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993|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淨慧],学习《楞严经》卷第九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42

主题

8484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381

[持戒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7-21 08:5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8-8 21:16 编辑

缘起:2021年度清净道场百日楞严坛法会(6月17日—9月24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金刚藏菩萨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弟子净慧,发心学习《楞严经》
祈请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令弟子入清净光明心、智慧增上,看懂佛经深义,认真写出正确的白话解说,自利利他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护法圣众慈悲护持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深深感恩  顶礼


[注:本篇为末学当前次第下的思维解说(会随实修而继续深入理解和修改完善),目前仅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8484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381

[持戒勋章]

28#
 楼主| 发表于 2021-8-8 15:43: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8-8 21:16 编辑

(2 + 26楼 ~ 28  用时,约4小时10分钟)


阿难当知。是十种魔,于末世时,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体。或自现形。皆言已成正遍知觉。赞叹婬欲,破佛律仪。先恶魔师,与魔弟子,婬婬相传。
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则九生。多踰百世。令真修行,总为魔眷。命终之后,必为魔民。失正遍知,堕无间狱。
汝今未须先取寂灭。纵得无学,留愿入彼末法之中,起大慈悲,救度正心深信众生,令不着魔,得正知见。
我今度汝已出生死。汝遵佛语,名报佛恩。
学习解说
阿难! 您们应当要知道,以上这十种魔(想阴十魔),于末世时,会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着在人的身上,或魔王自己示现身形,都会说他自己已经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了,而且,还赞叹淫欲及行种种贪欲之事,破坏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先恶魔师与魔弟子,皆是淫淫相传。
像这类的邪精去迷惑无知的众生,遭魔入其心腑,那么,短则九生(9生 x @100 = 900年),最多百世(100世 x @30 = 3000年),无论再怎么修行还是会走上成为魔眷这一条路,而且,命终之后,就必定是魔民,毫无佛法的正知正见,终究堕无间地狱。
如今您不需一定要先取得寂灭(涅槃),纵使证得阿罗汉果,也要行菩萨道发愿留在末法之中,生起大慈悲心,来救度那些正心深信佛法及修行的众生,使令他们不着魔,得正知见。
(指世尊)如今度您已出生死,望您能够遵照佛所说的,这样才是报答佛恩。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ㄇㄟˋ, [名]
传说中作祟害人的鬼怪。如:「魑魅」、「鬼魅」。《文选.鲍照.芜城赋》:「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风嗥雨啸,昏见晨趋。」《洛阳伽蓝记.卷四.法云寺》:「当时妇人着彩衣者,皆指其狐魅。」
[动]
迷惑。《说郛.卷六○.玄中记》:「能知千里外事,善蛊魅,使人迷惑。」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想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
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识,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
汝等必须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开悟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学习解说
阿难! 上面十种禅那所显现的境地,都是由于想阴用心交亙而出现的。
有的众生固执迷惑而不能去思量它,于是在逄境逄缘时就迷惑而无法识破,还以为自己真的证得圣境或得到了真实功德,造作了大妄语,就会有堕无间地狱的果报。
因此,您们应当依照如来的说法,在如来灭度之后的末法中,来宣示这个法义,普遍令所有众生都能够明白了悟,千万不要让天魔有可趁之机,然后护持如来正法,依着这样来修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8484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381

[持戒勋章]

27#
 楼主| 发表于 2021-8-8 14:07: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8-8 14:09 编辑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
三摩地中,心爱长寿,辛苦研几,贪求永岁,弃分段生,顿希变易细相常住。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
其人竟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生善男子处,敷座说法。
好言他方往还无滞。或经万里,瞬息再来。皆于彼方取得其物。或于一处,在一宅中,数步之间,令其从东诣至西壁是人急行,累年不到。因此心信,疑佛现前。
口中常说,十方众生皆是吾子。我生诸佛。我出世界。我是元佛,出世自然,不因修得。
此名住世自在天魔,使其眷属,如遮文茶,及四天王毗舍童子,未发心者,利其虚明,食彼精气。或不因师,其修行人亲自观见,称执金刚与汝长命。现美女身,盛行贪欲。未逾年岁,肝脑枯竭。口兼独言,听若妖魅。
前人未详,多陷王难。未及遇刑,先已干死。恼乱彼人,以至殂殒。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学习解说
这个修行的善男子,已破除了色阴及受阴,达到了虚空微妙的境地,不遭到邪虑,圆定发明,
在持续修习正定三摩地的过程中,突然一个起心动念,由于心中太过爱恋于长寿,便用尽心思去专研这个细微,而贪求长命百岁、舍弃分段生死之身,以希求变易细相,望能够长住于世。

这个时侯,天魔终于抓到了这个修行人的把柄了,于是派遣妖精鬼魅,飞附在某一个人的身上,然后这个被附着的人就会宣说经法,

这个人并不知道自己已遭魔附着,他见到自己突然会宣说经法,就误以为自己已经证得无上涅槃了,于是,这个人就成了说法者,这位说法者就来到这个贪求永岁的修行人的处所,铺设高座,投其所好地宣说这个修行人想听的法。

这位说法者还经常喜欢说他自己有某种神通,如果要去一个地方及马上回来是很容易的,即使是很远的路程,也是不成问题的,然后他就展示他去他方取物并马上返回的特殊能力。
接着,这位说法者找了一个人,在某一处,或某一住宅中,只有数步的距离,然后,令那个人从东边走到西边,用快走的方式,可是经过了数年却还走不到目的地,这种现象让听法者看了,觉得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于是对这位说法者生起了信心,还以为自己遇到佛现前了。

这位说法者,他还经常说十方众生都是他的儿子,说诸佛都是他生的,他自己出自于世界,还说他自己是第一个佛,很自然地出生于世,不是因修行而获得的。

这个就是住世自在天魔,他派遣他下面的眷属,象是遮文茶(役使鬼),以及四天王毗舍童子(未发心成为佛教护法者),利用其虚明,吸食修行人的精气,或是不经过说法者,而是由天魔亲自去找这个修行人,称说只要执持金刚法门就可以长命百岁,一旦这个修行人受持后,然后,魔王就变成美女,和这个修行人肆无忌惮地行种种贪欲之事,扰乱这个修行人,直到他死亡,结果不到一年,这个修行人就肝脑枯竭,有时还会自言自语,听声音象是妖魅一样,周遭的人都不知道这个修行人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都还没有等到受到国法的制裁,这个修行人就自行干死了。

因此,您们(指阿难、与会大众及末法所有一切众生)应当对这类事情,事先务必要知道并有所警觉,才不会堕入轮回,也不要成为这类的邪师邪徒而不自知,也不要迷惑那些无知的众生,才不会致使连带堕入无间地狱。


研几析理
几,细微。研几析理指研究分析精细微妙的义理。唐.权德舆〈唐故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子宾客赠户部尚书齐成公神道碑铭〉:「凡所论著,皆研几析理,宏雅夷远。」
[国语新编辞典]

分段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分段生死之身也。为凡夫轮回六道受分分段段果报之身。见分段生死条

【遮文茶
  旧云嫉妒女。又曰怒神,即役使鬼也。
FROM:【翻译名义集】

毗舍
[阿含辞典(庄春江)]
vessa的音译,印度四姓中的平民族,参看「四姓」。(同义词「毘舍」)

虚明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ㄒㄩ ㄇㄧㄥˊ, 1.心。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非虚明之绝境,不可穷者。」
2.空明。宋.苏轼〈碧落洞〉诗:「幽龛入窈窕,别户穿虚明。」

妖魅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ㄧㄠ ㄇㄟˋ
妖怪、魑魅。《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在山下却与外不通,所以妖魅藏得许多人在里头。」

殂殒
1.亦作"殂陨"。 2.死亡。
© 汉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8484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381

[持戒勋章]

26#
 楼主| 发表于 2021-8-8 10:47:58 | 只看该作者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
三摩地中,心爱入灭,研究化性,贪求深空。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
其人终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空善男子处,敷座说法。
于大众内,其形忽空,众无所见。还从虚空突然而出,存没自在。或现其身洞如琉璃。或垂手足作旃檀气。或大小便如厚石蜜。
诽毁戒律,轻贱出家。口中常说无因无果。一死永灭,无复后身,及诸凡圣。虽得空寂,潜行贪欲。受其欲者,亦得空心,拨无因果。
此名日月薄蚀精气,金玉芝草,麟凤龟鹤,经千万年不死为灵,出生国土。年老成魔,恼乱是人。
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多陷王难。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学习解说
这个修行的善男子,已破除了色阴及受阴,达到了虚空微妙的境地,不遭到邪虑,圆定发明,
在持续修习正定三摩地的过程中,突然一个起心动念,由于心中太过爱恋于入灭,便专研探究这个变化的本性,而贪求深空之事。

这个时侯,天魔终于抓到了这个修行人的把柄了,于是派遣妖精鬼魅,飞附在某一个人的身上,然后这个被附着的人就会宣说经法,

这个人并不知道自己已遭魔附着,他见到自己突然会宣说经法,就误以为自己已经证得无上涅槃了,于是,这个人就成了说法者,这位说法者就来到这个贪求深空的修行人的处所,铺设高座,投其所好地宣说这个修行人想听的法。

在听法者的面前,这位说法者首先显示他的魔力神通,也就是,说法者本来处在大众之中,突然就消失不见了,大家都没看到他,一会儿的时间,这位说法者突然从虚空中又出现了,如此的存在和消失都随意且变化自在。 或者是,说法者会示现他的身体内部像琉璃一样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或是,他的手脚会散发出一种檀香的味道,又或是,他的大小便会有像冰糖般的甜味。
现出如此种种奇异的现象,就是为了要让人取信于他,接着,这位说法者开始毁谤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并轻贱出家众,口中还经常说无因无果,一旦死了就都没了,没有未来生,也没有种种凡夫与圣者。虽然有得到空寂,暗地里却行种种贪欲之事,还说如果行持这些欲望就可以得到空心,进而否定因果的道理。

这个就是日月薄蚀精气,如果照到黄金、珠玉、灵芝、野兽、乌龟及白鹤等,就可以经过千万年不死而成为灵,然后出生国土之中,年老成魔,扰乱这个修行人。
等到这个魔感到厌倦了,而且这个修行人已经被破坏的差不多时,于是就离开这位说法者,此时,这个修行人(弟子)说法者()都同时陷于王难之中。

因此,您们(指阿难、与会大众及末法所有一切众生)应当对这类事情,事先务必要知道并有所警觉,才不会堕入轮回,也不要成为这类的邪师邪徒而不自知,也不要迷惑那些无知的众生,才不会致使连带堕入无间地狱。


入灭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入于灭度也。梵语涅槃,译为灭度。灭惑度生死海之义。谓证果之人死也。

化性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ㄏㄨㄚˋ ㄒㄧㄥˋ
变化其本性。《荀子.性恶》:「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

旃檀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檀香。

空寂
[佛光大辞典
谓远离诸法相之寂静状态。依法华经卷二信解品所说,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亦无灭,无大亦无小,无漏亦无为。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上):「不着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
吉藏于维摩经义疏卷二有所解释,谓不着世间,即善能入于空寂而舍弃其心;亦即虽处于世间而常入空寂。又所谓善入,即出入自在而不乖离空寂之真义。
此外,于禅林,有「空寂灵知心」一语,意指排遣主客对待所显现的灵妙之心。〔杂阿含经卷十、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五、央掘魔罗经卷二、修行道地经卷五神足品、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八观心品、无量义经说法品、摩诃止观卷四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 p3480

石蜜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冰糖。

拨无因果
[佛光大辞典
「拨」即否定、排除之意。拨无因果即否定因果之道理。为五见中之邪见。地藏十轮经卷七(大一三‧七五七下):「拨无因果,断灭善根。」广百论释卷五(大三○‧二一五中):「若无善恶,苦乐亦无,是则拨无一切因果。」〔俱舍论卷十七、慧琳音义卷七十二〕 p6088

金玉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ㄐㄧㄣ ㄩˋ, 1.黄金与珠玉。泛指珍宝。《周礼.天官.玉府》:「玉府,掌王之金玉。」《三国演义.第八回》:「金玉、彩帛、珍珠堆积不知其数。」
2.贵重、珍视。《诗经.小雅.白驹》:「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3.比喻才德。汉.赵壹〈鲁生歌〉:「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

芝草
1.灵芝。菌属。古以爲瑞草,服之能成仙。
© 汉典

麟凤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ㄌㄧㄣˊ ㄈㄥˋ
麟、凤原指传说中的祥兽。今用以喻况世间贤圣的人。《元史.卷一八九.儒学传一.同恕传》:「自京还,家居十三年,缙绅望之若景星麟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8484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381

[持戒勋章]

25#
 楼主| 发表于 2021-8-7 21:20:15 | 只看该作者
(24楼 + 25  用时,约2小时)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
心爱神通,种种变化,研究化元,贪取神力。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
其人诚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通善男子处,敷座说法。
是人或复手执火光,手撮其光,分于所听四众头上。是诸听人顶上火光,皆长数尺,亦无热性,曾不焚烧。或水上行,如履平地。或于空中安坐不动。或入缾内。或处囊中。越牖透垣,曾无障碍。唯于刀兵不得自在。
自言是佛。身着白衣,受比丘礼。诽谛禅律,骂詈徒众。讦露人事,不避讥嫌。
口中常说神通自在。或复令人傍见佛土。鬼力惑人,非有真实。赞叹行婬,不毁麤行。将诸猥媟,以为传法。
此名天地大力山精,海精风精河精土精,一切草木积劫精魅。或复龙魅。或寿终仙,再活为魅,或仙期终,计年应死,其形不化,他怪所附。年老成魔,恼乱是人。
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多陷王难。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学习解说
这个修行的善男子,已破除了色阴及受阴,达到了虚空微妙的境地,不遭到邪虑,圆定发明,
在持续修习正定三摩地的过程中,突然一个起心动念,由于心中太过爱恋于神通的种种变化,便一心专门研究神通变化的根本,而贪求神通之事。

这个时侯,天魔终于抓到了这个修行人的把柄了,于是派遣妖精鬼魅,飞附在某一个人的身上,然后这个被附着的人就会宣说经法,

这个人并不知道自己已遭魔附着,他见到自己突然会宣说经法,就误以为自己已经证得无上涅槃了,于是,这个人就成了说法者,这位说法者就来到这个贪求神通的修行人的处所,铺设高座,投其所好地宣说这个修行人想听的法。

这位说法者首先示范他的魔力神通,一手拿着火光,用另一只手去抓取一些火光,然后平均分配在每个听法者的头上,这些听法者头顶上的火光,其长度约有数尺那么高,没有热性,头上也不会焚烧起来。 还有,他还可以在水上行走,就如同在平地行走一样,或者也可以在虚空中安坐不动,又或者,他的身体可以进入一个小瓶子内,或是进入一个小口袋中。另外,他身体还可以越窗穿墙,都不会有任何障碍,只是唯独面对刀兵的时侯就没办法。

这位说法者还大言不惭地说他自己就是佛,他虽然身着白衣,受比丘礼,却毁谤禅律,随意辱骂诅咒他自己的弟子,攻讦揭露他人的稳私,说法者的如此种种行为,他也不会避讳社会舆论是怎么说他的。
而且,他还经常喜欢说神通自在之事,然后就会让听法者暂时见到佛国净土,其实这都是运用鬼力来迷惑众生的,并不是真实的。 不仅如此,他还赞叹行淫,说这个不会毁坏修行,然后将种种男女肮脏污秽之事作为传法的方式。

这个就是天地间具有大力山精海精风精河精土精,以及一切草木积劫精魅龙魅是仙道的寿期已尽,再活过来就成为魅,或仙期终,计年应死,但外却没有被其他的鬼怪所附着就这样,年老成魔,扰乱这个修行人。

等到这个魔感到厌倦了,而且这个修行人已经被破坏的差不多时,于是就离开这位说法者,此时,这个修行人(弟子)说法者()都同时陷于王难之中。

因此,您们(指阿难、与会大众及末法所有一切众生)应当对这类事情,事先务必要知道并有所警觉,才不会堕入轮回,也不要成为这类的邪师邪徒而不自知,也不要迷惑那些无知的众生,才不会致使连带堕入无间地狱。


神力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又曰神通力。神为妙用不测之义,通为通融自在之义,力为力用之义。谓不测之妙力变,融通自在也。是在定慧,为定力所生属于慧。在如来之四智五智,属于成所作智。法华经序品偈曰:「诸佛神力,智慧希有。」参照通条。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ㄆㄧㄥˊ, [
口小腹大的容器,可用以装酒或其他东西。通「瓶」。《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足;幼?盈室,缾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ㄋㄤˊ, [
1.口袋、袋子。如:「行囊」、「香囊」、「锦囊」、「探囊取物」。唐.杜甫〈重赠郑鍊〉诗:「郑子将行罢使臣,囊无一物献尊亲。」
2.似袋子的东西。如:「胆囊」、「毛囊」、「气囊」。《红楼梦.第三回》:「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3.姓。如春秋时楚国有囊瓦。
[
用袋子盛装物品。《聊斋志异.卷一.王成》:「囊货就路,中途遇雨,衣履浸濡。」
[
如囊包物般的。如:「囊括四海」。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ㄘㄨ, [
1.超远、遥远。《说文解字.麤部》:「麤,行超远也。」
2.同「粗」。

1.庞杂、混乱。例猥杂、烦猥
2.鄙陋、微贱。例庸猥、猥人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ㄒㄧㄝˋ, [
轻侮、不尊重。如:「媟慢」。《晋书.卷六九.周顗传》:「虽时辈亲狎,莫能媟也。」
[
污秽、肮脏。如:「淫媟」。唐.杜牧〈唐故平卢节度巡官陇西李府君墓志铭〉:「淫言媟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8484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381

[持戒勋章]

24#
 楼主| 发表于 2021-8-7 13:51: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8-7 13:55 编辑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
三摩地中,心爱知见,勤苦研寻,贪求宿命。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
其人殊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知善男子处,敷座说法。
是人无端于说法处,得大宝珠,其魔或时化为畜生,口衔其珠,及杂珍宝简册符牍诸奇异物,先授彼人,后着其体。或诱听人藏于地下,有明月珠照耀其处。是诸听者,得未曾有。
多食药草,不餐嘉馔。或时日餐一麻一麦,其形肥充,魔力持故。
诽谛比丘,骂詈徒众,不避讥嫌。口中好言他方宝藏,十方圣贤潜匿之处。随其后者,往往见有奇异之人。
此名山林土地城隍川岳鬼神,年老成魔。
或有宣婬破佛戒律,与承事者潜行五欲。或有精进纯食草木。无定行事,恼乱是人。
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学习解说
这个修行的善男子,已破除了色阴及受阴,达到了虚空微妙的境地,不遭到邪虑,圆定发明,
在持续修习正定三摩地的过程中,突然一个起心动念,由于心中太过爱恋于知见(这里指的是,依自己之思虑分别而立之见解,与智慧是不同的)想要知道的比别人还多(以彰显自己比别人懂得多,高人一等),便不顾一切地研究探寻,而贪求宿命之事。

这个时侯,天魔终于抓到了这个修行人的把柄了,于是派遣妖精鬼魅,飞附在某一个人的身上,然后这个被附着的人就会宣说经法,

这个人并不知道自己已遭魔附着,他见到自己突然会宣说经法,就误以为自己已经证得无上涅槃了,于是,这个人就成了说法者,这位说法者就来到这个贪求宿命的修行人的处所,铺设高座,投其所好地宣说这个修行人想听的法。

没想到,就在说法的地方,这位说法者突然莫名其妙得到一颗大宝珠,由于魔力的缘故,这位说法者有时变为畜牲的身形,口里还含着这颗大宝珠,或是各式的珍奇异宝、竹简木片等种种奇异的物品,然后将这些奇异的物品传授给这个修行人,之后再附着在这个修行人的身上,或者去诱惑听法者将这些奇异的物品藏在地底下,接着就看到有明月珠照耀这个地方,这种种不可思议的景象,让听法者看了都啧啧称奇不已,大家都对此相信不疑,也说这是未曾有过的事。

这位说法者的饮食习惯,大都食用药草植物,不吃丰盛美味的食物,或者每日一餐,只吃一麻一麦,虽然吃的很少,但这位说法者却是形肥大且体肉丰满,这都是由于魔力摄持的缘故。

另外,这位说法者还会毁谤比丘,或是随意辱骂诅咒他自己的弟子,说法者的如此种种行为,他也不会避讳社会舆论是怎么说他的,而且他还喜欢说哪个地方藏有宝藏,或哪个地方是十方圣贤的隐居之处,后来依着他说的去查访,大部份都能见到有奇异之人。

这个就是山林土地城隍川岳鬼神,年老成魔,扰乱这个修行人。

被这类魔所附着的说法者,有的还会宣说淫欲之法,逐渐地,让这个修行人舍弃了原本所修学的正法,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用戒法来约束自己,而是放纵自己的心,还毁谤佛陀所制定的戒律,暗地里还行种种五欲(指染着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所起之五种情欲)之事,或者,有的精进纯粹只吃草木,以没有正常规律的生活方式来扰乱这个修行人。

(: 这一层楼讲的主题是贪求宿命】,虽然经文内容是这样编排,但上面红色字体的部份,按其意思应当是适合于贪求静谧的修行人,这样才能投其所好地去说这个修行人想听的法)

等到这个魔感到厌倦了,而且这个修行人已经被破坏的差不多时,于是就离开这位说法者,此时,这个修行人(弟子)说法者()都同时陷于王难之中。

因此,您们(指阿难、与会大众及末法所有一切众生)应当对这类事情,事先务必要知道并有所警觉,才不会堕入轮回,也不要成为这类的邪师邪徒而不自知,也不要迷惑那些无知的众生,才不会致使连带堕入无间地狱。


知见
[佛光大辞典
指依自己之思虑分别而立之见解。与智慧有别智慧乃般若之无分别智,为离思虑分别之心识。惟作佛知见、知见波罗蜜时,则知见与智慧同义。 p3461

【宿命通
  谓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亦能知六道众生,各各宿命,及所作之事,是名宿命通。
FROM:【三藏法数】

【宿命
  宿指宿世、过去世;命指生命。宿命的意思是︰一切众生在过去无数次的轮回中,曾经历的各式各样的生命形态。这种生命形态就是「六道」︰地狱、饿鬼、畜生、天、人、阿修罗。能够了解宿命情况的,谓之「宿命通」,属于「六通」之一。这种了解达到完全明白的程度,谓之「宿命明」,属于「三明」之一。「宿命」见于《四十二章经》︰「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据小说《记》载︰南方有一种「比翼凤」,「能通宿命,死而复生,必在一处」。现在「宿命论」一词,属于唯心论。持此论者认为生死、贫富、寿夭等均由命运乃至天命所预先决定,与佛教的本义完全不同。(李明权)
FROM:【俗语佛源】

【宿命通
  宿命通者,谓于自身、他身,多生所行之事,悉能知也。
FROM:【三藏法数】

简册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ㄐㄧㄢˇ ㄘㄜˋ
纸张未发明前,书写在竹简木片上,编竹简而成册,后遂为书籍的通称。明.危素〈存存斋赋〉:「玩玄理于简册兮,驱长才于海江。」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ㄉㄨˊ, [
1.古代用以书写文字的木片。如:「简牍」。《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广陵厉王刘胥传》:「佩玉环,簪笔持牍趋谒。」唐.颜师古.注:「犊,木简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子建援牍如口诵,仲宣举笔似宿构。」
2.文书、书籍。如:「文牍」、「连篇累牍」。《后汉书.卷六二.荀淑传》:「所见篇牍,一览多能诵记。」
3.信札。如:「尺牍」。《儒林外史.第三三回》:「小姪菲才寡学,大人误采虚名,恐其有玷荐牍。」

肥充
体肥肉充。
© 汉典

五欲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1.色、声、香、味、触。色是指美丽的色相;声是指宛转的声音;香是指芬芳的香气;味是指可口的味觉;触是指适意的触乐。以上五者因能使人生起贪欲之心,故名五欲。2.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

五欲
[佛光大辞典
梵语 pañca kāmāh,巴利语 pañca kāmā。()又作五妙欲、妙五欲、五妙色。指染着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所起之五种情欲。即:()色欲(梵 rūpa-kāma),谓男女之形貌端庄及世间宝物玄、黄、朱、紫等种种妙色,能使众生乐着无厌。()声欲(梵 śabda-kāma),谓丝竹与环珮之声及男女歌咏等声,能使众生乐着无厌。()香欲(梵 gandha-kāma),谓男女身体之香及世间一切诸香,能使众生乐着无厌。()味欲(梵 rasa-kāma),谓各种饮食肴等美味,能使众生乐着无厌。()触欲(梵 sprastavya-kāma),谓男女之身有柔软细滑、寒时体温、热时体凉及衣服等种种好触,能使众生乐着无厌。又相对于欲界粗弊之五欲,称色界、无色界之五欲为「净洁五欲」。〔佛遗教经、大智度论卷十七、卷三十七、摩诃止观卷四下〕
()指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即:()财欲,财即世间一切之财宝。谓人以财物为养身之资,故贪求恋着而不舍。()色欲,色即世间之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谓人以色悦情适意,故贪求恋着,不能出离三界。()饮食欲,饮食即世间之肴众味。谓人必藉饮食以资身活命,故贪求恋着而无厌。()名欲,名即世间之声名。谓人由声名而能显亲荣己,故贪求乐着而不知止息。()睡眠欲,谓人不知时节,怠惰放纵,乐着睡眠而无厌。〔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二十七、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四〕 p11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8484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381

[持戒勋章]

23#
 楼主| 发表于 2021-8-6 22:52: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8-7 14:02 编辑

(22楼 + 23  用时,约2小时)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
三摩地中,心爱深入。克己辛勤,乐处阴寂,贪求静谧。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
其人本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阴善男子处,敷座说法。
令其听人,各知本业。或于其处语一人言,汝今未死,已作畜生。敕使一人于后蹋尾顿令其人起不能得。于是一众倾心敛伏。
有人起心,已知其肇。佛律仪外,重加精苦。
诽谛比丘,骂詈徒众。讦露人事,不避讥嫌。口中好言未然祸福。及至其时,毫发无失。
此大力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
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学习解说
这个修行的善男子,已破除了色阴及受阴,达到了虚空微妙的境地,不遭到邪虑,圆定发明,
在持续修习正定三摩地的过程中,突然一个起心动念,由于心中太过爱恋于进入深远的意境,便全心全力、乐于处在阴寂之境,而贪求静谧之事。

这个时侯,天魔终于抓到了这个修行人的把柄了,于是派遣妖精鬼魅,飞附在某一个人的身上,然后这个被附着的人就会宣说经法,

这个人并不知道自己已遭魔附着,他见到自己突然会宣说经法,就误以为自己已经证得无上涅槃了,于是,这个人就成了说法者,这位说法者就来到这个贪求阴寂静谧的修行人的处所,铺设高座,投其所好地宣说这个修行人想听的法。

由于魔力的缘故,这位说法者在说法之时,能令听法者知道自己过去生的业力造作之事,或者在某处跟其中一个人说,您如今还未死,但是已经作畜牲了,然后叫另一个人在他背后作出踏踩尾巴的动作,令这个人没办法起身,以此来证实说法者他自己是对的,结果大家对这位说法者更加地倾心折伏了。 倘若有听法者对说法者心生怀疑,说法者就会知道那个人的心思,然后那个心生怀疑的听法者做种种非常苦行之事,以此来磨难不信服他的人。

另外,这位说法者还会毁谤比丘,或是随意辱骂诅咒他自己的弟子,攻讦揭露人的稳私,说法者的如此种种行为,他也不会避讳社会舆论是怎么说他的,而且他还喜欢预言祸福之事,等到时间到时,大部份都能料中。

这个就是大力鬼,年老成魔,扰乱这个修行人。

(: 这一层楼讲的主题是贪求静谧,虽然经文内容是这样编排,但上面红色字体的部份,按其意思应当是适合于贪求宿命的修行人,这样才能投其所好地去说这个修行人想听的法)

等到这个魔感到厌倦了,而且这个修行人已经被破坏的差不多时,于是就离开这位说法者,此时,这个修行人(弟子)说法者(师)都同时陷于王难之中。

因此,您们(指阿难、与会大众及末法所有一切众生)应当对这类事情,事先务必要知道并有所警觉,才不会堕入轮回,也不要成为这类的邪师邪徒而不自知,也不要迷惑那些无知的众生,才不会致使连带堕入无间地狱。


深入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梵语曰尼延底,译曰深入。贪之别名。贪能深入所欲之境,又能深入自心故名深入。法华经寿量品曰:「毒气深入失本心故。于此好色香药而谓不美。」名义集六曰:「尼延底,此云深入,贪之异名。乐着为贪。」

深入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ㄕㄣ ㄖㄨˋ, 1.进入深远。《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王峻又遣使令诸将收军,不可深入。」《三国演义.第一一八回》:「深入敌境,使僭号之主,系颈归降。」
2.透澈事理的中心主题。如:「这本小说描写人物性格非常深入。」

静谧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ㄐㄧㄥˋ ㄇㄧˋ
安静。如:「午后的公园十分静谧。」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ㄓㄠˋ, [
1.首度、开端。《尔雅.释诂上》:「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 ,始也。」《楚辞.屈原.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2.发生、引起。如:「肇祸」、「肇事」。
3.端正。《国语.齐语》:「?本肇末,劝之以赏赐,纠之以刑罚。」
[
姓。如战国时赵国有肇贾。

讦露
1.攻讦揭露。
© 汉典

讥嫌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被人家说壤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8484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381

[持戒勋章]

22#
 楼主| 发表于 2021-8-6 22:11: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8-6 22:14 编辑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
三摩地中,心爱悬应,周流精研,贪求冥感。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
其人元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应善男子处,敷座说法。
能令听众,暂见其身如百千岁。心生爱染,不能舍离。身为奴仆,四事供养,不觉疲劳。各各令其座下人心,知是先师本善知识,别生法爱,黏如胶漆,得未曾有。
是人愚迷,惑为菩萨。亲近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
口中好言,我于前世于某生中,先度某人。当时是我妻妾兄弟,今来相度。与汝相随归某世界,供养某佛。或言别有大光明天,佛于中住,一切如来所休居地。彼无知者,信是虚诳,遗失本心。
此名疠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
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学习解说
这个修行的善男子,已破除了色阴及受阴,达到了虚空微妙的境地,不遭到邪虑,圆定发明,
在持续修习正定三摩地的过程中,突然一个起心动念,由于心中太过爱恋于与佛菩萨感应道交,便全心全意地深入研寻,而贪求感应之事。

这个时侯,天魔终于抓到了这个修行人的把柄了,于是派遣妖精鬼魅,飞附在某一个人的身上,然后这个被附着的人就会宣说经法,

这个人并不知道自己已遭魔附着,他见到自己突然会宣说经法,就误以为自己已经证得无上涅槃了,于是,这个人就成了说法者,这位说法者就来到这个贪求感应的修行人的处所,铺设高座,投其所好地宣说这个修行人想听的法。

由于魔力的缘故,这位说法者能令听法者暂时见到他自己的身形,就像百千岁般那么年老,听法者看到说法者这个年老的身形,就这么生起了贪恋爱着之心,说什么都不能分离,因为不能分离,所以听法者甘愿身为奴仆来服侍这位说法者,并以衣服、饮食、卧具及汤药来供养,无论做得如何辛苦,都不会感到疲劳厌倦。 而且,说法者有时会暗示座下的信众及听法者,说他自己过去生是身为这些信众及听法者的师长,或者说他自己是这些信众及听法者的善知识,弟子与师的因缘很深之类的,就这样,让那些无知的信众及听法者都信以为真,对这位说法者生起法爱,他们都觉得累世以来好不容易才相逢,很不容易才遇到的,于是对这位说法者就黏如胶漆,也更加的形影不离了。

如此种种,让这个贪求感应又愚迷的修行人以为遇到菩萨了,因这个修行人特别期待感应之事,于是就信受这位说法者的教化,内心与说法者更加亲近了,然后这个修行人舍弃了原本所修学的正法,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用戒法来约束自己,而是放纵自己的心,还毁谤佛陀所制定的戒律,暗地里还行种种贪欲之事。

不仅如此,这位说法者还经常喜欢讲他自己前世于某一生中,先度化某人,那个时侯那个某人就是他的妻妾兄弟,到了今生再来度化,而且还要彼此相随归于某世界,供养某佛。 他又说另外还有一个大光明天,佛在那边居住,一切如来所休息居住之处,如此等等的邪知邪见,让这个无知愚昧的修行人信受这些虚假欺骗的话,失去了本心。

这个就是疠鬼,年老成魔,扰乱这个修行人。
等到这个魔感到厌倦了,而且这个修行人已经被破坏的差不多时,于是就离开这位说法者,此时,这个修行人(弟子)说法者(师)都同时陷于王难之中。

因此,您们(指阿难、与会大众及末法所有一切众生)应当对这类事情,事先务必要知道并有所警觉,才不会堕入轮回,也不要成为这类的邪师邪徒而不自知,也不要迷惑那些无知的众生,才不会致使连带堕入无间地狱。


周流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ㄓㄡ ㄌㄧㄡˊ
周遍流行、遍及各地。《楚辞.屈原.离骚》:「览相观于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精研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ㄐㄧㄥ ㄧㄢˊ
仔细研究。《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下.何休传》:「精研六经,世儒无及者。」

法爱
[佛光大辞典]
(一)谓得法者由法喜之心,而怜悯未得法之迷者。或指佛菩萨之爱护慈念众生。
(二)谓自己由证悟而爱着善法。天台宗十乘观法之第十为无法爱(离法爱、除法爱、法爱不生),乃以此斥责未证真实,而爱着相似之法者。 p3411

四事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名数)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也。或房舍,衣服,饮食,汤药也。法华经安乐行品曰:「衣服卧具饮食医药。」无量寿经下曰:「常以四事供养恭敬一切诸佛。」盂兰盆经疏上曰:「年年僧自恣日,四事供养三尊。」

虚诳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ㄒㄩ ㄎㄨㄤˊ
虚假欺骗。《三国演义.第三六回》:「徐母厉声曰:『汝何虚诳之甚也!』」《老残游记二编.第五回》:「叫了少爷去问,原来都是虚诳,没有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8484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381

[持戒勋章]

21#
 楼主| 发表于 2021-8-5 11:49: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8-5 11:50 编辑

(20楼 + 21  用时,约2小时)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
三摩地中,心爱根本,穷览物化性之终始,精爽其心,贪求辨析。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
其人先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元善男子处,敷座说法。
身有威神,摧伏求者。令其座下,虽未闻法,自然心伏。
是诸人等,将佛涅槃菩提法身,即是现前我肉身上。父父子子,递代相生,即是法身常住不绝。都指现在即为佛国。无别净居及金色相。其人信受,亡失先心。身命归依,得未曾有。
是等愚迷,惑为菩萨。推究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
口中好言眼耳鼻舌,皆为净土。男女二根,即是菩提涅槃真处。彼无知者,信是秽言。
此名蛊毒魇胜恶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
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学习解说
这个修行的善男子,已破除了色阴及受阴,达到了虚空微妙的境地,不遭到邪虑,圆定发明,
在持续修习正定三摩地的过程中,突然一个起心动念,由于心中太过爱恋于生命万物的起始及根源,便竭尽所有的心思,而贪求辨析之事

这个时侯,天魔终于抓到了这个修行人的把柄了,于是派遣妖精鬼魅,飞附在某一个人的身上,然后这个被附着的人就会宣说经法,

这个人并不知道自己已遭魔附着,他见到自己突然会宣说经法,就误以为自己已经证得无上涅槃了,于是,这个人就成了说法者,这位说法者就来到这个贪求辨析的修行人的处所,铺设高座,投其所好地宣说这个修行人想听的法。

由于魔力的缘故,令这个被魔附着的说法者看起来具有威德神力,而摄取前来问事或听法的人,就算在这个说法者座下的众生,都还尚未听法,然而,却让众生能够生起信受不怀疑,内心自然地服从于这个说法者。

这位说法者还说把自己当作肉身活佛,父辈传到父亲又传到儿子,依序一代一代地传授相生,说这个就是法身常住不绝。 而且,还说现在所在的秽土即是净土,就只这样,再也没有其它的净土或金色光明相的净土了。结果这个修行人信受了这些邪知邪见,失去本心,以为这些就是身命的归依处,认为自己很幸运能听到非常高深微妙的法,还说这是前所未有过的事。

如此种种,让这个贪求辨析又愚迷的修行人以为遇到菩萨了,于是就信受这位说法者的教化,在心念上专研及追求更多推究之事,舍弃了原本所修学的正法,这个修行人也就不再像以前那样用戒法来约束自己,而是放纵自己的心,还毁谤佛陀所制定的戒律,暗地里还行种种贪欲之事。

不仅如此,这位说法者还经常喜欢讲眼耳鼻舌都是净土,男女二根,说是菩提涅槃之处,这等的污秽邪见的言语,让那些无知愚昧的听法者相信他所说的。

这个就是蛊毒魇胜恶鬼(蛊毒鬼+魇鬼),年老成魔,扰乱这个修行人。
等到这个魔感到厌倦了,而且这个修行人已经被破坏的差不多时,于是就离开这位说法者,此时,这个修行人(弟子)说法者(师)都同时陷于王难之中。

因此,您们(指阿难、与会大众及末法所有一切众生)应当对这类事情,事先务必要知道并有所警觉,才不会堕入轮回,也不要成为这类的邪师邪徒而不自知,也不要迷惑那些无知的众生,才不会致使连带堕入无间地狱。


根本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这里指生死流转的根源。

威神
[佛光大辞典
梵语 anubhāva。为势力或品位之义。灭绝凡念俗虑之品格者。意指佛菩萨等,为凡夫之智所无法测知,不可思议之德行。威,即威德,对外能令人敬畏;神,即神力,对内难以测度。如佛陀,其端正姝好,犹如星中之月,光耀暐晔,晃若金山,可谓相好具足,威神巍巍。〔中阿含卷六教化病经、卷八未曾有法经、法华经卷七普贤菩萨劝发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p3770


相关及延伸阅读:
人类起源
楞严经~把自己当作肉身活佛就是着魔
[必读]世间常见各种着魔现象,与修行过程的身心变化 ~ 楞严经(50阴魔的前30种魔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8484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0381

[持戒勋章]

20#
 楼主| 发表于 2021-8-5 10:02: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8-5 10:03 编辑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
三摩地中,心爱绵合,澄其精思,贪求契合。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
其人实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合善男子处,敷座说法。
其形及彼听法之人,外无迁变。令其听者,未闻法前,心自开悟。念念移易。或得宿命。或有他心。或见地狱。或知人间好恶诸事。或口说偈。或自诵经。各各欢娱,得未曾有。
是人愚迷,惑为菩萨。绵爱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
口中好言佛有大小。某佛先佛。某佛后佛。其中亦有真佛假佛。男佛女佛。菩萨亦然。其人见故,洗涤本心,易入邪悟。
此名魅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
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学习解说
这个修行的善男子,已破除了色阴及受阴,达到了虚空微妙的境地,不遭到邪虑,圆定发明,
在持续修习正定三摩地的过程中,突然一个起心动念,由于心中太过爱恋于法义的紧密相合,便澄虑心思并细密思维,而贪求能够有所契合。

这个时侯,天魔终于抓到了这个修行人的把柄了,于是派遣妖精鬼魅,飞附在某一个人的身上,然后这个被附着的人就会宣说经法,

这个人并不知道自己已遭魔附着,他见到自己突然会宣说经法,就误以为自己已经证得无上涅槃了,于是,这个人就成了说法者,这位说法者就来到这个贪求契合的修行人的处所,铺设高座,投其所好地宣说这个修行人想听的法。

当说法者在说法时,无论说法者或听法者,他们的身形都没有任何变化,不过,却让听法者在未闻法前突然自己先开悟了,而且心念能够迁移变易,有的得到宿命通,有的得到他心通,有的可以见到地狱景像,有的可以知道人间发生了种种的好事或坏事,有的可以很自然地说出偈颂,有的可以自然地诵说经文,大家都高兴的不得了,也说这是未曾有过的事。

这种种神通奇异的现象,让这个贪求契合又愚迷的修行人以为遇到菩萨了,因为这些有符合他所贪爱的,于是就信受这位说法者的教化,在心念上专研及追求更多契合之事,舍弃了原本所修学的正法,这个修行人也就不再像以前那样用戒法来约束自己,而是放纵自己的心,还毁谤佛陀所制定的戒律,暗地里还行种种贪欲之事。

不仅如此,这位说法者还经常喜欢讲佛有分大小佛,某佛是先佛,某佛是后佛,又有分真佛假佛,男佛女佛等等,还说菩萨也是这样分的,这个修行人听了后,本心遭到邪见熏染,渐渐地,由邪悟取而代之。

这个就是魅鬼,年老成魔,扰乱这个修行人。
等到这个魔感到厌倦了,而且这个修行人已经被破坏的差不多时,于是就离开这位说法者,此时,这个修行人(弟子)说法者(师)都同时陷于王难之中。

因此,您们(指阿难、与会大众及末法所有一切众生)应当对这类事情,事先务必要知道并有所警觉,才不会堕入轮回,也不要成为这类的邪师邪徒而不自知,也不要迷惑那些无知的众生,才不会致使连带堕入无间地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3 04:01 , Processed in 0.09333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