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慧慈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优婆塞戒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0

[禅定勋章]

161#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1 09:22:31 | 只看该作者
(160楼~161楼共用时约3小时)

(注:下面这段经文也是再教导我们该如何善用世间身命财如理如法广修福德与智慧)

善男子!若得人身,多饶财物,兼得自在,先应供养父母、师长、和上、耆旧、持法之人,供给远至、初行之人,疾病所须。言则柔软,多有惭愧,不偏信敬有德一人,见有贤圣持戒、多闻,能以舍宅、饮食、卧具、衣服、病药而供养之,深言僧中多有功德,修集向道得须陀洹果,乃至能修向阿罗汉,得阿罗汉果,修金刚三昧、电光三昧。

[学习解说]:

善男子,如果有人已经得到人身,并且财物丰厚,还能自由支配,那么应当先供养父母、师长、和尚、德高望重的人、受持正法的人,供给远道而来的人,以及患病者所需要的物品

说话要柔软,要常常心生惭愧(不骄不燥),心不偏执平等布施,见到持戒多闻的圣贤,能舍弃自己的住宅、饮食、卧具、衣服、医药供养他们,能够广修功德,迈向须陀洹果乃至得阿罗汉果而努力,并且修习金刚三昧(为能通达一切诸法之三昧(即定)。因其坚固能断破一切烦恼,犹如金刚坚固能摧破他物,故称金刚三昧)和电光三昧(谓菩萨住是三昧,于无始世来所失之道,还复能得;如电光蹔现,行者得路,是名电光三昧)


名词解释:

【贤圣】
贤(梵 bhadra)与圣(梵 a^rya)之并称。贤,即善和之意,指见道以前调心离恶之人;谓凡夫离恶而未发无漏智,不证理亦未断惑,系见道以前之位。圣,即会于正理之意,指证见谛理,舍异生性之人;谓舍去凡夫之性,发无漏智而证理断惑,属见道以后之位。要之,以有漏智修善根者,称为贤者;以无漏智证见正理者,称为圣者。
 盖佛道修行者有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之别,而此三乘复有贤圣位之分。(一)兹就大小乘诸经论所说之声闻乘而论其贤圣之别:(1)据中阿含经卷三十所列,以十八学人(有学)与九无学合为二十七贤圣。1.十八学人,即:信行、法行、信解脱、见到、身证、家家、一种、向须陀洹、得须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中般涅槃、生般涅槃、行般涅槃、无行般涅槃、上流色究竟。2.九无学,即:思法、升进法、不动法、退法、不退法、护法、实住法、慧解脱、俱解脱。又成实论卷一分别贤圣品亦立二十七贤圣,惟其名称与解释与中阿含所说互有异同。
 (2)据俱舍论卷二十二以下之分别贤圣品载,于见道以前立七贤,见道以后立四圣及七圣。1.七贤,即:五停心、别相念住、总相念住、暖、顶、忍、世第一法。2.四圣,即: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3.七圣,即: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身证、慧解脱、俱解脱。若以见道、修道、无学道等三道与四圣、七圣相配列,则见道即是上记四圣中初果向位中之钝根(随信行),及利根(随法行);修道即前三果后三向位中之钝根(信解),及利根(见至);无学道乃第四果中之钝根(慧解脱),及利根(俱解脱)。至于在此身中得灭尽定之第三果之圣者,则称为“身证”。故总合上记之七贤、七圣,共为十四类。
 (3)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与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本等亦立二十七贤圣,即:信解、见至、身证、慧解脱、俱解脱、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极七返、家家、一间、中般、生般、无行般、有行般、上流般、退法、思法、护法、住法、堪达法、不动法。其中,亦以前十八项为有学,后九项为无学。又此一配列法系将随信行与随法行摄于见道以前之方便位,故若再加此二项,则总为二十九贤圣。
 (二)次将声闻、缘觉(辟支佛)、菩萨等三乘共摄于“十地”,而论其贤圣之别,此即大品般若经卷十七灯炷深奥品与大智度论卷七十五等所说之“三乘共十地”,即:干慧地、性地、八人地、见地、薄地、离欲地、已作地、辟支佛地、菩萨地、佛地等十地;其中,以初二地为贤,后八地为圣。另如大方等大集经卷八海慧菩萨品亦列举“出离九种性而入于佛种性”之说。所谓九种性,即:凡夫性、信行性、法行性、八忍性、须陀洹性、斯陀含性、阿那含性、阿罗汉性、辟支佛性,再加佛种性,则共为十性;其中,以初三性为贤,后七性为圣。要之,其旨趣大致与三乘共十地之说相同。
 (三)若仅就菩萨位次而言者,如成唯识论卷九所举,总立菩萨位为五位,即: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习位、究竟位。并以修习大乘顺解脱分之善根(即暖位等四善根位以前)之三十心为资粮位;以修大乘顺决择分之善根(即暖、顶、忍、世第一法等四位)为加行位;以见道初地之“入心”为通达位;以初地之“住心”以后,至第十地之“金刚无间道”为修习位;以佛果为究竟位。其中,即以初二位为贤,后三位为圣。另如华严经所说之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妙觉位等菩萨四十一位,即以前三十位为贤,十地及妙觉为圣。此外,仁王般若经卷上教化品,别于十住位之前另有十信位之说,故总为五十一位;而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则详举五十二位之名,即:十心、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其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三十心为贤,十地、等觉、妙觉等十二阶位为圣。
 准之上记所叙,贤圣之别,诸经论虽皆有其定说,然亦不宜一概判然定夺之,而仅应别其范围之宽、狭、通、局,如大乘义章卷十七本所说,贤之范围“通”而圣之范围“局”,以贤之范围“通”,故自修道之始至修道之终皆可谓之为贤者,如经中常言“贤者舍利弗”、“贤者须菩提”,非谓舍利弗、须菩提定然仅属贤位而不属圣位之人;以圣之范围“局”,故谓见道以前为凡夫位之贤者,而见道以上始可谓之为圣者。另如俱舍论贤圣品于广说七贤七圣之时,即通称为贤圣(梵 a^rya-pudgala)。(旧华严经卷八、卷十一、卷十五、卷二十三、大毗婆沙论卷五十四、杂阿毗昙心论卷五、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五十七至卷七十二、法华经玄义卷九下、四教义卷二至卷六、俱舍论光记卷二十二)((参见:菩萨阶位)5221)p6180 FROM:【佛光大辞典】

【耆旧】
又作长老、老宿、耆宿。即年老德高,道行深湛之老者。集异门足论卷四,谓有生年之尊长耆旧,称为生年上座。毗尼母经则谓法腊过五十以上,且为国王、长者、出家人所尊重者称为耆旧长宿。又敕修百丈清规大众章日用规范条(大四八·一一四五下):“古云:‘衩袒登溷,草履游山,莫践法堂,回互耆旧。’”(敕修百丈清规住持章迁化祭次条、禅林象器笺称呼门)p4288 FROM:【佛光大辞典】

【金刚三昧】
<一>为能通达一切诸法之三昧(即定)。因其坚固能断破一切烦恼,犹如金刚坚固能摧破他物,故称金刚三昧。涅槃经卷二十四(大一二·五○九中):“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得金刚三昧,安住是中,悉能破散一切诸法。”(楞严经卷六、大日经疏卷五、大智度论卷四十七)
<二>日本游方僧。曾入唐。籍贯不详。又称三昧。根据唐代段成式撰之酉阳杂俎卷三及续酉阳杂俎卷二所载,师来唐后,转赴中印度,见诸寺多画玄奘之麻屩及匙箸,每斋日膜拜。并游那烂陀寺。归唐后,元和十三年(818),与蜀僧广升诣峨眉山。其他事迹及寂年世寿均不详。为日本文献上所记录最初之入竺者。或谓师别号为法道。(入竺日本僧金刚三昧传考)p3534 FROM:【佛光大辞典】

【雷光三昧】
谓菩萨住是三昧,于无始世来所失之道,还复能得;如电光蹔现,行者得路,是名电光三昧。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观如是已,平等奉施。如是施已,得无量福,是故我于《鹿子经》中告鹿子母曰:‘虽复请佛及五百阿罗汉,犹故不得名请僧福。若能僧中施一似像极恶比丘,犹得无量福德果报。何以故?如是比丘虽是恶人,无戒、多闻,不修善法,亦能演说三种菩提,有因有果,亦不诽谤佛法僧宝,执持如来无上胜幡,正见无谬。’

[学习解说]:

如果能如法修行平等布施,则能获得无量福德,所以我在《鹿子经》中对鹿子母说:你虽然恭请佛及五百位阿罗汉依然不能得到供养僧宝的福德,但是如果能在僧中布施一位看似恶的比丘,却能获得无量福德果报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位比丘虽然看似恶人、虽然没有受戒没修善法,却能演说三种菩提(声闻、缘觉、无上正等三种菩提)、这位比丘不诽谤佛法僧三宝,能执持如来无上胜幡(表示胜利之旌旗。若与敌人征战而获胜,则立胜幡),且具有正见无有错谬


名词解释:

【三种菩提】
p0178 显扬三卷十九页云:菩提者:谓三种菩提。如经广说。一、声闻菩提。谓声闻乘转依所得寂灭,及趣寂灭道。二、独觉菩提。谓独觉乘转依所得寂灭,及趣寂灭道。三、无上正等菩提。所谓大乘转依所得寂灭,趣寂灭道;及作一切有情利益安乐道。 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三菩提】
<一>就三乘之所得而别,分为声闻、缘觉、无上正等三种菩提。又作三乘菩提。(一)声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不教他人发菩提心,不令他人入信,以此因缘,心得解脱者,称为声闻菩提。(二)缘觉菩提,又作独觉菩提、辟支佛菩提。善男子善女人自发菩提心,而不教他人发菩提心,不令他人入信,不自受持大乘经义,亦不广为他人解说,以此因缘,心证辟支菩提。(三)无上正等菩提,又作无上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佛菩提。谓善男子善女人自发菩提心,亦复教他人发菩提心,令他人入信,若有来者及不来者,悉皆恭敬亦生随喜,如此解脱自利利他,为多人利益、安乐故,称为无上正等菩提。以上三乘譬如有三种人欲渡恒河,第一人以草为筏,倚之而渡;第二人以皮囊或皮船倚之而渡;第三人造作大船乘之入河,于此船中载渡百千人。上述系出生菩提心经所载。(杂阿含经卷二十八、优婆塞戒经卷一“三种菩提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
 <二>就佛之三身,别为应化佛菩提、报佛菩提、法佛菩提三种。(一)应化佛菩提,又作方便菩提、究竟菩提,此菩提以自在之善巧化用为道。(二)报佛菩提,又作实智菩提、清净菩提,此菩提以称理之智慧为道。(三)法佛菩提,又作真性菩提、实相菩提、无上菩提,此菩提以实相之理为道。法华经玄义卷五下以此三菩提配资成轨、观照轨、真性轨;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三之一则配以解脱、般若、法身。(金光明玄义卷上)((参见:三身)555、“菩提”5198)p631 FROM:【佛光大辞典】

【执持】
坚持不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胜幡】
表示胜利之旌旗。若与敌人征战而获胜,则立胜幡。古代印度即有此风尚,故道场降魔亦树立胜幡,表示胜利。维摩诘所说经佛道品(大一四·五四九下):“降伏四种魔,胜幡建道场。”又用以表示胜战之幢旗,称为胜幢。p4868 FROM:【佛光大辞典】

【请僧】
(杂语)法会所请待之僧众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若供养僧,即是供养佛、僧二宝;若观佛法功德微妙,即是具足供养三宝。
若人施时不求果报,即是供养无上菩提,具足成就檀波罗蜜,修菩提道,能得未来无量功德,亦能自利及利益他。能修慈悲,为破他苦,自舍己乐。未得菩提,心无忧悔,虽闻菩提久远难得,而其内心初无退转,为诸众生无量世中受大苦恼,亦不疲厌。乐如法行,不求世乐,乐处寂静出家修道,未得出家,虽在家居,如解脱人不作众恶,得三种戒——戒戒、定戒、无漏戒。


[学习解说]:

(因此)如果能供养僧,就是供养佛与僧二宝,如果能正观佛法微妙功德,就是供养佛法僧三宝
如果布施时不求果报,就是供养无上菩提,就是具足成就布施波罗蜜,这样的人能修菩提道,能得未来无量功德,也能自利利他,能修慈悲心帮助众生破除苦恼不为自己求安乐

即使自己没有证得菩提也不会心生忧悔,虽然知道实证菩提是久远难得的事,但不会因此而心生退转,能为一切众生在无量世中受大苦恼心不疲厌,能够心生欢喜如法修行不求世间快乐,喜欢在寂静处修行或者出家修道,如果未能出家,即使在家也能不造作恶业,因此能获得三种戒:戒戒、定戒、无漏戒(即圣者入于无漏定时,所发得防非止恶之戒体,称为无漏律仪)


名词解释:

【无漏律仪】
梵语 ana^srava-sam!vara。指断尽烦恼之无漏戒。三种律仪之一。又作道共戒、道生律仪、无漏戒。即圣者入于无漏定时,所发得防非止恶之戒体,称为无漏律仪。此无漏律仪与无漏道共生共灭,故称道共戒。此戒属无表业。于说一切有部,以无表业为实色,故生于无色界之圣者虽能成就此戒,然必不现起;于唯识家,则以一切无表业为非实色,而于一切无表业中,凡能与色、无色界所有无漏道俱转,并具有断除犯戒之功能者皆为无漏律仪。(俱舍论卷十四、卷十五、杂阿毗昙心论卷三、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三、大乘义章卷十)p5130 FROM:【佛光大辞典】

【四戒】
(名数)一解脱戒,自戒师以如法之作法而受戒,于身中发得戒体,解脱身口之恶业者,就此而生沙弥比丘等之差。二定共戒,入色界四禅定则身自生戒体,而有防非止恶之功能者。三道共戒,于见道以上证得无漏道,则与无漏道共生防非止恶之戒体者。四断戒,断贪嗔痴等而成道果,故名断戒。见华严孔目章。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如法修行,是不为难;在家菩萨如法修行,是乃为难。
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有两种,一种在家;一种出家
出家菩萨如法修行并不难,在家菩萨如法修行比较难
为什么呢,因为在家人多被恶业因缘缠绕障碍的缘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0

[禅定勋章]

162#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1 09:23:41 | 只看该作者
优婆塞戒经尸波罗蜜品第二十三

一、菩萨具足四法则能志向菩提令心坚固



善生言“世尊!云何菩萨趣向菩提,其心坚固?”
“善男子?菩萨坚固,具足四法:一者、受大苦时终不舍离如法之行;二者、得大自在,常修忍辱;三者、身处贫穷,常乐施与;四者、盛壮之年,常乐出家。
若有菩萨具足四法,趣向菩提,其心坚固。


[学习解说]:

善生继续问佛:世尊,菩萨如何志向菩提令心坚固?
佛说:善男子,要坚固四个法:
一,即使遭受大苦恼时,也不舍离如法而行
二,得到大自在时,也能常修忍辱
三,贫穷时,也能常常欢喜布施
四,年轻壮年时,常乐出家修行
菩萨如果具足这四个法,则能志向菩提令心坚固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0

[禅定勋章]

16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2 09:42: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10-22 09:46 编辑

(接续楼上~ 163楼~165楼共用时约3小时)


菩萨具足如是四法,复作是念:‘是菩提道初根本地,名之为戒。如是戒者,亦名初地,亦名导地,亦名平地,亦名等地,亦名慈地,亦名悲地,亦名佛迹,亦名一切功德根本,亦名福田;以是因缘,智者应当受持不毁。’

[学习解说]:

菩萨具足四法后,还应当这样思惟:这四个法是圆满菩提道的最初根本地,所以叫做戒,戒又叫初地,也叫导地,也叫平地,也叫等地,也叫慈地,也叫悲地,也叫佛迹,也叫一切功德根本,也叫福田,因此有智慧的人应当受持禁戒不毁犯


[学习笔记]:戒是我们的善友,戒是我们的父母师长

戒律就像我们的师长父母,就像善知识,可以砥砺我们保护我们
有师长父母和善知识(戒律)的教导可以避免走错路

由持戒的根本与重要,想到一则佛法故事,摘自于网络,分享如下:

“忍渴护虫【法句喻经】

佛陀在祇园说法时,有初学佛的两位比丘从罗阅祇国到来,路程遥远,又遇到大旱,干渴得就快死亡。忽然看见地洞里有一升多水,水中有很多小虫,无法取来喝。其中一个说:“暂且先喝了它,救活身命,然后去见佛。”另一个说:“既然破了佛戒,就算见到佛陀,又有什么用呢?”于是忍渴而死,神识立即投生忉利天,知道自己的过去世,手里拿着香花来供养佛陀。那个饮水的比丘经过一天才到达,哭诉着他的苦处。佛陀说:“我早就知道了。”于是指着天人给他看,说:“这就是和你同来的比丘,现在比你先到了。不遵守我的戒律,虽然见到了我,但我却没有看见你啊!”


由此思惟持戒的意义是什么,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戒律的制定原则大略如下:

1.违反世俗正当风气和法律、或会引起负面观感者,都不应该做,都应该约束,另外,用以管理僧团,制定僧俗礼节
2.会影响修行和禅定者,随修行次第增上,要逐渐消除细部的负面习气,才真有能力增上修行(观行、禅定)
3.会引起六道轮回的负面因果者,这也是要随修行次第而逐渐修正,逐渐戒除一切会堕入六道轮回的负面因子

总之,「戒律」就是帮助修行人能逐渐往「定」、「慧」增上次第而解脱轮回的规范
明白制定「戒律」的法性原理和原则,这样比较能往「定、慧」次第上得到圆满,才不会堕入表相和文字相的执着之中
但是,相反的,如果业障太重,定慧不足,那当然要先从戒律上好好努力。
对于比较有善根或慧根的人来说,基本上就不会去想或做那些负面的事情,
所以,这是心念、观念、思想、知见上的问题,也就是属于心量和心法的问题(也就是定、慧上面的问题)
这样的人基本上或根本上就不会去做那些犯罪或犯戒的「事」,所以当然就不会犯「戒」
对于在心念心量上或思想观念上次第较高的人或众生来说,
就算不用细部去明白或遵守各种戒律,也可能根本就不会犯戒,就如人不会像狗去吃屎
就像法律是为罪犯而订定的,戒律是对无法净心、违反解脱知见和世俗法的众生而订定的
所以,「楞严经」说:「摄心为戒」。也就是说,心才是戒的根本,如果戒相不戒心,那是本末倒置了,或没有落实到根本上。
对于心性清净的人来说,正因心量超越世俗一切,所以本心可以超越戒律之上,而达到「定」、「慧」的次第
也因此,就算不知道经文中的戒律文字和种种细则,也可能不会犯戒,(当然,一般人还是要尽量明白并遵守戒律)
因为戒律是因众生违反净心、解脱、世俗法而订定的,而符合净心、解脱知见、和世俗法的人,当然就容易在戒律的标准之上了
所以,这样的人有更崇高的心量和定性,可以修行更高次第的禅定观行和智慧法门,明白法界真相和一切法性 ——
「戒、定、慧」的法性原理

名词解释:

【佛迹】
又作佛迹、佛迹。指释尊之遗迹。即释尊诞生至入灭期间,遗留足迹之场所。据传,释尊入灭前有四个圣地,即:(一)佛诞生地,指蓝毗尼园(梵 Lumbini^)。(二)佛成道地,指伽耶城(梵 Buddhagaya^)菩提树。(三)佛初转法轮地,指波罗[木*奈]斯仙人鹿野苑(梵 Mr!gada^va)。(四)佛涅槃地,指拘尸那揭罗城(梵 Kus/inagara)双树林。阿育王即位灌顶第二十一年,曾走访四圣地,并建塔及石柱,四圣地后即称为四塔,为佛迹中之最著称者。
 佛典中另举舍卫城(梵 S/ra^vasti^)、僧伽施(梵 San%ka^s/ya)、王舍城(梵 Ra^jagr!ha)、毗舍离(梵 Vais/a^li^)等释尊教化因缘最深之四地,与四圣地合称为八大处(梵 at!t!ha-maha^t!t!ha^na^ni)。此外,祇园、竹林、大林重阁等精舍为释尊时代教团之中心地。又佛陀入灭后,其舍利分葬于八处,其地亦均被视为圣地。(大唐西域记卷四至卷七、高僧法显传、释迦谱卷三、释迦氏谱卷五、释迦方志遗迹篇第四)p2756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0

[禅定勋章]

164#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2 09:45:06 | 只看该作者
二、哪些是污戒?

复次,智者又作是念:‘戒有二果,一、诸天乐,二、菩提乐;智者应当求菩提乐,不求天乐。’
若受戒已,所不应作而故作之,所不应思而故思惟,懈怠懒惰,乐于睡眠,念恶觉观,邪命恶愿,是名污戒。
若受戒已,心生悔恨,求人天乐,多诸放逸,不生怜愍,是名污戒。
若畏贫穷,若为恐怖,若为失财,若畏作役,若为身命,若为利养,若为爱心而受禁戒,既受戒已,心生疑惑,是名污戒。


[学习解说]:

另外,有智慧的人还应当思惟:戒有两种果报:一种是诸天乐(世俗乐)、一种是菩提乐(解脱乐)。有智慧的人应当求菩提乐,不应当求人天乐
如果受持此戒后,作了不应该作的、想了不应想的(妄念)、还有懈怠懒惰、喜欢睡眠、念恶觉观、邪命(指不以正道而以邪曲之方法生活)恶愿,这就叫做污戒(即凡夫受戒后,常因烦恼之现行,而污染戒体,使不得清净)

受持此戒后,如果心生悔恨、求人天快乐、修行常常放逸、没有怜悯心,这也叫做污戒(即凡夫受戒后,常因烦恼之现行,而污染戒体,使不得清净)

如果是因为害怕贫穷、害怕恐怖、失去钱财、为保全身命、为求利养而受持禁戒,这种受戒并没有完全相信心中还有疑惑者,这也叫做污戒(即凡夫受戒后,常因烦恼之现行,而污染戒体,使不得清净)


名词解释:

【菩提乐】
梵语菩提,华言道。谓菩萨无漏果成,自受菩提之乐,以慈心故,复以此乐转施众生也。(无漏者,不漏落生死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污戒】
为“净戒”之对称。即凡夫受戒后,常因烦恼之现行,而污染戒体,使不得清净。反之,佛断尽无明烦恼,故具足一切净戒。法华玄义卷三下(大三三·七一七下):“唯佛一人具净戒,余人皆名污戒者。”p2472 FROM:【佛光大辞典】

【邪命】
梵语 mithya-ji^va,巴利语 miccha^-ji^va。八邪行之一。指不以正道而以邪曲之方法生活。全称邪活命。比丘如为得衣食资具而说法,即称为邪命说法。大智度论卷三载有四种邪命食,即:(一)下口食,谓种植田园,调合汤药,以求衣食。(二)仰口食,谓仰观星宿、风雨,以术数之学求衣食。(三)方口食,谓曲媚权门,阿谀富豪,巧言而求食。(四)维口食,谓研习咒术、卜算吉凶以求衣食。又同书卷十九则说邪命有五种,而称五种邪命(又称五邪),即为得财物而行如下五事:(一)以诈欺表现奇特之异相,(二)夸耀自己之功德,(三)占吉凶,(四)高声威吓,(五)称赞供养者。摩诃僧祇律卷七亦列举身邪命、口邪命、身口邪命等三种邪命。
 印度外道中有称邪命外道者,即指佛世之尼乾子外道。“尼乾子”旧译“邪命”,实应翻作“离系”,佛教贬称之为邪命、无惭。此外,邪命外道又可作为当时外道修行者之总称。(长阿含经卷十四、佛本行集经卷四十五、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十四、大智度论卷七十三、成实论卷十二、俱舍论卷八、俱舍释论卷六、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末、大乘义章卷十、摩诃止观卷七)((参见:阿时缚迦派)3655)p3033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0

[禅定勋章]

165#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2 09:45:37 | 只看该作者
三、哪些是净戒?

善男子!若人不乐久处生死,深见过罪,观人天乐、阿鼻狱苦平等无差,怜愍众生,具足正念,为欲利益无量众生使得成道;为具无上菩提道故,为如法行故,受持是戒,心不放逸。

能观过去未来现在身口意业,知轻知重。凡所作事,先当系心修不放逸,作已、作时亦复如是修不放逸。
若先不知,作已得罪,若失念心亦得犯罪,若客烦恼时暂起者亦得犯罪,若小放逸亦得犯罪。
是人常观犯轻如重,观已生悔及惭愧心,怖畏愁恼,心不乐之,至心忏悔。既忏悔已,心生欢喜,慎护受持更不敢犯,是名净戒。


[学习解说]:

善男子,如果有人不乐久在生死轮回中流转、有人能深入观察生死过患、观人天快乐与阿鼻地狱苦等无差别、能怜悯众生、具足正念、能为利益无量众生而成就佛道、能为具足无上菩提道、为如法修行而受持禁戒且心不放逸,能观察过去、未来、现在所犯身口意三业的轻重、所作一切事能先一心修行不放逸,作完后或正在作时同样能一心修行不放逸

如果先前不知道而犯戒就会得到罪报、如果失去正念也会得到罪报、如果客尘烦恼生起(无法降伏)时也会得到罪报、如果修行出现小小的放逸也会得到罪报

这些人如果能常常观察即使犯了轻戒也会受到重罪果报,这样观察后能心生忏悔及惭愧、心念远离烦恼,能至心忏悔,忏悔以后心生欢喜,谨慎护持禁戒不敢犯戒,这叫做清净持戒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0

[禅定勋章]

166#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3 12:19: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10-23 16:28 编辑

(164楼共用时约2小时45分钟)

四、如何清净(或如法)持戒?

善男子!有智之人,既受戒已,当观三事不作恶行:一者、自为,二者、为世,三者、为法。
云何自为?我自证知此是恶事,知作恶业得如是果,知作善业得如是果。所作恶业无有虚妄,决定还得诸恶之果,所作善业亦无虚妄,决定还得诸善之果;若是二业无虚妄者,我今云何而自欺诳?以是因缘,我受戒已,不应毁犯,当至心持,是名自为。


[学习解说]:

善男子,有智慧的人受戒以后,应当观察三事,所以终不造恶业:一是自为,二为世,三为法
什么是自为?就是自己要知道哪些是恶事及善恶业果报、知道作恶业一定能得到恶果报、作善业一定能得到善果报,如果善恶因果终有相应果报,既然早晚都会回到自己身上,我为何要欺诳自己?因此我不应当毁犯戒律,应当至心受持禁戒,这叫做自为

[学习笔记]:

这段经文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是从因果(自身)角度讲、为避免自己日后受恶果报也要至心持戒不毁戒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老师曾经讲过【其实凡夫就是很傻的,想要对自己好,却并不明白怎样才是真的对自己好,清净光明才快乐,清净自在,多么美妙,多练习就会越来越熟悉】

因此身为佛弟子要清楚明白和深信因果自受的道理,道理明白以后还要去实行!
只要好好【守持戒律,远离恶行,避免被贪嗔痴恶业一再腐蚀,这样心念才能逐渐清净】

因此,佛陀教导佛弟子

1。培养慈悲心,行善布施,让欲望升华,逐渐放下对世俗的贪着和执着
2。守持戒律,远离恶行,避免被贪嗔痴恶业一再腐蚀,这样心念才能逐渐清净
3。忍辱,能忍才能避免一再造恶,才能避免恶念恶行滚雪球般的变大
4。常行精进,透过实修实做,逐渐消除习气,产生定力
因为世俗的诱惑实在很多很大,所以要更多的实修功课来帮助自己不退转
5。要远离世俗纷扰处(尤其网路诤讼处),寻求寂静处(阿兰若处),以利禅定的修持
这点非常重要,因为世俗的引诱和干扰非常严重
透过日常生活和电视报纸杂志网路等媒体,就算佛弟子也难以抵挡诱惑和干扰
6。深入经藏,逐渐明白甚深实相,以出世间智慧破除世俗烦恼和疑惑
智慧是破除一切障碍的根本,所以实修者应逐渐深入甚深智慧

实修者对于以上六项重点都要一一检验和落实
这样逐渐落实六度才能有利修行,避免被世俗欲望所吞蚀,解脱生死轮回才能逐渐有把握 —— 爱欲是一切轮回的根源



云何为世?有智者观见世间之人,有得清净天耳、天眼及他心智,我若作恶,是人必当见闻知我;若见闻知,我当云何不生惭愧而作恶耶?复观诸天具足无量福德,神足、天耳、天眼,具他心智,遥能见闻,虽近于人,人不能见。若我作恶,如是等天当见闻知,若是天等了了见我,我当云何不生惭愧故作罪耶?是名为世。

[学习解说]:

什么是为世?有智慧的人应当观察世间有人因为修行清净,获得了天耳通、天眼通及他心通。我如果作恶,势必被他们知道,如果被他们知道了我多惭愧啊。又观察诸天人有无量福德,他们具有神足通、天耳通、天眼通、他心通,即使他们在天上也能遥见世人所作一切善恶事,然而世人却见不到他们。如果我造作恶业,这些诸天人一定都知道,如果被他们知道了我多么惭愧呀,这就叫做为世

[学习笔记]:这段经文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是从心念角度讲、由心法上引导我们防非止恶
忏悔是第一门,惭愧忏悔心是心法的第一步
没有真正的真心忏悔,那种交易式的修行,就称不上是真修行
因此真正的实修必定要懂心法,由心下手才是真修
心法修持可以由一种心引入,
只要多练习逐渐深入增上,慢慢有机会就会修持到其他的心法,
所以不用担心也不用急,把一种心修持好,其他的慢慢就会遇到 ——
[略说]如何确保能真正消除累世业障呢?心法实修第一步[惭愧忏悔心]



云何为法?有智之人,观如来法清净无染,得现在利,能令寂静度于彼岸,能作解脱,不选时节。我为是法故受持戒,我若不能先受小制,云何能得受大制耶?破小制已,增五有苦,若至心持,增无上乐。我受身来所以未得证解脱者,实由不从过去无量诸佛如来受禁戒故;我今受戒,未来定当值遇恒河沙等诸佛。深观是已,生大怜愍,至心受戒,受已坚持,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利益无量诸众生故。

[学习解说]:

什么是为法?有智慧的人应当观察如来的法清净无染、能令众生获得现世利益、能令众生获得寂静(心凝住一处之平等安静状态。远离本能所起的精神动摇,称为寂;断绝一切感觉苦痛之原因而呈现安静之状态,称为静。盖由修禅定,可令心止于一处、远离散乱等,且摄持平等)、到达彼岸(即以业与烦恼为中流,生死之境界为此岸,涅槃为彼岸)、能令众生获得解脱

应当观察我为求解脱成佛而持戒修行,可是如果连小戒都无法受持,如何能受持大戒呢。不能受持小戒则会增长五苦(生老病死苦(人生必经的四大过程)、爱别离苦(与所爱者离别之苦)、怨憎会苦(常与憎恶者会合之苦)、求不得苦(不得所求之苦)、五阴盛苦(吾人五阴合成的身体受炽盛的痛苦)),反之如果能至心持戒则能增长无上(解脱的)快乐

应当观察从我受身以来从未得到解脱,都是由于从过去到现在没有一心持戒的缘故,我今日要一心受持禁戒,这样未来定能值遇无量恒河沙数诸佛。经过这样深入观察后,就能对众生心生大怜悯、能至心持戒始终如一不毁犯,一心为求无上菩提!一心为利益无量众生!

[学习笔记]:

这段经文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就是要为法为众生至心持戒,为求无上菩提、为利益无量众生!
从发心角度为我们解说,应当这样保持正念观察(照),心生怜悯,慈悲众生,发心自利利他!这就是菩萨,就是觉有情
因为,
菩萨自己曾吃过苦,所以知道众生苦,
另外,看到众生苦,也能设身处地,想想自己也在苦中会如何
除了知苦,还要觉苦和救苦,就是弄清楚苦的来源和原理,然后帮助众生解决痛苦,因此称为「觉有情」
菩萨能知苦、觉苦、救苦,
菩萨普入十方众生界,能关怀六道轮回的各种众生,将心比心,所以能知众生性,能解众生苦

名词解释:

【五苦】
五种苦恼。经论中有诸多异说,如五苦章句经所举五趣之苦,即:(一)诸天苦,一切天人皆受生老病死之苦,并依先世之所作而定寿命长短,又诸天皆有命尽、劫尽二大灾。(二)人道苦,由奴婢下使至帝王转轮圣王,皆受生老病死、饥渴寒热等无量百千种之苦。(三)畜生苦,禽兽虫鱼等类皆受饥渴寒热、供人取食、相互啖食等万般之苦。(四)饿鬼苦,饿鬼身长一由旬,而咽细如针孔,其喉中喷火,不得饮食。(五)地狱苦,地狱有铁城镬汤、剑树刀山等八寒八热之苦。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就苦之自体列举五种,即逼迫苦、众具匮乏苦、界不平等苦、所爱变坏苦、三界烦恼品粗重苦等五苦。复列举五乐所治之五种苦,即因苦、受苦、唯无乐苦、受不断苦、家欲界结寻异生苦。此外,广弘明集卷三十说生、老、病、死、爱离五苦。释氏要览卷上则说多食之五苦。
 另如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四所举之五苦,即:(一)生老病死苦,众生初受生时,在母体中窄隘不净;及出胎时,冷风触身,如被物刺;至衰老时,气力羸劣,动止不宁,复有疾痛寒热所恼;最后至命终时,四大分离,神识飘散,此等因缘,悉皆是苦。(二)爱别离苦,常与所亲爱之人乖违离散,不得共处。(三)怨憎会苦,所憎恶之人,本欲远离,却反而常相聚。(四)求不得苦,于世间色声之境,及一切利养之种种可爱乐者,心生贪欲而不能得。(五)五阴盛苦,五阴,即色、受、想、行、识,在此为一身之总称。谓五阴之身,受炽盛之诸苦。(菩萨地持经卷七、显扬圣教论卷十五、观无量寿佛经疏(智顗)、瑜伽师地论略纂卷十一)p1121 FROM:【佛光大辞典】

【寂静】
<一>心凝住一处之平等安静状态。远离本能所起的精神动摇,称为寂;断绝一切感觉苦痛之原因而呈现安静之状态,称为静。盖由修禅定,可令心止于一处、远离散乱等,且摄持平等。(显扬圣教论卷十三、六门教授习定论、往生论)
<二>指涅槃之寂灭无相。无生即寂,无灭即静;涅槃境界远离诸苦,湛然常住,无生无灭,故称为寂静。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就有余依及无余依地各说四种寂静。(一)有余依中:(1)苦寂静,谓永尽诸漏,及断除后有之众苦,而得当来不生之法。(2)烦恼寂静,谓断除一切之烦恼,而得毕竟不生之法。(3)不损恼有情寂静,谓永断烦恼,不造诸恶,修习诸善。(4)舍寂静,谓恒住于“舍”性之中,不喜不忧,安住于正念正知。(二)无余依中:(1)数教寂静,谓诸数及言教等并息。(2)一切依寂静,谓有余依中虽有施设依乃至后边依等八依,今于此境界中总断离此等诸依。(3)依依苦寂静,谓依准前述之八依,永灭除众生之苦。(4)依依苦生疑虑寂静,依准前述之八依,苦之疑虑不生。(法蕴足论卷四、卷六、般若灯论卷二、十八空论、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一、瑜伽论记卷二十四)p4507 FROM:【佛光大辞典】

【彼岸】
<一>梵语 pa^ra,巴利语同。为“此岸”之对称。迷界为此方之岸,称此岸;悟界为彼方之岸,称彼岸。即以业与烦恼为中流,生死之境界为此岸,涅槃为彼岸。(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一上)
<二>梵语pa^ramita^。音译波罗蜜多。全称为到彼岸。即自迷界之此岸至悟界之彼岸。((参见:波罗蜜)3445)
<三>日本佛教用语。“彼岸会”之略称。((参见:彼岸会)3204)p3204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0

[禅定勋章]

167#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4 10:33: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10-25 10:04 编辑

(167楼共用时约2小时50分钟)

五、持戒与波罗蜜

善男子!若在家,若出家,若三归,若八斋,若五戒,若具足,若不具足,若一日一夜,若一时一念,若尽形寿至心受持,当知是人得大福德。
善男子!若受戒已,修三善业——多闻、布施、修定,修善供养三宝,是则名为庄严菩提。
若受戒已,能读如来十二部经,是名无上大法之藏,勤加精进,欲得具足尸波罗蜜。
如是戒者,今世受已,后虽不受,成无作戒。


[学习解说]:

善男子,不论在家、出家,不论受持的是三归依、或八关斋戒、或五戒,不论或具足或不具足,不论一日一夜或一时一念,或尽形寿(尽我们这一世的身形和寿命),要知道所有至心持戒者都能得到大福德

善男子,如果受戒以后,还能修三善业——多闻、布施、修定、供养三宝者,则称为庄严菩提

受戒以后,还能读诵十二部经者,则称为无上大法之藏,如果还能勤行精进,便能具足尸(持戒)波罗蜜

能这样如法持戒者,今世受戒后,来世即使不受戒,也能成就无作戒(此业体初发之缘,虽由身口意之动作(即作戒),而一旦生起,则不假身口意之造作,而恒常相续,故称为无作。作戒于身口意动作止息之时亦随之而灭,无作戒则一生之中恒常相续,具有防非止恶之功能,故称为无作戒)


名词解释:

【无作戒】
无作,又作无教、无表。戒体有作戒、无作戒两种。作戒,谓受戒时如法动作之身、口、意三业,即可见闻之业体;无作戒,谓依此时作戒之缘而生于身中不可见闻之业体。此业体初发之缘,虽由身口意之动作(即作戒),而一旦生起,则不假身口意之造作,而恒常相续,故称为无作。作戒于身口意动作止息之时亦随之而灭,无作戒则一生之中恒常相续,具有防非止恶之功能,故称为无作戒体。此戒体对外境外缘而言,可防非止恶,如十戒、二百五十戒等。故特就能防之体,立此无作戒之名;就所防之外境外缘,则判别为二百五十等相。为发此无作戒,故行作戒。((参见:戒体三种)2920、“无表色”5097)p5087 FROM:【佛光大辞典】

【尽形寿】
尽我们这一世的身形和寿命。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男子!有戒非波罗蜜,有波罗蜜非戒,有戒有波罗蜜,有非禁戒非波罗蜜。
是戒非波罗蜜者,所谓声闻、辟支佛戒。是波罗蜜非是戒者,所谓檀波罗蜜。是戒是波罗蜜者,如昔菩萨受瞿陀身时,为诸虫兽及诸蚁子之所唼食,身不倾动,不生恶心;亦如仙人为众生故,十二年中青雀处顶,不起不动。非戒非波罗蜜者,如世俗施。


[学习解说]:

善男子,有戒非波罗蜜,有波罗蜜非戒,有戒有波罗蜜,有非禁戒非波罗蜜
是戒非波罗蜜者,所谓声闻、辟支佛戒
是波罗蜜非是戒者,所谓檀(布施)波罗蜜
是戒是波罗蜜者,比如菩萨往昔受瞿陀身时,被各种虫兽及许多蚂蚁唼食(咬、吞食),即便如此菩萨身体既不晃动也不生恶心,又比如仙人因为慈悲众生,十二年当中头上一直顶着青雀的巢,仙人既不起身也不晃动
非戒非波罗蜜者,比如世俗布施


[学习笔记]:

1、关于“是戒非波罗蜜者,所谓声闻、辟支佛戒”

末学思惟:因为声闻、辟支佛所持的戒只是佛的方便说或方便引导,并非究竟义非实义,因为佛的究竟义和实义只有一佛乘!

节录《妙法莲华经》部分经文~
佛告舍利弗:“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

舍利弗!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

舍利弗!未来诸佛当出于世,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

舍利弗!现在十方无量百千万亿佛土中,诸佛世尊多所饶益安乐众生,是诸佛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

舍利弗!我今亦复如是,知诸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随其本性,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力而为说法。舍利弗!如此皆为得一佛乘、一切种智故。

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如是,舍利弗!劫浊乱时,众生垢重,悭贪嫉妒,成就诸不善根故,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舍利弗!若我弟子,自谓阿罗汉、辟支佛者,不闻不知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事,此非佛弟子,非阿罗汉,非辟支佛。

又,舍利弗!是诸比丘、比丘尼,自谓已得阿罗汉,是最后身,究竟涅槃,便不复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知此辈皆是增上慢人。所以者何。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若不信此法,无有是处。除佛灭度后,现前无佛。所以者何?佛灭度后,如是等经受持读诵解义者,是人难得。若遇余佛,于此法中便得决了。舍利弗!汝等当一心信解受持佛语。诸佛如来言无虚妄,无有余乘,唯一佛乘

2、关于“是波罗蜜非是戒者,所谓檀(布施)波罗蜜” 与 “非戒非波罗蜜者,比如世俗布施”

末学思惟:波罗蜜指“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
因此想要到达彼岸前提一定要有解脱的智慧,只有拥有解脱的智慧才能迈向彼岸
然而世俗布施因为缺乏解脱的智慧,所以不叫做波罗蜜

(同理)由解脱的智慧,末学又想到放生的案例
放生能成佛(到彼岸)吗?那为什么要放生?放生的意义是什么?

(感恩善知识教导)想要弄清楚这些问题,
首先我们必须回归学佛的根本要义,那就是恢复佛性而成佛
如果我们能够真正把握住这个原则,这样就能逐渐透彻众生争执的错谬所在
要明白这些世间医药和放生,这些和真正究竟解脱的关系
就是[[要以究竟解脱为目标而结善缘]]
也就是在透过[医疗]和[放生]的过程
我们自己和众生都对世俗免于恐惧,平等对待
得到安心,结了善缘,放下仇恨,种下了善因
甚至发起[慈悲心][光明心][解脱心],甚至发起成佛的[无上菩提心]
而真正明白且实践[众生平等]的佛法精神
这样才是[放生]的真义
回到佛法的根本要义,就是~
[[恢复众生原本清净自在圆满的佛性]],这样就能看清楚问题

所以
圆满的教法应该要圆满的教育六道众生解脱成佛,让一切众生都欣然向往

修行要明白原理,这样才能拥有解脱的智慧,并成功迈向彼岸。布施有原理,持戒也有原理:
「戒律」就是帮助修行人能逐渐往「定」、「慧」增上次第而解脱轮回的规范
心才是根本!『定慧(能正确超越六道的知见和观念)等观』才能超越轮回!(可详阅「大般涅槃经」)
我们应该要明白:「佛法是心法,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戒、定、慧」的法性原理

只有依照正确的修行方法,才能最终具足“波罗蜜”!



名词解释:

【波罗蜜】
梵语 pa^ramita^,巴利语 pa^rami^ 或 pa^ramita^。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
 梵语 pa^ramita^,有到达彼岸、终了、圆满等义;巴利语 pa^rami^,则有最上的、终极的等义。诸家对波罗蜜之译释各有说法。据弥勒菩萨所问经卷八载,波罗蜜通于已到、当到之义,即佛为已到彼岸,菩萨为当到彼岸。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载,到彼岸有三种之别,即:(一)随所修行而达于究竟无余。(二)入真如,以入真如为究竟,如众流以归海为终极。(三)得无等果,无别果胜于此果。盖菩萨所修之行,所入之理,及所得之果,皆究竟而圆满。又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波罗蜜多有五因缘,即无染著、无顾恋、无罪过、无分别、正回向等。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载,波罗蜜有十七义,如修习胜利、无所著、无所见、无患累等。据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载,有二十义,例如一切所知诸妙善法能到彼岸、于菩萨藏差别法门正安住义等。
 有关此岸、彼岸之说,各家亦异。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之六波罗蜜项载,即:(一)生死为此岸,究竟涅槃为彼岸。(二)生死涅槃有相为此岸,平等无相为彼岸。据大品经游意载,即:(一)小乘为此岸,大乘为彼岸。(二)魔为此岸,佛为彼岸。(三)世间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又谓成论师以有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众惑为此岸,种智为彼岸。
 依诸经论而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四波罗蜜等分别:(一)六波罗蜜,又作六度,为诸部般若经之说。指大乘菩萨所必须实践之六种修行。即:(1)布施波罗蜜,又作檀那(梵 da^na,巴同)波罗蜜、檀波罗蜜,谓全然施惠。(2)持戒波罗蜜,又作尸罗(梵 s/i^la)波罗蜜,谓全然持守教团之戒律。(3)忍辱波罗蜜,又作羼提(梵 ks!a^nti)波罗蜜,谓全然忍耐之意。(4)精进波罗蜜,又作毗梨耶(梵 vi^rya)波罗蜜,谓全然努力之意。(5)禅定波罗蜜,又作禅那(梵 dhya^na)波罗蜜,谓心全然处于一境。(6)智慧波罗蜜,又作般若(梵 prajn~a^)波罗蜜、慧波罗蜜、明度、明度无极,谓圆满之智慧,系超越人类理性之无分别之智慧;依此则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罗蜜,乃至修禅定而完成禅定波罗蜜,故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本,而称诸佛之母。
 (二)十波罗蜜,又作十度、十胜行,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等之说。六波罗蜜加如下之四波罗蜜,则为十波罗蜜,即:(1)方便波罗蜜,又作沤波耶(梵 upa^ya)波罗蜜,指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2)愿波罗蜜,又作钵罗尼陀那(梵 praN!idha^na)波罗蜜,谓得智慧(即菩提)后,救济众生的殊胜之愿。(3)力波罗蜜,又作波罗(梵 bala)波罗蜜,谓能正确判断所修所行的全然之能力。(4)智波罗蜜,又作若那(梵 jn~a^na)波罗蜜,谓享受菩提之乐,并教导众生得全然之智慧。
 (三)四波罗蜜,为胜鬘经颠倒真实章等之说。即:(1)常波罗蜜,谓全然永远性之波罗蜜。(2)乐波罗蜜,谓全然安稳性之波罗蜜。(3)我波罗蜜,谓全然主体性之波罗蜜。(4)净波罗蜜,谓全然清纯性之波罗蜜等,乃具足涅槃四种殊胜之特质(四德)。
 (四)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称位于东南西北方之四菩萨为四波罗蜜,即东方之金刚波罗蜜、南方之宝波罗蜜、西方之法波罗蜜、北方之业波罗蜜等。此外,南传之巴利语典籍,如所行藏(巴 Cariya^pit!aka)、佛种姓(巴Buddhavam!sa)、法句经注(巴 Dhammapadat!t!hakatha^)等,亦立十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持戒(巴 si^la)波罗蜜、出离(巴 nekkhamma)波罗蜜、般若(巴 pan~n~a^)波罗蜜、精进(巴 viriya)波罗蜜、忍辱(巴 khanti)波罗蜜、真谛(巴 sacca)波罗蜜、决意(巴 adhit!t!ha^na)波罗蜜、慈(巴 metta^)波罗蜜、舍(巴 upekkha^)波罗蜜等。(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华严经离世间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慧度经宗要、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一(智顗)、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良贲)、般若波罗蜜多经赞)p3445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0

[禅定勋章]

168#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5 10:17: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10-25 10:21 编辑

(168楼~169楼共用时约3小时)

六、如何增长持戒波罗蜜?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尸波罗蜜时,所受众苦,谁能说之?
有人若受小小戒已,少欲知足,不能怜愍诸苦众生,当知是人不能具足尸波罗蜜。
若能修忍、三昧、智慧,勤行精进,乐于多闻,当知是人则能增长尸波罗蜜,庄严菩提,证菩提果。
如是戒者,无量众生故,无量果报故,无量戒禁故,以是因缘,庄严菩提。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尸(持戒)波罗蜜时所受的种种苦,谁能知道?
如果有人受持小戒后,便开始少欲知足,对受苦众生也不能心生怜悯,要知道这样的人不能具足持戒波罗蜜

反之如果能修忍辱、三昧(禅定)、智慧,并且勤行精进,乐于多闻,这样的人则能增长持戒波罗蜜,而且还能庄严菩提,证得菩提道果


[学习笔记]:

菩萨如何在众苦中依然能安住持戒波罗蜜普渡众生?
还有为什么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能增长持戒波罗蜜?

这应该是六度的修行方法和原理:
遇到这些问题往往先要忍耐,就是修忍辱
佛弟子忍辱之前依靠的就是六度中的戒律
更之前我们靠六度的布施来消除执着

然后透过戒律,我们知道不可以起贪瞋痴,
所以戒律能制止我们犯错

但是,守戒的过程中还是很难受,
所以这时候是透过六度中的忍辱来克制

接下来呢,就是透过禅定的训练来超越忍辱的痛苦

然后再透过对法界六道轮回和因果原理的了解,知道真相自然就不会有贪瞋痴,这就是智慧

末学之前说过,佛法都是有方法和原理的
这就是六度的方法和原理 ——
[必修]以心法观照降服病痛和睡眠等生忍问题&六度的方法和原理

名词解释:

【忍】
1、忍耐的意思,忍耐不如意的环境而不生嗔恚的心。
2、安忍的意思,即心安住于理而不动摇,也是承认、认可、同意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忍】
忍辱、忍耐、堪忍、忍许、忍可、安忍等意。即受他人之侮辱恼害等而不生嗔心,或自身遇苦而不动心,证悟真理,心安住于理上。依经论所载,忍有多种分类:
 (一)二忍:(1)生忍与法忍。据大智度论卷六载,虽受众生迫害或优遇,仍不执于其违顺之境而忍,又观众生无初、中、后之别,而在众生之上体认空理,不堕于断、常二边,不陷于邪见,此即生忍(又作众生忍);体认一切事物之实相为空,心安住于此真理之上而不动,此即法忍(又作无生法忍)。然同论卷十四、卷十五所说则稍有差异,谓忍耐众生之迫害、礼遇,称为生忍;对心法(即嗔恚、忧愁等属于心者)、非心法(即寒、暑、风、雨、饥、渴、老、病、死等不属于心者)之忍耐,称为法忍。(2)世间忍与出世间忍。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九福田相品谓,初心菩萨以有漏心,依诸果报福业,对所遇世间苦乐违顺之事加以忍耐,称为世间忍,即有相、有漏之安忍;大菩萨安住法性之理,自在表现各种作用,而无丝毫执著,称为出世间忍,即无相、无漏之安忍。(3)安受苦忍与观察法忍。据大明三藏法数卷五之说,前者即能安心忍受疾病、水火、刀杖等苦,而不为所动;后者即观察诸法体性虚幻,本无生灭,信解真实而心无妄动,安然忍可。
 (二)三忍:(1)忍辱波罗蜜分为三种,世亲摄大乘论释卷七载,三忍为:1.耐怨害忍,即受他人之怨憎恼害亦加以忍耐。2.安受苦忍,即为疾病、天灾所逼亦加以忍受。3.谛察法忍,又作观察法忍,即谛察诸法不生不灭之真理,心无妄动。其中,后者为前二者之所据。前二忍相当于大智度论所说之生忍,后者相当于法忍。据俱舍论光记卷二十六载,此三忍各以无嗔、精进、慧为体。又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二列举十八任持,以此三忍分别配于不舍有情任持、舍下劣心任持、无生法忍任持。(2)三法忍,证悟法理而安心,分为三种。依无量寿经卷上、月灯三昧经卷二等,三法忍即:1.音响忍,又作随顺音响忍。指听闻佛说法之音声,能知诸法道理,安住于法。2.柔顺忍,又作思惟随顺忍。指藉自己思惟,而随顺诸法之真理,安住于法。3.无生法忍,又作修习无生忍。即离相,顿契于法之真理而安住。有关得此三法忍之菩萨究应配于何阶位,诸说纷异,法位配以仁王经五忍中之前三忍,慧远配以同经五忍之中间三忍,新罗憬兴则配以同经中之第一伏忍之三位。(3)喜、悟、信三忍。即观阿弥陀佛,或信其本愿所得利益之无生法忍之三名。善导观经疏序分义解释经中“得无生法忍”之句,举出三忍之名,主张十信位菩萨所得之忍,绝非解行以上之忍。依此,日僧良忠称于十信位中所得之忍为信忍,又作十信中忍。是时欢喜而大悟,故名喜忍、悟忍。证空谓领解观门为无生忍,此乃信本愿所得之利益,故名信忍;亲鸾则作为得他力信之一念时之利益。(4)伏忍、柔顺忍、无生忍三忍。据天台宗,通教三乘与共之十地中,第一干慧地之菩萨为伏忍,第二性地之菩萨为柔顺忍,第三八人地、第四见地之菩萨名无生忍。
 (三)四忍。据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一载,四忍即:(1)无生法忍,忍可诸法之自性空寂本来无生。(2)无灭忍,忍可诸法本来不生无灭。(3)因缘忍,忍可诸法依因缘生,本来无自性。(4)无住忍,即心不住著而无异念相续。
 (四)五忍,依菩萨证悟法理而安心之程度所立之阶位。据仁王般若经卷上,五忍为:(1)伏忍,即已制伏烦恼,然尚未断灭。指地前之三贤位(十住、十行、十回向)。(2)信忍,即已得无漏信之初、二、三地菩萨。(3)顺忍,即顺理而趣向无生果之四、五、六地。(4)无生忍,即悟入诸法不生之理而安住之七、八、九地。(5)寂灭忍,即断诸惑而寂静安住之第十地及佛果。此外,前四忍各分上、中、下,后一忍分为上、下,合为十四忍。
 (五)六忍,又作六忍法。据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载,六忍为:(1)信忍,信一切法即空之忍。(2)法忍,认一切法即假之忍。(3)修忍,修中观,知一切法理事圆融之忍。(4)正忍,认确实中道之忍。(5)无垢忍,信证无烦恼染污之清净心之忍。(6)一切智忍,得一切智,忍可中道之法的最上忍。
 (六)十忍:(1)指菩萨忍受真理而得之十种安住心。据旧译华严经卷二十八之十忍品载,十忍即:随顺音声忍、顺忍、无生法忍、如幻忍、如焰忍、如梦忍、如响忍、如电忍、如化忍、如虚空忍。(2)指菩萨之十种忍受行。依宝云经卷一所记,十忍即:内忍、外忍、法忍、随佛教忍、无方所忍、修处处忍,非所为忍、不逼恼忍,悲心忍、誓愿忍。
 此外,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六又举出三十二种安忍,即:无贪、不害、无热恼、无嗔、无恨、无念、无诤、不染欲境、能护自他、顺菩提心、无分别心、不著生死、顺业果、身清净、口意清净、坚固不退、言说自在、无遍计、自觉圣智、将护彼意、修四梵行不随禅生、于人天乐得自在、相好圆满、梵音深妙、灭除诸恶、远离悭垢、除断嫉妒、舍诸怨贼、近菩提分、离诸不善、乐处寂静、获诸佛法。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二忍品则列举自性忍、一切忍、难行忍、一切门忍、善士忍、一切种忍、遂求忍、此世他世乐忍、清净忍等九种忍。经论中并谓“忍”具有为十利之本、诸佛神通之原、一切出家之力、伏诸恶、渡生死而至涅槃等功德利益。(长阿含经卷二十一战斗品、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四“十不善品”、佛遗教经、正法念处经卷六十观天品。大般若经卷三六六巧便行品、六度集经卷五。解深密经卷四地波罗蜜多品、三卷本大般涅槃经卷下、首楞严三昧经卷上、大宝积经卷四十五、大方等大集经卷十二无言菩萨品、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七、卷九十二、大智度论卷三十、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上)((参见:二忍)196、“十忍”438、“三法忍”571、“五忍”1097、“六忍”1265、“四忍”1697)p2889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0

[禅定勋章]

169#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5 10:19:46 | 只看该作者
七、如何寂静受持净戒以及离恶修善?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既受戒已,口不说恶,耳不乐闻,不乐说世,亦不乐闻,终不放心在恶觉观,不亲恶友,是故得名寂静净戒。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受戒以后,口不说恶事、耳不闻恶声、世间上的是非对错自己不参与也不到处宣传,也不听他人宣说这些是非对错之事,能够摄心清净,始终都不会把心放在恶觉观上,不亲近恶友,这样就叫做寂静(心凝住一处之平等安静状态。远离本能所起的精神动摇,称为寂;断绝一切感觉苦痛之原因而呈现安静之状态,称为静。盖由修禅定,可令心止于一处、远离散乱等,且摄持平等)净戒(指清净之戒行)


名词解释:

【寂静】
<一>心凝住一处之平等安静状态。远离本能所起的精神动摇,称为寂;断绝一切感觉苦痛之原因而呈现安静之状态,称为静。盖由修禅定,可令心止于一处、远离散乱等,且摄持平等。(显扬圣教论卷十三、六门教授习定论、往生论)
<二>指涅槃之寂灭无相。无生即寂,无灭即静;涅槃境界远离诸苦,湛然常住,无生无灭,故称为寂静。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就有余依及无余依地各说四种寂静。(一)有余依中:(1)苦寂静,谓永尽诸漏,及断除后有之众苦,而得当来不生之法。(2)烦恼寂静,谓断除一切之烦恼,而得毕竟不生之法。(3)不损恼有情寂静,谓永断烦恼,不造诸恶,修习诸善。(4)舍寂静,谓恒住于“舍”性之中,不喜不忧,安住于正念正知。(二)无余依中:(1)数教寂静,谓诸数及言教等并息。(2)一切依寂静,谓有余依中虽有施设依乃至后边依等八依,今于此境界中总断离此等诸依。(3)依依苦寂静,谓依准前述之八依,永灭除众生之苦。(4)依依苦生疑虑寂静,依准前述之八依,苦之疑虑不生。(法蕴足论卷四、卷六、般若灯论卷二、十八空论、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一、瑜伽论记卷二十四)p4507 FROM:【佛光大辞典】

【净戒】
<一>指清净之戒行。法华经序品(大九·四下):“精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
<二>于密教,为金刚界法所采用十七种杂供养之一。即戒波罗蜜,为六度之一,行六度以表供养,称为六种供养,摄于十七种杂供养中。若依印契之名,称为香身契。香身,即以香涂身,能消除热恼,有清凉之作用;戒有防非止恶之德,义同涂香,故以涂香为净戒。印相为三昧耶涂香。(莲华部心仪轨、略出念诵经卷四)p4699 FROM:【佛光大辞典】




菩萨若见破戒恶人,不生恶心,为设种种善巧方便而调伏之;若不调伏,当生怜愍,不为身命破戒舍戒。食已、先修惭愧之心,不放逸心,为治身命,如疗恶疮。若入村落,如刀刺林,摄护诸根,修集正念,观察可作及不可作,不生放逸。

[学习解说]:

菩萨见到破戒的恶人不应该对他们生起恶心,应该以种种善巧方便调伏他们弃恶从善

如果这些破戒的恶人不听调伏,应当对他们心生怜悯,即使为了身命也不要破戒舍戒

饮食以后应当先修惭愧心,还要心不放逸,应当正观饮食是为了疗治身命(药食)

如果进入村落,应当摄护诸根(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修集正念,应当观察哪些事情可作哪些不可作,不要心生放逸


名词解释:

【诸根】
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或信、勤、念、定、慧等五根。亦泛言一切善根。(无量寿经卷上、出曜经裨要品)p6307 FROM:【佛光大辞典】




若人作福亦因于我,若人作罪亦因于我,是故我得大供养时,不应生喜,得衰苦时不应生瞋。
得少供养,应作是念:‘我今信、戒、施、闻、智慧,如法住少,故得如是微少供养,是故今我不应生于愁苦之念。

我为二事受他信施:一者、为增他福,二者、为增自善;是故若得少物、恶物,不应生恼。’
久住迟得,轻骂已得,尔时复当自责其身:‘是我宿罪,非众生过,是故我今不应生恼。’

若受戒已,为他作罪,亦应说言如是所作实非是道。
何以故?十二部经不说诸恶为菩提道也,是故我今获得杂报。
若能如是深观察者,当知是人则能具足尸波罗蜜。


[学习解说]:

继续观察有人因我而修福、有人因我而造作恶罪
所以当我得到大供养时不应当心生欢喜、同样得到衰苦时也不应当心生嗔恚

所以当得到少量供养时,应当这样思惟:我因为在信、戒、施、闻、智慧上如法修行的太少,所以才会得到现在微少的供养,这是我的原因,不该对众生烦恼

我应当转念或发心:一为增长他人福德;二为增上自己善心而接受信众的布施
所以即便得到很少的财物或不好的物品,也不应该心生忧愁和烦恼
反之应该检讨都是自己累世缺少善因的缘故,这并非众生的过失,所以我不应该因此而忧愁和烦恼

受戒以后如果因此而忧愁和烦恼,这同样是不如法的修行之道
为什么呢,因为佛经中没说这些诸恶(负面心念和习气)能证得菩提道,如同我现在所得杂报一样
如果能这样深入观察的人,才能具足尸(持戒)波罗蜜


名词解释:

【信施】
即信者向三宝布施财物,或指所施之财物。如长阿含经卷十四梵动经(大一·八九上):“如余沙门、婆罗门,受他信施,更求储积衣服饮食,无有厌足,沙门瞿昙无有如此事。”又如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一载,优波难陀自鹿长者得饮食,自无畏萨薄主得细氎,皆持予一淫女,佛陀得知后,即言(大二二·四八○下):“此是恶事,汝云何坏信施物?从今日不听坏信施物。信者,信心与、欢喜与。施者,有八种:时食、夜分,乃至净不净。破者,欲心与淫女、寡妇、大童女、不能男、恶名比丘尼、恶名沙弥尼,下至欲心与畜生,得越比尼罪。”(大宝积经卷八十八、禅林僧宝传卷七筠州九峰玄禅师)p3719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0

[禅定勋章]

170#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6 10:24:01 | 只看该作者
(170楼~171楼共用时约3小时)

八、如何具足持戒波罗蜜?

善男子!若有人能摄护诸根,身四威仪不作诸恶,能堪众苦,不作邪命,当知是人则能具足尸波罗蜜。
若于轻重戒中等生怖畏,虽遭恶时,不犯小戒,不令烦恼秽污其心,修集忍辱,当知是人则能具足尸波罗蜜。
若离恶友,令诸众生远恶邪见,知恩报恩,当知是人则能具足尸波罗蜜。
若为善事不惜身命,罢散自事,营成他事,见骂詈者不生恶心,当知是人则能具足尸波罗蜜。
若见如来所开之处,如本持之,护众生命,不惜财命,乃至命终不犯小戒,虽得微妙七珍之物,心不生贪,不为报恩以善加人,为怜愍故受持禁戒,既受持已,善发大愿,愿诸众生悉得净戒,当知是人则能具足尸波罗蜜。


[学习解说]:

善男子,如果有人能够摄受护念(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行住坐卧不造作恶业,能忍一切苦,更不从事不正当的事业来维持生活,这样的人则能具足持戒波罗蜜

不论轻戒、重戒,都能同等对待、心生怖畏,即使遭遇恶事也不去毁犯小戒,不让烦恼染污自心,能常修忍辱,这样的人则能具足持戒波罗蜜

如果能远离恶友,并且令一切众生也远离邪知邪见,能够知恩报恩,这样的人则能具足持戒波罗蜜

如果作善事时能不惜身命,见到骂人者能不生恶心,这样的人则能具足持戒波罗蜜

如果见闻如来开示后能如理如法的受持,能善护念众生甚至不惜身命,乃至命终也不去毁犯小戒,即使得到微妙的珍宝也不会心生贪着,常以善心善念待人,但不是为了报恩而作,能为慈悲怜悯众生而受持禁戒,受戒以后还能继续发心发愿,愿一切众生都能持戒清净,这样的人则能具足持戒波罗蜜


名词解释:

【邪命】
梵语 mithya-ji^va,巴利语 miccha^-ji^va。八邪行之一。指不以正道而以邪曲之方法生活。全称邪活命。比丘如为得衣食资具而说法,即称为邪命说法。大智度论卷三载有四种邪命食,即:(一)下口食,谓种植田园,调合汤药,以求衣食。(二)仰口食,谓仰观星宿、风雨,以术数之学求衣食。(三)方口食,谓曲媚权门,阿谀富豪,巧言而求食。(四)维口食,谓研习咒术、卜算吉凶以求衣食。又同书卷十九则说邪命有五种,而称五种邪命(又称五邪),即为得财物而行如下五事:(一)以诈欺表现奇特之异相,(二)夸耀自己之功德,(三)占吉凶,(四)高声威吓,(五)称赞供养者。摩诃僧祇律卷七亦列举身邪命、口邪命、身口邪命等三种邪命。
 印度外道中有称邪命外道者,即指佛世之尼乾子外道。“尼乾子”旧译“邪命”,实应翻作“离系”,佛教贬称之为邪命、无惭。此外,邪命外道又可作为当时外道修行者之总称。(长阿含经卷十四、佛本行集经卷四十五、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十四、大智度论卷七十三、成实论卷十二、俱舍论卷八、俱舍释论卷六、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末、大乘义章卷十、摩诃止观卷七)((参见:阿时缚迦派)3655)p3033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具尸波罗蜜是不为难;在家具足,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有两种,一种在家;一种出家
出家菩萨具足持戒波罗蜜不难,在家具足持戒波罗蜜比较难
为什么呢,因为在家人多被恶业因缘缠绕障碍的缘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3 17:36 , Processed in 0.08824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