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369|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学习思维楞严经(第一卷)

[复制链接]

228

主题

647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662

[精进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6-18 21: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7-1 11:11 编辑

品读学习楞严经 【1】 (用时1小时30分钟)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乾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属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羞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既无上座及阿阇黎,途中独归其日无供。即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阿难已知如来世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为阿罗汉心不均平,钦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经彼城隍徐步郭门,严整威仪肃恭斋法。

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销灭,提㢡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解说:

我从佛陀处是这样听闻的:说法时,佛陀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室罗筏城就是通常所说的舍卫城,是乔刹罗国的都城),参与的大比丘(年岁大而且道德高的比丘)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人,全部都是断除烦恼的大阿罗汉(阿罗汉中年长德高者。称为大阿罗汉)。这些佛弟子能够安住于世间保持佛法,善于超越一切,能够在国土中坐作进退有威德有仪则,跟从佛陀常转法轮(佛所说之法),能够很好的落实践行佛陀的付嘱,庄严清净调伏三业(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为三界作出示范,能够变化各种无量身形度脱众生,帮助众生超越各种烦恼业障,最终获得解脱自在。听法的大众中:大智舍利弗、摩诃目乾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在主位。还有无量辟支无学(已达佛教真理之极致,无迷惑可断,亦无可学者)以及初发心求菩萨道而未有深行者,一同来到佛陀所,还有休夏自恣(僧众于七月十五日,结夏安居已毕,便在大会中,任由众人恣举自己所犯之罪,并对著其他比丘忏悔,叫做“自恣”)这一类的僧人。还有想要询问解决心中疑惑的十方菩萨,想要从慈悲威严的佛陀处求得深奥秘密之义理。此时佛世尊敷座宴安,为会中大众宣演讲说深奥秘密之义理,在法会中的清净大众获得了未曾有过的开示,佛陀如迦陵频伽鸟一般的佛音遍满十方法界,令如恒河沙那样多的菩萨都聚集到了道场,这些菩萨中以文殊师利而为上首(一座大众中之主位,称为上首)

一时,波斯匿王为他父王的忌日设斋食以供僧道,亲自恭迎佛陀到皇宫来,准备了丰盛珍贵的美味佳肴,还宴请了诸位大菩萨;城中还有长者居士,也同时要给僧人布施斋饭,至心恭候供应佛陀。佛陀令文殊分别带领诸位菩萨及阿罗汉来应供诸位布施斋食的施主;只有阿难因为先前受到个别邀请,远游没有回来,来不及顺僧位入席,因而没有上座及阿阇黎,中途独自归来这一日没有供养。这时阿难拿着应供的钵器,在城中不着于味,不轻众生,不择贫富平等一心进行乞食,心中对开始所求到的供应到最后施主给予的供应都认为是自己的施主,不论食物是否干净,不论施主是尊贵的王室还是下级的种族,都慈悲对待、平等对待,不会拒绝微少低贱的布施,发愿要成就圆满一切众生的无量功德。阿难知道,如来世尊诃责过须菩提及大迦叶,因为他们为阿罗汉时心没有做到平等,经过世尊开示阐明要宽容平等,而消除了种种猜疑毁谤。经过城墙,阿难慢慢迈步通过城门,庄严整理自己的威德和仪则,严肃恭敬的行斋法。

那时,阿难因为乞食,按顺序来到了淫室,遭到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将他摄入到了淫席,被抚摩身体而将要毁坏戒体(授受戒法之后,受者体中,得到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谓之“戒体”)。佛世尊知道阿难被淫术所摄,受斋后立即归来;国王及大臣长者居士,全都跟随佛陀来,想要一起听闻佛法的精华要义。这时,世尊头顶放出百宝无畏的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其中结跏趺坐(佛陀的坐法,即盘膝而坐),宣说神咒(神秘的咒语,即陀罗尼),世尊令文殊师利持咒前往救护,以楞严咒将恶咒销灭,将阿难及摩登伽带回到佛陀处。阿难见到佛陀,向世尊顶礼(以我最高之顶,礼佛最低之足,这是一种最崇高的敬礼)悲伤的哭泣,悔恨自己长久时间以来,一向只多闻经法教说,却没能具备修行者的功力,志诚恳请十方如来教导,能够成就菩提(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不可思议之奢摩他(摄心而不被外境所动,远离并止息一切之散乱,使心寂静)、三摩(断除一切烦恼而证得真理)禅那(住心一境以静息念虑和思惟真理)最初的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这时,还有恒河沙一般多的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全部都想要听闻受持,退坐安静的等待佛陀开示。

学习心得:

1、深深赞叹楞严神咒之功德威力不可思议!世尊令文殊师利持咒救护阿难,顿时将恶咒消灭,不但救回阿难,连同摩登伽也带回到佛陀处。

2、阿难向佛陀忏悔,长久以来,一向只多闻经法教说,却没能具备修行者的功力。
由此,想到有很多人,在修行路上来来回回,浮浮沉沉,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因为,修行是靠实修实证,而多数人一开始修行、听经闻法,这顶多来说只是闻慧
也就是说,这不是自己实修实证的定力和智慧,只是听来的道理
就算自己以为了解,或有人因此以为自己就是上等根器或已经亲自实证,那和真实的实证是两回事
也就是说,这听闻而来的道理,自己尚未真正真实实修,也没有真实的证量
所以,遇到世俗诱惑或考验的时候,马上就会破功了,又或者说根本没有功可破,因为本来就没有实修,又何来破功之说
而有些人,总是喜欢打着修行的招牌,享受福利或满足尊荣,这种人就更容易受到魔扰而走入歧途】

所以,【听闻而来的佛法知见,在听闻之后,还是要自己亲修实证的
尤其,如果面对诱惑或考验每每不能突破的修行者,那就是要从戒律上开始,先远离诱惑和恶习
也就是说,您还没有真实的佛法智慧和定力去面对世俗的诱惑和考验,这时候就要从基础的戒律开始,避免自己堕落
另外,则是要从实修定课上去培养定力,所以,戒律和实修定课都是不可或缺的
透过守持戒律和实修定课,才能逐渐由「戒、定」的实修而逐渐生起真实的智慧,才能与之前听闻的佛法智慧相应与相印
这样才能真正突破修行的种种关卡,才能真正破除种种障碍,才能真正迈向解脱与成佛之路】

还要注意:
【就算修行过程中有所领悟,那也要深入经藏对照佛法正知见,才能避免邪悟
这就是说领悟的内容有可能是不究竟的或错误的,楞严经中50阴魔境就是这些内容
就是自以为得证圣境而堕入魔障与魔扰之中,般若经中或其他佛经也有叙述,可自行深入了解】——解析:为什么修行反复,总是无法突破?

如何才能增上修行呢?

基本的就是做好「戒、定、慧」:
「戒」就是守戒,远离一切负面心念、思想、与行为。
「定」就是内观守一而得止静与清净。
「慧」就是正思维,分辨、破除错误知见和观念,就能脱离黑暗而正向解脱。
以上,这就是根本原理。】——如何真正增上修行?

在这篇帖子如何真正增上修行?中善知识举了一个例子,就是要写自己的修行记录与心得
感恩佛菩萨!感恩善知识!感恩老师!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在清净光明净土中,为我们提供了可以记录修行的平台,进行交流心得的机会
比如,光明互动 这个版块,师兄们在这里分享记录各自在修行中的心得体会,不仅自利而且利他

善知识教导:
【让我们反思,我们的修行为什么没有什么进展?
原因就是自己读的佛经少、实修少、写的心得体会也少、能为众生演说的更少!
由此,就可以看出我们对修行和解脱的心意到底有多重,真心和下的工夫有多少?】

【只要自己心念真正随时当下都在思维佛法和反观自照,随时肯定都有想法可以记录。
根据这些当下的心念和想法,再根据自己所读佛经正知见相互对照,思维体会后,就能写出自己的文章;
而这个过程:摄心为戒、净心反观自照、深入思维佛法,就具备「戒、定、慧」实修,就能增上修行。
所以,由写的文章或演说,就能反映、显示实修的质量。】

【真正的菩萨行者,应该自己多深入思维并实修无量法门,这样才能真正成就和普渡众生!】
【如何真正实修无量法门?
就是当下随时反观自照、并观察众生与一切相,(当下内观并外观,这并无冲突,只是实修次第的问题)
能针对自己和众生的一切问题,从佛法上寻求各种解脱的方法
这样就能逐渐实证无量法门。】

3、阿难,是佛陀的从弟,同样会遇到魔考。所以,在修行路上,有考验是必然的。而且,遇到考验,是好事,为什么呢?

【佛菩萨会看众生根器,如果我们真是个好根器,就会当下用力考,狠狠的考,哈!
那也是慈悲,是看得起我们,让我们尽快成为真正的法子!尽快明白累生累世已经发过的弘愿!承担如来家业!】


【考验其实不是坏,魔考也是必经过程,一切考,都是自心的问题,都能帮助成长和成就
就像之前讲过的逆水行舟,会有苦,其实是因为心念有负面的思维,有冲击,就会苦
如果舍弃负面黑暗思维,心光明,自然就没有苦,这就是心法,就是光明心法】
——修行上的「真考验」

相关注解:
【住持】:(术语)安住于世而保持法也。圆觉经曰:“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毗婆沙论曰:“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净土论曰:“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又】(杂名)一寺之主僧名住持,此由禅门起。敕修清规住持章曰:“佛教入中国四百余年而达磨至,又八传而至百丈,唯以道相授受,或岩居穴居,或依律等未有住持之名。百丈以禅宗寖盛,上而君相王公,下而儒老百氏,皆向风问道。有徒字蕃,非崇其位则师法不严,始奉其师为住持,而尊之曰长老,如天竺之称舍利须菩提,以齿德俱尊也。”禅苑清规尊宿住持曰:“代佛扬化,表异知事,故云传法。各处一方,续佛慧命,斯曰住持。初转法轮,名为出世。师承有据,乃号传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威仪】:(术语)坐作进退有威德有仪则者。法华经序品曰:“又见具戒,威仪无缺。”观无量寿经曰:“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戒疏一下曰:“行善所及,各有宪章,名威仪也。威谓容仪可观,仪谓轨度格物。”左传曰:“有威可畏谓之威,有仪可则谓之仪。”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轮】:1、(喻)佛所说之法,能够碾碎众生的一切烦恼,就好像巨轮能够碾碎一切的岩石和沙砾一样。 2、佛所说之法,辗转传人,好像车轮的旋转,无远弗届。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毗尼】:梵语毗尼,华言善治。谓能治贪嗔痴等恶也。又言调伏,谓能调练三业,制伏过非也。(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上首】:(术语)一座大众中之主位,称为上首。或举其中一人为上首,或举多人为上首,依经不同也。如无量寿经一万二千比丘众中举三十一比丘为上首,如观无量寿经三万二千菩萨众中举文殊师利一人为上首,如大日经十佛刹微尘数执金刚众中举十九执金刚为上首,而更于执金刚众中举金刚手秘密主(即金刚萨埵),一人为上首,大菩萨众中普贤菩萨一人为上首。白居易文曰:“莫不以为上首。”梁武帝诗曰:“出家为上首。”今谓首座为上首。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学】:梵语 as/aiks!a。为“有学”之对称。虽已知佛教之真理,但未断迷惑,尚有所学者,称为有学。相对于此,无学指已达佛教真理之极致,无迷惑可断,亦无可学者。声闻乘四果中之前三果为有学,第四阿罗汉果为无学。(俱舍论卷二十四、法华玄赞卷一)((参见:九无学)147、“有学”2458)p5138FROM:【佛光大辞典】
【初心】:梵语 nava-ya^na-sam!prasthita。全称初发意、初发心、新发意、新发心。指初发心求菩提道而未有深行者。首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六中):“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参见:新发意)5468)p2789FROM:【佛光大辞典】
【自恣】:僧众于七月十五日,结夏安居已毕,便在大会中,任由众人恣举自己所犯之罪,并对著其他比丘忏悔,叫做“自恣”,又名“随意”,即可以任由他人随意检举自己的罪过。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密义】:指深奥秘密之义理。首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六中):“钦奉慈严将求密义,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p4494FROM:【佛光大辞典】
【法筵】:指说法之坐席。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六中):“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禅院清规卷七尊宿入院)FROM:【佛光大辞典】
【清众】:指出家教团或于丛林修行之大众。又称清净大海众、清净众。如印度四大河流入于大海,即舍原名,皆成海水;比丘出家,亦舍以前之种姓族名,不分贵贱上下,皆成志求解脱之清净大众。(景德传灯录卷六末附禅门规式)FROM:【佛光大辞典】
【迦陵频伽鸟】:迦陵频伽,梵语 kalavin%ka,巴利语 karavi^ka。又作歌罗频伽鸟、羯逻频迦鸟、迦兰频伽鸟、迦陵毗伽鸟。略称迦陵频鸟、迦娄宾鸟、迦陵鸟、羯毗鸟、鹖鹎鸟、羯脾鸟、频伽鸟等。意译作好声鸟、美音鸟、妙声鸟。此鸟产于印度,本出自雪山,山谷旷野亦多。其色黑似雀,羽毛甚美,喙部呈赤色,在卵壳中即能鸣,音声清婉,和雅微妙,为天、人、紧那罗、一切鸟声所不能及。在佛教经典中,常以其鸣声譬喻佛菩萨之妙音。或谓此鸟即极乐净土之鸟,在净土曼荼罗中,作人头鸟身形。(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八一、新华严经卷七十八、大智度论卷二十八、慧苑音义卷下、翻译名义集卷六)FROM:【佛光大辞典】
【仙音】:指佛之音声。佛之音声非比寻常,故以仙音喻称之。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六中):“伽陵仙音遍十方界。”FROM:【佛光大辞典】

【上首】:(术语)一座大众中之主位,称为上首。或举其中一人为上首,或举多人为上首,依经不同也。如无量寿经一万二千比丘众中举三十一比丘为上首,如观无量寿经三万二千菩萨众中举文殊师利一人为上首,如大日经十佛刹微尘数执金刚众中举十九执金刚为上首,而更于执金刚众中举金刚手秘密主(即金刚萨埵),一人为上首,大菩萨众中普贤菩萨一人为上首。白居易文曰:“莫不以为上首。”梁武帝诗曰:“出家为上首。”今谓首座为上首。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时】:(术语)时有假实之二。实时曰迦罗Ka%la,是世间之实时也。二曰三昧耶Samaya,是以名刹那生灭之分位者,非有时之实性,故名之为假时。唯识论所谓世无别体。依法而立是也。佛教中经论之二藏,多说三昧耶假时。律藏多说迦罗之实时。(参见:三昧耶)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波斯匿王】:波斯匿,梵名 Prasenajit,巴利名 Pasenadi。又作钵逻犀那恃多王、钵啰洗曩喻那王。意译胜军王、胜光王、和悦王、月光王、明光王。为中印度憍萨罗国(梵 Kaus/ala)国王,约与释尊同时。住舍卫城(梵 S/ra^vasti^),为释尊教团之大外护者,兼领有迦尸国(梵 Ka^s/i),而与摩揭陀国并列为大强国。
 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载,如来成道未久,波斯匿王即位,欲娶释种之女,释迦族之摩诃男(梵 Maha^na^ma)乃选婢女之女妻之,王立为第一夫人,生子名毗流勒(梵 Vid!u^d!abha)。王初暴恶无信,归佛后,屡蒙佛陀教化,笃信佛法,曾与其夫人摩利迦(梵 Mallika^,即末利夫人)问答,得“人皆深爱自己”之结论,其后,请教释尊,其对话迄今仍知名于世。世寿八十;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谓王随寿在世,命终之后,毗流勒为王。然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八、西藏佛传等所记与此不同,谓王乃因太子毗流勒篡位,于逃亡途中饿死。(杂阿含经卷四十二、卷四十六、中阿含卷六十爱生经、长阿含卷六小缘经、增一阿含经卷十八、卷二十八、卷四十三、出曜经卷八、四分律卷十五、卷十六、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七、卷二十六)FROM:【佛光大辞典】
【讳日】:人死亡之日﹔忌日。摘自百度
【营斋】:指设斋食以供僧道,请为死者超度灵魂。摘自百度
【宫掖】:是皇宫的意思。摘自百度
【饭僧】:(杂语)犹言斋僧。旧唐书曰:懿宗奉佛太过,常于禁中饭僧,亲为赞呗。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来应】:(术语)应他之请而来也。楞严经一曰:“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斋主】:布施斋食的施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僧次】:僧侣戒腊之席次。即受具足戒后依年数而定席位。据梵网经卷下载,佛子应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而不问老、少、比丘尼、贵人、国王、王子,乃至黄门、奴婢。此外,供养法有僧次与别请之分。施主不选其人,但顺僧位之席次而供养,称为僧次;特选其人而迎请供养,则称为别请。(禅苑清规斋僧仪)FROM:【佛光大辞典】
【不遑】:没有时间;来不及。摘自百度
【上座】:僧寺的职位名,位在住持之下,除了住持以外,更无人高出其上,故名为“上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阇黎】:意即教授弟子,使之行为端正合宜,而自身又堪为弟子楷模之师,故又称导师。摘自百度
【应器】:又名应量器,即比丘乞食时所用的铁钵。(参见:钵)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次第乞食】:谓比丘乞食之时,不着于味,不轻众生,不择贫富,常平等一心次第而乞,是为头阤行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檀越】:施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斋主】:布施斋食的施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刹利】:(杂名)(参见:刹帝利)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刹帝利】:印度四姓阶级之第二,华译田主,或王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旃陀罗】:梵语 caN!d!a^la 之音译。又作旃荼罗、栴荼罗。意译为严炽、暴厉、执恶、险恶人、执暴恶人、主杀人、治狗人等。印度社会阶级种姓制度中,居于首陀罗阶级之下位者,乃最下级之种族,彼等专事狱卒、贩卖、屠宰、渔猎等职。根据摩奴法典所载,旃陀罗系指以首陀罗为父、婆罗门为母之混血种。增一阿含经卷十八(大二·六三六上):“或有一人,生卑贱家,或旃陀罗种,或啖人种,或工师种。”(法华经安乐行品、观无量寿经、十诵律卷九)((参见:四姓)1705)FROM:【佛光大辞典】
【须菩提】:佛十大弟子之一。华译空生、善现、善吉。生时家中宝藏器物,忽然都没有了,故名空生。数日后,失去的财宝,又忽然而现,故名善现。请术士卜命,占得吉兆,故名善吉。后依佛出家,在十大弟子中,以“解空第一”著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迦叶】:(人名)摩诃迦叶也。增一阿含经三曰:“十二头陀难得之行,所谓大迦叶比丘是。”(参见:迦叶)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迦叶】:梵语迦叶波,华言饮光。谓其身光炎涌,能映余物故也。如来灭后,集诸大众,于毕钵罗窟等处,结集阿毗昙藏。(梵语阿毗昙,华言无比法,即论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阿罗汉】:声闻乘中的最高果位名,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遮】:(杂名)宽容物而无遮也。圆觉经曰:“惟愿不舍无遮大悲,为诸菩萨开秘密藏。”楞严经一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焰罗王供行法次第曰:“设无遮广大供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城隍】:为民间传说中,神界之地方司法官,而非佛教供奉之神祇。俗谓仁人君子死后可主其事。每于祭典时出巡全境,前有谢必安(七爷)、范无救(八爷)二将军为其开道。此名词出自周易“城复于隍,勿用师”之句,初指保护城市之防御工事。三国时,始建庙塑像。唐时已相当普遍。至明太祖更按京都、府、州、县之城隍,依序晋封为王、公、侯、伯等爵位。至清代,则将祭祀城隍列入祀典。新官到任,并得前往举行就任奉告典礼,始行视事。据台湾省通志礼俗篇载,清朝视台湾为难治之区,故一入版图,即于府治设城隍庙,假借神道以补治化之不足。FROM:【佛光大辞典】
【徐步】:1.缓慢地步行 2.以缓慢的步伐。摘自百度
【郭门】:外城的门。摘自百度
【威仪】:行住坐卧应有的威德和仪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斋法】:过午不食的行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摩登伽女】:(人名)佛在世有一摩登伽女为其女钵吉帝,以幻术蛊惑阿难,将使淫乐。佛说神咒解其难。见钵吉帝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娑毗迦罗】:梵名 Kapila。又作劫毗罗。译为黄发、金头或龟种。印度古仙人名,为数论派之祖。因其须发面色皆黄赤,故号为黄赤色仙人。(成唯识论述记卷一、玄应音义卷二十三)FROM:【佛光大辞典】
【戒体】:授受戒法之后,受者体中,得到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谓之“戒体”,此戒体虽属色法,但外表无相,故又名“无表色”。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要】:佛法的精华要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结跏趺坐】:佛陀的坐法,即盘膝而坐。略有二种:若先以右足置于左腿上,再以左足置于右腿上,叫做“降魔坐”;若先以左足置于右腿上,再以右足置于左腿上者,则叫做“吉祥坐”。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神咒】:神秘的咒语,即陀罗尼。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顶礼】:以我最高之顶,礼佛最低之足,这是一种最崇高的敬礼。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始】:1、无有元始。诸法皆由因缘生,因上有因,因因无始,如是辗转推究,一切众生及诸法之原始,皆不可得,故云无始。 2、指距今极久远的时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多闻】:梵语 bahu-s/ruta。即多闻经法教说而受持之意。佛十大弟子中,以阿难尊者为多闻第一。又“五五百年”中之第三五百年为多闻坚固之时代。另于异部宗轮论述记,以“广诵众经,善持佛语诸经”者为佛弟子四众中之“多闻众”。然据圆觉经载,末世之众生希望成道,但不求悟解,唯广求多闻以增长我见,如此多闻反成其害。
 据月灯三昧经卷六载,多闻有十种利益,即:(一)知烦恼资助,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知自身及众生所有一切烦恼之惑,皆能资助业因,而受当来果报,故求出离,不为所惑。(二)知清净助,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悉知一切清净梵行,皆能资助菩提之道,故精勤修习,以证无上佛果。(三)远离疑惑,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及外道邪魔等论,悉皆明了通达,无所疑惑。(四)作正直见,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一切邪正之法无不明了,若有众生邪见邪论者,则为其宣说正直知见,以端正其非心。(五)远离非道,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善恶果报、诸法同缘等理,无不明了通达,故杀盗等一切非法之道,皆能远离而不为。(六)安住正路,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一切邪正诸法无不明了,故不为非道所惑,于如来正法,常得安住而不退。(七)开甘露门,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能深入如来之藏,了知无上法味,复以此普润众生,令其善根增长,是为开甘露门。(八)近佛菩提,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常勤修习,则知戒、定、慧之行能趣入圣果,故心常在道,精勤无怠,因而近于佛果菩提。(九)为作光明,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知众生皆为无明所覆,常受长夜之苦,故以智慧之灯作诸光明,令众生出离幽闇。(十)不畏恶道,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晓知万法乃体本空寂、无苦无乐,故发广大之心,随类化度一切众生,纵遇险难恶道亦无所畏惧。(杂阿含经卷一、中阿含卷三十六瞿默目犍连经、卷四十五心经、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五、大智度论卷三)FROM:【佛光大辞典】
【道力】:修道者的功力。楞严经说:“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妙奢摩他】:即最高之禅定。妙,即不可思议、绝对、无比之意。奢摩他,为梵语 s/amatha 之音译,意译止、寂静、能灭,为禅定七名之一,乃摄心而不被外境所动,远离并止息一切之散乱,使心寂静。首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六下):“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FROM:【佛光大辞典】
【三摩】:梵语三摩地的简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摩地】:梵语 sama^dhi,巴利语同。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即远离惛沉掉举,心专住一境之精神作用。三摩地之语义诸多,若于说一切有部中,为十大地法之一,与一切心、心所法相应,通于定、散,亦通于善、恶、无记之三性,而无别体。于经量部,心之一境相续而转,称为三摩地。行者住于三摩地,观想凝照,智慧明朗,即能断除一切烦恼而证得真理。(大毗婆沙论卷一○四、成实论卷十二定相品、成唯识论卷五、大乘义章卷十三)((参见:三昧)580)FROM:【佛光大辞典】
【禅那】:华译为禅定、静虑、思惟修等,即住心一境以静息念虑和思惟真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深深忏悔自身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师兄们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主题

647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662

[精进勋章]

13#
 楼主| 发表于 2021-6-30 20:21: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6-30 20:23 编辑

(本楼用时  2 小时  )

学习思维完第一卷,末学这里想就其中的内容分享自己的粗浅体会:

本卷由吃饭说起,阿难因为乞食在路上遇到摩登伽女,而被迷惑
由此,指出食色性也为人生之大苦恼
我佛慈悲,解说其中的奥妙,指出如能才能获得解脱境界

佛陀问阿难为何出家,阿难回答是因为见相好而出家,心目中因美感一念而来,美感一生,色情继起
佛陀由此提问,如何能知色相之美呢?阿难回答是因为眼睛看见,所以心生爱好
佛陀继续追问,是谁主使心目发生爱好的呢?此问令阿难及大众茫然不知所对
明明是此心目,又是谁为主使?因此,引出后面的七处征寻心之所在的论辩

七处征心究竟在哪里呢?
阿难回答:此心在身内、在身外、在根处、在内外明暗知见、在思维里、在中间、在无著处
佛陀一一辩证,这些没有一处是心之所在。众生错误的认为,现在应用之心,即为心
佛陀解说,所认为的心其实是妄心,只是应用之现象
心性功能自体,原本清净光明,佛兴慈悲,为界说分别于妄心,名为真心自性
而这里所谓的真,只是名词上为了有别于妄心而假设的
众生所产生的各种心理状况的妄想,与生理本能的活动,都是心性功能所生的动态作用,也就上面所讲的妄心应用之现象
最后,指出客尘烦恼,令众生困扰,不能开悟自性,得成正觉

由此,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烦恼,其实就是妄心作用的产物
反观日常中,常常会有各种烦恼,比如:

【还没结婚的烦恼没结婚,烦恼没男女朋友,
也烦恼长相和身材,一颗青春痘也能烦恼很久
发型也要弄半天,出门该如何穿着也很烦恼
烦恼被看不起,烦恼各方面被嘲笑,烦恼实力比不上别人
或烦恼没钱,或烦恼找不到想要的工作,烦恼课业
结婚的烦恼没小孩,有小孩的烦恼养不活,经济差,
或烦恼外遇,或烦恼天灾人祸,烦恼公司争权夺利
烦恼家人相处不愉快,常和家人朋友或邻居吵架
生活如果富裕了,可能得到种种文明病,例如癌症,
或者遭受绑架,或怕遇到各种意外,或争夺家产
烦恼非常多,公司相处不愉快,或找不到工作,或疾病甚至怪病降临
烦恼小孩身体学业交友就业婚姻生育
然后继续烦恼孙子....
人生的烦恼就是这么多,周而复始】——[略说]您很多烦恼吗?

看看上面这些烦恼,真是多啊,真是烦啊
再细细思维,其实都是在自寻烦恼

善知识教导:
凡夫的忧苦本来就是妄念
因为我们的佛性本来圆满光明具足一切功德,和诸佛菩萨都一样——[略说]凡夫的忧苦,本来就是妄念

【众生所认为的真实人生
其实都是自己与众生共业的结果,都是由妄想所筑构】——梦境是虚妄?真实的人生不虚妄吗? 罪性本空&真妄不二

众生对于自己执着的这些,不明真相,拼命的追逐
所以,要学习佛法啊!这样就能够明白生命和六道轮回的真相


【如果深入生命和法界的原理和真相
就会知道,其实世俗的一切都是各种贪瞋痴的结合】

【如果您了解:生命会随着众生的观念和执着而做不同的轮回转生(请参考[楞严经])
如果您超越了,您就会超越现在的生命型态,而可能飞升生天或往生净土(所以出家人不做世俗工作)
如果您执着了,可能因此堕入三恶道,或在六道中轮回不已】—— 一般人有哪些烦恼?这些烦恼的本质是什么呢?

【应该正视共业之因,就是烦恼,若无烦恼,自然果报清净】——梦境是虚妄?真实的人生不虚妄吗? 罪性本空&真妄不二

作为修行者,作为佛弟子,应当这样去做:

【佛弟子应该多利用时间修学佛经中的各种教导
多了解戒律并逐步遵守,多参学各种法门和禅定
并且以佛法正知见改变自己的凡夫俗见
以实际修行增上自己的身心状态和人际关系
广结善缘进而引导众生都能创造光明自在的人生】

【重点在于实做才能真正有收获
就像世俗的任何事情,都要经过努力才可能有成就
修行学佛也是如此,自己修了才知道,这就是因果
做世俗事,得到的就是世俗果
做修行事,得到的就是解脱果和佛果
如是因,如是果
所以因果是科学,是天地万物间的原理根本,不是迷信】—— 一般人有哪些烦恼?这些烦恼的本质是什么呢?

【有句话说:「攥紧手,你什么都得不到;放开手,你拥有整个世界!」

心念会影响来生,如果心无贪执与挂碍,就能超越人间限制而飞升转生天道或往生净土。
相反,如果处处贪心、执着,那就会被自己的心念局限在苦处,而堕入恶道中】——真正的自由自在VS现代人的病态:用伪装伤害自己&划地自限自寻烦恼

【真正的实修者在精神思想上能超越物质虚幻和大小的局限,而无远弗届,来去自如
如果心无障碍,见一切相都能清净欢喜自在,那么,整个法界无不在实修者的心中,无不能随一念而往生
相由心生,心量如果就在台湾或大陆上,或生活的种种烦恼上,那么相就那么大,自己就无法脱离这些束缚
反之,如果心量能无限扩展,那么相也是无可限量的

佛法是心法,相由心生,业由心转
如果心能常慈悲感恩欢喜清净自在光明,心量就会无限大
随之,成就无限大,幸福无限大】——大小的虚妄和其中微妙真理

【按部就班做好该做的事情,把正确的观念告诉众生,帮助众生解脱生死轮回
这样才是真正正面积极的人生】——[略说]凡夫的忧苦,本来就是妄念


深深忏悔自身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师兄们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主题

647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662

[精进勋章]

12#
 楼主| 发表于 2021-6-29 20:16: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6-29 20:21 编辑

品读学习楞严经 【10】 (用时  1 小时  30 分钟)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阿难虽复得闻是言,与诸大众口已默然心未开悟,犹冀如来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伫佛悲诲。

尔时,世尊舒兜罗绵网相光手,开五轮指,诲敕阿难及诸大众:“我初成道于鹿园中,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众言:‘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汝等当时因何开悟今成圣果?”

时,憍陈那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

佛言:“如是。”
即时,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已又屈,谓阿难言:“汝今何见?”

阿难言:“我见如来百宝轮掌众中开合。”


佛告阿难:“汝见我手众中开合,为是我手有开有合?为复汝见有开有合?”

阿难言:“世尊!宝手众中开合,我见如来手自开合,非我见性自开自合。”


佛言:“谁动谁静?”

阿难言:“佛手不住,而我见性尚无有静,谁为无住。”

佛言:“如是。”
如来于是从轮掌中飞一宝光在阿难右,即时阿难回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难左,阿难又则回首左盼。

佛告阿难:“汝头今日何因摇动?”

阿难言:“我见如来出妙宝光来我左右,故左右观,头自摇动。”


“阿难!汝盼佛光左右动头,为汝头动?为复见动?”

“世尊!我头自动,而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


佛言:“如是。”
于是如来普告大众:“若复众生,以摇动者名之为尘,以不住者名之为客,汝观阿难头自动摇见无所动,又汝观我手自开合见无舒卷,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洎终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解说:

阿难虽然再次获得听闻佛陀的解说,与诸大众沉默不语,心还是未得开悟,仍希望如来能够慈音宣说开示,合掌清心等候佛陀的慈悲教诲。

这时,佛世尊舒展兜罗绵网相光手(佛八十种相好之一,即手足柔软似兜罗绵),张开五轮指(指五指。自小指、无名指等依次配于地、水、火、风、空五轮),教诲告诫阿难及诸大众:“我初成佛得道时,在鹿园中,为阿若多(最初受济度之五比丘上首)五比丘等一般弟子们讲说:‘一切众生不能成就菩提(诸佛所得清净究竟之理)及阿罗汉(详见下方注解),全都是因为客尘烦恼所误导。’你们当时是因为什么能够开悟,现今成就圣果的呢?”

此时,憍陈那(详见下方注解)起立对佛世尊说:“我现今为长老在大众中获得善解之名,是因为我觉悟了客尘(即烦恼)二字,所以有此成就。世尊!譬如有游行旅客来到路边供旅人暂时休息的处所,也许住宿也许饭食,食宿完毕后,就会整理行装向前行路,不会长久安住下来;如果真是主人自然会安住不动,不会往来不定。这样思惟,变动不住的名为客,安住不动的是主人。又比如雨雪后初晴,太阳升起,阳光照射到空隙中,就会发露显明出空中种种有尘埃飞扬的相貌,尘埃是飘动的,虚空(空界之别称。六界之一。指一切诸法存在之场所、空间)是寂静不动的。由此思惟,清澄寂静,是虚空的境界,飞扬飘动,是空中尘埃的状态。”

佛陀说:“是的。”此时,如来在大众中弯屈五轮指,弯屈后又再展开,展开后又弯屈,对阿难说:“你现今看到什么?”

阿难回答:“我看到如来的百宝轮手掌在大众中展开、合拢。”

佛陀告诉阿难:“你看到我的手掌大众中展开、合拢,是我的手有开有合呢?还是你的能见之性有开有合呢?”

阿难回答:“世尊!您的宝手在大众中展开、合拢,是我看见您的手展开、合拢,并不是能见之性有开有合。”

佛陀说:“谁动,谁静呢?”

阿难回答:“佛世尊的手在动,而我的能见之性随之而没有静过,谁又是不动的呢?

佛言:“是的。”如来世尊于是从掌中放出一道宝光到阿难右边,阿难跟着转头向右方看,佛陀又放出一道光到阿难左边,阿难又跟着转头向左方看。

佛陀问阿难:“你的头现在因为什么原因而摇动呢?”

阿难回答:“我见到如来世尊放出的殊妙宝光来到我的左、右两边,我的视线也跟着向左右方追踪,头就跟着摇动了。”

“阿难!你因为看到光而左右动头,是你的头动?还是你能见之性在动呢?”

“世尊!我的头自己在摇动,我的能见之性追踪左右的光而未曾停止,不明白是谁在摇动。”

佛言:“是的。”于是,如来普广告示与会大众:“如果再有众生,以摇动者名之为尘,以不安住者名之为客,你们看阿难,头是自行摇动的,能见之性并无动摇,再者,你们看我的手自行展开、合拢,而你们的能见之性其实是没有舒展、卷曲。为什么你们现今要将变动的认为是自身、动摇的现象认为是自境呢?从始至终,念念有生有灭,遗失了自己的真性,颠倒行事,心性失去真实,认物为己,自己要在生死轮回中流转呢?”

学习心得:

这段这要讲的是烦恼形成的原因
佛陀告诉阿难及大众,‘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
并让已经获得开悟的憍陈如进行解说
憍陈如以投宿的旅客和旅店的主人以及阳光照射尘埃来进行譬喻
说明客尘烦恼是不能安住的,是客人并非主人,也就是说并不是本觉自性
佛陀则继续以自拳的闭、合以及放光到阿难左右侧令其转头进行譬喻
由此说明,众生自始至终,时时刻刻,都将念念变动无住的意念,生起灭了,灭了生起的作用当作自己的心性
反而将真心自性的自体遗失了,以苦为乐,以错为对,以假为真,颠倒行事
认为物理变动的现象就是自己,而堕入生死轮转


注解:
【兜罗】:梵语 tu^la,巴利语同。又作堵罗、妒罗、蠹罗、兜罗绵、兜罗贮。意译绵、细绵。乃总称草木所生之花絮。种类颇多,四分律卷十九列举白杨树华、杨柳华、蒲台三种;五分律卷九列举柳华、白杨华、蒲梨华、睒婆华等四种;十诵律卷十八列举柳华、白杨华、阿鸠罗华、波鸠罗华、鸠舍罗华、间阇华、波波阇华、杂摩华等八种。惟俱舍论光记卷十一、翻译名义集卷七等,均以兜罗为树名,谓兜罗绵为兜罗树所生之绵,如柳絮。又佛八十种相好之一,即手足柔软似兜罗绵。(大般若经卷三一一众喻品、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九、俱舍论卷十一、摩诃止观卷五上、慧琳音义卷六十四)FROM:【佛光大辞典】
【五轮】:<一>在密教中,指五智轮,即地、水、火、风、空五大。五大具足众德,圆轮周遍而无缺,故称五轮。若以众生肉身之支分与五大相应,即将自身之五处配于五轮五字:顶(空,[fan(kha)])、面(风,[fan(ha)])、胸(火,[fan(ra)])、脐(水,[fan(va)])、膝(地,[fan(a)]),以便作观,称为五轮观,或称五轮成身观。此系令行者体会肉身即是佛身之方法。金刚界法所作之五相成身观,与胎藏界法所作之五轮成身观乃相对之法。若就众生之身分而言,五轮即五体之意。又色不离心、心不离色之故,得说五大即五智,五智即五轮。若就显色与形色而言,五轮之中,空为团形青色,风为半月形黑色,火为三角形赤色,水为圆形白色,地为方形黄色。(尊胜佛顶修瑜伽法轨仪卷上、五轮九字明秘密释)((参见:五字严身观)1077)
 <二>指五轮塔婆。即以五轮之标示,次第堆积成塔形,表大日如来法身之形相。(楞严经卷一)((参见:五轮塔)1201)
 <三>指五指。自小指、无名指等依次配于地、水、火、风、空五轮。(广大仪轨、尊胜佛顶修瑜伽法仪轨、建立曼荼罗护摩仪轨)
 <四>指金刚界五解脱轮。即于一大金刚轮中敷列五个月轮,表五佛之解脱地。((参见:五解脱轮)1170)FROM:【佛光大辞典】
【成道】:成佛得道之略称。即完成佛道之意。又作成佛、得佛、得道、成正觉。为八相之一。谓菩萨完成修行,成就佛果。据传释尊历六年苦行后,于菩提树下吉祥草之金刚座上成道,此处即称为成道处。然大乘经论中以在树下成道为示现应身成佛之相,而谓佛陀之报身乃于色究竟天摩醯首罗智处成佛。
 释尊成道之年岁有诸多异说,十二游经、佛本行集经卷十相师占看品、岛史(巴 Di^pavam!sa,Ⅲ)、大史(巴 Maha^vam!sa, Ⅱ)等均谓三十五岁,另有三十、三十一岁等说。成道之月日则有二月八日、十六日、四月八日等说。若据大唐西域记卷八载,佛陀成道日为吠舍佉月后半八日,即阴历三月八日;又同书记载上座部谓吠舍佉月后半十五日,即三月十五日。我国盛行腊八(十二月八日)成道之说,而以此日所修之法会,称为成道会、腊八会,特受禅宗所重视。又在日本,禅宗于释尊成道日所修之法会,称为成道忌。即从十二月一日至八日晨止,举行“腊八接心”,而于八日晨修成道忌。
 在天台宗,三乘教之菩萨,须经初、第二、第三阿僧祇劫及百大劫等四修行阶段,始可成道,称为四阶成道。然于说一切有部等小乘教则认为四修行阶段应为:(一)三阿僧祇劫,(二)百大劫,(三)菩萨于最后身断除九地中之下八地烦恼,(四)三十四心断结成道。(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道行般若经卷十、大般泥洹经卷下、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佛本行集经卷二十五、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下、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二、十地经论卷下、入大乘论卷下、大毗婆沙论卷一○三、翻译名义集卷七)((参见:八相)289)FROM:【佛光大辞典】
【阿若多】:(人名)比丘名。译曰无知。见阿若憍陈如。楞严经一曰:“阿若多五比丘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若憍陈如】:(人名)A^jn^a%ta-kaun!d!imya,旧称阿若憍陈如,阿若居邻,阿若拘邻。新称阿若多憍陈那。阿若名,憍陈如姓。阿若,译作已知,无知,了本际。憍陈如,译作火器。最初受济度之五比丘上首。文句二曰:“憍陈如,姓也。此翻火器,婆罗门种。阿若者,名也。此翻已知,或言无知,非无所知也,乃至知无耳。无量寿、文殊问、阿毗昙、婆沙、皆称为了本际。”弥勒上生经疏上曰:“阿若多,解也。憍陈那,婆罗门姓之一姓也。憍陈如,讹也。”饰宗记七末曰:“婆沙八十二云:以憍陈那先见法故,因斯号彼为阿若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即诸佛所得清净究竟之理也。以其无灭无生,不变不迁,是为常住果。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阿罗汉】:声闻乘中的最高果位名,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客尘】:(术语)形容烦恼者。烦恼非心性固有之物,为迷理而起者,故名之为客。为污心性者,故名之为尘。维摩经问疾品曰:“菩萨断除客尘烦恼。”注“什曰:心本清净,无有尘垢。尘垢事会而生,于心为客尘也。肇曰:心遇外缘,烦恼横起,故名客尘。”宝窟下末曰:“无始无明,自心分别所作,无有真实,故名为客,坌污称尘。”日本太子之维摩经疏四曰:“一切不善,理非恒有,终必有遣除之义,故为客。”最胜王经一曰:“烦恼随惑,皆是客尘。法性是主,无来无去。”楞严经一曰:“时憍陈那,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圆觉经曰:“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憍陈那】:(人名)Ka%un!d!inya,巴Kon!d!an^n^a,旧称憍陈如。亦曰拘邻。尊者之姓。译曰火器,了本际。玄应音义二十四曰:“憍陈那,旧云憍陈如,讹也。此云火器,是姓也。阿若是名,亦云初智,以最初悟无生而得智由本愿也。”五比丘之笔头人。初释尊出家求道,净饭王命供奉共为苦行。后释尊观破苦行于成道无效而弃之,彼以此为释尊破戒堕落,与他四比丘共去,后于波罗捺国鹿野园受释尊教化,为弟子。即佛最初之弟子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旅亭】:路边供旅人暂时休息的处所。摘自百度
【俶装】:整理行装。摘自百度
【不遑】:没有时间;来不及。摘自百度
【攸往】:长久且圆满态。摘自百度
【新霁】:雨雪后初晴。摘自百度
【旸】:太阳升起。摘自百度
【虚空】:梵语 a^ka^s/a。音译阿迦舍。<一>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亦为“无为法”之一,即说一切有部、经量部所说三无为之一,大众部、化地部所说九无为之一,百法明门论、成唯识论卷二所举六无为之一,大乘五蕴论所举四无为之一,瑜伽师地论卷三、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等所举八无为之一。经论中多以之作为譬喻用,其义有五:(一)横遍之义,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二德王品、净土论(世亲),皆以虚空譬喻广大无边际。(二)恒常之义,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七迦叶品,以虚空譬喻无变易之常性。(三)无碍之义,据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七迦叶品载,世间之中,无障碍处,名为虚空。(四)无分别之义,即无亲疏、远近、爱憎之差别,北本涅槃经卷十六梵行品载,譬如虚空,无有父母兄弟妻子,乃至无有众生寿命;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父母乃至寿命,菩萨摩诃萨见一切法亦复如是,其心平等如彼虚空。(五)容受之义,北本涅槃经卷十六梵行品载,譬如虚空,广大无对,悉能容受一切诸法。又宗镜录卷六举无障碍、周遍、平等、广大、无相、清净、不动、有空、空空、无得等十义以解说、比喻真如之理。此外,印度外道中,口力论师以虚空为万物之真因,由虚空生风,乃至生万物,其后还没虚空,称为涅槃。(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五、俱舍论卷一、卷六、外道小乘涅槃论、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三、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一、顺正理论卷一、大乘义章卷二、俱舍论宝疏卷一)((参见:虚空无为)5263)
 <二>空界之别称。六界之一。指一切诸法存在之场所、空间。然于说一切有部中,虚空与空界则有所分别,以虚空非色,空界是色;虚空无见,空界有见;虚空无漏,空界有漏;虚空无为,空界有为。吾人所见之空为空界,非为虚空。但诸经中多将此两者互用,不作分别。又说一切有部主张空界之色以明暗为体,即为实有,其他诸部则持否定之说。(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四、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五、俱舍论卷一、法蕴足论卷十、顺正理论卷二、大乘义章卷二、瑜伽论记卷十四下)FROM:【佛光大辞典】
【寂然】:寂静无事的状态。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佛顶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一 (竟)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深深忏悔自身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师兄们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主题

647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662

[精进勋章]

11#
 楼主| 发表于 2021-6-28 17:25:48 | 只看该作者
品读学习楞严经 【9】 (用时  2 小时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即时如来从胸卍字涌出宝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遍灌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顶,旋至阿难及诸大众。

告阿难言:“吾今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众生,获妙微密性净明心得清净眼。阿难!汝先答我见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将谁见?”
阿难言:“由佛全体阎浮檀金赩如宝山,清净所生故有光明,
我实眼观五轮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佛告阿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阿难!譬如我拳,若无我手不成我拳;若无汝眼不成汝见。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义均不?”

阿难言:“唯然,世尊!既无我眼不成我见,以我眼根例如来拳,事义相类。”


佛告阿难:“汝言相类,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无手人拳毕竟灭;彼无眼者非见全无。所以者何?汝试于途询问盲人:‘汝何所见?’彼诸盲人必来答汝:‘我今眼前唯见黑暗,更无他瞩。’以是义观,前尘自暗,见何亏损?”

阿难言:“诸盲眼前唯睹黑暗,云何成见?”

佛告阿难:“诸盲无眼唯观黑暗,与有眼人处于暗室,二黑有别?为无有别?”

“如是,世尊!此暗中人与彼群盲,二黑校量曾无有异。”

“阿难!若无眼人全见前黑,忽得眼光还于前尘,见种种色名眼见者;彼暗中人全见前黑,忽获灯光,亦于前尘见种种色,应名灯见。
若灯见者,灯能有见自不名灯,又则灯观何关汝事?是故当知灯能显色。如是见者是眼非灯,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解说:

此时,如来从胸卍字涌出宝光,其光明亮辉煌有百千种色,十方微尘国土普佛世界一时间被周遍照耀,遍灌十方所有佛土诸如来顶,也照耀至阿难及诸大众。

佛陀告诉阿难说:“我现今为你建立大法幢(譬喻佛菩萨之说法能降伏众生烦恼之魔军),也令十方一切众生,能够获得殊妙微密自性清净正明之心,获得清净眼。阿难!你先前回答我,见到了光明拳,此拳的光明相是因为什么而有的呢?如何成为的这个拳呢?你又是如何看见的呢?”

阿难回答:“因为佛陀全体,金色泽赤黄带有紫焰气如同红色珍宝累积的山,自身的色相清净,所以有光明相,我是以真实的眼睛看见,佛陀以五轮指端屈握为众人示现,所以有拳相。”

佛陀告诉阿难:“如来今日如实告诉你,种种有智慧者要以譬喻(为使人易于理解教说之意义内容,而使用实例或寓言等加以说明)开智慧、悟道理。阿难!譬如我这个拳,如果没有我的手就不能握成拳;如果没有你的眼,你就不能看见。用你的眼睛来举例说明我拳的道理,这个理由是相同的吗?”

阿难说:“是的,世尊!既然没有我的眼,就不能形成我所见到的,那么用我的眼睛来举例说明如来的拳,这事实与理由是相同的。”

佛世尊告诉阿难:“你说是相同的,其实不是的。为什么呢?如果没有手,那么肯定就不会有人的拳;那些瞎了眼睛的人,并不是绝对看不见。为什么呢?你可以试试询问遇到的盲人:‘你能看见什么?’这些盲人肯定回答你:‘我现今眼前只能看见黑暗,看不到其他的。’以这样的解义来看,如果尘境自体就是黑暗的,所能看见的都是黑暗,有什么不同呢?”

阿难说:“诸盲人眼前只能看见黑暗,如何能说也有能看见的功能呢?”

佛陀告诉阿难:“诸盲人眼睛瞎了,只能看见黑暗,与眼睛不坏的人处在暗室中所看见的黑暗,这两种黑暗有分别呢?还是没有分别呢?”

“是的,世尊!在此黑暗中,眼睛不坏的人与那些盲人,所见到的两种黑暗没有差异。”

“阿难!若是瞎了眼睛的人,看见的全是黑暗,忽然获得光明恢复视觉,就可以看见种种色相和现象,如果认为能看见是眼睛的功能,那些在黑暗中看见前面全是黑暗,当忽然有了灯光,仍然可以看见前面的种种色相,这就应当说灯光有能看见的功能了。如果灯光能够看见,灯光自身有能看见的功能,那不叫灯,那么有灯就能看见,又和你有什么关系呢?所以,应当知道灯只能发光而显现色相。在这个光明中,你能够看见,是因为眼而并非是灯,由此,眼睛只能显现色相,能见的是心性功能,并不是眼睛。”


学习心得:

这一段主要讲解的观点是“能见不是眼见”,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末学反问自己,想的答案其实也是与阿难相同的,会习惯性的认为能够看见的功能就是眼睛啊
佛陀这里以瞎了眼睛的人能看见的黑暗与眼睛不坏的人在暗室中所看见的黑暗进行了譬喻
阿难认为瞎了眼睛的人只能看见黑暗,所以不能说能够看见
佛陀则反问阿难,两种黑暗有是否有分别,阿难回答没有差别
由此,证明这个能见的功能不属于眼睛

佛陀再进一步解说,如果将瞎了眼睛恢复视觉的人可以看见色相,认为能看见是眼睛的功能
那么,在黑暗中眼睛不坏的人,当有了灯光也可以看见色相,按照上面的观点推论,灯光就有能看见的功能了
既然灯光能够看见,跟你还有什么关系呢?
由此,再次证明这个能见的功能不属于眼睛

所以,眼睛自身并不具有能见能分别的知觉功能
有这个功能的是心性的自体功能


注解:
【卍字】:梵语 s/ri^vatsalaks!ana。又作万字、万字、卍卍字。音译作室利靺蹉洛刹曩。意译作吉祥海云、吉祥喜旋。为佛三十二相之一,八十种好之一。乃显现于佛及十地菩萨胸臆等处之德相。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六、大般若经卷三八一等,均记载佛之胸前、手足、腰间等处有卍字。于今印度阿摩罗婆提(梵 Amara^vati^)出土之佛足石,亦刻有数个卍字。
 卍之形,原是古代印度表示吉祥之标志。除印度外,波斯、希腊均有此类符号,通常被视为太阳、电光、火、流水等之象征。在古代印度,佛教、婆罗门教、耆那教均使用之。最早时,古印度人认为此一符号乃存于梵天、毗湿笯(梵 Vis!N!u)吉栗瑟拏(梵 Kr!s!N!a)胸部之旋毛,而普遍视之为吉祥、清净、圆满之标相。在佛教,卍字为佛及十地菩萨胸前之吉祥相,其后渐成为代表佛教之标志。
 卍字之汉译,古来有数说,鸠摩罗什、玄奘等诸师译为“德”字,菩提流支则译为“万”字,表示功德圆满之意。另于宋高僧传卷三则谓,卍字译为“万”并非取其意译,而系准其音。然卍字之音,初时不入经传,至武则天长寿二年(693)始制定此字读为“万”,而谓其乃“吉祥万德之所集”。
 然“卍”本为一种记号,而非一字。历来之所以联读为“卍字”者,一方面固因习惯使然,最主要者则因自梵文译成汉文时之讹误。盖梵语laks!aN!a,音译作洛刹曩,为“相”之义;另一梵语 aks!ara,音译作恶刹罗,为“字”之义。或因洛刹曩、恶刹罗两音相近,遂将其字义混同。准此而言,则卍字、万字应作卍相、万相,始符其梵语本义。
 相当于“卍”字之梵语不只一字,以新华严经为例,全经之卍字共有十七处,皆读为“万”,然以梵本对勘之,则其原语共有四种:(一)s/ri^vatsa,音译作室利靺蹉,意译作吉祥臆、吉祥犊。新华严经卷四十八(大一○·二五三下):“如来胸臆有大人相,形如卍字,名吉祥海云。”其中,“卍”之原语即为 s/ri^vatsa,系指毛发等旋转重叠如海云之相。(二)nandy-a^varta,音译作难提迦物多,意译为喜旋。新华严经卷二十七(大一○·一四六上):“其发右旋,光净润泽,卍字严饰。”其中,“卍”之原语即为 nandy-a^varta,系指佛发右旋之相。(三)svastika,音译作塞缚悉底迦、濊佉阿悉底迦,意译为有乐。新华严经卷二十七(大一○·一四四中):“愿一切众生得如卍字发,螺文右旋发。”其中,“卍”字之原语即为 svastika,含有“有乐”之义,意指毛发右旋,自成纹样,令见者咸得欣悦之相。(四)pu^rN!aghat!a,音译作本囊伽吒,意译为增长。新译华严经卷二十七(大一○·一四八中):“愿一切众生得轮相指,指节圆满,文相右旋,愿一切众生得如莲华卍字旋指。”其中,“卍”之原语即为 pu^rN!aghat!a,为“满瓶”之义,意指佛之头部或指节等处圆满隆起之相。由是可知,上举四相之中,除 pu^rN!aghat!a 之外,其余三者皆与毛发有关,然三者之语义亦略有差异,惟诸经论所译一概皆作“卍”字,实与梵本语义有所出入。
 卍字自古即有左右旋之别,于印度教,男性神多用卍表示,女性神多用卍表示。于佛教,现存于鹿野苑之古塔,其上之卍字全为“卍”,该塔系阿育王时代之建筑物,为纪念佛陀昔时于此入定而建者。在西藏,喇嘛教徒多用卍,棒教徒则用卍。我国历代左右旋混用各半,慧琳音义与高丽大藏经皆主张卍,日本大正藏亦准之而采用卍,然宋、元、明三版藏经均用卍。卍字产生左右旋之纷歧,主要系由于“立场”之差异。盖经中多处有“右旋”之说,且佛眉间白毫亦宛转右旋,又如礼敬佛菩萨时亦需右绕而行,故“右旋”一词已成定说,惟究竟以“卍”为右旋,抑或以“卍”为右旋,则是争论之关键。若以卍字置于吾人之前,而以吾人之立场观望卍字,右旋则成卍;然若以卍字本身之立场而言,则卍乃符右旋之方向。(普曜经卷二、十地经论卷十二、毗奈耶杂事卷十三、慧苑音义卷二、经律异相卷五、法苑珠林卷三十五、翻译名义集卷六、祖庭事苑卷四、曼荼罗の研究、卍字之变迁及び分布(堀谦德,东亚之光第六之三))FROM:【佛光大辞典】
【晃煜】:明亮;辉煌。摘自百度
【宝刹】:(杂名)佛土之尊称也。又为佛寺之美称。刹者梵语Ks!etra之略,译曰土田。庄严经下曰:“遍覆如来宝刹中。”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幢】:其义有二:(一)比喻佛法如幢。幢者幢幡,与旌旗同义。猛将建幢旗以表战胜之相;故以法幢譬喻佛菩萨之说法能降伏众生烦恼之魔军。后凡于佛法立一家之见,即称为建立法幢。(二)为说法道场之标帜。宣扬大法之际,将幢幡建于道场门前,此称为法幢、法旆。禅宗又转其意,将演法开畅,称为建法幢。今各寺之安居结制,亦称建法幢。(无量寿经卷上、首楞严经卷一、祖庭事苑卷七、碧岩录第二十一则)
FROM:【佛光大辞典】
【明心】:(术语)正明之心也。楞严经一曰:“唯愿如来哀愍穷路,发妙明心,开吾道眼。”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阎浮檀金】:梵语 jambu^nada-suvarN!a。意谓流经阎浮(jambu^)树间之河流(nada,檀)所产之沙金。此金色泽赤黄带有紫焰气,为金中之最高贵者。又称染部捺陀金、赡部捺陀金、剡浮那他金、阎浮那陀金、胜金。于香醉山与雪山之间,有流经阎浮树林之河流,从此河流采出之金即称阎浮檀金。在印度神话中,阎浮河为恒河七支流之一,似非本有此河之存在,故阎浮檀金可能与阎浮大树王同是附和须弥四洲之说而为想像之物。有关阎浮檀金之记载,屡见于诸经典。(观无量寿经、法华经卷三授记品、起世因本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三十五、玄应音义卷二十二)FROM:【佛光大辞典】
【宝山】:(杂名)珍宝累积之山也。心地观经六曰:“如人无手,虽至宝山,终无所得。无信手者,虽遇三宝,无所得故。”智度论一曰:“信为手,如人有手。入宝山中,自在能取。若无手,不能有所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譬喻】:略称“譬”或“喻”。为使人易于理解教说之意义内容,而使用实例或寓言等加以说明,称为譬喻。FROM:【佛光大辞典】
【开悟】:开智慧、悟道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事义】:谓以典故比喻事物的意义。。摘自百度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深深忏悔自身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师兄们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主题

647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662

[精进勋章]

10#
 楼主| 发表于 2021-6-27 14:43: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6-27 15:03 编辑

接续上楼   (用时约 2 小时 10分钟)


学习心得:


1、关于真心与妄心体性的辨认

佛陀教导:一切有知觉灵性的众生,自无始以来的种种错误颠倒,都受自然的业力支配。就好像连成一串的果实,从一个根本发生,越长越多。甚至是学习佛法、追求真理的人,虽然努力修行,却往往走入歧途,不能证得无上菩提。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就是众生不知道两种原理,而胡乱修习佛法,就如同想要把沙子煮成美食,无论经过多久的时间,经过多少努力用功,最终也是不能获得真实的成就。这两种原理是什么呢?

一是无始以来,生死根本的原因,是一切众生的攀缘心。这攀缘心,就是妄想,妄心。即是一切众生的心理作用,凭借生理的本能活动。比如感想、感觉、幻想、幻觉等等,心攀缘着事物、尘相,不舍不断,由此互相联带发生关系,由此及彼。

二是这种妄心的状况,只是心理生理所产生的现象,并不是心性自体功能的本来。自无始以来,心性功能的自体,是超越感觉知觉的范围的,元本清净正觉,光明寂然,为了与妄心区别,名为真心自性。

你现在的意识,原本具有自性灵明,能够产生心理生理各种因缘的作用,但产生心理生理各种因缘现象是各有自己原因的,如果能够将身心、物理、精神互相关系所产生的各种因缘,各自找到其攀缘的所在。那么,这个本来清净正觉、光明寂然的自性,就能够超然独立,外遗所有,获得解脱。

一切众生都有这个心性的自体功能,并由此产生种种作用。虽然终日应用,但只认识自性功能所产生的作用,不能认识心性光明寂然的自体,所以才在生死之流中流转轮回。

2、关于心性自体的辨认

佛陀告诉阿难,想要了解心性寂然正定,超越生死之流的正确道路,就必须先有正确的见解和认识
于是开始举例,佛陀举手成拳,提问阿难是否看见。阿难回答,看见了
佛陀继续提问,看见了什么。阿难回答,眼见看见拳,心里知道是拳
佛陀又提问,是能看见的谁?阿难回答,是用眼睛看见的
佛陀继续提问,既然照耀你的眼与心,你的眼睛可以看见,什么是你的心呢?
阿难回答,能够推测寻求的,大概就是我的心了
佛陀告诉阿难,这个并不是真心,这是一种作用,是由外界刺激的反应,产生了种种意识,也就是妄念,从而遮障惑乱了心性自体。无始以来至今,众生认为这意识思想就是真心,就好像认贼为子,丧失本元常寂的心性自体,因而流转生死轮回

阿难这时有疑惑,请教佛陀,自己不论是专心学佛,求善求真,勇猛精进,还是反对真理,永退善根,都是这个心的运用。现在佛陀说这个不是心,是否等于我无心,就和无知的石木一样?脱离了这个知觉,还有什么呢?恳请佛陀慈悲开示

佛陀想要帮助阿难与大众进入无生法忍,就是心性寂然正定的实际境象。即,现行的心理现状,不再起妄想作用,寂然不动。生理活动也因之进入到了极静的状态,住于心性寂然的自体实相。这种妄想不生的实相,能够动心忍性,切断身心习惯的活动

佛陀告诉阿难,一切现象所生,都是心性自体功能所显现。一切世界的物质微尘,都因心性的本体功能而形成
世界上的一切所有都有其自己的特性,即使是虚空,也有名称和现象
这个清净灵妙光明的真心,作为精神、物质、心理、生理的一切中心体性,哪里没有自体的呢?
假若你认为这个意识分别、感觉观看所了知的性能,就是真心
那么,这个心就应该脱离现象界所有的色香味触等,有一个完全独立的体性
就好像,听我说话,因为听到声音,才产生了意识分别,如果没有声音,能听的心性在哪里呢?
你现在断尽一切观看、听闻、感觉、知觉的作用,其实心念什么都没有,只守着一个幽闲空洞的境界,不过是意识分别现象暂时潜伏的影像,而不是心的真实自性之体。

不过,并不是说这种现象绝对不是你真心所具有的一种作用。你可以从这种心理的现象,研究揣摩。如果能够脱离精神、物理,心理生理的现象以外,另有一个超然独立能够分别的自性,那才是你的真心自性

如果这个能够分别的性能,能够离开外界现象与经验就没有自体,就说明这些现象都是外界与意识潜伏的影像。意识经验和外界现象时刻在变化,不能永存。当意识变动了,现象消灭了,这个心不就等于没有了吗?
那么,你的自性本体,等于绝对断灭无有,又如何可以修行证得无生法忍呢?也就是说,内守幽闲这样静止的境界,其实只是一种意识的现象而已,并不是真心自性的本体

世界一切修行佛发之人,即使可以成就九次第定,却不能得到圆满无漏的阿罗汉果,都是因为执着这个生死妄想的妄心。把它当做了真心自性的本体。所以阿难你虽然博闻强记,记忆听闻的佛法也很多,仍然不能得到圣果,也是这个原因

阿难悲泣涕流,自己想仰仗佛的威神,不必劳苦修行就能够心性寂然不动,却不知道各人的身心,本来不能代替,所以不能见到真心自性。现在自己身体虽然出家,实际上心未入道,就好像富家的骄子,违背慈父,自甘在外流浪乞食。现今才知道,虽然博闻强记,如果不用功修行求证,结果等于愚痴无知,如同有人在说饭食但是不能解饱一样

众生现今大体被两种障碍困惑:
第一,被各种心理状态的情绪和妄想所烦恼,所谓我执
第二,受一般世间现实的知识所障碍,所谓法执
这两种障碍都是因为不能自知自见心性寂然常住的实相
恳请佛陀开发我们的妙明真心和道眼


深深忏悔自身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师兄们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主题

647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662

[精进勋章]

9#
 楼主| 发表于 2021-6-26 12:15:20 | 只看该作者
品读学习楞严经 【8】 (用时  1 小时 30 分钟)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如是十方微尘国土一时开现;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诸大菩萨,皆住本国合掌承听。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

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今复问汝。”

即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语阿难言:“汝今见不?”  阿难言:“见。”

佛言:“汝何所见?”

阿难言:“我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曜我心目。”


佛言:“汝将谁见?”

阿难言:“我与大众同将眼见。”


佛告阿难:“汝今答我。如来屈指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

阿难言:“如来现今徴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

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

阿难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

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佛宠弟,心爱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沙国土,承事诸佛及善知识,发大勇猛,行诸一切难行法事皆用此心;纵令谤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同诸土木,离此觉知更无所有。云何如来说此非心?我实惊怖,兼此大众无不疑惑,唯垂大悲开示未悟!”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

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

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

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虽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穷子舍父逃逝,今日乃知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

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唯愿如来哀愍穷露发妙明心,开我道眼。”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解说:

这时,世尊从其面门(详见下方注解)放出种种光,这些光明亮闪耀如同百千日光普照,普佛世界六种震动(详见下方注解),像这样如微尘数的十方国土同时显现;佛的威神之力令种种世界合成一界,这些世界中所有一切诸位大菩萨,全都在本国土合掌恭敬听闻佛陀的教诲。

佛世尊告诉阿难:“一切众生从久远以来有种种颠倒(倒见事理的意思,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等是),由此造作善恶业的种子自然会如同恶叉聚而累积在一起,种种修行人不能获得成就无上菩提(成佛),甚至不能成就声闻(为佛之小乘法中弟子,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于涅槃者也。是为佛道中之最下根)、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还有成为了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诸天魔王(天魔中之王,即欲界第六天之他化自在天主。其名为波旬,常率眷属阻碍修持佛道者)及魔的眷属(亲近、顺从者),全都是因为不知道二种根本(攀缘之心),进行错误混乱的修习,就好像想要把沙子煮成美食,纵然是经过尘劫的时间最终也是不能获得的。

是哪二种根本呢?阿难!一是众生无穷劫轮转生死的根本,就是你现今与种种众生,用攀缘之心作为自己的本性;二是无始菩提涅槃的本元清净心体,就是现今的你,本识精真本元光明。因攀缘之心产生诸缘,由这些因缘而遗失了本我。因为诸众生遗失了本觉(因本觉之体清净而有大智慧光明)真明,所以虽始终日日行为,然而自己却无法觉知,因此堕入六道轮回。

“阿难!你现今想要知道止息一切杂念的方法,发愿脱离生死轮回,那么我如今再问你。”

此时,如来举起金色臂,弯曲五轮指(自小指、无名指等依次配于地、水、火、风、空五轮),对阿难说:“你现在能看见吗?”  阿难说:“可以看见。”

佛世尊说:“你看见什么了呢?”

阿难说:“我见到如来举起手臂,弯曲手指,成为光明拳,让我看见、知道。”

佛世尊说:“你是用什么看见的呢?”

阿难说:“我与大众都是眼看见的。”

佛陀告诉阿难:“你现在回答我说。如来弯曲手指成为光明拳,让你看见、知道,你的眼睛可以看见。当我举拳时,心是如何知道的呢?

阿难说:“如来现今征询心之所在,我以心推研穷究、寻找追逐,所以能够推理研究的,我认为就是心。”

佛陀说:“咄(叮斥,令警醒的意思)!阿难!这并不是你的心。”

阿难惊惧,离开座位,恭敬合掌,站起身来对佛世尊说:“这不是我的心,那称之为什么呢?”

佛陀告诉阿难:“这是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的虚假不实之相,想要迷惑你的真性(不假叫做真,不变叫做性,此不假不变的真性即吾人本具的清净心体)。因为你从很久以来直到今生始终将盗贼(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犹如盗贼,能劫夺一切之善法,故称六贼)认做是自己的孩子,因而遗失了你的本元自性,所以才会轮转三界六道,无脱出之期。”

阿难对佛世尊说:“世尊!我是佛陀宠爱的兄弟,因为心中爱乐佛法的缘故所以出家,我的心如何独立呢,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河沙一般的国土,接受诸佛及善知识的教导,发起大勇猛,修行一切艰难修行的方法,宣扬佛法或修行佛法,都是用此心;纵然是毁谤佛法,永远退转善根,也是因为此心。如果这些发露显明的不是心,我就是无心的,如同种种土木,如果离开此觉知,更是什么都没有了。为什么如来说这不是心呢?我实在是惊恐,与会的大众也没有不疑惑的,恳请佛陀慈悲开示,我们所不能觉悟的!”

这时,世尊开示(开是开佛知见,示是示佛知见)阿难及与会大众,帮助他们能够令心证入不生不灭之真如实相之理体,真智安住在此理上,不再退堕,在师子座(师子就是狮子,佛是人中师子,所以佛所坐的地方,或床或地,都叫做“师子座”)抚摩阿难顶,为其讲说:“如来常说种种法的产生是因为心而显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分别见下方注解)因为心形成了体性。

阿难!如果种种世界的一切所有,其中乃至是草叶连接,追问其根源都有其体性,纵然是虚空也是有名貌的,何况是清净妙净光明的心性,一切心会没有自性本体吗?

如果你执着舍不得分别的觉观(觉,寻求推度之意,即对事理之粗略思考;观,即细心思惟诸法名义等之精神作用),认为你的了知性就是心,那么此心应当脱离种种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为引起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感觉思惟作用之对象、对境)、事(指因缘生之一切有为法,即宇宙间千差万别之现象)、业(我们的一切善恶思想行为,都叫做业),有分别,有全性(有很多的体性),比如你现今接受听闻我说法,这会因为声音而有分别,纵然断灭一切所见所闻以及觉知,在内守护幽闲,还是会由法尘(是意根所缘的境界。意根对前五根所缘的境界,分别好丑,而起善恶诸法,是名“法尘”)来分别世界的一切事物,我并不是在让你认为没有心,只是要你对心进行微细揣摩,如果能够舍离前尘(妄心前现之六尘境也)的分别性,这才是你的真心;

因为若是这分别性脱离了妄心所现的尘境,便没有了承载之体性,以这前尘分别世界的一切事物,尘境不是恒常存在的,当其迁变断灭的时候,此心就会如同龟毛兔角(比喻有名无实,或现实中全然不存在之事物)一样不会存在,那么你的法身也等同于断灭了,谁还能修证无生法忍(不生不灭之真如实相理体,真智安住在此理上,不再退堕)呢?”此时,阿难与诸大众沉默感到内心若有所失。

佛陀告诉阿难:“世间一切种种修习佛法之人,现前虽然已成就了九种次第,还是不能断尽烦恼成就阿罗汉,都是因为执著这生死妄想,错误以为(妄念)是真实的。所以你现今虽然得以多闻但不能成就圣果(菩提涅槃也,是依圣道所得,故曰圣果)。”

阿难听闻后,再次悲伤流泪五体投地(投五处于地,为敬礼之最上者),长跪合掌对佛世尊说:“自从跟从佛陀发心出家,仗恃佛陀的威神,常常自己思惟(闭门坐车),没有助益修行,希望如来帮我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而不是自己做到),不知道身、心原本就不能相互替代,遗失了我的本心,虽然身体是出家了,但心其实没有证入无漏圣道,就如同贫穷的孩子舍弃父亲逃走(而父亲就有财富),今日才知道虽然有多闻,但是如果不修行,就如同没有听闻,就好像人在说饭食但是不能解饱一样。

世尊!我等现今被二种障碍(烦恼障和所知障。烦恼障又名惑障,即贪嗔痴等烦恼,能使众生流转于三界之生死,因而障碍涅槃之业,故名“烦恼障”;所知障又名智障,即众生有无明邪见,无明邪见能覆盖慧解,令不聪利,因而障碍菩提之业,故名“所知障”)所缠附,不知道如何正确成就无烦恼无生灭之心性。唯愿如来慈悲哀愍,穷露(贫穷而无恃怙之覆育)启发正明之心,帮助我等打开能见正道之眼。”

注解:
【面门】:梵语 mukha。有三释:(一)指口,(二)指面之正容,(三)指鼻下与口上之间。北本涅槃经卷一(大一二·三六五下):“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华严经探玄记卷三(大三五·一五一中):“面门者,诸德有三释。(中略)今释依梵语,称面及口并门悉名目佉(梵 mukha),是故翻此目佉为面门也。故知此中通举其事。”(八十华严经卷一)FROM:【佛光大辞典】
【六种震动】:大地震动,有三种的六种,即
  一、为动之六时,即佛入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涅槃。
  二、为动之六方,即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边涌中没、中涌边没。
  三、为动之六相,即动、涌、震、击、吼、爆。当地动时,吾人如小儿卧摇篮中,不觉篮动,惟觉舒服,故地动是表示祥瑞,而且此六种震动,只有天眼通的人才能知见,凡夫则毫不知情。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始】: 1、无有元始。诸法皆由因缘生,因上有因,因因无始,如是辗转推究,一切众生及诸法之原始,皆不可得,故云无始。 2、指距今极久远的时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颠倒】:倒见事理的意思,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等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业种】:(杂语)善恶业之可生苦乐果者。犹如世间之种子。楞严经一曰:“业种自然,如恶叉聚。”止观四上曰:“业种虽久,久不败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恶叉聚】:(植物)恶叉者,果实名。形似无食子,落地则多聚于一处,故云恶叉聚。楞严经一曰:“业种自然,如恶叉聚。”唯识论二曰:“一切有情,无始时来,有种种界,如恶叉聚,法尔而有。”同述记曰:“恶叉形,如无食子,落在地时,多为聚故,以为喻也。”同演秘曰:“恶叉聚者,于一聚中,法尔而有多品类也。西域有之,人以为染,并取其油。”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恶叉树名。其子形如无食子,彼国多聚以卖之,如此间杏人,故喻也。”(梵Rudra-aks!a今之金刚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上菩提】: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称为菩提;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无上菩提。三菩提之一。又作诸佛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菩提、大菩提。大宝积经卷二十八(大一一·一五七上):“常化诸众生,心不生疲惓;于无上菩提,坚固不退转。”((参见:三菩提)631)FROM:【佛光大辞典】
【声闻】:(术语)梵语,舍罗婆迦S/ra%vaka,为佛之小乘法中弟子,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于涅槃者也。是为佛道中之最下根。胜鬘宝窟上末曰:“声闻者,下根从教立名,声者教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诸天】:(界名)欲界有六天,谓之六欲天。色界之四禅有十八天。无色界之四处有四天。其他有日天月天韦驮天等诸种天神。即诸天部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魔王】:天魔中之王,即欲界第六天之他化自在天主。其名为波旬,常率眷属阻碍修持佛道者。据楞严经卷六载,若不断淫,必落于魔道,上品为魔王,中品为魔民,下品为魔女。但从大乘之法门言之,魔王实为深位之菩萨以大方便力所示现者,其目的在教化众生。或谓第六天上别有魔之宫殿,魔王住之,非他化自在天主。(维摩诘所说经卷中不思议品)FROM:【佛光大辞典】
【眷属】:梵语 pariva^ra,巴利语同。眷为亲爱,属为隶属,指亲近、顺从者。大智度论卷三十三谓佛陀有大眷属与内眷属;内眷属指其出家以前车匿、瞿毗耶等人,以及苦行时之五人给侍、得道时之阿难等;大眷属则指舍利弗、目犍连等诸圣,及弥勒、文殊师利等诸菩萨。
善导将佛陀之眷属分为在家、出家二种,佛陀有伯、叔四人为在家者称为外眷属,佛弟子为出家者称为内眷属。惟若广义言之,则凡闻道受教者均为佛之眷属。又随附无漏净慧必起之心所及四相,亦称为眷属。巴利律藏分为五部分,其中最后部分,亦称为眷属;意即律藏之补遗。(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二、法华经玄义卷六下、法华玄义释签卷十三、大日经疏卷一)FROM:【佛光大辞典】
【尘劫】:(术语)即尘点劫也。楞严经一曰:“纵经尘劫,终不能得。”(参见:尘点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尘点劫】:尘,指微尘;劫,为极大之时限。尘点劫,为譬喻时间甚长久远之词。略称尘劫。法华经卷三化城喻品说三千尘点劫,谓大通智胜如来之入灭,系久远以前之事。譬如将三千大千世界磨为微尘,东方经过千国土,方掉落一微尘;再经过千国土,掉落第二微尘;待全部微尘落尽,而所经之国土皆悉碎为微尘。如是之一微尘为一劫,即有三千尘点劫。同经卷五如来寿量品则说五百尘点劫,以阐明释尊成佛以来之久远。谓将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之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经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之国土,方掉落一微尘,再经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土,掉落第二微尘;待全部微尘落尽,所经国土悉碎为微尘。如是之一微尘称一劫,总计有五百尘点劫,或说为五百亿尘点劫。(大智度论卷三十二、法华经玄义卷一上、法华义疏卷四(吉藏))FROM:【佛光大辞典】
【无始生死根本】:谓众生经无穷劫,流转生死,求其初始,实不可得。但迷失本性,即随生死,故名无始生死。根本者,即是攀缘之心。经云:用攀缘心为自性者。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自性】: 1、自体的本性,亦即诸法各自具有真实不变、清净本然之个性。 2、指自己之本性,亦即人人本来具有之佛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性净理体,虚融寂灭,不迁不变,无始无终,故名无始菩提涅槃;不染烦恼,不涉生死,故号元清净体,即菩提涅槃清净之根本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识精】:众生之真心,识知精明,称为识精。宗镜录卷三(大四八·四三○中):“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圆觉经)FROM:【佛光大辞典】
【本明】:又作元明。指本觉。因本觉之体清净而有大智慧光明,故称本明。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八下):“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FROM:【佛光大辞典】
【诸趣】:六道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奢摩他】:华译为止,即止息一切杂念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轮】:<一>在密教中,指五智轮,即地、水、火、风、空五大。五大具足众德,圆轮周遍而无缺,故称五轮。若以众生肉身之支分与五大相应,即将自身之五处配于五轮五字:顶(空,[fan(kha)])、面(风,[fan(ha)])、胸(火,[fan(ra)])、脐(水,[fan(va)])、膝(地,[fan(a)]),以便作观,称为五轮观,或称五轮成身观。此系令行者体会肉身即是佛身之方法。金刚界法所作之五相成身观,与胎藏界法所作之五轮成身观乃相对之法。若就众生之身分而言,五轮即五体之意。又色不离心、心不离色之故,得说五大即五智,五智即五轮。若就显色与形色而言,五轮之中,空为团形青色,风为半月形黑色,火为三角形赤色,水为圆形白色,地为方形黄色。(尊胜佛顶修瑜伽法轨仪卷上、五轮九字明秘密释)((参见:五字严身观)1077)
 <二>指五轮塔婆。即以五轮之标示,次第堆积成塔形,表大日如来法身之形相。(楞严经卷一)((参见:五轮塔)1201)
 <三>指五指。自小指、无名指等依次配于地、水、火、风、空五轮。(广大仪轨、尊胜佛顶修瑜伽法仪轨、建立曼荼罗护摩仪轨)
 <四>指金刚界五解脱轮。即于一大金刚轮中敷列五个月轮,表五佛之解脱地。((参见:五解脱轮)1170)FROM:【佛光大辞典】
【心目】:(术语)心与目,即意识与眼识也。得见色境者,五后之意识与眼识相依而成之,故曰心目。又爱憎所见之境等,独由于五后之意识也。楞严经一曰:“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色相故,心生爱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前尘】:(术语)妄心前现之六尘境也。楞严经一曰:“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六尘】: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等六境。又作外尘、六贼。众生以六识缘六境而遍污六根,能昏昧真性,故称为尘。此六尘在心之外,故称外尘。此六尘犹如盗贼,能劫夺一切之善法,故称六贼。((参见:六境)1298)FROM:【佛光大辞典】
【虚妄】:虚假不实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真性】:不假叫做真,不变叫做性,此不假不变的真性即吾人本具的清净心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轮转】:(术语)与输回同。轮转三界六道,无脱出之期也。往生要集上本曰:“轮转无际,不免三途。”有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一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难行】:艰难修行的方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事】:又作佛事,指宣扬佛法或修行佛法,如诵经、念佛、讲经、法会、斋会等等,都叫做“法事”或“佛事”。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开示悟入】:开是开佛知见,示是示佛知见,悟是悟佛知见,入是入佛知见,此开示悟入乃是佛出世的本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生法忍】:简称无生忍。无生法是指不生不灭之真如实相理体,真智安住在此理上,不再退堕,叫做“无生法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师子座】:师子就是狮子,佛是人中师子,所以佛所坐的地方,或床或地,都叫做“师子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因果】:(术语)因者能生。果者所生。有因则必有果。有果则必有因。是谓因果之理。佛教通之三世说善恶应报之义。观无量寿经曰:“深信因果,不谤大乘。”止观五下曰:“招果为因,克获为果。”十住毗婆娑论十二曰:“因以得知,得者成就。果者从因有,事成名为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世界】:又名世间,即有情众生所住的国土。佛经以过去现在未来为“世”,东西南北上下为“界”,由此可见有情众生所居住的国土,不但有东西南北上下之分界,而且是有生灭的,不是永恒存在的东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微尘】:梵语 aN!u-raja 或 aN!u-rajas,巴利语同。音译阿拏、阿耨。单称微、尘。即眼根所取最微细之色量。极微,为俱舍论卷十、卷十二所说色法存在之最小单位。以一极微为中心,四方上下聚集同一极微而成一团者,即称微尘。合七极微为一微尘,合七微尘为一金尘,合七金尘为一水尘。此外,诸经论亦每以“微尘”比喻量极小、以“微尘数”比喻数极多。(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分别功德品、大智度论卷七十、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参见:极微)5479)FROM:【佛光大辞典】
【缕】:线。摘自百度
【诘】:追问。摘自百度
【根元】:根源;根本。摘自百度
【体性】:体是本体,性是本性。体与性,同体而异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虚空】:虚与空。虚与空都是无的别名。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觉观】:新译作寻伺。觉,寻求推度之意,即对事理之粗略思考;观,即细心思惟诸法名义等之精神作用。二者皆为妨碍第二禅以上之定心者,若持续作用,则身心劳损,正念旁落,故又为随烦恼之一。依此觉观之有无,能判别定心之浅深。杂阿含经卷二十一(大二·一五○上):“有觉、有观,名为口行。”又觉与观为发言语之因,离觉观之心,则无言语。维摩经弟子品(大一四·五四○上):“法无名字,言语断故。法无有说,离觉观故。”(大智度论卷二十三、往生要集卷中本)FROM:【佛光大辞典】
【尘】:<一>梵语 rajas,巴利语 raja。为显色之一。即青、黄、赤、白、云、烟、尘、雾等十二种显色,与方、圆、长、短等八种形色,合为二十种色法,共为眼根之对象。据俱舍论卷十二载,尘又有微尘、金尘、水尘、兔毛尘、羊毛尘、牛毛尘、隙游尘等分别,七个极微,合为一微尘;七个微尘,合为一金尘;七金尘合为一水尘;顺次类推。此处,尘意指微细之物质。尘常浮动,且附著于他物而染污之,故喻称烦恼为尘垢、尘劳、客尘,或俗尘。(长阿含卷一大本经、佛本行集经卷三十四转法轮品)((参见:极微)5479)
 <二>梵语 artha, vis!aya。真谛等旧译家将之译作尘,新译作境或境界。为引起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感觉思惟作用之对象、对境。计有六种,即色、声、香、味、触、法,称之六境、六尘。译作尘,盖取色等六境具有染污情识之义。(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二、卷一三六、俱舍论卷一、卷二、成实论卷四根尘合离品)((参见:境)5765)FROM:【佛光大辞典】
【事】:梵语 artha。指因缘生之一切有为法,即宇宙间千差万别之现象。与平等门之“理”相对。僧肇之宝藏论(大四五·一四三下):“理合万德,事出千巧;事虽无穷,理终一道。”(俱舍论卷二十五、华严五教止观、摩诃止观卷一上)((参见:事理)3043)FROM:【佛光大辞典】
【业】:我们的一切善恶思想行为,都叫做业,如好的思想好的行为叫做“善业”,坏的思想坏的行为就叫做“恶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尘】:是意根所缘的境界。意根对前五根所缘的境界,分别好丑,而起善恶诸法,是名“法尘”。吾人日常动作,虽已过去,但前尘往事,忆念不忘,这就是法尘的作用。六尘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影事】:(术语)世界一切事物,虚幻如影,并非真实,故曰前尘影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分别】:思量分别一切事理,如分别人我、是非、爱憎、善恶、美丑等等是。分别由妄心而生,真心则视一切皆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非常】:(杂语)犹言无常,谓世相之无常也。无量寿经上曰:“见老病死悟世非常。”四十二章经曰:“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龟毛兔角】:龟本无毛,兔亦无角,然龟游水中,身沾水藻,人视之则误认水藻为龟毛,又如误认直竖之兔耳为兔角;故诸经论每以“龟毛兔角”比喻有名无实,或现实中全然不存在之事物;亦即凡夫对实我实法之妄执。成实论卷二(大三二·二五六上):“世间事中,兔角、龟毛、蛇足、盐香、风色等,是名无。”(楞伽经卷二、大智度论卷一、宗镜录卷四十六)FROM:【佛光大辞典】
【自失】:因感空虚、不足而内心若有所失。摘自百度
【修学】:(术语)修习研学佛道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渐渐习学,悉当成佛。”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圣果】:(术语)菩提涅槃也,是依圣道所得,故曰圣果,此果为真正,故曰圣果。楞严经一曰:“虽得多闻,不成圣果。”净住子曰:三乘圣果。十地功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体投地】:(杂语)又曰五轮投地。投五处于地,为敬礼之最上者。行事钞下之三曰:“地持当五轮至地作礼。阿含云:二肘二膝顶名轮也。亦云五体投地。先正立已合掌,右手褰衣,屈二膝已,次屈两手以手承足,然后顶礼。起顶头次肘次膝,以为次第。”楞严经曰:“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今亦用为倾倒备至之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昧】: 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入道】:<一>谓证入无漏圣道之意。<二>引申转指出家入佛道者,称为入道人、入道者。日本对于天皇与公卿等晚年剃发,归依佛门,亦敬称为入道。亲王之入佛门者,则称为入道亲王。FROM:【佛光大辞典】
【二障】: 1、烦恼障和所知障。烦恼障又名惑障,即贪嗔痴等烦恼,能使众生流转于三界之生死,因而障碍涅槃之业,故名“烦恼障”;所知障又名智障,即众生有无明邪见,无明邪见能覆盖慧解,令不聪利,因而障碍菩提之业,故名“所知障”。 2、事障和理障。贪、嗔、痴等烦恼能使生死相续,障大涅槃,名“事障”;邪见能碍正知见,障大菩提,名“理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寂常】:即指涅槃。寂,无烦恼之意;常,无生灭之意。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九上):“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FROM:【佛光大辞典】
【穷露】:(杂名)贫穷而无恃怙之覆育者。露为露出之义。楞严经一曰:“惟愿如来哀愍穷露。”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明心】:(术语)正明之心也。楞严经一曰:“唯愿如来哀愍穷路,发妙明心,开吾道眼。”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道眼】:能见正道之眼。楞严经说:“发妙明心,开我道眼。”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深深忏悔自身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师兄们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主题

647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662

[精进勋章]

8#
 楼主| 发表于 2021-6-25 11:10: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6-25 11:17 编辑

品读学习楞严经 【7】 (用时  1 小时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昔见佛与大目连、须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转法轮,常言:‘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心。’则我无著名为心不?”

佛告阿难:“汝言觉知分别心性俱无在者,世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物象名为一切。汝不著者,为在为无?

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云何不着?

有不著者不可名无,无相则无,非无则相,相有则在,云何无著?

是故应知,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我是如来最小之弟,蒙佛慈爱,虽今出家犹恃憍怜,

所以多闻未得无漏,不能折伏娑毗罗咒,为彼所转溺于淫舍,当由不知真际所指。

唯愿世尊大慈哀愍,开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诸阐提隳弥戾车。”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及诸大众倾渴翘伫,钦闻示诲。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解说:

阿难对佛世尊说:“世尊!我从前曾见佛陀与大目连、须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分别见下方注解)四大弟子共同说法度众生,常常讲:‘能够能知能觉能分别的心性(即心之本性。又称自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亦不在中间',一切都无所在,不着于一切,称名为心。那么,我心中无著,这种现象是否就是心呢?”

佛陀告诉阿难:“你说能知能觉能分别之心性哪里都不在,不着于一切,世间虚空(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水里陆地空中飞行,所有物象称名为一切。 你说不著于一切,这些物象是存在还是不存在呢?

如果说不存在,则如同于龟毛兔角(龟本无毛,兔亦无角,然龟游水中,身沾水藻,人视之则误认水藻为龟毛,又如误认直竖之兔耳为兔角;故诸经论每以“龟毛兔角”比喻有名无实,或现实中全然不存在之事物;亦即凡夫对实我实法之妄执),如何能不著呢?(因为不存在就没有可执著之物了)

如果说存在,有不著者,就不能说是不存在,没有物象可以称为不存在,如果存在就是有物象,物象既然是有的就是存在的,如何能不著呢?

所以应当知道,说一切无著称名为能觉能知的心,是错误的。”

这时,阿难在大众中从座位起身,偏袒右肩(古代印度表示尊敬之礼法)右膝着地,合掌恭敬对佛世尊说:

“我是如来最小的兄弟(堂弟),承蒙佛陀慈爱,虽然现今已经出家,但自己还依持佛陀的怜爱,

所以虽然多闻经法教说,却没有真正断除烦恼,不能折伏(折破摧伏之义。即以摧伏的方法,调伏众生之心)娑毗罗咒,被魔咒影响沉溺于淫舍,就是因为不知道真如法性之理所指的是什么。

只希望世尊能够慈悲哀愍,开示(开是开佛知见,示是示佛知见)我等如何能够止息一切杂念的方法,令种种极难成佛之众生不会堕入顽愚卑贱、憎恶佛法之类。”

说完后,五体投地(投五处于地,为敬礼之最上者)。和与会诸大众倾慕渴念仰望等待,恭敬听闻佛陀的开示教诲。

学习心得:

关于无着即是心的辨识

这是阿难第七种关于心之所在的观念,认为一切无着即是心

佛陀针对阿难的这个观念进行解说

既然认为能知能觉能分别的心无着于一切,先要了解“一切”的含义
种种世间生物,以及呈现在虚空中的物象,综合起来,叫做“一切”
如果心不在这一切上,那么,无着什么呢?

接下来,再讲解“无着”
这个无着,是有一个无着的境界存在呢?还是没有无着的境界存在呢?
如果没有无着的境界存在,则根本就是没有,举例如乌龟身上的毛,兔子头上的角
没有就是没有,有什么可以说无着的呢?如果有无着的境界存在,就不能认为没有,就必然有境界与现象
有了境界与现象,就是存在的,就不能说是无着
所以,认为一切无着就是心,是错误的

由此,针对心究竟在哪里,阿难提出了七种见解
佛陀针对七种见解逐一进行了分析论辩,给予否定
阿难觉得平生所学,尽是虚妄,非常惶惑
恳请佛陀开示,说明心性自体本来寂静的真理


注解:
【大目犍连】:佛世大目犍连事母至孝,母死出家,精进行道,得六神通。见亡母生饿鬼中,持饭往饷,饭化猛火。目连痛哭白佛,佛言:“汝母罪重,非汝一人力所奈何。必假十方众僧威神之力,当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为母设盂兰盆斋,供佛及僧,始克济拔。”目连如教设斋,其母即以是日脱饿鬼苦,转更资荐,遂生天上。由此兰盆胜会流通万世焉。赞曰:“生养死葬,小孝也。生俾底豫,死俾流芳,大孝也。生导其正信,死荐其灵神,大孝之大孝也。目犍连以之。”FROM:【《佛教人物传》【中华佛典宝库 编】V2.1】
【须菩提】:佛十大弟子之一。华译空生、善现、善吉。生时家中宝藏器物,忽然都没有了,故名空生。数日后,失去的财宝,又忽然而现,故名善现。请术士卜命,占得吉兆,故名善吉。后依佛出家,在十大弟子中,以“解空第一”著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富楼那】:佛十大弟子之一,以“说法第一”著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舍利弗】:舍利华译为鹙鹭,弗华译为子,因其母之眼似鹙鹭,故号为舍利弗,或舍利子,亦称身子,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转法轮】:指佛说法。佛的教法,如车轮旋转,能转凡成圣,能碾碎一切的烦恼,谓之“法轮”,故佛说法,度众生,即叫做“转法轮”。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分别】:思量分别一切事理,如分别人我、是非、爱憎、善恶、美丑等等是。分别由妄心而生,真心则视一切皆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心性】:梵语 citta-prakr!ti,巴利语 citta-pakati。即心之本性。又称自性。心之本性有清净、染污,或二者皆不是,或二者皆是等说,于佛教思想史上为经常论议之事,而以心性本净说为其主流。原始佛教之心性说,在增支部经典(A.N.I. 5, 6)中虽仅言心(梵 citta,巴同),然就其意义而言,已关呼心之本性问题,亦即主张心之本性清净。故知原始佛教之心性问题,系以心性清净说为其主。至部派佛教时,大众部、分别论者等主张心性本净;有部等则破之,立心性净不净各异说。据异部宗轮论载,大众部主张心性本净,虽以客尘随烦恼之杂染,然非为心之本体。
 在大乘佛教中,所言心性说乃继原始佛教以来之心性本净说而发展,此乃其特色,并可由此心性本净说溯大乘佛教思想之源流。惟心性本净说在初期、中期及后期之大乘经论中皆提及,多方述及心性本净客尘烦恼之思想型态,此外,并与如来藏、佛性、菩提心、心真如、法性心、空性、净识、阿摩罗识、唯识实性、圆成实性、心体等思想交替,形成大乘思想之发展,故大乘经论“心性说”之特色,与部派佛教之诸论书中所言心之本性是净是染之心理问题有异,而成为解明成佛之可能性、开悟之心、佛陀之精神特质等诸问题之思想依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二、随想论、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七、顺正理论卷七十二、大智度论卷十九、大乘庄严经论卷六、辩中边论卷上、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三、成唯识论卷二)FROM:【佛光大辞典】
【无著】: 1、没有执著的意思。 2、菩萨名,佛灭九百年间出生于健陀罗国(在克什米尔之西),先从弥沙塞部出家,后信大乘,每夜升兜率天,听弥勒菩萨讲瑜伽师地论,白天则对大众开示,为法相宗之祖。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虚空】:(术语)虚与空者,无之别称也。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此虚空有体有相,体者平等周遍,相者随于他之物质而彼此别异也。依有部之宗义分之为虚空与空界之色,以其体为虚空,以其相为空界之色。以此虚空为一无为法,数于三无为之一而摄于法处之中,空界之色者,为眼所见之色法而摄于色处之中,即有为法也。世人以此空界之色为虚空,故世人所谓虚空者为妄法,而不免生灭。楞严经六曰:“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同九曰:“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同十曰:“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起信论曰:“虚空相是其妄法,体无不实,以对色故有,是可见相,令心生灭。以一切色法,本来是心,实无外色。若无色则无虚空之相。”大乘义章二曰:“虚空有体有相,体则周遍,相则随色,彼此别异。”此体之虚空无为,有部立为有法,大乘立为无法。(参见:虚空无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龟毛兔角】:龟本无毛,兔亦无角,然龟游水中,身沾水藻,人视之则误认水藻为龟毛,又如误认直竖之兔耳为兔角;故诸经论每以“龟毛兔角”比喻有名无实,或现实中全然不存在之事物;亦即凡夫对实我实法之妄执。成实论卷二(大三二·二五六上):“世间事中,兔角、龟毛、蛇足、盐香、风色等,是名无。”(楞伽经卷二、大智度论卷一、宗镜录卷四十六)FROM:【佛光大辞典】
【多闻】:梵语 bahu-s/ruta。即多闻经法教说而受持之意。佛十大弟子中,以阿难尊者为多闻第一。又“五五百年”中之第三五百年为多闻坚固之时代。另于异部宗轮论述记,以“广诵众经,善持佛语诸经”者为佛弟子四众中之“多闻众”。然据圆觉经载,末世之众生希望成道,但不求悟解,唯广求多闻以增长我见,如此多闻反成其害。
 据月灯三昧经卷六载,多闻有十种利益,即:(一)知烦恼资助,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知自身及众生所有一切烦恼之惑,皆能资助业因,而受当来果报,故求出离,不为所惑。(二)知清净助,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悉知一切清净梵行,皆能资助菩提之道,故精勤修习,以证无上佛果。(三)远离疑惑,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及外道邪魔等论,悉皆明了通达,无所疑惑。(四)作正直见,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一切邪正之法无不明了,若有众生邪见邪论者,则为其宣说正直知见,以端正其非心。(五)远离非道,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善恶果报、诸法同缘等理,无不明了通达,故杀盗等一切非法之道,皆能远离而不为。(六)安住正路,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一切邪正诸法无不明了,故不为非道所惑,于如来正法,常得安住而不退。(七)开甘露门,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能深入如来之藏,了知无上法味,复以此普润众生,令其善根增长,是为开甘露门。(八)近佛菩提,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常勤修习,则知戒、定、慧之行能趣入圣果,故心常在道,精勤无怠,因而近于佛果菩提。(九)为作光明,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知众生皆为无明所覆,常受长夜之苦,故以智慧之灯作诸光明,令众生出离幽闇。(十)不畏恶道,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晓知万法乃体本空寂、无苦无乐,故发广大之心,随类化度一切众生,纵遇险难恶道亦无所畏惧。(杂阿含经卷一、中阿含卷三十六瞿默目犍连经、卷四十五心经、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五、大智度论卷三)FROM:【佛光大辞典】
【无漏】:(术语)Ana%srava,漏者烦恼之异名,漏泄之义,贪嗔等之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流注而不止,谓之漏。又漏为漏落之义,烦恼能令人漏落于三恶道谓之漏。因之谓有烦恼之法云有漏,离烦恼之法云无漏。俱舍论二十曰:“诸境界中,流注相续,泄过不绝,故名为漏。”大乘义章五本曰:“流注不绝,其犹疮漏,故名为漏。”法华文句一曰:“毗昙云:漏落生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折伏摄受】:为‘折伏’与‘摄受’二语的复合词。指教化引导众生的二种方法。略称伏摄、折摄。此中之‘折伏’,系折破摧伏之义。即以摧伏的方法,调伏众生之心;‘摄受’,为摄取容受之义。即以摄受的方法,以教法教导正善之众生,令得利益。《胜鬘经》〈十受章〉云(大正12·217c)︰‘我得力时,于彼彼处见此众生,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应摄受者而摄受之。何以故?以折伏、摄受故,令法久住。法久住者,天人充满,恶道减少。’《胜鬘经义疏》释之,谓力有二种,一是势力,二是道力。重恶即以势力折伏,轻恶即以道力摄受。息恶修善,则圣化久住。又,《法华玄义》卷六(上)云(大正33·751b)︰
‘若作折伏摄受者,佛鉴机缘,或作苦国,或作乐国,苦乐由佛,不关众生。(中略)佛以观恶慈悲与无记化化禅合,起于秽国折伏摄受四趣众生也。(中略)佛以即中慈悲与无记化化禅合,或起净国,或起秽国,折伏摄受圆界菩萨众生也。’
日本日莲宗的开祖日莲承此意趣,特以折伏为弘教之法,而大肆批评其他宗派。日莲于《开目钞》卷下谓,摄受与折伏犹如水火之差异。在无智恶人充满国土时,宜以摄受法令其接受佛教,如《法华经》的〈安乐行品〉。而在邪智谤法者较多之时,则宜应用折伏的方法,如〈常不轻品〉。譬如热时用寒水,寒时则取火云云。
[参考资料] 《众许摩诃帝经》卷十二;《瑜伽师地论》卷八十六;《法华文句》卷八(下);《胜鬘宝窟》卷上(末);《瑜伽论记》卷二十二(下);《新华严经论》卷二十四;《华严五教章》卷一;《摩诃止观》卷十(下)。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娑毗迦罗】:(人名)又作劫毗罗Kapila,外道名。即数论师也。楞严经一曰:“娑毗罗迦,先梵天咒。”同十曰:“娑毗罗迦所归冥谛。”同长水疏曰:“娑毗罗迦,亦云劫毗罗,此云金头,或云黄发。”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际】:即真如实际之略称。断绝相对差别之相,呈现平等一如的真如法性之理体。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观如来品(大八·八三五中):“以诸法性即真实故,无来无去,无生无灭,同真际等法性,无二无别。”(维摩诘所说经卷下)FROM:【佛光大辞典】
【大慈】:伟大的慈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哀愍】:(术语)哀者悲哀。愍者怜愍。见人苦而起之慈悲情也。胜鬘经曰:“哀愍覆护我。”无量寿经下曰:“如来普慈哀愍,悉令度脱。”宝窟上末曰:“哀者悲也,愍者慈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开示悟入】:开是开佛知见,示是示佛知见,悟是悟佛知见,入是入佛知见,此开示悟入乃是佛出世的本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奢摩他】:华译为止,即止息一切杂念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阐提】:一阐提迦的简称,是极难成佛的意思。有二种:
  一、不信因果,造五逆十恶,断诸善根,坠入阿鼻地狱的人,此种人极难成佛,名“断善阐提”;
  二、大悲菩萨,发一切众生成佛,然后成佛之愿,因众生至多,时间至久,故此种菩萨,亦极难成佛,名“大悲阐提”。通常所指的一阐提人,多数是指断善阐提。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隳】:毁坏;崩毁。摘自百度
【弥戾车】:梵名 Mleccha。指边地之卑贱种族。又作弥离车、篾隶车、蜜列车、宜例车、毕嘌蹉。意译边地、边夷无所知者、卑贱、下贱种、垢浊种、恶中恶、奴中奴。梵语原意为言语不分明者,如我国所谓南蛮鴃舌之人;引申指顽愚卑贱、憎恶佛法之种族,相传该族居于印度西方或北方。如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一及卷一八三谓,此族居于印度西方。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二谓,此族在北印度滥波国以北。(十诵律卷二十六、瑜伽师地论卷二十、瑜伽论记卷六上、续高僧傅卷四、慧琳音义卷二)FROM:【佛光大辞典】
【五体投地】:(杂语)又曰五轮投地。投五处于地,为敬礼之最上者。行事钞下之三曰:“地持当五轮至地作礼。阿含云:二肘二膝顶名轮也。亦云五体投地。先正立已合掌,右手褰衣,屈二膝已,次屈两手以手承足,然后顶礼。起顶头次肘次膝,以为次第。”楞严经曰:“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今亦用为倾倒备至之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深深忏悔自身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师兄们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主题

647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662

[精进勋章]

7#
 楼主| 发表于 2021-6-24 16:23: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6-24 16:32 编辑

品读学习楞严经 【6】 (用时 2 小时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实相时,世尊亦言:‘心不在内亦不在外。’如我思惟,内无所见外不相知,内无知故在内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义。今相知故,复内无见,当在中间。”

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非无所在。

今汝推中,中何为在?为复在处?为当在身?

若在身者,在边非中,在中同内。

若在处者,为有所表?为无所表?

无表同无,表则无定。

何以故?如人以表表为中时,东看则西,南观成北。表体既混,心应杂乱。”

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如世尊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则为心在。”

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此之心体为复兼二?为不兼二?

若兼二者,物体杂乱,物非体知,成敌两立云何为中?

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何为相?

是故应知,当在中间,无有是处。”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解说:

阿难对佛世尊说:“世尊!我也听闻佛陀与文殊等诸位法王子讲实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惟此独实,不变不坏,故名实相)时,世尊也说:‘心不在内也不在外。’我现今思惟,心在内无法见到身内的一切,心在外则与身不能相互觉知,那么因为对内无法了知所以心在内不成立;因为身体与心能相互觉知则心在外也不成立。如今身体与心能够相互觉知,却又无法见到身内的一切,所以心应当是在中间。”

佛世尊说:“你说心在中间,那么对中间肯定不会迷惑了,而且一定有它固定的所在。

如今你推论说心在身中,这个中间在哪里呢?是在某一处呢?还是在身上呢?

如果是在身体上,那么如果在边侧就不是中间,如果认为在身体的当中就等于在身体内部。

如果在某一处,是有实际表现出一处的所在呢?还是虚空的无法表现呢?

如果无法表现就如同不存在,如果能够表现为一处的所在,不会有固定之处。为什么呢?

假如人以某一处作为标记,称其为中,那么,从东看,这个标记则在其西面,从南观,这个标记则在其北面。标识的准则由于方向不同,导致其观点发生混乱,这个心也会随之杂乱。”

阿难说:“我所说的中间,并不是这两种情况。如世尊所说:‘以眼根与色境(眼根所取青黄等质碍之境,称为色境)为因缘,产生了眼识。’
眼睛有分别,但色尘(指眼根、眼识所取所缘之对境。为五尘之一,六尘之一。此色染污心识,生起烦恼,故称为尘)并没有觉知,根识产生于眼睛与色尘的中间,则为心之所在。”

佛世尊说:“你的心如果在根(色之所依而能取境者,称为根;五根即眼、耳、鼻、舌、身,加上“意”则称六根)、尘(根之所取者,称为尘(亦称境),乃所认识之对象;五尘即色、声、香、味、触,加上“法”则称六尘)的中间,那么这心体是二种作用兼有呢?还是不同时兼有呢?

如果是二种作用兼有,色尘与心识就杂乱了,因为物质与心识不能互相觉知,是对立的两方,如何在其中间呢?

如果不能兼有二种作用,色尘是无知的,不能觉知,所以就是没有体性(指实体,即事物之实质为体,而体之不变易称为性,故体即性),那么这个中间如何显现呢?

所以应当知道,心在中间,是错误的。”

学习心得:

关于心在中间的辨识

阿难提出新的观念,因为对内无法了知,所以心在内不成立;因为身体与心能相互觉知,所以则心在外也不成立
那么,身体与心能够相互觉知,却又无法见到身内的一切,由此推论,心应当在中间

佛陀针对阿难的观念逐一进行解说:

既然认为心在中间,这个中间,肯定有一个固定的所在,这个所在是在某一处呢?还是在身上呢?
如果说是在身上,那么无论是身体内部还是表层,都是相对的一边,不能认为某一边就是中间
如果说是在身体的当中,就如同前面所讲心在身内,所以“在身上”之说不成立

如果说是在某一处,这一处有没有实际的所在?
如果没有实际的所在,这某一处就不存在
如果有实际的所在,这一处是无法固定的,佛陀举例说明了原因
假如人以某一处作为标记,称其为中,那么,从东看,这个标记则在其西面,从南观,这个标记则在其北面。标识的准则由于方向不同,导致其观点发生混乱,这个心也会随之杂乱
所以“在某一处”之说不成立

阿难又提出,自己认为的中间不是佛陀讲的“在身上”、“在某一处”这两种情况

而是,眼睛能看的因,产生看见外界景象的缘,所以形成眼睛看见东西的识别作用
眼睛是有分别的,但外界景象则是没有知觉的物体,因此这种识别的能力作用,发生在外界现象与眼睛接触的中间,这种作用现象是心的所在处,也就是心性的作用

佛陀针对阿难的观点进一步解说
你说心在眼睛(肉体的物质)与外界现象发生反映的中间,那么这个心性之体是否兼带眼睛(肉体的物质)与心识的两种作用呢
如果是兼带的,二者就杂乱了,因为眼睛(肉体的物质)本身是没有知觉的,心识才有知觉的功能,那么眼睛(肉体的物质)与心识就是相对立的,如何能说心在二者中间呢?
如果是不兼带的,那么眼睛(肉体的物质)本身是没有知觉的,自然也就没有能知觉的体性存在,而所谓的“中间”,需要有两个体性才能成立,因此这个“中间”是不存在的

所以认为心“心在中间”之说,即心在物质与知觉,身体与外界现象的中间,是错误的。


注解:
【实相】:又名佛性、法性、真如、法身、真谛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惟此独实,不变不坏,故名实相。经云:“实相无相无不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眼识】:梵语 caks!ur-vijn~a^na,巴利语 cakkhu-vin~n~a^N!a。即以眼根为所依,了别色境之识,随根而立名。五识之一,六识之一,十八界之一。眼根虽有二处,眼识则唯一。大毗婆沙论之正义,以眼根能见色,而立“眼根见”之说;法救主张眼识能见色,而立“眼识见”之说;唯识家则立“根识和合见”之说。其中,有部宗之本义,世称眼见家;对此,大众部法救等论师则称为识见家。唯识家以万法为唯识所变现,眼识与色之相分相合,产生分别,故其识显现似色之识。(大毗婆沙论卷十三、卷七十一、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成唯识二十论述记卷上)((参见:眼根)4743)FROM:【佛光大辞典】
【色境】:又作色处、色界。或单称色。为五境之一,六境之一,十二处之一,十八界之一。眼根所取青黄等质碍之境,称为色境。分为二类:(一)形色,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二)显色,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闇。瑜伽师地论卷一则另加表色(行、住、坐、卧、取、舍、屈、伸),而合为三类。(大毗婆沙论卷十三、俱舍论卷一)((参见:十二处)343、“十八界”356、“五境”1171、“六境”1298、“表色”3513)FROM:【佛光大辞典】
【色尘】:指眼根、眼识所取所缘之对境。为五尘之一,六尘之一。此色染污心识,生起烦恼,故称为尘。((参见:五境)1171、“六尘”1298、“色”2541)FROM:【佛光大辞典】
【根尘】:又作根境。乃五根与五尘,或六根与六尘之并称。色之所依而能取境者,称为根,乃认识对象之器官;根之所取者,称为尘(亦称境),乃所认识之对象。五根即眼、耳、鼻、舌、身,加上“意”则称六根;五尘即色、声、香、味、触,加上“法”则称六尘。根尘二字并举,犹如主观、客观之并列,含有相依又相对立之意。俱舍论卷十(大二九·五二中):“虽有根境不发于识,而无有识不托根境。”此外,六根六境合之,称为十二处、十二入。((参见:根)4131)FROM:【佛光大辞典】
【体性】:指实体,即事物之实质为体,而体之不变易称为性,故体即性。若就理之法门而言,佛与众生,其体性同一而无差别。俱舍论卷十三(大二九·七一上):“体性是善,犹如良药。”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深深忏悔自身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师兄们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主题

647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662

[精进勋章]

6#
 楼主| 发表于 2021-6-23 17:27: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6-23 17:28 编辑

接续上楼   (用时约 1 小时 30 分钟)


学习心得:


关于能思维的是心之辨识

“由心生种种法生,法生种种心生”的意思,法不会自生,是从心而起。心不会自生,由法而现
所以心本不生,法无自性,二者俱无体,心法皆空
由此,阿难认为,思维的意识作用,与现象相合,就是心

佛陀还是以阿难提出的这个观念进行解说
既然心由思维作用与现象相合而生,由此推论,心不是自己产生的
既然心不是自生的,自然也不会有自己的体性
既然没有自体,又如何相合呢?
假如没有自体可以相合,就好像抽象与假设相合,只是徒有其名而无事实
所以没有自体之说不成立,所以不是自生之说不成立

佛陀又举例,当用手触碰身体时,能觉知到这个感觉的心,是从体内发出还是体外进来呢?
如果从体内发出,如同心在身内,应先看见身内的一切如果从外界进来,如同心在身外,应先能看见自己的面目
阿难回答佛陀的问题,认为如果能看见,是指眼睛,能有感觉则是指心
所以心不能看见身内的一切,不能看见自己的面目,所以“从体内发出或体外进入之说”不成立

接着阿难的回答,佛陀继续提问,如果认为眼睛有能见的功能,那么如果在室内,也能看见门窗之外的景象吗?
如果人已经死了但眼睛还在,他们的眼睛也应当看得见物相。如果眼睛还能看见物相,如何说已经死了呢?
所以,“能看见指眼睛,能有感觉指心”之说不成立

佛陀进一步提问,这能知能觉之心,如果一定有个自体,其自体是一体还是有多体呢?
如果说现今心在你的身上,是在周遍全身呢?还是部分的,不周遍全身呢?

假若认为只是一体,那么你用手捣撞一肢的时候,四肢都应当有感觉,如果四肢全都有感觉,那么开始被捣撞的一肢,就应当不存在了
如果捣撞的一肢必然有其固定的位置,所以“全身只有一个心性之体”之说不成立
假若认为有很多的心性之体,就变成很多个人了,那么哪一个身体是你的呢?所以“全身有多个心性之体”之说不成立

如果认为身内心性之体是周遍全身的,就如同前面所讲的捣撞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周遍全身”之说不成立
如果不是周遍全身,当你触碰到头,同时也触碰到足时,头会有所觉知,足应当没有觉知。事实上,并不是如此,全身触碰,全身都会有觉知。所以“不周遍全身”之说不成立

综上,证明了阿难认为思维的意识作用与现象相合就是心,是错误的。



深深忏悔自身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师兄们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主题

6475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662

[精进勋章]

5#
 楼主| 发表于 2021-6-22 17:50: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6-23 12:11 编辑

品读学习楞严经 【5】 (用时 1 小时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阿难言:“我常闻佛开示四众:‘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我今思惟,即思惟体实我心性,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亦非内、外、中间三处。”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随有’者,是心无体则无所合。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其体,汝所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若复内出还见身中;若从外来先合见面。”

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

佛言:“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

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若见物者,云何名死?

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为复一体?为有多体?

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

若一体者,则汝以手挃一肢时,四肢应觉,若咸觉者,挃应无在。若挃有所,则汝一体自不能成。

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

若遍体者,同前所挃。若不遍者,当汝触头,亦触其足,头有所觉,足应无知。

今汝不然,是故应知,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解说:

阿难说:“我常听闻佛陀开示(开是开佛知见,示是示佛知见)四众(详见下方注解):‘由心生种种法生,法生种种心生。’我现今思惟,这个思惟的作用,才是我真实的心性,当这个心性的思维体性,与外界现象相结合,就是心之所在,不一定是在内,在外,或者在中间三处。”

佛世尊告诉阿难:“你现今所说的:‘心生种种法生,法生种种心生,思维的作用与现象相合之处,就是心’,那么,这个心是根本没有自己体性的,如果没有自体,则无法相合。如果没有自体可以相合,那么十九界(此犹言六蕴十三处,譬无法而言之也)就是因七尘(色等之六境,谓之六尘。尘法极于六,无第七尘。故喻无法为七尘)相合而成的。这是错误的!如果认为心无自体,比如你用手触碰你的身体,你这个能够知觉的心,是从体内发出呢?还是从体外进入呢?假若认为是从体内发出,还是同你第一次所讲的心在身内的观念一样,应当能先看见身内的一切。如果认为是从外界进来,同你第二次所讲的心在身外的观念一样,应当先能看见自己的面目。”

阿难说:“这个所谓能看见的是眼睛,能知能觉的是心,并不是眼睛。如果说肯定能先看见自己的面目,是错误的解义。”

佛世尊说:“如果认为眼睛是能够见的,你在室内,这个室内的门窗也能够看见景象吗?

如果人已经死了但眼睛还在,他们的眼睛也应当看得见物相。如果眼睛还能看见物相,如何说已经死了呢?

阿难!再有,你这能知能觉之心,如果一定有个自体,试问,其自体是一个体呢?还是有多个体呢?

现今心在你的身上,是在周遍全身呢?还是部分的呢?

假若认为只是一个体,那么你用手捣撞一肢的时候,四肢都应当有感觉,如果四肢全都有感觉,那么开始被捣撞的一肢,就应当不存在了
如果捣撞的一肢必然有其固定的位置,那么你认为全身只有一个心性之体,自然也就不成立了。

倘若认为有很多的心性之体,就变成很多个人了。那么哪一个身体是你的呢?

如果认为身内心性之体是周遍全身的,就如同前面所讲的捣撞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不是周遍全身,当你触碰到头,同时也触碰到足时,头会有所觉知,足应当没有觉知。事实上,并不是如此,全身触碰,全身都会有觉知。

所以应当知道,认为随着思维作用与外界现象相结合之处,就是心之所在,是错误的。”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相关注解:
【开示悟入】:开是开佛知见,示是示佛知见,悟是悟佛知见,入是入佛知见,此开示悟入乃是佛出世的本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众】:1、佛说法时听众共有四类,即一、发起众,发起讲经的人;二、当机众,听法就能获益的人;三、影响众,如他方来助佛宣扬佛法的菩萨;四、结缘众,如一般下根的薄福众生。 2、指出家之四众,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九界】:(名数)此犹言六蕴十三处,譬无法而言之也。楞严经一曰:“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七尘】:(譬喻)色等之六境,谓之六尘。尘法极于六,无第七尘。故喻无法为七尘。楞严经一曰:“若无有体而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体】:(术语)梵语驮都Dha%tu,译曰体、界,性等。物之一定不变而为差别支分之所依根本者,谓之体,对此而名能依之差别为相。此体相有性相二宗之别,法相宗谓能依之相外有所依之体,如草木之外尚有大地也,法性宗谓只完能依之相为所依之体,犹如种种器具通为一全体也。例如人身,法相宗谓四支五官者相也,此外有众同分或阿赖耶识者,是所依之体,法性宗谓该摄四支五官众同分阿赖耶识者为体,此外无有别体。圆成实性与依他起性之关系亦如此,法相宗谓依他起之万有外,有圆成实之真如,法性宗谓该通依他起之万有相者,即圆成实之真体。身体之体,梵语Ka%ya。【又】体者通之义。谓通达于理也。常言体信,体达,体会等。述记九末曰:“体者通也。”金光明玄义曰:“体是达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挃】:捣,撞。摘自百度
【咸】:全,都。摘自百度




深深忏悔自身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师兄们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1-1 07:59 , Processed in 0.08299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