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净莲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净莲),学习〈十善业道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95

[精进勋章]

11#
 楼主| 发表于 2024-7-3 20:07: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7-3 20:13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 [经文] --

复次,龙王!

若离贪欲,即得成就五种自在。何等为五?

一、三业自在,诸根具足故;

二、财物自在,一切怨贼不能夺故;

三、福德自在,随心所欲,物皆备故;

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献故;

五、所获之物,过本所求百倍殊胜,由于昔时不悭嫉故;

是为五。

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三界特尊,皆共敬养。

[末学解说]

再有,娑竭罗(华言碱海,又翻龙王。即碱海中一百七十七龙王中第七龙王也。今独列此龙王者,谓是大权菩萨,位居十地之中,示现龙身,处于碱海。若降雨时,先布密云,端坐举念,其雨普洽。常随佛会,护法护民,其利甚博。所居宫殿,七宝严饰,与天无异。(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龙王!

如若断离贪欲(又称贪毒。略称贪。三毒之一,十不善之一,十大烦恼之一。与“渴爱”(梵 tr!s!N!a^)同义。即对于自身所好之对境生喜乐之念,而起贪著之心及取得之欲望。与无明共为起三界轮回苦之根本烦恼),即能得以成就五种自在(是进退无碍的意思)。是哪五种呢?

一、三业(身口意三处之所作也。如身之所作,口之所语,意之所思是)自在,所以能够诸根(信勤念定慧之五根,其他一切之善根也)具足;

二、财物自在,所以一切怨贼(害人之命夺人之财者)不能抢夺;

三、福德(以名一切之善行。又以名善行所得之福利)自在,所以能够随心所欲,物品皆备;

四、王位自在,所以珍奇妙物皆会被奉献;

五、所获之物,超过原本所求之百倍殊胜,这是由于昔时不悭贪不嫉妒的缘故;

就是这五种。

如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者,今后成佛时,三界特尊(谓三界中唯佛特为尊贵之意。佛智德具足,为三界所特尊者),接受所有众生共同敬养。

注解:
【娑竭罗】:梵语娑竭罗,华言碱海,又翻龙王。即碱海中一百七十七龙王中第七龙王也。今独列此龙王者,谓是大权菩萨,位居十地之中,示现龙身,处于碱海。若降雨时,先布密云,端坐举念,其雨普洽。常随佛会,护法护民,其利甚博。所居宫殿,七宝严饰,与天无异。(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贪欲】:梵语 lobha, ra^ga,abhidhya^。又称贪毒。略称贪。三毒之一,十不善之一,十大烦恼之一。与“渴爱”(梵 tr!s!N!a^)同义。即对于自身所好之对境生喜乐之念,而起贪著之心及取得之欲望。与无明共为起三界轮回苦之根本烦恼。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五上):“诸苦所因,贪欲为本。”((参见:贪)4792)p4793FROM:【佛光大辞典】

【自在】:1、是进退无碍的意思。2、指吾人的心完全脱离了烦恼的系缚而通达无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业】:(名数)身口意三处之所作也。如身之所作,口之所语,意之所思是。其他三业有种种。(参见: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诸根】:(术语)信勤念定慧之五根,其他一切之善根也。无量寿经曰:“诸根智慧。”慧远疏曰:“信勤念等,名为诸根。若通论之,一切善法,悉名诸根,如涅槃说。”又眼耳鼻舌身之五根也。无量寿经上曰:“诸根悦豫。”慧远疏曰:“眼等五根,同现喜相。”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怨贼】:(杂名)害人之命夺人之财者。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如毒蛇,如怨贼,如空聚。”遗经曰:“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福德】:(术语)以名一切之善行。又以名善行所得之福利。无量寿经下曰:“福德自然。”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特尊】:谓三界中唯佛特为尊贵之意。佛智德具足,为三界所特尊者。(大智度论卷一)p4184FROM:【佛光大辞典】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内容,可以获知:

如若断离贪欲,能得以成就五种自在,即是:

一、三业自在,诸根具足故;二、财物自在,一切怨贼不能夺故;三、福德自在,随心所欲,物皆备故;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献故;五、所获之物,过本所求百倍殊胜,由于昔时不悭嫉故。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贪欲】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贪欲】?
以世俗观念来说,
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却起不正当的贪念,这就是[贪]
如果以解脱轮回的佛法来说,对于六根所贪着的六尘杂染,这全都是[贪]
例如,眼所见,耳所听,鼻所闻,舌所尝,身所触,意所想,若堕入其欲望中,就是[贪]
——[六根清净][净觉随顺][第一义]怎么修呢?如何检讨自己的[贪嗔痴][财色名食睡]?
[欲望]就是佛法中讲的[贪]
贪就是欲望,就是无明——贪嗔痴与戒定慧三种次第修行的原理

【贪欲】:(术语)引取顺情之尘境而无厌,谓之贪欲,即贪爱世间之色欲财宝等而无厌也。法界次第上之上曰:“引取心无厌足为贪欲。”法华经譬喻品曰:“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若灭贪欲,无所依止。”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贪欲】:贪爱五欲。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贪欲】:梵语 lobha, ra^ga,abhidhya^。又称贪毒。略称贪。三毒之一,十不善之一,十大烦恼之一。与“渴爱”(梵 tr!s!N!a^)同义。即对于自身所好之对境生喜乐之念,而起贪著之心及取得之欲望。与无明共为起三界轮回苦之根本烦恼。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五上):“诸苦所因,贪欲为本。”((参见:贪)4792)p4793FROM:【佛光大辞典】

【贪欲】:又称贪毒,略称贪。三毒之一,十不善之一,十大烦恼之一。与“渴爱”同义。即对于自身所好,对境生喜乐之念,而起贪着之欲望。与无明共为三界轮回苦之根本烦恼。‘法华经’譬喻品(大正九·15 A)诸苦所因,贪欲为本。FROM:【天台教学辞典(释慧岳监修,释会旻主编)】

【贪欲】:谓于诸欲境。起欲乐欣喜。求趣悕望。是名贪欲。有作是说。于诸欲境。诸贪等贪。乃至贪类贪生。总名贪欲。FROM:【《阿毗达磨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

二、【贪欲】的果报、危害
反观人类,人的一生都是为了人的生活而努力,造尽贪嗔痴各种恶业
如果没有遇到佛法而修行,就因为恶业又堕入三恶道中轮回不休
—— [探讨]真正想解脱的佛弟子,真的有认真思考规划经营自己的修行吗?
人都想赚钱、赚更多钱,不仅个人如此、企业如此、国家也如此
所以,造成地球资源过度消耗和破坏,人类的生活条件逐渐越来越苛刻!
千万要小心和警觉,现阶段眼前的财富和发展只是暂时性的短暂现象
如果人类没有学会知足、不懂节制,很快就会尝到贪婪的恶果!

大家都想有钱,有钱的想更有钱,没有满足的一刻
个人为了有钱,所以辛勤工作、没日没夜,过劳死或因过劳而产生的意外伤害逐渐增多
企业为了有钱,一方面超时压榨劳工、降低工资,或没有道德的并吞或击垮其他同业
虽然人们都知道商场是险恶的,但是,恶性或阴险的诡计和斗争,只会造成人性负面的恶性循环
例如,另一方面为了节省成本,不论是「食品」还是「用品」,都使用或添加危害人体的材料

看着商店或超市中琳琅满目的食品,但是,真正对人体健康的可能却少之又少
因为大多数食品原本都是用天然谷物或做成的米粉、麦粉(面粉)做的
不论是任何饼干、蛋糕、面包、面条、巧克力、糖果...,原本都应该由天然谷物或坚果所制成
而这些基本的天然淀粉已经逐渐被化学淀粉所取代,因为成本相差数倍!

甚至任何牛奶或奶粉也都至少添加了百分之30-70的人工淀粉或化学淀粉
所以,果汁内没果汁,米粉中没米,茶饮中没茶,奶中没奶,全都改用香料,甜味改用代糖或化学糖
目前绝大多数用的食品,都是使用化学淀粉、香料、糖精,这就是现代食品的公开秘密
所以,食品中不再有能够帮助人体的天然食物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
因此,人类改吃维生素矿物质的药丸,成为「化学人」,但是,危机并没有消失
因为这些化学药丸成效有限,不能取代天然界中的生命机制,而且药丸中也可能含有化学毒害

之前看电视节目,一个移民美国的家庭,一家四口全都罹患糖尿病或心肺血管疾病(这就是现代食物的后果)
但是,他们买不起真正天然的谷物、蔬菜和水果(这些在先进、开发国家中大都很贵),还要负担庞大的医药费
所以,他们只能吃「麦当劳」之类的速食油炸食品,因为这些肉类大都来自于非洲的工厂
砍伐森林,开发大量牧场,破坏大量地球资源以换取便宜的肉类成本

这是很严重的问题,人类为了钱,因为贪婪没有满足,破坏天然资源换取大量金钱的同时
却严重的伤害了地球和自己的健康,而且还一直恶性循环
人类为了钱,破坏天然资源,用以制造大量不健康的食品(以换取便宜的成本)或大量过度开发
一般人被迫或不知情的情况下吃这些化学食品,人类同时失去了地球和自己的健康,这是何苦!

企业赚了这些钱,又没有公平的分配分享给员工,造成贫富不均
又加上大自然被破坏,气候异常,天然谷物逐渐种不出来或遭受天灾影响而损毁
所以,天然食品商机大增、越来越贵,一般人们买不起,所以只好吃相对廉价的「垃圾食品」

目前过度开发所呈现的荣景只是暂时的
相应而生的会是更多的污染和破坏以及地球的各种异常问题
如果不做改变,情况会越来越恶劣,就算想改变,也会承受更多的痛苦
——「胃病与贪婪」&「知足、节制而活」

在佛经故事佛誓断众生贪欲因缘后面的【省思】中:
光明王悲悯众生不明真理,整日汲汲营营追求财、色、名、食、睡五欲,心中的贪欲犹如烈火炽燃,烧尽清明的智慧、浑浊了心水,看不清真相,正如「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腾跃踔踯,难可禁制。」因此,当光明王得知唯有佛法,能断众生贪欲之患,立即发大誓愿欲成佛以救拔众生,最终圆成佛道。佛恩浩瀚!愿力不思议!为佛弟子当勤精进,效仿诸佛菩萨精进愿行,认清贪欲乃众苦之源,降伏贪欲热恼,迈向清净、光明的解脱之道!

在佛经故事贪欲之果报后面的【省思】中:
《四十二章经》云:“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贪求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犹如吸毒,会日蚀身心。因此,为人处事勿为眼前短暂的利益所迷惑,当知因识果,少欲知足,识得自性珍宝,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自在。

在佛经故事贪欲如疮疣后面的【省思】中:
贪欲使人失去智慧,看不清真相。因为“想吃”而大啖美食,造成消化不良;因为“想要”而大肆采购,沦为“卡奴”;或是因为婚外情而身败名裂……想想看,人们是不是常常为了一时的贪心,而付出沉重的代价,让自己后悔莫及呢?

就如故事中的譬喻,身上有了伤口,要用正确的方法来医治,才能避免化脓溃烂、蛆蝇聚集的后果。要免除贪欲造成的过患,唯有时时提起觉性,以智慧心观照,认清贪欲是痛苦的来源,才能不受虚幻的外境所迷惑。降伏贪欲,保持内心的安定,以正念及正智面对一切人事物,才能拥有安稳快乐的人生!

在佛经故事诸苦所因 贪欲为本后面的【省思】中:
《法华经》云:“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一念贪心,若无法及时觉察、觉照,贪念转增伴随而来的就是无量的苦难。观察光音天子堕落为人,就是因为心无法作主,尝到好味即心生贪着,面对境界时便生分别心,乃至缘于色相起淫欲心,因而引发一连串恶行,起惑、造业、受苦轮回不息。故知“一切诸众生,不得大解脱,皆由贪欲故,堕落于生死”,若能够断除憎爱,息灭贪瞋痴,在诸法因缘中不起分别想,必能成就解脱之道。

三、如何断除【贪欲】?
佛法是心法,就是教导众生转化凡夫贪嗔痴心念为正念来解脱轮回的法门—— 同样一件事情,心念好坏的差别和严重性
[戒][定][慧]刚好就是用来破除[贪][嗔][痴]
佛法是心法,什么是心法?
心法就是涉及观念和知见的方法或法门
观念和知见如果正确了,就是有智慧,就不无明和愚痴了
观念和知见如果正确了,就不会生气了,就不会有贪欲了
不是每个人一开始就能接受正确知见和观念的教导
所以大多数众生都早已经受到世俗错误知见和观念的污染,而且累世已经沾染了种种恶习
也因此,就算后来听到正确的知见和观念,可能无法接受
就算接受,可能也无法断除累世所累积的欲望和习气
这时候就需要[戒]和[定]的帮助,需要靠戒律来约束,和修持定力来降伏欲望和习气

因此,众生都需要靠[戒][定][慧]的修持来帮助自己解脱六道轮回的束缚
——贪嗔痴与戒定慧三种次第修行的原理
如何增上[定][慧]呢?

关于[智慧]的增长
深入经藏就是最好的方式,这就是[闻慧]
透过深入经藏,就能听闻各种次第的正知见,学习各种解脱法门,且逐渐明白各种原理和相貌
由佛法正知见,就能逐渐舍弃或破除种种世俗的凡夫知见或邪见
这些正知见和正确的观念(正确的解脱知见),要不断的复习和思维,逐渐强化和深入,这样才能取代凡夫俗见
有了正确的观念和知见,戒律就不会像背公式那样困难,会因为观念而自然且容易的融入生活
所以,有正确的观念,戒律就容易自然达成,守戒就不会困难
然后由生活中去思维和体验这些佛法正见和观念,就能逐渐明白原理,成就解脱智慧,达成[思慧]和[修慧]

再者,虽然有了正确的观念,但是累世习气和欲望可能还是无法顺利降伏
如果没有定力,往往就会陷入欲望和观念上的幻想,甚至引发外界干扰
这时候就需要修定,才不会因为没有定力而陷入狂慧的着魔状态

至于[定力]的修行
一样也是透过深入经藏,依照佛经上的教导,来明白如何修[定]
这些可以运用[拜佛][念佛][持咒][诵经],配合观照的各种次第和原理来实修(这点以前发过很多帖子了)
接下来就是透过规划定课或运用各种机会,实际不断的练习

关于定慧的观照,其实是相辅相成的
随时思维观照实义,契入氛围当中,这样可强化第八识的正见,也可增上定力
或由清净光明定境中,也能引发正思维,而发[慧]
——[戒定慧]与[定慧等观]
佛陀教导佛弟子

1。培养慈悲心,行善布施,让欲望升华,逐渐放下对世俗的贪着和执着
2。守持戒律,远离恶行,避免被贪嗔痴恶业一再腐蚀,这样心念才能逐渐清净
3。忍辱,能忍才能避免一再造恶,才能避免恶念恶行滚雪球般的变大
4。常行精进,透过实修实做,逐渐消除习气,产生定力
因为世俗的诱惑实在很多很大,所以要更多的实修功课来帮助自己不退转
5。要远离世俗纷扰处(尤其网路诤讼处),寻求寂静处(阿兰若处),以利禅定的修持
这点非常重要,因为世俗的引诱和干扰非常严重
透过日常生活和电视报纸杂志网路等媒体,就算佛弟子也难以抵挡诱惑和干扰
6。深入经藏,逐渐明白甚深实相,以出世间智慧破除世俗烦恼和疑惑
智慧是破除一切障碍的根本,所以实修者应逐渐深入甚深智慧

实修者对于以上六项重点都要一一检验和落实
这样逐渐落实六度才能有利修行,避免被世俗欲望所吞蚀,解脱生死轮回才能逐渐有把握

再者,对于四宏愿要能真实面对,好好落实,不要变成有口无心的口号

实修就要做好抉择,然后好好落实,这样才能逐渐看到成果
若是心口不一盲修瞎练或一曝十寒,那只是自欺欺人浪费时间

最后,请发愿求生极乐世界,这是最后的一道保障和宝藏
——爱欲是一切轮回的根源
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修习书写是法华经者,
当知是人、则见释迦牟尼佛,如从佛口、闻此经典,
当知是人、供养释迦牟尼佛,
当知是人、佛赞善哉,
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佛手摩其头,
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佛衣之所覆,

如是之人,不复贪着世乐,不好外道经书、手笔,
亦复不喜亲近其人、及诸恶者,若屠儿、若畜猪羊鸡狗、若猎师、若炫卖女色,
是人心意质直,有正忆念,有福德力,
是人不为三毒所恼,亦复不为嫉妒、我慢、邪慢、增上慢、所恼,
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贤之行。
——如何不被恶人,外道,女色所扰? 怎样消除嫉妒,我慢,贪瞋痴三毒? ~ 妙法莲华经
人类想得到真正的幸福,不能只盲目的追求财富和物质
而是应该学会满足和知足,要懂节制和克制,要学习给予和分享,切勿独占和强取
要转换个方向,多从精神生活去满足,从分享中得到快乐,从知足中得到满足,这样才不会物极必反
所以,应该多学习古典的智慧,多从精神上去满足,才能避免在物质上强取豪夺的恶果
——「胃病与贪婪」&「知足、节制而活」

在佛经故事慧不贪欲后面的【省思】中:
世间一切情欲贪恋,都是痴爱所造成,系缚着人们不得解脱自在。情痴爱染愈重,负担就愈重,如商人伴少而货多;又如牛负重行深泥中。远离生死苦恼系缚的根本,便是要以佛法的智慧光明破愚痴黑暗,才能究竟解脱自在。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95

[精进勋章]

12#
 楼主| 发表于 2024-7-4 12:47: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7-4 16:52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 [经文] --

复次,龙王!

若离瞋恚,即得八种喜悦心法。何等为八?

一、无损恼心;

二、无瞋恚心;

三、无诤讼心;

四、柔和质直心;

五、得圣者慈心;

六、常作利益安众生心;

七、身相端严,众共尊敬;

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

是为八。

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无碍心,观者无厌。

[末学解说]

再有,娑竭罗(华言碱海,又翻龙王。即碱海中一百七十七龙王中第七龙王也。今独列此龙王者,谓是大权菩萨,位居十地之中,示现龙身,处于碱海。若降雨时,先布密云,端坐举念,其雨普洽。常随佛会,护法护民,其利甚博。所居宫殿,七宝严饰,与天无异。(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龙王!

如若断离瞋恚(谓于诸有情。欲为损害。内怀栽杌。乃至现为过患。总名瞋恚),即能获得八种喜悦心法(指七十五法或五位百法中之心法,心法有八,又名八识心王,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是哪八种呢?

一、没有损恼(言损恼者:即于诸受、不可乐故)心;

二、没有瞋恚(谓于诸有情。欲为损害。内怀栽杌。乃至现为过患。总名瞋恚)心;

三、没有诤讼心;

四、怀有柔和质直(指正直之心。佛道在悟达诸法实相,故质直心为修行者必具之心行)心;

五、得到圣者(圣者正也。发无漏智而证正理之人曰圣者。三乘之见道以上也)之慈心(对他人爱护、帮助、恻隐之心,称为“慈心”);

六、常作利益安乐众生之心;

七、身相端正庄严,受到众生共同尊敬;

八、因为和顺忍辱的缘故,而速生于梵世(又作梵色界、梵世天、梵世界、梵界。指梵天所支配之世界。又“梵世”一词亦可作为色界诸天之总称,盖以此界之人已离淫欲之故,而古来于印度,离欲、清净之行即称为梵行);

就是这八种。

如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者,今后成佛时,能获得无碍(自在通达而无障碍)心,所有观者没有厌烦。

注解:
【娑竭罗】:梵语娑竭罗,华言碱海,又翻龙王。即碱海中一百七十七龙王中第七龙王也。今独列此龙王者,谓是大权菩萨,位居十地之中,示现龙身,处于碱海。若降雨时,先布密云,端坐举念,其雨普洽。常随佛会,护法护民,其利甚博。所居宫殿,七宝严饰,与天无异。(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瞋恚】:谓于诸有情。欲为损害。内怀栽杌。乃至现为过患。总名瞋恚。FROM:【《阿毗达磨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

【三毒】:对于种种之境,所感受者,于是起想。其想有三:
  一、贪 对于顺境,所感乐受,而起贪欲之想,是谓之贪,贪者染着为性。
  二、嗔 对于违境,所感苦受,而起嗔恚之想,是谓之嗔,嗔者憎恚为性。
  三、痴 对于违顺诸境,苦乐诸受,而起与道理相违愚痴之想,是谓之痴,痴者迷暗为性。
  此三谓之毒者,毒以沉毒为义,从喻得名。如毒蛇毒药,触必伤人,服必伤命。此三亦尔,能害众生,坏其善心,故名为毒也。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三毒】:(术语)又曰三根:一、贪毒,引取之心,名为贪。以迷心对于一切顺情之境,引取无厌者。二、嗔毒,恚忿之心名为嗔。以迷心对于一切违情之境起忿怒者。三、痴毒,迷闇之心名为痴。心性闇钝,迷于事理之法者。亦名无明。此有二种,痴毒独起,名为独头无明。与贪毒共起,名为相应无明。贪毒等,必与痴毒相应而起也。智度论三十一曰:“有利益我者生贪欲,违逆我者而生嗔恚,此结使不从智生,从狂惑生,故是名为痴,三毒为一切烦恼根本。”大乘义章五本曰:“此三毒通摄三界一切烦恼,一切烦恼能害众生,其犹毒蛇,亦如毒龙,是故喻龙名为毒。”止观五曰:“四大是身病,三毒是心病。”同六曰:“心起三毒,即名三毒。”智度论十九曰:“一切三界无常,为三衰三毒火所烧。”涅槃经曰:“毒中之毒无过三毒。”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心法】:1、经典以外所传授的佛法。
  2、一切诸法,分为色法和心法二种,色法是指一切有形的物质,心法是指一切无形的精神。
  3、指七十五法或五位百法中之心法,心法有八,又名八识心王,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损恼】:瑜伽九十一卷三页云:言损恼者:即于诸受、不可乐故。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质直】:指正直之心。佛道在悟达诸法实相,故质直心为修行者必具之心行。据维摩经佛国品载,直心乃菩萨之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此谓直心者质直无谄,此心乃是万行之本。法华经寿量品(大九·四三中):“众生既信伏,质直意柔软;一心欲见佛,不自惜身命。时我及众僧,俱出灵鹫山,(中略)诸有修功德,柔和质直者,则皆见我身,在此而说法。”(方广大庄严经卷四)p6184FROM:【佛光大辞典】

【圣者】:(术语)圣者正也。发无漏智而证正理之人曰圣者。三乘之见道以上也。华严经六十二曰:“唯愿圣者,广为我说。”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慈心】:对他人爱护、帮助、恻隐之心,称为“慈心”。如方志敏《可爱的中国》:“这种哀叫,并不能感动那肥人和几个打手的慈心,他们反而哈哈的笑起来了。”佛教说菩萨修习“四无量心”,第一就是“慈心”。如《俱舍论》卷二九说:“无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舍。”“慈心”即为众生做善事,给予欢乐。佛家所说的“慈心”范围极大、对象极广。不分怨亲,故称“无量”。《大日经·住心品》说六十种心相,其中有“慈心”者,谓随顺慈法而修行。《增一阿含经》卷四七谓:修习“慈心”者,可得卧觉皆安、天护人爱、横灾不侵、得生梵天等种种善果。(李明权)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梵世】:梵语 brahmaloka,巴利语同。又作梵色界、梵世天、梵世界、梵界。指梵天所支配之世界。又“梵世”一词亦可作为色界诸天之总称,盖以此界之人已离淫欲之故,而古来于印度,离欲、清净之行即称为梵行。(佛藏经卷下)p4629FROM:【佛光大辞典】

【无碍】:自在通达而无障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内容,可以获知:

如若断离
瞋恚,能获得八种喜悦心法,即是:

一、无损恼心;二、无瞋恚心;三、无诤讼心;四、柔和质直心;五、得圣者慈心;六、常作利益安众生心;七、身相端严,众共尊敬;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瞋恚】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
瞋恚】?
什么是[贪][瞋][痴]呢?
就是负面的心念——[略说]为什么常说众生根器因缘不同,所以成就或果报不同?

【瞋、瞋恚】:六根本烦恼之一。对于有情、苦及苦具,心生憎恚,起诸恶业。《佛学名相》

【瞋恚】:谓于诸有情。欲为损害。内怀栽杌。乃至现为过患。总名瞋恚。FROM:【《阿毗达磨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

二、容易起【瞋恚】的项目
底下不同项目, 各有不同程度区别
迫害自己的对象又可分为[亲][疏]两类, 例如[心爱的人]或[亲人][朋友], 和[坏人][外人]或[自以为是的人]

被偷抢

被骗财

被(股市)套牢

被倒会

被骗感情

被骗色

被色眯眯的看

被丑人盯着看

被冤妄

被冤狱

被污辱

被污名

被抹黑

被误会

被误解

被陷害

被排挤

被遗弃

被忽视

被歧视

被鄙视

被责骂

被干樵(被骂脏话)

被咒骂

被恐吓

被降职

被撤职

被才非所用

被踩着头顶爬上去

被说没才华

被说能力差

被说虚有其表,表里不一

被说中看不中用

被说是米虫

被反驳

被唱反调

被兔朝(吐嘲,台湾话,当场被破斥出丑)

被嘲笑

被耻笑

被迫害

被强迫

被比较

被说烂

被忘恩负义

被不孝

被说不孝

被不疼爱

被失宠

被打杀

被强暴

被偷窥

被泄密

被毁容

被蚊子叮

被狗咬

被发现或说中隐私

被发现或说中真相

被发现或说中缺点

被说奸诈狡猾

被说长相很丑

被说是大嘴巴

被说会打老婆

被说怕老婆

被说不温柔

被说是男人婆

被说是个残废

被说做人很差

被说脾气差

被说没修行

被说假修行

被说修行修假的

被说读经读假的

被说是邪魔歪道

被说是邪知邪见

被说不明正法

被说着魔

天大的灾难都是修行最好的机会, 都是破除贪瞋痴和法相执着的机会
为什么生气不止, 为什么不能停止怨恨, 为什么觉得委屈难过
而错失了这个难得的机会
或许您可以写下生气怨恨委屈难过的原因和认知, 尝试思维它并找到解答
——这样您能不生气吗? 看看我们有多么容易生气和苦恼

三、为什么会生气,有【瞋恚】呢?
先谈谈人为什么会[生气]?
[生气]就是佛法中讲的[嗔]
会生气大都是因为欲望和执着无法满足,就容易产生冲突而生气,或因为不满足而不高兴而生气
[欲望]就是佛法中讲的[贪]
又或者因为[无明],所以就会生气
什么是[无明]? [无明]是佛法的名词,就是[痴]
[无明]就是不明白,不明白什么呢?
不明白[法界真相]和[世俗一切现象的因果和原理],这就叫[无明]
简单说就是没有智慧,就是没有智慧能看通透世俗,就是[愚痴]
所以,愚痴就容易执着和冲突,就容易坚持自己的世俗知见和立场,而对立,而生气和吵架
久了或经过累世轮回一直都没有智慧和方法能超越
这就会养成[习气],遇到事情就只会生气而没有能力解决
这就是[愚痴],就是[无明],就是[没有智慧]
就是以错误的知见来看世俗,而堕入六道轮回中,无法从中解脱
——贪嗔痴与戒定慧三种次第修行的原理
因为您对法界没有真正的透彻(这就是无明)
因为无明,所以就会引发累劫以来的第八识恶种子习气
所以,受到一般人觉得不合理的对待,您就着相了,念头就执着了,就会生气不舒服——[略说]念头的执着和造业,以及修行转念

四、【瞋恚】的果报、危害
什么是轮回的根本呢?
就是[贪欲][瞋念][愚痴]
——[略说]为什么常说众生根器因缘不同,所以成就或果报不同?
佛子!我不见一法为大过失,如诸菩萨于他菩萨起瞋心者。何以故?佛子!若诸菩萨于余菩萨起瞋恚心,即成就百万障门故。

何等为百万障?所谓:

不见菩提障;

不闻正法障;

生不净世界障;

生诸恶趣障;

生诸难处障;

多诸疾病障;

多被谤毁障;

生顽钝诸趣障;

坏失正念障;

阙少智慧障;

眼障;耳障;鼻障;舌障;身障;意障;

恶知识障;恶伴党障;

乐习小乘障;

乐近凡庸障;

不信乐大威德人障;

乐与离正见人同住障;

生外道家障;

住魔境界障;

离佛正教障;

不见善友障;

善根留难障;

增不善法障;

得下劣处障;

生边地障;

生恶人家障;

生恶神中障;

生恶龙、恶夜叉、恶乾闼婆、恶阿修罗、恶迦楼罗、恶紧那罗、恶摩睺罗伽、恶罗刹中障;

不乐佛法障;

习童蒙法障;

乐着小乘障;

不乐大乘障;

性多惊怖障;

心常忧恼障;

爱着生死障;

不专佛法障;

不喜见闻佛自在神通障;

不得菩萨诸根障;

不行菩萨净行障;

退怯菩萨深心障;

不生菩萨大愿障;

不发一切智心障;

于菩萨行懈怠障;

不能净治诸业障;

不能摄取大福障;

智力不能明利障;

断于广大智慧障;

不护持菩萨诸行障;

乐诽谤一切智语障;

远离诸佛菩提障;

乐住众魔境界障;

不专修佛境界障;

不决定发菩萨弘誓障;

不乐与菩萨同住障;

不求菩萨善根障;

性多见疑障;

心常愚暗障;

不能行菩萨平等施故,起不舍障;

不能持如来戒故,起破戒障;

不能入堪忍门故,起愚痴、恼害、瞋恚障;

不能行菩萨大精进故,起懈怠垢障;

不能得诸三昧故,起散乱障;

不修治般若波罗蜜故,起恶慧障;

于处、非处中无善巧障;

于度众生中无方便障;

于菩萨智慧中不能观察障;

于菩萨出离法中不能了知障;

不成就菩萨十种广大眼故,眼如生盲障;

耳不闻无碍法故,口如哑羊障;

不具相好故,鼻根破坏障;

不能辨了众生语言故,成就舌根障;

轻贱众生故,成就身根障;

心多狂乱故,成就意根障;

不持三种律仪故,成就身业障;

恒起四种过失故,成就语业障;

多生贪、瞋、邪见故,成就意业障;

贼心求法障;

断绝菩萨境界障;

于菩萨勇猛法中心生退怯障;

于菩萨出离道中心生懒惰障;

于菩萨智慧光明门中心生止息障;

于菩萨念力中心生劣弱障;

于如来教法中不能住持障;

于菩萨离生道不能亲近障;

于菩萨无失坏道不能修习障;

随顺二乘正位障;

远离三世诸佛菩萨种性障。 ——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生 ~ 华严经 普贤行品

五、如何断除【瞋恚】?
佛法是心法,就是教导众生转化凡夫贪嗔痴心念为正念来解脱轮回的法门—— 同样一件事情,心念好坏的差别和严重性
[戒][定][慧]刚好就是用来破除[贪][嗔][痴]
佛法是心法,什么是心法?
心法就是涉及观念和知见的方法或法门
观念和知见如果正确了,就是有智慧,就不无明和愚痴了
观念和知见如果正确了,就不会生气了,就不会有贪欲了
不是每个人一开始就能接受正确知见和观念的教导
所以大多数众生都早已经受到世俗错误知见和观念的污染,而且累世已经沾染了种种恶习
也因此,就算后来听到正确的知见和观念,可能无法接受
就算接受,可能也无法断除累世所累积的欲望和习气
这时候就需要[戒]和[定]的帮助,需要靠戒律来约束,和修持定力来降伏欲望和习气

因此,众生都需要靠[戒][定][慧]的修持来帮助自己解脱六道轮回的束缚
——贪嗔痴与戒定慧三种次第修行的原理
如何增上[定][慧]呢?

关于[智慧]的增长
深入经藏就是最好的方式,这就是[闻慧]
透过深入经藏,就能听闻各种次第的正知见,学习各种解脱法门,且逐渐明白各种原理和相貌
由佛法正知见,就能逐渐舍弃或破除种种世俗的凡夫知见或邪见
这些正知见和正确的观念(正确的解脱知见),要不断的复习和思维,逐渐强化和深入,这样才能取代凡夫俗见
有了正确的观念和知见,戒律就不会像背公式那样困难,会因为观念而自然且容易的融入生活
所以,有正确的观念,戒律就容易自然达成,守戒就不会困难
然后由生活中去思维和体验这些佛法正见和观念,就能逐渐明白原理,成就解脱智慧,达成[思慧]和[修慧]

再者,虽然有了正确的观念,但是累世习气和欲望可能还是无法顺利降伏
如果没有定力,往往就会陷入欲望和观念上的幻想,甚至引发外界干扰
这时候就需要修定,才不会因为没有定力而陷入狂慧的着魔状态

至于[定力]的修行
一样也是透过深入经藏,依照佛经上的教导,来明白如何修[定]
这些可以运用[拜佛][念佛][持咒][诵经],配合观照的各种次第和原理来实修(这点以前发过很多帖子了)
接下来就是透过规划定课或运用各种机会,实际不断的练习

关于定慧的观照,其实是相辅相成的
随时思维观照实义,契入氛围当中,这样可强化第八识的正见,也可增上定力
或由清净光明定境中,也能引发正思维,而发[慧]
——[戒定慧]与[定慧等观]
佛陀教导佛弟子

1。培养慈悲心,行善布施,让欲望升华,逐渐放下对世俗的贪着和执着
2。守持戒律,远离恶行,避免被贪嗔痴恶业一再腐蚀,这样心念才能逐渐清净
3。忍辱,能忍才能避免一再造恶,才能避免恶念恶行滚雪球般的变大
4。常行精进,透过实修实做,逐渐消除习气,产生定力
因为世俗的诱惑实在很多很大,所以要更多的实修功课来帮助自己不退转
5。要远离世俗纷扰处(尤其网路诤讼处),寻求寂静处(阿兰若处),以利禅定的修持
这点非常重要,因为世俗的引诱和干扰非常严重
透过日常生活和电视报纸杂志网路等媒体,就算佛弟子也难以抵挡诱惑和干扰
6。深入经藏,逐渐明白甚深实相,以出世间智慧破除世俗烦恼和疑惑
智慧是破除一切障碍的根本,所以实修者应逐渐深入甚深智慧

实修者对于以上六项重点都要一一检验和落实
这样逐渐落实六度才能有利修行,避免被世俗欲望所吞蚀,解脱生死轮回才能逐渐有把握

再者,对于四宏愿要能真实面对,好好落实,不要变成有口无心的口号

实修就要做好抉择,然后好好落实,这样才能逐渐看到成果
若是心口不一盲修瞎练或一曝十寒,那只是自欺欺人浪费时间

最后,请发愿求生极乐世界,这是最后的一道保障和宝藏
——爱欲是一切轮回的根源
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修习书写是法华经者,
当知是人、则见释迦牟尼佛,如从佛口、闻此经典,
当知是人、供养释迦牟尼佛,
当知是人、佛赞善哉,
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佛手摩其头,
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佛衣之所覆,

如是之人,不复贪着世乐,不好外道经书、手笔,
亦复不喜亲近其人、及诸恶者,若屠儿、若畜猪羊鸡狗、若猎师、若炫卖女色,
是人心意质直,有正忆念,有福德力,
是人不为三毒所恼,亦复不为嫉妒、我慢、邪慢、增上慢、所恼,
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贤之行。
——如何不被恶人,外道,女色所扰? 怎样消除嫉妒,我慢,贪瞋痴三毒? ~ 妙法莲华经

===========================================

通过学习上述内容,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了知产生【瞋恚】的原因,也就是为何会生气,很重要
会生气大都是因为欲望和执着无法满足,就容易产生冲突而生气,或因为不满足而不高兴而生气
因为[无明],所以就会生气
什么是[无明]? [无明]是佛法的名词,就是[痴]
[无明]就是不明白,不明白什么呢?
不明白[法界真相]和[世俗一切现象的因果和原理],这就叫[无明]
简单说就是没有智慧,就是没有智慧能看通透世俗,就是[愚痴]
所以,愚痴就容易执着和冲突,就容易坚持自己的世俗知见和立场,而对立,而生气和吵架
久了或经过累世轮回一直都没有智慧和方法能超越
这就会养成[习气],遇到事情就只会生气而没有能力解决
这就是[愚痴],就是[无明],就是[没有智慧]
就是以错误的知见来看世俗,而堕入六道轮回中,无法从中解脱

善知识讲的多好啊!反观自己,可不就是如此吗?

从前的末学,非常坚持自己的立场、观点、世俗知见,很爱固执己见
当与自己的立场、观点、知见不同时,就会生气,进而常和别人争执
当不顺自己的意或不能满足自己要求而又无能为力时,也会很不高兴
真的是不知道,其实这些都是因自己的愚痴、无明、没有智慧,还有累世的习气造成的

佛菩萨,善知识,老师慈悲
教导了解决的方法——学习修行佛法
佛法是心法,就是教导众生转化凡夫贪嗔痴心念为正念来解脱轮回的法门
佛法是心法,什么是心法?
心法就是涉及观念和知见的方法或法门
观念和知见如果正确了,就是有智慧,就不无明和愚痴了
观念和知见如果正确了,就不会生气了,就不会有贪欲了
虽然有了正确的观念,但是累世习气和欲望可能还是无法顺利降伏
如果没有定力,往往就会陷入欲望和观念上的幻想,甚至引发外界干扰
这时候就需要修定,才不会因为没有定力而陷入狂慧的着魔状态

至于[定力]的修行
一样也是透过深入经藏,依照佛经上的教导,来明白如何修[定]
这些可以运用[拜佛][念佛][持咒][诵经],配合观照的各种次第和原理来实修(这点以前发过很多帖子了)
接下来就是透过规划定课或运用各种机会,实际不断的练习

所以,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和知见,要断除习气
那么,如何树立正确的观念和知见呢?如何断除习气呢?
众生的知见,原先是世俗的,所以不能解脱
必须透过接受佛法知见,逐渐以佛法知见来取代自己原有的世俗知见
学佛就是转变知见,用佛法的知见来转换原本的错误知见——如何放下欲望和仇恨?如何解脱非人干扰?~转念,正观,解脱
透过深入经藏,就能听闻各种次第的正知见,学习各种解脱法门,且逐渐明白各种原理和相貌
由佛法正知见,就能逐渐舍弃或破除种种世俗的凡夫知见或邪见
这些正知见和正确的观念(正确的解脱知见),要不断的复习和思维,逐渐强化和深入,这样才能取代凡夫俗见
——[戒定慧]与[定慧等观]
用这些方法来消除您所谓习气的问题

如[圆觉经]所说,这三种方法都是契入实义的方便法,
由这三种方法,大家就可逐渐实修直到实证[不二]

以初浅的[奢摩他]来说
这是学习让自己静心的方法,
一般来说就是人或心念先离开问题处,
让自己有时间或空间运用平常练习[奢摩他]的方式来保持稳定
例如夫妻吵架,先离开现场,运用平常实修取静的方式来平息自己
方式例如静坐或念佛或打木鱼
所以,以初浅的[奢摩他]来说,这并没有觉照,这是取静而定
但是在佛经中更高深的[奢摩他]就并非如此,这边先不做讨论

以初浅的[三摩钵提]来说
这就是学习让自己[转念]的方法,让自己做[正向观照]
让自己转到好的观念和想法和氛围上
例如,夫妻吵架的时候,可以做慈心三昧观照,或观想佛光普照

以[禅那]来说
就是当下心念放下对立两边的执着,就是[不二]
例如,工作上遇到不如意,或夫妻有口角,种种心念上的分别执着
自己要能面对而放下心中对两边的执着
这必须要平常多学习实相义佛经,多思维实相义,多思维体会人生
这样才能在生活中的每个当下都拿出来运用
就是随时入实相义思维,而不执着两边
这就是当下面对问题,当下觉照
老实说,这确实不容易,
但是还是要练习,而且不是做不到,多练习逐渐就会进步,就会清晰

如[圆觉经]所说,以上三种都可练习,或先单独练习一种或两种——[略说]以三净观消除习气

如何驱除[负面习气][黑暗思想]? ~ 光明心的导引

另外,很多时候,当我们面对上述种种【瞋恚】的项目时
应当按照善知识的教导来转念、破解、甚至从中获得提升
天大的灾难都是修行最好的机会, 都是破除贪瞋痴和法相执着的机会
为什么生气不止, 为什么不能停止怨恨, 为什么觉得委屈难过
而错失了这个难得的机会
或许您可以写下生气怨恨委屈难过的原因和认知, 尝试思维它并找到解答————这样您能不生气吗? 看看我们有多么容易生气和苦恼
如果您正面临一些苦难,请不要过度烦恼和哀怨,或怪罪和迁怒他人
请您重新调整您面对事情和人生的心态和方向,静心思维检讨,虚心接受他人的逻辑和建议
因为,我们可能一直用错误的观念和态度在面对或处理生活上的各种事情
而现在,这可能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抉择,是一个反省和选择正确人生的好机会——正视并反省苦难的本源,随时用正面宽广的心态迎接未来
真正的实修者,如何修行面对不合理的对待,或人生的各种境界呢?
就是真正要把佛经上的法义实际运用出来,运用在生活上,运用在每分每秒
真正的实修者面对人生的各种情境,都会用佛法不断的提醒自己
用佛经上讲的种种正观去转化自己凡夫的知见和妄念
这都是要一点一滴实修出来的
一般人一开始当然会觉得困难,觉得不容易
不过,世界上或我们人生中的每一件事情,哪一件事情不是慢慢上手的呢?
所以,还是要一步一脚印,脚踏实地的做——[略说]念头的执着和造业,以及修行转念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95

[精进勋章]

13#
 楼主| 发表于 2024-7-5 13:29: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7-5 16:29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 [经文] --

复次,龙王!

若离邪见,即得成就十功德法。何等为十?

一、得真善意乐、真善等侣;

二、深信因果,宁殒身命,终不作恶;

三、唯归依佛,非余天等;

四、直心正见,永离一切吉凶疑网;

五、常生人天,不更恶道;

六、无量福慧,转转增胜;

七、永离邪道,行于圣道;

八、不起身见,舍诸恶业;

九、住无碍见,

十、不堕诸难;是为十。

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速证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

[末学解说]

再有,娑竭罗(华言碱海,又翻龙王。即碱海中一百七十七龙王中第七龙王也。今独列此龙王者,谓是大权菩萨,位居十地之中,示现龙身,处于碱海。若降雨时,先布密云,端坐举念,其雨普洽。常随佛会,护法护民,其利甚博。所居宫殿,七宝严饰,与天无异。(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龙王!

如若断离邪见(凡是不合正法的外道之见,都可以叫做邪见),即能得以成就十种功德(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法。是哪十种呢?

一、得到真善之意乐(心意获得满足而生快乐)、真善之同伴;

二、深信因果(谓修行之人,先须正信因果,业种虽久,终不败亡。岂有自作,他人受果?是以深信善恶果报,不生疑惑。以此翻破拨无因果之心也),宁殒身命,始终不作恶;

三、只归依佛(是归投依靠佛陀的指示而追求真理的意思),而非余天等外道;

四、直心(正直而无谄曲之心也)正见(正确的见解,亦即离诸邪知邪见的如实知见,为八正道之一),永离一切吉凶疑网((譬喻)疑惑交络譬如网);

五、常生于人道天道,不会堕入恶道;

六、有无量福慧(福德与智慧之二种庄严也),且会不断地增长更胜;

七、永离邪道(非理之行法也),行于圣道(圣者之道也。总称三乘所行之道);

八、不生起身见(五见之一,于身执实我之邪见也),舍离种种恶业(乖理之行谓之恶,身口意三者作事,谓为业);

九、安住于无碍(自在通达而无障碍)见,

十、不堕诸难;

就是这十种。

如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者,今后成佛时,能够快速证得一切佛法,成就自在(进退无碍,谓之自在。又心离烦恼之系缚,通达无碍。谓之自在)神通(变化莫测谓之“神”,通达无碍谓之“通”,合起来说,就是即能使人莫测他之所以,又能为所欲为而毫无障碍)。

注解:
【娑竭罗】:梵语娑竭罗,华言碱海,又翻龙王。即碱海中一百七十七龙王中第七龙王也。今独列此龙王者,谓是大权菩萨,位居十地之中,示现龙身,处于碱海。若降雨时,先布密云,端坐举念,其雨普洽。常随佛会,护法护民,其利甚博。所居宫殿,七宝严饰,与天无异。(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邪见】:1、五见使中,拨无因果之见,叫做邪见。2、凡是不合正法的外道之见,都可以叫做邪见。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功德】:梵语 guN!a。音译作惧曩、麌曩、求那。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景德传灯录卷三有如下记载,梁武帝问于菩提达磨(大五一·二一九上):“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盖此仅为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虽有非实。所谓真功德,乃净智妙圆、体自空寂,不求于世。往生论注卷上亦详论虚伪、真实之二种功德。大乘义章卷九(大四四·六四九下):“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胜鬘宝窟卷上本(大三七·一一中):“恶尽曰功,善满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又功德之深广喻为海,称功德海(梵 guN!a-sa^gara),其贵重如宝而谓功德宝(梵 guN!a-ratna),其他尚有功德藏、功德聚、功德庄严、功德林等多种名称。(维摩义记卷一(慧远)、仁王般若经疏卷上一(吉藏))((参见:利益)2809)p1566 FROM:【佛光大辞典】

【意乐】:心意获得满足而生快乐。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深信因果】:谓修行之人,先须正信因果,业种虽久,终不败亡。岂有自作,他人受果?是以深信善恶果报,不生疑惑。以此翻破拨无因果之心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归依佛】:是归投依靠佛陀的指示而追求真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直心】:(术语)正直而无谄曲之心也。维摩经佛国品曰:“直心是菩萨净土。”同菩萨品曰:“直心是道场。”楞严经一曰:“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注维摩一“肇曰:直心者,谓质直无谄,此心乃是万行之本。什曰:直心,诚实心也,发心之始始于诚实。”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见】:正确的见解,亦即离诸邪知邪见的如实知见,为八正道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疑网】:(譬喻)疑惑交络譬如网。法华经方便品曰:“无漏诸罗汉,及求涅槃者,今皆堕疑网。”智度论二十七曰:“从诸佛闻法,断诸疑网。”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福慧】:(术语)福德与智慧之二种庄严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见六道众生,贫穷无福慧。”华严经十一曰:“法界悉充满,福慧咸广大。”止观六曰:“菩萨者,福慧深利,道观双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邪道】:(杂语)非理之行法也。金刚经曰:“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圣道】:(术语)圣者之道也。总称三乘所行之道。华严经八曰:“具转圣道妙法轮。”成实论一曰:“圣道能破一切结使。”【又】八圣道支也。与八正道分同。(参见:圣道门)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身见】:(术语)五见之一,于身执实我之邪见也。梵云萨迦耶达利瑟致Satkayadrs!t!i,萨婆多宗译曰有身见,经部宗译曰怀身见,又译伪身见,大乘作移转身见,又作不实移转身见。常略之而云身见,皆是就所缘之法谓为身见也。若就能缘之迷情,则云我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恶业】:(术语)乖理之行谓之恶,身口意三者作事,谓为业。俱舍论光记十三曰:“造作为业。”即十恶五逆之所作。四十华严经四十曰:“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六波罗蜜经五曰:“无始所造恶业,如大千界所有微尘。”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碍】:自在通达而无障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自在】:(术语)进退无碍,谓之自在。又心离烦恼之系缚,通达无碍。谓之自在。法华经序品曰:“尽诸有结,心得自在。”唯识演秘四末曰:“施为无拥,名为自在。”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神通】:变化莫测谓之“神”,通达无碍谓之“通”,合起来说,就是即能使人莫测他之所以,又能为所欲为而毫无障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内容,末学以自己的次第归纳学习重点:

一、对【邪见】要了知

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关于【邪见】的专题,可以参阅:
透过《十善业道经》,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邪见】【邪淫】相关内容

二、如若断离邪见,能得以成就十种功德法,即是:

一、得真善意乐、真善等侣;二、深信因果,宁殒身命,终不作恶;三、唯归依佛,非余天等;四、直心正见,永离一切吉凶疑网;五、常生人天,不更恶道;六、无量福慧,转转增胜;七、永离邪道,行于圣道;八、不起身见,舍诸恶业;九、住无碍见,十、不堕诸难。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功德】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功德呢?
以佛法的[实相义](甚深佛法)来说
功德其实不是一种回馈或者回报,
其实功德并不是由别人给的, 也不是做了什么善事的回报
功德是众生原本俱足的, 不需要往外求, 因为功德其实就是佛性本体显露的圆满展现
当我们究竟显露自己原本圆满的佛性,我们就和佛菩萨一样,我们就和佛菩萨有一样的功德
因为佛性平等无差别,这才是真正的功德, 是指众生原本俱足的能力
所以实证佛性本体才是真正功德, 也就是成为佛菩萨才有功德
因为功德是指佛菩萨真正清净自在平等慈悲神通变化的能力

以功德的[方便义]来说
我们一般初学佛者所想要的功德福报,其实只是[有漏布施]的因果回报
例如,我们给人一个微笑,对方就给我们一个微笑, 这是因果回馈,反作用力
但是真正的功德不需要回馈, 真正的功德是本体佛性的清净自在, 不被轮回控制, 所以能超越六道轮回
因此佛在经上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些如果是有漏的(无法三轮体空)就不是波罗蜜(究竟圆满到达彼岸)
因为[一切方便义的功德]都是为了逐渐让众生恢复原有圆满佛性, 究竟到达彼岸(原本平等无差别的圆满佛性)
[念佛][持咒][诵经][施食][放生][回向][发愿][善行][六度]...等等一切佛法[方便义功德]都是如此
——[功德]的[方便义]和[实相义]
什么是功德呢?这讲过很多次了
功德是指原本就清净圆满的佛性,这在楞严经讲的很清楚
就是第八识清净后的庵摩罗识,这就会有圆满的功德能力
所以一般人想要有功德,这必须实证,逐渐清净第八识,让佛性显露
这样才能逐渐真正成就自身原本俱足的功德能力

佛经(例如密严经)中讲的很清楚,第八识有无穷的能力
清净的第八识作用能成就一切清净圆满功德,拥有佛菩萨的一切神通变化
相反的,凡夫第八识的恶习气种子则可以造就一切六道生死轮回
所以凡夫妄想神通,却不知道自己早就拥有神通,
只是自己弄错了方向,让第八识的神通作用,走向黑暗的一面
这就是法界的真相,这点也讲过多次了
知道这个真相很重要,由这真相就能分辨一般世俗外道和附佛外道
由这真相,就能知道世间一切法门究不究竟,是正是邪——[略说]功德和回向的实相和原理

二、【功德的相貌、实相
如果能信佛,能以佛法的智慧去看世间,
自然就能放下争执和执着,远离冲突和纷争,就能避免灾难和不幸,
自然就能广结善缘,福至心灵,得道多助,事事顺利
而这些福慧的实证,就是功德的相貌——信佛念佛能有福慧和功德的原理
一般众生对于功德没有真实正确的认识,只求表相功德

也因此,佛经就有次第和方便的差别,用意就是引导不同根器的众生
所以很多佛经都讲念佛持咒诵经的功德,这些功德法门就是佛菩萨的慈悲方便
只要众生有努力修行,好好念佛持咒诵经,断恶修善,佛菩萨就会满众生的愿望
所以这时候的功德是佛菩萨给的,是来自于佛菩萨的帮助,
是来自于佛菩萨的神通变化,并不是众生自己的功德

有人会说,为什么佛菩萨不施展神通把众生都变成佛呢
其实这刚刚讲过了,第八识拥有一切神通功德能力
但是第八识是由众生心念思维变化而造成不同后果
第八识如果充斥贪瞋痴习气,就造就恶道轮回
第八识如果逐渐清净,就能逐渐恢复佛性而成佛
所以第八识的爱染执着是要靠众生自己放下和清除的
众生自己不放下执着,佛菩萨也没有办法
佛菩萨只能帮忙众生改正观念,指导众生依照正确的方式来修行
由心念观念的改变和修正,就能逐渐净化第八识,而恢复清净圆满佛性

以上是关于功德的实相的略说——信佛念佛能有福慧和功德的原理

三、如何获得【功德】?
心量大就有功德,心量大,自然能与诸佛菩萨相印,功德不可思议
心清净心光明就能相应
心清净心光明就有功德——心清净心光明就有功德
忏悔心,清净心,光明心,慈悲心,欢喜心
这样就能生起真实功德(佛性)而令众生受益
真正有功德的是佛菩萨,所以真正利益改变众生的是佛菩萨——[超度众生]和[功德回向]的内涵和原理

怎样获得一切功德者 ~ 首楞严三昧经
===========================================

通过上述学习可以获知,成就十种功德法的原理是
是因断离邪见,而能令第八识逐渐清净
所以逐渐令佛性本体显露,进而逐渐成就众生原本俱足的能力

这些功德法并不是外求能求来的,也不是一种回馈或者回报
虽然是众生原本俱足的,但想要有功德,必须通过实修实证,恢复清净自性,才能获得

如何实修实证?如何恢复自性呢?可以参阅:
透过《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实修实证】相关内容
透过《中阿含经》中[光明心]相关内容,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如何【恢复自性】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95

[精进勋章]

14#
 楼主| 发表于 2024-7-7 00:08:1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用时 2 小时

-- [经文] --

尔时世尊复告龙王言:

“若有菩萨依此善业,于修道时,

能离杀害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长寿无夭,不为一切怨贼损害。

离不与取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最胜无比,悉能备集诸佛法藏。

离非梵行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其家直顺,母及妻子,无有能以欲心视者。

离虚诳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离众毁谤,摄持正法,如其誓愿,所作必果。

离离间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眷属和睦,同一志乐,恒无乖诤。

离粗恶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众会,欢喜归依,言皆信受,无违拒者。

离无义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言不虚设,人皆敬受,能善方便,断诸疑惑。

离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所有,悉以慧舍,信解坚固,具大威力。

离忿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速自成就无碍心智,诸根严好,见皆敬爱。

离邪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恒生正见敬信之家,见佛、闻法、供养众僧,常不忘失大菩提心。

是为大士修菩萨道时,行十善业,以施庄严,所获大利如是。

[末学解说]

这时,世尊又告诉娑竭罗(华言碱海,又翻龙王。即碱海中一百七十七龙王中第七龙王也。今独列此龙王者,谓是大权菩萨,位居十地之中,示现龙身,处于碱海。若降雨时,先布密云,端坐举念,其雨普洽。常随佛会,护法护民,其利甚博。所居宫殿,七宝严饰,与天无异。(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龙王说:

“如若有菩萨依照这些善业(好的行为或造作,如五戒十善等善事是),在修道(修行正道)时,

因能断离杀害而行布施的缘故,会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会长寿无夭折,不会被一切怨贼(害人之命夺人之财者)损害。

因能断离不与取(他人不与而自取即偷盗)而行布施的缘故,会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会最胜无比,悉能备集诸佛法藏(又名佛法藏,或如来藏,即法性的道理,因法性含藏无量的性德,故名)。

因能断离非梵行(作不净行。意指行淫事。比丘、比丘尼犯此,将遭僧团摈逐,属于四波罗夷罪之一。在家之淫戒,称为邪淫戒;对此,非梵行戒乃出家之淫戒)而行布施的缘故,会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会其家直顺,其母及妻子,不会被以欲心对待。

因能断离虚诳语(十恶业之一。以恶心故欺他人之言语也)而行布施的缘故,会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会远离各种毁谤,能摄持正法(真正之道法也),如其誓愿,所作必能成就。

因能断离离间语(离间人家和好的言语,是十恶业之一)而行布施的缘故,会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会眷属和睦,同一志乐,永远没有违和诤论。

因能断离粗恶语(即恶口,亦即以粗话骂人。十恶业之一)而行布施的缘故,会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众会(诸众之会合也),会欢喜归依(归投依靠的意思),其所言都会被相信接受,没有违拒者。

因能断离无义语(没有意义的言语)而行布施的缘故,会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其言不会虚设,人们都会尊敬接受,能以善方便,断除诸疑惑。

因能断离贪求心而行布施的缘故,会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所有,都会以智慧布施,信解(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坚固,具足大威力。

因能断离忿怒(忿恨嗔怒)心而行布施的缘故,会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会快速自己成就无碍(自在通达而无障碍)心智(心与智。心为体,智为用,体用二者并举,故称心智),诸根庄严妙好,见道者都会敬爱。

因能断离邪倒心而行布施的缘故,会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会一直生在正见(正确的见解,亦即离诸邪知邪见的如实知见,为八正道之一)敬信之家,见佛、闻法、供养众僧,常不忘失大菩提心(指众生的觉性,即自心本性,又名自然智)。

这些是大士(菩萨的通称。士是事的意思,指成办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大事业的人,如观世音菩萨即叫做观音大士)修菩萨道(菩萨之修行。即修六度万行,圆满自利利他,成就佛果之道。故菩萨道乃成佛之正因,成佛乃菩萨道之结果;欲成佛,必先行菩萨道)时,行十善业,以布施庄严,所获得的广大利益。

注解:
【娑竭罗】:梵语娑竭罗,华言碱海,又翻龙王。即碱海中一百七十七龙王中第七龙王也。今独列此龙王者,谓是大权菩萨,位居十地之中,示现龙身,处于碱海。若降雨时,先布密云,端坐举念,其雨普洽。常随佛会,护法护民,其利甚博。所居宫殿,七宝严饰,与天无异。(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善业】:好的行为或造作,如五戒十善等善事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修道】:1、修行正道。2、菩萨于见道之后,再进一步,登入初地,渐进而至十地,此时称为“修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怨贼】:(杂名)害人之命夺人之财者。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如毒蛇,如怨贼,如空聚。”遗经曰:“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不与取】:(术语)他人不与而自取即偷盗。五戒中第二戒也。智度论十三曰:“不与取者,知他物,生盗心。取物去。离本处。物属我。是名盗。”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藏】:1、又名佛法藏,或如来藏,即法性的道理,因法性含藏无量的性德,故名。2、唐时高僧,本康居国(在今新疆省北部)人,武后赐号贤首,为华严宗之第三代祖。  3、(参见:法藏比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非梵行】:梵语 a-brahma-carya,巴利语 a-brahma-cariya。又作不净行。意指行淫事。比丘、比丘尼犯此,将遭僧团摈逐,属于四波罗夷罪之一。在家之淫戒,称为邪淫戒;对此,非梵行戒乃出家之淫戒。(禅戒篇)((参见:四波罗夷)1720)p3712FROM:【佛光大辞典】

【虚诳语】:(术语)十恶业之一。以恶心故欺他人之言语也。俱舍论十六曰:“于所说义异想发言,及所诳者解所说义染心不误成虚诳语。若所诳者未解言义此言是何?是杂秽语。”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法】:(术语)真正之道法也。理无差曰正。以三宝中之法宝,教理行果之四者为体。无量寿经上曰:“弘宣正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离间语】:离间人家和好的言语,是十恶业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粗恶语】:即恶口,亦即以粗话骂人。十恶业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众会】:(术语)诸众之会合也。幻士仁贤经曰:“于时目连在众会前。”法华经序品曰:“天龙鬼神等众会之心。”梵语杂名曰:“众会钵刺沙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归依】:归投依靠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义语】:没有意义的言语。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信解】:(术语)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法华经序品曰:“种种信解,种种相貌。”同嘉祥疏二曰:“信解者,始名为信,终称为解。又钝根为信,利根为解。”同七曰:“信破邪见,解破无明。”【又】七贤之第三。(参见:七贤)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忿怒】:忿恨嗔怒。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碍】:自在通达而无障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心智】:心与智。心为体,智为用,体用二者并举,故称心智。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大八·八二八上):“口常说法非无义,心智寂灭无缘照。”p1407FROM:【佛光大辞典】


【正见】:正确的见解,亦即离诸邪知邪见的如实知见,为八正道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菩提心】:指众生的觉性,即自心本性,又名自然智。

【大士】:菩萨的通称。士是事的意思,指成办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大事业的人,如观世音菩萨即叫做观音大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萨道】:梵语 bodhisattva-carya^。<一>菩萨之修行。即修六度万行,圆满自利利他,成就佛果之道。故菩萨道乃成佛之正因,成佛乃菩萨道之结果;欲成佛,必先行菩萨道。(法华经卷一)
 <二>指大乘佛教。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教法。(灌顶经卷十二)p5226FROM:【佛光大辞典】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内容,可以获知:

“大士修菩萨道时,行十善业,以施庄严,所获大利如是”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归纳学习重点:

一、能够获得上述大利益,是因为行十善业而布施的缘故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关于【布施】的专题,可以参阅:
透过《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布施】相关内容

二、菩萨行者,修菩萨道——行十善业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关于【菩萨行者】的专题,可以参阅:
透过《维摩诘所说经》中“如何在娑婆世界行菩萨道无过失,而能往生净土?”,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菩萨行者】相关内容

这一日,和善友交流学习佛法、修行佛法的心得
友人虽然学习思维佛经,但她却认为自己“不信”
末学与她辩论了几个小时,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方面,末学有一种书到用时方恨少,学习的还不够多、不够深、不够精的感受
一方面,末学体会到,众生性无量,每一个人观念、心念的形成都有相应的原因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众生性】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众生性】呢?
一般来说,众生性就是凡夫性,就是指一般众生的习性和其中原理(也就是性的养成和演化或特质和表现)
如果由贪瞋痴慢疑等恶性或慈悲善良等善性来区分,分布六道中的不同众生也有不同众生性
人有人性,天人有天性,阿修罗有修罗性,畜生有畜生性....
——什么是:佛性,法性,菩萨性,众生性,明心见性?
「众生性」就是众生的一切行为和心理特质——由「我是歌手」看生活中的「法性」和「众生性」--前言

二、了知【众生性】的作用
明白了「法性」和「众生性」,因此能明白一切相和众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能明白六道轮回的原理和现象
也更能随顺众生的特质和习气而给予不同的方便教导,引领众生学习佛法,普渡众生,解脱轮回
由了解各种表相的差异和其中的原理特性,宽大心量和思维,引导众生认识更生活更深更真实的佛法——由「我是歌手」看生活中的「法性」和「众生性」--前言

三、了知【众生性】的方法
因为菩萨能知苦、觉苦、救苦,
菩萨普入十方众生界,能关怀六道轮回的各种众生,将心比心,所以能知众生性,能解众生苦
如果我们在心念上不能感动,那就是没有同理心,就是没有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信念和精神
也就是,自己在苦上面没有深入体会(可能自己还以苦为乐,无法解脱),对于众生的苦,也就不能感同身受
从心量上来看,就是自己还太自私、不懂关怀,平常只专注在自己身上,没有牺牲奉献的精神,这就是心量太狭小
也因此,无法明白「法性」(因为自己没有深入诸法,没有法门无量誓愿学)和「众生性」(因为自己没有体念、关怀众生)——「觉有情」
经常,在我们周遭
透过亲友或同事的任何表情或举动,我们都能感受到他们的心念和情绪
又或者路上看到狗,我们也能知道这只狗凶不凶
又或者,如果别人对我们不友善,我们也能马上感受到
又或者,看到旁人苦着脸,我们也能知道对方很沮丧很痛苦

其实心念的感受就是这么容易
一切众生都能很轻易的感受到周遭其他众生的善意或恶意,开心或懊恼等种种情绪
只是一般人太在乎自己太自我主义,所以忽略了旁人的感受,不懂良性互动
因此,身为佛法的实修者更应该时常反观自照检讨自己
好好想我们平常生活中,是否以不好的心念或表情或举动,对待了周遭的亲友同事和一切众生

如果我们不愿意别人那样对待我们,我们也不应该那样对待他们
如果我们是个修行人,那更应该随时反问自己的心念和行为,是否真正广结善缘,还是缔结恶缘而不自知

佛法就是心法,而心法就是像上面这样的心念法门
虽然许多人自称佛弟子,但是您真正学佛了吗?
您懂心法吗?您知道您的起心动念吗?您扩展您的心量了吗?
您能转化自己的凡夫心念契入佛法的清净光明氛围吗?并进而引导周遭的人融入光明吗
?——「佛门菩萨心法」:知众生心,知众生性

四、【众生性】不同,教法的次第也不同
佛法有深有浅,用以适应不同次第和因缘的众生
「浅的」由一般所认为的佛法带领众生学习一些基础的佛法知识和修行方法
「深的」则由生活中的每个当下来领悟每一人事物的原理和关联
——由「我是歌手」看生活中的「法性」和「众生性」--前言

比如,针对[苦行]:
佛陀对于「一般娑婆众生」和「小乘行者」说:「苦集灭道」,诸行无常,一切皆苦(有受皆苦)
这是因为这类众生常因世俗表相而苦,因为内心对外在的贪欲无法满足而苦,因此,必须舍欲才能离苦
所以,对于这类根器众生,佛陀教导:「出离心」和「解脱道」,以远离世俗和「无我」「空」解脱世俗苦

对于大乘发心的行者来说,则能超越世俗表相和苦,而着重在「正向心」和「精神的次第」上面
所以,对于「初学的大乘菩萨根器行者」,则教导:在心量上,以「慈悲喜舍」大乘四无量心,不畏诸苦而能入世普渡众生
在观行上,有许多不同于小乘的观行禅定方法,主要以「清净、光明、喜乐」为主,「小乘」则以「苦观」和「空观」为主

然后对于「累世久修的菩萨行者」,则讲佛法甚深实义「不二」「中道」法门。
由上面的说明可知,上面这三种不同次第的行者,对于苦也有不同的认知,所以修行或观行的方法也不同。
「一般娑婆众生」和「小乘行者」因为被苦所着,所以,以「体认世间苦」和「以空离苦」为修行
对于「初学的大乘菩萨根器行者」,则以「入世超越世间苦」和「发无量心」「行无量门」为修行
对于「累世久修的菩萨行者」来说,则以「不二」「中道」圆满成佛为主。
——以「法性原理」和「众生性」来看『苦行』的真假与可否

比如针对[无我]:
如果是因为自己身心上的问题,例如被病痛所苦,而以[无我]为号,希望空掉我而舍掉病苦
从次第上来说,这也是可行的,这是属于[凡夫]入[小乘]的阶段,对初学者来说是可以的

不过,如果原本的称号是大乘的[蓮心],以佛性本心为号,发露种种善性和菩萨性
却因为自己凡夫病苦而堕入凡夫心性,想以[无我]来舍苦
这反而就是从大乘本心堕入为凡夫心(执着病苦)或小乘心(以小乘无我来舍苦)

但是,如果是为了普渡众生而入众生界,而发起广大无我心,这却又是属于大乘心
当然又与上数几种情况不同了

所以,无我两字,根据众生次第与心量不同,情况与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以[法性]和[众生性]来看[无我]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95

[精进勋章]

15#
 楼主| 发表于 2024-7-7 13:05: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7-7 21:30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 [经文] --

龙王!举要言之,行十善道,

以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

忍辱庄严故,得佛圆音,具众相好;

精进庄严故,能破魔怨,入佛法藏;

定庄严故,能生念、慧、惭、愧、轻安;

慧庄严故,能断一切分别妄见;

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


悲庄严故,愍诸众生,常不厌舍;


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


舍庄严故,于顺违境,无爱恚心;


四摄庄严故,常勤摄化一切众生;

念处庄严故,善能修习四念处观;

正勤庄严故,悉能断除一切不善法,成一切善法;

神足庄严故,恒令身心轻安、快乐;

五根庄严故,深信坚固,精勤匪懈,常无迷忘,寂然调顺,断诸烦恼;

力庄严故,众怨尽灭,无能坏者;

觉支庄严故,常善觉悟一切诸法;

正道庄严故,得正智慧常现在前;

止庄严故,悉能涤除一切结使;


观庄严故,能如实知诸法自性;

方便庄严故,速得成满为、无为乐。


[末学解说]

娑竭罗(华言碱海,又翻龙王。即碱海中一百七十七龙王中第七龙王也。今独列此龙王者,谓是大权菩萨,位居十地之中,示现龙身,处于碱海。若降雨时,先布密云,端坐举念,其雨普洽。常随佛会,护法护民,其利甚博。所居宫殿,七宝严饰,与天无异。(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龙王!归纳总结来说,行十善道(十种良善的行为是通向善处的道路)。

因以戒(防非止恶的意思,不但恶事不可做,就是恶的念头也不许有。又名清凉,因人能止恶行善,则必心安理得,俯仰无愧,故心无热恼而得清凉)庄严(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的缘故,所以能生出一切佛法之义利(义与利相应,义必有利,故曰义利),满足大愿;

因忍辱(译曰忍辱,忍受诸侮辱恼害而无恚恨也,六波罗蜜之一)庄严(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的缘故,所以能获得佛之圆音(圆妙之声音,指佛语),具足种种相好;

因精进(勇猛修善法,断恶法之心作用也)庄严(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的缘故,所以能破魔怨(指恶魔。因恶魔向人行恶,为人之怨敌,故称魔怨),证入佛法藏(如来藏也,如来藏中藏恒沙之佛法,故名佛法藏,即真如之理体也);

因定(心住于一境而不散乱)庄严(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的缘故,所以能生出念(指观念、口念、心念。观念,即观想佛体、佛法等)、慧(分别事理决断疑念之作用也。又通达事理之作用也。又智与慧虽为通名,然二者实相对。达于有为之事相为智,达于无为之空理为慧)、惭、愧、轻安(心所名。与善心相应而起,使心堪于其事,使身轻乐安稳之心作用也);

因慧(分别事理决断疑念之作用也。又通达事理之作用也。又智与慧虽为通名,然二者实相对。达于有为之事相为智,达于无为之空理为慧)庄严(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的缘故,所以能断除一切分别(思量识别诸事理曰分别,是为心心所之自性作用,故以为心心所之异名也)妄见(虚妄的见解,如我见、边见等是);

因慈(所谓慈,即友爱之心)庄严(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的缘故,所以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恼害者:谓于亲财等匮乏中,因自邪计所生诸苦,修厌背想);

因悲(悲,即同情他人的受苦)庄严(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的缘故,所以怜愍一切众生,恒常不会厌舍;

因喜(喜,即喜悦他人之享有幸福)庄严(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的缘故,所以见道修善者,心中不会嫌气嫉妒;

因舍(舍,即舍弃一切冤亲之差别相,而平等亲之)庄严(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的缘故,所以在顺境、违境,都没有爱恚(贪爱与嗔恚之二惑也)之心

因四摄(即菩萨摄受众生,令其生起亲爱心而引入佛道,以至开悟之四种方法)庄严(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的缘故,所以能常勤摄化(摄受化益之略称。即佛菩萨施慈悲手,摄受众生,化益救度之。犹言接化、教化。摄化、利益众生,称为摄化利生。因众生根机不同,而以各种方法摄化,称为摄化随缘)一切众生;

因念处(念,为能观之智;处,为所观之境。即以智慧观察对境,而留住意念于此)庄严(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的缘故,所以善能修习四念处观(小乘行人于五停心观之后修四念处观也。依五停心以止行人之乱心,是为奢摩他,依四念处以发行人之观慧,是为毗婆舍那。一身念处,观身为不净也。身为父母所生之肉身,身之内外,污秽充满,无些净处,故观身为不净。二受念处,观受为苦也,受为苦乐之感,乐从苦之因缘而生,又生苦乐,世间无实乐,故观受为苦。三心念处,观心为无常也,心为眼等之心识,念念生灭,更无常住之时,故观无为常。四法念处,观法为无我也,法为除上三者所余之一切,法无自主自在之性,故观为无我。是就苦之一谛而修四念处也。吾人苦谛之依身,有此身受心法四义,故就身受心法,而观不净苦无常无我,次第破常乐我净之四种颠倒。故仅有四者而不增不减也。此四念处以慧为体,慧之力能使念身受心法所观之处,故名念处,又慧之力能使念住于所观之处,故名念住);

因正勤(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此四正勤就是精进,精进努力修习此四种道法,以策励身口意,断恶生善)庄严(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的缘故,所以都能断除一切不善法,成就一切善法(合理益世之法,如五戒、十善是世间的善法,三学、六度是出世间的善法);

因神足(即得如意自在之神通力)庄严(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的缘故,所以恒令身心轻安(心所名。与善心相应而起,使心堪于其事,使身轻乐安稳之心作用也)、快乐;

因五根(指眼等之五根,眼根能生眼识,耳根能生耳识,鼻根能生鼻识,舌根能生舌识,身根能生身识)庄严(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的缘故,所以深信(以深固之心信法也)坚固,精勤不懈怠,恒常无迷惑遗忘,寂然(即指寂静无事之状态,或心中呈现平静澄澈之境地)调顺,断除一切烦恼;

因力(机能、能力之意。(一)指十波罗蜜中之第九,即称力波罗蜜。(二)指思择力、修习力。(三)自力、他力。(四)指产生菩提心之力有自力、他力、因力、方便力等四力)庄严(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的缘故,所以众怨尽数灭尽,没有能破坏者;

因觉支(觉,指菩提、开悟;支,指成分、要素。意指构成修行道法之内容)庄严(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的缘故,所以能够常善觉悟(觉醒了悟之意。即体得真理、开发真智)一切诸法;

因正道(指中正之道,即趣向涅槃之正直大道;亦即无漏正真之道,系相对于邪道而言。又作正真道。广义言之,与邪道恶道相对之佛道即称正道;三乘所行之道亦称正道。狭义言之,则指正见、正业等八正道)庄严(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的缘故,所以能获得正智慧常现在前;

因止(即禅定之异名也)庄严(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的缘故,所以全部能洗涤清除一切结使(结与使。结与使都是烦恼的别名,烦恼能系缚身心,结成苦果,故称为“结”,能使众生沉溺于生死苦海,故又名为“使”。结有九结,使有十使);

因观(观察妄惑之谓,又达观真理也)庄严的缘故,所以能如实了知诸法之自性(诸法各自有不变不改之性,是名自性);

因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庄严(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的缘故,所以能快速获得成就圆满有为(有因缘造作之法)、无为(无因缘的造作,即真如的别名)之乐。

注解:
【娑竭罗】:梵语娑竭罗,华言碱海,又翻龙王。即碱海中一百七十七龙王中第七龙王也。今独列此龙王者,谓是大权菩萨,位居十地之中,示现龙身,处于碱海。若降雨时,先布密云,端坐举念,其雨普洽。常随佛会,护法护民,其利甚博。所居宫殿,七宝严饰,与天无异。(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十善业道】:十种良善的行为是通向善处的道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戒】:防非止恶的意思,不但恶事不可做,就是恶的念头也不许有。又名清凉,因人能止恶行善,则必心安理得,俯仰无愧,故心无热恼而得清凉。璎珞本业经说:“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庄严】:1、装饰的意思。2、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义利】:(术语)义与利相应,义必有利,故曰义利。佛地经论一曰:“义利。现益名义,当益名利。”大日经疏七曰:“于一一真言,皆具能成就一切义利。”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忍辱】:(术语)梵语羼提Ks!a%nti,译曰忍辱,忍受诸侮辱恼害而无恚恨也,六波罗蜜之一。法界次第下之上曰:“羼提,秦言忍辱。内心能安忍外所辱境,故名忍辱。”维摩经佛国品曰:“忍辱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三十二相庄严,众生来生其国。”注“肇曰:忍辱和颜,故系以容相,而岂直形报而已。”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精进】:(术语)又曰勤。小乘七十五法中大善地法之一,大乘百法中善心所之一。勇猛修善法,断恶法之心作用也。唯识论六曰:“勤谓精进,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辅行二曰:“于法无染曰精,念念趣求曰进。”慈恩上生经疏下曰:“精谓精纯无恶杂故,进谓升进不懈怠故。”华严大疏五曰:“精进,练心于法名之为精,精心务达目之为进。”维摩经佛国品曰:“精进是菩萨净土。”案汉书,召属县长吏,选精进掾史。注:精明而进趣也。此为精进二字之出处。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圆音】:圆妙之声音,指佛语。楞严经卷二(大一九·一一一上):“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此外,据法华玄义释签与唯识论载,此土之众生耳根较利,释尊遂依音声,假立名、句、文等,而宣演大法,称为圆音一演;若于诸佛国土,则依光明妙香味等而为说法。(大乘起信论、释摩诃衍论卷一)p5403FROM:【佛光大辞典】

【魔怨】:指恶魔。因恶魔向人行恶,为人之怨敌,故称魔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八(大八·九○○上):“安处不动,犹若金刚,以智慧剑斩烦恼贼、破生死军、摧伏魔怨、荷负一切,令诸众生皆得解脱。”(说无垢称经卷二、卷六)p6887 FROM:【佛光大辞典】

【佛法藏】:(术语)如来藏也,如来藏中藏恒沙之佛法,故名佛法藏,即真如之理体也。维摩经法供养品曰:“能令众生入佛法藏。”无量寿经上曰:“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同净影疏曰:“如来藏中,过恒沙法,名佛法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定】:心住于一境而不散乱。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念】:<一>梵语 smr!ti 或 smriti,巴利语 sati。心所(心之作用)之名,即对所缘之事明白记忆而不令忘失之精神作用。又作忆。于俱舍宗,以之为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列为五别境之一。以其具有殊胜力,而为五根、五力之一,称为念根、念力。“失念”即相反义。(品类足论卷一、俱舍论卷四、成唯识论卷五、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
 <二>指观念、口念、心念。观念,即观想佛体、佛法等;口念,即以口称佛之名号,又作称名念佛;心念,为口念之对称,即以心想念佛菩萨等,或谓与观念同义。此类观念、口念、心念等之摄念法门,散见于诸经论中,如增一阿含经卷一之十念品、卷二广演品、诸经要集卷三所详说之“十念”,即为十种观想、思念,以思想十个对象,止息妄想,令心不动乱。详称十随念,即(一)念佛(梵 buddha^nusmr!ti),专精系想如来之相好功德。(二)念法(梵 dharma^nusmr!ti),专精系想修行轨则及诸佛教法。(三)念众(梵 san%gha^nusmr!ti),又作念僧。专精系想四双八辈之圣众。(四)念戒(梵  s/i^la^nusmr!ti),专精系想持戒能止诸恶、成就道品。(五)念施(梵 tya^ga^nusmr!ti),又作念舍。专精系想布施能破悭贪,生长福果,利益一切,而无后悔心及求报心。(六)念天(梵 deva^nusmr!ti),专精系想诸天成就善业,感得胜身,众福具足;我亦如是修善业,感得如是身。(七)念休息(梵 upasama^nusmr!ti),专精系想于寂静之处闲居,屏息一切缘务,修习圣道。(八)念安般(梵 a^na^pa^nasmr!ti),又作念入出息。安般,为安那般那之略称,指入出息。念安般,即专精系想,摄心静虑,数出入息,觉知其长短,除诸妄想。(九)念身非常(梵 ka^yagatasmr!ti),又作念身。专精系想此身为因缘假和合,发毛、爪齿等无一为真实常住者。(十)念死(梵 maraN!asmr!ti),专精系想人生如梦幻,不久即将散坏。其中,初三者称为三念,初六者称为六念、六随念、六念处,初八者称为八念。
 于上记所举之十随念,大乘义章卷十二另有开合,即于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六念,加念出入息、念死、念灭、念身,而成十念。光赞般若经卷七就菩萨之行法,列举念佛、念法、念圣众、念戒、念布施、念天、念恬泊、念无所起、念观身、念当终亡等十念。菩萨受斋经亦谓菩萨受斋戒有十念,当护之、思惟之,惟经文中仅列举九项,即:念过去佛、念未来佛、念一切十方之现在佛、念尸波罗蜜持戒、念禅波罗蜜、念沤和拘舍罗、念般若波罗蜜、念禅三昧六万菩萨在阿弥陀佛所、念过去当来今现和上阿阇黎等。此外,弥勒所问经亦有“慈等十念”之说,谓根机较殊胜之菩萨,可藉忆念慈、悲等十法即能往生净土。另如净土宗之重要称念法门中,有“称名十念”之说,乃指念佛相好或称名念佛时,心无他想,凝思系念,相续十忆念;或指十声之称名念佛。(俱舍论卷四、大乘广五蕴论)((参见:十念)445)
 <三>行五法之一。即念世间为欺诳不实者,毋须眷恋;而知珍视禅定、智慧等之修行。((参见:行五法)2552)
 <四>菩萨位次之名,即十信位中之第二位。((参见:十信)454)
 <五>指极短之时间。诸经论中,以一刹那、六十刹那,或九十刹那等,称为一念。(大智度论卷十五、卷六十、摩诃止观卷三之三)((参见:一念)48、“刹那”3731)p3206FROM:【佛光大辞典】

【慧】:(术语)分别事理决断疑念之作用也。又通达事理之作用也。又智与慧虽为通名,然二者实相对。达于有为之事相为智,达于无为之空理为慧。唯识论九曰:“云何为慧?于所观境简择为性,断疑为业。谓观得失俱非境中,由慧推求,得决定故。”俱舍论四曰:“慧谓于法有简择。”大乘义章二曰:“于缘决定为缘。”同十曰:“观达为慧。”同二十本曰:“慧者据行方便观达名慧,就实以论,真心体明,自性无闇,目之为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轻安】:(术语)心所名。与善心相应而起,使心堪于其事,使身轻乐安稳之心作用也。俱舍论四曰:“轻安者,谓心堪任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分别】:(杂语)思量识别诸事理曰分别,是为心心所之自性作用,故以为心心所之异名也。法华经曰:“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发智论一曰:“法归分别,圣归涅槃。”成实论三曰:“法归分别,真人归灭。”唯识述记七末曰:“言分别者,有漏三界心心所法,以妄分别为自体故。”俱舍光记二十曰:“毗婆阇(Vibha%jya)名分别。”三界之心心所以虚妄之分别为自性,即妄于无我无法之上,而分别我法也,故称之为分别之惑,断此分别之惑,谓之无分别慧。慈恩寺传七曰:“菩萨以分别为烦恼,而分别之惑坚类金刚,唯此经所诠无分别慧,乃能除断,故曰能断金刚般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妄见】:虚妄的见解,如我见、边见等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慈悲喜舍】:即四无量心。(参见:四无量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无量心】: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与一切众生乐,名“慈无量心”;拔一切众生苦,名“悲无量心”;见人行善或离苦得乐,深生欢喜,名“喜无量心”;如上三心,舍之而不执著,或怨亲平等,不起爱憎,名“舍无量心”。因此四心普缘无量众生,引生无量之福,故名“无量心”。平等利益一切众生,故又名“四等心”。此四心若依禅定而修,则生色界梵天,故又名“四梵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无量心】:四种广大的利他心。即为令无量众生离苦得乐,而起的慈、悲、喜、舍四种心,或入慈、悲、喜、舍四种禅观。又称四无量、四等心、四等、四梵住、四梵行、无量心解脱。所谓慈,即友爱之心。悲,即同情他人的受苦。喜,即喜悦他人之享有幸福。舍,即舍弃一切冤亲之差别相,而平等亲之。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四摄】:即菩萨摄受众生,令其生起亲爱心而引入佛道,以至开悟之四种方法。四摄法又作四摄事、四事摄法,简称四摄、四事,四摄即一、布施摄,又作布施摄事、布施随摄方便,即以无所施之心施受真理(法施)与施舍财物(财施)。谓若有众生乐财,则布施财;若乐法,则布施法,令起亲爱之心而依附菩萨受道。二、爱语摄,又作能摄方便爱语摄事、爱语摄方便,谓依众生之根性而善言慰喻,令起亲爱之心而依附菩萨受道。三、利行摄,又作利行摄事、利益摄、令入方便,谓行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令生亲爱之心而受道。四、同事摄,又作同事摄事、同事随顺方便,谓亲近众生同其苦乐,并以法眼见众生根性而随其所乐分形示现,令其同沾利益,因而入道。见《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等。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恼害】:瑜伽八十六卷五页云:恼害者:谓于亲财等匮乏中,因自邪计所生诸苦,修厌背想。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爱恚】:(术语)贪爱与嗔恚之二惑也。大集经三曰:“离爱恚故,一切世间,供养恭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摄化】:摄受化益之略称。即佛菩萨施慈悲手,摄受众生,化益救度之。犹言接化、教化。摄化、利益众生,称为摄化利生。因众生根机不同,而以各种方法摄化,称为摄化随缘。p6845 FROM:【佛光大辞典】

【念处】:梵语 smr!ty-upastha^na。又作念住。念,为能观之智;处,为所观之境。即以智慧观察对境,而留住意念于此。为三十七菩提分法之一科。念处有四种,系以身、受、心、法等四念处,观自相、共相,而一一对治净、乐、常、我等四颠倒。此外,三念住(三念处)又作三意止,则为佛十八不共法之一,指佛所特有之功德。即:(一)第一念住,弟子等热心闻法、行正教,如来不因此而暗自欢喜,失其平静心。(二)第二念住,弟子等若不热心闻法、行正教,如来亦不因此起忧愁,而失其平静心。(三)第三念住,弟子等或热心闻法、行正教,或不热心闻法、行正教,如来皆不起欢喜或忧愁,而失其平静心。又佛、法、僧、戒、施、天等念,称为六念或六念处。((参见:四念住)1708)p3019 FROM:【佛光大辞典】

【四念处观】:(术语)旧曰四念处,新云四念住。小乘行人于五停心观之后修四念处观也。依五停心以止行人之乱心,是为奢摩他,依四念处以发行人之观慧,是为毗婆舍那。一身念处,观身为不净也。身为父母所生之肉身,身之内外,污秽充满,无些净处,故观身为不净。二受念处,观受为苦也,受为苦乐之感,乐从苦之因缘而生,又生苦乐,世间无实乐,故观受为苦。三心念处,观心为无常也,心为眼等之心识,念念生灭,更无常住之时,故观无为常。四法念处,观法为无我也,法为除上三者所余之一切,法无自主自在之性,故观为无我。是就苦之一谛而修四念处也。吾人苦谛之依身,有此身受心法四义,故就身受心法,而观不净苦无常无我,次第破常乐我净之四种颠倒。故仅有四者而不增不减也。此四念处以慧为体,慧之力能使念身受心法所观之处,故名念处,又慧之力能使念住于所观之处,故名念住。俱舍论二十三曰:“依已修成满胜奢摩他,为毗钵舍那修四念住。”法华玄义三曰:“念处是观苦谛上四智,治于四倒。四倒不起,由此四观。”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勤】:(术语)(参见:四正勤)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正勤】: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此四正勤就是精进,精进努力修习此四种道法,以策励身口意,断恶生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法】:合理益世之法,如五戒、十善是世间的善法,三学、六度是出世间的善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神足】:(术语)神足通也。又曰神境智证通。略曰神境通。五通之一。(参见: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神足通】:又作如意足通、神境智通、神境智证通。五通之一,六神通之一。即得如意自在之神通力。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一载有三种神用:(一)运身神用,举身凌虚,犹如飞鸟,亦如壁上所画飞仙。(二)胜解神用,于远作近解,依此力故,或住此洲手扪日月,或屈伸臂顷至色究竟天。(三)意势神用,眼识至“色顶”,或上至“色究竟天”,或超越无边之世界。另如大智度论卷五所述,有三种如意:(一)能到,复分:(1)身能飞行,如鸟之无碍。(2)移远令近,不往而到。(3)此没彼出。(4)一念能至。(二)转变,即大能作小,以小作大;以一变多,以多变一,种种诸物皆能转变。外道之转变至极不过七日,诸佛及弟子之转变久近自在。(三)圣如意,即能观六尘之不可爱不净之物为净,观可爱清净之物为不净。此圣如意之法唯佛独有。其他经论有关如意之论颇多,然皆大同小异。(长阿含卷九增一经、俱舍论卷二十七、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七、成实论卷十六“六通智品”)((参见:十八变)360、“神通”4251)p4248  FROM:【佛光大辞典】

【五根】:1、指眼等之五根,眼根能生眼识,耳根能生耳识,鼻根能生鼻识,舌根能生舌识,身根能生身识。2、指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因此五法是生圣道的根本,故名“五根”。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寂然】:即指寂静无事之状态,或心中呈现平静澄澈之境地。维摩经卷上弟子品(大一四·五四○上):“法常寂然,灭诸相故。”(正法华经卷一)p4504  FROM:【佛光大辞典】

【深信】:(术语)以深固之心信法也。维摩经佛国品曰:“深信坚固,犹如金刚。”教行信证信卷曰:“深心即是深信,深信即是坚固深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力】:梵语 bala,音译波罗;或 bala^na,音译末丽囊。机能、能力之意。(一)指十波罗蜜中之第九,即称力波罗蜜。(二)指思择力、修习力。(三)自力、他力。(四)指产生菩提心之力有自力、他力、因力、方便力等四力。((参见:二力)169、“十波罗蜜”449、“四力”1628)p321FROM:【佛光大辞典】

【觉支】:梵语 sam!bodhyan%ga,巴利语 sam!bojjhan%ga。又作觉分、菩提分。觉,指菩提、开悟;支,指成分、要素。意指构成修行道法之内容。广义而言,泛指三十七道品,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以此三十七法皆顺趣菩提,故皆称菩提分法。于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六中,分别论者复加四圣种,总立四十一菩提分法。狭义言之,则仅指七觉支(七菩提分),即:(一)念觉支,心明不忘。(二)择法觉支,以智慧研究或辨别教法。(三)精进觉支,努力。(四)喜觉支,喜悦。(五)轻安觉支,心灵安适轻松。(六)定觉支,精神集中。(七)舍觉支,心平而不偏。(俱舍论卷二十五、大智度论卷十九、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九、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下)p6795  FROM:【佛光大辞典】

【觉悟】:觉醒了悟之意。即体得真理、开发真智。据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载,觉悟乃是空无生无二,离自性之相。又六十华严经卷七(大九·四三七中):“又放光明名见佛,彼光觉悟命终者,念佛三昧必见佛,命终之后生佛前。”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大四四·二五八中):“虽于粗念住相而得觉悟,犹自眠于生相梦中,觉道未圆。”由此可知,觉悟有自了悟与从他而觉醒之别,其觉悟之程度亦有深浅不同。(六十华严经卷六、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六)p6798  FROM:【佛光大辞典】

【正道】:指中正之道,即趣向涅槃之正直大道;亦即无漏正真之道,系相对于邪道而言。又作正真道。广义言之,与邪道恶道相对之佛道即称正道;三乘所行之道亦称正道。狭义言之,则指正见、正业等八正道。另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载,正道即无分别智。(长阿含经卷十四、大乘义章卷十六末、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下)((参见:八正道)280)p2002   FROM:【佛光大辞典】

【止】:(术语)定名七种之一。即禅定之异名也。梵语曰奢摩他Samatha,又名三摩地Sama%dhi,静息动心也。又心定止于一处也。常对观而言。依止拂妄,依观证真理也。佛地论一曰:“止谓三摩地。”起信论曰:“止者谓止一切境界相随顺奢摩他观义。”同义记下末曰:“奢摩他,此翻云止,但今就方便存此方语,约正止存梵言故也。”往生论注上曰:“译奢摩他曰止,止者止心一处不作恶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结使】:结与使。结与使都是烦恼的别名,烦恼能系缚身心,结成苦果,故称为“结”,能使众生沉溺于生死苦海,故又名为“使”。结有九结,使有十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观】:(术语)观察妄惑之谓,又达观真理也。即智之别名。梵之Vipas/yana%(毗婆舍那),又Vidars/ana%也。观经净影疏曰:“观者,系念思察,说以为观。”大乘义章二曰:“粗思名觉,细思名观。”净名经三观玄义上曰:“观以观穿为义,亦是观达为能,观穿者即是观穿见思恒沙无明之惑,故名观穿也。观达者达三谛之理。”游心法界记曰:“言观者观智,是法离诸情计故名为观也。”止观五曰:“法界洞朗,咸皆大明,名之为观。”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自性】:(术语)诸法各自有不变不改之性,是名自性。教行信证信卷曰:“近世宗师,沈自性唯心,贬净土真证。”【又】数论师二十五谛中第一谛为冥性。又称自性。为万有之生因。唯识述记一末曰:“自性者冥性也,今名自性,古名冥性,今亦名胜性。未生大等但住自分,名为自性。”(参见:数论外道)附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有为】:有因缘造作之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为】:无因缘的造作,即真如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龙王!当知此十善业,乃至能令十力、无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圆满。是故汝等应勤修学!

龙王!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药草、卉木、丛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长。

此十善道亦复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一切佛法,咸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

[末学解说]

娑竭罗(华言碱海,又翻龙王。即碱海中一百七十七龙王中第七龙王也。今独列此龙王者,谓是大权菩萨,位居十地之中,示现龙身,处于碱海。若降雨时,先布密云,端坐举念,其雨普洽。常随佛会,护法护民,其利甚博。所居宫殿,七宝严饰,与天无异。(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龙王!应当知道此十善业,乃至能令十力(指如来所具有的十种力用。详见下方注解)、无畏(系无所怖畏之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佛、菩萨之无畏皆有四种,称四无畏、四无所畏。佛之四无畏即诸法现等觉无畏、一切漏尽无畏、障法不虚决定授记无畏、为证一切具足出道如性无畏)、十八不共法(只限于佛所有的十八种功德法,因为只限于佛,不与三乘共有,故名“不共法”。详见下方注解),一切佛法皆获得圆满。所以你等应勤修学!
龙王!譬如一切城邑、聚落,都是依大地而得以安住;一切药草、卉木、丛林,也都是依大地而得以生长。

这十善道(十种良善的行为是通向善处的道路)也是同样的道理,一切人、天,都是依它而立,一切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一切佛法,都是共同依此十善大地而得以成就。

注解:
【娑竭罗】:梵语娑竭罗,华言碱海,又翻龙王。即碱海中一百七十七龙王中第七龙王也。今独列此龙王者,谓是大权菩萨,位居十地之中,示现龙身,处于碱海。若降雨时,先布密云,端坐举念,其雨普洽。常随佛会,护法护民,其利甚博。所居宫殿,七宝严饰,与天无异。(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十力】:指如来所具有的十种力用。
  一、知觉处非处智力,即能知一切事物的道理和非道理的智力;
  二、知三世业报智力,即能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的智力;
  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即能知各种禅定及解脱三昧等的智力;
  四、知诸根胜劣智力,即能知众生根性的胜劣与得果大小的智力;
  五、知种种解智力,即能普知众生种种境界不同的智力;
    六、知种种界智力,即能普知众生种种境界不同的智力;
  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即能知一切众生行道因果的智力;
  八、知天眼无碍智力,即能以天眼见众生生死及善恶业缘而无障碍的智力;
  九、知宿命无漏智力,即知众生宿命及知无漏涅槃的智力;
  十、知永断习气智力,即于一切妄惑余气,永断不生,能如实知之的智力。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畏】:梵语 vais/a^radya,巴利语 vesa^rajja;或梵语 abhaya,巴利语同。又作无所畏。系无所怖畏之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佛、菩萨之无畏皆有四种,称四无畏、四无所畏。佛之四无畏即诸法现等觉无畏、一切漏尽无畏、障法不虚决定授记无畏、为证一切具足出道如性无畏。佛所具有之十八种功德法(十八不共法),即十力、四无畏、三念住、大悲。而四无畏与“十力”中之处非处智力、漏尽智力、业法集智力、遍趣行智力相配。十力复一一摄四无畏,故总为四十无畏。菩萨之四无畏,即能持无畏、知根无畏、决疑无畏、答报无畏。而华严经疏卷五十二记载菩萨十种无畏,即闻持无畏、辩才无畏、二空无畏、威仪无缺无畏、三业无过无畏、外护无畏、正念无畏、方便无畏、一切智心无畏、具行无畏。又密教行者发菩提心之时有六种功德,即善无畏、身无畏、无我无畏、法无畏、法无我无畏、一切法自性平等无畏六种,称为六无畏。(增一阿含经卷十九、卷四十二、大日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五、大日经疏卷三、大乘义章卷十一)((参见:六无畏)1294、“四无所畏”1773)p5101FROM:【佛光大辞典】

【十八不共法】:只限于佛所有的十八种功德法,因为只限于佛,不与三乘共有,故名“不共法”。
  一、身无失,佛自无量劫以来,常用戒定慧和慈悲以修其身,由于功德圆满,一切烦恼皆尽,是名“身无失”;
  二、口无失,佛具无量智慧辩才,从佛金口所说的话,字字句句,契合真理,是名“口无失”;
  三、念无失,佛具无上深妙禅定,心不散乱,常在定中,对一切法,心无所住,故名“念无失”;
  四、无异想,佛对众生,平等普度,心无分别,是名“无异想”;
  五、无不定心,佛于行住坐卧,不离甚深禅定,是名“无不定心”;
  六、无不知己舍,佛说法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未有了知一法而不舍者,是名“无不知己舍”;
  七、欲无减,佛悲愍众生,欲度众生,心无厌足,是名“欲无减”;
  八、精进无减,佛以救度众生为己任,故常度一切众生,无有休息,是名“精进无减”;
  九、念无减,佛于三世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圆满,无有退转,是名“念无减”;
  十、慧无减,佛具一切智慧,无量无际不可尽,故名“慧无减”;
  十一、解脱无减,佛远离一切执著,具二种解脱,一者有为解脱(即与无漏智慧相应之解脱),二者无为解脱(即一切烦恼净尽而无余),是名“解脱无减”;
  十二、解脱知见无减,佛于一切解脱中,知见明了,分别无碍,是名“解脱知见无减”;
  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佛身之所作,皆以智慧为前导,故无不充满智慧,是名“一切身业随智慧行”;
  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佛口之所言,亦皆以智慧前导,故无不充满智慧,是名“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佛心之所思,亦皆以智慧先行,故无不充满智慧,是名“一切意业随智慧行”;
  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佛以智慧照见过去世一切法,悉能遍知而无障碍,是名“智慧知过去世无碍”;
  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佛以智慧照见未来世所有一切,悉能遍知而无障碍,是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
  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佛以智慧照见现在世所有一切,悉能遍知而无障碍,是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佛说此经已,娑竭罗龙王及诸大众,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末学解说]

佛陀演说完此经后,娑竭罗(华言碱海,又翻龙王。即碱海中一百七十七龙王中第七龙王也。今独列此龙王者,谓是大权菩萨,位居十地之中,示现龙身,处于碱海。若降雨时,先布密云,端坐举念,其雨普洽。常随佛会,护法护民,其利甚博。所居宫殿,七宝严饰,与天无异。(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龙王及诸大众,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都皆大欢喜,信受奉行(谓信受如来所说之法而奉行之。多于佛经文末用之)。

注解:
【娑竭罗】:梵语娑竭罗,华言碱海,又翻龙王。即碱海中一百七十七龙王中第七龙王也。今独列此龙王者,谓是大权菩萨,位居十地之中,示现龙身,处于碱海。若降雨时,先布密云,端坐举念,其雨普洽。常随佛会,护法护民,其利甚博。所居宫殿,七宝严饰,与天无异。(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信受奉行】:谓信受如来所说之法而奉行之。多于佛经文末用之。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大八·八四四下):“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p3717  FROM:【佛光大辞典】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内容,可以获知
修行十善道,能够获得种种功德利益,所以佛陀劝导一切众生,都应当常勤修学。

佛陀还以譬喻解说了之所以能够获得这些功德利益的原理:
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药草、卉木、丛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长。此十善道亦复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一切佛法,咸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上述的原理类似于【共业】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共业】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共业】?
共业就是共同造作或相关的,所以叫做共业
基本上,只要有关系,都很难不相关,所以,在一起的众生就会有共业
不过,共业是很复杂的,因为每个人的关系和相关程度都不相同,方向(对立或同向)也不同

举例来说:
一个穷小孩,从小没钱吃饭,就想用偷的(这心念就是业),
后来真的去偷(这行为也是业,而且和被偷的人形成对立的共业关系),
一次两次后,克制不了,养成了偷的习惯(这是业力,就是错误的心念和行为逐渐形成一种习惯的力量)
后来结交了坏朋友,一起去偷(这又形成同向的共业,就是共同合伙犯罪),越偷越大(造作的共业逐渐扩大)
终于被邻居发现了,就讨厌这小孩(这是对立向的共业),报警抓这小孩入牢(这就形成的业报、果报)
而这穷小孩说自己才是主犯,帮他朋友脱部份的罪(而赢得这共犯的感激),所以,判刑较重,而这其实就是一种担业
而穷小孩的父母也被邻里讨厌而且要负担赔偿(这也是共业关系中的共业果报和担业)

上面这只是简单的说明案例,实际人生中或累世的业或共业当然要更复杂、甚至更难厘清
尤其,从累世轮回来说,我们和众生在过去世可能都是互为父母兄弟姊妹的亲属或朋友关系,因为种种恩恩怨怨和执着,才会累世纠缠
因此,共业难以厘清,担业(共同承担业力或果报)也是在所难免
所以,共业或担业其实是有的,因为众生只要活着,很难不和其他众生有相关,
所以,共业或担业都是难免的或必然的
——真有「担业」之说吗?!

二、如何转化【共业】?
其实,这是因为凡夫众生的世界本来就充满虚妄,当您保持清净心光明心显露佛性智慧的时候,人间的虚妄自然就会显露真相,一些凡夫问题反而就自然解决了,这是一种转化共业的方式,由我们实修者的清净心光明心转化凡夫共业——佛友实修心得报告&末学附注解说~心法转化共业&感恩心
众生都是法界的一份子,也不可能脱离共业(只有范围大小的差别,各种不同大小圈圈形成更大的圈圈),
所以,只能把业和共业转成正向,那才是正途,也就是要透过修行来转化,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真有「担业」之说吗?!


(本篇学习完毕
感恩佛菩萨 感恩善知识 感恩护法圣众
阿弥陀佛)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3 12:33 , Processed in 0.0931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