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莲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进行中] 佛弟子(净莲),每日学习佛经串贴

[复制链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131#
 楼主| 发表于 2024-4-15 14:58: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4-16 12:12 编辑

《大般涅槃经》:是恶比丘为利养故,不能广宣流布是经用时 2小时  以上

====================================

-- [经文] --

善男子。是大乘典大涅槃经亦复如是。于我灭后有诸众生不能恭敬无有威德。
何以故?是诸众生不知如来微密藏故。
所以者何?以是众生薄福德故。

[末学解说]

善男子。这部大乘典大涅槃经也是如此。在我灭度之后有诸众生不能恭敬无有威德。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诸众生不知如来微密(微妙秘密)之藏(蕴积之义,包含之义。经典能包含蕴积文义。故名为藏)的缘故。
为什么不知如来微密藏呢?因为这些诸众生之薄福德(指修人天善行所感得的福分。福德与功德不同,外修事功的有漏善是“福德”,内证佛性无漏智才是“功德”。又,修道若著相而修,那是“福德”,若离一切相,修一切善,才是“功德”)的缘故。

注解:
【微密】:(术语)微妙秘密也。涅槃经三曰:“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大日经六曰:“吾当一切说微密最希有诸佛之秘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藏】:(术语)蕴积之义,包含之义。经典能包含蕴积文义。故名为藏。善见律毗婆沙一:“藏者器也,何谓为器?器者能聚集众义也。”大乘义章一:“包含蕴积名藏。”释摩诃衍论一:“持其行法,随意不失所以立名曰藏焉。”玄应音义五:“梵本名箧,以藏更之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福德】:指修人天善行所感得的福分。福德与功德不同,外修事功的有漏善是“福德”,内证佛性无漏智才是“功德”。又,修道若著相而修,那是“福德”,若离一切相,修一切善,才是“功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次善男子。如来正法将欲灭尽。
尔时多有行恶比丘。不知如来微密之藏。懒堕懈怠不能读诵宣扬分别如来正法。
譬如痴贼弃舍真宝担负草[麦*弋]。不解如来微密藏故。
是经中懈怠不勤。

哀哉大险当来之世甚可怖畏。苦哉众生不勤听受是大乘典大涅槃经。
唯诸菩萨摩诃萨等能
是经取真实义。不著文字随顺不逆为众生说。

[末学解说]

再有善男子。如来正法(正、像、末三时之一。佛陀入灭后,教法住世,依之修行即能证果,称为正法)将要灭尽。
这时多有行恶比丘。不知如来微密之藏。懒惰懈怠不能读诵宣扬分别如来正法。
譬如痴贼弃舍真宝而选择草[麦*弋]。因为不解如来微密藏之故。所以于这佛经中懈怠不勤奋。

哀哉大险,当来之世会非常危险怖畏。苦哉众生,不能勤听受持此大乘典大涅槃经。
只有诸菩萨摩诃萨等,能够于此经获取真实义(诸法真实之义)。不著文字,随顺不逆,为众生演说。

注解:
【正法】:<一>梵语 sad-dharma,巴利语 saddhamma。指真正之法。亦即佛陀所说之教法。又作白法(梵 s/ukla-dharma)、净法,或称妙法。凡契当于佛法正理之法,皆称正法,如不取不著之法门、大菩萨之法。据大毗婆沙论卷一八三载,如来正法有世俗、胜义之别,世俗正法指名句文身,即经律论;胜义正法则指圣道,即无漏之根、力、觉支、道支。又俱舍论卷二十九以为世尊正法之体有教、证二种;教正法,指佛所说之经律论三藏;而三十七品等菩提分法,则为证正法。换言之,教正法即世俗正法之体,证正法即胜义正法之体。(杂阿含经卷二十五、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八、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五证劝品、杂阿毗昙心论卷十、大智度论卷三十四)
 <二>正、像、末三时之一。佛陀入灭后,教法住世,依之修行即能证果,称为正法。((参见:正像末)2002)p1992FROM:【佛光大辞典】


【真实义】:(术语)诸法真实之义有四种:一世流布真实义,世间之法,悉同其名,众生见地即言是地,见火即言是火,终不言是水是风,乃至见苦终不言乐,见乐终不言苦,是虽于假名立相,然称认皆同。此为世流布真实义。二方便流布真实义,世间有智之人,先以心意筹量,随宜方便,造作经书论议以开导人,此为方便流布真实义。三净烦恼障真实义,声闻缘觉是以无漏道破诸烦恼结业,得无碍智,此为净烦恼障真实义。四净智慧障真实义,声闻缘觉得无碍智,未能显发中道之理,故名智慧障。佛菩萨断此障中道之理自然显现,此为净智慧障真实义。见菩萨善戒经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复次善男子。如牧牛女为欲卖乳。贪多利故加二分水。转卖与余牧牛女人。
彼女得已复加二分。转复卖与近城女人。女人得已复加二分。转复卖与城中女人。
彼女得已复加二分诣市卖之。时有一人为子纳妇。当须好乳以瞻宾客。至市欲买是卖乳者多索价数。
是人答言汝乳多水不直尔许。正值我今瞻待宾客是故当取。取已还家煮用作糜都无乳味。
虽复无味
苦味中千倍为胜。何以故。乳之为味诸味中最。

善知识解说:这是佛陀举例说明,就像商家掺水卖牛乳,
大盘商逐渐转到小商家,愈来愈淡,虽然如此,还是比无味或苦味好多了


下面经文则说,涅槃经也是如此,后世恶比丘不能教导众生佛法甚深要义,
为贪求供养,只宣导众生应该布施,而受畜众生的一切供养,还说是佛陀听许的,
却没有老实宣导涅槃经中说不能蓄养的教导,也没有教导众生关于经中佛法的真实解脱义
虽然因此「大般涅槃经」于佛教中虽默默无名不受尊重,但仍像牛乳掺水案例般,超越任何声闻经


[末学解说]

再有善男子。如同牧牛女为了要卖牛乳。贪着多利之故而加入二分水。转卖给其他的牧牛女人。
彼女得到后又再加二分水。转而卖给近城女人。女人得到后又再加二分水。转而再卖给城中女人。
彼女得到后又再加二分水转而市卖之。这时有一人为子纳妇。需要好乳以招待宾客。所以到市集想要买乳,这卖乳者多索要价格。
此人答言你的乳加了很多水,不值这个价格。但正值我现今要瞻待宾客,所以当取。取已还家煮用作糜都没有乳味。
虽然没有乳味,但于苦味中已千倍为胜。为什么呢。因为乳的味道在其他味中已为最好了。

-- [经文] --

善男子。我涅槃后正法未灭余八十年。尔时是经阎浮提当广流布。是时当有诸恶比丘。抄略是经分作多分能灭正法色香美味。是诸恶人虽复诵读如是经典。
灭除如来深密要义。安置世间庄严文饰无义之语。抄前著后抄后著前。前后著中中著前后。
当知如是诸恶比丘是魔伴侣。受畜一切不净之物。而言如来悉听我畜。
如牧牛女多加水乳。诸恶比丘亦复如是。杂以世语错定是经。令多众生不得正说正写正取尊重赞叹供养恭敬。
是恶比丘为利养故。不能广宣流布是经。所可分流少不足言。如彼牧牛贫穷女人展转卖乳。乃至成糜而无乳味。


善知识解说:为什么「是恶比丘为利养故。不能广宣流布是经」?
这是因为,「大般涅槃经」中讲佛性和真实义,而且对僧侣严格禁止种种不净蓄养
后世恶比丘,没有智慧,不能明了真实义,而且贪求供养,所以不学习也不宣导「大般涅槃经」的经教
所以,后世比丘,多不能教导众生真实解脱的方法,而多宣导世俗福报,以求众生供养,甚至广蓄徒众和置产
佛陀说这种恶比丘是魔伴侣,并非佛子,详细经文,可参阅「大般涅槃经」


[末学解说]

善男子。在我涅槃后正法未灭的八十年。这时此经于阎浮提(华译为赡部洲。阎浮是树名,译为赡部,因为此洲的中心,有阎浮树的森林,因此树的缘故,称为赡部洲,赡部洲就是我们现在所住的娑婆世界)应当广为流布。
但这时会有诸恶比丘。抄略此经分作多分(断章取义),能灭正法之色香美味。这样的诸恶人虽复诵读如是经典(即佛陀所宣说教法)。

灭除如来深密要义。安置世间庄严文饰无义之语。抄前著后抄后著前。前后著中中著前后。
应当知道像这样的诸恶比丘是魔伴侣。接受蓄养一切不净(污秽、鄙陋、丑恶、过罪等之总称)之物。却说是如来听许我畜养的。

如同牧牛女多加水乳。诸恶比丘也是如此。杂以世语(世间之言语论说。此对于世间之正法而言)错误定义此经。令诸多众生不得正说、正写、正取,尊重赞叹供养恭敬。
这些恶比丘为了利养的缘故。不能广宣流布此「大般涅槃经」。所可分流少不足言。如同那牧牛贫穷女人展转卖乳。乃至成糜而无乳味。

注解:
【阎浮提】:华译为赡部洲。阎浮是树名,译为赡部,因为此洲的中心,有阎浮树的森林,因此树的缘故,称为赡部洲,赡部洲就是我们现在所住的娑婆世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经典】:即佛陀所宣说教法,经阿难等结集之,初以口传,后以文字记载,举凡文句、书籍,均称为经典。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中):“菩萨经典,究畅要妙。”法华经卷一序品(大九·二下):“圣主师子,演说经典,微妙第一。”p5551FROM:【佛光大辞典】

【不净】:污秽、鄙陋、丑恶、过罪等之总称。五停心观中,有观自身、他身不净之观法,称为不净观。((参见:七种不净)114)p991FROM:【佛光大辞典】

【世语】:(杂名)世间之言语论说。此对于世间之正法而言。无量寿经下曰:“不欣世语,乐在正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是大乘典大涅槃经亦复如是。展转薄淡无有气味。虽无气味犹胜余经足一千倍。如彼乳味诸苦味为千倍胜。
何以故?是大乘典大涅槃经
声闻经最为上首。喻如牛乳味中最胜。以是义故名大涅槃。

[末学解说]

所以,这部大乘典大涅槃经(是宣说如来常住、涅槃常乐我净、众生悉有佛性乃至阐提成佛等义的经典)也是如此。展转薄淡无有气味。虽无气味但犹胜余经足一千倍。如同乳味胜于诸苦味千倍胜。
为什么呢?因为这部大乘典大涅槃经于声闻经最为上首。就好像牛乳在诸味中为最胜。所以名为大涅槃。

注解:
【大般涅槃经】:《大般涅槃经》,或称《大本涅槃经》,或《大涅槃经》,是宣说如来常住、涅槃常乐我净、众生悉有佛性乃至阐提成佛等义的经典。汉译本作四十卷,北凉昙无谶译。经录家列为大乘五大部经之一。

  此经最早传入中国的部分,相传即后汉支娄迦谶所译的《梵般泥洹经》二卷(《出三藏记集》作《胡般泥洹经》一卷),但其经早佚。其次曹魏安法贤译有《大般涅槃经》二卷,《历代三宝纪》据竺道祖录说它是"略大本前数品";又吴支谦译有《大般泥洹经》二卷,同记也说是"略大本序分、《哀叹品》为二卷,后三纸小异"。这两部经早于凉译大本前阙佚,费氏既未及见,所云内容,也难可信。至东晋时,高僧法显于摩竭提国巴连弗邑,得到该地优婆塞伽罗(一作罗汰私婆迷,见《法显传》)写赠的《大本涅槃》前分的梵本,归至建康道场寺,于义熙十三年(417)与梵僧佛陀跋陀罗译出为六卷(或作十卷),名《大般泥洹经》,或称《方等大般泥洹经》。内容相当于《大般涅槃经》的前五品,为现存的此经的最早的异译本。此后数年,即北凉玄始十年(421)才有天竺三藏昙无谶因沮渠蒙逊之请,在姑臧出译此经为三十六卷(后作四十卷),分作十三品:一、《寿命品》,二、《金刚身品》,三、《名字功德品》,四、《如来性品》,五、《一切大众所问品》,六、《现病品》,七、《圣行品》,八、《梵行品》,九、《婴儿行品》,十、《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十一、《师子吼菩萨品》,十二、《迦叶菩萨品》,十三、《憍陈如品》,即名《大般涅槃经》。

  此经的译者昙无谶,原在天竺遇见白头禅师,得到树皮《大涅槃经》本而专业大乘,后来赍着此经的前分并《菩萨戒经》、《菩萨戒本》等梵本来至龟兹,因龟兹人多小乘学,不信《涅槃》,遂至敦煌(见《出三藏记集》卷十四《昙无谶传》)。后因沮渠蒙逊于玄始十年攻入敦煌,迎谶同至姑臧,并请于同年十月出译此经,时西河高僧慧嵩、道朗相与笔受助译,翻成此经三十六卷(见《记集》卷十四《昙无谶传》),一作四十卷(见未详作者的《经记》)。关于此经梵本的来源,据《记集·昙无谶传》:谶先携来前分梵本十二卷译出,又以经本品数不足,还至本国去寻求,嗣于于阗更得经本,回到姑臧续译合成三十六卷。但另据《大涅槃经记》则说此经初十卷五品原本是智猛从天竺赍至高昌(据《记集·智猛传》云得自天竺华氏城大婆罗门、名罗阅宗家,法显先于其家得到一部),逊遣使往高昌取至,命谶译出,第六品至十三品梵本,则在敦煌,由胡道人送来姑臧云云。以上两说显然有异。但考《智猛传》,猛于元嘉元年(424)才由天竺出发东归,这时昙无谶已译出此经,其后谶又到处寻访,或者又得到智猛本和敦煌本加以补订,遂至补成为如经记所述的四十卷,也未可知。

  此经四十卷本于元嘉七年(430)由凉地传至江南建业(见《三论游意义》),时宋京名僧慧严、慧观等因它文言质朴而品数疏简,遂共谢灵运加以修治,并依法显译六卷《泥洹经》增加品目:《寿命品》公出为《序》、《纯陀》、《哀叹》、《长寿》四品,又由原本《如来名品》分出为《四相》、《四依》、《邪正》、《四谛》、《四倒》、《如来性》、《文字》、《鸟喻》、《月喻》、《菩萨》十品,改为二十五品,三十六卷。世称此为《南本涅槃经》,而以昙无谶原译本称为《北本涅槃经》。

  此经于六世纪间曾由汉译本转译成突厥语。据《北齐书》卷二十《斛律羌举传》,北齐后主(565~576)命侍人刘世清作突厥语翻《涅槃经》,送突厥可汗。并命中书侍郎李德林为此作了一篇序言。

  此经的藏文译本有二种:一名《大乘大涅槃经》,由胜友、智藏、天月从梵本译出,相当于此经从初至《大众所问》的前分五品。或法显所译的六卷《泥洹经》。另一名《大般涅槃经》,由王宝顺、善慧、海军从汉译本重译出,相当于此经全部四十卷和《大涅槃经》后分二卷。

  此经的梵文原本,据道朗《大涅槃经序》说:"梵本正文三万五千偈,于此方言数减百万言,今数出者一万余偈。"但《经记》则说是"梵本都二万五千偈",又八世纪间义净在印度亲见此梵本经目,说:"其大数有二十五千颂,翻译可成六十余卷,检其全部竟而不获,但得初《大众问品》一夹,有四千余颂"(见《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上《会宁传》)。又据由梵本译出的藏译本经后也说:"经文二万五千颂,其中至《一切大众所问品》竟,有三千九百偈颂。"由此可知此经原本似为二万五千偈,又其中前分《大众所问品》(相当于译本前五品)约四千偈,一直到后世印度尚存有其本的。

  又此经的梵文断片,有日本高野山宝寿院藏有相当于《如来名品》第四之一的开始部分的梵文纸本一叶,现收载于《大正藏》本经的后面。又近世新疆出土的遗其中,有相当于《如来性品》第四之六末至之七初的梵文纸本一叶。此经的英文译本,现存有比耳的译本,1871年,比耳就此经卷十二、三十九两卷加以翻译,收载于他所编辑出版的《中国佛教经典集》中。

  此经的内容,分十三品。

  一、《寿命品》(卷一至三),说佛在拘尸那城阿利罗跋提河边娑罗双树间,二月十五日临涅槃时,宣告大众:如有可疑,今可来问。那时众生悲啼号哭,声闻、菩萨四众、天龙八部人非人等都来集会,奉请供养,佛只受优婆塞纯陀的最后供养,并为说施食的果报。纯陀请佛住世,佛为说法,并令他去再办供养。大众又哀请住世,佛也给以慰语,并告诸比丘:应受持大乘,自他安住解脱、法身、般若三法;又为宣说无常、苦、空、无我,了知常、乐、我、净,离四颠倒。更为迦叶菩萨说佛身长寿的菩萨因行,以平等心视诸众生,如来常住不变易法,世出世间的差别,涅槃即法性义,佛法僧三归依处等。

  二、《金刚身品》(卷三),佛为迦叶宣说如来法身常住、金刚不坏,及成就无量微妙功德,并说成就此金刚身由于护持正法的因缘。

  三、《名字功德品》(卷三),更为宣说此《大般涅槃经》的名义和所具的功德等。

  四、《如来性品》(卷四至十),佛为迦叶先说开示大般涅槃的自正、正他、能随问答、善解因缘义四义,这四义即是一义、空义。次说如来常住不变易义。又如来随顺世间神通变化,已于无量劫中成佛,更示现种种色相化众。次说如来所说实无秘藏,只因声闻少慧,为说半字九部经,迨机成熟,便说大乘毗伽罗论,即如来常住不变易说。次述大般涅槃百句解脱义,又四种人应持此经为世间依。及比丘当依法不依人等四依,佛说与魔说种种差别,众生悉有佛性,九部经中未说犯不犯戒的区别。并分别四圣谛法、四颠倒相、我与无我、三归依处、如来秘藏、众生皆有佛性、十四音字义、一切异法常无常等、佛性常住真实无变等义。乃至闻此经得菩提因,重罪众生得灭诸恶,唯除一阐提。又此经是如来密语,唯有菩萨知其实义。更为文殊师利说佛性非"本有今无"偈,又为迦叶说诸佛、菩萨、声闻、缘觉同一佛性无差别等义。

  五、《一切大众所问品》(卷十),佛受纯陀最后供养,又以化身受大众供养,为纯陀说除一阐提、一切布施的功德;又为文殊说如来说法有余、无余之别;更为迦叶说无余义,及此经所得的功德。更为此三人授记。佛自现身疾,右胁而卧。

  六、《现疾品》(卷十一),迦叶问佛:佛故现有病相?佛起跌坐,放大光明,广为演说如来的秘藏,并说实无有病,大般涅槃是诸佛的甚深禅定。又三种人(谤大乘、五逆罪、一阐提)非声、缘、菩萨所能治,有五种人(四果及辟支)于大乘涅槃有病行处,而非如来。

  七、《圣行品》(卷十一至十四),佛为迦叶说菩萨应修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病行五种行。次即广说菩萨的圣行,谓于大般涅槃闻思修行,护持净戒,观四念处、四圣谛、知四圣谛的上中二智。又为文殊说世谛、第一义谛、实谛及临般涅槃而转无上法轮的意义。又为迦叶说二十五三昧。为住无垢藏王菩萨说从牛出乳等五味相生,以形容佛说法次第增胜乃至说大般涅槃。迦叶称赞此经并愿舍身书写流通,佛又为说过去世为雪山童子的为闻半偈而舍身的因缘。

  八、《梵行品》(卷十五至二十),广说菩萨应修的梵行。先说菩萨住七善法,能具梵行。次说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梵行,更说菩萨能得四无碍,名无所得。又重释"本无今有"偈义,及说三乘、一乘、常、无常等义。又佛所说法,菩萨能知见觉,由于菩萨念佛、法、僧六念处等。次述阿阇世王归佛的因缘,又佛也为一阐提说法,并为阿阇世王说应索心观身二十事等,使发菩提心。以下说《天行品》"如《杂花》(即《华严经》)说",遂不详说。

  九、《婴儿行品》(卷二十),说菩萨应修婴儿行。谓如来不起(不起诸法相)、不住(不着一切诸法)、不来(身行不动摇)、不去(已到大般涅槃)、不语(虽为众生演说诸法而实无所说),如婴儿等。

  十、《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卷二十一至二十六),佛为高贵德王菩萨说修行大般涅槃经得十事功德:第一功德得闻所不闻等五事,有不生生、不生不生、生不生、生生四句,乃至不到到、不闻闻等四句,及涅槃的体和因,一阐提也不断佛性,如来常住、菩萨能永断诸漏等。又菩萨观四大、五阴、六入、六尘烦恼、修戒定慧解脱达于常乐我净的经过,又不见佛性的涅槃和见佛性的大涅槃的区别,及大涅槃有八大自在、四大乐、四大净等。次说第二功德得昔所不得等五事。第三功德舍世谛慈,得第一义谛慈。第四功德根深难倾拔等十事。第五功德诸根完具等五事。第六功德安住金刚三昧。第七功德得以亲近善友等四法为大般涅槃的近因,并明涅槃的八相、六相、断烦恼、化众生、见佛性等义。第八功德断除五阴、远离五见、成就六念处、修习五定、守护菩提心、亲近四无量心、信顺一道大乘、心善解脱、慧善解脱等。第九功德成就信心等五事,并说一阐提断善根而不断佛性,能得菩提。第十功德修习三十七道品、入大涅槃的常乐我净,为诸众生分别解说大涅槃经,显示佛性,信此经得入大涅槃等。

  十一、《师子吼菩萨品》(卷二十七至三十二),师子吼菩萨问佛性义,佛为宣说菩萨具足智慧、福德二种庄严即知佛性,佛性名第一义空,名智慧,名中道,名佛,名涅槃,及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义。次说菩萨具足成就十法,虽见佛性而不明了,佛见佛性明了的原因。又分别解说持戒破戒,佛性的因,众生于佛性有退不退,菩萨修习三十二相的业因缘,众生烦恼系缚,修习戒定慧诸相,乃至于拘尸那城涅槃的原因,及庄严娑罗双树常乐我净义,涅槃无十相名无相,修习定慧舍相能断十相得无相,名大般涅槃,即得明了见于佛性。菩萨成就信心具足等十法,能明见涅槃无相。并说业有轻重,有定不定,及善恶果等,乃至身戒心慧修与不修的人所受业报的轻重差别。又众生悉有佛性,但须修习无漏圣道才能得见;及菩萨以苦行等锻炼,得不退心。又大涅槃经如大海,有八不思议,及如来示现胎生不受化身的意义。最后师子吼菩萨说偈赞佛。

  十二、《迦叶菩萨品》(卷三十三至三十八),佛为迦叶演说三子、三田等譬喻,譬说如来先教菩萨、次教声闻、后教阐提,为菩萨说十二部经中微细义,为声闻说浅近义,为一阐提说可生诸善等世间义,并述善星比丘的因缘故事,说一阐提尚未断未来世善根,故得成菩提。又如来具知诸根力,为调伏诸众生故,对于有智的不作二说,于无智的人作不定说,更列举诸弟子众所怀的四十种疑执的见解,一一加以解说摧破,而诫生决定想。并继说断善根人出入地狱的还生善根,及如来为众生说法有四种答。佛性中道,非有非无,亦有亦无。十二部经或随自意说、或随他意说、或随自他意说等。又如来说法为众生故有七种语,次述恒河七众生的譬喻,说明众生悉有佛性,一阐提人必成菩提,四果、辟支必当成道;又众生佛性常如虚空,非三世摄,遍一切处;又说烦恼因果乃至梵行、无常等十想。最后迦叶说偈赞佛。

  十三、《憍陈如品》(卷三十九至四十),佛为憍陈如说五蕴无常乃至非寂静,五蕴灭可得解脱常住乃至涅槃寂静,知道这个道理名具足沙门婆罗门法。这时有诸外道听闻此说,与阿阇世王同来佛处问难,婆罗门阇提首那、梵志阿私吒、先尼、迦叶、富那、清静、犊子、纳衣、婆罗门弘广等次发问,佛一一为之说法解答,令得正果。其时阿难在娑罗林外为魔所挠,佛赞阿难为多闻藏,具八善法,能持十二部经,令文殊摄归阿难,并令与梵志须跋陀同来见佛,佛度须跋陀得阿罗汉果,大众皆得法益。

  此经义理丰富而精至,其内容要点,即为针对灰身灭智的小乘涅槃说,而阐述佛身常住不灭,及常乐我净义。又不同于大乘中的三乘五姓说,而显示众生悉有佛性,一阐提和声闻、辟支都当得成大觉义;并广说与涅槃有关的一切菩萨法义。因之此经可称为大乘佛教的极谈。

  但部派佛教中的大众部义与此经颇有契合之处。如此经说:"一切人中天上地及虚空寿命大河,悉入如来寿命海中,是故如来寿命无量。"(卷三《寿命品》)这就同于大众部的"诸佛寿量无边际"(见《异部宗轮论》,以下同)义;又说:"如来身者是常住身、不可坏身、金刚之身,……不生不灭、不习不修、无量无边。"(同卷《金刚身品》)即同于大众部的"如来色身实无边际"义;又说:"佛性亦尔,烦恼覆故,众生不见。"(卷八《如来性品》)即同大众部的"心性本净,客尘烦恼之所杂染"义;又说:"佛以一音说一切法,彼此异类各自得解,各各叹言,如来今日为我说法。"(卷十《如来性品》)即同于大众部的"佛以一音说一切法"义;又说:"菩萨摩诃萨为众生故,虽在地狱受诸苦恼,如三禅乐。"(卷十八《梵行品》)即同于大众部的"菩萨为欲饶益有情,愿生恶趣"义;又说:"菩萨摩诃萨当以苦行自试其心,……虽受如是无利益苦,然不退于菩提之心。"(卷三十二《师子吼品》),即同于大众部的"苦能引道"义。

  此经与《般若经》也非常接近,如卷八《如来性品》引《般若经》说:"如我(佛自称)先于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中,说我与无我无有二相。"又经中说:"从方等经出般若波罗蜜,从般若波罗蜜出大涅槃。"(卷十四《圣行品》)又说:"诸佛世尊从六波罗蜜,三十七品十一空来,至大涅槃。"(卷十七《梵行品》)又说:"佛性者名第一义空。"(卷二十七《师子吼品》)均显示此经和《般若经》义相联的关系。

  此经还显示了与《法华经》的一致思想,如卷九《如来性品》说:"是经(《大般涅槃经》)出世,如彼果实,多所利益安乐一切,能令众生见于佛性,如《法华》中八千声闻得受记莂,成大果实。"又《法华经》的"会三归一"的思想在此经中也非常显著,如卷五《如来性品》说:"一切菩萨、声闻、缘觉,未来之世皆当归于大般涅槃,譬如众流,归于大海。"又卷十七《梵行品》说:"是三乘之法,说言一乘;一乘之法,随宜说三。"此经于《华严经》说也数数引用,如卷十八《梵行品》说:"诸佛菩萨修习是施,……广说如《杂花经》。"又卷二十一《高贵德王菩萨品》说:"尸罗尸罗波罗蜜,乃至般若般若波罗蜜,如《佛杂华经》中广说。"又卷二十将说《天行品》时,即云:"《天行品》者如《杂花》说。"因之此经与《华严经》义也相当接近。

  由于此经畅演大乘,议论宏辟,精义迭宣,因而从开始译出以来,即在中国佛教界发生重大的影响。即在五世纪间,昙无谶译出经时,这一常乐我净、乃至阐提成佛的学说出现,使当时参加译场的"道俗数百人,疑难纵横",而昙无谶"临机释滞,未尝留碍"。又此经传入宋地以前,高僧道生看见了法显所译的六卷《泥洹经》,就理解到一阐提人可能成佛,而发表阐提成佛说,给江南佛教界以震动。其后梁译大本传到宋京,果如道生所说。当时竟至有"生公说法顽石点头、僧嵩非难因而舌烂"的传说,这都反映出此经震动其时佛教界而获得重视的情形。另在凉州方面,曾经亲助昙无谶译此经典的河西道朗撰制了经序,并著《涅槃义疏》,释佛性义,为以后诸师讲说此经所依据。又同时笔受者智嵩也著有《涅槃义记》,并在凉地讲授,辩论深义。此经传入建业后,更经慧严、慧观、谢灵运等加以再治,称为南本,遂在南北各地弘传更广。

  从宋初以来,江南名匠均盛行讲述。其中僧宗一生讲授此经百遍,宝林、慧静、僧锐、法瑶等并各制义疏。至梁代此经的弘传更为殷盛,梁武帝肖衍并命宝亮总集此经诸家注撰成《集解》七十二卷,又自讲此经并制成《涅槃讲疏》,曾以致送于扶南国(今柬埔寨,参照《佛祖统纪》卷三十七)。另以此经《义疏》赠百济国(《梁书》卷五十四)。萧衍并依此经《四相品》(据南本,即北本《如来性品》部分),自撰断酒肉文,又广集僧尼于华林殿前,令光宅寺法云宣讲立制。另在中国北方,此经的传持讲述也颇盛。北齐后主令译此经为突厥语,遗赠突厥可汗,即当时此经盛行弘传所影响。

  隋代义学高僧如慧远、灵润、道洪、行等、吉藏诸德,对于此经均盛行讲述。隋王朝更于开皇十六年(596)立涅槃众,先后以法总、童真、善胄为涅槃众主,领众转读此经并开讲。又其时行等一生讲述此经至百遍,灵润讲至七十遍,道洪讲至八十七遍。高僧智顗并依据此经立五时教判,又广泛运用此经中的法义名相,开显天台一宗的教义。其后章安灌顶又以天台宗义疏释此经,盛为后世学人所传习。唐代以来天台学者如玄朗、湛然、道暹、行满乃至宋智圆、元必才等,都对此经钻研讲习,或制述章疏,给予后世以相续的影响。

  古来学者在研究讲习中,对于此经文义的章段分剖,最早有"河西五门"说,即凉州僧朗以:一、今昔接引有缘门(卷一至二)。二、略广门(卷三至十)。三、涅槃行门(卷十一至二十)。四、喜萨功德门(卷二十一至二十六)。五、不可思议中道佛性门(卷二十七至四十)。五门概括全经的文旨(见灌顶《疏》卷一),为初期诸师讲习此经的指南。其后随此经在南朝的盛行,又有梁武帝萧衍的"两段"(中前 中后)说,开善寺智藏的"二分"(序分、正宗分)说,光宅寺法云的"三分"(序、正、流通)说等。至六世纪间,因元魏达摩菩提传译出了印度婆薮槃豆(世亲)的《涅槃论》的"七分"说,即:一、不思议神通反示分(《序品》,见南本,以下同),二、成就种性遣执分(《纯陀》、《哀叹》二品),三、正法实义分(《长寿品》至《大众问品》),四、方便修成分(《现病品》至《高贵德王品》),五、离诸放逸入证分(《师子吼品》),六、慈光善巧住持分(《迦叶品》),七、显相分(《憍陈如品》),七分聘摄经义(见本论),为北方地论学者讲述此经所依用。另在江南又有山门法朗的"兴皇八门"说(一、引接今昔有缘门、二、破疑除执门、三、略广门、四、行门、五、位门、六、行中道门、七、方便用门、八、邪正不二门),为其时三论学者所凭藉。但于后世传播较广的,则为章安灌顶的"五门分科"说,即:一、召请涅槃众(《序品》),二、开演涅槃施(《纯陀品》至《大众问品》),三、示现涅槃行(《现病品》至《高贵德王品》),四、问答涅槃义(《师子吼品》),五、折摄涅槃用(《迦叶品》、《憍陈如品》)。五门分摄全经始终文义,广为后来学人所依据。

  由于此经宣说半满二字、牛乳五味等形容佛所说法的深浅先后,因而启发了此土学人对释迦教相判释的施设。最初是道场寺慧观立顿、渐、不定三教(一说顿、渐二教),以此经为渐教中最高的第五时常住教;齐僧柔、慧次、梁法云、智藏皆宗此说。随后虎丘笈师在这三教的基础上,于渐教中立三时教,宗爱立四时教,均以此经当于最后时的常住教。另在北地,慧光立四宗,以此经为第四常住宗。至隋天台智顗依此经《圣行品》义立五时教,以此经为第五时教,味当醍醐;又立四教,以此经为非顿非渐非秘密非不定而追说追泯的圆教。因而此经在中国佛教流传史上,均被认为佛陀最后最高的教说。

  关于此经的疏释,现存有印度世亲造的《涅槃论》一卷(元魏达摩菩提译),《涅槃经本有今无偈论》一卷(陈真谛译),中土梁宝亮等撰的《大般涅槃经集解》七十一卷,隋慧远撰的《义记》十卷,吉藏撰的《游意》一卷,灌顶撰的《玄义》二卷、《疏》三十三卷,唐法宝撰的《略疏》十五卷,道暹撰的《玄义文句》二卷、《疏私记》九卷,行满撰的《疏私记》十二卷,宋智圆撰的《治定疏科》十卷,《玄义发源机要》四卷,《疏三德指归》二十卷,清净挺撰的《末句偈》一卷,新罗元晓撰的《宗要》一卷等。

  已佚的此经注疏,尚有隋吉藏撰的《疏》二十卷,唐行满撰的《音义》一卷,元皓撰的《天台注》及《科文》十卷,慧沼撰的《义记》十卷、《科文》一卷,义寂撰的《义记》五卷、《纲目》二卷,新罗憬兴撰的《述赞》十四卷,《料简》一卷,太贤撰的《古迹记》八卷,极太撰的《疏》六卷等。FROM:【《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协会 编】

===========================================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相关内容

善知识教导
真行菩萨道,发心要远大,才能做更大利益众生的事
因此,信徒也不要只甘心当个侍者小徒,而是应该成为独揽一方菩萨,负起普渡众生的菩萨职责
这样才能真正普渡众生和解脱成佛
——《大般涅槃经》:是恶比丘为利养故,不能广宣流布是经

一、宣扬经教佛义变少的原因
末法时期真正深入经藏探讨和实修, 并且宣扬经教佛义的出家人或在家人并不多
而且能宣扬[楞严经]和[大般涅槃经]来破邪显正的更少
出家人或佛弟子自己都不宣扬佛经了, 也难怪外道或者附佛外道的干扰和误导越来越严重

这一方面可能是佛弟子没有深入经藏,所以当然不知道,更不用说宣扬经论了
另一方面可能是大家都怕砸了自己的饭碗,或戳到自己的痛处,所以避重就轻,贪求供养

其实不只[楞严经]和[大般涅槃经],

还有很多佛经都谈到末法外道和附佛外道以及真假比丘真假菩萨的现象
可是如果佛弟子不深入经藏, 又如何能知道佛陀曾经谈及这些事情,
更不用说有正知见来辨别正邪, 以及遵守佛陀的教导了
所以,佛弟子的观念和行为当然偏离正法越来越远

因此,末法时期经常发现有许多佛弟子不合佛法的行为现象
例如,戒律不严谨,乱象横生,贪求供养,杂外道法, 这些都和深入经藏以及落实实修有关
事实不仅如此,
尤其,心术不正的破戒比丘就算知道楞严经和大般涅槃经,也因为私心贪求供养而不敢宣扬正法
甚至,说这些明辨正邪的佛经都非佛说,而这些末法乱象, 其实在佛经中佛陀都早有说明了——[略说]末法乱象&[深入经藏]的重要性

二、错解经义的原因
佛经上讲了很多[外道],例如,[华严经],[楞严经],[大般涅槃经],....都讲了很多外道
[瑜伽师地论]也讲了[像似正法],就是指现在的[附佛外道]
这些[外道]和[附佛外道]或[没深入佛法的一般人],往往都错解经义

[[一切法都是佛法]],
这是因为一切表相和法相(无论法或非法),智者都能觉察法义智慧
能由法或非法中,明辨正邪,却不取正邪,实证不二

而不是说[杀][盗][淫]是正确的,更不是说[实证者]或[佛菩萨]就能淫乱或杀生偷盗
这种误区,在论坛的精华帖中就有解释
这种错解经常成为[附佛外道][邪见者]淫乱犯戒的借口
——[解析]一切法都是佛法?[分辨正邪]也是[分别心]吗?

三、应当深入经藏,明辨是非正邪
现在末法时期,乱象很多,是非不分,不辨正邪
更有许多人看到外表是出家相,就一味的跟随
所以末法被附佛外道所欺骗的社会事件和犯罪案例很多
例如,骗财骗色,性侵犯
而且这些[假和尚]或[附佛外道],往往以[不能批评出家人]来当做盾牌

如果大家有深入经藏就会发现,
批评出家人最多的就是佛陀自己(称赞出家最多的也是佛陀自己)
佛陀在佛经上讲了很多末法现象,批判了末法出家的很多错误思想和行为
这些都是为了明示众生,避免众生走上歧路
所以大家应该要深入经藏,就能发现那些错谬

因此,学佛不是让您变成[不明是非][不辨正邪]的呆子,
而是要能[明辨是非正邪]却[不取是非正邪]
也就是先以正法为学习,最后不取法相,就是不执着法相
就是达成不二,不执着两边

所以,学佛不是让您变成[不明是非][不辨正邪]的呆子
因为佛经上讲的很清楚,跟错师父可是会堕地狱的(详见楞严经和其它佛经)
——学佛不是让您变成不明是非不辨正邪的呆子,而是要能[分辨正邪]却[不取正邪]
分别也是修行的过程
透过学习佛法正知见
然后用正念和正知见来分辨检验自己的心念和行为
逐渐就能修行增上
最后成就[妙观察智]

另外有人怀疑修行心法,是否是自己的妄心
其实这正好证明怀疑的人不懂实修原理,也不懂心法
其实众生的心念不曾中断过,不论睡觉或死亡,
众生的心念随时都在,只是众生没有觉察力能够发觉

修行成佛就是学习正确的心念,然后逐渐恢复真心,圆满的佛性
在成佛之前,都是学习佛陀正法,运用佛陀教导的正确方式
由正确的前六识心识作用,思维观照,逐渐清净第八识
所以这是必经过程
学佛不是让自己什么都不想,或什么都不知道
[不想]只是对初学者断除世俗妄想的初学方法
千万别误会了,不然哪有[妙观察智]和[分别智]呢
——[解析]一切法都是佛法?[分辨正邪]也是[分别心]吗?

四、什么是[恶比丘]
迦叶。彼比丘。非我弟子。我非彼师。
(附注:就是在佛法上没有成就,没有好好修行,又行外道法)

迦叶。多有[恶比丘]坏我佛法。
迦叶。非[九十五种外道]能坏我法。亦非诸余外道能坏我法。
除我法中所有痴人。此痴人辈能坏我法。(附注:就是指[恶比丘])

迦叶。譬如师子兽中之王若其死已。虎狼鸟兽无有能得食其肉者。
迦叶。师子身中自生诸虫还食其肉。
迦叶。于我法中出如是等诸[恶比丘]。贪惜利养为贪利所覆。不灭恶法。不修善法。不离妄语。
迦叶。如是比丘能坏我法。

迦叶。有四法成就。当知是[恶比丘]。何等四。
[贪][恚][痴]及[我慢]者。
是名[恶比丘]。

复有四法成就。当知是[恶比丘]。何等四。
[傲慢自大]。
[无惭]
[无愧]。
[不慎口过]。
是名[恶比丘]。

复有四法成就。当知是[恶比丘]。何等四。
[掉动]
[轻他]。
[贪求利养]。
[多行非法]。
是名恶比丘。

复有四法成就。当知是[恶比丘]。何等四。
[多有奸伪]。
[幻惑于人]。
[多行邪命]。
[多说恶言]。
是名恶比丘。

复有四法成就。当知是[恶比丘]。何等四。
[现受他恩不知报之]。
[小恩于他责望大报]。
[先受他恩而不忆念]。
[侵损亲友]。
是名[恶比丘]。

复有四法成就。当知是[恶比丘]。何等四。
[受人信施失他福报]。
[不善护戒]。
[轻所受戒]。
[不坚持律]。
是名[恶比丘]。

复有四法成就。当知是[恶比丘]。何等四。
[有我论]。
[有众生论]。
[有命论]。
[有人论]。
是名[恶比丘]。
(附注:就是著于[金刚经][圆觉经]讲的[四相]~我,人,众生,寿者(寿命))

复有四法成就。当知是[恶比丘]。何等四。
不敬佛。
不敬法。
不敬僧。
不敬戒。
是名[恶比丘]。

复有四法成就。当知是[恶比丘]。何等四。
若僧和合而心不悦。
不乐独处。
乐于众中。
常论世俗所有言说。
是名[恶比丘]。

复有四法成就。当知是[恶比丘]。何等四。
求于利养。
求大名称。
求多知识。
不住圣种。
是名[恶比丘]。

复有四法成就。当知是[恶比丘]。何等四。
系属于魔。
为魔所害。
多于睡眠。
作善不喜。
是名[恶比丘]。

复有四法成就。当知是[恶比丘]。何等四。
于佛法中朽败。
心怀谀谄。
为烦恼所害。
离沙门果。
是名[恶比丘]。

复有四法成就。当知是[恶比丘]。何等四。
为[淫欲]所烧。
[瞋恚]所烧。
[愚痴]所烧。
亦为[一切烦恼]所烧。
是名[恶比丘]。

复有四法成就。当知是[恶比丘]。何等四。
多游淫里不知过恶。
不知知足。
虽多学问不知知足。
于所须物常怀嫉心不能施他。
是名[恶比丘]。

复有四法成就。当知是[恶比丘]。何等四。
从暗入暗从痴入痴。
不见圣谛多生疑惑。
常为生死之所系缚。
闭涅槃门。
是名[恶比丘]。

复有四法成就。当知是恶比丘。何等四。
[身]多奸行。
[口]多奸行。
[意]多奸行。
[仪式]多奸行。

云何[身多奸行]
安详而行是[身奸行]。
不左右视是[身奸行]。
若左右视不过一寻。是[身奸行]。
邪命着衣是[身奸行]。
谀谄行于空闲之处。不求空闲所行之法。
谀谄乞食不观乞食相。谀谄着粪扫衣。不知为惭愧故。
谀谄行于山窟树下。不知分别十二缘行。
谀谄服于陈故弃药。不求甘露法药。
迦叶。是名[身多奸行]。

迦叶。云何[口多奸行]
他识我他请我。如所求我已得。我不求利养。
而他送与我细妙供养我皆得。多利养我亦得。我常行善法应受供养。
我善问答。我能顺法相。我能逆法相。
我于一切法解义非义。他若如是问我。我能如是答。
答已伏彼令其默然。我说是已能令大众一切喜悦。亦令一切叹言善哉。令彼众人请我供养。
得供养已复令施主请言数来。
迦叶。若有不调伏口而有所说。一切所言皆非正言。是[口多奸行]。
迦叶。是名[口多奸行]。

迦叶。云何[意多奸行]
心所牵连贪求利养。衣钵卧具饮食医药。
而口说言。一切利养我所不须。心实多求而诈言知足。
是名[意多奸行]。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心求利养 。 口言知足 。 邪命求利 
 常无快乐 。 其心多奸 。 欺诳一切 
 如此之心 。 都不清净 。 诸天龙神 
 有天眼者 。 诸佛世尊 。 咸共知见

迦叶。如是[恶比丘]。离善法仪式。作邪命行。堕三恶道。——何谓[比丘][恶比丘]?~大宝积经

相关内容
如何分辨末法邪师 ~ 楞严经

[[真假菩萨]] 什么叫[假名菩萨]?[实义菩萨]? 优婆塞戒经

末法时期为什么有人自称菩萨? ~ 大宝积经

[真实菩萨]有五种相。菩萨具足五种相故。名[真实菩萨] ~ 菩萨善戒经

四种[非菩萨而似菩萨],和四种[真实菩萨]~ 大宝积经

[假名菩萨][假名沙门]&[真名菩萨][真名沙门] ~ 菩萨善戒经

成就[三十二法]名为[菩萨]~ 大宝积经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132#
 楼主| 发表于 2024-4-16 15:13: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4-16 15:14 编辑

《大毘婆沙论》:决定信者及不信者,不应为现诸神变事!用时 2小时  以上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第一百三
五百大阿罗汉等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智蕴第三中他心智纳息第三之五

====================================

-- [经文] --

问:
六通中,几是明非示导?几是示导非明?几是明亦是示导?几非明亦非示导耶?


善知识解说:
六种神通之中,哪些是「明」而不是「示导」?哪些是「示导」而不是「明」?
哪些是「明」也是「示导」?哪些不是「明」也不是「示导」呢?
「明」就是「智明」、「智慧明瞭」,「示导」就是「示现引导」、「示现教导」
就是问六种神通中有哪些是属于自修上的「智慧明瞭」或教化众生的「示现引导」
就是要区别六种神通在修行和普渡众生上的作用:「通」、「明」,例如常说的「三明」、「六通」
下面原文会有清楚的说明,另外可参考【佛光大辞典】的名相解析,以方便深入了解


【佛光大辞典】:
名相:六神通
释文: 梵语 a abhij。又作六通。指六种超人间而自由无碍之力。即:
(一)神境通,又作身通、身如意通、神足通。即自由无碍,随心所欲现身之能力。
(二)天眼通,能见六道众生生死苦乐之相,及见世间一切种种形色,无有障碍。
(三)天耳通,能闻六道众生苦乐忧喜之语言,及世间种种之音声。
(四)他心通,能知六道众生心中所思之事。
(五)宿命通,又作宿住通,能知自身及六道众生之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
(六)漏尽通,断尽一切三界见思惑,不受三界生死,而得漏尽神通之力。  
以上天眼通、宿命通、漏尽通三者并称为三明。
此外,杂阿含经卷八、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七等亦举出三种神变之说,三种神变又称三示现,乃佛陀教化众生所施设之三种妙用,即:
(一)随时可现身出没之「神通神变」(巴 iddhi-pihriya),
(二)知他人之心之「记心神变」(巴 desan-pihriya)。
(三)如何求菩提、断烦恼之「教诫神变」(巴 anussana-pihriya)。
三种之中,又以教诫神变最为殊胜。

〔长阿含卷九增一经、大智度论卷二十八、集异门足论卷十五、俱舍论卷二十七、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上〕p1290

[末学解说]

问:
六种神通中,哪些是明(智慧之别名)而非示导(谓示现不思议神通力,以令他信伏,引入正法。‘示’,意为示现;‘导’,指引导)?哪些是示导而非明?哪些是明也是示导?哪些非明也非示导呢?

注解:
【通】:(术语)作用自在无碍,谓之通。佛、菩萨、外道、仙人之所得者也。即通力、神通等是也。璎珞经曰:“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大乘义章二十本曰:“作用无壅,名之为通。”此有三种之别:一报得通力,三界诸天皆有五种之神通,乃至鬼神亦有小通,此神通皆依果报而自然感得者。二修得通力,三乘圣者修三学而得六通,外道仙人修禅定而现得五通者。三变化通力,三乘圣者以神通力变现种种者。见华严大疏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六神通】:(名数)神者不测之义,通者无碍之义,三乘之圣者,得神妙不测无碍自在之六种智慧,是曰六神通,略云六通。法华经譬喻品曰:“具足三明及六神通。”(参见: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明】:(术语)智慧之别名。佛地论一曰:“有义明者以慧为性,慧能破闇故说为明。有义无碍善根为性,翻无明故。”大乘义章十四曰:“知法显了故名为明。”【又】真言之别名。真言能破烦恼之闇,故云明。又由口说云真言,由身现云明。又佛放光明于光中说故云明。演密钞一曰:“明者明咒,真言之别称,梵语尾你也,此译云明。破闇为义,梵语漫怛罗,此云真言,或名神咒。谓此真言能破众生烦恼闇障,义翻为明,咒即明故。”大日经疏十二曰:“破除一切无明烦恼之闇故,名之为明。然明及真言义有差别,若心口出者名真言,从一切身分任运生者,名之为明也。”秘藏记本曰:“陀罗尼者,佛放光光之中所说也,是故陀罗尼与明其义不异。”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示导】:谓示现不思议神通力,以令他信伏,引入正法。‘示’,意为示现;‘导’,指引导。如示现神境智通,变一为多,变多为一,神力自在,令众生深心信伏,以引之趋入正法。或示现漏尽智通,随众生所宜,教诫教授。使之速令见谛,远离尘垢,于诸法中生净法眼,展转乃至诸漏永尽,令众生深心信伏,引导入正法等,此等皆称示导。

另依《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六九所载,菩萨见诸有情在地狱中受极苦报,即起救济之心,故有三种示导。

(1)神变示导︰指菩萨见地狱之苦,乃现神通力灭除汤、火、刀等种种苦具,令诸众生藉此神变,从地狱出,而生于天人中,受诸快乐。

(2)记说示导︰即菩萨怜悯地狱之苦,念念记忆众生不忘,乃为说法。令诸众生藉此法力出地狱。

(3)教诫示导︰指对地狱之众生起慈悲喜舍而为说法。令诸有情于菩萨处生净信心。由此因缘而从地狱出,得生天上人中。[参考资料] 《大毗婆沙论》卷一0三。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 [经文] --

答:
二通是明非示导。谓「宿住随念智证通」。及「死生智证通」。(注:宿命通,天眼通)

二通是示导非明。谓「神境智证通」。及「他心智证通」。(注:神足通,他心通)

一通是明亦是示导。谓「漏尽智证通」。(注:漏尽通)

一通非明亦非示导。谓「天耳智证通」。(注:天耳通)

善知识解说:
有两种神通是「智明」而不是「示导」,就是「宿命通」和「天眼通」
有两种神通是「示导」而不是「智明」,就是「神足通」和「他心通」
有一种神通既是「智明」也是「示导」,就是「漏尽通」
有一种神通既不是「智明」也不是「示导」,就是「天耳通」

「宿命通」能知过去世之事、相,「天眼通」能知未来世之事、相(所以称为「死生智证通」),
因为有「宿命通」和「天眼通」就能确知有生死轮回和种种轮回相,就能知因果而远离执着,也因此都是修行者本身的「智明」
但是,因为讲过去世或未来或看到远处的事情,这些不能当下验证,无法马上让众生信服,所以不叫「示导」,不是当场示现

「神足通」则能当下神变,变多个分身,或身入水火,或来去自如,「他心通」则能当下讲出众生的心念或心事
这两种神通能当下摄受众生,让众生当下信服,得以因此引入佛门,所以叫「示导」,但是不能明因果和解脱,所以不是「智明」

「漏尽通」则不仅自身能当下明白法性、无二无执,也能为众生解说一切「体、相」与「法、性」,显露无二的解脱智慧,
所以,不仅是「智明」也是「示导」,不仅自身「智慧明瞭」,又能为众生「示现教导」

「天耳通」则因为没有这两方面的功能,所以,不是「智明」也不是「示导」

这是以前古代的情况,如果透过现代科技的辅助和验证,可能可以增加其他神变的「示导」作用

下面原文有更详细的说明

【佛光大辞典】:

名相:三明
释文: 梵语 tri-vidya,巴利语 ti-vijj。
<一>又作三达、三证法。达于无学位,除尽愚闇,而于三事通达无碍之智明。即:
(一)宿命智证明(梵 prva-nivsnusmti-jna-skt-kriya-vidy),又作宿住随念智作证明、宿住智证明、宿住智明、宿命明、宿命智。即明白了知我及众生一生乃至百千万亿生之相状之智慧。
(二)生死智证明(梵 cyuty-upapatti-jna-skt-kriya-vidy),又作死生智证明、天眼明、天眼智。即了知众生死时生时、善色恶色,或由邪法因缘成就恶行,命终生恶趣之中;或由正法因缘成就善行,命终生善趣中等等生死相状之智慧。
(三)漏尽智证明(梵 srava-kaya-jna-skt-kriya-vidy),又作漏尽智明、漏尽明、漏尽智。即了知如实证得四谛之理,解脱漏心,灭除一切烦恼等之智慧。  
又依大毘婆沙论卷一〇二载,宿命明见过去事而生厌离,天眼明见未来事而生厌离,漏尽明既已厌离,乃欣乐涅槃;
此外,宿命明可断除常见,天眼明可断除断见,漏尽明则远离此二边而安住于中道。
若与六神通相配,则此三明依序以六通之第五、第二、第六为自性。

〔杂阿含经卷三十一、大智度论卷二、集异门足论卷三、卷十五、杂阿毘昙心论卷六、俱舍论卷二十七〕(参阅「六神通」1290)
<二>菩萨明、诸佛明、无明明。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八载,菩萨明即般若波罗蜜,诸佛明即佛眼,无明明即毕竟空。
〔涅槃经会疏卷十六、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五〕p569



名相:三种示导
释文: 梵语 tri prtihryi,巴利语t pihriyni。

又作三示现、三教化、三变现、三变化、三示导、三神变、三轮、三业轮、三神足、三种神变。
佛菩萨为教化众生,而示现身、口、意三业之德用。
据大般若经卷四六九载,菩萨之示导有三种,即:
(一)神变示导,菩萨悯彼地狱之苦,现神通力,灭除汤火刀剑种种苦具,令诸众生藉此神变,从地狱出,生天、人中,受诸快乐。
(二)记说示导,菩萨悯彼地狱之苦,记众生心之所念,而为说法,令诸众生,藉此法力,从地狱出,生天、人中,受诸快乐。
(三)教诫示导,菩萨悯彼地狱之苦,发慈悲喜舍之心,说法教诫,令诸众生藉此教诫,从地狱出,生天、人中,受诸快乐。
另依俱舍论卷二十七之说,则有
神变示导(梵iddhi-pratihrya)、
记心示导(梵 anusan-pratihrya)、
教诫示导(梵 dea-pratihrya)等三种示导,而以之通于六通中之三通,
即神变示导相当于神境通,记心示导相当于他心通,教诫示导相当于漏尽通。
又以神变、记心为化导外道,使之归伏、信受者;以教诫为令彼等发心修行者,故最为尊胜。

此外,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七、大宝积经卷八十六、中阿含经卷三十五、长阿含经卷十六、杂阿含经卷八等均有三种示导,或三示现、三神足之说,然所举之内容略异。
〔集异门足论卷六、杂阿毘昙心论卷六、大毘婆沙论卷一〇三〕(参阅「六通」1292、「示现」2144) p650


[末学解说]

回答:
有二种神通是明(智慧之别名)而非示导(谓示现不思议神通力,以令他信伏,引入正法。‘示’,意为示现;‘导’,指引导)。就是「宿住随念智证通」。及「死生智证通」。(注:宿命通,天眼通)

有二种神通是示导而非明。就是「神境智证通」。及「他心智证通」。(注:神足通,他心通)

有一种神通是明也是示导。就是「漏尽智证通」。(注:漏尽通)

有一种神通是非明也非示导。就是「天耳智证通」。(注:天耳通)

注解:
【明】:(术语)智慧之别名。佛地论一曰:“有义明者以慧为性,慧能破闇故说为明。有义无碍善根为性,翻无明故。”大乘义章十四曰:“知法显了故名为明。”【又】真言之别名。真言能破烦恼之闇,故云明。又由口说云真言,由身现云明。又佛放光明于光中说故云明。演密钞一曰:“明者明咒,真言之别称,梵语尾你也,此译云明。破闇为义,梵语漫怛罗,此云真言,或名神咒。谓此真言能破众生烦恼闇障,义翻为明,咒即明故。”大日经疏十二曰:“破除一切无明烦恼之闇故,名之为明。然明及真言义有差别,若心口出者名真言,从一切身分任运生者,名之为明也。”秘藏记本曰:“陀罗尼者,佛放光光之中所说也,是故陀罗尼与明其义不异。”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示导】:谓示现不思议神通力,以令他信伏,引入正法。‘示’,意为示现;‘导’,指引导。如示现神境智通,变一为多,变多为一,神力自在,令众生深心信伏,以引之趋入正法。或示现漏尽智通,随众生所宜,教诫教授。使之速令见谛,远离尘垢,于诸法中生净法眼,展转乃至诸漏永尽,令众生深心信伏,引导入正法等,此等皆称示导。

另依《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六九所载,菩萨见诸有情在地狱中受极苦报,即起救济之心,故有三种示导。

(1)神变示导︰指菩萨见地狱之苦,乃现神通力灭除汤、火、刀等种种苦具,令诸众生藉此神变,从地狱出,而生于天人中,受诸快乐。

(2)记说示导︰即菩萨怜悯地狱之苦,念念记忆众生不忘,乃为说法。令诸众生藉此法力出地狱。

(3)教诫示导︰指对地狱之众生起慈悲喜舍而为说法。令诸有情于菩萨处生净信心。由此因缘而从地狱出,得生天上人中。[参考资料] 《大毗婆沙论》卷一0三。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 [经文] --

问:何故六通三是示导三非示导耶?

善知识解说:
为什么六种神通之中,有三种是示导,其他三种则不是示导呢?

[末学解说]

问:为什么六种神通中,有三种是示导,有三种非示导呢?

-- [经文] --

答:
现希有事令他信伏。引入正法故名示导。
三有此义余三不然。

谓若自说我能远闻。我能远见。我能远忆诸宿住事。他皆生疑为虚为实。不即信伏。故非示导。

善知识解说:
示现稀有的事情,让众生信服、降伏众生的傲慢,以便能引入佛门,教导正法,这样叫「示导」
六种神通中,三种神通有这种功用,其他三种则没有
例如说:自称能听到远处的声音和事情、或能看见远处的事情、或能想起过去累世的事情
但是,众生大都会怀疑到底真假,不能马上信服,所以不叫「示导」

[末学解说]

回答:
示现希有之事令他信伏(信其法或其人而伏从之也)。引导进入正法(真正之道法也),所以名为示导(谓示现不思议神通力,以令他信伏,引入正法。‘示’,意为示现;‘导’,指引导)。有三种神通有此义,其余三种则没有。

就是,如果自说我能远闻。我能远见。我能远忆诸宿住事。众生皆会生疑为虚为实。不能立即信伏。所以非示导。

注解:
【示导】:谓示现不思议神通力,以令他信伏,引入正法。‘示’,意为示现;‘导’,指引导。如示现神境智通,变一为多,变多为一,神力自在,令众生深心信伏,以引之趋入正法。或示现漏尽智通,随众生所宜,教诫教授。使之速令见谛,远离尘垢,于诸法中生净法眼,展转乃至诸漏永尽,令众生深心信伏,引导入正法等,此等皆称示导。

另依《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六九所载,菩萨见诸有情在地狱中受极苦报,即起救济之心,故有三种示导。

(1)神变示导︰指菩萨见地狱之苦,乃现神通力灭除汤、火、刀等种种苦具,令诸众生藉此神变,从地狱出,而生于天人中,受诸快乐。

(2)记说示导︰即菩萨怜悯地狱之苦,念念记忆众生不忘,乃为说法。令诸众生藉此法力出地狱。

(3)教诫示导︰指对地狱之众生起慈悲喜舍而为说法。令诸有情于菩萨处生净信心。由此因缘而从地狱出,得生天上人中。[参考资料] 《大毗婆沙论》卷一0三。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信伏】:(术语)信其法或其人而伏从之也。楞严经四曰:“恐汝诚心未信伏。”梁僧传法曰:“与安公相值,忽然信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法】:(术语)真正之道法也。理无差曰正。以三宝中之法宝,教理行果之四者为体。无量寿经上曰:“弘宣正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曾闻有一居士信外道法。屈请离系亲子及彼徒众。来赴其家供以饮食。离系亲子适入其家即便微笑。

居士怪问。师离掉举何为笑耶?彼遂答言:吾有妙德汝在家者岂尽知耶?

于是居士殷勤问之。彼便告曰奈末陀河侧有二猕猴。共斗不已俱堕彼河为水漂溺。吾为是事愍而笑之。

居士赞言。甚为希有。大师天眼清净乃尔。

食时既至居士念言。我当因食验彼虚实。便以饭覆臛先授与师。以臛沃饭与彼弟子。时彼弟子受已即食师独不食。

居士问言。大师何缘而独不食。彼言无臛如何食之。

居士调言。奇哉天眼。乃能远见不能近观。外道师徒时深愧耻。

善知识解说:
例如曾经听过个案例:
有个在家居士信外道法,屈尊降贵的邀请「离系亲子」(《大乘法苑义林章》:亦云「无惭外道」)和其信徒来家里吃饭
这外道笑着进入他家,居士感到奇怪就问:师父为什么轻浮的笑呢?
这外道师于是回答:我有神妙威德,你只是个在家居士,又怎能完全明白呢?
于是这居士又再亲切的追问,这外道师才告诉他:
奈末陀河旁有两只猕猴,打架不停而全都掉进河中溺水,我是因为这件事情,怜悯牠们的傻劲而笑的
这居士听了赞说:太神奇了,原来师父天眼这样清净,能看到这远处的事情
吃饭的时候,这居士心想:我应该用这些食物来测试这外道师刚刚说的猕猴事情的真假
因此,就把饭盖住肉而先拿给外道师,然后再把肉盖住饭拿给外道师的弟子,当时他的弟子都拿了吃了,只有外道师不吃
居士问:师父,为什么只有您不吃呢?外道师说:没有肉怎么吃呢?
居士调笑说:真是神奇的天眼啊!能看远却不能看近。外道师徒当时因此感到非常羞愧和耻辱。

[末学解说]

曾经听闻有一位居士信奉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法。屈请(迎请尊上也)离系亲子(裸形外道也。离一切系缚而修苦行之义也。以其裸形,故佛徒称之为无惭外道)以及其徒众。来赴其家供以饮食。离系亲子适入其家后即便微笑。

居士奇怪的问。师父离掉举(心所名。指心浮动不安之精神作用,为“惛沈”之对称)为什么笑呢?彼随后回答说:我有妙德,你这个在家者哪里能够知道呢?

于是居士又殷勤询问之。彼便告诉居士,奈末陀河侧有二只猕猴。共斗不已一同堕入彼河被水漂溺。我是因为此事怜愍它们而笑之。

居士听后称赞说。甚为希有。大师的天眼清净才能看到啊。

吃饭时,居士便心想。我应当用食物来测验彼之虚实。便以饭覆盖住臛(肉羹)先授与师。后以臛放到饭上给其弟子。当时彼弟子都接受饭食吃了,唯独外道师不食。

居士便问道。大师为什么只有您不食呢。外道师说没有肉如何食之呢。

居士调笑说。奇哉天眼。能远见却不能近观。外道师徒当时深感愧耻。

注解:
【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屈请】:(杂语)迎请尊上也。杂阿含经四十八曰:“屈请入其舍。”有部毗奈耶律九曰:“便于后时,同前屈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离系子】:(流派)旧云尼虔子。裸形外道也。离一切系缚而修苦行之义也。以其裸形,故佛徒称之为无惭外道。唯识述记一本曰:“尼虔子,今言呢犍陀弗呾罗,翻为离系子。苦行修胜因,名为离系,露形少羞耻,亦名无惭。本师称离系,是彼门徒,名之为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掉举】:梵语 auddhatya,巴利语 uddhacca。心所名。指心浮动不安之精神作用,为“惛沈”之对称。俱舍宗以此心所属大烦恼地法之一,十缠之一;唯识宗则以之为随烦恼之一。此外,恶作与掉举合称掉悔盖,为五盖之一。就此心所之所障,有部及阿毗达磨杂集论、成唯识论皆以之障定;经部及瑜伽师地论之说,则以之障慧。又于发智论卷二、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七论中,心之掉举、恶作,就相应、不相应之关系分为四种,即心虽掉举与恶作不相应、心虽有恶作与掉举不相应、心有掉举亦与恶作相应、心无掉举亦与恶作不相应。又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以掉举、心乱恒展转相应,关于其体之异同,有诸种说法。(俱舍论卷四、成唯识论卷六)((参见:惛沈)4578、“随烦恼”6353)p4586FROM:【佛光大辞典】

【臛】:肉羹(百度)

-- [经文] --

故天眼等三非示导。自说远闻及能远忆。亦不令他即信伏故。既不信伏如何可引令入正法。是故此三皆非示导。

若为示现神境智通。变一为多变多为一。乃至梵世神力自在。令多有情深心信伏引入正法故名示导。

若为示现他心智通。记说彼心思念差别如所记说。皆实非虚令多有情。深心信伏引入正法故名示导。

若为示现漏尽智通。随其所宜教诫教授。速令见谛远尘离垢。于诸法中生净法眼。展转乃至诸漏永尽。令多有情深心信伏。引入正法故名示导。

善知识解说:
因此,天眼等三种神通不是「示导」,因为说自己能看到远处事情、或听到远处声音、或想起过去世,都不能让他人完全信服

既然不能让众生信服,又怎么能够引导众生进入正法?所以,这三种神通都没有「示现教化」的作用
如果是示现神奇境界的「神足通」,能够变一成多,或变多成一,甚至达到梵天的自在神力,
这样能够让众生深心信服而能引入正法,这样才叫「示导」
(因此《华严经》中说示现各天的天王,这也是菩萨的教化,就是不同「地」以上次第的菩萨会示现成不同天的天王)
又例如示现「他心通」,当下说出众生心念的差别,这当下就能验证真假,也能让众生深心信服而引入正法,这也叫「示导」
又例如示现「漏尽通」,当下能随众生因缘次第差别而教导众生解脱之法,能让众生快速明白义理而远离世俗尘垢
能对于各种世俗法相逐渐生起清净法眼,而明白法性原理,逐渐达到诸漏永尽
(以小乘来说是断除见思所有烦恼,以大乘来说,则要逐渐清净第八识所染的所有尘垢)
这样能够让众多有情众生深心的信服佛法、学习佛法,这样才叫「示导」:「示现教化」

[末学解说]

所以,天眼等三种神通并非示导(谓示现不思议神通力,以令他信伏,引入正法。‘示’,意为示现;‘导’,指引导)。因其自说能够远闻以及远忆。无法不令众生当即信伏的缘故。既不能信伏,又如何可以引导令其进入正法呢。所以此三种神通都并非示导。

如果为示现神境智通。能够变一为多,变多为一。乃至有梵世(指梵天所支配之世界)神力自在。可令众多有情(又名众生,即一切有情识的动物)深心信伏而引入正法,所以名为示导(谓示现不思议神通力,以令他信伏,引入正法。‘示’,意为示现;‘导’,指引导)。

如果为示现他心智通。能够记说彼心思念差别如所记说。皆实非虚,可令众多有情深心信伏而引入正法,所以名为示导(谓示现不思议神通力,以令他信伏,引入正法。‘示’,意为示现;‘导’,指引导)。。

如果为示现漏尽智通。能够随其所宜,教诫教授。快速令其见谛(见到真理。声闻乘要在预流果以上才能见谛,菩萨则要在初地以上才能见谛),远尘离垢。于诸法中生清净法眼。展转乃至诸漏永尽。可令多有情深心信伏而引入正法,所以名为示导(谓示现不思议神通力,以令他信伏,引入正法。‘示’,意为示现;‘导’,指引导)。。

注解:
【示导】:谓示现不思议神通力,以令他信伏,引入正法。‘示’,意为示现;‘导’,指引导。如示现神境智通,变一为多,变多为一,神力自在,令众生深心信伏,以引之趋入正法。或示现漏尽智通,随众生所宜,教诫教授。使之速令见谛,远离尘垢,于诸法中生净法眼,展转乃至诸漏永尽,令众生深心信伏,引导入正法等,此等皆称示导。

另依《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六九所载,菩萨见诸有情在地狱中受极苦报,即起救济之心,故有三种示导。

(1)神变示导︰指菩萨见地狱之苦,乃现神通力灭除汤、火、刀等种种苦具,令诸众生藉此神变,从地狱出,而生于天人中,受诸快乐。

(2)记说示导︰即菩萨怜悯地狱之苦,念念记忆众生不忘,乃为说法。令诸众生藉此法力出地狱。

(3)教诫示导︰指对地狱之众生起慈悲喜舍而为说法。令诸有情于菩萨处生净信心。由此因缘而从地狱出,得生天上人中。[参考资料] 《大毗婆沙论》卷一0三。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梵世】:梵语 brahmaloka,巴利语同。又作梵色界、梵世天、梵世界、梵界。指梵天所支配之世界。又“梵世”一词亦可作为色界诸天之总称,盖以此界之人已离淫欲之故,而古来于印度,离欲、清净之行即称为梵行。(佛藏经卷下)p4629FROM:【佛光大辞典】

【有情】:又名众生,即一切有情识的动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见谛】:见到真理。声闻乘要在预流果以上才能见谛,菩萨则要在初地以上才能见谛。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通过学习这段佛经内容,可以获知:
1.“六种神通中有哪些是属于自修上的「智慧明瞭」或教化众生的「示现引导」
2.“示现稀有的事情,让众生信服、降伏众生的傲慢,以便能引入佛门,教导正法,这样叫「示导」
六种神通中,三种神通有这种功用,其他三种则没有
3.“能够让众多有情众生深心的信服佛法、学习佛法,这样才叫「示导」:「示现教化」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对[神通]应树立正确的心念

一、什么是神通?
神通即依修禅定而得的无碍自在、超人间的、不可思议之作用。
共有神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等五神通,加漏尽通,共为六神通(六通)。
(一)神足通,又称神境智证通、神境通、身如意通、如意通、身通等。据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八所载,神足通有三种,一为随心所欲,可至任何地方之能到 (飞行),一为随意改变相状之转变(变化),另一为随意转变外界对境(六境)之圣如意(随意自在)。其中,后者唯佛所独具者。
(二)天眼通,又称天眼智证通、天眼智通。即看透世间所有远近、苦乐、粗细等之作用。
(三)天耳通,又称天耳智证通、天耳智通。即悉闻世间一切音声之作用。
(四)他心通,又称他心智证通、知他心通。即悉知他人心中所想各种善恶等事之作用力(他心彻鉴力)。
(五)宿命通,又称宿住随念智证通、宿住智通、识宿命通。即悉知自他过去世等各种生存状态之作用力。
(六)漏尽通,又称漏尽智证通。即断尽烦恼,永不再生于迷界之悟力。
——神通有用吗
什么是神通呢?
其实,你的念头就是你的神通,念头就是神通,心念就是神通,这样懂吗!

任何众生都一样,都有神通,这讲过很多次了
神通的本体就是众生的「第八识」,众生都有神通,每个轮回都是神通,都是「第八识」的神通作用
这些,在佛经中早就讲清楚了
——闲聊「神通」

二、神通有用吗?
接下来讨论神通对我们一般凡夫有什么用
如果一个人能够拥有以下几种能力
1飞行,2随意改变形象,3穿墙,4瞬间移动出现在其他地方(以上四种该叫做神足通)
5透视,6远端即视(这两者该叫天眼通),7可随意听到远近一切声音(天耳通)
8可知道对方内心想什么(他心通),9可知道自己和别人的过去世因果(宿命通)

那一般人会想要做什么呢
就如最近的电影"移动世界(jumper)",主角发现自己有瞬间移动跳跃到另一地方的能力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抢银行
基本上不能算抢,因为神不知鬼不觉,然后他用他的能力享尽一切欲乐,纵情于异性间,不劳而获,我想一般人都会这样
这样的能力如果发生在人间的凡人,一般人就往往会像电影中的主角,利用能力,纵情欲望享乐,而造作种种恶事,然后寿命终结后,遭受业报轮回受苦
由此也可以知道,一般的天人具有天人的神通,他们也一样会纵情在天上的欲乐,天人享受终结后,一样轮回受苦

当然,或许有人不会这样做,他们会如电影上的超人或者蜘蛛人帮助地球的人们
但是他们必须要隐姓埋名,不能让亲友知道,若不如此,会导致种种灾难和麻烦,关于这些和这内心的挣扎,电影上都有描述了
由此也可以知道,正如楞严经所说,真正具有能力而且能利益众生的罗汉或者菩萨又或者天人或凡夫,绝对不能公开自己身分,这有很大的麻烦

以上,如果你不用能力做坏事,又不想当超人拯救世界,也不想当菩萨
那这些神通力还有什么用吗,这些能力在一般人的生活上真的很必要吗
前提是这能力不能被用在偷鸡苟且的事情上面,因为这样会导致恶报

这样想一想,这世界上已经有很便利的交通工具,神足通还有绝对的必要吗
除了你拿来犯罪或者救世,不然就只能跑跑腿,你真的只会用来跑腿,而不会受到诱惑去干坏事吗

现代人透过电视卫星和电脑,几乎没有看不到的东西,天眼通还有绝对必要吗,除了你拿来犯罪或者救世,天眼还能做什么呢

天耳通和他心通也是一样的道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如果不是用在救人济世,那就是不道德,就是犯罪
宿命通也是如此,不然过去世的事情,谁会想去知道

以上这五类神通,只有道德高尚慈悲济世的圣人才能用在正途上,而且还不能透漏身分,不然肯定引来灾难和麻烦,我们能有这样的定力吗

现代人不用有这五种神通,就已经受不了种种诱惑造种种恶业,何况是有了这些能力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可不慎

另外,就修行人来说,除非罗汉和菩萨,不然如楞严经所说,一般凡夫妄想神通,必遭受魔和鬼来附着,来引往邪路
当初,释迦牟尼佛成佛前,也是诸多天王来考,诸多魔王来扰呢!!
想要神通,您真的准备好了吗!!
——神通有用吗
众生都一直在用自己的神通,因为心念没停过,每个心念都在创造自己的未来,神通并没有停过
每个生命的正报和一切外在依报都是众生自己第八识的神通作用创造出来的
众生心都是妄念,所以,就是以妄念造就自己的轮回业报,随着自己的妄念,一直轮回,神通并没有停止

如果,你只是要治病,那很简单,好好运用自己的心念,就能帮自己治病,也能帮众生治病,这很简单
问题是,如果你的心念不清净,都是世俗杂染和贪嗔痴,那你的第八识神通作用出来的就是轮回业报,就是病和苦
病苦和轮回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真正能救自己的就是自己

至于用神通救人,那只是用光明正向的心念帮你匡正你的负面心念,而产生正向的共鸣,而有正向的果报,
这就是治病的神通作用,而所谓的超渡,也是同样的原理
但是,如果你自己内心不干净,不清净,还有所执着,还贪嗔痴,那就不会得到救赎,也无法得到超渡
如果可以,佛早就超渡所有人,众生就不用修行了,所以,还是要靠自己,或看自己愿不愿意转变
如果你很坚持,你很执着,怨气或执着深重,如果佛菩萨也无法感化你,那谁也无法救你,因为你自己已经先宣判自己死刑
而且,众生都是活的,一直依照自己的心念而轮回,你不可能变成烂泥而只靠别人超渡,因为,你是因为你自己的心念而轮回——闲聊「神通」
佛弟子念佛持咒诵经如果有些感应,这是依靠佛力,不是我们自己有什么神通了
如果因此把佛力说成自己的能力或神通,这就大妄语了,依照楞严经来说,这就是着魔了
——请问一下师兄您是四众弟子吗?你有没有异于常人的神通啊 ?。。
其实佛菩萨经常示现神通救度众生,很多佛弟子都有实际体会
例如,念佛或持咒或念大悲咒的实际案例非常多,可是一般人还是不信
不是佛菩萨没有示现神通,而是有善根的自然会相信,没善根的还是不信
不过佛菩萨也不是随便示现,因为神通泛滥了也不会得到应有的效果
物以稀为贵,没事现神通那还是神通吗?久了就不稀奇了,不神奇了
而且众生的口味会越来越重,不知道修行要靠自己多努力
佛菩萨有大智慧和大方便,所以知道适当的时机可以用神通来帮助众生信佛学佛
也知道什么时候不该随便示现神通
所以佛经上的开示都是适应众生的根器的说法,所以不同次第和情况就会不太相同
就像有的时候示现神通,有时候不示现神通,道理也是如此

其实如果真正明白,就会知道随时都有神通,因为清净智慧和慈悲方便就是最大的神通
您会对此有所怀疑或不明白或被其他人所迷惑,又或者无法回答一般人问这问题
这是因为您对于佛法的真正智慧还不明白,等您更有智慧的时候自然就懂了
——[回答]为什么佛菩萨不现神通救世呢?佛菩萨不可以替我们超度亲人吗?

三、真正的神通
「慈悲」和「智慧」才是真正最强大的法术和神通
如果你有智慧,你就能自己明白上面这些道理,如果真慈悲,你就会有救度众生的心念,不论在梦中或生活中
而且,真正的神通,不局限于产生什么光帮众生解决病苦,(这就像医生只能医病,但佛法才能解轮回苦)
而是透过任何身口意或文字,能帮助众生生起正念而觉悟,这才是真正的大神通,真正的智慧神通,能解轮回苦,才是真慈悲
所以,重要的就是心念和智慧的传达,这才是真正的神通,所以,透过第八识的展现,神通可以是任何形式,不可思议
而你原来对神通的想法,那只是因为你太狭隘了,也就是佛经中说的愚痴,所以,不明白神通的原理和真义

所以,神通不是什么神奇的事情,也不是一般以为的那些才是神通
如果真明白神通的法性原理,就会知道,其实,神通无所不在,
因为,神通只是心念的作用,第八识的展现,无所不在
所以,不要小看任何一个负面和正面心念,不要小看心念的力量
因为,放眼所及,全都是心念作用的展现,全都是第八识展现的神通

想治病,到处都有医生,想要神通,其实自己就有,第八识随时都在神通变现,没中断过
所以,重点是上面这些能帮助解脱和成佛的道理,才是真正的智慧神通,而且一讲再讲,这才是慈悲神通,懂吗!

所以,不论是迷是悟,神通随时都在,只是随众生心念不同,产生的结果不同
而一般所认为的法术神通,不论是天人的或者非人鬼神外道的,按照实相来说,那些也是虚幻的,懂吗!
一般人所最在意的神通,其实也是虚幻的,因为那同样是相对于六道众生执着,而所产生的第八识神通作用
也因此,一切邪法的神通作用,在「佛性」根本的「首楞严三昧」下都不会起作用,也就是「漏尽通」才是根本
也就是大家都有神通,但是,最后就是看谁虚幻谁才真实啰!
——闲聊「神通」
大般涅槃经上说,真正的菩萨用智慧解说来让众生觉悟, 而不是用神通

末学没有神通, 末学认为 ~ 最厉害的神通就是智慧, 最神奇的法术就是慈悲

很多人被误以为有神通,其实是凑巧,那是因缘,是行者修学久了所以见多识广,让初学者以为有神通,
其实那是佛菩萨的牵线, 也是行者智慧逐渐的展现, 也是对因果有深入的明白, 所以能看到三世因果,
初学者就会以为那是神通

虽然没有异于常人的神通, 但是只要我们一心发愿成佛普渡众生
慢慢就会对于佛经和实修, 逐渐融会贯通, 自然见多识广, 也能明白三世因果
佛菩萨自然就会引导众生跟我们学习, 这是被误会有神通的原因

神通并不希奇, 但是只要贪嗔痴没有断除, 就容易陷入魔障,
所以没有大智慧却想要神通,这是很危险的,
因此, 末学认为 ~ 最厉害的神通就是智慧, 最神奇的法术就是慈悲 ——请问一下师兄您是四众弟子吗?你有没有异于常人的神通啊 ?。。
心念也是一种意识流,也是脑电波

如果有正确的方式和开发训练,也是能透过脑波来传递讯息或做意念控制的,而这就是所谓的神通

而事实上,这已经逐渐由现代科技的辅助,半人工方式达成了现代的科技神通,透过配戴发射器,就能做到由人体远端控制
(目前的研究运用在医疗辅助残障者或军事上)

不过,话说回来,这也是因为人体本身的精神力不足(念力不足,不知道方法、训练也不够),所以才需要靠科技产品来辅助

也就是,如果能透过正确的禅定训练,事实上,就可以不用依赖科技产品的辅助,单靠本身的意识流就能达成种种功能

所以,由此看来,学佛修行不仅不是迷信,更是一种超越现代科技的超科学,不是吗?

而且,透过修行,不仅能强化心念、定力或甚至进而开发各种功能

更重要的是,能提升生命的品质,让生命型态得以提升到圆满的境界,而且更明白生命的本质与意义
——以「超科学」来看「心念」与「神通」

相关内容
【转载】圣严法师:佛教对神通异能的看法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133#
 楼主| 发表于 2024-4-17 13:20: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4-18 09:25 编辑

接续上楼继续学习《大毘婆沙论》:决定信者及不信者,不应为现诸神变事!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问:
应为何等补特伽罗现神变事?

善知识解说:
(这是论中弟子所问)
对哪种有情众生应该示现神通变化来摄受他呢?
 
[末学解说]

问:
应为哪些众生示现神变(为教化众生,佛、菩萨等以超人间之不可思议力(神通力),变现于外在之各种形状与动作。狭义言之,一般系以身来表现,即指六神通中之神足通;广义言之,则包括身、语、意)之事呢?

注解:
【补特伽罗】:(术语)Pudgala,又作富特伽罗,旧作福伽罗、补伽罗、富伽罗、弗伽罗、富特伽耶。旧译曰人,或众生。新译曰数取趣。数者,取五趣而轮回之义。唯识述记二本曰:“补特伽罗,数取趣也。”玄应音义一曰:“福伽罗,经论中或作富伽罗,或作富特伽耶。旧译云人。应云补特伽罗,此云数取趣也,言数数往来诸趣也。”同二十二曰:“案梵本,补,此云数。特伽,此云取。罗,此云趣。云数取趣,谓数数往来诸趣也。旧亦作弗伽罗,翻名为人,言舍天阴入人阴,舍人阴入畜生阴,是也。”慧苑音义上曰:“补伽罗,正云补特伽罗,此云数取趣。谓造集不息,数数取苦果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神变】:梵语 vikurvaN!a。为教化众生,佛、菩萨等以超人间之不可思议力(神通力),变现于外在之各种形状与动作。狭义言之,一般系以身来表现,即指六神通中之神足通;广义言之,则包括身、语、意。大宝积经卷八十六举出:说法(意)、教诫(语)、神通(身)等三种神变(指三示现)。相对于神足通之神变,另有震动乃至放大光明等十八种,称为十八变、十八神变。(长阿含经卷一、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下、法华文句卷一下)((参见:十八变)360)p4261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答:
若于佛法决定信者。及不信者不应为现。


若不定者应为现之引入正法。除此更无余方便故。云何知然。

如契经说。一时佛在那茶建他城侧。周匝菴罗林中。


有居士子名鸡筏多。来诣佛所顶礼双足却住一面而白佛言:

「今此城中安隐丰乐。多诸人众深心信敬佛法僧宝。唯愿世尊留一弟子恒在此处。


对诸沙门婆罗门等。时现神变示过人法。令此城中信佛法者倍增坚信。令暂往来诸不信者信受佛法。」

善知识解说:
(这是论中的回答,并且以佛经中佛陀的教导为案例)
如果对于佛法,决定(坚决坚定)相信和不相信的人,则不应该为他们示现神通
如果是相信或不相信犹豫不定的人,则应该示现神通来引导这种人相信佛法,
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方便,怎么知道是这样呢?
这就像佛经上说:当时佛在「那茶建他城」旁的「菴罗林」中,有个居士的儿子名叫「鸡筏多」来礼佛,然后对佛说:
「现今这城中情况安稳丰乐,很多人都深心信敬佛法僧三宝,只希望世尊能留一弟子恒常在这边弘法,
对各种外道出家人和外道贵族等,能时常示现「神变」和「过人法」,让此城中信佛法的人能加倍坚定更有信心,
让暂时路过不信佛法的人能信受佛法。」
【诸沙门】,在当时,「沙门」两字并不是专指佛教的出家人,而是泛指一切出家修行的人,包含一切外道
【婆罗门】,这则是当时的阶级制度中的权贵,执掌外道神职,就是祭司贵族
虽然佛陀当时在印度宣扬佛教,但印度早就流传众多外道神教(婆罗门教),婆罗门就是掌管神职的贵族

  
[末学解说]

回答:
对于佛法决定信(决定之信心。不杂疑念之信心)者。以及不信者,不应为这类众生示现。

如果是犹豫不定者,应为其示现,引导进入正法(真正之道法也)。因为除此再没有其余方便。如何知道是这样呢?

就如契经(契合众生的根机,又契合真理的经文,即佛经)所说。那时佛在[那茶建他城]旁侧。周围的菴罗林中。

有个居士的孩子名叫鸡筏多。来到佛所,顶礼双足,却住一面,对佛陀说:

「现今此城中安隐(与安稳同)丰乐。多诸人众深心信敬佛法僧三宝。唯愿世尊留一弟子永远在此处。

对种种沙门(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婆罗门(为印度四姓之一,华译外意、净行、净志、静志等,是奉事大梵天王而修净行的种族)等。时常示现神变(为教化众生,佛、菩萨等以超人间之不可思议力(神通力),变现于外在之各种形状与动作。狭义言之,一般系以身来表现,即指六神通中之神足通;广义言之,则包括身、语、意)示现过人法。令此城中信佛法者能够倍增坚定信心。令暂往来诸不信者能够信受佛法。」

注解:
【决定信】:(术语)决定之信心。不杂疑念之信心。金刚经曰:“生决定信。”往生论注下曰:“念不相续故,不得决定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法】:(术语)真正之道法也。理无差曰正。以三宝中之法宝,教理行果之四者为体。无量寿经上曰:“弘宣正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契经】:契合众生的根机,又契合真理的经文,即佛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安隐】:(术语)与安稳同。宗镜录曰:“安隐快乐者,则寂静妙常。世事永息者,则攀援心断。”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沙门】:华译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婆罗门】:婆罗贺摩拿的简称,为印度四姓之一,华译外意、净行、净志、静志等,是奉事大梵天王而修净行的种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神变】:梵语 vikurvaN!a。为教化众生,佛、菩萨等以超人间之不可思议力(神通力),变现于外在之各种形状与动作。狭义言之,一般系以身来表现,即指六神通中之神足通;广义言之,则包括身、语、意。大宝积经卷八十六举出:说法(意)、教诫(语)、神通(身)等三种神变(指三示现)。相对于神足通之神变,另有震动乃至放大光明等十八种,称为十八变、十八神变。(长阿含经卷一、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下、法华文句卷一下)((参见:十八变)360)p4261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时佛告彼居士子言:
「我曾不令诸弟子众。对诸沙门婆罗门等。现诸神变示过人法。


然我常令诸弟子众。覆藏自善发露己恶。」

时居士子复白佛言:
「若佛弟子对诸沙门婆罗门等。现神变事示过人法。有何过患而佛不许。


若佛弟子覆藏自善发露己恶。有何功德而佛许之。」

善知识解说:
当时佛告这居士的儿子说:
「我曾不许诸弟子对诸沙门婆罗门等(指外道出家或在家者)现诸神变、示过人法,但是,我常要诸弟子覆藏自善、发露己恶。」
当时居士的儿子又对佛说:
「如果佛弟子对诸沙门婆罗门等,现神变事、示过人法,这会有什么过患而所以佛不允许呢?
如果佛弟子覆藏自善、发露己恶,这又有什么功德而使佛允许这件事情呢?」

  
[末学解说]

当时佛陀告诉那位居士的孩子说:
「我曾不令诸弟子众。对诸沙门婆罗门等,现诸神变、示过人法。

然而我常令诸弟子众,覆藏自善、发露己恶。」

当时居士之子又对佛陀说:
「如果佛弟子对诸沙门婆罗门等。现神变事、示过人法。会有什么过患(过咎与灾患)而佛不允许呢。

如果佛弟子覆藏自善、发露己恶。有什么功德而佛允许之呢。」

注解:
【过患】:(杂语)过咎与灾患。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尔时世尊告居士子。我今问汝随汝意答。

若我弟子对诸沙门婆罗门等。现神变事变一为多变多为一。乃至梵世神力自在。


信佛法者见此事已。向不信者说如是言。奇哉世尊诸圣弟子。能现如是甚希有事。


时不信者语信者言。此何希有。世有明咒名健驮梨。善受持者亦能示现如是幻惑。谁有智者现斯鄙事。


佛告居士子。于汝意云何。有不信者作如是言讥信者不。


居士子曰。实有斯事。


善知识解说:
当时佛告诉居士子:「我现在问你下面的事情,你随我所问而回答看看」
「如果,我的弟子对外道四众示现种种神变,甚至达到梵天王的神力
信佛法的人听到这些事情后,向不信佛的人说:『真神奇,佛陀的圣弟子竟然有这些稀奇的事情』
这时,不信佛的人反而告诉信佛的人:
『这有什么好稀奇的,这世上有神咒叫「刹尼迦」,修这神咒有成的人也能造作各种神幻,哪有智慧的人会做这种粗鄙的事情?』」
佛陀告诉居士的儿子说:「这事你觉得如何(你认为这件事如何)?是否真有不信佛的人对信佛的人说这种嘲笑讥讽的话呢?」
居士的儿子回答佛陀说:「确实有这种事情发生」
(意思就是说:不信的人,不论真假都会反唇相讥)

  
[末学解说]

当时世尊告诉居士之子。我现今问你,你随我所问来回答。

如果我的弟子对诸沙门婆罗门等。示现神变(为教化众生,佛、菩萨等以超人间之不可思议力(神通力),变现于外在之各种形状与动作。狭义言之,一般系以身来表现,即指六神通中之神足通;广义言之,则包括身、语、意)事,变一为多、变多为一。乃至梵世(指梵天所支配之世界。又“梵世”一词亦可作为色界诸天之总称,盖以此界之人已离淫欲之故,而古来于印度,离欲、清净之行即称为梵行)的神力自在。

信佛法者见到这样的事后。向不信者说如是言。太神奇了,世尊诸圣弟子,能够示现如此希有之事。

这时不信者对信佛法者说。这有什么稀奇的。世上有明咒(指修行密法时所念诵之章句)名为健驮梨(持之则能腾飞于空中,是由健驮罗国女巫所出之咒,故从女声而云健驮利)。善受持者也能够示现如是幻惑(惑体虚妄无实,故谓之幻)。哪有智者会现此鄙事。

佛陀告诉居士之子。对于这种情况,你是如何想的呢。有没有不信者作如是言讥讽信者呢。

居士子回答。确实会有这样的事。

注解:
【神变】:梵语 vikurvaN!a。为教化众生,佛、菩萨等以超人间之不可思议力(神通力),变现于外在之各种形状与动作。狭义言之,一般系以身来表现,即指六神通中之神足通;广义言之,则包括身、语、意。大宝积经卷八十六举出:说法(意)、教诫(语)、神通(身)等三种神变(指三示现)。相对于神足通之神变,另有震动乃至放大光明等十八种,称为十八变、十八神变。(长阿含经卷一、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下、法华文句卷一下)((参见:十八变)360)p4261FROM:【佛光大辞典】

【梵世】:梵语 brahmaloka,巴利语同。又作梵色界、梵世天、梵世界、梵界。指梵天所支配之世界。又“梵世”一词亦可作为色界诸天之总称,盖以此界之人已离淫欲之故,而古来于印度,离欲、清净之行即称为梵行。(佛藏经卷下)p4629FROM:【佛光大辞典】

【明咒】:又作神咒、禁咒。乃真言、陀罗尼之别称。指修行密法时所念诵之章句。((参见:真言)4201)p3281FROM:【佛光大辞典】

【健驮梨】:(真言)咒名。持之则能腾飞于空中,是由健驮罗国女巫所出之咒,故从女声而云健驮利。俱舍论二十七曰:“有咒术名健驮梨,持此便能腾空自在。”同光记二十七曰:“真谛云:有女天名健驮梨,翻为持地。此咒是健驮梨所说,从能说女天为名,故称健驮梨。”玄应音义二十三曰:“健驮梨,持咒女名也。从国为名,此女声呼之,男声犹健驮罗国也。”大法炬陀罗尼经十三曰:“犍陀利,隋言夺香。”梵Gandha%ri。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幻惑】:(术语)惑体虚妄无实,故谓之幻。释签四之一(科本)曰:“菩萨以幻法门破彼幻术。”【又】以幻术惑人之心也。观无量寿经曰:“幻惑咒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世尊复告居士子言:「若我弟子记说他心思念差别,如所记说皆实非虚。信佛法者知此事已。向不信者说如是言:『奇哉!世尊诸圣弟子乃有如是甚希有事。』
时,不信者语信者言:『此何希有?世有明咒名刹尼迦,善受持者亦能造作如是幻惑,谁有智者作斯鄙事?』」


佛告居士子:「于汝意云何?有不信者作如是言讥信者不?」


居士子曰:「实有斯事。」


善知识解说:
佛陀又告诉居士的儿子说:
如果我的弟子对别人显示「他心通」,而且真实不假,都能说中他人心念
信佛法的人听到这些事情后,向不信佛的人说:『真神奇,佛陀的圣弟子竟然有这些稀奇的事情』
这时,不信佛的人反而告诉信佛的人:
『这有什么好稀奇的,这世上有神咒叫「刹尼迦」,修这神咒有成的人也能造作各种神幻,哪有智慧的人会做这种粗鄙的事情?』
佛陀告诉居士的儿子说:「这事你觉得如何(你认为这件事如何)?是否真有不信佛的人对信佛的人说这种嘲笑讥讽的话呢?」
居士的儿子回答佛陀说:「确实有这种事情发生」
(意思同样是说:不信的人,不论真假都会反唇相讥)

  
[末学解说]

世尊又告诉居士之子说:「如果我的弟子记说他心思念差别,如所记说,都真实不假。

信佛法者知道此事后。向不信者说如是言:『太神奇了!世尊诸圣弟子竟然有如此希有之事。』

这时,不信者对信佛法者说:『这有什么稀奇?世上有明咒(指修行密法时所念诵之章句)名为刹尼迦,善受持者也能够造作如是幻惑(惑体虚妄无实,故谓之幻),哪有智者会作这样的鄙事呢?』」

佛陀告诉居士之子:「对于这种情况,你是如何想的呢。有没有不信者作如是言讥讽信者呢。」

居士子回答。确实会有这样的事。

注解:
【明咒】:又作神咒、禁咒。乃真言、陀罗尼之别称。指修行密法时所念诵之章句。((参见:真言)4201)p3281FROM:【佛光大辞典】

【幻惑】:(术语)惑体虚妄无实,故谓之幻。释签四之一(科本)曰:“菩萨以幻法门破彼幻术。”【又】以幻术惑人之心也。观无量寿经曰:“幻惑咒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尔时,世尊告居士子:

「若我弟子对诸沙门、婆罗门等,现神变事,示过人法,有是过患,故我不许。

若我弟子覆藏自善,发露己恶,顺贤圣法,世所称誉,有斯功德,故我许之。」


由此故知决定信者及不信者,不应为现诸神变事。若不定者应为现之,方便引令入佛正法。

善知识解说:
当时,佛陀告诉居士的儿子说:
如果我的弟子对其他外道沙门或婆罗门,显示各种神通和超越常人的法门,就会有上述这种过患,
会因为互相争胜比较而被嘲讽讥笑,所以我不允许这样做(这也是第八识中争强斗胜的种子),
因为『诤心必定堕恶趣』,请参阅:[诸经辑要]佛弟子当注意诤论,[诤心]毕定堕恶趣
如果我的弟子,隐藏自己的善行或神变,而能发露忏悔自己的过错和罪恶,遵循圣贤的德行和方法,
这样才能受到世俗的称赞,这种功德,才是我所允许的

【由此故知决定信者及不信者,不应为现诸神变事。】
由此可知,对于真正绝对「相信佛法的人」和「不信佛法的人」,不应该为这两种人显现各种神通。
对于真信佛的人,应该转为明白甚深原理和法义,不应该贪着神通,对于不信佛的人,道理则是上面说的过患
【若不定者应为现之,方便引令入佛正法。】
如果对佛法的信心犹豫不定者,而且机缘已到应该以神通示现让他们相信,那就可以利用神通的方便,引导让他们进入佛陀正法

  
[末学解说]

当时,世尊告诉居士之子:

「如果我的弟子对诸沙门、婆罗门等,现神变之事,示过人法,会有上述的过患(过咎与灾患),所以我不允许。

如果我的弟子覆藏自善,发露己恶,遵循贤圣法,会获得世间称誉,因为有这样的功德,所以我允许之。」

由此可知,对决定信者及不信者,不应为其示现诸神变事。如果是犹豫不定者则应为其示现,以方便引导,令其进入佛陀正法。

注解:
【过患】:(杂语)过咎与灾患。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贤圣】:在凡夫之位的修行人叫做“贤”,已经断惑证真的人就叫做“圣”。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此契经中佛为居士子说三种示导。一神变示导。二记心示导。三教诫示导。

问何故名示导。


答示谓示现。导谓导引。现希有事引入正法故名示导。

如守门者立示导名。谓守门者示现内事导引外人。示现外事导引内人。


示现内事导引外人者。谓彼侯王若不澡浴寝食观宝即便引现。


示现外事导引内人者。谓彼伺外贡献珍奇殊方信物引内人受。


如是示现佛正法中微妙功德。方便导引所化有情。令其趣入故名示导


善知识解说:
(本篇是《大毘婆沙论》中的段落,是佛弟子探讨问题的记载,并且以佛以前讲经的事情来说明)
在佛经中,佛为居士子说三种示导:一神变示导、二记心示导、三教诫示导。
问:何故名示导?(什么缘故名叫「示导」呢?「示导」是什么意思呢?)
答:「示」就是「示现」;「导」就是「导引」;示现希有的事情引导众生入佛陀正法,所以叫作「示导」。
这就像守门的人竖立示导的告示,就是说:守门者示现内事,导引外人;示现外事,导引内人。
(这就是像古时候的太监,站在门边,一方面宣传王侯旨意,另一方面也传送外界来意与贡献)
「示现内事导引外人」者,就是说:彼侯王若不澡浴、寝食、观宝,即便引现。
「示现外事导引内人」者,就是说:彼伺外贡献珍奇、殊方、信物,引内人受。
【如是示现佛正法中微妙功德。方便导引所化有情。令其趣入故名示导】
同样道理,神变示导也有示现佛陀正法的微妙功德,能够方便引导有情众生信奉佛法,以便能真正学习佛法,所以叫「示导」

  
[末学解说]

在此契经中,佛陀为居士之子演说了三种示导。一是神变示导。二是记心示导。三是教诫示导。

为什么名为示导呢。

回答:示就是指示现。导就是指导引。示现希有之事而引导众生进入正法,所以名为示导。

好像守门者立示导名。就是守门者示现内事,导引外人。示现外事,导引内人。

示现内事导引外人者。就是彼侯王如果不澡浴寝食观宝,即便引现。

示现外事导引内人者。就是彼伺外贡献珍奇殊方信物,引内人受。

如是示现佛陀正法中的微妙功德。方便导引所化有情。令其趣入,所以名为示导

注解:
【示导】:谓示现不思议神通力,以令他信伏,引入正法。‘示’,意为示现;‘导’,指引导。如示现神境智通,变一为多,变多为一,神力自在,令众生深心信伏,以引之趋入正法。或示现漏尽智通,随众生所宜,教诫教授。使之速令见谛,远离尘垢,于诸法中生净法眼,展转乃至诸漏永尽,令众生深心信伏,引导入正法等,此等皆称示导。

另依《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六九所载,菩萨见诸有情在地狱中受极苦报,即起救济之心,故有三种示导。

(1)神变示导︰指菩萨见地狱之苦,乃现神通力灭除汤、火、刀等种种苦具,令诸众生藉此神变,从地狱出,而生于天人中,受诸快乐。

(2)记说示导︰即菩萨怜悯地狱之苦,念念记忆众生不忘,乃为说法。令诸众生藉此法力出地狱。

(3)教诫示导︰指对地狱之众生起慈悲喜舍而为说法。令诸有情于菩萨处生净信心。由此因缘而从地狱出,得生天上人中。[参考资料] 《大毗婆沙论》卷一0三。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

通过学习这段佛经内容,可以获知:
1.应为哪些众生示现神变之事呢?——
如果对于佛法,决定(坚决坚定)相信和不相信的人,则不应该为他们示现神通
如果是相信或不相信犹豫不定的人,则应该示现神通来引导这种人相信佛法

2.佛陀为何允许或不允许示现神变呢?——
对其他外道沙门或婆罗门,显示各种神通和超越常人的法门,会因为互相争胜比较而被嘲讽讥笑,所以我不允许这样做(这也是第八识中争强斗胜的种子)
隐藏自己的善行或神变,而能发露忏悔自己的过错和罪恶,遵循圣贤的德行和方法,这样才能受到世俗的称赞,这种功德,才是我所允许的

3.对真信佛、不信佛、犹豫不定者,分别应当如何引导呢?——
对于真信佛的人,应该转为明白甚深原理和法义,不应该贪着神通
对于不信佛的人,道理则是上面说的过患
如果对佛法的信心犹豫不定者,而且机缘已到应该以神通示现让他们相信,那就可以利用神通的方便,引导让他们进入佛陀正法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佛陀的教导
一是针对不同次第众生要以不同的方便来引导
二是作为佛弟子不要产生诤心——“因为『诤心必定堕恶趣』,请参阅:[诸经辑要]佛弟子当注意诤论,[诤心]毕定堕恶趣
三是作为佛弟子应当“隐藏自己的善行或神变,能发露忏悔自己的过错和罪恶,遵循圣贤的德行和方法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关于[诤心]相关内容

一、[诤心]的危害之处

在佛经故事《佛说诤女之宿缘》中后面的省思中写到:
佛慈悲开示旷劫宿缘,晓谕众生若未能去除心中的嫉妒、瞋恚,当瞋心一起,就容易失去理智,身、口、意造下种种恶业。借此公案,反观自省,在现实生活中,自己是不是也常因「求不得」而起瞋恼心?是否因不如己意,便怨怪他人?能反求诸己,除却心中的执着、痴心与瞋心,长养慈悲心,不分亲疏慈心对待一切众生,方为真正菩萨行者,亦不负佛慈悲开示宿世因缘之悲心。】

在佛经故事《息诤论》中后面的省思中写到:
诤论胜负是口角之诤、人我是非之处,且诤论的当下亦是慢心作祟──欲一决高下、赞己毁他,非平等心、智慧心及慈悲心之展现。日常生活中,本着利益大众之心待人处事,才能广结善缘,自利利他。

最大的危害——[诸经辑要]佛弟子当注意诤论,[诤心]毕定堕恶趣

二、为什么会生起[诤心]呢?
先谈谈人为什么会[生气]?
[生气]就是佛法中讲的[嗔]
会生气大都是因为欲望和执着无法满足,就容易产生冲突而生气,或因为不满足而不高兴而生气
[欲望]就是佛法中讲的[贪]
又或者因为[无明],所以就会生气
什么是[无明]? [无明]是佛法的名词,就是[痴]
[无明]就是不明白,不明白什么呢?
不明白[法界真相]和[世俗一切现象的因果和原理],这就叫[无明]
简单说就是没有智慧,就是没有智慧能看通透世俗,就是[愚痴]
所以,愚痴就容易执着和冲突,就容易坚持自己的世俗知见和立场,而对立,而生气和吵架
久了或经过累世轮回一直都没有智慧和方法能超越
这就会养成[习气],遇到事情就只会生气而没有能力解决
这就是[愚痴],就是[无明],就是[没有智慧]
就是以错误的知见来看世俗,而堕入六道轮回中,无法从中解脱
——贪嗔痴与戒定慧三种次第修行的原理
一般众生如果修行次第不足而乱用忿怒相(或变成自己无法克制瞋心的藉口)
往往自己堕入瞋心而引发魔障却不自知(因为被魔所摄,所以不知错、不认错)

所谓:「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生)」

就像一般网路上常见诤论、嘴炮、叫骂的情况
佛教徒或修行者如果如此,可能正堕入批判诤论的对立相中,就很可能堕入魔障而不自知
所以,佛在经上说:诤心必定堕恶趣!(这点我在文章中讲过不下十次了)
——魔扰解析:魔怎么干扰人?其中一点就是引发你的诤论心和对立心

三、如何能够不起[诤心]呢?
学习佛陀和圣人的知见和智慧,这样自然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所以我们应该要多听经闻法,
例如知道六道轮回真相,就不容易因为一些事情和众生争执
或者知道众生愚痴,就能体谅众生,发心开导众生
明白这些道理,这样就能解除心中的疑惑和误会
没有疑惑和误会,自然就容易生起对众生苦难的同情心和慈悲心
就能有平等平静的心而产生智慧去解决困难
——[案例问答]戒定慧实修略说
快乐正面的观念是要学习的,所以要随时正观
不好的习气和念头也是要透过学习来断除的
这就是佛法上[四正勤]的道理,
有恶念(妄念)即断之,无恶念(妄念)勿生之,
无善念(慈悲欢喜清净光明念)令生起,有善念(慈悲欢喜清净光明念)令增广——[略说实修要点]戒定慧三学的实际修持需要平衡发展
以[戒]力来约束自己不要犯贪瞋痴,以[四正勤]断除恶念,增广善念
以[定]力来让自己随时保持正观禅定清净自在
以[慧]力来让自己随时思维正法觉照实相破除世俗虚妄
这些都是要平常就要
1.遵守戒律,以增上戒力
2.定课实修,来增上定力
3.阅读思维佛经法义,来破除执着和迷惑,以增上智慧
例如佛经上时常提到
1.世俗虚妄,我们何必和众生一般见识,人生短短几十年,
应该护念自己的心念才对,这样才能解脱轮回
2.如果我们和众生执着争执结恶缘,这样不仅自己无法突破凡夫心
更无法普渡众生,如何行菩萨道成佛呢?又如何解救亲人和众生呢?
我们如果能经常思维这些道理,就能帮助我们避免陷入凡夫的思维和执着
所以,
别人不做的事情,由自己来做,这就是[承担力],
这样可以避免争执和结恶缘,这就是[包容力]
由自己的刻苦耐劳,最后可以引发众生善心而和自己同事,这就是[摄受力]
自己又可以借此机会实修学习佛法,在平凡中见真实,这就是[实践力]
这些生活上琐碎的事情,其实都是学习菩萨道的方法
[真修行],就能藉由生活上平凡的事情,来圆满成就菩萨道
所以[真修行]事事见真章,而不是事事起争执——[精进实修分享与问答]妙观察智&戒定慧&慈悲心实修导引
其实超越的方法有三种,就是戒定慧
[戒]就是避免接触各种让我们起贪瞋痴的因缘,这样就能避免造恶
这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定力和智慧,所以先要戒除各种犯恶的机会
[定]就是运用观照能力保持定力,不堕入凡夫思维习气当中
通常的方式就是运用念佛持咒和心法观照来保持正观正念
[慧]就是由佛经的义理和心法次第修持,逐渐让我们真心体会正智
1.例如:以惭愧忏悔心的心法修持来说
由心法修持的惭愧忏悔心,藉由感动的案例,运用[四正勤]增广
然后思维忏悔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如果能真正发起,而逐渐深心明白惭愧忏悔心
能真正将心比心,这样就会有谦卑心和感恩心,对众生就会有同情心同理心
这样自然我们对于各种现象就不会起贪瞋痴
2.又例如:以[实相觉照心]来说,
对于法界实相的明白,就会深入不二心,就不会对各种事相起执着——[闭关实修案例问答]~[戒][定][慧]实修略说
佛法是心法,什么是心法?
心法就是涉及观念和知见的方法或法门
观念和知见如果正确了,就是有智慧,就不无明和愚痴了
观念和知见如果正确了,就不会生气了,就不会有贪欲了
——贪嗔痴与戒定慧三种次第修行的原理

四、佛弟子应当如何做?
佛弟子应该要宣扬佛陀正见,让自己和众生逐渐学习修改自己的错误
佛弟子应该心存正念善念,鼓励大家走往正道,给彼此机会
而不是以纰漏别人过去的错误来互相斗争

佛菩萨是要普渡众生,不是批斗众生
不论是凡夫或是外道或是魔眷,佛菩萨都会救度


每个人都有不堪回首的累世过去和今生过往
就算是走错路的人,佛菩萨都希望众生能回头

佛经中种种分辨正邪和魔扰的方法,只是让大家不要堕入邪魔外道
如果某些人有这些堕入邪见魔扰的情况,我们可以警告众生

但是,却不是以恶心来批斗
佛菩萨仍以各种方式来引导一切众生回头
而不是像众生堕入在分别执着的两边
——一切法都是佛法?分辨正邪也是分别心吗?分辨正邪而不取正邪
谈外道问题,那只是告诉众生外道无法解脱轮回,不是要敌对仇视
谈非人鬼神和魔扰,那只是要告诉众生因果问题和正确的修行,不是要您去害怕鬼神和魔
谈大小乘,那只是要佛弟子明白大小乘的根本差别,和正确的的修行方法
谈实相,那是为了根器足够的众生能早日成就佛道
在公开的论坛上,各种众生都有,所以难以依照次第说法
因此不论谈论上述哪些问题,总会引来次第不适合的众生的反对或毁谤
——[菩萨行者的清净平等心]理性的分析说明&不堕入对立和仇视
你的发心和心量的高度,决定你的位置,决定你是在表相上团团转的初学者,
还是深入法性,随众生执着的表相,而以相来引导众生解脱的菩萨行者—
「次第说法」的重要性与原理内涵
如果真正对众生慈悲,怎会做不到[怨亲平等]呢?
真慈悲又怎会害怕呢?又怎会逼于无奈呢?
真慈悲又怎会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和超度众生呢?
这些都是因为没有真正具备真心,
所以才做不到,也才无法显露佛性智慧,
因此无法自己知道解决的方法,
也没有大无畏心能有勇气和力量去解决

大家如果好好学习心法,好好深入心法,就会逐渐明白原来自己以前差距真心那么远
自己以前常以为自己做的很多了,以为自己很有修行或修养了,以为自己很慈悲了
其实那是颠倒,不明白自己的错误,不明白真心

能这样发觉,才会真正忏悔,真正学习谦卑心
真正感到感恩心,真正对学佛感受到欢喜心
真正对世俗逐渐有舍离心能放下
逐渐对怨亲能有平等心
对法界能自然显露光明心
这就是恢复显露佛性的过程——如何[怨亲平等]的解决非人鬼神问题?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134#
 楼主| 发表于 2024-4-22 20:17: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4-22 20:32 编辑

学习光明心&光明想

====================================

(一)《法集经》(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是菩萨得三昧乐厌于彼喜。生如是心。此无喜乐。是无常乐。是尽灭法。非常非恒。非真实乐。非究竟乐。

是菩萨知如是已。转转复得彼无生法忍增上欲心。

是菩萨。依彼无生法忍增上欲心。不乐苦乐。

是菩萨远离苦乐先灭忧喜。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入四禅行。

是菩萨得第四禅三摩拔提柔软心自在心寂静心光明心正直心。以彼一切乐事。舍与一切众生。

是菩萨与一切众生现前安隐乐时。即得无生法忍光明现前。

是菩萨得彼无生法忍光明现前故。令行速疾。

[末学解说]

这样的菩萨证得三昧(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乐于厌离彼喜。生起如此的心。没有可喜乐的。因为这是无常(世间一切之法,生灭迁流,刹那不住,谓之无常)之乐。是尽灭之法。非常,非恒。非真实(法离迷情,绝虚妄,云真实)之乐。非究竟乐(涅槃之妙乐也)。

这样的菩萨了知这些后。转转而能再获得彼无生法忍(简称无生忍。无生法是指不生不灭之真如实相理体,真智安住在此理上,不再退堕,叫做“无生法忍”)增上欲心(贪欲之心也)。

这样的菩萨。因为彼无生法忍增上欲心。而能不乐于苦乐。

这样的菩萨因远离苦乐而能先灭忧喜。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三界九地之第五,第四禅天也),入四禅(又狭义之四禅天仅指第四禅天,包含无云、福生、广果、无烦、无热、善现、善见、色究竟等八天。第四禅天,唯有与舍受相应之意识活动)行。

这样的菩萨因获得第四禅三摩拔提(指由远离惛沈、掉举等,而使身心达于平等安和之境。即身心安和之状态,为三摩地之进境)柔软心、自在心、寂静心、光明心、正直心。以彼一切乐事。布施与一切众生。

这样的菩萨布施与一切众生现前安隐乐之时。即获得无生法忍光明现前。

这样的菩萨因获得彼无生法忍光明现前的缘故。而能令其修行速疾。

注解:
【三昧】: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常】:(术语)梵语阿你怛也Anitya,世间一切之法,生灭迁流,刹那不住,谓之无常。无常有二:一刹那无常,谓刹那刹那有生住异灭之变化也。二相续无常,谓一期相续之上有生住异灭之四相也。涅槃经一曰:“是身无常,念念不住,犹如电光暴水幻炎。”智度论二十三曰:“一切有为法无常者。新新生灭故。属因缘故。”六祖坛经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无常经曰:“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又】俗以为鬼名。陈裕诗曰:“一朝若也无常至,剑树刀山不放伊。”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实】:(杂语)法离迷情,绝虚妄,云真实。大乘义章二曰:“法绝情妄为真实。”法华经宝塔品曰:“如所说者,皆是真实。”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生法忍】:简称无生忍。无生法是指不生不灭之真如实相理体,真智安住在此理上,不再退堕,叫做“无生法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欲心】:(术语)贪欲之心也。月上女经上曰:“有欲心者无解脱。”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苦乐二果】:善恶之业既作,所成之报难逃。有如是因者,即有如是之果。果者果报,有苦乐二种:
  一、苦果 身心所受苦之果报也。由于恶业而生,总言生死之果报,皆为苦。若分别之,生于天上,则为乐果;生于地下,则为苦果;生于人界,则苦乐相均。
  二、乐果 身心所受乐之果报也。由于善业而生,总言生死之果报皆非乐。但分别比较之,则地下苦,天上乐,人则苦乐相杂也。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舍念清净地】:(界名)三界九地之第五,第四禅天也。(参见:九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禅】:又作四禅定、四静虑。指用以治惑、生诸功德的四种根本禅定。亦即指色界中的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故又称色界定。禅为禅那的略称,意译为静虑,即由寂静,善能审虑,而如实了知之意,故四禅又称四静虑。此四禅之体为“心一境性”,其用为“能审虑”,特点为已离欲界之感受,而与色界之观想、感受相应。自初禅至第四禅,心理活动逐次发展,形成不同的精神世界。四禅能摄寻、伺,喜、乐等诸静虑支,为止(定)与观(慧)并行者;以其最能审虑,故其义最胜。四禅的差别,乃由所摄静虑的不同而分为四种。《俱舍论》卷二十八所举,将四禅总分为三类、十八支(十八禅支)。所谓三类,即指对治支、利益支、自性支。十八支则指初禅所摄之五支、二禅所摄之四支、三禅所摄之五支、四禅所摄之四支。对治支者,指能用以对治(断除),及由对治所达到之心理活动或状态;利益支者,则为进入相应境界之主观感受。如初禅虽已离欲界之恶不善法,而感受到脱离欲界之喜、乐,但仍有寻、伺的粗细分别之心理活动,尚须加以对治;至二禅时,寻、伺已断灭,形成信根,称为内等净,由此所得之喜、乐,乃对此禅定自身之感受,故称定生喜乐;三禅舍去二禅之喜、乐,住于非苦非乐之“行舍”境地,以正念、正知继续修习而产生离喜妙乐;四禅舍三禅之妙乐,称为舍清净,唯念修养功德,称为念清净,由此得非苦非乐之感受。上述一切之活动及感受,均于心一境性的禅定状态中进行,故称之为“自性支”。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四禅天】:梵名 Caturdhya^nabhu^mi。又称四静虑天、四静虑处、四生静虑、生静虑。指修习四禅定所得报果之色界天,或指居于此界之众生。即色界之初禅天、第二禅天、第三禅天、第四禅天。据俱舍论卷八、卷二十八载:(一)初禅天,此处已不食人间烟火,故无鼻、舌二识,但有眼、耳、身、意四识生起之喜、乐二受和寻伺思惟能力。(二)第二禅天,更无眼、耳、身三识,亦无寻、伺思惟,唯有意识及喜受、舍受(非苦非乐之感受)相应。(三)第三禅天,唯有意识活动,与乐受、舍受相应。(四)第四禅天,唯有与舍受相应之意识活动。前三禅天各有三天,第四禅天则有八天,合为色界十七天。其一一天之名称及名义之由来,分载于俱舍论卷八、顺正理论卷二十一。然关于色界诸天之废立,其他经论亦有举出十六天、十八天、二十一天、二十二天者。又狭义之四禅天仅指第四禅天,包含无云、福生、广果、无烦、无热、善现、善见、色究竟等八天。(长阿含经卷二十、佛本行集经卷九、大般若经卷四○三、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八、卷一三六、立世阿毗昙论卷六、大智度论卷九、俱舍论光记卷八、卷十一)((参见:四禅)1843、“色界”2545)p1846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摩拔提】:(术语)与三摩钵底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摩钵底】:梵语 sama^patti,巴利语同。音译作三摩拔提、三摩[足*我]。意译等至、正受、正定现前。指由远离惛沈、掉举等,而使身心达于平等安和之境。即身心安和之状态,为三摩地之进境。依俱舍论卷二十八,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为根本八等至,其中四静虑及下三无色定等七者,各有味等至、净等至、无漏等至三种,有顶地则仅有味等至与净等至。
 有关三摩钵底与三摩地(等持)之差别,大毗婆沙论卷一六二中列举数种说法,有说等持以一物为体,等至以五蕴为体。有说等持为一刹那,等至则相续。有说诸等持即等至,而等至非是等持,如无想等至、灭尽等至即属之。有说亦有等持非是等至,如不定心相应等持即属之。又依俱舍论光记卷六所载,三摩地通于定、散及善、恶、无记等三性,唯有心平等,持心趣向于境,故称等持。三摩钵底则通于有心定与无心定二种,唯在定,不通于散。此外,亦有说三摩钵底即禅定之异名者。又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一中,于三摩钵底略举境、众类、对治、随用、随引、由事等六种体类差别。(瑜伽师地论卷十一、十地经论卷五、杂阿毗昙心论卷七、俱舍论卷五、成唯识论述记卷六本、瑜伽论略纂卷一、卷五)((参见:三昧)580、“正受”1989)p673FROM:【佛光大辞典】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内容,可以获知

1.如何能获得光明心?

因证得三昧,所以能乐厌于彼喜——由此获得无生法忍增上欲心,所以能够不乐于苦乐——由此先灭忧喜,不苦不乐舍念清净,所以入四禅行——由此获得第四禅三摩拔提、柔软心、自在心、寂静心、光明心、正直心。

2.获得光明心对于菩萨有什么作用?

能够令菩萨修行速疾。

3、为什么能够帮助菩萨修行速疾?

因为菩萨以其获得光明心之乐事布施与一切众生,当与一切众生现前安隐乐之时,可以立即获得无生法忍光明现前,由其生法忍光明现前的缘故,而能令其修行速疾。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关于[光明心][光明心法]的相关内容

一、光明心的重要性
心清净心光明就能相应
心清净心光明就有功德
——心清净心光明就有功德
光明心的定课很重要
尤其对于陷入困境者, 心能清净光明, 相就随心转.
所以, 想改变众生, 先从自心做起—
初学者勿谈魔,应该多念佛想佛,多念清净光明慈悲平等
要把[凡夫习惯的负面思考]转成[正向光明的思维]
这样业报就会转变,人生就会改善——[转念]~学习用[光明心]和[善念]转变[恶业果报]

二、光明心的引导

如何驱除[负面习气][黑暗思想]? ~ 光明心的导引
应该先清净自心,让自己融入甚深虚空法界光明
这样自己的心(内法界)清净后,就能转自己周遭的外法界
正报转清净后,依报自然也会转清净
——清净自心,恢复自性光明,这才是修行的根本和首要

三、什么是光明心法?光明心法的作用
光明心法是心法,
重点在于心,在于用心体会
不论是观照或思维,都在六根六识的作用中
这是必然的,也是过程
重点是要带入佛法讲的正观和正念
然后由浅入深,逐渐契入实相义
这样才能逐渐契入真心佛性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
不论是凡夫或是成佛,都在于心
这个心讲的就是由六识逐渐到清净第八识
这就是心法
——[光明心法]进阶说明
佛法是心法,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这些观念在很多佛经都有提到
所以不论念佛拜佛持咒诵经施食超度回向,一切法的根本重心在于心法
所以佛经上经常强调[至心][诚心][深心],
也常讲到[清净心][慈悲心][平等心][欢喜心]....
藉由这些心法修持,逐渐转凡心为佛心,逐渐显露根本佛性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
所以不论[拜佛][念佛][持咒][诵经][打坐][施食][超度][回向],或一切外在行法
重点都在于收摄凡心,契入佛心,然后恢复佛性
这才是我们心应该放的位置,就是放在契入佛心的心境上

例如~
[清净心][平常心][欢喜心][慈悲心][感恩心][光明心][平等心][舍离心][惭愧心][忏悔心]...
每个人可以依照自己的相应次第和情况,运用上述的心境来[念佛][拜佛][持咒][施食][超度][回向]
而且把这心境,把这心法的修持和自己相应的佛菩萨做紧密的结合
至心诚心的心念佛菩萨的名号,用这样的方式来念佛和拜佛
心想佛菩萨光明佛光照耀自己全身,让自己全身都清净光明,消除业障
并且自己发起无上大愿,希望自己能像佛菩萨一样光明自在解脱成佛
也以此光明遍照(回向)一切众生,让众生都脱离苦难,清净自在解脱成佛


以上这就是[光明心法]
就是念佛拜佛持咒诵经打坐绕佛和回向,种种一切行法的根本心法和心要
就是恢复清净圆满自在的佛性
其实各种实际修行都可以运用上心法的观照修持
所以,应该以光明心法来[念佛][拜佛][持咒][诵经][施食][超度][回向]

甚至生活上的任何事情,随时随地都应该入心法观照修持
这样实际修行才会增上
——[施食心要]施食根本心法 ~ 光明心和观想的区别和联系
修行人也可以靠心念的作用来影响身体状态
例如:进入医院或屠宰场,或通过疾病区,或经过坟场,或夜行荒山野岭,
或经过外道鬼神区,又或者自己已经有感染疾病的征兆
这些种种情况,为了自身安全,避免病菌入侵或鬼神干扰
就可以观照光明,入观自己佛性本体光明圆满,然后放光,观照身体光明圆满,排除一切障碍
这样就可以消除一些可能引发的疾病或干扰

以上,这就是很基本的心法光明实修应用
更进一步,可以增上心量和光明,帮助家人和病患,改善身心状态
这就是佛经上讲的[三摩钵提],就是三昧神通的原理
——[实修技巧和原理解说]很基本的心法光明实修应用-自体防护

四、如何练习光明心法
光明心法可以由浅入深,由感官来引入
是真正实修体会,不是凭空虚幻的信心
但是也不是堕入感官执着中,因为次第增上就会破除
这也是楞严经上所讲的一门深入,
就是由六根中的任何一个根门来契入
所以,可以由眼来感受光亮,转入心境的光明
可以由身体感受舒适(例如舒适的躺在沙滩上或床上)
而引入佛光照耀自己得到的舒适
这是很感性的,所以可以很轻易的学习——[光明心法]进阶说明
初学由光亮来引导入光明[心],这是初学的方便
进阶就不会执着光亮的问题,非[光]也非[非光]
重点在于清净[心],在于光明[心],重点在于[心]
是[心]清净光明,不是光亮
要弄清楚,是[心]要清净光明,不是脑袋执着光亮
这要弄清楚,才能增上,脱离初学旧有的阶梯
所以,心法要回到根本,回到原本清净自在的佛性
而不是变成执着在表相,如果执着在表相就会变成外道法
回到清净佛性,然后当要本体产生外在作用的时候,
例如佛菩萨以神通救助众生,或修行者功德回向众生,
或以光明法为众生治病或做清净除障,或做结界...(心的印记)
就会由[清净本体]产生表相的作用,可能就会有光的运用
也就是由[清净本体]运用[三摩钵提]作用幻化[空]为[有]
——光明心法进阶次第&不二
又例如:洗冷水澡的时候
可以先闭眼,藉由眼前的光亮引导自己进入光明观,就可以降伏冷或热的问题

这些只要熟练后,睁眼也是没有问题的

又例如:破除邪恶的非人鬼神干扰和障碍的时候
可以由自己熟悉或喜欢的手印来帮助自己专注,以便入观持咒
或甚至加上大声持咒,由咒音的引导来帮助入观
这样都能加强专注,增上心念和持咒的威力

又例如:施食或超渡的时候
透过洒米饭或洒水或洒金光明砂,这些都能帮助进入情境

又例如:拜佛的时候
先透过供花或供香或清洁整理佛堂或观看佛像
这些都能帮助收摄心神,增上恭敬心和清净心

又例如:学习禅定的时候
可以透过打坐的姿势和寂静处以及观照的方法,来帮助进入禅定的状态

又例如:透过放生可以生起慈悲心和护生心
又例如:透过布施可以学习放下执着,还能生起欢喜心

其实一切相貌(现象表相表法仪轨)
都是为了让众生进入情境(恭敬或庄严或无我)来转念,转成清净心光明心
——[实修技巧和原理解说]很基本的心法光明实修应用-自体防护
例如
[瑜伽师地论]谈白骨观,慈愍观,界差别观,数息观...
[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谈[弥勒菩萨]的[慈心三昧]实际观修的方法和过程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谈[观普贤菩萨]...
[观无量寿经]谈观[阿弥陀佛][观音菩萨][极乐世界]...
这些都教导实际观修方法和过程

上述不论是谈观修原理或案例的佛经,
这些只要经过实修,都可以串联起来融会贯通的
这些都是属于心法次第,
佛在[圆觉经]说透过这些方法可以逐渐达到[不二]的状态而成佛
而末学讲的光明心法道理就在上述这些观念
——[略说]以光明心法来[念佛][拜佛][持咒][诵经][施食][超度]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135#
 楼主| 发表于 2024-4-23 16:03: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4-23 16:12 编辑

学习光明心&光明想

====================================

(二)《大方广佛华严经》(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尔时善财童子。白言圣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修此妙行。其已久如。

夜神言。善男子。如汝所问。此事难知难信难解难证难入。难可显示。难可生起。难可演说。一切世间。诸天及人声闻独觉。皆不能知。

唯除如来威力所加善知识所摄。修集广大福德智慧。其心坚固。欲乐清净。无下劣心。无杂染心。无谄曲心。无散乱心。无鄙吝心。无极闇心。

得普照曜开敷一切智光明心。发普利乐成熟一切诸众生心。一切烦恼及以众魔无能坏心。起必趣向一切种智无障碍心。不乐世间一切生死染污乐心。

……随汝所问。为汝宣说。

[末学解说]

这时,善财童子(善财童子是印度觉城的年轻佛教徒。由于前生善因缘的果报,因此当他初住母胎之时,他家里就自然而有七大宝藏。出生之时,又有五百宝器出现,因此他父母替他取名为‘善财’。而且,据《华严经》所载,他已曾在过去诸佛处,广修供养,深种善根而常乐清净;并且喜欢亲近善知识,修习菩萨行)。对圣者说。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修习此殊妙行法。已经很久了。

夜神说。善男子。如你所问。此事难知、难信、难解、难证、难入。难可显示。难可生起。难可演说。一切世间众生、诸天人以及声闻独觉。都不能了知。

唯除依靠如来之威力加持善知识才能够摄受众生做到:修集广大福德智慧。其心坚固。欲乐(五欲之乐也)清净。无下劣心。无杂染(杂者,杂乱之义;染者,污染之义。合杂乱和污染,即指烦恼)心。无谄曲(为欺他而作娇态,曲顺人情也)心。无散乱心(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大随烦恼心所之一。散乱即不专心,令心流荡,障碍正定,阻止善慧,增长恶慧)。无鄙吝心。无黑暗心。

得到普照曜开敷一切智(佛智之名。三智之一。知了一切之法)光明之心。发起普遍利乐成熟一切诸众生之心。一切烦恼及以众魔无能破坏之心。发起必趣向一切种智(言能以一种之智,知一切诸佛之道法,又能知一切众生之因种也)无障碍之心。不乐于世间一切生死杂染污乐之心。

……随你所问。为你宣说(演说教法也)。

注解:
【善财童子】:(人名)华严经入法界品曰:“文殊师利在福城东住庄严幢娑罗林中,其时福城长者子有五百童子,善财其一人也,善财生时,种种珍宝自然涌出,故相师名此儿曰善财。”善财诣文殊师利所发心,从此渐次南行,参五十三知识而证入法界。探玄记十八曰:“由此福报财宝相起立善财名,即善为因财为果,又生时宝现为财,后叹其行德为善。”禅寺山门阁上观音菩萨左边安善财童子之像,是取善财历访五十三知识于第二十七番遇观音大士闻法之因缘而为菩萨之胁士者。大法会行道之时,有执火舍前行之小法师二人,是曰定若沙弥,别名善财童子,但依童子之形而名也。止观一曰:“常啼东请,善财南询,乐王烧手,普明刎头。”(参见:五十三参)。梵Sudhana。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财童子】:《华严经》〈入法界品〉里的主要人物。也是以‘五十三参’事迹为人所知的佛教青年。
善财童子是印度觉城的年轻佛教徒。由于前生善因缘的果报,因此当他初住母胎之时,他家里就自然而有七大宝藏。出生之时,又有五百宝器出现,因此他父母替他取名为‘善财’。而且,据《华严经》所载,他已曾在过去诸佛处,广修供养,深种善根而常乐清净;并且喜欢亲近善知识,修习菩萨行。

当善财长大之后的某一年,文殊菩萨正在觉城弘法。由于受到文殊菩萨的教导与启发,他沿着南方而下,历访各处的善知识。所参访的对象,计有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子、童女、天女、婆罗门、国王、王妃、仙人、医师……等类,共计有五十五位善知识。如果扣除其中重复的文殊菩萨,及同在一处的德生童子与有德童女,则为五十三处。因此,我国都称之为‘五十三参’
善财童子的参访事例,为后世佛教徒提供了一个学佛的最佳典范。它启示我们在学佛的历程里,不只要谦冲自牧、到处求法,而且所学的对象也不必固定为一师一处。只要其人有任何长处,则即使是外道,也不妨前往虚心学习。这种心态,确实是一种开放、宽广的求学胸怀,值得后人效法。

关于‘善财’一词的意义,《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八云(大正35·453c)︰
‘由此福报财宝相起立善财名。即善为因,财为果。又得此顺道之财故曰善财。又生时宝现为财,后叹其行德为善。如善现空生等。’

同书又谓善财童子参访善知识具有八意,即︰善知识为轨范、为胜行之缘、破见慢、离细魔、寄成行、寄显位、显深广、显缘起。此外,其参访诸善知识则系表示因果渐证之次第。即由最初之文殊菩萨至第四十一位善知识,表寄位修行之相。即将最初之文殊菩萨配以十信行,后四十善知识配以三贤十圣位。其后十一位善知识,表会缘入实之相,系会合上述阶位差别之缘,同入实相之理,亲证妙觉。第五十三位善知识弥勒菩萨,表摄德成因之相,系摄前述会缘入实之德,表一生补处之正因。第五十四位再参文殊菩萨,表智照无二之相,盖初参文殊表信智,再参文殊表证智,此与本智冥合无二相,故名智照无二相。最后第五十五位参访普贤菩萨,表显因广大之相。按善财童子既达智证无二,故言亡虑绝,触物皆适,法法全真,依正浑融,重重无尽,举一法即是圆因,一切诸法皆亦尔,是即普贤广大之境界,故名显因广大相。

又,就善财童子所参善知识之住所,多位于南方诸国一事,古来有五种诠释︰(1)约事︰谓仅举南方为例,可推知余方亦有善知识。(2)明义︰谓南方为明,故以南方表舍弃无明之闇而趣向菩提之明。(3)中义︰此说以南方为中正,他方为邪僻,故表舍邪见以归正见。(4)生义︰此说以南方为阳,可育生万物,以表增长菩萨行。(5)随顺义︰此说以背左向右为随顺。按西域风习,家屋皆东向而建,故出家皆背左向右,即向南方,故以向南而行为随顺义,以表善财童子随顺善知识之开示,修习菩萨行。然南方诸国之行结束于第二十七参善知识(即补怛洛山观自在菩萨),由第二十八参后,则东西南北上下等方位不定。

[参考资料] 《华严经大疏钞》卷二;《华严五教章》卷二;《华严经疏》卷五十五;《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八十五;印顺《青年的佛教》、《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十三章;方东美《华严宗哲学》下册;山边习学《华严经の世界──人生修行の旅》;镰田茂雄《华严の思想》。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妙行】:(术语)殊妙之行法也。大方等陀罗尼经四曰:“不离善友,常说众生妙行。”法华玄义四曰:“妙行者一行一切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难信之法】:指众生以自力我执之心而无法生信之法;此因佛之教法甚深微妙,不可以世间常识加以理解之故。如窥基之阿弥陀经疏(大三七·三二八中):“难信之法者,谓一日乃至七日念佛,即拔尘滓,高升净境,微因著果,俗情难信,人恐如来引接之语,故言难信之法。”
 日本净土真宗立难信之法为宗乘论题之一。以弥陀法为超胜,若非宿善深厚之机,则难以起信。所说依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而立。于其他诸经亦有此类之说,如新译华严经卷五、法华经卷四、称赞净土经等。真宗立此论题以探究诸经所说之差异,及弥陀法难信之缘由。又真宗开祖亲鸾于教行信证一书中,亦阐述他力难信之义。(阿弥陀经义疏(元照))p6724FROM:【佛光大辞典】

【欲乐】:(术语)五欲之乐也。最胜王经一曰:“以诸如来断诸欲乐,不取一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杂染】:杂者,杂乱之义;染者,污染之义。合杂乱和污染,即指烦恼,通于善、恶、无记等三性,为一切有漏法的总称。参考三杂染条。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谄曲】:(术语)为欺他而作娇态,曲顺人情也。无量寿经上曰:“谄曲之心,和颜爱语。”法华经曰:“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实。”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散乱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大随烦恼心所之一。散乱即不专心,令心流荡,障碍正定,阻止善慧,增长恶慧。《成唯识论》曰:“云何散乱?于诸所缘,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慧所依为业,谓散乱者发恶慧故。”见《成唯识论》卷六。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一切智】:(术语)佛智之名。三智之一。知了一切之法。此一切智对于一切种智,有总别二义。若依总义,则总名佛智,与一切种智同。若依别义,则一切种智为视差别界事相之智。一切智为视平等界空性之智也。先示总义,则法华经譬喻品曰:“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同化城喻品曰:“为佛一切智,当发大精进。”仁王经下曰:“满足无漏界,常净解脱身,寂灭不思议,名为一切智。”中论疏九末曰:“知一切法,名一切智。”华严经大疏十六下曰:“智度论云:如函大盖亦大,还以无尽之智,知无尽法,是故如来名一切智。”次示别义,则为知一切平等空理之智。嘉祥之法华经义疏二曰:“般若三慧品云:知一切法一相,故名一切智,又云知种种相,故名一切种智。”同六曰:“一切智者,谓空智也。”智度论二十七曰:“论一切种智之差别,有人言无差别,或时言一切智,或时言一切种智。有人言:总相是一切,别相是一切种智;因是一切智,果是一切种智;略说一切智,广说一切种智;一切智总破一切法中无明闇,一切种智观种种法门破诸无明。”大乘义章十曰:“举六种之差别,又以名声闻缘觉之智。”智度论二十七曰:“后品中佛说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切种智】:(术语)三智之一。言能以一种之智,知一切诸佛之道法,又能知一切众生之因种也。(参见:三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宣说】:(杂语)演说教法也。唐华严经五曰:“以佛力故能宣说。”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眼布施诸来乞者,如欢喜行菩萨、月光王菩萨,及余无量诸菩萨等所行惠施。

菩萨摩诃萨布施眼时,起清净施眼心,起清净智眼心,起依止法光明心,起现观无上佛道心,发回向广大智慧心,发与三世菩萨平等舍施心,发于无碍眼起不坏净信心,于其乞者起欢喜摄受心;

为究竟一切神通故,为生佛眼故,为增广大菩提心故,为修习大慈悲故,为制伏六根故,于如是法而生其心。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以眼布施种种来乞者,比如欢喜行菩萨、月光王菩萨,以及其余无量诸菩萨等所行的惠施。

菩萨摩诃萨布施眼时,生起清净(离恶行之过失,离烦恼之垢染,云清净)施眼之心,生起清净智眼(智慧之眼,能彻见真理)之心,生起依止(赖止住。即依止有力有德者之外,而且永不舍离)法光明(谓随其所闻之法,观察修习,皆依法则;因此明心见性,破除愚痴之暗,显发本觉妙明,是名法光明)之心,生起现观(慧现观谛理也)无上佛道之心,发起回向广大智慧之心,发起与三世菩萨平等舍施之心,发起于无碍眼起不坏净信(清净之信心也)之心,于其乞者生起欢喜摄受(佛以慈心摄取众生也)之心;

为了究竟一切神通的缘故,为了生佛眼的缘故,为了增广大菩提心(求大菩提之心也)的缘故,为了修习大慈悲的缘故,为了制伏六根的缘故,于如是法而生起这些心。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清净】:(术语)离恶行之过失,离烦恼之垢染,云清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智眼】:智慧之眼,能彻见真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依止】:赖止住。即依止有力有德者之外,而且永不舍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光明】:谓随其所闻之法,观察修习,皆依法则;因此明心见性,破除愚痴之暗,显发本觉妙明,是名法光明。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现观】:(术语)慧现观谛理也。于见道十六心之位观上下八谛之理,谓之圣谛现观。此有二种,如小乘有部以十六心见道故,为渐现观,如大乘法相立一心真见道故,为顿现观。唯识述记九末曰:“现谓现前,明了现前观此现境,故名现观。”又曰:“现观者,慧现观诸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净信】:(术语)清净之信心也。仁王经中曰:“一念净信。”

【摄受】:(术语)又曰摄取。佛以慈心摄取众生也。胜鬘经曰:“愿佛常摄受。”唐华严经二十八曰:“普能摄受一切众生。”止观十曰:“夫佛有两说:一摄,二折。”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菩提心】:(术语)求大菩提之心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愿一切众生得金刚藏心,一切金刚围山等所不能坏。

愿一切众生得卍相庄严金刚界心,得无能动摇心,得不可恐怖心,得利益世间常无尽心,得大勇猛幢智慧藏心,得如那罗延坚固幢心,得如众生海不可尽心,得那罗延藏无能坏心,得灭诸魔业、魔军众心,得无所畏心,得大威德心,得常精进心,得大勇猛心,得不惊惧心,得被金刚甲胄心,得诸菩萨最上心,得成就佛法菩提光明心,得菩提树下坐安住一切诸佛正法离诸迷惑成一切智心,得成就十力心。’

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心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不染世间,具足如来十力心故。

[末学解说]

愿一切众生获得金刚藏心(金刚藏者,谓佛所说等觉菩萨修因证果之法,以其破惑之智最为坚利,能断极后微细、无明之惑,故名等觉菩萨为金刚心),一切金刚围山(即铁围山也。铁性坚固,故云金刚)等所不能破坏。

愿一切众生获得卍(意译作吉祥海云、吉祥喜旋。为佛三十二相之一,八十种好之一。乃显现于佛及十地菩萨胸臆等处之德相)相庄严金刚界(如来内证之智德其体坚固,有摧破一切烦恼之胜用,故譬以金刚)心,获得无能动摇心,获得不可恐怖心,获得利益世间常无尽心,获得大勇猛幢(为竿柱高出,以种种之丝帛庄严者。藉表麾群生,制魔众,而于佛前建之,或于幢上置如意宝珠,号之为与愿印,宝生如来,或地藏菩萨之三昧耶形也)智慧藏心,获得如那罗延(天上力士之名。或梵天王之异名)坚固幢心,获得如众生海不可尽心,获得那罗延藏无能坏心,获得灭诸魔业、魔军众心,获得无所畏心,获得大威德心,获得常精进心,获得大勇猛心,获得不惊惧心,获得披金刚甲胄心,获得诸菩萨最上心,获得成就佛法菩提光明心,获得菩提树下坐安住一切诸佛正法离诸迷惑成一切智心,获得成就十力(如来之十力也。一、知觉处非处智力,处者道理之义,知物之道理非道理之智力也。二、知三世业报智力,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之智力也。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知诸禅定及八解脱三三昧之智力也。四、知诸根胜劣智力,知众生根性之胜劣与得果大小之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知一切众生种种知解之智力也。六、知种种界智力,于世间众生种种境界不同而如实普知之智力也。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如五戒十善之行至人间天上八正道之无漏法至涅槃等,各知其行因所至也。八、知天眼无碍智力,以天眼见众生生死及善恶业缘无障碍之智力也。九、知宿命无漏智力,知众生宿命又知无漏涅槃之智力也。十、知永断习气智力,于一切妄惑余气,永断不生能如实知之智力也)心。’

这些为菩萨摩诃萨布施心时之善根回向(同回向。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于众生或庄严佛净土,叫做“回向”。回向约可分为三类,即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为了令众生不染世间,具足如来十力心的缘故。

注解:
【金刚藏】:金刚藏者,谓佛所说等觉菩萨修因证果之法,以其破惑之智最为坚利,能断极后微细、无明之惑,故名等觉菩萨为金刚心。是也。(等觉者,去后妙觉,犹有一等,胜前诸位,得称为觉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金刚围山】:(杂名)即铁围山也。铁性坚固,故云金刚。无量寿经下曰:“金刚围山,须弥山王,大小诸山。”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卍字】:梵语 s/ri^vatsalaks!ana。又作万字、万字、卍卍字。音译作室利靺蹉洛刹曩。意译作吉祥海云、吉祥喜旋。为佛三十二相之一,八十种好之一。乃显现于佛及十地菩萨胸臆等处之德相。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六、大般若经卷三八一等,均记载佛之胸前、手足、腰间等处有卍字。于今印度阿摩罗婆提(梵 Amara^vati^)出土之佛足石,亦刻有数个卍字。
 卍之形,原是古代印度表示吉祥之标志。除印度外,波斯、希腊均有此类符号,通常被视为太阳、电光、火、流水等之象征。在古代印度,佛教、婆罗门教、耆那教均使用之。最早时,古印度人认为此一符号乃存于梵天、毗湿笯(梵 Vis!N!u)吉栗瑟拏(梵 Kr!s!N!a)胸部之旋毛,而普遍视之为吉祥、清净、圆满之标相。在佛教,卍字为佛及十地菩萨胸前之吉祥相,其后渐成为代表佛教之标志。
 卍字之汉译,古来有数说,鸠摩罗什、玄奘等诸师译为“德”字,菩提流支则译为“万”字,表示功德圆满之意。另于宋高僧传卷三则谓,卍字译为“万”并非取其意译,而系准其音。然卍字之音,初时不入经传,至武则天长寿二年(693)始制定此字读为“万”,而谓其乃“吉祥万德之所集”。
 然“卍”本为一种记号,而非一字。历来之所以联读为“卍字”者,一方面固因习惯使然,最主要者则因自梵文译成汉文时之讹误。盖梵语laks!aN!a,音译作洛刹曩,为“相”之义;另一梵语 aks!ara,音译作恶刹罗,为“字”之义。或因洛刹曩、恶刹罗两音相近,遂将其字义混同。准此而言,则卍字、万字应作卍相、万相,始符其梵语本义。
 相当于“卍”字之梵语不只一字,以新华严经为例,全经之卍字共有十七处,皆读为“万”,然以梵本对勘之,则其原语共有四种:(一)s/ri^vatsa,音译作室利靺蹉,意译作吉祥臆、吉祥犊。新华严经卷四十八(大一○·二五三下):“如来胸臆有大人相,形如卍字,名吉祥海云。”其中,“卍”之原语即为 s/ri^vatsa,系指毛发等旋转重叠如海云之相。(二)nandy-a^varta,音译作难提迦物多,意译为喜旋。新华严经卷二十七(大一○·一四六上):“其发右旋,光净润泽,卍字严饰。”其中,“卍”之原语即为 nandy-a^varta,系指佛发右旋之相。(三)svastika,音译作塞缚悉底迦、濊佉阿悉底迦,意译为有乐。新华严经卷二十七(大一○·一四四中):“愿一切众生得如卍字发,螺文右旋发。”其中,“卍”字之原语即为 svastika,含有“有乐”之义,意指毛发右旋,自成纹样,令见者咸得欣悦之相。(四)pu^rN!aghat!a,音译作本囊伽吒,意译为增长。新译华严经卷二十七(大一○·一四八中):“愿一切众生得轮相指,指节圆满,文相右旋,愿一切众生得如莲华卍字旋指。”其中,“卍”之原语即为 pu^rN!aghat!a,为“满瓶”之义,意指佛之头部或指节等处圆满隆起之相。由是可知,上举四相之中,除 pu^rN!aghat!a 之外,其余三者皆与毛发有关,然三者之语义亦略有差异,惟诸经论所译一概皆作“卍”字,实与梵本语义有所出入。
 卍字自古即有左右旋之别,于印度教,男性神多用卍表示,女性神多用卍表示。于佛教,现存于鹿野苑之古塔,其上之卍字全为“卍”,该塔系阿育王时代之建筑物,为纪念佛陀昔时于此入定而建者。在西藏,喇嘛教徒多用卍,棒教徒则用卍。我国历代左右旋混用各半,慧琳音义与高丽大藏经皆主张卍,日本大正藏亦准之而采用卍,然宋、元、明三版藏经均用卍。卍字产生左右旋之纷歧,主要系由于“立场”之差异。盖经中多处有“右旋”之说,且佛眉间白毫亦宛转右旋,又如礼敬佛菩萨时亦需右绕而行,故“右旋”一词已成定说,惟究竟以“卍”为右旋,抑或以“卍”为右旋,则是争论之关键。若以卍字置于吾人之前,而以吾人之立场观望卍字,右旋则成卍;然若以卍字本身之立场而言,则卍乃符右旋之方向。(普曜经卷二、十地经论卷十二、毗奈耶杂事卷十三、慧苑音义卷二、经律异相卷五、法苑珠林卷三十五、翻译名义集卷六、祖庭事苑卷四、曼荼罗の研究、卍字之变迁及び分布(堀谦德,东亚之光第六之三))p2202FROM:【佛光大辞典】

【金刚界】:(术语)Vajradha%tu,开示大日如来智德之部门也。如来内证之智德其体坚固,有摧破一切烦恼之胜用,故譬以金刚。大日经疏十二曰:“金刚喻如来秘密慧也。金刚无有法能破坏之者,而破坏万物,此智慧亦尔。”秘藏记本曰:“金刚界金刚者,佛内证智也。”同末曰:“金刚不坏义,智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幢】:(物名)梵名驮缚若Dhvaja,又曰计都Ketu,译曰幢。为竿柱高出,以种种之丝帛庄严者。藉表麾群生,制魔众,而于佛前建之,或于幢上置如意宝珠,号之为与愿印,宝生如来,或地藏菩萨之三昧耶形也。大日经疏九曰:“梵云驮缚若,此翻为幢。梵云计都,此翻为旗。其相稍异,幢但以种种杂色丝标帜庄严,计都相亦大同,而更加旒旗密号,如兵家画作象龙鸟兽等种种类形,以为三军节度。”演密钞五曰:“释名曰:幢者童也(童独也),其貌童童然,即军中独出之谓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那罗延】:(天名)Na%ra%yan!a,天上力士之名。或梵天王之异名。嘉祥法华义疏十二曰:“真谛云:那罗,翻为人。延,为生本。梵王是众生之祖父,故云生本。罗什云:天力士,名那罗延,端正猛健也。”玄应音义二十四曰:“那罗,此云人。延,此云生本。谓人生本,即是梵王也。外道谓一切人皆从梵王生,名人生本也。”慧琳音义六曰:“那罗延,欲界中天名也,一名毗纽天。欲求多力者承事供养,若精诚祈祷多获神力也。”同二十五曰:“此云力士。”涅槃经疏七曰:“那罗延,此翻金刚。”慧苑音义上曰:“那罗延,此云坚固也。”俱舍光记二十七曰:“此神名人种神。”大日经疏十曰:“毗纽天有众多别名,即是那罗延天别名也,是佛化身,三昧同前。毗瑟纽费(即以本名为真言也),以第一字为种子。毗是空义,瑟纽是进义,生义,乘空而进,所谓此天乘迦娄罗鸟而行空中也。私谓,释迦于五部佛中乘迦娄坐,即是虚空进行之义也。”秘藏记下曰:“那罗延天,三面,青黄色,右手持轮,乘迦楼罗鸟。”又,十九执金刚之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力】:(术语)如来之十力也。一、知觉处非处智力,处者道理之义,知物之道理非道理之智力也。二、知三世业报智力,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之智力也。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知诸禅定及八解脱三三昧之智力也。四、知诸根胜劣智力,知众生根性之胜劣与得果大小之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知一切众生种种知解之智力也。六、知种种界智力,于世间众生种种境界不同而如实普知之智力也。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如五戒十善之行至人间天上八正道之无漏法至涅槃等,各知其行因所至也。八、知天眼无碍智力,以天眼见众生生死及善恶业缘无障碍之智力也。九、知宿命无漏智力,知众生宿命又知无漏涅槃之智力也。十、知永断习气智力,于一切妄惑余气,永断不生能如实知之智力也。出智度论二十五,俱舍论二十九。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回向】:同回向。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于众生或庄严佛净土,叫做“回向”。回向约可分为三类,即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施时,生于此心,所谓:无著心、无缚心、解脱心、大力心、甚深心、善摄心、无执心、无寿者心、善调伏心、不散乱心、不妄计心、具种种宝性心、不求果报心、了达一切法心、住大回向心、善决诸义心、令一切众生住无上智心、生大法光明心、入一切智智心。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这样布施时,生起这些心,就是:无著(没有执著的意思)心、无缚心、解脱(脱离束缚而得自在的意思,亦即涅槃的别名)心、大力心、甚深(法之幽妙谓之深,深之极谓之甚)心、善摄心、无执心、无寿者心、善调伏心、不散乱心、不妄计心、具足种种宝性(来藏的别名,因如来藏在众生之烦恼中,不失其真如清净之本性)心、不求果报心、了达(彻底理解之意。即对一切事理皆能了悟通达)一切法心、住大回向心、善决诸义心、令一切众生住无上智心、生大法(大乘深妙之法,度人广者)光明心、入一切智智(一切智中之智,亦即佛智)心。

注解:
【无著】:1、没有执著的意思。2、菩萨名,佛灭九百年间出生于健陀罗国(在克什米尔之西),先从弥沙塞部出家,后信大乘,每夜升兜率天,听弥勒菩萨讲瑜伽师地论,白天则对大众开示,为法相宗之祖。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解脱】:脱离束缚而得自在的意思,亦即涅槃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甚深】:(术语)法之幽妙谓之深,深之极谓之甚。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又曰:“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随宜所说,意趣难解。”探玄记十一曰:“超情曰深,深极曰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宝性】:如来藏的别名,因如来藏在众生之烦恼中,不失其真如清净之本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了达】:彻底理解之意。即对一切事理皆能了悟通达。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大九·三五中):“深入禅定,了达诸法。”八十华严卷三十七(大一○·一九五中):“了达三界依心有,十二因缘亦复然。”p166
FROM:【佛光大辞典】

【大法】:(术语)大乘深妙之法,度人广者。法华经序品曰:“今佛世尊欲说大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切智智】:一切智中之智,亦即佛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尔时善财童子。随顺思惟菩萨正教。随顺思惟菩萨净行。

起速疾增长一切菩萨福力心。起速疾普见一切诸佛光明心。起速疾获得一切法藏心。起速疾增长一切大愿心。起速疾现见十方诸法心。起速疾明照诸法本性心。起速疾散灭一切障碍心。起速疾观察法界无闇心。起速疾能坏内垢金刚心。起速疾摧伏魔王军众心。起速疾清净意宝庄严心。

如是思惟。渐渐游行。

[末学解说]

这时,善财童子。随顺(信他之教,从他之意也)思惟菩萨正教(所说契于正理。谓之正教)。随顺思惟菩萨净行。

快速生起增长一切菩萨福力之心。快速生起普见一切诸佛光明之心。快速生起获得一切法藏(又名佛法藏,或如来藏,即法性的道理,因法性含藏无量的性德)之心。快速生起增长一切大愿之心。快速生起现见十方诸法之心。快速生起明照诸法本性之心。快速生起散灭一切障碍之心。快速生起观察法界无闇之心。快速生起能坏内垢金刚之心。快速生起摧伏魔王军众之心。快速生起清净意宝庄严之心。

像这样思惟。渐渐游行(即遍历修行。巡行各地参禅闻法,或说法教化之谓)。

注解:
【随顺】:(术语)信他之教,从他之意也。文句二曰:“供养诸佛者,只是随顺佛语。”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教】:(术语)所说契于正理。谓之正教。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藏】:1、又名佛法藏,或如来藏,即法性的道理,因法性含藏无量的性德,故名。2、唐时高僧,本康居国(在今新疆省北部)人,武后赐号贤首,为华严宗之第三代祖。   3、(参见:法藏比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游行】:即遍历修行。巡行各地参禅闻法,或说法教化之谓。又作飞锡、游方,禅宗称为行脚。一般游行之僧侣,称为行脚僧。有部毗奈耶出家事卷三谓,已度五夏(安居)以上之比丘,熟知有犯无犯、重罪轻罪,复能持守钵喇底木叉而宣说者,得游行人间,随处受学;若未满五夏者,纵娴三藏,不得游行受学。另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五所载,长游行之人有五种艰难:(一)不诵法教,(二)忘失所诵之教,(三)不得定意,(四)已得三昧复忘失,(五)闻法不能持。(中阿含卷五师子吼经、长阿含卷一大本经、释氏要览卷下)((参见:行脚)2562)p5619FROM:【佛光大辞典】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内容,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1.光明心也有种种不同,比如:
普照曜开敷一切智光明心大法光明心、普见一切诸佛光明心...

2.获取光明心会针对不同众生、不同次第、不同因缘等采取不同的方法,比如:
唯除如来威力所加善知识所摄”,“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心时善根回向”,“随顺思惟菩萨正教。随顺思惟菩萨净行

简单总结,即是由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由布施心时的善根回向,由随顺佛菩萨、善知识的教导

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相关内容

一、如何能够获得佛菩萨的护念加持呢?
不论发愿去极乐世界
又或者如大悲莲华经所说, 真正的大悲菩萨发愿不断的在五浊恶世救度众生
其实真正发起无上菩提心的行者, 是不再会去担心他力自力的问题
一切都是行者的无上慈悲愿心, 而且诸佛如来必定护持
不论发愿去西方极乐, 又或者发愿生生世世回入娑婆恶世普渡众生
其实都是行者与诸佛, 彼此愿力的结合, 密不可分
所以, 弥陀经说~念弥陀经者能得到诸佛护念, 永不退转
而大悲莲华经也说~真正发起无上悲心的大悲行者,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普渡众生, 诸佛必定护念, 绝对不会退转
——自力?他力?
俱备真正清净光明的真心和愿心,才能和法界光明相应,才会得到真正法界光明的加持——「法器」与「开光」「加持」

相关内容
如何得到诸佛菩萨的灌顶授记加持? (请勿乱让人加持灌顶)

二、为何[布施][回向]功德无量?
「布施」的用意有两个重点方向:

1.用于启发众生的善心,透过布施,让「施者」和「受者」建立利人利己慈善感恩的心
透过这样的互动,触动人类正向的心念和行为,启发良性的循环,以创造健康美满的社会
这就是佛法讲的共业因果,我们期望是良性正向的提升
但是,到底是正向的因果,还是负面的恶业因果,那就要看是否被不当运用,且是否处置得当

2.透过布施,可以消除自己对物质的欲望和执着,除去悭贪吝啬的个性
因为,贪着世俗物质也是轮回的原因,因此,降低物欲也是修行解脱轮回的重点之一
所以,布施也是用来逐渐断除自己对欲望的贪着而解脱轮回的一项修行——辨析:「真发心」「真布施」不怕「假和尚」?!
[回向]就是为了让众生发起[大乘心],
这种能够让心放下自我而发起大心,才能逐渐实证[功德],也就是恢复[佛性] ——[超度众生]和[功德回向]的内涵和原理
[为什么要回向?]
回向两字的意思是指转向,将心念思维和行为作为转向一个目标
大乘佛法讲的回向,是指回向佛道,回向成佛,回向一切众生都成佛,回向佛国清净
意思就是将一切善心行为和作为转向最伟大的目标,不要自私的执着于自己执着于小我
因为将思维转向弘远的大目标,所以就不会执着在自己身上,就不会因为执着自我而痛苦
心量开阔就会自由自在,心量开阔就能广结善缘得到众多的帮助
也才能和佛菩萨的大慈悲愿力相应,而得到佛菩萨的真实加持
所以目标要远大,回向让自己和众生都成佛,这样才能超越一切
这就是大乘佛法回向的意义 ——[初学解答] 为什么要念佛? 为什么要持咒? 为什么要诵经? 为什么要回向?
其实回向的真实义就是心法,
对于初学者,回向是一种透过发大心而引发恢复佛性的心法修持方法
对于菩萨或实修者,回向也是以佛性光明超度引导众生向善的方法
透过广大发心回向,让心清净,不执着于小我
以宽阔无私的胸襟,逐渐就能放下执着,逐渐清净第八识,而恢复佛性成佛
而且以佛性光明圆满回而救度众生转化众生,普渡众生成佛
这才是回向的根本用意和圆满的实义

所以回向是一种发心增广作用
透过实际的观修,逐渐清除第八识妄念,而让佛性启发功德能力
所以佛经中的观想回向都是先发起大心,与佛相印,然后观想法界光明
最后才做更细部的观想回向以及个别超度
这种发心和观修方式,只要参考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慈心三昧)就能明白
为什么如此? 因为先发大心,才能启发佛性功德 —— [略说]功德和回向的实相和原理
回向的用意就是让佛弟子学习要为众生,心量要宽大
心量只要宽大,自然就能和佛菩萨的神通功德相应
因为发起大心才能恢复佛性
众生佛性和佛菩萨的佛性完全相同,平等无差,功德圆满俱足
—— [问题解答]该如何回向?

三、怎样才能获得佛菩萨、善知识的教导?
在佛法上,进阶的甚深次第,只有当佛子精进不懈到佛菩萨认可的时候,才会示现教导
如果佛弟子不努力,发心和心力都不足,那当然是不会有因缘受到佛菩萨的进阶教导的
只有当佛弟子精进不懈,心量和作为愈贴近佛菩萨的本愿,那才可能与佛菩萨相应,才可能逐渐印心而学到心印

所以,为什么自己学佛多少年了还是不懂?
就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常迷恋或纠结于世俗),没达到佛菩萨印心弟子的基本要求
所以,对于佛法,对于法性,对于原理,对于各种相,就无法明白

如果能发心且真实修当菩萨引领众生,这过程中,其实不仅引领了众生,也帮助自己避免堕落且更能往上提升
所以,虽一般常说辛苦某某佛弟子护持佛教或佛法,但是,其实是佛法护持了佛弟子,避免佛子们堕落,更使佛子们修行能增上
如果不是如此,在娑婆恶世中,一般人很容易就沉沦了,就算修行,也是浮浮沉沉,难有进展

因此,发心和实际努力普渡众生的过程,其实也是增上了自己
所以,佛弟子应该努力引领众生学佛,也以此增上自己,自利利他
——真心求法与进阶教导
佛经上说~佛法在恭敬心中求
佛法中也常说~我慢高山,法水不入
所以求法者应该要多注意自己的用字
至少由文字中表现出自己的诚心和谦卑恭敬
这样才能得到善知识的开导——[建议]在佛教论坛发言应有的认知,请大家参考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136#
 楼主| 发表于 2024-4-24 19:51: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4-24 20:03 编辑

学习光明心&光明想

====================================

(二)《大萨遮尼干子受记经(旨在演述菩萨所修法门、如来所有功德及唯佛一乘之理,并揭举国王治国之道及法行)》(用时 1 小时 30 以上

-- [经文] --

何等十二。

一者安隐心。为与一切众生乐故。发菩提心。

二者愍念心。他恶来加能忍将护不生异相故。发菩提心。

三者大悲心。为荷众生大重担故。发菩提心。

四者大慈心。为拔一切恶道苦故。发菩提心。

五者清净心。能于余乘不生愿乐故。发菩提心。

六者无染心。为离一切烦恼浊故。发菩提心。

七者光明心。为求无上自性清净光明照故。

......

[末学解说]

是哪十二种呢。

一是安隐(与安稳同)心。为了给与一切众生乐之故。发菩提心(菩提者无上正真道也,发求无上正真道之心,曰发菩提心)。

二是愍念心。为了当他恶来相加时,能忍将护不生异相(异,衰变之义。即令一切有为诸法变易衰败之法)之故。发菩提心(菩提者无上正真道也,发求无上正真道之心,曰发菩提心)。

三是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之苦者也)。为了肩负起众生大重担之故。发菩提心(菩提者无上正真道也,发求无上正真道之心,曰发菩提心)。

四是大慈心(伟大的慈心)。为了拔除一切恶道苦之故。发菩提心(菩提者无上正真道也,发求无上正真道之心,曰发菩提心)。

五是清净心(指无疑净信之心、远离烦恼之无垢心、自性清净之心)。为了能于其余乘不生愿乐之故。发菩提心(菩提者无上正真道也,发求无上正真道之心,曰发菩提心)。

六是无染心(于业异熟深见过患增上缘力,誓远离故;名无染心)。为了远离一切烦恼浊(烦恼浊,指世人心中充满贪、嗔、痴等烦恼)之故。发菩提心(菩提者无上正真道也,发求无上正真道之心,曰发菩提心)。

七是光明(自莹谓之光,照物谓之明。有二用:一者破闇,二者现法。佛之光明者,智慧之相也)心。为求取无上自性清净光明照之故。

......

注解: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十卷。元魏·菩提留支译。又作《大萨遮尼干子受记经》、《大萨遮尼干子经》、《菩萨境界奋迅法门经》、《尼干子所说经》。收在《大正藏》第九册。旨在演述菩萨所修法门、如来所有功德及唯佛一乘之理,并揭举国王治国之道及法行。内容共分十二品,即(1)序品,(2)问疑品,(3)一乘品,(4)诣严炽王品,(5)王论品,(6)请食品,(7)问罪过品,(8)如来无过功德品, (9)诣如来品,(10)说法品,(11)授记品,(12)信功德品。

十二品中,〈序品〉至〈一乘品〉等三品所说,类似《法华经》的〈序品〉及〈方便品〉;又〈王论品)中,大萨遮尼干子为王说十不善业道之语,《大藏圣教法宝标目》卷三谓其与旧译《华严经》卷二十四〈十地品〉所说相同。

本经是元魏·正光元年(520),由菩提留支于洛阳为司州牧汝南王所译出,和刘宋·求那跋陀罗所译的《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三卷为同本异译,但求那跋陀罗译本不分品目,且相当于〈王论品〉及〈问罪过品〉的末尾部分已佚。[参考资料] 《开元释教录》卷六;《大藏经纲目指要录》卷四(上);《阅藏知津》卷二十四;高崎直道《如来藏思想の形成》。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安隐】:(术语)与安稳同。宗镜录曰:“安隐快乐者,则寂静妙常。世事永息者,则攀援心断。”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发菩提心】:(术语)菩提者无上正真道也,发求无上正真道之心,曰发菩提心。观无量寿经曰:“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无量寿经下曰:“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观经玄义分曰:“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大乘义章九曰:“发菩提心者,菩提胡语,此翻名道。果德圆通故曰菩提。于大菩提起意趣求,名发菩提心。”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异相】:<一>四相之一,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异,衰变之义。即令一切有为诸法变易衰败之法。此法非色非心,为不相应行蕴所摄。然俱舍论谓其为实法,唯识论等则以之为分位假立之法。((参见:四相)1732)
<二>为“一相”之对称。一切法其自性差别,非唯一元之义。一切法异为外道毗世师论师之说。中论“八不”中之“非异”,即破斥此说。(外道小乘四宗论)((参见:一相)57、“八不中道”275) <三>六相之一。为“同相”之对称。异,差别、差异之义。指一切诸法各各相异之状态。如瓦、石、柱、椽、梁等形状各异,为异相;又瓦、石、柱、椽、梁等和合成屋舍,乃合力而不相背,故称同相。((参见:六相圆融)1280)p5154  FROM:【佛光大辞典】

【大悲心】:(术语)起信论所说三心之一。欲拔一切众生之苦者也。论曰:“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慈】:伟大的慈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清净心】:指无疑净信之心、远离烦恼之无垢心、自性清净之心。又金刚经(大八·七四九下):“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即指无执著之心。(中阿含经卷四十一、胜鬘宝窟卷上本)p4668  FROM:【佛光大辞典】

【无染心】:瑜伽八十九卷十五页云:于业异熟深见过患增上缘力,誓远离故;名无染心。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五浊】:佛教以五浊说明世界的丑恶。
  一、劫浊,言时代遭逢恶运,灾难频生;
  二、烦恼浊,指世人心中充满贪、嗔、痴等烦恼;
  三、众生浊,指众生资质低劣,苦多乐少;
  四、见浊,指邪见流行,思想混乱;
  五、命浊,指众生因恶业受报,心身交瘁,寿命短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光明】:(术语)自莹谓之光,照物谓之明。有二用:一者破闇,二者现法。佛之光明者,智慧之相也。探玄记三曰:“光明亦二义:一是照闇义,二是现法义。”往生论注下曰:“佛光明,是智慧相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依彼胜忍增上欲心。不乐苦乐远离苦乐。

先灭忧喜。不苦不乐舍念清净。

第四禅行。得第四禅三摩拔提。

柔软心自在心寂静心光明心正直心。

舍彼一切所有乐事与诸众生。

[末学解说]

依靠这些心来战胜控制增上欲心(贪欲之心也)。从而能够不乐苦乐,远离苦乐。

先灭除忧喜。不苦不乐,舍念清净(舍念清净地,舍前前地之喜与前地之乐,而心达安静平等(即舍)、自觉(即念)之清净境地。色界第四禅天属此)。

第四禅行。证得第四禅三摩拔提(意译等至、正受、正定现前。指由远离惛沈、掉举等,而使身心达于平等安和之境。即身心安和之状态,为三摩地之进境)。

柔软心、自在心、寂静心、光明心、正直心。

布施彼一切所有乐事给与诸众生。

注解:
【欲心】:(术语)贪欲之心也。月上女经上曰:“有欲心者无解脱。”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舍念清净地】:三界九地之第五,第四禅天也。(参见:九地)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九地】:又称九有。有情居止之世界,可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依禅定三昧之深浅,色界、无色界复分为四禅天、四无色天,与之欲界,计立九种有情之住地,称为九地或九有(九种生存)。九者即:(一)欲界五趣地,为地狱、饿鬼、畜生、人、天(六欲天)等杂居之所,故又称五趣杂居地(或杂住地)。(二)离生喜乐地,离欲界恶后,所生得之喜乐。色界初禅天属此。(三)定生喜乐地,由定所产生之殊胜喜乐之境地。色界第二禅天属此。(四)离喜妙乐地,离于前地之喜,而身得胜乐之境地。色界第三禅天属此。(五)舍念清净地,舍前前地之喜与前地之乐,而心达安静平等(即舍)、自觉(即念)之清净境地。色界第四禅天属此。(六)空无边处地,离色界之物质性,而证得虚空无边自在性之境地。无色界第一天属此。(七)识无边处地,得识无限阔达性之境地。无色界第二天属此。(八)无所有处地,离前二地之动性,沉潜于“一无所有”之寂静想境地。无色界第三天属此。(九)非想非非想处地,有想与无想俱离,而不偏于有无,达平等安静之境地。无色界第四天(即有顶天)属此。
 又于四禅天中之未至定、中间定、四根本定,以及四无色定中之下三无色定(即除非想非非想处定以外者)等九定,虽属有漏定,但其境地乃为起无漏定之强力依所,故称无漏九地。(杂阿含经卷十七、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一、卷一四一、俱舍论卷二十八、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七十七)p132FROM:【佛光大辞典】

【三摩钵底】:梵语 sama^patti,巴利语同。音译作三摩拔提、三摩[足*我]。意译等至、正受、正定现前。指由远离惛沈、掉举等,而使身心达于平等安和之境。即身心安和之状态,为三摩地之进境。依俱舍论卷二十八,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为根本八等至,其中四静虑及下三无色定等七者,各有味等至、净等至、无漏等至三种,有顶地则仅有味等至与净等至。
 有关三摩钵底与三摩地(等持)之差别,大毗婆沙论卷一六二中列举数种说法,有说等持以一物为体,等至以五蕴为体。有说等持为一刹那,等至则相续。有说诸等持即等至,而等至非是等持,如无想等至、灭尽等至即属之。有说亦有等持非是等至,如不定心相应等持即属之。又依俱舍论光记卷六所载,三摩地通于定、散及善、恶、无记等三性,唯有心平等,持心趣向于境,故称等持。三摩钵底则通于有心定与无心定二种,唯在定,不通于散。此外,亦有说三摩钵底即禅定之异名者。又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一中,于三摩钵底略举境、众类、对治、随用、随引、由事等六种体类差别。(瑜伽师地论卷十一、十地经论卷五、杂阿毗昙心论卷七、俱舍论卷五、成唯识论述记卷六本、瑜伽论略纂卷一、卷五)((参见:三昧)580、“正受”1989)p673  FROM:【佛光大辞典】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内容,可以获知

1.因不同的目标,而有不同的发心
比如为了:
与一切众生乐故”,而发起安隐心
他恶来加能忍将护不生异相故”,而发起愍念心
荷众生大重担故”,而发起大悲心
拔一切恶道苦故,而发起大慈心
能于余乘不生愿乐故”,而发起清净心
离一切烦恼浊故”,而发起无染心
求无上自性清净光明照故”,而发起光明心

2.这些发心可战胜增上欲心,渐次证得第四禅三摩拔提,获得柔软心、自在心、寂静心、光明心、正直心,并布施彼一切所有乐事给与诸众生。

由此,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光明心]既可以是发起的菩提心之一,作为“因”
[光明心]也可以是获得的菩提心之一,成为“果”

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相关内容

一、发起菩提心的重要性
真正如实发起无上菩提心, 这是末学觉得最重要的
真正发心,  就能真正有动力,  也能真正得到佛菩萨的护持
真正发心,就能不退转的走在菩提路上, 接受不同阶段的考验和菩萨行——如何驱除[负面习气][黑暗思想]? ~ 光明心的导引

二、发心要正确,发心要真
[发心]如果不正就会走偏
[发心]如果不真就无法持续——[解答]念经念咒-------究竟[数量]重要还是[发心]要紧? ?
佛弟子也应该弄清楚学佛的方向和意义
发心不真,果遭曲折
行菩萨道也正是如此,
发愿的菩萨就像父母一样,视众生如子,希望一切众生都能顺利学佛成佛
所以自动自发,心愿和愿行力都力量非凡
这是因为心愿大,力量就大
就像父母为了小孩,工作就特别有力量和拼劲——[略说]佛教发愿和民间信仰发愿的不同
学习佛法,对于事情要学会正确发心
任何遭遇都可以透过光明的想法而改变原有的业报
这就叫做[转念],要把[凡夫习惯的负面思考]转成[正向光明的思维]
这样业报就会转变,人生就会改善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
全看念头好坏驱使行为造作而成就不同的业报
所以我们对于任何事情应该存好心存好念
用善心善念就可以转变以前愚痴的业报——[转念]~学习用[光明心]和[善念]转变[恶业果报]

三、引导发心的方法
学佛修行的过程,我们必须透过一些方法来引导

例如,[布施],放生,施食来培养慈悲心,同理心,舍离心,欢喜心,感恩心
透过[戒律]和学习[忍辱],来断除上述讲的批斗挑拨种种负面的心念和行为
透过[精进]实修~念佛,持咒,拜佛,和[三昧(禅定)]观修,
来熟悉心识作用的运作和控制,增长专心和[定力],破除负面心念
透过读诵佛经,学习法义,明白法界真相,增长[智慧],破除执着,
次第增上清净慈悲平等光明心,而逐渐恢复佛性成佛

这就是[大乘佛教][菩萨道][六度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过程

也是逐渐发起[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且深入[四无量心]的过程
透过上述六度的修行,逐渐生起[四无量心],深入[四无量心](佛门心法)
并且发起大愿心~
[四弘誓愿]1.众生无边誓愿度,2.烦恼无尽誓愿断,3.法门无量誓愿学,4.佛道无上誓愿成

然后以[四无量心][四弘誓愿][六度]为基础,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他,同事)来引导众生

逐渐让自己和众生都恢复佛性,这就是实修[首楞严三昧]的过程——[略说]心法实修的过程 ~ 六度波罗蜜&四无量心&四弘誓愿&四摄法
这边介绍一个简单容易的[光明心导引方法]
(末学教导过许多人, 每个人因为各自的根器不同而有不同深浅的受益)
行法与心法,及发愿词如下~
1. 发愿~愿与佛心相印
(行法与心法~
站着或坐着都行,闭起眼睛,面对灯光或太阳,
放松全身,观想自己沐浴在佛光中,身心自在, (如果观想有困难,可想像自己躺在沙滩上)
并真实发起无上大愿,愿将凡夫心转化为佛心,与佛心相印,
何谓佛心,只要您能想到能感触的好心都可以,
例如,慈悲心,清净心,平等心,光明心,欢喜心,谦和心,无染心,舍离心,无为心,圆觉心...
在这期间如果流泪,这是善根发相,不用惊讶,这可以先修惭愧忏悔心,
这也是初学者最重要的修行,要先发露忏悔,
不要害怕担心流泪的状况,只要您是精神上清醒的,不是堕入无限悔伤,就没有太大关系
"发露忏悔"这是另一个行门,此处不详述)


2. 发愿~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自在解脱
(行法与心法~
发愿自己愿意恢复自己佛性本有的清净慈悲光明,期望佛菩萨能加持帮助,
观想自己佛性的光明和法界所有佛菩萨的佛光融合,最后光明逐渐扩大遍照一切众生,
众生受到佛光普照,身心自然清净自在,解脱苦难与轮回,
这方法熟练后就可以做简单的利益众生,例如观想生病的亲人身心光明,祈求佛力加持而逐渐改善)

这两个阶段可以持续入心观照十到二十分钟
这两个过程只是导引心境,心态调整好后,就可以念诵您常念的佛号或咒心
以上方法如果熟练后,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练习,例如,睡觉或洗冷水澡

这是个很重要的发愿,也是简单容易的导引法,
学佛由佛性入手,由法身入手, 期望恢复佛性本然与诸佛同一法身,
这也是楞严经中讲的重点,初发心第一决定义,初学就要从佛的因地开始,从佛性下手
由于发这样的愿,让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学习,逐渐成长——如何驱除[负面习气][黑暗思想]? ~ 光明心的导引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137#
 楼主| 发表于 2024-4-25 15:17:2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光明心&光明想

====================================

(二)《中阿含经》(用时 1 小时 以上

-- [经文] --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

比丘者,念光明想,善受善持,善意所念,

如前后亦然,如后前亦然,

如昼夜亦然,如夜昼亦然,

如下上亦然,如上下亦然;

[末学解说]

再有,比丘(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修习(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

比丘修行者,忆念光明(自莹谓之光,照物谓之明。有二用:一者破闇,二者现法。佛之光明者,智慧之相也)想,善领受善持守,由善意所念,

如前后平等相同,如后前平等相同,

如昼夜平等相同,如夜昼平等相同,

如下上平等相同,如上下平等相同;

注解:
【比丘】:(术语)Bhiks!u,又名苾刍,煏刍。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其义甚多。以乞士之翻为本义。嘉祥法华义疏一曰:“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故名乞士。世之乞人,但乞衣食,不乞于法,不名比丘。(中略)余怖魔,破恶,净命,如智度论中广说也。”(参见:苾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习】:梵语 bha^vana^,巴利语同。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或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载,佛教之修行计有:(一)长时修,长时间修行。(二)无间修,不休不止之修行。(三)恭敬修,以虔诚恭敬心修行。(四)无余修,完全不缺之修行。唐代善导大师即以此作为净土宗之修行法则。(杂阿含经卷三、成实论卷十五修定品、俱舍论卷十八、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 p4046FROM:【佛光大辞典】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光明】:(术语)自莹谓之光,照物谓之明。有二用:一者破闇,二者现法。佛之光明者,智慧之相也。探玄记三曰:“光明亦二义:一是照闇义,二是现法义。”往生论注下曰:“佛光明,是智慧相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如是不颠倒,心无有缠,修光明心,心终不为暗之所覆,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


[末学解说]

像这样不颠倒(倒见事理的意思),心没有缠缚,修习光明心,心始终不被黑暗之所覆盖,如是比丘随其身行(身所行善恶之业也),便能了知无上如真(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

注解:
【颠倒】:倒见事理的意思,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等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身行】:(术语)身所行善恶之业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末学解说]

如果比丘像这样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修行精进,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安定其心,使不散乱),得定心后,则知上如真,这就是比丘修习念身。

注解:
【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定心】:安定其心,使不散乱。智度论说:“定心者,定名一心不乱。于乱心中不能得见实事,如水波荡,不得见面;如风中灯,不能得点。”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内容,可以获知

1.比丘修习念身的方法——念光明想;修光明心;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

2.比丘修行念身的作用——心终不为暗之所覆;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

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相关内容

一、修行的根本和首要
清净自心,恢复自性光明,这才是修行的根本和首要

二、如何恢复自性(佛性)?
应该先清净自心,让自己融入甚深虚空法界光明
这样自己的心(内法界)清净后,就能转自己周遭的外法界
正报转清净后,依报自然也会转清净
——清净自心,恢复自性光明,这才是修行的根本和首要
当您还没有显露佛性真心,透过如实发起大愿大心,
就能和诸佛菩萨相印,得到诸佛菩萨的护持,透过心法观修而逐渐契入心法心要,逐渐显露佛性
——  [浅谈]拈花微笑心法
任何人一开始修行,都是要由凡夫的「意识心」学习「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然后才能逐渐契入佛心而实证「首楞严三昧」
所以,佛法是心法,万法唯心,这当然是由凡夫的「意识心」来学佛而逐渐契入「真心」,所以非一非异,不一不二
也就是说:「意识心」也能入「真心」,「真心」也能生万法(「意识心」),两者意义虽不相同,但是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
非一非异(不是同一个,那是不同个啰?也不是不同个,那是同一个啰?),
不一不二(不是同一个,那是两个啰?也不能分成两个,那又是一个啰?)
这样弄清楚了吗!或换个容易明白的说法,这样会比较清楚,就是:「真心是本质,意识心是变化」。
以现代物理来说就是「质能互变」,以古语来说就是「(本)体」和「(表)相」一如——《楞严经》:『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坚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菩萨欲学首楞严三昧。当云何学。

佛告坚意。譬如学射先射大准。
射大准已学射小准。射小准已次学射的。学射的已次学射杖。学射杖已学射百毛。射百毛已学射十毛。射十毛已
学射一毛。射一毛已学射百分毛之一分。能射是已名为善射。随意不空。是人若欲于夜暗中所闻音声若人非人不用心力射之皆着。

如是坚意。菩萨欲学首楞严三昧。
先当学爱乐心。
学爱乐心已当学深心。
学深心已当学大慈。
学大慈已当学大悲。
学大悲已当学四圣梵行。所谓慈悲喜舍。
学四圣梵行已。当学报得最上五通常自随身。
学是通已。尔时便能成就六波罗蜜。
成就六波罗蜜已。便能通达方便。
通达方便已得住第三柔顺忍。
住第三柔顺忍已得无生法忍。
得无生法忍已诸佛授记。
诸佛授记已能入第八菩萨地。
入第八菩萨地已得诸佛现前三昧。
得诸佛现前三昧已常不离见诸佛。
常不离见诸佛已能具足一切佛法因缘。
具足一切佛法因缘已能起庄严佛土功德。
能起庄严佛土功德已。能具生家种姓。
能具生家种姓已。入胎出生。
入胎出生已能具十地。
具十地已。尔时便得受佛职号。
受佛职号已便得一切菩萨三昧。
得一切菩萨三昧已然后乃得首楞严三昧。
得首楞严三昧已能为众生施作佛事。而亦不舍菩萨行法。


坚意。菩萨若学如是诸法。则得首楞严三昧。菩萨已得首楞严三昧。则于诸法无所复学。何以故。先已善学一切法故。
譬如学射能射一毛分不复学余。所以者何。先已学故。
如是坚意。菩萨住首楞严三昧。于一切法无所复学。
一切三昧一切功德皆已学故。——[首楞严三昧]怎么修?如何明白[佛性]?~首楞严三昧经
什么是明心见性?
就是心明性见,就是心地清净光明就能清楚一切相的原理和特性
所以,明心见性不可求,而是
要放下一切执着
这样心才会真正清净,才能明心,才能见性,这样才能真正实证——什么是:佛性,法性,菩萨性,众生性,明心见性?

三、要【真放下】
真放下才能真善用!真放下才能佛力无边!真放下才能自在无碍而能超越一切!——【放下这个臭皮囊】VS【好好善用臭皮囊】&略说大乘和小乘的差别
能学佛是莫大的福报,佛法不可思议

只要我们提高思想层次,就能放下世俗一切执着和苦难,就能迈向宇宙中真正的幸福
——提高思想层次,就能放下世俗一切执着,解脱一切苦难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138#
 楼主| 发表于 2024-4-26 12:43:0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光明心&光明想

====================================

(二)《中阿含经卷第二十 长寿王品念身经第十》(用时 1 小时 以上

-- [经文] --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鸯祇国中,与大比丘众俱,往诣阿惒那揵尼住处。

[末学解说]

我是这样听闻的:

那时,佛陀游行于鸯祇国中,与大比丘(比丘之德高年长者。又对于沙弥而总称比丘为大)众一共,前往到阿惒那揵尼的住处。

注解:
【大比丘】:(术语)比丘之德高年长者。又对于沙弥而总称比丘为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尔时,世尊过夜平旦,著衣持钵,入阿惒那而行乞食;

食讫,中后收举衣钵,澡洗手足,以尼师檀著于肩上,往诣一林。

入彼林中,至一树下,敷尼师檀,结跏趺坐。

[末学解说]

当时,世尊过夜平旦,穿著佛衣手持钵,进入阿惒那而行乞食;

中食后,收拾好衣钵,洗干净手足,以尼师檀(即坐卧时敷在地上、床上或卧具上的长方形布)著于肩上,前往至一林。

进入彼林中,来到一树下,敷好尼师檀(即坐卧时敷在地上、床上或卧具上的长方形布),结跏趺坐(佛陀的坐法,即盘膝而坐。略有二种:若先以右足置于左腿上,再以左足置于右腿上,叫做“降魔坐”;若先以左足置于右腿上,再以右足置于左腿上者,则叫做“吉祥坐”)。

注解:
【尼师坛】:比丘六物之一。即坐卧时敷在地上、床上或卧具上的长方形布。乃坐具之梵语音译,又作尼师但那、尼师但娜、[宁*页]史娜曩。意译又作敷具、坐衣、随坐衣、衬卧衣,略称具。《五分律》卷九载,为护身、护衣、护僧之床褥,故制之。《十诵律》卷十八称,未敷尼师坛不得坐卧于大众之卧具上。

其颜色与三衣相同,可用青、黑、木兰三色。若以新布裁制,可作二层或三层。取旧布缝制者,可作四层。新作尼师坛时,须取旧者之坚好处缝贴在中央或四边。另依《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六载,尼师但那之颜色,或青,或泥,或赤。

其大小亦因律典不同而有异,然以长为佛陀二■手、广一■手半为本制。依《摩诃僧祇律》卷二十四载,佛一■手等于二尺四寸。又若比丘之躯体大于常人,其所持用之尼师坛亦可增广。依《十诵律》卷十八、《摩诃僧祇律》卷二、《善见律毗婆沙》卷十六等所载,可增一■手。《四分律》卷十九称,可加半■手。

中古以来,南海诸僧以尼师坛为礼拜之用具,中国、日本皆承此风,道宣、义净诸师曾痛加斥责。如《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载(大正54·221a)︰
‘礼拜敷其坐具,五天所不见行。致敬起为三礼,四部罔窥其事。凡为礼者拜敷法式,如别章所陈。其坐具法,割截为之,必须复作,制令安叶。度量不暇详悉。其所须者,但拟眠卧之时护他毡席。若用他物,新故并须安替。如其己物,故则不须。勿令污染亏损信施。非为礼拜。南海诸僧,人持一布,长三五尺,叠若食巾,礼拜用替膝头,行时撘在肩上。西国苾刍来见,咸皆莞尔而笑也。’

然而,此制至今仍被沿用,而于礼佛或礼拜师长时敷用尼师坛。且有一定规制。玆略述如下︰

(1)捧具︰具竖折八层,再横折二次,从外边看有十六层,里边四层;平捧胸前,具口朝右,左右食、中指在上,余三指在具下。

(2)持具︰大姆指在具上,小指在具外,余三指在具中间,具一折,内稍短,具平贴脐上二寸许处。

(3)持具合掌︰用左手三指在具内挑着,右手五指在外并于左掌作合掌状。惟掌与身体成垂直,位于脐上二寸许。

(4)持具问讯︰先合掌,右手自外在左手下压衣及具问讯,抬起时,右手三指入具中,两手齐举具平眉,放下。

(5)随具一拜︰具不展开,先合掌,弯腰,以右手食中指夹具前上角,将具自右向左横放地上一折,同时跪下。以左手食、中指夹具左前角拜下。起时以右手食、中指夹具。如顶礼起立,左手三指插入合掌问讯。此多用在对人礼拜。

(6)问讯展具︰亦称展侍者具。展成四分之一。先合掌弯腰,左手三指稍翘起,右手自具里方中间插入,以姆、食指执具左边第二条边,左手姆、食指拿左边第三、四两条边,向左右拉开。平放地上,拜后起具,以右手中、食二指夹具前右角,收左手,以右手撑起随具带起。大众拜佛时多用此种展具。

(7)展半具︰左手稍覆掌,右手自里向外在具中间插入,执左边第三条边,左手拿第四条边(最外边)拉开放下,拜后起具,以右手中指自具中央部位钩起。

展半具用在一寺之主,或大法会主坛者拜佛,故多另由侍者展具。侍者捧具站左方,住持问讯上香时,侍者展具,以左手执具右边最内外二角,右手执折处拉开,成半具横状,铺下。

(8)展全具︰亦称展大具,右手中、食指夹具前角,左手抽出,仅以左无名指插入挑具,右手将具右边撩起,左右手分执两角拉开,铺下时同时脱鞋,踏具边,站在佛相右边先出右脚,左边先出左脚。拜后起具时,仍以右中指钩具前缘中央起。

(9)放一字具︰右中、食指夹具前角,左手自中部再一折,左右手姆、食指在具上,平放面前。起具时,以右姆、食指夹具右前角起。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结跏趺坐】:佛陀的坐法,即盘膝而坐。略有二种:若先以右足置于左腿上,再以左足置于右腿上,叫做“降魔坐”;若先以左足置于右腿上,再以右足置于左腿上者,则叫做“吉祥坐”。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尔时,众多比丘于中食后,集坐讲堂,共论此事:

“诸贤,世尊甚奇!甚特!

修习念身,分别广布,极知极观,极修习,极护治,

善具善行,在一心中,佛说念身有大果报,得眼、有目,见第一义。”

[末学解说]

此时,众多比丘在中食(斋食之异名。以当日中而食故也。过午则不许食一毫之食)后,聚集坐于讲堂,共同讨论此事:

“诸位圣贤,世尊真是神奇!真是特别!

修习(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分别广布,极知极观,极修习,极护治,

善具善行,在一心(指真如的理体独一无二)中,佛说念身有大果报(由于过去的业因而造成现在的结果,叫做“果”,又因为这果是过去的业因所召感的酬报,所以又叫做“报”,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果报的意义),能够得眼、有目,见第一义(指至高无上的义理,亦即非空非有、真空妙有的中道至理)。”

注解:
【中食】:(术语)斋食之异名。以当日中而食故也。过午则不许食一毫之食。释氏要览上曰:“僧祇律云:时食谓时得食,非时不得食。今言中食,以天中日午时得食,当日午故言中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习】:梵语 bha^vana^,巴利语同。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或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载,佛教之修行计有:(一)长时修,长时间修行。(二)无间修,不休不止之修行。(三)恭敬修,以虔诚恭敬心修行。(四)无余修,完全不缺之修行。唐代善导大师即以此作为净土宗之修行法则。(杂阿含经卷三、成实论卷十五修定品、俱舍论卷十八、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 p4046FROM:【佛光大辞典】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一心】:1、指真如的理体独一无二。2、专心一意。有事一心和理一心之分,修行时心意专一,叫“事一心”;入于实相,叫“理一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果报】:由于过去的业因而造成现在的结果,叫做“果”,又因为这果是过去的业因所召感的酬报,所以又叫做“报”,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果报的意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第一义】:指至高无上的义理,亦即非空非有、真空妙有的中道至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尔时,世尊在于宴坐,以净天耳出过于人,闻诸比丘于中食后,集坐讲堂,共论此事:

“诸贤,世尊甚奇!甚特!修习念身,分别广布,极知极观,极修习,极护治,善具善行,在一心中,佛说念身有大果报,得眼、有目,见第一义。”

世尊闻已,则于晡时从宴坐起,往诣讲堂比丘众前,敷座而坐。
          
[末学解说]

这时,世尊正在宴坐(安身正坐之意,指坐禅。又为“坐禅”之代名词),以清净天耳(为色界诸天人所有之耳根,能闻六道众生之语言及远近粗细一切之音声者。是由色界所属清净之四大而成也)超越于人,闻知诸比丘在中食后,聚集坐于讲堂,共同讨论此事:

“诸位圣贤,世尊真是神奇!真是特别!修习(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分别广布,极知极观,极修习,极护治,善具善行,在一心(指真如的理体独一无二)中,佛说念身有大果报(由于过去的业因而造成现在的结果,叫做“果”,又因为这果是过去的业因所召感的酬报,所以又叫做“报”,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果报的意义),能够得眼、有目,见第一义(指至高无上的义理,亦即非空非有、真空妙有的中道至理)。”

世尊闻后,则于晡(日加申时也。申时即下午三点钟到五点钟的时间)时,从宴坐(安身正坐之意,指坐禅。又为“坐禅”之代名词)起,来到讲堂众比丘前,敷座而坐。

注解:
【宴坐】:又作燕坐。安身正坐之意,指坐禅。又为“坐禅”之代名词。((参见:燕坐)6266)p4085FROM:【佛光大辞典】

【天耳】:(术语)为色界诸天人所有之耳根,能闻六道众生之语言及远近粗细一切之音声者。是由色界所属清净之四大而成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习】:梵语 bha^vana^,巴利语同。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或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载,佛教之修行计有:(一)长时修,长时间修行。(二)无间修,不休不止之修行。(三)恭敬修,以虔诚恭敬心修行。(四)无余修,完全不缺之修行。唐代善导大师即以此作为净土宗之修行法则。(杂阿含经卷三、成实论卷十五修定品、俱舍论卷十八、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 p4046FROM:【佛光大辞典】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一心】:1、指真如的理体独一无二。2、专心一意。有事一心和理一心之分,修行时心意专一,叫“事一心”;入于实相,叫“理一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果报】:由于过去的业因而造成现在的结果,叫做“果”,又因为这果是过去的业因所召感的酬报,所以又叫做“报”,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果报的意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第一义】:指至高无上的义理,亦即非空非有、真空妙有的中道至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晡】:奔谟切。日加申时也。FROM:【祖庭事苑】——申时,即下午三点钟到五点钟的时间(百度)

-- [经文]
--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向共论何事耶?以何事故集坐讲堂?”

[末学解说]

此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你等在一共讨论什么事呢?是因什么事的缘故而聚集坐于讲堂(说法讲经之堂舍)呢?”

注解:
【讲堂】:(堂塔)说法讲经之堂舍。无量寿经下曰:“无量寿佛,为诸声闻菩萨大众班定法时,都悉集会七宝讲堂,广定道教演畅妙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时,诸比丘白曰:“世尊,我等诸比丘于中食后,集坐讲堂,共论此事:

‘诸贤,世尊甚奇!甚特!修习念身,分别广布,极知极观,极修习,极护治,善具善行,在一心中,佛说念身有大果报,得眼、有目,见第一义。’

世尊,我等向共论如此事,以此事故,集坐讲堂。”

[末学解说]

这时,诸比丘回答说:“世尊,我等诸比丘在中食(斋食之异名。以当日中而食故也。过午则不许食一毫之食)后,聚集坐于讲堂,在共同讨论此事:

“诸位圣贤,世尊真是神奇!真是特别!修习(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分别广布,极知极观,极修习,极护治,善具善行,在一心(指真如的理体独一无二)中,佛说念身有大果报(由于过去的业因而造成现在的结果,叫做“果”,又因为这果是过去的业因所召感的酬报,所以又叫做“报”,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果报的意义),能够得眼、有目,见第一义(指至高无上的义理,亦即非空非有、真空妙有的中道至理)。”

世尊,我等一共讨论此事,因此事的缘故而聚集坐于讲堂。”

注解:
【中食】:(术语)斋食之异名。以当日中而食故也。过午则不许食一毫之食。释氏要览上曰:“僧祇律云:时食谓时得食,非时不得食。今言中食,以天中日午时得食,当日午故言中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习】:梵语 bha^vana^,巴利语同。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或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载,佛教之修行计有:(一)长时修,长时间修行。(二)无间修,不休不止之修行。(三)恭敬修,以虔诚恭敬心修行。(四)无余修,完全不缺之修行。唐代善导大师即以此作为净土宗之修行法则。(杂阿含经卷三、成实论卷十五修定品、俱舍论卷十八、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 p4046FROM:【佛光大辞典】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一心】:1、指真如的理体独一无二。2、专心一意。有事一心和理一心之分,修行时心意专一,叫“事一心”;入于实相,叫“理一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果报】:由于过去的业因而造成现在的结果,叫做“果”,又因为这果是过去的业因所召感的酬报,所以又叫做“报”,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果报的意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第一义】:指至高无上的义理,亦即非空非有、真空妙有的中道至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内容,末学以自己次第思维其重点:

修习念身,有大果报,能够见第一义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关于[第一义]的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第一义]?

【第一义】:指至高无上的义理,亦即非空非有、真空妙有的中道至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第一义】:(术语)以名究竟之真理,是为最上,故云第一。深有理由,故云义,圣智之自觉也。大乘义章一曰:“第一是其显胜之目,所以名义。”中论疏三本曰:“以其最上莫过,故称第一。深有所以,目之为义。”胜鬘宝窟上末曰:“理极莫过,名为第一。深有所以,目此为义。”法华义疏四曰:“第一义者,一实之道,理极无过为第一。深有所以,称为义也。”注维摩经一曰:“肇曰:第一义,谓诸法一相义也。”楞伽经二曰:“第一义者,圣智自觉所得,非言说妄想觉境界。”碧岩第一则曰:“如何是圣谛第一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第一义】:佛教称彻底圆满的真理为“第一义”。《胜鬘宝窟》卷上之末:“理极莫过,名为第一。深有所以。目此为义。”《楞伽经》卷二:“第一义者,圣智自觉所得,非言说妄想觉境界。”隋·慧远《大乘义章》卷一:“第一义者,亦名真谛,第一是其显圣之目,所以名义。”唐诗中屡见此词,如李颀《题神力师院》诗:“每闻第一义,心净琉璃光。”后多用“第一义”指某家某派最高最深的理义。如《明儒学案》卷十八引罗洪先《论学书》:“力行是孔门第一义。”(纯一)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第一义]在很多佛经上都有谈到,例如[维摩诘经]讲[不二法]
[大般涅槃经]上说[中道]就是[第一义],就是[佛性],就是[究竟实义]
[佛性]就是[首楞严三昧]——[六根清净][净觉随顺][第一义]怎么修呢?如何检讨自己的[贪嗔痴][财色名食睡]?

二、[第一义]怎么修?
我们都知道教育非常重要
因为从小的观念,会影响一个人的未来发展成什么样的人
所以一般人不会不认同这个道理

而我们知道要让一个人有正确的观念以便有正确美好的未来
这就要从心性的教育和培养开始
所以心性才是一切的根本,这就是教育成人的道理

同样的,佛陀在楞严经1-5卷就是教导我们这个道理,这是教育成佛的道理
从根本去认识和解决,这就是佛法讲的实义
不是从根本去认识和解决,这就是方便法,方便义,第二义
所以楞严经讲的初心第一决定义,就是认识成佛的因地,也就是根本,也就是佛性
所以如果能够当下体悟佛性,就能不历僧祇获法身
不过这个并不容易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般人生病或生气,(或者饥饿,或者欲睡....)
您是当下能显露佛性清净而清净报身,还是堕入病苦和怒气中而呈现苦报身呢?
明白这问题就知道当下佛性显露并不容易了
不过还是可以练习的,所以
佛陀在圆觉经讲了三种净观
透过佛陀讲的许多方法可以逐渐显露佛性智慧——[略说]无量义,第一义,方便义
如[圆觉经]所说,这三种方法都是契入实义的方便法,
由这三种方法,大家就可逐渐实修直到实证[不二]

以初浅的[奢摩他]来说
这是学习让自己静心的方法,
一般来说就是人或心念先离开问题处,
让自己有时间或空间运用平常练习[奢摩他]的方式来保持稳定
例如夫妻吵架,先离开现场,运用平常实修取静的方式来平息自己
方式例如静坐或念佛或打木鱼
所以,以初浅的[奢摩他]来说,这并没有觉照,这是取静而定
但是在佛经中更高深的[奢摩他]就并非如此,这边先不做讨论

以初浅的[三摩钵提]来说
这就是学习让自己[转念]的方法,让自己做[正向观照]
让自己转到好的观念和想法和氛围上
例如,夫妻吵架的时候,可以做慈心三昧观照,或观想佛光普照

以[禅那]来说
就是当下心念放下对立两边的执着,就是[不二]
例如,工作上遇到不如意,或夫妻有口角,种种心念上的分别执着
自己要能面对而放下心中对两边的执着
这必须要平常多学习实相义佛经,多思维实相义,多思维体会人生
这样才能在生活中的每个当下都拿出来运用
就是随时入实相义思维,而不执着两边
这就是当下面对问题,当下觉照
老实说,这确实不容易,
但是还是要练习,而且不是做不到,多练习逐渐就会进步,就会清晰

如[圆觉经]所说,以上三种都可练习,或先单独练习一种或两
——[略说]以三净观消除习气

[首楞严三昧]怎么修?如何明白[佛性]? ~ 首楞严三昧经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139#
 楼主| 发表于 2024-4-27 18:49: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4-28 18:18 编辑

学习光明心&光明想

====================================

(二)《中阿含经卷第二十 长寿王品念身经第十》(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世尊复告诸比丘曰:

“云何我说修习念身,分别广布,得大果报?”

[末学解说]

世尊再告诉诸比丘(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说:

“为什么我说修习(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分别广布,能够获得大果报呢?”

注解:
【比丘】:(术语)Bhiks!u,又名苾刍,煏刍。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其义甚多。以乞士之翻为本义。嘉祥法华义疏一曰:“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故名乞士。世之乞人,但乞衣食,不乞于法,不名比丘。(中略)余怖魔,破恶,净命,如智度论中广说也。”(参见:苾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习】:
梵语 bha^vana^,巴利语同。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或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载,佛教之修行计有:(一)长时修,长时间修行。(二)无间修,不休不止之修行。(三)恭敬修,以虔诚恭敬心修行。(四)无余修,完全不缺之修行。唐代善导大师即以此作为净土宗之修行法则。(杂阿含经卷三、成实论卷十五修定品、俱舍论卷十八、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 p4046FROM:【佛光大辞典】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时,诸比丘白世尊曰:

“世尊为法本!世尊为法主!法由世尊,惟愿说之,我等闻已,得广知义。”

[末学解说]

这时,诸比丘(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对世尊说:

“世尊为法本(法性之异名,法性为万法之本,故名法本)!世尊为法主(意谓佛法之主。原系对佛之敬称,后转为说法之主)!法由世尊,惟愿您进行演说,令我等闻知后,能得以广知义理。”

注解:
【比丘】:(术语)Bhiks!u,又名苾刍,煏刍。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其义甚多。以乞士之翻为本义。嘉祥法华义疏一曰:“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故名乞士。世之乞人,但乞衣食,不乞于法,不名比丘。(中略)余怖魔,破恶,净命,如智度论中广说也。”(参见:苾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本】:(术语)法性之异名,法性为万法之本,故名法本。往生论上曰:“随顺法性不乖法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主】:<一>意谓佛法之主。原系对佛之敬称,后转为说法之主。中阿含卷四十九大空经(大一·七三九中):“世尊为法本,世尊为法主,法由世尊。”日本近代称各佛教宗派首领为法主(或管长、门主)。(杂阿含经卷一、胜鬘宝窟卷中末)
 <二>南北朝时的僧官之一。一般仅管某一寺院之事务。如宋孝武帝召沙门道猷入内殿说法,敕为新安寺法主;又敕法瑗为湘宫寺法主(梁高僧传卷七道猷传、卷八法瑗传、佛祖统纪卷三十六)
 <三>法会之主持人。p3341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佛便告曰:

“汝等谛听!善思念之,我当为汝分别其义。”

时,诸比丘受教而听。

[末学解说]

佛陀便告诉诸比丘(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说:

“你等认真来听!好好思维,我来为你等分别其中义理。”

此时,诸比丘接受佛陀教导,认真听。

-- [经文] --

佛言:“云何比丘修习念身?

比丘者,行则知行,住则知住,坐则知坐,卧则知卧,眠则知眠,寤则知寤,眠寤则知眠寤,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末学解说]

佛陀说:“什么是比丘(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修习(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呢?

就是比丘(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者,行(身口意之造作也。又,内心之趣于外境如心行)则能了知行,住(一切行蕴发生以后,未灭以前,刹那相续,辗转存在。为不相应行之一)则能了知住,坐(四威仪之一,即端身正坐的仪表外相)则能了知坐,卧(出家众的睡眠法。四威仪之一。即指右胁而卧,枕右手,舒左手,两足相累,正念思惟的眠卧法)则能了知卧,眠(又称睡眠。心所之名。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即身心昏昧沉重之精神作用)则能了知眠,寤则知寤,眠寤则知眠寤,如是比丘随其身行(身所行善恶之业也),便能了知上如真(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修行精勤,断除心之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后,则能了知上如真,这就是比丘修习念身。

注解:
【比丘】:(术语)Bhiks!u,又名苾刍,煏刍。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其义甚多。以乞士之翻为本义。嘉祥法华义疏一曰:“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故名乞士。世之乞人,但乞衣食,不乞于法,不名比丘。(中略)余怖魔,破恶,净命,如智度论中广说也。”(参见:苾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习】:
梵语 bha^vana^,巴利语同。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或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载,佛教之修行计有:(一)长时修,长时间修行。(二)无间修,不休不止之修行。(三)恭敬修,以虔诚恭敬心修行。(四)无余修,完全不缺之修行。唐代善导大师即以此作为净土宗之修行法则。(杂阿含经卷三、成实论卷十五修定品、俱舍论卷十八、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 p4046FROM:【佛光大辞典】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行】:(术语)身口意之造作也。又,内心之趣于外境如心行。大乘义章三本曰:“内心涉境,说名为行。”俱舍论曰:“行名造作。”大乘义章八曰:“起作名行。”法界次第上之上曰:“造作之心,能趣于果,名为行。”玄义三下曰:“夫行名进趣,非智不进。”【又】从有为法之因缘集起,迁流于三世也。大乘义章二曰:“有为集起,目之为行。”俱舍颂疏一曰:“造作迁流二义名行,据此义边,色等五蕴,俱合名行。”俱舍光记一之余曰:“若于造作,或约迁流余四蕴,亦名为行。”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曰:“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住】:一切行蕴发生以后,未灭以前,刹那相续,辗转存在。为不相应行之一。        《佛学词典》

【坐】:四威仪之一,即端身正坐的仪表外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卧】:出家众的睡眠法。四威仪之一。即指右胁而卧,枕右手,舒左手,两足相累,正念思惟的眠卧法。诸经律于此多所记载,如《摩诃僧只律》卷三十五云(大正22·507a)︰
‘佛言︰从今已后,当如是卧。云何卧?不听饿鬼卧,不听阿修罗卧 ,不听贪欲人卧。若仰向者阿修罗卧,覆地者饿鬼卧,左胁卧者贪欲人卧。(中略)当正思惟业,至中夜乃卧,以右胁着下如师子王卧,累两脚,合口,舌柱上齶,枕右手,舒左手顺身上,不舍念慧思惟起想,不得眠至日出,至后夜当起正坐思惟己业。若夜恶眠不自觉转者无罪,若老病、若右胁有痈疮无罪。比丘卧法应如是。’

《大比丘三千威仪经》卷上云︰卧有五事,即(1)当头首向佛,(2)不得卧视佛,(3)不得双伸两足,(4)不得向壁卧,亦不得伏卧,(5)不得竖两膝、叠两足。又,《十诵律》卷四十五等,记载不得卧于灯明中,且说无病者不得白昼卧。此外,《善见律毗婆沙》卷十五说卧时,应先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无常。其他诸律也说卧时当住正思惟、念六念等。

密教之卧时作法等,则异于上述诸说。如《金刚顶义诀》卷上云(大正39·809a)︰‘若寝息时,想入金刚三昧,谓心寂静如入涅槃,当想自身为五智印相而光焰围绕,然后随意寝息也。’此外,藏密中之‘梦观成就法’(明行道六成就法之一),即为睡眠时之修行法。

至于卧具,梵语作s/ayana^sana(巴saya-na^sana),又译敷具。《南海寄归传》卷二〈衣食所须〉云(大正54·213a)︰‘作褥之法有其两种,或缝之作袋,贮毛在中;或可用丝织成,即是氍毹之类。其褥样阔二肘、长四肘,厚薄随时。自乞乃遮,他施无罪。全不许用,大事严科。’又,依《四分律》卷七所说,僧尼之卧具禁用蚕锦、羊毛。若作新卧具,应使之得耐用六年,若于六年以内故舍旧卧具,制新卧具者,犯舍堕罪。[参考资料] 《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三之四;《桧尾护摩略钞》;《乳味钞》卷十九;《作法集》。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眠】:梵语 middha。又称睡眠。心所之名。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即身心昏昧沉重之精神作用。(成唯识论卷七、大乘义章卷二)p4192  FROM:【佛光大辞典】

【身行】:(术语)身所行善恶之业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

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观分别,屈伸低仰,仪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诸衣钵,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末学解说]

再有,比丘(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修习(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

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观分别,屈伸低仰,仪容庠序,善著僧伽梨(比丘三衣之一。为三衣中之最大者,故称为大衣。以其条数最多,称为杂碎衣。入王宫聚落乞食说法时必服之。故称为入王宫聚落时衣)及诸衣钵(衣指袈裟,钵是出家人用来盛放施主供养食物的应器,二者都是出家人重要的法物,并可作为师承的信证,衣钵的授受即代表著心法的授受),行住坐卧(即四威仪。乃人类生活起居之四种基本动作,引申为日常之生活举止。佛教为诫比丘、比丘尼慎其行状,令勿放逸懈怠,故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以规定行、住、坐、卧之仪则)、眠寤语默皆正知之,如是比丘随其身行(身所行善恶之业也),便能了知上如真(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修行精勤,断除心之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后,则能了知上如真,这就是比丘修习念身。

注解:
【比丘】:(术语)Bhiks!u,又名苾刍,煏刍。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其义甚多。以乞士之翻为本义。嘉祥法华义疏一曰:“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故名乞士。世之乞人,但乞衣食,不乞于法,不名比丘。(中略)余怖魔,破恶,净命,如智度论中广说也。”(参见:苾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习】:
梵语 bha^vana^,巴利语同。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或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载,佛教之修行计有:(一)长时修,长时间修行。(二)无间修,不休不止之修行。(三)恭敬修,以虔诚恭敬心修行。(四)无余修,完全不缺之修行。唐代善导大师即以此作为净土宗之修行法则。(杂阿含经卷三、成实论卷十五修定品、俱舍论卷十八、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 p4046FROM:【佛光大辞典】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僧伽梨】:(衣服)Sam%gha%ti,比丘三衣之一。新称僧伽胝,僧伽致,僧伽鸱,僧伽知。译曰重或合。以割截而更合重之故也。义净译为复衣。其义译有种种之名。为三衣中之最大者,故称为大衣。以其条数最多,称为杂碎衣。入王宫聚落乞食说法时必服之。故称为入王宫聚落时衣。有三品之不同。九条十一条十三条,二长一短,为下品。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三长一短,为中品。二十一条二十三条二十五条,四长一短,为上品。西域记二曰:“僧伽胝,旧曰僧伽梨,讹也。”玄应音义十四曰:“僧伽梨,此音讹也,应云僧伽致,或云僧伽胝。译云合,或云重,谓割之合成,又重作也。此一衣必割截成,余二衣或割不割。若法密部、说诸有部等多则不割。若圣辨部、大众部等则割截之。若不割者直安帖角及以[巾*句]纽而已。”寄归传二曰:“僧伽胝,译为复衣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衣钵】:衣指袈裟,钵是出家人用来盛放施主供养食物的应器,二者都是出家人重要的法物,并可作为师承的信证,衣钵的授受即代表著心法的授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行住坐卧】:即四威仪。乃人类生活起居之四种基本动作,引申为日常之生活举止。佛教为诫比丘、比丘尼慎其行状,令勿放逸懈怠,故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以规定行、住、坐、卧之仪则。((参见:四威仪)1728)p2554 FROM:【佛光大辞典】

【身行】:(术语)身所行善恶之业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内容,可以获知:

什么是比丘修习念身呢?

1.“行则知行,住则知住,坐则知坐,卧则知卧,眠则知眠,寤则知寤,眠寤则知眠寤,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2.“正知出入,善观分别,屈伸低仰,仪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诸衣钵,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末学以自己次第思维上述这两点,是要树立正确的知见,即正见
比如:“行则知行,住则知住,坐则知坐,卧则知卧,眠则知眠,寤则知寤,眠寤则知眠寤”,“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关于[正见]的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正见?
正(知)见:就是正确的知见和观念见解。什么才是正确知见呢?什么不是正知见呢?
依照不同修行阶段的不同修行次第(层次)来说,就是能从恶(道)转善(道),由凡入圣,最后能真正解脱六道轮回的才称为「正知见」
所以,如果是外道修行和外道观念,不能究竟解脱,那就不是正知见,更不用说一般凡夫俗见和世俗见解了
当然,违反世俗人间法律的也都算是错误知见和行为,因为人属于三善道之一,违犯人间法律基本就是堕入三恶道的果报
又例如:不认为十恶业是恶的观念,或喜好十种恶业,这些也是错误的知见,都不是正知见
例如认为杀生吃肉无关紧要,这就不是正知见,或认为没有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这也不是正知见,
或认为没有佛菩萨,或认为不需要修行,或认为学佛是迷信,这些观念也都不是正知见
——认识「八正道」和「正确的职业」

二、如何修行正见?
云何[正见]。
若见出世不起[我见][众生][寿命][养育][士夫][断见][常见][有见][无见]。
亦复不起[善]与[不善][无记]等见。乃至不起生死涅槃二相之见。是名[正见]。
——[行菩萨道]如何修行[八正道]? ~ 大方等大集经
菩萨摩诃萨得正见安住正见。为断一切见故行道。为断一切诸见故安住于道。乃至断涅槃见佛见。
何以故。
持世。一切诸见皆名为邪。乃至涅槃见佛见。破坏一切贪着诸见故。名为[正见]。
又无诸见无取诸见。不念不贪着不缘不行不分别一切诸见。是名[正见]。

以是[正见]为见何等。见一切世间虚妄颠倒为诸见所缚。如是见时。名为[安住断一切见]。于是正见亦不念不见不贪着分别乃至涅槃见佛见。为不起一切见故行。

云何名为[正见]。
一切法寂灭。念相不生不灭同于涅槃。如是亦不念不分别是一切法。不念不分别不现在前。不正不邪不取不舍。是名[出世间正见]。

何故名为[出世间正见]。
是人不得世间。不得出世间。度世间已无所分别。是故名为[出世间正见]。

[正见]者如知见世间。出世间亦如是。是人不复分别是[世间]是[出世间]。断诸忆想分别。名为[出世间正见]。
是人不见邪不见正断一切心所念。名为[正见]。

又[正见]者。于诸法中更无差别。是故说名[正见]。
又[正见]者。如实知诸邪见义。
又[正见]者。观诸邪见即是平等。
是名[菩萨摩诃萨安住正见]。——如何行大乘菩萨八正道 ~ 持世经

三、要树立正见
学习正确的知见和观念,随时保持正观
这样就能改善自己的身心情况,甚至改变家庭和社会以及一切众生
——错误观念的负面影响与正观的重要性
「世论」并不符合「圆满的佛知见」
佛弟子应该自己深入经藏和实修,才能真正明白,才能契入佛道
——辨正:「世论」与「佛知见」
如果我们修行了,就应该把这些观念导正才行,可别让自己和众生又堕入错误的观念.
纵使自己无法分辨,那也应该降低世俗杂染,多深入经藏,
这样才能逐渐以佛法正见取代凡夫俗见
——世俗的颠倒知见和观念,容易在不知不觉中使人沉沦和堕落
学佛就是转变知见,用佛法的知见来转换原本的错误知见
这样就能逐渐放下执着,就能迈向解脱之路——如何放下欲望和仇恨?如何解脱非人干扰?~转念,正观,解脱
当下具备正确的知见观念,并且随时保持正观,让身心清净光明,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如果修行人或佛弟子当下不能正观,而随着世俗团团转,那要如何解脱呢——随时正观清净光明,当下身心自在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140#
 楼主| 发表于 2024-4-28 19:28: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4-29 10:35 编辑

学习光明心&光明想

====================================

(二)《中阿含经卷第二十 长寿王品念身经第十》(用时 3 小时 以上

-- [经文] --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

比丘者,生恶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断灭止。犹木工师、木工弟子,彼持墨绳,用絣于木,则以利斧斫治令直;

如是比丘生恶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断灭止,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末学解说]

再有,比丘(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修习(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

比丘者,生起恶念、不善念,以善法(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浅深虽异,而皆为顺理益己之法,故谓之善法)念来对治断除消灭停止。犹如木工师傅、木工弟子,拿着墨绳,捆住木头,以利斧修整令其直;

像这样比丘生起恶念、不善念,以善法(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浅深虽异,而皆为顺理益己之法,故谓之善法)念来对治断除消灭停止,如是比丘随其(身所行善恶之业也),便能了知上如真(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修行精勤,断除心之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后,则能了知上如真,这就是比丘修习念身。

注解:
【比丘】:(术语)Bhiks!u,又名苾刍,煏刍。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其义甚多。以乞士之翻为本义。嘉祥法华义疏一曰:“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故名乞士。世之乞人,但乞衣食,不乞于法,不名比丘。(中略)余怖魔,破恶,净命,如智度论中广说也。”(参见:苾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习】:
梵语 bha^vana^,巴利语同。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或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载,佛教之修行计有:(一)长时修,长时间修行。(二)无间修,不休不止之修行。(三)恭敬修,以虔诚恭敬心修行。(四)无余修,完全不缺之修行。唐代善导大师即以此作为净土宗之修行法则。(杂阿含经卷三、成实论卷十五修定品、俱舍论卷十八、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 p4046FROM:【佛光大辞典】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善法】:(术语)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浅深虽异,而皆为顺理益己之法,故谓之善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身行】:(术语)身所行善恶之业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

比丘者,齿齿相著,舌逼上腭,以心治心,治断灭止。犹二力士捉一羸人,处处旋捉,自在打锻;

如是比丘齿齿相著,舌逼上腭,以心治心,治断灭止,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末学解说]

再有,比丘(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修习(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

比丘者,齿齿相扣,舌逼上腭,以心来对治心,治断灭止。犹如二个力士捉拿一名弱力之人,处处旋捉,自在打锻;

像这样比丘齿齿相扣,舌逼上腭,以心治心,治断灭止,如是比丘随其(身所行善恶之业也),便能了知上如真(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修行精勤,断除心之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后,则能了知上如真,这就是比丘修习念身。

注解:
【比丘】:(术语)Bhiks!u,又名苾刍,煏刍。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其义甚多。以乞士之翻为本义。嘉祥法华义疏一曰:“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故名乞士。世之乞人,但乞衣食,不乞于法,不名比丘。(中略)余怖魔,破恶,净命,如智度论中广说也。”(参见:苾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习】:
梵语 bha^vana^,巴利语同。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或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载,佛教之修行计有:(一)长时修,长时间修行。(二)无间修,不休不止之修行。(三)恭敬修,以虔诚恭敬心修行。(四)无余修,完全不缺之修行。唐代善导大师即以此作为净土宗之修行法则。(杂阿含经卷三、成实论卷十五修定品、俱舍论卷十八、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 p4046FROM:【佛光大辞典】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身行】:(术语)身所行善恶之业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

比丘者,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入息长即知入息长,出息长即出息长,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

学一切身息入,学一切身息出,学止身行息入,学止口行息出,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末学解说]

再有,比丘(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修习(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

比丘者,念入息立即便知念入息,念出息立即便知念出息,入息长立即便知入息长,出息长立即便知出息长,入息短立即便知入息短,出息短立即便知出息短;

学习一切身息入,学习一切身息出,学习止身而行息入,学习止口而行息出,如是比丘随其(身所行善恶之业也),便能了知上如真(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修行精勤,断除心之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后,则能了知上如真,这就是比丘修习念身。

注解:
【比丘】:(术语)Bhiks!u,又名苾刍,煏刍。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其义甚多。以乞士之翻为本义。嘉祥法华义疏一曰:“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故名乞士。世之乞人,但乞衣食,不乞于法,不名比丘。(中略)余怖魔,破恶,净命,如智度论中广说也。”(参见:苾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习】:
梵语 bha^vana^,巴利语同。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或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载,佛教之修行计有:(一)长时修,长时间修行。(二)无间修,不休不止之修行。(三)恭敬修,以虔诚恭敬心修行。(四)无余修,完全不缺之修行。唐代善导大师即以此作为净土宗之修行法则。(杂阿含经卷三、成实论卷十五修定品、俱舍论卷十八、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 p4046FROM:【佛光大辞典】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身行】:(术语)身所行善恶之业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

比丘者,离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离生喜乐无处不遍。犹工浴人器盛澡豆,水和成抟,水渍润泽,普遍充满无处不周;

如是比丘离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离生喜乐无处不遍,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末学解说]

再有,比丘(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修习(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

比丘者,离生喜乐(为三界九地之一。即色界之初禅天。盖三界共分九地,即欲界一地,色界与无色界各四地;故色界之初禅天即为九地中之第二地。于初禅天,已远离欲界之欲、恶不善法,而生喜乐,故称离生喜乐地),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离生喜乐无处不遍。犹如工浴人器盛澡豆(洗涤身体、衣服等污秽所用之豆粉。为比丘十八物之一。系由大豆、小豆、摩沙豆、豌豆、迦提婆罗草、梨频陀子等磨粉而成),水和成团,水渍润泽,普遍充满无处不周;

像这样比丘离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离生喜乐无处不遍,如是比丘随其(身所行善恶之业也),便能了知上如真(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修行精勤,断除心之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后,则能了知上如真,这就是比丘修习念身。

注解:
【比丘】:(术语)Bhiks!u,又名苾刍,煏刍。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其义甚多。以乞士之翻为本义。嘉祥法华义疏一曰:“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故名乞士。世之乞人,但乞衣食,不乞于法,不名比丘。(中略)余怖魔,破恶,净命,如智度论中广说也。”(参见:苾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习】:
梵语 bha^vana^,巴利语同。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或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载,佛教之修行计有:(一)长时修,长时间修行。(二)无间修,不休不止之修行。(三)恭敬修,以虔诚恭敬心修行。(四)无余修,完全不缺之修行。唐代善导大师即以此作为净土宗之修行法则。(杂阿含经卷三、成实论卷十五修定品、俱舍论卷十八、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 p4046FROM:【佛光大辞典】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离生喜乐地】:为三界九地之一。即色界之初禅天。盖三界共分九地,即欲界一地,色界与无色界各四地;故色界之初禅天即为九地中之第二地。于初禅天,已远离欲界之欲、恶不善法,而生喜乐,故称离生喜乐地。杂阿含经卷十七(大二·一二三上):“谓比丘离欲、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集异门论卷五、俱舍论卷十二、俱舍颂疏卷十)((参见:九地)132)p6713 FROM:【佛光大辞典】

【澡豆】:洗涤身体、衣服等污秽所用之豆粉。为比丘十八物之一。系由大豆、小豆、摩沙豆、豌豆、迦提婆罗草、梨频陀子等磨粉而成。故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食罢去秽条称之为“豆屑”,并谓将此豆屑与土干、牛粪混合,则称三屑净揩。比丘于斋食之后,以澡豆净手,方可执取经卷。据大威德请问经载,若不以澡豆净手而执经卷、香炉等物,死后将堕于不净地狱。又依十诵律卷三十九所说,澡豆系贮放于木桶中。(苏悉地羯啰经卷下、五分律卷二十六、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十、十诵律卷三十八、四分律卷三十三、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三)p6255  FROM:【佛光大辞典】


【身行】:(术语)身所行善恶之业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

比丘者,定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定生喜乐无处不遍。

犹如山泉,极净澄清,充满盈流,四方水来,无缘得入,即彼泉底,水自涌出,盈流于外,渍山润泽,普遍充满无处不周;

如是比丘定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定生喜乐无处不遍,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末学解说]

再有,比丘(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修习(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

比丘者,定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定生喜乐无处不遍。

犹如山泉,极净澄清,充满盈流,四方水来,无缘得入,即彼泉底,水自涌出,盈流于外,渍山润泽,普遍充满无处不周;

像这样比丘定生喜乐(谓前喜乐,因定依定,定所建立。由定势力,起等起,生等生,趣入出现;故说此名定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定生喜乐无处不遍,如是比丘随其(身所行善恶之业也),便能了知上如真(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修行精勤,断除心之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后,则能了知上如真,这就是比丘修习念身。

注解:
【比丘】:(术语)Bhiks!u,又名苾刍,煏刍。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其义甚多。以乞士之翻为本义。嘉祥法华义疏一曰:“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故名乞士。世之乞人,但乞衣食,不乞于法,不名比丘。(中略)余怖魔,破恶,净命,如智度论中广说也。”(参见:苾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习】:
梵语 bha^vana^,巴利语同。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或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载,佛教之修行计有:(一)长时修,长时间修行。(二)无间修,不休不止之修行。(三)恭敬修,以虔诚恭敬心修行。(四)无余修,完全不缺之修行。唐代善导大师即以此作为净土宗之修行法则。(杂阿含经卷三、成实论卷十五修定品、俱舍论卷十八、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 p4046FROM:【佛光大辞典】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定生喜乐】:瑜伽三十三卷十页云:所言定者,谓已获得加行究竟作意故。所言生者,由此为因,由此为缘,无间所生;故名定生。言喜乐者,谓已获得所希求义,又于喜中未见过失,有欣有喜。一切寻伺,初静虑地诸烦恼品所有粗重,皆远离故;能对治彼广大轻安身心调柔有堪能乐,所随逐故;名有喜乐。
  二解 法蕴足论六卷四页云:定生喜乐者:云何定?谓寻伺寂静者,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乱摄止等持心一境性,总名为定。云何喜?谓寻伺寂静者,心欣极欣广说乃至欢喜欢喜性,总名为喜。云何乐?谓寻伺寂静者,已断身重性心重性,广说乃至身调柔性心调柔性,总名为乐。云何定生喜乐,谓前喜乐,因定依定,定所建立。由定势力,起等起,生等生,趣入出现;故说此名定生喜乐。
  三解 大毗婆沙论八十卷十八页云:定生者:问:初静虑,亦有定;何故唯说第二静虑,名定生耶?答:第二静虑,等持增盛,胜妙清净,过初静虑;是故偏说。复次第二静虑,定所引发,定所长养,初静虑后现在前故;名为定生。非如初静虑,非定所引发,非定所长养,欲界心后现在前故;不名定生。复次初静虑心,有定,不定;有内门转,有外门转;有缘内事,有缘外事。第二静虑,心多在定,多唯内门转,唯缘内事;故名定生,复次第二静虑,灭语言本。语言本者:谓寻与伺。如契经说:要寻伺已,能发语言。非不寻伺。第二静虑,寻伺已灭,无语言本;故说定生。复次第二静虑,名圣默然;故名定生。如契经说:佛告目连,汝等勿轻第二静虑。此是圣者默然法故。由如是等种种因缘,定生唯在第二静虑。喜乐者:喜、谓喜根。乐、谓轻安乐。复次喜,受蕴摄。乐,行蕴摄。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身行】:(术语)身所行善恶之业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

比丘者,无喜生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无喜生乐无处不遍。

犹青莲华,红、赤、白莲,水生水长,在于水底,根茎华叶,悉渍润泽,普遍充满无处不周;

如是比丘无喜生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无喜生乐无处不遍,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末学解说]

再有,比丘(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修习(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

比丘者,无喜生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无喜生乐无处不遍。

犹如青莲华,红、赤、白莲,水生水长,在于水底,根茎华叶,悉渍润泽,普遍充满无处不周;

像这样比丘无喜生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无喜生乐无处不遍,如是比丘随其(身所行善恶之业也),便能了知上如真(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修行精勤,断除心之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后,则能了知上如真,这就是比丘修习念身。

注解:
【比丘】:(术语)Bhiks!u,又名苾刍,煏刍。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其义甚多。以乞士之翻为本义。嘉祥法华义疏一曰:“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故名乞士。世之乞人,但乞衣食,不乞于法,不名比丘。(中略)余怖魔,破恶,净命,如智度论中广说也。”(参见:苾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习】:
梵语 bha^vana^,巴利语同。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或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载,佛教之修行计有:(一)长时修,长时间修行。(二)无间修,不休不止之修行。(三)恭敬修,以虔诚恭敬心修行。(四)无余修,完全不缺之修行。唐代善导大师即以此作为净土宗之修行法则。(杂阿含经卷三、成实论卷十五修定品、俱舍论卷十八、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 p4046FROM:【佛光大辞典】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身行】:(术语)身所行善恶之业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

比丘者,于此身中,以清净心意解遍满成就游,于此身中,以清净心无处不遍。

犹有一人,被七肘衣或八肘衣,从头至足,于此身体无处不覆;

如是比丘于此身中,以清净心意解遍满成就游,于此身中,以清净心无处不遍,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末学解说]

再有,比丘(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修习(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

比丘者,于此身中,以清净心(指无疑净信之心、远离烦恼之无垢心、自性清净之心)意解(谓依意识而了解也)遍满成就游,于此身中,以清净心无处不遍。

犹如有一人,身披七肘衣或八肘衣,从头至足,于此身体没有不覆盖的;

像这样比丘于此身中,以清净心(指无疑净信之心、远离烦恼之无垢心、自性清净之心)意解(谓依意识而了解也)遍满成就游,于此身中,以清净心无处不遍,如是比丘随其(身所行善恶之业也),便能了知上如真(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修行精勤,断除心之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后,则能了知上如真,这就是比丘修习念身。

注解:
【比丘】:(术语)Bhiks!u,又名苾刍,煏刍。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其义甚多。以乞士之翻为本义。嘉祥法华义疏一曰:“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故名乞士。世之乞人,但乞衣食,不乞于法,不名比丘。(中略)余怖魔,破恶,净命,如智度论中广说也。”(参见:苾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习】:
梵语 bha^vana^,巴利语同。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或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载,佛教之修行计有:(一)长时修,长时间修行。(二)无间修,不休不止之修行。(三)恭敬修,以虔诚恭敬心修行。(四)无余修,完全不缺之修行。唐代善导大师即以此作为净土宗之修行法则。(杂阿含经卷三、成实论卷十五修定品、俱舍论卷十八、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 p4046FROM:【佛光大辞典】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意解】:(术语)谓依意识而了解也。八十华严十四曰:“观其意解与同事。”深密经一曰:“唯除种种意解,别异意解,变异意解。”行事钞上曰:“意解不同,心相各别。”资持记上四之一曰:“意解即所见也。”【又】意之解脱也。维摩经佛国品曰:“漏尽意解。”又注曰:“漏尽,九十八结漏既尽,故意得解脱,成阿罗汉也。”同慧远疏一曰:“内除爱染,名为漏尽;得无学智,名为意解。”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清净心】:指无疑净信之心、远离烦恼之无垢心、自性清净之心。又金刚经(大八·七四九下):“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即指无执著之心。(中阿含经卷四十一、胜鬘宝窟卷上本)p4668  FROM:【佛光大辞典】

【身行】:(术语)身所行善恶之业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

比丘者,念光明想,善受善持,善意所念,如前后亦然,如后前亦然,如昼夜亦然,如夜昼亦然,如下上亦然,如上下亦然;

如是不颠倒,心无有缠,修光明心,心终不为暗之所覆,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末学解说]

再有,比丘(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修习(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

比丘者,念光明想,善受善持,善意所念,如前后亦然,如后前亦然,如昼夜亦然,如夜昼亦然,如下上亦然,如上下亦然;

像这样不颠倒,心无有缠,修光明心,心终不为暗之所覆,如是比丘随其(身所行善恶之业也),便能了知上如真(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修行精勤,断除心之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后,则能了知上如真,这就是比丘修习念身。

注解:
【比丘】:(术语)Bhiks!u,又名苾刍,煏刍。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其义甚多。以乞士之翻为本义。嘉祥法华义疏一曰:“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故名乞士。世之乞人,但乞衣食,不乞于法,不名比丘。(中略)余怖魔,破恶,净命,如智度论中广说也。”(参见:苾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习】:
梵语 bha^vana^,巴利语同。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或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载,佛教之修行计有:(一)长时修,长时间修行。(二)无间修,不休不止之修行。(三)恭敬修,以虔诚恭敬心修行。(四)无余修,完全不缺之修行。唐代善导大师即以此作为净土宗之修行法则。(杂阿含经卷三、成实论卷十五修定品、俱舍论卷十八、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 p4046FROM:【佛光大辞典】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身行】:(术语)身所行善恶之业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

比丘者,观相善受善持,善意所念。犹如有人,坐观卧人,卧观坐人;

如是比丘观相善受善持,善意所念,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末学解说]

再有,比丘(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修习(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

比丘者,观相(谓闻思修慧所思惟诸法相)善受善持,善意所念。犹如有人,坐观卧人,卧观坐人;

像这样比丘观相善受善持,善意所念,如是比丘随其(身所行善恶之业也),便能了知上如真(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修行精勤,断除心之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后,则能了知上如真,这就是比丘修习念身。

注解:
【比丘】:(术语)Bhiks!u,又名苾刍,煏刍。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其义甚多。以乞士之翻为本义。嘉祥法华义疏一曰:“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故名乞士。世之乞人,但乞衣食,不乞于法,不名比丘。(中略)余怖魔,破恶,净命,如智度论中广说也。”(参见:苾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习】:
梵语 bha^vana^,巴利语同。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或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载,佛教之修行计有:(一)长时修,长时间修行。(二)无间修,不休不止之修行。(三)恭敬修,以虔诚恭敬心修行。(四)无余修,完全不缺之修行。唐代善导大师即以此作为净土宗之修行法则。(杂阿含经卷三、成实论卷十五修定品、俱舍论卷十八、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 p4046FROM:【佛光大辞典】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观相】:瑜伽十一卷二十二页云:云何观相?谓闻思修慧所思惟诸法相。二解  瑜伽三十一卷八页云:云何观相?谓有二种。一、所缘相,二、因缘相。所缘相者:谓毗钵舍那品所知事同分影像。由此所缘,令慧观察。因缘相者:谓依毗钵舍那所熏习心,为令后时毗钵舍那、皆清净故;修习内心奢摩他定所有加行。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身行】:(术语)身所行善恶之业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

比丘者,此身随住,随其好恶,从头至足,观见种种不净充满,谓此身中有发、毛、爪、齿、粗细薄肤、皮、肉、筋、骨、心、肾、肝、肺、大肠、小肠、脾、胃、抟粪、脑及脑根、泪、汗、涕、唾、脓、血、肪、髄、涎、痰、小便。

犹以器盛若干种子,有目之士,悉见分明,谓稻、粟种、大麦、小麦、大小麻豆、菘菁芥子;

如是比丘此身随住,随其好恶,从头至足,观见种种不净充满,谓此身中有发、毛、爪、齿、粗细薄肤、皮、肉、筋、骨、心、肾、肝、肺、大肠、小肠、脾、胃、抟粪、脑及脑根、泪、汗、涕、唾、脓、血、肪、髄、涎、痰、小便,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内容超过回帖长度。不得不中截一块)

[末学解说]

再有,比丘(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修习(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

比丘者,此身随住,随其好恶,从头至足,观见种种不净(污秽、鄙陋、丑恶、过罪等之总称。五停心观中,有观自身、他身不净之观法,称为不净观)充满,就是此身中有发、毛、爪、齿、粗细薄肤、皮、肉、筋、骨、心、肾、肝、肺、大肠、小肠、脾、胃、抟粪、脑及脑根、泪、汗、涕、唾、脓、血、肪、髄、涎、痰、小便。

犹如以器盛若干种子,有目之士,能够很清晰的看见分辨,哪些是稻、粟种、大麦、小麦、大小麻豆、菘菁芥子;

像这样比丘此身随住,随其好恶,从头至足,观见种种不净充满,谓此身中有发、毛、爪、齿、粗细薄肤、皮、肉、筋、骨、心、肾、肝、肺、大肠、小肠、脾、胃、抟粪、脑及脑根、泪、汗、涕、唾、脓、血、肪、髄、涎、痰、小便,如是比丘随其(身所行善恶之业也),便能了知上如真(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修行精勤,断除心之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后,则能了知上如真,这就是比丘修习念身。
          
注解:
【比丘】:(术语)Bhiks!u,又名苾刍,煏刍。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其义甚多。以乞士之翻为本义。嘉祥法华义疏一曰:“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故名乞士。世之乞人,但乞衣食,不乞于法,不名比丘。(中略)余怖魔,破恶,净命,如智度论中广说也。”(参见:苾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习】:
梵语 bha^vana^,巴利语同。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或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载,佛教之修行计有:(一)长时修,长时间修行。(二)无间修,不休不止之修行。(三)恭敬修,以虔诚恭敬心修行。(四)无余修,完全不缺之修行。唐代善导大师即以此作为净土宗之修行法则。(杂阿含经卷三、成实论卷十五修定品、俱舍论卷十八、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 p4046FROM:【佛光大辞典】

【念身】:谓此身头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从何处来?为谁所造?于此终后,当生何处?了知因缘假合,毕竟不实。即须昼夜精进,修习净行,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不净】:污秽、鄙陋、丑恶、过罪等之总称。五停心观中,有观自身、他身不净之观法,称为不净观。((参见:七种不净)114)p991FROM:【佛光大辞典】

【身行】:(术语)身所行善恶之业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内容,可以获知:

佛陀继续解说,什么是比丘修习念身呢?

1.“如是比丘生恶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断灭止...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2."如是比丘齿齿相著,舌逼上腭,以心治心,治断灭止...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3."比丘者,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入息长即知入息长,出息长即出息长,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学一切身息入,学一切身息出,学止身行息入,学止口行息出...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4."如是比丘离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离生喜乐无处不遍...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5."如是比丘定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定生喜乐无处不遍...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6."如是比丘无喜生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无喜生乐无处不遍...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7."如是比丘于此身中,以清净心意解遍满成就游,于此身中,以清净心无处不遍...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8."如是不颠倒,心无有缠,修光明心,心终不为暗之所覆...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9."如是比丘观相善受善持,善意所念...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10."如是比丘此身随住,随其好恶,从头至足,观见种种不净充满,谓此身中有发、毛、爪、齿、粗细薄肤、皮、肉、筋、骨、心、肾、肝、肺、大肠、小肠、脾、胃、抟粪、脑及脑根、泪、汗、涕、唾、脓、血、肪、髄、涎、痰、小便...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以上都是比丘修习念身的不同方法,分别有各自的角度、途径、方式......
可由善法,由心,由出入息,由离生喜乐、定生喜乐、无生喜乐,清净心,光明心,观相、观见不净来修习
众生可依据自身的根器、次第、因缘等来进行选择
比如,观相、观见不净,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就是一种由观照进行修习方法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关于[观照法]的相关内容

一、小乘的观照法
关于小乘的观照法,大家只要深入经藏就会知道不外如下

例如:苦观,不净观,白骨观,无常观,无我观,空观,观五阴虚妄...

之前讲过,小乘的观法都建立在苦和负面思维上
因为种种苦难,所以才求解脱之法

所以就有苦观,观照诸苦,以此厌离世间,以此明白世间不实,以求解脱

观自身不净,以断除对自我的贪着,观世间不净,以断除对世间和情欲的追逐

观白骨(这中间有好几个细部过程,请参阅瑜伽师地论),以断除对男欢女爱的迷恋

观世间无常,以断除对世间的执着

观诸法无我,观空(身空,世间空,一切空),以破除身心障碍

这一切都以自己为出发点,断除一切障碍自己的诱惑

所以小乘法以戒律为首重,以断除一切杂染,成就自身解脱为目的
——大乘小乘的法缘原理~[小乘观不净无常苦,大乘观光明圆满乐]

二、大乘的观照法
观四无量心~慈悲喜舍,观佛像佛相,观佛菩萨光明,观佛国净土,观法界光明,观一切众生光明圆满,观光明不二实相,观常乐我净
(可参阅[观无量寿佛经],[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观普贤行法经],[大般涅槃经],[华严经]...)
一切都在启发众生的发心,一切都在引导众生契入光明圆满的共鸣
因为大乘不可思议,难懂难信,所以大乘以信为首要,以发心发愿为首要,直接以宽广清净的心量契入光明实相,以自利利他为目的
——大乘小乘的法缘原理~[小乘观不净无常苦,大乘观光明圆满乐]

三、种种观照法

1.毘婆舍那
「毘婆舍那」就是「观」
透过「奢摩他」修止而得身心轻安,然后在内观「三摩地」定中,正思维种种心念影像,观察甚深义解,舍离凡夫心念和贪着的表相,
在「三摩地」定中万相所明白的义理中,能正思维且最细思维和正分别择取,并且最广泛思维和观察觉察心念忍乐慧见观的种种细微道理
例如:「生忍」「法忍」「无生法忍」三忍,世俗欲乐或法乐,世俗慧或解脱慧和佛慧,世俗见和佛法各种知见,以及种种观照法门
能做到这样,叫作菩萨行者能善修「毘钵舍那」观照
——「奢摩他」和「毘婆舍那」
如果我们能正观这个当下(这就是[止][观]的[观]),深入止观的功夫(就是深入当下寂静和觉照的功夫)——[止观初探]正视心识作用,由观照心念探讨"楞严经: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多修习「毘婆舍那」观行资粮的人,就是在加行的时候常喜欢读诵经论,用心思维三藏典籍,
对于一切法的个别相貌或共有相貌,反覆不断的观察。若以此法超越凡俗而入圣道,则称为「毘婆舍那」行者
——「奢摩他」和「毘婆舍那」

2.三摩钵提
三摩钵提,就是观想忆念,就是观出形象,
只要静坐念佛拜佛持咒诵经中,有加入观想忆念佛菩萨形象和佛国净土都算在内
佛经中很多讲三昧的经典其实都是三摩钵提,观无量寿经也是,
初修就是观想忆念,成就后就是神通幻化利益众生
所以三摩钵提是幻化诸有的法门, 也就是神通法门
——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毗婆奢那

3.三种大乘净观
[圆觉经]所教导的三种大乘净观成佛法门
[奢摩他](这就是止静),[三摩钵提](这就是观想),[禅那](这就是觉义,不二)
这全部都是转念的法门,透过三种不同方式,达到转化或破除妄念的目的

第一种,就是置心一处(取静),(这只是最初浅的奢摩他,其实甚深的奢摩他如同禅那)
例如,持名念佛,或观鼻(不做生灭义理观照,只是置心一处,不做观想)
初学者一开始可能需要安静的地方(通俗一般来说就是安静的地方打坐),
比较熟悉后,地方吵不吵闹是没差别的(随处一刹那的时间都能运用,不限定要坐)

再者,就是透过观想忆想,转妄心为清净心,讲白一点就是幻想,这也是神通法
例如,观无量寿经中的观想法,或者慈心三昧的修法,或者所谓光明定,
又或者诵经随闻入观(观想置身法会现场)
初学者一开始可能需要闭起眼睛,又或者先观像来加强印象,熟练后张开眼睛也没问题
场地姿势也没有限制,随处都行

另外,就是思维觉观义理,破除世俗虚妄(两边对立虚妄)
这是指观照佛经上讲的种种不同次第法义,观照生灭空有对立两边,以破除妄心
例如,最初浅的就是观照呼吸数息生灭两边不着,
甚深的义理例如,甚深四谛,甚深十二缘起,不二法,第一义谛,
又或者随文入观,思维[心经][般若经]等经的法义
初学者可取佛经上的一四句偈,随时观照日常生活中心态执着的对立两边
这没有场地时间任何一切限制,基本上就是张开眼觉观,开放式的状态下保持觉性


所以这些基本上都要熟悉佛经内容,才能正确且随时的练习观想或觉照实义
因此,熟读佛经,深入经藏是相当重要的,这样对于法门和义理才能融会贯通

以上透过这些净观的方法来达到禅定的状态,
这时候妄心消除,佛性的圆满功德就会逐渐显露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因为佛心显露,所以当下业障逐渐清净
所以就能让身心转为清净,原本身心的业障痛苦就会逐渐消失
所以常保持清净心就能让自己身心状态保持健康

讲了这么多,让我们用上面的案例来稍微说明一下
例如,
生气的时候,佛陀教导我们觉察没有来者与受者,
这属于义理的觉察,这样就能破除生气的妄心,
当然方法不只一种,上述三种类别的种种方法都可以
例如,念佛也行,光明定也行...

对于冷热问题可以修学[光明定],或者[观照生灭]破除冷热,也可以[置心一处修习止静]

蚊子叮咬(痒)的时候可以修学[慈心三昧],[光明定]也行

肚子饿的时候可以采用[奢摩他]的方式让烦恼[止静],
这时候烦恼业障就会止息,就不会感到饥饿

男女欲望来的时候,急忙烦躁的时候,担心害怕的时候,口欲来的时候,购物欲来的时候,
修止静或观想都行或者思维生灭虚幻

意见冲突的时候,修慈悲观或觉照生灭虚幻法义

生病的时候,太亮太吵睡不着的时候,想睡觉的时候,闻到臭味的时候,闻到美食的时候
这些念佛持咒或光明定或觉照生灭虚幻法义都行

看到美女俊男的时候,被毁谤或称赞的时候,为钱愁苦烦恼的时候,
遇到灾难的时候,为了婚姻生子苦恼的时候,
这些可以思维观照佛经讲的六道轮回法界真相的法义

昏沉的时候,修[光明定]或者[慈心三昧],浮躁的时候,修[止静]

被鬼神非人干扰的时候,这应该[观照实义]或者[慈悲观][慈心三昧]或者[光明定]都行

拥有神通的时候,享受轻安快乐的时候,自以为实证的时候
这些应该[观照实相义],以破除贪着

以上这些状态只要多练习,就会由浅入深,
觉观的能力就会逐渐变好,不容易堕入迷惑执着之中
日常生活就能逐渐随时保持在(或近于)禅定觉照的状态

基本上原理和行法就是如此,
至于佛弟子自己的领会和运用有多深
这就要看个人因缘根器和业障深浅影响的不同了
——[分析解说]禅定觉观的实修练习

4.禅观
禅观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这需要按照[根器]和[次第]来逐渐提升,才不会有错误
一般人需要透过一些初学方便,
1.让观照的时候生理呈现正确的状态
2.让观照更有效率
然后逐渐的增上禅观次第

禅观是会影响生理状态的
您的状况是因为您的心境没有达到您所观照义理的次第
而且生理状态没有适当的禅观次第引导
所以潜意识的用了错误的生理运作
您在思维义理的时候,心境没有达到那个层次
而惯性的生理错误的过于集中在脑部运作,所以才会气冲脑
所以心念是很重要的

您的问题有两个方式可以改善
1.先调整心境,
至高的禅是以心为主,而不是思维,思维是还在不明白的次第
您因为侧重思维义理,所以才会气冲脑,
所以真正的禅不是坐出来的也不是想出来的
真正的禅在于佛心,清净心,慈悲心,光明心
在于佛性

2.运用[方便次第]调整[生理次第],
您思维义理现观“一切法无自性”的时候应该要放下自我,放轻松
深吸一口气,然后缓慢的往下吐气,藉由往下吐气的时候放下身心
让身心状态放松,
其实这种方法很多,例如慈心三昧观照法界光明,而不要集中在自己身上
这就是要舍掉自己,让自己和法界融合,
这样的心量和观照就不会因为侧重自己而生理产生问题

所以佛经上的三昧观照都是有原理和次第的
为什么要回向法界,为什么要发广大心,这都是有心理和生理的意义和影响的
——[案例说明]禅观实修的案例解说

5.心法观照
想要去除尘染妄想,只要透过不断的练习心法,逐渐用正念取代妄念
随时用心法观照各种次第的佛心,而取代凡夫妄心,这样就能逐渐显露真心佛性


所以,这边讲出了~佛法最重要法门就是心法,就是正观,正确的心法观照
必须要依照个人次第情况,随时练习不同次第的心法观照,
这样才能逐渐消除妄想,显露真心

其实这种做[佛心观照]的佛法是非常科学的
以现代的名词来说就是[冥想],这已经运用在许多专业领域的教学课程当中

例如,登山者的训练,他们不可能每次都上高山训练,必须在平地就做好训练
其中很重要的训练课程就是[冥想],必须[冥想]自己在高山上,然后抵御各种恶劣的情况
又例如登入月球的太空人,或者飞行驾驶人员也都要做一定的[冥想]课程,
以帮助他们进入各种可能面临的情境氛围中,以便虚拟的适应和解决各种问题
这种[冥想]的教学方式,又被称作为[虚拟情境教学]
其实这就是佛法讲的[观想][观照],这也是[三昧禅定]和[神通]的基础
——[分析解说]心法次第的观照实修
慈观
明白众生的根器和执着,知道他们尚未能明白世间苦和学习佛法
因此不会对众生生气,就像知道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
就像对无知的小孩不会生气一样,只有疼惜爱惜,身心自在

悲观
明白众生苦,知道他们还无法明白世间苦,执着于欲乐烦恼,所以在苦的轮回中,
因此不会对众生生气,因为同情众生苦不忍苛责,只有耐性和更大的愿力来帮助众生

喜观
明白众生皆是佛菩萨示现,种种众生相,令我们自己烦恼转为菩提,只有心存感恩欢喜

以上三种是大乘观法,学佛要在道理上能够明白,然后转念安住,这样念佛持咒会比只用嘴巴还有用

舍观
明白众生本体佛性皆清净无染,自己佛性亦然,无我相众生相,无失亦无得,入甚深思维观照,当下解脱
这是实相般若的舍观,比一般的舍离心更超越——分享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实修观照法
遇到这些问题往往先要忍耐,就是修忍辱
佛弟子忍辱之前依靠的就是六度中的戒律
更之前我们靠六度的布施来消除执着

然后透过戒律,我们知道不可以起贪瞋痴,
所以戒律能制止我们犯错

但是,守戒的过程中还是很难受,
所以这时候是透过六度中的忍辱来克制

接下来呢,就是透过禅定的训练来超越忍辱的痛苦

然后再透过对法界六道轮回和因果原理的了解,知道真相自然就不会有贪瞋痴,这就是智慧

末学之前说过,佛法都是有方法和原理的
这就是六度的方法和原理

本篇所讲的就是具有阶段性智慧观照次第的三昧禅定心法观照

这个阶段的心法修持,有几个要降服的重点
例如:
以心法观修降服病痛进而降服四大崩解的生死问题,
以心法观修降服对睡眠的执着和打瞌睡昏沉问题,
以心法观修降服气候冷热对身体的影响,
以心法观修降服嗅觉的感受,例如有人吸烟,或臭味,或刺鼻的香水味
以心法观修降服电视对凡夫心的影响
以心法观修降服对钱财美色名声饮食的影响
——[必修]以心法观照降服病痛和睡眠等生忍问题&六度的方法和原理
我们要排除各种妄心,解脱轮回,也和上面讲的各种专业训练的[冥想]一样
我们必须利用时间学习各种心法观照,让自己熟练,
以便真正面对的时候能保持在正观(佛心状态)当中,
而不堕入轮回的各种因子当中,例如:生气,恐惧,贪婪...


因此,不论是您提到您想学习的慈悲心,或是末学提到的各种佛心的修行观照
这必须靠我们平常就多练习观照冥想,例如,多看慈悲的故事,或多去容易引起慈悲心的场合,
让我们的八识田中多种下这些慈悲种子,这样我们就能随时运用这些种子做观想,

就是经常回忆这些慈悲故事,让自己进入情境当中,
然后运用[四正勤]进入观想中,让自己的慈悲心逐渐扩大,
这样八识田中的慈悲种子就会不断增长


所以,心法观照的道理就是如此,可以让我们八识田转为清净而毕竟成佛
因此,末学才会不断的提出心法观照的重要性
基本的练习方法,就是末学常讲的那篇帖子~[光明心的导引]
如何驱除[负面习气][黑暗思想]? ~ 光明心的导引


这种心法观想完全不需要任何花费,而且只要您会运用,任何时机都可练习
所以讲老实话,真正会学佛是不需要花什么大钱的
因为透过心法观照就能逐渐显露佛性,显露佛性就能俱足一切功德
所以,以心法观照为基础,然后不论念佛持咒或诵经,就更能具备真实功德

讲到这里,相信您一定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出适合自己的慈悲心观照冥想方法
例如,之前末学曾经说过
如果有人因为念佛,或持咒,或诵经,或参加法会,或看到佛像,突然感动流泪
不论任何情况,只要您因为佛法而感动,甚至生活上任何感动的事情
这些都能利用来练习[慈悲观照],而且以[四正勤]的原则入[冥想],让这种心境扩大增长

这就是心法的实际观照修学,任何心法入观都是如此,可以举一反三——[分析解说]心法次第的观照实修

相关内容
奢摩他(止静),三摩钵提,禅那,毗婆奢那(观照)

[止观次第实修]: 九种[奢摩他],四种[毗钵舍那] ~ 瑜伽师地论

菩萨何依何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 ~ 解深密经

[慈心三昧]令诸菩萨。不经勤苦。而能速疾证佛菩提...[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

[禅观实修]:[不净观],[慈愍观],[缘起观],[界差别观],[数息观] ~ 瑜伽师地论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3 08:06 , Processed in 0.13864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