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光明遍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进行中] 佛弟子光明遍照,学习〈佛说无量寿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257

主题

8506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1973

[忍辱勋章]

1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8 21:32: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1-26 15:58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2小时40分)

3.3菩萨以种种善方便教导救度众生之时,自己也成就无量功德
3.3.1菩萨于深入禅定中,一念间能见无量诸佛
【善立方便,显示三乘。于此中下而现灭度,亦无所作、亦无所有,不起、不灭得平等法。具足成就无量总持百千三昧,诸根智慧广普寂定,深入菩萨法藏,得佛华严三昧。宣扬演说一切经典,住深定门,悉睹现在无量诸佛,一念之顷无不周遍。】

【学习解说】为了救渡不同根器的众生,善于运用种种方便,为众生示现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应机教化救渡众生
菩萨学习佛的做法,在最后示现无余涅槃,色身入灭,不住世间
实际上菩萨在行菩萨道时,无所做,也无所有,对一切法起不生不灭之想,通达法性平等

由此菩萨都具足了无量功德,成就无量总持(总一切法和持一切义),也成就无量无数三昧(为等持、定、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等。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
信勤念定慧之善根都显示出超然的智慧,安住在禅定中,对一切法都不起妄想妄念

菩萨在深入学习佛教导的菩萨行的法藏中,实证佛的华严三昧(修此定乃以一真法界无尽缘起为理趣,为达此理趣而修万行,庄严佛果,称为华严;一心修之,称为三昧。此三昧乃统摄法界,入一切佛法之大三昧。
大菩萨们为世间众生广泛宣扬演说佛教导的一切经典,安住在微妙甚深的禅定之中,全都能够看到现在住世的无量无边的诸佛,而且在一念之间就能来到世间诸佛佛国,供养诸佛

【词解】

【总持】
 (术语)梵语陀罗尼Dha%ran!i,译言总持。持善不失,持恶不使起之义,以念与定慧为体。菩萨所修之念定慧具此功德也。注维摩经一曰:“肇曰:总持,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无所漏忌谓之持。”嘉祥法华疏二曰:“问:以何为持体?答:智度论云:或说念,或说定,或说慧。今明一正观随义异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总持】
  1、指忆念所闻之法而不忘失的能力。
  2、总一切法和持一切义的意思,这也就是梵语陀罗尼的译义。
  3、总持有四种:
  一、法总持,又名闻总持,即不忘失佛的教法;
  二、义总持,即能执持佛法的义理;
  三、咒总持,即菩萨依定起咒,解除众生的苦厄;
  四、忍总持,即能如实的把握事实的真相。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昧】
<一>梵语 sama^dhi 之音译,巴利语同。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定、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等。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又一般俗语形容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之时,皆以“三昧”称之,盖即套用佛教用语而转意者,然已与原义迥然有别。
 于佛典中,sama^dhi 译为等持时,“等”乃指离开心之浮(掉举)沈(惛沈),而得平等安详,“持”则指将心专止于一境之意,此即为将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之状态,称为心一境性。俱舍宗视之为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认为是五别境之一,且两宗均以之为心所之一,但经部与成实宗则认为心所并无别体。
 一般修行大都止心一处,不令散乱,而保持安静,此一状态称为三昧。达三昧之状态时,即起正智慧而开悟真理,故以此三昧修行而达到佛之圣境者,则称三昧发得或发定。旧译常将三摩地(梵 sama^dhi,三昧、等持)、三摩钵底(梵 sama^patti,等至、正受、正定、现前)及三摩呬多(梵 sama^hita,等引、胜定)混同,而一概译为三昧。实际上,三昧应指三摩地而言。
 有部认为凡是一切心共同之精神作用(即大地法),共通于定、散及善、恶、无记之三性,而仅限于一切有心位(不通于无心定)不乱心,且对一境地有集中之作用者,即称三摩地。对此,三摩钵底与三摩呬多则通于有心、无心,而仅局限于定(包含有心定、无心定而不通于散定)。
 俱舍论卷二十八谓,就所依止之定(等至)有四静虑(四禅)、四无色定、八等至、三等持之别。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乃以善等持(三摩地、三昧)为体;又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之根本等至(三摩钵底)有八种,故称八等至;三等持(三三昧)即: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等三种。此外亦指空、无相、无愿,或空空、无相无相、无愿无愿之三重等持(三重三昧)而言。
 二种三昧之中,第一种系以寻(寻求推度之粗杂的精神作用)与伺(伺察思惟之深细的精神作用)之有无,而分为:(一)初静虑(初禅)与未至定。此属有寻有伺三摩地。又作有觉有观三昧。(二)中间静虑(中间定),属无寻唯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有观三昧。(三)第二静虑(第二禅)之近分以上属无寻无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无观三昧。第二种则指观“人、法”皆空之三昧,称为空三昧。舍离差别相之三昧,称为无相三昧;舍离愿求之思之三昧,则称为无愿三昧。其次在三重三昧中,又有空空三昧、无相无相三昧、无愿无愿三昧等。
 据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一载,三昧乃四禅(四静虑)、八解脱以外之一切定。又谓唯三解脱门(无漏之空、无相、无愿三昧)和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称为三昧。同论又揭示定之范围较狭,三昧之范围则较广,依此,诸佛菩萨所得之定可视为三昧。大乘义章卷十三举出杂阿毗昙心论卷六、成实论卷十二、十地经论卷五等之说,而述明禅、定、三昧、正受、三摩伐(梵 sama^patti,巴同,等至)、解脱、奢摩他(梵 s/amatha,巴 samatha,止)等之差异。依其说法,则狭义之三昧指空等之三三昧,广义则指四无量心及其他诸定。
 阿含经认为四禅八定之外,另有空、无相、无愿等之三三昧(三解脱门)与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而大乘则有数百上千种种三昧之说。大乘经典之名称,以“三昧”为名者,即有般舟三昧经、首楞严三昧经、慧印三昧经、自誓三昧经、佛印三昧经、法华三昧经、念佛三昧经、月灯三昧经、金刚三昧经等多种,这些经典对标题所示之“三昧”均有详细说明。其中,般舟三昧,亦称诸佛现前三昧与佛立三昧。此外,法华经卷一曾举出无量义处三昧之名,旧译华严经卷六与卷四十四,有华严三昧、海印三昧、师子奋迅三昧之说。大品般若经卷三、卷五,亦有首楞严(健行)、宝印、师子游戏等百八三昧之说。
 天台宗在摩诃止观卷二上举出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等四种三昧之说;修此四种三昧之道场,称为四三昧院。此外,成实论卷十二,有一分修三昧(唯修定或慧之一方)、共分修三昧(兼修定、慧之有漏定)、圣正三昧(兼修定、慧之无漏定)等三三昧。
 南本涅槃经卷十三列出菩萨破除“二十五有”之二十五种三昧之名,法华经卷七之十六三昧,即为法华三昧之异名。又身发火焰之三昧,称为火界三昧、火定、火光三昧,有火葬尸骸之意。最胜之三昧,则称王三昧或三昧王三昧。日僧法然在其选择本愿念佛集中将念佛称为王三昧,又莹山绍瑾撰之坐禅用心记亦将坐禅称为王三昧。
 修三昧之堂,称三昧堂。依修三昧之种类而分,即有法华三昧堂、常行三昧堂、理趣三昧堂等。(杂阿含经卷十八、长阿含经卷九、卷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五、大品般若经卷一、卷二十三、大智度论卷二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十一、集异门足论卷六、佛地经论卷一、成唯识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三、圆觉经略疏注卷上、翻译名义集卷四上)((参见:百八三昧)2480、“定”3171)
<二>在日本,火葬场、墓地,亦称为三昧。为祈求死者之冥福,大多在墓旁建立法华三昧堂,并延请僧侣修法华三昧。其法华三昧堂,可简称为三昧堂或三昧。p580
FROM:【佛光大辞典】

【诸根】
 (术语)信勤念定慧之五根,其他一切之善根也。无量寿经曰:“诸根智慧。”慧远疏曰:“信勤念等,名为诸根。若通论之,一切善法,悉名诸根,如涅槃说。”又眼耳鼻舌身之五根也。无量寿经上曰:“诸根悦豫。”慧远疏曰:“眼等五根,同现喜相。”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寂定】
梵语 sama^dhi。指禅定之境。谓于诸法不起妄想妄念。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上):“广普寂定,深入菩萨法藏。”又于密教,指寂静清凉之三昧。大日经疏卷四(大三九·六二二下):“于北方观不动佛,作离热清凉住于寂定之相。”p4503
FROM:【佛光大辞典】

【法藏】
<一>法,谓法性;藏,为含藏。又作佛法藏、如来藏,意指如来藏中含摄无量之妙德。
<二>法,教法之意;藏,含藏之意。指佛陀所说之教法;以教法含藏多义,故称法藏。或指含藏此等教说之圣教、经典等;经典含藏众多之法门,故有此称。
<三>纳藏经典之府库亦称法藏,或宝藏、经藏、轮藏、经堂。((参见:经藏)5557)
<四>梵名 Dharma^kara。音译作昙摩迦、昙摩迦留。意译作法宝处、法处、法积、作法。为阿弥陀佛未成佛时之法名。又称法藏比丘。据无量寿经卷上所载,过去久远劫前,世自在王如来之时,有一国王听闻佛说法后,即发无上正真道意,乃弃王位出家,号曰法藏。其高才勇哲,超异于世,未久即见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法藏乃发四十八大愿。以其所闻教法护持不失,聚集众多,故无量寿经译作“法藏”(梵 dharma^kara,乃法的积聚,或本源处之义),唐代所译之大宝积经卷十七无量寿如来会译作“法处”,宋代所译之大乘无量寿庄严经译作“作法”,大智度论则译作“法积”。((参见:阿弥陀佛)3680)
 <五>(546~629)隋唐僧。颍川颍阴人,俗姓荀。二十二岁出家。因通鲜卑语,受知于北周武帝。后入终南山紫盖峰,独栖安禅。建德年间,武帝大肆灭佛。至宣帝即位,师上京请复佛法,常敕令蓄发,为菩萨僧,作陟峙寺主,师严拒不从。后复隐遁山林。至隋代,文帝兴复佛法,师始复出,为太平宫寺上座。唐贞观三年示寂,世寿八十四。(续高僧传卷十九)
 <六>(643~712)唐代僧。为华严宗第三祖。字贤首,号国一法师。又称香象大师、康藏国师。俗姓康,祖先康居国人,至其祖父,举族迁至中土,居于长安。早年师事智俨,听讲华严,深入其玄旨。智俨示寂后,乃依薄尘剃度,时年二十八。初以能通西域诸国语与梵文经书,遂奉命参与义净之译场,先后译出新华严经、大乘入楞伽经等十余部。尝为武后讲华严十玄缘起之深义,而指殿隅金狮子为喻,武后遂豁然领解,后师乃因之撰成金师子章。师一生宣讲华严三十余遍,致力于华严教学之组织大成,又注释楞伽、密严、梵网、起信等经论,并仿天台之例,将佛教各种思想体系分类为五教十宗,而推崇华严之组织乃最高者,华严哲学于现实世界中乃属理想世界之实现。于玄宗先天元年十一月,示寂于大荐福寺,世寿七十。著作甚多,计有华严经探玄记二十卷、华严料简、华严五教章、大乘密教经疏四卷、梵网经疏、大乘起信论疏、华严纲目、华严玄义章等二十余部。弟子主要有宏观、文超、智光、宗一、慧苑等。(贤首大师碑传、宋高僧传卷五、佛祖统纪卷二十九、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五)
 <七>(1573~1635)明代临济宗僧。梁溪(位于江苏无锡)人,俗姓苏。号汉月,字于密。十五岁出家,长好禅旨,读高峰语录有疑,潜心参究,历十余年。一日,闻折竹声大悟。天启四年(1624),至金粟寺参诣密云圆悟,蒙其印可付法。开法于苏州虞山中之三峰清凉禅寺(三峰禅院),世称三峰藏公。其后,历住北禅大慈寺、杭州安稳寺,苏州圣恩寺等名刹。师聪敏绝伦,负操任气,学贯佛儒。潜心禅修,沉思有年,见地遂异,倡为新说。著五宗源,指责当世曹洞宗抹杀五家宗旨,仅单传释迦拈华一事,而强调自威音王以来,无一言一法非五家宗旨之符印。一时诸方惊疑,论诤遂起。圆悟曾寄书告诫之,然不能夺其意。后于崇祯八年七月示寂,世寿六十二。清代雍正年间,帝以政令指其教为魔说,毁其书,黜其徒,三峰一脉遂绝。其所著广录三十卷、弘戒法仪三卷、语录三十卷等,迄今仍流传于丛林间。(五灯严统卷二十四、五灯全书卷六十五)p3428           
FROM:【佛光大辞典】

【华严三昧】
三昧,即定。指供佛、教化、十度等行所依之定。又作佛华严三昧、华严定、佛华三昧。修此定乃以一真法界无尽缘起为理趣,为达此理趣而修万行,庄严佛果,称为华严;一心修之,称为三昧。此三昧乃统摄法界,入一切佛法之大三昧。据旧华严经卷三十六离世间品载,普贤菩萨正受三昧,其三昧名为佛华严。华严游心法界记释此三昧,以“华”有生实作用,而释华为菩萨万行;以“严”为行成果满契合相应,垢障永消,证理圆洁;以“三昧”为理智无二,交彻镕融,彼此俱亡,能、所皆绝。又谓华即严,以理智无碍故;华严即三昧,以行融离见故;或华即严,以一行顿修一切行故;华严即三昧,一行即多而不碍一多故;或华严即三昧,以定乱双融故;或三昧即华严,以理智如如故。若将此三昧与“海印三昧”相对照,则此三昧乃约解行而言,系从因而立名,海印三昧系依果而立。然因果本无二,故此二者为一体之二用。唐代法藏著「妄尽还源观”,即谓自性清净圆明之体有二用,一为海印森罗常住之用,即海印三昧;一为法界圆明自在之用,即华严三昧。(无量寿经卷上、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七、华严经疏卷五、卷十六、华严五教止观)((参见:海印三昧)4165)p5238
FROM:【佛光大辞典】


3.3.2菩萨在无量菩萨行中,得获如来四无碍辨智,善于开化一切众生
【济诸剧难诸闲不闲,分别显示真实之际,得诸如来辩才之智。入众言音,开化一切,超过世间诸所有法。】

【学习解说】
菩萨不管是对修行的众生或不修行的众生都是平等的救度,令世间众生出离三恶道,远离种种苦难
教导他们认识法界真相,从而走上修行解脱的道路,菩萨也因此在宣说佛法的过程中获得了如来善巧说法的才能,具足四无碍辨(即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辞无碍辩、辩无碍辩),成就无碍自在的解智

菩萨能够完全听懂所有众生的语言,也能以众生听得懂的语言教导众生弃恶向善,走向修行解脱之路,菩萨教导众生解脱的法门超过了世间一切法(指三界中一切因缘所生的生灭无常的事物

【词解】
【闲不闲】
指有闲与无闲修习佛道之两种境地。闲又译作有暇,即有闲暇可修行佛道之处,如人道;不闲又译作无闲、无暇,即无暇修行佛道之处,指生于八难之处,即生地狱、饿鬼、畜生、长寿天、北郁单越、盲聋喑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等,盖此八处由于业力所致,或太苦,或太乐,故不易修持。(无量寿经卷上、说无垢称经卷二、无量寿经义疏卷上(慧远)、慧琳音义卷十八)((参见:八难)318)p5316
FROM:【佛光大辞典】

【辩才】
谓巧于辩述。单称辩。即善巧说法义之才能。佛、菩萨等于多劫中,由口业庄严之功力而具足各种辩才,如四无碍辩、七辩、八辩、九辩等。四无碍辩即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辞无碍辩、辩无碍辩,又作四无碍解、四无碍智;广义指辩才无碍自在之解智,特别以其中之第四辩无碍辩为无碍自在、正确辩说之智。分析辩无碍辩,得如次七辩,即:(一)捷疾辩,于一切法无碍自在。(二)利辩,能深入通达。(三)不尽辩,说诸法实相,词不穷尽。(四)不可断辩,不为问难所断绝。(五)随应辩,随应众人要求而说法。(六)义辩,能说到达涅槃之种种利益。(七)一切世间最上辩,能说一切世间第一之大乘。以上七辩或作捷辩、迅辩、应辩、无疏谬辩、无断尽辩、凡所演说丰义味辩、一切世间最上妙辩。
 八辩指不嘶喝、不迷乱、不怖畏、不高慢、义具足、味具足、不拙涩、应时节辩才等。九辩指无著、无尽、相续、不断、不怯弱、不惊怖、不共、天人所重、无边辩才等。(大品般若经卷八、胜天王般若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五十五)p6873
FROM:【佛光大辞典】


【众言】
1.犹群言。亦指一般人的言论。
© 汉典

【开化】
(术语)教人开蒙化恶也。法华经序品曰:“是诸八王子,妙光所开化。”无量寿经上曰:“入众言音,开化一切。”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世间法】
梵语 loka-dharma,巴利语 loka-dhamma。指自惑业因缘所生之三界有情、非情等一切法,此等诸法皆为有漏无常。四谛中之苦、集二谛属世间法。一切世间法中,以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者,特称为八世间法,又称八风。p1526
FROM:【佛光大辞典】

【世间法】
指三界中一切因缘所生的生灭无常的事物。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心常谛住度世之道,于一切万物随意自在。为众生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为之重任。】

【学习解说】
菩萨行者全身心的都致力于救渡众生出离三世迷惑之事中,对世间一切万物现象都了然于胸,因此对一切外境事物的显现都能做到随意自在,不惊不喜

菩萨在宣扬佛法的过程中,总是谦卑的走上前去主动与众生先做朋友,然后根据时机、根器再以善巧方便为众生演说适合不同众生的佛法

菩萨行者把教导众生解脱六道轮回当做自己一生为之努力奋斗的重要任务

【词解】
【度世】
<一>指度脱三世迷界之事。度即渡、出,犹言出世、出世间、离世间。如华严经离世间品,又称度世品经。
<二>指为自己名利、生计所作一切之生业。
<三>指济度世间之人。如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上):“能度诸世间。”(佛说无量寿经卷上)p3778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7

主题

8506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1973

[忍辱勋章]

12#
 楼主| 发表于 2024-11-9 20:55: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1-26 16:10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2小时40分)

3.3.3菩萨行者在菩萨行中,收获诸佛一样的无量功德
【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常使不绝。兴大悲、愍众生,演慈辩、授法眼、杜三趣、开善门,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犹如孝子爱敬父母。于诸众生视之若己,一切善本皆度彼岸,悉获诸佛无量功德,智慧圣明不可思议。】

【学习解说】
菩萨领受佛所宣说的经典,深入如来微妙甚深法藏,学习佛的一切教导,守护众生本自具足的佛性光明,令佛性不绝
菩萨在世间于众生常起大悲心,悲悯众生所遭受的种种苦难,为了解救众生离轮回苦,常常慈悲的为众生演说解脱的方法
传授众生开启彻见佛法正理的智慧之眼,明了一切法的真实相貌,从而修行证道
杜绝众生步入三恶道之门,引导众生学习善法,常作善业,步入人天善道
虽然众生没有向菩萨请法,但是菩萨总是主动的根据众生的根器应机为众生演说佛法,利益世间众生
菩萨对众生的爱犹如世间孝子爱戴尊敬父母一样,菩萨对众生就像对自己,教导众生时时培植善本,坚固善根,增上功德,直至到达涅槃的彼岸
正是因为菩萨的无量菩萨行,而获得如诸佛一样的无量功德,菩萨非凡的智慧以及功德之广大真的是不可思议


【词解】
【受持】
梵语 udgrahaN!a。指领受于心,忆而不忘。可分三方面:(一)受持戒律,无论出家、在家者,一旦领受佛所制定之戒法,即须誓愿持守,不得有违。(二)受持经典,乃十种法行、法华五种法师行之一。即受学经典之际,发净信解,以恭敬心阅读,并须时时讽诵、忆念。又信受佛之教法,称受持佛语;信受某部经典,如信受法华经,称受持法华。于日本日莲宗,谓行者于唱诵“南无妙法莲华经”之经题、受持法华经之际,立即可由凡夫身转为佛身,称为受持妙法成佛,略称受持成佛。(三)受持三衣,据释氏要览卷上载,僧众得受三衣后,须依法于适当之时、地穿著,如入聚落、听法等,得著大衣;于净处、习诵等,得著七条衣;于任何处所,得著五条衣。(妙法莲华经普贤劝发品、陀罗尼品、胜鬘宝窟卷上本、得度略作法、从容录第三则)p3106
FROM:【佛光大辞典】

【法眼】
<一>梵语 dharma-caks!u,巴利语 dhamma-cakkhu。指彻见佛法正理之智慧眼。系五眼之一。此眼能见一切法之实相,故能分明观达缘生等差别法。菩萨为度众生,以清净法眼遍观诸法,能知能行,得证是道;又知一切众生之各各方便门,故能令众生修行证道。(大品般若经卷二、无量寿经卷下、大智度论卷三十三、瑜伽师地论卷十四)((参见:五眼)1151)
<二>日本僧位之一种。全称法眼大和尚位。即授以僧都僧官之阶位。此僧位于日本贞观六年(864),与法印、法桥等同时制定,并授以僧都僧官之阶位。至弘安八年(1285),始比照于五位殿上人之位。后来佛像之雕刻师等,亦可被任此位。(释家官班记卷下、三代宝录卷十六、卷四十三)
<三>(885~958)法眼文益禅师。五代僧。为我国法眼宗之祖。南唐国主李氏曾赐以“净慧大师”之号,入寂后,谥号“大法眼”。((参见:文益)1429)p3386
FROM:【佛光大辞典】

【趣】
梵语 gati,巴利语同。意译道。指众生以自己所作之行为(业)所导趋来生之生存或生存世界而言。趣之分类大致有:(一)六趣,指地狱、饿鬼、畜生(傍生)、阿修罗(修罗)、人、天等,又称六道。(二)五趣,六趣若去除阿修罗则为五趣,又称五道。大乘多说六趣,说一切有部则说五趣。说五趣时,即将阿修罗含摄于饿鬼、天等趣之中。又五趣亦称为五恶趣,乃相对于无漏净土而言,即有漏秽土,亦即迷之世界。(三)将上记之六趣区分为善、恶二类:(1)善趣,即指天、人、阿修罗等三趣,均为善业所生,故称三善趣,又称三善道。(2)恶趣,即指地狱、饿鬼、畜生等三趣,均为恶业所生,故称三恶趣,又称三恶道。又三恶趣亦称三涂、三途(涂、途,道之意,又为涂炭之意),即指火涂、刀涂、血涂三者,通常依序相当于地狱、饿鬼、畜生。又三恶趣加阿修罗,则为四恶趣。
 此外,有关“趣”之义,诸典籍之诠释各异。据俱舍论卷八释为所往之义。大乘义章卷八末载,趣乃相对“因”而言,因能向果,而果为因趣,故称为趣。又摄大乘论释(无性)卷四解释六十二见趣之趣,系指品类之义。((参见:六道)1298)p6184
FROM:【佛光大辞典】

【不请之法】
指不请亦说之法。又作不请法。佛虽未受众生之央请,亦随众生之根机而主动说示利益之法门。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中):“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p997
FROM:【佛光大辞典】

【黎庶】众民,民众© 汉典

【善本】
 (术语)同于善根,植善固而不拔之意。【又】善为菩提之本也。法华经序品曰:“已于千万佛所,植诸德本。”无量寿经下曰:“善人无善本,不得闻此经。”胜鬘经上末曰:“善本,本亦因也。欲以此善为菩提根,故名为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圣明】
 (杂语)非凡常曰圣。称智德曰明。无量寿经上曰:“智慧圣明,不可思议。”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是菩萨无量大士不可称计,一时来会。】

【学习解说】
像上面介绍的这样利益、救渡众生的福德圆满的大菩萨很多很多,他们也都来到了这次的法会现场



四、世尊示现稀有瑞相,从而引出阿难尊者的疑问
【尔时,世尊诸根悦豫,姿色清净,光颜巍巍。】

【学习解说】
这时,坐在演讲台上的世尊,他的色身五根都示现愉悦的神情,容貌清净,身上发出的光明高大壮观无比

【词解】
【诸根】
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或信、勤、念、定、慧等五根。亦泛言一切善根。(无量寿经卷上、出曜经裨要品)p6307
FROM:【佛光大辞典】

【悦豫 】
1.亦作"悦悆"。 2.喜悦,愉快。
© 汉典

【姿色】 [妇女]美好的姿态和容貌© 汉典

【巍巍 】高大壮观的样子© 汉典



【尊者阿难承佛圣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今日世尊诸根悦豫,姿色清净,光颜巍巍,如明镜净影畅表里,威容显耀超绝无量,未曾瞻睹殊妙如今。唯然,大圣!我心念言:‘今日世尊住奇特法、今日世雄住佛所住、今日世眼住导师行、今日世英住最胜道、今日天尊行如来德。去来现在佛佛相念,得无今佛念诸佛耶?何故威神光光乃尔?’”】

【学习解说】
与会的阿难尊者看到世尊这一奇特的瑞相,在佛力加持下,从座位上站起来,偏袒着右肩(挂袈裟而偏袒右肩,是表比丘恭敬尊者之相也),两膝长跪,双手合掌,问世尊:
今天世尊色身诸根愉悦,容貌清净庄严,身上发出的光明高大壮观,就如明镜内外一样洁净舒畅
世尊庄重威严的仪容远远超过世间一切众生,世尊今天如此殊胜的容貌是我从来不曾见过的

正因为这样,世尊,我在心里默默地想着:
今天世尊安住在不同寻常的法相中,今日世雄(佛之尊称。谓佛有大定力,具雄健之德,于世间最为雄猛,能制伏、断尽一切烦恼)安住在佛的真如境界中
今日世眼(佛之德名。又作世间眼。佛智慧圆满,具足五眼,可为一切世间之眼目,示导正道;又开世人之眼,使见正道,故称世眼)以无边法力安住在导引众生超脱生死中
今日世英(佛陀之尊称。佛陀乃妙智具足者,一切世人莫能伦比,故于一切世间为最上之英胜)安住在最殊胜的超越一切世智的妙智中
今日世尊(佛之异名。涅槃经谓天有五种,佛为第一义天,是天中之最尊者,故云天尊)显示如来的圆满功德

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佛佛相念,莫非今日世尊也在忆念诸佛?所以世尊才显现出如此庄严的勇猛威势,光明显耀?

【词解】
【偏袒右肩】
 (术语)挂袈裟而偏袒右肩,是表比丘恭敬尊者之相也。释氏要览曰:“律云:一切供养,皆偏袒,示有便于执作也。”法华经曰:“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表里】外表和内心;外面和里面© 汉典

【威容 】庄重威严的仪容© 汉典

【显耀】指以声誉、势力等著称
© 汉典

【超绝】
超越,远远胜过。
超群绝伦;出众。
© 汉典

【奇特】
  梵语ascarya的意译。如《贤愚经》卷八说:“如来出世,实复奇特。”又《过去现在因果经》卷四中说佛有三种奇特,即神通奇特、慧心奇特和摄受奇特。奇特的意思是超异,不同寻常。佛的“十八不共法”,也可以说是奇特。经藏中有《一字奇特佛顶经》。然而,把整个佛法想像得奇特古怪,就会流入邪僻一径。禅宗有句话:“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如唐·宗杲《大慧禅师语录》卷十九指出:“才有一言半句作奇特解、玄妙解、秘密解,可传可授,便不是正法。正法无传无授,唯我证尔证。”再举两个俗例。如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李郎以奇特之才,辅清平之主,竭忠尽行,必报人臣。”又如郭沫若《洪波曲》:“桂林和阳朔的山水的确很奇特。”(李明权)
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世雄】
佛之尊称。谓佛有大定力,具雄健之德,于世间最为雄猛,能制伏、断尽一切烦恼。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下):“今日世雄住佛所住。”法华经方便品(大九·五下):“世雄不可量。”p1528
FROM:【佛光大辞典】

【世眼】
佛之德名。又作世间眼。佛智慧圆满,具足五眼,可为一切世间之眼目,示导正道;又开世人之眼,使见正道,故称世眼。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下):“今日世眼住导师行。”俱舍论卷二十九(大二九·一五二中):“大师世眼久已闭。”p1522
FROM:【佛光大辞典】

【导师 】]佛教语。导引众生入于佛道者的通称;又指引路人和在政治、思想、学术或某种知识上的指导者;为一种事业指示方向、掌握重大决策的伟大人物
© 汉典

【大导师】
1.指佛菩萨。谓其能以无边法力导引众生超脱生死。
© 汉典

【世英】
佛陀之尊称。佛陀乃妙智具足者,一切世人莫能伦比,故于一切世间为最上之英胜,称为世英。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下):“今日世英住最胜道。”p1521
FROM:【佛光大辞典】

【天尊】
 (术语)佛之异名。涅槃经谓天有五种,佛为第一义天,是天中之最尊者,故云天尊。无量寿经上曰:“今日天尊行如来德。”同净影疏曰:“天尊是佛异名,天有五种,如涅槃说。佛于五天中上,故曰天尊。”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得无】
1. 副词 莫非;该不会。 2. 副词 能不;怎能不。© 汉典

【威神】
梵语 anubha^va。为势力或品位之义。灭绝凡念俗虑之品格者。意指佛菩萨等,为凡夫之智所无法测知,不可思议之德行。威,即威德,对外能令人敬畏;神,即神力,对内难以测度。如佛陀,其端正姝好,犹如星中之月,光耀暐晔,晃若金山,可谓相好具足,威神巍巍。(中阿含卷六教化病经、卷八未曾有法经、法华经卷七普贤菩萨劝发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p3770
FROM:【佛光大辞典】



【于是世尊告阿难曰:“云何,阿难!诸天教汝来问佛耶?自以慧见问威颜乎?”】

【学习解说】
世尊听完阿难尊者提出的疑问,对尊者说:阿难,你的这些问题是诸天人们来叫你问佛的,还是依靠你自己的智慧见解来问佛的?


【阿难白佛:“无有诸天来教我者,自以所见问斯义耳。”】

【学习解说】
阿难回答:不是诸天人们来叫我问佛的,是我自己看到世尊如此奇特的瑞相,心中觉得惊奇,所以来问佛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7

主题

8506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1973

[忍辱勋章]

13#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0 21:47: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1-27 14:42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2.5小时)

4.1世尊赞扬阿难尊者的提问,指出这一问题能令诸天人民获得真实的法益
【佛言:“善哉,阿难!所问甚快。发深智慧真妙辩才,愍念众生问斯慧义。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普令群萌获真法利。无量亿劫难值难见,犹灵瑞华时时乃出。今所问者多所饶益,开化一切诸天人民。】

【学习解说】
佛对阿难说:很好,阿难,你今天所问的这些问题非常的好。我非常的欣慰这都是因为你能够深入观察,也是智慧显露,你已经具足了真实微妙的辩才
又因为你悲悯世间众生,希望众生也能获得佛法的利益故而由此智慧的一问

如来怜悯三界众生的慈悲心是没有穷尽的,正因为如此,佛才诞生出现在世间
就是要发扬光大正道之教,让广大的民众都能获得佛法的真实利益,由修行而获得解脱

我们应该知道,能够遇佛出世,是非常非常难得的,即使经历无量亿劫也是很难遇到,这就如优昙花罕见一开
你今世有幸遇到佛,并且由此智慧一问就能够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能够开导蒙昧的众生,令诸天人民都能得到真实的法益

【词解】
【真妙】
 (杂语)真实微妙也。教行信证行卷曰:“称名则是最胜真妙胜业。”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尽】
没有穷尽。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矜哀】
 (术语)矜者怜也。怜愍众生之意。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出兴】
指佛诞生于人间。
© 汉典

【光阐 】
发扬光大。
© 汉典

【道教】
 (术语)正道之教也。无量寿经上曰:“出兴于世,光阐道教。”同下曰:“宣布道教,断诸疑网。”其后魏寇谦之以为神仙道之名。(参见:道士)。惟蒙古人尚称佛教为道教。蒙古源流四曰:“崇祀昭释迦牟尼佛于上方福地,大施金银宝贝于释迦牟尼佛,极加敬重。修明道教。”又曰:“遵依从前道教而行,遂赖道教,获享安逸。”案此书中称佛教为道教处甚多,略录一二以例其余。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灵瑞华】
 (植物)梵语优昙华,又云优昙波罗华,一译灵瑞华。无量寿经上曰:“无量亿劫。难值难见。犹灵瑞华。时时乃出。”(参见:优昙)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优昙华】
 (植物)即优昙。亦名优昙钵华。按此花为无花果类。产于喜马拉耶山麓及德干高原,锡兰等处。干高丈余。叶有二种:一平滑,一粗糙。皆长四五寸,端尖,雌雄异花,甚细,隐于壶状凹陷之花托中。常误以为隐花植物。花托大如拳,或如拇指,十余聚生。可食而味劣,世称三千年开化一度。值佛出世始开。南史曰:“优昙华乃佛瑞应,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出世。”故今称不出世之物曰昙花一现,本此。(参见:优昙)。又草蜻蛉之卵子也,其卵附著柳弃上,有线形长柄托之,多数簇聚,如树之有花。日本称为优昙华。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开化】
  佛经谓开导蒙昧,化恶向善为“开化”。《法华经·序品》:“是诸八王子,妙光(佛)所开化。”《无量寿经》卷上:“入众言音,开化一切。”《坛经·机缘品》:“(智)隍后礼辞,复归河北,开化四众。”后引申为开创教化和趋向文明之意。《宋书·顾觊之传》:“兴建极开化,树声贻则,典防之兴,由来尚矣。”(常正)
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4.2佛智无碍、佛寿无量,于一切法都自在无碍,引出阿弥陀佛在因地时的无量愿心的事迹
【“阿难!当知如来正觉其智难量,多所导御,慧见无碍,无能遏绝。以一餐之力,能住寿命亿百千劫无数无量,复过于此。诸根悦豫不以毁损,姿色不变光颜无异。所以者何?如来定慧究畅无极,于一切法而得自在。】

【学习解说】
阿难,你应当知道,如来已经成就正等正觉,如来的智慧难以估量,佛所开化引导的众生也无量无边
佛甚深广大的智慧没有一点障碍,从而自在的引导众生,没有任何障碍能够阻止佛教化众生

佛的功德威力无比殊胜,能以一餐的能量安住在世百千万亿劫中,佛的寿命无量无数,而且始终六根愉悦,不会因岁月的变迁而有毁损
佛色身的姿色容貌永不改变,永远都是光明闪耀。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如来的禅定力和智慧已经达到了最究竟畅通的境界,这智慧的深远没有边际,对一切法的运用都是了然于胸,没有任何束缚,也没有任何障碍

【词解】
【遏绝】
诛灭;灭绝。
阻止禁绝。
© 汉典

【悦豫 】
1.亦作"悦悆"。 2.喜悦,愉快。
© 汉典

【姿色】 [妇女]美好的姿态和容貌© 汉典

【无极】
1.无穷尽;无边际。 2.中国古代哲学中认为形成宇宙万物的本原。以其无形无象,无声无色,无始无终,无可指名,故曰无极。 3.布名。
© 汉典

【自在】
 (术语)进退无碍,谓之自在。又心离烦恼之系缚,通达无碍。谓之自在。法华经序品曰:“尽诸有结,心得自在。”唯识演秘四末曰:“施为无拥,名为自在。”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自在】
梵语 i^s/vara(音译伊湿伐罗), vas/ita^,巴利语 issara。又作无碍、纵任。即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做任何事均无障碍。此为诸佛及上位菩萨所具之功德,故佛亦称为自在人。菩萨所具之自在力,有下列不同种类:
 (一)二种自在,据华严经疏卷六所载:(1)观境自在,谓菩萨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及能通达一切诸法之圆融自在。(2)作用自在,谓菩萨既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即能由体起用,自在现身说法,化导众生。
 (二)四种自在,据辩中边论卷上、大乘庄严经论卷五载,指第八不动地以上菩萨所具之自在力:(1)无分别自在,谓舍弃一切功用之行而得无功用法,于一切法远离分别之想而得自在。(2)刹土自在,又作净土自在。谓能自由生于各种国土而令诸国土清净。(3)智自在,谓至第九善慧地即得无碍智,于说法教化任运自在。(4)业自在,谓至第十法云地即无烦恼业缚,更无障碍。又自在王菩萨经卷上亦列有四种自在:(1)戒自在,谓由修行具足戒而诸戒具足,所愿皆成。(2)神通自在,谓具足眼通、耳通等五通而所欲无碍。(3)智自在,谓具足阴智、性智等五智而无滞自在。(4)慧自在,谓修得义无碍智、法无碍智等四无碍智,能通晓诸法,诠释经典之章句。
 (三)五种自在,据大宝积经卷六十八遍净天授记品所载:(1)寿命自在,谓菩萨虽已成就法身之慧命,了无生、死、夭、寿,然为度脱有情,遂以诸方便随机示现长短寿命之相,而无有挂碍。(2)生自在,菩萨为度脱有情,以大悲心随类受生,饶益一切,而去、住无碍。(3)业自在,菩萨万行具足,悲智双运,或现神通,或说妙法,或入禅定,或修苦行,所作之利他行业皆胜任无碍。(4)觉观自在,觉,即粗心;观,即细心。菩萨化导有情,虽有思惟,然远离散乱,随愿度脱而平等无碍。
 (四)八种自在,据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三所载,如来法身具足八自在,即:(1)能示现一身为多身,(2)示现一尘身而充满大千世界,(3)大身轻举远到,(4)于一土而化现无数不同之身,(5)眼、耳、鼻、舌、身之功用互通,(6)得一切法而如无法想,(7)说一偈义而经无量劫,(8)身遍诸处而犹如虚空。
 (五)十种自在,据旧华严经卷二十六“十地品”载:(1)命自在(梵 a^yur-vas/ita^),又作寿命自在、寿自在。谓菩萨于长劫中住持寿命,化益众生无穷。(2)心自在(梵 ceto-vas/ita^),谓出生阿僧祇三昧而入于深智。(3)财自在(梵 paris!ka^ra-vas/ita^),又作资具自在、众聚自在、庄严自在、物自在。谓菩萨以大庄严来庄严一切国土。(4)业自在(梵 karma-vas/ita^),谓菩萨于诸业得大自在,而随时受报。(5)生自在(梵 upapatti-vas/ita^),又作受生自在。谓菩萨自在受生于一切国土。(6)愿自在(梵 praN!idha^na-vas/ita^),谓菩萨随所愿于随时随处成就菩提。(7)信解自在(梵 adhimukti-vas/ita^),又作解脱自在、信自在、胜解自在。谓菩萨于一切世界能见诸佛充满。(8)如意自在(梵 r!ddhi-vas/ita^),又作神力自在、神变自在。谓菩萨能示现一切大神变。(9)智自在(梵 jn~a^na-vas/ita^),谓菩萨于念念中,示现觉悟如来之十力无所畏。(10)法自在(梵 dharma-vas/ita^),谓菩萨示现无量无边之法门。
 行六波罗蜜可成就十种自在,即行法施、无畏施、财施,可顺次成满命自在、心自在、财自在;持戒行能成满业自在、生自在;精进行能成满愿自在;忍辱、安受、通达等三忍行能成满信解自在;静虑行能成满如意自在;般若行能成满智自在、法自在。
 十自在于诸经典中,其名称与顺序略异。如旧华严经卷三十九离世间品,列举众生自在、刹自在、法自在、身自在、愿自在、境界自在、智自在、通自在、神力自在、力自在等十种自在,各自在中又分十种自在,遂成百种自在。(新华严经卷三十八、卷五十三、法集经卷三、宝雨经卷四、梁译摄大乘论卷下、显扬圣教论卷八、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七、华严经疏卷四十七)p2518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难谛听,今为汝说。”】

【学习解说】
阿难,你要好好听,今天我就回答你上面提出的关于佛是否也在忆念诸佛,而显露殊胜的容貌这个问题:
【“今日世尊诸根悦豫,姿色清净,光颜巍巍,如明镜净影畅表里,威容显耀超绝无量,未曾瞻睹殊妙如今。唯然,大圣!我心念言:‘今日世尊住奇特法、今日世雄住佛所住、今日世眼住导师行、今日世英住最胜道、今日天尊行如来德。去来现在佛佛相念,得无今佛念诸佛耶?何故威神光光乃尔?】


【对曰:“唯然,愿乐欲闻。”】

【学习解说】
阿难尊者回答:真是太好了,我很高兴能够听闻佛为我们演说



五、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如来法下出家修行,并以偈诵方式赞叹世自在王如来的佛德
【佛告阿难:“乃往过去久远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锭光如来兴出于世,教化度脱无量众生,皆令得道乃取灭度。次有如来名曰光远、次名月光、次名栴檀香、次名善山王、次名须弥天冠、次名须弥等曜、次名月色、次名正念、次名离垢、次名无著、次名龙天、次名夜光、次名安明顶、次名不动地、次名琉璃妙华、次名琉璃金色、次名金藏、次名炎光、次名炎根、次名地种、次名月像、次名日音、次名解脱华、次名庄严光明、次名海觉神通、次名水光、次名大香、次名离尘垢、次名舍厌意、次名宝炎、次名妙顶、次名勇立、次名功德持慧、次名蔽日月光、次名日月琉璃光、次名无上琉璃光、次名最上首、次名菩提华、次名月明、次名日光、次名华色王、次名水月光、次名除痴冥、次名度盖行、次名净信、次名善宿、次名威神、次名法慧、次名鸾音、次名师子音、次名龙音、次名处世,如此诸佛皆悉已过。】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尊者:在过去很久很久以前,有锭光如来出世在世间,教导无量无边的众生学习佛法,精进修行,断除贪嗔痴三毒,断除世间迷惑实证佛法智慧而获得道果在锭光如来涅槃后,接着依次有光远如来、月光如来、旃檀香如来、善山王如来、须弥天冠如来、须弥等曜如来、月色如来、正念如来、离垢如来、无著如来、龙天如来、夜光如来、安明顶如来、不动地如来、琉璃妙华如来、琉璃金色如来、金藏如来、炎光如来、炎根如来、地种如来、月像如来、日音如来、解脱华如来、庄严光明如来、海觉神通如来、水光如来、大香如来、离尘垢如来、舍厌意如来、宝炎如来、妙顶如来、勇立如来、功德持慧如来、蔽日月光如来、日月琉璃光如来、无上琉璃光如来、最上首如来、菩提华如来、月明如来、日光如来、华色王如来、水月光如来、除痴冥如来、度盖行如来、净信如来、善宿如来、威神如来、法慧如来、鸾音如来、师子音如来、龙音如来、处世如来出现于世,然后这些如来都涅槃寂灭

【词解】
【得道】
又作得度。道,指三乘各断惑证理之智慧;得道,即三乘行戒、定、慧而证得道果。亦即得无漏之圣道,或菩萨之无生法忍、无上菩提佛果,故通常又与“成佛”一词并用,而称“成佛得道”。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谓入此法位,不复堕凡夫之数,称为得道人,一切世间事欲坏其心,然不能令其动,闭三恶趣门,入诸菩萨数中。
 得道之因缘有多种,据大智度论卷三十四所说,或依佛说法得道,或遇佛放无量光明得道,或由佛遍身毛孔散发出众妙香,使众生闻之而得道等,概皆依众生因缘不同而得道方式有别。又得道必依欲界之身,故于三界之中,欲界众生自然印有得道之因缘;无色界以无身之故,不得听闻正法;色界之众生执著胜定之乐,无苦受,无厌心,故亦难得道。(中阿含卷二十九请请经、大智度论卷三、卷八、俱舍论卷二十四、杂阿毗昙心论卷五)p4555
FROM:【佛光大辞典】



【“尔时,次有佛名世自在王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时有国王,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寻发无上正真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高才勇哲与世超异。诣世自在王如来所,稽首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合掌以颂赞曰:】

【学习解说】
这时就有世自在王如来出现于世,具足佛的十种名号,即如来、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在世自在王如来驻世时代,有一位国王,时常去世自在王如来居住的地方听闻佛法,听法过程中心中总是感到非常的欢喜愉悦,于是当下就发起无上菩提心,寻求真正能够帮助众生都解脱的道路
国王于是舍弃国家,放弃王位,出家修行,法号法藏比丘,法藏比丘才能高超勇猛聪明,超出世间任何人,有一天,法藏比丘来到了世自在王如来的居所,头着地恭敬的礼拜世自在王如来的双足,然后围绕着佛向右转了三圈,跪下来双手合掌以偈诵的方式称赞世自在王如来

【词解】
【十号】
释迦牟尼佛或诸佛通号之十大名号。又称如来十号、十种通号。虽称十号,然一般皆列举十一号,即:(一)如来(梵 tatha^gata),音译多陀阿伽陀,谓乘如实之道而来,而成正觉之意。(二)应供(梵 arhat),音译阿罗汉,意指应受人天之供养。(三)正遍知(梵 samyak-sam!buddha),音译三藐三佛陀,能正遍了知一切之法。(四)明行足(梵 vidya^-caraN!a-sam!panna),即天眼、宿命、漏尽三明及身口之行业悉圆满具足。(五)善逝(梵 sugata),乃以一切智为大车,行八正道而入涅槃。(六)世间解(梵 loka-vid),了知众生、非众生两种世间,故知世间灭及出世间之道。(七)无上士(梵 anuttara),如诸法中,涅槃无上;在一切众生中,佛亦无上。(八)调御丈夫(梵 purus!a-damya-sa^rathi),佛大慈大智,时或软美语,时或悲切语、杂语等,以种种方便调御修行者(丈夫),使往涅槃。(九)天人师(梵 s/a^sta^ deva-manus!ya^N!a^m!),示导众生何者应作何者不应作、是善是不善,令彼等解脱烦恼。(十)佛(梵 buddha),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知见三世一切诸法。(十一)世尊(梵 bhagavat),即具备众德而为世人所尊重恭敬。此外,诸经论中亦有仅列举十号者,即将世间解、无上士合为一号,或将佛、世尊合为一号,或将无上士、调御丈夫合为一号等诸说。(大智度论卷二、卷二十一、大乘义章卷二十末)p480
FROM:【佛光大辞典】

【悦豫】
1.亦作"悦悆"。 2.喜悦,愉快。
© 汉典

【高才】
(1) [excellent ability]∶才能高超
(2) [skilled talent]∶才能不同凡响的人

© 汉典

【超异】
1.异乎寻常。 2.谓特殊看待,起用异才。
© 汉典

【稽首】
为佛教礼法之一。即以头著地之礼。我国周礼所载之九拜中,稽首为最恭敬之行礼法。佛教之稽首,弯背曲躬,头面著地,以两掌伸向被礼拜者之双足,故又称为接足礼(接著对方之足)。此种以头额触地之礼拜,为印度之最高礼节。所谓接足作礼、头面礼足、五体投地等即指此而言。在佛教中,稽首与归命同义,若区别之,则稽首属身,归命属意。(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卷一、大乘义章卷四、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释门归敬仪卷下、玄应音义卷二十四、释氏要览卷中)p6117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7

主题

8506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1973

[忍辱勋章]

14#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1 21:10: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1-27 15:06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以上)

【光颜巍巍,  威神无极,  如是炎明,
  无与等者。  日月摩尼,  珠光炎耀,
  皆悉隐蔽,  犹如聚墨。】


【学习解说】 
世自在王如来容颜发出的光明雄伟壮观,这庄严威猛的光明照澈四周没有边际
如此闪耀的光明,没有任何一种光能够与他相等
就是太阳、月亮以及摩尼宝珠发出的耀眼的光,在世自在王如来尊颜发出的光明面前,也都全部失去了光泽
他们发出的光就好像是一堆墨聚在一起

可想而知世自在王如来身上发出的光明是如此的殊胜耀眼

【词解】
【光颜】
 (杂语)佛之颜有光,故云光颜。无量寿经上曰:“光颜巍巍如明净镜。”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巍巍】 高大壮观的样子
© 汉典

【威神】
 (术语)威势勇猛,不可测度也。无量寿经下曰:“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胜鬘宝窟中本曰:“外使物畏,目之为威。内难测度,称之曰神。”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极】
1.无穷尽;无边际。 2.中国古代哲学中认为形成宇宙万物的本原。以其无形无象,无声无色,无始无终,无可指名,故曰无极。 3.布名。

【摩尼】
梵语 maN!i,巴利语同。又作末尼。意译作珠、宝珠。为珠玉之总称。一般传说摩尼有消除灾难、疾病,及澄清浊水、改变水色之德。又梵语 Cinta^-maN!i,音译为真陀摩尼、振多摩尼、震多摩尼,意译如意宝、如意珠,又作如意摩尼、摩尼宝珠、末尼宝、无价宝珠;凡意有所求,此珠皆能出之,故称如意宝珠。
 有言摩尼系由摩竭鱼脑中所取出;或言为帝释天所持物碎落而来;亦有言由佛舍利所变者。千手观音之四十手中,右手即持日精摩尼,左手则持月精摩尼。日精摩尼,又作日摩尼,为可自然发出光热照明之摩尼;月精摩尼,又作月光摩尼、明月摩尼、明月真珠、月爱珠,可除人热恼,而予清凉。
 经论中载有诸种摩尼,大毗婆沙论卷一○二载,末尼宝有光明末尼、清水末尼、方等末尼、无价末尼、如意珠等五种。旧华严经卷四十七载有青琉璃摩尼、夜光摩尼、日藏摩尼、月幢摩尼、妙藏摩尼、大灯摩尼等。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七举出帝释毗楞伽摩尼、诸天登祚所著摩尼、梵天光幢摩尼、梵天艳光摩尼等。(遗日摩尼经、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二、大品般若经卷十、旧华严经卷五十九、起世经卷二转轮圣王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九、慧琳音义卷二十七)p6067
FROM:【佛光大辞典】

【聚墨】
用以譬喻物之黑。无量寿经卷上颂曰(大一二·二六七上):“光颜巍巍,威神无极,如是炎明,无与等者。日月摩尼,珠光炎耀,皆悉隐蔽,犹若聚墨。”观佛三昧海经卷三(大一五·六六○中):“优婆夷众中二十四人,见佛身色犹如聚墨。”p5900
FROM:【佛光大辞典】



【如来容颜,超世无伦,正觉大音,响流十方。
 戒闻精进,三昧智慧,威德无侣,殊胜希有。  

   深谛善念,诸佛法海,穷深尽奥,究其崖底。  
   无明、欲、怒,世尊永无,人雄师子,神德无量。
 功德广大,智慧深妙,光明威相,震动大千。】


【学习解说】
如来光明殊胜的尊容,异乎寻常,世间任何一个人都无与伦比
如来证悟诸法的觉智法音,响彻十方一切世界
如来持戒、布施、精进、三昧禅定、忍辱、智慧六度修持的威德力没有人能比,这样殊胜的威德实在是很难遇到
世尊深深的领悟实证佛法真谛,对如大海一样宽广的佛法,穷尽一切方法直入最深处探索解悟实证
对于世间众生所显露的愚痴无明、嗔心、欲望,世尊全部都不会生起
世尊是人中狮子,勇猛威武,神通威德无量

世尊利益救度众生出离轮回的功德广大,世尊的智慧甚深微妙,世尊显现的光明,令三千大千世界无不震动

【词解】
【超世】
1.谓杰出不凡﹑异乎寻常。 2.犹出世,出尘。
© 汉典

【正觉】
<一>梵语 samyak-sam!bodhi,巴利语 samma^-sambodhi。意指真正之觉悟。又作正解、等觉、等正觉、正等正觉、正等觉、正尽觉。等者,就所证之理而言;尽者,就所断之惑而言。即无上等正觉、三藐三菩提之略称。梵语sambodhi之意译,音译三菩提。谓证悟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即如来之实智,故成佛又称“成正觉”。阿弥陀佛在往昔十劫即成就正觉,最初成佛之瞬间即称为正觉一念。又极乐净土之莲花,为依弥陀如来成就正觉所成之花,故称正觉花。
 以上系就正觉之广义而言。若狭义言之,则特指释尊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觉悟缘起之法,证得解脱。长阿含卷二游行经(大一·一五下):“佛昔于郁鞞罗尼连禅水边,阿游波尼俱律树下,初成正觉。”又于华严宗所判之五教中,释尊之初成正觉,在“小乘教”系指释迦生身之实成,在“始教”则指八相化身之示现,在“终教”则谓十地行满之报身,在“顿教”则称法身之初成,在“圆教”乃意味遍满因陀罗网无边世界念念初初之成正觉。(杂阿含经卷十二、中阿含卷五十六罗摩经、往生论注卷上、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参见:正遍知)2001、“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674)
 <二>(1091~1157)宋代曹洞宗僧。隰州(山西)人。俗姓李。十一岁出家,十四岁受具足戒,十八岁出游参学。一日,闻僧诵法华经,至“父母所生眼,悉见三千界”文,瞥然有省。既而闻丹霞子淳之道誉,遂往参礼咨询,言下释然,时年二十三。及丹霞退居唐州大乘寺,师亦随之。宣和二年(1120),迁住大洪寺,亦相随掌理笺记。翌年,迁首座之职,复于圆通寺照阐提席下任分座。未久,应长芦寺真歇之请而住寺开法。当时有众一千七百,见师秉拂提唱,悉皆叹服。留居六年,转至泗洲普照寺弘法,并承嗣丹霞衣钵。
 建炎元年(1127),移住舒州太平寺,后转江州之圆通、能仁两寺。又游云居山,参谒圆悟克勤,勤与安定郡王,共请师住持长芦寺。建炎三年,渡浙江而至明州,礼拜普陀山,过天童山时,郡守恳请住持天童寺。九月,受敕命住持灵隐寺。十月,再还天童。住于天童,前后垂三十年,整备伽蓝,严饬清规,世称天童和尚,誉为天童中兴之祖。时值北宋末年之乱世,宗风不振,流弊百端;师乃特为举扬正传之禅宗宗风,并提倡“坐禅”、“默照”之禅风,世称之默照禅、宏智禅。绍兴二十七年九月示寂,享年六十七。诏谥“宏智禅师”。所著天童百则颂古为元代万松行秀“从容录”之依据,另有宏智广录九卷、宏智觉禅师语录四卷、宏智和尚语要一卷等(续传灯录卷十七、五灯会元卷十四、佛祖历代通载卷三十、大明高僧传卷五)p2005  
FROM:【佛光大辞典】

【无侣】
1.无可匹比。 2.没有同伴。
© 汉典

【殊胜】
事之超绝而稀有者,称为殊胜。如吾人常赞叹极乐净土因缘殊胜,因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普度众生,凡有一念之善者皆可往生净土,莲花化生,实乃稀有之事。p4144
FROM:【佛光大辞典】

【希有】
梵语 a^s/carya。谓事之甚少、难逢者。尤指如来之示现及其一代教法,故有“希有大法王”、“希法”之称。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卷三谓佛陀有四种希有,即:(一)时希有,谓佛陀之出世,非旷世所常有。(二)处希有,三千世界中,佛陀不出现于他处,唯降生于迦毗罗城。(三)德希有,佛陀乃具无量之福德智慧者,以其最尊,无人能比,故谓德希有。(四)事希有,佛陀一代所作,系以佛法普利众生,故为希有殊胜之事。
 若能了知诸佛妙法,生尊重不思议心者,亦称为希有人,如金刚仙论卷十(大二五·八七四中):“明此般若理深旨远,唯是诸佛境界,非余人所知故,凡夫、二乘、小行根、小行之人所不能受,以信者难得故,曰希有也。”又善导之观经疏散善义谓,若人能相续念佛,则如分陀利华(花),以念佛为人中之希有者,故有此喻。(法华经卷六如来神力品、无量寿经卷上、金刚般若疏卷二(吉藏)、法华义疏卷三(吉藏))p2874
FROM:【佛光大辞典】

【谛】
梵语 satya,巴利语 sacca。审实不虚之义。指真实无误、永远不变之事实,即真理。增一阿含经卷十七载,如来所说之理法,真实不虚,称为谛。
 诸经论关于谛之种别,有诸多异说,如唯一之真理,称为一谛;此外又有真俗二谛、空假中三谛、苦集灭道四谛,及七谛、十谛、十六谛、二十五谛等。
 据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六,开展四谛而为七谛、十谛,依此阐明迷悟、因果之理。其中,七谛与四谛之关系如下:爱味谛(集)、过患谛(苦)、出离谛(道)、法性谛(灭)、胜解谛(道)、圣谛(灭)、非圣谛(苦集)。十谛与四谛之关系如下:起初之逼切苦谛等五者,系显示八苦,表苦谛;其次,业谛与烦恼谛系表集谛;听闻正法如理作意谛与正见谛系表道谛;最后,正见果谛则相当于灭谛。
 据旧译华严经卷二十五载,第五地之菩萨教化众生,为令其明了真理,故说十谛,即:世谛、第一义谛、相谛、差别谛、说成谛、事谛、生谛、尽无生智谛、令入道智谛、一切菩萨次第成就诸地起如来智谛等。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则将此开立为十六谛。
 古代印度六派哲学中之正理学派所立十六谛,系将认识及推理论证之方式分为十六种,亦称作十六句义。即:量(得真智之方法)、所量(知识之对象)、疑、用(指动机、解疑之作用)、喻(实例、例证)、悉坛(立论者之主张)、支分(论证之形式,即五支作法)、思择(熟虑推理)、决(断定)、论议、纷议、坏议、似因(立论之根据含有误谬之性质)、难难(故意曲解对方之非难攻击而作之非难)、诤论(相当于十四过类)、堕负(论诤败北)等。(中阿含卷八众集经、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七、成实论卷十一、二谛义卷上、摩诃止观卷三上、法华经玄义卷二下、中观论疏卷十本、金七十论)p6294
FROM:【佛光大辞典】

【穷深】
1.极深。 2.谓深入偏僻之地。
© 汉典

【人雄师子】
 (术语)佛之德号。佛于人中最雄健,故曰人雄与世雄,师子者譬其之雄健也。无量寿经上曰:“人雄师子,神德无量。”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神德】
1.高洁的品德。
© 汉典


【功德】
 (术语)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大乘义章九曰:“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天台仁王经疏上曰:“施物名功,归已曰德。”胜鬘经宝窟上本曰:“恶尽言功,善满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深妙】
甚深微妙。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六、法藏比丘以偈诵方式表达了成佛的愿望
6.1法藏比丘希望自己能像世自在王如来一样,不但自己度脱生死之海,也能成为众生的依靠
【愿我作佛,齐圣法王,过度生死,靡不解脱。
  布施、调意、戒、忍、精进,如是三昧,智慧为上。
  吾誓得佛,普行此愿,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学习解说】
希望我成佛的时候,能够像世自在王如来一样,度脱生死之海,对世间的一切无不解脱
因此常行布施、持戒、精进、忍辱、禅定、智慧六度波罗蜜
我在这里发愿:将来我成佛时,一定教导众生也都按照这样的愿心去做,常行布施、持戒、精进、忍辱、禅定、智慧六度波罗蜜,使众生因此都能断除心中的恐惧,令身心安定

【词解】
【过度】
 (术语)谓自出生死,又使人出生死也。无量寿经上曰:“过度生死,靡不解脱。”异译之大阿弥陀经曰:“过度人道经。”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靡】
毋彼切,无也。
FROM:【祖庭事苑】


6.2法藏比丘发愿以坚定不退心一心求取道业
【假令有佛,百千亿万,无量大圣,数如恒沙,  
      供养一切,斯等诸佛,不如求道,坚正不却。】

【学习解说】
假使有百千万亿数如恒河沙一样多的无量无数的佛
我们以至诚心供养这些诸佛的功德,也比不上至心求道永不退却的功德

【词解】
【大圣】
 (术语)佛之尊号。法华方便品曰:“慧日大圣尊。”妙宗钞上曰:“佛是极圣,故称为大。”法华弘传序曰:“非大圣无由开化。”【又】以名高位之菩萨。无量寿经上曰:“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净影疏曰:“大有两义:一位高名大,二德胜名大,会正为圣。”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6.3法藏比丘发愿自己成佛后光明无量、国土第一殊胜、国土人民安隐快乐
★  【譬如恒沙,  诸佛世界,  复不可计,
    无数刹土,  光明悉照,  遍此诸国,
  如是精进,  威神难量。  令我作佛,
  国土第一,  其众奇妙,  道场超绝。
  国如泥洹,  而无等双,  我当愍哀,
  度脱一切。  十方来生,  心悦清净,
  已到我国,  快乐安隐】


【学习解说】
就如有无量无数如恒河沙一样多的诸佛世界,这些无量无数的佛国世界光明照澈无量无边国土,这无量光明的威神难以估量
假使我成佛,我的国土的光明一定超过其他一切佛国世界,成为所有佛国中光明最胜我的佛国中的众生也最为奇特殊妙,我佛国中的道场超过所有国土中的道场我的国土如涅槃寂静一样,没有哪一个国土所能比拟
我因为哀悯世间众生所遭受的种种苦难,所以发愿一定要救渡众生出离苦海
那些发愿来生想要来到我佛国的十方世界的众生,他们都能身心清净愉悦
而已经往生到我佛国的众生都能感受到身心安稳快乐


6.4法藏比丘恳请世自在王如来作证,自己的愿心真实不虚
【幸佛信明,是我真证,发愿于彼,力精所欲。
 十方世尊,智慧无碍,常令此尊,知我心行。 假令身止,诸苦毒中,我行精进,忍终不悔。】
【学习解说】
祈请世自在王如来能够相信并为我做证明,上面我所发下的愿心是我发自内心的真实不妄的证据
我在这里发下大愿,今后一定竭尽全力努力修行达到自己上面的愿望

十方世界的诸佛世尊,智慧自在无碍,十方如来知晓我的广大愿心
即使我在修行的过程中,身陷三恶道中的种种苦毒中
我还是常行精进,永不退缩,也绝不后悔自己所发下的愿心

【词解】
【泥洹】
即涅槃,又名灭度,是灭尽烦恼和度脱生死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安隐】
 (术语)与安稳同。宗镜录曰:“安隐快乐者,则寂静妙常。世事永息者,则攀援心断。”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信明】
 (杂语)信忍证明其事也。无量寿经上曰:“幸佛信明,是我真证。”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来生】
 (术语)如言来世,未来之生报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证】
 (术语)真实不妄之证据也。如云明证。又真实之证悟也。无量寿经曰:“幸佛信明,是吾真证。”教行信证信卷序曰:“沈自心唯心,贬净土真证。”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心行】
梵语citta-carya。<一>心内之作用、活动、状态、变化。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即指既无法用语言表达,亦不能以心思加以计度。有关心之活动,如自心之喜爱、喜好;大乘起信论说众生之心行不等,专为喜好文简义丰之文语者著起信论。
 <二>心之对象。心作用所及之范围。(中论卷三观法品)
 <三>心之志向、心愿、性向、决心等。(无量寿经卷上)
 <四>于心所起之分别意识、妄想、计较分别。(景德传灯录卷十九、碧岩录第四十六则)
 <五>心、行之合称。净土教中,安心与起行,称为他力之心行;菩提心与众多之善行(发心修行),称为自力之心行。(安乐集卷上)p1400
FROM:【佛光大辞典】

【苦毒】
 (术语)苦身毒身者。法华经方便品曰:“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轮回六趣中,备受诸苦毒。”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7

主题

8506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1973

[忍辱勋章]

15#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2 21:14: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1-28 14:40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七、法藏比丘恳请世自在王如来宣说诸佛如来庄严净土构成
【佛告阿难:“法藏比丘说此颂已而白佛言:‘唯然,世尊!我发无上正觉之心,愿佛为我广宣经法,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令我于世速成正觉,拔诸生死勤苦之本。’”】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尊者:法藏比丘当时说完这些偈诵后就对世自在王如来说:
世尊,我已经发起成就无上(至高无上)佛道之愿心,恳请世尊能够为我广泛的宣说各种经典法义
我必定按照佛的教导如法落实各种修行,参考摄取其他无量佛国净土中的优点来装饰我的佛国,令我佛国净土成为最清净庄严
也希望以此能够让我在世快速的成就正等正觉,拔掉众生生死轮回中的种种苦的根源

【词解】
【正觉】
<一>梵语 samyak-sam!bodhi,巴利语 samma^-sambodhi。意指真正之觉悟。又作正解、等觉、等正觉、正等正觉、正等觉、正尽觉。等者,就所证之理而言;尽者,就所断之惑而言。即无上等正觉、三藐三菩提之略称。梵语sambodhi之意译,音译三菩提。谓证悟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即如来之实智,故成佛又称“成正觉”。阿弥陀佛在往昔十劫即成就正觉,最初成佛之瞬间即称为正觉一念。又极乐净土之莲花,为依弥陀如来成就正觉所成之花,故称正觉花。
 以上系就正觉之广义而言。若狭义言之,则特指释尊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觉悟缘起之法,证得解脱。长阿含卷二游行经(大一·一五下):“佛昔于郁鞞罗尼连禅水边,阿游波尼俱律树下,初成正觉。”又于华严宗所判之五教中,释尊之初成正觉,在“小乘教”系指释迦生身之实成,在“始教”则指八相化身之示现,在“终教”则谓十地行满之报身,在“顿教”则称法身之初成,在“圆教”乃意味遍满因陀罗网无边世界念念初初之成正觉。(杂阿含经卷十二、中阿含卷五十六罗摩经、往生论注卷上、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参见:正遍知)2001、“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674)
 <二>(1091~1157)宋代曹洞宗僧。隰州(山西)人。俗姓李。十一岁出家,十四岁受具足戒,十八岁出游参学。一日,闻僧诵法华经,至“父母所生眼,悉见三千界”文,瞥然有省。既而闻丹霞子淳之道誉,遂往参礼咨询,言下释然,时年二十三。及丹霞退居唐州大乘寺,师亦随之。宣和二年(1120),迁住大洪寺,亦相随掌理笺记。翌年,迁首座之职,复于圆通寺照阐提席下任分座。未久,应长芦寺真歇之请而住寺开法。当时有众一千七百,见师秉拂提唱,悉皆叹服。留居六年,转至泗洲普照寺弘法,并承嗣丹霞衣钵。
 建炎元年(1127),移住舒州太平寺,后转江州之圆通、能仁两寺。又游云居山,参谒圆悟克勤,勤与安定郡王,共请师住持长芦寺。建炎三年,渡浙江而至明州,礼拜普陀山,过天童山时,郡守恳请住持天童寺。九月,受敕命住持灵隐寺。十月,再还天童。住于天童,前后垂三十年,整备伽蓝,严饬清规,世称天童和尚,誉为天童中兴之祖。时值北宋末年之乱世,宗风不振,流弊百端;师乃特为举扬正传之禅宗宗风,并提倡“坐禅”、“默照”之禅风,世称之默照禅、宏智禅。绍兴二十七年九月示寂,享年六十七。诏谥“宏智禅师”。所著天童百则颂古为元代万松行秀“从容录”之依据,另有宏智广录九卷、宏智觉禅师语录四卷、宏智和尚语要一卷等(续传灯录卷十七、五灯会元卷十四、佛祖历代通载卷三十、大明高僧传卷五)p2005  
FROM:【佛光大辞典】

【无上】
 (术语)谓无有过于此者。善见律一曰:“无上者。诸法无能胜也。”华严大疏钞十三曰:“无有能过者,故号为无上。”净土论注曰:“无上者,此道穷理尽性,更无过者。”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上】
至高无上。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摄取】
 (术语)摄物而取之也。又佛以慈悲之光明摄救苦众生也。无量寿经上曰:“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观无量寿经曰:“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勤苦】
 (杂语)勤而苦也。无量寿经下曰:“爱念相随,勤苦若此。”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语阿难:“时世自在王佛告法藏比丘:‘如所修行庄严佛土,汝自当知。’】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尊者:当时世自在王如来就对法藏比丘说:如你所说的清净佛国净土如何通过修行来庄严,你自己肯定是已经知道了的



【“比丘白佛:‘斯义弘深,非我境界。唯愿世尊广为敷演诸佛如来净土之行。我闻此已,当如说修行成满所愿。’】

【学习解说】
法藏比丘对世自在王如来说:佛法的义理博大精深,并非是我这个次第所能完全知道的
只能恳求世尊能够为我广泛的宣说诸佛如来是如何通过修行来建造他们的佛国净土的
我一定按照佛的教导如实的落实修行,以期能够圆满的达到我的愿望

【词解】
【弘深】
1.宽广深沉。 2.指博大精深。
© 汉典



【“尔时,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法藏比丘而说经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得其妙宝。人有至心,精进求道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

【学习解说】
这时,世自在王如来深知法藏比丘志向深远广大,而且意志坚定,于是就为法藏比丘宣说经典:
比如有一条大海,如果一个人用斗来量海水,这样经过很长很长的时间,也能把海水吸干,见到海底,从而得到海底中的妙宝
同理,只要人有至诚心,精进求取道法,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不退缩,求道不止,那么就一定能成就道果,如此,什么样的愿心不会实现?

【词解】
【高明】见解独到不同凡人,或技艺高超
汉典

【克果】
 (术语)谓得果也。无量寿经上曰:“求道不止,会当克果。”又曰:“斯愿若克果,大千应感动。”文句三下曰:“果由因克。”述文赞中曰:“克者遂也,得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至心】
最诚挚之心;诚心。
© 汉典



【“于是,世自在王佛即为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应其心愿悉现与之。】

【学习解说】
世自在王如来说完,就立即为法藏比丘广泛的宣说二百一十亿个佛国刹土中诸天人、人的善恶,以及各个佛国净土的优点和缺点,这些佛国都以满足法藏比丘的心愿而全部一一示现在法藏比丘面前


八、法藏比丘用五劫时间来思维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的优劣,摄取精华以此来构建自己的佛国净土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严净国土,皆悉睹见。超发无上殊胜之愿,其心寂静,志无所著,一切世间无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

【学习解说】
这时候,法藏比丘认真的听着世自在王如来宣说的各个庄严的佛国净土,说的当下这些佛国净土都一一的出现在法藏比丘面前
于是法藏比丘更加发起无上殊胜的大愿,此时法藏比丘的内心寂静无染,也更坚定了要建立清净无染的佛国净土的志向
这个当下世间任何人都比不上法藏比丘的这个愿心就这样经历了五劫(劫:视之为不可计算之长大年月),法藏比丘一心都安住在清净修行上,时时都在思惟摄取如何建造一个清净庄严的佛国净土

【词解】
【劫】
梵语 kalpa,巴利语 kappa。音译劫波、劫跛、劫簸、羯腊波。意译分别时分、分别时节、长时、大时、时。原为古代印度婆罗门教极大时限之时间单位。佛教沿之,而视之为不可计算之长大年月,故经论中多以譬喻故事喻显之。
 婆罗门教认为世界应经历无数劫,一说一劫相当于大梵天之一白昼,或一千时(梵 yuga),即人间之四十三亿二千万年,劫末有劫火出现,烧毁一切,复重创世界;另一说则以为一劫有四时:(一)圆满时(梵 kr!tayuga),相当于一百七十二万八千年。(二)三分时(梵 treta^yuga),相当于一百二十九万六千年。(三)二分时(梵 dva^yuga),相当于八十六万四千年。(四)争斗时(梵 kaliyuga),相当于四十三万二千年。四者凡四百三十二万年。据称现正处于争斗时。此外,根据上记“一劫四时”之说法,婆罗门教并认为四时相较,时间上愈形短少,人类道德亦日趋低落,若争斗时结束即为劫末,世界即将毁灭。
 佛教对于“时间”之观念,以劫为基础,来说明世界生成与毁灭之过程。有关劫之分类,诸经论有各种说法。大智度论卷三十八谓劫有二种,一为大劫,二为小劫;妙法莲华经优波提舍分五种劫,即夜、昼、月、时、年;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五以劫有中间劫、成坏劫、大劫三种;俱舍论卷十二谓有坏劫、成劫、中劫、大劫等四种;彰所知论卷上分劫有中劫、成劫、住劫、坏劫、空劫、大劫等六种;瑜伽师地论略纂卷一下载有九种劫,即:(一)日月岁数。(二)增减劫,即是饥、病、刀小三灾劫,称为中劫。(三)二十劫为一劫,即梵众天劫。(四)四十劫为一劫,即梵前益天劫。(五)六十劫为一劫,即大梵天劫。(六)八十劫为一劫,即火灾劫。(七)七火为一劫,即水灾劫。(八)七水为一劫,即风灾劫。(九)三大阿僧祇劫。
 诸经论中又有小劫、中劫、大劫之名目,小劫、中劫同为梵语 antara-kalpa 之译,大劫则为梵语 maha^-kalpa 之译。鸠摩罗什译之法华经中,皆称小劫,而法意所译之提婆达多品中则称中劫;二者皆同为 antara-kalpa 之译。又大楼炭经卷五以刀兵等三灾为三小劫,而起世经卷九称之为三种中劫。立世阿毗昙论卷九以八十小劫为一大劫,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五则以八十中劫为一大劫;此等差异,均可视为 antara-kalpa 之异译。
 盖“劫”字原表示时限,其中虽有多种分别,但长时之“劫”常用于说明世界之成立及破坏之过程。前述大毗婆沙论中,分劫为中间劫、成坏劫及大劫等三种,俱舍论等分坏劫、成劫、中劫、大劫等四种,彰所知论分为中劫等六种,即是其例。依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五载,中间劫亦有减劫、增劫、增减劫等三种:减劫者,从人寿无量岁减至十岁之间;增劫者,人寿十岁增至八万岁之间;增减劫者,人寿十岁增至八万岁,又从八万岁减至十岁之间。此三种劫在说明住劫二十中劫之差别,即住劫二十中劫之中,第一劫为减,第二十劫为增,中间十八劫为增减劫,各中劫之时量皆相等。此即最初减劫中有情福胜,故下减较缓,最后增劫中有情福劣,故上增亦缓,中间十八劫中,上下交替间有缓有疾,故此三劫时量相等。以上为小乘之说。又依瑜伽师地论卷二、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六、瑜伽师地论略纂卷一等,大乘立二十中劫之各劫皆有增减,故不必如大毗婆沙论所说之三种劫,即以各中劫为唯一之增减劫。另如优婆塞戒经卷七所说,从十岁增至八万岁,从八万岁减还至十岁,如是增减满十八反,称为中劫。是为异说。
 中劫中定有刀兵灾、疾疫灾、饥馑灾等三灾出现,称为小三灾。关于三灾出现之时限,有不同之说法。依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四载,于各中劫中之减劫,人寿每减至十岁,三灾即出现。刀兵灾者,是时人心嗔毒增上,相见即兴强猛伤害之心,手所执者皆成利刃,各逞凶狂,互相残害,经七日七夜方止;疾疫灾者,继刀兵灾之后,非人吐毒,疾病流行,遇辄命终,难可救疗,都不闻有医药之名,时经七月七日七夜方止;疾疫灾后起饥馑灾,天龙忿责,不降甘雨,由此饥馑,人多命终,经七年七月七日七夜乃止。
 上举小三灾,又称三种中劫。若依大毗婆沙论所说,一劫中三灾并起,则住劫二十中劫中,各具小三灾。若依立世阿毗昙论所说,于别劫中次第起一灾,则第一劫为疾疫劫(梵 roga^ntara-kalpa),第二劫为刀兵劫(梵 s/astra^ntara-kalpa),第三劫为饥馑劫(梵 durbhiks!a^ntara-kalpa),以至第十九劫为疾疫劫。住劫中有如上二十中劫,坏劫、空劫、成劫亦各有二十中劫,合为八十中劫。坏、空、成三劫中虽无减增之别,但由于其时量等同住劫,故准彼而各有二十中劫。八十中劫为一大劫,一大劫即总括成、住、坏、空等四劫,是一期世界之始末。
 坏劫时,器世间坏,有火、水、风等三灾,称为大三灾,以别于前说之小三灾。其中,火灾由七日轮出现而起,风吹猛焰,初禅以下悉被焚烧。水灾由雨霖而起,第二禅以下悉被浸没。风灾由风之相击而起,第三禅以下悉被飘散。其次第初以火灾坏灭七回,再以水灾坏灭一回;水灾之后复有七火。如此水灾满七次,更起七火,之后起一风灾,第三禅以下器世界均被飘散。总计有八次七火灾,一次七水灾,一次风灾,即所谓六十四转大劫。以故,初禅以下之器世界,每经一大劫即遭一次破坏,第二禅则每经八大劫遭一次破坏,第三禅则每六十四大劫遭一度破坏。色界中,唯第四禅不为三灾所坏。故初禅大梵天之寿量为六十中劫,即一大劫(除空劫二十劫),第二禅天寿量八大劫,第三禅天寿量六十四大劫。此中一大劫称火灾劫,七火灾劫称水灾劫,七水灾劫称风灾劫。
 又积大劫之数为十百千,乃至积数至阿僧祇,则称一阿僧祇劫(梵 asam!khyeya-kalpa),累积至三,称为三阿僧祇劫。但其时量之计算复有多种异说,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七列举四说,一说如前,一说积中劫至阿僧企耶为一阿僧祇劫,一说积成劫,一说积坏劫。菩萨地持经卷九谓劫有二种,一者日月、昼夜、时节、岁数无量,故称阿僧祇;二者大劫无量,故称阿僧祇。后者与婆沙之正义相同,前者乃就岁数劫而言。
 总之,劫之时量悠长,算数所难计量。杂阿含经卷三十四有芥子劫(梵 sars!apopama-kalpa)、磐石劫(梵 parvatopama-kalpa)之譬喻,大藏法数卷三十二有草木、沙细、芥子、碎尘、拂石等五大劫之名,皆说明劫之时量悠久无限。又依吉尔得斯(R.C. Childers)之巴利文辞典载,劫有空及不空二种。不空劫又有坚劫(梵 sa^ra-kalpa)、醍醐劫(梵 maN!d!a-kalpa)、妙劫(梵 vara-kalpa)、坚醍醐劫(梵 sa^ra-maN!d!a-kalpa)、贤劫(梵 bhadra-kalpa)等五种差别。三劫三千佛缘起、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一等,则说过去庄严劫、现在贤劫、未来星宿劫等三劫,其中各有千佛出世。此外,八十华严卷二以大海之水量比喻劫数之多,称为劫海。(中阿含经卷二、长阿含经卷一、起世因本经卷九、立世阿毗昙论卷七、俱舍论卷九、顺正理论卷三十二、大智度论卷七、法华玄论卷五、法华经玄赞卷二末、大日经疏卷二、俱舍论光记卷十二、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五、瑜伽论记卷一下、四分律疏饰宗义记卷十末、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一、佛祖统纪卷三十、法苑珠林卷一)p2811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难白佛:“彼佛国土寿量几何?”
       佛言:“其佛寿命四十二劫。
  “时法藏比丘摄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妙土清净之行。如是修已,诣彼佛所,稽首礼足,绕佛三匝,合掌而住,白言:‘世尊!我已摄取庄严佛土清净之行。’
  “佛告比丘:‘汝今可说,宜知是时。发起悦可一切大众。菩萨闻已,修行此法,缘致满足无量大愿。’
        比丘白佛:‘唯垂听察,如我所愿,当具说之。】

【学习解说】
这时,阿难尊者问佛:世自在王如来的佛国寿命有多长?
佛说:世自在王如来的寿命四十二劫
在这个当下,法藏比丘摄取了二百一十亿个诸佛国土中最殊胜的地方,以及清净之修行

等到法藏比丘的清净修行完成时,又来到了世自在王如来的住所,恭敬的以头著地礼拜世自在王如来的双足,向右绕佛三周后
双手合掌对佛说:世尊,我现在已经摄取收集到了如何建造清净的庄严佛国以及清净佛国的修行

世自在王如来告诉法藏比丘:今天正是合适的时候,你今天可以说说你对清净庄严佛国的构想,令一切大众都能心生欢喜
也能令与会的菩萨听闻你所说的方法,以此因缘也发起菩提心,精进修行,而成就无量大愿
法藏比丘对佛说:但愿众生能够仔细听我说,之后发起与我一样的大愿心,解脱成佛,下面我就具体的说说我的大愿

【词解】
【稽首】
为佛教礼法之一。即以头著地之礼。我国周礼所载之九拜中,稽首为最恭敬之行礼法。佛教之稽首,弯背曲躬,头面著地,以两掌伸向被礼拜者之双足,故又称为接足礼(接著对方之足)。此种以头额触地之礼拜,为印度之最高礼节。所谓接足作礼、头面礼足、五体投地等即指此而言。在佛教中,稽首与归命同义,若区别之,则稽首属身,归命属意。(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卷一、大乘义章卷四、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释门归敬仪卷下、玄应音义卷二十四、释氏要览卷中)p6117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7

主题

8506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1973

[忍辱勋章]

16#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3 21:14: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1-28 14:44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2小时40分)

九、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如来面前发下了宏伟广大的成佛四十八愿: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我的佛国中有地狱(六道之一。以地狱为罪恶众生死后所生之道途故也)、饿鬼(造作饿鬼业因的人所走的道途)、畜生(即畜生之依止处。众生以生前所造恶业,种畜生之业因,死后即趋往畜生界,称为畜生道)三恶道,那么我就不取正觉(谓证悟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即如来之实智,故成佛又称“成正觉”),就是不成佛

这就说明,在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是没有三恶道的,所以往生到那里的人民根本就不会受三恶道之苦

【词解】
【地狱道】
 (界名)六道之一。以地狱为罪恶众生死后所生之道途故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饿鬼道】
五道或六道之一。又作饿鬼趣。按鬼类中有夜叉、罗刹等具大威力者,故新译单称鬼,而不加“饿”字。然旧译之经论则多称饿鬼,盖鬼类中以饿鬼最多之故。据大乘义章卷八末载,所谓饿鬼者,常饥虚,故谓之饿;恐怯多畏,故谓之鬼。此鬼类羸瘦丑恶,见者皆生畏惧,穷年卒岁不遇饮食,或居海底,或近山林,乐少苦多而寿长劫远。以昔时贪嫉,欺诳于人,由此因缘,故堕饿鬼道。(正法念处经卷十六)((参见:五趣)1198、“轮回”6186)p6369
FROM:【佛光大辞典】

【饿鬼道】
造作饿鬼业因的人所走的道途。五道或六道之一。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畜生道】
六道之一。又作畜生趣。即畜生之依止处。众生以生前所造恶业,种畜生之业因,死后即趋往畜生界,称为畜生道。((参见:六道)1298)p4189
FROM:【佛光大辞典】

【正觉】
<一>梵语 samyak-sam!bodhi,巴利语 samma^-sambodhi。意指真正之觉悟。又作正解、等觉、等正觉、正等正觉、正等觉、正尽觉。等者,就所证之理而言;尽者,就所断之惑而言。即无上等正觉、三藐三菩提之略称。梵语sambodhi之意译,音译三菩提。谓证悟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即如来之实智,故成佛又称“成正觉”。阿弥陀佛在往昔十劫即成就正觉,最初成佛之瞬间即称为正觉一念。又极乐净土之莲花,为依弥陀如来成就正觉所成之花,故称正觉花。
 以上系就正觉之广义而言。若狭义言之,则特指释尊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觉悟缘起之法,证得解脱。长阿含卷二游行经(大一·一五下):“佛昔于郁鞞罗尼连禅水边,阿游波尼俱律树下,初成正觉。”又于华严宗所判之五教中,释尊之初成正觉,在“小乘教”系指释迦生身之实成,在“始教”则指八相化身之示现,在“终教”则谓十地行满之报身,在“顿教”则称法身之初成,在“圆教”乃意味遍满因陀罗网无边世界念念初初之成正觉。(杂阿含经卷十二、中阿含卷五十六罗摩经、往生论注卷上、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参见:正遍知)2001、“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674)
 <二>(1091~1157)宋代曹洞宗僧。隰州(山西)人。俗姓李。十一岁出家,十四岁受具足戒,十八岁出游参学。一日,闻僧诵法华经,至“父母所生眼,悉见三千界”文,瞥然有省。既而闻丹霞子淳之道誉,遂往参礼咨询,言下释然,时年二十三。及丹霞退居唐州大乘寺,师亦随之。宣和二年(1120),迁住大洪寺,亦相随掌理笺记。翌年,迁首座之职,复于圆通寺照阐提席下任分座。未久,应长芦寺真歇之请而住寺开法。当时有众一千七百,见师秉拂提唱,悉皆叹服。留居六年,转至泗洲普照寺弘法,并承嗣丹霞衣钵。
 建炎元年(1127),移住舒州太平寺,后转江州之圆通、能仁两寺。又游云居山,参谒圆悟克勤,勤与安定郡王,共请师住持长芦寺。建炎三年,渡浙江而至明州,礼拜普陀山,过天童山时,郡守恳请住持天童寺。九月,受敕命住持灵隐寺。十月,再还天童。住于天童,前后垂三十年,整备伽蓝,严饬清规,世称天童和尚,誉为天童中兴之祖。时值北宋末年之乱世,宗风不振,流弊百端;师乃特为举扬正传之禅宗宗风,并提倡“坐禅”、“默照”之禅风,世称之默照禅、宏智禅。绍兴二十七年九月示寂,享年六十七。诏谥“宏智禅师”。所著天童百则颂古为元代万松行秀“从容录”之依据,另有宏智广录九卷、宏智觉禅师语录四卷、宏智和尚语要一卷等(续传灯录卷十七、五灯会元卷十四、佛祖历代通载卷三十、大明高僧传卷五)p2005  
FROM:【佛光大辞典】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佛国的众生中,他们这一期的寿命终结后堕入到三恶道的,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上面也已经说明,在极乐世界里没有三恶道,所以那里的众生不会也堕入三恶道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佛国的众生,他们的身形没有呈现金色的,那么我就不成佛
由此可以知晓在极乐世界的众生,都是金色身,已经具足如来的三十二相之一,所以非常的殊胜

【词解】
【真金色相】
 (术语)如来三十二相之一。(参见:三十二相)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佛国的众生,他们的容貌有漂亮有丑陋之分,那么我就不成佛
也就是说在极乐世界的众生,他们的相貌都是一样的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悉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佛国的众生,没有证得宿命通(即总称过去一生、无量生中之受报差别、善恶苦乐等情状),不能知晓过去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数目名,当于此方之亿。亿有十万,百万,千万三等)前的事情,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就说明,在极乐世界的众生都有宿命通,都能知晓过去百千万亿劫前的事情,知晓以前都做过什么事,知晓一切都有因果,所以能够断除恶业,今生积极做善业,累积福报功德

【词解】
【宿命】
过去世之命运。又称宿住。即总称过去一生、无量生中之受报差别、善恶苦乐等情状。若能知此情状,称为宿命通。凡夫不知宿命,故常憍慢,不畏造恶果报,不精进于万善。(恒水经、无垢称经卷二、平等觉经卷四、法苑珠林卷二十六)((参见:宿世)4509、“宿住随念智证通”4509)p4510
FROM:【佛光大辞典】

【宿命通】
能知过去世生命,和做过什么事情的神通,为六神通之一。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那由他】
 (杂语)Nayuta,又作那庾多,那由多,那术,那述。数目名,当于此方之亿。亿有十万,百万,千万三等。故诸师定那由多之数不同。本行经十二曰:“那由他,隋言数千万。”玄应音义三曰:“那术,经文作述,同食事反,或言那由他,正言那庾多。当中国十万也。光赞经云:亿,那述劫是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得天眼,下至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的佛国的众生不能证得天眼通,乃至不能看到百千万亿那由他((数目名,当于此方之亿。亿有十万,百万,千万三等))诸佛国土的,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里就说明了在极乐世界的众生,他们修习的禅定功夫甚深,在绝对寂静中能照见自地及下地六道中之远近粗细等诸物

【词解】
【天眼】
天眼者,谓诸天因修禅定而得也。此眼远近前后内外昼夜上下皆悉能见,以无色质障碍故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天眼通】
梵语 divya-caks!ur-jn~a^na-sa^ks!a^tkriya^bhiin~a^。五通之一,六通之一。谓以天眼照了欲色二界色处之通力。又作天眼智通、天眼通证、天眼智证通。据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一、大智度论卷五所载,以四根本静虑为依地,证得色界四大种所造净色之眼根,称为天眼。以此眼能照见自地及下地六道中之远近粗细等诸物,称为天眼通,以眼识相应之慧为体,其性无记,摄于十智中之有漏世俗智。
 天眼有修得与报得二种,凡于人界修四禅定而得净眼者,称为修得;生于色界诸天而自得净眼者,称为报得。五通中之天眼唯由修得,五眼中之天眼则通修、报二种。又天眼通复能引起死生智,与死生智共知有情之死此生彼,故又称死生智证通(梵 cyuty-upapatti-jn~a^na^bhijn~a^),略称死生智通。(长阿含卷九增一经、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七、新华严经卷四十四、集异门足论卷十五、俱舍论卷二十七、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七)((参见:五通)1153、“六神通”1290、“天眼明”1357)p1358
FROM:【佛光大辞典】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佛国中的众生不能证得天耳通(色界诸天人以四根本静虑为依地,得色界四大种所造净色之耳根,称为天耳。能闻人声、非人声,及远近、粗细等一切音声),甚至无法听到无量无数诸佛国土中诸佛所说的经典教导,由此不能信受诸佛所讲的法义,那么我就不成佛由此可以知晓在极乐世界的众生一定都具足天耳通(能闻自地及下地之天声、人声、非人声及远近等一切之音声,称为天耳通),能听闻到十方诸佛在各占的佛国净土宣说佛法,也能听闻到世间人们、非人声,及远近、粗细等一切音声

【词解】
【天耳】
色界诸天人以四根本静虑为依地,得色界四大种所造净色之耳根,称为天耳。能闻人声、非人声,及远近、粗细等一切音声。(大智度论卷五、集异门足论卷十五)p1348
FROM:【佛光大辞典】

【天耳通】
梵语 divya-s/rotra-jn~a^na-sa^ks!a^tkriya^bhijn~a^。五通之一,六通之一。谓以天耳缘欲色二界声处之通力。又作天耳智通、天耳智证通、天耳通证。据集异门足论卷十五、大智度论卷五所载,以四根本静虑为依地,得色界四大种所造净色之耳根,称为天耳。以此天耳能闻自地及下地之天声、人声、非人声及远近等一切之音声,称为天耳通。乃以耳识相应之慧为体,其性无记,摄于十智中之有漏世俗智。天耳通有修得、报得二种,凡于人界修四禅定,由定力发得色界四大清净造色,而得天耳之作用者,称为修得;由生四禅天所得之果报,称为报得。(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一、法界次第卷中上)((参见:五通)1153、“六神通”1290)p1348
FROM:【佛光大辞典】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佛国中的众生不能证得他心智(十智之一。又作知他人心智、心差别智。指了知他人心念之智。远离欲惑而得色界之根本禅定以上者,得发此智;于六通中,称为他心通),无法得知无量无数佛国世界中的众生所思所想,那么我就不成佛

由此可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都能得知众生心中的念想
所以,我们修行应该修身语意清净,不但不能说恶语,起心动念都不能有恶念,不但会有因果报,其实,我们心中所想,口中所说,菩萨及天人们都能以神通而得知
正应了那句俗话: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所以我们在生活工作修行中,应该收摄身心,安住在清净光明的氛围中,令自己的身语意业清净

【词解】
【他心智】
梵语 para-citta-jn~a^na。十智之一。又作知他人心智、心差别智。指了知他人心念之智。远离欲惑而得色界之根本禅定以上者,得发此智;于六通中,称为他心通。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九载,他心智以修慧为自性,以四根本静虑为依地,于他人之现在欲界系、色界系及无漏之心相得以了知,由加行能证得此智。大乘义章卷十五(大四四·七五七上):“他心智者,非己之虑,称曰他心,照斯之解,名他心智。”
 此智由法智、类智、道智、世俗智所成,通于有漏、无漏,而亦必以同类法为所缘,然不知胜位者之心及过去、未来之心。唯以现在之一念,缘实有之一事而取其自相,不能取他之能缘心及所缘行相。又唯在四禅故,仅知欲、色界系及无漏法,与非缘于无色界系者。(俱舍论卷二十六、大般若经卷四八九、集异门足论卷七、大毗婆沙论卷一○九)((参见:十智)472)p1542
FROM:【佛光大辞典】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佛国的众生不能证得神足通(即得如意自在之神通力),不能在一念之间到达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国土的,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也说明在极乐世界的众生都具足心如意通,即身如其意,随念即至,可在一想念之间,十方无量国土都能同时一一到达,变化无穷
这种神通也就能令极乐世界的众生能在每天早上都来去自由的到十方世界的诸佛世界供养诸佛而毫不耽误时间

【词解】
【神足通】
又作如意足通、神境智通、神境智证通。五通之一,六神通之一。即得如意自在之神通力。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一载有三种神用:(一)运身神用,举身凌虚,犹如飞鸟,亦如壁上所画飞仙。(二)胜解神用,于远作近解,依此力故,或住此洲手扪日月,或屈伸臂顷至色究竟天。(三)意势神用,眼识至“色顶”,或上至“色究竟天”,或超越无边之世界。另如大智度论卷五所述,有三种如意:(一)能到,复分:(1)身能飞行,如鸟之无碍。(2)移远令近,不往而到。(3)此没彼出。(4)一念能至。(二)转变,即大能作小,以小作大;以一变多,以多变一,种种诸物皆能转变。外道之转变至极不过七日,诸佛及弟子之转变久近自在。(三)圣如意,即能观六尘之不可爱不净之物为净,观可爱清净之物为不净。此圣如意之法唯佛独有。其他经论有关如意之论颇多,然皆大同小异。(长阿含卷九增一经、俱舍论卷二十七、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七、成实论卷十六“六通智品”)((参见:十八变)360、“神通”4251)p4248
FROM:【佛光大辞典】

【神足通】
五通之一,又名神境智证通,或心如意通,即身如其意,随念即至,可在一想念之间,十方无量国土都能同时一一到达,变化无穷。佛十大弟子中,目犍连就是得了这种圆满的神通而号称为“神通第一”。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佛国中的众生心中会生起如世间众生那样的世俗念想,贪恋执着自己的身体者,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也说明在极乐世界的众生,身心都非常的清净无染,已经断除了凡夫众生的执着妄想,能时时安住在修行的正念中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佛国中的众生不能住正定聚,乃至寂静涅槃的,我就不成佛
就是说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一定能够修行证悟直至成佛

【词解】
【定聚】
 (术语)三聚之一。正定聚也。三乘之行人,各修其因,正得其果之位也。又名不退位。无量寿经上曰:“国中人天,不住定聚,必至灭度,不取正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聚】
 (名数)以三聚该收一切众生也。一、正定聚,必定证悟者。二、邪定聚,毕竟不证悟者。三、不定聚,在二者中间有缘证悟,无缘不证悟也。此三聚之义通于大小乘,小乘之俱舍论十曰:“正邪不定聚圣造无间余。”预流向已上之圣者为正定聚,造五无间业者为邪定聚,在此二者中间修七方便之行者为不定聚。大乘之三聚有多义,智度论八十四曰:“能破颠倒者名正定,必不能破颠倒者是邪定,得因缘能破不得则不能破是名不定。”是通相说三聚,未判其位也。依起信论之所说,则十信已前之凡夫不信因果,为邪定,十住已上为正定,十信之人为不定性。此为实大乘之义。权大乘之相宗,则依智度论之说意,不因位而制之,依彼宗所立之五性而立之。即无种性之人为邪定,不定种性之人为不定性,菩萨定性之人为正定。又依释摩诃衍论之一说,则十圣为正定聚,三贤为不定聚,自余之凡夫为邪定聚。是亦权大乘之意也。圭峰之起信笔削记三曰:“权教以无种性人为邪,以菩萨为正,以不定性人为不定。终教以一切异性为邪,三贤为正,十信为不定。”探玄记三曰:“若依地论,见道已上,方名正道。”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设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光明有限量,不能照彻无量无数的诸佛国土,那么我就不成佛
也就是阿弥陀佛的光明无限,能够遍照十方无量世界


【设我得佛,寿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如果我的寿命有限,经过百千亿那由他劫后就到了尽头,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就说明阿弥陀佛的寿命无量无边


【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挍知其数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佛国中的声闻乘者可以用数字来计量,甚至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缘觉众生,在百千万劫后都来计数我佛国土中的声闻众生,而且能够计算出来,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说明在极乐世界的声闻乘众生无量无边,无法用数字来计量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寿命无能限量——除其本愿修短自在——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佛国中的众生寿命都无限,除非众生发起大愿要救渡众生而示现在娑婆世界,这样寿命就能随菩萨随意自在,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我就不成佛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乃至闻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佛国中的众生有听闻到不善的行为的众生名字的,那么我就不成佛
也就是说在极乐世界的众生只有行善,累积福报功德,不会造作不善之业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7

主题

8506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1973

[忍辱勋章]

17#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4 21:03: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1-14 21:07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5小时)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十方世界中的无量诸佛都不称赞、宣扬我名号的殊胜,令众生都能信服,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里就是说十方世界的诸佛都在称赞阿弥陀佛的无量功德,使众生都能听闻到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有很大的功德,想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应称念阿弥陀佛名号

【词解】
【咨嗟】
为感叹称赞之语。又作咨嗟。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八上):“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p6297
FROM:【佛光大辞典】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十方世界的众生因为听闻十方诸佛赞叹阿弥陀佛名号,真实的相信,并且内心由衷的欢喜,发愿要往生极乐世界,以这样的至诚心称念十句我的名号,如果不能往生的,那么我就不成佛,除非这个人犯了五逆之罪(五种极逆于理的罪恶,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因此五种是极端罪恶的行为,任犯一种,即堕无间地狱,故又名“无间业”),诽谤佛陀所说的教法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一定要至心有深信心,这样才能与佛真正相应,以至诚心称念,即使只称念十句阿弥陀佛的名号,也能感应道交得到阿弥陀佛的接引而往生极乐世界,所以,信为功德母,万法唯心

【词解】
【信乐】
听闻、信仰佛法,因而产生爱乐之心。谓于心忍许,更爱乐欲求之。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八上):“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摄大乘论释卷九(大三一·二一三中):“于六度正教中,心决无疑,故名为信。如所信法,求欲修行,故名为乐。”此盖于心忍许,无有疑虑,信顺所闻之法而爱乐之,更进而如其所信,欲求修证世与出世之善,称为信乐。净土法门对于信乐之意义则解之为信净土(即愿乐往生)之义。(俱舍论光记卷四、观经散善义传通信卷一)((参见:三心)532)p3722  
FROM:【佛光大辞典】

【至心】
<一>即至诚之心、至极之心。无量寿经卷上有“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至心发愿,欲生我国”、“至心回向,欲生我国”等句,其中之“至心”即是专心、一心之意。善导之往生礼赞(大四七·四三九下):“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又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分至心为二:(一)初始学习求愿至心。(二)摄意专精,成就勇猛相应至心。此第二至心又分为一心、勇猛心、深心等三种。
 <二>三信之一。为日本净土真宗之教义。阿弥陀佛第十八愿中所誓愿之至心、信乐、欲生等三心称为三信,其中之“至心”,净土宗认为,从心底诚心信仰阿弥陀佛即称至心;净土真宗则以为,信仰阿弥陀佛之信心,实际仍为阿弥陀佛所给予,此即弥陀之至心所致。((参见:三信)578)2538
FROM:【佛光大辞典】

【五逆】
又作五逆罪。即五重罪。指罪大恶极,极逆于理者。有大乘五逆、小乘五逆之分。
 (一)小乘五逆(单五逆)指:害母(梵 ma^tr!-gha^ta,又作杀母)、害父(梵 pitr!-gha^ta,又作杀父)、害阿罗汉(梵 arhad-gha^ta,又作杀阿罗汉)、恶心出佛身血(梵 tatha^gatasya^ntike dus!t!a-citta-rudhirotpa^dana,又作出佛身血)、破僧(梵 sam!gha-bheda,又作破和合僧、斗乱众僧)等五者。前二者为弃恩田,后三者则坏德田,故称五逆、五重罪。以其行为将成为堕无间地狱之因,故亦称五无间业(梵 pan~ca anantarya-karma^N!i),略称五无间或五不救罪。分别而言,前三者指故意杀害父、母、阿罗汉。破和合僧复分为二,离开原来所属之教团,而成立新教团,行布萨、羯磨等事,称破羯磨僧;若立异师异说,而另组教团,则称破法轮僧。此外,俱舍论卷十八载,五无间同类业(梵 pan~ca upa^nantari^ya^N!i),又作近五无间、五无间同分、近五逆、类似五逆。即与上述之五无间业同类之五种罪业,指:污母阿罗汉尼(梵 ma^tur arhantya^ du^s!aN!am)、杀住定地菩萨(梵 niyatabhu^misthitasya bodhisattvasya ma^raN!am)、杀有学圣者(梵 s/aiks!asya ma^raN!am)、夺僧合缘(梵 sam!gha^yadva^raharaN!am)及破窣堵波(梵 stu^pabhedanam)。
 (二)大乘五逆(复五逆),据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四举出五大根本重罪,即:(1)破坏塔寺,烧毁经像,夺取三宝之物。或教唆他人行此等事,而心生欢喜。(2)毁谤声闻、缘觉以及大乘法。(3)妨碍出家人修行,或杀害出家人。(4)犯小乘五逆罪之一。(5)主张所有皆无业报,而行十不善业;或不畏后世果报,而教唆他人行十恶等。
 慧沼于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五中,将小乘五逆中之杀父、杀母合为一项,再加上诽谤正法(佛法)一项,而成立三乘通说之五逆。
 关于五逆罪之轻重,大乘义章卷七说杀父最轻,杀母次轻,杀阿罗汉罪复转重,出佛身血转转弥重,破和合僧最重。(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七、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三、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三、四分律卷四十六、十诵律卷三十六、俱舍论卷十七、瑜伽师地论卷九、顺正理论卷四十三、瑜伽论记卷三上、卷五、瑜伽师地论略纂卷四、俱舍论光记卷十八)p1142
FROM:【佛光大辞典】

【五逆罪】
五种极逆于理的罪恶,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因此五种是极端罪恶的行为,任犯一种,即堕无间地狱,故又名“无间业”。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正法】
<一>梵语 sad-dharma,巴利语 saddhamma。指真正之法。亦即佛陀所说之教法。又作白法(梵 s/ukla-dharma)、净法,或称妙法。凡契当于佛法正理之法,皆称正法,如不取不著之法门、大菩萨之法。据大毗婆沙论卷一八三载,如来正法有世俗、胜义之别,世俗正法指名句文身,即经律论;胜义正法则指圣道,即无漏之根、力、觉支、道支。又俱舍论卷二十九以为世尊正法之体有教、证二种;教正法,指佛所说之经律论三藏;而三十七品等菩提分法,则为证正法。换言之,教正法即世俗正法之体,证正法即胜义正法之体。(杂阿含经卷二十五、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八、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五证劝品、杂阿毗昙心论卷十、大智度论卷三十四)
 <二>正、像、末三时之一。佛陀入灭后,教法住世,依之修行即能证果,称为正法。((参见:正像末)2002)p1992
FROM:【佛光大辞典】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十方世界的众生发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精进修行累积种种功德,并且以至诚心发愿一定要往生极乐世界,在他临终时,如果我没有和极乐世界的菩萨众们围绕在他的面前,那么我就不成佛
由此可以知晓,只要我们至心念佛,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一定会和无量的菩萨众来接引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看到这,内心是不是很激动欢喜


【词解】
【菩提心】
 (术语)菩提旧译为道,求真道之心曰菩提心。新译曰觉,求正觉之心曰菩提心。其意一也。维摩经佛国品曰:“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观无量寿经曰:“发菩提心深信因果。”智度论四十一曰:“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观经玄义分曰:“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大日经疏一曰:“菩提心,即是白净信心义也。”又曰:“菩提心,名为一向志求一切智智。”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心】
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殖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十方世界的众生听闻我的名号后,一心系念(谓将心念系于一处而不思其他之意)要往生我的佛国净土,开始修行培植累积种种德本(德者善也,本者根也,诸善万行之功德,为佛果菩提之本者),以此功德至心回向自己将来一定要往生极乐世界,如果众生的这些愿望达不成,那么我就不成佛

【词解】
【系念】
谓将心念系于一处而不思其他之意。又作系念、悬念、悬想。据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二九(大六·六八六中):“住空闲处,系念思惟先所修行。”又观无量寿经谓,众生用心观想佛时,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此外,一般俗称忧虑为悬念,称恋慕为悬想,皆为转讹之用法。(杂阿含经卷三十七、卷三十九、大宝积经卷四十七、玄应音义卷三、慧琳音义卷三、卷九)p6671
FROM:【佛光大辞典】

【德本】
 (术语)犹言善根。德者善也,本者根也,诸善万行之功德,为佛果菩提之本者。法华经序品曰:“于诸佛所植众德本。”无量寿经上曰:“消除诸漏,植众德本。”【又】德中之根本也,依是义而弥陀之名号名为德本。无量寿经上曰:“系念我国植诸德本。”教行信证六本曰:“德本者如来德号,此德号者一声称念,至德成满,众祸皆转,十方三世德号之本,故曰德本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果遂】
 (术语)希望果遂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佛国中的众生没有具足佛的三十二相,那么我就不成佛
也就是说只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都能具足佛的三十二瑞相,在极乐世界的众生都容貌姣好,光颜巍巍

【词解】
【三十二相】
梵语 dva^trim!s/an maha^-purus!a-laks!aN!a^ni,巴利语 dvattim!sa maha^-purisa-lakkhaN!a^ni。系转轮圣王及佛之应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又作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三十二大士相、大人三十二相。略称大人相、四八相、大士相、大丈夫相等。与八十种好(微细隐密者)合称“相好”。
 关于三十二相名称之顺序,各有异说,今依大智度论卷四所载,即:(一)足下安平立相(梵 su-pratis!t!hita-pa^da),又作足下平满相、两足掌下皆悉平满相。即足底平直柔软,安住密著地面之相。系佛于因位行菩萨道时,修六波罗蜜所感得之妙相,此相表引导利益之德。(二)足下二轮相,又作千辐轮相。即足心现一千辐轮宝之肉纹相。此相能摧伏怨敌、恶魔,表照破愚痴与无明之德。或谓“足”亦指手足,故又称手足轮相(梵 cakra^n%kita-hasta-pa^da-tala)、手掌轮相。(三)长指相(梵 di^rgha^n%guli),又作指纤长相、指长好相、纤长指相。即两手、两足皆纤长端直之相。系由恭敬礼拜诸师长,破除憍慢心所感得之相,表寿命长远、令众生爱乐归依之德。(四)足跟广平相(梵 a^yata-pa^da-pa^rs!N!i),又作足跟圆满相、足跟长相、脚跟长相。即足踵圆满广平,系由持戒、闻法、勤修行业而得之相,表化益尽未来际一切众生之德。(五)手足指缦网相(梵 ja^la^vanaddha-hasta-pa^da),又作指间雁王相、俱有网鞔相、指网缦相。即手足一一指间,皆有缦网交互连络之纹样,如雁王张指则现,不张则不现。此相乃由修四摄法、摄持众生而有。能出没自在无碍,表离烦恼恶业、至无为彼岸之德。(六)手足柔软相(梵 mr!du-taruN!a-hasta-pa^da-tala),又作手足如兜罗绵相、手足细软相。即手足极柔软,如细劫波毳之相。系以上妙饮食、衣具供养师长,或于父母师长病时,亲手为其拭洗等奉事供养而感得之相,表佛以慈悲柔软之手摄取亲疏之德。(七)足趺高满相(梵 ucchan%kha-pa^da),又作足趺隆起相、足趺端厚相、足趺高平相。即足背高起圆满之相。乃佛于因位修福、勇猛精进感得之相,表利益众生、大悲无上之内德。(八)伊泥延膊相(梵 aiN!eya-jan%gha),又作腨如鹿王相、鹿王腨相、两腨鹿王相。即股骨如鹿王之纤圆,系往昔专心闻法、演说所感得之相,表一切罪障消灭之德。(九)正立手摩膝相(梵 sthita^navanata-pralamba-ba^huta^),又作垂手过膝相、手过膝相、平住手过膝相。即立正时,两手垂下,长可越膝。此相系由离我慢、好惠施、不贪著所感得,表降伏一切恶魔、哀愍摩顶众生之德。(十)阴藏相(梵 kos/opagata-vasti-guhya),又作马阴藏相、阴马藏相、象马藏相。即男根密隐于体内如马阴(或象阴)之相。此相系由断除邪淫、救护怖畏之众生等而感得,表寿命长远,得多弟子之德。(十一)身广长等相(梵 nyagrodha-parimaN!d!ala),又作身纵广等如尼拘树相、圆身相、尼俱卢陀身相。指佛身纵广左右上下,其量全等,周匝圆满,如尼拘律树。以其常劝众生行三昧,作无畏施而感此妙相,表无上法王尊贵自在之德。(十二)毛上向相(梵 u^rdhvam!-ga-roma),又作毛上旋相、身毛右旋相。即佛一切发毛,由头至足皆右旋。其色绀青,柔润。此相由行一切善法而有,能令瞻仰之众生,心生欢喜,获益无量。(十三)一一孔一毛生相(梵 ekaika-roma-pradaks!iN!a^varta),又作毛孔一毛相、孔生一毛相、一一毛相、一孔一毛不相杂乱相。即一孔各生一毛,其毛青琉璃色,一一毛孔皆出微妙香气。乃由尊重、供养一切有情、教人不倦、亲近智者、扫治棘刺道路所感之妙相,蒙其光者,悉能消灭二十劫罪障。(十四)金色相(梵 suvarN!a-varN!a),又作真妙金色相、金色身相、身皮金色相。指佛身及手足悉为真金色,如众宝庄严之妙金台。此相系以离诸忿恚,慈眼顾视众生而感得。此德相能令瞻仰之众生厌舍爱乐,灭罪生善。(十五)大光相,又作常光一寻相、圆光一寻相、身光面各一丈相。即佛之身光任运普照三千世界,四面各有一丈。此相以发大菩提心,修无量行愿而有,能除惑破障,表一切志愿皆能满足之德。(十六)细薄皮相(梵 su^ks!ma-suvarN!a-cchavi),又作皮肤细软相、身皮细滑尘垢不著相。即皮肤细薄、润泽,一切尘垢不染。系以清净之衣具、房舍、楼阁等施与众生,远离恶人,亲近智者所感得之相,表佛之平等无垢,以大慈悲化益众生之德。(十七)七处隆满相(梵 saptotsada),又作七处满肩相、七处隆相。指两手、两足下、两肩、颈项等七处之肉皆隆满、柔软。此相系由不惜舍己所爱之物施予众生而感得,表一切众生得以灭罪生善之德。(十八)两腋下隆满相(梵 cita^ntara^m!sa),又作腋下平满相、肩膊圆满相。即佛两腋下之骨肉圆满不虚。系佛予众生医药、饭食,又自能看病所感之妙相。(十九)上身如狮子相(梵 sim!ha-pu^rva^rdha ka^ya),又作上身相、师子身相、身如师子相。指佛之上半身广大,行住坐卧威容端严,一如狮子王。系佛于无量世界中,未曾两舌,教人善法、行仁和,远离我慢而感得此相,表威容高贵、慈悲满足之德。(廿)大直身相(梵 r!juga^trata^),又作身广洪直相、广洪直相、大人直身相。谓于一切人中,佛身最大而直。乃以施药看病,持杀、盗戒,远离憍慢所感;能令见闻之众生止苦、得正念、修十善行。(廿一)肩圆好相(梵 su-sam!vr!ta-skandha),又作肩圆大相、两肩平整相。即两肩圆满丰腴,殊胜微妙之相。系由造像修塔,施无畏所感得,表灭惑除业等无量功德。(廿二)四十齿相(梵 catva^rim!s/ad-danta),又作口四十齿相、具四十齿相。指佛具有四十齿,一一皆齐等、平满如白雪。此相系由远离两舌、恶口、恚心,修习平等慈悲而感得,常出清净妙香;此一妙相能制止众生之恶口业,灭无量罪、受无量乐。(廿三)齿齐相(梵 sama-danta),又作齿密齐平相、诸齿齐密相。即诸齿皆不粗不细,齿间密接而不容一毫。系以十善法化益众生,复常称扬他人功德所感之相,表能得清净和顺、同心眷属之德。(廿四)牙白相(梵 sus/ukla-danta),又作四牙白净相、齿白如雪相。即四十齿外,上下亦各有二齿,其色鲜白光洁,锐利如锋,坚固如金刚。系以常思惟善法,修慈而感得此相。此妙相能摧破一切众生强盛坚固之三毒。(廿五)狮子颊相(梵 sim!ha-hanu),又作颊车相、颊车如狮子相。即两颊隆满如狮子颊。见此相者,得除灭百劫生死之罪,面见诸佛。(廿六)味中得上味相(梵 rasa-rasa^grata^),又作得上味相、常得上味相、知味味相。指佛口常得诸味中之最上味。此系由见众生如一子,复以诸善法回向菩提感得之相,表佛之妙法能满足众生志愿之德。(廿七)大舌相(梵 prabhu^ta-tanu-jihva),又作广长舌相、舌广博相、舌软薄相。即舌头广长薄软,伸展则可覆至发际。系发弘誓心,以大悲行回向法界而感之相;观此相,则灭百亿八万四千劫生死罪,而得值遇八十亿之诸佛菩萨受记。(廿八)梵声相(梵 brahma-svara),又作梵音相、声如梵王相。即佛清净之梵音,洪声圆满,如天鼓响,亦如迦陵频伽之音。乃由说实语、美语,制守一切恶言所得之相;闻者随其根器而得益生善,大小权实亦得惑断疑消。(廿九)真青眼相(梵 abhini^la-netra),又作目绀青色相、目绀青相、绀眼相、绀青眼相、莲目相。即佛眼绀青,如青莲花。系由生生世世以慈心慈眼及欢喜心施予乞者所感得之相。(卅)牛眼睫相(梵 go-paks!ma^),又作眼睫如牛王相、眼如牛王相、牛王睫相。指睫毛整齐而不杂乱。此相系由观一切众生如父母,以思一子之心怜愍爱护而感得。(卅一)顶髻相(梵 us!N!i^s!a-s/iraskata^),又作顶上肉髻相、肉髻相、乌瑟腻沙相。即顶上有肉,隆起如髻形之相。系由教人受持十善法,自亦受持而感得之相。(卅二)白毛相(梵 u^rN!a^-kes/a),又作白毫相、眉间毫相。即两眉之间有白毫,柔软如兜罗绵,长一丈五尺,右旋而卷收,以其常放光,故称毫光、眉间光。因见众生修三学而称扬赞叹遂感此妙相。以上三十二相,行百善乃得一妙相,称为“百福庄严”。(中阿含经卷十一“三十二相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八一、菩萨善戒经卷九、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p507
FROM:【佛光大辞典】



【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有他方佛土的众生往生到我的佛国净土修行,一定能修行达到菩萨的最高阶位——等觉菩萨,之后必定在世间成佛,就像弥勒菩萨(据弥勒上生经等记载,弥勒菩萨现居于兜率天,待此生尽,则下生于人间,以补释迦之佛位
除去那些特别发愿为了自在教化救度众生的菩萨,他们坚固自己的深弘誓愿,不断地累积善根功德,度脱一切众生,他们游学到诸佛国土,广修种种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导无量众生化恶向善,使他们生起无上求道之心,这些菩萨行者在各地的菩萨行超出了一般人固有的想象,他们就是在修习实践普贤菩萨救度众生的大悲愿行,如果这些众生的普贤愿行不能实现,那么我就不成佛

由此愿心可以知晓,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都能修行至菩萨的最高阶位而成佛,也能实现成就自己发愿践行普贤德行的广大愿心

【词解】
【究竟】
梵语 uttara,巴利语同。音译郁多罗。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前者如佛示现至高无上之真理,即称为究竟法身;大般涅槃显示佛教之最终目的,即称为究竟涅槃。后者如以不退之愿心而成就誓愿者,称为究竟愿,此乃赞仰弥陀本愿力之语。(胜鬘经一乘章、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十住毗婆沙论卷三)p2986
FROM:【佛光大辞典】

【一生补处】
梵语 eka-ja^ti-pratibaddha。原为“最后之轮回者”之义。谓经过此生,来生定可在世间成佛。略称补处。即指菩萨之最高位─等觉菩萨。一般皆称弥勒为一生补处之菩萨。据弥勒上生经等记载,弥勒菩萨现居于兜率天,待此生尽,则下生于人间,以补释迦之佛位。此词又作一生所系,指仅此一生被系缚于迷界,来生即可成佛,故有此称。另据无量寿经记卷上之说,一生补处之菩萨又分为四位次:(一)住于正定位之菩萨。(二)接近于佛地之菩萨。(三)住于兜率天之菩萨。(四)由兜率天至人间下生而成佛。(菩萨本业经十地品、大日经具缘真言品、弥勒上生经宗要)p30
FROM:【佛光大辞典】

【所化】
梵语 vini^ta。为“能化”之对称。指能化(师)者所教化之对象(弟子)。于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七所举三种世间中,以十佛等之智正觉世间为能化,而以众生世间为所化。此外,一般称修行僧为能化,追随此修行僧之信众为所化。(中阿含卷四十八求解经、法华经卷二譬喻品、佛地经论卷七、施设论卷六)((参见:能所)4296)p3244
FROM:【佛光大辞典】

【弘誓】
梵语 maha^sarna^ha-sannaddha。广大之誓愿。又作弘誓愿、大誓庄严。以其所愿之事,广大普被众生,故称弘誓。其梵语之原意乃“著大铠”;亦即建立弘大誓愿广度众生,以期成就无上菩提,犹如被著大铠,以自庄严,投于阵中;即指菩萨之总愿。此弘誓坚固无比,故以甲胄为喻,称为弘誓铠。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八中):“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
 一般,佛、菩萨共通之誓愿有四弘誓愿。此外,佛、菩萨另有别愿,如弥勒菩萨之奉行十善愿,法藏菩萨(阿弥陀佛未成佛前之名称)之四十八愿。日本净土真宗即以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八愿称为本弘誓愿(本愿、弘愿、誓愿、弘誓);且日本净土真宗以此弘愿之教为真实法,故有“弘愿真宗”之称。
 此弘誓乃超越普通思虑而无法臆测者,故称难思弘誓。此难思弘誓为阿弥陀佛广大之誓愿力,为众生能往生净土强有力之增上缘,故称弘誓强缘。即谓弥陀之本愿弘誓,乃众生往生之殊胜因缘。弘誓能负载众生渡过生死大海而至净土,故以船为喻,称为弘誓船,又作大愿船。迦才净土论卷下(大四七·一○二上):“阿弥陀佛举慈悲桌,乘大愿船,运度一切苦恼众生。”又如大海能包容一切,无论善、恶众生均可渡过;或谓其深广如海,称为弘誓海。(道行般若经卷一、大方等大集经卷十七虚空藏菩萨品、放光般若经卷三问僧那品、往生要集卷三)((参见:四弘誓愿)1677、“要门”3953)p1924
FROM:【佛光大辞典】

【德本】
 (术语)犹言善根。德者善也,本者根也,诸善万行之功德,为佛果菩提之本者。法华经序品曰:“于诸佛所植众德本。”无量寿经上曰:“消除诸漏,植众德本。”【又】德中之根本也,依是义而弥陀之名号名为德本。无量寿经上曰:“系念我国植诸德本。”教行信证六本曰:“德本者如来德号,此德号者一声称念,至德成满,众祸皆转,十方三世德号之本,故曰德本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开化】
 (术语)教人开蒙化恶也。法华经序品曰:“是诸八王子,妙光所开化。”无量寿经上曰:“入众言音,开化一切。”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常伦】
1.伦常。 2.常序;常类。 3.一定的规律。
© 汉典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不能遍至无量无数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国土中的菩萨承佛威力要到各处供养诸佛,如果不能在一顿饭的时间内来到无量无数的佛国净土供养诸佛,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也说明,在极乐世界的众生能够在一念之间来到无量无数的佛国世界供养无量无数诸佛,以此累积自己的福报功德,增上自己的修行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佛国中的菩萨想要在诸佛前供养诸佛,增上自己的供养功德,这时如果想要供养的供品、供具不能自在的获得,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就是说,在极乐世界的菩萨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自在如意的获得供养诸佛的供品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佛国中的菩萨不能运用智慧为众生演说一切佛法,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也说明在极乐世界的菩萨,智慧具足,能够自在无碍的为众生演说一切佛法

【词解】
【一切智者】
梵语 sarvajn~a,巴利语 sabban~n~u。指如实证得一切智慧之觉者。乃佛之别称。与“一切智人”、“一切智藏”同义。俱舍论卷二十九(大二九·一五五五上):“佛于一切能顿遍知,故名一切智者。”法华经药草喻品(大九·一九中):“我是一切知者、一切见者、知道者、开道者、说道者。”又密教以此为大日如来之德号。(大日经疏卷一)p16
FROM:【佛光大辞典】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佛国中的菩萨不能获得那罗延金刚神力,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说明在极乐世界的菩萨众都具有如金刚那罗延那般坚固的身体

【词解】
【那罗延】
 (天名)Na%ra%yan!a,天上力士之名。或梵天王之异名。嘉祥法华义疏十二曰:“真谛云:那罗,翻为人。延,为生本。梵王是众生之祖父,故云生本。罗什云:天力士,名那罗延,端正猛健也。”玄应音义二十四曰:“那罗,此云人。延,此云生本。谓人生本,即是梵王也。外道谓一切人皆从梵王生,名人生本也。”慧琳音义六曰:“那罗延,欲界中天名也,一名毗纽天。欲求多力者承事供养,若精诚祈祷多获神力也。”同二十五曰:“此云力士。”涅槃经疏七曰:“那罗延,此翻金刚。”慧苑音义上曰:“那罗延,此云坚固也。”俱舍光记二十七曰:“此神名人种神。”大日经疏十曰:“毗纽天有众多别名,即是那罗延天别名也,是佛化身,三昧同前。毗瑟纽费(即以本名为真言也),以第一字为种子。毗是空义,瑟纽是进义,生义,乘空而进,所谓此天乘迦娄罗鸟而行空中也。私谓,释迦于五部佛中乘迦娄坐,即是虚空进行之义也。”秘藏记下曰:“那罗延天,三面,青黄色,右手持轮,乘迦楼罗鸟。”又,十九执金刚之一。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一切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辨其名数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佛国中的众生以及国中的一切万物都是非常的庄严清净华丽,他们的形体、色彩都非常的奇特殊胜,精巧微妙,这样的物品举不胜举
在极乐世界证得天眼通的一切众生,如果有人能知道其数量的,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就说明,在极乐世界的众生都是证得了天眼通,而且数量无限

【词解】
【光丽】
华美。
© 汉典

【形色】
<一>梵语 sam!stha^na-ru^pa。有形之色。“显色”之对称。指色法中,质碍粗著,因触而觉知其长短大小凹凸等者。计有八种:(一)长(梵 di^rgha),一面多生。(二)短(梵 hrasva),一面少生。(三)方(梵 caturas/ra),四面齐等。(四)圆(梵 vr!tta),周遍一切处而生。(五)高(梵 unnata),中间凸出。(六)下(梵 avanata),中间拗凹。(七)正(梵 s/a^ta),表面齐平。(八)不正(梵 vis/a^ta),表面参差。说一切有部以此等诸色极微各别,各有别体;唯识大乘则以为非实色。(俱舍论卷一、瑜伽师地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十三、卷七十五、俱舍论光记卷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本)  
  <二>形体与色相。即指人畜等之颜色形貌。(法华经卷二信解品、无量寿经卷上、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下)p3788
FROM:【佛光大辞典】

【穷微】
1.探究精微的道理。 2.穷尽细微琐事。
© 汉典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见其道场树无量光色高四百万里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佛国的菩萨,即使是那些只有很少功德的众生,如果不能看到高四百万里并且发出的无量光明菩提树的,那么我就不成佛

【词解】
【道场树】
<一>指菩提树。又作觉树、道树、思惟树。释尊于菩提树下之金刚座成佛,故称道场树。又阿弥陀佛之净土亦有道场树,即无量寿经卷上所载极乐世界之菩提树,其树高四百万里,周围五十由旬,枝叶四布二十万里,一切众宝自然合成,条间周匝,垂以璎珞,珍妙宝网罗覆其上,微风吹枝叶,演出无量妙法声。另据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所载,树仅高百千由旬,庄严经卷下载一千六百由旬。((参见:菩提树)5208)
 <二>为阿弥陀佛三十七号之一。昙鸾之赞阿弥陀偈(大四七·四二三上):“稽首顶礼道场树。”p5649
FROM:【佛光大辞典】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说而不得辩才智慧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国中的菩萨众如果受持读诵经文,或为别人演说而不能具足各种辩才无碍的智慧,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也就是说在极乐世界的菩萨众都具足四无碍辩才之智

【词解】
【讽诵】
讽咏谙诵之意。又作诵经、讽经、讽读、读经。即出声读诵经文、偈颂等。讽诵之法,原为印度婆罗门间所行的六行(梵 s!at! karma^N!i)之一,后佛教徒亦用此法。讽颂经典供养僧,称讽供。于禅林,讽经依对象、时间、场合之不同而分多种,如每日粥罢、斋罢、放参罢之三时上殿讽经,称三时讽经;每月朔望之祝圣讽经;为“具应供之德”的无量贤圣及十六大阿罗汉而讽之应供讽经;此外尚有半斋讽经、日中讽经、土地堂讽经、祖堂讽经、韦驮天讽经、朝课讽经、晚课讽经等。(长阿含卷十五种德经、无量寿经卷上、法华经卷三化城喻品、敕修百丈清规卷一圣节条、禅苑清规卷二、禅林象器笺讽唱门)p6312
FROM:【佛光大辞典】

【辩才】
谓巧于辩述。单称辩。即善巧说法义之才能。佛、菩萨等于多劫中,由口业庄严之功力而具足各种辩才,如四无碍辩、七辩、八辩、九辩等。四无碍辩即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辞无碍辩、辩无碍辩,又作四无碍解、四无碍智;广义指辩才无碍自在之解智,特别以其中之第四辩无碍辩为无碍自在、正确辩说之智。分析辩无碍辩,得如次七辩,即:(一)捷疾辩,于一切法无碍自在。(二)利辩,能深入通达。(三)不尽辩,说诸法实相,词不穷尽。(四)不可断辩,不为问难所断绝。(五)随应辩,随应众人要求而说法。(六)义辩,能说到达涅槃之种种利益。(七)一切世间最上辩,能说一切世间第一之大乘。以上七辩或作捷辩、迅辩、应辩、无疏谬辩、无断尽辩、凡所演说丰义味辩、一切世间最上妙辩。
 八辩指不嘶喝、不迷乱、不怖畏、不高慢、义具足、味具足、不拙涩、应时节辩才等。九辩指无著、无尽、相续、不断、不怯弱、不惊怖、不共、天人所重、无边辩才等。(大品般若经卷八、胜天王般若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五十五)p6873
FROM:【佛光大辞典】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智慧辩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国中的菩萨,他们的无碍辩才有限量的,那么我就不成觉
这再次说明在极乐世界具足无碍之辩才的菩萨无量无边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7

主题

8506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1973

[忍辱勋章]

18#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5 21:17: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1-15 21:19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2小时40分)

【设我得佛,国土清净,皆悉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我的国土必定是清净光明,散发的光明都能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议的诸佛世界,诸佛世界犹如在明镜中,显现在眼前清晰可见,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我就不成佛


【设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人天,其香普薰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从地上到虚空中的那些宫殿、楼观、池中的流水、花儿、树木
凡是我国土中的一切万物全部都是由无量珍宝以及上百千种香和合而成,一切万物装饰奇特殊胜美妙,超过所有的人、天人
我佛国中的万物所散发出的妙香可以普薰到十方世界,令十方世界的菩萨众生闻到这妙香后都身心愉悦,放下凡夫的种种烦恼执着而全都跟随佛修习佛法
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说明极乐世界的宝香能令众生想要学习佛法的妙处,极乐世界的万物都能是众生修行的因缘

【词解】
【楼观】
泛指楼殿之类的高大建筑物。
© 汉典

【严饰 】
装饰美盛;盛饰。
© 汉典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触其体者,身心柔软超过人天;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十方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诸佛世界的众生之类,凡是由我发出的光明照触在众生身上
那么受我光明照触的众生身心都会变得柔软(谓心柔和而随顺于道也),超过人、天人,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我就不成佛

由次可以得知,阿弥陀佛散发的光明不可思议,能令众生身心柔软,断除凡夫众生身上的戾气,改掉凡夫的恶业习气

【词解】
【柔软】
 (术语)谓心柔和而随顺于道也。法华经曰:“众生既信伏,质直意柔软。”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十方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诸佛世界的众生,听闻相信称念我的名号后
不能证得菩萨无生法忍(略云无生忍。无生法者,远离生灭之真如实相理体也,真智安住于此理而不动,谓之无生法忍。于初地或七八九地所得之悟也),不能总持一切甚深佛法者,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就是说只要听闻深信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就能实证佛的智慧,总持一切佛法

【词解】
【无生法忍】
 (术语)略云无生忍。无生法者,远离生灭之真如实相理体也,真智安住于此理而不动,谓之无生法忍。于初地或七八九地所得之悟也。宝积经二十六曰:“无生法忍者,一切诸法无生无灭忍故。”注维摩经一曰:“肇曰:无生忍,同上不起法忍,法忍即慧性耳。见法无生,心智寂灭,堪受不退,故名无生法忍也。”智度论七十三曰:“无生忍者,乃至微细法不可得,何况大。是名无生。得此无生法,不作不起诸业行,是名得无生法忍。得无生法忍菩萨,是名阿鞞跋致。”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总持】
 (术语)梵语陀罗尼Dha%ran!i,译言总持。持善不失,持恶不使起之义,以念与定慧为体。菩萨所修之念定慧具此功德也。注维摩经一曰:“肇曰:总持,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无所漏忌谓之持。”嘉祥法华疏二曰:“问:以何为持体?答:智度论云:或说念,或说定,或说慧。今明一正观随义异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十方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诸佛世界,如果有女人听闻到我的名号,内心生起欢喜深信之心,由此发起菩提心(求正觉之心
厌恶自己此生的女人身,发愿要成为大丈夫身,在她这一期的寿命结束后,如果再转生为女身,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说明众生想要舍弃女人身而转为男人身,只要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并且发起菩提心,阿弥陀佛一定会加持,来世不再成为女人之身

【词解】
【菩提心】
 (术语)菩提旧译为道,求真道之心曰菩提心。新译曰觉,求正觉之心曰菩提心。其意一也。维摩经佛国品曰:“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观无量寿经曰:“发菩提心深信因果。”智度论四十一曰:“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观经玄义分曰:“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大日经疏一曰:“菩提心,即是白净信心义也。”又曰:“菩提心,名为一向志求一切智智。”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十方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诸佛世界中,诸菩萨听闻至心称念我的名号
在他寿终之后,常修善法,修习八正道,四无量心等菩萨梵行,自利利他,发愿要成就佛道,如果他们不能成就,那么我就不成佛

【词解】
【梵行】
梵语 brahma-carya^,巴利语 brahma-cariya。意译净行。即道俗二众所修之清净行为。以梵天断淫欲、离淫欲者,故称梵行;反之,行淫欲之法,即称非梵行。娑罗门将一生分为四期,其中第一期即称梵行期(梵 brahma-ca^rin),于此期间,其生活遵守不淫之戒,并学吠陀、祭仪等。于佛教以不淫,受持诸戒,称为梵行。又于长阿含卷九“十上经”,以具足禅,于八解脱中,逆顺游行,称为梵行具足。大方等大集经卷七不眴菩萨品、大宝积经卷八十六大神变会等以八正道为梵行;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五梵行品以慈悲喜舍等四无量心为梵行,住知法等七善法,即称梵行具足。凡此,皆为广义之梵行。(增一阿含经卷三十、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法华玄义卷四上、法华义疏卷七)((参见:五行)1085)p4631
FROM:【佛光大辞典】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字,五体投地稽首作礼,欢喜信乐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中的人、天人们听闻我的名号,对我五体投地跪拜行礼
内心欢喜而且深信我的教导,乐于修习六度波罗蜜、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等诸菩萨行(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
令诸天的天人们以及世间的人民都对这些菩萨行者生起恭敬仰慕之心,如果做不到这样,那么我就不成佛
由此可以得知,如实发愿践行如来教导的诸菩萨行,就能获得人天的尊敬仰慕

【词解】
【稽首】
为佛教礼法之一。即以头著地之礼。我国周礼所载之九拜中,稽首为最恭敬之行礼法。佛教之稽首,弯背曲躬,头面著地,以两掌伸向被礼拜者之双足,故又称为接足礼(接著对方之足)。此种以头额触地之礼拜,为印度之最高礼节。所谓接足作礼、头面礼足、五体投地等即指此而言。在佛教中,稽首与归命同义,若区别之,则稽首属身,归命属意。(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卷一、大乘义章卷四、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释门归敬仪卷下、玄应音义卷二十四、释氏要览卷中)p6117
FROM:【佛光大辞典】

【菩萨行】
 (术语)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若有裁缝、染治、浣濯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国中的众生心中想要穿什么样的衣服,那么这些衣服就会随着这个念想而出现在面前
就像如来为比丘剃度时,一句善来比丘,法服自然穿在比丘身上,这就是应念而现,如果需要众生有裁剪缝补、需要染色或洗涤的行为,那么我就不成佛
也就是在极乐世界的众生都能心想事成

【词解】
【应法】
 (术语)与法相应,不背于理也。犹言如法。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浣濯】
1.亦作"澣濯"。 2.洗涤。 3.指洗过多次的衣服;旧衣。 4.洗雪﹑清除(耻辱﹑过恶等)。
© 汉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7

主题

8506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1973

[忍辱勋章]

19#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6 20:58: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1-17 14:08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2小时)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国中的众生他们所感受到的快乐还不及在世间的那些断尽了种种烦恼、对一切无所执着的比丘,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说明在极乐世界的众生都能享受到无穷无尽的快乐

【词解】
【漏尽】
梵语 a^srava-ks!aya, ks!i^na-a^srava。漏,烦恼之异称。以圣智断尽烦恼,称为漏尽。与“无漏”同义。大智度论卷三(大二五·八○中):“三界中三种漏已尽无余,故言漏尽。”(瑜伽师地论卷二、俱舍论卷二十四、卷二十五)((参见:无漏)5128)p5826
FROM:【佛光大辞典】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意欲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土,应时如愿,于宝树中皆悉照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佛国中的菩萨在任何时候想要观见十方无量世界庄严清净的佛国净土,都能随时如愿,十方无量佛国净土都能在我佛国净土的宝树中一一示现,就如一面明镜清晰的看到十方无量世界,如果做不到那样,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说明在极乐世界能随自己的心愿随时观看到十方无量佛国净土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至于得佛,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他方国土的诸菩萨众听闻我的名号后,精进修行一心称念我的名号,这样直至修行得道成佛前,如果色身诸根有缺陷丑陋不完整的,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里说明只要听闻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众生都能诸根具足,无有缺陷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净解脱三昧,住是三昧一发意顷,供养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他方国土的诸菩萨众听闻到我的名号后至心称念,全部都能实证清净解脱三昧(即将心安定在清净解脱的一种安定状态),安住在这清净解脱的三昧中,这些菩萨在一刹那间(一念之间)就能供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诸佛世尊,而又一心不乱,不失禅定,如果不能做到这样,那么我就不成佛这里说明诸菩萨能在动中也能保持禅定,让心如如不动

【词解】
【三昧】
  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昧】
<一>梵语 sama^dhi 之音译,巴利语同。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定、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等。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又一般俗语形容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之时,皆以“三昧”称之,盖即套用佛教用语而转意者,然已与原义迥然有别。
 于佛典中,sama^dhi 译为等持时,“等”乃指离开心之浮(掉举)沈(惛沈),而得平等安详,“持”则指将心专止于一境之意,此即为将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之状态,称为心一境性。俱舍宗视之为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认为是五别境之一,且两宗均以之为心所之一,但经部与成实宗则认为心所并无别体。
 一般修行大都止心一处,不令散乱,而保持安静,此一状态称为三昧。达三昧之状态时,即起正智慧而开悟真理,故以此三昧修行而达到佛之圣境者,则称三昧发得或发定。旧译常将三摩地(梵 sama^dhi,三昧、等持)、三摩钵底(梵 sama^patti,等至、正受、正定、现前)及三摩呬多(梵 sama^hita,等引、胜定)混同,而一概译为三昧。实际上,三昧应指三摩地而言。
 有部认为凡是一切心共同之精神作用(即大地法),共通于定、散及善、恶、无记之三性,而仅限于一切有心位(不通于无心定)不乱心,且对一境地有集中之作用者,即称三摩地。对此,三摩钵底与三摩呬多则通于有心、无心,而仅局限于定(包含有心定、无心定而不通于散定)。
 俱舍论卷二十八谓,就所依止之定(等至)有四静虑(四禅)、四无色定、八等至、三等持之别。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乃以善等持(三摩地、三昧)为体;又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之根本等至(三摩钵底)有八种,故称八等至;三等持(三三昧)即: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等三种。此外亦指空、无相、无愿,或空空、无相无相、无愿无愿之三重等持(三重三昧)而言。
 二种三昧之中,第一种系以寻(寻求推度之粗杂的精神作用)与伺(伺察思惟之深细的精神作用)之有无,而分为:(一)初静虑(初禅)与未至定。此属有寻有伺三摩地。又作有觉有观三昧。(二)中间静虑(中间定),属无寻唯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有观三昧。(三)第二静虑(第二禅)之近分以上属无寻无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无观三昧。第二种则指观“人、法”皆空之三昧,称为空三昧。舍离差别相之三昧,称为无相三昧;舍离愿求之思之三昧,则称为无愿三昧。其次在三重三昧中,又有空空三昧、无相无相三昧、无愿无愿三昧等。
 据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一载,三昧乃四禅(四静虑)、八解脱以外之一切定。又谓唯三解脱门(无漏之空、无相、无愿三昧)和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称为三昧。同论又揭示定之范围较狭,三昧之范围则较广,依此,诸佛菩萨所得之定可视为三昧。大乘义章卷十三举出杂阿毗昙心论卷六、成实论卷十二、十地经论卷五等之说,而述明禅、定、三昧、正受、三摩伐(梵 sama^patti,巴同,等至)、解脱、奢摩他(梵 s/amatha,巴 samatha,止)等之差异。依其说法,则狭义之三昧指空等之三三昧,广义则指四无量心及其他诸定。
 阿含经认为四禅八定之外,另有空、无相、无愿等之三三昧(三解脱门)与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而大乘则有数百上千种种三昧之说。大乘经典之名称,以“三昧”为名者,即有般舟三昧经、首楞严三昧经、慧印三昧经、自誓三昧经、佛印三昧经、法华三昧经、念佛三昧经、月灯三昧经、金刚三昧经等多种,这些经典对标题所示之“三昧”均有详细说明。其中,般舟三昧,亦称诸佛现前三昧与佛立三昧。此外,法华经卷一曾举出无量义处三昧之名,旧译华严经卷六与卷四十四,有华严三昧、海印三昧、师子奋迅三昧之说。大品般若经卷三、卷五,亦有首楞严(健行)、宝印、师子游戏等百八三昧之说。
 天台宗在摩诃止观卷二上举出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等四种三昧之说;修此四种三昧之道场,称为四三昧院。此外,成实论卷十二,有一分修三昧(唯修定或慧之一方)、共分修三昧(兼修定、慧之有漏定)、圣正三昧(兼修定、慧之无漏定)等三三昧。
 南本涅槃经卷十三列出菩萨破除“二十五有”之二十五种三昧之名,法华经卷七之十六三昧,即为法华三昧之异名。又身发火焰之三昧,称为火界三昧、火定、火光三昧,有火葬尸骸之意。最胜之三昧,则称王三昧或三昧王三昧。日僧法然在其选择本愿念佛集中将念佛称为王三昧,又莹山绍瑾撰之坐禅用心记亦将坐禅称为王三昧。
 修三昧之堂,称三昧堂。依修三昧之种类而分,即有法华三昧堂、常行三昧堂、理趣三昧堂等。(杂阿含经卷十八、长阿含经卷九、卷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五、大品般若经卷一、卷二十三、大智度论卷二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十一、集异门足论卷六、佛地经论卷一、成唯识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三、圆觉经略疏注卷上、翻译名义集卷四上)((参见:百八三昧)2480、“定”3171)
 <二>在日本,火葬场、墓地,亦称为三昧。为祈求死者之冥福,大多在墓旁建立法华三昧堂,并延请僧侣修法华三昧。其法华三昧堂,可简称为三昧堂或三昧。p580
FROM:【佛光大辞典

【一发意顷】
指发起一个意念之间,形容时间之短暂。与“一念之顷”同义。p70
FROM:【佛光大辞典】

【定意】
 (术语)与定心同。无量寿经上曰:“不失定意。”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定心】
 (术语)修禅行而远离乱意也。无量寿经下曰:“深心定心。”智度论二十六曰:“定心者,定名一心不乱。乱心中不能得见实事,如水波荡,不得见面。如风中灯,不能得点。”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他方国土的诸菩萨众听闻我的名号至心称念,那么在这一期的生命结束后就能转生在尊贵的家中,受人尊重仰慕,如果不能做到这样,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里是说听闻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来生就能生尊贵家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德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他方国土的诸菩萨众听闻我的名号,心里欢喜踊跃,精进修习六度波罗蜜、四无量心等大乘的菩萨行,从而具足种种的功德,如果不能这样,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里说明只要听闻阿弥陀佛名号,生起欢喜心,修诸菩萨行,就一定能具足成就佛果的种种功德

【词解】
【德本】
 (术语)犹言善根。德者善也,本者根也,诸善万行之功德,为佛果菩提之本者。法华经序品曰:“于诸佛所植众德本。”无量寿经上曰:“消除诸漏,植众德本。”【又】德中之根本也,依是义而弥陀之名号名为德本。无量寿经上曰:“系念我国植诸德本。”教行信证六本曰:“德本者如来德号,此德号者一声称念,至德成满,众祸皆转,十方三世德号之本,故曰德本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如来;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他方国土的诸菩萨众听闻我的名号,都能实证普等三昧(同时普见一切诸佛之三昧),安住在这普等三昧中一直到成佛,经常能够见到无量无数不可思议的一切如来,如果不能这样,那么我就不能成佛

这里说只要听闻阿弥陀佛名号的诸菩萨众,精进修行就能摘三昧禅定中见到一切诸佛

【词解】
【普等三昧】
指同时普见一切诸佛之三昧。普,普遍之意;等,齐等之意。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上):“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如来。”别译本之无量寿如来会称为平等三摩地门,无量寿庄严经称普遍菩萨三摩地,悲华经卷六称为遍至三昧,大悲分陀利经卷三称为普至三昧。p4996
FROM:【佛光大辞典】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在我国中的菩萨都能随着自己的志向心愿,想要听闻佛讲的任何一种佛法就能随时听闻到,根本不用担心听闻不到,如果不能这样,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是说在极乐世界的菩萨众都能随意听闻自己想要听的佛法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他方国土诸菩萨众听闻我的名号后,如果不能立即得至不退转的果位,那么我就不成佛
这说明只要听闻称念阿弥陀佛名号的诸菩萨众都能证得不退转果位

【词解】
【不退转】
 (术语)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略云不退,即梵语之阿毗跋致也。无量寿经上曰:“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十住毗婆娑论曰:“若人疾欲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法华经序品曰:“此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第二、第三法忍,于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的时候,他方国土的诸菩萨众听闻称念我的名字,如果不能立即证得第一音响忍、第二柔顺忍、第三无生法忍果位,对于一切佛法不能立即实证不退转的,那么我就不能成佛
这就是说,他方国土的菩萨众只要听闻阿弥陀佛名号,就能实证三法忍果位,并且在修习佛法的路上永远不会退转

【词解】
【三法忍】
梵语 tisrah! ks!a^ntayah!。又作三忍。谓悟解三种法理且认证之。“忍”,体悟、认识事理而心安之意。<一>音响忍、柔顺忍、无生法忍。(一)音响忍(梵 ghos!a^nugama-dharma-ks!a^nti),又作随顺音声忍、生忍。指听闻教法而得心安。系在十信位者,寻声而悟解,故称音响忍。(二)柔顺忍(梵 anulomiki^-dharma-ks!a^nti),又作思惟柔顺忍、柔顺法忍。乃随顺真理,赖一己之思考而得悟。系三贤位者,伏其业惑,令六尘无性不生,故称柔顺忍。(三)无生法忍(梵 anutpattika-dharma-ks!a^nti),又作修习无生忍、无生忍。谓契合真理。即七地以上者,离一切相而证悟实相。
 又唐代僧玄一于无量寿经记卷上,以三忍配三慧:(一)闻慧,谓近从音教而有音响忍。(二)思慧,谓随分调心而有柔顺忍。(三)修慧,谓观证无生之理而有无生忍。
 又日僧了惠于无量寿经钞卷五引述新罗僧义寂之解释,即:(一)音响忍,谓若闻真实之法不惊不怖不畏、信解受持、爱乐顺入、修习安住,是为第一之随顺音响忍,称为音响忍。此系于十忍品中之解释。(二)菩萨随顺寂静观一切法,平等正念而不违逆诸法,以随顺深入一切诸法,以清净之直心分别诸法,修平等观而深入具足,是为第二之顺忍,称为随顺忍。(三)菩萨不见有法之生,不见有法之灭;若不生则不灭,不灭则无尽,无尽则离垢,离垢则无坏,无坏则不动,不动则寂灭,是为第三之无生法忍。(无量寿经卷上、坐禅三昧经卷下、月灯三昧经卷二、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无量寿经钞卷四)
 <二>见阿弥陀佛之净土而心生欢喜,得喜忍、悟忍、信忍等无生忍。此盖以观想勇猛专精,见净土庄严,心生欢喜而得无生忍时,就其喜、悟、信等三种心态而分者。然此种无生忍究系观佛而得,或由信心而得,则众说纷纭。(观经序分义)
 <三>忍辱波罗蜜之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一)耐怨害忍,人以怨憎毒害加于我,而能安心忍耐无反报之心。(二)安受苦忍,疾病水火刀杖众苦所逼,能安心忍受,恬然不动。(三)谛察法忍,审察诸法体性虚幻,本无生灭,信解真实,心无妄动,安然忍可。(世亲摄大乘论释卷七、成唯识论述记卷十本、华严大疏钞卷五)((参见:忍)2889)p571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7

主题

8506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1973

[忍辱勋章]

20#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7 20:25: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4-11-28 14:56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2小时40分)

十、法藏比丘以偈诵的方式再次发下成就佛道建立佛国的大愿心
【佛告阿难:“尔时,法藏比丘说此愿已,而说颂曰:】

【学习解说】
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尊者:当时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如来面前发下弘伟的四十八大愿以后,马上又说了以下的偈诵:


  【我建超世愿,  必至无上道,
  斯愿不满足,  誓不成等觉。
  我于无量劫,  不为大施主,
  普济诸贫苦,  誓不成等觉。

      我至成佛道,  名声超十方,
  究竟靡不闻,  誓不成等觉。】


【学习解说】
我在此发下超越一切诸佛的殊胜的大愿心,必定要成就无上佛道
如果这些大愿中没有全部实现,那么我发誓我绝不成佛

如果我在无量劫(多到无可计量的劫数)的修行中,没有成为众生的大施主(于一切之人行大施者
普遍的救渡深陷在世间种种烦恼执着中受苦的众生,那么我发誓绝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我的名声一定超越十方一切世界
如果在十方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不能听闻到我的名号,那么我就不成佛

(由此可以看出法藏比丘的愿心是多么的广大坚定,而且在无量劫中总是在无量诸国土中践行着六度波罗蜜、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四摄法等大乘菩萨道,救渡众生出离世间种种烦恼执着,令身心清净,不断的引导众生学习深入佛法,学习佛的智慧而令众生都能解脱自在)

【词解】
【超世愿】
指阿弥陀佛之四十八愿。弥陀于因地为法藏比丘时,历经五劫,参考诸佛之愿,熟思再三,始立四十八愿。其愿超呼世间一切诸佛之愿,最为殊胜,故称之超世愿。(无量寿经卷上)p5281
FROM:【佛光大辞典】

【无量劫】
多到无可计量的劫数。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施主】
 (术语)于一切之人行大施者。无量寿经上曰:“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穷,誓不成正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靡不】意思是无不——摘自百度
 

【离欲深正念,  净慧修梵行,
  志求无上道,  为诸天人师。
  神力演大光,  普照无际土,
  消除三垢冥,  明济众厄难。
  开彼智慧眼,  灭此昏盲闇,
  闭塞诸恶道,  通达善趣门。】

【学习解说】
远离世间种种欲望,安住在甚深的禅定中,时时让自己保持安住佛法的正念中
学习佛的清净智慧,修行践行种种自利利他的菩萨法门
立志求取成就无上佛道,能成为诸天人、人的导师   
以自己的神通威德力时时散发出耀眼的光明,广泛的照彻无量无边的国土上
这光明能灭除众生贪嗔痴三毒引发的愚昧,救渡十方一切众生出离种种的苦难之中
开启众生如佛那样的智慧之光,灭除累世轮回中愚痴无明
关闭众生在轮回中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的大门,引导众生都学习佛法而自在无碍的走入通向解脱的佛门

(这说的是法藏比丘发愿后,在以后的无量劫中所实践菩萨行的过程)

【词解】
【离欲】
 (术语)离贪欲,淫欲也。法华经普门品曰:“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四十二章经曰:“离欲寂静,是最为胜。”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念】
<一>梵语 samyak-smr!ti,巴利语 samma^sati。指真正之念。八正道之一。又作谛意。即如实忆念诸法之性相而不忘失。可分为二:(一)世俗有漏正念,即与有漏作意相应之善念。(二)出世间无漏正念,即依无漏之正见能思惟谛境,而与无漏作意相应的明记不忘之念。有关正念之体性,据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六载,念根、念力与正念,皆摄入念觉支。据俱舍论卷二十五载,念根、念力、念觉支与正念,皆以念为体。摩诃止观卷七上则谓“念”为“忍”之义,并配于天台宗之四教,即三藏教之正念为伏忍,通教之正念为柔顺忍,别教之正念为无生忍,圆教之正念为寂灭忍。(杂阿含经卷二十八、中阿含卷七分别圣谛经、八正道经、转法轮经)((参见:八正道)280)
 <二>净土宗则谓,面临诸种遭遇,能心不错乱颠倒而一心念佛,称为正念。(观经疏散善义(善导)、往生礼赞前序)((参见:一心正念)24)
 <三>(1215~1289)宋代临济宗僧。温州(浙江)永嘉人,号大休。早年参学于灵隐寺东谷妙光,再谒石溪心月,遂得印可。咸淳五年(1269)夏,乘商船赴日。依镰仓建长寺之兰溪道隆。执权之北条时宗甚景仰师之道望,礼请居于禅兴寺。其后,历住寿福、圆觉、建长诸寺。晚年于圆觉寺内自建一小庵,立匾称为“藏六”。又筑寿塔以为归藏之地,并自著圆湛无生铭,记录一生之行谊德业。日本正应二年十一月示寂,遗偈:“拈起须弥槌,击碎虚空鼓;藏身没影踪,日轮正当午。”世寿七十五。敕谥“佛源禅师”。著有大休和尚语录六卷。为日本禅宗大休派(日本禅宗二十四派之一)之祖。(元亨释书卷八、延宝传灯录卷三、本朝高僧传卷二十一)p1990
FROM:【佛光大辞典】

【梵行】
梵语 brahma-carya^,巴利语 brahma-cariya。意译净行。即道俗二众所修之清净行为。以梵天断淫欲、离淫欲者,故称梵行;反之,行淫欲之法,即称非梵行。娑罗门将一生分为四期,其中第一期即称梵行期(梵 brahma-ca^rin),于此期间,其生活遵守不淫之戒,并学吠陀、祭仪等。于佛教以不淫,受持诸戒,称为梵行。又于长阿含卷九“十上经”,以具足禅,于八解脱中,逆顺游行,称为梵行具足。大方等大集经卷七不眴菩萨品、大宝积经卷八十六大神变会等以八正道为梵行;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五梵行品以慈悲喜舍等四无量心为梵行,住知法等七善法,即称梵行具足。凡此,皆为广义之梵行。(增一阿含经卷三十、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法华玄义卷四上、法华义疏卷七)((参见:五行)1085)p4631
FROM:【佛光大辞典】

【神力】
梵语 r!ddhi,巴利语 iddhi 。又作神通力。谓佛菩萨所示现的种种神变不可思议之力。诸经中,多处载有佛菩萨显现神力之说,如法华经卷六如来神力品谓,世尊尝于百亿万人天众前,现大神力,出广长舌至于上梵世,其一切毛孔均放出无量无数色光,悉皆遍照十方世界。智顗之法华文句卷二十九(大三四·一四一下):“神名不测,力名干用;不测则天然之体深,干用则转变之力大。”窥基之法华经玄义赞卷十(大三四·八四一上):“妙用无方曰神,威势能摧为力。”p4244
FROM:【佛光大辞典】

【三垢】
垢,梵语 mala。三种垢秽之意。指能垢秽众生心行之贪(梵 ra^ga)、嗔(梵 dves!a)、痴(梵 moha)三毒。无量寿经义疏卷上(大三七·一○三下):“消除三垢,济度厄难,小乘法教,化断三毒,名除三垢。”即以三毒为三垢之说。华严经疏演义钞卷十六之上解释毗舍浮佛无三垢之语,以现行、种子、习气三者,称为三垢。天台家则以见思、尘沙、无明等三惑为三垢。(大乘义章卷五本、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中)p579
FROM:【佛光大辞典】

【冥】
⒈ 昏暗:幽冥。冥蒙。晦冥。
⒉ 深奥,深沉:冥思。冥想。冥心。
⒊ 糊涂,愚昧:冥顽不灵。
⒋ 迷信的人称人死后进入的世界:冥界。冥府。冥婚。冥衣。冥寿。——摘自百度

【昏闇】
p0829
  瑜伽八十四卷二十页云:昏闇者:成就诽谤一切邪见。
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通达】
 (术语)通于事理而无壅也。金刚经曰:“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无量寿经下曰:“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功祚成满足,  威曜朗十方,
  日月戢重晖,  天光隐不现。
  为众开法藏,  广施功德宝,
  常于大众中,  说法师子吼。
  供养一切佛,  具足众德本,
  愿慧悉成满,  得为三界雄。】

【学习解说】
具足了圆满佛国的功德福禄后,自身的威严光明照彻十方无量世界
在这耀眼光明面前,太阳和月亮就像先后收敛起了自己的光辉,四周没有了光亮,连天上星星的光亮也好像因为羞愧而隐藏起来不再显现
(这说明法藏比丘实证后的光明炽盛,在阿弥陀佛所散发的光明面前,太阳、月亮、星星所散发的光明就显得实在是太弱了)

法藏比丘为众生开启修行成就的佛道法门,广泛的向众生宣说修习佛法的种种功德
常常在为大众说法时,示现狮子吼(佛以无畏音说法,如狮子之咆吼。狮子为百兽之王,佛亦为人中之至尊,称为人中狮子,故用此譬喻。又当佛说法时,菩萨起勇猛心求菩提,因而外道、恶魔生怖畏;犹如狮子吼时,小狮子亦增威,百兽怖伏
并且发愿供养一切诸佛,具足无量无上德本(犹言善根。德者善也,本者根也,诸善万行之功德,为佛果菩提之本者

这样当愿心和智慧都圆满具足时,就成为了三界(凡夫生死往来之世界分为三:一、欲界,有淫欲与食欲二欲之有情住所也。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界之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谓之欲界。二、色界,色为质碍之义,有形之物质也。此界在欲界之上,离淫食二欲之有情住所也。谓为身体,谓为宫殿,物质的物,总殊妙精好。故名色界。此色界由禅定之浅深粗妙分四级,称为四禅天,新曰静虑。此中或立十六天,或立十七天,或立十八天((参见:四禅天))。三、无色界,此界无一色,无一物质的物,无身体,亦无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谓之无色。此既为无物质之世界。则其方所,非可定。但就果报胜之义,谓在色界之上。是有四天。名为四无色
中的大雄者(佛之德称。佛为三界中之大雄,可折伏一切之魔障

【词解】
【功祚】
 功德福禄。
© 汉典

【重晖】
谓前后相继的光辉业绩。
© 汉典

【戢】】
收敛,收藏:~翼。~影。载~干戈(把兵器收藏起来)。
止,停止:~怒。~鳞(喻蓄志待时)。
© 汉典

【法藏】
 (术语)又曰佛法藏,一名如来藏。法性之理也。法性含藏无量之性德,故曰法藏。无量寿经上曰:“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又曰:“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又曰:“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同嘉祥疏曰:“名理为藏,解契宗源,故云入佛法藏。”同慧远疏曰:“如来藏性,是如来甚深法藏,闇障既除,明现己心,故曰受持。”【又】(术语)佛所说之教法也,教法含藏多义,故名法藏。多法集积,故又曰法蕴,其数有八万四千,释之者有多义,法华经序品曰:“此妙光法师奉持佛法藏。”同宝塔品曰:“持八万四千法藏,为人演说。”贤劫经曰:“佛初发至分舍利凡有三百五十度门,一一皆有六度,合二千一百,又对四分,合八千四百,一变十合八万四千。”俱舍论一曰:“有师言如来说八万部法蕴经,一一法蕴有六千颂,如法蕴足论有六千颂。又有师说就所诠法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其数八万四千因之显一法门之教门为一法蕴,其数八万。然如实说,所化有情,有贪嗔等八万烦恼,为对治之,世尊说八万法蕴。”多论一曰:“八万法藏者,树之根须枝叶多,名为一树,佛为一众生始终说法名一藏,如是有八万。有曰佛名一座说法为藏,如是有八万。有云十六字为半偈,三十二字为一偈,如是有八万。有云每半月说戒,为一藏,如是有八万。有云佛自说六万大千偈为一藏,如是有八万,有云佛说尘劳有八万,法药亦有八万,名八万法藏。【又】(杂名)纳经之库藏曰法藏,亦云宝藏。【又】(菩萨)无量寿佛在因位时之名也。(参见:法藏比丘)。【又】(人名)华严之祖贤首法藏法师讳法藏。康居国人。姓康氏。来居长安。往侍智俨。尽得其教。以巾帻说法。武后度之为僧。乙未,诏师开示华严宗旨。方序经题,口出白光,须臾成盖。后大悦,赐号贤首。诏佐实叉难陀译华严经。既毕,诏讲新经。大地震动。即日指殿隅金狮子为晓譬之因。其说著金师子章。睿宗受内禅,请师授菩萨大戒。师讲华严三十余遍。楞伽密严梵网起信心经皆有义疏。先天元年,终于大荐福寺。赠鸿胪卿。是为华严三祖。”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功德】
梵语 guN!a。音译作惧曩、麌曩、求那。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景德传灯录卷三有如下记载,梁武帝问于菩提达磨(大五一·二一九上):“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盖此仅为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虽有非实。所谓真功德,乃净智妙圆、体自空寂,不求于世。往生论注卷上亦详论虚伪、真实之二种功德。大乘义章卷九(大四四·六四九下):“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胜鬘宝窟卷上本(大三七·一一中):“恶尽曰功,善满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又功德之深广喻为海,称功德海(梵 guN!a-sa^gara),其贵重如宝而谓功德宝(梵 guN!a-ratna),其他尚有功德藏、功德聚、功德庄严、功德林等多种名称。(维摩义记卷一(慧远)、仁王般若经疏卷上一(吉藏))((参见:利益)2809)p1566
FROM:【佛光大辞典】

【师子吼】
梵语 sim!hana^da。又作狮子吼。谓佛以无畏音说法,如狮子之咆吼。狮子为百兽之王,佛亦为人中之至尊,称为人中狮子,故用此譬喻。又当佛说法时,菩萨起勇猛心求菩提,因而外道、恶魔生怖畏;犹如狮子吼时,小狮子亦增威,百兽怖伏。
 关于“师子吼”一词之语义,胜鬘宝窟卷上本举出三种:(一)如说修行,谓所说如所行,言行一致而无有虚说。(二)无畏说,谓胜鬘亲于佛前,对大众纵任辩才,阐扬妙法,而无所畏惧。此无畏又有二种:(1)不畏他,谓胜人临座而弘道绰然。(2)令他畏,谓能令外道惊愧,天魔慑惧。(三)决定说,谓依究竟理说究竟教,能上弘大道,下利群生,邪无不摧,正无不显。
 此外,维摩诘所说经注卷一、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八、大智度论卷二十五等亦皆列举多种狮子吼之解释。其中,大智度论卷二十五并举出佛狮子吼与狮子吼之差别,即:狮子吼能令众兽惊怖,犹如濒临死亡之痛苦;佛狮子吼则无死亡之畏惧,且令闻者生喜乐心。
 另新译华严经卷五十七,举出十种狮子吼。又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七,亦举出狮子吼之十一事。
 此外,于后世,一般多援引佛典中“狮子吼”一词,用以形容秉持正义,排除异端,于大众之中大声作激昂慷慨之言论。或用以比喻悍妻所发出之恶声,闻之足以使人坦惧。(中阿含卷二十六师子吼经、长阿含卷十一阿閦夷经、无量寿经卷上、胜鬘经一乘章)p4091
FROM:【佛光大辞典】


【德本】
 (术语)犹言善根。德者善也,本者根也,诸善万行之功德,为佛果菩提之本者。法华经序品曰:“于诸佛所植众德本。”无量寿经上曰:“消除诸漏,植众德本。”【又】德中之根本也,依是义而弥陀之名号名为德本。无量寿经上曰:“系念我国植诸德本。”教行信证六本曰:“德本者如来德号,此德号者一声称念,至德成满,众祸皆转,十方三世德号之本,故曰德本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界】
 (术语)凡夫生死往来之世界分为三:一、欲界,有淫欲与食欲二欲之有情住所也。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界之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谓之欲界。二、色界,色为质碍之义,有形之物质也。此界在欲界之上,离淫食二欲之有情住所也。谓为身体,谓为宫殿,物质的物,总殊妙精好。故名色界。此色界由禅定之浅深粗妙分四级,称为四禅天,新曰静虑。此中或立十六天,或立十七天,或立十八天((参见:四禅天))。三、无色界,此界无一色,无一物质的物,无身体,亦无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谓之无色。此既为无物质之世界。则其方所,非可定。但就果报胜之义,谓在色界之上。是有四天。名为四无色。又曰四空处((参见:四空处)),说出俱舍论世间品,三界义。图表三界则如图。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界雄】
佛之德称。佛为三界中之大雄,可折伏一切之魔障。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中):“愿慧悉成满,得为三界雄。”p587
FROM:【佛光大辞典】



【如佛无量智,  通达靡不遍,
  愿我功德力,  等此最胜尊。
  斯愿若克果,  大千应感动,
  虚空诸天人,  当雨珍妙华。】

【学习解说】
就如佛的智慧无量无边,没有穷尽,佛的一切种智无不遍及十方一切世界,惠及十方一切众生
但愿我所成就的功德力,也能够等同佛的一切无碍之智慧,通达遍及十方一切世界,普惠一切众生
我的这个愿望如果能够真正实现得果,那么三千大千世界应该能为之有所感应
整个虚空中的天人们,应当会降下殊妙的花儿,这花密集得就如天空中下着雨一样

【词解】
【通达】
 (术语)通于事理而无壅也。金刚经曰:“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无量寿经下曰:“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智】
梵语 buddha-jn~a^na,巴利语 buddha-n~a^N!a。佛特有之智慧。为最胜无上之智见,相当于一切种智。唯识法相以佛智有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等四智,密教则加法界体性智而成五智。(大智度论卷四十六、卷八十五、十住毗娑沙论卷十五、宗镜录卷三十三)((参见:五智)1161、“四智”1769)p2725
FROM:【佛光大辞典】

【最胜尊】
指诸尊中之至极者。为对佛之尊称。佛成就一切智,断尽一切烦恼,于人、天等一切众生中为最胜,故称最胜尊。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中):“愿我功德力,等此最胜尊。”(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大智度论卷二十七)p5045
FROM:【佛光大辞典】

【克果】
 (术语)谓得果也。无量寿经上曰:“求道不止,会当克果。”又曰:“斯愿若克果,大千应感动。”文句三下曰:“果由因克。”述文赞中曰:“克者遂也,得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妙华】
 (杂语)殊妙之华。无量寿经上曰:“天雨妙华。”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2 21:18 , Processed in 0.0956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