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莲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进行中] 佛弟子(净莲),学习〈优婆塞戒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1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8 15:50: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1-8 23:00 编辑



学习用时 1 小时 30 分钟 以上

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第五

--
[经文] --

善男子!如来出言,无二无谬,亦无虚妄,智慧无碍,乐说亦尔,

具足因智、时智、相智,无有覆藏,不须守护,无能说过,

悉知一切众生烦恼起结因缘、灭结因缘,世间八法所不能污,

有大怜愍,救拔苦恼,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身心二力悉皆满足。

[末学解说]

善男子!如来讲出的话,无二(又作无二、离两边。指对一切现象应无分别,或超越各种区别)没有差错,也无虚妄(虚假不实的意思),智慧没有障碍,乐说(谓菩萨随顺一切众生根性所乐闻法,而为说之,圆融无滞)也没有障碍,

具足因智、时智、相智(因智、时智、相智、说智。此四智乃佛所得之不共智),没有覆藏,不须守护,无人能够说过,

悉知一切众生烦恼生起的因缘、灭除的因缘,世间八法(利、无利、名闻、不名闻、论议、无论议、苦、乐)都不能染污,

有大怜愍(谓菩萨以慈悲菩提之心,愍念一切众生,广行方便,饶益摄受),救拔苦恼,具足十力(指如来十力,唯如来具足之十种智力,即佛十八不共法中之十种。又作十神力。谓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称为力)四无所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四种无所惧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又作四无畏)、大悲三念(佛以大悲摄化众生,常住于三种之念中,名大悲三念住:一、众生信佛,佛不生欢喜心,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一念住。二、众生不信佛,佛也不生忧恼,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二念住。三、同时一类信,一类不信,佛知之亦不生欢喜与忧戚,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三念住),身力(菩萨之身,坚固清净,犹如金刚,火不能烧,刀不能断,于外道中最胜独尊,是为身力)心力(谓菩萨知诸众生性欲,能一其心而顺化之,是名心力)全都能够满足。

注解:
【不二】:又作无二、离两边。指对一切现象应无分别,或超越各种区别。据大乘义章卷一载,一实之理妙寂离相,如如平等,亡于彼此,故称为不二。又为真如、法性之别名。然主要系作为认识论与方法论而受重视。中论等总结般若思想,以“不生亦不灭”等八不表明法性之本质,并作为不执偏见、契合法性之佛教认识,此称中道观。p960  FROM:【佛光大辞典】

【虚妄】:虚假不实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乐说】:(术语)四无碍之一。大乘义章十一曰:“语称物情,名为乐说。”是就闻者之情解乐字。闻者乐听其说也。法华嘉祥疏二曰:“言乐说者,凡有二义:一者菩萨自得胜法,乐为物说,如父母得于胜事,乐欲与子。二者知众生欲乐而为说法。”是第一义就说者适悦之情解乐字。第二义就闻者之意乐解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无碍解】:梵语 catasrah! pratisam!vidah!。略作四无碍、四解、四辩。即指四种自由自在而无所滞碍之理解能力(即智解)及言语表达能力(即辩才)。均以智慧为本质,故称为四无碍智;就理解能力言之,称为四无碍解;就言语表达能力言之,称为四无碍辩。又此为化度众生之法,故亦称四化法。
 据俱舍论卷二十七载,即:(一)法无碍解(梵 dharma-pratisam!vid),又作法无碍智、法无碍辩、法解、法无碍、法辩。谓善能诠表,领悟法之名句、文章,并能决断无碍。(二)义无碍解(梵 artha-pratisam!vid),又作义无碍智、义无碍辩、义解、义无碍、义辩。谓精通于法所诠表之义理,并能决断无碍。(三)词无碍解(梵 nirukti pratisam!vid),又作词无碍智、词无碍辩、辞无碍智、辞无碍辩、词解、词无碍、辞无碍、词辩、辞辩。谓精通各种地方方言而能无碍自在。(四)辩无碍解(梵 pratibha^na-pratisam!vid),又作辩无碍智、辩无碍辩、乐说无碍解、乐说无碍智、乐说无碍辩、应辩。谓随顺正理而宣扬无碍;或亦称乐说,系为随顺对方之愿求而乐于为之巧说,故称乐说。
 据大毗婆沙论卷一八○载,法、义、词、辩四无碍解,依次以修习数论、佛语、声论、因论为加行;或法、词二无碍解习外论,义、辩二无碍解习内论为加行。又于四无碍解之次第,举出多说。如主张先起词无碍解,次起法无碍解,再次起义无碍解,最后起辩无碍解;以先了达世俗之言词,次了知词所依之名、句等,其次了知名句所依之义趣,方得于理无碍应机说法。此外,成唯识论卷九认为四无碍解中,初地以上之菩萨仅得其中一部分,第九地得其四,至佛果时,始圆满完成。(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一、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五、品类足论卷五、大智度论卷二十五、卷五十、成实论卷十六、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法华经玄赞卷三、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四)p1778  FROM:【佛光大辞典】

【乐说无碍智】:谓菩萨随顺一切众生根性所乐闻法,而为说之,圆融无滞,故名乐说无碍智。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四智】:指四种智慧。<一>佛果之四智。全称四智心品。为唯识宗所立。即将有漏的第八识、第七识、第六识,及前五识转变为四种无漏智,即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
 于密教中,加上法界体性智,合为五智,除法界体性智表示中央大日如来之外,以其余四智表示四方四佛之智。就金刚界而言,大圆镜智表示东方阿閦佛,平等性智表示南方宝生佛,妙观察智表示西方阿弥陀佛,成所作智表示北方不空成就佛。就胎藏界而言,大圆镜智表示东方宝幢佛,平等性智表示南方开敷华佛,妙观察智表示西方无量寿佛,成所作智表示北方天鼓雷音佛。大日经疏卷五(大三九·六三一下):“正方四叶是如来四智。”(成唯识论卷十、百法问答钞卷八)((参见:四智心品)1771)
 <二>菩萨观唯识无境之四智。乃唯识宗为破外道余乘之执于实我实法而立。摄大乘论卷中、成唯识论卷七等载,即:(一)相违识相智,谓观境随人、天、鬼、畜等业力不同而变现不同之相,故境非实有。(二)无所缘识智,谓观所生之识皆缘于过去、未来、梦等非实之境,一切境界皆心所变,故观唯识无境。(三)自应无倒智,谓观境若为实,则一切凡夫皆为圣,以本来证悟心外之境自然成就而无颠倒;然凡夫尚须藉外境功用始得解脱,故境非实有。(四)随三智转智,谓随三智观转境相之智。三智为:(1)随自在者智转智,谓已证得心自在者,能随心转变外境。(2)随观察者智转智,谓得胜定而修法观者,观一境而众相显现,境若实有,则不能如此。(3)随无分别智转智,谓起证实之无分别智时,一切境相皆不现前。由此三智得观唯识无境。菩萨成就上述之四智时,于唯识之理决定悟入而证无心外实境。(摄大乘论释卷四(无性)、成唯识论述记卷七末、观心觉梦钞卷上)
 <三>罗汉四智。乃二乘、无学圣人内证四谛之智。据胜鬘经一乘章、成唯识论述记卷九末等载,即:(一)我生已尽,指断尽未来苦果,乃断集之智。(二)梵行已立,指修道而成满无漏之圣道,乃修道之智。(三)所作已辨(办),指断障证灭之功成,乃证灭之智。(四)不受后有,指无学圣人已尽生死惑业,不受后世苦果,乃断苦之智。(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大乘义章卷十九“四智义”、大乘法相宗名目卷五下)
 <四>大智度论卷二十七所说之四智。即:(一)道慧,知一道之智。(二)道种慧,道有无量差别,能一一通达此无量道之智。(三)一切智,知一切法寂灭一相之空智。(四)一切种智,知一切法一相寂灭,并识一切法种种行类差别,为有空双照之实智。天台以此四智依次配于法华经之“开、示、悟、入佛知见”之说。(法华文句卷十一)((参见:开示悟入)5305)
 <五>胜论外道所立之四智。依智之性类而分为四:(一)犹豫智,谓虽不犹豫法体为一,然对多体之诸法则生疑念,以此疑念所起之智,称为犹豫智。(二)审决智,谓以犹豫智对多体之诸法所产生之审决智用。(三)邪智,又作暗决断,即错误决断之智。(四)正智,又作无颠倒,谓无颠倒之智。(胜宗十句义论)
 <六>指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三所说之四智。即:因智、时智、相智、说智。此四智乃佛所得之不共智。   <七>指苦智、集智、灭智、道智四种。又作四谛智,为十智中之四种。((参见:十智)472) p1769 FROM:【佛光大辞典】

【相智】:指小乘之苦、集、灭、道等四谛之总相智。据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卷一下载,声闻人厌苦心切,急于求证果,故闻说知苦、断集、慕灭、修道等四谛之法时,便欢喜修此相智,而不乐修缘觉之十二因缘法发悟,故声闻仅断除现行之见思烦恼,而超越分段生死苦海,然却未能断除无明别惑,亦未能超越变异生死。又瑜伽师地论略纂卷十一载,谓缘诸法相之智,或缘一切法体相之智,称为相智,亦即尽智。此外,又为菩萨十地中,第六地所具七智之一。或指以世间之事相为对象之俗智。(四阿鋡暮抄解卷上、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四本)p3909 FROM:【佛光大辞典】

【八法】:<一>地、水、火、风等四大,与色、香、味、触等四微,总称为八法。(一)地大,地以坚碍为性,谓眼耳鼻舌身等,称为地大。如发毛爪齿、皮肉筋骨者,皆归于地。(二)水大,水以润湿为性,如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三)火大,火以燥热为性,谓身中暖气称为火大。(四)风大,风以转动为性,谓出入息及身动转称为风大。(五)色微,谓眼所见种种诸色,以其微细,故称色微。(六)香微,谓鼻所嗅种种诸香,以其微细,故称香微。(七)味微,谓舌所尝种种诸味,以其微细,故称味微。(八)触微,谓身体所觉种种诸触,以其微细,故称触微。(圆觉经)
 <二>乃指世间八法。即:利、无利、名闻、不名闻、论议、无论议、苦、乐。(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九、阴持入经)
 <三>指八正道之略称,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参见:八正道)280)p287 FROM:【佛光大辞典】

【怜愍相】:谓菩萨以慈悲菩提之心,愍念一切众生,广行方便,饶益摄受,是为怜愍相。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十力】:梵语 das/a bala^ni。即十种智力。<一>指如来十力,唯如来具足之十种智力,即佛十八不共法中之十种。又作十神力。谓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称为力。十力即:(一)处非处智力,又作知是处非处智力、是处不是力、是处非处力。处,谓道理。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称为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称为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二)业异熟智力,又作知业报智力、知三世业智力、业报集智力、业力。谓如来于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业缘果报生处,皆悉遍知。(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又作静虑解脱等持等至发起杂染清净智力、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禅定解脱三昧净垢分别智力、定力。谓如来于诸禅定自在无碍,其浅深次第如实遍知。(四)根上下智力,又作知诸根胜劣智力、知众生上下根智力、根力。谓如来于诸众生根性胜劣、得果大小皆实遍知。(五)种种胜解智力,又作知种种解智力、知众生种种欲智力、欲力。谓如来于诸众生种种欲乐善恶不同,如实遍知。(六)种种界智力,又作是性力、知性智力、性力。谓如来于世间众生种种界分不同,如实遍知。(七)遍趣行智力,又作知一切至处道智力、至处道力。谓如来于六道有漏行所至处、涅槃无漏行所至处如实遍知。(八)宿住随念智力,又作知宿命无漏智力、宿命智力、宿命力。即如实了知过去世种种事之力;如来于种种宿命,一世乃至百千万世,一劫乃至百千万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姓名饮食、苦乐寿命,如实遍知。(九)死生智力,又作知天眼无碍智力、宿住生死智力、天眼力。谓如来藉天眼如实了知众生死生之时与未来生之善恶趣,乃至美丑贫富等善恶业缘。(十)漏尽智力,又作知永断习气智力、结尽力、漏尽力。谓如来于一切惑余习气分永断不生,如实遍知。(杂阿含经卷二十六、新译华严经卷十七、菩萨地持经卷十建立品、俱舍论卷二十七、大毗婆沙论卷三十)
 <二>菩萨之十力。指在十回向中,第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位之菩萨所具足之十种作用。十者即:深心力(直心力)、增上深心力(深心力)、方便力、智力(智慧力)、愿力、行力、乘力、神变力(游戏神通力)、菩提力、转法轮力等。同时,首楞严三昧经、大智度论卷二十五等亦各曾列举类似之十力。杂阿含经卷二十六举出自在王者力、断事大臣力、机关工巧力、刀剑贼盗力、怨恨女人力、啼泣婴儿力、毁呰愚人力、审谛黠慧力、忍辱出家力与计数多闻力等世间十力。(新译华严经卷五十六、大乘义章卷十四)p361 FROM:【佛光大辞典】

【四无所畏】:梵语 catva^ri vais/a^radya^ni,巴利语 catta^ri vesa^rajja^ni。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四种无所惧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又作四无畏。
 <一>佛之四无所畏(梵 catva^ri tatha^gatasya vais/a^radya^ni),为十八不共法之一科。据增一阿含经卷十九、卷四十二等载,即:(一)诸法现等觉无畏(梵 sarva-dharma^bhisam!bodhi-vais/a^radya),又作一切智无所畏、正等觉无畏、等觉无畏。谓对于诸法皆觉知,住于正见无所屈伏,具无所怖畏之自信。(二)一切漏尽智无畏(梵 sarva^srava-ks!aya-jn~a^na-vais/a^radya),又作漏永尽无畏、漏尽无所畏、漏尽无畏。谓断尽一切烦恼而无外难怖畏。(三)障法不虚决定授记无畏(梵 antara^yika-dharma^nanyatha^tva-nis/cita-vya^karaN!a-vais/a^radya),又作说障法无畏、说障道无所畏、障法无畏。谓阐示修行障碍之法,并对任何非难皆无所怖畏。(四)为证一切具足出道如性无畏(梵 sarva-sam!pad-adhigama^ya nairya^N!ika-pratipat-tatha^tva-vais/a^radya),又作说出道无畏、说尽苦道无所畏、出苦道无畏。即宣说出离之道而无所怖畏。
 有关四无畏之体性,依俱舍论卷二十七载:(一)正等觉无畏,以十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一处非处智力同体。(二)漏永尽无畏,以十智中苦、集、道、他心等四智以外之六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十漏尽智力同体。(三)说障法无畏,以道、灭等二智以外之八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二业异熟智力同体。(四)说出道无畏,以灭智以外之九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七遍趣行智力同体。
 另据顺正理论卷七十五载,四无所畏中,前二者显示佛自利之圆德,一为智德,二为断德;后二者显示佛利他之圆德,一为修断德,二为修智德。(大智度论卷二、成实论卷一、杂阿毗昙心论卷六、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大乘义章卷十九、说无垢称经疏卷二本)
 <二>菩萨之四无所畏(梵 bodhisattva^na^m! catva^ri vais/a^radya^ni)。据大智度论卷五、大乘义章卷十一等载,即:(一)闻陀罗尼受持演说其义得无所畏(梵 dha^rani^-s/rutodgrahaN!a^rtha-nirdes/a-vais/a^radya),又作能持无所畏、总持无所畏、总持不忘说法无畏、闻法不忘失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一切闻能持故得诸陀罗尼故常忆念不忘故众中说法无所畏。谓菩萨能忆念教法,持之不忘,故于众中说法时对所说之义理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二)由证无我恼乱他相现行俱生不通达威仪路三业清净大守护成就无畏(梵 naira^tmya^dhigama^tpara-vihet!hana^-nimitta-samuda^ca^ra-sahaja^nadhigaterya^patha-trikarma-paris/uddha-maha^-raks!a-sam!panna-vais/a^radya),又作知根无所畏、尽知法药及知众生根欲性心说法无所畏、一切众生诸根利钝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知一切众生欲解脱因缘诸根利钝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故菩萨在大众中说法无所畏。谓了知众生根性之利钝,施与相应之说法,于此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三)常持法而不忘失毕竟通达慧方便救度有情见欢喜净诸障难无畏(梵 sadodgr!hi^ta-dharma^vismaraN!a-prajn~opa^ya-nis!t!ha^gata-sattva-nista^raN!a-prasa^da-sam!dars/ana-s/ubha^nantara^yika-vais/a^radya),又作答报无所畏、善能问答说法无畏、答法无所畏、以言词应答酬报其所问世无所畏、居一切众生听受问难应能随意如法而答故于众中诸法无所畏、不见若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有来难问令我不能如法答者不见如是少许相故于众中说法无所畏。谓对一切所问,能作如法便巧之答覆,更无所怖畏。(四)不忘失一切智心不于余乘而求出离能得圆满自在一切种利益有情无畏(梵 sarva-jn~ata^-citta^sam!pramos!a^nya-ya^na^nirya^N!a-sam!pu^rN!a-vas/ita^-sarva-pra^ka^ra-sattva^rtha-sam!pra^paN!a-vais/a^radya),又作决疑无所畏、能断物疑说法无畏、决一切不退无上心不杂于他乘度诸有情遂得真实无畏、一切众生听受问难随意如法答能巧断一切众生疑故菩萨在大众中说法无所畏。谓听受有情之问难,能如法为彼等分别解说,以开解物心及断除疑网,说法教导而无所怖畏。(大乘宝雨经卷四、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七、大智度论卷二十五)p1773 FROM:【佛光大辞典】

【大悲三念住】:佛以大悲摄化众生,常住于三种之念中,名大悲三念住,
一、众生信佛,佛不生欢喜心,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一念住。
二、众生不信佛,佛也不生忧恼,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二念住。
三、同时一类信,一类不信,佛知之亦不生欢喜与忧戚,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三念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身力】:菩萨之身,坚固清净,犹如金刚,火不能烧,刀不能断,于外道中最胜独尊,是为身力。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心力】:谓菩萨知诸众生性欲,能一其心而顺化之,是名心力。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云何身力具足?

善男子!三十三天有一大城,名曰善见,其城纵广满十万里,宫室百万,诸天一千六十六万六千六百六十有六。

夏三月时,释提桓因欲往波利质多林中欢娱受乐。

由乾陀山有一香象名伊罗钵那,具足七头,帝释发念,象知即来,善见城中所有诸天处其头上,旋行而往。

其林去城五十由延,是象身力出胜一切香象身力。

正使和合如是香象一万八千,其力唯敌佛一节力,是故身力出胜一切众生之力。

世界无边,众生亦尔;如来心力,亦复无边。是故如来独得名佛,非二乘人名为佛也。

以是义故,名无上师,名大丈夫,人中香象,师子,龙王,调御示导名大船师,名大医师,大牛之王,人中牛王,名净莲花,无师独觉,为诸众生之眼目也。

是大施主,是大沙门,大婆罗门,寂静持戒,勤行精进,到于彼岸,获得解脱。

善男子!声闻、缘觉虽有菩提,都无是事,是故名佛。

[末学解说]

如何能够身力(菩萨之身,坚固清净,犹如金刚,火不能烧,刀不能断,于外道中最胜独尊,是为身力)具足呢?

善男子!三十三天(六欲天之一。又作忉利天。于佛教之宇宙观中,此天位居欲界第二天之须弥山顶上,四面各为八万由旬,山顶之四隅各有一峰,高五百由旬,由金刚手药叉神守护此天。中央之宫殿(善见城)为帝释天所住,城外周围有四苑,是诸天众游乐之处。城之东北有圆生树,花开妙香薰远,城之西南有善法堂,诸天众群聚于此,评论法理。四方各有八城,加中央一城,合为三十三天城)有一座大城,名叫善见(又曰喜见城。帝释天之宫城也。在须弥山之绝顶),其城纵广满十万里,宫室有百万,诸天一千六十六万六千六百六十有六。

夏三月(指结夏安居之制。亦称结制。每年四月十六日即为结夏之始。七月十五日结束,谓之解夏或解制)时,释提桓因(忉利天之主,简称释帝,或帝释)向前往波利质多(具名波利耶怛罗拘陀罗,忉利天上之树名)林中欢娱受乐。

由乾陀山有头一香象(系指由鬓角可分泌有香气液体之强硕大象而言)名为伊罗钵那,具足七头,帝释发念,象知即前来,善见城中所有诸天处其头上,旋行而往。

其林到城有五十由延(是印度计里程的单位。有大中小三种:大由旬约八十里;中由旬约六十里;小由旬约四十里),此象之身力(菩萨之身,坚固清净,犹如金刚,火不能烧,刀不能断,于外道中最胜独尊,是为身力)超过一切香象之身力。

即使将像这样的香象一万八千头全部加起来,其身力只抵得上佛陀的一节之力,所以佛陀身力超过一切众生之身力。

世界无边(广大而无边际也),众生也无边;如来心力(谓菩萨知诸众生性欲,能一其心而顺化之,是名心力),也无边。所以,只有如来独得名为佛,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界)人不能名为佛。

佛陀因为这样的缘故,名为无上师,名为大丈夫,人中香象,师子,龙王,调御示导,名为大船师,名为大医师,大牛之王,人中牛王,名为净莲花,无师独觉,为诸众生之眼目。

佛陀是大施主,是大沙门,大婆罗门,寂静持戒,勤行精进,到达彼岸,获得解脱。

善男子!声闻(闻佛说四谛法之音声而悟道的人)、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虽有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但都没有这些,所以不能称为佛。

注解:
【身力】:菩萨之身,坚固清净,犹如金刚,火不能烧,刀不能断,于外道中最胜独尊,是为身力。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善见城】:(界名)又曰喜见城。帝释天之宫城也。在须弥山之绝顶。优婆塞戒经一曰:“三十三天有一大城名善见,其城纵广满十万里。”俱舍论十一曰:“于山顶中有宫名善见,(中略)是天帝释所都大城。”颂疏十一曰:“于山顶中有宫名善见(亦名喜见城也),(参见:者称善也。”见喜见城)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结夏】:指结夏安居之制。亦称结制。每年四月十六日即为结夏之始。七月十五日结束,谓之解夏或解制。《禅苑清规》卷二云(卍续111·887上)︰‘行脚人欲就处所结夏,须于半日前挂撘,所贵茶汤、人事不至仓卒。’关于其仪节,《敕修百丈清规》卷七〈结制礼仪〉条有详细的记载。又,结夏修行时,众僧所设的供养食,称为‘结夏斋’;结制时书示有茶点之挂牌,称为‘结夏茶牓’;向护法的土地神及守护诸堂的诸天善神,祈愿结制安居圆满完成的念诵,称为‘结夏念诵’。

此外,结夏期间的中间日,称为‘半夏’。半夏之前的一个半月,称为‘前半夏’,之后的一个半月称为‘后半夏’。参与结夏安居者,未到解夏之时,即中途退出者,谓之‘破夏’。

◎附一︰王景琳〈结夏安居〉(摘录自《中国古代僧尼生活》)

夏安居从夏季的第一个月开始,时间为九旬,这是根据印度历法而定的。印度历法将一年分为三季,如果用中国古代历法换算,自十二月十六日到四月十五日是春季,四月十六日到八月十五日是夏季,八月十六日到十二月十五日为冬季。安居期在印度是九十天,正好相当于中国农历的夏季三个月。所以,汉化寺院的夏安居期也就定在夏季三个月,从四月十六日到七月十五日的这一段时间了。

佛教规定夏季为安居期,与佛教的教义有着密切的关系。印度夏季有三个月的雨期,这一段时间正是万物萌发生长的时期。为了避免僧尼外出时会在无意之中伤害了草木小虫,犯了‘杀生’大戒,违背了佛教大慈大悲的根本精神,所以,佛教规定僧尼在雨期必须居于精舍,不得外出,这样,既可防止伤生破戒,又可使僧尼有一个专心讲经修道的机会。

安居开始的时间一般是四月十六日,但由于种种原因如果安居在四月十六日开始不了,也可向后推延。由此,安居又有所谓‘前安居’、‘中安居’、‘后安居’三种。四月十六日开始的安居称为‘前安居’,四月十七日至五月十五日之间开始的安居称为‘中安居’,五月十六日开始的安居称为‘后安居’。但无论如何,安居期不能少于九十天,故安居的开始日期也不能超过五月十六日。因为印度的夏季从四月十六日到八月十五日是四个月,而安居期只需要三个月,所以,在四月十六日到五月十六日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哪一天开始安居,都能在八月十五日以前到九十天,都能与夏安居的时间相符。不过,寺院一般都以前安居为原则,中后安居只是一种对不能按时开始安居的补救。

安居生活虽然极为单调、闭塞、寂寞,但进入安居时举行的仪式却很隆重。四月十五日,也就是夏安居的前一天,寺里一早就挂出了‘安居’的牌示。这一天,整个寺院都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知客知会维那及各寮堂负责人,忙着开列僧众名号、戒腊,并登记造册。知事则忙于清点人数。法堂(或斋堂)里香灯师正在为所有的僧众铺设蒲团。法堂正中上首,早已摆好一张方桌,上面供着释迦牟尼的小像一尊,或者供着写有‘安居会上,中天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的牌位。佛像左边,准备了住持之座。前廊下桌子上,则摆上了韦驮天像。堂中央的小桌上,摆着筹盘、空盘。另外,在佛像、韦驮像、住持座前也都放置了一枚大筹,等着行佛时用。为了不致在第二天安居仪式上出现混乱,十五日这一天寺内还要专门请住持招集僧众讲习礼仪,使大家熟悉安居仪式的各项程序。

四月十六日一早,安居期开始。安居仪式的第一项内容,就是到大殿拜佛。早粥后,随着三声大钟长鸣,僧众便齐集大殿烧香、拜佛。先由维那领着众人唱道︰‘释迦如来,结夏安居’,众僧随声而和。维那拈香,拜佛之后归位,僧众则齐声唱颂〈安居文〉︰‘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今依某某寺僧伽蓝大界内,夏三月结制安居。’连唱三遍,再齐诵〈大悲咒〉三遍,然后绕佛,绕佛归位念偈咒,向佛祖表心迹︰‘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唵,钵啰末怜陀宁页娑婆诃。’这段偈语要三唱三和。唱和完毕,紧接着跪念〈怡山文〉,再起立结赞︰
‘安居期结,道体先成,殷勤发愿猛修行。经论作规绳,戒律圆明,顿登法王身。欢喜地菩萨摩诃萨(三次称举)。’

复唱回向偈︰
‘结夏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有情,速往无量光佛刹,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赞声即落,众僧应齐向释迦佛三拜,再回到法堂。拜佛仪式是寺院进入安居期的序曲,它标志着寺院安居的开始。

僧众回到法堂,即正式开始进行安居修行。安居期内,朝暮课诵仍照常进行,其余时间,安禅的僧人照例坐禅,不坐禅的僧人便以念佛为常课。每日早粥后上殿,念《楞严经》中〈势至圆通章〉一遍,〈大悲咒〉、〈十小咒〉、《心经》各一遍,念佛号五百声。小食(禅家早晨所吃的点心)后,念《十六观经》中〈杂想观章〉一遍,〈往生咒〉三遍,佛号五百声,礼阿弥陀佛十二拜。午饭后念《大忏悔文》,佛号五百声。晚课照常。黄昏后,再念《十六观经》中〈上品上生章〉一遍,〈往生咒〉三遍,念佛号千声,拜阿弥陀佛十二拜。

安居期内,寺院中不但要每日按时诵经念佛号,还有讲经、讲律、讲论的习俗。一般情况下,经、律、论都由住持主讲,有时则由住持委托他人代讲。讲课地点设在法堂。

寺院在安居期还多设有安居规约。安居规约要比平素寺规更细,如在讲课期间,僧人破了根本大戒、喝酒、与人争吵、诋毁讲法、诋毁法师或同学,都要被赶出寺院;倘有僧人不与众人共同上堂、三次不到或偷看其他书籍、打瞌睡、不用心听讲等等,都要被赶出讲堂或受罚。

这样的安居生活经过三个月九十天,到七月十五日结束,这就是所谓‘解夏’。‘解夏’也像‘结夏’一样,举行一番类似的仪式,要由住持向全寺僧众正式宣布‘安居结束’。[参考资料] 《敕修百丈清规》卷七〈节腊章〉;《禅苑清规》卷三〈监院〉、卷五〈僧堂内煎点〉。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释提桓因】:忉利天之主,简称释帝,或帝释。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波利质多罗】:(植物)Paricitra,又曰波利质罗,波疑质姤。具名波利耶怛罗拘陀罗,忉利天上之树名。译言香遍树,又称曰天树王。慧苑音义下曰:“波利质多罗,具云波利耶怛罗拘陀罗,此云香遍树。谓此树根茎枝叶华实皆能遍熏忉利天宫。”又曰:“波利,此曰遍也,亦曰周匝。质多罗,云间错庄严也。言此树众杂色花周匝严饰,或云圆妙庄严也。”华严探玄记二十曰:“波利质多树,正云波唎耶怛罗拘毗陀罗,此云香遍树。谓此树枝叶实一切皆香,故立此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香象】:系指由鬓角可分泌有香气液体之强硕大象而言,即指交配期之大象。据大毗婆沙论卷三十等载,此时期之象,其力特强,性甚狂暴,难以制伏,合十凡象之力仅可抵一香象之力。FROM:【佛光大辞典】

【由旬】:是印度计里程的单位。有大中小三种:大由旬约八十里;中由旬约六十里;小由旬约四十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十三天】:梵名 Tra^yastrim!s/at-deva。六欲天之一。又作忉利天。于佛教之宇宙观中,此天位居欲界第二天之须弥山顶上,四面各为八万由旬,山顶之四隅各有一峰,高五百由旬,由金刚手药叉神守护此天。中央之宫殿(善见城)为帝释天所住,城外周围有四苑,是诸天众游乐之处。城之东北有圆生树,花开妙香薰远,城之西南有善法堂,诸天众群聚于此,评论法理。四方各有八城,加中央一城,合为三十三天城。据正法念经卷二十五载,佛母摩耶夫人命终后登入此天,佛乃至忉利天为母说法三个月。三十三天及焰摩天之信仰,早于印度吠陀时代即已盛行。(长阿含经卷十八、佛地经论卷五、大智度论卷九、俱舍论卷十一)((参见:忉利天)1930)p512 FROM:【佛光大辞典】

【身力】:菩萨之身,坚固清净,犹如金刚,火不能烧,刀不能断,于外道中最胜独尊,是为身力。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心力】:谓菩萨知诸众生性欲,能一其心而顺化之,是名心力。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声闻】:闻佛说四谛法之音声而悟道的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分别如是三种菩提,是不为难;在家分别,是乃为难。

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末学解说]

善男子!菩萨(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有二种:

一者、在家(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二者、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

出家菩萨能够分别(推量思惟之意,又译作思惟、计度。即是心及心所对境生起作用时,取其相而思惟量度之意)这三种菩提,是不为难;在家者能够分别,是乃为难。

为什么呢?因为在家之人,多有恶因缘所缠绕的缘故。

注解:
【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在家】:梵语 gr!ha-stha,巴利语 gahat!t!ha。又作居家、住家、在家人。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家有二种,一为世俗之家,一为三界牢狱之家。出世俗之家易,出三界牢狱(五欲六尘)之家难。身出家指出世俗之家,心出家则指出三界牢狱之家。在家而归依佛教,受持三归五戒者,亦成为佛教教团(广义之僧伽)之一员,男众称为优婆塞,女众称为优婆夷。
 又因在家人穿著白(即素色)衣,出家人穿著黑(缁)衣,故又称在家人为“白衣”,称出家人为“缁衣”、“染衣”或“缁门”;而在家、出家二者,合称为“缁素”。若一度出家,复返于在家俗人之生活者,称为还俗、归俗或复饰。
 佛教认为在家生活易沉湎于物欲、情爱等执著,妨碍佛道修行,故诸经论中广说在家之过患。如大宝积经卷八十二举出多尘污、具缚、多垢等九十九种过患;文殊师利问经卷下举出有障碍、摄受诸垢、行诸恶、尘垢处、溺欲淤泥等九十种(一说九十五种)过患。五分律卷十五、大智度论卷七十、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一等,亦皆有在家过患之说。
 然在家人亦有深位之菩萨,如维摩、贤护、胜鬘夫人、庞蕴等,彼等皆在家人证果之典型。大智度论卷八十一举出菩萨有在家、出家二种。又谓在家菩萨若福德因缘殊胜,而有大财富,复知罪福,兼能悲悯众生,则其求佛道宜先行布施,次第随因缘行诸波罗蜜。又大宝积经卷八十二载,在家菩萨归依佛、法、僧三宝,各可成就四法。归依佛可成就四法:(一)不舍菩提心,(二)不废劝发菩提心,(三)不舍大悲,(四)于余乘中终不生心。归依法可成就四法:(一)于法师人亲近依附,(二)听闻法已善思念之,(三)如所闻法为人演说,(四)以此说法功德回向无上正真之道。归依僧可成就四法:(一)若有未定入声闻乘,劝令发于一切智心。(二)若以财摄若以法摄,依于不退菩萨之僧。(三)不依声闻僧求声闻德。(四)心不住声闻之中。(杂阿含经卷二十、中阿含卷三十六何苦经、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菩萨善戒经卷七、优婆塞戒经卷三、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四、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五、俱舍论卷十四、大藏法数卷十六)((参见:出家)1558)p2324  FROM:【佛光大辞典】


【分别】:推量思惟之意,又译作思惟、计度。即是心及心所对境生起作用时,取其相而思惟量度之意。《俱舍论》卷二举有三分别:一、自性分别,以寻或伺之心所为体,直接认识对境之直觉作用。二、计度分别,与意识相应,以慧心所为体之判断推理作用。三、随念分别,与意识相应,以念心所为体,而能明记过去事之追想、记忆作用。六识之中,意识具足上述之三分别,前五识仅有自性分别,而无其他二分别。《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认为三分别乃是意识的作用,故谓自性分别属于现在,随念分别属于过去,计度分别则共通于过去与未来者。 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未完待续~)
===============================================

为什么在经中针对种种修行,佛陀都在讲,出家人“是不为难”;在家人“是乃为难”呢?

以修习【禅定】为例,这是因为:
一般在家修行,因为世俗烦恼和干扰障碍很多,所以,世俗家中并不是真正的清净处.
例如:食衣住行,吃喝玩乐,财色名食睡,男女,电视..,生活中充斥各种诱惑.
又例如:工作,家庭,经济,儿女,病痛,灾难,各种争吵和烦恼.(出家则能减少掉大半,而且有正确的方法可排解)
所以,在家修行大都没有修禅定的条件,而且大部分人连戒律都没做好,基础也不足.
因此,如果急于修禅定,大都会陷入魔扰中,或着魔而变成外道或附佛外道.


所以,一般来说,出家人才有修禅定的条件和基础.
出家就必定要落实戒律,这样就俱足修禅定的基础.
出家能舍除一切世俗烦恼欲求和干扰障碍,所以,出家后才容易达成阿兰若处(清净地)这个条件.
而且,出家后由佛经中学习正确的观念和知见(这属于智慧),这样才能由正确的观念知见来学习正确的禅定.
所以,刚刚说,出家才容易具备学习禅定的各种条件和基础

以修习【智慧】为例
至于智慧,
不同佛经中的观念和知见,就是各种不同次第的智慧.
所以,智慧要由佛经中来获取,就是按照修行次第,逐渐深入广览群经.
不过,这对一般世俗人来说,因为工作家庭等种种人生烦恼,所以往往无法按照次第实修,无法深入经藏.
所以,如果能出家,在智慧的修持方面也是占很大优势的

所以
相较下,在家修行则困难重重.
如果不是像[维摩诘居士]这种真正菩萨示现的大居士.
([居士]一词是不能随便乱用的,末法大都乱用,请自查佛学辞典)
一般的在家修行,大都变成只求往生净土,而不能在现世当下有更大的发心和进展.
这也是一般祖师劝在家佛弟子至少要求往生净土的原因,因为在家修行确实障碍多,容易退转.

所以,如果真想学佛成佛,就要落实戒定慧,而且最好能出家.
这样基础和条件才容易俱足,修行效果才会倍增,才不会浪费太多时间.
而且在求往生净土方面,福慧资粮也更充足,更容易达成——[在家修行]与[出家修行]的差别

但同时,也应知道
让我们想想,菩萨中示现出家的有几个呢
一般熟悉的菩萨中大概只有[地藏菩萨]吧,
其他[文殊][普贤][观音][大势至][维摩诘][弥勒](不是讲布袋和尚喔)....
都是示现没有剃头的在家相
这是因为菩萨是以普渡众生为发心
[菩萨行者]是以[四无量心]为根本,[四摄法]和[六度万行]为法门
菩萨行者发起[大慈心][大悲心][大喜心][大舍心](大乘舍心是指不执着和不二,不是指舍离众生),因此对众生不离不弃
然后以[四摄法]摄受众生(详见后面补充说明)
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为修行
——[问答]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如何在家人工作和修持间得到平衡圆满?


相关学习

何谓真出家 ~ 维摩诘经

何谓[菩萨出家]? ~ 大庄严法门经

大菩萨为什么示现出家~ 华严经离世间品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12#
 楼主| 发表于 2024-11-9 23:02: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1-10 15:54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以上

优婆塞戒经修三十二相业品第六

--
[经文] --

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说菩萨身力,何时成就?

佛言:善男子!初修三十二相业时。

善男子!菩萨修集如是业时,得名菩萨,兼得二定:一、菩提定,二者、有定。

复有二定:一者、知宿命定,二者、生正法因定。

善男子!菩萨从修三十二相业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其中间,多闻无厌。

菩萨摩诃萨修一一相,以百福德而为围绕。修心五十,具心五十,是则名为百种福德。

[末学解说]

善生(为佛陀时代印度王舍城长者之子,俗称善生童子)问:世尊!像佛陀所讲的菩萨身力(菩萨之身,坚固清净,犹如金刚,火不能烧,刀不能断,于外道中最胜独尊,是为身力),何时能够成就呢?

佛陀回答:善男子!在初修三十二相(又名三十二大人相,一足安平,二足千辐轮,三手指纤长,四手足柔软,五手足缦网,六足跟圆满,七足趺高好,八腨如鹿王,九手长过膝,十马阴藏,十一身纵广,十二毛孔青色,十三身毛上靡,十四身金光,十五常光一丈,十六皮肤细滑,十七七处平满,十八两腋满,十九身如师子,二十身端正,二十一肩圆满,二十二口四十齿,二十三齿白齐密,二十四四牙白净,二十五颊车如师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二十七广长舌,二十八梵音清远,二十九眼色绀青,三十睫如牛王,三十一眉间白毫,三十二顶成肉髻)业时。
善男子!菩萨修集这些业时,得名为菩萨,同时得二种定(定止心于一境,不使散动,曰定。心性之作用也):一、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定,二者、有定。

还有二种定(定止心于一境,不使散动,曰定。心性之作用也):一者、知宿命(宿世之生命也。佛谓世人于过去世皆有生命,或为天或为人,或为饿鬼畜生,展转轮回,谓之宿命)定,二者、生正法因(法因即法尘也。意根所缘的境界。意根对前五根所缘的境界,分别好丑,而起善恶诸法,是名“法尘”。吾人日常动作,虽已过去,但前尘往事,忆念不忘,这就是法尘的作用)定。

善男子!菩萨从修集三十二相业乃至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在这个过程中,多闻(即多闻经法教说而受持之意)而不会厌倦。

菩萨摩诃萨修集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相,以百福德(如来之三十二相,一一皆以百福庄严。又作百思庄严、百福德庄严。百福,即百思。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七载,离杀乃至正见之十业道,每业道各有五思(如离杀业道有)离杀思、劝导思、赞美思、随喜思、回向思,合为五十思,菩萨造作一相之业时,先起五十思修治身器,次起一思以牵引彼相,后更起五十思以圆满彼相,此即百福庄严)而为围绕。修心五十,具心五十,这才称为百种福德。

注解:
【善生】:梵名 Si^n%ga^laka。音译尸迦罗越。为佛陀时代印度王舍城长者之子,俗称善生童子。佛见其学婆罗门每朝洗浴礼拜六方之法,遂教以佛法之六方礼。(善生子经)p4878 FROM:【佛光大辞典】

【身力】:菩萨之身,坚固清净,犹如金刚,火不能烧,刀不能断,于外道中最胜独尊,是为身力。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三十二相】:又名三十二大人相,一足安平,二足千辐轮,三手指纤长,四手足柔软,五手足缦网,六足跟圆满,七足趺高好,八腨如鹿王,九手长过膝,十马阴藏,十一身纵广,十二毛孔青色,十三身毛上靡,十四身金光,十五常光一丈,十六皮肤细滑,十七七处平满,十八两腋满,十九身如师子,二十身端正,二十一肩圆满,二十二口四十齿,二十三齿白齐密,二十四四牙白净,二十五颊车如师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二十七广长舌,二十八梵音清远,二十九眼色绀青,三十睫如牛王,三十一眉间白毫,三十二顶成肉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定】:(术语)定止心于一境,不使散动,曰定。心性之作用也。有二类:一生得之散定,二修得之禅定。生得之散定者,欲界之有情亦生之,与心相应而起,专注于所对之境之作用也。俱舍论称为三摩地,以之为大地法之一,唯识论译为定,以之为五别境之一。修得之禅定者,为色界无色界心地之作用,必勤行修习而得之者也。如三学中之定学,六度中之禅定波罗蜜,即指修得之禅定。梵名三摩地Sama%dhi,译言定,或等。等持者,平等保持心性之义也。是为散定唯有心也。又有等至等引之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宿命】:(术语)宿世之生命也。佛谓世人于过去世皆有生命,或为天或为人,或为饿鬼畜生,展转轮回,谓之宿命。能知宿命者,谓之宿命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因】:法因即法尘也。谓摩诃迦叶等,因观世间六尘变坏,悟法性空,遂修灭尽定,以灭意根,受想不起,妙法开明,消灭诸漏,得无生灭,遂入圆通。故云如我所证,法因为上。(梵语摩诃迦叶,华言大饮光。灭尽定者,谓受想心灭,出入息尽,而证此定也。诸漏者,谓由一切烦恼漏落生死也。从憍陈那至迦叶,是于六尘悟入圆通。)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法尘】:是意根所缘的境界。意根对前五根所缘的境界,分别好丑,而起善恶诸法,是名“法尘”。吾人日常动作,虽已过去,但前尘往事,忆念不忘,这就是法尘的作用。六尘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多闻】:梵语 bahu-s/ruta。即多闻经法教说而受持之意。佛十大弟子中,以阿难尊者为多闻第一。又“五五百年”中之第三五百年为多闻坚固之时代。另于异部宗轮论述记,以“广诵众经,善持佛语诸经”者为佛弟子四众中之“多闻众”。然据圆觉经载,末世之众生希望成道,但不求悟解,唯广求多闻以增长我见,如此多闻反成其害。
 据月灯三昧经卷六载,多闻有十种利益,即:(一)知烦恼资助,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知自身及众生所有一切烦恼之惑,皆能资助业因,而受当来果报,故求出离,不为所惑。(二)知清净助,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悉知一切清净梵行,皆能资助菩提之道,故精勤修习,以证无上佛果。(三)远离疑惑,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及外道邪魔等论,悉皆明了通达,无所疑惑。(四)作正直见,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一切邪正之法无不明了,若有众生邪见邪论者,则为其宣说正直知见,以端正其非心。(五)远离非道,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善恶果报、诸法同缘等理,无不明了通达,故杀盗等一切非法之道,皆能远离而不为。(六)安住正路,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一切邪正诸法无不明了,故不为非道所惑,于如来正法,常得安住而不退。(七)开甘露门,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能深入如来之藏,了知无上法味,复以此普润众生,令其善根增长,是为开甘露门。(八)近佛菩提,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常勤修习,则知戒、定、慧之行能趣入圣果,故心常在道,精勤无怠,因而近于佛果菩提。(九)为作光明,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知众生皆为无明所覆,常受长夜之苦,故以智慧之灯作诸光明,令众生出离幽闇。(十)不畏恶道,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晓知万法乃体本空寂、无苦无乐,故发广大之心,随类化度一切众生,纵遇险难恶道亦无所畏惧。(杂阿含经卷一、中阿含卷三十六瞿默目犍连经、卷四十五心经、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五、大智度论卷三)p2330  FROM:【佛光大辞典】

【一一】:梵语有 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p1FROM:【佛光大辞典】


【百福庄严】:梵语 s/ata-puN!ya-vicitrita。如来之三十二相,一一皆以百福庄严。又作百思庄严、百福德庄严。百福,即百思。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七载,离杀乃至正见之十业道,每业道各有五思(如离杀业道有)离杀思、劝导思、赞美思、随喜思、回向思,合为五十思,菩萨造作一相之业时,先起五十思修治身器,次起一思以牵引彼相,后更起五十思以圆满彼相,此即百福庄严。同卷又载有数种五十思之说︰(一)十业道各有下、中、上、上胜、上极等五品之思,合为五十思。(二)十业道各有加行净、根本净、后起净、非寻所害、念摄受等五思,合为五十思。(三)缘三十二相,于各相起五十刹那的未曾习之思,相续而转,此为五十思。
 关于一福之量,诸说有异。据俱舍论卷十八载︰(一)除菩萨外,其余一切有情所修行之富乐果业,即一福之量。(二)世界将成之时,一切有情招感大千土之业增上力,即一福之量。(三)唯佛得知一福之量。此外,三十二相之异熟业须经百大劫方修习圆满,唯释迦菩萨极精进,故能超越九劫,于九十一劫成就三十二相。(北本涅槃经卷二十四、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大智度论卷四、法苑珠林卷九)((参见:百大劫)2491)2498 FROM:【佛光大辞典】

【福德】:<一>指过去世及现在世所行之一切善行,及由于一切善行所得之福利。据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载,菩萨于法应无所住,须行不住色布施、不住声布施,乃至不住法布施等,由此不住相之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法华经方便品)
 <二>与善法同义。据法华经方便品载,于四众中,若比丘、比丘尼心怀增上慢,优婆塞心怀我慢,优婆夷心怀不信,如此则不能自见其过,于戒律有所缺漏。此类少有善法者,实不堪受持一佛乘之法。(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五)
 <三>指六度中之前五度,系相对于智慧而言。((参见:福智)5857)p5861  FROM:【佛光大辞典】


【福德】:谓佛说经,为令众生修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行,调伏诸根,无所放逸,则得天人果报,长乐无穷,是为福德。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福德】:指修人天善行所感得的福分。福德与功德不同,外修事功的有漏善是“福德”,内证佛性无漏智才是“功德”。又,修道若著相而修,那是“福德”,若离一切相,修一切善,才是“功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十法】:(名数)大品般若说四念处等之三十七品,次说三三昧,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八背舍,八胜处,九次第定,十一切处之八种法。合为五十。此中四禅四无量心为属于色界之禅定,他皆为属于无色界之禅定。智度论二十一云:问曰:何以故次三十七品,后说八种法?答曰:三十七品是趣涅槃之道,行此道已,则得到涅槃城。涅槃城有三门,所谓空无相无作(三三昧)是也。已说道。次当说到处之门,四禅等是开其门之妙法。复次,三十七品是上妙之法。欲界之心,散乱难修。故依上界禅定先调柔之也。问四禅之外别说余法乎?答众生机根意业种种,从其机根意业,故别说之。若为厌欲界散乱者,说四禅。若为欲得大福德者,说四无量心。为厌患色如在牢狱者,说四无色定。为观所缘不得自在者,说八胜处。若为有遮道不得道达者,说八背舍。为心不调柔,于禅定不得次第入出自在者,说九次第定。为一切所缘不能遍照者,说十一地处。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善男子!一切世间所有福德,不及如来一毛功德;

如来一切毛孔功德,不如一好功德;

聚合八十种好功德,不及一相功德;

一切相功德,不如白毫相功德;

白毫功德,复不得及无见顶相。

[末学解说]

善男子!一切世间所有福德(指修人天善行所感得的福分。福德与功德不同,外修事功的有漏善是“福德”,内证佛性无漏智才是“功德”。又,修道若著相而修,那是“福德”,若离一切相,修一切善,才是“功德”),不及如来一毛(极少之称)功德;
           
如来一切毛孔功德,不如一好功德;

聚合八十种好(又曰八十随形好,更细别三十二相为八十种之好也。随形好者随三十二形相之好也。一无见顶相,佛顶上之内鬘,仰之则愈高,遂不见其顶上;二鼻高不现孔;三眉如初月;四耳轮垂埵;五身坚实如那罗延;六骨际如钩锁;七身一时回旋如像王;八行时足去地四寸而现印文;九爪如赤铜色,薄而润泽;十膝骨坚而圆好;十一身清洁;十二身柔软;十三身不曲;十四指圆而纤细;十五指文藏覆;十六脉深不现;十七踝不现;十八身润泽;十九身自持不逶迤;二十身满足;二十一容仪备足;二十二容仪满足;二十三住处安无能动者;二十四威振一切;二十五一切众生见之而乐;二十六面不长大;二十七正容貌而色不挠;二十八面具满足;二十九唇如频婆果之色;三十言音深远;三十一脐深而圆好;三十二毛右旋;三十三手足满足;三十四手足如意;三十五手文明直;三十六手文长;三十七手文不断;三十八一切恶心之众生,见者和悦;三十九面广而殊好;四十面净满如月;四十一随众生之意和悦与语;四十二自毛孔出香气;四十三自口出无上香;四十四仪容如师子;四十五进止如像王;四十六行相如鹅王;四十七头如摩陀那果;四十八一切之声分具足;四十九四牙白利;五十舌色赤;五十一舌薄;五十二毛红色;五十三毛软净;五十四眼广长;五十五死门之相具;五十六手足赤白,如莲华之色;五十七脐不出;五十八腹不现;五十九细腹;六十身不倾动;六十一身持重;六十二其身大;六十三身长;六十四手足软净滑泽;六十五四边之光长一丈;六十六光照身而行;六十七等视众生;六十八不轻众生;六十九随众生之音声,不增不减;七十说法不著;七十一随众生之语言而说法;七十二发音应众声;七十三次第以因缘说法;七十四一切众生观相不能尽;七十五观不厌足;七十六发长好;七十七发不乱;七十八发旋好;七十九发色如青珠;八十手足为有德之相;见法界次第下之下)功德,不及一相功德;

一切相功德,不如白毫相(为如来三十二相之一。世尊在两眉之间有柔软细泽之白毫,引之则长一寻(或谓初生时长五尺,成道时长一丈五尺),放之则右旋宛转,犹如旋螺,鲜白光净,一似真珠,如日之正中,能放光明,称为白毫光)功德;

白毫功德,又不及无见顶相(指佛八十种相好之第六十六种。谓佛顶高至不得见之相)

注解:
【福德】:指修人天善行所感得的福分。福德与功德不同,外修事功的有漏善是“福德”,内证佛性无漏智才是“功德”。又,修道若著相而修,那是“福德”,若离一切相,修一切善,才是“功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毛端】:(术语)极少之称。楞严经二曰:“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万国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八十种好】:(名数)又曰八十随形好,更细别三十二相为八十种之好也。随形好者随三十二形相之好也。一无见顶相,佛顶上之内鬘,仰之则愈高,遂不见其顶上;二鼻高不现孔;三眉如初月;四耳轮垂埵;五身坚实如那罗延;六骨际如钩锁;七身一时回旋如像王;八行时足去地四寸而现印文;九爪如赤铜色,薄而润泽;十膝骨坚而圆好;十一身清洁;十二身柔软;十三身不曲;十四指圆而纤细;十五指文藏覆;十六脉深不现;十七踝不现;十八身润泽;十九身自持不逶迤;二十身满足;二十一容仪备足;二十二容仪满足;二十三住处安无能动者;二十四威振一切;二十五一切众生见之而乐;二十六面不长大;二十七正容貌而色不挠;二十八面具满足;二十九唇如频婆果之色;三十言音深远;三十一脐深而圆好;三十二毛右旋;三十三手足满足;三十四手足如意;三十五手文明直;三十六手文长;三十七手文不断;三十八一切恶心之众生,见者和悦;三十九面广而殊好;四十面净满如月;四十一随众生之意和悦与语;四十二自毛孔出香气;四十三自口出无上香;四十四仪容如师子;四十五进止如像王;四十六行相如鹅王;四十七头如摩陀那果;四十八一切之声分具足;四十九四牙白利;五十舌色赤;五十一舌薄;五十二毛红色;五十三毛软净;五十四眼广长;五十五死门之相具;五十六手足赤白,如莲华之色;五十七脐不出;五十八腹不现;五十九细腹;六十身不倾动;六十一身持重;六十二其身大;六十三身长;六十四手足软净滑泽;六十五四边之光长一丈;六十六光照身而行;六十七等视众生;六十八不轻众生;六十九随众生之音声,不增不减;七十说法不著;七十一随众生之语言而说法;七十二发音应众声;七十三次第以因缘说法;七十四一切众生观相不能尽;七十五观不厌足;七十六发长好;七十七发不乱;七十八发旋好;七十九发色如青珠;八十手足为有德之相;见法界次第下之下。大乘义章二十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白毫相】:梵语 u^rN!a-laks!ana,巴利语 uN!N!a-lakkhaN!a。又作毫眉、毫相、白毛相、眉间白毫相、白毫庄严面相、白毫毛光相、眉间白毫光相、眉间毫相、额上毫相功德满足相、眉间生毛洁白右萦相、眉间白毛长好右旋相、眉间白毫软白兜罗绵相。为如来三十二相之一。世尊在两眉之间有柔软细泽之白毫,引之则长一寻(或谓初生时长五尺,成道时长一丈五尺),放之则右旋宛转,犹如旋螺,鲜白光净,一似真珠,如日之正中,能放光明,称为白毫光。众生若遇其光,可消除业障、身心安乐。据无上依经卷下之说,此妙相系佛于因位时,见善众生修习戒、定、慧三学,而称扬赞叹之,遂感得此相,表示除却百亿那由佗恒河沙劫生死罪之德。又观佛三昧海经卷一、卷二观相品谓,如来有无量之相好,然以此相为诸相中之最殊胜者。
 此外,具有此相者,不限于佛陀,最著名者,如观无量寿经所载,无量寿佛眉间之白毫如五须弥山,见其相者,自然得见八万四千之相好。另如菩萨像之中亦有白毫相,且有于其两眉间镶入白玉、水晶,以表此相者。(长阿含经卷一、大般若经卷三八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七、法华义疏卷三(嘉祥)、华严探玄记卷三)((参见:三十二相)507)p2093 FROM:【佛光大辞典】

【无见顶相】:指佛八十种相好之第六十六种。为梵语 us!N!i^s!as/iraskata^(肉髻相)之意译。谓佛顶高至不得见之相。优婆塞戒经卷一(大二四、一○四○上):“得无见顶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头顶礼拜一切圣贤、师长、父母,尊重赞叹,恭敬供养,是故获得无见顶相。”(观无量寿经、楞严经卷七)((参见:八十种好)268)p5088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菩萨常于无量劫中,为诸众生作大利益,至心勤作一切善业,是故如来成就具足无量功德;

是三十二相,即是大悲之果报也。

转轮圣王虽有是相,相不明了具足成就。

是相业体,即身、口、意业。

修是业时,非于天中、北郁单曰,唯在三方,男子之身,非女人身也。

菩萨摩诃萨修是业已,名为满三阿僧祇劫,次第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末学解说]

善男子!菩萨常于无量劫中,为诸众生作大利益,至心勤作一切善业(即能招感善果之身、口、意业),所以如来的成就能够具足无量功德;

这三十二相(又名三十二大人相,一足安平,二足千辐轮,三手指纤长,四手足柔软,五手足缦网,六足跟圆满,七足趺高好,八腨如鹿王,九手长过膝,十马阴藏,十一身纵广,十二毛孔青色,十三身毛上靡,十四身金光,十五常光一丈,十六皮肤细滑,十七七处平满,十八两腋满,十九身如师子,二十身端正,二十一肩圆满,二十二口四十齿,二十三齿白齐密,二十四四牙白净,二十五颊车如师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二十七广长舌,二十八梵音清远,二十九眼色绀青,三十睫如牛王,三十一眉间白毫,三十二顶成肉髻),即是大悲(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之果报也。
转轮圣王(简称转轮王,或轮王,为世间第一有福之人,于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出现,统辖四天下)虽有这三十二相,但相不明了,所以不能具足成就。

三十二相之业体(又称业性。指业之自体,即能招引苦乐果报之异熟因),即是身、口、意业。

修集这业体时,不在天中、北郁单曰(以其土胜三洲故也。在须弥山北,其土正方,犹如池沼,纵广一万由旬;人面亦像地形,人身长三十二肘,人寿一千岁,命无中夭),只在三方,需是男子之身,不能是女人之身。

菩萨摩诃萨修集此业体后,名为满三阿僧祇劫(菩萨成佛的时间。阿僧祇劫,华译无数长时。菩萨的阶位,一共有五十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之四十位,为第一阿僧祇劫;十地之中,自初地至第七地,为第二阿僧祇劫;自八地至十地,为第三阿僧祇劫。第十地过后,即证佛果),依照次第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

注解:
【善业】:指善之作业。为“恶业”、“不善业”之对称。即能招感善果之身、口、意业。据瑜伽师地论卷九十载,善业之建立,系依如理作意,如实了知所缘之境,并明其结果。反之,恶业即依邪执著之心,于所缘之境不能如实了知所致。一般有五戒、十善等不同种类。(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四、卷二十九、俱舍论卷十五、卷十六、杂阿毗昙心论卷三、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九、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八、俱舍论光记卷十五)((参见:十善十恶)468、“善”4873)p4894
FROM:【佛光大辞典】

【三十二相】:又名三十二大人相,一足安平,二足千辐轮,三手指纤长,四手足柔软,五手足缦网,六足跟圆满,七足趺高好,八腨如鹿王,九手长过膝,十马阴藏,十一身纵广,十二毛孔青色,十三身毛上靡,十四身金光,十五常光一丈,十六皮肤细滑,十七七处平满,十八两腋满,十九身如师子,二十身端正,二十一肩圆满,二十二口四十齿,二十三齿白齐密,二十四四牙白净,二十五颊车如师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二十七广长舌,二十八梵音清远,二十九眼色绀青,三十睫如牛王,三十一眉间白毫,三十二顶成肉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悲】:(术语)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涅槃经十一曰:“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中略)若无大悲者是则不名佛。”大日经一曰:“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根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转轮圣王】:简称转轮王,或轮王,为世间第一有福之人,于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出现,统辖四天下。有四种福报:
  一、大富,珍宝、财物、田宅等众多,为天下第一;
  二、形貌庄严端正,具三十二相;
  三、身体健康无病,安稳快乐;
  四、寿命长远,为天下第一。
转轮王出现时,天下太平,人民安乐,没有天灾人祸。此乃由过去生中,多修福业,可惜不修出世慧业,所以仅成为统治世界有福报之大王,却不能修行悟道证果。参考轮王条。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业体】:又称业性。指业之自体,即能招引苦乐果报之异熟因。各宗派说法不一:(一)说一切有部以身、语二业之色法及意业之思为业体。(二)成实论视业体为非色非心之法。(三)大乘以“思心所”之现行及种子为业体。p5504  FROM:【佛光大辞典】

【北郁单越】:梵语郁单越,华言胜处。以其土胜三洲故也。在须弥山北,其土正方,犹如池沼,纵广一万由旬;人面亦像地形,人身长三十二肘,人寿一千岁,命无中夭。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三阿僧祇劫】:菩萨成佛的时间。阿僧祇劫,华译无数长时。菩萨的阶位,一共有五十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之四十位,为第一阿僧祇劫;十地之中,自初地至第七地,为第二阿僧祇劫;自八地至十地,为第三阿僧祇劫。第十地过后,即证佛果。劫有大中小三种,这里所说的劫是指大劫,故曰三大阿僧祇劫。一个阿僧祇劫的年数,若以万万为亿,万亿为一兆来计算,一阿僧祇劫等于一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大劫。(参见:大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我于往昔宝顶佛所,满足第一阿僧祇劫;

然灯佛所,满足第二阿僧祇劫;

迦叶佛所,满足第三阿僧祇劫。

善男子!我于往昔释迦牟尼佛所,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是心已,供养无量恒沙诸佛,种诸善根,修道持戒,精进多闻。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是三十二相业已,了了自知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观掌中庵摩勒果。

其业虽定,修时次第不必定耶。

[末学解说]

善男子!我在往昔宝顶佛处修行,满足了第一阿僧祇劫(菩萨的阶位,一共有五十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之四十位,为第一阿僧祇劫;十地之中,自初地至第七地,为第二阿僧祇劫;自八地至十地,为第三阿僧祇劫。第十地过后,即证佛果);

在然灯佛处修行,满足了第二阿僧祇劫(菩萨的阶位,一共有五十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之四十位,为第一阿僧祇劫;十地之中,自初地至第七地,为第二阿僧祇劫;自八地至十地,为第三阿僧祇劫。第十地过后,即证佛果);

在迦叶佛处修行,满足了第三阿僧祇劫菩萨的阶位,一共有五十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之四十位,为第一阿僧祇劫;十地之中,自初地至第七地,为第二阿僧祇劫;自八地至十地,为第三阿僧祇劫。第十地过后,即证佛果

善男子!我在往昔释迦牟尼佛处,开始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心,发此心后,供养无量恒沙数一般多的诸佛,植种诸善根(身口意三业之善,固不可拔,谓之根。又善能生妙果,生余善,故谓之根),修道(菩萨于见道之后,再进一步,登入初地,渐进而至十地,此时称为“修道”)持戒(受持佛所制的戒律),精进(谓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亦即依佛教教义,于修善断恶、去染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多闻(即多闻经法教说而受持之意)。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集这三十二相业后,自己很清楚的知道,必定能够得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如同看掌中的庵摩勒果一般。

其业虽定,但修行时的次第不必定。

注解:
【三阿僧祇劫】:菩萨成佛的时间。阿僧祇劫,华译无数长时。菩萨的阶位,一共有五十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之四十位,为第一阿僧祇劫;十地之中,自初地至第七地,为第二阿僧祇劫;自八地至十地,为第三阿僧祇劫。第十地过后,即证佛果。劫有大中小三种,这里所说的劫是指大劫,故曰三大阿僧祇劫。一个阿僧祇劫的年数,若以万万为亿,万亿为一兆来计算,一阿僧祇劫等于一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大劫。(参见:大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根】: (术语)身口意三业之善,固不可拔,谓之根。又善能生妙果,生余善,故谓之根。维摩经菩萨行品曰:“不惜躯命,种诸善根。”注曰:“什曰:谓坚固善心深不可拔,乃名根也。”大集经十七曰:“善根者,所谓欲善法。”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道】:1、修行正道。2、菩萨于见道之后,再进一步,登入初地,渐进而至十地,此时称为“修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持戒】:受持佛所制的戒律。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精进】:梵语 vi^rya,巴利语 viriya。音译作毗梨耶、毗离耶。又作精勤、勤精进、进、勤。谓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亦即依佛教教义,于修善断恶、去染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盖精进为修道之根本,俱舍宗以其为十大善地法之一,唯识宗则以为十一善心所之一。又精进为三十七道品中之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之一。另精进亦为六波罗蜜、十波罗蜜之一。
 关于精进与精进波罗蜜之别,诸经论中说法不一,据优婆塞戒经卷七毗梨耶波罗蜜品、大智度论卷十六等所举,精进乃指世间及三十七道品中之精进;精进波罗蜜则指菩萨为证佛道之精进。
 就精进之种类而论,诸经论中亦有多说,玆列举如下:(一)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六种精进,即:增减、增上、舍障、入真、转依、大利。同论另将三乘之精进配以上、中、下三品,即:声闻之精进为下品,缘觉之精进为中品,菩萨之精进则属上品;又以声闻、缘觉二乘小利之精进为下觉,菩萨大利之精进为上觉。(二)据大智度论卷十六将菩萨之精进分为身精进与心精进二种:精进虽为心数法,然由身力而出,故称身精进,如行布施、持戒是为身精进,而修忍辱、禅定、智慧是为心精进;勤修外事为身精进,内自专精为心精进;粗之精进为身精进,细之精进为心精进;为福德之精进为身精进,为智慧之精进为心精进等。(三)据大方广十轮经卷八精进相品举出世间、出世间二种精进。世间精进乃勤修布施、持戒等诸有漏业;出世间精进则勤修灭一切烦恼、惑障等诸无漏业。此外,成唯识论卷九举出被甲(被甲则勇)、摄善(修行善法)、利乐(利益众生)等三种精进。梁译摄大乘论卷中举出勤勇、加行、不下难坏无足等三种精进。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弘誓、发行、无下、不动、无厌等五种精进。旧华严经卷二十四举出不转、不舍、不染、不坏、不厌倦、广大、无边、猛利、无等等、救一切众生等十种精进。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二精进品亦举出自性、一切、难行、一切门、善士、一切种、遂求、此世他世乐、清净等九种精进。
 次就精进之功德利益而论,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七种,即:(一)得现法乐住,(二)得世间法,(三)得出世间法,(四)得资财,(五)得动静,(六)得解脱,(七)得菩提。又菩萨地持经卷二力品,亦举出四种精进之功德力。
 又一般慎身心、断酒肉之精进,称为精进洁斋。(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六度集经卷六、法华经序品、大宝积经卷四十五毗利耶波罗蜜多品、维摩经卷上、持世经卷三、卷四、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七、诸法集要经卷八精进品、大毗婆沙论卷八十、卷一四二、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八)p5883FROM:【佛光大辞典】

【多闻】:梵语 bahu-s/ruta。即多闻经法教说而受持之意。佛十大弟子中,以阿难尊者为多闻第一。又“五五百年”中之第三五百年为多闻坚固之时代。另于异部宗轮论述记,以“广诵众经,善持佛语诸经”者为佛弟子四众中之“多闻众”。然据圆觉经载,末世之众生希望成道,但不求悟解,唯广求多闻以增长我见,如此多闻反成其害。
 据月灯三昧经卷六载,多闻有十种利益,即:(一)知烦恼资助,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知自身及众生所有一切烦恼之惑,皆能资助业因,而受当来果报,故求出离,不为所惑。(二)知清净助,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悉知一切清净梵行,皆能资助菩提之道,故精勤修习,以证无上佛果。(三)远离疑惑,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及外道邪魔等论,悉皆明了通达,无所疑惑。(四)作正直见,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一切邪正之法无不明了,若有众生邪见邪论者,则为其宣说正直知见,以端正其非心。(五)远离非道,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善恶果报、诸法同缘等理,无不明了通达,故杀盗等一切非法之道,皆能远离而不为。(六)安住正路,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一切邪正诸法无不明了,故不为非道所惑,于如来正法,常得安住而不退。(七)开甘露门,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能深入如来之藏,了知无上法味,复以此普润众生,令其善根增长,是为开甘露门。(八)近佛菩提,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常勤修习,则知戒、定、慧之行能趣入圣果,故心常在道,精勤无怠,因而近于佛果菩提。(九)为作光明,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知众生皆为无明所覆,常受长夜之苦,故以智慧之灯作诸光明,令众生出离幽闇。(十)不畏恶道,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晓知万法乃体本空寂、无苦无乐,故发广大之心,随类化度一切众生,纵遇险难恶道亦无所畏惧。(杂阿含经卷一、中阿含卷三十六瞿默目犍连经、卷四十五心经、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五、大智度论卷三)p2330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或有人言:如来先得牛王眼相。何以故?

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乐以善眼和视众生,是故先得牛王眼相;次得余相。

或有说言:如来先得八梵音相,余次第得。何以故?

为菩萨时,于无量世,恒以软语,先语实语,教化众生,是故先得八梵音相。

或有说言:如来先得无见顶相,余次第得。何以故?

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供养师长、诸佛、菩萨、头顶礼拜破憍慢故,是故先得无见顶相。

或有说言:如来先得白毫毛相,余次第得。何以故?

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不诳一切诸众生故,是故先得眉间毫相。

善男子!除佛世尊,余无能说如是相业。

[末学解说]

或者有人说:如来先得牛王眼相(指睫毛整齐而不杂乱。此相系由观一切众生如父母,以思一子之心怜愍爱护而感得)。为什么呢?

因为是菩萨时,于无量世,乐于以善眼看待众生,所以先得牛王眼相;然后依次获得其余之相。

或者有人说:如来先得八梵音相(即佛清净之梵音,洪声圆满,如天鼓响,亦如迦陵频伽之音。乃由说实语、美语,制守一切恶言所得之相;闻者随其根器而得益生善,大小权实亦得惑断疑消),其余相次第获得。为什么呢?

因为是菩萨时,于无量世,始终以软语(温顺而适人情之柔语),先语实语(即真实、不妄不异之语。指佛或修行者所说之话语),教化众生,所以先得八梵音相。

或者有人说:如来先得无见顶相(即顶上有肉,隆起如髻形之相。系由教人受持十善法,自亦受持而感得之相),其余相次第获得。为什么呢?

因为是菩萨时,于无量世,供养师长、诸佛、菩萨、头顶礼拜而破除憍慢的缘故,所以先得无见顶相。

或者有人说:如来先得白毫毛相(即两眉之间有白毫,柔软如兜罗绵,长一丈五尺,右旋而卷收,以其常放光,故称毫光、眉间光。因见众生修三学而称扬赞叹遂感此妙),其余相次第获得。为什么呢?

因为是菩萨时,于无量世,不欺诳一切诸众生的缘故,所以先得眉间毫相。

善男子!除佛世尊,都不能说如是相业。

注解:
【三十二相】:系转轮圣王及佛之应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又作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三十二大士相、大人三十二相。略称大人相、四八相、大士相、大丈夫相等。与八十种好(微细隐密者)合称“相好”。
 关于三十二相名称之顺序,各有异说,今依大智度论卷四所载,即:(一)足下安平立相(梵 su-pratis!t!hita-pa^da),又作足下平满相、两足掌下皆悉平满相。即足底平直柔软,安住密著地面之相。系佛于因位行菩萨道时,修六波罗蜜所感得之妙相,此相表引导利益之德。(二)足下二轮相,又作千辐轮相。即足心现一千辐轮宝之肉纹相。此相能摧伏怨敌、恶魔,表照破愚痴与无明之德。或谓“足”亦指手足,故又称手足轮相(梵 cakra^n%kita-hasta-pa^da-tala)、手掌轮相。(三)长指相(梵 di^rgha^n%guli),又作指纤长相、指长好相、纤长指相。即两手、两足皆纤长端直之相。系由恭敬礼拜诸师长,破除憍慢心所感得之相,表寿命长远、令众生爱乐归依之德。(四)足跟广平相(梵 a^yata-pa^da-pa^rs!N!i),又作足跟圆满相、足跟长相、脚跟长相。即足踵圆满广平,系由持戒、闻法、勤修行业而得之相,表化益尽未来际一切众生之德。(五)手足指缦网相(梵 ja^la^vanaddha-hasta-pa^da),又作指间雁王相、俱有网鞔相、指网缦相。即手足一一指间,皆有缦网交互连络之纹样,如雁王张指则现,不张则不现。此相乃由修四摄法、摄持众生而有。能出没自在无碍,表离烦恼恶业、至无为彼岸之德。(六)手足柔软相(梵 mr!du-taruN!a-hasta-pa^da-tala),又作手足如兜罗绵相、手足细软相。即手足极柔软,如细劫波毳之相。系以上妙饮食、衣具供养师长,或于父母师长病时,亲手为其拭洗等奉事供养而感得之相,表佛以慈悲柔软之手摄取亲疏之德。(七)足趺高满相(梵 ucchan%kha-pa^da),又作足趺隆起相、足趺端厚相、足趺高平相。即足背高起圆满之相。乃佛于因位修福、勇猛精进感得之相,表利益众生、大悲无上之内德。(八)伊泥延膊相(梵 aiN!eya-jan%gha),又作腨如鹿王相、鹿王腨相、两腨鹿王相。即股骨如鹿王之纤圆,系往昔专心闻法、演说所感得之相,表一切罪障消灭之德。(九)正立手摩膝相(梵 sthita^navanata-pralamba-ba^huta^),又作垂手过膝相、手过膝相、平住手过膝相。即立正时,两手垂下,长可越膝。此相系由离我慢、好惠施、不贪著所感得,表降伏一切恶魔、哀愍摩顶众生之德。(十)阴藏相(梵 kos/opagata-vasti-guhya),又作马阴藏相、阴马藏相、象马藏相。即男根密隐于体内如马阴(或象阴)之相。此相系由断除邪淫、救护怖畏之众生等而感得,表寿命长远,得多弟子之德。(十一)身广长等相(梵 nyagrodha-parimaN!d!ala),又作身纵广等如尼拘树相、圆身相、尼俱卢陀身相。指佛身纵广左右上下,其量全等,周匝圆满,如尼拘律树。以其常劝众生行三昧,作无畏施而感此妙相,表无上法王尊贵自在之德。(十二)毛上向相(梵 u^rdhvam!-ga-roma),又作毛上旋相、身毛右旋相。即佛一切发毛,由头至足皆右旋。其色绀青,柔润。此相由行一切善法而有,能令瞻仰之众生,心生欢喜,获益无量。(十三)一一孔一毛生相(梵 ekaika-roma-pradaks!iN!a^varta),又作毛孔一毛相、孔生一毛相、一一毛相、一孔一毛不相杂乱相。即一孔各生一毛,其毛青琉璃色,一一毛孔皆出微妙香气。乃由尊重、供养一切有情、教人不倦、亲近智者、扫治棘刺道路所感之妙相,蒙其光者,悉能消灭二十劫罪障。(十四)金色相(梵 suvarN!a-varN!a),又作真妙金色相、金色身相、身皮金色相。指佛身及手足悉为真金色,如众宝庄严之妙金台。此相系以离诸忿恚,慈眼顾视众生而感得。此德相能令瞻仰之众生厌舍爱乐,灭罪生善。(十五)大光相,又作常光一寻相、圆光一寻相、身光面各一丈相。即佛之身光任运普照三千世界,四面各有一丈。此相以发大菩提心,修无量行愿而有,能除惑破障,表一切志愿皆能满足之德。(十六)细薄皮相(梵 su^ks!ma-suvarN!a-cchavi),又作皮肤细软相、身皮细滑尘垢不著相。即皮肤细薄、润泽,一切尘垢不染。系以清净之衣具、房舍、楼阁等施与众生,远离恶人,亲近智者所感得之相,表佛之平等无垢,以大慈悲化益众生之德。(十七)七处隆满相(梵 saptotsada),又作七处满肩相、七处隆相。指两手、两足下、两肩、颈项等七处之肉皆隆满、柔软。此相系由不惜舍己所爱之物施予众生而感得,表一切众生得以灭罪生善之德。(十八)两腋下隆满相(梵 cita^ntara^m!sa),又作腋下平满相、肩膊圆满相。即佛两腋下之骨肉圆满不虚。系佛予众生医药、饭食,又自能看病所感之妙相。(十九)上身如狮子相(梵 sim!ha-pu^rva^rdha ka^ya),又作上身相、师子身相、身如师子相。指佛之上半身广大,行住坐卧威容端严,一如狮子王。系佛于无量世界中,未曾两舌,教人善法、行仁和,远离我慢而感得此相,表威容高贵、慈悲满足之德。(廿)大直身相(梵 r!juga^trata^),又作身广洪直相、广洪直相、大人直身相。谓于一切人中,佛身最大而直。乃以施药看病,持杀、盗戒,远离憍慢所感;能令见闻之众生止苦、得正念、修十善行。(廿一)肩圆好相(梵 su-sam!vr!ta-skandha),又作肩圆大相、两肩平整相。即两肩圆满丰腴,殊胜微妙之相。系由造像修塔,施无畏所感得,表灭惑除业等无量功德。(廿二)四十齿相(梵 catva^rim!s/ad-danta),又作口四十齿相、具四十齿相。指佛具有四十齿,一一皆齐等、平满如白雪。此相系由远离两舌、恶口、恚心,修习平等慈悲而感得,常出清净妙香;此一妙相能制止众生之恶口业,灭无量罪、受无量乐。(廿三)齿齐相(梵 sama-danta),又作齿密齐平相、诸齿齐密相。即诸齿皆不粗不细,齿间密接而不容一毫。系以十善法化益众生,复常称扬他人功德所感之相,表能得清净和顺、同心眷属之德。(廿四)牙白相(梵 sus/ukla-danta),又作四牙白净相、齿白如雪相。即四十齿外,上下亦各有二齿,其色鲜白光洁,锐利如锋,坚固如金刚。系以常思惟善法,修慈而感得此相。此妙相能摧破一切众生强盛坚固之三毒。(廿五)狮子颊相(梵 sim!ha-hanu),又作颊车相、颊车如狮子相。即两颊隆满如狮子颊。见此相者,得除灭百劫生死之罪,面见诸佛。(廿六)味中得上味相(梵 rasa-rasa^grata^),又作得上味相、常得上味相、知味味相。指佛口常得诸味中之最上味。此系由见众生如一子,复以诸善法回向菩提感得之相,表佛之妙法能满足众生志愿之德。(廿七)大舌相(梵 prabhu^ta-tanu-jihva),又作广长舌相、舌广博相、舌软薄相。即舌头广长薄软,伸展则可覆至发际。系发弘誓心,以大悲行回向法界而感之相;观此相,则灭百亿八万四千劫生死罪,而得值遇八十亿之诸佛菩萨受记。(廿八)梵声相(梵 brahma-svara),又作梵音相、声如梵王相。即佛清净之梵音,洪声圆满,如天鼓响,亦如迦陵频伽之音。乃由说实语、美语,制守一切恶言所得之相;闻者随其根器而得益生善,大小权实亦得惑断疑消。(廿九)真青眼相(梵 abhini^la-netra),又作目绀青色相、目绀青相、绀眼相、绀青眼相、莲目相。即佛眼绀青,如青莲花。系由生生世世以慈心慈眼及欢喜心施予乞者所感得之相。(卅)牛眼睫相(梵 go-paks!ma^),又作眼睫如牛王相、眼如牛王相、牛王睫相。指睫毛整齐而不杂乱。此相系由观一切众生如父母,以思一子之心怜愍爱护而感得。(卅一)顶髻相(梵 us!N!i^s!a-s/iraskata^),又作顶上肉髻相、肉髻相、乌瑟腻沙相。即顶上有肉,隆起如髻形之相。系由教人受持十善法,自亦受持而感得之相。(卅二)白毛相(梵 u^rN!a^-kes/a),又作白毫相、眉间毫相。即两眉之间有白毫,柔软如兜罗绵,长一丈五尺,右旋而卷收,以其常放光,故称毫光、眉间光。因见众生修三学而称扬赞叹遂感此妙相。以上三十二相,行百善乃得一妙相,称为“百福庄严”。(中阿含经卷十一“三十二相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八一、菩萨善戒经卷九、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p507 FROM:【佛光大辞典】

【软语】:“粗语”之对称。温顺而适人情之柔语。禅苑清规卷三首座条(卍续一一一·四四七上):“凡是堂中一切不如法事,于粥前以软语曰众,言须简当。”p6316  FROM:【佛光大辞典】

【实语】:梵语 satya-va^da,巴利语 sacca-va^da。即真实、不妄不异之语。指佛或修行者所说之话语。金刚般若经(大八·七五○中):“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在长阿含卷八众集经中,论及口之四善行时,将实语(巴 musa^-va^di^-verama^N!i^,离妄语)与软语、不绮语、不两舌三者共举;同经卷十二清净经中,将实语(巴 bhu^ta-va^di^) 与应时语、义语、利语、法语、律语等五者并举;卷十四梵动经中,则将实语与知时之语、利语、法语、律语、止非之语等五者共举。
 显密二教于此说法略有不同,在显教中,谓所说称于实,又如言起行,其言行能相应者为实语;华严经探玄记卷六(大三五·二二九下):“如言起行,故云实语。”密教则以说真如之言为实语,即释摩诃衍论卷二所说五种语中之第五种如义语;大日经疏卷一(大三九·五七九中):“真言,梵曰漫怛攞,即是真语、如语、不妄不异之音。”(别译杂阿含经卷四、卷十四、正法念处经卷五十四、大宝积经卷七十九、大方等大集经卷十)p5790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13#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0 17:32: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1-10 17:37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以上

优婆塞戒经修三十二相业品第六

--
[经文] --

善男子!或复有人次第说言:

如来先得足下平相,余次第得。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布施、持戒,修集道时,其心不动,是故先得足下平相。

得是相已,次第获得足下轮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供养父母、师长、善友,如法拥护一切众生,是故次得手足轮相。

得是相已,次第获得纤长指相。何以故?为菩萨时,至心受持第一、第四优婆塞戒,是故次得纤长指相、足跟长相。

得是相已,次第获得身佣满相。何以故?为菩萨时,善受师长、父母、善友所教敕故,是故次得身佣满相。

[末学解说]

善男子!或者又有人依次说:

如来先获得足下平相(即足底平直柔软,安住密著地面之相。系佛于因位行菩萨道时,修六波罗蜜所感得之妙相,此相表引导利益之德),其余之相再依次第获得。为什么呢?因为是菩萨时,于无量世,布施、持戒,修集道时,其心不动,所以先获得了足下平相。

得此相后,又依次第获得足下轮相(即足心现一千辐轮宝之肉纹相。此相能摧伏怨敌、恶魔,表照破愚痴与无明之德)。为什么呢?因为是菩萨时,于无量世,供养父母、师长、善友,如法(契合于佛所说的教法)拥护一切众生,所以依次得到了手足轮相。

得此相后,又依次第获得纤长指相(即两手、两足皆纤长端直之相。系由恭敬礼拜诸师长,破除憍慢心所感得之相,表寿命长远、令众生爱乐归依之德)。为什么呢?因为是菩萨时,至心受持第一、第四优婆塞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所以依次得到了纤长指相、足跟长相。

得此相后,又依第次获得身佣满相(即足踵圆满广平,系由持戒、闻法、勤修行业而得之相,表化益尽未来际一切众生之德)。为什么呢?因为是菩萨时,善于接受师长、父母、善友教导的缘故,所以依次得到了身佣满相。

注解:
【三十二相】:系转轮圣王及佛之应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又作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三十二大士相、大人三十二相。略称大人相、四八相、大士相、大丈夫相等。与八十种好(微细隐密者)合称“相好”。
 关于三十二相名称之顺序,各有异说,今依大智度论卷四所载,即:(一)足下安平立相(梵 su-pratis!t!hita-pa^da),又作足下平满相、两足掌下皆悉平满相。即足底平直柔软,安住密著地面之相。系佛于因位行菩萨道时,修六波罗蜜所感得之妙相,此相表引导利益之德。(二)足下二轮相,又作千辐轮相。即足心现一千辐轮宝之肉纹相。此相能摧伏怨敌、恶魔,表照破愚痴与无明之德。或谓“足”亦指手足,故又称手足轮相(梵 cakra^n%kita-hasta-pa^da-tala)、手掌轮相。(三)长指相(梵 di^rgha^n%guli),又作指纤长相、指长好相、纤长指相。即两手、两足皆纤长端直之相。系由恭敬礼拜诸师长,破除憍慢心所感得之相,表寿命长远、令众生爱乐归依之德。(四)足跟广平相(梵 a^yata-pa^da-pa^rs!N!i),又作足跟圆满相、足跟长相、脚跟长相。即足踵圆满广平,系由持戒、闻法、勤修行业而得之相,表化益尽未来际一切众生之德。(五)手足指缦网相(梵 ja^la^vanaddha-hasta-pa^da),又作指间雁王相、俱有网鞔相、指网缦相。即手足一一指间,皆有缦网交互连络之纹样,如雁王张指则现,不张则不现。此相乃由修四摄法、摄持众生而有。能出没自在无碍,表离烦恼恶业、至无为彼岸之德。(六)手足柔软相(梵 mr!du-taruN!a-hasta-pa^da-tala),又作手足如兜罗绵相、手足细软相。即手足极柔软,如细劫波毳之相。系以上妙饮食、衣具供养师长,或于父母师长病时,亲手为其拭洗等奉事供养而感得之相,表佛以慈悲柔软之手摄取亲疏之德。(七)足趺高满相(梵 ucchan%kha-pa^da),又作足趺隆起相、足趺端厚相、足趺高平相。即足背高起圆满之相。乃佛于因位修福、勇猛精进感得之相,表利益众生、大悲无上之内德。(八)伊泥延膊相(梵 aiN!eya-jan%gha),又作腨如鹿王相、鹿王腨相、两腨鹿王相。即股骨如鹿王之纤圆,系往昔专心闻法、演说所感得之相,表一切罪障消灭之德。(九)正立手摩膝相(梵 sthita^navanata-pralamba-ba^huta^),又作垂手过膝相、手过膝相、平住手过膝相。即立正时,两手垂下,长可越膝。此相系由离我慢、好惠施、不贪著所感得,表降伏一切恶魔、哀愍摩顶众生之德。(十)阴藏相(梵 kos/opagata-vasti-guhya),又作马阴藏相、阴马藏相、象马藏相。即男根密隐于体内如马阴(或象阴)之相。此相系由断除邪淫、救护怖畏之众生等而感得,表寿命长远,得多弟子之德。(十一)身广长等相(梵 nyagrodha-parimaN!d!ala),又作身纵广等如尼拘树相、圆身相、尼俱卢陀身相。指佛身纵广左右上下,其量全等,周匝圆满,如尼拘律树。以其常劝众生行三昧,作无畏施而感此妙相,表无上法王尊贵自在之德。(十二)毛上向相(梵 u^rdhvam!-ga-roma),又作毛上旋相、身毛右旋相。即佛一切发毛,由头至足皆右旋。其色绀青,柔润。此相由行一切善法而有,能令瞻仰之众生,心生欢喜,获益无量。(十三)一一孔一毛生相(梵 ekaika-roma-pradaks!iN!a^varta),又作毛孔一毛相、孔生一毛相、一一毛相、一孔一毛不相杂乱相。即一孔各生一毛,其毛青琉璃色,一一毛孔皆出微妙香气。乃由尊重、供养一切有情、教人不倦、亲近智者、扫治棘刺道路所感之妙相,蒙其光者,悉能消灭二十劫罪障。(十四)金色相(梵 suvarN!a-varN!a),又作真妙金色相、金色身相、身皮金色相。指佛身及手足悉为真金色,如众宝庄严之妙金台。此相系以离诸忿恚,慈眼顾视众生而感得。此德相能令瞻仰之众生厌舍爱乐,灭罪生善。(十五)大光相,又作常光一寻相、圆光一寻相、身光面各一丈相。即佛之身光任运普照三千世界,四面各有一丈。此相以发大菩提心,修无量行愿而有,能除惑破障,表一切志愿皆能满足之德。(十六)细薄皮相(梵 su^ks!ma-suvarN!a-cchavi),又作皮肤细软相、身皮细滑尘垢不著相。即皮肤细薄、润泽,一切尘垢不染。系以清净之衣具、房舍、楼阁等施与众生,远离恶人,亲近智者所感得之相,表佛之平等无垢,以大慈悲化益众生之德。(十七)七处隆满相(梵 saptotsada),又作七处满肩相、七处隆相。指两手、两足下、两肩、颈项等七处之肉皆隆满、柔软。此相系由不惜舍己所爱之物施予众生而感得,表一切众生得以灭罪生善之德。(十八)两腋下隆满相(梵 cita^ntara^m!sa),又作腋下平满相、肩膊圆满相。即佛两腋下之骨肉圆满不虚。系佛予众生医药、饭食,又自能看病所感之妙相。(十九)上身如狮子相(梵 sim!ha-pu^rva^rdha ka^ya),又作上身相、师子身相、身如师子相。指佛之上半身广大,行住坐卧威容端严,一如狮子王。系佛于无量世界中,未曾两舌,教人善法、行仁和,远离我慢而感得此相,表威容高贵、慈悲满足之德。(廿)大直身相(梵 r!juga^trata^),又作身广洪直相、广洪直相、大人直身相。谓于一切人中,佛身最大而直。乃以施药看病,持杀、盗戒,远离憍慢所感;能令见闻之众生止苦、得正念、修十善行。(廿一)肩圆好相(梵 su-sam!vr!ta-skandha),又作肩圆大相、两肩平整相。即两肩圆满丰腴,殊胜微妙之相。系由造像修塔,施无畏所感得,表灭惑除业等无量功德。(廿二)四十齿相(梵 catva^rim!s/ad-danta),又作口四十齿相、具四十齿相。指佛具有四十齿,一一皆齐等、平满如白雪。此相系由远离两舌、恶口、恚心,修习平等慈悲而感得,常出清净妙香;此一妙相能制止众生之恶口业,灭无量罪、受无量乐。(廿三)齿齐相(梵 sama-danta),又作齿密齐平相、诸齿齐密相。即诸齿皆不粗不细,齿间密接而不容一毫。系以十善法化益众生,复常称扬他人功德所感之相,表能得清净和顺、同心眷属之德。(廿四)牙白相(梵 sus/ukla-danta),又作四牙白净相、齿白如雪相。即四十齿外,上下亦各有二齿,其色鲜白光洁,锐利如锋,坚固如金刚。系以常思惟善法,修慈而感得此相。此妙相能摧破一切众生强盛坚固之三毒。(廿五)狮子颊相(梵 sim!ha-hanu),又作颊车相、颊车如狮子相。即两颊隆满如狮子颊。见此相者,得除灭百劫生死之罪,面见诸佛。(廿六)味中得上味相(梵 rasa-rasa^grata^),又作得上味相、常得上味相、知味味相。指佛口常得诸味中之最上味。此系由见众生如一子,复以诸善法回向菩提感得之相,表佛之妙法能满足众生志愿之德。(廿七)大舌相(梵 prabhu^ta-tanu-jihva),又作广长舌相、舌广博相、舌软薄相。即舌头广长薄软,伸展则可覆至发际。系发弘誓心,以大悲行回向法界而感之相;观此相,则灭百亿八万四千劫生死罪,而得值遇八十亿之诸佛菩萨受记。(廿八)梵声相(梵 brahma-svara),又作梵音相、声如梵王相。即佛清净之梵音,洪声圆满,如天鼓响,亦如迦陵频伽之音。乃由说实语、美语,制守一切恶言所得之相;闻者随其根器而得益生善,大小权实亦得惑断疑消。(廿九)真青眼相(梵 abhini^la-netra),又作目绀青色相、目绀青相、绀眼相、绀青眼相、莲目相。即佛眼绀青,如青莲花。系由生生世世以慈心慈眼及欢喜心施予乞者所感得之相。(卅)牛眼睫相(梵 go-paks!ma^),又作眼睫如牛王相、眼如牛王相、牛王睫相。指睫毛整齐而不杂乱。此相系由观一切众生如父母,以思一子之心怜愍爱护而感得。(卅一)顶髻相(梵 us!N!i^s!a-s/iraskata^),又作顶上肉髻相、肉髻相、乌瑟腻沙相。即顶上有肉,隆起如髻形之相。系由教人受持十善法,自亦受持而感得之相。(卅二)白毛相(梵 u^rN!a^-kes/a),又作白毫相、眉间毫相。即两眉之间有白毫,柔软如兜罗绵,长一丈五尺,右旋而卷收,以其常放光,故称毫光、眉间光。因见众生修三学而称扬赞叹遂感此妙相。以上三十二相,行百善乃得一妙相,称为“百福庄严”。(中阿含经卷十一“三十二相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八一、菩萨善戒经卷九、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p507 FROM:【佛光大辞典】

【如法】:契合于佛所说的教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优婆塞戒】:(术语)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得是相已,次得手足合网缦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以四摄法摄众生故,是故次得手足网缦相。

得是相已,次第获得手足柔软胜余身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以手摩洗师长、父母身,除去垢秽,香油涂之,是故次得手足软相。

得是相已,次得身毛上向靡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常化众生,令修施、戒一切善法,是故次得毛上靡相。

得是相已,次第获得鹿王腨相。何以故?为菩萨时,至心听法、至心说法,为坏生死诸过咎故,是故次得鹿王腨相。

得是相已,次第获得身方圆相,如尼拘陀树王。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常施一切众生病药,是故次得身方圆相。

[末学解说]

得此相后,又依次第获得手足合网缦相(即手足一一指间,皆有缦网交互连络之纹样,如雁王张指则现,不张则不现。此相乃由修四摄法、摄持众生而有。能出没自在无碍,表离烦恼恶业、至无为彼岸之德)。为什么呢?因为是菩萨时,以四摄法摄持众生的缘故,所以依次得到了手足网缦相。

得此相后,又依第次获得手足柔软胜余身相(即手足极柔软,如细劫波毳之相。系以上妙饮食、衣具供养师长,或于父母师长病时,亲手为其拭洗等奉事供养而感得之相,表佛以慈悲柔软之手摄取亲疏之德)。为什么呢?因为是菩萨时,于无量世,以手摩洗师长、父母身,除去垢秽,香油涂之,所以依次得到了手足软相。

得此相后,又依次第获得身毛上向靡相(即佛一切发毛,由头至足皆右旋。其色绀青,柔润。此相由行一切善法而有,能令瞻仰之众生,心生欢喜,获益无量)。为什么呢?因为是菩萨时,于无量世,常化众生,令修施、戒一切善法,所以依次得到了毛上靡相。

得此相后,又依次第获得鹿王腨相(即股骨如鹿王之纤圆,系往昔专心闻法、演说所感得之相,表一切罪障消灭之德)。为什么呢?因为是菩萨时,至心(即至诚之心、至极之心)听法、至心说法,为坏生死诸过咎的缘故,所以依次得到了鹿王腨相。

得此相后,又依次第获得身方圆相(指佛身纵广左右上下,其量全等,周匝圆满,如尼拘律树。以其常劝众生行三昧,作无畏施而感此妙相,表无上法王尊贵自在之德),如尼拘陀(树名。原语有生长于下之树之意味。即榕树)树王。为什么呢?因为是菩萨时,于无量世,常布施一切众生病药,所以依次得到了身方圆相。

注解:
【三十二相】:系转轮圣王及佛之应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又作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三十二大士相、大人三十二相。略称大人相、四八相、大士相、大丈夫相等。与八十种好(微细隐密者)合称“相好”。
 关于三十二相名称之顺序,各有异说,今依大智度论卷四所载,即:(一)足下安平立相(梵 su-pratis!t!hita-pa^da),又作足下平满相、两足掌下皆悉平满相。即足底平直柔软,安住密著地面之相。系佛于因位行菩萨道时,修六波罗蜜所感得之妙相,此相表引导利益之德。(二)足下二轮相,又作千辐轮相。即足心现一千辐轮宝之肉纹相。此相能摧伏怨敌、恶魔,表照破愚痴与无明之德。或谓“足”亦指手足,故又称手足轮相(梵 cakra^n%kita-hasta-pa^da-tala)、手掌轮相。(三)长指相(梵 di^rgha^n%guli),又作指纤长相、指长好相、纤长指相。即两手、两足皆纤长端直之相。系由恭敬礼拜诸师长,破除憍慢心所感得之相,表寿命长远、令众生爱乐归依之德。(四)足跟广平相(梵 a^yata-pa^da-pa^rs!N!i),又作足跟圆满相、足跟长相、脚跟长相。即足踵圆满广平,系由持戒、闻法、勤修行业而得之相,表化益尽未来际一切众生之德。(五)手足指缦网相(梵 ja^la^vanaddha-hasta-pa^da),又作指间雁王相、俱有网鞔相、指网缦相。即手足一一指间,皆有缦网交互连络之纹样,如雁王张指则现,不张则不现。此相乃由修四摄法、摄持众生而有。能出没自在无碍,表离烦恼恶业、至无为彼岸之德。(六)手足柔软相(梵 mr!du-taruN!a-hasta-pa^da-tala),又作手足如兜罗绵相、手足细软相。即手足极柔软,如细劫波毳之相。系以上妙饮食、衣具供养师长,或于父母师长病时,亲手为其拭洗等奉事供养而感得之相,表佛以慈悲柔软之手摄取亲疏之德。(七)足趺高满相(梵 ucchan%kha-pa^da),又作足趺隆起相、足趺端厚相、足趺高平相。即足背高起圆满之相。乃佛于因位修福、勇猛精进感得之相,表利益众生、大悲无上之内德。(八)伊泥延膊相(梵 aiN!eya-jan%gha),又作腨如鹿王相、鹿王腨相、两腨鹿王相。即股骨如鹿王之纤圆,系往昔专心闻法、演说所感得之相,表一切罪障消灭之德。(九)正立手摩膝相(梵 sthita^navanata-pralamba-ba^huta^),又作垂手过膝相、手过膝相、平住手过膝相。即立正时,两手垂下,长可越膝。此相系由离我慢、好惠施、不贪著所感得,表降伏一切恶魔、哀愍摩顶众生之德。(十)阴藏相(梵 kos/opagata-vasti-guhya),又作马阴藏相、阴马藏相、象马藏相。即男根密隐于体内如马阴(或象阴)之相。此相系由断除邪淫、救护怖畏之众生等而感得,表寿命长远,得多弟子之德。(十一)身广长等相(梵 nyagrodha-parimaN!d!ala),又作身纵广等如尼拘树相、圆身相、尼俱卢陀身相。指佛身纵广左右上下,其量全等,周匝圆满,如尼拘律树。以其常劝众生行三昧,作无畏施而感此妙相,表无上法王尊贵自在之德。(十二)毛上向相(梵 u^rdhvam!-ga-roma),又作毛上旋相、身毛右旋相。即佛一切发毛,由头至足皆右旋。其色绀青,柔润。此相由行一切善法而有,能令瞻仰之众生,心生欢喜,获益无量。(十三)一一孔一毛生相(梵 ekaika-roma-pradaks!iN!a^varta),又作毛孔一毛相、孔生一毛相、一一毛相、一孔一毛不相杂乱相。即一孔各生一毛,其毛青琉璃色,一一毛孔皆出微妙香气。乃由尊重、供养一切有情、教人不倦、亲近智者、扫治棘刺道路所感之妙相,蒙其光者,悉能消灭二十劫罪障。(十四)金色相(梵 suvarN!a-varN!a),又作真妙金色相、金色身相、身皮金色相。指佛身及手足悉为真金色,如众宝庄严之妙金台。此相系以离诸忿恚,慈眼顾视众生而感得。此德相能令瞻仰之众生厌舍爱乐,灭罪生善。(十五)大光相,又作常光一寻相、圆光一寻相、身光面各一丈相。即佛之身光任运普照三千世界,四面各有一丈。此相以发大菩提心,修无量行愿而有,能除惑破障,表一切志愿皆能满足之德。(十六)细薄皮相(梵 su^ks!ma-suvarN!a-cchavi),又作皮肤细软相、身皮细滑尘垢不著相。即皮肤细薄、润泽,一切尘垢不染。系以清净之衣具、房舍、楼阁等施与众生,远离恶人,亲近智者所感得之相,表佛之平等无垢,以大慈悲化益众生之德。(十七)七处隆满相(梵 saptotsada),又作七处满肩相、七处隆相。指两手、两足下、两肩、颈项等七处之肉皆隆满、柔软。此相系由不惜舍己所爱之物施予众生而感得,表一切众生得以灭罪生善之德。(十八)两腋下隆满相(梵 cita^ntara^m!sa),又作腋下平满相、肩膊圆满相。即佛两腋下之骨肉圆满不虚。系佛予众生医药、饭食,又自能看病所感之妙相。(十九)上身如狮子相(梵 sim!ha-pu^rva^rdha ka^ya),又作上身相、师子身相、身如师子相。指佛之上半身广大,行住坐卧威容端严,一如狮子王。系佛于无量世界中,未曾两舌,教人善法、行仁和,远离我慢而感得此相,表威容高贵、慈悲满足之德。(廿)大直身相(梵 r!juga^trata^),又作身广洪直相、广洪直相、大人直身相。谓于一切人中,佛身最大而直。乃以施药看病,持杀、盗戒,远离憍慢所感;能令见闻之众生止苦、得正念、修十善行。(廿一)肩圆好相(梵 su-sam!vr!ta-skandha),又作肩圆大相、两肩平整相。即两肩圆满丰腴,殊胜微妙之相。系由造像修塔,施无畏所感得,表灭惑除业等无量功德。(廿二)四十齿相(梵 catva^rim!s/ad-danta),又作口四十齿相、具四十齿相。指佛具有四十齿,一一皆齐等、平满如白雪。此相系由远离两舌、恶口、恚心,修习平等慈悲而感得,常出清净妙香;此一妙相能制止众生之恶口业,灭无量罪、受无量乐。(廿三)齿齐相(梵 sama-danta),又作齿密齐平相、诸齿齐密相。即诸齿皆不粗不细,齿间密接而不容一毫。系以十善法化益众生,复常称扬他人功德所感之相,表能得清净和顺、同心眷属之德。(廿四)牙白相(梵 sus/ukla-danta),又作四牙白净相、齿白如雪相。即四十齿外,上下亦各有二齿,其色鲜白光洁,锐利如锋,坚固如金刚。系以常思惟善法,修慈而感得此相。此妙相能摧破一切众生强盛坚固之三毒。(廿五)狮子颊相(梵 sim!ha-hanu),又作颊车相、颊车如狮子相。即两颊隆满如狮子颊。见此相者,得除灭百劫生死之罪,面见诸佛。(廿六)味中得上味相(梵 rasa-rasa^grata^),又作得上味相、常得上味相、知味味相。指佛口常得诸味中之最上味。此系由见众生如一子,复以诸善法回向菩提感得之相,表佛之妙法能满足众生志愿之德。(廿七)大舌相(梵 prabhu^ta-tanu-jihva),又作广长舌相、舌广博相、舌软薄相。即舌头广长薄软,伸展则可覆至发际。系发弘誓心,以大悲行回向法界而感之相;观此相,则灭百亿八万四千劫生死罪,而得值遇八十亿之诸佛菩萨受记。(廿八)梵声相(梵 brahma-svara),又作梵音相、声如梵王相。即佛清净之梵音,洪声圆满,如天鼓响,亦如迦陵频伽之音。乃由说实语、美语,制守一切恶言所得之相;闻者随其根器而得益生善,大小权实亦得惑断疑消。(廿九)真青眼相(梵 abhini^la-netra),又作目绀青色相、目绀青相、绀眼相、绀青眼相、莲目相。即佛眼绀青,如青莲花。系由生生世世以慈心慈眼及欢喜心施予乞者所感得之相。(卅)牛眼睫相(梵 go-paks!ma^),又作眼睫如牛王相、眼如牛王相、牛王睫相。指睫毛整齐而不杂乱。此相系由观一切众生如父母,以思一子之心怜愍爱护而感得。(卅一)顶髻相(梵 us!N!i^s!a-s/iraskata^),又作顶上肉髻相、肉髻相、乌瑟腻沙相。即顶上有肉,隆起如髻形之相。系由教人受持十善法,自亦受持而感得之相。(卅二)白毛相(梵 u^rN!a^-kes/a),又作白毫相、眉间毫相。即两眉之间有白毫,柔软如兜罗绵,长一丈五尺,右旋而卷收,以其常放光,故称毫光、眉间光。因见众生修三学而称扬赞叹遂感此妙相。以上三十二相,行百善乃得一妙相,称为“百福庄严”。(中阿含经卷十一“三十二相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八一、菩萨善戒经卷九、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p507 FROM:【佛光大辞典】

【至心】:<一>即至诚之心、至极之心。无量寿经卷上有“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至心发愿,欲生我国”、“至心回向,欲生我国”等句,其中之“至心”即是专心、一心之意。善导之往生礼赞(大四七·四三九下):“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又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分至心为二:(一)初始学习求愿至心。(二)摄意专精,成就勇猛相应至心。此第二至心又分为一心、勇猛心、深心等三种。
 <二>三信之一。为日本净土真宗之教义。阿弥陀佛第十八愿中所誓愿之至心、信乐、欲生等三心称为三信,其中之“至心”,净土宗认为,从心底诚心信仰阿弥陀佛即称至心;净土真宗则以为,信仰阿弥陀佛之信心,实际仍为阿弥陀佛所给予,此即弥陀之至心所致。((参见:三信)578)2538FROM:【佛光大辞典】


【尼拘陀】:(植物)Nyagrodha,又作尼瞿陀,尼俱陀,尼拘律,尼拘尼陀,尼拘卢陀,尼俱类,尼拘类陀,尼拘娄陀,尼拘屡陀,诺瞿陀等。树名。原语有生长于下之树之意味。即榕树(Ficus Indica)也。以下诸释中以纵广树为最当。玄应音义三曰:“尼拘尼陀,应云尼拘卢陀,此译云无节,亦云纵广树也。”同二十四曰:“尼拘尼陀,作尼拘陀,或尼拘类陀,或尼拘屡陀。”同二十二曰:“诺瞿陀,旧经中作尼拘陀,或言尼俱卢陀,亦作尼俱律,又作尼俱类,皆讹也。旧译云无节,或言纵广也。”慧琳音义十五曰:“尼拘陀,此树端直无节,圆满可爱,去地三丈余,方有枝叶。其子微细如柳花子,唐国无此树,言是柳树者讹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得是相已,次第获得手过膝相。何以故?为菩萨时,终不欺诳一切贤圣、父母、师长、善友知识,是故次得手过膝相。

得是相已,次得象王马王藏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见怖畏者能为救护,心生惭愧,不说他过,善覆人罪,是故次得象马藏相。

得是相已,次得软身,一一孔中一毛生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亲近智者,乐闻乐论,闻已乐修,乐治道路,除去棘刺,是故次得皮肤柔软,一一孔中一毛生相。

得是相已。次第获得身金色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常施众生房舍卧具,饮食、灯明,是故次得金色身相。

得是相已,次第获得七处满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可瞋之处不生瞋心,乐施众生随意所须,是故次得七处满相。

[末学解说]

得此相后,又依次第获得手过膝相(即立正时,两手垂下,长可越膝。此相系由离我慢、好惠施、不贪著所感得,表降伏一切恶魔、哀愍摩顶众生之德)。为什么呢?因为是菩萨时,始终不欺诳一切贤圣、父母、师长、善友知识,所以依次得到了手过膝相。

得此相后,又依次第获得象王马王藏相(即男根密隐于体内如马阴(或象阴)之相。此相系由断除邪淫、救护怖畏之众生等而感得,表寿命长远,得多弟子之德)。为什么呢?因为是菩萨时,于无量世,见到怖畏者能为其救护,心生惭愧,不说他人之过,善覆人罪,所以依次得到了象马藏相。

得此相后,又依次第获得软身,一一孔中一毛生相(即一孔各生一毛,其毛青琉璃色,一一毛孔皆出微妙香气。乃由尊重、供养一切有情、教人不倦、亲近智者、扫治棘刺道路所感之妙相,蒙其光者,悉能消灭二十劫罪障)。为什么呢?因为是菩萨时,于无量世,亲近智者,乐闻乐论,闻后乐修,乐治道路,除去棘刺,所以依次得到了皮肤柔软,一一孔中一毛生相。

得此相后,又依次第获得身金色相(指佛身及手足悉为真金色,如众宝庄严之妙金台。此相系以离诸忿恚,慈眼顾视众生而感得。此德相能令瞻仰之众生厌舍爱乐,灭罪生善)。为什么呢?因为是菩萨时,于无量世,常布施众生房舍卧具,饮食、灯明,所以依次得到了金色身相。

得此相后,又依次第获得七处满相(指两手、两足下、两肩、颈项等七处之肉皆隆满、柔软。此相系由不惜舍己所爱之物施予众生而感得,表一切众生得以灭罪生善之德)。为什么呢?因为是菩萨时,于无量世,可瞋之处不生瞋心,乐于布施众生随意所须,所以依次得到了七处满相。

注解:
【三十二相】:系转轮圣王及佛之应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又作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三十二大士相、大人三十二相。略称大人相、四八相、大士相、大丈夫相等。与八十种好(微细隐密者)合称“相好”。
 关于三十二相名称之顺序,各有异说,今依大智度论卷四所载,即:(一)足下安平立相(梵 su-pratis!t!hita-pa^da),又作足下平满相、两足掌下皆悉平满相。即足底平直柔软,安住密著地面之相。系佛于因位行菩萨道时,修六波罗蜜所感得之妙相,此相表引导利益之德。(二)足下二轮相,又作千辐轮相。即足心现一千辐轮宝之肉纹相。此相能摧伏怨敌、恶魔,表照破愚痴与无明之德。或谓“足”亦指手足,故又称手足轮相(梵 cakra^n%kita-hasta-pa^da-tala)、手掌轮相。(三)长指相(梵 di^rgha^n%guli),又作指纤长相、指长好相、纤长指相。即两手、两足皆纤长端直之相。系由恭敬礼拜诸师长,破除憍慢心所感得之相,表寿命长远、令众生爱乐归依之德。(四)足跟广平相(梵 a^yata-pa^da-pa^rs!N!i),又作足跟圆满相、足跟长相、脚跟长相。即足踵圆满广平,系由持戒、闻法、勤修行业而得之相,表化益尽未来际一切众生之德。(五)手足指缦网相(梵 ja^la^vanaddha-hasta-pa^da),又作指间雁王相、俱有网鞔相、指网缦相。即手足一一指间,皆有缦网交互连络之纹样,如雁王张指则现,不张则不现。此相乃由修四摄法、摄持众生而有。能出没自在无碍,表离烦恼恶业、至无为彼岸之德。(六)手足柔软相(梵 mr!du-taruN!a-hasta-pa^da-tala),又作手足如兜罗绵相、手足细软相。即手足极柔软,如细劫波毳之相。系以上妙饮食、衣具供养师长,或于父母师长病时,亲手为其拭洗等奉事供养而感得之相,表佛以慈悲柔软之手摄取亲疏之德。(七)足趺高满相(梵 ucchan%kha-pa^da),又作足趺隆起相、足趺端厚相、足趺高平相。即足背高起圆满之相。乃佛于因位修福、勇猛精进感得之相,表利益众生、大悲无上之内德。(八)伊泥延膊相(梵 aiN!eya-jan%gha),又作腨如鹿王相、鹿王腨相、两腨鹿王相。即股骨如鹿王之纤圆,系往昔专心闻法、演说所感得之相,表一切罪障消灭之德。(九)正立手摩膝相(梵 sthita^navanata-pralamba-ba^huta^),又作垂手过膝相、手过膝相、平住手过膝相。即立正时,两手垂下,长可越膝。此相系由离我慢、好惠施、不贪著所感得,表降伏一切恶魔、哀愍摩顶众生之德。(十)阴藏相(梵 kos/opagata-vasti-guhya),又作马阴藏相、阴马藏相、象马藏相。即男根密隐于体内如马阴(或象阴)之相。此相系由断除邪淫、救护怖畏之众生等而感得,表寿命长远,得多弟子之德。(十一)身广长等相(梵 nyagrodha-parimaN!d!ala),又作身纵广等如尼拘树相、圆身相、尼俱卢陀身相。指佛身纵广左右上下,其量全等,周匝圆满,如尼拘律树。以其常劝众生行三昧,作无畏施而感此妙相,表无上法王尊贵自在之德。(十二)毛上向相(梵 u^rdhvam!-ga-roma),又作毛上旋相、身毛右旋相。即佛一切发毛,由头至足皆右旋。其色绀青,柔润。此相由行一切善法而有,能令瞻仰之众生,心生欢喜,获益无量。(十三)一一孔一毛生相(梵 ekaika-roma-pradaks!iN!a^varta),又作毛孔一毛相、孔生一毛相、一一毛相、一孔一毛不相杂乱相。即一孔各生一毛,其毛青琉璃色,一一毛孔皆出微妙香气。乃由尊重、供养一切有情、教人不倦、亲近智者、扫治棘刺道路所感之妙相,蒙其光者,悉能消灭二十劫罪障。(十四)金色相(梵 suvarN!a-varN!a),又作真妙金色相、金色身相、身皮金色相。指佛身及手足悉为真金色,如众宝庄严之妙金台。此相系以离诸忿恚,慈眼顾视众生而感得。此德相能令瞻仰之众生厌舍爱乐,灭罪生善。(十五)大光相,又作常光一寻相、圆光一寻相、身光面各一丈相。即佛之身光任运普照三千世界,四面各有一丈。此相以发大菩提心,修无量行愿而有,能除惑破障,表一切志愿皆能满足之德。(十六)细薄皮相(梵 su^ks!ma-suvarN!a-cchavi),又作皮肤细软相、身皮细滑尘垢不著相。即皮肤细薄、润泽,一切尘垢不染。系以清净之衣具、房舍、楼阁等施与众生,远离恶人,亲近智者所感得之相,表佛之平等无垢,以大慈悲化益众生之德。(十七)七处隆满相(梵 saptotsada),又作七处满肩相、七处隆相。指两手、两足下、两肩、颈项等七处之肉皆隆满、柔软。此相系由不惜舍己所爱之物施予众生而感得,表一切众生得以灭罪生善之德。(十八)两腋下隆满相(梵 cita^ntara^m!sa),又作腋下平满相、肩膊圆满相。即佛两腋下之骨肉圆满不虚。系佛予众生医药、饭食,又自能看病所感之妙相。(十九)上身如狮子相(梵 sim!ha-pu^rva^rdha ka^ya),又作上身相、师子身相、身如师子相。指佛之上半身广大,行住坐卧威容端严,一如狮子王。系佛于无量世界中,未曾两舌,教人善法、行仁和,远离我慢而感得此相,表威容高贵、慈悲满足之德。(廿)大直身相(梵 r!juga^trata^),又作身广洪直相、广洪直相、大人直身相。谓于一切人中,佛身最大而直。乃以施药看病,持杀、盗戒,远离憍慢所感;能令见闻之众生止苦、得正念、修十善行。(廿一)肩圆好相(梵 su-sam!vr!ta-skandha),又作肩圆大相、两肩平整相。即两肩圆满丰腴,殊胜微妙之相。系由造像修塔,施无畏所感得,表灭惑除业等无量功德。(廿二)四十齿相(梵 catva^rim!s/ad-danta),又作口四十齿相、具四十齿相。指佛具有四十齿,一一皆齐等、平满如白雪。此相系由远离两舌、恶口、恚心,修习平等慈悲而感得,常出清净妙香;此一妙相能制止众生之恶口业,灭无量罪、受无量乐。(廿三)齿齐相(梵 sama-danta),又作齿密齐平相、诸齿齐密相。即诸齿皆不粗不细,齿间密接而不容一毫。系以十善法化益众生,复常称扬他人功德所感之相,表能得清净和顺、同心眷属之德。(廿四)牙白相(梵 sus/ukla-danta),又作四牙白净相、齿白如雪相。即四十齿外,上下亦各有二齿,其色鲜白光洁,锐利如锋,坚固如金刚。系以常思惟善法,修慈而感得此相。此妙相能摧破一切众生强盛坚固之三毒。(廿五)狮子颊相(梵 sim!ha-hanu),又作颊车相、颊车如狮子相。即两颊隆满如狮子颊。见此相者,得除灭百劫生死之罪,面见诸佛。(廿六)味中得上味相(梵 rasa-rasa^grata^),又作得上味相、常得上味相、知味味相。指佛口常得诸味中之最上味。此系由见众生如一子,复以诸善法回向菩提感得之相,表佛之妙法能满足众生志愿之德。(廿七)大舌相(梵 prabhu^ta-tanu-jihva),又作广长舌相、舌广博相、舌软薄相。即舌头广长薄软,伸展则可覆至发际。系发弘誓心,以大悲行回向法界而感之相;观此相,则灭百亿八万四千劫生死罪,而得值遇八十亿之诸佛菩萨受记。(廿八)梵声相(梵 brahma-svara),又作梵音相、声如梵王相。即佛清净之梵音,洪声圆满,如天鼓响,亦如迦陵频伽之音。乃由说实语、美语,制守一切恶言所得之相;闻者随其根器而得益生善,大小权实亦得惑断疑消。(廿九)真青眼相(梵 abhini^la-netra),又作目绀青色相、目绀青相、绀眼相、绀青眼相、莲目相。即佛眼绀青,如青莲花。系由生生世世以慈心慈眼及欢喜心施予乞者所感得之相。(卅)牛眼睫相(梵 go-paks!ma^),又作眼睫如牛王相、眼如牛王相、牛王睫相。指睫毛整齐而不杂乱。此相系由观一切众生如父母,以思一子之心怜愍爱护而感得。(卅一)顶髻相(梵 us!N!i^s!a-s/iraskata^),又作顶上肉髻相、肉髻相、乌瑟腻沙相。即顶上有肉,隆起如髻形之相。系由教人受持十善法,自亦受持而感得之相。(卅二)白毛相(梵 u^rN!a^-kes/a),又作白毫相、眉间毫相。即两眉之间有白毫,柔软如兜罗绵,长一丈五尺,右旋而卷收,以其常放光,故称毫光、眉间光。因见众生修三学而称扬赞叹遂感此妙相。以上三十二相,行百善乃得一妙相,称为“百福庄严”。(中阿含经卷十一“三十二相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八一、菩萨善戒经卷九、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p507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得是相已,次第获得缺骨满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善能分别善不善相,言无错谬,不说无义,可受之法口常宣说,不可受者不妄宣传,是故次得缺骨满相。

得是相已,次得二相:一者、上身,二者、颊车,皆如师子。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中,自无两舌,教他不为,是故次得如是二相。

得是相已,次得三相:一、四十齿,二、白净相,三、齐密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以十善法教化众生,众生受已,心生欢喜,常乐称扬他人功德,是故次得如是三相。

得是相已,次第获得四牙白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修欲界慈,乐思善法,是故次得四牙白相。

得是相已,次得味中最上味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不待求已然后方施,是故次得味中上味相。

[末学解说]

得是相已,次第获得缺骨满相。为什么呢?因为是菩萨时,于无量世,善能分别善不善相,言无错谬,不说无义,可受之法口常宣说,不可受者不妄宣传,所以依次得到了缺骨满相。

得此相后,又依次第获得二种相:一者、上身(指佛之上半身广大,行住坐卧威容端严,一如狮子王。系佛于无量世界中,未曾两舌,教人善法、行仁和,远离我慢而感得此相,表威容高贵、慈悲满足之德),二者、颊车(即两颊隆满如狮子颊。见此相者,得除灭百劫生死之罪,面见诸佛),皆如师子。为什么呢?因为是菩萨时,于无量世中,自身无两舌,教他不为,所以依次得到了这二种相。

得此相后,又依次第获得三种相:一、四十齿(指佛具有四十齿,一一皆齐等、平满如白雪。此相系由远离两舌、恶口、恚心,修习平等慈悲而感得,常出清净妙香;此一妙相能制止众生之恶口业,灭无量罪、受无量乐),二、白净相(即四十齿外,上下亦各有二齿,其色鲜白光洁,锐利如锋,坚固如金刚。系以常思惟善法,修慈而感得此相。此妙相能摧破一切众生强盛坚固之三毒),三、齐密相(即诸齿皆不粗不细,齿间密接而不容一毫。系以十善法化益众生,复常称扬他人功德所感之相,表能得清净和顺、同心眷属之德)。为什么呢?因为是菩萨时,于无量世,以十善法(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恶口,五不两舌,六不妄语,七不绮语,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教化众生,众生受持后,心生欢喜,常乐称扬他人功德,所以依次得到了如是三相。

得此相后,又依次第获得四牙白相(即四十齿外,上下亦各有二齿,其色鲜白光洁,锐利如锋,坚固如金刚。系以常思惟善法,修慈而感得此相。此妙相能摧破一切众生强盛坚固之三毒)。为什么呢?因为是菩萨时,于无量世修欲界慈,乐思善法,所以依次得到了四牙白相。

得此相后,又依次第获得味中最上味相(指佛口常得诸味中之最上味。此系由见众生如一子,复以诸善法回向菩提感得之相,表佛之妙法能满足众生志愿之德)。为什么呢?因为是菩萨时,于无量世不等他人来求自己然后才布施,所以依次得到了味中上味相。

注解:
【三十二相】:系转轮圣王及佛之应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又作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三十二大士相、大人三十二相。略称大人相、四八相、大士相、大丈夫相等。与八十种好(微细隐密者)合称“相好”。
 关于三十二相名称之顺序,各有异说,今依大智度论卷四所载,即:(一)足下安平立相(梵 su-pratis!t!hita-pa^da),又作足下平满相、两足掌下皆悉平满相。即足底平直柔软,安住密著地面之相。系佛于因位行菩萨道时,修六波罗蜜所感得之妙相,此相表引导利益之德。(二)足下二轮相,又作千辐轮相。即足心现一千辐轮宝之肉纹相。此相能摧伏怨敌、恶魔,表照破愚痴与无明之德。或谓“足”亦指手足,故又称手足轮相(梵 cakra^n%kita-hasta-pa^da-tala)、手掌轮相。(三)长指相(梵 di^rgha^n%guli),又作指纤长相、指长好相、纤长指相。即两手、两足皆纤长端直之相。系由恭敬礼拜诸师长,破除憍慢心所感得之相,表寿命长远、令众生爱乐归依之德。(四)足跟广平相(梵 a^yata-pa^da-pa^rs!N!i),又作足跟圆满相、足跟长相、脚跟长相。即足踵圆满广平,系由持戒、闻法、勤修行业而得之相,表化益尽未来际一切众生之德。(五)手足指缦网相(梵 ja^la^vanaddha-hasta-pa^da),又作指间雁王相、俱有网鞔相、指网缦相。即手足一一指间,皆有缦网交互连络之纹样,如雁王张指则现,不张则不现。此相乃由修四摄法、摄持众生而有。能出没自在无碍,表离烦恼恶业、至无为彼岸之德。(六)手足柔软相(梵 mr!du-taruN!a-hasta-pa^da-tala),又作手足如兜罗绵相、手足细软相。即手足极柔软,如细劫波毳之相。系以上妙饮食、衣具供养师长,或于父母师长病时,亲手为其拭洗等奉事供养而感得之相,表佛以慈悲柔软之手摄取亲疏之德。(七)足趺高满相(梵 ucchan%kha-pa^da),又作足趺隆起相、足趺端厚相、足趺高平相。即足背高起圆满之相。乃佛于因位修福、勇猛精进感得之相,表利益众生、大悲无上之内德。(八)伊泥延膊相(梵 aiN!eya-jan%gha),又作腨如鹿王相、鹿王腨相、两腨鹿王相。即股骨如鹿王之纤圆,系往昔专心闻法、演说所感得之相,表一切罪障消灭之德。(九)正立手摩膝相(梵 sthita^navanata-pralamba-ba^huta^),又作垂手过膝相、手过膝相、平住手过膝相。即立正时,两手垂下,长可越膝。此相系由离我慢、好惠施、不贪著所感得,表降伏一切恶魔、哀愍摩顶众生之德。(十)阴藏相(梵 kos/opagata-vasti-guhya),又作马阴藏相、阴马藏相、象马藏相。即男根密隐于体内如马阴(或象阴)之相。此相系由断除邪淫、救护怖畏之众生等而感得,表寿命长远,得多弟子之德。(十一)身广长等相(梵 nyagrodha-parimaN!d!ala),又作身纵广等如尼拘树相、圆身相、尼俱卢陀身相。指佛身纵广左右上下,其量全等,周匝圆满,如尼拘律树。以其常劝众生行三昧,作无畏施而感此妙相,表无上法王尊贵自在之德。(十二)毛上向相(梵 u^rdhvam!-ga-roma),又作毛上旋相、身毛右旋相。即佛一切发毛,由头至足皆右旋。其色绀青,柔润。此相由行一切善法而有,能令瞻仰之众生,心生欢喜,获益无量。(十三)一一孔一毛生相(梵 ekaika-roma-pradaks!iN!a^varta),又作毛孔一毛相、孔生一毛相、一一毛相、一孔一毛不相杂乱相。即一孔各生一毛,其毛青琉璃色,一一毛孔皆出微妙香气。乃由尊重、供养一切有情、教人不倦、亲近智者、扫治棘刺道路所感之妙相,蒙其光者,悉能消灭二十劫罪障。(十四)金色相(梵 suvarN!a-varN!a),又作真妙金色相、金色身相、身皮金色相。指佛身及手足悉为真金色,如众宝庄严之妙金台。此相系以离诸忿恚,慈眼顾视众生而感得。此德相能令瞻仰之众生厌舍爱乐,灭罪生善。(十五)大光相,又作常光一寻相、圆光一寻相、身光面各一丈相。即佛之身光任运普照三千世界,四面各有一丈。此相以发大菩提心,修无量行愿而有,能除惑破障,表一切志愿皆能满足之德。(十六)细薄皮相(梵 su^ks!ma-suvarN!a-cchavi),又作皮肤细软相、身皮细滑尘垢不著相。即皮肤细薄、润泽,一切尘垢不染。系以清净之衣具、房舍、楼阁等施与众生,远离恶人,亲近智者所感得之相,表佛之平等无垢,以大慈悲化益众生之德。(十七)七处隆满相(梵 saptotsada),又作七处满肩相、七处隆相。指两手、两足下、两肩、颈项等七处之肉皆隆满、柔软。此相系由不惜舍己所爱之物施予众生而感得,表一切众生得以灭罪生善之德。(十八)两腋下隆满相(梵 cita^ntara^m!sa),又作腋下平满相、肩膊圆满相。即佛两腋下之骨肉圆满不虚。系佛予众生医药、饭食,又自能看病所感之妙相。(十九)上身如狮子相(梵 sim!ha-pu^rva^rdha ka^ya),又作上身相、师子身相、身如师子相。指佛之上半身广大,行住坐卧威容端严,一如狮子王。系佛于无量世界中,未曾两舌,教人善法、行仁和,远离我慢而感得此相,表威容高贵、慈悲满足之德。(廿)大直身相(梵 r!juga^trata^),又作身广洪直相、广洪直相、大人直身相。谓于一切人中,佛身最大而直。乃以施药看病,持杀、盗戒,远离憍慢所感;能令见闻之众生止苦、得正念、修十善行。(廿一)肩圆好相(梵 su-sam!vr!ta-skandha),又作肩圆大相、两肩平整相。即两肩圆满丰腴,殊胜微妙之相。系由造像修塔,施无畏所感得,表灭惑除业等无量功德。(廿二)四十齿相(梵 catva^rim!s/ad-danta),又作口四十齿相、具四十齿相。指佛具有四十齿,一一皆齐等、平满如白雪。此相系由远离两舌、恶口、恚心,修习平等慈悲而感得,常出清净妙香;此一妙相能制止众生之恶口业,灭无量罪、受无量乐。(廿三)齿齐相(梵 sama-danta),又作齿密齐平相、诸齿齐密相。即诸齿皆不粗不细,齿间密接而不容一毫。系以十善法化益众生,复常称扬他人功德所感之相,表能得清净和顺、同心眷属之德。(廿四)牙白相(梵 sus/ukla-danta),又作四牙白净相、齿白如雪相。即四十齿外,上下亦各有二齿,其色鲜白光洁,锐利如锋,坚固如金刚。系以常思惟善法,修慈而感得此相。此妙相能摧破一切众生强盛坚固之三毒。(廿五)狮子颊相(梵 sim!ha-hanu),又作颊车相、颊车如狮子相。即两颊隆满如狮子颊。见此相者,得除灭百劫生死之罪,面见诸佛。(廿六)味中得上味相(梵 rasa-rasa^grata^),又作得上味相、常得上味相、知味味相。指佛口常得诸味中之最上味。此系由见众生如一子,复以诸善法回向菩提感得之相,表佛之妙法能满足众生志愿之德。(廿七)大舌相(梵 prabhu^ta-tanu-jihva),又作广长舌相、舌广博相、舌软薄相。即舌头广长薄软,伸展则可覆至发际。系发弘誓心,以大悲行回向法界而感之相;观此相,则灭百亿八万四千劫生死罪,而得值遇八十亿之诸佛菩萨受记。(廿八)梵声相(梵 brahma-svara),又作梵音相、声如梵王相。即佛清净之梵音,洪声圆满,如天鼓响,亦如迦陵频伽之音。乃由说实语、美语,制守一切恶言所得之相;闻者随其根器而得益生善,大小权实亦得惑断疑消。(廿九)真青眼相(梵 abhini^la-netra),又作目绀青色相、目绀青相、绀眼相、绀青眼相、莲目相。即佛眼绀青,如青莲花。系由生生世世以慈心慈眼及欢喜心施予乞者所感得之相。(卅)牛眼睫相(梵 go-paks!ma^),又作眼睫如牛王相、眼如牛王相、牛王睫相。指睫毛整齐而不杂乱。此相系由观一切众生如父母,以思一子之心怜愍爱护而感得。(卅一)顶髻相(梵 us!N!i^s!a-s/iraskata^),又作顶上肉髻相、肉髻相、乌瑟腻沙相。即顶上有肉,隆起如髻形之相。系由教人受持十善法,自亦受持而感得之相。(卅二)白毛相(梵 u^rN!a^-kes/a),又作白毫相、眉间毫相。即两眉之间有白毫,柔软如兜罗绵,长一丈五尺,右旋而卷收,以其常放光,故称毫光、眉间光。因见众生修三学而称扬赞叹遂感此妙相。以上三十二相,行百善乃得一妙相,称为“百福庄严”。(中阿含经卷十一“三十二相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八一、菩萨善戒经卷九、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p507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善】:十种的善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得是相已,次得二相:一者、肉髻,二、广长舌。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至心受持十善法教,兼化众生,是故次得如是二相。

得是相已,次得梵音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自不恶口、教他不为,是故次得梵音声相。

得是相已,次得牛王绀色目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等以慈善视怨亲故,是故次得牛王目相。

得是相已,次得白毫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宣说正法,实法不虚,是故次得白毫光相。

得是相已,次得无见顶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头顶礼拜一切圣贤、师长、父母,尊重赞叹,恭敬供养,是故获得无见顶相。

[末学解说]

得此相后,又依次第获得二种相:一者、肉髻(即顶上有肉,隆起如髻形之相。系由教人受持十善法,自亦受持而感得之相),二、广长舌(即舌头广长薄软,伸展则可覆至发际。系发弘誓心,以大悲行回向法界而感之相;观此相,则灭百亿八万四千劫生死罪,而得值遇八十亿之诸佛菩萨受记)。为什么呢?因为是菩萨时,于无量世,至心受持十善法教,同时教化众生,所以依次得到了如是二相。

得此相后,又依次第获得梵音相(即佛清净之梵音,洪声圆满,如天鼓响,亦如迦陵频伽之音。乃由说实语、美语,制守一切恶言所得之相;闻者随其根器而得益生善,大小权实亦得惑断疑消)。为什么呢?因为是菩萨时,于无量世,自身不恶口、教他不为,所以依次得到了梵音声相。

得此相后,又依次第获得牛王绀色目相(即佛眼绀青,如青莲花。系由生生世世以慈心慈眼及欢喜心施予乞者所感得之相)。为什么呢?因为是菩萨时,于无量世,平等以慈善对待怨亲的缘故,所以依次得到了牛王目相(指睫毛整齐而不杂乱。此相系由观一切众生如父母,以思一子之心怜愍爱护而感得)。

得此相后,又依次第获得白毫相(即两眉之间有白毫,柔软如兜罗绵,长一丈五尺,右旋而卷收,以其常放光,故称毫光、眉间光。因见众生修三学而称扬赞叹遂感此妙相)。为什么呢?因为是菩萨时,于无量世,宣说正法,实法不虚,所以依次得到了白毫光相。

得此相后,又依次第获得无见顶相(谓顶上有肉,高起如髻,亦名无见顶相,谓一切人天二乘菩萨,皆不能见故)。为什么呢?因为是菩萨时,于无量世,头顶礼拜一切圣贤、师长、父母,尊重赞叹,恭敬供养,所以获得无见顶相。

注解:
【三十二相】:系转轮圣王及佛之应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又作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三十二大士相、大人三十二相。略称大人相、四八相、大士相、大丈夫相等。与八十种好(微细隐密者)合称“相好”。
 关于三十二相名称之顺序,各有异说,今依大智度论卷四所载,即:(一)足下安平立相(梵 su-pratis!t!hita-pa^da),又作足下平满相、两足掌下皆悉平满相。即足底平直柔软,安住密著地面之相。系佛于因位行菩萨道时,修六波罗蜜所感得之妙相,此相表引导利益之德。(二)足下二轮相,又作千辐轮相。即足心现一千辐轮宝之肉纹相。此相能摧伏怨敌、恶魔,表照破愚痴与无明之德。或谓“足”亦指手足,故又称手足轮相(梵 cakra^n%kita-hasta-pa^da-tala)、手掌轮相。(三)长指相(梵 di^rgha^n%guli),又作指纤长相、指长好相、纤长指相。即两手、两足皆纤长端直之相。系由恭敬礼拜诸师长,破除憍慢心所感得之相,表寿命长远、令众生爱乐归依之德。(四)足跟广平相(梵 a^yata-pa^da-pa^rs!N!i),又作足跟圆满相、足跟长相、脚跟长相。即足踵圆满广平,系由持戒、闻法、勤修行业而得之相,表化益尽未来际一切众生之德。(五)手足指缦网相(梵 ja^la^vanaddha-hasta-pa^da),又作指间雁王相、俱有网鞔相、指网缦相。即手足一一指间,皆有缦网交互连络之纹样,如雁王张指则现,不张则不现。此相乃由修四摄法、摄持众生而有。能出没自在无碍,表离烦恼恶业、至无为彼岸之德。(六)手足柔软相(梵 mr!du-taruN!a-hasta-pa^da-tala),又作手足如兜罗绵相、手足细软相。即手足极柔软,如细劫波毳之相。系以上妙饮食、衣具供养师长,或于父母师长病时,亲手为其拭洗等奉事供养而感得之相,表佛以慈悲柔软之手摄取亲疏之德。(七)足趺高满相(梵 ucchan%kha-pa^da),又作足趺隆起相、足趺端厚相、足趺高平相。即足背高起圆满之相。乃佛于因位修福、勇猛精进感得之相,表利益众生、大悲无上之内德。(八)伊泥延膊相(梵 aiN!eya-jan%gha),又作腨如鹿王相、鹿王腨相、两腨鹿王相。即股骨如鹿王之纤圆,系往昔专心闻法、演说所感得之相,表一切罪障消灭之德。(九)正立手摩膝相(梵 sthita^navanata-pralamba-ba^huta^),又作垂手过膝相、手过膝相、平住手过膝相。即立正时,两手垂下,长可越膝。此相系由离我慢、好惠施、不贪著所感得,表降伏一切恶魔、哀愍摩顶众生之德。(十)阴藏相(梵 kos/opagata-vasti-guhya),又作马阴藏相、阴马藏相、象马藏相。即男根密隐于体内如马阴(或象阴)之相。此相系由断除邪淫、救护怖畏之众生等而感得,表寿命长远,得多弟子之德。(十一)身广长等相(梵 nyagrodha-parimaN!d!ala),又作身纵广等如尼拘树相、圆身相、尼俱卢陀身相。指佛身纵广左右上下,其量全等,周匝圆满,如尼拘律树。以其常劝众生行三昧,作无畏施而感此妙相,表无上法王尊贵自在之德。(十二)毛上向相(梵 u^rdhvam!-ga-roma),又作毛上旋相、身毛右旋相。即佛一切发毛,由头至足皆右旋。其色绀青,柔润。此相由行一切善法而有,能令瞻仰之众生,心生欢喜,获益无量。(十三)一一孔一毛生相(梵 ekaika-roma-pradaks!iN!a^varta),又作毛孔一毛相、孔生一毛相、一一毛相、一孔一毛不相杂乱相。即一孔各生一毛,其毛青琉璃色,一一毛孔皆出微妙香气。乃由尊重、供养一切有情、教人不倦、亲近智者、扫治棘刺道路所感之妙相,蒙其光者,悉能消灭二十劫罪障。(十四)金色相(梵 suvarN!a-varN!a),又作真妙金色相、金色身相、身皮金色相。指佛身及手足悉为真金色,如众宝庄严之妙金台。此相系以离诸忿恚,慈眼顾视众生而感得。此德相能令瞻仰之众生厌舍爱乐,灭罪生善。(十五)大光相,又作常光一寻相、圆光一寻相、身光面各一丈相。即佛之身光任运普照三千世界,四面各有一丈。此相以发大菩提心,修无量行愿而有,能除惑破障,表一切志愿皆能满足之德。(十六)细薄皮相(梵 su^ks!ma-suvarN!a-cchavi),又作皮肤细软相、身皮细滑尘垢不著相。即皮肤细薄、润泽,一切尘垢不染。系以清净之衣具、房舍、楼阁等施与众生,远离恶人,亲近智者所感得之相,表佛之平等无垢,以大慈悲化益众生之德。(十七)七处隆满相(梵 saptotsada),又作七处满肩相、七处隆相。指两手、两足下、两肩、颈项等七处之肉皆隆满、柔软。此相系由不惜舍己所爱之物施予众生而感得,表一切众生得以灭罪生善之德。(十八)两腋下隆满相(梵 cita^ntara^m!sa),又作腋下平满相、肩膊圆满相。即佛两腋下之骨肉圆满不虚。系佛予众生医药、饭食,又自能看病所感之妙相。(十九)上身如狮子相(梵 sim!ha-pu^rva^rdha ka^ya),又作上身相、师子身相、身如师子相。指佛之上半身广大,行住坐卧威容端严,一如狮子王。系佛于无量世界中,未曾两舌,教人善法、行仁和,远离我慢而感得此相,表威容高贵、慈悲满足之德。(廿)大直身相(梵 r!juga^trata^),又作身广洪直相、广洪直相、大人直身相。谓于一切人中,佛身最大而直。乃以施药看病,持杀、盗戒,远离憍慢所感;能令见闻之众生止苦、得正念、修十善行。(廿一)肩圆好相(梵 su-sam!vr!ta-skandha),又作肩圆大相、两肩平整相。即两肩圆满丰腴,殊胜微妙之相。系由造像修塔,施无畏所感得,表灭惑除业等无量功德。(廿二)四十齿相(梵 catva^rim!s/ad-danta),又作口四十齿相、具四十齿相。指佛具有四十齿,一一皆齐等、平满如白雪。此相系由远离两舌、恶口、恚心,修习平等慈悲而感得,常出清净妙香;此一妙相能制止众生之恶口业,灭无量罪、受无量乐。(廿三)齿齐相(梵 sama-danta),又作齿密齐平相、诸齿齐密相。即诸齿皆不粗不细,齿间密接而不容一毫。系以十善法化益众生,复常称扬他人功德所感之相,表能得清净和顺、同心眷属之德。(廿四)牙白相(梵 sus/ukla-danta),又作四牙白净相、齿白如雪相。即四十齿外,上下亦各有二齿,其色鲜白光洁,锐利如锋,坚固如金刚。系以常思惟善法,修慈而感得此相。此妙相能摧破一切众生强盛坚固之三毒。(廿五)狮子颊相(梵 sim!ha-hanu),又作颊车相、颊车如狮子相。即两颊隆满如狮子颊。见此相者,得除灭百劫生死之罪,面见诸佛。(廿六)味中得上味相(梵 rasa-rasa^grata^),又作得上味相、常得上味相、知味味相。指佛口常得诸味中之最上味。此系由见众生如一子,复以诸善法回向菩提感得之相,表佛之妙法能满足众生志愿之德。(廿七)大舌相(梵 prabhu^ta-tanu-jihva),又作广长舌相、舌广博相、舌软薄相。即舌头广长薄软,伸展则可覆至发际。系发弘誓心,以大悲行回向法界而感之相;观此相,则灭百亿八万四千劫生死罪,而得值遇八十亿之诸佛菩萨受记。(廿八)梵声相(梵 brahma-svara),又作梵音相、声如梵王相。即佛清净之梵音,洪声圆满,如天鼓响,亦如迦陵频伽之音。乃由说实语、美语,制守一切恶言所得之相;闻者随其根器而得益生善,大小权实亦得惑断疑消。(廿九)真青眼相(梵 abhini^la-netra),又作目绀青色相、目绀青相、绀眼相、绀青眼相、莲目相。即佛眼绀青,如青莲花。系由生生世世以慈心慈眼及欢喜心施予乞者所感得之相。(卅)牛眼睫相(梵 go-paks!ma^),又作眼睫如牛王相、眼如牛王相、牛王睫相。指睫毛整齐而不杂乱。此相系由观一切众生如父母,以思一子之心怜愍爱护而感得。(卅一)顶髻相(梵 us!N!i^s!a-s/iraskata^),又作顶上肉髻相、肉髻相、乌瑟腻沙相。即顶上有肉,隆起如髻形之相。系由教人受持十善法,自亦受持而感得之相。(卅二)白毛相(梵 u^rN!a^-kes/a),又作白毫相、眉间毫相。即两眉之间有白毫,柔软如兜罗绵,长一丈五尺,右旋而卷收,以其常放光,故称毫光、眉间光。因见众生修三学而称扬赞叹遂感此妙相。以上三十二相,行百善乃得一妙相,称为“百福庄严”。(中阿含经卷十一“三十二相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八一、菩萨善戒经卷九、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p507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菩萨二种:

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修如是业,是不为难;

在家之人,是乃为难。

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末学解说]

善男子!菩萨(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有二种:

一者、在家(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二者、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

出家菩萨修集这些业,是不为难;在家之人,是乃为难。

为什么呢?因为在家之人,多有恶因缘所缠绕的缘故。

注解:
【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在家】:梵语 gr!ha-stha,巴利语 gahat!t!ha。又作居家、住家、在家人。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家有二种,一为世俗之家,一为三界牢狱之家。出世俗之家易,出三界牢狱(五欲六尘)之家难。身出家指出世俗之家,心出家则指出三界牢狱之家。在家而归依佛教,受持三归五戒者,亦成为佛教教团(广义之僧伽)之一员,男众称为优婆塞,女众称为优婆夷。
 又因在家人穿著白(即素色)衣,出家人穿著黑(缁)衣,故又称在家人为“白衣”,称出家人为“缁衣”、“染衣”或“缁门”;而在家、出家二者,合称为“缁素”。若一度出家,复返于在家俗人之生活者,称为还俗、归俗或复饰。
 佛教认为在家生活易沉湎于物欲、情爱等执著,妨碍佛道修行,故诸经论中广说在家之过患。如大宝积经卷八十二举出多尘污、具缚、多垢等九十九种过患;文殊师利问经卷下举出有障碍、摄受诸垢、行诸恶、尘垢处、溺欲淤泥等九十种(一说九十五种)过患。五分律卷十五、大智度论卷七十、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一等,亦皆有在家过患之说。
 然在家人亦有深位之菩萨,如维摩、贤护、胜鬘夫人、庞蕴等,彼等皆在家人证果之典型。大智度论卷八十一举出菩萨有在家、出家二种。又谓在家菩萨若福德因缘殊胜,而有大财富,复知罪福,兼能悲悯众生,则其求佛道宜先行布施,次第随因缘行诸波罗蜜。又大宝积经卷八十二载,在家菩萨归依佛、法、僧三宝,各可成就四法。归依佛可成就四法:(一)不舍菩提心,(二)不废劝发菩提心,(三)不舍大悲,(四)于余乘中终不生心。归依法可成就四法:(一)于法师人亲近依附,(二)听闻法已善思念之,(三)如所闻法为人演说,(四)以此说法功德回向无上正真之道。归依僧可成就四法:(一)若有未定入声闻乘,劝令发于一切智心。(二)若以财摄若以法摄,依于不退菩萨之僧。(三)不依声闻僧求声闻德。(四)心不住声闻之中。(杂阿含经卷二十、中阿含卷三十六何苦经、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菩萨善戒经卷七、优婆塞戒经卷三、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四、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五、俱舍论卷十四、大藏法数卷十六)((参见:出家)1558)p2324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14#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1 17:06: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1-11 17:08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以上

优婆塞戒经卷第二

发愿品第七


--
[经文] --

善生言:世尊!是三十二相业谁能作耶?

佛言:善男子!智者能作。

世尊!云何名智者?

善男子!若能善发无上大愿,是名智者。

[末学解说]

善生(为佛陀时代印度王舍城长者之子,俗称善生童子)问到:世尊!这三十二相(又名三十二大人相,一足安平,二足千辐轮,三手指纤长,四手足柔软,五手足缦网,六足跟圆满,七足趺高好,八腨如鹿王,九手长过膝,十马阴藏,十一身纵广,十二毛孔青色,十三身毛上靡,十四身金光,十五常光一丈,十六皮肤细滑,十七七处平满,十八两腋满,十九身如师子,二十身端正,二十一肩圆满,二十二口四十齿,二十三齿白齐密,二十四四牙白净,二十五颊车如师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二十七广长舌,二十八梵音清远,二十九眼色绀青,三十睫如牛王,三十一眉间白毫,三十二顶成肉髻)业,谁能作呢?

佛陀回答:善男子!智者(指具有智慧,或知自己本体之人)能作。

世尊!什么人能称为智者(指具有智慧,或知自己本体之人)呢?

善男子!如果能善发无上大愿(指佛、菩萨愿众生成佛之心广大深重),这称为智者(指具有智慧,或知自己本体之人)。

注解:
【善生】:梵名 Si^n%ga^laka。音译尸迦罗越。为佛陀时代印度王舍城长者之子,俗称善生童子。佛见其学婆罗门每朝洗浴礼拜六方之法,遂教以佛法之六方礼。(善生子经)p4878 FROM:【佛光大辞典】

【三十二相】:又名三十二大人相,一足安平,二足千辐轮,三手指纤长,四手足柔软,五手足缦网,六足跟圆满,七足趺高好,八腨如鹿王,九手长过膝,十马阴藏,十一身纵广,十二毛孔青色,十三身毛上靡,十四身金光,十五常光一丈,十六皮肤细滑,十七七处平满,十八两腋满,十九身如师子,二十身端正,二十一肩圆满,二十二口四十齿,二十三齿白齐密,二十四四牙白净,二十五颊车如师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二十七广长舌,二十八梵音清远,二十九眼色绀青,三十睫如牛王,三十一眉间白毫,三十二顶成肉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智者】:<一>指具有智慧,或知自己本体之人。法华经药草喻品有“我是一切智者”之语,即表此意。((参见:一切智者)16)
 <二>天台智顗大师之德号。隋开皇十一年(591),晋王杨广从智顗受菩萨戒,赐“智者”德号。(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参见:智顗)5038)p5025FROM:【佛光大辞典】


【大愿】:<一>指佛、菩萨愿众生成佛之心广大深重。放光般若经卷三问僧那品(大八·二○上):“菩萨为众生故,起大誓愿言:‘我自当具足六波罗蜜,亦当教他人使具足六波罗蜜。’”
 <二>指大悲愿力。即救度一切众生之大悲愿力;为阿弥陀佛之本愿力。(胜鬘经卷十二、旧华严经卷二十三)p904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已,身、口、意等所作善业,愿为众生;将来得果,一切共之。

菩萨摩诃萨常亲近佛、声闻、缘觉、善知识等,供养恭敬,咨问深法,受持不失。

作是愿言:‘我今亲近诸佛、声闻、缘觉、善友,宁无量世受大苦恼,不于菩提生退转心!

[末学解说]

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即求无上菩提之心。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当得速成无上菩提。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正愿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及菩萨学之所依;大乘菩萨最初必须发起大心,称为发菩提心、发心、发意;而最初之发心,称初发心、新发意)后,身、口、意等所作善业(好的行为或造作,如五戒十善等善事是),愿为众生;将来获得之果报,一切共之。

菩萨摩诃萨常能亲近佛、声闻(闻佛说四谛法之音声而悟道的人)、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善知识(能教导众生远离恶法和修行善法的)等,供养恭敬,咨问深法,受持(受者领受,持者忆持。以信力故受,以念力故持)不退失。

作这样的愿言:‘我现今亲近诸佛、声闻、缘觉、善友,宁可无量世受大苦恼(生死海之法,总为苦我恼我者,一无安稳之自性),也不会于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生退转之心!

注解:
【菩提心】:梵语 bodhi-citta。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作无上正真道意、无上菩提心、无上道心、无上道意、无上心、道心、道意、道念、觉意。即求无上菩提之心。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当得速成无上菩提。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正愿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及菩萨学之所依;大乘菩萨最初必须发起大心,称为发菩提心、发心、发意;而最初之发心,称初发心、新发意。求往生净土者,亦须发菩提心。无量寿经卷下谓,三辈往生之人皆应发无上菩提心。菩提心之体性,大日经卷一住心品谓,如实知自心,即为菩提。即以本有之自性清净心为菩提心。
FROM:【佛光大辞典】


【善业】:好的行为或造作,如五戒十善等善事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受持】:(术语)受者领受,持者忆持。以信力故受,以念力故持。是法华五种法师行之一也。胜鬘宝窟上本曰:“始则领受在心曰受,终则忆而不忘曰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声闻】:闻佛说四谛法之音声而悟道的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知识】:能教导众生远离恶法和修行善法的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苦恼】:(术语)生死海之法,总为苦我恼我者,一无安稳之自性。无量寿经下曰:“贪恚愚痴,苦恼之患。”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众生若以恶心打骂毁辱我身,愿我因是更增慈心,不生恶念!

愿我后生,在在处处不受女身、无根、二根、奴婢之身!


复愿令我身有自在力为他给使,不令他人有自在力而驱使我!

[末学解说]

众生如果以恶心打骂、毁辱我身,愿我因此更增慈心(与人以乐之心也),不生恶念!

愿我后生(即未来之生。相对于“前生”、“今生”。又作来世、来生、后世),在在处处(各处各方也)不为女身、无根(无男女之根者)、二根(指男女之二根,亦即男女的生殖器)、奴婢之身!

还愿令我身有自在力能够为他人给使,不令他人有自在力而驱使我!

注解:
【慈心】:(术语)四无量心之一。与人以乐之心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后生】:即未来之生。相对于“前生”、“今生”。又作来世、来生、后世。佛教立三世因果轮回转生,以今生为前生之后生,而今生之苦乐多由前生之业因,后生之苦乐亦由今生之善恶业所造,故对今生之造业须谨慎行之,特别于净土门期望证悟佛果者,更不可造次。(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胜鬘经如来真实义功德章、往生礼赞偈)p3803 FROM:【佛光大辞典】

【在在处处】:(杂语)各处各方也。涅槃经九曰:“在在处处,示现有生,犹如彼月。”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根】:(杂语)无男女之根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二根】:1、利根和钝根。利根是指根器很锐利的人;钝根是指根器很迟钝的人。2、指男女之二根,亦即男女的生殖器。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愿令我身诸根具足,远离恶友,不生恶国边裔之处,常生豪姓,色力殊特,财宝自在!

得好念心、自在之心,心得勇健!

凡有所说,闻者乐受,离诸障碍!

无有放逸,离身、口、意一切恶业,常为众生作大利益!

为利众生,不贪身命,不为身命而造恶业!

利众生时,莫求恩报!

[末学解说]

愿令我身诸根具足,远离恶友,不生于恶国边裔之处,常生于豪姓,色力(谓菩萨色相端正)殊特,财宝自在!

能够得好念心、自在之心,心得勇健(谓菩萨为众生故,于诸难行苦行而悉行之,不生退屈,是为勇健相)!

凡有所说之言,闻者都能乐于接受,远离种种障碍!

没有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断离身、口、意一切恶业(谓身、口、意所造乖理之行为。即指出于身、口、意三者之坏事、坏话、坏心等,能招感现在与未来之苦果。通常指造五逆、十恶等业),常为众生作大利益(又作饶益。略称利、益。指随顺佛法而获得之恩惠及幸福。分为自利与利他二种;自利他称为功德,利他则特称为利益。又于现世所获得之利益为现益(现世利益);于后世所得之利益为当益(后世利益)。一般认为治病、延寿、得金钱等利益,为现世利益)!

为利益众生,不贪着身命(吾身与吾寿命也),不为身命而造作恶业!

利益众生时,不求回报!

注解:
【色力】:谓菩萨色相端正,若帝释、梵王及四天王诣菩萨所,一见之顷,黯然无色,是名色力。(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梵王,即大梵天王也。四天王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勇健相】:谓菩萨为众生故,于诸难行苦行而悉行之,不生退屈,是为勇健相。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恶业】:“善业”之对称。谓身、口、意所造乖理之行为。即指出于身、口、意三者之坏事、坏话、坏心等,能招感现在与未来之苦果。通常指造五逆、十恶等业。四十华严经卷四十(大一○·八四七上):“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恚、痴。”(六波罗蜜经卷五、俱舍论光记卷十三)((参见:善业)4894)p4950FROM:【佛光大辞典】

【利益】:梵语 upaka^ra,巴利语同。又作饶益。略称利、益。指随顺佛法而获得之恩惠及幸福。分为自利与利他二种;自利他称为功德,利他则特称为利益。又于现世所获得之利益为现益(现世利益);于后世所得之利益为当益(后世利益)。一般认为治病、延寿、得金钱等利益,为现世利益。
 日本净土真宗主张,于世间生存之际,能得真实信心,即可达到成佛之境界,此称现益;至于死后往生净土,则称为当益。此外,菩萨地持经卷五说受持菩萨戒能得五种福利,华严经疏卷一列举闻经之十种利益,道绰之安乐集卷下则说念佛行者有始益、终益等二种利益。(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二、四分律卷三十八、法华经玄义卷六下、法华文句记卷六、释净土群疑论卷五)p2809 FROM:【佛光大辞典】

【身命】:(杂语)吾身与吾寿命也。身者以四大为体,命者以寿暖识为体。法华经劝持品曰:“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常乐受持十二部经,既受持已,转教他人!

能坏众生恶见、恶业,一切世事所不能胜;既得胜已,复以转教!

善治众生身、心重病,见离坏者能令和合,见怖畏者为作救护,护已为说种种之法,令彼闻已心得调伏!

见饥施身,令得饱满,愿彼不生贪恶之心;当啖我时,如食草木!

[末学解说]

常乐于受持(受者领受,持者忆持。以信力故受,以念力故持)十二部经(详见下方注解),自己受持后,也能转教他人!

能坏众生之恶见(指邪恶之见解,亦即违背佛教真理之见解)、恶业(谓身、口、意所造乖理之行为。即指出于身、口、意三者之坏事、坏话、坏心等,能招感现在与未来之苦果。通常指造五逆、十恶等业),一切世事都不能胜过;既得胜后,再进行转教!

善治众生之身、心重病,见到离坏者能令其和合,见到怖畏者能为作救护,救护后会为其演说种种之法,令彼闻后心得到调伏(指内在之调和、控御身口意三业,制伏诸恶行。旨在令众生离过顺法,究竟出离)!

见到饥饿的众生能布施身体,令其获得饱满,愿彼不生贪恶之心;当啖我时,如同食草木一般!

注解:
【受持】:(术语)受者领受,持者忆持。以信力故受,以念力故持。是法华五种法师行之一也。胜鬘宝窟上本曰:“始则领受在心曰受,终则忆而不忘曰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二部经】:一切经教的内容分为十二类,叫做十二部经,又叫做十二分教。
  一、长行,以散文直说法相,不限定字句者,因行类长,故称长行。
  二、重颂,既宣说于前,更以偈颂结之于后,有重宣之意,故名重颂。
  三、孤起,不依前面长行文的意义,单独发起的偈颂。
  四、因缘,述说见佛闻法,或佛说法教化的因缘。
  五、本事,是载佛说各弟子过去世因缘的经文。
  六、本生,是载佛说其自身过去世因缘的经文。
  七、未曾有,记佛现种种神力不思议事的经文。
  八、譬喻,佛说种种譬喻以令众生容易开悟的经文。
  九、论议,指以法理论议问答的经文。
  十、无问自说,如阿弥陀经,系无人发问而佛自说的。
  十一、方广,谓佛说方正广大之真理的经文。
  十二、记别或授记,是记佛为菩萨或声闻授成佛时名号的记别。
此十二部中,只有长行、重颂与孤起颂是经文的格式,其余九种都是依照经文中所载之别事而立名。又小乘经中无自说、方等、授记三类,故仅有九部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恶见】:<一>梵语 mithya^-dr!s!t!i。又作不正见。略称见。为法相宗所立百法之一,属六烦恼之一。指邪恶之见解,亦即违背佛教真理之见解。据成唯识论卷六载,恶见以染慧为性,能障善见,恶见者多受诸苦。于俱舍论所说六随眠中之见随眠(梵 dr!s!t!y-anus/aya)、五浊中之见浊,均与恶见相同。依行相之差别,恶见分为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见,又称五恶见;于九结中,前三见为见结(梵 dr!s!t!isam!yojana),则后二见为取结(梵 para^mars/a-sam!yojana)。(俱舍论卷十九、显扬圣教论卷一、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参见:五见)1099)
 <二>在净土宗,特指自力疑心。善导观经疏散善义中举出贪嗔二河之譬喻,谓别解、别行、恶见之人,以虚妄之见解惑乱愿往生西方者之信心。日僧亲鸾之愚秃钞卷下谓,恶见人即指憍慢、懈怠、邪见、疑心之人。((参见:发遣招唤)5164)p4948  FROM:【佛光大辞典】

【恶业】:“善业”之对称。谓身、口、意所造乖理之行为。即指出于身、口、意三者之坏事、坏话、坏心等,能招感现在与未来之苦果。通常指造五逆、十恶等业。四十华严经卷四十(大一○·八四七上):“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恚、痴。”(六波罗蜜经卷五、俱舍论光记卷十三)((参见:善业)4894)p4950FROM:【佛光大辞典】

【调伏】:(一)指内在之调和、控御身口意三业,制伏诸恶行。旨在令众生离过顺法,究竟出离。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中):“如法调伏诸众生力。”(二)指对外之教化,令三世怨敌、恶魔外道等舍恶降伏。谓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七上):“绍隆三宝能使不绝,降伏魔怨制诸外道。”
 在密教中,有不动、降三世、军荼利、大威德、金刚夜叉等五大明王,作忿怒之相,以之为本尊,令怨敌、恶魔信服之修法,称为调伏法(梵 abhica^raka),系五种或四种修法之一。(新华严经卷五、维摩经疏(净影)、华严经探玄记卷四)p6165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常乐供养师长、父母、善友、宿德,于怨亲中其心等一!

常修六念及无我想,十二因缘!无三宝处,乐在寂静,修集慈悲!

一切众生若见我身,闻触之者,远离烦恼!’

菩萨虽知除菩提已不求余果,为众生故,求以弘利。

善男子!菩萨若能如是立愿,当知是人即是无上法财长者,是求法王未得法王。

[末学解说]

常乐于供养师长、父母、善友、宿德(即指德望重、见识高之老僧或耆老。宿,即尊宿、耆宿之意;德,即有德之意。宿老,又作老宿,指耆老或深积修行之僧),能够怨亲平等(谓以大慈悲为本,对于怨敌,心无憎恨;对于所爱,亦无执著,而以平等、爱怜之心接待众人)!

常修六念(又作六随念、六念处、六念法。即:(一)念佛,念佛之大慈大悲无量功德。(二)念法,念如来所说三藏十二部经能利益大地众生。(三)念僧,念僧具足戒、定、慧,能为世间众生作良福田。(四)念戒,念戒行有大势力,能除众生之诸恶烦恼。(五)念施,念布施有大功德,能除众生之悭贪。(六)念天,念三界诸天皆因往昔修持净戒、布施、闻慧等之善根,而得此乐报。大小乘对于念天之解释不同)及无我想(十想之一、知一切诸法空寂而灭我想之谓),十二因缘(详见下方注解)!在无三宝(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之处,能乐在寂静,修集慈悲!

一切众生如果见到我身,闻触之者,能够远离烦恼!’

菩萨虽知,除菩提应不求余果,为众生的缘故,而求弘利。

善男子!菩萨如果能这样立愿,应当知道这样的是人,即是无上法财(即指佛法、教说等。盖精神之教法能滋润众生,为众生长养慧命之资粮,犹如世间之财宝,故喻称为法财)长者,是求法王(佛之尊称。王有最胜、自在之义,佛为法门之主,能自在教化众生,故称法王)还未得法王。

注解:
【宿德】:即指德望重、见识高之老僧或耆老。宿,即尊宿、耆宿之意;德,即有德之意。宿老,又作老宿,指耆老或深积修行之僧。(禅苑清规卷七)p4512  FROM:【佛光大辞典】

【怨亲平等】:又作冤亲平等。谓以大慈悲为本,对于怨敌,心无憎恨;对于所爱,亦无执著,而以平等、爱怜之心接待众人。依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二(大三○·四六二下):“先于一亲一怨一中庸所,发起胜解,于此三品,由平等利益安乐增上意乐俱行作意,欲与其乐。”又俱舍论卷二十九(大二九·一五○下):“诸有情类平等,平等无有亲怨。”另景德传灯录卷五载,六祖慧能入寂后,盗者欲夺六祖之首供养,后被官府捕得,未即加刑,先至曹溪问六祖之上足令韬应如何处置,令韬答(大五一·二三六下):“若以国法论,理须诛夷;但以佛教慈悲,冤亲平等。况彼求欲供养,罪可恕矣!”(佛所行赞卷一、大智度论卷二十)p3811  FROM:【佛光大辞典】

【六念】:<一>梵语 s!ad! anusmr!tayah!,巴利语 cha anussati-t!t!ha^na^ni。又作六随念、六念处、六念法。即:(一)念佛,念佛之大慈大悲无量功德。(二)念法,念如来所说三藏十二部经能利益大地众生。(三)念僧,念僧具足戒、定、慧,能为世间众生作良福田。(四)念戒,念戒行有大势力,能除众生之诸恶烦恼。(五)念施,念布施有大功德,能除众生之悭贪。(六)念天,念三界诸天皆因往昔修持净戒、布施、闻慧等之善根,而得此乐报。大小乘对于念天之解释不同。大乘依涅槃经之说,天有三种,即:(一)生天,谓三界之诸天。(二)净天,一切三乘之贤圣。(三)第一义天,即涅槃。又于此三种天之中,大乘之人仅念第一义天。(杂阿含经卷三十三、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八、卷二十五、观佛三昧海经卷六、大智度论卷二十二、大乘义章卷十二)
 <二>比丘所必须熟知之六种要事。即:(一)念知日月,念知受戒之月日。(二)念知食处,如全不受请食者,谓我常乞食等;如受请食者,谓我今自食无请处等。(三)念知夏腊,记忆受戒以后之腊数。(四)念知衣钵,念我三衣一钵具足,若有长物,则念我有长物,已说净。(五)念同别食,若与众同食之时,念我今与众僧同食;若别食时,念我今以某缘,与众别而独食。(六)念身康羸,若无病,则念我今无病,堪能行道;若有病,则念我今有病,应当治疗。(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三之二)p1271 FROM:【佛光大辞典】

【无我想】:(术语)十想之一、知一切诸法空寂而灭我想之谓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二因缘】:(术语)Dva%das/a%iga Pratityasamutpa%da,新作十二缘起,旧作十二因缘,又单名因缘观,支佛观。是为辟支佛之观门。说众生涉三世而轮回六道之次第缘起也。一、无明Avidya%,过去世无始之烦恼也。二、行Sam%ska%ra,依过去世烦恼而作之善恶行业也。三、识Vijn^a%na,依过去世之业而受现世受胎之一念也。四、名色Na%maru%pa,在胎中心身渐发育之位也。名者心法,心法不能以体示之,但以名诠之,故谓为名。色者即眼等之身。五、六处Sad!a%yatana,六处即六根,为六根具足将出胎之位也。此中有五位,(参见:五意)。六、触Spars/a,二三岁间对于事物未识别苦乐,但欲触物之位也。七、受Vedana%,六七岁以后渐对事物识别苦乐而感受之之位也。八、爱Tr!s!n!a%,十四五岁以后,生种种强盛爱欲之位也。九、取Upa%da%na,成人已后爱欲愈盛驰驱诸境取求所欲之位也。十、有Bhava,依爱取之烦恼,作种种之业,定当来之果之位也。有者业也,业能有当来之果,故名为有,十一、生Ja%ti,即依现在之业于未来受生之位也。十二、老死Jara%maran!a,于来世老死之位也。其中无明与行二者,即惑业之二,属过去世之因,识名色六处触受五者属缘于过去惑业之因而受之现在果,是过现一重之因果也。又爱取二者为现在之惑,有则为现在之业也,缘于此惑业现在之因而感未来之生与老死之果,是现未一重之因果也。此为三世两重之因果。依此两重之因果,而知轮回之无极。盖既见现在之惑(爱取)、业(有),由现在之苦果(识乃至受)而生,则知过去之惑(无明)、业行亦从过去之苦果而生,既见现在之苦果(识乃至受)生现在之业(有),则亦知未来之苦果(生老死),生未来之业。上溯之,则过去之惑业,更从过去之苦果而来,下趁之则未来之苦果更生未来之惑业,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此为无始无终之生死轮回。辟支佛观之,一以厌生死,一以知无常实之我体,遂断惑业而证涅槃也。其中分别因与缘,则行与有之二支是因,无明与爱取之三支是缘。余七支总是果,但果为还起惑业因缘之缘。故摄之于缘中,不别存果名,是曰因缘观。
           ┌1  无明   (贪嗔痴等烦恼)─────(惑)
     ┌过去二因─┤
     │     └2  行    (造作诸业)───────(业)
     │     ┌3  识    (业识投胎)───────(苦)
     │     │4  名色   (但有胎形六根未具)───(苦)
     │现在五果─┤5  六入   (长成眼等六根人形)───(苦)十二因缘
             │     │6  触    (出胎与外境接触)────(苦)
 与  ─┤     └7  受    (与外境接触生苦乐感受)─(苦)
三世因果 │     ┌8  爱    (对境生爱欲)──────(惑)
     │现在三因─┤9  取    (追求造作)───────(惑)
     │     └10  有    (成业因能招未来果报)──(业)
     └未来二果─┌11  生    (再受未来五蕴身)────(苦)
           └12  老死   (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苦)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宝】: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财】:为“世财”之对称。即指佛法、教说等。盖精神之教法能滋润众生,为众生长养慧命之资粮,犹如世间之财宝,故喻称为法财。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七下):“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财施一切。”p3382 FROM:【佛光大辞典】

【法王】:梵语 dharma-ra^ja。<一>佛之尊称。王有最胜、自在之义,佛为法门之主,能自在教化众生,故称法王。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五中):“佛为法王,尊超众圣,普为一切天人之师。”又释迦方志卷上(大五一·九五○上):“凡人极位,名曰轮王;圣人极位,名曰法王。”(长阿含卷三游行经、维摩经卷上佛国品、法华经卷五安乐行品)
 <二>菩萨之尊称。据华严经卷二十七载,菩萨于受职时,诸佛以智水灌此菩萨顶;以其具足佛之十力,亦能转十善道,故称灌顶法王。又大宝积经卷九密迹力士会载,菩萨因具足四事,故有法王之称誉,四事即:(一)不舍道心。(二)劝化他人发意。(三)以诸德本劝助道心,所可闻者意广无极。(四)令一切释梵、四天王、诸声闻及缘觉地,至于无极无坏弘广无穷之业。(法华经卷六药王菩萨本事品)
 <三>为冥界阎魔王之别名。阎魔王依法判定冥界众生之罪,故称法王。((参见:阎魔王)6340)
 <四>乃西藏所传佛教首领之封号。始于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封萨迦派首领八思巴为大宝法王。明永乐四年(1406),明成祖征聘迦尔居派喇嘛哈立麻至北京,次年封哈立麻为“万行具足十方最胜圆觉妙智慧善普应佑国演教如来大宝法王西天自在佛”,简称“大宝法王”。此后又分别封萨迦派、格鲁派之上首喇嘛为大乘法王、大慈法王。((参见:大宝法王)906)
 <五>日本约于奈良朝时,一时所设之官阶名。少僧都道镜出入宫中,为天皇所宠,帝赐予“大臣禅师”之号,又于天平神护二年(766)十月,授予法王之位。此外,又称圣德太子为圣德法王或大法王皇太子。p3339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15#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2 17:12:5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用时 2 小时 以上

发愿品第七

--
[经文] --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三事,则得名为法财长者:

一者、心不甘乐外道典籍,二者、心不贪着生死之乐,三者、常乐供养佛法僧宝。


复有三事:一者、为人受苦心不生悔,者、具足微妙无上智慧,三者、具善法时不生憍慢。

复有三事:一者、为诸众生受地狱苦如三禅乐,二者、见他得利不生妒心,三者、所作善业不为生死。

[末学解说]

善男子!菩萨(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摩诃萨具足三事,则可称名为法财(即指佛法、教说等。盖精神之教法能滋润众生,为众生长养慧命之资粮,犹如世间之财宝,故喻称为法财)长者:

一者、心不乐于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典籍,二者、心不贪着生死之乐,三者、常乐于供养佛、法、僧三宝。

还有三事:一者、为人受苦而心不生悔,二者、具足微妙无上智慧,三者、具善法(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浅深虽异,而皆为顺理益己之法,故谓之善法)时能不生憍慢。

还有三事:一者、为诸众生受地狱苦犹如享三禅乐(色界的第三禅天,因此天的天人禅定深妙,人人身心快乐),二者、见他人得利而不生嫉妒之心,三者、所作善业(即能招感善果之身、口、意业)不是为了生死(谓依业因而于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等六道迷界中生死相续、永无穷尽之意)。

注解:
【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财】:为“世财”之对称。即指佛法、教说等。盖精神之教法能滋润众生,为众生长养慧命之资粮,犹如世间之财宝,故喻称为法财。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七下):“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财施一切。”p3382 FROM:【佛光大辞典】


【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法】:(术语)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浅深虽异,而皆为顺理益己之法,故谓之善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禅乐】:(术语)三禅天之快乐。(参见:三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禅】:色界的第三禅天,因此天的天人禅定深妙,人人身心快乐。又因此天的快乐乃是三界九地中所最凸出者,故此天又名为“定生喜乐地”。悲华经说:“身心快乐,无有疲极,譬如比丘入第三禅。”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业】:指善之作业。为“恶业”、“不善业”之对称。即能招感善果之身、口、意业。据瑜伽师地论卷九十载,善业之建立,系依如理作意,如实了知所缘之境,并明其结果。反之,恶业即依邪执著之心,于所缘之境不能如实了知所致。一般有五戒、十善等不同种类。(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四、卷二十九、俱舍论卷十五、卷十六、杂阿毗昙心论卷三、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九、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八、俱舍论光记卷十五)((参见:十善十恶)468、“善”4873)p4894  FROM:【佛光大辞典】

【生死】:梵语 sam!sa^ra,或 ja^ti-maraN!a。音译作缮摩末剌諵、阇提末剌諵。又作轮回。谓依业因而于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等六道迷界中生死相续、永无穷尽之意。与“涅槃(菩提)”相对称。又生死无尽,以海为喻,故称为生死海。生死乃苦恼之世界,故亦称生死苦海;渡越生死苦海,而到达涅槃之彼岸,此事极为困难,故又称难渡海。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复有三事:一者、见他受苦如己无异,二者、所修善事悉为众生,三者、善作方便令彼离苦。

复有三事:一者、观生死乐如大毒蛇,二者、乐处生死为利众生,三者、观无生法忍多诸功德。

复有三事:一者、舍身、二者、舍命,三者、舍财;舍是三事悉为众生。

[末学解说]

还有三事:一者、见到他人受苦如同自己受苦一样,二者、所修善事全都是为了众生,三者、善作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令众生脱离苦海。

还有三事:一者、看待生死(谓依业因而于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等六道迷界中生死相续、永无穷尽之意)之乐如同看到大毒蛇一般,二者、为利益众生而乐于在生死处,三者、能观无生法忍(简称无生忍。无生法是指不生不灭之真如实相理体,真智安住在此理上,不再退堕,叫做“无生法忍”)诸多功德。

还有三事:一者、舍施身体(佛教认为,身体不过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有的,无常、不净,是众苦之本。佛教徒为了行菩萨道,舍己为人、普渡众生,不惜牺牲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二者、舍施性命,三者、舍施资财(谓若能运平等心,无憎、无爱,身命资财,随求给施,无所吝惜,以为成佛之资,故名舍财);舍施这三事全都是为了众生。

注解:
【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生死】:梵语 sam!sa^ra,或 ja^ti-maraN!a。音译作缮摩末剌諵、阇提末剌諵。又作轮回。谓依业因而于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等六道迷界中生死相续、永无穷尽之意。与“涅槃(菩提)”相对称。又生死无尽,以海为喻,故称为生死海。生死乃苦恼之世界,故亦称生死苦海;渡越生死苦海,而到达涅槃之彼岸,此事极为困难,故又称难渡海。FROM:【佛光大辞典】

【无生法忍】:简称无生忍。无生法是指不生不灭之真如实相理体,真智安住在此理上,不再退堕,叫做“无生法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舍身】:佛教认为,身体不过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有的,无常、不净,是众苦之本。佛教徒为了行菩萨道,舍己为人、普渡众生,不惜牺牲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舍身是释迦牟尼“本身”故事之一。过去世中,释迦牟尼曾是萨陲王子。一日,王子人山,见一母虎生下七子,饥饿将死。王子生大悲心,走进竹林,脱衣卧地,饿虎惊呆不动。王子再从高山跳下,以竹尖刺颈出血。饿虎见状,遂舐血啖肉。当时,诸天雨花,大地震动。(见《金光明经·舍身品》等。)禅宗也有为法舍身的传说:《五灯会元》卷一载:慧可为了向达摩祖师求法,彻夜立于雪地之中,斩断左臂,表示义无反顾。入寺院服劳役、作苦行,也称为舍身。六朝时盛行此风,如梁武帝曾三度舍身入同泰寺。又如宋·陶穀《清异录·圆通居士》:“比丘海光住庐山石虎庵,夜梦长人清瘦而斑衣,言舍身为庵中供养具。”佛教所说的舍身,是为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是一种大无畏的菩萨精神。佛教并不赞同无义苦行。后世有些人误解了舍身的意义,而仅在形式上摹仿,从而产生了许多流弊。如泰山有舍身崖,旧时常有人投身崖下,以为可得解脱。还有人燃肉身灯,以为可以消除罪业。这些都是无义苦行,是愚昧无知的表现。后亦用舍身泛指献身、牺牲自己。如明·叶宪祖《鸾鎞记·秉操》:“我鱼惠兰,只为姊妹情深,舍身相代。“(李明权)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舍身】:梵语 a^tma-paritya^ga。指舍弃身命。又作烧身、遗身、亡身。以舍身供养佛等,或布施身肉等予众生,乃布施行为之最上乘。据大智度论卷十一载,布施财物为外布施,舍身则称为内布施(所谓内外,意即属主观之身与属客观之物)。又同论卷十二亦将布施分为上中下三等,其中舍身属于上布施。有关菩萨舍身之意义,大丈夫论卷上舍身命品谓,菩萨为求一切种智,及悲愍众生故舍身,同时亦令悭贪之众生起羞耻心。经典中有不少舍身之例,如: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之药王菩萨烧身供养、金光明经舍身品之萨埵王子舍身饲虎、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之雪山童子为闻法而舍身予罗刹等。我国自盛行信仰法华经以后,效药王菩萨烧身供养者不少,计有梁高僧传卷十二亡身篇僧群以下十一人,续高僧传卷二十七遗身篇法凝以下正传十二人、附见二人,宋高僧传卷二十三遗身篇僧藏以下正传二十二人、附见二人等。日本亦屡见不鲜,同时,伴随净土宗之流行,亦出现投身、入水往生之风。然凡夫自杀乃佛教所严加禁止,四分律卷二曾述及教唆自杀之比丘触犯戒律之事。此外,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中,于此事亦有详尽之记载。FROM:【佛光大辞典】

【舍财】:舍即舍施。谓若能运平等心,无憎、无爱,身命资财,随求给施,无所吝惜,以为成佛之资,故名舍财。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复有三事:一者、多闻无厌,二者、能忍诸恶,三者、教他修忍。

复有三事:一者、自省己过,二者、善覆他罪,三者、乐修慈心。

复有三事:一者、至心奉持禁戒,二者、四摄摄取众生,三者、口言柔濡不粗。

[末学解说]

还有三事:一者、多闻(多闻法文而受持也)而无厌倦,二者、能忍诸恶,三者、教导众生修忍(谓别教菩萨,于十回向位中,修习中观,知一切法事理和融,于中道中,忍可忍证,故名修忍)。

还有三事:一者、能自我反省自己的过失,二者、善覆他人之罪,三者、乐于修习慈心(对他人爱护、帮助、恻隐之心,称为“慈心”)。

还有三事:一者、至心(即至诚之心、至极之心)奉持禁戒(佛为防止弟子们身、口、意之过非而制定之戒律),二者、以四摄法(一布施摄。谓若有众生乐财则布施财,若乐法则布施法,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我受道也。二爱语摄。谓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附我受道也。三利行摄。谓起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使由此生亲爱之心而受道也。四同事摄。谓以法眼见众生根性,随其所乐而分形示现,使同其所作沾利益,由是受道也)摄取(又作摄取不舍)众生,三者、说出的言语柔软不粗。

注解:
【多闻】:(术语)多闻法文而受持也。维摩经菩萨品曰:“多闻是道场,如闻是行故。”圆觉经曰:“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忍】:谓别教菩萨,于十回向位中,修习中观,知一切法事理和融,于中道中,忍可忍证,故名修忍。(十回向者,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缚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也。中观者,谓观一切法非空非假,即中道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慈心】:对他人爱护、帮助、恻隐之心,称为“慈心”。如方志敏《可爱的中国》:“这种哀叫,并不能感动那肥人和几个打手的慈心,他们反而哈哈的笑起来了。”佛教说菩萨修习“四无量心”,第一就是“慈心”。如《俱舍论》卷二九说:“无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舍。”“慈心”即为众生做善事,给予欢乐。佛家所说的“慈心”范围极大、对象极广。不分怨亲,故称“无量”。《大日经·住心品》说六十种心相,其中有“慈心”者,谓随顺慈法而修行。《增一阿含经》卷四七谓:修习“慈心”者,可得卧觉皆安、天护人爱、横灾不侵、得生梵天等种种善果。(李明权)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至心】:<一>即至诚之心、至极之心。无量寿经卷上有“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至心发愿,欲生我国”、“至心回向,欲生我国”等句,其中之“至心”即是专心、一心之意。善导之往生礼赞(大四七·四三九下):“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又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分至心为二:(一)初始学习求愿至心。(二)摄意专精,成就勇猛相应至心。此第二至心又分为一心、勇猛心、深心等三种。
 <二>三信之一。为日本净土真宗之教义。阿弥陀佛第十八愿中所誓愿之至心、信乐、欲生等三心称为三信,其中之“至心”,净土宗认为,从心底诚心信仰阿弥陀佛即称至心;净土真宗则以为,信仰阿弥陀佛之信心,实际仍为阿弥陀佛所给予,此即弥陀之至心所致。((参见:三信)578)2538FROM:【佛光大辞典】

【禁戒】:梵语 sam!vara,巴利语同。佛为防止弟子们身、口、意之过非而制定之戒律。音译作三婆逻、三跋罗。又作律仪。三藏中律藏专明禁戒者有五戒、八戒、沙弥戒、具足戒等之别。大方等大集经卷三十一护法品谓,持守禁戒者即为佛弟子,毁坏禁戒者即为魔弟子。又梵语 vrata(音译作没栗多),亦译作禁戒,即非长时期所持之戒,而系因应于短期内发愿修法所制之禁戒。大日经疏卷十七(大三九·七五一下):“没栗多,是有时愿之戒。谓行者持诵时,或心一月乃至年岁等,此事了时,此禁亦罢。”((参见:戒)2896)p5539FROM:【佛光大辞典】

【四摄】:(名数)四摄法,又四摄菩萨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摄法】:(名数)一布施摄。谓若有众生乐财则布施财,若乐法则布施法,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我受道也。二爱语摄。谓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附我受道也。三利行摄。谓起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使由此生亲爱之心而受道也。四同事摄。谓以法眼见众生根性,随其所乐而分形示现,使同其所作沾利益,由是受道也。仁王经中曰:“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梵Catuh-sam%graha-vestu。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摄取】:梵语 parigraha。<一>又作摄取不舍。谓阿弥陀佛摄受护念念佛之众生而不舍。据观无量寿经载,阿弥陀佛之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摄受照护念佛之众生而不舍,故称摄取不舍,或称摄取照护、摄护。其光明之利益,称为摄取光益。善导之观经疏定散义举出念佛众生蒙摄取利益之三缘,此谓摄取三缘。即:(一)亲缘,谓佛与众生之意志、行为(即三业)相应。(二)近缘,谓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显现于其眼前。(三)增上缘,谓众生由念佛而消除其罪障,临终时,佛与圣众迎往净土。(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下(智顗)、安乐集卷下、往生礼赞偈)
 <二>选择之意。谓摄物而取之。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七中):“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令我于世速成正觉。”p6846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复有三事:一者、能大法施,二者、能大财施,三者、以此二施劝众生行。

复有三事:一者、常以大乘教化众生,二者、常修转进增上之行,三者、于诸众生不生轻想。

复有三事:一者、虽具烦恼而能堪忍,二者、知烦恼过乐而不厌,三者、自具烦恼能坏他结。

[末学解说]

还有三事:一者、能大法施(即以自己所闻知的佛法去向人演说),二者、能大财施(即以财物救济他人。其中有内财和外财的分别:外财是钱财、饮食、衣服、用具、医药等等身外之物;内财是头、目、脑、髓、手、足、血液、力气等等身上的东西),三者、以这二种布施劝导众生修行。

还有三事:一者、常以大乘(即菩萨的法门,以救世利他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教化众生,二者、常修转进增上之行,三者、对一切众生不生轻视之想。

还有三事:一者、虽具烦恼却能够堪忍,二者、了知烦恼过乐而能够不厌,三者、自具烦恼但能够坏除他人烦恼。

注解:
【法施】:三施之一,即以自己所闻知的佛法去向人演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财施】:三施之一,即以财物救济他人。其中有内财和外财的分别:外财是钱财、饮食、衣服、用具、医药等等身外之物;内财是头、目、脑、髓、手、足、血液、力气等等身上的东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乘】:梵语摩诃衍,华译为大乘,即菩萨的法门,以救世利他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大乘从凡夫修到成佛,立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十信是由十住中的第一发心住内,分开另立的,若将之缩入发心住内,则只有四十二位。其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称为三贤,仅算是资粮位,十地称为十圣,才是修习位。论时间,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有三事:一者、见他得利欢喜如己,二者、自得安乐不乐独受,三者、于下乘中不生足想。

复有三事:一者、闻诸菩萨苦行不怖,二者、见有求者终不言无,三者、终不生念我胜一切。

[末学解说]

还有三事:一者、见他人得利欢喜如同自己得利,二者、自得安乐而不乐于独自享受,三者、对于下乘(谓小乘也。声闻缘觉的法门,以修身自利为宗旨,其最高果位为阿罗汉果及辟支佛果。声闻乘修四谛法,自凡夫至阿罗汉,论时间,速者三生,迟者六十劫,其修行的方便有七,得果有四)中,不生满足之想。

还有三事:一者、闻诸菩萨苦行(又常曰难行苦行,敢为身所难堪之诸种行也)不怖畏,二者、见有来求者始终不会拒绝,三者、终不生念我胜一切。

注解:
【下乘】:(术语)谓小乘也。譬之马之驽者,故云。世亲摄论一曰:“如是三藏,下乘上乘,有差别故,则成二藏。”【又】谓下所乘之物也。西域记九曰:“频毗娑罗王,为闻法故,兴发人徒,从山麓至峰岑,跨谷凌岩,编石为阶,广十余步,长五六里。中路有二小窣堵波,一曰下乘,即王至此,徒行以进;一曰退凡,即简凡人,不使同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小乘】:声闻缘觉的法门,以修身自利为宗旨,其最高果位为阿罗汉果及辟支佛果。声闻乘修四谛法,自凡夫至阿罗汉,论时间,速者三生,迟者六十劫,其修行的方便有七,得果有四。(参见:声闻乘)缘觉乘修十二因缘,自凡夫至辟支佛,论时间,速者四生,迟者一百劫,其修行重在悟证,悟所到处,便是证所到处,故无明显的位阶可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苦行】:(术语)梵语Dus!kara-carya又Tapas,又常曰难行苦行,敢为身所难堪之诸种行也。主指佛法以外外道所教之行业。以苦行为出离解脱之道,此思想印度多行之者。观世尊六年苦行之事迹可知。至后世,佛教中之荒行亦云苦行。【又】寺内之净人谓之苦行。传灯录(丰干章)曰:“本寺厨中,有二苦行:曰寒山子、拾得。”宋高僧传(常誉传)曰:“乃礼归宗寺禅师,充苦行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善男子!菩萨若能观因观果,能观因果,能观果因,

如是菩萨能断因果,能得因果。

菩萨若能断得因果,是名法果,诸法之王,法之自在。

[末学解说]

善男子!菩萨如果能观因、观果,能观因果(因是种因,果是结果,由此因而得此果,是因果义。又因是所作者,果是所受者,种善因必得善果,种恶因必得恶报),能观果因(真因之一。能证成有所需三性完全具备之因),

这样的菩萨能断因果,能得因果。

菩萨如果能断因果、得因果,这称为法果,诸法(又作万法。现代语称之为存在、一切现象等)之王,法之自在。

注解:
【因果】:因是种因,果是结果,由此因而得此果,是因果义。又因是所作者,果是所受者,种善因必得善果,种恶因必得恶报。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果因】:真因之一。能证成有所需三性完全具备之因。如云:“有烟之山中有火,以有烟故。”依于彼生相属关系,从果推因者。        《佛学名相》

【诸法】:梵语 sarva-dharma^h!。又作万法。现代语称之为存在、一切现象等。其义有二:(一)指一切有为、无为等万法,而与特指有为法之“诸行”含义不同;此系较为广义之用法。(二)指一切现象界之诸法,包含心、色上之一切万法,然如“涅槃”等无为法则不包含在内。(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理趣经、俱舍论卷六)p6302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菩萨有二种:

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立如是愿,是不为难;

在家菩萨立如是愿,是乃为难。

何以故?在家菩萨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末学解说]

善男子!菩萨(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有二种:

一者、在家(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二者、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

出家菩萨立这样的大愿,是不为难;

在家菩萨立这样的大愿,是乃为难。

为什么呢?因为在家之人,多有恶因缘所缠绕的缘故。

注解:
【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在家】:梵语 gr!ha-stha,巴利语 gahat!t!ha。又作居家、住家、在家人。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家有二种,一为世俗之家,一为三界牢狱之家。出世俗之家易,出三界牢狱(五欲六尘)之家难。身出家指出世俗之家,心出家则指出三界牢狱之家。在家而归依佛教,受持三归五戒者,亦成为佛教教团(广义之僧伽)之一员,男众称为优婆塞,女众称为优婆夷。
 又因在家人穿著白(即素色)衣,出家人穿著黑(缁)衣,故又称在家人为“白衣”,称出家人为“缁衣”、“染衣”或“缁门”;而在家、出家二者,合称为“缁素”。若一度出家,复返于在家俗人之生活者,称为还俗、归俗或复饰。
 佛教认为在家生活易沉湎于物欲、情爱等执著,妨碍佛道修行,故诸经论中广说在家之过患。如大宝积经卷八十二举出多尘污、具缚、多垢等九十九种过患;文殊师利问经卷下举出有障碍、摄受诸垢、行诸恶、尘垢处、溺欲淤泥等九十种(一说九十五种)过患。五分律卷十五、大智度论卷七十、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一等,亦皆有在家过患之说。
 然在家人亦有深位之菩萨,如维摩、贤护、胜鬘夫人、庞蕴等,彼等皆在家人证果之典型。大智度论卷八十一举出菩萨有在家、出家二种。又谓在家菩萨若福德因缘殊胜,而有大财富,复知罪福,兼能悲悯众生,则其求佛道宜先行布施,次第随因缘行诸波罗蜜。又大宝积经卷八十二载,在家菩萨归依佛、法、僧三宝,各可成就四法。归依佛可成就四法:(一)不舍菩提心,(二)不废劝发菩提心,(三)不舍大悲,(四)于余乘中终不生心。归依法可成就四法:(一)于法师人亲近依附,(二)听闻法已善思念之,(三)如所闻法为人演说,(四)以此说法功德回向无上正真之道。归依僧可成就四法:(一)若有未定入声闻乘,劝令发于一切智心。(二)若以财摄若以法摄,依于不退菩萨之僧。(三)不依声闻僧求声闻德。(四)心不住声闻之中。(杂阿含经卷二十、中阿含卷三十六何苦经、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菩萨善戒经卷七、优婆塞戒经卷三、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四、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五、俱舍论卷十四、大藏法数卷十六)((参见:出家)1558)p2324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16#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3 17:20:1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用时 2 小时 以上

优婆塞戒经名义菩萨品第八

--
[经文] --

善生言:


世尊!如佛所说菩萨二种:

一者、假名菩萨,

二者、实义菩萨。

云何名为假名菩萨?

[末学解说]

善生(为佛陀时代印度王舍城长者之子,俗称善生童子)问到:

世尊!如佛所说菩萨(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二种:

一者、假名菩萨(指大乘菩萨五十二阶位中之十信位菩萨。又作名字菩萨、信想菩萨。五十二阶位系指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位、等觉位、妙觉位等,其中之十信位即是具有信心、念心、精进心等之十种修行阶段;此十种修行阶段,仅有菩萨之名而未具实质,故称为假名菩萨),

二者、实义菩萨。

什么叫做假名菩萨(指大乘菩萨五十二阶位中之十信位菩萨。又作名字菩萨、信想菩萨。五十二阶位系指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位、等觉位、妙觉位等,其中之十信位即是具有信心、念心、精进心等之十种修行阶段;此十种修行阶段,仅有菩萨之名而未具实质,故称为假名菩萨)呢?

注解:
【善生】:梵名 Si^n%ga^laka。音译尸迦罗越。为佛陀时代印度王舍城长者之子,俗称善生童子。佛见其学婆罗门每朝洗浴礼拜六方之法,遂教以佛法之六方礼。(善生子经)p4878 FROM:【佛光大辞典】
【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假名菩萨】:指大乘菩萨五十二阶位中之十信位菩萨。又作名字菩萨、信想菩萨。五十二阶位系指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位、等觉位、妙觉位等,其中之十信位即是具有信心、念心、精进心等之十种修行阶段;此十种修行阶段,仅有菩萨之名而未具实质,故称为假名菩萨。(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参见:十信)454)p4379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众生若发菩提心已。


乐受外术。及其典籍。持讽诵读。即以此法。教化众生。
(附注:喜欢外道法和外道经典,自己读诵修学,还教导其他众生)

为自身命。杀害他命。
(附注:为了自身利益,或饮食维持生命,而杀害生命贩卖或自食)

不乐修悲。乐于生死。
(附注:不欢喜好学慈悲心,着迷于世俗生死欲乐)

常造诸业。受生死乐。
(附注:时常造作种种生死轮回业,还以此为乐)

无有信心。于三宝所。

(附注:对佛法僧三宝没有信心)

生疑网心。护惜身命。
(附注:对佛法产生怀疑, 对身家性命产生执着贪惜)

不能忍辱。语言粗穬。
(附注:无法忍辱,说话恶口粗鲁低俗不雅)

悔恨放逸。于己身所。
(附注:身心放逸没有节度,恶性循环,心常懊悔怨恨,无法清净)

生自轻想。我不能得无上菩提。
(附注:因为身心放逸,久之失去雄猛力,产生自卑,所以认为自己无法得到无上菩提)

于烦恼中。生恐怖想。
(附注:1.因而陷入种种烦恼中,恶性循环下,思维不见光明,所以经常感到恐怖
或, 2.对于烦恼感到恐怖,没有菩萨断除烦恼的雄猛力
)

亦不勤修坏结方便。

(附注: 不精进修行断除烦恼结的方法和方便)

常生悭贪嫉妒瞋心。

亲近恶友。懈怠乱心。


乐处无明。不信六度。不乐修福。不观生死。

(附注:不观察生死无常)

常乐受持他人恶语。


是名假名菩萨。


[末学解说]

善男子。众生如果发菩提心(即求无上菩提之心。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当得速成无上菩提。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正愿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及菩萨学之所依;大乘菩萨最初必须发起大心,称为发菩提心、发心、发意;而最初之发心,称初发心、新发意)后。

乐于领受外道术法以及其典籍,自己奉持诵读,还以此法教化众生。

为乐自己的身体性命而杀害他命,不乐于修集慈悲。

乐于生死(谓依业因而于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等六道迷界中生死相续、永无穷尽之意),常造作诸业受生死乐。

没有信心,对于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生出疑网(疑惑之情交织如网,故称疑网)心。

护惜自己的身命,不能忍辱(忍受诸侮辱恼害而无恚恨也,六波罗蜜之一)。

语言粗鲁无知,悔恨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

对于自己,生出自轻之想,认为自己不能得证无上菩提(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称为菩提;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无上菩提)。

在烦恼(烦是扰义,恼是乱义,凡能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心烦意乱的情事,都叫做“烦恼”)中生出恐怖之想,也不勤修坏除烦恼的方便(指巧妙地接近、施设、安排等。乃一种向上进展之方法)。

常生出悭贪(惜物而不与人,贪求而无饱足之心)、嫉妒、瞋心(于违情之境怀忿怒以盖心性者),

亲近恶友,懈怠(于断恶修善之事不尽力也)、乱心(心念散乱,不住于一处也),

乐处无明(不明白道理,亦即愚痴的别名)。不信六度(度为度生死海之义,到彼岸为到涅槃岸之义,其意一也。其波罗蜜之行法有六种: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不乐于修福,不能观生死(谓依业因而于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等六道迷界中生死相续、永无穷尽之意)。

常乐于受持(受者领受,持者忆持。以信力故受,以念力故持)他人恶语。

这叫做假名菩萨。

注解:
【菩提心】:梵语 bodhi-citta。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作无上正真道意、无上菩提心、无上道心、无上道意、无上心、道心、道意、道念、觉意。即求无上菩提之心。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当得速成无上菩提。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正愿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及菩萨学之所依;大乘菩萨最初必须发起大心,称为发菩提心、发心、发意;而最初之发心,称初发心、新发意。求往生净土者,亦须发菩提心。无量寿经卷下谓,三辈往生之人皆应发无上菩提心。菩提心之体性,大日经卷一住心品谓,如实知自心,即为菩提。即以本有之自性清净心为菩提心。
FROM:【佛光大辞典】


【生死】:梵语 sam!sa^ra,或 ja^ti-maraN!a。音译作缮摩末剌諵、阇提末剌諵。又作轮回。谓依业因而于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等六道迷界中生死相续、永无穷尽之意。与“涅槃(菩提)”相对称。又生死无尽,以海为喻,故称为生死海。生死乃苦恼之世界,故亦称生死苦海;渡越生死苦海,而到达涅槃之彼岸,此事极为困难,故又称难渡海。FROM:【佛光大辞典】

【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疑网】:疑惑之情交织如网,故称疑网。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下):“心怀大欢喜,疑网皆已除。”八十华严卷十四贤首品(大一○·七二中):“断除疑网出爱流,开示涅槃无上道。”据道隐之本典略赞谓,网有三义:(一)难脱,如鱼鸟为网所罗,难以脱出。(二)覆障,如门前张罗雀之网而障碍人之出入。(三)隐蔽,如网蔽碍眼目使不能见。盖佛法之大海以信能入,信为佛道之源、功德之母,然因疑情能隐蔽信眼,障碍信奉正法,遂不能出离生死,故喻之如网。(法华经方便品、大无量寿经卷下、大智度论卷二十七)p5844  FROM:【佛光大辞典】

【忍辱】:(术语)梵语羼提Ks!a%nti,译曰忍辱,忍受诸侮辱恼害而无恚恨也,六波罗蜜之一。法界次第下之上曰:“羼提,秦言忍辱。内心能安忍外所辱境,故名忍辱。”维摩经佛国品曰:“忍辱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三十二相庄严,众生来生其国。”注“肇曰:忍辱和颜,故系以容相,而岂直形报而已。”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上菩提】: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称为菩提;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无上菩提。三菩提之一。又作诸佛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菩提、大菩提。大宝积经卷二十八(大一一·一五七上):“常化诸众生,心不生疲惓;于无上菩提,坚固不退转。”((参见:三菩提)631)p5073FROM:【佛光大辞典】


【烦恼】:1、烦是扰义,恼是乱义,凡能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心烦意乱的情事,都叫做“烦恼”。 2、心所名,有六种。(参见:六根本烦恼)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方便】:梵语 upa^ya,巴利语同。音译作沤波耶。十波罗蜜之一。又作善权、变谋。指巧妙地接近、施设、安排等。乃一种向上进展之方法。FROM:【佛光大辞典】

【悭贪】:(术语)惜物而不与人,贪求而无饱足之心。法华经方便品曰:“若以小乘化乃至于一人,我则堕悭贪。”中阿含经三十一曰:“我见世间人,有财痴不施。得财复更求,悭贪积聚物。”文句四下曰:“悭贪堕此趣,此趣多饥渴,故名饿鬼。”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瞋心】:五盖之一。《佛学词典》

【五盖】:(名数)盖即盖覆之义。有五法,能盖覆心性而不生善法也。一、贪欲盖,执著五欲之境以盖心性者。二、嗔恚盖,于违情之境怀忿怒以盖心性者。三、睡眠盖,心昏身重,而不为其用以盖心性者。四、掉悔盖,心之躁动,谓之掉,于所作之事而心忧恼,谓之悔,以盖心性者。五、疑法,于法犹豫而无决断,以盖心性者。法界次第上之上曰:“通名盖者,盖以覆盖为义。能覆盖行者清净心善,不得开发,故名为盖。”又详智度论十七,大乘义章五本,三藏法数二十四。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懈怠】:(术语)于断恶修善之事不尽力也。唯识百法随烦恼二十之一。俱舍七十五法,六大烦恼之一。唯识论六曰:“懈怠于善恶品修断事中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谓懈怠者滋长染,故于诸染事而策励,亦名懈怠。”俱舍论四曰:“怠谓懈怠,心不勇悍,是前所说勤所对治。”菩萨本行经上曰:“夫懈怠者,众行之累。居家懈怠者,则衣食不供,产业不举。出家懈怠,则不能出离生死之苦。”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乱心】:(杂语)心念散乱,不住于一处也。胜鬘宝窟下本曰:“心不住于一境名为乱心。”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明】:不明白道理,亦即愚痴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六度】:(名数)六波罗蜜也。旧称波罗蜜,译言度。新称波罗蜜多,译言到彼岸。度为度生死海之义,到彼岸为到涅槃岸之义,其意一也。其波罗蜜之行法有六种: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仁王经上曰:“六度四摄一切行”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受持】:(术语)受者领受,持者忆持。以信力故受,以念力故持。是法华五种法师行之一也。胜鬘宝窟上本曰:“始则领受在心曰受,终则忆而不忘曰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假名菩萨】:指大乘菩萨五十二阶位中之十信位菩萨。又作名字菩萨、信想菩萨。五十二阶位系指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位、等觉位、妙觉位等,其中之十信位即是具有信心、念心、精进心等之十种修行阶段;此十种修行阶段,仅有菩萨之名而未具实质,故称为假名菩萨。(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参见:十信)454)p4379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复有众生发菩提心。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闻无量劫。苦行修道。然后乃得。闻已生悔。

虽修行道。心不真实。

无有惭愧。不生怜愍。

乐奉外道。杀羊祀天。


虽有微信。心不坚固。


为五欲乐。造种种恶。

猗色命财。生大憍慢。

所作颠倒。不能利益。

为生死乐。而行布施。

为生天乐。受持禁戒。

虽修禅定。为命增长。

是名假名菩萨。


[末学解说]

善男子。又有众生发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想要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译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觉、无上正真道、无上正遍知。“阿耨多罗”意译为“无上”,“三藐三菩提”意译为“正遍知”。乃佛陀所觉悟之智慧;含有平等、圆满之意。以其所悟之道为至高,故称无上;以其道周遍而无所不包,故称正遍知。大乘菩萨行之全部内容,即在成就此种觉悟。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则译为“无上正真道意”)。

闻知需要无量劫苦行(又常曰难行苦行,敢为身所难堪之诸种行也)修道(菩萨于见道之后,再进一步,登入初地,渐进而至十地,此时称为“修道”),然后才能获得,闻已而生悔。

虽修行佛道,但心不真实(法离迷情,绝虚妄,云真实)。

没有惭愧(惭与愧。惭是对自己德学浅陋,常怀惭念而生善;愧是怕自己作恶受人讥评,生愧心而止恶),不能生怜愍。

乐于奉持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杀羊祀天。

虽有微少的信心,但心不坚固。

为了五欲乐(指贪欲色、声、香、味、触等五种享受者),而造作种种恶业。

贪着色、命、财。生大憍慢(指自高傲物之心态)。

所作颠倒(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也。是为无明之所使然,倒见事理也)。不能利益众生。

为了生死之乐,而行布施(译为布施。以福利施与人也。所施虽有种种,而以施与财物为本义。得大富乐之果)。

为了生天之乐,受持禁戒(佛为防止弟子们身、口、意之过非而制定之戒律)。

虽修禅定(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但是为了增长寿命。

这叫做假名菩萨。

注解:
【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语 anuttara-samyak-sam!bodhi,巴利语 anuttara-samma^sambodhi 之音译。略称阿耨三菩提、阿耨菩提。意译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觉、无上正真道、无上正遍知。“阿耨多罗”意译为“无上”,“三藐三菩提”意译为“正遍知”。乃佛陀所觉悟之智慧;含有平等、圆满之意。以其所悟之道为至高,故称无上;以其道周遍而无所不包,故称正遍知。大乘菩萨行之全部内容,即在成就此种觉悟。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则译为“无上正真道意”。
 又梵语 anuttara-samyak-sam!buddha,音译阿耨多罗三藐三佛陀,意指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人,故一般译为“无上正等觉者”。此系佛陀之尊称。又可省略阿耨多罗,而仅作三藐三佛陀,或三耶三佛、三耶三佛陀等。(大智度论卷二、卷八十五、往生论注卷下、法华经文句卷二上、法华经玄赞卷二本、慧苑音义卷上、慧琳音义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参见:正遍知)2001、“正觉”2005)p3674
FROM:【佛光大辞典】

【苦行】:(术语)梵语Dus!kara-carya又Tapas,又常曰难行苦行,敢为身所难堪之诸种行也。主指佛法以外外道所教之行业。以苦行为出离解脱之道,此思想印度多行之者。观世尊六年苦行之事迹可知。至后世,佛教中之荒行亦云苦行。【又】寺内之净人谓之苦行。传灯录(丰干章)曰:“本寺厨中,有二苦行:曰寒山子、拾得。”宋高僧传(常誉传)曰:“乃礼归宗寺禅师,充苦行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实】:(杂语)法离迷情,绝虚妄,云真实。大乘义章二曰:“法绝情妄为真实。”法华经宝塔品曰:“如所说者,皆是真实。”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道】:1、修行正道。2、菩萨于见道之后,再进一步,登入初地,渐进而至十地,此时称为“修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惭愧】:惭与愧。惭是对自己德学浅陋,常怀惭念而生善;愧是怕自己作恶受人讥评,生愧心而止恶。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欲乐】:指贪欲色、声、香、味、触等五种享受者。        《佛学词典》

【憍慢】:梵语 adhi-ma^na,巴利语同。指自高傲物之心态。俱舍宗以憍为小烦恼地法之一,慢为不定地法之一、十随眠之一。唯识宗则以憍为随烦恼之一,慢为根本烦恼之一。二者之别,在憍以染著自法为先,令心傲逸无所顾性,即对自己之长处产生傲慢自大之心理;慢以称量自、他德类之差别,心自举恃,凌懱于他,即对他人心起高慢。若憍慢生,则长养一切杂染之法,心不谦下,由此则生死轮转,受无穷苦。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大一三·一三八上):“永断习气,摧憍慢山,拔生死树。”又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中):“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日本净土真宗即根据无量寿经,而确认憍慢众生难信弥陀之本愿。(法华经安乐行品、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三、俱舍论卷四、成唯识论卷六、大乘义章卷五)p6064 FROM:【佛光大辞典】

【颠倒】:(术语)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也。是为无明之所使然,倒见事理也。圆觉经曰:“一切众生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维摩经观众生品曰:“虚妄分别孰为本。答曰:颠倒想为本。”注曰:“什曰:有无见反于法相,名为颠倒。”宗镜录七十八曰:“颠倒是烦恼根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布施】:(术语)梵语曰檀那Da%na,译为布施。以福利施与人也。所施虽有种种,而以施与财物为本义。得大富乐之果。周语曰:“享祀时至,布施优裕。”文子自然篇曰:“为惠者布施也。”庄子外物篇曰:“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荀子哀公篇曰:“富有天下而无怨财,布施天下而不病贫。”韩非显学篇曰:“上征敛于富人,而布施于贫家,是夺力俭而与侈堕也。”淮南子道应训曰:“不义得之,又不能布施,患必至矣。”又齐俗训曰:“为义者,布施而德。”论衡定贤篇曰:“使谷食如水火,虽贪吝之人,越境而布施矣。”法界次第曰:“檀那秦言布施。”无量寿经曰:“布恩施惠。”大乘义章十一曰:“言布施者,以己财事分布与他,名之为布,惙己惠人目之为施。”维摩经佛国品曰:“布施是菩萨净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禁戒】:梵语 sam!vara,巴利语同。佛为防止弟子们身、口、意之过非而制定之戒律。音译作三婆逻、三跋罗。又作律仪。三藏中律藏专明禁戒者有五戒、八戒、沙弥戒、具足戒等之别。大方等大集经卷三十一护法品谓,持守禁戒者即为佛弟子,毁坏禁戒者即为魔弟子。又梵语 vrata(音译作没栗多),亦译作禁戒,即非长时期所持之戒,而系因应于短期内发愿修法所制之禁戒。大日经疏卷十七(大三九·七五一下):“没栗多,是有时愿之戒。谓行者持诵时,或心一月乃至年岁等,此事了时,此禁亦罢。”((参见:戒)2896)p5539FROM:【佛光大辞典】

【禅定】:<一>禅,为梵语 dhya^na 之音译;定,为梵语 sama^dhi 之意译。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或谓禅为 dhya^na 之音译,定为其意译,梵汉并称作禅定。又色界之四禅与无色界之四定,合称四禅八定。(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参见:定)3171、“禅”6451)
 <二>与坐禅同义。五家参详要路门附录(大八一·六一五上):“夫修禅定者,先须厚敷蒲团,结跏趺坐。”((参见:坐禅)2838)p6463FROM:【佛光大辞典】

【假名菩萨】:指大乘菩萨五十二阶位中之十信位菩萨。又作名字菩萨、信想菩萨。五十二阶位系指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位、等觉位、妙觉位等,其中之十信位即是具有信心、念心、精进心等之十种修行阶段;此十种修行阶段,仅有菩萨之名而未具实质,故称为假名菩萨。(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参见:十信)454)p4379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17#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4 17:43: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1-14 17:44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以上

优婆塞戒经名义菩萨品第八

--
[经文] --

实义菩萨者。


能听深义。乐近善友。乐供养师父母善友。


乐听如来十二部经。受持读诵书写思义。


为法因缘。不惜身命妻子财物。


其心坚固。怜愍一切。


口言柔濡。先语实语。无有恶语及两舌语。


[末学解说]

实义菩萨者。

能听甚深义理。乐于亲近善友。乐于供养老师、父母、善友。

乐于闻听如来十二部经(详见下方注解),受持、读诵、书写、思义。

为了佛法因缘(为因与缘之并称。因,指引生结果之直接内在原因;缘,指由外来相助之间接原因。依此,因缘又有内因外缘、亲因疏缘之称。广义而言,因即意谓因与缘,包含内因与外缘),不惜身命、妻子、财物。

其心坚固。怜愍一切众生。

口中言语柔软。先讲真实语。没有恶语(恶之言语)及两舌语(即搬弄是非,离间他人,为十恶业之一)。

注解:
【十二部经】:一切经教的内容分为十二类,叫做十二部经,又叫做十二分教。
  一、长行,以散文直说法相,不限定字句者,因行类长,故称长行。
  二、重颂,既宣说于前,更以偈颂结之于后,有重宣之意,故名重颂。
  三、孤起,不依前面长行文的意义,单独发起的偈颂。
  四、因缘,述说见佛闻法,或佛说法教化的因缘。
  五、本事,是载佛说各弟子过去世因缘的经文。
  六、本生,是载佛说其自身过去世因缘的经文。
  七、未曾有,记佛现种种神力不思议事的经文。
  八、譬喻,佛说种种譬喻以令众生容易开悟的经文。
  九、论议,指以法理论议问答的经文。
  十、无问自说,如阿弥陀经,系无人发问而佛自说的。
  十一、方广,谓佛说方正广大之真理的经文。
  十二、记别或授记,是记佛为菩萨或声闻授成佛时名号的记别。
此十二部中,只有长行、重颂与孤起颂是经文的格式,其余九种都是依照经文中所载之别事而立名。又小乘经中无自说、方等、授记三类,故仅有九部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因缘】:<一>梵语 hetu-pratyaya。为因与缘之并称。因,指引生结果之直接内在原因;缘,指由外来相助之间接原因。依此,因缘又有内因外缘、亲因疏缘之称。广义而言,因即意谓因与缘,包含内因与外缘。
 一切万有皆由因缘之聚散而生灭,称为因缘生、缘生、缘成、缘起。因此,由因缘生灭之一切法,称为因缘生灭法;而由因与缘和合所产生之结果,称为因缘和合。一切万有皆由因缘和合而假生,无有自性,此即“因缘即空”之理。若以烦恼为因,以业为缘,能招感迷界之果;以智为因,以定为缘,则能招感悟界之果。
 此外,俱舍论卷六、卷七等,举出六因四缘之说,六因即:能作因、俱有因、相应因、同类因、遍行因、异熟因。四缘即: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其中,六因中之能作因为四缘中之增上缘,其余五因则为四缘中之因缘。然唯识家则以六因中之同类因通于因缘与增上缘,以其余五因为增上缘。同类因,为引生等流果之原因,故又称自种因。亦即俱舍论等以异性之因引生异性之果为因缘之义;唯识家则以种现相望之因果,及种子之自类相续为因缘之义。(杂阿含经卷一、大乘入楞伽经卷二、中论卷四观四谛品、大毗婆沙论卷十六、大乘起信论、成唯识论卷二、瑜伽师地论卷三、卷五、卷三十八、显扬圣教论卷十八)((参见:因)2269、“缘”6123)
 <二>因即缘之义。指四缘中之因缘。因系引生一切诸法之直接内在原因,与诸法有亲密之关系,故称亲因缘。凡具有因缘之状态者,称为因缘性。((参见:四缘)1832)
 <三>梵语 nida^na 之意译。又作缘起。为十二部经之第六。((参见:尼陀那)1888)p2301 FROM:【佛光大辞典】

【恶语】:(术语)恶之言语。行事钞中曰:“凡有所说,当说善语,不应恶语。”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两舌】:即搬弄是非,离间他人,为十恶业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于自身所。不生轻想。

舒手惠施。无有禁固。


常乐修磨。利智慧刀。


虽习外典。为破邪见。出胜邪见。


善知方便调伏众生。


于大众所不生恐怖。


[末学解说]

对于自身,不生轻视之想(相信自己)。

广大平等进行布施,没有禁固。

常乐于修磨,增上智慧。

虽修习外典(佛教外之典籍。外道之典籍。世间之典籍),但是为了破除邪见(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系八邪行之一,十恶之一,十随眠之一,五见之一。以为世间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而谓恶不足畏,善亦不足喜等之谬见,即是邪见。盖俱舍家谓拨无因果为邪见;唯识家则主张拨无因果及四见以外之所有邪执,均称为邪见),超越邪见。

善知种种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而能调伏(调伏身口意三业而制伏诸恶行也。又调理恶魔使降伏我也。又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众生。

对于大众处,不会生恐怖。

注解:
【外典】:(术语)佛教外之典籍。外道之典籍。世间之典籍。法华经譬喻品曰:“未曾念外道典籍。”止观辅行四之三曰:“大论云:习外典者,如以刀割泥,泥无所成,而刀日损。又云:读外典者,如视日光,令人眼暗。”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邪见】:梵语 mithya^-dr!s!t!i,巴利语 miccha^-dit!t!hi。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系八邪行之一,十恶之一,十随眠之一,五见之一。以为世间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而谓恶不足畏,善亦不足喜等之谬见,即是邪见。盖俱舍家谓拨无因果为邪见;唯识家则主张拨无因果及四见以外之所有邪执,均称为邪见。
 另据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九载,五见虽同为邪推度,但因邪见之“无行相”过患特重,故特称之为邪见。又谓邪见坏事,谤因果及三宝,坏法恩、生恩,起法怨、生怨,并破坏现量,为暴恶之见,故别立此名。(俱舍论卷十九、成唯识论卷六、法蕴足论卷一、卷十、成实论卷十、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四十六、瑜伽师地论卷八)((参见:八邪行)283、“十善十恶”468、“五见”1099)p3033 FROM:【佛光大辞典】

【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调伏】:(术语)调伏身口意三业而制伏诸恶行也。又调理恶魔使降伏我也。又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唐华严经五曰:“调伏众生,令究竟出离。”探玄记四曰:“调者调和,伏者制伏。谓调和控御身口意业,制伏除灭诸恶行故。”维摩经净影疏曰:“调令离恶,离过顺法,故名调伏。”无量寿经下曰:“如法调伏诸众生力。”同嘉祥疏曰:“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常教众生菩提易得。能令闻者不生怖心。

勤修精进轻贱烦恼。令彼烦恼不得自在。

心不放逸常修忍辱。为涅槃果持戒精进。

愿为众生趋走给使。令彼安隐欢娱受乐。

为他受苦心不生悔。见退菩提心生怜愍。

能救一切种种苦恼。能观生死所有过罪。

能具无上六波罗蜜。所作世事胜诸众生。

信心坚固修集慈悲。亦不悕求慈悲果报。

[末学解说]

常教导众生菩提易得,为了能令闻者不生畏惧心。

勤修精进(勇猛修善法,断恶法之心作用也)轻贱烦恼(烦是扰义,恼是乱义,凡能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心烦意乱的情事,都叫做“烦恼”),令彼烦恼不得自在。

心不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常修忍辱(忍受诸侮辱恼害而无恚恨也,六波罗蜜之一)。为涅槃(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果而持戒精进(勇猛修善法,断恶法之心作用也)。

愿意为众生趋走、给使,而令众生安稳、欢娱、受乐。

为他人受苦而心不生悔。见到退失菩提心(即求无上菩提之心。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当得速成无上菩提。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正愿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及菩萨学之所依;大乘菩萨最初必须发起大心,称为发菩提心、发心、发意;而最初之发心,称初发心、新发意)会生怜愍。

能救一切种种苦恼(生死海之法,总为苦我恼我者,一无安稳之自性)。能观生死(谓依业因而于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等六道迷界中生死相续、永无穷尽之意)所有过罪。

能具足无上六波罗蜜(一、檀波罗蜜。檀者檀那之略,译曰布施,财施,无畏施,法施之大行也。二、尸罗波罗蜜。尸罗,译曰戒,在家出家小乘大乘等之一切戒行也。三、羼提波罗蜜。羼提,译曰忍辱,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等,及非情寒热饥渴等之大行也。四、毗梨耶波罗蜜。毗梨耶,译曰精进,精励身心进修前后之五波罗蜜也。五、禅波罗蜜。禅者禅那之略,译曰惟修,新曰静虑。又名三昧,译作定。思惟真理定止散乱之心之要法也。有四禅八定乃至百八三昧等之别。六、般若波罗蜜。般若,译曰智慧,通达诸法之智及断惑证理之慧也。菩萨修此六法,究竟自利利他之大行,到涅槃之彼岸,故称六波罗蜜)。所作世事(人世间的一切活动)超过诸众生。

信心坚固修集慈悲(慈与悲。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但不悕求慈悲果报。

注解:
【精进】:(术语)又曰勤。小乘七十五法中大善地法之一,大乘百法中善心所之一。勇猛修善法,断恶法之心作用也。唯识论六曰:“勤谓精进,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辅行二曰:“于法无染曰精,念念趣求曰进。”慈恩上生经疏下曰:“精谓精纯无恶杂故,进谓升进不懈怠故。”华严大疏五曰:“精进,练心于法名之为精,精心务达目之为进。”维摩经佛国品曰:“精进是菩萨净土。”案汉书,召属县长吏,选精进掾史。注:精明而进趣也。此为精进二字之出处。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烦恼】:1、烦是扰义,恼是乱义,凡能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心烦意乱的情事,都叫做“烦恼”。 2、心所名,有六种。(参见:六根本烦恼)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忍辱】:(术语)梵语羼提Ks!a%nti,译曰忍辱,忍受诸侮辱恼害而无恚恨也,六波罗蜜之一。法界次第下之上曰:“羼提,秦言忍辱。内心能安忍外所辱境,故名忍辱。”维摩经佛国品曰:“忍辱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三十二相庄严,众生来生其国。”注“肇曰:忍辱和颜,故系以容相,而岂直形报而已。”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涅槃】: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提心】:梵语 bodhi-citta。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作无上正真道意、无上菩提心、无上道心、无上道意、无上心、道心、道意、道念、觉意。即求无上菩提之心。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当得速成无上菩提。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正愿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及菩萨学之所依;大乘菩萨最初必须发起大心,称为发菩提心、发心、发意;而最初之发心,称初发心、新发意。求往生净土者,亦须发菩提心。无量寿经卷下谓,三辈往生之人皆应发无上菩提心。菩提心之体性,大日经卷一住心品谓,如实知自心,即为菩提。即以本有之自性清净心为菩提心。
FROM:【佛光大辞典】

【苦恼】:(术语)生死海之法,总为苦我恼我者,一无安稳之自性。无量寿经下曰:“贪恚愚痴,苦恼之患。”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生死】:梵语 sam!sa^ra,或 ja^ti-maraN!a。音译作缮摩末剌諵、阇提末剌諵。又作轮回。谓依业因而于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等六道迷界中生死相续、永无穷尽之意。与“涅槃(菩提)”相对称。又生死无尽,以海为喻,故称为生死海。生死乃苦恼之世界,故亦称生死苦海;渡越生死苦海,而到达涅槃之彼岸,此事极为困难,故又称难渡海。FROM:【佛光大辞典】

【六波罗蜜】:(名数)一、檀波罗蜜。檀者檀那之略,译曰布施,财施,无畏施,法施之大行也。二、尸罗波罗蜜。尸罗,译曰戒,在家出家小乘大乘等之一切戒行也。三、羼提波罗蜜。羼提,译曰忍辱,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等,及非情寒热饥渴等之大行也。四、毗梨耶波罗蜜。毗梨耶,译曰精进,精励身心进修前后之五波罗蜜也。五、禅波罗蜜。禅者禅那之略,译曰惟修,新曰静虑。又名三昧,译作定。思惟真理定止散乱之心之要法也。有四禅八定乃至百八三昧等之别。六、般若波罗蜜。般若,译曰智慧,通达诸法之智及断惑证理之慧也。菩萨修此六法,究竟自利利他之大行,到涅槃之彼岸,故称六波罗蜜。见法界次第下之上(梵名出次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世事】:人世间的一切活动。        

【慈悲】:慈与悲。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涅槃经说:“大慈大悲,名为佛性。”观无量寿经也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也,以无缘慈,摄诸众生。”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于怨亲中其心无二。施时平等舍身亦尔。知无常相不惜身命。

以四摄法摄取众生。知世谛故随众生语。

为诸众生受苦之时。其心不动如须弥山。

虽见众生多作诸恶。有少善者心终不忘。

[末学解说]

对于怨亲(怨者害我者也,亲者爱我者也)其心无二(指对一切现象应无分别,或超越各种区别)。布施时平等,舍身也是如此。了知无常相(菩萨修慈忍时,思惟一切众生,及诸万物,皆悉无常;谁是骂者,谁是受者,言语性空,刹那不住,由是观故,破于常相,成就忍心,是为无常相)不惜身命(指能舍身命。谓为求无上道,能舍去身命。佛教以救度众生,求无上菩提为目标,为此而不惜身命,即表示修行佛道之决心)。

以四摄法(一布施摄。谓若有众生乐财则布施财,若乐法则布施法,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我受道也。二爱语摄。谓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附我受道也。三利行摄。谓起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使由此生亲爱之心而受道也。四同事摄。谓以法眼见众生根性,随其所乐而分形示现,使同其所作沾利益,由是受道)摄取(又作摄取不舍)众生。因了知世谛(对真谛之称。世者世间,世俗。谛者事实,又道理。世间之事实,又世俗人所知之道理,谓之世谛)而随顺众生语。

为诸众生受苦之时,其心不动如同须弥山。

虽见众生多作诸恶,但对有少善者,心始终不忘。

注解:
【怨亲】:(术语)怨者害我者也,亲者爱我者也。大集经二十六曰:“于怨亲中平等无二。”焰罗王供行法次第曰:“供师运一念,离自他之异,故曰无遮心,绝怨亲之念号平等。”智度论二十曰:“慈心转广,怨亲同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不二】:又作无二、离两边。指对一切现象应无分别,或超越各种区别。据大乘义章卷一载,一实之理妙寂离相,如如平等,亡于彼此,故称为不二。又为真如、法性之别名。然主要系作为认识论与方法论而受重视。中论等总结般若思想,以“不生亦不灭”等八不表明法性之本质,并作为不执偏见、契合法性之佛教认识,此称中道观。p960  FROM:【佛光大辞典】

【无常相】:菩萨修慈忍时,思惟一切众生,及诸万物,皆悉无常;谁是骂者,谁是受者,言语性空,刹那不住,由是观故,破于常相,成就忍心,是为无常相。(梵语刹那,华言一念。)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不惜身命】:指能舍身命。谓为求无上道,能舍去身命。佛教以救度众生,求无上菩提为目标,为此而不惜身命,即表示修行佛道之决心。p991  FROM:【佛光大辞典】

【四摄法】:(名数)一布施摄。谓若有众生乐财则布施财,若乐法则布施法,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我受道也。二爱语摄。谓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附我受道也。三利行摄。谓起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使由此生亲爱之心而受道也。四同事摄。谓以法眼见众生根性,随其所乐而分形示现,使同其所作沾利益,由是受道也。仁王经中曰:“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梵Catuh-sam%graha-vestu。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摄取】:梵语 parigraha。<一>又作摄取不舍。谓阿弥陀佛摄受护念念佛之众生而不舍。据观无量寿经载,阿弥陀佛之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摄受照护念佛之众生而不舍,故称摄取不舍,或称摄取照护、摄护。其光明之利益,称为摄取光益。善导之观经疏定散义举出念佛众生蒙摄取利益之三缘,此谓摄取三缘。即:(一)亲缘,谓佛与众生之意志、行为(即三业)相应。(二)近缘,谓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显现于其眼前。(三)增上缘,谓众生由念佛而消除其罪障,临终时,佛与圣众迎往净土。(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下(智顗)、安乐集卷下、往生礼赞偈)
 <二>选择之意。谓摄物而取之。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七中):“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令我于世速成正觉。”p6846  FROM:【佛光大辞典】

【世谛】:(术语)对真谛之称。世者世间,世俗。谛者事实,又道理。世间之事实,又世俗人所知之道理,谓之世谛。又曰俗谛,世俗谛,覆俗谛等。涅槃经曰:“如出世人所知者,第一义谛。世间人所知,名为世谛。”仁王经上曰:“世谛幻化起,譬如虚空花。”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于三宝所不生疑心乐为供养。若少财时先给贫穷后施福田。先为贫苦后为富者。

乐赞人善为开涅槃。所有伎艺欲令人学。见学胜己生欢喜心。

不念自利常念利他。身口意业所作诸善。终不自为恒为他人。

是名实义菩萨。

[末学解说]

对于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不会生疑心,乐为供养。如果少财时,会先给贫穷,后施福田(田以生长为义,人若行善修慧,犹如农夫于田中下种,必能获得福慧之善报,故名“福田”)。先为贫苦者,后为富者。

乐于称赞人善,为其开示涅槃(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所有伎艺对众生会倾囊相授。见到超过自己的人,会生欢喜心。

不念自利(利益自己。‘自利’系指自己为得悟而修行,上求菩提),常念利他(利益他人。‘利他’则是为利益他人、救济他人而宣说教法,下化众生)。身、口、意业所作的一切善行,始终不是为了自己,永远是为了他人。

这称为实义菩萨。

注解:
【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福田】:田以生长为义,人若行善修慧,犹如农夫于田中下种,必能获得福慧之善报,故名“福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涅槃】: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自利·利他】:自利与利他的并称。指利益自己且利益他人。又作自他利(sva-para^rtha)、自利他利、自他二利、自利利人、自行化他、自信教人信、自益益他、自觉觉他等。‘自利’系指自己为得悟而修行,上求菩提;‘利他’则是为利益他人、救济他人而宣说教法,下化众生。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 [经文] --

善男子。菩萨有二种。

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为实义菩萨。是不为难。

在家菩萨。是乃为难。何以故。

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末学解说]

善男子!菩萨(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有二种:

一者、在家(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二者、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

出家菩萨为实义菩萨。是不为难。

在家菩萨是乃为难。为什么呢?

因为在家之人,多有恶因缘所缠绕的缘故。

注解:
【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在家】:梵语 gr!ha-stha,巴利语 gahat!t!ha。又作居家、住家、在家人。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家有二种,一为世俗之家,一为三界牢狱之家。出世俗之家易,出三界牢狱(五欲六尘)之家难。身出家指出世俗之家,心出家则指出三界牢狱之家。在家而归依佛教,受持三归五戒者,亦成为佛教教团(广义之僧伽)之一员,男众称为优婆塞,女众称为优婆夷。
 又因在家人穿著白(即素色)衣,出家人穿著黑(缁)衣,故又称在家人为“白衣”,称出家人为“缁衣”、“染衣”或“缁门”;而在家、出家二者,合称为“缁素”。若一度出家,复返于在家俗人之生活者,称为还俗、归俗或复饰。
 佛教认为在家生活易沉湎于物欲、情爱等执著,妨碍佛道修行,故诸经论中广说在家之过患。如大宝积经卷八十二举出多尘污、具缚、多垢等九十九种过患;文殊师利问经卷下举出有障碍、摄受诸垢、行诸恶、尘垢处、溺欲淤泥等九十种(一说九十五种)过患。五分律卷十五、大智度论卷七十、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一等,亦皆有在家过患之说。
 然在家人亦有深位之菩萨,如维摩、贤护、胜鬘夫人、庞蕴等,彼等皆在家人证果之典型。大智度论卷八十一举出菩萨有在家、出家二种。又谓在家菩萨若福德因缘殊胜,而有大财富,复知罪福,兼能悲悯众生,则其求佛道宜先行布施,次第随因缘行诸波罗蜜。又大宝积经卷八十二载,在家菩萨归依佛、法、僧三宝,各可成就四法。归依佛可成就四法:(一)不舍菩提心,(二)不废劝发菩提心,(三)不舍大悲,(四)于余乘中终不生心。归依法可成就四法:(一)于法师人亲近依附,(二)听闻法已善思念之,(三)如所闻法为人演说,(四)以此说法功德回向无上正真之道。归依僧可成就四法:(一)若有未定入声闻乘,劝令发于一切智心。(二)若以财摄若以法摄,依于不退菩萨之僧。(三)不依声闻僧求声闻德。(四)心不住声闻之中。(杂阿含经卷二十、中阿含卷三十六何苦经、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菩萨善戒经卷七、优婆塞戒经卷三、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四、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五、俱舍论卷十四、大藏法数卷十六)((参见:出家)1558)p2324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

通过学习什么叫[假名菩萨]?[实义菩萨]?
末学对照检查,对号入座,由此深深忏悔!

自己的种种行为便是[假名菩萨]的范畴
且距离[实义菩萨]的标准还差得很远呢

什么是[假名菩萨]?

【假名菩萨】:指大乘菩萨五十二阶位中之十信位菩萨。又作名字菩萨、信想菩萨。五十二阶位系指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位、等觉位、妙觉位等,其中之十信位即是具有信心、念心、精进心等之十种修行阶段;此十种修行阶段,仅有菩萨之名而未具实质,故称为假名菩萨。(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参见:十信)454)p4379  FROM:【佛光大辞典】

在佛经中讲了[假名菩萨]具体的内容,在【佛光大辞典】解释中,归总即是“仅有菩萨之名而未具实质

不禁又想到了老师对自己的教诲:
“......开始实修也有不算短的一段时间了,但是你有真正实质性的提升没有?问题在哪里自己知道吗?”“如果你真心想提升,真想当菩萨,就要拿出真心来,而不只是每天做做功课且自以为有在生活中落实佛法就算......”

对照佛经中[假名菩萨][实义菩萨]的内容,比如:

常造诸业。受生死乐。
(附注:时常造作种种生死轮回业,还以此为乐)”

悔恨放逸。于己身所。
(附注:身心放逸没有节度,恶性循环,心常懊悔怨恨,无法清净)”

亦不勤修坏结方便。
(附注: 不精进修行断除烦恼结的方法和方便).....”

这些自己都具足了

其心坚固。怜愍一切。
口言柔濡。先语实语。无有恶语及两舌语。

勤修精进轻贱烦恼。令彼烦恼不得自在。
心不放逸常修忍辱。为涅槃果持戒精进。

以四摄法摄取众生。知世谛故随众生语。
为诸众生受苦之时。其心不动如须弥山。

乐赞人善为开涅槃。所有伎艺欲令人学。见学胜己生欢喜心。
不念自利常念利他。身口意业所作诸善。终不自为恒为他人.....”

这些自己都还不具足

由此,末学真心的忏悔!深深的忏悔!

善知识教导:
其实我们生活中随时显露的贪瞋痴,都能验证我们的修持
如何验证我执和破除我执呢?如何破除四相呢?
其实都在日常生活的实修
如[楞严经]所说,因次第尽,这要由生活中逐渐破除
如何在生活中实修来破除呢?
就是以[第六度般若蜜]的观念来落实六度般罗蜜的前五度
就是以[无住生心]和[不着四相]的观念,来落实[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
这样就能逐渐实证[般若般罗蜜]
这在很多经中都讲的很清楚,例如[般若]系列经典或[大宝积经]...
——您懂金刚经吗?您真的开悟了吗?您真的实证了吗?
如何实际实修验证呢?
就是老实行菩萨道,在生活中落实种种佛法
在尚未成佛之前,我们可以透过行菩萨道来验证自己的所学所知
如果您是真懂真明白,那就会因此逐渐成佛
这样才不会形成空谈,形成戏论

这种实际的内涵,要靠实际的普渡众生才能验证,才能真知
才能在行菩萨道的过程中逐渐真知实证——[略说]如何真知实证?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18#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5 17:19: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1-17 07:37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以上

优婆塞戒经义菩萨心坚固品第九


--
[经文] --

善生言:世尊!义菩萨者,云何自知是义菩萨?

[末学解说]

善生(为佛陀时代印度王舍城长者之子,俗称善生童子)问到:世尊!实义菩萨,如何能够自知是实义菩萨呢?

注解:
【善生】:梵名 Si^n%ga^laka。音译尸迦罗越。为佛陀时代印度王舍城长者之子,俗称善生童子。佛见其学婆罗门每朝洗浴礼拜六方之法,遂教以佛法之六方礼。(善生子经)p4878 FROM:【佛光大辞典】

【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苦行时,先自诫心。

善男子!我念往昔行菩萨道时,先从外道受苦行法,至心奉行,心无退转。

无量世中以灰涂身,唯食胡麻、小豆、粳米、粟米、等,日各一粒;

荆棘恶刺、㭬木、地石以为卧具;牛屎、牛尿以为病药。

盛夏之月,五热炙身;孟冬之节,冻冰儭体。

或受草食、根食、茎食、叶食、果食、土食、风食,作如是等诸苦行时,自身他身俱无利益。

虽尔、犹故心无退转,出胜一切外道苦行。

[末学解说]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习苦行(又常曰难行苦行,敢为身所难堪之诸种行也)时,先自我诫(诸恶莫作,称为诫门)心。

善男子!我忆念往昔行菩萨道(菩萨之修行。即修六度万行,圆满自利利他,成就佛果之道)时,先从外道(于佛教外立道者。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者)受苦行法,至心(至诚之心也,又至极之心也,心源彻到也)奉行(奉承行持教命也),心没有退转。

无量世中,以灰涂身,只食胡麻、小豆、粳米、粟米、等,每日各一粒;

以荆棘恶刺、㭬木、地石为卧具;以牛屎、牛尿为病药。

盛夏之月,五热炙身(即曝晒于烈日下,而于身体四方燃火之苦行。行此苦行之外道,即称五热炙身外道);孟冬之节,冻冰身体。

或受草食、根食、茎食、叶食、果食、土食、风食,作这样的种种苦行时,对自身、他身都没有利益。

虽然如此,心也仍然没有退转,超越一切外道苦行。

注解:
【苦行】:(术语)梵语Dus!kara-carya又Tapas,又常曰难行苦行,敢为身所难堪之诸种行也。主指佛法以外外道所教之行业。以苦行为出离解脱之道,此思想印度多行之者。观世尊六年苦行之事迹可知。至后世,佛教中之荒行亦云苦行。【又】寺内之净人谓之苦行。传灯录(丰干章)曰:“本寺厨中,有二苦行:曰寒山子、拾得。”宋高僧传(常誉传)曰:“乃礼归宗寺禅师,充苦行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诫劝】:指诫、劝二门。佛教教义不出诫、劝二门,诸恶莫作,称为诫门;诸善奉行,称为劝门。百论疏卷上之中(大四二·二四八下):“佛法大宗,唯诫与劝。恶止,明诸恶莫作,谓诫门也;善行,则众善奉行,明劝门也。”(中观论疏卷一)p5917FROM:【佛光大辞典】

【菩萨道】:梵语 bodhisattva-carya^。<一>菩萨之修行。即修六度万行,圆满自利利他,成就佛果之道。故菩萨道乃成佛之正因,成佛乃菩萨道之结果;欲成佛,必先行菩萨道。(法华经卷一)
 <二>指大乘佛教。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教法。(灌顶经卷十二)p5226 FROM:【佛光大辞典】

【外道】:(术语)于佛教外立道者。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者。资持记上之一曰:“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别行邪法。”天台净名疏一之本曰:“法外妄解,斯称外道。”三论玄义上曰:“至妙虚通,目之为道。心游道外,故名外道。”圆觉经集注中曰:“心行理外,故名外道。”梵网经上曰:“天魔外道,相视如父母。”法华经譬喻品曰:“未曾念外道典籍。”圆觉经曰:“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身心。”外道之种类不一。百论有“二天三仙”,四宗论及入大乘论有“四外道”,维摩经,涅槃经等有“六师”,唯识论有“十三外道”,瑜伽论有“十六外论师”,外道小乘涅槃论有“二十种”,大日经有“三十种”,涅槃经,僧祇律等有“九十五种”,华严经,智度论等有“九十六种”。以下逐项详说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至心】:(术语)至诚之心也,又至极之心也,心源彻到也。晋书王嘉传曰:“候之者,至心则见之,不至心则隐形不见。”按,道经云至心朝礼,本此。无量寿经上曰:“至心信乐,欲生我国。”金光明经上曰:“至心念佛。”同文句二曰:“至心者彻到心源,尽心实际,故言至心。”同文句记曰:“至犹极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奉行】:(杂语)奉承行持教命也。仁王经末曰:“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胜鬘经末曰:“闻佛所说,欢喜奉行。”维摩经末曰:“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往生论注下曰:“经始称如是,彰信为能入,末言奉行,表服膺事已。”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热】:古代印度外道苦行之一。即曝晒于烈日下,而于身体四方燃火之苦行。行此苦行之外道,即称五热炙身外道。(维摩经义疏卷中一)p1196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我于往昔为四事故,舍弃身命:

一者、为破众生诸烦恼故,

二者、为令众生受安乐故,

三者、为自除坏贪着身故,

四者、为报父母生养恩故。

菩萨若能不惜身命,即自定知是义菩萨。

[末学解说]

善男子!我于往昔为四种事,而能舍弃身命(吾身与吾寿命也。身者以四大为体,命者以寿暖识为体):

一者、为了破除众生诸烦恼,

二者、为了令众生得受安乐,

三者、为了自我除坏贪着身,

四者、为了报达父母生养恩。

菩萨如果能不惜身命,即自己可确定了知,是实义菩萨。

注解:
【身命】:(杂语)吾身与吾寿命也。身者以四大为体,命者以寿暖识为体。法华经劝持品曰:“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贪着心】:引取之心为贪,谓于六尘等顺情之境,引取无厌,恋着不舍,故名贪着心。(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善男子!我于往昔为正法故,剜身为灯三千六百。

我于尔时具足烦恼,身实觉痛,为诸众生得度脱故,谕心令坚,不生退转。

尔时、即得具足三事:

一者、毕竟无有退转,

二者、得为实义菩萨,

三者、名为不可思议,是名菩萨不可思议。

[末学解说]

善男子!我于往昔为正法(真正之道法也)之故,剜身为灯(刳身燃灯以供养佛,表至诚也)三千六百盏。

我在那时,具足烦恼(烦是扰义,恼是乱义,凡能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心烦意乱的情事,都叫做“烦恼”),身体真实感觉到很痛,但为了诸众生能够获得度脱(超越生死之苦,解脱烦恼。为得度解脱之略称。又作得脱。即脱离三界流转之境界,而达涅槃之彼岸),告诉自心令其坚固,不生退转。

当时,立即得以具足三事:

一者、毕竟(即究极、至极、最终之意没有退转,

二者、成为实义菩萨,

三者、名为不可思议(又作不思议、难思议。指不可思虑言说之境界。主要系用以形容诸佛菩萨觉悟之境地,与智慧、神通力之奥妙),这称为菩萨不可思议。

注解:
【正法】:(术语)真正之道法也。理无差曰正。以三宝中之法宝,教理行果之四者为体。无量寿经上曰:“弘宣正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剜灯】:(修法)刳身燃灯以供养佛,表至诚也。贤愚经一说世尊为虔阇尼梨王时,为欲闻劳度差婆罗门之法而行之。报恩经二大同小异。止观七曰:“三藏中事施雄猛,剜灯救贸国城妻子,而理观全无毫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烦恼】:1、烦是扰义,恼是乱义,凡能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心烦意乱的情事,都叫做“烦恼”。2、心所名,有六种。(参见:六根本烦恼)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度脱】:超越生死之苦,解脱烦恼。为得度解脱之略称。又作得脱。即脱离三界流转之境界,而达涅槃之彼岸。(佛说无量寿经卷上、法华经序品)p3779 FROM:【佛光大辞典】

【毕竟】:梵语 atyanta。又作究竟、至竟。即究极、至极、最终之意。远离烦恼污染之绝对清净真理(如涅槃、实相、空性等),称为毕竟净;佛为众生究竟之所归依处,故称毕竟依;绝对空称为毕竟空;佛所证为究极之悟境,非他所能类比,称为毕竟觉(意同无上觉);究竟法界理性之智慧,称为毕竟智;宇宙万有实为空无,故终无常住,称为毕竟无常住。(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七、卷四十、注维摩经卷十、往生论注卷下)p4736 FROM:【佛光大辞典】

【不可思议】:<一>梵语 a-cintya。又作不思议、难思议。指不可思虑言说之境界。主要系用以形容诸佛菩萨觉悟之境地,与智慧、神通力之奥妙。俗谓事理深妙神奇,无法以思索或讨论而得者,皆以“不可思议”形容之,盖系援引自佛教经典。
 增一阿含经卷十八谓,世界、众生、龙、佛土境界为四不可思议者。大宝积经卷八十六等亦举出:业、龙、禅、佛等四种境界为不可思议者。大智度论卷三十则举出:众生多少(众生无增无减)、业果报(一切差别由业力而生)、坐禅人力(由禅定之力而现神通)、诸龙力(龙之一滴水,则可降大雨)、诸佛力(佛陀圆满成就十力)等五种不可思议。
 另据旧译华严经卷三十佛不可思议法品之载,诸佛有刹土、净愿、种姓、出世、法身、音声、智慧、神力自在、无碍住、解脱等十种不可思议。同经卷三十七离世间品,亦载菩萨之十种不可思议。此系说明诸佛、菩萨之解脱、智慧、神力等,乃言语思虑所不能及者。复次,华严经与维摩经称为不思议解脱经,阿弥陀佛称为不可思议光如来,菩萨称为不思议慧菩萨、难思议菩萨等,皆为其例。((参见:四不思议)1662)
 <二>唐代僧。为新罗国零妙寺(灵妙寺)沙门,名不可思议,为善无畏之弟子。唐开元(713~741)末年撰大日经供养次第法疏二卷,世称不思议疏。其余事迹不详。p962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又我往昔为正法故,于一劫中,周身左右受千疮苦。

尔时具足一切烦恼,身实觉苦,为诸众生得度脱故,谕心令坚,不生退转,是名菩萨不可思议。

又我往昔为一鸽故,弃舍是身。

尔时具足一切烦恼,身实觉苦,为诸众生得度脱故,谕心令坚,不生退转,是名菩萨不可思议。

[末学解说]

再有,我于往昔为正法(真正之道法也)之故,在一劫中,周身左右受到千疮之苦。

当时具足一切烦恼(烦是扰义,恼是乱义,凡能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心烦意乱的情事,都叫做“烦恼”),身体真实感觉到很苦,但为了诸众生能够获得度脱(超越生死之苦,解脱烦恼。为得度解脱之略称。又作得脱。即脱离三界流转之境界,而达涅槃之彼岸),告诉自心令其坚固,不生退转,这称为菩萨不可思议。

再有,我于往昔为一鸽之故,弃舍此身。当时具足一切烦恼(烦是扰义,恼是乱义,凡能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心烦意乱的情事,都叫做“烦恼”),身体真实感觉到很苦,但为了诸众生能够获得度脱(超越生死之苦,解脱烦恼。为得度解脱之略称。又作得脱。即脱离三界流转之境界,而达涅槃之彼岸),告诉自心令其坚固,不生退转,这称为菩萨不可思议。

注解:
【正法】:(术语)真正之道法也。理无差曰正。以三宝中之法宝,教理行果之四者为体。无量寿经上曰:“弘宣正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烦恼】:1、烦是扰义,恼是乱义,凡能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心烦意乱的情事,都叫做“烦恼”。2、心所名,有六种。(参见:六根本烦恼)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度脱】:超越生死之苦,解脱烦恼。为得度解脱之略称。又作得脱。即脱离三界流转之境界,而达涅槃之彼岸。(佛说无量寿经卷上、法华经序品)p3779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一切恶友诸烦恼业,即是菩萨道庄严伴。何以故?

一切凡夫无有智慧正念之心,故以烦恼而为怨敌;

菩萨智慧正念具足,故以烦恼而为道伴。恶友及业,亦复如是。

[末学解说]

善男子!一切恶友,种种烦恼业(依贪嗔无明之烦恼而造善恶之业),即是菩萨道(菩萨所修之道,亦即自利利他之道,如修“六度”,即是修菩萨道)之庄严伴。为什么呢?

一切凡夫(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平常人),因没有智慧、正念(正确的念头。不生邪念,忆念正道,叫做“正念”)之心,所以会将烦恼(烦是扰义,恼是乱义,凡能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心烦意乱的情事,都叫做“烦恼”)视为怨敌(怨恨仇敌也);

而菩萨则智慧、正念都具足,所以会将烦恼视为修道的伙伴。

恶友及烦恼业,都是如此。

注解:
【烦恼业苦】:(术语)又曰惑业苦。依贪嗔无明之烦恼而造善恶之业,依善恶之业而感三界之苦乐,又依此苦果之身而造起烦恼之业。如是三法轮转而游覆,故谓之三轮。亦曰三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凡夫】: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平常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萨道】:菩萨所修之道,亦即自利利他之道,如修“六度”,即是修菩萨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正念】:正确的念头。不生邪念,忆念正道,叫做“正念”。八正道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怨敌】:(杂名)怨恨仇敌也。金光明经二曰:“邻国怨敌兴如是念。”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烦恼】:1、烦是扰义,恼是乱义,凡能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心烦意乱的情事,都叫做“烦恼”。2、心所名,有六种。(参见:六根本烦恼)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舍离烦恼,终不得受恶有之身。

是故菩萨虽现恶业,实非身、口、意恶所作,是誓愿力。

以是愿力受恶兽身,为欲调伏彼畜生故。

菩萨现受畜生身已,善知人语、法语、实语、不粗恶语、不无义语,心常怜愍,修集慈悲,无有放逸,是名菩萨不可思议。

[末学解说]

善男子!舍离烦恼(烦是扰义,恼是乱义,凡能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心烦意乱的情事,都叫做“烦恼”),便始终不会得受恶有之身。

所以菩萨虽示现恶业(乖理之行谓之恶,身口意三者作事,谓为业),真实的情况,却并非是身、口、意之恶所作,而是誓愿力(指佛于过去世修行时所发大誓愿之力)。

比如,以这样的愿力(誓愿的力量。愿力之大,不可思议)受恶兽之身,是为了要调伏彼畜生的缘故。

菩萨示现受畜生身后,善知人语、法语(即说示正法之言语。又指佛陀之教说)、实语(即真实、不妄不异之语。指佛或修行者所说之话语)、没有粗恶语(即恶口,亦即以粗话骂人。十恶业之一)、没有无义语(没有意义的言语),心常怜愍(愍念一切众生,广行方便,饶益摄受),修集慈悲,没有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这称为菩萨不可思议。

注解:
【烦恼】:1、烦是扰义,恼是乱义,凡能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心烦意乱的情事,都叫做“烦恼”。2、心所名,有六种。(参见:六根本烦恼)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恶业】:(术语)乖理之行谓之恶,身口意三者作事,谓为业。俱舍论光记十三曰:“造作为业。”即十恶五逆之所作。四十华严经四十曰:“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六波罗蜜经五曰:“无始所造恶业,如大千界所有微尘。”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誓愿力】:指佛于过去世修行时所发大誓愿之力。佛果位所得之功德力,即全由过去因位之誓愿而成。p5930  FROM:【佛光大辞典】

【愿力】:誓愿的力量。愿力之大,不可思议。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语】:即说示正法之言语。又指佛陀之教说。瑜伽师地论卷八十八谓,如来依观待道理、作用道理、因成道理、法尔道理等四道理宣说正法;由此,如来亦称为“法语者”。故依循道理宣说正法,即谓说法语。
 至我国唐、宋时代,有以韵语演说佛法而成所谓“偈”者,后来亦由此而演变成以散文作契合佛法之修行法语,做为进道助勉作用。后世禅家则专指诸祖之教示与禅师开示之机语为法语。(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五、大宝积经卷八十二、大般若经卷五六九、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卷六、摩诃僧祇律卷二十六、考信录卷四、禅关策进诸祖法语节要、禅林象器笺经录门)p3420  FROM:【佛光大辞典】

【实语】:梵语 satya-va^da,巴利语 sacca-va^da。即真实、不妄不异之语。指佛或修行者所说之话语。金刚般若经(大八·七五○中):“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在长阿含卷八众集经中,论及口之四善行时,将实语(巴 musa^-va^di^-verama^N!i^,离妄语)与软语、不绮语、不两舌三者共举;同经卷十二清净经中,将实语(巴 bhu^ta-va^di^) 与应时语、义语、利语、法语、律语等五者并举;卷十四梵动经中,则将实语与知时之语、利语、法语、律语、止非之语等五者共举。
 显密二教于此说法略有不同,在显教中,谓所说称于实,又如言起行,其言行能相应者为实语;华严经探玄记卷六(大三五·二二九下):“如言起行,故云实语。”密教则以说真如之言为实语,即释摩诃衍论卷二所说五种语中之第五种如义语;大日经疏卷一(大三九·五七九中):“真言,梵曰漫怛攞,即是真语、如语、不妄不异之音。”(别译杂阿含经卷四、卷十四、正法念处经卷五十四、大宝积经卷七十九、大方等大集经卷十)p5790 FROM:【佛光大辞典】

【粗恶语】:即恶口,亦即以粗话骂人。十恶业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义语】:没有意义的言语。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怜愍相】:谓菩萨以慈悲菩提之心,愍念一切众生,广行方便,饶益摄受,是为怜愍相。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我于往昔受熊身时,虽具烦恼,烦恼于我无自在力。


何以故?具正念故。我于尔时,怜愍众生,拥护正法,修行法行。

受瞿陀身,劫宾耆罗身,兔身,蛇身,龙身,象身,金翅鸟身,鸽身,鹿身,猕猴、羖羊、鸡雉、孔雀、鹦鹉、虾蟆,

我受如是鸟兽身时,虽具烦恼,烦恼于我无自在力。

何以故?具正念故,怜愍众生,拥护正法,修行法行。

[末学解说]

善男子!比如,我于往昔受熊身时,虽然有烦恼(烦是扰义,恼是乱义,凡能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心烦意乱的情事,都叫做“烦恼”),然而烦恼对于我,没有自在(进退无碍)力。

为什么呢?因为具足正念(正确的念头。不生邪念,忆念正道,叫做“正念”)的缘故。我于当时,能够怜愍众生,拥护正法(真正之道法也),修行法行(按法行为)。

受瞿陀身,劫宾耆罗身,兔身,蛇身,龙身,象身,金翅鸟身,鸽身,鹿身,猕猴、羖羊、鸡雉、孔雀、鹦鹉、虾蟆,

我受像这样的鸟兽之身时,虽然有烦恼,然而烦恼对于我,没有自在力。

为什么呢?因为具足正念的缘故,能够怜愍众生,拥护正法,修行法行。

注解:
【烦恼】:1、烦是扰义,恼是乱义,凡能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心烦意乱的情事,都叫做“烦恼”。2、心所名,有六种。(参见:六根本烦恼)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正念】:正确的念头。不生邪念,忆念正道,叫做“正念”。八正道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自在】:(术语)进退无碍,谓之自在。又心离烦恼之系缚,通达无碍。谓之自在。法华经序品曰:“尽诸有结,心得自在。”唯识演秘四末曰:“施为无拥,名为自在。”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法】:(术语)真正之道法也。理无差曰正。以三宝中之法宝,教理行果之四者为体。无量寿经上曰:“弘宣正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行】:按法行为;宗教活动。 《佛学词典》

-- [经文] --

善男子!于饥馑世,我立大愿,以愿力故受大鱼身,为诸众生离于饥渴;食我身者,修道、念道、无恶罪过。

疾疫世时,复立大愿,以愿力故身为药树,诸有病者,见、闻、触我,及食皮肤、血肉、骨髓,病悉除愈。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受如是苦,心不退转,是名义菩萨。

[末学解说]

善男子!在饥馑世(中劫末期,人寿减至十岁时,人为非法贪,染污相续之不平等爱障蔽其心,邪法萦缠,嗔毒增上,相见便起猛利害心,故天龙忿责,不降甘霖,由是世间久遭饥馑,既无支济,多数命终),我立下大愿,因愿力(誓愿的力量。愿力之大,不可思议)的缘故而受大鱼之身,为了令诸众生脱离饥渴;食我身者,修道(修行正道)、念道、没有恶罪过。

疾疫世(谓人寿减至二十岁时,有大疾疫,种种诸病,一切皆起。以是因缘,世间人民,疾疫死者,其数无量)时,又立下大愿,因愿力(誓愿的力量。愿力之大,不可思议)的缘故,身为药树,一切有病者,见、闻、触我,及食我的皮肤、血肉、骨髓,其病都能够去除痊愈。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受到这样的苦,心能够不退转,这称为实义菩萨。

注解:
【饥馑灾】:梵语 durbhi-ks!a^ntara kalpa。又作饥馑劫、饥馑中间劫。为中劫末期所起小三灾之一。三灾即刀兵、疾疫、饥馑。中劫末期,人寿减至十岁时,人为非法贪,染污相续之不平等爱障蔽其心,邪法萦缠,嗔毒增上,相见便起猛利害心,故天龙忿责,不降甘霖,由是世间久遭饥馑,既无支济,多数命终。(俱舍论卷十二)((参见:三灾)554)p6884  FROM:【佛光大辞典】

【愿力】:誓愿的力量。愿力之大,不可思议。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修道】:1、修行正道。2、菩萨于见道之后,再进一步,登入初地,渐进而至十地,此时称为“修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疾疫灾】:谓人寿减至二十岁时,有大疾疫,种种诸病,一切皆起。以是因缘,世间人民,疾疫死者,其数无量,是名疾疫灾。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未完待续~)
===============================================

在上面的佛经中,针对这段内容:

善男子!一切恶友诸烦恼业,即是菩萨道庄严伴。何以故?一切凡夫无有智慧正念之心,故以烦恼而为怨敌;菩萨智慧正念具足,故以烦恼而为道伴。恶友及业,亦复如是。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不论遇到或是被围绕着恶友或烦恼业
成为怨敌,还是伙伴,主动权在自己

如果有智慧,有正念
恶友、烦恼业就可以成为伙伴
反之,就是怨敌

凡夫[贪财畏苦],[爱美厌丑],[顺来沉溺],[逆来悲苦]
心随境转无法转境,因此沉沦于六道轮回虚妄之中

真实修者,不着两边,顺逆善恶,明白深义,皆利成就
——您懂修行吗?[善][恶]都是考验,[顺][逆]都是助缘
实修者请善用[四正勤]断念转念

透过[布施],放生,施食来培养慈悲心,同理心,舍离心,欢喜心,感恩心
透过[戒律]和学习[忍辱],来断除上述讲的批斗挑拨种种负面的心念和行为
透过[精进]实修~念佛,持咒,拜佛,和[三昧(禅定)]观修,
来熟悉心识作用的运作和控制,增长专心和[定力],破除负面心念
透过读诵佛经,学习法义,明白法界真相,增长[智慧],破除执着,
次第增上清净慈悲平等光明心,而逐渐恢复佛性成佛
——[考验]和[助缘]的原理:细谈[善][恶]都是考验,[顺][逆]都是助缘
修持[菩萨道]是很奥妙的,
菩萨道的修持是靠发起大乘心,所以任何地方都能行菩萨道,
就看您自己能不能有智慧利用当下的种种缘分(不管好坏),转念而发起大乘心
如果心态正确的,您就会知道正确的方法,自己就会知道该做些什么
心态正确了,佛菩萨就会暗中加持您,增上您的修行,也会改变您的环境和家人
您就能够逐渐体会到佛菩萨的用心,和心法实修的重要
这样您会更了解[[感恩心]],更了解心法
也更感恩佛菩萨和一切众生

菩萨道的方法很多,[四无量心],[四弘愿],[六度波罗蜜],[四摄法]
这些您都要尽量逐渐去了解修持和体会,这样您就能逐渐解决一切问题——[心法实修-转念]菩萨行者,不论遇到逆缘或顺缘都是好缘,心念一转,就能发起[感恩心]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19#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6 18:11: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1-17 09:13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菩萨修行六波罗蜜时,终不悕求六波罗蜜果,但以利益众生为事。

菩萨深知生死过患,所以乐处,为利众生受安乐故。

菩萨了知解脱安乐、生死过患而能处之,是名菩萨不可思议。

菩萨所行,不求恩报,受恩之处,常思反报。

善男子!一切众生常求自利,菩萨所行恒求利他,是名菩萨不可思议。

菩萨摩诃萨具足烦恼,于怨亲所平等利益,是名菩萨不可思议。

[末学解说]

菩萨(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修行六波罗蜜(一、檀波罗蜜。檀者檀那之略,译曰布施,财施,无畏施,法施之大行也。二、尸罗波罗蜜。尸罗,译曰戒,在家出家小乘大乘等之一切戒行也。三、羼提波罗蜜。羼提,译曰忍辱,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等,及非情寒热饥渴等之大行也。四、毗梨耶波罗蜜。毗梨耶,译曰精进,精励身心进修前后之五波罗蜜也。五、禅波罗蜜。禅者禅那之略,译曰惟修,新曰静虑。又名三昧,译作定。思惟真理定止散乱之心之要法也。有四禅八定乃至百八三昧等之别。六、般若波罗蜜。般若,译曰智慧,通达诸法之智及断惑证理之慧也。菩萨修此六法,究竟自利利他之大行,到涅槃之彼岸,故称六波罗蜜)时,始终不悕求六波罗蜜之果,只以利益众生为事。

菩萨深知生死过患(过咎与灾患),之所以乐于处之,是因为利益众生,令其能受安乐(身安心乐也)的缘故。

菩萨了知解脱(脱离束缚而得自在的意思,亦即涅槃的别名)安乐、生死过患而能处之,这称为菩萨不可思议(或为理之深妙,或为事之希奇,不可以心思之,不可以言议之也)。

菩萨所行,不会求恩报,然而受恩之处,却常思要回报。

善男子!一切众生常为求自利(利益自己),菩萨所行,则永远都是求利他(利益他人),这称为菩萨不可思议(或为理之深妙,或为事之希奇,不可以心思之,不可以言议之也)。

菩萨摩诃萨具足烦恼(烦是扰义,恼是乱义,凡能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心烦意乱的情事,都叫做“烦恼”),对于怨亲(怨者害我者也,亲者爱我者也)能够平等利益,这称为菩萨不可思议(或为理之深妙,或为事之希奇,不可以心思之,不可以言议之也)。

注解:
【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六波罗蜜】:(名数)一、檀波罗蜜。檀者檀那之略,译曰布施,财施,无畏施,法施之大行也。二、尸罗波罗蜜。尸罗,译曰戒,在家出家小乘大乘等之一切戒行也。三、羼提波罗蜜。羼提,译曰忍辱,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等,及非情寒热饥渴等之大行也。四、毗梨耶波罗蜜。毗梨耶,译曰精进,精励身心进修前后之五波罗蜜也。五、禅波罗蜜。禅者禅那之略,译曰惟修,新曰静虑。又名三昧,译作定。思惟真理定止散乱之心之要法也。有四禅八定乃至百八三昧等之别。六、般若波罗蜜。般若,译曰智慧,通达诸法之智及断惑证理之慧也。菩萨修此六法,究竟自利利他之大行,到涅槃之彼岸,故称六波罗蜜。见法界次第下之上(梵名出次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过患】:(杂语)过咎与灾患。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安乐】:(术语)身安心乐也。文句八下曰:“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解脱】:脱离束缚而得自在的意思,亦即涅槃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不可思议】:(术语)或为理之深妙,或为事之希奇,不可以心思之,不可以言议之也。法华玄义序曰:“所言妙者,妙名不可思议也。”维摩经慧远疏曰:“不可思议者经中亦名不思议也。通释是一,于中分别非无差异,据实望情不思议,据情望实名不可思议。”嘉祥法华疏三曰:“智度论云:小乘法中无不可思议事,唯大乘法中有之,如六十小劫说法华经谓如食顷。”维摩经序曰:“罔知所释然而能然者,不思议也。”同注经一曰:“生曰:不可思议者,凡有二种:一曰理空,非惑情所测。二曰神奇,非浅识所量。”【又】(人名)唐灵妙寺沙门,名不可思议,善无畏三藏之弟子也,释大日经第七卷供养次第法。世谓之不思议疏。不思议疏上曰:“小僧不可思议,多幸面咨和上,所闻法要,随分抄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自利·利他】:自利与利他的并称。指利益自己且利益他人。又作自他利(sva-para^rtha)、自利他利、自他二利、自利利人、自行化他、自信教人信、自益益他、自觉觉他等。‘自利’系指自己为得悟而修行,上求菩提;‘利他’则是为利益他人、救济他人而宣说教法,下化众生。

此二利广通于世间、出世间二法,乃大乘菩萨之所兼修。如《净土论》云(大正47·95a)︰‘菩萨如是修五门,行自利利他,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唯识论》卷九亦谓菩萨所修胜行随意乐力,一切皆通自他利行。若依别相论,六到彼岸、菩提分等为自利行摄,四种摄事、四无量等一切皆是利他行摄。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烦恼】:1、烦是扰义,恼是乱义,凡能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心烦意乱的情事,都叫做“烦恼”。2、心所名,有六种。(参见:六根本烦恼)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怨亲】:(术语)怨者害我者也,亲者爱我者也。大集经二十六曰:“于怨亲中平等无二。”焰罗王供行法次第曰:“供师运一念,离自他之异,故曰无遮心,绝怨亲之念号平等。”智度论二十曰:“慈心转广,怨亲同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善男子。若诸外道化众生时,或以恶语、鞭打、骂辱、摈之令出,然后调伏。

菩萨不尔,化众生时,无粗恶语、瞋语、绮语、唯有濡语、真实之语,众生闻已,如青莲遇月,赤莲遇日。

善男子!菩萨施时,财物虽少,见多乞求,不生厌心,是名菩萨不可思议。

菩萨教化盲、聋、喑、哑,愚痴边地恶众生时,心无疲厌,是名菩萨不可思议。

[末学解说]

善男子!如果诸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教化众生时,或以恶语、鞭打、辱骂、驱赶令出的方式,然后进行调伏。

菩萨则不同,教化众生时,没有粗恶语(即恶口,亦即以粗话骂人。十恶业之一)、嗔恚语、绮语(又作杂秽语、无义语。指一切淫意不正之言词)、只有柔然语、真实之语,众生闻后,如同青莲遇月,赤莲遇日。

善男子!菩萨布施时,财物虽少,但见到有多乞求者,也不会生起厌恶心,这称为菩萨不可思议(或为理之深妙,或为事之希奇,不可以心思之,不可以言议之也)。

菩萨教化盲、聋、喑、哑,愚痴(心性闇昧,无通达事理之智明也。与无明同)、边地(边隅之地。在西方极乐世界的边隅,有地名懈慢界,又名胎宫,往生到那里的人,五百岁不得见闻三宝)之恶众生时,心没有疲惫厌烦,这称为菩萨不可思议(或为理之深妙,或为事之希奇,不可以心思之,不可以言议之也)。

注解:
【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调伏】:(一)指内在之调和、控御身口意三业,制伏诸恶行。旨在令众生离过顺法,究竟出离。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中):“如法调伏诸众生力。”(二)指对外之教化,令三世怨敌、恶魔外道等舍恶降伏。谓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七上):“绍隆三宝能使不绝,降伏魔怨制诸外道。”
 在密教中,有不动、降三世、军荼利、大威德、金刚夜叉等五大明王,作忿怒之相,以之为本尊,令怨敌、恶魔信服之修法,称为调伏法(梵 abhica^raka),系五种或四种修法之一。(新华严经卷五、维摩经疏(净影)、华严经探玄记卷四)p6165  FROM:【佛光大辞典】

【粗恶语】:即恶口,亦即以粗话骂人。十恶业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绮语】:梵语 sam!bhinna-prala^pa。又作杂秽语、无义语。指一切淫意不正之言词。十恶之一。成实论卷八以非实语、实语而不以时、实语以时而随顺衰恼、实语以时而言无本末义理无次等皆为绮语。又瑜伽师地论卷八载,绮语之别称有非时语、非实语、非义语、非静语、不思量语、不静语、杂乱语、非有教语、非有喻语、非有法语等。(成实论卷九、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九、卷六十、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上)((参见:十善十恶)468)p5888  FROM:【佛光大辞典】

【不可思议】:(术语)或为理之深妙,或为事之希奇,不可以心思之,不可以言议之也。法华玄义序曰:“所言妙者,妙名不可思议也。”维摩经慧远疏曰:“不可思议者经中亦名不思议也。通释是一,于中分别非无差异,据实望情不思议,据情望实名不可思议。”嘉祥法华疏三曰:“智度论云:小乘法中无不可思议事,唯大乘法中有之,如六十小劫说法华经谓如食顷。”维摩经序曰:“罔知所释然而能然者,不思议也。”同注经一曰:“生曰:不可思议者,凡有二种:一曰理空,非惑情所测。二曰神奇,非浅识所量。”【又】(人名)唐灵妙寺沙门,名不可思议,善无畏三藏之弟子也,释大日经第七卷供养次第法。世谓之不思议疏。不思议疏上曰:“小僧不可思议,多幸面咨和上,所闻法要,随分抄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愚痴】:(术语)三毒之一。梵曰慕何Moha,译曰痴。心性闇昧,无通达事理之智明也。与无明同。瑜伽论八十六曰:“痴异名者,亦名无智,亦名无见,亦名非现观,亦名惛昧,亦名愚痴,亦名无明,亦名黑闇。”法界次第上之上曰:“迷惑之性,立之为痴。若迷一切事理,无明不了,迷惑妄取,起诸邪行,即是痴毒,亦名无明。”大乘义章五本曰:“闇惑名痴。”华严大疏钞二十曰:“迷于四谛,皆曰愚痴。”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边地】:边隅之地。在西方极乐世界的边隅,有地名懈慢界,又名胎宫,往生到那里的人,五百岁不得见闻三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菩萨有四不可思议:

一者、所爱重物能以施人,

二者、具诸烦恼能忍恶事,

三者、离坏之众能令和合,

四者、临终见恶说法转之;

是名菩萨四不可思议。


[末学解说]

善男子!菩萨有四种不可思议(或为理之深妙,或为事之希奇,不可以心思之,不可以言议之也):

一者、所珍爱的贵重之物能够布施给他人,

二者、虽具诸烦恼,但能够忍辱一切恶事,

三者、对于离坏之众生,能够令其和合,

四者、临终见到恶说法,能够转之;

这称为菩萨四不可思议(或为理之深妙,或为事之希奇,不可以心思之,不可以言议之也)。

注解:
【不可思议】:(术语)或为理之深妙,或为事之希奇,不可以心思之,不可以言议之也。法华玄义序曰:“所言妙者,妙名不可思议也。”维摩经慧远疏曰:“不可思议者经中亦名不思议也。通释是一,于中分别非无差异,据实望情不思议,据情望实名不可思议。”嘉祥法华疏三曰:“智度论云:小乘法中无不可思议事,唯大乘法中有之,如六十小劫说法华经谓如食顷。”维摩经序曰:“罔知所释然而能然者,不思议也。”同注经一曰:“生曰:不可思议者,凡有二种:一曰理空,非惑情所测。二曰神奇,非浅识所量。”【又】(人名)唐灵妙寺沙门,名不可思议,善无畏三藏之弟子也,释大日经第七卷供养次第法。世谓之不思议疏。不思议疏上曰:“小僧不可思议,多幸面咨和上,所闻法要,随分抄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复有三事不可思议:


一者、呵责一切烦恼,

二者、处烦恼中而不舍之,

三者、虽具烦恼及烦恼业而不放逸;

是名菩萨三不可思议。

[末学解说]

还有三种事不可思议(或为理之深妙,或为事之希奇,不可以心思之,不可以言议之也):

一者、呵责一切烦恼(烦是扰义,恼是乱义,凡能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心烦意乱的情事,都叫做“烦恼”),

二者、处于烦恼(烦是扰义,恼是乱义,凡能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心烦意乱的情事,都叫做“烦恼”)中,却能不舍之,

三者、虽具烦恼(烦是扰义,恼是乱义,凡能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心烦意乱的情事,都叫做“烦恼”)及烦恼业,却能不放逸(指防恶修善的精神作用;即能断恶修善、对治放逸而圆满世出世一切善法的心所);

这称为菩萨三种不可思议(或为理之深妙,或为事之希奇,不可以心思之,不可以言议之也)。

注解:
【不可思议】:(术语)或为理之深妙,或为事之希奇,不可以心思之,不可以言议之也。法华玄义序曰:“所言妙者,妙名不可思议也。”维摩经慧远疏曰:“不可思议者经中亦名不思议也。通释是一,于中分别非无差异,据实望情不思议,据情望实名不可思议。”嘉祥法华疏三曰:“智度论云:小乘法中无不可思议事,唯大乘法中有之,如六十小劫说法华经谓如食顷。”维摩经序曰:“罔知所释然而能然者,不思议也。”同注经一曰:“生曰:不可思议者,凡有二种:一曰理空,非惑情所测。二曰神奇,非浅识所量。”【又】(人名)唐灵妙寺沙门,名不可思议,善无畏三藏之弟子也,释大日经第七卷供养次第法。世谓之不思议疏。不思议疏上曰:“小僧不可思议,多幸面咨和上,所闻法要,随分抄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烦恼】:1、烦是扰义,恼是乱义,凡能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心烦意乱的情事,都叫做“烦恼”。2、心所名,有六种。(参见:六根本烦恼)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不放逸】:梵语 aprama^da。心所之名。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即防范于恶事,专注于善法之精神作用。可用于对治放逸,成就一切善法,故“说一切有部”将其归纳于十大善地法之一。(俱舍论卷四、品类足论卷三)((参见:放逸)3276)p974  FROM:【佛光大辞典】

【不放逸】:心所名。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指防恶修善的精神作用;即能断恶修善、对治放逸而圆满世出世一切善法的心所。说一切有部将其归纳为十大善地法之一,谓其有别体。但唯识家将之摄属于十一种善心所,谓其离精进与三善根(无贪、无嗔、无痴)竟不可得,故定无别体。如《俱舍论》卷四云(大正29·19b)︰‘不放逸者,修诸善法,离诸不善法。复何名修?谓此于善专注为性。’《成唯识论》卷六云(大正31·30b)︰‘不放逸者,精进三根,于所断修,防修为性。对治放逸,成满一切世出世间善事为业。谓即四法于断修事,皆能防修,名不放逸。’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 [经文] --

复有三事不可思议:

一者、始欲施时心生欢乐,

二者、施时为他不求果报,

三者、施已心乐不生悔恨;

是名菩萨三不可思议。

[末学解说]

还有三种事不可思议(或为理之深妙,或为事之希奇,不可以心思之,不可以言议之也):

一者、开始想布施时,会心生欢乐,

二者、正在布施时,是为众生而不求果报(指酬报因业所得的果),

三者、布施后,心欢喜而不生悔恨;

这称为菩萨三种不可思议(或为理之深妙,或为事之希奇,不可以心思之,不可以言议之也)。

注解:
【不可思议】:(术语)或为理之深妙,或为事之希奇,不可以心思之,不可以言议之也。法华玄义序曰:“所言妙者,妙名不可思议也。”维摩经慧远疏曰:“不可思议者经中亦名不思议也。通释是一,于中分别非无差异,据实望情不思议,据情望实名不可思议。”嘉祥法华疏三曰:“智度论云:小乘法中无不可思议事,唯大乘法中有之,如六十小劫说法华经谓如食顷。”维摩经序曰:“罔知所释然而能然者,不思议也。”同注经一曰:“生曰:不可思议者,凡有二种:一曰理空,非惑情所测。二曰神奇,非浅识所量。”【又】(人名)唐灵妙寺沙门,名不可思议,善无畏三藏之弟子也,释大日经第七卷供养次第法。世谓之不思议疏。不思议疏上曰:“小僧不可思议,多幸面咨和上,所闻法要,随分抄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果报】:指酬报因业所得的果。又称为报果。与‘异熟果’同义。《中阿含》卷四十七〈瞿昙弥经〉云(大正1·723a)︰‘信业信果报,此施善人称。’《法华经》卷六〈法师功德品〉云(大正9·47c)︰‘亦见其中一切众生,及业因缘果报生处。’《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教化品〉亦云(大正8·828a)︰‘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即其例也。

旧译多称异熟果为果报,如真谛译《俱舍释论》卷二云(大正29·169a)︰‘是业至果报熟时,说名果报。’或认为‘果’与‘报’并非同义,而称由同类因所生的等流果为‘果’,由异熟因所生的异熟果为‘报’。如《法华经玄义》卷二(上)云(大正33·694a)︰‘习果为果,报果为报。’《摩诃止观》卷八(下)云(大正46·112b)︰‘后生起烦恼名习果,苦痛名报果。’即为此意。[参考资料]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中(二);《法苑珠林》卷六十九;《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注解》。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 [经文] --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作是行时,自观其心,我是名菩萨也?义菩萨乎?

众生若能作如是事,当知是人即义菩萨也。

[末学解说]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作这些行为时,应当自观其心,我是假名菩萨?还是实义菩萨?

众生如若能作像这样的事,应当知道这样的人,即是实义菩萨。

-- [经文] --

善男子!菩萨有二种:


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作如是事,是不为难;

在家菩萨为如是事,是乃为难。何以故?

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末学解说]

善男子!菩萨(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有二种:

一者、在家(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二者、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

出家菩萨作像这样的事,是不为难;

在家菩萨作像这样的事,是乃为难。为什么呢?

因为在家之人,多有恶因缘所缠绕的缘故。

注解:
【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在家】:梵语 gr!ha-stha,巴利语 gahat!t!ha。又作居家、住家、在家人。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家有二种,一为世俗之家,一为三界牢狱之家。出世俗之家易,出三界牢狱(五欲六尘)之家难。身出家指出世俗之家,心出家则指出三界牢狱之家。在家而归依佛教,受持三归五戒者,亦成为佛教教团(广义之僧伽)之一员,男众称为优婆塞,女众称为优婆夷。
 又因在家人穿著白(即素色)衣,出家人穿著黑(缁)衣,故又称在家人为“白衣”,称出家人为“缁衣”、“染衣”或“缁门”;而在家、出家二者,合称为“缁素”。若一度出家,复返于在家俗人之生活者,称为还俗、归俗或复饰。
 佛教认为在家生活易沉湎于物欲、情爱等执著,妨碍佛道修行,故诸经论中广说在家之过患。如大宝积经卷八十二举出多尘污、具缚、多垢等九十九种过患;文殊师利问经卷下举出有障碍、摄受诸垢、行诸恶、尘垢处、溺欲淤泥等九十种(一说九十五种)过患。五分律卷十五、大智度论卷七十、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一等,亦皆有在家过患之说。
 然在家人亦有深位之菩萨,如维摩、贤护、胜鬘夫人、庞蕴等,彼等皆在家人证果之典型。大智度论卷八十一举出菩萨有在家、出家二种。又谓在家菩萨若福德因缘殊胜,而有大财富,复知罪福,兼能悲悯众生,则其求佛道宜先行布施,次第随因缘行诸波罗蜜。又大宝积经卷八十二载,在家菩萨归依佛、法、僧三宝,各可成就四法。归依佛可成就四法:(一)不舍菩提心,(二)不废劝发菩提心,(三)不舍大悲,(四)于余乘中终不生心。归依法可成就四法:(一)于法师人亲近依附,(二)听闻法已善思念之,(三)如所闻法为人演说,(四)以此说法功德回向无上正真之道。归依僧可成就四法:(一)若有未定入声闻乘,劝令发于一切智心。(二)若以财摄若以法摄,依于不退菩萨之僧。(三)不依声闻僧求声闻德。(四)心不住声闻之中。(杂阿含经卷二十、中阿含卷三十六何苦经、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菩萨善戒经卷七、优婆塞戒经卷三、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四、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五、俱舍论卷十四、大藏法数卷十六)((参见:出家)1558)p2324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

针对上面的佛经中的这段内容:
复有三事不可思议:一者、呵责一切烦恼,二者、处烦恼中而不舍之,三者、虽具烦恼及烦恼业而不放逸;是名菩萨三不可思议。

讲菩萨对于【烦恼】的三种事
由此,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一是对于烦恼应有正确的知见——“呵责一切烦恼

因为
以佛法来说,这都是自寻烦恼
这在佛经中早就讲的很清楚了
凡夫烦恼不断,从出生开始就因为不懂解脱智慧
而随世俗烦恼而轮回

比如:
还没结婚的烦恼没结婚,烦恼没男女朋友,
也烦恼长相和身材,一颗青春痘也能烦恼很久
发型也要弄半天,出门该如何穿着也很烦恼
烦恼被看不起,烦恼各方面被嘲笑,烦恼实力比不上别人
或烦恼没钱,或烦恼找不到想要的工作,烦恼课业
结婚的烦恼没小孩,有小孩的烦恼养不活,经济差,
或烦恼外遇,或烦恼天灾人祸,烦恼公司争权夺利
烦恼家人相处不愉快,常和家人朋友或邻居吵架
生活如果富裕了,可能得到种种文明病,例如癌症,
或者遭受绑架,或怕遇到各种意外,或争夺家产
烦恼非常多,公司相处不愉快,或找不到工作,或疾病甚至怪病降临
烦恼小孩身体学业交友就业婚姻生育
然后继续烦恼孙子....
人生的烦恼就是这么多,周而复始

看了上述这么多烦恼,就算是没烦恼也累了
所以还是全放下,没烦恼最好

作为佛弟子
那应该想想自己为什么还不能正视这些问题,好好学习看开这些问题,
事实上,众生都已经累世不断重复遭遇这些问题
但是,为什么还让累世习气困扰自己
为什么还要作茧自缚
请您好好思维,确认要不要斩断这些烦恼
——[略说]您很多烦恼吗?

二是对于烦恼应有正确的心念——“处烦恼中而不舍之
遇到烦恼的时候, 能认清烦恼的本质是虚妄,

(注:情绪欲望有生灭的特性,是可转变的,本质上是虚幻变异的,若能不被影响,当下就能清净自在, 这时候烦恼就变成空)

因为认清烦恼(欲望)是虚妄, 所以能放下, 而能(顿然或渐修)成就菩提, 这才叫做烦恼即菩提, 也就是先找到问题点, 认清问题, 然后解决问题, 所以说烦恼处就是菩提处, 而不是放纵欲望, 以为纵欲能够得到菩提

这在楞严经初发心二决定义讲的很清楚, 这是从思维上去超越, 所以能放下
——常见的错解"烦恼即菩提"和“净秽一如”

要知道
痛苦其实是来自于五阴(五蕴,色受想行识)和六根
所以,[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才能度(消除)一切苦厄],所以佛法上常讲六根必须清净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于外境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起尘染,这样迷失本性(覆盖佛性)就会影响身心,产生痛苦

所以
佛法上究竟解脱痛苦的方法就是清净六根, 放下对于六尘的执着,放下七情六欲,放下财色名食睡,
这要实际不断练习, 先冷静安静下来, 收摄六根, 不要乱想, 可以安住念佛或持咒
六根暂停歇息, 慢慢就能恢复平静,逐渐断除六根妄想, 逐渐佛性就会显露, 佛性的功能就能启发——[略说]如何真正消除烦恼和痛苦?
不执着的人最富有,世界尽收眼底,享受世界的美却不执着、不占有,
这样就不用担心害怕,才是真正的自由自在。

所以有句话说:「攥紧手,你什么都得不到;放开手,你拥有整个世界!」。

心念会影响来生,如果心无贪执与挂碍,就能超越人间限制而飞升转生天道或往生净土。
相反,如果处处贪心、执着,那就会被自己的心念局限在苦处,而堕入恶道中。
——真正的自由自在VS现代人的病态:用伪装伤害自己&划地自限自寻烦恼

因为菩萨心无贪执与挂碍,能够从思维上超越,所以可以“处烦恼中而不舍之

三是对于烦恼应有正确的修行——“虽具烦恼及烦恼业而不放逸

作为佛弟子
应该多利用时间修学佛经中的各种教导
多了解戒律并逐步遵守,多参学各种法门和禅定
并且以佛法正知见改变自己的凡夫俗见
重点在于实做才能真正有收获
就像世俗的任何事情,都要经过努力才可能有成就
修行学佛也是如此,自己修了才知道,这就是因果
做世俗事,得到的就是世俗果
做修行事,得到的就是解脱果和佛果
如是因,如是果
所以因果是科学,是天地万物间的原理根本,不是迷信
——一般人有哪些烦恼?这些烦恼的本质是什么呢?

如何对治【放逸】呢?
请您先练习下面的光明心法,以此为终身学习根本

如何驱除[负面习气][黑暗思想]? ~ 光明心的导引

在人生的长远过程中,以上述心法为根本心法
然后配合每个阶段自己想学习的[拜佛]或[念佛]或[持咒]或[诵经]
一次一种即可,随您喜欢
逐渐增上后可以调整份量


再者,修行不要问多久可以有成效
因为凡事都要用心,用心程度不同,以及方法不同,所以所需时间不同
因此,只要用心,且方法正确,这样自己就能很快有所体会
——[问答]学佛已经十年了,烦恼依旧。如何开始下苦功修行?
一直自怨自艾是没用的,一定要自己振作起来

通常,这要有善知识在旁要求警惕才能改善,如果能有师父严厉教导才不会浪费人生
想要对治这些情况,还是要提起精神好好努力,做个有志气的人
把种种修行方法都落实,这样就不会被外在所干扰
尤其要逐渐修持三昧定力,这样就能安住三昧中,不会受到干扰

此外,要清楚的认识到轮回的可怕,所以自己要有坚决的决心脱离轮回才行
所以发愿应该要发大愿,就是决心成佛,不要只求世俗果报
如果能发起大愿,才能真正逐渐解脱轮回而成佛
——[略说]为什么念佛诵经没动力很懒散,该怎么办?
随时注意自己的贪瞋痴, 因此能够随时与佛经相应, 有所体会
随时关怀众生, 依照众生根器, 给予方便救度, 所以随时对于法门有更深的体会
随时提高自己对修学佛经的广度和深度, 深入经藏, 融会贯通, 实际运用在自度度人上面
随时以成就佛道为第一目标, 所以孜孜不倦

因此, 佛弟子学佛的过程中, 要不断检视自己的发心, 不断的修正, 迈向深心和大愿心
例如可以普贤十大愿为根本愿, 这也是诸佛成佛的共愿, 请参普贤行愿品
最重要是落实
——[解答]为什么学佛或读经会失去感觉?

末学当如是学,如是作,阿弥陀佛!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20#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7 11:05:5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用时 2小时 50 分钟 以上

优婆塞戒经自利利他品第十



--
[经文] --

善生言:世尊!云何菩提?云何菩提道?

佛言:善男子!若离菩提无菩提道,离菩提道则无菩提;

菩提之道即是菩提,菩提即是菩提之道;

出胜一切声闻、缘觉所得道果,是名菩提、菩提之道。

[末学解说]

善生(为佛陀时代印度王舍城长者之子,俗称善生童子)问到:世尊!什么是菩提(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什么是菩提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呢?

佛陀回答:善男子!如果离开菩提就没有菩提道,同样,离开菩提道也不会有菩提;

菩提之道即是菩提,菩提即是菩提之道;

胜过一切声闻(闻佛说四谛法之音声而悟道的人)、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所得道果(道,菩提;果,涅槃。由菩提之道而证涅槃之果,故称道果),这称为菩提、菩提之道。

注解:
【善生】:梵名 Si^n%ga^laka。音译尸迦罗越。为佛陀时代印度王舍城长者之子,俗称善生童子。佛见其学婆罗门每朝洗浴礼拜六方之法,遂教以佛法之六方礼。(善生子经)p4878 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声闻】:闻佛说四谛法之音声而悟道的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道果】:道,菩提;果,涅槃。由菩提之道而证涅槃之果,故称道果。法华经药草喻品(大九·二○中):“渐次修行,皆得道果。”p5635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生言:世尊!声闻、缘觉所得道果,即是菩提,即是菩提道,云何言胜?

善男子!声闻、缘觉道不广大,非一切觉,是故菩提、菩提之道得名为胜。

犹如一切世间经书,十二部经为最第一。

何以故?所说不谬,无颠倒故。

二乘之道比菩提道,亦复如是。

[末学解说]

善生问道:世尊!声闻(闻佛说四谛法之音声而悟道的人)、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所得道果(道,菩提;果,涅槃。由菩提之道而证涅槃之果,故称道果),即是菩提(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即是菩提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为什么还有“胜”之说呢?

善男子!声闻、缘觉之道不广大,并非一切觉(梵语叫做菩提,是觉察或觉悟的意思),所以菩提、菩提之道得名为胜。

犹如在一切世间的经书中,十二部经(详见下方注解)是为最第一。

为什么呢?因为十二部经所说,没有错误,没有颠倒(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也。是为无明之所使然,倒见事理也)的缘故。

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界)之道相比菩提道,也是如此。

注解:
【声闻】:闻佛说四谛法之音声而悟道的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道果】:道,菩提;果,涅槃。由菩提之道而证涅槃之果,故称道果。法华经药草喻品(大九·二○中):“渐次修行,皆得道果。”p5635  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觉】:梵语叫做菩提,是觉察或觉悟的意思。在事障上,一切烦恼,伺隙侵人,惟至圣能随缘省察,不为所困,是觉察义;在理障上,凡夫痴迷,颠倒执著,惟至圣能朗然彻悟,烛照无遗,是觉悟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二部经】:一切经教的内容分为十二类,叫做十二部经,又叫做十二分教。
  一、长行,以散文直说法相,不限定字句者,因行类长,故称长行。
  二、重颂,既宣说于前,更以偈颂结之于后,有重宣之意,故名重颂。
  三、孤起,不依前面长行文的意义,单独发起的偈颂。
  四、因缘,述说见佛闻法,或佛说法教化的因缘。
  五、本事,是载佛说各弟子过去世因缘的经文。
  六、本生,是载佛说其自身过去世因缘的经文。
  七、未曾有,记佛现种种神力不思议事的经文。
  八、譬喻,佛说种种譬喻以令众生容易开悟的经文。
  九、论议,指以法理论议问答的经文。
  十、无问自说,如阿弥陀经,系无人发问而佛自说的。
  十一、方广,谓佛说方正广大之真理的经文。
  十二、记别或授记,是记佛为菩萨或声闻授成佛时名号的记别。
此十二部中,只有长行、重颂与孤起颂是经文的格式,其余九种都是依照经文中所载之别事而立名。又小乘经中无自说、方等、授记三类,故仅有九部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颠倒】:(术语)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也。是为无明之所使然,倒见事理也。圆觉经曰:“一切众生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维摩经观众生品曰:“虚妄分别孰为本。答曰:颠倒想为本。”注曰:“什曰:有无见反于法相,名为颠倒。”宗镜录七十八曰:“颠倒是烦恼根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菩提道者,即是学,即是学果。

云何名学?行菩提道未能具足不退转心,是名为学;已得不退,是名学果。

未得定有,是名为学;已得定有,第三劫中是名学果。

初阿僧祇劫,犹故未能一切慧施,一切时施,一切众生施;

第二阿僧祇劫,虽一切施,未能一切时施,一切众生施;如是二处是名为学。

第三阿僧祇劫,能一切施,一切时施,一切众生施,是名学果。

善男子!菩萨修行施、戒、忍辱、进、定、智时,是名为学;到于彼岸,是名学果。

[末学解说]

善男子!菩提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者,即是学(指实地修行实践。亦即研究真理,以断妄惑),即是学果。

什么叫做学呢?虽行菩提之道,但还未能具足不退转之心,这称名为学;已获得不退转之心,这称名学果。

还未得定有(一、现所知法。如色心等。二、现受用法。如瓶衣等。如是二法,世共知有。不待因成。三、有作用法。如眼耳等。由彼彼用,证知是有),这称名为学;已获得定有,于第三劫中称名学果。

在第一阿僧祇劫(无数劫也。劫者年时名),因为还未能一切慧施,一切时施,一切众生施;

在第二阿僧祇劫,虽然能一切施(云何菩萨一切施?谓一切者,略有二种。一、内所施物,二、外所施物),但还未能一切时施,一切众生施;因这二处而称名为学。

在第三阿僧祇劫,能够一切施,一切时施,一切众生施,而称名学果。

善男子!菩萨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时,称名为学;到于彼岸(迷界为此方之岸,称此岸;悟界为彼方之岸,称彼岸。即以业与烦恼为中流,生死之境界为此岸,涅槃为彼岸),称名学果。

注解: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学】:<一>指实地修行实践。亦即研究真理,以断妄惑。即修习戒、定、慧三者。杂阿含经卷十四(大二·九五中):“彼比丘厌离欲、灭尽向,是名为学。”(有部律破僧事卷七)
 <二>有学之略称。指尚未断尽妄惑,而仍须修习戒、定、慧之人。亦即证得阿罗汉果位以前之一切圣者。“有学”为“无学”之对称,无学指已证阿罗汉果,无更可修学者。(法华文句卷八上、法华义疏卷九(吉藏))p6214  FROM:【佛光大辞典】

【定有法三种】:p0808成唯识论二卷三页云:且定有法,略有三种。一、现所知法。如色心等。二、现受用法。如瓶衣等。如是二法,世共知有。不待因成。三、有作用法。如眼耳等。由彼彼用,证知是有。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阿僧祇劫】:
(术语)无数劫也。劫者年时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切施】:p0002 瑜伽三十九卷一页云:云何菩萨一切施?谓一切者,略有二种。一、内所施物,二、外所施物。若诸菩萨,但舍己身;是名唯施内所施物。若诸菩萨,为愍食吐活命众生,数数食已,吐所饮食,而施与之;是名杂施内外施物。若诸菩萨,除上所说,施余一切所应施物;是名唯施外所施物。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彼岸】:<一>梵语 pa^ra,巴利语同。为“此岸”之对称。迷界为此方之岸,称此岸;悟界为彼方之岸,称彼岸。即以业与烦恼为中流,生死之境界为此岸,涅槃为彼岸。(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一上)
 <二>梵语pa^ramita^。音译波罗蜜多。全称为到彼岸。即自迷界之此岸至悟界之彼岸。((参见:波罗蜜)3445)
 <三>日本佛教用语。“彼岸会”之略称。((参见:彼岸会)3204)p3204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有是惠施非波罗蜜,有波罗蜜不名为施,有亦惠施亦波罗蜜,有非惠施非波罗蜜。

善男子!是施非波罗蜜者,声闻、缘觉、一切凡夫、外道异见、菩萨初二阿僧祇劫所行施。

是波罗蜜非惠施者,如尸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是。


亦是惠施亦波罗蜜者,菩萨第三阿僧祇劫所行施是。

非施非波罗蜜者,声闻、缘觉持戒、修定、忍、慈、悲是。

善男子!非施非波罗蜜,是名为学;亦施亦波罗蜜,是名学果。

[末学解说]

善男子!有的布施(以福利施与人也)是惠施,并非波罗蜜(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有的波罗蜜(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不能称名为布施,有的既是惠施,也是波罗蜜,有的不是惠施,也不是波罗蜜。

善男子!是布施而非波罗蜜者,比如:声闻(闻佛说四谛法之音声而悟道的人)、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一切凡夫、外道异见(指因烦恼而起之恶见解)者、菩萨在第二阿僧祇劫(一切施)所行的布施。

是波罗蜜而非惠施者,比如:尸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又作戒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戒度无极。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忍辱波罗蜜(又作忍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忍辱度无极。忍耐迫害,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精进波罗蜜又作进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精进度无极。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禅定波罗蜜又作禅波罗蜜、禅那波罗蜜、禅度无极。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乃至般若波罗蜜(智慧波罗蜜,又作慧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明度无极。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

既是惠施,也是波罗蜜者,菩萨第三阿僧祇劫所行的布施(即一切施,一切时施,一切众生施)便是。

不是布施,也不是波罗蜜者,声闻(闻佛说四谛法之音声而悟道的人)、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持戒、修习定(定止心于一境,不使散动,曰定。心性之作用也。有二类:一生得之散定,二修得之禅定。生得之散定者,欲界之有情亦生之,与心相应而起,专注于所对之境之作用也。俱舍论称为三摩地,以之为大地法之一,唯识论译为定,以之为五别境之一。修得之禅定者,为色界无色界心地之作用,必勤行修习而得之者也。如三学中之定学,六度中之禅定波罗蜜,即指修得之禅定)、忍(忍耐也。忍耐违逆之境而不起嗔心也;又安忍也,安住于道理而不动心也)、慈(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悲(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便是。

善男子!不是布施,也不是波罗蜜,这称名为学;既是惠施,也是波罗蜜,这称名学果。

注解:
【波罗蜜】:梵语 pa^ramita^,巴利语 pa^rami^ 或 pa^ramita^。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
 梵语 pa^ramita^,有到达彼岸、终了、圆满等义;巴利语 pa^rami^,则有最上的、终极的等义。诸家对波罗蜜之译释各有说法。据弥勒菩萨所问经卷八载,波罗蜜通于已到、当到之义,即佛为已到彼岸,菩萨为当到彼岸。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载,到彼岸有三种之别,即:(一)随所修行而达于究竟无余。(二)入真如,以入真如为究竟,如众流以归海为终极。(三)得无等果,无别果胜于此果。盖菩萨所修之行,所入之理,及所得之果,皆究竟而圆满。又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波罗蜜多有五因缘,即无染著、无顾恋、无罪过、无分别、正回向等。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载,波罗蜜有十七义,如修习胜利、无所著、无所见、无患累等。据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载,有二十义,例如一切所知诸妙善法能到彼岸、于菩萨藏差别法门正安住义等。
 有关此岸、彼岸之说,各家亦异。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之六波罗蜜项载,即:(一)生死为此岸,究竟涅槃为彼岸。(二)生死涅槃有相为此岸,平等无相为彼岸。据大品经游意载,即:(一)小乘为此岸,大乘为彼岸。(二)魔为此岸,佛为彼岸。(三)世间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又谓成论师以有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众惑为此岸,种智为彼岸。
 依诸经论而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四波罗蜜等分别:(一)六波罗蜜,又作六度,为诸部般若经之说。指大乘菩萨所必须实践之六种修行。即:(1)布施波罗蜜,又作檀那(梵 da^na,巴同)波罗蜜、檀波罗蜜,谓全然施惠。(2)持戒波罗蜜,又作尸罗(梵 s/i^la)波罗蜜,谓全然持守教团之戒律。(3)忍辱波罗蜜,又作羼提(梵 ks!a^nti)波罗蜜,谓全然忍耐之意。(4)精进波罗蜜,又作毗梨耶(梵 vi^rya)波罗蜜,谓全然努力之意。(5)禅定波罗蜜,又作禅那(梵 dhya^na)波罗蜜,谓心全然处于一境。(6)智慧波罗蜜,又作般若(梵 prajn~a^)波罗蜜、慧波罗蜜、明度、明度无极,谓圆满之智慧,系超越人类理性之无分别之智慧;依此则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罗蜜,乃至修禅定而完成禅定波罗蜜,故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本,而称诸佛之母。
 (二)十波罗蜜,又作十度、十胜行,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等之说。六波罗蜜加如下之四波罗蜜,则为十波罗蜜,即:(1)方便波罗蜜,又作沤波耶(梵 upa^ya)波罗蜜,指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2)愿波罗蜜,又作钵罗尼陀那(梵 praN!idha^na)波罗蜜,谓得智慧(即菩提)后,救济众生的殊胜之愿。(3)力波罗蜜,又作波罗(梵 bala)波罗蜜,谓能正确判断所修所行的全然之能力。(4)智波罗蜜,又作若那(梵 jn~a^na)波罗蜜,谓享受菩提之乐,并教导众生得全然之智慧。
 (三)四波罗蜜,为胜鬘经颠倒真实章等之说。即:(1)常波罗蜜,谓全然永远性之波罗蜜。(2)乐波罗蜜,谓全然安稳性之波罗蜜。(3)我波罗蜜,谓全然主体性之波罗蜜。(4)净波罗蜜,谓全然清纯性之波罗蜜等,乃具足涅槃四种殊胜之特质(四德)。
 (四)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称位于东南西北方之四菩萨为四波罗蜜,即东方之金刚波罗蜜、南方之宝波罗蜜、西方之法波罗蜜、北方之业波罗蜜等。此外,南传之巴利语典籍,如所行藏(巴 Cariya^pit!aka)、佛种姓(巴Buddhavam!sa)、法句经注(巴 Dhammapadat!t!hakatha^)等,亦立十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持戒(巴 si^la)波罗蜜、出离(巴 nekkhamma)波罗蜜、般若(巴 pan~n~a^)波罗蜜、精进(巴 viriya)波罗蜜、忍辱(巴 khanti)波罗蜜、真谛(巴 sacca)波罗蜜、决意(巴 adhit!t!ha^na)波罗蜜、慈(巴 metta^)波罗蜜、舍(巴 upekkha^)波罗蜜等。(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华严经离世间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慧度经宗要、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一(智顗)、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良贲)、般若波罗蜜多经赞)p3445  FROM:【佛光大辞典】

【布施】:(术语)梵语曰檀那Da%na,译为布施。以福利施与人也。所施虽有种种,而以施与财物为本义。得大富乐之果。周语曰:“享祀时至,布施优裕。”文子自然篇曰:“为惠者布施也。”庄子外物篇曰:“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荀子哀公篇曰:“富有天下而无怨财,布施天下而不病贫。”韩非显学篇曰:“上征敛于富人,而布施于贫家,是夺力俭而与侈堕也。”淮南子道应训曰:“不义得之,又不能布施,患必至矣。”又齐俗训曰:“为义者,布施而德。”论衡定贤篇曰:“使谷食如水火,虽贪吝之人,越境而布施矣。”法界次第曰:“檀那秦言布施。”无量寿经曰:“布恩施惠。”大乘义章十一曰:“言布施者,以己财事分布与他,名之为布,惙己惠人目之为施。”维摩经佛国品曰:“布施是菩萨净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异见】:指因烦恼而起之恶见解。四分律卷三十二(大二二·七八六下):“依于异见,乐于樔窟众生。以是乐于樔窟故,于缘起法甚深难解。”佛弟子应不为一切别解、别行、异见、异执、异学所迷而有所退失倾动。p5152  FROM:【佛光大辞典】

【六波罗蜜】:梵语s!ad!-pa^ramita^, s!at!-pa^ramita^。全称六波罗蜜多。译作六度、六度无极、六到彼岸。波罗蜜译为度,为到彼岸之意。即为达成理想、完成之意。乃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之六种德目。即(一)布施波罗蜜(梵 da^na-pa^ramita^),又作施波罗蜜、檀那波罗蜜、布施度无极。有财施、法施(教以真理)、无畏施(除去众生恐怖,使其安心)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二)持戒波罗蜜(梵 s/i^la-pa^ramita^),又作戒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戒度无极。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三)忍辱波罗蜜(梵 ks!a^nti-pa^ramita^),又作忍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忍辱度无极。忍耐迫害,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四)精进波罗蜜(梵 vi^rya-pa^ramita^),又作进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精进度无极。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五)禅定波罗蜜(梵 dhya^na-pa^ramita^),又作禅波罗蜜、禅那波罗蜜、禅度无极。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六)智慧波罗蜜(梵 prajn~a^-pa^ramita^),又作慧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明度无极。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以上六波罗蜜,始于布施,而终于智慧,由此可知大乘菩萨之伟大胸襟。
 此六波罗蜜为戒、定、慧三学所摄,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施、戒、忍三波罗蜜为增上戒学所摄,禅波罗蜜为增上心学所摄,般若波罗蜜为增上慧学所摄,进波罗蜜则通为三学所摄。又法相宗将六波罗蜜之智慧波罗蜜开为方便善巧、愿、力、智等四波罗蜜,合为十波罗蜜,作为菩萨之胜行,以配菩萨十地,说明修行次第。(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菩萨地持经卷一、卷十、六度集经、大般若经卷五七九至卷六○○、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五至卷十、大智度论卷十一至卷十八、大乘庄严经论卷八、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上)p1273  FROM:【佛光大辞典】

【定】:(术语)定止心于一境,不使散动,曰定。心性之作用也。有二类:一生得之散定,二修得之禅定。生得之散定者,欲界之有情亦生之,与心相应而起,专注于所对之境之作用也。俱舍论称为三摩地,以之为大地法之一,唯识论译为定,以之为五别境之一。修得之禅定者,为色界无色界心地之作用,必勤行修习而得之者也。如三学中之定学,六度中之禅定波罗蜜,即指修得之禅定。梵名三摩地Sama%dhi,译言定,或等。等持者,平等保持心性之义也。是为散定唯有心也。又有等至等引之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忍】:(术语)Ks!a%nti,忍耐也。忍耐违逆之境而不起嗔心也;又安忍也,安住于道理而不动心也。瑜伽论曰:“云何名忍,自无愤勃,不报他怨,故名忍。”唯识论九曰:“忍,以无嗔精进审慧及彼所起三业处性。”大乘义章九曰:“慧心安法名之为忍。”同十一曰:“于法实相安住为忍。”三藏法数五曰:“忍,即忍耐,亦安忍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慈悲】:慈与悲。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涅槃经说:“大慈大悲,名为佛性。”观无量寿经也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也,以无缘慈,摄诸众生。”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夫菩提者,即是尽智、无生智也。

为此二智,勤心修集三十七品,是名为学;得菩提已,是名学果。

自调诸根,次调众生,是名为学;自得解脱,令众生得,是名学果。

修集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是名为学;具足获得十八不共法,是名学果。

为利自他,造作诸业,是名为学;能利他已,是名学果。

习学世法,是名为学;学出世法,是名学果。

为诸众生不惜身财,是名为学;为诸众生,亦不吝惜身财、寿命,是名学果。

能化众生作人天业,是名为学;作无漏业,是名学果。

能施众生一切财物,是名为学;能行法施,是名学果。

能自破坏悭贪、嫉妒,是名为学;破他悭贪、嫉妒之心,是名学果。

受持五根,修行忆念,是名为学;教他修集成就具足,是名学果。

[末学解说]

善男子!菩提(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者,即是尽智(于无学位所起之智慧。即已断尽一切烦恼,则知我已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亦即断尽烦恼时所生之自信智,属无漏智)、无生智(指了知一切法无生之智。亦即灭尽一切烦恼,远离生灭变化之究极智慧;于四谛已自知苦、断集、修道、证灭,复更遍知无“知、断、修、证”之无漏智。又已遍知断尽欲、有、无明之三漏及结缚、随眠等不再生起,故称无生智)也。

为这两种智慧,而勤心修集三十七品(合七法门为三十七品 一四念处 二四正勤 三四如意足 四五根 五五力 六七觉分 七八正道。详见下方注解),称名为学;获得菩提后,称名学果。

自调诸根,接下来再调众生,这称名为学;自得解脱,还能够令众生得到解脱,这称名学果。

修集十力(处非处智力、业异熟智力、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根上下智力、种种胜解智力、种种界智力、偏趣行智力、宿住随念智力、死生智力、漏尽智力)、四无所畏(正等觉无畏、漏永尽无畏、说障法无畏、说出道无畏)、大悲(诸佛菩萨不忍十方众生受苦而欲拔济之,其心称大悲,乃佛菩萨为救度众生痛苦之悲愍心)、三念(于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于不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于恭敬听闻与不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这称名为学;具足获得十八不共法(十八种不共通之法。即不共通于声闻、缘觉,唯佛与菩萨特有之十八种功德法。即指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大悲等十八种法。此十八种乃诸佛初成道时,于尽智位所修得之法,为余之圣者所无。即唯佛独得十力,除诸惑习气;得四无所畏,说法无怖畏;得三念住,不生欢戚心;得大悲,缘一切有情,得明三苦之行相),这称名学果。

为利益自己、他人,造作诸业,这称名为学;能利益他人,这称名学果。

习学世法(指世谛之法,即世间之法、由因缘所生之法、可毁坏之法),这称名为学;习学出世法(出离世间之法,亦即断惑证真,或带业往生),这称名学果。

为诸众生不惜身体、财物,这称名为学;为诸众生,不吝惜身体、财物、寿命,这称名学果。

能教化众生作人天(人道和天道)业,这称名为学;作无漏(漏者烦恼之异名,漏泄之义,贪嗔等之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流注而不止,谓之漏。又漏为漏落之义,烦恼能令人漏落于三恶道谓之漏。因之谓有烦恼之法云有漏,离烦恼之法云无漏)业,这称名学果。

能布施众生一切财物,这称名为学;能行法施(指宣说教法,利益众生。为二施之一,三施之一。又作说教、说法、说经、谈义、劝化),这称名学果。

能破坏自己的悭贪(悭吝贪著之意。即惜物而不布施与人,并贪求而无满足)、嫉妒,这称名为学;能破他人悭贪、嫉妒之心,这称名学果。

受持五根(指眼等之五根,眼根能生眼识,耳根能生耳识,鼻根能生鼻识,舌根能生舌识,身根能生身识),修行忆念(忆,忆持不忘之义;念,明记不忘之义。深刻于心内,记忆而不忘失,称为忆念。一般系指念念不忘佛陀或诸佛之功德而言),这称名为学;教导他人修集,成就具足,这称名学果。

注解: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尽智】:梵语 ks!aya-jn~a^na,巴利语 khaya-n~a^N!a。二智之一,十智之一。于无学位所起之智慧。即已断尽一切烦恼,则知我已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亦即断尽烦恼时所生之自信智,属无漏智。据集异门足论卷三载,于四谛有所证悟,所从生之智、见、明、觉、解、慧、光、观等,皆称为尽智;若如实知已尽除欲漏、有漏、无明漏等,称为尽智;若如实知已尽除一切结缚、随眠、随烦恼、缠,称为尽智。其中,智、见、明、觉等,皆智慧之异名。俱舍论光记卷二十六(大四一·三八六上):“智谓决断,或谓重知。见谓推求,或谓现照。明谓照明,觉谓觉悟,解谓达解,慧谓简择,光谓慧光,观谓观察。智等八种并慧异名。”然就无漏智是否能知解“我已知苦”等,则诸师各持异说。(大毗婆沙论卷一○二、杂阿毗昙心论卷六、俱舍论卷二十六、顺正理论卷七十三、卷七十四、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三十五、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下)((参见:二智)215、“十智”472)p5846  FROM:【佛光大辞典】

【无生智】:梵语 anutpa^dajn~a^na,巴利语 anuppa^da-n~n~a^N!a。二智之一,十智之一。指了知一切法无生之智。亦即灭尽一切烦恼,远离生灭变化之究极智慧;于四谛已自知苦、断集、修道、证灭,复更遍知无“知、断、修、证”之无漏智。又已遍知断尽欲、有、无明之三漏及结缚、随眠等不再生起,故称无生智。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三(大二六·三七六上):“无生智云何?谓如实知我已知苦,不复当知;我已断集,不复当断;我已证灭,不复当证;我已修道,不复当修。此所从生智、见、明、觉、解、慧、光、观,是名无生智。”
 盖此智于无学位圆满完成,获得“尽智”后,更以一切之圣道为因,圆满无学果,故为与非择灭之“得”俱生之无漏正智,此唯利根之圣者能成就。除欲界及有顶地之外,以其他之四根本定、未至定、中间定、下三无色定等九地为依地。(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五广乘品、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九、俱舍论卷二十四、卷二十六、辩中边论辩无上乘品、异部宗轮论、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五、品类足论卷一、显扬圣教论卷二)((参见:二智)215、“十智”472)p5080
FROM:【佛光大辞典】

【三十七品】:合七法门为三十七品 一四念处 二四正勤 三四如意足 四五根 五五力 六七觉分 七八正道

次生法二空而辩三十七品者。若观二空而入道。并须善识道品之阶级。若依有门学圣。必约众生空观。以修三十七法。若用平等断惑。则应历法空。行于道品之门。故次二空而辩也。通言道品者。道义如前。品者品类也。此七科法门。悉是入道浅深之气类。故云道品也

四念处 一身念处 二受念处 三心念处 四法念处

一身念处者 头等六分。四大五根假合。故名为身。是中观身智慧为念。明见内身五种不净。破净颠倒。即是处也观外身内外身亦如是。是为身念处也

二受念处者 六触因缘生六受。从六受生三受。名之为受。是中观受智慧名为念。明达三受皆苦。破乐颠倒。即是处。观外受内外受亦如是。是为受念处也

三心念处者 六识能识诸尘。分别攀缘。谓之为心。是中观内心智慧。名之为念。了知心从缘生。刹那不住。念念生灭。破常颠倒。即是处也。观外心内外心亦尔。是为心念处也

四法念处者 想行二阴。及三无为法。名之为法。是中观法智慧名为念。通达一切法我我所。毕竟不可得故无我破我颠倒。即是处也。观外法内外法亦如是。是为法念处。若声闻经中明念处。但说破四倒为念处。若摩诃衍中明念处。即说破八倒。为念处也。故大品经云若能深观四念处。是为坐道场

四正勤 一已生恶法为除断。一心勤精进 二未生恶法不令生。一心勤精进 三未生善法为生。一心勤精进 四已生善法为增长。一心勤精进

一已生恶法为除断。一心勤精进 四念处观时。若懈怠心起。五盖等诸烦恼覆心。离信等五种善根时。如是等恶若已生为断故。一心勤精进。方便除断令尽也

二未生恶法不令生。一心勤精进 四念处观时。若懈怠心。及五盖等诸烦恼恶法虽未生恐后应生。遮信等五种善根。今为不令生故。一心勤精进。方便遮止不令得生也

三未生善法为生。一心勤精进 四念处观时。信等五种善根。未生为令生故。一心勤精进。方便修习令信等善根生也

四已生善法为增长。一心勤精进 若四念处观时。信等五种善根已生。为令增长故。一心勤精进。方便修习信等善根令不退失。增长成就。此四通名正勤者。破邪道。于正道中。勤行故。名正勤也

四如意足 一欲如意足 二精进如意足 三心如意足 四思惟如意足

一欲如意足 欲为主得定。断行成就。修如意分。是为欲如意足

二精进如意足 精进为主得定。断行成就。修如意分。是为精进如意足

三心如意足 心为主得定。断行成就。修如意足

四思惟如意足 思惟为主得定。断行成就。修如意分。此通言如意者。四念处中实智慧。四正勤中正精进。精进智慧增多。定力小弱。得四种定摄心故。智定力等。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智定力等。能断结使。故云断行成就也

五根 一信根 二精进根 三念根 四定根 五慧根

一信根 信正道及助道法。是名信根也

二精进根 行是正道。及诸助道善法时。勤求不息。是名精进根

三念根 念正道及诸助道善法。更无他念。是名念根也

四定根 摄心在正道及诸助道善法中相。应不散是。为定根也

五慧根 为正道及诸助道善法。观无常等十六行。是名慧根。此五通名根者。能生也。行者既得四如意足。智定安隐。即信等五种善法。若似若真。任运而生。譬如阴阳调适。一切种子。悉有根生。故名根也

五力 一信力 二精进力 三念力 四定力 五慧力

一信力 信正道及诸助道法时。若信根增长能遮疑惑。破诸邪信及烦恼。故名信力

二精进力 行是正道及诸助道法时。若精进根增长。破种种身心懈怠。成办出世之事。是为精进力

三念力 念正道及诸助道法时。若念根增长。破诸邪念。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是。为念力

四定力 摄心在正道及诸助道法时。若定根增长。则能破诸乱想。发诸事理禅定。是为定力

五慧力 为正道及诸助道法。观无常十六行时。若慧根增长。则能遮三界见思之惑。发真无漏。故名慧力。此五通名力者。能坏诸有漏不善。成办出世善事。故名力也

七觉分 一择法觉分 二精进觉分 三喜觉分 四除觉分 五舍觉分 六定觉分 七念觉分

一择法觉分 智慧观诸法时。善能简别真伪。不谬取诸虚伪法。故名择法觉分

二精进觉分 精进修诸道法时。善能觉了不谬。行于无益之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故名精进觉分

三喜觉分 若心得法喜。善能觉了此喜不依颠倒之法而生。欢喜住真法喜。故名喜觉分

四除觉分 若断除诸见烦恼之时。善能觉了除诸虚伪。不损真正善根。故名除觉分

五舍觉分 若舍所见念著之境时。善能觉了所舍之境。虚伪不实。永不追忆。是为舍觉分

六定觉分 若发诸禅定之时。善能觉了诸禅虚假。不生见爱妄想。是为定觉分

七念觉分 若修出世道时。善能觉了常使定慧均平。若心沉没。当念用择法精进喜等。三觉分察起。若心浮动。当念用除舍定等三分摄。故念觉常在二盈之间。调和中适。是念觉分。此七通名觉分者。无学实觉七事能到。故通名觉分

八正道分 一正见 二正思惟 三正语 四正业 五正命 六正精进 七正念 八正定

一正见 若修无漏十六行。见四谛分明。故名正见

二正思惟 见四谛时。无漏心相应。思惟动发。觉知筹量。为令增长入涅槃。故名正思惟

三正语 以无漏智慧。除四种邪命。摄口业住一切口正语中。是为正语

四正业 以无漏智慧。除身一切邪业。住清净正身业中。是名正业

五正命 以无漏智慧。通除三业中五种邪命。住清净正命中。是为正命。何等五种。一为利养故。诈现异相奇特。二为利养故。自说功德。三为利养故。占相吉凶为人说法。四为利养故。高声现威令人畏敬。五为利养故。称说所得供养。以动人心。邪因缘活命。故是为邪命

六正精进 以无漏智慧相应。勤精进修涅槃道。是为正精进

七正念 以无漏智慧相应。念正道及助道法。故名正念

八正定 以无漏智慧相应入定故。故名正定。是八通名正道者。正以不邪为义。今此八法不依偏邪而行。皆名为正。能通至涅槃故名为道。  FROM:【《法界次第初门》隋·智顗 撰】

【十八不共法】:十八种不共通之法。即不共通于声闻、缘觉,唯佛与菩萨特有之十八种功德法。
 <一>佛之十八不共法。全称十八不共佛法。(一)出自大品般若经卷五广乘品:(1)诸佛身无失,佛自无量劫来,持戒清净,以此功德满足之故,一切烦恼皆尽,故于身无失。(2)口无失,佛具无量之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众机宜而使皆得证悟之谓。(3)念无失,佛修诸甚深禅定,心不散乱,心于诸法无所著,得第一义之安稳。以上三法指身、口、意三业皆无过失。(4)无异想,佛于一切众生平等普度,心无简择。(5)无不定心,佛之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之胜定,摄心住善法中,于诸法实相中不退失。(6)无不知己舍心,于苦等之受,佛念念之中觉知其生住灭等相,而住于寂静平等。(7)欲无减,佛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8)精进无减,佛之身心精进满足,为度众生恒行种种方便,无有休息。(9)念无减,三世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满足,无有退转。(10)慧无减,指佛具一切智慧,又三世之智慧无碍故,于慧无缺减。(11)解脱无减,佛远离一切执著,具有为、无为二种解脱,一切烦恼之习悉尽无余,即于解脱无缺减。(12)解脱知见无减,佛知见诸解脱相,了了无闇障。(13)一切身业随智慧行。(14)一切口业随智慧行。(15)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以上三项,乃佛造作身、口、意三业时,先观察得失,后随智慧而行,故无过失,皆能利益众生。(16)智慧知见过去世无阂无障。(17)智慧知见未来世无阂无障。(18)智慧知见现在世无阂无障。上三者谓佛之智慧照知过去、未来、现在三世所有一切之事,皆通达无碍。
 (二)即指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大悲等十八种法。此十八种乃诸佛初成道时,于尽智位所修得之法,为余之圣者所无。即唯佛独得十力,除诸惑习气;得四无所畏,说法无怖畏;得三念住,不生欢戚心;得大悲,缘一切有情,得明三苦之行相。十力为:处非处智力、业异熟智力、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根上下智力、种种胜解智力、种种界智力、偏趣行智力、宿住随念智力、死生智力、漏尽智力。四无所畏为:正等觉无畏、漏永尽无畏、说障法无畏、说出道无畏。三念住为:于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于不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于恭敬听闻与不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
 (三)有余师所说佛之十八不共法。大智度论卷二十六举:一切智、功德无量、大悲、智慧中自在、定中自在、变化自在、记别无量、记别不虚、言无失、智慧无减、常施舍行、常观众生、不失念、无烦恼习、无有能如法出其失、无能见顶、足下柔软、得神通波罗蜜故,转众生心令欢喜得度。大抵此不共法皆以智慧为义。另外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之四十不共法品说佛四十不共法,卷十一说四十四不共法,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出佛一百四十不共法。(文殊师利问经卷下、大毗婆沙论卷十七)
 <二>菩萨之十八不共法。出自宝雨经卷四。即:(一)行施不随他教。(二)持戒不随他教。(三)修忍不随他教。(四)精进不随他教。(五)静虑不随他教。(六)般若不随他教。(七)行于摄事,能摄一切有情。(八)能解回向。(九)方便善巧为主,自在令一切有情有所修行,复能示现于最上乘而得出离。(十)不退大乘。(十一)善能示现于生死涅槃,而得安乐,言音善巧能随世俗。(十二)智为前导,虽现前起种种受生,而无所作,离诸过失。(十三)具足十善身语意业。(十四)为摄诸有情,恒不舍离,常能忍受一切苦蕴。(十五)能为示现一切世间之所爱乐。(十六)虽于众多苦恼愚夫及声闻中住,而不忘失一切智心,如宝坚固清净庄严。(十七)若受一切法王位时,以缯及水系灌其顶。(十八)能不舍离诸佛正法示现悕求。又新译华严经卷五十六离世间品出菩萨十不共之说,与宝雨经所载雷同。奋迅王问经卷下亦出菩萨十八不共法,亦有不少与前载相通者。(自在王菩萨经卷下、华严经疏卷五十二、大乘义章卷十六)p350  FROM:【佛光大辞典】

【大悲】:梵语 maha^karuN!a^,巴利语同。悲,意为拔苦。诸佛菩萨不忍十方众生受苦而欲拔济之,其心称大悲,乃佛菩萨为救度众生痛苦之悲愍心。小乘有部以之为十八不共法之一,大乘法相宗则以之为佛百四十不共法之一。一般又以之为四无量心之一,如华严经所说之十种大悲心,及宝雨经所说之佛三十二种大悲心。此外,通常又以之与“大慈”并用,最常见者为表示观音之慈悲。然“大悲”一词,于诸经中之解释略有异同。
 (一)小乘之说,如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一、卷八十三、俱舍论卷二十七等所说,所谓大悲,乃缘于三界一切有情而起,为佛之世俗智,凡有五义,即:(1)资粮大,乃以大福德智慧之资粮而成办者。(2)行相大,此力能于三苦之境,作拔苦之行相。(3)所缘大,以三界之有情为所缘。(4)平等大,远离怨亲等之分别心,而普遍利乐一切有情。(5)上品大,大悲为诸法中之最上品,更为其余各种悲心所不可比。若以“大悲”与“悲”相较,则有八种之异:(1)自性异,大悲以智慧为体,悲以无嗔为体。(2)行相异,大悲缘“三苦”之行相,悲唯缘“苦苦”之行相。(3)所缘异,大悲通缘三界,悲唯缘欲界。(4)依地异,大悲依第四禅,悲通依于四禅。(5)依身异,大悲依佛身,悲依二乘之身。(6)证得异,大悲系远离有顶之惑而证得,悲则仅远离欲界之惑而证得。(7)救济异,大悲能成就救济之事,悲唯希望救济。(8)哀愍异,大悲能哀愍平等,悲则唯拔除欲界有情之苦,故其哀愍不平等。此外,成实论卷十二亦详释佛之大悲,所说与有部之说大致相同,惟成实论强调“先谈法空,后论大悲”,乃两者显著之差异。
 (二)大乘之说,新译华严经卷五十三于所列举二千普贤行法中,以大悲配于十住位,而举出菩萨生起大悲之十种缘由,即:(1)菩萨观察众生之所依怙而起大悲,(2)菩萨观察众生根性不调顺而起大悲,(3)菩萨观察众生缺乏善根而起大悲,(4)菩萨观察众生长夜惛眠而起大悲,(5)菩萨观察众生行诸不善法而起大悲,(6)菩萨观察众生为欲所缚而起大悲,(7)菩萨观察众生沉没于生死海中而起大悲,(8)菩萨观察众生长婴疾苦而起大悲,(9)菩萨观察众生不欲行善法而起大悲,(10)菩萨观察众生失诸佛法而起大悲。此外,宝雨经卷五、思益经卷三、大萨遮尼乾子经卷六、除盖障菩萨经卷八等,均载有如来三十二大悲(梵 dva^trim!s/at tatha^gatasya maha^karuN!a^h!)之说,即有情未能了达诸法实谛,又以妄执之故,长惛眠于无明之大夜,如来乃深切哀愍而起大悲,并为之摄化垂示。思益经并谓,说法、随宜、方便、法门、大悲等五者为如来所用之五力,乃一切二乘之所不能及。又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卷四十九等亦举出与上记类同之记载,所异者,瑜伽论强调,悲与大悲之别在于“极清净故”,即以第十地之菩萨及佛之慈悲称为大悲,余者之慈悲仅称为悲,盖因彼等尚未达于“极清净”之境地。由是,十住毗婆沙论卷一所举菩萨八法之中,有所谓高低大小之说,并提出“三缘慈悲”之论,即:有情缘之慈悲为小悲,法缘之慈悲为中悲,无缘之慈悲为大悲。(佛性论卷二、法华玄赞卷九、翻译名义大集第十章)((参见:慈悲)5805)p858  FROM:【佛光大辞典】

【世法】:指世谛之法,即世间之法、由因缘所生之法、可毁坏之法。胜鬘经(大一二·二一八中):“大悲安慰哀愍众生,为世法母。”唐译华严经卷二(大一○·六中):“佛观世法如光影。”((参见:俗谛)3726)p1516  FROM:【佛光大辞典】

【出世法】:出离世间之法,亦即断惑证真,或带业往生。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人天】:人道和天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漏】:(术语)Ana%srava,漏者烦恼之异名,漏泄之义,贪嗔等之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流注而不止,谓之漏。又漏为漏落之义,烦恼能令人漏落于三恶道谓之漏。因之谓有烦恼之法云有漏,离烦恼之法云无漏。俱舍论二十曰:“诸境界中,流注相续,泄过不绝,故名为漏。”大乘义章五本曰:“流注不绝,其犹疮漏,故名为漏。”法华文句一曰:“毗昙云:漏落生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施】:梵语 dharma-des/ana^,巴利语 dhamma-desana^。指宣说教法,利益众生。为二施之一,三施之一。又作说教、说法、说经、谈义、劝化。与“唱导”同义。(大品般若经卷二十四、法华经卷七、大智度论卷一)((参见:布施)1901、“说法”5922)p3366  FROM:【佛光大辞典】

【悭贪】:梵语 ma^tsarya-ra^ga。悭吝贪著之意。即惜物而不布施与人,并贪求而无满足。法华经方便品(大九·八上):“若以小乘化,乃至于一人,我则堕悭贪。”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八一上):“以知法性体无悭贪故,随顺修行檀波罗蜜。”此悭贪之心,可以六度中之布施波罗蜜对治之。又俗称无情且苛酷为悭贪,盖系由悭吝贪著之义而转来者。(中阿含经卷三十一、菩萨本行经卷上、法华经文句卷四下)p5811  FROM:【佛光大辞典】

【五根】:1、指眼等之五根,眼根能生眼识,耳根能生耳识,鼻根能生鼻识,舌根能生舌识,身根能生身识。 2、指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因此五法是生圣道的根本,故名“五根”。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忆念】:梵语 smr!ti,巴利语 sati。忆,忆持不忘之义;念,明记不忘之义。深刻于心内,记忆而不忘失,称为忆念。一般系指念念不忘佛陀或诸佛之功德而言。日本净土真宗有时以此为信心之别名。(法蕴足论卷二、观无量寿经疏卷四、往生论注卷上)((参见:念)3206)p6220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3 02:44 , Processed in 0.12701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