八十五、往生论注卷下、法华经文句卷二上、法华经玄赞卷二本、慧苑音义卷上、慧琳音义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参见:正遍知)2001、“正觉”2005)p3674 FROM:【佛光大辞典】


【增上心】:<一>即增胜上进,势用强盛之心。圆觉经(大一七·九一六下):“若诸末世一切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
 <二>即禅定心,系息灭恶念所得之定心,此定心具有增上力。中阿含卷二十五增上心经(大一·五八八上):“若比丘欲得增上心者,当以数数念于五相,数念五相,已生不善念即便得灭;恶念灭已,心便常住,在内止息,一意得定。”又于同经卷四十黄芦园经载,得第一增上心,称为初禅;得第二增上心乃至第四增上心,则次第称第二乃至第四禅。
 <三>又作增上心学。为三学之一。即指定学。定,有增上之力,能令心增进。(俱舍论卷二十八)p5964FROM:【佛光大辞典】

【作意】:集中精神,令心警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本性】:指固有之性德。即常住不变之绝对真实性。圆觉经(大一七·九一九中):“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因何染污?”p1962 FROM:【佛光大辞典】

【菩萨行】:(术语)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量劫】:多到无可计量的劫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知见】:指依自己之思虑分别而立之见解。与智慧有别,智慧乃般若之无分别智,为离思虑分别之心识。惟作佛知见、知见波罗蜜时,则知见与智慧同义。p3461 FROM:【佛光大辞典】

【等心】:(术语)于一切众生怨亲平等之心。又诸行等修之心。无量寿经下曰:“等心胜心深心。”智度论八曰:“等心者,是于一切众生中无怨无恚。”探玄记二曰:“无思益物,故云等心。”大经净影疏曰:“诸行齐修,故曰等心。”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悲】:(术语)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涅槃经十一曰:“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中略)若无大悲者是则不名佛。”大日经一曰:“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根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出离】:梵语 nais!kramya,巴利语 nekkhamma。超出脱离之意。即离迷界、出生死轮回之苦,而成办佛道,以达于解脱之境,亦即出离三界之牢狱,了脱惑业之系缚,故一般有“出离三界”、“出离生死”、“出离得道”之惯用语。又华严五教章卷三载,声闻修道之人有渐出离与顿出离之别。华严经卷五(大一○·二一下):“调伏众生,令究竟出离。”仁王经卷上(大八·八三七中):“天人俱修出离行,能习一切菩萨道。”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大一·九上):“赞叹出离为最微妙清净第一。”又据瑜伽师地论卷七十载,出离有二种,即:(一)出离三恶趣而趣向人天之善趣,(二)出离生死轮回而趣向三菩提。此外,巴利佛教有所谓十波罗蜜之说,其中之第六即出离波罗蜜(巴 nekkhamma-pa^ramita^)。(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三、显扬圣教论卷五、俱舍论卷十)p1563FROM:【佛光大辞典】

【忍辱】:忍受各种侮辱而不起嗔恚恼恨,为六波罗蜜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功德】:梵语 guN!a。音译作惧曩、麌曩、求那。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景德传灯录卷三有如下记载,梁武帝问于菩提达磨(大五一·二一九上):“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盖此仅为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虽有非实。所谓真功德,乃净智妙圆、体自空寂,不求于世。往生论注卷上亦详论虚伪、真实之二种功德。大乘义章卷九(大四四·六四九下):“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胜鬘宝窟卷上本(大三七·一一中):“恶尽曰功,善满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又功德之深广喻为海,称功德海(梵 guN!a-sa^gara),其贵重如宝而谓功德宝(梵 guN!a-ratna),其他尚有功德藏、功德聚、功德庄严、功德林等多种名称。(维摩义记卷一(慧远)、仁王般若经疏卷上一(吉藏))((参见:利益)2809)p1566 FROM:【佛光大辞典】

【染著】:谓由于贪爱等烦恼,心中有所染污与执著。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大一·八上):“深见因缘者,更不外求师;能于阴界入,离欲无染著。”又中阿含卷四十五心经(大一·七○九上):“尔时有一比丘,独安静处,宴坐思惟,心作是念:‘谁将世间去?谁为染著?谁起自在?’”新华严经卷七十八(大一○·四三三下):“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服菩提心延龄之药,于无数劫,修菩萨行,心无疲厌,亦无染著。”(长阿含卷十释提桓因问经、不退转法轮经卷二声闻辟支佛品、大智度论卷十二)p3841FROM:【佛光大辞典】

【乐法】:(术语)乐求妙法也。无量寿经下曰:“爱法乐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乐】:<一>即法味之乐。听受佛法之法味,以长养法身之慧命而生喜乐,故称法乐。又行善积德以自娱,亦称法乐。唯识论卷十(大三一·五七下):“自受用(中略),尽未来际,恒自受用广大法乐。”(维摩经菩萨品、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三)
 <二>指于佛前转读讲论诸经论、唱诵经文、陀罗尼等,乃使佛菩萨得法乐之意。
 <三>俗于法事之后有舞乐,亦称为法乐。p3422 FROM:【佛光大辞典】

【阿僧祇劫】:(术语)无数劫也。劫者年时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念】:(喻)极短的时间。有说六十刹那为一念,有说九十刹那为一念,又有说一弹指顷便有六十念。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萨道】:菩萨所修之道,亦即自利利他之道,如修“六度”,即是修菩萨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业】:指善之作业。为“恶业”、“不善业”之对称。即能招感善果之身、口、意业。据瑜伽师地论卷九十载,善业之建立,系依如理作意,如实了知所缘之境,并明其结果。反之,恶业即依邪执著之心,于所缘之境不能如实了知所致。一般有五戒、十善等不同种类。(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四、卷二十九、俱舍论卷十五、卷十六、杂阿毗昙心论卷三、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九、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八、俱舍论光记卷十五)((参见:十善十恶)468、“善”4873)p4894FROM:【佛光大辞典】

【大智】:(术语)广大之智慧。通达一切之事理者。法华经序品曰:“普入佛慧通达大智。”维摩经佛国品曰:“大智本行皆成就。”同慧远疏曰:“言大智者是佛智也,佛慧深广故名大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十种无下劣心。何等为十?

佛子!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我当降伏一切天魔及其眷属。』是为第一无下劣心

又作是念:『我当悉破一切外道及其邪法。』是为第二无下劣心

又作是念:『我当于一切众生善言开谕皆令欢喜。』是为第三无下劣心

又作是念:『我当成满遍法界一切波罗蜜行。』是为第四无下劣心

又作是念:『我当积集一切福德藏。』是为第五无下劣心

又作是念:『无上菩提广大难成,我当修行悉令圆满。』是为第六无下劣

又作是念:『我当以无上教化、无上调伏,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是为第七无下劣心

又作是念:『一切世界种种不同,我当以无量身成等正觉。』是为第八无下劣心

又作是念:『我修菩萨行时,若有众生来从我乞手足、耳鼻、血肉、骨髓、妻子、象马乃至王位,如是一切悉皆能舍,不生一念忧悔之心,但为利益一切众生,不求果报,以大悲为首,大慈究竟。』是为第九无下劣心

又作是念:『三世所有一切诸佛,一切佛法、一切众生、一切国土、一切世间、一切三世、一切虚空界、一切法界、一切语言施设界、一切寂灭涅槃界,如是一切种种诸法,我当以一念相应慧,悉知悉觉,悉见悉证,悉修悉断,然于其中无分别、离分别、无种种无差别、无功德、无境界、非有非无、非一非二。

以不二智知一切二,

以无相智知一切相,


以无分别智知一切分别,


以无异智知一切异,


以无差别智知一切差别,


以无世间智知一切世间,


以无世智知一切世,


以无众生智知一切众生,


以无执著智知一切执著,


以无住处智知一切住处,


以无杂染智知一切杂染,


以无尽智知一切尽,


以究竟法界智于一切世界示现身,


以离言音智示不可说言音,


以一自性智入于无自性,


以一境界智现种种境界;


知一切法不可说,而现大自在言说,证一切智地;


为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故,于一切世间示现大神通变化。


是为第十无下劣心

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发十种无下劣心。

若诸菩萨安住此心,则得一切最上无下劣佛法。」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发起十种无下劣心。是哪十种呢?就是:

佛子!菩萨摩诃萨作这样念:『我应当降伏一切天魔(天子魔的简称,即欲界第六天魔王波旬,他有无数眷属,时常障碍佛道)及其眷属。』是为第一无下劣心。

又作此念:『我应当全部破除一切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及其邪法(邪僻之道)。』是为第二无下劣心。

又作此念:『我应当于一切众生善言开谕皆令其欢喜。』是为第三无下劣心。

又作此念:『我应当成就满遍法界一切波罗蜜(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行。』是为第四无下劣心。

又作此念:『我应当积集一切福德藏(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定善、散善诸行。以此类善行能得种种福利,犹如能纳福德之藏,故称福德藏)。』是为第五无下劣心。

又作此念:『无上菩提(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称为菩提;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无上菩提)广大难成,我应当修行悉令圆满。』是为第六无下劣心。

又作此念:『我应当以无上教化(教,以善法教导他人;化,令远离恶法。为教导感化之意,即说法引导众生而令其受感化。如经上所言,转无上法轮教化诸菩萨;教化安立无数众生,令住无上正真之道。凡此皆属转恶为善、转凡化圣之教化)、无上调伏(指内在之调和、控御身口意三业,制伏诸恶行。旨在令众生离过顺法,究竟出离),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是为第七无下劣心。

又作此念:『一切世界种种不同,我应当以无量身成就等正觉(如来十号之第三((参见:十号)),觉即知也。觉知遍于一切,是遍也。觉知契于理,是正也。谓遍正觉知一切法也。又三世诸佛之觉知平等,故曰等,离邪妄故曰等)。』是为第八无下劣心。

又作此念:『我修习菩萨行(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时,如果有众生来从我这里乞求手足、耳鼻、血肉、骨髓、妻子、象马乃至王位,如是一切全部都能舍离,不会出生一念(指一次之念)忧悔之心,只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不求果报,以大悲(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为首,大慈(伟大的慈心)究竟。』是为第九无下劣心。

又作此念:『三世所有一切诸佛,一切佛法、一切众生、一切国土、一切世间、一切三世、一切虚空界、一切法界、一切语言施设界、一切寂灭涅槃界,如是一切种种诸法,我应当以一念相应(一念相应。依据与刹那一念相应之智慧,而顿时开悟,称为一念相应)慧,悉知悉觉,悉见悉证,悉修悉断,然后于其中无分别、离分别、无种种无差别、无功德、无境界、非有非无、非一非二。

以不二(指对一切现象应无分别,或超越各种区别)智了知一切二,

以无相(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智了知一切相,

以无分别智(又云无分别心。正体会真如之智也。真如者,离一切之相而不可分别也。故以分别之心者,不能称其体性,以离一切情念分别之无相真智方始冥符也)了知一切分别,

以无异智了知一切异,

以无差别(谓诸法本性真如,而无差别。盖“有为法”之外相虽有种种差别,然其本性不异,如水波之相虽异,而其水性则一,谓之无差别)智了知一切差别,

以无世间智(楞严经所说三智之一,即凡夫和外道之智)了知一切世间,

以无世智(指普通世俗之智慧。为三智之一。乃通于世谛之事相者;系相对于“出世间智”而言。又称世俗智、世间智。如一切凡夫或外道妄计有、无所产生之有漏智,即为世智。此类智慧多缘于世俗之境而起,故亦必随世间俗事之变化而转)了知一切世,

以无众生智了知一切众生,

以无执著智了知一切执著(坚持或固执的意思),

以无住处智了知一切住处,

以无杂染智了知一切杂染(系指有漏法。“清净”之对称。杂,即间杂、和杂之义;染,是染污法,即指不善及有覆无记之法。通常杂染与染污同义,互为通用),

以无尽(谓无穷无际。无为法离生灭之相,谓之无尽;有为法之缘起,一多相即,亦谓之无尽)智了知一切尽,

以究竟法界(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能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名“理法界”)智于一切世界示现身,

以离言音智示现不可说(又作不可言说、不说。谓真理乃可证知而非言语所能诠释者)言音,

以一自性智入于无自性(指自体之本性),

以一境界智现种种境界(指与心相对的外境。境随心转,各因心情不同,境界亦异);

知一切法不可说(又作不可言说、不说。谓真理乃可证知而非言语所能诠释者),而示现大自在(言广大之力用无论何事皆作得也)言说,证一切智地;

为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故,于一切世间示现大神通变化。』

即为第十无下劣心。

佛子!这些即为菩萨摩诃萨发起的十种无下劣心。

如果诸菩萨安住此心,则能获得一切最上无下劣佛法。」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天魔】:天子魔的简称,即欲界第六天魔王波旬,他有无数眷属,时常障碍佛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邪法】:(术语)邪僻之道也。唐华严经十二曰:“若能了邪法如实不颠倒。”俱舍论十二曰:“邪法萦缠,嗔毒增上。”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波罗蜜】:梵语 pa^ramita^,巴利语 pa^rami^ 或 pa^ramita^。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
 梵语 pa^ramita^,有到达彼岸、终了、圆满等义;巴利语 pa^rami^,则有最上的、终极的等义。诸家对波罗蜜之译释各有说法。据弥勒菩萨所问经卷八载,波罗蜜通于已到、当到之义,即佛为已到彼岸,菩萨为当到彼岸。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载,到彼岸有三种之别,即:(一)随所修行而达于究竟无余。(二)入真如,以入真如为究竟,如众流以归海为终极。(三)得无等果,无别果胜于此果。盖菩萨所修之行,所入之理,及所得之果,皆究竟而圆满。又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波罗蜜多有五因缘,即无染著、无顾恋、无罪过、无分别、正回向等。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载,波罗蜜有十七义,如修习胜利、无所著、无所见、无患累等。据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载,有二十义,例如一切所知诸妙善法能到彼岸、于菩萨藏差别法门正安住义等。
 有关此岸、彼岸之说,各家亦异。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之六波罗蜜项载,即:(一)生死为此岸,究竟涅槃为彼岸。(二)生死涅槃有相为此岸,平等无相为彼岸。据大品经游意载,即:(一)小乘为此岸,大乘为彼岸。(二)魔为此岸,佛为彼岸。(三)世间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又谓成论师以有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众惑为此岸,种智为彼岸。
 依诸经论而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四波罗蜜等分别:(一)六波罗蜜,又作六度,为诸部般若经之说。指大乘菩萨所必须实践之六种修行。即:(1)布施波罗蜜,又作檀那(梵 da^na,巴同)波罗蜜、檀波罗蜜,谓全然施惠。(2)持戒波罗蜜,又作尸罗(梵 s/i^la)波罗蜜,谓全然持守教团之戒律。(3)忍辱波罗蜜,又作羼提(梵 ks!a^nti)波罗蜜,谓全然忍耐之意。(4)精进波罗蜜,又作毗梨耶(梵 vi^rya)波罗蜜,谓全然努力之意。(5)禅定波罗蜜,又作禅那(梵 dhya^na)波罗蜜,谓心全然处于一境。(6)智慧波罗蜜,又作般若(梵 prajn~a^)波罗蜜、慧波罗蜜、明度、明度无极,谓圆满之智慧,系超越人类理性之无分别之智慧;依此则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罗蜜,乃至修禅定而完成禅定波罗蜜,故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本,而称诸佛之母。
 (二)十波罗蜜,又作十度、十胜行,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等之说。六波罗蜜加如下之四波罗蜜,则为十波罗蜜,即:(1)方便波罗蜜,又作沤波耶(梵 upa^ya)波罗蜜,指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2)愿波罗蜜,又作钵罗尼陀那(梵 praN!idha^na)波罗蜜,谓得智慧(即菩提)后,救济众生的殊胜之愿。(3)力波罗蜜,又作波罗(梵 bala)波罗蜜,谓能正确判断所修所行的全然之能力。(4)智波罗蜜,又作若那(梵 jn~a^na)波罗蜜,谓享受菩提之乐,并教导众生得全然之智慧。
 (三)四波罗蜜,为胜鬘经颠倒真实章等之说。即:(1)常波罗蜜,谓全然永远性之波罗蜜。(2)乐波罗蜜,谓全然安稳性之波罗蜜。(3)我波罗蜜,谓全然主体性之波罗蜜。(4)净波罗蜜,谓全然清纯性之波罗蜜等,乃具足涅槃四种殊胜之特质(四德)。
 (四)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称位于东南西北方之四菩萨为四波罗蜜,即东方之金刚波罗蜜、南方之宝波罗蜜、西方之法波罗蜜、北方之业波罗蜜等。此外,南传之巴利语典籍,如所行藏(巴 Cariya^pit!aka)、佛种姓(巴Buddhavam!sa)、法句经注(巴 Dhammapadat!t!hakatha^)等,亦立十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持戒(巴 si^la)波罗蜜、出离(巴 nekkhamma)波罗蜜、般若(巴 pan~n~a^)波罗蜜、精进(巴 viriya)波罗蜜、忍辱(巴 khanti)波罗蜜、真谛(巴 sacca)波罗蜜、决意(巴 adhit!t!ha^na)波罗蜜、慈(巴 metta^)波罗蜜、舍(巴 upekkha^)波罗蜜等。(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华严经离世间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慧度经宗要、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一(智顗)、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良贲)、般若波罗蜜多经赞)p3445FROM:【佛光大辞典】

【福德藏】:指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定善、散善诸行。以此类善行能得种种福利,犹如能纳福德之藏,故称福德藏。日本净土真宗将此藏列为分别法义真(真实)假(方便)的三种法门之一,此三法门即称三藏。而福德藏乃净土要门之方便藏;以自力修定散诸行,得往生化土。是为开显阿弥陀佛第十九愿之定散诸行。((参见:三藏)690)p5861FROM:【佛光大辞典】

【无上菩提】: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称为菩提;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无上菩提。三菩提之一。又作诸佛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菩提、大菩提。大宝积经卷二十八(大一一·一五七上):“常化诸众生,心不生疲惓;于无上菩提,坚固不退转。”((参见:三菩提)631)p5073FROM:【佛光大辞典】

【教化】:<一>梵语 pari-pac。教,以善法教导他人;化,令远离恶法。为教导感化之意,即说法引导众生而令其受感化。如经上所言,转无上法轮教化诸菩萨;教化安立无数众生,令住无上正真之道。凡此皆属转恶为善、转凡化圣之教化。与“开化”、“摄化”、“施化”、“劝化”等词同义。(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增一阿含经卷一、法华经卷四)
 <二>日本佛教用语。在佛前举行法会之际,所唱诵之一种赞歌。p4596FROM:【佛光大辞典】

【调伏】:(一)指内在之调和、控御身口意三业,制伏诸恶行。旨在令众生离过顺法,究竟出离。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中):“如法调伏诸众生力。”(二)指对外之教化,令三世怨敌、恶魔外道等舍恶降伏。谓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七上):“绍隆三宝能使不绝,降伏魔怨制诸外道。”
 在密教中,有不动、降三世、军荼利、大威德、金刚夜叉等五大明王,作忿怒之相,以之为本尊,令怨敌、恶魔信服之修法,称为调伏法(梵 abhica^raka),系五种或四种修法之一。(新华严经卷五、维摩经疏(净影)、华严经探玄记卷四)p6165FROM:【佛光大辞典】

【等正觉】:(术语)梵语三藐三菩提,译曰等正觉,又三藐三佛陀,译曰等正觉者,遍知者。如来十号之第三((参见:十号)),觉即知也。觉知遍于一切,是遍也。觉知契于理,是正也。谓遍正觉知一切法也。又三世诸佛之觉知平等,故曰等,离邪妄故曰等。大经净影疏曰:“等正觉者,余经中亦名正遍知也。正是理,于理究照,故名遍知。今言等者,是彼遍也。称理名等。正者,还是余经正也。言其觉者,是彼知也。”资持记下三之二曰:“等正觉者,谓三世道同。正印简异邪妄。”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行】:(术语)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念】:<一>时间单位。乃指极短之时间单位,或作瞬间,或指某一事甫成就之片刻。如仁王般若经卷上(大八·八二六上):“九十刹那为一念,一念中,一刹那经九百生灭;乃至色,一切法亦如是。”往生论注卷上(大四○·八三四下):“百一生灭名一刹那,六十刹那名为一念。”或谓“二十念名为一瞬,二十瞬名为一弹指。”皆泛指极短促之时间。又发起一个意念之间,称为一念顷或一发意顷。(摩诃僧祇律卷十七、大智度论卷三十八、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八)
<二>指一次之念。梵语 eka-citta。念为思念之意,一般有“心念”、“观念”(观想法性之理、佛之相好、时节因缘与众生之素质能力)、“称念”等名词。净土宗将“念”解为“称念”,故以一念配合一声佛号,称名一句即谓一念。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九上):“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无量寿经钞卷六)
 <三>指三千性相所圆具之一念心。此乃天台宗所立。谓心具足一切,即称一念。(摩诃止观卷五上)((参见:一念三千)49)
 <四>一念相应。依据与刹那一念相应之智慧,而顿时开悟,称为一念相应。大乘起信论等谓,本觉与始觉相应,而理智冥合之无念之念,即是一念。(大般若经卷三九三)
 <五>与其他语句连用者有“一念信解”。乃一次听闻佛法即告开悟之谓;念一声阿弥陀佛,称为“行之一念”;对阿弥陀佛生起信心之刹那,称为“信之一念”;于其时,决定往生净土之因,故称“一念业成”;不拘一遍或十遍地称念阿弥陀佛,以成往生净土之因,称为“一念十念”。此外,有关一念称名念佛之成语甚多,如超呼思想之境界,称为“一念不生”,归依佛法而生信服之心,称为“一念随喜”。(法华经分别功德品)p48 FROM:【佛光大辞典】

【大悲】:(术语)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涅槃经十一曰:“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中略)若无大悲者是则不名佛。”大日经一曰:“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根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慈】:伟大的慈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不二】:又作无二、离两边。指对一切现象应无分别,或超越各种区别。据大乘义章卷一载,一实之理妙寂离相,如如平等,亡于彼此,故称为不二。又为真如、法性之别名。然主要系作为认识论与方法论而受重视。中论等总结般若思想,以“不生亦不灭”等八不表明法性之本质,并作为不执偏见、契合法性之佛教认识,此称中道观。p960FROM:【佛光大辞典】

【无相】:1、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2、涅槃的别名,因涅槃离一切虚妄之相。涅槃经说:“涅槃名为无相,以何因缘名为无相?无十相故。何等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分别智】:(术语)又云无分别心。正体会真如之智也。真如者,离一切之相而不可分别也。故以分别之心者,不能称其体性,以离一切情念分别之无相真智方始冥符也。摄大乘论释十二曰:“若智与所取不异,平等平等起,是名无分别智。”起信论曰:“无分别心与体相应。”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差别】:谓诸法本性真如,而无差别。盖“有为法”之外相虽有种种差别,然其本性不异,如水波之相虽异,而其水性则一,谓之无差别。p5106FROM:【佛光大辞典】

【世间智】:楞严经所说三智之一,即凡夫和外道之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世智】:指普通世俗之智慧。为三智之一。乃通于世谛之事相者;系相对于“出世间智”而言。又称世俗智、世间智。如一切凡夫或外道妄计有、无所产生之有漏智,即为世智。此类智慧多缘于世俗之境而起,故亦必随世间俗事之变化而转。(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七十三、俱舍论卷二十六、大毗婆沙论卷一○六)((参见:三智)625)p1523FROM:【佛光大辞典】

【执著】:坚持或固执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杂染】:梵语 sam!kles/a。音译作僧吉隶烁。系指有漏法。“清净”之对称。杂,即间杂、和杂之义;染,是染污法,即指不善及有覆无记之法。通常杂染与染污同义,互为通用;但据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末载,单称染、染污之际,即指烦恼;而称杂染之际,则系通于善、恶、无记等三性,为一切有漏法之总称。
 杂染分为三类,称三杂染,即:(一)烦恼杂染。又作惑杂染。即一切烦恼及随烦恼之总名。此又分为见所断、修所断二种,或欲界系、色界系、无色界系三种,或根本烦恼等十种。(二)业杂染。指从烦恼生,或助烦恼造作身语意三者之业。(三)生杂染。又作苦杂染。依烦恼及业而受生于三界之苦。以上三类依序相当于惑、业、苦三道。或谓三杂染再加障杂染,为四杂染。(显扬圣教论卷一)((参见:染污)3840)p6638 FROM:【佛光大辞典】

【无尽】:梵语 aks!aya。谓无穷无际。无为法离生灭之相,谓之无尽;有为法之缘起,一多相即,亦谓之无尽。又无为法之无尽系权教所说,有为法之无尽则实教所说。于华严宗则以无尽为圆融无碍之意,主张一切存在之自身皆可为主体或客体,而不论主体或客体皆融通无碍而了无矛盾,此即所谓主伴无尽;由此形成一切法“相即相入重重无尽”之法界缘起(或无尽缘起)思想。即如华严经探玄记卷一、华严五教章卷一所载,于华严一乘圆教,一切法主伴具足,缘起无碍而重重无际,谓之无尽佛法。
 又以无尽之宝藏称为无尽藏,乃比喻含藏无限之功德,如新华严经卷十八明法品说菩萨能得“善见诸佛”等十无尽藏,同经卷二十一“十无尽藏品”亦说得“信藏”等十无尽藏,卷二十五回向品说得“见佛”等十无尽藏,皆依无尽法界之义而说。
 此外寺院蓄积金钱贷与他人,依复利法所生之利息作为供养三宝之用,称为无尽财;于我国称为长生钱或库质钱。日本所行之无尽讲(又称无尽)即渊源于此。又一人闻法后,以所闻之法开导多数人,复由多数人开导更多人,此犹如一灯一灯递移,点燃无数之灯,于维摩经卷上菩萨品称此为无尽灯。(新华严经卷三十四、卷三十九、卷四十、大智度论卷八十、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下三、华严五教章卷四、宋高僧传卷十五、卷二十、禅林象器笺钱财门、佛教经济思想研究)((参见:无尽藏)5134)p5133 FROM:【佛光大辞典】

【法界】: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能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名“理法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不可说】:梵语 an-abhila^pya。又作不可言说、不说。谓真理乃可证知而非言语所能诠释者。大方等大集经卷十八虚空藏菩萨品、大品般若经卷十七深奥品等,均以第一义毕竟空故不可说。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一则就诸法之生与不生,说六句之不可说,即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生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天台智顗取前四句分别配释藏、通、别、圆四教,而以前二者明界内之事理,后二者明界外之事理。此外,大乘玄论卷一、瑜伽师地论卷十六等亦各举数种不可说。又赞叹佛之功德非言语所能穷尽者亦用此语,多与不可称、不可思议等语连用。(大品般若经卷十二、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八、大智度论卷七十四、四念处卷一、维摩经玄疏卷五)((参见:四不可说)1660)p964FROM:【佛光大辞典】

【自性】:<一>梵语 svabha^va, sva-laks!aN!a。指自体之本性。法相家(唯识家)多称为自相。即诸法各自具有真实不变、清纯无杂之个性,称为自性。关于自性之义,十八空论(大三一·八六二上):“自性有两义,一无始,二因。”又显识论亦举出不杂、不变二义。
 此外,据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一,将自性分为七种,即:(一)集性自性(梵 samudaya-svabha^va),(二)性自性(梵 bha^va-svabha^va),(三)相性自性(梵 laks!aN!a-svabha^va),(四)大种性自性(梵 maha^-bhu^ta-svabha^va),(五)因性自性(梵 hetu-svabha^va),(六)缘性自性(梵 pratyaya-svabha^va),(七)成性自性(梵 nis!patti-svabha^va)。又解深密经卷二之一切法相品等,将一切法之性相分为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三种。然中论等则认为,诸法皆由因缘所成,而无有一定之自性,故自性即空。(十二门论、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五、卷十六、成唯识论卷八、华严五教章卷四)((参见:自相)2528)
 <二>因明用语。因明三支作法中,宗(命题)之前陈(主词)又称自性,其后陈(述语、宾语)又称差别。(瑜伽师地论卷十五、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本、因明论疏瑞源记卷二)((参见:有体无体)2461、“体”6928)
 <三>梵语 prakr!ti。印度古代数论哲学所立二十五谛之第一。全称自性谛。又称冥性、冥谛、冥态(梵 tamas)、胜因(梵 pradha^na)、胜性。数论派认为,自性为神我所受用,能生大谛、我慢谛等其余二十四谛,为诸变异之根本原因;亦即以自性为一切现象之生因。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末(大四三·二五二中):“自性者,冥性也。今名自性,古名冥性,今亦名胜性,未生大等,但住自分,名为自性。”(金七十论卷上、成唯识论卷一、大乘广百论释论卷一)p2524 FROM:【佛光大辞典】

【境界】:指与心相对的外境。境随心转,各因心情不同,境界亦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自在】:(术语)言广大之力用无论何事皆作得也。法华经弟子授记品曰:“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3 07:44 , Processed in 0.15614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