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慧慈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22

[禅定勋章]

11#
 楼主| 发表于 2021-2-24 01:59: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2-24 02:02 编辑

1.7 如果众生遭遇盗贼,若能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就会心无畏惧,获得解脱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

[学习解说]:

如果商人众生携带很多宝贝,需要通过一段盗匪盗贼聚集的危险路段

其中只要有一人提起正念,提醒大家不要害怕,应当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

若能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就能得到菩萨慈悲护持,内心无所畏惧,获得解脱

众人正念生起后,都一心出声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最后全都获得解脱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学习解说]:

佛告无尽意菩萨,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具有大威神力

以上这些都是观世音菩萨崇高伟大,寻声救苦的真实事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22

[禅定勋章]

12#
 楼主| 发表于 2021-2-25 00:43: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2-26 09:12 编辑

2,[贪][嗔][痴]习气深重的众生,只要谦卑恭敬一心常念观世音菩萨,便得远离贪嗔痴

2.1 淫欲心重的众生,只要谦卑恭敬一心常念观世音菩萨,便离淫欲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学习解说]:

如果有众生淫欲心非常重,只要谦卑恭敬一心常念观世音菩萨,就会脱离淫欲心


----------------------


为什么要远离淫欲?
因为佛在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中教导:爱欲是轮回的根本原因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附注:像)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附注:形成产生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由于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是故复生地狱饿鬼。

(详见~ 轮回的原因&造成男变女,女变男,不孕,阉人,同性恋的因果)


因此,佛在楞严经中告诉阿难:
【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当观淫欲。犹如毒蛇。如见怨贼。
由此可知,如果众生想要出离轮回而解脱,一定要断淫和戒杀,否则是不可能出离轮回的
如果习气深重的众生有生起淫欲心时,应当正念观照此心犹如毒蛇或怨贼一般,马上断除和远离

(详见~ [楞严经]三增进修行渐次~永断五辛。清净戒律。永断淫心。不餐酒肉)


【补充说明:

关于「邪淫」,众生可能不是很清楚或有所疑问
因此,以下深入详细说明

「邪淫」其实有广义和狭义的差别
广义来说,「邪」就是心术不正、知见错误,「淫」就是贪念,
所以,最最严格来说,只要是「不清净的贪念」都属于「邪淫」
狭义来说,「邪淫」是指男女之间的淫欲问题,这又有严谨和普通的差别

严谨来说,只要有任何一点点淫欲,就无法脱离六道轮回(这点可以参考「楞严经」)
因为,六道中的任何欲望,欲之所牵就会造成六道轮回的引力和束缚
所以,严谨来说,淫就是淫,不论正淫或邪淫都会造成六道轮回
按照佛经的说法,邪淫会堕落为畜生,正淫则为人,少淫则可能生欲界天
所以,只要有男女之淫,连「高等天人」(色界天、无色界天)都当不成,更不用说解脱六道轮回

然而,如果从初学修行的角度来说,可以慢慢深入修行,所以「五戒」中允许「人天善道」的「正淫」
也就是,正当夫妻关系,在正当的场合和时间,才能允许夫妻间的情欲关系,
除此之外,一切都属于邪淫(包含一切色情行业或影片和图书,不论从事或购买阅读观赏都属邪淫范畴)

所以,按照人天善法的标准来说,其实现今风气下,绝大多数人都犯了邪淫,都有堕入「畜生道」的可能
尤其从事色情行业危害世俗更大,果报也因此更严重,而一般人如果沉迷,原本可能的福报和功名都会被删除
因此,如果没有信奉因果、修学佛法、修善断恶,或求生西方极乐净土,都很难有翻转的可能】


(详见~ 我是哪种根器?)


【三毒】
贪、嗔、痴。贪是贪爱五欲,嗔是嗔恚无忍,痴是愚痴无明,因贪嗔痴能毒害人们的身命与慧命,故名三毒。
摘自:佛学常见辞汇 - 陈义孝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22

[禅定勋章]

13#
 楼主| 发表于 2021-2-25 00:44:19 | 只看该作者
2.2 火气大嗔恨心重的众生,只要谦卑恭敬一心常念观世音菩萨,便离嗔恨


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

[学习解说]:

如果有众生火气大常发脾气,只要谦卑恭敬一心常念观世音菩萨,就会脱离嗔恨心


----------------------


为什么要远离嗔恨心?

【佛经上也说行菩萨道的最大问题就是瞋恨,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生
瞋心会退失菩提心,障碍彼此,菩萨行者若产生瞋恨,就不会想救度众生,就无法成佛
菩提心一退,行菩萨道过程中的种种不圆满就无法弥补改善,就会变成重罪
所以,菩提心是行菩萨道最重要的事情,而最重要的戒律就是戒瞋恨
菩萨行者若一起瞋心,必退菩提心】

回说什么是学佛?
就是透过发起[无上菩提心]普渡众生而成佛
重点是~
在普渡众生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圆满,
而在帮助众生的过程中,先改正自己的缺失而逐渐圆满了自己,自己就成佛了
所以是因为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让自己成佛了
所以应该感恩众生,又怎会生气呢?
如果这道理都不懂,那怎能说自己在学佛呢?
所以,学佛是透过行菩萨道普渡众生来让自己更圆满,而才能圆满众生
而不是和众生起争执,两败俱伤,结怨遗祸累世
所以,可不要一再的制造自己的怨家和债主,那就太没智慧了

(详见~ [略说]如何劝导众生?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


相关阅读:
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生 ~ 华严经 普贤行品


【嗔恚火】
1.怒火。2.(喻)怒火能将人的一切功德烧毁。
摘自:佛学常见辞汇 - 陈义孝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22

[禅定勋章]

14#
 楼主| 发表于 2021-2-25 00:47: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2-25 09:16 编辑

2.3 愚痴无明没有智慧的众生,只要谦卑恭敬一心常念观世音菩萨,便能破除愚痴


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学习解说]:

如果有众生愚痴无明没有智慧,只要谦卑恭敬一心常念观世音菩萨,就能破除愚痴


----------------------


愚痴也是轮回业,所以世俗的颠倒知见和观念,容易在不知不觉中使人沉沦和堕落

因此【初修行者应该多把时间安排在拜佛念佛持咒(都可摄心清净消除干扰和业障)诵经上面(可增加对经中教导和义理的了解,增上福慧)
以大量的修行来消除累世和今生数十年累积的俗念和妄念,避免自己再次堕入在世俗中,这样才能有利于日后临命终提起正念而往生净土】

【但是,如果对大乘普渡众生的行者和久修者以及有一定正念心力定力的人来说,那就应该学习更深入的心法和心力定力练习
以便能深入众生和群众之中(甚至普入六道中),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普渡众生的功效,这才是真正的弘法】


(详见~ 初学修行应该尽量远离一切世俗杂染俗)


相关阅读:
[愚痴凡夫的特征]看看我们自己是吗? ~ 瑜伽师地论
[诸经辑要] 为什么会[愚笨]或[退失智慧]? 如何[增长智慧]?


【愚痴】
梵语moha 或 mu^d!ha。又作痴、无明。即无智无明,闇愚迷惑,对事物不能下一适当判断。为六种根本烦恼之一,亦为三毒(贪、嗔、痴)之一。[俱舍论卷四、顺正理论卷十一]
摘自:佛学大词典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众生常应心念。

[学习解说]:

佛告无尽意菩萨,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种种大威神力

令众生脱离贪嗔痴等深重习气,获得种种利益,所以众生应当一心常念[南无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22

[禅定勋章]

15#
 楼主| 发表于 2021-2-25 23:48: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2-26 09:37 编辑

3,恭敬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能令无子众生求男得男求女得女

3.1 众生只要恭敬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就能如愿以偿求男得男求女得女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

[学习解说]:

若有女人想要求个男孩
只要恭敬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就能如愿生个既有福报又有智慧的男孩

如果想要求个女孩
只要恭敬礼拜和供养观世音菩萨,就能如愿生个相貌端正好看的女孩
而且这个女孩过去世就是个有福德的人,所以出生后身边的人都会很喜欢她和尊敬她


---------------------


【很多菩萨送子,都是宿世有福慧的修行者,
投胎来继续修行和行菩萨道普渡众生
这些都是有愿力而来,
但是,这不是说他们已经实证菩萨果位了】

这些小孩都不用家人担心,自己就能活的很好
从一出生就不吵不闹,晚上绝对不会吵闹
而且长相好看,一看就知道是菩萨送的
成长过程也几乎不生病,就算家庭条件不好也能自己长的健康强壮
而且孝顺,能体谅父母,生性聪慧】

由这段教导便可知道,为什么很多家庭的子女叛逆不听话
其实这都是有累世因果的,都是无缘(或善或恶)不聚

如果众生不懂得这些道理
【结婚之前或怀孕之前不知道这些
而且您累世没有和众生结善缘
当然可能生出来的小孩就是和您有累世凡夫共业的小孩
彼此就会有很多烦恼
这是您累世福慧不足的现象】

(详见~ [略说]菩萨送子和我们的累世因果)


如何增长福报呢,后面有介绍
就是以虔诚恭敬心礼拜和供养观世音菩萨
所得福报与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号的福报完全等同,无有差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22

[禅定勋章]

16#
 楼主| 发表于 2021-2-25 23:58:03 | 只看该作者
4,众生[恭敬][礼拜][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福不唐捐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

[学习解说]:

佛告无尽意菩萨,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德神(妙)力

众生若能虔诚恭敬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

那么众生所付出的每一份用心和努力都不会白白空掉,都会回报到自己身上

因此众生都应该受持念诵南无观世音菩萨


---------------------


关于受持,善知识慈悲教导

【首先是[信持]
就是听到这部经上的道理,相信了,这是[信持]
这就是[受持]的[受],就是[信受],[接受]
就是相信,就是接受了佛经上的观念

接下来是[修持],
这就是[受持]的[持]
也就是真正开始学习落实佛经中的教导】

(详见~ [略说]受持)


【受持】
(术语)受者领受,持者忆持。以信力故受,以念力故持。是法华五种法师行之一也。胜鬘宝窟上本曰:‘始则领受在心曰受,终则忆而不忘曰持。’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22

[禅定勋章]

17#
 楼主| 发表于 2021-2-26 00:02:03 | 只看该作者
4.1 [受持][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与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福报等同无差别


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

[学习解说]:

佛问无尽意菩萨

如果有人受持念诵六十二亿恒河沙(形容无法计算之数)菩萨名号

并且一生供养菩萨饮食、衣服、卧具、医药

在你看来,这些善男子善女人,他们的功德多不多?


恒河沙
梵语gan%ga^-nadi^-va^luka。即恒河之沙。又作恒边沙、恒水边流沙、江河沙、兢伽沙、恒沙、恒河沙数等。恒河沙粒至细,其量无法计算。诸经中凡形容无法计算之数,多以‘恒河沙’一词为喻,例如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大八·二一七中):‘遍照东方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阿弥陀经(大一二·三四七中):‘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七中):‘无量大圣,数如恒沙。’[玄应音义卷二十四、翻译名义集卷七]
摘自:佛学大词典

尽形寿
尽我们这一世的身形和寿命。
摘自:佛学常见辞汇 - 陈义孝编




无尽意言:“甚多,世尊。

[学习解说]:

无尽意菩萨回答,非常多非常多,世尊。




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

[学习解说]:

佛说,如果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哪怕只有短时间礼拜和供养

此人所得福报与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号的福报完全等同,无有差别

即使经过百千万亿劫的时间,也不会穷尽这些福报


【百千万劫】
(术语)劫者分别世界成坏之时量名,经其劫百千万,则曰百千万劫。白乐天句曰:‘百千万劫菩提种,八十三年功德林。’在百千万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

[学习解说]:

无尽意菩萨啊,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就能得到如此无量无边的福德利益!


【福德】
(一)指过去世及现在世所行之一切善行,及由于一切善行所得之福利。据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载,菩萨于法应无所住,须行不住色布施、不住声布施,乃至不住法布施等,由此不住相之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法华经方便品]
(二)与善法同义。据法华经方便品载,于四众中,若比丘、比丘尼心怀增上慢,优婆塞心怀我慢,优婆夷心怀不信,如此则不能自见其过,于戒律有所缺漏。此类少有善法者,实不堪受持一佛乘之法。[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五]
(三)指六度中之前五度,系相对于智慧而言。(参阅‘福智’5857)
摘自:佛学大词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22

[禅定勋章]

18#
 楼主| 发表于 2021-2-27 09:39:21 | 只看该作者
二、观世音菩萨如何在娑婆世界普渡众生?如何为众生说法?善巧方便是怎么样的呢?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学习解说]:

无尽意菩萨问佛(继续请法):

世尊,观世音菩萨在娑婆世界如何普渡众生?如何为众生说法?善巧方便是怎么样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22

[禅定勋章]

19#
 楼主| 发表于 2021-2-27 09:40: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2-27 09:43 编辑

1,观世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应化三十二随机教化普渡众生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

[学习解说]: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众生应以佛身而获得救度,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为其说法

应以辟支佛身(缘觉、独觉)获得救度的,即现辟支佛身为其说法

【辟支佛】
梵语pratyeka-buddha 之音译。意译作缘觉、独觉。又作贝支迦、辟支。为二乘之一,亦为三乘之一。乃指无师而能自觉自悟之圣者。据大智度论卷十八、大乘义章卷十七本载,有二义:(一)出生于无佛之世,当时佛法已灭,但因前世修行之因缘(先世因缘),自以智慧得道。(二)自觉不从他闻,观悟十二因缘之理而得道。[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四、慧苑音义卷上](参阅‘缘觉’6132)
摘自:佛学大词典

应以声闻身获得救度的,即现声闻身为其说法

应以梵王身获得救度的,即现梵王身为其说法

应以帝释身获得救度的,即现帝释身为其说法

应以自在天身获得救度的,即现自在天身为其说法


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

[学习解说]:

应以大自在天身获得救度的,即现大自在天身为其说法

【大自在天】
又名摩醯首罗天,是色界十八天中之最高天,此天天王生有三目。
摘自:佛学常见辞汇 - 陈义孝编

应以天上大将军身获得救度的,即现天上大将军身为其说法

应以毗沙门身获得救度的,即现毗沙门身为其说法

【毗沙门】
四天王天中北方天王的名字,华译为多闻,即多闻天王。
摘自:佛学常见辞汇 - 陈义孝编

应以小王身获得救度的,即现小王身为其说法

【小王】
(杂名)除转轮王外,余悉为小王,所谓粟散王是也。法华经普门品曰:‘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应以长者身获得救度的,即现长者身为其说法

【长者】
1.年长或分尊的人。2.尊称有道德的人。
摘自:佛学常见辞汇 - 陈义孝编

应以居士身获得救度的,即现居士身为其说法


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

[学习解说]:

应以政府官员身获得救度的,即现政府官员身为其说法

应以婆罗门身获得救度的,即现婆罗门身为其说法

【婆罗门】
婆罗贺摩拏的简称,为印度四姓之一,华译外意、净行、净志、静志等,是奉事大梵天王而修净行的种族。
摘自:佛学常见辞汇 - 陈义孝编

应以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身获得救度的,即现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身为其说法

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的妇女身获得救度的,即现相应的妇女身为其说法

应以童男、童女身获得救度的,即现童男、童女身为其说法


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

[学习解说]:

应以天神、龙、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以及人和非人之身获得救度的,即现各之自身为其说法

【乾闼婆】
梵语gandharva,巴利语 gandhabba,西藏语 dri-za。又作健达缚、犍闼婆、彦达婆、干沓婆、干沓和、巘沓缚。意译为食香、寻香行、香阴、香神、寻香主。
(一)指与紧那罗同奉侍帝释天而司奏雅乐之神。又作寻香神、乐神、执乐天。八部众之一。传说不食酒肉,唯以香气为食。此类神有众多之王及眷属,法华经序品载有四乾闼婆王;大宝积经卷十三律仪会则谓有十亿乾闼婆王;新华严经卷一世主妙庄严品中亦揭出二十余乾闼婆王之名。盖乾闼婆原为婆罗门教崇拜之群神,于夜柔吠陀举出二十七、阿闼婆吠陀亦举出六三三三之多。有关之神话甚多,其状貌说法不一,或谓身上多毛,半人半兽,或谓丰姿极美。印度古神话谓,吠陀时代之乾闼婆奉侍帝释天之宴席,专事歌唱奏乐。据大智度论卷十所载,犍闼婆王至佛所弹琴赞佛,三千世界皆为震动,乃至摩诃迦叶不安其坐。诸经中多以之为东方持国天之眷属,为守护东方之神。又为观音三十三应化身之一。补陀落海会轨载,其形像为身赤肉色,如大牛王,左手执箫笛,右手持宝剑,具大威力相,发髻有焰鬘冠。[长阿含卷十八世记经阎浮提品、大智度论卷五十四、维摩经玄疏卷五]
摘自:佛学大词典

阿修罗
六道之一,华译为非天,因其有天之福而无天之德,似天而非天。又译作无端,因其容貌很丑陋。又译作无酒,言其国酿酒不成。性好斗,常与帝释战,国中男丑女美,宫殿在须弥山北,大海之下。
摘自:佛学常见辞汇 - 陈义孝编

紧那罗
梵名Kim!nara ,巴利名Kinnara 。又作紧捺洛、紧拏罗、紧担路、甄陀罗、真陀罗。或称歌神、歌乐神、音乐天。kim! 为疑问词,nara 为人之意;意译作疑神、疑人、人非人。原为印度神话中之神,后被佛教吸收为八部众之第七。华严经探玄记卷二载,此神形貌似人,然顶有一角,人见而起疑,故译为疑人、疑神。彼具有美妙的音声,能歌舞。华严经疏卷五载其为天帝之执法乐神。大乘诸经中,佛说法之听众中常列其名。于密教,为俱毗罗之眷阿阇梨所传曼荼罗图位中,位居北方第三重。于现图曼荼罗,在外金刚部北方,摩侯罗伽众之北有二尊紧那罗,俱呈肉色,其中之一于膝上安置横鼓,另一于膝前安置二竖鼓,俱作欲击鼓之势。
摘自:佛学大词典

摩呼洛伽
(异类)Mahoraga,莫呼洛伽摩,旧曰休勒,摩睺罗伽,新曰莫呼洛伽,摩护啰誐。八部众之一。大蟒神也。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应以金刚神身获得救度的,即现金刚神身为其说法。

【执金刚神】
(天名)又云执金刚夜叉、金刚手、金刚力士。手执金刚杖而护帝释天宫门之夜叉神也。遇佛出世,即降于阎浮提,卫护世尊,防守道场。俱舍论十一曰:‘颂曰:妙高顶八万三十三天居。四角有四峰。金刚手所住。论曰:山顶四角。各有一峰。其高广量各有五百。有药叉神名金刚手。于中止住。守护诸天。’五分律一曰:‘诸佛常法有五百金刚神侍卫左右。’智度论三十五曰:‘执金刚菩萨,常执金刚卫护菩萨。’又古来于寺门两胁安金刚力士之像,世称为二王。见二王条。梵Vajrap&amacron;&ndotblw;i又Vajradhara。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学习解说]:

佛告无尽意菩萨,这位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种种功德

能以各种形相出现在各个国土救度那里的众生,因此你们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能在众生遇到恐怖危急或灾难时,将无畏布施给众生

所以,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都称观世音菩萨为施无畏者


【无畏】
心中无所怖畏。
摘自:佛学常见辞汇 - 陈义孝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22

[禅定勋章]

20#
 楼主| 发表于 2021-2-27 09:42: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2-28 22:08 编辑

2, 观世音菩萨以身试教,虽然广度众生但不是为求世间利养而做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即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无尽意菩萨复白观世音菩萨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

[学习解说]:

无尽意菩萨对佛说:世尊,我现在就供养观世音菩萨

然后将脖上戴的各种珠宝璎珞取下来供养观世音菩萨,价值共有百千两金

对观世音菩萨说:仁慈的菩萨,请您收下这些如法布施的珍宝和璎珞

这时观世音菩萨不肯接受,无尽意菩萨又对观世音菩萨说:仁慈的菩萨,请您怜悯我们收下这些璎珞吧



尔时,佛告观世音菩萨:“当愍此无尽意菩萨及四众、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璎珞!”即时,观世音菩萨愍诸四众及于天、龙、人、非人等,受其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

[学习解说]:

这时,佛告观世音菩萨,你应当怜悯无尽意菩萨以及四众弟子,还有天神、龙神、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与非人等,接受这些供养

于是观世音菩萨出于对这些众生的怜悯,接受了璎珞

然后把这些供养分成二份,一份供养释迦牟尼佛,一份供奉多宝佛塔


【四众】
梵语catasrah! pars!adah!,巴利语catasso parisa^。(一)指构成佛教教团之四种弟子众。又称四辈、四部众、四部弟子。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或仅指出家四众,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中阿含卷二十二秽品经、法华经卷一、四辈经]
(二)指列座于佛陀说法会上听法之四类大众,即:(一)发起众,指能鉴知时机发起集会,或发起瑞相、问答等,以安排佛陀说法者。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舍利弗曾三次请佛说法。(二)当机众,指宿缘纯熟,适闻正教,而于会座上得度者。即听闻经法立受证悟之益者。(三)影响众,指从他方佛土来助佛陀教化之古往诸佛菩萨,隐其圆极之果而示现当机众之形相,如影之随形,如响之应声,以匡辅法王,庄严法座。(四)结缘众,指宿善福薄根机下劣者,虽未获立即证悟之益,然以见佛闻法之故,已结下将来得度之因缘。[法华文句卷二下、大明三藏法数卷十五]
(三)指阿育王时代,佛法之大众共分为四类,此四众因共议大天五事而形成上座部与大众部。四众即:(一)龙象众,又称大国众,指大天之流,即引发论争者。(二)边鄙众,又称外边众,指大天之门徒。(三)多闻众,指持戒广学之凡夫,集众援助上座。(四)大德众,指四果之圣众。此外,异部宗轮论述记除上记之外,尚有二种解说。[部执异论、异部宗轮论、三论玄义检幽集卷五]
(四)指人、天、龙、鬼之四众。又称四辈。
摘自:佛学大词典


--------------------------


真正的菩萨以慈悲为怀
一心只为救众生早日出离轮回和解脱
不贪求世间一切财利和供养

菩萨有[四非菩萨而似菩萨]。何谓为四。
贪求利养而不求法。
(附注:贪求世俗财利和供养,而不知道深入菩萨法和甚深佛法)
贪求名称不求福德。
(附注:贪求世俗名声赞誉,而不知道行善布施广施方便)
贪求自乐不救众生。
(附注:贪求自己享乐,而不普渡众生)
以灭苦法乐聚徒众不乐远离。
(附注:喜好用小乘法聚集信徒,喜好杂聚不喜净心寂静)
迦叶。是为[四非菩萨而似菩萨]。

菩萨有[四真实菩萨]。何谓为四。
能信解空亦信业报。
(附注:能明白大乘不二空义,也相信因果轮回业报)
知一切法无有吾我。而于众生起大悲心。
(附注:没有我执,也不着于顽空,而能对众生起大悲心普渡众生)
深乐涅槃而游生死。
(附注:明白真正大涅槃,不追求小乘涅槃,能不畏惧六道生死,入六道普渡众生)
【所作行施皆为众生不求果报。
(附注:不论财布施或法布施都是为了众生,不是为了善业果报)
迦叶。是为[四种真实菩萨福德]。

(详见~ 四种[非菩萨而似菩萨],和四种[真实菩萨]~ 大宝积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3 02:20 , Processed in 0.08150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