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慧慈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进行中]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妙法莲华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56

[禅定勋章]

111#
 楼主| 发表于 2024-12-8 08:20: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2-9 11:01 编辑

(本次学习:111楼 共用时2小时以上)


2、佛入涅槃是方便说,是为度化众生对佛心怀恋慕,渴望见佛,种诸善根

“诸善男子!我本行菩萨道所成寿命,今犹未尽,复倍上数。然今非实灭度,而便唱言:‘当取灭度。’如来以是方便,教化众生。所以者何?若佛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种善根,贫穷下贱,贪着五欲,入于忆想妄见网中。若见如来常在不灭,便起憍恣而怀厌怠,不能生难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来以方便说:‘比丘当知!诸佛出世,难可值遇。’所以者何?诸薄德人,过无量百千万亿劫,或有见佛,或不见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诸比丘!如来难可得见。’斯众生等闻如是语,必当生于难遭之想,心怀恋慕,渴仰于佛,便种善根。是故如来虽不实灭,而言灭度。

[学习解说]:

诸位善男子,我在因地行菩萨道时所获得的寿命今日都没有用完,如今的佛寿更是前面的倍数,所以并非真实灭度,只是以善巧方便教化众生,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如果佛久住世间,那些福德浅薄的人就不会想着广种善根培植福德,就会贫穷下贱,贪着世间五欲,堕入妄见中

这样的人见到如来常住不灭,还会心生骄慢、懈怠和厌烦,对于佛法不能生难遭难遇想以及恭敬之心,因此佛说:比丘,你们应当知道诸佛出世是很难值遇到的

为什么呢?因为福德浅薄的人经过无量百千万亿劫,或者有人能见到佛,有人见不到佛,所以我说:诸位比丘,如来很难能见到,这些众生听到这样的话就会珍惜,会在心中生起诸佛难遇的想法,就会心怀恋慕和渴望见到佛,因此而种下善根,所以如来实际没有真实灭度,只是说有灭度




又,善男子!诸佛如来,法皆如是,为度众生,皆实不虚。譬如良医,智慧聪达,明练方药,善治众病。其人多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数,以有事缘,远至余国。诸子于后,饮他毒药,药发闷乱,宛转于地。是时其父还来归家,诸子饮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遥见其父,皆大欢喜,拜跪问讯:‘善安隐归。我等愚痴,误服毒药,愿见救疗,更赐寿命。’父见子等苦恼如是,依诸经方,求好药草,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捣筛和合与子令服,而作是言:‘此大良药,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汝等可服,速除苦恼,无复众患。’其诸子中不失心者,见此良药、色香俱好,即便服之,病尽除愈。余失心者,见其父来,虽亦欢喜问讯,求索治病,然与其药而不肯服。所以者何?毒气深入,失本心故,于此好色香药而谓不美。父作是念:‘此子可愍,为毒所中,心皆颠倒。虽见我喜,求索救疗;如是好药而不肯服。我今当设方便,令服此药。’即作是言:‘汝等当知!我今衰老,死时已至,是好良药,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忧不差。’作是教已,复至他国,遣使还告:‘汝父已死。’是时诸子闻父背丧,心大忧恼而作是念:‘若父在者,慈愍我等,能见救护,今者舍我远丧他国。’自惟孤露,无复恃怙,常怀悲感,心遂醒悟,乃知此药色味香美,即取服之,毒病皆愈。其父闻子悉已得差,寻便来归,咸使见之。

[学习解说]:

还有,善男子,诸佛如来所说的法都是这样的,都是为了度化众生,而且都是真实不虚的法

譬如良医他聪明有智慧,懂得开药方给众生治病,这位良医有很多儿子,或者十个或者二十个乃至上百个儿子,他因为有事要去别的的国家,他的儿子在他走后误将毒药喝了,药性发作后因为心闷意乱倒在地上

这时父亲回到家中,中毒的儿子们有的已经迷失本心、有的没有迷失,他们远远见到父亲回来内心特别欢喜,跪在地上礼拜父亲说,终于平安回来了,我们太愚痴了,误将毒药给喝了,希望父亲能帮助我们解除毒药,延长寿命

父亲见到儿子们特别痛苦,就照着药方配了草药,色香味美具全,然后拿给儿子们服用,并对他们说:这些良药色香味具全,你们都可以服用,能去除苦恼和病痛

那些没有迷失本心的儿子见到良药马上服用病很快就好了,那些迷失本心的儿子虽然也有欢喜问候父亲并向他寻求解药,但是却不肯服用,为什么呢?因为中毒太深本心被迷惑的缘故认为这些都不是好药

父亲心想:这些孩子都是可怜悯的人,中毒之后心已经颠倒了,虽然见到我很高兴,也知道向我寻求解药,可是却不肯服用,我今日应当想个办法让他们服下这个解药

然后便对儿子们说:你们应当知道,我现在已经老了,很快就要死去,这些良药留在这里,你们可以自己服用,不要担心病好不了,说完这些话以后,又去了别的国家,然后派遣使者告诉那些儿子说:你们的父亲已经死去

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他们非常忧愁,并在心里想:如果父亲在世就好了,他一定会慈悲怜悯我们,见到我们身受病苦一定会帮助我们,现在父亲舍我们而去死在他国,我们现在无依无靠,因为非常伤心,他们才得以醒悟,认识到这些色香味美的药都是良药并主动服用,这样很快病就好了,父亲听说儿子都已痊愈,便从外面回来,和儿子们见面




“诸善男子!于意云何?颇有人能说此良医虚妄罪不?”

“不也,世尊!”

佛言:“我亦如是,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为众生故,以方便力、言当灭度,亦无有能如法说我虚妄过者。”


[学习解说]:

诸位善男子,你们认为会有人说这位良医打了妄语吗

不会的,世尊

佛说:我也是一样,我成佛以来经过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为救度众生,而以善巧方便说要灭度,也没有人说佛说了虚妄的话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56

[禅定勋章]

112#
 楼主| 发表于 2024-12-9 11:03:55 | 只看该作者
(本次学习:112楼 共用时2.5小时)


3、世尊再次以偈颂宣说佛入涅槃是方便说,实际佛寿无量无边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自我得佛来,  所经诸劫数,
  无量百千万,  亿载阿僧祇,
  常说法教化,  无数亿众生,
  令入于佛道。  尔来无量劫,
  为度众生故,  方便现涅槃,
  而实不灭度,  常住此说法。
  我常住于此,  以诸神通力,
  令颠倒众生,  虽近而不见。
  众见我灭度,  广供养舍利,
  咸皆怀恋慕,  而生渴仰心。
  众生既信伏,  质直意柔软,
  一心欲见佛,  不自惜身命。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再次以偈诵说到:自我成佛以来,经过无量百千万亿载阿僧祇劫常常说法教化无数亿众生令他们入于佛道,在这无量劫的时间里为了度化众生才以善巧方便示现涅槃,实际并没有真正灭度,我常常在娑婆世界为众生说法,以种种神通力令迷惑颠倒的众生虽然近在佛的身边却看不见佛。众生见佛灭度后,众生恭敬供养佛舍利,对佛心怀恋慕,渴望能见到佛,信伏(信其法或其人而伏从之)佛说的法,他们心意质直且柔软,一心想要见到佛,甚至不惜身命


名词解释:

【信伏】
(术语)信其法或其人而伏从之也。楞严经四曰:“恐汝诚心未信伏。”梁僧传法曰:“与安公相值,忽然信伏。”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时我及众僧,  俱出灵鹫山,
  我时语众生:  ‘常在此不灭,
  以方便力故,  现有灭不灭。’
  余国有众生,  恭敬信乐者,
  我复于彼中,  为说无上法。
  汝等不闻此,  但谓我灭度。
  我见诸众生,  没在于苦恼,
  故不为现身,  令其生渴仰,
  因其心恋慕,  乃出为说法。
  神通力如是,  于阿僧祇劫,
  常在灵鹫山,  及余诸住处。


[学习解说]:

这时,佛及众僧都在灵鹫山,佛对众生说:我在这里常住不灭,只是因为善巧方便的缘故为众生示现有生灭。其他国土的众生有能心生恭敬和信乐,佛就去别的国土为那里的众生宣说无上佛法,众生因此误以为佛灭度了,佛见到众生被苦恼逼迫也不会现身,因为这是佛度化众生的善巧方便,佛要令众生心生渴望和恋慕才为众生现身说法,这些都是佛的神通力,经过阿僧祇劫时间常在灵鹫山及其他国土教化众生,实际并没有灭度




   众生见劫尽,  大火所烧时,
  我此土安隐,  天人常充满。
  园林诸堂阁,  种种宝庄严,
  宝树多花果,  众生所游乐。
  诸天击天鼓,  常作众伎乐,
  雨曼陀罗花,  散佛及大众。
  我净土不毁,  而众见烧尽,
  忧怖诸苦恼,  如是悉充满。
  是诸罪众生,  以恶业因缘,
  过阿僧祇劫,  不闻三宝名。
  诸有修功德,  柔和质直者,
  则皆见我身,  在此而说法。
       或时为此众,  说佛寿无量,
  久乃见佛者,  为说佛难值。


[学习解说]:

众生见到住劫结束(世界之住劫尽)大火燃烧时,佛的国土是安稳的,佛国中天人充满,园林及楼阁都是用各种七宝建成非常庄严,宝树结满了花和果实,众生在国中欢喜的游乐,诸天人击打天鼓演奏伎乐,撒曼陀罗花在佛和大众的身上,佛的净土是不会被烧毁的,可是众生却看到大火烧尽一切所有,心中充满忧怖和各种苦恼,这样的业障众生经过阿僧祇劫也听闻不到佛法僧三宝的名字,但是如果能广修功德,修一颗柔和、质直之心,这样的人能见到我在净土为众生宣说说法,佛对他们说佛的寿命无量无边,要很久才能见到佛,佛是难值难遇的


名词解释:

【劫尽】
(杂语)世界之住劫尽也。维摩经佛道品曰:“或现劫尽烧,天地皆洞然。”智度论九曰:“劫尽烧时,一切众生自然皆得禅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我智力如是,  慧光照无量,
  寿命无数劫,  久修业所得。
  汝等有智者,  勿于此生疑,
  当断令永尽,  佛语实不虚。
  如医善方便,  为治狂子故,
  实在而言死,  无能说虚妄。
  我亦为世父,  救诸苦患者,
  为凡夫颠倒,  实在而言灭。
  以常见我故,  而生憍恣心,
  放逸着五欲,  堕于恶道中。
  我常知众生,  行道不行道,
  随所应可度,  为说种种法。
  每自作是意,  以何令众生,
  得入无上慧,  速成就佛身。


[学习解说]:

这就是佛的大智慧,佛智慧之光明遍照无量世界,寿命无数劫,这是因为久修善业所获得果报,你们不要对此心生怀疑,应当断除疑惑之心,因为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从来不讲虚妄的话。如同良医以善巧方便为迷失本心的儿子们治病,虽然说自己已经死了,却不能说他说了虚妄的话

同理我也是世间众生的父亲,为了救度知见颠倒的苦难众生而说要入涅槃,因为众生如果常常能见到我的话,就会生起骄慢和懈怠之心,贪着五欲,最终堕入恶道中,佛最清楚众生的修行,所以能够随缘教化,能够宣说种种适合众生次第的方便法,佛总是想着如何能令众生获得无上智慧,如何能快速成就佛道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56

[禅定勋章]

113#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0 09:42: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2-11 10:10 编辑

(本次学习:113楼 共用时2小时以上)


妙法莲华经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分别功德品】
(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十七品之名。佛于前品说本门之法华,一会之大众,闻之得种种之功德利益,分别功德品者,即分别其功德之浅深不同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1、法会大众听闻佛寿长远者,有得无生法忍、有得陀罗尼门等,功德深浅各不相同


尔时大会,闻佛说寿命劫数长远如是,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得大饶益。于时世尊告弥勒菩萨摩诃萨:“阿逸多!我说是如来寿命长远时,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众生,得无生法忍;复有千倍菩萨摩诃萨,得闻持陀罗尼门;复有一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得乐说无碍辩才;复有一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得百千万亿无量旋陀罗尼;复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能转不退法轮;复有二千中国土微尘数菩萨摩诃萨,能转清净法轮;复有小千国土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八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四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四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三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三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二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二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一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八世界微尘数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学习解说]:

这时,法会大众听佛说寿命无量劫时,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都获得了大利益

这时世尊告诉弥勒菩萨说:阿逸多,我说如来寿命长远的时候,法会中有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数众生,获得了无生法忍(无生法者,远离生灭之真如实相理体也,真智安住于此理而不动,谓之无生法忍)

又有千倍菩萨摩诃萨,获得了闻持陀罗尼门(谓得此陀罗尼者,于一切语言诸法,耳之所闻,皆不忘失,是名闻持陀罗尼)

又有一世界(一初禅俱有初禅以下之欲界,名一世界。一世界具一日月四天下。四天下者,即四洲也)微尘数菩萨摩诃萨,获得乐说无碍辩才

又有一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获得百千万亿无量旋陀罗尼(法华三陀罗尼之一。谓于法门得旋转自在之力也)

又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获得不退转法轮(佛菩萨之说法,谓之法轮,菩萨得此法轮,愈增愈进,而不退失,故云不退转,又所说之理有进无退,故云不退转;又为证不退之法而转之法轮,故云不退转;又使众生得不退转,故云不退转法轮)

又有二千中国土微尘数菩萨摩诃萨,获得转清净法轮

又有小千国土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再经过八生将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又有四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再经过四生将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又有三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再经过三生将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又有二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再经过二生将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又有一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再经过一生将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又有八世界微尘数众生,都发了无上菩提心


名词解释:

【四天下】
在须弥山东南西北之四大洲,又名“四天下”。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世界】
一初禅俱有初禅以下之欲界,名一世界。一世界具一日月四天下。四天下者,即四洲也。 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旋陀罗尼】
(术语)法华三陀罗尼之一。谓于法门得旋转自在之力也。嘉祥法华义疏十曰:“旋陀罗尼,于法门中圆满具足,出没无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闻持陀罗尼】
谓得此陀罗尼者,于一切语言诸法,耳之所闻,皆不忘失,是名闻持陀罗尼。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无生法忍】
(术语)略云无生忍。无生法者,远离生灭之真如实相理体也,真智安住于此理而不动,谓之无生法忍。于初地或七八九地所得之悟也。宝积经二十六曰:“无生法忍者,一切诸法无生无灭忍故。”注维摩经一曰:“肇曰:无生忍,同上不起法忍,法忍即慧性耳。见法无生,心智寂灭,堪受不退,故名无生法忍也。”智度论七十三曰:“无生忍者,乃至微细法不可得,何况大。是名无生。得此无生法,不作不起诸业行,是名得无生法忍。得无生法忍菩萨,是名阿鞞跋致。”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不退转法轮】
(术语)略云不退轮。佛菩萨之说法,谓之法轮,菩萨得此法轮,愈增愈进,而不退失,故云不退转,又所说之理有进无退,故云不退转;又为证不退之法而转之法轮,故云不退转;又使众生得不退转,故云不退转法轮。法华经序品曰:“乐说辩才,转不退转法轮。”法华经嘉祥义疏二曰:“无生正观,体可楷模,故名为法。流演圆通,不系于一人,故称为轮。又无生正观,无累不摧,亦是轮义。一得不丧,名为不退。”注维摩经一:“肇曰:无生之道,无有得而失者,不退也。流演圆通,无系于一人,轮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说是诸菩萨摩诃萨得大法利时,于虚空中,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以散无量百千万亿众宝树下、师子座上诸佛,并散七宝塔中师子座上释迦牟尼佛及久灭度多宝如来,亦散一切诸大菩萨及四部众。又雨细末栴檀、沉水香等。于虚空中,天鼓自鸣,妙声深远。又雨千种天衣,垂诸璎珞、真珠璎珞、摩尼珠璎珞、如意珠璎珞,遍于九方。众宝香炉烧无价香,自然周至,供养大会。一一佛上,有诸菩萨,执持幡盖,次第而上,至于梵天。是诸菩萨,以妙音声,歌无量颂,赞叹诸佛。

[学习解说]:

佛说这些大菩萨获得以上这些功德利益时,虚空纷纷落下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撒在无量百千万亿众宝树下师子座上分身诸佛,还有七宝塔中师子座上的释迦牟尼佛和多宝佛身上,以及一切诸大菩萨和四部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的身上

虚空又纷纷落下栴檀、沉水香等,空中天鼓不击自鸣,妙声深远;又纷纷落下千种天衣、璎珞、真珠璎珞、摩尼珠璎珞、如意珠璎珞,遍布九方。各种珍宝制成的香炉烧着无价香供养法会,每一尊佛的上方都有很多位菩萨手持幡盖一直排到梵天,这些菩萨用美妙的音声歌颂和赞叹诸佛功德


名词解释:

【法利】
(术语)佛法上之功德利益也。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世尊分别说得法利者。”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部众】
(名数)又曰四众,又曰四部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法华经序品曰:“时四部众咸皆欢喜。”仁王经下曰:“一切国王四部弟子。”梁书曰:“帝幸同泰寺,升法座,为四部众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尔时弥勒菩萨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说偈言:

   “佛说希有法,  昔所未曾闻,
  世尊有大力,  寿命不可量。
  无数诸佛子,  闻世尊分别,
  说得法利者,  欢喜充遍身。
  或住不退地,  或得陀罗尼,
  或无碍乐说,  万亿旋总持。
  或有大千界,  微尘数菩萨,
  各各皆能转,  不退之法轮。
  复有中千界,  微尘数菩萨,
  各各皆能转,  清净之法轮。
  复有小千界,  微尘数菩萨,
  余各八生在,  当得成佛道。
  复有四三二,  如此四天下,
  微尘诸菩萨,  随数生成佛。
  或一四天下,  微尘数菩萨,
  余有一生在,  当成一切智。
      如是等众生,  闻佛寿长远,
  得无量无漏,  清净之果报。
  复有八世界,  微尘数众生,
  闻佛说寿命,  皆发无上心。


[学习解说]:

这时,弥勒菩萨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看向佛说:佛说的法稀有难得,我们从来没有听过,佛有大神通力,寿命无量无边,无量佛弟子听佛说法后都获得了大利益,欢喜遍满身心,有的获得了不退转,有的获得了陀罗尼,有的获得无碍辩才,有的获得百千万亿无量旋陀罗尼

又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菩萨各各都能转不退法轮;又有中千世界微尘数菩萨都能转清净法轮;又有小千世界微尘数菩萨在经过八生将获得无上正等正觉;又有四四天下微尘数菩萨再经过四生将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又有三四天下微尘数菩萨再经过三生将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又有二四天下微尘数菩萨再经过二生将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又有一四天下微尘数菩萨再经过一生将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些众生听到佛说寿命长远时都获得了无量无漏清净的果报;还有八世界微尘数众生,听佛说如来寿命长远时,都发起了无上菩提之心


名词解释:

【中千界】
p0360 如一佛土中说。 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大千界】
(术语)三千大千世界也。(参见:三千大千世界)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世尊说无量,  不可思议法,
  多有所饶益,  如虚空无边。
  雨天曼陀罗、  摩诃曼陀罗,
  释梵如恒沙,  无数佛土来。
  雨栴檀沉水,  缤纷而乱坠,
  如鸟飞空下,  供散于诸佛。
  天鼓虚空中,  自然出妙声,
  天衣千万种,  旋转而来下。
  众宝妙香炉,  烧无价之香,
  自然悉周遍、  供养诸世尊。
  其大菩萨众,  执七宝幡盖,
  高妙万亿种,  次第至梵天。
  一一诸佛前,  宝幢悬胜幡,
  亦以千万偈、  歌咏诸如来。
  如是种种事,  昔所未曾有,
  闻佛寿无量,  一切皆欢喜。
  佛名闻十方,  广饶益众生,
  一切具善根,  以助无上心。


[学习解说]:

世尊宣说无量不可思议妙法时很多众生都获得了大利益,这时空中落下曼陀罗及摩诃曼陀罗花,如恒河沙数多的释提桓因和梵天王从无数佛土来到这里,空中又纷纷落下栴檀香和沉水香,如同鸟儿从空中飞下来,空中天鼓不需要击打自然发出妙声,千万种天衣从空中旋转落下,各种珍宝制成的香炉烧着无价香供养诸佛,大菩萨们手持七宝幡盖层层排列一直到达梵天那么高,每一尊佛的面前都有宝幢和胜幡,这些菩萨用千万偈颂歌颂和赞叹诸佛功德,以上这些种种事情我们从未听过和见过,当听佛的寿命无量无边时我们都生起了欢喜之心,佛的名声遍布十方世界,能帮助一切具有善根的众生圆满无上菩提心


名词解释:

【胜幡】
(物名)印度之风,与敌战而破之,则立胜幡。故道场降魔亦立胜幡,表其胜利。维摩经佛道品曰:“胜幡建道场。”注曰:“外国破敌则竖胜幡,道场降魔亦表其胜相也。”法华经授学无学人记品曰:“佛有大威德,名常立胜幡。”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宝幢】
(物名)以宝珠庄严之幢竿也。大日经疏五曰:“上置如意珠,故曰宝幢。”【又】天神名,司音乐。弥勒上生经上曰:“兜率天宫有五大神,第一大师名曰宝幢。身雨七宝,散宫墙内。一一宝珠化成乐器,悬处虚空,不鼓自鸣。”观无量寿经曰:“又有乐器,悬处虚空。如天宝幢,不鼓自鸣。”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56

[禅定勋章]

114#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1 10:07:58 | 只看该作者
(本次学习:114楼~115楼 共用时2小时以上)


2、听闻佛寿长远,能生一念信解者,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退转

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阿逸多!其有众生,闻佛寿命长远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所得功德,无有限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于八十万亿那由他劫,行五波罗蜜——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除般若波罗蜜,以是功德比前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若善男子、善女人,有如是功德,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退者,无有是处。

[学习解说]:

这时,佛对弥勒菩萨说:阿逸多,若有众生听闻佛的寿命无量无边,只要能生起一念信解者所得功德将会无有限量

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为求无上菩提,经过八十万亿那由他劫修行五波罗蜜: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不包括般若波罗蜜,他们所获得的功德不及一念信解佛寿长远的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之一,甚至算数譬喻也无法得知。如果善男子善女人获得此功德,是不会在成佛的道路上出现退转的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人求佛慧,  于八十万亿,
  那由他劫数,  行五波罗蜜。
  于是诸劫中,  布施供养佛,
  及缘觉弟子,  并诸菩萨众。
  珍异之饮食、  上服与卧具,
  栴檀立精舍,  以园林庄严。
  如是等布施,  种种皆微妙,
  尽此诸劫数,  以回向佛道。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再次以偈颂说到:如果有人求无上智慧,在八十万亿那由他劫数中修行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在八十万亿那由他劫中广行布施供养佛、缘觉弟子及诸菩萨众,用珍奇的饮食,上好的服饰和卧具,栴檀建造的精舍,庄严的园林等等所有布施都是微妙及珍贵的,这样经过八十万亿那由他劫为求无上佛道




   若复持禁戒,  清净无缺漏,
  求于无上道,  诸佛之所叹。
  若复行忍辱,  住于调柔地,
  设众恶来加,  其心不倾动。
  诸有得法者,  怀于增上慢,
  为此所轻恼,  如是亦能忍。
  若复勤精进,  志念常坚固,
  于无量亿劫,  一心不懈息。
  又于无数劫,  住于空闲处,
  若坐若经行,  除睡常摄心。
  以是因缘故,  能生诸禅定,
  八十亿万劫、  安住心不乱。
  持此一心福,  愿求无上道,
  我得一切智,  尽诸禅定际。


[学习解说]:

如果他们又能受持戒律,而且清净持戒无有缺漏,为求无上智慧而努力了,诸佛也会赞叹他们

如果还能修行忍辱,身心始终保持柔和,即使众恶前来加害,内心也不会受到侵扰,还有一些修行人增上慢的习气没有去除,时常会轻视其他修行者,即使被轻视也不会被扰乱

如果还能勤行精进,志念坚固,在无量亿劫始终一心不懈怠,安住空闲处,或坐或经行,常常摄心修行,因为这样的因缘能生各种禅定,八十亿万劫心都不会散乱,这样最终定能获得无上智慧




   是人于百千,  万亿劫数中,
  行此诸功德,  如上之所说。
  有善男女等,  闻我说寿命,
  乃至一念信,  其福过于彼。
  若人悉无有,  一切诸疑悔,
  深心须臾信,  其福为如此。
  其有诸菩萨,  无量劫行道,
  闻我说寿命,  是则能信受。
  如是诸人等,  顶受此经典,
  愿我于未来,  长寿度众生。
  如今日世尊、  诸释中之王,
  道场师子吼,  说法无所畏。
  我等未来世,  一切所尊敬,
  坐于道场时,  说寿亦如是。
  若有深心者,  清净而质直,
  多闻能总持,  随义解佛语,
  如是诸人等,  于此无有疑。


[学习解说]:

这些人经过百千万亿劫修行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五种波罗蜜,他们所获得的功德不及一念信解佛寿长远人的功德,如果有人对佛寿长远没有任何怀疑而且深心相信者,所得的福德必定超过修行五种波罗蜜的人

有一些菩萨经过无量劫修行,听闻我说佛寿长远时,便能信受,这样的人能够顶受《法华经》,能够发愿在未来世也将获得长寿度化众生,就像世尊现在在道场说法心无畏惧,希望我们也能在未来世得到一切众生的尊敬,能在道场为众生这样说法

若有深心相信者,内心则能清净而质直,听闻的法义都能总持(持善不失,持恶不使起之义,以念与定慧为体。菩萨所修之念定慧具此功德),能够善解如来所说诸经甚深法义,这样的人对佛寿长远才不会疑悔


名词解释:

【解义】
解义者,谓善解如来所说诸经甚深法义也。盖依解以立行,修行以契理,则可以弘大教,可以证菩提,如佛弟子迦旃延善解契经是也。(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迦旃延,华言不空。)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佛语】
(杂语)佛之言语也。佛语法门经分别佛语非佛语之法门。金刚经曰:“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总持】
(术语)梵语陀罗尼Dha%ran!i,译言总持。持善不失,持恶不使起之义,以念与定慧为体。菩萨所修之念定慧具此功德也。注维摩经一曰:“肇曰:总持,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无所漏忌谓之持。”嘉祥法华疏二曰:“问:以何为持体?答:智度论云:或说念,或说定,或说慧。今明一正观随义异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总持】
1、指忆念所闻之法而不忘失的能力。
  2、总一切法和持一切义的意思,这也就是梵语陀罗尼的译义。
  3、总持有四种:
  一、法总持,又名闻总持,即不忘失佛的教法;
  二、义总持,即能执持佛法的义理;
  三、咒总持,即菩萨依定起咒,解除众生的苦厄;
  四、忍总持,即能如实的把握事实的真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56

[禅定勋章]

115#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1 10:08:37 | 只看该作者
3、听闻佛寿长远,解其言趣者,能起如来无上之慧

“又,阿逸多!若有闻佛寿命长远,解其言趣,是人所得功德无有限量,能起如来无上之慧。何况广闻是经、若教人闻,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书、若教人书,若以华、香、璎珞、幢幡、缯盖、香油、酥灯,供养经卷,是人功德无量无边,能生一切种智。

[学习解说]:

还有,阿逸多,如果有人听闻佛寿长远能够解其言趣,此人所得功德无有限量,能生起如来无上智慧

更何况是听闻《法华经》,或者教他人听闻此经,或者自己受持、教他人受持,或者自己书写、教他人书写,或者以华、香、璎珞、幢幡、缯盖、香油、酥灯供养此经典,所得功德将会无量无边,能生一切种智(知一切诸佛之道法,又能知一切众生之因种)


名词解释:

【一切种智】
(术语)三智之一。言能以一种之智,知一切诸佛之道法,又能知一切众生之因种也。(参见:三智)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56

[禅定勋章]

116#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2 09:41:38 | 只看该作者
(本次学习:116楼~118楼 共用时2小时以上)


4、听闻佛寿长远能够深心信解者,则能见佛常在耆阇崛山说法

“阿逸多!若善男子、善女人,闻我说寿命长远,深心信解,则为见佛常在耆阇崛山,共大菩萨、诸声闻众围绕说法。又见此娑婆世界,其地琉璃,坦然平正,阎浮檀金以界八道,宝树行列,诸台楼观皆悉宝成,其菩萨众咸处其中。若有能如是观者,当知是为深信解相。

“又复如来灭后,若闻是经而不毁呰,起随喜心,当知已为深信解相,何况读诵、受持之者,斯人则为顶戴如来。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对弥勒菩萨说:阿逸多,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听闻佛说寿命长远能够深心信解者,则能见到佛常在耆阇崛山为大菩萨、诸声闻众说法

深心信解的人还能见到这个娑婆世界大地是琉璃,地面非常平整,阎浮檀金为界限,宝树排列整齐,楼阁都是众宝建造,大菩萨们都生活在这里,如果能观到这样殊胜景象的人,要知道这样的人已经具足深心信解的相貌

如果如来灭度后,听闻《法华经》能不毁谤、还能生起随喜心者,要知道这样的人已经具足深心信解的相貌,更何况是读诵、受持此经的人,他们就是顶戴(将佛像、经典等乘戴头顶上,表示极为尊敬之意。与顶礼、顶受等同表尊敬之极。五体中以头为最尊,为表示尊敬之故,以头礼戴。观音菩萨为示礼敬本师阿弥陀佛,故于头上之宝冠中安置此尊佛像)如来


名词解释:

【顶戴】
将佛像、经典等乘戴头顶上,表示极为尊敬之意。与顶礼、顶受等同表尊敬之极。五体中以头为最尊,为表示尊敬之故,以头礼戴。观音菩萨为示礼敬本师阿弥陀佛,故于头上之宝冠中安置此尊佛像。十二礼(卍续二·一九五上):“观音顶戴冠中住,种种妙相宝庄严。”般舟赞(大四七·四五三下):“现见耳闻心内事,寻声救苦刹那间;天冠化佛高千里,念报慈恩常顶戴。”p4842 FROM:【佛光大辞典】

【毁呰】
(杂语)口毁曰呰。根本律曰:“毁訾语者,谓于他人为毁辱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深心】
梵语 adhya^s/aya。为三心之一。又称深信。此词于佛典中之语义,颇有异解。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中):“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中略)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六十华严经卷二十四中列举十种深心之名(大九·五五一上):“何等为十?一净心,二猛利心,三厌心,四离欲心,五不退心,六坚心,七明盛心,八无足心,九胜心,十大心。”观无量寿经载,若有众生欲往生净土,若发三心即便往生,深心即为其一。善导释为深信之心。另外亦指凡夫执迷之深固,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八十华严经卷三十五、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大智度论卷七十一)((参见:三心)532)p4658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56

[禅定勋章]

117#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2 09:42:42 | 只看该作者

5、[受持][读诵][为他人说][或自书或教人书]《法华经》者,就是在建造塔寺僧房、供养众僧

“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不须为我复起塔寺,及作僧坊、以四事供养众僧。所以者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是经典者,为已起塔、造立僧坊、供养众僧。则为以佛舍利起七宝塔,高广渐小至于梵天,悬诸幡盖及众宝铃,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众鼓、伎乐,箫、笛、箜篌,种种舞戏,以妙音声歌呗赞颂,则为于无量千万亿劫作是供养已。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对弥勒菩萨说:阿逸多,这样的善男子善女人不需要另外为佛建立塔寺、僧房、不需要以四事(饮食,衣服,卧具,汤药)供养众僧

为什么呢?因为受持读诵《法华经》的善男子善女人就是在建塔寺、造立僧房、供养众僧,就是在以佛舍利起的七宝塔,塔高有梵天那么高,宝塔上面悬挂各种幡盖及宝铃,以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众鼓、伎乐,箫、笛、箜篌,种种舞戏,还有妙音声歌呗赞颂佛的殊胜功德,而且是无量千万亿劫都在作这样的供养


名词解释:

【四事供养】
谓供给资养佛、僧等日常生活所需之四事。四事,指衣服、饮食、卧具、医药,或指衣服、饮食、汤药、房舍等。据无量寿经卷下载,须经常以四事供养一切诸佛。又据盂兰盆经疏卷上载,每年于僧自恣之日,以四事供养佛、法、僧三宝。(法华经安乐行品)((参见:供具)3062、“供养”3065)p1701 FROM:【佛光大辞典】

【僧坊】
(堂塔)又作僧房。僧尼所住之坊舍。僧坊之名,虽通于一般。然名戒律专门之道场为僧坊,其制度与他之寺院异。法华经曰:“起塔寺及造僧坊。”观佛三昧经一曰:“来请僧坊,供养众僧。”十诵律五十六曰:“僧坊法者:佛听诸僧坊中温室、讲堂、楼阁、一重舍、尖头舍、犍那舍,佛听是诸坊舍众僧畜,亦听一人畜,名之僧坊法。”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逸多!若我灭后,闻是经典,有能受持,若自书、若教人书,则为起立僧坊,以赤栴檀作诸殿堂三十有二,高八多罗树,高广严好,百千比丘于其中止,园林、浴池、经行、禅窟,衣服、饮食、床褥、汤药,一切乐具充满其中。如是僧坊、堂阁,若干百千万亿,其数无量,以此现前供养于我及比丘僧。是故我说:‘如来灭后,若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若自书、若教人书,供养经卷,不须复起塔寺,及造僧坊、供养众僧。’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对弥勒菩萨说:阿逸多,若我灭度后,有听闻《法华经》者能够受持、或者自己书写或教他人书写,此人就是在建造僧房

用红色的旃檀建造各种殿堂三十二个,殿堂有八多罗树那么高,非常庄严,百千位比丘住在这里,还有园林、浴池、经行、禅窟,衣服、饮食、床褥、汤药,一切具足,应有尽有

僧房和楼阁的数量有百千万亿无量无边,以此供养佛及众僧,所以我说:如来灭度后,有能受持、读诵、为他人说,或自己书写或教他人书写、供养《法华经》者,不需要另外建造塔寺、僧房、供养众僧


名词解释:

【禅窟】
修禅者所住之岩窟。即禅僧之住居。后转指禅宗寺院。法华经分别功德品(大九·四五下):“园林浴池,经行禅窟。”p6480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56

[禅定勋章]

118#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2 09:43:28 | 只看该作者

6、受持读诵《法华经》及兼修六度波罗蜜者,将疾至一切种智

况复有人能持是经,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其德最胜,无量无边。譬如虚空,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无量无边;是人功德,亦复如是无量无边,疾至一切种智。若人读诵受持是经,为他人说,若自书、若教人书,复能起塔,及造僧坊、供养赞叹声闻众僧,亦以百千万亿赞叹之法赞叹菩萨功德,又为他人,种种因缘随义解说此法华经,复能清净持戒,与柔和者而共同止,忍辱无瞋,志念坚固,常贵坐禅得诸深定,精进勇猛摄诸善法,利根智慧善答问难。

“阿逸多!若我灭后,诸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是经典者,复有如是诸善功德,当知是人已趣道场,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坐道树下。

“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若坐、若立、若行处,此中便应起塔,一切天人皆应供养如佛之塔。”


[学习解说]:

何况有人不但能受持此经,还能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禅定)、智慧,他们所得福德最为殊胜无量无边,就像虚空一样没有边际,而且很快就能证得无上佛智

如果有人读诵受持《法华经》,还能为他人解说;或自己书写或教他人书写,能建造塔寺、僧房、供养赞叹声闻众僧,还能以百千万亿赞叹的方法赞叹菩萨功德,又能随顺他人因缘根器次第为其解说《法华经》,还能清净持戒,与柔和善顺的人在一起,遇事忍辱不生嗔恨心,志念坚固,常常坐禅获得甚深禅定,修行勇猛精进,具有利根根器智慧充满,遇到问难的人能够善巧方便的解答 

阿逸多,在我灭度后,这样的善男子善女人,将获得如是种种功德,要知道他们已经进入道场,接近佛智了,这些善男子善女人,或坐或站立或经行的地方,应当建立塔寺,一切天人都应当供养,就像供养佛一样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56

[禅定勋章]

119#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3 09:02:24 | 只看该作者
(本次学习:119楼~121楼 共用时2.5小时)

(接续楼上)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我灭度后,  能奉持此经,
  斯人福无量,  如上之所说,
  是则为具足,  一切诸供养。
  以舍利起塔,  七宝而庄严,
  表刹甚高广,  渐小至梵天,
  宝铃千万亿,  风动出妙音。
  又于无量劫,  而供养此塔,
  华香诸璎珞,  天衣众伎乐,
  燃香油酥灯,  周匝常照明。
  恶世法末时,  能持是经者,
  则为已如上,  具足诸供养。
  若能持此经,  则如佛现在,
  以牛头栴檀,  起僧坊供养。
  堂有三十二,  高八多罗树,
  上馔妙衣服,  床卧皆具足,
  百千众住处,  园林诸浴池,
  经行及禅窟,  种种皆严好。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再次以偈颂说到:若我灭度后,有奉持《法华经》的人,他们所得福德将会无量无边,奉持此经的人具足一切供养,他们就是以佛舍利建塔,此塔由七宝建造又高又大直到梵天,非常庄严,塔上悬挂千万亿宝玲,微风吹动时发出微妙的音声,经过无量劫都是这样供养此塔的,以华、香、各种璎珞、天衣,众多伎乐、点燃香油灯、酥油灯,周围常常都是光明的

末法时期有能受持此《法华经》者,则是已经具足如上这些种种供养,受持此经者如同佛现在以牛头栴檀建造僧房供养佛,所建造的各种殿堂有三十二个,殿堂有八多罗树那么高,还有上好的饮食、衣服、医药、卧具应有尽有,百千位比丘都住在这里,这里还有园林、浴池、经行、禅窟,所有一切都是庄严妙好的




   若有信解心,  受持读诵书,
  若复教人书,  及供养经卷,
  散华香末香,  以须曼瞻卜、
  阿提目多伽,  薰油常燃之。
  如是供养者,  得无量功德,
  如虚空无边,  其福亦如是。
  况复持此经,  兼布施持戒,
  忍辱乐禅定,  不瞋不恶口,
  恭敬于塔庙,  谦下诸比丘,
  远离自高心,  常思惟智慧,
  有问难不瞋,  随顺为解说,
  若能行是行,  功德不可量。
  若见此法师,  成就如是德,
  应以天华散,  天衣覆其身,
  头面接足礼,  生心如佛想。
  又应作是念:  ‘不久诣道树,
  得无漏无为,  广利诸人天。’
  其所住止处,  经行若坐卧,
  乃至说一偈,  是中应起塔,
  庄严令妙好,  种种以供养。
  佛子住此地,  则是佛受用,
  常在于其中,  经行及坐卧。”


[学习解说]:

如果有人能生信解心,能受持、读诵《法华经》,还能教他人书写以及供养此经,以须曼、瞻卜、阿提目多伽这三种花供养以及燃油灯供养,他们所得的功德及福德会像虚空一样无有边际

何况是受持此经以及兼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甚至还能不生嗔心、不恶口;见到佛塔庙能生恭敬心;对于诸比丘能生谦和心;远离贡高我慢心;能常思维无上智慧;遇到问难者能随顺因缘次第为对方解说适合的法义;如果有人能这样修行,功德将会不可限量

如果有人遇到这样的修行者(法师),应当以天花、天衣披在行者的身上,行头面接足礼(以两手承接受礼者之双足,并以自己的头面接触),应当像佛一样对待这位行者

还应当这样想:此人不久将在菩提树下成道,获得无漏无为(指远离有漏杂染之法)清净妙法,广利一切人天大众,此人或坐或卧或经行的地方、乃至演说一句偈的地方,都应当起建宝塔,以种种供具供养此塔


名词解释:

【无漏无为无漏有为】
无为,为真理之异称。无漏无为,指远离有漏杂染之法,为“无漏有为”之对称。无漏无为与无漏有为皆远离有漏杂染之法,故同称无漏。有为、无为之区别,乃从无漏法之本体与作用来分别。无漏法之本体凝寂湛然不动,其作用则自在而应用无穷;故以本体观之,是为无为,若由作用而言则称有为。p5131 FROM:【佛光大辞典】

【道树】
(植物)菩提树也。本名果波罗树。佛于此树下成道,故亦曰道树。大集经十曰:“怜愍众生趣道树。”菩萨戒经义疏上曰:“坐菩提树下得道因名道树。”(参见:菩提树)。【又】道能生长,故譬之曰树。行事钞上三曰:“扶疏道树,光扬慧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接足礼】
古代印度人表示最高敬意的礼拜方式。即以两手承接受礼者之双足,并以自己的头面接触之。又称为头面礼足,或稽首礼足,略称头面礼、稽首礼。此与五体投地、顶礼相同。《观无量寿经》曾述及韦提夫人接足作礼阿弥陀佛,《胜鬘经》亦说胜鬘夫人头面接足作礼释迦佛,《大智度论》卷十作头面接足,《俱舍论》卷一作稽首接足。关于接足礼的姿势,古有二说,一说捉对方的脚,仰开两掌,承接其足;另一相反说法是覆开两掌,以触其足。

至于接足礼的意义,《大智度论》卷十曾云(大正25·130c)︰
‘人身中第一贵者头,五情所著而最在上故,足第一贱,履不净处最在下故,是故以所贵礼所贱,贵重供养故。复次有下、中、上礼,下者揖,中者跪,上者稽首,头面礼足是上供养。’

然而《大乘义章》解释稽首,说‘稽’是‘至’,‘首’是‘头’,以首至地故名稽首。亦即跪拜时叩头至地之谓。这是随中国礼俗所作的说明。

另外,有对空中所现之佛作接足礼者。如《观无量寿经》、《胜鬘经》皆有所载。《胜鬘宝窟》谓此种接足礼,系以内心之运想而言‘接’。然《观经疏》〈定善义〉则谓(卍续32·726上)︰‘但以圣力冥加,彼佛现时,得蒙稽首。’前者是说心作其想,后者是认为依佛力而得。

[参考资料] 《胜鬘宝窟》卷上(本);《大乘义章》卷四〈归敬章〉。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阿提目多迦花】
阿提目多迦,梵语 atimuktaka。又作阿地目得迦花。意译龙舐花、苣藤。学名 Gaertncra racemosa。一般归属于蔓草类。开白色或赤色之花,甚为芳香,种子可提炼香油。翻译名义集卷八谓此植物又称苣藤子,即胡麻,旧译作善思夷花。(慧琳音义卷二十六、卷二十七)p3660  FROM:【佛光大辞典】

【瞻卜】
或詹波,正云瞻博迦,大论翻黄华。树形高大。新云苫末罗,此云金色。西域近海岸树,金翅鸟来,即居其上。 FROM:【《翻译名义集》南宋·法云 著】

【须曼】
(植物)又作须曼那。花名。(参见:须摩那)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56

[禅定勋章]

120#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3 09:02:56 | 只看该作者

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随喜功德品】
为法华经卷六第十八品之名称。内容阐扬佛陀灭度后,闻法华经而随喜者,其功德广大。略称随喜品。p6352 FROM:【佛光大辞典】



1、弥勒菩萨代众生请(法)问佛:听闻法华经能够随喜者得多少福?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法华经随喜者,得几所福?”

  而说偈言:

   “世尊灭度后,  其有闻是经,
  若能随喜者,  为得几所福?”


[学习解说]:

这时,弥勒菩萨对佛说:世尊,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听闻《法华经》能够随喜者,他们能获得多少福德?接着又以偈颂说到:世尊灭度后,若有听闻《法华经》并随喜的人能获得多少福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3 06:40 , Processed in 0.08243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