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莲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进行中] 佛弟子(净莲),每日学习佛经串贴

[复制链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4-5 20:54: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4-5 20:55 编辑

接续上楼继续学习 [浅谈]<占察善恶业报经>的教导原理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言:
「所说至心者,差别有几种?何等至心,能获善相?」

地藏菩萨摩诃萨言:

「善男子!我所说至心者,略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初始学习求愿至心。二者,摄意专精,成就勇猛,相应至心。得此第二至心者,能获善相。

此第二至心,复有下中上三种差别,何等为三?一者一心,所谓係想不乱,心住了了。二者勇猛心,所谓专求不懈,不顾身命。三者深心,所谓与法相应,究竟不退。

若人修习此忏悔法,乃至不得下至心者,终不能获清净善相。是名说占第二轮法。」

[末学解说]

这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说:
「您所演说的至心(即至诚之心、至极之心)者,差别有几种?什么样的至心,能获得善相呢?」

地藏菩萨摩诃萨回答说:
「善男子!我所说的至心者,简单来说有二种。是哪两种呢?一是,最初开始学习时求愿至心。二是,摄意专精,成就勇猛,相应至心。获得这第二种至心者,能获善相。

这第二种至心,又有下中上三种差别,是哪三种呢?一是一心(专心一意),所谓係想不乱,心住了了。二是勇猛心,所谓专求不懈,不顾身命。三是深心(为三心之一。又称深信。此词于佛典中之语义,颇有异解。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所谓与法相应,究竟不退。

如果有人修习此忏悔(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誓不再作)法,乃至不能得到下至心者,则终不能获清净善相。这叫做占第二轮法。」

注解:
【至心】:<一>即至诚之心、至极之心。无量寿经卷上有“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至心发愿,欲生我国”、“至心回向,欲生我国”等句,其中之“至心”即是专心、一心之意。善导之往生礼赞(大四七·四三九下):“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又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分至心为二:(一)初始学习求愿至心。(二)摄意专精,成就勇猛相应至心。此第二至心又分为一心、勇猛心、深心等三种。
 <二>三信之一。为日本净土真宗之教义。阿弥陀佛第十八愿中所誓愿之至心、信乐、欲生等三心称为三信,其中之“至心”,净土宗认为,从心底诚心信仰阿弥陀佛即称至心;净土真宗则以为,信仰阿弥陀佛之信心,实际仍为阿弥陀佛所给予,此即弥陀之至心所致。((参见:三信)578)2538FROM:【佛光大辞典】


【一心】:1、指真如的理体独一无二。2、专心一意。有事一心和理一心之分,修行时心意专一,叫“事一心”;入于实相,叫“理一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深心】:梵语 adhya^s/aya。为三心之一。又称深信。此词于佛典中之语义,颇有异解。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中):“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中略)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六十华严经卷二十四中列举十种深心之名(大九·五五一上):“何等为十?一净心,二猛利心,三厌心,四离欲心,五不退心,六坚心,七明盛心,八无足心,九胜心,十大心。”观无量寿经载,若有众生欲往生净土,若发三心即便往生,深心即为其一。善导释为深信之心。另外亦指凡夫执迷之深固,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八十华严经卷三十五、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大智度论卷七十一)((参见:三心)532)p4658FROM:【佛光大辞典】


【忏悔】: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誓不再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知识解说:
以下更讲到法界根本实相~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一实境界, 其实大多数的大乘佛经都是如此, 不仅教授方便, 也多多少少都会提到实相, 不过初学者在乎的可能还是表相, 而且根本没看懂经文中的深义, 所以佛经要多读多实修才会逐渐明白

「善男子!若欲占察三世中受报差别者,当复刻木为六轮。于此六轮,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等数,书字记之。

一数主一面,各书三面,令数次第不错不乱。当知如此诸数,皆从一数而起,以一为本。如是数相者,显示一切众生六根之聚,皆从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一实境界而起,依一实境界以之为本。

所谓依一实境界故,有彼无明。不了一法界,谬念思惟,现妄境界,分别取著,集业因缘,生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以依内六根故,对外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起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

以依六识故,于色、声、香、味、触、法中,起违想、顺想、非违非顺等想,生十八种受。若未来世佛诸弟子,于三世中所受果报,欲决疑意者,应当三掷此第三轮相,占计合数,依数观之,以定善恶。」

(附注: 上述经文还是藉由轮相来引入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 让众生明白这些名相和实际的情况)


[末学解说]

「善男子!如果想占察三世中受报差别者,应当再刻木为六轮。在此六轮,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等数,书字记之。

一数主一面,各书三面,令数次第不错不乱。应当知道这些诸数,皆从一数而起,以一为本。这些数相者,显示一切众生六根之聚,都是从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一实境界(指众生自性清净之心体)而起,依一实境界(指众生自性清净之心体)以之为本。

所谓依一实境界(指众生自性清净之心体)故,有彼无明(谓闇钝之心无照了诸法事理之明)。不了一法界(指唯一无二,绝对平等之真如理体),谬念思惟,现妄境界,分别取著,集聚业因缘,生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以依内六根(亦名六情,为十二处之“内六处”,十八界之“六根界”。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故,对外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生起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

以依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是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而生的见、闻、嗅、味、觉、思的了别作用)故,于色、声、香、味、触、法中,生起违想、顺想、非违非顺等想,生出十八种受。如果未来世佛诸弟子,于三世中所受果报,欲决疑意者,应当三掷此第三轮相,占察计算合数,依数而观之,以定其善恶。」

注解:
【一实境界】:<一>指平等而真实之悟境。 <二>指众生自性清净之心体。占察经卷下(大一七·九○七上):“一实境界者,谓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离分别故,平等普遍,无所不至。”
 <三>指如来之法身。p76FROM:【佛光大辞典】


【无明】:(术语)梵语阿尾你也Avidya%,谓闇钝之心无照了诸法事理之明。即痴之异名也。本业经上曰:“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大乘义章二曰:“于法不了为无明。”同四曰:“言无明者,痴闇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俱舍论十曰:“明所治无明。(中略)其相云何?谓不了知谛宝业果。”(四谛三宝业因果报)。唯识论六曰:“云何为痴?于诸事理迷闇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法界】:指唯一无二,绝对平等之真如理体;亦即天台宗所称之诸法实相,华严宗所说之一真法界,大乘起信论所说之真如门。又作一心法界、独一法界、一真无碍法界。界即所依义、所因义,圣法依真如而生,真如为圣法之所依所因,故称法界;以此法平等不二,唯一真实,故称一法界。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七六上):“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大乘起信论义疏卷上(慧远)、大明三藏法数卷四)p53FROM:【佛光大辞典】

【内六根】:亦名六情,为十二处之“内六处”,十八界之“六根界”。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佛学词典》

【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是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而生的见、闻、嗅、味、觉、思的了别作用。因为是八识中之前六识,故常被称为“前六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知识解说:
以下是各种轮相, 也是初学占察者所最关心的, 其实日后应该多注重在经文所讲的实修才是正途


「如是所观三世果报善恶之相,有一百八十九种。何等为一百八十九种?一者,求上乘得不退。二者,所求果现当证。三者,求中乘得不退。四者,求下乘得不退。五者,求神通得成就。六者,修四梵得成就。七者,修世禅得成就。八者,所欲受得妙戒。九者,所曾受得戒具。十者,求上乘未住信。十一者,求中乘未住信。十二者,求下乘未住信。十三者,所观人为善友。十四者,随所闻是正信。十五者,所观人为恶友。十六者,随所闻非正教。十七者,所观人有实德。十八者,所观人无实德。十九者,所观义不错谬。二十者,所观义是错谬。二十一者,有所诵不错谬。二十二者,有所诵是错谬。二十三者,所修行不错谬。二十四者,所见闻是善相。二十五者,有所证为正实。二十六者,有所学是错谬。二十七者,所见闻非善相。二十八者,有所证非正法。二十九者,有所获邪神持。三十者,所能说邪智辩。三十一者,所玄知非人力。三十二者,应先习观智道。三十三者,应先习禅定道。三十四者,观所学无障碍。三十五者,观所学是所宜。三十六者,观所学非所宜。三十七者,观所学是宿习。三十八者,观所学非宿习。三十九者,观所学善增长。四十者,观所学方便少。四十一者,观所学无进趣。四十二者,所求果现未得。四十三者,求出家当得去。四十四者,求闻法得教示。四十五者,求经卷得读诵。四十六者,观所作是魔事。四十七者,观所作事成就。四十八者,观所作事不成。四十九者,求大富财盈满。五十者,求官位当得获。五十一者,求寿命得延年。五十二者,求世仙当得获。五十三者,观学问多所达。五十四者,观学问少所达。五十五者,求师友得如意。五十六者,求弟子得如意。五十七者,求父母得如意。五十八者,求男女得如意。五十九者,求妻妾得如意。六十者,求同伴得如意。六十一者,观所虑得和合。六十二者,所观人心怀恚。六十三者,求无恨得欢喜。六十四者,求和合得如意。六十五者,所观人心欢喜。六十六者,所思人得会见。六十七者,所思人不复会。六十八者,所请唤得来集。六十九者,所憎恶得离之。七十者,所爱敬得近之。七十一者,观欲聚得和集。七十二者,观欲聚不和集。七十三者,所请唤不得来。七十四者,所期人必当至。七十五者,所期人住不来。七十六者,所观人得安吉。七十七者,所观人不安吉。七十八者,所观人已无身。七十九者,所望见得睹之。八十者,所求觅得见之。八十一者,求所闻得吉语。八十二者,所求见不如意。八十三者,观所疑即为实。八十四者,观所疑为不实。八十五者,所观人不和合。八十六者,求佛事当得获。八十七者,求供具当得获。八十八者,求资生得如意。八十九者,求资生少得获。九十者,有所求皆当得。九十一者,有所求皆不得。九十二者,有所求少得获。九十三者,有所求得如意。九十四者,有所求速当得。九十五者,有所求久当得。九十六者,有所求而损失。九十七者,有所求得吉利。九十八者,有所求而受苦。九十九者,观所失求当得。一百者,观所失永不得。一百一者,观所失自还得。一百二者,求离厄得脱难。一百三者,求离病得除愈。一百四者,观所去无障碍。一百五者,观所去有障碍。一百六者,观所住得安止。一百七者,观所住不得安。一百八者,所向处得安快。一百九者,所向处有厄难。一百一十者,所向处为魔网。一百一十一者,所向处难开化。一百一十二者,所向处可开化。一百一十三者,所向处自获利。一百一十四者,所游路无恼害。一百一十五者,所游路有恼害。一百一十六者,君民恶饥馑起。一百一十七者,君民恶多疾疫。一百一十八者,君民好国丰乐。一百一十九者,君无道国灾乱。一百二十者,君修德灾乱灭。一百二十一者,君行恶国将破。一百二十二者,君修善国还立。一百二十三者,观所避得度难。一百二十四者,观所避不脱难。一百二十五者,所住处众安隐。一百二十六者,所住处有障难。一百二十七者,所依聚众不安,一百二十八者,闲静处无诸难。一百二十九者,观怪异无损害,一百三十者,观怪异有损害。一百三十一者,观怪异精进安。一百三十二者,观所梦无损害。一百三十三者,观所梦有所损。一百三十四者,观所梦精进安。一百三十五者,观所梦为吉利。一百三十六者,观障乱速得离。一百三十七者,观障乱渐得离。一百三十八者,观障乱不能离。一百三十九者,观障乱一心除。一百四十者,观所难速得脱。一百四十一者,观所难久得脱。一百四十二者,观所难受衰恼。一百四十三者,观所难精进脱。一百四十四者,观所难命当尽。一百四十五者,观所患大不调。一百四十六者,观所患非人恼。一百四十七者,观所患合非人。一百四十八者,观所患可疗治。一百四十九者,观所患难疗治。一百五十者,观所患精进差。一百五十一者,观所患久长苦。一百五十二者,观所患自当差。一百五十三者,所向医堪能治。一百五十四者,观所疗是对治。一百五十五者,所服药当得力。一百五十六者,观所患得除愈。一百五十七者,所向医不能治。一百五十八者,观所疗非对治。一百五十九者,所服药不得力。一百六十者,观所患命当尽。一百六十一者,从地狱道中来。一百六十二者,从畜生道中来。一百六十三者,从饿鬼道中来。一百六十四者,从阿修罗道中来。一百六十五者,从人道中而来。一百六十六者,从天道中而来。一百六十七者,从在家中而来。一百六十八者,从出家中而来。一百六十九者,曾值佛供养来。一百七十者,曾亲供养贤圣来。一百七十一者,曾得闻深法来。一百七十二者,舍身已入地狱。一百七十三者,舍身已作畜生。一百七十四者,舍身已作饿鬼。一百七十五者,舍身已作阿修罗。一百七十六者,舍身已生人道。一百七十七者,舍身已为人王。一百七十八者,舍身已生天道。一百七十九者,舍身已为天王。一百八十者,舍身已闻深法。一百八十一者,舍身已得出家。一百八十二者,舍身已值圣僧。一百八十三者,舍身已生兜率天。一百八十四者,舍身已生净佛国。一百八十五者,舍身已寻见佛。一百八十六者,舍身已住下乘。一百八十七者,舍身已住中乘。一百八十八者,舍身已获果证。一百八十九者,舍身已住上乘。」

[末学解说]

「像这样所观三世果报善恶之相,有一百八十九种。何等为一百八十九种相呢?一者,求上乘得不退。二者,所求果现当证。三者,求中乘得不退。四者,求下乘得不退。五者,求神通得成就。六者,修四梵得成就。七者,修世禅得成就。八者,所欲受得妙戒。九者,所曾受得戒具。十者,求上乘未住信。十一者,求中乘未住信。十二者,求下乘未住信。十三者,所观人为善友。十四者,随所闻是正信。十五者,所观人为恶友。十六者,随所闻非正教。十七者,所观人有实德。十八者,所观人无实德。十九者,所观义不错谬。二十者,所观义是错谬。二十一者,有所诵不错谬。二十二者,有所诵是错谬。二十三者,所修行不错谬。二十四者,所见闻是善相。二十五者,有所证为正实。二十六者,有所学是错谬。二十七者,所见闻非善相。二十八者,有所证非正法。二十九者,有所获邪神持。三十者,所能说邪智辩。三十一者,所玄知非人力。三十二者,应先习观智道。三十三者,应先习禅定道。三十四者,观所学无障碍。三十五者,观所学是所宜。三十六者,观所学非所宜。三十七者,观所学是宿习。三十八者,观所学非宿习。三十九者,观所学善增长。四十者,观所学方便少。四十一者,观所学无进趣。四十二者,所求果现未得。四十三者,求出家当得去。四十四者,求闻法得教示。四十五者,求经卷得读诵。四十六者,观所作是魔事。四十七者,观所作事成就。四十八者,观所作事不成。四十九者,求大富财盈满。五十者,求官位当得获。五十一者,求寿命得延年。五十二者,求世仙当得获。五十三者,观学问多所达。五十四者,观学问少所达。五十五者,求师友得如意。五十六者,求弟子得如意。五十七者,求父母得如意。五十八者,求男女得如意。五十九者,求妻妾得如意。六十者,求同伴得如意。六十一者,观所虑得和合。六十二者,所观人心怀恚。六十三者,求无恨得欢喜。六十四者,求和合得如意。六十五者,所观人心欢喜。六十六者,所思人得会见。六十七者,所思人不复会。六十八者,所请唤得来集。六十九者,所憎恶得离之。七十者,所爱敬得近之。七十一者,观欲聚得和集。七十二者,观欲聚不和集。七十三者,所请唤不得来。七十四者,所期人必当至。七十五者,所期人住不来。七十六者,所观人得安吉。七十七者,所观人不安吉。七十八者,所观人已无身。七十九者,所望见得睹之。八十者,所求觅得见之。八十一者,求所闻得吉语。八十二者,所求见不如意。八十三者,观所疑即为实。八十四者,观所疑为不实。八十五者,所观人不和合。八十六者,求佛事当得获。八十七者,求供具当得获。八十八者,求资生得如意。八十九者,求资生少得获。九十者,有所求皆当得。九十一者,有所求皆不得。九十二者,有所求少得获。九十三者,有所求得如意。九十四者,有所求速当得。九十五者,有所求久当得。九十六者,有所求而损失。九十七者,有所求得吉利。九十八者,有所求而受苦。九十九者,观所失求当得。一百者,观所失永不得。一百一者,观所失自还得。一百二者,求离厄得脱难。一百三者,求离病得除愈。一百四者,观所去无障碍。一百五者,观所去有障碍。一百六者,观所住得安止。一百七者,观所住不得安。一百八者,所向处得安快。一百九者,所向处有厄难。一百一十者,所向处为魔网。一百一十一者,所向处难开化。一百一十二者,所向处可开化。一百一十三者,所向处自获利。一百一十四者,所游路无恼害。一百一十五者,所游路有恼害。一百一十六者,君民恶饥馑起。一百一十七者,君民恶多疾疫。一百一十八者,君民好国丰乐。一百一十九者,君无道国灾乱。一百二十者,君修德灾乱灭。一百二十一者,君行恶国将破。一百二十二者,君修善国还立。一百二十三者,观所避得度难。一百二十四者,观所避不脱难。一百二十五者,所住处众安隐。一百二十六者,所住处有障难。一百二十七者,所依聚众不安,一百二十八者,闲静处无诸难。一百二十九者,观怪异无损害,一百三十者,观怪异有损害。一百三十一者,观怪异精进安。一百三十二者,观所梦无损害。一百三十三者,观所梦有所损。一百三十四者,观所梦精进安。一百三十五者,观所梦为吉利。一百三十六者,观障乱速得离。一百三十七者,观障乱渐得离。一百三十八者,观障乱不能离。一百三十九者,观障乱一心除。一百四十者,观所难速得脱。一百四十一者,观所难久得脱。一百四十二者,观所难受衰恼。一百四十三者,观所难精进脱。一百四十四者,观所难命当尽。一百四十五者,观所患大不调。一百四十六者,观所患非人恼。一百四十七者,观所患合非人。一百四十八者,观所患可疗治。一百四十九者,观所患难疗治。一百五十者,观所患精进差。一百五十一者,观所患久长苦。一百五十二者,观所患自当差。一百五十三者,所向医堪能治。一百五十四者,观所疗是对治。一百五十五者,所服药当得力。一百五十六者,观所患得除愈。一百五十七者,所向医不能治。一百五十八者,观所疗非对治。一百五十九者,所服药不得力。一百六十者,观所患命当尽。一百六十一者,从地狱道中来。一百六十二者,从畜生道中来。一百六十三者,从饿鬼道中来。一百六十四者,从阿修罗道中来。一百六十五者,从人道中而来。一百六十六者,从天道中而来。一百六十七者,从在家中而来。一百六十八者,从出家中而来。一百六十九者,曾值佛供养来。一百七十者,曾亲供养贤圣来。一百七十一者,曾得闻深法来。一百七十二者,舍身已入地狱。一百七十三者,舍身已作畜生。一百七十四者,舍身已作饿鬼。一百七十五者,舍身已作阿修罗。一百七十六者,舍身已生人道。一百七十七者,舍身已为人王。一百七十八者,舍身已生天道。一百七十九者,舍身已为天王。一百八十者,舍身已闻深法。一百八十一者,舍身已得出家。一百八十二者,舍身已值圣僧。一百八十三者,舍身已生兜率天。一百八十四者,舍身已生净佛国。一百八十五者,舍身已寻见佛。一百八十六者,舍身已住下乘。一百八十七者,舍身已住中乘。一百八十八者,舍身已获果证。一百八十九者,舍身已住上乘。」

-- [经文] --

「善男子!是名一百八十九种善恶果报差别之相。如此占法,随心所观主念之事,若数合与意相当者,无有乖错。若其所掷所合之数,与心所观主念之事不相当者,谓不至心,名为虚谬。其有三掷而皆无所现者,此人则名已得无所得也。」

善知识解说:
[[[如此占法,随心所观主念之事,若数合与意相当者,无有乖错。]]] 这点经文讲的很明白, 不过多数众生没有明白这意思, 所以许多占察者多有争执

[末学解说]

「善男子!这些名为一百八十九种善恶果报差别之相。如此占察法,随心所观主念之事,若数合与意相当者,无有乖错。若其所掷所合之数,与心所观主念之事不相当者,则称为不至心,名为虚谬。其有三掷而皆无所现者,此人则名为已得无所得也。」

-- [经文] --

「复次,善男子!若自发意,观于他人所受果报,事亦同尔。若有他人不能自占,而来求请欲使占者,应当筹量观察自心,不贪世间,内意清净,然后乃可如上,归敬修行供养,至心发愿而为占察。不应贪求世间名利,如行师道,以自妨乱。又若内心不清净者,设令占察而不相当,但为虚谬耳。」

善知识解说:
上面经文讲为人占察该具备的条件


[末学解说]

「再有,善男子!如果自发意,观于他人所受果报,事亦同尔。如果有他人不能自占,而来求请欲使占者,应当筹量观察自心,不贪世间,内意清净,然后乃可如上,归敬(归依敬礼)修行供养,至心发愿而为占察(指占筮之法)。不应贪求世间名利(指名声与利益。与“名闻利养”同义。盖名利能满足人之虚荣心及欲望,故若贪求无厌或过分执著,则易陷于名利之大海,而难以自拔,如此,心中充满私心欲望及患得患失等诸多烦恼,忧苦终日。故佛教各宗派皆强调修道者宜深戒名利,以免丧失清净菩提心,而阻断成佛之路),如行师道,以自妨乱。又若内心不清净者,设令占察而不相当,但为虚谬耳。」

注解:
【归敬】:(术语)对于贤善,归依敬礼也。义林章四本有归敬章。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占察】:指占筮之法。在密教中,行者观自心为月轮或莲花,于其上观[fan(a)](a,阿)字,变阿字为如意宝珠,并使宝珠遍满法界,其中悉现一切善恶之相,可以知吉凶祸福之秘法。(大日经疏卷四)p1601FROM:【佛光大辞典】

【名利】:指名声与利益。与“名闻利养”同义。盖名利能满足人之虚荣心及欲望,故若贪求无厌或过分执著,则易陷于名利之大海,而难以自拔,如此,心中充满私心欲望及患得患失等诸多烦恼,忧苦终日。故佛教各宗派皆强调修道者宜深戒名利,以免丧失清净菩提心,而阻断成佛之路。(法华经序品、仁王经卷下(不空译)、大乘起信论)((参见:名闻利养)2262)p2257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复次,若未来世诸众生等,一切所占,不获吉善,所求不得,种种忧虑,逼恼怖惧时,应当昼夜常勤诵念我之名字。若能至心者,所占则吉,所求皆获,现离衰恼。」

善知识解说:
重点还是在这里, 日夜至心勤念地藏菩萨名号


[末学解说]

「再有,如果未来世诸众生等,一切所占,不获吉善,所求不得,种种忧虑,逼恼怖惧时,应当昼夜常勤诵念我之名字。如果能至心者,所占则吉,所求皆获,现离衰恼。」


===========================================

通过学习这段佛经内容,可以获知:
1.法界的根本实相是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一实境界
2.藉由轮相来引入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 让众生明白这些名相和实际的情况
3.介绍各种轮相,应知实修才是正途
4.为人占察该具备的条件
5.应日夜至心勤念地藏菩萨名号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实相?
实相就是没有真正的生死,所以实义佛经中常说不生不灭
只是众生一再堕入累世习气和虚妄表相中而一直轮回
这就是整个法界的现象
——[略说] 修行和实相的原理

二、关于法界实相(真相)
法界的秘密就是众生的第八识

第八识能够变现一切,是最不可思议的神通变现

众生都有神通,只是您不知道您现在就是神通变现

成为六道众生都是随自己的识心变现,自作自受


第八识如果以无明愚痴种子为作用,就是十二缘起,就会变成六道愚痴无明众生


第八识的无明愚痴种子如果净除,就变成楞严经讲的[菩提][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就是成佛

所以佛说众生都有佛性,众生都能成佛


其实,众生都没有真正的死亡或出生,都是一直变现

所以甚深佛法(例如:心经)说不生不灭

一切都操纵在众生自己, 要成佛或是要变成六道轮回众生都是由自己决定


因此,面对一切众生,和人生一切遭遇,您的态度可以决定您的未来

要[清净][光明][自在][无染]或者要[害怕][恐惧][痴迷].全都由自己决定
——业障现前的几种情况&消除恐惧心的两个方法&法界实相
什么是法界的真相呢?
就是众生虽然表相上有生死,事实上,并没有真正绝对的死亡或出生
只是因为对六道的执着抓取不放,所以一直累世轮回
也就是因为种种无知害怕恐惧和情爱欲望贪着, 无法认清六道轮回的真相
因为对表相的执着,所以无法脱离轮回引力的控制

其实,轮回或解脱是可以自主的,
如果众生因为对表相的贪瞋痴, 这心念就不由自主, 就会堕入轮回
就像您对梦境中事物情境的执着, 这梦就一直持续, 如果您能破除梦境, 知道梦境是虚幻, 梦就醒了
如果众生对世俗能放下执着, 就能超越表相, 而投生清净的天道, 甚至脱离六道轮回的引力控制而成佛

六道轮回其实是自己造成的, 是自己的心念造成的
六道轮回的引力就是自己心念执着的力量
而这解脱轮回的诀窍, 就在于心念的超越和自主性
佛就是究竟圆满的超越者

如果众生不明白这道理, 也没有学习超越表相的理论和方法
这就会堕入心念的不自主性, 而与其他众生互相干扰, 形成共业引力而沉沦

如果您能知道这道理, 学习超越困境苦难和欲望贪着,
这样就能逐渐超越表相而成佛, 这就是罪性本空的道理,
因为罪就在于一念之间, 所以一切佛法都要以心为根本, 罪从心忏, 戒从摄心
所以,佛已经成佛了, 就算提婆达多怨恨他, 佛依然成佛了, 这就是自主性的原理

我们每个众生都可以自主而成佛, 不论你过去有多少罪业,
只要您有超越的智慧, 知道罪性本空, 就能超越一切苦难业障而成佛
重点就在于心念的清净, 断除贪瞋痴和世俗杂染
这样就能恢复佛性原本的清净, 俱足佛性圆满的功德能力, 如同诸佛一般
这就是般若智慧的奥妙, 也是法界的真相
——[略说]法界真相

三、如何认识法界实相
修行就是让自己认识法界实相,脱离虚妄表相,达到身心自在的状态
就是透过修行来恢复原本就圆满自在的佛性而成佛

修行的方法
就是透过六根意识作用的观行,结合佛法正见和法义
透过观行和法义的结合,逐渐摆脱世俗和烦恼的干扰
让身心逐渐契入实相,达成身心一如的境界
——[略说] 修行和实相的原理
心的解脱和超越的实相就是如此, 只是一般众生不明白心念的力量
当众生不明白心的实相的时候, 众生心就生灭如幻, 相由心生,因此造就许多短暂的表相
又因为贪着这些表相, 所以无数的生灭心念贪着而造就了累世的生死轮回
但是如果知道实相而实修, 就逐渐能超越虚幻而成为佛菩萨那样的清净自在和威力无边
相反的, 如果众生贪着世间情爱, 或沉溺于表相的人生苦难和仇恨, 这样就无法解脱
——[略说]法界真相

四、学习面对人生(生命)的真相(实相)
1.当众生不明白因果的时候,佛法讲人生无常
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会有什么苦难降临
所以,要学会看开世事,不要偏执, 应该把握人生,珍惜时间,善待亲友
应该积极乐观行善,广结善缘,善待周遭的人,这样才能营造美好的人生
不过,这种不明白因果的人生是无助的,对于未来没有着落
所以,佛菩萨逐渐会对这类人讲因果轮回,让众生明白因果轮回的道理

2.当众生学佛后,相信因果的时候,佛法讲六道轮回(+人生无常)
过去因造成现在果,现在因造成未来果
累劫因果复杂,又因为尚未成就宿命通,所以无法知道前世因缘
因此更应积极行善,转化并且创造自己的未来
这种相信因果的人生是有目标的,虽然没有神通能知过去未来,
但是因为相信因果,所以人生是有目标的,不会那么彷徨
所以,佛菩萨会对这类人讲戒律和十善业,让众生断恶修善
透过行善断恶,让众生自己学习创造自己的人生,决定自己的未来
例如,以种种善业的功德福报,求生天上或净土

3.当众生真正发起大心,愿意行菩萨道成就佛果的时候
佛法讲法界不生不灭真相,生命究竟来说没有生死,不生不灭
仅是众生因为执着的关系,所以迷于生死烦恼与痛苦
这阶段,[新学菩萨]要加强用佛法正知见,取代凡夫对人生和生命的错误知见,
随时思维正知见,保持正观正念,以破除凡夫对人生的种种执着和妄念
所以,[新学菩萨]逐渐对人生的看法就会与一般凡夫不同,而能逐渐生死自在
而[久修菩萨]早已累世修学这些道理,所以能够自在的面对生死,没有疑惑
并且发起大愿心,继承如来家业,回入六道,帮助众生破除迷惑,解脱轮回之苦——[略说]学习面对人生(生命)的真相(实相)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122#
 楼主| 发表于 2024-4-6 14:15: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4-6 16:07 编辑

接续上楼继续学习 [浅谈]<占察善恶业报经>的教导原理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言:
「云何开示求向大乘者,进趣方便?」

善知识解说:
该如何对「大乘修行有进修兴趣的求法者」开示方便法?

[末学解说]

这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说:
「如何开示求向大乘(大者对小之称,乘以运载为义,以名教法,即大教也。使求灰身灭智空寂之涅槃之教。谓之小乘。此中有声闻缘觉之别,使开一切智之教,为大乘)者,进趣方便之法?」

注解:
【大乘】;(术语)Mana%ya%na,梵语摩诃衍,译言大乘。大者对小之称,乘以运载为义,以名教法,即大教也。使求灰身灭智空寂之涅槃之教。谓之小乘。此中有声闻缘觉之别,使开一切智之教,为大乘。此中有一乘三乘之别。法华经譬喻品曰:“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十二门论曰:“摩诃衍者,于二乘为上故名大乘。诸佛最大,是乘能至故名为大,诸佛大人乘是乘故名为大。又能灭除众生大苦与大利益事故名为大。又观世音、得大势、文殊师利、弥勒菩萨等是诸大士之所乘故名为大。又以此乘能尽一切诸法边底故名为大。又如般若经中佛自说摩诃衍义无量无边。以是因缘故名为大。”宝积经二十八曰:“诸佛如来正真正觉所行之道,彼乘名为大乘、名为上乘、名为妙乘、名为胜乘、无上乘、无上上乘、无等乘、不恶乘、无等等乘。”

  ┌十住(第一发心住内,包括十信,由凡夫修十信成就,须经一万大劫)┐资
初 │十行                             ├粮
僧 │十回向────────────────────────────┘位
只 ─┤ 暖──────────┐四寻思观──────────────┐
劫 │ 顶──────────┘                  │加
  │ 忍──────────┐                  ├行
  └ 世 第一───────┘四如实智──────────────┘位

      ┌入心────────────────通达位(即见道位)
  ┌初地─┤住心───────────┐
  │    └出心             │
  │二地               │
二 │三地               │
僧 ─┤四地               │
只 │五地               │
劫 │六地               ├修习位(即修道位)
  └七地               │
                     │
三 ┌八地               │
僧 ─┤九地               │
只 │十地               │
劫 └等觉───────────────┘

   妙觉────────────────────────────究竟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乘】:梵语maha^-ya^na。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又作上衍、上乘、胜乘、第一乘。为小乘(梵 hi^naya^na)之相反词。乘(梵 ya^na),即交通工具之意,系指能将众生从烦恼之此岸载至觉悟之彼岸之教法而言。有如次各说:
 (一)在阿含经,尊称佛陀之教说为“大乘”。
 (二)大乘、小乘之语,系释尊入灭后一段时期,大乘佛教兴起后,由于大、小乘对立而起之名词。一般而言,系大乘佛教徒对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之贬称,若由部派佛教之立场来看,大乘并非佛教。然由思想史之发展而言,小乘乃是大乘思想之基础。
 (三)小乘视释迦为教主,大乘则提倡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小乘仅否定人我之实在性,大乘且否定法我之实在性。小乘以自己之解脱为主要目标,故为自调自度(调指灭除烦恼;度指证果开悟)的声闻、缘觉之道。大乘认为涅槃有积极之意义,乃自利、利他,两面兼顾之菩萨道。
 (四)小乘中,有阿含经、四分律、五分律等,以及婆沙论、六足论、发智论、俱舍论、成实论等论。至于大乘,则有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等经,以及中论、摄大乘论等论。大乘教徒虽承认小乘三藏之价值,然以为不如大乘经之殊胜;而小乘教徒则不以大乘经论为佛说。
 (五)大乘所以殊胜之理由,菩萨善戒经卷七与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一皆曾列举七项,世亲之摄大乘论释卷六亦曾举出十一种理由。菩萨善戒经所说之“大乘”,要义如下:根据十二部经中之最上者毗佛略(梵 vaipulya,方等)之教法(法大),发菩提心(心大),领解其教法(解大),以清净心(净大),具足菩萨之福德与慧德(庄严大),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之修行(时大),具足相好而得无上菩提(具足大),此即大乘法门之核心要义。
 (六)印度之大乘,有中观、瑜伽二系统以及后期之密教。(1)初期大乘,约一世纪至五世纪,集中阐发“假有性空”之理论,逐步形成由龙树、提婆创始之中观学派。(2)中期大乘,约五世纪至六世纪,出现以说如来藏缘起与阿赖耶识缘起为特点,集中阐发“万法唯识”之各类佛经,从中形成由无著、世亲为始祖之瑜伽学派。(3)后期大乘,七世纪以后,佛教义学逐渐衰微,密教起而代之,至十三世纪初在印度绝迹。而由印度本土传出之大乘佛教,属北传佛教。
 (七)在我国,根据大乘诸经论所创之多数教派,如三论、涅槃、地论、净土、禅、摄论、天台、华严、法相、真言等为表示自宗之优越,而对大乘经典作种种分类与判断。例如,真言宗分显教、密教;华严宗及天台宗分权大乘(大乘中之方便教,立“五性各别说”之教)、实大乘(大乘中之真实教,主张一切均可成佛之教)。复有分有相大乘、无相大乘二种;或法相、破相、法性三大乘之说法。
 (八)我国及日本现行之佛教,均属大乘。
 (九)缅甸、泰国之佛教属古来之上座部系统;而西藏、蒙古所行之教,则属大乘系统。
 (十)天台宗将小乘经律论三藏称为三藏教(藏教)(华严宗则称之为小乘教)。又认为小乘中有“有门”(发智论、六足论等)、“空门”(成实论)、“亦有亦空门”(昆勒论,此论未传我国)以及“非有非空门”(迦旃延经,此亦未传至我国)等四门,称为小乘四门、或小乘四分。
 (十一)智顗之金光明玄义,立有理乘(一切存在之本质为真如理性)、随乘(随应对象而作用之智慧)、得乘(得证自悟、悟他之果位)等三大乘之说,依次相当于真性、观照、资成等三轨。(法华经卷二譬喻品、大宝积经卷二十八大乘十法会、放光般若经卷五叹衍品、金刚仙论卷二、入大乘论卷上、法华文句卷三下、大乘大义章卷下、大乘义章卷一、摩诃止观卷三下、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本)((参见:大乘经典)828、“小乘”925、“教相判释”4602、“昆勒门”5911)p807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说明:下面这边才是占察经的根本重点,引导众生入大乘一实境界, 这也就是楞严经讲的学佛应该先明白第一决定义, 也就是法华经讲的以种种方便引导一切众生入佛种性, 学习占察如果不能契入此义, 那还是著于表相的门外汉

地藏菩萨摩诃萨言:
「善男子!若有众生欲向大乘者,应当先知最初所行根本之业。其最初所行根本业者,所谓依止一实境界以修信解,因信解力增长故,速疾得入菩萨种性。
善知识解说:在许多佛经中,除了叙述因缘的前言,或在进入主题之前布置一些问题让众生思维,
当进入主题后,佛菩萨都会一开始就指出最后的正确目标,以防止众生在一开始修行或学习过程中弄错了方向
例如:在「楞严经」中谈到「第一决定义」,「大般涅槃经」中谈到「佛性」,本经中则是谈到「一实境界」


[末学解说]

地藏菩萨摩诃萨说:
「善男子!如果有众生想要趣向大乘者,应当先要知道最初所行根本之业。其最初所行根本业者,就是要依止一实境界(指众生自性清净之心体)以修信解(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因信解力增长的缘故,而快速得以入菩萨种性(有可修成佛果的无漏种子者,名定性菩萨)。

注解:
【一实境界】:<一>指平等而真实之悟境。 <二>指众生自性清净之心体。占察经卷下(大一七·九○七上):“一实境界者,谓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离分别故,平等普遍,无所不至。”<三>指如来之法身。p76FROM:【佛光大辞典】

【信解】:(术语)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法华经序品曰:“种种信解,种种相貌。”同嘉祥疏二曰:“信解者,始名为信,终称为解。又钝根为信,利根为解。”同七曰:“信破邪见,解破无明。”【又】七贤之第三。(参见:七贤)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种性】:(名数)五性之一。(参见:五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性】:法相宗将一切众生的根机,分为五类,叫做五性。
  一、有可修成阿罗汉果的无漏种子者,名定性声闻。
  二、有可修成辟支佛的无漏种子者,名定性缘觉。
  三、有可修成佛果的无漏种子者,名定性菩萨。
  四、兼有以上二种或三种的无漏种子,则将来所证之位,遇缘成熟,并不一定证何种果者,名不定性。
  五、并无以上三乘的无漏种子,但有可修成人天果的有漏种子者,名为无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所言『一实境界』者,谓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离分别故。

平等普遍,无所不至,圆满十方,究竟一相,无二无别,不变不异,无增无减。


以一切众生心,一切声闻、辟支佛心,一切菩萨心,一切诸佛心,皆同不生不灭,无染寂静,真如相故。


善知识解说:
上面说明「一实境界」就是指众生都有无二无别的本体真如真心佛性
无二无别是指特性上,而不是指同一个,就像水的三态变化特性都相同,但是,这杯水则不是另一杯水
就像我们和佛菩萨虽然都有佛性,但是佛菩萨已经成就,而我们则还在轮回
但是,如果水能入大海,则没有水和大海的分别,究竟一如。
同样道理,一般众生常感到苦难孤立无援,但如果能像转电视频道一样调整自己的观念,频道相通就能入法水
以正知见入佛知见,入佛智慧法海,那自然能入法界光明,如水入海,究竟一如没有差别


[末学解说]

所说的『一实境界』者,就是指众生心体,从根本自心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没有分别。

而能够平等普遍,无所不至,圆满十方,究竟一相(指平等无差别之真如相),无二无别,不变不异,无增无减。

以一切众生心,一切声闻、辟支佛心,一切菩萨心,一切诸佛心,皆同不生不灭,无染寂静,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之相故。

注解:
【一实境界】:<一>指平等而真实之悟境。<二>指众生自性清净之心体。占察经卷下(大一七·九○七上):“一实境界者,谓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离分别故,平等普遍,无所不至。”<三>指如来之法身。p76FROM:【佛光大辞典】

【一相】:梵语 eka-laks!aN!a 。<一>指平等无差别之真如相。天台宗解释为“一乘无二,同一解脱”之义,故法华经药草喻品(大九·一九中):“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至于一切种智。”此即开三显一之极意。然华严宗则以之与“同教一乘”分齐,唯明一相之方便,未至主伴具足无尽之法。(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下、法华经文句卷七上、华严五教章卷一) <二>“异相”之对称。即外道所倡之“一切法唯从一元生”。佛教为破其邪见而强调“真如自性非一相”之说。(大乘起信论)p57FROM:【佛光大辞典】

【无二】:密法中之所谓无二,谓在果位身语意时,身空色离微尘聚,清净无碍,等同虚空,相好庄严。心为不变大乐。身空色自性之智身,与通达诸法真实之乐心,自性无别双运俱转,成为无二。        《佛学词典》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所以者何?一切有心起分别者,犹如幻化,无有定实,

所谓识、受、想、行、忆念、缘虑、觉知等种种心数,非青非黄,非赤非白,亦非杂色,无有长短方圆大小,


乃至尽于十方虚空一切世界,求心形状,无一区分而可得者,但以众生无明痴暗熏习因缘,现妄境界,令生念着。


善知识解说:
「所以者何」就是以下要开始说明前面所说是「什么道理?」「什么所以?」
上面是说:分别心也是虚幻,五阴(五蕴)觉知等各种心识作用都因无明愚痴因缘执着而生妄境,本质上也是生灭虚幻的


[末学解说]

为什么呢?因为一切有了心起分别者,就犹如幻化(常用作譬喻。如说诸法皆由因缘假和合而生,空无实性,是为假有,喻如幻化之物相),并不是实有的,

就是识、受、想、行、忆念、缘虑、觉知等种种心数(新曰心所。旧曰心数。是为心法,其法数多,故曰心数),非青非黄,非赤非白,也并非杂色,没有长短方圆大小,

乃至尽于十方虚空一切世界,求心形状,无一区分而可得者,只以众生无明痴暗熏习因缘,显现妄境界(谓妄心所现虚妄不实之境界。一切世间之事物是也),令生念着。

注解:
【幻化】:<一>谓幻术师变化所现无实体之物。常用作譬喻。如说诸法皆由因缘假和合而生,空无实性,是为假有,喻如幻化之物相。大智度论卷六(大二五·一○一下):“譬如幻化象马及种种诸物,虽知无实,然色可见,声可闻,与六情相对,不相错乱。诸法亦如是,虽空而可见可闻,不相错乱。” <二>幻与化。空法十喻之二。幻,谓幻术师之所作。化,谓佛、菩萨等神通力之变化。((参见:十喻)470)p1390  FROM:【佛光大辞典】

【心数】:(术语)新曰心所。旧曰心数。是为心法,其法数多,故曰心数。密教以大日如来为心王。一切眷属之诸尊为心数。秘藏宝钥下曰:“心王自在,得本性之水。心数客尘,息动浊之波。”即身义曰:“心王者法界体性智等,心数者多一识。”性灵集七曰:“真言大我本住心莲,尘沙心数自居觉月。”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妄境界】:(术语)谓妄心所现虚妄不实之境界。一切世间之事物是也。占察经下曰:“但以众生无明痴闇,熏习因缘,现妄境界,令生念著。”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所谓此心不能自知,妄自谓有,起觉知想,计我我所,而实无有觉知之想。以此妄心毕竟无体,不可见故。

若无觉知能分别者,则无十方三世一切境界差别之相。以一切法皆不能自有,但依妄心分别故有。


善知识解说:
这边的经文继续前面经文的说明
此凡夫妄心不是真心,不能自觉而把虚妄当成实有,以凡夫认知思维计较我和这个我所执处
而其实这些凡夫觉知也是虚妄的,因为虚妄心终究是生灭没有本体的,随生灭而消逝不可实见
如果不堕入凡夫觉知思维分别中,就无十方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一切境界差别之相,也无一切法
但是因为众生妄心的凡夫分别的缘故,所以而生一切法而有一切法


[末学解说]

就是此心不能自知,妄自谓有,起觉知想,计我我所(我所有的简称。有我见的人,对于身外之物都认为“我所有”,叫做“我所”),而实无有觉知之想。以此妄心(指虚妄分别之心)毕竟无体,不可见之故。

如果没有觉知而能分别者,则没有十方三世一切境界差别之相。因为一切法皆不能自有,只是依妄心分别,所以才有一切法。

注解:
【我所】:我所有的简称。有我见的人,对于身外之物都认为“我所有”,叫做“我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妄心】:指虚妄分别之心。即杂染虚假,生灭转变之心。即指能生起善恶业之妄识。大乘起信论所举之四种薰习中,即有“妄心薰习”之说。由妄心而生之境界,称为妄境界;盖诸法之本体,本来无自性而不可得,然因妄缘之故,以为实有,故妄境界又称妄法、妄境、妄有。又由虚妄之因缘所现之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乃凡夫有情之烦恼执著,称为妄尘。此外,以妄心分别计度事物,称为妄计。(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十、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下)p2339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所谓一切境界,各各不同,自念为有,知此为自,知彼为他,是故一切法不能自有,则无别异,唯依妄心,不知不了内自无故,

谓有前外境界,妄生种种法想,谓有谓无,谓彼谓此,谓是谓非,谓好谓恶,乃至妄生无量无边法想。


善知识解说:
这边依然继续前面经文的说明,说明一切都是因为妄想而生,藉由说明妄心而真正是要说明真心佛性本自清净
因为凡夫妄心而有「有无」「你我彼此」「是非」「善恶」等无量无边的分别和想法

[末学解说]

就是一切境界,各各不同,自念为有,知此为自,知彼为他,所以一切法不能自有,则没有别异,唯依妄心,不知不了内自无之故,

就有了前外境界,妄生种种法想(思惟法之想念也),谓有谓无,谓彼谓此,谓是谓非,谓好谓恶,乃至妄生出无量无边的法想。

注解:
【法想】:(术语)思惟法之想念也。维摩经问疾品曰:“即除我想及众生想当起法想。”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通过学习这段佛经内容,可以获知:
1.“对「大乘修行有进修兴趣的求法者」开示方便法——[一实境界]——是指众生都有无二无别的本体真如真心佛性
2.“五阴(五蕴)觉知等各种心识作用都因无明愚痴因缘执着而生妄境,本质上也是生灭虚幻的
3.“凡夫妄心不是真心,不能自觉而把虚妄当成实有,以凡夫认知思维计较我和这个我所执处
4.“一切都是因为妄想而生,藉由说明妄心而真正是要说明真心佛性本自清净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相关内容

一、如何正确面对[虚幻][空]
这要看「虚幻」怎么定义,也就是,你是从哪个方向来面对和着眼
(所以,其实佛法是很深奥的,根据众生的根器、因缘、次第不同,说法、教法、修法就会不同)
例如:你吃饭是虚幻吗?那你可以不要吃吗?你如果敢说什么都空,那你不要吃啊!
而佛法又常说世间一切都是虚幻,或甚至一切都是虚幻,这又是什么道理呢?为什么呢?

其实,「虚幻」并不是指「没有」,也不一定指「空无」
如果一切都是空,那又哪来的佛呢?佛是空吗?佛不是空吗?
如果一切都是空,那六道轮回也是空吗?那众生又是什么呢?杀生也是空吗?
当然不是,那是众生或一些佛弟子误解了虚幻和空义
虽然不是,但是也不是「是」,而是应该看从何种角度来看,何种次第来看

以「虚幻」两字来说,佛法上讲「虚幻」,那是指变化无常,从「无常」上来看,一切都无法较真
这是说,一切都不可执着,因为一切都会生灭变化,而如果你执着了,你就输了,你就随执着的业力(念力)而轮回了
(通常,是随特性而决定轮回的方向,如果没有灵性,而沾染低俗的习性或恶性,那就会堕入同类的畜生性或鬼性之中)
(但是,轮回的业力并不单纯,还包含各种交互作用的影响力,很复杂的,毕竟,人的一生很复杂,有很复杂的因果)
所以,讲一切都是空,这是一种摆脱执着的方法和观念,是一种修行上的次第法、对照法或方便法
就是让修行者破除不舍和执着,所以,这不是说你能不吃饭、不睡觉,也不是否定生命或众生的存在

从修行方法上来说,如果能观空,能放下,那么,心念就容易清净,如此而已,
这只是迈向究竟修行成就中的一个修行过程罢了
所以,「空无」可说是修行过程的一种观照方法,一般就是用来对治「我执」

另外,从「究竟实相」或「法界真相」来说,就是从佛的高度来说,「虚幻」就是指事情没有意义,
例如人生变化无常,到头来总是空,这是从结果论来说,也就是指「瞎忙」
因为从更高的次第来说,从宇宙真相来说,从轮回来说,从究竟真理来说,由往上提升来说
人执着于人生世俗,就像蚂蚁整天团团转一样,陷入轮回之中,没有解脱的一天
也就是说,众生因为众生性(各自的个性习气),
对不同事物有所执着,而堕入轮回之中,转生为相应次第的生命体
这从佛的角度上来说,或从究竟解脱或实相来说,众生就像整天做没有意义的事情一样
就是自找麻烦,自作自受,就是瞎忙,所以说一切都是空
不过,在执着当下的众生,面对眼前的一切,当然不会觉得是空或虚幻
也因此,活得很累,忙忙碌碌,因为观念无法提升,所以生命也无法提升,更无法摆脱轮回,而且自己也不知道
就像你看着蚂蚁,蚂蚁不懂能转生,所以过着自己忙碌的生活
而蚂蚁的一切,根本没用,就如同虚幻一样,就是空
但是,蚂蚁会说,我也是要吃、要过生活啊,要照顾子孙啊,要存粮啊
所以,是不是虚幻,或是不是空,这要看站在什么角度和立场,看能否超越
所以,「虚幻」不一定就是指「空无」或「没有」,也不是否定「六道轮回」和「众生」

此外,就像「念头」,你还记得你读本篇文章之前在想什么吗?应该早忘了吧
你还记得昨天或前天吃了哪些东西吗?就算刚吃完饭,美味的感觉也很快就消失了
而念头就是这么善变,所以念头也是如虚幻般的,也是无常的,生灭的
但是,你能说念头就是假的吗?感情是假的吗?吃饭是假的吗?
又或者痛的感觉是假的吗?心念是假的吗?
你和我都是假的吗?外魔是假的吗?佛菩萨也是假的吗?那你又为什么要修行解脱成佛?

念头是虚幻或空无吗?
其实也不是,因为,佛法上的观行(观修、观照)方法,也是靠念头
就像念佛也是靠念头,需要念念相续
所以,空或非空,其实是看方向方法立场而论,也就是看众生的根器、因缘、次第,也就是「相应」

而从不二法、实相来说,一切观法也都只是方便,相对来说,就是一切法也是空,不应该执着

其实,不论「空」或「虚无」或「虚幻」,这就像爬楼梯,都是相对性的、次第性的
当你站在这一阶梯上,其他就是相对空无或虚幻的,而当你往上提升,其他阶梯又相对都是虚无的,尤其是下面的阶梯
而修行就是这样慢慢往上爬,所以,佛经上才说,度过彼岸后,「法船」也当舍
但是,当你还乘坐在这法船上,或对其他还乘坐在这法船上的人,那么这法船就是真实的、必须的
所以,世俗虽然虚幻,但是,修行者一样要吃饭,虽然念头终究也是虚幻,但是,修行一样要靠念头,要靠正念
而就算你修行成就了,成佛了,一样还是有其他众生,不是不存在,只是心中执不执着罢了
不执着而能救众生,救众生而能不执着,不论是法门还是众生,「无着(执着)生心」,这就是妙空(真空)妙心和妙行
空只是一种方法或态度或心念,
并不是否定存在,并不是否定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或众生
就算是成佛了,有情众生一样都是存在的,不论是佛还是其他型态众生(六道众生)都是存在的
所以,「空」或「虚幻」、「虚无」只是相应或对应次第的一种心念或态度或说法
例如:心中念善和持戒的人,投生(飞生)天界,因为不执着人间世俗,
所以,相应而生在天上,而天上也与天人的心念相应(成为依报),而没有人间的恶或污秽
也就是,对于天人来说,世俗人间是虚幻、空无的,而对人类来说,世俗人间是真实的,这也是相应而生

而对修行者来说,或对想究竟解脱成佛的人来说
想要得到相应的因果,那就要有相应的心念和修行
对于空或虚幻的相应理解和实修,也要有相应次第的提高
——「魔」是虚幻、空无的吗?(浅谈「空」、「虚幻」和「魔」)

二、如何破除[虚妄][执着]
更深入的从佛法观念来思维,不论物质或大小,其实只是虚妄和执着,是心中的幻想和划地自限
例如:我们常听着轻松的音乐或看着电视上或图片上或实地的风景,随着心情的愉悦而让精神延展飘到了远处
又例如:人们常常因为对方的心善和爱而深深感恩和感激以及感动,因此而感到幸福和满足
这才是真正的富有,而不是因为物件或事情的大小或金钱的多少
这些都是证明物质和大小虚妄以及思想心境超越物质范畴的明显案例

所以,真正的实修者在精神思想上能超越物质虚幻和大小的局限,而无远弗届,来去自如
如果心无障碍,见一切相都能清净欢喜自在,那么,整个法界无不在实修者的心中,无不能随一念而往生
相由心生,心量如果就在台湾或大陆上,或生活的种种烦恼上,那么相就那么大,自己就无法脱离这些束缚
反之,如果心量能无限扩展,那么相也是无可限量的

佛法是心法,相由心生,业由心转
如果心能常慈悲感恩欢喜清净自在光明,心量就会无限大
随之,成就无限大,幸福无限大——大小的虚妄和其中微妙真理

把心扩展到法界深处,您就会得到解放和自由
您就不会拘泥在小事情上面而产生烦恼
心量无限,凡事就可超越,生命也可以得到提升和超越
心量无限,未来无限,光明无限,当然随意往生十方净土
——您还因为生活上的某些事情而生气或难过或执着吗?
知道真相就是智慧,就能清净面对,
也因为清净无烦恼,这样的心念就能物以类聚,就能往生净土或投生善处

当世俗人为了世俗而烦恼悲苦的时候
您能明白佛法而处之泰然,这分恬静安然,难道不是最大的福分吗?
何况这还决定着未来的生命型态,得以往生净土或投生善处

所以说能学佛是莫大的福报,佛法不可思议

只要我们提高思想层次,就能放下世俗一切执着和苦难,就能迈向宇宙中真正的幸福
——提高思想层次,就能放下世俗一切执着,解脱一切苦难
1.  发起大心普渡众生,而且有实际的行动

例如,深入经藏苦读研究和解义,或者开办读经班领众读经,

或者网路上宣扬经教,这样以身作则,把精力都用在了解佛法和宣扬佛法上,

如果您这么忙,为法忘躯,随时需要为众生解除疑惑,

就会随时处于正知正见和正念当中,就不会堕入情欲

2.  深入实相,认清现实

多看看世间案例,多看看男女相处的真实丑陋面,

当您了解的越透彻,您就会越来越有智慧,您就不会迷惑于那些肤浅的情感和美貌,

例如,(以下男女都如此,仅以一方为例)
如果您知道美女卸妆后的模样,您就不会再迷恋美女表面的假相;

如果您知道美女的淫乱模样,您也不会再迷恋表相的清纯;

如果您知道美女言之无物,智慧浅薄,或个性俗气,您就会大倒胃口;

如果知道男女在一起后或结婚后的种种真实模样,例如,吵架,坏习惯,拗脾气...,您就不会活在幻想中

如果您知道众生都是如此,大都无法解脱而沉沦生死轮回,您就能逐渐放下情欲的执着,

而且确实是如此,连许多佛弟子都是如此刚强难化,随时显露贪嗔痴相,

这时候您的幻想和妄想就会破灭了,您就会逐渐明白真实的状态

所以佛陀还是太子的时候,看到四个城门的人生真相,就能放弃皇宫的奢华和美梦了

人喜欢造梦,电影电视爱情小说,写的演的都是满足人们无法达成的美梦
不过,总有一天要梦醒的,要面对现实的,真相是残酷的,
早点醒来,才不会浪费时间活在虚幻中,就像吸毒的人整天浑浑噩噩

3.  练习禅定

这世间不仅生死无常,美貌财富无常,感情也是无常,情绪也是无常,身体更是无常,

种种无常带来的就是身心的痛苦,众生最难抵挡各种痛苦,

当您逐渐体会这些无常带来的痛苦,您就会明白学习禅定的好处和必要性,

因为任何次第的禅定至少能保持身心一定的安乐而放下对世俗的执着,

所以,多念佛持咒修学禅定观修,就能免除痛苦,就能逐渐放下情欲的执着.

因为情欲必定会带来痛苦,痛苦则是执着所产生的,

学习禅定暂得轻安,就能放下情欲的执着,就能免除痛苦,

所以禅定是行菩萨道普渡众生所必备的

4.  遵守戒律

戒律是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最前面一道防线
让佛弟子免于沉沦

5.  妄心也是虚妄

那些只是过去世的感觉,残存的念头
就像吸毒的毒瘾,或恐怖的感觉
情欲只是一种编织虚妄的念头

就像肉体也是虚妄

就像生生世世的肉身早已消逝,不知所踪
如果能正视虚妄,就能破除虚妄的心相和魔扰
——[问答]如何能破除虚妄的情执之心?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123#
 楼主| 发表于 2024-4-7 15:33: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4-7 15:53 编辑

接续上楼继续学习 [浅谈]<占察善恶业报经>的教导原理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附注: 这边上下文就是开始讲心法, 解释心的原理)

当如是知:
一切诸法,皆从妄想生,依妄心为本。然此妄心无自相故,亦依境界而有,所谓缘念觉知前境界故,说名为『心』。

善知识解说:虽说佛法是心法,但真心佛性本自清净无染,所以,一切心法或诸法都是为了帮助众生解脱,故因应众生的种种妄心妄想而生

[末学解说]

应当这样认知:
一切诸法(又作万法。现代语称之为存在、一切现象等。其义有二:(一)指一切有为、无为等万法,而与特指有为法之“诸行”含义不同;此系较为广义之用法。(二)指一切现象界之诸法,包含心、色上之一切万法,然如“涅槃”等无为法则不包含在内),皆从妄想(即以虚妄颠倒之心,分别诸法之相。亦即由于心之执著,而无法如实知见事物,遂产生谬误之分别)而生,依妄心(指虚妄分别之心。即杂染虚假,生灭转变之心。即指能生起善恶业之妄识)为本。然而因此妄心无自相之故,也依境界而有,所以因缘念(攀缘境界之事物而思想也)觉知前境界(指与心相对的外境。境随心转,各因心情不同,境界亦异)之故,称名为『心』。

注解:
【诸法】:梵语 sarva-dharma^h!。又作万法。现代语称之为存在、一切现象等。其义有二:(一)指一切有为、无为等万法,而与特指有为法之“诸行”含义不同;此系较为广义之用法。(二)指一切现象界之诸法,包含心、色上之一切万法,然如“涅槃”等无为法则不包含在内。(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理趣经、俱舍论卷六)p6302FROM:【佛光大辞典】

【妄想】:梵语 vikalpa。又作分别、妄想分别、虚妄分别、妄想颠倒。与“妄念”、“妄执”等语同义。即以虚妄颠倒之心,分别诸法之相。亦即由于心之执著,而无法如实知见事物,遂产生谬误之分别。
 据宋译楞伽经卷二举出十二种妄想:(一)言说妄想,谓计著种种妙音歌咏之声,而认为其有自性。(二)所说事妄想,谓凡所说之事,穷其自性,唯圣者所知,凡愚不了,仅依彼事而生言说。(三)相妄想,谓随事而起见,于一切法相,虚妄计著。(四) 利妄想,谓乐著世间种种财利,不知其物本为虚幻而起贪著。(五) 自性妄想,谓执持诸法,起自性之见,以自为是,余皆为非。(六) 因妄想,谓于因缘所生之法,起有、无等见,妄想分别而形成生死之因。(七) 见妄想,谓于五阴等法,妄计有无、一异,起诸邪见,执著分别。(八) 成妄想,谓于假名实法上,计度我、我所而起言说,成决定论。(九) 生妄想,谓妄计一切法,若有若无,皆从缘起而生分别。(十) 不生妄想,谓妄计一切法皆先有自体,不假因缘而生。(十一)相续妄想,谓于一切诸法,执著此与彼递相系属,无有断绝。(十二)缚不缚妄想,谓于一切法,以情生著之故,则成系缚,若离妄想,则无系缚,凡夫不了,而于此无缚解中产生计著。
 此外,菩萨地持经卷二真实义品则举出自性、差别、摄受积聚、我、我所、念、不念、俱相违等八种妄想。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十,举出坚固、虚明、融通、幽隐、罔象虚无等五种妄想。(旧华严经卷五、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宋译楞伽经卷四、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佛性论卷二、注维摩诘经卷三、大乘义章卷三、卷五)p2341FROM:【佛光大辞典】

【妄心】:指虚妄分别之心。即杂染虚假,生灭转变之心。即指能生起善恶业之妄识。大乘起信论所举之四种薰习中,即有“妄心薰习”之说。由妄心而生之境界,称为妄境界;盖诸法之本体,本来无自性而不可得,然因妄缘之故,以为实有,故妄境界又称妄法、妄境、妄有。又由虚妄之因缘所现之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乃凡夫有情之烦恼执著,称为妄尘。此外,以妄心分别计度事物,称为妄计。(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十、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下)p2339 FROM:【佛光大辞典】

【缘念】:(术语)攀缘境界之事物而思想也。归敬仪下曰:“想倒空时,缘念斯绝。”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境界】:指与心相对的外境。境随心转,各因心情不同,境界亦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又此妄心,与前境界,虽俱相依,起无先后。而此妄心,能为一切境界原主。所以者何?

谓依妄心,不了法界一相故,说心有无明;依无明力因故,现妄境界;亦依无明灭故,一切境界灭。


非依一切境界,自不了故,说境界有无明;亦非依境界故,生于无明。以一切诸佛,于一切境界,不生无明故。


又复不依境界灭故,无明心灭;以一切境界,从本已来,体性自灭,未曾有故。


善知识解说:
这段经文是说妄心是一切境相的根源,虽然妄心和境界相依而生且似乎无先后
相依而生是指相互影响而辗转生出一切相和妄念,就像梦境是因妄念而生,
而又因为梦中境界再影响心念而增加妄想,妄想又产生境相,这是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而非单向情况
若妄心消逝则梦醒,一切梦中境界也相对的完全消失,所以说妄心是一切境界的根源
人生的道理也是如此,皆因心无明而产生一连串的虚妄境界,而一切诸佛因为没有无明和妄心,所以境界的体性本自空无


[末学解说]

再有,此妄心(指虚妄分别之心。即杂染虚假,生灭转变之心。即指能生起善恶业之妄识),与前境界(指与心相对的外境。境随心转,各因心情不同,境界亦异),虽然共同相依,起无先后。然而此妄心,能为一切境界之原主。为什么呢?

因为依妄心,不能明了法界一相(谓四法界中事事无碍法界,即一真法界之一相一味也)的缘故,说心有无明(为烦恼之别称。不如实知见之意;即闇昧事物,不通达真理与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精神状态。亦即不达、不解、不了,而以愚痴为其自相);依无明力因之故,显现妄境界(虚妄不实的境界。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妄境界,因为都是虚假不实的);也依无明灭之故,一切境界灭。

不是依一切境界(指与心相对的外境。境随心转,各因心情不同,境界亦异),自不了故,说境界有无明(为烦恼之别称。不如实知见之意;即闇昧事物,不通达真理与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精神状态。亦即不达、不解、不了,而以愚痴为其自相);也不是依境界故,生于无明。以一切诸佛,于一切境界,不生无明故。

又复不依境界灭故,无明心灭;以一切境界,从本已来,体性(指实体,即事物之实质为体,而体之不变易称为性,故体即性)自灭,未曾有故。

注解:
【妄心】:指虚妄分别之心。即杂染虚假,生灭转变之心。即指能生起善恶业之妄识。大乘起信论所举之四种薰习中,即有“妄心薰习”之说。由妄心而生之境界,称为妄境界;盖诸法之本体,本来无自性而不可得,然因妄缘之故,以为实有,故妄境界又称妄法、妄境、妄有。又由虚妄之因缘所现之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乃凡夫有情之烦恼执著,称为妄尘。此外,以妄心分别计度事物,称为妄计。(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十、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下)p2339 FROM:【佛光大辞典】

【境界】:指与心相对的外境。境随心转,各因心情不同,境界亦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界一相】:(术语)谓四法界中事事无碍法界,即一真法界之一相一味也。文殊般若经曰:“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明】:梵语 avidya^,巴利语 avijja^。为烦恼之别称。不如实知见之意;即闇昧事物,不通达真理与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精神状态。亦即不达、不解、不了,而以愚痴为其自相。泛指无智、愚昧,特指不解佛教道理之世俗认识。为十二因缘之一。又作无明支。俱舍宗、唯识宗立无明为心所(心之作用)之一,即称作痴(梵 moha)。
 就十二缘起中无明支解之,无明为一切烦恼之根本。阿含经谓,无明乃对于佛教真理(四谛)之错误认知,即无智;且其与渴爱具有表里之关系。说一切有部以“三世两重”之因果来解说十二缘起,谓其中之无明系指过去烦恼位之五蕴,由于该位诸烦恼中,以无明之作用最强,故总称宿世烦恼为无明。唯识宗则以“二世一重”之因果加以解释,谓无明与行能牵引识等五果之种子,故为“能引支”;其中,与第六意识相应之“痴”,能起善恶之业,称为无明。
 有部与唯识宗又将无明分为相应无明与不共无明二种。相应无明,系与贪等根本烦恼相应共起;不共无明,则无与之相应而起者,以其独自生起,故又作独头无明。且成唯识论卷五将不共无明更分为恒行不共无明与独行不共无明。恒行不共无明,系与第七末那识相应之无明,即与贪等根本烦恼相应而起,此无明无始以来恒行,障碍真义智,故称恒行;又自一切凡夫心常无间之观点言,乃与相应于第六意识之无明有异,故称为不共。独行不共无明,系与第六意识相应之无明,以其与其他根本烦恼不相应,单独而起,故亦称不共。此独行不共无明复依其与随烦恼俱起与否,更细分主独行无明与非主独行无明。
 唯识宗又区分无明为种子与现行,其中,常随众生,隐眠在第八阿赖耶识中之无明种子,称为随眠无明;对此,无明之现行,缠缚众生,系著生死(迷之世界),称为缠无明。又缠无明有相应与不共,即为随眠、缠、相应与不共等四种,称为四种无明、四无明。此外,无明复可分为根本与枝末、共与不共、相应与不相应、迷理与迷事、独头与俱行、覆业与发业、种子子时、行业果、惑等十五种无明。
 据胜鬘经之说,与见惑及三界之修惑(贪等)相应之相应无明,称为四住地之惑。所谓四住地即: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其中,见一处住地指见惑,后三住地则指三界之修惑。又独行不共之无明为无始无明住地之惑(若合以上四住地之惑,则称五住地之惑),此无明住地为一切烦恼之根本,唯如来之菩提智得以断之。
 据大乘起信论之说,无明为不觉,此不觉分为根本无明与枝末无明二种。根本无明,又作根本不觉、无始无明、元品无明,忽然念起无明或元初之一念。即不了达真如平等之理,故忽然起动差别对立之念的元初,即为诸烦恼之元始、迷妄之最初,皆非由其他烦恼所生者,故谓“忽然”。以其极微细,故难以区别心王与心所之状态。故根本无明即最细微之动心,而诸种惑、业、苦等皆以此一念起动之心为根本,故称根本无明。此即无始无明住地之惑。枝末无明,又作枝末不觉,即依根本无明而起之枝末的染污心,有三细六粗之惑业。
 据天台宗之说,依空、假、中三观可断除见思、尘沙、无明三惑。此中,无明即迷于非有非空之理,而为障碍中道之惑。亦即中观所断之对象。关于断除无明者,在天台所判“化法四教”之别教,于十回向伏无明,在初地以上至妙觉等十二阶位,断尽十二品无明。此际,十回向中,最后之第十回向断除最初之无明,进入初地;此最初之无明复分三品来断,故称三品之无明。在圆教,则于初住以上至妙觉等四十二阶位断尽四十二品无明,此际,第五十一阶位(等觉)之最后心即显妙觉智,由此能断除最后之无明(称为元品无明、无始无明、最后品无明)。然以上为过去之说,实则圆教不立三观之次第,而主张持一心作观,三惑同体,同时可断。(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三、卷二十五、卷三十八、大智度论卷四十三、成实论卷九、成唯识论卷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八、卷五十六、卷五十八、卷六十四、十地经论卷八、俱舍论卷九、卷十九、摩诃止观卷六上、胜鬘经宝窟卷中末)p5094 FROM:【佛光大辞典】

【妄境界】:虚妄不实的境界。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妄境界,因为都是虚假不实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体性】:指实体,即事物之实质为体,而体之不变易称为性,故体即性。若就理之法门而言,佛与众生,其体性同一而无差别。俱舍论卷十三(大二九·七一上):“体性是善,犹如良药。”p6930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因如此义,是故但说一切诸法依心为本。

当知一切诸法,悉名为『心』,以义体不异,为心所摄故。


又一切诸法,从心所起,与心作相,和合而有,共生共灭,而无有住。


以一切境界,但随心所缘,念念相续故,而得住持,暂时为有。」


善知识解说:
这段应该很简单明瞭(也因此行者可以此文字做观照,破除凡夫妄想的习气),不再解说


[末学解说]

因这样的义理,所以但说一切诸法(又作万法。现代语称之为存在、一切现象等。其义有二:(一)指一切有为、无为等万法,而与特指有为法之“诸行”含义不同;此系较为广义之用法。(二)指一切现象界之诸法,包含心、色上之一切万法,然如“涅槃”等无为法则不包含在内)依心为本。

应当知道一切诸法,悉名为『心』,以义体(现似所依之事物。如瓶,是所作性等众多特性所依附之处)不异,为心所摄故。

又一切诸法,从心所起,与心作相,和合而有,共生共灭,而无有住。

因一切境界(指与心相对的外境。境随心转,各因心情不同,境界亦异),但随心所缘,念念相续的缘故,而得住持,暂时为有。」

注解:
【诸法】:梵语 sarva-dharma^h!。又作万法。现代语称之为存在、一切现象等。其义有二:(一)指一切有为、无为等万法,而与特指有为法之“诸行”含义不同;此系较为广义之用法。(二)指一切现象界之诸法,包含心、色上之一切万法,然如“涅槃”等无为法则不包含在内。(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理趣经、俱舍论卷六)p6302FROM:【佛光大辞典】

【义体、境体】:现似所依之事物。如瓶,是所作性等众多特性所依附之处。        《佛学名相》

【境界】:指与心相对的外境。境随心转,各因心情不同,境界亦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如是所说心义者,有二种相。何等为二?一者『心内相』,二者『心外相』。

『心内相』者,复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真,二者妄。


所言『真』者,谓心体本相,如如不异,清净圆满,无障无碍,微密难见。以遍一切处常恒不坏,建立生长一切法故。


所言『妄』者,谓起念分别觉知缘虑忆想等事,虽复相续,能生一切种种境界,而内虚伪,无有真实,不可见故。」


善知识解说:
关于心的义理,有两种相貌或说法,一种是「心内相」,一种是「心外相」
「心内相」也有两种,一种真心,一种妄心
「真心」就是所谓的真心实相本体佛性,真如一如没有差别,清净圆满没有障碍,虽如此但细微隐密,众生难以发现,
而且不论众生因生死变异轮回一切处,这真心都恒常不坏
反观「妄心」就是心念的分别觉知攀缘思虑忆念思想等心识作用,虽然念念相续不断而能生一切种种境界,但其实都是虚妄不真实的


[末学解说]

「这样解说心义者,有二种相。是哪两种呢?一种是『心内相』,二种是『心外相』。

『心内相』者,又有二种,是哪两种呢?一是真,二是妄。

所言『真』者,就是心体之本相,如如(如于真如,是不动、寂默、平等不二、不起颠倒分别的自性境界。因是如理智所证得的真如,故说“如如”)没有差别,清净圆满,无障无碍,细微隐密难以见到。因周遍一切处常恒不坏,所以建立生长一切法。

所言『妄』者,就是起念、分别、觉知、缘虑、忆想等事,虽然念念相续,能生一切种种境界(指与心相对的外境。境随心转,各因心情不同,境界亦异),然而内虚伪,无有真实,所以不可见(一切法)。」

注解:
【心内相】:谓心体本相,如如不异,清净圆满,无障无碍,微密难见,遍一切处,是名心内相。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心外相】:谓心随有所念,种种境界皆悉现前,是名心外相。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如如】:如于真如,是不动、寂默、平等不二、不起颠倒分别的自性境界。因是如理智所证得的真如,故说“如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境界】:指与心相对的外境。境随心转,各因心情不同,境界亦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所言『心外相』者,谓一切诸法种种境界等,随有所念,境界现前故,知有内心及内心差别。

如是当知,『内妄相』者,为因为体;『外妄相』者,为果为用。依如此等义,是故我说一切诸法悉名为『心』。


善知识解说:
这个心内相的真, 就是讲佛性或心王, 这个妄就是讲心所, 就是心的作用, 就是心法, 学佛的大乘发心, 就是以心法来契入佛性真心, 所以约略来讲, [真][妄][心外相]应该就是其他佛经中的[心][意][识]

[末学解说]

「所言『心外相』者,就是一切诸法(又作万法。现代语称之为存在、一切现象等。其义有二:(一)指一切有为、无为等万法,而与特指有为法之“诸行”含义不同;此系较为广义之用法。(二)指一切现象界之诸法,包含心、色上之一切万法,然如“涅槃”等无为法则不包含在内)种种境界(指与心相对的外境。境随心转,各因心情不同,境界亦异)等,随有所念,境界现前故,知有内心及内心差别。

如是当知,『内妄相』者,为因为体;『外妄相』者,为果为用。依如此等义,所以我说一切诸法(又作万法。现代语称之为存在、一切现象等。其义有二:(一)指一切有为、无为等万法,而与特指有为法之“诸行”含义不同;此系较为广义之用法。(二)指一切现象界之诸法,包含心、色上之一切万法,然如“涅槃”等无为法则不包含在内)悉名为『心』。

注解:
【心外相】:谓心随有所念,种种境界皆悉现前,是名心外相。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诸法】:梵语 sarva-dharma^h!。又作万法。现代语称之为存在、一切现象等。其义有二:(一)指一切有为、无为等万法,而与特指有为法之“诸行”含义不同;此系较为广义之用法。(二)指一切现象界之诸法,包含心、色上之一切万法,然如“涅槃”等无为法则不包含在内。(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理趣经、俱舍论卷六)p6302FROM:【佛光大辞典】

【境界】:指与心相对的外境。境随心转,各因心情不同,境界亦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通过学习这段佛经内容,可以获知:

1.“一切心法或诸法都是为了帮助众生解脱,故因应众生的种种妄心妄想而生

2.“妄心是一切境相的根源

3.“心的义理,有两种相貌或说法,一种是「心内相」,一种是「心外相」

4.“「心内相」也有两种,一种真心,一种妄心
「真心」就是所谓的真心实相本体佛性,真如一如没有差别,清净圆满没有障碍,虽如此但细微隐密,众生难以发现,
而且不论众生因生死变异轮回一切处,这真心都恒常不坏
反观「妄心」就是心念的分别觉知攀缘思虑忆念思想等心识作用,虽然念念相续不断而能生一切种种境界,但其实都是虚妄不真实的


5.“这个心内相的真, 就是讲佛性或心王, 这个妄就是讲心所, 就是心的作用, 就是心法, 学佛的大乘发心, 就是以心法来契入佛性真心, 所以约略来讲, [真][妄][心外相]应该就是其他佛经中的[心][意][识]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相关内容

一、关于[心][意][识]
云何建立[识蕴]。谓[心][意][识]差别。

何等为[心]。谓蕴界处习气所熏。一切种子[阿赖耶识]。亦名[异熟识]。亦名[阿陀那识]以能积集诸习气故。

何等为[意]。谓一切时缘[阿赖耶识]思度为性。与四烦恼恒相应。谓[我见][我爱][我慢][无明]。此[意]遍行。一切善不善无记位。唯除圣道现前若处灭尽定及在无学地又六识以无间灭识为意。

何等为[识]。谓[六识身]。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何等[眼识]。谓依眼缘色了别为性。

何等[耳识]。谓依耳缘声了别为性。

何等[鼻识]。谓依鼻缘香了别为性。

何等[舌识]。谓依舌缘味了别为性。

何等[身识]。谓依身缘触了别为性。

何等[意识]。谓依意缘法了别为性。——[诸经辑要]~[心][意][识][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

二、关于[真心][妄心]
多念佛就能成佛,多念经就会知道经上的知见道理而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
多持咒,就能成就定观,多拜佛就会显露真心,多观清净光明心,就会契入真心

所以,上面经上说:  当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罗尼相貌。汝当依此而修行之
相貌就是表相,依此修行就能见真,就能逐渐显露真心——真心还是妄心
万法唯心,相由心生,业由心转,当下就是佛法,舍弃当下无佛法可寻,即是轮回
想成佛就必须当下恢复圆满光明自在的佛性本然,这就是楞严经所讲的
而且方法遍布一切佛经,佛经上教导了种种正观,
透过当下随时保持这些正观,就可以帮助我们恢复佛性
只要按照佛陀教导的正思维正知见正观照,就能逐渐断除妄心,恢复真心
无明妄心造就我们累世轮回的肉身,也造就世间,这真正不可思议
清净第八识的无明,恢复佛性,就能成就不可思议佛果
无明执着就轮回,清净光明就成佛,同是一个东西
一切都在于心(万法唯心),所以,心法就是佛法,也是世间法
——[解析]佛教理论和现实情况根本照不上号?佛法和世间法是两回事?
当您还没有显露佛性真心,可以透过如实发起大愿大心,
就能和诸佛菩萨相印,得到诸佛菩萨的护持,透过心法观修而逐渐契入心法心要,逐渐显露佛性
所以一开始您可以学习光明心法来契入心要和真心
这是属于自发显露的初学阶段
——[浅谈]拈花微笑心法
想要去除尘染妄想,只要透过不断的练习心法,逐渐用正念取代妄念
随时用心法观照各种次第的佛心,而取代凡夫妄心,这样就能逐渐显露真心佛性——[分析解说]心法次第的观照实修

三、什么才是真实?
如经上所说,一切非空非有、即空即有,非非空非非有、非即空非即有,这就是真实的状态
简单说,就是空有一如,就是不二,也就是空有一体,亦非空有一体
也就是如虚如幻、亦真亦假、亦非真非假,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就是:一切,在现象上是无止尽的变化,随心念而转,心念所及,如真似幻
而其中真正的根本和真实,就是纯真,就是佛性,这才是一切变化中的唯一真实
如果没有依止纯真佛性(真正的清净光明),就是随凡夫心念而不断混沌和流转,就是无止尽的轮回
佛性代表的就是幻灭的唯一真实,真正的清净光明自在,是本体,是根源,也是特性
而在生命真假虚幻的当下中,最重要的就是念头,就是心念
每个心念,每个念头,在无止尽生命的洪流中,都有其定位与意义,也就是会影响其后果,这就是因果
因此,当下的心念,当下的念头,就非常重要,这会决定我们的未来与结果
当然,如果你相信这些,而能端正念头,学习契入佛性本体,那么,未来就会迈向光明
相反,如果你不相信或怀疑或毁谤,心念不在正途,那么当然生命就会堕入无止尽的混沌与轮回之中
——佛法与心念产生的电疗或精神出体现象
如果您堕入世俗假相,而沉迷或执着于世俗,那在自己的观念中,就会呈现种种不公平
执着和沉迷的深浅不同,就会形成假相中的高低,就会形成不同次第的虚幻世界,这就是轮回有六道的差别
随着沉迷执着和观念水平的不同,相随心转,就会有种种苦乐不平等的差别和境遇,以致不同的投生轮回

总言之,若不能看破,就同是苦海沉沦人;但若能看破,其实六道只是假相,
实相中,是相非相,亦非非相,处处无不自在平等,无不光明清净
——众生平等,&实相与差别相
修行的过程都会逐渐真实面对一切善恶,美丑,光明和黑暗
当您修持光明心法的过程,您也会看到您心中的一切善恶美丑光明黑暗种种对立
开心或恐惧只是您心中的幻象

就像昨天以前的种种记忆,也仅仅是心中的记忆,是虚幻不真实的
当您活在今天,难道昨天以前吃的饭,今天能饱吗?
昨天的美味或害怕,对今天来说是真实的吗?
人活在种种的幻象中,只是人们自己不自觉


修行的过程就是让我们破除这些幻象,

不论是昨天吃的东西,或者存在心中的记忆,不论是欢喜或恐惧,都是虚妄的
光明心法就是让我们逐渐认清这个事实,逐渐面对自己的真心佛性
真正逐渐断除一切恐惧,而逐渐成佛
——[略说]心法修持过程的现象和原理~[消业现象][重业轻报][魔考][磨难]

四、佛法是心法
佛法的心法其实就是~
先透过佛陀的教导,明白法界真相,生命的实相
明白[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
然后透过[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作用的正确修行引导,
由正确的心念观行,逐渐清净第八识,而恢复佛性成佛

这种解脱轮回方法就是佛法的心法——[略说]什么是因果轮回?佛?佛法?佛教?佛门心法?
佛法最重要法门就是心法,就是正观,正确的心法观照
透过心法观照就能逐渐显露佛性,显露佛性就能俱足一切功德——[分析解说]心法次第的观照实修
其实心法的修持,在佛经上经常讲的,只是一般佛弟子没有正视这些文字,不知道其重要性
例如常见,忏悔心,惭愧心,至诚心,感恩心,欢喜心,慈心,悲心,大愿心,深心,岀离心,舍离心,回向发愿心,清净心,平等心,光明心, ……
这些心不是虚妄的文字,而是可以有正确的修行方式和次第阶段的实修的,而逐渐契入真心
只是比较少有人能正确的演说这样的佛法心法,以及心法次第修行的原理和阶段
所以,一般佛弟子比较少有机会能对心法有深入的了解和修学,而大都在表法上打转或甚至懈怠了

关于心法的修持,其实很简单,可以运用在各种佛法的修行上
例如,念佛,拜佛,持咒,诵经,放生,超度,施食,全部都可以用上,全都可以把上面讲的种种心用上——[浅谈]心法修持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
修行的目的就是转化我们的[凡夫心]为[佛心],这样就能成佛
所以修行应该重视[心法]的导入,这样才能究竟成就——[略说]念佛次第&心法次第


相关内容
[名相]心法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124#
 楼主| 发表于 2024-4-8 18:07: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4-8 18:11 编辑

接续上楼继续学习 [浅谈]<占察善恶业报经>的教导原理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附注: 这边把[实相]讲的很清楚, [真如第一义谛]和[自性清净心]都是同一个东西,下面讲的更清楚了, 如果大家能参考[大般涅槃经]和[楞严经]就会更清楚, 佛经要看多一些, 就会明白都在讲同一个东西)

又复当知,『心外相』者,如梦所见种种境界,唯心想作,无实外事。一切境界,悉亦如是,以皆依无明识梦所见,妄想作故。」

「复次,应知:


内心念念不住故,所见所缘一切境界亦随心念念不住,所谓心生故种种法生,心灭故种种法灭。


是生灭相,但有名字,实不可得。以心不往至于境界,境界亦不来至于心,如镜中像,无来无去。


是故一切法,求生灭定相,了不可得。所谓一切法毕竟无体,本来常空,实不生灭故。


如是一切法实不生灭者,则无一切境界差别之相,寂静一味,名为『真如第一义谛自性清净心』。


彼自性清净心,湛然圆满,以无分别相故。无分别相者,于一切处,无所不在。无所不在者,以能依持建立一切法故。」


善知识解说:
如果以「能量」来看上述经文,似乎能快速明白其中道理
不论外相上如何变化或执着,本质在能量上都是不变的,这就是「能量不灭」或「能量守恒」原理
当然,这只是用类比来帮助了解经文中的道理,而不是说「能量」就是「真如」「佛性」或「如来藏」
就像佛经中也常做一些比喻和譬喻来帮助众生了解,至于真实上如何,这要自己真正契入后才能明白


[末学解说]

又应当知道,『心外相』者,如同梦中所见的种种境界,唯心想作,没有真实之外事。一切境界(指与心相对的外境。境随心转,各因心情不同,境界亦异),全是如此,都是以依无明(谓闇钝之心无照了诸法事理之明)识梦所见,妄想而作的缘故。」

「再有,应当知道:

因为内心念念不住之故,所见所缘一切境界(指与心相对的外境。境随心转,各因心情不同,境界亦异)也随心而念念不住,就是心生,所以种种法生,心灭,所以种种法灭。

这生灭之相,虽然有名字,但却实不可得。以心不往至于境界,境界也不来至于心,如镜中之像,无来无去。

所以一切法,求生灭定相(常住不变之相。一切世间、出世间之法中除涅槃之相外,均无有定相者),了不可得。就是一切法毕竟无体,本来为常空,真实不生灭。

如是一切法实不生灭者,则无一切境界差别之相,寂静一味,名为『真如第一义谛自性清净心』。

那自性清净心(谓吾人的心本来清净,也就是心性本净之意。此心又称为如来藏心、佛性、真如、法界、法性等等),湛然圆满,因为无分别相之故。无分别相者,于一切处,无所不在。无所不在者,所以能依持建立一切法。」

注解:
【心外相】:谓心随有所念,种种境界皆悉现前,是名心外相。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境界】:指与心相对的外境。境随心转,各因心情不同,境界亦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明】:(术语)梵语阿尾你也Avidya%,谓闇钝之心无照了诸法事理之明。即痴之异名也。本业经上曰:“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大乘义章二曰:“于法不了为无明。”同四曰:“言无明者,痴闇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俱舍论十曰:“明所治无明。(中略)其相云何?谓不了知谛宝业果。”(四谛三宝业因果报)。唯识论六曰:“云何为痴?于诸事理迷闇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定相】:<一>常住不变之相。一切世间、出世间之法中除涅槃之相外,均无有定相者。<二>指入定之相。p3179 FROM:【佛光大辞典】

【自性清净心】:谓吾人的心本来清净,也就是心性本净之意。此心又称为如来藏心、佛性、真如、法界、法性等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次,彼心名『如来藏』,所谓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清净功德之业。

以诸佛『法身』,从无始本际来,无障无碍,自在不灭,一切现化,种种功业,恒常炽然,未曾休息。


所谓遍一切世界,皆示作业,种种化益故。以一佛身,即是一切诸佛身;一切诸佛身,即是一佛身。所有作业,亦皆共一,


所谓无分别相,不念彼此,平等无二,以依一法性而有作业,同自然化,体无别异故。


如是诸佛『法身』,遍一切处,圆满不动故,随诸众生死此生彼,恒为作依。


善知识解说:
上面经文是对「如来藏」的解说,类似经文在其他佛经上也有,例如:「楞严经」
有兴趣的实修者可多参照其他佛经所提到的种种名相,这样会更清楚,
例如:「真如」「佛性」「实相」「般若波罗蜜多」「第八识」「如来藏」「安摩罗识」「首楞严三昧」
上述名相虽不尽相同或不一定代表相同意思,但是这些都代表同一种主题的不同相貌说明


[末学解说]

「再有,彼心名为『如来藏』(真如在烦恼中,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若出了烦恼,即名“法身”),就是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清净功德之业。

以诸佛『法身』(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从无始本际来,无障无碍,自在不灭,一切现化,种种功业,恒常炽然,未曾休息。

所谓周遍一切世界,皆示作业,种种化益故。以一佛身,即是一切诸佛身;一切诸佛身,即是一佛身。所有作业,亦皆共一,

所谓无分别之相,不念彼此,平等无二,以依一法性而有作业,同自然化,体无别异故。

如是诸佛『法身』,遍一切处,圆满不动故,随诸众生死此生彼,恒为作依。

上面经文是对「如来藏」的解说,类似经文在其他佛经上也有,例如:「楞严经」
有兴趣的实修者可多参照其他佛经所提到的种种名相,这样会更清楚,
例如:「真如」「佛性」「实相」「般若波罗蜜多」「第八识」「如来藏」「安摩罗识」「首楞严三昧」
上述名相虽不尽相同或不一定代表相同意思,但是这些都代表同一种主题的不同相貌说明


注解:
【如来藏】:真如在烦恼中,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若出了烦恼,即名“法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身】: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譬如虚空,悉能容受一切色像种种形类,以一切色像种种形类,皆依虚空而有,建立生长,住虚空中,为虚空处所摄,以虚空为体,无有能出虚空界分者。当如色像之中,虚空之界不可毁灭,色像坏时,还归虚空,而虚空本界,无增无减,不动不变。

善知识解说:
上下两段经文也是很好的经文说明,可细细体会,帮助自己理解


[末学解说]

譬如虚空,能够容受一切色像种种形类,以一切色像种种形类,皆依虚空而有,建立生长,住虚空中,为虚空处所摄,以虚空为体,无法分别出虚空界分。当如色像之中,虚空之界不可毁灭,色像坏时,还归虚空,而虚空本界,无增无减,不动不变。

===========================================

通过学习这段佛经内容,可以获知:

1.[真如第一义谛]和[自性清净心]是同一个东西

2.不论外相上如何变化或执着,本质都是不变的

3.解说「如来藏」——即“「真如」「佛性」「实相」「般若波罗蜜多」「第八识」「安摩罗识」「首楞严三昧」
上述名相虽不尽相同或不一定代表相同意思,但是这些都代表同一种主题的不同相貌说明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关于[佛性]的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佛性?
「佛性」

「有情众生」的「佛性」有「常、乐、我、净」四种特性,也就是说「佛性」是:
「真常」:指真正永恒,相较于一切器世间的生灭变化,「佛性」是真常不变
「真乐」:指轮回是苦,「有情众生」若能恢复清净圆满的「佛性」,才是真正的喜乐
「真我」:指轮回的业障身是假我,「有情众生」若能恢复清净圆满的「佛性」,才是真正的「真我」
「真净」:指真正清净光明圆满,「佛性」如矿中真金,虽然「第八识」遭「无明」染污,但是「佛性」不曾消失,只是被覆盖
——「佛性」与「法性」&「轮回」与「解脱」&「常」与「无常」
关于佛性,性是指原理和特质
佛说(有情)众生都有佛性,这就是说众生都有成佛的根本特质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水能变冰,也能变蒸气,只要符合条件,就会改变型态,这就是水的原理特性,就是水性
所以,只要按照正确的修行方法,众生都可以解脱成佛
——什么是:佛性,法性,菩萨性,众生性,明心见性?
佛性不是什么奇怪的东西,佛性就是至心,就是究竟智慧,就是不二,不可说,也可说,不可见,也可见,不生不灭——《楞严经》:『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二、不知道或不懂「佛性」?
可能有佛弟子对于「佛性」半信半疑,不能真正生起真信,因为「佛性」摸不着看不到,很难理解「佛性」的真正情况
其实,这是难免的,因为,经上说,就算到了「十地菩萨」,还不能完全熟透「佛性」,必须成佛才会完全明白
而且,还说「小乘弟子」根本不知道有「佛性」,就算告诉他们有佛性,让他们转「大乘」,他们可能也不一定相信
所以,一般佛弟子相信有「佛性」,这都是像《法华经》中佛陀说「声闻弟子」信《法华经》一样,
都是因为先信佛,相信佛所说,才相信《法华经》,并不是「声闻弟子」自己就相信《法华经》或懂《法华经》
而相信有「佛性」也是同样道理,因为信佛,才信「佛性」,不然,众生也无法知道有「佛性」或相信「佛性」
这就是佛所说的「信为功德母」,因为众生的智慧不像佛,没办法理解佛的智慧,没办法知道有「佛性」或知道「佛性」是什么
但是,因为信佛,才能信佛法,才能学习佛法,才能因此而逐渐迈向解脱,所以,「信为功德母」!
1.为什么不知道有佛性?
因为自己没有用心学佛,没有深入经藏,没有接触善知识,所以不知道,不然,肯定会看到或知道「佛性」两字
2.为什么不懂佛性?对佛性没信心?
这也是因为学佛不用心,如果真有用心,真想知道什么是佛性,想弄清楚,怎不自己深入经藏弄清楚呢?
所以,就是不用心,没有真正为了自己解脱和普渡众生而努力
——《楞严经》:『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三、[如来藏][佛性]等种种名相,都是依照不同面相,来说明同一道理
《大般涅槃经》:
「首楞严三昧者,有五种名:一者首楞严三昧,二者般若波罗蜜,三者金刚三昧,四者师子吼三昧,五者佛性。」

《楞严经》:
「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


上面,就是佛陀说明在佛陀所讲的各种佛经中,所讲过的上面种种名相,都是依照不同面相,来说明同一道理
例如:「首楞严三昧」是以三昧神通境界来说,「般若波罗蜜」是以般若智慧来说
「菩提」是从果位上来说,「真如」则是从意识型态上的「正真」和「一如」来说
「涅槃」就是从修行的境界次第终结上来说,指大乘的大涅槃,真正涅槃,无余涅槃,小乘则是有余涅槃
「佛性」就是从「有情」能成佛的原理特性来说,「大圆镜智」则是从转「识」成「智」的成就上来说
「空如来藏」就是以清净后的「如来藏」「第八识阿赖耶识」来说,就是「第九识」「庵摩罗识」
——「佛性」与「法性」&「轮回」与「解脱」&「常」与「无常」

四、按照《首楞严三昧经》的成就「首楞严三昧」方法
任何人一开始修行,都是要由凡夫的「意识心」学习「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然后才能逐渐契入佛心而实证「首楞严三昧」
所以,佛法是心法,万法唯心,这当然是由凡夫的「意识心」来学佛而逐渐契入「真心」,所以非一非异,不一不二
也就是说:「意识心」也能入「真心」,「真心」也能生万法(「意识心」),两者意义虽不相同,但是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
非一非异(不是同一个,那是不同个啰?也不是不同个,那是同一个啰?),
不一不二(不是同一个,那是两个啰?也不能分成两个,那又是一个啰?)
这样弄清楚了吗!或换个容易明白的说法,这样会比较清楚,就是:「真心是本质,意识心是变化」。
以现代物理来说就是「质能互变」,以古语来说就是「(本)体」和「(表)相」一如
——《楞严经》:『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五、怎么修?如何明白[佛性]?
[大般涅槃经]说[首楞严三昧]就是[佛性]

底下我们来看看佛说[首楞严三昧]怎么修?

(这边坚意菩萨问佛"菩萨想要学首楞严三昧该怎么学呢?")

坚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菩萨欲学首楞严三昧。当云何学。

佛告坚意。譬如学射先射大准。
射大准已学射小准。射小准已次学射的。学射的已次学射杖。学射杖已学射百毛。射百毛已学射十毛。射十毛已
学射一毛。射一毛已学射百分毛之一分。能射是已名为善射。随意不空。是人若欲于夜暗中所闻音声若人非人不用心力射之皆着。

如是坚意。菩萨欲学首楞严三昧。
先当学爱乐心。
学爱乐心已当学深心。
学深心已当学大慈。
学大慈已当学大悲。
学大悲已当学四圣梵行。所谓慈悲喜舍。
学四圣梵行已。当学报得最上五通常自随身。
学是通已。尔时便能成就六波罗蜜。
成就六波罗蜜已。便能通达方便。
通达方便已得住第三柔顺忍。
住第三柔顺忍已得无生法忍。
得无生法忍已诸佛授记。
诸佛授记已能入第八菩萨地。
入第八菩萨地已得诸佛现前三昧。
得诸佛现前三昧已常不离见诸佛。
常不离见诸佛已能具足一切佛法因缘。
具足一切佛法因缘已能起庄严佛土功德。
能起庄严佛土功德已。能具生家种姓。
能具生家种姓已。入胎出生。
入胎出生已能具十地。
具十地已。尔时便得受佛职号。
受佛职号已便得一切菩萨三昧。
得一切菩萨三昧已然后乃得首楞严三昧。
得首楞严三昧已能为众生施作佛事。而亦不舍菩萨行法。


坚意。菩萨若学如是诸法。则得首楞严三昧。菩萨已得首楞严三昧。则于诸法无所复学。何以故。先已善学一切法故。
譬如学射能射一毛分不复学余。所以者何。先已学故。
如是坚意。菩萨住首楞严三昧。于一切法无所复学。
一切三昧一切功德皆已学故。——[首楞严三昧]怎么修?如何明白[佛性]?~首楞严三昧经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125#
 楼主| 发表于 2024-4-9 12:38: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4-9 12:40 编辑

接续上楼继续学习 [浅谈]<占察善恶业报经>的教导原理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当知一切众生身中,诸佛法身亦不可毁灭。若烦恼断坏时,还归[法身]。而法身本界,无增无减,不动不变。

但从无始世来,与无明心俱,痴暗因缘熏习力故,现妄境界。以依妄境界熏习因缘故,起妄想相应心,计我、我所,造集诸业,受生死苦,说彼法身名为众生。

若如是众生中,法身熏习而有力者,烦恼渐薄,能厌世间,求涅槃道,信归一实,修六波罗蜜等一切菩提分法,名为菩萨。

若如是菩萨中,修行一切善法满足,究竟得离无明睡者,转名为佛。

当知如是众生、菩萨、佛等,但依世间假名言说,故有差别。而法身之体,毕竟平等,无有异相。」

善知识解说:
这边又把如何修行成佛讲的很清楚了 ~ 信归一实,修六波罗蜜等一切菩提分法,名为菩萨。若如是菩萨中,修行一切善法满足,究竟得离无明睡者,转名为佛
[[法身之体,毕竟平等,无有异相]], 这就是佛性平等无异, 佛经看多了就会知道都在讲这个

  
[末学解说]

「应当知道一切众生身中,诸佛法身也不可毁灭。如果烦恼断坏时,还归[法身](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而法身本界,无增无减,不动不变。

只是从无始世以来,因与无明心一起,痴暗因缘熏习力的缘故,所以显现妄境界(虚妄不实的境界。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妄境界,因为都是虚假不实的)。因依妄境界熏习因缘的缘故,生起妄想相应心(与烦恼结使相应之心,称为相应心),计我、我所(指为我所有之观念。全称我所有。 即我之所有、我之所属之意。即以自身为我,谓自身以外之物皆为我所有。于佛教中,我与我所,被认为系一切世俗分别之基本分别,故为破除之对象。又我所分为相应我所、随转我所、不离我所,若执之,则称为我所见(执我所有之偏见)),造集诸业,受生死苦,说彼法身名为众生。

如果像这样的众生之中,法身熏习而有力者,烦恼渐薄,能厌离世间,求取涅槃道(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相信归依一实(教化众生成佛,以一实为理体之教法;以其运载众生于一乘,故特称“一乘教法”),修习六波罗蜜(波罗蜜译为度,为到彼岸之意。即为达成理想、完成之意。乃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之六种德目。即(一)布施波罗蜜(梵 da^na-pa^ramita^),又作施波罗蜜、檀那波罗蜜、布施度无极。有财施、法施(教以真理)、无畏施(除去众生恐怖,使其安心)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二)持戒波罗蜜(梵 s/i^la-pa^ramita^),又作戒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戒度无极。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三)忍辱波罗蜜(梵 ks!a^nti-pa^ramita^),又作忍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忍辱度无极。忍耐迫害,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四)精进波罗蜜(梵 vi^rya-pa^ramita^),又作进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精进度无极。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五)禅定波罗蜜(梵 dhya^na-pa^ramita^),又作禅波罗蜜、禅那波罗蜜、禅度无极。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六)智慧波罗蜜(梵 prajn~a^-pa^ramita^),又作慧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明度无极。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以上六波罗蜜,始于布施,而终于智慧,由此可知大乘菩萨之伟大胸襟)等一切菩提分法(菩提分广义之解释泛指追求智慧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即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菩提分):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以此三十七法皆顺趣菩提,故皆称菩提分法。狭义则仅指三十七道品中之七觉支(七菩提分),即:(一)念觉支,心中明白,常念于禅定与智慧。(二)择法觉支,依智慧能选择真法,舍弃虚伪法。(三)精进觉支,精勤于正法而不懈。(四)喜觉支,得正法而喜悦。(五)轻安觉支,指身心轻快安稳。(六)定觉支,入禅定而心不散乱。(七)舍觉支,心无偏颇,不执著而保持平衡),名为菩萨。

如果像这样的菩萨之中,修行一切善法满足,究竟得离无明睡者,转名为佛。

应当知道像这样的众生、菩萨、佛等,只因世间假名言说,所以才有差别。而其法身之体,毕竟平等,没有异相。」

注解:
【法身】: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妄境界】:虚妄不实的境界。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妄境界,因为都是虚假不实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相应心】:与烦恼结使相应之心,称为相应心;反之,则称为不相应心。般若流支译之唯识论谓,迷妄之识为相应心,真如(宇宙之根本理体)之自性清净心(根本识)则为不相应心。
 又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七七下):“言相应义者,谓心、念法异,依染净差别,而知相缘相同故。不相应义者,谓即心、不觉,常无别异,不同知相缘相故。”上引中之“心”系指心王,“念法”系指心法;“知相”,即表能知,“缘相”即表所缘。盖谓妄执分别之粗杂心为相应心,真妄和合之阿梨耶识为不相应心。意即妄执分别之粗心有心王与妄念(心法)之分别,此二者相应,其能知与所缘之相相同,故称相应心。阿梨耶根本识乃心与无明之和合,此二者常无别异,故能知与所缘之相不相同,称不相应心。(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本、大乘唯识论序)p3913FROM:【佛光大辞典】

【我所】:梵语 mama-ka^ra。指为我所有之观念。全称我所有。 即我之所有、我之所属之意。即以自身为我,谓自身以外之物皆为我所有。于佛教中,我与我所,被认为系一切世俗分别之基本分别,故为破除之对象。又我所分为相应我所、随转我所、不离我所,若执之,则称为我所见(执我所有之偏见)。凡我所见所执著之五取蕴法,皆源于此“我所”观念,故集异门足论卷十二谓(大二六·四一九下):“于五取蕴等,随观见我或我所,从此起忍欲慧观见。”(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注维摩诘经卷五、百法问答钞卷一)((参见:我所见)2940)p2940 FROM:【佛光大辞典】

【涅槃】: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实】:又作一实真如、一实谛。指:<一>绝对、真实。即真如实相之理体。实者,无颠倒,无虚妄,平等不二之实相,故实谛,乃胜谛之一。<二>教化众生成佛,以一实为理体之教法;以其运载众生于一乘,故特称“一乘教法”。<三>在净土宗,一实系指阿弥陀佛之本愿。(大明三藏法数卷四)p75 FROM:【佛光大辞典】

【六波罗蜜】:梵语s!ad!-pa^ramita^, s!at!-pa^ramita^。全称六波罗蜜多。译作六度、六度无极、六到彼岸。波罗蜜译为度,为到彼岸之意。即为达成理想、完成之意。乃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之六种德目。即(一)布施波罗蜜(梵 da^na-pa^ramita^),又作施波罗蜜、檀那波罗蜜、布施度无极。有财施、法施(教以真理)、无畏施(除去众生恐怖,使其安心)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二)持戒波罗蜜(梵 s/i^la-pa^ramita^),又作戒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戒度无极。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三)忍辱波罗蜜(梵 ks!a^nti-pa^ramita^),又作忍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忍辱度无极。忍耐迫害,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四)精进波罗蜜(梵 vi^rya-pa^ramita^),又作进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精进度无极。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五)禅定波罗蜜(梵 dhya^na-pa^ramita^),又作禅波罗蜜、禅那波罗蜜、禅度无极。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六)智慧波罗蜜(梵 prajn~a^-pa^ramita^),又作慧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明度无极。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以上六波罗蜜,始于布施,而终于智慧,由此可知大乘菩萨之伟大胸襟。
 此六波罗蜜为戒、定、慧三学所摄,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施、戒、忍三波罗蜜为增上戒学所摄,禅波罗蜜为增上心学所摄,般若波罗蜜为增上慧学所摄,进波罗蜜则通为三学所摄。又法相宗将六波罗蜜之智慧波罗蜜开为方便善巧、愿、力、智等四波罗蜜,合为十波罗蜜,作为菩萨之胜行,以配菩萨十地,说明修行次第。(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菩萨地持经卷一、卷十、六度集经、大般若经卷五七九至卷六○○、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五至卷十、大智度论卷十一至卷十八、大乘庄严经论卷八、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上)p1273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分法】:(术语)(参见:菩提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分】:梵语 bodhyan%ga,巴利语 bodhipakkhiya。又作觉支、觉分。分,支分、因之义。菩提分广义之解释泛指追求智慧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即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菩提分):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以此三十七法皆顺趣菩提,故皆称菩提分法。狭义则仅指三十七道品中之七觉支(七菩提分),即:(一)念觉支,心中明白,常念于禅定与智慧。(二)择法觉支,依智慧能选择真法,舍弃虚伪法。(三)精进觉支,精勤于正法而不懈。(四)喜觉支,得正法而喜悦。(五)轻安觉支,指身心轻快安稳。(六)定觉支,入禅定而心不散乱。(七)舍觉支,心无偏颇,不执著而保持平衡。(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大乘义章卷十六)((参见:七觉支)125、“三十七道品”506)p5199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是名略说[[一实境界义]]。若欲依一实境界修信解者,应当学习二种观道。何等为二?一者唯心识观,二者真如实观。

学唯心识观者,所谓于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意所有作业,悉当观察,知唯是心。乃至一切境界,若心住念,皆当察知,勿令使心无记攀缘,不自觉知。

于念念间,悉应观察。随心有所缘念,还当使心随逐彼念,令心自知。知己内心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别也。

所谓内心自生长短、好恶、是非、得失、衰利、有无等见,无量诸想。而一切境界,未曾有想,起于分别。」

善知识解说:
这边开始讲如何修行契入实相, 本经讲两个观, 在其他佛经则有不同的讲法, 例如[圆觉经讲]三净观, [解深密经]和[大般涅槃经]或[瑜伽师地论]或[楞伽经]也都有教导方法, 大致上就是讲[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或[奢摩他]和[毗婆舍那], 其实这些能契入实相的观照, 就是方便法, 在[大集经]中讲的很明白, 三昧观照是语非义, 就是一种契入实相的方便, 因为实相佛性本自清净哪里还用观照呢? 所以这些都是回归实相的方法, 就是心法

  
[末学解说]

「善男子!这名为略说[[一实境界义]]。如果想要依一实境界(指众生自性清净之心体)修信解(起信生解之意)者,应当学习二种观道(观法之道)。是哪两种呢?一是唯心(又名唯识,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心识变现出来的)识观,二是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实观。

学习唯心识观者,就是于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意所有作业,悉当观察,了知唯有此心。乃至一切境界,若心住念,皆当察知,勿令使心无记(非善非恶,无可记别)攀缘(是心意不定,随著外境而转的意思),不自觉知。

于念念间,悉应观察。随心有所缘念(攀缘境界之事物而思想也),还当使心随逐彼念,令心自知。了知自己内心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别也。

就是内心自生长短、好恶、是非、得失、衰利、有无等见,无量诸想。而一切境界,未曾有想,起于分别。」

注解:
【一实境界】:<一>指平等而真实之悟境。<二>指众生自性清净之心体。占察经卷下(大一七·九○七上):“一实境界者,谓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离分别故,平等普遍,无所不至。”<三>指如来之法身。p76FROM:【佛光大辞典】

【信解】:梵语 adhimukti,巴利语 adhimutti。音译阿毗目底。<一>依信而得胜解者。又作信胜解。为钝根者修行阶位之名,乃七圣之一,十八有学之一,二十七贤圣之一。与“见至”相对。俱舍论卷二十三(大二九·一二二下):“至住果位舍得二名,谓不复名随信、法行,转得信解、见至二名,此亦由根钝利差别。”此谓诸钝根者于见道位中,本称为随信行,及至修道住果之位,则称信解。(大毗婆沙论卷五十四、卷九十三、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六)
  <二>起信生解之意。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下(大一七·九○九上):“能于究竟甚深第一实义中,不生怖畏,远离诽谤,得正见心,能信解故。”(大日经卷一、华严经探玄记卷二)p3721  FROM:【佛光大辞典】

【观道】:(术语)观法之道。止观大意曰:“内顺观道,外扶教门。”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唯心】:又名唯识,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心识变现出来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记】:非善非恶,无可记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攀缘】:是心意不定,随著外境而转的意思。凡夫之心,时常攀缘外境,随著外境而转,没有一刻的宁静;有道之士,放下万缘,凡事随缘而不攀缘,其心不取于相,如如不动。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缘念】:(术语)攀缘境界之事物而思想也。归敬仪下曰:“想倒空时,缘念斯绝。”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通过学习这段佛经内容,可以获知:
1.如何修行成佛——“信归一实,修六波罗蜜等一切菩提分法,名为菩萨。若如是菩萨中,修行一切善法满足,究竟得离无明睡者,转名为佛
2.佛性平等无异——“法身之体,毕竟平等,无有异相
3.如何修行契入实相——“一者唯心识观,二者真如实观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关于[成佛]相关内容

一、成佛的发心发愿
真正发起大心才能真正解脱轮回真正成佛—— [解答疑惑]超度到底有没有用?
发我当于一切世间一一毛端处现一切佛成正觉心——十种[发心]和[深心]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什么是学佛?
就是透过发起[无上菩提心]普渡众生而成佛
重点是~
在普渡众生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圆满,
而在帮助众生的过程中,先改正自己的缺失而逐渐圆满了自己,自己就成佛了
所以是因为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让自己成佛了—— [略说]如何劝导众生?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
[普贤十愿]是诸佛共愿,是菩萨甚深大愿
这是菩萨行者成就菩萨大业而成佛的必要之愿,所以修持者能往生[极乐世界]
—— [辨析]普贤十愿导归极乐?!
有个例子, 就是地藏经中两个国王的故事
先发愿成佛或者众生未渡尽不成佛, 就是个先成佛或者先渡众生的好案例
—— 自力?他力?

二、修行成佛的过程(菩萨的次第)
金刚三昧经云
菩萨无不无相。 非言说地。 何以故。 真如之法。 虚旷无相。 非二乘所及。 虚空境界。 内外不测。 六行之士。 乃能知之。
大力菩萨言。 云何六行。 愿为说之。
佛言。 一者十信行。 二者十住行。 三者十行行。 四者十回向行。 五者十地行。 六者等觉行。 如是行者。乃能知之。


楞严经云
是善男子。 欲爱干枯,根境不偶。 现前残质,不复续生。 执心虚明,纯是智慧。 慧性明圆,莹十方界。干有其慧,名干慧地。

(十信)
欲习初干,未与如来法流水接。 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圆妙开敷。 从真妙圆,重发真妙。 妙信常住。 一切妄想灭尽无余。 中道纯真。 名信心住。
真信明了,一切圆通。 阴处界三不能为碍。 如是乃至过去未来,无数劫中,舍身受身一切习气,皆现在前。 是善男子,皆能忆念,得无遗忘。 名念心住。
妙圆纯真。 真精发化。 无始习气通一精明。 唯以精明进趣真净。 名精进心。
心精现前。 纯以智慧。 名慧心住。
执持智明。 周遍寂湛。 寂妙常凝。 名定心住。
定光发明。 明性深入。 唯进无退。 名不退心。
心进安然保持不失。 十方如来气分交接。 名护法心。
觉明保持。 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 犹如双镜,光明相对。 其中妙影重重相入。 名回向心。
心光密回,获佛常凝无上妙净。 安住无为,得无遗失。 名戒心住。
住戒自在。 能游十方,所去随愿。 名愿心住。

(十住)
是善男子,以真方便发此十心。 心精发晖,十用涉入,圆成一心。 名发心住。
心中发明,如净琉璃内现精金。 以前妙心,履以成地。 名治地住。
心地涉知,俱得明了。 游履十方,得无留碍。 名修行住。
行与佛同。 受佛气分。 如中阴身自求父母。 阴信冥通,入如来种。 名生贵住。
既游道胎,亲奉觉胤。 如胎已成,人相不缺。 名方便具足住。
容貌如佛。 心相亦同。 名正心住。
身心合成日益增长。 名不退住。
十身灵相,一时具足。 名童真住。
形成出胎,亲为佛子。 名法王子住。
表以成人。 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 彼刹利王世子长成。 陈列灌顶。 名灌顶住。

(十行)
是善男子成佛子已。 具足无量如来妙德。 十方随顺。 名欢喜行。
善能利益一切众生。 名饶益行。
自觉觉他,得无违拒。 名无瞋恨行。
种类出生,穷未来际,三世平等,十方通达。 名无尽行。
一切合同,种种法门,得无差误。 名离痴乱行。
则于同中,显现群异。 一一异相,各各见同。 名善现行。
如是乃至十方虚空满足微尘,一一尘中现十方界。 现尘现界,不相留碍。 名无着行。
种种现前,咸是第一波罗密多。 名尊重行。
如是圆融,能成十方诸佛轨则。 名善法行。
一一皆是清净无漏,一真无为,性本然故。 名真实行。

(十回向)
是善男子,满足神通,成佛事已。 纯洁精真,远诸留患。 当度众生,灭除度相。 回无为心,向涅槃路。 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坏其可坏。 远离诸离。 名不坏回向。
本觉湛然。 觉齐佛觉。 名等一切佛回向。
精真发明,地如佛地。 名至一切处回向。
世界如来。 互相涉入,得无挂碍。 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于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净因。 依因发挥,取涅槃道。 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真根既成。 十方众生皆我本性。 性圆成就,不失众生。 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即一切法,离一切相。 唯即与离,二无所著。 名真如相回向。
真得所如,十方无碍。 名无缚解脱回向。
性德圆成,法界量灭。 名法界无量回向。

(四加行)
是善男子,尽是清净四十一心。 次成四种妙圆加行。 即以佛觉用为己心,若出未出。 犹如钻火,欲然其木。 名为暖地。 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 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微碍。 名为顶地。 心佛二同,善得中道。 如忍事人,非怀非出。 名为忍地。 数量销灭。 迷觉中道,二无所目。 名世第一地。

(十地, 这就是一般讲的菩萨有十地)
是善男子,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 名欢喜地。
异性入同,同性亦灭。 名离垢地。
净极明生。 名发光地。
明极觉满。 名焰慧地。
一切同异所不能至。 名难胜地。
无为真如性净明露。 名现前地。
尽真如际。 名远行地。
一真如心。 名不动地。
发真如用。 名善慧地。
是诸菩萨,从此已往,修习毕功,功德圆满。 亦自此地名修习位。 慈阴妙云,覆涅槃海。 名法云地。
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 名为等觉。
从干慧心至等觉已,是觉始获金刚心中初干慧地,如是重重单复十二,方尽妙觉,成无上道。 是种种地,皆以金刚观察如幻十种深喻。 奢摩他中,用诸如来毗婆舍那,清净修证,渐次深入。

如是皆以三增进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 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以上55位如果加上干慧和妙觉(成佛) 共57
——修行成佛的过程~ 菩萨的次第[菩萨的50或51,52或55位阶]
在大般涅槃经中佛陀也说学佛成佛有四个阶段
亲近善知识,听闻佛法,思维佛法,实修佛法
——学佛成佛有四个阶段....佛经为什么需要一遍又一遍的读诵?

三、如何成就佛道?
正确的修行者,心中应该学习舍弃一切恶念(负面思维、不光明的念头)
这样就必定能成为学佛成佛的助力,一切都会化险为夷,都会回归清净与光明,痛苦也会转为安乐
自己也就能真正逐渐契入佛性本心,真正学佛成佛了
——一心向善、学佛成佛,才能缔造你我双赢的美好未来
成佛则是要靠自己修行,靠自己消除贪嗔痴,佛菩萨只能引导和教导,没办法代替众生修行和成佛
自己的贪嗔痴和妄念,就是要靠自己学习消除
只有靠自己转念和认清法界实相,逐渐消除贪嗔痴,这样才能成佛
这才是科学,这才是真正的原理,真正的原理在佛经中都有说明
想成佛,就是要靠自己实修,清除第八识中的妄念种子,这样才能成佛
能不能成佛,靠的是众生自己要转念,要转邪为正,要消除妄念和习气,要纠正错误的认知和观念
而不是靠佛菩萨的神通就能成佛的,如果可以,那大家都不用修行,都让佛菩萨超度成佛就好了,还要那么麻烦吗?
所以,真实上就是不可能靠神通成佛,
想成佛必须靠智慧解脱,就是自己在知见观念和实力上提升,恢复到佛性的状态
这过程就必须靠自己实修来消除妄念和习气,如此让佛性显露,就能逐渐成菩萨,最后成佛——超度和成佛是两回事
[华严经]的菩萨万行才是菩萨行者修习成佛的关键—— [辨析]普贤十愿导归极乐?!

相关内容:
释迦牟尼佛晚弥勒菩萨四十二劫发心,却超越九劫成佛的原因 ~ 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行菩萨道,如何学习大宝积经?如何快速圆满佛道?~大宝积经
听闻此三昧后,求道可快速成佛 ~ 佛说佛印三昧经
怎样才能让佛授记我们成佛? ~ 佛藏经
学佛修行,如何能转身成就不断之念,乃至成佛 ~ 持世经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126#
 楼主| 发表于 2024-4-10 12:35: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4-10 16:46 编辑

接续上楼继续学习 [浅谈]<占察善恶业报经>的教导原理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当知一切境界自无分别想故,即自非长非短、非好非恶,乃至非有非无,离一切相。

如是观察,一切法唯心想生。若使离心,则无一法一想而能自见有差别也。

当应如是守记内心,知唯妄念,无实境界,勿令休废。是名修学唯心识观。

若心无记,不知自心念者,即谓有前境界,不名唯心识观。」

[末学解说]

「应当知道一切境界(指与心相对的外境。境随心转,各因心情不同,境界亦异)因自性没有分别想之故,所以自性非长非短、非好非恶,乃至非有非无,离一切相。

像这样观察,一切法唯心(又名唯识,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心识变现出来的)想生。假若离开心识,则无一法一想而能自见有差别也。

应当这样守记内心,知道唯妄念,并无实境界,勿令休废。这名为修学唯心识观。

如果心无记,不知自心念者,即谓有前境界(指与心相对的外境。境随心转,各因心情不同,境界亦异),不名为唯心识观。」

注解:
【境界】:指与心相对的外境。境随心转,各因心情不同,境界亦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唯心】:又名唯识,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心识变现出来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又守记内心者,则知贪想、瞋想,及愚痴、邪见想。知善、知不善、知无记,知心劳虑种种诸苦。

若于坐时,随心所缘,念念观知唯心生灭。譬如水流灯炎,无暂时住。从是当得色寂三昧。」
  
[末学解说]

「再有,守记内心者,则了知贪想、瞋想,及愚痴、邪见想。知善、知不善、知无记,知心劳虑种种诸苦。

如果于坐时,随心所缘,念念观知唯心生灭。譬如水流、灯炎,无暂时住。从这当得色寂三昧(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注解:
【三昧】: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得此三昧已,次应学习信奢摩他观心,及信毗婆舍那观心。

习信奢摩他观心者,思惟内心不可见相,圆满不动,无来无去,本性不生,离分别故。

习信毗婆舍那观心者,想见内外色,随心生,随心灭。乃至习想见佛色身,亦复如是。

随心生,随心灭,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镜中像。非心不离心,非来非不来,非去非不去,非生非不生,非作非不作。」

[末学解说]

「得此三昧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后,接着应当学习信奢摩他(意译止、寂静、能灭,为禅定的异名,乃摄心而不被外境所动,远离并止息一切之散乱,使心寂静。此常具“观”(智慧)并用,称为止观)观心(心为万法之主,无一事漏于心者,故观察心,即观察一切也。因而凡究事观理,尽称为观心),及信毗婆舍那(译曰观,见,种种观察等。观见事理也)观心。

修习信奢摩他(意译止、寂静、能灭,为禅定的异名,乃摄心而不被外境所动,远离并止息一切之散乱,使心寂静。此常具“观”(智慧)并用,称为止观)观心(心为万法之主,无一事漏于心者,故观察心,即观察一切也。因而凡究事观理,尽称为观心)者,思惟内心不可见相,圆满不动,无来无去,本性不生,离分别故。

修习信毗婆舍那(译曰观,见,种种观察等。观见事理也)观心(心为万法之主,无一事漏于心者,故观察心,即观察一切也。因而凡究事观理,尽称为观心)者,想见内外色,随心生,随心灭。乃至修习想见佛(见佛虽指感见佛的色身,然领悟佛心,领悟佛法,也可名为见佛。见佛者必灭罪生善,证得妙果)色身,也是如此。

随心生,随心灭,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镜中像。非心不离心,非来非不来,非去非不去,非生非不生,非作非不作。」

注解:
【三昧】: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奢摩他】:为梵语 camatha  之音译,意译止、寂静、能灭,为禅定的异名,乃摄心而不被外境所动,远离并止息一切之散乱,使心寂静。此常具“观”(智慧)并用,称为止观。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观心】:(术语)观察心性如何,谓之观心。心为万法之主,无一事漏于心者,故观察心,即观察一切也。因而凡究事观理,尽称为观心。对于是而商量释迦一代之教法,谓之教相。此二者,大乘诸宗,无不具备,法相宗三时之判为教相,五重唯识为观心,乃至天台之五时八教为教相,一心三观为观心,十界二门曰:“劝心乃是教行枢机。”同指要钞上曰:“一代教门,皆以观心为要。”教观纲宗上曰:“佛祖之要,教观而已矣。观非教不正,教非观不传。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台宗观心之法有三种。(参见:观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毗婆舍那】:(术语)Vipas%yana%,又作毗钵舍那。译曰观,见,种种观察等。观见事理也。起信论元晓疏下曰:“奢摩他,此云止。毗钵舍那,此云观。”慧琳音义十八曰:“毗钵舍那,唐云观。”涅槃经疏十二曰:“毗婆舍那,此翻为观,亦云见。”慧苑音义上曰:“毗钵舍那,此云种种观察,谓正慧决择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见佛】:指见佛身或悟佛法。大多依念佛三昧或佛力加被所感得。见佛有︰现在见佛、未来见佛、平生见佛、临终见佛。一般而言,见佛虽指感见佛的色身,然领悟佛心,领悟佛法,也可名为见佛。见佛者必灭罪生善,证得妙果。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 [经文] --

「善男子!若能习信此二观心者,速得趣会一乘之道。当知如是唯心识观,名为最上智慧之门。

所谓能令其心猛利,长信解力,疾入空义,得发无上大菩提心故。

若学习真如实观者,思惟心性无生无灭,不住见闻觉知,永离一切分别之想。

渐渐能过空处、识处、无少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定境界相,得相似空三昧。

得相似空三昧时,识想受行粗分别相不现在前。

从此修学,为善知识大慈悲者守护长养,是故离诸障碍,勤修不废,展转能入心寂三昧。

得是三昧已,即复能入一行三昧。入是一行三昧已,见佛无数,发深广行心,住坚信位。

所谓于奢摩他、毗婆舍那二种观道,决定信解,能决定向。随所修学世间诸禅三昧之业,无所乐著。

乃至遍修一切善根菩提分法,于生死中无所怯畏,不乐二乘。

以依能习向二观心最妙巧便,众智所依,行根本故。」

[末学解说]

「善男子!如果能修习信这二种观心(心为万法之主,无一事漏于心者,故观察心,即观察一切也。因而凡究事观理,尽称为观心)者,快速证得趣会一乘(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乘是车乘,以喻佛的教法,教法能乘载人至涅槃的彼岸,所以叫做“乘”)之道。当知这种唯心识观,名为最上智慧之门。

就是能够令其心猛利,长信解力,疾入空义,得以发起无上大菩提心。

如果学习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实观者,思惟心性无生无灭,不住见闻觉知(乃心识接触外境之总称。即眼识之用为见,耳识之用为闻,鼻舌身三识之用为觉,意识之用为知),永离一切分别之想。

渐渐能超越空处无色界的一切都没有形色,叫做“空处”)、识处、无少处、非想非非想处(可享有非想非非想天之禅定也。与非有想非无想同)等定境界相,获得相似空三昧三三昧之一。空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法都是缘生的,也都是虚妄不实的)。

获得相似空三昧三三昧之一。空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法都是缘生的,也都是虚妄不实的)时,识想受行粗分别相不现在前。

从这里修学,能受到善知识大慈悲者守护长养,所以离诸障碍,勤修不废,展转能入心寂三昧。

获得这种三昧后,即再能入一行三昧。入此一行三昧后,见佛无数,发深广行心,住坚信位。

就是于奢摩他、毗婆舍那二种观道(观法之道),决定信解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能决定向。随所修学世间诸禅三昧禅那与三昧。禅那译思惟,三昧译定,同体异名也。或以色界之所属为禅,无色界之所属为三昧)之业,无所乐著。

乃至遍修一切善根菩提分法(佛陀从四谛的道谛中,开示出三十七种修习基本圣道的法门),于生死中无所怯畏,不乐于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界)。

以依能习向二种观心(心为万法之主,无一事漏于心者,故观察心,即观察一切也。因而凡究事观理,尽称为观心)最妙巧便,众智所依,行根本之故。」

注解:
【观心】:(术语)观察心性如何,谓之观心。心为万法之主,无一事漏于心者,故观察心,即观察一切也。因而凡究事观理,尽称为观心。对于是而商量释迦一代之教法,谓之教相。此二者,大乘诸宗,无不具备,法相宗三时之判为教相,五重唯识为观心,乃至天台之五时八教为教相,一心三观为观心,十界二门曰:“劝心乃是教行枢机。”同指要钞上曰:“一代教门,皆以观心为要。”教观纲宗上曰:“佛祖之要,教观而已矣。观非教不正,教非观不传。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台宗观心之法有三种。(参见:观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乘】: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乘是车乘,以喻佛的教法,教法能乘载人至涅槃的彼岸,所以叫做“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见闻觉知】:乃心识接触外境之总称。即眼识之用为见,耳识之用为闻,鼻舌身三识之用为觉,意识之用为知。大日经疏卷一(大三九·五八二上):“如来五眼,以菩提心毕竟净故;以一切种观一切法,了了见闻觉知,无所挂碍,能持如是金刚印。”又据瑜伽师地论卷二载,依见闻觉知之别,言说有依见言说、依闻言说、依觉言说、依知言说四种。(杂阿含经卷十三、中阿含经卷四十九、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大智度论卷四十、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六、成唯识论述记卷八)p3003 FROM:【佛光大辞典】

【空处】:无色界的一切都没有形色,叫做“空处”,因共有四处的分别,所以又叫做“四空处”,或“四无色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非想非非想处】:(术语)可享有非想非非想天之禅定也。与非有想非无想同。楞严经曰:“识性不动,以灭穷研,于无尽中,发实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非想非非想处。”按非想非非想处,为无色界第四天,诸天之最胜者也。非想,言非有想。非非想,言亦非有此非想也。即经所云如存不存若尽非尽者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空三昧】:(术语)三三昧之一。智度论五曰:“观五蕴无我无我所,是名为空,知一切诸法实相。所谓毕竟空,是名空,是名空三昧。复次十八空,是名空三昧。”就因而言,则为三三昧。就果而言,则为三解脱。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三昧】:三种的三昧、即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三昧是定的意思。空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法都是缘生的,也都是虚妄不实的;无相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形相都是虚妄假有;无愿三昧又名无作三昧,即观一切法幻有,而无所愿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观道】:(术语)观法之道。止观大意曰:“内顺观道,外扶教门。”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信解】:(术语)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法华经序品曰:“种种信解,种种相貌。”同嘉祥疏二曰:“信解者,始名为信,终称为解。又钝根为信,利根为解。”同七曰:“信破邪见,解破无明。”【又】七贤之第三。(参见:七贤)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禅三昧】:(术语)禅那与三昧。禅那译思惟,三昧译定,同体异名也。或以色界之所属为禅,无色界之所属为三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分法】:(术语)(参见:菩提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分】:1、佛陀从四谛的道谛中,开示出三十七种修习基本圣道的法门,叫做“三十七道品”,又叫做“三十七菩提分法”。2、即七菩提分,又名七觉分,或七觉支。(参见:七觉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通过学习这段佛经内容,可以获知:
1.如何修学唯心识观,真如实观
2.学习信奢摩他观心及信毗婆舍那观心
3.这些能契入实相的观照, 就是方便法,是回归实相的方法, 就是心法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观照]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观照]呢?

【观照】:即以智慧观事、理诸法,而照见明了之意。又“观照般若”则指能观照事、理等诸法实相之理之智慧,为五种般若之一。肇论(大四五·二一三上):“观照般若,照事照理故。”((参见:五种般若)1183)p6970 FROM:【佛光大辞典】

【观照】:忏悔垢行,发心趋道,固为要道,然尤须观照诸行。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观照(三)】:以智慧而照见事理,是为观照。
  观行 于心观理而如理身行。
  观察 即观念观想也。
  观念 观察思念真理也。
  观想 想浮于心也。  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二、心法观照的作用
我们每个人的佛性都和佛菩萨的佛性平等无二,
本来我们都应该和佛菩萨一样神通自在
但是因为我们第八识累积太多这些无明妄念种子,
所以无法见性,无法像佛菩萨一样光明自在神通自如


虽然我们的佛性本俱足光明圆满,但是因为我们被尘染覆盖无法显露佛性功德
因此,我们必须学习佛菩萨教导的方法,学习无量心法,而逐渐让自己契入真心,显露佛性
这些心法佛心,例如:惭愧忏悔心,感恩心,欢喜心,舍离心,慈悲心,清净心,平等心,光明心....


就像刚刚讲的,无明妄想是累世不断累积而成的,
想要去除尘染妄想,只要透过不断的练习心法,逐渐用正念取代妄念
随时用心法观照各种次第的佛心,而取代凡夫妄心,这样就能逐渐显露真心佛性


所以,这边讲出了~佛法最重要法门就是心法,就是正观,正确的心法观照
必须要依照个人次第情况,随时练习不同次第的心法观照,
这样才能逐渐消除妄想,显露真心——[分析解说]心法次第的观照实修

三、心法观照的方法
慈观
明白众生的根器和执着,知道他们尚未能明白世间苦和学习佛法
因此不会对众生生气,就像知道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
就像对无知的小孩不会生气一样,只有疼惜爱惜,身心自在

悲观
明白众生苦,知道他们还无法明白世间苦,执着于欲乐烦恼,所以在苦的轮回中,
因此不会对众生生气,因为同情众生苦不忍苛责,只有耐性和更大的愿力来帮助众生

喜观
明白众生皆是佛菩萨示现,种种众生相,令我们自己烦恼转为菩提,只有心存感恩欢喜

以上三种是大乘观法,学佛要在道理上能够明白,然后转念安住,这样念佛持咒会比只用嘴巴还有用

舍观
明白众生本体佛性皆清净无染,自己佛性亦然,无我相众生相,无失亦无得,入甚深思维观照,当下解脱
这是实相般若的舍观,比一般的舍离心更超越——分享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实修观照法
有时候当我们忙碌的要命,最后终于结束,在这突然停下的当下,我们可能会有短暂的放空
又或者我们很久没喝水渴的要命,当喝到水的一刹那会有短暂特别明显的安定
又或者我们躺在舒适的草皮上或沙滩上,会有远离尘嚣甚至肉体的特殊安祥的感觉
又或者饿了好久后终于饱餐一顿,那一刻会有忘我的感觉

其实这短暂的放空或者安祥或者忘我,就是来自于欲望被满足的短暂当下
当下的欲望因为满足了,所以没了,而下一个欲望尚未产生,意识因为累了,所以短暂停止思维
我们平常念念相续的烦恼因此停止了
这边就是我要讲的重点,欲望止歇时候的安定,这就是[止],[止][观]的[止]
也就是佛法讲的[奢摩他],就是[静]的功夫, 也就是佛法讲的"歇即菩提"

如果我们能正观这个当下(这就是[止][观]的[观]),深入止观的功夫(就是深入当下寂静和觉照的功夫)
就能对欲望和清净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进而逐渐脱离欲望和烦恼的控制

如果我们能熟悉欲望止歇的观照,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厘清欲望和清净
明白的人就能逐渐摆脱烦恼欲望的束缚,就能够自然的减欲甚至无欲
——[止观初探]正视心识作用,由观照心念探讨"楞严经: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遇到这些问题往往先要忍耐,就是修忍辱
佛弟子忍辱之前依靠的就是六度中的戒律
更之前我们靠六度的布施来消除执着

然后透过戒律,我们知道不可以起贪瞋痴,
所以戒律能制止我们犯错

但是,守戒的过程中还是很难受,
所以这时候是透过六度中的忍辱来克制

接下来呢,就是透过禅定的训练来超越忍辱的痛苦

然后再透过对法界六道轮回和因果原理的了解,知道真相自然就不会有贪瞋痴,这就是智慧

末学之前说过,佛法都是有方法和原理的
这就是六度的方法和原理

本篇所讲的就是具有阶段性智慧观照次第的三昧禅定心法观照

这个阶段的心法修持,有几个要降服的重点
例如:
以心法观修降服病痛进而降服四大崩解的生死问题,
以心法观修降服对睡眠的执着和打瞌睡昏沉问题,
以心法观修降服气候冷热对身体的影响,
以心法观修降服嗅觉的感受,例如有人吸烟,或臭味,或刺鼻的香水味
以心法观修降服电视对凡夫心的影响
以心法观修降服对钱财美色名声饮食的影响
——[必修]以心法观照降服病痛和睡眠等生忍问题&六度的方法和原理
我们要排除各种妄心,解脱轮回,也和上面讲的各种专业训练的[冥想]一样
我们必须利用时间学习各种心法观照,让自己熟练,
以便真正面对的时候能保持在正观(佛心状态)当中,
而不堕入轮回的各种因子当中,例如:生气,恐惧,贪婪...


因此,不论是您提到您想学习的慈悲心,或是末学提到的各种佛心的修行观照
这必须靠我们平常就多练习观照冥想,例如,多看慈悲的故事,或多去容易引起慈悲心的场合,
让我们的八识田中多种下这些慈悲种子,这样我们就能随时运用这些种子做观想,

就是经常回忆这些慈悲故事,让自己进入情境当中,
然后运用[四正勤]进入观想中,让自己的慈悲心逐渐扩大,
这样八识田中的慈悲种子就会不断增长


所以,心法观照的道理就是如此,可以让我们八识田转为清净而毕竟成佛
因此,末学才会不断的提出心法观照的重要性
基本的练习方法,就是末学常讲的那篇帖子~[光明心的导引]
如何驱除[负面习气][黑暗思想]? ~ 光明心的导引


这种心法观想完全不需要任何花费,而且只要您会运用,任何时机都可练习
所以讲老实话,真正会学佛是不需要花什么大钱的
因为透过心法观照就能逐渐显露佛性,显露佛性就能俱足一切功德
所以,以心法观照为基础,然后不论念佛持咒或诵经,就更能具备真实功德

讲到这里,相信您一定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出适合自己的慈悲心观照冥想方法
例如,之前末学曾经说过
如果有人因为念佛,或持咒,或诵经,或参加法会,或看到佛像,突然感动流泪
不论任何情况,只要您因为佛法而感动,甚至生活上任何感动的事情
这些都能利用来练习[慈悲观照],而且以[四正勤]的原则入[冥想],让这种心境扩大增长

这就是心法的实际观照修学,任何心法入观都是如此,可以举一反三——[分析解说]心法次第的观照实修

相关内容
奢摩他(止静),三摩钵提,禅那,毗婆奢那(观照)

[止观次第实修]: 九种[奢摩他],四种[毗钵舍那] ~ 瑜伽师地论

菩萨何依何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 ~ 解深密经

[慈心三昧]令诸菩萨。不经勤苦。而能速疾证佛菩提...[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

[禅观实修]:[不净观],[慈愍观],[缘起观],[界差别观],[数息观] ~ 瑜伽师地论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4-11 12:12: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4-12 10:33 编辑

接续上楼继续学习 [浅谈]<占察善恶业报经>的教导原理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复次,修学如上信解者,人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利根,二者钝根。

其利根者,先已能知一切外诸境界,唯心所作,虚诳不实,如梦如幻等,决定无有疑虑。阴盖轻微,散乱心少。如是等人,即应学习真如实观。

其钝根者,先未能知一切外诸境界,悉唯是心,虚诳不实故,染著情厚,盖障数起,心难调伏,应当先学唯心识观。」  

[末学解说]

「再有,修学如上之信解(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者,人有二种。是哪两种呢?一是利根(利,速疾之义;根,为根机、根性、根器,有能生之义。指受教修道之素质,速疾而生妙解,称为利根。利根之人能敏锐理解佛法,并进而达到解脱),二是钝根(指根机迟钝者。又作下根。系“利根”之对称。于佛道修证上,根机之利、钝,影响其进趣之迟速与证果之胜劣)。
其中利根(指受教修道之素质,速疾而生妙解,称为利根。利根之人能敏锐理解佛法,并进而达到解脱)者,先已能知一切外诸境界,唯心(又名唯识,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心识变现出来的)所作,虚诳不实,如梦如幻等,决定无有疑虑。阴(积聚之义,谓色声等之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盖(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覆盖行者的清净心,使善心不能生起)轻微,散乱心少。像这类人,即应学习真如实观。

其中钝根(指根机迟钝者)者,先未能知一切外诸境界,悉唯是心,虚诳不实故,染著情厚,盖障(谓五种盖,随一现前,覆蔽其心)数起,心难以调伏,应当先学习唯心识观。」  

注解:

【信解】:(术语)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法华经序品曰:“种种信解,种种相貌。”同嘉祥疏二曰:“信解者,始名为信,终称为解。又钝根为信,利根为解。”同七曰:“信破邪见,解破无明。”【又】七贤之第三。(参见:七贤)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利根】:<一>梵语 tiks!a-indriya。利,速疾之义;根,为根机、根性、根器,有能生之义。指受教修道之素质,速疾而生妙解,称为利根。利根之人能敏锐理解佛法,并进而达到解脱。据大毗婆沙论载,利根者不信他言,但自披阅教典而得悟道,随法起行,称为随法行。(法华经方便品、大乘起信论)((参见:根)4131)
 <二>利,锐利之义;根,指信、精进、念、定、慧五根,或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俱舍论卷二十三)p2809FROM:【佛光大辞典】

【钝根】:梵语 mr!dvindriya。指根机迟钝者。又作下根。系“利根”之对称。于佛道修证上,根机之利、钝,影响其进趣之迟速与证果之胜劣。据大毗婆沙论卷五十四载,此一类行人,从来性多迟钝故,自不披阅教文,但信他人言说而得悟道,随信起行,称为随信行。(法华经卷三、往生要集卷上)p5297FROM:【佛光大辞典】

【唯心】:又名唯识,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心识变现出来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阴】:1、荫覆之义。指色声等之有为法荫覆真理。2、积聚之义,谓色声等之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盖】: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覆盖行者的清净心,使善心不能生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二种障】:瑜伽六十四卷十二页云:复次障者:有十二种。一、业障。谓作五无间业故。二、习气障。谓先数习诸恶业故。三、放逸障。谓大兴盛现在前,时受用诸欲。四、盖障。谓五种盖,随一现前,覆蔽其心。五、懈怠障。谓由懈怠,少分烦恼,缠扰其心。六、障碍障。谓十二种障碍,随一现前。七、生障。谓生无暇处。八、不生障。谓佛世尊,不现于世。九、信解障。谓佛世尊,虽现世间;而生邪见。十、烦恼障。谓由彼故说慧解脱心得解脱。十一定障。谓由彼故,说俱分解脱心得解脱。十二所知障。谓由彼故,说诸如来心得解脱。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 [经文] --

「若人虽学如是信解,而善根业薄,未能进趣。诸恶烦恼,不得渐伏。其心疑怯,畏堕三恶道,生八难处。

畏不常值佛菩萨等,不得供养听受正法。畏菩提信难可成就。有如此疑怖及种种障碍等者,应于一切时一切处,常勤诵念我之名字。

若得一心,善根增长,其意猛利,当观我法身,及一切诸佛法身,与己自身,体性平等,无二无别,不生不灭,常乐我净,功德圆满,是可归依。」
  
[末学解说]

「如果有人虽学习了如是信解(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然而善根(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业薄,未能进趣。诸恶烦恼,不得渐伏。其心怀疑胆怯,畏惧堕入三恶道,生于八难(谓见佛闻法有障难八处也,又名八无暇。谓修道业无闲暇也。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郁单越(新作北拘卢洲),以乐报殊胜,而总无苦故也;五长寿天,色界无色界长寿安稳之处;六聋盲喑哑;七世智辨聪;八佛前佛后,二佛中间无佛法之处)处。

畏惧不能常值遇佛菩萨等,不得供养听受正法。畏惧菩提信难可成就。有如此疑怖及种种障碍等者,应当于一切时一切处,常勤诵念我之名字。

如果得一心,善根增长,其意猛利,当观我法身(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及一切诸佛法身,与己自身,体性平等,无二无别,不生不灭,常乐我净(大乘涅槃与如来法身所具足之四德。又称涅槃四德。达涅槃境界之觉悟为永远不变之觉悟,谓之常;其境界无苦而安乐,谓之乐;自由自在,毫无拘束,谓之我;无烦恼之染污,谓之净),功德圆满,是可归依(指归敬依投于佛、法、僧三宝。归依之梵语含有救济、救护之义,即依三宝之功德威力,能加持、摄导归依者,使能止息无边之生死苦轮大怖畏,而得解脱一切之苦)。」

注解:
【信解】:(术语)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法华经序品曰:“种种信解,种种相貌。”同嘉祥疏二曰:“信解者,始名为信,终称为解。又钝根为信,利根为解。”同七曰:“信破邪见,解破无明。”【又】七贤之第三。(参见:七贤)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根】:梵语 kus/ala-mu^la,巴利语 kusala-mu^la。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据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罗经载,比丘知善、知善根,是谓成就见、得正见,于法得不坏净,入于正法中。无贪、无嗔、无痴三者为善根之体,合称为三善根。不善根(梵 akus/ala-mu^la)则为善根之相反,贪、嗔、痴等,即称三不善根,或称三毒。又善法为得善果之根本,故亦可称为善根。(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无量寿经卷上、佛本行经卷五降象品、悲华经卷八、旧华严经卷四卢舍那佛品、大宝积经卷七十八具善根品、入阿毗达磨论卷上、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七)((参见:三善根)622)p4888 FROM:【佛光大辞典】

【八难】:(名数)谓见佛闻法有障难八处也,又名八无暇。谓修道业无闲暇也。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郁单越(新作北拘卢洲),以乐报殊胜,而总无苦故也;五长寿天,色界无色界长寿安稳之处;六聋盲喑哑;七世智辨聪;八佛前佛后,二佛中间无佛法之处。维摩经方便品曰:“菩萨成佛时,国土无有三途八难。”同天台疏三曰:“言八难者:三恶道为三,四北郁单越,五长寿天,六盲聋喑哑,七世智辩聪,八佛前佛后。”净心诫观法曰:“四百四病以夜食为本,三途八难以女人为本。”大乘义章八末广说其相。

【归依】:梵语 s/araN!a,巴利语 saraN!a。又作皈依。指归敬依投于佛、法、僧三宝。归依之梵语含有救济、救护之义,即依三宝之功德威力,能加持、摄导归依者,使能止息无边之生死苦轮大怖畏,而得解脱一切之苦。又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下载,归,反还之义,即反邪师而还事正师;依,凭依、依靠之义,即凭心之灵觉而得出离三涂及三界之生死。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四载(大二七·一七七上):“众人怖所逼,多归依诸山,园苑及丛林,孤树制多等。此归依非胜,此归依非尊,不因此归依,能解脱众苦。诸有归依佛,及归依法僧,于四圣谛中,恒以慧观察。知苦知苦集,知永超众苦,知八支圣道,趣安隐涅槃。此归依最胜,此归依最尊,必因此归依,能解脱众苦。”盖归依即由深切之信心,信佛、法、僧三宝确为真正之归依处,能因之而得种种功德;既知三宝有此等功德,乃立愿为一佛弟子,信受奉行,恳求三宝之威德加持摄受,将一己之身心归属于三宝,而不再属天魔外道。
 有关能归依之体,据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四所举,有以名等为能归依者,有以语业为能归依者,有以身业为能归依者,亦有以信为能归依者。总括上述诸说,即以身语业及能起彼之心、心所法、诸随行等善之五蕴为能归依之体。此外,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四举出归依之异于敬礼者有七种,即:(一)归依唯局于身、语二业。(二)必具归三宝而成业,故归依之境广。(三)归依必“尽未来际”。(四)归依情恳,通于表业与无表业。(五)归依必合于身、语二业,其义较重。(六)归依带相,故唯于欲、色二界有之。(七)归依乃观真理而成,故义较胜。
 一般而言,归依是信仰、希愿领受外来之助力,从他力而得救济。然以归依之至深意义而言,其最终仍是归向自己之自心、自性。即佛于涅槃会上所教诫弟子之“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此乃明示弟子应依仗自力,依正法修学。盖自己有佛性,自己能成佛,故自己身心之当体,即为正法涅槃。(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五、俱舍论卷十四、显宗论卷二十)((参见:三归依)688)p6570 FROM:【佛光大辞典】

【法身】: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常乐我净】:<一>大乘涅槃与如来法身所具足之四德。又称涅槃四德。达涅槃境界之觉悟为永远不变之觉悟,谓之常;其境界无苦而安乐,谓之乐;自由自在,毫无拘束,谓之我;无烦恼之染污,谓之净。(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三、佛性论卷二)((参见:四德)1829)
 <二>凡夫不知一己与世界之真相本为无常、苦、无我、不净,而生之四种谬误见解。常,以为人将永远存在;乐,以为人生是快乐的;我,以为有自由、自主、可掌握的主体之“我”;净,以为身心是清净的。此亦即四颠倒。故印度之早期佛教,为对治此四颠倒,而教之修习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等四念处。((参见:四颠倒)1852)p4533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又复观察己身心相,无常、苦、无我、不净,如幻如化,是可厌离。若能修学如是观者,速得增长净信之心,所有诸障,渐渐损减。

何以故?此人名为学习闻我名者,亦能学习闻十方诸佛名者;名为学至心礼拜供养我者,亦能学至心礼拜供养十方诸佛者;

名为学闻大乘深经者;名为学执持书写供养恭敬大乘深经者;名为学受持读诵大乘深经者;名为学远离邪见,于深正义中不堕谤者;

名为于究竟甚深第一实义中学信解者;名为能除诸罪障者;名为当得无量功德聚者。

此人舍身,终不堕恶道、八难之处,还闻正法,习信修行,亦能随愿往生他方净佛国土。」

[末学解说]

「又再观察自己之身心相,无常(世间一切之法,生灭迁流,刹那不住,谓之无常。无常有二:一刹那无常,谓刹那刹那有生住异灭之变化也。二相续无常,谓一期相续之上有生住异灭之四相也)、苦、无我、不净,如幻如化,是可厌离。如果能修学如是观者,则能速得增长净信(清净之信心)之心,所有诸障,渐渐损减。

为什么呢?因为此人名为学习闻我名者,也能学习闻十方诸佛名者;名为学习至心礼拜供养我者,亦能学习至心礼拜供养十方诸佛者;

名为学习闻大乘深经(为诸大乘经典之通称。此等经典宣说诸法实相深理,故称深经)者;名为学习执持书写供养恭敬大乘深经者;名为学习受持读诵大乘深经者;名为学习远离邪见,于深正义中不堕谤者;

名为于究竟甚深第一实义(指至高无上的义理,亦即非空非有、真空妙有的中道至理)中学信解者;名为能除诸罪障者;名为当得无量功德聚者。

此人舍弃身命后,永远不会堕入恶道、八难之处,还能闻正法,习信修行,也能随愿往生他方净佛国土。」

注解:
【无常】:(术语)梵语阿你怛也Anitya,世间一切之法,生灭迁流,刹那不住,谓之无常。无常有二:一刹那无常,谓刹那刹那有生住异灭之变化也。二相续无常,谓一期相续之上有生住异灭之四相也。涅槃经一曰:“是身无常,念念不住,犹如电光暴水幻炎。”智度论二十三曰:“一切有为法无常者。新新生灭故。属因缘故。”六祖坛经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无常经曰:“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又】俗以为鬼名。陈裕诗曰:“一朝若也无常至,剑树刀山不放伊。”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净信】:(术语)清净之信心也。仁王经中曰:“一念净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深经】:为诸大乘经典之通称。此等经典宣说诸法实相深理,故称深经。与“深藏”一语同义。维摩经法供养品(大一四·五五六中):“诸佛所说深经。”(安乐集卷上)p4660 FROM:【佛光大辞典】

【第一义】:指至高无上的义理,亦即非空非有、真空妙有的中道至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次,若人欲生他方现在净国者,应当随彼世界佛之名字,专意诵念,一心不乱。如上观察者,决定得生彼佛净国,善根增长,速获不退。当知如上一心係念思惟诸佛平等法身,一切善根中,其业最胜。
所谓勤修习者,渐渐能向一行三昧。
若到一行三昧者,则成广大微妙行心,名得相似无生法忍。

以能得闻我名字故,亦能得闻十方诸佛名字故;以能至心礼拜供养我故,亦能至心礼拜供养十方诸佛故。

以能得闻大乘深经故,能执持书写供养恭敬大乘深经故,能受持读诵大乘深经故。

能于究竟甚深第一实义中不生怖畏,远离诽谤,得正见心,能信解故。决定除灭诸罪障故,现证无量功德聚故。

所以者何?谓无分别菩提心,寂静智现,起发方便业,种种愿行故。能闻我名者,谓得决定信利益行故。乃至一切所能者,皆得不退一乘因故。

若杂乱垢心,虽复称诵我之名字,而不名为闻。以不能生决定信解,但获世间善报,不得广大深妙利益。

如是杂乱垢心,随其所修一切诸善,皆不能得深大利益。」

[末学解说]

「再有,如果有人想要生他方现在净国者,应当随彼世界佛之名字,专意诵念,一心不乱。如上观察者,决定能够得生彼佛净国,善根(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增长,速获不退。当知如上一心系念思惟诸佛平等法身,在一切善根中,其业最胜。

所谓勤修习者,渐渐能向一行三昧。若达到一行三昧者,则能成就广大微妙行心,名得相似无生法忍(无生法是指不生不灭之真如实相理体,真智安住在此理上,不再退堕,叫做“无生法忍”)。

因能得闻我名字之故,也能得闻十方诸佛名字之故;以能至心礼拜供养我之故,也能至心礼拜供养十方诸佛之故。

因能得闻大乘深经之故,能执持书写供养恭敬大乘深经之故,能受持读诵大乘深经之故。

能于究竟甚深第一实义中不生怖畏,远离诽谤,得正见心,能信解故。决定除灭诸罪障故,现证无量功德聚故。

为什么呢?因为无分别菩提心,寂静智现,起发方便业,种种愿行之故。能闻我名者,所以获得决定信利益行之故。乃至一切所能者,皆得不退一乘因之故。

如果是杂乱垢心,虽复称诵我之名字,但不名为闻。因为不能生决定信解,只能获得世间善报,不能得广大深妙利益。

如是杂乱垢心,随其所修一切诸善,皆不能得深大利益。」

注解:
【善根】:梵语 kus/ala-mu^la,巴利语 kusala-mu^la。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据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罗经载,比丘知善、知善根,是谓成就见、得正见,于法得不坏净,入于正法中。无贪、无嗔、无痴三者为善根之体,合称为三善根。不善根(梵 akus/ala-mu^la)则为善根之相反,贪、嗔、痴等,即称三不善根,或称三毒。又善法为得善果之根本,故亦可称为善根。(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无量寿经卷上、佛本行经卷五降象品、悲华经卷八、旧华严经卷四卢舍那佛品、大宝积经卷七十八具善根品、入阿毗达磨论卷上、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七)((参见:三善根)622)p4888 FROM:【佛光大辞典】

【无生法忍】:简称无生忍。无生法是指不生不灭之真如实相理体,真智安住在此理上,不再退堕,叫做“无生法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通过学习这段佛经内容,可以获知:
1.利根者应修习——真如实观;钝根者应修习——唯心识观
2.修行中如有各种障碍,可勤诵念地藏菩萨名字,皆可消除
3.应当如何正确观自己的身心相及其相应利益
4.无分别菩提心与杂乱垢心之不同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根器]相关内容

一、如何辨别[根器]?
有没有善根或慧根,是顿根还是钝根,是否业障深重
这是要看众生是否相信因果和佛法,要看能不能信奉因果与佛法,要看是否真正有解脱和通达的智慧
而不是看世俗的聪明才智与成就,因为,世俗的聪明才智与成就只是短暂的、生灭的、无常的,并不能真正解脱累世的轮回

一时的世俗聪明才智与成就,只是代表过去世曾经有过善举或善缘(配合今生的努力),所以才有今生的善报与福报或助缘
(关于配合今生的努力,这不是必要条件,有些人就算今生不努力,也有满满的福报,这是过去世因缘所致)

但是,有了福报和善报,只能说是过去世某时有善心善举,而不代表能解脱轮回,所以不是佛法上所讲的智慧
所谓善根,是指相信因果、断恶修善、行善布施的根性,如果过去世和今生都能如此,那才叫有「善根」
但是,善根或善行并不能真正解脱轮回,而只是修行解脱的助缘(广结善缘),真正解脱轮回要靠「慧根」,
因为,智慧通达才能真正解脱轮回,解脱轮回靠的是能解脱轮回的「解脱智慧」
(如果仔细分类,在佛法上,「解脱智慧」归类于小乘解脱道,大乘或佛乘则是以「佛智」为目标)

所以,「慧根」指的就是想修行解脱的根性,对世俗或事物或修行能通达无碍的智慧
而善根或慧根的多寡,就是看这些特性、根性的比重和倾向,然后再参考今生业报情况,障碍多寡
这样大致就能看出是哪种根器,是劣根,还是足够担当法器(接受佛法或弘法的根器)

不过,其实佛经中早已说明了更简单的辨别方式(很多佛经中都有提到)
如果,在修行上,修行者接触或听闻深法(甚深佛法),不论是从阅读甚深佛经或听闻法师说法
只要是听不懂、或惊讶、或不相信、或感到恐怖害怕、或轻视、或怀疑、或毁谤,
佛经上说,这就是劣等根器或初学根器,或甚至焦芽败种、傲慢者、增上慢者(这是有范围的,从初学小乘根器或劣等到违逆者)
相反,如果能懂、或不惊讶、不害怕、能相信、感觉津津有味、或能恭敬接受和奉行、能赞叹弘扬,
这就是至少是堪受法器,甚至是久修菩萨(这也是有范围的,从有慧根的初学菩萨根器到久修菩萨)

为什么真是像上面所说的这样呢?这些或许有人不服气,但是,其实这是有其中原理的
其实道理很简单,简单说就是如果过去世就已经相信且修行,自然今生也就容易相信和修行,
而这就是根性、特性,也是累积而来,有了真正能迈向解脱的根性,这当然就容易修行和解脱
所以,从一个人的心性习惯行为(或甚至所遭遇的今生果报),都能看出过去与未来,都能看出累世根性

总之,佛法所谈的是能否真正解脱,所以,纵使你有世俗财富或才智,
但是,如果没有相信因果和断恶修善的心,没有修行解脱的心和智慧,
以佛法来说,都是没有善根和慧根的,都是愚痴没有智慧的,都是业障深重的
这些没有什么好争辩的,这些都是根据真实来判断,什么真实?就是能否解脱轮回的真实
如果你有解脱轮回的根性,那才有解脱轮回的可能,也才被称为有善根(助缘)或慧根(根本)

这就像喝醉的人走起路来歪七扭八,就算说自己没喝醉,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人喝醉了
因为从一切性(原理、特性)相(外表、特征)都显示这人喝醉了,所以这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同样道理,在佛法和修行上,在解脱轮回方面,也有很多能看出众生根性的性相
这些都是不论众生如何辩解、争辩或不信、或甚至愤而诋毁,也无法抹煞或扭曲的事实
——我是哪种根器?

二、以「法性原理」来说明大乘和小乘根器

以「菩萨行者」来说,
自己要明白「法性」原理,明白「无量义」,明白修行和法门的深浅「次第」,明白「众生性」
这样才能判定众生根器,才能依照次第说法

但是,「菩萨行者」如何能做到上面这些呢?
这就要自己深入经藏、佛法和实修
就是要发「四无量心」、修「六度波罗蜜」、行「四弘誓愿」,这样才是「菩萨行者」

如果没有深入经藏,没有明白佛陀的教导,当然无法知道这些
如果没有深入佛法,就无法明白佛法的各种法门和其深浅次第原理,就无法明白法性
如果自己没有发「四无量心」和「四弘誓愿」,就不会入世解救众生的种种烦恼和痛苦,就不会学无量法
可参阅:「四弘誓愿」的法性原理内涵
如果自己没有这样深入实修,当然就无法明白「苦」和「苦性」(来源和原理),也就无法解苦、救苦,
如果没有深入修行,没有深入诸法,没有深入「众生界」,当然也无法明白「众生性」和「法性」
所以,要自己先深入经藏和佛法,并且实修,这样才能知道「法性」(包含苦性、一切性,法其实包含一切)、「众生心、性、欲」
这样才能知道「修行次第」和「说法次第」,才能依照次第修行和说法

但是,一般人或初学者如何更简单的明白自己的次第呢?如何判定自己是何种根器呢?
其实,根器的判定,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看「心」和「戒定慧」
就是看修行者自己的「心」:「发心」「心量」「信心」,以及「实修」上的「戒、定、慧」实际情况

根本上来说,或由法性原理上来说,「信心」、「发心」、「心量」才是修行大乘或小乘的判定根本

以「信心」来说,「信为功德母」,因此,如果不信大乘,那当然就不会是大乘根器
所以,能信大乘,才是大乘根器,例如:能信佛、菩萨、净土、以及大乘法门
反之,如果把对佛菩萨的信仰当迷信,那当然就不是大乘根器
所以,信或不信就能分辨,信是基础,信是功德母,能信才有后续的一切!

「信」了以后要看「发心」,如果虽信大乘,而发心不足,畏苦怕难,或接触小乘思想,那就可能退居小乘
这样就成了佛经上所说的焦芽败种,所以,对于初发心或初学大乘的行者,要小心呵护,避免退居小乘

以「发心」、或「发愿」来说,必须要俱备大乘发心,发起大乘菩提心,就是愿意「成佛」和「普渡众生」,
「普渡众生」和「成佛」都是大乘的目标,愿意这样发心,才是大乘根器
反之,如果以自我解脱和自己涅槃为主,那就是小乘根器
所以,由设定的目标,就能知道是大乘或小乘根器

以「心量」上来说,心量开阔,能「无我为人」,有「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能信大乘思想,愿意相信佛国净土
反之,如果局限在自己的苦难上,无法超越,而只求解脱自己的苦难,那就是小乘根器
所以,「信心」是最简单的筛子,而「发心」是看「目标」,「心量」则是看「心的容量」
这些就能简单的看出众生的根器,属于大乘或小乘,而且,这些可由观念行为上去推敲和启发,而让根器显露
因为,众生累世轮回,虽有累世因缘,但是可能今生蒙尘,因此需要点化。

另可参阅:「觉有情」
大乘和小乘的差别,就在于修行者所俱备的心量,菩萨道行者必须能苦众生苦、能解众生难(苦难和疑难)
也就是,我们的观念、心态、发心、愿望和行为,才是决定我们是大乘或小乘行者的真正因素


此外,可参阅「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的说明:
如是一切声闻、独觉,依止此轮求涅槃道,故此二种非大乘器。所以者何?
1.由彼依止下劣行故,非大乘器。
2.由彼执取自诸蕴行,惊怖厌患,自求解脱一切忧苦,不求解脱一切有情而修行故,非大乘器。
3.由彼依止自诸界行,惊怖厌患,自求解脱一切忧苦,不求解脱一切有情而修行故,非大乘器。
4.由彼摄受自诸处行,惊怖厌患,自求解脱一切忧苦,不求解脱一切有情而修行故,非大乘器。
5.由彼系属有系属行,于诸有情不乐摄受,无有慈悲,有系属故,非大乘器。
6.由彼观他,具受众苦,舍而不救,但为自身求解脱故,非大乘器。
7.由彼自断诸烦恼首,不乐断除一切有情诸烦恼首,非大乘器。
8.由彼不能驭大乘轮趣菩提故,非大乘器。
9.由彼不能随大光轮趣菩提故,非大乘器。
10.由彼喜乐独一无侣,入涅槃城而修行故,非大乘器。


(其实讲大小乘差别的大乘佛经很多)
[诸经辑要]云何名大乘?

悕望功德利,而发菩提心者,不名发大乘~ 思益梵天所问经


除了上面「心」的问题,再者,就是「实修」上的问题,这可由「戒、定、慧」的实际情况来判定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由「戒」来看,如果连最简单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都做不到,基础的「五戒」「十善」也做不到
就算俱备上面的「信心」和「发心」,但是根据实际情况,发现业障实在太深重
那就是虽有「大乘心」,但是,基础太差,仍要修学「大乘」和「小乘」的「共通法」,以补足基础「戒行」和「修行」
(附注:「大乘」和「小乘」的「共通法」就是「三十七道品」,这是基本的基础前行)
这就是下面经典所说的情况:
占察善恶业报经: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之法

所以者何?此人宿习恶心猛利故,于今现在必多造恶,毀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忏悔令其清净,而修禅定、智慧者,则多有障碍,不能克获。或失心错乱,或外邪所恼,或纳受邪法,增长恶见。是故当先修忏悔法,若戒根清净,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则离诸障。

关于「三十七道品」,是小乘的解脱法,但是也是大乘的基础法(因为许多学大乘的人根基很差)
例如:常见的四正勤或八正道,都是一般修行者常学习遵守和运用的
同样是「三十七道品」,在不同次第,就有不同的教导,底下提供两则经文证明:

妙法莲华经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彼佛法中有王,名妙庄严,其王夫人、名曰净德,有二子,一名净藏,二名净眼。是二子、有大神力,福德智慧,久修菩萨所行之道,所谓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方便波罗蜜,慈悲喜舍,乃至三十七品助道法、皆悉明了通达。又得菩萨净三昧、日星宿三昧、净光三昧、净色三昧、净照明三昧、长庄严三昧、大威德藏三昧,于此三昧、亦悉通达。」

菩萨善戒经:菩萨[第一义修集三十七品]?[舍摩他]?[毗婆舍那]?

由「定」方面来看,大小乘的观念、发心、心量不同,所以,观行方法也不同
大乘有大乘的思想观念(法义)和观行方法,如果错用小乘观法,那会缩减大乘心,甚至退失大乘心,在精神上也容易错乱
基本的差别就是:
小乘观:不净、无常、苦;(白骨观、不净观)
大乘观:光明、圆满、乐(当然还有很多,例如:清净、慈悲、平等、欢喜、感恩、不二、中道,法门更多)

在「智慧思想」上,小乘是「三法印」,大乘是「一实印」....
简单说,就是发心、心量的不同,相信的教法和思想也会不同,而这些差别都是来自于累世因缘(第八识无明、善恶种子的影响)

最后,再回说上面的问题:欲学大乘正法,先要勤修声闻独觉法?
其实,并不是如此,因为大小乘有共法和不共法,所以,对于「初学大乘者」,要学习共法,强化基础
但是,对于小乘的个别思想,「大乘初学者」不应该学习和接受,避免堕入小乘,这点在很多大乘佛经都是这样教导的,例如:上面的大般若经说妙法决定业障经、法华经、维摩诘所说经:欲行大道,莫示小径...等。
至于,对于久修的大乘行者,则要明白一切法,一切法性,所以也是通达小乘的,
所以,有些小乘声闻其实是菩萨示现的,用以度化小乘根器。举例经文如下:


《首楞严三昧经》:
「我于尔时满一小劫。三百六十亿世。作辟支佛身示入涅槃。于诸大城。一一皆以辟支佛乘。度脱三十六亿众生。舍利弗。菩萨如是。以辟支佛乘。入于涅槃而不永灭。」『文殊师利』说是语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光明遍照。
千亿诸天供养『文殊师利』法王子。雨诸天华。皆作是言:「是实希有。我等今日得大善利。见佛世尊。及见文殊师利法王子。又闻说是首楞严三昧。世尊。文殊师利法王子成就如是未曾有法。住何三昧能现如是未曾有法?」
佛告诸天:「文殊师利法王子住首楞严三昧。能作如是希有难事。菩萨住此三昧。为作信行而不随他信。亦作法行。而于法相转于法轮不退不失。...」
——以「法性原理」看大乘和小乘根器

三、应依照众生根器次第说法
其实佛陀讲经都会看对象
对人天乘根器就讲人天法
对小乘根器就讲小乘法
对菩萨根器就讲菩萨法
所以明白的人从佛经中参与法会的弟子或所讲的义理
就能分辨每一部佛经到底是对何种根器说法

对不同根器说法,所说的内容就不太一样,深浅或方便或究竟也就会不同
有时候会从生理或作息上来讲,有时候会注重因果,或有时候侧重心法和实义
又或者针对的方向或主题不同,当然讲的就不同
——[略说]佛陀依照众生根器不同的因缘次第说法
根据佛经中的教导:(请自行深入经藏)
要弘法普渡众生,不可吝法,但是也不是可以随便乱传法,必须按照众生的根器和因缘以及实修次第,尤其不可以妄传深法
这就像对于小学生不会教导大学的课程,大学生和小学生或中学生,各自有各自的学校和教室,必须分开教育和教学
因此,不可以说个别传授某人某法门就是私下传密法,就是邪师邪徒和邪法
是不是邪,这还是要看法的本质,以及传法者与接受者本身的发心,如果法不究竟而说究竟,如果存心不良,那才是邪
如果没有明辨而像这样乱扣帽子,那历代祖师可能都要担负这罪名了,因为传法本来就是要适应不同众生,而可能传以不同法门,或深浅不同 ——辨析:佛说应该按照次第说法,不可妄说深法。佛法到底有没有秘密和密传?!
佛法虽没有秘密,但是要按照众生根器次第而说法或传法,就像因材施教
因此,佛经上才说甚深法不能随便乱说,这才会有禅宗的师师密付本心
(佛经上说的如果都不信或不遵守,那还能说自己信佛吗?)
因为,次第不足,业障太深,就无法以心印心,就容易怀疑毁谤
只有真正符合大乘菩萨的根器,发起无上愿心,业除慧开,才能逐渐契入心印
——有没有密法?

相关内容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云:
众生根机未熟,根机下劣,精进微少; 若有为说微妙甚深大乘正法,说听二人俱获大罪,亦为违逆一切诸佛

虚空藏菩萨经:先知众生善根及了彼心,随其所堪次第说法


[初发意]乃至[十地]菩萨应学,[钝根][中根][利根][散心]皆所应学[般若波罗蜜]~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128#
 楼主| 发表于 2024-4-12 15:22: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4-12 15:34 编辑

接续上楼继续学习 [浅谈]<占察善恶业报经>的教导原理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善男子!当知如上勤心修学无相禅者,不久能获深大利益,渐次作佛。」
  
[末学解说]

「善男子!应当知道如上勤心修学无相(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禅者,不久能获深大利益,渐次作佛(即成佛。谓菩萨根除所有无明烦恼,而开真实之觉悟)。」

注解:
【无相】:1、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2、涅槃的别名,因涅槃离一切虚妄之相。涅槃经说:“涅槃名为无相,以何因缘名为无相?无十相故。何等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作佛】:即成佛。谓菩萨根除所有无明烦恼,而开真实之觉悟。一般谓声闻、缘觉二乘不能成佛,然法华经指出二乘与菩萨非本质上之区别,故主张二乘亦得成佛,称为二乘作佛。(法华经譬喻品)((参见:成佛)2922)p2777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深大利益者,所谓得入坚信之位,成就信忍故。

入坚法位,成就顺忍故。

入正真位,成就无生忍故。

又成就信忍者,能作如来种性故。

成就顺忍者,能解如来行故。

成就无生忍者,得如来业故。」
  
[末学解说]

「深大利益者,是因能够获得入坚信之位,成就信忍(信者,随顺不疑也。谓初地、二地、三地菩萨,得无漏信,故名信忍。(初地即十地中初欢喜地,二地即离垢地,三地即发光地。))之故。

能够入坚法(指修习舍弃身、命、财三种,而得坚固不坏之法。修道者忘却身命、弃舍财宝等,而获得无极之身、无穷之命、无尽之财,此三种天地焚而不烧,劫数尽而不尽,故称坚法)位,成就顺忍(顺即随顺,亦从也。谓四地、五地、六地菩萨顺菩提道,趣向无生之果,故名顺忍。(四地即焰慧地,五地即难胜地,六地即现前地。))之故。

能够入正真位,成就无生忍(谓七地、八地、九地菩萨,妄惑已尽,了知诸法悉皆不生,故名无生忍。(七地即远行地,八地即不动地,九地即善慧地。))之故。

又因成就信忍(信者,随顺不疑也。谓初地、二地、三地菩萨,得无漏信,故名信忍。(初地即十地中初欢喜地,二地即离垢地,三地即发光地。))者,所以能够作如来种性(有时亦转用种性之意义,以表示菩萨修行之阶位)。

因成就顺忍(顺即随顺,亦从也。谓四地、五地、六地菩萨顺菩提道,趣向无生之果,故名顺忍。(四地即焰慧地,五地即难胜地,六地即现前地。))者,所以能够解如来行。

因成就无生忍(谓七地、八地、九地菩萨,妄惑已尽,了知诸法悉皆不生,故名无生忍。(七地即远行地,八地即不动地,九地即善慧地。))者,所以能够获得如来业。」

注解:
【信忍】:谓别教菩萨,于十住位中,修习空观,信一切法皆悉空寂,能于空法,忍可忍证,故名信忍。(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空观者,谓观一切法,性相皆空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信忍】:信者,随顺不疑也。谓初地、二地、三地菩萨,得无漏信,故名信忍。(初地即十地中初欢喜地,二地即离垢地,三地即发光地。)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坚法】:指修习舍弃身、命、财三种,而得坚固不坏之法。修道者忘却身命、弃舍财宝等,而获得无极之身、无穷之命、无尽之财,此三种天地焚而不烧,劫数尽而不尽,故称坚法。维摩诘所说经卷上(大一四·五四三上):“当观五欲无常,以求善本,于身、命、财而修坚法。”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列举六种坚法:(一)信坚,别教菩萨于十住位修习空观,知一切法皆为真谛而无毁坏。(二)法坚,别教菩萨于十行位修习空观,知一切法皆为俗谛而无毁坏。(三)修坚,别教菩萨于十回向位修习中观,知一切法皆为中谛而无毁坏。(四)德坚,别教菩萨于十地位修习中观,破一分无明,显一分三德而不毁坏。(五)顶坚,别教等觉菩萨居十地之顶,破惑显德而不毁坏。(六)觉坚,别教妙觉果佛觉了一切法皆为中道而不毁坏。p4447FROM:【佛光大辞典】

【顺忍】:顺即随顺,亦从也。谓四地、五地、六地菩萨顺菩提道,趣向无生之果,故名顺忍。(四地即焰慧地,五地即难胜地,六地即现前地。)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无生忍】:谓七地、八地、九地菩萨,妄惑已尽,了知诸法悉皆不生,故名无生忍。(七地即远行地,八地即不动地,九地即善慧地。)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种性】:梵语 gotra。又作种姓。即佛及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人各具有可能证得菩提之本性。此有先天具足不变者,与后天修行而得者二种,前者称为本性住种性,略称性种性,后者称为习所成种性,略称习种性。说一切有部等部派不认为众生具有先天之性得佛性,故仅说后者;大乘唯识宗则承认五姓有先天上之区别,故说性种性,此外亦说习种性,此乃属于护法之学派。换言之,种性究属先天或后天,在唯识十大论师中已有异说。据成唯识论卷二载,由于对种子之见解有所差异,护月主张“本有性种性”(先天),难陀主张“新熏习种性”(后天),护法则对以上两者皆表认同。唯识宗大抵采用护法之说,天台宗、华严宗等则主张一切众生本具佛性。唯识宗复承认三乘有种性,可分为二种性,即至得三乘果之有种性(有性)与完全无法脱离迷界之无种性(无性),并从中再细分五姓之区别,允许“无性有情”之存在。
 有时亦转用种性之意义,以表示菩萨修行之阶位。如仁王般若经卷上立三种性之说,即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依序可配于大乘菩萨修行阶位中之十信心、十住心与十坚心。又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立有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圣种性、等觉性、妙觉性等六种性,依序可配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阶位;其中除妙觉性,其余五项并称五种性。此外,大集经卷八等亦列举十种性,即:(一)凡夫性。(二)信行性,听闻善知识之教,而如是信受奉行之三贤位。(三)法行性,信奉佛说及善知识之教而修行之四善根位。(四)八忍性,即具有八忍七智之见道位。(五)须陀洹性。(六)斯陀含性。(七)阿那含性。(八)阿罗汉性。(九)辟支佛性。(十)佛种性。(解深密经卷二无自相性品、入楞伽经卷二、菩萨地持经卷一种性品、佛性论卷一、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一、卷三十五、华严经探玄记卷五)((参见:五种性)1179、“六种性”1302)p5870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渐次作佛者,略说有四种。何等为四?

一者,信满法故作佛。所谓依种性地,决定信诸法不生不灭,清净平等,无可愿求故。

二者,解满法故作佛。所谓依解行地,深解法性,知如来业无造无作,于生死涅槃不起二想,心无所怖故。

三者,证满法故作佛。所谓依净心地,以得无分别寂静法智,及不思议自然之业,无求想故。

四者,一切功德行满足故作佛。所谓依究竟菩萨地,能除一切诸障,无明梦尽故。」
  
[末学解说]

「渐次作佛(成佛之过程及修证之长短,于大小乘各宗有现身成佛、见性成佛、三生成佛、即身成佛、往生成佛等各种异说,可总别为顿、渐成佛两类。四满成佛乃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下所说,即于渐次成佛中,可别为信、解、证、行四种)者,简单来说有四种。是哪四种呢?

一是,因信满法所以作佛。就是依种性地(种性地,乃佛道之因种成就不坏),决定信(决定之信心。不杂疑念之信心)诸法不生不灭,清净平等,无可愿求而成佛。

二是,因解满法所以作佛。就是依解行地(为菩萨修行阶位之一,七地之一,十二住之一。即依解而修行,未证真如之地前三贤菩萨之阶位。亦即入于初地以前,由思惟力方便而习得一切善根之位。解行地,依次前进修方便行,于出世道得行解),悟解法性,了知如来之业无造无作,不起生死、涅槃二想,心无畏怖而成佛。

三是,因证满法所以作佛。就是依净心地(即证得无漏清净心之地。为大乘佛教修行阶位中之第一阶位。又作净心住、净胜意乐地。七地之一,十地之初地,十二住之一。与“欢喜地”同。相对于地前解行住之未证净心;已断离烦恼上缠,证得清净解脱之初地,称为净心地),以获得无分别心之寂静法智与不可思议胜妙之功德,无所求想而成佛。

四是,因一切功德行满足所以作佛。就是依究竟菩萨地(此阶位乃菩萨自最初发心至成道前之阶位),能除一切无明惑障,一切菩提之愿行功德满足而成佛。」

注解:
【四满成佛】:又作四种成佛。成佛之过程及修证之长短,于大小乘各宗有现身成佛、见性成佛、三生成佛、即身成佛、往生成佛等各种异说,可总别为顿、渐成佛两类。四满成佛乃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下所说,即于渐次成佛中,可别为信、解、证、行四种。即:(一)信满成佛,谓于“种性地”中,渐次信受诸法之不生不灭、清净平等、无可愿求而成佛。(二)解满成佛,谓于“解行地”中,渐次悟解法性,了知如来之业无造无作,不起生死、涅槃二想,心无畏怖而成佛。(三)证满成佛,谓于“净心地”中,渐次得无分别心之寂静法智与不可思议胜妙之功德,无所求想而成佛。(四)行满成佛,谓于“究竟菩萨地”中,渐次除一切无明惑障,一切菩提之愿行功德满足而成佛。(大明三藏法数卷十五)((参见:成佛)2922)p1791  FROM:【佛光大辞典】

【决定信】:(术语)决定之信心。不杂疑念之信心。金刚经曰:“生决定信。”往生论注下曰:“念不相续故,不得决定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七地】:由菩萨地至佛地间之行位。包括种性地、解行地、净心地、行迹地、决定地、决定行地、毕竟地七位。(一)种性地,乃佛道之因种成就不坏。(二)解行地,依次前进修方便行,于出世道得行解。以上二地于大乘义章唯作菩萨地前之位;华严孔目章卷二则定种性地为十解以前,解性地为十行、十回向。(三)净心地,即初地。入此地者,实际上已证一分真如,离无明住地之惑,从而对菩提净信希望。(四)行迹地,即二地以上乃至七地,于此间起修道。(五)决定地,即第八地。至此地者,决定趣向无上菩提。(六)决定行地,即第九地。乃由前地再向上增进。(七)毕竟地,即第十地及如来地。第十地中因行圆满,如来地中果德已极,故称毕竟地。(菩萨地持经卷十、大乘义章卷十二)p95FROM:【佛光大辞典】

【解行地】:梵语 adhimukti-carya^-bhu^mi。又作解行住、胜解行地。为菩萨修行阶位之一,七地之一,十二住之一。即依解而修行,未证真如之地前三贤菩萨之阶位。亦即入于初地以前,由思惟力方便而习得一切善根之位。(菩萨地持经卷三、成唯识论卷九)((参见:六种住)1301)p5599 FROM:【佛光大辞典】

【净心地】:梵语 s/uddhy-adhya^s/aya-bhu^mi。即证得无漏清净心之地。为大乘佛教修行阶位中之第一阶位。又作净心住、净胜意乐地。七地之一,十地之初地,十二住之一。与“欢喜地”同。相对于地前解行住之未证净心;已断离烦恼上缠,证得清净解脱之初地,称为净心地。另据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载,生于弥陀净土而见佛,未证净心菩萨亦同于净心菩萨,证得平等法身。昙鸾之往生论注卷下载,平等法身为八地以上之法性生身菩萨,从初地至七地已还之菩萨为未证净心,净心为无漏心,八地以上纯无漏相续,故称为净心菩萨。此说即以净心为八地以上,乃不同于初地之说。此外,于禅宗所指之净心地,为心地、心性之意。(菩萨地持经卷三、大乘起信论、大乘义章卷十二)p4694 FROM:【佛光大辞典】

【菩萨地】:<一>泛指十地,即修行过程之十个阶位。一般多指“三乘共十地”之十地,或大乘菩萨修行过程之十地。三乘共十地,亦称共地,即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之人所共修之十个阶位。
 <二>特指“三乘共十地”中之第九地,亦即天台宗所称“通教十地”之第九地。此阶位乃菩萨自最初发心至成道前之阶位。(一)据大品般若经卷六发趣品载,菩萨住于第九地中,具足下列之十二法:(1)可蒙受无边世界之度化,(2)得遂如是之愿,(3)了知诸天、龙、夜叉等之语而为之说法,(4)处胎成就,(5)家成就,(6)所生成就,(7)姓成就,(8)眷属成就,(9)出生成就,(10)出家成就,(11)庄严佛树成就,(12)成满具足一切诸善功德。(二)另据法华玄义卷四下、摩诃止观卷六上等所载,则谓于此阶位之菩萨为化益众生,而生于三界,福慧深利,深观真俗二谛,进而更断除习气、色法、心法等诸烦恼,得“法眼道种智”,乃至学佛十力、四无畏等法,于此之时,残习将尽,恰如余烬。于三乘之中,唯有菩萨能进至此位,故称菩萨地。
 <三>泛指菩萨修行之十个阶位,即旧华严经卷二十三所说之欢喜地、离垢地、明地、焰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等十地,为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中第四十一位至第五十位之修行阶段。((参见:十地)419)p5215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复次,当知,若修学世间有相禅者,有三种。何等为三?

一者,无方便信解力故,贪受诸禅三昧功德而生憍慢,为禅所缚,退求世间。

二者,无方便信解力故,依禅发起偏厌离行,怖怯生死,退堕二乘。

三者,有方便信解力,所谓依止一实境界,习近奢摩他、毗婆舍那二种观道故,能信解一切法唯心想生,如梦如幻等。

虽获世间诸禅功德,而不坚著,不复退求三有之果。又信知生死即涅槃故,亦不怖怯,退求二乘。」

[末学解说]

「再有,应当知道,如果修学世间有相(对于无相之语,有造作之相者,有虚假之相者)禅者,有三种。是哪三种呢?

一是,因无方便信解力之故,贪受诸禅三昧(即禅那与三昧之并称。禅那,梵语 dhya^na, 意译作思惟修习;三昧,梵语 sama^dhi,意译作定,二者同体异名)功德而生憍慢,为禅所缚,所以退转求向世间。

二是,因无方便信解力之故,依禅发起偏厌离(于物生厌而舍去之意)行,怖怯生死,所以退转堕入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界)。

三是,有方便信解力,就是因依止一实境界(指众生自性清净之心体),修习近奢摩他、毗婆舍那二种观法之道的缘故,而能信解一切法唯心想生,如梦如幻等。

虽获世间诸禅功德,但没有坚持,不再精进而退求三有(三界之异名也。生死之境界,有因有果谓之有。三有者,三界之生死也。一欲有。欲界之生死也。二色有。色界之生死也。三无色有。无色界之生死也)之果。又因信知生死即涅槃之故,所以不怖怯,而退转求取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界)。」

注解:
【有相】:(术语)对于无相之语,有造作之相者,有虚假之相者。大日经疏一曰:“可见可现之法,即为有相。凡有相者,皆是虚妄。”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禅三昧】:即禅那与三昧之并称。禅那,梵语 dhya^na, 意译作思惟修习;三昧,梵语 sama^dhi,意译作定,二者同体异名。法苑珠林卷八十四(大五三·九○四上):“菩萨修定复有十法,不与二乘共。何等为十?(中略)八、修定其心寂灭,胜于二乘诸禅三昧故。”p6454FROM:【佛光大辞典】

【厌离】:梵语 udvega 或 sam!vega。于物生厌而舍去之意。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上):“佛以一音演说法,或有恐畏或欢喜或生厌离,或断疑。”(成唯识论卷六)p5759 FROM:【佛光大辞典】

【一实境界】:<一>指平等而真实之悟境。
 <二>指众生自性清净之心体。占察经卷下(大一七·九○七上):“一实境界者,谓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离分别故,平等普遍,无所不至。”
 <三>指如来之法身。p76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有】:(名数)三界之异名也。生死之境界,有因有果谓之有。三有者,三界之生死也。一欲有。欲界之生死也。二色有。色界之生死也。三无色有。无色界之生死也。新译仁王经中曰:“三有业果,一切皆空。”智度论一曰:“三有爱著心。”颂疏界品一曰:“名三有者,欲有、色有、无色有。”遁麟记一曰:“言三有者,即三界之异名。”【又】一本有,现生之身心。二当有,未来之身心。三中有,本有与当有中间所受之身心。欲界色界之生死,必有中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如是修学一切诸禅三昧法者,当知有十种次第相门,具足摄取禅定之业,能令学者成就相应,不错不谬。何等为十?

一者,摄念方便相。
二者,欲住境界相。
三者,初住境界,分明了了知出、知入相。
四者,善住境界得坚固相。
五者,所作思惟,方便勇猛,转求进趣相。
六者,渐得调顺,称心喜乐,除疑信解,自安慰相。
七者,剋获胜进,意所专者,少分相应,觉知利益相。
八者,转修增明,所习坚固,得胜功德,对治成就相;
九者,随心有所念作,外现功德,如意相应,不错不谬相。
十者,若更异修,依前所得而起方便,次第成就,出入随心,超越自在相。

是名十种次第相门,摄修禅定之业。」

[末学解说]

「像这样的修学一切诸禅三昧法者,应当知道有十种次第相门,具足摄取禅定(禅与定。在外离一切相,叫做“禅”;在内心性不乱,叫做“定”)之业,能令学者成就相应,不错不谬。是哪十种呢?

一是,摄念方便相。
二是,欲住境界相(境界相者,即转相,分别初动之境界也,亦名现相。由前转相则境界妄现也)。
三是,初住境界,分明了了知出、知入相。
四是,善住境界得坚固相。
五是,所作思惟,方便勇猛,转求进趣相。
六是,渐得调顺,称心喜乐,除疑信解,自安慰相。
七是,剋获胜进,意所专者,少分相应,觉知利益相。
八是,转修增明,所习坚固,得胜功德,对治成就相;
九是,随心有所念作,外现功德,如意相应,不错不谬相。
十是,若更异修,依前所得而起方便,次第成就,出入随心,超越自在相。

这些名为十种次第相门,摄修禅定之业。」

注解:
【禅定】:1、梵语禅那,华译为禅定,略有二种:
  一、世间禅,如色界无色界之四禅八定是;
  二、出世间禅,如三乘行人所修之禅定是。
  2、禅与定。在外离一切相,叫做“禅”;在内心性不乱,叫做“定”。六祖坛经说:“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境界相】:境界相者,即转相,分别初动之境界也,亦名现相。由前转相则境界妄现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通过学习这段佛经内容,可以获知:
1.勤心修学无相禅者,不久能获深大利益,渐次作佛
2.为何能获得深大利益,渐次作佛呢?——“入坚信之位,成就信忍故。入坚法位,成就顺忍故。入正真位,成就无生忍故。
3.渐次成佛的过程——信满成佛,解满成佛,证满成佛,行满成佛。
4.修学世间有相禅者之三类
5.修学一切诸禅三昧法者之十种次第相门

从上述内容,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修学无相禅者、有相禅者、一切诸禅三昧法者都有次第
作佛也是渐次作佛,一步一步的向前走,一个一个的上台阶要知道
今生能够快速成就的人都是因为过去世就已经学习了,所以很快能跳到高处
如果您不是,就应该老实由基础开始,这样才会顺利也不会有挫折
——[略说]不懂实修次第方法而造成修行混乱的状态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关于[次第]的相关内容

一、修行的次第
一般来说,普通一般人,还是要按照一般的国家教育制度和考试循序渐进,这点大家都能理解无庸置疑
不过,在修行上,许多人可能就不这么理性,而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简单说明几点)

1.大家都以为自己够聪明,想要直接学习瞬间超越的最高法门
其实,修行的道理虽有深浅,而且依据众生的因缘根器而有不同法门,但是真实的真相,并没有瞬间能成就的最高法门
虽然义理有深浅,能当下明白就叫作「顿」,不能当下明白而要慢慢修行后才能明白叫「渐」
不过,不论是明白道理上的「顿」「渐」,或根器资质上的「利」「钝」
修行者各自心中的污秽和杂染,都要自己逐渐清除,才能逐渐成就,所以没有瞬间成就的最高法门
这也就是「楞严经」中所说:「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也就是说:理可顿悟,但是事须渐除
换句话说:能明白是一回事,能不能根除习气而恢复自性,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修行没有最高最好的法门,只有依照众生根器和因缘而最合适个别众生的法门
而那些号称有瞬间最高法门的,大都是以修行名义骗取信徒财色的假行者或已经偏差而堕入魔道的修行者,不可不慎

2.不懂修行的正邪和方向,而胡乱吞枣,分不清楚什么是「世俗法」「外道法」以及「民间信仰」和「佛法」
例如:拜神(分不清楚神鬼天人罗汉菩萨佛),通灵,占卜,风水,算命(不论看面相手相或生辰八字或紫微斗数或姓名学)
因为上面这些外相执著和错误的修行知见(称为邪见),就很容易引来外道鬼神的附着和干扰
所以,许多人可能糊里糊涂的跑了几年,耗尽钱财和精神,却跑出一身病来

3.不明白修行的次第和方法,无法在过程中超越而增上次第,修行多年或一辈子,总是又回到表法执著上,没有任何进展
例如:修行了一辈子,到老了,反而放不下脸上的化妆和头发上的染色和装扮,更放不下身体的病痛和世俗的烦恼
也因为次第无法增上,所以粗俗的业障无法消除,而会一再累积而现前

4.把修行道理用来检视别人,而不是用来修行自己,喜欢与人争辩或教训他人,以显示自己知道理有修行
却不知道:「小品般若经云:诤论即是魔事」,「月灯三昧经云:诤心毕定堕恶趣」

5.看了书或听闻一些教法而知道了一些佛法知见,就以为自己是在修行,或以为自己已经有修行,
却不知道「听闻」和「实修」是两回事,而且「实证」更是另外一回事

透过上面的说明,我们知道,修行有一定的次第方法和原理,要逐渐检视自己的情况,按照次第实修增上,才容易进步

青原禅师将修证的历程分成三个阶段:「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又是山」

一般的修行,初学的时候大都要有个外表(外相表相)的依据,这就称为「表法」
例如:朝拜身外的佛像,读诵佛经,或嘴里唸唸有词的称唸佛号和佛咒
而且都会说这些修行有无量功德,以此来摄受众生学佛修行
这个阶段就是所谓的「见山是山」的阶段,就是把山当山,把佛像当佛

而后,就会教导修行者要以「心」念佛,不要执著表相,来得到内心真正的安定
这就是「见山不是山」的阶段,佛像不再是佛,而只是表相,心中的佛才是真佛
所以,不论在何处都能念佛和拜佛,因为佛在心中

再接下来,虽然世人都执著表相,但是表相更容易在世俗中显示存在感
虽然表相的存在不代表真正的真实,但是,表相可以是真实的表相体现
所以,为了世俗众生,需要有「佛像」和「佛经」以及「极乐世界」,来摄受众生和显示佛法的存在
这就到了「见山又是山」的境界

此外,自古以来,也流传着下面这句「凡夫修行成佛变化过程的纲领口诀」:
「练精化气;练气化形;练形化神;练神还虚;练虚还实;练实还真;练真还用;练用还圆。」

这句话,虽然在某些阶段像是「道家」的口诀,而且前面几句常见于修道人的典籍
不过,以佛法来看,前面阶段虽不究竟,但是,这也显示初学阶段的生理和心念现象
(至于究竟不究竟,这要看从什么角度来看,由初学者来看,就是不究竟,由佛菩萨来看,就是方便运用或单纯的原理特性)
而且整句来看,更深入的看,是符合佛教某些说法和教化的
例如:所谓「心」「意」「识」(第八识和第七识以及前六识)的修行观念,或十度波罗蜜的「方便」「力」「愿」「智」度

再者,同样的一句话,如果能用佛法的甚深教义去省思,那就能看到佛法的道理,就能见性(看到真实的原理特性)
如果用凡夫思维或外道邪见的观念去看,就算是佛经,那也会被曲解,所以才有谤经或错解的情况

所以,如果能明白质能互变的道理,和佛法的观行或甚深「心」「意」「识」原理
上述所说的「气」「形」「神」「虚」「实」「真」「用」「圆」则都在佛菩萨的变化中,都可用在普渡众生上,
又或者都是实修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种种变化原理,例如:
「练精化气;练气化形;练形化神;练神还虚」,这些是前六识的作用,对佛菩萨来说,则是「成所作智」「妙观察智」的圆满和运用
「练精化气」,关于「气」,这是无庸置疑的,只要有练气功的人,都能知道气的存在
(末学自己年轻的时候已体会过,后来体会佛法精神意念观行的神妙更凌驾气功之上,就不再对气功有兴趣)
「气」可以用加持上,让初学佛弟子恢复健康。「形」可用在形象的神通变化上来教化众生,又或者修行上的「三摩钵提」观行上
「神」则是由形象改为意念的观行修持。「神」转「虚」是指意念转空,破除意念的虚妄,这就是「空」法
「虚」转「实」就是破空,回到见山又是山,不过这个实还不是实际运用,只是由空转实。「实」转「真」可说是回到「真心」
「真」转「用」就是由真心变化转为大量实际运用的菩萨「方便度波罗蜜」「力度波罗蜜」「愿度波罗蜜」来普渡众生
「用」还「圆」就是菩萨普渡众生而圆满。

所以,有句话说:不是由人的学历和权势来显示人的高度,而是由智慧(讲出来的话是否能说明整个道理,解除众生疑惑)
因此,是不是外道或邪见,这要由思想观念上来看,而不是表相和穿着或发
量——修行的次第原理:「见山是山...」,「...练用还圆」

二、实修的次第
不论是学习佛法或演说佛法,在不同次第上,就有不同的教与学,学习以及演说的方法与内容也会因为不同阶段而有所不同
学佛的过程,要随着修行而不断增上次第,逐渐明白各种真相和原理,这样才能真正迈向解脱,得成佛果
——「生命方程式:因果」&「实修的次第和原理」&「为什么修行?」
一般来说,宣扬佛法
1.会先宣说[因果]和种种[功德]法门,这是很正常的
宣说种种因果,让众生明白因果报应,断恶修善,或明白法界(宇宙)中众生轮回真相
或宣说念佛或诵经或持咒的种种功德,让众生求取世俗安乐

这是一般引导初学者的佛法,佛经上比比都是
有些人看不惯,就批判这些法门或宣扬的人,说把佛当神拜,
其实这是对佛法的不明白,不懂甚深方便,不懂佛果流露出来的功德方便
这样随意批判就已经毁谤了佛法

2.一般来说,等逐渐落实1.的修行后,就会逐渐消除业障,这时候就会开始宣说三昧禅定法门;又或者一开始就想追求心灵安定的人,也可以学习初级的禅修

3.一般来说,等到有三昧禅定的基础,就会开始宣说甚深般若的法门
又或者一开始就喜欢探讨思维的人,也可以思考佛法的甚深智慧逻辑

关于对2.3.佛法或修行人的毁谤也是有的,
这种多半是因为用[世俗禅定]和[世俗智慧]来批判[甚深佛法禅定和智慧]
这边就不多做说明了,总之请初学者和佛弟子自己小心
在自己尚未深入2.3.类型佛经和实修之前,请勿随意批判,以免造业受报——[由浅入深][实修佛法总辑]~诸经辑要&问题解析&实修次第&心法观修
今生能够快速成就的人(高僧大德)都是因为过去世就已经学习了,所以很快能跳到高处
(这个道理在深经里面佛陀都有说明)
如果您不是,就应该老实由基础开始,这样才会顺利,也不会有挫折而产生退心
如果您是,那也应该快速完成这些基础课程

所以
1.有空可以尽量多[阅读思维不同佛经],越符合自己程度的越好,这样可以辅助了解下面定课专修的课程
2.如果[定课课诵佛经],应该单纯专注在一两部佛经上,等完全熟悉了,大约至少1-2年至3-5年,经过1.[课诵熟练经文],2.[思维解义归纳要点],3.[实际修行运用在生活上],4.[为人演说宣扬佛法],四个阶段都完全熟悉了才更换下一次课诵的佛经,这样才算完整的实修一部佛经

上面这样的课程,如果您累世已经有实修,又或者按部就班,而且今生够努力,那就会很快速,会缩短时——[略说]学佛要望高望远,培养远大的目标,但是更应该脚踏实地,从眼前做起

三、应按照次第说法
如果懂「无量义经」和「次第因缘的差别」(次第说法)
那么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

佛陀说法也会按照众生次第、根器和因缘不同而作不同深浅的说法或方便开示
——「往生争论」年年有,问题在于不懂次第差别、次第说法和自身实修不足
根据佛经中的教导:(请自行深入经藏)
要弘法普渡众生,不可吝法,但是也不是可以随便乱传法,必须按照众生的根器和因缘以及实修次第,尤其不可以妄传深法
这就像对于小学生不会教导大学的课程,大学生和小学生或中学生,各自有各自的学校和教室,必须分开教育和教学
如果大家能详读法华经,就能知道:为什么之前佛陀不说法华经,后来佛陀又说法华经了呢?
这就是需要因缘,随着佛陀教育弟子的过程,弟子们逐渐成长,逐渐到了可以教授法华经的时机,
而且佛陀当场也是等到那些不信法华经的弟子都离去了,才开始讲法华经,愿意信受留下听法的,佛陀才教导
所以,这都要看众生的根器和信心以及次第,要看众生的情况,这就是要按照次第说法,不妄说深法
虽然佛菩萨普渡众生,希望众生都能尽快成佛,但是也要按步就班,按照众生根器次第,不随便说甚深法
所以,虽不算有秘密,但是也不是公开乱传,虽希望众生都成佛,但也因为众生根器差别而有经文中的『诸佛如来秘密之藏』

因为这个缘故,因为必须按照佛经中的教导:必须按照众生次第说法,不可妄授深法。
——辨析:佛说应该按照次第说法,不可妄说深法。佛法到底有没有秘密和密传?!
「次第说法」的重要性与原理内涵

先请大家想想:一间(所)好的学校应该俱备什么条件?
(请花个3-5分钟,真的好好想想,想想自己或自己的子女该上什么样的学校)

同样的道理,一个教导佛法的学校或论坛,应该要有什么样的条件?
如果您有好好认真的想清楚上一个题目,那您应该能容易的知道什么样的论坛才是真正的好论坛或好学校

当然,宽大的来说,「法无定法」,有佛法论坛都是好的
但是,严谨的来说,凡事都有比较好的方法,能有体制和系统而且有效率的提升
(就像从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就像爬楼梯,要往上爬,就会呈现高下次第的区别)
所以,相较于「法无定法」才会有「依法」和「如法」或「合法」之说

所以,「法无定法」不是随便乱用的,
就像有个犯法的学生,老师对这学生说教的时候,这学生回个「法无定法」这句话就能了事吗?
当然不是,可能还要抓起来打屁股(就像禅宗公案:乱学指月而断指的公案)

(所以,应该是用在自己过份执着和纠结的时候,用来开解自己,或开展自己的心量和视野
如果能真正明白「不二」和「中道」,才会明白「六祖三十六对法」的其中义理和精要,要旨就是在破除执着)

是不是好学校,其实很简单
就是
1.带领者和教导者自己是否真的懂,是否真的通达
这是最重要的因素,这点如果满足,就能成就下面因素
2.教学制度和方法是否健全和圆满
真正懂和通达,才会有真正圆满的制度和方法
至于现代人所最在意的硬体(硬件)设施,其实这是最不重要的
因为,如果能真正俱备第1点,就有智慧能圆满其他点
反倒是娑婆恶世众生,迷惑于种种外相和设施,这其实也是娑婆众生业重无法解脱的原因

在制度和方法上,有个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次第说法」,也是「因才(材)施教」
必须根据众生的根器和次第,有效的区隔避免相互干扰,这样才能根据众生的根器和次第,有效的说法和教导
所以,从这点,就能判断是否是个好的佛教学校或论坛
如果这点都做不到,那代表制度方法上有问题,也代表上述第1点可能是不俱备的

再次陈述,说明这些,不是要毁谤现有的佛教团体(而是要往上增上次第,就会有相对性高下好坏的差别),
而是要教导合适的根器众生正视根源和内涵,从而真正解决目前佛教组织或论坛的问题,提升学佛的次第
明白了这些,再回头看看刚刚说过的原则和要点,然后观察目前佛教论坛或号称佛教的团体,这样就能明白其中问题
——「次第说法」的重要性与原理内涵

相关内容
修行成佛的过程~ 菩萨的次第[菩萨的50或51,52或55位阶]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129#
 楼主| 发表于 2024-4-13 19:38: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4-14 13:06 编辑

接续上楼继续学习 [浅谈]<占察善恶业报经>的教导原理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言:

「汝云何巧说深法,能令众生得离怯弱?」

[末学解说]

这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说:

「您是如何巧说深法(甚深微妙之法也。诸法实相为深法之极),能令众生得离怯弱呢?」

注解:
【深法】:(术语)甚深微妙之法也。诸法实相为深法之极。法华经序品曰:“世尊在大众敷演深法义。”无量寿经下曰:“闻深法欢喜信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地藏菩萨摩诃萨言:

「善男子!当知初学发意,求向大乘,未得信心者,于无上道甚深之法,喜生疑怯。我常以方便,宣显实义而安慰之,令离怯弱,是故号我为善安慰说者。

云何安慰?所谓钝根小心众生,闻无上道最胜最妙,意虽贪乐,发心愿向。而复思念求无上道者,要须积功广极,难行苦行,自度度他,劫数长远,于生死中久受勤苦,方乃得获。以是之故,心生怯弱。

我即为说真实之义,所谓一切诸法,本性自空,毕竟无我,无作无受,无自无他,无行无到,无有方所,亦无过去现在、未来。乃至为说十八空等,无有生死、涅槃一切诸法定实之相而可得者。

又复为说一切诸法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乾闼婆城,如空谷响,如阳焰,如泡,如露,如灯,如目[目*壹],如梦,如电,如云。烦恼生死,性甚微弱,易可令灭。

又烦恼生死,毕竟无体,求不可得。本来不生,实更无灭。自性寂静,即是涅槃。如此所说,能破一切诸见,损自身心执著想故,得离怯弱。」
 
[末学解说]

地藏菩萨摩诃萨说:

「善男子!应当知道初学发意(同于发心),求向大乘(大,简小之称。乘,运载之义。灰身灭智,求空寂之涅槃之教为小乘,开一切智之教曰大乘),未得信心者,对无上道(指最上无比大道之佛道。盖如来所得之道,无有出其上者,故称无上道)甚深之法,爱生起怀疑怯弱。我常会以方便,宣显实义(真实之义理也)而安慰之,令其离怯弱,所以称我为善安慰说者。

如何安慰呢?就是钝根(指根机迟钝者。又作下根。系“利根”之对称。于佛道修证上,根机之利、钝,影响其进趣之迟速与证果之胜劣)小心众生,闻无上道最胜最妙,意虽贪乐,发心愿向。然而再思念求取无上道者,必须要积功广极,难行苦行(敢为身所难堪之诸种行也),自度度他,劫数长远,于生死中久受勤苦,方才能获得。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心生怯弱。

我就会其演说真实之义,就是一切诸法,本性自空,毕竟无我,无作无受,无自无他,无行无到,无有方所,也无过去现在、未来。乃至为其演说十八空(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性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等,无有生死、涅槃一切诸法定实之相而可得者。

又再为其演说一切诸法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乾闼婆城(指无实体而出现于空中之楼阁、山川、林野。传系乾闼婆神于空中所化现之城郭,故称乾闼婆城。或即指海上、沙漠及热带原野中,空气之密度产生差异时,由于光线折射所出现之海市蜃楼,经典常以之比喻不实之法。又称西域乐人为乾闼婆,彼等乐人常以幻术幻作城郭,亦称为乾闼婆城),如空谷响,如阳焰,如泡,如露,如灯,如目[目*壹],如梦,如电,如云。烦恼生死,性甚微弱,很容易令灭。

再有,烦恼生死,毕竟无体,求不可得。本来不生,实更无灭。自性(诸法各自有不变不改之性,是名自性)寂静(脱离一切之烦恼叫做“寂”,杜绝一切之苦患叫做“静”,寂静即“涅槃”的境界),即是涅槃(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如此所说,因为能够破除一切诸见(即种种邪见,共计六十二种,系古代印度外道之妄执),损自身心执著(固著于事物而不离也)想之故,所以得以离怯弱。」

注解:
【发意】:(术语)同于发心。无量寿经上曰:“发无上正真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乘】:梵语摩诃衍,译作大乘。大,简小之称。乘,运载之义。灰身灭智,求空寂之涅槃之教为小乘,开一切智之教曰大乘。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无上道】:指最上无比大道之佛道。盖如来所得之道,无有出其上者,故称无上道。具体称为菩提。又与正觉、无上正等觉、无上菩提同义。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中):“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又为“无上道心”之略称。指愿求无上道之心。又称为菩提心。据众许摩诃帝经卷二载,叙述菩萨求无上道一事,在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中,说明得值遇弥勒而闻法,求无上道成不退转。此种求无上道之心,即称无上道心。(出曜经卷十四、大宝积经卷二十五、弥勒大成佛经、法华经疏(吉藏))((参见:菩提心)5200)p5073FROM:【佛光大辞典】

【实义】:(杂语)真实之义理也。华严经二十九曰:“分别实义得究竟。”报恩经六曰:“不可以实义。”正理论二十三曰:“能止推征令证实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钝根】:指根机迟钝者。又作下根。系“利根”之对称。于佛道修证上,根机之利、钝,影响其进趣之迟速与证果之胜劣。据大毗婆沙论卷五十四载,此一类行人,从来性多迟钝故,自不披阅教文,但信他人言说而得悟道,随信起行,称为随信行。(法华经卷三、往生要集卷上)FROM:【佛光大辞典】

【难行】:(术语)艰难之行法也。常曰苦行。或对于易行而言。法华经提婆品曰:“智积菩萨言:我见释迦牟尼如来,于无量劫难行苦行,积功累德,求菩萨道,未曾止息。”报恩经一曰:“难行苦行,发大誓愿。”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苦行】:(术语)梵语Dus!kara-carya又Tapas,又常曰难行苦行,敢为身所难堪之诸种行也。主指佛法以外外道所教之行业。以苦行为出离解脱之道,此思想印度多行之者。观世尊六年苦行之事迹可知。至后世,佛教中之荒行亦云苦行。【又】寺内之净人谓之苦行。传灯录(丰干章)曰:“本寺厨中,有二苦行:曰寒山子、拾得。”宋高僧传(常誉传)曰:“乃礼归宗寺禅师,充苦行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八空】:(名数)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性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见智度论二十,三十一,四十六,法界次第下,大乘义章四。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乾闼婆城】:梵语 gandharva-nagara。又作揵闼婆城、健达缚城、巘达缚城。略作婆城、干达城、干城。意译寻香城。指无实体而出现于空中之楼阁、山川、林野。传系乾闼婆神于空中所化现之城郭,故称乾闼婆城。或即指海上、沙漠及热带原野中,空气之密度产生差异时,由于光线折射所出现之海市蜃楼,经典常以之比喻不实之法。又称西域乐人为乾闼婆,彼等乐人常以幻术幻作城郭,亦称为乾闼婆城。大智度论卷六(大二五·一○三中):“可眼见,无有实,是闼婆城。”(新华严经卷四十二、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卷二、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二、慧苑音义卷下、枳橘易土集卷九)p4372 FROM:【佛光大辞典】


【自性】:(术语)诸法各自有不变不改之性,是名自性。教行信证信卷曰:“近世宗师,沈自性唯心,贬净土真证。”【又】数论师二十五谛中第一谛为冥性。又称自性。为万有之生因。唯识述记一末曰:“自性者冥性也,今名自性,古名冥性,今亦名胜性。未生大等但住自分,名为自性。”(参见:数论外道)附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寂静】:脱离一切之烦恼叫做“寂”,杜绝一切之苦患叫做“静”,寂静即“涅槃”的境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涅槃】: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诸见】:即种种邪见,共计六十二种,系古代印度外道之妄执。有关其分类,于诸经论中所说各异。注维摩诘经卷二(大三八·三四五上):“肇曰:‘诸见,六十二诸妄见也。’”(维摩诘经弟子品)((参见:六十二见)1241)FROM:【佛光大辞典】

【执著】:(术语)固著于事物而不离也。大般若七十一曰:“能如实知一切法相而不执著故,复名摩诃萨。”菩提心论曰:“凡夫执著名闻利养资生之具务以安身。”行事钞下四曰:“大德顺佛圣教依教而修,内破我倒,外遣执著。”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复有众生,不解如来言说旨意故而生怯弱。当知如来言说旨意者,所谓如来见彼一实境界故,究竟得离生老病死众恶之法,证彼法身常恒清凉不变异等无量功德聚。

复能了了见一切众生身中,皆有如是真实微妙清净功德,而为无明暗染之所覆障,长夜恒受生老病死无量众苦。如来于此起大慈悲意,欲令一切众生离于众苦,同获法身第一义乐。

而彼法身,是无分别离念之法。唯有能灭虚妄识想不起念著,乃所应得。但一切众生,常乐分别取著诸法,以颠倒妄想故而受生死。」
  
[末学解说]

「再有众生,不能信解如来言说旨意,所以生起怯弱。应当知道如来言说旨意者,就是如来见彼一实境界(指众生自性清净之心体),所以究竟得离生老病死众恶之法,证彼法身常恒清凉不变异等无量功德聚(功德之聚魄。佛之德称)。

再有,能够了了见(顿悟入道要门)一切众生身中,皆有如是真实微妙清净功德,只是被无明暗染之所覆障,所以长夜恒受生老病死无量众苦。如来于此起大慈悲意,欲令一切众生离于众苦,同获法身(即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第一义乐(指涅槃之妙乐。第一义,即究竟、穷极、最高之真理、最高之境地。涅槃为一切烦恼灾患永尽之境地,超脱生死之苦难而住于寂静之大乐,此种妙乐为究竟而无可比拟者,故称第一义乐)。

然而彼法身,是无分别离念(离一切之妄念)之法。唯有能灭虚妄识想不起念著(念妄念之心境而执著也),才能相应获得。但一切众生常喜欢分别,取著诸法,因颠倒妄想(又作微细精想。指识蕴。众生之识(心)为虚妄颠倒,如急流之水望似恬静,其实流急微细而不可见,故识蕴称为颠倒妄想)所以会受生死。」

注解:
【一实境界】:<一>指平等而真实之悟境。<二>指众生自性清净之心体。占察经卷下(大一七·九○七上):“一实境界者,谓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离分别故,平等普遍,无所不至。” <三>指如来之法身。p76FROM:【佛光大辞典】

【功德聚】:(术语)功德之聚魄。佛之德称。涅槃经三十二曰:“右膝著地,以偈赞佛。如来无量功德聚,我今不能广宣说。”浴佛功德经曰:“我今灌沐诸如来,净智庄严功德聚。”赞阿弥佛偈曰:“斯等宝林功德聚,一心合掌头面礼。”大日经疏五曰:“制底,翻为福聚,谓诸佛一切功德聚在其中。是故世人为求福故,悉皆供养恭敬。”【又】塔之德名。性灵集九曰:“塔名功德聚幢号与愿印,功德聚则毗卢遮那万德之所集成,与原印则宝生地藏之三昧身。”大日经遍明钞十曰:“自宗翻率都婆为功德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了了见】:(杂语)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体寂湛然,无有去来,不离世流,世流不能流,坦然自在,即是了了见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身】: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第一义乐】:指涅槃之妙乐。第一义,即究竟、穷极、最高之真理、最高之境地。涅槃为一切烦恼灾患永尽之境地,超脱生死之苦难而住于寂静之大乐,此种妙乐为究竟而无可比拟者,故称第一义乐。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八二下):“以无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恼众生,令得涅槃第一义乐。”p4760FROM:【佛光大辞典】

【离念】:离一切之妄念。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念著】:(术语)念妄念之心境而执著也。占察经下曰:“但以众生无明痴闇,熏习因缘,现妄境界,令生念著。”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颠倒妄想】:(术语)(参见:五妄想)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妄想】:谓五蕴。(一)坚固妄想,即色蕴。众生之体、心、命等皆为妄想相之结合,诸想交固而成色身,故色身称为坚固妄想。(二)虚明妄想,即受蕴。众生由欲想,而好恶之二相损益现驰,此即受蕴无实体,本为虚妄,故受蕴称为虚明妄想。(三)融通妄想,即想蕴。心为虚妄,而能使动实有之身体,此心形二者由想融通,故想蕴称为融通妄想。(四)幽隐妄想,即行蕴。众生一生之中,其身体之变化无片刻停息,而幽然无觉,故行蕴称为幽隐妄想。(五)颠倒妄想,又作微细精想。指识蕴。众生之识(心)为虚妄颠倒,如急流之水望似恬静,其实流急微细而不可见,故识蕴称为颠倒妄想。(首楞严经卷十)p1075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是故如来为欲令彼离于分别执著想故,说一切世间法,毕竟体空无所有。乃至一切出世间法,亦毕竟体空无所有。若广说者,如十八空。

如是显示一切诸法,皆不离菩提体。菩提体者,非有、非无、非非有、非非无、非有无俱,非一、非异、非非一、非非异、非一异俱。乃至毕竟无有一相而可得者,以离一切相故。

离一切相者,所谓不可依言说取。以菩提法中,无有受言说者,及无能言说者故。

又不可依心念知。以菩提法中,无有能取、可取,无自无他,离分别相故。若有分别想者,则为虚伪,不名相应。」

[末学解说]

「所以如来为了令其能够离于分别执著想的缘故,演说一切世间法(指自惑业因缘所生之三界有情、非情等一切法,此等诸法皆为有漏无常。四谛中之苦、集二谛属世间法),毕竟体空无所有。

乃至一切出世间法(又名出世间道,即是出离有为迷界的道法),也是毕竟体空无所有。若广说者,如同十八空(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性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

像这样显示一切诸法,皆不离菩提体。菩提体者,非有、非无、非非有、非非无、非有无俱,非一、非异、非非一、非非异、非一异俱。乃至毕竟无有一相而可得者,因离一切相之故。

离一切相者,就是不可依言说取。以菩提法中,因为没有受言说者,以及无能言说者的缘故。

再有,不可依心念知。以菩提法中,因为没有能取、可取,无自无他,离分别相的缘故。若有分别想者,则为虚伪(虚妄而不真实也),不名为相应(互相呼应。依瑜伽论之意,有三种的相应:一者,一切所缘之境,与心相应,名境相应;二者,行与理相应,名行相应;三者,三乘圣者,所修诸功德法,因果相符,名果相应。此三种相应,摄尽一切之法)。」

注解:
【世间法】:梵语 loka-dharma,巴利语 loka-dhamma。指自惑业因缘所生之三界有情、非情等一切法,此等诸法皆为有漏无常。四谛中之苦、集二谛属世间法。一切世间法中,以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者,特称为八世间法,又称八风。p1526 FROM:【佛光大辞典】

【出世间法】:又名出世间道,即是出离有为迷界的道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八空】:(名数)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性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见智度论二十,三十一,四十六,法界次第下,大乘义章四。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虚伪】:(术语)虚妄而不真实也。楞伽经三曰:“无垢虚伪妄想习气。”无量寿经下曰:“虚伪谄曲之心。”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相应】:互相呼应。依瑜伽论之意,有三种的相应:一者,一切所缘之境,与心相应,名境相应;二者,行与理相应,名行相应;三者,三乘圣者,所修诸功德法,因果相符,名果相应。此三种相应,摄尽一切之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如是等说,钝根众生不能解者,谓无上道如来法身但唯空法,一向毕竟而无所有,其心怯弱,畏堕无所得中。或生断灭想,作增减见,转起诽谤,自轻轻他。

我即为说如来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实体,具足无量清净功业。从无始世来,自然圆满,非修非作。乃至一切众生身中,亦皆具足,不变不异,无增无减。如是等说,能除怯弱,是名安慰。」
 
[末学解说]

「如是等说,钝根众生不能解者,就是无上道如来法身只唯空法(观我空、法空、有为空、无为空等空理之法),一向毕竟而无所有,其心怯弱,害怕堕入无所得中。或生断灭(诸法因果各别,故非为常,因果相续,故非为断,拨无此因果相续之理,谓之断灭之见。即断见也。属于邪见中之极恶者)想,作增减见,转起诽谤,自轻轻他。

我会为其演说如来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实体,具足无量清净功业。从无始世来,自然圆满,非修非作。乃至一切众生身中,亦皆具足,不变不异,无增无减。如是等说,能除怯弱,这名为安慰。」

注解:
【空法】:观我空、法空、有为空、无为空等空理之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断灭】:(术语)诸法因果各别,故非为常,因果相续,故非为断,拨无此因果相续之理,谓之断灭之见。即断见也。属于邪见中之极恶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又复,愚痴坚执众生,闻如是等说亦生怯弱。以取如来法身本来满足,非修非作相故,起无所得想而生怯弱,或计自然堕邪倒见。

我即为说修行一切善法,增长满足,生如来色身,得无量功德清净果报。如此等说,令离怯弱,是为安慰。而我所说甚深之义,真实相应,无有诸过,以离相违说故。

云何知离相违相?所谓如来法身中,虽复无有言说境界,离心想念,非空非不空。乃至无一切相,不可依言说示,而据世谛幻化因缘假名法中,相待相对,即可方便显示而说。

以彼法身性实无分别,离自相、离他相,无空、无不空,乃至远离一切诸相故,说彼法体为毕竟空无所有。以离心分别,想念则尽,无一相而能自见自知为有,是故空义决定真实,相应不谬。」

[末学解说]

「再有愚痴坚执众生,闻如是等说也生起怯弱。因取如来法身本来满足,非修非作相之故,起无所得(没有什么法可以得到的意思,这是无相的道理)想而生怯弱,或计自然(又曰自尔,亦曰法尔,任运天然。言离人为之造作法之自性自然也。又言无因而自然也。后者为自然外道之邪执)堕入邪倒见(邪僻颠倒之恶见也)。

我会为其演说修行一切善法,增长满足,生如来色身,得无量功德清净果报。如此等说,令其离怯弱,是为安慰。而我所说甚深之义,真实相应,无有诸过,因而以离相违演说。

如何知道离相违相呢?就是如来法身中,虽再没有言说境界,离心想念,非空非不空。乃至无一切相,不可依言说示(说教法而示人也),而据世谛(又名俗谛,或世俗谛,是世间的真理的意思,亦指世俗人所知的道理)幻化因缘假名(假名而有的意思)法中,相待相对,即可方便显示而说。

因其法身性实无分别,离自相、离他相,无空、无不空,乃至远离一切诸相的缘故,演说彼法体为毕竟空无所有。以离心分别,想念则尽,无一相而能自见自知为有,所以空义决定真实,相应不谬。」

注解:
【无所得】:没有什么法可以得到的意思,这是无相的道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自然】:(术语)又曰自尔,亦曰法尔,任运天然。言离人为之造作法之自性自然也。又言无因而自然也。后者为自然外道之邪执。无量寿经下曰:“天道自然。”又曰:“无为自然。”法华玄义二之一曰:“果是任运酬善心而生,报是自然受乐。”同释签曰:“言自然者此言通用,何必外计?即任运之异名耳。”楞严经二曰:“彼外道等常说自然,我说因缘。”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邪倒见】:(术语)邪僻颠倒之恶见也。药师经曰:“愚痴迷惑信邪倒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说示】:(术语)说教法而示人也。净影维摩经疏曰:“将言对法名之为说,以言对人目之为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世谛】:又名俗谛,或世俗谛,是世间的真理的意思,亦指世俗人所知的道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假名】:1、虚假的名字。诸法本来无名,是人给它假设了一个名字,这个名字既虚假不实,且又不合实体,好像一个贫贱的人取了一个富贵的名字一样。2、假名而有的意思。(参见:假名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次,即彼空义中,以离分别妄想心念故,则尽毕竟无有一相而可空者,以唯有真实故,即为不空。

所谓离识想故,无有一切虚伪之相,毕竟常恒,不变不异,以更无一相可坏可灭,离增减故。

又彼无分别实体之处,从无始世来,具无量功德自然之业,成就相应,不离不脱故,说为不空。

如是实体功德之聚,一切众生虽复有之,但为无明曀覆障故而不知见,不能剋获功德利益,与无莫异,说名未有。

以不知见彼法体故,所有功德利益之业,非彼众生所能受用,不名属彼。

唯依遍修一切善法,对治诸障,见彼法身,然后剋获功德利益,是故说修一切善法,生如来色身、智身。」
  
[末学解说]

「再有,即彼空义中,因离分别妄想心念之故,则尽毕竟无有一相而可空者,因唯有真实之故,即为不空。

就是离识想之故,没有一切虚伪之相,毕竟常恒,不变不异,因为更无一相可坏可灭,离增减之故。

再有彼无分别实体之处,从无始世来,具无量功德自然之业,成就相应,不离不脱,所以说为不空。

如是实体功德之聚,一切众生虽复有之,但因为无明曀覆障的缘故而不知见,不能剋获功德利益,与无没有不同,所以称之为没有。

因不知见彼法体之故,所有功德利益之业,非彼众生所能受用,所以不名属彼。

只依遍修一切善法(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浅深虽异,而皆为顺理益己之法,故谓之善法),对治诸障,见彼法身,然后剋获功德利益,所以说修一切善法,生如来色身(指有形质之身,即肉身)、智身(无形者称为法身,或智身)。」

注解:
【善法】:(术语)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浅深虽异,而皆为顺理益己之法,故谓之善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色身】:梵语 ru^pa-ka^ya,巴利语同。指有形质之身,即肉身。反之,无形者称为法身,或智身。故具足三十二相之佛,系为有形之生身。(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二、大乘义章卷十九)p2543FROM:【佛光大辞典】

【智身】:(术语)华严所说融三世间十身之一。以圆明之智慧为佛身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通过学习这段佛经内容,可以获知
地藏菩萨是如何巧说深法,而能令众生得离怯弱的

首先,佛菩萨针对不同次第众生,演说了产生怯弱的原因
比如:“思念求无上道者,要须积功广极,难行苦行,自度度他,劫数长远,于生死中久受勤苦,方乃得获。以是之故,心生怯弱”,“不解如来言说旨意故”,“常乐分别取著诸法,以颠倒妄想故”,“无上道如来法身但唯空法”“起无所得想而生怯弱,或计自然堕邪倒见”...

接下来,对症下药,针对不同众生的不同原因,会以不同方便来进行引导
比如针:“我即为说真实之义”,“说一切世间法”,“乃至一切出世间法”,“我即为说如来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实体,具足无量清净功业”,“我即为说修行一切善法”...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关于[真实]相关内容

一、云何[真实义]?

云何[真实义]? ~ 瑜伽师地论

二、真正的真实
若以佛法的智慧和实相来看,世俗所认为的现实其实是虚妄的,并不是真正的真实
而人们常想要追求的世俗真相也是如此,以整个法界观来看,世俗的真相也是虚妄的,只是人们把它当真了
因为人们看的比较狭隘,把今生所遇到的假相当真当实,却不知道只是虚妄,因执着假相而堕入轮回之中

就像蚂蚁把蚂蚁接触到的当作真实,所以无法扩展心量和观念,因为心念的执着,就会堕入相对应的轮回身中
就像旅途中执着路旁的花草,就因此停下脚步而丧失了后面的整个世界
人生也是如此,执着人间的一切,就会堕入人间,而且如果造恶多于行善,就容易因此而堕入恶道中
只有放下对世俗的一切执着,让心量舒展,不要局限在人世间,这样才容易飞升天道或往生净土,才能逐渐明白法界(宇宙)的浩瀚

所以,在一般世俗人观念中,追逐现实的一切是很正常的,实事求是也是很正常的,常因此要争个对错和高低
但是,以佛法的甚深法界观来看,其实人类的观念是狭隘和错误的,那些现实和世俗所谓的真相并不能代表什么,
就像「金刚经」所讲的,那些事情就如露水和闪电般的短暂和虚幻,在永恒中一闪即过
那些只是不断轮回中的小插曲,是轮回中的假相罢了,就像梦境中,如果太当真,这梦就不容易醒,而如果能醒来,就能明白梦境虚幻

其实,这一切都只是心念的作用,不论是非对错,当我们执着的时候,就无法逃脱,就会堕入其中
就像,有时候因为某件事情而很生气,但是当我们换个角度,换个观念,其实那些鸟事和烦闷就能烟消云散
念头就是这样,当您执着在某事上面,那只会造成痛苦和束缚

人世间的俗事也是如此,愈在乎愈贪着愈执着愈痛苦,心念就会绑在这些事情上面,这些执念就会造成轮回的引力
相反,如果能放下,超越是非对错,让身心开阔,让心量和心念无限延伸到宇宙深处,或心系佛国净土
这样就容易脱离沉重的恶道轮回引力,容易飞升投生于天道,甚至往生佛国净土(这道理可参阅「楞严经」)
(明辨是非对错是属于善恶法中的善法,但是,以甚深法来说,是超越是非对错善恶和一切对立分别的,是不着是非善恶对错的,当然也就不会造恶。而善恶仍在轮回中,恶堕恶道,善生善道,虽善能生天,因有所执,有所分别和对立,所以无法超越轮回
但若因善而求生净土,虽尚不明甚深法,蒙佛力佛恩而生净土,也能脱离六道轮回,所以求生净土是一大方便)
——现实VS真实,真相VS实相
[梦境]是虚妄?[真实的人生]不虚妄吗?
不论是梦境,或是众生所认为的真实人生
其实都是自己与众生共业的结果,都是由妄想所筑构

不过因为众生尚未成就佛果,本身就在因果共业中
所以并不能完全否定这共业,而认为一切都虚妄没有业
应该正视共业之因,就是烦恼,若无烦恼,自然果报清净
而不是如楞严经上讲的着魔情况,认为无因无果,一切俱空

能真正[思想]与[行为]清净一致,才能做到[罪性本空]
如果内心无法摆脱美女,嘴巴没法摆脱肉食,
又如何说自己能做到[罪性本空]呢

若以[维摩诘经]的[不二法]来说,或许可参[真妄不二]——梦境是虚妄?真实的人生不虚妄吗? 罪性本空&真妄不二
实的情况如果被说开了,就像魔术被说破了一样,道理其实是非常简单的
道理虽然很简单,但是这道理却不容易听到或知道,因为知道的人不多,讲的也少
(当然这在佛教中不是什么秘密,诸佛菩萨和祖师大德都在宣讲这个道理)
另外,就算众生知道了也可能不容易相信,
因为真实的情况可能是令众生难以接受的, 而且众生累世所累积的习气比较接受虚幻而不信真实
这是因为众生累世对六道的观念执着太深重,所以不容易接受真实
(所以众生随便就能生气,随时念头都是贪瞋痴)

有句话说~幻灭是成长的开始,
同样的,想解脱轮回而成佛,就要先知道虚幻和真实的差别
先把对幻想的执着给破除,勇敢的接受真实,这样才能迈向解脱之路

什么是法界的真相呢?
就是众生虽然表相上有生死,事实上,并没有真正绝对的死亡或出生
只是因为对六道的执着抓取不放,所以一直累世轮回
也就是因为种种无知害怕恐惧和情爱欲望贪着, 无法认清六道轮回的真相
因为对表相的执着,所以无法脱离轮回引力的控制

其实,轮回或解脱是可以自主的,
如果众生因为对表相的贪瞋痴, 这心念就不由自主, 就会堕入轮回
就像您对梦境中事物情境的执着, 这梦就一直持续, 如果您能破除梦境, 知道梦境是虚幻, 梦就醒了
如果众生对世俗能放下执着, 就能超越表相, 而投生清净的天道, 甚至脱离六道轮回的引力控制而成佛

六道轮回其实是自己造成的, 是自己的心念造成的
六道轮回的引力就是自己心念执着的力量
而这解脱轮回的诀窍, 就在于心念的超越和自主性
佛就是究竟圆满的超越者

如果众生不明白这道理, 也没有学习超越表相的理论和方法
这就会堕入心念的不自主性, 而与其他众生互相干扰, 形成共业引力而沉沦

如果您能知道这道理, 学习超越困境苦难和欲望贪着,
这样就能逐渐超越表相而成佛, 这就是罪性本空的道理,
因为罪就在于一念之间, 所以一切佛法都要以心为根本, 罪从心忏, 戒从摄心
所以,佛已经成佛了, 就算提婆达多怨恨他, 佛依然成佛了, 这就是自主性的原理

我们每个众生都可以自主而成佛, 不论你过去有多少罪业,
只要您有超越的智慧, 知道罪性本空, 就能超越一切苦难业障而成佛
重点就在于心念的清净, 断除贪瞋痴和世俗杂染
这样就能恢复佛性原本的清净, 俱足佛性圆满的功德能力, 如同诸佛一般
这就是般若智慧的奥妙, 也是法界的真相

所以药师经上说~
三恶道众生只要突然回想忆念过去世曾经学佛,曾经念过药师佛,都能因为当下一念念佛而回生善道
这就是心念的力量, 所以大乘佛法强调发心, 一念心善或一念大乘心,都可超越无量罪业
因为一切罪都起于心念对贪瞋痴的执着,
如果能由心念断除贪瞋痴, 就能断除恶业和障碍, 因为障碍就是来自于自己的妄心~对情爱享乐的贪着,对苦难灾祸的惧怕,对仇恨钱财的执着

这其实不是什么秘密, 这就是法界的真相和原理
心的解脱和超越的实相就是如此, 只是一般众生不明白心念的力量
当众生不明白心的实相的时候, 众生心就生灭如幻, 相由心生,因此造就许多短暂的表相
又因为贪着这些表相, 所以无数的生灭心念贪着而造就了累世的生死轮回
但是如果知道实相而实修, 就逐渐能超越虚幻而成为佛菩萨那样的清净自在和威力无边
相反的, 如果众生贪着世间情爱, 或沉溺于表相的人生苦难和仇恨, 这样就无法解脱

法界的实相就是如此, 佛经讲到最深入的境界就是讲这个道理
道理虽然简单, 但是没多少人知道, 不相信的话您可以看看您周遭的人谁知道
就算听过也没多少人相信, 不相信的话您也可以再次问看看您周遭的人
当您这样问的时候一定会被当作疯子
所以, 佛经上就会为了方便救度众生而有种种道理和法门
——[略说]法界真相
佛法上认为有真实的「法我」,而外道也认为有真实的我,不过,外道所认为的是真有「自我」,
就是外道或一般凡夫,通常执着在「肉体的我」上,或执着在「自我」的观念上(就是观念上所认为的我)
轮回中的我,因为不能见性,所以浑沌,所以,这种迷糊的我并不是真我,「佛性」才是「真我」
因为众生的欲望和执着,「佛性」被「六尘」所覆盖,所以,才需要透过修行来除盖恢复「真我」「佛性」 ——「真我」与「假我」

三、真实与方便
《华严经》:信为功德母
如果能对方便生起真信,那就能得到方便背后的真实妙用
因为,真实与方便,体相一如,真信就能得到真实利益!
反之,若以负面心念或恶心,违背真实与方便,那也会得到相对应的负面(恶)果报!
所以,善恶一念间,提升或沉沦同样也是一瞬间!
就像,佛菩萨的画像,那只是纸,只是画像,只是让众生观佛、念佛、学佛的方便
透过佛像,可以让众生学习佛法,可以让众生心入清净和光明,发起悲心和菩提心
所以,佛像虽是方便,但是也不能小看,因为心念光明则真光明,心若怀疑毁谤,那也必有负面果报
——真实与妙用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130#
 楼主| 发表于 2024-4-14 14:33:54 | 只看该作者
接续上楼继续学习 [浅谈]<占察善恶业报经>的教导原理用时 1 小时 30 分钟 以上

-- [经文] --

「善男子!如我所说甚深之义,决定真实,离相违过,当如是知。」
[末学解说]

「善男子!如我所说甚深之义,决定(意指一定不变)真实(法离迷情,绝虚妄,云真实),离相(离一切虚妄之相)违过,应当这样了知。」

注解:
【决定】:梵语 nis/caya。意指一定不变。为“不定”之对称。又作一定。略作定。有决定信、决定业、决定性等语。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载,修行六波罗蜜可得六决定,即:布施可得财成决定、持戒可得生胜决定、忍辱可得不退决定、精进可得修习决定、禅定可得定业决定、智慧可得无功用决定。(俱舍论卷二十三、往生论注卷下)((参见:六决定)1267)p2968FROM:【佛光大辞典】

【真实】:(杂语)法离迷情,绝虚妄,云真实。大乘义章二曰:“法绝情妄为真实。”法华经宝塔品曰:“如所说者,皆是真实。”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离相】:离一切虚妄之相。金刚经说:“离一切相,修一切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说如此等殊胜方便深要法门时,有十万亿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住坚信位。

复有九万八千菩萨,得无生法忍。一切大众各以天香花供养于佛,及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

[末学解说]

这时,地藏菩萨摩诃萨演说如此等殊胜(事之超绝而稀有者,称为殊胜)方便深要法门(指佛所说的法,因是众生超凡入圣的门户)之时,有十万亿众生,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心,住于坚信位。

还有九万八千菩萨,证得无生法忍(简称无生忍。无生法是指不生不灭之真如实相理体,真智安住在此理上,不再退堕,叫做“无生法忍”)。一切大众各以天香花供养于佛,及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

注解:
【殊胜】:事之超绝而稀有者,称为殊胜。如吾人常赞叹极乐净土因缘殊胜,因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普度众生,凡有一念之善者皆可往生净土,莲花化生,实乃稀有之事。p4144FROM:【佛光大辞典】

【法门】:指佛所说的法,因是众生超凡入圣的门户,故称“法门”。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生法忍】:简称无生忍。无生法是指不生不灭之真如实相理体,真智安住在此理上,不再退堕,叫做“无生法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尔时,佛告诸大众言:

「汝等各各应当受持此法门,随所住处,广令流布。

所以者何?如此法门,甚为难值,能大利益。

若人得闻彼地藏菩萨摩诃萨名号,及信其所说者,当知是人速能得离一切所有诸障碍事,疾至无上道。」

[末学解说]

此时,佛陀告诉诸大众说:

「你等各各应当受持(受者领受,持者忆持。以信力故受,以念力故持)此法门,随所住处,广令流布。

为什么呢?因为如此法门(指佛所说的法,因是众生超凡入圣的门户),甚为难值,能获得大利益。

如果有人得闻彼地藏菩萨摩诃萨之名号,以及信其所说者,应当知道这样的人速能得离一切所有诸障碍事,疾至无上道(指最上无比大道之佛道。盖如来所得之道,无有出其上者,故称无上道。具体称为菩提。又与正觉、无上正等觉、无上菩提同义)。」

注解:
【受持】:(术语)受者领受,持者忆持。以信力故受,以念力故持。是法华五种法师行之一也。胜鬘宝窟上本曰:“始则领受在心曰受,终则忆而不忘曰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门】:指佛所说的法,因是众生超凡入圣的门户,故称“法门”。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上道】:指最上无比大道之佛道。盖如来所得之道,无有出其上者,故称无上道。具体称为菩提。又与正觉、无上正等觉、无上菩提同义。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中):“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又为“无上道心”之略称。指愿求无上道之心。又称为菩提心。据众许摩诃帝经卷二载,叙述菩萨求无上道一事,在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中,说明得值遇弥勒而闻法,求无上道成不退转。此种求无上道之心,即称无上道心。(出曜经卷十四、大宝积经卷二十五、弥勒大成佛经、法华经疏(吉藏))((参见:菩提心)5200)p5073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于是大众皆同发言:

「我当受持,流布世间,不敢令忘。」

[末学解说]

于是大众一同发言:

「我当受持(受者领受,持者忆持。以信力故受,以念力故持),流布世间,不敢令忘。」

注解:
【受持】:(术语)受者领受,持者忆持。以信力故受,以念力故持。是法华五种法师行之一也。胜鬘宝窟上本曰:“始则领受在心曰受,终则忆而不忘曰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白佛言:

「世尊,如是所说六根聚修多罗中,名何法门?

此法真要,我当受持,令未来世普皆得闻。」

[末学解说]

这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对佛陀说:

「世尊,如是所说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根者能生之义,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干,识依根而生,有六根则能生六识,亦复如是。其中何根生何识,各有其界限,不相混杂,例如眼根只能生眼识,并不能生耳鼻等识,余可类推)聚修多罗(华译契经。契是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根机;经是线的意思,贯穿法义,使不散失)中,叫做什么法门呢?

此法真要(真实精要之理也),我当受持(受者领受,持者忆持。以信力故受,以念力故持),令未来世众生能够普皆得闻。」

注解: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根者能生之义,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干,识依根而生,有六根则能生六识,亦复如是。其中何根生何识,各有其界限,不相混杂,例如眼根只能生眼识,并不能生耳鼻等识,余可类推。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修多罗】:华译契经。契是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根机;经是线的意思,贯穿法义,使不散失。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真要】:(术语)真实精要之理也。法华经信解品曰:“说斯真要。”唯识枢要上本曰:“究畅真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受持】:(术语)受者领受,持者忆持。以信力故受,以念力故持。是法华五种法师行之一也。胜鬘宝窟上本曰:“始则领受在心曰受,终则忆而不忘曰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佛告坚净信菩萨摩诃萨言:

「此法门名为“占察善恶业报”;

亦名“消除诸障增长净信”;

亦名“开示求向大乘者进趣方便显出甚深究竟实义”;

亦名“善安慰说令离怯弱速入坚信决定法门”。

依如是名义,汝当受持。」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坚净信菩萨摩诃萨说:

「此法门名为“占察善恶业报”;

也名为“消除诸障增长净信”;

也名为“开示求向大乘者进趣方便显出甚深究竟实义”;

也名为“善安慰说令离怯弱速入坚信决定法门”。

依照如是名义(指名称与义理。如谓“诸行无常”,则诸行为“名”,无常为“义”。盖呼召表显诸法之本体者,称为名;而诸法本体之真实义,称为义;以名能诠显法体之真实义,故称名义),你等应当受持(受者领受,持者忆持。以信力故受,以念力故持)。」

注解:
【受持】:(术语)受者领受,持者忆持。以信力故受,以念力故持。是法华五种法师行之一也。胜鬘宝窟上本曰:“始则领受在心曰受,终则忆而不忘曰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名义】:指名称与义理。如谓“诸行无常”,则诸行为“名”,无常为“义”。盖呼召表显诸法之本体者,称为名;而诸法本体之真实义,称为义;以名能诠显法体之真实义,故称名义。然名系假立施设,虽能诠义,却非诸法之本体,故名与义二者有相即、不即之二种关系。就相即而言,如诸佛菩萨之名号、真言、咒语等皆是,此乃诸佛菩萨之名号中,蕴含广大不可思议之愿力及功德,故其名号与其法体之实义不二,名即是义,义即是名,称为名义相即、名义不离、名义不二;与“名体不二”同义。若就不即而言,如说火时,无热之用,即为名义不相即之关系。(大智度论卷二十五、肇论、往生论注卷下)((参见:名)2254、“名体不二”2262)p2259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佛说此法门名已,一切众会,悉皆欢喜,信受奉行。

[末学解说]

佛陀演说此法门名后,一切众会,悉皆欢喜,信受奉行(信受如来所说的法,和切实奉行如来所说的法)。

注解:
【信受奉行】:谓信受如来所说之法而奉行之。多于佛经文末用之。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大八·八四四下):“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p3717  FROM:【佛光大辞典】

【信受奉行】:信受如来所说的法,和切实奉行如来所说的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这段内容主要是讲,佛陀教导众生应当受持此法门
因为此法门“甚为难值,能大利益”——“速能得离一切所有诸障碍事,疾至无上道
此法门名为:“占察善恶业报”;“消除诸障增长净信”;“开示求向大乘者进趣方便显出甚深究竟实义”;“善安慰说令离怯弱速入坚信决定法门”

常常在佛经当中,见到[受持],比如:
善男子善女人。若有受持是经读诵通利为他人说乃至一偈。于后五十岁中。乃至有能书写一偈。所得功德胜诸菩萨十大劫中行六波罗蜜。——受持读诵大悲莲华经的功德~ 大悲莲华经
若人于后末世。受持是经读诵通利为人广说。当知是善男子善女人近一切种智。——若受持读诵是法印品经。疾得诸法实相 ~ 持世经(法印品经)
有人欲见十方无量阿僧祇诸世界中[现在佛][法身]、[色身]
是人应[闻][受持][般若波罗蜜],[读诵]、[正忆念]、[为他人演说]。——欲见现在诸佛,应当受持[般若波罗蜜]~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关于[受持]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受持?

【受持】:(术语)受者领受,持者忆持。以信力故受,以念力故持。是法华五种法师行之一也。胜鬘宝窟上本曰:“始则领受在心曰受,终则忆而不忘曰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受持】:梵语 udgrahaN!a。指领受于心,忆而不忘。可分三方面:
(一)受持戒律,无论出家、在家者,一旦领受佛所制定之戒法,即须誓愿持守,不得有违。
(二)受持经典,乃十种法行、法华五种法师行之一。即受学经典之际,发净信解,以恭敬心阅读,并须时时讽诵、忆念。又信受佛之教法,称受持佛语;信受某部经典,如信受法华经,称受持法华。于日本日莲宗,谓行者于唱诵“南无妙法莲华经”之经题、受持法华经之际,立即可由凡夫身转为佛身,称为受持妙法成佛,略称受持成佛。
(三)受持三衣,据释氏要览卷上载,僧众得受三衣后,须依法于适当之时、地穿著,如入聚落、听法等,得著大衣;于净处、习诵等,得著七条衣;于任何处所,得著五条衣。(妙法莲华经普贤劝发品、陀罗尼品、胜鬘宝窟卷上本、得度略作法、从容录第三则)p3106 FROM:【佛光大辞典】

二、应如何理解[受持]?
佛经上常讲[若持是经....],或谈到[受持]
其实这个[持]字,依照不同的修行次第,会有不同的意思

首先是[信持]
就是听到这部经上的道理,相信了,这是[信持]
这就是[受持]的[受],就是[信受],[接受]
就是相信,就是接受了佛经上的观念

接下来是[修持],
这就是[受持]的[持]
也就是真正开始学习落实佛经中的教导

不过一般初学佛者对[持]有另外的想法,
大都以为[持]就是[拿到这本经],或是[拥有这部经]
当然,这也可以算是个方便说法
佛法不可思议
佛像,佛经,念珠...,都可以让众生生起信心,感到安心
然后逐渐学习佛法,慢慢的深入

不过什么才叫做真正拥有这部经呢
这应该要身心都圆满的落实经上的道理
也就是身心一如,和佛经上的义理合一

修行有次第,可以由[方便]而逐渐深入[实义]
所以[无量义经]说众生因各自因缘而有无量义
大家要了解这过程,明白修行的次第
才不会执于己见而错解经义,堕入法执而产生诤论
——[略说]受持

通过学习善知识的上述教导,想要做到[受持]
不论是对佛号、佛咒、佛经...都应当如是落实
要身心都圆满的落实经上的道理
也就是身心一如,和佛经上的义理合一”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这也是佛菩萨、善知识、老师一直都在教导的内容
那么,要身心一如,要与佛经义理合一,当要实修
佛弟子学佛的过程中, 要不断检视自己的发心, 不断的修正, 迈向深心和大愿心
例如可以普贤十大愿为根本愿, 这也是诸佛成佛的共愿, 请参普贤行愿品
最重要是落实
——[解答]为什么学佛或读经会失去感觉?
如果不发心不做,永远都不会
发心了,去思维人生和修行上的种种问题,以佛法的教导去解决,然后演说,这才是整个完整的实修过程
如果不发心不做,就不可能明白一切问题的原理和相貌,又如何能成佛呢?
——为什么写不出好文章来利益众生?或无法为众生演说佛法?
不论是何种情况,「发心即显,深心即密」(请深入经藏,自行验证体会)
这些都要自己亲身实修验证,没有凭空掉下来的果实,发愿还要实行
——为众生演说佛法普渡众生的实修探讨
实修者应该是为了解脱轮回和普渡众生而实修——[解析]感恩娑婆世界,实修不二法,当下即净土
如果没有深入修行,没有深入诸法,没有深入「众生界」,当然也无法明白「众生性」和「法性」
所以,要自己先深入经藏和佛法,并且实修,这样才能知道「法性」(包含苦性、一切性,法其实包含一切)、「众生心、性、欲」
——以「法性原理」看大乘和小乘根器
如果光看解说帖,而不实修,那是不会有亲身体会的实际验证
所以修行还是要自己亲身老实做,不是靠空口白话的
——佛友实修心得体会&末学解说.....推荐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3 07:56 , Processed in 0.14252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