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8-21 18:52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 2 小时 )
-- [经文] --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三世觉母妙吉祥请问如来心地法
我今于此大会众开演成佛观行门
此法难遇过优昙一切世间应渴仰
十方诸佛证大觉无不从此法修成
我是无上调御师转正法轮周世界
化度无量诸众生当知由悟心地观
一切有情闻此法欣趣菩提得授记
一切有缘得记人修此观门当作佛
诸佛自受大法乐住心地观妙宝宫
受职菩萨悟无生观心地门遍法界
后身菩萨坐觉树入此观行证菩提
▪[末学解说]▪
这时,世尊想要再次宣说此义理,而说偈(即一种略似于诗的有韵文辞,通常以四句为一偈)言。
三世觉母(为文殊菩萨之异称。文殊主如来之智慧,智慧又为三世诸佛觉悟之源,故称三世觉母)妙吉祥(文殊师利。新称曼殊室利。译言妙吉祥),请问如来心地(心为万法之本,能生一切诸法,故曰心地。又,修行者依心而近行,故曰心地。又,三业中,心业最胜,故曰心地)之法
我现今于此大会,为众生开示演说成佛观行(观心之行法。即观心修行,鉴照自心以明了本性。或指观法之行相)法门
此法难以值遇超过见到优昙(又作乌昙。花名。具曰优昙婆罗,乌昙跋罗,邬昙钵罗,优昙钵等。译曰灵瑞,瑞应),一切世间皆应渴仰(热切仰望之意。即指殷切之思慕与敬仰,如渴者之欲饮水。经典中常用以形容对佛、法之仰慕)
十方诸佛证大觉(指释尊之觉悟。又作正觉、大悟。释尊觉悟宇宙之实相后,不仅将自己从迷惑中解放出来,更欲使他人得到解脱,而今觉行圆满,故其觉悟称为大觉),无不从此法修成
我是无上调御师(佛十号之一。意指可化导一切丈夫之调御师),转正法轮(指真理的教法,亦即如来所说的教法)周遍世界
化度无量诸众生,当知皆由悟心地(心为万法之本,能生一切诸法,故曰心地。又,修行者依心而近行,故曰心地。又,三业中,心业最胜,故曰心地)观行法门
一切有情(旧译为众生。即生存者之意。关于“有情”与“众生”二语间之关系,诸说不一,或谓“有情”系指人类、诸天、饿鬼、畜生、阿修罗等有情识之生物。依此,则草木金石、山河大地等为非情、无情。而“众生”则包括有情及非情二者。然另一说则认为“有情”即是“众生”之异名,二者乃体一而名异,皆包括有情之生物及非情之草木等。此外,有情之异称有“有识”(如有识凡夫)、“有灵”(如有灵之类)等多种)闻此法,欣趣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得以授记(佛对发心之众生授与当来必当作佛之记别也)
一切有缘得以授记之人,修此心地观行法门当作成佛
诸佛自受大法乐(对于欲乐而有法乐。以法味乐神。名之为法乐。又行善积德以自娱,亦曰法乐),安住心地(心为万法之本,能生一切诸法,故曰心地。又,修行者依心而近行,故曰心地。又,三业中,心业最胜,故曰心地)观妙宝宫
受职((修法)受职灌顶也。灌者大悲护念义,顶者佛果最上义,谓诸佛以大悲水灌顶,能使功德圆满之意。佛教诸宗中,以密教特重灌顶,其作法系由上师以五瓶水(象征如来五智)灌弟子顶,显示继承佛位之意义)菩萨悟无生(涅槃之真理,无生灭,故云无生。因而观无生之理以破生灭之烦恼也),观心地(心为万法之本,能生一切诸法,故曰心地。又,修行者依心而近行,故曰心地。又,三业中,心业最胜,故曰心地)门周遍法界
后身(谓来世之身)菩萨坐觉树(指功德善根。因功德善根可开发正觉,故以觉树譬喻之),入此观行(观心之行法。即观心修行,鉴照自心以明了本性。或指观法之行相)得证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
注解:
【偈】:偈他的简称,华译为“颂”,即一种略似于诗的有韵文辞,通常以四句为一偈。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世觉母】:为文殊菩萨之异称。文殊主如来之智慧,智慧又为三世诸佛觉悟之源,故称三世觉母。((参见:文殊菩萨)1426)p541FROM:【佛光大辞典】
【妙吉祥】:(菩萨)文殊师利。新称曼殊室利。译言妙吉祥。大日经疏一曰:“妙吉祥菩萨者,妙者谓佛无上慧,犹如醍醐纯净第一。室利翻为吉祥,即是具众德义,或云妙德,亦云妙音也。”心地观经八曰:“三世觉母妙吉祥。”(参见:文殊)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心地】:(术语)心为万法之本,能生一切诸法,故曰心地。又,修行者依心而近行,故曰心地。又,三业中,心业最胜,故曰心地。心地观经八曰:“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以此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楞严经二曰:“本元心地。”止观五上曰:“心定如地不可动。”大日经疏三曰:“如世人举趾动足皆依于地,菩萨亦如是依心进行,故名此心为地。”天台戒疏上曰:“三业之中,意业为主,身口居次,据胜为论,故为心地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开演】:谓于如来所说正法,时常开示演说,令人信解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观行】:观心之行法。即观心修行,鉴照自心以明了本性。或指观法之行相。梵网经卷下(大二四·一○○八下):“若不解大乘经律,若轻、若重,是非之相,不解第一义谛:习种性、长养性、不可坏性、道种性、正性,其中多少观行,出入十禅支,一切行法,一一不得此法中意。”此外,天台圆教之行位“六即位”中之第三位即是“观行即”。p6957FROM:【佛光大辞典】
【优昙】:(植物)Udumbara,又作乌昙。花名。具曰优昙婆罗,乌昙跋罗,邬昙钵罗,优昙钵等。译曰灵瑞,瑞应。法华文句四上曰:“优昙花者,此言灵瑞。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慧琳音义八曰:“优昙花,讹略也。正音乌昙跋罗,此云祥瑞,灵异天花也。”同二十六曰:“此云起空,亦云瑞应。”玄应音义二十一曰:“乌昙跋罗花,旧言优昙波罗花,或作优昙婆罗花。此叶似梨,果大如拳,其味甘。无花而结实,亦有花而难植。故经中以喻希有者也。”慧苑音义下曰:“乌昙花,此云希有也,此花多时乃一开也。”法华玄赞三曰:“邬昙钵罗,此云瑞应。”法华义疏三末曰:“河西道朗云:此云灵瑞花,又云空起花,天竺有树而无其花。若轮王出世,此花则现。”翻梵语九曰:“郁昙钵林,亦云优昙婆罗,亦云优昙钵。译曰:优者起也,昙婆罗者空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譬如优昙华一切皆爱乐,天人所希有,时时乃一出。”同品曰:“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同化城喻品曰:“昔所未曾睹,无量智慧者,如优昙钵罗。”同妙庄严王品曰:“佛难得值,如优昙钵罗华。”(参见:优昙华)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渴仰】:热切仰望之意。即指殷切之思慕与敬仰,如渴者之欲饮水。经典中常用以形容对佛、法之仰慕。中阿含卷九郁伽长者经(大一·四七九下):“尔时,世尊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大九·四三上):“诸比丘!如来难可得见,斯众生等闻如是语,必当生于难遭遇之想,心怀恋慕,渴仰于佛,便种善根。”又如安乐集卷上(大四七·四下):“听者端视如渴饮,一心入于语议中,闻法踊跃心悲喜,如是之人应为说。”亦表示闻法之意,即指信前求道之心切。此外,由渴仰之念而颔首闻法,称为渴仰首,为“解脱耳”之对称。(中阿含卷四十八牛角娑罗林经、大般涅槃经卷一、高僧法显传)p5064FROM:【佛光大辞典】
【大觉】:指释尊之觉悟。又作正觉、大悟。释尊觉悟宇宙之实相后,不仅将自己从迷惑中解放出来,更欲使他人得到解脱,而今觉行圆满,故其觉悟称为大觉。(心地观经卷一、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p912FROM:【佛光大辞典】
【调御师】:佛的别名。(参见:调御丈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调御丈夫】:梵语 purus!adamyasa^rathi,巴利语 purisadamma-sa^rathi。音译富楼沙昙藐娑罗提。佛十号之一。意指可化导一切丈夫之调御师。大智度论卷二(大二五·七二中):“富楼沙,秦言丈夫;昙藐,言可化;婆(疑作娑)罗提,言调御师,是名可化丈夫调御师。佛以大慈、大悲、大智故,有时软美语,有时苦切语,有时杂语,以此调御令不失道。(中略)佛成人以三种道,常随道不失,如火自相不舍乃至灭。佛令人得善法,亦如是至死不舍。以是故,佛名可化丈夫调御师。问曰:‘女人,佛亦化令得道,何以独言丈夫?’答曰:‘男尊女卑故,女从男故,男为事业主故。’(中略)若说丈夫,一切都摄。譬如王来,不应独来,必有侍从。如是说丈夫,二根、无根及女尽摄,以是故,说丈夫。”((参见:十号)480)p6166 FROM:【佛光大辞典】
【正法轮】:指真理的教法,亦即如来所说的教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有情】:梵语 sattva,巴利语 satta。音译作萨多婆、萨埵缚、萨埵。旧译为众生。即生存者之意。关于“有情”与“众生”二语间之关系,诸说不一,或谓“有情”系指人类、诸天、饿鬼、畜生、阿修罗等有情识之生物。依此,则草木金石、山河大地等为非情、无情。而“众生”则包括有情及非情二者。然另一说则认为“有情”即是“众生”之异名,二者乃体一而名异,皆包括有情之生物及非情之草木等。此外,有情之异称有“有识”(如有识凡夫)、“有灵”(如有灵之类)等多种。(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俱舍论宝疏卷一、玄应音义卷二十三)((参见:众生)4748)p2441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授记】:(术语)梵云和伽罗Vya%karan!a,十二部经之一。佛对发心之众生授与当来必当作佛之记别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乐】:(术语)对于欲乐而有法乐。以法味乐神。名之为法乐。又行善积德以自娱,亦曰法乐。维摩经菩萨品曰:“有法乐可以自娱,不应复乐五欲乐也。天女即问,何谓法乐?答曰:乐常信佛,乐欲听法,乐供养众。(中略)乐修无量道品之法,是为菩萨法乐。”唯识论十曰:“自受用身,尽未来际恒自受用广大法乐。”智度论九曰:“安之以无患,度之以法乐。”俗以向神诵经唱陀罗尼等,谓之法乐。为使神得法乐之意。与言奉法施者,其事同,其义稍异。【又】俗于法事之后有舞乐,谓之法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受职】:(修法)受职灌顶也。(参见:灌顶)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灌顶】:灌者大悲护念义,顶者佛果最上义,谓诸佛以大悲水灌顶,能使功德圆满之意。佛教诸宗中,以密教特重灌顶,其作法系由上师以五瓶水(象征如来五智)灌弟子顶,显示继承佛位之意义。灌顶法有多种,主要为结缘灌顶、学法灌顶、传法灌顶三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生】:(术语)涅槃之真理,无生灭,故云无生。因而观无生之理以破生灭之烦恼也。圆觉经曰:“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转轮生死。”最胜王经一曰:“无生是实,生是虚妄,愚痴之人,漂溺生死,如来体实,无有虚妄,名为涅槃。”仁王经中曰:“一切法性真实空,不来不去,无生无灭,同真际,等法性。”梵网经上曰:“伏空假,会法性,登无生山。”止观大意曰:“众教诸门,大各有四,乃至八万四千不同,莫不并以无生为首。今且从初于无生门遍破诸惑。”肇论新疏游刃中曰:“清凉云:若闻无生者,便知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无灭。但于严土利他不生喜乐,而趣于寂故,成声闻乘也。若闻无生,便知从缘,故无生等,成缘觉乘。若闻无生,便知诸法本自不生。今则无灭,即生灭而无生灭,无生灭不碍于生灭。以此灭恶生善,利自利他,成菩萨乘。”垂裕记二曰:“无生寂灭,一体异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后身】:(杂语)谓来世之身。郑谷诗曰:“后身惟愿似师身。”宣和书谱曰:“李阳冰篆迹殊绝,自谓苍颉后身。”即今俗转胎之说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觉树】:<一>又作佛树、道树。特指佛陀成道处之菩提树。因佛陀于摩揭陀国佛陀伽耶之毕波罗(梵 pippala)树下证悟菩提,故称其树为菩提树(梵 bodhi-druma)。((参见:菩提树)5208)
<二>指功德善根。因功德善根可开发正觉,故以觉树譬喻之。p6800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此法能雨七圣财满众生愿摩尼宝
此法名为佛本母出生三世三佛身
此法名为金刚甲能敌四众诸魔军
此法能作大舟航令渡中流至宝所
此法最胜大法鼓此法高显大法幢
此法金刚大法螺此法照世大法炬
此法犹如大圣主赏功罚过顺人心
此法犹如沃润田生成长养依时候
▪[末学解说]▪
此法能降下如雨一般的七圣财(又作七财、七德财、七法财。谓成就佛道之七种圣法。即信、戒、惭、愧、闻、施、慧等七者。以其所持之法能资助成佛,故称为财。(一)信财,信受正法。(二)戒财,持戒律。(三)惭财,自惭而不造诸恶。(四)愧财,于不善法心生羞愧。(五)闻财,能闻正教。(六)施财,舍离一切无染著。(七)定慧财,摄心不散,照了诸法),满足众生愿如摩尼(意译作珠、宝珠。为珠玉之总称。一般传说摩尼有消除灾难、疾病,及澄清浊水、改变水色之德。又梵语 Cinta^-maN!i,音译为真陀摩尼、振多摩尼、震多摩尼,意译如意宝、如意珠,又作如意摩尼、摩尼宝珠、末尼宝、无价宝珠;凡意有所求,此珠皆能出之,故称如意宝珠)宝
此法名为佛之本母,能出生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凡已生已灭之法叫做“过去世”,已生未灭之法叫做“现在世”,未生未起之法叫做“未来世”)三佛身(身即聚集之义,聚集诸法而成身,故理法之聚集称为法身,智法之聚集称为报身,功德法之聚集称为应身)
此法名为金刚(即金中最刚之义。经论中常以金刚比喻武器及宝石,较常用于比喻武器。以金刚比喻武器,乃因其坚固、锐利,而能摧毁一切,且非万物所能破坏。以金刚比喻宝石,及取其最胜之义)甲,能敌四众(指人、天、龙、鬼之四众)诸魔军(恶魔之军兵。佛成道时,第六天魔王率诸眷属来妨成道,佛以神力悉降伏之。又一切恶事妨佛道者为魔军)
此法能作大舟航,令众生能渡过中流(比喻结使烦恼。烦恼流于生死(此岸)与涅槃(彼岸)之间,故称中流)到达宝所(为“化城”之对称。谓珍宝之所在;比喻究竟之涅槃。化城,比喻小乘之涅槃,在近而非实;宝所,即比喻大乘之涅槃,指真正证悟安住之场所)
此法为最胜大法鼓(譬喻佛说之法如鼓,可诫众进善;犹如扣鼓可诫兵前进),此法为高显大法幢(比喻佛法如幢。幢者幢幡,与旌旗同义。猛将建幢旗以表战胜之相;故以法幢譬喻佛菩萨之说法能降伏众生烦恼之魔军)
此法为金刚大法螺(因吹螺之声远闻,且螺声勇猛。喻佛说法仪节隆盛,广被大众,且能降魔,故称法螺),此法为照世大法炬((譬喻)法能照物,故譬之以火炬)
此法犹如大圣主(又作圣主师子。佛之尊号。佛为诸圣中之上首,故称圣主。师子,即狮子,谓佛自在无畏,犹如狮子),赏功罚过顺人心
此法犹如肥沃丰润之田,生成长养依时候
注解:
【七圣财】:又作七财、七德财、七法财。谓成就佛道之七种圣法。即信、戒、惭、愧、闻、施、慧等七者。以其所持之法能资助成佛,故称为财。(一)信财,信受正法。(二)戒财,持戒律。(三)惭财,自惭而不造诸恶。(四)愧财,于不善法心生羞愧。(五)闻财,能闻正教。(六)施财,舍离一切无染著。(七)定慧财,摄心不散,照了诸法。(长阿含卷九之十上经、大宝积经卷四十二、般泥洹经卷上、维摩经卷中佛道品)p112FROM:【佛光大辞典】
【摩尼】:梵语 maN!i,巴利语同。又作末尼。意译作珠、宝珠。为珠玉之总称。一般传说摩尼有消除灾难、疾病,及澄清浊水、改变水色之德。又梵语 Cinta^-maN!i,音译为真陀摩尼、振多摩尼、震多摩尼,意译如意宝、如意珠,又作如意摩尼、摩尼宝珠、末尼宝、无价宝珠;凡意有所求,此珠皆能出之,故称如意宝珠。
有言摩尼系由摩竭鱼脑中所取出;或言为帝释天所持物碎落而来;亦有言由佛舍利所变者。千手观音之四十手中,右手即持日精摩尼,左手则持月精摩尼。日精摩尼,又作日摩尼,为可自然发出光热照明之摩尼;月精摩尼,又作月光摩尼、明月摩尼、明月真珠、月爱珠,可除人热恼,而予清凉。
经论中载有诸种摩尼,大毗婆沙论卷一○二载,末尼宝有光明末尼、清水末尼、方等末尼、无价末尼、如意珠等五种。旧华严经卷四十七载有青琉璃摩尼、夜光摩尼、日藏摩尼、月幢摩尼、妙藏摩尼、大灯摩尼等。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七举出帝释毗楞伽摩尼、诸天登祚所著摩尼、梵天光幢摩尼、梵天艳光摩尼等。(遗日摩尼经、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二、大品般若经卷十、旧华严经卷五十九、起世经卷二转轮圣王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九、慧琳音义卷二十七)p6067FROM:【佛光大辞典】
【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凡已生已灭之法叫做“过去世”,已生未灭之法叫做“现在世”,未生未起之法叫做“未来世”。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佛身】:(参见:三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身】:梵语 trayah! ka^ya^h!。又作三身佛、三佛身、三佛。身即聚集之义,聚集诸法而成身,故理法之聚集称为法身(梵 dharma-ka^ya),智法之聚集称为报身(梵 sam!bhoga-ka^ya),功德法之聚集称为应身(梵 nirma^N!a-ka^ya)。又作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法佛报佛应佛、法身报身化身、法身佛报佛化佛、法佛报佛应化佛、真身报身应身、自性身满资用身化身、自性身应身化身、法身应身化身、法性身受用身变化身、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自性身食身化身、法身佛受用身佛化身佛、正法佛修成佛应化佛、佛所见身菩萨所见身二乘凡夫所见身。
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三载,化身佛有化身、父母生身、随世间身、生身、假名身等五名称;应身佛有应身、受用身、报身、智慧佛、功德佛、法性生身等六称;法身佛有法身、自性身、真实身、如如佛、法佛等五称。另金光明最胜王经玄枢卷四谓,前述之化身五名外,加上释迦身、二乘凡夫所见身、应身、变化身,共为九名;应身六名加上舍那身、菩萨所见身,共为八名;法身五名加上佛所见身、毗卢遮那,共为七名。各经论所举三身之名称与解释不一。
(一)十地经论等诸经所说之三身,即:(1)法身,为证显实相真如之理体,无二无别,常住湛然,称为法身。(2)报身,酬报因行功德而显现相好庄严之身。(3)应身,顺应所化众生之机性而显现之身。
(二)金光明经所说之三身,即:法身(梵 dharma-ka^ya)、应身(梵 sam!bhoga-ka^ya)、化身(梵 nirma^N!a-ka^ya)。依合部金光明经卷一之三身分别品载,如来昔在因地修行中,为一切众生修种种法至修行满,因修行力故,得自在而能随应众生现种种身,称为化身。又诸佛如来为令诸菩萨得通达,并体得生死涅槃一味,以为无边佛法而作本,故示现此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项背圆光之身,称为应身。为灭除一切诸烦恼等障而具足一切之诸善法故,唯有如如如如智,称为法身。前二种身为“假名有”,第三身为“真有”,乃为前二身而作本故。又依金光明经言,法报之两佛是其真身,为化众生而示现佛身,相好具足、威光殊胜,称为应身。佛随众生现种种形,或人、或天、或龙、或鬼,如同世之色像,称为化身。此三身以真身为本,依真起应,依应起化,如依烦恼起业行,依业受报。慧远之观无量寿经义疏卷末(大三七·一八三下):“佛具三身,一者真身,谓法与报。二者应身,八相现成。三者化身,随机现起。”即依此金光明经之意而言。
(三)解深密经卷五所说之三身,即法身、解脱身、化身。其中化身指八相示现之身;解脱身指五分法身;法身指于诸地波罗蜜多,善修出离转依成满之妙果。盖五分法身,声闻独觉亦可得之,故单就此身而言,二乘与如来无异。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三(大三一·二四九中):“二乘道究竟果,名解脱知见。二乘解脱知见中无三身,菩萨解脱知见中有三身差别。何以故?二乘不能灭智障,无一切智故,不得圆满清净法身,无大慈悲,不行利益他事故,无应化两身。”故知二乘之解脱身,无法身及应、化等身。
(四)据宗镜录卷八十九载,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称为三佛身,此即法、报、化三身:(1)自性身,诸佛如来具无边际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又称法身。(2)受用身,又分二种:(a)自受用身,诸如来修习无量福慧,起无边真实功德,恒自受用广大法乐。(b)他受用身,诸如来由平等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地菩萨众显现大神通,转正法轮。(3)变化身,诸如来以不思议神力,变现无量,随类化身,居净秽土,为未登地诸菩萨众及二乘等,称其机宜,现通说法。同书并举出转三心可得三身之说,即:转根本心(第八识)可得法身,转依本心(第七识)可得报身,转起事心(第六识)可得化身。
(五)禅宗六祖慧能以自性来解释三身:(1)清净法身佛,谓吾人之身即是如来法身,故吾人之自性本即清净,并能生出一切诸法。(2)圆满报身佛,谓自性所生之般若之光若能涤除一切情感欲望,则如一轮明日高悬于万里晴空之中,光芒万丈,圆满无缺。(3)自性化身佛,谓吾人若能坚信自性之力胜于一切化身佛,则此心向恶,便入地狱,若起毒害之心,便变为龙蛇;若此心向善,便生智慧,若起慈悲之心便变为菩萨。(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二、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八、佛地经论卷七、观经玄义分传通记卷六)((参见:佛身)2629)p555FROM:【佛光大辞典】
【金刚】:<一>梵语 vajra,巴利语 vajira。音译作伐阇罗、跋阇罗、跋折罗、嚩日啰、伐折罗、跋日罗。即金中最刚之义。经论中常以金刚比喻武器及宝石,较常用于比喻武器。以金刚比喻武器,乃因其坚固、锐利,而能摧毁一切,且非万物所能破坏。以金刚比喻宝石,及取其最胜之义。
(一)以金刚比喻武器,如帝释天及密迹力士所持之武器,称为金刚杵;其不为任何物所破坏,而能摧破一切,犹如金刚。故经论中常出现金刚坚固、金刚不坏、金刚身、金刚顶、金刚界、金刚心、金刚坚固之信心等辞汇。又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卷上载,真谛以六种金刚之色,比喻般若(智慧)之体用,即:(1)青色能消除灾厄,以喻般若能消除业障。(2)黄色随人之所须,以喻无漏之功德。(3)赤色对日而生出火光,以喻智慧对本觉而生出无生之智火。(4)白色能澄清浊水,以喻般若能清除疑浊。(5)空色令人行坐于空中,以喻般若之慧能破除法执,而令人住于真空之理。(6)碧色能消除诸毒,以喻智慧能净除三毒。此皆以金刚之坚固、非万物所能破,来比喻般若之体;以金刚之锐利、能破万物,来比喻般若之用。
于密教,金刚一词亦常用于武器方面,如独钴(即独股形状之金刚杵或金刚铃)、三钴、五钴等,多作为诸尊之三摩耶形,乃诸尊之本誓或内证之德的表征,具有摧破众生之烦恼、去除惑业之障难、惊觉众生等各种含义,此外亦以之为诸尊所住三摩地之标帜。又持金刚杵之力士,称为执金刚,略称金刚。寺院中之四天王像,俗称为四大金刚。
(二)以金刚比喻宝石,因金刚石透明无色,且光耀璀璨,一经日光照射,即显现出各种光耀之色彩,于夜中亦能放出萤光,而为诸宝中之最胜者。经论中亦以金刚宝石来比喻菩萨所证得之金刚三昧;以取其最胜之义。然经论中较少用此譬喻。
此外,据金刚顶疏卷一之说,世界之金刚有不可破坏、宝中之宝、战具中之胜等三义。另据北本涅槃经卷二十四、大乘义章卷九等举出,金刚有能破、清净、体坚、最胜、难测、难得、势力、能照、不定、主、能集、能益、庄严、无分别等十四德。(大日经疏卷一、卷十五、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疏、金刚般若经赞述卷上、金刚仙论卷一、秘密曼荼罗十住心论卷十、梵语杂名、慧苑音义卷上、希麟音义卷七)((参见:金刚二义)3534)
<二>为金刚草履之略称。即指由蔺或槁做成之草履。((参见:金刚草履)3555)p3532FROM:【佛光大辞典】
【四众】:梵语 catasrah! pars!adah!,巴利语 catasso parisa^。<一>指构成佛教教团之四种弟子众。又称四辈、四部众、四部弟子。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或仅指出家四众,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中阿含卷二十二秽品经、法华经卷一、四辈经)
<二>指列座于佛陀说法会上听法之四类大众,即:(一)发起众,指能鉴知时机发起集会,或发起瑞相、问答等,以安排佛陀说法者。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舍利弗曾三次请佛说法。(二)当机众,指宿缘纯熟,适闻正教,而于会座上得度者。即听闻经法立受证悟之益者。(三)影响众,指从他方佛土来助佛陀教化之古往诸佛菩萨,隐其圆极之果而示现当机众之形相,如影之随形,如响之应声,以匡辅法王,庄严法座。(四)结缘众,指宿善福薄根机下劣者,虽未获立即证悟之益,然以见佛闻法之故,已结下将来得度之因缘。(法华文句卷二下、大明三藏法数卷十五)
<三>指阿育王时代,佛法之大众共分为四类,此四众因共议大天五事而形成上座部与大众部。四众即:(一)龙象众,又称大国众,指大天之流,即引发论争者。(二)边鄙众,又称外边众,指大天之门徒。(三)多闻众,指持戒广学之凡夫,集众援助上座。(四)大德众,指四果之圣众。此外,异部宗轮论述记除上记之外,尚有二种解说。(部执异论、异部宗轮论、三论玄义检幽集卷五)
<四>指人、天、龙、鬼之四众。又称四辈。p1763FROM:【佛光大辞典】
【魔军】:(杂名)恶魔之军兵。佛成道时,第六天魔王率诸眷属来妨成道,佛以神力悉降伏之。又一切恶事妨佛道者为魔军。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其佛坐道场,破魔军已。”大日经疏九曰:“犹如婆伽婆,树王下时庆,以慈心力故,破无量魔军。(中略)此中言魔军者,梵本正音博吃刍,是羽翼党援之义。今依古译会意言耳。”智度论五曰:“我以智慧箭,修定智慧力,摧破汝魔军。”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中流】:比喻结使烦恼。烦恼流于生死(此岸)与涅槃(彼岸)之间,故称中流。注维摩诘经见阿閦佛品(大三八·四一○下):“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中略)此岸者生死也,彼岸者涅槃也,中流者结使也。”p1022FROM:【佛光大辞典】
【宝所】:为“化城”之对称。谓珍宝之所在;比喻究竟之涅槃。化城,比喻小乘之涅槃,在近而非实;宝所,即比喻大乘之涅槃,指真正证悟安住之场所。(法华经化城喻品)p6746FROM:【佛光大辞典】
【法鼓】:<一>譬喻佛说之法如鼓,可诫众进善;犹如扣鼓可诫兵前进。法华经序品(大九·三下):“吹大法螺,击大法鼓。”(大集经卷五十六、无量寿经卷上)
<二>禅宗寺院使用的大鼓之一。法堂设二鼓,其东北角之鼓,称为法鼓;西北角之鼓,称为茶鼓。法鼓乃于法会之前告知大众之用,或用于住持之上堂、小参、普说、入室之际。(禅林象器笺呗器门)p3417FROM:【佛光大辞典】
【法幢】:其义有二:(一)比喻佛法如幢。幢者幢幡,与旌旗同义。猛将建幢旗以表战胜之相;故以法幢譬喻佛菩萨之说法能降伏众生烦恼之魔军。后凡于佛法立一家之见,即称为建立法幢。(二)为说法道场之标帜。宣扬大法之际,将幢幡建于道场门前,此称为法幢、法旆。禅宗又转其意,将演法开畅,称为建法幢。今各寺之安居结制,亦称建法幢。(无量寿经卷上、首楞严经卷一、祖庭事苑卷七、碧岩录第二十一则)p3421FROM:【佛光大辞典】
【法螺】:梵语 dharma-s/an%kha。螺(s/an%kha),音译商佉,意译珂、贝、蠡贝。于印度,召集人群或征战时,多吹此贝。亦为乐器。后世以法螺为螺之通称。(一)因吹螺之声远闻,且螺声勇猛。喻佛说法仪节隆盛,广被大众,且能降魔,故称法螺。(二)密教中,乃千手观音的持物之一。(三)为日本“修验道”重要法具之一,原是于山中修行时,为避免猛兽追逐所备重要用具之一,亦使用于法会之际。(法华经卷一序品、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十八、大日经卷四密印品、五分律卷十八)p3428 FROM:【佛光大辞典】
【法炬】:(譬喻)法能照物,故譬之以火炬。大集经五十六曰:“法炬当散灭。”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圣主】:又作圣主师子。佛之尊号。佛为诸圣中之上首,故称圣主。师子,即狮子,谓佛自在无畏,犹如狮子。法华经序品(大九·二下):“圣主师子演说经典。”法华义疏卷二(大三四·四七三上):“中论云,圣有三种:一外道五通,二辟支罗汉,三法身菩萨。佛于三圣最大,故称圣主。”p5577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我以众喻明空义是知三界唯一心
心有大力世界生自在能为变化主
恶想善心更造集过现未来生死因
依止妄业有世间爱非爱果恒相续
心如流水不暂住心如飘风过国土
亦如猿猴依树戏亦如幻事依幻成
如空飞鸟无所碍如空聚落人奔走
如是心法本非有凡夫执迷谓非无
若能观心体性空惑障不生便解脱
▪[末学解说]▪
我以众喻明示其空义,是知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唯一心(指万有能变之心,即阿赖耶识)
心有大力令世界(又名世间,即有情众生所住的国土。佛经以过去现在未来为“世”,东西南北上下为“界”,由此可见有情众生所居住的国土,不但有东西南北上下之分界,而且是有生灭的,不是永恒存在的东西)生,自在(进退无碍,谓之自在。又心离烦恼之系缚,通达无碍。谓之自在)能为变化(转换旧的形状叫做“变”,由无而忽有叫做“化”)主
恶想善心更造集,这是过去、现在、未来之生死(谓一切众生因惑业所感,生了又死,死了又生。这有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的分别)因
依止(即依存而止住之意;或以某事物为所依而止住或执著。又一般谓依赖于有力、有德者之处而不离,亦称为依止)妄业(虚妄造恶的业因)而有世间,爱与非爱果报恒久相续
心如流水而不暂住,心如飘风能过诸国土
亦如猿猴可依树嬉戏,亦如幻事依幻而成
如空中飞鸟无所障碍,如空聚落人已奔走
如是心法本来非有,凡夫(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平常人)执迷称之非无
若能观心体性空(谓一切诸法自性本空,皆从因缘和合而生,若不和合,则无是法。如是诸法性不可得,是名性空),惑障(诸众生由贪欲嗔恚愚痴等之惑而障蔽正道也)不生,便可获得解脱
注解:
【一心】:梵语 eka-citta。指真如、如来藏心。<一>即宇宙万有之根本原理,绝对无二之心性。如入楞伽经卷一(大一六·五一九上):“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为如来藏。”又宗密之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卷二以一心配列五教来说明,即:(一)假说一心,小乘行者承认心外另有一外境存在,故心系有名无实者。(二)事一心,乃大乘权教所谓异熟之阿赖耶识。(三)理事无碍一心,即大乘实教之如来藏藏识。(四)绝对一心,指大乘顿教中超越染净者。(五)总赅万有一心,别教一乘已尽舍万有者,别教称一心为一真法界或一心法界,亦即一心不外宇宙本体之意。天台宗有“一心三观”、“一念三千”之说。(华严五教章卷二、宗镜录卷三十七)
<二>唯识宗以唯一之根本识为一心。指万有能变之心,即阿赖耶识。成唯识论卷二(大三一·一○下):“由自心执著,心似外境转,彼所见非有,是故说唯心;如是处处说唯一心。”(成唯识论卷七、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末)
<三>专注于某种对象,而不起妄念,称为一心。故专心念佛,又称一心专念。净土宗尤其重视执持阿弥陀佛之名号。据无量寿经之说,一心具有至心、信乐、欲生我国等三信。另据观无量寿经之说,一心包含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等三心;义同阿弥陀经所说之“一心不乱”。(观经疏卷四、往生论注卷下)p21FROM:【佛光大辞典】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世界】:又名世间,即有情众生所住的国土。佛经以过去现在未来为“世”,东西南北上下为“界”,由此可见有情众生所居住的国土,不但有东西南北上下之分界,而且是有生灭的,不是永恒存在的东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自在】:(术语)进退无碍,谓之自在。又心离烦恼之系缚,通达无碍。谓之自在。法华经序品曰:“尽诸有结,心得自在。”唯识演秘四末曰:“施为无拥,名为自在。”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变化】:转换旧的形状叫做“变”,由无而忽有叫做“化”。变化是指佛菩萨的神通力,能变化出种种的事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生死】:谓一切众生因惑业所感,生了又死,死了又生。这有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的分别。(参见:二种生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依止】:即依存而止住之意;或以某事物为所依而止住或执著。又一般谓依赖于有力、有德者之处而不离,亦称为依止。法华经方便品(大九·八中):“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大乘庄严经论卷四述求品,谓依止(梵 a^s/raya)作意为十八种作意之一,同经卷八以依止(梵 nis/raya)为八无上之一。
大乘庄严经论卷一种性品则列举菩萨种性之四种依止,即:(一)无量善根依止,(二)无量智慧依止,(三)一切烦恼障、智障得清净依止,(四)一切神通变化依止。又同经卷七度摄品载菩萨修习诸波罗蜜有五依止,即:(一)物依止(梵 upadhi-sam!nis/rita),(二)思惟依止(梵 manasika^ra-sam!nis/rita),(三)心依止(梵 a^s/aya-sam!nis/rita),(四)方便依止(梵 upa^ya-sam!nis/rita),(五)势力依止(梵 vibhutva-sam!nis/rita)。(杂阿含经卷二十四、广义法门经、小品般若经卷二塔品、大乘入楞伽经卷三、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五重显空性品、善见律毗婆沙卷四、辩中边论卷上辩相品、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一、法华玄义卷五上)p3051FROM:【佛光大辞典】
【妄业】:虚妄造恶的业因。缘觉经说:“有妄业故有流转。”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凡夫】: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平常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性空】:谓一切诸法自性本空,皆从因缘和合而生,若不和合,则无是法。如是诸法性不可得,是名性空。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惑障】:(术语)四障之一。诸众生由贪欲嗔恚愚痴等之惑而障蔽正道也,新译仁王经上曰:“实智平等,永断惑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时如来。于诸众生起大悲心。犹如父母爱念一子。为灭世间大力邪见。利益安乐一切有情。宣说观心陀罗尼曰。
唵(一)室佗(二)波罗(二合)底(丁以反)(三)吠惮(四)迦卢弭(五)
尔时如来说真言已。告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如是神咒具大威力。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持此咒时举清净手。左右十指更互相叉。以右押左。更相坚握。如缚着形。名金刚缚印。
成此印已习前真言。盈满一遍。胜于读习十二部经。所获功德无有限量。乃至菩提不复退转。
▪[末学解说]▪
此时如来。于诸众生起大悲心(起信论所说三心之一。欲拔一切众生之苦者也)。犹如父母爱念一子。为灭世间之大力邪见(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系八邪行之一,十恶之一,十随眠之一,五见之一。以为世间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而谓恶不足畏,善亦不足喜等之谬见,即是邪见。盖俱舍家谓拨无因果为邪见;唯识家则主张拨无因果及四见以外之所有邪执,均称为邪见)。利益(又作饶益。略称利、益。指随顺佛法而获得之恩惠及幸福。分为自利与利他二种;自利他称为功德,利他则特称为利益。又于现世所获得之利益为现益(现世利益);于后世所得之利益为当益(后世利益)。一般认为治病、延寿、得金钱等利益,为现世利益)安乐(身安心乐也)一切有情(旧译为众生。即生存者之意。关于“有情”与“众生”二语间之关系,诸说不一,或谓“有情”系指人类、诸天、饿鬼、畜生、阿修罗等有情识之生物。依此,则草木金石、山河大地等为非情、无情。而“众生”则包括有情及非情二者。然另一说则认为“有情”即是“众生”之异名,二者乃体一而名异,皆包括有情之生物及非情之草木等。此外,有情之异称有“有识”(如有识凡夫)、“有灵”(如有灵之类)等多种)。宣说观心陀罗尼曰。
唵(一)室佗(二)波罗(二合)底(丁以反)(三)吠惮(四)迦卢弭(五)
这时如来宣说真言后。告诉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如是神咒具有大威力。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持此咒时,举清净手。左右十指,更互相叉。以右押左。更相坚握。如缚着形。名金刚缚印。
成此印后,修习前面所说之真言。盈满一遍。胜于读习十二部经。所获功德没有限量。乃至证得菩提而能不再退转。
注解:
【大悲心】:(术语)起信论所说三心之一。欲拔一切众生之苦者也。论曰:“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邪见】:梵语 mithya^-dr!s!t!i,巴利语 miccha^-dit!t!hi。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系八邪行之一,十恶之一,十随眠之一,五见之一。以为世间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而谓恶不足畏,善亦不足喜等之谬见,即是邪见。盖俱舍家谓拨无因果为邪见;唯识家则主张拨无因果及四见以外之所有邪执,均称为邪见。
另据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九载,五见虽同为邪推度,但因邪见之“无行相”过患特重,故特称之为邪见。又谓邪见坏事,谤因果及三宝,坏法恩、生恩,起法怨、生怨,并破坏现量,为暴恶之见,故别立此名。(俱舍论卷十九、成唯识论卷六、法蕴足论卷一、卷十、成实论卷十、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四十六、瑜伽师地论卷八)((参见:八邪行)283、“十善十恶”468、“五见”1099)p3033 FROM:【佛光大辞典】
【利益】:梵语 upaka^ra,巴利语同。又作饶益。略称利、益。指随顺佛法而获得之恩惠及幸福。分为自利与利他二种;自利他称为功德,利他则特称为利益。又于现世所获得之利益为现益(现世利益);于后世所得之利益为当益(后世利益)。一般认为治病、延寿、得金钱等利益,为现世利益。
日本净土真宗主张,于世间生存之际,能得真实信心,即可达到成佛之境界,此称现益;至于死后往生净土,则称为当益。此外,菩萨地持经卷五说受持菩萨戒能得五种福利,华严经疏卷一列举闻经之十种利益,道绰之安乐集卷下则说念佛行者有始益、终益等二种利益。(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二、四分律卷三十八、法华经玄义卷六下、法华文句记卷六、释净土群疑论卷五)p2809FROM:【佛光大辞典】
【安乐】:(术语)身安心乐也。文句八下曰:“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二部经】:一切经教的内容分为十二类,叫做十二部经,又叫做十二分教。
一、长行,以散文直说法相,不限定字句者,因行类长,故称长行。
二、重颂,既宣说于前,更以偈颂结之于后,有重宣之意,故名重颂。
三、孤起,不依前面长行文的意义,单独发起的偈颂。
四、因缘,述说见佛闻法,或佛说法教化的因缘。
五、本事,是载佛说各弟子过去世因缘的经文。
六、本生,是载佛说其自身过去世因缘的经文。
七、未曾有,记佛现种种神力不思议事的经文。
八、譬喻,佛说种种譬喻以令众生容易开悟的经文。
九、论议,指以法理论议问答的经文。
十、无问自说,如阿弥陀经,系无人发问而佛自说的。
十一、方广,谓佛说方正广大之真理的经文。
十二、记别或授记,是记佛为菩萨或声闻授成佛时名号的记别。
此十二部中,只有长行、重颂与孤起颂是经文的格式,其余九种都是依照经文中所载之别事而立名。又小乘经中无自说、方等、授记三类,故仅有九部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