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719|回复: 17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进行中] 佛弟子(净莲),每日学习佛经串贴

[复制链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93

[精进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8-16 17:05: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弟子净莲,发心每日学习佛经
祈请诸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弟子能够深入经藏,领悟义理,消除业障,增长智慧,恢复自性清净光明


深深感恩佛菩萨  顶礼

[注:所有相关解说为末学当前次第下的思维解说(会随实修而继续深入理解和修改完善),目前仅供参考]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93

[精进勋章]

2#
 楼主| 发表于 2023-8-17 16:15: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2-18 11:54 编辑

【习经记录】

1、观心陀罗尼,一切菩萨最初发心清净真言,心地三种秘密无上法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3楼9楼

2、维摩诘所说经 ~ 无尽灯10

3、[华严经辑要]——为什么短命,多病,贫穷,眷属乖离,不贞,常吵架........... ~ 节录八十华严十地品11楼

4、[华严经辑要]—— 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生 ~ 华严经 普贤行品12楼

5、[华严经辑要]—— 行菩萨道该怎么讲话? 怎么净修口业? ~ 华严经13楼

6、[华严经辑要]—— 十种[退失佛法],应当远离 ~ 华严经 离世间品十种成就佛法~ 华严经 离世间品  (14楼)

7、[华严经辑要]—— 十种佛业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15楼

8、[华严经辑要]—— 十种慢业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16楼)

9、[华严经辑要]—— 十种智业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17楼)

10、[华严经辑要]—— 十种[发心]和[深心]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18楼)

11、[华严经辑要]—— 十种清净[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19楼)

12、[华严经辑要]—— [十种如山增上心][十种无下劣心]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20楼)

13、[华严经辑要]——  十种发菩提心因缘,十种观众生而起大悲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21楼)

14、[华严经辑要]——  [十种律仪][十种无畏]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22楼)

15、[华严经辑要]——  十种[修]和[勤修]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23楼)

16、[华严经辑要]——  十种求法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24楼)

17、[华严经辑要]——  十种[明了法]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25楼)

18、[华严经辑要]——   十种修行法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26楼)

19、[华严经辑要]——   十种应常忆念清净法 ~ 华严经 佛不思议法品 27楼)

20、[华严经辑要]——   欲疾满足诸菩萨行,应勤修十种法 ~ 华严经 普贤行品 28楼)

21、[华严经辑要]——  十种清净施,戒,忍,精进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29楼)

22、[华严经辑要]——  十种清净禅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30 楼)

23、[华严经辑要]——  十种无疲厌心 ~ 华严经  (31 楼

24、[华严经辑要]——  十种善知识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32楼)

25、[华严经辑要]——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何谓法供养?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33楼)

26、[华严经辑要]——   [善知识] ~ 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华严) 34楼——40楼

27、[华严经辑要]——  十种魔,十种魔业,十种舍离魔业,十种魔所摄持 ~ 华严经 离世间品41楼

28、[华严经辑要]——  怎样避免非人干扰和附体? ~ 华严经&法华经42楼

29、[华严经辑要]——  [普贤殊胜功德威力]为什么华严会众菩萨都无法看见普贤菩萨?如何得见? ~ 华严经十定品43楼

30、《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44楼——48楼

31、[华严经辑要]—— 菩萨十乐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49楼

32、[华严经辑要]—— 菩萨十种印 ~ 华严经 离世间品50楼

33、[华严经辑要]——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心 ~ 华严经51楼

34、[华严经辑要]—— 菩萨为什么会示现在众生梦中? ~ 华严经52楼——58楼

35、[华严经辑要]—— 大菩萨为什么示现出家~ 华严经离世间品59楼

36、[华严经辑要]—— 诸佛世尊有十种速疾法(见佛的功德利益) ~ 华严经 佛不思议法品60楼

37、行菩萨道,如何慰问病患?自己患病又如何调伏?~维摩诘所说经61楼——62楼

38、[华严经辑要]—— 诸佛世尊有十种难信受广大法 ~ 华严经 佛不思议法品63楼

39、[华严经辑要]—— 菩萨摩诃萨为十种事故,示行苦行 ~ 华严经 离世间品64楼

40、[华严经辑要]—— 十种见佛 ~ 华严经 离世间品65楼

41、[华严经辑要]—— 十种[佛所摄持] ~ 华严经 离世间品66楼

42、[华严经辑要]—— 诸佛世尊有十种善巧方便 ~ 华严经 佛不思议法品67楼

43、[华严经辑要]—— 菩萨摩诃萨坐道场时,观十种义故,示现降魔 ~ 华严经 离世间品68楼

44、[华严经辑要]—— 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刹一劫,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刹为一日一夜 ~ 华严经 寿量品69楼

45、[华严经辑要]—— 佛的母亲摩耶夫人是菩萨示现, 阿难要当佛的侍者也非普通人 ~ 四十华严70楼

46、[华严经辑要]—— 云何为菩萨[正心住]?如何[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教]? ~ 华严经71楼

47、[华严经辑要]—— 云何为菩萨不退住? 如何[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教]?~ 华严经72楼

48、[华严经辑要]—— 虽能容受一切诸物,而离有无 ~ 华严经73楼

49、[华严经辑要]—— 食肉者堕阿鼻地狱,食肉者非如来弟子,即是外道眷属也 ~ 大方广华严十恶品经74楼

50、云何名为菩萨摩诃萨[善方便]? ~ 菩萨善戒经75楼

51、 云何[身心寂静]? ~ 大般涅槃经76楼

52、 云何精进?正念?正定?正慧?解脱? ~ 大般涅槃经77楼

53、 己所不欲勿劝他人~ 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78楼

54、释迦牟尼佛晚弥勒菩萨四十二劫发心,却超越九劫成佛的原因 ~ 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79楼

55、敷演大乘经典之处。若有众生闻说大乘。心不乐闻。调弄诽谤。当知则是邪魔眷属80楼

56、诸大菩萨无边智慧清净行门:[念佛门]~华严经81楼

57、不应修一善、照一法、行一行、发一愿、得一记、住一忍,生究竟想 ~ [华严经]善财53参82楼——84楼

58、信知他人功德 ~ 华严经(善财53参)85楼

59、如何[能信][能知][能解][能入][能说]甚深境界? ~ 华严经(善财53参)86楼

60、佛说慢法经:有人事佛以后便富贵;有人事佛以后衰丧不利者。何故得尔?  (87楼

61、佛说吉祥经(原文后附解说)88楼

62、什么叫做上品上生[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 观无量寿佛经89楼

63、毕竟成就十二法者,乃能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90楼

64、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91楼

65、如何五体投地礼敬十方诸佛?~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 92楼

66、四种声闻 ~ 瑜伽师地论93楼

67、云何『法供养』『最上法供养』~ 维摩诘所说经94楼

68、为什么在娑婆世界修行一生,胜过在其他佛国世界百千劫修行?95楼

69、何处是道场?何谓道场? ~ 维摩诘所说经96楼

70、如何在娑婆世界行菩萨道无过失,而能往生净土?97楼

71、一乘 ~ 深密解脱经98楼

72、为证心一境性及断喜乐。当勤修习[四种作意] ~ 瑜伽师地论99楼

73、[止观次第实修]: 九种[奢摩他],四种[毗钵舍那] ~ 瑜伽师地论100楼——104楼




(增补中,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93

[精进勋章]

3#
 楼主| 发表于 2023-8-18 16:28:37 | 只看该作者
观心陀罗尼,一切菩萨最初发心清净真言,心地三种秘密无上法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八

大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 诏译

观心品第十用时2小时

-- [经文] --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曲躬合掌白佛言。

世尊。如佛所说告妙德等五百长者。

我为汝等敷演心地微妙法门。而此道场无量无边人天大众皆生渴仰。

我今为是启问如来。云何为心。云何为地。唯愿世尊。无缘大慈无碍大悲。为诸众生分别演说。

未离苦者令得离苦。未安乐者令得安乐。未发心者令得发心。未证果者令得证果。同于一道而得涅槃。

[末学解说]

这时,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随即从座位起身整理好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曲躬弯腰,双手合掌对佛陀说。

世尊。如佛陀所说,告诉妙德(文殊师利菩萨之译名)等五百长者。

我为你等敷演心地(以大地来比喻心,谓心如大地,能产生世间、出世间和善恶等法)之微妙法门。而此道场无量无边人天大众都生起渴仰(热切仰望之意。即指殷切之思慕与敬仰,如渴者之欲饮水。经典中常用以形容对佛、法之仰慕)。

我现今为此来启问如来。什么为心。什么为地。唯愿世尊。无缘大慈佛具大慈心,虽与众生无缘,但是也发大慈心而救渡之)无碍大悲。为诸众生分别进行演说(谓集众人而对之讲说如来深妙之理)。

能够帮助未脱离苦者,令其得以脱离苦(逼恼身心之谓也)。未得安乐者,令其得以安乐(身安心乐也)。未发心者,令其得以发心(发菩提心也。愿求无上菩提之心也)。未证果者,令其得以证果(指证入果位。即以正智契合真理,进入佛、菩萨、声闻、缘觉等之果位。如三乘人断惑证理,分别到达极果。又如大乘证得初地乃至等觉等菩萨之分果及佛之满果,小乘证得阿罗汉、阿那含等之四果,皆称为证果)。同于一道(指到达佛果唯一无二之道路。一者,唯一;道者,能通之义。亦同于一乘。别于二乘、三乘法门,以成佛之法,实非有二三,余法悉为此法之方便权门)而证得涅槃。

注解:
【妙德】:(术语)文殊师利(Man^jus%ri)菩萨之译名。法华文句一曰:“文殊师利,此云妙德。大经云:了了见佛性,犹如妙德等。无行经云:满殊尸利,普超云濡首。思益云:虽说诸法而不起法相,不起非法相,故名妙德”释门正统二曰:“妙德现于清凉,遍吉彰于岷峨。”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心地】:以大地来比喻心,谓心如大地,能产生世间、出世间和善恶等法。《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八:“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以此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又《大日经疏》卷三:“如世人举趾动足皆依于地,菩萨亦如是依心起行,故名此心为地。”总之,心地有三义:一是心万法之本,能生诸法。二是修行者依心而修行。三是身口意三业中,心业最胜。后宋儒也指心性存养为心地,《朱子语类辑略·持守》:“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今用以表示多种意义:一、指人的用心、存心或居心,如“心地善良”、“心地坦白”、“心地单纯”等。二、指心胸、器量,如“心地狭窄”、“心地宽阔”等。“心田”与“心地”相类似。如《五灯会元·沩山灵佑禅师》:“今时人但直下体取不会底,正是汝心,正是汝佛。若向外得一知一解,将为禅道,且没交涉。名运粪入,不名运粪出,污汝心田,所以道‘不是道’。”又如南朝梁·简文帝《上大法颂表》:“泽雨无偏,心田受润。”后见于诗文中运用,如唐·白居易《狂吟》:“性海澄渟平少浪,心田洒扫净无尘。”(禹振声)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心地】:<一>指戒。戒以心为本,恰如世间之以大地为基,故称戒为“心地”,乃梵网经中之语。
 <二>指菩萨之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五十位之心(菩萨之阶位)。菩萨系根据心而修行,故喻心为地,称为心地。
 <三>在禅宗,达摩所传之菩提即称“心地”。p1399FROM:【佛光大辞典】

【渴仰】:热切仰望之意。即指殷切之思慕与敬仰,如渴者之欲饮水。经典中常用以形容对佛、法之仰慕。中阿含卷九郁伽长者经(大一·四七九下):“尔时,世尊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大九·四三上):“诸比丘!如来难可得见,斯众生等闻如是语,必当生于难遭遇之想,心怀恋慕,渴仰于佛,便种善根。”又如安乐集卷上(大四七·四下):“听者端视如渴饮,一心入于语议中,闻法踊跃心悲喜,如是之人应为说。”亦表示闻法之意,即指信前求道之心切。此外,由渴仰之念而颔首闻法,称为渴仰首,为“解脱耳”之对称。(中阿含卷四十八牛角娑罗林经、大般涅槃经卷一、高僧法显传)p5064FROM:【佛光大辞典】

【无缘大慈】:佛具大慈心,虽与众生无缘,但是也发大慈心而救渡之。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分别】:<一>梵语 vikalpa。推量思惟之意。又译作思惟、计度。即心及心所(精神作用)对境起作用时,取其相而思惟量度之意。俱舍论卷二举有三分别:(一)自性分别,以寻或伺之心所为体,直接认识对境之直觉作用。(二)计度分别,与意识相应,以慧心所为体之判断推理作用。(三)随念分别,与意识相应,以念心所为体,而能明记过去事之追想、记忆作用。六识之中,意识具足上述之三分别,故谓有分别(梵 savikalpa);前五识仅有自性分别,而无其他二分别,故谓无分别(梵 avikalpa)。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认为三分别乃意识之作用,故谓自性分别属现在,随念分别属过去,计度分别则共通于过去与未来者。
 但在大乘佛教,尤其是摄大乘论认为凡夫所起之分别,系由迷妄所产生,与真如之理并不契合,仅依分别,无法如实悟证真如之理,故凡夫之分别,乃为虚妄分别(简称妄分别)。若欲得真如,则须舍离凡夫之分别智,而依无分别智始可。亦即菩萨于初地入见道时,缘一切法之真如,超越能知与所知之对立,始可获得平等之无分别智。此无分别智分加行(准备阶段)、根本、后得三阶段,依次称为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成唯识论卷七、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摄大乘论本卷中、显扬圣教论卷十六、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三)
 <二>梵语 vibhan%ga, vibhajya。区分、类别、分析之意。即欲分类、分析教法,而由种种立场来研究考察之意。p1315FROM:【佛光大辞典】

【演说】:梵语 nirdes/a,巴利语 niddesa。谓集众人而对之讲说如来深妙之理。古用说法、谈义、劝化、唱导、说教等名称。此一名称散见于诸经典,如无量寿经之“宣畅演说”、金刚顶经之“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八十华严卷六之“依于一实理,演说诸法相”等均是。此外,就个人意见对众人阐述某一主题,必须说理明达有据,辞义清晰易辨,必要时须用手势或姿态加以辅助说明,亦称为演说,又作演讲、讲演、讲话。p5825FROM:【佛光大辞典】

【苦】:(术语)梵语豆佉Duh!kha,逼恼身心之谓也。佛地经五曰:“逼恼身心名苦。”大乘义章二曰:“逼恼名苦。”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安乐】:(术语)身安心乐也。文句八下曰:“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发心】:(术语)发菩提心也。愿求无上菩提之心也。涅槃经三十八曰:“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前心难。”华严经曰:“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无量寿经下曰:“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维摩经慧远疏曰:“期求正真道,名为发心。”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证果】:指证入果位。即以正智契合真理,进入佛、菩萨、声闻、缘觉等之果位。如三乘人断惑证理,分别到达极果。又如大乘证得初地乃至等觉等菩萨之分果及佛之满果,小乘证得阿罗汉、阿那含等之四果,皆称为证果。
 大唐西域记卷七吠舍厘国条,有关于舍利子等证得阿罗汉果之记载。华严五教章卷三解释摄论(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七)“由惑至惑尽,证佛一切智”之语,谓(大四五·四九三上):“惑尽者,是所知障尽,即由留烦恼障起胜行故,得至此位证佛果也。”此为有关菩萨之断惑证果。(杂宝藏经卷七第八十七缘、卷九第一一四缘、菩提心论)p6702FROM:【佛光大辞典】

【一道】:指到达佛果唯一无二之道路。一者,唯一;道者,能通之义。亦同于一乘。别于二乘、三乘法门,以成佛之法,实非有二三,余法悉为此法之方便权门。六十华严卷五明难品(大九·四二九中):“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复次,一道亦谓一实之道,例如一乘、一如;以其具有平等不二之义,故称“一”。大日经疏卷十七(大三九·七五八中):“一道者,即是一切无碍人,共出生死,直至道场之道也。”p73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尔时薄伽梵。以无量劫中修诸福智所获清净决定胜法大妙智印。印文殊师利言。

善哉善哉。汝今真是三世佛母。一切如来在修行地。皆曾引导。初发信心。以是因缘十方国土成正觉者。皆以文殊而为其母。

然今汝身以本愿力现菩萨相。请问如来不思议法。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普为分别解说。唯然世尊。我等乐闻。

[末学解说]

这时,薄伽梵(为佛陀十号之一,诸佛通号之一。又作婆伽婆、婆伽梵、婆嚩誐帝。意译有德、能破、世尊、尊贵。即有德而为世所尊重者之意。在印度用于有德之神或圣者之敬称,具有自在、正义、离欲、吉祥、名称、解脱等六义。在佛教中则为佛之尊称,又因佛陀具有德、能分别、受众人尊敬、能破除烦恼等众德,故薄伽梵亦具有有德、巧分别、有名声、能破等四种意义)。以在无量劫中所修行诸福智(一福德,二智慧。即二种庄严。此二德庄严法身者也。菩萨自初发心,修六度万行,具足所有之福德,能显现法身,谓之福德庄严,修习正智见,净尽无明,能显现法身,谓之智慧庄严)所获得的清净决定胜法大妙智印(又作慧印。为诸佛菩萨所结印契之总称。印契,为决定不改之义。诸佛菩萨所结之印契,为智用之标帜,标示一切如来秘密庄严内证大智之身、口、意之业用,故总称智印)。印文殊师利,说道。

善哉善哉。你现今真是三世佛母(出生三世诸佛之母,即般若波罗蜜多,因诸佛若不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就不能成就佛道,所以说般若波罗蜜多就是出生三世一切诸佛之母)。一切如来在修行之地。都曾经引导。初发信心。以这样的因缘于十方国土成就正觉(如来之实智,名为正觉。证语。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也。故成佛曰成正觉)者。皆以文殊而为其母。

然而,如今你身以本愿力(指本愿之力用。略作愿力。又作宿愿力、大愿业力。即诸佛菩萨于过去世未成佛以前之“因位”所起誓愿之力用,于果位而得发显成就)示现菩萨相。请问如来之不思议(甚深之理及希奇之思虑在言议之外,谓之不思议)法。谛听谛听(受持经典之十种法行之一。即从心中明白地听闻佛法),好好思维忆念之。我当普为你等分别解说。

是的,世尊。我等都喜乐听闻。

注解:
【薄伽梵】:梵语 bhagavat,巴利语 bhagava^ 或 bhagavant。为佛陀十号之一,诸佛通号之一。又作婆伽婆、婆伽梵、婆嚩誐帝。意译有德、能破、世尊、尊贵。即有德而为世所尊重者之意。在印度用于有德之神或圣者之敬称,具有自在、正义、离欲、吉祥、名称、解脱等六义。在佛教中则为佛之尊称,又因佛陀具有德、能分别、受众人尊敬、能破除烦恼等众德,故薄伽梵亦具有有德、巧分别、有名声、能破等四种意义。另据佛地经论卷一载,薄伽梵具有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等六种意义。此外,亦有将佛与薄伽梵并称为“佛薄伽梵”者。(大智度论卷二、清净道论卷七、大乘义章卷二十)((参见:世尊)1522、“婆伽婆”4453)p6510FROM:【佛光大辞典】

【福智】:(术语)一福德,二智慧。即二种庄严。此二德庄严法身者也。菩萨自初发心,修六度万行,具足所有之福德,能显现法身,谓之福德庄严,修习正智见,净尽无明,能显现法身,谓之智慧庄严。六度中布施等六度为福德庄严,第六般若为智慧庄严。又福德属于利他。智慧属于自利。菩萨一切之万行,摄在此二者也。涅槃经二十七曰:“二种庄严: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种庄严者,则知佛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智印】:梵语 Jn~a^na-mudra^。又作慧印。为诸佛菩萨所结印契之总称。印契,为决定不改之义。诸佛菩萨所结之印契,为智用之标帜,标示一切如来秘密庄严内证大智之身、口、意之业用,故总称智印。据法华义疏卷十二、法华玄赞卷十所载,以般若之智为印,则能入于实相之理;又以智为印,刊定是非真妄,故称为智印。如来之智用有大智印、三昧耶智印、法智印、羯磨智印四种,称为一切印、四印、四智印、四种智印。
 大智印又称五智无际智,即以五相成身观而成本尊之身;三昧耶智印又称如来本誓悲愿平等内证智,即诸尊及修行者所结之印契;法智印又称本性清净妙法智,即诸尊之种子等;羯磨智印又称自利利他羯磨智用,即诸尊之威仪形相。密教金刚界曼荼罗四印会之四尊,即标示此四智印。又据即身成佛义所载,四智印与四种曼荼罗有体用之别,其中,大智印为大曼荼罗之用,三昧耶智印为三昧耶曼荼罗之用,法智印为法曼荼罗之用,羯磨智印为羯磨曼荼罗之用。(大乘智印经卷二、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经、金刚顶瑜伽金刚萨埵五秘密修行念诵仪轨、陀罗尼诸门要目、理趣释卷下、大日经疏卷一)((参见:四曼相大)1755)p5017FROM:【佛光大辞典】

【三世佛母】:出生三世诸佛之母,即般若波罗蜜多,因诸佛若不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就不能成就佛道,所以说般若波罗蜜多就是出生三世一切诸佛之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正觉】:(术语)梵语三菩提Sambodhi,此译正觉。如来之实智,名为正觉。证语。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也。故成佛曰成正觉。法华玄赞二曰:“三云正,菩提云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本愿力】:指本愿之力用。略作愿力。又作宿愿力、大愿业力。即诸佛菩萨于过去世未成佛以前之“因位”所起誓愿之力用,于果位而得发显成就。依天亲菩萨之往生论所说,佛之本愿力,能速疾成满如大宝海之无量而殊胜之功德。又据唐代善导大师之观无量寿经疏卷一所说,一切善恶之凡夫,无不凭借阿弥陀佛之大愿力为增上缘,而得往生净土。
 或将本愿与力分开为二,谓本愿指因位之誓愿,力指果上之神力。如昙鸾于往生论注解释“观佛本愿力”一文中所说(大四○·八四○上):“依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今日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愿以成力,力以就愿,愿不徒然,力不虚设,力愿相符,毕竟不差,故曰成就。”(观无量寿经、俱舍论卷九)((参见:本愿)1976)p1977FROM:【佛光大辞典】

【不思议】:(杂语)甚深之理及希奇之思虑在言议之外,谓之不思议。(参见:不可思议)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谛听】:梵语 s/ravaN!a。受持经典之十种法行之一。即从心中明白地听闻佛法。(长阿含经卷二、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七付嘱品、显扬圣教论卷二)p6296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尔时薄伽梵。妙善成就一切如来最胜住持平等性智种种希有微妙功德。

已能善获一切诸佛决定胜法大乘智印。

已善圆证一切如来金刚秘密殊胜妙智。

已能安住无碍大悲。自然救摄十方有情。

已善圆满妙观察智。不观而观。不说而说。

[末学解说]

这时,薄伽梵(为佛陀十号之一,诸佛通号之一。又作婆伽婆、婆伽梵、婆嚩誐帝。意译有德、能破、世尊、尊贵。即有德而为世所尊重者之意。在印度用于有德之神或圣者之敬称,具有自在、正义、离欲、吉祥、名称、解脱等六义。在佛教中则为佛之尊称,又因佛陀具有德、能分别、受众人尊敬、能破除烦恼等众德,故薄伽梵亦具有有德、巧分别、有名声、能破等四种意义)。妙善成就了一切如来最胜住持平等性智之种种希有微妙功德。

已能善获一切诸佛决定胜法大乘智印(又作慧印。为诸佛菩萨所结印契之总称。印契,为决定不改之义。诸佛菩萨所结之印契,为智用之标帜,标示一切如来秘密庄严内证大智之身、口、意之业用,故总称智印)。

已善圆证一切如来金刚秘密殊胜妙智(称佛智之不可思议也)。

已能安住无碍大悲。自然救摄十方有情(旧译为众生。即生存者之意。关于“有情”与“众生”二语间之关系,诸说不一,或谓“有情”系指人类、诸天、饿鬼、畜生、阿修罗等有情识之生物。依此,则草木金石、山河大地等为非情、无情。而“众生”则包括有情及非情二者。然另一说则认为“有情”即是“众生”之异名,二者乃体一而名异,皆包括有情之生物及非情之草木等。此外,有情之异称有“有识”(如有识凡夫)、“有灵”(如有灵之类)等多种)。

已善圆满妙观察智(显教所说四智之一。转凡夫之第六识而得至于佛果,观察诸法而说法之智也)。能够不观而观。不说而说。

注解:
【薄伽梵】:梵语 bhagavat,巴利语 bhagava^ 或 bhagavant。为佛陀十号之一,诸佛通号之一。又作婆伽婆、婆伽梵、婆嚩誐帝。意译有德、能破、世尊、尊贵。即有德而为世所尊重者之意。在印度用于有德之神或圣者之敬称,具有自在、正义、离欲、吉祥、名称、解脱等六义。在佛教中则为佛之尊称,又因佛陀具有德、能分别、受众人尊敬、能破除烦恼等众德,故薄伽梵亦具有有德、巧分别、有名声、能破等四种意义。另据佛地经论卷一载,薄伽梵具有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等六种意义。此外,亦有将佛与薄伽梵并称为“佛薄伽梵”者。(大智度论卷二、清净道论卷七、大乘义章卷二十)((参见:世尊)1522、“婆伽婆”4453)p6510FROM:【佛光大辞典】

【智印】:梵语 Jn~a^na-mudra^。又作慧印。为诸佛菩萨所结印契之总称。印契,为决定不改之义。诸佛菩萨所结之印契,为智用之标帜,标示一切如来秘密庄严内证大智之身、口、意之业用,故总称智印。据法华义疏卷十二、法华玄赞卷十所载,以般若之智为印,则能入于实相之理;又以智为印,刊定是非真妄,故称为智印。如来之智用有大智印、三昧耶智印、法智印、羯磨智印四种,称为一切印、四印、四智印、四种智印。
 大智印又称五智无际智,即以五相成身观而成本尊之身;三昧耶智印又称如来本誓悲愿平等内证智,即诸尊及修行者所结之印契;法智印又称本性清净妙法智,即诸尊之种子等;羯磨智印又称自利利他羯磨智用,即诸尊之威仪形相。密教金刚界曼荼罗四印会之四尊,即标示此四智印。又据即身成佛义所载,四智印与四种曼荼罗有体用之别,其中,大智印为大曼荼罗之用,三昧耶智印为三昧耶曼荼罗之用,法智印为法曼荼罗之用,羯磨智印为羯磨曼荼罗之用。(大乘智印经卷二、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经、金刚顶瑜伽金刚萨埵五秘密修行念诵仪轨、陀罗尼诸门要目、理趣释卷下、大日经疏卷一)((参见:四曼相大)1755)p5017FROM:【佛光大辞典】

【妙智】:(术语)称佛智之不可思议也。无量寿经上曰:“妙智无等伦。”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有情】:梵语 sattva,巴利语 satta。音译作萨多婆、萨埵缚、萨埵。旧译为众生。即生存者之意。关于“有情”与“众生”二语间之关系,诸说不一,或谓“有情”系指人类、诸天、饿鬼、畜生、阿修罗等有情识之生物。依此,则草木金石、山河大地等为非情、无情。而“众生”则包括有情及非情二者。然另一说则认为“有情”即是“众生”之异名,二者乃体一而名异,皆包括有情之生物及非情之草木等。此外,有情之异称有“有识”(如有识凡夫)、“有灵”(如有灵之类)等多种。(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俱舍论宝疏卷一、玄应音义卷二十三)((参见:众生)4748)p2441FROM:【佛光大辞典】

【妙观察智】:(术语)显教所说四智之一。转凡夫之第六识而得至于佛果,观察诸法而说法之智也。心地观经二曰:“妙观察智转分别识得此智慧,能观诸法自相共相,于众会前说诸妙法,能令释生得不退转,以是名为妙观察智。”【又】密教所说五智之一。配于西方无量寿佛之智德。菩提心论曰:“西方阿弥陀佛由妙观智,亦名莲华智,亦名转法轮智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是薄伽梵。告诸佛母无垢大圣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言。

大善此法名为十方如来最胜秘密心地法门。

此法名为一切凡夫入如来地顿悟法门。

此法名为一切菩萨趣大菩提真实正路。

此法名为三世诸佛自受法乐微妙宝宫。

此法名为一切饶益有情无尽宝藏。

[末学解说]

这位薄伽梵(为佛陀十号之一,诸佛通号之一。又作婆伽婆、婆伽梵、婆嚩誐帝。意译有德、能破、世尊、尊贵。即有德而为世所尊重者之意。在印度用于有德之神或圣者之敬称,具有自在、正义、离欲、吉祥、名称、解脱等六义。在佛教中则为佛之尊称,又因佛陀具有德、能分别、受众人尊敬、能破除烦恼等众德,故薄伽梵亦具有有德、巧分别、有名声、能破等四种意义)。告诉诸佛之母无垢大圣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说道。

大善此法名为十方如来最胜秘密心地法门。

此法名为一切凡夫入如来地顿悟法门。

此法名为一切菩萨趣大菩提真实正路。

此法名为三世诸佛自受法乐微妙宝宫。

此法名为一切饶益有情无尽宝藏。

注解:
【薄伽梵】:梵语 bhagavat,巴利语 bhagava^ 或 bhagavant。为佛陀十号之一,诸佛通号之一。又作婆伽婆、婆伽梵、婆嚩誐帝。意译有德、能破、世尊、尊贵。即有德而为世所尊重者之意。在印度用于有德之神或圣者之敬称,具有自在、正义、离欲、吉祥、名称、解脱等六义。在佛教中则为佛之尊称,又因佛陀具有德、能分别、受众人尊敬、能破除烦恼等众德,故薄伽梵亦具有有德、巧分别、有名声、能破等四种意义。另据佛地经论卷一载,薄伽梵具有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等六种意义。此外,亦有将佛与薄伽梵并称为“佛薄伽梵”者。(大智度论卷二、清净道论卷七、大乘义章卷二十)((参见:世尊)1522、“婆伽婆”4453)p6510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93

[精进勋章]

4#
 楼主| 发表于 2023-8-19 15:45: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8-21 18:55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  2 小时 30 分钟 )

-- [经文] --

此法能引诸菩萨众到色究竟自在智处。

此法能引诣菩提树后身菩萨真实导师。

此法能雨世出世财。如摩尼宝满众生愿。

此法能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功德本源。

此法能销一切众生诸恶业果。

此法能与一切众生所求愿印。

此法能度一切众生生死险难。

此法能息一切众生苦海波浪。

此法能救苦恼众生而作急难。

此法能竭一切众生老病死海。

此法善能出生诸佛因缘种子。

此法能与生死长夜为大智炬。

此法能破四魔兵众而作甲胄。

此法即是正勇猛军战胜旌旗。

此法即是一切诸佛无上法轮。

此法即是最胜法幢。

此法即是击大法鼓。

此法即是吹大法螺。

此法即是大师子王。

此法即是大师子吼。

此法犹如国大圣王善能正治。若顺王化获大安乐。若违王化寻被诛灭。


[末学解说]

此法能够引导诸菩萨众到达色究竟(乃色界四禅天之最顶位。色界十八天之一,五净居天之一。此天乃修最上品四禅者所生之处,其果报于有色界中为最胜)自在(进退无碍,谓之自在。又心离烦恼之系缚,通达无碍。谓之自在)智慧之处。

此法能够引导来到菩提树(原名“毕钵罗树”,因释尊在此树下成道,故又名“菩提树”)后身(谓来世之身)菩萨真实导师(引导大众进入佛道的人,是佛菩萨的通称)之处。

此法能够降下如雨一般的世出世(世间是众生的世界;出世间是佛菩萨的世界)之资财。如同摩尼宝(译言如意珠,谓凡有所求皆能使人遂愿之珍宝)满足众生之愿。

此法能够生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之功德(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本源(指自性清净心。亦即根本之处。盖众生之自性本来清净,然为后起之客尘烦恼所污染。得闻圣法之贤者了知此事,即精勤修习心性,还其清净而得解脱)。

此法能够销除一切众生诸恶业(“善业”之对称。谓身、口、意所造乖理之行为。即指出于身、口、意三者之坏事、坏话、坏心等,能招感现在与未来之苦果。通常指造五逆、十恶等业)果。

此法能够与一切众生之所求愿相印。

此法能够度(出或离的意思,出是出离世俗,离是脱离生死)一切众生之生死险难。

此法能够平息一切众生之苦海(指各种苦难之世界,亦即生死轮回之三界六道。众生沉沦于三界之苦恼中,渺茫无际,犹如沉没于大海难以出离,故以广大无边之海为喻。又以有情生死流转其中,无法超拔,故称苦轮海,或略称轮海)波浪。

此法能够救度苦恼(生死海之法,总为苦我恼我者,一无安稳之自性)众生而作急难。

此法能够竭(干涸)一切众生之老病(谓人年老,则筋力衰弱,或起居食息,不能中节,即成一切病也)死海(谓生死无尽,犹如大海般之无有边际,故称死海)。

此法善能够生出诸佛因缘之种子(指在阿赖耶识中生一切有漏无漏有为法之功能,而谓之种子)。

此法能够与生死长夜(谓众生沉溺于生死之苦,如长暗之夜。生死如梦,于梦中未能觉知为梦,须至觉醒时,始能追忆梦中之境为虚幻;众生轮回于生死亦如梦一般,故以长夜譬喻之)作为大智炬((譬喻)智慧之光明譬如炬)。

此法能够破除四魔(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魔。烦恼魔指贪嗔痴等习气能恼害身心;五阴魔指色受想行识等五蕴能生一切之苦;死魔指死亡能断人之生存命根;天魔指能坏人善事的天魔外道,如欲界自在天之魔王是)兵众而作为甲胄(泛指兵器。披甲戴盔)。

此法即是正勇猛军之战胜旌旗(旗子的通称)。

此法即是一切诸佛之无上法轮(指如来所说的妙法)。

此法即是最胜法幢(比喻佛法如幢。幢者幢幡,与旌旗同义。猛将建幢旗以表战胜之相;故以法幢譬喻佛菩萨之说法能降伏众生烦恼之魔军)。

此法即是击大法鼓(譬喻佛说之法如鼓,可诫众进善;犹如扣鼓可诫兵前进)。

此法即是吹大法螺(因吹螺之声远闻,且螺声勇猛。喻佛说法仪节隆盛,广被大众,且能降魔,故称法螺)。

此法即是大师子王((譬喻)师子中之王也,譬佛菩萨无一切畏者曰师子王)。

此法即是大师子吼(佛在大众中为决定之说而无所畏,谓为师子吼)。

此法犹如国大圣王善能正治。若顺王化获大安乐。若违王化寻被诛灭。

注解:
【色究竟天】:色究竟,梵名 Akanis!t!ha 或 Aghanis!t!ha,巴利名 Akanit!t!ha,音译阿迦尼吒、阿迦尼师吒、阿迦腻吒、阿迦抳瑟搋。又作碍究竟天、质阂究竟天、一究竟天、一善天、无结爱天、无小天。乃色界四禅天之最顶位。色界十八天之一,五净居天之一。此天乃修最上品四禅者所生之处,其果报于有色界中为最胜。
 关于此天众生之寿量,大楼炭经卷四谓,寿长百劫,然亦有夭折者。长阿含经卷二十谓,寿长五千劫,或稍减。立世阿毗昙论卷七、俱舍论卷十一谓,寿量一万六千大劫,身量一万六千由旬。(大楼炭经卷一、起世经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杂阿毗昙心论卷二、法苑珠林卷三、慧苑音义卷下、佛祖统纪卷三十一)((参见:五净居天)1150、“色界”2545)p2542FROM:【佛光大辞典】

【自在】:(术语)进退无碍,谓之自在。又心离烦恼之系缚,通达无碍。谓之自在。法华经序品曰:“尽诸有结,心得自在。”唯识演秘四末曰:“施为无拥,名为自在。”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诣】:1.到某人所在的地方;到某个地方去看人(多用于所尊敬的人) 2.(学业、技术等)所达到的程度。(百度)

【菩提树】:原名“毕钵罗树”,因释尊在此树下成道,故又名“菩提树”。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后身】:(杂语)谓来世之身。郑谷诗曰:“后身惟愿似师身。”宣和书谱曰:“李阳冰篆迹殊绝,自谓苍颉后身。”即今俗转胎之说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导师】:引导大众进入佛道的人,是佛菩萨的通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摩尼宝】:译言如意珠,谓凡有所求皆能使人遂愿之珍宝。        读《实相宝藏论释》笔记──关于大圆满的思想(刘立千著)

【世出世间】:世间和出世间。世间是众生的世界;出世间是佛菩萨的世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世财】:世间资财。《佛学词典》

【功德】:(术语)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大乘义章九曰:“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天台仁王经疏上曰:“施物名功,归已曰德。”胜鬘经宝窟上本曰:“恶尽言功,善满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本源】:指自性清净心。亦即根本之处。盖众生之自性本来清净,然为后起之客尘烦恼所污染。得闻圣法之贤者了知此事,即精勤修习心性,还其清净而得解脱。梵网经卷上(大二四·九九七下):“尔时,卢舍那佛即大欢喜,现虚空光体性本原成佛常住法身三昧。”裴休之圆觉经略疏序(大三九·五二三中):“所谓真净明妙,虚彻灵通,卓然而独存者也;是众生之本源,故曰心地。”(景德传灯录卷十九保福从展传)p1973FROM:【佛光大辞典】

【恶业】:“善业”之对称。谓身、口、意所造乖理之行为。即指出于身、口、意三者之坏事、坏话、坏心等,能招感现在与未来之苦果。通常指造五逆、十恶等业。四十华严经卷四十(大一○·八四七上):“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恚、痴。”(六波罗蜜经卷五、俱舍论光记卷十三)((参见:善业)4894)p4950FROM:【佛光大辞典】

【度】:1、与渡同义,如舟子渡人过海的意思。2、出或离的意思,出是出离世俗,离是脱离生死。3、帮助的意思,帮助世人离苦得乐。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苦海】:指各种苦难之世界,亦即生死轮回之三界六道。众生沉沦于三界之苦恼中,渺茫无际,犹如沉没于大海难以出离,故以广大无边之海为喻。又以有情生死流转其中,无法超拔,故称苦轮海,或略称轮海。依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大三·二九八中):“一切众生烦恼业障都不觉知,沉沦苦海,生死无穷。”(楞严经卷四、法华经寿量品、千手陀罗尼经)p3946FROM:【佛光大辞典】

【苦恼】:(术语)生死海之法,总为苦我恼我者,一无安稳之自性。无量寿经下曰:“贪恚愚痴,苦恼之患。”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竭】:干涸。(百度)

【老病】:谓人年老,则筋力衰弱,或起居食息,不能中节,即成一切病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死海】:谓生死无尽,犹如大海般之无有边际,故称死海。无常经(大一七·七四五下):“如其寿命尽,须臾不暂停,还漂死海中,随缘受众苦。”(大宝积经卷九十六、摩诃止观卷一)p2470FROM:【佛光大辞典】

【种子】:(术语)法相宗所谈,对于现行法之称。指在阿赖耶识中生一切有漏无漏有为法之功能,而谓之种子。犹如草木之种子也。是为有为法之正因,四缘中因缘之实体也。唯识论二曰:“何法名为种子?谓本识中亲生自果功能差别。”唯识述记二本曰:“种子即是诸法因缘,皆因相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生死长夜】:谓众生沉溺于生死之苦,如长暗之夜。生死如梦,于梦中未能觉知为梦,须至觉醒时,始能追忆梦中之境为虚幻;众生轮回于生死亦如梦一般,故以长夜譬喻之。成唯识论卷七(大三一·三九下):“未得真觉,恒处梦中,故佛说为生死长夜。”(成唯识论述记卷七末)p2061FROM:【佛光大辞典】

【智炬】:(譬喻)智慧之光明譬如炬。观经玄义分曰:“洒甘露润于群萌,辉智炬则朗重昏于永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魔】: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魔。烦恼魔指贪嗔痴等习气能恼害身心;五阴魔指色受想行识等五蕴能生一切之苦;死魔指死亡能断人之生存命根;天魔指能坏人善事的天魔外道,如欲界自在天之魔王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甲胄】:泛指兵器。披甲戴盔。(百度)

【旌旗】:旗子的通称,借指官兵、士兵。(百度)

【无上法轮】:指如来所说的妙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幢】:其义有二:(一)比喻佛法如幢。幢者幢幡,与旌旗同义。猛将建幢旗以表战胜之相;故以法幢譬喻佛菩萨之说法能降伏众生烦恼之魔军。后凡于佛法立一家之见,即称为建立法幢。(二)为说法道场之标帜。宣扬大法之际,将幢幡建于道场门前,此称为法幢、法旆。禅宗又转其意,将演法开畅,称为建法幢。今各寺之安居结制,亦称建法幢。(无量寿经卷上、首楞严经卷一、祖庭事苑卷七、碧岩录第二十一则)p3421FROM:【佛光大辞典】

【法鼓】:<一>譬喻佛说之法如鼓,可诫众进善;犹如扣鼓可诫兵前进。法华经序品(大九·三下):“吹大法螺,击大法鼓。”(大集经卷五十六、无量寿经卷上)
 <二>禅宗寺院使用的大鼓之一。法堂设二鼓,其东北角之鼓,称为法鼓;西北角之鼓,称为茶鼓。法鼓乃于法会之前告知大众之用,或用于住持之上堂、小参、普说、入室之际。(禅林象器笺呗器门)p3417FROM:【佛光大辞典】

【法螺】:梵语 dharma-s/an%kha。螺(s/an%kha),音译商佉,意译珂、贝、蠡贝。于印度,召集人群或征战时,多吹此贝。亦为乐器。后世以法螺为螺之通称。(一)因吹螺之声远闻,且螺声勇猛。喻佛说法仪节隆盛,广被大众,且能降魔,故称法螺。(二)密教中,乃千手观音的持物之一。(三)为日本“修验道”重要法具之一,原是于山中修行时,为避免猛兽追逐所备重要用具之一,亦使用于法会之际。(法华经卷一序品、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十八、大日经卷四密印品、五分律卷十八)p3428  FROM:【佛光大辞典】

【师子王】:(譬喻)师子中之王也,譬佛菩萨无一切畏者曰师子王。无量寿经下曰:“如师子王无所畏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师子吼】:(杂语)佛在大众中为决定之说而无所畏,谓为师子吼。涅槃经二十七曰:“师子吼者,名决定说。”维摩经佛国品曰:“演法无畏,犹如师子吼。”同注曰:“肇曰:师子吼,无畏音也。凡所言说不畏群邪异学,喻师子吼众兽下之。”胜鬘宝窟中末曰:“所言不怯名师子吼。”临济录曰:“师子一吼,野干脑裂。”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善男子。三界之中以心为主。

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

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

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以是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

一切凡夫。亲近善友闻心地法。如理观察。如说修行。自作教佗赞励庆慰。

如是之人能断三障速圆众行。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末学解说]

善男子。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之中,以心为主。

能够观心(观察心性如何,谓之观心。心为万法之主,无一事漏于心者,故观察心,即观察一切也。因而凡究事观理,尽称为观心)者,则可究竟(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解脱(脱离束缚而得自在的意思,亦即涅槃的别名)。不能观者,则会究竟沉沦。

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一稻谷,二大麦,三小麦,四菉豆,五白芥子)五果((一)核果,如枣、杏、桃、李等。(二)肤果,如瓜、梨、柰椹等。(三)壳果,如椰子、胡桃、石榴等。(四)糩果,糩,粗糠皮之义。又作桧果。如松柏子、苏荏等。(五)角果,如菱豆、大小豆等。或说瓜、茄、面、馒、饼为五果,以五盆盛之)皆从大地而生。如是心法,生世间、出世间之善恶五趣(又曰五恶趣,五道等。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人,五天)。

有学无学(在声闻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第四果阿罗汉为无学。有学是还要上进修学的意思,无学就是学道圆满不更修学的意思)、独觉(又名缘觉,或辟支佛,是于无佛之世靠自己觉悟的力量而脱离生死的人)、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及于如来(佛十号之一,因佛乘真如之道,来成正觉,来三界垂化,故名“如来”)。以这样的因缘。了知三界唯心(谓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所有现象皆由一心之所变现。全称三界唯一心。即心为万物之本体,此外无别法,凡三界生死、十二缘生等诸法,实是妄想心所变作)。所以心名为地。

一切凡夫(指凡庸之人。就修行阶位而言,则未见四谛之理而凡庸浅识者,均称凡夫)。亲近善友听闻心地(心为万法之本,能生一切诸法,故曰心地。又,修行者依心而近行,故曰心地。又,三业中,心业最胜,故曰心地)之法。如理(契合真理)去观察。如说(指契合于佛所说之教法)去修行。自作教佗,称赞策励,欢庆欣慰。

像这样的人,能够断除三障(烦恼障、业障、报障。烦恼障者,如贪欲嗔恚愚痴等之惑是;业障者,如五逆十恶等之业是;报障者,如地狱饿鬼畜生等之苦报是。众生因有此三障,所以不能开悟成佛),快速圆满众行。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

注解: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观心】:(术语)观察心性如何,谓之观心。心为万法之主,无一事漏于心者,故观察心,即观察一切也。因而凡究事观理,尽称为观心。对于是而商量释迦一代之教法,谓之教相。此二者,大乘诸宗,无不具备,法相宗三时之判为教相,五重唯识为观心,乃至天台之五时八教为教相,一心三观为观心,十界二门曰:“劝心乃是教行枢机。”同指要钞上曰:“一代教门,皆以观心为要。”教观纲宗上曰:“佛祖之要,教观而已矣。观非教不正,教非观不传。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台宗观心之法有三种。(参见:观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究竟】:梵语 uttara,巴利语同。音译郁多罗。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前者如佛示现至高无上之真理,即称为究竟法身;大般涅槃显示佛教之最终目的,即称为究竟涅槃。后者如以不退之愿心而成就誓愿者,称为究竟愿,此乃赞仰弥陀本愿力之语。(胜鬘经一乘章、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十住毗婆沙论卷三)p2986FROM:【佛光大辞典】

【解脱】:脱离束缚而得自在的意思,亦即涅槃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谷】:(名数)一稻谷,二大麦,三小麦,四菉豆,五白芥子。见法华轨。一大麦,二小麦,三稻谷,四小豆,五胡麻,见建立轨,一髻尊陀罗尼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果】:又作五果。盂兰盆供所用之五种果品。即:(一)核果,如枣、杏、桃、李等。(二)肤果,如瓜、梨、柰椹等。(三)壳果,如椰子、胡桃、石榴等。(四)糩果,糩,粗糠皮之义。又作桧果。如松柏子、苏荏等。(五)角果,如菱豆、大小豆等。或说瓜、茄、面、馒、饼为五果,以五盆盛之。(盂兰盆经疏卷下、盂兰盆经疏新记卷下、盂兰盆经新疏、翻译名义集卷三)p1164 FROM:【佛光大辞典】

【五趣】:(名数)又曰五恶趣,五道等。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人,五天。文句十二曰:“从一至一,故名为趣。”无量寿经曰:“开示五趣,度未度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有学】:在小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即有所修学的意思,第四果为“无学”,即已无可修学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学】:在声闻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第四果阿罗汉为无学。有学是还要上进修学的意思,无学就是学道圆满不更修学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独觉】:又名缘觉,或辟支佛,是于无佛之世靠自己觉悟的力量而脱离生死的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如来】:1、佛十号之一,因佛乘真如之道,来成正觉,来三界垂化,故名“如来”。2、如是不变的、真实的法身;来是随缘的、变化的应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界唯心】:谓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所有现象皆由一心之所变现。全称三界唯一心。即心为万物之本体,此外无别法,凡三界生死、十二缘生等诸法,实是妄想心所变作。六十华严卷十(大九·四六五下):“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诸佛悉了知,一切从心转,(中略)心造诸如来。”有关此“心”之义,性、相两家说法不同。(一)在法相宗,指阿赖耶等心识;以此证阿赖耶缘起乃唯识所变之义,故摄大乘论释卷四释作“三界唯识”,谓心与欲等爱结相应,遂堕在三界。(二)在法性宗,指如来藏之自性清净心;即真如随缘作诸法之义。谓心造一切法,而一切法本离言说相、名字相、心缘相,乃毕竟平等、不变不异,唯此一心,故称真如。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四十依此而有三种不同论法,即:(一)二乘之人有前境不了唯心,纵闻一心,亦仅谓为真谛之一,或谓由心转变,非皆是心。(二)异熟赖耶可为一心,以其拣无外境,故说一心。(三)如来藏性清净,理无二体,故本为一心。(十地经论卷八、辩中边论卷上、大乘起信论、大日经疏卷二、唯识二十论述记卷上)p586FROM:【佛光大辞典】

【如理】:契合真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如说】:指契合于佛所说之教法。例如,如说修行,即依佛之教法而修行之意。此外,尚有如说往生等,亦为此例。p2378FROM:【佛光大辞典】

【凡夫】:梵语 pr!thag-jana。音译作必栗托仡那,意译为异生。略称凡。指凡庸之人。就修行阶位而言,则未见四谛之理而凡庸浅识者,均称凡夫。大日经疏卷一载,凡夫以无明之故,随业受报,不得自在,堕于诸趣之中,遂产生种种类别之众生,故应正译为异生。然菩提流支、真谛、笈多等则各译为毛道凡夫、婴儿凡夫、小儿凡夫,后二译名源于梵语 ba^la-pr!thag-jana(音译婆罗必栗托仡那),婆罗有愚之义。又对四向四果之圣者而言,其余未见道者概称为凡夫,其中,俱舍宗以四善根为内凡,三贤为外凡,三贤以下为底下凡夫;大乘则以初地以前为凡夫,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贤)为内凡,十信为外凡。外凡以下称为凡夫。又对声闻、缘觉、菩萨及佛等四圣而言,凡生死流转于六道者,皆称为六凡,即地狱之有情以至天界众生皆是。
 凡夫之内涵意义,称凡夫性、异生性,略称凡性。犊子部认为其体乃欲界之见惑;有部指其乃圣道之非得而言;经部不别立其体,但以此乃圣法相续之分位差别;唯识宗认为系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且是分别而起之烦恼、所知二障种子作用之假立者。(法华经卷二譬喻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七、梵网经卷上、佛性论卷三)((参见:异生)5151)p730FROM:【佛光大辞典】

【心地】:(术语)心为万法之本,能生一切诸法,故曰心地。又,修行者依心而近行,故曰心地。又,三业中,心业最胜,故曰心地。心地观经八曰:“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以此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楞严经二曰:“本元心地。”止观五上曰:“心定如地不可动。”大日经疏三曰:“如世人举趾动足皆依于地,菩萨亦如是依心进行,故名此心为地。”天台戒疏上曰:“三业之中,意业为主,身口居次,据胜为论,故为心地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障】:烦恼障、业障、报障。烦恼障者,如贪欲嗔恚愚痴等之惑是;业障者,如五逆十恶等之业是;报障者,如地狱饿鬼畜生等之苦报是。众生因有此三障,所以不能开悟成佛。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尔时大圣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

世尊。如佛所说唯将心法为三界主。心法本无不染尘秽。云何心法染贪嗔痴。

于三世法谁说为心。过去心已灭。未来心未至。现在心不住。

诸法之内性不可得。诸法之外相不可得。诸法中间都不可得。

心法本来无有形相。心法本来无有住处。一切如来尚不见心。何况余人得见心法。一切诸法从妄想生。

以是因缘。今者世尊。为大众说三界唯心。愿佛哀愍如实解说。

[末学解说]

这时,大圣文殊师利菩萨对佛陀说。

世尊。如佛所说,唯将心法作为三界之主。心法(心法是指一切无形的精神)本无,不染尘秽。为什么心法会沾染贪嗔痴(贪欲与嗔恚愚痴三种之烦恼也)呢。

于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凡已生已灭之法叫做“过去世”,已生未灭之法叫做“现在世”,未生未起之法叫做“未来世”)法,谁说为心。过去心已灭。未来心未至。现在心不住。

诸法之内,其性不可得。诸法之外,其相不可得。诸法中间,都不可得。

心法本来没有形相。心法本来没有住处。一切如来尚且不见心。何况其余人怎得见心法。一切诸法皆是从妄想而生。

以这样的因缘。所以现今者世尊。为大众说,三界唯心(谓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所有现象皆由一心之所变现。全称三界唯一心。即心为万物之本体,此外无别法,凡三界生死、十二缘生等诸法,实是妄想心所变作)。愿佛哀愍,如实(如,契合之义;实,真实之义。谓真实之教法,契合于真实之道理者,称为如实)解说。

注解:
【心法】:1、经典以外所传授的佛法。2、一切诸法,分为色法和心法二种,色法是指一切有形的物质,心法是指一切无形的精神。3、指七十五法或五位百法中之心法,心法有八,又名八识心王,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贪嗔痴】:(术语)贪欲与嗔恚愚痴三种之烦恼也,此三有荼毒人最剧,故称三毒。涅槃经二十九曰:“毒中之毒,不过三毒。”释门归敬仪中曰:“下凡烦恼,微细难知,粗而易见,勿过三毒,自毒毒他,深可厌患。”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凡已生已灭之法叫做“过去世”,已生未灭之法叫做“现在世”,未生未起之法叫做“未来世”。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界唯心】:谓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所有现象皆由一心之所变现。全称三界唯一心。即心为万物之本体,此外无别法,凡三界生死、十二缘生等诸法,实是妄想心所变作。六十华严卷十(大九·四六五下):“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诸佛悉了知,一切从心转,(中略)心造诸如来。”有关此“心”之义,性、相两家说法不同。(一)在法相宗,指阿赖耶等心识;以此证阿赖耶缘起乃唯识所变之义,故摄大乘论释卷四释作“三界唯识”,谓心与欲等爱结相应,遂堕在三界。(二)在法性宗,指如来藏之自性清净心;即真如随缘作诸法之义。谓心造一切法,而一切法本离言说相、名字相、心缘相,乃毕竟平等、不变不异,唯此一心,故称真如。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四十依此而有三种不同论法,即:(一)二乘之人有前境不了唯心,纵闻一心,亦仅谓为真谛之一,或谓由心转变,非皆是心。(二)异熟赖耶可为一心,以其拣无外境,故说一心。(三)如来藏性清净,理无二体,故本为一心。(十地经论卷八、辩中边论卷上、大乘起信论、大日经疏卷二、唯识二十论述记卷上)p586FROM:【佛光大辞典】

【如实】:<一>如,契合之义;实,真实之义。谓真实之教法,契合于真实之道理者,称为如实。例如如实修行、如实行者等。与“如法”、“如说”等同义。
 <二>为真如之异名。又作真如实相。谓诸法之理体,乃真实不变,平等无异,故称如实。此处之“如”,乃平等之义。((参见:如)2344、“真如”4197)
 <三>指如其本来面目(实际)者。p2376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93

[精进勋章]

5#
 楼主| 发表于 2023-8-20 12:29: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8-21 18:53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  2 小时 30 分钟 )

-- [经文] --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言。

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汝所问。

心心所法本性空寂。我说众喻以明其义。

善男子。心如幻法由遍计生种种心想。受苦乐故。

心如流水念念生灭。于前后世不暂住故。

心如大风。一刹那间历方所故。

心如灯焰。众缘和合而得生故。

心如电光。须臾之顷不久住故。

心如虚空。客尘烦恼所覆障故。

心如猿猴。游五欲树不暂住故。

心如画师。能画世间种种色故。

心如童仆。为诸烦恼所策役故。

心如独行。无第二故。

心如国王。起种种事得自在故。

心如怨家。能令自身受大苦故。

心如埃尘。坌污自身生杂秽故。

心如影像。于无常法执为常故。

心如幻梦于无我法执为我故。

心如夜叉。能啖种种功德法故。

心如青蝇好秽恶故。

心如杀者能害身故。

心如敌对常伺过故。

心如盗贼窃功德故。

心如大鼓起斗战故。

心如飞蛾爱灯色故。

心如野鹿逐假声故。

心如群猪乐杂秽故。

心如众蜂集蜜味故。

心如醉象耽牝触故。


[末学解说]

这时,佛陀告诉文殊师利菩萨说道。

如是如是(为对他人印可证明之语。亦即对他人之所说所解,加以肯定、赞成之意)。善男子。如你所问。

心心所(指心王与心所。心,指眼识等之心王。心所从属于心王,系与心王相应之精神作用,旧译作心数。心王唯取对象之全体(即总相),心所则取对象之全体与部分(即别相))法,本性空寂(谓远离诸法相之寂静状态)。我演说众喻,以明示其义理。

善男子。心如幻法(幻师之法术。幻化之法门),由遍计(凡夫之妄情,遍计度诸法也)而生出种种心想(意识心王之思想也)。所以受苦乐。

心如流水,念念(即刹那刹那,意谓极其短暂之时间。经典中常以念念一词,形容现象界生、住、异、灭之迁流变化)生灭(指生起与灭尽。有生必有灭之义。又作起灭。与“生死”同义。生死乃就有情而言,而生灭则广通一切之有情与非情。由因缘和合(即一切条件满足时)而成立之一切法(即有为法),因有变移之性质(无常),故必有生灭;若离因缘而永久不变(常住)之一切存在(即无为法),则为无生无灭(不生不灭))。所以于前后世不暂住。

心如大风,所以一刹那间能历经诸方所。

心如灯焰,所以能众缘和合(和合者,谓于因果众缘集会,假立和合。因果众缘集会者,且如识法因果相续,必假众缘和会,谓根不坏境界现前能,生此识作意正起,如是于余一切如理应知)而得生。

心如电光,所以须臾(表短时间。即暂时、少顷之意)之顷不久住。

心如虚空,所以客尘烦恼(常用来形容烦恼,或称客尘烦恼。这是相对于“自性清净”一词而立者。所谓烦恼,本非心性固有之物,乃因迷理而起,故称为客。又以烦恼能污染吾人的心性,犹如尘埃之染污万物,故称为尘。以佛法真理而言,人性本即清净无染,一无尘垢,然因外境现象纷沓,导致对境生迷而心生烦恼)所覆障。

心如猿猴,所以游五欲(色声香味触也,能起人贪欲之心,故称欲)树不暂住。

心如画师,所以能画世间种种色。

心如童仆,所以为诸烦恼所策役。

心如独行。所以没有第二。

心如国王,所以能起种种事得自在。

心如怨家(与我结怨之人),所以能令自身受大苦。

心如埃尘,所以坌污自身生出杂秽。

心如影像,所以于无常(世间一切之法,生灭迁流,刹那不住,谓之无常。无常有二:一刹那无常,谓刹那刹那有生住异灭之变化也。二相续无常,谓一期相续之上有生住异灭之四相也)法执为常。

心如幻梦,所以于无我(佛教主张无我,明示存在与缘起的关系,认为“我”是依于一系列的因缘而存在,即所谓“五蕴和合”而有,但在五蕴和合期间,其中没有一个实体的自我,因缘关系发生变化,五蕴离散,更没有一个实体的自我,所以佛教的基本理论“三法印”的第二法印说:“诸法无我”)法执为我。

心如夜叉(指住于地上或空中,以威势恼害人,或守护正法之鬼类),所以能啖种种功德法。

心如青蝇,所以喜好秽恶。

心如杀者,所以能伤害其身。

心如敌对,所以常窥伺其过错。

心如盗贼,所以窃其功德(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

心如大鼓,所以生起斗战。

心如飞蛾,所以喜爱灯色。

心如野鹿,所以追逐假声。

心如群猪,所以乐于杂秽。

心如众蜂,所以喜集蜜味。

心如醉象,所以沉溺雌性之触。

注解:
【如是】:<一>为六成就中之信成就。通常置于一经之首,例如“如是我闻”中之“如是”,乃表示深信此经所记载者,皆系佛陀亲口所说之教法。((参见:六成就)1266)
 <二>为表示诸法实相之语。例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所举之“十如是”,即是一例。十如是,谓诸法实相具有十种如是,即:(一)如是相,(二)如是性,(三)如是体,(四)如是力,(五)如是作,(六)如是因,(七)如是缘,(八)如是果,(九)如是报,(十)如是本末究竟等。此于智顗之法华文句卷三下,有详细之解释。((参见:十如是)427)
 <三>为对他人印可证明之语。亦即对他人之所说所解,加以肯定、赞成之意。例如“如是如是”一语。p2366FROM:【佛光大辞典】

【心心所】:指心王与心所。心,指眼识等之心王。心所从属于心王,系与心王相应之精神作用,旧译作心数。心王唯取对象之全体(即总相),心所则取对象之全体与部分(即别相)。心王、心所二者相应之关系、特质、王所之一异等,大小乘互有异说。在小乘,俱舍家举出五义平等之说,即:记同一之根,称为所依平等;缘同一之境,称为所缘平等;于所缘之境,行解之相相等,称为行相平等;于同一刹那现行,称为时平等;体事同一,称为事平等。于心法一位,虽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唯立一心王,而举出六位四十六心所之说。又依一切有部之正义,心王及每一心所各有别体,然四大论师中之觉天主张心所乃于心之分位所立之假名,非有别体。大乘唯识宗则说四义平等(所依、所缘、时、事),立八识(六识加上末那识、阿赖耶识)为心王,而举出六位五十一心所之说,主张心王与心所具有非即非离之关系。(俱舍论卷四、成唯识论卷三、卷五、卷七)((参见:心)1395、“心所”1403)p1397FROM:【佛光大辞典】

【空寂】:谓远离诸法相之寂静状态。依法华经卷二信解品所说,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亦无灭,无大亦无小,无漏亦无为。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上):“不著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
 吉藏于维摩经义疏卷二有所解释,谓不著世间,即善能入于空寂而舍弃其心;亦即虽处于世间而常入空寂。又所谓善入,即出入自在而不乖离空寂之真义。
 此外,于禅林,有“空寂灵知心”一语,意指排遣主客对待所显现的灵妙之心。(杂阿含经卷十、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五、央掘魔罗经卷二、修行道地经卷五神足品、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八观心品、无量义经说法品、摩诃止观卷四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p3480FROM:【佛光大辞典】

【幻法】:(术语)幻师之法术。幻化之法门。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遍计】:(术语)凡夫之妄情,遍计度诸法也。唯识论八曰:“周遍计度,故名遍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心想】:(术语)意识心王之思想也。观无量寿经曰:“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智海从心想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念念】:即刹那刹那,意谓极其短暂之时间。经典中常以念念一词,形容现象界生、住、异、灭之迁流变化。维摩经方便品(大一四·五三九中):“是身如电,念念不住。”楞伽经卷四(大一六·五○九上):“念念正受,离一切性自性相正受,非声闻缘觉。”(宝积经卷九十六、无量义经)((参见:一念)48)p3214FROM:【佛光大辞典】

【生灭】:指生起与灭尽。有生必有灭之义。又作起灭。与“生死”同义。生死乃就有情而言,而生灭则广通一切之有情与非情。由因缘和合(即一切条件满足时)而成立之一切法(即有为法),因有变移之性质(无常),故必有生灭;若离因缘而永久不变(常住)之一切存在(即无为法),则为无生无灭(不生不灭)。以大乘中道之正见而言,有为法之生灭为假生假灭,而非实生实灭。以佛教之人生观而言,一切万法皆连续而往复生灭于刹那刹那者。
 此外,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本谓如来藏心随缘起灭,有染净差别,称为心生灭,亦即指有为法。又以时间之最小单位(刹那)论生灭时,亦有刹那刹那之生灭,称为刹那生灭(刹那灭)。对此,论有情之众生,从生到死,其一生涯(一期)中之生灭(出生与死灭),称为一期生灭。刹那生灭与一期生灭又合称为二种生灭。(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罗经、卷十一频鞞娑逻王迎佛经、大智度论卷十五、法华经玄义卷二下、大乘玄论卷一、中观论疏卷三)p2069FROM:【佛光大辞典】

【和合】:和合者,谓于因果众缘集会,假立和合。因果众缘集会者,且如识法因果相续,必假众缘和会,谓根不坏境界现前能,生此识作意正起,如是于余一切如理应知。FROM:【《阿毗达磨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

【须臾】:梵语 muhu^rta,巴利语 muhutta。表短时间。即暂时、少顷之意。音译牟呼栗多。俱舍论卷十二载,牟呼栗多代表一昼夜的三十分之一,相当于今日之四十八分钟。然经中“须臾”一词,不一定指此时限。有时视同“刹那”,而表示极短之时间。(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七、摩诃僧祇律卷十七、俱舍论卷十一、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二之一)((参见:刹那)3731)p5360FROM:【佛光大辞典】

【客尘】:常用来形容烦恼,或称客尘烦恼。这是相对于“自性清净”一词而立者。所谓烦恼,本非心性固有之物,乃因迷理而起,故称为客。又以烦恼能污染吾人的心性,犹如尘埃之染污万物,故称为尘。以佛法真理而言,人性本即清净无染,一无尘垢,然因外境现象纷沓,导致对境生迷而心生烦恼。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五欲】:(名数)色声香味触也,能起人贪欲之心,故称欲。释氏要览下曰:“五欲谓色声香味触也。智论云:五欲名华箭,又名五箭,破种种善事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怨家】:(术语)与我结怨之人。无量寿经下曰:“怨家债主焚漂劫夺。”遗教经曰:“诸烦恼贼,常伺杀人,甚于怨家。”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常】:(术语)梵语阿你怛也Anitya,世间一切之法,生灭迁流,刹那不住,谓之无常。无常有二:一刹那无常,谓刹那刹那有生住异灭之变化也。二相续无常,谓一期相续之上有生住异灭之四相也。涅槃经一曰:“是身无常,念念不住,犹如电光暴水幻炎。”智度论二十三曰:“一切有为法无常者。新新生灭故。属因缘故。”六祖坛经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无常经曰:“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又】俗以为鬼名。陈裕诗曰:“一朝若也无常至,剑树刀山不放伊。”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我】:佛教主张无我,明示存在与缘起的关系,认为“我”是依于一系列的因缘而存在,即所谓“五蕴和合”而有,但在五蕴和合期间,其中没有一个实体的自我,因缘关系发生变化,五蕴离散,更没有一个实体的自我,所以佛教的基本理论“三法印”的第二法印说:“诸法无我”。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夜叉】:梵语 yaks!a,巴利语 yakkha。八部众之一。通常与“罗刹”(梵 ra^ks!asa)并称。又作药叉、悦叉、阅叉、野叉。意译轻捷、勇健、能啖、贵人、威德、祠祭鬼、捷疾鬼。女性夜叉,称为夜叉女(梵 yaks!iN!i^,巴 yakkhini^)。指住于地上或空中,以威势恼害人,或守护正法之鬼类。据长阿含卷十二大会经、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三、顺正理论卷三十一等载,夜叉受毗沙门天王统领,守护忉利天等诸天,得受种种欢乐,并具有威势。
 有关夜叉之种类,大智度论卷十二举出三种夜叉,即:(一)地行夜叉,常得种种欢乐、音乐、饮食等。(二)虚空夜叉,具有大力,行走如风。(三)宫殿飞行夜叉,有种种娱乐及便身之物。注维摩诘经亦举出三种夜叉,即:(一)地夜叉,因过去世仅行财施,故不能飞行。(二)虚空夜叉。(三)天夜叉,因过去世布施车马而能飞行。
 另据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二毗沙门天王品载,毗沙门天王有无病、吉祥等十六夜叉大臣大力军将,及因陀罗、苏摩、婆楼那、伊奢那、阿吒薄拘等五十夜叉军将。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一序品载,毗沙门天王为上首,庵婆、持庵、莲花光藏、莲花目、颦眉、现大怖、动地、吞食等三万六千药叉众来会。据大日经疏卷五载,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中,于北门置毗沙门天,其左右绘有摩尼跋陀罗、布噜那跋陀罗、半只迦、沙多祈哩、醯摩嚩多、毗洒迦、阿吒嚩迦、半遮罗等夜叉八大将。
 经典中常述及身为正法守护神之夜叉。如药师如来本愿经载,宫毗罗、跋折罗等十二夜叉大将,誓言护卫药师如来本愿经之受持者。据陀罗尼集经卷三载,达哩底啰瑟吒等十六大药叉将(即般若十六善神),愿护卫念诵“般若波罗蜜”者。据大毗婆沙论卷一八○载,两国交战时,由护国药叉先行比斗。据孔雀王咒经卷上载,钩钩孙陀等一九七名夜叉住于诸国,降伏怨敌。然经典中亦述及为害众生之各类夜叉。据大吉义神咒经卷三载,诸夜叉、罗刹鬼等,常作狮、象、虎、鹿、马、牛、驴、驼、羊等形象,或头大而身小,或赤腹而一头两面、三面等,手持刀、剑、戟等,相状可怖,令人生畏,能使见者错乱迷醉,进而饮啜其精气。南本涅槃经卷十五、观佛三昧海经卷二等亦载有该类夜叉之可怖形状,彼等即为夺人精气、啖人血肉之狞恶鬼类。
 夜叉之梵语 yaks!a,语根为 yaks!,有尊敬、祭祀、躁动等意,指半人半神之群类。故注维摩诘经卷一,将夜叉译作贵人;慧琳音义卷二十三,称夜叉为祠祭鬼,谓印度民间常祭祀夜叉以求福。于印度神话中,夜叉则为一种半神之小神灵。有谓其父为补罗娑底耶,或迦叶波,或补罗诃(梵 Pulaha),或谓系由梵天脚中生出者;其母系财神俱毗罗之随从,或为毗湿奴之随从。于密教中,据大日经疏卷一载,密迹力士为夜叉王,称为金刚手,或执金刚。(长阿含经卷二十、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起世经卷六“四天王品”、立世阿毗昙论卷一、卷四、大唐西域记卷三迦湿弥罗国条)((参见:多闻天)2331)p3130FROM:【佛光大辞典】

【功德】:梵语 guN!a。音译作惧曩、麌曩、求那。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景德传灯录卷三有如下记载,梁武帝问于菩提达磨(大五一·二一九上):“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盖此仅为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虽有非实。所谓真功德,乃净智妙圆、体自空寂,不求于世。往生论注卷上亦详论虚伪、真实之二种功德。大乘义章卷九(大四四·六四九下):“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胜鬘宝窟卷上本(大三七·一一中):“恶尽曰功,善满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又功德之深广喻为海,称功德海(梵 guN!a-sa^gara),其贵重如宝而谓功德宝(梵 guN!a-ratna),其他尚有功德藏、功德聚、功德庄严、功德林等多种名称。(维摩义记卷一(慧远)、仁王般若经疏卷上一(吉藏))((参见:利益)2809)p1566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如是所说心心所法。无内无外亦无中间。

于诸法中求不可得。去来现在亦不可得。超越三世非有非无。常怀染着从妄缘现。缘无自性心性空故。

如是空性。不生不灭。无来无去。不一不异。非断非常。本无生处。亦无灭处。亦非远离非不远离。

如是心等不异无为。无为之体不异心等。心法之体本不可说。非心法者亦不可说。

何以故。若无为是心即名断见。若离心法即名常见。永离二相不着二边。

如是悟者名见真谛。悟真谛者名为贤圣。

一切贤圣性本空寂。无为法中戒无持犯。亦无大小。无有心王及心所法。无苦无乐。


[末学解说]

善男子。如刚刚所说,心心所(指心王与心所。心,指眼识等之心王。心所从属于心王,系与心王相应之精神作用,旧译作心数。心王唯取对象之全体(即总相),心所则取对象之全体与部分(即别相))法。无内无外,亦无中间。

于诸法中,求不可得。于过去、未来、现在亦不可得。超越三世非有非无。常怀染着,从妄缘(指虚妄不实之缘)现。缘于没有自性(指自体之本性)心性(即吾人永恒不变的心体,亦即如来藏心、自性清净心)空故。

如是(指物之词也)空性(指空之自性、空之真理,乃真如之异名),不生不灭。无来无去。不一不异。非断非常。本来没有生处。也没有灭处。亦非远离非不远离。

如是(指物之词也)心等,不同于无为(无造作之意。为“有为”之对称。即非由因缘所造作,离生灭变化而绝对常住之法)。无为之体,不同于心等。心法(宇宙万有可分成五位(心王、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心法即其一,指心王。于小乘俱舍论五位七十五法之说中,心法仅有一种,即六识心王;于大乘百法明门论五位百法之说中,则谓心法有八种,即八识。唯一切万有若以色心二法分类时,则总合心王与心所,称为心法,相对于色法)之体本不可说。非心法者亦不可说。

为什么呢。因为若无为(无造作之意。为“有为”之对称。即非由因缘所造作,离生灭变化而绝对常住之法)是心,即名断见(“常见”之对称。即偏执世间及我终归断灭之邪见。盖诸法之因果各别亦复相续,非常亦非断,执断见者则唯执于一边,谓无因果相续之理,世间及我仅限于生之一期,死后即归于断灭)。若离心法,即名常见(“断见”之对称。主张世界为常住不变,人类之自我不灭,人类死后自我亦不消灭,且能再生而再以现状相续,即说我为常住;执著此见解,即称常见)。永离二相(谓同相与异相。同相者,譬如无漏无明,种种业幻,皆同为真如性相。异相者,真如平等之理,随染净之缘,而显现一切差别相)不着二边(指偏离中道的两种极端。亦即相对立的两种立场而与佛法之中道立场相违者)。

能够这样领悟者,名见真谛(指真实不妄之义理。如谓世间法为俗谛,出世间法为真谛)。能悟真谛者,名为贤圣(贤,即善和之意,指见道以前调心离恶之人;谓凡夫离恶而未发无漏智,不证理亦未断惑,系见道以前之位。圣,即会于正理之意,指证见谛理,舍异生性之人;谓舍去凡夫之性,发无漏智而证理断惑,属见道以后之位。要之,以有漏智修善根者,称为贤者;以无漏智证见正理者,称为圣者)。

一切贤圣,自性本空寂。于无为(无造作之意。为“有为”之对称。即非由因缘所造作,离生灭变化而绝对常住之法)法中,戒无持犯。亦无大小。没有心王(心之主作用,对于心所之伴作用,而谓为心王)及心所(从属于心王。乃五位之一。与心相应而同时存在,为种种复杂之精神作用)法。无苦无乐。

注解:
【心心所】:指心王与心所。心,指眼识等之心王。心所从属于心王,系与心王相应之精神作用,旧译作心数。心王唯取对象之全体(即总相),心所则取对象之全体与部分(即别相)。心王、心所二者相应之关系、特质、王所之一异等,大小乘互有异说。在小乘,俱舍家举出五义平等之说,即:记同一之根,称为所依平等;缘同一之境,称为所缘平等;于所缘之境,行解之相相等,称为行相平等;于同一刹那现行,称为时平等;体事同一,称为事平等。于心法一位,虽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唯立一心王,而举出六位四十六心所之说。又依一切有部之正义,心王及每一心所各有别体,然四大论师中之觉天主张心所乃于心之分位所立之假名,非有别体。大乘唯识宗则说四义平等(所依、所缘、时、事),立八识(六识加上末那识、阿赖耶识)为心王,而举出六位五十一心所之说,主张心王与心所具有非即非离之关系。(俱舍论卷四、成唯识论卷三、卷五、卷七)((参见:心)1395、“心所”1403)p1397FROM:【佛光大辞典】

【妄缘】:指虚妄不实之缘。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卷下谓(大二五·八九六下):“有为诸法,亦复如是,体性本空,从妄缘有,有缘既散,还复归无。”又内在、外在之事物(缘),系众生生起妄情之缘由,故亦称妄缘。景德传灯录卷九古灵神赞章(大五一·二六八上):“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p2343FROM:【佛光大辞典】

【自性】:<一>梵语 svabha^va, sva-laks!aN!a。指自体之本性。法相家(唯识家)多称为自相。即诸法各自具有真实不变、清纯无杂之个性,称为自性。关于自性之义,十八空论(大三一·八六二上):“自性有两义,一无始,二因。”又显识论亦举出不杂、不变二义。

 此外,据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一,将自性分为七种,即:(一)集性自性(梵 samudaya-svabha^va),(二)性自性(梵 bha^va-svabha^va),(三)相性自性(梵 laks!aN!a-svabha^va),(四)大种性自性(梵 maha^-bhu^ta-svabha^va),(五)因性自性(梵 hetu-svabha^va),(六)缘性自性(梵 pratyaya-svabha^va),(七)成性自性(梵 nis!patti-svabha^va)。又解深密经卷二之一切法相品等,将一切法之性相分为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三种。然中论等则认为,诸法皆由因缘所成,而无有一定之自性,故自性即空。(十二门论、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五、卷十六、成唯识论卷八、华严五教章卷四)((参见:自相)2528)
 <二>因明用语。因明三支作法中,宗(命题)之前陈(主词)又称自性,其后陈(述语、宾语)又称差别。(瑜伽师地论卷十五、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本、因明论疏瑞源记卷二)((参见:有体无体)2461、“体”6928)
 <三>梵语 prakr!ti。印度古代数论哲学所立二十五谛之第一。全称自性谛。又称冥性、冥谛、冥态(梵 tamas)、胜因(梵 pradha^na)、胜性。数论派认为,自性为神我所受用,能生大谛、我慢谛等其余二十四谛,为诸变异之根本原因;亦即以自性为一切现象之生因。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末(大四三·二五二中):“自性者,冥性也。今名自性,古名冥性,今亦名胜性,未生大等,但住自分,名为自性。”(金七十论卷上、成唯识论卷一、大乘广百论释论卷一)p2524FROM:【佛光大辞典】

【心性】:即吾人永恒不变的心体,亦即如来藏心、自性清净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如是】:(杂语)梵语曰翳鍐Evam,指物之词也。又印可之辞也。资持记上一之一曰:“如是者指示之词。”胜鬘宝窟上本曰:“印述之辞,如是如是。诚如圣教,如是如是。如汝所说。(中略)法称合道理,故言如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空性】:梵语 s/u^nyata^,巴利语 sun~n~ata^。音译作舜若多。指空之自性、空之真理,乃真如之异名。依唯识家之说,真如为远离我、法二执之实体,故修空观而离我法二执之处,真如实体即跃然而现,亦即依空而显明实性,非谓真如之体为空。又梵语之 s/u^nyata^,除译为空性外,经论中亦译作无、空门(三解脱门之一)等。(大日经住心品、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卷七末)p3477FROM:【佛光大辞典】

【无为】:梵语 asam!skr!ta。无造作之意。为“有为”之对称。即非由因缘所造作,离生灭变化而绝对常住之法。又作无为法(梵 asam!skr!ta-dharma)。原系涅槃之异名,后世更于涅槃以外立种种无为,于是产生三无为、六无为、九无为等诸说。于小乘各部派中,说一切有部立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虚空无为,合为三无为。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于三无为之外,立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四无色处,及缘起支性(十二缘起之理)、圣道支性(八圣道之理)等,总为九无为。化地部则以不动、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无记法真如取代四无色处,亦作九无为之说。大乘唯识家于三无为外,别立不动、想受灭、真如,合为六无为;或开立真如为善法、不善法、无记法,而为八无为。然无论开立为六无为或八无为,非谓无为有多种别体,而系断除我、法二执所显之一种法性;复以此一法性从所显之诸缘而称种种之名。准此而言,真如、法性、法界、实相等亦皆为无为法。又以涅槃而言,上记三无为中之择灭无为、六无为中之真如无为即涅槃;而涅槃乃一切无为法中之最殊胜者。
 又关于无为法之体,说一切有部主张其为有体,经量部及大乘唯识家以其为无体,不承认其实相。其中,唯识家依“识变”与“法性”假立六种无为,即:(一)指远离烦恼所知障之真如,以其无有障碍,恰如虚空,称为虚空无为。(二)指远离一切有漏之系缚而显之真理,称为择灭无为。(三)指本来自性清净之真如,以其非由无漏智之简择力而来,称为非择灭无为。(四)指显现于第四静虑(第四禅)之真如,以第四静虑已灭苦、乐二受,寂静不动,称为不动无为。(五)指显现于灭尽定之真如,以灭尽定已灭六识心想与苦、乐二受,称为想受灭无为。(六)指真实如常,无有丝毫虚妄变异之法性真如,称为真如无为。(品类足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一、卷三十九、俱舍论卷一、卷六)((参见:有为)2445)p5112FROM:【佛光大辞典】

【心法】:梵语 citta-dharma,巴利语 citta-dhamma。宇宙万有可分成五位(心王、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心法即其一,指心王。于小乘俱舍论五位七十五法之说中,心法仅有一种,即六识心王;于大乘百法明门论五位百法之说中,则谓心法有八种,即八识。唯一切万有若以色心二法分类时,则总合心王与心所,称为心法,相对于色法。(瑜伽师地论卷一○○、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八)p1404FROM:【佛光大辞典】

【断见】:梵语 uccheda-dr!s!t!i,巴利语 uccheda-dit!t!hi。又称断灭论。二见之一。为“常见”之对称。即偏执世间及我终归断灭之邪见。盖诸法之因果各别亦复相续,非常亦非断,执断见者则唯执于一边,谓无因果相续之理,世间及我仅限于生之一期,死后即归于断灭。主张此等断见者,如富兰那迦叶即谓无善、无恶,亦无善恶之报,被称为断见外道,属外道十六宗之一。倡虚无主义者,亦属断见之一例。
 所谓断常二见,系概括而言外道之种种偏见。据大毗婆沙论卷二○○所载,诸恶见趣虽有多种,皆不出有见、无有见二见之中;有见即指常见,无有见即指断见。以此二见皆为边见,故释尊主张离常、离断,而取中道。又据大智度论卷二十六载,断见有二种,一谓无后世受罪福苦乐之果报,一谓一切法皆空,即堕于空见者。对于此等边见,经论中多主张以空观对治之,如成实论卷十边见品谓正修习空,则无我见,以灭我见,遂断二边。(杂阿含经卷三十四、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七、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九、卷七十七、瑜伽师地论卷七、卷五十八、佛性论卷一破外道品、成唯识论卷六)((参见:六十二见)1241、“断灭论”6565)p6560FROM:【佛光大辞典】

【常见】:梵语 nityadr!s!t!i 或 s/a^s/vatadr!s!t!i,巴利语 sassata-dit!t!hi。又作常邪见、常论。二见之一。为“断见”之对称。主张世界为常住不变,人类之自我不灭,人类死后自我亦不消灭,且能再生而再以现状相续,即说我为常住;执著此见解,即称常见。大慧书(大四七·九二三中):“常见者,不悟一切法空,执著世间诸有为法,以为究竟。”说此常见之外道,则称常见外道。常见之见解有多种差异:即认为过去、未来之我及世间为常之见解中,计前际(过去)之我及世间为常者,有一分常、一切常之别;计后际(未来)为常,而分有想、无想等之别。六十二见中,十八种为前际分别见,其余四十四种为后际分别见;其中以四种遍常论、四种一分常论(属前际分别见)、十六种有想论、八种无想论、八种非想非非想论(属后际分别见),及计极微为常住之极微常住论,总为计常论。诸经论中,多明示以空观对治常见。
 释尊既不偏于常(有)见,亦不偏于断(无)见。至于灵魂不灭说,即属常见之一例,虚无主义则为断见之一例,释尊主张远离有、无两边,而取中道。断常二见,俱非中道,总名边见,乃五恶见之第二。(杂阿含经卷三十四、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七、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九、瑜伽师地论卷六)((参见:断见)6560)p4526FROM:【佛光大辞典】

【二相】:<一>指净智相与不思议业相。净智相,为依法力薰习,而如实修行之结果。由此净智相而现一切胜妙之境界与功德之相,利益众生,称为不思议业相。(大乘起信论卷上)
 <二>谓同相与异相。同相者,譬如无漏无明,种种业幻,皆同为真如性相。异相者,真如平等之理,随染净之缘,而显现一切差别相。(大乘起信论卷上)
 <三>总相与别相。总相者,总体之相状。别相者,部分之相状。如无常为诸法之总相;而地有坚相、水有湿相,即为别相。(大智度论卷三十一)p205FROM:【佛光大辞典】

【二边】:指偏离中道的两种极端。亦即相对立的两种立场而与佛法之中道立场相违者。例如︰苦乐二边、有无二边、断常二边、增损二边等。兹略述如次︰

(1)苦乐二边︰指苦行与乐行二种立场。《四分律》卷三十二云(大正22·788a)︰‘比丘出家者,不得亲近二边,乐习爱欲,或自苦行,非贤圣法,劳疲形神不能有所办,比丘除此二边已,更有中道。’《杂阿含经》卷三十二云(大正2·228c)︰‘尔时,世尊告王顶聚落主︰今者众生依于二边,何等为二?一者乐着卑下田舍常人凡夫五欲,二者自苦方便不正非义饶益。’世亲《摄大乘论释》卷一(大正31·321c)︰‘为对治二边受用。立毗奈耶藏,谓遮有罪着欲乐边受用故,及开无罪不自苦边受用故。’

(2)有无二边︰指主张绝对有与绝对无之二种立场。《杂阿含经》卷十云(大正2·66c)︰‘尔时,阿难语阐陀言︰我亲从佛闻,教摩诃迦旃延言,世人颠倒依于二边,(中略)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般若灯论》卷九根据《宝积经》所说,云(大正30·94b)︰‘释曰︰云何教授?如佛告迦旃延,世间多有依止二边,谓若有若无,有深智者不著有无,(中略)是故佛教迦旃延中,若有若无,二边俱遮是正道理。’更引用《月灯三昧经》中的偈颂,而说有见、无见二边。《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云(大正30·487a)︰‘有及非有二俱远离法相所摄真实性事,是名无二,由无二故说名中道,远离二边亦名无上。’

(3)常见断见二边︰指主张恒常有、断灭无之二种立场。《杂阿含经》卷三十四(大正2·245b)︰‘若先来有我则是常见,于今断灭则是断见,如来离于二边处中说法。’别译《杂阿含经》卷十(大正2·444c)︰‘复次,阿难,若说有我,即堕常见,若说无我,即堕断见,如来说法,舍离二边,会于中道。’《成实论》卷十(大正32·317b)︰‘问曰︰此见云何断?答曰︰正修习空则无我见,我见无故则无二边,(中略)又见诸法从众缘生,则无二边,(中略)又行中道故则灭二边,所以者何,见诸法相续生则灭断见,见念念灭则灭常见。’

(4)增益损减二边︰将本来没有的误认为有,谓之增益;将本来有的误认为无,谓之损减。这二种立场都不合乎中道,故云二边。世亲《摄大乘论释》卷一(大正31·323c)︰‘善能远离增益损减二边过故,(中略)谓实无有遍计所执,定执为有名为增益;增益无故,损减实有圆成实性。远离如是二边过失,故名善巧。’《瑜伽师地论》卷十三(大正30·345b)︰‘复有远离二边处中观行,谓离增益边,离损减边。’

除上列之外,另有《般若灯论》卷九所说一异二边,《大乘掌珍论》卷下所说常、无常二边,《瑜伽师地论》卷十四与《随相论》等说断常二边,但依《中边分别论》卷下所说,有色等诸阴和我一异的二边、以色等为常住的外道边和以为无常的声闻边二边、主张有我的增益边和主张无我的损减边二边、主张心实有的增益法边和主张心不实有的损减法边二边、所治边和对治边二边、主张人法有的常边和主张无的断边二边、所取和能取二边,以及七种分别的二边。此外,《佛性论》卷四说六种执的二边,即执的可灭与灭、执的可畏与畏、执的可执与执、执的正与邪、执的有作与无作、执的不生与同生。[参考资料] 《五分律》卷十五;《辩中边论》卷下;《宝性论》卷四;《大乘宝要义论》卷七;《集诸法宝最上义论》卷上;《大乘缘生论》;《广释菩提心论》卷二;《菩萨地持经》卷一;《中论》卷四。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真谛】:<一>二谛之一,三谛之一。指真实不妄之义理。如谓世间法为俗谛,出世间法为真谛。((参见:二谛)244)FROM:【佛光大辞典】

【贤圣】:贤(梵 bhadra)与圣(梵 a^rya)之并称。贤,即善和之意,指见道以前调心离恶之人;谓凡夫离恶而未发无漏智,不证理亦未断惑,系见道以前之位。圣,即会于正理之意,指证见谛理,舍异生性之人;谓舍去凡夫之性,发无漏智而证理断惑,属见道以后之位。要之,以有漏智修善根者,称为贤者;以无漏智证见正理者,称为圣者。
 盖佛道修行者有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之别,而此三乘复有贤圣位之分。(一)兹就大小乘诸经论所说之声闻乘而论其贤圣之别:(1)据中阿含经卷三十所列,以十八学人(有学)与九无学合为二十七贤圣。1.十八学人,即:信行、法行、信解脱、见到、身证、家家、一种、向须陀洹、得须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中般涅槃、生般涅槃、行般涅槃、无行般涅槃、上流色究竟。2.九无学,即:思法、升进法、不动法、退法、不退法、护法、实住法、慧解脱、俱解脱。又成实论卷一分别贤圣品亦立二十七贤圣,惟其名称与解释与中阿含所说互有异同。
 (2)据俱舍论卷二十二以下之分别贤圣品载,于见道以前立七贤,见道以后立四圣及七圣。1.七贤,即:五停心、别相念住、总相念住、暖、顶、忍、世第一法。2.四圣,即: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3.七圣,即: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身证、慧解脱、俱解脱。若以见道、修道、无学道等三道与四圣、七圣相配列,则见道即是上记四圣中初果向位中之钝根(随信行),及利根(随法行);修道即前三果后三向位中之钝根(信解),及利根(见至);无学道乃第四果中之钝根(慧解脱),及利根(俱解脱)。至于在此身中得灭尽定之第三果之圣者,则称为“身证”。故总合上记之七贤、七圣,共为十四类。
 (3)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与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本等亦立二十七贤圣,即:信解、见至、身证、慧解脱、俱解脱、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极七返、家家、一间、中般、生般、无行般、有行般、上流般、退法、思法、护法、住法、堪达法、不动法。其中,亦以前十八项为有学,后九项为无学。又此一配列法系将随信行与随法行摄于见道以前之方便位,故若再加此二项,则总为二十九贤圣。
 (二)次将声闻、缘觉(辟支佛)、菩萨等三乘共摄于“十地”,而论其贤圣之别,此即大品般若经卷十七灯炷深奥品与大智度论卷七十五等所说之“三乘共十地”,即:干慧地、性地、八人地、见地、薄地、离欲地、已作地、辟支佛地、菩萨地、佛地等十地;其中,以初二地为贤,后八地为圣。另如大方等大集经卷八海慧菩萨品亦列举“出离九种性而入于佛种性”之说。所谓九种性,即:凡夫性、信行性、法行性、八忍性、须陀洹性、斯陀含性、阿那含性、阿罗汉性、辟支佛性,再加佛种性,则共为十性;其中,以初三性为贤,后七性为圣。要之,其旨趣大致与三乘共十地之说相同。
 (三)若仅就菩萨位次而言者,如成唯识论卷九所举,总立菩萨位为五位,即: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习位、究竟位。并以修习大乘顺解脱分之善根(即暖位等四善根位以前)之三十心为资粮位;以修大乘顺决择分之善根(即暖、顶、忍、世第一法等四位)为加行位;以见道初地之“入心”为通达位;以初地之“住心”以后,至第十地之“金刚无间道”为修习位;以佛果为究竟位。其中,即以初二位为贤,后三位为圣。另如华严经所说之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妙觉位等菩萨四十一位,即以前三十位为贤,十地及妙觉为圣。此外,仁王般若经卷上教化品,别于十住位之前另有十信位之说,故总为五十一位;而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则详举五十二位之名,即:十心、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其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三十心为贤,十地、等觉、妙觉等十二阶位为圣。
 准之上记所叙,贤圣之别,诸经论虽皆有其定说,然亦不宜一概判然定夺之,而仅应别其范围之宽、狭、通、局,如大乘义章卷十七本所说,贤之范围“通”而圣之范围“局”,以贤之范围“通”,故自修道之始至修道之终皆可谓之为贤者,如经中常言“贤者舍利弗”、“贤者须菩提”,非谓舍利弗、须菩提定然仅属贤位而不属圣位之人;以圣之范围“局”,故谓见道以前为凡夫位之贤者,而见道以上始可谓之为圣者。另如俱舍论贤圣品于广说七贤七圣之时,即通称为贤圣(梵 a^rya-pudgala)。(旧华严经卷八、卷十一、卷十五、卷二十三、大毗婆沙论卷五十四、杂阿毗昙心论卷五、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五十七至卷七十二、法华经玄义卷九下、四教义卷二至卷六、俱舍论光记卷二十二)((参见:菩萨阶位)5221)p6180 FROM:【佛光大辞典】

【心王】:(术语)心之主作用,对于心所之伴作用,而谓为心王。心王者,总了别所对之境,心所者,对之而起贪嗔等之情也。密教以之为金刚界之大日如来,心所即心数为其眷属。此心王心数之差别,吽字义以大日为心王,余尊为心数,十住心论等以五佛为心王,余尊为心数,守护国经等以九尊为心王,余尊为心数。但依主伴无尽因果不二之义,则无论何尊,总以中央配于法界体性智,故九会四重之圣者得各为心王也。涅槃经一曰:“头为殿堂,心王居中。”大日经三曰:“安住心王,等同虚空。”成实论十六曰:“处处经中说心为王。”俱舍论六曰:“此中心王极少,犹与五十八法为俱有因。”四念处一曰:“心者心王,异乎木石。”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心所】:梵语 caitta, caitasika,巴利语 cetasika。又作心数、心所有法、心所法、心数法。从属于心王。乃五位之一。与心相应而同时存在,为种种复杂之精神作用。以从属于心,故对心所而言,心谓“心王”。心王与心所之间,有所谓五义平等(所依平等、所缘平等、行相平等、时平等、事平等)之相应关系,故心所又称相应法、心相应法。离此心王,是否别有心所之体,对此,有部主张别体说,其他诸派另有多种异说。
 有关心所之数及其分类之方法,有种种说法。小乘俱舍论立受、想、思、触、欲、慧、念、作意、胜解、三摩地等十大地法(相应于一切心之心所);信、不放逸、轻安、舍、惭、愧、无贪、无嗔、不害、勤等十大善地法(相应于一切善心之心所);痴、放逸、懈怠、不信、惛沈、掉举等六大烦恼地法(指一切污染心而言,即与不善心、有覆无记心共通而相应之心所);无惭、无愧等二大不善地法(仅相应于一切不善心之心所);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憍等十小烦恼地法(与无明相应,而不能同时起两种以上之心所);恶作、睡眠、寻、伺、贪、嗔、慢、疑等不定地法(上五类以外之心所);总共六位,计立四十六心所。此外,如正法念处经卷三十三,就上述大善地法中,以无痴取代无嗔;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则列举七类心所,即大地法、大善地法、大烦恼地法、大不善地法、小烦恼地法、大有覆无记地法、大无覆无记地法等,而列举四十九心所。
 大乘成唯识论中,则将心所分为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等六位。对此而立四种一切义;即一切性(共通于善、恶、无记三性而起)、一切地(共通于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三地而起)、一切时(无始以来,恒常相续)、一切俱(一切心所同时而生)等四种。大体而言,遍行之心所具足四种一切义;别境之心所具足性、地二种一切义;善仅有地之一切义;不定仅有性之一切义;烦恼、随烦恼则不具足任何之一切义。
 遍行乃作意、触、受、想、思;别境乃欲、胜解、念、定、慧;分别称为五遍行与五别境,合之则相当于十大地法。善有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勤、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等十一;烦恼有贪、嗔、痴、慢、疑、恶见等六;随烦恼有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无惭、无愧、掉举、惛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等二十;不定仅有悔(恶作)、睡眠、寻、伺等四不定。以上所立五十一心所之中,随烦恼复分三种:最初之十者(忿至憍者)乃个别而起,故称小随烦恼(小随惑)。其次之二者(无惭、无愧),乃普遍于一切不善心而起,故称中随烦恼(中随惑)。最后之八者(掉举至不正知者),普遍于一切不善心与有覆无记心而起,故称大随烦恼(大随惑)。又瑜伽师地论卷一于上列二十随烦恼外,别说邪欲、邪胜解,总成五十三法;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则将根本烦恼中之恶见,开立为身见等五种,故共立五十五法。(品类足论卷一、俱舍论卷四、顺正理论卷十、界身足论卷上、成实论卷五、成唯识论卷五、卷七、成唯识论述记卷五末、大乘法相宗名目卷三下)((参见:心心所)1397、“心王”1398)p1403FROM:【佛光大辞典】

【心所】:(术语)心所有法之略。为心王之所有,而有贪嗔等别作用之心法也。小乘俱舍有四十四法。大乘唯识有五十一法。(参见:五位)

  ┌遍行(触、作意、受、想、思)────────────────五┐ 
  │别境(欲、胜解、念、定、慧)────────────────五│
心 │善心所(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  │
所─┤    行舍、不害)───────────────────十一├五
法 │随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六│十
  │   (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无惭、无愧、 │一
  │    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廿│
  └不定(睡眠、恶作、寻、伺)─────────────────四┘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如是法界自性无垢。无上中下差别之相。

何以故。是无为法性平等故。如众河水流入海中。尽同一味无别相故。

此无垢性。是无等等。远离于我及离我所。

此无垢性非实非虚。

此无垢性是第一义。无尽灭相体本不生。

此无垢性常住不变最胜涅槃。我乐净故。

此无垢性远离一切平不平等。体无异故。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当一心修习如是心地观法。

[末学解说]

如是法界,自性(自体的本性,亦即诸法各自具有真实不变、清净本然之个性)无垢(烦恼(梵 kles/a)之异称,指污秽心之垢物;无垢,指离烦恼之清净。又作无漏。烦恼有多种,如贪、嗔、痴之三垢,恼、害、恨、谄、诳、憍之六垢等,为妨碍实现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无上中下差别之相。

为什么呢?因为是无为(无造作之意。为“有为”之对称。即非由因缘所造作,离生灭变化而绝对常住之法)法,其性平等的缘故。如同众河水流入海中。尽同一味,没有差别相。

此无垢(烦恼(梵 kles/a)之异称,指污秽心之垢物;无垢,指离烦恼之清净。又作无漏。烦恼有多种,如贪、嗔、痴之三垢,恼、害、恨、谄、诳、憍之六垢等,为妨碍实现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性,是无等等(为佛之尊称,或表示佛乘之语。佛之烦恼净尽,且神力广大,非其余之菩萨所能等同,称为无等;佛与佛之果位平等,故称无等等。又佛道超绝,无有能与等同者,故称无等;唯佛与佛道等同,故称无等等)。远离于我及离我所(指为我所有之观念。全称我所有。 即我之所有、我之所属之意。即以自身为我,谓自身以外之物皆为我所有。于佛教中,我与我所,被认为系一切世俗分别之基本分别,故为破除之对象)。

此无垢(烦恼(梵 kles/a)之异称,指污秽心之垢物;无垢,指离烦恼之清净。又作无漏。烦恼有多种,如贪、嗔、痴之三垢,恼、害、恨、谄、诳、憍之六垢等,为妨碍实现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性,非实非虚。

此无垢(烦恼(梵 kles/a)之异称,指污秽心之垢物;无垢,指离烦恼之清净。又作无漏。烦恼有多种,如贪、嗔、痴之三垢,恼、害、恨、谄、诳、憍之六垢等,为妨碍实现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性,是第一义(指至高无上的义理,亦即非空非有、真空妙有的中道至理)。无尽(谓无穷无际。无为法离生灭之相,谓之无尽;有为法之缘起,一多相即,亦谓之无尽)灭相(四有为相之一。又作灭尽、无常。谓有为诸法于刹那之间坏灭而入于过去之相。又为真如三相之一,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真如寂灭,无分段、变易二种之生死,称为灭相),体本不生。

此无垢(烦恼(梵 kles/a)之异称,指污秽心之垢物;无垢,指离烦恼之清净。又作无漏。烦恼有多种,如贪、嗔、痴之三垢,恼、害、恨、谄、诳、憍之六垢等,为妨碍实现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性,常住(没有生灭变迁的意思。楞伽经说常住之法有七种,即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识、大圆镜智)不变最胜涅槃(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我乐净故。

此无垢(烦恼(梵 kles/a)之异称,指污秽心之垢物;无垢,指离烦恼之清净。又作无漏。烦恼有多种,如贪、嗔、痴之三垢,恼、害、恨、谄、诳、憍之六垢等,为妨碍实现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性,远离一切平不平等。因体性无异的缘故。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当一心修习如是心地(心为万法之本,能生一切诸法,故曰心地。又,修行者依心而近行,故曰心地。又,三业中,心业最胜,故曰心地)观法。

注解:
【自性】:1、自体的本性,亦即诸法各自具有真实不变、清净本然之个性。2、指自己之本性,亦即人人本来具有之佛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垢】:<一>梵语 vigata-mala。垢(梵 mala),为烦恼(梵 kles/a)之异称,指污秽心之垢物;无垢,指离烦恼之清净。又作无漏。烦恼有多种,如贪、嗔、痴之三垢,恼、害、恨、谄、诳、憍之六垢等,为妨碍实现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六十华严经卷五十七、八十华严经卷七十六、有部律破僧事卷六)((参见:清净)4667)
 <二>梵语 nirmala。即无垢者。为“如来”之同义语。
 <三>释尊时代之印度婆罗门僧。兄弟五人,排行第二,曾与兄弟四人等入山学道,获得五神通。其最小之弟名为弗那,以耕种为业,见佛陀乞食,即施以白净饭满钵;一日,弗那至田中,见所生苗稼均变成数尺高之金禾,收割已尽,还生如初,国王闻之,亦前往割禾,然亦不得尽。此后闻言而往取者,均不能割尽。无垢等四人得知,遂欲以欢喜团供养佛陀,愿求生天。于是各持欢喜团,往诣佛所,大兄取一团置于钵中,佛告以“诸行无常”;无垢复以团置于钵中,佛谓“是生灭法”;第三亦如法置于钵中,佛告以“生灭灭已”;第四亦置团于钵,佛谓“寂灭为乐”;兄弟四人遂各参此偈,得阿那含,后皆趋佛所,出家为僧,得阿罗汉道。(杂宝藏经卷四)FROM:【佛光大辞典】

【无为】:梵语 asam!skr!ta。无造作之意。为“有为”之对称。即非由因缘所造作,离生灭变化而绝对常住之法。又作无为法(梵 asam!skr!ta-dharma)。原系涅槃之异名,后世更于涅槃以外立种种无为,于是产生三无为、六无为、九无为等诸说。于小乘各部派中,说一切有部立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虚空无为,合为三无为。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于三无为之外,立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四无色处,及缘起支性(十二缘起之理)、圣道支性(八圣道之理)等,总为九无为。化地部则以不动、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无记法真如取代四无色处,亦作九无为之说。大乘唯识家于三无为外,别立不动、想受灭、真如,合为六无为;或开立真如为善法、不善法、无记法,而为八无为。然无论开立为六无为或八无为,非谓无为有多种别体,而系断除我、法二执所显之一种法性;复以此一法性从所显之诸缘而称种种之名。准此而言,真如、法性、法界、实相等亦皆为无为法。又以涅槃而言,上记三无为中之择灭无为、六无为中之真如无为即涅槃;而涅槃乃一切无为法中之最殊胜者。
 又关于无为法之体,说一切有部主张其为有体,经量部及大乘唯识家以其为无体,不承认其实相。其中,唯识家依“识变”与“法性”假立六种无为,即:(一)指远离烦恼所知障之真如,以其无有障碍,恰如虚空,称为虚空无为。(二)指远离一切有漏之系缚而显之真理,称为择灭无为。(三)指本来自性清净之真如,以其非由无漏智之简择力而来,称为非择灭无为。(四)指显现于第四静虑(第四禅)之真如,以第四静虑已灭苦、乐二受,寂静不动,称为不动无为。(五)指显现于灭尽定之真如,以灭尽定已灭六识心想与苦、乐二受,称为想受灭无为。(六)指真实如常,无有丝毫虚妄变异之法性真如,称为真如无为。(品类足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一、卷三十九、俱舍论卷一、卷六)((参见:有为)2445)p5112FROM:【佛光大辞典】

【无等等】:<一>梵语 asamasama。音译阿娑摩娑摩、阿娑磨娑摩。为佛之尊称,或表示佛乘之语。佛之烦恼净尽,且神力广大,非其余之菩萨所能等同,称为无等;佛与佛之果位平等,故称无等等。又佛道超绝,无有能与等同者,故称无等;唯佛与佛道等同,故称无等等。维摩经义疏卷一(大三八·九二二中):“诸佛无等,唯佛与佛等,是故号佛为无等等也。又实相无等,唯佛与实相等,名无等等。”此外,又形容最尊、最贵而无有与之相等者,如般若心经于诸部般若经典中乃最为扼要之精髓,故古来又称为无等等咒、无等等明咒。(法华经普门品、法华文句卷十、注维摩诘经卷一)
 <二>为阿弥陀佛三十七号之一。赞阿弥陀佛偈(大四七·四二一中):“稽首无等等,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此乃取佛位之通名为阿弥陀佛之别号。p5116FROM:【佛光大辞典】

【我所】:梵语 mama-ka^ra。指为我所有之观念。全称我所有。 即我之所有、我之所属之意。即以自身为我,谓自身以外之物皆为我所有。于佛教中,我与我所,被认为系一切世俗分别之基本分别,故为破除之对象。又我所分为相应我所、随转我所、不离我所,若执之,则称为我所见(执我所有之偏见)。凡我所见所执著之五取蕴法,皆源于此“我所”观念,故集异门足论卷十二谓(大二六·四一九下):“于五取蕴等,随观见我或我所,从此起忍欲慧观见。”(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注维摩诘经卷五、百法问答钞卷一)((参见:我所见)2940)p2940FROM:【佛光大辞典】

【第一义】:指至高无上的义理,亦即非空非有、真空妙有的中道至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尽】:梵语 aks!aya。谓无穷无际。无为法离生灭之相,谓之无尽;有为法之缘起,一多相即,亦谓之无尽。又无为法之无尽系权教所说,有为法之无尽则实教所说。于华严宗则以无尽为圆融无碍之意,主张一切存在之自身皆可为主体或客体,而不论主体或客体皆融通无碍而了无矛盾,此即所谓主伴无尽;由此形成一切法“相即相入重重无尽”之法界缘起(或无尽缘起)思想。即如华严经探玄记卷一、华严五教章卷一所载,于华严一乘圆教,一切法主伴具足,缘起无碍而重重无际,谓之无尽佛法。
 又以无尽之宝藏称为无尽藏,乃比喻含藏无限之功德,如新华严经卷十八明法品说菩萨能得“善见诸佛”等十无尽藏,同经卷二十一“十无尽藏品”亦说得“信藏”等十无尽藏,卷二十五回向品说得“见佛”等十无尽藏,皆依无尽法界之义而说。
 此外寺院蓄积金钱贷与他人,依复利法所生之利息作为供养三宝之用,称为无尽财;于我国称为长生钱或库质钱。日本所行之无尽讲(又称无尽)即渊源于此。又一人闻法后,以所闻之法开导多数人,复由多数人开导更多人,此犹如一灯一灯递移,点燃无数之灯,于维摩经卷上菩萨品称此为无尽灯。(新华严经卷三十四、卷三十九、卷四十、大智度论卷八十、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下三、华严五教章卷四、宋高僧传卷十五、卷二十、禅林象器笺钱财门、佛教经济思想研究)((参见:无尽藏)5134)p5133 FROM:【佛光大辞典】

【灭相】:四有为相之一。又作灭尽、无常。谓有为诸法于刹那之间坏灭而入于过去之相。又为真如三相之一,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真如寂灭,无分段、变易二种之生死,称为灭相。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大九·一九中):“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此外,有情之死,亦称为灭。据成实论卷七不相应行品之说,于有情之一期相续上,认其生、住、异、灭之别,其死曰灭。(增一阿含经卷十二、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八、入阿毗达磨论卷下)p5507 FROM:【佛光大辞典】

【常住】:1、没有生灭变迁的意思。楞伽经说常住之法有七种,即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识、大圆镜智。2、指寺院,因寺院是僧人常住的道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涅槃】: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心地】:(术语)心为万法之本,能生一切诸法,故曰心地。又,修行者依心而近行,故曰心地。又,三业中,心业最胜,故曰心地。心地观经八曰:“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以此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楞严经二曰:“本元心地。”止观五上曰:“心定如地不可动。”大日经疏三曰:“如世人举趾动足皆依于地,菩萨亦如是依心进行,故名此心为地。”天台戒疏上曰:“三业之中,意业为主,身口居次,据胜为论,故为心地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93

[精进勋章]

6#
 楼主| 发表于 2023-8-20 14:02: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8-21 18:52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  2 小时 )

-- [经文] --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三世觉母妙吉祥请问如来心地法

我今于此大会众开演成佛观行门

此法难遇过优昙一切世间应渴仰

十方诸佛证大觉无不从此法修成

我是无上调御师转正法轮周世界

化度无量诸众生当知由悟心地观

一切有情闻此法欣趣菩提得授记

一切有缘得记人修此观门当作佛

诸佛自受大法乐住心地观妙宝宫

受职菩萨悟无生观心地门遍法界

后身菩萨坐觉树入此观行证菩提

[末学解说]

这时,世尊想要再次宣说此义理,而说偈(即一种略似于诗的有韵文辞,通常以四句为一偈)言。

三世觉母(为文殊菩萨之异称。文殊主如来之智慧,智慧又为三世诸佛觉悟之源,故称三世觉母)妙吉祥(文殊师利。新称曼殊室利。译言妙吉祥),请问如来心地(心为万法之本,能生一切诸法,故曰心地。又,修行者依心而近行,故曰心地。又,三业中,心业最胜,故曰心地)之法

我现今于此大会,为众生开示演说成佛观行(观心之行法。即观心修行,鉴照自心以明了本性。或指观法之行相)法门

此法难以值遇超过见到优昙(又作乌昙。花名。具曰优昙婆罗,乌昙跋罗,邬昙钵罗,优昙钵等。译曰灵瑞,瑞应),一切世间皆应渴仰(热切仰望之意。即指殷切之思慕与敬仰,如渴者之欲饮水。经典中常用以形容对佛、法之仰慕

十方诸佛证大觉(指释尊之觉悟。又作正觉、大悟。释尊觉悟宇宙之实相后,不仅将自己从迷惑中解放出来,更欲使他人得到解脱,而今觉行圆满,故其觉悟称为大觉),无不从此法修成

我是无上调御师(佛十号之一。意指可化导一切丈夫之调御师),转正法轮(指真理的教法,亦即如来所说的教法)周遍世界

化度无量诸众生,当知皆由悟心地(心为万法之本,能生一切诸法,故曰心地。又,修行者依心而近行,故曰心地。又,三业中,心业最胜,故曰心地)观行法门

一切有情(旧译为众生。即生存者之意。关于“有情”与“众生”二语间之关系,诸说不一,或谓“有情”系指人类、诸天、饿鬼、畜生、阿修罗等有情识之生物。依此,则草木金石、山河大地等为非情、无情。而“众生”则包括有情及非情二者。然另一说则认为“有情”即是“众生”之异名,二者乃体一而名异,皆包括有情之生物及非情之草木等。此外,有情之异称有“有识”(如有识凡夫)、“有灵”(如有灵之类)等多种)闻此法,欣趣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得以授记(佛对发心之众生授与当来必当作佛之记别也

一切有缘得以授记之人,修此心地观行法门当作成佛

诸佛自受大法乐(对于欲乐而有法乐。以法味乐神。名之为法乐。又行善积德以自娱,亦曰法乐),安住心地(心为万法之本,能生一切诸法,故曰心地。又,修行者依心而近行,故曰心地。又,三业中,心业最胜,故曰心地)观妙宝宫

受职((修法)受职灌顶也。灌者大悲护念义,顶者佛果最上义,谓诸佛以大悲水灌顶,能使功德圆满之意。佛教诸宗中,以密教特重灌顶,其作法系由上师以五瓶水(象征如来五智)灌弟子顶,显示继承佛位之意义)菩萨悟无生(涅槃之真理,无生灭,故云无生。因而观无生之理以破生灭之烦恼也),观心地(心为万法之本,能生一切诸法,故曰心地。又,修行者依心而近行,故曰心地。又,三业中,心业最胜,故曰心地)门周遍法界

后身(谓来世之身)菩萨坐觉树(指功德善根。因功德善根可开发正觉,故以觉树譬喻之),入此观行(观心之行法。即观心修行,鉴照自心以明了本性。或指观法之行相)得证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

注解:
【偈】:偈他的简称,华译为“颂”,即一种略似于诗的有韵文辞,通常以四句为一偈。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世觉母】:为文殊菩萨之异称。文殊主如来之智慧,智慧又为三世诸佛觉悟之源,故称三世觉母。((参见:文殊菩萨)1426)p541FROM:【佛光大辞典】

【妙吉祥】:(菩萨)文殊师利。新称曼殊室利。译言妙吉祥。大日经疏一曰:“妙吉祥菩萨者,妙者谓佛无上慧,犹如醍醐纯净第一。室利翻为吉祥,即是具众德义,或云妙德,亦云妙音也。”心地观经八曰:“三世觉母妙吉祥。”(参见:文殊)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心地】:(术语)心为万法之本,能生一切诸法,故曰心地。又,修行者依心而近行,故曰心地。又,三业中,心业最胜,故曰心地。心地观经八曰:“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以此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楞严经二曰:“本元心地。”止观五上曰:“心定如地不可动。”大日经疏三曰:“如世人举趾动足皆依于地,菩萨亦如是依心进行,故名此心为地。”天台戒疏上曰:“三业之中,意业为主,身口居次,据胜为论,故为心地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开演】:谓于如来所说正法,时常开示演说,令人信解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观行】:观心之行法。即观心修行,鉴照自心以明了本性。或指观法之行相。梵网经卷下(大二四·一○○八下):“若不解大乘经律,若轻、若重,是非之相,不解第一义谛:习种性、长养性、不可坏性、道种性、正性,其中多少观行,出入十禅支,一切行法,一一不得此法中意。”此外,天台圆教之行位“六即位”中之第三位即是“观行即”。p6957FROM:【佛光大辞典】

【优昙】:(植物)Udumbara,又作乌昙。花名。具曰优昙婆罗,乌昙跋罗,邬昙钵罗,优昙钵等。译曰灵瑞,瑞应。法华文句四上曰:“优昙花者,此言灵瑞。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慧琳音义八曰:“优昙花,讹略也。正音乌昙跋罗,此云祥瑞,灵异天花也。”同二十六曰:“此云起空,亦云瑞应。”玄应音义二十一曰:“乌昙跋罗花,旧言优昙波罗花,或作优昙婆罗花。此叶似梨,果大如拳,其味甘。无花而结实,亦有花而难植。故经中以喻希有者也。”慧苑音义下曰:“乌昙花,此云希有也,此花多时乃一开也。”法华玄赞三曰:“邬昙钵罗,此云瑞应。”法华义疏三末曰:“河西道朗云:此云灵瑞花,又云空起花,天竺有树而无其花。若轮王出世,此花则现。”翻梵语九曰:“郁昙钵林,亦云优昙婆罗,亦云优昙钵。译曰:优者起也,昙婆罗者空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譬如优昙华一切皆爱乐,天人所希有,时时乃一出。”同品曰:“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同化城喻品曰:“昔所未曾睹,无量智慧者,如优昙钵罗。”同妙庄严王品曰:“佛难得值,如优昙钵罗华。”(参见:优昙华)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渴仰】:热切仰望之意。即指殷切之思慕与敬仰,如渴者之欲饮水。经典中常用以形容对佛、法之仰慕。中阿含卷九郁伽长者经(大一·四七九下):“尔时,世尊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大九·四三上):“诸比丘!如来难可得见,斯众生等闻如是语,必当生于难遭遇之想,心怀恋慕,渴仰于佛,便种善根。”又如安乐集卷上(大四七·四下):“听者端视如渴饮,一心入于语议中,闻法踊跃心悲喜,如是之人应为说。”亦表示闻法之意,即指信前求道之心切。此外,由渴仰之念而颔首闻法,称为渴仰首,为“解脱耳”之对称。(中阿含卷四十八牛角娑罗林经、大般涅槃经卷一、高僧法显传)p5064FROM:【佛光大辞典】

【大觉】:指释尊之觉悟。又作正觉、大悟。释尊觉悟宇宙之实相后,不仅将自己从迷惑中解放出来,更欲使他人得到解脱,而今觉行圆满,故其觉悟称为大觉。(心地观经卷一、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p912FROM:【佛光大辞典】

【调御师】:佛的别名。(参见:调御丈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调御丈夫】:梵语 purus!adamyasa^rathi,巴利语 purisadamma-sa^rathi。音译富楼沙昙藐娑罗提。佛十号之一。意指可化导一切丈夫之调御师。大智度论卷二(大二五·七二中):“富楼沙,秦言丈夫;昙藐,言可化;婆(疑作娑)罗提,言调御师,是名可化丈夫调御师。佛以大慈、大悲、大智故,有时软美语,有时苦切语,有时杂语,以此调御令不失道。(中略)佛成人以三种道,常随道不失,如火自相不舍乃至灭。佛令人得善法,亦如是至死不舍。以是故,佛名可化丈夫调御师。问曰:‘女人,佛亦化令得道,何以独言丈夫?’答曰:‘男尊女卑故,女从男故,男为事业主故。’(中略)若说丈夫,一切都摄。譬如王来,不应独来,必有侍从。如是说丈夫,二根、无根及女尽摄,以是故,说丈夫。”((参见:十号)480)p6166 FROM:【佛光大辞典】

【正法轮】:指真理的教法,亦即如来所说的教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有情】:梵语 sattva,巴利语 satta。音译作萨多婆、萨埵缚、萨埵。旧译为众生。即生存者之意。关于“有情”与“众生”二语间之关系,诸说不一,或谓“有情”系指人类、诸天、饿鬼、畜生、阿修罗等有情识之生物。依此,则草木金石、山河大地等为非情、无情。而“众生”则包括有情及非情二者。然另一说则认为“有情”即是“众生”之异名,二者乃体一而名异,皆包括有情之生物及非情之草木等。此外,有情之异称有“有识”(如有识凡夫)、“有灵”(如有灵之类)等多种。(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俱舍论宝疏卷一、玄应音义卷二十三)((参见:众生)4748)p2441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授记】:(术语)梵云和伽罗Vya%karan!a,十二部经之一。佛对发心之众生授与当来必当作佛之记别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乐】:(术语)对于欲乐而有法乐。以法味乐神。名之为法乐。又行善积德以自娱,亦曰法乐。维摩经菩萨品曰:“有法乐可以自娱,不应复乐五欲乐也。天女即问,何谓法乐?答曰:乐常信佛,乐欲听法,乐供养众。(中略)乐修无量道品之法,是为菩萨法乐。”唯识论十曰:“自受用身,尽未来际恒自受用广大法乐。”智度论九曰:“安之以无患,度之以法乐。”俗以向神诵经唱陀罗尼等,谓之法乐。为使神得法乐之意。与言奉法施者,其事同,其义稍异。【又】俗于法事之后有舞乐,谓之法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受职】:(修法)受职灌顶也。(参见:灌顶)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灌顶】:灌者大悲护念义,顶者佛果最上义,谓诸佛以大悲水灌顶,能使功德圆满之意。佛教诸宗中,以密教特重灌顶,其作法系由上师以五瓶水(象征如来五智)灌弟子顶,显示继承佛位之意义。灌顶法有多种,主要为结缘灌顶、学法灌顶、传法灌顶三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生】:(术语)涅槃之真理,无生灭,故云无生。因而观无生之理以破生灭之烦恼也。圆觉经曰:“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转轮生死。”最胜王经一曰:“无生是实,生是虚妄,愚痴之人,漂溺生死,如来体实,无有虚妄,名为涅槃。”仁王经中曰:“一切法性真实空,不来不去,无生无灭,同真际,等法性。”梵网经上曰:“伏空假,会法性,登无生山。”止观大意曰:“众教诸门,大各有四,乃至八万四千不同,莫不并以无生为首。今且从初于无生门遍破诸惑。”肇论新疏游刃中曰:“清凉云:若闻无生者,便知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无灭。但于严土利他不生喜乐,而趣于寂故,成声闻乘也。若闻无生,便知从缘,故无生等,成缘觉乘。若闻无生,便知诸法本自不生。今则无灭,即生灭而无生灭,无生灭不碍于生灭。以此灭恶生善,利自利他,成菩萨乘。”垂裕记二曰:“无生寂灭,一体异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后身】:(杂语)谓来世之身。郑谷诗曰:“后身惟愿似师身。”宣和书谱曰:“李阳冰篆迹殊绝,自谓苍颉后身。”即今俗转胎之说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觉树】:<一>又作佛树、道树。特指佛陀成道处之菩提树。因佛陀于摩揭陀国佛陀伽耶之毕波罗(梵 pippala)树下证悟菩提,故称其树为菩提树(梵 bodhi-druma)。((参见:菩提树)5208)
 <二>指功德善根。因功德善根可开发正觉,故以觉树譬喻之。p6800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此法能雨七圣财满众生愿摩尼宝

此法名为佛本母出生三世三佛身

此法名为金刚甲能敌四众诸魔军

此法能作大舟航令渡中流至宝所

此法最胜大法鼓此法高显大法幢

此法金刚大法螺此法照世大法炬

此法犹如大圣主赏功罚过顺人心

此法犹如沃润田生成长养依时候

[末学解说]

此法能降下如雨一般的七圣财(又作七财、七德财、七法财。谓成就佛道之七种圣法。即信、戒、惭、愧、闻、施、慧等七者。以其所持之法能资助成佛,故称为财。(一)信财,信受正法。(二)戒财,持戒律。(三)惭财,自惭而不造诸恶。(四)愧财,于不善法心生羞愧。(五)闻财,能闻正教。(六)施财,舍离一切无染著。(七)定慧财,摄心不散,照了诸法),满足众生愿如摩尼(意译作珠、宝珠。为珠玉之总称。一般传说摩尼有消除灾难、疾病,及澄清浊水、改变水色之德。又梵语 Cinta^-maN!i,音译为真陀摩尼、振多摩尼、震多摩尼,意译如意宝、如意珠,又作如意摩尼、摩尼宝珠、末尼宝、无价宝珠;凡意有所求,此珠皆能出之,故称如意宝珠)宝

此法名为佛之本母,能出生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凡已生已灭之法叫做“过去世”,已生未灭之法叫做“现在世”,未生未起之法叫做“未来世”)三佛身(身即聚集之义,聚集诸法而成身,故理法之聚集称为法身,智法之聚集称为报身,功德法之聚集称为应身

此法名为金刚(即金中最刚之义。经论中常以金刚比喻武器及宝石,较常用于比喻武器。以金刚比喻武器,乃因其坚固、锐利,而能摧毁一切,且非万物所能破坏。以金刚比喻宝石,及取其最胜之义)甲,能敌四众(指人、天、龙、鬼之四众)诸魔军(恶魔之军兵。佛成道时,第六天魔王率诸眷属来妨成道,佛以神力悉降伏之。又一切恶事妨佛道者为魔军

此法能作大舟航,令众生能渡过中流(比喻结使烦恼。烦恼流于生死(此岸)与涅槃(彼岸)之间,故称中流)到达宝所(为“化城”之对称。谓珍宝之所在;比喻究竟之涅槃。化城,比喻小乘之涅槃,在近而非实;宝所,即比喻大乘之涅槃,指真正证悟安住之场所

此法为最胜大法鼓(譬喻佛说之法如鼓,可诫众进善;犹如扣鼓可诫兵前进),此法为高显大法幢(比喻佛法如幢。幢者幢幡,与旌旗同义。猛将建幢旗以表战胜之相;故以法幢譬喻佛菩萨之说法能降伏众生烦恼之魔军

此法为金刚大法螺(因吹螺之声远闻,且螺声勇猛。喻佛说法仪节隆盛,广被大众,且能降魔,故称法螺),此法为照世大法炬((譬喻)法能照物,故譬之以火炬

此法犹如大圣主(又作圣主师子。佛之尊号。佛为诸圣中之上首,故称圣主。师子,即狮子,谓佛自在无畏,犹如狮子,赏功罚过顺人心

此法犹如肥沃丰润之田,生成长养依时候

注解:
【七圣财】:又作七财、七德财、七法财。谓成就佛道之七种圣法。即信、戒、惭、愧、闻、施、慧等七者。以其所持之法能资助成佛,故称为财。(一)信财,信受正法。(二)戒财,持戒律。(三)惭财,自惭而不造诸恶。(四)愧财,于不善法心生羞愧。(五)闻财,能闻正教。(六)施财,舍离一切无染著。(七)定慧财,摄心不散,照了诸法。(长阿含卷九之十上经、大宝积经卷四十二、般泥洹经卷上、维摩经卷中佛道品)p112FROM:【佛光大辞典】

【摩尼】:梵语 maN!i,巴利语同。又作末尼。意译作珠、宝珠。为珠玉之总称。一般传说摩尼有消除灾难、疾病,及澄清浊水、改变水色之德。又梵语 Cinta^-maN!i,音译为真陀摩尼、振多摩尼、震多摩尼,意译如意宝、如意珠,又作如意摩尼、摩尼宝珠、末尼宝、无价宝珠;凡意有所求,此珠皆能出之,故称如意宝珠。
 有言摩尼系由摩竭鱼脑中所取出;或言为帝释天所持物碎落而来;亦有言由佛舍利所变者。千手观音之四十手中,右手即持日精摩尼,左手则持月精摩尼。日精摩尼,又作日摩尼,为可自然发出光热照明之摩尼;月精摩尼,又作月光摩尼、明月摩尼、明月真珠、月爱珠,可除人热恼,而予清凉。
 经论中载有诸种摩尼,大毗婆沙论卷一○二载,末尼宝有光明末尼、清水末尼、方等末尼、无价末尼、如意珠等五种。旧华严经卷四十七载有青琉璃摩尼、夜光摩尼、日藏摩尼、月幢摩尼、妙藏摩尼、大灯摩尼等。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七举出帝释毗楞伽摩尼、诸天登祚所著摩尼、梵天光幢摩尼、梵天艳光摩尼等。(遗日摩尼经、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二、大品般若经卷十、旧华严经卷五十九、起世经卷二转轮圣王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九、慧琳音义卷二十七)p6067FROM:【佛光大辞典】

【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凡已生已灭之法叫做“过去世”,已生未灭之法叫做“现在世”,未生未起之法叫做“未来世”。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佛身】:(参见:三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身】:梵语 trayah! ka^ya^h!。又作三身佛、三佛身、三佛。身即聚集之义,聚集诸法而成身,故理法之聚集称为法身(梵 dharma-ka^ya),智法之聚集称为报身(梵 sam!bhoga-ka^ya),功德法之聚集称为应身(梵 nirma^N!a-ka^ya)。又作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法佛报佛应佛、法身报身化身、法身佛报佛化佛、法佛报佛应化佛、真身报身应身、自性身满资用身化身、自性身应身化身、法身应身化身、法性身受用身变化身、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自性身食身化身、法身佛受用身佛化身佛、正法佛修成佛应化佛、佛所见身菩萨所见身二乘凡夫所见身。
 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三载,化身佛有化身、父母生身、随世间身、生身、假名身等五名称;应身佛有应身、受用身、报身、智慧佛、功德佛、法性生身等六称;法身佛有法身、自性身、真实身、如如佛、法佛等五称。另金光明最胜王经玄枢卷四谓,前述之化身五名外,加上释迦身、二乘凡夫所见身、应身、变化身,共为九名;应身六名加上舍那身、菩萨所见身,共为八名;法身五名加上佛所见身、毗卢遮那,共为七名。各经论所举三身之名称与解释不一。
 (一)十地经论等诸经所说之三身,即:(1)法身,为证显实相真如之理体,无二无别,常住湛然,称为法身。(2)报身,酬报因行功德而显现相好庄严之身。(3)应身,顺应所化众生之机性而显现之身。
 (二)金光明经所说之三身,即:法身(梵 dharma-ka^ya)、应身(梵 sam!bhoga-ka^ya)、化身(梵 nirma^N!a-ka^ya)。依合部金光明经卷一之三身分别品载,如来昔在因地修行中,为一切众生修种种法至修行满,因修行力故,得自在而能随应众生现种种身,称为化身。又诸佛如来为令诸菩萨得通达,并体得生死涅槃一味,以为无边佛法而作本,故示现此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项背圆光之身,称为应身。为灭除一切诸烦恼等障而具足一切之诸善法故,唯有如如如如智,称为法身。前二种身为“假名有”,第三身为“真有”,乃为前二身而作本故。又依金光明经言,法报之两佛是其真身,为化众生而示现佛身,相好具足、威光殊胜,称为应身。佛随众生现种种形,或人、或天、或龙、或鬼,如同世之色像,称为化身。此三身以真身为本,依真起应,依应起化,如依烦恼起业行,依业受报。慧远之观无量寿经义疏卷末(大三七·一八三下):“佛具三身,一者真身,谓法与报。二者应身,八相现成。三者化身,随机现起。”即依此金光明经之意而言。
 (三)解深密经卷五所说之三身,即法身、解脱身、化身。其中化身指八相示现之身;解脱身指五分法身;法身指于诸地波罗蜜多,善修出离转依成满之妙果。盖五分法身,声闻独觉亦可得之,故单就此身而言,二乘与如来无异。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三(大三一·二四九中):“二乘道究竟果,名解脱知见。二乘解脱知见中无三身,菩萨解脱知见中有三身差别。何以故?二乘不能灭智障,无一切智故,不得圆满清净法身,无大慈悲,不行利益他事故,无应化两身。”故知二乘之解脱身,无法身及应、化等身。
 (四)据宗镜录卷八十九载,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称为三佛身,此即法、报、化三身:(1)自性身,诸佛如来具无边际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又称法身。(2)受用身,又分二种:(a)自受用身,诸如来修习无量福慧,起无边真实功德,恒自受用广大法乐。(b)他受用身,诸如来由平等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地菩萨众显现大神通,转正法轮。(3)变化身,诸如来以不思议神力,变现无量,随类化身,居净秽土,为未登地诸菩萨众及二乘等,称其机宜,现通说法。同书并举出转三心可得三身之说,即:转根本心(第八识)可得法身,转依本心(第七识)可得报身,转起事心(第六识)可得化身。
 (五)禅宗六祖慧能以自性来解释三身:(1)清净法身佛,谓吾人之身即是如来法身,故吾人之自性本即清净,并能生出一切诸法。(2)圆满报身佛,谓自性所生之般若之光若能涤除一切情感欲望,则如一轮明日高悬于万里晴空之中,光芒万丈,圆满无缺。(3)自性化身佛,谓吾人若能坚信自性之力胜于一切化身佛,则此心向恶,便入地狱,若起毒害之心,便变为龙蛇;若此心向善,便生智慧,若起慈悲之心便变为菩萨。(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二、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八、佛地经论卷七、观经玄义分传通记卷六)((参见:佛身)2629)p555FROM:【佛光大辞典】

【金刚】:<一>梵语 vajra,巴利语 vajira。音译作伐阇罗、跋阇罗、跋折罗、嚩日啰、伐折罗、跋日罗。即金中最刚之义。经论中常以金刚比喻武器及宝石,较常用于比喻武器。以金刚比喻武器,乃因其坚固、锐利,而能摧毁一切,且非万物所能破坏。以金刚比喻宝石,及取其最胜之义。
 (一)以金刚比喻武器,如帝释天及密迹力士所持之武器,称为金刚杵;其不为任何物所破坏,而能摧破一切,犹如金刚。故经论中常出现金刚坚固、金刚不坏、金刚身、金刚顶、金刚界、金刚心、金刚坚固之信心等辞汇。又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卷上载,真谛以六种金刚之色,比喻般若(智慧)之体用,即:(1)青色能消除灾厄,以喻般若能消除业障。(2)黄色随人之所须,以喻无漏之功德。(3)赤色对日而生出火光,以喻智慧对本觉而生出无生之智火。(4)白色能澄清浊水,以喻般若能清除疑浊。(5)空色令人行坐于空中,以喻般若之慧能破除法执,而令人住于真空之理。(6)碧色能消除诸毒,以喻智慧能净除三毒。此皆以金刚之坚固、非万物所能破,来比喻般若之体;以金刚之锐利、能破万物,来比喻般若之用。
 于密教,金刚一词亦常用于武器方面,如独钴(即独股形状之金刚杵或金刚铃)、三钴、五钴等,多作为诸尊之三摩耶形,乃诸尊之本誓或内证之德的表征,具有摧破众生之烦恼、去除惑业之障难、惊觉众生等各种含义,此外亦以之为诸尊所住三摩地之标帜。又持金刚杵之力士,称为执金刚,略称金刚。寺院中之四天王像,俗称为四大金刚。
 (二)以金刚比喻宝石,因金刚石透明无色,且光耀璀璨,一经日光照射,即显现出各种光耀之色彩,于夜中亦能放出萤光,而为诸宝中之最胜者。经论中亦以金刚宝石来比喻菩萨所证得之金刚三昧;以取其最胜之义。然经论中较少用此譬喻。
 此外,据金刚顶疏卷一之说,世界之金刚有不可破坏、宝中之宝、战具中之胜等三义。另据北本涅槃经卷二十四、大乘义章卷九等举出,金刚有能破、清净、体坚、最胜、难测、难得、势力、能照、不定、主、能集、能益、庄严、无分别等十四德。(大日经疏卷一、卷十五、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疏、金刚般若经赞述卷上、金刚仙论卷一、秘密曼荼罗十住心论卷十、梵语杂名、慧苑音义卷上、希麟音义卷七)((参见:金刚二义)3534)
 <二>为金刚草履之略称。即指由蔺或槁做成之草履。((参见:金刚草履)3555)p3532FROM:【佛光大辞典】

【四众】:梵语 catasrah! pars!adah!,巴利语 catasso parisa^。<一>指构成佛教教团之四种弟子众。又称四辈、四部众、四部弟子。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或仅指出家四众,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中阿含卷二十二秽品经、法华经卷一、四辈经)
 <二>指列座于佛陀说法会上听法之四类大众,即:(一)发起众,指能鉴知时机发起集会,或发起瑞相、问答等,以安排佛陀说法者。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舍利弗曾三次请佛说法。(二)当机众,指宿缘纯熟,适闻正教,而于会座上得度者。即听闻经法立受证悟之益者。(三)影响众,指从他方佛土来助佛陀教化之古往诸佛菩萨,隐其圆极之果而示现当机众之形相,如影之随形,如响之应声,以匡辅法王,庄严法座。(四)结缘众,指宿善福薄根机下劣者,虽未获立即证悟之益,然以见佛闻法之故,已结下将来得度之因缘。(法华文句卷二下、大明三藏法数卷十五)
 <三>指阿育王时代,佛法之大众共分为四类,此四众因共议大天五事而形成上座部与大众部。四众即:(一)龙象众,又称大国众,指大天之流,即引发论争者。(二)边鄙众,又称外边众,指大天之门徒。(三)多闻众,指持戒广学之凡夫,集众援助上座。(四)大德众,指四果之圣众。此外,异部宗轮论述记除上记之外,尚有二种解说。(部执异论、异部宗轮论、三论玄义检幽集卷五)
 <四>指人、天、龙、鬼之四众。又称四辈。p1763FROM:【佛光大辞典】

【魔军】:(杂名)恶魔之军兵。佛成道时,第六天魔王率诸眷属来妨成道,佛以神力悉降伏之。又一切恶事妨佛道者为魔军。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其佛坐道场,破魔军已。”大日经疏九曰:“犹如婆伽婆,树王下时庆,以慈心力故,破无量魔军。(中略)此中言魔军者,梵本正音博吃刍,是羽翼党援之义。今依古译会意言耳。”智度论五曰:“我以智慧箭,修定智慧力,摧破汝魔军。”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中流】:比喻结使烦恼。烦恼流于生死(此岸)与涅槃(彼岸)之间,故称中流。注维摩诘经见阿閦佛品(大三八·四一○下):“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中略)此岸者生死也,彼岸者涅槃也,中流者结使也。”p1022FROM:【佛光大辞典】

【宝所】:为“化城”之对称。谓珍宝之所在;比喻究竟之涅槃。化城,比喻小乘之涅槃,在近而非实;宝所,即比喻大乘之涅槃,指真正证悟安住之场所。(法华经化城喻品)p6746FROM:【佛光大辞典】

【法鼓】:<一>譬喻佛说之法如鼓,可诫众进善;犹如扣鼓可诫兵前进。法华经序品(大九·三下):“吹大法螺,击大法鼓。”(大集经卷五十六、无量寿经卷上)
 <二>禅宗寺院使用的大鼓之一。法堂设二鼓,其东北角之鼓,称为法鼓;西北角之鼓,称为茶鼓。法鼓乃于法会之前告知大众之用,或用于住持之上堂、小参、普说、入室之际。(禅林象器笺呗器门)p3417FROM:【佛光大辞典】

【法幢】:其义有二:(一)比喻佛法如幢。幢者幢幡,与旌旗同义。猛将建幢旗以表战胜之相;故以法幢譬喻佛菩萨之说法能降伏众生烦恼之魔军。后凡于佛法立一家之见,即称为建立法幢。(二)为说法道场之标帜。宣扬大法之际,将幢幡建于道场门前,此称为法幢、法旆。禅宗又转其意,将演法开畅,称为建法幢。今各寺之安居结制,亦称建法幢。(无量寿经卷上、首楞严经卷一、祖庭事苑卷七、碧岩录第二十一则)p3421FROM:【佛光大辞典】

【法螺】:梵语 dharma-s/an%kha。螺(s/an%kha),音译商佉,意译珂、贝、蠡贝。于印度,召集人群或征战时,多吹此贝。亦为乐器。后世以法螺为螺之通称。(一)因吹螺之声远闻,且螺声勇猛。喻佛说法仪节隆盛,广被大众,且能降魔,故称法螺。(二)密教中,乃千手观音的持物之一。(三)为日本“修验道”重要法具之一,原是于山中修行时,为避免猛兽追逐所备重要用具之一,亦使用于法会之际。(法华经卷一序品、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十八、大日经卷四密印品、五分律卷十八)p3428  FROM:【佛光大辞典】

【法炬】:(譬喻)法能照物,故譬之以火炬。大集经五十六曰:“法炬当散灭。”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圣主】:又作圣主师子。佛之尊号。佛为诸圣中之上首,故称圣主。师子,即狮子,谓佛自在无畏,犹如狮子。法华经序品(大九·二下):“圣主师子演说经典。”法华义疏卷二(大三四·四七三上):“中论云,圣有三种:一外道五通,二辟支罗汉,三法身菩萨。佛于三圣最大,故称圣主。”p5577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我以众喻明空义是知三界唯一心

心有大力世界生自在能为变化主

恶想善心更造集过现未来生死因

依止妄业有世间爱非爱果恒相续

心如流水不暂住心如飘风过国土

亦如猿猴依树戏亦如幻事依幻成

如空飞鸟无所碍如空聚落人奔走

如是心法本非有凡夫执迷谓非无

若能观心体性空惑障不生便解脱

[末学解说]

我以众喻明示其空义,是知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唯一心(指万有能变之心,即阿赖耶识

心有大力令世界(又名世间,即有情众生所住的国土。佛经以过去现在未来为“世”,东西南北上下为“界”,由此可见有情众生所居住的国土,不但有东西南北上下之分界,而且是有生灭的,不是永恒存在的东西)生,自在(进退无碍,谓之自在。又心离烦恼之系缚,通达无碍。谓之自在)能为变化(转换旧的形状叫做“变”,由无而忽有叫做“化”)主

恶想善心更造集,这是过去、现在、未来之生死(谓一切众生因惑业所感,生了又死,死了又生。这有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的分别)因

依止(即依存而止住之意;或以某事物为所依而止住或执著。又一般谓依赖于有力、有德者之处而不离,亦称为依止)妄业(虚妄造恶的业因)而有世间,爱与非爱果报恒久相续

心如流水而不暂住,心如飘风能过诸国土

亦如猿猴可依树嬉戏,亦如幻事依幻而成

如空中飞鸟无所障碍,如空聚落人已奔走

如是心法本来非有,凡夫(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平常人)执迷称之非无

若能观心体性空(谓一切诸法自性本空,皆从因缘和合而生,若不和合,则无是法。如是诸法性不可得,是名性空),惑障(诸众生由贪欲嗔恚愚痴等之惑而障蔽正道也)不生,便可获得解脱

注解:
【一心】:梵语 eka-citta。指真如、如来藏心。<一>即宇宙万有之根本原理,绝对无二之心性。如入楞伽经卷一(大一六·五一九上):“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为如来藏。”又宗密之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卷二以一心配列五教来说明,即:(一)假说一心,小乘行者承认心外另有一外境存在,故心系有名无实者。(二)事一心,乃大乘权教所谓异熟之阿赖耶识。(三)理事无碍一心,即大乘实教之如来藏藏识。(四)绝对一心,指大乘顿教中超越染净者。(五)总赅万有一心,别教一乘已尽舍万有者,别教称一心为一真法界或一心法界,亦即一心不外宇宙本体之意。天台宗有“一心三观”、“一念三千”之说。(华严五教章卷二、宗镜录卷三十七)
 <二>唯识宗以唯一之根本识为一心。指万有能变之心,即阿赖耶识。成唯识论卷二(大三一·一○下):“由自心执著,心似外境转,彼所见非有,是故说唯心;如是处处说唯一心。”(成唯识论卷七、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末)
 <三>专注于某种对象,而不起妄念,称为一心。故专心念佛,又称一心专念。净土宗尤其重视执持阿弥陀佛之名号。据无量寿经之说,一心具有至心、信乐、欲生我国等三信。另据观无量寿经之说,一心包含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等三心;义同阿弥陀经所说之“一心不乱”。(观经疏卷四、往生论注卷下)p21FROM:【佛光大辞典】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世界】:又名世间,即有情众生所住的国土。佛经以过去现在未来为“世”,东西南北上下为“界”,由此可见有情众生所居住的国土,不但有东西南北上下之分界,而且是有生灭的,不是永恒存在的东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自在】:(术语)进退无碍,谓之自在。又心离烦恼之系缚,通达无碍。谓之自在。法华经序品曰:“尽诸有结,心得自在。”唯识演秘四末曰:“施为无拥,名为自在。”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变化】:转换旧的形状叫做“变”,由无而忽有叫做“化”。变化是指佛菩萨的神通力,能变化出种种的事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生死】:谓一切众生因惑业所感,生了又死,死了又生。这有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的分别。(参见:二种生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依止】:即依存而止住之意;或以某事物为所依而止住或执著。又一般谓依赖于有力、有德者之处而不离,亦称为依止。法华经方便品(大九·八中):“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大乘庄严经论卷四述求品,谓依止(梵 a^s/raya)作意为十八种作意之一,同经卷八以依止(梵 nis/raya)为八无上之一。
 大乘庄严经论卷一种性品则列举菩萨种性之四种依止,即:(一)无量善根依止,(二)无量智慧依止,(三)一切烦恼障、智障得清净依止,(四)一切神通变化依止。又同经卷七度摄品载菩萨修习诸波罗蜜有五依止,即:(一)物依止(梵 upadhi-sam!nis/rita),(二)思惟依止(梵 manasika^ra-sam!nis/rita),(三)心依止(梵 a^s/aya-sam!nis/rita),(四)方便依止(梵 upa^ya-sam!nis/rita),(五)势力依止(梵 vibhutva-sam!nis/rita)。(杂阿含经卷二十四、广义法门经、小品般若经卷二塔品、大乘入楞伽经卷三、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五重显空性品、善见律毗婆沙卷四、辩中边论卷上辩相品、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一、法华玄义卷五上)p3051FROM:【佛光大辞典】

【妄业】:虚妄造恶的业因。缘觉经说:“有妄业故有流转。”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凡夫】: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平常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性空】:谓一切诸法自性本空,皆从因缘和合而生,若不和合,则无是法。如是诸法性不可得,是名性空。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惑障】:(术语)四障之一。诸众生由贪欲嗔恚愚痴等之惑而障蔽正道也,新译仁王经上曰:“实智平等,永断惑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时如来。于诸众生起大悲心。犹如父母爱念一子。为灭世间大力邪见。利益安乐一切有情。宣说观心陀罗尼曰。

唵(一)室佗(二)波罗(二合)底(丁以反)(三)吠惮(四)迦卢弭(五)

尔时如来说真言已。告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如是神咒具大威力。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持此咒时举清净手。左右十指更互相叉。以右押左。更相坚握。如缚着形。名金刚缚印。

成此印已习前真言。盈满一遍。胜于读习十二部经。所获功德无有限量。乃至菩提不复退转。

[末学解说]

此时如来。于诸众生起大悲心(起信论所说三心之一。欲拔一切众生之苦者也)。犹如父母爱念一子。为灭世间之大力邪见(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系八邪行之一,十恶之一,十随眠之一,五见之一。以为世间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而谓恶不足畏,善亦不足喜等之谬见,即是邪见。盖俱舍家谓拨无因果为邪见;唯识家则主张拨无因果及四见以外之所有邪执,均称为邪见)。利益(又作饶益。略称利、益。指随顺佛法而获得之恩惠及幸福。分为自利与利他二种;自利他称为功德,利他则特称为利益。又于现世所获得之利益为现益(现世利益);于后世所得之利益为当益(后世利益)。一般认为治病、延寿、得金钱等利益,为现世利益)安乐(身安心乐也)一切有情(旧译为众生。即生存者之意。关于“有情”与“众生”二语间之关系,诸说不一,或谓“有情”系指人类、诸天、饿鬼、畜生、阿修罗等有情识之生物。依此,则草木金石、山河大地等为非情、无情。而“众生”则包括有情及非情二者。然另一说则认为“有情”即是“众生”之异名,二者乃体一而名异,皆包括有情之生物及非情之草木等。此外,有情之异称有“有识”(如有识凡夫)、“有灵”(如有灵之类)等多种)。宣说观心陀罗尼曰。

唵(一)室佗(二)波罗(二合)底(丁以反)(三)吠惮(四)迦卢弭(五)

这时如来宣说真言后。告诉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如是神咒具有大威力。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持此咒时,举清净手。左右十指,更互相叉。以右押左。更相坚握。如缚着形。名金刚缚印。

成此印后,修习前面所说之真言。盈满一遍。胜于读习十二部经。所获功德没有限量。乃至证得菩提而能不再退转。

注解:
【大悲心】:(术语)起信论所说三心之一。欲拔一切众生之苦者也。论曰:“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邪见】:梵语 mithya^-dr!s!t!i,巴利语 miccha^-dit!t!hi。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系八邪行之一,十恶之一,十随眠之一,五见之一。以为世间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而谓恶不足畏,善亦不足喜等之谬见,即是邪见。盖俱舍家谓拨无因果为邪见;唯识家则主张拨无因果及四见以外之所有邪执,均称为邪见。
 另据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九载,五见虽同为邪推度,但因邪见之“无行相”过患特重,故特称之为邪见。又谓邪见坏事,谤因果及三宝,坏法恩、生恩,起法怨、生怨,并破坏现量,为暴恶之见,故别立此名。(俱舍论卷十九、成唯识论卷六、法蕴足论卷一、卷十、成实论卷十、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四十六、瑜伽师地论卷八)((参见:八邪行)283、“十善十恶”468、“五见”1099)p3033  FROM:【佛光大辞典】

【利益】:梵语 upaka^ra,巴利语同。又作饶益。略称利、益。指随顺佛法而获得之恩惠及幸福。分为自利与利他二种;自利他称为功德,利他则特称为利益。又于现世所获得之利益为现益(现世利益);于后世所得之利益为当益(后世利益)。一般认为治病、延寿、得金钱等利益,为现世利益。
 日本净土真宗主张,于世间生存之际,能得真实信心,即可达到成佛之境界,此称现益;至于死后往生净土,则称为当益。此外,菩萨地持经卷五说受持菩萨戒能得五种福利,华严经疏卷一列举闻经之十种利益,道绰之安乐集卷下则说念佛行者有始益、终益等二种利益。(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二、四分律卷三十八、法华经玄义卷六下、法华文句记卷六、释净土群疑论卷五)p2809FROM:【佛光大辞典】

【安乐】:(术语)身安心乐也。文句八下曰:“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二部经】:一切经教的内容分为十二类,叫做十二部经,又叫做十二分教。
  一、长行,以散文直说法相,不限定字句者,因行类长,故称长行。
  二、重颂,既宣说于前,更以偈颂结之于后,有重宣之意,故名重颂。
  三、孤起,不依前面长行文的意义,单独发起的偈颂。
  四、因缘,述说见佛闻法,或佛说法教化的因缘。
  五、本事,是载佛说各弟子过去世因缘的经文。
  六、本生,是载佛说其自身过去世因缘的经文。
  七、未曾有,记佛现种种神力不思议事的经文。
  八、譬喻,佛说种种譬喻以令众生容易开悟的经文。
  九、论议,指以法理论议问答的经文。
  十、无问自说,如阿弥陀经,系无人发问而佛自说的。
  十一、方广,谓佛说方正广大之真理的经文。
  十二、记别或授记,是记佛为菩萨或声闻授成佛时名号的记别。
此十二部中,只有长行、重颂与孤起颂是经文的格式,其余九种都是依照经文中所载之别事而立名。又小乘经中无自说、方等、授记三类,故仅有九部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93

[精进勋章]

7#
 楼主| 发表于 2023-8-21 16:29: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8-21 18:53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 1 小时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发菩提心品第十一


-- [经文] --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心无形相亦无住处。凡夫行者最初发心。依何等处观何等相。

佛言。善男子。凡夫所观菩提心相。犹如清净圆满月轮。于胸臆上明朗而住。

若欲速得不退转者。在阿兰若及空寂室。端身正念结前如来金刚缚印。冥目观察臆中明月。作是思惟。

是满月轮五十由旬无垢明净。内外澄澈最极清凉。月即是心。心即是月。尘翳无染妄想不生。能令众生身心清净。大菩提心坚固不退。

结此手印持念观察大菩提心微妙章句。一切菩萨最初发心清净真言。

唵(一)菩地(二)室多(三)牟致波(二合四)陀邪(五)弭(六)

此陀罗尼具大威德。能令行者不复退转。去来现在一切菩萨。在于因地初发心时。悉皆专念持此真言。入不退地速圆正觉。

善男子。时彼行者。端身正念。都不动摇。系心月轮成熟观察。是名菩萨观菩提心成佛三昧。

若有凡夫修此观者。所起五逆四重十恶及一阐提。如是等罪尽皆消灭。

即获五种三摩地门。云何为五。一者刹那三昧。二者微尘三昧。三者白缕三昧。四者起伏三昧。五者安住三昧。

[末学解说]

这时,文殊师利菩萨对佛陀说。世尊。心没有形相,也没有住处。那么凡夫(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平常人)行者(乃指观行者,或泛指一般佛道之修行者。又称行人、修行人)最初发心(指发愿求无上菩提之心。发菩提心之略称。即发起求解脱苦难,往生净土或成佛之愿望。菩提心乃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长养之良田,发此心,勤行精进,以速证无上菩提)。应依何等处,观何等相呢。

佛陀说道。善男子。凡夫所观菩提心(即求无上菩提之心。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当得速成无上菩提。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正愿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及菩萨学之所依;大乘菩萨最初必须发起大心,称为发菩提心、发心、发意;而最初之发心,称初发心、新发意。求往生净土者,亦须发菩提心)相,犹如清净圆满月轮(月之别名。以月圆如轮,故称月轮),于胸臆上明朗而住。

若想要快速得证且不退转者。应在阿兰若(译为山林、荒野。指适合于出家人修行与居住之僻静场所。又译为远离处、寂静处、最闲处、无诤处。即距离聚落一俱卢舍而适于修行之空闲处。其住处或居住者,即称阿兰若迦)及空寂(谓远离诸法相之寂静状态)室。端身正念(面临诸种遭遇,能心不错乱颠倒而一心念佛,称为正念),结前如来金刚缚印。闭上眼睛观察,胸臆中之明月,作这样思惟。

这满月轮(月之别名。以月圆如轮,故称月轮),五十由旬(为计里程之数目。帝王一日行军之里程也。或云四十里,或云三十里),无垢(指污秽心之垢物;无垢,指离烦恼之清净。又作无漏。烦恼有多种,如贪、嗔、痴之三垢,恼、害、恨、谄、诳、憍之六垢等,为妨碍实现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明净。内外澄澈,最极清凉。月即是心。心即是月。尘翳无染,妄想不生。能令众生身心清净。大菩提心坚固不退。

结此手印(以手指结成的印契),持念观察,大菩提心微妙章句。一切菩萨最初发心清净真言(即真实而无虚假之语言之意。此于密教,相当于三密中之语密,而谓“真言秘密”。或又指佛、菩萨、诸天等的本誓之德,或其别名;或即指含有深奥教法之秘密语句,而为凡夫二乘所不能知者。我国及日本对真言均不作翻译,而直接运用其原语之音译。认为念唱或书写、作观其文字,即可得与真言相应之功德,故真言不仅可致即身成佛而开悟,且能满足世俗之愿望)。

唵(一)菩地(二)室多(三)牟致波(二合四)陀邪(五)弭(六)

此陀罗尼具足大威德。能令行者(乃指观行者,或泛指一般佛道之修行者。又称行人、修行人)不再退转。过去、未来、、现在一切菩萨。在于因地(为“果地”之对称。地者,位地、阶位之意。指修行佛道之阶位。亦即指由因行至证果间之阶位)初发心(指发愿求无上菩提之心。发菩提心之略称。即发起求解脱苦难,往生净土或成佛之愿望。菩提心乃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长养之良田,发此心,勤行精进,以速证无上菩提)时。全都专念(专注念于一境也)持此真言。能入不退转地,快速圆满正觉(谓证悟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即如来之实智,故成佛又称“成正觉”)。

善男子。时那些行者(乃指观行者,或泛指一般佛道之修行者。又称行人、修行人)。端身正念(面临诸种遭遇,能心不错乱颠倒而一心念佛,称为正念)。都不动摇。系心月轮,成熟观察。这名为:菩萨观菩提心成佛三昧

若有凡夫(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平常人)修习此观(菩萨观菩提心成佛三昧)者。所起之五逆(五逆罪于小乘所说为害母、害父、害阿罗汉、恶心出佛身血、破僧等弃坏恩田、福田之五种罪业;大乘所说则一为破坏寺塔,二为毁谤声闻、缘觉与大乘法,三为妨害出家人修行或杀害之,四为犯小乘五逆之一,五为否定业报而行十不善业或教唆他人行十恶)四重(四重罪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十恶(指身口意所行的十种恶行为,称为十恶,又作十不善业道。此十不善业道有身、语、意三方面,身恶业即杀生、偷盗、邪淫;语恶业即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意业即贪欲、嗔恚、愚痴)及一阐提(即指断绝一切善根、无法成佛者)。像这样的诸罪,全部都可消灭。

即获五种三摩地(意译为等持、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即远离惛沉掉举,心专住一境之精神作用。三摩地之语义诸多,若于说一切有部中,为十大地法之一,与一切心、心所法相应,通于定、散,亦通于善、恶、无记之三性,而无别体。于经量部,心之一境相续而转,称为三摩地。行者住于三摩地,观想凝照,智慧明朗,即能断除一切烦恼而证得真理)之法门。是哪五种呢。一者刹那三昧(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又一般俗语形容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之时,皆以“三昧”称之)。二者微尘三昧。三者白缕三昧。四者起伏三昧。五者安住三昧。


注解:
【凡夫】: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平常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行者】:<一>梵语 yogin。乃指观行者,或泛指一般佛道之修行者。又称行人、修行人。一般修念佛法门者,称“念佛行者”。密教中,诵持真言、修供养法、护摩法等真言门之修行者,称为真言行者。专持法华经之行者,称法华行者。(观无量寿经、大日经卷一具缘品)
 <二>禅林中,行者乃指未出家而住于寺内帮忙杂务者。有剃发者,亦有未剃发而携家带眷者。据释氏要览卷上行者条载,善见律毗婆沙谓,善男子欲出家,而未得衣钵,欲依寺中住者,称为畔头波罗沙。此畔头波罗沙即行者之意。又据禅林象器笺职位门行者条载,旧说日本与我国之行者有别,日本之行者,虽剪除须发,而行事与俗人同;在中国,则唯有僧人及沙弥剃发而已,行者不剃发,持守五戒。然若据日本之诸宗阶级卷上载,喝食行者皆有发。故知日本行者未必剃发。
 禅林之行者,依其职务不同而有诸多种类,如参头行者、六局行者、副参行者、客头行者、方丈客头行者、茶头行者、供过行者、门头行者、丧司行者、执局行者、堂司行者、库司行者、供头行者、众寮行者、方丈行者、库司客头行者、喝食行者、直殿行者、监作行者、直灵行者等。此外方丈之行者略称方行,西堂之行者略称西行,后堂之行者略称后行,监寺之行者略称监行,副寺之行者略称副行,维那之行者略称维行,典座之行者略称典行,直岁之行者略称直行,知客之行者略称客行,首座之行者略称首行、辨事,知殿之行者略称殿行。又年少之行者,或寺院中服杂役之小沙弥,称为童行、行童、道者、童侍、僧童。行者之居所,称行堂、行者房、童行堂。行堂之主首,称行堂主,或单称堂主。(敕修百丈清规卷二住持章训童行条、持宝通览卷下)
 <三>日本修验道之“山伏”,亦通称行者。彼等为得神验之法,而于山野作苦行修练。山伏二字,具有“入法性真如之宝山,降伏无明烦恼”之义。例如修验道之祖“役小角”即以常年跋涉深山幽谷、修练种种苦行而被称为“役行者”。又近代日本有著一定之行装,巡拜名山灵迹者,亦称行者。((参见:山伏)947)p2557  FROM:【佛光大辞典】

【发心】:又作初发意、新发意、新发心、初心、发意。<一>指发愿求无上菩提之心。发菩提心之略称。即发起求解脱苦难,往生净土或成佛之愿望。菩提心乃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长养之良田,发此心,勤行精进,以速证无上菩提。翻译名义集卷十二载有三种发心,即:(一)发大智心,欲以智慧广求一切佛法,普令众生皆得法喜之乐。(二)发大悲心,慈愍一切众生轮回生死,受种种苦,誓愿救拔。(三)发大愿心,依四弘誓愿,发无上菩提之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释氏要览所载三种发心为:(一)厌离有为发心,厌恶世间皆是有为之法,能招感三界生死之苦,欲求出离此苦,即发心修行。(二)所求菩提发心,宿有善本,具正知见,欲求出世妙道,即发心修行。(三)饶益有情发心,起慈悲心,愍念世间一切众生受生死苦,即发心修行,愿拔其苦而予其乐。((参见:菩提心)5200)
 <二>于日本净土真宗,指初入佛道,或新近出家得度之童男。p5162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心】:梵语 bodhi-citta。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作无上正真道意、无上菩提心、无上道心、无上道意、无上心、道心、道意、道念、觉意。即求无上菩提之心。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当得速成无上菩提。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正愿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及菩萨学之所依;大乘菩萨最初必须发起大心,称为发菩提心、发心、发意;而最初之发心,称初发心、新发意。求往生净土者,亦须发菩提心。无量寿经卷下谓,三辈往生之人皆应发无上菩提心。菩提心之体性,大日经卷一住心品谓,如实知自心,即为菩提。即以本有之自性清净心为菩提心。
 菩提心依种种缘而发,据菩萨地持经卷一载,发菩提心有四种缘,以如是四种缘为增上缘,欣乐佛之大智而发心,即:(一)见闻诸佛菩萨之不可思议神通变化。(二)虽未见神变,但闻说菩提及菩萨藏。(三)虽不闻法,但自见法灭之相,故护持正法。(四)不见法灭之相,但见浊世众生为烦恼所扰,而难得发心。另发菩提心经论卷上发心品载有四缘:(一)思惟诸佛,(二)观身之过患,(三)慈愍众生,(四)求最胜之果。无量寿经宗要以“四弘誓愿”作菩提心,且将之分为随事发心(由具体之事项而发)与顺理发心(由普通之真理而发)二种。大乘义章卷九对发心立三种之别:(一)相发心,见生死与涅槃之相,遂厌生死,发心求涅槃。(二)息相发心,知生死之本性寂灭,与涅槃无异;离差别相,始起平等之心。(三)真发心,知菩提之本性为自心,菩提即心、心即菩提,而归于自己之本心。摩诃止观卷一上谓,藏教、通教、别教,乃至圆教之菩萨各因推量生灭、无生、无量、无作之四谛理而发心,故称推理发心。大乘起信论则说信成就发心、解行发心、证发心等三种发心,于信成就发心所起之直心、深心、大悲心等三心,亦作三种发心。密宗主张,发心为阿字五转之一,复基于“菩提心论”行愿、胜义、三摩地等三种菩提心,而说四种发心:(一)信心,指对于求无上菩提毫无疑惑之心。以其为万行之基础,故又称白净信心。(二)大悲心,发白净信心后更立四弘誓愿。亦作行愿心、行愿菩提心。(三)胜义心,于诸教中选择殊胜之真实。亦作深般若心、胜义菩提心。(四)大菩提心,决定舍劣择胜之际,十方诸佛即现眼前证知,诸魔见此则退怯不前。亦作三摩地菩提心。以上四心虽一度区分,但本为一体,以至佛果间无须臾或离,此是为自行化他、世间出世间修诸尊之三密所得者,故称有相菩提心;然以本来有相即无相,如虚空离一切相,故与无相菩提心相契。
 于日本净土宗,源空著选择本愿念佛集,以为菩提心是杂行,而加以废斥。基于此理,净土宗镇西派区分为圣道门与净土门之菩提心,且谓菩提心为总安心、三心为别安心,而主张不应排斥发菩提心。另外,净土宗西山派区分为行门与观门之菩提心,主张废前者,后者即是“三心”。净土真宗则分为自力菩提心与他力菩提心,其中佛以本愿誓与众生信乐,即真实之信心为愿作佛心(愿成佛之自利之心)、度众生心(济度一切众生之利他之心),故称他力菩提心、净土大菩提心。(大品般若经卷九、旧华严经卷九、优婆塞戒经卷一、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大日经疏卷一、卷十四、摩诃止观卷一下)p5200  FROM:【佛光大辞典】

【月轮】:月之别名。以月圆如轮,故称月轮。俱舍论卷十一载,月轮之直径长五十由旬,其下由颇胝迦宝水珠所成,能冷亦能照。又谓月轮中有月宫殿,由天银与天青色琉璃所成,月天子及妃、天众等住之。密教称之为月天,属护世十二天之一。又以月轮即指满月,表示智德圆满。亦表佛心、菩提心等。(长阿含经卷二十二、起世经卷十、菩提心论)FROM:【佛光大辞典】

【阿兰若】:梵语 araN!ya,巴利语 aran~n~a 之音译。又作阿练茹、阿练若、阿兰那、阿兰攘、阿兰拏。略称兰若、练若。译为山林、荒野。指适合于出家人修行与居住之僻静场所。又译为远离处、寂静处、最闲处、无诤处。即距离聚落一俱卢舍而适于修行之空闲处。其住处或居住者,即称阿兰若迦(梵 a^raN!yaka)。
 据慧苑音义卷上载,阿兰若有三种:(一)达磨阿兰若(梵 dharma-araN!ya),乃求菩提之道场。(二)摩登伽阿兰若(梵 ma^tan%ga-araN!ya),即坟场,或距村落一俱卢舍,即大牛之吼声不能听闻之处。(三)檀陀伽阿兰若(梵 daN!d!aka-araN!ya),即无人烟之沙碛。至后代,一般之寺院精舍亦称阿兰若,多位于远离繁嚣城市,而又便于出家、在家人出入之僻静郊野。此外,比丘为修行而常居于阿兰若,称阿兰若行,属于十二头陀行之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有部毗奈耶卷二十四、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五、大日经疏卷三、俱舍论光记卷十三、大乘义章卷十五、玄应音义卷二十三)p3697  FROM:【佛光大辞典】

【空寂】:谓远离诸法相之寂静状态。依法华经卷二信解品所说,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亦无灭,无大亦无小,无漏亦无为。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上):“不著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
 吉藏于维摩经义疏卷二有所解释,谓不著世间,即善能入于空寂而舍弃其心;亦即虽处于世间而常入空寂。又所谓善入,即出入自在而不乖离空寂之真义。
 此外,于禅林,有“空寂灵知心”一语,意指排遣主客对待所显现的灵妙之心。(杂阿含经卷十、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五、央掘魔罗经卷二、修行道地经卷五神足品、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八观心品、无量义经说法品、摩诃止观卷四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p3480FROM:【佛光大辞典】

【正念】:<一>梵语 samyak-smr!ti,巴利语 samma^sati。指真正之念。八正道之一。又作谛意。即如实忆念诸法之性相而不忘失。可分为二:(一)世俗有漏正念,即与有漏作意相应之善念。(二)出世间无漏正念,即依无漏之正见能思惟谛境,而与无漏作意相应的明记不忘之念。有关正念之体性,据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六载,念根、念力与正念,皆摄入念觉支。据俱舍论卷二十五载,念根、念力、念觉支与正念,皆以念为体。摩诃止观卷七上则谓“念”为“忍”之义,并配于天台宗之四教,即三藏教之正念为伏忍,通教之正念为柔顺忍,别教之正念为无生忍,圆教之正念为寂灭忍。(杂阿含经卷二十八、中阿含卷七分别圣谛经、八正道经、转法轮经)((参见:八正道)280)
 <二>净土宗则谓,面临诸种遭遇,能心不错乱颠倒而一心念佛,称为正念。(观经疏散善义(善导)、往生礼赞前序)((参见:一心正念)24)
 <三>(1215~1289)宋代临济宗僧。温州(浙江)永嘉人,号大休。早年参学于灵隐寺东谷妙光,再谒石溪心月,遂得印可。咸淳五年(1269)夏,乘商船赴日。依镰仓建长寺之兰溪道隆。执权之北条时宗甚景仰师之道望,礼请居于禅兴寺。其后,历住寿福、圆觉、建长诸寺。晚年于圆觉寺内自建一小庵,立匾称为“藏六”。又筑寿塔以为归藏之地,并自著圆湛无生铭,记录一生之行谊德业。日本正应二年十一月示寂,遗偈:“拈起须弥槌,击碎虚空鼓;藏身没影踪,日轮正当午。”世寿七十五。敕谥“佛源禅师”。著有大休和尚语录六卷。为日本禅宗大休派(日本禅宗二十四派之一)之祖。(元亨释书卷八、延宝传灯录卷三、本朝高僧传卷二十一)p1990 FROM:【佛光大辞典】

【由旬】:(杂语)Yojana,又作俞旬,揄旬,由延,或逾阇那。新称逾缮那。为计里程之数目。帝王一日行军之里程也。或云四十里,或云三十里。西域记二曰:“夫数量之称,谓逾缮那,旧曰由旬,又曰逾阇那,又曰由延,皆讹略也。逾缮那者,自古圣王一日军行也。旧传一逾缮那四十里矣,印度国俗乃三十里。圣教所载惟十六里,穷微之数,分一逾缮那为八拘卢舍。拘卢舍者,谓大牛鸣声所极闻称拘卢舍,分一拘卢舍为五百弓,分一弓为四肘,分一肘为二十四指,分一指节为七宿麦。”玄应音义二曰:“俞旬,又作由旬,或作由延,又作逾阇那,皆讹也。此言逾缮那,此译云:合也,应也。计合应尔许度量,同此方驿逻也。”有部百一羯磨三曰:“言逾缮那者,既无正翻义,当东夏一驿可三十余里,旧云由旬者讹略。若准西国俗法,四俱卢舍为一逾缮那,计一俱卢舍可有八里,即是当其三十二里。若准内教,八俱卢舍为一逾缮那,一俱卢舍有五百弓,弓有一步数,准其步数才一里半余,将八倍之当十二里,此乃不充一驿。亲验当今西方逾缮那可有一驿,故今皆作一驿翻之,遮无远滞。”注维摩经六:“肇曰:由旬天竺里数名也。上由旬六十里,中由旬五十里,下由旬四十里也。”一指节者,横大母指而取其厚量也。又一肘者,自肘之本端至中指之末也。惠运之俱舍记曰:“一肘者,自肘本端至中指末也,一尺八寸。”智证之杂记曰:“横大母指而取其厚,以为一指也。”俱舍论十二曰:“赡部洲人身,多长十三肘半,于中少分有长四肘。”积算此指节之量可知由旬之度。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垢】:<一>梵语 vigata-mala。垢(梵 mala),为烦恼(梵 kles/a)之异称,指污秽心之垢物;无垢,指离烦恼之清净。又作无漏。烦恼有多种,如贪、嗔、痴之三垢,恼、害、恨、谄、诳、憍之六垢等,为妨碍实现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六十华严经卷五十七、八十华严经卷七十六、有部律破僧事卷六)((参见:清净)4667)
 <二>梵语 nirmala。即无垢者。为“如来”之同义语。
 <三>释尊时代之印度婆罗门僧。兄弟五人,排行第二,曾与兄弟四人等入山学道,获得五神通。其最小之弟名为弗那,以耕种为业,见佛陀乞食,即施以白净饭满钵;一日,弗那至田中,见所生苗稼均变成数尺高之金禾,收割已尽,还生如初,国王闻之,亦前往割禾,然亦不得尽。此后闻言而往取者,均不能割尽。无垢等四人得知,遂欲以欢喜团供养佛陀,愿求生天。于是各持欢喜团,往诣佛所,大兄取一团置于钵中,佛告以“诸行无常”;无垢复以团置于钵中,佛谓“是生灭法”;第三亦如法置于钵中,佛告以“生灭灭已”;第四亦置团于钵,佛谓“寂灭为乐”;兄弟四人遂各参此偈,得阿那含,后皆趋佛所,出家为僧,得阿罗汉道。(杂宝藏经卷四)p5099 FROM:【佛光大辞典】

【手印】:以手指结成的印契。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因地】:为“果地”之对称。地者,位地、阶位之意。指修行佛道之阶位。亦即指由因行至证果间之阶位。与“因位”同义。可分为二种:(一)对佛果之果位而言,等觉以下者悉为因地。如教行信证卷二之“法藏菩萨因位时”一语,系对阿弥陀佛之果地而言。盖法藏菩萨系阿弥陀佛于往昔因位时之名号。(二)对初地以上之菩萨而言,地前菩萨之阶位皆为因地。亦即对已证位者,称未证位者为因地。首楞严经卷五(大一九·一二八中):“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即是一例。((参见:果地)3322)p2275  FROM:【佛光大辞典】

【真言】:梵语 mantra。音译曼怛罗、曼荼罗。又作陀罗尼、咒、明、神咒、密言、密语、密号。即真实而无虚假之语言之意。此于密教,相当于三密中之语密,而谓“真言秘密”。或又指佛、菩萨、诸天等的本誓之德,或其别名;或即指含有深奥教法之秘密语句,而为凡夫二乘所不能知者。我国及日本对真言均不作翻译,而直接运用其原语之音译。认为念唱或书写、作观其文字,即可得与真言相应之功德,故真言不仅可致即身成佛而开悟,且能满足世俗之愿望。例如,不空罥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经所说之光明真言,即可使闻之者灭除其所有之罪障;又如诵光明真言,加持于土砂,将土砂撒于死骸或墓上,藉此加持力,则可灭亡者之罪,而使亡者得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真言(曼怛罗)一词之起源本系表思惟之工具,亦即文字、语言之意,特指对神、鬼等所发之神圣语句。唱诵曼怛罗之风,印度自古以来即很盛行,由吠陀经中可见一斑。但在曼怛罗文学中,曼怛罗乃解释为思惟解放之意;亦即自生死之束缚中,解放人类之思惟。
 上述之外,真言亦含如下数义:(一)明,梵语 vidya^,学问、知识之意。(二)陀罗尼(梵 dha^rani^,总持),口说者为真言陀罗尼,表现于身者谓明。(三)若以真言之长句者,称为陀罗尼;仅数句而成者,称为真言;有时一字二字等者则称种子。
 广义言之,不但以文字、言语表示之密咒者称为真言,乃至法身佛之说法,亦均为真言。如日本东密之密教经典,或台密之显密两教之经典,在表面上均用一般之言语,然本质上均系根据大日如来之秘密加持,故称真言秘密藏。此外,诸如峰峦松风、川流水音,无不是如来演说真如实相之法,故称真言。
 密教中,真言之分类繁多:(一)以说密语者之类别而分,有如来说、菩萨金刚说、二乘说、诸天说、地居天说等五种;前三种为圣者真言,后二种为诸神真言。(二)以密教三大部为别,即佛部、莲华部、金刚部等三种真言。(三)以修法性质别之,有息灾法、降伏法、摄召法、增益法等四种。(四)以形式分类之,有多字(陀罗尼)、一字(真言)、无字(实相)等别。此外,一尊之真言亦有广、中、略之分,而分别称为大咒(大心咒)、中咒(心咒)、小咒(心中心咒)。
 将诸尊之真言汇编而成的典籍有:(一)日本延宝八年(1680)净岩开板的普通真言藏。(二)清嘉庆五年(1800)朝鲜望月寺开板之真言集。(长阿含经卷十四、苏悉地羯啰经卷上真言相品、大日经卷一、卷二、大日经疏卷七、卷十二、总释陀罗尼义赞、法华义疏卷十二(吉藏))((参见:咒)3113、“陀罗尼”3607)p4201  FROM:【佛光大辞典】

【专念】:(经名)专注念于一境也。无量寿经下曰:“一向专念无量寿佛。”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觉】:梵语 samyak-sam!bodhi,巴利语 samma^-sambodhi。意指真正之觉悟。又作正解、等觉、等正觉、正等正觉、正等觉、正尽觉。等者,就所证之理而言;尽者,就所断之惑而言。即无上等正觉、三藐三菩提之略称。梵语sambodhi之意译,音译三菩提。谓证悟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即如来之实智,故成佛又称“成正觉”。阿弥陀佛在往昔十劫即成就正觉,最初成佛之瞬间即称为正觉一念。又极乐净土之莲花,为依弥陀如来成就正觉所成之花,故称正觉花。
 以上系就正觉之广义而言。若狭义言之,则特指释尊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觉悟缘起之法,证得解脱。长阿含卷二游行经(大一·一五下):“佛昔于郁鞞罗尼连禅水边,阿游波尼俱律树下,初成正觉。”又于华严宗所判之五教中,释尊之初成正觉,在“小乘教”系指释迦生身之实成,在“始教”则指八相化身之示现,在“终教”则谓十地行满之报身,在“顿教”则称法身之初成,在“圆教”乃意味遍满因陀罗网无边世界念念初初之成正觉。(杂阿含经卷十二、中阿含卷五十六罗摩经、往生论注卷上、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参见:正遍知)2001、“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674 FROM:【佛光大辞典】

【四重五逆】:指四重罪与五逆罪。四重罪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五逆罪于小乘所说为害母、害父、害阿罗汉、恶心出佛身血、破僧等弃坏恩田、福田之五种罪业;大乘所说则一为破坏寺塔,二为毁谤声闻、缘觉与大乘法,三为妨害出家人修行或杀害之,四为犯小乘五逆之一,五为否定业报而行十不善业或教唆他人行十恶。((参见:五逆)1142、“四重禁”1740)p1738 FROM:【佛光大辞典】

【十恶业】:指身口意所行的十种恶行为,称为十恶,又作十不善业道。此十不善业道有身、语、意三方面,身恶业即杀生、偷盗、邪淫;语恶业即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意业即贪欲、嗔恚、愚痴。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一阐提】:梵语 icchantika 或 ecchantika 之音译。又作一阐底迦、一颠迦、一阐提柯、阐提。另有阿颠底迦、阿阐提或阿阐底迦等词,当为一阐提同类语之讹音。此语原意为“正有欲求之人”,故译为断善根、信不具足、极欲、大贪、无种性、烧种,即指断绝一切善根、无法成佛者。入楞伽经卷二分阐提为二,即:(一)断善阐提,即本来即缺解脱因者(断善根)。(二)大悲阐提,又作菩萨阐提,即菩萨本著救度一切众生之悲愿,而故意不入涅槃者。又大庄严论经卷一中,亦有二说,即:(一)有性阐提,借助佛力,终可成佛者。(二)无性阐提,无论至何时,皆不得成佛者。此外,在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则立有断善阐提、大悲阐提和无性阐提三者之说。其中,断善阐提乃属有性阐提一类。一阐提发心至难,有若天生之盲人难以治愈,故喻为生盲阐提。昔时,道生主张“阐提成佛”之说,遭受守旧僧徒之抨击,直至昙无谶译出大般涅槃经后,此类说法乃渐被接受。然法相宗仍主张有不能成佛之众生存在;天台、华严及其他大乘诸宗,则主张一切众生皆能成佛。故一阐提能否成佛,犹为教界争论之问题。(北本涅槃经卷九、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五、华严经疏卷二、玄应音义卷二十三)p85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摩地】:梵语 sama^dhi,巴利语同。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即远离惛沉掉举,心专住一境之精神作用。三摩地之语义诸多,若于说一切有部中,为十大地法之一,与一切心、心所法相应,通于定、散,亦通于善、恶、无记之三性,而无别体。于经量部,心之一境相续而转,称为三摩地。行者住于三摩地,观想凝照,智慧明朗,即能断除一切烦恼而证得真理。(大毗婆沙论卷一○四、成实论卷十二定相品、成唯识论卷五、大乘义章卷十三)((参见:三昧)580)p670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昧】:<一>梵语 sama^dhi 之音译,巴利语同。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定、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等。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又一般俗语形容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之时,皆以“三昧”称之,盖即套用佛教用语而转意者,然已与原义迥然有别。
 于佛典中,sama^dhi 译为等持时,“等”乃指离开心之浮(掉举)沈(惛沈),而得平等安详,“持”则指将心专止于一境之意,此即为将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之状态,称为心一境性。俱舍宗视之为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认为是五别境之一,且两宗均以之为心所之一,但经部与成实宗则认为心所并无别体。
 一般修行大都止心一处,不令散乱,而保持安静,此一状态称为三昧。达三昧之状态时,即起正智慧而开悟真理,故以此三昧修行而达到佛之圣境者,则称三昧发得或发定。旧译常将三摩地(梵 sama^dhi,三昧、等持)、三摩钵底(梵 sama^patti,等至、正受、正定、现前)及三摩呬多(梵 sama^hita,等引、胜定)混同,而一概译为三昧。实际上,三昧应指三摩地而言。
 有部认为凡是一切心共同之精神作用(即大地法),共通于定、散及善、恶、无记之三性,而仅限于一切有心位(不通于无心定)不乱心,且对一境地有集中之作用者,即称三摩地。对此,三摩钵底与三摩呬多则通于有心、无心,而仅局限于定(包含有心定、无心定而不通于散定)。
 俱舍论卷二十八谓,就所依止之定(等至)有四静虑(四禅)、四无色定、八等至、三等持之别。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乃以善等持(三摩地、三昧)为体;又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之根本等至(三摩钵底)有八种,故称八等至;三等持(三三昧)即: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等三种。此外亦指空、无相、无愿,或空空、无相无相、无愿无愿之三重等持(三重三昧)而言。
 二种三昧之中,第一种系以寻(寻求推度之粗杂的精神作用)与伺(伺察思惟之深细的精神作用)之有无,而分为:(一)初静虑(初禅)与未至定。此属有寻有伺三摩地。又作有觉有观三昧。(二)中间静虑(中间定),属无寻唯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有观三昧。(三)第二静虑(第二禅)之近分以上属无寻无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无观三昧。第二种则指观“人、法”皆空之三昧,称为空三昧。舍离差别相之三昧,称为无相三昧;舍离愿求之思之三昧,则称为无愿三昧。其次在三重三昧中,又有空空三昧、无相无相三昧、无愿无愿三昧等。
 据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一载,三昧乃四禅(四静虑)、八解脱以外之一切定。又谓唯三解脱门(无漏之空、无相、无愿三昧)和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称为三昧。同论又揭示定之范围较狭,三昧之范围则较广,依此,诸佛菩萨所得之定可视为三昧。大乘义章卷十三举出杂阿毗昙心论卷六、成实论卷十二、十地经论卷五等之说,而述明禅、定、三昧、正受、三摩伐(梵 sama^patti,巴同,等至)、解脱、奢摩他(梵 s/amatha,巴 samatha,止)等之差异。依其说法,则狭义之三昧指空等之三三昧,广义则指四无量心及其他诸定。
 阿含经认为四禅八定之外,另有空、无相、无愿等之三三昧(三解脱门)与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而大乘则有数百上千种种三昧之说。大乘经典之名称,以“三昧”为名者,即有般舟三昧经、首楞严三昧经、慧印三昧经、自誓三昧经、佛印三昧经、法华三昧经、念佛三昧经、月灯三昧经、金刚三昧经等多种,这些经典对标题所示之“三昧”均有详细说明。其中,般舟三昧,亦称诸佛现前三昧与佛立三昧。此外,法华经卷一曾举出无量义处三昧之名,旧译华严经卷六与卷四十四,有华严三昧、海印三昧、师子奋迅三昧之说。大品般若经卷三、卷五,亦有首楞严(健行)、宝印、师子游戏等百八三昧之说。
 天台宗在摩诃止观卷二上举出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等四种三昧之说;修此四种三昧之道场,称为四三昧院。此外,成实论卷十二,有一分修三昧(唯修定或慧之一方)、共分修三昧(兼修定、慧之有漏定)、圣正三昧(兼修定、慧之无漏定)等三三昧。
 南本涅槃经卷十三列出菩萨破除“二十五有”之二十五种三昧之名,法华经卷七之十六三昧,即为法华三昧之异名。又身发火焰之三昧,称为火界三昧、火定、火光三昧,有火葬尸骸之意。最胜之三昧,则称王三昧或三昧王三昧。日僧法然在其选择本愿念佛集中将念佛称为王三昧,又莹山绍瑾撰之坐禅用心记亦将坐禅称为王三昧。
 修三昧之堂,称三昧堂。依修三昧之种类而分,即有法华三昧堂、常行三昧堂、理趣三昧堂等。(杂阿含经卷十八、长阿含经卷九、卷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五、大品般若经卷一、卷二十三、大智度论卷二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十一、集异门足论卷六、佛地经论卷一、成唯识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三、圆觉经略疏注卷上、翻译名义集卷四上)((参见:百八三昧)2480、“定”3171)
 <二>在日本,火葬场、墓地,亦称为三昧。为祈求死者之冥福,大多在墓旁建立法华三昧堂,并延请僧侣修法华三昧。其法华三昧堂,可简称为三昧堂或三昧。p580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93

[精进勋章]

8#
 楼主| 发表于 2023-8-21 18:54:25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 1 小时 30 分钟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成佛品第十二

-- [经文] --

尔时薄伽梵。能善安住清净法界。三世平等无始无终。不动凝然常无断尽。大智光明普照世界。善巧方便变现神通。化十方土靡不周遍。

是薄伽梵。告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言。瑜伽行者观月轮已。应观三种大秘密法。

云何为三。一者心秘密。二者语秘密。三者身秘密。

云何名为心秘密法。瑜伽行者。观满月中出生金色五钴金刚。光明焕然犹如镕金。放于无数大白光明。以是观察名心秘密。

云何名为语言秘密。唵(一)地室多(二合二)婆尔罗(二合三)。此陀罗尼具大威力。一切菩萨成佛真迹。是故名为语言秘密。

云何名为身秘密法。于道场中端身正念。手结引导无上菩提最第一印。安置胸臆心月轮中。

善男子。我当为汝说其印相。先以左右二大拇指。各入左右手掌之内。各以左右头指中指及第四指。坚握拇指作于手拳。即是坚牢金刚拳印。

次不改拳舒右头指。直竖虚空。以其左拳着于心上。右拳小指坚握左拳头指一节。次以右拳头指之头。即指左拳拇指一节。亦着心前。是名引导无上菩提第一智印。亦名能灭无明黑暗大光明印。

以结此印加持力故。十方诸佛摩行者顶。受大菩提胜决定记。是大毗卢遮那如来无量福聚大妙智印。

[末学解说]

尔时薄伽梵(为佛陀十号之一,诸佛通号之一。又作婆伽婆、婆伽梵、婆嚩誐帝。意译有德、能破、世尊、尊贵。即有德而为世所尊重者之意。在印度用于有德之神或圣者之敬称,具有自在、正义、离欲、吉祥、名称、解脱等六义。在佛教中则为佛之尊称,又因佛陀具有德、能分别、受众人尊敬、能破除烦恼等众德,故薄伽梵亦具有有德、巧分别、有名声、能破等四种意义。另据佛地经论卷一载,薄伽梵具有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等六种意义。此外,亦有将佛与薄伽梵并称为“佛薄伽梵”者)。能善安住于清净法界(指意识所缘的一切境界。十八界之一。法界的‘法’,原有轨持之意。即一切事物都能保持各自的特性,互不相繁,且能让人理解其究为何物。‘界’,有种族、分齐之意,即分门别类的不同事物,各守其不同的界限)。三世(乃过去世【过去、前世、前生、前际】、现在世【现在、现世、现生、中际与未来世【未来、来世、来生、当来、后际】之总称。现在世与未来世合称为现当二世。所谓三世,指一个人现在生存之现世、出生以前生存之前世及命终以后生存之来世。又有以现在之一刹那为中心,及其前后称为三世者)平等(即均平齐等,无高下、浅深之差别。指一切现象在共性或空性、唯识性、心真如性等上没有差别,称为平等),无始无终。不动凝然,常无断尽。大智(广大之智慧。通达一切之事理者)光明,普照世界。善巧方便(即随顺机宜而施设的巧妙智用),变现神通。度化十方土,周遍所有。

这位薄伽梵。告诉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说道。

瑜伽(意译作相应。依调息(调呼吸)等方法,集中心念于一点,修止观(奢摩他与毗钵舍那)为主之观行,而与正理相应冥合一致)行者(乃指观行者,或泛指一般佛道之修行者。又称行人、修行人),观月轮(月之别名。以月圆如轮,故称月轮)后。应观三种大秘密(深奥隐密,不易为人知。如如来所具之神通力,或如来所未曾宣说之密意)法。

是哪三种大秘密法呢?一者心秘密。二者语秘密。三者身秘密。

为什么名为心秘密法呢?瑜伽(意译作相应。依调息(调呼吸)等方法,集中心念于一点,修止观(奢摩他与毗钵舍那)为主之观行,而与正理相应冥合一致)行者(乃指观行者,或泛指一般佛道之修行者。又称行人、修行人)。观满月中,生出金色五钴金刚。光明焕然,犹如镕金。放出无数大白光明。因为此观察而名为心秘密法。

为什么名为语言秘密呢?唵(一)地室多(二合二)婆尔罗(二合三)。因为此陀罗尼具足大威力。一切菩萨成佛真迹。所以名为语言秘密。

为什么名为身秘密法呢?于道场中端身正念(面临诸种遭遇,能心不错乱颠倒而一心念佛,称为正念)。手结引导无上菩提最第一印。安置胸臆心月轮中。

善男子。我当为你演说其印相(作手印、印契,即密教用来标帜诸尊各自内证三昧及本誓之外相)。先以左右二大拇指。各入左右手掌之内。各以左右头指中指及第四指。坚握拇指作于手拳。即是坚牢金刚拳印。

次不改拳舒右头指。直竖虚空。以其左拳着于心上。右拳小指坚握左拳头指一节。次以右拳头指之头。即指左拳拇指一节。也着于心前。这名为引导无上菩提第一智印(为诸佛菩萨所结印契之总称。印契,为决定不改之义。诸佛菩萨所结之印契,为智用之标帜,标示一切如来秘密庄严内证大智之身、口、意之业用,故总称智印)。也名为能灭无明黑暗大光明印。

因为结此印加持力的缘故,十方诸佛摩行者(乃指观行者,或泛指一般佛道之修行者。又称行人、修行人)顶。受大菩提胜决定记。是大毗卢遮那(又作毗卢遮那,是佛真身的通称。佛有三身,就有三个名号,毗卢舍那是释迦牟尼佛法身的名号,卢舍那是释迦牟尼佛报身的名号,释迦牟尼是应身的名号。毗卢舍那华译为遍一切处,是光明遍照一切的意思。卢舍那华译为净满,是清净圆满的意思)如来无量福聚大妙智印。

注解:
【薄伽梵】:梵语 bhagavat,巴利语 bhagava^ 或 bhagavant。为佛陀十号之一,诸佛通号之一。又作婆伽婆、婆伽梵、婆嚩誐帝。意译有德、能破、世尊、尊贵。即有德而为世所尊重者之意。在印度用于有德之神或圣者之敬称,具有自在、正义、离欲、吉祥、名称、解脱等六义。在佛教中则为佛之尊称,又因佛陀具有德、能分别、受众人尊敬、能破除烦恼等众德,故薄伽梵亦具有有德、巧分别、有名声、能破等四种意义。另据佛地经论卷一载,薄伽梵具有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等六种意义。此外,亦有将佛与薄伽梵并称为“佛薄伽梵”者。(大智度论卷二、清净道论卷七、大乘义章卷二十)((参见:世尊)1522、“婆伽婆”4453)p6510  FROM:【佛光大辞典】

【法界】:指意识所缘的一切境界。十八界之一。法界的‘法’,原有轨持之意。即一切事物都能保持各自的特性,互不相繁,且能让人理解其究为何物。‘界’,有种族、分齐之意,即分门别类的不同事物,各守其不同的界限。在小乘七十五法中,此法界摄四十六心所、十四不相应行、无表色及三无为等六十四法;但在大乘百法中,摄五十一心所、二十四不相应行、六无为及法处所摄色等八十二法。另一说谓法界总摄一切法。十八界中除去其中之‘法界’外,其余之十七界亦称法界。

关于此法界,有多种不同说法。兹略述如下︰

(1)大乘佛教谓法界意味诸法之根源。即全宇宙的存在,其根源可以法界表示,而其根源不外是真理本身,因此法界与真如同义。

(2)华严宗用法界来表示现象与本体之相即。即就现象与本体而言,法界可分为四种︰{1}事法界,指万有诸法,一一事相有差别,有分齐。{2}理法界,指诸法同一理性,平等一如,无有差别。{3}理事无碍法界,谓理由事显,事中含理,相即相入,法尔圆融无碍。{4}事事无碍法界,指一切事法,各有分齐,各守自性,事事相望,多缘互应,一多相即,大小互容,重重无尽。

(3)天台宗约四圣六凡,而说十法界。即{1}地狱法界,指犯上品五逆十恶,受寒热叫唤苦的最下境界。{2}畜生法界,犯中品五逆十恶,受‘吞啖杀戮苦’的境界。{3}鬼法界,犯下品五逆十恶,受饥渴苦的境界。{4}阿修罗法界,行下品十善,得通力自在的境界。{5}人法界,修五戒及中品十善,受人中苦乐的境界。{6}天法界,修上品十善及禅定,生于天界,受静妙乐的境界。{7}声闻法界,为入涅槃,依佛声教修四谛观法的境界。{8}缘觉法界,为入涅槃,修十二因缘观的境界。{9}菩萨法界,为得无上菩提修六度万行的境界。{10}佛法界,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法界。天台宗以为法界包含世界与法性二义,从而主张十界互具。

(4)密教以六大为法界之体性,认为万法宛然悉具,称为多法界,然而差别之万法由理平等之立场而言,乃归于一,遂立一多法界说。

◎附︰吕澄〈法界释义〉(摘录自《吕澄佛学论着选集》卷一)
(前略)奘师在印听讲《瑜伽论》三遍,及其返也,开首译之,可见其精神所在。但由此论以知奘师学之所得,仍属困难。今观其译毕《瑜伽论》后即译《佛地经论》(回国后四年译),乃知其学心得之所在矣。是论释义主要皆为戒贤之作(民十四年对勘番译得知)。亲光(亲光即明友。光即明,亲即友也,亦如清辩之为分别明也)稍有补充,亲光即波颇三藏,故知波颇实得戒贤学之真传。《庄严经论》四智三身之说,勘之梵本文字不具,但亲光之《佛地经论》有之,可知此出波颇之意也。此中曲折直至最近数年始得究明,宗奘师之学者,应先知此而于《佛地经论》不可不三置意也。

次谈义理。此经以‘佛地’为名,顾名思义可知其内容要点所讲为佛之境界,即以‘五法’释此境界。‘五法’谓‘法界’与‘四智’,初之‘长行’,‘五法’并举,而结颂独提‘法界’,可知‘法界’之重要。奘师所学既在此经,亦可知其学根本亦在‘法界’也,《经》谈‘法界’有虚空十喻,意就三方面说︰

(1)佛以法界为体性,法界即涅槃界,是即以涅槃为体性,乃明佛之所以为佛也。小乘亦具此义(即以涅槃为体性),或谓以菩提为体性也(分别论者)。

(2)法界遍于有情心相续中,为有情所同具,即所谓一切有情皆有佛性(如来藏),意明佛与有情皆据法界,即所依等同也。

(3)法界由共相(二空)所显(平等相为共相),法界本身非共相而为共相之所显也。

合此三义以观法界,可知法界者即无差别遍一切有情心而为共相之所显者也。在众生边说即心法性(如来藏)而已;在如来边说即圆满证得此法性心而已。是故第一义明佛之圆满证得;第二义明心与心性非一非异,而为生佛之所同依;第三义明法界由共相显,即示入道之门也。云何入道?谓由观共相而显法界也。

奘师译此经论用字特多,如以法界为理、为真(真如)、为实(实体)、为性(实性)。是等用字,于后来中国思想上发生影响极大,贤首一宗理事之说,即从此出,宋明理学于此亦不无关系。然有真实了解以运用此诸字者,惟奘师本人而已。奘师之以法界为理者,此理非共相而为自相(实相)。故可以加真字(即真理)、实字(即实体之理),无有歧义。盖理谓一切法如,事即一切法,实则理事所指同一,如人有名有号。从佛方见法为理;从有情观之即为事(理事平等平等)。有情之上希于佛,须从事上见理(即事之理相),而入佛道。佛之教化众生,须从理上见事(设施事相),而有种种言教安立。如是理事,皆指一法,而意味不同也。此奘师采用理字真义之所在,故知法界实义,必须研究《佛地经论》,始可得其真也。
[参考资料] 旧译《华严经》卷一、卷三;《大般若经》卷五六七〈法界品〉;《俱舍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一;《成唯识论》卷十;《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八;《辩中边论》卷上;《大乘起信论》;高崎直道《如来藏思想》第一章。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三世】:梵语 trayo-dhvanah!,巴利语 tayo addha^。又作三际、去来今、去来现、已今当。世,为迁流义。乃过去世(梵 ati^ta^dhvan,过去、前世、前生、前际)、现在世(梵 pratyutpanna^dhva^,现在、现世、现生、中际)与未来世(梵 ana^gata^dhvan,未来、来世、来生、当来、后际)之总称。现在世与未来世合称为现当二世。所谓三世,指一个人现在生存之现世、出生以前生存之前世及命终以后生存之来世。又有以现在之一刹那为中心,及其前后称为三世者。或以劫为单位,贤劫为现在,以此而建立三世。一般佛教均以时为假立者,然胜论外道或时论师则视时为实在者。
 至于由过去之业因,所招感之现在果报,此种三世因果应报之理,即称三世因果;而出现于三世之佛,则称三世诸佛。小乘主张一世一佛;而大乘认为空间充满十方诸佛,在时间上普现于三世,此称十方横化、三世竖化。总括而言,各宗派对于三世之观点有下列四说:
 (一)有部认为色、心等有为法之法体,系遍满于三世而为实有,故称“三世实有,法体恒有”。准此而言,则“过去法”与“现在法”无法安立。对此,大多由类、相、位、待之不同,而有种种异说。其中,有部以“位”之不同为正义,而认为法体乃普遍于三世之实在,法体本身虽无三世之差别,但以其作用之标准衡量,未起作用时之法,称为未来法;现在正起作用者,称为现在法;而已起作用者,则称过去法。以上系对“现在即是一刹那”之说而言者。
 (二)大众部与经量部认为,于现在一刹那所起者始为实有,而过去与未来法皆无(非存在)。此即“本无今有,有已还无”之主张。故以过去法为曾有、未来法为当有,而说明三世,此即称“现在有体,过未无体”。
 (三)唯识派以“过未无体”之立场,主张有三种三世:(1)道理三世,在现在法上,有过去曾有之因相与未来当有之果相,故具足过去与未来。(2)神通三世,过去、未来虽非实在,但依宿命智(宿命通)观过去,依他心智(他心通)观现在,依生死智(天眼通)观未来,如此依神通力所显示之三世,而作为现在刹那心识之相分。(3)唯识三世,系依迷心之虚妄来分别三世,然此仅为现在之心识变现之相分。
 (四)华严宗立有九世、十世之说。即在三世中各有三世,指过去之过去,乃至未来之未来等九世,彼此相同、彼此和合(相即相入)而归纳于一念之中。九世加上一念,总合为十世,而于十玄门中,立有“十世隔法异成门”。(六十华严卷三十七、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六、卷七十七、俱舍论卷二十、卷二十一、异部宗轮论、辩中边论卷一、法华玄论卷九、华严五教章卷四、成唯识论述记卷三末)((参见:三世实有)540、“三生”543、“时”4121)p536  FROM:【佛光大辞典】

【平等】:梵语 sama,巴利语同。即均平齐等,无高下、浅深之差别。指一切现象在共性或空性、唯识性、心真如性等上没有差别,称为平等。为“差别”之对称。如释尊即否定印度吠陀以来之阶级差别而主张“四姓平等”。诸经论中有关平等之思想与用语极多,例如认为佛、法、僧三宝,以及心、佛、众生三法,于本质上均无差别,故说平等;或显示本体界之相貌,称为空平等、真如平等。另如大般若经卷四○九阐论般若波罗蜜、三摩地、菩萨等三者之平等;大智度论卷一○○明示法平等、众生平等之理;大日经卷一揭举身、语、意之三密平等。往生论注卷上载,平等是诸法体相,由此所达到之智慧,应无所分别,主观与客观亦无区别,此称智平等;对于众生亦应等同视之,无高低、亲怨之区别,在值得怜悯和具有佛性上,平等无二,此称众生平等。又佛称为平等觉,自性法身称为平等法身。此外,一乘法乃表示与佛之智慧平等之大慧,称为平等大慧;普遍于一切而无差别之爱,称为平等大悲;对一切平等,了悟真理而不起差别见解之心,称为平等心。空、假、中三观中之从空入假观,又称为平等观;观身、语、意三密之平等无差别,称为三平等观;不论怨、亲之别,一概一视同仁,称为怨亲平等。
 新华严经卷五十三离世间品举出菩萨具有十种平等,即:一切众生平等、一切法平等、一切刹平等、一切深心平等、一切善根平等、一切菩萨平等、一切愿平等、一切波罗蜜平等、一切行平等、一切佛平等,菩萨若安住此法,则得一切诸佛无上平等之法。同经卷三十“十回向品”亦举出业平等、报平等等十种平等。又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则举出众生平等、法平等、清净平等、布施平等、戒平等、忍平等、精进平等、禅平等、智平等、一切法清净平等十种,众生若具此平等,能速得入无畏之大城。此皆说明人、法、国土、修行乃至诸佛等悉皆平等无有差别之理。(杂阿含卷二十、大般若经卷五七○平等品、大宝积经卷六○、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佛地经论卷五)((参见:差别)4088)p1914 FROM:【佛光大辞典】

【大智】:(术语)广大之智慧。通达一切之事理者。法华经序品曰:“普入佛慧通达大智。”维摩经佛国品曰:“大智本行皆成就。”同慧远疏曰:“言大智者是佛智也,佛慧深广故名大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巧方便】:又作方便善巧、善权方便、权巧方便、善方便、巧方便、权方便。或单称为善巧、善权、巧便、方便。即随顺机宜而施设的巧妙智用。

《大方便善巧方便经》卷一云(大正12·166a)︰
‘云何是菩萨摩诃萨善巧方便?愿佛世尊广分别说。佛告智上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汝今当知,具善巧方便菩萨摩诃萨,以一方便普令一切众生如理修行。何以故?具善巧方便菩萨摩诃萨,乃至于彼傍生异类诸恶趣中,菩萨亦以平等一切智心施其方便。即以如是善根回向一切众生,令诸众生修行二法。何等为二?所谓一切智心、回向心。善男子!如是名为菩萨摩诃萨善巧方便。’

依世亲《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所载,‘菩萨巧方便回向’系将礼拜等五种修行方式所集的一切功德善根,用于发愿摄取一切众生往生安乐佛国。即菩萨自己以善巧智力施设种种方便,将自己的善根回向施予一切众生,期许饶益众生,此即为善巧方便。

吉藏《法华义疏》卷四(上)述说佛开三乘法以摄受众生即为方便善巧,文云(大正34·482b)︰
‘外国称伛和拘舍罗。伛和称为方便,拘舍罗名为胜智。谓方便胜智也。(中略)方便是善巧之名,善巧者智用也。理实无三,以方便力是故说三,故名善巧。问︰无三说三,云何名善巧?答︰由无三说三,众生遂得实益,故名善巧。’

又,《佛地经论》认为善巧方便之体是四智中的成所作智。该论卷七云(大正26·324c)︰
‘经曰︰身语及心化,善巧方便业。论曰︰有义此显成所作智。谓智能起身语心化,称顺机宜,故名善巧,加行不绝,故名方便,此即名业。’

此外,《大宝积经》卷五十一〈菩萨藏会〉曾揭‘十种善巧’之说,此十种即︰蕴法善巧、界法善巧、处法善巧、谛法善巧、无碍解善巧、依趣善巧、资粮善巧、道法善巧、缘起善巧、一切法善巧。其他,如《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有十二种方便善巧之说法,卷四十七又提出十种;《成唯识论》卷九则提出回向、拔济二种。
[参考资料]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卷上;《大般若经》卷三二八~卷三三0、卷三三八~卷三四一、卷五八五;旧译《华严经》卷三十七、卷三十八;《正法华经》卷一〈善权品〉;《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五;《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七、卷五十七。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瑜伽】:梵语 yoga 之音译,巴利语同。意译作相应。依调息(调呼吸)等方法,集中心念于一点,修止观(奢摩他与毗钵舍那)为主之观行,而与正理相应冥合一致。于密教,盛行三密瑜伽相应之说(又作三密相应说)。行此等瑜伽观行者,称为瑜伽师。依瑜伽师而行之境界,称作瑜伽师地。瑜伽师地论一书即从五识身相应地说至无余依地之十七地。奉持该论之学派,称为瑜伽派(外道中,另有所谓瑜伽外道者)。此外,瑜只(梵 yogin,巴同)即“有瑜伽者”之意,系指行瑜伽观行之人。三昧(梵 sama^dhi,巴同)、禅定(梵 dhya^na,巴 jha^na)即行瑜伽法之一。
  据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本之说,相应之义有五:(一)与境相应,谓不违一切法之自性。(二)与行相应,谓与定慧等行相应。(三)与理相应,谓安立非安立等二谛之理。(四)与果相应,谓能得无上之菩提果。(五)与机相应,谓既得圆果,利生救物,赴机应感,药病相应。于上记五义之中,显教多取与理相应之义,如瑜伽唯识之瑜伽;密教多取与行相应之义,如瑜伽三密之瑜伽。(解深密经卷三分别瑜伽品、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四、解深密经疏卷六、大日经疏卷三)p5529  FROM:【佛光大辞典】

【行者】:<一>梵语 yogin。乃指观行者,或泛指一般佛道之修行者。又称行人、修行人。一般修念佛法门者,称“念佛行者”。密教中,诵持真言、修供养法、护摩法等真言门之修行者,称为真言行者。专持法华经之行者,称法华行者。(观无量寿经、大日经卷一具缘品)
 <二>禅林中,行者乃指未出家而住于寺内帮忙杂务者。有剃发者,亦有未剃发而携家带眷者。据释氏要览卷上行者条载,善见律毗婆沙谓,善男子欲出家,而未得衣钵,欲依寺中住者,称为畔头波罗沙。此畔头波罗沙即行者之意。又据禅林象器笺职位门行者条载,旧说日本与我国之行者有别,日本之行者,虽剪除须发,而行事与俗人同;在中国,则唯有僧人及沙弥剃发而已,行者不剃发,持守五戒。然若据日本之诸宗阶级卷上载,喝食行者皆有发。故知日本行者未必剃发。
 禅林之行者,依其职务不同而有诸多种类,如参头行者、六局行者、副参行者、客头行者、方丈客头行者、茶头行者、供过行者、门头行者、丧司行者、执局行者、堂司行者、库司行者、供头行者、众寮行者、方丈行者、库司客头行者、喝食行者、直殿行者、监作行者、直灵行者等。此外方丈之行者略称方行,西堂之行者略称西行,后堂之行者略称后行,监寺之行者略称监行,副寺之行者略称副行,维那之行者略称维行,典座之行者略称典行,直岁之行者略称直行,知客之行者略称客行,首座之行者略称首行、辨事,知殿之行者略称殿行。又年少之行者,或寺院中服杂役之小沙弥,称为童行、行童、道者、童侍、僧童。行者之居所,称行堂、行者房、童行堂。行堂之主首,称行堂主,或单称堂主。(敕修百丈清规卷二住持章训童行条、持宝通览卷下)
 <三>日本修验道之“山伏”,亦通称行者。彼等为得神验之法,而于山野作苦行修练。山伏二字,具有“入法性真如之宝山,降伏无明烦恼”之义。例如修验道之祖“役小角”即以常年跋涉深山幽谷、修练种种苦行而被称为“役行者”。又近代日本有著一定之行装,巡拜名山灵迹者,亦称行者。((参见:山伏)947)p2557  FROM:【佛光大辞典】

【月轮】:月之别名。以月圆如轮,故称月轮。俱舍论卷十一载,月轮之直径长五十由旬,其下由颇胝迦宝水珠所成,能冷亦能照。又谓月轮中有月宫殿,由天银与天青色琉璃所成,月天子及妃、天众等住之。密教称之为月天,属护世十二天之一。又以月轮即指满月,表示智德圆满。亦表佛心、菩提心等。(长阿含经卷二十二、起世经卷十、菩提心论)FROM:【佛光大辞典】

【秘密】:梵语 guhya,巴利语 guyha。深奥隐密,不易为人知。如如来所具之神通力,或如来所未曾宣说之密意。摄大乘论本卷中载,如来之意含有四种秘密(又作四秘密、四种合义、四节、四依):(一)令入秘密,为导众生入真实智,先随世俗之想法而说。(二)相秘密,为示一切法无自性,无生无灭,说如遍计所执性等三性。(三)对治秘密,为对治种种过失,说种种法。(四)转变秘密,其意义与表面上之言语、文字之叙述全别;真义隐含其中,非如明言所示。此外,一般又将佛教分为显露之教(显教)与秘密之教(密教)两种。另据隋代智顗之说,在佛的说法中,虽系同闻佛之教法,但彼此之理解不同,互不相知,故称为秘密(化仪四教中之秘密教)。(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大智度论卷四、卷六十五、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华严金师子章、法华玄义释签卷二)p4262  FROM:【佛光大辞典】

【正念】:<一>梵语 samyak-smr!ti,巴利语 samma^sati。指真正之念。八正道之一。又作谛意。即如实忆念诸法之性相而不忘失。可分为二:(一)世俗有漏正念,即与有漏作意相应之善念。(二)出世间无漏正念,即依无漏之正见能思惟谛境,而与无漏作意相应的明记不忘之念。有关正念之体性,据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六载,念根、念力与正念,皆摄入念觉支。据俱舍论卷二十五载,念根、念力、念觉支与正念,皆以念为体。摩诃止观卷七上则谓“念”为“忍”之义,并配于天台宗之四教,即三藏教之正念为伏忍,通教之正念为柔顺忍,别教之正念为无生忍,圆教之正念为寂灭忍。(杂阿含经卷二十八、中阿含卷七分别圣谛经、八正道经、转法轮经)((参见:八正道)280)
 <二>净土宗则谓,面临诸种遭遇,能心不错乱颠倒而一心念佛,称为正念。(观经疏散善义(善导)、往生礼赞前序)((参见:一心正念)24)
 <三>(1215~1289)宋代临济宗僧。温州(浙江)永嘉人,号大休。早年参学于灵隐寺东谷妙光,再谒石溪心月,遂得印可。咸淳五年(1269)夏,乘商船赴日。依镰仓建长寺之兰溪道隆。执权之北条时宗甚景仰师之道望,礼请居于禅兴寺。其后,历住寿福、圆觉、建长诸寺。晚年于圆觉寺内自建一小庵,立匾称为“藏六”。又筑寿塔以为归藏之地,并自著圆湛无生铭,记录一生之行谊德业。日本正应二年十一月示寂,遗偈:“拈起须弥槌,击碎虚空鼓;藏身没影踪,日轮正当午。”世寿七十五。敕谥“佛源禅师”。著有大休和尚语录六卷。为日本禅宗大休派(日本禅宗二十四派之一)之祖。(元亨释书卷八、延宝传灯录卷三、本朝高僧传卷二十一)p1990 FROM:【佛光大辞典】

【印相】:又作手印、印契,即密教用来标帜诸尊各自内证三昧及本誓之外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智印】:梵语 Jn~a^na-mudra^。又作慧印。为诸佛菩萨所结印契之总称。印契,为决定不改之义。诸佛菩萨所结之印契,为智用之标帜,标示一切如来秘密庄严内证大智之身、口、意之业用,故总称智印。据法华义疏卷十二、法华玄赞卷十所载,以般若之智为印,则能入于实相之理;又以智为印,刊定是非真妄,故称为智印。如来之智用有大智印、三昧耶智印、法智印、羯磨智印四种,称为一切印、四印、四智印、四种智印。
 大智印又称五智无际智,即以五相成身观而成本尊之身;三昧耶智印又称如来本誓悲愿平等内证智,即诸尊及修行者所结之印契;法智印又称本性清净妙法智,即诸尊之种子等;羯磨智印又称自利利他羯磨智用,即诸尊之威仪形相。密教金刚界曼荼罗四印会之四尊,即标示此四智印。又据即身成佛义所载,四智印与四种曼荼罗有体用之别,其中,大智印为大曼荼罗之用,三昧耶智印为三昧耶曼荼罗之用,法智印为法曼荼罗之用,羯磨智印为羯磨曼荼罗之用。(大乘智印经卷二、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经、金刚顶瑜伽金刚萨埵五秘密修行念诵仪轨、陀罗尼诸门要目、理趣释卷下、大日经疏卷一)((参见:四曼相大)1755)p5017  FROM:【佛光大辞典】

【大毗卢遮那】:(佛名)密教之本尊大日如来也。大之梵语为摩诃。而毗卢遮那为日之别名。故若具存梵语,则宜曰摩诃毗卢那遮。曰并取汉语。则宜曰大日。今梵汉双取,故曰大毗卢遮那。但以毗卢遮那译为日。局于密教。若显密共通之译。则曰光明遍照。(参见:毗卢舍那)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毗卢舍那】:又作毗卢遮那,是佛真身的通称。佛有三身,就有三个名号,毗卢舍那是释迦牟尼佛法身的名号,卢舍那是释迦牟尼佛报身的名号,释迦牟尼是应身的名号。毗卢舍那华译为遍一切处,是光明遍照一切的意思。卢舍那华译为净满,是清净圆满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尔时行者结此印已。即作此观。一切有情共结此印。持念真言。

十方世界无三恶道八难苦果。同受第一清净法乐。我今首上有大宝冠。其天冠中五佛如来结跏趺坐。

我是毗卢遮那如来。圆满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大光明照十方界。利益安乐一切众生。

如是观察名入毗卢遮那如来最胜三昧。譬如有人悟迦卢罗微妙观门。自作是观。

我身即是金翅鸟王。心意语言亦复如是。以此观力能消毒药。一切恶毒不能为害。

凡夫行者亦复如是。作降伏坐身不动摇。手结智印。密念真言。

入此观时能灭三毒。消除业障增长福智。世出世愿速得圆满。八万四千诸烦恼障不能现起。恒河沙等所知重障渐渐消灭。无漏大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现前圆满。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希有世尊。希有善逝。如来出世过优昙华。假使出世说是法难。如是心地三种秘密无上法轮。实能利乐一切众生。入如来地及菩萨地真实正路。若有众生不惜身命修行此法速证菩提。

[末学解说]

尔时行者(乃指观行者,或泛指一般佛道之修行者。又称行人、修行人)结此印后。即作此观。一切有情共同结此手印。持念真言(即真实而无虚假之语言之意。此于密教,相当于三密中之语密,而谓“真言秘密”。或又指佛、菩萨、诸天等的本誓之德,或其别名;或即指含有深奥教法之秘密语句,而为凡夫二乘所不能知者。我国及日本对真言均不作翻译,而直接运用其原语之音译。认为念唱或书写、作观其文字,即可得与真言相应之功德,故真言不仅可致即身成佛而开悟,且能满足世俗之愿望)。

十方世界没有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地狱属上恶,饿鬼属中恶,畜生属下恶)八难(八个见闻佛法有障碍的地方和情形,即:地狱、饿鬼、畜生、北俱卢洲、无想天、盲聋喑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此中地狱饿鬼畜生属三恶道,因业障太重,很难见闻佛法;北俱卢洲人,福分很大,但不晓得佛法,故不能了生脱死;无想天是外道所生的地方,那里的人也是不能了生脱死;患了盲聋喑哑的人,自然见闻不到佛法;世智辩聪是世人仗著小聪明,不肯虚心修行,甚至还会毁谤佛法;生在佛出世前或佛涅槃后,都见不到佛和听不到佛法)之苦果(从恶业生,而使身心受苦之果报。总言之,生死之果报皆为苦;分别之,则如天上者为乐果,如地狱者为苦果,如人界者则苦乐并存)。同受第一清净法乐(即法味之乐。听受佛法之法味,以长养法身之慧命而生喜乐,故称法乐。又行善积德以自娱,亦称法乐)。我现今头上有大宝冠。其天冠中,有五佛如来,结跏趺坐(即互交二足,结跏安坐。白伞盖大佛顶念诵法要之“勇健坐”,即同于此。诸坐法中,结伽趺坐最安稳而不易疲倦。又称交一足为半跏趺坐、半跏坐、半跏、贤坐;称交二足为全跏坐、本跏坐、全跏、大坐、莲华坐。此为圆满安坐之相,诸佛皆依此法而坐,故又称如来坐、佛坐。        
  其坐法即双膝弯曲,两足掌向上之形式,可分为降魔、吉祥二种:(一)先以右足压左股,后以左足压右股,二足掌仰于二股之上,手亦左手居上,称为降魔坐。天台、禅宗等显教诸宗多传此坐。(二)先以左足压右股,后以右足压左股,手亦右手压左手,称为吉祥坐。密宗亦称之为莲花坐。如来于菩提树下成正觉时,身安吉祥之坐,手作降魔印。此多于密教中行之,盖以右足表示佛界,左足表示众生界。以右足压左足,乃佛界摄取众生界,众生界归佛界之意,即表示生佛不二之义。多用于修法中之增益法或息灾法)。

我是毗卢遮那如来(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谓烦恼体净,众德悉备,身土相称,遍一切处。能为色相所作依止,具无边际真实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理性之体,本来觉了也)。圆满具足三十二相(又名三十二大人相,一足安平,二足千辐轮,三手指纤长,四手足柔软,五手足缦网,六足跟圆满,七足趺高好,八腨如鹿王,九手长过膝,十马阴藏,十一身纵广,十二毛孔青色,十三身毛上靡,十四身金光,十五常光一丈,十六皮肤细滑,十七七处平满,十八两腋满,十九身如师子,二十身端正,二十一肩圆满,二十二口四十齿,二十三齿白齐密,二十四四牙白净,二十五颊车如师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二十七广长舌,二十八梵音清远,二十九眼色绀青,三十睫如牛王,三十一眉间白毫,三十二顶成肉髻),八十种好(又名八十随形好,即:无见顶相、鼻高不现孔、眉如初月、耳轮垂埵,身坚实如那罗延、骨际如钩锁、身一时回旋如像王、行时足去地四寸而现印文、爪如赤铜色薄而润泽、膝骨坚而圆好、身清洁、身柔软、身不曲、指圆而纤细、指文藏复、脉深不现、踝不现、身润泽、身自持不逶迤、身满足、容仪备足、容仪满足、住处安无能动者、威振一切、一切众生见之而乐、面不长大、正容貌而色不挠、面目满足、唇如频婆果之色、言音深远、脐深而圆好、毛右旋、手足满足、手足如意、手文明直、手文长、手文不断、一切恶心之众生见者和悦、面广而殊好、面净满如月、随众生之意和悦与语、自毛孔出香气、自口出无上香、仪容如狮子、进止如像王、行相如鹅王、头如摩陀那果、一切之声分具足、四牙白利、舌色赤、舌薄、毛红色、毛软净、眼广长、死门之相具、手足赤白如莲花之色、脐不出、腹不现、细腹、身不倾动、身持重、其身大、身长、手足软净滑泽、四边之光长一丈、光照身而行、等视众生、不轻众生、随众生之音声不增不减、说法不著、随众生之语言而说法、发音应众生、次第以因缘说法、一切众生观相不能尽、观不厌足、发长好、发不乱、发旋好、发色如青珠、手足为有德之相)。放大光明遍照十方法界。利益安乐一切众生。

像这样观察,名为入毗卢遮那如来最胜三昧。譬如有人悟迦卢罗微妙观门(观者,分别观察之心也。谓修行之人,虽因前止,证诸禅定,而解慧未发,若心住定,则有味着之失。是故不着于止,起观分别,则无漏方便,因此开发,故以观为门也)。自己作这样的观察。

我身即是金翅鸟王。心意、语言都是如此。以此观力(观法之力),能消灭毒药。一切恶毒不能为害。

凡夫行者也是如此。作降伏坐(又称降魔坐。乃结跏趺坐之一。凡坐皆先以右足压左股,后以左足压右股,手亦以左居上,称为降伏坐;其反之者称吉祥坐),身不动摇。手结智印。密念真言。

入此观时,能消灭三毒(指贪欲、嗔恚、愚痴(又称贪嗔痴、淫怒痴、欲嗔无明)三种烦恼。又作三火、三垢。一切烦恼本通称为毒,然此三种烦恼通摄三界,系毒害众生出世善心中之最甚者,能令有情长劫受苦而不得出离,故特称三毒。此三毒又为身、口、意等三恶行之根源,故亦称三不善根,为根本烦恼之首)。消除业障(谓众生于身、口、意所造作之恶业能蔽障正道,故称业障),增长福智(福德和智慧)。世间、出世间之愿速得圆满。八万四千诸烦恼障不能现起。恒河沙等所知重障(很厚重的障碍。众生有三种很厚重的障碍,以致不能成佛,那就是惑障、业障、报障。惑障即一切之无明烦恼,业障指五逆十恶等,报障指三途八难等)渐渐消灭。无漏(漏,为漏泄之意,乃烦恼之异名。贪、嗔等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不止,故称为漏。又漏有漏落之意,烦恼能令人落入于三恶道,故称漏。因之称有烦恼之法为有漏;称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为无漏,如涅槃、菩提,与一切能断除三界烦恼之法,均属无漏)大智(广大之智慧。通达一切之事理者)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即照了诸法实相,而穷尽一切智慧之边际,度生死此岸至涅槃彼岸之菩萨大慧,称为般若波罗蜜)现前圆满。快速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佛陀所觉悟之智慧;含有平等、圆满之意。以其所悟之道为至高,故称无上;以其道周遍而无所不包,故称正遍知。大乘菩萨行之全部内容,即在成就此种觉悟)。

这时,文殊师利菩萨对佛陀说道。希有(谓事之甚少、难逢者)世尊。希有(谓事之甚少、难逢者)善逝(如来十号之一,善是好,逝是去,佛修正道,入涅槃,向好的去处而去,故号“善逝”)。如来能够出世,超过优昙华开(即优昙。亦名优昙钵华。按此花为无花果类。产于喜马拉耶山麓及德干高原,锡兰等处。干高丈余。叶有二种:一平滑,一粗糙。皆长四五寸,端尖,雌雄异花,甚细,隐于壶状凹陷之花托中。常误以为隐花植物。花托大如拳,或如拇指,十余聚生。可食而味劣,世称三千年开化一度。值佛出世始开)。假使出世,能够演说此法则更难。如是心地(心为万法之本,能生一切诸法,故曰心地。又,修行者依心而近行,故曰心地。又,三业中,心业最胜,故曰心地)三种秘密无上法轮(指如来所说的妙法)。实能利乐(指利益与安乐。按利与乐为一体之异名,或谓后世之益为利,现世之益为乐)一切众生。入如来地(佛之位也)及菩萨地(泛指十地,即修行过程之十个阶位。一般多指“三乘共十地”之十地,或大乘菩萨修行过程之十地。三乘共十地,亦称共地,即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之人所共修之十个阶位)之真实正路。若有众生不惜身命修行此法,能够快速证得菩提(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注解:
【真言】:梵语 mantra。音译曼怛罗、曼荼罗。又作陀罗尼、咒、明、神咒、密言、密语、密号。即真实而无虚假之语言之意。此于密教,相当于三密中之语密,而谓“真言秘密”。或又指佛、菩萨、诸天等的本誓之德,或其别名;或即指含有深奥教法之秘密语句,而为凡夫二乘所不能知者。我国及日本对真言均不作翻译,而直接运用其原语之音译。认为念唱或书写、作观其文字,即可得与真言相应之功德,故真言不仅可致即身成佛而开悟,且能满足世俗之愿望。例如,不空罥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经所说之光明真言,即可使闻之者灭除其所有之罪障;又如诵光明真言,加持于土砂,将土砂撒于死骸或墓上,藉此加持力,则可灭亡者之罪,而使亡者得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真言(曼怛罗)一词之起源本系表思惟之工具,亦即文字、语言之意,特指对神、鬼等所发之神圣语句。唱诵曼怛罗之风,印度自古以来即很盛行,由吠陀经中可见一斑。但在曼怛罗文学中,曼怛罗乃解释为思惟解放之意;亦即自生死之束缚中,解放人类之思惟。
 上述之外,真言亦含如下数义:(一)明,梵语 vidya^,学问、知识之意。(二)陀罗尼(梵 dha^rani^,总持),口说者为真言陀罗尼,表现于身者谓明。(三)若以真言之长句者,称为陀罗尼;仅数句而成者,称为真言;有时一字二字等者则称种子。
 广义言之,不但以文字、言语表示之密咒者称为真言,乃至法身佛之说法,亦均为真言。如日本东密之密教经典,或台密之显密两教之经典,在表面上均用一般之言语,然本质上均系根据大日如来之秘密加持,故称真言秘密藏。此外,诸如峰峦松风、川流水音,无不是如来演说真如实相之法,故称真言。
 密教中,真言之分类繁多:(一)以说密语者之类别而分,有如来说、菩萨金刚说、二乘说、诸天说、地居天说等五种;前三种为圣者真言,后二种为诸神真言。(二)以密教三大部为别,即佛部、莲华部、金刚部等三种真言。(三)以修法性质别之,有息灾法、降伏法、摄召法、增益法等四种。(四)以形式分类之,有多字(陀罗尼)、一字(真言)、无字(实相)等别。此外,一尊之真言亦有广、中、略之分,而分别称为大咒(大心咒)、中咒(心咒)、小咒(心中心咒)。
 将诸尊之真言汇编而成的典籍有:(一)日本延宝八年(1680)净岩开板的普通真言藏。(二)清嘉庆五年(1800)朝鲜望月寺开板之真言集。(长阿含经卷十四、苏悉地羯啰经卷上真言相品、大日经卷一、卷二、大日经疏卷七、卷十二、总释陀罗尼义赞、法华义疏卷十二(吉藏))((参见:咒)3113、“陀罗尼”3607)p4201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地狱属上恶,饿鬼属中恶,畜生属下恶。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八难】:八个见闻佛法有障碍的地方和情形,即:地狱、饿鬼、畜生、北俱卢洲、无想天、盲聋喑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此中地狱饿鬼畜生属三恶道,因业障太重,很难见闻佛法;北俱卢洲人,福分很大,但不晓得佛法,故不能了生脱死;无想天是外道所生的地方,那里的人也是不能了生脱死;患了盲聋喑哑的人,自然见闻不到佛法;世智辩聪是世人仗著小聪明,不肯虚心修行,甚至还会毁谤佛法;生在佛出世前或佛涅槃后,都见不到佛和听不到佛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苦果】:从恶业生,而使身心受苦之果报。总言之,生死之果报皆为苦;分别之,则如天上者为乐果,如地狱者为苦果,如人界者则苦乐并存。p3945 FROM:【佛光大辞典】

【法乐】:<一>即法味之乐。听受佛法之法味,以长养法身之慧命而生喜乐,故称法乐。又行善积德以自娱,亦称法乐。唯识论卷十(大三一·五七下):“自受用(中略),尽未来际,恒自受用广大法乐。”(维摩经菩萨品、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三)
 <二>指于佛前转读讲论诸经论、唱诵经文、陀罗尼等,乃使佛菩萨得法乐之意。
 <三>俗于法事之后有舞乐,亦称为法乐。p3422FROM:【佛光大辞典】

【结跏趺坐】:梵语 nyas!i^dat-paryan%kam a^bhujya。坐法之一。又作结加趺坐、结跏跗坐、跏趺正坐、跏趺坐、加趺坐、跏坐、结坐。即互交二足,结跏安坐。白伞盖大佛顶念诵法要之“勇健坐”,即同于此。诸坐法中,结伽趺坐最安稳而不易疲倦。又称交一足为半跏趺坐、半跏坐、半跏、贤坐;称交二足为全跏坐、本跏坐、全跏、大坐、莲华坐。此为圆满安坐之相,诸佛皆依此法而坐,故又称如来坐、佛坐。        
  其坐法即双膝弯曲,两足掌向上之形式,可分为降魔、吉祥二种:(一)先以右足压左股,后以左足压右股,二足掌仰于二股之上,手亦左手居上,称为降魔坐。天台、禅宗等显教诸宗多传此坐。(二)先以左足压右股,后以右足压左股,手亦右手压左手,称为吉祥坐。密宗亦称之为莲花坐。如来于菩提树下成正觉时,身安吉祥之坐,手作降魔印。此多于密教中行之,盖以右足表示佛界,左足表示众生界。以右足压左足,乃佛界摄取众生界,众生界归佛界之意,即表示生佛不二之义。多用于修法中之增益法或息灾法。(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卷一、不空罥索经卷九、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无量寿如来修观行供养仪轨、大智度论卷七、大乘起信论疏记卷六、敕修百丈清规卷五坐禅仪条、慧琳音义卷八、禅林象器笺礼则门)((参见:吉祥坐)2239)p5186  FROM:【佛光大辞典】

【毗卢遮那佛】: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谓烦恼体净,众德悉备,身土相称,遍一切处。能为色相所作依止,具无边际真实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理性之体,本来觉了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三十二相】:又名三十二大人相,一足安平,二足千辐轮,三手指纤长,四手足柔软,五手足缦网,六足跟圆满,七足趺高好,八腨如鹿王,九手长过膝,十马阴藏,十一身纵广,十二毛孔青色,十三身毛上靡,十四身金光,十五常光一丈,十六皮肤细滑,十七七处平满,十八两腋满,十九身如师子,二十身端正,二十一肩圆满,二十二口四十齿,二十三齿白齐密,二十四四牙白净,二十五颊车如师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二十七广长舌,二十八梵音清远,二十九眼色绀青,三十睫如牛王,三十一眉间白毫,三十二顶成肉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八十种好】:又名八十随形好,即:无见顶相、鼻高不现孔、眉如初月、耳轮垂埵,身坚实如那罗延、骨际如钩锁、身一时回旋如像王、行时足去地四寸而现印文、爪如赤铜色薄而润泽、膝骨坚而圆好、身清洁、身柔软、身不曲、指圆而纤细、指文藏复、脉深不现、踝不现、身润泽、身自持不逶迤、身满足、容仪备足、容仪满足、住处安无能动者、威振一切、一切众生见之而乐、面不长大、正容貌而色不挠、面目满足、唇如频婆果之色、言音深远、脐深而圆好、毛右旋、手足满足、手足如意、手文明直、手文长、手文不断、一切恶心之众生见者和悦、面广而殊好、面净满如月、随众生之意和悦与语、自毛孔出香气、自口出无上香、仪容如狮子、进止如像王、行相如鹅王、头如摩陀那果、一切之声分具足、四牙白利、舌色赤、舌薄、毛红色、毛软净、眼广长、死门之相具、手足赤白如莲花之色、脐不出、腹不现、细腹、身不倾动、身持重、其身大、身长、手足软净滑泽、四边之光长一丈、光照身而行、等视众生、不轻众生、随众生之音声不增不减、说法不著、随众生之语言而说法、发音应众生、次第以因缘说法、一切众生观相不能尽、观不厌足、发长好、发不乱、发旋好、发色如青珠、手足为有德之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观门】:观者,分别观察之心也。谓修行之人,虽因前止,证诸禅定,而解慧未发,若心住定,则有味着之失。是故不着于止,起观分别,则无漏方便,因此开发,故以观为门也。(无漏方便者,漏谓因见、思惑,漏落生死也。将断此惑而证无生,故名无漏方便。)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观力】:(术语)观法之力。止观大意曰:如上诸境。并须观力。而调伏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降伏坐】:又称降魔坐。乃结跏趺坐之一。凡坐皆先以右足压左股,后以左足压右股,手亦以左居上,称为降伏坐;其反之者称吉祥坐。天台、禅宗等显教诸宗多传此坐。(慧琳音义卷八)((参见:结跏趺坐)5186)p3986FROM:【佛光大辞典】

【三毒】:指贪欲、嗔恚、愚痴(又称贪嗔痴、淫怒痴、欲嗔无明)三种烦恼。又作三火、三垢。一切烦恼本通称为毒,然此三种烦恼通摄三界,系毒害众生出世善心中之最甚者,能令有情长劫受苦而不得出离,故特称三毒。此三毒又为身、口、意等三恶行之根源,故亦称三不善根,为根本烦恼之首。
 大智度论卷三十四分三毒为正三毒(贪欲、嗔恚、愚痴)与邪三毒(邪贪欲、邪嗔恚、邪见愚痴),以邪三毒者难度,正三毒者易度,故诸佛净土有正三毒,而无邪三毒。摩诃止观卷六上以思惑上之贪、嗔、痴为正三毒,见惑上之贪、嗔、痴为邪三毒。又依大藏法数卷十五,二乘及菩萨皆有三毒。二乘之人欣求涅槃为贪欲,厌离生死为嗔恚,迷于中道为愚痴。菩萨欲广求佛法为贪欲,呵恶二乘为嗔恚,未了佛性为愚痴。(杂阿含经卷二十三、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下、大乘义章卷五本、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上)((参见:三不善根)530)p570FROM:【佛光大辞典】

【业障】:梵语 karma^varaN!a。指业即障。三障之一,四障之一。又作业累。谓众生于身、口、意所造作之恶业能蔽障正道,故称业障。另据北本涅槃经卷十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五、俱舍论卷十七等,谓一切恶业中,以五无间业为业障,余一切恶业非为业障,无碍于圣道之修行。所谓五无间业,即:(一)害母,(二)害父,(三)害阿罗汉,(四)破和合僧,(五)恶心出佛身血。八十华严经卷二世主妙严品(大一○·九上):“若有众生一见佛,必使净除诸业障。”p5503 FROM:【佛光大辞典】

【福智】:福德和智慧。佛菩萨之身,即以福德和智慧来作庄严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重障】:很厚重的障碍。众生有三种很厚重的障碍,以致不能成佛,那就是惑障、业障、报障。惑障即一切之无明烦恼,业障指五逆十恶等,报障指三途八难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漏】:梵语 ana^sravah!。“有漏”之对称。漏,为漏泄之意,乃烦恼之异名。贪、嗔等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不止,故称为漏。又漏有漏落之意,烦恼能令人落入于三恶道,故称漏。因之称有烦恼之法为有漏;称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为无漏,如涅槃、菩提,与一切能断除三界烦恼之法,均属无漏。(俱舍论卷二十、大乘义章卷五本)((参见:有漏)2452)p5128 FROM:【佛光大辞典】

【大智】:(术语)广大之智慧。通达一切之事理者。法华经序品曰:“普入佛慧通达大智。”维摩经佛国品曰:“大智本行皆成就。”同慧远疏曰:“言大智者是佛智也,佛慧深广故名大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般若波罗蜜】:梵语 prajn~a^-pa^ramita^。又作般若波罗蜜多、般罗若波罗蜜。意译作慧到彼岸、智度、明度、普智度无极。或称慧波罗蜜多、智慧波罗蜜。为六波罗蜜之一,十波罗蜜之一。即照了诸法实相,而穷尽一切智慧之边际,度生死此岸至涅槃彼岸之菩萨大慧,称为般若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为六波罗蜜之根本,一切善法之渊源,故又称诸佛之母。般若即慧,声闻、缘觉虽有所得,然彼等唯求速趣涅槃,不穷智之边际,故不能得般若波罗蜜;唯菩萨求一切智,遂以之达于彼岸,称具足般若波罗蜜。此般若波罗蜜于成佛时转为一切种智,故般若波罗蜜不属于佛,不属于声闻、辟支佛,亦不属于凡夫,唯属于菩萨。关于般若波罗蜜之自性,大智度论卷十一举出多种说法。
 又大乘庄严经论卷八详述般若波罗蜜之自性、因、果、业、相应及其品类,谓般若波罗蜜以正择出世间之法为其自性,以定持为其因,以获得善解脱为其果,以无上正择为其命,以正说正法为其业,以一切法之上首为其相应,以世间、出世间、大出世间为其品类。关于般若波罗蜜之修习法,诸经所举甚多,如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举出五法,大乘宝云经卷二举出十法,另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七波罗蜜多品、大智度论卷四、大品般若经卷八散花品等亦有述说。又诸经中亦多赞叹般若波罗蜜,及其异名者。(大品般若经卷十四佛母品、六度集经卷八、放光般若经卷四摩诃衍品、大智度论卷十八、卷四十三)((参见:般若)4301)p4304FROM:【佛光大辞典】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语 anuttara-samyak-sam!bodhi,巴利语 anuttara-samma^sambodhi 之音译。略称阿耨三菩提、阿耨菩提。意译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觉、无上正真道、无上正遍知。“阿耨多罗”意译为“无上”,“三藐三菩提”意译为“正遍知”。乃佛陀所觉悟之智慧;含有平等、圆满之意。以其所悟之道为至高,故称无上;以其道周遍而无所不包,故称正遍知。大乘菩萨行之全部内容,即在成就此种觉悟。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则译为“无上正真道意”。
 又梵语 anuttara-samyak-sam!buddha,音译阿耨多罗三藐三佛陀,意指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人,故一般译为“无上正等觉者”。此系佛陀之尊称。又可省略阿耨多罗,而仅作三藐三佛陀,或三耶三佛、三耶三佛陀等。(大智度论卷二、卷八十五、往生论注卷下、法华经文句卷二上、法华经玄赞卷二本、慧苑音义卷上、慧琳音义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参见:正遍知)2001、“正觉”2005)p3674  FROM:【佛光大辞典】

【希有】:梵语 a^s/carya。谓事之甚少、难逢者。尤指如来之示现及其一代教法,故有“希有大法王”、“希法”之称。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卷三谓佛陀有四种希有,即:(一)时希有,谓佛陀之出世,非旷世所常有。(二)处希有,三千世界中,佛陀不出现于他处,唯降生于迦毗罗城。(三)德希有,佛陀乃具无量之福德智慧者,以其最尊,无人能比,故谓德希有。(四)事希有,佛陀一代所作,系以佛法普利众生,故为希有殊胜之事。
 若能了知诸佛妙法,生尊重不思议心者,亦称为希有人,如金刚仙论卷十(大二五·八七四中):“明此般若理深旨远,唯是诸佛境界,非余人所知故,凡夫、二乘、小行根、小行之人所不能受,以信者难得故,曰希有也。”又善导之观经疏散善义谓,若人能相续念佛,则如分陀利华(花),以念佛为人中之希有者,故有此喻。(法华经卷六如来神力品、无量寿经卷上、金刚般若疏卷二(吉藏)、法华义疏卷三(吉藏))p2874FROM:【佛光大辞典】

【善逝】:如来十号之一,善是好,逝是去,佛修正道,入涅槃,向好的去处而去,故号“善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优昙华】:(植物)即优昙。亦名优昙钵华。按此花为无花果类。产于喜马拉耶山麓及德干高原,锡兰等处。干高丈余。叶有二种:一平滑,一粗糙。皆长四五寸,端尖,雌雄异花,甚细,隐于壶状凹陷之花托中。常误以为隐花植物。花托大如拳,或如拇指,十余聚生。可食而味劣,世称三千年开化一度。值佛出世始开。南史曰:“优昙华乃佛瑞应,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出世。”故今称不出世之物曰昙花一现,本此。(参见:优昙)。又草蜻蛉之卵子也,其卵附著柳弃上,有线形长柄托之,多数簇聚,如树之有花。日本称为优昙华。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心地】:(术语)心为万法之本,能生一切诸法,故曰心地。又,修行者依心而近行,故曰心地。又,三业中,心业最胜,故曰心地。心地观经八曰:“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以此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楞严经二曰:“本元心地。”止观五上曰:“心定如地不可动。”大日经疏三曰:“如世人举趾动足皆依于地,菩萨亦如是依心进行,故名此心为地。”天台戒疏上曰:“三业之中,意业为主,身口居次,据胜为论,故为心地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上法轮】:指如来所说的妙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利乐】:指利益与安乐。按利与乐为一体之异名,或谓后世之益为利,现世之益为乐。(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p2810FROM:【佛光大辞典】

【如来地】:(术语)佛之位也。楞伽经二曰:“如来禅者,入如来地,得自觉圣智相三种乐住。”起信论曰:“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地】:<一>泛指十地,即修行过程之十个阶位。一般多指“三乘共十地”之十地,或大乘菩萨修行过程之十地。三乘共十地,亦称共地,即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之人所共修之十个阶位。
 <二>特指“三乘共十地”中之第九地,亦即天台宗所称“通教十地”之第九地。此阶位乃菩萨自最初发心至成道前之阶位。(一)据大品般若经卷六发趣品载,菩萨住于第九地中,具足下列之十二法:(1)可蒙受无边世界之度化,(2)得遂如是之愿,(3)了知诸天、龙、夜叉等之语而为之说法,(4)处胎成就,(5)家成就,(6)所生成就,(7)姓成就,(8)眷属成就,(9)出生成就,(10)出家成就,(11)庄严佛树成就,(12)成满具足一切诸善功德。(二)另据法华玄义卷四下、摩诃止观卷六上等所载,则谓于此阶位之菩萨为化益众生,而生于三界,福慧深利,深观真俗二谛,进而更断除习气、色法、心法等诸烦恼,得“法眼道种智”,乃至学佛十力、四无畏等法,于此之时,残习将尽,恰如余烬。于三乘之中,唯有菩萨能进至此位,故称菩萨地。
 <三>泛指菩萨修行之十个阶位,即旧华严经卷二十三所说之欢喜地、离垢地、明地、焰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等十地,为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中第四十一位至第五十位之修行阶段。((参见:十地)419)p5215 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一>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有关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有五种:(一)发心菩提,谓十信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至菩提果之因。(二)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制伏烦恼,降伏其心。(三)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即所谓般若波罗蜜相。(四)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亦不执著般若波罗蜜,灭除系缚之烦恼,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故称出到菩提。(五)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觉智。以上合称五种菩提。又法华经论卷下于佛之法、报、应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报佛菩提(报身菩提)与应佛菩提(应身菩提)等三种菩提。大乘义章卷十八区分无上菩提为方便菩提与性净菩提两种。此外,三菩提亦为天台宗之十种三法之一,即:(一)实相菩提,又作无上菩提。悟实相理之真性菩提。(二)实智菩提,又作清净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众生之作用。上之三者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无别。
 据往生净土论载,远离:(一)执著自我,(二)不欲令一切众生得安稳,(三)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种与菩提门相违之法。称为三远离心或三种离菩提障。同书又列举三清净心:(一)不为自己求安乐(无染清净心),(二)除众生苦而令其安乐(安清净心),(三)令众生赴菩提而予其永远之乐(乐清净心)。是为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之心。以上皆须依赖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门始可令远离或生起。
 又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称作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求无上菩提之心,称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意或菩提心。顺趣菩提三十七种之行品,称菩提分法。佛成道之处所,称为菩提道场、菩提场,其道场树称菩提树。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称为增上菩提。结讲念佛,广祈众生增进佛道,称为菩提讲。檀那所属之寺院,称为菩提寺、菩提所。(菩萨地持经卷三无上菩提品、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菩提心经卷一、旧华严经卷三十八、卷五十二、新华严经卷七十、维摩经卷上、大宝积经卷一、卷二十七、大智度论卷四十四、成唯识论卷一)
 <二>即唐代时来华之菩提仙那。((参见:菩提仙那)5205)p5198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93

[精进勋章]

9#
 楼主| 发表于 2023-8-21 18:54:58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 3 小时  )

-- [经文] --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言。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得修习三种秘密成佛妙门早获如来功德身者。

当着菩萨三十二种大金刚甲。修此妙观必证如来清净法身。

[末学解说]

这时,佛陀告诉文殊师利菩萨说道。

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想要得到修习三种秘密(一者心秘密。二者语秘密。三者身秘密)成佛之妙门(殊妙之法门也),早获如来功德身者。

应当着菩萨三十二种大金刚甲。修习此殊妙观想行,必能证得如来清净法身(指佛所说之正法、佛所得之无漏法,及佛之自性真如如来藏。二身之一,三身之一。又作法佛、理佛、法身佛、自性身、法性身、如如佛、实佛、第一身。据大乘大义章卷上、佛地经论卷七等载,小乘诸部对佛所说之教法及其所诠之菩提分法、佛所得之无漏功德法等,皆称为法身。大乘则除此之外,别以佛之自性真如净法界,称为法身,谓法身即无漏无为、无生无灭)。

注解:
【妙门】:(术语)殊妙之法门也。唐华严经一曰:“普应群情阐妙门。”【又】涅槃为妙,入妙之门曰妙门。台家所立之六妙门是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身】:梵语 dharma-ka^ya,巴利语 dhamma-ka^ya。指佛所说之正法、佛所得之无漏法,及佛之自性真如如来藏。二身之一,三身之一。又作法佛、理佛、法身佛、自性身、法性身、如如佛、实佛、第一身。据大乘大义章卷上、佛地经论卷七等载,小乘诸部对佛所说之教法及其所诠之菩提分法、佛所得之无漏功德法等,皆称为法身。大乘则除此之外,别以佛之自性真如净法界,称为法身,谓法身即无漏无为、无生无灭。
 大乘之中,亦有数种说法:(一)唯识家,分法身为总相、别相二种。总相法身为三身之总称,即一大功德法身,以五法事理为体。别相法身则指三身中之自性身,以清净法界之真如为体。(二)三论家,以真如实相不可得之真空为法身。(三)大乘起信论,全论之核心思想旨在阐论自性清净、妄法无体之说,而于论究万法时,以体大、相大、用大等三大来判释众生心,乃至宇宙法界等,例如论及法身说时,即以真如之用大来凸显法身之意义。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七九中):“除灭无明,见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种种之用,即与真如等遍一切处,又亦无有用相可得。何以故?谓诸佛如来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义谛,无有世谛境界,离于施作,但随众生见闻得益,故说为用。”此即立理智不二之法身,而谓诸佛如来即是法身智相身,以其不可思议之用大而随应于众生机缘各异之见闻,令皆得化导之益,故真如之用大乃用即无用而益用无边之妙用。此种法身说盖为华严、天台等一乘家立说之根柢。(四)天台家,持三身相即之佛身观,故其所言法身,非仅指遍一切处之如来,而系谓法身即报、应身,报、应身即法身。(五)华严家,以十身具足之毗卢遮那法身佛为教主,主张十身(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意生身、相好身、威势身、福德身、法身、智身)相即融摄于法、报、化三身。(六)真言家,以地、水、火、风、空、识六大为大日如来之法身,又称法界身、六大法身。此六大法身具有本来色相,能以言语说法。此外,自性、受用、变化、等流四身皆称为法身,加六大法身,则称五种法身。(无上依经卷上、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卷下、佛性论卷四、金刚般若论卷上、成唯识论卷十、注维摩经卷三、胜鬘经宝窟卷下末、清凉玄谈卷三、辨惑指南卷三、法华玄论卷九、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七本、华严五教章卷三)((参见:自性身)2525、“佛身”2629、“象征主义”5275)p3353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云何名为三十二甲。

一者于无量劫为众生故不厌生死受苦大甲。

二者誓度无量有情乃至蝼蚁不舍大甲。

三者觉悟众生生死长梦安置三种秘密大甲。

四者拥护佛法于一切时犹如响应护法大甲。

五者永灭能起有无二见一切烦恼金刚大甲。

六者头目髓脑妻子珍宝有来求者能舍大甲。

七者家中所受一切乐具永不贪着能施大甲。

八者能持菩萨三聚净戒终不舍离头陀大甲。

九者着忍辱衣遇诸违缘毁骂鞭打不报大甲。

十者教化所有一切缘觉声闻。令趣一乘回心大甲。

十一者譬如大风昼夜不歇度诸有情精进大甲。

十二者身心寂静口无过犯修行解脱三昧大甲。

十三者生死涅槃无有二见饶益众生平等大甲。

十四者无缘大慈利益群品恒无厌舍与乐大甲。

十五者无碍大悲救摄一切无有限量拔苦大甲。

十六者于诸众生无有怨结恒作饶益大喜大甲。

十七者虽行苦行不惮劬劳恒无退转大舍大甲。

十八者有苦众生来菩萨所代彼受苦不厌大甲。

十九者如观掌中阿摩勒果如是能见解脱大甲。

二十者见五蕴身如旃陀罗损害善事无着大甲。

二十一者见十二入如空聚落常怀恐怖厌舍大甲。

二十二者见十八界犹如幻化无有真实大智大甲。

二十三者见一切法同于法界不见众相证真大甲。

二十四者掩佗人恶不藏己过厌离三界出世大甲。

二十五者如大医王应病与药菩萨随宜演化大甲。

二十六者见彼三乘体本不异究竟回心归一大甲。

二十七者绍三宝种使不断绝转妙法轮度人大甲。

二十八者佛于众生有大恩德为报佛恩修道大甲。

二十九者观一切法本性空寂不生不灭无垢大甲。

三十者悟无生忍得陀罗尼乐说辩才无碍大甲。

三十一者广化有情坐菩提树令证佛果一味大甲。

三十二者一刹那心般若相应悟三世法无余大甲。

是名菩萨摩诃萨三十二种金刚大甲。

[末学解说]

哪些名为三十二种金刚大甲呢。

一者于无量劫(多到无可计量的劫数)为了众生的缘故,而不厌生死受苦之大甲。

二者誓愿救度无量有情(旧译为众生。即生存者之意。关于“有情”与“众生”二语间之关系,诸说不一,或谓“有情”系指人类、诸天、饿鬼、畜生、阿修罗等有情识之生物。依此,则草木金石、山河大地等为非情、无情。而“众生”则包括有情及非情二者。然另一说则认为“有情”即是“众生”之异名,二者乃体一而名异,皆包括有情之生物及非情之草木等。此外,有情之异称有“有识”(如有识凡夫)、“有灵”(如有灵之类)等多种),乃至对蝼蚁不舍之大甲。

三者觉悟众生生死长梦,安置三种秘密(一者心秘密。二者语秘密。三者身秘密)之大甲。

四者拥护佛法于一切时,犹如响应护法(谓保护、维持正法(即佛教)。传说佛陀派请四大声闻、十六阿罗汉等护持佛法。又梵天、帝释天、四天王、十二神将、二十八部众等善神听闻佛陀说法后,皆誓愿护持正法,此等诸神总称为护法神,或称护法善神。此外,人世之帝王及诸檀越,皆保护佛法之人,亦称之为护法。又诸神以护法为目的,而现童子形服侍行者,并保护灵地者,称为护法童子或护法天童。为调伏魔障,而祈祷法力(指神佛)附身,即称护法依附)之大甲。

五者永灭能起有无二见(固执有与无的二种邪见。有是指常见,无是指断见。一切邪见都归纳于此二见之中,因由此二见而后生出一切之邪见),一切烦恼金刚之大甲。

六者头目髓脑、妻子珍宝,有来求者皆能舍施之大甲。

七者家中所受一切乐具,永不贪着皆能布施之大甲。

八者能持菩萨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摄律仪戒是遵守佛法不作诸恶;摄善法戒是奉行一切之善;摄众生戒是广修一切善法以利益众生;。摄律仪戒与摄善法戒是自利,摄众生戒是利他,合自他两利叫做二利圆满,为大乘学者所应共持),始终不舍离头陀(意即对衣、食、住等弃其贪著,以修炼身心)之大甲。

九者着忍辱衣(指忍辱之心。忍辱之心能防止一切外障,故喻如护身之衣),遭遇诸违缘(指违逆于吾人身心之事缘,如盗贼、水、火等灾难。又作逆缘。与“顺缘”对称。又指将恶师、恶友等遮难(障碍)与诱惑,及诽谤正法等逆事,视作入道之缘者),毁骂,鞭打而不报复之大甲。

十者教化所有一切缘觉、声闻,令其趣向一乘(即指佛乘。乘,载运之义。佛说一乘之法,为令众生依此修行,出离生死苦海,运至涅槃彼岸。喻以七宝大车而导之以大白牛。佛之出世,意欲直说法华,盖因众生根机不等,于是先说三乘之法而调熟之)回心(本意谓回转心意。即改变对世俗欲望之追求与邪恶之心,转向善道,并从此皈依佛教,成虔诚之佛教徒)之大甲。

十一者譬如大风昼夜不歇,度(帮助的意思)诸有情(旧译为众生。即生存者之意。关于“有情”与“众生”二语间之关系,诸说不一,或谓“有情”系指人类、诸天、饿鬼、畜生、阿修罗等有情识之生物。依此,则草木金石、山河大地等为非情、无情。而“众生”则包括有情及非情二者。然另一说则认为“有情”即是“众生”之异名,二者乃体一而名异,皆包括有情之生物及非情之草木等。此外,有情之异称有“有识”(如有识凡夫)、“有灵”(如有灵之类)等多种)精进(谓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亦即依佛教教义,于修善断恶、去染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之大甲。

十二者身心寂静(心凝住一处之平等安静状态。远离本能所起的精神动摇,称为寂;断绝一切感觉苦痛之原因而呈现安静之状态,称为静。盖由修禅定,可令心止于一处、远离散乱等,且摄持平等)口无过犯,修行解脱三昧(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又一般俗语形容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之时,皆以“三昧”称之之大甲。

十三者生死涅槃(原来指吹灭,或表吹灭之状态;其后转指燃烧烦恼之火灭尽,完成悟智(即菩提)之境地。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为佛教终极之实践目的,故表佛教之特征而列为法印之一,称“涅槃寂静”)没有二见(固执有与无的二种邪见。有是指常见,无是指断见。一切邪见都归纳于此二见之中,因由此二见而后生出一切之邪见),饶益(予人法益之意)众生平等之大甲。

十四者无缘大慈(佛具大慈心,虽与众生无缘,但是也发大慈心而救渡之)利益群品,恒无厌舍与乐之大甲。

十五者无碍大悲救摄一切众生,无有限量拔苦(拔除众生的痛苦)之大甲。

十六者于诸众生没有怨结(怨恨之心,结而不解也),恒作饶益(予人法益之意)大喜之大甲。

十七者虽修行苦行(即断除肉体欲望,堪忍诸种难忍之苦行)但不怕辛劳,恒无退转大舍之大甲。

十八者有苦(谓贫穷乞丐盲聋残疾无依倚者,如是等类,名为有苦)众生来菩萨所,代彼受苦不厌之大甲。

十九者如观掌中阿摩勒(树叶似枣,华白而小,果如胡桃,味酸甜,可入药)果,如是能见解脱之大甲。

二十者见五蕴(即类聚一切有为法之五种类别。(一)色蕴,即一切色法之类聚。(二)受蕴,苦、乐、舍、眼触等所生之诸受。(三)想蕴,眼触等所生之诸想。(四)行蕴,除色、受、想、识外之一切有为法,亦即意志与心之作用。(五)识蕴,即眼识等诸识之各类聚)身如同旃陀罗(意译为严炽、暴厉、执恶、险恶人、执暴恶人、主杀人、治狗人等。印度社会阶级种姓制度中,居于首陀罗阶级之下位者,乃最下级之种族,彼等专事狱卒、贩卖、屠宰、渔猎等职),损害善事无着之大甲。

二十一者见十二入(入,涉入也。谓六根、六尘互相涉入也。如来为迷色偏重者,开色为眼耳鼻舌身,及以色声香味触合受想行识四种心法,但名为意。意之所对,唯一法尘。令其细观于色,是为开色合心,故说为十二入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如空聚落,常怀恐怖厌舍之大甲。

二十二者见十八界(乃指在我人一身中,能依之识、所依之根与所缘之境等十八种类之法。界为种类、种族之义。谓十八种类自性各别不同,故称十八界,又作十八持。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能发生认识之功能),及其所对之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为认识之对象),以及感官(六根)缘对境(六境)所生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合为十八种,称为十八界)犹如幻化(谓幻术师变化所现无实体之物。常用作譬喻。如说诸法皆由因缘假和合而生,空无实性,是为假有,喻如幻化之物相),无有真实大智之大甲。

二十三者见一切法同于法界(指意识所缘的一切境界。十八界之一。法界的‘法’,原有轨持之意。即一切事物都能保持各自的特性,互不相繁,且能让人理解其究为何物。‘界’,有种族、分齐之意,即分门别类的不同事物,各守其不同的界限),不见众相证真之大甲。

二十四者遮掩别人之恶,不隐藏自己之过,厌离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出世(出世间之略称。即超越世俗、出离世尘之意。又作出尘)之大甲。

二十五者如同大医王(指佛、菩萨。佛、菩萨善能分别病相、晓了药性、治疗众病,故以“大医王”喻称之)应病与药(谓医师针对病症施药,比喻佛菩萨等善知识应所对之根机而说法。佛陀自古被称为医者之王,若视人间种种迷惑、束缚、贪婪、嗔恚等烦恼为种种病症,则佛陀应各种病症所说之法,不啻为一剂良药),菩萨随宜(即随顺众生根器之所宜)敷演教化之大甲。

二十六者见彼三乘(即三种交通工具,比喻运载众生渡越生死到涅槃彼岸之三种法门。就众生根机之钝、中、利,佛应之而说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等三种教法。(一)声闻乘,闻佛声教而得悟道,故称声闻。其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以此四谛为乘。(二)缘觉乘,又作辟支佛乘、独觉乘。观十二因缘觉真谛理,故称缘觉。始观无明乃至老死,次观无明灭乃至老死灭,由此因缘生灭,即悟非生非灭,乃以此十二因缘为乘。(三)菩萨乘,又作大乘、佛乘、如来乘。求无上菩提,愿度一切众生,修六度万行,以此六度为乘)体本不异,究竟(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回心(本意谓回转心意。即改变对世俗欲望之追求与邪恶之心,转向善道,并从此皈依佛教,成虔诚之佛教徒)归于一乘(成佛唯一之教也。乘为车乘,以譬佛之教法。教法能载人运于涅槃岸,故谓之乘。法华经专说此一乘之理)之大甲。

二十七者接续三宝(系指为佛教徒所尊敬供养之佛宝、法宝、僧宝等三宝。又作三尊。佛,乃指觉悟人生之真象,而能教导他人之佛教教主,或泛指一切诸佛;法,为根据佛陀所悟而向人宣说之教法;僧,指修学教法之佛弟子集团。以上三者,威德至高无上,永不变移,如世间之宝,故称三宝)之种使不断绝,转动妙法轮(谓佛所转的法轮,殊胜而不可思议)度人之大甲。

二十八者佛于众生有大恩德,为报佛恩修道(于大乘唯识之中,初地之住心以后,至第十地最后修金刚无间道,称为修道。于其中间,广为断除见道之时所断灭者以外之余障,亦即断除一切俱生的所知障之种子,为证得二转依之妙果,而屡屡修习无分别智;相当于资粮位等五位中之第四位(修习位);亦相当于三僧祇之修行中,第二与第三僧祇之大半。又如十地之中,修行断证之顺序乃在于:先修十波罗蜜,次断十重障,再证十真如;此亦为一般修道之次第。上记之外,凡于宗教生活中,循其教义教理而反覆实践修行者,皆称修道)之大甲。

二十九者观一切法本性空寂(谓远离诸法相之寂静状态),不生不灭(不生也不灭,是常住的别名,也是永生的意思)无垢(指污秽心之垢物;无垢,指离烦恼之清净。又作无漏。烦恼有多种,如贪、嗔、痴之三垢,恼、害、恨、谄、诳、憍之六垢等,为妨碍实现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之大甲。

三十者悟无生忍(安住于无生无灭之理而不动也)得陀罗尼(意译总持、能持、能遮。即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之念慧力),乐说(“乐说”有二义:(一)就说者适悦之情解之,谓菩萨自得胜法,乐为众说;如父母得于胜事,乐欲与子。(二)就闻者之意乐解之,谓菩萨知众生乐听其说而为说法)辩才没有障碍之大甲。

三十一者广化有情坐菩提树,令证得佛果一味(指所有一切事(诸现象)理(本质)均平等无差别。通常指佛陀之教法而言)之大甲。

三十二者一刹那(指极短之时间)心般若(意译为慧、智慧、明、黠慧。即修习八正道、诸波罗蜜等,而显现之真实智慧。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之高深智慧,即称般若)相,应悟三世法无余之大甲。

这些名为菩萨摩诃萨三十二种金刚之大甲。

注解:
【无量劫】:多到无可计量的劫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有情】:梵语 sattva,巴利语 satta。音译作萨多婆、萨埵缚、萨埵。旧译为众生。即生存者之意。关于“有情”与“众生”二语间之关系,诸说不一,或谓“有情”系指人类、诸天、饿鬼、畜生、阿修罗等有情识之生物。依此,则草木金石、山河大地等为非情、无情。而“众生”则包括有情及非情二者。然另一说则认为“有情”即是“众生”之异名,二者乃体一而名异,皆包括有情之生物及非情之草木等。此外,有情之异称有“有识”(如有识凡夫)、“有灵”(如有灵之类)等多种。(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俱舍论宝疏卷一、玄应音义卷二十三)((参见:众生)4748)p2441FROM:【佛光大辞典】

【护法】:谓保护、维持正法(即佛教)。传说佛陀派请四大声闻、十六阿罗汉等护持佛法。又梵天、帝释天、四天王、十二神将、二十八部众等善神听闻佛陀说法后,皆誓愿护持正法,此等诸神总称为护法神,或称护法善神。此外,人世之帝王及诸檀越,皆保护佛法之人,亦称之为护法。又诸神以护法为目的,而现童子形服侍行者,并保护灵地者,称为护法童子或护法天童。为调伏魔障,而祈祷法力(指神佛)附身,即称护法依附。FROM:【佛光大辞典】

【有无二见】:固执有与无的二种邪见。有是指常见,无是指断见。一切邪见都归纳于此二见之中,因由此二见而后生出一切之邪见。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摄律仪戒是遵守佛法不作诸恶;摄善法戒是奉行一切之善;摄众生戒是广修一切善法以利益众生;。摄律仪戒与摄善法戒是自利,摄众生戒是利他,合自他两利叫做二利圆满,为大乘学者所应共持。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聚净戒】:梵语 tri-vidha^ni s/i^la^ni。指大乘菩萨之戒法。又作菩萨三聚戒、三聚清净戒、三聚圆戒。简称三聚戒、三聚。聚,种类之意。以此三聚之戒法,无垢清净,含摄大乘诸戒,圆融无碍,故称三聚净戒、三聚圆戒。即:(一)摄律仪戒(梵 sam!vara-s/i^la),又作自性戒、一切菩萨戒。乃舍断一切诸恶,含摄诸律仪之止恶门。为七众所受之戒,随其在家、出家之异而分别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戒条;亦可总归为别解脱戒、定共戒、道共戒三种。又此戒为法身之因,以法身本自清净,由于恶覆,故不得显;今离断诸恶,则功成德现。
 (二)摄善法戒(梵 kus/ala-dharma-sam!gra^haka-s/i^la),又作受善法戒、摄持一切菩提道戒,谓修习一切善法。此为修善门,系菩萨所修之律仪戒,以修身、口、意之善回向无上菩提,如常勤精进,供养三宝,心不放逸,守摄根门及行六波罗蜜等,若犯过,则如法忏除,长养诸善法。此即报身之因,以其止恶修善,故成报佛之缘。
 (三)摄众生戒(梵 sattva^rtha-kriya^-s/i^la),又作饶益有情戒、作众生益戒,即以慈心摄受利益一切众生,此为利生门。菩萨地持经卷四举出十一种,即:(1)众生所作诸饶益事,悉与为伴。(2)众生已起或未起之病等诸苦及看病者,悉与为伴。(3)为诸众生说世间、出世间法,或以方便令得智慧。(4)知恩报恩。(5)众生种种恐怖,悉能救护。若有丧失亲属财物诸难,能为开解令离忧恼。(6)见有众生贫穷困乏,悉能给予所须之物。(7)德行具足,正受依止,如法畜众。(8)先语安慰,随时往返,给施饮食,说世善语。进止非己,去来随物。(9)对有实德者,称扬欢悦。(10)对有过恶者,慈心呵责。折伏罚黜,令其悔改。(11)以神通力,示现恶道,令彼众生畏厌众恶,奉修佛法,欢喜信乐,生希有心。
 此三聚净戒为大乘僧、俗之通行戒,然大乘僧众始受摄律仪戒,即受二百五十戒,此谓别受;后再总受三聚净戒,称为通受。(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解深密经卷四、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一、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一、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一(法藏))p665  FROM:【佛光大辞典】

【头陀】:梵语 dhu^ta,巴利语同。谓去除尘垢烦恼。苦行之一。又作杜荼、杜多、投多、偷多、尘吼多。意译为抖擞、抖胨、斗薮、修治、弃除、沙汰、浣洗、纷弹、摇振。意即对衣、食、住等弃其贪著,以修炼身心。亦称头陀行、头陀事、头陀功德(梵 dhu^ta-guN!a)。
 对日常生活所立如下之十二种修行规定,即称十二头陀行:(一)在阿兰若处,离世人居处而住于安静之所。(二)常行乞食。(三)次第乞食,乞食时不分贫富之家,而沿门托钵。(四)受一食法,一日一食。(五)节量食,指不过食,即钵中只受一团饭。(六)中后不得饮浆,中食之后,不再饮浆。(七)著弊衲衣,穿著废弃布所作之褴褛衣。(八)但三衣,除三衣外,无多余之衣。(九)冢间住,住于墓地。(十)树下止。(十一)露地坐,坐于露天之地。(十二)但坐不卧,即常坐。
 行头陀,或游历诸方时,大乘比丘所常携带之十八种道具,称为头陀十八物,简称十八物。至后世,头陀行则转为巡历山野而能耐艰苦之行脚修行之意,或特指乞食之行法而言。行脚时,为防所用衣物染污而携带之盛物袋,称为头陀袋。后来埋葬死者时,挂其胸前,装盛死者旅途用具之袋,亦称为头陀袋。(十二头陀经、善见律毗婆沙卷六、显扬圣教论卷十三、大乘义章卷十五、慧琳音义卷四十七)p6362 FROM:【佛光大辞典】

【忍辱衣】:<一>指忍辱之心。忍辱之心能防止一切外障,故喻如护身之衣。(法华经法师品) <二>袈裟之异名。袈裟能使人忍辱柔和,故有此称。(释氏耍览卷上)((参见:袈裟)4784)p2894  FROM:【佛光大辞典】

【违缘】:指违逆于吾人身心之事缘,如盗贼、水、火等灾难。又作逆缘。与“顺缘”对称。又指将恶师、恶友等遮难(障碍)与诱惑,及诽谤正法等逆事,视作入道之缘者。(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法华经卷六常不轻菩萨品、观经散善义传通记卷一)p5680  FROM:【佛光大辞典】

【一乘】:即指佛乘。乘,载运之义。佛说一乘之法,为令众生依此修行,出离生死苦海,运至涅槃彼岸。喻以七宝大车而导之以大白牛。佛之出世,意欲直说法华,盖因众生根机不等,于是先说三乘之法而调熟之。法华经载,于一乘道分别说三,后至法华时,会三乘之小行,归广大之一乘。(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卷二譬喻品)p59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心】:又作回心。本意谓回转心意。即改变对世俗欲望之追求与邪恶之心,转向善道,并从此皈依佛教,成虔诚之佛教徒。又将邪恶之心改为向佛之心,即称为回心忏悔;反自利之小乘而趋向大乘,称为回心向大;反自力而信仰他力(佛、菩萨),则称舍自归他;自始即能直入大乘者,称为直入之根机;必须靠回心转意者,即称回心之根机。
 回心向大之说,出于大乘经典。法相宗于五性各别之立场,认为定性之声闻、缘觉等二乘,无回心向大之可能;唯有不定性之二乘能回心向大,入于无余涅槃。对此,华严宗与天台宗于“一切皆成”之立场,主张二乘皆能回心向大,以至成佛。而二乘回心之时间,据北本涅槃经卷十一、卷二十一载,四果中之声闻与缘觉必经八万、六万、四万、二万劫及一万劫之漫长时间,方能成为大乘菩萨。法相宗认为不定性之二乘在入无余涅槃之前,须将阿赖耶识中菩萨种性之种子回心;复以根机不同,故须各以相当之时间始可至十信之初心。华严宗、天台宗等则言,未入无余涅槃前之菩萨回心,并无一定之时间;然一旦入无余涅槃时,其发菩提心则有快、慢之分。
 华严宗认为依根机之利钝及厌恶停于无余涅槃之强弱心,其经过时间有所不同。关于此,法藏之起信论义记及慧远、吉藏皆有异说。
 华严宗于五教中,对始教分为回心与直进二种教,又于始、终、顿三教中,亦用此“回心、直进”等语。(法华经卷二譬喻品、卷三化城喻品、成唯识论卷十、华严五教章卷三、卷四)p3782 FROM:【佛光大辞典】

【度】:1、与渡同义,如舟子渡人过海的意思。2、出或离的意思,出是出离世俗,离是脱离生死。3、帮助的意思,帮助世人离苦得乐。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精进】:梵语 vi^rya,巴利语 viriya。音译作毗梨耶、毗离耶。又作精勤、勤精进、进、勤。谓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亦即依佛教教义,于修善断恶、去染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盖精进为修道之根本,俱舍宗以其为十大善地法之一,唯识宗则以为十一善心所之一。又精进为三十七道品中之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之一。另精进亦为六波罗蜜、十波罗蜜之一。
 关于精进与精进波罗蜜之别,诸经论中说法不一,据优婆塞戒经卷七毗梨耶波罗蜜品、大智度论卷十六等所举,精进乃指世间及三十七道品中之精进;精进波罗蜜则指菩萨为证佛道之精进。
 就精进之种类而论,诸经论中亦有多说,玆列举如下:(一)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六种精进,即:增减、增上、舍障、入真、转依、大利。同论另将三乘之精进配以上、中、下三品,即:声闻之精进为下品,缘觉之精进为中品,菩萨之精进则属上品;又以声闻、缘觉二乘小利之精进为下觉,菩萨大利之精进为上觉。(二)据大智度论卷十六将菩萨之精进分为身精进与心精进二种:精进虽为心数法,然由身力而出,故称身精进,如行布施、持戒是为身精进,而修忍辱、禅定、智慧是为心精进;勤修外事为身精进,内自专精为心精进;粗之精进为身精进,细之精进为心精进;为福德之精进为身精进,为智慧之精进为心精进等。(三)据大方广十轮经卷八精进相品举出世间、出世间二种精进。世间精进乃勤修布施、持戒等诸有漏业;出世间精进则勤修灭一切烦恼、惑障等诸无漏业。此外,成唯识论卷九举出被甲(被甲则勇)、摄善(修行善法)、利乐(利益众生)等三种精进。梁译摄大乘论卷中举出勤勇、加行、不下难坏无足等三种精进。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弘誓、发行、无下、不动、无厌等五种精进。旧华严经卷二十四举出不转、不舍、不染、不坏、不厌倦、广大、无边、猛利、无等等、救一切众生等十种精进。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二精进品亦举出自性、一切、难行、一切门、善士、一切种、遂求、此世他世乐、清净等九种精进。
 次就精进之功德利益而论,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七种,即:(一)得现法乐住,(二)得世间法,(三)得出世间法,(四)得资财,(五)得动静,(六)得解脱,(七)得菩提。又菩萨地持经卷二力品,亦举出四种精进之功德力。
 又一般慎身心、断酒肉之精进,称为精进洁斋。(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六度集经卷六、法华经序品、大宝积经卷四十五毗利耶波罗蜜多品、维摩经卷上、持世经卷三、卷四、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七、诸法集要经卷八精进品、大毗婆沙论卷八十、卷一四二、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八)p5883  FROM:【佛光大辞典】

【寂静】:<一>心凝住一处之平等安静状态。远离本能所起的精神动摇,称为寂;断绝一切感觉苦痛之原因而呈现安静之状态,称为静。盖由修禅定,可令心止于一处、远离散乱等,且摄持平等。(显扬圣教论卷十三、六门教授习定论、往生论)
 <二>指涅槃之寂灭无相。无生即寂,无灭即静;涅槃境界远离诸苦,湛然常住,无生无灭,故称为寂静。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就有余依及无余依地各说四种寂静。(一)有余依中:(1)苦寂静,谓永尽诸漏,及断除后有之众苦,而得当来不生之法。(2)烦恼寂静,谓断除一切之烦恼,而得毕竟不生之法。(3)不损恼有情寂静,谓永断烦恼,不造诸恶,修习诸善。(4)舍寂静,谓恒住于“舍”性之中,不喜不忧,安住于正念正知。(二)无余依中:(1)数教寂静,谓诸数及言教等并息。(2)一切依寂静,谓有余依中虽有施设依乃至后边依等八依,今于此境界中总断离此等诸依。(3)依依苦寂静,谓依准前述之八依,永灭除众生之苦。(4)依依苦生疑虑寂静,依准前述之八依,苦之疑虑不生。(法蕴足论卷四、卷六、般若灯论卷二、十八空论、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一、瑜伽论记卷二十四)p4507FROM:【佛光大辞典】

【三昧】:<一>梵语 sama^dhi 之音译,巴利语同。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定、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等。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又一般俗语形容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之时,皆以“三昧”称之,盖即套用佛教用语而转意者,然已与原义迥然有别。
 于佛典中,sama^dhi 译为等持时,“等”乃指离开心之浮(掉举)沈(惛沈),而得平等安详,“持”则指将心专止于一境之意,此即为将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之状态,称为心一境性。俱舍宗视之为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认为是五别境之一,且两宗均以之为心所之一,但经部与成实宗则认为心所并无别体。
 一般修行大都止心一处,不令散乱,而保持安静,此一状态称为三昧。达三昧之状态时,即起正智慧而开悟真理,故以此三昧修行而达到佛之圣境者,则称三昧发得或发定。旧译常将三摩地(梵 sama^dhi,三昧、等持)、三摩钵底(梵 sama^patti,等至、正受、正定、现前)及三摩呬多(梵 sama^hita,等引、胜定)混同,而一概译为三昧。实际上,三昧应指三摩地而言。
 有部认为凡是一切心共同之精神作用(即大地法),共通于定、散及善、恶、无记之三性,而仅限于一切有心位(不通于无心定)不乱心,且对一境地有集中之作用者,即称三摩地。对此,三摩钵底与三摩呬多则通于有心、无心,而仅局限于定(包含有心定、无心定而不通于散定)。
 俱舍论卷二十八谓,就所依止之定(等至)有四静虑(四禅)、四无色定、八等至、三等持之别。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乃以善等持(三摩地、三昧)为体;又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之根本等至(三摩钵底)有八种,故称八等至;三等持(三三昧)即: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等三种。此外亦指空、无相、无愿,或空空、无相无相、无愿无愿之三重等持(三重三昧)而言。
 二种三昧之中,第一种系以寻(寻求推度之粗杂的精神作用)与伺(伺察思惟之深细的精神作用)之有无,而分为:(一)初静虑(初禅)与未至定。此属有寻有伺三摩地。又作有觉有观三昧。(二)中间静虑(中间定),属无寻唯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有观三昧。(三)第二静虑(第二禅)之近分以上属无寻无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无观三昧。第二种则指观“人、法”皆空之三昧,称为空三昧。舍离差别相之三昧,称为无相三昧;舍离愿求之思之三昧,则称为无愿三昧。其次在三重三昧中,又有空空三昧、无相无相三昧、无愿无愿三昧等。
 据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一载,三昧乃四禅(四静虑)、八解脱以外之一切定。又谓唯三解脱门(无漏之空、无相、无愿三昧)和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称为三昧。同论又揭示定之范围较狭,三昧之范围则较广,依此,诸佛菩萨所得之定可视为三昧。大乘义章卷十三举出杂阿毗昙心论卷六、成实论卷十二、十地经论卷五等之说,而述明禅、定、三昧、正受、三摩伐(梵 sama^patti,巴同,等至)、解脱、奢摩他(梵 s/amatha,巴 samatha,止)等之差异。依其说法,则狭义之三昧指空等之三三昧,广义则指四无量心及其他诸定。
 阿含经认为四禅八定之外,另有空、无相、无愿等之三三昧(三解脱门)与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而大乘则有数百上千种种三昧之说。大乘经典之名称,以“三昧”为名者,即有般舟三昧经、首楞严三昧经、慧印三昧经、自誓三昧经、佛印三昧经、法华三昧经、念佛三昧经、月灯三昧经、金刚三昧经等多种,这些经典对标题所示之“三昧”均有详细说明。其中,般舟三昧,亦称诸佛现前三昧与佛立三昧。此外,法华经卷一曾举出无量义处三昧之名,旧译华严经卷六与卷四十四,有华严三昧、海印三昧、师子奋迅三昧之说。大品般若经卷三、卷五,亦有首楞严(健行)、宝印、师子游戏等百八三昧之说。
 天台宗在摩诃止观卷二上举出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等四种三昧之说;修此四种三昧之道场,称为四三昧院。此外,成实论卷十二,有一分修三昧(唯修定或慧之一方)、共分修三昧(兼修定、慧之有漏定)、圣正三昧(兼修定、慧之无漏定)等三三昧。
 南本涅槃经卷十三列出菩萨破除“二十五有”之二十五种三昧之名,法华经卷七之十六三昧,即为法华三昧之异名。又身发火焰之三昧,称为火界三昧、火定、火光三昧,有火葬尸骸之意。最胜之三昧,则称王三昧或三昧王三昧。日僧法然在其选择本愿念佛集中将念佛称为王三昧,又莹山绍瑾撰之坐禅用心记亦将坐禅称为王三昧。
 修三昧之堂,称三昧堂。依修三昧之种类而分,即有法华三昧堂、常行三昧堂、理趣三昧堂等。(杂阿含经卷十八、长阿含经卷九、卷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五、大品般若经卷一、卷二十三、大智度论卷二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十一、集异门足论卷六、佛地经论卷一、成唯识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三、圆觉经略疏注卷上、翻译名义集卷四上)((参见:百八三昧)2480、“定”3171)
 <二>在日本,火葬场、墓地,亦称为三昧。为祈求死者之冥福,大多在墓旁建立法华三昧堂,并延请僧侣修法华三昧。其法华三昧堂,可简称为三昧堂或三昧。p580 FROM:【佛光大辞典】

【涅槃】:梵语 nirva^N!a,巴利语 nibba^na。又作泥洹、泥曰、涅槃那、涅隶槃那、抳缚南、匿缚喃。意译作灭、寂灭、灭度、寂、无生。与择灭、离系、解脱等词同义。或作般涅槃(般,为梵语 pari 之音译,完全之义,意译作圆寂)、大般涅槃(大,即殊胜之意。又作大圆寂)。原来指吹灭,或表吹灭之状态;其后转指燃烧烦恼之火灭尽,完成悟智(即菩提)之境地。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为佛教终极之实践目的,故表佛教之特征而列为法印之一,称“涅槃寂静”。佛教以外之教派虽亦有涅槃之说,然与佛教者迥异。佛教大乘、小乘对涅槃之解释,异说纷纭。总约之,可大别如下:
 (一)据部派佛教,涅槃即灭却烦恼之状态。其中复有有余(依)涅槃与无余(依)涅槃之分,前者是虽断烦恼,然肉体(意即残余之依身,略称“余依”或“余”)残存之情形;后者是灰身灭智之状态,即指一切归于灭无之状况。有部等主张涅槃乃一存在之实体,经量部等视涅槃为烦恼灭尽的状态之假名,而其本身并无实体。
 (二)中论等以实相为涅槃,实相又即为因缘所生法上之空性,故与生死世间无有区别。同时,南本涅槃经卷三指出涅槃具足如下八味,即常、恒、安、清净、不老、不死、无垢、快乐,称为涅槃八味。若以此配以涅槃四德,常、恒为常,安、快乐为乐,不老、不死为我,清净、无垢为净。唯识宗称涅槃有四种,即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与无住处涅槃四种。其中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略称本来清净涅槃、性净涅槃,谓一切事物之本来相即是真如寂灭之理体,乃指真如。无住处涅槃,即依于智慧,远离烦恼、所知二障,不滞生死之迷界,且因大悲救济众生,故在迷界中活动,又不滞于涅槃之境地。大乘佛教之涅槃教说即以此为特色。
 此外,地论宗、摄论宗谓涅槃分为性净涅槃与方便净涅槃(藉修道去除烦恼而得之涅槃)二种。天台宗则分为性净涅槃、圆净涅槃(相当于地论宗等之方便净涅槃)与方便净涅槃(佛以救渡众生故,示现假身,缘尽而入涅槃。又作应化涅槃)等三涅槃。
 (三)小乘之声闻、缘觉入无余涅槃,再回心转向大乘之教,称为无余还生。同时,涅槃乃超离一切差别相状者(有为之相),故又称离相。净土宗称弥陀净土为涅槃之城,亦称无为涅槃界。
 (四)出现此世为人的佛(特指释尊),其肉体之死,称涅槃、般涅槃、大般涅槃。入涅槃又称入灭、薪尽火灭(薪喻佛身或机缘,火喻智慧或佛身)。涅槃原意指释尊之成道,但今大抵皆作无余依涅槃之意。刻绘释尊入灭姿态之画像或雕像,称为涅槃像。举行追慕释尊之法会,称涅槃会、涅槃忌、常乐会等。后世称僧侣之死为圆寂、归寂、示寂、入寂等。(杂阿含经卷十八、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三、金光明最胜王经第一如来寿量品、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八、卷三十三、卷三十四、俱舍论卷六)p4149  FROM:【佛光大辞典】

【饶益】:<一>予人法益之意。维摩诘所说经卷上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上):“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诸众生。”
 <二>富裕、丰足之意。为娑婆世界东南方之世界名称。华严经卷十二如来名号品(大一○·五九下):“诸佛子!此娑婆世界东南方,次有世界,名为饶益。如来与彼,或名现光明。”p6884 FROM:【佛光大辞典】


【无缘大慈】:佛具大慈心,虽与众生无缘,但是也发大慈心而救渡之。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拔苦】:拔除众生的痛苦。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怨结】;(术语)怨恨之心,结而不解也。唐华严经六十八曰:“于有恩人反加杀害,于无恩处常怀怨结。”心地观经六曰:“能损自他互为怨结。”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苦行】:梵语 dus!kara-carya^ 或 tapas。即断除肉体欲望,堪忍诸种难忍之苦行。主要指印度诸外道为求生天而行诸苦行。佛教之苦行,称为头陀。依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六载,诸外道之苦行有自饿法、投渊赴火、自坠高岩、常翘一脚、五热炙身、常卧于灰土、棘刺、编椽、树叶、恶草、牛粪等之上;又有受持牛戒、狗鸡雉戒、以灰涂身、长发为相等诸多苦行法。而现今印度教徒犹有修此类惨痛之苦行,以期生天者。
 释尊修苦行六年,日食一麻一麦,终乃觉悟苦行非圣道,纵受天报,仍在轮回,未得解脱,故断然中止苦行。然佛本生谭及诸经论所载之种种勤苦修行,或施舍国城妻子,或抉眼与人,或割肉喂鹰,或投身饲虎,或截头首、捐髓脑等,所谓六波罗蜜之行,乃属菩萨利他大悲之圣行,自不同于外道无益之苦行。至后世,佛教中之布施、慈悲等,以佛道为目的之难行、荒行,均称苦行。又寺内之净人,亦称苦行。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大五一·四三三中):“本寺厨中有二苦行,曰寒山子、拾得。”(大智度论卷八、卷十六、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四、法苑珠林卷八十三)p3943 FROM:【佛光大辞典】

【有苦者】:谓贫穷乞丐盲聋残疾无依倚者,如是等类,名为有苦,故宜施之。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阿摩勒】:树叶似枣,华白而小,果如胡桃,味酸甜,可入药。FROM:【《翻译名义集》南宋·法云 著】

【五蕴】:梵语 pan~ca-skandha,巴利语 pan~ca khandha^。又作五阴、五众、五聚。三科之一。蕴,音译作塞健陀,乃积聚、类别之意。即类聚一切有为法之五种类别。(一)色蕴(梵 ru^pa-skandha),即一切色法之类聚。(二)受蕴(梵 vedana^-skandha),苦、乐、舍、眼触等所生之诸受。(三)想蕴(梵 sam!jn~a^-skandha),眼触等所生之诸想。(四)行蕴(梵 sam!ska^ra-skandha),除色、受、想、识外之一切有为法,亦即意志与心之作用。(五)识蕴(梵 vijn~a^na-skandha),即眼识等诸识之各类聚。
 五蕴系总一切有为法之大别,在俱舍等所立七十五法中,总类聚有为之七十二法为五蕴,唯识家则立百法,合有为之九十四法摄为五蕴,皆不包括无为法。
 五蕴通有漏、无漏及善、不善、无记三性,故诸论中亦以各种名称说明其种别,如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五等,在五蕴之中,特以属于有漏者名为五取蕴。大乘义章卷八本更就有漏、无漏及三性,总立九种,即:(一)生得善阴,(二)方便善阴,(三)无漏善阴,(四)不善五阴,(五)秽污五阴,(六)报生五阴,(七)威仪五阴,(八)工巧五阴,(九)变化五阴。其中前三者为善,第四为不善,后五者为无记;又第三属无漏,其余均属有漏。又摩诃止观卷五上及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等,亦各出其说。
 小乘多数派别由对五蕴之分析,得出“人无我”之结论,主张“人我”为五蕴之暂时和合,唯有假名,而无实体。大乘学说不仅否认五蕴和合体(人我)之真实性,亦否认五蕴本身之真实性,进而发展“法无我”之理论。(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九、般若心经、集异门足论卷十一、俱舍论卷一、卷二十九、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四、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四、显扬圣教论卷五、顺正理论卷一、卷二)p1212 FROM:【佛光大辞典】

【旃陀罗】:梵语 caN!d!a^la 之音译。又作旃荼罗、栴荼罗。意译为严炽、暴厉、执恶、险恶人、执暴恶人、主杀人、治狗人等。印度社会阶级种姓制度中,居于首陀罗阶级之下位者,乃最下级之种族,彼等专事狱卒、贩卖、屠宰、渔猎等职。根据摩奴法典所载,旃陀罗系指以首陀罗为父、婆罗门为母之混血种。增一阿含经卷十八(大二·六三六上):“或有一人,生卑贱家,或旃陀罗种,或啖人种,或工师种。”(法华经安乐行品、观无量寿经、十诵律卷九)((参见:四姓)1705)p4117 FROM:【佛光大辞典】

【十二入】:入,涉入也。谓六根、六尘互相涉入也。如来为迷色偏重者,开色为眼耳鼻舌身,及以色声香味触合受想行识四种心法,但名为意。意之所对,唯一法尘。令其细观于色,是为开色合心,故说为十二入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十八界】:梵语 as!t!a^das/a dha^tavah!。乃指在我人一身中,能依之识、所依之根与所缘之境等十八种类之法。界为种类、种族之义。谓十八种类自性各别不同,故称十八界,又作十八持。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能发生认识之功能),及其所对之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为认识之对象),以及感官(六根)缘对境(六境)所生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合为十八种,称为十八界。十八界中,除去六识,则为十二处,而六识实际亦由十二处之意处所展开,依此,十八界或十二处摄尽一切法。(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一、俱舍论卷一)((参见:十二处)343)p356 FROM:【佛光大辞典】

【幻化】:<一>谓幻术师变化所现无实体之物。常用作譬喻。如说诸法皆由因缘假和合而生,空无实性,是为假有,喻如幻化之物相。大智度论卷六(大二五·一○一下):“譬如幻化象马及种种诸物,虽知无实,然色可见,声可闻,与六情相对,不相错乱。诸法亦如是,虽空而可见可闻,不相错乱。”
 <二>幻与化。空法十喻之二。幻,谓幻术师之所作。化,谓佛、菩萨等神通力之变化。((参见:十喻)470)p1390 FROM:【佛光大辞典】

【法界】:指意识所缘的一切境界。十八界之一。法界的‘法’,原有轨持之意。即一切事物都能保持各自的特性,互不相繁,且能让人理解其究为何物。‘界’,有种族、分齐之意,即分门别类的不同事物,各守其不同的界限。在小乘七十五法中,此法界摄四十六心所、十四不相应行、无表色及三无为等六十四法;但在大乘百法中,摄五十一心所、二十四不相应行、六无为及法处所摄色等八十二法。另一说谓法界总摄一切法。十八界中除去其中之‘法界’外,其余之十七界亦称法界。

关于此法界,有多种不同说法。兹略述如下︰

(1)大乘佛教谓法界意味诸法之根源。即全宇宙的存在,其根源可以法界表示,而其根源不外是真理本身,因此法界与真如同义。

(2)华严宗用法界来表示现象与本体之相即。即就现象与本体而言,法界可分为四种︰{1}事法界,指万有诸法,一一事相有差别,有分齐。{2}理法界,指诸法同一理性,平等一如,无有差别。{3}理事无碍法界,谓理由事显,事中含理,相即相入,法尔圆融无碍。{4}事事无碍法界,指一切事法,各有分齐,各守自性,事事相望,多缘互应,一多相即,大小互容,重重无尽。

(3)天台宗约四圣六凡,而说十法界。即{1}地狱法界,指犯上品五逆十恶,受寒热叫唤苦的最下境界。{2}畜生法界,犯中品五逆十恶,受‘吞啖杀戮苦’的境界。{3}鬼法界,犯下品五逆十恶,受饥渴苦的境界。{4}阿修罗法界,行下品十善,得通力自在的境界。{5}人法界,修五戒及中品十善,受人中苦乐的境界。{6}天法界,修上品十善及禅定,生于天界,受静妙乐的境界。{7}声闻法界,为入涅槃,依佛声教修四谛观法的境界。{8}缘觉法界,为入涅槃,修十二因缘观的境界。{9}菩萨法界,为得无上菩提修六度万行的境界。{10}佛法界,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法界。天台宗以为法界包含世界与法性二义,从而主张十界互具。

(4)密教以六大为法界之体性,认为万法宛然悉具,称为多法界,然而差别之万法由理平等之立场而言,乃归于一,遂立一多法界说。

◎附︰吕澄〈法界释义〉(摘录自《吕澄佛学论着选集》卷一)
(前略)奘师在印听讲《瑜伽论》三遍,及其返也,开首译之,可见其精神所在。但由此论以知奘师学之所得,仍属困难。今观其译毕《瑜伽论》后即译《佛地经论》(回国后四年译),乃知其学心得之所在矣。是论释义主要皆为戒贤之作(民十四年对勘番译得知)。亲光(亲光即明友。光即明,亲即友也,亦如清辩之为分别明也)稍有补充,亲光即波颇三藏,故知波颇实得戒贤学之真传。《庄严经论》四智三身之说,勘之梵本文字不具,但亲光之《佛地经论》有之,可知此出波颇之意也。此中曲折直至最近数年始得究明,宗奘师之学者,应先知此而于《佛地经论》不可不三置意也。

次谈义理。此经以‘佛地’为名,顾名思义可知其内容要点所讲为佛之境界,即以‘五法’释此境界。‘五法’谓‘法界’与‘四智’,初之‘长行’,‘五法’并举,而结颂独提‘法界’,可知‘法界’之重要。奘师所学既在此经,亦可知其学根本亦在‘法界’也,《经》谈‘法界’有虚空十喻,意就三方面说︰

(1)佛以法界为体性,法界即涅槃界,是即以涅槃为体性,乃明佛之所以为佛也。小乘亦具此义(即以涅槃为体性),或谓以菩提为体性也(分别论者)。

(2)法界遍于有情心相续中,为有情所同具,即所谓一切有情皆有佛性(如来藏),意明佛与有情皆据法界,即所依等同也。

(3)法界由共相(二空)所显(平等相为共相),法界本身非共相而为共相之所显也。

合此三义以观法界,可知法界者即无差别遍一切有情心而为共相之所显者也。在众生边说即心法性(如来藏)而已;在如来边说即圆满证得此法性心而已。是故第一义明佛之圆满证得;第二义明心与心性非一非异,而为生佛之所同依;第三义明法界由共相显,即示入道之门也。云何入道?谓由观共相而显法界也。

奘师译此经论用字特多,如以法界为理、为真(真如)、为实(实体)、为性(实性)。是等用字,于后来中国思想上发生影响极大,贤首一宗理事之说,即从此出,宋明理学于此亦不无关系。然有真实了解以运用此诸字者,惟奘师本人而已。奘师之以法界为理者,此理非共相而为自相(实相)。故可以加真字(即真理)、实字(即实体之理),无有歧义。盖理谓一切法如,事即一切法,实则理事所指同一,如人有名有号。从佛方见法为理;从有情观之即为事(理事平等平等)。有情之上希于佛,须从事上见理(即事之理相),而入佛道。佛之教化众生,须从理上见事(设施事相),而有种种言教安立。如是理事,皆指一法,而意味不同也。此奘师采用理字真义之所在,故知法界实义,必须研究《佛地经论》,始可得其真也。
[参考资料] 旧译《华严经》卷一、卷三;《大般若经》卷五六七〈法界品〉;《俱舍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一;《成唯识论》卷十;《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八;《辩中边论》卷上;《大乘起信论》;高崎直道《如来藏思想》第一章。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出世】:<一>出世间之略称。即超越世俗、出离世尘之意。又作出尘。((参见:出世间)1554)p1553
 <二>指诸佛出现于世间成佛,以教化众生,如谓“诸佛出世之本怀”。
 <三>禅师于自身修持功成后,再度归返人间教化众生,亦称出世。或被任命住持之职、升进高阶位之僧官等,皆称为出世。禅苑清规卷七尊宿住持条(卍续一一一·四五八上):“传法各处一方,续佛慧命,斯曰住持;初转法轮,命为出世。”p1553 FROM:【佛光大辞典】

【大医王】:指佛、菩萨。佛、菩萨善能分别病相、晓了药性、治疗众病,故以“大医王”喻称之。杂阿含经卷十五以大医王所具有之四法成就比喻佛菩萨之善疗众病,即:(一)善知病。(二)善知病源。(三)善知对治疾病之法。(四)善治病已,令当来更不复发。此大医王能分别病相,晓了药性,视众生之病而授与药方,使之乐服,故以大医王广喻佛菩萨。又为药师如来之特称。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八(大三·三三○中):“大医王应病与药,菩萨随宜演化。”(维摩经卷中、大智度论卷二十二)p903 FROM:【佛光大辞典】

【应病与药】:谓医师针对病症施药,比喻佛菩萨等善知识应所对之根机而说法。佛陀自古被称为医者之王,若视人间种种迷惑、束缚、贪婪、嗔恚等烦恼为种种病症,则佛陀应各种病症所说之法,不啻为一剂良药。心地观经卷二报恩品(大三·二九六下):“诸如来转于法轮,远离四失,说相应法。一、无非处,二、无非时,三、无非器,四、无非法。应病与药,令得复除。”
 据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五载,诸凡夫之病总为贪欲、嗔恚、愚痴等三种。教示贪欲病者观骨相,嗔恚病者观慈悲相,愚痴病者观十二缘相。此即以烦恼为病,佛法为药之譬喻。(文殊悔过经、维摩经卷上佛国品)p6434 FROM:【佛光大辞典】

【随宜】:即随顺众生根器之所宜。又顺应人、时、处所宣说之法,称为随宜所说、随宜说法。法华经方便品(大九·五中):“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中略)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随宜所说,意趣难解。”p6348 FROM:【佛光大辞典】

【三乘】:梵语 tri^N!i ya^na^ni。即三种交通工具,比喻运载众生渡越生死到涅槃彼岸之三种法门。<一>就众生根机之钝、中、利,佛应之而说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等三种教法。(一)声闻乘(梵 s/ra^vaka-ya^na),闻佛声教而得悟道,故称声闻。其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以此四谛为乘。(二)缘觉乘(梵 pratyeka-buddha-ya^na),又作辟支佛乘、独觉乘。观十二因缘觉真谛理,故称缘觉。始观无明乃至老死,次观无明灭乃至老死灭,由此因缘生灭,即悟非生非灭,乃以此十二因缘为乘。(三)菩萨乘(梵 bodhisattva-ya^na),又作大乘(梵 maha^-ya^na)、佛乘、如来乘。求无上菩提,愿度一切众生,修六度万行,以此六度为乘。
 前二乘唯自利,无利他,故总称小乘,菩萨乘自利利他具足,故为大乘。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究竟一乘宝性论均以小乘所得三乘共知、中乘所得二乘共知、唯佛所得二乘不知等为由,而称三乘为小乘、中乘、大乘;寂调音所问经、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七、大智度论卷十一以于无分别一味法中说上中下而显三乘差异为由,称三乘为下乘、中乘、上乘;大乘庄严经论卷四、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一则合称前二乘为下乘,而称菩萨乘为上乘。华严、天台宗以三乘为方便法门,毕竟归一佛乘,是为一乘教,即三乘之外别立一佛乘;法相宗则以一乘系对一机而施,是权假之教,三乘则属真实之教。前者称“三乘方便一乘真实”,后者则称“三乘真实一乘方便”。(大宝积经卷九十四、解深密经卷二、显扬圣教论卷三、佛性论卷一、佛地经论卷二、华严经探玄记卷一、华严五教章卷一、法华玄赞卷一、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参见:一乘)59、“二乘”206、“四乘”1743)
 <二>菩萨随时修集之天乘、梵乘、圣乘。(一)天乘,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二)梵乘,即慈、悲、喜、舍。(三)圣乘,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大宝积经卷九十四)p593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心】:又作回心。本意谓回转心意。即改变对世俗欲望之追求与邪恶之心,转向善道,并从此皈依佛教,成虔诚之佛教徒。又将邪恶之心改为向佛之心,即称为回心忏悔;反自利之小乘而趋向大乘,称为回心向大;反自力而信仰他力(佛、菩萨),则称舍自归他;自始即能直入大乘者,称为直入之根机;必须靠回心转意者,即称回心之根机。
 回心向大之说,出于大乘经典。法相宗于五性各别之立场,认为定性之声闻、缘觉等二乘,无回心向大之可能;唯有不定性之二乘能回心向大,入于无余涅槃。对此,华严宗与天台宗于“一切皆成”之立场,主张二乘皆能回心向大,以至成佛。而二乘回心之时间,据北本涅槃经卷十一、卷二十一载,四果中之声闻与缘觉必经八万、六万、四万、二万劫及一万劫之漫长时间,方能成为大乘菩萨。法相宗认为不定性之二乘在入无余涅槃之前,须将阿赖耶识中菩萨种性之种子回心;复以根机不同,故须各以相当之时间始可至十信之初心。华严宗、天台宗等则言,未入无余涅槃前之菩萨回心,并无一定之时间;然一旦入无余涅槃时,其发菩提心则有快、慢之分。
 华严宗认为依根机之利钝及厌恶停于无余涅槃之强弱心,其经过时间有所不同。关于此,法藏之起信论义记及慧远、吉藏皆有异说。
 华严宗于五教中,对始教分为回心与直进二种教,又于始、终、顿三教中,亦用此“回心、直进”等语。(法华经卷二譬喻品、卷三化城喻品、成唯识论卷十、华严五教章卷三、卷四)p3782 FROM:【佛光大辞典】

【究竟】:梵语 uttara,巴利语同。音译郁多罗。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前者如佛示现至高无上之真理,即称为究竟法身;大般涅槃显示佛教之最终目的,即称为究竟涅槃。后者如以不退之愿心而成就誓愿者,称为究竟愿,此乃赞仰弥陀本愿力之语。(胜鬘经一乘章、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十住毗婆沙论卷三)p2986 FROM:【佛光大辞典】

【一乘】:(术语)成佛唯一之教也。乘为车乘,以譬佛之教法。教法能载人运于涅槃岸,故谓之乘。法华经专说此一乘之理。法华经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同品曰:“诸佛如来,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同品曰:“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文句四上曰:“圆顿之教,为一佛乘。”胜鬘经曰:“一乘即是第一义乘。”胜鬘宝窟上本曰:“一乘者,至道无二,故称为一。运用自在,目之为乘。”依法华论,此大乘修多罗,有十七种名,第十四名一乘经。起信论义记上曰:“乘者就喻为称,运载为功。”案方便品所说,即开会三乘之别执,悉归趣于平等大会,等使一切众生成佛道也。盖大乘佛教中,所谓权大乘家,立一切有情为法尔,五性各别之说。故其中定性二乘及无性,毕竟无由成佛。是故诸佛之法,自不可无三乘之别。定性二乘,必由声闻缘觉之二乘而般涅槃,菩萨种性,必由大乘而般涅槃。然法华等经,或说唯有一乘者,是引摄不定性者,不使堕于二乘地,进而使由大乘般涅槃也,即如来密意之说也。又以所趣之真如无差别,三乘解脱等相等,故说为一乘耳。实则非无二三之别也。如大乘庄严经论第五,摄大乘论释第十,广列十义或八义意趣而论之。是为所谓三乘真实一乘方便之教旨,以深密等经为所依之法相家所主张也。至于实大乘则不然。盖其所立之说,一切众生,本无五性之别,悉有佛性,一性平等,故皆得由佛乘而成佛。昔曾说三乘各别之法者,不过为对于权机假说之方便耳。此为所谓一乘真实三乘方便之教旨,天台华严等宗家所主张也。其中天台所依之法华经,主对于三乘之人,说其教之所以方便,开会之,使归于一佛乘,华严经主对于十地之大菩萨,广说其所入之一乘法,故至智俨贤首,分一乘而更论同教别教之二种。五十要问答上,谓“一乘教有二种:一共教,二不共教。”孔目章一,谓“一乘之义,分别有二,一正乘,二方便乘,正乘如华严经所说,方便乘有十义”云云。又五教章上,谓“一乘教义之分齐,开为二门。一别教,二同教。”并广释述之。今择要言之,则在同于三乘而说一乘为同教,于三乘全不共而别说一乘为别教。彼法华譬喻品所谓宅内所指之门外三车,三乘教也。界外露地所授之大白牛车,是别教一乘教也。同教者,如是三一不为别说。或谓一同于三,或谓三同于一,互相交参,是欲使成根欲性,进而入于华严别教一乘也。由是而概括之,一乘凡有三种:一、为存三之一乘,所谓不破三乘之疑执,亦不会二乘之行果,唯就空理之平等而说为一乘。如摄大乘论之十义意趣是也。二、为遮三之一乘,会二乘之行果,遮三乘之别执,而说为一乘。如法华之同教一乘是也。三、为直显之一乘,不对于二乘,故无可破,唯为大菩萨,直示法界成佛之仪。如华严之别教一乘是也。又若经五教而论之,则总有五种之一乘。一别教一乘,如华严是。二同教一乘,如法华是。三绝想一乘,如楞伽是。是为顿教。所谓绝想亡言之边,名为一乘。四佛性平等一乘,是为终教。一性皆成之边,名为一乘。五密意一乘,即为始教。如摄论之十义意趣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宝】:梵语 tri-ratna 或 ratna-traya,巴利语 ti-ratana 或 ratanattaya。系指为佛教徒所尊敬供养之佛宝、法宝、僧宝等三宝。又作三尊。佛(梵 buddha),乃指觉悟人生之真象,而能教导他人之佛教教主,或泛指一切诸佛;法(梵 dharma),为根据佛陀所悟而向人宣说之教法;僧(梵 sam!gha),指修学教法之佛弟子集团。以上三者,威德至高无上,永不变移,如世间之宝,故称三宝。
 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二举出三宝之六义:(一)希有之义,谓此三者累经百千万劫,一如世间难得之珍宝。(二)明净之义,谓此三者远离一切有漏法,无垢明净。(三)势力之义,谓此三者具足不可思议威德自在。(四)庄严之义,谓此三者能庄严出世间,一如世宝能庄严世间。(五)最胜之义,谓此三者于诸出世间之法中为最上胜妙者。(六)不变之义,谓此三者乃无漏法,不为世间之八法所更动变易。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本则举出四义,以明示设立三宝之缘由:(一)为对治外道之邪三宝,是为反邪归正之义。(二)佛为调御师,法为彼师之法,僧为彼师之徒。此三者所证无量,种类相同,故合立一法;然以能证之因果相互有别,故分师徒。(三)上根之人欲取证佛菩提,故为说佛宝;中根之人欲求自然智而了达因缘之法,故为说法宝;下根之人依师受法,理事不违,故为说僧宝。(四)佛如良医,法如妙药,僧如看护者;对一患病之人而言,良医、妙药、看护者均不可少。
 另于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四举出佛法僧三者有六义之别:(一)相之别,谓佛为自然觉悟之相,法为觉悟之果相,僧为随他所教的正修行之相。(二)业之别,佛为转正教之业,法为舍除烦恼苦的所缘境之业,僧为勇猛增长之业。(三)信解之别,谓对于佛宝,应有亲近承事之信解;对于法宝,应有希求证得之信解;对于僧宝,应有和合同一、法性共住之信解。(四)修行之别,谓对于佛宝,应修供养承事之正行;对于法宝,应修瑜伽方便之正行;对于僧宝,应修共受财法之正行。(五)随念之别,谓应各以余相随念佛宝、法宝、僧宝。(六)生福之别,谓于佛宝依一有情而生最胜之福,于法宝即依此法而生最胜之福,于僧宝则依众多有情而生最胜之福。
 依诸论所说,三宝之类别有多种,通常有三种之别,即:(一)别相三宝,又称阶梯三宝、别体三宝。即佛、法、僧各各相别不同,佛初于菩提树下成道,但示丈六之身,及说华严经时,特现为卢舍那佛之身,故称佛宝。佛于五时所说之大乘、小乘等经律,称为法宝。于禀佛之教法,修因得果之声闻、缘觉、菩萨等,称为僧宝。(二)一体三宝,又称同体三宝、同相三宝。就其意义与本质而言,佛、法、僧三宝,名虽有三,但体性为一。例如,佛从觉者之立场而言,为性体灵觉,照了诸法,非空非有,故称佛宝;但佛德足以轨范一切,亦即法性寂灭,而恒沙性德,皆可轨持,故亦称法宝;又如佛为完全无诤之和合状态,僧团之特质为和合无诤,故亦称僧宝。如此则一佛宝而具足三宝。(三)住持三宝,指流传、维持佛教于后世之三宝,即佛像、经卷、出家比丘等三宝。大乘认为八相成道为住持佛,益世之一切教法为住持法,被教化而成立之三乘众为住持僧,此三者并称住持三宝。
 以上为三种三宝,此外尚有四种三宝(一体三宝、缘理三宝、化相三宝、住持三宝)、六种三宝(同体、别体、一乘、三乘、真实、住持)等说。三宝系世人免苦之根源,故有归依三宝之举,称为三归,又作三归依,乃入信佛教之第一要件。
 有关三宝之标帜,我国与日本历来较乏用以表示三宝之符号或图像,在印度则使用情形较盛,其类别有二:(一)三宝各别之记号,通常以塔形表示佛,以轮宝表示法,以菩提座或狮子座表示僧。(二)以一种形像表示三宝,通常用由三叉戟变化为锹形状之标帜。西藏之喇嘛教亦以三瓣宝珠表示三宝。(增一阿含经卷十二、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观无量寿经、新华严经卷十八、成实论卷一具足品、杂阿毗昙心论卷十、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四、俱舍论卷十四、大乘义章卷十)((参见:三归依)688、“三宝章”704、“四种三宝”1795)p700 FROM:【佛光大辞典】

【妙法轮】:谓佛所转的法轮,殊胜而不可思议。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修道】:梵语 bha^vana^-ma^rga。数数修习道之意。又作有学道。三道之一。(一)于小乘中,修道乃于见道位时,起无漏智,初证四谛之真理,于此真理中更加修习,乃至断除三界八十一品之修惑。道,即游履、通入之义;既游履于无漏智与四谛真理之中,并渐而通入涅槃,故称为修道;相当于四向四果中之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等六者。
 (二)于大乘唯识之中,初地之住心以后,至第十地最后修金刚无间道,称为修道。于其中间,广为断除见道之时所断灭者以外之余障,亦即断除一切俱生的所知障之种子,为证得二转依之妙果,而屡屡修习无分别智;相当于资粮位等五位中之第四位(修习位);亦相当于三僧祇之修行中,第二与第三僧祇之大半。又如十地之中,修行断证之顺序乃在于:先修十波罗蜜,次断十重障,再证十真如;此亦为一般修道之次第。上记之外,凡于宗教生活中,循其教义教理而反覆实践修行者,皆称修道。(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一、俱舍论卷二十一、卷二十二、卷二十三、梁译摄大乘论卷七、成唯识论述记卷十本、大乘义章卷六)p4048 FROM:【佛光大辞典】

【空寂】:谓远离诸法相之寂静状态。依法华经卷二信解品所说,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亦无灭,无大亦无小,无漏亦无为。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上):“不著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
 吉藏于维摩经义疏卷二有所解释,谓不著世间,即善能入于空寂而舍弃其心;亦即虽处于世间而常入空寂。又所谓善入,即出入自在而不乖离空寂之真义。
 此外,于禅林,有“空寂灵知心”一语,意指排遣主客对待所显现的灵妙之心。(杂阿含经卷十、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五、央掘魔罗经卷二、修行道地经卷五神足品、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八观心品、无量义经说法品、摩诃止观卷四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p3480 FROM:【佛光大辞典】

【不生不灭】:不生也不灭,是常住的别名,也是永生的意思。涅槃经说:“涅言不生,槃言不灭,不生不灭,名大涅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垢】:<一>梵语 vigata-mala。垢(梵 mala),为烦恼(梵 kles/a)之异称,指污秽心之垢物;无垢,指离烦恼之清净。又作无漏。烦恼有多种,如贪、嗔、痴之三垢,恼、害、恨、谄、诳、憍之六垢等,为妨碍实现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六十华严经卷五十七、八十华严经卷七十六、有部律破僧事卷六)((参见:清净)4667)
 <二>梵语 nirmala。即无垢者。为“如来”之同义语。
 <三>释尊时代之印度婆罗门僧。兄弟五人,排行第二,曾与兄弟四人等入山学道,获得五神通。其最小之弟名为弗那,以耕种为业,见佛陀乞食,即施以白净饭满钵;一日,弗那至田中,见所生苗稼均变成数尺高之金禾,收割已尽,还生如初,国王闻之,亦前往割禾,然亦不得尽。此后闻言而往取者,均不能割尽。无垢等四人得知,遂欲以欢喜团供养佛陀,愿求生天。于是各持欢喜团,往诣佛所,大兄取一团置于钵中,佛告以“诸行无常”;无垢复以团置于钵中,佛谓“是生灭法”;第三亦如法置于钵中,佛告以“生灭灭已”;第四亦置团于钵,佛谓“寂灭为乐”;兄弟四人遂各参此偈,得阿那含,后皆趋佛所,出家为僧,得阿罗汉道。(杂宝藏经卷四)p5099 FROM:【佛光大辞典】

【无生忍】:(术语)安住于无生无灭之理而不动也。仁王经说五忍,此为第四。或为初地之证名,或为七八九地之悟名。智度论五十曰:“无生忍法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同八十六曰:“乃至作佛不生恶心,是故名无生忍。”大乘义章十二曰:“理寂不起,称曰无生。慧安此理,名无生忍。”仁王经良贲疏曰:“言无生者,谓即真理。智证真理,名无生忍。”楞严经长水疏一下曰:“了法无生,印可决定,名无生忍。”同八上曰:“真如实相,名无生法。无漏真智,名之为忍。得此智时,忍可印持,法无生理,决定不谬。境智相冥,名无生忍。”大乘义章十二曰:“如龙树说,初地已上亦得无生。若依仁王及与地经,无生在七八九地。”天台观经疏曰:“无生忍是初地初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陀罗尼】:梵语 dha^raN!i^ 之音译。又作陀怜尼。意译总持、能持、能遮。即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之念慧力。换言之,陀罗尼即为一种记忆术。大智度论卷五、佛地经论卷五载,陀罗尼为一种记忆术,即于一法之中,持一切法;于一文之中,持一切文;于一义之中,持一切义;故由记忆此一法一文一义,而能联想一切之法,总持无量佛法而不散失。陀罗尼能持各种善法,能遮除各种恶法。盖菩萨以利他为主,为教化他人,故必须得陀罗尼,得此则能不忘失无量之佛法,而在众中无所畏,同时亦能自由自在的说教。有关菩萨所得之陀罗尼,诸经论所说颇多。及至后世,因陀罗尼之形式,类同诵咒,因此后人将其与咒混同,遂统称咒为陀罗尼。然一般仍以字句长短加以区分,长句者为陀罗尼,短句者为真言,一字二字者为种子。
 关于陀罗尼之种类,依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八载,陀罗尼分为四类:(一)闻持陀罗尼,得陀罗尼者耳闻之事不忘。(二)分别知陀罗尼,能区别一切邪正、好丑之能力。(三)入音声陀罗尼,闻一切言语音声,欢喜而不嗔。(四)字入门陀罗尼,听闻阿罗波遮那等四十二字门,即可体达诸法实相;盖以悉昙四十二字门总摄一切言语之故。上述之前三者称为“三陀罗尼”。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举出四陀罗尼:(一)法陀罗尼,能记忆经句不忘。(二)义陀罗尼,能理解经义不忘。(三)咒陀罗尼,依禅定力起咒术,能消除众生之灾厄。(四)忍陀罗尼,通达诸法离言之实相,了知其本性,忍法性而不失。有关修得此四陀罗尼之法,详载于大乘义章卷十一。
 天台宗据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之说,立有:旋陀罗尼、百千万亿旋陀罗尼、法音方便陀罗尼等三陀罗尼,而以之配于空、假、中三观。
 咒,名为陀罗尼,故对经、律、论之三藏而言,集聚咒之记录,称作陀罗尼藏、明咒藏、秘藏等。乃五藏之一。基于此之陀罗尼,有大随求陀罗尼、佛顶尊胜陀罗尼等,以及应不同诸尊之特殊修法,依修法之目的而诵相应之陀罗尼。此外,密教中,于供养祖师或祈亡者冥福之法会,诵持尊胜陀罗尼,称为陀罗尼会、陀罗尼讲会。(贤愚经卷十阿难总持品、大宝积经卷四无上陀罗尼会、卷一一五无尽菩萨会、海龙王经卷二总持门品、总释陀罗尼义赞、慧苑音义卷一)p3607 FROM:【佛光大辞典】

【乐说无碍辩】:梵语 pratibha^na-pratisam!vid。为四无碍辩之一。系随一切众生所乐闻而说法无碍之辩才。又作辩无碍解、辩无碍智、乐说无碍智。就心而言,称为乐说无碍智;就口而言,称为乐说无碍辩。“乐说”有二义:(一)就说者适悦之情解之,谓菩萨自得胜法,乐为众说;如父母得于胜事,乐欲与子。(二)就闻者之意乐解之,谓菩萨知众生乐听其说而为说法。大乘义章卷十一(大四四·六九一下):“语称物情,名为乐说。”法华经卷五分别功德品(大九·四四上):“复有一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得乐说无碍辩才。”(俱舍论卷二十七、法华义疏卷二(吉藏))((参见:四无碍解)1778)p6098 FROM:【佛光大辞典】

【一味】:梵语 eka-rasa,或 vimukty-eka-rasata^。指所有一切事(诸现象)理(本质)均平等无差别。通常指佛陀之教法而言。宝性论卷三(大三一·八三五下):“于如来法身无漏界中,一味一义,不相舍离。”p47 FROM:【佛光大辞典】

【一刹那】:梵语 ks!aN!a。指极短之时间。即现今二十四小时中之六百四十八万分之一,相当于七十五分之一秒。据仁王护国般若经卷上载,一念为九十刹那,一刹那中有九百生灭。又俱舍论卷十二(大二九·六二上):“何等名为一刹那量?众缘和合,法得自体顷,或有动法,行度一极微,对法诸师说,如壮士一疾弹指顷,六十五刹那,如是名为一刹那量。”(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p54FROM:【佛光大辞典】

【般若】:梵语 prajn~a^。作波若、般罗若、钵剌若。意译为慧、智慧、明、黠慧。即修习八正道、诸波罗蜜等,而显现之真实智慧。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之高深智慧,即称般若。菩萨为达彼岸,必修六种行,亦即修六波罗蜜。其中之般若波罗蜜(智慧波罗蜜),即称为“诸佛之母”,成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据,而居于最重要之地位。
 以种类而言,般若有二种、三种、五种之别,二种般若有如下之三者;(一)共般若与不共般若。共般若,即为声闻、缘觉、菩萨共通而说之般若;不共般若,则仅为菩萨所说之般若。(二)实相般若与观照般若。实相般若,即以般若智慧所观照一切对境之真实绝对者;此虽非般若,但可起般若之根源,故称般若;观照般若,即能观照一切法真实绝对实相之智慧。(三)世间般若与出世间般若。世间般若,即世俗的、相对的般若;出世间般若,即超世俗的、绝对的般若。又实相般若与观照般若,若加上方便般若或文字般若则称三般若。方便般若系以推理判断,了解诸法差别之相对智;文字般若系包含实相、观照般若之般若诸经典。又实相、观照、文字三般若加境界般若(般若智慧之对象的一切客观诸法)、眷属般若(随伴般若以助六波罗蜜之诸种修行),则称五种般若。(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解脱道论卷九分别慧品、粱译摄大乘论卷中、大智度论卷四十三、卷七十二)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文殊师利菩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身被如是金刚甲胄。当勤修习三种秘密。于现世中具大福智。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末学解说]

文殊师利菩萨。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身上披着这样的金刚甲胄。当勤修习三种秘密(一者心秘密。二者语秘密。三者身秘密)。能于现世中具足大福智(福德与智慧之并称)。快速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即无上正等正觉。菩提即是觉)。

注解:
【福智】:福德与智慧之并称。据成唯识论卷九记载,菩萨所修诸胜行中,以慧为性者称为智,其余则称为福。菩萨为成就佛果,必须上求菩提(智业),下化众生(福业),因其所具备之福、智二行(福智二业),系成佛最胜之实践,故称为“二种胜行”。菩萨一切行为,虽总摄于福行与智行,若加以区别,则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度。此中,前五者属于福行,智慧属智行;或以前三者属福行,智慧属智行,而居中之精进、禅定则通于智行与福行。
 又以菩萨自初发心修六度万行,具足所有福德,能显现法身,庄严佛果,故称福德庄严,略称福严,属利他之行;修习正智见,净尽无明,能显现法身,庄严佛果,故称智慧庄严,略称智严,属自利之行。菩萨若具足二种庄严而自利利他,则能知佛性。(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七、大乘义章卷十二、大乘入道次第、释门归敬仪卷中)p5857 FROM:【佛光大辞典】

【无上正等菩提】:即无上正等正觉。菩提即是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93

[精进勋章]

10#
 楼主| 发表于 2023-8-22 17:05: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8-24 10:40 编辑

维摩诘所说经 ~ 无尽灯用时 3 小时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 [经文] --

佛告「持世菩萨」:

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善知识解说]

佛让「持世菩萨」代替佛去探望「维摩诘居士」,就是带着佛的诣旨去探病

菩萨戒中有一条叫「不看病戒」,就是菩萨行者不能不去探望病患,如果不关怀病患,那就是犯戒
以「戒、定、慧」的法性原理来看,这就是用「戒」来规范那些不能主动发心的「初发心、初学菩萨行者」
而对于「久修菩萨」来说,探望病中的众生,这是应该的,也是安慰结善缘和教化众生的机会
鼓励病患生起正向心,并以正念正观,看破肉体和生死,或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本篇节录自「维摩诘所说经」,由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简称《维摩诘经》、《维摩经》,或称《不可思议解脱经》、《净名经》
「维摩诘」是音译,意译是「净名」,「玄奘」法师等重译此经,名「无垢称经」,意思就是净名,所以后世也叫「净名经」
「维摩诘」是大居士,在家行菩萨道,证量和神通不可思议,和「观世音菩萨」一样,都是「如来」倒驾慈航的示现

中国民间常有「如来佛」的称呼,这可能是来自「西游记」对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佛祖(本师):「释迦牟尼佛」的称呼
不过,其实「如来佛」这种称呼是错误的,「西游记」是小说,不按考究或依照考究而乱编造,都是很常见的情况
其实,「如来」就是「佛」,「佛」就是「如来」,「如来」只是「佛」的另一种称呼

按佛经的说法(例如「十号经」,其他经也有解说原委,不过没记住是哪本经,读者可自己深入经藏就能发现):
佛有无量名号(或「千」号),但是众生记不住,所以简略只说「百」号,但是,众生还是记不住
所以,最后只好又减为「十号」,「十号」常见于佛经中,可能有人天天读经,却不知道这就是所谓的「如来十号」:
『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或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例如:「法华经」中:尔时有佛,号日月灯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回说「如来」『倒驾慈航』的示现,其实这种情况很多,例如:
「观世音菩萨」是「正法明如来」倒驾慈航,详见『大悲心陀罗尼经』
「文殊菩萨」是「龙种上(尊王)如来」或称「龙种上佛」倒驾慈航,详见『首楞严三昧经』
「释迦牟尼佛」也早已经成佛,是古佛再来,又不断到十方世界示现菩萨成佛,普渡众生,可详见『法华经』或『金光明经』如来寿量品
现在东方名为「庄严」佛国的世尊「照明庄严自在王如来」也是「释迦佛」以「首楞严三昧力」所示现,可详见『首楞严三昧经』
而「维摩诘居士」又称「净名」则是「金粟如来」倒驾慈航,以菩萨相在东方「妙喜」佛国示灭,投生「娑婆」普渡众生,示现居士相
说明「金粟如来」倒驾慈航的经典「思惟三昧经」已经亡佚,只见于「维摩经义疏」

「维摩诘(所说)经」中「维摩诘居士」讲的是甚深佛法中的「不二」「了义」经教
经中示现疾病,其实也是创造机会来教育「释迦」佛陀的十大「声闻」弟子和「菩萨」弟子,
其中只有「智慧第一」「诸佛之母」的「文殊菩萨」,在此会中能相提并论,是很精彩的一会,法义甚深,每段教诲都很不可思议

「不二」或「无二」或「中道」或「实(相)义」或「第一义」都常见于大乘佛教的甚深般若经典中,就是大乘智慧经典之中
所讲的就是佛法中的甚深智慧,「维摩诘经」就是这样的一部佛经,「维摩诘居士」是古佛再来示现教导众生,
所以,会中弟子除「文殊菩萨」(也是古佛再来)外无人能及

先前,「释迦」佛陀的十大「声闻」弟子或菩萨弟子,都因为过去曾遭受「维摩诘居士」的指责和教化
所以,都以智慧不足,婉拒佛陀的探病要求,因此,佛陀改问其他菩萨弟子,这段,就是问「持世菩萨」
而「持世菩萨」也是很有名的菩萨,可参阅「持世经」,这也是很重要的大乘经典,相关博文请参阅:
如何[正观五阴],[观五受阴微生灭相]? ~持世经

「维摩诘经」自古以来就是很重要的经典,因为佛法无边无量无碍无着,本经以「居士相」传「甚深般若」「不二」「实义」,
故成为教中「经典」之作,不仅因为「甚深般若」「不二」「实义」而常被归类为「禅宗」佛经教本,也因为居士传法
所以,受到在家居士的喜爱,例如:诗人「王维」,名「维」,字「摩诘」,号「诗佛」,可见其虔诚和敬仰之情
末学也是如此,今生初学佛就常以「维摩诘居士」自许,效法大菩萨的精神,故今宣扬本篇经文给众生学


[末学解说]

佛陀对「持世菩萨」说:

你前往至「维摩诘」(为佛陀之在家弟子,乃中印度毗舍离城(梵 Vais/a^li^)之长者。虽在俗尘,然精通大乘佛教教义,其修为高远,虽出家弟子犹有不能及者。据维摩经载,彼尝称病,但云其病是“以众生病,是故我病”,待佛陀令文殊菩萨等前往探病,彼即以种种问答,揭示空、无相等大乘深义)处,问候其疾病情况。

注解:
【维摩诘】:(人名)菩萨名。略云维摩。其义为净名。净者清净无垢之谓。名者名声远布之谓。唐诗人王维字摩诘。即以此菩萨之名为其名字也。(参见:维摩)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维摩】:梵名 Vimalaki^rti。音译毗摩罗诘利帝。又作毗摩罗诘、维摩诘、无垢称、净名、灭垢鸣。为佛陀之在家弟子,乃中印度毗舍离城(梵 Vais/a^li^)之长者。虽在俗尘,然精通大乘佛教教义,其修为高远,虽出家弟子犹有不能及者。据维摩经载,彼尝称病,但云其病是“以众生病,是故我病”,待佛陀令文殊菩萨等前往探病,彼即以种种问答,揭示空、无相等大乘深义。我国关于维摩与文殊问答情状之雕画颇多,如唐段成式之寺塔记、长安平康坊菩萨寺佛殿之维摩变壁画皆是。又维摩之居室方广一丈,故称维摩方丈、净名居士方丈。(维摩经义疏卷一、注维摩诘经卷一、维摩义记卷一本、维摩经玄疏卷二、玄应音义卷八、居士分灯录卷上)p5892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持世」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

忆念我昔住于静室。时。魔波旬从万二千天女。状如帝释鼓乐弦歌来诣我所。与其眷属稽首我足。合掌恭敬于一面立。

我意谓是帝释。而语之言。善来憍尸迦。虽福应有不当自恣。当观五欲无常以求善本。于身命财而修坚法。

[善知识解说]

持世菩萨告诉佛,说自己也不合适,不堪重任,为什么呢?

持世菩萨说:回忆起过去,我当时在静室中,魔王「波旬」化成「帝释」带领一万两千天女载歌载舞来参拜我,
礼拜后,恭敬合掌的站在一旁,我以为是帝释,就告诉他,欢迎啊「憍尸迦」!,虽然你有福,但是也不应该因此骄纵
应该经常观照五欲无常,以此寻求正确根本的解脱方法,这样才是对「身、命、财」真正不毁坏的修行法门

「憍尸迦」就是「帝释」的名字,「帝释」就是「欲界」六天之一「帝释天」或称「三十三天」的天主
「魔王」则是「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主,其天女故亦称魔女
「六道」分为「三界」,无色界、色界、欲界。三界共有28天,28种天人次第
「欲界」天人仍有男女情爱,「色界」天人仍有色相美丑执着,「无色界」天人则无色相执着,详见「楞严经」
「欲界」包含「天」(欲界有六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等六道六种不同众生

「自恣」就是自我放纵,无拘无束,「自恣」两字用在不同地方,意思会有两极的效果。
例如:佛教中的「忏悔自恣」,这是僧侣中的公开批评和忏悔,用来指(出)(修)正,用来忏悔和改过。
又例如:「跋扈自恣」,这就是嚣张跋扈,放纵不受约束和管制。
又例如:「汪洋自恣」,比喻人的气度或气势宏大。

「坚法」就是真正不会毁坏的法门,「身、命、财」都是「不坚法」,就是有生灭,不是永恒坚固不坏的
真正的「坚法」,就是要舍弃「身、命、财」的执着,这样才是真正的「坚法」
「持世菩萨」的意思就是:应该以「五欲无常」来修「坚法」,破除对「身、命、财」的执着
这也就是「心经」所说的:
照(观照、觉照)见「五蕴」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

「五欲」就是指「眼、耳、鼻、舌、身」而生的「色、身、香、味、触」五类欲望。「五蕴」或称「五阴」则是「色、受、想、行、识」。
详细的说明和修行问题,请参阅「楞严经」


[末学解说]

「持世」菩萨对佛陀说道:世尊。我不堪此任,前往其处问候疾病。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忆念(深刻于心内,记忆而不忘失,称为忆念)我往昔住于静室(比喻禅定之境)。那时。魔波旬(魔为魔罗之略。天魔之总名。波旬者,魔王之别名也)带领一万二千天女(指欲界天之女性)。幻化为帝释(忉利天之主也,居须弥山之顶喜见城,统领他之三十二天(忉利天译三十三天))鼓乐、弦歌,来到我所。与其眷属稽首(为佛教礼法之一。即以头著地之礼)我足。合掌恭敬在一面而立。

我以为是帝释。而对其说。善来(印度比丘,欢迎来人之辞)憍尸迦(忉利天(三十三天)之主。又称憍支迦。为帝释天之异名)。虽福应有但不应当自恣(意译满足、喜悦、随意事。乃随他人之意自己举发所犯之过错)。应当观五欲(色声香味触也,能起人贪欲之心,故称欲)无常,以此求取善本(同于善根,植善固而不拔之意。【又】善为菩提之本也)。于身命(吾身与吾寿命也)财而修习坚法(指修习舍弃身、命、财三种,而得坚固不坏之法。修道者忘却身命、弃舍财宝等,而获得无极之身、无穷之命、无尽之财,此三种天地焚而不烧,劫数尽而不尽,故称坚法)。

注解:
【忆念】:梵语 smr!ti,巴利语 sati。忆,忆持不忘之义;念,明记不忘之义。深刻于心内,记忆而不忘失,称为忆念。一般系指念念不忘佛陀或诸佛之功德而言。日本净土真宗有时以此为信心之别名。(法蕴足论卷二、观无量寿经疏卷四、往生论注卷上)((参见:念)3206)p6220FROM:【佛光大辞典】

【静室】:比喻禅定之境。据大智度论卷十七载,常乐涅槃乃从真实智慧生起,真实智慧乃从一心禅定生起,譬如于风中燃烛,甚难照明,必置之密室,始能全其作用。故散心之智慧亦如是,若无禅定静室,虽有智慧,其功用不全,须得禅定,则真实智慧始能生起。p6358 FROM:【佛光大辞典】

【魔波旬】:(异类)Ma%ra-papi^ya%n,魔为魔罗之略。天魔之总名。波旬者,魔王之别名也。义林章六本曰:“又云波卑夜,此云恶者,天魔别名,波旬讹也。成就恶法怀恶意故,恶魔波旬号名双举。”玄应音义六曰:“言魔波旬者讹也,正言波卑夜,此云恶者,谓有恶意成就恶法也。或云恶魔波旬,存二音也。”慧琳音义二十五曰:“魔波旬,具足梵云祢嚩摩罗波稗旬Devama%raPa%piyas(N.ag.m.Pa%piya%n)。祢嚩云天,摩罗云障碍,波稗旬云罪恶,谓此类报生天宫,性劝人造恶,令退善根,不令生离欲界也。”(参见:波旬)。旬者[(句-口)@目]之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天女】:梵语 devakanya^。音译作泥缚迦你。指欲界天之女性。色界以上之诸天无淫欲,故亦无男女之相。p1335FROM:【佛光大辞典】

【帝释】:(天名)忉利天之主也,居须弥山之顶喜见城,统领他之三十二天(忉利天译三十三天),梵名释迦提桓因陀罗S/akra deva%na%m indra,略云释提桓因。新译之梵名,释迦提婆因达罗。释迦译能,天帝之姓,提桓者天,因陀罗者帝,即能天帝也,今反转梵语而谓为帝释,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之一众也。大日经一曰:“初方释天王,安住妙高山,宝冠被璎珞,持跋折罗印,及诸余眷属,慧者能分布。”同疏五曰:“于东方五顶之南当画因陀罗释天之主,坐须弥山,天众围绕。首戴宝冠,身被种种璎珞,持跋折罗。及诸余眷属,谓舍指夫人,及六欲天等,是如图中所示也。”法华义疏二曰:“释提桓因者,具足外国语应云释迦提桓因陀罗,释迦为能,提桓为天。因陀罗为主,以其在善法堂治化称会天心,故为能天主。”法华玄赞二曰:“梵云释迦提婆因达罗,释迦,姓也,此翻为能。提婆,天也。因达罗,帝也。正云能天帝。释提桓因,云天帝释,俱讹倒也。此在妙高山顶而住,三十三天之帝主也。过去字憍尸迦,此云茧儿,名阿摩揭陀。此云此毒害,即摩揭陀国过去帝释修因之处用为国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来】:(杂语)印度比丘,欢迎来人之辞。寄归传三曰:“西方寺众多为制法,凡见新来,无论客旧及弟子门人旧人,即须迎前唱莎揭哆,译曰善来。”梵Susva%gata。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憍尸迦】:梵名 Kaus/ika。忉利天(三十三天)之主。又称憍支迦。为帝释天之异名。据大智度论卷五十六载,帝释天昔为摩伽陀国之婆罗门,姓憍尸迦,名摩伽,以此因缘故称憍尸迦。时其与知友三十二人共修福德智慧,命终皆生于须弥山顶第二天上,而摩伽为天主,其余三十二人为辅臣,因有三十三人,故称三十三天。(杂阿含经卷四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三、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二)((参见:帝释天)3776)p6062 FROM:【佛光大辞典】
【稽首】:
为佛教礼法之一。即以头著地之礼。我国周礼所载之九拜中,稽首为最恭敬之行礼法。佛教之稽首,弯背曲躬,头面著地,以两掌伸向被礼拜者之双足,故又称为接足礼(接著对方之足)。此种以头额触地之礼拜,为印度之最高礼节。所谓接足作礼、头面礼足、五体投地等即指此而言。在佛教中,稽首与归命同义,若区别之,则稽首属身,归命属意。(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卷一、大乘义章卷四、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释门归敬仪卷下、玄应音义卷二十四、释氏要览卷中)p6117FROM:【佛光大辞典】

【自恣】:梵语 prava^raN!a^,巴利语 pava^raN!a^。音译钵利婆剌拏、钵和罗。意译满足、喜悦、随意事。乃随他人之意自己举发所犯之过错。夏安居之竟日,清众举示自身于见、闻、疑等三事中所犯之罪,面对其他比丘忏悔之,忏悔清净,自生喜悦,称为自恣。此日即称僧自恣日、僧受岁日。依据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之四自恣宗要篇所载,佛制夏安居九十日,令僧众会集一处,修道精练身心,坚持戒行,皎洁其行。然人多迷于己行,不自见所犯之过,理应仰凭清众之慈悲,予以诲示,故于自恣日尽量揭发己罪,请大众规诫,遂得内彰其私隐,外显其瑕疵。经此发露忏悔,令得清净。
 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七详载自恣之规仪。又谓夏安居于四月十六日开始者,其自恣日为七月十五日;于五月十六日开始者,自恣日为八月十五日。据十诵律卷二十三自恣犍度载,佛不许僧众行非法别自恣、非法和合自恣、有法别自恣等,仅允许行有法和合自恣。另据如来独证自誓三昧经、历代三宝纪卷十一等载,佛制安居竟时为岁暮,即于自恣后增添一法岁。
 此外,于僧自恣日以饭食供养十方僧众,能得极大功德,令七世父母皆获解脱,故古来我国与日本盛行在该日依盂兰盆经修行盂兰盆供。(报恩奉盆经、新岁经、毗尼母经卷四、四分律卷三十七、卷三十八、五分律卷十九、善见律毗婆沙卷十六、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二、释氏要览卷下、玄应音义卷十四、翻译名义集卷四)p2529FROM:【佛光大辞典】

【五欲】:(名数)色声香味触也,能起人贪欲之心,故称欲。释氏要览下曰:“五欲谓色声香味触也。智论云:五欲名华箭,又名五箭,破种种善事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本】:(术语)同于善根,植善固而不拔之意。【又】善为菩提之本也。法华经序品曰:“已于千万佛所,植诸德本。”无量寿经下曰:“善人无善本,不得闻此经。”胜鬘经上末曰:“善本,本亦因也。欲以此善为菩提根,故名为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身命】:(杂语)吾身与吾寿命也。身者以四大为体,命者以寿暖识为体。法华经劝持品曰:“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坚法】:指修习舍弃身、命、财三种,而得坚固不坏之法。修道者忘却身命、弃舍财宝等,而获得无极之身、无穷之命、无尽之财,此三种天地焚而不烧,劫数尽而不尽,故称坚法。维摩诘所说经卷上(大一四·五四三上):“当观五欲无常,以求善本,于身、命、财而修坚法。”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列举六种坚法:(一)信坚,别教菩萨于十住位修习空观,知一切法皆为真谛而无毁坏。(二)法坚,别教菩萨于十行位修习空观,知一切法皆为俗谛而无毁坏。(三)修坚,别教菩萨于十回向位修习中观,知一切法皆为中谛而无毁坏。(四)德坚,别教菩萨于十地位修习中观,破一分无明,显一分三德而不毁坏。(五)顶坚,别教等觉菩萨居十地之顶,破惑显德而不毁坏。(六)觉坚,别教妙觉果佛觉了一切法皆为中道而不毁坏。p4447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即语我言:正士。受是万二千天女可备扫洒。

[善知识解说]

「波旬」所伪装的「帝释」则说:菩萨,请接受一万两千天女,可以帮助打扫。
「正士」就是菩萨,修行正道的大士。

《度世品经卷四》:
「菩萨有十事号为『正士』。何谓为十?
菩萨解了佛慧,为一法身,故曰『开士』;
坚住大乘,号曰『大士』;
奉行豪法,故曰『尊人』;
觉成妙法,故曰『圣士』;
入殊胜慧,故曰『超士』;
劝人精进,故曰『上人』;
宣豪胜法,故曰『无上』;
具足解了十种力慧,故曰『力士』;
除诸一切暗冥覆蔽,故曰『无双』;
『无匹俦士』。心得由己辄成佛道,号『无思议』。
是为菩萨号十正士也。」


[末学解说]

魔波旬(魔为魔罗之略。天魔之总名。波旬者,魔王之别名也)伪装的帝释,随即回答我说:正士(菩萨之异称。即离却迷执邪见,正见法理而求正道之大士)。请接收这一万二千天女,可留备进行扫洒。

注解:
【正士】:菩萨之异称。即离却迷执邪见,正见法理而求正道之大士。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上):“当授菩萨记,今说仁谛听;十方来正士,吾悉知彼愿。”(维摩诘所说经卷上)((参见:菩萨)5209)p1985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我言:「憍尸迦。无以此非法之物要我沙门释子。此非我宜。」,所言未讫。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非帝释也。是为魔来娆固汝耳。」。即语魔言:「是诸女等可以与我。如我应受。」。

魔即惊惧,念「维摩诘」:将无恼我?欲隐形去而不能隐,尽其神力亦不得去。


即闻空中声曰:「波旬!以女与之乃可得去。」,魔以畏故俛仰而与。

尔时维摩诘语诸女言:「魔以汝等与我。今汝皆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随所应而为说法令发道意。

复言:「汝等已发道意。有法乐可以自娱。不应复乐五欲乐也。」

天女即问:「何谓法乐?」


[善知识解说]

「持世菩萨」婉拒,说明「非法之物」对出家佛子并不合适。话还没说完,「维摩诘居士」就出现了

当时「维摩诘居士」告诉「持世菩萨」:那不是帝释,而是魔王故意来扰乱你,毁坏你修行的坚固心

「维摩诘居士」立刻告诉魔王说:那些天女可以送给我,如果是我,我可以接受

把戏当场被拆穿,又要「赔了夫人又折兵」,魔王当下很吃惊害怕,心想这「维摩诘」难道不恼我?

害怕当下,想要用神通力隐形却无法隐形,用尽魔王的神通力也无法离开,因为魔王不敌大菩萨威力-首楞严三昧力

这时候听到空中传来声音说:波旬,把天女全都留下给「维摩诘」才可以离开

魔王因为害怕,所以只好低头抬头惊惧叹息间,把天女全给了「维摩诘居士」

当时,「维摩诘居士」告诉众天女:魔王已经把你们都交给我,现在你们都应该发起修行成佛的大乘心。

天女们都立即随「维摩诘居士」的意思而发心,然后「维摩诘居士」则为天女说法,让天女都更加深发起修行正道的心念

「维摩诘居士」又告诉天女,你们已经发心修行,有法乐可以让自己感到法喜,不应该再贪着五欲为乐了

天女们马上问:什么是法乐呢?


[末学解说]

我对其说:「憍尸迦(忉利天(三十三天)之主。又称憍支迦。为帝释天之异名)。不要以此非法之物交与我沙门(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释子(释,释迦之略称;释尊出身于释迦族,故指依释尊出家之弟子为释子。或指释尊入灭后之教徒。又作释种子、释迦子)。此做法不适宜我。」,话音未落。

这时,维摩诘来对我说:「并非是帝释。这是为魔,来迷惑扰乱你的。」。随即对魔说:「这些诸天女等,可以交与我。我可以接受。」。

魔即时惊惧,心想「维摩诘」:难道不恼我?想要隐形离去而不能隐,尽其神力也不得离去。

随即闻到空中有声音说道:「波旬!以诸天女交与之,才可得离去。」,魔因为畏惧的缘故,俛仰而交与之。

这时,维摩诘对诸女说:「魔将你们交与我。现今你们都能应当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旧译曰无上正遍知,无上正遍道。真正遍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心。」,诸天女随即随与维摩诘所说相应而发心,维摩诘便为其说法,令天女发起道意(犹言道心,求无上道之心。即无上道心、无上道意,亦即菩提心)。

维摩诘又对诸女说:「你等已发起道意(犹言道心,求无上道之心。即无上道心、无上道意,亦即菩提心)。有法乐(即法味之乐。听受佛法之法味,以长养法身之慧命而生喜乐,故称法乐。又行善积德以自娱,亦称法乐)可以自娱。不应再乐于五欲(色声香味触也,能起人贪欲之心,故称欲)之乐也。」

天女随即问道:「什么是法乐(即法味之乐。听受佛法之法味,以长养法身之慧命而生喜乐,故称法乐。又行善积德以自娱,亦称法乐)呢?」

注解:
【沙门】:华译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释子】:释,释迦之略称;释尊出身于释迦族,故指依释尊出家之弟子为释子。或指释尊入灭后之教徒。又作释种子、释迦子。四分律卷三十六(巴利律藏小品之第九遮说戒犍度)(大二二·八二四下):“于我法中,四种姓刹利、婆罗门、毗舍、首陀,以信坚固,从家舍家学道,灭本名,皆称为沙门释子。”隋代慧远之维摩义记卷二末亦云(大三八·四六五下):“女为惑垢,名非法物,比丘息恶,故曰沙门,从佛释师,教化出生,故名释子。”故知释子与佛子同义。(长阿含卷十三阿摩昼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七阿毗跋致觉魔品、大品般若经卷十八梦誓品、维摩诘所说经卷上菩萨品、五分律卷四、摩诃僧祇律卷二十、梁高僧传卷六道融传)p6818 FROM:【佛光大辞典】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术语)Anuttara-samyak-sam%bodhi,佛智名。旧译曰无上正遍知,无上正遍道。真正遍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维摩经佛国品肇注曰:“阿耨多罗,秦言无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大,无上也。其道真正,无法不知,正遍知也。”净土论注曰:“佛所得法,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为无,耨多罗为上,三藐为正,三为遍。菩提为道,统而译之,名为无上正遍道。”新译曰无上正等正觉。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法华玄赞二曰:“阿云无,耨多罗云上,三云正,藐云等。又,三云正,菩提云觉,即是无上正等正觉。”智度论八十五曰:“唯佛一人智慧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道意】:犹言道心,求无上道之心。即无上道心、无上道意,亦即菩提心。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上):“显现道意无量功德。”((参见:菩提心)5200)p5652FROM:【佛光大辞典】

【五欲】:(名数)色声香味触也,能起人贪欲之心,故称欲。释氏要览下曰:“五欲谓色声香味触也。智论云:五欲名华箭,又名五箭,破种种善事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乐】:<一>即法味之乐。听受佛法之法味,以长养法身之慧命而生喜乐,故称法乐。又行善积德以自娱,亦称法乐。唯识论卷十(大三一·五七下):“自受用(中略),尽未来际,恒自受用广大法乐。”(维摩经菩萨品、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三)
 <二>指于佛前转读讲论诸经论、唱诵经文、陀罗尼等,乃使佛菩萨得法乐之意。
 <三>俗于法事之后有舞乐,亦称为法乐。p3422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答言:

「乐常信佛。乐欲听法。乐供养众。乐离五欲。乐观五阴如怨贼。乐观四大如毒蛇。

乐观内入如空聚。乐随护道意。乐饶益众生。乐敬养师。乐广行施。乐坚持戒。

乐忍辱柔和。乐勤集善根。乐禅定不乱。乐离垢明慧。乐广菩提心。乐降伏众魔。

乐断诸烦恼。乐净佛国土。乐成就相好故修诸功德。乐严道场。乐闻深法不畏。乐三脱门不乐非时。

乐近同学。乐于非同学中心无恚碍。乐将护恶知识。乐亲近善知识。乐心喜清净。乐修无量道品之法。

是为『菩萨法乐』。」

[善知识解说]

以上法乐,修行者可自行细细反省、品味

[末学解说]

维摩诘回答道:

「乐于恒常信佛。乐于想要听闻佛法。乐于供养众生。乐于断离五欲(色声香味触也,能起人贪欲之心,故称欲)。乐于观五阴(五蕴的旧译,阴是障蔽的意思,能阴覆真如法性,起诸烦恼)如同怨贼(害人之命夺人之财者)。乐于观四大(俱舍论所说,地水火风也。此四者广大,造作生出一切之色法(物质),故名四大)如同毒蛇。

乐于观内入如空聚(无人之聚落)。乐于随护道意。乐于饶益众生。乐于敬养导师。乐于广行布施。乐于坚持守戒。

乐于忍辱(忍受诸侮辱恼害而无恚恨也,六波罗蜜之一)柔和。乐于勤集善根(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乐于禅定(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不乱。乐于离垢(脱离烦恼的垢染)明慧(即三明与三慧。三明指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为三事通达无碍之智明;三慧指闻慧、思慧、修慧,为简择事理之三种精神作用,乃断除烦恼、证得涅槃之过)。乐于广发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乐于降伏众魔。

乐于断除诸烦恼(使有情之身心发生恼、乱、烦、惑、污等精神作用之总称。人类于意识或无意识间,为达到我欲、我执之目的,常沉沦于苦乐之境域,而招致烦恼之束缚。在各种心的作用中,觉悟为佛教之最高目的;准此而言,妨碍实现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通称为烦恼)。乐于净佛国土(净佛国土者,维摩经佛国品所谓“若菩萨愿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乐于成就相好(极好的相貌。一切菩萨修满了三大阿僧祇劫之后,还要再修各种的相好,修了一百种福,才能成就一种的相好,这是在成佛之前修的,要种得相好满足了,才可以成佛)故修习诸功德。乐于庄严道场。乐于闻深法不畏惧。乐于三脱门(空,无相,无愿也)不乐非时(律以自晨朝至于日中为时。自日中至于后夜之后分为非时)。

乐于亲近同学(同所习者)。乐于非同学中心无恚碍。乐于将护恶知识(又作恶友、恶师、恶师友。即说恶法与邪法,使人陷于魔道之恶德者)。乐于亲近善知识(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之人)。乐于心喜清净。乐于修习无量道品(道,通往涅槃之道法;品,品类差别)之法。

这些为『菩萨法乐』。

注解:
【怨贼】:(杂名)害人之命夺人之财者。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如毒蛇,如怨贼,如空聚。”遗经曰:“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欲】:(名数)色声香味触也,能起人贪欲之心,故称欲。释氏要览下曰:“五欲谓色声香味触也。智论云:五欲名华箭,又名五箭,破种种善事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阴】:五蕴的旧译,阴是障蔽的意思,能阴覆真如法性,起诸烦恼。见五蕴条。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大】:(名数)俱舍论所说,地水火风也。此四者广大,造作生出一切之色法(物质),故名四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空聚】:(术语)无人之聚落。维摩经弟子品曰:“以空聚想入于聚落。”【又】(譬喻)人身之六根,假和合而无实主,譬之无人之聚落。涅槃经二十三曰:“空聚落者,是六入。”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如毒蛇,如怨贼,如空聚。”金光明经一曰:“是身虚伪,犹如空聚。六入村落,结贼所止。”六十华严经二十四曰:“依六入空聚,四大毒蛇所侵害。”止观七下曰:“头足支节,一一谛观,了不见我,何处有人及以众生?业力机关,假为空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忍辱】:(术语)梵语羼提Ks!a%nti,译曰忍辱,忍受诸侮辱恼害而无恚恨也,六波罗蜜之一。法界次第下之上曰:“羼提,秦言忍辱。内心能安忍外所辱境,故名忍辱。”维摩经佛国品曰:“忍辱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三十二相庄严,众生来生其国。”注“肇曰:忍辱和颜,故系以容相,而岂直形报而已。”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根】:梵语 kus/ala-mu^la,巴利语 kusala-mu^la。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据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罗经载,比丘知善、知善根,是谓成就见、得正见,于法得不坏净,入于正法中。无贪、无嗔、无痴三者为善根之体,合称为三善根。不善根(梵 akus/ala-mu^la)则为善根之相反,贪、嗔、痴等,即称三不善根,或称三毒。又善法为得善果之根本,故亦可称为善根。(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无量寿经卷上、佛本行经卷五降象品、悲华经卷八、旧华严经卷四卢舍那佛品、大宝积经卷七十八具善根品、入阿毗达磨论卷上、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七)((参见:三善根)622)p4888FROM:【佛光大辞典】

【禅定】:<一>禅,为梵语 dhya^na 之音译;定,为梵语 sama^dhi 之意译。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或谓禅为 dhya^na 之音译,定为其意译,梵汉并称作禅定。又色界之四禅与无色界之四定,合称四禅八定。(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参见:定)3171、“禅”6451)
 <二>与坐禅同义。五家参详要路门附录(大八一·六一五上):“夫修禅定者,先须厚敷蒲团,结跏趺坐。”((参见:坐禅)2838)p6463 FROM:【佛光大辞典】

【离垢】:脱离烦恼的垢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明慧】:即三明与三慧。三明指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为三事通达无碍之智明;三慧指闻慧、思慧、修慧,为简择事理之三种精神作用,乃断除烦恼、证得涅槃之过程。般泥洹经卷上(大一·一七九下):“天下人民,闻佛经道,志意开解,深入思惟,皆得明慧。”(无量寿经卷下)((参见:三明)569、“三慧”670)FROM:【佛光大辞典】

【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宿命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宿世的事;天眼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未来世的事;漏尽明是以圣智断尽一切的烦恼。以上三者,在阿罗汉叫做“三明”,在佛即叫做“三达”。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慧】:闻慧、思慧、修慧。闻慧是听闻佛法能生智慧;思慧是思惟佛理能生智慧;修慧是勤修禅定能生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烦恼】:梵语 kles/a,巴利语 kilesa。音译吉隶舍。又作惑。使有情之身心发生恼、乱、烦、惑、污等精神作用之总称。人类于意识或无意识间,为达到我欲、我执之目的,常沉沦于苦乐之境域,而招致烦恼之束缚。在各种心的作用中,觉悟为佛教之最高目的;准此而言,妨碍实现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通称为烦恼。佛陀欲使众生了解烦恼所致之恐怖情形,遂以各种立场表示之。自其作用而言,有随眠(梵 anus/aya)、缠(梵 paryavastha^na)、盖(梵 nivaraN!a)、结(梵 sam!yojana)、缚(梵 bandhana)、漏(梵 a^srava)、取(梵 upa^da^na)、系(梵 grantha)、使、垢、暴流、轭、尘垢、客尘等各种名称。其用法有广狭二义,若加以分类,则极为复杂。一般以贪、嗔、痴三惑为一切烦恼之根源。
 俱舍与唯识学于阐发心的作用之理论,最具组织性。通常将烦恼分为根本烦恼(本惑、根本惑)、枝末烦恼(随惑、随烦恼)二种。根本烦恼又分为贪、嗔、痴(无明)、慢、疑、见(恶见)等六烦恼(随眠);其中,见又可分为有身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种,合称为十烦恼(十使)。见有推察探求之性质,其作用猛利,自古称为五利使,其他称为五钝使。唯识学中,与第七识相应而起之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称为四根本烦恼。枝末烦恼系伴随根本烦恼而起之从属者,在俱舍中有放逸、懈怠等十九种;唯识中除去二种,另加上失念、散乱、不正知等,共二十种。俱舍论以妨碍觉悟之烦恼,称为烦恼障;虽能离弃烦恼障,然未能得到无余涅槃之障碍,称为解脱障。唯识论则以我执为根本者,称为烦恼障;妨碍正智之产生者,称为所知障。迷惑于佛教普遍之真理者,称为迷理惑;迷惑于具体个别事象的人类情意者,称为迷事惑。若以修行阶段之差异而区别,迷惑于佛教之真理者,称为见惑;迷惑于现象上之事物者,称为修惑。前者在见道位灭除者共有八十八使;后者在修道位灭除的贪、嗔、痴、慢等,共有八十一种,此系俱舍所说,唯识则谓一一二使与十六种。
 其他另有见烦恼、爱烦恼(有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等三烦恼)之说。天台宗亦有见思(见惑、思惑)、尘沙(妨碍化导)、无明等三惑之说。此外,尚有三漏、三结、四暴流、四取、五盖、五结、六垢、七流、九结、十缠等各种分类,或称为百八烦恼,或因计算方法不同而有各种异说,例如八万四千烦恼。(入阿毗达磨论卷上、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三、卷四十六、卷六十、俱舍论卷二十、卷二十一、佛性论卷三、成唯识论卷六)p5515 FROM:【佛光大辞典】

【净佛国土成就众生】:(杂语)净佛国土者,维摩经佛国品所谓“若菩萨愿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佛国土即菩萨成佛时感得之国土,盖欲令当来自身所住之国土清净,必先清净己心,己心清净,则其国土得清净也。故菩萨发大愿心,成就当来己净土,而清净心行,谓之净佛国土。成就众生者,又维摩经佛国品所谓“众生之类是菩萨净土。所以者何?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净土。”菩萨感佛土,必有所化之众生,佛土之净秽,随于所化众生之净秽,所化之众生清净,则其土清净,所化之众生污秽,则其土亦污秽。故菩萨为庄严佛国土而今日教化众生,众生随其教,而身成就清净之善业故当来往生彼佛国土,能所之二化,依正之二报,共得清净。因之而教化众生,谓之成就众生。法华经信解品曰:“于菩萨法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心不喜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相好】:极好的相貌。一切菩萨修满了三大阿僧祇劫之后,还要再修各种的相好,修了一百种福,才能成就一种的相好,这是在成佛之前修的,要种得相好满足了,才可以成佛。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脱门】:(名数)空,无相,无愿也。新译仁王经中曰:“位三脱门,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此是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至一切智诸行根本。”【又】三三昧门也。但有通别之差。解脱门之名,局于无漏,三昧门之名通于有漏无漏。同良贲疏中一曰:“若三三昧门通漏无漏,言解脱门即无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非时】:(术语)律以自晨朝至于日中为时。自日中至于后夜之后分为非时。萨婆多毗婆沙七曰:“非时者从日中至后夜后分,名为非时。从晨至日中名时,何以故?以日初出,乃至日中,明转盛,中则满足,故名为时。从中至后夜后分,明转减没,故名非时。”此解不可。非时者,非正时之意也。起自食时之制之称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同学】:(杂语)同所习者。维摩经菩萨品曰:“乐近同学。”,“什曰:我学大乘,彼亦如是,是名同学。”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恶知识】:梵语 pa^pa-mitra。为“善知识”之对称。又作恶友、恶师、恶师友。即说恶法与邪法,使人陷于魔道之恶德者。法华经卷二譬喻品载,对舍离恶知识而亲近善友之人,方可为其说法。又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记载,菩萨摩诃萨于恶象等,其心并无怖惧,于恶知识则生畏惧之心。长阿含卷十一善生经举出六恶友,即方便生欺(说种种欺诈)、好喜屏处(喜好隐秘之处所)、诱他家人(诱拐他家之人)、图谋他物(谋取他人之财产)、财利自向(图利自己)、好发他过(好指摘他人缺点)等;又举出亲恶友之四事,即饮酒时友、博戏时友、淫逸时友、歌舞时友。此外,日僧亲鸾在愚秃钞卷下,解释善导观经疏散善义中所举二河譬喻中所说之恶友,谓恶友指杂毒虚假之人,即指妨害往生净土门旨趣之异学、异见、别解、别行等之人。(维摩诘经卷上、尸迦罗越六方礼经)p4948FROM:【佛光大辞典】

【善知识】:梵语 kalya^N!amitra,巴利语 kalya^N!a-mitta。音译作迦罗蜜、迦里也曩蜜怛罗。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之人。又作知识、善友、亲友、胜友、善亲友。反之,教导邪道之人,称为恶知识。据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七常啼品载,能说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之法及一切种智,而使人欢喜信乐者,称为善知识。华严经入法界品记述善财童子于求道过程中,共参访五十五位善知识(一般作五十三位善知识),即上至佛、菩萨,下至人、天,不论以何种姿态出现,凡能引导众生舍恶修善、入于佛道者,均可称为善知识。又释氏要览卷上引瑜伽师地论,举出善知识具有调伏、寂静、惑除、德增、有勇、经富、觉真、善说、悲深、离退等十种功德。另据四分律卷四十一载,善亲友须具备难与能与、难作能作、难忍能忍、密事相告、递相覆藏、遭苦不舍、贫贱不轻等七个条件,即所谓“善友七事”。
 经论中胪举善知识之各种类别,据智顗之摩诃止观卷四下载,善知识有如下三种:(一)外护,指从外护育,使能安稳修道。(二)同行,指行动与共,相互策励。(三)教授,指善巧说法。据圆晖之俱舍论颂疏卷二十九载,与法者为上亲友,与财、法者为中亲友,仅与财者为下亲友,以上称为三友。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八亦举出人、法、人法合辨等三种善知识。
 旧华严经卷三十六离世间品则说十种善知识,即:能令安住菩提心善知识、能令修习善根善知识、能令究竟诸波罗蜜善知识、能令分别解说一切法善知识、能令安住成熟一切众生善知识、能令具足辩才随问能答善知识、能令不著一切生死善知识、能令于一切劫行菩萨行心无厌倦善知识、能令安住普贤行善知识、能令深入一切佛智善知识。(杂阿含经卷二十七、卷三十六、卷四十五、中阿含卷十即为比丘说经、长阿含卷五阇尼沙经,增一阿含经卷十一善知识品、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三、法华经卷七妙庄严王本事品、大智度论卷七十一、卷九十六)((参见:知识)3466)p4884 FROM:【佛光大辞典】

【道品】:道,通往涅槃之道法;品,品类差别。据诸经所载,通往涅槃之道法,其品类凡有三十七科,是即三十七道品。(增一阿含经卷三、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六)((参见:三十七道品)506)p5636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于是波旬告诸女言:「我欲与汝俱还天宫。」。

诸女言:「以我等与此居士。有法乐我等甚乐。不复乐五欲乐也。」

魔言:「居士可舍此女。一切所有施于彼者。是为菩萨。」。

维摩诘言:「我已舍矣。汝便将去。令一切众生得法愿具足。」。

于是诸女问维摩诘:「我等云何止于魔宫。」

[善知识解说]

之后,魔王告诉天女:我要你们全部都和我回天宫

天女们说:现在我们和「维摩诘居士」在一起有法乐,法乐很法喜,不再喜欢五欲乐了

魔王说:「维摩诘居士」应该放弃这些天女,应该把一切都施舍给别人,这样才是菩萨啊!

「维摩诘居士」说:我已经答应了,将你们施舍归还给魔王,你们可以随意离去,让一切众生都能满愿得法

所以,天女们问「维摩诘居士」:我们该如何待在魔宫呢?


[末学解说]

于是波旬(指断除人之生命与善根之恶魔)告诉诸天女说:「我要你等都与我返回天宫。」。

诸天女说:「以我等与此居士。有法乐(即法味之乐。听受佛法之法味,以长养法身之慧命而生喜乐,故称法乐。又行善积德以自娱,亦称法乐)我等甚乐。不再乐于五欲(色声香味触也,能起人贪欲之心,故称欲)之乐也。」

魔说:「居士应舍这些天女。一切所有布施于他人。这是为菩萨。」。

所以,天女们问「维摩诘居士」:我们该如何待在魔宫呢?

维摩诘言:「我已舍。你等可以离去。令一切众生都能得法愿具足。」。

于是诸女问维摩诘:「我等要如何止于魔宫呢。」

注解:
【波旬】:梵名 Pa^pi^yas 或 Pa^pman,巴利名 Pa^piya 或 Pa^pimant。又作波俾掾、波椽、波鞞、陂旬、波俾、播裨。经典中又常作“魔波旬”(梵 Ma^ra-pa^pman)。意译杀者、恶物、恶中恶、恶爱。指断除人之生命与善根之恶魔。为释迦在世时之魔王名。据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载,波旬即欲界第六天之主。大智度论卷五十六谓,魔名为“自在天王”。此魔王常随逐佛及诸弟子,企图扰乱之;而违逆佛与娆乱僧之罪,乃诸罪中之最大者,故此魔又名“极恶”。
 又或谓波旬乃梵语 pa^pi^ya^n 之讹译,其音译为波卑夜、波卑面、波旬逾、波[旬-日+目]。窥基之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大四五·三四八中):“梵云魔罗,此云扰乱障碍破坏;扰乱身心,障碍善法,破坏胜事。(中略)又云波卑夜,此云恶者,天魔别名,波旬,讹也,成就恶法、怀恶意故。”另据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大五四·三六九上):“旬字,本从目,音‘县’,误书从日为旬,今验梵本无巡音,盖书写误耳,传误已久。”谓波旬一词乃历代传写之讹误。(杂阿含经卷三十九、中阿含卷三十降魔经、长阿含卷二游行经、方广大庄严经卷七、卷九)((参见:恶魔)4952、“魔”6885)p3437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维摩诘」言:「诸姊!有法门名『无尽灯』。汝等当学。

『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


如是诸姊。夫一菩萨开导百千众生。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于其道意亦不灭尽。随所说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无尽灯也。


汝等虽住魔宫。以是无尽灯。令无数天子天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为报佛恩。亦大饶益一切众生。」。


[善知识解说]

「维摩诘居士」说:诸位姊姊们,有个法门叫「无尽灯」,你们都应该学习

「无尽灯」就是:像透过一灯借火传过一灯,就能让百千灯都点明,黑暗就会全变光明了,如此相传,光明就会无量

同样的道理,一菩萨开导百千众生,让众生都能发起修行成佛的发心和决心,

这样正法就不会消失,就能随所说法而法法相传,增上一切善法,这就是「无尽灯」的道理和法门

你们虽然住在魔宫,但是因为无尽灯,就可以让无数的天子天女都发起修行成佛的大乘心,

为报佛恩,就会法法相传,就能逐渐扩大而利益一切众生


[末学解说]

「维摩诘」回答说:「诸位姊姊!有法门名为『无尽灯』。你等应当修学。

『无尽灯』者。譬如一灯可燃百千灯。黑暗者皆可光明。光明始终不灭尽。

同样的道理,一菩萨开导百千众生,让众生都能发起修行成佛的发心和决心,

这样正法就不会消失,就能随所说法而法法相传,增上一切善法,这就是「无尽灯」的道理和法门

你们虽然住在魔宫,但是因为无尽灯,就可以让无数的天子天女都发起修行成佛的大乘心,

为报佛恩,就会法法相传,就能逐渐扩大而利益一切众生

想这样,诸位姊姊。一菩萨开导百千众生。能令其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旧译曰无上正遍知,无上正遍道。真正遍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心。于其道意(犹言道心,求无上道之心。即无上道心、无上道意,亦即菩提心)也会不灭尽。随所说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这就名为无尽灯也。

你等虽住在魔宫。但能够以这样的无尽灯。可令无数天子、天女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佛智名。旧译曰无上正遍知,无上正遍道。真正遍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者。为报佛恩。也能大饶益一切众生。」。

-- [经文] --

尔时天女。头面礼维摩诘足。随魔还宫忽然不现。

「世尊,维摩诘有如是自在神力智慧辩才,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善知识解说]

当时天女都礼拜「维摩诘居士」,然后随魔王回宫,顿时就消失不见

「持世菩萨」说:世尊,因为「维摩诘居士」有这样不可思忆的自在神力和智慧辩才,所以,我不够资格能代表佛陀去探病

也因此,最后是同样古佛再来、号称智慧第一、诸佛之母的「文殊菩萨」代表佛陀去探病

整部佛经的内容和故事过程,非常有趣味和智慧,实在是比任何小说或戏剧还要精彩!


[末学解说]

这时,诸位天女。以头面礼维摩诘居士足。随魔返还魔宫,忽然便消失了。

「世尊,维摩诘有这样的自在神力、智慧辩才,所以我不堪重任,前往其处问候病疾。」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3 12:31 , Processed in 0.13497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