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慧慈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进行中]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妙法莲华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34

[禅定勋章]

11#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5 11:23: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1-29 08:51 编辑

(本次学习:11楼 共用时2.5小时)

6、文殊菩萨再次以偈颂方式为大众解说佛现瑞相的因缘

尔时文殊师利于大众中,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念过去世,  无量无数劫,
  有佛人中尊,  号日月灯明。
  世尊演说法,  度无量众生,
  无数亿菩萨,  令入佛智慧。
  佛未出家时,  所生八王子,
  见大圣出家,  亦随修梵行。
  时佛说大乘,  经名无量义,
  于诸大众中,  而为广分别。
  佛说此经已,  即于法座上,
  加趺坐三昧,  名无量义处。
  天雨曼陀华,  天鼓自然鸣,
  诸天龙鬼神,  供养人中尊。
  一切诸佛土,  即时大震动,
  佛放眉间光,  现诸希有事。
  此光照东方,  万八千佛土,
  示一切众生,  生死业报处。


[学习解说]:

这时,文殊菩萨在大众中,再次以偈颂方式说:

过去无量无数劫以前,有一位佛名叫日月灯明,这位日月灯明佛广为众生演说佛法,度化无量无数亿菩萨证入佛智

日月灯明佛未出家时,生有八位王子,这八位王子见到大圣(佛之尊号)出家后也都跟随出家修行

那时,佛为大众演说大乘无量义经,说完此经后,便在法座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三昧,然后空中纷纷落下各种妙花,天鼓无人敲打自己演奏,诸天龙鬼神都前来供养这位佛,一切佛土发生六种震动,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示现稀有瑞相


名词解释:

【大圣】
(术语)佛之尊号。法华方便品曰:“慧日大圣尊。”妙宗钞上曰:“佛是极圣,故称为大。”法华弘传序曰:“非大圣无由开化。”【又】以名高位之菩萨。无量寿经上曰:“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净影疏曰:“大有两义:一位高名大,二德胜名大,会正为圣。”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此光照东方,  万八千佛土,
  示一切众生,  生死业报处。
  有见诸佛土,  以众宝庄严,
  琉璃颇梨色,  斯由佛光照。
  及见诸天人、  龙神夜叉众、
  乾闼紧那罗,  各供养其佛。
  又见诸如来,  自然成佛道,
  身色如金山,  端严甚微妙。
  如净琉璃中,  内现真金像,
  世尊在大众,  敷演深法义。
  一一诸佛土,  声闻众无数,
  因佛光所照,  悉见彼大众。
  或有诸比丘,  在于山林中,
  精进持净戒,  犹如护明珠。
  又见诸菩萨,  行施忍辱等,
  其数如恒沙,  斯由佛光照。
  又见诸菩萨,  深入诸禅定,
  身心寂不动,  以求无上道。
  又见诸菩萨,  知法寂灭相,
  各于其国土,  说法求佛道。


[学习解说]:

日月灯明佛的光明能普照东方一万八千佛土,令众生都亲眼见到生死轮回的现象

又见诸佛国土以众多宝贝庄严;又见诸天人、龙神、夜叉、乾闼婆、紧那罗都欢喜供养日月灯明佛

又见诸佛如来自然成就佛道,诸佛身色如同金山,端严微妙如同洁净的琉璃内现真金像

世尊为大众演说甚深妙法,一一诸佛国土有无数声闻众生,这些都是藉由佛光普照得见到

或有诸比丘在山林中精进受持净戒,就像守护明珠一样;又见诸菩萨深入禅定,身心寂然不动,为求无上佛道;又见诸菩萨深入修习各种禅定,了知诸法寂灭相(即涅槃之相。以涅槃远离一切诸法之相,故称为寂灭相。),然后到各个佛土演说法义为求无上佛道


名词解释:

【寂灭相】
即涅槃之相。以涅槃远离一切诸法之相,故称为寂灭相。大智度论卷八十七(大二五·六六八中):“涅槃即是寂灭相。”又远离一切差别之相,称为寂灭无二。(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圆觉经)((参见:涅槃)4149)p4505 FROM:【佛光大辞典】





   尔时四部众,  见日月灯佛,
  现大神通力,  其心皆欢喜,
  各各自相问:  ‘是事何因缘?’
  天人所奉尊,  适从三昧起,
  赞妙光菩萨:  ‘汝为世间眼,
  一切所归信,  能奉持法藏,
  如我所说法,  唯汝能证知。’
  世尊既赞叹,  令妙光欢喜,
  说是法华经,  满六十小劫,
  不起于此座。  所说上妙法,
  是妙光法师,  悉皆能受持。
  佛说是法华,  令众欢喜已,
  寻即于是日,  告于天人众:
    ‘诸法实相义,  已为汝等说,
  我今于中夜,  当入于涅槃。
  汝一心精进,  当离于放逸,
  诸佛甚难值,  亿劫时一遇。’


[学习解说]:

这时,四众弟子见日月灯明佛现大神通力,内心非常欢喜,然后互相询问:是什么因缘让佛显现大瑞相?

日月灯明佛这时也从三昧中起来,然后赞叹妙光菩萨说,你是世间眼(佛菩萨之尊称。佛能为世人之眼,指示正道。又能开世间之眼,使见正道),你能奉持法藏(法性之理也。法性含藏无量之性德,故曰法藏),我所说的法唯有你能证知

得到世尊的赞叹,妙光菩萨非常欢喜,然后世尊为大众演说法华经长达六十小劫没有离开过座位,这位妙法法师闻后全部都能受持,佛说完此经后,对大众说诸法实相义我已经为你们演说完毕,我今日半夜将入涅槃,你们要一心精进的修行,远离放逸,要知道诸佛难值难遇,亿劫才能遇到一位佛


名词解释:

【法藏】
(术语)又曰佛法藏,一名如来藏。法性之理也。法性含藏无量之性德,故曰法藏。无量寿经上曰:“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又曰:“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又曰:“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同嘉祥疏曰:“名理为藏,解契宗源,故云入佛法藏。”同慧远疏曰:“如来藏性,是如来甚深法藏,闇障既除,明现己心,故曰受持。”【又】(术语)佛所说之教法也,教法含藏多义,故名法藏。多法集积,故又曰法蕴,其数有八万四千,释之者有多义,法华经序品曰:“此妙光法师奉持佛法藏。”同宝塔品曰:“持八万四千法藏,为人演说。”贤劫经曰:“佛初发至分舍利凡有三百五十度门,一一皆有六度,合二千一百,又对四分,合八千四百,一变十合八万四千。”俱舍论一曰:“有师言如来说八万部法蕴经,一一法蕴有六千颂,如法蕴足论有六千颂。又有师说就所诠法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其数八万四千因之显一法门之教门为一法蕴,其数八万。然如实说,所化有情,有贪嗔等八万烦恼,为对治之,世尊说八万法蕴。”多论一曰:“八万法藏者,树之根须枝叶多,名为一树,佛为一众生始终说法名一藏,如是有八万。有曰佛名一座说法为藏,如是有八万。有云十六字为半偈,三十二字为一偈,如是有八万。有云每半月说戒,为一藏,如是有八万。有云佛自说六万大千偈为一藏,如是有八万,有云佛说尘劳有八万,法药亦有八万,名八万法藏。【又】(杂名)纳经之库藏曰法藏,亦云宝藏。【又】(菩萨)无量寿佛在因位时之名也。(参见:法藏比丘)。【又】(人名)华严之祖贤首法藏法师讳法藏。康居国人。姓康氏。来居长安。往侍智俨。尽得其教。以巾帻说法。武后度之为僧。乙未,诏师开示华严宗旨。方序经题,口出白光,须臾成盖。后大悦,赐号贤首。诏佐实叉难陀译华严经。既毕,诏讲新经。大地震动。即日指殿隅金狮子为晓譬之因。其说著金师子章。睿宗受内禅,请师授菩萨大戒。师讲华严三十余遍。楞伽密严梵网起信心经皆有义疏。先天元年,终于大荐福寺。赠鸿胪卿。是为华严三祖。”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世间眼】
(术语)佛菩萨之尊称。佛能为世人之眼,指示正道。又能开世间之眼,使见正道。法华经序品曰:“赞妙光菩萨,汝为世间眼。”又化城喻品曰:“佛为世间眼。”智度论二曰:“佛取涅槃一何疾哉!世间眼灭。”(参见:世眼)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世尊诸子等,  闻佛入涅槃,
  各各怀悲恼,  佛灭一何速。
  圣主法之王,  安慰无量众:
    ‘我若灭度时,  汝等勿忧怖,
  是德藏菩萨,  于无漏实相,
  心已得通达。  其次当作佛,
  号曰为净身,  亦度无量众。’  
       佛此夜灭度,  如薪尽火灭,
  分布诸舍利,  而起无量塔。
  比丘比丘尼,  其数如恒沙,
  倍复加精进,  以求无上道。
  是妙光法师,  奉持佛法藏,
  八十小劫中,  广宣法华经。
  是诸八王子,  妙光所开化,
  坚固无上道,  当见无数佛。
  供养诸佛已,  随顺行大道,
  相继得成佛,  转次而授记。
  最后天中天,  号曰燃灯佛,
  诸仙之导师,  度脱无量众。


[学习解说]:

八位王子听到佛将入涅槃,都生起悲伤之心,日月灯明佛安慰大众不要悲伤,说德藏菩萨已经通达无漏实相清净之法,在我之后将要作佛,名号叫净身,也能度化无量众生,佛灭度后,大众将佛的舍利建塔供养,有恒河沙数多的比丘比丘尼更加精进修行,为求无上佛道

这位妙光法师承继佛愿为众生广宣法华经长达八十小劫,这八位王子也得到了妙光菩萨的开化,坚固无上菩提心,供养无数诸佛,最后都相继成佛并得到授记,最后成佛的名叫燃灯佛,也度化了无量众生


名词解释:

【天中天】
(术语)佛之尊号。天为人之所尊,佛更为天之所尊,故曰天中天。又天有五种,第五之第一义天,即佛也。佛为天之至极,故曰天中天。又为佛之小字。释氏要览中曰:“一日抱太子谒释迦增长大天神庙,庙神石为像,即起礼太子足。王曰:我子于天神中更为尊胜,宜名天中天。”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圣主天中天。”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开化】
佛经谓开导蒙昧,化恶向善为“开化”。《法华经·序品》:“是诸八王子,妙光(佛)所开化。”《无量寿经》卷上:“入众言音,开化一切。”《坛经·机缘品》:“(智)隍后礼辞,复归河北,开化四众。”后引申为开创教化和趋向文明之意。《宋书·顾觊之传》:“兴建极开化,树声贻则,典防之兴,由来尚矣。”(常正) 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无漏实相】
(术语)诸法实相之理体,无垢清净。故曰无漏。法华经序品曰:“是德藏菩萨,于无漏实相,心已得通达。”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是妙光法师,  时有一弟子,
  心常怀懈怠,  贪著于名利,
  求名利无厌,  多游族姓家,
  弃舍所习诵,  废忘不通利。
  以是因缘故,  号之为求名。
  亦行众善业,  得见无数佛,
  供养于诸佛,  随顺行大道,
  具六波罗蜜,  今见释师子。
  其后当作佛,  号名曰弥勒,
  广度诸众生,  其数无有量。
  彼佛灭度后,  懈怠者汝是;
  妙光法师者,  今则我身是。
  我见灯明佛,  本光瑞如此,
  以是知今佛,  欲说法华经。
  今相如本瑞,  是诸佛方便,
  今佛放光明,  助发实相义。
  诸人今当知,  合掌一心待,
  佛当雨法雨,  充足求道者。
  诸求三乘人,  若有疑悔者,
  佛当为除断,  令尽无有余。


[学习解说]:

这位妙光菩萨有一位弟子,常常懈怠、贪求名利,常常与贵族大姓人往来,不能精进修行,因此叫他求名,由于他也做了很多善业,见到以及供养无数诸佛,同时也具足了六度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所以今日得见释迦牟尼佛,将来也要成佛,名号叫弥勒佛,也将度化无量无数众生

日月灯明佛灭度后,懈怠的那个人是你,妙光菩萨是我,我见日月灯明佛所现的瑞相也是这样,因此知道今日释迦牟尼佛要为众生演说《妙法莲华经》,殊胜瑞相是诸佛的善巧方便、助发实相义,你们应当合掌一心听法,佛将断除求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人的所有疑惑


名词解释:

【三乘】
1、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声闻乘又名小乘,其行人速则三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于闻如来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惑,可证阿罗汉果;缘觉乘又名中乘,其行人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破无明,终于悟十二因缘之理,可证辟支佛果;菩萨乘又名大乘,其行人于无数劫间,修六度行,更于百劫间,植三十二相福因,可证无上佛果。
2、小乘、中乘、大乘。小乘即声闻乘,中乘即缘觉乘,大乘即菩萨乘。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34

[禅定勋章]

12#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6 10:33: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0-17 10:41 编辑

(本次学习:12楼~13楼 共用时2.5小时)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第二

1、世尊赞叹诸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


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告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所以者何?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勇猛精进名称普闻,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随宜所说意趣难解。

舍利弗!吾从成佛已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着。所以者何?如来方便知见波罗蜜皆已具足。

舍利弗!如来知见,广大深远,无量无碍,力无所畏、禅定解脱三昧,深入无际,成就一切未曾有法。

舍利弗!如来能种种分别,巧说诸法,言辞柔软,悦可众心。

舍利弗!取要言之,无量无边未曾有法,佛悉成就。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从无量义三昧中安详起来,告诉舍利佛:诸佛智慧甚深、难解难入,一切声闻和辟支佛都不能了知

为什么呢,因为佛曾经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尽行诸佛无量道法,而且勇猛精进,佛的名号普闻天下,成就了甚深妙法,佛随缘说法,义理难解

舍利弗,我从成佛以来,以种种因缘譬喻广为众生演说佛法,善巧方便引导众生远离贪着,为什么能这样呢,因为如来具足方便知见波罗蜜(指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

舍利弗,如来的知见广大而深远,无量无碍,如来的十种智力及四种无所畏,还有禅定及解脱三昧都深入无际,成就一切稀有之法

舍利弗,如来能种种分别(末学注: 知众生心众生性),所以能随顺众生次第善巧解说诸法,而且言辞柔软,能令众生闻之而心生欢喜

舍利弗,总之无量无边稀有之法佛都已成就


名词解释:

【未曾有】
梵语 adbhuta-dharma,巴利语 abbhuta-dhamma。译为希法、胜法、奇特法、未曾有法、未曾有经。音译为阿浮陀达磨、阿浮多达磨、頞浮陀达磨、阿浮达磨。乃原始佛教经典基本型态之一。佛陀入灭以后,弟子们取佛陀之言行,依其性质,类集为九部经或十二部经;“未曾有”即为九部经之一,亦为十二部经之一。乃在经典中记录有关佛之神秘不可思议,种种向所未有之奇特境界,或赞叹佛之伟大功德者。例如佛陀诞生时,其身放大光明,烛照三千大千世界及幽闇之处,复照十方无量诸佛之三千大千世界。其时于佛母前有清净之池,以浴太子。又有梵王执盖、帝释洗身、二龙吐水等无量希有之事,凡此种种,皆称为未曾有经。另据成实论卷一载,举凡劫尽之大变异事、诸天之身量、大地之震动等不可思议之事,皆为“未曾有经”所记载者,并不限指佛之不可思议事。又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一载,宣说“未曾有法”之人,有如来、声闻弟子、在家居士等三种之别。(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五、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六、显扬圣教论卷六、卷十二、大乘义章卷一)((参见:十二部经)344)p1936 FROM:【佛光大辞典】

【四无所畏(梵catva^ri-vais/a^radya^ni,巴catta^rivesa^rajja^ni,藏mi h!jigs-pa bshi)】

指佛菩萨在说法作师子吼时,所具有的四种智力。又称四无畏。此中,佛的四无所畏与菩萨的四无所畏不同。

(一)佛的四无所畏︰佛具十力之智,于大众中说法,无恐惧之相,故名无所畏。

(1)正等觉无畏︰谓佛于一切法等皆觉知,即使面对因不知诸法而施种种问难的众生也不怖畏。此无畏又称一切智无所畏,因佛于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尽悉知见,宣言我是一切正智之人,得安稳,得无畏,故有此称。

(2)漏永尽无畏︰又称漏尽无所畏,谓佛自宣言,我诸漏已尽,更不怖畏外难。

(3)说障法无畏︰谓佛说‘染法必能为障’,并对因此而有的任何非难无所怖畏。此无畏又称说障道无所畏,意指佛无畏地宣说‘染法能障碍圣道’。

(4)说出道无畏︰谓佛说能出离之道,修道必能出离苦果。此无畏又称说尽苦道无所畏,谓佛无畏地宣说能尽灭诸苦的道法。

以上四无所畏,据《顺正理论》卷七十五所述,前二显佛自利之圆德,后二显佛利他之圆德。自利德中,第一是智德,第二是断德;利他德中,前者令修断德,后者令修智德。

又依《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说,正等觉无畏系以十智(世俗、法、类、苦、集、灭、道、他心、尽、无生智)为性,相当于十力中的处非处智力。漏永尽无畏系以十智或除去苦、集、道、他心智外的六智为性,相当于漏尽智力。说障法无畏系以除去灭、道智之外的八智为性,相当于业异熟智力。说出道无畏系以十智或除去灭智的其余九智为性,相当于遍趣行智力。此等智性之所以称为无畏,系因有智而不怯惧他人之故。

此外,小乘经论中常以此四无畏及十力、三念住、大悲等,作为佛的十八不共法。关于佛之四无所畏,大乘之所说与小乘大体相似,但对于体性之智,则于十智之上更立如实智。且说彼等非隔历不融,一一皆具甚深之德,《大乘义章》卷十九且从多方面论其相异之处。

(二)菩萨的四无所畏︰菩萨具诸智慧,于众中说法,无恐畏之相,故名无所畏。此四种略如下列︰

(1)能持无所畏︰谓菩萨闻持、忆念一切法不忘失,于众中说法时无所怖畏。

(2)知根无所畏︰谓菩萨知一切众生根机之利钝,随其所应说法无所畏。

(3)决疑无所畏︰谓菩萨抉择一切众生疑难,如法应答无所怯惧。

(4)答报无所畏︰谓菩萨对一切所问,如法自在于应答酬报无所怖畏。

另依《大乘义章》卷十一所述,菩萨四无所畏系指︰

(1)总持不忘说法无畏︰相当于能持无所畏。‘总持’有闻持、义持两种。前者能听闻教法,受持名句;后者谓能受持教法之义理。菩萨能以此二种,不忘名义,教化众生,无所怖畏。

(2)尽知法药及知众生根欲性心说法无畏︰相当于知根无所畏。‘法药’有世间、出世间二种。世间法是三界法,出世间法是三乘法。根性亦准于法。菩萨了知此法与根性,教化无畏。

(3)善能问答说法无畏︰相当于答报无所畏。‘问答’分能问与能答二方面。能问谓诘问一切异见,悉加摧破,寻问一切正法,悉无误谬。能答谓对无量众生之一时问难或一一众生之无量诘问,一时悉能酬对。菩萨以此力用,教化度生,无所怖畏。

(4)能断物疑说法无所畏︰相当于决疑无所畏。菩萨长于分别解说,巧开物心,裂断疑网,说法教导,无所怖畏。

[参考资料] 《增一阿含经》卷十九、卷四十二;《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一;《杂心论》卷六;《成实论》卷一;《杂集论》卷十四;《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五。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力无所畏】
指如来之十种智力及四种无所畏。法华经方便品(大九·五下):“如来知见,广大深远,无量无碍,力无所畏,禅定解脱三昧。”十力,即:(一)处非处智力,(二)知三世业报智力,(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四)知诸根胜劣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六)知种种界智力,(七)知一切至处道智力,(八)知天眼无碍智力,(九)知宿命无漏智力,(十)知永断习气智力。四无所畏又作四无畏,即:(一)一切智无所畏,(二)漏尽无所畏,(三)说障道无所畏,(四)说尽苦道无所畏。(大智度论卷二十五、卷四十八、俱舍论卷二十九)((参见:十力)361、“四无所畏”1773)p322 FROM:【佛光大辞典】

【波罗蜜】
梵语 pa^ramita^,巴利语 pa^rami^ 或 pa^ramita^。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
 梵语 pa^ramita^,有到达彼岸、终了、圆满等义;巴利语 pa^rami^,则有最上的、终极的等义。诸家对波罗蜜之译释各有说法。据弥勒菩萨所问经卷八载,波罗蜜通于已到、当到之义,即佛为已到彼岸,菩萨为当到彼岸。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载,到彼岸有三种之别,即:(一)随所修行而达于究竟无余。(二)入真如,以入真如为究竟,如众流以归海为终极。(三)得无等果,无别果胜于此果。盖菩萨所修之行,所入之理,及所得之果,皆究竟而圆满。又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波罗蜜多有五因缘,即无染著、无顾恋、无罪过、无分别、正回向等。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载,波罗蜜有十七义,如修习胜利、无所著、无所见、无患累等。据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载,有二十义,例如一切所知诸妙善法能到彼岸、于菩萨藏差别法门正安住义等。
 有关此岸、彼岸之说,各家亦异。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之六波罗蜜项载,即:(一)生死为此岸,究竟涅槃为彼岸。(二)生死涅槃有相为此岸,平等无相为彼岸。据大品经游意载,即:(一)小乘为此岸,大乘为彼岸。(二)魔为此岸,佛为彼岸。(三)世间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又谓成论师以有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众惑为此岸,种智为彼岸。
 依诸经论而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四波罗蜜等分别:(一)六波罗蜜,又作六度,为诸部般若经之说。指大乘菩萨所必须实践之六种修行。即:(1)布施波罗蜜,又作檀那(梵 da^na,巴同)波罗蜜、檀波罗蜜,谓全然施惠。(2)持戒波罗蜜,又作尸罗(梵 s/i^la)波罗蜜,谓全然持守教团之戒律。(3)忍辱波罗蜜,又作羼提(梵 ks!a^nti)波罗蜜,谓全然忍耐之意。(4)精进波罗蜜,又作毗梨耶(梵 vi^rya)波罗蜜,谓全然努力之意。(5)禅定波罗蜜,又作禅那(梵 dhya^na)波罗蜜,谓心全然处于一境。(6)智慧波罗蜜,又作般若(梵 prajn~a^)波罗蜜、慧波罗蜜、明度、明度无极,谓圆满之智慧,系超越人类理性之无分别之智慧;依此则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罗蜜,乃至修禅定而完成禅定波罗蜜,故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本,而称诸佛之母。
 (二)十波罗蜜,又作十度、十胜行,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等之说。六波罗蜜加如下之四波罗蜜,则为十波罗蜜,即:(1)方便波罗蜜,又作沤波耶(梵 upa^ya)波罗蜜,指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2)愿波罗蜜,又作钵罗尼陀那(梵 praN!idha^na)波罗蜜,谓得智慧(即菩提)后,救济众生的殊胜之愿。(3)力波罗蜜,又作波罗(梵 bala)波罗蜜,谓能正确判断所修所行的全然之能力。(4)智波罗蜜,又作若那(梵 jn~a^na)波罗蜜,谓享受菩提之乐,并教导众生得全然之智慧。
 (三)四波罗蜜,为胜鬘经颠倒真实章等之说。即:(1)常波罗蜜,谓全然永远性之波罗蜜。(2)乐波罗蜜,谓全然安稳性之波罗蜜。(3)我波罗蜜,谓全然主体性之波罗蜜。(4)净波罗蜜,谓全然清纯性之波罗蜜等,乃具足涅槃四种殊胜之特质(四德)。
 (四)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称位于东南西北方之四菩萨为四波罗蜜,即东方之金刚波罗蜜、南方之宝波罗蜜、西方之法波罗蜜、北方之业波罗蜜等。此外,南传之巴利语典籍,如所行藏(巴 Cariya^pit!aka)、佛种姓(巴Buddhavam!sa)、法句经注(巴 Dhammapadat!t!hakatha^)等,亦立十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持戒(巴 si^la)波罗蜜、出离(巴 nekkhamma)波罗蜜、般若(巴 pan~n~a^)波罗蜜、精进(巴 viriya)波罗蜜、忍辱(巴 khanti)波罗蜜、真谛(巴 sacca)波罗蜜、决意(巴 adhit!t!ha^na)波罗蜜、慈(巴 metta^)波罗蜜、舍(巴 upekkha^)波罗蜜等。(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华严经离世间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慧度经宗要、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一(智顗)、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良贲)、般若波罗蜜多经赞)p3445 FROM:【佛光大辞典】

【道法】
(术语)至涅槃正道之法也。无量寿经下曰:“奉持经戒,受行道法。”四十二章经曰:“为沙门受道法者。”维摩经方便品曰:“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方便品】
<一>为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二品之品名。其内容系讲说三乘方便与一乘真实者,故称方便品。
 <二>为维摩经第二品之品名。其内容记叙维摩诘居士以各种方便化益众生,且于毗耶离城权现疾患,为探病者说色身之无常犹如聚沬、浮云,使彼等发真正道意。p1439 FROM:【佛光大辞典】





“止,舍利弗!不须复说。所以者何?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


[学习解说]:

世尊接着对舍利弗说,不需要再说了,为什么呢,因为佛已经成就第一稀有难解之法,只有佛与佛才能究竟明白诸法实相: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

“     [一、如是相],相即相貌,相以据外览而可别。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各各相貌不同,是名如是相。(相据外者,谓相在外而可依据也。)
  [二、如是性],性即性分,性以据内自分不改,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其性各各不同,是名如是性。
  [三、如是体],体即体质,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俱以色身而为体质,是名如是体。
  [四、如是力],力即力用,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皆有力用功能,是名如是力。
  [五、如是作],作即造作,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皆能运为造作,是名如是作。
  [六、如是因],因即习因,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善恶业因,皆由自种而生,习续不断,是名如是因。
  [七、如是缘],缘即缘助,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各有缘起之法,助成习因,是名如是缘。
  [八、如是果],果即习果,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皆由习因习续于前,习果克获于后,是名如是果。
  [九、如是报],报即报果,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皆由习因习果,而感其报,是名如是报。
  [十、如是本末究竟等],谓初相为本,后报为末,此之本末,皆同实相,一理平等无二,是名如是本末究竟等。”


名词解释:

【十如是】
﹝出法华经玄义﹞
  不异名如,无非曰是。谓十法界,始自地狱,终至佛界,各具十如是因果之法。天台大师依义读文,凡有三转。一云:是相如,是性如,乃至是报如。如名不异,即空之义也。二云:如是相,如是性,乃至如是报,名字施设,各各不同,即假之义也。三云:相如是,性如是,乃至报如是,如于中道实相之是,即中之义也。(十法界者,地狱界、畜生界、饿鬼界、修罗界、人界、天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佛界也。空假中者,离性离相谓之空,无法不具谓之假,非空非假谓之中也。)
  [一、如是相],相即相貌,相以据外览而可别。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各各相貌不同,是名如是相。(相据外者,谓相在外而可依据也。)
  [二、如是性],性即性分,性以据内自分不改,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其性各各不同,是名如是性。
  [三、如是体],体即体质,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俱以色身而为体质,是名如是体。
  [四、如是力],力即力用,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皆有力用功能,是名如是力。
  [五、如是作],作即造作,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皆能运为造作,是名如是作。
  [六、如是因],因即习因,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善恶业因,皆由自种而生,习续不断,是名如是因。
  [七、如是缘],缘即缘助,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各有缘起之法,助成习因,是名如是缘。
  [八、如是果],果即习果,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皆由习因习续于前,习果克获于后,是名如是果。
  [九、如是报],报即报果,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皆由习因习果,而感其报,是名如是报。
  [十、如是本末究竟等],谓初相为本,后报为末,此之本末,皆同实相,一理平等无二,是名如是本末究竟等。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十如是】
指探究诸法实相应把握之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十种如是。又作十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大九·五下):“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即谓一切诸法之本来相状(实相)具足十种如是。智顗用以与十法界、三种世间等相配而构成“一念三千”之理论。然历来诸家于十如是所解各有异说,智顗之师慧思主张上文应在“如”字断句,而称为十如,或称十如实相、十如境。又此经文系归纳法华经中之“开会”要义,即开权显实、废权立实、会三归一等思想,故称略开三显一、略法华等。对此,日本天台宗亦盛行有关之各种口传。智顗以前诸师对此文之解释,或单称智慧之作用、或谓佛之十力作用、或解为叙说三乘法之内容。
 对上述各种解释,智顗皆不以为然,盖此十如是含摄下列诸理:迷悟与依正二报,事(现象)与理(本体)一体无别,权(假之事物)与实(真实)融于一如。依法华文句卷三下,则自十法界、佛界、离合与位次等四方面加以解释。据法华玄义卷二上载,于空假中三谛,此应有三种不同读法,即:是相如(即空)、如是相(即假)、相如是(即中)。十如是之中,“相”意即相状,指外在之形相;“性”意即不变,指内在之本性;“体”即以相、性为属性之主体。“力”即体所具有之潜在能力;“作”乃显现动作者;“因”指直接原因;“缘”为间接原因;“果”即由因、缘和合所生之结果;“报”指果报。以上之因缘果形成后世之报果。“本末究竟等”之中,“本”指开始之相,“末”指最末之报,“等”指平等;即以上之如是相乃至如是报,皆归趣于同一实相而究竟平等,故说本末究竟等。(摩诃止观卷五上)((参见:三转读文)695、“别解四类十如是”2803、“通解十如是”4806)p427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34

[禅定勋章]

1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6 10:34:10 | 只看该作者

2、世尊再次以偈颂方式宣说法义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世雄不可量,  诸天及世人,
  一切众生类,  无能知佛者。
  佛力无所畏、  解脱诸三昧,
  及佛诸余法,  无能测量者。
  本从无数佛,  具足行诸道,
  甚深微妙法,  难见难可了。


[学习解说]:

世尊再次以偈颂方式宣说法义:如来的智慧不可思议,诸天及世间一切众生都无法得知佛的境界,佛的十种智力及四种无所畏,还有禅定及解脱三昧以及其他道法都深入无际,无有能知道者,如来跟随无数诸佛,尽行无量道法,成就的甚深微妙之法,一般众生很难明白


名词解释:

【不可量】
谓从不可思、不可思为一不可思转,不可思转、不可思转为一不可量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于无量亿劫,  行此诸道已,
  道场得成果,  我已悉知见。
  如是大果报,  种种性相义,
  我及十方佛,  乃能知是事。
  是法不可示,  言辞相寂灭,
  诸余众生类,  无有能得解,
  除诸菩萨众、  信力坚固者。


[学习解说]:

佛已于无量亿劫修行诸法得成道果,我已悉知悉见,这些大果报及种种法性原理唯有我及十方佛才能清楚明了,此法不可以用语言为众生随意宣说,因为众生即使听闻也不能理解(末学注: 也就是说对于增上实修没有意义),除非是诸菩萨众生,他们信力坚固


名词解释:

【性相】
指体性与相状。不变而绝对之真实本体,或事物之自体,称为性;差别变化之现象的相状,称为相。据大智度论卷三十一载,关于性相之区别有二说:(一)性与相无异,仅系名称有别,说性即说相,说相即说性,如说火性即说热相,说热相即说火性。故性与相有时可以互用,如“诸法实相”一语,即谓诸法实性。(二)性相有别,性为其体,相为可识,如持释氏之戒为性,剃发染衣为相,性与相有内外、远近、初后等差别。
 研究万象之性与相之关系,称为性相学。以本体与道理为中心,而探求万象与人生之宗派,称为性宗或法性宗,如三论宗、华严宗等。以现象的变化差别之相状为主题而加以考究之宗派,称为相宗或法相宗,如俱舍宗、唯识宗等。主张两者有关连性而加以融合者,称为性相融会。p3231 FROM:【佛光大辞典】





   诸佛弟子众,  曾供养诸佛,
  一切漏已尽,  住是最后身,
  如是诸人等,  其力所不堪。
  假使满世间,  皆如舍利弗,
  尽思共度量,  不能测佛智。
  正使满十方,  皆如舍利弗,
  及余诸弟子,  亦满十方刹,
  尽思共度量,  亦复不能知。
  辟支佛利智,  无漏最后身,
  亦满十方界,  其数如竹林,
  斯等共一心,  于亿无量劫,
  欲思佛实智,  莫能知少分。
  新发意菩萨,  供养无数佛,
  了达诸义趣,  又能善说法,
  如稻麻竹苇,  充满十方刹,
  一心以妙智,  于恒河沙劫,
  咸皆共思量,  不能知佛智。
  不退诸菩萨,  其数如恒沙,
  一心共思求,  亦复不能知。


[学习解说]:

诸佛弟子们曾经供养诸佛,已断除一切烦恼,获得最后身(即生死身中最后之身。小乘指断一切见思烦恼、证无余依涅槃之阿罗汉,大乘则指证佛果之等觉菩萨之身),这些人假使充满整个世间,且智慧如同舍利弗一样,共同度量佛的智慧,也无法得知

假如这些人充满整个十方世界,拥有如舍利弗一样的智慧,共同度量佛的智慧,也无法得知

辟支佛拥有锐利的智慧,也断除一切烦恼获得最后身,即使辟支佛便满十方世界,数量如竹林那么多,他们共同一心用亿无量劫的时间思维佛智,都不能得到一点点

初发心菩萨供养无数诸佛,了达诸法义理,又能善巧方便为众生说法,假使新发意菩萨如同稻麻竹苇那么多,充满十方世界,他们共同一心以妙智用恒河沙劫时间思量佛智,也无法得知

不退转诸菩萨即使像恒河沙那么多,他们共同一心思量佛智,同样也是无法得知


名词解释:

【不退菩萨】
(术语)阿毗跋致之菩萨也。阿毗跋致,译曰不退,于无上菩提不退转也。分别之有三种四种之异。法华经序品曰:“不退诸菩萨,其数如恒沙。”同譬喻品曰:“有得缘觉,不退菩萨。”(参见:不退)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新发意】
<一>梵语 nava-ya^na-sam!prasthita。又作初发意、初发心、新发心。略称新发、初心。即新发菩提心而入佛道之谓。新发意之菩萨相当于五十二位中之十信位;以其修学佛道日浅,故又称新学菩萨。维摩经卷中(大一四·五四六中):“其得神通菩萨,即自变形,为四万二千由旬,坐师子座,诸新发意菩萨及大弟子皆不能升。”大智度论卷六十一(大二五·四八九下):“般若波罗蜜随喜义,不应新学菩萨前说。何以故?若有少福德善根者,闻是毕竟空法,即著空作是念:‘若一切法毕竟空无所有者,我何为作福德?’则忘失善业。以是故,新发意菩萨,先教取相随喜,渐得方便力,尔乃能行无相随喜。”此因新发意菩萨学解未熟,故不宜对之说般若无相之理。(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大品般若经卷一习应品、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二助念佛三昧品、净土十疑论)
 <二>于日本净土真宗,系指新近得度之男童。p5468 FROM:【佛光大辞典】

【利智】
(术语)对于愚钝而言。智慧明能分是非之别者。法华经化城喻品曰:“诸根通利,智慧明了。”往生要集上本曰:“利智精进之人未为难。”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最后身】
梵语 antima-deha,巴利语同。即生死身中最后之身。又作最后生、最后有、最后末身。小乘指断一切见思烦恼、证无余依涅槃之阿罗汉,大乘则指证佛果之等觉菩萨之身。最后身菩萨与一生所系(一生补处)菩萨之异同,有各种异说,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一所载,释迦牟尼佛由睹史多天降生,而于净饭王宫出生之身,为最后身菩萨;其住于睹史多天之身,则为一生所系之菩萨。另据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七本所载,在菩萨修行成满至成佛之三阿僧祇劫中,地前第一阿僧祇劫为第一生,初地至七地第二阿僧祇劫为第二生,八地以上第三阿僧祇劫为第三生,故七地以前为一生所系之菩萨,八地以后则为最后身菩萨。(中阿含卷十四大善见王经、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卷三授记品、菩萨地持经卷十、俱舍论卷五、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七、卷四十七、显扬圣教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七、瑜伽论略纂卷十一、法华经玄义卷四下、成唯识论述记卷五末)p5043 FROM:【佛光大辞典】





   又告舍利弗:  ‘无漏不思议,
  甚深微妙法,  我今已具得,
  唯我知是相,  十方佛亦然。
  舍利弗当知,  诸佛语无异,
  于佛所说法,  当生大信力,
  世尊法久后,  要当说真实。’
  告诸声闻众,  及求缘觉乘:
    ‘我令脱苦缚,  逮得涅槃者。’
  佛以方便力,  示以三乘教,
  众生处处着,  引之令得出。


[学习解说]:

佛又告舍利弗,甚深微妙法不可思议,我今日已经证得,唯有我与十方佛知道其实相,舍利弗你应当知道,诸佛所说法无有异样,对佛所说的法应当生起绝对的信心,世尊今日要说真实法,告诉诸声闻及缘觉众生,为了令众生脱离苦难的束缚都获得解脱,才以善巧方便演说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教法,目的是为引领众生从执着中解脱出来


名词解释:

【信力】
信力者,谓由信而有势力也。信根增长,破诸邪信,信正道助道,遮诸烦恼,不为偏小所动,故名信力。学道之人,非有信力,不能精进。 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34

[禅定勋章]

14#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7 10:46: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0-17 10:50 编辑

(本次学习:14楼 共用时2.5小时)

3、舍利弗代众生三次请(法)问佛:世尊殷勤称叹诸佛第一方便、甚深微妙、难解之法义理如何?

尔时大众中,有诸声闻漏尽阿罗汉,阿若憍陈如等千二百人,及发声闻、辟支佛心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各作是念:“今者、世尊何故殷勤称叹方便而作是言:‘佛所得法甚深难解,有所言说意趣难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及。’佛说一解脱义,我等亦得此法到于涅槃,而今不知是义所趣。

[学习解说]:

这时,法会中已经断除烦恼的阿罗汉,阿若憍陈如等一千二百人,以及发心求声闻、辟支佛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各自心想:世尊今日为什么殷勤称叹诸佛方便说:佛所得法甚深难解,佛所讲的法义理难知,一切声闻及辟支佛都不能明了?佛所说的一切法,我们只要如法实修都能获得解脱,可是今日不知佛要表达的意思是怎样


名词解释:

【一解脱】
解脱者,无拘无碍、自由自在之意。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本来解脱,因心生执著,妄自迷倒,受诸缠缚。若能一念反妄归真,了缚无缚,则与诸佛如来同一解脱,无有差别。(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二、法华经方便品)p72 FROM:【佛光大辞典】

【阿若憍陈如】
(人名)A^jn^a%ta-kaun!d!imya,旧称阿若憍陈如,阿若居邻,阿若拘邻。新称阿若多憍陈那。阿若名,憍陈如姓。阿若,译作已知,无知,了本际。憍陈如,译作火器。最初受济度之五比丘上首。文句二曰:“憍陈如,姓也。此翻火器,婆罗门种。阿若者,名也。此翻已知,或言无知,非无所知也,乃至知无耳。无量寿、文殊问、阿毗昙、婆沙、皆称为了本际。”弥勒上生经疏上曰:“阿若多,解也。憍陈那,婆罗门姓之一姓也。憍陈如,讹也。”饰宗记七末曰:“婆沙八十二云:以憍陈那先见法故,因斯号彼为阿若多。”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漏尽】
(术语)梵语A^sravaks!aya Ks!in!a%s/rava,凡人自眼等六根门漏泄烦恼,故名烦恼为漏。至三乘之极果,以圣智断尽此烦恼,谓之漏尽。法华经序品曰:“诸漏已尽逮得己利。”智度论三曰:“三界中三种漏已尽无余,故言漏尽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尔时舍利弗知四众心疑,自亦未了,而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殷勤称叹诸佛第一方便、甚深微妙、难解之法?我自昔来,未曾从佛闻如是说;今者四众咸皆有疑。唯愿世尊敷演斯事。世尊何故殷勤称叹甚深微妙难解之法?

[学习解说]:

这时舍利弗观察四众弟子心中也有疑念,于是对佛说,世尊,是什么因缘让您殷勤称叹诸佛善巧方便以及甚深难解之法?

我从修行以来,从未听佛说过,今日四众弟子也都心生疑念,唯愿世尊解除我们心中的疑惑,为何殷勤称叹诸佛善巧方便以及甚深难解之法?




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慧日大圣尊,  久乃说是法,
  自说得如是,  力无畏三昧、
  禅定解脱等,  不可思议法。
  道场所得法,  无能发问者;
  我意难可测,  亦无能问者。
  无问而自说,  称叹所行道,
  智慧甚微妙,  诸佛之所得。
  无漏诸罗汉,  及求涅槃者,
  今皆堕疑网,  佛何故说是?


[学习解说]:

这时,舍利弗再次以偈颂方式请问佛:

佛的智慧犹如日光一样能破众生无明痴闇,佛已证得十种智力、四无所畏、三昧、禅定和解脱等不可思议法,所以无有这种善于发问的人,佛今日无问自说称叹诸佛所得甚深微妙之法,令已断除烦恼的阿罗汉以及求涅槃的佛弟子都心生不解,不明白佛为什么要这样说?

------------------

[学习笔记]:

佛说世上两种人非常稀有~大般涅槃经

一[善问难]。 (善于发问)
二[善能答]。
(善于答问)
善问难者汝身是也。善能答者谓[如来]也。

善男子。因是[善问]即得转于无上法轮。能枯十二因缘大树。能度无边生死大河。能与魔王波旬共战。能摧波旬所立胜幢。

名词解释:

【圣尊】
(杂语)佛之尊号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诸佛救世之圣尊。”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慧日】
<一>梵语 jn~a^na-diva^kara。以日光比喻佛之智慧普照众生,能破无明生死痴闇。与“慧光”、“慧照”等同义。法华经卷七普门品(大九·五八上):“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闇,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无量寿经卷下、华严经探玄记卷二)
 <二>(680~748)唐代净土宗僧。东莱(山东)人,俗姓辛。幼见从印度归来之义净,深受其影响,遂誓游印度。于中宗嗣圣十九年(702),乘船经昆仑(今康道尔群岛)、佛誓(今苏门答腊)、师子洲(今斯里兰卡)等,三年始达印度。乃礼谒圣迹,寻求梵文经典,参访善知识,历时十三年。师独影孤征,远涉雪岭胡乡,备经艰苦,遂深厌此娑婆世界,乃寻求有乐无苦、速生佛国之法,遍问印度之三藏学者,皆赞净土。未久,至北印度健驮罗国,王城东北有一山,山有观音像,师以顶礼圣像,断食毕命祈请,终至第七日之夜感观音现紫金色相,为其摩顶开示。师遍游七十余国,凡历十八年,于开元七年(719)始归长安,呈献佛像与经典,玄宗遂敕赐“慈愍三藏”之号。师勤修念佛法门,弘扬净土教义。著有往生净土集三卷、般舟三昧赞等。天宝七年于洛阳罔极寺入寂,世寿六十九。又师之净土思想有其独特之处,故有将其净土学说同净土大师慧远和善导两流并列,称为慈愍流。(宋高僧传卷二十九、佛祖统纪卷四十)
 <三>(1271~1340)元代曹洞宗僧。明州定海(浙江)人,俗姓沈。号东明。幼即志干清爽,九岁入奉化大同寺为童侍。十三岁落发,十七岁受具足戒。后参访直翁德举而契悟,遂任侍香。未久,历游天童、灵隐、万寿、蒋山等地。后又至姑苏掌承天寺藏钥,未久东归明堂之白云寺开教,并继嗣直翁之法,居止六年,德风被及四方。元至大二年(1309,日本延庆二年),应日僧之请赴日,于禅兴寺传戒。翌年迁圆觉寺,住七年,大扬曹洞宗风。时曾创建白云庵。后以幕府之命,历住建长、万寿、东胜、寿福诸刹,接引众人三十年如一日。日本历应三年(即元至元六年)于白云庵示寂,世寿六十九,法腊五十三。世称东明慧日。著有宗门无尽灯论,其法流称东明流,为日本禅宗二十四流之一。(延宝传灯录卷四、日本高僧传卷二十六、日本洞上联灯录卷一)p6022 FROM:【佛光大辞典】





   其求缘觉者,  比丘比丘尼,
  诸天龙鬼神,  及乾闼婆等,
  相视怀犹豫,  瞻仰两足尊,
  是事为云何,  愿佛为解说。
  于诸声闻众,  佛说我第一。
  我今自于智,  疑惑不能了,
  为是究竟法?  为是所行道?
  佛口所生子,  合掌瞻仰待,
  愿出微妙音,  时为如实说。
  诸天龙神等,  其数如恒沙,
  求佛诸菩萨,  大数有八万,
  又诸万亿国,  转轮圣王至,
  合掌以敬心,  欲闻具足道。


[学习解说]:

求缘觉的比丘比丘尼以及诸天龙鬼神乾闼婆等,都心怀不解相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望向世尊,希望世尊解除他们心中的疑惑

在声闻众中,佛说我是第一,可是我也不能明白佛的意思,现在大家都合掌看向佛,等待佛以微妙之音宣说真实法义,解除我们心中的疑惑

法会有如恒河沙数多的天龙神,八万上求佛道的菩萨,以及万亿国土的转轮圣王都恭敬合掌,等待佛的开示




尔时佛告舍利弗:“止,止!不须复说。若说是事,一切世间诸天及人皆当惊疑。”

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唯愿说之,唯愿说之!所以者何?是会无数百千万亿阿僧祇众生,曾见诸佛,诸根猛利,智慧明了,闻佛所说,则能敬信。”


[学习解说]:

这时,佛阻止舍利弗说,不用再说了,如果宣说甚深微妙之法,一切世间诸天及人都会惊讶和怀疑

舍利弗再次对佛说,世尊,唯愿您为我们解说,为什么呢,因为会中无数百千万亿众生都曾见过佛,他们都是利根根器,拥有智慧,对您的法,一定能心生敬信




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法王无上尊,  唯说愿勿虑。
  是会无量众,  有能敬信者。”


[学习解说]:

舍利弗再次以偈颂方式请佛宣说甚深微妙之法

于法自在的佛,愿您不要忧虑,为我们解说这甚深微妙之法,会中无量众生一定有能心生敬信的人


名词解释:

【无上尊】
(术语)人天中,佛最尊胜,故号无上尊。无量寿经上曰:“吾当于世为无上尊。”涅槃经二曰:“当念勤精进,顶礼无上尊。”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王】
(术语)佛于法自在。称曰法王。法华经譬喻品曰:“我为法王,于法自在。”同药王品曰:“如来是诸法之王。”维摩经佛国品曰:“已于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释迦方志上曰:“凡人极位名曰轮王,圣人极位名曰法王。”维摩经慧远疏曰:“佛于诸法得胜自在,故名法王。”【又】(职位)元世祖尊蕃僧八思巴为大宝法王西天佛子。明代因之。西藏封法王者三人。曰大宝法王,大乘法王,大慈法王。皆红教喇嘛也。清代虽无法王之名号。然如青海等处有诺们罕。即法王之义。【又】(杂名)国王崇奉佛法,亦称佛王。阿育王经一曰:“八万四千塔一时俱成,王起塔已,守护佛法,时诸人民谓为阿育法王。”即其例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复止舍利弗:“若说是事,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当惊疑,增上慢比丘将坠于大坑。”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止止不须说,  我法妙难思。
  诸增上慢者,  闻必不敬信。”


[学习解说]:

佛又阻止舍利弗说,如果真的演说此法,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都会惊讶和怀疑,增上慢比丘将会坠于恶道

这时世尊再次以偈颂对舍利弗说,还是不要再说了,此法妙难思,那些增上慢的人听到后一定不能心生敬信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34

[禅定勋章]

15#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8 10:31: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0-18 10:33 编辑

(本次学习:15楼~18楼 共用时2.5小时)


尔时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唯愿说之,唯愿说之!今此会中,如我等比百千万亿,世世已曾从佛受化。如此人等,必能敬信,长夜安隐,多所饶益。”

  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无上两足尊,  愿说第一法,
  我为佛长子,  唯垂分别说。
  是会无量众,  能敬信此法,
  佛已曾世世,  教化如是等,
  皆一心合掌,  欲听受佛语。
  我等千二百,  及余求佛者,
  愿为此众故,  唯垂分别说。
  是等闻此法,  则生大欢喜。


[学习解说]:

这时,舍利弗再次对佛说:唯愿佛为我们演说!今日法会中这些百千万亿佛弟子们,由于生生世世接受佛的教化,他们一定能心生敬信之心

舍利弗接着以偈颂再次对佛说:

无上尊胜的佛,请您为我们演说妙法,我及会中无量众生都能心生敬信心,佛曾生生世世教化我们,所以我们都一心合掌,心生大欢喜等待佛的开示


名词解释:

【无上两足尊】
(术语)佛之尊号。两足谓如人类有两脚者,以佛于两脚众生中无上尊胜故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无上两足尊,愿说第一法。”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34

[禅定勋章]

16#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8 10:32:07 | 只看该作者

4、业障深重及增上慢者无缘听闻法华经

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请,岂得不说。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说此语时,会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五千人等,即从座起,礼佛而退。所以者何?此辈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有如此失,是以不住。世尊默然而不制止。

  尔时佛告舍利弗:“我今此众,无复枝叶,纯有贞实。舍利弗!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汝今善听,当为汝说。”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对舍利弗说:你已经三次祈请了,怎好不为你解说呢?你们要仔细听认真思维,我现在就你们解说

世尊说完这些话以后,会中有五千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人从座而起,礼拜佛后退出法会,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这些人业障及我慢心都比较重,他们未得圣法却说已得,为证圣道却说已证,因为这些过失所以不能安住法会

世尊也是默然允许他们离开没有阻止

这时,佛对舍利弗说:法会留下来的这些众生都不是小枝小叶,他们的心诚实无谄曲都是堪受法器的人,舍利弗,那些我慢的人退出法会也好,你们要仔细听,我现在就你们解说

舍利弗说,非常期待佛为我们解说


名词解释:

【贞实】
(杂语)其心诚实而无谄曲,堪受法者。法华经方便品曰:“我今此众,无复枝叶,纯有贞实。”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得谓得】
指未得圣法而谓已得,由此而起慢心,为一种增上慢之心。其同类用语尚有未见谓见、未知谓知、未获谓获、未触谓触、未证谓证等,经论中常以此类用语形容尚未完成修行境地,却生起自大自是的傲慢心之修行人。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大九·七上):“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十诵律卷二、品类足论卷一辩五事品、大乘义章卷五末)((参见:慢)5812、“增上慢”5965)p1936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34

[禅定勋章]

17#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8 10:32:25 | 只看该作者

5、诸佛世尊为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舍利弗!汝等当信佛之所说,言不虚妄。

舍利弗!诸佛随宜说法,意趣难解。所以者何?
我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演说诸法。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所以者何?
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
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
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
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
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

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学习解说]:

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候不到不会说,时候到了才会说

此妙法犹如优昙钵花,一开即敛不容易看见,舍利弗,你们应当相信佛所说的话无有虚妄

舍利弗,诸佛随缘次第说法,义理难解,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佛是以无数善巧方便、种种因缘譬喻演说诸法,此法并非靠思维而能理解,唯有佛与佛之间才能明白,为什么呢

因为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在世间

舍利弗,什么是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在世间呢,诸佛世尊出现在世间是为了令众生:
开佛知见(开,开发之意;即破除众生之无明,开如来藏,见实相之理)
示佛知见(示,显示之意;惑障既除则知见体显,法界万德显示分明)
悟佛知见(悟,证悟之意;障除体显后,则事(现象)、理(本体)融通而有所悟)
入佛知见(入,证入之意;谓事理既已融通,则可自在无碍,证入智慧海)

舍利弗,这就是诸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在世间的目的和意义


名词解释:

【开示悟入】
开,开发之意;即破除众生之无明,开如来藏,见实相之理。示,显示之意;惑障既除则知见体显,法界万德显示分明。悟,证悟之意;障除体显后,则事(现象)、理(本体)融通而有所悟。入,证入之意;谓事理既已融通,则可自在无碍,证入智慧海。
 依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诸佛为一大事因缘而出现世间,即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而出现于世间。关于“开示悟入”之解释,法华文句卷四上,以四位、四智、四门、观心等四种不同立场,阐释开示悟入之理,并一一配列之:(一)就四位而言,四位系指菩萨修行过程中之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四大阶段。(1)以“开”配当十住位;谓于此阶位之初,能破除无明,开显如来藏,而见实相之理。(2)以“示”配当十行位;谓于此阶位,惑障既除,知见之体亦自彰显,此“体”圆备万德,故举凡法界之众德,无不一一显示分明。(3)以“悟”配当十回向位;谓于此阶位,既已除障显体,明了法界众德,则必事理融通。(4)以“入”配当十地位;于此阶位,事理既融,故自在无碍,任运自如,而入萨婆若(一切智)海。
 (二)就四智而言,(1)以“开”配当道慧;谓于“实性”之中得以开发佛之智见。(2)以“示”配当道种慧;谓能了知十法界中诸道之种别,并了知解惑之相,一一皆为佛之知见所显示者。(3)以“悟”配当一切智;谓了知一切法之“一相寂灭”即了悟佛之知见。(4)以“入”配当一切种智;谓了知一切法之“一相寂灭相”而识知种种行类相貌,此即入于佛之知见。
 (三)就四门而言,四门系指天台圆教所立之四法门。(1)以“开”配当空门;谓于空门所诠“一空一切空”之理中得以开发佛之知见。(2)以“示”配当有门;谓有门所诠“一有一切有”之理即显示佛之知见。(3)以“悟”配当亦空亦有门;谓了达“一切亦空一切亦有”之理即体悟佛之知见。(4)以“入”配当非空非有门;谓证得“一切非空一切非有”之理即入于佛之知见。
 (四)就观心而言,此系由天台宗所说“一心三观”中来直接阐释此开示悟入之理。三观,指空、假、中三观。(1)谓了观“心性三谛”之理不可思议,且此观明净,无有疑滞,故名为“开”。(2)又此一观境虽不可思议,然能于空、假、中之心中宛然分别而不滥,故名为“示”。(3)谓空、假、中之心,即三而一,即一而三,故名为“悟”。(4)空、假、中之三观并非个别存其空、假、中三者,而系齐照空、假、中于一心之中,故名为“入”。(法华经论卷下、法华经义记卷三、法华经玄义卷五上、维摩经玄疏卷四、法华义疏卷三(吉藏)、法华经玄赞卷三末、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上、台宗二百题卷十五)p5305 FROM:【佛光大辞典】

【开佛知见】
开佛知见是佛教术语,指的是开启众生本有的佛性,使其显现出来。‌‌

具体来说,开佛知见是指一切众生本来具有佛的智慧,但由于无明遮蔽,未能显现。通过修行,可以破除无明,开启本有的佛性,显现出智慧之光。这一过程包括破除无明、开启佛性、显示佛知见等步骤。

开佛知见在佛教经典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例如‌《法华经》中提到“开示悟入”是佛出世的本怀,强调了开启智慧的重要性。— 摘自百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34

[禅定勋章]

18#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8 10:32:49 | 只看该作者

6、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皆以佛之知见开示众生,以佛之知见觉悟众生,为令众生证入佛之知见

佛告舍利弗:“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

  “舍利弗!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诸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

  “舍利弗!未来诸佛当出于世,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

  “舍利弗!现在十方无量百千万亿佛土中,诸佛世尊多所饶益安乐众生,是诸佛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

  “舍利弗!是诸佛但教化菩萨,欲以佛之知见示众生故,欲以佛之知见悟众生故,欲令众生入佛之知见故。


[学习解说]:

佛告舍利弗,诸佛如来常以一事教化菩萨,就是以佛的知见开示教法使之觉悟,舍利弗,如来只以一佛乘为众生说法,没有二乘、三乘,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都是以一佛乘为众生说法

舍利弗,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善巧方便,种种因缘譬喻为众生演说佛法,此法都是一佛乘,闻法众生在诸佛处听闻正法而能究竟获得一切种智(三智之一。又作佛智。就广义言之,一切种智同于萨婆若(一切智)。然于三智中,相对一切智,则指惟佛能得之智。即能以一种智慧觉知一切道法、一切众生之因种,并了达诸法之寂灭相及其行类差别之智)

舍利弗,未来诸佛出世后,也以无量无数善巧方便,种种因缘譬喻为众生演说佛法,此法也是一佛乘,闻法众生在诸佛处听闻正法而能究竟获得一切种智(三智之一。又作佛智。就广义言之,一切种智同于萨婆若(一切智)。然于三智中,相对一切智,则指惟佛能得之智。即能以一种智慧觉知一切道法、一切众生之因种,并了达诸法之寂灭相及其行类差别之智)

舍利弗,现在十方无量百千亿佛土中,诸佛世尊为令众生获得利益,也是以无量无数善巧方便,种种因缘譬喻为众生演说佛法,此法也是一佛乘,闻法众生在诸佛处听闻正法而能究竟获得一切种智(三智之一。又作佛智。就广义言之,一切种智同于萨婆若(一切智)。然于三智中,相对一切智,则指惟佛能得之智。即能以一种智慧觉知一切道法、一切众生之因种,并了达诸法之寂灭相及其行类差别之智)

舍利弗,一切诸佛教化菩萨都是以佛的知见开示众生,以佛的知见觉悟众生,为了令众生证入佛的知见!


名词解释:

【一切种智】
梵语 sarvatha^-jn~a^na。三智之一。又作佛智。就广义言之,一切种智同于萨婆若(一切智)。然于三智中,相对一切智,则指惟佛能得之智。即能以一种智慧觉知一切道法、一切众生之因种,并了达诸法之寂灭相及其行类差别之智。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八一中):“诸佛如来离于见相,无所不遍,心真实故,即是诸法之性。自体显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无量方便,随诸众生所应得解,皆能开示种种法义,是故得名一切种智。”又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二五·二五九上):“所谓禅定、智慧等诸法,佛尽知诸法总相、别相故,名为一切种智。(中略)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诸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一、大智度论卷五十、卷八十四、往生论注卷下)p19 FROM:【佛光大辞典】

【示悟】
(杂语)开示教法使之觉悟也。法华经序品曰:“唯以佛智见,开悟众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佛乘】
(术语)唯一成佛之教法。是法华经所说。法华经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佛乘。”同品曰:“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同品曰:“于一佛乘,分别说三。”金刚顶一字顶轮王仪轨经曰:“十方刹土中,唯有一佛乘如来之顶法,等指诸佛体,是故名智拳。”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34

[禅定勋章]

19#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9 08:42:48 | 只看该作者
(本次学习:19楼~20楼 共用时2.5小时)


舍利弗!我今亦复如是,知诸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随其本性,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力而为说法。舍利弗!如此皆为得一佛乘、一切种智故。

[学习解说]:

舍利弗,我也是这样,深知众生有种种欲望和执着,所以随顺众生因缘,以种种譬喻、善巧方便为他们说法

舍利弗,随顺众生因缘次第说法是为了让众生能够获得一佛乘证入佛智


名词解释:

【一切种智】
梵语 sarvatha^-jn~a^na。三智之一。又作佛智。就广义言之,一切种智同于萨婆若(一切智)。然于三智中,相对一切智,则指惟佛能得之智。即能以一种智慧觉知一切道法、一切众生之因种,并了达诸法之寂灭相及其行类差别之智。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八一中):“诸佛如来离于见相,无所不遍,心真实故,即是诸法之性。自体显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无量方便,随诸众生所应得解,皆能开示种种法义,是故得名一切种智。”又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二五·二五九上):“所谓禅定、智慧等诸法,佛尽知诸法总相、别相故,名为一切种智。(中略)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诸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一、大智度论卷五十、卷八十四、往生论注卷下)p19 FROM:【佛光大辞典】





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

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如是,舍利弗!劫浊乱时,众生垢重,悭贪嫉妒,成就诸不善根故,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舍利弗!若我弟子,自谓阿罗汉、辟支佛者,不闻不知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事,此非佛弟子,非阿罗汉,非辟支佛。


[学习解说]:

舍利弗,十方世界无有二乘(声闻乘与缘觉乘),更何况是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舍利弗,诸佛出现在五浊恶世,所谓劫浊(减劫中,人寿减至三十岁时饥馑灾起,减至二十岁时疾疫灾起,减至十岁时刀兵灾起,世界众生无不被害)、烦恼浊(众生多诸爱欲,悭贪斗诤,谄曲虚诳,摄受邪法而恼乱心神)、众生浊(又作有情浊。众生多诸弊恶,不孝敬父母尊长,不畏恶业果报,不作功德,不修慧施、斋法,不持禁戒等)、见浊(正法已灭,像法渐起,邪法转生,邪见增盛,使人不修善道)、命浊(又作寿浊。往古之世,人寿八万岁,今时以恶业增加,人寿转减,故寿命短促,百岁者稀),要知道在这劫浊乱世中,众生烦恼之心贪嗔痴深重,造作各种不善业,诸佛才以善巧方便将一佛乘分为三种修行方法教导众生

舍利弗,如果我的弟子认为自己是阿罗汉、辟支佛,却不知道诸佛如来教化菩萨只有一佛乘的话,此人非佛弟子,不是阿罗汉、辟支佛


名词解释:

【垢】
梵语 mala。烦恼之异名。指污秽心之垢物。又以贪、嗔、痴称为三垢,故有烦恼垢、尘垢、垢秽、惑垢、染垢等名词。此外,烦恼垢系由根本烦恼所流出,其相污且粗,故亦以“心魔贼”喻称之,谓其能贼害世间及出世间之一切善法。据俱舍论卷二十一载,垢属于小烦恼地法之一,而以恼、害、恨、谄、诳、憍等合称六烦恼垢,略称六垢。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十四举出:欲贪、嗔恚、惛眠、掉悔、疑等五盖为烦恼之垢腻,称作心垢。同论卷二十复举出:疑、不思惟、怖、悲、恶、睡眠、过精进、软精进、无能、若干想、著色等,称为十一心垢;希望、嗔恚、睡眠、掉悔、疑、恼害、常念怨嫌、怀恨、燋热、嫉妒、悭惜、诡诈、奸欺、无惭、无愧、矜高、诤讼、自高、放逸、慢、增上慢,称为二十一心垢。(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一、大乘义章卷五)p3766 FROM:【佛光大辞典】

【五浊】
梵语 pan~ca kas!a^ya^h!。又作五滓。指减劫(人类寿命次第减短之时代)中所起之五种滓浊。据悲华经卷五、法苑珠林卷九十八之说,五浊即指:(一)劫浊(梵 kalpa-kas!a^ya),减劫中,人寿减至三十岁时饥馑灾起,减至二十岁时疾疫灾起,减至十岁时刀兵灾起,世界众生无不被害。(二)见浊(梵 dr!s!t!i-kas!a^ya),正法已灭,像法渐起,邪法转生,邪见增盛,使人不修善道。(三)烦恼浊(梵 kles/a-kas!a^ya),众生多诸爱欲,悭贪斗诤,谄曲虚诳,摄受邪法而恼乱心神。(四)众生浊(梵 sattva-kas!a^ya),又作有情浊。众生多诸弊恶,不孝敬父母尊长,不畏恶业果报,不作功德,不修慧施、斋法,不持禁戒等。(五)命浊(梵 a^yu-kas!a^ya),又作寿浊。往古之世,人寿八万岁,今时以恶业增加,人寿转减,故寿命短促,百岁者稀。五浊之中,以劫浊为总,以其余四浊为别。四浊中又以见浊、烦恼浊二者为浊之自体,而成众生浊与命浊二者。
 据法华文句卷四下载,劫浊无别体,劫是长时,刹那是短时,总约四浊而立此假名。众生浊亦无别体,揽见慢果报上而立此假名。烦恼浊以五钝使为体,见浊以五利使为体,命浊以连持色心为体。其中见浊、烦恼浊是因浊,命浊是果报浊,众生浊则是行因得果之人浊。另据悲华经之说,人寿自八万岁渐次减至二万岁后,为五浊生起之时,其时,现实世界充满烦恼痛苦,称为五浊恶世,又作浊恶世、浊世。五浊之始较轻微,渐次则随时代之变化而五浊炽烈,称为五浊增时。
 又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载,佛界与九界相织而产生五种之浑浊,称为五浊。即:(一)劫浊,谓见虚空遍于十方界而空见不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而相织妄成,称为劫浊。(二)见浊,谓身以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以地、水、火、风四大旋令觉知,相织妄成,称为见浊。(三)烦恼浊,谓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而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而相织妄成,称为烦恼浊。(四)众生浊,谓人朝夕生灭不停,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业运每常迁于国土,于此而相织妄成,称为众生浊。(五)命浊,谓人之见闻原无异性,以众尘隔越,故无状异生,虽性中相知,然用中相背,同异失准而相织妄成,称为命浊。
 楞严经义疏注经卷八将五浊配于大乘起信论所说之三细六粗,即以劫浊配于三细中之业相转相,见浊配于现相,烦恼浊配于六粗中之前四相,众生浊配于造业相,命浊配于业系苦相。此系关于五浊之转释,而非为减劫中所起之五种浊乱相之说。又毗尼母经卷一除去见浊,加上业浊为五浊。另十地经论卷一举出六浊之说,即:不欲浊、威仪浊、盖浊、异想浊、不足功德浊、痴浊等六者。另据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二举出十二浊,即:(一)示现劫浊,(二)示现时浊,(三)示现众生浊,(四)示现烦恼浊,(五)示现命浊,(六)示现三乘差别浊,(七)示现不净佛国土浊,(八)示现难化众生浊,(九)示现说种种烦恼浊,(十)示现外道乱浊,(十一)示现魔浊,(十二)示现魔业浊。
 于法华经玄赞卷四中,举出十二浊与五浊之关系,谓诸佛国土具足清净庄严,为利益众生,乃方便示现诸浊。此十二浊唯大乘具有,即随佛所化土之胜、劣二法,而示现立之。五浊则仅据秽土之相而立论,故通于大、小二乘。其中,十二浊之劫浊、时浊即五浊之劫浊;众生浊、难化众生浊即众生浊;烦恼浊、说种种烦恼浊即烦恼浊;命浊即命浊;外道乱浊即见浊。其余三乘差别浊、不净佛国土浊、魔浊、魔业浊等四种,则非为五浊所摄。(杂阿含经卷三十二、阿弥陀经、悲华经卷二、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一、文殊师利问经卷下、顺正理论卷三十二、俱舍论卷十二、注维摩诘经卷三、法华经义记卷三、菩萨地持经卷七、华严经孔目章卷二)p1201 FROM:【佛光大辞典】

【三乘】
1、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声闻乘又名小乘,其行人速则三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于闻如来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惑,可证阿罗汉果;缘觉乘又名中乘,其行人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破无明,终于悟十二因缘之理,可证辟支佛果;菩萨乘又名大乘,其行人于无数劫间,修六度行,更于百劫间,植三十二相福因,可证无上佛果。
  2、小乘、中乘、大乘。小乘即声闻乘,中乘即缘觉乘,大乘即菩萨乘。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二乘】
乘为运载之意。运载众生度生死海之法,有二种之别,故称二乘。<一>指大乘与小乘。佛陀一代所说之教法可大别为大、小二乘。佛为声闻、缘觉所说之法称小乘,佛为菩萨所说成佛之法称大乘。(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圣行品、梁译摄大乘论卷上)
 <二>声闻乘与缘觉乘。即小乘法分为二种:(一)直接听闻佛陀之教说,依四谛理而觉悟者,称声闻乘。(二)不必亲闻佛陀之教说,系独自观察十二因缘之理而获得觉悟者,称缘觉乘。(大宝积经卷二十八、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二、华严五教章卷一)
 <三>一乘与三乘。出自华严五教章卷一。(一)法华以前说声闻、缘觉、菩萨三乘证道有别,是为三乘。(二)法华会上,会三乘归于一佛乘,是为一乘。p206 FROM:【佛光大辞典】





又,舍利弗!是诸比丘、比丘尼,自谓已得阿罗汉,是最后身,究竟涅槃,便不复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知此辈皆是增上慢人。所以者何。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若不信此法,无有是处。除佛灭度后,现前无佛。

所以者何?佛灭度后,如是等经受持读诵解义者,是人难得。若遇余佛,于此法中便得决了。舍利弗!汝等当一心信解受持佛语。诸佛如来言无虚妄,无有余乘,唯一佛乘。


[学习解说]:

舍利弗,这些比丘、比丘尼认为自己已经证得阿罗汉,认为自己在生死界中是最后的身体,很快将获得究竟涅槃,便不再志求无上菩提,要知道这种人是增上慢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果真有实证阿罗汉,哪有不相信一佛乘的道理,除非佛灭度后,现前没有佛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佛灭度后,很难有人能受持读诵解义此经,如果值遇其他诸佛,方能决定明了其义理,舍利弗,你应当一心信解(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受持佛说的话,诸佛如来从不说虚妄语,要相信没有其他乘,唯有一佛乘


名词解释:

【信解】
(术语)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法华经序品曰:“种种信解,种种相貌。”同嘉祥疏二曰:“信解者,始名为信,终称为解。又钝根为信,利根为解。”同七曰:“信破邪见,解破无明。”【又】七贤之第三。(参见:七贤)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决了】
(术语)使义理决定明了也。法华经法师品曰:“决了声闻法。”资持记序曰:“决了权乘,同归实道。”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最后身】
梵语 antima-deha,巴利语同。即生死身中最后之身。又作最后生、最后有、最后末身。小乘指断一切见思烦恼、证无余依涅槃之阿罗汉,大乘则指证佛果之等觉菩萨之身。最后身菩萨与一生所系(一生补处)菩萨之异同,有各种异说,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一所载,释迦牟尼佛由睹史多天降生,而于净饭王宫出生之身,为最后身菩萨;其住于睹史多天之身,则为一生所系之菩萨。另据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七本所载,在菩萨修行成满至成佛之三阿僧祇劫中,地前第一阿僧祇劫为第一生,初地至七地第二阿僧祇劫为第二生,八地以上第三阿僧祇劫为第三生,故七地以前为一生所系之菩萨,八地以后则为最后身菩萨。(中阿含卷十四大善见王经、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卷三授记品、菩萨地持经卷十、俱舍论卷五、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七、卷四十七、显扬圣教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七、瑜伽论略纂卷十一、法华经玄义卷四下、成唯识论述记卷五末)p5043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34

[禅定勋章]

2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9 08:43:27 | 只看该作者

7、世尊再次以偈诵方式为大众解说诸佛说法唯有一佛乘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比丘比丘尼,  有怀增上慢,
  优婆塞我慢,  优婆夷不信,
  如是四众等,  其数有五千,
  不自见其过,  于戒有缺漏,
  护惜其瑕疵。  是小智已出,
  众中之糟糠,  佛威德故去,
  斯人鲜福德,  不堪受是法。
  此众无枝叶,  唯有诸贞实。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再次以偈颂说:

那些我慢不信的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数量有五千,他们看不到自己的过失,不能严谨持戒,反而护惜自身业障或瑕疵

这些小智的人已经离开法会,他们在大众中是糟糠,他们福德浅薄,不能堪受法器,而留下的这些众生并非小枝小叶,他们心地诚实无谄曲都是堪受法器的人




   舍利弗善听!  诸佛所得法,
  无量方便力,  而为众生说。
  众生心所念,  种种所行道,
  若干诸欲性,  先世善恶业。
  佛悉知是已,  以诸缘譬喻、
  言辞方便力,  令一切欢喜。
  或说修多罗、  伽陀及本事、
  本生未曾有,  亦说于因缘、
  譬喻并祇夜、  优波提舍经。
  钝根乐小法,  贪著于生死,
  于诸无量佛,  不行深妙道,
  众苦所恼乱,  为是说涅槃。


[学习解说]:

舍利弗,你要仔细听,诸佛所得法以无量善巧方便为众生演说,不论众生心之所想,或造作种种行为,种种欲望以及前世所作各种善恶业佛都悉知悉见,诸佛都以种种因缘、譬喻、善巧方便为众生说法令他们心生欢喜

或者为其演说修多罗(即经中长行之文也。谓直说法相,随其义理长短,不以字数为拘,是为长行),或说伽陀(谓不颂长行之文,直说偈句。如金光明经中空品等是也),或说本事(乃叙述佛陀及佛弟子在过去世之因缘事迹),或说本生(指佛陀前生的菩萨行事),或说种种因缘、譬喻以及祇夜(华言应颂,又云重颂,或云偈。谓应前长行之文,重宣其义也。或二句、四句、六句、八句乃至多句等。皆名为颂),或者优波提舍(华言论议。谓诸经中问答辩论诸法之事,是为论议。如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中,智积菩萨与文殊师利相见论说妙法等是也)

这些钝根众生乐修小乘法,他们贪恋世间生死,在无量诸佛面前不能深入修行妙法,他们被种种烦恼所苦,所以我为他们解说涅槃的快乐


名词解释:

【小法】
(术语)小乘之法也。法华经方便品曰:“钝根乐小法。”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优波提舍】
梵语优波提舍,华言论议。谓诸经中问答辩论诸法之事,是为论议。如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中,智积菩萨与文殊师利相见论说妙法等是也。(梵语提婆达多,又云调达,华言天热。梵语文殊师利,华言妙德。)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祇夜】
梵语祇夜,华言应颂,又云重颂,或云偈。谓应前长行之文,重宣其义也。或二句、四句、六句、八句乃至多句等。皆名为颂。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本生(巴Ja^taka)】

音译为阇多伽、阇陀,意译为生、本起、本生,或《本生经》、《本生谭》。指佛陀前生的菩萨行事,或指此等故事的故事集。为九部经之一,或十二部经之一。

(一)指佛陀前生的菩萨行事︰可分为经师与律师所传。经师所传,以佛往昔生中的德行为主,但直说过去事(实为‘本事’),仅结说‘即是我也’,未具备‘本生’的文学形式。律师所传,体裁为‘本生’。由三部分构成︰(1)当时的因缘;(2)佛说过去早已如此,广说过去;(3)结合当前的人事。其对象通于佛及弟子,不限于世尊。晚期共传的菩萨大行之‘本生’,即综合经、律所传而成的。

(二)指本生故事的故事集︰南传巴利经藏之《小部》中,第十即为各种本生故事之汇集。全部共五四七种本生故事(其中以动物为故事主角的有一百五十多种)。多以散文、韵文写成。且以篇幅长短或偈颂数之多寡,分为二十二集。长篇之偈,其性质为首尾一贯独立的本生故事。短偈则为强调故事主旨的警世金言或类似歌谣者。欲理解这些短偈的意义,须仰赖《本生注》(Ja^takat!t!hakatha^)。

巴利文《本生经》约成书于西元前三世纪,作者不详。或系时人以当时流传之故事为底本,再融入佛教色彩而成。其现行本乃丹麦学者华斯勃尔(Fausbo|ll,Micheal Viggo)耗二十年(1877~1897)之力,详校取自缅甸、锡兰之原本而出版的《本生谈及其注释》(The Ja^taka Together With Its Commentary)。共为七卷。第一卷至第六卷包含因缘谈、本生故事五四七篇及注释。第七卷有编者的序说及索引。本书之全译本为德译本及日译本。日译本收在《南传大藏经》中。缅甸、泰国、锡兰等南传佛教国家所传,仅为巴利原文本,未加注释。

此外,汉译的本生经典籍,现存的有︰《六度集经》(八卷,吴·康僧会译,为现存汉译中最古而最重要者)、《菩萨本缘经》(三卷,吴·支谦译)、《生经》(五卷,西晋·竺法护译)、《菩萨本行经》(三卷,失译)、《大方便佛报恩经》(七卷,失译)、《菩萨本生鬘论》(十六卷,宋·绍德、慧询等译),此上均属综述多种本生,且以本生故事为主要内容的经典。另有以一部经专说一个本生故事的,如《长寿王经》、《金色王经》、《月光菩萨经》等。也有在经中兼述本生故事的,如《贤愚经》中有修楼婆王本生、尸毗王本生等三十三个本生故事。《杂宝藏经》中也有王子本生、睒仙人本生等三十三个本生故事。其他各大小乘经中,散说一种乃至数种本生故事的也不在少数。
本生故事也散见于梵语文学故事集中,如《五卷书》(Pan~catantra)、《故事总汇》(Kathasa^ritsa^gara)及《本生鬘》(Ja^taka-ma^la^)等。

◎附一︰金克木《梵语文学史》第二篇(摘录)

在巴利语文献中,经里的《小部》所包括的一部叫做《本生经》(唐朝义净译作社得迦)的寓言故事集就是这一类的作品。巴利语的《本生经》是编在一起成为一部的,共有五四七个故事(内有重复)。汉译的佛经中有十几部这类著作,每部包括的故事数目从几个、几十个直到一二一个;此外还有一些是单独译出的以及在经律中夹杂的。巴利语的经注里面也还有很多故事。这一些寓言故事,无论是不是采取《本生经》的格式,都明显带有民间文学的印记,而且有的已是经过加工到了小说的程度。它们反映了佛教徒当时所联系的社会阶层的生活和思想,揭露这些阶层的苦难和斗争,而加上佛教教义为指引。这一类故事和另外一种完全是夸张想像以至堆砌词藻的经和故事显然是两种风格,有两种来源,起两种作用。这些文献是经过长期发展而积累的。现在举例说明一下和史诗反映类似的社会矛盾并大体属于同一时代的故事。

所谓《本生经》是把寓言或故事加上头尾,指出其中的善人就是佛陀的前身,是个菩萨,而恶人就是佛的敌人,其他重要人物就是佛的弟子、信徒、妻子、儿子等等。这些故事是经过加工的,不仅思想上按照佛教要求改造过,而且艺术上也往往显出加工的痕迹,有的在当时水平说来可以算是很精致的艺术品。文体主要是散文,里面夹杂一些诗句。从汉译的同类书的纷繁可以推测当时有很多种集子流传。唐朝(七世纪)的和尚义净记述他在印度和南海见闻时,在《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里说,当时印度的戒日王要求臣下献出文学作品,一次得到五百册之多,几乎都是‘社得迦’,就是用佛本生故事做题材的作品。在印度的佛教壁画和雕刻中也有很多以本生故事为内容。晋朝法显和唐朝玄奘的记载印度情况的书中都对各地有关佛的本生故事的传说津津乐道。法显还说在师子国斯里兰卡奉佛在城中巡行时有著名本生故事的表演。我国佛教壁画中也有这类故事。可见佛教徒编订的这类作品流传的长久和广远。

《本生经》里的主要人物,除四分之一以上的故事中以动物形象出现以外,多数是些贵族,还有修道人、商人、手工业者、妇女。以贵族为主角的一些长篇故事更显露出时代的特点。下面举几篇为例。

巴利语《本生经》的第五三一篇是一个传奇式的作品。这相当于三国时译出的《六度集经》卷八的《遮罗国王经》(全书的第八十四个故事)。宋朝译出的另一部本生故事书《菩萨本生鬘论》卷二里也有这个故事的轮廓,但是文学性、人民性和斗争性都失去了,还加上了很多佛教的教理。这个故事说一个王子生得很丑,可是有极高智慧,擅长各种技艺。他按照自己塑造的理想形象娶了一个极美丽的贵族公主。他因为自己丑,白天不敢相见。最后公主仍然发现了他的丑陋,回了本国。这王子又赶去用种种方法表现自己的手艺,要实现他自己所说的,‘让她回去好了,我要用自己的能力使她回来。’他弹琴奏乐,当各行学徒,做精致的陶器,画扇子,编花环,最后当了国王的厨子(奴隶),才见到公主,但仍受了她的骂。后来公主的女奴帮助他,也和公主起了冲突。最后七王来争公主,围了城;公主的父亲要把她砍成七块分给七王;她才折了骄气,去求王子打败敌人。在《本生经》里,这个故事有诗,有文,有曲折细致的描写,比汉译的传本加工更多些。这故事表现了有智慧有技艺的奴隶如何胜过贵族,平民的智慧和勇敢如何胜过贵族的姿容和骄傲。这是民间文学中常见的主题。它歌颂的不是贵族,而是奴隶,不是身份,而是技艺。

《本生经》第五四七篇也是一个王子的故事。这故事在汉译佛经中出现了不下七次之多。法显说锡兰的迎神赛会表演时提到它,义净也说它被写成诗歌传遍印度。汉译除《六度集经》卷二的一篇以外,独立的经就有两部。在义净译的律中也有这个故事。汉译称这个故事的主角为须大拿太子(巴利语本的名字不同,义净曾说明二名实指一人)。他完全被写成一个佛教的理想人物,布施一切,连自己的儿子也送给人去当奴隶。这个故事还有着使我们联想到《罗摩衍那》的情节。这位王子把保卫国家的大象送给了敌人。他父亲把他放逐到森林去。他的妻子愿跟他去受苦。关于他的放逐的描写以及他和妻子的对话正是《罗摩衍那》式的文章。从汉译也可以看得出原来的创作者所著重描写的是社会情况和劳累受苦的人(例如他的妻子)的感情。尽管它经过了佛教徒的全面加工,现在我们还可以看出它所孕藏的民间传说的面貌。它所描写的当时社会的苦难(例如两个孩子被强迫带去做奴隶时的情景),以及所表现的作者的同情,是我们可以赞许的。就这一点可以说它是暴露奴隶社会的惨酷现实的,血迹斑斑的画面。

《本生经》也有明显地谴责贵族并且直接写到阶级斗争的故事。例如第七十三篇就是说一个忘恩负义的国王还不如蛇、鼠和鹦鹉。他的奴隶把他扔在河里要淹死他。他和那三个动物都被一个修道人救了。后来他要鞭死恩人的时候,人民知道了,大家合起来把这个暴君打死了。又如第五三七篇是佛经中常提到的一个杀人者的故事,其中说到一个国王吃人肉,派人暗地杀人,后来被发现了,臣民群力把他赶跑了。这个故事相当于汉译《六度集经》卷四〈普明王经〉和《贤愚经》卷十一〈无恼指鬘品〉;前者加了一些大臣劝谏国王不应残暴的话,后者比较详细地写了群众包围国王要杀他的情景。

从这些本生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佛教徒和社会上的一般人民是有联系的,因而没有脱离文艺的源泉,能够吸收民间文学。巴利语文献的《小部》中有些佛教徒作的诗也略微反映出佛教的社会背景。这是巴利语文献所独有的,长老、长老尼的诗集。一部名为《上座僧伽他》,一部名为《上座尼伽他》。‘伽他’就是佛教徒的这种诗体的名字。

◎附二︰印顺《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第四章(摘录)

‘本生’可分为二︰经师所传的‘本生’,在传述先贤的盛德时,以‘即是我也’作结;这就成为释尊的‘本生’,也就是菩萨的大行。律师所传的‘本生’,是在说某人某事时,进一步说︰不但现在这样,过去已就是这样了。叙述了过去生中的故事,末了说︰当时的某某,就是现在的某某。这一类型的‘本生’,《僧祇律》最多,共存五十三则。《十诵律》与《根有律》,也有这一类型的‘本生’。然《僧祇律》的‘本生’,都在二部‘波罗提木叉分别’中,而《根有律》特重于‘破僧事’。传说佛为了提婆达多(Devadatta)破僧,‘广说五百本生’,这是说一切有部‘Sarva^sti-va^da^h!)律的特色。

这一类型的‘本生’,分别说部(Vibha^-jya-va^dina^h!)系也是有的。与偷罗难陀(Sthu^lananda^)比丘尼有关的,《铜鍱律》有‘黄金鸟’,显然为‘本生’的体裁。《四分律》也有‘黄金鸟’本生;《根有律》说有︰‘宝珠鹅’(黄金鸟的传说不同)、‘贪贼’、‘丑婆罗门’、‘不贞妻’──四‘本生’。但是,《僧祇律》、《五分律》、《十诵律》,却都是没有的。与提婆达多有关的,《铜鍱律》有‘小象学大象’事。虽没有具备‘本生’的文学形式,而确是释尊与提婆达多的前生。‘小象学大象’事,《四分律》与《五分律》,都明确的是‘本生’体裁。《僧只律》的‘本生’很多,但有关提婆达多的,仅有一则──‘野干主’。关于提婆达多的,《铜鍱律》一则,《四分律》三则,《五分律》四则,《十诵律》一则,而《根有律》多达三十六则。在这一比较下,明确的可以看出︰上座部(Sthariva^h!)系统律部的‘本生’,有集中的倾向。重视佛教的问题人物,以提婆达多、偷罗难陀比丘尼的恶行为主,而广泛的传说,集录出来。这与《僧祇律》的本生,对一般的比丘、比丘尼而说,没有集中在少数人身上,是非常不同的。这到底谁古谁今呢!

依律部所传的‘本生’,而论究成立的先后,是不能以有无、多少为准量的。

(1)先应确认‘本生’所表达的意义,这是关联于前生后世,善恶因果的具体化。善恶因果,是佛法的重要论题。然在佛法的开展中,一般的要求,不是抽象的原理、法则,而要有具体的因果事实,可以指证。于是,传述的古人善行,指证为‘即是我也’。对现在的释尊说,这是前生的善行、高德,而形成前后的因果事实;这是经师所传的‘本生’。律部中,举为例证的世间事──过去的人(畜生及非人)物,对现在的佛弟子,在传说中也成为前生后世的因果系;这是律师所传的‘本生’。

(2)经师与律师所传的‘本生’,是同类的善恶因果;这是佛法中,善恶因果具体化的早期形态。我们知道,浑括而简要的佛法根本思想,是但说善恶因果,没有作进一步的分类。但立善恶二性的大众部(Maha^sa^m%ghika^h!),就是这一思想的继承者。上座部的特色,是三性论,于善、恶外,别立无记性。分别说部,及从先上座部分出的,说一切有部中的‘持经者’,都立三性说。说一切有部论师,及犊子部(Va^tsi^putri^ya^h!),成立四性说︰善性、不善性、有覆无记性、无覆无记性。‘因通善恶,果唯无记’;‘异类而熟’的异熟因果,在上座部系,尤其是说一切有部论师中,发扬广大起来。如认清佛法思想的开展历程,那末律部本生所表现的,具体的因果事实,正是初期的善因善果,不善因不善果的说明;与大众部的思想,最为契合。同类的善恶因果说,在上座部中,渐为异熟因果所取而代之(‘譬喻’),但仍或多或少的,留存于上座系统的律部。

(3)在部派中,学风是不尽相同的。从上座部而流出的阿毗达磨(Abhidharma)论师,是究理派。对于‘本生’、‘譬喻’等,取审慎的抉择态度。如《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说︰‘诸传所说,或然不然’。属于《十诵律》系统的《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说(大正23·509b)︰‘凡是本生、因缘,不可依也。此中说者,非是修多罗,非是毗尼,不可以定义。’

‘本生’、‘因缘’、‘譬喻’等,与经律相结合,而不是经律的实体;这是不可以作为定量的。所以重阿毗达磨的学派,对于本生、譬喻,不予重视。为罽宾(Kaspi^ra)论师所重的,‘除却本生、阿波陀那,但取要用作十部’的《十诵律》,真正的意义在此。铜鍱部(Ta^mra-s/a^ti^ya^h!)重律,也有发达的阿毗达磨论。《铜鍱律》仅有‘黄金鸟’本生,及‘小象学大象’,可与《十诵律》作同样的理解。反之,大众部是重于修证,重于通俗,重经法而没有阿毗达磨论的(晚期也有)。《僧只律》保持了简略的,杂乱的古形(律藏的全部组织,《僧祇律》是古形的,下文当加以证实),却富有同类因果的‘本生’。在说一切有部中,本为持经者(上座部本重经)所用的《根有律》,有非常丰富的‘本生’与‘譬喻’。所以论究律中的‘本生’,有无与多少不一,有关学风的不同,是不能忽视的一环。

《铜鍱律》仅‘黄金鸟’为‘本生’,还有近于‘本生’的‘小象学大象’。《铜鍱律》编集完成时,当时的佛教界,就只有这二种‘本生’吗?还是学风不同,简略而不多采录呢?仅有二项,而与上座部的其他律部,特重提婆达多与偷罗难陀,恰好相合,这是不能不引为稀奇的!上座律与大众律,对于风行古代的‘本生’,态度是显然不同的。同类因果的‘本生’传说,是古老的,与大众部的思想及学风相合。所以在《僧祇律》的编集中,保存的最多。铜鍱部是重论的,与某人某事相结合的‘本生’传说,在《铜鍱律》的编集中,仅保留了上座部系所特重的,有关提婆达多与偷罗难陀的‘本生’。律部的集成,与部派成立的时期,相去不能太远(集成定本,以后只能有多少修正与补充,不能有太大的变动)。说一切有部──经师与论师分化时期,比化地部(Mahi^s/a^saka^h!)、法藏部(Dharmagupta-ka^h!)、铜鍱部要迟一些。那时的说一切有部律,提婆达多的‘本生’,已经不少。论师系加以删略,重为编定,成为《十诵律》。持经的譬喻者,继承旧有的学风,扩充(‘譬喻’部分更多)改编,成为《根有律》。

[参考资料] 前田惠学《原始佛教圣典の成立史研究》;宫本正尊编《大乘佛教の成立史的研究》;干潟龙祥《本生经类の思想史的研究》;M. Winternitz着·中野义照译《印度文献史》;Rhys Davids《Bud-dhist Birth-Stories》;E. Senart《Essai sur lale/gendedu Buddha》。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修多罗】
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也。经,法也、常也,乃圣教之总名。今言修多罗,即经中长行之文也。谓直说法相,随其义理长短,不以字数为拘,是为长行。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伽陀】
梵语伽陀,华言讽颂。谓不颂长行之文,直说偈句。如金光明经中空品等是也。亦名孤起,如楞严经中阿难赞佛偈云:妙湛总持不动尊等是也。(楞严,梵语具云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阿难,华言庆喜。)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本事】
<一>梵语 iti-vr!ttaka, ity-uktaka,巴利语 itivuttaka。音译伊帝曰多伽、伊帝目多伽、伊帝越多伽、一目多迦、一筑多。为九部经之一,十二部经之一。其义有二:(一)若是梵语 iti-vr!ttaka,即“如是之事”,译作出因缘、本事经、本事说,乃叙述佛陀及佛弟子在过去世之因缘事迹。(二)若系梵语 ity-uktaka,即“如是言说”,译作如是语经、此事过去如是。后者乃指以“佛如是(斯)语”开始之经。在巴利语三藏之小部经典第四分中,共收集一一二经,即如是语经(Itivuttaka),性质相当于大智度论卷三十三所说之“如是语经”。(瑜伽师地论卷八、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六、大乘义章卷一、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本)((参见:如是语经)2366)
 <二>凡七卷。为本事经之略称。玄奘译于唐永徽元年(650)。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共有三法品,一法品有六十经,二法品有五十经,三法品有二十八经,共计有一三八经。于现存巴利经典中之如是语经,与本经之内容性质极为接近,现代学者多推测此二经出于同一源流,惟巴利本如是语经共由四篇一一二经所成,比本经少二十六经。  
  又十二部经中之“本事”,其原语语意有二:(一)系汇集佛陀或佛弟子过去世本生故事之经典,(二)指以“佛如是言说”为开始之经典。然本经之内容皆仅以“如是语”为每一经之起结,结构方面则以法数之次第增加为基础,并未包含任何本生故事。于汉译经典系统中,古来皆以本经摄属阿含经典,现代学者甚至认为本经乃阿含经典中之最早成立者,或与最古者先后成立。又明代智旭大师认为,自经中所阐示之教法内容观之,本经应属杂阿含经;然现在一般学者多从本经递增法数之体裁而主张应属增一阿含经。
 又据开元释教录卷十八所载,除本经之外,另有一卷本之本事经,然以(大五五·六七八中):“文言冗杂,义理浇浮”,古来皆视之为伪经。(大唐内典录卷五、古今译经图纪卷四、开元释教录卷八、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二十八、南北两传の本事经(渡边海旭,壶月全集上卷))p1959 FROM:【佛光大辞典】

【伽陀】
(饮食)Agada,阿伽陀之略,药名。六十华严经十曰:“譬如伽陀药,消灭一切毒。”探玄记六曰:“伽陀此云良药。”(参见:何伽陀)。【又】(术语)Ga%tha%,又作伽他。译曰句颂、孤起颂、不重颂。凡伽陀有二种:一通,不论颂文与散文(长行),凡经文之文字数至三十二字者,谓之为首卢伽陀S/loka。二别,必以四句而文义具备者,不问三言乃至八言等必要四句,是谓之结句伽陀。伽陀有此通别二种,因而通之伽陀,单译为句,别之伽陀,译为颂。次,结句伽陀之中又有二种:一单独结句以演法义,又赞叹佛德者,于十二部经中称之为伽陀,译为孤起颂,或不重颂。二前说之散文经义重结于伽陀者,于十二部经中称之为祇夜Geya,谓为应颂,或重颂。故伽陀之言,有二重之通别。嘉祥法华义疏三曰:“偈有二种:一首卢偈,凡三十二字。盖是外国数经之法,数经之法者,莫问长行与偈,但具三十二字,便名一首卢偈也。”净土论注曰:“偈是句数义。”(此首卢伽陀之释)。法华玄赞二曰:“梵云伽陀,此翻为颂,颂者美也、歌也,颂中文句极美丽故,歌颂之故,讹略云偈。”西域记三曰:“旧曰偈,梵文略也。或曰偈陀,梵音讹也。今从正音,宜云伽陀。伽陀唐言颂,颂三十二言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伽陀此方当颂,或言摄,言诸圣人所作,不问重颂字之多少。四句为颂者,皆名伽陀。案西国数经之法,皆以三十二字,为一伽陀,或言伽他,讹也。旧言偈者,亦伽陀之讹也。”(已上结句伽陀之总释)。大乘义章一曰:“伽陀此翻名为不重颂偈,直以偈言显示诸法,故名伽陀。”玄义一下曰:“孤起偈,说世界阴入等事,是名伽陀。”同六上曰:“伽陀者,一切四言五言七九等偈,不重颂者,皆名伽陀也。”法华玄论六之一曰:“伽陀此云不重颂,亦略云偈耳,四句为颂,如此间诗颂也。”(已上结句伽陀之别释)。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多罗】
华译契经。契是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根机;经是线的意思,贯穿法义,使不散失。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我设是方便,  令得入佛慧,
  未曾说汝等,  当得成佛道。
  所以未曾说,  说时未至故,
  今正是其时,  决定说大乘。
  我此九部法,  随顺众生说,
  入大乘为本,  以故说是经。


[学习解说]:

我以种种善巧方便令众生证入佛慧,以前我从未说过你们将会成佛,那是因为时机未到,今日正是时候,所以要为你们演说大乘经

我有九部法(一修多罗,二祇夜,三和伽罗那,四伽陀,五优陀那,六伊帝目多伽,七阇陀伽,八毗佛略,九阿浮陀达磨),都是随顺众生根器而次第演说,为令众生契入大乘佛法,因此今日要为你们演说妙法莲华经


名词解释:

【九部经】
(名数)佛经之内容分类,有九种也:(一)一修多罗,二祇夜,三和伽罗那,四伽陀,五优陀那,六伊帝目多伽,七阇陀伽,八毗佛略,九阿浮陀达磨。涅槃经第三曰:“能师子吼广说妙法,谓修多罗、祇夜、受记、伽陀、优陀那、伊帝目多伽、阇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磨,以如是等九部经典,为他广说。”又第五曰:“半字者谓九部经。”又第七曰:“如来先说九部法印。”又曰:“过九部经有方等典。”是即小乘经中唯有九部之意,乃以九部经为小乘经之分类者也。然大乘义章第一,法苑义林章第二本等。谓以九部为大乘经中之内容分类,十二部经中,菩萨大乘之人,无犯戒等,故无尼陀那(即缘起),机根胜,故无阿波陀那(即譬喻),无征诘问答之要,故无优波提舍(即论议)云。然此九部之名目,与南方所传一致,则涅槃经所说,以九部为小乘经之分类,似不容疑。但涅槃九部中,第八有毗佛略。毗佛略Vaipuya,译言方广,或方等,通常以之为大乘之异名,故以此九部为大乘经之分类,亦自有据。南方所传者,无此毗佛略,代以毗陀略Vedaa,置于第九,毗陀略有破碎或执明及获明之义,与毗佛略之意不同。涅槃之九部中列毗佛略者,恐为毗陀略之写误也。若不然,则所谓过九部经有方等典者,不得不全陷于无意味。既言过九部经有方等(即毗佛略),则毗佛略不应存于九部中也。(二)修多罗,祇夜,和伽罗那,伽陀,优陀那,尼陀那,伊帝目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磨也。十住毗婆沙论第九念佛品曰:“善说九部经法,所谓修多罗、祇夜、授记、伽陀、忧陀那、尼陀那、如是语经、斐肥儸、未曾有经。”是涅槃之九部中除阇陀伽加尼陀那也。(三)修多罗、祇夜、伽陀、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阇陀伽、阿浮陀达磨、优波提舍也。法华经第一方便品曰:“或说修多罗,伽陀及本事。本生未曾有,亦说于因缘。譬喻并祇夜,优波提舍经。”又曰:“我此九部经,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以故说是经。”此古来传为小乘之九部者。言十二部经中,小乘不明行因成佛之义,故无和伽罗那(即授记),法浅易咨,故无优陀那(即无问自说),未显广理,故无毗佛略(即方广)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3 03:33 , Processed in 0.07219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