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5-3 10:01 编辑
学习光明心&光明想
====================================
(二)《中阿含经卷第二十 长寿王品念身经第十》(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若有沙门、梵志不正立念身、游行少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必能得也。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空无念身故。犹如有瓶,中空无水,正安著地,若人持水来泻瓶中。于比丘意云何?彼瓶如是当受水不?”
比丘答曰:“受也,世尊。”
“所以者何?彼空无水,正安著地,是故必受。如是若有沙门、梵志不正立念身、游行少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必能得也。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空无念身故。”
▪[末学解说]▪
“如果有沙门(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梵志(指一切外道之出家人)不正确树立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游行(历游诸处也)少心者,当被魔波旬(魔为魔罗之略。天魔之总名。波旬者,魔王之别名也)伺机求其便时,必定能得到这样的机会。为什么呢?因为那些沙门、梵志空无念身的缘故。犹如有个瓶,瓶中空无水,正面安放于地上,如果人持水来泻于瓶中。你对此怎么想呢?那个空瓶能够接受水进入吗?”
比丘回答:“可以接受,世尊。”
“为什么呢?因为瓶是空的,无水,正面安放于地上,所以一定可以接受水进入。像这样,如果沙门、梵志不正确树立念身、游行少心者,当被魔波旬(魔为魔罗之略。天魔之总名。波旬者,魔王之别名也)伺机求其便时,必定能得到这样的机会。为什么呢?因为那些沙门、梵志空无念身的缘故。”
注解:
【沙门】:华译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梵志】:1、志求生于梵天的人。2、在家的婆罗门。3、指一切外道之出家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游行】:(术语)历游诸处也。即行脚也。法华经信解品曰:“渐渐游行,遇向本国。”释氏要览下曰:“毗奈耶律云:如世尊言,五法成就,五夏已满,得离依止,游行人间。五法者:一识犯,二识非犯,三识轻,四识重,五于别解脱经善知通塞,能持能诵。”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魔波旬】:(异类)Ma%ra-papi^ya%n,魔为魔罗之略。天魔之总名。波旬者,魔王之别名也。义林章六本曰:“又云波卑夜,此云恶者,天魔别名,波旬讹也。成就恶法怀恶意故,恶魔波旬号名双举。”玄应音义六曰:“言魔波旬者讹也,正言波卑夜,此云恶者,谓有恶意成就恶法也。或云恶魔波旬,存二音也。”慧琳音义二十五曰:“魔波旬,具足梵云祢嚩摩罗波稗旬Devama%raPa%piyas(N.ag.m.Pa%piya%n)。祢嚩云天,摩罗云障碍,波稗旬云罪恶,谓此类报生天宫,性劝人造恶,令退善根,不令生离欲界也。”(参见:波旬)。旬者[(句-口)@目]之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若有沙门、梵志正立念身、游行无量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终不能得。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不空有念身故。犹如有瓶,水满其中,正安著地,若人持水来泻瓶中。于比丘意云何?彼瓶如是复受水不?”
比丘答曰:“不也,世尊。”
“所以者何?彼瓶水满,正安著地,是故不受。如是若有沙门、梵志,有正立念身、游行无量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终不能得。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不空有念身故。”
▪[末学解说]▪
“如果有沙门(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梵志(指一切外道之出家人)正确树立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游行(历游诸处也)无量心者,当被魔波旬(魔为魔罗之略。天魔之总名。波旬者,魔王之别名也)伺机求其便时,始终都不能获得这样的机会。为什么呢?因为那些沙门、梵志不空有念身的缘故。犹如有个瓶,水冲满其中,正面安放于地上,如果有人持水来泻瓶中。你对此怎么想呢?那个瓶能够再接受水进入吗?”
比丘回答:“不能接受,世尊。”
“为什么呢?因为那个瓶里水已经满了,正面安放于地上,所以不能再接受水进入瓶中了。像这样,如果沙门、梵志,有正确树立念身、游行无量心者,当被魔波旬伺机求其便时,始终都不能获得这样的机会。为什么呢?因为那些沙门、梵志不空有念身的缘故。”
注解:
【沙门】:华译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梵志】:1、志求生于梵天的人。2、在家的婆罗门。3、指一切外道之出家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游行】:(术语)历游诸处也。即行脚也。法华经信解品曰:“渐渐游行,遇向本国。”释氏要览下曰:“毗奈耶律云:如世尊言,五法成就,五夏已满,得离依止,游行人间。五法者:一识犯,二识非犯,三识轻,四识重,五于别解脱经善知通塞,能持能诵。”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魔波旬】:(异类)Ma%ra-papi^ya%n,魔为魔罗之略。天魔之总名。波旬者,魔王之别名也。义林章六本曰:“又云波卑夜,此云恶者,天魔别名,波旬讹也。成就恶法怀恶意故,恶魔波旬号名双举。”玄应音义六曰:“言魔波旬者讹也,正言波卑夜,此云恶者,谓有恶意成就恶法也。或云恶魔波旬,存二音也。”慧琳音义二十五曰:“魔波旬,具足梵云祢嚩摩罗波稗旬Devama%raPa%piyas(N.ag.m.Pa%piya%n)。祢嚩云天,摩罗云障碍,波稗旬云罪恶,谓此类报生天宫,性劝人造恶,令退善根,不令生离欲界也。”(参见:波旬)。旬者[(句-口)@目]之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若有沙门、梵志不正立念身、游行少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必能得也。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空无念身故。犹如力士,以大重石掷淖泥中。于比丘意云何?泥为受不?”
比丘答曰:“受也,世尊。”
“所以者何?泥淖石重,是故必受。如是若有沙门、梵志不正立念身、游行少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必能得也。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空无念身故。
▪[末学解说]▪
“如果有沙门(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梵志(指一切外道之出家人)不正确树立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游行(历游诸处也)少心者,当被魔波旬(魔为魔罗之略。天魔之总名。波旬者,魔王之别名也)伺机求其便时,必定能得到这样的机会。为什么呢?因为那些沙门、梵志空无念身的缘故。犹如力士,以大重石掷淖泥中。你对此怎么想呢?泥可以接受大重石落入吗?”
比丘回答:“可以接受,世尊。”
“为什么呢?因为泥淖石重,所以必定可以接受。像这样,如果沙门、梵志不正确树立念身、游行少心者,当被魔波旬(魔为魔罗之略。天魔之总名。波旬者,魔王之别名也)伺机求其便时,必定能得到这样的机会。为什么呢?因为那些沙门、梵志空无念身的缘故。
注解:
【沙门】:华译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梵志】:1、志求生于梵天的人。2、在家的婆罗门。3、指一切外道之出家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游行】:(术语)历游诸处也。即行脚也。法华经信解品曰:“渐渐游行,遇向本国。”释氏要览下曰:“毗奈耶律云:如世尊言,五法成就,五夏已满,得离依止,游行人间。五法者:一识犯,二识非犯,三识轻,四识重,五于别解脱经善知通塞,能持能诵。”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魔波旬】:(异类)Ma%ra-papi^ya%n,魔为魔罗之略。天魔之总名。波旬者,魔王之别名也。义林章六本曰:“又云波卑夜,此云恶者,天魔别名,波旬讹也。成就恶法怀恶意故,恶魔波旬号名双举。”玄应音义六曰:“言魔波旬者讹也,正言波卑夜,此云恶者,谓有恶意成就恶法也。或云恶魔波旬,存二音也。”慧琳音义二十五曰:“魔波旬,具足梵云祢嚩摩罗波稗旬Devama%raPa%piyas(N.ag.m.Pa%piya%n)。祢嚩云天,摩罗云障碍,波稗旬云罪恶,谓此类报生天宫,性劝人造恶,令退善根,不令生离欲界也。”(参见:波旬)。旬者[(句-口)@目]之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若有沙门、梵志正立念身、游行无量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终不能得。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不空有念身故。犹如力士,以轻毛毱掷平户扇。于比丘意云何?彼为受不?”
比丘答曰:“不也,世尊。”
“所以者何?毛毱轻阐,户扇平立,是故不受。如是若有沙门、梵志正立念身、游行无量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终不能得。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不空有念身故。
▪[末学解说]▪
“如果有沙门(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梵志(指一切外道之出家人)正立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游行(历游诸处也)无量心者,当被魔波旬(魔为魔罗之略。天魔之总名。波旬者,魔王之别名也)伺机求其便时,始终都不能获得这样的机会。为什么呢?因为那些沙门、梵志不空有念身的缘故。犹如力士,以很轻的毛毱掷平户扇。你对此怎么想呢?彼能够接受吗?”
比丘回答:“不能接受,世尊。”
“为什么呢?因为毛毱轻阐,户扇平立,所以不能接受。像这样,如果沙门、梵志,有正确树立念身、游行无量心者,当被魔波旬伺机求其便时,始终都不能获得这样的机会。为什么呢?因为那些沙门、梵志不空有念身的缘故。
注解:
【沙门】:华译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梵志】:1、志求生于梵天的人。2、在家的婆罗门。3、指一切外道之出家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游行】:(术语)历游诸处也。即行脚也。法华经信解品曰:“渐渐游行,遇向本国。”释氏要览下曰:“毗奈耶律云:如世尊言,五法成就,五夏已满,得离依止,游行人间。五法者:一识犯,二识非犯,三识轻,四识重,五于别解脱经善知通塞,能持能诵。”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魔波旬】:(异类)Ma%ra-papi^ya%n,魔为魔罗之略。天魔之总名。波旬者,魔王之别名也。义林章六本曰:“又云波卑夜,此云恶者,天魔别名,波旬讹也。成就恶法怀恶意故,恶魔波旬号名双举。”玄应音义六曰:“言魔波旬者讹也,正言波卑夜,此云恶者,谓有恶意成就恶法也。或云恶魔波旬,存二音也。”慧琳音义二十五曰:“魔波旬,具足梵云祢嚩摩罗波稗旬Devama%raPa%piyas(N.ag.m.Pa%piya%n)。祢嚩云天,摩罗云障碍,波稗旬云罪恶,谓此类报生天宫,性劝人造恶,令退善根,不令生离欲界也。”(参见:波旬)。旬者[(句-口)@目]之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若有沙门、梵志不正立念身、游行少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必能得也。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空无念身故。犹人求火,以槁木为母,以燥钻钻。于比丘意云何?彼人如是为得火不?”
比丘答曰:“得也,世尊。”
“所以者何?彼以燥钻钻于槁木,是故必得。如是若有沙门、梵志不正立念身、游行少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必能得也。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空无念身故。
▪[末学解说]▪
“如果有沙门(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梵志(指一切外道之出家人)不正确树立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游行(历游诸处也)少心者,当被魔波旬(魔为魔罗之略。天魔之总名。波旬者,魔王之别名也)伺机求其便时,必定能得到这样的机会。为什么呢?因为那些沙门、梵志空无念身的缘故。犹如有人求火,以槁木为母,以燥钻钻。你对此怎么想呢?那人这样能获得火吗?”
比丘回答:“可以获得,世尊。”
“为什么呢?因为以燥钻钻于槁木,所以必定能够获得。像这样,如果有沙门、梵志不正确树立念身、游行少心者,当被魔波旬(魔为魔罗之略。天魔之总名。波旬者,魔王之别名也)伺机求其便时,必定能得到这样的机会。为什么呢?因为那些沙门、梵志空无念身的缘故。
注解:
【沙门】:华译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梵志】:1、志求生于梵天的人。2、在家的婆罗门。3、指一切外道之出家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游行】:(术语)历游诸处也。即行脚也。法华经信解品曰:“渐渐游行,遇向本国。”释氏要览下曰:“毗奈耶律云:如世尊言,五法成就,五夏已满,得离依止,游行人间。五法者:一识犯,二识非犯,三识轻,四识重,五于别解脱经善知通塞,能持能诵。”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魔波旬】:(异类)Ma%ra-papi^ya%n,魔为魔罗之略。天魔之总名。波旬者,魔王之别名也。义林章六本曰:“又云波卑夜,此云恶者,天魔别名,波旬讹也。成就恶法怀恶意故,恶魔波旬号名双举。”玄应音义六曰:“言魔波旬者讹也,正言波卑夜,此云恶者,谓有恶意成就恶法也。或云恶魔波旬,存二音也。”慧琳音义二十五曰:“魔波旬,具足梵云祢嚩摩罗波稗旬Devama%raPa%piyas(N.ag.m.Pa%piya%n)。祢嚩云天,摩罗云障碍,波稗旬云罪恶,谓此类报生天宫,性劝人造恶,令退善根,不令生离欲界也。”(参见:波旬)。旬者[(句-口)@目]之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若有沙门、梵志正立念身、游行无量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终不能得。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不空有念身故。犹人求火,以湿木为母,以湿钻钻。于比丘意云何?彼人如是,为得火不?”
比丘答曰:“不也,世尊。”
“所以者何?彼以湿钻钻于湿木,是故不得。如是若有沙门、梵志正立念身、游行无量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终不能得。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不空有念身故。
▪[末学解说]▪
“如果有沙门(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梵志(指一切外道之出家人)正确树立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游行(历游诸处也)无量心者,当被魔波旬(魔为魔罗之略。天魔之总名。波旬者,魔王之别名也)伺机求其便时,始终都不能获得这样的机会。为什么呢?因为那些沙门、梵志不空有念身的缘故。犹如有人求火,以湿木为母,以湿钻钻。你对此怎么想呢?那人像这样能够获得火吗?”
比丘回答:“不能获得,世尊。”
“为什么呢?因为以湿钻钻于湿木,所以不能获得。像这样,如果沙门、梵志正确树立念身、游行无量心者,当被魔波旬伺机求其便时,始终都不能获得这样的机会。为什么呢?因为那些沙门、梵志不空有念身的缘故。”
注解:
【沙门】:华译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梵志】:1、志求生于梵天的人。2、在家的婆罗门。3、指一切外道之出家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游行】:(术语)历游诸处也。即行脚也。法华经信解品曰:“渐渐游行,遇向本国。”释氏要览下曰:“毗奈耶律云:如世尊言,五法成就,五夏已满,得离依止,游行人间。五法者:一识犯,二识非犯,三识轻,四识重,五于别解脱经善知通塞,能持能诵。”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魔波旬】:(异类)Ma%ra-papi^ya%n,魔为魔罗之略。天魔之总名。波旬者,魔王之别名也。义林章六本曰:“又云波卑夜,此云恶者,天魔别名,波旬讹也。成就恶法怀恶意故,恶魔波旬号名双举。”玄应音义六曰:“言魔波旬者讹也,正言波卑夜,此云恶者,谓有恶意成就恶法也。或云恶魔波旬,存二音也。”慧琳音义二十五曰:“魔波旬,具足梵云祢嚩摩罗波稗旬Devama%raPa%piyas(N.ag.m.Pa%piya%n)。祢嚩云天,摩罗云障碍,波稗旬云罪恶,谓此类报生天宫,性劝人造恶,令退善根,不令生离欲界也。”(参见:波旬)。旬者[(句-口)@目]之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上述佛经内容的重点是讲:
修习念身的重要性,正立念身与不正立念身的不同
佛陀以譬喻的方式来解说,帮助众生更加容易理解
比如
如果不正立念身,便如同瓶空无水,当外来水要进入时,很容易就可以进入——魔波旬就可以伺机求其便
如果能正立念身,便如同瓶中满水,当外来水要进入时,根本就不可能进入——魔波旬不可能伺机求其便
如果不正立念身,便如同以枯木求火,很容易着火——魔波旬就可以伺机求其便
如果能正立念身,便如果以湿木求火,不可能着火——魔波旬不可能伺机求其便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关于[破魔]的相关内容
一、着魔的种种情况及现象魔有外魔和内魔
内魔是指心魔,外魔就是着魔或成魔的众生(执着深浅不同,魔的次第就不同)
魔其实是指错误的观念和执着
心魔就是内心有错误的观念和执着,就是贪瞋痴
外魔就是内心有错误观念和执着的众生,就是因为贪瞋痴执着过深而成魔的众生
魔扰就是外魔干扰,又或者因为自己的贪瞋痴心念而干扰自己
魔障是指自己心中错误观念对自己造成的障碍(也包含召引外魔而障碍自己)——破除魔扰魔障(或非人鬼神干扰)很简单
[必读]世间常见各种着魔现象,与修行过程的身心变化 ~ 楞严经(50阴魔的前30种魔境)
二、着魔的原因
一般来说,会着魔,或有魔扰,或被附体,大概有下面几种原因
1.修行中,因为自己负面的心态或心念或欲望而陷入魔障(心魔),因此而感召外魔
所以,修行要逐渐放下一切,才不会因为累世负面习气而感召魔扰
不修行就无法解脱,但是,修行的过程也是有凶险的,全在自己的心念是否正确
2.因为累世恶因,尤其是杀业(因财或感情...),因为因果报应而感召报复
这种通常会被折磨的很惨,可能出现严重的业障病(癌症肿瘤或各种怪病)
或者精神病(例如:忧郁症躁郁症)而导致自杀,或被附体,或意外受伤,最后弄得家破人亡
3.喜欢到处跑各种神庙或半夜出游,而吸引非人鬼神的亲近
这种也是一般人出现魔扰或着魔的常见原因
通常会出现幻听,或看到奇异现象,弄得魂不守舍,或甚至被附体,或病死
或变成鬼神利用的工具而成为神棍,这要看哪类鬼神而定
4.碰巧遇到找麻烦的恶意非人鬼神,例如:租屋或旅游,
又因为自己平常没有行善积德,没有护法护持,往往就会受到干扰
如果严重,也会有刚刚讲过的情况——着魔的原因和现象 心有贪瞋痴就会产生心魔,有心魔就容易召引外魔而形成自己与魔之间的共业干扰
所以,魔扰其实是自己召惹的,是因为自己的心魔(贪瞋痴)而召引外魔
就是自己内心犯了贪瞋痴三毒或七情六欲或恶念或邪念或贪欲而物以类聚,因此召引非人鬼神或魔
又或者因为自己累世干坏事,因为贪瞋痴杀盗淫,对不起众生,而召引报复和非人鬼神扰——破除魔扰魔障(或非人鬼神干扰)很简单 其实大部分人着魔不是因为学佛才着魔的
1.而是因为累世业障和接触外道
2.至于学佛上的着魔,那是要修禅定阶段才会碰到,
3.又或者因为发心不正或初学无知而接触附佛外道,自己成为魔子魔孙
很多受到一些精魅鬼怪干扰,这是累世造恶,业障的关系
或接触外道,不守戒律,喜欢神通,也常会有鬼神干扰的情况
这种着鬼神精怪魔扰的情况深浅各有不同,情况很多,
在以前的帖子或回帖中,末学已经讲了很多,这边先暂且省略了
大致上都是医院检查说没病,但是身体有各种不舒服的现象和干扰
畏光怕人群神经质,精神状况很差,可能出现各种怪异疾病,
甚至被附体行为怪异...这种很复杂...
另外如果学佛了,因为贪着尘染,不守戒律,或喜好神通感应,也会引发非人附体干扰,
这在楞严经卷九-卷十,讲了50种魔境,请参考下面经文
[必读]世间常见各种着魔现象,与修行过程的身心变化 ~ 楞严经(50阴魔的前30种魔境)
色受想阴(色受想蕴)三十魔~ [楞严经]原文与白话
着上面这种魔扰,都是因为自己贪着境界或某些欲望,所以和非人魔鬼一拍即合
因此,这些人不会觉得自己着魔了,反而觉得自己成就了
所以开始招揽信徒,成为一派之尊
总之,修行戒定慧,一定要遵守戒律,然后要学习正确的禅定方式,这样才不会着魔——[问答]修行佛法中或修行禅定中着魔是怎么一回事? 修行如果不先守戒而先修禅定,大都走火入魔
所谓的走火并不是指练气功上的岔气,岔气只是气功影响身体的问题
虽然也很严重,如果没有经过正确处理,时间一久可能容易永久瘫痪
但是所谓的走火入魔是指心念没有达到佛家不二的状态,而
1.堕入邪道和魔道,这是自己成邪成魔
2.遭受非人鬼神干扰附体,这是被干扰
一般人修行都想走捷径或找最高深的
但是,末法时期众生根器太差,欲望杂染沉重
这样的人如果一开始就想学禅定,大都入魔——[问答]走火入魔 魔扰其实是修行的必经过程,
1.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阴暗面,如果不谨慎,就容易召引外魔干扰
2.只要修行次第逐渐增上,魔宫震动,就会有天魔想要障碍修行人
所以,释迦牟尼佛成佛的过程也是有一大堆天魔来干扰和障碍——修行的必经过程:魔考魔扰魔障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修行过程一定会出现魔扰问题呢?
这是因为,修行逐渐增上,一定就会由表法和表相阶段迈入禅定阶段,或进入心法次第
由表相修行逐渐进入到心法阶段,由观照自心而逐渐契入禅定,这是必经的过程
这时候,累世在第八识中细微的无明习气,就会在生活中或观照中或修行中现行
虽然粗的习气在生活中可以透过戒律来约束,但是,终究要面对更细微的习气和考验
因此,如果修行者没有这方面概念和知识,没有看过佛经中的教导,没有注意,没有觉察
就容易因为生活中种种欲望诱惑或不如意或干扰,而让自己堕入贪瞋痴妄念中,而陷入自己的心魔障碍中
如果没有尽速觉察,藉由平日老实修行的定力而恢复正观和清净
就容易由自己的心魔而召引外在的外魔,而产生更大的干扰和魔障——修行的必经过程:魔考魔扰魔障
三、破魔的方法所谓破魔,这是要用清净心光明心无染心不二心,而不是用对立心,
一般人都会用对立的心态,这是最常见的误解
因为高傲我慢反而会着魔的,这在楞严经50阴魔讲的很清楚,
因此破魔一样是要用心法,要用佛心
所以同样是大慈悲心,平等心,无为心,无染着心,空观心,恭敬心,卑下心,无杂乱心,无见取心,无上菩提心——您懂咒吗? 请看[观世音菩萨]谈[陀罗尼相貌] 想要消除魔扰或魔障,其实很简单
就是先消除自己的贪瞋痴,消除自己的杂念妄想,这样就能消除干扰和障碍
就是心经上讲的,「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只要排除妄想,就能消除一切苦厄,就这么简单
所以,不要造恶业,就不会有种种干扰和魔障,这就是很简单又复杂的因果原理
但是,为什么一般众生总是会遇到魔扰又无法排除呢?
就是因为众生贪瞋痴和七情六欲或种种负面情绪深重,无法控制自己的贪念或邪念或妄想和杂念
又加上因果报应和有冤仇的非人鬼神(或纯找麻烦的)找上门,这样就容易受到干扰,或自己召引魔扰
所以,上面知道了着魔和魔扰的原因后,要如何真正消除魔扰呢?
首先要断除恶因,这样就不会再造新的恶果,断除恶业,就能避免恶果上门
再者,所谓「冤有头,债有主」,对于过去所造的恶业,要忏悔不再犯,并沟通寻求原谅与和平解决
最后,要行善修定,广结善缘就能得到众多助缘,就能得到正向非人鬼神护法和佛菩萨的帮助
修定就是落实照见五蕴皆空,就是透过实修禅观,以正确的观念来观照,培养正定力,这样就能断除妄念,就能破除魔扰和魔障
至于实际的观修应该如何呢?
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不要想任何非人鬼神和魔,不要想任何俗事或亲友,心念不要堕入贪瞋痴和七情六欲
总之,就是内心要如如不动,不论看到或听到或感觉或碰触到什么,都不理不管,都不着相
放下对自己肉体的贪着,心境应该保持清净光明平等慈悲,不贪不着,融入法界光明深处,这样就超越魔力的范围
初学者可透过念佛持咒和忆想佛菩萨来保持正念
禅观者可学习禅定的方法或观照正确法义来保持正观
因为魔就是错误的观念和执着,只要我们保持正观,这样就不会有心魔,也不会受到外魔干扰
所以,只要我们放开心胸,融入浩瀚无垠的法界光明,这样自然就能破除魔扰
因为魔就是执着,是有局限的,只要您能超越,不要挂碍自己的肉体,魔就无能为力
因此,只要随时保持正念正观,这样就能消除自己的妄想习气,就不会召引外魔,就不会有魔扰
总之,道理很简单,只要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门
所以,破除魔扰其实很简单,不是吗?——破除魔扰魔障(或非人鬼神干扰)很简单 应该以[四正勤]排除万难和所有妄念,尽速恢复内心的清净,更进而增上正念
然后观察自己最近是否有不如法的心念和行为,是否犯戒,尽速修正
最好,修行者平常就应该要有实修定课,而且必须加深工夫
最好定力越高越好,而且要增上对[实相义]的了解,这样就能尽快除障
所以,平日实修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一定工夫,遇到考验通常一考就倒
修行就是如此,不是开玩笑的,而且往往一进入心法观修或禅修禅定的阶段,考验就会来
其实,不同的次第或修行阶段,就有不同的考验
考验其实很多种,例如:
初学者可能考钱财的执着,能不能布施,或考荤素问题,或考信心,或考梦中能不能念佛
不过,只要逐渐实修,后来就会遇到魔扰(魔考)的问题
这和您是修净土或修禅或修密无关,这是指修行上的定和观的问题
不管是修哪个宗派都是相同的,只要进入心法次第,就会遇到定观的问题,就会遇到魔扰的问题
就算您是念佛的,只要念佛逐渐增上次第,修行逐渐触及定观的阶段,这就会遇到魔扰的问题
所以,佛陀才会教导[楞严经],告诉佛子如何观察魔障和破除魔扰
所以,佛陀在经中也明白指出,只要修三摩地(三昧,禅定),就要学楞严经咒,才能破除魔障——修行的必经过程:魔考魔扰魔障 过程中,本来就会逐渐看到您自己潜藏的一切正面和负面的心态
这些[第八识]中的负面心态种子显露,相由心生,妄心产生妄相
就会形成身体的种种障碍和念头的种种妄念
所以就会身体不舒服,或内心产生负面的思维和念头而烦闷
这就是一般精进修行过程中的[消业现象]或[重业轻报]或[魔考]或[磨难]
所以,逐渐深入心法,我们自己就能逐渐明白一切[佛心正念]和[妄心妄念]
也能明白修行的原理和方法,以及过程中的一切现象
所以知道这个原理和现象后
遇到这些事情,不论是心里的恐惧害怕,或者反应在身体上的不适
这都是习气显露的[消业现象]或[重业轻报]或[魔考]或[磨难]
这些都是自己的妄心妄念所成,都是虚妄
所以,知道这个原理后,平心静气念佛,用正念光明来转化就行了
不用感到担忧或害怕,这只是一种自然的现象罢了 这不仅是心法修持的经历阶段
而且是任何修持都会经历的阶段,
因为任何修持最终都会进入心法修持
任何修持最后都将逐渐面对自己的心魔和破除一切外魔
末学文章说的很清楚,可是您看的很模糊,或者说您还没静下心来用心看
(这点末学说过很多次,大家要把文章多看几次,不要急躁,慢慢就会明白)
修行的过程都会逐渐真实面对一切善恶,美丑,光明和黑暗
当您修持光明心法的过程,您也会看到您心中的一切善恶美丑光明黑暗种种对立
开心或恐惧只是您心中的幻象
就像昨天以前的种种记忆,也仅仅是心中的记忆,是虚幻不真实的
当您活在今天,难道昨天以前吃的饭,今天能饱吗?
昨天的美味或害怕,对今天来说是真实的吗?
人活在种种的幻象中,只是人们自己不自觉
修行的过程就是让我们破除这些幻象,
不论是昨天吃的东西,或者存在心中的记忆,不论是欢喜或恐惧,都是虚妄的
光明心法就是让我们逐渐认清这个事实,逐渐面对自己的真心佛性
真正逐渐断除一切恐惧,而逐渐成佛——[略说]心法修持过程的现象和原理~[消业现象][重业轻报][魔考][磨难] 魔并不可怕
其实,魔只是六道众生之一,只是观念错误的一般众生,所以并不可怕
只要怀慈悲平等心,清净光明遍照,就能破除一切错误观念和障碍
问题在于众生自己担心害怕的错误习气先产生了,这样就会相由心生,堕入魔扰
修行会有问题,都在于彼此心念是否正确,读经就是用来了解知见观念是否正确,
实修者应该弄清楚这点,不要因为读经而害怕,多读才能增长智慧
所以,观念要正确,要有清净光明心,要有慈悲平等心, 排除担心害怕的习气
或者随时提醒和加强自己对众生(魔)的慈悲平等心,发起大爱就能破除执障
这样就能避免自己的负面心念而引起干扰
破魔很简单,
魔的起源就是内心错误的观念,相由心生,因此产生魔扰.
所以端正自心就能破魔,这也是相由心生的因果,就这么简单
因为心念也是虚妄, 正心就能破除种种妄心的因果
简单说,妄心就会产生有为的妄心因果,
所以只要正心和真心就能破除魔境,
因为真心无际无量,魔无法测,魔扰就会消失,就像光明一现,黑暗即除
所以,请每天念[心经],每天进入[清净光明休息室]和[光明法坛],修融入光明法界的清净光明心
这用意是加强[清净光明念],避免例如:因为品读[楞严经]时期正念不足而害怕,就像有些初学者读[地藏经]也会害怕
这些都是因为[知见不正][发心不足],所以修行要按照次第增上,才不会因为担忧害怕而坏事——初学者勿谈魔,应该多念佛想佛,多念清净光明慈悲平等 1.欲望的诱惑
非人鬼神通常会用世俗种种欲望来诱惑修行人
让修行人不想修行或厌倦修行,堕落于世俗享乐
然后吸食修行人的精气,直到没有利用价值
所以,只要贪着欲望和执着,那就是有问题的
2.生气或经常忧虑或疑心
让修行人生气或怀疑,而失去正定和智慧,进而离开善知识或舍弃修行
然后进行上述的欲望诱惑,吸食精气,直到没有利用价值
所以,只要是让您生气或怀疑而远离清净光明的修行
那就应该好好反思,自己应该正受到干扰和误导
3.恐怖的声音或现象或梦靥
非人鬼神大都会用恐怖的声音或现象去干扰一般人
让人疑神疑鬼而陷入恐惧中,进而进行更强烈的干扰或附体
其实,为人只要端正,多行善,保持正念,这样就不容易受到干扰
所以,遇到这些怪异的声音或现象,不要害怕
应该保持安定,专心念佛回向众生清净自在解脱,这样就不会有事
而且应该及时断杀吃素,行善布施,这样才能转化
4.可能诸事不顺,夫妻吵架,家庭纷争,或发生意外伤害,或罹患怪病
这种大都是因果报应的鬼神干扰,所以通常会干扰事业和家庭以及夫妻关系
也会造成种种意外伤害,或各种治不好的怪病,最后弄到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这种要透过忏悔和修行,才能逐渐改善
5.非人鬼神或魔,为了障碍修行人
通常也可能会合并上述各种现象来干扰修行人
不过,只要按照戒定慧老实修行,就能逐渐突破各种障碍干扰和困难——着魔的原因和现象
相关内容
如何不被女人迷惑,除却魔扰 ~ 妙法莲华经 普贤菩萨劝发品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